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效应动力学

2022-06-1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药理学总论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章: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药物的概念

2、药理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概念)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念)

3、药理学的任务:

a、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b、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c、开发新药和老药新用途

d、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了解)

三、新药的开发与研究(了解) 第二章:

第一节: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1、滤过

2、简单扩散(绝大多数)

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性药物扩散的影响

3、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耗能)

易化扩散(不耗能) 第二节:

一、吸收(概念)

1、口服(最常用)

a有些药为什么不能口服?(如青霉素类抗菌素、胰岛素等) b首过消除的概念

c避免首过消除的给药方法

2、吸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局部用药(目的)

4、舌下给药(好处)

5、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备注:熟悉各种给药方法的优点及缺点

给药途径:腹腔>吸入>舌下>肌肉>皮下>口服

二、分布(概念)

1、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对体内药物有何影响?

竞争性置换(怎么回事?)

2、器官血流量: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器官:脑、心,肾等。

3、组织细胞结合:原因:亲和力

4、体液的PH和药物的离解度

细胞内外液药物浓度比较:

>皮肤 弱碱性药物:外液>内液

弱酸性药物:外液

5、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血眼屏障

三、代谢:

1、药物代谢的作用:a、体内消除作用b、药物作用或毒性反高(如乙酰氨基酚)

2、药物代谢部位:

肝脏(最主要) 胃肠道、肺、皮肤、肾等也可

3、药物代谢步骤(了解)

4、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系

5、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理解)

自身诱导的概念

四、排泄

1、肾脏排泄(最重要)

a、肾小球滤过(主要是游离型药物及其代谢物)

b、肾小管分泌(近曲小管

主动方式)

c、肾小管重吸收(主要在远曲小管以被动扩散方式) PH对其的影响

2、消化道排泄a、PH的影响b、肠肝循环的概念及意义

3、其他途径的排泄(汗液、乳汁等) 第三节:(了解) 第四节:

一、一级消除动力学(概念)

特点:半衰期恒定 ,和药量无关。

二、零级消除动力学(概念)

特点:半衰期不定,药量增加,半衰期增加。 最大能力消除药物

第五节:

一、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峰浓度 达峰时间

二、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 a、稳态浓度(概念)

b、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的意义:

1)分次给药时C有波动,有峰值和谷值,其均值为C。峰与谷之比与给药间隔(t)有关,间隔越大波动越大。

2)给药间隔不变,增加药物剂量,达到C的时间不变,但其水平增高。

3)单位时间药量不变,给药次数增加,达到C时间不变,水平不变,但波动减小,恒速静脉点滴没有波动。

3)首次剂量加倍:口服给药间隔与其t 1/2接近时,加速到达C。 第六节:

一、消除半衰期:

a、概念b、t1/2=0.693/Ke c、药物半衰期的意义:

二、清除率(概念)

三、表观分布容积(概念)

四、生物利用度

a概念b如何用药时曲线来比较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第七节:(了解)

第三章: 第一节: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两者的概念

2、两者区别

3、药物作用的特点:特异性 选择性 两重性

4、药物作用的性质(见课件)

二、治疗效果(概念)

1、对因治疗2对症治疗(二者区别)

三、不良反应(概念)

不良反应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有关:选择性高,则不良反应低,反之亦然。 药源性疾病(概念)

1、副反应(概念)

2、毒性反应(概念):致癌 致畸胎 致突变

3、后遗反应(概念)

4、停药反应(概念)

5、变态反应:一种免疫反应

过敏体质多发生

6、特异质反应:概念 与遗传有关

7、药物依赖性:

备注:各种类型不良反应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第二节:

1、量效曲线

2、量反应与质反应(概念与区别)

3、阈剂量、治疗量、效能、效价强度、ED50、LD50、治疗指数的概念 第三节:

一、受体研究的由来(了解)

二、受体的概念和特性

1、概念

2、受点、配体概念

3、受体的特性:灵敏性 特异性 饱和性 可逆性 多样性

三、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1、占领学说(了解)

四、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1、药物与受体结合的条件:亲和力

内在活性

2、激动药:

完全激动药与部分激动药的区别

3、拮抗药:(特点: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a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分类依据和作用特点b拮抗参数概念与意义

五、受体类型(了解)

六、细胞内信号转导(了解)

七、受体的调节

1、受体脱敏(下调):概念及原因

激动药的特异性脱敏和非特异性脱敏的区别

2、受体增敏(上调):概念及原因

\"反跳\"现象

名词解释:

1、药物:是对机体原有生理功能和/或生化过程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计划生育。

2、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4、首过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要经过门静脉到肝,再进人体循环。有些药物在通过胃、肠粘膜及肝时极易代谢,进人体循环量减少的现象

5、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6、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7、一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按恒比消除

8、零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按恒量消除

9、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10、ED50: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11、LD50:半数致死量,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致死的剂量

12、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

13、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4、副反应:药物在常用量(治疗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15、肠肝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肠肝循环

16、阈剂量: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17、效能: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

18、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19、拮抗参数(PA2):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若2倍浓度激动药所产生的效价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所引起的效应,则所加入的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 20、部分激动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且内在活性较弱的药物

21、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简答题:

1、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a、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百分率不变,为恒比消除;

B、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半衰期与浓度无关,为恒量值,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半衰期与药物浓度有关,药物浓度越大,半衰期越长,随药物浓度时刻变化;

C、多数药物是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少数药物是或某些特殊转运是按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D、当特殊转运血药浓度降至消除能力饱和度以下时,可由零级消除变为一级消除;

E、一级消除的药-时曲线在坐标图上呈曲线,零级消除的则为直线。

2、利用受体理论解释激动药与拮抗药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答:根据受体理论,可将药物分为三类:

a、完全激动药: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很强的内在活性(a=1)的药物。

b、部分激动药:具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a

C、拮抗药: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的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

3、药物所处溶液的pH对药物的简单扩散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a、常用药物多属弱酸性或弱碱性化合物,它们的简单扩散受药物解离度的影响很大。解离度小的药物脂溶性高,容易透过生物膜。B、药物的解离度又取决于药物所在溶液的pH和药物自身的pKa。在膜两侧不等时,弱酸性药物易由较酸一侧向较碱一侧扩散,在转运达到平衡时在较碱侧的分布浓度高。C、例如:弱酸性药物丙磺舒在胃液(PH1.4)和小肠上段(PH4.2)中容易吸收到血液(PH7.4)中;弱碱性药物吗啡则容易从血液分布到偏酸性的乳汁中。

4、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有何不同?此外,还有那些不良反应? 答:副反应: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所致,副反应可以随着治疗目的而改变,一般较轻微,危害不大,可自行恢复,但通常不可避免。毒性作用: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剂量过大而引起的为急性毒性,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为慢性毒性。

变态反应:是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的病人,与原药理作用、使用剂量及疗程无明显关系。通常分为四型,即过敏性休克、免疫复合体反应、细胞毒性反应、迟发细胞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

推荐第2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案

第十章 重复给药

一、名词解释

1、稳态血药浓度

2、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3、坪幅

4、达坪分数

5、蓄积系数

6、波动度

二、单选题

1、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

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静脉注射给药 D等剂量,等间隔 E血管内给药

2、以下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D增加给药频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 E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

三、多选题

1、以下关于重复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累计总是发生的

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

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注维持剂量 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 E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时,每次滴注时血药浓度升高,停止滴注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

2、应用叠加法原理预测重复给药的前提是 A一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 B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

C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 D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 E每个给药间隔内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可以不同

3、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缓控释制剂的质量 A血药波动程度

B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 C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 D AUC E给药剂量

四、问答题

1、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各有何特点?为什么?

2、稳态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中有何意义?

3、什么是达坪分数?静脉注射给药达坪分数与血管外给药达坪分数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4、什么是蓄积系数?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蓄积系数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5、叠加法预测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的原理何特点是什么?

6、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7、描述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参数有哪些?在评价缓控释制剂研究中有何意义?

8、什么是负荷剂量?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求算有何不同?

9、已知氨苄青霉素胶囊剂F为0.5,吸收半衰期为0.25h,消除半衰期为1.2h,V为10L,若每隔6h口服给药500mg,试求多剂量给药从开始给药治疗38h的血药浓度?(Cn=10.269μg/mL)

10.已知某药物t1/2为10h,V为0.5L/kg,临床安全有效治疗浓度为10mg/L~ 20mg/L,某患者体重为60kg,先静脉注射给药使血药浓度达到10 mg/L,再静脉滴注2h,使血药浓度升至20 mg/L,求①静脉注射给药剂量X0=?②静脉滴注速度k0=?③每次静脉滴注2h,要想使血药浓度维持在10mg/L ~20mg/L之间,静脉滴注间隔时间τ=?(x0=300mg;k0=181.4 mg/h;τ=12h)

推荐第3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药物跨膜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或细胞膜)的现象。

被动扩散: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服从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两种形式。

膜孔转运: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上有0.4-0.8nm大小的微孔,这些贯穿细胞膜且充满水的微孔是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途径。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主动转运: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较低浓度向高浓度侧的转运。 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吸收:物质通过细胞膜或其它膜状物而到达细胞内部的过程。 药物分布: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之间的转运过程。 表观分布容积V: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状况的重要参数,是将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

蓄积:当长期连续用药时,在机体的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血药蛋白结合:进入血液的药物,一部分在血液中呈非结合的游离状态存在,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活性,“储存”于血液中,不能向组织器官内转运。

血脑屏障: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结构。

前体药物:有一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产生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

酶诱导作用:药物代谢被酶促进的现象。 酶抑制作用:药物代谢被酶减慢的现象。

首过效应: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三种,通常是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第二相反应:即结合反应,通常是药物或第一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结构中的极性基团,与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结合物。

肝肠循环:由肝脏排泄的药物,随胆汁进入肠道再吸收而重新经肝脏进入全身循环的过程。 双峰现象:某些药物因肝肠循环可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高峰,称为双峰现象。 药物排泄: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以及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致力于用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隔室模型:将整个集体按动力学特性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联起来构成一种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称为隔室模型。

生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清除率:整个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波动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生物等效性: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别。

推荐第4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状况,将血液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它是指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单位为L或L/kg.

3肝肠循环:是指经胆汁中排入肠道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4药物代谢: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其化学机构可发生改变,这一过程即为药物代谢,又称生物转化。

5负荷剂量: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之后再按给药周期给予维持剂量,使血药浓度维持恒定,这个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为负荷剂量

6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应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7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8单室模型:某些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后迅速向全身各部位分布,并在血液、组织与液体之间达到分布动态平衡,即动力学上的“均一状态”。这种将整个机体视为一个隔室而建立的药动学模型称为单室模型。

二、简答

1、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

(1)血药浓度法(最常用)(2)尿药浓度法(3)药理效应法

2、药物转运机理

(1)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2)载体媒介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3)膜动转运(胞饮与吞噬、胞吐)

3、新药药物动力学实验取样时间点安排时间点确定要求?

取样点的设计应兼顾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根据研究样品的特性,取样点通常可安排9-13个点,一般在吸收相至少需要2-3个采样点,对于吸收快的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量避免第一个点是Cmax;在Cmax附近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需要4-6个采样点。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药物的3-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1/20-1/10.

