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的意思

2022-06-0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驳论稿

雷锋精神依然具有现代意义

感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一辩的言辞不可谓不精彩。但是对方辩友所提的立论却是漏洞百出。对方在论据中说到,雷锋生活的时代和如今不同,所以雷锋精神就不具有时代意义。首先,我们说,这个前提就是错误的。先不说雷锋是生活在当代的人物。且说过去的东西,对方辩友完全是在否决一切过去的事物,中国那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就在对方辩友的只言片语中被抹去,实在令人痛心。再说国家法纪法规,那是过去定的,是不是对现代社会也无法制约了呢?显然不是的,因为法律不断地完善。但我们知道雷锋有一个重要精神就是与时俱进。但我们不得不说对方辩友华丽地忽视了这一点。

其次,我们说说对方辩友提到的论点,对方辩友说雷锋精神中的“无限忠诚,无偿奉献” 是不具有现代意义的。对方辩友对雷锋的部分精神剖析地相当正确。我方今天从没否认雷锋精神有其思维和行为的局限性,和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相悖。但是雷锋精神何其广泛,对方辩友只取之一二,便侃侃而谈。却忽略了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等精神依然具有现代意义。

然后,对方辩友又说到我们现在是道德社会和法制社会,法律没有规定人要“无私奉献”和“无限忠诚”。好了,那么对方辩友,法律有规定我们要学到老活到老吗? 法律有规定我们要均衡饮食吗? 法律有规定我们要勤俭节约吗?

最后,对方辩友还给雷锋精神扣上了与现代经济社会相悖的大批帽。难道对方辩友认为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期间,讲文明,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雷锋品质,都是不需要了吗?

相信,如果对方辩友肯摘下他们的有色眼镜好好看看这个美丽世界的话,会发现,雷锋精神依然在你我身边,依然具有现代意义。

推荐第2篇:断驳整改措施

关于1159款、111款的改进方案

一、合门襟止口:驳角纵、横2cm挂面吃量0.2cm-0.3cm,扣位以上10cm内挂面吃量0.5cm,其余驳头上端部分挂面有0.2cm的反吃量。

二、划领串口:按操作小样板,领头、领上口与样板比齐,领面放平划线,左右对称。留1cm缝位修净。

三、修挂面上口:将挂面及大身放平,按大身的领口修剪。

四、绱领:领角1cm内挂面不能有吃量,绱领时为保证串口与驳口平齐,挂面应多绱进0.5mm,1cm缝位大小一致。

五.烫开领串口,粘领呢:烫领串口时应将大身、领子放平、放顺后开缝,粘领呢时,同样把大身、领子放平顺,不能扭,领口处大身应向上捋平后盖上领呢烫平,夹入双面胶,将领呢向下拉0.2cm内外匀的量粘合。

111款(枪驳头)注意:领角与驳角有0.3cm的重叠量,领角与驳角重叠时不可用熨斗一起压烫,应将领角与驳角分别烫平烫顺。

质检部

工艺部

2011-9-3 关于封袖洞线头、漏洞的整改措施

各车间主管、工艺主管:

因1051款封袖洞的线头未修净,且有漏洞而流入后道,该产品严重影响我公司形象,为确保以后无类似问题出现,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封完袖洞后,安排专人剪线头。

二修剪过线头的产品和未剪线头的产品分区域放置。

二.成品检验员对封口部位进行全检。

三.管理人员对产品进行查验,并作查验记录,确认合格后流入平整车间,查验记录每天交质检部。 四.巡检对平整车间的产品进行复查监督。并作巡查记录报办公室。

质检部

2011-9-7

关于1161款衣服污染的整改措施

据国外客户反映及提供的图片资料,我公司生产的1161款产品存在铁锈污染,据查为周转用龙门架挂衣杆因长期使用磨损,已没有镀锌层,所以容易生锈,为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由设备部派人检查,将生锈的龙门架从各生产部门撤出。

二.将生锈的挂杠更换成热镀锌杠。 三.对立柱和底架进行喷塑。

生产部

2011-9-7

通知

各车间成品检验员:

为执行公司《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考核方法》,从即日起各部门应将各生产线的以下数据在每天19:00之前报质管部制作统计表格,不得延误, 1.生产单号、日产量 2.查货数量、返修量 3.返修质量问题及数量 4.返修完成数量

质管部 2011-9-13

推荐第3篇:驳坎施工

9.3驳坎施工工序及措施

9.3.1打松木桩

驳坎挡墙基础采用松木桩加固处理。

桩基施工采用柴油打桩机机械打桩。搭设打桩平台,循序渐进,采用流水作业,即边搭设打桩平台,边打桩。施工流程:整平基槽→桩机定位→松木桩沉入→机具移位。

桩的施工次序一般是由里向外或一边推向另一边,有利于挤走部分软土。松木桩打插完成后有人工挖平清底,再铺片块石垫层,夯打密实。基槽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应用砂、碎石填补夯实。

9.3.2浇筑毛石混凝土

底板采用一般采用毛石砼结构。施工时先均匀铺设50cm厚砼,然后埋入乱石,石块不能太大,不能碰到侧面模板,最后按设计厚度浇注砼,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保证埋石砼的强度达到要求。

9.3.3墙身砌筑

本工程挡土墙采用砌石结构,面层用M10浆砌块石,里层用乱块石干砌。在砼基础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70%厚,开始砌筑挡土墙。当墙高超过4m须设置两排泄水孔,泄水孔采用ф10PVC管,两排孔孔间距为2米,上下孔位置错开布置。

9.3.4压顶

压顶采用砼结构,施工时应据所提供砼配合比进行级配,控制好水灰比,逐段(15m为一段)进行施工。砼浇注时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2、桥台后驳坎

河道上下游各施工10m驳坎。驳坎施工时注意与桥台台身的顺接。 (1)打松木桩

驳坎挡墙基础采用Φ14松木桩加固处理,桩长6米,纵向间距60cm。 桩基施工采用柴油打桩机机械打桩。搭设打桩平台,循序渐进,采用流水作业,即边搭设打桩平台,边打桩。施工流程:整平基槽→桩机定位→松木桩沉入→机具移位。

桩的施工次序一般是由里向外或一边推向另一边,有利于挤走部分软土。松木桩打插完成后有人工挖平清底,再铺30cm厚片块石垫层,夯打密实。基槽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应用砂、碎石填补夯实。

(2)浇筑毛石混凝土

底板采用C15毛石砼结构。施工时先均匀铺设50cm厚砼,然后埋入乱石,石块不能太大,不能碰到侧面模板,最后按设计厚度浇注砼,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保证埋石砼的强度达到要求。

(3)墙身砌筑

本工程挡土墙采用砌石结构,面层用M10浆砌块石,里层用乱块石干砌。在砼基础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70%厚,开始砌筑挡土墙。当墙高超过4m须设置两排泄水孔,泄水孔采用ф10PVC管,两排孔孔间距为2米,上下孔位置错开布置。

(4)压顶

压顶采用20cm厚C20砼结构,宽40cm,每隔5m分缝,并且每隔2m预留栏杆柱孔,尺寸为20×20cm。施工时应据所提供砼配合比进行级配,控制好水灰比,逐段(15m为一段)进行施工。砼浇注时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推荐第4篇:意思意思

小王给他们局长送礼: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王:“没什么意思,就是意思意思”。

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

请问,文中出现的这几个“意思”,是什么意思?

乔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3.意图,用意)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乔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10.意见,想法)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8.情意,心意)

乔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1.思想,心思)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1.思想,心思) 乔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12.象征性的表示)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7.心情,情绪)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What do you mean by this?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 Nothing, a little thing to smooth things over.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That\'s not cool.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It\'s not a big deal.

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 You are a funny guy.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In fact,nothing except this.

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Kindly accepted.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 If not, I am embarraed)

推荐第5篇:竞争合作驳论

1.对方辩友强调竞争包括不合理、不择手段的竞争

我方认为是合理的、良性的竞争更有利于个人发展,所以不存在对方辩友所说的问题。况且难道就不存在恶性合作吗?难道对方辩友认为恶性合作也有利于个人发展吗? 2.合作能取长补短,使个人得到发展

我方认为,竞争更能使人意识到自己的短处,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毕竟不如碰壁教训更深刻。试问是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进步的快呢,还是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差距更能使人发愤图强呢?而且,弥补自己的短处,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和别人竞争吗? 3.合作能使个人的长处得到发挥,实现自我价值

合作只能发挥一个人已知的长处,而竞争却既可以使一个人最大化地发挥长处,也可以激发未知的潜能。这不是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吗?

4.合作能增强一个人的团队意识,而当今社会正需要有团队意识的人才

团队意识只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而竞争却可以带给人进取心、更高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心态等等。显然,竞争对个人的益处更大啊。试问哪一个企业喜欢一个只知道团结他人,却不懂得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人呢? 5.竞争会使人受挫,一蹶不振

倘若出现了这种状况,我方有理由认为是社会关怀不够。让我们畅想一下,倘若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怎么会有那么多忧郁自杀的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竞争,正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和心态,使他更好地发展。 6.竞争会使朋友反目成仇

对方辩友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竞争怎么会是朋友变成仇人呢?遥想爱因斯坦当年,和波尔争论不休,有成为仇人吗?反而,竞争促使他们成为了极好的朋友。顺便请问对方辩友,一会儿辩论结束之后,我们是要成为好朋友呢,还是出去打一架呢? 7.当初你爸你妈是竞争生的你还是合作生的你

我的一半基因是通过与亿万竞争者竞争才生出了我 8.最核心的是竞争还是合作呢

当然是竞争更有利于我的发展了啊。正是因为竞争,才使我有了这么优秀的基因,成就了这么优秀的我。若没有竞争,我就很有可能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了。

推荐第6篇:周恩来智驳胡宗南

周恩来智驳胡宗南

1943年,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返回延安。途经西安时,国民党西安最高军事首领——第八战区副司令胡宗南设宴为周恩来洗尘。

这是“西安”与“延安”的一场政治较量。胡宗南的阴谋是:灌醉周恩来,让他丢丑,在政治气势上压倒“延安”。在胡部工作的共产党员熊向晖,事先把胡宗南的阴谋悄悄告诉了周恩来。一场酒席上的较量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宴会开始时,胡宗南宣称:“今天,各位痛快喝酒,不谈政治!”他的政治部主任王超凡主持宴会,在祝酒词中说:“在座的黄埔同志先敬周先生三杯酒,欢迎周先生的光临!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为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的身体健康,先干头一杯!”

周恩来举起酒杯,微笑着说:“王主任提到了全国抗战,我很欣赏。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为了表示对国共合作抗日的诚意,我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愿意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员,也请各位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胡宗南闻听此言愣住了,王超凡和其他作陪者也都不知所措。周恩来举目四顾,继续微笑着说:“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酒就免了吧!”胡宗南趁机下台,说:“对,对!这杯酒免了。”国民党众将官随声附和,此番敬酒便作罢了。

〔点评〕第一回合:顺借对方话题,针锋相对。

周恩来敏捷地从对方的话语里听出“为蒋委员长的身体健康干杯”的政治阴谋,在当时国共合作的形势下,他不便于 直接拒绝,于是来个针锋相对,“也请各位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这句话把在座的国民党将领都难倒了,潜台词很明显:你们不喝,我也不喝!周恩来表面上 推卸了喝酒,实际是争得了国共两党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周恩来挥洒自如,拒酒旗开得胜!隔了一会儿,十多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夫人举杯走向周恩来。其中一位说:“我们虽没进过黄埔军校,但都知道周先生在黄埔军校倡导‘黄埔精神’。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向周先生敬一杯。”周恩来微微一笑,风趣地说:“各位夫人很漂亮,这位夫人的讲话更漂亮。我想问: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答得对,我就同谁干杯。”此言一出,众夫人张口结舌,都说不出来。胡宗南尴尬地笑了笑,出来打圆场:“说不出来的,自饮一杯。”众夫人只好喝干杯中酒退下。

〔点评〕第二回合:巧借对方话题,反客为主。

胡宗南第一个阴谋被周恩来粉碎了,他又耍弄“夫人战术”,抬出花枝招展的女性来发起“敬酒”攻势。她们“敬 酒”的借口居然是“为了发扬黄埔精神”,这既有几分滑稽,更有几分愚蠢!周恩来来个“欲擒先纵”,他先称赞敬酒的夫人长得“漂亮”而“讲话更漂亮”,表现 出“尊重女士”的文明风度,在夫人们洋洋得意之时,突然反客为主,来个借题发问:“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这出其不意的提问,使这几个无知的夫人张口 结舌,狼狈不堪!这场“夫人把戏”真是弄巧成拙,丑态百出!周恩来游刃有余,再次拒酒胜利。

稍后,十几位将军排成一行向周恩来走来,领头的说:“当年我们都是黄埔学生,您是我们的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作为弟子,我们每人敬老师一杯!”周恩来从容应对,笑着说:“刚才,胡副司令长官讲,今天不谈政治,我十分赞成。这位将军刚才提到我当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这件事本身就是政治,而且政治部 主任不能不谈政治吧?胡副司令长官,您的部将公然违反您的命令,请问,这杯酒该不该喝?”胡宗南尴尬极了,笑笑说:“他们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酒让他们 喝,算是罚酒!”众将只好认罚。

〔点评〕第三个回合:利用对方话题,反将一军。

十几位将军向周恩来走来,而他们找到的“敬酒”理由却是“您是我们的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而周 恩来早有成竹在胸,他冷不防来个反借对方的话题“胡副司令长官讲,今天不谈政治”,反将胡宗南一军:“政治部主任不能不谈政治”“您的部将公然违反您的命 令”,指出其自相矛盾后,再问“胡副司令长官,请问这杯酒该不该喝?”逼得胡宗南来只好来个借坡下驴,不谈政治,以罚酒为自己的将士下台,这真是搬起石头 砸自己的脚了!

不久,又一批夫人走来。有一位看着讲稿说:“我们久仰周夫人,想不到她因身体不适没能光临。我们各敬周夫人一杯酒,表示对她的敬意,祝她健康,并祝她顺利回到延安。我请周先生代周夫人分别和我们干一杯。周先生一向尊重妇女,一定会尊重我们的请求。”周恩来严肃地说:“这位夫人提到延安,我要顺便说几句,这几年,延安军民连小米都吃不上。什么原因?西安离延安不远,诸位心知肚明,就不必多说了。延安军 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比过去好一些,但仍然很艰难!如果让邓大姐喝这样的好酒,她会于心不安的。我尊重妇女,也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心 情。请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我们彼此都尊重,好吗?”周恩来举起茶杯,很礼貌地同夫人们一一碰杯,然后一饮而尽。胡宗南和众将面面相觑,如坐针毡。

就这样,周恩来折冲樽俎,纵横捭阖,笑谈间把胡宗南的阴谋击得粉碎。

〔点评〕第四回合:引申对方话题,反守为攻。

胡宗南再次用“夫人进攻”了。这次她们找的敬酒话题更加的“奇妙”,居然想以邓颖超为劝酒的话题了,并且是 “看着讲稿说”的,可见这是胡宗南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妙计”。眼光敏锐的周恩来更是看透了他们的诡计,巧妙地引申了她们的“敬周夫人一杯酒”“祝她顺利回 到延安”的话题,用“顺手牵羊”法,来个借题发挥。周恩来从眼前的美酒佳肴,联想到延安军民“连小米都吃不上”,接着用“绵里藏针”法,讲了一番意味深长 的话——“什么原因?西安离延安很近,诸位心知肚明,就不必多说了。”言下之意十分明确: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以“西安”封锁“延安”,造成 延安军民“连小米都吃不上”的艰难局面。他严正指出,此时此刻,邓颖超喝此酒“于心不安”,因此,他只能“以茶代酒”。周恩来借题发挥的大反击,侃侃而 谈、酣畅淋漓,既一针见血地痛斥了顽固派,又襟怀坦荡地表达了自己与抗日军民同甘共苦的心志。周恩来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借题发挥、后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终于赢得了这场舌战的完全胜利。

推荐第7篇:驳员工请假一天

员工:

领导:

员工:

领导:领导今天我想请一天假 你想请一天假?你还向单位要求什么? 一年里有365天,52个星期。你已经每星期休息2天,共104天,还剩下261天工作是吧 员工:

领导:

员工:

领导:

员工:

领导:

吧 员工:

领导:

员工:

领导:

员工:

领导:

员工:

领导:

员工:

你每天有16小时不在工作,去掉174天,还剩下87天是吧每天你至少花30分钟时间上网,加起来每年23天,剩下64天是吧 ..........剩下64天;每天午饭时间你花掉1小时,又用掉46天,还有18天是通常你每年请2天病假,这样你的工作时间只有16天 无语 每年有5个节假日单位休息不上班,你只干11天 ……………… 每年单位还慷慨地给你10天假期,算下来你就工作1天而你居然还要请这一天假 我错了

推荐第8篇:驳复仇议教案

驳《复仇议》 柳宗元

【学习要点提示】

1.明确作者所持的观点及反驳的论点。

2.分析本文的层次。

3.掌握本文反驳的逻辑思路。

4.掌握本文论说的艺术特色。

5.体会驳论文的写作方法。

【作品背景介绍】

《新唐书·孝友传》中记载,唐玄宗时张琇之父为嶲州都督陈纂仁所构陷,监察御史杨江不便真伪,杀之。后张琇与兄为报父仇,杀死杨江。唐太宗时,即墨人王君操杀人案,高宗时的赵师举杀人案亦是如此。对于此类案件的判理,常常使执法者陷于两难境地,审理的结果也是或杀或赦,前后不一。武则天时,下邽人徐元庆杀人案亦属此类。徐父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后徐元庆隐姓埋名,伺机手刃仇人,杀死赵师韫,为父报仇,然后“自囚诣官”。因其“杀身成仁”:“以死全义”,武则天欲赦其罪,但是,时任左拾遗的陈子昂对此却另有异议。他认为“先王立礼以进人,明罚以齐政”,“杀人者,死,画一之制也。法不可二元,元庆宜伏辜。” 然“父仇不同天,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宜赦。”因此,陈子昂认为对徐元庆应“置之以刑,然后旌闾墓,可也。”而时任礼部员外郎的柳宗元对此颇为不满,随作文对陈子昂的建议进行驳斥,是以成《驳复仇议》一文。

【层次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从“臣伏见天后时”至“臣窃独过之”。列出陈子昂对徐元庆案主张“诛之而旌其闾”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窃独过之”。

第二部分,从“臣闻礼之大本”至“明矣”。逐一驳斥陈氏的主张。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臣闻礼之大本”至“统于一而已矣”。指出“礼”与“刑”的根本功能是一致的,不能相背而行,以此反驳陈氏“诛之而旌其闾”的观点;第二层,从“向使刺谳其诚伪”至“而又何旌焉”。对徐元庆案的两种情形进行假设、分析、推理,指出陈氏“诛之而旌其闾”观点的自相矛盾;第三层,从“窃其议曰”至“明矣”。引经据典,指出陈氏对“礼”的模糊认识,驳斥其“编制于令,永为国典”的见解。

第三部分,从“请下臣议附于令”至“谨议”。再次申明观点,建议“断斯狱者”应抛弃陈氏所议。

【思想内容概括】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全力反驳了陈子昂在《复仇议状》中主张对徐元庆复仇案采取“诛之而旌其闾”并将之“编制于令,永为国典”的见解。

首先, 作者从“礼”与“刑”都是“防乱”的根本功能出发,指出“旌与诛莫得而并焉”,否则不仅会导致刑法的滥用,而且败坏了礼治秩序,直至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与行为规范的混乱。因而得出“礼”与“刑”是“统于一而已矣”,从而驳斥了陈氏的“诛之而旌其闾”的观点。其次,作者推究元庆之父案的曲直端始,指出假如元庆父并非因触犯国家的刑法获罪,而是赵师韫为了私怨而错判,那么远庆之复仇是“守礼而行义”,又何罪之有?否则,元庆父死于法而非吏,杀之,乃正邦典,又何而旌之?作者以此深入判断、推理,剖析陈氏所论的内在悖论。最后作者对陈氏的“亲亲相仇,其乱谁救?”的观点进行辩驳,指出他这种认识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对“礼”的本质的糊涂理解,然后引经据典,进行辩解,进而得出元庆复仇是“服孝死义”,是“达理而闻道者”所为,因而“诛之而旌其闾”的做法也就不能“编制于令,永为国典”。

本文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封建社会的法律本质,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吏治的黑暗腐败、冤狱难申的现实。

【艺术特色举要】

1.逻辑谨严,驳论有力。

文章开门见山,表明态度。首先,作者阐述了“礼”、“刑”的根本一致性,指出两者不可分而自治,背道而驰,从而解除了对方“诛之而旌其闾”的理论基础,使之立而无地,存而无据。然后推究元庆之父案的曲直端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反驳。无论元庆父是因触犯国家的刑法获罪,还是因赵师韫为了私怨而被冤,对于元庆复仇案的现实判理都应做到“礼”、“刑”统一,但是不管是正还是反,陈氏的“诛而旌之”的做法都无法达到“礼”、“刑”合一。从而在现实的层面上使陈氏的观点失去了成立的事实依据。最后作者引经据典,借不可辩驳的圣贤之说进行反驳,完成最后一击。全文一气呵成,使对手无喘息的余地,可谓逻辑严密,驳论有力。

2.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直接引出对方的观点,紧接着表明自己的态度,“窃独过之”。立论鲜明,简洁有力。然后层层推进,推究事实,引经据典,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进行反驳,说理透彻。

【译文】

我了解到在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邦县有徐元庆这样一个人,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终能够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捆缚自身,投案自首。当时,谏官陈子昂建议,处死他,而后在他的家乡加以表彰,并且请求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典则”。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听说,礼的根本是为了防乱。倘若说不要让杀人者逞凶,那么凡是作儿子的,杀了不应当作为仇人的人,都应当处死而不赦免。刑法的根本也是为了防乱。倘若说不要让杀人者逞凶,那么凡是作官的,不按刑法杀了不该杀的人,也都应当处死而不赦免。它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采取的手段则不同。因此,表彰与诛杀是不能够同时并行的。杀掉应当表彰的人,这叫作乱杀,滥用刑法太过分了。表彰应当杀掉的人,这叫作过失,把礼破坏得太严重了。果真拿这些示范天下,传给后代,(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会迷失方向,躲避祸害的人就会不知道怎样立身行事。以此作为典则行吗?大凡圣人的原则,是深究事理来规定赏罚,推原事实来确定裹贬,无非是把礼和刑结合在一起罢了。

当初假使能调查、审定这个案情的真伪,研究、确定它的是非,推究案子的发端,进而追查原因,那么,这个案子对刑和礼的运用就露出了明确的区别。为什么呢?如果徐元庆的父亲,不构成法律规定的犯罪,那么赵师韫杀人,就只是由于他个人的怨仇,发挥他作官的蛮横气焰,对无罪者施加暴虐,州上的长官不去治赵师韫的罪,执法的官员也不去过问这件事,上上下下都互相蒙骗包庇,对喊冤叫屈的呼声听而不闻。然而徐元庆却能够把杀父之仇视作奇耻大辱,而把时刻不忘复仇看作是合乎礼,处心积虑,伺机戳穿仇人的胸膛,坚定不移地以礼约束自己,虽死无憾。这正是遵守礼而实行义的表现。执政的长官对此本应当感到惭愧,去道歉都怕来不及,又有什么理由要将他处死呢?

或者是徐元庆的父亲真的犯了死罪,

赵师韫杀死他,并不触犯法律。这就不是死于官吏的私怨,而是由于犯法而死。法律难道是可以被仇视的吗?仇视皇帝的法令,而且杀害执法的官员,这是悖逆犯上的行为。应该抓起来处死他,以此来严肃国法,为什么还要表彰他呢?

