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掉头发会死老公吗

2022-06-2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口腔癌会死吗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口腔癌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较明显的疼痛,所以一般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患上口腔癌会死吗?那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口腔癌会死吗,口腔癌是一类慢性的病理过程,在其进入典型的或明显的癌症病变之前,需经历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口腔粘膜的癌前病变过程。其中最常见的是就是口腔溃疡反复发作。那么口腔癌是怎样形成的呢,以方便大家在生活中提早预防。

1、口腔卫生差

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

2、异物长期刺激

牙齿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粘膜,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

3、营养不良

有人认为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因为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维生素C缺乏尚无资料证明与口腔癌有关。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铁量低。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量不足可能与口腔癌有关。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粘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4、其他因素,长期吸烟喝酒,口腔黏膜白斑与增生性红斑常是一种癌前病变。

口腔癌会死吗?我们知道很多癌症只要发现的早,并且治疗及时,那么治愈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口腔癌也是一样的,对于口腔癌患者来说,早期手术切除仍然是口腔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配合中医治疗和放疗能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疗效。但是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果控制,肯定对病人生命有比较大的伤害,临床上对于中晚期口腔癌的治疗常用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口腔癌只是它在的一个局部显现,因此治疗时应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治疗局部和全身调理相结合,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中医治疗口腔粘膜疾病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一般患者治疗3--7天后,疼痛的症状就会明显的减轻,该治疗方法用药精炼,针对性强,可消除血管内壁的血栓,减少血管壁的通透性,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能迅速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平衡内分泌,全方位调整人体脏腑经络,从而使病情稳定后不易复发。 三联平衡疗法是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该疗法治疗口腔癌从病因机理出发,注重整体治疗,效果突出,且无毒副作用,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中药治疗肠癌晚期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及病情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系统的有针对的进行治疗。

对于口腔癌会死吗,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口腔癌关键是积极的治疗,患者也不要过于害怕。目前,治疗口腔癌的治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争取早日康复。

推荐第2篇:梦见跟老公吵架梦见跟老公吵架

梦见跟老公吵架-梦见跟老公吵架

老公与老婆吵架后的悔过书

亲爱的老婆:

这两天我们都发生了争执,尤其是昨天晚上,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你认为我不够勤快,没有及时发现并干完你认为必须干的家务事。我承认我是不够勤快,至少不像你爸那样擅长干家务,我经常是没有发现问题,或者没有及时干完。同时,我的脾气还是不够好,对于你善意的批评和疾风骤雨的工作方式,很是不习惯,总是不能虚心接受,导致出现争执。而且,你每次在分析我出现这种情况,总是善意的指出,是因为我父母原因,有基因的问题,也有教育的问题,考虑到

我父亲去世了,你宽容地让我母亲承担了这个责任。而且你还会及时地向我姐姐通报我的最新情况,发动各方面力量来拯救我。我真的很感激你,没有你的包容和你父母的无私奉献,我们绝对不会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当然你也会通过重复、强调、对比等各种方式方法,让我记住,就像要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样。经过,认真地思考,我发现我们争执会出现很多严重后果:

一是你父母很伤心。现在他们和我们住在一起,是这个家庭日常管理实际的主人,我们无视长者的存在,肆无忌惮的争吵,是对长者严重的不尊重,是对权威的严重挑衅。他们的身体对不太好,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绝对不能刺激他们。

二是韵儿很害怕。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我们是她学习的榜样。想一想我的经历,之所以性格这么急、脾气这么暴躁,就是因为父母的性格急、脾气暴躁,耳濡目染,就形成

了自己的性格。现在,我们一争执,韵儿就会哭闹,感到很恐慌。我真的不希望韵韵也深受其害。

三是影响家庭稳定和发展。吵架会影响夫妻感情,会影响身体健康,会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女人会衰老的很快,导致内分泌严重失调,从而脾气会更差,形成恶性循环。凡是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都是健康的家庭,事业有成的家庭,诸事和谐。而争吵不断的家庭,基本上事业上没戏,身体上欠佳,精神上压抑,子女教育也会失败。总之,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万事休。

想到如此严重的后果,我决定痛改前非:

一是加强自身修养。要学会包容,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对老婆的批评,要理解成爱护和关心。虽然,老婆的方法可以更合理,比如说疾风骤雨式可以改成和风细雨式。但是,对于老婆决定采取的方式方法,我们要坚决拥护和支持。老婆不原意岳父岳母大人干,

而这两位大人又总是抢着干,我们就要发扬积极主动,掀起一股抢干家务的热潮。

二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一旦老婆要批评了,一定要及时让老婆消气,可以采取避其锋芒、立即整改等办法,总之要忍耐,同时要态度端正。

三是积极进行心理咨询。绝对不可以让老婆大人改变自己特有的性格,极具魅力的个性。所以我必须要适应老婆大人的性格,要爱让老婆大人的性格。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观看抗日体裁的影视作品,通过学习革命先驱的先进事迹,学习顽强的作风和意志。老公一吵架就说离婚是否有外遇

老公一吵架就说离婚是否有外遇?

夫妻共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拌嘴吵架实属正常,但是如果夫妻一方,尤其是老公总是在吵架时提离婚那么不免

让人心生疑惑,老公开口闭口提离婚是否是在给自己想结束婚姻并开始一段新的婚姻找借口,是否有了外遇?

老公一吵架就提离婚无非是要达到两种效果:第一,用“提离婚”的武器攻击你、让你害怕,从而锐减你嚣张的气焰,平息吵架的怒火。如果你在吵架时总是无理取闹,对老公无尽的打压和欺负,那么老公吵架时提离婚可能是因为他已经成功抓住了你害怕离婚的软肋,并喜欢以此来要挟你,从而借此来平息“战争”,那么推测老公外遇的几率可能不是很大。第二,激怒你,激起你与他怄气,从而达到真正离婚的目的。如果夫妻之间吵架的由头通常是老公引起,而且作为妻子的你在吵架时基本处于被动地位,相对而言对老公已经非常忍让,并没有丝毫的无理取闹,但是老公依然将离婚挂在嘴边,那么就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了,十之八九老公是已经有了外遇,与你所有的矛盾和争执都是在为自己想离婚找借口。如果是这种情

况,一定不要被老公的激将法所“击中”,在吵架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冷静,忽视老公说的所有话,所有情绪和想法都放到吵架过后去理清。

无论老公是想用“提离婚”来做打压你的武器,还是真的有了外遇想找借口离婚,既然老公有了这个不寻常的行为,作为妻子应该行动起来,从生活中去寻找线索,洞悉老公的一切反常。例如,偷偷的翻老公的手机,看他是否有可疑行为;跟踪他,看他是否有不寻常的

交往;故意冷落老公,然后看他反应,分析他是否真的想离婚„„这些都是从假设老公真的想离婚的角度去考虑的。除此之外,作为妻子也应该从自身角度去考虑一下,夫妻之间的包容和遇事能换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或许每次吵架的时候老公感觉你要提离婚了,而为了面子问题所以先提了,或者仅仅是为了争一时口快等等,这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婚姻不是儿戏,老公又怎会如

此轻率呢?但是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因为不仅是女人,男人的心同样也是海底针。

婚姻来之不易,夫妻双方应该多些换位思考,老公总是在吵架的时候提离婚有很多种原因,有可能是他自己的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你这个妻子的原因。因此,不要太过仓促的定义这个现象,多从老公的角度去分析它,也许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夫妻之间应该多些信任,即使你心有猜忌,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千万不要表露出来,一旦说破了,夫妻信任破了,感情自然也就会慢慢变淡了!

感谢南山南提供的文稿!

原文转自中国婚恋心理咨询门户

婚恋情感危机处理当然上中国婚恋心理咨询门户,专业、专注让您更放心,

擅长挽救高难度死亡婚恋情感危机,成功复合免费分享成功案例!

推荐第3篇:军事演习会死人吗

军事演习会死人吗-

篇1:军事演习装备

2037年,我成了一个好的科学家,也发明了一套,我看着它!

这个设备与普通枪没有什么不同。但真正的枪可以杀人,我的枪只会打人,在战争中不会受伤,不会有伤害,直接捕捉对方,所以不会有战争悲剧,他们不会打扰,不会有战争。

这种设备是利用空气来操作,而且净化空气,它现在污染的环境已经改善了作用!然后换一个按钮,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玩具玩具水枪,给孩子带来幸福!

只要运动结束,读一个咒语,他们可以做同样的一切!

然而,这个咒语不容易阅读,是的,它和丝绸咕噜从卡片点击它(重复30次)。并且不能读错字,否则有必要重读。 篇2:揭秘解放军最强部队

揭秘解放军最强部队:中央直属 他们是中国真正的国之利刃:两大国字号反恐大队、八支战区级特战王牌部队! 两大国字号反恐大队:

1.猎鹰突击队:

猎鹰突击队,原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大队,国家级反恐拳头部队,是武警总部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一支国家反恐力量。

特战人才,出色完成一系列安保、处突特殊任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014年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命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大队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猎鹰突击队”。

2.雪豹突击队:

雪豹突击队,前身为“雪狼突击队”,曾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特勤支队(13支队)特勤大队(3大队),建于2002年12月。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时更名为雪豹突击队。2003年,雪豹突击队从十三支队中划出,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雪豹突击队。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警学院特战大队一起组成了北京市的反恐力量。

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是一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国字号”特种反恐部队。先后圆满完成处置突发事件和各种重大临时任务90余次,参加各类重大军事演习、演练和对外表演10余次,连续4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基础建设先进单位”,为国家和武警部队赢得了荣誉。

1.“东方神剑”

东方神剑是北京军区特种大队,又称“东方神剑”特种大队,是中国七支特种大队之一,直属于北京军区,整个大队有三千人,是从北京军区和地方数十万士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

部队成员也不负其“皇牌部队”之名,每一个兵士从战场侦察到反恐作战,不仅常规装备运用自如,各种高科技装备也样样精通,不管是空中还是海上,都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2.“飞龙”

南京军区“飞龙”特种部队,“飞龙”建立于1992年,部队主要进行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训练,并在威胁条件下执行“高强度”任务。1997年,飞龙特种部队实施了一次模拟攻击隐蔽飞机场的演习,演习在南京的紫金山实施。在演习中,该特种部队使用无人飞行器将战区情报传送到指挥中心并使用空降兵和武装直升机实施重点攻击。 传统的侦察兵,活动范围往往仅限于陆地与淡水江湖。而“飞龙”特种大队却要能遂行陆、海、空三栖作战。“陆上猛虎、海上绞龙、空中猎鹰”,是人们送给他们的美誉。南京军区的“飞龙”大队多次出色完成总部、军区赋予的重大演习和保障任务,被誉为“中国飞龙”。

3.“华南之剑”

“华南之剑” 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广州军区的空军特种部队。

广州军区特种部队,又称“华南之剑”特种部队,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最早的一支特种部队。这支特种部队自组建以来,在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过程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硕果。

广州军区特种部队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最早的第一支特种部队。特种部队的成员本来就是“百里挑一”,加上地处开放省份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广州军区特种部队的个人素质和高科技装备含量都比其他军区高。“世纪大演兵”中的数字化战士就是这个大队。

4.“雄鹰”

“雄鹰” 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济南军区的海军特种部队。

雄鹰特种部队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济南军区的海军特种部队,是一支集特种侦察、特种作战于一体,编制精干,装备精良,可遂行陆地、海上、空中三栖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特种兵,“雄鹰”队员个个经历了超常的严酷训练。

雄鹰特种部队主要进行特种侦察、三栖作战方面的训练。特种部队士兵每天都要进行上体力量训练,以增强心脏血管的忍耐力。士兵在12分钟内跑完3300米为“及格”,如果在12分钟跑完3400米则为“良”,而在12分钟跑完3500米则为“优”。该部队士兵还练习中国传统武术气功以及徒手格斗等。

5.“东北虎”

东北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隶属于沈阳军区。

该特种大队针对开展机降、伞降、潜水等课目训练,需要动用飞机、舰船等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积极争取军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与空军某运输团、某直升机大队、某海军试验基地展开协作训练,打破了制约战斗力提高的“瓶颈”。

6.“西南猎鹰”