4、药物代谢与疗效关系

(1)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2)代谢使药物活性降低(3)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4)代谢使药理作用激活(5)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

5、当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β)高时,解释为什么患者患有肝硬化时,游离药物浓度上升,而总血浆药物浓度下降

血浆蛋白结合率与血浆蛋白量、游离型药物量有关。肝硬化患者由于体内蛋白质总浓度降低,会导致药物蛋白结合率β降低,使蛋白质结合很快出现饱和现象,随剂量的增加使游离型药物浓度急剧上升,出现中毒现象,而总血浆药物浓度下降。

6眼部吸收,混悬剂为什么生物利用度高

混悬型滴眼剂中的药物微粒在结膜囊内能不断的提供药物投入角膜,因而能够产生较高的药物浓度。混悬液中的粒子大小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粒度过大可引起眼部刺激和流泪,药物易于流失。眼膏和膜剂接触时间都比水溶液长,因而有利于吸收,作用时间也延长。

推荐第5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推荐)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①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效之间相互的科学。

② 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临床意义:1.使给药方案个体化,2.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3.进行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4.探讨新药给药方案5.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6.降低治疗费用7.避免法律纠纷。

③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④ 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又叫生物转化。

⑤ 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过程。 ⑥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⑦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转运。 ⑧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⑨ 清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清除。

⑩ BCS: 是依据药物的渗透性和溶解度,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11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Dn::溶出数。Do:计量数。An:吸收数

12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丛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13 体内总清除率:是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多少体积的相当于流经血液的药物。 14 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 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它的吸收程度用AUC表示,而且吸收速度是以用药后到达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即达峰时间来表示。)评价指标AUC,Tmax,Cmax。

15 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Fabs):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16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Frel):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17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8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它们是药学等效性。

19 首关效应: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20 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21 速率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重要的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越大,该过程进行也越快。单位为min-1或h-1。

22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半衰期为常数。

23 滞后时间:有些口服制剂,服用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吸收,滞后时间是指给药开始只血液中开始出现药物的那段时间。

24 C(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指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等于体内消除的速率时的血药浓度。 25 达坪分数f(n):是指n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Cn与坪浓度C相比,相当于C的分数。 26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达到平衡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所得的商。

27 MRT:药物在体内平均滞留时间。

28 蓄积:是长期连续用药时,在机体的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蓄积。

29 肠肝循环:有些药物可有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有些在肝代谢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代谢产物,在肠道被菌丛水解成固体药物而被重吸收,这些直接或间接在小肠肝脏血循环

30 肾清除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容与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楚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容积就称为该物的血浆清除率。用CLr表示。

31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步、代谢和排泄的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32 单室模型:假设机体给药后,药物立即在全身各部位达到动态平衡,这时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房室,称为一室模型或单室模型,单室模型并不意味着所有身体各组织在任何时刻药物浓度都一样,蛋要求机体各组织药物水平能随血浆浓度变化而变化。

33 隔室模型:时将身体视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室,只要体内某些部位接受药物及消除药物速率相似,都可归纳为一个房室。3二室模型:从速度论的观点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一般将血流丰富及药物能瞬时达到分不平衡的部分如心肝脾肺肾,划分为一个隔室,成为中央室,降血流相对供应少,药物分布达到血液平衡较长时间的部分划分为周边室。

34 群体药物动力学:PPK 即药物动力学的群体分析法,是将经典药物动力学基本原理和统计方法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的药物动力学分支学科。

35 负荷剂量:静滴之初,血药浓度和稳态浓度相差很大,因此在滴注开始需要静注一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迅速接近C,然后以静滴维持该浓度。

36 膜转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现象。

37 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穿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 38 细胞旁路通道转运:是指一些小分子物质经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入体循环的过 程。 39 被动转运:是指存在与膜两侧的药物顺浓度梯度,即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算的过程。 40 单纯转运;是指药物的跨膜转运受膜两侧浓度差限 制过程。

41 载体媒介转运: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

42 促进扩散:是指某些药物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 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 43 主动转运: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的转运。

44 膜动转运:是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 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

45 胃排空:胃内容物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46 溶出速度:是指在一定溶出条件下,单位时间溶解度量。 47 临街颗粒:是指不影响药物吸收的最大粒径。

48 多晶型: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由于结晶条件不同,可得到数种晶格排列不同非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

49 溶剂化物:药物含有溶媒而构成的结晶。

50 崩解:系指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或溶解成碎粒的过程

51 溶出度:是指在规定溶出介质中,药物从片剂或 胶囊剂等固体制剂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52 溶液型药物:是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介质中,所以口服溶液剂的吸收是口服剂型最快,且较完全的,生物利用度高。 53 包合作用:将药物分子包钳与另一种物质分子的空穴结构内的制剂技术 54 压片:是在压力下把颗粒状或粉末状药物压实的过程。

55 高渗透药物:是指在没有 证据说明药物在肠道不稳定的情况下,有90%以上的药物被吸收。 56 吸收数:是预测口服药物吸收的基本变量,是反映药物在胃肠道渗透高低的函数与药物的有 效渗透率,肠道半径和药物在肠道内滞留时间有关。

57 剂量数:是反映药物溶解性与口服吸收关系的参数,是药物溶解性能的函数。

58 快速释药制剂:指相对与缓释制剂的普通制剂,另一种是采用特殊的辅料和方法制备出的比普通制剂释出速率还要快的制剂。

59 缓控释制剂:是通过延缓或控制药物的释放来控制药物的吸收药物能在较长时间内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

60 组织流动室法技术:是通过化合物透过未损肠组织的实验来模拟药物体内的吸收。

61 外翻肠囊法:时将动物的一定长度的小肠置于特殊的装置中通过测试药物透过肠粘膜的速度和程度,定量描述药物透黏膜性的方法。

62 外翻环法:为一种研究肠道组织摄取药物能力的方法。

63 淋巴:是静脉循环系统的辅助组成部分,主要由淋:是静脉循环系统的辅助组成部分,主要由淋巴管。淋巴器官。淋巴液和淋巴组织组成。

64 内吞:是指微生物被内状内皮系统细胞,特别是单核巨噬细胞作为外来异物吞噬进入细胞内,并迅速被溶酶体消化裂解释放药物。

65 吸附;是指微粒吸附在细胞表面是微粒和 细胞相互作用的开始。

66 融合:是由于纸质体膜中的凝脂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相似而产生完全缓和作用。 67 膜间转运:是指微粒和相邻的细胞膜间的脂质成分发生相互交换作用。

68 接触释放:是膜间作用的另一种形式,主要是由于微粒和细胞接触后,微粒中的药物释放并想细胞内转运。

69 阿霉素;是一个有效的化疗药物,但由于对心脏的毒性较大,常常使用受到限制。 70 细胞色素p450:是微粒体重催化药物代谢的活性成分,由一系列同功酶组成。

71 首过效应:这种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的减少现象。

72 结合反应:通常是药物成第一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结构中的极性基因与机体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结合物的结构。

73 酶抑制作用:通常药物代谢被减慢的现象,能使代谢加快的物质叫做酶诱导剂。 74 体外法:是利用离体生物组织样品如肝脏直接分析其药物代谢能力。

75 前提药物:是指将活性药物衍生化成药理惰性物质,但该惰性物质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固体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

76 肾小管分泌:时将药物转运至尿中排泄,是主动转运。。

77 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78 一级速度过程是指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的药物量成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79 极性速度过程;当药物的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时,其速度过程被称为零级速率常数。

80 零级速率常数:是指药物的转运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药物量或浓度无差。 81 速度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重要的动力学参数。

82 稳态血药浓度:临床用药若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以相同的剂量多次给药,在给药过程中血药浓度可逐次叠加,直至血药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或在一定水平内上下波动,该范围即称为稳态浓度,它有一个峰值(稳态时最大血药浓度) ,有一个谷值(稳态时最小血药浓度)。

83 表观分布容积:是血药浓度与体内药物间的一个比值, 意指体内药物按血浆中同样浓度分布时所需的液体总容积,并不代表具体生理空间。 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成分的结合程度。

84 残数法:是药物动力学中把一条曲线分段分解成若干指数函数的一种常用方法。

85 滞后时间:是指给药开始致血药中开始出现药物的那段时间。组织隔室:浅外室为血流灌注较差的组织和器官。

86 达坪分数:是指n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与坪浓度相比,相当于坪浓度的分数。

87平稳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到达到稳态后。在一个计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处以间隔时间t所得的商。

88 量积系数:系指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例值,以r表示,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表示药物在体内蓄积程度。

89 波动百分数:系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值的百分数。

90 波动度:系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稳血药浓度的比值。

91 血药浓度变化率:系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差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92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些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体内消除过程,并不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这种药物动力学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93 米曼常数: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为一半时所对应的血药浓度。

94 维持性剂量: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95 群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个患者群体内药动学参数存在很大变异体。

96 肝首过效应: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

97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指血药浓度数据(纵坐标)对时间(横坐标)作图,所得曲线下面积。AUC与吸收后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推荐第6篇: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药物代谢动力学(本科)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1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等效性 是指药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毒性的一致性。

2.生物半衰期 是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以符号T1/2表示,单位取“时间”单位。 3.达坪分数 是指n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Cn于坪浓度C相比,相当于坪浓度C的分数,以f表示f=Cn/C 4.单室模型 当药物在体内转运速率高,分布迅速达到平衡时,则将机体看成单室模型。 5.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为达到合理用药而为治疗提供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的一种计划表。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Ck0ktk10t(110ee)

Vck10二室模型静脉点滴给药,滴注开始后血药浓度与时间t的关系。 2.lg(XuXu)ktlgXu 2.303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以尚待排泄的原型药物量(即亏量)的对数与时间t的关系。

3. CX0kt ekV(1e)多剂量给药时,按一定剂量、一定给药时间间隔、多剂量重复给药,当n充分大时,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与时间t的关系

4.AUCX0X(km0) VmV2V药物以非线性过程消除,且在体内呈单室模型特征时,静脉注射后,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

X0的关系。

5. x01x0 kak(1e)(1e)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与给药周期的关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答: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3个时间点,第一个取样点一般在1~2小时,释放量在15~40%之间,用于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第二个取样点反映制剂的释放特性,时间为4~6小时,释放量根据不同药物有不同要求;第三个取样点用于证明药物基本完全释放,要求释放量在70%以上,给药间隔为12小时的制剂取样时间可为6~10小时,24小时给药一次的制剂,其取样时间可适当延长。

2.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参考答案:

答: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比例常数。 即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转运间动态平衡时,隔室内溶解药物的“体液”的总量。

表观分布容积不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其数值的大小能够表示该药物的特性: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通常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量。

3.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除剂型因素对生物利用度有影响外,其它因素还有:胃肠道内的代谢分解;肝脏首过作用;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实验动物的影响;年龄、疾病及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4.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进行血药浓度实验设计;数据的统计处理;受试药剂的制备;广泛收集药学情报;应用临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做到给药剂量个体化,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5.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参考答案:

答: 静脉注射一系列不同剂量(如高、中、低三个剂量)的药物,可得到不同剂量在各个取样点的血药浓度,即 (ti,Ci)对应数据组。按下述方式处理数据,进行识别:

(1)作血药浓度-时间特征曲线,如果三条曲线相互平行,表明在该剂量范围内为线性过程;反之则为非线性过程。 (2)以每个血药浓度值除以相应的剂量,将这个比值对t作图,若所得的曲线明显不重叠,则可预计存在某种非线性。 (3)以AUC分别除以相应的剂量,如果所得各个比值明显不同,则可认为存在非线性过程。

(4)将每个浓度-时间数据按线性模型处理,计算各个动力学参数。若有一些或所有的药动学参数明显地随剂量大小而改变,则可认为存在非线性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 模拟卷2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利用度: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2.清除率: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表现。3.积蓄系数:坪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浓度的比值。

4.双室模型:药物进入机体后,在一部分组织、器官中分布较快,而在另一部分组织、器官中分布较慢,在这种情况下,将机体看作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即两个隔室,称为双室模型。

5.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是在药物浓度超过某一界限时,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发生了饱和现象所引起的。可以用描述酶的动力学方程式即著名的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来进行研究。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CmaxCmin1. DFC波动度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2. CminkaFx011()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kakV(kak)1e1e药物单剂量静注后,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为清除率与平均滞留时间的乘积。 3. VSSX0MRTAUC4. dxukex0k21tkex0k21tee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 dt5.CKmX0VmX0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量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不成正比。

三、回答下列问题

1.何谓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是应用动力学(kinetics)的原理和数学(mathsmatics)的模式,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即ADME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在理论上创建模型;通过实验求参数;在临床上应用参数指导临床用药。

2.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可分为哪几个时相?写出各时相的半衰期公式表达式? 参考答案:

答: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可分为: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3个时相。 吸收相:t1/2(ka)0.6930.693 分布相:t1/2()

ka0.693消除相:t1/2()

3.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写出药理效应法的一般步骤? 参考答案:

答: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血药浓度法、尿药浓度法和药理效应法等。

药理效应法的一般步骤是:①测定剂量-效应曲线,即在最小效应量与最大安全剂量间给予不同剂量,测定某时间点(通常是效应强度峰值时间)的效应强度,得剂量-效应曲线; ②测定时间-效应曲线,即给予相同剂量,测定不同时间的效应强度,得时间-效应曲线 ; ③通过上述两条曲线转换出剂量-时间曲线,将不同时间点的效应强度经剂量-效应曲线转换成不同时间的剂量,即得到剂量-时间曲线。 ④通过剂量-时间曲线进行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 4.Michealis-Menten方程式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Michaelis –Menten方程有两种极端的情况,即

(1)当血药浓度很低时(即Km>>C),米氏动力学表现为 一级动力学的特征; (2)当血药浓度较大时(即C >>Km) ,米氏动力学表现为零级动力学的特征。 5.制定给药方案的步骤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第一:根据治疗目的要求和药物的性质,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和药物制剂;第二:根据药物治疗指数和药物的半衰期,按药物动力学方法估算血药浓度允许波动的幅度,确定最佳给药间隔; 第三:根据已知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按药物动力学方法计算最适给药剂量(包括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 。将前三步确定的试用方案用于病人,观察疗效与反应,监测血药浓度,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与剂量调整,直至获得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3

一、名词解释

1.清除率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清除的表现。 2.消除半衰期 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

