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的范文

2022-07-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

一、本指南的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所谓小型企业,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中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含义相同,是指资产总额或营业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所有权和管理权集中于少数个人,并具备下列一项或多项特征的企业:(1)收入来源单一;(2)会计记录简单;(3)内部控制有限,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

目前,非金融企业执行的会计标准有三类,一是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二是企业会计制度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制度);三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我们编写了两册指南,分别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型企业的审计。由于执行小型企业会计制度且财务报表需要审计的企业数量较少,我们没有编写相应指南,注册会计师可以参照上述指南。

二、本指南的编写原则

指南力求体现以下原则:一是注重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突出风险评估程序的重要性,为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详细的指导;二是注重程序之间的衔接,将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予以贯通,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相联结,提高审计效率;三是注重体现小型企业审计的特点,在遵守审计准则和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三、本指南的结构

工作底稿包括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两大部分。当期档案是本指南的主体部分,贯穿了重大错报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审计工作主线,主要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风险评估工作底稿、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其他项目工作底稿和业务完成阶段工作底稿,工作总结《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 其中,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两部分。

永久性档案包括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长期参考价值的档案,其内容相对稳定,有关内容在本指南中作为附录提供。

四、使用本指南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本指南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本指南不替代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相关指南。本指南力求体现审计准则、相关指南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审计程序,但没有涵盖审计准则和相关指南的全部规定,它是对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相关指南的指导。

第二,本指南不替代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本指南侧重于说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编制工作底稿的总体思路,由于小型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任何企业、任何情况的标准化工作底稿模板。因此,注册会计师在使用本指南时,应当充分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执业需要,设计审计程序和相应的工作底稿。

第三,本指南基于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审计流程设计。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农业企业和石油天然气企业等特殊行业企业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这些行业企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审计程序和审计流程。

本指南将小型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划分为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仓储与生产、货币资金、费用、工薪与人事和财务报告编制等七个方面,并列示了主要控制活动。

在实务中,业务流程的划分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不能机械套用本指南的划分方法。同样,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不同,主要控制活动也不尽相同,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控制点进行了解和测试。

值此指南出版之际,谨向王军副部长和刘仲藜会长给予本指南研究和编写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支持和参与本指南编写工作的领导和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推荐第2篇:审计工作底稿使用说明

审计工作底稿使用说明

本实验提供的审计工作底稿基本格式旨在表明审计工作底稿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及大致的排列方式,并不表示审计工作底稿的规定格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应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格式,可由各会计师事务所自己制定,但必须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此外,本实验中的审计工作底稿并不表示会计报表审计中应编制的全部工作底稿,而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

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若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为某一集团的下属公司,则应同时写明下属公司的名称。被审计单位名称可写简称。

2.审计项目名称:即某一会计报表项目名称或某一审计程序及实施对象的名称。如具体审计项目是某一分类会计科目,则应同时写明该分类会计科目。

3.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即审计工作底稿上审计内容的时点(指资产负债类项目)或期间(指损益类项目)。

4.审计过程记录:即审计人员审计轨迹与专业判断的记录。审计人员应将其实施审计而达到审计目标的过程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5.审计标识及其说明:审计标识是审计人员为便于表达审计含义而采用的符号。为了便于他人的理解,审计人员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各种审计标识所代表的含义。审计标识应前后一致。审计标识说明如下:

∧纵加核对相符T/B与试算平衡表核对一致 <横加核对相符C已发询证函

B与上年结转数核对一致C-已收回询证函

T与原始凭证核对一致*备注一

G与总分类帐核对一致**备注二

S与明细分类帐核对一致

6.审计结论:即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对某一审计事项所作的专业判断。就控制测试而言,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满意程度及是否可以信赖,其审计结论通常有“内部控制良好”、“内部控制一般”等表达方式:就实质性测试而言,是指审计人员对某一审计事项有余额或发生额的确认情况,其审计结论通常有“帐户余额可以确认”、“账实相符”、“账表相符”等表达方式。

7.索引号及页次:即审计人员为便于整理、利用审计工作底稿,将具有同一性质或反映同一审计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分别归类,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控制所作的特定编号即为索引号;页次是在同一索引号下不同的审计工作底稿的顺序编号。审计工作底稿索引示例

如下:

Z——完成阶段工作底稿 Z1——审计报告Z2——已审会计报表Z3——试算平衡表 Z4——审计差异调整表

Z5——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 Z6——与客户交换意见书 Z7——审计总结 Z8——未审会计报表

Z9——重要审计事项完成核对表 Z10——最终质量控制审计工作底稿 Z11——复核及批准汇总表 Z12——与治理层的沟通和报告 Z13——与管理层的沟通和报告 Z14——审计标识

Z15——审计人员简签一览表 „„

A——计划阶段工作底稿 A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 A2——承接业务的风险初步评价表 A3——审计业务约定书

A4——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调查问卷A5——分析性测试 A6——识别评价内部控制 A7——审计风险评估表 A8——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A9——审计总体工作计划 „„

控制测试工作底稿

S00——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 B00——购货与付款循环控制测试 P00——生产循环控制测试

F00——筹资与投资循环控制测试 M00——货币资金控制测试

„„

实质性测试工作底稿 M——货币资金

M1货币资金 M11现金

M12银行存款 „„

S——销售与收款循环 S1——应收账款 S2——坏账准备 S3——预收账款 S4——应交税金 S5——主营业务收入

S6——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S7——营业费用 S8——其他业务利润 „„

B——购货与付款循环 B1——预付账款

B2——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 B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B4——在建工程 B5——固定资产清理 B6——应付票据 B7——应付账款 „„

P——生产循环 P1——存货

P2——存货跌价准备 P3——生产成本 P4——制造费用 P5——待摊费用

P6——待处理财产损溢 P7——应付工资 P8——应付福利费 P9——预提费用

P10——主营业务成本 „„

F——筹资与投资循环 F1——短期投资

F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F3——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F4——其他应收款 F5——应收补贴款 F6——长期股权投资 F7——长期债权投资 F8——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F9——委托贷款及其减值准备 F10——无形资产及其减值准备 F11——未确认融资费用 F12——长期待摊费用 F13——长短期借款 F14——应付股利 F15——其他应付款 F16——预计负债 F17——应付债券 F18——长期应付款 F19——专项应付款

F20——实收资本(股本) F21——资本公积 F22——盈余公积 F23——未分配利润

F24——管理费用 F25——财务费用 F26——投资收益 F27——补贴收入 F28——营业外收支 F29——所得税

F3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T——特殊项目审计 T1——期初余额 T2——会计估计 T3——债务重组 T4——非货币性交易

T5——关联方及其关联交易 T6——或有事项 T7——期后事项 T8——持续经营能力 „„

8.编制人员姓名及编制日期:即审计人员必须在其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名和签署日

期。签名可用简签,但应在审计计划中参加审计人员名单后附有签名样式。 9.复核人员姓名及复核日期:即审计人员必须在其复核过的审计工作底稿签名和签署日

期。签名可用简签,但应在审计计划参加审计人员名单后附有签名样式。

10.其他应说明事项,即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判断,认为需要在审计工作底稿上注明的其他

相关事项也可予以记录。

此外由被审计单位、其他第三者提供的资料或代为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应在上面注明其来源,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按上述基本内容的要求记录在工作底稿上。

二、常用的审计工作底稿范例

1、与审计项目管理相关的资料

•被审计单位地址、主要联系人、职位、电话 •参与项目的其他注册会计师或专家的姓名和地址 •审计业务约定书原件 •其他

2、与被审计单位设立有关的法律事项

•有关设立、经营的文件的复印件

[如公司章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

•验资报告

•历次董事会会议纪要

•影响财务报表的重要合同、协议等文件的复印件[如所得税减免批准证明、银行借款合同和担保协议等] •有关土地、建筑物、厂房和设备等资产文件的复印件[如资产评估报告、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等] •分支机构的资料 •所投企业的资料 •其他

3、与被审计单位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结构相关的资料

•组织结构 •各投资方简介

•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名单、职责) •董事会成员清单 •历史发展资料 •业务介绍 •关联方资料 •会计手册 •员工福利政策 •其他

4、沟通和报告相关工作底稿

·审计报告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与主审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和报告 ·与治理层的沟通和报告 ·与管理层的沟通和报告 ·管理建议书 ·其他

5、重要的法律文件、合同、协议和会计记录的摘录或副本;

6、审计完成阶段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完成核对表 ·管理层声明书原件 ·重大事项概要 ·错报汇总

·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和试算平衡表

·有关列报的工作底稿

[如现金流量表、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披露等] ·财务报表所属期间的董事会会议纪要 ·总结会会议纪要 ·其他

7、审计计划阶段工作底稿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评价 ·对外部专家的评价 ·对服务机构的评价 ·被审计单位提交资料清单 ·主审注册会计师的指示

·前期审计报告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预备会会计纪要 ·其他

8、特定项目审计程序表

·舞弊 ·持续经营 ·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关联方 ·其他

9、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可以按会计科目、某类交易或列报划分)

·进一步审计程序表 ·有关控制测试工作底稿 ·有关实质性测试工作底稿

(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

10、

11、

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底稿(如适用) 其他

推荐第3篇:第八章审计工作底稿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在记录审计过程时,对于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有关审计程序中测试的样本的识别特征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以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

B.对于需要选取或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别特征

C.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必须以观察的对象为识别特征

D.对于需要询问被审计单位中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以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

2.注册会计师在对ABC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为查清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查阅并利用了事务所2002年审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工作底稿。本次审计于2008年3月完成,则注册会计师查阅的该项固定资产的工作底稿应( )。

A.至少保存至2012年B.至少保存至2017年

C.至少保存至2018年D.长期保存

3.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要求,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在丙公司所执行的以下审计业务中,符合归档期限要求的是( )。

A.注册会计师于2008年2月28日完成了审计工作并出具了对A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于2008年5月30日归档

B.注册会计师于2008年2月28日完成了对B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并于3月6日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报告。3月9日,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新的重大情况撤销了审计报告并不再实施进一步审计,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已于2008年5月10日归档

C.按照时间预算的规划,审计项目组应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实施对C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3月6日,因发现C公司存在重大舞弊事项后会计师事务所决定终止该项审计业务,此时,将已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全部作废

