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材料做灯笼

2022-06-2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做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推荐第2篇:《做灯笼》说课稿

《做灯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第三册第28课《做灯笼;

二、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学生,他们喜欢故事,而且具有一定自读能;

三、教学目标:;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使、劲、咱”;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难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四、教法与学法;

《做灯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第三册第28课《做灯笼》。课文写的是讲述的是过新年布置教室时,王京和李良合作做灯笼的事,他们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本课是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文章,在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教学,力求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分享交流,悟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的道理。这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他们喜欢故事,而且具有一定自读能力,能初步解决字词问题,但是还需要挖掘的潜能是对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由于孩子们认知有困难,还需要老师帮助。

三、教学目标: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完成了这些内容(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王京和李良是同桌及他们各自的特长)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4-6自然段。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休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今天我主要针对第二课时进行具体说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4——6自然段,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学习生字“使、劲、咱”。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

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四、教法与学法

我采用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点拨的方法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空间,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兴趣

根据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本课时,首先以猜谜语导入: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是灯笼。于是,我顺势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8课《做灯笼》。”和学生一起板书课题后,让孩子们齐读课题。引入本课学习。

在这个环节里,我紧紧地联系本课主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入手,让他们分享交流猜谜语的乐趣,在这里我运用了生动的画面,舒缓的音乐优美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在开课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书不读通不开讲,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热情之后,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接着就进入了初读课文学生字的环节,在学词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我的一种思想,会认、会写,是我要达到的两个目标。

在识字教学中,我分三个步骤来实现以上的思想和目标。

三个步骤:(1)自己读书,个性记字 (2)师生交流,强化识字 (3)总结交

流,规范写字

在整个识字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快快乐乐记生字,多种方法解生词,扎扎实实写生字,用“趣、新、实”贯穿于整个识字教学环节中。

接下来,进入第三个环节

(三)、品读课文明道理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使学生体会只要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就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就能在合作中体会到快乐。

首先,让学生用笔划出王京有什么心事?李良有什么烦恼?由此进入第4自然段的教学。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这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积累来描绘一下,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你看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他给我们展示的是怎样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是合作的结果,我继续引导:如果你是王京,你会同意李良的建议吗?王京同意了吗?从哪知道的?”

抽生交流,汇报。 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补充句子: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画了花草,画了树木。画了可爱的金鱼,还画了( )。

由此让学生由图画回归到文本,到课文的第5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抓住“画、写”词去理解,从而深刻地体会------合作真快乐。

以上是第4,5自然段的处理,自然地进入到了课文的第6自然段的学习。在这个自然段中,我把教学策略打在品句上,

同学们看了鼓起掌来。 同学们看了使劲鼓起掌来。

通过给学生展示这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从而进一步感受合作的快乐。

这时,我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

想想看: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这样的句子训练使孩子们的语言也因此而丰富起来了。

在此教学环节中,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同时突破难点,丰富学生的语言,扩展学生的积累,使学生真正地从文字走向文学。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拓展延伸系生活

思考:你在生活和学习中和别人合作过什么事。有什么感受?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团结、合作。 这正是课已尽,意犹存。

六、板书设计

28、做灯笼 / \

合作真快乐

王京(小画家) 李良(手很巧) 简洁的板书,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记忆。

经过这一节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由被迫学习转为自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强了学生独立自觉性。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情境是无法预设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生成的精彩。学生不但是具有灵活变通的个体,而且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我们在关注学生生命成

长的同时,也应该对特定情境下生成的五彩缤纷的课堂谨慎把握。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去发展,不断去创新,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课堂出现!

感谢各位评委及老师的倾听。谢谢!

推荐第3篇:做灯笼课堂实录

《做灯笼》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A.认识“巧、良、型”等14个生字,会写“劲、良、泥”等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使劲、良好。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C.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2.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大多数能根据拼音正确书写字词,能够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并进行课文阅读和初步理解。但深层次地理解课文的能力有待加强。 3.教学重点、难点: A.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B.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件。 5.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

二、听课件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板书:王京和李良)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认读14个生字)。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联系课文内容,自己认读14个生字。

3、同桌互读课文,正音,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5、同桌互相合作听写七个要求会写的字(教师巡视抽查)。

四、布置作业

1、写七个生字并组词。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第二课时

一、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生词。

二、学习1-3自然段。

1、齐读1-3自然段,思考:王京和李良各有什么特长?

2、抽生交流,师板书:王 京 李 良 小画家 手 巧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说说“公认”的意思。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用笔划出王京有什么心事?李良有什么烦恼? 抽生交流。

2、出示课件,思考: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抽生交流,师板书:合作。

3、学生齐读李良的话。

4、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心事”、“烦恼”、“合作”的意思。抽生交流,教师引导理解词语。

5、师:“如果你是王京,你会同意李良的建议吗?王京同意了吗?从哪知道的?”。抽生交流,汇报。

6、分角色读4自然段。

7、指导学生看P131(插图),抽生交流图意。(附:李良拿着灯笼,真诚邀请王京与他合作)。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生齐读,出示课件,思考:“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画了些什么?是不是只画了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2、师:小结后,板书:合作真快乐。