西南猎鹰,隶属于成都军区的特种部队。

这支部队现驻守在成都市,现任大队长刘友春、政委孙勇,官兵绝大多数来自西部贫困地区,但装备和人员素质并不差,是成都军区科技练兵的模范单位。

由当时受美军在越战中特种战的影响,并且中国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运用侦察兵和特工战的经验,适应新的战争需求建立当时第一支特种部队。当时编制是一个大队,下辖三个分队,负责特种部队的组建任务的是当时的云南和广西前线侦察兵中抽调组建的。

当时新组建的特种大队就全程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所有大小战役。真正的实战中建立起来的。而战后,军委应实战及战略考虑,要求当时每个军区成立特种部队,单独成军,有军委直接指挥,各军特种部队受特种大队部指挥。所以成都的特种部队就成立了。而“猎鹰”的名字是在战争中某个领导根据当时地方最凶猛的猛禽而命名的。

7.“猎豹”

成都军区“猎豹”特种部队。它就是成都军区某特种大队。这支特种部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几分神秘,高新装备广泛应用,军事行动神秘莫测,特种训练惊险刺激:飞车捕俘、攀登绝壁、擒拿格斗、踏冰卧雪、涉水泅渡等等,特种作战更令人惊诧:侦察谍报、秘密渗透、袭击破坏、联合作战、解救人质等等,无所不通。 该部队2002年在西岭山实施了第一次反恐演练。

“猎豹”特种大队栖息在西南战区,有雪山高原、热带丛林、山岳丘陵、盆地平原、都市乡村等各种作战环境,特种兵几乎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中难度最大的作战环境要数雪域高原。西库隆巴山脉西翼,海拔4300多米,山高坡陡,峡谷纵深,白雪皑皑,高寒缺氧,有“生命禁区”之称。

8.“暗夜之虎”

关于该部队的信息相对比较模糊,有报告只是大致提到该部队确实存在于兰州军区之内并参与了众多军事行动。

“暗夜之虎”及其当中的精锐特种部队“天狼突击队”隶属兰州军区。历史与解放军其他精锐部队一样,这个特种大队的前身具有光荣而悠久的历史——由名将彭雪枫在抗日战争中创建;走出过百余位将军和数以千计的共和国英模,也称为“雪枫团”(老虎团或夜老虎大队)。 篇3:严格训练

发达国家军队凭借先进的军事技术冲在前列。美、俄等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真可谓实战的前夜,刀光剑影的厮杀。

高度重视基地化训练

信息技术在军事训练领域的应用,已把训练基地发展为“准战场”,成为和平环境下部队实战能力生成的重要平台。发达国家军队通过像打仗一样的训练,提升部队实战能力。美军现有各类综合训练基地27处,各训练基地占地面积都很大,组织机构设置齐全,运行机制科学,每年都满负荷组织陆、海、空部队轮训,为提升美军联合作战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第11装甲骑兵团以逼真模拟苏联军队而闻名,号称“世界上最好的训练部队”。美军认为,“只有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打败假想敌部队,才能在未来战场上战胜真正的对手”。俄军也高度重视基地化训练,空军每年都在阿舒卢克靶场等训练中心,进行空中格斗等实战化演习;陆军每年都在佩王琴加、阿拉比诺、楚戈尔等训练基地举行演训活动,检验部队的火力打击、陆空协同等科目。日本为提高自卫队的离岛防卫能力,已开始筹划在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提安尼岛建设联合基地。

大力开展网络化训练

依托网络系统,运用计算机远程交互技术把各军兵种部队联接起来,实施诸军兵种异地同步联合训练,是发达国家军队网络化训练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美军“联合训练与试验网”可将分布在全球的48处训练场接入同一个演训系统,实现多军兵种网上异地同训。例如,2012年美军进行“千年挑战”演习,将遍布美26个地区的17个指挥中心和9个基地一体化联网,有效实现了1.35万余名参演官兵及各级指挥机构异地同步演练。网络化训练深受发达国家军队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网络训练改变了部队演习必须千军万马大输送、大集结的模式,不同地域部队指挥员静坐演兵室,眼观屏幕,手击键盘,演习在寂静的网络空间进行,使演习更方便组织实施。其次,网络技术将相距几百、几千公里的不同部队联结在一起,在同一战役战术背景下,练组织指挥,练行动协同,使联合作战能力生成更快捷。同时,网络化训练的训练设施具有一次性投入长期使用的优点,大大降低了训练成本。

联合训练向战术层级延伸

在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手段的推动下,联合作战已由战略、战役层级向战术层级延伸。如2011年5月2日美军击毙本·拉登的“海神之矛”作战行动,虽然是一次战术行动,历时仅40多分钟,却由美最高统帅直接决策、全程监控,中央情报局局长坐镇指挥,美军特种作战分队具体实施,无人机参与侦察和信号传输保障,是典型的战术联合作战。应对联合作战向战术层级延伸的趋势,发达国家军队纷纷采取措施强化联合战术演训。如《俄联邦武装力量军区条例》明确规定,军区的定位由“地区性诸兵种合成战役战略军团”调整为“地区性跨军种战略军团”,赋予军区对所辖陆、海、空军部队的作战与训练指挥权,从条例上保证了联合战术演训的组织实施。另外,一些国家军队加大了旅营层级演训的力度。

俄罗斯南部军区营以上规模战术演习已全部具有跨军兵种联合性质。2013年1月13日,日本第一空艇团进行的夺岛演习有300名空降队员和20余架飞机参演,实为典型的战术级联合演习。

强化跨区跨境机动训练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战场空间不断扩大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军队不断加大跨区、跨境演训力度,以提高部队远距离作战的能力。俄军的跨区机动训练更是常态化,不仅距离远,而且频度大。2012年4月,其远程航空兵基地举行的首长司令部演习,最大机动距离达8000公里。美军跨境演训非常频繁,与第三国联合军演成为其主要组织形式。近年来,随着美战略重心东移,其跨境演训力度更是超出以往,与日、韩、菲等国的联演成了家常便饭,规模与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3月1日,一万美军从美国、太平洋、日本等地区前往韩国,举行代号为“秃鹫”的联合演习,韩军参演兵力高达20万人。3月11日,美韩又拉开为期 11天的“关键决心”联合演习。4月5日,美与菲律宾的“肩并肩”联合军演再次拉开大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大人民军队,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安全保证。

准确把握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势,更加自觉地抓住“能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

世界军事竞争,是打胜仗能力的竞争;各国军事水平的差距,是打胜仗能力的差距;各国推进军事转型和军事革命,是要塑造打胜仗的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大国,也是与周边多国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的大国,如果没有打胜仗的能力和本领,我军履行职能使命就是一句空话。能打胜仗,是战时和平时的统一。军队没有平战之分,战斗潜力不能代表战斗能力。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败的教训、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教训都从反面证明,只有时刻处于常备状态的军队,才是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军人从入伍那一天起就注销了户口,意味着随时为国牺牲。军人的牺牲,既在战场,也在训练场。世界强国军队平时训练毫不含糊,美军强调“像作战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作战”。有时训练到了极端残酷的地步。1944年4月28日,诺曼底登陆作战前,美军举行了名为“老虎”的军事演习,死亡749名士兵。1950~1981年,美军发生非战斗飞行事故2.35万起,毁掉飞机10862架,机毁人亡4012次,死亡7858人。俄军2000年至2012年12年间,非战斗飞行事故损失战斗机112架,年均死亡80人。1990~1993年4年多时间里,美军在战争中死亡170人,其中包括海湾战争死亡的 121人,而同期内部训练死亡却高达4666人,训练死亡是战争死亡的27倍。俄军每年非战斗死亡达2000人,5年即可组建一个满编师。世界军事史表明,严格训练、能打胜仗是任何强大军队必须具备的品格,我们一定要增强使命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屏弃消极保安全的错误观念,始终把提高打胜仗的能力作为军队一切建设和工作的聚焦点。

认真汲取各国建军治军的经验教训,更加牢固地夯实“作风优良”这个强军之 基

世界战争史表明,没有“严”军,就没有“强”军。从严从难,历来是强大军队的治军之要。美国陆军就有400多种条令,对作战思想、作战行动等都作了十分详尽的规定,涉及部队管理的法律、条令、条例规定多达1000余种,俄军有400多种,德军有250多种,日本自卫队也有150多种。如美军规定军人擅自离队、违抗命令等58种行为均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就连军人在军营打伞的问题,也有明确规定:第一,只能打黑伞,不能打其他颜色的伞;第二,只能左手持伞,右手准备敬礼;第三,伞面不准有任何装饰。美军仅1987年就有12052人因吸毒被开除军籍。2012年前10个月,美军因体型不符合标准被开除军籍的军人就有1625名。俄军组建军事警察部队,仅2012年1至6月,就查处了14.5万起违法违纪活动。

苏联在二战期间由初期失利走向最终胜利,靠的就是苏军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置之死地而后生;而俄罗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失利,则与俄军纪律涣散、士气低落有很大关系。利比亚军队在政权存亡的关键时刻派不上用场,日本军队在福岛核电站救灾中“畏首畏尾”,害怕伤亡。战争实践反复证明,一支作风涣散、精神委靡的军队不可能有战斗力。 在这方面我们也有教训。军队当年经商办企业对作风破坏之严重,形式主义、贪污腐败、享乐之风对我军侵蚀影响之深重,有目共睹,触目惊心。在新形势下,我军还会不断遇到一些新问题新诱惑的挑战。要始终保持我军性质和宗旨,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必须提出新要求;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腐倡廉,坚持清风正气,必须提出新标准;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拿出新办法;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必须要有新举措。

抓作风,靠的是“狠”,靠的是“实”,靠的是“法”,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必须用制度的“笼子”管住军队建设和管理的每个环节,立规矩定制度,标本兼治,上下同严。

总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个强军目标,是习主席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是统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总纲领,是最终实现强军梦的总动力,是实现强国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推荐第4篇:《不去会死》读后感

读石田裕辅 《不去会死!》有感

姓名:

赵靖阳 指导教师:

阿莉塔 课程: 中外文化精粹 学号: 3160105931 班级:

外语学院·英语1602

闻《不去会死!》大名也久,因为人天生的惰性,始终没有阅读。这一次借精粹课的硬性要求,让自己从忙乱中抽出空闲,读了这本日本人石田裕辅的游记。

本对游记这种题材不甚喜爱—日文小说才念得比较多—下意识以为这次阅读经历也不会太舒适。<行かずに死ねるか!>从名字开始就给人带来力量。游记《不去会死! 》给我带来很鲜活的体验,远超我的期望。读到一小半,就爱不释手,花上一天时间囫囵读完。傍晚时合上书页,还要再咀嚼一番,回想这个人骑车周游世界的故事,竟又能得到不同的感触。晚上,坐在电脑前,写这篇读书笔记,仿佛有了说不完的东西要倾泻而出。转念一想,放开了难免啰嗦,乃择其一二简述,勉强叙述成篇。

第一个触动我的地方在育空河。石田坐上育空河上的小舟顺流而下之前听到这样一句话:“从第四天起,你就能体会到森林的寂静。”石田自己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被森林围绕的寂静。简直就是“静静的育空河”嘛。

“这是无声的世界,只有划桨的声音哗啦哗啦,特别清晰,却感受不到声音的轮廓。当我们停止划桨,寂静就像浓雾一样咻地笼罩,包围整个世界。这样的寂静有某种压迫感,我想要是独自呆在这里,一定会发疯吧?思之令人毛骨悚然。”石田觉得毛骨悚然的安宁吸引着我,让我也想去看一看了。

这时候,石田其实刚刚出发不久,这样的一个安逸的漂流活动一定给他注入不少的勇气和希望。他自己常常提到,是喜欢与命运做抗争的人。其实离开这些间断的释放和感怀,任何人都未必能完成骑行周游世界的壮举吧!

