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范文

2022-07-1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顺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对教师基本素质结构的要求,在重视政治思想素质,强调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与教育理论素养,对整个课程科学合理地设置,从而满足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专业与技能准备,有些课程必须整合。

关键词:学前;课程;整合;研究 。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合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近几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10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普通话、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英语的重要性,每个小孩子的听觉都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很仔细的听清楚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并能够复述出来,而且会指出老师哪里和哪里说的不标准,因此普通话是幼师必备的条件之一。然而幼儿心理学也是很重要的,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接触更多,了解地更广,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是一种帮助。在教学方面也是一种技巧,要让小朋友学的开心,玩得开心!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和外交沟通班上的工作,如果英语不行,当小朋友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尴尬,而且会因为这样让班上的交接工作发生失误„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重构多元的“智力观”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加德纳教授则认为: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

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由此可见,我们曾经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几种能力是十分片面的,幼儿教师应创设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多维度启迪和开发幼儿的多种智能。开发幼儿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工作。

(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正因为人的智能是由8种,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机组合起来的,而这些智力在幼儿期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加德纳称幼儿期为“觉醒体验”期,认为“他们至少对于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系统,如语言、数目、音乐、二度空间的概念等,具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每位儿童所拥有的智力数量以及智能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并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着各种能力,他们的智能、风格、潜能像多彩光谱一样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正如“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一样,每一位幼儿都具有独特的、较完整的、待开发的智能组合。因此,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三)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智力和潜能的评价,多采用“智力测验”的方式,目的是为了预测儿童的学业表现或为社会选拔人才,因而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能力的测试。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则将儿童放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采用观察、录像、录音和文件夹等综合性的手段,从7个领域的多项活动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儿童的多种智能进行不同层次和多维度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每个儿童独特的智力潜能。因此,幼儿教师要摈弃以单一标准片面评价幼儿能力,尤其是仅仅以“IQ”为标准,简单评价幼儿智力的传统观念。教师应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幼儿的智能,从而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观念的更新较之知识的更新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重建关系到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进而也直接影响新大纲的实施,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以及每一个幼儿智能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引导幼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依据的教育理论、选择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育方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波斯纳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在反思过程中,幼儿教师能通过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做出客观理性的批判分析,探讨各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观念,并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反思对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德纳自身的反思行为和他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作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缔造者,该理论提出伊始,加德纳就开展了对该理论的反思,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订。幼儿教师应该以加德纳教授为榜样,具备探究的热情和质疑的精神,形成反思的主观意识,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并把它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论、树立的观念和实施的策略,还要反思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组织、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次与幼儿的互动等。在反思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也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每一次锻练都是一个磨合的过程!需要自己慢慢的消化!

推荐第2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顺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对教师基本素质结构的要求,在重视政治思想素质,强调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与教育理论素养,对整个课程科学合理地设置,从而满足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专业与技能准备,有些课程必须整合。关键词:学前;课程;整合;研究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我校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从2006年到2009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文献检索、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透视、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09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

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推荐第3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管理学院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怎样指导2-3岁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专 业: 学前教育管理专业 学生姓名: 左玉珍 学生学号: 25xxxxxx27 指导教师: 于 日 期: 2017年03月06号

1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明确本声明的法律责任,本人对本论文导致的所有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 „1

一、了解儿童绘画的特点„„„„„„„„„„„„„„„„„„„„„„„„„„ 1

二、首先营造富于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1

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2

2、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2

三、内容的多样性„„„„„„„„„„„„„„„„„„„„„„„„„„„„„ 4

1、通过美术欣赏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4

2、鼓励幼儿表现方法的多样性„„„„„„„„„„„„„„„„„„„„„„„„4

四、实施有利创造的指导方法„„„„„„„„„„„„„„„„„„„„„„„„„5

1、启发、诱导创作激情„„„„„„„„„„„„„„„„„„„„„„„„5

2、共同讨论作画方法„„„„„„„„„„„„„„„„„„„„„„„„„5

3、活动中评价针对性强„„„„„„„„„„„„„„„„„„„„„„„„6

3

怎样指导2-3岁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Xxxxxx学院 学前教育 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是儿童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本文主要从传统的绘画教学和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绘画入手,通过理论阐述和具体实例来分析幼儿绘画学习中创新意识培养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创新意识;绘画教学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注重于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趣味发展和兴趣爱好,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掌握就行,但是有的孩子并不愿意学习,他们可能更喜欢其他的课程,比如绘画,音乐,舞蹈,声乐等,这些叫做兴趣课程。如今的幼儿更多的喜欢这些课程,而不是单一的教他们数学语文等。