而且陈子昂在奏议中说:“人必有儿子,儿子必有父母,如果各爱其亲人,为亲人而相互仇杀,这种混乱靠谁来制止呢?”这是对礼的意义太不理解了。礼所说的“仇”指的是由于蒙冤受屈,悲痛难忍,而且哭诉无门啊;并不是指触犯法律,以身抵罪而被判死刑这种情况。如果说他杀了人,我就要把他杀掉。这只是不论是非曲直,威胁欺负弱者罢了。这种做法违反经典,背离圣人,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周礼》说:“调人负责调解众人的怨仇。凡合乎义的杀人,规定不许报仇,报仇者要判处死刑。如果有反过来杀人的,全国都把他作为仇敌。”这样,又怎么会发生各人由于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的现象呢?《春秋公羊传》说:“父亲不应当被处死而被处死了,儿子复仇是可以的。父亲应当处死而被处死了,儿子复仇,这就会变成一来一往的仇杀。这种复仇不能免除彼此仇杀下去的祸害。”如果现在以此来判定徐元庆和赵师韫双方的互相杀人,那就会合乎礼了。而且,不忘记父仇,这是孝,不吝惜生命,这是义。徐元庆能够不越出礼的范围,遵从孝的做法,为义而死,他一定是一位通晓事理而明白道义的人。通晓事理、明白道义的人,难道会把王法作为仇视的对象吗?可是,上秦议的人反而认为应当处以死刑。这种滥用刑法、败坏礼义的意见,不可以作为典则是清楚的了。

请把我的意见,附在法令后面颁发下去,凡是审理这类案件的人,不应当再按照从前的意见处理。谨对此发表以上意见。

【作家作品汇评】

作为驳论,它(指《驳》)主要是抓住论敌的观点进行驳斥,道德在阐述封建的礼(情)与刑(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原则上,指责论敌的观点自相矛盾、黩刑坏礼,在理论原则上不能成立;

接着对本案所涉及的双方进行公平的具体的分析,辨明是非曲直,证明诛杀和表彰二者不能并行,指责论敌的论点违情背理,经不起事实的检验;最后引经据典,指责论敌的观点违背了经典和圣人所定的制度。这样,文章就从理论原则、事件分析、遵循典制三个方面驳倒了论敌的论点。作为奏议,是写给皇帝看的,因而它在开头、论事析理、结尾都必须要表示臣子对主上的恭敬态度,如“臣伏见天后时”、“臣闻礼之大本”、“请下臣议附于令”等。(陈建森、陈一本编注《中国古代散文选》)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作者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见【作品背景介绍】 。

二、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驳论方法?

反驳论点。

三、文中反驳的对方论点是什么?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反驳的?

参见【思想内容概括】 。

四、作者对礼与法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认为,“礼”与“刑”、礼与法应该是统一的,而不应将其对立起来。具体参见【思想内容概括】 。

五、翻译句子:

1.同州下邦县有徐元庆这样一个人,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终能够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捆缚自身,投案自首。

2.它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采取的手段则不同。因此,表彰与诛杀是不能够同时并行的。

3.当初假使能调查、审定这个案情的真伪,研究、确定它的是非,推究案子的发端,进而追查原因,那么,这个案子对刑和礼的运用就露出了明确的区别。

4.人必有儿子,儿子必有父母,如果各爱其亲人,为亲人而相互仇杀,这种混乱靠谁来制止呢?

六、回答问题。

1.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反驳了什么观点?提出了什么论点?

反驳的观点:“亲亲相仇,其乱谁救?”

提出的观点:符合礼的复仇是孝与义的表现,表彰这种行为不会引起“亲亲相仇”的现象。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据?

引经据典,使用经典言论作为论据。

3.这段文字属什么论证类型?其反驳的着眼点是什么?

驳论;反驳论点。

驳复仇议

柳宗元的这篇《驳复仇议》,是针对陈子昂的《复仇议状》而发的。既名为“驳”,就需要在了解对方论点的基础上,逐一加以辩驳,这对文章的逻辑性要求极高。陈子昂的议论,情理兼顾,颇得人心,在此情况下要提出驳议,其难度可想而知。柳宗元此文条分缕析,声情并茂,可谓辩驳文章的上乘之作。

文中先举徐元庆为父报仇事,再列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为父报仇是礼,杀人偿命是法,当礼与法看似发生矛盾时,陈子昂的建议不能不说是两全之策,时人都表示赞赏,而柳宗元却总驳一句:“臣窃独过之。”其论据为:首先,礼与刑的基本作用都是为了“防乱”,两者在根本上其实并不矛盾,因而“旌与诛莫得而并焉”,“穷理”与“本情”,“统于一而已矣”。在此前提下,文章提出事情发生的两种可能性:要么元庆之父并未犯下死罪,则师韫之诛,必然违法,元庆报仇,是守礼行义,当旌;要么元庆之父罪本当诛,则师韫之诛,完全合法,元庆报仇,是悖骜凌上,当诛。两种情况,非此即彼。如此,陈子昂的两全之策,便暴露出逻辑上的不合理处。接着,文章指出陈子昂“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的说法源于对“礼”的错误理解,认为礼对于“仇”的规定,已决定了其冤屈无告的性质,因而“彼杀之,我乃杀之”的行为,既不合于“礼”,当然也不合法。文章又引经据典,指出判断是非的标准取决于元庆之父是否确实犯罪,以及执法者是否按法律规定行事,为前面“旌与诛莫得而并焉”的观点提出佐证,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最后,文章提出自己的意见:元庆服孝死义,合礼也合法,当旌不当诛。文章抓住礼与法“其本则合,其用则异”这一前提立论,条理清晰,思绪流畅,极易引起读者共鸣。

文章除了以极强的逻辑性见长之外,在文字方面也极具特色。举元庆之事,概以“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八字;说圣人之制,统以“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十二字,言简意赅,语句铿锵。文中假设元庆之冤情,语语相递,饱含激情,令人读之血脉贲张;假设师韫之合法,则言语舒张,以理相示,又使人气缓心平,可谓情理相济,辞短意长。

【译文】

臣从记载上看到天后在位的时候,有个同州下圭人叫徐元庆的,父亲徐爽被县吏赵师韫杀害,终于能够亲手杀死父亲的仇人,然后自缚其身,投案认罪。当时谏臣陈子昂提出建议:主张将他处以死刑,而后在他家乡予以表彰;并且请求将这一案例载入律令,永远列为国家法典。臣个人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用以防止*。按照“礼”来说不许残害虐杀,凡是做儿子的不应复仇而复仇的,要处以死刑而不能赦免。“刑”的根本作用,也是用以防止“*”,按照“刑”的规定不许残害虐杀。凡是做官的,杀害无辜之人,要处以死刑而不能赦免。“礼”与“刑”的本质相同,而具体运用的对象和方法却不一样,表彰和惩处是不能同时运用到一件事情上的。惩办应当表彰的,这就叫滥杀,是严重亵渎刑法的尊严啊;表彰那应该惩处的,这就叫错赏,是严重破坏礼仪的规范啊!如果以这种做法来宣示天下百姓,传给后代子孙,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弄不清前进方向了,避免祸患的人就不知怎么处世了,用这个建议来做为国家的法典,行吗?

圣人的原则是彻底弄清事理以决定赏罚,根据情由来正确地加以赞扬或贬斥,统一于一个标准而已。假使调查审理了事情的真假,辨明了它的是非,研究了事情的发生而探求它的起因,那么“刑”与“礼”的运用,就能明确地加以区别了。为什么呢?假如元庆的父亲,没有犯下违背国法的罪行,师韫对他的诛戮,只是因为个人之间的怨恨,施展他当官的威风,对无辜的人加以迫害。州里的长官不去追究他的罪行,刑部的官员不去加以责问,上下都蒙骗包庇。冤屈的呼叫充耳不闻,而元庆能够认为和杀父的仇人一起活着为耻辱,以为身带武器时刻准备报仇是合乎礼义,想方设法,来刺穿仇人的胸膛,正直坚强,严格要求自己,即使丧命也不遗憾,这正是遵守礼而实行义啊。执政的官员应该惭愧,向元庆道歉还来不及,又怎么能去处死他呢?或许元庆的父亲,确实有罪,师韫对他的诛戮,不违背国法。这就不是死在官吏的手中,而是死于国法啊。国法难道可以仇视吗?仇视天子的法令,而杀害奉行法令的官吏,是骄顽凶横、犯上作乱啊。逮捕他并处以死刑,正是用以明正国法,又怎么能表彰他呢?

而且陈子昂的议状中说:“人必定会有儿子,儿子也必定有双亲,因为爱自己的双亲而互相仇杀,这种混乱状态谁来解救呢?”这是太不明白“礼”了。“礼”所说的仇,是怀着冤屈悲痛而无处申诉啊,不是指的犯罪违法,陷于死刑之中。若说:“他杀了人,我就杀死他。”不去评断是非,不过是欺负孤单力弱的人罢了。这违反经典、背离圣人的教诲不是太过分了吗?《周礼》说:“调人的职务就是负责处理人们之间的怨仇的。”“凡是杀人而符合义的,便命令死者亲属不许报仇,假如报仇使处死。”“有为报复而杀人的,全国的人都仇视他!”又怎么会发生因爱自己的父母而互相仇杀的事呢?《春秋·公羊传》说:“父亲罪不当诛而被杀,儿子报仇是可以的;父亲罪合该死;儿子报仇,这是会引起不断地互相仇杀的行为,虽然报了仇但却消除不了祸害。”现在如果能采取上述原则来审断双方的相杀。就符合礼了。

况且不忘父仇,是孝;不惜一死.是义。元庆能不越出礼的规定,尽了孝道并为义而赴死,这一定是个通达事理而明白道义的人。通达事礼明白道义的人,难道他会把王法看做仇敌吗?陈子昂反而主张把他处死,亵渎了刑法,败坏了礼义,它不能列为国家法典,是十分清楚的。

请求把我的议状,附于律令之后。有审理这类案件的,不应当按照以前陈子昂的意见去做。谨对此提出上述建议。

推荐第9篇: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理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

(二)班 姓名:周勇

学号:201040205207 课程论文题目: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学生:周勇

(理学院应用化学二班,学号:201040205207)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不和谐思想。“共产主义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等。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它在理论上的错误,就在于否认了共产主义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作为先进的思想体系具有真理性“在共产主义作为理论的时候,那么它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它来源于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真理性,在它创立的过程和以后在它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键词:共产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

真理性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

马克思宣言 有人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只是画了一张图画,将来的事情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来回答,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述,这是几十代人以后的事。这种悲观失望的渺茫论,是毫无革命志气,毫无客观根据的。它既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又不符合现实奋斗道路和丰硕成果,必须进行彻底批判。

一、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是通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极为发达,人们认识及改造自然的能力会超过已往任何时代。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并实现电气化、自动化,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正在世界兴起的电子计算机与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将为共产主义准备物质技术条件。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生态环境会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人类将成为真正的自然界主任。共产主义应当是什么样的社会呢?应当是一个生活富裕的社会,应当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不用担心成天这涨价、那涨价,成天担心丢掉饭碗和下岗。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个花天酒地的社会。不是一个人歧视人的社会,是消灭了剥削阶级和一切不和谐分子的社会。这些不和谐分子,就是现在鼓吹个人奋斗,个人的价值比社会价值重要的人。共产主义社会也绝不是一个不要奋斗,不要进步,不要思想价值的社会。不是一个幻想的社会。

二、论“两个必然性”兼评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性。

1、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最使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们感到恐惧和烦恼的,是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因为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以铁的历史规律为依据向全世界宣告: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资产阶级理论家们把马克思之比为上帝,把“两个必然性”讽刺为宗教中的“末日审判”,但规律终究是骂不倒的。当然,历史不是纯粹必然性组成的黯淡画面,而是曲折多变,风云变幻。当前国际形势中出现的暂时的局部的逆转,只是使“两个必然性”的实现更为曲折和复杂,而不可能根本改变历史的走向。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两个必然性”的客观依据,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反对和批评曲解“两个必然性”理论基础的错误理论。

2、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把社会生产力看成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把生产力的绝对水平看成是否应该革命的标志。马克思主义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考察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即使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但只要生产关系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余地,只要它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还能正常地发挥它的调控机能,它就不会立即灭亡。相反,一个国家即使生产力水平不太高,但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僵死腐败的政权窒息了社会最后一点活力,不推翻这个政权,不改变这种生产关系,整个民族和社会在这种窒息中毁灭。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旧中国的这种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由上可见,把中国放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考察,中国革命完全符合“两个必然性”的规律。只是由于中国的具体情况,使这个必然性的实现带有中国的特点。

3、美国社会学家非常卖劲鼓吹关于工人与资本主义制度一体化、工人阶级已同资本家同化,工人阶级以分享资本主义制度的成果,米尔斯就是其中的之一。他说“在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劳务者变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事例是不多见的,他们并没有成为任何时代性革命变化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已经已经同民族资本主义合为一体了,政治上,经济上和心理上都是如此。在这样合并后,他们便在资本主义内部形成了一个依赖性的而不是独立的变因”在米尔斯看来,“两个必然性”是一种虚构,马克思设想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不可能发生。他说:“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以及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序列,是马克思的理论和预言的巨大历史框架。但我们现在却必须对他加以修正:从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并没有产生出任何一种可以被认为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并不否认近几十年来资本主制度的某些变化,例如劳动条件的变化和就业工人生活状况的改善,等等。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为依据的,而不是单纯建立在工人的生活状况上。

4、有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利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挫折和困难,宣扬共产主义的“大失败”,期待“不战而胜”,以此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性”理论的失效也是徒劳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性”理论揭示的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他并不排斥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也不排斥偶然性,相反以其作为自己实现的形式和补充。社会主义社会这种人类历史的根本转折,不可能没有倒退、没有漩涡、没有挫折、没有反复。处在比较强大的、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环境中,落后国家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将是可想而知的。社会主义社会当然需要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明主;需要坚持、宣传和贯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在理论领域中我们同样应该有反潮流的精神。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肯定和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使得一些人对“两个必然性”的理论发生怀疑和动摇,但历史规律终究的不依人民的意志转移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共产主义是世界的救星,也是中国的救星。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进了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唯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民的眼界是提高了。中国革命也改变了面目。中国的明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现在的世界,依靠共产主义做救星;现在的中国,也正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必将不攻自破。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逐条逐句地、淋漓尽致地批驳了这些资产阶级的偏见,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一再驳斥了这些论调和行径,指出:这些人是“以‘人类’目的为幌子,为‘资产阶级’利益冲锋陷阵”的“诚实正直而胸襟开阔的幻想家”。这些人“不代表真实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无产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这些人是“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认识,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一句话,它沉溺在令人厌恶的美文学和泛爱的空谈中”。恩格斯直到自己逝世前两年,还批判了那种把科学共产主义解释为不是单纯的工人阶级党派性的学说,而是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他说:“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是无益的,甚至还要更坏。”恩格斯甚至把用“全人类的解放”代替阶级的解放的说法斥责为一句会“在革命斗争的火焰中烟消云散”的“自作多情的空话”。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科学共产主义同历史上一个最伟大最有前途的阶级联系在一起,将科学共产主义的命运寄托在无产阶级这个最无私最革命的阶级身上,这正是科学共产主义绝不渺茫、绝对可以成为现实的主要根据之一。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离我们还很远,但绝非虚无飘渺,我们正是为实现这一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奋斗。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就在我们身边。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人只要真正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心一意实践马克思主义,他就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它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的归宿。运动和制度总是具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运动的成果要通过新制度的建立来巩固、来体现。共产主义运动在破坏旧制度的同时,总是要建立某种与运动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制度。列宁说:“科学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使生产社会化这一事实为依据的。“共产主义运动、学说与制度的统一,既表现为这种运动总是以共产主义制度的完全实现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且在运动的每一发展中,总是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开辟着道路和创造、增添、积累着物质的与精神的因素。作为这么一种并不是最终定则或规律,而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进步的理论体系,共产主义的传承延续性决定了它必将是活跃在人类发展各个阶段的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它注定成为人类社会制度的最终归宿的又一重要根据。

五、小结。

作为即将成为共产主义中流砥柱的我们,更应该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识破任何同渺茫论一样的不轨言论,对于敌对共产主义的攻击和诽谤,要勇敢和理智地去战斗,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心怀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发奋图强,拼搏到底,用毕生经历去验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目标!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3月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2版,第25卷,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美]米尔斯:《马克思主义者》,128页。

推荐第10篇: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涌出很多不和谐的思想,例如“共产主义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等。他们极力否认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抽掉科学共产主义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概念,把科学共产主义说成为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学说,而是所谓“人的解放”的学说,是“人的幸福和解放”的学说。并且认为,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问题,那么,不仅完全的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是实现不了的。他们否认以往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共产主义的实践,认为它们都不是对于科学共产主义的检验。他们完全否认我国解放以来所建立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诬蔑其为“空想社会主义”、“农业社会主义”、“老牛破车的社会主义”、“刀耕火种的社会主义”等。他们认为,我国“还没有取得社会主义的资格”;至于完全的共产主义,那就更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虚无缥渺的东西了。这就是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共产主义渺茫论”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社会

导入语: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但并不能成为“渺茫论”的理由。共产主义社会是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能够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求,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若干个发展的阶段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所以,共产主义又是一种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长久性、漫长性,表明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运动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具备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需的条件也是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漫长的历史过程。承认实现共产主义的漫长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一、共产主义理想

(一):共产主义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事实上,在以前人们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一种错误理解,导致了典型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样吃饭的错误理念。认为似乎只要人的需求足够小,则物质生产就成为极大丰富,无论什么饭菜,只要求能填饱肚子;只要求有地方睡觉;吃多少饭,随便盛,就是各取所需;由于是共产主义,劳动成果是大家的,所以大锅饭就是共产主义。但是,这种限制个人发展的方式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应该是每个人高度自由的。

共产主义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二是指最理想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三是指运动,即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用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投身于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

共产主义是推动建立一个以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无阶级、无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系的学说。它主要有三层意思:

1、它是一种理论体系,主要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这种理论有真理也有错误或荒谬。需要系统研究,全面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批判性的继承和吸收。

2、共产主义是一个目标。是人类追求理想社会制度的终极目标。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新勾画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三

步走”战略目标正在实施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最终走向融合的大同社会----共产主义。

3、共产主义是实践活动。它是自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后广泛兴起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一个分支。

(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二、渺茫论的无科据

散布“渺茫论”的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可能的理由是垄断资本主义并不像列宁所说是腐朽的、垂死的,相反还是有生机,还在发展,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都不知何时实现,共产主义岂不更渺茫?但这也帮不了他们什么忙。诚然,资本主义借助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推行经济全球化搞资本输出,从世界市场获取大量利润,同时对经济运行和管理作了不少调节和改良,甚至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一切并没有使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有本质的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依旧。相反,这一切促使了资本更加集中垄断,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食利资本主义”的膨胀,同时又导致了贫困、失业和无家可归者的增长;垄断资本与权力相结合,使政治上的腐败层出不穷;国际资本主义的扩张、掠夺和穷奢极欲,不仅严重破坏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发展中国家的灾难,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两极分化。这样,就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全球化了。当代世界历史的进程表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也绝不能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得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将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达到极限,也使它缓解基本矛盾的余地达到极限,面临的矛盾和危机也越来越多,延长寿命的手段将越来越少,最终必然走向灭亡的深渊。。邓小平同志在谈及国际社

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问题时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因此,以资本主义经济有新发展就得出它不会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渺茫论”者从中是捞不到一根稻草的。

总之,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看,还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灭亡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兴起、发展的实践看,“渺茫论”都是站不住脚,是错误的,有害的。持“渺茫论”观点的人,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则是蓄意歪曲、低毁共产主义,妄图把人们引向邪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做,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有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断地准备条件。一句话,要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现远大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有机统一。只要这样,就是对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有力回击,就是坚持延安精神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在新阶段对延安精神的最好继承和弘扬。

三、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离我们还很远,但绝非虚无飘渺,我们正是为实现这一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奋斗。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就在我们身边。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人只要真正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心一意实践马克思主义,他就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它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的归宿。运动和制度总是具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运动的成果要通过新制度的建立来巩固、来体现。共产主义运动在破坏旧制度的同时,总是要建立某种与运动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制度。共产主义运动、学说与制度的统一,既表现为这种运动总是以共产主义制度的完全实现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且在运动的每一发展中,总是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开

辟着道路和创造、增添、积累着物质的与精神的因素。恩格斯曾经在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提问时说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作为这么一种并不是最终定则或规律,而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进步的理论体系,共产主义的传承延续性决定了它必将是活跃在人类发展各个阶段的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它注定成为人类社会制度的最终归宿的又一重要根据。

结束语: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期望在一个早晨突然进入理想境界,而是把实现最终理想看作一个有着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相应的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彼此联结,通向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就像万里长征,应该从第一步走起,踏踏实实地向着未来迈进。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共产主义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更要宣传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的先进典型,让共产主义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得到更大的发扬,给共产主义渺茫论以有力地回击。

共产主义是一种美好理想,我们要为这种理想而努力奋斗;共产主义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共产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我们要为建立这种社会制度努力添砖加瓦;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理想目标,我们要为这种目标的实现,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英勇奋斗!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第11篇:驳朱苏力

灵巧的修辞,贫乏的理论--评苏力的法治“本土资源”学说

博主按:这是一篇法学理论方面的论文,是我的书稿《竞争性趋同——一种关于不同国家法制演进趋向的理论》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期望能通过一种较为严谨的论证向大家表明,在中国法学界一直炙手可热的本土资源理论,实际上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需要说明的是,朱苏力先生本土资源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来源,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与法律有关的“地方性知识”理论。我将在另一篇论文中指出这一理论本身的谬误。

灵巧的修辞,贫乏的理论 ——评苏力的法治本土资源学说

[内容摘要] 苏力的法治本土资源学说曾在国内法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但由于在论述上存在诸多重大的逻辑缺陷,该学说并不具有多少理论上的合理性。苏力认为变法式的法制建设模式会损害法律的确定性,但他显然混淆了法律稳定性与法律确定性的区别。苏力引以为据的哈耶克的有限知识理论,并不能被用于支持其对变法模式的反对立场。苏力关于“法律是由一个民族的生活而非法学家所创造”的论断,一开始就包含在他个人对法律的定义之中,他所设定的法律移植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完全排除了任何成功移植的可能性,因此他围绕这些问题所进行的论证只不过是毫无必要的同义反复。苏力高超的修辞手法可能掩盖了他对法律移植模棱两可的态度,但这种修辞上的优势却是通过牺牲论证的严密性和论题的一致性而得到的,因而难以弥补法治本土资源学说在理论上的贫乏。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变法 法律确定性 有限知识 法律移植

苏力曾在“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①]中探讨“中国的法治之路”问题,并提出在中国法学界颇有影响的“本土资源”概念。后来,苏力通过一系列的论著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概念,并使之成为一种具有丰富的学术与政策涵义的学说。本土资源学说的核心命题是“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的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②] 这一命题本身并不新鲜,“曾以各种形式为人们所重复”,但很少有人像苏力那样试图构建一种理论体系,以论证这一命题的合理性。

可以说,苏力是中国法学界较为少见的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待理论,理解理论的作用,并具有较强的理论构建自觉性的学者。在“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中,他首先考察了一些法律移植的历史案例,并在论证之前归纳出了文章的结论。但他紧接着强调,“仅仅有历史的例证并不具结论性和确定性。…恒常性(regularity)如果没有理论阐述的支撑,就不能使人获得确定的预期;而人们需要理论,是因为他可以据此说服别人,更重要的说服自己”。因此,中国的法学界和法律界不仅要指出依据和利用本土资源建立法治的范例,而且要“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要借助本土资源”。[③] 苏力对理论的上述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在学术论述中,结论并无多少重要性。对于任何专门领域的任何问题,外行通过猜测得出的最终答案,都有可能和专家提供的答案相差无几。但人们不能因此便否认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一个专家在回答其专业领域的问题时,除了像猜测者那样提供最终答案外,往往还需要将他的论证过程告诉人们。这种论证过程包含着一种 1

分析和推论的逻辑框架,它不但可以用于当前的特定问题,而且还可以用于在其他地方或在今后可能出现的同类问题。理论的主要意义,便在于提供这种用于分析和解释特定领域的现象的逻辑推论框架。

学术论述的重要之处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论证过程。因此,我在评析本土资源学说时,将着重讨论其论证过程是否严密。“本土资源”是苏力通过多部论著构建的一种学说,但这一学说的主要理论基础和论证思路,却集中体现在他的“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中。在这篇论文中,苏力还讨论了“变法”、法律移植以及传统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因此,我将以这篇文章为主要对象,并结合苏力的其他论著,来分析本土资源学说作为一种理论所存在的缺陷。

一、变法与法律确定性

苏力将许多中国学者主张的“尽快建立一个现代的法律体系,以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更多并加快移植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这一法制建设模式称为“变法模式”,并试图论证变法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苏力认为,法律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变革,而在于为人们提供确定的预期,变法式的法制建设模式将破坏法律的确定性,从而让人们无所适从。