在大部分的旅途中,石田都是一个人行动。偶尔碰上同在游历的友人也会带来欢乐,这部分正是作者着力描绘的。但是,挣脱人群束缚的畅快可能更加令人享受。石田写到:“也许自行车旅行还是比较适合一个人走吧。我是这么想的,每个人骑车的速度和休息的方式都不一样,和对方相处的再融洽,还是得互相妥协,压力会在不知不觉间累积。和朋友骑车虽然开心,长期旅行的话,还是一个人比较轻松啊,我一边前进,一边想唱歌就毫无顾忌的放声高唱,想休息的话也毫不在意的立刻休息。”

第二点想说的就是石田对自由的热望。一定是一个渴望自由天空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吧!写着写着,石田一定想到了人生。再融洽,再合拍,总还是要相互妥协。如果不是足够深刻的羁绊,不会有人愿意总是让步。逃出日本去环游世界,本就是不愿继续向着日复一日的白领生活妥协。如果在旅途中不断地放弃张开的双翼,与留在办公室内,留在人群中其实并无二致。

石田说:“既然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就要好好看看他。”好好看当然不能满足于闲适的旅游观光。作者的旅行历时七年半之久,期间可以说看尽了世间百态,历尽艰难困苦。在沙漠差点小命不保,被劫匪用枪指着搜刮一空。但旅途中的美丽风景与途经各地碰到的友好的当地人,碰到的旅伴与骑友,带给他太多的感动和对善良人间的热爱。向着重点,沐浴这和煦春风一样的风物,旅途的疲惫和波折带去的阴影都一扫而空,随风飘散。

末了,作者感叹道:“活着真好! ”经历这许多年和事,这句看似废话的感叹有着太多深意。石田此时不仅仅对生命和色彩恋恋不舍,更对世界上的一切美好深深眷恋,不忍离去。想毕这次旅行之后,石田也会更多的珍惜身边的一切吧!

三点说完,剩下一段叨完就必须刹住车了。

到达泰国,石田距日本就剩下不到半年的行程。他生出这样的想法:“旅程就快结束了吧。不,坦白说,我的心情是‘一切,就要终止了’……越接近日本,我的心似乎反而离故乡越遥远。”

兴许是完成使命后怅然若失,或许是无法再旅途中碰到至交好友的遗憾,或许是对七载风景的不舍。总之,石田此刻的心情并不是完全明亮,那么一丝阴霾笼罩着石田,诱惑他回头。

作者又在写人生了。盼头就想目的地,必须一个接一个出现,否则就要空虚,就会无聊。让自己永远在一场旅行中,永远在路上,才是积极的态度吧!

石田是位旅行家,经过风霜的文字和他本人一样并不空洞。细细品尝,许多游玩时的感触得到印证,剩下不懂的部分,也可以一一去实地探索。毕竟我还年轻啊,哈哈。

行かずに死ねるか!

推荐第5篇:老公说回归家庭,会立刻跟小三不来往吗?

慧爱家庭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www.huiai.name

老公说回归家庭,会立刻跟小三不来往吗?

作者:朱身勇

很多女性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公在外面搞婚外情,后来说想要回归家庭。做妻子的听到老公要回归家庭当然是开心的,但是跟老公提出要求:立刻斩断跟婚外情人的所有联系,连想都不能想,否则就不接受回归,就要没完没了地闹腾。到最后,老公也不想回归家庭了,想着干脆离婚得了;或者老公回归家庭,也断绝了外联,但与老婆保持着僵尸般的婚姻。

所以,女性认为老公要回归家庭就必须立马断绝婚外情联系是一个天大的误区,而且可能把原可修复好的婚姻逼迫到不幸的结局,最终对挽救婚姻是不利的、有害的。很多女人会说,难道就继续纵容或是忍受老公跟婚外情人联系吗?当然不能纵容、更不该忍受,而是要根据婚外情的回归规律来强化老公回归家庭的决心,协助老公在行为上断绝跟婚外情人的联系,彻底剪断和婚外情人的情感链接。

那么,老公婚外情要回归会经历怎么样的心历路程呢?

首先我们要厘清老公婚外情后回家与不回家的理由。

老公要回家的理由无非有三:

公司于2011年由复旦MBA朱身勇老师创办,以婚姻管理+家庭管理为核心理念,以婚姻心理为基础,帮助人们构建婚姻管理体系,共同驶向婚姻家庭幸福的彼岸。目前提供的家庭管理服务涉及三大块:婚姻管理、婆媳关系管理和离婚管理,具体包括婚外情治理、夫妻关系修复、婆媳关系调和、复婚辅导和离婚创伤疗愈这五项业务。

慧爱家庭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www.huiai.name

一方面是受到现实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这段所谓的真爱。但是,能够被放弃的“真爱”本质上都是激情(不能长久);承受不了现实压力也正好说明这个男人是没有力量和能力处理他与外界的关系的,比如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子女的压力、公司领导或合伙人的压力和周遭人群的社会舆论压力;

二方面是与婚外情人的所谓爱情无法落到现实,要么就是跟婚外情人相处之后发现并没有幻想的那么完美(觉得做情人可以,做老婆还是不行),要么就是跟婚外情人发生婚外情的过程中本身就没有想过要有婚姻(把婚外情当做婚姻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婚姻),要么就是婚外情人对这个男人失望了(达不到她的要求);

三方面是跟老婆还是有感情的,实际上大量的婚外情起因都是对老婆不满而产生的情感外溢,但并没有达到要挣脱、去离婚的程度,因而一旦婚外情人逼离婚求结婚或是他受到了外界压力就又回到家庭。

所以说,男人回归家庭都是要找到入口的,没有入口你却逼迫他回归家庭,这种回归是伪回归——在意志、行为和情感上都没法回归,到最后这些无非就是都转移到另外一个女人身上。

老公不回归家庭的原因也有三个:

公司于2011年由复旦MBA朱身勇老师创办,以婚姻管理+家庭管理为核心理念,以婚姻心理为基础,帮助人们构建婚姻管理体系,共同驶向婚姻家庭幸福的彼岸。目前提供的家庭管理服务涉及三大块:婚姻管理、婆媳关系管理和离婚管理,具体包括婚外情治理、夫妻关系修复、婆媳关系调和、复婚辅导和离婚创伤疗愈这五项业务。

慧爱家庭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www.huiai.name

一是他跟婚外情人的爱情还处于激情期,激情澎湃似燃情烈焰。两人还处于光环效应期,眼里看到的全是对方的魅力和美丽。此刻老公处于非理性期,好像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唯有对婚外情人言听计从,唯有这段爱情是真爱,甚至都想直接离婚转而跟婚外情人结婚;

二是老婆纵容了他的婚外情——有些是老婆不敢去揭露老公的婚外情,选择了默默承受,以为过些时候老公就自动撤离了;有些是公开了婚外情但老婆还是不积极作为,还是对老公的婚外情无能为力;有些是被老公捏住了弱点(离婚、孩子、经济)而动弹不得,害怕失去老公、孩子或经济支持;

三是老公没有了回归的道路,要么是好面子,无法承受过去的狠话;要么是认为外界都知道了婚外情后再回归家庭会被人瞧不起、不待见;要么是不确定回归家庭后是否能够被完全接纳。

所以说,找到老公不回归家庭的原因、所处的心理阶段,你就明白了如何去处理,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事实上,有一部分男人即使想要回归家庭,你都不应该接受他回归,而应该直接跟他离婚,这个基础就是:当你在力量的支持下进行理性的系统思考之后发现,其实这个男人对你来说已经没有爱、没有感情了,你不过是害怕未来,不过是过去的一种惯性导致你继续保持婚姻而已。

公司于2011年由复旦MBA朱身勇老师创办,以婚姻管理+家庭管理为核心理念,以婚姻心理为基础,帮助人们构建婚姻管理体系,共同驶向婚姻家庭幸福的彼岸。目前提供的家庭管理服务涉及三大块:婚姻管理、婆媳关系管理和离婚管理,具体包括婚外情治理、夫妻关系修复、婆媳关系调和、复婚辅导和离婚创伤疗愈这五项业务。

慧爱家庭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www.huiai.name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老公回归家庭要经历哪三个阶段?

很多女人都认为,老公要回来就是回来,继续跟婚外情人保持联系就是没有回来,其他的都是借口。可是,你曾经也分过手,你能够做到说分手就分手吗?做不到,没有人做的到!除非那仅仅是嫖娼。但其实就算是嫖娼,也许也有反复去嫖某一个的。人是情感的动物,一旦与他人建立了一定的情感链接,那么要断链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第一步:观念回归。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在观念上、在意志上,这个男人决定要跟这个婚外情人分手。他可能有压力的原因,有爱情的原因,有婚姻的原因,甚至有因为家产及孩子的原因,总之,他有原因导致他决定要跟婚外情人分手。当然,在这个意志上的决策之后,他也是有可能会动摇的:会怀疑这个决定是否应该,是否值得,是否该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男人会这样表现:跟你说他是要跟那个婚外情人分手的(当面跟你说分手,或是发短信跟你说分,或诅咒发誓或写保证书,或当着他父母或领导的面说要分手,甚至采取三方会谈的方式表明要分手);意志不那么坚定的男人会跟你说:他要回归家庭但要给他时间,甚至说要慢慢分手;有点动摇了的男人会说我不会跟你离婚的,我没有想要跟她结婚。

公司于2011年由复旦MBA朱身勇老师创办,以婚姻管理+家庭管理为核心理念,以婚姻心理为基础,帮助人们构建婚姻管理体系,共同驶向婚姻家庭幸福的彼岸。目前提供的家庭管理服务涉及三大块:婚姻管理、婆媳关系管理和离婚管理,具体包括婚外情治理、夫妻关系修复、婆媳关系调和、复婚辅导和离婚创伤疗愈这五项业务。

慧爱家庭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www.huiai.name

在男人分手的这个阶段,女人常常会是不确定的:不相信男人真的会分手。因为这个阶段,常常会有男人表面上哄骗老婆说会分手的、但实际上暗度陈仓继续跟婚外情人爱得死去活来,他说分手仅仅是为了放松你对他的警惕,让你不要烦他而已。但意志上的分手,是有确定的理由的,是有理性的思考的,这点可以通过沟通知晓,如果你不能把握,那么你可以找我来帮你判断。这里我可以给你一个判断的依据:(1)男人是不是非常纠结、痛苦,太爽快就说分手的常常都是骗人的;(2)男人愿意不愿意跟你谈他的这段婚外情,太回避谈论婚外情常常都是无法真正离开这个女人;(3)男人跟你的性生活有没有重新开始,男人回归的意识在于他对老婆的性行为(宽泛的性生活是指肢体接触和情感的关注,而不是狭隘的性交)。

第二步是行为回归。

人的行为是由意识和认知控制的,行为的发生要形成一个内在惯性,这需要一个获益机制来支持和固化!男人回归家庭,他在行为上是会关注老婆,为老婆付出,为家庭做事,会关注家庭成员。当然,不要指望这个男人的行为会是一致和一贯的,他会有动摇或反复,甚至会继续跟婚外情人上床。那有没有男人会非常坚定地回归家庭呢?当然是有的,但是动摇的男人还是占多数的。对待老公的回归,很多女人常常是在这个环节把握不准老公。

公司于2011年由复旦MBA朱身勇老师创办,以婚姻管理+家庭管理为核心理念,以婚姻心理为基础,帮助人们构建婚姻管理体系,共同驶向婚姻家庭幸福的彼岸。目前提供的家庭管理服务涉及三大块:婚姻管理、婆媳关系管理和离婚管理,具体包括婚外情治理、夫妻关系修复、婆媳关系调和、复婚辅导和离婚创伤疗愈这五项业务。

慧爱家庭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www.huiai.name

第三步是情感依恋断裂。

男人真正回归的标志是男人跟婚外情人的情感依恋断裂,心里有话不再第一个想要找婚外情人说,情感的温暖也是来自于老婆,做爱高峰体验也是和老婆发生的,并乐意敞开心扉接待老婆。这点其实很难完全做到,只要做到了感情释放和满足是跟老婆发生的即可。

很可惜,女人常常在这个阶段进入瓶颈期,会激烈地跟老公抗议,会强烈地质疑老公回归家庭的决心,会跟老公发生很多围绕老公回没回归家庭的矛盾冲突。这样最终会导致功亏一篑,导致回归的老公最终还是要离家出走,导致不该离的婚姻走上了离婚的绝路。