2-3岁的幼儿是最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的年龄,也是刚能开始接受这些东西的年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家长们不要让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就扼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应多鼓励孩子去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挖掘出他们的特长等等。

一、了解儿童绘画的特点

绘画应该是大部分幼儿的爱好,因为这可以让孩子有很大很多的想象空间,他们可以随意的涂鸦,把他们在梦里的东西的东西画出来,幼儿的世界和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世界天空是蓝色的草地是绿色的,但是幼儿的世界天空不一定是蓝色草地 不一定是绿色的,也可能是黄色啊紫色啊。孩子的世界时五颜六色的。曾几何时,我们也曾走入误区:认为创造性美术活动就是孩子想画什么,老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这样便是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其结果是孩子有思想,有想法,但是却画不出。原因是他们本身所具备的技能技巧不能满足他们旺盛的创作欲望。即在低起点和高落点中尚未架起一座适合幼儿攀登的阶梯。所以,一个合格的指导教师应深入了解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首先营造富于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创造性思维的成分主要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

第1页(共7页)

1

的核心。因此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幼儿的求异思维的培养,以促进幼儿思考问题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变通性,探索问题的独特性。

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1)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

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这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相信孩子,是孩子发挥创造力的兴奋剂。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死气沉沉,孩子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师画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完全局限了孩子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忽视了孩子创作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教师应不断的给孩子提供创造性尝试创作的条件,引导孩子的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侧向等过程。在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影响下,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得到尊重,并得到充分施展,这就为发展幼儿创造思维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例如:在一次美术活动《心中之星》中,围绕“神舟五号”升向太空的事情,我让孩子们来做名宇航员和杨利伟叔叔一起到太空去,去探测宇宙的奥秘。孩子们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当我在巡视时,发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他的故事。在活动最后,孩子们介绍了自己探测到的星球,龙龙说:我探测到了大蝴蝶星球,这个星球上的蝴蝶特别多,又特别大。整个画面显现出美丽的情景,夸张的蝴蝶表现手法,与我们平时看到蝴蝶截然不同。于知非说:我探测到的是苹果星球,这个星球上的苹果不长在树上,是长在地上的。魏明睿说:我探测到的是个格子星球,我和妈妈在这个星球上玩踩格子的游戏。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星球:梯子星球、送花星球、数字星球、草地星球、波浪星球„„,尽管用成人的眼光来看有点可笑,但却是显现出成人无可比拟的大胆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中,孩子的创造性得到了表现,大大开阔了幼儿思维空间,更感受到了自身创造的乐趣。

(2)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是开展美术活动的先决条件。

孩子只有在宽松、愉快、平等的条件下,才能够去大胆创造,他们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所以,当孩子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在教师的面前时,教师要努力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给予孩子鼓励,可以告诉他“你用的颜色真多,真漂亮。”“你能画出这么多不一样的线,你真棒。”“你做的和别人的都不一样”等等。让孩子知道,自己能行,自己很独特,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

2、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1)提供幼儿绘画的线索,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第2页(共7页)

2

提供幼儿绘画的线索是指向幼儿提供一些绘画的悬念,诱发幼儿想看、想知、想做的好奇,从而让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出丰富的美术形象。教师所提供的线索必须与幼儿的生活有关或是幼儿感兴趣的。如:美术活动《鱼》,我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碟片,与幼儿一起从网上寻找海底有些什么动物、植物,让幼儿有初步的了解,幼儿对海底世界有了兴趣再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看喜欢的动画片片段《小美人鱼》进入情境当中:自从美人鱼爱丽尔与王子结婚后,爱丽尔生了个小宝宝,小宝宝每天到大海边玩,上了海魔的当,使小宝宝也变了条鱼,人们叫她小美人鱼,这下急坏了小美人鱼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请求国王帮忙,于是国王命令海里所有的鱼儿一起去找小美人鱼。国王的命令一下,许多的鱼都来了花猪鱼、箭鱼、玻璃鱼、铅笔鱼、满天星鱼„„,(在这过程中让幼儿欣赏幻灯片《海里的鱼》)国王说,就这点鱼,太少了,不能从四面八方进行收索,让我们一起帮国王的忙吧,请出更多的鱼来。孩子们被带入活动的情境当中来,构思着画出不同的鱼来,有的孩子说:我的这条鱼身上有许多的星星,晚上出门也不用点灯,这样能很快找到小美人鱼了;有的说:我画的这条鱼身上有一根管子,这根管子就象雷达,它能辨别小美人鱼的位置,这样能更快地找到小美人鱼。整个活动我没有示范画鱼的方法,充分提供了幼儿想象的空间,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还为自己的鱼取了各种有趣的名字呢。