但是,苏力似乎未能对法律的稳定性与法律的规则性[④]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行必要的区分。这两个概念都关乎法律是否能为人们提供确定的预期,但它们的含义却完全不同。在富勒所列举的“法律的内在道德的八项要求”[⑤]中,法律的稳定性是其中之一,它要求法律不应被频繁改动。如果法律频繁地发生变化,朝令夕改,即使法律公正合理,规定细致严密,执法和司法机构健全,法律工作人员素质无可挑剔,法律也无法起到提供确定预期的功用。苏力所援引的阿奎那的观点,说的即是这个问题:“即使是有利于一般社会福利的法律变革,由于法律发生改革这一事实本身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有害于公共福利,因此应当谨慎。”[⑥] 但法律的稳定性只是指“法律在时间之流中的连续性”[⑦],它并不涉及对法律内容及其运行过程的内在特性的评价。法律的规则性则与法律本身的内在特性密切相关,它同时涉及富勒所列举的法律内在道德的多项要求,包括法律的一般性[⑧]、法律的公开性、法不溯及既往、法律的清晰性、法律不自相矛盾以及官方行动与公开规则的一致性等。法律的规则性是指法律能够提供一种机制或凭据,据此人们可以大致可靠地预见自己的行为在法律方面的后果。这既涉及法律的内容,也涉及法律的运行。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不是就各种行为的后果及各种争议的裁决,事先确立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则,而是将它们委诸特定个人或机构的自由裁量;或者法律的用语过于含糊和抽象;或者即使确立了明确且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则,但执法和司法过程却难以保障这些规则的平等、公正、可预见的适用,那么即使法律本身很稳定,人们也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形成可靠的预期。韦伯的“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要求法律可以理性地计算”;卢曼的“法律的功用就是协调人们的预期,以排除偶然性”;霍姆斯的“法律就是对法官如何行为的成功预测”;以及卡多佐的“法律是确立的行为原则或规则,以合乎情理的确定性证实一种预见”的观点,均是从法律的规则性角度来谈论法律的确定性。[⑨] 尽管法律的稳定性和规则性均与法律的确定性有关,但只有对这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分后,才可能合理地评价一项变法措施是否会破坏法律的确定性。毫无疑问,任何社会采取的任何变法行动——不管是废除旧法、制定新法,还是对原有法律进行修订,也不管变法将给法律带来的内容上的何种变化——都将影响法律的稳定性,并在这一意义上进而影响法律的确定性。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体系原本具有较强的规则性,变法措施不但会因为损害法律的稳定性而降低法律的确定性,而且还可能因为损害法律的规则性(如果新法的规则性不如旧法的话)而降低法律的确定性。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体系原本缺乏规则性,而变法措施的目的正是为了是法律更具规则性,那么通过临时牺牲法律的稳定性而获得法律 2

规则性的变法模式,则并不会像苏力所认为的那样不可取。也就是说,变法措施有可能在总体上促进一个社会的法律确定性。举例来说,如果关于盗窃犯罪的原有法律规定是:“盗窃他人财物的,视情节轻重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一规定不够具体明确而要求对其进行修订,并根据盗窃财物的价额、被盗窃单位的性质进一步细化不同盗窃行为的量刑标准。在改变了原有法律规定的意义上,这种法律修订无疑损害法律的稳定性,但它显然也将因为增加法律的明晰性而提高法律的确定性。

判断一个社会的变法措施是提高还是降低了法律的确定性,不能仅仅考虑该措施对法律稳定性的影响,也要进一步考察它对法律规则性的影响。苏力在批评他人借用马克思的“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的观点时曾表示,“这只是指出了一个理解、研究问题的方向,而不能替代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否则,这种辩证法的观点就可能成为一种可以任意玩弄的口实,可以用来在任何时候为任何一种主张服务”。我也想强调一下,我的以上分析只是提出了一个评价变法与法律确定性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只有进一步考察一个社会的原有法律是否具有规则性,以及变法措施是否会促进这种规则性,人们才能从法律确定性的角度出发,恰当地评价这个社会的变法模式是否可取。

中国是否应该采取变法式的法制建设模式,从法律确定性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出恰当的回答,仅仅依靠上述关于变法与法律确定性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显然是不够的。对这一问题的恰当回答,还有赖于对中国法律现实的分析与考察。中国原先或现有的法律体系是否具有较强的规则性,这是一个涉及对具体事实进行判断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而对变法模式的可取性持不同的观点。但过去20年由法学专家参与推动的较大规模的立法及修法进程,很多情况下就是为了赋予中国法律更强的规则性,这一点似乎是人们难以否认的。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在第三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显然是一个通过“变法”以提高法律确定性的例证。

在刑法修订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主张在新刑法中明确罪刑法定原则,他们的主要理由就是这一原则可以有效地减少罪刑擅断现象(罪刑擅断显然会使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刑法后果难以形成确定的预期)。为了提高刑法的规则性,除了要求确立罪刑法定原则,他们还提出废除类推制度、取消从新原则、增强刑法条文的明晰性、确立刑事程序法的重要地位、强化司法活动中的制约机制以及限制司法机关越权解释法律等主张。[⑩] 刑法修订后,我国刑法学界普遍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有利于提高刑法的确定性和“科学性”。[11] 实际上,1997年刑法修订中提高法律确定性的努力,除了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外,至少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废除了曾经具有合法地位并适用了17 年之久的司法类推, 宣告了在刑法明文规定以外(哪怕是受到严格控制、实际数量极为有限) 也可以对某些行为定罪处刑制度的彻底终结。第二, 否定了在第一轮“严打”期间曾明文允许的“重法”溯及既往规定, 重新肯定并全面确立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强调定罪处刑必须以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作为依据, 只有“轻法”才能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适用, 避免出现屡见不鲜的“风头官司”。第三, 消除了一些易生歧义的模糊用语, 使刑事责任的范围更为确定。[12] 第四, 分解了个别涵盖面过广的犯罪, 并设置多种情节, 对司法裁量权加以严格限制。[13] 此外, 还有关于根据法定情节以外情况予以减轻处罚的核准限制, 以及关于减刑、假释适用的程序性规定等等。[14] 详细考察中国的法律现实,并恰当地评价变法模式是否提高了中国法律的确定性,并不是我在这里要做的事情。但像中国这样一个经历过*——在此期间原有传统和法律都受到极大冲击——再走向法治的国家,一段时期内较大规模的立法和修法活动似乎难以避免。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限制权力的任意性,并使保障公民权利和生活预期的确定性司法成为可能。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几乎总是伴随着一种法典化的运动过程。因为,通过法典获得改善的法律确定性,可使法官的行为变得更可预测,当事人 3

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法院司法。在一般可获得的法典中,人们可查阅到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更重要的是,获得改善的法律确定性还意味着,司法行为的正确性必须存在于与法律规则的一致性之中,因而更可能被精确地加以审查。[15] 不管怎样,我仍乐意承认,变法提高法律确定性的具体例子举得再多,也不足以确立“变法必然提高法律确定性”的命题。但同样明显的是,只要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就完全可以证伪“变法必然会降低法律确定性”的命题。实际上,变法措施是否降低或提高了法律的确定性,其否定或肯定的答案都仅仅是历史性的,答案的给出都必须与特定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在这里,我只是要指出苏力的论证过程所存在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重大缺陷。第一,他把法律的确定性等同于法律的稳定性,忽略了确定性包含的其他更为重要和丰富的内涵。这一错误必然会导致一个不可靠的结论:任何变法措施都将损害法律的确定性。第二,苏力在未对中国的法律现状进行细致考察和交待的情况下,只是基于关于法律提供确定预期功能的一般原则,便否定中国的变法式法制建设模式的可取性。这正是苏力多次提醒他人不要犯的错误,即用一般性的原则替代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实际上,提出一项政策性结论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比这还要多得多。正如苏力所正确地理解的那样,理论总是基于所精心选择的事实,对特定的有限范围内问题的有针对性的阐述。[16] 而对于一项政策的影响,人们往往难以完全预见其范围。政策往往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两者仍有巨大的区别。任何理论都有其特定的阐述范围,一项理论上的结论要建立在诸多假设性前提之上,而实行一项政策的实践性环境则永远也无法假设,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理论假设从而也是不确定的。就理论和政策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理论的合理性并不能保证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失败也不一定能推翻理论的合理性。

政策的制定往往要借助多种不同的理论,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所考量的因素,可能会超过了其中任何一项理论所考量的因素。中国是否需要“变法”,这不但要考量法律的确定性,还要考量确定的法律造成的后果是否可取。例如,中国的相关法律对土地权益流转的限制甚至禁止一直都是非常确定的,但如果人们对这种确定的状态感到不满意,则可能愿意改变相关的法律。对某种被认为是更可取的法律状态的追求,可能使人们愿意暂时放弃法律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富勒才会认为,“在构成法律的内在道德的那些原则中,要求法律不应当频繁改动的原则似乎最不适合于正式表述为一项宪法上的限制”。[17] 人们也很难想象一项宪法规定或惯例会不明智地要求法律一旦颁布后至少要等多长时间才能修改。

富勒还将法律的变动与溯及既往型立法加以比较:溯及既往型立法之所以会造成恶果,是因为人们可能已经根据以前的法律状态做出了某种行为,而对这种行为之法律后果的回溯性改变,可能会使当事人的愿望落空或给他们增添无法预料的负担;但是,在法律变动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事先提醒人们注意将要发生的法律变动,而且这种变动本身不会如此之快地生效,以便为人们适应新的法律状态留下充分的时间。[18] 实际上,通过规定法律从公布到实施之间的过渡期(这正是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中的通行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法律变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为了论证变法模式难以取得成效,苏力列举了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的例子,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苏力认为,“激烈的法国大革命尽管提出了《人权宣言》,提出了一系列现代法治原则”,但革命所取得的成就远较革命者最初想象的要小。而“一切革命中最温和的”英国光荣革命,却是最成功的。但是,即使苏力所指出的都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这种比较仍无法支持他对变法模式的否定立场。这两个例子最多使人们得到一种初步的启示:温和的革命可能比激烈的革命更有成效。这种启示有可能被证明是关于革命的激烈程度与革命成效之间关系的规律,但它无论如何不能成为评价革命是否可行的准则。[19] 苏力显然把与程度有关的规则错误地视为与定性有关的规则。[20] 不过,即使是从变革激烈程度的角度而言,通过上述比较所归纳出的结论也难以成为反对中国变法模式的理由,因为苏力所引述的许多 4

中国学者的变法主张,无论如何都不会比英国的光荣革命更激烈。

二、变法与“有限理性”

哈耶克的“有限理性”学说是苏力反对变法模式的重要论据之一。基于这一学说,苏力认为,“任何法治建设的规划也不可能穷尽关于一个社会的全部信息或知识,无法对社会中变动不居的现象作出有效的反应”,因为一个“有效运作的法律制度需要大量不断变化的具体的知识”。哈耶克的有限理性学说是否能够对苏力反对变法模式的立场起到支撑作用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简要考察哈耶克有限理性学说的基本内容,以便弄清该学说与一个社会的法治建设之间具有何种相关性,以及该学说在中国语境下可能具有的政策涵义。

有限理性和扩展秩序是哈耶克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哈耶克认为,每一个个人都因为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所处的独特环境,而拥有一些他人所没有的独特的、具体的信息或知识。这种知识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易变性,任何个人或机构都没有能力全部收集和处理它们。在哈耶克看来,“每一个人对于大多数决定着各个社会成员的行动的特定事实,都处于一种必然的且无从救济的无知状态之中。…人们对于深嵌于社会秩序之中的大多数特定事实所处于的上述那种必然无知的状态,乃是我们认识社会秩序这个核心问题的根源”。[21] “不知道的也是不能计划的。”[22] 如果计划者不能获取关于社会生活的全部信息和知识,当然无法制定有效的、全面的整体性社会计划。由于无法获得完全的知识,人们只能依靠分散在个人手中的有限知识。在经济方面,为了让这种个人知识服务于社会,人们只能依靠市场这一超越个人的信息收集机制。在这种非人格化的市场机制中,每一个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有限知识,来制定自己的个人计划,或通过与他人的自愿合作制定一些局部性的共同计划。人们在利用各自有限的独特知识制定和实施个人计划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改善自身的处境,也促进的整个社会的繁荣。[23] 从有限理性这一概念出发,哈耶克进一步阐述了扩展秩序的作用。哈耶克认为,对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扩展秩序,是人们在本能和理性之间的遵守行为模式的“知识”和进化选择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在不断交往中养成某些得到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又为一个群体带来范围不断扩大的有益影响,它可以使完全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各自的目标而相互合作。这种扩展秩序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为每个人利用自己有限的独特知识提供了充分的制度空间,并使人们通过相互合作来弥补自己的无知。在这种秩序下,人类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展,使“普遍的、无目标的抽象行为规则取代了共同的具体目标”。扩展秩序作为一个整体,它不指向任何特定目标,而是仅仅提供一个社会结构,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将各自有限的独特知识用于制定和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24] 从哈耶克的上述论证中,人们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导出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结论:一是人们应该看到人类理性的限度,并避免就社会生活制定全面的、详尽的整体性计划;二是应该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国家或政府的强制性力量不应该用于为整个社会制定统一的目标,并将社会财富集中起来去实现这一目标,而应将自己的作用限制在提供公共安全和保障财产权等普遍规则的实施上。第二个结论可以被认为是哈耶克对政治哲学的一项重要贡献。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人们不再需要借助人性恶的假设,来论证限制权力的必要性。根据哈耶克的看法,一旦有人掌握了为全社会确定统一目标和制定全面计划的权力,即使行使权力的人动机高尚纯正,由于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和知识,他也无法为不同目标的重要性等级制定一个公认的尺度,也无法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制定可行的方案。所以,即使权力掌握在品德崇高的人手中,其范围也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

如果人们像苏力那样接受哈耶克的有限知识学说,从逻辑上就等于认同了两个与立法有关的准则:(1)法律不应是关于每一个个人具体需要做什么的规定的集合(这一准则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可取性);(2)法律不应将独断性的权力赋予任何个人或机构,并由他们来 5

决定其他每个人具体需要做什么(这一准则要求尽可能缩小政府权力,特别是缩小权力行使的自由裁量范围)。这两个准则中的任何一个被违反,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只能根据他人的决定和指示而行动,这就在制度上限制了人们对自己和(通过的自愿合作)对他人有限的独特知识的利用,并使扩展秩序难以生成和演化。

从哈耶克的思想与法制建设的这种相关性出发,来评价苏力所批评的变法主张,人们至少需要进一步考察这些主张的内容,以及这些主张被提出时的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背景。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判断中国的变法过程到底是缩小还是扩大了人们利用自身有限的独特知识的制度空间。苏力的“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发表于1995年,当时也是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25],法学界确实有“大量论文论述了„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命题。苏力认为这一命题“缺乏学术意义,但具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强调国家要运用法律来规制市场经济”。[26] 如果“学术意义”指的是科学研究上的理论意义,那么像“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样的直言命题,不管其本身是真是假,都不可能具有学术意义。在讨论理论的含义时,我们已经指出,对任何理论而言,最重要的是其所蕴含的一种由一系列假说组成的逻辑推论结构。任何一个直言命题都不可能容纳得下这种复杂的逻辑结构。每一个标准式直言命题都只包含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等四个部分[27],并且只能表述一个单纯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可能是一推论过程的前提的一组成部分,也可能是一推论过程的结论,但它本身并不足以构成一个用于分析和推论的逻辑结构。因此,若要追问是否具有学术意义,所追问的对象不该是“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样的命题,而是据以推导出这一命题的理论。这一点对于苏力自己的“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的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的命题(以及其他任何类似命题)也同样适用。

我无法肯定,那些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一命题的学者,是否为该命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但苏力对这一命题所具有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解读,似乎有失偏颇。退一步来讲,即使如苏力所言,那些学者“强调国家要运用法律来规制市场经济”,他们的主张也不一定会与哈耶克的有限理性学说相抵触。如果他们主张中的“法律”指的是一套规定每个人具体必须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巨细无遗的指令体系,并使人们丧失利用自身独特知识的选择空间,那么这种主张当然背离了有限理性学说所隐含的准则。但如果这些学者主张的是用一般性的法律取代原有的指令体系,或抑制这种指令的任意性并限制其发布权限和适用范围,那么这些主张则恰恰可以得到有限理性学说的支持。为了弄清有限理性学说与这些主张的关系,必须要考察这些主张的实际内容以及这些主张被提出时的历史背景,否则,我们就无法确定我们所拥护或反对的到底是人和事的本来面目,而是我们为其所作的漫画。[28]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较长时期里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并不是用事先确立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法律规则,而是通过各种各样指向具体目标的行政命令来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在这种体制下,人们并没有利用有限知识来实行个人目标的自由和空间,甚至是被哈耶克视为自由社会基石的私有财产权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说,变法之前的中国法律现实,恰恰背离了哈耶克有限理性学说所包含的准则。一旦中国决定摆脱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变法主张的出现便不可避免。不进行法律的变革,人们怎么可能革除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呢?而在进行这种体制革命时,什么做法会比立法或修法更温和呢?

其实,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命题之下,很多学者的立法主张并不是国家应该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干预,而是为市场运行提供明确、可预见的规则[29],即以明确和普遍适用的法律来限制政府权力对市场的干预,从而为市场的自我运作,以及为市场参与者利用各自的独特知识进行自愿交易留下必要的空间。他们显然是把“法治经济”作为“人治经济”、“特权经济”及“长官意志经济”的替代选择而提出来的。[30] 他们认为,在中国原有的经济体制下,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受到了过多的限制,并经常要面对不可预测的政府指令,缺乏自主安排经 6

济活动所必要的自由和空间。这些学者所主张的,一方面是解除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的过多的限制乃至禁锢,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用一般性法律取代反复无常的具体命令。[31]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哈耶克反对各种对社会进程进行具体的有意识的控制或刻意指导的诉求,但他并不否定立法的必要性。哈耶克的法律理论特别强调自生自发的扩展秩序中,包含这两种不同的要素:一是业已确立的规则或规范系统;二是无数参与者在遵循和调适规则的过程中形成的互动网络的秩序(或称为行动结构)。与个人行为有关的规则系统和个人依据该规制系统行事而产生的行动秩序,并不是同一回事。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个人在遵循某些规则对特定情势进行应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整体秩序。那些被遵循的规则具有一种属性,即一旦被个人在行动中所遵循就能产生不受某个个人或机构控制的整体秩序。由此可见,扩展秩序不能被等同于明确的行为规则系统,并且也不是任何行为规则都有助于扩展秩序的形成。因此,包括法学理论在内的社会理论的任务之一,便是揭示那些只要得到遵循就会导向自发秩序的规则及其赖以存续的条件的常规性。立法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那些能够给人带来“确获保障的私域”一般性法律,而不是政府为了具体的特定目的而发布的命令。

哈耶克认为,认识到每个人必然具有的无从救治的无知,对于理解经济市场的运行极为重要,并曾引用熊彼特的话说:“一个非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乃是由各个企业和家庭之间许许多多交易或流通关系构成的。我们可以就这些交易或流通关系确立某些原则,却永远也不可能观察到所有的交易或流通关系。”[32] 这些交易或流通都是每一个单个的市场参与者,根据自己对他人可能无从知晓的特定事实的认识,并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进行的。市场参与者享有基于自己的事实判断和利益追求而进行交易的权利和自由,是任何市场得以运行的前提。市场上的大量交易是通过交易者缔结契约的方式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合同立法与经济市场的密切关系。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合同立法,应该主要着眼于保障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权利和自由,确保合同的执行,而不是详细规定当事人应与何人订立合同、订立何种合同或合同应包含何种内容。

我们不妨对中国的合同立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变迁进行简要考察,看看这方面的法律变化是扩大还是缩小了人们自由交易的空间。在现行《合同法》出台以前,中国的合同立法主要包括《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中关于合同定义及违约责任的简略规定。这些立法“在立法目的和基本精神上较多地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如强调国家指令性计划[33],对当事人合同自由的限制太多,行政干预[34]太强”。[35] 在市场中的订约自由是人们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具体的知识的前提,但当时的合同立法却严重压缩了人们的订约自由。例如,企业仍以所有制划分,权利受到所有制性质和级别的决定或影响,订约行为被身份所束缚,合同对象及合同内容受到很多限制,公民个人[36]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被排除在市场交易之外。[37] 相比而言,1999年制定的统一的合同法则更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并尽量保障当事人的合同自由不受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的干涉。例如,合同权利人可以更自由地转让合同权利;[38] 一些有瑕疵的合同不再直接规定为无效合同,而是由相关当事人决定其最终效力;[39] 合同的效力不再受不可胜数的地方性法规的影响;[40] 经营者的订约能力一般不再受经营范围的限制,[41] 也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等等。

苏力正确地认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应该“尊崇人民的创造力”,因为“每个个人都拥有一些别人所没有的或无法拥有的、具体的知识。…就是这些个人的…行为的相互作用、相互限制、相互碰撞和相互调整,社会才得以形成许多人类赖以取得成就并仍然在发挥作用的规章制度”。[42] 但是,“人民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前提,是个人享有以一般性法律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即哈耶克所说的“法律下的自由”。因此,要评价中国的一些变法措施是否会束缚人 7

民的创造力,首先要考察变法前的法制状况给人留下了多大的自由,其次再看变法会扩大还是缩小这种自由。

对各种变法主张的详细考察已经超出了本文的写作范围,为这些变法主张辩护也不是本文的写作目的。这里只想表明,如果不进行这种考察或者至少提供一种假定的结论,那就缺少从这一角度对变法主张进行评价所必不可少的事实前提(类似于三段论中的小前提)。需要指出的是,能够提供有保障的私人领域或法律下的自由的一般性法律,并不一定是体系简陋、条文稀少或用语含糊的法律。此处的“一般性”指向的不是法律文件的篇幅,而是法律的规则性等内在特性。一般性的法律主要是指事先确定、普遍适用且当事人可据以形成确定预期的法律。个人自由多少主要不是取决于立法的数量,而是取决于立法的内容到底是为了限制个人的生活选择,还是为了使个人的选择免于政府权力的干预。其实,法律越是简陋的社会,个人的自由空间往往越少。纵向地从人类历史来看,一个社会个人自由空间的扩大,总是伴随着书面和公开的法律的增多。横向地从不同社会的情况来看,那些个人自由空间较大、扩展秩序容易生成的社会,也是书面和公开的法律更多的社会。这是因为,法律规定越是周密,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就越明确,个人自由空间的界限也越清晰。相反,法律规定稀疏的社会,个人自由往往难以得到明确的界定,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43] 显然,有限理性学说——像法律确定性要求一样——并不能成为否定一切变法主张的根据,因为有些变法主张可能恰恰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自由行动的空间,并使社会秩序更容易演变成为哈耶克所称的扩展秩序。任何变法主张在这方面的作用如何,都是有待考察和分析的具体事实。不同的人对这些事实的判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人们不能省略这一事实考察的过程,而用一般性的论证来反对或支持一种具体的变法主张。任何直接利用有限知识学说对所有变革主张加以否定的做法,在论证上显然存在严重的逻辑断裂。[44]

三、法学知识及法学家的作用

由于苏力的论证中存在严重的逻辑断裂,他的“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依靠民众的创造力和注重利用本土资源”的主张,并没有成为一个依靠严密论证而被确立的命题。这种基于直觉的主张可能具有朴素的合理性,但一如苏力对他人的批评,这种主张确实“缺乏学术意义”。不过,苏力提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1)在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中,专门的法学知识和民间智慧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2)本土资源是否必然优于外来资源,法律移植是否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即专业知识与常识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与专业的法学研究者在一个社会的法制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从人类历史来看,早在各种分门别类的专业知识出现之前,人们就已经获得了大量关于其所处环境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既涉及自然现象,也涉及人类社会的运行。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会出于各种目的而寻求技能和信息,尽管他既没有受过科学训练,也没有刻意使用“科学”方法。但是,科学一词最核心的含义,是指一种许多人不断从事的研究事业及其知识产物。这些知识产物被称为科学知识,是否意味着它们具有不同于其他东西(特别是常识知识)的特征?许多科学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专门学科,发源于对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关注与解决。例如,几何学源于土地的测量与勘定;天文学源于航海业与农业的需要;经济学源于家政和政治管理,等等。科学知识与常识知识的这种密切联系,使一些人认为科学不过是经过整理而系统化的常识。但这种看法忽视了这样一种现实,即那些从事专业研究的科学家——他们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并不一定比其他人更紧密——并不是被视为常识的记录者,而是经常被视为知识的创新者。[45] 在日常经验中获得的大量信息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虽然这种信息在一定的限制内足够精确[46],但它很难含有那种对事实为什么是其所是的说明。[47] 正是对系统的、可由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明的渴求,以及根据说明性原则对知识进行组织和分类,才是科学与众不同的目 8

