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学

2022-06-1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江西省首届大学足球联赛

江西省首届大学足球联赛

----记江西师范大学主场对阵南昌大学

2011年5月8日下午在江西师大瑶湖校区体育c场江西省首届“江西体彩杯校园足球联赛”(高校组)热烈开赛,江西师范大学主场对阵南昌大学。参赛队有江西师范大学队、南昌大学队、南昌航空大学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队、南昌工程学院队和江西大宇职业学院队。

联赛采取主客场双循环赛制。据悉,此前在开幕赛上江西师大以1:0比分客场战胜南昌航空大学取得开门红,出师大捷,俨然是一只威武雄狮。三点半哨声响起比赛正式打响,首先由南昌大学开球。比赛开始后第15分钟,南昌大学队 “大军”压过半场,气势逼人,但江西师大队仍奋力拼搏、顽强战斗。现场观众为江西师大队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现场顿时呐喊声、助威声响成一片。

中场休息后下半场开始,江西师大“黄衫军”队员们攻势猛烈,现场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江西师大队几次灵巧过人冲至对方禁区,赢得观众们欢声四起。可惜的是“黄衫军”们显得有些疲惫和紧张,发挥不佳,几次小角度射门和远距离射门但都没能挽回败局,最终以1:0败北。

此次足球联赛是江西省首届举行,具有提高全省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加深省内高校之间友谊的意义。它丰富了江西省高校学子们的课余生活,增加了学子们的体育文化生活。

推荐第2篇:江西省

江西省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

师招聘公告

更新时间: 2012-05-25 09:09:42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文件精神,我省2012年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到农村初中、小学任教。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2012年,我省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471人,其中农村初中 1091人,农村小学2380人。具体招聘岗位请登录“江西教育网”(www.daodoc.com)。

(五)公布成绩。笔试成绩及入闱人员名单将于7月20日在“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公布。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原则上按不少于招聘岗位计划1:1.2的比例确定入闱面试人员。

(六)面试调剂。对未达面试比例的岗位于7月23日9:00—7月24日16:00公开在网上调剂,凡未入闱面试的“特岗考场”考生,如符合调剂岗位的报考条件,均可自愿在报名系统中报名参加调剂。7月27日,按规定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调剂入闱面试人员。

四、资格复审及面试

(一)资格复审。入闱人员须按各设岗县招聘部门通知的时间和地点,持规定的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进行现场资格复审,审查合格准予参加面试。当年通过教师资格审查、符合认定条件的人员,由于时间关系暂未拿到教师资格证书,现场资格复审时还须持当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开具的符合认定教师资格条件证明(即通过了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各环节考试测试)。因资格复审未通过产生的面试人员空额由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递补。

资格审查贯穿整个招聘工作全过程。凡发现与公告范围和条件不符或弄虚作假的,将取消其聘用资格。具体事宜由各设岗县(市)通知入闱考生,入闱考生也可拨打所报考设岗县电话咨询。

(二)面试。经资格复审合格,由各设岗县教育部门组织面试,主要考察入闱人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采取试讲、说课等方式进行,原则上要求在入闱人员确定后20天内完成。

(三)确定拟聘人员。面试之后,根据笔试和面试总成绩(笔试和面试成绩各占50%)按岗位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聘人员并选择具体任教岗位;若总成绩相同,则以面试成绩确定拟聘人员并选择具体任教岗位。

五、补报

经面试确定拟聘人员后,如仍有岗位空缺,公开在网上接受补报,补报对象为参加了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符合特岗岗位要求的人员。经资格复审合格,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聘人员。

六、持证聘用上岗

拟聘人员经体检、公示无异议后,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各设岗县教育部门与其签订聘用协议,经岗前培训后,于2012年秋季开学前持教师资格证上岗。对不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取消聘用资格,空缺岗位按规定补聘。

七、考试收费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不收费。

八、特岗教师待遇、保障

(一)特岗教师实行合同管理,由设岗县教育部门与教师签订3年聘任协议,纳入所在学校在职在编教师统一管理范围,享受当地公办教师工资、津贴、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各项政策同等待遇。

(二)3年聘期结束后,对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特岗教师,经审核,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手续,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负担范围。

(三)特岗教师工资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且不实行试用期。

(四)设岗县(市)统一为特岗教师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各项社会保险。

(五)设岗县(市)为特岗教师提供周转宿舍及其它必要的生活条件。

(六)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农村教育硕士。

(七)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本县生源毕业生,回原籍所在县农村学校任教,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考务咨询电话:省人事考试中心:0791-8312201,8312202。

招聘单位咨询电话:详见招聘岗位表。

附件:江西省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岗位表.xls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推荐第3篇:江西省党史

为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使广大公安民警进一步了解党领导下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了解人民公安发展壮大的历程,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和绥化市公安局党委部署和要求,立即将《公安民警党史公安史知识读本》发放到基层民警手中,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民警开展学习活动。绥化市公安局党委班子带头学习,庆安、肇东、安达、北林等地公安机关党委中心组首先组织党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公安民警党史公安史知识读本》,召开科所队长会议集中学习,绥化市公安局政治部、开发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处等单位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多种方式,相互讨论,谈体会、谈感想,全市公安机关迅速掀起了学习了《公安民警党史公安史知识读本》热潮。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意义等内容;在学习公安史部分时,大家系统学习了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公安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公安工作的基本经验等内容。民警以学习《公安民警党史公安史知识读本》为契机,把学习《读本》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党的发展史和人民公安壮大历程激发广大公安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牢牢把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人民喜爱的警察,创人民满意的警队,脚踏实地的为维护一方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4篇:江西省农村信用社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2年

用工见习培训班招生简章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全辖设3家市级农村商业银行、1家市级农村合作银行、7家县级农村合作银行、80家县级联社,共有机构网点2500多个,员工24000多人,是全省机构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正规化地方性银行机构。为更好地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储备优秀后备人才,现面向社会招收用工见习培训班学员,经招生录取并参加用工见习培训班学习考试、见习考核合格,安排到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工作。欢迎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踊跃报考。

一、招生数量

2012年共招生755人,其中:职员生267人,代办员生488人(含定向代办员生236人)。各成员行社招生名额见附件1。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历届大学毕业生,且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记录;

2、认同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热爱农村信用社工作;

3、有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创新意识强,在校学习成绩优良;

4、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5、身心健康,五官端正,形象气质佳。

(二)职员生招生条件

1、初始学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统招本科(不含专升本、定向委培、各类成人教育、网络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及其他非全国统招毕业生)及以上(含2012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海外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报名时须取得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2、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务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数学与统计类、法学类、汉语言与文秘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农林水工程类等相关主修专业;

3、年龄在25周岁以内(1986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有1年以上银行从业工作经历的,可放宽至27周岁以内(1984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

(三)代办员生招生条件

1、初始学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统招大专及以上(含2012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海外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报名时须取得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2、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务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数学与统计类、法学类、汉语言与文秘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农林水工程类等相关主修专业;

3、年龄在25周岁以内(1986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有1年以上银行从业工作经历的,可放宽至27周岁以内(1984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

定向代办员生招生条件增加户籍要求,适当放宽学历、年龄条件。招生对象户籍要求限定为成员行社所在地(县、区及不设区的市);学历要求为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含2012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专业可适当放宽;年龄放宽至28周岁以内(1983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

三、招生程序

(一)网上报考。符合招生条件的报考人员登录江西人才网()进行网上报考,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照片。

(二)资格审查。包括报考资格初审和复审。

1、初审。根据报考人员填写的考生经历、在校表现、获奖情况、专业特长等,网上对报考人员条件进行初审。初审合格人员,登录江西人才网打印《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2年用工见习培训班招生报名

登记表》(附件2)。

2、复审。在规定时间内,初审合格人员持打印的《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2年用工见习培训班招生报名登记表》和身份证、学历证(应届毕业生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或学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到网上报考时选择的审核点(办事处、市级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或省人才市场)进行资格复审。报考定向代办员生的,复审时还需提供成员行社所在地(县、区及不设区的市)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相关证件原件审查后当场退还。经复审合格,准予参加笔试,交纳报考费100元;经复审不合格,取消报考资格。

(三)打印准考证。经复审合格、准予参加笔试的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间登录江西人才网打印准考证。

(四)考试。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两个步骤。

1、笔试。由省联社(或委托专业机构)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评分。笔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确定的为准。笔试内容与国家公务员招聘考试内容相同,包括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笔试作弊者,三年内不得参加农村信用社任何形式的招录考试。

2、面试。根据笔试成绩按不同类型招生名额1:2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由办事处或用人单位组织面试。面试成绩按高分到低分排序。

(五)体检。根据面试成绩,按招生名额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取人员,由用人单位统一组织进行体检。体检项目、标准参照公务员招聘标准。体检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按面试成绩递补一人参加体检,以此类推。

(六)入学。根据体检结果,确定录取人员并寄发《入学通知书》。录取人员在规定时间持《入学通知书》和本人身份证到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用工见习培训班学习。用工见习培训班由省联社商学院负责组织,采取与高校合作办班的方式进行,时间为一个学年,其中一个学期脱产学习,一个学期安排到成员行社见习。培训学校收取学习费用,费用(含培训费、食宿费等)由学员自理;见习期间享有生活补贴。

(七)就业。用工见习培训班学员完成学业,经考试、考核合格,发放结业证书,安排到成员行社就业,免试用期直接上岗,按农村信用社规定享受员工薪酬待遇,并参加法定社会保险。定向代办员需与成员行社签订就业协议,在用人单位指定的营业网点工作五年以上。

考试、考核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或延长见习期)机会,经补考(或延长见习期考核)仍不合格或违法违纪受到处罚、处分的,责令退学,不予安排就业。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学习的,劝其退学或休学。

四、时间安排

2011年12月5日-2012年1月10日,网上报名。

2012年1月13日-1月14日,初审合格人员网上打印《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2年用工见习培训班招生报名登记表》。

2012年1月15日-1月17日,初审合格人员持打印的《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2年用工见习培训班招生报名登记表》和相关证件到指定的审核点进行资格复审,复审合格的交纳报考费100元。

2012年2月13日-2月17日,复审合格人员网上打印准考证。

2012年2月26日前,组织笔试,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012年3月10日前,组织面试和体检。

2012年3月31日前,寄发《入学通知书》。

2012年9月1日,用工见习培训班开学。

五、咨询方式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招生咨询专线:0791-88597023。

招生信息详情,请登录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网站()和江西人才网()查询。附:

1、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2年用工见习培训班招生名额分配表

2、各审核点地址及咨询电话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2用工见习培训班招生报名登记表

考报

考如:2008 毕业证书编号 (除2012届毕业生外都必须填)毕业院校学专业邮政编码联系方式年月 民族籍贯先点报名后再上传照片(必须上传一寸清晰证件照)性别政治面貌

单位简历 在校表现 获奖情况 个人特长有一年以上银行工作经验者勾选类别

推荐第5篇:江西省高考作文

江西高考作文题

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题出炉,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为要求考生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

推荐第6篇:江西省发电

江西省发电

发电单位 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 签批盖章 张勇

赣机发号等级 加急 ·明电赣统发电〔2010〕27号

关于做好留学人员摸底登记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委统战部,各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党委统战部,省直有关单位统战部门(党办),各有关企事业单位统战部门(党办):

开展留学人员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摸清全省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数据,扎实做好江西省欧美同学会●江西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的换届准备工作,推动我省留学人员工作开展,现就开展留学人员摸底登记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登记对象为凡在国外留学一年以上,或进修、访问、讲学半年以上的回国人员,以及现仍在国外留学、进修、访问并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员。

二、请各地各单位接通知后,认真开展留学人员的情况调研,扎实做好留学人员的登记工作,并将本地区、本单位留学人员登记表,于9月15日前报省委统战部六处(江西省欧美同学会●共 6页

留学人员联谊会换届筹备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熊智礼

联系电话:0791-6242677,传真:0791-6802606电子邮箱:jxtyzx6c@163.com 附件1:《江西省留学人员登记表》 附件2:《省直有关单位名单》

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2010年8月16日

附件

1江西省留学人员登记表

说明:

1、填表人员主要为曾在国外学习、进修、讲学、合作研究累计达半年以上的公派或在国外获得

学位的自费留学人员;

2、联系单位: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六处;电话:0791—6242677;传真:0791—6802606E-mail:。

附件

2省直有关单位名单

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办公厅、省接待办、省信访局、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工部、省委政研室、省委台办(省政府台办)、省编委办,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江西日报社、省社会主义学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文联,省社联、省科协、省残联、省侨联、省台联、省工商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省审计厅,省环保厅,省外侨办、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民族宗教局、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旅游局、省粮食局、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省国防科工办、省政府法制办、省人防办、省扶贫和移民办、省煤炭行业办、省轻工行业办、省机械行业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省科学院、省社科院、省档案局、省地方志办、省农科院、省农业开发办、省林科院、省核工业地质局、江西有色地勘局、省煤田地质局、省供销社、省红十字会、江西瑞林工程有限公司、省投资集团公司、江西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省冶金集团公司、省石化集团公司、省物资集团公司,省电子集团公司、省纺织集团公

司、省建工集团公司、省建材集团公司、省医药集团公司、省煤炭集团公司、江钨控股集团、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江西南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省招标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省盐业集团公司、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公司、省出版集团公司、江铃汽车集团、江铜集团公司、萍乡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发电厂、九江石化总厂、省农村信用联社、新华社江西分社、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省国税局、江西储备物资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管理局、省烟草专卖局、江西矿冶局、南昌铁路局、民航江西监管局、南昌海关、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电力公司、中电投江西分公司,省电信公司、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中国联通江西分公司、江西中烟公司、省机场集团公司、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东航江西分公司、中国航空工业供销江西公司、中储粮江西分公司、人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银监局、江西证监局、江西保监局、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中行江西省分行、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招商银行南昌分行、浦发银行南昌分行、兴业银行南昌分行、中信银行南昌分行、中国银联江西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南昌办事处、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南昌办事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南昌办事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南昌办事处,人保财险江西分公司、人保寿险江西分公司、入寿保险江西分公司、人寿财险江西分公司、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主题词:

摸底登记通知留学人员

推荐第7篇:江西省体育局

江西省体育局

赣体竞字„2009‟31号

关于开展2009年度全省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工作评估检查的通知

各设区市体育局:

为促进全省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发展,推动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建设,进一步夯实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结合本周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111213”工程目标任务要求,根据年初全省竞技体育训练竞赛工作安排,决定于今年11月下旬对全省各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单项后备人才基地、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设区市体育局训竞管理工作、县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年度评估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按体竞字[2006]7号文公

布的认定标准进行。省级单项基地、县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赣体竞字[2007]21号文公布的评估标准进行。设区市训竞管理工作评估按赣体竞字[2003]39号公布的《训竞管理工作评估表》进行。省级传统校学年评估按2006年公布的《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估细则》进行。

二、各设区市体育局于11月20日前完成对所辖省级传统校和县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检查,按得分排序汇总。

三、省体育局竞体处将组织评估检查组于11月下旬(具体时间和线路安排另行通知)对有关单位进行核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单项基地和新申报省级传统校为必查单位,其他单位进行抽查。

四、对此次评估检查,各设区市体育局要高度重视,成立评估领导小组,先期完成所辖各单位的检查工作,收集齐有关材料,统一交省评估检查组。各受查单位要先期完成自查工作,按评估标准条目要求认真准备材料,做好迎评自评汇报的准备。

推荐第8篇: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月23日在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长 吴新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本届政府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同心同德,开拓奋进,全面和超额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实现了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良好开局。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达到6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净增146亿元,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2%,提高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3%,提高27.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0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3亿元,增长17.9%。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增长10.6%;实际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828.6亿元,增长42%。海关进出口总额94.8亿美元,增长53%,其中出口54.6亿美元,增长45.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7%。。全省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达到77.2%,提高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2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增长14.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8%,没有达到预期调控目标。