3.负荷剂量 若病性紧急,需使体内药量立即达到稳态,则首次剂量大到相当于体存量峰值的换算剂量即可。

4.稳态血药浓度 恒比消除的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当给药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称为药物蓄积,当给药速度等于消除速度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称血药稳态浓度。但恒量消除的药物在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体内药物蓄积,血药浓度会无限制的增加。

5.首过效应 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体循环前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因而首次通过肝脏的过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肝组织代谢或与肝组织结合,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物量少于吸收量,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k0k21(eT1)tk0k21(eT1)t1. Cee

Vc()Vc()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中央室药物浓度和周边室药物浓度的经室变化过程的公式。 2. logXuktclogkeX0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瞬时尿药速率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t2.3033. xFkaX0ktkat(ee)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体内药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kakkmx0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量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不成正比。

Vmx04. C5. t1/20.693MRTiv用统计矩理论计算iv给药的生物半衰期,MRTiv是经静注给药的平均滞留时间。

三、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参考答案:

答: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比例常数。 即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转运间动态平衡时,隔室内溶解药物的“体液”的总量。

表观分布容积不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其数值的大小能够表示该药物的特性: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通常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量。

2.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应符合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

答:①至少有一部分或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泄,从而可以方便的测定尿药浓度,计算尿药量;②假设药物经肾排泄过程亦服从一级动力学过程,则尿中原形药物排泄的速率与该时体内药物量成正比关系。 3.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参考答案:

(1)治疗指数小、生理活性很强的药物;

(2)在治疗剂量即表现出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3)为了确定新药的群体给药方案; (4)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 (5)中毒症状容易和疾病本身症状混淆的药物; (6)常规剂量下没有看到疗效的药物; (7)常规剂量下出现中毒反应的药物;

(8)药物的消除器官受损(肝功能损害患者应用茶碱等); (9)怀疑是否因为合并用药而引起异常反应的出现; (10)诊断和处理过量中毒。

4.什么是排泄?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排泄是指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或经代谢后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排泄方式和途径:肾-尿排泄;胆汁-肠道-粪便排泄;肺呼吸排泄;皮肤汗腺分泌排泄及乳汁分泌排泄等。其中主要是肾-尿排泄。

5.一种首过效应很强的药物,口服其普通片或缓释片,哪一种剂型的生物利用度较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答:普通片生物利用度较缓释片好。

因为普通片较缓释片释药快,能尽快饱和肝脏的药物代谢酶,进入血液的药量多,血药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而缓释片释药平稳缓慢,药物以低量、持续形式通过肝脏,不能饱和肝脏的药物代谢酶,进入血药的药量少,血药浓度低,生物利用度低。

推荐第7篇:惯性效应在混凝中的动力学作用

一、絮凝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絮凝长大过程是微小颗粒接触与碰撞的过程。絮凝效果的好坏取决下面两上因素:(1)是混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成吸咐桥的联结能力,这是由混凝剂的性质决定的;(2)是微小颗粒碰撞的几率和如何控制它们进行合理的有效碰撞,这是由设备的动力学条件所决定的。导致水流中微小颗粒碰撞的动力学致因是什么,人们一直未搞清楚。水处理工程学科认为速度梯度是水中微小颗粒碰撞的动力学致因,并用下面公式计算速度梯度:(略)

式式P为单位水体的能;μ为液体的动力粘滞系数。由于上面公式是在层流的条件下导出的,它是否适用于流态,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湍流的絮凝池。这个问题一直未有结论。实际上,上面公式是层流条件下的速度梯度。对于湍流来说由于湍动涡旋的作用,大大地增加湍流中的动量交换,大大地均化了湍流中的速度分布,所以湍流中的速度梯度远远小于上式计算的数值。既然如此,上面公式在给水处理的工程界中为什么可以用了半个世纪呢?因为上面公式中P(单位水体能耗)这一项与湍流中的微涡旋有着密切关系,从后面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些湍流的微结构决定了水中微小颗粒的动力学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碰撞。通过几十年的工程实践人们积累了上面公式大量的经验数据,用此来指导工程设计当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上述公式对改善现有的絮凝工艺并没有任何价值。因为提高絮凝效果就必须增加速度梯度,增加速度梯度就必须增加水体的能耗,也就是增加絮凝池的流速。但是絮凝过程是速度受限过程,随着矾花的长大,水流速度应不断减小。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完全与速度梯度理论相矛盾的絮凝工程实例。网格反应池在网格后面一定距离处水流近似处于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状态,即在这个区域中不同的空间点上水流的时平均速度都是相同的,速度梯度为零。按照速度梯度理论,速度梯度越大,颗粒碰撞次数越多。而网格絮凝反应池速度梯度为零,其反应效率应最差。事实恰好相反,网格反应池的絮凝反应效果却优于所有传统反应设备。这一工程实例充分说明了速度梯度理论远未揭示絮凝的动力学本质。

在絮凝的研究中,还有一个湍流研究学派用湍流扩散的时平均议程去计算颗粒碰撞次数。最后得到的结论与速度梯度理论基本相同,即湍流中颗粒碰撞次数随湍流能耗增大而增大。由于这种研究方法用的是湍流扩散时平均方程,因此就不能揭示湍流微结构在絮凝中的动力学作用。在诸如象絮凝动力学的研究中,把研究领域仅仅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已不够了。因为絮凝中的颗粒碰撞是与湍流中的微结构的动力作用密切相关,而微结构尺度,所以微观的分子运动完全不受湍流微结构影响,只与热力学系数有关。而宏观流动计算中人们关注的是时平均速度,时平均压强、时平均浓度,无法去揭示湍流微结构在絮凝中的动力学作用。因此在絮凝动力学的研究中应从湍流微结构的尺度,即从亚微观尺度上进行研究。上述絮凝的湍流研究学派正是因为采用统计时平均的宏观流动计算方法,所以就无法揭示絮凝的动力学本质。

二、絮凝的动力致因

有人认为湍流中颗粒碰撞是由湍流脉动造成的。这种认识不很确切。实际上湍流并不存在脉动,所谓的脉动是由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造成的。人们用流体力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欧拉法进行研究,即在固定的空间点观察水流运动参数随时间变化,这样不同时刻有不同大小的湍流涡旋的不同部位通过固定的空间点,因此在固定的空间点上测得的速度呈现强烈的脉动现象。如果我们跟随水流质点一起运动,去观察其运动情况,就会发现水体质点的速度变化是连续的,根本不存在脉动。实际上水是连续介质。水中的速度分布是连续的,没有任何跳跃。水中两个质点相距越近其速度差越小,当两个质点相距为无究小时,其速度差亦为无穷小,即无速度差。水中的颗粒尺度非常小,比重又与水相近,故此在水流中的跟随性很好。如果这些颗粒随水流同步运动,由于没有速度差就不会发生碰撞。由此可见要想使水流中颗粒相互碰撞,就必须使其与水流产生相对运动,这样水流就会对颗粒运动产生水力阻力,设颗粒的形状为球形,其半径为r0,颗粒与水流相对速度为v,水的密度为p,球形颗粒所受水力阻力Fd可按下式计算(略)

式中po为球形颗粒密度。如果略去因颗粒尺寸不同而造成的密度变化,由上式可见单位质量球形颗粒所受水力阻力随尺度增大而减少;即颗粒越大单位质量所受水力阻力越小。上面讲座虽然是针对球形的,但对非球形颗粒同样适用。由于不同尺度颗粒所受水力阻力不同,所以不同尺度之间就产生了速度差。这一速度差为相邻不同尺度颗粒的碰撞提供了条件。如何让水中颗粒与水流产生相对运动呢?最好的办法是改变水流的速度。因为水惯性(密度)与颗粒的惯性(密度)不同,当水流速度变化时它们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也不同,这就使得水与其中固体颗粒产生了相对运动,为相邻不同尺度颗粒碰撞提供了条件。

改变速度方法有两种:(1)是改变水流时平均速度大小,水力脉冲澄清池,波形反应池、孔室反应池以及滤池的微絮凝作用,主要就是利用水流时平均速度变化造成的惯性效应来进行絮凝;(2)是改变水流方向,因为湍流中充满着大大小小的涡旋,因此水流质点在运动时不断地在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当水流作涡旋运动时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固体颗粒沿径向与水流产生相对运动,为不同尺度颗粒沿流涡旋的径向碰撞提供了条件。不同尺度颗粒在湍流涡旋中单位质量所受离心惯性力是不同的。这个作用将增加不同尺度颗粒在湍流涡旋径向碰撞的几率。下面来讨论这个问题。在湍流涡旋中取一个小的脱离体,显然沿径向方向作用在该脱离体上有两个力:一是离心力;二是压力的合力。两者相平衡。如果把坐标原点取在运动的涡旋的中心上,则可写成如下方程:(略)

由上面的理论论述可以看出,如果能在絮凝池中大幅度地增加湍流微涡旋的比例,就可以大幅度地增加颗粒碰 数,有效地改善絮凝效果。这可以在絮凝池的流动通道上增设多层小孔眼格网的办法来实现。由于过网水流的惯性作用,使过网水流的大涡旋变成小涡旋,小涡旋变成更小的涡旋。不设网格的絮凝池湍流的最大涡旋尺度与絮凝池通道尺度同一数量级。当增设格网之后,最大涡旋尺度与网眼尺度同一数量级。

增设小孔眼格网之后有如下作用:(1)水流通过格网的区段是速度激烈变化的区段,也是惯性效应最强,颗粒碰撞几率最高的区段;(2)小孔眼格网之后湍流的涡旋尺度大幅度减少。微涡旋比例增强,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增加,有效地增加了颗粒碰撞次数;(3)由于过网水流的惯性作用,矾花产生强烈的变形,使矾花中处于吸附能级低的部分,由于其变形揉动作用达到高吸能级的部位,这样就使得通过网格之后矾花变得更密实。

三、矾花的合理的有效碰撞

要达到好的絮凝效果除有颗粒大量碰撞之外,还需要控制颗粒合理的有效碰撞,使颗粒凝聚起来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使颗粒凝聚起来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如果在絮凝中颗粒凝聚长大得过快会出现两个问题:(1)矾花长得过快其强度则减弱,在流动过程中遇到强的剪切就会使吸咐架桥被剪断,被剪断的吸咐架桥很难再连续起来,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反应现象,应该被绝对禁止;(2)一些矾花过快的长大水中矾花比表面积急剧减少,一些反应不完善的小颗粒失去了反应条件,这些小颗粒与大颗粒碰撞几率急剧减小,很难再长大起来。这些颗粒不仅不能为沉淀池所截留,也很难为滤池截留。絮凝池中矾花颗粒也不能长得过慢虽然密实,但当其达到沉淀池时,还有很多颗粒没有长到沉淀尺度,出水水质也不会好。由此看到在絮凝池设计中应控制矾花颗粒的合理长大。

矾花的颗粒尺度与其密实度取决两方面因素:其一是混凝水解产物形成的吸咐架桥的联结能力;其二是湍流剪切力。正是这两个力的对比关系决定了矾花颗粒尺度与其密实度。吸咐架桥的联结能力是由混凝剂性质决定的,而湍流的剪切力是由构筑物创造的流动条件所决定的。如果在絮凝池的设计中能有效的控制湍流剪切力,就能很好的保证絮凝效果。

应该指出,水处理领域内流动的动力相似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很多的小试、中试的试验结果在生产试验上无法重现,甚至完全失真。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尺度放大后其流态发生了变化,甚至是根本的变化。由于人们对其决定性的动力学因素认识不清,就不知控制什么样的动力学因素,故此也就不能真正建立起水处理工艺中的动力相似。由上面讨论我们看到湍流剪切力是絮凝过程中的控制动力学因素,如果在大小两个不同的絮凝工艺中,其湍流剪切力相等,那么具有同样联结强度的矾花颗粒可以在两个不同尺度的絮凝过程中同时存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实现了两个絮凝过程絮凝效果的相似。湍流剪切力是由湍流涡旋造成的。设想一个矾花位于湍流涡旋之中,由于此涡旋外侧流速大,内侧流速小,因此位于其中的矾花颗粒受剪,此剪切力主要取决于涡旋尺度与涡旋强度,显然涡旋尺度越小,涡旋强度越大,涡旋对矾花的剪切作用越强。湍流中充满着大量大大小小的涡旋,因此涡旋尺度是随机的。这里所说的涡旋尺度可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中涡旋尺度统计特征物理量涡旋积分比尺代表,可以认为它是湍流中最大涡旋的特征尺度。它主要取决于流动空间尺度与流动速度两个因素。流动空间越大,涡旋尺度越大;在同一空间尺度下流动速度越大,涡旋尺度越小,由此可以认为湍流剪切力与流动空间尺度成反比,与流动速度成正比。而涡旋强度与流动速度成正比,这样就有下面关系:

五、结论

本文首次从湍流微结构的尺度(即亚微观尺度)讨论了流动水体中颗粒碰撞(物相接触)和混凝剂水解产物的亚微观传质这两个物理过程及其动力学致因,这正是混凝过程和多相流动物系反应工艺中,其反应不是化学反应就是生化反应。众所知,化学反应速度非常迅速,生化反应在生物酶存在的情况下,其反应速率也远大于物相接触,特别是远大于亚微观传质的速率。因此在这些工艺过程中提高物相接触和亚微观传质速率,就成为提高工艺效率和工艺品质的关键。可以预见,本文所揭示的自然规律必将对其相关领域的工艺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荐第8篇: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

病人使用药物后,有无效果,疗效多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列举如下:

1.文化因素 病人的求医行为、选择药物的习惯与偏见、对用药的民间传说、舆论和宣传、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等因素都能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例如:城市居民一般推崇现代医学,喜欢用西药;而农村居民,多首先去找中医或民间医,服用中药或单方草药。一般在治疗无效时,才去找西医。也有一部分人,始终只相信中医或西医。

2.疾病的性质 一般来说,凡是感染、代谢、内分泌紊乱和营养不良疾病,应进行抗感染、纠正代谢及内分泌的异常机能活动、补充营养,以使用调整生理功能的药物为主。而心因性疾病、心身疾病,或虽为器质性疾病,但其症状中有心理因素色彩明显的心因性症状夹杂其中者,在使用药物时,要充分发挥药物的心理效应。此外,还应注意的一个规律是:应用治疗症状的药物,如止痛药、催眠药、助消化药、镇咳药等,较易产生心理效应。而消除病因的药物,如抗生素、解毒剂,则以产生生理效应为主。

3.个体特征 如气质、人格特点、年龄等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动物实验证明,强而不可抑制的兴奋型实验动物,其所需药物的剂量要大于弱而抑制型动物的8倍,才能产生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具有癔病人格特征的病人,由于暗示性强,极易接受药物心理效应。儿 1 童也容易出现心理效应;老人产生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所需剂量仅为成人的1/3。老人出现心理效应的机会较少,但对不少药物的生理反应敏感,在一般剂量下即可引起意识恍惚或谵妄。

4.药物的制备、剂型和包装 医务人员应当交流并把病人对药物选择的信息(如剂量、包装、价格等)提供给药厂或商人。成都军区军医学校调查了8所部队医院中1,016名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问题,结果发现,对药物颜色的选择,以喜欢白色的最多(41.6%),其它依次为:浅黄色(23.2%)、浅红灯色(17.2%)、浅绿色(11.7%)、棕色(2.3%)、黑色(2.2%)、紫色(1.8%)。看来,病人喜欢色淡鲜明的药片,不喜欢深色者。对药物的味道,最喜欢甜味(40.9%),其它依次为:无味(34.5%)、香味(12.2%)、酸味(5.6%)、苦味(4.7%)、咸味(1.8%)。对药物剂型的选择,最喜用糖衣片(42.2%),冲剂则锐减为(17.9%),其次依次为:胶囊(15.2%)、普通片剂(13.6%)、丸剂(7.3%)、合剂(2.1%)、散剂(11.3%),对包装的选择,喜欢玻璃瓶者仍较多(35%);喜欢压膜药物的病人也较多(31.4%),因携带轻便,又可防潮;对塑料包装满意者仅有14.8%;无所谓者占10.1%;愿用纸包者最少,仅占8.7%。此外,药物的装璜设计、美工造型、图案、商标,也都会产生药物的心理效应。为了适应病人的求异心理,市场上不断有新药推出。

5.用药心理 医师和病人都喜欢使用作用强、见效快、安全的药物。成都军区军医学校对5所医院的门诊用药进行了调查,共查处方10,090 2 张,发现滥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一是病人要求用,二是医生也往往有一定的投其所好的心理。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喜欢用新药、进口药、名贵药、多用药、联合用药的心理十分普遍,而经济条件差的农村病人则希望用价廉而有效的药物。

6.用药方法和途径 就服药次数来说,病人倾向于以少为好。因为既可减少麻烦,又能避免遗忘服药。故出现一日一次、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用药方法。用药次数过频、间隔时间太短,易发生副作用、干扰工作和学习、引起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就用药途径来说,在病菌中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注射比口服好,静脉输液又比肌注好。故而有人伤风感冒也要求注射一针青霉素(只一次)。直肠用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病人多因害羞不愿用。吸入法,因对呼吸道粘膜有激惹,也不乐意应用。

7.药物副作用 如用药后出现疲乏、头晕、恶心、呕吐、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使病人不易耐受,往往就会引起不遵从医嘱、中断治疗、甚至动摇对治愈的信心。假如对药物副作用不预先告诉病人。更会因副作用的产生而多虑,怀疑病情恶化、用药不当,或吃错了药等,因而引起不少心理障碍。为此,医护人员应先向病人介绍一些用药知识,这可以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强化药物的心理效应。

推荐第9篇:药物检测与药代动力学实习总结

食品药品学院实习总结

药物检测与药代动力学实习总结

专 业 班 级:10级药物制剂(1)班 学号:2303100116 姓名:欧猛

实习地 点:药理与毒理室&中药化学室 时间: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13-20周

药物检测与药代动力学实习总结

实习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一个跟重要的实践环节,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为我们以后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刚刚从山东实习回来的我们来说,校内实习只是换一个不一样的环境,我们同样会以像在药厂一样的热情对待本次实习。

本次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最后一门课程了,而本次实习的目的是重温药物检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关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实验中去,掌握实验中各种技能,为我们的学生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本次实习时间只是短短的十天,由我们敬爱的张孝林老师和亲爱的秦梅颂老师带领大家完成两门课程的实习任务。

在这十天的实习中,我们分别进行了以下几项实习工作: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践:

1、不同厂家生产乙酰氨基酚的质量评判;

2、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

3、肝损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临床用药注意①;

4、联合用药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临床用药注意②。药物监测实践:

1、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氯化物检查);

2、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检查;

3、大黄药材的检查。

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检测这两门课程都是药物制剂本科专业的核心课。通过实践教学,验证、巩固和充实了理论课中所讲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并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我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掌握了两门课程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在实验室为期十天的毕业前实习结束了,留下的是满满的收获和不舍。在这十天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

在一次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老师们悉心指导下,我不但对实验有了系统的理解,从无数次的失败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意志也得到了磨练,恐惧心理也逐渐地消失了。我时刻提醒自己,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与时俱进。总之,这次实习的意义,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学分、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在开启“生命之旅”大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我一定会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并为自己所喜爱的方向努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为期十天的以实验为主的的实习中,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经验与体会,这些使我一生受用不尽,记下来以时刻自勉:

1.手脚勤快,热心帮助他人。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之事,都应该用心去完成,也许自己累点,但你会收获很多,无论是知

识与经验还是别人的称赞与认可。因为态度决定一些,一些小事,如刷培养皿、刷试管,大家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能因为好高骛远就偷懒。只有用心地,以良好的态度做好这一件件小事,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老师那学到更深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

2.多学多问,学会他人技能。学问学问,无问不成学。知识和经验的收获可以说与勤学好问是成正比的,知识总是垂青那些善于提问的人。所有的知识也都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所以没有什么好丢脸的,不懂装懂才是真正的傻。此外,有一些经验上的东西,可能是关于细节的,在已知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实验室的实验环境等因素进行了一些优化,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询问,才能少走弯路。

3.善于思考,真正消化知识。有知到识,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学会去思考时,他人的知识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就像刚才说的一样,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不系统,对于这些新的东西往往很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个时候,思考就是非常重要的。做之前思考,做完后还要回过头来思考。

4.前人铺路,后人修路。墨守陈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建树,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另辟蹊径更为重要。虽然现在对我们来说创新还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至少要有这种意识了。就是怀疑的态度和精神。其实就小的方面来说,很多方法和经验是一代代人口口相传而来的,那么其中误传也是难免的了。我们还是要

抱着怀疑的精神,善于思考和发现,才是做科研应该具备的素质。从大的方面来说,本来对于研究身来说,就不是在单纯的学习知识,而是创造知识,可见对于研究生而言,独立思考及创造的重要性。

5.实事求是做实验。不骗自己更不要骗他人。我想这一点的重要性,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敲响警钟。实验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剽窃抄袭、更不能伪造数据。只有正视实验结果,才能及时的找出存在的问题,有正对性的进行改进。

6.认真仔细地做好实验纪录。不要当你真正用到它时才知它的重要所在。可能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尚未这种意识,但我们可以想见其重要性。因为这些记录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结果,为了能够毕业。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自己不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和规律都在里面。而其中的精华也只有记录者本身才能真正领悟吧!

总之,这次的实验室实习让我有了深刻感触,其中的经验收获与不足都是我日后学习工作的借鉴,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将继续扬长补短,磨练自己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为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而努力,使未来的道路能够越走越宽!

推荐第10篇: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二

药物代谢动力学 模拟卷2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2.清除率:单位时间内该物质从尿液中排出的总量(Ux×V,Ux是尿液中x物质浓度,v是尿液体积)与该物质当时在血浆中浓度(Px)的商,用CL表示。

3.积蓄系数:又称为蓄积因子或积累系数,是指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毒性效应的总有效剂量(ED50(n))与一次染毒的半数有效量(ED50(1))之比值,毒性效应包括死亡。

4.双室模型:药物进入机体后,在一部分组织、器官中分布较快,而在另一部分组织、器官中分布较慢,在这种情况下,将机体看作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即两个隔室,称为双室模型。

5.非线性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随剂量(或体内药物浓度)而变化的代谢过程,如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又称剂量依赖性动力学。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CmaxCmin1. DF

C波动度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2. CminkaFx011()

V(kak)1ek1eka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3. VSSX0MRT

AUC药物单剂量静注后,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为清除率与平均滞留时间的乘积。 4. dxukex0k21tkex0k21tee dt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 5.CKmX0

VmX0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量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不成正比。

三、回答下列问题

1.何谓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是应用动力学(kinetics)的原理和数学(mathsmatics)的模式,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即ADME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在理论上创建模型;通过实验求参数;在临床上应用参数指导临床用药。

2.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可分为哪几个时相?写出各时相的半衰期公式表达式? 参考答案:

答: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可分为: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3个时相。 吸收相:t1/2(ka)消除相:t1/2()0.6930.693 分布相:t1/2()

ka0.693

3.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写出药理效应法的一般步骤?

参考答案:

答: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有血药浓度法、尿药浓度法和药理效应法等。

药理效应法的一般步骤是:①测定剂量-效应曲线,即在最小效应量与最大安全剂量间给予不同剂量,测定某时间点(通常是效应强度峰值时间)的效应强度,得剂量-效应曲线; ②测定时间-效应曲线,即给予相同剂量,测定不同时间的效应强度,得时间-效应曲线 ; ③通过上述两条曲线转换出剂量-时间曲线,将不同时间点的效应强度经剂量-效应曲线转换成不同时间的剂量,即得到剂量-时间曲线。 ④通过剂量-时间曲线进行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

4.Michealis-Menten方程式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Michaelis –Menten方程有两种极端的情况,即

(1)当血药浓度很低时(即Km>>C),米氏动力学表现为 一级动力学的特征; (2)当血药浓度较大时(即C >>Km) ,米氏动力学表现为零级动力学的特征。

5.制定给药方案的步骤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第一:根据治疗目的要求和药物的性质,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和药物制剂;第二:根据药物治疗指数和药物的半衰期,按药物动力学方法估算血药浓度允许波动的幅度,确定最佳给药间隔; 第三:根据已知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按药物动力学方法计算最适给药剂量(包括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 。将前三步确定的试用方案用于病人,观察疗效与反应,监测血药浓度,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与剂量调整,直至获得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第11篇:血流动力学

1.HR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标准心率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2、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心率过缓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疗的,是正常的反应.病理性需要治疗,主要上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引起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的,所以治疗上应该用氧疗和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最有效的.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平时心率每分钟70~80次,降到40次以下时,病人自觉心悸、气短、头晕和乏力,严重时伴有呼吸不畅、脑闷,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更重时可因心排出量不足而突然昏倒。 急救方法 心动过缓出现胸闷、心慌,每分钟心率在40次以下者,可服用阿托品0.3~0.6毫克(1-2片),每天3次,紧急时可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1支)。或口服普鲁本辛15毫克(1片),每天3~4次。配合服生脉饮2~3支、麻黄素25毫米(1片),每天3次口服。如果因心脑缺血而晕厥者,应让病人取头低足高位静卧,并注意保暖。松开领扣和裤带,指掐人中穴使之苏醒,并立即送医院救治,应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率过速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有

生理性:如健康人运动,情绪紧张,激动,饮酒,喝浓茶或咖啡,沐浴等

病理性:如感染,发热,贫血,低氧血症,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休克,心功能不全等 某些药物的作用:如麻黄素,肾上腺素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律失常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一种阵发的快速而整齐的心律,简称“室上速”,比较常见。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来似的,很难受。发作时心率每分钟150~250次,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数日。