标。科学试图发现并以一般的概念及术语系统表述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的条件,而对这些起决定作用的条件进行阐述,就是对相应事件的说明。只有通过区分和隔离研究素材的某些特性,以及通过确定这些特性相互之间那种可以重复发现的依赖模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某种研究的成功,意味着某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命题,由于它们在说明体系中的位置而以一种确定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通过这种研究,人们可以发现渗透于各种事实范围中的关系模式,并且只要借助于少量说明性原理,就能表明关于这些事实的无穷多的命题构成了一个逻辑上统一的知识体系。并非一切科学都能像物理学那样呈现出高度统一的系统说明形式,但即使在各种社会科学中,也同样存在为事实寻找说明的需要。系统地揭示看似杂乱无章的各种研究素材之间的联系,以及确立表面上无关命题之间的相关性并对之进行说明,是科学研究的独特标志。[48] 常识往往是关于可观察到的事物的直接后果和性质的知识,因而只是和熟知的事物及人们碰巧所关注的素材有关。事物之间恒定的相互联系,由于不依赖于人们偶然和特殊的关注,因此没有得到系统的探究。因此,尽管常识包含着大量相互冲突的判断,人们仍心安理得。判断之间经常出现的冲突以及对这种冲突的不满意,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通过引入对事实的系统说明,通过确定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揭示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科学致力于发现这些冲突的根源,并逐步消除这些冲突。在追求统一的说明体系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科学,显然不会容忍明显的不一致性,而这种不一致性却经常包含在常识信念之中。[49] 有趣的是,与许多科学理论的短暂生命相比,常识信念往往更具持久性和稳定性,常识信念也因此更被人们所偏爱。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常识作为知识比科学理论更优越,而是因为常识没有致力于系统地说明它所注意到的事实。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即常识知识的有效范围实际上极其狭窄。常识知识能够幸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表述和传达常识知识的语言在两个方面具有严重的不确定性。首先,日常词汇的含义相当模糊,一个词语所指示的事物类,并没有与不被该词语所指示的事物类鲜明准确地区分开来。因此,采用这种词语的陈述的有效范围就没有确定的界限。其次,日常语言可能缺乏恰当程度的专门性,它们只能对事物进行宽泛的区分,因而不足以表征在对事物之间做更精细区分时所揭示出的重要差异。包含日常词语的陈述,无法以一种精确的方式系统表述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常识信念进行检验往往不容易进行,因为常识用语的含糊性使人们难以区分关于这些信念的确认证据和矛盾证据。

相反,在对系统说明的探求中,科学必须通过重新塑造日常语言,以减缓它显示出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所陈述的判断更加精密。[50] 提高精密度的一个明显而重要的结果,是使那些判断能够经受经验的更彻底的批判性检验。前科学信念之所以往往不能付诸一定的经验检验,只是因为那些信念可能会模棱两可地与某一类不确定的未经分析的事实相符合。对于科学陈述,人们则要求它们与严格指定的观察资料相一致,因此科学陈述必须面临更大的被否决的风险。但科学陈述与常识信念相比仍有无比重要的优越之处。科学陈述有更强的能力结合成为那种得到清晰表达的综合性的说明体系,当这种体系得到实验资料的适当证实时,在多种类型不同但可以在经验上辨别的事实之间,它们就能整理出那些往往是无可置疑的依赖关系。[51] 在对科学或理论知识与常识知识加以比较之后,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看清专门的法学知识以及法学家在一个社会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苏力曾经表示:“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52] 人们很难说这句话有何不当,但它的确算不上经过严密学术论证所得出具有理论意义的结论。在苏力看来,法律制度并不等于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法律是实践的,任何法律实践都同实践者紧密联系”。[53] 显然,苏力关于谁创造法制的结论已经包含在他对法制的定义之中:法制不是那些规范性文件中的书面规定,而是人们对这些规定所作出的反应以及因此形成的社会秩序。从法制这一定义出发, 9

人们不需要任何论证就可直接得出上述结论,苏力围绕这一结论所作的论证只不过是毫无必要的同义反复。根据苏力对法律制度的定义,法学家最多只是作为一个民族的一份子,和其他人一起通过参与“一个民族的生活”来创造法制。

但这样一来,法学家在创造法制的过程中是否还能发挥一些独特的作用呢?如果不能,那么法学家们作为一个从事专门研究工作的群体,其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和必要呢?应当承认,被一个民族实践着法律制度并不等于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但同样不容否认的是,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对实践中的法律并不是毫无影响。诚如苏力所言,一个社会的民众(作为法律适用之对象)“并不是木头,消极接受法律,接受法律的打磨;他们永远都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来修改、规避因此也是在重新塑造法律,进而改变法律运行的环境”。[54] 然而,那些可能要在实践中被人们重新塑造的法律(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众接受、修改、规避和塑造法律的意愿和方式。只要人们不是以一种立法虚无主义的态度,完全否定制定法在形成现实的社会法律秩序中的作用,法学家就能找到在法制建设中发挥自身独特作用的空间。

每一个人都可能根据自身所处的具体境况,决定以何种方式接受、修改、规避和塑造法律。在这方面法学家并无特别的长处。作为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员,法学家的作用不在于告诉具体某个人,在何种情况下该如何行动才能获得最大的法律利益。这毋宁说是律师更擅长的工作。法学家的独特作用在于揭示给定的条件下,某一类型的立法手段与某一类型的社会目标之间的恒常关系。法学家关注的不是某个特定的个人应该如何行动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是关注一项立法在给定的社会条件下,经由众多法律适用对象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而作出的应对行为,将导致何种社会秩序。为了发现立法手段和社会目标(一定的社会秩序)的相关性,法学家必须从总体上考虑法律实施者和一般民众(法律适用对象)对某项立法的可能反应。法学家以外的其他人关注的只是特定法律制度下的个体利益或个案处理,而不是法律制度的总体性社会后果。后者恰恰是法学家的法学理论所关注的重点。例如,斯密并不一定比他所观察的大头针工厂的企业主更有能力从事大头针的生产与经营,但他却比那个企业主更敏锐地洞察到劳动分工总体性的社会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严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从而影响着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正如苏力所言,“恒常性如果没有理论阐述的支撑,就不能使人获得确定的预期”。正是依靠各种经受过验证的法学理论,人们才能对一些立法政策可能的社会后果作出更可靠的预测。法学家尽管不能创造一个民族的法制,但通过创造关于法制的理论——这些理论可能被用于指导立法——法学家在一个民族的法制建设过程中仍能发挥难以取代的独特作用。

承认法学家能够掌握关于一种手段(建立某项法律制度)与目的(社会立法目标)之间关系的更可靠的知识,并不等于承认应该由法学家来为大家制定法律。不能这样做的理由在于:(1)在社会目标的选择上,法学家并无高于其他人的特权;(2)法学家并不一定拥有关于社会条件怎么样(即是否具备确保某种立法手段达成某种社会效果的初始条件)的更可靠的知识;(3)即使是关于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法学家也有出错的时候,不同的法学家也可能看法不一。法学家不应为他人制定法律。这其实并不是值得过分强调的命题,因为那些被苏力所批判的法学家们从来就没有举起自己的论文说:“你们听着,这就是法律”。他们也只是和苏力一样,在论著中表达自己的理论和看法,并希望以此参与中国的法制建设。

实际上,关于专业知识和常识知识,重要的不是两者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不同类型的知识的特性问题。因此,要否认法学家因其所掌握的知识的特性而在法制建设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一个社会只要有专门的立法机构的存在,就必然需要被用于指导立法的专门的法学理论和知识体系。因此,任何法学家都可以举着他的立法建议来到立法机构门前说:“你们考虑一下我的方案吧,它真的不错”。他们并无必要因此有任何心亏之感。在任何国家,几乎都有一帮人(人大代表或国会议员),他们有权制定适用范围超出他们自 10

己以外而及于其他人的法律。他们在社会目标取舍、对社会现实条件以及手段与目的关系的了解,并不会比法学家更可靠,但人们对这些人的做法并不存在根本性的质疑。[55] 问题的关键显然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民间智慧孰优孰劣(它们因各自的特点而各有不同方面的优势),而在于对专业人员的政治控制。这种政治控制途径的存在,使一个社会既可以尽量利用专业知识,又不必忍受专业人员的专制。

苏力曾经表示,法学家乃至法律人作为一个群体,所提出的各种关于立法或法律实施的建议或主张,总是掺杂着他们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追求。[56] 但这显然不能成为一种充分的理由,以排斥法学家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所提出的各种的立法建议。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由于理论研究者可能持有特定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之一的法学是否还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毕竟,研究社会现象的学者所珍视的社会价值不仅会渗透进他们的研究内容,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对与结论有关的经验证据的评价。实际上,社会科学家关于什么是重要的社会价值是的看法,甚至往往会决定他们所选择的研究对象。

韦伯是“价值无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社会科学家必须意识到在他们讨论的社会行动或制度中涉及到的价值,但作为客观的科学家,赞同或非难那些价值或那些行动和制度,则不是他们的任务。但韦伯同样认为,社会科学家完全是致力于那些由于与其文化价值的相关性而被他认为是重要的问题。人类行动以及包括社会制度在内的人类文化成就,是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对之持某种价值态度的价值体系。因此科学研究者对它们的兴趣,直接取决于它们是否与科学家本人的价值观相关,或者直接取决于它们是否与那些科学家本人的价值观一致或相左,因而对于该科学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价值相关性”就是对于各种社会科学的经验材料进行选择和加以组织的原则。在经验所提供的诸成分中,选取了一定数量从价值相关性角度看来有重要意义的成分,这一过程导致一个经过构建的具体现象,韦伯称之为历史的个体。研究材料的取舍取决于其与人们价值的相关性,不同的人则可能拥有不同的价值,价值相关性和价值相对性的结合,就给社会科学带来了一个相对性的成分。这样一来,社会科学就面临是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韦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把价值相关性所决定的科学兴趣与价值判断仔细区别开来。价值判断并不具有科学的客观性,因而科学必须不受价值判断的影响。即便在科学素材的取舍中渗入了价值成分,素材一经确定,也可以对中特定现象的因果联系出客观上正确的断定,而不受价值判断的影响。首先,事实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与事实在价值方面的意义,是能够很清楚地区分开来的两个问题。价值相关性所带来的相对性只涉及后一问题,而不涉及前一问题。其次,知道了对于一个现象的描述,要确定其因果关系、确知其前因后果,必须明确地或暗含地使用一种形式化的验证图式,这种图式不受科学真理价值以外的任何价值体系的影响。这种形式化的图式是所有经验科学的基础,断言已经把握了因果关系的科学判断,只有与这种图式相符,才可能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韦伯仍认为由于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从同样一些素材中就不止产生出一种历史的个体。一般概念则是在分析个体和将它与别的个体加以比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样一来,在相同素材的基础上,有多少种价值观点,就有多少种一般的概念体系。因此,在社会科学中,不可能有一个普遍正确的一般理论体系。相反,在对自然现象的兴趣中,最主要的是出于对自然的控制,这是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共同目标的兴趣。除了这种对于控制的兴趣外,自然现象作为科学的对象,与人的价值是不相干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在科学上的兴趣,是集中于它们的抽象的一般性的方面,而不是在具体的个性方面。因此,自然科学的目的就是系统阐述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律体系。对于自然科学来说,一般性概念本身就是目的,对于社会科学则不是这样。人们对于人类和人类文化现象感兴趣的,不是其抽象的一般性,而是其个体的独特性。

韦伯似乎把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的研究兴趣的主观趋向,过分牵强地区分开来。在 11

自然现象方面,进行控制的动机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控制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科学领域里使人感兴趣的唯一动机和主要动机,控制是否在社会科学中就不重要,这两点都是成问题的。实际上,贯穿于韦伯的研究工作之中的一项主要观点就是,人类事务方面可以科学验证的知识对于指导理性行动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他特别强调需要一般的理论知识。如果从这一点上考虑社会科学的话,在认识的层次上,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或更多正确的一般理论体系,并且这些体系要能够适用于可能出现的任何具体情况。另外,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将研究者与他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完全从自然科学领域中排除出去。如果把价值相关性当作科学理论体系中相对主义的根源,那么可以说,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这种相对主义要比韦伯所认为的要大得多。只要对价值体系迥异的不同文明关于自然的各种解释加以比较,就会大致显示出,这种相对性的存在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57] 准此而言,在纯粹的逻辑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即使承认在发现普遍性规律和构建一般性理论方面,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为困难,这种困难也绝不是完全不能克服的。

如果说韦伯在社会科学产生一般性理论体系方面过于悲观的话,他在社会科学家摆脱自身价值影响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方面,又似乎是过于乐观了。社会科学家如果能充分阐明其价值取向,并努力阻隔它们对事实判断的影响,这当然有助于产生更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是,即使人们能够做的绝对的诚恳[58],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也不能完全意识到已经掺入其分析中价值先见。无论如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由无意识的偏见和不言而喻的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困难,很难通过那种排除偏见的诚恳态度就能被克服。[59] 只有通过作为一个社会事业的科学的那种自我校正机制才能逐渐克服这些困难。正是因为现代科学鼓励思想观念的创新和交流,鼓励自由但负责任的批评;鼓励独立的研究者之间在知识上的竞争,甚至当他们的理智导向不同时也是如此;通过只保留那些在其研究中提出的、经受了一个无限大的学者(不论他们的价值取向或自身利益诉求是什么)团体的严峻考验的结论,现代科学才得以不断削弱偏见的影响。

应当承认,在社会研究中,对科学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筛选的制度化机制,并不能像在自然科学中一样行之有效,但人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因为社会研究中往往存在价值导向,所以不可能得到关于人类事务的可靠知识。另外,如果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研究中存在价值评价与事实判断相混淆的情况,或者研究者出于价值偏见而对事实进行扭曲,人们当然可以对其加以批评。但像苏力所做的那样,仅仅因为社会研究者可能存在价值取向或利益诉求,便先入为主地否认他人学术主张的合理性,这显然不是十分恰当的做法。因为,苏力的这种做法,完全有可能被别人用在他自己身上。

尽管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苏力在其论证过程中出现的逻辑缺陷及其相应结论的武断性,人们仍不能否认,法学家们提出的立法方案可能存在客观上的不合理性(即他们关于某一立法手段与相应立法目的之间相关性的判断出现了错误),或者掺杂了他们的主观价值偏见及个人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确应该像苏力一再提醒的那样,要努力防止法学家们“借助宏大话语对民众选择进行剥夺和强迫”。[60] 不过,尽管这种担心是完全有必要的,它仍不足以构成排斥法学家在立法中的独特作用的理由。实际上,如前文所述,防止法学家们(也许还包括其他任何人)剥夺民众选择自由的最佳途径,并不是否定或嘲讽法学家们各种各样的立法建议,而是让民众可以对立法者、立法过程及立法内容加以必要的政治控制。

四、本土资源与法律移植

对于法律移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外来制度与本土资源对继受社会而言孰优孰劣,以及外来制度与本土资源的适应性问题。这简单地说就是法律移植是否必要以及移植如何可能的 12

问题。苏力显然认为法律移植是不可能的[61],但他并非简单地无视人类历史上和当今中国大量存在的法律移植现象,而是要指出生活方式变化是决定性力量,而这不是法律移植所能做到的。如果法律移植不能与现实生活相匹配,则徒流空洞的法律条文而已。因此,要在中国建立一个运行有效力并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法治,最重要的是依据、借助和利用本土的传统和惯例。[62] 在苏力看来,西方国家中的法治传统或相当一部分法律制度是在市场经济“自然”发生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的,例如合同法、财产法、公司法、侵权法、票据法、银行法等。原先西方社会中一些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由于经济人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动力而不知不觉地被改造或废除了。特别是在英美法国家,由于遵循前例的根本原则和法院的作用,其法律和制度的变化也基本是演进式的。而在中国,自清末以来,法律制度的变迁,大多数都是“变法”,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这样的法律制度颁布后,由于与中国人的习惯背离较大或没有系统的习惯惯例的辅助,不易被人们所接受,中国近代以来法律现代化的努力也因此不很成功。[63] 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渐演进的制度比移植的外来制度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遵从,这只是一个无需太多洞察力即可明了的常识。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某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成,并且与其他社会的法律制度相比更为成功,人们是否就有理由认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它的逐渐演变过程。一种制度成功的主要原因究竟是它长期演变的过程,还是它所包含的内容,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找到答案的问题。人们到底有什么理由认为,对于法律制度的成功,制度的内容(初始内容以及演进过程中的内容变化)肯定不如制度自然演进的时间长短那么重要呢?英美法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相对而言是成功的,而恰好这些法律和制度的变化又是逐渐演进的,这是否就意味的法制的成功与法制的自然演进过程之间,必然存在某种重要的相关性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人们难免要问,在几百年的清王朝期间甚至连光荣革命那样温和的革命都没有发生过,为什么却没有演进出像英国那样成功的法律制度。印地安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在美洲一直平静地生活了至少好几个世纪,为什么不能演进出成功的制度,反而在欧洲人的进攻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呢?

当一个社会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由于可以免于其他社会的冲击以及缺乏据以比较的标准,人们最多只能看到社会制度在细节上的弊端和缺失,而难以在总体上评价社会制度的成败得失。只有在不同社会的对话与碰撞中,人们才能判断各个社会的法律制度孰优孰劣。在这里,优劣判断并带有任何道德色彩,而是仅考虑这些制度是否有利于相关社会在相互竞争中确保自身的生存。在欧洲人的舰艇首次抵达中国的海岸线之前,清王朝上上下下一直都认为自己是远胜于各方蛮夷的天朝。直到他人的坚船利炮兵临城下,中国人才开始对自身社会的文化和制度进行全面而痛苦的反思。

当一个国家面对更为强大的国家的威胁时,它除了寻求与别国结盟之外,还可能会努力使自身强大起来。在事关生存时,一个国家并不总是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其本土的传统制度演进得更为完善,而是往往有强烈的动机去发掘别国之所以强大的制度因素,并对它认为成功的制度加以效仿。一种法律制度与国家强弱之间的相关性,必然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人们如果不经过专门的科学训练和科学研究,只是凭借原有的社会常识,很难洞察法律制度与国家强弱之间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联系。因为就常识而言,虽然它所断言的知识可能是精确的,但它很难意识到在什么极限内其信念才有效,其实践才会成功。依凭常识的人,他们的技能往往只是习惯和传统的产物,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成功的理由。一旦其日常生活的连续性被打断,他们便茫然失措。

常识知识最适合用于某些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形,但由于认识不到这种合用性取决于诸因素的恒定,甚至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恰当因素的真正存在,常识往往具有严重的不完备性。系统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正是要消除这种不完备性,尽管这个目的并不一定总是能够实现。通过 13

揭示日常素材之间原本隐而不现的联系,科学研究可以在广泛的经验领域中发现和阐述有关各项事实之间关系的原理。这些原理不仅使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得到阐明,而且也为人们改变习惯的行为方式提供了指引线索。科学知识既能使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更有效的运用传统与惯例,也能使他们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实际上,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满清朝廷统治下的中国人,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一个偌大的帝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只有那些具备相当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才会想到从社会制度中去寻找原因,并期望从他国的成功经验中找到救国的制度良方。近代以来,在中国主张法律移植的人主要是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这种在苏力看来难以接受的事实[64]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如果不考虑到一个社会或国家希望至少能和其他社会或国家做得同样成功——这往往事关国家的存亡——人们将很难解释,法律移植现象为何会如此经常地出现。而一旦有人提出法律移植的主张和方案,这些人若不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的学者,那倒真正会让人感到不解了。

实际上,法律移植的成效并不总是像苏力所认为的那样悲观。在评价一项法律移植工作的成败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确立一种评判的标准。如果成功的标准是所移植的制度一开始便得到人们的完全接受,或是完全达到制度移植的原初的目标,那么人们可以绝对肯定地说,没有任何法律移植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若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人们显然不可能完全适应一项全新的制度。另外,由于没有人可以做到全知全能,一项新的法律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不会出现立法者在立法时未曾意料到的问题。但如果评判的标准是所移植的制度是否至少基本解决了原有的社会问题或实现了最初的立法目的,则人们只能说,并不是所有的法律移植都取得了成功,也不是所有的法律移植都是失败的。

1986年制定的破产法的实施状况以及几部电影中的并不完全真实的情节,是苏力用以证明法律移植失败最常用的事例。但仅仅根据几个具体的例子,就想归纳出法律移植难以成功的普遍性结论,这显然是徒劳的。因为那些赞成法律移植的也可能举出几个移植较为成功的例子,来证明完全相反的观点。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对部门法的相关知识不太熟悉,苏力对这些事例的解读还常常会出现偏差[65],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结论的可靠性。苏力曾认为,破产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无需分别处理与破产企业有关的案件,从而节省交易费用(包括破产财产的分配)。[66] 他以一个具体的破产案件为例,说明为完成一个破产的“交易,法院、政府、银行、工厂、职工都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最后并未起到降低交易费用的“规模经济”效用。但实际上,将众多债务关系在同一案件一并处理以降低交易成本,显然不是破产法的主要立法目的。否则,人们就很难理解,当一个公司未出现破产情形但面临多个诉讼时,为什么法院不将它们合并审理。

在破产案件中的各种债务关系,不但另一方当事人各不相同,而且债务关系发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法院或其指定的清算组仍必须对不同的债务一一分别加以认定,因此并不能节约多少交易成本。对破产法立法目的的解读,必须联系到破产企业(主要是公司)投资者的有限责任来进行。一个公司一旦陷入破产境地,必然意味着该公司的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入破产程序,各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只能完全听凭该公司在清偿顺序上的意愿。破产法的主要立法目的就在于避免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以及根据各种政策考量对不同性质的债权予以区别对待。将各个债务关系放在同一个司法程序中加以处理,是实现这一立法目的的必要制度安排。如果将众多债务关系一并处理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那也只是这种制度安排的附带结果,而不是其主要目的。在对立法目的的理解出现偏差时,即使依据的事例真实可靠,也不可能得出关于立法是否成功的合理结论。

改革开发之初,计划体制的失败使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中国开始尝试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无视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与相关法制积累的成就和经验,安心等待一两百年的时间,让适合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从本土资源中“自然”的演进出来。另一方面,中国也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从国外引进公司法、票据法、银行法、合同法、侵权法等法律 14

制度。显然,中国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在制定这些立法时,并不像苏力所担心的那样完全照搬西方的观念和法律制度,或是对法律适用对象形成强迫性的暴虐。[67] 实际上,中国立法者所制定的许多与市场经济有关的立法,并不是为了强制人们放弃原来的行为模式或接受新的行为模式,而只是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公司法的制定,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去成立公司,而只是为那些想要从事经营的人提高了一种新的经营组织模式,并使他们获得有限责任制度的保护。其他没有设立公司的人,也不会有任何义务一定要和公司进行交易。如果有人想和公司进行交易却又怀疑公司的资信状况,在进行交易之前,也可要求公司的股东提供其他的担保,以免蒙受不利。同样,商业银行在中国的普遍出现,从来也不意味着人们必须把多余的钱存进银行。但相对于没有商业银行的情况,这至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存贷渠道。

中国当代的公司立法显然移植了不少并非来自中国本土资源的制度元素,而这些立法为中国人提供了一条利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的途径,进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人会认为中国的公司法制的制订和实施没有任何缺陷,或是公司立法的全部目的均已达到。但人们也很难说,如果中国不去借鉴别国的公司立法而是等待本土制度的自然生成,中国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经济发展成就。尽管我不认同苏力论证破产法失败的理由,但我确实认为破产法的实施很不如人意。不过,在存在公司立法从而公司投资者只须承担有限责任的情况下,破产法的制订确有必要,因为在中国成立的公司并不会因为不存在破产法,就肯定不会陷入资不抵债的“破产”局面。如果这种局面的出现不可避免,一部并不完全合理的破产法总是聊胜于无。苏力曾经强调,“中国现代法治的建立和形成最需要的也许是时间,因为任何制度、规则、习惯和惯例在社会生活中的形成和确立都需要时间”。[68] 这句话也许很适合用在中国的破产立法上。破产法实施之初,一方面由于司法经验和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背负的各种历史包袱,法律实施效果必然是强差人意。但随着司法资源的积累,立法的完善以及在真正市场环境下新成立公司的增多,破产法的实施也必然会日趋顺利。最初的破产立法至少可以提供一种粗略的框架,以便于更为精细合理的法律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进出来。如果没有这种粗略的框架,这种制度是否能够出现都将是一个疑问。

即使是从“失败”的破产法身上,人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移植他国的法律制度并不是出于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由于现实需要的压力。一个国家若要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或者某种社会目标,而别国在这方面又有成功的经验,对别国现成的制度手段进行借鉴显然不是一个必须排斥的选择。一种成熟制度的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社会劳动,移植其他社会的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和劳动。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部分采用和接受了古罗马的《民法大全》。从因果关系上说,不能把这一现象解释为人们幸运地发现了几本古书,并且天真地相信这几本书包含的法律条文仍然有效。当时经济过程正在塑造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求制定法律制度,特别是在订立契约方面,而古罗马法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假如没有发现古罗马的法典,中世纪法学家们自己最终也可能会制定类似的法律。罗马法之所以被采用,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件现成的东西,假如没有这件东西,就得花费力气来制作它。人们之所以接受罗马法,是因为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节约劳动和时间的途径。[69]可能有人会说,罗马法是欧洲人的传统的一部分,这种继受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一个国家从另一个国家移植法律,则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但这种看法的问题在于,它未能指出移植和不能移植的界限何在:如果中世纪欧洲社会与古罗马社会之间的差别不是法律移植的障碍,现在的某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差别为何一定会构成这种不可克服的障碍呢?

