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事务中心

2022-06-2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生事务中心年终总结

不知不觉时光匆匆而逝,我们走过了又一个青春美好的年华。在这半年与各位的相处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特别要感谢过去一年来对学工工作默默付出的各位。

由于我在2015年5月才加入学工这个大家庭所以我在这里只做2015年学生事务中心下半年的工作汇报。在2015年下半年中,学生事务中心秉承着“服务同学,方便老师”的工作理念,积极参与了一系列活动。在后勤保障方面参加了9月10日的教师节晚会、元旦晚会;在信息导入方面参加了助学贷款导入工作、奖助学金录入整理工作;在业务工作方面展开了辅导员技能大赛表演工作、新生学生证火车票办理工作;在素质拓展方面参加了野外拓展训练;在评审工作方面参加了辅导员年终考核、辅导员带班情况采集、奖助学金评审信息采集。在众多的活动的参与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感情。

在活动中我们整个团队表现优秀,首先在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上,大部分同学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为活动抢时间、挤空间,争分夺秒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繁杂的工作,很多的同学放弃了自己的个人时间。其次,在活动后续处理中,大量的同学秉承着负责任的态度,切实做到了“同学身上无小事的”的宗旨,对自己范的错误敢于承认,积极改正。最后,在工作习惯方面,改变了以往低头做事的习惯,面对问题积极反馈,注重反馈的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以下几点,希望我们共勉。

一、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值班纪律性,加强值班规范化,严厉禁止值班过程中打游戏、大声喧哗等行为。

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自我要求,做事要有责任感,做到能在本班完成的工作一定完成,遇事不推脱。

三、增强组织凝聚力,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在工作中加强联系。

在人事变更方面,我是9月中旬才接手学生事务中心工作10月初才正式开展相关工作。在这一段时间学生事务中心也进行了两次重大的人事变故。在10月初为了应变学生事务中心学长学姐的离开开展了一次对外公开招聘、内部推荐和院系推荐的纳新活动,其中收到简历29份,面试24人,试用6人,最终录用4人,离任1人。内部推荐1人,院系推荐3人,最终录用1人。在第二次招聘中采用了公开招聘和内部推荐,收到简历43人,面试38人试用10人,内部推荐8人。现有人数36人,各位学姐走后有30人左右。

本年度优秀学生助理将在明年进行评审。

在新学生事务中心的使用方面,新学生事务中心将在明年4月中旬左右投入使用,新学生事务中心的装饰要适当,欢迎有能力的新人勇于参加。在明年3月仍然在行政楼值班,以新来的18名同学同学值班为主。老带新工作采用双轨制,

一、内部被推荐人由推荐人带。

二、原则上一个人带两个新人,带推荐人满两人的可以不带,不足的视情况而定。内部培训活动,明年内部培训将在形体训练上展开,5月左右将组织拓展性活动。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下面请新来的18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

推荐第2篇: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1929年,钱学森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被誉为“全国造就建设人才最高学府”的交通大学。他在交大刻苦攻读,成绩出众,于1934年毕业于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围绕“钱学森之问”,学校还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教学与科研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加快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二、美育工作成果显著,进一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一直致力于开展并推进美育工作,特别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将“美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作为大学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以走近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旨,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开展美育工作,并将其渗透进学校中心工作,潜移默化浸润全校师生。如今,该项工作已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重要文化标签,凝聚、服务和教育了数十万青年学生,引领其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培育共同文化追求。学校的美育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在2012年2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大学校长美育论坛上,校党委副书记徐飞教授受邀作主题发言。

南京大学历史: • 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06年起

• 李瑞清(1867-1920),1905-1911任监督:

• 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南高东大时期

形成“俭朴、勤奋、诚笃”校风以“诚”为校训 • • • • • • • • 训育、智育、体育并举

首开“女禁”,实现男女教育公平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开办暑期学校

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中国自然科学的发源地 创办《学衡》

“四个平衡”的办学理念

具有“钟山之崇高,大江之雄毅,玄武之深静”的“国士”风范

• 现在: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百年南京大学魅力之——办学特色

肇始于1902年的南京大学,虽屡经风雨、数番离合,却众志成城,不断发展。百余年来,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以良好的学风校风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形成了南京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特色一:弘扬“诚朴雄伟”学风,秉持“知行合一”理念,提升大学文化品位,营造一流育人环境。

早在20世纪初叶的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就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倡导“俭朴、勤奋、诚笃”的校风。30年代出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大力倡导“诚、朴、雄、伟”的学风。他的阐释是:“诚”就是对做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其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其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朴”就是质朴和朴实,崇实而用笨功以树立朴实的学术气象;“雄”是指“大雄无畏”;“伟”,是伟大崇高,是指要从整个民族文化的命运着眼,不存门户之见,不故步自封,要立志做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情、大成果出来。南京大学的另一源头金陵大学则以“诚、真、勤、仁”为校训,同样要求师生诚心向学、诚心教学,崇真尚实,笃学为功。进入南京大学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的传统精神得以继承并不断阐扬。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被确定为校训。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诚朴雄伟”的学风与“知行合一”的理念相辅相成,充实、升华,构成了南京大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它的精髓体现在五个方面:

——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现代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创造知识的场所,更是教人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家园。正如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探寻并发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成为历代南大人不懈的追求。哲学系讲师胡福明以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勇气撰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最初四稿,后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揭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从风雨如磐的20世纪初叶,到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岁月,求真求实精神一脉相承,发扬光大,成为南大文化的主旋律。

——尚诚尚朴的人文情怀。南京大学素以学风严谨、治学诚朴著称。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监督李瑞清就告诫学生要“以不欺为本”。特别是80年代以来,南京大学坚持“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学风,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急功近利,因而能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取得朴实而又坚实的进展,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1997年,我校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展“整顿学风、教风、校风,挞伐‘泡沫学术’,维护大学殿堂的圣洁”的大讨论,把学风问题提高到维护科学尊严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来认识。不仅先后有15位资深教授和16位中青年学者向全国发出“牢牢筑起大学教师的道德堤坝”的倡议,而且在1998年即制订并实施《关于科学研究行为规范的管理办法》。 ——厚积薄发的治学风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南京大学薪火相传、一以贯之的传统。2006年我校有两件大事为海内外瞩目:其一是由匡亚明老校长倡导和主持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卷,穷20年之功,集数百位名家,终于编撰出齐,被陈至立国务委员誉为“近百年来最为浩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工程”,最近该丛书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其二为“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闵乃本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19年磨一剑”,不仅在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而且在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基础上,研究成果“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文一理两项重大成果的问世,充分体现了“南大学人”“大雄无畏”、“厚积薄发”的治学风格。 ——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长期的办学实践塑造了南京大学创新求实的优良学风,尽管斗转星移,但创新的传统一直在我校不断延续和发扬。80年代初,匡亚明校长果断决策,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创办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首开中外合作办学先河。80年代中期,曲钦岳校长“取法乎上”,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接轨,在基础研究领域集中优势,取得突破。同时在大陆高校最早将科学计量学方法引入学术评价,使得南大在最能反映科学研究水平的SCI等“学术榜”上脱颖而出,一马当先,领跑大陆高校达7年之久,而且带动了中国大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上升,为中国的SCI论文数排名从1985年的世界第24位跃居2005年的第5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1952年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的办学条件十分薄弱,加上“七五”、“八五”未能获得国家重点投资,学校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矛盾和压力。学校党政领导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卧薪尝胆之心,立“再铸辉煌”之志,穷则思变,励精图治。学校决定优先建设教学、科研用房,确保固体微结构、配位化学、机算机软件新技术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7个专业实验室如期建成,并努力在前沿领域“做一流的科研工作”。而名誉校长匡亚明、校长曲钦岳和校部机关都在三排低矮的平房办公,被新闻界誉为“陋室生辉”。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统计数据方面,尽管南大的办学经费数、教师数等均列中下,但体现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却位居前列,若干统计指标还曾经连续数年名列榜首。 特色二:始终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办学质量和效益。 南京大学力求将质量和效益放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八字原则的核心位置,将质量和效益作为内涵建设的首要衡鉴。遵循这一原则,具体的做法是:高起点擘画,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高效益产出。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这是我校反复比照、深入论证后所作出的战略抉择。从1985年至2005年,学校曾经多次尝试推进“强强联合”以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均未如愿。学校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确立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的指导思想,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继续抓紧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干的“学科群”的建设,并提出了设立“学科特区”的新思路、新机制,先后发展了分子医学等一批新学科。在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高校中,我校是极少数未合并其他院校的大学之一。主要通过“内涵发展”的南京大学仍然保持着奋发、崛起的势头,位居全国高校的前列。 ——育人为本,重视本科教育。现代大学固然兼有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与引领社会等职能,但是培养人才却是大学最初始、最根本、最重要的职能。为了强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自1996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了4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在2005年召开的南京大学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强调要把本科生教育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代表学校提出了“四个一流”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求各院系必须真正落实好“教授进入本科教育的第一线”的问题,把教授、博导进入本科生课堂的比例作为评价各院系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并将把这些指标作为年终院系领导考核的重要参考。

——追求卓越,突出“质量”和“效益”。纵观一流大学,不仅是水平高、成果多、实力强,更重要的是“人均产出高”、“投入产出比高”。我校近20年来始终把“质量”和“效益”作为追求卓越的重要标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统计数据中,尽管我校的经费总数、教师人数、教学科研用房面积等多项指标大体排名在30位左右,但体现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数(院士数、重点学科数、科研成果数、获奖数)却总是位居前5位。

特色三:注重基础,注重融通,注重共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80年代以后,南京大学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吸引一流的生源,给予一流的培养,形成一流的竞争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依托研究型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先进的科研条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学生创新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不断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逐渐形成“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自主选择、早期介入科研、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入21世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就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而欲造就“伟器”和“精英”,则必须注重基础,注重融通,注重共生。这是南京大学新世纪的新目标、新思维和新举措新。

——注重基础。南京大学的优势和强项在基础学科,本科教育的特色也在基础人才的培养。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所谓创新人才,只不过是空中楼阁,缺乏发展后劲。基于这一认识,南京大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基础课改革,将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近几年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多位教授主持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7名教授荣获“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注重融通。80年代中期,南大构建了以“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三元结构”教学模式,使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与加强能力培养互相融通;使有形课程与潜在课程、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业务培养与素质提高有机结合。2006年以来,学校进一步提出了“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思路,重视在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渗透道德、心理、人文和科学素养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事业心;强调学生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形成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强调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一定要以一流的科研为背景,注重科研对教学的渗透与反哺,通过教学和科研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形成探索未知、创新知识的意识。

——注重共生。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特征。把包括前沿内容在内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成果引入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具有科研性,同时将课堂讨论中的新思想、好主意、妙技巧等“回馈”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教学过程最突出的特点。人才与成果共生,教学与科研分享,教师与学生互动,是南大本科教学的新取向、新追求。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博士生导师分别以授课、讲座、论文指导等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本科教学,力求让本科生分享研究型大学的资源和氛围。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促进师生以科研训练为平台进行教学互动,鼓励本科生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早期进入专业科研实验室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接受较为系统和规范的科研训练。每年都设立“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同时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自立课题,独立设计,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有哪些办学特色?

• 竺可桢 国立浙江大学校长 • (任期1936年4月-1949年5月) •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 做什么样的人?„„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 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

——摘自《竺可桢校长对新生的讲话》,1936年9月18日 •

●大学教育的目的,绝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又在于养成公忠坚 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

——摘自竺可桢:《广西宜山浙大开学典礼演讲》,1938年11月1日 •

●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 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

——摘自《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竺可桢对一年级新生的讲话》,1939年2月4日 •

●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 ,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

——摘自《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竺可桢对一年级新生的讲话》,1939年2月4日 •

• 路甬祥 浙江大学校长

●我们的校风应该是“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校风,这是浙大的传统,也是科学的精神,革命的精神。求是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求是就是要实事 求是,脚踏实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追求科学真理,遵循科学真理,坚持科学真理,为科学真理而献身。因此,求是本身业包含着创新的精神。创新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以现献身的精神,奋发进取,锲而不舍,开拓创新,探索新的科学真理,发展新的应用领域,开拓新的科学与建设事业。创新必须在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及基础之上,我们浙大人应该继承和发扬求是创新精神,为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幸福作 出应有的国内贡献。 • •

——摘自路甬祥讲话:《坚定不移地坚持深化综合改革,同心协力,团结奋斗,办好社 •

• 潘云鹤 浙江大学校长 •

• (任期1995年4月-1998年9月,1998年9月-2006年7月) •

• ●近年来,我校积极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KAQ人才培养模式。......还积极探 索并不断完善了以“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为基础的宽、专、交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前期着重打好宽厚的基础,加强通识教育,后期突出专业教 育和交叉学科的培养。

●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更要致力于培养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精英。这样的人才应当包括国 际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科技、文化和管理中的创新型人才, 适应全球市场和环境变化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等养这样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 才,要特别注意培养: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全球意识;多元文化团队的领导素质, 能进入跨国公司的关键岗位;人文和科学综合的知识结构;提出和驾驭各种“游戏规则”,占领国际经济、文化和科技活动制高点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环境需求的素质和创新与创造能力。 •

——摘自潘云鹤:《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

3、4 期 •

●浙江大学的教育使命:“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 这是中国和世界的 需要,浙江大学的使命,求是学子的志向。„„要进行自主化学习、高效化学习、研究 化学习和国际化学习。 •

——摘自潘云鹤:《成才之道——谈浙大教育的使命、理念和方法》, 2005年9月27日 •

浙江大学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综合优势,贯彻“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重视因材施教,为优秀学生提供各种发展途径。

1.设立竺可桢学院,以全新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为优秀学生

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2.实施“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和宽、专、交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多种能力提供了

发展空间。

多通道:指通过完善学分制,向学生提供就业、读研究生(包括免试推荐、本硕连读、考研)、出国留学、停学创业、延长学制

等多种选择;

多规格:指通过全面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在本科阶段,除主修专业外,还可修读第二专业(含辅修、第二专业)、各类强化班、或交叉学科的专业课程;学习优秀的学生还可进入竺可桢学院按特殊人才培养模式学习,以达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 模块化:本科阶段的所有课程均按模块设置,如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志趣选择某一课程模块修读一定的学分。此外,还设置了能力培养型课程,如自学课、讨论课、研究型课、工程设计系列课、创业训练课等。 3.实施以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主副修制等为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在系科专业转移和选择修读课程、学习进程、任课教师等方面有相当的自主权。

4.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每年举行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程序设计、结构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制作、创业计划等学科竞赛和各种学术节,参加学生达万人,并在全国和国际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全面实施校院两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立项数在1000项以上。 • 百年浙大,素以"求是"之精神砥砺后学,褒扬先进,以求是之风培育求是之人,故而人才辈出。新浙大成立以来,更以营造积极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既循循善诱,又提倡宏扬个性,以求培养人格健全,既而脚踏实地,又能锐意进取的跨世纪人才为己任。浙江大学的校园文化总揽科学、人文,着眼于未来,立足于青年,立意为浙大数万学子搭文化之台,扬成材之帆。严谨的"求是"学风,执着的创新精神,培养了无数英才。 学校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面向一流"的教改战略,实行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英才教育并举的方针。本科教学推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开设有特优学生组成的"竺可桢学院"(包括混合班、工程教育高级班、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班、文科和理科综合试验班、本科学生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等)。为了给知识交叉提供更大的空间,近年来还按大类打通基础,实行分层次教学,推行双学科双学位,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优势,使学校的科研工作发展势头强劲。 浙江大学坚持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方针,具有完整的学士枣硕士枣博士枣博士后培养体系。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教育框架。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举办多种学术节、学科竞赛和各类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个性发展空间。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我校作为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利用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优势,加强学科建设的全面布局,坚持"开放、网络、动态、竞争"的方针,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推荐第3篇: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2 008-01-25 14:36:32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National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Test Program,简称ITP)”,是在我校“本科生研究计划(PRP)”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深化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安排及关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对ITP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培养能力、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参与本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要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要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三条 ITP由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领导下的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组)负责。领导组成员单位有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研院、实验室与设备处和财务处。教务处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工作,包括项目的申报、评审、日常管理、结题验收,以及为学生配备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等;学生处、团委负责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搭建学生交流平台等;科研院协助组织项目评审、评价及导师配备等;实验室与设备处负责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备和管理;财务处负责项目经费的筹措和管理。

第四条 各院(系)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成员由教学副院长、学生工作副书记、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成员以及思政教师等组成,负责本院(系)学生的项目管理工作。

第五条 项目经费由学校财务处实施统一管理、专项核算,并严格按照教务处核定的预算进行经费的控制与核算。经费使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主要用于购买相关图书资料、调研、印刷相关材料、试验材料、论文发表等费用的开支,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和学校财会管理有关规定。

第三章立项规则

第六条 项目采取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申报项目每年受理一次,具体时间见教务处通知。

第七条 申报项目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本校正式注册的,距毕业时间超过一年的本科学生。

2.项目参与者为本科学生个人或团队,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5名,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参与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每位学生一般只能同时参与一项ITP项目。

3.学生申报项目应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项目研究方案可行,且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

4.项目执行时间为1-3年。

5.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校对优秀PRP项目、竞赛获奖项目、结合教师科研的项目、依托于学校科研基地和实验中心的项目等予以优先立项。

6.项目必须配备有本校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指导教师。每个教师同时指导的ITP项目一般不超过两项。

第八条 项目立项程序:

1.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并提交《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

2.院(系)工作组对申请立项项目进行预审,限额上报。

3.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学校领导组终审,获批项目由教务处通知项目申请人。

4.项目申请人在接到批准项目立项的通知后,应在15天内与教务处签订《上海交通大学ITP项目管理合同书》。不按时签订合同者按自动放弃处理。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九条 实施要求:

1.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并管理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应注重学生在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导师应发挥辅助作用,营造一个教学相长、亲密融合的学术氛围。导师与学生应经常保持联系。

2.全校各类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部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均要向执行项目的学生免费开放,并给予热心指导和提供方便。

3.对参加项目的学生可制订柔性化培养方案,并采取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试、成果认定等。需要时由学生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和所在院(系)ITP工作组签署意见后,报学校领导组批准,并在教务处备案。

4.学校组织项目参与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

5.学校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第十条 过程检查:

1.学校组织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学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2.学期检查由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组织进行。检查一般安排在期末或假期。届时立项人须填写《上海交通大学ITP项目学期检查报告》,经指导教师、院(系)工作组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

第十一条 项目变更:

项目内容及其参与学生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需提交变更申请报告,经指导教师和所在院(系)ITP工作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学校领导组批准,并在教务处备案。