2.SV 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左、右心室的搏出量基本相等。搏出量等于心舒末期容积与心缩末期容积之差值。心舒末期容积(即心室充盈量)约130~145毫升,心缩末期容积(即心室射血期末留存于心室的余血量)约60~80毫升,故搏出量约65~70毫升。

影响搏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心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动脉血压(后负荷)等

在心率恒定情况下,心肌收缩能力越大,即收缩强度越强,收缩速度越快,则搏出量愈多,反之亦然。心肌收缩能力的大小与其结构特点和机能状态有关,素有锻炼者心肌比较发达,收缩能力较强。在一定范围内,当静脉回流量增加时,心室充盈度增大,心肌初长增长,心肌收缩力就增强,搏出量增多。心肌纤维在收缩前的最初长度(前负荷)适当拉长,收缩时的力量增强,此规律称为施塔林(Starling)心脏定律。心肌收缩能力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心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之增强;迷走神经,乙酰胆碱使之减弱。

静脉回心血量与搏出量保持动态平衡。单位时间内,静脉回流量越多,心输出量也越多。此时增加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已不单是心肌初长(前负荷),是神经调节首先增加心率,同时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增强既可增加心输出量,又加速静脉血液流回心脏,使二者达到新的平衡。

3.SI 每搏输出指数

正常值:36-61BSA 4.CO 心输出量

是指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即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应。

调节心输出量的基本因素一是心脏本身的射血能力,外周循环因素为静脉回流量。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导致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以致心输出量减少。

体液因素主要是某些激素和若干血管活性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心血管活动,从而导致心输出量变化。血管紧张素Ⅱ可使静脉收缩,静脉回流增多,从而增加心输出量。此外,甲状腺素(T4和T4)可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输出量增加。在缺血缺氧、酸中毒和心力衰竭等情况时,心肌收缩力减弱,作功能力降低,因此心输出量减少。另外,某些强心药物如洋地黄,可使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得以增加。

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应。机体在静息时,代谢率低,心输出量少;在劳动、运动时,代谢率高,心输出量亦相应增加,以满足全身新陈代谢增强的需要。

5.CI 心脏指数

心脏指数是将由心脏泵出的血容量(升/分钟)除以体表面积(平方米)得出的数值。进而可以将体型大小不一的患者进行直接比较。以单位体表面积(平方米)计算心输出量,称为心脏指数。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输出量约5~6L/min,故心指数约为3.0~3.5L/(min·平方米) 决定心脏指数的两个因素: 1.心率: 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2.每搏指数: 心脏每次博动泵出的血容量 (单位体表面积下).6.ICON 心肌收缩指数

正常值:37.5-62.5 速度指数(VI):指血流在主动脉升部和弓部的最大流速(30-40),评价心肌收缩力。 加速指数(ACI):指血流在主动脉升部和弓部的加速度,男性:70-150;女性:90-170.评价心肌收缩力。

7.SVV 每搏输出量变异

正常值:5-15% 是由正压通气引起的左室搏出量发生周期性改变,可用来判断容量反应性。左室搏出量的变异程度越大,表明有效血容量不足程度越严重,如果增加容量负荷,CO增加的程度就会更明显。因此,在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可以通过了解SVV评估液体治疗效果,并预测心脏对容量负荷反应的能力,即循环系统对容量治疗的敏感性。

8.FTC 修正的射血时间

正常值:300-500ms 9.TFC 胸腔液体水平

是指胸腔电传导性,包括血管内、肺泡内、组织间隙内,帮助诊断前负荷。男性:30-45,女性:21-37 10.SVR 外周血管阻力:SVR=MAP÷CO 正常值:724-1207 dyns/cm5 估测是诊断和反映循环血流阻力以及心脏后负荷水平简便而直观的数量指标。阻力血管对缩血管调节反应增强和渐进性加重的血管改建引起阻力血管半径缩小,是SVR增大的关键因素。SVR的增高使血压升高,加重了心脏的后负荷水平及氧耗,使CO下降,进一步加重组织低灌注及缺氧。

动脉血管有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小动脉虽然小,可它分布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最远端,由于它分布的面广,稍许一些小的收缩就会使大量的血液涌进大动脉造成高血压。这种收缩造成高血压仅属高血压的初始现象,由于它的舒展和扩张,血压立即就会恢复正常。时间长久以后,部分细小血管老化而阻塞,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外周阻力,则使衰老特征化,这和高血压形成矛盾与不和谐性,因为,血压可以延缓细小动脉老化,而在高血压治疗中又必须使血压降至安全范围,血压降低又更加重血管的老化而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血管不只是输送营养的通道,同时自身也需要营养,如果长期闭锁,细小的动脉就得不到营养而加速老化、坏死。

因此,外周阻力增大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上是应慎重挑选方案。第一,必须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考虑外周阻力;第二,从打通血管通道的同时降低血压,打通血管通道是使动脉血通过小动脉,毛细血管流进机体、组织器官后,再进入静脉进行正常循环以缓解血管压力,不至于因收缩涌进大动脉而远端组织得不到营养,另一端造成高压力。就象水泵抽水,用户一端因管道堵塞得不到水,另一端水泵的压力得不到舒缓,时间长了水泵就会受损;或者冲破水管造成双损。

扩张血管还有许多的办法,归纳起来有介绍两种,一种是药物扩张。

中医药领域扩张血管的药物很多都没有副作用,比如葛根、黄芪、瓜娄等中药组合起来就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的作用,疗效确切而安全,这种方法比较适应高龄高血压患者和并发心脏病患者。

另一种就是物理扩张。物理扩张主要是温度和运动。

气温突然下降,将有许多高血压患者突然升高血压而原有治疗方案得不到有效控制而犯病。因此,年龄大的高血压患者应非常注意气温的变化,注意保暖,冬天出外锻炼,一定注意寒冷的刺激。

热水泡脚浑身放松能舒缓肌肉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高血压患者可以经常做一做这类活动。 人随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降低,血粘度改变,都会引起外周阻力增加,而心肌收缩力也会慢慢下降,进而发展成为症状典型的各种心脏疾病.目前你说的情况并不严重, 请注意:低脂低盐饮食, 常规体检至少一年一次, 放松心情,适当的体育锻炼, 戒烟酒改善生活习惯.11.SVR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正常值:1491-2486BSA 12.STR 收缩时间比率

正常值:0.3-0.5 是指心肌电兴奋期与机械收缩期之间的比率,心衰时STR值升高,当STR值大于0.5时考虑心肌缺血

13.PEP 预射血时间

正常值:89-115ms 表示左心室去极化和左心室射血通过主动脉瓣需要的时间。心衰病人PEP延长。 14.LVET 左心室射血时间

正常值:281-301ms 指左心室射血进入主动脉的时间间隔。随心率、洋地黄的增加而减少,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心衰病人LVET缩短。

15.CPI 心脏做功指数

正常值:0.52-0.87BSA

16.CaO2 动脉氧含量

动脉血氧含量指每升动脉全血中含氧的mmol数或每分升动脉血含氧的ml数。它是红细胞和血浆中含氧量的总和,包括HbO2中结合的氧和物理溶解氧两部分。 正常范围:8.55-9.45mmol/dl(19-21ml/dl)。

(1) 降低:见于缺氧。 (2) 升高:见于体内氧含量增高。

相关疾病:新生儿肺气漏,急性高原病,光气中毒,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慢性呼吸衰竭,新生儿低体温,新生儿青紫,五氯酚钠中毒,厌氧菌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 相关症状: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大动脉供血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呼吸异常,紫绀,心力衰竭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病因

在缺氧性低氧血症时,由于氧的供给不足,血红蛋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此时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亦低,如慢性心肺疾病时,若SaO2降低,是氧供不足的表现;如果没有缺氧的环境因素,则是肺通气、换气障碍的结果。若低氧血症,氧分压降低而SaO2不低,提示血红蛋白不足或异常血红蛋白血症。 治疗护理

1、氧疗,简易面罩,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

氧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及氧含量以纠正低氧血症,确保对组织的氧供应,达到缓解组织缺氧的目的。无论其基础疾病是哪一种,均为氧疗的指证。从氧解离曲线来看,PaO2低于8.0kPa(60mmHg),提示已处于失偿边缘,PaO2稍再下降会产生氧饱和度的明显下降。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分为两种。①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氧疗可纠正低氧血症,但无助于二氧化碳排出,如应用不当,反可加重二氧化碳潴留。②单纯低氧血症:一般为弥散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致。弥散功能障碍,通过提高吸入氧浓度,可较满意地纠正低氧血症,但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产生的肺内分流,氧疗并不理想,因为氧疗对无通气的肺泡所产生的动静脉分流无帮助。

2、高压氧舱治疗

3、解除支气管痉挛

主要用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如氨茶碱、二羟丙茶碱,有松弛气道平滑肌、抑制组织胺释放作用。如氨茶碱静脉注射负荷量5.6mg/kg,20min 滴完, 以后按每0.2~ 0.8mg/ kg•h 的维持量静滴,血药浓度保持在10 ~ 20μ g/ml。吸烟者剂量酌增, 而老年、慢性肾功能障 碍者酌减。血药浓度大于20μg/ml 可致中毒, 表现为心动过速、快速性心律失常、呕吐甚至惊厥(>30μg/ml) , 用药时最好监测心率、心律和血药浓度。其它尚选用抗胆碱药如异丙阿托品、选择性β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 预防保健

1、积极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磺胺甲醛异恶挫、强力毒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治疗无效时,也可以选用病人未用过或少用的药物,如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2、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的病人或痰量较多的病人,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强烈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帮助危重病人定时变换体位,轻轻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3、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保暖。室内空气补充负离子。小粒径高活性的空气负离子能有效加强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影响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有效缓解支气管炎。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及过敏原,可预防或减少本病发生。

5、在气候变化和寒冷季节,注意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发病规律,以便事先采取措施。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嘴唇,指甲发紫,下肢浮肿,神志恍惚,嗜睡,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证。常在寒冷季节及气候剧变时反复发作。本病如迁延不愈,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原性心脏病。

17.DO2 输氧量

正常值:1081-1801ml/min 单位时间内循环系统向全身组织输送氧的总量,又称为总体氧供。是经过毛细血管输送到集体组织为新陈代谢所利用的氧量。

DO2取决于心排出量、血红on个蛋白含量、肺氧合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18.DO2I 氧输送指数

机体通过循环系统单位时间内向外周组织提供的氧量占总体积的比例。

正常值:550-650ml/min.m2

第12篇:酶动力学

酶动力学

酶动力学是研究酶结合底物能力和催化反应速率的科学。研究者通过酶反应分析法(enzyme aay)来获得用于酶动力学分析的反应速率数据。

研究酶催化剂参与的生物反应过程中,酶反应速率及影响酶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它能提出底物到产物之间可能历程与机理,获取反应速率和影响此速率的诸因素,例如温度、pH、反应物系的浓度以及有关抑制剂等的关系,以满足酶反应过程开发和生物反应器设计的需要。 底物浓度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知道许多化学反应的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一个单底物不可逆的酶反应,当底物浓度增加时,酶反应的速率不断增大并接近一个最大值(见图)。

L.米歇利斯和L.M.门腾(1913)基于酶被底物饱和的现象,提出“中间产物”学说:即酶(E)与底物(S)结合形成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产物或络合物(ES),然后生成产物(P)和游离酶E,并推导出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式(2),即米氏方程式。它是研究影响反应速率各种因素的基本动力学的方程式,式中r为反应速率,亦即酶活力,以单位时间内底物被分解的量来表示,r=-dS/dt;S表示底物浓度;rmax为最大反应速率;Km为米氏常数,Km=(k2+k3)/k1,其数值等于当酶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当速率常数 K2比 K3大很多时,Km就接近络合物(ES)的解离常数。因此,Km是酶与底物亲和力的量度:Km值高表示E与S的亲和力弱;Km值低时表示亲和力强。

在米氏方程中,有两个基本常数Km和rmax,除从图中直接读出近似值外,一般常用双倒数法来求其精确值。此法是将式(2)的两边取倒数,以1/r与1/S来作图,可求出rmax和Km值。

酶的抑制作用 酶的抑制作用是由于某些物质与酶相互作用后导致酶反应速率的下降。引起抑制作用的物质称抑制剂。抑制作用有可逆与不可逆的。可逆抑制又有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不竞争性抑制之分。常用反应式(4)和式(5)来表示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E+IE=I (4) ES+I=ESI (5) 此外I为抑制剂;EI为酶-抑制剂络合物;ESI为酶-抑制剂-底物络合物。抑制剂可以按式(4)和式(5)所示的相互作用,降低式(1)的反应速率。 ①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与底物对酶分子上相同的活性部位发生竞争性结合,生成络合物,如式(4)所示。竞争性抑制可用增加酶反应中底物浓度而逆转以解除抑制作用。如果抑制剂是产物时,则称竞争性产物抑制,反应过程中常采取增加底物浓度,或不断将产物分离出去,降低产物浓度,提高反应速率。