当然,通过法律移植而节约时间和劳动所带来的益处,是否值得人们为了适应一种新的制度而经受一定的不便,这不是一个具有统一答案的问题。这实际上表明,一般地反对法律移植并不可取,而将法律移植的赞成者视为专横的意识形态狂热分子则更没有道理。其实,在中国并没有那个学者严肃地认为,中国应该不问现实情况或不加鉴别地移植别国的法律制 15

度。如果苏力真像他所说的那样,认为“法律移植的方向正确”[70],法律移植不可避免,只是不能不考虑社会背景、不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进行法律移植[71],那么他通过大量的论文所竭力批评的,也许只是他自己扎好的一个稻草人而已。[72] 苏力之所以低估法律移植成功的可能性,显然是因为他为移植成功设置了一个几乎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比如,他在否认日本或其他亚洲国家是法律移植的成功典范时就指出,“尽管日本的司法组织架构是西方化的,但日本的法律的社会运作却是根植于其本土”。[73] 如果按照苏力的标准,法律移植的成功必须使法律继受者的法律运作脱离其本土环境,人们怎么可能找到移植成功的例子呢?若是放弃这种极端的标准,日本的情况恰恰可以证明成功的法律移植是可能的,因为它至少表明外来的司法组织框架可以融入本土的法律运作。一个国家进行法律移植可能只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并不一定是为了对社会或文化进行彻底的改造。如果日本人必须首先变成西方人才能引进一些西方的法律制度,这倒反而说明跨文化的法律移植是不可能的。确实有不少人通过研究发现,日本并没有因为引入西方的法律制度,而从一个义务本位的社会完全转变为权利本位的社会,日本人对待自己的权利仍不像西方人那样敏感。但一个人在权利得到确当保护时的谦恭,和权利不被承认或保护时的屈从,毕竟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日本人也许还像以前那样喜欢通过协商而不是诉讼来解决纠纷,但对诉讼过程或结果的不同认知(如裁判结果是否有可预测性等),不可能不对当事人的调解意愿和结果产生影响。

成功的法律移植并非不可能,外来制度也并非必然不如本土资源。法律移植必要性和可能性,既取决于所移植制度的性质,也取决于所欲实现的社会目标以及现实的社会情况。因此,一般地断言法律移植是否必要和可能,并没有太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影响法律移植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因素很多,各种不同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详细讨论这些因素并不是本文的任务,但这里不妨从两个方面对法律移植能否成功的问题进行简短的讨论。

首先,如果所移植的法律制度伦理色彩太浓并与社会的固有伦理相冲突,则法律移植成功的难度就很大。反之,如果所移植的制度主要是技术性的,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中国的票据法律制度并非根植于本土,但这些制度出台时并没有引起太大争议,在实施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太多的阻力。在婚姻家庭等伦理色彩较浓的领域,外来制度的引进就容易引发争议,实施起来也更容易遭到人们的抵触或规避。比如,尽管中国同性恋群体的人数并不少,但要建立同性婚姻制度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类似的问题包括有限的赌场合法化和有偿性服务的合法化等。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大量引介外来制度的恰恰是经济和商业领域的立法,而在婚姻家庭方面则不曾出现大规模的立法与修法动作。实际上,苏力用来佐证其法律移植难以成功的案例,则大都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其次,如果法律移植的后果并不会强制改变人们原有的行为模式,而只是在原有模式之外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则移植就更容易进行,效果也会更理想。合同法、公司法、保险法都是较好的例子。这些立法并不在于强制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而只是为人们提供以前不存在的交易手段、经营模式和规避风险的渠道。如果此类“选择提供型”的立法同时有主要是技术性的,则移植外来制度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即使是在伦理色彩较浓的立法领域,选择提供型的法律移植也可能较容易进行。例如,如果一个社会在夫妻财产制方面原来只有法定的共同财产制度,但通过借鉴其他社会的经验,在共同财产制度的基础上也承认约定财产制的效力,这显然不会带来太多的法律实施障碍。

苏力通过激进地否认法律移植成功的可能性,将其本土资源学说介绍给人们。在成功吸引足够多人的注意力之后,他又试图退回到更为温和的位置,并表示他实际上不完全反对法律移植,而只是反对盲目武断的法律移植。他的第一种说法难以让人信服,第二种做法又平淡无奇。但这种一进一退的论述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却不应被低估。

这种策略具有极大的修辞学上的优势。在两种主张之间的摇摆——一种主张能引起人们 16

的兴趣但难以令人相信,另一种合乎常理却平淡无奇——赋予了本土资源学说以巨大的弹性和空间。通过不断地将重心从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苏力的本土资源学说既可被称为富有创见,又可被称为清醒沉稳。不管读者是谁,都能从这一学说中找到自己能够接受的东西。天真的轻信者被许予一些非同寻常的新东西,而老练的怀疑者也能从中得到抚慰。但这种修辞上的优势并非毫无代价,它实际上是通过牺牲论证的严密性和论题的一致性而得到的。

这种修辞上的手段,很好地展示了苏力在论述中的一种倾向,即仅仅基于模糊的直觉,便对重要的社会科学议题进行引人注目的、投机性的普遍化处理。实际上,苏力很喜欢在其论述中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题记的采用。如果论证过程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适用恰当的隐喻可以较为传神地告诉人们一种学说的基本理论涵义,并加深人们对该学说的印象。但如果论证过程存在严重的逻辑缺陷,甚至基本的论题都缺乏起码的一致性,隐喻的运用则只能起到掩饰性的作用。对于一个学者来说,重要的是向人们坦承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对其加以掩饰。苏力的本土资源学说提供给人们的,与其说是经由认真的事实分析和严密的理论论证所得出的结论,不如说只是一系列夹杂着隐喻和暗示的富有诗意的警句。

不同的社会或国家往往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语言和习俗,并处于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这些不同的因素当然会对法律特性的形成有所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的区别,不但经常被视为形成不同的法律特性的原因,而且还被认为是使法律移植难以成功的障碍。孟德斯鸠曾认为法律与气候的性质、土壤的性质以及构成一个民族的一般精神、风俗与习惯的那些原则密切相关,并试图阐明法律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74] 但是,孟德斯鸠在这方面显然并未取得太大的理论成就。孟德斯鸠确实敏锐地观察到了由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不同环境下的法律之间的差别,但他关于这些因素与相应的法律特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断言,却是非常武断的。实际上,孟德斯鸠并没有对他所断言的因果关系进行必要的理论解释。

一个社会所处的地理、文化或经济状况等因素,可以说明它的法律的某些一般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社会的法律体系因此就得到了详细而可靠的解释。仅仅依靠一般的地理、文化或经济状况等因素的描述和一些过于一般化的断言,并不能推论出这个社会的法律各种详情的可靠解释。要鉴定一个给出的解释的可靠性,需要尽可能完整地重构这个解释所包含的推论框架。尤其重要的是阐明解释所运用的假说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经验基础和适用范围。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做法可以揭露一种常见的错误做法,即仅仅因为某些因素共同出现在一个或少量的事例中,就武断地认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恒常的规律性。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从包含在初始条件中的几组重要因素中挑选出其中的一组,然后便声称所考察的现象是被这一组因素“决定”的,并且能够根据这一组因素而得到解释。

与经验科学的其他任何领域一样,在法学研究中,对一个现象的解释在于把现象纳入普遍的经验规律之下,解释可靠性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诉诸于人们的常识,不在于它是根据有启发性的隐喻或类比而提出来的,也不在于使它显得符合事实与常情的修辞方法——这一切在假的解释中同样可以存在——而唯一在于它是否依赖于包含初始条件和普遍规律并被经验事实所确证的假说。那种认为地理、气候、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经济状况或任何其他因素“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法律发展和演变,并且跨社会的法律移植难以成功的概括化论断,仅仅在它能为明确的规律所支持的范围内才具有解释价值,这种规律能够表明法律的哪些发展或演变,是有规律地伴随这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的。

苏力在其本土资源学说中关于变法模式与法律移植的论述,并不是把所研究的现象纳入科学的解释框架之中,而是试图把它们纳入某种经不起经验检验或者根本无法通过经验加以检验的一般性观念。这种论述显然相当于一个假解释,它可能具有感情上的感染力并因此得到人们的同情,但它不会推进我们对所研究的现象的理论认识。在没有明确地阐明潜在的规律的情况下,断言某些因素之间的依赖或决定关系,这至多不过是认为它们是由一些不明的 17

经验规律联结起来的。而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非常贫乏的论断。只有确立了明确的规律,才能赋予这种概括性论断以科学的内涵,才能使它们接受经验检验,才能赋予它们以科学解释的作用。尽可能更精确地阐述这样的规律,显然是科学解释和理论发展必须遵循的方向。[75]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本文系书稿《竞争性趋同:一种关于不同国家法制演进趋向的理论》的一部分。 [①]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美国阐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学说,是法治本土资源学说的重要知识论基础之一。对于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法律地方性知识学说,笔者已另行撰文予以批评。 [②]同上注,苏力书,第6页。 [③]同上注,苏力书,第6页。

[④] 许多学者在与“法律的确定性”相同的含义上使用“法律的规则性”一语,因而后者涵盖了法律的稳定性。为了便于分析,在本文中,法律的规则性和稳定性将作为并列于法律确定性之下的两个不同概念而使用。请参见[英]丹尼斯·劳埃德:《法理学》、*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⑤]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邓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0—111页。 [⑥] 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论著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5页。 [⑦] 同上注5,富勒书,第94页。

[⑧] 在富勒看来,法律的一般性是一套人类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的系统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它要求必须存在某种类型的规则,不管这些规则是公正的还是不公正的。缺乏一般性的法律系统的最极端情况,是每一人的每一个行为将导致何种法律后果,完全取决于某些个人或机构的任意裁断。参见同上注5,富勒书,55页。

[⑨]苏力在其论证中引用了这些人的观点(参见同上注1,苏力书,第7页),但他显然未对法律的稳定性和法律的可预见性加以区分,因此不可能对变法与法律的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评价。

[⑩] 刑法修订前具有代表性的此类主张,可参见田文昌、陈平:“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现状与展望”,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3期;赵秉志:《略论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化的价值》,《法学》1995年第3期;陈兴良:《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陈泽宪:《刑法修改中的罪刑法定问题》,《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赵秉志、肖中华:《论刑法修改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胡云腾:《废除类推及刑法科学化》,《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 [11] 参见游伟、孙万怀:《明确性原则与“罪刑法定”立法化设计》,《法学》1998年第4期;李国如、张文:《刑法实施应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杨春洗:《罪刑法定的法典化——新刑法的一个重大发展》,《政法论坛》1997年第2期;张英忠:《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化的重大进展》,《政法论坛》1997年第6期;王作富、谢玉童:《罪刑法定与人权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曾月英:《罪刑法定原则确立、贯彻的基本评价及调整取向》,《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袁继红、卢建平:《论罪刑法定与刑事立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2] 诸如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 如今就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八种特定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在立法取消 18

了“惯窃罪”, 并废除了原刑法中内涵不清、有可能被任意解释的“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开放型规定。

[13] 譬如将“流氓罪”予以分解, 分别设立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淫乱罪、强制猥亵罪、侮辱妇女罪和猥亵儿童罪等, 明确了只有造成重伤、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行为, 才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判处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盗窃罪情节也作了明文规定, 即仅限于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金融机构行为和情节严重的盗窃珍贵文物行为两种情况。 [14] 游伟:《论“罪刑法定”与修订后的我国刑法典》,《法学》1997年第5期。 [15] 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16]同上注1,苏力书,第269页。 [17]同上注5,富勒书,第94页。 [18]同上注5,富勒书,第95页。

[19] 也许苏力只是要举例说明革命或变法模式“并不总是成功的”,但即使这一点能够得到证明(这实际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无法对苏力的论文主题提供论证上的支持。因为,在人类历史上,一个社会因拒绝变革而遭受可怕后果(包括灭亡)的例子同样比比皆是。 [20] 这种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断裂和跳跃在苏力的文章中并不少见。例如,苏力曾引用弗里德曼在“有害的法令”一文中对“物价限制措施造成有价无市现象”的论述,来证明变法效果的不理想。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变法既可能是制定这种限制物价的法令,也可能是废除这种有害的法令。 [21][德]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22] [德]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23] 这样,哈耶克就从知识论的角度出发,印证了亚当·斯密对市场所取到的作用的看法:人们出于追求私利而参与市场交易,但却并非出于本意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3—16页)。斯密显然受到了其好友休谟的思想影响。在谈到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时,休谟认为,“确定财产权、权利和义务的那些规则,…对于维护公益和支持文明社会都有一种直接而明显的趋向。…但利己心才是正义法则的真正根源;而一个人的利己心和其他人的利己心既然是自然相反的,所以这些各自的计较利害的情感就不得不调整得符合于某种行为体系。因此,这个包含着各个人利益的体系,对公众自然是有利的;虽然原来的发明人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参见[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69页。

[24] 哈耶克的“普遍的、无目标的抽象行为规则”概念,显然源于休谟论及财产权规则时所用的“一般规则”概念。休谟认为,“所有物必须稳定的那个一般规则,不是根据特殊的判断而被应用的,而是根据必须扩展到整个社会的、不能由于好恶而有改变的以下一般规则而被应用的。…人类的贪心和偏私如果不受一种一般的、不变的规则所约束,就会立刻使世界混乱起来”。参见同上注,休谟书,第

543、573页。

[25] 1993年3月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7条,将宪法第15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6] 同上注1,苏力书,第3页。

[27] 如命题“所有的正方形均是四边形”,其量项是“所有的”,主项是“正方形”,联项是“均是”,谓项是“四边形”。关于直言命题的详细介绍,请参见欧文·M·柯匹、卡尔·库恩:《逻辑性导论》(第11版),张建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 在社会科学论辩中,先将他人的观点“漫画化”,然后在加以攻击,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熊彼特曾对经济学发展历史上的此类争论手法作过精彩点评。参见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46页。

[29] 从这一意义上说,除非人们无视那些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的法制现实,否则就必须承认,市场经济几乎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法律的“规制”。但是,这种“法律规制”并一定不是指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而可能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的限制,或者是确保交易当事人契约的可靠性。 [30] 文正邦:《论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31]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参见张正德、李成芬:《市场经济与法治的深层联系》,《法学杂志》1994年第4期;王家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健全法治》,《求是》1994年第5期;李敏娥:《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万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变迁》,《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曹继明:《论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32] 同上注21,哈耶克书,第10页。

[33] 参见原《经济合同法》第11条的规定。

[34] 例如,原《经济合同法》第44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对经济合同的监督”。这样的规范在现行《合同法》中不再存在。 [35] 梁慧星:《从„三足鼎立‟走向统一的合同法》,《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36] 参见原《经济合同法》第2条及《涉外经济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 [37] 杨鹏飞:《市场经济与合同法的发展》,《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38] 请比较《民法通知》第91条与《合同法》第78至86条的不同规定。 [39] 请比较《民法通知》第58条、原《经济合同法》第7条、《涉外合同法》第10条及《技术合同法》第21条与《合同法》第47至52条的不同规定。 [40]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4条。[41]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10条。

[42] 苏力在这里所用“规章制度”一语,在含义上应该更接近哈耶克所称的自生秩序。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就是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

[44] 假如这种论证方式在逻辑上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即使是英国的光荣革命也不应被称为“成功的革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出现成功的革命或变革。 [45] 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46] 例如,早在经济学最初的雏形出现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丰收将导致谷贱,分工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47] 例如,能够熟练运用轮子以节约体力的人,可能对摩擦力一无所知,对于放在有轮子的交通工具上的货物为什么更易于运送,也一无所知。另外,许多人能够了解对农田施肥的必要性,但却只有少数人会去关心这其中的道理。参见同上注45,欧内斯特·内格尔书,第5页。

[48] 熊彼特认为,“一门学问被称作科学并不意味着抬高它或相反”,一门科学是“任何一种知识,它发展了寻找事实和解释或者推理(分析)的专门技巧”。参见同上注28,约瑟夫·熊彼特书,第24页。

[49] 同上注45,欧内斯特·内格尔书,第8页。

[50] 在任何一批同行的工作人员之中,都可能会发展出一种专业化的语言,愈来愈不为普通的外行人所了解。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采用不便于分析的日常概念将使人难以忍受。这也可以说明在法律研究乃至法律运行过程中,“法言法语”的运用为何难以避免。 [51]同上注45,欧内斯特·内格尔书,第10页。 [52] 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53] 同上注,苏力书,第76页。 [54] 同上注,苏力书,第76页。

[55] 苏力说,“即使当西方国家政府颁布有关的法律规则或进行法典化的时候,起法典内容中的很大部分是对已经通行于市民社会中的习惯性制定的认可,而不是或主要不是法学家或政治家的创造”。这一陈述是否准确反应了当今西方国家的实际立法情况,显然是大有疑问。但利用对某些重要事实问题的武断认定,提前阻止可能遭到的质疑,是苏力常用的一种论述手法。

[56] 参见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86页“社会科学与人文底蕴”一章。另外,苏力也曾多次讲座中发表这一看法。

[57] 牛顿曾以纯科学的工作来表述他的基督教信仰;莱布尼茨从理论物理和数学方面轻易地走到了神学方面;詹姆斯-P-焦耳曾经争辩说,没有热与运动之间的等量关系,有些东西(能量)将会在物质宇宙中消失,这样一来就违法了上帝的尊严。但是,这三个人的科学工作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而偏离方向,他们的科学工作甚至可以和任何信仰立场相容。如果用他们的信仰来分析和评价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只是“把自己的科学工作放在神学的外衣之内。但就这种工作的内容而言,这件外衣是可以脱掉的”。同样,即使是那些持有明确哲学观点的社会科学家,如洛克、休谟、奈奎,特别是马克思,在他们从事分析工作时其实并没有受到这些哲学观点的影响。参见同上注28,约瑟夫·熊彼特书,第58页。

[58] 实际上,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甚至会出现基于价值取向而篡改事实结论的“特殊辩护者”。

[59] 但必须说明的是,一项研究的科学特性,与进行这种分析的动机的确毫不相干。例如,如果经济学家或法学家采取适合于他那个时代和环境的科学标准的方法,来研究证券交易投机的各种手法,则研究结果将会形成经济或法学科学知识的一部分,不管这些知识他是用来提供管制法规的建议,或是用来保护投机者抵制这种法规,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他的求知欲。不过进行这种清醒的区分并不总是很容易,特别是当研究者将其成果用于政治目的时更是如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十九世纪的经济理论与政治自由主义的联合。这种联合有时足以使政治自由主义的失败变成了经济理论的失败。因此,如果一个学者不能放弃爱管政治闲事的癖好,为了避免使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受到牵连,他最好把政治秘方中的理论分析和价值推广都交代清楚。

[60]同上注52,苏力书,第78页。苏力似乎特别担心的是那些支持法律变革和法律移植的人,但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那些反对法律变革和法律移植的人就一定不是代表某种价值或利益立场。

[61] 同上注52,苏力书,第68-81页。 [62] 同上注1,苏力书,第23-27页。 [63] 同上注1,苏力书,第11-14页。 [64] 同上注1,苏力书,第35页。

[65] 例如,在对电影《秋菊打官司》的情节进行解读时,苏力所说的逮捕实际上只是拘留,而这两者的差别在苏力的论述中并非毫不重要。

21

[66] 同上注1,苏力书,第98页。 [67] 同上注1,苏力书,第29页。 [68] 同上注1,苏力书,第23页。 [69] 同上注28,约瑟夫·熊彼特书,第143页。 [70] 同上注52,苏力书,第79页。 [71] 同上注1,苏力书,第36页。

[72] 实际上,在苏力一系列论辩色彩极强的文章中,他几乎从不注明或引述他所反对的观点的具体出处。因此,在一场场没有对手的辩论中,苏力总是赢得非常漂亮。苏力文章的说服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巧妙的修辞和雄辩的文风。不过,如果只是为了严肃的科学研究(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而不是出于包装一项政策或推销一种价值观,修辞技巧完全没有重要性。如果一部科学著作包括真的和重要的命题,它作为一个科学作品的价值不会由于它们的粗俗表达而降低。同样,一种理论或学说如果在逻辑上是残缺的,则不会因为表述方式的巧妙而变得科学合理。灵巧或雄辩的语言确实更容易使人接受它所表述的理论,但如果理论本身存在缺陷,这种语言只会对科学知识的积累起到负面作用,因为它常常使人难以看清理论所包含的缺陷。 [73] 同上注1,苏力书,第5页。 [74]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27-320页。

[75] [美]卡尔·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黄爱华译,载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325页。 分享 7 顶

22

第12篇:驳坎修复工艺

6.8驳坎(挡土墙)施工 6.8.1、围堰施工及排水

1、方法

本工程采用纵向围堰施工方法。纵向围堰迎水坡采用竹排篱围挡,每隔3米用3米毛竹桩固定,每隔6米用3米毛竹支撑,背水坡采用草袋装土围坡,中间填土。

围堰草袋装土围坡高度超过正常水位30CM,毛竹装固定高出正常水位90CM,草袋装土围坡坡度1:0.1,围堰高度2米。

2、注意事项

堰顶高度:应高出施工期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50-70cm;

围堰外形:应考虑河流断面被压缩后流速增大而引起水流围堰、河床 的集中冲刷及影响通航、导流等因素;

围堰断面:应满足堰身强度和稳定(防止滑动、倾覆)的要求; 嵌入: 围堰底部必须嵌入基底;

清底: 筑堰前应将堰底的河床上的树跟、石块、杂物等清除,尤其嵌 入部分必须清除,以防漏水;

错缝:草袋码放平整,要错缝,纵横向压茬1/3。

在围堰过程中,必须围堰的实际厚度和深度的控制,及其稳定性,草袋夹层,填土夯实,防止漏水。在施工期间,潜水泵要不间断抽水,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在围堰拆除过程中,应将河道清理干净,并要求达到市内河道标准。 6.8.2、土方开挖及打松木桩(深沉搅拌桩的已另述

1、土方开挖

基槽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勘查,清除安全隐患。

基槽开挖采用放坡机械大开挖的方法进行,放坡系数为1:0.5。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在个别老堤脚块石配合人工拆除。要求开挖深度预留10cm土层,等松土桩完成后整平砌浇筑底板。开挖过程中,在临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地方,必须采取加固处理。

2、打松木桩

本工程基础采用松木桩加固处理,桩长及间距按设计要求,桩顶伸入底板10cm。

桩基施工采用柴油打桩机机械打桩。搭设打桩平台,循序渐进,采用流水作业,即边搭设打桩平台,边打桩。施工流程:整平基槽→桩机定位→松木桩沉入→机具移位。 桩的施工次序一般是由里向外或一边推向另一边,有利于挤走部分软土。松木桩打插完成后有人工挖平清底,再铺30cm厚片乱石垫层,夯打密实。基槽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应用砂、碎石填补夯实。 6.8.3驳坎承台施工

底板采用C20埋石砼结构,埋石率20%,每隔15m设置沥青中板沉降缝,缝宽2cm。施工时先均匀铺设20cm厚砼,然后埋入乱石,石块不能太大,不能碰到侧面模板,最后按设计厚度浇注砼,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保证埋石砼的强度达到要求。

1、先抽排基坑内积水,再进行模板支设。先校正基础轴线,然后定出基础边线,支设模板,模板支设牢固,拼缝紧密,保证不跑模。模板再浇注前,应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平整,接缝是否严密不漏浆,模内无杂物,表面浇水充分湿润。

2、浇筑砼。砼浇筑前先做好材料检测和配合比试验,由试验单位出具试配报告后根据报告配制砼,采用强制搅拌机进行拌和,运输采用机动翻斗车进行,砼从搅拌机出料后运到铺筑地点浇筑完成的时间,不超过砼初凝的时间,同时防止运输过程中有漏浆现象并防止离析,出料及铺筑时间的卸料高度不超过1.5m,当卸料超过1.5m时,应采用滑槽等措施,保证砼搅拌料的质量。最后按设计厚度浇注砼,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快插慢拨,插点均匀,不漏点,保证振捣密实,无蜂窝,孔洞等质量问题。 6.8.4挡土墙砌筑

1、本工程挡土墙采用砌石结构,面层用毛条石一丁一顺干砌,要求毛条石长度大于60cm,在2.7m高程以上勾凸缝,凸1cm,宽3cm。里层用乱块石干砌。

2、在砼基础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70%厚,开始砌筑挡土墙。砌筑前,应在基础面上放出墙身中线及边线,立皮数杆,拉准线。砌筑基础第一层砌块时,应先将其表面加以清洗再座浆砌筑,当有渗透水时,应及时排除,以防基础再砂浆初凝前遭水浸泡。

3、砌体应分段砌筑,每隔15m需设置一条缝宽为2cm的沥青中板沉降缝。砌体分层砌筑时,每层大致找平,砌筑上层石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石块。

4、砂浆勾缝。勾缝前应清除墙身粘结的砂浆、杂物等,并洒水湿润。砂浆配比采用80#砂浆,勾凸缝,缝宽3cm,凸1cm。勾凸缝时要求灰缝整齐,拐弯圆润,宽度一致,不出毛刺,光洁密实,勾好后需洒水养护,不得出现空鼓脱落。 6.8.5挡土墙墙背回填墙背用矿渣回填。回填分三层填筑,每层厚度不超过0.5m,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要求,夯至设计的密实度, 中间层每次填筑厚度在25cm左右,夯实前需用人工整平,再用蛙式打夯机夯实至设计要求。填筑时需注意观测墙身稳定,严禁一次填筑,同时雨天不得施工。 6.8.6压顶

压顶采用20cm厚C20砼结构,宽40cm,每隔5m分缝,并且每隔2m预留栏杆柱孔,尺寸为20×20cm。施工时应据所提供砼配合比进行级配,控制好水灰比,逐段(15m为一段)进行施工。砼浇注时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第13篇: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 班 级:10级应用心理学二班 姓 名: 贺郁舒 学 号:201040968203 课程论文题目: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学 生:贺郁舒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10级应用心理学二班,学号201040968203)

摘 要:马克思曾经为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社会。但近几年来,我国涌出很多不和谐的思想,例如,“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 “共产主义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等。他们极力否认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抽掉科学共产主义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概念,把科学共产主义说成为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学说,而是所谓“人的解放”的学说,是“人的幸福和解放”的空想学说。共产主义是个空想,还是一个可以实现和实行的理想社会制度?本论文是从几个方面反驳共产主义渺茫论,证实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 共产主义 渺茫论 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马克思曾经为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社会。其实,关于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由来已久。从古代人们所设想的大同社会,到近代为“平等、自由”而战的资产阶级,再到社会主义的空想时期,最后马克思把共产主义放到了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一过程中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这也是人们的需要,需要是理想变成现实的必要条件。

由于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发展水平在一个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人产生了“共产主义渺茫”的思想,认为共产主义没有实际根据,其实现是空虚无望的。“渺茫论”者,由于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其沦点许多,表现形式各异,但提其要者,无非二字:一为“远”、二为“空”。所谓“远”,就是认为共产主义不过是一种离现实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理想;所谓“空”,就是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虚无缥缈的空想。共产主义果真如此吗?