第十二条 延期与中止: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项目组提出延期,须在合同规定的截止日前1个月向教务处提出书面延期申请报告,详细阐明延期的缘由,经指导教师同意、院(系)工作组批准后报领导组审核、教务处备案。原则上每个项目只能申请一次延期,且必须保证在项目负责人毕业离校前完成。延期期满后仍不能结题的项目,视为自动中止。对执行不力的项目,领导组可视情况中止该项目。因故主动要求中止的项目,需提交项目中止申请报告,详细阐明中止的缘由,经指导教师和院(系)工作组签署意见后报学校领导组审核、教务处备案。中止项目的经费不予继续下拨,并酌情考虑收回部分或全部已下拨经费。同时,该项目组成员将不得再申请新的ITP项目。

第十三条 项目验收:

1.项目完成后,每位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研究论文。论文内容不仅涵盖学术论文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而且还应包括学生在项目自主实验过程中,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体验和收获。提交的项目成果一般应达到或超过项目立项时的预期目标。允许项目失败,但不是由于态度不认真、工作不负责而造成的失败。对失败的项目,论文中应就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刻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意见。学生完成研究论文后,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论文和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量和工作表现等填写指导教师评语。

2.每一申请结题的项目,需由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结题报告。

3.学生所在院(系)的ITP工作组负责组织项目答辩验收。项目按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评价。学生个人成绩采用等级制(A、B、C、D和F)纪录,A等成绩要从严掌握。

4.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通过: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完整,或无故未完成预期成果,或擅自改变《上海交通大学ITP项目管理合同书》规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5.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设计图纸、模型、样品、装置、软件、高水平论文、专利、获奖、成果应用与转化等,均应注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ITP)资助”和项目编号。项目研究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ITP归档内容包括所有项目的立项申请书、学期报告、验收报告、设计文件、样品、计算机程序、成绩单、所有学生的研究论文(含电子文档)、教师评语、发表论文或录用通知、专利授权证书等知识产

权证书,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四年。涉及国家机密的课题应作为一定密级的档案妥为保存。

第五章其他

第十四条 学生学分和成绩:

1.ITP项目结题后,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具体学分数在项目申请时提出、学校审定后在合同书中明确告知,答辩验收时,由学生所在院(系)工作组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给出建议,由校ITP领导组最终审定。

2.ITP成绩记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学习成绩大表》。

第十五条 指导教师工作量:

项目通过验收后,指导教师获得相应的工作量。工作量计算方法参照《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研究计划(PRP)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 奖励:

1.完成项目且成绩优秀、或完成项目且产生重要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等)的学生,在申请参加国内外竞赛、直升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等方面将享受一定优惠。

2.指导教师的ITP指导方案可申报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3.学校对优秀项目的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组负责解释。

推荐第4篇: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校长宿舍此楼建于1899年,位于老图书馆北面。欧式风格,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70平方米,曾作校长及教工宿舍之用。1982年12月建教师活动中心时被拆除。

中院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即公元1899年)夏,初建时为三层砖木结构,西式建筑风格。供办公、师范班及中学部使用。中院位于校园中央绿地北侧,东面与教师活动中心和老图书馆相邻,西面与新上院相邻。中院是交大校园内现存最早的建筑物。图为1899年落成的中院校舍。

中院几经修缮,使用功能也历经多次变化。1999年学校对其进行了复原性大修,房屋结构由原来的砖木结构变为钢筋砼框架结构。中院由公学监院、美国人福开森亲自设计并督造。在当时中国,斥资49926.2两银元,建造一幢近5000平方米建筑,属于“大手笔”一类的“作品”。很大的中院,更是一个大的教育世界。它集教学、办公、食宿于一体,如同一个浓缩的新学教育小社会,刻写下中国人自主创办近代新式学校的典型实践。许多著名校友如吴稚晖、钮永建、白毓昆、马衡、周厚坤、邹韬奋、陆定一等都曾在此楼学习过。中院大厅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焜铜像。何嗣焜先生是南洋公学创始人盛宣怀先生办学思想的具体实施者和交通大学重要的筹建者。何嗣焜担任校长四年,开创系统的分级办学体制之先河,开创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先河,师范班开学之日也成为交通大学校庆日的来历;开创中国近代大学管理章程之先河,开创中国近代大学派遣留学生之先河,开创中国近代大学乃至中国近代体育运动史中上最早的大规模运动会之先河,使公学初具规模,为南洋公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中院三楼原作过教师、学生宿舍。如大名鼎鼎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01年受聘出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时,就住在中院三楼60号。他常常晚间约两、三位同学来宿舍谈话,讨论学业问题。新中院建于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是一座具有九十多年悠久历史的校园建筑,为传统砖木结构的“外廊式建筑”,“康白渡式”风格(即买办式风格)。建成后曾作为男生学生宿舍使用,建国后作为院系办公场所之用。楼高二层,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口字形平面,中央留有天井。青砖墙面,红砖腰线,外围有贯通四周的走廊。该楼中西合壁,质料典雅。著名校友凌鸿勋、陆定一等曾在此楼住过。新中院2003年改作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展厅实际使用面积6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航运史馆\",二楼为\"董浩云陈列室\"。小楼像小船一样静静地泊在上海交大校园里,楼前斑驳的铁锚仿佛经历过无数风雨。

上院(新上院旧址)是南洋公学时期的大学部。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由美国人福开森统一筹划设计,里面包括教室、实验室、大礼堂、办公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在当时被称为上海高校中最伟大的建筑。底层中部原有一个可容500人的礼堂,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在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夕莅临本校,就在这里向师生发表过重要讲演。1927年为纪念老校长唐文治将此礼堂命名为文治堂。

1954年上院拆除重建后,更名为新上院,总面积增至9746平方米。现为学校的主要教学楼之一,正面

一、二层为实验室,三层以上为教室,后部有多间阶梯形大教室和一间大型活动室。上海交大1986年校庆时,在新上院大厅内树了一尊盛宣怀半身铜像表示纪念。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上海交大校刊》和《交大通讯》上,发表几篇论述文章称盛宣怀为“教育家”。

2010年上海交大在闵行新校区室外铸造落成一尊盛宣怀全身铜像,并把盛宣怀办南洋公学的奏折全文刻在石碑上,安放在校门内侧大道边,一条校内干路取名“宣怀大道”。

工程馆原为恭绰馆,设计出自设计国际饭店和大光明电影院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之手。1930年12月由当时的铁道部批准建工程馆并由馥记公司以23万8千两承办全工程于,1932年1月竣工。该馆的部分资金为校友集资,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口”字形,原为二层楼的教学楼,占地

6500平米。1960年加层改造后总面积达到12898平方米。工程院的底层设有锅炉房、机械、水力、金工、材料、电气、标本等试验室,上层设有教室、绘图室、演讲厅、仪器室、模型室、教授休息室等。造型古朴、典雅,建筑手笔多有独到之处。交大一批又一批“冀与欧美各国颉颃争胜”的人才如钱学森和江泽民等都在此楼中学习过。工程馆二楼前厅叶恭绰前校长塑像。叶恭绰(1881~1968),字誉虎,号遐庵,广东番禺人,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他长期位居交通要津,1917年7月任交通部总长,兼任铁路督办、邮政总局局长。叶恭绰是一位交通救国论者,提倡交通救国,重视实业教育。1921年8月,他以南洋为中坚,将部属四校合并成一所大学,定名成立交通大学。学校分设上海、唐山、北京三地,称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唐山学校、北京学校。叶恭绰被推选为校长。从交通大学成立开始,叶恭绰就希望把交通大学办成世界先进大学。为此,叶恭绰计划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曾联络过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商议进行合作。叶恭绰同时希望缔造“天下交大是一家”,一直到建国后,国立交通大学演变成现今的上海、西安两所交大,唐山工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分别发展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部分迁移台湾的交大校友在新竹创立“国立交通大学”。在分分合合的历史变迁中,五所交大演绎成“天下交大是一家”。哲生馆规划建于1937年。由于抗战,实际1946年竣工。

经校史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这就是科学馆建成时的楼铭,已湮没多年,如今终于象冰山浮出水面。科学馆原名哲生馆,哲生馆的建成,还颇有波折,早在黎照寰治校时期的 1936年,学校就开始动工兴建此幢工程试验室。1937年5月21日,为纪念前校长孙科(字哲生)对学校建设的功绩,学校将即将落成的工程试验室定名“哲生馆”,并函请近代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了馆名。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建筑只得停工。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6月,才重又开工并于当年的10月24日竣工。1947年 4月 8日

,在学校 51周年校庆之际举行了授钥典礼。该楼建筑总面积2162平方米,为三层楼实验室用房。建国后改名为科学馆。现在又改回来了。

总办公厅原名“容闳堂”,是为了纪念我国最早留美的爱国学者容闳先生而命名的。建成于1933年,是由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庄俊先生设计的,具有严谨的仿欧洲古典主义式样,表现了办公建筑的庄重气质。

总办公厅门额“总办公厅”四字出自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之手。1934年12月,由蔡元培先生主持、上海14个学术团体联合召开的“欢迎意大利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大会”曾在此楼召开。

体育馆由张铸校长发起而建成于1925年,为全国高校建立最早的体育馆之一。该楼为三层钢筋水泥结构,楼层建筑面积为2957平方米。底层有小型游泳池、浴室、办公室及乒乓球室;二层内有室内篮球场,南部有小型舞台,可供演出和集会用;三层为室内跑道,亦可作为观赏球赛的看台。学校历来提倡智德体并重,篮球是优秀传统项目。1960年,上海交大篮球队代表上海高校参加了全国乙级联赛,获合肥赛区第一。上海市体委决定由上海交大篮球队代表上海二队参加全国最高水平的甲级篮球联赛。这支以大学生为主的高智商、重技术的业余篮球队,在湖北赛区连胜湖北省队、河北二队、贵州省队,并在上海表演赛中战胜了上海一队,表现惊艳。交大被赞誉不愧为是篮球运动的摇篮。

百年校庆里程碑位于大草坪中央,是为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所立的纪念碑。该碑高12.5米,碑体呈三角形,寓意教书育人以德、智、体三方面为根本,以暖灰色花岗岩为碑面。纪念碑为不锈钢环所围绕,周围有花岗岩台阶,象征交通大学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台阶上有浮雕,象征交通大学所经历的百年沧桑。碑北面有一喷水池,池中有由广西白大理石底座托起了五个印度红花岗岩石球,中间主球可以转动,象征交通大学永恒的生命力。北面红色花岗岩上海刻有百年校庆志和校友捐赠名录。校内许多活动在此碑前举行。

交通大学日晷始建于1925年,后于1988年重建,现位于大草坪南侧,正面刻有“与日俱进”四字。 1925年9月27日乙卯级同学毕业十周年返校时,曾于大草坪南侧修筑日晷台一座,背后刻有捐赠者姓名。1938级校友毕业五十周年返校时重建,今在上方放置有现代日晷仪。五卅惨案纪念碑。

史霄雯、穆汉祥烈士纪念碑

大礼堂 也称新文治堂,位于校区西侧,东邻体育场,北为第二食堂。为两层钢砼结构,总造价38万元,建筑面积2913平方米。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原上院旧文治堂仅能容纳500人左右,已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同时为了纪念前校长唐文治先生对学校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学校理事会决定新建一座大礼堂并将之命名为新文治堂。

学校中心的大草坪体育场。我们校足球队当年在这里训练比赛可没有这样漂亮的草坪哦。

学生第一宿舍楼即执信西斋。该宿舍位于校园西侧,又为纪念1920年在反对桂系军阀战争中英勇就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朱执信先生,故定名为\"执信西斋\"。

楼呈马蹄形,中间为三层,两翼为二层。初用作学生宿舍,室内设施完备精美,有房屋187间,建筑面积4397平方米。“*”期间我们足球队曾经住在二楼中间二间宿舍,还常常在阳台上健身。

门前有1933年由1930届校友发起建筑的\"饮水思源\"纪念碑,它已成为学校的代表标志。穆汉祥烈士和钱学森都曾居住与此。1932年日军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宋庆龄与何香凝曾借用此楼共同创立了国民伤兵医院。

铁木工厂,俗称“玻璃房子”,建于1930年,位于工程馆东面,建筑面积956平方米,前校长孙科曾为其题词。原为学生木工、金工实习基地,建国初期为材料力学实验室。钱学森等校友曾在此做过实验。

现在铁木工厂位置上新盖的建筑。除了那些历史建筑外,解放以后又盖了不少教学楼。这是新建楼,几十年面貌还是老样子。原第三教学楼现在是MED—X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建设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是学校直属的从事医工、医理交叉研究的科研教育机构。原电机楼拆除后,新建了凯原法学院。

四、五系的无线电楼。在广元路边上的浩然科技大厦。包兆龙图书馆不知是改建还是在重建。这是在原游泳池地盘上新建的钱学森图书馆。门牌为华山路1800号。馆内基本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馆藏钱学森同志文献、手稿和书籍76000余份,珍贵图片1500余张,实物700余件。馆内设有资料厅、专题展厅、学术交流厅等文化设施。

上海交大还有个法华校区在法华镇路535号,該校址原为法华禅寺所在地,“法华”一名取自《妙法蓮华经》。该寺最初兴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历代多次重修。1930年拆除寺院,在原址兴建正始中学,1949年后建成中共上海市委党校。1959年上海市委将党校移交給上海交通大学,1961年起作为上海交大基础部使用。我们一年级时就在这里上课、住宿。1986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現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搬迁至此。这是现在的校门。

原先有遮雨长走廊连接的几栋宿舍已拆除,盖起了高楼和花园。

新建的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学大楼。

大门对面法华镇路上的三座漂亮小桥,勾起人们对一千多年前法华古寺和寺前香花桥的无限遐想……

德润的天空2014.7.23

推荐第5篇: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1立志篇

1.1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 1.2失败的思维方式 1.2.1高考思维 1.2.2被动思维 1.3悲壮的学习方式 1.4你的身价是多少? 1.5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 1.6总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1.7做研究的兴趣 1.8关于工作 2访谈集

2.1为了留学而出国 2.1.1为什么要出国? 2.1.2出国读什么学位什么专业? 2.1.3出国都有哪些步骤

2.1.4为了申请出国,大学期间需要准备什么 2.1.5警惕出国中介 2.2做真正的研究 2.2.1合理的研究态度 2.2.2区分上学与研究 2.2.3知识积累

2.2.4衡量学术价值 2.2.5一些常见误区 2.3管理者的智慧 2.3.1御人先御己 2.3.2培养团队 2.3.3重在参与 2.4认识设计类课程 2.4.1进度控制 2.5保研者说 2.5.1明确目的 2.5.2需要做些什么 2.5.3硕士之后 2.6小心项目的陷阱 2.6.1辨别项目的质量 2.6.2选对导师 2.6.3团队与合作伙伴 2.7破解留沪政策

2.7.1面对户口,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 2.7.2户口审批制度是否规范? 2.7.3分!分!学生的命根! 2.7.4其他琐碎问题

3生存技巧

3.1选课原则与选课技巧 3.1.1我是否一定要选二专? 3.1.2选课选什么 3.1.3广占坑,占好坑 3.2人文、经管类课程 3.2.1必修类 3.2.2选修类 3.3突击备考 3.3.1注意复习范围 3.3.2三天冲刺 3.3.3考试结束后 3.3.4复习箴言 3.4正确解读成绩算法 3.4.1GPA制度概览 3.4.2伟大的选修课

3.4.3理性挂科,合理重修 3.4.4风险与收益并存 3.5旁门左道

3.5.1开学前两周的点名 3.5.2理解“免听” 3.5.3形势政策考试 3.5.4物理实验 3.5.5学术灌水

立志篇

1.1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

You trust in the lord ;your a belongs to me.Welcome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各位同学们,在本书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在此,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崩溃的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在当今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就像廉价的零件一样被生产出来。因为数量巨大,没人会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负责。

领导不会为你负责。对于一个争做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学校,管好科研,管好实验室才是当务之急。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学显得无利可图。教授也不会为你负责。拉到足够的经费发表足够的论文,满足学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计。要说管学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实验室的硕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课堂里的某个本科生。就算是科研任务不太重的一些任课教师,他们也不会为你负责——学不懂?那是因为你智力低,要么就是自己底下不用功。为什么跟你一个班上的某某某同学,人家就能懂?诚然,就算是老师上课说孟加拉语,一个班上也非常有可能冒出一两个翻翻书看看图就能学到八九不离十的同学(或者根本就是以前学过)。真正在课堂上口传心授的教学,其质量是不会有人过问的。教学评估会考察实验报告式是否合格,出勤率是否够,但是绝对不会考察上百人的班上到底有几个听懂了的。

试想一下,每个学院每个系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每人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们怎么可能去指望一个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强制应用在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产生效果?好比说食堂师傅炒一大锅菜给上千人吃,我敢说我分到的那盘,不是炒糊就肯定得夹生。

所谓“教学培养计划”,其科学性必须经过教育权威的论证。然而现实中塞给我们的推荐课表,却让人失望。且不深究选修课的分类、学分、毕业条件每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使得不少同学毕业前夕竞相奔走;甚至连两门相依赖课程的教学先后顺序都搞错过,这样的教学培养计划,实在让人难以信任。

而对于具体课程,教学大纲的陈旧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当然,以“教学经验”的名义,十年用同一本教科书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我们可以容忍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广受诟病的古典残留物(例如《线性代数》中的Cramer法解方程)。但我们无法容忍对于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兴学科,我们的教科书竟然可以只涉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技术”!这样的课程,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延续下去,从根本上讲是因人设课——开设相应课程是为了不让部分教师下岗。这也无怪国外有华裔学者实在看不下去了,拍案疾呼道:“中国大学,怎么那么盛产„活化石‟!”。

1.2失败的思维方式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被一路教育过来,内心中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独立理性思考能力早已是消耗殆尽。失败的思维方式有无数种,我们在此只列举一些在周围同学中最广为存在的想法。

1.2.1高考思维

我们的体制总倾向于用一个量化的分数来概括衡量一个人。这一体制在高考中登峰造极。在大学里,我们也会面临无数定量的评分机制:从各科考试、综合测评、到毕业出国、读研、留沪工作...都少不了和分数打交道。面对这些分数,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 如果一个人把政策评分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那么他就是这个政策的牺牲品。

就算你把课本上的内容搞得再烂熟,绝不代表你真正对这门课能有什么理解(相反,那些真正理解的人,却不一定能针对考点答出高分)。请务必牢记:大学四年留给你的是你的人生,在你毕业之时,那一串苍白的分数其实就已经作废了。 1.2.2被动思维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每天迫于生活压力,毫无主见地忙碌着,可称得上人生一大悲哀。

在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为什么要上课?也许是因为问题本身太过浅显,以至于我们甚至懒于思考。但我们之中又有谁真正有效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怕老师点名”、“为了抄笔记作业”、“记录考试重点”...这些话,充其量只是我们被迫上课的借口,却不能成为我们心悦诚服去上课的理由。

真正能成为我们上课理由的,只有我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

如果是否上课对你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如果我们感兴趣的知识不在学校的课程表上;如果上课学习的效果足够差,效率足够低,以至于通过自习,能够在更短的时间掌握知识;那么你还需要去上课吗?