(2)美术活动的最大特征是创造性,而丰富的材料是发挥幼儿创造性的物质基础。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是永恒的求知者。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将它们纳入自身”(Monteori,1967年a/1949,p.66)。儿童并不是被动的经验接收者。在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引起学习者兴趣的环境中,儿童会有目的地、自由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同时产生自己的想法,为了能让儿童做出及时的反应,在儿童进入环境之前必须做精心的准备。

孩子通过摆弄、操作这些材料,不仅使自己的创造欲望得到满足,还会在探索中获得学习经验。同时,丰富的材料便于幼儿自由选择,而多种材料又可以引发幼儿的不同创意。

所以,结合我园的课程园本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多种材料:吸管、毛线、小棍、糖纸等,并请孩子一同收集,使孩子从中感到一种乐趣,一种责任。

第3页(共7页)

3

三、内容的多样性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

1、通过美术欣赏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现代派大师的绘画,大部分是用抽象和变形的符号表达内心的感受。从小让孩子接触抽象艺术,能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促进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立体思维发展,让幼儿的绘画进入一种本质的崇高的审美精神境界。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米罗的艺术作品,是一件极为赏心愉悦的乐事。幼儿期对图像的认知,处于一个象征时期,他们以自己的主观的认知,来象征性地表达客观,他们的思维犹如天马行空,在大海、天空、宇宙中自由飞跃,他们不是画所见,而是画所知。所以,孩子的心灵和米罗的心灵极易沟通。在欣赏一幅幅作品中,米罗的图像冲击着孩子们大脑中的映像系统,这些图形是什么?怎么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噢,原来是米罗爷爷心中的印象。米罗的符号启动了孩子们的想象系统,他们兴高采烈:我看到了太阳和红风筝在戏耍;我看到了小红萝卜在做早操,我看到了小毛毛虫在吵架„„。顺应着孩子们热烈情绪,我高声叫嚷:我们也来学米罗爷爷的符号,画出自己心中的梦境!“好!”孩子们欢呼雀跃;我要画小鸟跳舞!我画太阳洗澡!孩子们的思维一经开通,图形自由流畅,一幅幅充满童趣幻想的图形,活跃在孩子们的纸面上。教育是传道授业,如果将技术喻为业,想象力创造力比作道,我们更需要传道之师,而不是成为一般的授业之人。

2、鼓励幼儿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美术创作离不开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

以往美术活动衡量的标准是以幼儿模仿作品的效果为基准,即在造型、构图、色彩上与老师一致。其弊端在于片面地强调了技巧,封闭了幼儿创造的潜能,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而创造性美术活动打破了这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即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构图来表现,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创作更有童趣,更有灵性,更富有个性。

如以《我爱吃的水果》为例,在绘画前,教师和幼儿共同寻找有关水果的图片、书籍,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好奇心,在看看、听听、说说中,增进幼儿有关水

第4页(共7页)

4

果知识,让幼儿对各种水果有感性的认识:苹果有红颜色的,有绿颜色的,还有黄颜色的„„幼儿创造的形态富有灵气,让人感叹他们的想象如此丰富,让成人望尘莫及。

可见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为幼儿营造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提供了条件。

四、实施有利创造的指导方法

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采用什么样的教法使幼儿创造性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并积极投入创造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活动中一定要实施有利于创造的方法。

1、启发、诱导创作激情

为了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在美术活动中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

比如在《美丽的小花园》中,首先应用故事法导入:春天来了,小燕子也到家中来做客了,小红觉得园子里光秃秃的,一点生机也没有。望眼放去,小红觉得应该在园子里种些花,她选了各种各样的花种,每天给它浇水、施肥,希望小花早点绽放,夏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各种花,有„„

幼儿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他们一起讨论、设想、积极的绘画,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编成故事结尾,孩子们则完全沉浸在游戏中。

2、共同讨论作画方法

原先的美术活动均以老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创作、评价为一个模式,结合《纲要》精神,我们要让幼儿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讨论创作方法,真正发挥幼儿的独创性与积极性。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活动的不同阶段,就会对幼儿的具体创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

