道德观

2022-06-0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大学生道德观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充盈与丰富。然而,物质文明发达的代价却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正是近年来严重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最主要诱因。

一、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也称环境道德,主要是指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在自然界中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以及生态规范。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

二、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诉求

(一)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紧张和对立: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植被减少和土地荒漠化、污水横流、废弃物泛滥、农药化肥危害加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等。目前,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还在不断地遭到破坏。如果环境问题继续恶化,在不久的将来,新鲜的空气和水也可能成为稀缺品。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应该加强对生态道德伦理的宣传。

(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注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大学生的环境审美能力较强,对环境要求较高,但是生态道德意识淡薄,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与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不协调,对生态环境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尚未真正达成共识,生态道德素质总体不高。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高等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生态道德教育实质上是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还要具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不仅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三、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充分发挥教育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特殊功能日显重要。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一般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理论教育

没有理论根底的生态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不牢固的,所以,夯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不可或缺的。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

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伴随着人们的道德认知而产生和发展的、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休谟曾经说过,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只有当下、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产生行动。在人类生态活动中,只有对善与恶、美与丑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

(三)注重生态道德实践

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是在生态道德教育作用和生态道德情感的影响下,在其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社会环保公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道德素质。环境的行为习惯。四是广泛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志愿者宣传等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切实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情感,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推荐第2篇:道德观感言

我的道德观感言

周家勇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正兴镇中学

邮编:666407联系电话:13769991556

内容摘要:感谢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融东西文化合力,健全公民教育体制。处处渗透培养良好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爱好和平、尊重人权、建设民主社会的思想。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人格魅力的教育作用。养成健全的人格,有道德规范,有善恶标准,

关键词:感恩公民教育体制人格魅力教育作用

看了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明兴华写的“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观”一文有感。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加入了少先队成了少先队员,唱着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顽强学习,…..时刻准备,建立功勋,……为着理想勇敢前进,…..。”老师还常常教育我们在家要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在社会要扶弱助残,看见老弱病残妇孺过街要搀扶,坐车让座;在校团结同学,尊师爱校,见了同学问声“早”,见到老师常问“好”!需要帮忙说声“请”,“你好对不起谢谢再见”常在口,面带微笑和谐相处。父母长辈和老师从教做事到做人,从教学会学习长知识到长本领,有本领才能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孝敬父母。学校老师还常教育学生做“四有”新人,进行“五爱”和“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思想品德教育。教育莘莘学子不要放弃在校学习真善美,能识假恶丑;不要放弃向书本、向老师、向同学求知的机会,只有在校夯实了基础、技能和技术,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后备军和接班人。

感恩是一种美德,不是交易作为一线教师,又是分管学校德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我深感任务艰巨,而道远,无时无处不在冥思苦想切合的、与时俱进地思想道德教育方案和策略。甚至劳心苦思熬肌肤,两鬓斑斑,黑发增银丝。试想有成才者没有父母长辈养育成人的?没有经过学校老师的教导成才的?更不会无端的去感恩于国家,如果有就怪哉。一个能历经苦练获准参赛而夺冠的运动员,兴奋的举着国旗彰显国威,让世界人都知道,这不是在感谢国家的培养之恩吗?然后激动的发表感言谢谢父母、或队友教练,感谢对象的先后,我想这无需按大小排列吧,在这个过程中有用肢体语言表达的、有用口头语言表达的,也无需一一说明吧,只是有人不能领悟肢体语言,只知口头语言而已,所以说活到老学到老。“没有谁可以不学习就能对这个世界拥有发言权。所以不要轻视学习,不要轻视向书本学习,更不要轻视向别人学习。”其实感谢父母也没错,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嘛!我们教育学生也要求他们从身边小

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爱祖国从爱家乡爱校园做起,会唱国歌尊重国旗;爱人民先知道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

融东西文化合力,健全公民教育体制时下确实有重智轻德,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思想品德的现象,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只是变换形式的“作秀”,加之道德“刚性”不够给力,致使公民道德每况日下,社会公德成为人们的一块心病。有个别因学校疏于管理而持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行凶,甚至有校园性侵犯行为,把视频传播到网上等校园安全事件。学校德育暨精神文明建设目的是将学生由他律转化成自觉自律的升华,这是一个耐心享受的过程。因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然而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教学生学会做人,真正把学生当作人来对待,教会学生尊重人、理解人、平等待人,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中的作用;向着适应21世纪的时代需要发展,必须依靠社会力量来共同推动。以学校为德育教育基地,健全体制加强力度整治类似“三鹿婴幼儿毒奶粉”、“大头娃娃”、“瘦肉精”、“牛肉膏”、“城市地沟油”、“上海染色馒头”、“城乡结合部的三无食品”、“回炉面包”等食品安全事件;建筑行业的“豆腐渣”工程,交通方面违章载客或驾驶造成事故人员伤亡,以及坑害农民的“假农药”、“假肥料”、“假种子”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必须加快健全体制的步伐,以我国文化土壤的营养为基础,以民主方向为牵引积极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创办自身特色的公民教育体系。如李光耀说的“单靠儒家思想是不足够的”,只有给予“不同的形式和一套纪律”,“团体的动力”才会起作用,这里的“形式”和“纪律”就是西方可以借鉴的政治体制,处处渗透培养良好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爱好和平、尊重人权、建设民主社会的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塑学生健全人格。“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的根源;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认为。著名儿童教育家斯霞亦有著名的“三品之说”,即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

让榜样的人格魅力教育作用成为时代的旗帜2004年3月刚从日本讲学回国不久,就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的北大古代文学系博士生导师---孟二冬,因气候干燥出现严重的嗓子暗哑症状,医生作出“禁声七天”的医嘱后,忍痛为学生上课至倒在讲台上,至2006年4月22日因食管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年仅49岁。孟二冬最后在石河子大学的黑板上给我们留下了“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只著一字空”的永恒记忆。从《孟二冬》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倾心钻研古代文学,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学科交叉点上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他虚心讲学,细心导学,诲人不倦,细致批注学生论文;他为人谦和诙谐,铭记恩师“严谨扎实”的教诲;他“许诺之轻,践诺之重。”的人品,对生活“安贫乐道”,不在乎“贫”,而在“乐”的人格。北大校长季羡林曾说: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孟二冬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看到了一位学者无比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怀。孟二冬是党培养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数十年的求

学与教学过程中,将做人和做学问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默默无闻地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诠释了人生的真谛。

养成健全的人格,有道德规范,有善恶标准,有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从而对自身不断完善,彰显人格魅力,达到可持续发展,不断超越、自主创新,提升人格魅力;但非朝夕之为。西班牙大提琴家、演奏家、作曲家卡萨尔斯在97年的人生历程中,完善了大提琴的演奏技巧,提升了大提琴的音乐地位,并发现了巴赫失传已久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总谱,最终成为大提琴音乐艺术的一代宗师。他对和平的向往,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世人的敬仰,被罗曼.罗兰称作“保持着人道主义和始终为大众捍卫人类信念的伟人”。一位年轻的大提琴手向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意味深长的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再说让全国掀起学习热潮的杨善洲同志事迹,“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杨善洲同志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回乡扎根施甸县大亮山,二十个春夏秋冬,大亮山荒山秃岭变成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附近村寨通电通路,一片生机盎然。最后,杨善洲同志把价值过三个亿的林场交归国有,只说:“我只是在尽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还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多么朴实而又响亮话语,从简单的实在的言行中人格魅力得到彰显,有多少仁人志士像卡萨尔斯、孟二冬、杨善洲一样用一生的心血铸成的人格魅力,使世人举颈敬仰,积极向上的追求精神、人格操守、价值观、世界观将传承无数有志者,弘扬世界文化,复兴世界文明。

论文字数:2600字左右

参考资料:1.“加强德育”还是“强加德育” 明兴华(2010.10新德育)

2.新师德与教师教育

3.琴系人生---大提琴家卡萨尔斯 芊川(2006.9.13--15)

4.《孟二冬》影片及综述

5.《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6.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 马荣村 (2002.09.03)

7.国外公民意识培养经验借鉴 王爱莲(2010.10)

8.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王春玲(2011.4新德育)

9.孙云晓网站

推荐第3篇:人生观道德观心得

人生观 道德观心得

经过了人生观、道德观的培训后,感触颇深。对于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几点

自己的小见解:

1要学会谦让,学会关爱,要学会用一种博爱的心胸去对待宇宙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努力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2我们应该努力幸福快乐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平平淡淡,知足而常乐,保持一颗博爱的心,与世界同行!