3、出示课件,讲一讲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五个字。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解释“合作真快乐”。

五、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第6段

2、师:“王京和李良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做出来的灯笼怎样?”。生交流,师小结。

3、看插图P132,说说插图的意思。(附:李良正在挂灯笼,王京在一边很高兴,周围的同学在鼓掌。)

六、齐读全文

小结: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七、拓展训练

1、说说你在生活和学习中和别人合作过的事,并谈谈感受。

2、课外和同学或家长合作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八、效果检测:

当堂检测生字生词掌握情况良好,学生理解了合作的含义,分享了与人合作的快乐。

附:板书设计

23、做灯笼 王 京 李 良 小画家 手 巧 合作快乐 教学反思

我教学《做灯笼》这课时,运用生字卡片、插图、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直观印象,使他们兴趣盎然,唤起了学习热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变“要他学”成了“我要学”,教学效果较好。在理解“公认”、“心事”、“烦恼”、“合作”等词时,我引导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解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设计的拓展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懂得了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只要发挥了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课堂上我对回答问题积极、准确性高的学生及时奖给小红花,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但也存在问题,如:朗读指导还需加强。

推荐第4篇:《做灯笼》教案

《做灯笼》教案

么?

5、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学习与人合作。教学重点:

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讨论学习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合作有关的课文——做灯笼,齐读课题。

二、听教师范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2、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检查读音,以各种形式多次认读。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7个生字,学生拼读。

2、给7个生字组词,用自己喜欢的生字说一句话。

3、分析识记字形。

4、教学范写,重点指导“良”“使”“劲”“桌”“贴”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6、讲评学生的书写。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做灯笼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文,介绍王京和李良的情况。

3、齐读

1、

2、3自然段。

4、转眼新年快到了,王京和李良都有一件心事,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他们的心事是什

6、小组合作说一说。王京的心事 李良的心事

7、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什么?兰兰在灯笼上写了什么?

8、齐读全文。

三、总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你平时和同学合作吗?和大伙说说吧!

四、讨论以下问题

1、同桌忘了带彩色笔,你怎么说,怎么做?

2、和你一起值日的同学今天过生日,你怎么办?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预习新课文。板书设计: 做灯笼

王京 小画家 合作真快乐 李良 手很巧

《做灯笼》教学反思

《做灯笼》这篇课文,讲的是王京和李良合作做 灯笼的事。学习这篇课文,我把重点放在词语教学上。理解词语的方法因词而异。如“公认”的意思是“大家一直认为”,理解这个词时,我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如“咱们班谁学习最好”学生回答一致时就是“公认”。“心事”和“烦恼”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王京有什么心事?李良有什么烦恼?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就会明白。“合作”一词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不但要使学生明白“合作”就是“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第4·、5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渗透合作的观念。如: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自己和别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很轻松地理解了词语,还懂得了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1、在拓展时,学生举例的范围较窄.2、设计容量较大,有点超时.

推荐第5篇:《做灯笼》教学设计

《做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推荐第6篇:做灯笼教学设计

做灯笼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摘果子》 :有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它们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于是大象伯伯给它们出了一道考题,这道考题就是:何对岸有棵果树,树上长满了果子,谁能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梅花鹿很快就过了河,到了树下,可是因为树太高了,它却摘不到果子;而猴子呢,虽说是个爬树高手,只可惜呀,到了河边因为河水太深了,连河也过不了。两个伙伴都摘不到果子,这可该怎么办呢?这时大象伯伯告诉了它们一个好办法:就是让它们合作起来,梅花鹿背猴子过河,小猴上树摘果子,小猴摘到了果子再分给小鹿。这样啊,它们两个人都得到果子了。

2、故事讲完了,那同学们你们听完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是啊,通过这个故事就告诉了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4、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跟合作有关的课文《做灯笼》。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轻声。

二、初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开头标上序号,并思考以下问题分别在哪个自然段里面可以找到答案:

1、《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分别有什么特长?

2、新年快到了,王京和李良都有各自有一件心事烦恼,王京的心事是什么?李良的烦恼是什么?他们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

3、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都画了什么?写了什么?同学们喜欢他们合作的作品吗?

小组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三、学习课文

(一)

学习1-3自然段

1、提问:思考题一,可以从哪些自然段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2、小组读这1-3自然段。

3、指名提问:《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在文中划出,教师板书)

4、指名提问:王京有什么特长?(让学生在文中划出,教师板书) (1) 公认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致认可)

(2) 不光„„还„„(例句:小明不光成绩好,还乐于助人。)

5、指名提问:李良有什么特长?(让学生在文中划出,教师板书)

6、全班齐读1-3自然段。

(二) 学习第4自然段

1、提问:思考题二,新年快到了,王京和李良都有各自有一件心事烦恼,王京的心事是什么?李良的烦恼是什么?他们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哪个自然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同学们自读第4自然段,读完以后可以跟同桌讨论一下思考题二。

3、指名回答:王京的心事是什么?

4、指名回答:李良的烦恼是什么?

5、指名回答:他们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

(三)

学习第5-6自然段

1、提问:思考题三,

3、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都画了什么?写了什么?同学们喜欢他们合作的作品吗?哪个自然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小组读5-6段。

3、指名回答: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都画了什么?