创作前的讨论:

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这种讨论主要伴随着对范例和演示活动的分析进行。

第5页(共7页)

5

如“电视机”这一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画电视机。教师先不急于演示,而是让某一幼儿来画,大家共同讨论:这个电视机还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画?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掌握了电视机的基本结构。由于是让幼儿演示,演示的人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创造新的图式时便无拘无束。就以幼儿画电视机的外形为例,多种不同的造型比画成单一的形状更富有童趣,更显现出孩子的个性。

创作中的随机讨论:

这种讨论富有针对性,它能完善和补充教学活动过程,能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创作。如教师在巡回中发现幼儿构图呆板,所画图像在一条直线上。教师便随机选取二张作品(其中一张有前有后,一张为一个平面)组织幼儿随机讨论,哪张更好?你能让自己的图画也变得好看吗?怎样变?引导幼儿在后面或前面添加图像,使画面更丰满。

总之,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使幼儿有更多的创造思维的机会,促使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创作后的讨论:

目的是帮助幼儿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从而获得更新的信息。

举例:活动结果让幼儿讨论:哪张画颜色搭配得好,为什么?怎样搭配会更好,这张画和其他画有不同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学的?

3、活动中评价针对性强

当幼儿在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补强法则”的及时运用在这里显得极为重要。

什么是补强法则呢?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作了这样的解释;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他的这一观点在当今全美颇有影响。多伯森认为语言补强可以成为促进人格发展的最有力的原动力。语言补强的巨大力量来自于人们对外界有关评价自己的高度敏感性和有效的反馈机制。人们的自尊感和价值感也多产生于这些评说者的无意信息。

我认为将“补强法则”运用于创造性美术活动乃至整个创造教育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它能极大的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幼儿创作热情,树立自信,为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铺平道路。

第6页(共7页)

6

“补强法则”应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如讨论作画方法时的及时肯定与表扬;巡回指导中发现新思路新想法给予鼓励,讲评过程中引导同伴相互发现别人有利于自己的长处等等。恰到好处地运用“补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滥用“补强”则会使“补强”贬值。现在许多教师为了“鼓励”幼儿的积极性,“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滥用“补强”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不能忽视美术活动本身所孕育的审美教育,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表扬,又如何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呢?幼儿又怎能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呢?

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老师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因此,作为老师本身应具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正确地引导幼儿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真正发挥表扬的价值。

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很大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和训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未来的人才成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思考的机会。让幼儿积累和萌发出创造的愿望,因势利导地将幼儿引向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在美术活动中,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第7页(共7页)

推荐第4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边远山区“入园难”问题

——基于陕西省内边远山区的调查

【摘要】相信大家都看过湖南卫视一档名叫《变形记》的节目。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儿童,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不难看出双方儿童生活条件,性格特点,学习环境等方面强烈的对比。就孩子学习方面而言,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当今大部分城市家长不惜代价地为后代的成长和发展打基础,但是在边远山区成长的农村孩子却难以享受这看似应该拥有的学前教育,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人才极度匮乏以及对儿童教育和学前教育重要性的不甚了解等原因,最重要的是很大部分农村儿童为留守儿童,年迈爷爷奶奶根本没有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多让其“自然发展”——放放羊群,爬爬坡光着脚丫在田地间玩耍。看似无忧虑,但却使生长在同一蓝天下的农村儿童一直无法得到与同龄的城市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关键词】学前教育;边远山区;条件落后。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学前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是全区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已经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

(一)幼儿园规模小,发展不平衡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口因素,大部分乡镇一直以来就没有一所村级幼儿园。据调查,前几年由于社会力量办学政策的驱动,少数乡镇的部分村建起了小型村级幼儿园。很快,部分村依托村小办起的幼儿班,随着校网的调整,连同村小一起被撤销。有些村,由村集体举办幼儿园,由于近些年部分村民举家进城务工,幼儿人数下滑,经济效益渐差,加上管理、师资等问题,生存岌岌可危。在一些村,由当地村民个体投资建立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 包括未经审批的) ,但部分幼儿园资金紧、教师缺、场地窄、设施差,办园水平极低,个别还存在安全隐患,被列入撤销名单,不少学龄前儿童面临辍学。