一年来,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年初确定的八个方面52件实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超过目标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57.7万,完成目标的115%;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月人均提高85元。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7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18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88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7.3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403万,完成目标的11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9万,完成目标的1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80个县(市、区),参合农民2493万人,参合率87.5%,统筹基金使用率85.6%。向城市居民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6800万元。在全国率先为570万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为33.4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制度,资助学生7.28万名;向38.3万中职在校学生提供生活困难资助;建立“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制度,资助学生1.56万名。全省设区市中心城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4.7万平方米,可解决2.9万户低收入家庭居住困难;3.3万户困难群众享受到廉租住房政策保障。完成了5万名库区、深山区群众移民搬迁扶贫。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启动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多元化、薪酬制度改革、资本经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增强。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省私营企业数和注册资金分别增长8%和23%,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分别占全省的52.2%和49.9%。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林权证发放率达到94%;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深入实施,“乡财县代管”试点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得到加强。金融资产总量不断扩大,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954.4亿元,增长12.9%;贷款余额4083.6亿元,增长16.6%。成功引进中信银行落户江西。新增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上市企业达到31家。省投资集团、省地方铁路集团融资能力增强,成功引进大唐电力等战略投资者参与资本重组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工业园区招商、重大项目招商,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成功举办第五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第三届中国“五会”(南昌)经贸恳谈会、2007香港经贸活动周、2007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首届赣商大会、2007中国江西·日本岐阜经贸合作恳谈会、江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交易会,积极参加第四届“9+2”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等一系列重大经贸招商活动。引进合同资金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6个,有世界500强背景的企业落户江西新增6家,总数达到30家。引进省外资金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8个,比上年增加43个。九江、南昌出口加工区通过国家验收,赣州出口加工区获国家批准,江西成为中部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最多的省份。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江铜、萍矿、省地矿局等在国外获得一批资源开采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4.48亿美元,增长45%。国际交往进一步扩大,莱索托王国首相、刚果(金)总统特使等一批重要国宾来赣访问。国际友好城市新增8对,总数达到37对。

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补贴20.65亿元。粮食总产380.8亿斤,比上年增产1.5亿斤,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生猪、水产、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06个。“国土资源管理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扎实推进,全省新增耕地10万亩。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6家,达到15家,带动农户新增32.4万户。全省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663个。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整合资金16亿元,新增1万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硬化村组道路和入户便道1.96万公里,新增60万农户喝上了自来水,新增1万个自然村通电话、2000个行政村通网络宽带,新增16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全省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户户通电,农村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重点实施了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江铜30万吨铜冶炼、蓝恒达10万吨离子膜烧碱、金佳谷物18万吨优质大米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钢300万吨薄板、东元菱光液态显像镜头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江铜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新钢超200亿元。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重点扶持晶能光电LED材料与芯片、西林科新材料汽油抗爆剂等23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赛维LDK200兆瓦多晶硅片、新丰生物胶等一批项目形成部分生产能力。实施高新矿产经济工程,铜、钨、铅、锌、稀土等优势资源集聚度和产业延伸度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075.4亿元。工业园区稳健发展,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园区达到18个。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2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2亿元,比上年净增47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达到41.4%。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200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龙虎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获得成功,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超过7000万,其中接待入境旅游6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3.7亿元,增长18.6%。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9.8%。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先后建成景德镇至鹰潭、南康至大余2条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武吉高速公路;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向莆铁路、九江新港区一期等一批重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0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387公里。华能瑞金电厂开工建设;丰城电厂二期和黄金埠电厂各两台机组、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分宜电厂3号机组实现点火。全省统调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绿色生态江西建设扎实推进。先后实施保障城镇饮用水源安全的“5·31零点行动”、“12·31零点行动”;实施了鄱阳湖整治、重点道路复绿等专项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成7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4座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能力分别新增66万吨和1030吨;建成4座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实施火力发电厂脱硫改造,共有130多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投入运行。预计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双双下降,达到预期目标。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科教兴赣战略扎实推进。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重点实验室,选育出我省第一个超级稻新品种,景德镇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国家验收,钨与稀土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一批新的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相继设立,新增民营科技园9个。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73.7万;高等教育稳步推进、水平提升,井冈山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正式挂牌。人才强省战略取得新成效,新增本省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人才跨省流进流出比转变为1.15∶1,实现进大于出的突破。城乡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完成了6327个村卫生所、799个乡镇卫生院、41个县级综合医院、38个县中医院、68个县疾控机构、18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配备等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省97.7%的城市居民。以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和建军80周年为契机,隆重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完成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一批重大文化场馆建设。举办了在全国影响广泛的“红歌会”。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申办成功。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统计、审计、方志档案、社科研究、地质勘查、测绘、气象、防震减灾、拥军优属、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涉台事务、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会人道援助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成绩。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安全生产、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国家安全工作扎实开展,公共安全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政府依法行政、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2003年至2007年,是本届政府履行职责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战胜了非典疫情、九江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困难,在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基础上,向“十一五”更高目标迈进。全省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245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469亿元,增长1.2倍;财政总收入由234.5亿元增加到664.6亿元,增长1.8倍。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由10.9亿美元增加到31亿美元,增长1.9倍;进出口总额由17亿美元增加到94.8亿美元,增长4.6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666公里增加到2206公里,增长2.3倍。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由99万人次增加到307万人次,增长2.1倍。统调电力装机由574万千瓦增加到1022万千瓦,增长0.8倍。在校大学生由26.6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增长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36元上升到11222元,增加48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34元上升到4098元,增加1764元。

有形的变化是显著的,无形的变化更为深刻。在省委的领导下,五年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崛起主旋律,以崛起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促崛起的生动局面;五年来,全省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五化”、建设“三个江西”,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西省情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五年来,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形成了发展的内源活力和外源动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态势;五年来,全省上下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诚信为本,注重效率,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环境品牌为越来越多海内外投资创业者所看好,投资集聚效应正在凸显;五年来,全省上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省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这一切,既为我们实现崛起新跨越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更加充满信心!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结果,也是与历届政府打下的扎实基础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社会团体和中央驻赣单位,向驻赣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规模还不大,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还不强,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机制体制障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还很艰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节能降耗减排面临新的考验;农业基础地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增收难度大;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和要求

2008年到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五年,也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要时期。围绕经济规模要大、发展水平要高、生态环境要优、社会要和谐、人民生活要好、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的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到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总量和人均水平均比2007年增长1倍。财政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比2007年增长1.3倍。投资规模达到7500亿元,比2007年增长1 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00亿元,比2007年增长1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经济“软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制体制。对外开放规模进一步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领域更加拓宽,到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4倍;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0亿美元;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达到1334亿元。以建立重大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开拓市场为目标,“走出去”战略取得更大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节能降耗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五年下降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非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80%。森林生态质量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地表水国控、省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达到80%以上。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到2012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3500公里,铁路营业总里程力争超过3500公里。着手启动南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完成九江新港区

二、三期工程,形成7000万吨的吞吐能力,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标箱。基本完成昌北机场改造工程。争取启动彭泽核电站、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全省统调电力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

社会事业发展达到新水平。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到2012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6%,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张网”更加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全省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城镇家庭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积极举办好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依法行政能力增强。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应急处置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就业岗位持续增加,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50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640万。城乡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困难群众、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基本覆盖。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00元和6200元,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省委的领导下,政府工作将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恪守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紧紧依靠全省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负重奋进,努力在构筑江西崛起的大格局上有更大作为,在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产业上有更大作为,在创新充满活力的大机制上有更大作为,在拓展更高水平的大开放上有更大作为,在优化投资创业的大环境上有更大作为,全面完成新阶段的各项任务。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推进“六个发展”:

——突出中央对中部崛起的战略定位,推进跨越发展。按照中央对中部地区“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优势,打造特色,合理布局,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加快崛起。

——突出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创新发展。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全民创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促进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海内外产业转移,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突出科技创新,增强综合竞争力,推进集约发展。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资源、资产更多地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和园区集中,切实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新模式。

——突出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筑支撑崛起的基础设施大格局。牢固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后劲、最大的品牌”的意识,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使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突出改善民生、造福群众,推进和谐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求,知民情、察民意、解民难,突出重点,坚持不懈推进民生工程,每年为人民群众办好一批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2008年的工作要求和重点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动城乡和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围绕江西崛起、富民兴赣,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上述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增长12%,出口增长2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7%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在具体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执政为民,创造条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60件实事。

一是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来抓。着力办好5件实事:用于支持全民创业的小额贷款增加50%,争取今年达到15亿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人数达到40万;确保有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对1.4万名城乡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3500个;完成84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其中面向省内工业园区培训32万人。力争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4050”人员就业3.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8万人。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办好7件实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510万,增长10%以上;提高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增加105元;省财政新增安排2亿元,资助农垦企业正式务农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试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抗风险能力;切实抓好建设工程劳保费统一提取和管理工作,增强建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统筹能力;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力争参保人数达到260万,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达到50万;扩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争取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达到6万。

三是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着力办好12件实事:农村低保人数由100万扩大到150万,财政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5元;城市低保对象财政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10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人数增加4.3万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80%以上;省财政安排1亿元,为农村低保户和分散供养五保户住房维护、改造提供补助;完善城乡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对因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能力;提高国有“农林水”困难企事业单位中未参加养老保险、且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职工生活补助标准;城镇大集体困难企业中未参加养老保险、且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职工,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助;省财政增加安排1亿元,为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及增加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生活补助;对符合政策规定、并经确认为扶助对象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夫妻,每人每年发给600元奖励扶助金;新建一批儿童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改善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生活条件;安排1亿元彩票公益金,改善农村敬老院和城市福利院、光荣院设施;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江西革命老区爱心基金会”、“江西鑫河关爱慈善基金会”等慈善资金的作用,重点对革命老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医治实施救助,对留守儿童上学、生活给予帮助。

四是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着力办好11件实事: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参保居民达到638万人,低保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等符合政策条件的群众100%参保,所需资金由财政全额承担;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争取参保人数达到410万,省财政增加安排6500万元资助国有及国有控股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增加到80元,参合农民住院一次报账率达到90%;照顾农村计划生育户,独女和二女结扎户家庭成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承担费用由财政负担;推进城乡医疗救助,救助资金使用率力争提高到80%,新增的50万名农村低保对象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对儿童一类疫苗全部实行免费接种;向城市居民免费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7000万元;整顿医疗和药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坚决查处虚高药价,保障药品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1-6级残疾军人和在乡红军老战士医疗保险资金统筹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8000元;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建设,提高基层药品快速检测能力;推进残疾人康复工程,为2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2万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药物医疗救助,为6万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为1000名贫困肢残人装配假肢,让残疾人切实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五是继续推进济困助学。着力办好9件实事:全省城乡57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继续免除学杂费,今年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比照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的标准,对20万名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个人进行补助;为34.5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家庭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小学生每人每年补助5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补助750元;为7.3万名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政府助学金,每人每年800元;为38.3万名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为15.6万名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为本省1.6万名考入大学的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政府助学金,每人一次性补助5000元;省财政新增安排1亿元资金,对山区、库区、湖区等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省财政增加3亿元,专项补助县(市、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切实享受到教育公平的阳光。

六是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构建高、中、低相结合的住房价格体系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微利商品房、普通商品房相配套的住房供应体系。着力办好3件实事:扩大廉租住房保障面,实现县城人均住房6平方米以下低保家庭和设区市中心城区7平方米以下低保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力争新增廉租住房20万平方米以上;继续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争设区市中心城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62万平方米,受益家庭2.3万户以上;在依法依规、既防止不作为更防止乱作为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探索微利商品房的建设、供应办法,努力提高其他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能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党的十七大确定的“住有所居”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真正受益。

七是继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办好4件实事:整村推进18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扶贫,覆盖贫困人口43万;移民搬迁扶贫扩大到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完成5万人搬迁;安排2050万元贴息资金专项支持扶贫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筹集资金5000万元以上,支持少数民族乡村硬化乡村公路、新建民族学校、改造危房等项目建设。

八是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办好9件实事:省财政增加安排1000万元用于提高农村离任老村支书、老村主任生活补助;再解决好12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2万户;开通4639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接通4000个行政村的网络宽带,新增1万个自然村通电话;省财政安排1.2亿元用于农民和农村学生免费看电影、看演出,开展文化活动;省财政新增3000万元为基层群众建设体育健身场所;调控好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商品的价格,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防止大米、肉类、禽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过快上涨;安排2000万元用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抽验和检验,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真正让人民群众饮食放心、用药安全。

各位代表,为保证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省新增财力将继续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事业倾斜。今年省财政再新增50亿元,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增强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的能力。实行民生工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行政领导负责制,确保民生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省财政新增2.9亿元,用于支持“三农”工作。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今年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380亿斤以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继续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力争新增耕地1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400万亩以上。推进赣抚平原等12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建廖坊灌区,启动中型灌区建设,加快农村泵站更新改造,力争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进一步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抓好1-5万亩圩堤的整治,全面完成赣抚大堤除险加固任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省财政增加4500万元、总量达到1亿元,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多的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省里重点抓好1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和10个配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设区市重点抓好10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和100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县(市、区)重点抓好1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力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提高15%。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品质。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有机食品。围绕“发展新产业、形成新机制、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好班子”工作目标,把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好乡村道路交通、饮水安全、沼气能源、环境卫生、上学就医、文化娱乐等问题,切实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省整合资金16亿元,再选择9000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围绕优化结构、壮大规模、提高水平、增强后劲,继续推进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高新矿产经济工程,切实提高产业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抓好重点骨干企业裂变扩张。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争创名牌产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培育壮大重点企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新增3个,总数达到10个,其中超100亿元的新增1个,总数达到7个;萍钢、江铃、九江石化争取超200亿元,新钢超250亿元,江铜超550亿元。抓好重点园区做优做特。加快推进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余经济技术开发区、萍乡经济开发区、上饶经济开发区、贵溪工业园、江铃股份小蓝汽车工业园、樟树及新干盐化工基地等重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达到20个,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突破500亿元。抓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强做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显示、精密制造、新型材料、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突出抓好以江铜为核心的铜产业、以新钢萍钢为核心的钢铁产业、以赛维LDK为核心的光伏产业的发展,力争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150亿元、750亿元和200亿元。抓好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集聚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开工建设江铜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南昌中兴通讯3G手机及GPS导航仪、赣州江钨2800万支钍钨丝部件、九江星火化工扩产10万吨有机硅、上饶凤凰光学2.2亿套数码工作台、抚州汇源5万吨果汁加工、吉安先歌40万套音响设备、九江龙达33万吨差别化纤维、鄱阳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重大项目;续建新余赛维LDK1.5万吨硅料、新钢300万吨薄板、赣州王氏港建无绳电话及车载电子产品、江铃汽车无极变速箱、萍乡浩致动漫衍生品制造、宜春业宏6000台数控机床、景德镇龙盛草甘磷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南昌晶能光电发光二极管、东元菱光液态显像镜头、罗伊尔150艘游艇、台湾光宝高端变压器、婺源州际科技微磁传感芯片、宜春仁和健心胶囊、靖安天合新材料3000吨硬质合金、余江世纪阳光2.5亿只节能灯、九江通洲船业18万吨造船、景德镇华意1500万台冰箱压缩机、吉安红板1080万平方英尺高密度多层线路板等重大项目。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减排。省财政增加6000万元,总量达到8000万元,用于支持节能降耗减排。着重抓好冶金、电力、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上大压小”,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积极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年”活动。今年力争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打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陶瓷特色游、乡村民俗游、度假休闲游。加强点线面结合,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推进跨省、跨市旅游区域合作,放大旅游市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游、购、娱、食、住、行配套功能,提高旅游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精心办好2008·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明月山月亮文化旅游节、婺源生态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特色旅游文化活动。力争全年接待旅游人次增长14%,旅游总收入增长17%。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做大资本市场“江西板块”,促进金融文明与工业文明融合。加快组建江西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江西发展银行、安康人寿保险公司、江西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推进国盛证券、江信国际、江南证券、瑞奇期货增资扩股;抓好南康虔商村镇银行筹建开业。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保险机构进驻江西,争取大新银行、渣打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来赣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继续做好赣锋锂业、煌上煌食品、汇仁医药、庐山旅游、三川水表、天施康药业、远泉实业、三清山旅游集团等企业的上市工作,争取5家企业年内上市。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等有利条件,合理分工,创造特色,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重点推进昌北国际机场航空货运中心、九江港区物流中心、向塘铁路物流中心、赣州铁路物流中心、南昌深圳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培植一批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继续实施繁荣农村市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点建设和改造30个配送中心,力争全年对农家店的配送商品增加20%。办好2008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第39届樟树药交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大力发展信息和中介服务业,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密切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发挥科技对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重点推进铜材料及制品、汽车、民用航空、发光材料及制品等11个领域的技术攻关。选择100家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62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促进自主创新。在电子、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领域引进30项重大产业化技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省财政再整合2亿元资金,集中力量扶持30个省级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选择100项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进行重点推广。抓好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一批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瑶湖科技城建设;改善工业园、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的孵化条件,培育和促进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引进和使用一批科技经营型和经营科技型人才,发挥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繁荣、文明、整洁、优美、可持续和创建园林城、生态城、花园城的总体要求,高起点、高水平搞好城镇规划。重点抓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城市空间景观规划、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和重点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科学规划的决策机制,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集思广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重要规划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咨询论证,多方案比选。强化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抓好城乡规划效能监察。规划一经确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积极有序引导人口合理流动,提高中心城镇承载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集中。今年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1%。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经济困难县增强发展能力。省财政继续安排4亿元发展奖励资金,对税收增幅高、增量大的市县给予奖励。力争今年财政总收入超2亿元的县(市、区)达到80个,其中超5亿元的达到30个,超10亿元的达到10个。大力支持省会南昌加快推进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建设,支持其他设区市完善功能配套,壮大特色产业,切实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力和辐射力。以经济为纽带,以交通干线为主轴,积极有序推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沿京九线、浙赣线城市带的发展,积极推进昌九工业走廊等经济带的建设。大力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对城市经营性用地坚决实行“招拍挂”制度,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抓好城市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经营管理,促进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三)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增强机制体制活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力引进海内外有产品、有技术的实业、实力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改造、裂变扩张,促进企业机制转换和产业升级。在巩固完善年薪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增量资产奖励股权、股票期权激励等实施办法。完成江铜股份、江中股份、长力股份增资扩股,支持江铜整体上市。抓好新钢、南钢等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完成九江化工、萍乡铝厂等资不抵债企业的破产重组。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工的安置方案要同改革方案一同研究、一同制定、一同实施。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实施好国有农场以“两田制”为主要内容的税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林权证抵押贷款、采伐指标落实到户、森林火灾保险等配套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的长效机制。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完善“省直管县”改革,在所有乡镇实行“乡财县代管”,并开展“村账乡代理”试点。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在新农村建设、支持高新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整合、归集资金办大事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推进地方银行资源整合,鼓励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资本并购和业务合作。发挥政府性资产投资公司的作用,推进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对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拟上市公司等进行开发性、基础性、引导性投入。