D.注册会计师于2月1日对D公司出具审计报告,2008年2月10日将与D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相关的工作底稿整理归档

4.下列有关审计档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已经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草稿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不属于审计档案中应保存的工作底稿

B.审计准则规定,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必须是自审计报告日起保存10年

C.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届满前删除或废弃审计工作底稿

D.一般情况下,在审计报告归档之后不需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或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

1.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 )。

A.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B.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

C.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

D.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

2.下列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属于永久性档案的是( )。

A.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

B.企业营业执照

C.公司章程

D.审计计划

3.下列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属于当期档案的有( )。

A.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

B.企业营业执照

C.公司章程

D.审计报告

4.项目经理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准备归档,其做法中没有违反规定的有( )。

A.在审计报告日后,收到函件的回函原件,注册会计师核对一致后,将原底稿中的复印件替换

B.发现审计工作底稿中索引编号错误,助理人员进行了修改

C.助理人员A完成的一份有关租金收入审计的说明字迹潦草,项目经理要求其重抄一份,将原底稿销毁

D.注册会计师A编制的工作底稿没有签名,项目经理安排助理人员补签

5.下列各项是注册会计师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事务性变动,其中正确的有

( )。

A.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B.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C.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D.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审计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

6.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审计工作底稿所记录的有所不同,但两类审计工作底稿都应当充分、适当地反映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程序

B.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提供证据

C.注册会计师对所有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均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

D.事务所安排注册会计师在检查以前年度工作底稿时,注册会计师发现以前自己编制的工作底稿中有计算错误,然后涂改修正,但该错误不影响原所做的审计结论

推荐第4篇:10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章 审计工作底稿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记录审计过程时,应当特别注意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以下相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在记录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测试的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B.对某一个具体项目或事项而言,其识别特征通常不具有唯一性

C.对识别特征的记录,可以反映项目组履行职责的情况

D.识别特征因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测试的项目或事项不同而不同

2.在实务中,审计档案可以分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以下关于永久档案和当期档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永久性档案记录的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

B.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等属于当期档案

C.永久性档案中的内容是固定的,不变的

D.当期档案主要是供当期使用的审计档案

3.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的事务性变动的是()。

A.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B.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C.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

D.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4.以下关于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目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但不适用于项目组内部复核

B.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准则的遵循情况以及用于第三方的检查

C.因执业质量而涉及诉讼时提供审计证据

D.保留对未来审计工作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的记录

5.以下各项通常不必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是()。

A.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函件

B.业务约定书

C.初步思考的记录

D.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

6.对于某一具体项目而言,识别特征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多样性

B.广泛性

C.唯一性

D.完整性

7.如果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不一致,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必要记录如何处理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B.注册会计师需要保留不正确的或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C.如果这些信息是错误的或不完整的,并且初步显示的不一致可以通过获取正确或完整的信息得到满意的解决,则注册会计师无须保留这些错误的或不完整的信息

D.对于职业判断的差异,若初步的判断意见是基于不完整的资料或数据,则注册会计师无须保留这些初步的判断意见

8.在记录已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不是针对每个项目都需要记录的是()。

A.测试的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B.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及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

C.审计工作的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和范围

D.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

9.关于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工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的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B.在归档期间可以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变动

C.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不能变动审计工作底稿

D.在归档期间可以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10.以下关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人员的工作

B.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完成后,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C.对上市公司和那些高风险或涉及公众利益的审计项目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D.由项目组以外的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执行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无论修改或增加的性质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记录的事项有()。

A.修改或増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B.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

C.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D.修改后最终归档的时间

2.在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项目组内部复核时,复核人员应当考虑()。

A.审计工作是否已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和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

B.重大事项是否已提请进一步考虑

C.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否恰当合理

D.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足以支持审计结论

3.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的内容有()。

A.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

B.与专家沟通的文件

C.重复的文件记录

D.反映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

4.以下注册会计师确定测试的样本的识别特征,正确的有()。

A.对于需要选取或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银行存款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以银行存款日记账中—定余额以上的所有会计分录为识别特征

B.若被审计单位对订购单以序列号进行编号,则可以以以订购商品的名称作为识别特征

C.对于需要询问被审计单位中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

D.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观察的对象或观察过程、相关被观察人员及其各自的责任、观察的地点和时间作为识别特征。

5.下列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通常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越多

B.有关函证程序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存货监盘程序的审计工作底稿在内容、格式及范围方面是不同的

C.注册会计师识别出的个别例外事项不会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格式及范围

D.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会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6.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认为可能需要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有()。

A.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

B.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C.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D.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

7.以下各项中,属于永久性档案的有()。

A.营业执照

B.总体审计计划

C.被审计单位的章程

D.具体审计计划

8.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可能是()。

A.审计报告日后九十天内

B.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

C.审计业务中止后的六十天内

D.审计业务中止后的九十天内

9.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B.永久性档案要永久保存

C.当期性档案在当期保存

D.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业务中止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三、简答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013年2月10日,A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A注册会计师在考虑对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及保存工作。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的,注册会计师可以做出变动,主要包括哪几项?(2)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需要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有哪几种?变动审计工作底稿时的记录要求有哪些?

(3)对甲公司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时,A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对某一个具体项目或事项而言,其识别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选项B错误。 2.

【答案】A

【解析】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章程、重要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复印件等属于永久性档案,选项B错误;永久件档案中的某些内容已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予以更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选项C错误;当期档案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选项D错误。

3.

【答案】C

【解析】选项C 属于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需要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不属于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的事务性变动。

4.

【答案】A

【解析】选项A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为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和项目组内部复核都提供了基础。 5.

【答案】C

【解析】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反映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 6.

【答案】C

【解析】对某一个具体项目或事项而言,其识别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所以选项C正确。 7.

【答案】B

【解析】记录如何处理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如何解决这些不一致的记录要求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需要保留不正确的或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选项B错误。

8.

【答案】D

【解析】只有在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情况下,才需要注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所以选项D可能不需要记录。

9.

【答案】C

【解析】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时可以变动审计工作底稿,选项C错误。

10.

【答案】A

【解析】选项A是项目组内部复核时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

【解析】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记录下列事项:

(1)修改或増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2)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2.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正确。

3.

【答案】ACD

【解析】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反映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选项B与专家沟通的文件是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4.

【答案】ACD

【解析】如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订购单的日期或其唯一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订购单上的商品并不是唯一的。

5.

【答案】ABD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会发现例外事项,由此可能导致审计工作底稿在格式、内容和范围方面的不同,选项C不正确。

6.

【答案】AD

【解析】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

(1)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

(2)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

7.

【答案】AC

【解析】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章程、重要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复印件等属于永久性档案,而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属于当期档案。 8.

【答案】BC

【解析】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六十天内。

9.

【答案】BC

【解析】无论是永久性档案还是当期档案,都应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业务中止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三、简答题

【答案】

(1)如果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的,注册会计师可以做出变动,主要包括:

①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②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③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④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

(2)

注册会计师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

②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

变动审计工作底稿时的记录要求: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无论修改或增加的性质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记录下列事项:

①修改或増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

②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3)项目合伙人有责任采取以下措施:

①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已委派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②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讨论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影响,包括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中识别的重大事项;

③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完成后,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推荐第5篇:财务审计工作底稿

财务审计工作底稿

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期初余额为874.65万元,期末余额为1,132.52万元,公司按账龄分析法并结合个别认定法估算坏账损失,财务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计提坏账准备比率是否恰当,坏账准备是否充分;

(二)确定坏账准备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三)确定坏账准备余额是否正确;

(四)确定坏账准备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坏账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报表及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审计程序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坏账准备明细表”(底稿见索引);

2、复核加计正确并合计与总账数、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

注意坏账准备发生额中借贷方发生的内容,避免期初期末余额正确但发生额位置或内容填写错误的情况。

(二)执行“检查计提坏账准备是否符合公司披露的会计政策,本期有无发生变更,审核其理由及影响”审计程序

查验公司制定的坏账会计政策,按账龄分析法并结合个别认定法估算坏账损失,本年未发生变更,具体底稿见索引。

提示:

对本期坏账准备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需要关注变更是否有为满足管理当局调节利润的需求、是否公司的行业、业务发展相应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有较大的变化。对变更的影响一般采用未来适用法,需要单独按原有会计政策重新计算计提坏账准备与现行政策之间的差异,并评估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工作总结《财务审计工作底稿》。

(三)执行“按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和标准复核已提坏账准备是否恰当,若有大额差异应进行调整”审计程序

按相应其他应收款的审定数重新编制按账龄的分析表,按审计确认的公司合理的坏账政策计算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与账面数的差异较大需要进行调整,底稿见索引

(四)执行“对账龄长且久无回收记录的应收款查验其可收回性”审计程序

对账龄长久无回收记录的应收款如金欣房地产、股份联合会、连英物资等根据不同情况已查验可收回性,底稿见索引。

提示:

对余额较大长期挂账而一直有发生额的应收款项即使有函证回函确认,若可能仍然需要进一步取证该单位是否为关联方,是否实际有偿还能力,是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等状况,最好能有近期的比较会计报表供分析,经分析后若累计有较大亏损或资产不实等状况,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追加计提坏账准备。

(五)执行“对采用个别计提法计提的特别坏账准备应审核计提依据,取得相关证据”审计程序

特别坏账准备底稿见索引。

提示:

主要证据可以参考相应公司比较会计报表、经营状况、资产不实、债务人信用不良等状况来判断。

(六)执行“检查年度内确认坏账损失是否按规定权限审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账款,所作会计处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审计程序

经查验本年确认连英科技坏账损失按经理办公会议审批,底稿见索引;本期无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账款的情况。

提示:

1、权限审批主要依赖于查阅公司有关章程、内部管理制度等涉及坏账事项的文件,并对照相关会计处理复核其流程、授权是否合规;

2、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账款需要查明收回的原因,并追查以前相关已作坏账损失处理是否合理,相关会计处理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处理。

(七)执行“检查向债务人询证回函的例外事项及存有争执的余额”审计程序

询证函回函未发现例外及有争执事项。

提示:

询证函可能存在有关事项与账面不符或有争执情况存在,对该等事项需要了解判断相关事项真实原因进而分析判断公司账务处理是否存在不当,并评估对公司会计报表的影响,必要时视其重要重大程度请专家或律师出具有关意见再行判断。

(八)执行“检查重分类调整转入的应收款项是否已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按其他应收款已审定数重新进行账龄分析,并重新计算坏账准备,底稿见索引。

(九)执行“检查坏账准备的结转或冲减是否有充分依据,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检查有无利用关联关系转移债务,重新计算账龄而冲回已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利润的现象”审计程序

坏账准备的结转或冲减已收集相关依据,见索引号,符合现行制度规定。

经查验,未发现有利用关联关系转移债务,重新计算账龄而冲回已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利润的现象。

推荐第6篇:审计工作底稿要求

审计工作底稿要求

根据此次注协审计底稿检查结果,针对我所存在的问题,对以后工作底稿提出如下要求:

1.现场结束,及时整理底稿,并装订成册,否则不予复核;

2.底稿中必须附审计计划和审计总结,审计计划的审计重点不能千篇1律,要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审计重点;

3.审计调整分录的摘要简明并写清调整原因;

4.报告经复核后,针对复核要点要进行反馈,并将其作为底稿的一部分,否则不予出报告;

5.银行存款科目和银行借款科目

(1)银行存款科目和银行借款科目要求每个账户都进行函证,并关注回函结果,极个别情况 不能函证的,要求企业写明原因并盖章;

(2)对于对账不符的银行存款,要求重点关注银行余额调节表中的未达账项,并进一步实施审计程序,对于银行入账企业未入账的未达账项,根据银行提供的对账单,逐笔核实,并全部作审计调整,对于企业入账银行未入账的未达账项,取得企业针对该未达账项的入账凭证和银行提供的对账单,逐笔核对,查明原因,考虑是否作审计调整。

6.往来科目一定要对大额的、账龄长的进行函证,对回函结果进行关注,对回函不符的要查明原因,不能回函的,一定要有替代程序;

7.预付账款科目,首先判断是费用性质还是应收性质,对于费用性质的,取得有关的合同、协议,并关注其中的到货时间或劳务完成时间,以此来初步判断货物是否已经到货、劳务是否完成,并向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解,进而判定是否需要作审计调整,对于应收性质的,调入其他应收款科目,一并提减值准备;

8.对于车辆、房屋、土地、专利等要取得相关的权利证书;

9.对于预收账款,取得有关的合同或协议,判断收入是否完成 ,如不能取得合同或协议,根据被审单位的生产周期等相关信息判断收入是否完成,从而判定是否需要作审计调整。

10.折旧、税金及摊销科目(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要实施重新测算程序;

11.损益类科目要执行截止测试程序;

12.收入类科目在审核时要有对合同的审核程序,抽查或全查收入确认额是否与合同相符;

13.不管理什么性质的审计业务,必须有管理当局声明书,并有法人签字(极特殊情况盖法人章)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标注日期(此日期即为审计报告日期),期后事项、或有事项、抵押担保事项、关联方及交易等事项不能为空。

14.审计底稿装订要求

工作底稿要有索引号,每卷底稿不超过200页,综合类工作底稿固定为第一卷、备查类工作底稿为最后一卷,业务类底稿视情况可一卷或多卷,每卷重新编页号。

推荐第7篇:审计工作底稿填制注意事项

审计工作底稿填制注意事项

各小组审计人员关于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填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各项目审定表要与明细表相符,不要存在不平的情况。

2、银行存款要取得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函证回函,如果存在着银行存款未达情况,要取未过每一笔进行核实,并进行全部复印。

3、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的账龄要编制准确。要取得2008年、2009年、2010年的往来明细表,根据其进行往来的账龄编制。

4、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要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提取政策与上市公司披露年报中的坏账准备提取一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公司往来不提取坏账准备(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公司的名字在我的“东华能源审计范围一览表”有)。

5、存货,必须取得存货盘点表,对C

3、C4要进行存货购进测试和存货发出计价测试。购进测试是对取得6月和12月的存货购进发票,根据发票金额填列。发出测试,取得C

3、C4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数量金额明细账,按加权平均法测试存货发出价格。

6、固定资产要进行折旧测算(提供电子版的测算过程给我)。固定资产分类与上市公司披露年报中固定资产分类相符。要取的固定资产明细表,对于房屋要取得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车辆要取得车辆行驶证。取得的证书要与明细表逐一进行核对。

7、对有借款的单位,必须取得借款合同,对借款进行利息测算。

8、应交税费,要取得2011年12月的各项税种的纳税申报表(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9、如自已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原因在写详细,要表达清楚。调整分录,二级明细要列明,如有三级明细也要列明。

推荐第8篇: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文章阐述了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着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素质与内审要求不一致、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

一、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拓宽审计范围、完善制度建设等对策,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医院 内部审计 问题 对策

我国自1983年开始实行内部审计制度以来,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企业健康成长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1997年3月1日签署了中华人同共和国卫生部第51号令即《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二级乙等以上的医院应设置独立的与本单位财务机构相同级别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维护了医院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也存着许多善待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 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活动。内部审计对其所检查的活动要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其基础是具有独立性。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工作就很难开展。目前的状况了有些医院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却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有些医院配备了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如有些单位将所内审机构置于监察室之下,根本谈不上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究其原因:首先是领导干部对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的,没有具体工作目标,甚至于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职能和作用认识的错位,使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成为一件不能实现的事情。

1.2 人员的素质与内审要求不一致。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即当前的内审人员不仅要懂审计、财务知识,更掌握经济学其它方面的知识如市场学、管理学以及工程技术等等。但目前,内审人员队伍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从数量上来看,内审人员还不能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的需要;从结构是看,一方面,内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显老龄化;另一方面,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这些人员具有丰富的财会知识及经验,但对审计工作还不胜任的,而且这支队伍也不稳定。对于审计人员自身来说,安于现状,不重视知识的更新和充实。这种情况,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范文《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1.3 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纠正违纪违规,发挥审计事后监督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给医院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医院财会工作中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帐务处理上的差错将会越来越少,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势形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拓宽自身的工作内容才能适应现代医院内部审计要求

1.4 制度不完善,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

现行国家颁布的关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中,除卫生部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外》,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比,国家没有对医院内部审计的具体准则和实施细则做出规定,这种法规的滞后性,导致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因此在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被执行部门的抵制,使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

2、解决当前内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2.1 内审机构独立。

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等职能。我们不能固执得认为内部审计在单位中高于一切,这必然不利于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不利于管理,但是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应强调与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特别要求与是财务、纪检、监察部门分别设立.在行政录属关系上,要求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2.2 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适应现代形势的需要,内审人员在数量上需要扩充,在素质上需要提高。从医院角度来讲,单位应该吸引技术、工程、投资等各类高素质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要严格考核机制,对内审人员业绩进行评价,促使内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内审人员必须注意更新知识,努力拓宽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3 拓宽审计范围,发挥审计作用。

“有为才有威”,现行医院内部审计不应仅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审计作用仅局限于事后监督作用。随着单位对内部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内审必须扩大自身的审计范围,内部审计要履行对医院经济工作的综合监督职能,逐步向效益管理延伸。如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找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把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具体环节。开展内部控制度审计,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帮助医院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度;开展基建工程审计,节约建设资金,促进医院加强基建管理;开展专项审计及审计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树立起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威信。

2.4 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审计建议和意见执行力度。

由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医院只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根据国家《审计法》等相关法制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审计人员岗位职责》等内部规章制度,完善内审机制,使内部审计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医院以书面的形式授权内审计特定的职责,避免了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在执行过程中的人为意志的干扰,使审计真正发挥作用,保障医院的健康发展

推荐第9篇: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美国上市公司安然(Enron)成立于1983年,原只是休士顿的一家经营天然气管线的公司,后来,该公司开始从事电力交易业务。1999年,安然公司设立网站交易平台,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交易商,营业范围涉及天然气、电力、金属、纸浆、塑胶、光纤宽频等产业。2000年,其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股票价格最高时为每股90美元,总市值达700亿美元,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七。自1996年起连续6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有创意的公司,也是美国人选择最爱就职的100大企业之一。

2001年12月2日,安然这家不久前还被华尔街的分析员强列推荐“买入”的明星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崩塌,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规定,向纽约破产法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贷款给安然的美国、欧洲和亚洲债权银行的损失可能超过50美元,且其股票原本一直是美国退休基金的最爱,持有安然股票的共同基金和退休金也成了“受害者”。对于这样一家颇具国际影响的能源交易商陷入破产的消息震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美国股市和债券市场受到严重打击,也附带引发了美国两党的政治争斗。

负责安然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是安达信(Arthur Andersen)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13年,至2001年发生安然事件,已有88年的历史。在安然事件暴发之前,曾是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曾经是建立整个会计专业伦理标准的领航人,曾被全美大学教授公开评选为最值得推荐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2001年1—8月的全球收入就累计达93亿美元,98连绵上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然而,安达信因未能发现安然财务报表中的不实表达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2001年10月中旬,美国SEC通知安然公司,其要调查有关安然的特殊目的实体(SPE)及安然CFO涉案情形。安然公司很快将此消息通知了安达信的负责为其审计的工作团队。安达信高层立即召开紧急电话会议,讨论有关SEC的调查,并作出结论,即要求为安然审计的工作团队整理有助于安然回答SEC调查的文件。然而,10月23日,负责安然审计项目的安达信合伙人突然发出指令,要求安达信在休士顿的事务所彻底销毁所有与安然有关的文件,数周后,安达令迅捷无比的效率,毁灭了也安然有关的实体文件及电脑档案。此外,波特兰、芝加哥和伦敦三地参与安然审计的工作团队也接到指示,将其与安然有关的文件销毁殆尽。

11月初,美国SEC将调阅有关安然公司审计要案的传票及美国院调查小组委员会传讯安达信成员的传票送达安达信,安达信此时对外承认,与安然公司审计相关的大批工作底稿与档案已经被销毁。

为避免美国政府的调查,在出现审计失败的公司进入破产程序中销毁审计工作底稿的举动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从未有过的丑闻。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家纷纷表示,这对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将产生无法挽救的损害。果然,安达信王国在随后几个月内就宣告解体。