3、人活着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只有为了这个目

的,去不断努力中找到乐趣,人生才有意义。用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话说:人活着就必须要传承文明,承担责任。

4、为自己构建一个清晰和自信的道德框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一定要有为大众服务、为社会献身的精神;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和社会,从而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与人为善、服务他人,体现自己人格的魅力;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和 遵守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为根本准则。大学生要做有道德的人,就要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标准与要求,要学习做有道德的人。这将使你在面临两难处境时能果敢抉择。而不必每次遇到令你迷惑的道德决定就束手无策。它将使你战胜可能经历的道德失落砥砺你高挚心中指路明灯照亮自己,辉映他人。

5、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享乐主义,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贪图安逸,追求吃喝玩乐。对诸如此类的观念,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对错误的东西必须要坚决抵制,否则,你原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会被这些所谓的“新观念”所替代。

6、强化个人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们不但要认真地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当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能力,特别是创新和科研能力,对于我们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第4篇:韩非之道德观

韩非之道德观

韩非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有些论者据此便认为,他唯法为务,完全否认道德的作用。其实,韩非在主张以法治国的同时,认为道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是从他那个时代的治国原则和方略上说的。道德不作为治国的原则,但可以作为治国的辅助。韩非说:“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五蠹》)显然,这既突出地反映了韩非的法治思想,也体现出他对道德在治国作用中的认知。韩非在强调厚赏重罚、信赏必罚的同时,主张用“誉”、“毁”来辅助赏罚,即是用道德的力量来促进法制的施行。

韩非的根据是:其一,毁誉与赏罚合则赏罚更有效。他强调:“明主之道,赏必出乎公利,名必在乎为上。”(《八经》)奖赏的目的是鼓励民众和官吏去做事,因此一定要给予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荣誉也一定要给予替君主效劳的人。另一方面,“赏誉同轨,非诛俱行”(《八经》),即赞誉和奖赏一致,贬斥和处罚同行。对奖励的行为以荣誉相辅,以示肯定和提倡;对惩罚的行为以恶名相加,以示否定和杜绝。在韩非看来,如果法律支持的得不到道德上的称誉,那么奖赏将起不到鼓励人们守法的作用,如果法律反对的得不到道德的谴责,那么惩罚将起不到禁止犯罪的作用。“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

其二,毁誉与赏罚相悖则乱。“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今上贵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夫吏之所税,耕者也;而上之所养,学士也。耕者则重税,学士则多赏,而索民之疾作而少言谈,不可得也。……夫斩首之劳不赏,而家斗之勇尊显,而索民之疾战距敌而无私斗,不可得也。国平,则养儒、侠;难之,则用介士。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

所以乱也。……是而不用,非而不息,乱王之道也。”(《显学》)在韩非看来,受到奖赏却得不到舆论的赞誉,而得到赞誉的又不是为国家出力的人,那就会发生混乱。在《六反》篇中,韩非列举了对国家无益却反而受到社会舆论赞赏的六种人:畏死远难,降北之民也,学道立方, 离法之民也,游居厚养, 牟食之民也,语曲牟知, 伪诈之民也,行剑攻杀, 暴憿之民也,活贼匿奸,当死之民也。而真正对国家有利的六种人则是:赴险殉诚,死节之民也;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嘉厚纯粹,整谷之民也,重命畏事,尊上之民也,挫贼遏奸,明上之民也。这种“赏者有诽,不足以劝,罚者有誉,不足以禁”(《八经》)的状况,起不到鼓励和震慑的作用。

韩非对君主的道德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一个合格的君主起码要具备如下条件:第一,要圣明,要作“明主”。在韩非看来,能真正实行法制的君主只能是有德行的君主。他希望有像尧舜那样的贤明的君主:“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安危》)第二,要重视民心。在韩非的心目中,民心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天时”。他说:“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功名》)禁令能先治本的才有效,用兵能服民心的才能胜,圣人治理民众,因为先治本,所以能强大;因为先服心,所以能取胜。第三,立信立德。韩非强调“信”为君主必具之德,是维护统治的必要手段。在韩非看来,君主是政令的发布者,君主守信,才能树立威性,做到令行禁止。君主对人民诚信无欺诈,是安定国家、实现富国强兵的关键之一。“安术有七,危道有六。安术:……七曰有信而无诈。”(《安危》)韩非认为,君主的信用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外储说左上》)。

韩非认为,官吏是君主的帮手,在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韩非看来,臣子应具备如下之德:其一,公正廉明。韩非指出:“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外储说左下》)要求官吏严以律己、正直无私,不避权贵、严格执法,尽臣子应尽本分。韩非提出大臣

应秉公荐才,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外储说左下》)。韩非认为,如果官吏都能公正廉明,那么国家就能呈现出清明盛世的情景:“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利,货赂不行,是境内之事尽如衡石也。”(《八说》)其二,要有所长。韩非盼望有贤臣,认为没有贤臣就治理不好国家。他心目中的贤才是指有能力的法术之士。其人格素质:在价值目标上,以“公义”为宗旨,“去私心行公义”;(《饰邪》)“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饰邪》)。在处世态度上,既有变故革新之精神,又有刚毅正直之品质。在办事作风上,能明察与实干,反对华而不实、言行不一,“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孤愤》)。其三,忠诚务实。在韩非看来,为人臣必须具备“忠”的品质,并且应当把为君主“尽忠”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忠”的内涵:一是绝对的忠,不允许有丝毫的犯主。“忠臣之事君也”,“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忠孝》)为臣应当“北面委质, 无有二心。”(《有度》)二是臣对君之“忠”是“公忠”,是天下“公义”,要一心一意,心无旁骛。三是“忠”应当符合“法”的要求,“虽有忠信,不得释法而不禁。”(《南面》),“尽力守法,专心事主者为忠臣。”(《忠孝》)由此,韩非把尊君事主的主张发展到了极致,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忠孝》)。这一思想后被发展为“三纲”, 使“忠”的思想成为封建道德的重要内容,成为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政治伦理原则。

推荐第5篇: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方道德

观的差异

姓名

系别

2012级数学(2)班

学号

124050102021

序号

18号

【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中西方化在个自的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谚语,两种不同文化简的异同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谚语所反映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谚语;差异

道德与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通过家喻户晓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并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体现。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也有所体现。下面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上的反映进行比较。

1、中西方交友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已成为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必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而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比起自己来,朋友是自己的,甚至会带来不利。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

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好自己) 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利互惠,对一些人来说有着极重的功利色彩。不仅在饥饿时顾不到朋友,朋友落难时,也最好不要伸出援手,以免殃及自身。这些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

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

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千万不要接正在落下的刀或正在落难的朋友)

2、中西方对待债务态度的差异在谚语上是反映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视仁义。仁就是要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义就是仗义疏财,助人为乐。当别人与大困难时,伸出援手,主任一臂之力就是仁者所为。在中国的仁义教育中,“黄金不为贵,仁义值千金”直白表达出借出者的担忧显得不仁,劝人不要将钱财借出更显得不义。但是借出者的担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种矛盾下,这类谚语多强调借入者的信,借贷者要如约还债。

互助互助,穷能变富。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借人一只鹅,还人一峰驼。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在西方重视自我,以自我利益为重的传统下这些常情和常理在谚语中得到直白的表白:

Lend your moner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去你的朋友) He who has but one coat,cannot lend it.(仅有一家外套的人是不能将他借出的)

Lend and lose,so play full.(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 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不要当债务人,也不要当债权人)

3、中西方在“面子”和“人言”态度的不同在谚语上反映

3.1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平时,受到别人尊敬是有面子的重要一环。任何让自己失去尊重的行为都是令自己失去面子的行为。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即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有关谚语有:

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 死要面子活受罪。

由于在乎面子,中国人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不少谚语表现了中国人害怕流言蜚语的心态:

人言可畏。

水浮不起石子,人担不起闲话。 害人的舌头比魔抓还厉害。

西方的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他人和社会,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是非重要。所以,英语谚语涉及流言蜚语时并不感到可怕,而是觉得无所谓: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but words will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

3.2 中国传统文化里,规矩的、有道德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且,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是无法隐瞒的,当然也无需隐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肚里没邪事,不怕冷风吹。

西方人的传统文化很重视隐私,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不说三道四,不干涉别人的隐私。所以有谚语: A tattler is a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可恶) Who chatters to you,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4、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在谚语上的体现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汉语中留下了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印迹。子女对父母孝顺需服从父母对自身事业婚姻的安排。不可抗拒。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的人格,更没有要求子女三从四德,以及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

Children when they are little make parents fools,when they are great they make them mad.(还小时候使父母变傻,长大后把父母逼疯)

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备)

5、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严重束缚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凭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做到明媒正娶,有的多则是买卖婚姻。反映这方面情况的谚语有: 爹娘做主,一世受苦。

少年媳妇年年有,只怕铜钱不凑手。 取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

在这种情况下,婚姻是社会义务,谈不上爱情的结晶。妇女要恪守妇道,顺从丈夫,根本没有谈爱情的权利,感情完全遭到忽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君。

在西方国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的要求就受到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更提倡自由恋爱,甚至达到爱情至上的地步。英语中有很多歌颂爱情,评论爱情的谚语: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正的爱情是不会过时的)

All stratagems are fair in love.(在爱情中,一切策略都是正当的)

6、结语

在中国社会,道德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的训律也很多,有时与政治行为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概念也有变化;对不同的人,道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势力较强,以前的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已趋淡薄,又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几乎不受共产主义道德影响。总体而言,中国与西方在道德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依然存在诸多不同,尤其是现代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海外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周盤林《中西谚语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6年版.【4】杨树国.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s1期.【5】张彦鸽.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推荐第6篇:大学生道德观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问卷

1、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你会怎么做()

A主动让座B视而不见C别人不让我也不让D看还有几站下车再做决定

2、你如何看待论文抄袭现象()

A反对,绝对不可以 B表示理解C无所谓D赞同,“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

3、当你看到洗水间里的水龙头坏了正在滴水,你会()

A发现拧不紧后,积极想办法解决

B尝试拧紧无果后无奈离开

C心想水龙头反正坏了,怎么做都是徒劳

D与我无关,不管闲事

4、对于大学生骗取学校的贫困资助以满足自身的娱乐要求,你有怎样的看法()

A坚决反对B表示理解C无所谓,别人爱怎样怎样D应该去举报

5、你对迟到早退的同学有什么看法()

A同意,大学生不应该那么死板B理解,可能别人有苦衷

C表面无所谓,但背地里批判那些同学D反感这些人

6、你在平时交谈中注意文明用语吗?()

A非常注意B不太注意C不注意D看心情

7、奥运会上,当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奏起国歌时,你什么感想() A非常自豪B稍微自豪C心生恶意D与我无关

8、平时和父母相处情况是怎么样的()

A相处融洽从不吵架B经常吵架但主动认错C经常吵架从不认输D偶尔吵架

9、在校园中,你的饭卡丢失后,你是否相信会有人归还与你()

A不相信,里面钱肯定用光了B相信少数人会归还

C相信大部分人会归还D相信,大学生是高素质人群

10、你觉得当代大学生道德如何?()

A 很好B较好C较差D差

11、你认为你道德观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A社会环境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其它

12、你觉得以下品质你觉得哪三项最重要?(任选三项)()

A善良B孝顺C宽容D有责任心E勤劳F敬业G俭朴H乐于助人I爱国J其他

推荐第7篇:人生观、道德观的心得体会

经过了人生观、道德观的培训后,感触颇深。对于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几点自己的小见解:

1,要学会谦让,学会关爱,要学会用一种博爱的心胸去对待宇宙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努力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2、我们应该努力,幸福,快乐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平平淡淡,知足而常乐,保持一颗博爱的心,与世界同行!