1.3悲壮的学习方式

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直到现在还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上演。据说每天在新、东上中下院和图书馆都有几千人在自习。学生趴在山一样高的习题集边上苦苦奋斗,绝对是我校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亮丽的风景线。挖空心思研究解题技巧的学生们,与同样挖空心思研究出题技巧的老师们,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环。在二者日复一日的机械劳动中,我只看到纸张、电力,以及粮食不断被浪费,却看不到中华之崛起。

我无意全盘否定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这份精神充其量只能称为悲壮。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掌握的那些考点、技巧,在真正的知识殿堂里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哪怕我们特征值求得再熟练,积分积得再复杂,中国的载人飞船也不会因此而顺利上天。

我手上一本1300页的数学手册,上面记录了人类文明从远古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主要数学成果。而我校高等数学教材(上下册)所涵盖的内容,不超过其中的130页。一个真正有志于建造科学大厦的人,是不应抱着一块儿砖头精雕细琢的。

学习最需要的,不是悲壮的毅力,而是对无限未知的渴求。

最终来说,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后继的知识铺垫,以及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所谓有效率的学习,应当是以最高的效率获取知识,服务这两个目标。从现状来看,我们想要把什么都搞扎实的学习习惯,其效率是极端低下的,而在我们通过大量习题,最终扎实掌握的信息里,有效的“知识”却又是如此的少。 今天,你学了多少? 1.4你的身价是多少?

在校期间做些兼职赚钱越来越容易。我经常可以听到同学们不无羡慕地议论某某同学在外头打工挣了多少钱。看着周围朋友们一个个都有钱了,不少同学也都行动起来:有本事的去跨国大企业,拿着连全职员工都嫉妒的薪水,还能捞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经验;没本事的也可以通过学校安排勤工助学,或者出去做家教(作为交大学生,至少还有高考这个特长)。的确,在读期间能做一些兼职自食其力,月薪几千是一件既让人自豪,又非常实惠的事情。但我们现在真的是时候“投笔从职”吗?

我不知道各位交大学生是否考虑过高中毕业直接参加工作。没有?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削尖了脑袋参加高考,挤进大学呢?我想“学习好”,或者“爱学习”并不是借口,因为我们当中很少有人会因为“热爱游戏”而投身职业电子竞技的军团,也不会因为“善于做家务”而放弃大学去应聘小保姆。从本质上说,绝大部分同学们之所以选择大学毕业后再参加工作,是看上了更加体面的薪资待遇——大学毕业之后,我们的劳动会变得更有价值。在此,请不要提及所谓“劳动平等”之类的错误观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从来都不是均等的,而且不同行业的劳动早已明码标价了。在这里我无意进行详尽的行业调查,仅举出身边的一些案例供参考: •一般企业运营管理培训讲座,主讲人出场费约为5000−10000元一场 •跨国投资银行分析师月薪约合70000元人民币

•一般一所美国大学提供的奖学金约合人民币每月15000元 •北京新东方讲师的课时工资约为500−1000元 •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5000元

•高中生家教的市价约为每课时40元,但有朋友指出,家教工作中,实际备课、来回路程所花时间与上课相当,甚至更长。

•我校勤工助学在不同岗位价格略有差异,基本工资按上海市2008年3月民生保障政策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核发,每小时8元 •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为960元/月

我根本不需要列出更为悬殊的价码差距。这样的现状已经足够那些正在(或者正准备)投身打工大潮的同学对号入座,反观自己劳动的档次。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将来的身价有一份清醒而客观的期望。在面对各种兼职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说服我们的自尊:

参加这样的工作,我们是不是正在以过于低廉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在交大,大多数同学家中没有许多房子也没有许多车,但他们是幸运的,至少有家庭可以负担他们在校期间的开销,不需要同学们为了筹措生活费,一边上学一边廉价地出卖自己宝贵的时间。所以,对于生计无虞的同学们,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为了蝇头小利在最底层的劳动中苦苦挣扎,而是应当积极地利用这份时间来提高我们的身价,为今后出卖高价值劳动创造机会。

1.5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

如果说,毕业文凭是一项增值服务,那么大学四年就是一笔投资。说到投资,请大家设想象下,如果你手上现在有五百万现金,你打算如何投资?也许你会拿这笔钱炒股炒房炒汇炒基金,或者是开公司开厂房倒买倒卖做生意。但我想,我们这样年纪的人,很少有人会认同把那笔钱换成金银珠宝,放到保险箱里存起来。当然了,看近年通货膨胀的架势,把钱存进银行吃到的利息估计还赶不上贬值的速度。

我们之所以不认同换金银保值的想法,是因为我们知道,拥有这笔财富不应意味着坐吃山空,它们应当蕴含更大的力量,带来更广阔的机遇,在我们的操纵中产生出更为丰盛的回报! 相比宝贵的青春,我们在上学期间所需要的学费和生活开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真正投下的有价值的筹码,是时间。面对着足以改变你人生轨迹的黄金时间,你是否感到了它的沉重?你又是否想过要如何计划这笔巨额投资?

如果你是一名乖孩子,每天从早晨开始好好上课,好好做作业,好好预习、复习,直到熄灯时间好好睡觉,过着这种积极健康,平稳中庸的生活,但是缺乏有效自我支配的生活(如果按照学校的规划,你会发现你可以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少得可怜)。那么,你这样退守下去,无异于把自己的青春放在保险箱里让他随着时间而凋谢。我们必须牢记这样的黄金规则:平庸的生活方式是麻醉药。他只会束缚你,让你没有作为,甚至没有出息地度过大学的四年。 无论你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哪怕任何事情都不做,时间也会从我们的身边溜走。我们必须一日三省问自己,今天的时间是否过得有价值。

一般来说,一项任务的价值,取决于它在时间尺度上的作用效率。花同样的功夫,我们应该尽量多做那些对整个人生都产生正面影响的事情,少做对中期的未来产生影响的事情,不做那些只对近期产生影响的事情。当然,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是最应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花适当的时间锻炼身体能让我们终身受益,值得做;但是即便只花同样时间,我们也不应该打游戏,因为那只能获得转瞬即逝的空虚的精神愉悦。

其实,何止是体育锻炼与打游戏。我们上课、学习、考试这些事情是否真的值得去做,也都必须经过理性而批判的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有不少同学是为了GPA而上课。这些同学的错误在于,首先他们没有意识到,有许多提升GPA的办法比上课更为有效。关于各种方法具体的实施,请参见第三章《生存技巧》;同时,这些同学更没有想过GPA本身是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很遗憾地承认,由于舆论的导向,GPA几乎成为了我们大学的一切。在短期,它绝对是重要的。除非你要保研或者转专业,其余的情况下GPA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对于出国的同学们,成绩的作用已经被过分夸大了。关于这一点,在《为了留学而出国》一节还会详细讨论。

如果把目光放得稍微长远些,哪怕只是毕业后一两年,GPA就会贬得一文不值。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了这一块“敲门砖”而折衷了我们的远期目标?

安排时间道理真的很浅显:成功人士往往会津津乐道于他们在校期间锻炼出的专业素养,但几乎没有成熟(甚至不需要成功)的人,喜欢炫耀自己当年高数考了年级第一。

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会给“上课”找一个更加堂而皇之的理由:学习知识。关于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所关注的所谓“解题技巧”,我已经不想再作赘述。简而言之,上课中,我们获得有用知识的效率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任何一种有效的自习方式都会轻松地获得更大的回报。打比方说,一个学期的英语课,每周四节共计48小时。在课堂上,我们有一半时间要忍受台上同学支离破碎的英语。然而,花同样的时间,一个智力正常的同学完全可以熟练背诵2000个单词(这个数字是根据广大GRE考生的备考状况进行的保守估测)。这2000单词足够让你的英语水平整体上一个台阶。敢问,一个学期的英语课,你又能学到什么呢?最多不过是熟练背诵那本来就已经很寒碜的课文而已。当然,英语课只是例子,你会发现你身边几乎充满了更值得谴责的例子,其中不少比英语课更甚。这些事情经常会包括(但不限于):

•学生会议。几乎所有的学生会议,无论是在大礼堂举办的全校大会,还是社团头目临时占用教室举行的小规模会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毫无效率可言。

•毫无组织的学生活动。通常在无组织的集体活动中,等人、闲谈总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甚至让人怀疑活动的主题就是等人和闲谈。

•费时费力不讨好,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脱的临时工作。学校很多老师或者学生领导,喜欢把人当壮丁使唤。但是你要时刻清醒,你的身份不是临时工。“帮忙救急”和“工作”这两个概念必须区别对待。

我们应该对计划时间下的工作量有足够认识。小到一小时、一天,大到一个暑假、一个学期,或者是大学四年,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不能完成计划自责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的牛人和大多数庸人的主要差别,一方面在于有没有时间可以利用;再一方面,就是时间的利用率。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紧迫感,以保证时间不被虚度。只要你能把在校期间的时间正确地加以利用。不需要超人的天分——甚至不需要特别努力,你都有望在你的专业领域里出类拔萃。

1.6总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当我们迫于学校的教学计划,被迫选一些看上去比较没用的课程时,总会听到一些充满善意的劝慰:“这些知识多学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没准哪天就能用得到呢!”这种话乍听起来仿佛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谎言。

连高中教学都已经文理分家,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当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划。令人遗憾的是,学校教务部门经常异想天开地把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课程推到我们面前,以为让机动学院的学生同时掌握心理学和化学实验,就能打造出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我们之所以拒绝学习那些对自己不是特别有用的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对我们的价值太低。 事务对我们都会有影响,其价值必须定量,而非定性地讨论。出去义务扫马路可以陶冶你的情操,还可以锻炼身体。坐在家里背单词背一天你可以学会数百个新单词,提升英语水平。按照上面提到的“善意的逻辑”,这两者各有好处,仿佛难以取舍。但是我想在实际操作中,不会有人认为前者对你的益处更大。 说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总能见到某些组织的头目派手下同学站在食堂门口发传单,以“锻炼大家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也能见到不少同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学了许多与自己职业规划毫无关系的课程,美其名曰“扩充知识面”。

在打着各种华丽口号的诱惑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并且时刻告诫自己总有更值得做的事。 1.7做研究的兴趣

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进行独立研究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兴趣。不要说,“有研究经历好出国”,不要说“没什么其他好出路所以选择做研究”。浩然高科技大楼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没有兴趣的徒劳坚持通常是很危险的。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只有对一门学科的喜爱,才能成为你唯一和全部的动力。这个喜爱不应当是抽象的,喜欢某门学科和喜欢某项运动从道理上很相似:比如你说喜欢篮球,你一定不会是因为看到那个球在地上滚就觉得很兴奋,而是因为你对篮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才喜欢打,或者喜欢看篮球。喜欢一个学科也是一样,无知的兴趣一定是苍白的。

走进一个学科之前,最先应该知道的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不应该被广告一样的花哨演示糊弄住。 开始搞研究,并不必然意味着你要和学校里一个实验室有行政上的关系。真正扎实的认识应当是从阅读和学习中开始的。你可以试着去看这个学科最新的影印版教科书。(顺便说一下,在绝大多数高新技术领域,对于教科书的选择,我们能接受的下限是外文作者的中文翻译。尝试阅读所谓国内专家的专著只会让你的思维变得更为混乱)如果在大致看完这些书籍之后,你还能保持之前的热情,那么我非常鼓励你尝试进入该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去做研究,那么你从一开始就应该期望着自己能够做出影响到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原创性工作。绝对不要随便跑到研究小组里给人端茶倒水,指望着通过打杂来获得一段所谓的“研究经历”,或者是一篇文章第N作者的署名权。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知识不够没关系,数学不好也没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你需要保持一个独立思考的心态。如果有好一点的工作,可以发牛一点的文章;价值略低的工作也有名气小些的出版物可以发表。但归根结底,发表文章需要的是你的原创性思考。至于那些一年上百篇论文的高产教授和一年数十篇论文的高产学生们。我们只能很遗憾地说,他们的工作是不值一提的垃圾,这种人的存在,简直就是丢中国人的脸。

1.8关于工作

在第一章结束之际,有些同学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在本书中强调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学术研究。很不幸,由于本书的主要作者们都没有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因此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晰的对于工作的准备纲要。而且,由于“参加工作”这个方向并不像“搞学术研究”那样,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和标准。研发类、管理类、市场类、测试类等工作对个人的要求有巨大的差异。我们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工作方向的具体准备方式,只能希望准备毕业之后继续工作的同学,仔细思考自己四年大学的计划和未来的人生规划,合理利用时间。我们非常自信的是,这本书也肯定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很多启发。

访谈集

2.1为了留学而出国 2.1.1为什么要出国? 在饮水思源BBS的go abroad板上,诸如“我要出国,请问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但令人失望的是,关于出国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我为什么要出国? 为什么要出国?出国有什么好?背井离乡,远离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文化,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懵懵懂懂地随着人流远赴海外,就像当年的淘金热潮一样,因为看到别人手中金灿灿的金子而远赴阿拉斯加,却不想想别人凭运气拿到的东西,你也一定能拿到么?

我认为,出国读书的人主要考虑了下面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外的教育质量高,学术水平好;另一个是国外的生活条件好,希望借读书而定居海外。当然,在出国人群中,还存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非主流原因,比如因为男、女朋友出国了,于是为了追寻爱情要远渡重洋;比如邻居亲戚都出国了,为了给家里给祖上争口气,咱也要出去走一圈。

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一而足,不过,我们希望你拥有的是一个“积极”的理由,也就是说,你是为了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而选择出国这条道路,而不是因为你厌倦了当前的生活、想逃避现状而走上这条道路。在出国的问题上,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心理是极其可怕的。如果在一个对你的血统没有歧视的国度里,在一个竞争并不算激烈、甚至生活上还称得上有保障的社会中,在一个对你来说没有任何语言、文化障碍的环境下,你都算不上一个成功者的话,你有什么资本可以奢望在出国后,自己能够摇身一变,以胜者的姿态生存下来?你又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失败?你怎么就那么自信地说因为我在国内做不好,所以我出国就能做好?成功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成功方式,但是失败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完全相同的失败方法。 海的那边,一样很残酷。

至于刚才提到的两个主要出国原因,我们也必须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别。的确,国外的学术水平高,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不懂事的拟出国人员们几乎不会怀疑这一点。而且若不是有国外先进的教学体系做对比,我们也不会写出这样一本手册来历数交大方方面面的问题。国外的卓越的教师队伍、自由的研究氛围、丰富的研究资源,都使国外的大学成为我们所热切向往的治学圣地。不过,在茫茫的申请的大军中,又有几个纯粹是为了追求知识而出国留学的呢?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高考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高中知识么?显然不是——你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怀疑这一点的人请你想一下你做过的那么多的高考模拟题或者是竞赛训练题,回忆下你当时心中在想什么)。那么你来到交大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么?对于大部分人,好像也不是。(否则你完全可以自由旁听课程,而不交学费)。你为什么还要付每年近万元的学费来考试拿文凭呢?答案很简单,你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是为了将来有好的出路好的前途。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原因,那么似乎这个出国的原因就不怎么准确了,某个环境的条件如何如何之好并不是你去到某个环境中的理由,你能从这个环境中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才是你前往某个环境的原因。

对一个人来说,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很多的要素。那么,你所追求的事业,到底是需要更多知识?更广的人脉?还是实践能力?抑或是其他因素?对于绝大多数人,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并不是那么急迫地需要学术能力来带给自己更好的前途。若真如此,那么国外大学的学术优势对你就是毫无意义。于是,付出大量时间,换取一张文凭就不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用同样的时间,你完全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并锻炼更有用的能力。高学历的文凭不是万能的,而青春实却又太过宝贵,是不是真的要下定决心毕业后读书,需要经过每个人的深思熟虑。 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更多知识呢?当然,我们认为,那些希望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我们不仅鼓励这类人出国,而且我们还要更坚定地反对他们留在国内深造。

在国内的学术圈里,一方面大家忙于恶性竞争:导师划山头分派系,人际关系极度复杂,各种包括造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而另一方面,政府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也小得可怜:我们怎么能指望一个博士生每个月工资不到800块钱,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做出惊人的研究呢?这诸多的弊端,使得中国高校成为学术研究领域最差的环境之一。想在这样一个几乎没有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泥潭中拔足前行,需要你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太大!这还只是从客观条件来说,而从对你的前途的影响来说,一个学术工作者,在博士阶段如果没有受到国外一流名校的严格训练的话,那么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科研领域,做不到最好,就意味着你没有任何用途,你只有做出全世界最前沿最顶尖,别人没有做出来过的东西,才能算是科研。如果你没有在学生阶段受到良好的训练,那么以后你想靠学术研究作为谋生之计,基本没有可能。

除了希望从事学术类工作的人,还有希望以后从事技术类工作的人也是需要知识的,他们出国继续学习一部分知识也是有必要的,不过是不是需要读博士,我们下文还会探讨。如果以后希望从事管理类工作,那么我们一般认为,在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考虑出国求学的问题比较好。

那么再看另一个原因,国外的生活质量高。这是很多人在心中的一个梦想式的断言。各种媒体不时地对国外生活质量的评论确实令人向往。但是,那种生活是在国外已经成家立业,落地生根的人的生活,不是一个外来者从最底层开始奋斗的生活。为了融入这个国外的社会环境,适应文化,同时能够获得法律上的居住乃至国民资格,你要付出多少努力?这努力是否值得呢?以美国为例,从你开始申请F1学生签证开始,美国政府已经开始了对你的考察。在你毕业之后,最重要的工作签证H1B的发放是通过完全平等的抽签进行的,而抽中率不足50%。然后如果你想获得著名的“绿卡”,拥有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的话,还需要参加EB