答案肯定是否。共产主义既不是“渺茫”的,也不是“空想”的,而是现实的。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曾指出:“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以下我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共产主义可行性来驳实现共产主义之“空”;从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问题等驳实现共产主义之“远”。

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的事物都在运动,在发展变化。在运动、

发展变化中有一个规律:任何事物面临了出生(长出、产生、开始),就一定会走向灭亡(死亡、消失、解决、结束),只是时间有长短罢了。另一规律是,事物在面临出生又走向灭亡过程中,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指一类事物)。 恩格斯说:“……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矛盾论》第305页)。拿我们成年人来说,在每一瞬间是你自身,同时又不完全是。因为在每一瞬间,你都在运动,在发展变化,只不过这每一瞬间的变化,极其细微,不容易察觉罢了。我们知道,大家天天见面,互相看不出变化,几个月不见,也难看出来,但分别几年就一定会发现有变化的。单从外观上就会发现变老些了。这种“变老些了”,是怎么来的呢?不是突然一下变来的,而是每一瞬间的细微变化的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每一瞬间的微变,就没有几年不见的较大变化。当然,人的从降生到成熟和将近死亡时运动、发展变化的速度则较快,较容易发现的。人是这样,别的如河流、山川、土地、地球、月球、太阳等,也都在运动,在发展变化。只是它们发展变化得更慢,我们更不易察觉罢了。

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中,又都将面临由出生到走向灭亡的过程。一切的事物在面临出生又都最后走向灭亡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又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与人类有关的一切活动都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那么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的社会制度是否也有这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呢?回答是肯定的。你看,原始社会灭亡了,产生了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灭亡了,产生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灭亡了,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后来出现的社会,都比原来的社会提高一步,前进一步,(为什么说是提高呢?后文论及)。由此推论下去,资本主义社会也一定要灭亡的,它灭亡后代替它的社会,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灭亡后,代替它的就应该是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世界是物质的,事物都有在活动,在发展变化,都有面临出生和必然走向灭 亡的规律,又都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由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到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共产主义可行性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也是这样。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共产主义渺茫”论则是错误的。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社会理想,这个理想虽然远大,但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我们虽然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细节不能进行详尽的描绘,但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

三、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作为根

据的。持共产主义“渺茫”论的人割裂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共产主义运动不仅在全世界,在中国早已存在,而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建立起来并取得重大发展,从而使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不可能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实现,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共产主义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渡,从不成熟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人民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旧制度下解放出来,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社会道德水准和文化教育科学事业向前推进。我们能够争取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也就一定能够争取到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

四、从社会制度的发展看共产主义的实现

我尝试将社会制度的发展用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来比喻:在进行产品研发阶段就相当于人治社会,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才能发明出好的样品;但要转入正式生产就应该用法制,因为需要制定原材料标准,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等规范,通过具体祥细的制度来保证产品的推广生产和使用;当产品已经普及,材料供应稳定,工人生产熟练,人民也能正确有效的使用时,自然就算是礼制社会了。

但是,社会仍然要发展,生产力也需要进步,这就要开发出新的产品来满足人民对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再次进入人治管理,虽然创新也可以有一些的规定要求,但给予充分的个人自由,才最有创造能力,限制条件越多则创新越少,科学进步的幅度越小;而新产品研究成功,在推广应用初期,大众不清楚、不了解、不习惯,应用法制,制定标准,强制执行也在所难免,即使用大量广告来推广也是一种骚扰和精神压迫,同时浪费大量社会资源并不环保;相比之下,当然是礼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最环保,大家统一思想,自觉行动,相互关爱,自然和谐。

创造新的产品就要面对大量困难和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想要获得成功也要付出代价,如果说产品创新的成本是金钱和物质的话,只要你负担得起也就可以进行,但社会制度的直接主体是人,要发展进步的方式可能就是革命和战争,付出的成本既有物质的损失也有血的代价,的确非常痛苦和残酷,却是难以避免的;产品如果研究成功,法制社会的主要责任应该就是推广,面对一些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的旧势力,要用尽各种办法去推翻它们,最快的方法大慨就是暴力了;但是,虽然可以通过一些强制力让民众放弃保守,尝试新产品、接受新制度,如果中间出了些问题,人民不能形成长期自觉自愿的习惯,总还是要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话,最终的结果也就不一定能进入理想的礼制社会。

比如产品的实质创新不够,还没进入市场就落后了,当然不会被人们接受,或者产品的硬件科技很先进,但制定配套的软件不好,而导致产品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行,结果还没进入礼制社会,就又要回到人治环境下重新花成本再进行研究和实验了。

在过去了的两千多年,中华民族可以说是比较幸运,文明程度比较高,生产力水平很高,人民的生活也算安定幸福,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初期,就有我们的孔老二同志(称其为同志,是因为大家都有共产主义的礼制理想)制定了一套相当完美的封建礼制思想,为其后漫长的封建社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所以说,孔子真是很伟大!而在推翻了满清王朝这个最后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后,到现在还不过一百年,期间的改革、改良、革命和战争是接连不断,包括„五四运动‟和所谓“打倒孔家店”等事件也属历史的必然和必要。孔子思想作为典型的封建礼制的确已经过时,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现在还将其当做需要实际执行的社会制度当然不行,应该被打倒,但从历史和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孔子之伟大,在这个领域无疑是空前绝后的!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生产力就是硬道理,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制度则算是其配套软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也有相当的影响力,中华文明的经验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历史的事实证据,说明它并不是空想,而现代文明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力确实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具备了进入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条件,只差一部现代版的《论语》---一套高瞻远瞩,符合现代生产力水平,切实可行,能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共产主义礼制道德标准而已。

当然,也不知道会是谁?能在什么时候写出一部怎么样的现代版《论语》,这一定是非常复杂和高难度的;就算写出了,要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接受也不容易,推行过程肯定非常麻烦和漫长,也许要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时间,而孔子的思想就是这样经历过来的,可以相信有一天,它确实是可以完成的。

五、结束语

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曲折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如此,它有成功,也有失误,有前进,也有暂时的困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人们才能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只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好,就为将来的共产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勇往直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

有以上得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渺茫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矛盾论(第1卷)

[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第14篇:驳大学教育无用论

驳 “大学教育无用”论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来严峻,也正是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很多大学生从事着一些很低级的工作,从事着一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从事的工作,甚至有研究生去应聘“卖猪肉”的职位。同样也有一些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还没有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做得好。(大学扩招,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就社会上出现的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都发表感叹,现在上大学已经没什么用,只是在大学里混个文凭,压根没有学到真才实学,大学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大学教育越来越不实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大学教育还是很实用。

在大学里,大学教育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现象:在某些工作岗位上,大学生没有其他那些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熟练。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经验不够。中国有句古话叫“熟能生巧”,事情做多了,自然就熟练了。如果仅仅凭这种表面现象来认为大学教育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实在是太片面了。大学教育要求大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自主学习,我们大学生不能完完全全肯定:自己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都会有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学习其他知识时,我们都会认真弄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学那些知识干嘛呢?在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能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大学教育能培养人的交际能力。大学里,来自各个地方的同学住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大学里,自由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当然出现的问题无疑多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毕竟要长时间的相处,那就要求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这有无疑要求大学生思考的更多。学会如何适应别人,如何理解别人,如何和别人融洽相处。所以,我们大学教育的模式能锻炼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大学教育锻炼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口才,胆量。在大学的课堂上,老师通常会要求同学们分好小组,然后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大学生,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基本上每个大学老师都会给学生在讲台上讲话的机会,这样,大学生们就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胆量。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是很有使用价值的。

第15篇:词语意思

词语意思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飘飘洒洒:飘舞着落下来。

驻足痴望:指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绵亘: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如:大别山绵亘于豫、皖、鄂三省的边界上。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文中指的是黑甲虫来来往往的情景。 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色:这里指神态。

荡涤:洗涤。如:这里的山光水色,足以荡涤胸怀。

竣工:工程结束,完工。 藐视:轻视、小看。

赞叹不已:已:止,完。

不断地称赞。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 薄暗:昏暗。 沮丧:灰心失望。

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

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要挟:利用别人的弱点,强迫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课文指作者想搞清小高纸箱里的秘密。

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害怕不安。 一如既往:跟过去完全一样。 瞥见:一眼看见。

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谋面:彼此见面,相识。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忐忑不安:形容人心神不安定的样子。忐忑:指心神不安。 汹涌澎湃:波涛翻滚的样子,风浪搏击的声响,形容声势浩大。 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 枯槁:(草木)干枯;(面容)憔悴。

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恍然大悟:形容猛然一下子明白过来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憎恶:憎恨,厌恶。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失声痛苦: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姗姗来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现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 逸闻趣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巧妙。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纯熟:指功夫深,非常熟练。

水天相连:水和天连接起来。

清幽:秀丽、幽静。

恬静:很安静。

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 暗无天日:看不到一点儿光明。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意行事。 溺爱娇宠:指过分娇惯宠爱自己的孩子。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竭泽而渔:意思是淘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妙笔生花: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同凡响:表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欣赏不过来。 脍炙人口: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曲高和寡: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

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难于为人接受。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伯牙绝弦:绝,断绝。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仔细体会。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 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第16篇:广交会意思

篇1:广交会职位介绍

1、业务岗:

①国际联络部(算是业务岗里最大的一个部门) ②综合管理部

样的

④广交会广告部

⑤如果是辅导员助理,会更早组织过去准备一些事情,通常是开学没几天就要过去了,叫什么组展事务,好像主要是负责参展商那块的,刚才上面提到的主要都是针对采购商方面的。春哥就是做这个的,大家也可以去问问他。

2、非业务岗

非业务岗通常就是证件服务中心,就是办证。每个采购商进展馆都需要有采购商或者参展商证,而办证中心就是办采购商证的。办证的工作也分为两种,一是驻在广交会展馆里的办证点,这是大部队;二是会有小部分驻在一些指定酒店,通常是客商住的酒店,到时候上班就是直接到酒店的。

篇2:首次去广交会,急需经验之谈

广交会临近,发现不少xdjm没有参加广交会的经验,为此,特意收集了广交会这方面的相关经验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到各位,愿各位在广交会上大展手脚,能做出好成绩! 广交会一些心得及其经验

套用公司老总的话说,去广交会并不只是仅仅为了拿单,而是去会会老客户,show新的样品,顺便挖掘一些潜在的新客户。因为很多客户知道

中国的参展商要拿到一个摊位并非易事,每年的出口额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数才能有资格申请。因此如果一个企业能每次参展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这也是为了给我们的老客户增强信心。

很多商界朋友都感叹广交会的效果每况愈下,其实我认为广交会效果的好坏与否最大程度还是取决于我们的产品.如果产品新颖,价格合理,适应一定的目标市场,再加上运气好的话,分到一个位于正道的好摊位,不会没有好的效果.广交会提供了一个和买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客户展示我们的产品,相对来说更能取得客户的认可.订单成交率相对也比在贸易网站上要高 很多. 很多外贸新人第一次参加广交会不知如何准备,作为一个新手参加广交会,可能会有些理不清头绪.其实参加交易会是很简单的事情,就象平时我们逛商场遇到的一些推销员.只不过我们面对的是老外而已,只要你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对产品熟悉的话,不是很难的事.只须注意以下事项即可

1.准备好参展的展品.一定要熟记这些展品的规格等详细资料.以备向客户介绍. 2.准备好参展展品的详细价格表(包装装箱资料).切记熟记几种常用的产品价格.当客户问时如能立即回答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最好准备一些样品.以备重要客户索样. 4.另外准备一些公司样本或宣传册. tip:参展时如能准备一些精致的糖果或香口胶,放到精致的盘子里,效果会更佳.很多老外特喜欢吃中国的糖,精美诱人的糖果很能吸引老外的眼球哦. 外地首次参加广交会的同僚请注意

1.最好提前一天到(如果你的产品比较多而且体积小),安排好住宿,熟悉展馆位置,布展时间应该有机会可以进去看看展位;如果有特殊要求比如改高度,多安灯等要提前向管委会申请,要不可能会很麻烦。如果要给每个隔档安灯管,可以把产品更突出,自己带灯管可能省很多费用,但前提是带着比较方便,或者在广州放熟人那里。记得带帘子,展位布置好了就可以离开,能用帘子包起来比较好,而且还可以挡挡灰。 2.客流量最大的应该是第

2、3天,尽量不要挡住客人的视线,主动打招呼后不用太多话,跟进就可以了;选好的样品或者色样带客户名片一起拍照,以便存档,客户离开马上将样品放回原处。

3.样品箱可以存在大会仓库里,不过当然会产生费用了;如果不打算将样品带回,最后一天就可以处理掉了。

4.闭馆时提前通知拉货车队撤展的时间,最好能找有经验的车队,他们知道什么时间可以进展馆(有关系的可能会早点进去)。样品什么的整理好交给车队就可以了。

以上仅为个人意见,因为每种产品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希望大家一起交流一下经验,也许会找到更省时省力省钱的方法。

怎样把握广交会客户

广交会由于时间地方有限,所以很多客户过来了只来得及递个名片。

下面是我对待这一叠名片的方式。

1。时间很关键,所有的名片要在2天之类联系完。

2。要分类对待,有些客户已经有选样品的要重视,这种希望最大,要把我们给他们的报价做到他们选中的样品图片上发给客人 然后过段时间就要给他们发点其他我们的新的图片,看他们是否有兴趣 3。有些客户会告诉我们他们对哪类产品比较感兴趣,这时要挑公司最新最好的产品图片发过去,以便让他们眼睛亮一下。

记住要一次不要发太多,但是过一两天就要再发一些,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4。还有些什么信息也没就只有名片的话,那就给他们发我们的公司简介,然后问他对我们公司的哪类产品比较感兴趣

5。由于广交会客人走了太多摊位了,为了提醒他们对我们公司的记忆,可以将公司名片或者样册的封面等做到签名里去。

6。有些邮件发不通的可以发传真,还可以打电话

7。确保所有的客户都能联系上了以后,然后去掉一些没用的客户,专心联系那些潜在的客户. 在广交会上须注意的细节!很重要! a.穿着得体一点,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脸带微笑,让自己帅/靓点,再帅/靓点,展会需要的就是注意力,而注意力就是金钱,各位都是研究眼球经济的高手,相信你们懂的肯定比我多!

篇3:2015广交会实习报告 2015广交会实习报告

第1篇:广交会实习报告 2015年十月份,学校安排3周时间作为我们这个学期的实习时间,让我们去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第108届广交会第二期和第三期,真的很感激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商贸活动,也是第一次担任翻译工作,终于有机会见识一下广交会啦,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这次终于有机会挑战一下,看看自己的水平究竟如何,但是,又很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胜任不好这份工作。同时,这次的实习也可以说是专业的实践,作为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这次跟外贸有关的工作,更应该能做好。

在这次的实习中,使我成长了不少,亲身体会到一些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学到,无法体会到的东西。首先,就是举牌。其实,举牌最痛苦的不是没有找到工作,而是,看到周围的同学一个个被请走时,而你又无人问津时的挫败感。随着周围被请走的人数的增加,你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在去举牌的第一天,我和同学小静都没找到工作,那天我们饿着肚子一直坚持到傍晚六点多。期间,有个老板直接走过来跟我拿联系方式,不过,被旁边其他学校的一个同学抢了,不得不承认她的口才很好,但是,是在推荐她的同学,帮她同学抢,最后,由于她同学并没有准备好名片,反而还在我的名片上写上她的联系方式。恨她吗?当然,不过,同时还得感谢她,因为她,让我提前感受到了社会的竞争,激起了我的斗志。

第二天,我们早上六点便开始起来准备,因为我们相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鉴于第一天的教训,我们这天斗志昂扬,私底下也已经准备好老板可能会问的问题答案,之前有没有做过翻译?有。有没有考过六级?有。有没有学过商务实贸?有......总之,为了找到工作,我们就是变形金刚。果然,这样机会就来了,不过,她居然说,我们是不包餐的哦,没关系啦,第一次实习总要吃点亏,可是,她又说,如果由于你的能力不足,中途被辞退,你要补回那300元bàn zhèng费。天啊,没赚钱还得赔钱......不过,真得要放弃这次机会吗?不,只要我做得好,不被辞退就行啦!从来没为自己感到骄傲,这是第一次......就这样,我找到了工作。

这份工作的地点是锦汉展览中心,工作时间是9:00—21:00,10月21日至10月27日。我们的展位是关于led应急灯,只有我一名翻译,再加上老板和老板娘,共3个人。所以,我的工作内容相当的广,给灯充电,派名片,收集名片,做翻译兼销售人员。由于没有业务员,我得尽快最短的时间把关于该厂的情况,产品性能,报价通通了解清楚,并能翻译成英文。就这样,每天回到家1点多还在翻阅词典,早上七点多起来背单词。虽然很辛苦,不过一个星期下来,还真的记住了不少词汇。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背了几天的单词仅仅只用过一次。在我们展位的对面是展览竹编的手工艺品,有很多款式,有公鸡、单车、裤子、衣服、咖啡杯等等的形状,非常受欧美客户欢迎,每天他们的展位都是挤满人。而相比之下,我们的展位却很冷清,这大概是由于我们的灯饰偏向中日化,所以,客户都不是很喜欢。这同时也让我懂的,要学会针对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那样才能使你的产品真正走向国际化。

第二份工作是在广交会主馆,由于bàn zhèng费用很高,一天300元,所以很少参展商招聘翻译,工作相当难找。举了3天牌才找到。真得是相当地幸运。不过,这次的工作相对来说简单了很多,下班时间也提早到了下午6点,由于店内有业务员,我的工作也就轻松很多,只是需要翻译,当客人较多时,才需要独当一面。但当自己亲手把那1230元的bàn zhèng费交给工作人员时,无形中多了一种压力,人家出那么多钱请你,你怎

么能把工作搞砸呢。于是,又得开始背跟鞋业有关的词汇,烫底、大底、内里、帮面......天啊,这些平时听都没听过,幸运的是,网上有的找。不幸的是,有些压根找不到,西施绒、曲曲绒......幸好在翻译时,并没有人问我,这个面料是什么,商标上有缩写。不过,丑媳妇终需见家翁,当老板在整理邮件遇到这个词时,心里真得很害怕,会不会就因为这个词我被炒啦。结果,老板直接上q发信息问她的朋友,据老板介绍,她是一位从事外贸行业很多年的姐姐,在鞋子这方面相当的有经验。看来,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

当然,在这次实习过程当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从自身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这项工作主要是要求对英文词汇的掌握与应用,国家名的翻译。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知识还很欠缺,需要日后的更多的学习。第二,这次实习中发现,由于自己的倔强而导致做事冲动,没有思前顾后。当然,应该学会一种折中的办法,既能做好工作又不至于使自己受到伤害。第三,也就是如何选择老板。在激烈的竞争中,该学会如何冷静地去做出恰当的选择。

真得很感谢两位老板的教导,让我学到了完全不同东西。第一位老板很严厉,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社会的压力,第二位老板很友好,让我感受到什么叫福利。经过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书本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的地方。在今后两年的学习生涯中,本人一定要做好学习规划,学好自己的专业,并积累相关的知识,以符合社会的需要。

第2篇:广交会实习报告

一、实习内容。

广交会已经过去了,算起来在岗位上也辛辛苦苦工作了十几天了,在这半个月多的时间里,我和同伴们一起把工作做好,很好地完成了为广交会服务的任务。这是一个辛苦的充满汗水和泪水的过程,但是我们依然累并快乐着。不仅在这样一个世界大舞台锻炼自己的能力,见证这一世界大事,为来自全世界的客商服务,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都学不到的知识。

我被分到咨询导向组的bàn zhèng大厅门口的分流小组,负责把前来bàn zhèng的客商指引到正确的区域bàn zhèng。根据半个多月以来的工作和总结经验,得出以下几种情况:

1、老客商,有邀请函等的新客商去a区免费bàn zhèng。

2、第一次来而且没有邀请函的新客商去b区bàn zhèng。

3、国内的采购代表,技术人员,翻译人员去c区bàn zhèng。

4、老客商在2015年之后已经办了ic卡的,遗失了或者忘了带来,先到咨询台查询buyernumber,然后要到b区交钱补办。

5、持有ic卡的老客商带着第一次来的同事,他的同事要bàn zhèng,这样的情况是直接到a区免费bàn zhèng。

6、第一次来广交会而且没有邀请函的客商,有一部分是他的公司在此之前参加过广交会,广交会可以找到记录,也是先到咨询台查询buyernumber,然后就可以到a区免费bàn zhèng。

7、有客商第一次来,收到广交会的邀请函,但是没有带来或者没有打印出来,要先到办公室传真过来再打印出来,然后可以到a区免费bàn zhèng。

8、在广交会官方网站上预先登记注册的客商,可以凭注册号到a区免费bàn zhèng。

9、询问客商有没有准备好了个人近照,没有的话要先到照相区拍照。

这样的工作看似不难,实际上很辛苦,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站立,还受到日晒雨淋,而且要快速辨认客商的身份,在几句话中,在几秒钟,用英语甚至用手舞足蹈地表达自己的

意思,以求客商明白我们的意思,回答我们的问题,于是我们才能指引客商到正确的地方bàn zhèng。为了减小验证人员和bàn zhèng人员的工作麻烦,为了帮助咨询台的同事分担一些工作,我们的工作岗位十分重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引错误会造成混乱。特别是在客商多的时候,假如有的客商在a区排队等候了很久,结果轮到他bàn zhèng了,被告知要到b区bàn zhèng,这样会造成客商心情不愉快,耽误了客商宝贵时间,还会另我们的验证组和bàn zhèng组的同事陷入困境,这样的情况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我们迅速进入角色,在第一天就迎来了最大的客流量,也还是全力以赴,小心谨慎同时也快速地辨认,顶住了各种压力,使得客人开心愉快bàn zhèng,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不断地在工作中总结经验,能从客商手中拿的表格,邀请函,身边带的人和身上带的证,再通过几句简短的交流便可以准确而高效地辨认出客商的身份,并指引到正确的区域bàn zhèng。有时候为了避免发生误会,有些客商还是会找错区域,在人不多的时候甚至可以带他们到各区域的入口处。