3、人活着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只有为了这个目的,去不断努力中找到乐趣,人生才有意义。用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话说:人活着就必须要传承文 明,承担责任。

4、为自己构建一个清晰和自信的道德框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一定要有为大众服务、为社会献身的精神;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和社会,从而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与人为善、服务他人,体现自己人格的魅力;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和遵守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为根本准则。大学生要做有道德的人,就要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标准与要求,要学习做有道德的人。这将使你在面临两难处境时能果敢抉择。而不必每次遇到令你迷惑的道德决定就束手无策。它将使你战胜可能经历的道德失落,砥砺你高挚心中指路明灯,照亮自己, 辉映他人。

3、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享乐主义,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贪图安逸,追求吃喝玩乐。对诸如此类的观念,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对错误的东西必须要坚决抵制,否则,你原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会被这些所谓的“新观念”所替代。

6、强化个人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们不但要认真地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当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能力,特别是创新和科研能力,对于我们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具 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第8篇:大学生道德观调查问卷

大学生道德观调查问卷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的观念也在不停的转变。身为当代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但是外在环境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必然对其道德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次问卷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调查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我们对你的配合表示充分的感谢,希望你能如实的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你的专业类别()a,文科b,理工科

3.你是否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给老、幼、病、残人士让过座位?()A经常B偶尔C从未

4.你认为是什么人盗窃了这些财物?()

A学校里的学生B校外流窜到学校中的惯偷C以上两者都有可能

5.校园中,你的饭卡丢失后你是否相信会有人还给你?(

A不相信,里面的钱一定被捡到的人用光了 B相信,大学生是高素质的阶层 C可能会还回来,可能被用光,我不确定

6..当你看见身边的水龙头因为没有关紧而在不停的滴水时,是否想过去把它关掉?( )

A 会的,我一直这样做B 偶尔会,看心情 C 视而不见。反正又不是我开的

7..通常情况下,你用过的草稿纸、废旧电池等会怎么处理?( )

A 顺手丢掉B 整理起来等待回收 C 碰到回收的就交给他们,没碰到就随手丢掉

8..食堂里时常有人倒掉大量的饭菜,当你看见时,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A 吃不完当然倒掉了B 可能是口味不合吧C 简直就是浪费,有钱装大款嘛

9..大学里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家庭环境也差距较大,你认为自己身边的“攀比”风气严重吗?(

A 没怎么发现(选择此题的话请直接做12题)B 有。但还不算太严重C 非常严重

10..如果你周围有很严重的“攀比”风,你有何看法?()

A 很正常啊,谁不想追求好的物质生活啊 B 无所谓,反正我不去比来比去就行了C 有点担忧,很想去阻止这种现象.11.近日,马家爵事件令全国震惊,你个人认为导致此事件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A 马家爵自己的素质道德问题 B 马家爵的父母家庭环境所造成的 C 现行教育的失败,忽视了如何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2..“请未来的老师给老师擦一下黑板。“在师大很多人对此视而不见,在黑板前挥动黑板擦的还是讲课的老师。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

A 这很正常嘛 B 擦黑板是学生应该做的事,这些人素质有待提高 C 没意识到,反正谁擦都一样嘛

13.大学里,“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历来都十分盛行,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A 一时兴起,写一下可以理解 B 随便写写的,反正不伤大雅,没关系的 C 这是公物,不能乱图乱画的

14.既然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所下降,那么你认为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大学盲目扩招,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了B 大学教育更多的功利化了,导致道德教育方面无所作

C 社会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了,环境导致大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利益

15..你认为现在我国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存在着差距吗?()

A 没什么差距B 有差距,但还可以接受C 有很大的差距

16.对于大学生所存在的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不相称的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本题可多选)

A 加大社会思想的宣传和社会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力求全民树立道德意识

B 政府应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以求建立一个完善的,能促使各方面教育同步协调发展的体制

C 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抛弃种种恶习,通过种种规范减少教育的功利化,消除学校一味追逐经济利益的现象

对你的密切配合,我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2

推荐第9篇:思修道德观论文

思 修 班级:国贸姓名:陈晨道 德 观 论 文

15甲

学号:1590610101 一直以来,道德都是人们经常谈论争辩的热门话题,道德虽然是与时俱进的,但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可能渐渐歪曲了本来的定义,成为了绑架人性的,一个巨大筹码。

诚如课上案例所言,“拾金不昧”向来是一个中华传统津津乐道并且传颂的一个美德,而近年来,有偿失物招领却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争论点,很多人表示疑问,有偿的道德,那还叫道德吗?

这其实在春秋战国也有类似的典故,即著名的“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的故事,一定的报酬可以带引更多的人去履行道德义务,有偿招领,是与现在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对拾金不昧的补充,是切实可行的,是一种更加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的新的道德观念,它在实质意义上并不违背传统美德,且符合经济学中福利,更能增益社会,事实上,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二条明文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品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法律虽未明确必要费用的范围,但是拾得人与失物招领公司为此付出了一定的劳动与费用,失主在拿回失物时,付出一部分的报酬并无不可,而且理所当然,只是费用多少,有待商定,但毋庸置疑地说,有偿招领,是对道德的一种新实践。

其实,很多时候,道德是没有谁对谁错的,道德的标准太难制定,稍有偏差便是道德绑架,事实上,能举出的案例有很多,比如1967年,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福特发表的《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首次提到了,让我非常感兴趣的,电车难题,用来批判功利主义,其原始版本太过繁琐,暂不考虑,修改版中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假如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有一台刹车损坏的电车,在轨道前方,有五个正在工作的工人,他们毫不知晓电车正向他们冲来,而你旁边站了一个体重很重的路人,你发现他的巨大体型和重量,正好可以挡住电车,让电车出轨,以挽救那五个工人的性命,你是否应该动手,把这个很胖的路人从天桥推下去?还是坐视电车撞死那五个人?

事实上,英国著名哲学家戴维埃德蒙兹就这一问题用他较为幽默的文字,写了一本演绎了半个世纪以来道德与效用的两难抉择,《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整本书,作者就“生命的数量或生命的质量能否作为利益衡量的标准?”“少数服从多数真的是最正确的答案吗?”发出疑问,就像所谓的功利主义者得所信奉的那句“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更大的利益’的原则”,即我们思修书中的,效果论,不管选择哪一个,都备受道德煎熬,但,值得一说的是,作者戴维埃德蒙兹,在书中最后提到,他是不会选择将胖子推下桥的,所以,他问了广大读者,也确定了本书的名字,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而当时同一时代,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这九个科尔伯格道德两难困境故事,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海英茨偷药,但我却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火车扳道工的那个两难困境。

道德两难困境,又被称为岔道困境,即面前有两条路,不管你选择哪一条,都会有一个既定的结果,且毫无两全其美之法,诚如火车扳道工,其故事为,四个孩子去旧铁轨上玩耍,其中三个孩子觉着旧铁轨没意思,想去新铁轨玩耍,那一个懂事的孩子就劝说不让那三个孩子去新铁轨上,因为新铁轨是有火车经过的,可那三个孩子执意去新铁轨,这时候火车来了,假如你是火车扳道工,你是会让火车开向新铁轨撞死那三个不懂事的孩子还是让火车开向旧铁轨撞死那一个懂事的孩子呢?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两难困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它却引发了一个对道德的思考,动机论还是效果论,还是二者中和?

如果只看动机的话,那道德的定义又要被重新思考商榷了,若只看效果,那这个世界是否太过于冷漠?

我曾在一个小短片中看过一段对科尔伯格道德两难困境作出的很有意思的看法,他说,选择撞死那三个孩子的是个人主义者,选择撞死一个孩子的是集体主义者,众所周知,集体主义是一切以人名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而个人主义则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的价值观,可是,这是不是太过官方?是,集体主义是在无产阶级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个人主义则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过程中形成的,难道就因为说集体主义代表着无产阶级,就应该让那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去死吗?那么,难道又说,因为个人主义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就应该枉顾那个孩子的生命吗?

故而,事实上,这个看法本身就被阶级价值所主导,根本无法看到道德在背后的作用,而这个两难困境,也确实,不会有那个答案。

又曾听过一个有意思的看法,是在一个小网剧里,里面扮演恶人的撒旦,在提到这方面的回答是,如果旧铁轨上那个孩子叫做爱因斯坦,那么不管新铁轨上是三个人,十个人,一百个人,一万个人,死的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因为少了爱因斯坦,世界的科学技术会倒退一百年,可这又何尝不是所谓人情冷漠的效果论?若凡是只看效果,不看动机,那这世界岂不人人自危?