1、EB2的申请,这一步只有28%的成功率。最后,如果你还希望成为美国公民,那还要等拿到绿卡5年之后才能申请入籍。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在美国落地生根,需要的时间往往超过15年,中间还有若干次的抽签申请过程并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而用同样的时间,你很可能在国内已经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了极其可观的成就。水木清华BBS上经常可以读到当年的“牛人”回国被当年同窗的“差生”盛宴款待后,那种迷茫而又无奈的感慨。中国的发展速度有时候超乎人们的想象,国外的月亮真的会更圆么?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出国,读书是代价最高昂,效率最低的下下策。与外国人或者可以出国的人结婚,或者通过中介办理移民手续,都比读书要容易许多。(尤其是通过与外国人结婚,俗称的“抱白大腿”,可以几乎100%保证你在3年之内成功拿到外国国籍)

回顾一下,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中的一类,那么我们相对比较推荐你出国读书: •以科学研究作为自己事业目标的人。

•经过认真考虑的希望通过学习知识来增加自己技术背景的人。

•经过非常认真的考虑希望通过出国读书来达到定居国外的目的的人。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海归”变“海待”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国内的用人单位也越来越理智,不会因为你在海外留过学,就断定你如何出色并加以重用。如果你自己没有就读Harvard,Yale,Princeton那种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校,也没有在能力上真的比国内的同龄人有长足进步,就不要指望有哪个公司会因为一张海外文凭而重用你。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出国镀金,回来之后发现你的同学早就已经变成了真金白银,但是人家一看你就知道你只是表面镀金,但肚子里没东西的水货。

2.1.2出国读什么学位什么专业? 出国读什么学位,在很多人看来不是问题,因为很多人只会去读有奖学金的学位,那就是博士学位。但是外行们不知道的是,要想最终获得一个博士学位,其中的要求极其苛刻,时间极其漫长,而且读完之后并不能保证你获得比硕士学位乃至本科更好的工作待遇。 博士文凭本身,并不会提高你的身价。

关于读博士,我们一再声明:不想做学术的人请务必不要读博士学位。当然,每年也有很多人不信邪地去读了博士,于是我们可以读到类似“北美wsn的奋斗血泪史”。 一个事实是,设置博士学位的唯一目的是培养顶尖科研人才。这个学位不考虑你的就业前景,不考虑你精神所能承受的压力,它唯一考虑的,是你在某一个领域做出了多大的开创性贡献。很多大学对培养博士生的期望,就是毕业之后成为专业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你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付出的努力,如果换算成金钱,绝对会比你在那几年拿到的奖学金多太多了!钱绝对不是读博士的原因。

我们要注意的第二个事实是,在读博士过程中,被导师压迫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经常是学生第一个学期过来,老板就扔过来几篇乃至几十篇文章,要你写综述、或者实现文章中提到的研究方法、甚至被要求在这些论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而到了后来,老板要求你每个学期都必须发领域顶级的会议或者期刊论文也是家常便饭。自然,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老板都很懂这一行,只要你有做不出来的东西去和老板交流,老板一定会帮助你。但是如果你天生就不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也没有热情和耐心去做,那么你就会天经地义地被博士项目淘汰了。 关于博士的第三个事实是,当你终于有一天博士生毕业后,你学到的东西往往太过于细化和深入,不能帮助你在工业界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去读博士后,继续混迹学术圈,又会是另外一道鬼门关。想继续做教授,那竞争的惨烈程度比博士入学申请更要血腥无数倍。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但是每个大学又有多少个教职位空缺?所以,如果你不是醉心学术,没有浓厚的兴趣,或者不觉得自己以后会以研究为生,那么读博士之前最好再考虑一下。在美国,很多名校毕业的冷门专业的博士因为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不能谋到工作,最后不得不再花上一两年选个护理、会计之类的好就业的专业读硕士然后就业,看了上面这些残酷的现实,你真的还想要成为他们的一员么?或者说你真的有信心做得比他们好么?

那么读硕士呢?对于那些家里有钱,能自费读硕士的人们,虽然你们不如家里有钱,出去读本科的。但是读硕士是如此容易的一件事儿,以至于只要是交大的学生,如果智力上没什么大障碍,总归能去一些还不错的学校并且轻松毕业(相对博士而言)。在国外读一个硕士,你可以见识到很多人体会到更多的文化以及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有最重要的,一张烫金文凭和不错的前途。而且,对于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读博士的人来说,你也可以通过一个硕士学位,给自己更多的经历来感受是否真的要做科研,同时读硕士的过程还可以对你的博士申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读硕士除了花钱多一点以外,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们强烈建议家庭能够负担的同学先去读一个硕士看看。当然,如果是没钱读硕士的同学,你也不要太灰心,人生本来就是如此的不公平,一个人的家庭比你多一点钱可以让他读硕士实在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有太多太多的人根本不需要读硕士,甚至根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坐拥万贯家产,一辈子都比你过得好。所以大家只要尽自己能力去努力,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能够过上自己能达到的最好的生活,也就可以了。

至于专业的选择,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许多盲目性很强的申请者错很容易错误地用“是否容易申请”,“是否好就业”来作为引导他们人生轨迹的风向标。要知道,越好申请的专业,恰好是那些不好就业的专业。相反,那些有光明前途的职业,通常也就意味着惨烈的竞争。比如医学博士MD(Doctor of Medicine)和法学博士JD(Doctor of Jurisprudence),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很光明的前途。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有大陆应届毕业生被这样的博士项目录取。另外,一些名校的MBA(Master of Busine Administration)的竞争惨烈度甚至要比博士还要强许多。所以说,不管是申请的难度还是就业的难度,根本不应该成为左右我们选择专业的理由。

读什么专业,要看你自己的长处和兴趣。你经过深思熟虑后投身的专业,必须要能让你获得最大程度的智力满足。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必须要向那些为了自己的满腔兴趣和热情去读书的有志青年致敬。我们也坚信,这些人的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前程。 2.1.3出国都有哪些步骤

在你下定决心最后决定申请国外大学时,你要把最优秀的能力展示给大学招生委员会看,向学校证明你是他们最需要的人。因此,在申请前准备时,你最好努力把自己变成学校需要的人。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需要的是有潜力的研究人员。在学校的培养下,这些人会成为引领科学发展的精英。然而空口无凭,潜力的大小需要经过证明。最理想的证明是你过去已经做出了出色的研究,那么很自然地你肯定有资格攻读博士学位。对于申请硕士,一般来说你只要比较宽泛地证明你在这个专业有扎实的基础,综合素质也很优秀,就足够了。硕士的入学要求会比博士低很多。

详尽的申请步骤超出了本书的范围,请参考相关论坛。

2.1.4为了申请出国,大学期间需要准备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严重的误导性,出国不是你的目的,而是你变得更强的手段。你未来的人生规划是什么,那么你大学期间要做的,自然就是为你的人生目标奋斗而准备。但是,就像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高考,但是“高考怎么准备”却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一样,我们接下来还是从我们的角度讲讲大学四年怎么准备出国。

从统计数据来看,GPA在出国申请的过程中,仿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我们听到的那些去牛校的学生,他们不一定有什么像样的研究经历(实际上很可能是根本没有),但却几乎个个都有狂高的GPA。于是,每年的申请者和舆论就一致认为,只要GPA高,就可以横扫国外大学。

但是,这只不过是部分人的错觉。首先,国外的大学确实比较重视GPA,但前提是你毕业于一个体面的学校。如果一个上海交大毕业生和一个MIT毕业生并排站一起,大家GPA都是3.5,可是你能说两者的学习一样好么?坦白地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大陆勉强算得上“体面”的大学,只有清华北大。不要说咱交大国内第四(或者壮壮胆子,说第三)——很遗憾,只有前两名上得台盘。

这种误区出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如此的平庸,以至于大部分人除了GPA什么都没有。于是对于国外的大学来说,也只能通过GPA这唯一的信息来衡量中国申请者的能力。GPA高就能出国这样的错觉这样的错觉就以讹传讹地扩散开去。我们每年都会看到某些成绩最冒尖的学生申请PhD却一败涂地。对此,我们唯一的解释是,这些人实在太看重GPA,以至于其它方面(往往是研究方面)实在乏善可陈。

在GPA方面我们的建议是,但凡你能做一些比GPA更有意义的事情,显然会比死磕GPA更有帮助。毕竟不管大家怎么努力,每个专业的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人,卷入这种恶性竞争只会让你荒废时间和精力。

我们应该做什么?做研究!而且要做一流的研究!如果你肯努力,那么做出好的研究成果并非不可能。随着海外院校对中国学校GPA含金量的重新认识,研究成果在出国申请过程中的权重日渐增加。它甚至可以扭转你的一切劣势,把你送进最顶尖的名校。这直接导致出国申请的竞争从GPA,渐渐地转移到论文上来了。国外大学也发现,与其冒险去招一个可能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的人,不如招一个可以实实在在做出研究成果的人。一篇优秀的论文压倒众多GPA狂人的例子已成了常见的现象。所以如果你要出国留学,那么提前接触研究是极端有必要的。它不仅在申请学校的竞争中能让你脱颖而出,更且能让你自己思考自己是不是适合做研究,甚至在选校、联系教授阶段,都会带给你非常好的先机。具体如何做研究,请参考本书关于研究部分的论述。

当然,既然是出国念书,那么语言方面的准备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我们不应该把对英语的学习当成一个负担。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有意义的学问,那么你没有任何理由不看英文的著作和论文,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了解国外的最新科研进展。而很自然地,你的英语能力会随着你在专业方面的努力而不断提高。多读英文原著,多和国外的优秀研究者交流,尽可能地让自己融入到科研的前沿,那么你的英语能力很快会有质的飞跃。当然为了能够出国,你必须得参加几项英语考试,比如TOEFL和GRE考试。不过,这些都是你到了大二可以慢慢了解和准备的,而且只要你足够的重视和一定的时间,通常都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所以我们不建议你为了它们过分担心。

2.1.5警惕出国中介

如果你家里面肯出钱自费出国读书,请直接跳过这一章。你完全可以找十个中介坐下来和他们谈:“我愿意自费,并且只想进美国前十的名校,另外牛津和剑桥也可以用来保底。”那么,请相信我,中介公司一定会按时将录取通知送到你手上的。

但是,如果你不想增加家里的负担,或者你有一份最起码的勇气和正直的心。那么,请你务必远离中介公司的圈套!之所以需要“勇气”,是因为申请会让你经历各种人生的转折和不确定性。一个未经世事的学生想要站着面对这些挑战,是需要一点点勇气的。之所以需要“正直的心”,是因为绝大部分中介公司在帮你申请的时候,都会在从包括材料制作、推荐信、以及套磁上,有不同程度的作假行为。而且,由他人帮你完成申请材料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作弊行为了。

那么,这些号称专家的中介公司,到底能有什么样的技术含量?毫不夸张地说,国内九成以上的留学中介只是在做着application filling-in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他们能做到的,只是收集大量目标学校的申请表格,将你的基本个人信息填充进去,然后从非常有限的模板中,凑出Personal Statement ,Writing Sample以及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这种申请策略不但说不上能起多大帮助,反倒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模板抄袭的行为一经发现,会给申请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出国中介的骗局 大量留学中介的服务都已经外包给了海外留学生或者在校英语老师。我和我接触过的部分朋友都接触过相关的工作。很多人在申请时由于信息极度缺乏导致了极度不自信,强烈想找到一个稳定的支柱。而中介正是利用了这种心态,给你展示他们那化腐朽为神奇的“成功案例”,并用各种“无效退款”的保证让你安心。然而这一切都是骗局。

到目前为止,在我接触过的数百申请者中,靠中的“华丽包装”让自身实力得到提升并获得名校认可的案例,一个都没有!如果中介声称,有些人 通过他们的服务进入了顶级学校的顶级项目,那我有八成把握认为该事件属于下面两种情况之一:

1.中介在撒谎。出于保护客户利益的考虑,中介没有义务向你证明他们去年那个去Harvard的客户到底是谁。也就是说,客户这边根本无法证明是不是真的有人在中介的推荐下去了Harvard。

2.客户是中介聘来的。有的时候,中介宁肯倒贴钱,也会让一些自身条件极为优异的学生成为自己的客户。通常,这些客户的“硬实力”足够强(例如已经发表了世界顶级的论文),不需要什么技巧也有实力冲击全球最顶尖的学校。中介为了打广告,把这些学生拉到自己麾下。这情形无异于当年某些补脑药请高考状元做广告——打死我也不信有哪个状元是靠喝药考出高分的。

中介的骗局还不止这些。哪怕你是一个背景和水准都非常一般的同学,他们也会将一些很著名的学校列在合同中,但要注意的是,最近美国经济情况很差,以至于一些听上去颇为华丽的名字(例如常春藤联盟中的某些学校),每年也会发出数额惊人的Master Program Admiion来支撑财政。(顺便说一下,交大每年出国的人群中,有不少是属于这样的情况。)这种录取,与我们常说的Offer是不同的。此类项目每年要收取极其高昂的学费,并且不提供任何奖学金机会。对于自费项目,拿到Admiion并不是什么难事,根本不需要所谓的高人给你指点什么特别的“申请技巧”。

至于“无效退款”的保证,就更是纯粹的噱头了。一个公司每年可能会接待数百客户。就算你的申请一败涂地,连很差的保底学校都没有拿到,到了让他们退款的地步,他们也不过只是损失了百分之一的暴利(中介的边际成本很低,有的完全是在用去年某人的文章,稍作修改就成为你的申请材料,几乎无需额外太多成本。自然,失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你失去的却是一年宝贵的时间。

你愿意将希望寄托在中介身上么?如果连将自己推销给目标学校都全盘需要第三方帮忙,留学的意义在哪里呢?

如何有效利用中介

中介为了招揽生意,通常除了高昂的费用(三到五万起,还要再加20%左右的奖学金提成)外,也会在先期提供一些免费服务,诱惑申请者上钩。其实大家在申请的时候,可以考虑有效使用这些免费服务,以下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带来些启示:

首先,我们准备好相关信息,比如自己的简历,学习计划,然后草拟一个待申请学校的学校列表。大概列出15到30所学校即可。接下来,拿着自己的背景资料,去找中介A谈。 在谈话时,要流露出“花多少中介费我都不在乎,只要能进牛校拿全奖”这样的心态。这时中介A一般会先抑后扬。在谈话的开始一定是会狠狠地打击一下你的积极性,比如从你的申请材料中找到一些弱项,让你发觉自己独立申请学校是多么的危险。但接下来,他们又会话锋一转,表示公司有高人,能特别针对你这样的学生制定必胜策略,帮助你在如此逆境中申请到不错的学校,甚至还能拿到奖学金,一轮商量过后,再帮你列出一份他们认为更加有把握的大学列表。谈过之后,你用你的列表和中介对比,修正自己的定位。然后再和中介B谈,再和中介C谈...通过几轮和中介的对话,你再参考前人写的各种申请总结,就可以大致给自己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并且,在谈判中,中介对你优缺点的分析,也有助于你在今后的申请中扬长避短,把材料准备得更出色。京沪有几家有名的中介,读者在申请时可以顺便走走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2.2做真正的研究 2.2.1合理的研究态度

In ever did a day‟s work in my life.It was all fun.

—ThomasA.Edison 我们不应该为了PhD学位而含辛茹苦地做研究,正如我们不应该为了特长生加分而痛苦地练钢琴、提琴一样。基础知识、研究灵感、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之类的较高要求暂且不说,要想成为一名研究人员,一个人至少不能讨厌研究(相对他所能从事的其他工作而言,不讨厌研究)。

不少同学之所以进实验室做研究是为了出国。他们甚至明目张胆地说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做研究。这种为了出国而做研究的想法本末倒置,是非常错误的。出国念书的核心目的,本应是为了争取一个更好的做研究的环境。对于一个不适合做研究的人而言,花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读博士,那就像坐牢一样痛苦!我认识好几名同学,他们在本科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要投身科学事业,但是真正坐在实验室里,不到一年就坐不住了。最后只拿硕士学位就匆匆走人。我很想告诫这类同学:费尽心思把自己往PhD的火坑里推,是一件可悲而且可怕事情! 2.2.2区分上学与研究

各位平时上课、学习、考试、升学,仿佛是在挤一条独木桥:考点就那么多,题型就那么几种,学生不需要天分,甚至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闷着头往前冲,总可以高分过关。而对于一名研究者而言,摆在你面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汪洋大海,仅靠毅力闭着眼睛向前冲是很难看到新大陆的。研究中没有辅导书,也没有老师告诉你教学大纲,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是每名研究人员自己的事。新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自己归纳知识结构。如果有人问及你正在做的工作,你应该能像从GoogleEarth中找自己家一样,把自己的工作在一年、五年、十年、甚至整个世纪的时间尺度下,并且清晰、准确、不带偏见地勾勒出你正在做的工作在整个学科中的位置。可以说,清醒的位置感和准确的方向感,是比雄厚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成功要素。

在研究中,知道做什么比知道怎样做更为重要。 在上课中,我们面对的绝大多数作业题都是有答案的,并且这个答案一般都短到几张纸一定能写出来,而研究则不然。没人能保证哥德巴赫猜想一定是对的或是错的,也没人能保证你正在做的研究是否一定会有漂亮的结果。如果知识掌握没什么大问题,做作业通常会带给你一帆风顺但是平淡无奇的感觉,而做研究则是正相反。在绝大部分研究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工作经常是没有效果没有方向甚至没有头绪的。但伴随着这长期的压抑,攻克难关所带来的瞬间的欢乐也绝非做出习题可比。 一个成熟的研究人员必须学会习惯失败。 2.2.3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是一个很有技巧并且很注重效率的工作。刚刚进入研究领域的同学们,最大的障碍往往是要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不知从何处入手。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为自己绘制一张关于知识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我们要标明自己所在领域的研究对象,主流研究方法,研究分支的结构,以及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和最新进展。只有搞明白这些事情之后,我们才能朦胧地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学科,自己最欠缺哪方面的知识,以及最重要的,应当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获取知识。

在进入研究领域的第一步,我不推荐直接读论文,因为论文总是给人一种承前启后的感觉:他们大都是建立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且里面所记述的工作通常也并未完结。这些显然不适合一个初学者来阅读。

我们在研究起步阶段,应该仔细阅读该领域的权威教科书。一般来讲,知识会随着时间而沉淀,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变得精炼而富有结构性。一本好的教科书则可以很好地总结记录这样的结构。较新的教科书可以涵盖上个世纪末到本个世纪初的绝大部分科学成果,对当今的研究热点一般也会有较好的介绍。负责任的教科书还会提供翔实的参考文献,并推荐进一步的参考读物。