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以产业对接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沿海地区、浙闽粤地区以及重点民营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公司的产业对接。积极推进赣粤产业对接走廊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变被动承接为主动对接。突出重大项目带动,力求在引进产业层次高、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大、延伸配套好的大项目上取得突破。精心组织好第六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香港经贸洽谈会、第二届赣商大会以及东南亚、日韩等境内外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着力构建外贸出口长效稳定增长机制。贯彻执行好国家贸易出口产业政策,加强出口产品市场准入能力建设。鼓励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轻纺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南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全省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江铜、萍矿、省地矿局等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到境外开发利用煤炭、矿产等战略性资源;推进“阿尔及利亚(中国)江铃经贸合作区”和多哥农业示范中心建设;鼓励汪氏蜂蜜集团等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扩大对外工程承包规模,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切实抓好南昌、九江、赣州出口加工区的封关运行,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发展海铁空联运,完善电子口岸,提高通关效率。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推动非公经济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和领域;鼓励、支持和推动非公经济进入城镇供水、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领域;鼓励、支持和推动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和推动非公有资本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消除一切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合作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进一步搭建好“百姓创家业”平台,把就业与创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大小额贷款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各种有创业愿望的人群自主创业,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全面发展。力争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65%以上,提供的税收占53%以上,就业人数占50%以上。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开工建设鹰潭至瑞金、石城至吉安、九江至瑞昌、隘岭至瑞金、上饶至武夷山等5条高速公路,续建瑞金至赣州、萍乡至洪口界、景德镇绕城3条高速公路。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县到乡公路3400公里。开工建设赣韶铁路、衡茶吉铁路,续建昌九城际铁路、南昌铁路枢纽西环线、向莆铁路江西段,建成铜九铁路,全年新增铁路里程88公里。加快推进昌北机场扩建工程,争取完成赣州机场迁建通航,力争开工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推进景德镇机场改扩建和上饶三清山机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续建九江新港区一期工程,扩建南昌、樟树等一批骨干港口。通过“上大压小”,新建新昌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贵溪电厂1台60万千瓦机组、华能井冈山电厂1台60万千瓦机组;建成华能瑞金电厂2台35万千瓦机组;全面建成超高压50万伏输变电“八站十线”工程。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期主管网工程,续建川气东送工程。抓好鄱阳湖二期防洪第五个单项和山口岩、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省教育发展大厦,续建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省艺术中心、南昌大学一附院急诊创伤中心大楼,完成省儿童医院门诊大楼扩建、省方志馆等社会事业项目。

大力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工程,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科学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大鄱阳湖、“五河”源头、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做到“七个不准”:不准在江河源头核心保护区开办任何有污染的企业,不准在城镇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有任何污水排放口,不准在城市主要生活区设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废水和高分贝噪音的项目,不准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开山采石采矿,不准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建设有碍景观的项目和建筑,不准在林区砍伐天然阔叶林,不准向鄱阳湖及主要大面积水体排放污水。科学划定、合理布局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切实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组织开展全省污染源普查;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污水达标排放、“五河”源头保护区污染物零排放、设区市中心城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处理等“七项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精心实施好矿山和道路沿线山体复绿、城镇饮用水源保护、水和空气质量达标升级等“十大生态环境工程”。在赣州、宜春、萍乡、鹰潭、景德镇等城市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场。抓好九江出口加工区、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10个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推进3个生态市、11个生态示范县和2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支持萍乡成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继续推进“山江湖”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万亩。全省完成植树造林300万亩以上。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对“五河”源头和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成绩显著的县给予奖励;安排4000万元,对污水处理达标的地区给予奖励。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8元。建立健全污染减排考核制,对考核不达标的地区和园区实行区域限批,考核不达标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停产停业直至关闭。坚决实行生态环境绩效评价制、环境事故领导问责制和评先创优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今年主要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保持在78%左右,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3万吨。

(五)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优先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巩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把改善教学条件与整合资源、优化教育布局结合起来,安排3.23亿元改造中小学校舍;安排2.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对184所农村初中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新增2亿元财政专款支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适应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变化,合理调整学校网点布局,既避免资源浪费,又满足不同片区孩子上学需求;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新增3000万元,对盲、聋、哑等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补助。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今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3.2个百分点,达到67.2%。以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推进“订单式”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今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人数力争达到30万人。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争创名校、名科、名师,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重点抓好南昌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支持井冈山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积极化解高校债务。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着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和谐文化和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实施文艺繁荣工程,精心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文艺精品。继续举办好中国“红歌会”,唱响江西红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内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免费开放;建设一批直接面向群众的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集中力量规划建设江西文化产业园,支持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做强做大,创建演艺集团,鼓励发展创意、文博、会展、网络文化等新型文化产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发挥江西人才优势,积极发展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典籍整理和文史研究工作。继续抓好三清山“申遗”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卫生、体育和人口工作,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改善县、乡、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条件,省财政安排2.4亿元给予重点支持。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争取全省78个县级疾控机构疾病检验能力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大力扶持中医药发展,实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工程。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对医疗服务行业的监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综合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关心老龄、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全力支持、积极备战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全运会,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煤矿、烟花爆竹、交通、化工、建筑施工、大型娱乐场所、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督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依法整顿直至关闭。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坚决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不安定因素。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国家安全、民兵预备役、“双拥”、国防动员和民族宗教工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和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组织好新一届居委会、村委会换届选举。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坚持权力与责任的统一,有权必有责,进一步落实行政问责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政府参事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断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支持司法机关依法办案。以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涉及民生的重要政策的制定和有关发展的重大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政府的决策和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创新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实绩来检验行政效能,以群众满意、基层满意来检验政府工作的效果,以依法办事、及时办事、办成事的事实来检验政府工作的效率。切实提高“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的办事水平。加快建立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高效快捷、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设置,转变政府职能。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完善部门联席会、专题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制度。把方便留给基层、留给群众。突出“四个围绕”、做好“四个主动服务”:围绕中心工作抓服务,围绕市县抓服务,围绕重点、难点、薄弱点抓服务,围绕工作实效抓服务;做到在争取重大政策上主动服务,在争取重大项目上主动服务,在争取重大资金的落实上主动服务,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上主动服务。

切实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勤政廉政。政府工作人员尽管岗位不同、职务不同,都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以江西崛起为使命,以富民兴赣为己任,以服务地方发展、造福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和价值追求,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尽职尽责。加强理论学习和现代知识学习,切实提高对中央方针政策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提高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本领。强化公仆意识、忧患意识、节俭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做到知实情、谋实招、重实干、求实效;力戒小进则满、无所作为,力戒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评价,让人民满意。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致力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省政府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做到廉洁自律,严格管好自己的亲属,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凡是有碍公平、公正和廉洁的事,坚决做到不插手、不打招呼、不写条子,自觉接受全省人民群众的监督。每一位公务员都要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全心全意为民,克己奉公从政,努力把政府建设成团结开拓、求真务实、亲民为民、勤政廉政的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促进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要历史时期,目标宏伟,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江西崛起、富民兴赣的宏伟大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第9篇: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江西省卫生厅 江西省民政厅 江西省财政厅

赣残联字〔2011〕40号

关于印发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

康复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残联、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

为全省城乡15万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是省政府2011年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为保证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江西省2011年民生工程安排,省残联、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江西省卫生厅

江西省民政厅

江西省财政厅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

项目实施方案

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难问题,2011年省政府继续将残疾人康复项目列入民生工程,并在认真总结前三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了项目的部分内容,提高了经费补助标准,扩大了残疾人的受益面。为保证项目顺利、高效、公正的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民生工程安排意见的通知》(赣府发[2011]4号)文件精神和《江西省民生工程手册(2011年度)》安排,2011年为全省城乡15万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其中为2万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为300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为12.2万名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评估和建档,为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1000名肢体缺失者免费安装假肢,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500名,配发轮椅2500辆,扶持一批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二、经费标准

2011年省政府安排3000万元专项用于残疾人康复救助与服务。各地财政按《江西省民生工程手册(2011年度)》经费配套要求落实配套经费。省财政补助具体标准如下:

1、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每人每年补助450元。

2、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补助,聋儿(助听器)、脑瘫、孤独症儿童每名儿童平均补助14000元。

3、康复需求评估和建档每人补助25元。

4、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每例补助1300元。

5、贫困肢体残疾缺肢者安装大、小腿假肢,平均每条补助4000元,其中:大腿每条5500元、小腿每条2500元。

6、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补助每人816元。其中:培训费用800元、教材费16元。

7、轮椅配发每台补助800元。

8、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扶持,每个补助5—8万元;机构人员培训每人补助1000元。

三、组织管理

成立省、市、县级人民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成员单位由残联、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各级残联。

四、职责分工

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省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下达任务指标,核拨省级项目补助经费;督促指导项目的实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

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级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实施方案,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以及做好项目实施的相关组织协调与督促检查工作。

五、措施与要求

1、建立目标责任制。为使我省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真正落到实处,确保15万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与服务,各级残联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建立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

2、做好救助对象的摸底筛查和资格审核工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救助对象必须是贫困残疾人,各级残联组织要切实做好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的摸底调查与评估工作,尽可能使那些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原则上各类残疾人救助对象只能享受一次补助经费,不得重复享受项目救助,要把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贫困残疾人身上。

3、建立激励机制。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终结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对项目执行得好以及做出突出成绩的市、县予以表彰。

4、严格项目经费管理。各级财政、残联要严格按照项目经费管理规定,组织管好、用好项目经费(器材),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要建立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使用项目补助经费,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为残疾人造福。

5、做好项目的月报、年报与总结工作。根据省政府民生工程督查办的要求,各设区市应于每月10日前上报本市所辖县(市、区)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详见附表),并于12月10日前汇总全年数据,认真做好项目的总结上报工作。

6、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各级残联要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宣传受助残疾人的典型事例,争取党委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与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六、统计与录入

省残联在江西残联网站“办公系统”专设了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数据录入系统,请各地登陆江西残联网站(网址:www.daodoc.com)进行统计、录入与上报工作。在网上录入同时做好纸质审核登记、文档资料的归档整理及汇总上报工作。

附: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办法

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

康复项目实施办法

为规范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实施工作,细化和分解项目任务。根据《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度继续为全省城乡20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药品救助(各设区市救助任务见分配表)。其中省级财政补助每人每年450元,主要用于精神病患者基本用药费补助和病员筛查以及建档立卡等工作。

(二)对象

经精神病院专科医生确诊确需服用药物且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自愿申请接受救助的全省城乡贫困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登记在册且持有残疾人证的贫困精神病患者予以优先救助。

(三)要求

1、各市、县级残联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认真协调相关部门,根据本级承担的救助任务开展病员筛查工作,依靠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具有精神病诊治资质的医疗机构承担精神病人诊断、药物治疗工作。

2、建立救助对象领药和就诊档案,定期对精神病患者(监护人)发放药品,确保每个救助对象直接受益。药物品种一般范围为:氯丙嗪、奋乃静、泰尔登、氯氮平、舒必利、氟哌啶醇、三氟氯嗪、五氟利多、氟奋乃静癸酸酯(针剂)、阿米替林、氯丙咪嗪、麦普替林、多虑平、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安坦、安定、佳静安定、乐安定、氯硝安定、心得安、果导等23种药品。医疗机构要建立救助对象门诊病历,监测和处理不良反应。

3、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适时将民生工程专项经费下拨至各设区市和省财政直管县,各设区市根据非财政直管县(市、区)承担的任务及时转拨任务补助经费。

4、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一)任务目标

2011年为300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其中为150名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和提供言语康复训练,为100名脑瘫儿童和50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二)资助对象和条件

——户籍在本省常住、有康复需求与康复愿望的贫困听力语言、脑瘫和孤独症残疾儿童。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残疾儿童优先资助。 ——聋儿年龄不超过6周岁,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脑瘫儿童年龄不超过3周岁,重点为0-2岁年龄段;孤独症儿童年龄为3-6岁。

——经卫生部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诊,且诊断明确、生命体征稳定、家庭成员配合、有康复潜力。

(三)经费补助标准及内容

——聋儿助听器和言语康复训练。省级财政为每名聋儿补助16000元。其中6000元为救助聋儿提供两台全数字助听器及其配套服务,1万元为救助聋儿提供康复训练补助。康复训练经费补助内容包括: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康复教材、家长培训、食宿等项费用。

——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省级财政为每名脑瘫儿童提供10000元的康复训练补助经费。康复训练经费补助内容包括:救助对象康复训练费、家长培训费、家庭指导费、康复档案及教材等费用。

——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省级财政为每名孤独症儿童提供16000元的康复训练补助经费。康复训练经费补助内容包括:救助对象康复训练费、康复效果评估费、训练教材和康复档案费、家长培训费、食宿及家庭指导等费用。

(四)组织管理与项目实施

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及经费管理与评估验收等工作,按照省残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的通知》(赣残联字【2009】145号)要求执行。聋儿助听器的采购与配套服务工作由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承担。