现如今社会上的问题层出不穷,几乎个个都能与道德挂上钩,高调募捐,路人冷漠,碰瓷事件,食品问题,等等等等,可还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说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话很经典,也确实,我的高中班主任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如果你品行不好,那我宁愿你不要好好读书,省的读的书以后都用来祸害别人!”在他认为,或者说,在大多数人眼中认为,道德,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质修养,而所谓的学历文凭,只是建立在道德修养良好上的增树而已。

《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相应的行为和活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礼记·大学》中的这样几点,以格律自勉。

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推荐第10篇:讨论大学生的道德观

大学生的道德观讨论心得

2012.11.16

今天我们在图书馆B区207讨论了大学生道德观问题。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在大学生阶段不断提高自己能力要求和不断完善自己而更好的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必须要求,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仅应该学好理论基础,更要做好思想道德方面的优秀品质,不断宣扬和以身作则为他人,为社会做好榜样,但是也有很多社会上的人利用大学生的善心,就此,我们发表了我们的看法,从讨论中我感悟良多。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我们中国古代长期受儒家学说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忠、孝、礼、义、信”为核心的道德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在原有的道德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的道德观。

然而很多不良分子,利用大学生的善心行骗,使我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却已是无动于衷。在此我觉得我们应该理性区别街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认为其需要帮助就应该帮助他人,理性思考。不要助长那些骗人的不良人。但我们也不要被他们的行为而使自己的道德沦丧。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家是不可能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也是永远不能成为国之栋梁的。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尤其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观。 作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早在《礼记·大学》中,先贤圣人就为我们提出为学为人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在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中,依旧是适用的。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党员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以这八条格律自勉。

格物、致知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杜绝沉迷于物质享受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诚意、正心就要求我们要端正人生态度,诚信为本,诚心待人,不能被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所左右。

修身、齐家就要求我们要培养良好品德,修身养性,成为家庭的好成员,使家庭和睦相处。

治国平天下就要求我们要树立爱国爱民,奉献社会的远大理想。大学生作为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必须要具备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时刻要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第11篇:青年大学生恋爱中的道德观

浅谈青年大学生恋爱中的道德观

摘要:随着社会越来越发展,思想越来越开放,大学生恋爱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了。大学生恋爱的道德观包括他们爱情的道德认识、爱情的道德情感、爱情的道德意志和爱情的道德行为等。(大学生爱情的道德认识是指他们对爱情的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并以此进行道德评价。大学生的爱情的道德情感是指他们的道德需要在爱情生活中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大学生的爱情的道德意志是指他们确立恋爱目标克服困难实现这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大学生的爱情的道德行为是指他们所遵循的以社会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的在爱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及分析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

恋爱

道德观

一、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现状及分析

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 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喋血事件.社会现象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思想的传入,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性自由”.在这样的思想下,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婚姻,恋爱不是真情的表现,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魅力的一种方式.如今,大学生在校恋爱不仅有着环境的宽松和自由,更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必然性。但是恋爱不仅涉及爱情,而且是行为道德活动. 浙江大学学生对“一个人同时对几个异性产生好感,并与其谈恋爱,您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吗?”的调查, 回答“脚踏两只船,不应该的”10 年前有47%~100% ;不过,l0年后对于这种“多角恋爱”的近乎离经叛道的认同竟然高达49.8%。对于贞操问题,如今有27%的学生不再视之为妇女之性命及传统道德对人性的压抑。旧习俗历来有偏见, 认为它只对妇女而言.其实,作为坚定,有节操的自律性德行,它是人内心的一种品质,能够自觉抑制人们的情感欲望,严格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热恋中的男子应当正确认识其意义: 最直接意义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并把握自己在恋爱过程中的行为的价值 .

二,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带来的消极影响

1.破坏了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著名作家雨果说,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可见,爱情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感情,两情相悦,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美好的爱情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任何功利主义的私念都是对这种美好感情的亵渎,也破坏了恋爱者获得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恋爱观其实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恋爱中的投机取巧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经济压力沉重,违法违纪现象增多。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还是纯消费者,学杂费,日常花销主要靠父母,家庭供给,但虚荣的“攀比”心理让很多大学生恋爱者花钱如流水,逢年过节礼物不能少还要上档次,平常聚会吃饭不能寒碜要翻花样,自己的女(男)朋友绝对不能比别人寒酸要时尚,而这些都需要“钱”来支撑。恋爱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让“攀比者”不堪重负,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进行偷窃和诈骗.。

3.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经历逆境与磨难比较少, 心理虽然正快速趋于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十分有限.恋爱中一旦感情受挫, 自尊心 1 和自信心将受到沉重打击,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4.恋爱道德意识和法纪意识淡薄.大学生对"性"的轻视和错误认识, 损害了爱情的尊严和圣洁, 污染了校园文化环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身心健康正常发展.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个不可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而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及带来的消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 一.)改变恋爱不良认知 1.误把好感当爱情; 2.慰藉解闷谈恋爱; 3.恋爱婚姻两回事; 4.惟爱情至高无上; 5.别人有我也有; 6.外表对得起观众。 二.)合理选择恋爱时机

恋爱需要成熟时机,成长中的大学生应慎重选择恋爱时机。 第一,等到心理发展相对成熟时。 第二,待到人生观相对稳定时。 第三,待到社会阅历相对丰富时。 第四,待到经济相对独立时。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所谓恋爱观是人们对恋爱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恋爱观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恋爱观的准备阶段,一般从中学时代开始。

第二阶段:恋爱观的充实发展阶段,一般从大学时代开始。青年学生由于对生活、对感情体 验的深化,心境开始从浮动的激情向稳定的理性发展,爱情逐渐由朦胧走向真实,表现为择偶标准系统化,进入了恋爱对象的理想选择期,在头脑勾画出理想化的异性形象,在心目中形成择偶标准。第三阶段是恋爱观的完善成熟阶段,此阶段恋爱观基本形成,开始在恋爱观指导下,由对恋爱问题的内心探索到恋爱实践。当在恋爱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差距,就会重新审视原有的恋爱观,同时,根据社会现实的问题和要求加以调节修正,不断完善,形成稳定的恋爱观。

大学生正处在恋爱观的充实发展阶段,要理解爱情的含义,认识爱情的本质,了解爱情的基础,摆正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要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集体、恋爱与道德等关系。

(一)恋爱与学业的关系。要争取从学业、事业的成功中获得爱情。大学生要把学业放在首位,恋爱服从学业。只有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才能使爱情的力量成为促进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的成功又会使爱情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恋爱与集体的关系。恋爱中的男女青年不应把自己禁锢在两个人的世界中,如果出双入对,脱离集体,就会限制交往的范围,妨碍自身的发展进步,不利于优化个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恋爱与道德的关系。爱的情感是与道德责任结合在一起,只有以高尚道德作为基础,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四)要使爱情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珍惜恋爱过程中爱情的道德价值,遵循恋爱的道德要求。这体现在:恋爱的前提是双方平等、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感情,尊重对方的人格,不一相情愿,强加于人。

选择恋爱对象时不仅应注重对方的外貌体态更应注意道德品质,注重心灵的纯洁和善良、思想的进步和情感的忠贞,不要以貌取人,以钱取人,以权力地位取人。

恋爱过程中应互敬互助、真诚相待、纯洁专一,不朝秦暮楚,喜新厌旧。

恋爱行为要含蓄文明、自尊自重、自制自爱,不做违反大学生行为规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宁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陕西。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心理分析。 [2]李翔。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与思考。 [3]陈静。滁州师专学报。试论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4]薛轶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当代大学生恋爱 3

第12篇:关于农村道德观现状调查

关于农村道德观现状调查

班级:61031P姓名:张慧学号:27 内容摘要:所谓道德观,即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经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民还是认同当前的主流道德观,表现出传统的继承性和多元化的取向。然而不同年龄、性别,接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们道德观呈现显著差异,同时还存在着诚信道德缺失、道德行为与道德观念偏离等问题。

关键词:道德观诚信缺失显著差异农村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即使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农村与城镇的比例仍处于对半状态。虽然农村不仅仅存在农民,还有老师,有学生,有着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师资力量的缺乏、经济能力的限制等诸多问题,农村道德观问题已不容忽视。

农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讲,广大农村人民淳朴、勤劳节俭,具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农村人民的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农村人民的活动领域相对狭小,主要集中在家庭活动领域、职业活动领域以及社会公共活动领域。所以针对这三个领域,我们主要研究农村人民的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关于家庭道德,经调查研究发现,尽管中国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农村人民仍然保留着许多封建时期的一些愚俗和道德价值观念,相比其他职层的人们保留了更多的小农道德意识,如保守、固执、狭隘、虚荣、迷信、短视、宗祖、安乐,等等。在家庭道德中,我们着重研究了爱情婚姻观、生育观、孝道观、家庭责任观。然而经访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爱情中看重经济,即使是结婚,其前提条件也是有房,纯美的爱情在这种物欲横流的年代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望。与此同时,在生育观方面,年轻一辈与年老一辈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年轻一辈不在乎生儿生女,认为儿女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而年老一辈还是倾向于生儿,坚持认为“养儿防老”、“可以传宗接代”。另外,在年轻一辈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般结婚较晚,同时对于较早的要小孩比较抵触,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则早早的步入婚姻的殿堂,要不要小孩也多是顺其自然。在孝道观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兼之目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独生子女多要照顾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负担较大,且对老人的关心不够。还有一个相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婆媳关系问题,大多数家庭虽然不至于经常吵架,但也只能算是一般,勉强过