推荐第10篇: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个案(新版)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个案》李晓慧 高伟 编制

2011-11-18

总体框架:

1.总论

2.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3.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4.生产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5.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6.货币资金和特殊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7.综合类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1.总论

1.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业务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审计证据:

1) 资产、负债在某一特定的时日是否存在;

2) 资产、负债在某一特定时日是否归属被审计单位;

3) 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4) 是否有未入账的资产、负债或其他交易事项;

5) 资产、负债的计价是否恰当;

6) 收入与费用是否归属当期,并相互配比;

7) 会计记录是否正确;

8) 会计报表项目的分类反映是否恰当,并前后一致。

2.判断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判断原则:

1) 来源于外部的审计证据(如第三方的确认函)比内部产生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 对于内部审计证据,在相关的会计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情况下会更可靠

3) 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被审计单位那里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 以文件形式或书面表达的审计证据比口头证据更可靠

5) 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互相印证时,审计证据更具有说服力。在这种情况

下,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得比从个别考虑审计证据更好的可信度。反之,东从一个来源获得的审计证据与从另一来源获得的证据不一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相应审计程序来进一步取证,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或意见。

3.审计说明和审计结论是构成了审计工作底稿的核心内容。

4.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决定)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决定)审计业务的质量

5.审计工作底稿内容的真实性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 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不能有虚假陈述;

2) 注册会计师对于搜集的审计证据和取得的各种审计资料,必须加以审核以确保其真

实性;

3) 注册会计师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应当围绕审计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情况来进行;

4) 注册会计师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应当包括与形成和发表审计意见有关的所有

重要事项及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6.决定审计工作底稿简繁程度的基本因素:

1) 审计约定事项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2)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3)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审计约定事项的复杂程度,这一因素需要注册会计师作出

判断;

4) 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完整、清晰;

5) 是否有必要对业务助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特别指导、监督和检查;

6) 审计意见的类型。

7.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常见误区:

1) 简单地抄写会计账的误区;

2) 没有问题的项目不做记录的误区;

3) 对他人提供或代为编制的底稿不予审计的误区;

4) 取得或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越多越好的误区;

5) 对特殊问题和事项不追加审计程序的误区

6) 外勤作业后才填制底稿、实施项目经理符合的误区。

8.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技巧分析

1) 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性,使其既与会计报表相关又与审计报告相关;

2) 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使用技能,实现其形式和实质的协调统一;

3) 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科学性,使其勾稽关系明确,能够相互印证。

9.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审计工作底稿必须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与会计报表相关;

2) 审计工作底稿必须能够支持审计意见,与审计报告相关。

10.为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性,注册会计师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1) 必须围绕审计目标实施审计程序,并把审计实施的全部过程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

中。

2) 审计证据的获取必须能够支持审计意见。

11.在审计实务中,审计工作底稿的勾稽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同一会计科目的不同层次审计工作底稿的勾稽关系;

2) 相关会计报表项目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勾稽关系;

3) 各会计报表项目审计工作底稿与试算平衡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第二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

应交税金

其他应付款

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其他业务利润

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三表:

1) 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程序表

2) 销售与收款循环调查问卷

3) 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销售管理与收款管理)

2.销售与收款循环调查问卷的目的:为了验证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销售管理和收款

管理的相关规定设计的有效性。

3.审计人员围绕以下测试目的进行询问,以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初步评价:

1) 在接受客户订货单前客户的信用和付款条件均需经过批准;

2) 及时鉴别呆账并做核销;

3) 已发出的产品或已提供的劳务均已向客户开具发票;

4)

5)

6)

7) 发票数据正确; 收入已确认、及时地记入有关账户; 所记录的收入是有效的经济业务; 客户的退货和给客户的折让均已经过核准,并已正确、及时地记入有关账户;

8) 各项税金正确计提、及时入账、并按时缴纳税款。

4.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的目的:验证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销售管理和收款

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的有效性。

5.销售与收款符合性测试表—销售管理的控制表:

1) 测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会计凭证抽样测试,一种是由仓库出库记录抽样进行

测试。

2) 审计人员登记相关内容之后,应根据凭证的销售方式审验验证以下事项:

a) 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

b) 被审计单位产品保管、仓库的出库和发货是否按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办理;

c) 被审计单位销售部门通知仓库出库和发货是否按销售合同的规定办理;

d) 被审计单位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或委托代销商品是否双方签订合同,如无合

同,授权批准人员的权限是否份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

e) 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的授权批准人员的权限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规定;

f) 销售价格如与被审计单位统一定价形式不符时,授权批准人员的权限是否与内

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相符。

3) 审计人员抽取样本的数量应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由项目

经理确定,必要时,追加测试的样本数量。

6.销售与收款符合性测试表—收款管理的控制表

1) 收款管理测试范围应以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为主。由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确定其样本量。

2) 验证被审计单位在收款循环中(含销售业务的收款)是否以如实入账,收款的控制

及授权批准权限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度制度相关规定

3) 在测试中应注意关注被审计单位涉及收款的经济事项与生产是否有关。如发现有与

生产经营业务无关事项,应结合会计报表项目数额确认审验,并考虑以适当方式与管理当局沟通和披露。

7.应收票据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1) 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对期末持有的应收票据的实物盘点,含息票据的账务处理及应

收票据转让或贴现等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把审计过程及其专业判断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2)

第11篇: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1999年,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根据群众举报,对天津蓟县国税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法进行审计。但当时任蓟县国税局局长的梁化泉非但不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而且还收买当地的黑社会对审计小组的驻地进行监控。为了摆脱身边的危险,审计小组先后换了三个招待所。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财政处处长孙雅琴:第三次的时候,我们就搬到一个有金库的银行。因为有金库,就有持枪的警卫把守。所以这样相对安全一些。 随着审计小组工作的不断深入,蓟县国税局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渐渐浮出水面,而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恐吓电话甚至打到了审计人员在天津的家中。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副特派员袁定聪:打威胁电话说你们这么干下去,对你们没什么好处,小心点。 经过38天的日夜奋战,审计人员在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之后赶赴北京,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进行汇报。听完汇报后,李金华向审计工作小组表示,对这一案件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同时,在天津的京津冀特派办工作人员接到了李金华的另一个指示。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办公室主任董毅:当时审计组向李金华审计长汇报天津蓟县国税局查出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将审计组工作人员家属接到恐吓电话的情况向李金华审计长做了汇报。李金华审计长当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批示我们特派办马上与天津市公安局取得联系,要确保审计人员职工家属的安全。当天晚上,天津市公安局就派出了两部警车值守在我们特派办职工家属院的门口

第12篇: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底稿练习

一、填空题

1.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2.审计计划通常可分为。

3.审计计划应由编制,经审核和批准。

4.时间预算既是合理确定的依据,又是衡量的依据。

5.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时,一是为了;二是为了。

6.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和

7.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和两个层次的重要性。

8.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

9.力。

10.如审计人员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部能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则应发表或。

二、判断题

1.审计计划制定后,审计人员不得对审计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

2.对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不论其业务繁简,也不论其规模大小,审计人员都应制定审计计划。()

3.审计人员可以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就审计计划进行讨论和协调,共同编制审计计划。()

4.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5.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6.审计人员应当选择各财务报表中最高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7.对于出现错误或漏报可能性较大的账户或交易,可以将重要性水平确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

8.审计人员如果想要使发表的审计意见有98%的把握,那么审计风险便为2%。()

9.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高。()

10.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低,审计人员就应获取越少的关于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和运行有效的证据。()

三、单项选择题

1.审计计划通常由审计项目负责人在()。

A.签订业务约定书之前起草B.外勤审计工作之前起草

C.了解呗审计单位之前起草D.接受客户委托之前起草

2.审计计划应当由()。

A.主任会计师编制B.会计师事务所所长编制

C.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D.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编制

3.编制完成的审计计划,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的()。

A.部门经理审核和批准B.所长审核和批准

C.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核和批准D.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编制

4.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

A.财务报表的金额和性质B.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

C.账户或交易的金额和性质D.审计收费的金额和性质

5.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6.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够控制的是()。

A.重大错报风险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D.抽样风险

7.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为40%,则检查风险为()。

A.20%B.70%

C.95%D.12.5%

8.不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

A.详细审计B.抽样审计

C.实质性测试D.控制测试

四、多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编制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

A.总体审计策略B.审计职能

C.审计对象D.审计作用

E.具体审计计划

2.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各具体项目的()。

A.审计目标B.审计对象

C.审计步骤D.执行人及执行时间

E.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3.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

A.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B.商定审计收费

C.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D.安排审计人员

E.评估审计结果

4.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考虑的重要性,包括()。

A.财务报表层次B.凭证层次

C.账户和交易层次D.业务经营层次

E.财务管理层次

5.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当考虑()。

A.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B.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

C.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D.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E.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6.审计人员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依据,包括()。

A.资产总额B.净资产

C.营业收入D.净利润

E.净负债

7.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包括()。

A.经营风险B.重大错报风险

C.控制封信啊D.检查风险

E.财务封信啊

8.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应着重考虑()。

A.行业环境发生变化

B.重大的关联交易

C.会计计量过程复杂

D.内部控制薄弱

E.存在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

第13篇:练习审计工作底稿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 审计工作底稿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归整或保存审计工作底稿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不得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

B.如果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无需进行归档

C.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工作档案是审计工作的组成部分,可能涉及实施新的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审计结论

D.如果注册会计师完成了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2、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2月15日对A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所收集的管理层声明书原件作为审计档案应当()。

A.至少保存至2012年2月15日

B.至少保存至2020年2月15日

C.至少保存至2021年2月15日

D.长期保存

3、下列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属于当期档案的是()。

A.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

B.企业营业执照

C.公司章程

D.关联方资料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师事务所泄露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是()。

A.未经客户同意,允许法院查阅有关审计工作底稿

B.未经客户同意,允许政府审计部门派出的检查组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C.未经客户同意,允许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检查组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D.未经客户同意,允许审计其母公司的注册会计师调阅审计工作底稿

5、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要求,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在ABC会计师事务所执行的以下审计业务中,符合归档期限要求的是()。

A.注册会计师于2011年2月28日完成了审计工作并出具了对A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于2011年5月30日归档