(五)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残联要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相关项目实施方案,协调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在受助对象的筛选,资金使用和助听器配发工作中不发生违规现象。要建立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规范管理、专款专用。项目执行机构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和受助对象档案,严格按方案规定使用资金,不得弄虚作假,违规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3、加强督查,确保质量。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将根据省政府民生工程的实施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不定期进行项目执行中的阶段性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项目的质量。

4、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三、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为全省城乡12.2万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各设区市开展社区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任务见分配表)。 ——省级财政补助评估与建档经费标准每人25元。

(二)对象

全省范围内有康复需求与康复愿望的社区残疾人。

(三)组织与实施

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项目由各县(市、区)残联统一组织实施,具体的评估建档工作由社区康复协调员和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承担。

(四)要求

1、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各市、县级残联要认真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摸底调查工作,组织社区康复指导员和社区康复协调员及专职委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摸清底数。

2、功能评估,提供训练与服务。对筛选的康复训练对象进行功能评估和康复需求评估,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做好康复训练档案的记录。

3、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四、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度为全省城乡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由各县(市、区)残联负责病员的筛查,并提出申请。

——手术经费由省级财政统一安排,每例1300元,主要用于手术耗材、专家补贴、病员筛查、建档立卡、手术保险以及保障复明17号手术车的正常运转等工作。

(二)对象

——自愿申请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救助并自愿接受意外事故和意外手术效果的全省城乡贫困白内障患者。

——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生活来源及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对象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者,给予优先手术救助。

(三)要求

1、各市、县级残联要按照全省“光明·微笑”工程整体部署,根据“十二五”年度任务数,认真做好病员的筛查工作,协调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由眼科专家组成的病员筛查医疗小组承担筛查任务,确保完成病员筛查和组织输送工作。

2、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要认真做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2011年民生工程白内障复明手术工作方案,与各地衔接好白内障患者的筛查与输送工作,做好白内障手术耗材的采购和手术专家的选配工作,保质保量完成2000例手术任务。同时还要建立规范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档案、随访与复查、资料统计、建档立卡及数据报送工作。

3、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五、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度为全省100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大、小腿假肢各500条。(各设区市救助贫困肢残人安装假肢任务见分配表)

——省级经费补助标准为小腿假肢每条2500元、大腿假肢每条5500元,主要用于假肢安装、组织协调、病员筛查、建档立卡等工作。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省下达的任务数中追加经费提高安装假肢的补助标准,也可以按照省级经费标准增加救助对象的数量。

(二)对象

全省城乡贫困肢体缺失者且身体条件符合假肢安装要求。首次接受救助者、处于学习或劳动年龄段的肢体缺失者优先。

(三)要求

1、各市、县级残联要根据本级承担的任务数切实做好救助对象的筛查与摸底工作,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救助对象资格进行审核把关,积极配合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认真做好救助对象的组织、筛查工作。

2、2011年假肢安装项目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由省残疾人假肢矫形技术中心承担安装任务,有条件的市级假肢装配站可适当承担部分小腿假肢安装任务。各中心(站)要切实做好假肢安装的组织实施工作,规范项目经费管理,保证假肢装配质量,做好救助对象的随访与服务工作,确保受助者满意。

3、所有假肢装配必需的主要材料全部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统一采购配发,由省残疾人假肢矫形技术中心统一装配。所有装配的假肢必须免费保修一年,每条假肢的使用年限必须保证在两年以上。

4、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要认真做好假肢装配救助对象的资料统计、建档立卡以及数据报送工作。

5、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六、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全省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500名。(各设区市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任务见分配表)

——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省级财政补助经费每人816元。其中培训费用800元、教材费16元。

(二)培训对象

——各设区市残联康复科长,各县(市、区)残联分管理事长。

——各县(市、区)六类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专职技术人员。

——各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兼社区康复协调员。

(三)组织与实施

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工作由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对各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兼社区康复协调员采取分片方式进行集中培训,对各类专业技术指导机构人员采取分类方式进行集中培训。

(四)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今年对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是深度培训,为下一步各县(市、区)开展二级培训提供优良师资。各市、县级残联要充分认识做好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做好培训的组织工作。

2、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训效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严格按照《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培训教材》内容、课时等要求,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训质量与效果。

3、建立健全培训工作档案。对每期参训学员登记造册,建立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档案,包括:培训班通知、参训人员名单和基本情况以及试卷、考试成绩、培训内容、培训班总结、影像照片资料等。

4、做好数据录入和发证工作。各市、县级残联和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要按照《2011年江西省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认真做好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的选派、登记、录入、统计工作。

七、肢体残疾人配发轮椅项目

(一)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度为全省2500名下肢瘫痪的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

——省级经费补助标准为每台轮椅800元。主要用于组织协调、轮椅采购与安装、病员筛查、建档立卡等工作。

(二)对象

全省城乡贫困肢体缺失者且下肢瘫痪的残疾人。首次接受救助者、处于学习或劳动年龄段的下肢瘫痪者优先。

(三)要求

1、各市、县级残联要根据本级承担的任务数切实做好救助对象的筛查与摸底工作,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救助对象资格进行审核把关,积极配合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认真做好救助对象的组织、筛查、申报工作。

2、2011年轮椅配发项目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组织实施,2500辆轮椅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通过申请省政府采购办统一采购后,直接发放至县(市、区)残联,由各县级残联负责轮椅发放的组织实施工作。

3、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要认真做好轮椅救助对象的资料统计、建档立卡及数据报送工作。各市、县级残联要认真做好项目的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八、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项目

(一)扶持任务与经费标准

——2011年省财政扶持全省30—40个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主要用于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购置教学与康复训练设备、生活用具以及机构人员的培训等。

——补助标准为:聋儿语训康复机构5万元,脑瘫儿童康复机构6万元,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8万元,机构人员培训每人1000元。

(二)扶持对象与条件

本省境内已办理社团登记、达到同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标准、有一定数量康复对象的民办听力语言、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

(三)扶持办法

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项目由省残联统一组织实施,采取实物报销与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扶持。

——实物报销由省残联设定扶持的金额标准,将补助经费拨付至被扶持康复机构的主管残联,被扶持康复机构按省残联规定购买教学和康复训练设备以及生活用具后,到当地主管残联申请验收和拨付补助经费。具体扶持办法另行制定。

——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由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具体承担。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机构的康复、教学和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的上岗培训。

(四)要求

1、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要组织相关机构的专家认真制定出台江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和《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办法》,为扶持民办康复机构提供准入的依据。

2、各市、县级残联要认真做好民办康复机构的筛查与申报工作,严格按照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办法,对申报机构的资格进行审核把关,积极做好申报工作。

3、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要认真做好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制定培训方案,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确保培训质量。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培训人员的建档立卡、统计录入和汇总上报工作。

4、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将根据省政府民生工程督查办的要求,对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情况和扶持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

附表:

一、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分配表

二、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救助对象登记表

三、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登记表

四、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情况登记表

五、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基本情况登记表

六、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

七、2011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完成进度表(月报)

主题词:残疾人康复 民生工程 实施方案 2011年 通知 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2011年4月27日印发

共印300份

推荐第10篇:江西省法制办

江西省法制办:建议成立专案组查王林

针对“气功大师”王林被媒体披露的种种问题,江西省各部门已开始行动。昨天江西省省政府法制办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召开了工作协调会。

省政府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认为,相关部门可以成立专案组或调查组,对王林事件进行深入调查。省政府法制办将对此次调查进行指导、监督、推进、协调,绝不能让王林逍遥法外。“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王林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

在昨天的工作协调会上,相关各部门认为,根据媒体报道的王林的行为,其涉嫌“七宗罪”。

文/记者 肖欢欢

王林涉“七宗罪”

非法行医

近日,江西省卫生厅表示,已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调查“气功大师”王林一事,已就王林是否涉嫌非法行医着手调查。江西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王林没有注册执业资格,也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他也没有挂牌经营,公布举报电话后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苦主”和受害者,所以,是否非法行医在取证问题上面临一些困难。

重婚

知情者透露,王林的岳父是南昌市公安局人员,王林婚后生一男一女。而后,王林又找了一个更漂亮的女秘书,又生了一男一女,2008年生的女孩叫王天一,2010年生的男孩叫王天成。

诈骗

27岁时,王林因犯诈骗罪获刑7年。蹲了6年监狱后,王林又因骗管教越狱而加刑3年。据南昌监狱职工回忆,当年王林就是因诈骗罪入狱的。

有曾目睹过王林表演“变蛇”的王林的好友透露,很多人第一次看空盆取蛇都会感到很震惊。也有很多人问过王林,蛇是怎么变出来的。王林答,是靠意念,灵魂出窍,把蛇从野外抓了回来。但芦溪县警方昨天表示,目前未接到关于王林涉嫌诈骗方面的举报。

偷税

王林自称有二三十亿元的资产。但他在江西从未交过一分钱的税。王林的弟子邹勇表示,虽然王林获得了香港身份,但是萍乡芦溪和宜春,依然是王林的常住地。

“他发财主要是在宜春和萍乡,他涉嫌偷税罪。”邹勇说。

行贿

江西煤炭商人邹勇曾表示,自己经过王林介绍,认识了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两人看起来很熟。邹勇为感谢王林,给王林送了1740万的礼金和劳务费,并给他买了辆车。

赌博

1995年,王林摇身一变成了香港公民。他很快又以港商的身份回到芦溪投资。当时芦溪县最好的酒店芦溪宾馆,被其以低价收购。知情者透露,王林开地下赌庄,放高利贷,他放高利贷的利息虽说不超过一分二,但实际上达到了七分。

非法持有枪支

8月4日,芦溪县公安局出具的立案告知书称,王林因涉嫌非法持有枪支,被芦溪警方立案调查。

立案告知书下达日期为8月1日,告知书显示,芦溪县公安局认为“王林非法持有枪支案”符合立案条件,决定立案侦查,办案机关为芦溪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芦溪县警方证实,鉴于举报人提供的情况且有多人指证“王林非法持有枪支”,王林一案符合立案条件,已经进入侦查阶段。

据王林关门弟子邹勇透露,王林家中私藏枪支,曾外出打野鸬鹚。据称,王林持有的是一支5连发来复枪。2008年,王林携枪到宜丰县一个水库打野鸬鹚;2011年,曾有人目击王林在芦溪“王府”后院,持枪打鸟。

第11篇:江西省医学会

江西省医学会

检验医学等专科分会委员会组成名单

今年上半年,我会检验医学、风湿病学和眼科学专科分会进行了改选换届,民主推荐新一届委员会,并获江西省医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通讯)通过。委员会组成如下:

一、第八届检验医学分会名单

(2011年1月9日换届,副主委、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名誉主委:桂炳东 主 委:万本愿

副主委:万腊根 王小中 段 荣

常 委:万本愿 万腊根 王小中 甘雪华 孙 敬 邹学森

段 荣 胡建华 胡锦辉 徐友妹 徐江霞 都 莉 熊国亮

委 员:丁克文 万本愿 万腊根 方 红 王 刚 王小中

王占科 甘雪华 刘春棋 刘晓峰 孙 敬 吴义镇 张国强 李剑平李海林 苏子林 邱锡荣 邹学森 邹前芽 陈伟琦 姚海林 段 荣 胡 蓉 胡龙华 胡志坚 胡建华 胡锦辉 夏小明 夏洪娇 徐友妹 徐江霞 桂晓美 都 莉 钱 榕 崔江龙 谌秋华 谢 南 廖晚珍 熊国亮 黎 龙

秘 书: 熊国亮(兼)

二、第一届风湿病学专科分会

(2011年3月31日换届,副主委、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王友莲 副主委:陈钦开 涂卫平

常 委:王友莲 刘圣根 吴和平邹 峥 陈钦开 涂卫平委 员:王大江 王友莲 甘 江 伍 音 刘 炬 刘 鸿

刘圣根 刘秀娟 余国珍 吴和平张剑彬 肖黎明 邹 峥 邹亦平陈 莉 陈钦开 周 静 房向东 姚文敏 施春花 胡 燕 胡健康 赵 黾 赵风达 赵赛菊 徐承云 涂卫平郭迪斌 喻建平潘秋江

秘 书:施春花(兼)

二、第八届眼科学专科分会

(2011年6月13日换届,副主委、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谢晖

副主委:石 浔 何建中 周 琼 殷小龙

常 委:王 沛 付新元 宁财文 石 浔 刘绍云 何建中

汪昌运 周 琼 易敬林 贺雅琳 殷小龙 高昭辉 曾祥云 游志鹏 谢 晖 廖洪斐 裴重刚 委 员:万春泓 王 沛 邓跃华 付新元 叶 波 宁财文

石 浔 石安娜 刘 菲 刘其生 刘绍云 朱福婺 何建中 张愈延 杨志英 汪自文 汪昌运 肖俊华 陈超丽 周 琼 周文天 幸宜春 易敬林 欧阳君 金 涵 胡莉群 贺雅琳 钟文贤 徐国芬 殷小龙 贾洪亮 高昭辉 高桂平寇春黎 崔 华 梁建国 梁章海 喻 丽 曾 莉 曾祥云 游志鹏 董晓明 谢 晖 谢爱宏 廖洪斐 裴重刚

第12篇: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0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七)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紧紧围绕实现江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目标,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责任 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适应 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相统一。依法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政府参事和特邀监察员的意见,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推动政府职能 进一步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用实际行动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健全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使政府各项决策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汇聚 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智慧,精心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增强前瞻性、指导性。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改进作风强化服务。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加强公务员的学习、教育和培养,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大力倡导创新之风,创新发展思路,创 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建设创新型机关;大力倡导务实之风,知实情、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建设务实型机关。深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重点在项目引进、立项、报批、跟踪上搞好服务;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信息咨询、融资贷款、人才引进、政策扶 持上搞好服务;在打造宽松透明的市场环境、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上搞好服务;在全力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上搞好服务。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活力,努力让想创业、会创业、依法创业者干成事、创成业。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和省委、省纪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执行好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抓好政

2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在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公正透明交易平台,实行阳光操作、阳光 运行、阳光监督,预防腐败现象发生。严格规范公共财政支出,继续控制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及党政机关出国(境)经费支出。 各级政府领导要身体力行,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和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凡是有碍公平、公正和廉洁的事,坚决不插手,不干预,不打招呼,不写条子,一切依法依规办事,用实际行动当好廉洁自律的表率,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公仆。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为实现江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13篇:江西省医学会

江西省医学会

2010年度改选换届的专科分会委员会组成名单

2010年,我会围产医学专科分会等10个专科分会进行了改选换届,民主推荐新一届委员会,并获江西省医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批准。各委员会组成如下:

一、第六届围产医学专科分会

(2010年5月22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刘 淮

副主委:石玉发、傅 芬、谭 玮

常 委:习斌蓉 付 芬 石玉发 刘 淮 刘小萍 何 玲

李玉群 郑九生 黄亚玲 龚水萍 曾 怡 蒋 冰 谭 玮 谭布珍 潘凌云

委 员:习斌蓉 王小兰 付 芬 石玉发 伍桂香 刘 淮

刘小萍 刘湘萍 朱丽萍 汤 辉 何 玲 余 清 余立群 吴美玲 宋 燕 张 伟 李幼英 李玉群 李美芳 杨秋娟 肖素梅 肖菊英 陈 晓 陈伟涛 周景俭 罗 强 罗文群 郑九生 贺晓菊 夏平徐志安 黄四凤 黄亚玲 黄金狮 龚水萍 曾 怡 蒋 冰 韩文玲 雷 红 蔡庆华 谭 玮 谭布珍 潘凌云 秘 书:贺晓菊(兼)

二、第六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

(2010年6月4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名誉主委:万志刚 主 委:罗 军

副主委:李 云 冯 珍

常 委:冯 珍 卢 巍 朱美兰 余 航 宋玉春

李 云 陈南萍 罗 军 黄淑芬

委 员:王智泉 邓奕文 冯 珍 包 拓 卢 巍 甘心荣

龙 浩 伍小华 刘水生 刘进德 朱美兰 余 航 宋玉春 宋南昌 张倩平李 云 李 娟 邹伟东 陈南萍 罗 军 俞宏辉 查进新 胡 迎 胡 燕 唐卫东 袁 庆 常建洛 黄淑芬 彭炳龙 曾剑文 滕进忠