得去而已。最后是家庭责任观,这似乎是目前国内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单单在农村,甚至在国内各大经济发达的城市,离婚率都已居高不下,甚至逐年攀升。在农村,也有很多离婚案件,无论是由于婚姻双方中的某一方对伴侣的不忠诚,还是婚姻步入死角,难以继续维系下去,离婚似乎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对于离婚也不再那么不能接受,更有甚者认为离婚也算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二次实现。

由上可见,当代中国农民在家庭道德观念方面主体观念、平等观念、爱情观念、民主观念、责任观念以及尊老爱幼观念和勤俭观念等都居于主流;但在爱情观上重视物质金钱和轻视妇女的情况还有一定的份量;在婚姻观上对配偶的不忠诚有很大的包容度;在生育观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对“优生优育”和“生儿生女一个样”有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在孝道观上,虽然普遍认为对父母应尽孝心和赡养义务,但做得不够好的还大有人在,赡养老人和尽孝心问题已经是当前农村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家庭观上,传统的男权仍占主导,但能人当家的局面正在形成,体现了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上,在考试定前程的大背景下,存在普遍忽视道德教育的情况,这种现象也是当前农村治安问题多发、且当事人年龄走低的一种潜在因素。

关于农村人民的职业道德,我们在开始就说过,农村不仅仅只有农民,它还有老师、学生、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而在职业生涯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人坚持认为诚信是美德,但真正能在生活和职场中坚持诚信的却很少,即使发现一些不诚信的举动,更多的人是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一些人甚至会同流合污。此外,大约百分之八十的人认为勤劳节俭才能致富,却依然存在百分之二十的人不认同此观点。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认为挣钱不能不择手段,就这一点而言,农村人民坚守了其淳朴的民风。

最后一项社会公德,总的来讲,农村相对来说民风淳朴,人际和谐,违法和恶性事件相对发生的不是很多,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在社会公德方面起着较好的调节作用。即使发生一些恶性冲突,也主要是因为一些经济原因,如水利灌溉、田地和宅基地等问题,而且绝大多数能够在乡村协调解决。

在做最后一项调查的时候,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问题,问题是:“假如有外商要在村里办一个工厂,这会给村里增加收入和做工的机会,但同时会污染村里的水和空气,你认为这个厂是否能办?”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这个厂能办,而剩下的人则认为不能办,这说明最起码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经济才是第一位,而环境污染是次要的,表明农村人民的环保意识不够。此外,我们还发现,破坏公共财物的情况比较普遍,这说明农村人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社会公德反方面,青年与中、老年之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就商厦提到的公共财产,青年虽然也不关心,但不会参与者中破坏,而中、老年则不能保证。青年人多看重“及时行乐”、“升官发财”,而中、老年认为“子孙满堂、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幸福。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先下一个结论,大部分农村人民还是认同当前社会倡导的主流道德观的,虽然其道德观呈现多元化取向。在家庭道德观方面,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赡养老人是应尽的义务,表明传统家庭美德在农村家庭伦理中依然占有主

导地位。在职业道德方面,大多数人还是赞同诚信为人、勤劳节俭致富以及挣钱不能不择手段,表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道德观得到继承。在社会公德方面,保护环境、爱护公物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等都体现出社会主流道德观的地位。可喜可贺的是,在生育观方面,青年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儿子好续香火”的传统观念;在家庭模式观念上,也明显发映出多元化取向,“男女共同持家”和“谁有能耐谁说了算”的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体现出农村平等务实的家庭观念。这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女地位渐趋于平等在家庭道德观众的体现。

然而,农村到的现状中同样存在着诚信道德缺失、环境保护意识落后、宗族观念普遍、道德行为与道德观念偏离等现象。但即使存在这些问题,我们说就总体而言,农村道德现状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代中国农村的道德现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析方法。农村人民一起淳朴的民风谱写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长造了几多历史辉煌,这一切无不揭示和肯定了当代中国农村人民的心理和生活历程。因此,在前面解释了当代中国农村的到的现象相对落后的情况之后,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农村,揭示其到的现象背后的实质性根源,及其对当代中国农村人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的影响。传统思想中的精髓不可抛弃,但市场化的今天,我们更应注意与时俱进,把握当下。可能有些变化不尽如人意,但那更需要我们调整关注点,以期在社会转型的复杂时期,我们取得的是进步,而不是后退。

参考文献:潘云华《农民道德现状的实证分析》

李昕雅《农民道德问题之浅析》

刘建荣《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道德现状》

第13篇:关于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核电花花

前言:

在个人层面上,道德观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举止的一种要求,是一种从小就从生活学习环境中培养起来的习惯,是由自己完全主观地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判断。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观,也因此有了对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不同的言行。道德观不是绝对的,只是由所处社会的决定哪一种道德观可行,哪一种不可行。而被所处环境大多数人接受的便成为了社会道德观,也就是道德风尚以及社会风气。道德观不同于法律,它没有硬性的要求,没有严苛的惩罚措施,也没有一个标准的条文,它很温和,但总能浸渍每个人的心灵。一个地方的道德风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卫生、治安水平。拥有良好社会风气的地方,人们生活和谐,愉快;而道德风气差的地方,则社会混乱,鸡犬不宁。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上最积极的人群,他们充满朝气,拥有创造性思维、开放的头脑、最新的知识,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要力量。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大学生的道德观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而且需要人人进行关注的重大问题。

报告内容: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的形式粗略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调查时间:12.8~12.13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网络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并统计 设计调查表;见附录

发放调查表数量50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476份,回收率为95.2%

数据统计与分析

1.此次调查回收的问卷中,收到男生份数为283,女生份数为193。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2.在大学生的自我感觉中

(a)其中44.7%的同学认为自己上一个上进青年,对生活与学习以及社团活动、体育锻炼积极的人。

有42.6%的同学认为自己目前生活很平淡,暂时还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奋斗,处于在由高中过渡到大学的一个相对空白的时期。他们不想在大学中堕落,但又还没有找到目标,生活相对盲目,日子过得比较平淡,又不想去刻意改变这种状态,我把这类同学称为淡定青年

剩余12.8%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目前的大学阶段还没有调动起对新生活的积极性,十分空虚地过着大学生活,在游戏,上网,聊天过日子,缺乏对自己以及社会的一份责任心与热情,我称之为颓废青年。

(b)对男女生的分开统计中,男生各类青年的比例相对适中,而女生则普遍对生活更充满

积极态度。由于大学中的约束相对较小,而且男生更容易迷恋于游戏并且被周围的人影响,因此有部分男生沦为颓废青年。通过调查发现,女生的自律意识相对男生强,在问卷中,没有女生选择自己是颓废的。

3.对于道德的理解

由柱形图可以清晰看出,大学生对道德的了解程度。93.9%的同学都对道德有多多少少的认识,由于道德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名词,具体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大多同学还是比较谦虚的选择了了解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因此对生活上能持有正确的态度,对道德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

4.对思想品德课的评价

众所周知,从小学入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结束,除了文化课程之外,一直都有而且从不间断的课程就是思想品德课了,思想品德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讲解的不是实用的知识,而是一些最重要但又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思想、道德。这门课程相对沉闷,而且大多数学生、老师甚至学校对此科目的态度也比较冷淡,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对此们课程的不重视甚至于忽视和厌恶。社会上的许多不和谐现象,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犯罪的缘由之一就是对此课程的不重视。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然而要是知识被用在了没有道德准则的人手里则是知识越丰富,造成的危害越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柱形图进行分析,在大学生中,对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真正感兴趣,而且学到东西的同学只占了18.4%,而不想上这门课程的学生占了44.9%,而且有8.2%学生是坚决不上这门功课的。而为了应付老师点名才去上课和由心情决定是否上课的学生占的比例超过七成。这很直观的反映了一个事实——学生普遍不喜欢这门科目。然而对于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我国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好的结果。在最有文化的地方,学生竟然对道德的学习毫不重视,是一个值得社会反思的问题。是因该修改课程呢?还是需要强制学生听课?或者更多其他方式呢?但总而言之,有一个严肃而且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我们大学生渴望改变现阶段的道德学习课程。

5.是否会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言行 道德是否只体现给别人看? 是不是只用选择性道德? 我们会因为场合而伪装吗? 有数据分析可得知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做人需要真实,道德不是作秀,而是一种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要求。当然也有不少同学会因为场合而决定自己的言行举止,在需要的情况或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会是一个文明人,而一旦缺少必要的监管,则会对自己放纵,没有始终如一的行为准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迫使我们需要学会左右逢源,学会在没人的情况下学会自我放松有关,但我觉得,这与一个人是否对自己严格要求有很大关系。社会需要更多的是真善美,假的美虽然能够欺骗别人,但是骗不了自己,是对自己道德观的一种亵渎。

6.怎么看待不道德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不道德,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随处可见,是否需要人来制止?谁来制止?怎么制止?这些问题现实而深刻。一方面我们痛恨那些不道德的行为,但另一方面,我们缺乏意识,勇气去揭露这些问题。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对此问题处于分立状态。大部分选择忍耐得同学大多是因为不愿意伤害同学之间的友谊或者是害怕打击不道德者的打击报复造成的,也有一定的同学在评论中说忍的原因是因为今天你忍耐了别人的不道德,明天可能就会你在做不道德的事而需要别人忍耐,所以要互相谅解。

7.是否有过不道德的行为

大学生是相对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虽然对不道德的行为定义有或多或少的分歧,但是都普遍比较守规则。有七成的受访者都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形象,较少做违反规则与道德的事情。只有不到一成的同学会比较管不住自己或者是从小就开始的坏习惯导致一些行为迟迟不能改正。