其实,这三个阶段中,男人是最愚蠢的,因为他常常不愿意甚至回避谈及他的婚外情和婚外情人,当然本质上说,他们其实并没有坚定地要回归,他们只是想要放弃而又舍不得婚外情、但又确实要回归家庭。因而男人在这种矛盾、纠结的心理作用下,是无法真正地按照老婆的要求去回归家庭的。老婆想要老公回归家庭,要的无非就是三个态度:婚外情认错的态度,婚外情伤害老婆后道歉的态度,保证跟婚外情人断裂的态度,注意:这三个态度每次都应该快速地表达出来,绝对不允许迟疑,一般来说,有10次反应就过关了。(我知道,男人不会看我的文公司于2011年由复旦MBA朱身勇老师创办,以婚姻管理+家庭管理为核心理念,以婚姻心理为基础,帮助人们构建婚姻管理体系,共同驶向婚姻家庭幸福的彼岸。目前提供的家庭管理服务涉及三大块:婚姻管理、婆媳关系管理和离婚管理,具体包括婚外情治理、夫妻关系修复、婆媳关系调和、复婚辅导和离婚创伤疗愈这五项业务。

慧爱家庭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www.huiai.name

章,所以,他们只能去受苦受罪了。)

这三个阶段中,女人也是最可气的,因为她们掌握不了男人的心思、行为模式及婚外情的规律,最终可能失去自己原本可修复的婚姻。

作者介绍:

1、慧爱家庭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

2、复旦MBA,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专业硕士班研修;

3、婚姻管理导师,婚姻家庭咨询师一级,心理咨询师二级;

4、婚姻管理理论创始人;

5、主攻婚姻管理:挽救婚姻,挽回爱人,改善夫妻关系,提升婚姻质量,破拆婚外情,和平分手或离婚,再造复婚。

文档来源:老公说回归家庭,会立刻跟小三不来往吗?(朱身勇原创,请勿转载)

公司于2011年由复旦MBA朱身勇老师创办,以婚姻管理+家庭管理为核心理念,以婚姻心理为基础,帮助人们构建婚姻管理体系,共同驶向婚姻家庭幸福的彼岸。目前提供的家庭管理服务涉及三大块:婚姻管理、婆媳关系管理和离婚管理,具体包括婚外情治理、夫妻关系修复、婆媳关系调和、复婚辅导和离婚创伤疗愈这五项业务。

推荐第6篇: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安乐死争论的法理学思考

1992年,在加拿大的一个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传出颤抖却又有力的声音:“各位先生,我想 问问你们,若我不能批准自己去死,那我这个躯壳的主人是谁呢?究竟我的生命是谁拥有呢? ”短短几句话,问得委员们不知所措。这是患上绝症后,一直争取安乐死合法化的罗得里格 斯太太临终前的呐喊和抗争。(注:潘希熙:《走向死亡,谁说了算》,《社会工作》1995年第4期。)

的确,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生与死的考问和思索几乎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始终存在的永 恒困惑。2001年4月,荷兰通过的安乐死法案再次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这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上。安乐死的观念和行为,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个法律上的难题。至今似乎还没有 那一个问题能像它那样,会涉及如此多的重要法律理念而又如此惹起纷争;也很少有哪个法 律问题能像关于安乐死的争论那样常常让我们感到无法自圆其说。安乐死究竟应不应该 合法化?本文拟从生命权、个人自由等角度对安乐死合法化纷争做些粗浅探讨。

一、安乐死及其合法化纷争

(一)安乐死及其历史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是英文“euthanasia”一词的汉译,最早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 一词,本意为“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为“(患痛苦的不治之症 者之无痛苦的死亡;无痛苦致死之术)”。(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95页。)国内目前对安乐死尚无权威统一的定义,有人 认为安乐死“是指对身患绝症濒临死亡的病人,为解除其极度的痛苦,由病人本人或亲属要 求 ,经医生鉴定和有关司法部门认可,用医学方法提前终止其生命的过程。”(注:石文亮:《试论安乐死立法》,《法律与医学》1995年第2期。)但也有学者持 不同意见,认为这是沿用了西方的传统解释,对安乐死的内涵外延界定的不准确,是导致安 乐死被误解及引起争议的原因。安乐死的本质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科学化,主张“安乐死 是对于医学无法挽救的濒临死亡者的死亡过程进行科学调节,以减轻或消除死亡痛苦,使死 亡状态安乐化。”(注:冯秀云:《关于我国安乐死立法的几点思考》,《政法论丛》1998年第2期。)安乐死其根据实施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安乐死 是指采取主动措施,如注射或服用药物等加速病人死亡。被动安乐死则是指对危重病人不给 予治疗或撤除支持其生命的医疗措施,而听任其死亡。根据被实施安乐死的病人是否明确表 达其愿望,安乐死又可分为自愿和非自愿两种。前者系由病人本人通过遗嘱或口头表态方式 决定,后者则是因本人无法表达意愿而由亲属或监护人做出决定。(注:陈霆宇:《安乐死几个相关问题探析》,《政法论丛》1998年第2期。)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安乐死的理论和实践可谓古已有之。在西方,有些原始部落为了其 整体的生存和健康强盛,常把病人、老人击杀或埋葬,以此来减少病弱者的痛苦和部落的负 担。(注:许士凯:《安乐死启示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医生延长那些最终仍不免死亡的危重病人痛苦是不合伦理 的,并赞同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自己结束生命。斯巴达人为了保证士兵的健康和战斗力 ,也有处死有先天疾病或生理缺陷之新生儿的习俗。在东方诸国,尤其是受佛教影响的地方 ,崇尚人自然的死亡,“圆寂”、“坐化”等就是佛教徒追求的死亡方式。我国敦煌有一幅 唐吐蕃时期(公元781~847年)“自行诣死”的壁画,描写一位老者在寿命将终时自行到坟墓 中安详地辞别人世,这可视为我国较早时期的安乐死思想。(注:赵建雄:《我国早期的“安乐死”思想》,《健康报》1996年10月19日。)但是,由于安乐死违背传统的 伦理观念,(注:长期支撑社会秩序的传统,在西方是以宗教伦理为主,如基督教就曾经禁止自杀;在东 方,尤其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大部分地方,莫不视死为一个禁忌,在大多数时代里的大多数 人也无不将长寿视为一种极其自然的追求。)并与传统的医学理念和死亡概念相冲突,自杀和他杀的界限也因此而趋于模糊 ,故安乐死的思想和行为也普遍地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

在西方,启蒙时代的到来宣告了传统社会走向式微的开始,个人对于自己生命和自由的把 握与张扬迅速拓显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于是自十七世纪起,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思 想便应运而生了。(注:培根、莫尔、洛克以及休谟等人都阐述过他们对于死亡的看法,托马斯·莫尔在其《乌 托邦》一书中还对如何实施安乐死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设想。参见许士凯:《安乐死启示录》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9~40页。)于此同时,由于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一部分濒危病人的生 命可以在人工干预下长时间地、极其痛苦地予以延长。这极大地激化了医学伦理中的一对固 有矛盾——延长病人的生命与解除病人的痛苦。有关安乐死的病例和讨论不断涌现,终于使 安乐死合法化运动在二十世纪初叶与人权运动结合在一起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1935年在英 国出现了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委员会”,其后美国、法国、丹麦、瑞典、荷兰等国也陆续 出现了类似的组织。

但安乐死运动很快就随着纳粹德国的兴起及其对非日尔曼种族的屠杀而遭受挫折。二战期 间根据其信奉的优生学理论以及其纯净种族(雅利安)的理想,纳粹党人用“安乐死”、“尊 严死亡”等名义有计划的屠杀慢性病、遗传病和精神病患者以及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其他民 族人士达600万人。(注:[美]亨利·弗莱德兰德:《从“安乐死”到最终解决》,赵永前译,北京出版社2000年 版,第1~4页。)从1938年法西斯分子滥用安乐死到50年代后期,安乐死声名狼藉,关 于安乐死的讨论也几近销声匿迹。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医学革命得到复苏,安乐死合法 化的讨论再度兴起。1960年,有人在英国议会提出了安乐死法案;1962年,日本最高法院规 定,允许早死条例并附先决条件:本人自愿并提出申请,医生诊断患绝症,患者痛苦异常, 亲属同意。1969年,英国国会辩论的一项安乐死法案中声明:“医生给一个做出宣布的合格 病人实行安乐死是合法的”。类似的法案也曾被美国爱达荷州、俄勒冈州等地的立法机构提 出,但最终均未获通过。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自然死亡法》,首次从法律上承 认 了“死的权利”。70年代后期的法国、德国也都先后制定了有关安乐死的法律程序。荷兰和 澳大利亚分别于199

3、1995年通过有关安乐死的法案,但结果施行未几均告夭折。

2001年4月,荷兰再次通过一项安乐死法案,不仅世人瞩目,在我国也掀起了又一轮讨论安 乐死的高潮。我国的立法,迄今为止尚未涉及安乐死问题。但被动安乐死的情形在现实中是 较为普遍的,通常也不会引起什么诉讼,即使有,一般也是作为普通医疗纠纷加以处理。19 87年发生在陕西汉中的一起案件(医生在病人家属的要求下主动为病人采取了助死措施,医 生及病人之子被指控杀人,最终被判无罪。)是我国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安乐死诉讼案(注:对于此案十余年来媒体一直有各类报道和介绍评述。主要有:宋蔚林:《安乐死与杀人 罪》,上海《民主与法制》1987年第8期;王鸿鳞:《关于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 人民司法》1990年第9期;徐宗良:《大学生人文素养讲座:当代生命伦理的困惑》,上海 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王政勋:《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第496~502页;2001年4月23日千龙新闻网转载《华商报》的报导文章《当事人披露我国首 例“安乐死”案审判始末》。), 并引发人们开始普遍关注安乐死问题。1988年全国和上海的各界专家学者分别组织了一次关 于安乐死的研讨会,虽然意见不一,但与会者多主张无论在医学上还是在立法上都应谨慎对 待。自90年代中期起全国的两会上亦不断有些代表(多为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等地的代表) 联名提出有关安乐死的提案,山东的一所大学甚至受其地方立法机关的委托起草出一份安乐 死立法草案。

(二)安乐死之合法化纷争

显然,从安乐死的历史发展来看,乐观的人倾向于把安乐死的合法化视为社会发展和法律 进步的体现。但各国的立法实践表明:这种认识也许忽视了社会存在的复杂性从而太过乐观 了。谨慎的人尽管对安乐死持理解立场,但却不希望法律过早的做出让步。在安乐死合法化 问题上,双方的争论异常激烈,也颇值得我们深思。

赞同一方的主要观点认为:1.生命只属于个人,他有权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处置。(这是自由 主义者的主张,集体主义者即使赞同安乐死,一般也只主张消极安乐死。他们认为,个人生 命是人类集体生命的组成部分,前者应服从于后者,个人是否可以实行安乐死要看对集体利 益是否合适。)2.人的尊严具有最高价值,尊严使人有选择的自由,包括结束自己生命的自 由。3.追求生命质量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目标,当一个人的生命只具有纯粹生物学意义上 的存在或是只能在巨大痛苦中等待死亡时(生命质量已大大降低),医生却硬要拖延以使他承 受痛苦,实际上是对病人的虐待,恰恰是一种不人道。4.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对一个无望挽 救的绝症患者投入大量的医疗力量实际上是浪费,应当将这些宝贵而有限的医疗资源节省下 来用于救助那些可能治好的病人。5.死亡并非永远是人类的敌人,应正确看待死亡。生和死 都是宇宙万物的基本问题,死亡不过是事物的自然序列中的一环。(注:本段观点分别参见:许士凯:《安乐死启示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5 ~47页;纪宗宜:《关于医学法律中若干问题初探》,《大自然探索》1999年第4期;诺埃 勒·勒努瓦:《生物伦理学:宪制与人权》,《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8年第 1期。)