秘 书:朱美兰(兼)

三、第四届肝病学专科分会(2010年6月26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名誉主委:刘晶美 主 委:张吉翔

副主委:朱 萱 贾克东

常 委:于 强 刘敦菊 朱 萱 张吉翔 邹书兵 胡坚方

赵孟华 饶荣生 徐龙 贾克东 黄 缘 彭贵主 熊江琴

委 员:于 强 文 萍 王平王伟新 邓国防 邓亮忠

邓辉球 龙庆华 刘敦菊 孙水林 朱 萱 朱水山 江一平汤建华 吴 中 吴自锋 张吉翔 李林涛 邹书兵 陈川英 陈建勇 周观林 周智勇 胡坚方 胡建学 赵孟华 饶荣生 徐 龙 桂亚萍 贾克东 黄 缘 黄水根 彭贵主 温志立 舒雪保 谢志军 熊 英 熊 健 熊江琴 潘永平

秘 书:朱水山(兼)

四、第六届医学遗传学专科分会(2010年7月11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洪 葵

副主委:匡渤海 刘艳秋

常 委:王占科 刘 勇 刘艳秋 匡渤海 牟海燕 张万兴

杨 玉 洪 葵 栾树清

委 员:王占科 伍琼芳 刘 勇 刘艳秋 匡渤海 吕军华

牟海燕 张万兴 张小珍 李 凡 李 刚 杨 玉 周 洁 周红平岳 涛 金 萱 洪 葵 胡有生 栾树清 黄四风

秘 书:牟海燕(兼)

五、第七届胸心血管外科学专科分会(2010年11月6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刘季春

副主委:徐建军 陈 艰 明 腾 熊汉鹏

常 委:付洪帆 刘季春 匡裕康 江柏清 汤祖辉 许国安

吴起才 陈 艰 明 腾 唐燕华 徐建军 喻本桐 熊汉鹏

委 员:万志刚 马以光 孔关生 王一明 王学民 王学闽

邓天亮 付洪帆 刘季春 匡裕康 吉 灵 吕玉良 江柏清 汤祖辉 许国安 阴兵林 吴起才 李 丰 杜 强 邹 勇 陈 艰= 陈中书 陈胜家 明 腾 林予惺 柳阳春 唐燕华 徐建军 郭 华 高 华 黄 奕 龚 军 喻本桐 喻国平谢亨清 熊汉鹏 蔡其桂

秘 书:喻本桐(兼)

六、第六届呼吸病学专科分会(2010年11月11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名誉主委:余健民 主 委:张 伟

副主委:况九龙 李秋根 孙 坚

常 委:孙 坚 况九龙 张 伟 李秋根 肖祖克 陈中书

陈建建 陈颖兰 温桂兰 雷建平颜春松

委 员:万洁华 历风元 叶小群 刘良绮 刘惟优 孙 坚

江兴玉 许 萍 余晶晶 况九龙 宋宁燕 宋志锋 张 伟 李秋根 李韶今 杨蓉美 肖祖克 邹小凡 陈 强 陈中书 陈建建 陈颖兰 孟庆伟 欧阳海峰 罗 红 唐从发 栾 燕 殷瑞和 涂红婴 温桂兰

董利民 谢 文 雷建平颜春松

秘 书:温桂兰(兼)

七、第四届疼痛学专科分会(2010年11月13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张达颖

副主委:张学学 钟 军 张明生 廖平生 常 委:丁国友 余智华 张达颖 张学学 张明生 肖 实

钟 军 黄山虎 龚黎民 程良道 谢维炎 廖平生

魏 俊

委 员:丁国友 万以叶 王礼彬 王晓英 刘 华 刘小兵

刘志松 余智华 吴春根 张达颖 张学学 张明生 李 瑶 杨小敏 肖 实 邵 华 陈文慧 陈华敏 陈远伟 林国雄 罗佛全 郑艳萍 钟 军 钟水文 聂少平郭红飞 陶小三 曹春平黄山虎 龚国华 龚黎民 彭 洪 程良道 谢维炎 廖平生 魏 俊

秘 书:张学学(兼)

八、第六届结核病学专科分会(2010年11月19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雷建平副主委:邱林西 宗佩兰 温桂兰

常 委:万丽玲 邓国防 邓爱花 张齐龙 邱林西 陈中书

陈建建 宗佩兰 段凤英 胡群芳 钭方芳 涂红婴 温桂兰 雷建平潘永平

委 员:万丽玲 于 强 王梅兰 邓国防 邓爱花 龙燕春

刘 卫 刘惟优 孙文峰 江梅生 何旺瑞 吴自锋 吴慧涛 张 伟 张齐龙 张春蕾 张高萍 李林涛 杨蓉美 肖小灏 邱林西 陈 术 陈中书 陈建建 周弃粕 孟 旭 宗佩兰 易向军 段凤英 胡向东 胡群芳 赵旭光 钭方芳 凌志强 栾 燕 涂红婴 高纯清 黄 华 黄 钦 彭朝阳 曾 忠 温桂兰 谢秀峰 雷建平潘永平

秘 书:邓国防(兼)

九、第八届妇产科学专科分会(2010年12月12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黄欧平

副主委:刘丝荪 谭布珍

常 委:刘丝荪 杨心凤 汪利群 邹敏芸 袁巧玲 黄欧平

舒宽勇 谢晓英 熊员焕 蔡丽萍 谭布珍

委 员:王文华 王建中 刘 勍 刘丝荪 朱丽萍 汤 辉

余 靖 吴美玲 李美芳 李菊莲 杨心凤 杨秋娟 汪利群 汪晓刚 汪素莉 肖素梅 邵军晖 邹敏芸 陈 斌鹏 陈伟涛 陈丽华 周 静 周景俭 罗 强 胡丽琴 夏平袁巧玲 黄四凤 黄欧平龚水萍 舒宽勇 蒋 冰 蒋贵林 谢晓英 雷 红 熊员焕 蔡丽萍 谭布珍

秘 书:汪利群(兼)

十、第五届肾脏病学专科分会(2010年12月19日换届,常委、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委:李 赟

副主委:涂卫平陈钦开

常 委:尹金凤 王水华 刘秀娟 李 赟 陈钦开 罗香凤

赵纪生 涂卫平傅 睿

委 员:尹金凤 方卫东 王水华 王美鍳 王殿尹 刘秀娟

汤显湖 吴卫红 张 杰 张晓林 李 鹏 李 赟 李宇丹 李俊生 李晓宪 邱国萍 邹奕平邹茜萍陈钦开 陈清萍 周 群 周 静 罗香凤 范富文赵纪生 钟爱民 徐承云 涂卫平袁 峰 高新庐谌 辉 傅 睿 熊福水

秘 书:钟爱民(兼)

第14篇:江西省法院

江西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

联合颁布《关于敦促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

投案自首的联合通告》

江西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破获了一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摧毁了一批黑恶势力团伙,依法惩处了一批严重黑恶势力犯罪分子。但仍有一些犯罪后抱有侥幸心理企图逃脱罪责的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没有归案。近日,江西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根据国家法律和“宽严相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规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敦促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活动,促使负案在逃人员主动归案,并联合颁布了《关于敦促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联合通告》,主要内容包括:

1、凡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包括负案在逃和批捕、拘留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狱、拘留所、看守所、劳教场所脱逃的犯罪嫌疑人、罪犯、劳教人员,自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06年9月30日前,必须到当地司法机关、人民政府或本单位投案自首,争取从宽处理。

2、对在上述规定期限内主动投案自首的,司法机关将分别根据不同情况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罪当判处死刑的,一般可以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罪当从重的,可以不予从重,酌情从轻处罚;罪行较重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罪行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在逃服刑人员应当加刑的,可以减轻或免予加刑;服刑人员保外就医超期不归的,刑期应当延长的可不延长;在逃劳教人员和请假以及所外就医超期不归的,劳教期限应当延长的可不延长。

3、凡在上述规定期限内投案自首,并提供其他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的,或主动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犯罪在逃人员的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将根据其立功表现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依法减轻、免除处罚或给予适当奖励;已经判处的,依法可以给予减刑、假释;在逃劳动教养人员和请假以及所外就医超期不归的,可视情缩短劳教期限或提前解除劳动教养。

4、凡在上述规定期限内,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拒不投案自首,继续隐藏潜逃、销毁证据、转移赃款赃物或订立攻守同盟的,都将依法从严惩处。

5、凡掌握、了解涉黑涉恶犯罪情况的人都有义务向司法机关、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检举揭发,提供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线索。对于提供线索者,司法机关将严格保密,并依法对其予以保护;对有功人员,可给予适当奖励。对明知是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或明知其逃匿地点而不检举揭发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窝藏、包庇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的或者对执法人员和检举揭发者进行阻挠、威胁和行凶报复的,都将依法从严惩处。

(省高院 刑一庭)

第15篇: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鹿心社: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三个突破、八个提高”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1583.8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总额达到11020亿元,增长25.6%。财政总收入1645亿元,增长3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3.4亿元,增长3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7.7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92元,分别增长13%和19.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受宏观环境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2%,高于4%的调控目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强化。坚定不移实施工业三年强攻计划,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1亿元,增长19.1%;全部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8.4%,提高3.0个百分点。重大产业项目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87个,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8.8%。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568亿元,增长21.6%;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增加到5个,其中有色行业突破4000亿元,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总数达12家,江铜集团突破1000亿元。促进工业园区集约发展,全省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3万亿元,新增过百亿园区12个,总数达46个。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22位上升到第18位,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多年少有的好形势。粮食总产410.56亿斤,创历史新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新增耕地17.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水利建设力度加大,修复重点水毁工程1.1万余处,新增灌溉面积60多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10万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省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达2800家,47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直接带动370万农户户均增收2200元。

服务业加快发展。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59.4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98.2亿元,分别增长18%和17.4%。金融业健康发展,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22亿元,增长20.3%;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类业务余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9302亿元;企业直接融资237.5亿元;政策性保险保费收入5.56亿元。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全省旅游接待1.6亿人次,增长47.8%;旅游总收入1105.93亿元,增长35.2%。会展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成功举办了“泛珠会”、“赣台会”、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等大型展会。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取得新进展。

(二)加快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镇承载能力增强,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实施500万元以上城市建设项目1065个,新增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全省新增城镇人口80万,城镇化率达到45.7%。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改善,设区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5%,国家园林城市达到7个,11个设区市和28个县(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县域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40个,南昌县超45亿元。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有了新的改观。

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德兴至南昌、永修至武宁、瑞金至寻乌、上饶至武夷山、南昌至奉新、隘岭至瑞金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554公里,总里程3642公里。全省在建铁路里程1200公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竣工通航。景德镇500千伏洪源变电、贵溪电厂三期等一批电力项目建成投运。环鄱阳湖天然气管网建设基本完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工作有序推进,峡江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完成。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优势巩固提升。

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确定的405个重大项目已启动建设30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近5000亿元。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新增造林面积389万亩。全省81个县(市)新建配套污水处理管网1240公里,第二批30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建设。在3万个自然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成乡镇垃圾填埋场2350个。积极开展市、县、乡、村四级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生态镇40个、生态村9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扎实开展,20个工业园区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鄱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获得国家批复,“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等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全面清理了“五河”源头及其干流、鄱阳湖滨湖和东江源头污染企业。强化项目节能环保审查,严把“两高一资”项目准入关。投入1.35亿元对“五河”和东江源地区进行生态补偿试点,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补偿试点。实施了鄱阳湖南岸片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启动实施了“千万吨标煤工业节能工程”和“百千万企业节能行动”,拆除了112家企业落后设备。完成13台12.5万千瓦机组关闭工作。在南昌、新余、萍乡等市开展了低碳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6%,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在二级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1%,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3%,有效控制了氮氧化物排放。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成果不断巩固,省建工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基本完成,江中集团、江钨控股集团等改组改制有序推进。非工口七个系统1771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安置在职职工34.6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省1790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累计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项目1200个,4所公立医院开展了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启动了12所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完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稳步推进,3万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财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在13个县(市、区)推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点,所有设区市启动了公务卡改革;清理财政专户8846个,撤并率达51.2%,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得到加强。

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59亿美元,增长18.8%。实际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579亿元,增长33.8%。外贸出口增势强劲,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8.81亿美元,增长63.1%。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37.3%和17.6%。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实现营业额15.85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2.8亿美元,分别增长51.9%和31.5%。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并上线运行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开通了九江港至韩国仁川港直达始发货运班轮、上饶至宁波铁海联运“五定班列”,大幅加密了赣台航班,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新增国际友好城市5对。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全省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6393.2亿元、上缴税金941.13亿元,分别增长13.6%和33%。民间投资增长35.8%,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7.9%。全省私营企业总数达到19.4万户,个体工商户115.37万户,分别增长14.2%和15.2%。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程66件实事全面完成。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2.6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5.8%。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2.6亿元,扶持带动就业36.1万人次。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成,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医保政策标准全省统一。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2.6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启动了新一轮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完成深山区、库区、地

2 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50829人,8个民族乡群众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解决了220万农村居民和3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实现中央下达我省15.1%的目标,教育总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校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8.33%,普通本专科在校生82.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5.7万人。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增强,提高了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标准,对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行免费救治,启动了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覆盖县、乡、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计生工作实现“一升三降”目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英雄模范褒奖办法》。其他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法行政纳入市县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0件,出台省政府规章8件,完成了112件省政府规章以及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组织开展了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强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建成覆盖全省的网上审批系统,全年完成网上审批90多万项,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在全省开展了发展提升年活动,设立1.3万个监测点对各职能部门实行效能实时监测,深入开展“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效能建设取得新成效。行政监督不断强化。全省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暨统一电子监察平台开通运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力度加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7万多条,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得到提高。扎实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启动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站)共承接交易项目3.5万多项,成交金额1900多亿元,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透明。廉政建设力度加大。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决策部署,惩防体系不断完善,认真开展工程领域、公务用车、“小金库”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依纪依法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腐败案件。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赣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央驻赣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内外友好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全省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产业层次整体不高,发展不平衡,统筹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生产成本上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繁重。改善民生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强,执行能力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的工作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从不利因素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双重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我省经济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约束增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从有利条件看,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没有改变,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扩大开放。今年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省近几年3万多亿固定资产投入集聚的巨大能量

3 正加速释放,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培育发展新优势。总体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促和谐更好结合起来,增强发展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外贸出口力争增长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2%,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1%,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突出“核心是发展”,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要素集聚、经济带动、城市辐射、改革示范作用,鼓励支持南昌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经济规模,努力培育一批千亿产业集群、百亿企业方阵,着力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充分利用152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抓紧修编和完善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重点抓好沿江“十大产业工程”和“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努力使之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把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产业带紧密联系起来,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向南延伸连接吉泰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着力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其他设区市打造区域重要经济增长极,构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与长珠闽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加强与海西经济区、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区域的联系互动,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格局。

强化“特色是生态”,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围绕建设秀美江西,深化和拓展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235万亩以上。提高工业园区生态建设水平,全面开工建设第三批37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新增200个集镇、2万个自然村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工程,继续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抓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严把项目准入能评环评关,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着力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运行。

围绕“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抓紧出台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实施细则,建立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绩效考评体系,引导各地科学发展。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启动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力争林权、水权、碳汇、排污权等资源环境产权交易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示范区建设,支持共青城建设成为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有机统一的示范区,支持新余加快建设新能源科技示范城,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其他县(市、区)创建示范区。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延伸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绿色照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抓紧建立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完善用地用电、环评审批、银企合作、财税支持等政策措施。加大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着力抓好景德镇直升机、南昌航空城、上饶太阳能科技产品扩建、