4、指名回答: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都画了什么?

5、四人小组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因为他们两人一起合作,做出了一个漂亮的灯笼,不仅为布置教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还发挥了各自的特长,让他们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6、提问,同学们喜欢他们合作的作品吗?

7、我想他们共同做的灯笼,肯定是班上最好看的:假如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回答)

四、总结拓展

1、对着板书总结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王京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李良做手工做得好,过年布置教室时,两人却发愁了,王京不知道该画什么,李良做的灯笼很漂亮,可白白的灯罩上缺少色彩,李良想到了两个人合作的主意,他们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合作真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才能站得更高,进步更快!)

3、和别人合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你平时有跟同学合作吗?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布置作业

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件你与别人合作完成的事情。

板书设计:

做灯笼

王京---------(心事) ---------- 不知道画什么 (小画家)

合作真快乐

李良----- ----(烦恼)---------灯罩缺色彩 (手很巧)

推荐第7篇:关于做灯笼的作文_作文

关于做灯笼的作文_作文

关于做灯笼的作文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做灯笼。过年的时候,家里挂了很多灯笼,红红的。漂亮极了。 可是我还没做过灯笼呢,这可难住我了。妈妈安慰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妈妈先让我准备:两张红纸,一个不用的盒子,一段彩带,蜡烛。 开始做了,我心里又激动又高兴。妈妈说:“你先在盒子旁边围上一圈红纸,再用彩带扎成一个蝴蝶结,然后,用彩带一绑,挂上去了。最后,我给灯笼又装上了一个蜡烛。哦,我终于完成啦!”我高兴地说。 原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没有困难,困难只怕有心人,只要不怕困难,才能成功。

fzgs8.com 福州注册公司 福州公司注册 福州代理记账

推荐第8篇:28、做灯笼教案版

28、做灯笼

教学目标

1、会认“良、受、赞”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会写“灯、巧”两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以《本领》的故事导入。 森林里面有着一只小猴和一只小鹿,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互相看不起对方,大象伯伯就说:“你们谁先摘到河对岸的果子谁的本领就最大。”于是他们飞快的跑去摘果子,可是到了河边时,小猴却没有办法过河,而我们的小鹿轻松的过了河,可是到了树下的时候,由于树太高,没有办法摘到果子,小朋友们,如果是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他们摘到果子呢?

我们今天就来讲一篇和合作有关的课文。

二、引入课题

1、认识“灯笼”并联系实际

师:首先请大家看我们屏幕上的图片(灯笼),这是什么? 生:灯笼

师:同学们我们的“灯”为后鼻音,“笼”读轻声哦,请大家现在看到我们的拼音再来读一次

师:大家想一想你平时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到过灯笼呢? 生:过年的时候家里面还有公园里面

师:那你们能不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灯笼是什么样的灯笼?(-----的灯笼)举手回答

2、学写“灯”这个字

师:同学们现在都认识了灯笼,那你们能不能写“灯”这个字呢?它的结构是什么?(左右)部首?(火字旁)古代没有电,要想让我们的灯光亮起来,需要用什么东西去点燃啊?(火)火作为部首火字旁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发生了变化,在哪里啊?(捺变成点)一起来写一下(书空)它可以组那些词呢,尽量用我们学过的字组词哦?(台灯、灯光、路灯)

3、读课题

师: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灯笼,也会写“灯”这个字了,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课文,首先请你翻到第131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8课(板书课题:

28、做灯笼)

首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我们的课题。(他读得好不好啊?“做”是平舌,“灯笼”刚刚已经讲过) 师范读——同学再齐读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走进我们的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拼读我们的课文,要求读准确

2、分段读文 几个自然段?----六

现在老师想请6个同学来读一下我们这篇课文(请6位同学分配好任务),当他们在读的时候其他孩子呢,要用手指着我们的课文,并且做口型。 (1)第一段 (2)第二段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公认”,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举手回答

就像我们班上,谁画画最好啊?你看我们大家都认为她画的最好,他是不是我们班公认的小画家?

再看着后面出现的“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还记得我们第22课学过一位老人也不住的点头------称赞,这也是它的近义词 (3)第三段

现在看着第三段,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现在先听一遍老师来读,同学们再读一次 (4)第四段

师:第四段有点长哦, 注意儿化音和“主意”的范读

师:王京的心事和李良的烦恼是什么呢?

对,这是李良烦恼的事情。

(5)这是他们的烦恼,于是他们决定怎么样啊?——合作 合作就是一起做一件事,那他们是怎么合作的,来读一下第五段 (6)第六自然段读一次

课文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合作做灯笼)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我们的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标了的同学自己先把我们圈的生字词拼读两次。

四、字词 师:同学们,你看,我们的生字宝宝特别喜欢交朋友,他们不仅在课文里面和我们的李良、王京做朋友,现在他们也想跳出来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带音:(赞、型、置、愁、巧、模、贴、烦、恼、咱、劲、泥、)师:同学们先自己拼读,

师:现在请我们的男生来读,待会儿再请我们的女生,看女生读的好还是男生读得好。

2、去音

师:我们的生字宝宝很顽皮哦,他们现在想考考你们,如果他们把帽子摘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首先请同学们互相读一下,互相正音哦 然后我们的小组读,看哪个小组读的最好

开火车读(其他孩子做口型,不跟读,注意评价孩子平翘舌、前后鼻音读的好坏)

3、我们的生字宝宝又说你们必须想办法记住它,他才会和你们做朋友,同学们现在你们自己随便选一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4、词语

同学们真棒,我们的生字宝宝自己有很多朋友,你看,他们现在就和朋友在一起玩,你们能认识他和它的朋友吗?