二、实习记事和体会。

1、个人形象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

而我们作为这一次交易会的东道主国家,每年都迎来成千上万的客人,很多客人都会觉得广交会的服务很好,和中国人做生意很愉快,他们回去之后也会给予中国很高的评价。我们bàn zhèng处,作为外商参加广交会的第一个进口,我们也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我们要给远道而来的客商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做到了为外商提供便捷、省时、愉快的bàn zhèng服务,总是不遗余力地为客商解决每一个难题,面对批评我们微笑对待。我们的胸前都挂着一个微笑章,就是时刻提醒我们要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客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

2、助人为乐是精神上的享受。

在广交会的日子,每天都要站着六七个小时,虽然很累但也很快乐。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能帮助到别人就是最大的快乐。有一天下午,已经下班时间了,两个印度人才走进来bàn zhèng,他们说的英语口音很有印度风味,我一下子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能结合当时的情况大概能理解,重要的信息还是问到清楚为止。从他们一进门,我就指引他们填

好报到表,然后带他们去bàn zhèng,只可惜当时bàn zhèng组的同事们都已经下班了,我又带他们到另外一个区去bàn zhèng,但也还是晚了,他们只能明天再来。我已是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没能帮他们办到证,他们也还是很感谢我,走的时候跟我握手。这边他们刚走,又遇到了一对印尼老夫妇迷路了。他们是一个旅游团来广交会的,他们找不到他们的旅游车在哪里了,而且他们连地址都不知道。然后他们打电话给导游小姐吧,然后叫我问她,我得知他们的车是在香格里拉大酒店附近的停车场。然后我就跟他们说怎么去香格里拉大酒店,告诉他们怎么找到b区495停车场。

在这个岗位上每天都会有来自很多外商来向我们提问,他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行李要拿到哪里寄存,厕所在哪里,护照没带怎么办,b馆里面有什么展览,和家人走失了等等。这本不是我们的份内工作,我们把他们指引到咨询台也算完成任务了,但我们也很乐意地为他们解答,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看到他们写满疑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的心也是甜甜的。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英语口语的沟通能力,提高了我们应对特殊情况,寻求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尊重每一个人是良好道德的体现。

我们站在门口引导客商,也会有很多时候会被忽视的,有一些客商完全不理会我们的询问就直接急忙忙地走进来,有些客商走对了地方,有一些还是走错了又错还是没问人。有一些客商还是很有礼貌的,即使他们完全知道要去哪里,即使他们很着急,他们也不会忘记很友好的向站在门口的打招呼,向我们微笑问好,看到清洁工人在打扫卫生,也会主动的微笑让开,看到武警威武地站岗还会敬礼,看到辛勤的保安也会用中文问好,这让我们很感动。我们本来就是不太起眼的工作人员,忽视了我们也是情理之中,但能做到随时随地都向每一个人都友好地微笑就是难得的。这是一种尊重,是对所有劳动人民的尊重,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是对低层人民的尊重,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做到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和他的劳动成果,尊重每一个有生命的人,那么这个人是很有崇高的道德品质的,这个民族是很强大很团结的。我们国家就需要这样的尊重,有些人也许做着很低微的工作,有些人很不起眼,但是实实在在地为着这个国家做出贡献,这些人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时刻都要记得尊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付出辛勤劳动的人都感恩。我们同是一个民族就更应该相亲相爱,做到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任何人的劳动,那么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是用立于不败之地的。

对实习单位的建议。

在这半个多月的实习里,还有一些建议,希望bàn zhèng的效率能越来越高,客商越来越满意,广交会越办越好。

2、明确的岗位安排和高效的培训,确保信息口径一定要一致。广交会期间,不少咨询导向人员与验证员以及与bàn zhèng员在某些问题上获知的信息不一致,以至于传达给客商的信息就不一致,比如说外国驾照的问题,以及属于六国的但无护照的客商要如何处理的问题等。如果咨询导向员,验证员以及bàn zhèng员的回答口径一致,以及各个小区对个别问题的回答统一,情形就会好很多,出现客商跑来跑去以至于火气怨气很大或被客商责备的情形的几率会小很多。

3、要在每

一个展馆都设置一个行李寄存处。琶洲会展中心一共有三个展馆,占地面积 也是非常大,从一个展馆走到另一个展馆要花很长时间,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带着很多行李,来到b馆,想要寄存行李,却被告知行李寄存处在a馆,b馆和a馆的距离很远,每一个外商听到都会抱怨。特别是第一次来广交会的客商没有在来之前得知在哪里可以寄存行李,这样的麻烦会大大降低会广交会的评价。所以在每一个展馆都设立一个行李寄存的地方放可以减少客商的抱怨,提供给客商更贴心的服务。

4、降低对国内采购商入馆的门槛。广交会主要是中国出口商品展,主要对境外采购商开放。国内采购商能进入广交会的不多,手续麻烦,连境外公司的国内采购代表也要交300元人民币一天进馆。在我们实习期间,有不少的国内商家没有事先了解情况就远道而来,但被告知国内采购商不可以bàn zhèng进馆,就会有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么一个国际性的展会,国内当然很多商家也想去采购,连一些市民也想去凑热闹,在那里是一个全球性的大超市,在那里可以买到全国各地商家的商品,也可以买到一些国外的商品。中国人口众多,门槛降低自然会引起很多国人的兴趣,这样对参展商是不利的,对境外采购商也是不公平的,广交会的各方面秩序也难以bàn zhèng。中国的经济靠出口和投资带动是众所周知的,十六大的时候提出要以扩大内需来带动经济发展,有一系列的政策,例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等,作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何时才能扩大对内开放,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走到一起做生意,促进感情。

第3篇:广交会实习报告

2015年4月学校安排我们到广交会实习。

作为学生,能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去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广交会,本人觉得很荣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去学习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本次的实习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社会,去认识社会,去接受社会的磨练。老师说得好,这次实习并非是专业的实践,而是一种锻炼,是为将来工作的一种铺垫。去学会吃苦,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与人交流,学会忍耐......去亲身体会一些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学到,无法体会到的东西。现代社会提倡的是全面发展,这次实习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要求。

这次实习是由广大保安公司组织,是在琶州展馆,本人被分配到外围,做保卫工作。作为一位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能被分配到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真的很幸运。

首先,我们要了解会馆的设施和设备,然后就是去检查参展商的证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的通行证,做保护治安的工作。工作要求能在第一时间检查出错误,否则,接下来的工作都会作废。所以,工作一定要认真,容不得一点马虎。

本人在这次工作中,负责传达上级的指令,并起带头作用分配好工作。在整个实习过程当中,本人都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遇到不懂的地方,会虚心向上级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当同事间意见不同时,会学着去调适,去调解。当遇到是原则问题时,就得坚持原则。

工作了一个月,我从上级,同事,学到了一些很受用的道理。总结如下;

一、对于工作,来不得一点懒散,一点马虎,必须得认认真真的对待。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就如本人的工作来说,如果,在第一阶段时,没把工作做好,该检查出的错误未检查出来,那么在第二阶段时,就得花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弥补错误。如果,这在第一阶段发现问题的话,那可就好办多了,只要动动脑就可轻易的纠正错误。如果在第二阶段检查时,不够细心,那么错误就大了,若改错误,那么难度就更大了,得花上很多的时间,精力,人力去修改。这样,从个人来说,是做了无用功,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是损失,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浪费。所以,工作不认真,于公于私都毫无价值可言。

二、工作不只是你个人的问题,它涉及的是一个团体。

第17篇:反意思

《让生命充满爱》之爱祖国 邹越演讲稿实录1 今天到场的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曾经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年轻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人是谁呀?是啊,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他年少时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所以周恩来后来成了一代伟人啊。那今天,我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想第一件是和同学们来谈一谈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中华如何能够崛起呢?中华是需要一种精神才能够崛起的,同学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他就不会发展状大,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他就不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精神,那你就永远也不会长大。在很早以前,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那一年,刚好是非洲国家第一次进入奥林匹克,当一个黑人团队走进运动场时,所有的人投来了鄙视的目光,奇怪,黑人有什么资格和我们一起比赛,组委会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这个团队商量,你们这个团队只能派一名代表参加一个项目的比赛,最后经过大家的推选,他们终于选出了一个男孩子,一个黑黑瘦瘦的男孩子,这个小男孩准备的项目是马拉松,为了准备这场比赛他足足用了五年时间,当他被选出来以后,他的队友们和他拥抱在一起,兄弟呀,靠你了,你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拿到冠军回来,一定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非洲的精神,要让全世界人知道黑人也是人,黑人是不可以受到歧视的,因为黑人的血也是红色的。小黑人告诉他的队友们,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的。发令枪响了,黑人男孩一路领先,那些白人选手被他远远抛在了后面,大家不理解啊,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一个黑人男孩可以跑得这么快。大家感到惊讶,他们哪里知道,这个男孩心中装的是他的祖国,他是带着一种民族精神在那里奔跑着,在那个赛道上渲染的是他整个民族的一种精神。一个意外发生了,不知道是谁突然在赛场一个弯道的角落处一下子投进了一个罐头瓶子,砸在了黑人男孩的脚背上,小黑人重重地摔倒在地面上,他的肩膀破了,臂膀破了,腿破了,身上流出血来,他趴在赛道上久久不能站起来,当他抬头向上望时,看到那些白人的选手们,一个一个地从他的身旁跑过去,冠军的梦破灭了,然而这时,这个黑人男孩并没有退出赛场,他坚强地从赛道上爬了起来,他踉踉跄跄一步一步朝赛场走去,他想我是一名运动员,今天虽然我不能拿到冠军,但是我代表的是我的祖国,我不能不到终点啊,他坚强地一步一步地向里边走着,在赛场的终点,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已经产生了,按照奥林匹克的规矩,当前三名出线的时候,颁奖仪式就可以开始了,可这时主持人突然宣布,各位观众,我们的颁奖仪式将稍后进行,因为还有一名运动员在赛道上没有回来,赛场的大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黑人在那里艰难走动的身影,他非常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里走动着,这短短的不到两百米的路程,对于别的运动员来讲,是多么的轻松,而此时此刻对这个黑人男孩来讲,竟是那样的艰难,他又一次地摔倒,又一次地爬起来,他看他不能再爬起来,他就用自己的指甲抠着地面,他的指甲破了,流出血来,在赛道上拖出了一百多米的血迹,他看他就要到终点了,终点的工作人员不由自主地拉起了那根线,望着他摇晃的身影,一个白人教练跑过来,想要扶起他,他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对他说,你别碰我,我是一名运动员,你一碰我我就犯规了,今天我虽然不能拿到冠军,但是我不能不到终点啊,他的手高高的举起来,朝终点那根线扑了下去,就在他倒下的一瞬间,他握到了那根线,就在他倒下的一瞬间,他对着他祖国的方向大声地喊着,祖国,妈妈,我到终点了。亲爱的同学们,老师想对你说,我们的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我们的共和国需要大量的人才啊,我相信今天到会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每个人都可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亲爱的小同学们,既然有人可以,那为什么不是你呢?在国外生活,有一次,当我行走在维也纳街头的时候,忽然间我听到远处飘来一个音乐,一个很熟悉的音乐,让我整个的血液都沸腾了,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奥地利的大街上为什么会有中国的国歌响起来,我顺着那声音跑过去了,原来是一个卖彩电的地方,在一个电器行那里,电视上正播放着一幅画面,是我们中国的五项全能运动员,在匈牙利得到了冠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的运动员在那里领奖,他们在流泪啊,我跑过去,我站在那里对着我们的国旗在敬礼,所有人指着我说,这是中国人。同学们,国歌是一个民族伟大的音符,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啊,在场的各位小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你们对我们的国歌熟悉吗?那就让我们在今天这一时刻一起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国歌,好不好,小同学们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你是哪国人,你是中国人吗,刚刚老师说过,国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音符啊,在西方,在任何一个国家,当他的国歌响起的时候,他的公民,开车的人会停下来,谈话的人会停下来,所有的人都会站起来向自己的国歌来行礼啊,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听到国歌,还能默默坐在那里的时候,老师的心在流泪,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啊,当你们这一代人就要接过前一代人接力棒的时候,孩子们,一个民族的灵魂,就要在你们这里边把它展现出来,我们要展示出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小同学们,如果你回答我你是中国人,当自己的国歌响起你都不懂得站起来,你错了没有啊,大声在回答我你错了没有啊,孩子们,从今以后,老师要告诉你记住一件事,在自己心里牢牢记住,每当我们的国歌声响起,作为一名中国的青少年,你应该第一时间站起来向我们的国歌敬礼,少先队员们要行你的少先队员礼,亲爱的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啊?中国在进步,我们已经入世了,我们现在已经加入了WTO,中国每天都在向前发展着,每天在各个角落里不同的地方,都有很多西方的眼睛在注视着中国的发展。同学们,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给我们自己热情的掌声鼓励吧《让生命充满爱》之爱老师 邹越演讲稿实录2我想问同学们,孩子们,回答我一句话,你爱你的老师吗?从心理学来讲,当一个人讲话,用内心发出的声音是宏亮的,当一个人讲话,口是心非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是拖着长音的。再一次回答我,你爱你的老师吗?当你笑嘻嘻的表情告诉我,你心里边说着另外一句话,才怪呢,同学们,我理解你,因为我也和你一样,在这个年龄从学校里走出来。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老师给你讲一个寓言。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商人,在黑暗的山谷里面走夜路。天很黑,他迷路了,他找不到走出大山的方向,看不到星星和月亮,冷冷的山风飕飕地吹过来,他的头发都立起来了。突然,他听到夜空中,传来了一个声音。那声音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声音对他说:“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天亮了,会有用的。”他感到非常恐惧啊,那声音一遍一遍地响起来。“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吧,天亮了会有用的。”最后,那声音几乎在哀求了,“年轻人,地上有石子,快捡几颗,天亮会有用的。”他想,我还是照做吧。于是,弯下腰,随随便便,捡了几个石子放在手里。就这样,他的手里握着这几个石子,竟然奇迹般地引导他走出了大山。天亮了,年轻的商人很想知道这手里攥的是什么?借着黎明微微透出的晨阳,他伸开了自己的手掌,哇!竟然是金灿灿的黄金。他突然明白,原来昨天那个声音是善意的,那个声音是对我好。他开始后悔,为什么我昨天不多捡一点呢?当他回头望向那茫茫大山时,他看到黑压压的大山连在一起,根本就找不到那条回去的路了。当我说到这里时,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这故事很荒诞;也许有的朋友会讲,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今天的你,在这样一个年龄里,在学校里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有一天,你就会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在今天我们社会上,有多少成年人已经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了,孩子们,当你在学校里读书,当你打开作业本,当你在写作业,当你学习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在你的耳旁不停地响起,那是你爸爸妈妈的声音,那是你老师的声音,那是每一个爱你的人的声音,他们说着相同的一句话“孩子啊,好好读书吧,将来会有用的,孩子啊,好好读书吧,将来会有用的。”人生苦短,两三万天,弹指一挥间,用到学习上起码要用掉四分之一的光阴,而就在这四分之一的光阴里,是你的老师每天在陪伴着你。同学们,今天这社会上有很多不正常的现象。在南京、广州、北京、上海、重庆许多大城市我去过都看到,一些同学走在街上,碰到自己学校的老师会不自觉地把他躲开,实在躲不开了,就勉强地应付一下“老师好”;有的小同学背后在讲老师的坏话,有的孩子回到家里对妈妈说,我们老师真坏呀,今天又留了那么多作业;更有甚者,小同学在自己笔记本的后面,还画着老师的漫画像。我不知道你是否曾经做过。然而,邹老师要告诉你什么,老师像妈妈一样,老师是你生命的恩人。每当你放学以后,你在游戏厅里玩耍,你去踢足球,你玩得很开心的时候,你知道老师在做什么,老师还在教研室里边在备课。当我们南京的万家灯火熄灭了,在凌晨两三点钟,也许在楼上还在亮着的一盏灯下,是你的老师啊,还在批改着全班同学的作业。老师也是人啊,老师也是有父亲、母亲,老师也是有孩子的,有多少老师啊,在节假日里不能去看望自己的父母,不能陪自己的小孩去公园,而在和自己班级的孩子在一起。老师是不容易的,每一个当老师的,当她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就意味着一生的奉献。人民教师,多伟大的一个称谓。曾经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在那偏远的山区里面,那个贫困的山区里,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她是上海师范学院毕业的,她的名字叫李静。李静老师来到大凉山,她看到这里的贫穷落后,看到山里的农民渴求知识的眼光,看到那些孩子们渴望学习的愿望,李老师留下了。她想,一个年轻人就是要为祖国的建设做点贡献。然而,没过多久,她也一样忍耐不住了,那里的条件实在太艰苦了,连课桌都是用几个小小的木板搭建起来的。每当过年过节,她就会流泪啊,她想着上海街道上繁华的霓虹灯,想着自己的妈妈,想着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终于在这一天,李老师经过思考之后,她决定离开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悄悄地打了一个包裹,起了一个大早,爬上了茫茫大山。她要去县城火车站,她要悄悄离开她的学校和同学们,要回到上海,回到她的家。就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李老师爬到最高的山上。来到山顶时,她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了孩子们的喊声,“老师啊,请你留下来,老师,我们需要你。老师,你不要走啊。”所有李老师教过的孩子打着赤脚跑到山上来,她们紧紧地跟着李老师,齐刷刷地跪在那里。孩子们背着李老师教的歌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李老师感动了,“孩子们,咱们回学校吧。”李老师留下了。她在那大山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哪。她成为全国优秀教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得到过教育部部长亲自颁发的优秀教师证书。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老师,在她的生命中却是遇到了不幸。在她38岁的时候患了癌症,她住到了医院里面,同学们都来捐款。一元两元,一毛两毛都拿来了。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山区的一个孩子拿出一元钱有多不容易啊。你在家里找你爸爸妈妈要电脑买玩具的钱哪在山区里可以成为一个孩子全部的学费。李老师明白,她想我不能让组织上为我耗费精力啊,我要出院,我要回到我的学校,回到我的班级,我要回到我的孩子们中间,我要去给我的同学们讲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堂课。就这样李老师说服了校长、老师、同学。她在校长、老师、同学、家长的陪同下李老师又一次回到了她执教的班级。当她站在讲台上,所有的同学一起站起来对她说老师好的时候,李老师流泪了。她说,“孩子们,我就要走了,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我心中最舍不得的就是我的同学们哪。当我死掉以后,请你们把我葬到学校对面的大山上,我要看着你们成长。每年到教师节的时候,别忘了过来看看我。当有一天,你成为清华、北大学子的时候,你要来告诉老师,我成功了。”李老师那天用她颤抖的手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讲了她生命中最后一堂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学们,一个人民教师把她生命中最后一点光都照给了我们的孩子们。老师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的全社会有多少人民教师啊,为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连生命都舍出了。当我今天站在南京的时候,我不能不提到啊,就在我们江苏,三月三十一号江苏金城市城南小学二一班班主任,殷雪梅老师,一个52岁的女教师,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就是这样一个女教师啊,当她带领全班同学,去听爱国主义报道的路途当中,一辆违章的汽车,疯狂地冲过来,殷老师没加思索就扑过去,推倒了六个孩子,而她自己被撞出二十多米啊。当市长、教育局长赶到医院说不惜任何代价要抢救殷老师的生命。可是这位可爱的老师,她还是离开了我们。就在四月五号那一天,为殷老师送行的时候,金城市下着蒙蒙细雨,全市十万多市民自发走上街头,送走了这们可爱的人民教师。亲爱的朋友们,当全社会都在讴歌一位英雄教师的行为时,当全社会都在赞美一位女教师的行为时,今天在这里我要向全社会大声地呼吁,各位家长同志,各位人民教师,同学们,这何止是一个教师的行为啊,这完全是一个妈妈对孩子的行为啊。同学们大声地回答我,你爱不爱你的老师啊?你们用最大的音量告诉我,你们爱不爱你的老师啊?今天能不能在这样一个时刻要我们给我们的老师热情的掌声表示感谢呢?同学们,跟着老师大声地喊出来,我们要用我们的心,去感谢我们的人民教师,你能不能做到啊?跟老师大声地准备喊出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们永远感谢你。”家长同志们,老师是不容易的,教育是双方面的责任,我们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每一个人民教师,他们像一颗颗蜡烛在燃烧,照亮了一个个年轻的心。如果没有了老师,这个社会的文明将如何延续呢?如果没有了老师,我们的未来将由谁来缔造呢?爱老师吧,同学们,把你的身体坐直坐正了,让我们的摄影师把镜头对准我们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我们祖国的未来。用我们最大的音量要告诉这全世界,同学们,用你最大的音量告诉全世界,让我们的声音穿破这会场的演播厅,让它响遍整个世界,让全世界听到,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用你们自己热情的掌声鼓励吧!《让生命充满爱》之爱父母 邹越演讲稿实录3父母对儿女的爱,那是可以舍弃全部的,而你们经常忽略了轻重。就像前年在苏州一个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妈妈告诉她:“孩子啊,你都上高中了,妈每天打工,妈现在下岗给人家做清洁工,一个月才800块钱,你考试考这么点成绩,妈妈好难过…”女儿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马虎了嘛!”“孩子啊,如果妈妈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啊~”那可恨的女儿把门一摔,就离家出走了。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呐,就这样轻轻一摔都可以放弃?妈妈发动家里所有的亲戚去找,都找不到这孩子。晚上八九点了,小姑娘一个人在街头,走在江边,她又冷又饿,流着眼泪,恨着自己的妈妈走到一个大排档那里看着人家吃东西,眼泪汪汪地站在那里,酒店的老板端了一碗面条:“孩子啊,是不是跟家里吵架了?是不是饿了?吃了,赶快把这个吃了,吃完就回家吧。”小姑娘接过面条,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忽然扑通一下,给那老板跪下了:“老板啊,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我要感谢你,你比我妈妈好多了…”老板听过以后,说:“孩子啊,就凭你这句话,这碗面我都不该给你吃啊!我们俩素不相识,你连我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给了你一碗面条你能这样子感谢我?你妈妈把你从小养到大,施了那么多幸苦,你怎么不感谢母亲啊?!”孩子恍然大悟地跑回家里,看到妈妈晕倒在床上…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呐~ 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对待父母亲,不要让人家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就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当我们的救援队员来到北川的时候,大家惊讶地发现,受灾最严重的不是汶川而是北川,战士们在那里巡回着,忽然听到废墟下一个微弱的声音,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救命啊~谁来救救我”他们把那废墟搬开,用千斤顶支撑起硬质板,才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女孩,一个差不多三岁的小女孩,他们已经被硬质板压了一天一夜,天就要亮了,战士们幸苦地把那小女孩拉了出来,小姑年奄奄一息:“叔叔,快去救我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解放军叔叔来了。”战士们听到以后,把硬质板再翘起后才发现:下边躺的是孩子的父亲母亲,而那一幕让所有的战士流泪,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开了人世,妈妈面朝上用双手支撑着硬质板,父亲背朝下,像做俯卧撑一样,北上压着一块硬质板,就在父亲母亲手比交叉的中间,那个小小的空隙里,那个小女孩幸存了。亲爱的同学们,也就在那一瞬间,孩子活下来了,父母离去,请现场的同学用你的手拉着你身边家长的手,不要不好意思…同学们,听我给你们算笔账,你现在是高中啊,再过三年,你考上大学,你现在有的同学每天能跟父母吃吃饭,有的同学住校只能周末回去一次,等你考上大学了,你每年就只有两次假期才能看到父母亲,将来工作就只剩下春节了,所以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没有多长了,好好珍惜今天在这里,不要等到有一天父母离去的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喊着爸爸妈妈对不起,那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为你幸苦,为你付出,就为了你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想每个同学今天都要来完成一个伟大作业,而这个作业,在国外连小孩都做过,我们中国人有多少人没有做过?请到场的家长同志坐在那里,稍安勿躁,坐在那里不要动,在接下来的过程里无论发生什么,家长通知请不要笑,你这笑会伤害孩子的自尊,那是一种虚荣的笑容,不是发自你内心的…请所有身边有家长的同学站起来,面朝你的家长。同学们,站直了,听我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不孝顺的孩子从来都没有正面看过自己的父母亲,索引请今天到会的同学们看一下你的父母亲,看看他们头上的白发,你看看他们穿的衣服,看一看他这些年为你操劳,孩子们,看看你的妈妈,一个年轻美丽的母亲啊,自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你妈妈就放弃了她所有的爱好,妈妈没有再去唱过歌,也没有再去跳过舞,妈妈上班的路上想着你,下班的路上也想着你,孩子啊,小时候你生病去医院,你妈妈抱着你跟医生都跪下了,为了你,你妈妈从来没要过面子,可是你怎么做的?在最冷的冬天,妈妈在冷水里洗菜,手都冻红了,你都没有说过一声:妈,您幸苦了;这么多年妈妈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从来没有在你妈最难的时候说一声:妈,我爱你,因为你不好意思。看一看你的父亲,一个刚强的男人,爸爸在家里像一个山,支撑着一个家,爱着你和妈妈,没有爸爸的辛苦,就没有家里的幸福,可是你怎么做的?你经常抱怨你的父亲:你为什么不是老板,你为什么不是当官的?为什么我的爸爸没有别人的爸爸强?孩子们,当你这样说话的时候,我告诉你,我们当爸爸的还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呢!你做到了吗?孩子啊,爸爸很不容易,爸爸太幸苦了,爸爸在家里啊非常的难,他每天给你的笑是爸爸最真诚的笑,现在的男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忍受着多大的生活压力,他们要忍受挣钱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但是无论多大的压力,爸爸妈妈们在孩子们面前从来都表现出那种快乐和自豪,同学们,你还没有在你把最难的时候说过一声:爸,你辛苦了;你还没有在你爸爸最累的时候说一声:爸,我爱你。在座的今天还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有多少同学我要批评你,你们在家里对老人是什么样的态度?像个使用不花钱的佣人,你给我做饭,你给我拿书包,你给我洗衣服?孩子们,那是你爸爸妈妈的爸爸和妈妈!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吃没吃到什么,穿没穿到什么,好不容易终于把孩子养大了,今天替孩子看孩子,可那孩子啊,连个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给你们做的事情连句谢谢都没有,全是应该的!所以同学们今天学会爱的表达,真正地长大,每个人把头抬起来,仰啸天空:“妈妈你幸苦了!妈妈我爱你!爸爸你辛苦了!爸爸我爱你!爷爷奶奶辛苦了,外公外婆辛苦了,我爱你们!!”亲爱的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请你把刚刚学会的几句话,告诉坐在那里的家长,你可以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带着中华儿女,给父母跪下都没什么丢人的,你可以去拥抱,可以跪着你的家长,把刚才得话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至少三分钟!家长同志们,不要不好意思:“爸爸你辛苦了,妈妈你辛苦了,我爱你们!!”