即便是在赞同者内部,关于安乐死的实施对象,也还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安乐死的对 象 主要有三类:植物人,脑死亡者,身患绝症濒临死亡而又极度痛苦者。(注:徐宗良:《大学生人文素养讲座:当代生命伦理的困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第45页。)也有人主张安乐死 的对象主要是两种病人:一是身患绝症处于晚期而极度痛苦的病人,二是有严重残疾,生命 质量和生命价值极其低下或已丧失的病人,如不可逆的植物人状态或已发生脑死亡者,严重 畸形且医学上无法治疗的胎儿、新生儿等。(注:陈霆宇:《安乐死几个相关问题探析》,《政法论丛》1998年第2期。)还有学者将植物人和严重先天缺陷的新生儿排 除,提出安乐死的实施对象应是“医学上无法挽救存在痛苦的濒死者”。(注:冯秀云:《关于我国安乐死立法的几点思考》,《政法论丛》1997年第5期。)

反对一方的主要观点有:1.生命是神圣的和至高无上的,医学伦理要求医生必须尽一切可 能 救助病人的生命。2.各国法律、道德、舆论和风俗习惯,对痴呆、严重畸形、伤残乃至各种 濒临死亡的人,普遍采取极其宽容的态度,这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全人类中的普遍体现。人类 只有从尊重最弱的人做起,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不能简单把个人尊严和个人自由简单扩大 到可以把濒危病人弄死。3.每一个生命都有一定的价值,都是人类的组成分子。社会对各个 社会成员不仅有安置的权力,也有保护的义务。对有些被误认为是社会“负担”的患者进行 救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职责。4.不可逆的诊断未必准确,不仅医学的发展可以使绝症可治 ,现实中更有许多病例是医学无法解释的奇迹(如植物人数年后苏醒),应该给病人以这样的 机会。5.病人要求安乐死的意愿未必是其理智而真实的意思表示,有的只是精神空虚或一种 暂时的要求。6.法律允许安乐死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犯罪,历史上更有过纳粹借安 乐死来进行屠杀的教训。(注:本段观点分别参见:许士凯:《安乐死启示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5 ~47页;纪宗宜:《关于医学法律中若干问题初探》,《大自然探索》1999年第4期。另外 ,念九州还提供了一些较为不同的观点,详见其文:《价值冲突:安乐死合法化的根本障碍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二、生命权与自由

综观安乐死合法化纷争之双方的观点,如何看待人的生命与生命权、个人能否自由的选择 死亡,是他们的主要分歧。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社会 有史以来的所有行动和思考,从最终意义上讲,也的确未能超出我们人类自身的立场和价值 取向。个人生命的存在与发展、人类种群的存在与繁衍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前提。但被视 为个人权利和利益的生命在安乐死的争论中却不得不面临更为全面的审视:人既然有生存的 权利,为何就不能有死亡的权利呢?法律应不应该保护个人对其生命的自由选择?

(一)安乐死中的生命权悖论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生命是始于出生而终于死亡,这也是一个人作为法律主体之享有权利 在时间上的起点和终点。探讨生和死可以从哲学的、宗教的、医学的和法学的等不同的角度 出发。单就法律角度而言,生死的标准主要是由民法界定的。民法上自然人的权利能力的开 始时间有“受孕说”、“阵痛说”、“断带说”、“独立呼吸说”、“父亲承认说”等学说 和立法例;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因死亡而终止,对死亡亦有“心跳停止说”、“呼吸停止说”、“脑死亡”等标准。(注:彭万林:《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就前者论,有的是被界定在出生(医学标准)以前,有的是在出生以 后;就后者论,则主要是医学上(传统的)“心肺死亡”和(现代的)“脑死亡”标准的差异 。我国民法对决定自然人权利起讫之界定采纳的分别是“独立呼吸说”和“心肺死亡”标准 。(注:彭万林:《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那么,在这段短暂的人生历程中,我们的生命究竟属于谁?每个人的生命只能归他自己所有 ,这似乎是一个无须证明的常识。保护每个人生命的安全并不受任何非法侵害也是法律的基 本职责。但这只是我们现在的常识,历史和理论曾经给过不同的答案。比如历史上的奴隶不 仅没有独立的人格,连生命也完全属于他的主人所有,更别说享有什么生命权了。而基督教 的神学家认为人是上帝的创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属于上帝的,自杀就是违背上帝的意志, 是 一种犯罪行为。(注:这是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表述的观点。)自文艺复兴起,西方人逐渐被从神的阴影下解放出来,直至现代人权运动 的深入发展,个人的人格独立与尊严终于成为全世界人们的共识。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 第3条规定:“人人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可见,人的生命只能由他自己来享有, 庄严而神圣的生命权是任何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人权。

安乐死中对于生命和生命权的争论,首先是在人的本质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客观地说,人 是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综合体,前一种理解使人类跨越种族民族差异而具有普遍的共性,后一 种理解则使人类真正的有别于其他动物。赞同安乐死的人一般都更加重视个人的尊严及其社 会意义上的生存,往往以生命的质量来评判生存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而多数反对安乐死的 人则更注重从人的共性上来看待生命的意义,再大的肉体痛苦、精神折磨甚至是丧失了意识 ,都并不能降低其作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就象密尔说的那样,即使是痛苦的苏格拉底 也比最快乐的猪幸福。

如何看待这个分歧?赞同论者认为尊严的死比痛苦的生存更有价值。在这里,尊严成为了一 个标准,但问题是:什么是尊严?绝症患者临终前的痛苦不堪,往往包括肉体和精神两方面 的折磨。感觉到肉体上的痛苦如肢体残缺、组织疼痛等,这些只是医学上的事实,是否能构 成尊严问题,却要因人而异。单纯的肉体痛苦必须经过个体的主观评价才能转化为尊严问题 。而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如弃儿、乞丐、流浪汉等也许同样感到尊严的丧失,他们是否 也会觉得生不如死?可见,不能断言尊严是死的理由。

赞同论者也许可以进一步附加其他条件来支持其主张,如要正确看待死的意义(死亡本身是 生命的归宿),濒死者的死亡已无法避免,安乐死的本质是由人工来控制死亡的过程(使病人 安乐而死)而不是杀人。但以生的归宿是死来主张一个人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应当是非常消 极人生观,也不是劝戒任何人主动死亡的合适理由。另外,何谓濒临死亡?绝症病人也许在 几天内死亡,也许几个月死亡,有些植物人可能会活几年甚至十几年,若要选择一个期限作 为实施安乐死的标准显然不现实。再者,如果安乐而死是要回避死亡之前的痛苦体验,医生 拖延其死亡是对病人的虐待,那么对痛苦的慢性病人而言,医生岂不是在对他们进行更长时 间的虐待?虐待的指责不过是对医生职责的误解和无理的情绪化表达而已。即使缩短病人临 死前痛苦的目的是正当的,手段是提前终止他的生命,法律显然不能仅因目的的正当就当然 肯定手段的正当。

再来看看反对论者的意见。生命神圣的主张固然正确,但这一般不会妨害对一个人生命的 正当剥夺,如对杀人犯执行死刑通常都能被人们接受。但是,若社会和国家应当尊重并有义 务保护病弱者——我们应当如何保护?以谁的标准来保护?如果我们认为病人要求安乐死的主 张是一种不理智的决定,那我们又如何判定保障其痛苦的活着就一定是正确的理智呢?真理 从来都不是投票的结果,以多数人的价值观去替代少数人自己的判断并不总是明智的选择, 历史上的教训常常使人们对“民主的暴政”怀有深深的切肤之痛。

(二)安乐死的个人自由

当人们发现对一个问题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他们如果不是误入歧途,那就意味着已经到 了答案的门前。人们在安乐死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其原因或许在于:讨论死是不是一项 权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讨论一个伪问题。我认为人们真正应当讨论的应是:一个人在选 择安乐死的时候究竟有什么样的个人自由,他是否因此涉及了他人的利益并应当受到法律的 限 制?即我们应当如何行使这种与生俱来的权利?

从一种角度看,个人自由包含在三个相互联系的命题中:第一,自由就是不受他人干涉; 第二,限制自由是因为存在着与自由的价值等同或比自由的价值更高的价值;第三,必须保 留最低限度的自由,即应该给个人保留一定的、绝对的、不受侵犯的自由领域,对自由的限 制不能没有边界。(注:此为消极自由之观点,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 6年版,第523~526页。)约翰·密尔在其不朽名著《论自由》一书中,是这样解释前两点的;任 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对社会负责;在仅仅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 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在密尔看来,所谓的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其实就是社会所能合法施 用于个人之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而对于社会在何种情形下才可正当的干涉个人自由,他提出 了一条著名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 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注: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0页。)这就是学者所称的“伤害原则”或“密尔原则 ”,即一个人的自由若给他人造成了伤害,受到了伤害的人就有权要求法律对这种自由予以 制止。(注: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547~549页。)

遵循上述自由原则,我们来分析一下安乐死中所涉及到的个人自由问题。

在自愿安乐死中,病人和普通自杀者一样,都有死的意愿。不同的是,自愿安乐死的病人 不能像普通自杀者那样由自己独立完成自杀的行为(一般地,他已经丧失了这种行动能力), 而必须通过亲属、监护人尤其是医生的帮助才能实现他死的愿望。对于任何能够独立完成自 杀行为的人而言,他无疑有选择死的个人自由,因为在仅涉及他本人的行为中,自由原则主 张任何人“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的主权者”。(注: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页。)

另外,对自杀行为实际上的无法预防、无法控制,也使得法律一般不便干预自杀。历史上 虽然有过禁止自杀的法律,但那不过是历史留给人们的笑柄而已,自杀最终还是从犯罪变成 了人们的权利。(注:李建军、刘世萍:《从“犯罪”到“权利”:自杀行为的西方法律史述略》,《河南省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由于自愿安乐死的病人必须借助他人的行为,其死的自由便不再是“仅涉及本人”的行为 了。亲人和医生若要满足他的愿望,就要冒着杀人的危险,他们不得不考虑其协助行为的性 质及后果。“不得杀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道德法则,而从刑法上来讲,有被害 人的承诺并不足以使实施者的杀死行为具有正当性。与病人死的自由相比,“不得杀人”戒 条即使不是更高至少也可算具有同等价值——而应为那些协助者即亲属和医生所必须遵守。 若协助者满足了病人的愿望以后无法避免道德或法律的惩罚,那么他们实际上就是——受到 了伤害。

自愿安乐死既然已经涉及他人,主张死亡的病人就有了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反过来说, 也就是社会取得了干涉的权力。在已经涉及他人的任何行为中,我们的自由都应当是有限制 的。这完全可以用一个最通俗的例子说明:我们挥动手臂的自由止于他人鼻子所在的地方。 密尔还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观点:“自由原则不能要求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注: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2页。)比如, 他举例说一个社会不能承认任何人有要求卖身为奴隶的自由,尽管这可能的确是他真实而理 智的意愿。

至于非自愿安乐死的情形,不仅涉及他人协助自杀的问题,在此之前更涉及监护人或亲属 以推定方式代理病人表达意愿的行为。

在医疗中,通常涉及两类推定的授权行为。一类是医患关系中存在的推定授权,即医生的 救治权被认为是来自于病人的明示或默示的授权。比如,针对患者的症状医生进行必要的检 查、开相应的处方、采用适宜的临床手术措施等,一般医生无须征得患者的事先认可,除非 此治疗措施存在几种类似方案且医生的选择会给患者带来无法预料或难以承受的后果时,医 生才有义务征求患者及其亲属的事先认可。另一类推定授权存在于患者一方的内部,即对医 生的上述明示授权本来应由患者本人实施,而实际上病人常常因为其病症的紧急或危重已不 能表达其意志,只能由其亲属或监护人来代理表达选择意愿。

因为目的和手段都是对病人进行救治而非伤害,按密尔的自由理论,医生和患者亲属上述 的行为一般还算不上是涉及他人的行为。但如果是对病人实施非自愿安乐死,性质就不同了 。首先,医生之所以有推定的救治权,其基础在三个方面:1.维护或恢复患者的健康;2.减 少 患者的痛苦;3.拯救患者的生命。这都是患者的根本利益,医生的职责和义务也在于尽力实 现这个目标。但这三个方面并非完全等同,医生的最高使命是拯救病人的生命。因为大多数 医疗手段总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相当数量的病人在治疗后也失去了正常人的健康。所以 ,我们一旦授权医生可以主动为患者采取致死措施,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原先医生据以取得救 治权的逻辑基础。其次,病人亲属或监护人的代理授权是否也能毫无限制?单就民法上的代 理理论而言,代理人所有合法的代理行为都必须基于被代理人的某种利益。在医疗中,病人 亲属的代理权的基础也就是医生据以获得救治权的基础,拯救病人的生命同样是这种代理权 的最高来源。据“伤害原则”,医生和亲属实施安乐死的行为涉及了(剥夺)病人的生命权, 法律必须对他们的行为加以禁止。

三、法律的抉择

(一)安乐死中之个人主义自由观的缺陷

安乐死中医生、患者本人及其亲属的行为都已涉及他人,按密尔的自由理论,他们的自由 都应当受到限制。但密尔确定的限制原则其实并非完美无缺。第一,个人自由是否涉及他人 而应受到限制,并非轻易可以判断;第二,部分涉他伤害行为对社会的有益作用被完全忽略 。这就产生两个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其一,安乐死中病人的自由是否真的可被认为是对他 人造成了伤害,或者,个体行为究竟是自涉性的还是涉他性的,我们究竟如何判断?其二, 若限制自由乃因有比之更高或等同的价值存在,那么部分涉他的伤害行为中是否恰恰就蕴涵 类似的价值?