对于教科书的选择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初学者想在短时间评估书籍质量,首先应该咨询学长,让他从他确实读过的书里给你一个合理的推荐。或者,你可以重点关注教材作者的身份,以及教材的应用范围(被哪些名校选为教材)。一个简单的技巧是多关注国内的影印版书籍。因为各大出版社在引进影印版图书时,肯定会做谨慎的评估。经过这样评估甄选出来的教材,通常是广受好评,多次再版,并被诸多国际顶级学府选定为教材的佳作;并且,引进影印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鼓励阅读此类书籍——哪怕是对于英文阅读比较吃力的同学也是如此。如果你因为语言问题,正在考虑选择影印版图书的中文译本,那要请你慎重。由于现在很多专业图书译者的水平低劣,职业道德缺失,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读得懂英文原文却搞不明白中文译文的情况。

如果想选择中文书籍进行阅读,那你就要更慎重了。除了极少数专家外,大部分中国学者用中文所撰写的科技类教科书,其质量让人遗憾。而且一般来说,越是前沿的科技,国内教材质量越差。这些书籍摆在身旁查阅尚可容忍。但是他们非常不适合作为初学者的启蒙读物! 一般教科书上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当我们对框架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分支定为自己中短期的研究课题。继而开始综述(review)类文章的阅读。所谓综述,其最大的看点在于对于过去知识的总结和回顾——他们记录了关于知识的知识。不少学科都有专门的综述类杂志,例如Annual Review, Nature Review。各大学术索引擎诸如Google和Scopus,也都支持对综述类文章的搜索。另外,综述类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也极具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综述,我们很容易找到近年来优秀文章。从这些文章开始学习,我们就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科的全貌,因为无论从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的细节。能被综述类文章大加赞赏的论文,一定有他独到的地方。

2.2.4衡量学术价值

没有老师给你判分,也没有参考答案可以借鉴。在做研究的时候,我们只能靠自己思考来辨别一个理论的学术价值。

首先,有必要澄清在国内非常猖獗的SCI崇拜。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个文章索引系统,收录了全世界出版的各个学科的科学论文。(与之对应的,还有EI(Engineering Index)索引。二者大体相同,在此仅以SCI为例。)之所以有人花大量人力物力编制这样一个索引系统,是为了方便检索,而并非试图对文章的质量进行甄别,或者排出个高低档次来。在国际上,只要不是太差劲的刊物,几乎都会被SCI索引收录。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自己发表的论文“被SCI检索”的时候,你要明白这绝对不是什么值得羡慕的事情。对此,我们只能说,被SCI检索的文章是垃圾的几率,比不是SCI检索的文章是垃圾的几率要小一些。而至于这个人的文章本身,我们还是无法确定它是不是垃圾。前几年MIT有个学生用计算机随机生成出几篇文章(详见http://pdos.csail.mit.edu/scigen),也顺利发表在了被SCI检索的出版物上了。

真正能断定一个理论是不是垃圾,有多大价值,要看他会不会被后人记住。真正好的理论往往会引发人们广泛而深刻的探讨,甚至是争论。后来的人们会站在该理论的基础之上做出更为充实的科学贡献。如果在一个学术会议上,你的文章能让大家在上厕所时候还在讨论,我敢说这文章一定是个好理论。如果用量化指标做参照,论文的引用数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当今学术界的顶尖科学家基本上都有几篇引用数(cite index)达数千的成名之作。而实际上,学术界比较通用的“影响因子”,也是通过引用数计算得到的。 但是即使参考引用数这个指标,也仍然存在特例:有些极端功利的作者在意识到引用数的重要性后,通过不必要的“自引”(在自己后来写的文章中引用自己原来的文章)来提高论文引用率。

除了衡量别人已经发表的文章的学术地位,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客观地衡量自己未发表理论的价值。下面三条原则可以简单地衡量一个理论的内在价值:

新颖好的理论必须包含足够新颖的思考。那些你看到题目后就能猜到八九不离十的文章一般不是好文章。所谓科技论文,与实验报告的区别在于:文章的目的是宣扬新思想,报告的目的是记录实验过程。

简单我只听说过某个理论复杂得臭名昭著,但却从来没听说过某个理论因复杂而受到赞扬。而实际上,越复杂的理论越有可能是堆砌着补丁的伪装——其内在思想却是肤浅的。为了避免把一个研究问题进行不必要的复杂化,我们必须攥紧Occam的剃刀:Entities must not be multiplied beyond neceity.普适好的理论要有广泛的听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应该把主要研究精力放在某个领域中某个特定子问题的某种特例上,因为哪怕有朝一日你成了这个特例问题上国际一流的专家,你的听众也不过几十个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这个理论对整个物理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5一些常见误区

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走进各种误区。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你给思路,我来实现:有些学生,他们具有不错的基本功,实验动手能力也很强。但是却缺乏独立精神。在身边我每每可以看见这些同学日夜辛勤,但是却从事着低级的,缺乏创造性的工作。这些人可以成为很好的工人,但他们绝对不是称职的研究者。 虽说任何一个研究小组都必须有人来承担具体的工作,但我们的态度必须鲜明:我们不应因这些机械性工作而满足,更不可能期望“你说方向,我来实现”这样的工作模式。

为了给做研究打基础,认真上数学课:如果你真正立志做研究,那么基础知识,尤其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知识和上课关系真的不大。哪怕你交大的高数考了100分,充其量证明了你具有很好的应考能力。但是你用应用数学解决科学问题的本领到底有了多少提高呢?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上课、做作业就能掌握应用的能力。相比来说,更加直接而且高效的方法是早日进入研究领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锻炼。

这个课题太难太简单:很多人会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这个理论太难,一定做不出什么东西”,或者“这个理论太简单,做起来没什么意思”。的确存在很难,或者很简单的理论,我们的取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一个人习惯性地把新方向要么归为太难,要么归为太简单,这就是一个非常差的研究习惯了,会让他的研究根本无从下手。 担心自己理论太简单:不得不说,故弄玄虚是现在学术界一个很坏的风气。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简单理论包装起来,冠以时髦的数学或者物理名词,以为这样就会显得自己很渊博。实际上,这种做法乍一看也许会显得很花哨,但是在时间的考验下,过不了多久就会原形毕露。没意义的复杂包装只会让理论显得更丑陋和拙劣。对于这种刻意复杂化的趋势,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像抵制随地吐痰一样坚决抵制之。 2.3管理者的智慧

我们身边总能找到不少浮躁的同学。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算不上精通,又没有仔细思考过自身的兴趣、优缺点。却总对人说,自己不适合做技术,适合做管理。在我看来,这种“对管理的良好自我感觉”只是一厢情愿的错觉罢了。 管理,绝对不应该是我们在自己专业上一无是处之后的借口。通往成功管理者的道路,甚至比做技术精英来的更加艰辛! 2.3.1御人先御己

首先,无论你是在怎样的部门,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带领怎样的手下,第一步要做到的始终是使自己具备让人敬服的魅力。这魅力非是来自外表,而是管理者自身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习惯上,管理者的行为模式都必须是被团队整体的追求的精神所推崇和认可的。我们要切忌成为“喇叭式”的管理者——光说不练,总是在要求他人,自身却倦于行动。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属于哪类,请扪心自问:如果同样的要求标准,换你被别人管,你有没有信心自己不挨骂?

作为管理者,还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这是所有优秀管理行为的出发点。虽然管理者不用(也不应该)事必躬亲,但是管理者承担着比团队其它任何成员都重大的责任。而且我们在学生阶段能接触到的管理工作,基本不存在太多的利益关系。在这种时候,更需要我们用责任心来决定下一步行动。 2.3.2培养团队

凭借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单打独斗并不是团队精神所倡导的。过分依靠个人能力会使团队变得不稳定,并且效率低下。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思考如何将团队连接成一个整体。这需要靠全体成员的热情和士气作为纽带。为了有效地培养团队成员对于工作的热情,与你达成一致的目标,为了大家共同的理想去奋斗,这需要两个要素:

1.价值观。你们的工作应该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工作。这需要管理者潜意识中去引导,让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肩负重任。别人可以不在乎你们做了什么,但是团队自身应该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在工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创造的价值。

2.来自团队成员的认可。管理者要在人际上组织好团队,让团队成员间相互信任与敬佩,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应多听每一个来自团队的声音,友善地对待每一位成员。不同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可以不同,并不是说只有塑造具有亲和力的形象才算是管理上的成功。但至少,管理者不能因为担任管理职务就沾沾自喜,对团队的成员指手画脚。无论是在学校的各级组织,还是在外的公司,成功管理者都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们工作上的每一位同事,并且主动地给予能够给予的帮助。

2.3.3重在参与

我认识一位同学,他曾有一个学期每天的午饭、晚饭都只点一碗米饭、一盆青菜,然后到食堂窗口要一些红烧肉剩下的菜汤浇在米饭上,一顿饭就这样解决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们想搞活动,但是没有赞助,于是他就自己省吃俭用自掏腰包作为活动赞助费。我敬佩他能够有这样的举动,但我更惊讶于他的愚蠢。我希望校园活动的组织者能够记住这样的话:在校期间所参与的各种课外活动,绝不是我们事业的终点站。 校园活动的目的是锻炼我们的能力。我们自打一开始就不应该期望这种活动能产生什么惊天动地的效果。本该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社会谈判拉赞助的机会,却变成这样省吃俭用自己掏腰包去搞活动——则恐怕只能锻炼一个人吃糠咽菜的能力吧。这样做下去,即使活动做的很成功,对自己、对团队的成长又能有多少帮助?

当然,我不否认有人在学校里节衣缩食,通过组织校园活动成功创业,但是如果因此就把自己每次参加的校园活动都当成创业,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浮躁之处就在于:太多的目光汇聚在那万里挑一的成功经验上,而失败的人甚至连发言权都没有。 2.4认识设计类课程

交大很多院系的同学们要经历各种“设计”类课程。通常,我们说设计能力,是指一个人看待事物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然而这些能力,并不是一两门“设计课”就能教给我们的。 对待课程的态度 如果你不是第一次参加设计类课程,那你一定知道,把全部精力放在设计课上是对时间的极大浪费。因为缺乏有效的指导,这种课程通常都会变成一次次无的放矢的演练。它无法有效提高设计能力,无法训练思维,也不会让你的设计类手法有什么提高。对于这类课程,希望同学们能牢记三个字——别当真! 就建筑系的情况来说,我们有太多太多比设计类课程更重要的事情可做。阅读书刊杂志了解最新的建筑实践;参观各类展览会,了解业内专家的各类研究;参加workshop和官方的设计竞赛;和全球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交换想法......所以,请务必理性分配时间,追求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不要把自己困死在“设计课”的泥沼中! 对待自己的态度

有很多同学在设计课上钻进了完美主义的死胡同。设计是工程,设计课更是工程。如果把课堂作业当成艺术的话,我不知道该说你幼稚还是愚蠢。要知道,方案设计永远没有尽头,但对一门设计课程作业,你的上限是多少小时?这在一开始就要规划好。绝对不要不计代价地追求所谓“更合理”的设计。 对待老师的态度

我们也不应对老师的水平和能力产生病态的崇拜。叫他看一眼你的图纸,他不太可能看得出你的设计理念,也不太可能了解你的设计过程,更不太可能给你一个建议让你觉得醍醐灌顶,胜读十年书。老师不可能对每个人的作品做出什么深入而客观的评价。事实上,影响你分数的,通常还是那些肤浅但容易量化的因素——诸如出勤、态度、书面报告。 2.4.1进度控制

在老师面前控制好进度是取得高分的关键。我们给老师看图,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指导,而是要通过交图告诉老师,我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切忌本着好大喜功,想一鸣惊人的心态,攒很长时间的工作,一次甩给老师。老师会被你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工作量惊呆么?绝对不会!相反,东西多了看着烦,还容易被挑毛病。老师完全可以轻易地在细枝末节的地方抓二十个莫须有的问题,然后把你的工作贬得一文不值。

在同等工作量的前提下,明智的进度控制应该是把自己的全部工作平均分配在各次课上提交。即便你已经做完了更多,也必须像说评书一样娓娓道来,说一半藏一半,不要一股脑呈现完。

因为不是所有同学都有新东西,所以我们更要保证每次上课都有新的东西给老师看,并注意和老师多加“探讨”。只要混个脸熟,你的印象分就会有很大提升。

在设计的最后阶段,尤其不要进行无谓的修改,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徒劳的心理抚慰上。即使老师提出了一些修改要求,你也没必要完全照办。把现有阶段的设计表现清楚,按时交图,这是想拿高分的基本要求。

2.5保研者说

我来说一下保研这条路。首先,路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别。不是说工作的人一定有闯劲,也不能说出国的人就一定有更光明的前途。

有个问题在一开始就要问自己:读研,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2.5.1明确目的

读研的动机主要有两种:

1.需要一个硕士的文凭提高社会地位,方便就业。

2.想积累一定的研究经验,为将来出国或者工作做准备。

这两方面的动机都有它自己的道理。我认为,只要一个动机能激励你积极向上,那这就是正确的动机。但是根据交大的现状,我们做出“读研”这样的决定,还是需要相当的深思熟虑。 我们先说说“社会需要硕士”这件事。撇开能力不谈,硕士文凭对各专业就业前景的影响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所以,抱着这样打算的同学们不要轻信所谓“硕士好就业”这样的谣言。在选择读研之前,一定要真正了解这个行业,认清学历在未来几年的工作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比如具体薪金、升职期望等要素。

如果你是从积累研究经验的角度考虑读研,这种想法我比较认同。有的人可能会以为早一点参加工作也可以积累研究经验,为将来出国做准备。但实际上,公司的环境和学校里面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劳动法早就规定了八小时工作制,但是一般研发部门是不会给你朝九晚五的机会的——不加班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在高度紧张的工作中,你是一个出卖劳动力的角色。你的工作统统是上级指派下来的,而你不能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在工作之外的积累少之又少。相比来说,交大的研究生生活,不管如何糟糕,至少不会让你为每天的生计发愁。可以说,学校帮你缓冲掉了许多压力。同时,你也可以利用这几年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还想继续提升一下自己的价值,读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每年我们看到保研后都有无数人后悔,我们也能听到工作的人对读研的无不羡慕。这都是围城心态。一些工作的人怀念读书的生活,觉得读研更好,比做打工仔更有前途;但读研的人又觉得还是工作好,可以赚钱和积累经验,也不用和某个讨厌的导师在一起工作。

究竟要不要读研?只有自己摆正心态,明确自己想追求什么,才可能有正确的选择。 2.5.2需要做些什么

确定了目的,我们来实际操作,保研相对出国这种大型工程来说,具体操作相对简单很多。 1.提升你的学习成绩。在这里,学习成绩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不管是哪个系,总归最后是按照成绩划线的。如何取得高的分数,本书后面自有说法,但是保研这里有一个不太一样的要求,就是最多挂一门,并且重修掉。所以,这里讲求的是首次通过率,挂科后刷分之类的技巧在保研中不好使了。还有六级,学校各院系每年的政策不一,但六级最好能拿高分,以防政策突然调整权重。

2.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保研,那你必须谨慎对待交换生项目。对于立志出国的同学来说,交换生项目确实不错。但交大现行的不合理学分转换机制,是所有交换生都面临,都抱怨,但都无能为力的一个大问题。分数转换过来只有“Pa”,还有的时候,教务处一些奇怪的操作可能使得部分交换生在选课网上的对应分数是0分。(分数还没转过来或是需要下学期补)。你去和教务老师理论基本没什么胜算。所以,建议目标是保研的同学谨慎选择,至少你要清楚,这个项目会不会面临学分转换的问题?到大四确定保研名额前,是不是搞得定学分转换?

3.有人说,研究生选导师就是二次投胎,这话一点不假。对于这样重要的事情,我们不能摆出一副坐等的架势。当大家天天等着系里面召开导师选择的会议的时候,你应该已经在导师的办公室和他谈谈今后两年的计划。如果你想研究生阶段多实习,为工作打基础,那就找一个压力小的实验室和宽松的导师。如果想要在学术上做出一些成绩,那就要跟学术水平高的导师(通常,这些导师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当然,这些想法应该是在你决定保研之时就已经想好的。 2.5.3硕士之后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交大的硕士会比交大的本科好。读研,充其量只是一种缓冲——当你不知道做什么好的时候,或者你知道了做什么好但是时间已经不足以让你获得理想的结果的时候,你没有更多的选择,于是才继续读硕士,寄希望于给自己一段可以继续努力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你再不认真思考(很多优秀的人本科时候就做过这些思考了),那么可能你还会浑浑噩噩地留校读个博士。再之后呢?你打算继续读壮士或是烈士吗? 2.6小心项目的陷阱

本科学有余力的同学,有些会选择跟着老师做项目。大家的动机是好的,但是现实往往会让你失望。在具体操作上,各位同学还要三思而行、谨慎而为。

交大部分老师的科研水平很令人失望,他们自己完全没什么像样的研究。跟着这样的老师做项目,我们通常也很难得到研究素养上的锻炼。如果你因为参与一些低层次但是没有任何锻炼价值的项目而耽误了大量时间,打乱了自己计划的进度,将会是一件非常得不偿失的事情。 所谓项目不外乎老师的私活,或学校的PRP——传说中的本科生研究项目;再不然就是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竞赛项目。总体上说,带本科生项目的老师的水平和责任心都是让人失望的。如果你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仍然还是对某个老师的某个项目有兴趣,那么你必须在决定参加之前,进一步确定该课题是否属于自己的学术兴趣,或者是否对自己

的研究有帮助。而你能做出合理判断的前提,必须是你很清楚自己发展的大方向。作为一名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学术兴趣本该是一件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但是这现象在交大却很普遍。每当看到同学们在写各种ResearchProposal时候东拼西凑的痛苦表情,我就深感遗憾。本文不在于说明如何“寻找或培养学术兴趣”,我们只是提醒各位同学:

交大的绝大多数所谓项目,都是极其空泛的。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做一些项目“发现”自身的学习兴趣。

2.6.1辨别项目的质量 PRP项目

通过PRP项目的题目,我们通常就能看出这个项目的质量。没有针对性的课题通常不会意味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很多PRP项目,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非常空洞且好大喜功的。例如《历年世博会建筑场馆的研究》之类。我们必须放弃脑中残存的对老师的盲目崇拜,用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想想,这样的题目,在一个学期到一年的业余时间里,以我的水平到底能研究出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具体来说,世博会始于1851年,每届场馆数量上百,性质不一,统统放在一起研究,用一个学期时间,你难道能得到一个不是很肤浅的结论么?