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幼儿乡镇和各园间发展很不平衡。现在的幼儿园独立园很少,大部分是布局调整后改建或的附设在小学,在园人数少,规模小,往往只有一间教室,生均占地、建筑、户外活动场地、绿化、班级活动室等面积严重不足。尤其是中心园发展差距更大,店子镇、凫城乡中心园标准较高,已达到省级示范园标准。有的乡镇虽然有中心园,但是生源不足,仅开设2-3个班;有的园舍较小,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多数中心园不能提供就餐和午休,管理不够规范,起不到辐射带动作用;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未能如期完成工程进度,2012年建设任务依然繁重;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权属不清,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

由于学前教育经费缺乏保障机制,经费投入不足。各乡镇(街道)的幼儿园大部分是布局调整后改建或附设在小学,规划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园舍面积大都不达标,活动场地不标准,所以幼儿园往往被称为学前班,完全依靠家长交费来维持园所正常的运转,虽然走的是自我发展道路,但是从我们调查来看,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以前一些学校只是把办学前班作为一种创收的手段,学前班收取的经费,并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大都放在小学里统筹使用,统筹的结果,学前班获得的经费自然很少,其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其次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硬件设施,离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教室十分简陋,绝大多数附设园室内也没有必备的幼教器材,现有的教玩具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幼儿读物极少,室外没有大型玩具等必要的活动设施,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规范,满足不了幼儿发展的要求。幼儿园自然无法对幼儿的兴趣进行有效开发,更多的则是一群孩子由老师带着在教室外的空地上随意玩耍,既不卫生也缺乏安全保障,也使得学前教育只能在既有的基础上徘徊不前。

二、建议及对策

(一) 建立、健全村级幼儿园

乡镇政府与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持续发展为原则,科学预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到点: 村大人多的可以按一村一园设置; 考虑到众多山村偏远分散、人口稀少、生源不充裕,可以把一个乡划分成若干个学区,根据方便幼儿、保证安全的要求,将相邻几个村归为一个学区,合理选址,建立一所村幼儿园。要广泛宣传、发动和引导,尽可能由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设立教学点或分园,或者由村集体筹建( 一村独建,或数村联建) ,也可以村民股份合作方式筹办,还可以向外引资、企业冠名举办,或者由优质民办幼儿园连锁办园等。在特别偏远、贫困的山区要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由优质公办幼儿园设立送教点、活动站,或举办流动园、季节班等,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只有办园多体制、多形式、多主体,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才会快速增加。在组建村级幼儿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部门应给予指导帮助。要公开招聘园长和教师,根据准办标准规范办园,理顺管理,核定收费,有序招生。要制订实施方案,解决园舍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在用地、信贷、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过渡时期,可以将教育布局调整后闲置下来的村小校舍改建成幼儿园,减免租金。(摘自王迎兰: 《当前“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其解决》,《学前教育研究》,2010 年第 11 期。)

然而已经建有村幼儿园的,由于园舍小、资金缺、设施差、师资紧、水平低,再加上生源不足,难以为继。为保护其办园积极性,更为了避免孩子失学,出现新的“入园难”问题,乡镇政府和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形成合力,因势利导,调整布局,走集约化规模发展道路。即把相邻数村的幼儿园合并重组,整合为一,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选好园址。可采用股份合作制,在教育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优化资源,改善条件,理顺关系,有序管理,合格办园,逐步升等。

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应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让山区孩子享受公益性学前教育。对于村级集体办或民办幼儿园,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除了必要的鼓励、引导、保护、支持以外,还应当拓宽思路,激活机制,以多种途径来实现公益化。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实行财政补助,努力建立起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政府每年要设立专项资金,不断增加投入。对收费较低、学生数不足规定班额的,政府加以补助; 对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政府予以奖励。 同时,还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部分孩子寄宿问题,政府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不落下一个孩子,政府还应制定政策,将经济特困家庭孩子、孤儿、残疾儿童纳入教育救助范围,让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在部分老少边穷山区,实施学前教育建设项目,建立一批希望幼儿园。(摘自王海英: 《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新形势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 年第 8 期。)

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举办的分园或教学点等公益性幼儿园,及受政府资助承担部分公益性教育任务的村集体办和民办幼儿园,其收费标准应根据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村民承受能力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经当地物价管理部门审批。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杜绝各种形式的乱收费。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稳定至关重要,政府应出台政策,采取措施。要制定非公办幼儿教师管理办法; 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严把录用关; 完善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明确职称与工资挂钩; 鉴于非公办教师流动性大,为稳定教师队伍,可以采用人事代理的方式; 督促幼儿园依法与教师签订劳动协议,保证教师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与权益; 可以实施山区幼儿教师津贴等倾斜政策;建立非公办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尤其要重视组织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同时,建立年度考核和评优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园长和教师给以表彰与奖励。(摘自郭中然: 《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2013 年第 8 期)