(李 良、夸 奖、模 型、泥 人、受 到、教 室、发 愁、使 劲、布 置、赞 扬、合 作、咱 俩、公 认、巧 手、贴 上、烦 恼 ) 同桌互读、齐读、挂灯笼(做口型,对的话跟读两次)

5、写字 师:我们不仅要认识生字,还要会写生字。

现在同学们看看我们田字格里面的字,除了“良”其他的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

那那些字是左边窄右边宽?-----使、咱、泥 那些字左右大小差不多?-----劲、巧、灯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写一下“灯”这个字,同学们先观察田字格里面“灯”这个字,然后告诉老师每一笔这个字所在的位置(然后老师范写)。好了,现在自己描红,然后再写一个字(做到

现在我们来写“巧”这个字,部首(工字部,工作为部首时,那个地方发生了变化,横变提) 组词、书空,写字

五、再读课文 生字我们都学习了,那我们来看看我们能不能把它们都带入我们的课文中去,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下我们的课文(如果他读得不对的话,同桌要相互纠正哦)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真棒,这节课我们知道王京和李良一起合作做了灯笼,那同学们下来的时候想一想你和谁一起合作做过什么事。 板书设计

28、做灯笼 王京 合作 李良

推荐第9篇:做灯笼评课稿

《做灯笼》评课稿

张云栽实验小学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有幸聆听了李老师执教的《做灯笼》这节课,让我留下较深刻地印象。现在就李老师《做灯笼》一课,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课一开始,李老师就用摘苹果的小游戏来复习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氛围中,奠定了接下来良好的课堂气氛。又如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李老师还在整节课及时给每一组作评价——打“√”,在课结束时,还做了小结并给予掌声鼓励。

二、重视字词句教学,双基扎实。

字词教学上,李老师能因词而异运用不同方法去理解词语。如在理解“公认”一词时,李老师联系了本班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小问题“我们班谁的学习最好?”学生一致回答就是“公认”的意思。这样的设计扔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公认”一词。另外,李老师还用了关联词“不光......还......”“会......会......还能”进行说话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注重合作学习,重视知识的拓展延伸。

“合作”是本课的主要中心词语,不但要使学生明白“合作”就是“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而且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快乐。李老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并画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学生找出齐读后,李老师请两位学生上台情景再现了王京和李良是如何合作的,同时也在PPT上展示了王京和李良各自的作品。当他们两人合作完成的灯笼展现出来,李老师满是问大家“这个灯笼漂亮吗?”孩子们都大声回答“漂亮”并给了台上的两个孩子掌声鼓励,他们得到掌声心情很快乐。到这里已经明确点出本课的中心思想“合作真快乐”。李老师 最后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自己和别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用生活联系实际的说话训练,学生不仅很轻松地理解了“合作”的意思,还懂得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与人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体会合作真快乐的真谛。

四、板书清楚,条理性强。

板书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几乎每一堂课都不能缺少板书。李老师这一节课的半数设计简洁清楚,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课文的重要内容,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孩子们记忆。

总的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一课,是值得我学习的一课。但是,教学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完美无缺的课几乎是没有的,下面对于这一节课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我们面对的事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李老师在授课时是否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呢?另外在整节课上,李老师对于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练习的时间不足。让人感觉有点遗憾,希望李老师以后能注意把握时间。

以上是本人的拙劣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第10篇:28做灯笼教学设计

28、做灯笼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教学重点:

1.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团结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学生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看能否读准它们的字音。

2.认一认。去掉拼音,调换顺序认读生字

3.玩一玩。请大家拿出你们的识字卡片,互相说一说, 认一认。

4.议一议。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给大家听。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教学过程:

一、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二、学写生字

1.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2.重点指导:“巧、泥、劲、灯”

3.学生练写,

4.展示学生的作业

三、作业:自己找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板书设计: 28 做灯笼

扎纸灯笼 画画

合作真快乐 教学后记:

29、贺年片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庄、海”等7个生字以及以下词语:风浪、大海、祖国、贝壳、希望。学习新偏旁

和示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诗歌,使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愿望,并立志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好少年。教学重点:

1.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诗歌,使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愿望,并立志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好少年。

教具准备:学生课前自己制作贺年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请同学分享搜集的贺年卡,揭示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根据指名回答在题目上板书:贺年片是什么样子的?是谁送的,为什么送?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在文中寻找答案:A、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找出生字、新词,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住它们。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看能否读准它们的字音。