4 吉安通讯终端和LED产品、宜春锂电新能源、萍乡高科技陶瓷,以及赣州钨和稀土、鹰潭铜、新余镍材料精深加工等14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推进有色、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江铜集团10万吨铜板带、江铃汽车30万台整车、九江千万吨油品质量提升和千万吨优质钢铁基地等200个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龙头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改造上市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过500亿元企业3家。大力支持中小微型企业成长,加快发展一批有独特竞争力的“专、优、特、精”中小微型企业。

着力打造特色工业园区。完善园区产业协作配套,促进园区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依托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2-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2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或配套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铜、有机硅、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组织具备条件的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扩区升级。切实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孵化、技术支持等服务,努力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着力提高工业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力争新增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

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实施好鄱阳湖科考、民用直升机、手机视频、纳米纤维等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10个生态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钨和稀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深入推进质量兴省战略,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三)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切实抓好农业发展。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410亿斤以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着力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认真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深入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建设160万亩高标准农田。继续抓好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五河”重点段治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300家,主要农产品深加工率达到33%。着力抓好5个国家级、3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赣西苗木花卉走廊,大力发展高产油茶、速生丰产林、森林旅游等林业经济。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选择8000个左右村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为基础的特色产业,力争60%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形成“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抓好村镇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村镇联动和村落连片整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创新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促进乡风文明。

加快推进城镇化。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全省城镇空间布局。以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为重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坚持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城相结合,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开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和文明城镇创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品位。继续抓好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放开省域内户口迁移政策,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村人口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实施扩权强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力争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50个。

(四)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重点抓好南昌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赣西万商红物流中心、赣中吉安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华东国际汽车综合贸易中心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力争当年完成投资80亿元。继续组织企业开展江西商品全国行活动,进一步拓展省外市场。支持景德镇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选择10个县(市、区)开展城镇新区商业建设试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农家店联合采购、统一配送试点,扩大农超对接和直供直销规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新型商业模式。完善鼓励消费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5 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做大金融规模,鼓励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赣设立分支机构、第二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低碳绿色产业、小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400亿元。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培育上市资源,支持省内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外上市融资。进一步扩大保险业的覆盖范围,支持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责任保险等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努力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重点推进全省红色旅游二期、上饶市旅游集散中心、明月山旅游基础设施二期、中信庐山西海启动区、武功山旅游综合开发、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大力支持龙虎山、景德镇、婺源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井冈山、鄱阳湖、黄岗山等申报世界遗产。深入发展红色旅游,推进中央苏区红色旅游整体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温泉度假旅游,支持婺源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推进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加快旅游区域横向联合。加强市场开发,着力打响“江西风景独好”形象品牌。力争旅游接待超过1.9亿人次,总收入超过1300亿元。

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坚持“分类指导、市场驱动、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技术服务。大力推进宽带互联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三网融合”等建设,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其他新兴服务业。

(五)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抓好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九景衢、岳阳至吉安等铁路,续建向莆、衡茶吉、杭南长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昌樟高速改扩建、昌九高速(通远段)改扩建、寻乌至全南、宜春至万载等6条高速公路,续建抚吉、厦坪至睦村等5个项目,建成吉安至莲花、奉新至铜鼓等6条高速公路,力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000公里。力争开工建设上饶三清山机场、改扩建赣州黄金机场和井冈山机场,续建宜春明月山机场。开工建设赣江永泰航电枢纽、南昌集装箱码头扩能等项目,续建南昌至湖口二级航道整治、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等项目。

抓好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华能安源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黄金埠电厂二期2台100万千瓦机组、抚州电厂2台100万千瓦机组、神华国华九江煤炭储备(中转)发电一体化、井冈山水电等项目;续建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上大压小”国电九江电厂、贵溪电厂各一台60万千瓦机组和一批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力争全省新增电力装机130万千瓦,统调电力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加快推进省天然气管网一期支线、二期工程和城市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力争管道天然气利用量达到10亿立方米。

抓好重点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峡江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争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尽早获得国家批复并开工建设,继续做好新余白梅水利枢纽工程、廖坊水利枢纽灌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巩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凤凰光学集团等股权多元化改革,推进江西钢铁集团重组,抓好非工口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的扫尾工作,积极开展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乡村医生补助和保障政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健全采伐管理、林权交易、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力争年底前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管理,创新税收征管和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继续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入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更加注重招商选资,突出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对接海内外产业转移,瞄准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产业招商。力争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亿美元,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

6 万元以上项目资金3000亿元。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着力扩大新兴市场,积极拓展东盟等自由贸易区市场,支持帮扶重点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支持上饶茶叶出口基地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优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外贸出口效益和水平。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力争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15%。加强开放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安全高效的口岸大通关体系建设,加快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建设,积极推进设立九江保税港区申报工作。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有创业愿望的各类人才发展实体经济,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更多投向实体经济。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促进符合产业政策的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减少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限制,为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指导和支持服务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保护非公经济合法权益,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七)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筹集财政性资金5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70件实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免费培训省内工业园区员工30万人,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亿元。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月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350元、170元和40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2640元和2160元。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继续实行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救治,全面实施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和重度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救治,为20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大力推进血防工程。设立省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一批新的妇女儿童民生项目。提高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始终不渝地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重大责任,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租住房“三房合

一、租售并举”,以公租住房为重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确保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1万套,力争30万套,建成18.22万套以上,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8万户。完善保障性住房资格认定制度,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通过不懈努力,切实履行好政府对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庄严承诺。

大力推进中央苏区振兴和扶贫开发。争取国家出台支持中央苏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加快编制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对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省财政新增安排3亿元,统筹相关扶贫资金,连续10年支持中央苏区县和连片特困县发展,力争2-3年内取得明显进展。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连片特困地区25个县的扶贫攻坚,扶持34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组织好省直单位定点扶贫,积极开展行业扶贫,鼓励支持社会扶贫。继续做好深山库区移民扶贫搬迁工作,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完成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6万人。支持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援疆工作和其他对口支援工作。

(八)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推进均衡化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办好特殊教育。重点抓好40个城镇新区教育园区、400所幼儿园、2000个标准化中小学校、40个中职示范学校、2-3所高水平大学或特色大学建设。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基本化解公办高校债务。进一步强化教育投入保障,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6%。

抓好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把加强文化建设与促发展、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建设文化强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础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和基层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村(场)广播电视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创新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大力繁荣文化市场,鼓励各类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7 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继续向群众免费开放,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江西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文化城、南昌华夏艺术谷、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基地、萍乡安源锦绣城、中国共青动漫城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传媒、出版发行、创意陶瓷、动漫、演艺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办好江西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1项公共卫生服务。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和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完善和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区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联动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入细致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完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推进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运用,加强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加强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2012年的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按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行使职权。加强制度建设,区分轻重缓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政府立法。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机制,提高考核实效性。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精简高效,推进效能政府建设。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为重点,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结果的落实。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推进和规范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坚持务实为民,推进服务政府建设。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服务中心运行模式,提高“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水平,力争实现“进一道门、办全部事”。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的政务信息服务。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依纪严惩腐败分子。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各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附件:《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三个突破、八个提高: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三个突破”即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八个提高”即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重,提高城镇化率,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2.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主攻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打造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8 3.泛珠会: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 4.赣台会:第九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

5.“两高一资”项目: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资源性项目。

6.五定班列: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包括集装箱“五定”班列和普通货物“五定”班列两种形式。

7.一升三降:出生政策符合率上升和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低。出生政策符合率是指一年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比例。

8.“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在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中,选择若干个具有执法权、审批权和管理权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设处(科、股)室或二级单位作为测评对象,其中省级100个、市级1000个、县级10000个,对其履行职责、工作效能及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测评。

9.“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的形式,建立和改造现有农村商业网点,逐步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商业流通网络。

10.“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新型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厂商通过现代物流渠道将产品快捷安全送抵客户的一种商业模式。

11.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12.上大压小:在大电网覆盖范围内逐步关停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运行满20年、单机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设计寿命服役期满、单机2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以及未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各类机组;同时,新上一批发电效率高、符合环保要求的大机组。

13.沿江“十大产业工程”和“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十大产业工程”即1000万吨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1000万吨优质钢铁项目、10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5.3GW多晶硅铸锭切片项目、4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25万吨多元金属镍粒项目、30万吨镍铬合金项目、33万吨粘胶纤维项目、40万吨化纤项目、300万吨理文造纸项目。“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即九江绕城高速、都昌至星子高速、彭泽核电站、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九江电厂两台60万千瓦“上大压小”机组项目、神华集团6台100万千瓦和1000万吨煤电一体化项目、九江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工程、彭湖港区公用码头工程、赤码港区公用码头工程。

14.绿色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达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矿区生态化的有关标准和要求。

15.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的城镇居民。

16.三房合

一、租售并举:从2012年开始,全面推行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房合一”,停止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实行统筹建设、并轨运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对象统一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按照先租后售、租售并举、自愿购买、有限产权、规范管理的原则,已承租公共租赁住房一定期限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可自愿申请购买其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有限产权。

17.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国家“十二五”重点文化工程,由文化部、财政部牵头,通过互联网络,将国家优秀图书资源通过数字化形式,推广到省、市、县,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16篇:江西省造价员

江西省造价员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造价员报考条件: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年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员资格培训考试:

(一)工程造价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二)工程建设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工作满一年;

(三)工程、经济专业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申请参加造价员培训考试的人员,应向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提出申请,并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江西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培训考试申请表》一式两份;

(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或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年限证明;

(五)近期一寸免冠照片3张;

(六)在中介机构工作的人员还需提交人事档案代理协议、社会保险机构出具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名单、近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凭证原件及复印件。

造价员培训考试由省城乡建设培训中心和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共同组织,培训考试合格者由省建设厅审批颁发造价员资格证书及统一式样的专用印章。

造价员资格证书和专用印章由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按照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规定统一编号、制作和配发。 江西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考试大纲、教材及专业划分

造价员培训考试,使用国家和省统一培训考试大纲和教材,考试内容为《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两个科目,其中《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分《工程计量计价》与《工程造价案例》两门。

造价员考试按专业划分为:

(一)建筑工程(含机械化施工、房屋修缮、装修装饰工程等);

(二)安装工程;

(三)市政、园林工程。

有关其他专业的设定,由省建设厅确定。

从事建设工程造价业务工作的人员通过一个专业的培训考试后,可以申请其他专业的培训考试,并只需要参加《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一个科目的培训考试。

第17篇: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江西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

江西省代省长 吴新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46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一产786亿元,增长6.5%,二产2319亿元,增长16.3%,三产1514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0∶50.2∶32.8,二产比重提高2.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518.1亿元,增长21.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超过1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亿元,增长15.5%。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全年直接利用外资28.07亿美元,增长15.9%,总量继续保持中部六省首位。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580亿元,增长23%。海关外贸进出口总额61.94亿美元,增长52.6%;其中出口37.53亿美元,增长53.8%,增幅列全国第二。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4.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1元,比上年增加931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9.8%。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7263元,比上年末增加878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2%,比预期目标低1.8个百分点。

去年的政府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创业”这个主题,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把生产发展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位,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促进粮食增产,全年发放各种种粮补贴15.64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79.3亿斤,比上年增产8.5亿斤。农业结构继续优化,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近50%。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提升,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实现销售收入667亿元,增长27%。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较强的专业村。整合各类支农资金6.21亿元,在全省1万个自然村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建成100万亩标准化农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认真实施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跨省劳务输出达到563万人,全省各类园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84万人。

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现代服务业协调推进。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06亿元,增长1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9亿元,增长22.7%,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增长41%和5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9.1%,提高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4.8%,提高25.1个百分点。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开发了一批新产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66亿元,增长36%,纳税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达到35家;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703.5亿元,增长27.9%;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7户,其中江铜销售收入超300亿元。城镇建设有序推进,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8.68%,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城乡商贸流通进一步繁荣,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8.7%和22.2%。

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杭瑞公路赣皖界-婺源-景德镇、宁樟公路白沙关-婺源、南昌西外环等3条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70公里;完成国省道改造80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10000公里。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完成,井冈山铁路顺利建成,向莆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已经奠基。黄金埠电厂一台机组、丰城电厂二期一台机组、井冈山仙口水电站、分宜电厂循环流化床机组并网发电,全年新增电力装机188万千瓦,新增220千伏和500千伏输变电线路1761公里。全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817座,改造大中型机电泵站107座,并在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

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进一步增强。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由11个扩大到40个,参合农民达到1221万人。“省直管县”和“乡财县代管”试点扎实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在招商重组、退城进郊、主辅分离和政策性破产等方面稳步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增强,21户省属企业集团资产增值率达到20.3%。23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清欠工作全面完成,为新股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税收的贡献率达到45.8%。组团参加了第三届“9+2”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第十届厦洽会、首届中部博览会和文博会、第三届东盟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功举办了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第四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第三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扩大了江西的影响,签约了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有世界500强背景的企业落户江西累计24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江西46家。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九江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并实现了出口零的突破;南昌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家批准。电子口岸建设深入推进,海铁联运规模不断扩大,检验检疫水平提高,通关条件进一步改善。“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进一步拓展,在纳米比亚、伊朗等国家取得一批探矿权和开采权。对外交往扩大,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等一批重要国宾来赣访问。

把发展社会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科教兴赣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三大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取得新进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新成绩。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职业教育规模扩大,高等教育扎实推进。人才跨省流动进出比达到1∶1,其中高层次人才实现进多于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19个项目被批准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50户以上自然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基本完成了204个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加强了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9‰。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监测监管能力得到加强。成功举办了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涉台事务、气象服务、防震减灾、统计审计、新闻出版、民兵预备役、“双拥”活动、人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实现了新旧政策的平稳过渡,再就业小额贷款发放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了新老制度平稳衔接,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形成了全省城乡特困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200多万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并提高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其中分散供养由年人均800元提高到1200元,集中供养由年人均1200元提高到1800元。九江地震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各类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按照人均每年600元的标准,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实施后期扶持。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了5万移民扶贫搬迁任务。解决了8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实现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目标,初步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胜利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江西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结果,也是与历届政府打下的扎实基础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驻赣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竞争力还不强;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少,一些矛盾还比较突出;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并在改革发展中努力克服和解决。

二、2007年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是落实中共江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战略部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抓住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关键,着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壮大经济总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外源动力;着力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决策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力争推进“五化”有明显进展,建设“三个江西”有明显成效,在新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迈出坚实的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7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全省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始终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深入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速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深入实施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大开放和改革攻坚战略,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此,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民生工程”

把关注民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来抓,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眼实现“四个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到2008年实现农民和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全覆盖。突出八个重点、办好52件实事。

第一,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着力办好4件实事,主要包括:建立小额贷款激励机制,根据新增小额贷款额度,对金融机构和100%还贷的社区给予适当奖励;免费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实行免费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免收管理、登记、证照费和提供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补助的“三免三补”政策,建立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机制,使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在劳务输出人员相对集中的省外大城市,建立健全省级驻外劳务服务管理机构,为我省外出劳务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今年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5万人。

第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办好6件实事,主要包括: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标准,在前两年月人均增加160元的基础上,从今年7月1日起月人均再增加80元;对城镇大集体困难企业中未参加养老保险且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职工,从今年起,按月人均2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对国有农场、林场、水利困难企事业单位中未参加养老保险且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职工,给予适当生活补助;采取财政解决一点、土地出让收入安排一点、农民安置补偿费负担一点的办法,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险试点,并积极开展商业保险试点;选择1-2个设区市开展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试点;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力争今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45万人。

第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着力办好5件实事,主要包括:从今年起,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水平,使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30元;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城市低保对象人均补差提高到80元以上;提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补助标准,生活补助金每人每月提高50元;继续改建、扩建、新建城乡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实施“蓝天计划”,进一步改善孤残儿童的生存、生活条件。

第四,扎实抓好扶贫工作。巩固扶贫成果,切实防止返贫,着力办好5件实事,主要包括:继续实行移民搬迁扶贫,完成5万群众的移民搬迁任务,省专项安排资金1.5亿元;抓好18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抓好贫困农民和扶贫移民户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完成6万人培训任务;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继续抓好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干部包户扶贫和光彩事业社会化扶贫。