对于第一个问题,也许人们可以认为任何自杀行为都会涉及他人,比如自杀者可能对家庭 负有抚育子女和瞻养老人的义务,对社会负有贡献其个人力量的义务等等。从道德上看,似 乎确无不涉他人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总在不同程度上(正面地、负面地或二者兼有地)—— 要么涉及特定的某个人,要么涉及不特定的多数人或整个社会。

约翰·密尔基于其个人自由主义的立场,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每个人本能地更加关心我们 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利益。人们一般对自己的利益非常清楚,而对别人的利益往往缺乏同 样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别人的特殊利益和兴趣,则更可能是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可以正确 地判断什么时候别人的行为威胁到我们自己的利益,但却没有可靠的根据判断别人的行为对 他们自己利益的影响。所以,法律可以依自我防卫的目的限制自由是合理可行的。密尔认为 ,我们为了别人的利益对别人自由的限制和干涉常常是弊大于利的。并且他更坚决反对集体 意识对个人独立的过分干涉,在他看来“在实际上决定那些在法律惩罚或舆论支持之下要大 家注意遵守的行为准则的主要东西,乃是社会的好恶,或社会中一些有势力的部分的好恶” (注: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页。),因此,社会的主张与个人的见解相比,并不一定就更正确。当然,密尔也为自己的理论 适用设置了一个界限,即它“只适用于能力已达成熟的人类”,对未成年人等“尚处在需要 他人加以照管的状态的人们”(注: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页。),社会还只能进行强制性的保护。

如果我们视安乐死中的病人为密尔所谓的需要他人加以照管的人,无疑,法律可以禁止任 何人对之实施安乐死。反之,尤其是对自愿安乐死的病人而言,按他的理论就很难解决了。 因为如果医生和病人家属不认为病人的死的要求是对他们的伤害,那法律就不应当对病人的 行为予以禁止;或者,病人并不认为自己的生命权在安乐死中受到了任何人的伤害,则法律 对协助实施者的行为也同样不能禁止。按照同样的逻辑,只要被害人不认为受到伤害,杀人 者也有他的自由了。显然,这是荒谬的。问题在于,我们每个人其实并非时时都能对自己的 利益有清楚的认识(像密尔假设的那样),对是否受到他人的伤害的判断除了我们自己个人的 主观认识而外,不可能完全忽视社会集体的替代性判断。

(二)社会集体意识的价值:法律对安乐死予以限制的理由

密尔对集体意识的不信任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我们的确也不能否认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存 在的特征。整个社会在埃米尔·涂尔干看来,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注:参见E·迪尔凯姆(埃米尔·涂尔干的旧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 书馆1995年版,序言及第一章。)人们基于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的方法并从个人的角度去看社会现象与社会事实,常常会用错误的方法得出 错误的结论。涂尔干认为生命是一个整体的存在,它不是各种化学元素的简单堆积、相加, 数个要素一经结合都会产生新的现象,而社会也是这样。“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 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注: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而这 种集体意识“不是一种游移不定的、浮于表面的和变化多端的意见,而是深植在人们内心里 的感情和倾向。”(注: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0页。)维护这种公共意识和价值准则对于防止社会的崩溃是必需的,美国社会 学家帕森斯认为“这种共同的价值模式之共有……造成了互相适应这种共同的价值准则的人 们之间的连带关系。如果不依附基本的共同的价值准则,集体就会消失”。(注:转引自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29页。)

而且,无论是在多元化的社会还是在被认为是一元化的社会中,社会集体意识的价值取向 与个人意识相比通常是倾向于保守或是中庸的,它总是比社会中最保守的人更加宽容,同时 又 会比最激进的人更加谨慎。若它完全站在某一极端来审视并规制整个社会,其给社会唯一能 带来的礼物只能是——动荡、痛苦和灾难。

法律作为一种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规制手段,它常常就具有这种或是被人们认为应当具 有这种略具保守的中庸特征。比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896年的布雷西案中,宣布黑白隔离 并未违反美国宪法,但在1954年的布朗案中,却宣布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违背宪法。美国联 邦最高法院以其高超的解释技巧,不仅适时回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把法律的中庸角色演 绎得淋漓尽致。(注:方流芳:《罗伊判例:关于司法和政治分界的争论》,《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1期。)

法律若要符合其角色要求,在面对安乐死争论时就必须权衡:如果说安乐死中病人的个人 自由的确涉及了他人的利益,那它是否也涉及了对社会集体意识的冒犯?或者,安乐死尽管 是 涉他行为,但它有社会无法抛却的利益而存在被法律容忍并许可的可能?仅依据“伤害原则 ”就要求法律限制某种个人自由显然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如个人的言论自由常常是涉及他 人的行为,但无疑言论自由在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同时(如媒体对政府官员的监督性批评),又 的确是社会所必需的一种自由而为集体意识所支持。安乐死行为中究竟有没有这种可以得到 支持的并且是社会所无法抛却的利益呢?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主体显然和对言论自由的认识主 体一样——不是某个个人,而只能是社会集体。

因此,在安乐死是否应当合法化问题上,其最终的评判标准乃在于看安乐死行为是否冒犯 了社会集体意识。如果这种冒犯是存在的,甚至被认为具有很严重的性质,法律禁止实施安 乐死就是明智的选择。

就目前的现实来看,我认为这种冒犯是存在的。其一,中国社会延续几千年的“孝”的思 想并未因近百年来西方思潮的冲击彻底消失,作为一种集体意识,在今天它仍然深深根植于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父母身患绝症、痛苦不堪,正是对子女孝心的一次考验,任何一个为父 母实施安乐死的人,都无法避免这种传统集体意识的巨大压力。要考证这一点是很容易的, 尽管我们总能看到许多赞同安乐死的社会调查显示,反对的已是少数,但我认为有一个事实 更具有说服力。有人多次在法学院的学生中组织关于安乐死问题的辩论,所有赞同安乐死合 法化的人都似乎振振有辞,但只要反对者诘问一句“你是否会对你的父母实行安乐死”,赞 同合法化的人立即就哑口无言或顾左右而言他。(注:王政勋:《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513页。)这个例子生动的说明什么才真正是安乐死 问题上的集体意识:即便是最能接受自由民主等现代思想并且也是接受这些思想最多的青年 学生身上,能够决定我们行为的依然是我们最传统的社会意识。其二,“人命关天”、“好 死不如赖活着”,这些中国式的价值观沉淀在国人心中的时间可能比孝道观念来得更长、更 恒久。刘邦入秦,只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就天下大定,可见对杀人行为 予以惩罚的社会价值。对于任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我们永远都要用最慎重的理由来表达 我们的宽恕。其三,安乐死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争论以及它被广泛的否定,都表明无论是 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社会集体意识对安乐死最终还是投了反对票。

当然,社会集体意识并非永远不变,其稳定性是与丰富多变的个体意识相比较而言的。但 无疑,前者的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不易察觉和易把握的,后者的变化则常常是迅速的、难以揣测的。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次急剧的但却是相对稳定的社会变革,对安乐死的争论只 是这股急流中的一朵小浪花。个人生死观的变化,可能会随着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文化素 养以及外来文化影响等因素的变化而在某些人身上有明显体现。但整个社会生死观的变 化,却未必会和其他社会巨变一样而产生质的不同。尽管中国迄今为止尚无针对安乐死的明 确立法,但我们的法律却早已接受了安乐死问题的考验。(注:除著名的1987年陕西汉中安乐死案以外,潘希熙在《走向死亡,谁说了算》,《社会工 作》1995年第4期。一文中还列举了从1961年到1995年间发生在中国的5起安乐死案件。)不管是今天我们对安乐死持否定 的态度,还是将来我们对之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从司法的角度看,都将继续面临各种法律 观念的角逐与冲突。对任何个人而言,给自己找个死的理由并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难的是 我们如何同时也给整个社会一个交代。在安乐死案件中,真正能够考验法官的难题,也许不 是那写在法典里的某个条文,而是来自病榻的永恒质问:“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推荐第7篇:学得会吗

学得会吗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情感,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这时的坚持和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些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学会放弃,在落泪之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身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體鱗傷的愛并不一定刻骨銘心。這一段情深緣淺,走到今天,已經不容易,輕輕地抽出手,說聲再見,真的很感謝,這一路上有你,曾說過愛你的,今天任然愛你。只是爱你,却不能与你在一起。一如爱那原野的火百合,爱他却不能携他归去。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都令人心醉。是不能拥有的遗憾让我们更感到缱眷,是夜半无眠的思念让我们更感到留念。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卷更久远。

收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她我才遇到你,继续走吧,你终将收获自己的美丽。爱情没有永久保证书,一个永远不想失去的人,未必是爱你的人。

谁说喜欢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他,有些人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会不择手段,以致走向极端,也许他得到了他所喜欢的东西,但是他在追逐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他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无法弥补的。也许代价是沉重的到最后还不会被他发现。

有时候强求一样东西令自己身心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再者,有些东西是“只可远观不可近瞧的”,一但得到,日子一久你可能会发现他其实并像原本想象中那么好。所以“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当你喜欢一种东西,得到它并不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推荐第8篇:不去,真的会死! ——读《不去会死》有感

虽说已经不止一次对自己说要为自己读过的书写一篇读后感,但遗憾这一篇可能是离开初中之后所写的第一篇读后感,不去,真的会死! ——读《不去会死》有感。

在此之前说说买这本书的经历,其实早在未看过它封面之前,在网上已经看过对这本书推荐的内容了。而真正驱使我花原价买下它主要是那天突然的心血来潮所致-那天正好是初中的同学聚会,本来只以为只是简单的在某地坐下来汇报一下近况谁知到后来演进到了\"饭后运动\"……好吧,就在这里我和其他人产生了一点分歧,过程有点复杂,结果就是道别了他们然后和某人去了pizza hut。

而这本书,就是在\"安安静静地坐在某地喝着咖啡用来打发时间顺便充实一下\"的设想下到书店买的,期间当我见到联合书店楼上竟然有露天coffee shop时曾有无数想打电话叫已经在某地等我的人转移阵地的冲动,不过,还是等下次吧。

因为原本对旅游并没有太大的憧憬,所以当时也只是草草的翻了十几页,待到真正将它看下来已经是三天后的事了。

连同后记才三百多页的书记录了作者石田七年来周游世界的历程。

是七年来,用自行车周游世界的过程。

在开头几节的时候,我还在暗自嘲笑为了梦想辞掉工作的石田在阿拉斯加被\"勒索\"时落荒而逃的窘样,到了后来,慢慢的透过他的视线看到了一路的风光,从育空河到蒂卡尔神殿,从北美一直到中东,看尽了尘世的冷暖,也历遍了各种别离,读后感《不去,真的会死! ——读《不去会死》有感》。 到了最后,在石田重踏国土时却发现到达了终点的感觉并没有想象中洒脱,到底经历了多少次的离别与重逢,又有多少人这辈子都无法再见面了,最后终不过一句\"我还活着\",是疲惫的心已经无法再一次感慨,还是那些东西已经不需要用言语来概括呢?