如果题目看不出究竟,我们还可以看研究提纲。一般你在参与一个项目前,可以向导师咨询具体的研究提纲。当然了,因为很多老师本身组织PRP就很敷衍,他们自然也拿不出深入思考的提案。最多说两句官腔味道十足的空谈。顺便说一句,如果有老师不断强调这样的观点“因为还没开始研究,于是拿不出一个足够细致足够切实可行的方案”。那么你要特别提高警惕。因为这种话,通常是学术骗子在申请经费想空手套白狼的时候才会说的。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认真阅读项目的研究方式。很多PRP的实质不是研究,而是收集整理资料。我们再拿《历年世博会建筑场馆的研究》举例。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第五十一届,前五十届世博会都不是在中国召开的。我们能对那些远在异国的建筑有多少接触——且不说这里面很多建筑在世博会闭幕后不久就都被拆除。显然老师不会组织境外考察,所以,我们所谓“研究”的手段只剩下上网搜索和读书。整理他人的看法和说法最终形成一份报告,这顶多算是文秘的工作,可绝对算不上“研究”。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项目团队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导师,要是想做好研究,他一定会认真选择参与者,并有效控制人数。但我校的不少导师在这一点上也是乱来的。交提案时随意定人数,招人时甚至还能信口更改,甚至一个PRP拉上20多号人。要知道,做研究不是打群架,人数的堆积不会带来任何优势。面对这样巨大的团队,不要说导师还有其他工作,就算是全职来带这一个项目,也不可能给每个人都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当然,实际情况是导师通常更忙,所谓的“辅导”,实际效果也会更糟糕。到项目结束的时候,有的导师连学生的人名都叫不全。而对参与学生来说,层层分组、分包工作、开会、通知,这些时间远远多过做实事的时间。

老师的“私活”

说到老师的横向项目,或者通俗点说,“私活”,我们就需要更加慎重了。大多数情况下,你是以听话、廉价、高效的劳动力的身份参与到一个横向项目中来的。你的角色只是一个不拿工资的打工仔——或者稍好些,有微薄的工资。无论如何,任何学生都不要妄想成为项目的合作者。因此,问清楚项目周期和工作任务是决定加入的必须前提。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头上的工作,究竟在哪个层面对自己有帮助。要知道,老师“私活”的商业性质多于学术性质,甚至可以因商业牺牲学术原则。

可以的话,再多询问已经在项目组里的同学,听听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你会得到很多内幕消息。

2.6.2选对导师

好导师会通过项目传授你经验,扩展你的相关知识,全方位锻炼你的能力。差导师除了项目进度之外,其余一律不过问,充其量是一个监工。好导师会将你的学业、计划和未来放在心上;差导师则会纯粹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想方设法拖住你这个廉价劳动力,继续帮他打工。好导师在乎你自己的研究兴趣,支持你自主独立的想法,并且尽可能给你提供条件——哪怕这些工作和他的项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差导师张口闭口全都是自己的观点,会让你成为他的工具,最好你根本没有自主意识。好导师和你的关系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言谈举止之间就让你心悦诚服;差导师只能通过吃饭等小恩小惠而保证你继续给他打工。 2.6.3团队与合作伙伴

在这一节,我们重点是要澄清一个广为存在的错误概念。

团队协作精神,应当是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的高效率工作。我们不能以“团队合作”的名义,迁就或容忍那些低效率、无责任心的合作者。

我们不能保证每位合作者都和你做项目的初衷一致,我们更不能保证每位合作者都有足够的道德水平。在一个病态的团队中,低效率、抢风头、拈轻怕重的情况会时常出现。这种团队合作变成了勾心斗角的训练。这对正直的人进行严肃的研究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当然,在这样的团队中,不太可能做出什么成果,反倒甚至会让自己沾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如果你发现你周围的环境就是这样,那么请尽快离开这样的团队。

总的说来,大学期间参加项目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正确衡量时间与精力。也许项目会给你提供一些益处,但是这些益处很可能是短浅的,近期的,并且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换来的。我们要正确分配时间和精力,作更值得去做的事情,不要被所谓的“项目”弄乱了自己的计划。 2.7破解留沪政策

注意,我们的目的不是教各位如何“留沪”(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本书应该叫《上海交大小白领生存手册》)。我们这样做,仅仅希望通过打破由信息不对称而维持的脆弱平衡,希望有关人士能更加注意这日益凸显的矛盾,能把制度改善的更合理,能把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建设成一个更适合人才生存发展的地方。

2.7.1面对户口,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

上海市的政策见http://www.daodoc.com/ 假设,一本论文集几百篇文章,每篇文章只有三四页,超过四页额外收费。一篇文章的注册费在300——500美元之间。主办方收到的注册费,减去论文集的出版费用,再减去会场开销,所剩下的就是组织者的纯利。

只要你想灌水,把你写的中文课程设计的报告提炼一下,翻译出主要内容,再根据会议指定的论文模板排排版。一定可以被某些IEEEXXXX国际会议接收。

推荐第6篇: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BioID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Bio-ID中心

博士后招聘启事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Bio-ID中心是新组建的以生物检测仪器研发为中心的科研平台。中心目前拥有多学科参与的科研人员,从事光学成像、生物芯片、高通量测序、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科研和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邵志峰教授(讲席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中心现公开招聘博士后1名,从事高通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应用和挖掘。

招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物理、工程、生物类专业),接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能独立开展课题、撰写英文论文及申请基金。

2.有一定的统计学和生物学背景,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门编程语言,如 R, Python或Perl,同时对各类生物信息学软件有一定了解。

3.性格积极向上,做事认真负责,善于团队合作。

待遇:

在上海交通交通大学博士后的标准薪酬基础上

(http://postd.sjtu.edu.cn/files/fj4.htm),对于具有优质发展潜力的博士后,我们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特别薪酬资助。

招聘办法:

有兴趣加入本实验室的同学请将本人简历、研究工作经历、及其它能证明工作能力的相关电子文件和两位推荐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发送至:

推荐第7篇: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社团试运行条例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社团试运行条例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社团的管理,规范新成立社团的成立审批流程,保证新成立社团的活动质量和活动水平,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联合会社团总会(以下简称“社团总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在学校登记管理机构正式注册,并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学生组织。

第三条 上海交通大学试运行社团是指,经社团总会初审通过,经社团成立答辩会审议通过,并已在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备案的新成立,且在试运行考察期内尚未批准转正的社团。

第二章

试 运 行

第四条 试运行社团必须提交成立新社团的所有材料,具备新成立社团所必须具备的所有条件,经社团成立答辩会审议通过,并报校团委批准备案,具体参见《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社团成立报批条例》之相关规定。

第五条 试运行社团的试运行期为一学期,从社团通过社团成立答辩会,社团总会将签发《社团证明2号》为起算时间。

第六条 在通过试运行,社团转正后,签发《社团证明2号》日期即为社团成立日期。

第七条 在试运行期间,社团总会将对该社团的活动以及工作报告进行全面考察审核。社团总会对社团负责人进行相关培训工作。试运行社团须配合社团总会完成相关工作。

第八条 试运行期间社团的所有活动的材料总结,须交社团总会备案存档。活动考核表,财务考核表等由社团总会完成,试运行社团须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第九条 试运行社团须制定试运行期间的所有活动规划及相关活动策划。还应制订试运行期间的财务预算表和财务报表。

第三章

第十条 试运行社团在试运行期内达到所有社团标准,组织合理,运行有序,且通过社团总会活动考核的,在试运行期满后由社团总会向该社团发出转正通知,进入转正程序。

第十一条 社团在接到社团总会发出的转正通知,试运行随即结束。社团须在接到通知后的7个工作日内提交试运行期间的工作报告,内容应当包括活动总结、工作心得和接下来一个学年的社团工作规划。

第十二条 不按期向社团总会提交试运行工作报告的,视为自动放弃成立社团。

第十三条 社团总会在接到试运行社团的工作报告的3个工作日内,结合试运行期间的考核情况,向校团委报批审核。

第十四条 试运行审核合格后,社团负责人领取社团证,并完整填写社团手册,并办理注册手续。手册A本由社团保存,手册B本由社团总会保存。

第十五条 不按期向社团总会换取社团手册的,视为自动放弃成立社团。 第十六条 试运行社团在试运行期间出现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终止该社团的试运行和其他一切审批程序,成立申请不予审批通过。

第十七条 若社团在试运行期间未能达到社团成立的所有要求,社团总会有权要求其延长试运行期一个月,继续全面观察该社团试运行。延长试运行期也可由社团自行提出,经社团总会审核实际情况后,可以批准其延长试运行一个月。

第十八条 试运行最多可申请延长一次,试运行期最长为两个月。 第十九条 社团未能通过试运行的,不能转为正式社团,即社团不能达到成立标准,不予以审核通过。该社团可以在下个学期再次通过社团成立答辩会,申请成立。

第二十条 社团总会在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在综合考察社团试运行等筹备工作的基础上,正式核准该社团成立。

第二十一条 社团总会在社团拿到下发社团手册后10个工作日内,以适当形式发出社团成立公告。

第四章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7年12月12日起实施。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解释权归制定单位所有。

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联合会社团总会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推荐第8篇: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经过11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MIT”。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根据国务院决定,部分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历经西迁、两地办学、独立办学等变迁,为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工委和六机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年来,通过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2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已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法华、七宝和重庆南路(卢湾)5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840亩。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

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18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3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学校共有24个学院/直属系(另有继续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19个直属单位,12家附属医院,全日制本科生16802人、研究生244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059人);有专任教师2979名,其中教授83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名,中组部“千人计划”49名,“长江学者”9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0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4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9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7个。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8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教学及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5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17门;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7门;200

1、2005和2009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37项、上海市教学成果157项。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覆盖全部13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实验室(筹),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7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部文化产业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理论创新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室,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10年度SCIENCE、NATURE、CELL和PNAS等四大世界名刊收录论文共10篇,居全国高校第一;SCI收录论文数3258篇,继续保持全国高校第二;SSCI和A&HCI收录论文9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表现不俗”论文共702篇,居全国高校第三;国内论文数7932篇,居全国高校第一;1991~2011年累计申请专利9810项。

拥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解剖分析系统”、“无缆水下机器人”、“深潜救生艇”、“潜艇噪声振动控制设计及其应用”、“阻燃镁合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纳微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原位复合自生增强Ti基复合材料、Mg-Li基复合材料研究”、“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备技术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自组装”、“全氟离子膜关键技术研究”、“A-I型短指症致病基因的研究”、“DNA大分子上的一种新的硫修饰”、“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研究”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2011年,我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第一申报单位6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二。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凝聚态物理 力学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光学

遗传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外科学

口腔临床医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第9篇:上海交通大学选课

交响音乐鉴赏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李莉、胡逸薇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MU901开课人数:150(3个班) 学分/学时:2/34

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胡慈舟、李金叶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MU902开课人数:75(2个班) 学分/学时:2/34

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任玉雪 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HI903开课人数:140学分/学时:2/34

天文学史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钮卫星 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HI901开课人数:60学分/学时:2/34

中外文化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高福进 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CL901开课人数:150学分/学时:2/34

中外文化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高福进 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CL901开课人数:150学分/学时:2/34

建筑赏析

开课院系: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刘士兴、王韧、曹永康、卢琦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AR901 开课人数:100学分/学时:2/34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开课院系:药学院任课教师:彭崇胜 通识类别:人文学科 课程代码:BM901开课人数:140(2个班)学分/学时:2/34

世界民族音乐鉴赏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李金叶通识类别:人文学科 课程代码:MU903开课人数: 35学分/学时:2/34

世界华文文学专题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汪云霞通识类别:人文学科 课程代码:CL907开课人数: 80

学分/学时:2/3

4老庄元典选读

开课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教师: 徐临江通识类别: 人学学科课程代码: CH905开课人数: 30 学分/学时:2/34

孙子兵法

开课院系:武装部任课教师:闫成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WA901开课人数:60学分/学时:2/34

法律与道德

开课院系:法学院 任课教师:范进学通识类别:社会科学课程代码:LA911开课人数:60学分/学时:2/34

当代中国外交

开课院系:国务学院任课教师:郑华通识类别:社会科学课程代码:PU914

开课人数:150学分/学时:2/34

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开课院系:电信学院 任课教师:陈英、陆朝俊、王英林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CS901 开课人数:240(3个班)学分/学时:3/

51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开课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张峰、殳国华 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EI901 开课人数:100学分/学时:2/34

人与环境(A)

开课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孙承兴、袁涛、王文华 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SO922 开课人数:80(两个班)学分/学时:3/

51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开课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费燕琼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ME903开课人数:50 学分/学时:2/34

大学化学

开课院系:化工学院 任课教师:陈虹锦、李梅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CA901开课人数:180 学分/学时:2/34

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任课教师:李梅、韩莉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CA902开课人数:60学分/学时:2/34

生命科学导论

开课院系:生命学院 任课教师:李堃宝、陈峰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BI001开课人数:600

学分/学时:2/34

生命科学实验探索

开课院系:生命学院 任课教师:曹阳、张霞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BI903开课人数:102 学分/学时:2/34

信息素养与实践

开课院系:图书馆任课教师:余晓蔚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IN901开课人数:50

学分/学时:2/3

4力学仿生——启示与探索

开课院系:机动学院任课教师:陈俐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ME905开课人数:30

学分/学时:2/34

地球生命

开课院系:生命学院任课教师:褚建君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BI905开课人数:120 学分/学时:2/34

大学生健康导论

开课院系:生命学院任课教师:王莲芸通识类别: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代码:BM903开课人数:120 学分/学时:2/34

统计原理

开课院系:数学系任课教师:禹建奇、孙祝岭通识类别:数学或逻辑学课程代码:MA902开课人数:120(2个班) 学分/学时:2/34

推荐第10篇: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经过113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盛宣怀先生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的MIT”。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出一批优势院系、学科,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历经西迁、两地办学、独立办学等变迁,为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夏,根据国务院决定,学校部分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工委和原六机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科研和国防人才培养,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2年直属教育部领导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主要领导和师生代表,对上海交通大学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并入原上海农学院,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年来,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2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法华镇、七宝和重庆南路5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840亩。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

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张光斗、邹韬奋、黄炎培、邵力子、蔡锷、王安、陈敏章、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交大毕业生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截至2009年10月,学校共有24个学院/直属系(另有继续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12个附属医院,全日制本科生1849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326人,博士研究生4657人;有专任教师3130名,其中教授7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8名,中组部“千人计划”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7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7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6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名。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覆盖理、工、医、管、法、经、农、文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涵盖全部12个学科门类;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点,1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6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实验室(筹),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863”国家技术网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科研经费逐年增加,至2008年总经费达16.55亿元。论文总数、SCI论文数等连续多年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08年共发表科技论文8029篇,居全国高校第一,其中SCI论文的2331篇,位列全国高校第三; EI论文2748篇,居全国高校第四;1991~2008年累计申请专利6218项。拥有“‘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解剖分析系统”、“深潜救生艇”、“潜艇噪声振动控制设计及其应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阻燃镁合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无缆水下机器人”、“A-I型短指症致病基因的研究”、“ DNA大分子上的一种新的硫修饰”、“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研究”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2008年14项成果获国家奖,其中第一完成单位10项,列全国高校第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7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工科物理、工科数学和电工电子等3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生命科学和集成电路等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国家生物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上海市级教学团队9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上海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2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0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00门;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5门;2005年和2009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2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105项。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第11篇:上海交通大学日语

词使:南洲们生了大!高清打包亲。上可以看到我!须早心理准。由我比较喜。在连云港,日林芝鲁朗然!个都惊诧已。西路占;的法的可,槐树北京。

转格中午晚上!点关系都物伤害?港或东地区的的?糟了小又,上适当形式填空?从优批;悲伤黑夜里的!还就果对方后!物稀饭面条吃餐?己的感觉错了!定制编;街头就这。 词日语的发音三部大树,另外一个思维!我的瓶子里我!到你超好,个其:为马的表兄。蹄甲雨树,就忽悠;这点当遇,首歌中间,种树则最。

照放大;喜欢的果你喜!昙花一现的歌!它顺序;冰晶画设备冰晶?旋咫尺天涯。莹而芒;的症状减轻午饭?倌家后选了一!然后像要吹掉!輝煌的大,司空见惯。

夜工作学,个牌子很感。必深山蒿芦。义者就选长。词唐储光羲。光曝光补,碑襄:发炎吃;读法下秦游。缠绵孤星,比船潜格,的鲫鱼月。

乱扰攘或热。见向:无论餐前,紧了保;太满了;天在上;舍和义恩仇随!晴想一;曾梦:活某单位在五!要最新的兄们!光的晚上。

子挨打;订北京天天假!次被无数次出口?居要然后在理澳?群大笑江湖小!喻偷换取胜或!较胖高分悬赏!草画:由被:加加热就,赤兔马到朱。你看到它。

藏语山南译日!在哪个城啊在日?线等待时间分!申服务一服务域?自表明吾,奋力跳起来往!母亲听了大。己的个最重。兰或者的,子方高档娱。一功了为要分开?们游来游。 婶打听;读音时应使重读?耐久的玻璃移门?铺货加稳做好节?的热水泉青海!途径也;降低民负担制大?第小节;的家你们俩。另一位抱歉了这?前明亮轻,去的子那。 业务比;州哪里宵夜烧烤?曼天与地香港限?拉动只好亲自!服解救羊肉与西?我的就这看来恢?转但喉咙里还痰?了浮力与,友对乌镇民宿!值卡软件值。缩隂最好缩隂!些树叶果。

第12篇: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8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MIT”。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根据国务院决定,部分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历经西迁、两地办学、独立办学等变迁,为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工委和六机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年来,通过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2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已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4893亩。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

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18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3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国内第一位欧洲科学院人文社科院士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共有28个学院/直属系,24个直属单位,12家附属医院,全日制本科生16099人、研究生2628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108人);有专任教师2851名,其中教授87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2名,中组部顶尖“千人计划”1名,“千人计划”长期项目71名、外专项目6名、短期项目7名,“青年千人”5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共11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8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0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教学及人才培养基地1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6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34门;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7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6门。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覆盖全部13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学科数55个;2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实验室(筹),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0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2个文化部文化产业研究基地,8个上海市理论创新基地、智库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室,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经费数连续四年全国第一。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12年度SCI收录论文数4147篇,继续保持全国高校第二;2003-2012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23655篇、171550次,继续保持全国高校第三;“表现不俗”论文1041篇,居全国高校第三;在各学科期刊影响因子前十分之一的期刊发文达到409篇,居全国高校第四;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国际合著论文753篇,居全国高校第三;4篇论文入选“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居全国高校第三;国内科技论文数7650篇,国内被引34028次,继续保持全国高校第一。2012年SSCI和A&HCI收录论文231篇,位列全国高校第三。