第五,济困助学,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办好6件实事,主要包括: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财政今年再安排2.85亿元;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办高校经费,农村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由40元提高到60元、初中由60元提高到80元,公办高校生均经费今年增加200元,明年再增加200元,并积极推行高校助学贷款;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全部实施免学杂费和贫困生免教科书费;对城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给予适当补助,其中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从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300元,城市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从今年起每人每年补助300元;建立高中、中职和考取大学的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今年起,对公办高中的特殊困难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补助800元,对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特殊困难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对本省考取大学的特困家庭学生每人一次性补助5000元;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流入地政府教育发展规划,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接收为主,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镇居民子女一样就近入学,不得加收借读费等不合理费用。享受教育公平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一定要让所有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第六,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办好10件实事,主要包括: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由40个扩大到80个,力争新增参合农民1200万人;增加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投入;采取财政补助的办法,建立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资助国有及国有控股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资助国有农垦、农场、林场、水利困难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大集体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解决企业离休人员医药费单独统筹历年超支问题;增加投入,改善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县级综合医院业务用房和医疗设备,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水平;增加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扩大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今年要覆盖95%以上的街道和城市居民;着力整治药品价格虚高和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提高对药品、医疗器械的检验监测能力;设立食品抽验、检验专项资金,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我们一定要让人民群众有病能看、看得起病、用药安全、饮食放心。

第七,改善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今年着力办好12件实事,主要包括: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设区市房地产开发总量中,今年经济适用住房的比例不低于20%,合理确定价格,使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通过8—10年的努力,基本具有买得起80平方米左右经济适用住房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廉租房制度,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形式,帮助更多的城市特困群众解决住房困难;推进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对未购买公有住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发放住房补贴;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理顺污水处理收费价格,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进行奖励;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省财政新增安排农村公益事业专项资金2亿元,总额达到3亿元;加强1—5万亩的圩堤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省财政新增安排1亿元;认真解决好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和硬化农村公路1万公里,新建通村砂石路2500公里,完成一批“渡改桥”项目,实现100%乡镇通油路、90%行政村通公路;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户户通电;在去年基础上再完成1万个自然村通电话;省财政增加农村文化专项资金2000万元,总额达到1.2亿元,用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第八,努力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政策,理顺分配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着力抓好4件实事,主要包括:落实好中央和省里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就业,支持创业,有效增加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实施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对津贴补贴发放水平明显偏低的困难县(市、区),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今年要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为确保“民生工程”的52件实事落实到位,各级政府要用系统的思维去谋划,用抓工程的办法来实施。一是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职责和分工,把52件实事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由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签订责任状,做到每件实事有部署、有要求、有措施、有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集聚财力,提供保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实行“四个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省市县(区)三级财政安排44亿元以上,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三是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对“民生工程”依法依规实行税费减免。四是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工程”。制定规范,积极有序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开展救助募捐,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入“民生工程”、兴办公益事业,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级保险机构面向困难群体开展各类商业保险业务,不断完善社会化的保险救助体系。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在努力壮大经济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增强后劲。积极实施好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到2010年,培育壮大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旅游集团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工业园区,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促进

一、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增强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确立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及时发放各种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力争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80亿斤。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省本级财政今年用于农业的支出6.3亿元,增长19.1%。二是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在不填湖、不填河、不占林地、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增加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开发整理新增耕地10万亩以上。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开放型农业,着力在扩大市场、做大规模、创优品牌、深度加工、增强“公司+农户”带动能力上取得新成效。培育壮大1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10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力争赣南果业保鲜包装、南丰蜜橘分选包装、新余珊娜果品保鲜、阳光乳品有机奶、国鸿和福润生猪加工、南昌梅氏仙丹禽蛋加工、上饶五洲星食品罐头、江西利康鲜菇加工等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增加10%,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的收入增长10%。四是积极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在水果、茶叶、水产、生猪、棉花、中药材、油茶、毛竹、食用菌等方面培育一批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基地。五是整合涉农资金16亿元,在全省再选择1万个自然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主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乡村道路、清洁能源、农村电网和通广播电视等突出问题,让农村面貌有一个看得见的变化。进一步健全农技、农机、良种推广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治,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按照企业做强、产业做优、经济板块做大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做强一批企业集团。重点抓好江铜新增30万吨电解铜、九江化纤年产6万吨粘胶短纤等一批重点企业的重大项目的投产,形成昌河汽车、江西中烟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力争江铃集团销售收入超150亿元,新钢、九江石化超200亿元,江铜集团超400亿元。同时,抓好中小企业的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做特做强。二是做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围绕壮大六大支柱产业,抓好江铃4万台轻型客车、威鮆30万台大屏幕液晶电视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力争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850亿元,增长21%。发挥我省铜、钨、稀土、钽铌、岩盐、石英石、萤石等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抓好赛维公司300兆瓦太阳能多晶硅片、江西经源矿业5000吨石英拉管、江钨集团3000吨硬质合金和年产300万支钍钨丝瓷控管等一批矿产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到2010年,力争形成1—2个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优势产业。三是着力壮大经济增长板块。以30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为重点,积极推进共青服装、景德镇陶瓷、袁州医药、贵溪铜业等8个省级特色工业园建设,形成南昌高新软件、星火有机硅、新余多晶硅、赣州钨和稀土、樟树及新干岩盐等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抓好昌九工业走廊建设,逐步把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超百亿元的园区达到7个,上缴税金超亿元的园区41个;全省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630亿元,上交税金158亿元。四是加强工业生产调度和服务,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增长20%、25%和3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单位综合能耗下降5%。

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进一步打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大力推进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陶瓷特色游、乡村民俗游、度假休闲游;着力抓好道路、宾馆等重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增强游、购、娱、食、住、行旅游整体功能,放大旅游点、线、面联动效应,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创新旅游发展体制,着力引导和推进旅行社、景区、宾馆等经济实体互相参股合作的旅游集团的组建;继续办好第三届红色旅游博览会。力争全年接待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增长16%,旅游总收入460亿元、增长18%,其中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增长22%以上。二是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繁荣商贸流通。抓好南昌昌南农产品物流中心、省供销综合仓储物流中心、宜春现代物流中心等一批重点物流中心建设,通过联合重组、内引外联,形成一批年营业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物流企业。继续实施繁荣农村市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农村商务信息工程”、帮助国有流通企业解困的“减债脱困工程”和“人才强商工程”,加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为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创造有利条件。三是以信息、金融保险和资本市场建设为核心,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整合信息网络资源,促进信息共享;加强信息网络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发展信息产业,重点扶持泰豪、先锋、金鼎、思创、行知等软件企业发展,鼓励发展软件外包业务;抓好信息领域的管理,加强信息安全。积极推进江西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上饶市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银行的组建,争取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进入江西设立分支机构。推进江西安康人寿保险公司的组建,鼓励和支持各级保险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保险、责任保险和健康养老保险。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力争江特股份、正邦科技、泰豪软件、天施康等企业在境内上市,瑞丰生化在新加坡上市。力争江西高速控股公司和江西煤炭集团公司分别发行企业债券20亿元和6亿元。

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为重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支持省会南昌加快发展,全面提高产业、人口、资源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强化核心增长极的作用,使之成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赣州、九江和上饶要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发展,加大建设力度,分别建成对接珠三角、长三角的“桥头堡”和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宜春、吉安、抚州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城市定位,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设区市城区人口达到或超过50万,形成以更多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板块。加快建设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功能比较完善、特色比较鲜明、环境优美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力争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县级经济板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县级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的“造血”功能,提高县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对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和工业快速增长的县(市、区)继续给予奖励;对效益好、发展快、后劲足的开发区给予奖励,对非亿元县实施“两奖两挂一补”的激励措施,让发展慢的快发展,发展快的更好发展。今年全省所有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要过亿元,并形成若干个经济总量超1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经济强县。

以交通、能源、水利设施和社会事业为重点,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方面,确保建成景德镇至鹰潭、南康至大余2条高速公路,力争建成武宁至吉安、萍乡至洪口界、景德镇绕城3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九江至瑞昌、瑞金至赣州、隘岭至瑞金3条高速公路,力争鹰潭至瑞金、石城至吉安、湖口至彭泽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支持上饶市招商引资建设“上武”高速公路;确保年底实现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完成国省道改造800公里和农村公路1万公里。铁路方面,续建铜九铁路江西段,开工建设南昌至九江城际铁路、向莆铁路;同时抓紧实施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能源方面,建成黄金埠电厂、丰城电厂二期,完成278公里500千伏和709公里220千伏及110千伏输变电线路;续建分宜电厂1台33万千瓦机组、大岭风电场1.7万千瓦机组;开工建设华能瑞金电厂,并做好井冈山电厂和萍乡电厂扩建、新昌电厂新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全省统调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抓紧做好“川气入赣”的前期工作。水利方面,全面建成廖坊水利枢纽,抓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续建鄱阳湖二期防洪第五个单项、赣抚平原等6个灌区改造和一批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开工建设伦潭水利枢纽、山口岩水利枢纽等重点项目。社会事业方面,建成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省档案馆;开工建设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中心、省儿童医院门诊大楼、省方志馆、省社科中心楼等;继续抓紧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省艺术中心、省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的建设。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推动开放型经济与全民创业更紧密地结合

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激活内源动力和集聚外源动力上,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的整体效应,加速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协调推进各项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促进企业经营者与企业真正结成命运共同体,增强“我要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以市场为中心,建立精干高效、反应灵敏的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和体制。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发展股份制经济,有序引导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国有资产在流动中保值增值和经营成果最大化,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更加关注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捏紧拳头办大事。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年活动”,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今年对所有财政转移支付县市,全部纳入“省直管县”试点范围;“乡财县代管”试点范围扩大到50%以上。三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推动中小银行金融机构联合重组。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扶植和推进村镇银行发展。切实增强金融、保险对县域经济、成长型企业、“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四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抓好乡镇职能转变和人员分流;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实施国有农场、林场税费改革,继续完善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深入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激活各类创业主体,支持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领头创业,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大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立创业,推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引进省外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来赣创业,激励各级干部在富民兴赣中干出一番事业,使“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成为赣鄱大地奔腾不息、蓬勃发展的创业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让更多的创业者拥有施展才华的平台,使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创业做大做强。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远大目光、时代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

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好“十个结合”,突出“三个带动”,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把扩大开放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结合起来,与培养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合起来,与做强做大核心企业集团结合起来,与搞好搞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结合起来,与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与培育发展大旅游、大市场、大物流结合起来,与抢占更多国际市场份额和获取更多国际资源能源结合起来,与引进国内外智力、聚集创新型人才队伍结合起来,与全民创业结合起来,突出“重大产业带动”、“重点企业带动”、“重大项目带动”,促进产业集聚、项目集群。精心组织好香港经贸活动周、第五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第三届中国“五会”(南昌)经贸恳谈会、第四届景德镇陶瓷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力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招商有较大突破。做大做强外贸出口企业,着力扶持100家重点出口企业,力争8家企业出口超亿美元。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开辟原材料、能源基地;积极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提高检验检疫服务水平。建成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全面提升通关效率。争取南昌出口加工区年内封关运行,提升海铁联运效能,改善外贸货运条件,争取增开1—2条国际航线。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对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良性互动。切实加强外事工作,扩大对外友好交往,推进对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有机结合。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和谐平安江西建设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十一五”科技规划,加大科研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机制。在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实施硅衬底半导体发光器件、8寸晶元片等产业化项目;在先进制造业领域,重点实施汽车自动变速箱、微型摄像模组等产业化项目;在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重点实施赣南果业、泰和乌鸡良种繁育、中药现代化和分子育种等产业化项目;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实施高纯度多晶硅料、汽油抗爆剂、核级海绵锆等产业化项目;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实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产业化项目。同时,启动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为确保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顺利实施,建立四个保障机制:一是培养、引进和集聚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使之成为推动科技与市场对接、形成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力量。二是按照“有限目标、重点推进、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政府组织,专家评估,每年筛选确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实施重点推进。三是整合各类财政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金融性配套资金,建立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的科技创新担保机制、贴息机制、金融支持机制,对重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四是对重点支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列入全省各级政府优先采购目录,提供有效的市场支持。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深化课程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教育与市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统筹抓好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继续巩固和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今年完成80万—100万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建成1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在300所学校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完成200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780名农村初、高中校长培训;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工程覆盖面由69%提高到90%以上,确保今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对我省“两基”工作的整体检验。把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今年建设13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10所职业示范性院校,建设20个职业重点教育实训基地,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新生30万人,在校生达到80万人。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切实转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办好一批国内知名并领先的学科。继续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加强医疗卫生体育和人口工作,提高人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按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要求,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23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14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任务,为90个县级综合医院、48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改善医疗设备,为1万个村卫生所改善业务用房、装备基本医疗设备。加强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对全省60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装备设备、改善条件,为社区卫生机构培训全科医生500名、护士750名、业务骨干1000人次。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从今年起,用两年的时间,使100%的市、县的疾控机构达到国家要求的疾病检测能力,并切实抓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大力扶持中医事业发展。切实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着重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的问题。加强残疾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给他们更多的生活和健康关爱。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抓好我省运动员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入选工作。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坚持用先进文化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实施好文化精品工程,鼓励创作更多的优秀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抓好重点演出单位尖子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演出水平,打响江西品牌。改善农村文化设施条件,建设和利用好县图书馆、文化馆,加快建设一批乡镇文化站。按照全国统一部署,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保护,积极做好三清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抓好文化产业发展,集中力量规划建设江西文化产业园,壮大出版、广电、报业等文化产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抓好文化市场管理,规范网吧、音像等行业经营,加强民间演出团体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普及,加强文史工作;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提高江西国际知名度。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强信访工作,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疏导等办法,积极调处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对“社会人”、社会组织、虚拟社会的管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加快构建群防群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努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煤矿、烟花爆竹、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

(五)抓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

把生态立省、绿色发展贯穿于生产建设、生活消费各个方面,倍加珍惜宝贵的资源,倍加珍惜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崛起的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节能,重点抓好100家高耗能企业节能;抓好100个房屋建筑工地(小区)节能试点和政府建筑物、办公系统节能改造;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大力推进节材和循环经济,着力抓好10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00家清洁生产企业、100家环保企业、100家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企业等循环经济典型企业,推动节能节材和资源再利用。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年”活动,提高对国家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认识,稳定全省耕地总量,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建立规范有序的省市县乡村和农民用地管理、督查、处理机制。把管地、造地、用地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抓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深度加工”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使用有序管理,限制和淘汰粗放型资源开采、经营项目,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省重点支持产品目录的项目发展。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严把环境保护准入关,切实做到“三个坚决不搞”。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未执行“三同时”和未经环保验收的项目不得投产;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停止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对污染处理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坚决责令整改,直至关闭。对“评先”、“创优”坚决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权”。严格控制排污,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并实行动态管理,努力实现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27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4000吨的目标。切实保护好生活用水安全,全省137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在年底前要全部关闭;在南昌、抚州等地建成4个污水处理厂、2个垃圾处理场和1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续建江西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鹰潭、吉安、萍乡等地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上饶垃圾处理场。重视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环境整治,力争50%的市县进入省级园林城市行列,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把治山、治江、治湖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落实好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政策,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今年新增1000多万亩公益林享受补偿政策。严格控制森林特别是严禁天然阔叶林的采伐,坚决打击偷伐、偷运。抓好植树造林、平原绿化,力争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00万亩。加强重点流域的综合治理,实施好赣江上游水土治理项目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继续抓好“五河”上游水质保护、水土保持,加强东江源区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全国第二批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00万亩以上。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合理确定鄱阳湖及部分河流、大中型水库划入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的范围,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以转变职能、增强决策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安居乐业环境,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好政府该管的事,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着力创新“三个保障机制”:一是创新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以解决民生问题和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加大公共服务支出,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卫生、救助和福利等公共服务。二是创新社会公平保障机制。注重分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行业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消除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差异,当前尤其要注意教育的普惠性,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创新社会稳定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政府立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对执法部门的监督。今年重点加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维护稳定等方面的立法,安排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项目51件,争取8件地方性法规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8件规章出台。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省直42个行政执法部门、77个执法主体的监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办案。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度,高度重视群众、专家学者和参事的意见,特别是与民生有关的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必须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政府所有的工作,都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严格执行和规范行政许可制度,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畅通人民群众了解公共信息的渠道,开通“省长信箱”,建立直达、快捷的民声通道。继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加强政府工作绩效评估,确立正确的政绩导向,着手建立“民生工程”考核评价体系、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考核评价体系、政务环境考核评价体系、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社会稳定考核评价体系等“六大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推进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建设。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勤政廉政。认真实施公务员法,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提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一切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自觉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和检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凡是涉及有碍公平、公正的事,坚决做到不插手、不干预、不打招呼、不写条子,对以权谋私者坚决查处。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富民兴赣为己任,以江西崛起为使命,致力于事业,无愧于人民,努力使公务员成为人民满意的公仆,努力使政府成为团结开拓、求真务实、亲民爱民、勤政廉政的政府。