2.认一认。去掉拼音,调换顺序认读生字

3.玩一玩。请大家拿出你们的识字卡片,互相说一说,认一认。

4.议一议。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给大家听。

四、选择你喜欢的段多读几遍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庄、海”等7个生字以及以下词语:风浪、大海、祖国、贝壳、希望。学习新部首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诗歌,使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愿望,并立志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好少年。教学过程:

一、读好课文,感悟品味

1.老师范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明白了什么?(指名回答)通过生的回答,展示课件图。

2.同桌互相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好,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有感情地读出来,说一说读明白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喜爱,分节读文感悟。

二、比赛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

三、互送自制贺卡表示祝福

同学们请你拿出自制的贺年片,你想送给谁?表达你对好朋友的什么祝福?请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送给你的好朋友。

四、写字教学

师:贺年片做得很美,希望贺年片上的字要写得更漂亮,你们认为这课哪个字最难写,找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1.出示生字:贺? 绿? 森? 祝? 船? 迎? 闪? 希? 望

2.重点指导:船? 绿? 望? 迎

五、作业:做贺年片送给爸爸、妈妈

板书

29 贺年片

森林

祝愿我茁壮成长

蓝天

呼唤我展翅飞翔

大海

嘱咐我收藏宝藏

太阳

希望我长大成人

教学后记:

第11篇:做灯笼教学反思(材料)

《做灯笼》课后反思

卢扬传

《做灯笼》这篇课文,讲的是王京和李良合作做 灯笼的事。学习这篇课文,我把重点放在词语教学上。理解词语的方法因词而异。如“公认”的意思是“大家一直认为”,理解这个词时,我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如“咱们班谁学习最好”学生回答一致时就是“公认”。“心事”和“烦恼”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王京有什么心事?李良有什么烦恼?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就会明白。“合作”一词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不但要使学生明白“合作”就是“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快乐。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第4·、5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渗透合作的观念。如: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自己和别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很轻松地理解了词语,还懂得了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2011年12月26日

第12篇:23 做灯笼教案一

23 做灯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受、赞、奖、但”等11个生字,会写“灯、桌、”2个生字,了解词语“合作”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3.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听儿歌,引入新课

1、师:听《三个小和尚》儿歌,说一说你知道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吗?你们帮他们出出主意吧。引出合作这个词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合作有关的课文——做灯笼。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大家见过灯笼吗?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一些灯笼的图片吧。

大家再读一次课题,孩子们,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全班交流。想知道这些问题啊,我们就一起来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确,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直到读准读通。有不会读的地方吗?师生一起交流。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得是谁和谁之间的事?

3、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王京、李良)他们做了一个什么呢?相机板书 (做灯笼)。引出词语“合作”,理解合作的意思。用合作说话。

三、读生词,识生字。

1、昨天晚上我们预习了课文,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很多词语,看大家会不会读。课件展示生词。(全班齐读后,分小组开火车读) 很多生字宝宝藏在词语里面,看大家还喊得出他们的名字吗?同桌互读,互相正音。交流识字方法。请和同桌分享一下你的识字方法。

2、师在黑板上贴出生字卡片,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师听孩子们识字扩词并及时取下已识的字。

3、刚刚大家有这么多的识字方法,你记住了多少呢?我们来检测一下,全班齐读生字卡片。并抽学生给生字组词。

4、开火车巩固生字。

5刚刚大家识字太辛苦了,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想不想吃个水果啊?好,我们摘果子罗!(摘苹果识字)摘果子之前呢,我们先要运动运动,准备好了才能摘很多的果子。来,站起来,跟老师一起做:扭扭脖子,伸伸腿,扭扭屁股,伸伸臂。活动好了,开始摘果子啦。

6、师;今天呀,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宝宝,可是,顽皮的生字宝贝和我们捉迷藏啦,她藏到课文里去了,看大家还能认出他们吗?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

7、师:刚刚大家读的真好,现在老师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抽生分段朗读课文,及时抽生评价。)

8、先大家在读了课题时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可以解决了吗?

四、指导写字。

1、师:刚刚大家说王京和李良是什么关系啊?(同桌)对,今天我们来写一写这个桌字。给桌扩词。学生观察桌,分析结构,请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师示范,生书空练习。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2、师:王京和李良一起合作做了一个灯笼。这里面也有一个我们要写的字“灯”给桌扩词。学生观察“灯”,分析结构,请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师示范,生书空练习。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展台展示学生书写,一起评价。板书设计

23做灯笼

王京 (做灯笼) 李良

(合作)

第13篇:一年级作文:做灯笼[材料]

一年级作文:做灯笼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做灯笼。过年的时候,家里挂了很多灯笼,红红的。漂亮极了。

可是我还没做过灯笼呢,这可难住我了。妈妈安慰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妈妈先让我准备:两张红纸,一个不用的盒子,一段彩带,蜡烛。

开始做了,我心里又激动又高兴。妈妈说:“你先在盒子旁边围上一圈红纸,再用彩带扎成一个蝴蝶结,然后,用彩带一绑,挂上去了。最后,我给灯笼又装上了一个蜡烛。哦,我终于完成啦!”我高兴地说。