②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是由于一种抑制剂既与酶也与酶-底物络合物相互作用引起的结果。如式(4)和式(5)所示,这类抑制作用不能用提高底物浓度来消除。如果抑制剂是产物时,则称为非竞争性产物抑制,在所有范围的底物浓度下,产生的抑制作用是一致的。凡是有产物抑制的酶反应常优先采用连续管式或分批釜式反应器。 ③不竞争性抑制作用 如式 (5)所示,抑制剂只与酶-底物络合物相互作用。在低底物浓度下,其抑制作用比在高底物浓度下所产生的效应(对照百分率)为少。在不少酶反应过程中,底物也是抑制剂,底物抑制的酶反应常采用连续釜式反应器生产,它比分批式反应器有利。 以上三种可逆抑制酶反应的修正米氏方程式(见表),有一般表达式和典型表达式。前者用K抑制常数;后者用K,KP分别为底物和产物抑制常数;I表示抑制剂的浓度;P表示产物浓度。 酶动力学

温度的影响酶对温度极为敏感,绝大多数酶在60℃以上即变性、失活。在低温时酶反应进行缓慢;当温度逐渐升高时,反应速率也逐渐升高;到最高峰时,温度如继续升高反应速率很快降低。

一种酶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在某一温度时才表现出最大活力,这个温度就是这种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各种酶都有它的最适温度。最适温度的出现,是由于温度对酶的反应有双重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同一般化学反应一样,随着温度升高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也加快;另一方面是由于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升高会加速酶蛋白的变性,使酶的活性丧失。 pH的影响 反应介质的氢离子浓度也相当大地影响酶的活力。酶常常在某一pH范围内才表现出最大活力,这种表现出酶最大活力时的pH,就是酶的最适pH。在最适pH范围内,酶反应速率最大,否则酶反应速率就降低。

pH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酶本身是蛋白质,过酸或过碱易使酶变性失活;另一方面主要是影响了酶分子的活性中心上有关基团的解离或底物的解离,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从而影响酶的活力。不同酶的最适pH可分布在很广的范围内,从大约pH为2的蛋白酶到大约pH为10的精氨酸酶。某些酶可以跨越几个pH单位的广阔的最适pH范围,而其他一些酶则有非常窄的最适pH。与最适温度一样,一种酶的最适pH可以随所用的底物及其他实验条件而变化。

米氏方程

米氏方程是基于质量作用定律而确立的,而该定律则基于自由扩散和热动力学驱动的碰撞这些假定。然而,由于酶/底物/产物的高浓度和相分离或者一维/二维分子运动,许多生化或细胞进程明显偏离质量作用定律的假定。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应用分形米氏方程。

第13篇:系统动力学

基于系统动力学下的城市公交系统发展分析及其对策

10090109 汪玲

摘 要:本文针对城市公交系统复杂、非线性、延迟性等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动力学方法,

建立城市公交系统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提出针对城市公交系统的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以求改善城市公交系统现状。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公交系统;模型

一、建模背景和目标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和纽带,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在进行公共交通系统建立的工作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大量的城市基础要素与交通信息未被充分的表达出来,给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使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乘客相互协调,提高公交车辆的营运效率,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及管理系统,是现代公共交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公交系统是以固定班次、固定线路、固定、站牌服务城市居民的运输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公用服务事业。一个城市的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都与城市公交系统有着密切联系,而城市公交系统却与公交服务水平、公交车辆数、道路拥堵程度、私家小汽车数量等因素有关,而且各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纯粹的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公交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城市公交系统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2.1流位流率系

按定性分析问题主要建立5个流位流率系:

1、流位:公交系统服务水平L1(t)(百分制)流率:服务水平变化量R1(t)(百分制/天)

2、流位:公交车辆数L2(t)(辆)

流率:公交车辆数变化量R2(t)(辆/天)

3、流位:道路拥堵程度L3(t)(百分制)

流率:道路拥堵程度变化量R3(t)(百分制/天)

4、流位:小汽车数量L4(t)(辆)

流率:小汽车数量变化量R4(t)(百分制/天)

5、流位:公交专用道数L5(t)

流率:公交专用道数变化量R2(t) 该模型的流位流率系为: {(L1(t),R1(t)),(L2(t),R2(t)),(L3(t),R3(t)),(L4(t),R4(t)),(L5(t),R5(t))} 2.2二部分图

通过实际系统分析,得到图2-1所示的5个流位变量控制流率变量的定性分析二部分图。 R1(t)R2(t)R3(t)R4(t)R5(t)L1(t)L2(t)L3(t)L4(t)L5(t)

图2-1 5个流位变量控制流率变量的定性分析二部分图:

(1)由于线路上的公交车辆数L2(t)的增加,发车的班次密度则会增加,乘客出行时的候车时间就会减少,这就代表公交客运服务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公交司机的驾驶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公车专用道的覆盖率的多少会影响公交的平均车速,从而影响乘客乘坐公交的安全性,而公交专用道数量的增加,可以使公交车的行驶速度加快,道路拥堵程度L3(t)的不确定性也会直接影响R1(t),所以流位L2(t)、L3(t)、L5(t)共同控制着公交系统服务水平变化量R1(t)流率的变化。

(2)由于公交车辆数L2(t)的增加,使得营运收入的增加,在公交公司资金充足时,有能力购置更多的公交车,公交服务水平L1(t)的提高,会使得公交的吸引力增加,公交客运量就会增加,从而也会使得公交营运收入的增加;所以流位L1(t)、L2(t)共同控制着公交车辆数变化量R2(t)流率的变化。

(3)由于公交数量L2(t)和小汽车数量L4(t)的不断增加,会使得道路上的车辆数越来越多,从而使得道路变得越来越拥堵,随着公交服务水平的提高,公交吸引力增加,公交的客运量会增加,会使得道路上拥挤的人群减少,从而使得道路拥挤程度减少,同时,公交专用道的增加会使得非公交专用道上的车辆数减少,从而使道路拥堵程度降低,所以流位L1(t)、L2(t)、L4(t)、L5(t)共同控制着道路拥堵程度变化量R3(t)流率的变化。

(4)由于公交系统服务水平L1(t)不断提高,会使得出行乘客的候车时间减少,使得公交吸引力提高,从而抑制着小汽车数量的增加。由于公交车辆数L2(t)的增加,公交的营运收入增加,票价会调低,再次使得公交吸引力增加;同时,道路拥堵程度L3(t)的恶化,会使得线路上的小汽车数量逐渐减少,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所以流位L1(t)、L2(t)、L3(t)共同控制着小汽车数量变化量R4(t)流率的变化。

(5)由于公交车辆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道路拥堵程度的加剧会使得对道路的需求增加,所以流位L2(t)、L3(t)共同控制着公交专用道数变化量R5(t)流率的变化。

2.3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通过流位变量控制流率变量的路径分析,建立下述5个基本入树模型,如图2-3((a)T1(t)、(b)T2(t)、(c)T3(t)、(d)T4(t)、(e)T5(t)):

公交系统服务水平L1(t)公交车数量L2(t)服务水平变化率R1(t)--+候车时间--公交车辆数变化率R2(t)+营运收入++公交客运量+公交吸引力+服务水平L1(t)安全水平+班次密度平均车速++公交车辆数L2(t)公交专用道数L5(t)技术水平道路拥堵程度L3(t)

(a)公交系统服务水平变化量基本入树T1(t)

(b)公交车辆数变化量基本入树T2(t)

小汽车数量L4(t)道路拥堵程度R3(t)-+-+公交客运量+公交吸引力+服务水平L1(t)道路拥堵程度L3(t)小汽车数量变化量R4(t)+-公交吸引力-+票价-公交服务水平L1(t)营运收入+公交车辆数L2(t)非公交专用道上的车辆数-经济发展水平公交车辆数L2(t)小汽车数量L4(t)公交专用道数L5(t)

(b)道路拥堵程度变化量基本入树T3(t)

(b)小汽车数量变化量基本入树T4(t)

专用车道数L5(t)专用车道数变化量R5(t)+道路需求++道路拥堵程度L3(t)公交车辆数L2(t)

(b)人均基本空间标准基本入树T5(t)

图2-2

三、基于基模分析生成管理对策

3.1 G12(t) ,G13(t)基模的生成

从入树T1(t)出发求二阶极小基模, 考察T1(t) U Ti(t) (i=2,3,4, 5,6),又因为入树T2,T3中含流位L1(t),因此从入树T1出发的二阶极小基模有 G12 (t)=T1(t) U T2(t), G13(t)=T1(t) U T3(t)。G12(t) ,G13(t)的流图结构如下(图3-1):

公交车辆数L2(t)公交车辆数R2(t)+道路拥堵程度L3(t)++-小汽车数量L4(t)道路拥堵程度R3(t)-公交客运量++公交吸引力++班次密度-候车时间-平均车速+公交专用道L5(t)-公交服务水平R1(t)+安全水平+技术水平+营运收入+公交客运量+公交吸引力+公交服务水平L1(t)-道路拥堵程度L3(t)非公交专用道上的车辆数-平均车速-道L5(t)候车时间-班次密度+公交车辆数L2(t)-公交服务水平R1(t)+安全水平+技术水平公交服务水平L1(t)

G12(t)公交服务水平与公交车辆

G13(t)公交服务水平受道路拥堵

数增长二阶极小基模

程度制约二阶极小基模

图3-1

(1)二阶极小基模G12(t)揭示了要改善公交服务水平,首先得提高公交车辆数,只有公交车辆数增加了,才能直接有效增加班次密度,减少乘客的候车时间,从而达到了公交服务水平的提高。

根据对基模的分析,可以得到管理方针为:

 公交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公交车辆数来实现公交服务水平的提高。

(2)二阶极小基模G13(t)揭示了若道路拥堵程度严峻,会导致乘客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加长,也会使得乘客心里焦虑不安,让乘客感到不满意,说明了公交服务水平的降低。 根据对基模的分析,可以得到管理方针为:

 可以通过加强对交通道路的疏通管理来使道路拥堵程度降低,也可以通过对公交司机的培训,当道路拥堵时能够安抚乘客们焦急的心情,从而来实现服务水平的提高。 3.2 G35(t)基模的生成

从入树T3(t)出发求二阶极小基模, 考察T3(t) U Ti(t) (i=2,3,4, 5,6),又因为入树T5中含流位L3(t),因此从入树T3出发的二阶极小基模有G35(t)=T3(t) U T5(t)。G35(t)的流图结构如下(图3-2): 公交专用道L5(t)-非公交专用道车辆数-道路拥堵程度变化量R3(t)++-公交客运量+公交吸引力+公交服务水L1(t)公交车辆数L2(t)公交专用道变化量R5(t)—+道路需求++道路拥堵程度L3(t)小汽车数量L4(t)

图3-2: G35(t)道路拥堵程度受公交专用道数制约二阶极小基模

(1)二阶极小基模G35(t) 说明道路拥堵程度会随着公交专用道数的增加而降低。

根据对基模的分析,可以得到管理方针为:  通过增设公交专用道,让更多的公交车从公交专用道上行驶,可以使得非公交专用道上的车辆减少,从而减轻了道路拥堵的程度。 3.3 G134(t)基模的生成

综合分析二阶极小基模集,只有小汽车数量入树T4(t)未进入二阶极小基模,而小汽车数量入树T4(t)的尾中含公交服务水平流位L1(t)和公交车辆数L2(t),而含L1(t)对应公交服务水平入树T1(t)的二阶极小基模有G12(t) , G13(t),但只有公交服务水平受道路拥堵程度制约二阶极小基模G13(t)中的道路拥堵程度变化率R3(t)受小汽车数量流位L4(t)控制,则G13(t) U T4(t)产生出三阶极小基模:G134(t)= G13(t) U T4(t)。G134(t)的流图结构如下(图3-3): 道路拥堵程度L3(t)++-道路拥堵程度R3(t)-+非公交专用道上的车辆-数公交专用道L5(t)-平均车速+-候车时间-班次密度+-公交车辆数L2(t)公交服务水平R1(t)+安全水平+技术水平+小汽车数量L4(t)公交客运量-小汽车数量+变化量R4(t)公交吸引力-+公交服务票价水平L1(t)-营运收入+

图3-3:G123(t)服务水平、道路拥堵与小汽车数量增长三阶基模

(1)三阶基模G123(t)揭示了道路拥堵程度的加剧会制约车辆的行驶速度,从而增加了乘客们的候车时间,使得公交服务水平降低;随着公交服务水平的降低使得公交吸引力降低,会导致线路上小汽车数量增加;然而,当线路上的小汽车数量增加时会导致道路拥堵程度加剧,从而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环。

根据对基模的分析,可以得到管理方针为:

 小汽车数量的增加会导致道路拥挤程度的增长,而简单地限制小汽车数量增长有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减少进入内环线的车辆数量,加大内环线上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结合公共交通枢纽站与轨道交通车站设置低价位或免费停车设施,方便私人汽车停放以换乘公交进入市区。

四、结束语

4.1总结

公共交通系统是复杂庞大的客运系统,信息对整个系统高效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合公交系统现有信息资源, 建立公交基础信息平台, 统一信息管理标准是公交系统信息化工作重点, 也是智能公交系统建设的基础。 我国部分城市已同程度的开发了公交基础信息平台,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也逐渐起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进行研究。 本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关于公交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公交系统服务水平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此次分析过后发现: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是一种结构模型,适合反映个变量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可以得到难以用数学分析得到的系统特性参数和调整的合理模式,所以不失为研究城市公交系统的一种有力工具。 4.2参考文献

[1]张国伍.交通运输系统分析[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张国伍.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3]王其藩.高级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王大淼,杨忠海,滕春贤.公路客运系统动态模拟Ⅱ[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21(2):261-262. [5]郑晨辉,杨国利,王大淼.城市公交系统动态模拟Ⅱ[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20(2):255-257. [6]吴克文,柯伟.基于复杂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的系统动力学研究Ⅱ[J].物流技术, 2006, (4):39-42.