其实在这一段漫长的旅途中,我感触最多的不是那个\"世界第一\"的景色,也不是秘鲁那次的惊险,而是石田旅途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次泪涌眼眶的告别,然后在另一片土地上重逢,再后来再次分开。这次的旅程,是孤独的,同样也不是孤独的,这样想来,似乎和我们人生有点相似呢。

石田七年的旅程,我用两个小时便感受了一次。到了书的结尾,我想,如果我是石田,那么我大概不到一年便要逃回来了吧?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大概,是与第一个同伴告别那时吧,我是最讨厌离别的。

也许每个人的梦想并不相似,在文章的结尾,我对题目保留一点想法,这个\"不去\"的后面是不是漏了点什么呢?那它的后面本身应该跟的又是什么呢?其实在前言的时候,石田已经说清楚了吧--为了什么要环游世界。

是为了梦想啊。

所以,完整的题目,应该是《不去实现梦想,会死!》吧。

一直流连于城市庸碌的人群中,我们早已丧失了那时对梦想的执着,但如果生活没有了梦想,仅仅是按照\"日常\"的规则度过的话,那又谈何人生呢?

就像艰险的旅途,实现梦想有时候会遇到很多障碍,严重一点,真的可能会死。但或许真的像俳句所言:心随风起葬身荒野亦无悔,只要是为了梦想而行,那么即使前路如何险阻,也有足够的动力走下去吧。

不去,真的会死!

拾肆.写于2012年1月17日

推荐第9篇:当护士的老公,你累吗

当护士的老公,你累吗

老公,认识你是我的幸运;嫁给你是我的福气;陪伴你是我一生永远不变的选择。 老公,我是一名护士,想当初我实习时曾听我的一个老师说过一件笑话,她说当初她耍朋友时曾遇到过这么一个男人,有一次他来陪他上班,看到她给一位男病人输液,完了他就对她说,你给他输液时不要拉他的手好吗?当时我们听了全都大笑起来。这还只是拉拉小手而已,他就无法接受,那要是他看到护士为男病人肌肉注射、导尿怎么办?肯定会发疯的。从那以后,我的那位老师就和他分手了,她说一个男人这点度量都没有,将来还怎么生活?这是我们的工作所需,又不是我们喜欢这样。后来我们都沉默不语了,是啊,我们也会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当时因为我上夜班时无人接送,所以我的择偶标准仅仅就是在当地找一个可以接送我上下班的男人,我和我老公就这样喜剧般的认识了,再后来,我们闪电般的结婚了,真的过上了先结婚后恋爱的日子。幸好,结婚十多年来我们相互扶持,相互理解,谈不上相敬如宾,可也算得上平安幸福,还生了一个机灵可爱的女儿。

可能有人会想,娶护士当老婆,太幸福了,家人的健康全交给她了,你看,她在病房里对病人那温柔的话语,细心的照顾,在家里应该更好吧,说实话,我们在医院会把工作环境整理得很整齐,可在家里,坐在沙发上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我们在医院会对病人问寒问暖,可当家人生病时,只会说去检查一下吧,应该没有问题的。

有个小妹曾对我说,工作一天下来,只想躺着好好休息一下,哪还有心思做其他事情哦!是啊,下班回家只想坐下或者躺下休息,哪有时间给家人弄上一桌可口的饭菜?休息时有时要开会、学习,操作等等, 由于我们是轮班制,我和老公的休息就像是两条平行线,难得有相交的时候,因此我难得有时间陪老公和孩子到郊外玩耍的时间,也难得有时间一家人回家陪我那孤独的老父亲。心里的那份苦,那份疚,真的无法用言语能够形容的。有一次我的女儿曾对我说:“妈妈,我将来长大了要当老师。”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老师假期多呀,我可以和我的孩子一起耍假,我有更多的时间陪她。”当时我真的蒙了,我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她会想得这么复杂,可后来我仔细一想,是啊,我们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怪不得她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我也知道,也许这只是为我的懒惰找借口,为我的不孝找托词,为我的无能找理由,可我们工作三班倒的性质,医患矛盾带来的压力,让我们的青春过早的消逝,更年期过早的到来。

老公,有你陪着我,真好!有你理解我,真好!有你支持我,真好!

推荐第10篇:三八妇女节会放假吗

三八妇女节会放假吗?

38妇女节放假吗?很多人说38妇女节并不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但很多公司都会在当天给女性职工放假半天,让她们休息一下。

根据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妇女节和儿童节、建军节等属于部分公民放假节日,应放半天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不补假。

据了解,《劳动法》中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在“三八”节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如果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2013年三八妇女节放假规定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是2013年3月8日,星期五。

因为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恰逢工作日,所以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劳动法》的规定,女性职工可以享受半天休假。如果公司需要加班,有权获得3倍工资补偿。

据了解,只有个别国企、事业单位、大型私企里的职业女性才能有福享受这半天假期,绝大多数单位都不放假,一些服务企业更是直接将“三八”妇女节“自动过滤”掉。对此,有律师建议,如果妇女不仅享受不到这半天假,也没有获得3倍的工资补偿,妇女们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解决。

按照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三八妇女节为广大女同胞的法定假日,若加班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三倍工资。

第11篇:植物会睡觉吗

植物会睡觉吗?

植物会睡觉吗? 人要睡觉,动物要睡觉,植物也要睡觉,只不过植物的睡觉方式与人和动物都不同罢了,物学家称为睡眠运动。 植物怎么睡觉?合欢树每逢晴朝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比如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一到夜幕降临,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睡莲

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它这种“昼醒晚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所以得到“睡莲”的芳名。蒲公英各种各样的花,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闭合,看上去像一个黄色的鸡毛掸。胡萝卜的花

胡萝卜的花则垂下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睡眠运动会为植物带来什么好处?植物昼开夜合的现象,科学家称它为“睡眠运动”。睡眠运动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这种睡眠运动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减缓植物能量和水分的流失,还可以维持花的柔嫩。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是100多年前的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后来,美国科学家恩瑞特发现植物的睡眠运动能让自己的生长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生产竞争能力。植物不但晚上睡觉,在中午大约11点至下午2点,植物还会午睡。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就是这一现象的明显表现。科学家认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炎热引起的,午睡是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第12篇:你会沟通吗

你会沟通吗?( 深度好文 ) 2016-11-17佛语禅心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到最后,两败俱伤。狮子快要断气时,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沟通,很重要!

然而,

在愤怒的情绪驱使下,

怎么能先停下来 真诚地沟通? 所以,我想说 良好的情绪和氛围, 也是必不可缺。

两个人的沟通, 70%是情绪, 30%是内容。 情绪不对, 内容就会被扭曲。

纵有一肚子的情愫, 没有良好的情绪, 说得再多也只是发泄。

心里想着沟通, 语调却阴阳怪气, 不知道是沟通还是挑衅。

嘴上喊着沟通, 脾气却比谁都大,

不知道是沟通还是吵架。

要沟通,就诚心实意。

平和的情绪, 诚恳的语气。

治得了你脾气的, 是你爱的人; 受得了你脾气的, 是爱你的人。 控制得了情绪, 你就是主动的人; 被情绪所控制, 你就注定是被动。

学会沟通, 学会调整情绪, 学会控制脾气。 千万不要, 把最坏的情绪 给最爱你的人!

第13篇:你会喝水吗?

你会喝水吗?

我们的生命离不开水,但并不是任何的水都可以喝,生活中不注意一些小细节也可能导致癌症,看看到底哪四种水不可以喝?

一、喝“千滚水”易中毒

生活中有的人怕水不干净,自来水要烧十几分钟以后再喝,也就量所谓的“千滚水”。专家称,这个习惯是不对的。有些地方,自来水本身的矿物质元素就浓缩了,水烧时间长了,比如自来水它本身铅的含量是合格的,经过长时间烧以后,水浓缩了,自来水也就不合格了。还有,自来水都是用氯来消毒的,水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一旦跟氯结合,它会形成一种消毒副产物,属于A类致癌物,烧的时间越长,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量就越高。以前老百姓都说蒸锅水不能喝,喝了就有毒,蒸锅水就是反复烧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并不是所有的矿泉水都能喝

现在很多人总以为只要是矿泉水就是好水,所以在有人特意拿着瓶瓶罐罐到山上等地方接山泉水。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矿泉水都适合饮用。有些地方的矿泉水,比如天津的郊区,水含氟量就很高,虽然也是属于矿泉水,但长期饮用却会导致氟骨病、氟斑牙等疾病,所以并不适合饮用。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有严格的限制标准,水中的有毒有害金属或其他矿物质不能超标。水里的矿物质比例也很关键,如果钠高了,口感就会感觉有点咸;金属离子高了,就会感觉有股金属味;如果比例合适,就会有种甘甜的感觉。如果喝水时感觉咸或有种金属味,或者土腥气,这种水都是有问题的。

三、早晨别自来水一拧开就喝

专家称,自来水刚刚出厂的话,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国家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毕业,从他的文化水准、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比较高;另外,自来水厂的设备也非常先进,这些都保证了自来水的卫生安全。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着管道、水塔、水箱等二次污染的问题。为什么说早上起来后刚拧开的自来水不能喝呢?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时间,自来水在管道中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晨起后,先打开水龙头放掉5分钟左右的水,再流过来的水就相对比较干净。放掉的这部分也不要浪费,洗脸或是打扫卫生什么的给用掉。

四、隔夜水不要喝

久置的开水中含氮的有机物会不断被分解成亚硝酸盐,同时,难免有微生物的介入会加速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亚硝酸盐对身体的危害众所周知,它具有很强的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会妨碍血液正常的运氧功能,同时也易致癌。所以,开水最好当天喝完。

此外,现在很多家庭习惯饮用桶装水,看似密封良好的桶装水也应在三四天内喝完。因为,桶装水打开时间久了,细菌会顺着进水口溜进去,而且饮水机在出水时会形成负压,还不可避免地吸入部分空气,而空气中的细菌及微生物也会“乘虚而入“。如果不在短期内喝完,细菌就会超标,纯净水便不再纯净。

第14篇:你会写字吗?

你会写字吗?

在作文课上,张老师在黑板上写了5个字“你会写字吗?”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们都在想真是小菜一碟儿,几乎毫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我们又不知道张老师宝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张老师就像是一本我读不懂的书,我们不管是谁都猜也猜不到张老师心里想的什么?我真想知道张老师要干什么?

这时候张老师神神秘秘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最后画出了七个田字格,张老师叫了郝佳琰写了七个字“我爱快乐大作文”,她写的字尺占了田字格的下半部分,简直像一群小蚂蚁,一堆面包渣,好多同学都说郝佳琰写得很难看,我也是这么感觉的,她越写越小,最后一个文字几乎后面的同学们都看不见了,看来老师说的会写字是指又好看又没有错别字呀!我现在才恍然大悟。

张老师又叫了朱子萱,她写的字顶天立地,像巨人们被关在了一所房子里,闷得慌,同学们觉得这样的字也不好看,我也觉得顶天立地的字也不好看。

什么才是好看的字?适中的,不大不小的,一笔一画的才是好字,我以后写字再也不潦潦草草的了,写出方方正正的中国汉字,写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老师点评:小作者的文章,层次分明,语句较通顺流畅,多处运用了比喻,如“张老师像一本读不懂的书,字像小蚂蚁,像关在笼子中的巨人„„”这些都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而且作者能够理解老师的用意,再接再励。

第15篇:你会微笑吗

你会微笑吗

谢中明-Jacky

冰心老人说:“微笑是加足了各种维生素的胡萝卜。”鲁迅先

生说:“含蓄的微笑,即使是再钢猛的铁血战士也会变得柔情似

水。”一位西哲也曾说过:“微笑能使战争变成橄榄鸽。”我说:

“迷人的微笑会使黑夜不再黑暗。”因为,蒙娜丽莎的微笑已使

世人为之倾倒而成为历史的经典。

微笑是自信的起点,也是实现人生目标的第一步,还是积累财富

的原点,更是积累财富的原点。

早晨上班微笑,见到同事微笑,碰上领导微笑,接待客户微

笑;坐车见到熟人微笑,被陌生人不小心踩到脚、对方紧张尴尬

时对她(他)微笑,回家后见到父母兄弟姐妹妻儿、亲朋好友等,

对他们微笑;电梯里拥挤嘈杂烦躁不安时对所有人微笑;双方因

争吵而面红耳赤时对她(他)微笑……

总之,微笑只要是真诚的就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就可以化

干戈为玉帛,可以点石成金,可以雨过天晴。

其实微笑很简单,只要脸部紧张的肌肉稍微舒展,一副大海

般的胸怀,你就可以征服整个世界……。

因为微笑,所以迷人,您学会了吗?