(二)每个乡镇至少要建立一所独立、规范、上等级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乡镇中心幼儿园独立建制,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其依附性质,使其在人、财、物等基本条件方面走出受制约的困境,增强其办园自主权和办学活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应该由县级政府牵头,乡镇政府负责实施,建设经费以乡镇财政为主,县级财政大力支持,省市财政积极引导。要依据本县市区制定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分解的年度任务,落实项目经费和人事指标,并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依法保障计划的分步实施,取得实效。

要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投入保障机制,保证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运行、完善与发展。要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项目,核定收费标准,加强收费监管。中心幼儿园根据标准收费,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推行实施按等收费制度,激励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升等晋级。

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委派有管理能力的示范幼儿园骨干教师担任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或聘任乡镇中心小学有管理经验的领导经过培训担任园长。核定编制,逐步建立一支以公办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组织小学中有转岗潜力的富余的公办教师参加幼师专业培训,充实到中心幼儿园; 以支教或交流等方式选派公办幼儿园教师定期到乡镇中心幼儿园任教;每年拨出一定的事业编制名额公开定向招考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及其以上毕业生; 面向社会定向招聘相关专业大专及其以上毕业生,并要求其限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经过考评,择优进编。根据现有的资源及办园标准,制定并实施园舍新建或改扩建方案,以及教学、活动、生活等配套设施建设方案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玩具、图书等添置计划,落实卫生、消防、安全措施,努力改善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在教育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要求及等级标准,更新理念,规范办学,优化管理,丰富内涵,提升质量,努力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成所在乡镇学前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发挥其对村级幼儿园的示范、管理、指导作用,带动所在乡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 (三) 完善必要的保障条件

应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边远山区在破解“入园难”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有法律法规加以保障,才能得以解决。要建立、健全各级人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边远山区学前教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工作机制,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有效促进依法办园、有序管理、合理收费,健康发展。

强化政府责任,逐步构建起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省市统筹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对于边远山区,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因为无论是从国家的稳定,还是从人力资源开发来讲,缩小地区差距都应当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各级政府必须真正重视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将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科学谋划,政策支持,经费倾斜,重点扶持,逐步形成制度化,并进行目标考核,实行问责制。(摘自,《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2年8月)根据“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县级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管理的主体,负责制定本县域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目前,一方面应把建立独立的、上等级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近期的目标、重点推进的项目,列入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工程计划,积极筹划,财政支持,落实任务,指导实施; 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优质公办幼儿园到边远山区举办分园、教学点,或扶持、指导社会力量,尤其是村集体举办村级幼儿园。特别是与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步建设的公益性、规范化幼儿园,要保障其合理地位和权益,实行财政补助、师资支持、业务指导,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实现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在建立和完善乡、村两级幼儿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应当承担责任,发挥主体作用。县教育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密切合作,大力推进。县计划、财政、国土、建设、人事、卫生、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畅通渠道,积极配合,大力支持。

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边远山区的广大村民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日渐强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未来 10 年学前教育普及目标的提出,以及包括陕西省及其所辖县市区在内的各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为边远山区普及三年学前教育描绘了美好蓝图。只有科学预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才能真正破解边远山区幼儿“入园难”问题,推动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以满足边远山区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维护弱势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J]王迎兰: 《当前“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其解决》,《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 11 期。

[J]王海英: 《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新形势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 年第 8 期。

[J]郭中然: 《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推荐第5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幼儿毕业论文(设计)

目 姓

名 系

部 专

业 指导教师

让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充满快乐与活力

学号

2011510530237

学前教育系

学前教育

王倜

职称

副教授

2013 年

11月 18

日 长沙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1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1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1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1

(一)教师的提问带有暗示性和盲目性„„„„„„„„„„„„„„„„„1

(二)幼儿的思维被教师束缚

„„„„„„„„„„„„„„„„„„„„1

三、快乐活泼的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2

(一)教师快乐的教„„„„„„„„„„„„„„„„„„„„„„„„2

(二)幼儿快乐的学„„„„„„„„„„„„„„„„„„„„„„„„„2

(三)把握快乐的分寸„„„„„„„„„„„„„„„„„„„„„„„„3

四、实施快乐音乐教学的途径„„„„„„„„„„„„„„„„„„„„„3

(一)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3

(二)机智巧妙的教学语言„„„„„„„„„„„„„„„„„„„„„„4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5