原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没有困难,困难只怕有心人,只要不怕困难,才能成功。

第14篇:用废旧塑料瓶做花篮

用废旧塑料瓶做花篮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花篮的过程,了解制作花篮的一般步骤,掌握剪裁、编织的方法。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研究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人合作、劳动制作的乐趣,发展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花篮的制作方法;难点是掌握编织的制作技巧。 教学准备: 废旧塑料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喝过饮料吗?那喝完饮料后,你会把瓶子怎么处理呢?(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变废为宝,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花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观察花篮,探究制作的一般步骤

(1)提问。大家看,这个塑料瓶怎样才能变成花篮呢? (2)可以看一看、拆一拆,思考:制作时要分哪几步? (3)全班交流。

(4)小结。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花篮基本上可以分为三步,第一,剪掉瓶口;第二,剪细条;第三,压一压,第四,编织。(板书)

【设计意图:经历制作花篮一般步骤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了解制作花篮的一般步骤,为后面有序有效的探索制作方法奠定基础。】

2、尝试制作,探究方法 (1)探究剪瓶口的大小。 尝试操作,提出问题。 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班内交流。

小结:将瓶子上部圆锥部分剪掉。(借助课件总结) (2)探究剪细条的宽度、长短。 尝试操作,提出问题。 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班内交流。

小结:剪的细条要等长等宽。(借助课件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操作,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自主的解决问题,通过班内交流总结,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裁剪的方法,又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发展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3)讲解手编的方法。 教师演示。

三、实践操作,巩固方法

1、动手操作。(学生制作花篮,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展示。(学生展示作品,教师随机点拨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再次实践操作,既能巩固制作的方法步骤,又能体验制作的快乐。】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这节课,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2、拓展: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动手,变废为宝,学会了用废旧塑料制作花篮,表现的非常棒。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探究:用废旧塑料瓶还可以制作什么呢?可以动手做一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技能,反思学习的收获,把制作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板书设计:

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花篮

1、剪掉瓶口

2、剪细条

3、压一压

4、编织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通过观察、交流、动手制作等过程,不仅学会了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花篮,更体验与人合作、劳动制作的乐趣,发展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具体表现在:

1、由于活动材料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因此,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从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树立了自信心,都充分地展示了自我。

2、在活动中,学生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

3、在活动中,学生重视了观察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也提示我们今后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劳动技能活动要注意:要开展好一次活动,教师要了解好这方面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另外,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持久性上下功夫,想对策,针对活动实践中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充分地帮助。

第15篇:灯笼

灯笼

备课组:初二年级组 执笔:赵艳菊 备课时间:20

18、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技能目标: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德育目标:1.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抗日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感知梳理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梳理本文的内容。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校园里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真不少:乱扔垃圾、乱倒饭菜、乱扔纸屑、乱写乱画等。特别严重的是,很多同学乱踩草坪,习以为常,至今已有几片绿草如茵的草坪变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地,要是每人人都放纵这种破坏环保的行为,用不了多久,绿草坪就会变成灰尘滚滚的黄土地,整洁的校园就会变成肮脏腻人的污浊地。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 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 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 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2、明确目标

(1)解决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整体感知内容,理清结构。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解决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3)、理清课文结构 。

4、小组探究

5、(教师)检查指导。

(三)释疑解惑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1)字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争讼 ( sòng ) 领域 ( yù ) 斡旋( wò ) 静穆 ( mù ) 思慕 ( mù ) 幽悄( qiǎo ) 霍骠姚( piào ) 怅惘 ( chàng wǎng ) 锵然( qiāng )

燎原( liáo ) 熙熙然( xī )暖融融 ( ró ng ) 马前卒( zú )神龛 ( kān ) 犬吠( fâi ) 庞大( páng )

解释下面词语。

调停,调解。 家来:方言,即回家来。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幽悄:幽深寂静。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司马懿探山 司马懿(179—251 年),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三国时期魏 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

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 其孙司马炎称 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司马懿探山》 就是司马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在攻打街亭之前到敌营巡视的故事。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文化大革命”中被开除党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 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 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

1981 年 10 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 1982 年 8 月病逝。

60 年代初期创作的以表现延安生活的名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 洞风景》以及《难老泉》、《 “早” 》被收入散文集《北极星》 。

在新时期以创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 年出版了最后一部散文集《往年》 。

吴伯箫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了《吴伯箫散文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吴伯箫文集》 。

(2)、作者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3)、一(1-2)、由小孩子喜欢火、光引出灯笼。

二(3-11)、回忆小时候与灯笼有缘的事。

三(12)、由灯笼联想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 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

3 的爱国 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 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 自己的家园。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同步练习积累运用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熟读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梳理课文内容。

12、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和注释 板书设计:

一(1-2)、由小孩子喜欢火、光引出灯笼。 二(3-11)、回忆小时候与灯笼有缘的事。

三(12)、由灯笼联想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课后反思 :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4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讲诚信已经成为社会的需要,讲诚信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但是当今社会中不讲诚信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人们喝牛奶时担心掺了水。人们买东西是担心是伪劣产品。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而在我们一方的净土——学校,学生个性中也暴露出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多希望人人能讲诚信,每个人从小学会讲诚信。当诚信形成一种氛围,成为一种习惯,深入到我们的骨髓里,烙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那个时候,诚信教育就可以悄然退场了。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感悟了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深情。