8.道德观是否需要纳入法律

这是一个热议多年的问题了,这次我又再次将这个问题提给了当代大学生。其中65%的同学认为道德是不需要纳入法律的。由于道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定性、难监督性以及自律性,因此很难将道德纳入法律并付诸行动。在评论中不少同学认为道德是相对于法律的另一种约束力,是软性而且主观的,不能强行地进行规定。道德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而不应该升级为犯罪类别。而且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也难以统一一个标准来约束各种职业、年龄段、地区的人群。

9.道德是否会影响自由

这个问题,有83.7%的同学认为道德与自由之间是有冲突的,有时候,选择了道德,便要舍弃一部分的自由。当然有75.5%的同学还是很肯定自己能协调好道德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在不违反道德的情况下,享受合理的自由。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大多同学观点一致,有些时候,道德对我们的约束力的确会使我们被迫做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或者我们喜欢单不能做的事,但这些时候往往是可以进行协调的,只要充分理解一件事情的必要性,就能做好安排,既不违反纪律,不违背良心,也能开心、放心。

10.最痛恨的不道德行为

社会上不道德的事情还是挺多的,而且不少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当然面对不同的不道德行为,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见解

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暗地伤人为最不道德的事情,有评论说暗地伤人是一种最极端而且最可恶的害人方式,对此我也有认同。因为这是一种十分虚伪而且狡诈的行为,往往导致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当然令我意外的是没有人选择放你鸽子这个选项,可能是由于出题不清晰的缘故导致一部分的受访者不懂其含义。对我而言,我最深恶痛绝的事情就是被人放鸽子,说得字面意思一点就是不诚信。社会上相互诚信是合作的前提,也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前提,失去诚信,也将失去一切。

11.道德需要统一的标准吗?

在这个问题上,四分之三的同学与我观点是一致的,道德不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许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禁止随地吐痰”能够普遍被人接受,但是由于行业的关系,地理位置生活习性的不同,以及年龄段差异等关系,很多东西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过硬或者死板的规定反而会引起社会的不满,以及大众生活的不习惯。

12.对于道德观宣传的评价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有效与无效的比例为五五开,但是接近八成的人认为国家对于道德的宣传是不足够的。许多评论中说道:电视报纸杂志上都是些商业性质的广告,缺少公益性质的广告广播,电视台只在赚钱的方面下足功夫,却一直不肯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在道德宣传工作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此,我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加强对道德的宣传与教育,这虽然不是一个能够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但是却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造百姓的思想,慢慢地提高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13.违反道德观是否应该惩罚

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违反道德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哪些是不正确的行为,因此,将每一件违规不道德的事情都进行严惩是不可行也是不实际的,只需要抓出一些典型的不道德案例进行教育,使大众对不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定义,起一些警示作用更有必要,更易实施,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14.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放纵的最低要求,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对他的行为举止起到十分强的约束力,因此有无道德,及执行情况是对一个人约束力的很好评价。

可喜的是,在我所调查的所有大学生之中。100%做到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而且超过半数的人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做人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超过四成的同学虽然自制力不如前者,但也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直坚守自我,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会有所松懈。由数据也可以看出,经历过长期教育的人往往都是有一份比较完整的道德体系以及对自己的道德底线要求。

15.如何看待网络和谐

由于男女生对这个问题的分歧较大,我将男女分开进行统计

男生中对网络和谐的支持度不高,其中44.8%同学报以无所谓的态度,而48.3%的同学反对网络和谐,一方面,他们认为这限制了许多互联网链接,导致许多东西难以差周,另一方面,也由于和谐的缘故而屏蔽掉许多男生的网络游戏,导致一部分同学的不满。而女生则有一半的人数是支持网络和谐的,这与她们的道德观念也有一定缘故,其次,女生对游戏的依赖不及男生,因此网络和谐可以帮助她们过滤掉许多垃圾信息,更方便安全地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

16.过了十八岁,会浏览“十八禁”的内容吗?

“十八禁”是一个大家谈到都比较忌讳的词语,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和谐的东西,例如情色、暴力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生之间依旧有着较大分歧,于是还是选择分开统计。

由两份数据对比,可以直观地发现,大部分男生在十八岁之前就开始接受成人的内容,而女生则更偏向于等长大一些再看甚者绝对不浏览。由数据可知,96.6%的男生中(上了大学一般超过18岁)都浏览过“十八禁”的内容,而且超过八成是自己主动地去接纳而不是被动接受。

当然这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海量信息,可以使人们更简单更广阔地吸收各种类型的知识。男生普遍对生活更具有一种挑战的心理,他们追求新鲜感,于是也通过互联网提早进入成人的世界。对于浏览“十八禁”是不是一个道德上的问题,分歧也是相当大,有人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儿童的早熟,“十八禁”早已过时,应该变为“十六禁”甚至“十二禁”。我的观点是不反对浏览这些内容的,而且对于道德与否也不是取决于是否浏览这些内容,而是浏览了这些内容是否能够约束自己和不沉溺。如果能管好自己,提早一些进入成人的世界又何妨呢?

总结

对于此次的调查,结果是值得我们大家重视的。一方面,大学生的确在许多方面有更为独到的见解,道德观念也较我们以往的认识有挺大的不同,这是由于社会在发展,知识的多途径获取以及咨询发达的缘故。当然我们大学生现阶段的道德观还是相对比较和谐和有原则的,这与高等教育也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在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数量同学对道德观没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以及他们都没有一个严格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大家警醒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社会未来的力量,其道德修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大家要重视大学生道德观的问题。希望国家政府,大学,以及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都能重视道德观的培养,以创造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附录:

关于大学生道德观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2.自我感觉如何 A 上进青年 B 淡定青年 C 颓废青年 3.知道什么是道德吗?

A 很了解 B 了解一些 C 不了解

4.对思想品德课的评价

A 浪费时间,果断翘课 B 怕点名,不去也只好去

C 看心情,偶尔去打打酱油 D 受益匪浅,一直去 5.是否会在不同场合言行不一

A 一直都是好/坏形象 B 多数情况展现真实一面

C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装装样子 D 一直在装 6.怎么看待不道德的事情

A 劝说改正 B 忍,见怪不怪 7.做过不道德的事? A 无 B 很少 C 有一些 D不少 E 常常 8道德观是否需要纳入法律 A 要 B 不要

9.守道德会影响自由?

A 会 B 会,但能协调好之间关系 C 不会 10最痛恨的不道德行为

A 不讲卫生 B 不守纪律 C 不诚实 D 暗地伤人 E 给你绿帽

11.道德是否需要一个统一标准? A 是 B 否

12.你认为道德观的宣传

A 足够,有效 B足够,无效 C 不足够,有效 D 不足够,无效 13.违背道德观是否应该接受惩罚

A 严惩 B 抓典型批斗 C 不用,说说就好 14.有没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A 有,而且坚守 B 有,但偶尔做不到 C 有,经常做不到 D 没有 15.如何看待网络和谐

A 好,过滤不健康信息 B 影响不大 C 不好,很多需要的东西都找不到了 16.过了十八岁,会去浏览“十八禁”的内容吗?

A 之前就会 B 过了十八才会 C 别人逼我看没有办法 D 坚决不会

第14篇: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培养论文

摘要: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20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 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 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其次,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甚至色情的东西,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阵地向我们进行渗透。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因此,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否则是很难做好的。”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也并非毫无办法。因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目前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应是当务之急。惟有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信息教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自从去年以来,我校已对全部教师进行了数次网络知识的培训,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还制订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

五、六年级每班选拔出一名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曾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下学期,我们还计划开展网上文明修身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和水平。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4.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以技术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技术控制在学校是最客观的手段。最近武进区电教中心推荐的网络过渡王——同方思科网络过渡王,是一个很好的过滤软件,能有效的阻挡住色情、犯罪、毒品、邪教、反政府等不良信息、还可以过滤网络游戏、聊天室等,还校园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

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导,利用网络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我衷心希望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学习网络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

参考文献:

1、《虚拟世界的道德》高丽华 《计算机世界》

2、《高校应为首善之区——访全国人大代表管华诗》孙军 《中国教育报》2002

第15篇: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社会主义道德观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青团员,为了进一步确立自己的崇高理想与信念,为了追求自己的最大人生价值,为了更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会它博大精深的内涵,从根本上奠定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我报名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第4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聆听了诸位老师精彩的讲解,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初模糊浅显的一些认识逐渐清晰明朗,收获颇丰。我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信仰也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探索者和创造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革命和建设奋力以求的宏伟目标和光荣使命。中国近现代史雄辩的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共产党也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腾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胜利的重要保证。

通过党校的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发展史,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相互勾结,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斗争史。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责任。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通过党校的学习,我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深刻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懂得了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了解了党的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以及党的纪律和作风。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要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信念;(2)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要做劳动人民普通一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和中国人民群众一律平等,不谋私利,不搞特权。要符合以上条件,至少必须在思想上、生活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行使党的各项权利,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次能够参加学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十分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和讨论,悉心聆听了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每次课前20分钟都有论坛,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尽管一段时间的培训尚不能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其间的要旨,但足以让我在端正入党动机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党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今天,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历史时期,更凸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地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了时代发展进步的需要,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总之,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进一步的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我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我要努力在今后的一言一行中做到:要积极成为“三个代表”的代表者、实践者,努力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不断增强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要具备优良品性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科学技术本领,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做出贡献。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修养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勤奋刻苦读书,掌握科学文化技术,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汇报人:xiexiebang

第16篇:关于当今社会道德观的讨论

关于当今社会道德观的讨论

材料给予的农妇刘女士与李老太家人的事件不禁令人回想起前个月的“小悦悦”事件和五年前的“彭宇案”,这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包括人性的思考和媒体对待事件的方式,这一切的一切让人不得不想这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究竟扭曲到什么的程度?