第16篇:世界末日会到来吗

世界末日会到来吗

有一天世界末日真的到来了,地球会变得怎么样?也许人类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如果一直这样破坏环境的话,也许这一天总会到来的。那时候,人类只会剩下悔恨,但一切已经来不及。

危在旦夕的人类却不以为然地球的环境,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极大的破坏,昔日绿树蓝天的地球,如今黑云雾绕,树木枯萎。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荒漠化导致树木枯萎,水土流失。

北京在今年的3月以来,人们一直生活在昏暗的环境中,因为雾霾的覆盖,北京的市民好长时间都见不到蓝天,之所以会出现雾霾,是因为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其实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还是人类,因为人类排放污染物才使得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雾霾会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系列的危害无不给人类一个深深的警告。

雾霾是地球给人类的一个警示,地球给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而人类为了一己之利不惜破坏家园。如今的自然灾害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地震、海啸、泥石流、旱涝,自然灾害频频,人类终于觉醒。人们开始治理环境破坏,治理雾霾天气,为还北京市民一片蓝天,人类就是如此——“不撞南墙不回头”。

保护环境,为时不晚,每天地球上最少种上100棵树,一年会种上36500棵树,十年后,也许会种满整个地球,到那时地球母亲将会对我们喜笑颜开,地球也会变的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生机勃勃,人类也一直会赖以生存在地球上,那时再也不会有世界末日的传说了。

地球是理性的,是有感觉的,只要人类对她好,她也会让人一直快乐的生存下去。

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

第17篇: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精神分裂症会遗传下一代吗?这是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很关注的问题,也是在我们平时临床工作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有一位分裂症患者的哥哥的女朋友曾在网上咨询我这个问题,她还想了解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精神分裂症基因的影响有多大?以下是我当时在网上给她的回复。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因素不可否认。但是精神分裂症的确切遗传机制并不清楚。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致病遗传原因,各种精神分裂症都可能有两个以上基因与疾病有关。在医学上,把两个以上基因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叫做多基因遗传。尽管人类基因图谱已经破译,但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基因还未完全确定。其实,基因并不能说明精神分裂症的全过程。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精神分裂症会遗传下一代吗?精神分裂症是怎么遗传的呢?

1、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家谱调查(调查其父系、母系3代),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

2、有的学者对65个家庭进行调查,父母双方均患精神分裂症者,其子女患病机率为35%一68%(患病机率指在人群中个体终生患病的可能性)。正常人群仅为0.86%一1%;

3、对精神分裂症孪生子(双胞胎)的调查发现,单卵双胎(1个卵子2个精于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一同患病)比双卵双胎(2个卵子和2个精子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高4—6倍;

4、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自幼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而将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也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结果,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和智力缺陷者占寄养子女总数的19.1%;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无一个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精神分裂症会遗传下一代吗?精神分裂症是怎么遗传的呢?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精神分裂症不仅对于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又严重的危害,还有可能危及到身边亲人生命健康,甚至会危及社会的治安,所以精神分裂症治疗刻不容缓。那么,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儿童精神分裂症怎么办?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自我治疗需要父母丰富精神分裂症医学知识。知识能够带来力量,多读关于疾病的书籍,了解疾病的常识,可以不断增加自己对于所患疾病的知识,知识可以增强患者对于战胜疾病的信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丰富自己疾病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临床精神分裂症医生,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以知道患者发现自身问题,指导患者发现身边发生的事情,并教导患者学会治疗疾病的不同方法。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要想积极进行自我治疗,父母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多了解孩子的特征行为、爱好、优点、缺点、态度、倾向、担心等等。为了避免复发,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处方坚持服药(脑静宁),不自己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精神分裂症遗传吗,精神分裂症能遗传吗,精神分裂症会遗传下一代吗

第18篇:躁狂症会遗传吗

躁狂症会遗传吗?躁狂症遗传率有多高?

1、据调查研究发现,躁狂症患者的父母,同胞手足,子女患此病的机率是12%-15%,远远高于一般人群。

2、躁狂症患者的双胞胎(单卵双生)患病的概率是67%,躁狂症患者的双胞胎(双卵双生子)患病的概率是14%。研究也证明遗传因素的影响明显高于环境影响。

专家提示:就目前的资料和研究上看,躁狂症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还没有证据说明躁狂症就是遗传疾病。

躁狂症一旦发现不能拖延治疗,不然带给患者的身心伤害很大,很多患者向专家咨询的时候表示,自己在患病期间经常话语较多,说到一个点就要说很久,让朋友听着比较烦,还经常胡思乱想,这些都是躁狂症的危害,主要概括如下:

1.使人的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2.容易让人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3.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

4.让人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

5.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

6.睡眠的需要减少,躁狂症的表现,且不感疲乏;

7.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8.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9.性欲明显亢进。

第19篇:大学教师会失业吗?(

又是一年,最近版上也讨论了很多教师的“非升即走”的趋势。

科研,文章的压力逐年递增,压力和趋势已经说明了在未来的几年后,教师尤其是年轻的缺乏写文章拉项目的会慢慢淘汰。而不幸的是自己明白属于这其中一员。

很多东西我们无从改变的话,只有改变自己。

与其浪费时间去奢求那点资源分配和靠别人的想法早点抛弃吧。能到大学做老师的,一般也都是硕士以上了,本身素质都还不错。时代发展很快,这个年代不学习不积累就会退步。没有任何一个体制可以保证一直逍遥下去。

未雨绸缪就要趁着年轻35岁是个槛,如果没有资金、事业的积累。那这一辈子基本希望不大了。40岁之前要给自己一个目标,做到什么位置,达到什么高度有个清晰的规划。

1.积累行业和社会资源,各行各业相关的都要有些人脉,先混个脸熟也好,遇到志同道合的也好,跟优秀的人交朋友,会学到很多。

2.积累资金,自己去找些项目,看机缘巧合,把握住对自己是锻炼。不然就也要简单理理财,一分钱木有是干不了啥事的。

3.培养人才,作为教师,要用心的培养一些人,其中个别潜力的认同自己的要多费点心。虽然这些不能为评职称增加什么,但老了你不会后悔!

4.广泛学习。管理、心理、人文等。勤于思考。重在做事。与其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

5.乐于分享。对学生和朋友都要力求讲干货,对他们有价值的。千万不要轻易妥协和照本宣科,那是浪费生命的。

自己的工作最新进展

1.指导学生拿到大学生创业基金,开办了企业。研发、财务、人力等都是自己指导学生慢慢边学边干,利用自身资源辅导学生团队实现盈利是今年的目标。

2.拥有了一定的社会资源行业资源。行业学会,IT学会,投资人,产业和学术界都有些关系,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期待厚积薄发。

当思路走出来的时候,就不会过于计较校内得失,看的会更广,人的心胸也开阔,自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比之前充满正能量。

每天都有事可做,繁忙而有心得,不负岁月。对于得失看的开,也就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如果环境不能给我们更多,那就试着改变自己创造新的环境。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多一些发展的思路,与各位同仁共勉。

现在有2种主要因素影响大学教师的职业稳定性。1种是现代大学“非升即走”制度的建立,另1种是大学生源在减少。目前问题还不突出,因为2种因素作用在不同的学校。也许在5年到10年,这2种因素能在某些高校叠加,相当比例大学教师会面临失业问题。年轻人择业时最好考虑周全。

在2005年贴的博文“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中就提到“教职合同化”,“教师职业不是必然终身,而经过努力也有可能取得终身教职”。现在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实行“非升即走”制度,虽然绝对数量尚有限,而且真正走的教师很少,因为时限还没到。这种做法是从985高校到211高校再到其它高校、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推广,估计现在在985高校和

发达地区的211高校已经普遍实行。如果到了时限,有人解聘,又没有出太大太多乱子,推广的速度也许大大加快。因此,我估计5到10年,能在全国铺开。

大学生源减少的趋势已经开始出现,主要原因是适龄人口的减少,同时也不排除人们已经意识到不必盲目追求高学历。目前只影响些民办高校。单纯只是适龄人口减少恐怕不会影响到正规的2本高校,更不用说1本高校。当人们在现实教育下明白了大学不必人人都读的道理,这个影响就大到难以估计了,至少正规2本高校未必能幸免。如果5年后,生源不足正好与全面实行“非升即走”叠加,可能在不同层次的高校都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主要是青椒但也可能包括中年教师失去岗位。985高校仍然兴旺发达,但教师要吐故纳新;2本高校本身就勉强维持惨淡经营,教师进少出多。

前面说的都是比较黯淡前景。最后加个貌似光明的尾巴。对于有事业编制而不是人事代理的高校教师,可能只是转岗或下岗,而不是失业。这个要看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变化情况,就是失业待遇也能相当优厚。转下岗教师的身份或许还能保留,但只有基本工资。从教师收入的结构变化以及通胀走向判断,那时的高校教师的基本工资与社会低保差别也不会太大。维持生活应该没有问题,毕竟高校中的竞争如同体育比赛而不是战争,只争输赢,不决生死 我很希望自己上述推断错误。希望5年10年后,没有许多大学老师感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然也更希望现在有志攻博想当大学老师的人考虑清楚。

第20篇:明年你会加薪吗

明年你会加薪吗?

跨国管理咨询公司Hay(合益)集团对在华外企15.3万名员工进行薪酬调研后,对中国2011年的薪酬趋势十分乐观。结合他们的调查报告和我对一些个例的调查,以下是对中国未来就业趋势的大胆预测:

明年平均加薪幅度将超过8%。

这个数字比去年高。如果结合下面的第4条,公司人事经理将会面临更大压力。如果加薪幅度不及竞争对手公司,人员流动率有可能会更高。

北京上海将越来越多地进口“高管”。

这是因为北京上海的高管价格越来越高,已经高过印度和泰国,与新加坡、香港的距离越来越小。如果在中国本地找不到性价比高的管理人员,企业将乐意从海外进口“高管”。一线城市精英将向二线转移。

二线城市的增长势头越来越被看好。就像当年香港、台湾、新加坡的人才来中国大陆淘金一样,未来的几年中,上海和北京的精英人才也要开始考虑去中西部开拓事业。天津、南京、重庆、成都、昆明、合肥、西安都是不错的选择。昨天一位美资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跟我说,我只会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不久前我还收到过一位曾任职毕马威的投资咨询经理和信托公司高管的读者来信,抱怨在天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估计这两位成功人士的观念在未来几年会被迅速扭转。

年薪50万以上的高管将实行全国统一价。

为了方便管理人才的流通,年薪50万以上的高管无论在集团的大连分公司还是合肥分公司,薪水将不再会随着地区差价而变动。薪酬固定带来的好处是流动更自由。高管的生活方式将越来越“在路上”,公司哪里有需要,我就奔赴哪里。

明年跳槽的人会变多。

2009年跳槽的人为12%,2010年合益集团根据1-8月数据预测出的为18%。但据我对周围30岁以上的就业人群观察,这个数据远没有这么高,看来还是年轻人更活跃。就像好几位外企部门经理不约而同对我说的,对月薪2万元以下的职员来说,跳槽是加薪的不二法则。

念大专很不合算。

大专生的起薪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了。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本科生数量过多造成的,原本可以招大专学历的都纷纷提高了门槛,只对大学本科生开放,大专生就更受歧视了。最近《第一财经》电视台招聘节目《上班这点事》招聘住家保姆,四位候选人对薪金的要求都是3000元起。初中学历的保姆的起薪,已经高过大学毕业生,超过大专生就更不在话下了。工人薪酬将进一步提高。

富士康事件的影响仍将持续。明年蓝领工人的加薪幅度将在10%以上,薪水将远超过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就像经济学者们说的,中国的“人口红利”越来越薄了。

《梦见掉头发会死老公吗.doc》
梦见掉头发会死老公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