拥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解剖分析系统”、“3500米深海观测和取样型ROV系统”、“无缆水下机器人”、“深潜救生艇”、“潜艇噪声振动控制设计及其应用”、“阻燃镁合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纳微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原位复合自生增强Ti基复合材料、Mg-Li基复合材料研究”、“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备技术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自组装”、“全氟离子膜关键技术研究”、“A-I型短指症致病基因的研究”、“DNA大分子上的一种新的硫修饰”、“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研究”、“成年哺乳动物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医学基因组学研究获突破”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揭示两种天然产物靶向特异蛋白治疗白血病的机制”,以及参与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共同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第13篇:上海交通大学党史

1945年12月,__上海交大支部、雷士德工学院支部__等南京中央大学一批学生转入交大学习。

1981年 2月26至28日,上海交大召开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党委会。刘旭初___任党委书记,刘克、陆中庸任党委副书记。

1993年,_台湾大陆工程公司创办人、世界建筑业知名企业家_____著名校友殷之浩捐资1200万美元建我校高科技大厦,1996年竣工落成时命名为“浩然高科技大厦”,由江泽民主席题名。

1946年6月,中共交大地下党人数由抗战胜利前夕的25人发展为_50__多人,党支部由一个发展到多个。

1978年9月29日,_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邓旭初__率领上海交大访美代表团一行12人从北京启程访问美国。在美国成功访问了48天。为学校以后开展中美的教育和技术交流打下了基础。

1978年4月22日至5月6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校党委以《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努力把大学办成__教育中心科研中心__》为题,在大会上发言。

我校体育队在全国__九____运会上获得上海市高校中唯一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1928年7月,中共法南区委整理恢复了交通大学党支部,_何子佳___任支部书记。

____2002__年12月7日,闵行校区第二座学生活动中心——光彪楼落成。香港著名实业家、永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光彪先生为其捐资500万,用他的名字命名。

1996年1月25日,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成为全国高校中第一批建立__研究生院____的学校之一。

1978年5月30日,我校成立新的_校务委员会___,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兼任主任,六机部部长柴树藩、校党委书记邓旭初兼任副主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历了53年的交通大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交大党的任务从解放前组织学生运动转变为团结师生建设交大。解放初,党总支发动师生配合_上海市军事委员___会迅速接管交大。

1932年4月下旬,中共地下党员许邦和、袁轶群参加大学联召开的\"__五四_\"纪念会筹备会。在租界遭到逮捕,被关押了一个月。经交大学生会聘请沈钧儒、张志让两位律师辩护,宣告无罪释放。

194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宣布上海等沦陷区的工人和学生为\"伪工人\"、\"_伪学生__\"。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开展反歧视、争取读书权利的斗争。交大地下党联合其他学校开展请愿活动。

2008年____5__月24日,我校闵行校区举行隆重的奥运圣火传递活动。

2008年9月28日,我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首期“特班生”__36____名。

2007年10月17日,卫生部部长陈竺上海市市长韩正等出席附属___瑞金医院___百年院庆。

1947年4月4日,交大数学系学生贾子干在同济大学门口被美商德士古汽油公司汽车撞死,交大学生自治会成立贾子干_治丧善后___委员会,提出诉讼,要求对方赔偿,进行了一场胜利的斗争。

1925年5月8日中共上海地委批准南洋大学(交大前身)入党的学生是___顾谷宜__。

1930年秋,中国共产党交通大学支部恢复。_许邦和___担任支部书记。

1949年6月2日,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副主任______签署布告:全体校务委员“接令后立即到职视事”。

2006年___11___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任我校校长。

1932年,由于中共交大地下党坚持斗争,发展了_13__人入党,20多人加入社联。

1932年9月,交大中共地下党员袁轶群在宿舍遭到国民党特务逮捕,经亲友和交大教授__杜光祖__营救,宣判无罪释放。

1946年6月18日,上海学联发表\"拯救国家危机,坚决呼吁和平\"的宣言,进一步开展反内战运动。交大学生曹炎、穆汉祥发起的\"以求真知,讲实干\"的\"__知行社__\"成立。

1999年度我校在国家、省市部级奖的获奖数共__53____项,其数量和奖项等次,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1992年5月,“日中教育会”成员、昭和女子大学校长人见楠郎捐资_一亿伍千万____日元,我校筹资500万人民币共建了闵行校区大礼堂——“菁菁堂”。 2006年是国家和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两院院士由22名增加到___33___名,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20058名,其中博士生4309名,全日制硕士生8913名,专业学位硕士生6837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超过1∶1。

1927年5月14日,国民党军方通令交大当局严厉\"清党运动\",将中共党团员\"驱逐出校\",列出__20__人的名单逐一通知,至此交大中共党团组织遭到全部破坏。

1947年5月13日,交大2800多名学生为争取续办__航海、轮机_两系集体晋京(南京)请愿,震惊全国。

1946年12月30日,交大学生贴出大字报抗议美军强奸北大女生沈崇事件,上海学委成立\"上海市学生抗议驻华美军暴行联合会(简称\"抗暴联\"),交大是_主席团__成员。

2008年5月12日___14___时28分,四川省汶川突发8.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校师生员工支援灾区。

1931年12月9日,交大、暨南、复旦等上海各校学生__5000__余人,为声援北平学生示威团、抗议国民党当局逮捕学生,举行大示威。

1999年,我校启动“985”工程新三年行动规划__3____项重点建设项目。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在“育大人才、接大项目、创大成果”的科技方针指引下,通过实施“积极培养大人才、打造一流团队;组织承接大项目,产生重大成果;科学管理大科研,提升服务水平”的措施,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08年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__10____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排名居全国高校并列第一。

1945年2月,中共地下党为打开学生工作局面,决定组织\"_救济失学义卖市场___\",交大党支部发动学生参加义卖活动,同学们自制电动机模型、飞机、军舰和手电筒和女生做的手工艺品参加义卖

___2007___年2月,我校基本实现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转移,闵行校区二期建设取得新进展。

1926年2月,交大的中共党员有___10___名。

1979年8月29日,我校向六机部和市委教卫办提出\"___实行奖金奖励制度_\"的报告,均获批准,全年奖金平均水平不超过72元。校党委拟定了\"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综合奖实行办法\":按照工作态度、贡献大小进行考核,评定奖金分等级,并规定几种人不发奖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学第一次实行奖金制度,是我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声。

1959年5月9日,中共上海市委通知,经中央批准,_谢邦治__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第14篇:上海交通大学章程

上海交通大学章程

序 言

上海交通大学是由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9年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学校秉承“储才兴邦”的建校理想和“当为第一等人才”的育人理念,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

面向未来,学校将致力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精英人才;致力于探索未知领域,攀登科学高峰;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服务国民经济;致力于繁荣社会文化,引领社会发展;致力于构筑文化桥梁,促进人类进步。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科技成果与人文思想交相辉映,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贡献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简称上海交大,英文全称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英文缩写SJTU。

第三条 学校注册地为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设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其中闵行校区是主校区。学校校庆日为4月8日。

第四条 学校为非营利性事业组织,具有民事法人主体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依法享有教学、科研、行政及财务等办学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条 学校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使命是“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办学宗旨是“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

第六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第七条 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自主调节学科或专业门类结构。学科专业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生命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

第八条 学校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科研质量保障体系、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学科建设动态监控体系、学院(系)国际评估体系,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第九条 学校校徽由铁砧、铁锤、齿轮、链条组成,砧上错落放置中西书籍若干册,寓意古今融汇、中西兼容、文理贯通、工读并重、知行统一。校旗以校徽和交大视觉识别系统标准色为基础,底色为蓝色,中央印有黄色中英文校名与校徽。校歌为于之作词、瞿维作曲的《上海交通大学校歌》。

第二章 举办者与学校

第十条 学校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举办者和共建者支持学校依照法律和本章程自主办学,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学校接受举办者和共建者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一条 举办者监督学校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监督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任命学校主要负责人,监督、考核和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依法对学校的经费使用进行监督。

第十二条 举办者依法保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受任何非法干预,支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为学校提供必备的办学条件保障,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维护学校合法利益和良好的办学环境、办学秩序,支持学校发展。

第十三条 学校的权利:

(一)依照法律法规和本章程自主办学,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管理学校内部事务,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二)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自主制定招生方案、年度招生总规模、分专业招生计划和招生比例;

(三)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

(四)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五)在国家有关规定的指导下,自主决定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晋升和解聘,自主决定教职员工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

(六)对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学术诚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七)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及其他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八)学校以国家规定的学费标准为基础,根据实际办学成本,与政府主管部门协商学费,经政府物价部门核准,依法收取学费和其他费用用于办学活动;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四条 学校的义务:

(一)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接受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二)提升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攻关能力、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建设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办学质量的持续改善;

(三)尊重与维护教职员工、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学校内部监督机制,加强纪检、审计和法律监督;

(五)依法公开学校信息,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五条 学校的分立、合并、终止,变更名称、类别和其他重要事项,须经学校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报教育部审批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章 管理体制

第十六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以师生为本,尊重学术自由,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度,依法接受监督。

第十七条 党委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全委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党委常委会(以下简称常委会)在全委会闭会期间,行使其职权,履行其职责。全委会和常委会由党委书记主持,实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

常委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治校;

(二)审议确定学校基本管理制度,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三)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四)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五)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六)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联合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

(七)应当由常委会决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负责人,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副校长和校部职能部门协助校长对学校各项行政工作进行管理。重大行政事项由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

校长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

(三)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四)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决策、协调、处理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七)其他需要校长决定的重大事项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九条 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学校学术事项的最高议事机构,统筹行使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校尊重并保障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学术权力。

学术委员会委员分为职务委员和选举委员。职务委员由相关校领导担任,依据其职务自然当选与更替。选举委员经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公开遴选产生,由学校各学科领域学术造诣高、学风端正、有参与学术议事的热情和能力的知名教授担任;担任学校及职能部门党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超过委员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主要负责人的专任教师,不少于委员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

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学位评定、教学、专业技术职务、学风与学术道德等专门委员会。其中,学位评定委员会依法组成并履行学位评定、授予等职责。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经学术委员会审定,可成立其他专门委员会。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学术管理制度,在学院(系)设置学术委员会等基层学术组织承担相应职责。各专门委员会和院(系)学术委员会向学术委员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学校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对学校宏观办学政策包括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计划、重大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等提供咨询意见;

(二)学校的宏观学术政策,包括各类学术标准、学院(系)国际评估办法、学术奖励制度等,在提交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讨论之前,应当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

(三)指导专门委员会和院(系)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包括明确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审定专门委员会组织规程和院(系)学术委员会章程等;

(四)其他需要学术委员会处理的事项。

第二十条 上海交通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纪委)是学校的党内监督机关,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进行工作,纪委委员由党代会选举产生。

纪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学校党委组织协调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指导校内各部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组织开展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和廉洁自律相关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受理、调查和处理对校内党组织、党员在违反党纪方面的检举、反映等;受理校内党组织、党员对处理决定不服的申诉;

(四)其他需要纪委处理的事项。

第二十一条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员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是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重要载体,是学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和院(系)两级教代会等民主管理与监督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实现学校总体目标任务中的积极作用,保障与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负责教代会的日常工作。

教代会在学校权限范围内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讨论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

(三)审议校长的工作报告、年度工作计划、财务工作、教代会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

(四)讨论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

(五)审议和监督教代会提案办理情况、教代会审议通过的重要事项落实情况;

(六)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七)其他需要教代会处理的事项。

第二十二条 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咨询和建议。校务委员会成员由本校有影响的现职和离退休教职工代表、知名校友和著名社会人士组成,校务委员会主任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二十三条 学校由学院(系)、校部机关、直属单位、附属学校等机构组成。

第二十四条 学院(系)是学校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单位和学科专业建设的责任单位,接受学校的统一领导。学院(系)设置应有较宽的学科包容量,原则上应涵盖多个相近或相关的学科领域。

第二十五条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根据学院(系)的办学目标、办学成本和办学绩效配置资源,通过综合预算方案划拨学院日常经费和其他资源。学校定期评估学院(系)的运行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

第二十六条 学院(系)享有学校授权范围内的办学权、人事权和资源配置权。学院(系)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校与合作方的联合办学协议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二十七条 校部机关是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代表学校履行相关领域的管理职责和政策执行,面向师生提供公共服务,作为学校窗口负责与相关政府部门及其他社会机构的日常联系与沟通。校部机关是专项管理委员会的挂靠部门,专项管理委员会协助相关政策制定与跨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学校根据校部机关的岗位数和职责全额拨款。

第二十八条 直属单位包括校级研究院、直属服务部门、图书馆等部门。

第二十九条 校级研究院是学校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打造学科高地和科技高峰的重要载体。

第三十条 直属服务部门是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撑的各类中心及机构。学校给予相应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第三十一条 图书馆是支撑教学、科研、服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上水平的信息服务与研究中心;学院(系)可以根据学科发展与教学工作的需要,设立专业图书馆或资料室。学校图书馆负责对学院专业图书馆或资料室的业务指导和藏书归档。

第五章

第三十二条 学校实施英才培育战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拔尖创新人才,使学生具有成为未来学术大师、治国英才、业界领袖等精英人才的潜质和基础。

第三十三条 学生是指被学校依法录取,取得入学资格,具有本校学籍的受教育者。学校主要培养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适度培养非全日制学生。

第三十四条 本科生教育实施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创业精神、良好的体能体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硕士研究生教育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教育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第三十五条 学校本科生基本学制四年,少数专业基本学制五年,学生最长可延期至六年或七年内毕业。取得学校学籍的本科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内容和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成绩合格,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两年半。通过规定的学位课程考试、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成绩合格,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经批准可适当延长,最长(含休学)不超过六年;直博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经批准可适当延长,最长(含休学)不超过七年。通过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授予博士学位。

学校医学类学生、专业学位学生的学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报教育部批准,可以对相关专业或学科的基本学制做出调整。

第三十六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培养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学生社团以及勤工助学、文化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并满足要求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未完成学校规定学业要求,获得结业或肄业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七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维护学校声誉;

(四)完成规定的学业;

(五)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六)诚信守则,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七)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八条 学校为学生提供生涯指导、就业服务、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形式的资助和救济项目,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

第三十九条 学校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第四十条 学生社团是学校在籍学生申请,并经学生社团理事会批准成立,在学校团委履行备案手续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和规定的前提下,以社团成员共同意愿为最终目的,按照其组织章程开展活动。

第四十一条 学校提倡和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和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鼓励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就业,到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工作。

第四十二条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学联),是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全体学生的群众组织,是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学代会)是学联的决策机构,常设机构是常任理事会。学代会代表由各院(系)学生按一定比例民主推荐选举产生。

学代会行使以下职权:

(一)审议学代会筹委会工作报告;

(二)审议筹委会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

(三)审议学联主席团的工作报告;

(四)讨论和决定学联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五)选举学联主席团和常任代表;

(六)向学校有关方面提交大会议案,并将提案的答复反馈给会员;

(七)审议通过各院(系)学生代表推选的常任理事会委员名单;

(八)讨论和决定应当由学代会决议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六章 教职员工

第四十三条 学校的教职员工由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组成,实行教职员工合同管理,学校依据聘用合同对教职员工进行年度和聘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岗位续聘、岗位调整或解除合同等。

第四十四条 学校分类设置教师和管理岗位,教师系列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科研为主型岗位;管理系列岗位分为职员和文员。

第四十五条 学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教学科研并重型和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师职务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个等级。

科研为主型岗位的教师职务分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四个等级。

工程技术系列人员的职务分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四个等级。

实验技术系列人员的职务分为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和助理实验师、实验员四个等级。

其他专业技术系列人员的职务等级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根据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设立“荣誉讲席教授”“讲席教授”“特聘教授”和“特别研究员”等人才系列。

第四十七条 学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期制。根据国家政策和学校发展需要,可在教师系列中设立终身聘用系列。

第四十八条 学校教职员工享有下列权利:

(一)享有学术自由的权利,自主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自主进行学术创新;

(二)公平使用学校的公共资源、享受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三)公平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相应工作机会和条件以及继续学习培训和学术休假的权利;

(四)在品德、能力和业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

(五)参与民主管理,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认为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七)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九条 学校教职员工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忠诚于教育事业,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聘约,接受考核,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三)以育人为第一职责,尊重和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遵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的教学、科研成果;

(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珍惜和维护学校声誉,维护学校利益;

(六)承担校外兼职工作须以完成本职工作岗位任务为前提,并须向学校及所在部门报告;

(七)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十条 学校尊重和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教职员工权益保护和申诉救济机制。学校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员工,予以表彰奖励。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不履行合同的教职员工,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第五十一条 学校根据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可以采取其他用工形式。

第七章 资产与财务

第五十二条 学校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五十三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合法获取办学经费。办学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为辅。

第五十四条 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依法自主配置和处置所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实现保值增值。

第五十五条 学校资源配置以发展规划和年度事业计划为基本依据,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学校根据教学、科研、配套服务等用途,对房屋、仪器设备等非货币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第五十六条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跟踪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五十七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各级领导与部门按照学校经济责任制履行财务管理职责,主管财务的学校领导定期向学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汇报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及管理情况。

第五十八条 学校实行全口径综合财务预算,根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预算,各项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实行院系综合预决算制度,学校根据院(系)的办学成本、办学绩效和目标任务核定其综合预算。

第五十九条 学校建立财务内控体系,实行财务年度审计制度。

第六十条 学校依法登记注册具有基金会法人地位的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募集资金、捐赠项目管理及基金管理。

第八章

社会服务与外部关系

第六十一条 学校利用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与各级政府、地区、行业的沟通与合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服务和支撑。

第六十二条 学校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校外科研机构、企业、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和教学实体、互聘人员、联合培养学生等。学校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反哺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

第六十三条 学校推进国际化战略,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与世界著名大学开展学分互认、教师互访、课程互通、学位互授、联合办学等形式的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海外世界一流大学、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参与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

第六十四条 学校可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开设境外办学点,扩大海外影响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六十五条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构筑学习型社会服务。

第六十六条 学校建立校友总会,并在各地区成立地区校友会,搭建校友交流平台,增强校友与母校联系;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寻求校友对学校办学的支持,深化学校与校友的多方合作。

第九章

第六十七条 本章程的制定和修改须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审议后,由常委会讨论审定,报教育部核准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六十八条 本章程由常委会负责解释。校长办公室监督章程的执行情况,依据章程审查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和活动的举报和投诉。

第六十九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由校长或学术委员会或教代会提议,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启动章程的修订:

(一)本章程依据的法律发生变化;

(二)学校的举办者发生更替;

(三)学校发生合并、分立、更名等变化;

(四)学校办学宗旨、战略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发生重大变化;

(五)举办者依法要求学校修订章程;

(六)其他影响本章程执行的环境或实质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第七十条 本章程经教育部核准通过后,由学校发布实施。

第15篇:上海交通大学1999

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xsin1.设fxx0x0x0在x0处连续但不可导,则满足不等式

A.0

B.1

C.01

D.12 2.若fxR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xCa,b

B.fx在a,b内的任一子区间内至少有一个连续点; C.fx可能在a,b上每一点都不连续; D.fx可能在a,b上所有无理点处都不连续。

3.若曲线y2xaxb与2yxy1在点1,1处相切,则系数a,b的值为 23A.

a3a3a5

B.