第14篇:发酵动力学

第八章发酵动力学

发酵动力学是研究各种环境因素与微生物代谢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fermentation kinetics 生化反应工程的基础内容之一,以研究发酵过程的反应速率和环境因素对速率的影响为主要内容。通过发酵动力学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特征,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合适条件,以及各种发酵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发酵罐的设计放大和用计算机对发酵过程的控

发酵动力学

制创造条件。

研究发酵过程中菌的生长速率、培养基的消耗速率和产品形成速率的相互作用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发酵动力学包括化学热力学(研究反应的方向)和化学动力学(研究反应的速度)并涉及酶反应动力学和细胞生长动力学。

它为发酵过程的控制、小罐试验数据的放大以及从分批发酵过渡到半连续发酵和连续发酵提供了理论基础。

发酵动力学也是计算机模拟发酵过程研究及发酵过程计算机在线控制的基础。 在发酵中同时存在着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两个过程,它们都需要消耗培养基中的基质,

发酵动力学

因此有各自的动力学表达式,但它们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都是以菌体生长动力学为基础的。所谓菌体生长动力学是以研究菌体浓度、限制性基质(培养基中含量最少的基质,其他组分都是过量的)浓度、抑制剂浓度、温度和pH等对菌体生长速率的影响为内容的。在分批发酵中,菌体浓度X,产物浓度P和限制性基质浓度S均随时间t变化

菌体生长可分迟滞、对数、减速、静止、衰退等五个时期。其中菌体的主要生长期是对数期,它的特点是:

随着基质浓度继续下降,菌体的衰老死亡逐步与生长平衡以至超过生长,也即进入静止和衰退期。

发酵动力学

J.莫诺于1949年提出了一个μ与S间的经验关联式,此式被称莫诺方程式: μm为最大比生长速率, 即不因基质浓度变化而改变的最大μ值;Ks为饱和常数,即在数量上相当于μ=0.5μm时的S值。Ks值愈小,说明在低基质浓度范围中,S对μ愈为敏感,而保持μm的临界S值愈低。在一般情况下,当S>10Ks时,μ=μm 当时,μ=(μm/Ks)S。产物的形成常与菌体的生长或浓度有关.α、β为常数

;qP为比产物形成速率。在限制性基质的消耗和菌体生长间常用下式表示:

公式1 式中YG为菌体得率常数;1/YG则为单纯用于合成单位菌体所耗用的基质量;m为维持系数,即单位菌体、单位时间内耗用于菌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质量;qS为比限制性基质消耗速率。

若在菌体生长时还伴有产物形成,则

式中YP为产物得率系数;1/YP则为单纯用于合成单位产物所耗用的基质量。

公式2

第15篇:结构动力学

高等结构动力学学习心得体会

1.这门课程独特的授课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结构动力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中的防震抗震,海洋平台设计,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桥梁结构故障诊断及桥梁结构健康状态监测等工程技术领域。而工程界对结构系统进行动力分析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保证多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安全、经济适用,是结构工程专业人员的基本任务,由于工程实际中大部分问题与动载荷有关,因此高等结构动力学无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

其实高等结构动力学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总的来说它是结构力学的基础上来研究动载荷的作用效果,并且与我们在大四时期所接触机械振动这门课程很相似。它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一门课程。若不结合工程实例,是很难理解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在大四时我学完机械振动这门课程后仍旧理解的不甚透彻。

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开设的让同学们上台讲课这一环节无疑让我们受益匪浅,一方面来说对于上台讲课的同学,他们在积极准备的同时必然会去详细了解结构动力学在这一工程领域的应用,无形中促使了他们去学习这门课程,而对于台下听的同学,也这让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工程应用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限于学习理论知识,这对深刻,学习这门课程也有很大的帮助。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是极好的,讲主动权掌握在同学自己手中,无疑是让我们学会如何自主的学习,当各位同学讲述完自己准备的东西之后还开设了讨论环节,可以提出你自己不懂的问题,做进一步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块知识的理解,除此以外你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讲课同学的不足之处,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收获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等问题。既有线性系统的计算,又有非线性系统的计算;既有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计算,又有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随机振动问题;阻尼理论既有粘性阻尼计算,又有滞变阻尼、摩擦阻尼的计算。

而同学们也介绍了风载荷及波浪载荷对海洋平台支撑导管架的影响,外力动载荷作用下桥梁发生的共振现象及风载荷对桥梁的扭振作用,波浪载荷对深水埋线管道的冲击作用以及身边的一些机械振动现象。

而许多同学则介绍了地震波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如何防震抗震。在本科期间我并未学过建筑结构抗震这一门课程,凭着自己的理解做出讲课资料,在跟同学讨论之后才发现,我所提出的抗震措施不管变换了什么花样,都属于是被动抗震,老师和土木的同学又提出了许多主动抗震的措施,这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随后的几次课上,又有不少同学讲述了防震抗震方面的知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台湾101大楼的抗风抗震措施。台北101大楼是为世界第二高楼,是第一座防震阻尼器外露于整体设计的大楼。台湾位于地震带上,在台北盆地的范围内,又有三条小断层,为了兴建台北101大楼,这个建筑的设计必定要能防止地震的破坏,且台湾每年夏天都会受到太平洋形成的台风影响,防震和防风是台北101所需克服的两大问题。台北101的中心是由一个外围8根钢筋的巨柱所组成,101大楼采用新式的“巨型结构”,在大楼的四个外侧分别各有两支巨柱,共八支巨柱,每支截面长3公尺、宽2.4公尺,自地下5楼贯通至地上90楼,柱内灌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钢板包覆,增加了大楼的弹性来避免强震所带来的破坏。为了因应高空强风及台风吹拂造成的摇晃.大楼内设置了“调谐质块阻尼器”(又称“调质阻尼器”),是在88至92楼挂置一个重达660公吨的巨大钢球,当出现强风和地震时,利用其相反方向的摆动来减缓建筑物的晃动幅度以达到防风抗震的效果。

由于对抗震防震方面的知识兴趣颇大,我重点学习查阅了这方面的资料,也了解到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防震措施。就日本的建筑来说,由于日本是个地震频发国,许多日本在构筑高层建筑物的基础中普遍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为了提高传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日本最普通的民宅也是箱体设计,地震灾害发生时房屋可以整体翻滚而不损毁,这种轻巧的建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次由于砌体结构强度较低、抗拉抗剪性能较差,难以抵抗水平作用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因而在日本已基本淘汰;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抗震性能一般,只在低矮建筑中应用;钢结构强度较高、自重较轻,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并能适应建筑上大跨度、大空间的要求,此种结构日本较多用于宽敞的公共建筑。其中比较典型的高结构实例是日本一座号称日本最高(地上55层、高185米)的公寓,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钢管168根,确保了抗震强度。另外,该公寓还使用了刚性结构抗震体。如遇阪神大地震级别的地震发生时,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摇动1米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厘米。

此外还有几种比较先进独特的抗震方式,例如美国建造了一种可以防震的“滚珠大楼”,如硅谷最近兴建的一座电子工厂大厦,在建筑物每根柱子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由滚珠支撑整个建筑,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发生地震时,富有弹性的钢梁会自动伸缩,于是大楼在滚珠上会轻微地前后滑动,可以大大减弱地震的破坏力。近日日本还开发了一种名为“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即在传统抗震构造基础上借助于水的浮力支撑整个建筑物相比之下,“局部浮力”系统在上层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贮水槽,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水的浮力承担建筑物大约一半重量,既减轻了地基的承重负荷,又可以把隔震橡胶小型化,降低支撑构造部分的刚性,从而提高与地基间的绝缘性。地震发生时,由于浮力作用延长了固有振荡周期,即晃动一次所需时间,建筑物晃动的加速度得以降低。6到8层建筑物的固有周期最大可以达到5秒以上。因此,在城市海湾沿岸等地层柔软地带也可以获得较好抗震效果。

3.学完这门课的体会

我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普遍感到数学知识的生疏与不足,结构动力学课程中用到了许多傅里叶变换和常微分方程的求解,而相应的许多数学知识都遗忘了不少,因此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学习起来相对费劲。因此有个好的数学基础是学习力学知识的根本。结构动力学总的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课堂上的时间比较有限,我们只有在课下多花些时间,打好数学基础,掌握一些比较难的数值计算方法,才能利用现代的计算手段处理一些复杂问题。

第16篇:动力学(17班)

课件:(1)动力学习题课,例1;

(2)动量定理1,例

1、

4、

5、

6、

8、11;

(3)动量矩定理2,例

1、

2、

4、5,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动量矩定理1中的例题;

(2)动能定理1中的例题全部要看;

课本上的例题以及运动学、动力学综合题要细细研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并适当从课后习题中找出2~3个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最后,祝大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把考试看成一场战役,只要不畏难、不退缩,一定能成功!

第17篇:效应

1毛毛虫效应(caterpillar effect):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2音叉效应(tuning fork effect):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由于音叉效应的存在,也有可能产生微小的扰动就带来巨大影响的情况。通过感应对象用巧力而不用强力的方式我们把它称作音叉效应。 3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4木桶效应(bucket effect):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5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6羊群效应(herd instinct;herd behaviour):又称从众效应,指追随大众的想法及行为,缺乏自己的个性和主见的投资状态。亦作“群居本能”。投资者莫名其妙地随波逐流、追涨杀跌的心理特征。羊群心理或群居本能是缺乏个性导致的思维或行为方式。在经济过热、市场充满泡沫时表现更加突出。

7鲶鱼效应:渔夫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

8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9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10责任分散效应: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11帕金森定律: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12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13霍桑效应: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14习得性无助实验: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15虚假同感偏差: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16罗森塔尔效应: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17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

18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19近因效应:是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20乒乓效应: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在一定区域里两基站信号强度剧烈变化,手机就会在两个基站间来回切换,产生所谓的“乒乓效应”。

21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22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在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即为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在教育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18篇:效应

效应大全

一、蝴蝶效应:小事经过系统放大,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青蛙效应: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恶化没有亲醒的觉察。

三、鳄鱼法则: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去挣扎,越挣扎就被咬的越多。所以,你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要求我们学会止损,不得有侥幸心理。

四、鲶鱼效应:在沙丁鱼群中放一只鲶鱼,可以解决沙丁鱼缺氧的问题。鲶鱼起到搅拌的作业,提高水里的空气含量。

五、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群就往哪里走。盲目校方别人,导致他们在一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六、刺猬法则: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七、手表定律:两个手表,就不知道几点了。说明一个人不能同时由两人指挥,否则会使此人无所适从。

八、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打破。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去丢垃圾。

九、二八定律:任何一组东西中,重要的只占20%,其余80%是次要的。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

十、木桶理论:木桶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一、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十二、晕轮效应:人的某一优点掩盖了其缺点。

十三、霍桑效应:说明心理作用大,当人们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会产生被激励的效果。

十四、光环效应:对人某一特征印象深,会掩盖对其其他品质的印象。

五、刻板效应:用老眼光看待他人。

十六、成见效应:平时积累起来的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直接影响往后的评价。

七、首因效应: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

十八、进门槛效应: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十九、禁果效应:禁果引起的逆反效应。

十、黑洞效应: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会像一个黑洞一样产生非常强的吞噬和自我复制能力,把它势力所及的大量资源吸引过去,而这些资源使得企业更加强大,形成一个加速循环的漩涡。