第18篇:词语意思

词语意思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轻捷:窈窕淑女: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淑女,美好的女子。

恶作剧:捉弄耍笑,使人难堪。如:同学之间切不可搞恶作剧的把戏。

荡涤:洗涤。如:这里的山光水色,足以荡涤胸怀。

精密:精确而周密。

狂风怒号:猛烈的风大声吼叫。 轻快敏捷。

飘飘洒洒:飘舞着落下来。 优雅:优美雅致。

倩影:美丽的身影(多指女子)。

丝丝缕缕:一丝一丝,一条一条,连续不断。

啼啭:鸟婉转地叫。 余韵:遗留下来的韵致。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静谧:安宁而平静。

花色斑斓:色彩艳丽,灿烂夺目。 驻足痴望:指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悠悠忽忽:本文有形容神志恍惚的意思 绵亘: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如:大别山绵亘于豫、皖、鄂三省的边界上。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文中指的是黑甲虫来来往往的情景。

寒暄: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的意思。

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色:这里指神态。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婷婷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也作“亭亭玉立”)如:路旁那一株株白杨高耸、挺拔、婷婷玉立,分外醒目。

杰出:才能出众。 干线:指主要线路。 讥笑:讥讽和嘲笑。 竣工:工程结束,完工。 藐视:轻视、小看。

赞叹不已

已:止,完。不断地称赞。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 薄暗:昏暗。 沮丧:灰心失望。

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

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强悍:强壮勇猛。

矮墩墩:形容矮而粗壮。

要挟:利用别人的弱点,强迫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

高山深涧:涧:山间流水的沟。高山深涧指山很高,山间的水沟很深,形容山势险要。

悬崖峭壁: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峭壁:陡直的山崖。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险峻。 勘测:施工前对地形、地质等进行勘探和测量。

攀山越岭:攀:攀登。越:跨越。攀山越岭就是攀越山岭。

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文中指作者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心里感到落寞无依,脑海中一直盘旋着祖国的影子,回忆着在故国的亲人和朋友,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文中指作者想到自己的母亲和祖**亲,心情非常激动,恨不得立刻回到她们身边去,不想在国外停留。

碧空如洗:青蓝色的天空像洗过一样的明净。碧空:青蓝色的天空。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课文指作者想搞清小高纸箱里的秘密。

人工授粉:用人工的方法,把植物花朵雄蕊的花粉传授到雌蕊上去,使它结果。 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阳关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来指通行便利的大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敖包: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头、土、草等堆成。旧时曾把敖包当作神灵的住地来祭祀。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舒适:舒服、安逸。一般指生活环境。 抱怨:就是埋怨。 熬过去:艰难地度过。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黧黑:形容(脸色)黑。 寡妇:指死了丈夫的妇女。 眼帘:眼皮或眼内。 蜷缩:身体弯曲地缩着。 舒适:舒服、安适。 顾惜:顾全爱惜。

喃喃:连续地小声说话。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害怕不安。 毛票:口语,就是面值一角的人民币纸币。 攥:握。

一如既往:跟过去完全一样。 瞥见:一眼看见。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谋面:彼此见面,相识。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密语:秘密的通信用语。也叫暗语。 魔法:邪法,妖术。

忧虑:担忧、它比“忧愁”表示“忧”的程度要深,不仅愁,而且在想怎么办。 忐忑不安:形容人心神不安定的样子。忐忑:指心神不安。

汹涌澎湃:波涛翻滚的样子,风浪搏击的声响,形容声势浩大。

开恩:旧时请求人宽恕或施与恩惠的用语。

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

白痴:病,患者智力低下,动作迟钝,轻者语言机能不健全,重者起居饮食不能自理。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晶莹:光亮而透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 枯槁:(草木)干枯;(面容)憔悴。 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酋长:部落的首领。

水帘:指瀑布从天而降就像水做的帘子。 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遗灰:遗留下来的痕迹。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盘踞:非法占据。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

竭泽而渔:意思是淘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恍然大悟:形容猛然一下子明白过来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用手抚摩。 颓唐:精神不振作。 打眼:引人注目。 憎恶:憎恨,厌恶。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

失声痛苦: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姗姗来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现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 潇洒:(行动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澎湃:①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②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热情澎湃。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纤弱:细小而柔弱;不粗壮。

逸闻趣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褪色: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 撮:吮吸。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歇落:文中指海鸥停在老人的帽子上休息。

守灵:守在灵床或灵位的旁边。 蹿:向上或向前跳。 橱柜:放置餐具的柜子。

储备:储存起来准备必要时用。 贮存:储藏。

储备:储存起来准备必要时用。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蹿:向上或向前跳。

失踪:不见踪迹,多指人的下落不明。 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漩涡:流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 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唏嘘: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激越:(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 浴血:形容战斗激烈。 搏杀:搏斗,奋力杀敌。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干脆:痛痛快快;干净利索;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

膨胀:由于温度增高或其他原因,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加。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巧妙。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陌生:生疏,不认识或不熟悉。 纯熟:指功夫深,非常熟练。 水天相连:水和天连接起来。 清幽:秀丽、幽静。 恬静:很安静。

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 造就:培育练就;成果;成绩;造访。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 毅力:坚强,持久的意志。 暗无天日:看不到一点儿光明。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意行事。 溺爱娇宠:指过分娇惯宠爱自己的孩子。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妙笔生花: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同凡响:表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

不落旧套。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欣赏不过来。

脍炙人口: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曲高和寡: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

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难于为人接受。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伯牙绝弦:绝,断绝。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仔细体会。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

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第19篇:成语意思

成 语 意 思

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颐指气使: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认真仔细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颐指气使,示意大家积极发言。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8.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续写作 升堂入室。——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 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12.莘莘学子:莘莘,众多。——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3.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深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4.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李登辉妄言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说这是代表"民意",企图将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15.休戚相关: 休,喜悦。戚,忧愁。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16.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17.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 气的开创者。——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他为邀请外国俱乐部队来访的始作俑者,该公司担心客队不能尽遣主力上阵。 18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19.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20.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指坏 人准备上台。——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里,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将乔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22.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 完全消除。 ——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23.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4.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2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正道沧桑》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26.苦心孤诣:苦心是指费尽心思。孤诣指独到之处,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整个成 语的意思是指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之作,作者真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27.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比喻过时 的事物。——李大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28.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美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29.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项,脖子。背,脊背。一般用于否定形式。

30.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31.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凑近他的耳朵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32.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33.豆蔻年华: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34.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35.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臵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36.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38.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1999年产值要超历史,创税也要超历史,长江机床厂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是首鼠两端,不同凡响。 39.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一曲曲古老的音乐带着古文明的气息在大厅里回旋,满座的听众如醉如痴,如蚁附膻。

40.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41.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42.不以为然:是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4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44.醍醐灌顶: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许队长心头的种种疑虑全都消释了。

45.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46.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打仗需要有勇有谋,切不可暴虎冯河。 47.付之梨枣:指刻板刊印书籍。——别人投我以木瓜,我们也要付之梨枣。

48.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49.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我们中学生要宵衣旰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们目前当务之急的大事。

5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如今,他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都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51.抵掌而谈: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抵掌:击掌,鼓掌。 52.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53.丁公凿井: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 说:吾穿井得一人。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凿井时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54.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55.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根本算不得什么。

56.对床夜雨: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57.去天尺五:比喻离宫廷极近。天,指宫廷。 58.二三其德: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三心二意。

59.方外之士: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也指僧人、道人。方外:世外。

60.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61.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名:占有。 62.美女簪花:形容书法的 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63.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样一次时机。形容很难遇到的机会。 6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65.牝鸡司晨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

66.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67罄竹难书:磬,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他自从去年到任以来,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其政绩可谓罄竹难书。

68.囊中盛锥:口袋里藏锥子,藏不住。比喻硬出头,管闲事。 69.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70.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 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 71.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72.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 毛病。 ——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73.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74.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75.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76.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 改行。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理工学院,真是见异思迁。

77.亦步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 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78.指手画脚:原来指一边说话,一边做各种动作。现在多指不负责任地乱加指点、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79.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80.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81.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爽:差错。——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82.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83.脍炙人口:原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反对腐败的口号一经提出,就产生了脍炙人口的影响。 84.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例句所谈的是久别重逢,并不是彼此素不 相识,不应当使用萍水相逢来形容,可以改为不期而遇。——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85.正襟危坐: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 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铃声一响,欧阳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

86.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87.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88.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吖:ā(不读ya常见药名用字) 畚箕:běnjī

匕首:bǐ(不读bì和bí) 泌阳:bì(不读beiyang) 胳臂:bei轻声(不读bì,膀臂读bì) 针砭:biān (不读biǎn) 谄媚:chǎn 上声

羼水:chàn 霓裳羽衣:cháng (误读shang,“初闻涕泪满衣裳”“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等中的“裳”都该读chang) 一场雨一场大战:cháng(不读chǎng, 用于事情的经过) ,三场比赛 跳场舞(chǎng, 用于文体活动) 匀称 称职 称心如意对称:chèn (不读cheng) 种:chóng (姓氏) 憧憬:chōng(不读chóng) 驰骋:chíchěng(不读chéng) 鞭笞:chī(不读chì) 处暑 处境 处世为人 处于:chǔ(不读去声) 揣着书:chuāi(区别:揣测chuǎi ) 啜:chuài(姓氏) 档案:dàng(无dǎng音) 安步当车:dàng(不读平声) 订正:dìng(无dīng音) 胴体:dòng 去声(不读tong) 句读:dòu 掇拾:duō(拾掇的意思不读duò。在拾掇里读轻声。) 菲薄:fěi(芳菲是平声) 氛围:fēn(无去声) 果脯:fǔ 准噶尔:gá

呱呱坠地:gū(不读gua) 力能扛鼎:gāng (不读kǎng) 契诃夫 唐吉诃德:hē(不读ke) 和泥 和面:huó 搅和,和稀泥:huò

窗明几净:jī (误读上声) 嫉妒 :jí (区别忌妒jì) 给予:jǐ上声(不读gei,与“给以”相区别) 人才济济:jǐ (不读jì) 渐染 东渐入海:jiān(不读jiàn) 粳米籼米:jīng xīan(不读geng shan) 强劲 劲敌 劲旅:jìng(不读jin) 靓妆jìng:(不读liàng) 循规蹈矩 矩形:jǔ(误读去声) 睛纶:jīng(不读qíng) 倥偬:kǒng zǒng 棕榈:lǘ(误读上声) 酩酊:mǐngdǐng(都不是平声) 披靡:mǐ(不读mí) 泥淖:nào (不读zhao) 睥睨:pìnì(不读bi) 剽窃 剽悍:piāo(不读piáo) 骠勇:piào(不读biāo) 开封繁塔 繁(姓氏):pó 一曝十寒

牵强附会:qiǎng(误读qiáng) 浙江天台山台州tāi(姓氏地名里的字要注意读音的不同) 叶韵:xié(不读yè) 眩晕 xuàn yùn:(不读xuányūn) 倾轧:yà (不是zha) 伛偻:yǔlǚ

熨贴:yù

谮言:zèn(不读zan) 卷帙浩繁zhì:(不读yì) 博闻强识:zhì(误读shi) 莺啼鸟啭:zhuàn(不是上声) 白术:zhú

本表只标注字的正确读音,而不收容易读错的音,以免加重负担,甚至加深错误印象。

A 挨(āi)近挨(ái)饿白皑皑(ái) 狭隘(ài) 谙(ān)熟 熬(āo)菜 拗(ǎo)断

B 同胞(bāo) 炮(bāo)羊肉蓓(bèi)蕾 奔(bēn)波 卑鄙(bǐ) 包庇(bì) 复辟(bì)

C 搽(chá)粉 嘈(cáo)杂参(cēn)差(cī) 差(chā)错 偏差(chā) 啜(chuò)泣 踌(chóu)躇(chú) 不啻(chì) 叱(chì)咤憧(chōng)憬 忖(cǔn)度 伺(cì)候 烟囱(cōng) 从(cóng)容 淙(cóng)淙流水

D 胴(dòng)体 装订(dìng) 恫(dòng)吓 逮(dài)捕 档(dàng)案 句读(dòu)

E 阿(ē)谀 婀(ē)娜 讹(é)诈 扼(è)要

F 蜚(fēi)声 菲(fěi)薄 果脯(fǔ) 氛(fēn)围肤(fū)浅 仿佛(fú) 凫(fú)水 篇幅(fú) 拂(fú)晓 怫(fú)然 G 准噶(gá)尔 大动干戈(gē) 粗犷(guǎng) 脖颈(gěng) 鳜(guì)鱼 刽(guì)子手 供(gōng)给 供(gòng)认 口供(gòng) 佝(gōu)偻 桎梏(gù) 骨(gǔ)气 蛊(gǔ)惑 商贾(gǔ) 聒(guō)噪

H 哈(hǎ)达 巷(hàng)道横(hèng)财 豢(huàn)养 污秽(huì) 干涸(hé) 上颌(hé) 负荷(hè) 附和(hè) J 凯(jì)觎缄(jiān)默 发酵(jiào) 粳(jīng)米 镌(juān)刻 诡谲(jué) 脊(jǐ)梁 给(jǐ)予 狙(jū)击隽(juàn)永 痉(jìng)挛 渐(jiān)染 眼睑(jiǎn) 离间(jiàn) 僭(jiàn)越 龟(jūn)裂龃(jǔ)龉 颈(jǐng)项

K 顑(kǎn)颔 鸟瞰(kàn) 窠(kē)臼 倥(kǒng)偬zǒng 感喟(kuì) L 仓廪(lǐn) 羸(léi)弱 罹(lí)难

M 靡(mǐ)丽 阴霾(mái) 蓦(mò)然 耄(mào)耋dié 联袂(mèi) N 羞赧(nǎn) 泥淖(nào) 木讷(nè) 气馁(něi)

O 呕(ǒu)吐

P 迫(pǎi)击炮 坯(pī)胎 扁(piān)舟 饿殍(piǎo) 湖泊(pō) 炮(páo)制 炮(páo)烙luò 胚(pēi)胎 喷(pèn)香 抨(pēng)击

Q 绮(qǐ)丽 衾(qīn)枕惬(qiè)意 龟(qiū)兹cí 颀(qí)长 岐(qí)途 麇(qún)集 修葺(qì) 休憩(qì) 掮(qián)客悭(qiān)吝 戕(qiāng)害 黢(qū)黑 缱(qiǎn)绻quǎn 强(qiǎng)迫 勉强(qiǎng) 襁(qiǎng)褓 翘(qiáo)楚 翘(qiáo)首 讥诮(qiào) 地壳(qiào) 胆怯(qiè) R 稔(rěn)知攘(rǎng)除 (ruò)大 丰稔(rěn) 荏(rěn)苒rǎn S 稼穑(sè) 芟(shān)除 倏(shū)忽

T 趿(tā)拉 拓(tà)本 悲恸(tòng) 朝暾(tūn)

W 逶(wēi)迤yí 违(wéi)反崔嵬(wéi) 桅(wéi)杆 圩(wéi)田 推诿(wěi) 猥(wěi)琐 龋(wò)龊chuò 斡(wò)旋

X 狡黠(xiá) 霰(xiàn)弹 叶(xié)韵 颉(xié)颃háng

Y 殷(yān)红 园囿(yòu) 囹líng圄(yǔ) 佯(yáng)装 衍(yǎn)变 梦魇(yǎn) 俨(yǎn)然 吊唁(yàn) 赝(yàn)品 Z 臧(zāng)否pǐ 谮(zèn)言 箴(zhēn)言 踯(zhí)躅zhú 压轴(zhòu) 恣(zì)意 箭镞(zú) 帝祚(zuò) 提问者评价 谢谢

第20篇:成语意思

六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别有深意:另有一种深层意思。 左冲右撞:指找不到目标乱来一通。 意味深长: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

奇妙无比:稀奇巧妙的程度没有其他可以比得过。 不拘一格:不局限与一种规格或形式。 年过花甲:年纪已超过六十岁。

第二单元

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险峻。

狂风怒号:猛烈的风大声吼叫。 惹人讥笑:让别人讥讽和嘲笑。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

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可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碧空如洗:青蓝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 波涛起伏:形容江湖海洋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百折不回: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毫不动摇退缩。 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第三单元

心惊肉跳:多指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恐慌不安,肌肉抽筋。 自言自语:无人对白﹐自己跟自己说话。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倒霉。

缝缝补补:用针和线把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的东西连上。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流连忘返:留恋不舍,美好的景致令游客流连忘返。 身无分文:非常贫穷,身上没有一点钱财。 溜之大吉:偷偷走开或一走了事。

十指连心:

1、谓十个指头的痛楚都与心息息相通。

2、比喻关系异常密切。怒目圆睁:发怒时瞪大了眼睛。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很高,情绪饱满。深者意

第四单元

和蔼可亲:和蔼:和气,谦逊。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也指话很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世外桃源:一个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好地方,用以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从天而降: 比喻意想不到,突如其来。 生命垂危:接近死亡,极其危险。

风雨同舟:舟:船。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第五单元

失声痛哭:忍不住悲痛地放声哭起来。

囫囵吞枣:把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不加思考。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对象。 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恍然大悟:顿时醒悟过来。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明白。 匆匆忙忙:急急忙忙的样子。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牛毛细雨:细而密的小雨。

结结巴巴:说话断断续续,不流畅。 大病新愈:生了一场重病刚刚复原。

第七单元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相依相随:相互依靠,跟随。

焦躁不安:形容人的心情烦躁,坐立不安。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横遭不幸:突然地、意外地遭受到不幸。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 浴血搏杀:形容战斗激烈。

不甘落后:不甘心落后于他人之后。 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各种办法。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长途跋涉:形容路途遥远。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第八单元

微波粼粼:微波:水面细小的波纹。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 有朝一日:将来有那么一天。 大洋彼岸:海洋的那一边。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暗无天日:形容早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文中指吴霜在母亲肚子里什么也看不见。

眼冒金星:指的就是“两眼冒金星”,常用来形容头部受击后的视觉感受,如:(一扇旋转门撞得我两眼冒金星)。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平时的态度。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暑去寒来: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 窃窃私语:私下小声交谈。

无言以对:没能用其他语言来应对回答。

新农小学06秋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姓名 班级

一、语言积累 ㈠读拼音,写词语。(5分)

yùn niàng wâi jiã miǎo xiáo bō lán zhuàng kuò ( ) ( ) ( ) ( ) ㈡给错别字下打一横线,然后依次改在括号内。(3分)

1、月光照近窗子来,毛屋里的一切好像批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优。( )

2、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收了一片。父亲保持着他那贯有的严俊态度,没有象他们讲任何道理。( ) ㈢选词填空。(4分) 沉重 繁重

因为缺乏工作经验,使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他为此心情十分( )。 领导给他分配了( )的工作,他乐意地接受了。 武断 果断

我们在做决定之前要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防止( )。 张老师办事( ),从不拖泥带水。 ㈣补充成语的另一部分。(4分) 螳螂捕蝉,( ) 百年大计,( )近朱者赤,( ) 不入虎穴,( ) 天网恢恢,( ) 百足之虫,( )

㈤判断,给正确的打“ √ ” ,给错误的打“ × ” 。(5分)

“盛会、盛意、盛饭、盛行、盛满”这5个词中的“盛” 有一个不念“sheng”。( )

“新教学楼的后面住着两户贫困的农民。”缩句后是“教学楼住着农民。”( ) “一匹奔跑中的骏马。”和“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

“我看了《焦裕禄》这部电影,使我受到很大教育。”这句话没有语病。( ) “逛”,查部首走之底,查音序“G”,,查数笔画十画,它属于半包围结构。( ) ㈥按要求写句子:(6分) 王涛说:“我不是残疾人,我是去给别人送拐杖的。”(改写成转述句)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改为反问句)

游击队员看到了小男孩和他发出的夜莺一样的歌声。(修改病句) ㈦连词组句:(2分)

一件 创建 文明 的 市民 城市 大事 当前 是 成都

㈧给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将正确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 )原来,一艘日本的渔业的加工船在冲绳岛以东的洋面上出现了故障,又遇到了风浪,情况十分危险。

( )半夜起风了,巨浪冲上甲板,连驾驶台也进了水。

( )太阳出来了,日本渔业加工船终于排除了故障,脱离了危险。 ( )第二天黎明,我们赶到了出事地点,竭尽全力,帮助抢修。 ( )于是,我们决定改变航向,去营救日本渔业加工船。 ( )到了后半夜,服务员突然收到求救信号。

二、阅读:(38分) 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⒈《长征》是 (谁)在红军长征 时写下的一首 诗,这首诗的第一句是 , 。

⒉《林海》一文的作者 抓住了兴安岭的、和 来写出兴安岭特点的;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等文章。

⒊《荔枝》的作者是 ,文章围绕 ,写了“我”与母亲之间发生的几件事,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1分) (1)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他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他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⒈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5分)

蹲在(dūn zūn) 偎依( wãi wēi ) 大概 ( kài gài )

藏在(cáng cháng ) 熟睡( shá shǒu)

⒉填空。

这段话是 结构,中心句是 。文中说狮子“真有意思”这主要表现在

、两方面。(4分)

用“ ”在原文中画出排比句;这句话连用了5个 ,具体介绍了狮子的五种 ,最后的省略号表示 。(4.5分) (2)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已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是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呆呆地站在那儿。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⒈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4分)

顽强( ) 别具一格( ) 精致( ) 拘束( ) ⒉短文开头的特点是 (1分) ⒊短文结尾的特点是 (1分)

⒋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1分)

⒌文章第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 ),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 (3分) ⒍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2分) ⒎用“ ”画出概括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2分) ⒏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意。(6分)

三、附加题

㈠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5.5分)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饮露水,不知螳螂在其②后;螳螂偶然而至,欲取而不知黄雀在其③旁;黄雀伸颈想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都因想得其⑤前而不顾其⑥后有患。 1.文中的“其”指什么:

2.联系课文,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

四、习作(30分)

请写写你和父母(或其他家人)之间的故事。认真想想,选一个印象深刻的写下来,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驳的意思.doc》
驳的意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