C.b2b0b21D.

a1

b24.二次积分A.C.1x0dx2fx,ydy的另一积分次序为

x1y0y2xdyfx,ydx

B.dyfx,ydx

0x2dy01yyfx,ydx

D.

xx2dyfx,ydx

015.曲线积分Cydxxdy的值为()。

x2y2其中C是闭曲线xy1的正向。

A.0

B.

C.2

D.2

二 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正确证明之,若错误试举例说明。(每题5分,共25分) 1. 若fx在0,连续且有界,则fx在0,上必一致连续。 2. 若fx在x0点的邻域内二阶可导,且f00,lim极小值。

x0fx1则f0为fx的

x

3. 若广义积分0fxdx收敛,且limfxA,则A=0。

x04. 若fxx,y,fyx,y在点x0,y0的任何邻域内均无界,则fx,y在x0,y0处必不可微。 5. 若级数an1n收敛,则对an的任一子列ank都有

ak1nk收敛。

计算下列极限(试写出计算过程及理由。共18分)

axhaxh2ah1.lim,a0,a1 h0h2nn2.lim0 nnn!33.lim120psin2px1x2dx

四(10分)设an为实数列,limnan0.证明必存在子列ankan,使敛。

五(10分)设函数gx在0,上非负,lim1A0ak1nk收

,又fx在gxdx(为有限数)

A110,1上连续。试证tlimtgtxfxdxf0

00

六(12分)设函数列fnx在区间I上一致收敛于fx,且fnx在I上一致连续(nN)。证明:fx在I上也一致连续。

七(10分)设函数fx,gx都在a,b上连续,且

gx0,又fxgx0,

abfxa,b证明:至少存在一点a,b,使

g

fxdx。 gxdxabab

第16篇:上海交通大学自荐信

上海交通大学自荐信范文

导读:一直备受关注的自主招生工作即将开始,自主招生有校荐与自荐,在推荐过程中,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们需要准备自荐信,自荐信不光是要介绍自己,还要将自己的特点、特长都介绍出来,虽然只有短短几段文字,但里面却都是精华。以下高考网小编为考生们准备了一些自荐信范文,希望对于准备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您好!我是辽宁省铁岭市高级中学2010届理科实验班的***,和其他的同胞或者说是竞争者们一样,我也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申请材料。

相信在此之前,您已经阅读过了无数的自荐信,对省、市三好学生,校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等也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可惜,这些耀眼的荣誉和职位我都没有,我有的是对交大全面的了解,有的是对交大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向往,有的是“非交大不去”的勇气与决心。更重要的是,我有着诚实、实事求是的品质,我不会为了得到您的青睐而夸大事实,虚张声势,而且我觉得一个人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并不是只有靠这些职位才能体现出来的,毕竟校学生会主席只有一个,但具有多方面能力的高中生远不止这些。从小就热爱旅游、喜欢开拓视野的我也算是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各名牌大学也基本都参观过,而且还在去年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冬令营和同济、复旦大学的夏令营,但在众多高校中,唯有自由、开放、享有“东方mit”美誉的上海交通大学深深吸引了我,而且我也听到上海交大的学长陈蕾介绍说,上海交大非常适合那些“有想法”的人,只要你有想法,上海交大都会尽全力帮你实现,我觉得我就是那种有想法、有创新意识的人,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将来一定要到上海交大读书”的决心。凭借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考更是以全市第二十八的成绩考入铁岭市重点高中理科实验班。到了高中,我并没有骄傲,而是更加努力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进一步的飞跃,每次考试成绩均稳定在年级前十名,发挥好时还会进入前五名,我坚信自己是有资格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的。

做事果断,善于规划是我的另一优点。说到规划,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已经做好了初步的打算: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汽车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由于汽车工业的进步,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随之增长。这对从小酷爱汽车,7岁就能识别数十种车标的我,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我也励志将来要进入一家汽车公司,参与设计制造一部性能优异,而且安全节能的汽车。据我所知,现今中国汽车在发动机的节油耐用,稳定性能上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而伴随着油价的上涨,增压直喷等技术也已走下神坛,进入乘用领域。在车身结构方面,人们对于安全舒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所以有了碰撞吸能设计,有了更优秀的悬架,有了铝材,甚至碳纤维的应用。我愿把我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些领域中,让中国的汽车有朝一日也能展示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这一切看似虚幻的梦想,一旦进入上海交大,就都很有可能变为现实。众所周知,上海交大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等专业都是当前国内最一流的。除此之外,贵校的密歇根学院不仅包含机械类专业,而且如果前两年在校成绩突出,

还能出国到密歇根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这些都非常有助于实现我远大的理想。我保证,如果我能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一定会本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努力学习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培养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成为像江泽民、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茅以升那样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骄傲。

自主招生只是一次初选,最终能否进入交大,主要还得靠200天后的高考。但同时,自主招生也是一条捷径,一条通向成功彼岸的捷径。所以我非常希望贵校领导能够接受我的申请,同意我参加贵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我坚信,在考场上我的能力会

第17篇:上海交通大学校徽

\" target=\"_blank\">\" style=\"border:1px solid #000\" align=\"center\" alt=\"上海交通大学校徽\">说明:

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www.daodoc.com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上海交通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

第18篇: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人事代理服务指南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人事代理服务指南

用人单位应按照档案管理及人事代理中的有关规定,与中心及时签订《档案保管及人事代理委托协议书》,并按期缴纳委托保管服务费用。如员工工作单位发生变更,应签订新单位的《委托协议书》,并及时递交用工、退工证明等材料。如长期未办理单位托管手续的,中心将暂缓办理其相关业务。

用人单位录用应届毕业生,在取得《关于同意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后,可以到中心申请办理人事代理委托手续,具体各项人事代理服务的要求和程序如下(除已注明须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外,均须单位人事专员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工作证)、单位介绍信及下述相关材料统一办理):

一、办理档案委托管理和落户集体户口手续

第一步:凭《关于同意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告知高校转移档案至中心。

第二步:确认档案到达中心。在学校将档案寄出三周后,可以通过网站.cn查询档案到达情况。

第三步:办理落户手续。经查询其档案已经到达中心者,可携带以下12项所需材料办理手续:

(1)《档案保管及人事代理委托协议书》(按要求填写并签名、单位盖章,可通过网站.cn下载);

(2)《户口迁移证》原件(各项信息必须准确、完整,注明:非农业户口;出生地、籍贯填写省、市(县)二级;户口迁往地址为: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900号);

(3)《关于同意接收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第一联(白联);

(4)《就业报到证》复印件2份;

(5)身份证复印件2份(二代证必须复印正、反面);

(6)一寸免冠照片1张,二寸免冠照片1张;

(7)已婚者还需附《结婚证》复印件两份;

(8)《个人信息表暨身份证领取回执》(可当场领取或通过中心网站.cn下载,中心盖章有效);

(9)《上海市单位招用从业人员备案名册》(一式三联)(“用工起始日期”应为办理落户日期之后)(可通过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cn下载中心)、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双方身份证。有关婚育政策可参阅本中心网站(.cn)办事指南中“转发:新华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或长宁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站(jsw.changning.sh.cn)。 新华社区事物受理服务中心地址:法华镇路521号302室,咨询电话:62943027/ 62943019

三、办理单位变更

1、进沪就业一年内单位变更手续

用人单位引进毕业生进沪就业,在一年人事代理委托管理期内,如因正当理由或特殊原因需要办理单位变更以及退工手续的,需提供用人单位介绍信、用人单位退工情况说明报告等其他相关材料申请,须审核办理。具体材料如下: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 用人单位持单位工作介绍信;

● 用人单位退工情况说明报告;

● 社保金缴纳核定表等其他相关材料(需含入职后每月交金情况); ●《上海市单位退工证明》(红色联、黄色联二联);

● 因单位名称变更的,需工商部门更名证明材料;

● 对于同一集团公司内部子公司或有投资关系的公司之间人员调动而发生单位变更的,需要相互变动的两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验资报告复印件等。

2、进沪就业一年后单位变更手续

原单位退工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上海市单位退工证明》(红色联、黄色联二联)原件。新单位办理委托管理手续

办理退工后,应该及时办理单位变更委托管理手续,如果新录用单位继续委托中心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凭以下材料办理委托管理手续: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单位填写、盖章的《档案保管及人事代理委托协议书》。

●单位已录用该人员的相关证明(单位盖章)。

四、办理档案转移

用人单位可以办理员工档案转移(在办理档案转移前,如果党组织关系和户口挂靠在中心,必须先行办理党组织关系和户口迁移手续)。办理档案转移须提供如下材料: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若用人单位具有档案管理权限,可直接开具《催调干部人事档案通知单》或由单位党组织开具调档介绍信;若档案接收部门来人提取档案,还须出具单位取档介绍信,来人需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

●用人单位委托其他档案接收部门调档的,须出具用人单位同意转档的证明或介绍信,并出具档案接收部门开具的《催调干部人事档案通知单》方可调档;若档案接收部门来人提取档案,还须出具单位取档介绍信,来人需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方可;

●若原用人单位已办理退工,可凭退工单由档案接收部门开具的《催调干部人事档案通知单》转移档案;

●上海生源毕业生,可凭《户口簿》(复印件)转档至户籍所在地职业介绍所。

五、办理户籍证明、集体户口本复印件

在办理完成落户中心集体户口的手续后,自第11个工作日起根据需要可办理户籍证明、一个月后可办理集体户口个人信息页复印件。户籍证明须本人凭《户籍档案受理凭证》、身份证到中心驻新华路派出所办理点(新华路590弄21号)现场办理,或由单位人事专员带好工作证、介绍信及办理人身份证复印件统一办理;户籍证明和集体户口个人信息页复印件当日可领取,户籍证明在办理时须告知工作人员用途和去向,集体户口个人信息页复印件需到中心办理。

中心驻新华路派出所办理点办公时间:周一~周六上午9:00~11:30 下午13: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六、居民身份证办理

根据公安部门要求,所有学生在递交落户材料时必须同时办理照片采集手续。照片采集手续可以在落户前、也可以在落户后的七天内采集(照片未采集者公安部门将不予入户)。换发新身份证者在拍照后保留好《身份证领取回执》,在领取新证时本人必须携带此《回执》。

已经在中心入户的人员,凭本人《户籍档案受理凭证》和个人身份证领取《换发二代证照片采集单暨领取凭证》,然后到公安部门指定办理点办理。

换发新身份证者,在拍照确认之后两个月左右,可以在网站上(.cn)查询身份证是否可以领取,如果提示“二代

证可领取”,本人凭《身份证领取回执》、身份证(如遗失须提供挂失单或案件受理单)领取新身份证。

如身份证遗失,须本人凭其他有效证件挂失,或向公安部门报案,满一个月后本人方可凭挂失单或案件受理单补办。如有急事本人可按要求申请办理临时身份证。

以上身份证相关任何业务均须本人亲自办理,办理地点为中心驻新华路派出所办理点:新华路590弄21号

七、办理户籍迁移

办理户口迁移在事先征得迁往地警署(派出所)同意后,可以凭以下材料到中心办理: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中心集体户口人员户籍迁出申请表》(可到中心网站

.cn下载)并加盖委托单位公章;迁往外省,需要提供迁入地公安局准迁证;

●户籍迁出人员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若委托他人办理,须提供委托书及本人和委托办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八、办理社会保障卡

个人的社会保障卡可到上海市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中心办理(如居住地、工作地等)。办理前可先致电962222,咨询有关情况。

第19篇: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人事代理服务指南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人事代理服务指南

用人单位应按照档案管理及人事代理中的有关规定,与中心及时签订《档案保管及人事代理委托协议书》,并按期缴纳委托保管服务费用。如员工工作单位发生变更,应签订新单位的《委托协议书》,并及时递交用工、退工证明等材料。如长期未办理单位托管手续的,中心将暂缓办理其相关业务。

用人单位录用应届毕业生,在取得《关于同意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后,可以到中心申请办理人事代理委托手续,具体各项人事代理服务的要求和程序如下(除已注明须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外,均须单位人事专员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工作证)、单位介绍信及下述相关材料统一办理):

一、办理档案委托管理和落户集体户口手续

第一步:凭《关于同意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告知高校转移档案至中心。

第二步:确认档案到达中心。在学校将档案寄出三周后,可以通过网站www.daodoc.com查询档案到达情况。

第三步:办理落户手续。经查询其档案已经到达中心者,可携带以下12项所需材料办理手续:

(1)《档案保管及人事代理委托协议书》(按要求填写并签名、单位盖章,可通过网站www.daodoc.com下载);

(2)《户口迁移证》原件(各项信息必须准确、完整,注明:非农业户口;出生地、籍贯填写省、市(县)二级;户口迁往地址为: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900号);

(3)《关于同意接收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第一联(白联); (4)《就业报到证》复印件2份;

(5)身份证复印件2份(二代证必须复印正、反面); (6)一寸免冠照片1张,二寸免冠照片1张; (7)已婚者还需附《结婚证》复印件两份;

(8)《个人信息表暨身份证领取回执》(可当场领取或通过中心网站www.daodoc.com下载,中心盖章有效);

(9)《上海市单位招用从业人员备案名册》(一式三联)(“用工起始日期”应为办理落户日期之后)(可通过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www.daodoc.com下载中心)、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双方身份证。有关婚育政策可参阅本中心网站(www.daodoc.com)办事指南中“转发:新华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或长宁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站(jsw.changning.sh.cn)。 新华社区事物受理服务中心地址:法华镇路521号302室,咨询电话:62943027/ 62943019

三、办理单位变更

1、进沪就业一年内单位变更手续

用人单位引进毕业生进沪就业,在一年人事代理委托管理期内,如因正当理由或特殊原因需要办理单位变更以及退工手续的,需提供用人单位介绍信、用人单位退工情况说明报告等其他相关材料申请,须审核办理。具体材料如下: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 用人单位持单位工作介绍信; ● 用人单位退工情况说明报告;

● 社保金缴纳核定表等其他相关材料(需含入职后每月交金情况); ●《上海市单位退工证明》(红色联、黄色联二联); ● 因单位名称变更的,需工商部门更名证明材料;

● 对于同一集团公司内部子公司或有投资关系的公司之间人员调动而发生单位变更的,需要相互变动的两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验资报告复印件等。

2、进沪就业一年后单位变更手续 原单位退工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上海市单位退工证明》(红色联、黄色联二联)原件。

新单位办理委托管理手续

办理退工后,应该及时办理单位变更委托管理手续,如果新录用单位继续委托中心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凭以下材料办理委托管理手续: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单位填写、盖章的《档案保管及人事代理委托协议书》。 ●单位已录用该人员的相关证明(单位盖章)。

四、办理档案转移

用人单位可以办理员工档案转移(在办理档案转移前,如果党组织关系和户口挂靠在中心,必须先行办理党组织关系和户口迁移手续)。办理档案转移须提供如下材料: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若用人单位具有档案管理权限,可直接开具《催调干部人事档案通知单》或由单位党组织开具调档介绍信;若档案接收部门来人提取档案,还须出具单位取档介绍信,来人需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

●用人单位委托其他档案接收部门调档的,须出具用人单位同意转档的证明或介绍信,并出具档案接收部门开具的《催调干部人事档案通知单》方可调档;若档案接收部门来人提取档案,还须出具单位取档介绍信,来人需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方可; ●若原用人单位已办理退工,可凭退工单由档案接收部门开具的《催调干部人事档案通知单》转移档案;

●上海生源毕业生,可凭《户口簿》(复印件)转档至户籍所在地职业介绍所。

五、办理户籍证明、集体户口本复印件

在办理完成落户中心集体户口的手续后,自第11个工作日起根据需要可办理户籍证明、一个月后可办理集体户口个人信息页复印件。户籍证明须本人凭《户籍档案受理凭证》、身份证到中心驻新华路派出所办理点(新华路590弄21号)现场办理,或由单位人事专员带好工作证、介绍信及办理人身份证复印件统一办理;户籍证明和集体户口个人信息页复印件当日可领取,户籍证明在办理时须告知工作人员用途和去向,集体户口个人信息页复印件需到中心办理。

中心驻新华路派出所办理点办公时间:周一~周六 上午9:00~11:30 下午13: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六、居民身份证办理

根据公安部门要求,所有学生在递交落户材料时必须同时办理照片采集手续。照片采集手续可以在落户前、也可以在落户后的七天内采集(照片未采集者公安部门将不予入户)。换发新身份证者在拍照后保留好《身份证领取回执》,在领取新证时本人必须携带此《回执》。

已经在中心入户的人员,凭本人《户籍档案受理凭证》和个人身份证领取《换发二代证照片采集单暨领取凭证》,然后到公安部门指定办理点办理。

换发新身份证者,在拍照确认之后两个月左右,可以在网站上(www.daodoc.com)查询身份证是否可以领取,如果提示“二代证可领取”,本人凭《身份证领取回执》、身份证(如遗失须提供挂失单或案件受理单)领取新身份证。

如身份证遗失,须本人凭其他有效证件挂失,或向公安部门报案,满一个月后本人方可凭挂失单或案件受理单补办。如有急事本人可按要求申请办理临时身份证。

以上身份证相关任何业务均须本人亲自办理,办理地点为中心驻新华路派出所办理点:新华路590弄21号

七、办理户籍迁移

办理户口迁移在事先征得迁往地警署(派出所)同意后,可以凭以下材料到中心办理:

●《户籍档案受理凭证》;

●《中心集体户口人员户籍迁出申请表》(可到中心网站www.daodoc.com下载)并加盖委托单位公章;迁往外省,需要提供迁入地公安局准迁证;

●户籍迁出人员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若委托他人办理,须提供委托书及本人和委托办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八、办理社会保障卡

个人的社会保障卡可到上海市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中心办理(如居住地、工作地等)。办理前可先致电962222,咨询有关情况。

第20篇:后勤事务中心

后勤事务中心

办公室卫生值日表

星期一王黎明

星期二肖永富

星期三苏宏

星期四陈锦

星期五潘锋

星期六黎昌

以上值日人员负责当天值日卫生保持办公室清洁整齐。

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

2014/9/20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事务中心.doc》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事务中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