B.注册会计师于2011年2月28日完成了对B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并于3月6日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报告。3月9日,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新的重大情况撤销了审计报告并不再实施进一步审计,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已于2011年5月10日归档

C.按照时间预算的规划,审计项目组应于2011年3月1日开始实施对C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3月6日,因发现C公司存在重大舞弊事项后会计师事务所决定终止该项审计业务,此时,将已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全部作废

D.注册会计师于2月1日完成对D公司的审计工作,2011年2月10日将与D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相关的工作底稿整理归档

6、A注册会计师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如原审计工作底稿中列明的存货余额为200万元,现改为120万元,其正确的做法是()。

A.在原工作底稿中直接对原记录信息予以涂改

B.对原记录信息不予删除,在原工作底稿中增加新的注释的方式予以修改

C.在原工作底稿中直接将原记录信息删除,再增加一项新的记录信息

D.在原工作底稿中直接将正确信息覆盖错误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

B.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无须进行归档

C.如果针对客户的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具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告,在规定的归档期限内分别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

D.如果针对客户的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具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告,应当以最晚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为准,在之后的60天内完成工作底稿的归档

2、下列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属于永久性档案的有()。

A.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

B.企业营业执照

C.公司章程

D.关联方资料

3、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记录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在记录识别特征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对询问程序,将询问时间作为识别特征

B.对运用系统抽样的审计程序,将抽样的起点作为识别特征

C.对被审计单位编制的订购单进行测试,将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识别特征

D.对需要选取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进行测试,将金额作为识别特征

4、下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格式、要素和范围的表述中,恰当的有()。

A.由于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不同,其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可能也会不同

B.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使用的工具不同,可能会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C.对于询问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询问的时间作为识别特征

D.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观察的对象作为识别特征

5、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计划的规定实施了对应收账款的审计程序后,需要形成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范围时,应当考虑下列的因素包括()。

A.如果根据已实施的凭证检查程序和获取的相关的审计证据不易确定结论,应记录得出的各种可能结论

B.如果根据已实施的函证程序和获取的函证回函不能得出结论,应记录不能得出结论的原因

C.如果已识别出应收账款项目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则工作底稿对相关内容的记录应更加详细

D.如果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重新计算时,通常可以针对总体进行

测试

6、下列通常应作为审计工作底稿保存的文件有()。

A.重大事项概要

B.有关重大事项的来往信件

C.财务报表草表

D.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复印件

7、]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了解下列()方面的内容。

A.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

B.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C.确保审计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D.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2011年2月1日承接了C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甲注册会计师负责该项业务,于2011年3月1日完成审计工作,3月3日完成审计报告并签字,并决定不再继续承接该公司的审计业务,3月20日甲注册会计师在整理工作底稿时发现,一张存货计价测试的工作底稿顺序混乱且页面潦草,甲注册会计师重新誊写了一张,并将原工作底稿附在新的工作底稿后面以备审核。5月2日,工作底稿归档完毕。5月5日,乙注册会计师在复核该工作底稿时发现,在审计报告日前收到的一张应收账款函证回函原件并没有加入工作底稿,只是将同笔应收账款回函传真件整理到了工作底稿中,乙注册会计师认为有必要修改现有的工作底稿,将该原件替代传真件整理到工作底稿,并将传真件销毁,除此之外未作任何其他处理。ABC会计师事务所决定自2011年3月3日起保存该审计工作底稿10年。

要求: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审计项目组以及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审计档案归整工作完成后,如果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和增加;选项B,如果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也应进行归档,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选项C,审计工作底稿归档不涉及实施新的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如果顺利的完成了审计业务,无论是当期档案还是永久性档案,会计师事务所均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综合管理类和业务类工作底稿属于当期档案,备查类工作底稿属于永久性档案,如选项BCD都属于备查类档案。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审计被审计单位母公司的注册会计师调阅审计工作底稿时,应经客户的同意。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在出具了审计报告的情况下,审计工作底稿应在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归档,而该选项中的归档期限超过了60天,所以不正确;选项BC,如果完成了审计工作但未能出具审计报告,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主要是指在保持原审计工作底稿中所记录的信息,即对原记录信息不予删除(包括涂改、覆盖等方式)的前提下,采用增加新信息的方式予以修改。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选项A,应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选项B,应以 “样本的来源、抽样的起点及抽样间隔”作为识别特征。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对于询问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而不能够仅仅以询问的时间作为识别特征;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以观察的对象或观察过程、相关被视察人员及其各自的责任、观察的地点和时间作为识别特征,但不能够仅仅以观察的对象作为识别特征。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选项A,是否记录所得出的审计结论,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认为有必要记录;选项B,是否记录不能得出结论的原因,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认为有必要记录。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由于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对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不能选择C。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审计工作底稿是对整个审计过程的记录,核心内容当然是围绕“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因此选项ABD均正确。选项C,确保审计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是签字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并非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从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中所应清楚了解的内容。

【该题针对“审计工作底稿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简答题

1、【正确答案】:(1)“3月20日甲注册会计师在整理工作底稿时发现,一张存货计价测试的工作底稿顺序混乱且页面潦草,甲注册会计师重新誊写了一张,并将原工作底稿附在新的工作底稿后面以备审核”有误,由于是在审计工作底稿归档过程中,对于审计工作底稿通常是不包括已经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对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所以对于替换下来的底稿应该废弃,而不应该附在后面。

(2)“5月2日,工作底稿归档完毕”有误,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审计报告日为完成审计工作日,即3月1日,5月2日归档完毕显然已经超出了60天。

(3)“将该原件替代传真件整理到工作底稿,并将传真件销毁”有误,在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需要以增加或者添加的方式进行修改,而不能将原件删除或者销毁。

(4)“除此之外未作任何其他处理”有误,在变动审计工作底稿时,应该记录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理由;变动审计工作

底稿对审计结论产生的影响。

(5)“ABC会计师事务所决定自2011年3月3日起保存该审计工作底稿10年”有误,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该题当中审计报告日是3月1日,而不是3月3日。

第14篇:工会审计工作底稿的规定

工会审计工作底稿的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管理和使用,依据《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出具审计报告、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审计工作业绩的依据。

第三条 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名称;

(二)审计项目的名称以及实施审计的时间;

(三)审计过程记录;

(四)审计查出问题及其依据;

(五)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资料的部门,对审计工作底稿中所记录的事实的认证及部门主管人员签字;

(六)审计单位意见;

(七)索引号及页次;

(八)编制人员的姓名及编制日期;

(九)复核人姓名及复核日期;

(十)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第四条 审计工作底稿附有的审计过程记录主要包括: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记录:主要记录被审计单位的性质、隶属关系、主要负责人、内部机构设置、管辖范围,财务数据等,企业单位经营目标、经营成果、所在行业执行的政府法规、产业政策等(具体内容根据审计对象、审计项目确定);

(二)查账记录:审计人员审查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等会计资料的记录;

(三)审计计算表:审计人员计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复核费用、税金、专项基金的提取及有关数据的记录等;

(四)内部控制制度测试记录: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审计意见、建议;

(五)调查记录:审计人员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某一事项进行的说明;

(六)盘点记录: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清查盘点或抽查盘点结果的工作记录;

(七)其他有关记录。

第五条 审计工作底稿附有的审计证据主要有:

(一)被审计单位承诺书;

(二)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资料;

(三)与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文件、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往来函件、公证、鉴定资料等的原件或复印件等;

(四)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

第六条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逐事逐项编写,一事一稿。

第七条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数据无误、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格式规范、勾稽关系清晰。审计工作底稿相互引用时,应当注明索引号。

第八条 审计人员应当详细阅读审计工作底稿,在确定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完备之后,按照审计项目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归集、排序和分析整理。

第九条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组组长在编制审计报告前进行复核,并签署复核意见。

第十条 经复核审定的审计工作底稿,不得增删或者修改,确需改动的,应当另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作出书面说明。

第十一条 审计工作底稿未经经费审查委员会或经费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批准,不得对外提供或借阅。

第十二条 审计组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归入审计档案。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15篇: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2

1.背景材料

2002年12月31日,助理人员修斌经注册会计师王猛的安排,前去民生公司验证存货的账面余额。在盘点前,修斌在过道上听几个工人在议论,得知存货中可能存在不少无法出售的变质产品。对此,修斌对存货进行实地抽点,并比较库存量与最近销量。抽点结果表明,.存货数量合理,收发亦较为有序。由于该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修斌无法鉴别出存货中是否有变质产品,于是,他不得不询问该公司的存货部高级主管。高级主管的答复是,该产品绝无质量问题。

修斌在盘点工作结束后,开始编制工作底稿。在备注中,修斌将听说有变质产品的事填入其中,并建议在下阶段的存货审计程序中,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变质产品。王猛在复核工作底稿时,再一次向修斌详细了解存货盘点情况,特别是有关变质产品的情况。对此,还特别对当时议论此事的工人进行询问。但这些工人矢口否认此事。于是,王猛与存货部高级主管商讨后,得出结论,认为“存货价值公允且均可出售”。底稿复核后,王猛在备注栏后填定写了“变质产品问题经核实尚无证据,但下次审计时应加以考虑。”由于民生公司总经理抱怨王猛前几次出具了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使得他们贷款遇到了不少麻烦。审计结束后,注册会计师王猛对该年的财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两个月后,民生公司资金周转不灵,主要是存货中存在大量变质产品无法出售,致使到期的银行贷款无法偿还。银行拟向会计师事务所索赔,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审核存货时,具有重大过失。债权人在法庭上出示了王猛的工作底稿,认为注册会计师明知存货高估,但迫于总经理的压力,没有揭示财务报表中存在问题,因此,应该承担银行的贷款损失。

2.要求:

(1)引述工人在过道上关于变质产品的议论是否应列入工作底稿?

(2)注册会计师王猛是否已尽到了责任?

(3)对于银行的指控,这些工作底稿能否作为支持或不利于注册会计师的抗辩立场?