首先,中国社会也不乏乐于助人也勇于助人的好人好事,但是相对于“小悦悦”事件因是负面新闻,在大众传播上有其吸引眼球的轰动效应,因此较不为人知而已。但媒体引导社会舆论,诸如农妇刘女士与李老太家人的事件,为什么就没有更多地报道和宣传呢?

其者,从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中国媒体上所出现的种种反思言论看,有不少人认为媒体在报道五年前的“彭宇案”时,在导向方面出现了偏颇,片面渲染和夸大南京市民彭宇搀扶摔倒老太,反而被老太以撞倒自己为由控上法庭,因此造成今日民众普遍有“想救不敢救”的心理。姑且不论媒体是否该为此负起责任,急公好义、济危抒难终究是一种先人后己的高尚道德行为,倘若要先考虑到救人的成本与代价再来决定是否救人,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这扭曲的心态是因为媒体夸大负面报道,而令人忘却人本善的道德观念?

“小悦悦事件”虽然掀起了关于社会道德的讨论,但社会道德终究还是要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说过“要实现仁德,须要从自己做起,而不应要求别人去做的话,这是非常深刻的。而从这一系列的反思言论看,反思者或是归咎于媒体,或是责难于制度,或是不满社会麻木,或是批评法律不够周全,唯独从自身的角度对此事进行自省和反思者极之罕见。

反观农妇刘女士与李老太家人的事件,刘女士乐于助人,帮助李老太是性本善的行为,在出事后主动承担责任,更是不可多得的责任心,相比起小悦悦事件那冷漠围观的18名路人更是鲜明的反差,而李老太家人的表现与“彭宇案”家人的勒索行为更是不同,了解事实真相,没有罪加于人。这些本应是理所当然,但为何在当今社会,会让我们觉得难能可贵呢?媒体的夸大性负面新闻的报道,忽略好人好事的传播固然有主线的责任,但人性的扭曲是被舆论所主导还是自私自利的心态已经蔓延大众。不要再让舆论阻碍善心,不要再让丑恶侵蚀善良的人。

第17篇: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加强道德教育。

市场经济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如竞争、优胜劣汰,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败坏,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他们说: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再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他们把资本主义的道德沦丧揭露得淋漓尽致,只剩下金钱至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长期高速增长,GDP已居世界第四位,引起了世人的惊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道德怎么样,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从“以经济为中心”的国策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从刺激消费的措施到以金钱为尺度的舆论,从大众媒体到广告宣传,无不把“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当作金科玉律,忽视了道德的导向,出现道德的要求与行为准则的矛盾,无诚信与商业道德的矛盾,损人利己与公众利益的矛盾,追求奢侈豪华、铺张浪费与艰苦朴素的矛盾,出现丧失人格、丧失国格与人的尊严的矛盾,等等。所有这些都有损中华民族的形象和优良传统。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应大力弘扬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道德是对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的一种评价。道德是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是人际之间无文字的契约,道德是和谐社会的调节器,道德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志。

人类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社会需要把分散的个体整合为一个有秩序、有效能的整体,这就需要用法律、制度、组织、道德等多种整合手段,其中道德的整合作用,更具有普遍性、基础性、根本性、自觉性、长期性。社会的秩序需要道德来疏导来节制,社会的人际关系需要道德来维护。

人们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需要法治来规范,需要制度来制约,这是非常必要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但在进行法治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道德教育。法律管制可以立竿见影,道德教育可以长期发挥作用,良好的道德是实现法制的基础,法律是优良道德履行的保障,二者应相辅相成。但从长远来看,道德的作用远远大于法律的作用。因为道德约束是自律,法律约束是他律。道德约束是内在的,法律约束是外在的。道德约束是自觉的,法律约束是被动的。道德约束管事前,道德约束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约束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法律约束只在某些时候、对发生后的某些行为实行惩治。道德约束可给人带来愉悦,法律制约令人痛苦;道德引导人不做坏事,法律是禁止人做坏事;道德可成为人生的追求,法律让人惟恐回避不及;道德是调节社会的一剂良药,法律是调控社会的一剂苦药;只有道德的社会使人平静、温馨、和谐,无道德的社会让人不平、怨恨、争斗……。因此应加强道德的宣传和教育,使法律约束和道德的自觉约束相结合,将法律约束变为道德的自我约束,就能使市场经济出现一个良好的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企业是要赚钱的,或者说利润最大化,这是经营企业的一个基本要求。但追逐利润也要讲究道德,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商品的交换原则:一要等价交换,二要自由交换,因为任何特权、垄断和割据,都会造成不等价的交换,获取的是不义之财,是一种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最后对己也不利。在经营进行上欺骗只能一时一事,是暂时的,不可长期欺骗下去,因为人们发现后就不与其来往,使其信誉扫地,最终破产倒闭,以损己而告终。所以商业要讲道德,我活你也活,要讲互利,要讲诚信,要讲信誉,这是创造商品品牌的基本要旨。商业品牌包括产品的质量、分量、诚信和服务。商品的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品牌是一个企业树立起一面旗帜,顾客凭这个旗帜认同你的商品,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信誉,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品牌是财富,是企业的生命。砸了牌子企业要破产倒闭。所以一个企业要像爱护生命一样来爱护品牌,维护品牌就要靠企业的自我要求和自律,这就是商业道德。

同时,提倡企业道德也是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遵纪守法经营,还要讲究诚信,应尽社会责任,如遵守合约,维护社会安定,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减少资源的消耗,对顾客负责,维护国格和企业信誉,如现在一些行业实行召回制,这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维护企业的声誉。总之,企业不仅要赚钱,还要负起社会责任,对顾客负责,对社会负责,这样就会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可以顺利发展。所以,提高企业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最终对企业是有利的。

企业诚信度的提高,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靠政府的管制,对不遵守合约及失信者,政府要加大惩罚力度,对有很好诚信度者,应予表扬。关键是政府本身也要讲诚信,应依法行政,要兑现自己的承诺,不失信于民。特别是政府出台的法规和执法要公正合理,否则会引发道德和法制问题。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应起模范带头作用。

商品经济要求等价交换,自由交换,在上层建筑就形成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就是反对特权和专制。这也是资本主义的一种道德观念,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准则。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作用下,资本主义产生了两个制度,一个是议会制,一个是股份制。议会制制约政府和官员利用公权谋私利,应尽社会责任。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私人资本公众化,垄断资本分散化,制约私人资本的发展。就是在这两个制度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中产阶级在不断增大,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工人阶级的状况得到改善,社会得到稳定,资产阶级也从中获得利益。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经济获得发展,这就是既利他又利己的一种社会效应,是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在发挥作用。当然,自由、平等、博爱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其阶级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消除这种局限性,可以大力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道德作用是大有益处的。

第18篇:大学生社会道德观调查问卷

大学生社会道德观调查问卷

1在你心里是否有道德观意识在某种情况下会对你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

A 有B 有时会有C 从来都没有

2据你了解的青年人,出口成“脏”的频率如何 ?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几乎没有

3你对现在的道德观看法是

A 很好

B 没有希望了,还是各扫门前雪吧

C那些事件只是个别事件还是很有希望

D 很失望,想用自己行动去改变

4如果立法强制规定人们有救助伤者的义务,你怎么看

A 这样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德

B会造成人们义务不明

C会丧失人们对社会的归属感

D没有必要顺其自然,这是社会的发展

5如果你看到一个受了重伤倒在地上的人而不敢去搀扶,你会怎样做

A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 打110和120

C 想去搀扶但不敢

D 将他送往医院

6你认为当下中国尊在的诸多道德沦丧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A与中国人性格的劣性有关,自私自利

B 与学校及家长的教育有关

C 社会大环境趋于自私自利

D 这是当事人心理问题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E、中国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做后盾,使得部分人毫无畏惧之心

F、经济与地位的差别使某些人弱化了道德观念

7如何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提高个人修养

A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道德之风

B、加强中小学道德宣传,落实道德基础教育,大学强化通识课教育

C、加强法制建设,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D、树立新时期社会榜样 E、保障低收入者生活,完善社会分配制度,注重公平

8 请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怎样

A较低,道德意识淡薄,没素质的人比比皆是

B一般,谈不上差劲但是也绝对不是高素质的人群

C还不错,大多数还是有很强烈的道德意识

D很好,是非观念明确,是有道德、有素质的新一代人

9你认为感动中国对提高中国人民的道德有没有帮助

A 从某种程度上有帮助

B 帮助不大

C 几乎没有

10请问您认为您的社会道德意识的重要意识是

社会环境

家庭背景

受教育程度

舆论导向

11在大部分官二代 富二代不重视道德修养,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A 改革官僚制度

B 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加强道德观弘扬

C通过立法规定加大对官二代及富二代的惩处力度

D 道德观沦丧是由改革开放引起的,改革经济体制

12您觉得这种丧失道德的行为会导致的后果为(多选)

A、使中国的犯罪率提高,社会秩序混乱

B、这只是个人行为,不会有严重的社会影响

C、社会缺少人情味,人变得冷漠

D、使中国国际形象后退、

13对于社会上存在的某些行为如大学生开车撞人、杀人,女学生甘当“小三”,医生拿回扣等现象,您的态度是

A、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事不关己、

B、这是可以理解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C、只是少数现象,社会总体上的风潮还是积极向上的