各位代表,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江西省委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江西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18篇: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印发《江西省县(市、区)

人民武装部职工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6年10月8日 赣府发〔1996〕51号)

省劳动厅、省人事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军区后勤部关于《江西省县(市、区)人民武装部职工管理暂行规定》业经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县(市、区)人民武装部职工管理暂行规定

(省劳动厅、省人事厅、省编办、省财政厅、

省民政厅、省军区后勤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以下简称人武部)职工的管理,适应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通知》(中发〔1995〕12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认真做好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工作的通知》(赣发〔1995〕5号)精神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参照军队职工管理办法,结合人武部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人武部职工是指人武部在职的固定工(包括编内全民合同制工)。 第三条 省军区后勤部负责全省人武部职工的统一管理工作。军分区后勤部负责本区域内所辖人武部职工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包括行政公署,下同)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军队后勤部门做好人武部职工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人武部职工管理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熟练的业务技能、严格的组织纪律的人武部职工队伍,保证战备、训练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 职工编制与招收录用

第五条 人武部职工编制员额由省编委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通知》(中发〔1995〕12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认真做好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工作的通知》(赣发〔1996〕5号)核定。

第六条 人武部确因工作需要招收劳动合同制职工,必须控制在本单位编制员额以内,由省军区后勤部审批,并报省劳动厅备案。

招收录用职工,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复退军人中录用。第七条 招收录用职工,应严格坚持条件,保证质量。

招收录用职工的基本条件: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现实表现好,经过一定的专业技术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合格证书者。

第八条 招收录用职工,由人武部根据上级下达的招收录用职工指标、招收录用条件和程序确定招收录用对象,报军分区后勤部审批,并由当地劳动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九条 招收录用职工,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用工单位与被招收的职工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

第十条 新招收录用职工实行试用制,试用期为6个月。 第十一条 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原则上不使用处于试用期的职工。

第三章 职工调配

第十二条 职工调配应根据人武部工作需要,在编制和劳动工资计划内,贯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内部调剂为主的原则,科学调整人武部职工队伍结构,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第十三条 职工调动审批权限:

(一)本地(市)范围内人武部之间的职工调动,由军分区后勤部审批,报省军区后勤部备案;跨地区的职工调动,由省军区后勤部审批,并执行地方劳动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从严控制人武部从地方调入职工,个别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确需调入的,必须在本单位编制员额以内,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同意后,逐级报省军区后勤部批准。

(三)人武部调出职工,原则按本条第

(一)项规定的相应权限办理。对从事重要岗位工作或专业技术骨干的要严格把关。凡调出的职工必须搞好工作移交。

第十四条 集体所有制职工不得调入人武部工作。 第十五条 人武部职工不得“停薪留职”。

第四章 职工培训与考核

第十六条 人武部职工应贯彻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及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的原则。培训应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方针,按需培训、学用结合,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第十七条 职工培训的内容为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职工培训应以技能培训为主,主要采取岗位培训、业余培训、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形式。第十八条 职工脱产学习或参加学历教育须经所在单位批准。

第十九条 人武部职工实行考核鉴定制度。考核鉴定分为:录用考核,转正定级考核,上岗、转岗考核,本等级考核,升级考核,技师考评等。

考核鉴定应遵循坚持标准、科学规范、公平合理、严肃认真的原则。

第二十条 职工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考核执行国家和军队制定的统一标准。

第二十一条 职工考核由军队后勤部门会同当地政府劳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职工考核结果应存入职工档案,作为使用职工和确定职工有关待遇的依据。

第五章 职工工资待遇与安全卫生

第二十三条 人武部职工执行军队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享受本人标准工资15%的军队服务津贴。

第二十四条 人武部职工一律实行工资基金管理,建立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其工资基金使用计划根据省军区后勤部下达的年度职工工资总额计划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五条 人武部职工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参加当地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 第二十六条 人武部职工患病或受伤,按国家和军队的规定享受医疗待遇;因工负伤致残的,须经伤残鉴定机构鉴定等级,逐级报省军区后勤部审批。伤残职工凭《伤残抚恤证》享受伤残抚恤待遇。

伤残职工移交地方后,其伤残抚恤待遇仍由原评残单位发给。

职工死亡,按国家和军队规定的标准发给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第二十七条 人武部职工按规定享受公休假、伤病假、婚丧假、探亲假、女职工生育假等休假待遇。

第二十八条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军队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健全安全规章制度,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须持证上岗。

第二十九条 努力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调离岗位,进行治疗或休养。

第三十条 严格执行伤亡事故、职业危害等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工伤事故档案、职业病档案和设备事故档案。

发生伤亡事故应及时向当地劳动部门报告,并抓紧对事故调查、处理,按规定报劳动部门批复结案,并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和处理结果。

第三十一条 人武部职工参照专武干部发放制式服装,佩带专武干部符号。

第六章 职工退休退职

第三十二条 人武部职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应当退休。

第三十三条 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退休:

(一)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经同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从事国家规定的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三)因工致残,经同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三十四条 不具备退休条件的职工,经同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应该退职。

第三十五条 人武部职工退休、退职,报省军区后勤部审批后实施。 第三十六条 人武部固定职工退休、退职后,按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民安发〔1992〕23号)规定移交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安置管理。

人武部职工退休、退职后的待遇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职工档案管理

第三十七条 职工档案应按照人事档案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整理建档。内容主要包括:履历、自传、鉴定,学历材料,政治历史材料,参加党团组织材料,奖惩材料,招收录用、任免、考核、工资、退职材料,调查证明材料等。

第三十八条 凡归入职工档案的材料必须经过审查、整理和登记。本人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其档案进行修正和补充。

第三十九条 人武部职工档案由人武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职工档案进行核对、整理,严格查阅登记手续。职工档案应通过机要通信传递。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人武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执行。 第四十一条 人武部职工奖励、处分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审批权限按《军队职工惩奖实施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具体运用中的问题,由省军区后勤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6年10月08日 实施日期:1996年10月08日 (地方法规

第19篇:江西省从中国科学院大学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

江西省2019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选调

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

为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积极引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经研究,决定面向中国科学院大学选调2019年全日制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对象及计划

2019届全日制大学毕业生(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期间,须取得相关毕业证书,具体时间以学历、学位证书落款为准),不含定向培养生、委托培养生、以及成人教育、在职攻读学历学位人员和独立学院毕业生。其中: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要有一定的比例,专业不限,重点选调经济贸易与金融投资、城市规划管理、农林水及环境保护、工业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专业的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

具体选调计划根据报名推荐后审查合格人数以及实际参加笔试的考生数确定。选调计划分配到校,考生只在本校范围内竞争。

二、选调条件

选调资格条件突出政治标准,注重选调质量,强调综合素质。选调对象必须符合《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报考资格条件,同时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有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甘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习成绩优良,获得相应学位;

3、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经历须满1年以上)、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励人员、具有参军入伍经历人员;

4、本科生年龄25周岁以下(1993年7月3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30周岁以下(1988年7月3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35周岁以下(1983年7月31日以后出生);

5、作风朴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身心健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问题的,不得作为选调对象。

三、选调程序

(一)赴校宣讲和报名推荐(2018年10月中旬)

1、赴校宣讲。江西省委组织部将于10月中旬派员赴校开展宣讲工作,对选调政策进行现场介绍和解答,具体时间地点请关注学校就业中心网站。

2、自愿报名。符合条件的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自公告之日起,登录报名系统(http://bm.jxpta.com:84/46/login.html),如实填写《江西省2019年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推荐表》。

3、组织推荐。院系党组织对报名人选进行初审,审核后报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进行择优推荐并加盖公章,盖章后,由考生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江西省委组织部对其进行资格复审,报名上传的截止时间为2018年11月1日17:00。

资格审查贯穿选调工作全过程。

(二)统一笔试和面试(2018年11月中旬-2018年12月上旬)

江西省委组织部组织符合选调条件的毕业生统一参加笔试、面试,各100分,合计200分。

1、笔试。笔试定于2018年11月17日,采用闭卷方式进行。为减轻考生路途往返费用,笔试考点将设臵在考生院校所在省(市)。请各考生于11月9日12:00起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笔试具体时间、地点届时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2、面试。笔试后,原则上按照选调计划指导数2倍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闱面试名单,确定入闱面试名单时,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入闱面试。面试定于2018年12月2日,具体时间、地点待入闱后另行通知。

(三)组织考察(2018年12月中旬前)

面试后,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根据选调计划数按照总成绩(笔试与面试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差额确定考察对象,即在选调计划数基础上,按照总成绩排名依次增加2-3名人员作为考察对象。确定考察对象时,如遇末位总分相同的情况,一并入闱考察。

(四)签订协议(2018年12月中下旬前)

考察合格的人选,由江西省委组织部与其本人签订高校毕业

生三方就业协议。选调人选毕业时未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选调关系自动解除。

(五)体检公示(2019年1月初)

江西省委组织部委托学校对拟选调人选统一组织体检(体检费用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承担),并将体检报告报江西省委组织部。体检合格人员在各院校就业网站上分别进行公示,体检不合格的,选调关系自动解除,三方协议退还考生。

对经考察、体检过程中产生的空缺人选,江西省委组织部可视情况按总成绩(笔试与面试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六)办理录用手续(2019年8月底前)

江西省委组织部根据选调人员所学专业和各市需求,进行统筹分配,办理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录用手续。硕士生、博士生的人事关系、编制关系统一落到市直部门,本科生落到县直部门。

四、有关政策

1、试用管理。选调生实行一年的公务员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博士研究生任主任科员,硕士研究生任副主任科员,大学本科生任科员,同时签订在江西服务五年(不含试用期)的工作协议;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转正定级后的选调生给予一次性安家费补助,其中博士研究生每人8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5万元、本科生每人2万元。对未能按工作协议规定履行服务期限的选调生,安家费补助须退回。选调生分配至各地后,可享受当地人才引进的相关优惠政策。

2、岗前培训。选调生录用后,省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其参加

不少于12天的岗前培训,引导选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基层锻炼。选调生录用后,统一到村任职2年时间,其间不得借调或交流到上级机关,经市级党委组织部门批准,可以有计划地组织选调生参加县(市、区)、乡镇(街道)集中性工作,但每年不超过3个月。选调生在村任职期间,履行大学生村官有关职责,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选调生是党员的,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非党员的,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由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结合选调生个人专业特长进行明确。

4、定期考察。选调生基层锻炼期满后,将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对表现突出的选调生,适合从事基层领导工作的,安排到基层领导岗位;适合从事党政机关工作的,安排到省、市、县(市、区)直部门。

本公告及其它未尽事宜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 0791-88901075

特别提示: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考生无需缴纳报名、体检等相关费用。

更多相关信息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江西选调生动态”微信公众号: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

2018年9月29日

第20篇:江西省公开条例

江西省厂务公开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厂务,是指本单位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廉政建设的事项,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企务、校务、院务、所务等。

本条例所称厂务公开,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向职工公开本单位的厂务,接受职工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

第四条实行厂务公开应当遵循依法、真实、及时的原则。实行厂务公开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保护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国有资产管理、经济贸易、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应当承担推行厂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并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厂务公开工作。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和实行厂务公开制度。

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实行厂务公开的责任人。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有相应机构或者专人负责本单位厂务公开的日常工作。

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会负责组织职工对厂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

第七条国有、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应当公开下列事项:

(一)企业发展规划,投资和生产经营管理重大决策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

(二)企业改革、改制方案,兼并、重组、破产等方案,职工裁员、分流、安置方案;

(三)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及完成情况,财务预决算、企业担保、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供应、产品销售和盈亏情况,承包租赁合同执行情况;

(四)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落实情况,重要的规章制度;

(五)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续订、变更和履行情况;

(六)职工提薪晋级、工资、福利、奖金分配方案,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

(七)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评选先进的条件、数量和结果,职工招聘解聘和处分情况;

(八)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等措施,企业公积金和公益金的使用方案,职工培训计划;

(九)民主评议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情况,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的

选聘和任用情况;

(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工资、奖金、兼职、补贴、

住房、用车情况,出国出境费用支出情况;

(十一)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

(十二)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公开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事业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事项:

(一)单位发展规划,经营管理重大决策方案,改革、改制方案,重大技术改

造方案;

(二)财务预决算、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大宗物资采

购供应情况;

(三)单位内部责任制落实情况,重要的规章制度;

(四)聘用合同的签订、续订、变更和履行情况;

(五)职工提薪晋级、工资、福利、奖金分配方案,职工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

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

(六)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评选先进的条件、数量和结果,职工招聘解聘和

处分情况;

(七)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等措施,职工培训计划;

(八)民主评议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情况,单位中层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的

选聘和任用情况;

(九)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工资、奖金、兼职、补贴、

住房、用车情况,出国出境费用支出情况,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

(十)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公开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事项:

(一)单位的发展规划;

(二)单位重要的规章制度;

(三)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住房公积

金缴纳情况;

(四)辞退和处分职工的情况;

(五)职工培训计划,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等情况;

(六)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续订、变更和履行情况;

(七)评选先进的条件、数量和结果;

(八)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公开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在职工(代表)大会闭会

期间,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厂情发布会、内部信息网络、内部广

播电视、报刊、墙报等形式公开。

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设立固定的厂务公开栏,公布事项的时

间不得少于15日。

第十一条厂务公开程序一般按提出、审查、公开、议事、整改五个环节进行。

第十二条属于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事项,应当每年至少公开一次,其他

事项应当及时公开,或者根据职工(代表)大会的要求予以公开。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公开的事项,应当遵守下列程序:

(一)开会7日前公布会议议程和相关事项;

(二)会后公布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

(三)组织职工对公开内容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的重点是内容的真实性、合法

性、公平性;

(四)根据职工的评议意见,相关单位应当制定整改措施,并对职工提出的重

要问题给予答复或者说明。

第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会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职

工对本单位执行厂务公开制度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并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

反馈给负责厂务公开的机构和单位厂务公开责任人。

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厂务公开责任人对工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应当在30日内给予答复或者说明,对其中需要整改的事项应当采取措施及时整改。

负责厂务公开的机构或者专人应当将厂务公开内容的资料备案、存档。

第十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厂务公开责任人和工会,每年

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本单位执行厂务公开制度的情况进行总结、交换意见,

研究并协调解决厂务公开实行中的问题。

第十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都有权向人民政府监察、国有

资产管理、经济贸易、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举报和控告,有关部门接到举报、控告

后,应当会同本级工会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第十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对厂务公开责

任人进行处理:

(一)拒不建立、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

(二)不按照本条例规定内容、程序公开的;

(三)公开的内容虚假的;

(四)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公开的事项而不提交的;

(五)对职工(代表)大会议定整改的事项不及时整改的;

(六)对工会提出的监督意见和建议不按规定时限答复或者说明,对其中需要

整改的事项不采取措施及时整改的;

(七)打击报复举报人、控告人的;

(八)打击报复在厂务公开工作中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的;

(九)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对厂务公开进行指

导、监督、检查、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视情节轻重,由

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

教育,或者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本条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江西省大学.doc》
江西省大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