(4)银行的指控是否具有充分证据?请说明理由。

答:

(1)工人议论并非是有效证据,但提供了审计线索与范围。注册会计师没有扩大审计程序而只是简单地询问公司主管,显属冒昧。如果注册会计师已对存货允当有明确结论,就不应再将上述不负责任的议论留在工作底稿之中,更不应该将“下次审计时应加以考虑”的字眼留在工作底稿之中。

(2)不称职,王猛没有利用专门的审计程序去追查审核存货中有否变质问题,又没有在工作底稿上删取那些不负责任的字眼,以致混淆了工作底稿与审计结论之间的结论关系。

(3)有损注册会计师的抗辩立场。从工作底稿看,说明注册会计缺乏信心,且对证据的判断有误。已有的审计证据无法支持审计结论。

(4)审计程序虽然基本合理,但没有完全遵守公认审计准则。特加别是在证据方面,缺乏专业判断能力。因此,尽管没有重大过失,但还是存在一般过失。如果注册会计师事先知道该报告将向银行贷款。按照规则,应当承担责任。如果事先并不知道贷款,注册会计师可以适当抗辩,以不是预期第三者进行反驳。

第16篇: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银行存款

案例介绍——银行存款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银行存款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银行存款期初余额为90,431,125.03元,本期借方发生额194,184,723.85元,本期贷方发生额247,796,268.47元,期末余额为36,819,580.41元,共有7个银行存款账号,客户据此设置了7个银行存款日记帐,具体数据见 “银行存款明细余额表” (底稿见索引A1-3-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银行存款是否存在;

(二)确定银行存款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

(三)确定银行存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四)确定银行存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明细余额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及日记帐合计数核对相符”的审计程序

向客户索取银行存款日记账,将资产负债表日开户银行、银行帐号、余额等内容填于余额表中,加计与总账核对,确定是否相符;并编制“银行存款明细余额表”(底稿见索引A1-3-1)。

查验结果:核对一致。 提示:

由于财务会计软件的推行,在此步骤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对于手工帐记录,要特别留意财务人员的低级错误。

(二)就客户有关银行存款授权与批准制度问询财务和相关人员,并适当地进行核实

对公司银行存款的授权与批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并抽样核实。(底稿见索引A1-3-3)。

(三)执行“获取资产负债表日的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计程序

取得了对账单和调节表后,检查了以下内容:

1、复核对帐单上的户名是否为公司的名称;

2、将调节表中所列账面余额与明细账余额核对;

3、将调节表中所列银行对账单余额与取得的银行对账单金额核对;

4、检查调节表各数据加计的准确性;

5、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是否已注明款项性质、分类、日期、金额、凭证号等。

查验结果:

1、余额核对一致;

2、未达账项的款项性质填写不完整,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客户已补充完整(见底稿索引A1-3-2-4)。

(四)执行“抽查全年对帐单中大额收付款项或同金额的收付款项与日记帐进行勾对”的审计程序

1、发现问题:2005年6月5日广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黄浦支行对帐单上显示划出10,000,000.00元,同月29日又划回10,000,000.00元,期末对帐单余额和银行日记帐余额一致,但是这两笔资金进出在银行日记帐中未予以反映。

2、审计人员进一步追查、取证,并予以调整(底稿见索引A1-3-4)。

(五)执行“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的审计程序

1、发现问题:光大银行闸北支行存在未达账项586,200.00元。

2、审计人员进一步追查、取证,并予以调整(底稿见索引A1-3-5)。提示:

对于金额较大的未达账内容,应作如下测试:

1、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测试其是否已经记入当期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在期后银行对账单上得以反映。审查对账单上所记载的内容(如支票编号、金额等)是否与支票存根一致。

如果在一段合理时间内银行仍未付款,查找原因,考虑支票、汇票等支付凭据是否会作废,据以提出调整意见。

2、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

审查其原始凭证,并检查其是否已过入本期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与期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

如较长时间内银行尚未收到,查找原因,考虑该支票、汇票等收款凭据是否有效,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3、企业未付、银行已付款项

审查期后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以确认是否已经入账;并审核其相应的原始凭证和会计处理,核对付款单位及金额,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如期后仍未入账,则要求企业向银行索取付款回单,检查其款项性质,视其金额大小作相应调整。

4、企业未收、银行已收款项

审查期后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以确认是否已经入账,并审核其相应的原始凭证和会计处理,核对收款单位及金额,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如期后仍未入账,则要求企业向银行索取收款回单,检查其款项性质,视其金额大小作相应调整。

(六)执行“从基本帐户开户银行获取在银行开立帐户管理卡信息,结合复核上年底稿确定银行存款帐户数,检查有无帐外银行帐户,是否存在出租帐户或他人共用帐户”的审计程序

取得公司盖章确认的“涉及银行帐户情况管理当局承诺函”(底稿见索引A1-3-6-1) 发现问题:招商银行上海分行银行对帐单上的帐号户名不是A公司的名称,而是其他公司BB的名称。

审计人员进一步追查、取证,并予以调整(底稿见索引A1-3-6)。 提示:

如果资产负债表日银行存款余额为零且已经销户,则应该索取相关的银行销户通知书。

(七)执行“对大额银行存款余额进行函证,作出记录”的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根据2005年12月份银行对帐单上(除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的余额填写了银行往来询证函,并在客户的陪同下亲自到银行进行函证。

查验结果:银行均盖章确认(见底稿索引A1-3-2-2~A1-3-2-15) 提示:

1、一般情况下,对所有的银行存款账户向银行进行函证。函证时注意将同一银行的不同账户存款及贷款一并函证。强调由审计人员亲自寄信并由银行寄往事务所,收到回函应同时保留信封或者亲自至有关银行询函,函证结束需由审计人员在询证回函上注明由××审计人员陪同客户前往银行盖章确认并签名;

2、对于一般的银行存款户(除保证金外),应注明如下字样:“上述银行存款的使用不存在冻结、抵押等受限制措施,如有请说明情况”。

(八)执行“询问是否有已质押的或限定用途的银行存款,对不符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条件的银行存款应予以列明”的审计程序

查验结果:无异常情况(见底稿索引A1-3-1)。

(九)执行“结合借款审核,检查定期存单原件,对定期存单进行函证,追查质押和转存情况,并形成记录”的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向客户索取了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的正本并复印作为工作底稿,同时在复印件上写明与原件核对一致,并实施了函证程序。

查验结果:无异常情况(见底稿索引A1-3-2-

14、A1-3-2~15;A1-3-9)。 提示:

对于定期存款的审计,要足够重视,控制风险,特别注意要查看到定期存单原件,由审计人员亲自复印取证,如果由公司代复印,审计人员还应核对正本。因为可能存在一些定期存单相关交易,如果不查看到正本,单取证复印件就难以发现以下问题:

1、定期存单的存款期限跨越审计基准日。被审计单位先将定期存单复印留底,然后在定期存单到期之前,提前取现,用套取的货币资金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2、定期存单作为质押物,作质押贷款。将定期存单复印留底,用质押贷款所得货币资金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3、定期存单背书转让。将定期存单复印留底,用转让所得货币资金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十)执行“检查贷记凭证等付款凭证是否连号,有无签发贷记凭证给外单位作质押而未入帐现象”的审计程序

查验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见底稿索引A1-3-1)

(十一)执行“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的原始凭证”的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以发生额较大或发生次数多的银行账户作为查验对象,分月抽查大额的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检查其是否存在问题,并从中抽样形成凭证测试底稿。

查验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见底稿索引A1-3-7-1~A1-3-7-7)。

(十二)执行“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银行存款收支凭证”的审计程序

查验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见底稿索引A1-3-8-1~A1-3-8-6)。 提示:

该审计程序可结合未达账真实性的查证一并进行。

(十三)执行“计算定期存款及存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占银行存款的比例,分析其安全性,注意是否存在高息拆借”的审计程序

查验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见底稿索引A1-3-9)。

(十四)执行“如有外币,请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的审计程序

该公司无外币账户,故不适用该审计程序。

(十五)关于银行存款科目的重要提示

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随着与银行存款有关的犯罪和会计造假的不断出现,银行存款的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银行存款审计的审计质量,发现错误和舞弊,控制有关风险,成为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方面。以下几点是上述审计程序中尤为重要的:

1、控制银行存款函证;

2、银行对帐单与银行日记帐的勾对:银行存款审计一般只关注银行存款的期末余额,对银行存款流水不够重视。在实际中,特别是一些资金流量大的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控制资金挪用等风险,需要核对资金流水,寻找没有入账的资金收付;

3、关注定期存款;

4、关注银行未达帐项。

四、根据上述会计记录及审计思路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

第17篇: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暂行规定

****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暂行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及管理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依据《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和集团其他有关制度,结合集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审计证据。这里所指的审计过程,包括审计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

第三条审计工作底稿的全部内容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审计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并为以后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第二章审计工作底稿内容、编制方法和要求

第四条针对审计工作所处阶段不同,可分为:

(一)审计计划阶段工作底稿:

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主要指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经营背景、组织结构和经营政策等,一般是审计人员针对首次开展内部审计的单位在实施现场审计之前所作的基本情况了解,在非首次开展内部审计的单位可酌情减少。

2.审计工作计划。包括现场审计工作进度、时间预算、人员分工,以及审计内容和重点的初步规划。

3.现场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应首先提供的资料清册。

4.其它审计人员认为在审计计划阶段必要编制的工作底稿。

(二)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底稿:

1.针对具体审计事项的工作底稿。主要指针对具体审计事项所涉及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引以证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所记载审计结论的有关证据。

2.审计工作计划修改记录和时间预算执行情况。

3.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代为编制的各种报表。包括被审计单位自查表等。

4.审计人员编制的各种调查、测试表等。包括内部控制情况调查表、委派财务负责人测评表等。

5.其它审计人员认为在审计实施阶段必要编制的工作底稿。

第五条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

(一)被审计单位的名称。是指审计对象的占有方,若被审计单位为下属公司,则应同时写明下属公司的名称。

(二)审计事项的名称。此项目一般填写审计业务类型,如:财务收支审计、离任审计等。项目名称应尽量简练、清晰。

(三)审计事项时点或期间。此项目是为了明确审计范围在时间上的截止点或时间跨度,应结合实质性测试的具体对象区别对待,资产负债项目应填截止时点,损益类项目应填时间跨度。

(四)具体审计事项的名称。此项目是指实施审计时纳入审计范畴的具体审计事项,如:现金、银行存款等。

(五)审计过程记录。此项为审计工作底稿的核心要素,其简繁程度受制于具体审计事项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以及被审单位的经营规模等。