2、明确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 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

4、小组探究

5、(教师)检查指导。

(三)释疑解惑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 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 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11 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 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 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 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 表达自己做 “灯笼下的马前卒” 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赏析文本,体会文本写作特色

特色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例如;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

第③段“正萧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

第11段“正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

多种表达方式 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析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 明确: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 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 “ 燎原的一把烈火 ” ,再用一 “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

6 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 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 文章以 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 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12、布置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 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

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感悟历史沧桑   首尾呼应

纱灯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 

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    家国情怀 燎原的火把 小孩子爱火天性

课后反思:

第16篇:给弟弟妹妹做灯笼教案

元宵节活动教案:给弟弟妹妹做灯笼

一、活动目的:

1、正确使用剪刀,制作简单的灯笼。

2、乐意用绘画、折纸、剪贴的方式制作小礼物送给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产生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喜欢弟弟妹妹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

2.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纸杯、饮料瓶、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幼儿为弟弟妹妹制作礼物的愿望。

1、孩子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元宵节)在这个节日里你们吃过什么?(汤圆)玩过什么?(灯笼、烟花……)

2、小班的弟弟妹妹来我们大三班和哥哥姐姐一起过元宵节了,我们送一样礼物给弟弟妹妹好吗?(好)你们觉得元宵节送什么礼物好呢(灯笼)

(二)欣赏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

1、提问: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么?(好漂亮)和你们元宵节买的灯笼有什么区别?(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蜡烛的;图案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杯、饮料瓶、彩纸)

2、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

(二)、观察操作材料,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用什么材料也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笼呢?(幼儿互相讨论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

2、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

先选定材料——用铅笔画图案再用剪刀剪下——在材料的对称边穿上毛线——毛线上绑上小木棍——最后把蜡烛固定在灯笼中间。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4、幼儿拿自己的作品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5、手提灯笼,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附照片:

瞧!哥哥姐姐做得多认真呀! 灯笼做好了,拿到礼物的弟弟笑得多开心!

拍张大合照吧,耶!

2013年2月20日

活动反思:

大班的哥哥姐姐们来到小班弟弟妹妹的身边,用他们的巧手一会儿折、一会 儿剪,一会儿贴,不一会儿一个个红红的灯笼就出现了,迎来了小班弟弟妹妹的 一片喝彩和欢呼。在欢快喜庆的音乐下,大班的小朋友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送给了小班弟弟妹妹们,让弟弟妹妹们充分感受到了元宵节来临的快乐,彼此的心 也靠得更近了。大带小活动,不仅培养了大班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而且让小班 孩子感受到了幼儿园生活的温暖和快乐! 浓浓的节日气氛、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了元宵节的习俗,体验了中国节日所特有的快乐,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萌发出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神韵。

第17篇:小学语文做灯笼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做灯笼教学设计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1、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生字卡片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生字“灯”可以用想象法记忆。

2、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附板书: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

1、第一次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圈划不懂的词。

2、出示课件读词,你还有哪个词不懂 ?

3、第二次读课文:新字新词学会了,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再读读课文:讨论解决一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

4、汇报:

①、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板书:王京 李良)生字“良”可以用熟字去偏旁记忆。他们为什么要做灯笼?

②、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板书:小画家手很巧)生字“巧”可以用谜语法记忆。

③、齐读1至3自然段。

5、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这是李良同学做的手工。怎么样,谁来夸夸他俩?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加色彩 扎灯笼)

过渡:由于他们都各展所长,所以做出的灯笼怎样?——读第6自然段。

王京还在灯笼上写了一句话,是什么话?大家齐声答。(板书:合作真快乐)

8、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1、合作读文,同桌互相纠错。

2、合作钩词,速度真快。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才能站得更高,进步更快!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2、过渡:其实和别人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平时有和同学合作吗?和大伙说说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2、思考:剩下的生字可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28、做灯笼

王京(小画家)

做灯笼(合作真快乐)

李良(手很巧)

第18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3、做灯笼

宜阳双语实验学校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第23课《做灯笼》 授课教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觉得灯笼漂亮吗?今天有两个小朋友合作做了一个灯笼同学们都使劲儿为他们鼓掌,想知道为什么吗?赶快来读一读吧。

(二)揭示目标

(三)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模仿齐读。

2、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对照黑板圈出本课生词。

2、各种方式认读。

3、将词语写到会认字的旁边。

4、积累本课好词。

(四)、再读课文巩固识记的汉字。

1、________做了一个灯笼,王京为灯笼_________,他们________完成了一个漂亮的灯笼,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能给会认生字注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的团结合作的好处。

2、学习8个会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生字

二、出示目标

三、齐读课文,学习课文。

1、齐读课文,王京的画画得怎么样? 理解“公认”的意思。

3、王京有什么心事?

4、李良在烦恼什么?

“烦恼”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时候会烦恼?

5、他们只怎样解决掉自己的烦恼呢? 理解“合作”的意思。

6、同学们为什么不由得鼓起掌?

四、总结全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学完这课后你明白了什么?