二十一、牛鞭效应:事件的起始点只是发生微笑的变化,越向外传递,波动的幅度就越大。二十

二、焦点效应:企业成长像人一样,不同情况焦点和重点也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十

三、刺猬理论: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二十四、磨合效应:要想达到完整的切合,双方都要做出必要的割舍。二十

五、犬獒效应: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第19篇:化学动力学学习心得

化学动力学学习心得

姓名:xx

学号:xx 1 什么是化学动力学

人类的生产实践离不开能量,几千年来使用的主要是化学能,即通过化学变化取得能量。人类从发明钻木取火就开始认识到化学能带来的好处。火药的发明使化学能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欲取得化学能,必须使物质起化学变化,变化的速率越快获得能量的效率就越高。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蒸汽机的发展,对钢铁和煤的需求急剧上升,矿主们已不能满足火药的效变,天才的诺贝尔发明了炸药。炸药的反应速率之快超出人们的想像,所以人类社会的要求是与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不可分的。化学动力学正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度的科学。化学动力学作为物理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已有很久的历史,并概括为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与速率的科学。化学动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现象的观察到理论的分析,从宏观的测量到微观的探索,因而它又分为宏观化学动力学和微观反应动力学,后者又称分子反应动力学。

2化学动力学发展历史

百年来化学动力学历经的三大发展阶段:宏观反应动力学阶段、元反应动力学阶段和微观反应动力学阶段。这三大阶段也体现了化学动力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的变化发展历程。 2.1宏观反应动力学阶段

化学动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历史始于质量作用定律的建立。宏观反应动力学阶段是研究发展的初始阶段,大体上是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主要特点是改变宏观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来研究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其间有3次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与此相关的化学家。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质量作用定律的确立和阿伦尼乌斯公式的提出。 2.2元反应动力学阶段

元反应动力学阶段始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前后,这是宏观反应动力学向微观反应动力学过渡的重要阶段。其主要贡献是反应速率理论的提出、链反应的发现、快速化学反应的研究、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动力学研究上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研究方法和新实验技术的形成,由此促使化学动力学的发展趋于成熟。在此阶段有3次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对化学动力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化学家。 2.3微观反应动力学阶段

微观反应动力学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化学动力学发展的又一新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点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特别是随着分子束技术和激光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而开创了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新领域,带来了众多的新成果。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仅从1986年到2002年的10多年间就有7次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与此相关的化学家,可见其前沿性和创新性。

3化学动力学研究方法

3.1唯象动力学研究方法

也称经典化学动力学研究方法,它是从化学动力学的原始实验数据──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出发,经过分析获得某些反应动力学参数──反应速率常数 k、活化能Ea、指前因子A。用这些参数可以表征反应体系的速率特征,常用的关系式有:

式中r为反应速率;A、B、C、D为各物质的浓度;α、β、γ、δ称为相对于物质A、B、C、D的级数;R为气体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

化学动力学参数是探讨反应机理的有效数据。20世纪前半叶,大量的研究工作都是对这些参数的测定、理论分析以及利用参数来研究反应机理。但是,反应机理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检出和分析反应中间物的能力。20世纪后期,自由基链式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普遍开展,给化学动力学带来两个发展趋向:一是对元反应动力学的广泛研究;二是迫切要求建立检测活性中间物的方法,这个要求和电子学、激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快速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对暂态活性中间物检测的时间分辨率已从50年代的毫秒级变为皮秒级。 3.2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从微观的分子水平来看,一个元化学反应是具有一定量子态的反应物分子间的互相碰撞,进行原子重排,产生一定量子态的产物分子以至互相分离的单次反应碰撞行为。用过渡态理论解释,它是在反应体系的超势能面上一个代表体系的质点越过反应势垒的一次行为。原则上,如果能从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出反应体系的正确的势能面,并应用力学定律计算具有代表性的点在其上的运动轨迹,就能计算反应速率和化学动力学的参数。但是,除了少数很简单的化学反应以外,量子化学的计算至今还不能得到反应体系的可靠的完整的势能面。因此,现行的反应速率理论(如双分子反应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仍不得不借用经典统计力学的处理方法。这样的处理必须作出某种形式的平衡假设,因而使这些速率理论不适用于非常快的反应。尽管对平衡假设的适用性研究已经很多,但完全用非平衡态理论处理反应速率问题尚不成熟。在60年代,对化学反应进行分子水平的实验研究还难以做到。它应用现代物理化学的先进分析方法,在原子、分子的层次上研究不同状态下和不同分子体系中单分子的基元化学反应的动态结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它从分子的微观层次出发研究基元反应过程的速率和机理,着重于从分子的内部运动和分子因碰撞而引起的相互作用来观察化学基元过程的动态学行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方面研究有突出的贡献。

4 结语及启发

近百年来,化学动力学进展的速度很快, 氢原子里德堡飞渡时间谱技术、改进的通用型分子束仪器以及理论化学动力学研究推动了有关基元化学反应过程的态-态动力学、多通道反应动力学以及反应动力学中的共振等研究,近年来,在近场光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突破了光学显微镜半波长的极限限制,分辨率达到10nm,可以分辨单个大分子。这一方面应归功于相邻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上的进展,另一方面也应归功于实验方法和检测手段的快速发展。理论和实验的紧密配合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各种基元化学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而更精细的实验结果与更精准的理论研究的互动则是这一研究领域得以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再一次证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20篇:机械动力学简史

机械动力学简史

一.动力学简介

机械动力学作为机械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受力,机械中各部分构件的质量和构件之间机械运动的相互关系,是现代机械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2)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4)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5)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6)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机械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机械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力,并且从力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机械进行设计和改进的学科。

二.动力学的前期发展

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进步特征就是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从石器时代的各种石制工具开始,机械的形式开始发展起来。从简单的工具形式,到包含各类零件、部件的较为先进的机械,这中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反复,也经历了在国家内部与国家之间的传播过程。

机械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从人自身的体力,到利用畜力、风力和水力等,材料的类型也从自然中自有的,过渡到简单的人造材料。整个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包含动力、传动和工作等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石中炼得金属。中国在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并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风。早在公元前,中国已在指南车上应用复杂的齿轮系统。古希腊已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的记载。但是,关于齿轮传动瞬时速比与齿形的关系和齿形曲线的选择,直到17世纪之后方有理论阐述。手摇把和踏板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先驱,在各文明古国都有悠久历史,但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形式、运动和动力的确切分析和综合,则是近代机构学的成就。

近代的机械动力学,在动力以及机械结构本身来说,具有各方面的重大突破。动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随着机械的改进,对于金属和矿石的需求量增加,人类开始在原有的人力和畜力的基础上,利用水力和风力对机械进行驱动,但是这也造成了很多工厂的选址的限制,并不具有很大的推广性。而后来稍晚出现的纽科门大气式蒸汽机,虽然也可以驱使一些机械,但是其燃料的利用率很低,对于燃料的需求量太大,这也使得这种蒸汽机只能应用于煤矿附近。

瓦特发明的具有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以及具有回转力的蒸汽机,不仅降低了燃料的消耗量,也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使矿业和工业生产、铁路和航运都得以机械动力化。蒸汽机几乎是19世纪唯一的动力源。但蒸汽机及其锅炉、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等体积庞大、笨重,应用很不方便。

19世纪末,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20世纪初,电动机已在工业生产中取代了蒸汽机,成为驱动各种工作机械的基本动力。生产的机械化已离不开电气化,而电气化则通过机械化才对生产发挥作用。

发电站初期应用蒸汽机为原动机。20世纪初期,出现了高效率、高转速、大功率的汽轮机,也出现了适应各种水力资源的大、小功率的水轮机,促进了电力供应系统的蓬勃发展。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进,成为轻而小、效率高、易于操纵、并可随时启动的原动机。它先被 fuqu用以驱动没有电力供应的陆上工作机械,以后又用于汽车、移动机

械(如拖拉机、挖掘机械等)和轮船,到20世纪中期开始用于铁路机车。蒸汽机在汽轮机和内燃机的排挤下,已不再是重要的动力机械。内燃机和以后发明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还是飞机、航天器等成功发展的基础技术因素之一。

三.机械动力学的发展过程

经典力学的创立为机械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两次工业革命对机械动力学提出了要求,以及机械振动学和机械动力学理论的早期发展。

经典力学是机械学科中很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在机械动力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机械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发展直接相关的数学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典力学、分析力学以及弹性力学等力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机械的动力以及结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微积分、微分方程理论、变分法、矩阵论和概率论等数学理论的发展更是将机械动力学推上了新的高度。

19 世纪英国数学家汉密尔顿用变分原理推导出汉密尔顿正则方程,此方程是以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为变量,用汉密尔顿函数来表示的一阶方程组,其形式是对称的。用正则方程描述运动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汉密尔顿体系或汉密尔顿动力学,它是经典统计力学的基础,又是量子力学借鉴的范例。汉密尔顿体系适用于摄动理论,例如天体力学的摄动问题,并对理解复杂力学系统运动的一般性质起重要作用。拉格朗日动力学和汉密尔顿动力学所依据的力学原理与牛顿的力学原理, 在经典力学的范畴内是等价的,但它们研究的途径或方法则不相同。直接运用牛顿方程的力学体系有时称为矢量力学;拉格朗日和汉密尔顿的动力学则称为分析力学。 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质点动力学、质点系动力学、刚体动力学、达朗贝尔原理等。以动力学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应用学科有天体力学、振动理论、运动稳定性理论,陀螺力学、外弹道学、变质量力学,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等。质点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上的力;二是已知作用于质点上的力,求质点的运动。求解第一类问题时只要对质点的运动方程取二阶导数,得到质点的加速 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力;求解第二类问题时需要求解质点运动微分方程或求积分。

而两次工业革命也对于机械工业和机械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机构学和动力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车的发明和改进以及当时的机械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中的汽轮机的诞生与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与进步,一方面既是机械动力学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自己学科的进步。此后机械动力学的发展趋势,逐渐朝着机械和机械和运载工具的高速化和大功率化、机械的精密化、机械的轻量化、机械的自动化方向发展。

机械机构学和机构运动学的发展,包括了震动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其中包括了线性理论和非线性理论等。转子动力学的起步,包含刚性转子平衡技术、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理论进步。而机构学的建立,特别是理论运动学的发展,在机构学的德国学派和俄苏学派中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机构的演进和传动机构的演进中,凸轮机构、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演进,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和带传动、传动系统的复杂化都为机械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的大发展为机械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机械工业的巨大进步向机械动力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动力学在纵向形成为包括建模、分析、仿真、动力学设计与控制的综合学科,在横向形成了机构动力学、机械传动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床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等多个分支领域。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诞生,为机械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理论和

方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基于计算机的数值方法的进步,为机械动力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数学工具。非线性科学的诞生和非线性振动理论的发展,强烈地影响到机械动力学的各个领域,从线性理论提升理论是一个质的飞跃。 基于计算机计算的多体动力学的出现,为复杂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工具。信号分析理论和方法的进步是机械振动测试手段、状态监测技术以及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基础。

从横向的研究对象看,机械动力学中发展出机构动力学、机械传动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车辆动力学、机床动力学等分析领域;从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看,机械动力学发展为动力学建模、动力学分析、动力学仿真、动力学设计、减振与动力学控制,以及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一系列领域的内容丰富的综合学科;

从动力学建模的对象看,Newton研究的事单质点,Euler研究了单刚体,Lagrange启动了多刚体系统的研究,而今天的机械动力学已发展到多弹性体系统、多柔性体系统的研究。 从动力学的数学工具看,Newton在力学研究中发明了微积分,Lagrange使用了变分法,众多学者在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和求解方面做出了贡献。二战后,动力学的计算逐步地、完全地实现了计算机化;同时各种复杂的微分方程,包括袋鼠微分方程,刚性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也取得迅速发展。此外,机械动力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类建模方法的多样化。其中包含了多刚体系统的建模方法:Newton-Euler的矢量力学方法、Lagrange的分析力学方法和Kane的多体动力学方法;微幅振动弹性系统的建模方法:动态子结构方法和传递矩阵法;验建模方法;柔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弹性动力分析方法。

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精细化则有,精细地估计系统的刚度、阻尼和摩擦 计入材料非线性 计入几何非线性 关于冲击振动的研究 复杂机械系统中多种物理场的耦合。

运动学以及运动学软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其中有ADAMS软件和其他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而虚拟样机技术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四.动力学的未来展望

近代机械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日益成为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包括不同特性的动力机和控制调节装置在内的整个机械系统,控制理论已渗入到机械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在高速、精密机械设计中,为了保证机械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构件的弹性效应已成为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一门把机构学、机械振动和弹性理论结合起来的新的学科——运动弹性体动力学正在形成,并在高速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某些机械的设计中,已提出变质量的机械动力学问题。各种模拟理论和方法以及运动和动力参数的测试方法,日益成为机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药物效应动力学.doc》
药物效应动力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