(六)索引号及页次。

(七)编制者和复核者签名;

(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第六条审计工作底稿附有的审计过程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具体审计事项的未审情况,包括具体审计事项的内部控制情况、有关会计账项的未审计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二)审计过程记录,包括审计人员实施的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试、针对具体审计事项所抽取的样本和检查的重要凭证、审计证据标识及其说明、针对具体会计账项所作的审计调整或充分类等。

(三)审计人员专业判断,即审计人员针对具体审计事项或经济活动,通过一系列测试、检查后,所作出的审计认定或提示。包括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并被有效执行、会计账项反映是否真实合理、是否存在潜在经营风险等。

(四)审计建议,即审计人员针对在审计过程中所发现问题提出的整改建议或措施,对于特别重要的事项也可以单独出具审计管理建议书。

(五)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结论的初步沟通情况,以及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第七条审计工作底稿应真实、完整和清晰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部过程,记录与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

第八条审计工作底稿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逐项逐事编制,并做到一项一稿、一事一稿。

第九条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应当做到格式规范、标识一致、内容完整、观点明确、重点突出、记录清晰。

第十条每份审计工作底稿均应编制索引号,审计工作底稿索引号应准确表达对应审计工作底稿的类型和性质。索引号的编制工作执行“第十条”的一般规则,不同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不得重复。

页次是同一索引号下不同审计工作底稿的顺序编号,页次一般依次编号,并以分数形式(如2/3)表示。页次编排时应连续,不允许跳号、缺号或重号。

第十一条审计工作底稿索引号以多位数字代码形式组成,一般按以下顺序和规则排列:

(一)被审计单位。以9位数字代码表示。

(二)审计业务类型。以1位数字代码表示。譬如:1-财务收支审计、2-内部控制审计、3-专项审计、4-离任审计、5-破产清算审计、6-清产核资、7-审计调查。

(三)审计所涵盖期间。以8位数字代码表示。按起止期间的年度后两位和月度列示,譬如:07010805,表示审计涵盖期间为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

(四)审计工作底稿分类。以1位数字代码表示。譬如:财务收支审计下,审计工作底稿可分类为:1-综合类、2-资产类、3-负债类、4-权益类、5-成本类、6-损益类。

(五)具体审计事项。以2位数字代码表示。譬如:财务收支审计下,可按照会计科目作为具体审计事项的分类。

(六)具体审计事项。以2位数字代码表示。针对具体审计事项下有必要单独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重点审计事项应单独编制索引号加以区分。

第十二条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应保证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审计结论,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注明所引审计证据标识及作必要说明;若存在同一审计证据在不同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相互引用时,应当交叉注明审计工作底稿索引号。

第十三条审计工作底稿附有的审计证据主要包括:

(一)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

(二)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文书、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往来函证、自查表、相关人员提供的说明以及审计人员自行编制的计算表、分析表和对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问询记录等。

(三)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

第十四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收集的审计证据应要求被审计单位作鉴证,以保证其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第十五条审计证据标识以审计工作底稿索引号加审计证据标识码的形式组成,一般按以下顺序和规则排列:

(一)审计工作底稿索引号。即审计证据引以证明的审计结论所对应的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二)审计证据标识码。以4位数字代码表示,按照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审计事项的先后排序,具体审计事项涉及多件审计证据的,按审计证据的重要性排序,一般以较重要的审计证据在先。譬如:0203,表示第1项具体审计事项的第3件审计证据。

第十六条审计工作底稿的形式应以电子计算机磁盘作为唯一有效的信息载体,并定期制作备份。 条件具备时,集团将开发适合集团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电算化系统,以全面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使用。

第十七条审计工作底稿中载明的事项、时间、地点、当事人、数据、计量、计算方法和因果关系应当准确无误、前后一致;相关的资料如有矛盾,应当予以鉴别和说明。

第十八条审计人员要做到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结果、审计报告相符,不允许出现审计报告中涉及的内容而没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现象;不允许出现有审计过程而无审计结果或有审计结果而无审计过程的审计工作底稿;所有被查事项都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做到一事一稿。

第十九条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应保证与具体审计事项有关的所有重大事项均已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公允反映,在被审计单位存在以下行为之一的除外:

(一)拒绝或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会计资料和证明材料;

(二)转移、隐匿、篡改、销毁有关文件或会计资料;

(三)转移、隐匿违法所得;

(四)弄虚作假、隐瞒事情真相;

(五)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和破坏监督检查;

(六)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的其它事项。

第二十条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存在以上一项或多项行为,并在审计现场不能自行解决的情况下,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将汇报、反馈以及事项的后续进展情况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适当反映。

第二十一条审计结束后,审计部应做好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意见交换工作,并对审计意见交换情况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适当反映,同时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底稿作鉴证。

对于审计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因被审计单位拒绝或其他原因无法取得签证的审计工作底稿,不影响审计工作底稿所记载事项的证明效力,但审计人员应当书面注明事由。

第二十二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履行一定的复核程序,以保证:

(一)减少或消除人为的审计误差,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二)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审计计划顺利执行,并能够不断地协调审计进度、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三)便于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质量监控和工作业绩评价。

第二十三条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具体审计事项的描述是否翔实、可靠。

(二)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手续是否完备。

(三)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

(四)审计评价和建议是否恰当。

第二十四条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形式包括:以审计部成员为复核人的一级复核(详细复核或交叉复核)、以审计部组长为复核人的二级复核(一般复核)和以审计部部长为复核人的三级复核(重点复核)。

未经二级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不能作为编制审计报告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部组长应加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现场复核。如果发现审计工作底稿存在问题的,应及时要求相关审计人员补充或重编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六条经复核审定的审计工作底稿,不得增删或者修改;如果确需改动的,应当另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作出书面说明。

第三章审计工作底稿归档、保管和使用

第二十七条审计工作底稿实行审计部负责制。在审计事项完成后,审计部组长应及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归入审计事项档案,并按《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要求进行归档。

第二十八条审计工作底稿归集团所有,由审计部或集团内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保管。

第二十九条审计部应建立审计工作底稿保密制度。如审计部以外的组织或个人要求查阅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经审计部部长和集团主管审计的领导或经其授权的分管领导批准。

第四章附则

第三十条集团所属各单位可参照本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制度。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由集团审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18篇:第四章_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审计证据的种类和取证方法

2、要求学生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和编制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

1、审计证据与认定、审计目标、取证方法之间的关系

2、审计证据可靠性判断

【难点】

1、认定、方法、证据之间的关系

2、审计证据可靠性判断

教学方法

本课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和练习。

学时分配4学时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注意区分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

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为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二、审计证据的特性

1.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

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

2.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⑴相关性

⑵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证据的具体环境。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下列原则考虑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①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②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③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的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④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⑤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会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那么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

(1)对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 (被动鉴证)

(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

(3)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一)审计程序的目的

1.风险评估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控制测试程序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控制测试是必要的:

⑴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⑵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当计划和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这类程序包括: ⑴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

⑵实质性分析程序两类。

(二)审计程序的类型

⑴检查记录或文件: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检查不能实现准确性目标)

⑵检查有形资产: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这种程序主要适用于存货和现金,也适用于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固定资产。

⑶观察: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

⑷询问: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询问通常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⑸函证:为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⑹重新计算: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⑺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⑻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不包括非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间)。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四、分析程序

(一)分析程序的目的

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必须做)

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收入、成本、费用) (可以做)

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必须做)

(二)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

注意:(1)注册会计师无须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每一方面都实施分析性程序。

(2)分析的指标往往都是汇总性强的指标。

(三)用作实质性程序

适宜使用实质性分析性程序的情形:

(1)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单独或结合细节测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存在大量重复交易)

(2)重大错报风险较低

(3)数据之间具有稳定的预期关系 (成本和收入之间)

推论:

(1)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财务报表认定。

(2)分析性程序是一种趋势、比例性的分析,是一种宏观的分析,因此分析性程序的提供的证据是一种间接的证据,证明力相对较弱。

实质性分析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账户余额或交易;

(2)确定期望值; (合理的预期)

(3)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4)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5)调查异常数据关系;

(6)评估分析程序的结果。

数据的可靠性愈高,预期的准确性也将愈高,分析程序将更有效。

影响数据可靠性的因素:

(1)可获得信息的来源;

(2)可获得信息的可比性;

(3)可获得信息的性质和相关性;

(4)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

分析程序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形成的预期值的准确性。

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程序获取的保证水平将越高。

评价预期的准确程度要考虑的因素:

(1)对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预期结果做出预测的准确性。

(2)信息可分解的程度。(可分解程度越高,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

(3)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

已记录金额(实际值)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可接受的差异额越小,注册会计师需要收集的证据就越多。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专业判断来确定可接受差异额。可接受差异额类似于抽样中的“可容忍误差”,也类似于“重要性”的道理。

(四)用于总体复核

主要集中在财务报表层次。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编制目的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

(1)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

(2)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程序

1、安全保管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保密;

2、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

3、便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使用和检索;

4、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和内容

1、形式

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

2、内容

⑴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

⑵审计工作底稿通常还包括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与其他人士(如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专家等)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总表等。

⑶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对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由于这些草稿、错误的文本或重复的文件记录不直接构成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支持性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保留这些记录。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整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一)总体要求

1、编制工作底稿应达到的要求

(1)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3)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

专业人士的要求。

2、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考虑的因素。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范围

1、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

(1)被审计单位名称;

(2)审计项目名称;

(3)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

(4)审计过程记录;

(5)审计结论;

(6)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7)索引号及编号;

(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9)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10)其他应说明事项。

(三)审计过程记录

1、记录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日期、编号)

2、重大事项。

重大事项包括的内容:

(1)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3)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审计范围受限)

(4)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3.记录针对重大事项如何处理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如果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相矛盾或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形成最终结论时如何处理该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

上述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注册会计师针对该信息执行的审计程序、项目组成员对某事项的职业判断不同而向专业技术部门的咨询情况,以及项目组成员和被咨询人员不同意见(如项目组与专业技术部门的不同意见)的解决情况。

记录如何处理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相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关注这些矛盾或不一致,并对此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以恰当地解决这些矛盾或不一致。