D、有点气愤,认为社会道德沦丧

第19篇: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报告

一、摘要:本次调查以“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情况。

二、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素质。

三、前言: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系统的认识和看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却在下降,尤其体现在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作为知识青年的我们应增强我们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道德水平。我们小,于2010年11月份期间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___________进行调查。现将此次调查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四、正文:

(一)、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

我们小组以问卷方式,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问卷设置涉及到被调查对象的年纪、专业、性别、以及出身农村还是城市。问卷题目涉及生活中的细微行为和当代普遍的一些道德观念。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在问卷的低3题“在公共场合看到别人不遵守秩序,自己尊不遵守秩序”的问题上70%多的人选择的是看情况和随主流,只有不到20%的人选择的是遵守,还有10%多的人选择不遵守。这反应在当代大学生中并不是没有道德素质,而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太浅薄,意志不够坚定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从而形成跟风的情况。在第4题“是否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幼病残让座”的问题上,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让”这也正好再次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还是有素质的只是做得不够。在关于考试作弊的问题上,33%的同学对考试作弊表示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为了高分,可以理解这种行为,认为作弊比补考好,分别占到了27%和32%。甚至还有8%的同学认为作弊没什么大不了,也曾经作弊过。从这道题可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问题虽然都有正确的认识,但仍然因各种原因作弊过或对作弊表示无奈与认同。这一问题反应大学生在对于自己切身利益和被现实学业所迫的情况下表现的不够诚信和坚决。

在有关网络聊天时是否注意文明用语问题上部分选择不注意,大部分选择看情况,这反映在对于没有舆论监督的情况下,大学生容易缺失文明。然而在一些问题上,有大部分人选择那些模糊的答案,体现他们对道德观意识的浅薄和不确定性。在第10题“当别人在言语上中伤了你时怎么办”上,大部分人选择了“一笑了之”和“看心情”,极少人选择“以牙还牙”。在关于对我国道德现状的认识方面。大部分人都认为我国公民道德现状的认识方面,大部分人都认为我国公民道德水平“一般或较差”,体现出大学生对我国道德水平的不满足和要求改变的情况。而在问题“你认为决定青年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上,大多数人认为是社会环境和家庭陶冶。所以社会整体道德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与道德观。

(二)、纵观整张问卷,我们进行了综合与分析,认为现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整体状况是:

(1)、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存在矛盾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思想的解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也迅

速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他们在道德认识上是非分明,崇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奉献精神以及优良的中华美德,能对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和行为进行鞭笞,而对于自己在道德行为上的失范往往缺乏自律,或者放任自流。在学习生活上,表现为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表现为缺乏奉献精神。大学生道德行为滞后于积极向上的道德认识,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道德行为和道德认识存在断裂和脱节现象。

(2)、道德评判标准多元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再以一个尺度、一个模式来衡量一件事、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出现了相对化、多元化的道德评判标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这种多元化的道德评判标准,解放了大学生的思想,拓宽了道德评价的尺度和方式,使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诸多事物,能够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但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观念,再加上各种传统的道德观、市场经济的道德观、民族的道德观、外来的各种道德观多元并立的影响,这种多元化的选择会导致青年大学生产生选择的困惑,也往往会出现了道德评价是非混乱问题。

(3)、道德信念缺失

全球化浪潮使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诸多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思想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现迷茫,甚至对人生信仰、道德观产生怀疑或者歪曲,从而在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事上变得消极和落后。一些学生竟然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随心所欲,放任自由,对待社会所提倡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表现冷淡,在道德信念、道德义务方面表现出“无动于衷”,对于学习先进认为无用,这些表现概括起来就是一部分大学生对“常德”的无知、对“美德”的麻木,对“失德”的无视。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淡薄,艰苦奋斗精神较差,常夸夸其谈、敷衍塞责、见异思迁、挑肥拣瘦等等,从整体上呈现出“道德信念滑坡”的趋势。

另外,从分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还可发现:往往大一比大

二、大三学生的道德观和道德水平稍强些。从生活观察和体验,加上我们的认真分析,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有:①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由于刚刚踏入一个新学校,一个新城市,出于这种陌生感,他们或多或少对人对事都要客气些,所以更能体现道德水平。②大一新生高中时期本就很纯真,过渡到大学这个新的阶段还没有很久,因此还保留着那份纯真,待人待事都比较礼貌认真。③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熟悉了周边的环境,对人对事都为现实利益考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观念也日益现实化,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从性别上来看,男生在一些大问题上体现的道德水平更高,而女生在细节的事情上体现出更高的道德水平,其原因可能是男女性别本身所存在的差异所造成的。在城乡学生关于道德观的对比中发现: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些行为上体现着更为明显的文明些,但也存在着问题。而来自城市的学生由于从小置身城市,在礼貌方面表现的明显些,而在一些现实利益方面则体现的更为自私些。不过这只是从某些方面的分析。究其原因可能是从小所受不同环境的影响。由于调查范围和手段有限,在此也不便妄加评论和分析。

(三)、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状呢?我们经过查找资料和分析认为原因有: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

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根据我们的实践调查与相关资料的查阅,我们认为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自觉锻炼和修养中逐步形成的。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我们既要进行客观分析,同时也要以历史的眼光正确对待,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加强全社会大环境的道德建设

有人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看作与教育的影响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认为环境的影响要超过教育的影响,以警示社会关注环境建设[4]。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强大的,以至于人们认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必须对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倡导,鼓励全体人民参加道德建设活动,特别是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上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是重要的舆论工具,能够及时地对大学生道德建设作出正确的导向,一方面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从正面产生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错误言行进行有力的批评,从反面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舆论氛围是开放式的、平等的、互相的、直观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监督,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当前尤其是要重视网络氛围的作用。学校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最直接的“小社会”,应该更好地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观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大学生的发展成长规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就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进行讨论,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让大学生能够尽情地探索真理,追求知识,尽情地发挥个性,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塑造良好道德观的平台。

(2)、重视家庭德育教育

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以后直到长大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仅能为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抵制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强化社会教育的积极因素,而且能够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观乃至价值观的形成,使一个人终生难忘、受益无穷。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够在耳濡目染中远离邪恶和犯罪,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品德,能够在诱导感化中获得向善的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其运行秩序要求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之中实现,所以道德必须介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并在其中发挥充分的调控作用。与此同时,人们选择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人们选择市场经济的目的中,就已经包含了道德上的根本要求。市场经济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当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性、广泛性和频繁性越来越显示出道德对社会的深刻影响[5]。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视了道德品质的要求,只注重学习成绩的优劣。

(3)、注重方法和措施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我

们还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德育工作势必失去实效性,道德观教育就会失去灵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实施德育创新,不断探索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秀品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培养大学生科学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二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手段,启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共鸣,引导大学生自学修身,变道德外化为道德内化,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三是充分发挥高校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载体作用,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进行道德观教育。坚持书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突出道德观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磨练大学生道德修养意志,让大学生更多地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大众,了解疾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信”与“行”的问题,切实增强教育的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强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这是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地走进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道德实践水平。其次,大学生应认识到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用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来激励自己、用自己的道德践行来反思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在实践中的道德行为,增强自己明辨是非、分清正邪的能力,从而激发自己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兴趣。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充满了积极与消极、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和斗争。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会制约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和抑制个人的才智。

五、结束语:通过调查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在我们的小组工作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终于把这份调查做完,使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六、谢词:

我们这次调查的成功,要感谢所有积极配合调查的同学们和给予我们指导与帮助的老师们 谢谢你们!

七:参考文献

1、《人生观通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王云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及教育对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袁晓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念体系重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第20篇:“我的道德观、我的荣辱观”观后感

“三项建设”活动心得体会

----“我的道德观、我的荣辱观”观后感

10月29日,认真收看了巴中电视台转播的以“我的道德观,我的荣辱观”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感触颇深。

打开辞海,荣辱是人们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是社会对人们思想行为褒奖或贬斥的评价。道德作为调节公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行为准则的功能。

中学老师讲,道德观是社会群体的不成文的规则.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

党校老师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重新复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以“八荣八耻”为内涵,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总结“八荣”,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包含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内容。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包含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内容。

对个人而言,个人需要职业,职业需要道德。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修养的体现。人的修养需要道德约束。

通过投身“三项建设”活动,我不断地学习,以遵守职业道德、塑造品格修养、树立可敬形象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道德观和荣辱观。

1.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把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作为新形势下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坚持正确价值追求的重要保证。

2.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奋发进取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岗位上努力践行“潜心做事、低调做人”行为准则和“倾心为党执纪,倾情为民服务”行业精神,力戒张扬,力戒飘浮,力戒浮躁。

3.倡导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远大志向,排除外界干扰,把“清苦”作为锻炼自己意志和品格的优势和条件。

4.弘扬严以律己、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打铁先要本身硬”,清正廉洁是党和人民对我们

纪检监察干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党强化自身建设,克服消极因素的重要举措。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教育人、挽救人、处理人的工作。要教育别人,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有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要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慎交友,甘于寂寞,不求声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情操,始终做到自警、自省、自励。

5.保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事业的成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把功劳都记在自己身上,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坚持原则,对国家负责、对行业发展负责。在生活作风方面,要用清正廉洁的道德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作风引导思想行为,认真查找和纠正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作风、找差距、提效能、促发展,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6.发扬勤俭办事的美德。坚持勤俭办事业方针,不大手大脚,不奢侈浪费,认真遵守机关内务管理制度,严格开支,坚决不铺张浪费。

7.要有谦虚朴实的美德。我们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而慎重的工作,这就要求必须谦虚谨慎,朴实诚恳,重事实、重证据,既敢于坚持真理,又勇于修正错误。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在工作中要更多地看到问题、矛盾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的精神正视矛盾解决问题。

《道德观.doc》
道德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