2、学习本课生字

指导“教”与“室”的写法。

五、作业:

1、按要求抄写生字。

2、完成练习册。

第19篇:《灯笼》说课稿

《灯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灯笼》是人教版八下第一单元第四课。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和讨论为主,使学生一课一得。

本文内容多而杂,整理分类如下:

往昔经历、乡情民俗: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在纱灯上描红等。

追忆历史:对宫灯的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

引用古诗文: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诗句,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串起了丰富的内容,主题也由抒写童年亲情,到感受了中华的文化历史,最终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一线贯之,主题逐层深入。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揣摩线索“灯笼”作用:贯穿全文、深化主题。

三、设计思路:

首先,设例导入。把没有线索串起、内容不相关的几件事放在一起,让学生体会组织材料之难;

然后,自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灯笼”把几件不关的事组织起来的方法,初步认识线索贯穿全文的作用。

接着,小组合作。把全文进行内容分类和主题分类,引导学生发现线索深化主题的作用。

最后,小结拓展。结合以前的知识,归纳线索分类和作用。

四、教学流程:

(一)先展示几件不相关的事:天晚了,我去接出门的祖父回家;放晚学了,母亲给我消夜的食物;姐姐出嫁,迎亲的场面(这几件事其实是从课文中挑出来的,只是把三件事中“灯笼”环节去掉)。学生讨论:这几件事分别可能表现什么主题?能否把这几件事组织成一篇中心明确的文章?

讨论预设:三件事分别可以表现我孝顺,母亲慈爱,我对姐姐情意。三件事之间缺少联系,中心也不统一,很难放在一篇文章中。

(设计目的:在讲本文中“灯笼”线索的作用之前,让学生体会几件不相关的事情组织成文章的难度之大,后面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线索的贯串作用。)

(二)自读课文,学生思考交流:作者通过什么办法把前面提到的三件事情组织起来的?通过这个办法作者又在文中组织了哪些内容?

结果预设:天晚了,我打着灯笼去接出门的祖父回家;放晚学了,母亲接过我的灯笼,并给我消夜的食物;姐姐出嫁,宅第红灯高挂。三件事中都有“灯笼”,“灯笼”把这几件事串了起来。“灯笼”是线索,线索能把全文串起来。全文围绕“灯笼”还写了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跟着龙灯跑半夜,伴着小灯入眠;在纱灯上描红;对宫灯的想象;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等等。

(设计目的:通过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到“灯笼”这个物把本来不相关的几件事串在一起,这个“灯笼”就是线索。线索的基本作用就是贯穿全文,使全文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

(三)二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全文丰富的内容可以分成哪几类?每一类分别表现什么中心?这些中心是什么关系?

讨论结果预设:(1)往昔有关“灯笼”的经历,抒亲情乡情;(2)追忆历史上的“灯笼”,体验历史况味;(3)关于“灯笼”的诗词典故,抒家国情怀。中心层层深入。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文章丰富内容进行分类,再分别体会其中心,进而认识这些中心之间由浅入深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线索不仅能够把几个材料串起来,更有助于使作者的情感由浅入深地表达。)

(四)小结课文。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串起了童年关于灯笼的经历、追忆历史上的灯笼、引用灯笼的诗词典故,既抒写童年亲情,又感受中华的文化历史,最终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一线贯之,主题逐层深入。

(设计目的:小结课文有助于学生对本文内容和主题形成整体的印象,又突出了“灯笼”这条线索的两个作用:组织材料,深化主题。)

(五)拓展。结合已学课文,归纳并拓展线索的知识。

思考交流:同学们读过哪些运用线索的文章?结合具体文章谈线索的作用。

教师储备示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为线索,串起了白杨树的生活环境、白杨的外在形象、白杨的内在品质等内容,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同时,“不平凡”也是北方抗日军民的品质,揭示中心。

(设计目的:通过调动学生以往的知识,巩固线索的知识,进一步归类线索的分类及作用。线索分类: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情为线,以特点为线,以时间为线,以事为线,以一个问题或一句话为线等。线索的其它作用——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点明中心、情感寄托物等。)

五、总结。

本课的设计,是基于自读课文一课一得的思考。线索的作用既是叙事类阅读的常考题型,也是记叙文写作常用技巧。这样的设计是尝试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而思贯穿其中。

第20篇:挂灯笼

挂灯笼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规律排列的循环问题。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1.用竖式计算。

9÷4 48÷5 64÷8 46÷7 2.有37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要装几袋?还剩几个?

二、新课

出示例6:一个黄色旗,两个红色旗,有规律的排列。 问:你知道了什么?小旗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求的是什么?怎样解答?

分析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旗是按照黄红红的规律循环排列的,

每3面小旗为一组,要想知道滴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就是看16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列式:16÷3=5(组)……1(面)

余数是1,就说明第16面小旗是下一组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口答:第16面小旗是黄色的。 归纳总结: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在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1.书p68做一做

问:这道题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与例6相同吗? 要想求第27面小旗的颜色怎么列算式?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补充练习

元宵节到了,学校要在教学楼上挂一串彩灯,彩灯是按红、黄、蓝、绿、紫的顺序排列的,算一算第38只彩灯应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读题后,说出解题思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废旧材料做灯笼.doc》
废旧材料做灯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