但是,对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或不一致的记录要求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需要保留不正确的或被取代的资料。此外,对于职业判断的差异,若初步的判断意见是基于不完整的资料或数据,则注册会计师也无需保留这些初步的判断意见。

4.其他准则中的相关记录要求。

(四)审计结论

注册会计师恰当地记录审计结论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在记录审计结论时需注意,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是否足以支持所得出的审计结论。

(五)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审计工作底稿中可使用各种审计标识,但应说明其含义,并保持前后一致。

(六)索引号及编号

通常,审计工作底稿需要注明索引号及顺序编号,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间需要保持清晰的勾稽关系。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按照所记录的审计工作的内容层次进行编号。

(七)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及日期

需要在每一张审计工作底稿上注明执行审计工作的人员和复核人员、完成该项审计工作的日期以及完成复核的日期。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一)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

⑴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

⑵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

如果针对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业务,出具多个报告,应视为不同的业务,分别归档。

(二)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性质

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的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

1、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时的记录要求。

记录的事项:

(1)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2)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理由。

(3)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结论产生的影响。

有必要对审计工作底稿修改或增加的情形:

(1)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

(2)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

2、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届满前删除或废弃审计工作底稿。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十年。

对于连续审计的情况,当期归整的永久性档案可能包括以前年度获取的资料。对于这些档案,应视为当期取得并保存十年。

五、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

在审计报告日后,如果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1)遇到的例外情况;

(2)实施的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结论;

(3)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变动及其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例外情况:是指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与已审计财务信息相关,且在审计报告日已经存在的事实,该事实如果被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前获知,可能影响审计报告

第19篇: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风险研究

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实务课程论文饶彬

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风险研究

姓名:饶彬学号: 201003034340

摘要: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证明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履行应尽职责的依据。然而审计存在CPA无能为力的固有风险以及控制风险,加之CPA和助理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违法违规、未能保持谨慎的执业态度、重大问题上的执业判断失误、重要审计证据的缺失甚至与委托单位串通、合谋出具了虚假的、不恰当的审计报告的检查风险,而这些无一不与执业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关。为此,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风险研究的课题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审计工作底稿审计风险质量特征

一、审计工作底稿扮演角色与存在的编制问题及其分析

(1)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工作中扮演者着重中之重的角色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实际上是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进而作出审计结论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和助理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把已收集到的数量众多但又不系统、没有重点的各种审计证据资料,系统地加以归类整理,从而使审计结论建立在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之上。因此,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完成审计工作、履行应尽职责的依据。

(2)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及分析

问题一: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注重抄账,而不记录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程序和

方法。一些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就是简单地抄下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再做些简单的试算平衡,这样的审计工作底稿既没有说明审计人员为测试该单位项目是否真实实施了什么程序,采用了什么审计方法,进行了怎样的判断,也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因此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是无用的工作底稿。

问题二:夸大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按照“原样拷贝审计工作底稿就能形成审计报告”的标准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现行的《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中明确要求,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在审计实践中,一些审计人员据此夸大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其目的是要将这些经过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原样拷贝作为审计报告。个人认为,严格、认真、负责地编制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过分夸大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就有些不妥,而将其原样拷贝作为审计报告使用则更加错误,甚至可以说是头脑僵化的表现。

问题三: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方案、审计报告相脱节。其

一、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方案脱节。目前的审计实践中,绝大部分审计人员仍然沿用过去的习惯做法,只对有问题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于没有重要问题的审计事项不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这样一来,对于那些没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就成了说不清的问题;其

二、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的脱节。这突出表现在,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对同一审计事项的描述或审计结论不相同时,没有编制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记录和反映,造成审计底稿与审计报告“两张皮”,互相脱节,原因不明、责任难辨。

二、鉴于底稿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加之底稿编制存在的漏洞与弊端给审计工作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在这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

(1)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描述,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和检查风险(DR)三个构成要素。在实际执业过程中,IR和CR与委托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有关,CPA对此无能为力。我们仅能通过研究和评价委托单位的内部控制,在对其IR和CR初步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便将DR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这是我们称之为审计业务风险。但对于一个事务所而言,除存在审计业务风险外,影响事务所的规范运作并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风险因素还包括业务监管风险和法律诉讼风险。

(2)业务监管风险

业务监管风险是指行业主管部门或外部监管机构在对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过程中存在未按规定的标准、程序、方法而遭受行业处罚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和执业过程中存在的DR不同,是事务所都可能面对的非系统风险。无论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内部规章制度完善与否,也无论事务所的规模和执业水平高低,都会由于新形势下外部职能部门对CPA行业的监督加强而增加 法律诉讼风险是指事务所由于审计失败、违约、不正当竞争等原因被动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的可能性。这种风险随着社会对CPA行业过高的期望值、“深口袋”理论的曲解和滥用以及入世后CPA行业的重新洗牌而日趋突现。当然,作为任何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构成细胞,事务所和其他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事业单位一样会面临这种外部风险。但重要的是,依靠质量和信誉生存的会计事务所,一旦卷入法律诉讼,任何一次的诉讼失败会招致灭顶之灾。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系凸显风险探究的必要性

CPA的审计活动作为一般经济活动的具体形式,其产生的法律后果和其他一般经济活动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执业CPA通过抽样、分析性复核、计算、函证以及其他方法形成自己的工作记录,即审计工作底稿,用规定的语言表述审计主体的专业意见,尽而完成受托的合同义务。其提供的社会化产品是审计报告,如同其他一般商品和服务一样,如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瑕疵,CPA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在我们的专业领域,审计报告是否存在瑕疵,亦即是否为虚假报告、是否对报告使用人和社会公众造成了损失,唯一能证明或者辩驳的就是你的工作轨迹和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如同诉讼证据一样,构成是否应承担审计风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抗辩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是否完整、规范,审计过程中所搜集的审计证据是否足以支持CPA所发表的审计意见,代表着审计质量的高低。而审计质量的高低恰恰与审计风险呈负相关的关系。审计质量越高,审计风险越低。

四、审计工作底稿应具备的质量特征

要控制审计质量,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审计工作底稿至少应具备以下质量特征:内容的真实性、形式的规范性和措辞的恰当性。

内容的真实性是指审计工作底稿所反映的经济事项和行为应该是真实的,应有充足的客观事实做保证。这是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质量属性。如果没有客观事实做支持,我们的工作底稿哪怕再好看,也是无济于是的。不仅起不到保护自己,相反会成为CPA提供虚假报告的借口。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由于外勤时间短,CPA(或助理人员)并未参与委托单位的存货监盘,而为了粉饰审计程序的合法性,将空白的抽查表让委托单位的人签字,外勤结束后再补填所谓的“抽查记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欺骗自己,也无法保证审计质量。真实性是核心,内容真实的工作底稿才能真正起到化解审计风险的盾牌作用

(二)形式的规范性是指所编制的工作底稿要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要素齐全,即要符合“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在此不再详述。形式上的规范能保证我们是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的,这一定程度上能减少CPA的执业风险。

(三)措辞的恰当性是指记录在工作底稿中的语言、符号、公式等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我们的工作轨迹,能保证任何一个CPA在同样的执业环境下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和意见。《审计报告》准则中为我们提供了标准的审计报告的措辞以及适用的条件,但对于审计工作底稿中相关事项的描述无详细的规定。当然,这其中有很大的职业判断成分,不同的审计项目、不同的审计目的、不同的CPA都会针对同一张工作底稿做出不同的描述。但我们要保证措辞的恰当性,防止模棱两可甚至让人产生歧义的词句。

五、结论

世界经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做好审计工作成为防范风险的先锋。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状况良好,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战略的实施,然而良好的财务状况得益于自身良好的审计工作以及积极配合CPA以及政府的审计实施;对于一国而言,良好的审计体系,关系着一国经济向着良好态势发展。我国对审计制度作了大幅度的改革,旨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见,审计工作的重要,审计结论如实反映客观现象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张蔚文.审计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胡中艾.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中国审计人员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

第20篇: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

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第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实现下列目的:

(一)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

(二)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第五条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境内的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和联系所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会计师事务所

执行涉外业务时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

第六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的规定,

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适当的控制程序,以满足下列要求:

(一)安全保管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保密;

(二)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

(三)便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使用和检索;

(四)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章 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

第七条 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

的摘要或复印件等。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对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

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

第八条 对每项具体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审计档案。

第三章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第一节 总体要求

第九条 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

解:

(一)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三)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

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

(一)审计过程;

(二)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

(三)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

(四)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第十条 在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二)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三)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作出判断的范围;

(四)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

(五)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

(六)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中不易确定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时,记录结论或结论

的基础的必要性;

(七)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工具。

第二节 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第十一条 在记录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测试的特定项目或事项的

识别特征。

第十二条 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表现出的征象或标志。如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

行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以订购单的日期或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因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所测试的项目或事项的不同而不同。

第三节 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

重大事项通常包括:

(一)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

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四)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第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编制重大事项概要,将其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组成部分,以有效地复核

和检查审计工作底稿,并评价重大事项的影响。

重大事项概要包括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重大事项及其如何得到解决,或对其他支持性审计工作底稿的交

叉索引。

第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记录与管理层、治理层和其他人员对重大事项的讨论,包括讨论的内容、

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第十六条 如果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相矛盾或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形成最终结论时如何处理该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

第四节 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

第十七条 在记录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一)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及完成该项审计工作的日期;

(二)审计工作的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和范围。

第四章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第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规定,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

最终审计档案。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六十天内。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六十天内。第十九条 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不涉及实施新的

审计程序或得出新的结论。

如果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的,注册会计师可以作出变动,主要包括:

(一)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二)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三)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四)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审计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第二十条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

工作底稿,无论修改或增加的性质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记录下列事项:

(一)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二)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理由;

(三)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结论产生的影响。

第二十一条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注册会计师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届满前删除或废弃审

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二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十年。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业务中止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

存十年。

第五章 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

第二十三条 在审计报告日后,如果发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或导致

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一)遇到的例外情况;

(二)实施的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结论;

(三)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变动及其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例外情况主要是指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与已审计财务信息相关,且在审计报告日已经存在的事实,该事

实如果被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前获知,可能影响审计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审计工作底稿的范文.doc》
审计工作底稿的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