(四)合理的教学评价„„„„„„„„„„„„„„„„„„„„„„„6

五、在快乐中学习音乐的作用„„„„„„„„„„„„„„„„„„„„6 结论„„„„„„„„„„„„„„„„„„„„„„„„„„„„„„„„7 致谢„„„„„„„„„„„„„„„„„„„„„„„„„„„„„„8 参考文献„„„„„„„„„„„„„„„„„„„„„„„„„„„„„„„„9

2

让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充满快乐与活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指导老师 王倜

摘要:音乐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能有效地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促进幼儿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幼儿认识和接触音乐的途径越来越多,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音乐教学活动显得死气沉沉。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教学不能再是简单机械的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如何创设一种快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使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充满活力,是每个幼儿园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为什么会出现死气沉沉的原因,通过对快乐课堂的主要表现的分析,指导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施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最后,总结了在充满快乐与活力的课堂中学习音乐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快乐;活力

3

ABSTRACT

Music is the elementary school implements the esthetic education the important content and the way, it can the rich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promote aspect the effectively and so on student psychology, physiology healthy developments, influences student\'s moral sentiment subtly.The development which changes with each new day along with the society, the stud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 contact music\'s way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causes in the field research, the appearance “the student likes music, actually does not like on the music leon” the phenomenon, music claroom appears spiritle.In curriculum reform\'s today, music teaching cannot be again simple machine\'s understanding for teacher\'s teaching with the student study, how to establish one kind joyfully, vivid, the lively study atmosphere, lets the student positive participate in music study on own initiative, becomes the study the genuine master, causes elementary school\'s music claroom to be vital,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which each singing masters should ponder.Why will the present paper first analyze elementary school\'s music claroom to present the spiritle reason, through to the joyful claroom\'s main performance\'s analysis, has instructed the concrete method which how to implement in the field research.Finally, summarized in has filled studies music joyfully with in the vigor claroom the function.

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claroom, joyful; Vigor

4

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词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音乐能直接地影响人们,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感情,这对帮助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可使他们掌握简单的音乐技巧,并能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对美好的事物有良好的感情,对生活无限热爱。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我们应该让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充满快乐与活力,帮助所有的孩子,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使他们能够成为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

1、初步感受、欣赏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对艺术的敏感。

3、掌握一些简单的艺术技能,发展艺术表现能力。

4、能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5、在艺术活动中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与他人合作,能理解、接纳、欣赏、尊重他人的创作与表现,喜欢欣赏不同表现形式与风格的艺术作品。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的提问带有暗示性和盲目性

在孩子们眼中,音乐老师是“快乐的天使”,要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伙伴”,教师的言行必须散发无穷的魅力。因为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经常会出现下面这样的倾向:

在幼儿园的音乐课中,教师在首次范唱或欣赏歌曲后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首歌曲好听吗?”幼儿不加任何思考地就回答:“好听。”教师紧接着问:“同学们喜不喜欢啊?”幼儿似乎发自内心的答道:“喜欢。”然后教师又如钓鱼似的问道:“想不想学?”幼儿的回答不说大家也都明白了,“想学”当然是必然的了。这样的对答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可是却带有明显的暗示性,问题也过于简单。教师这一连串的问题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想引起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那么这时的幼儿每次都是在这种盲目的引导下学习,真的会有兴趣吗?

(二) 幼儿的思维被教师束缚

在教学活动中,要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是活动的主角而不是听众,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而通常在歌曲教授或欣赏前,教师对设置

5

的一些问题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样一来,课堂上幼儿只会呆板的被教师牵着走,扼杀了他们感受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整个课堂也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三、快乐活泼的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他们看来,音乐教学活动是一个传递快乐感觉的天堂。充满快乐与活力的音乐教学活动追求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默契与互学,在愉悦的气氛中让大家共同享受教与学的过程。也只有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才能融心于教学;幼儿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快乐活泼的音乐教学活动主要表现在:

(一) 教师快乐的教

教师要保持一个快乐、健康、微笑的教态,要使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呈现一种快乐活泼的气氛,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怎样去教,这是每位幼儿园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快乐的教学对幼儿求知、个性发展、性格培养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是教师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大度的胸怀,这种健康的心态以容忍为基础,不能把各种生活中、家庭上、工作中不快的情绪写在脸上或带进课堂。友善的面对幼儿的错误并且允许和理解幼儿的失误,用善意的方法去帮助幼儿加强认识并进行改进,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其次,教师适时保持一张微笑的面孔,我们都知道微笑是增进人友情、拉近彼此距离的催化剂。现在的幼儿是很会注意察言观色的,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到来,幼儿如沐春风,心情舒畅,当幼儿觉得教师亲切、和蔼,自然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放松感。再次是教师要用心去体会、享受教学,把享受教学的过程当作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在幼儿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幼儿体会一种学习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 幼儿快乐的学

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幼儿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要想给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充分提高幼儿学习的愉悦性,从兴趣入手是最好的办法。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各种兴趣爱好,以及幼儿对音乐知识的不同需求,适时灵活的改进教学方法,上课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潜移默化的向教学主题延伸,把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教学效果突出。其次在提问上下工夫,把教学问题巧妙的设计成与幼儿的兴趣、擅长的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让幼儿多谈自己体会的感受、看法和心得,不用固定的标准答案束缚幼儿的思维。通过与幼儿分享心得体验,了解幼儿的心态和看法,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去考虑,让幼儿快乐的参与、学习和享受。

(三) 把握快乐的分寸

充满快乐与活力的音乐教学活动,也要注意方法和形式,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玩乐”或“娱乐”。那种片面追求快乐的课堂气氛和以幼儿快乐为主的认识都是不可取的,那种简单理解为只要幼儿乐起来了,教学效果就会好的观念也是错误的。幼儿的自控能力一般都比较差,快乐一旦占了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学内容就容易偏离,幼儿就会觉得音乐教学活动很随意,思维常常会停留在以取乐、逗乐上展开。这样幼儿思想就容易游离于教学以外,注意力容易走出教学内容,心容易涣散。所以说要把握“快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定位,即辅助教学为主,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气氛。

四、实施快乐音乐教学的途径

(一) 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快乐音乐教学的前提

6

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强调的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的调动起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幼儿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幼儿就会自愿的去学习,并乐于请教,快乐的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1、鼓励和表扬幼儿

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这对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金钥匙,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如一缕春风,吹拂着孩子们的求知心扉,因此让幼儿处处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体验到教师的呵护,觉得教师不仅是良师益友、参与者,甚至是服务者,这样幼儿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课堂始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2、尊重理解幼儿

幼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在教学中,积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当幼儿难以完成老师的要求时,尽量打消厌烦情绪,确信每个幼儿都存在着一种尚未表现出来的能量;当幼儿在课堂中有质疑、反驳、独特的感受和见解等行为时,及时对这些创造性的想法表示诚恳的支持。即使幼儿的想法和表现明显不对或不完善时,也不能直接给他们泼冷水,应与幼儿一起分析,让幼儿明白在教室里没有指责和嘲笑。尊重幼儿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提倡课堂讨论,提倡“七嘴八舌”,让幼儿自己来界定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师生的心理相容。

3、师生互动,扮演幼儿的“合作伙伴”

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过程,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乃至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幼儿当中,与幼儿一起赏析、一起歌唱、一起舞蹈、一起讨论、一起遨游音乐知识的海洋,对幼儿关怀备致,努力将自己融入到幼儿当中去,与他们结成“合作伙伴”。在这样的平等对话与沟通基础上,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课堂组织形式上采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幼儿合作与交流的同时,还能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促使幼儿积极思考、勇于实践,能唤起幼儿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而且幼儿会把老师的关爱、关注,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二) 机智巧妙的教学语言——快乐音乐教学的润滑剂

机智巧妙的语言使幼儿能放松,给幼儿带来欢乐,并在快乐中学习音乐。通过语言交流更有利于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帮助幼儿体会音乐中的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能唤起和保持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即使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错误,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和帮助,不但避免了幼儿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例如,实习期间,有一次在欣赏完《口哨与小狗》后,我要求幼儿在根据自己的想象画画,大部分幼儿画的都是些花花草草、小动物之类,其中有一个羞怯内向的小男孩,画了一个太阳,而且他把太阳涂成了绿色,并给太阳画了两只伸展开的手臂。他的作品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哄堂大笑:“多可笑的太阳啊!“”怎么会有绿色的太阳呢?”„„小男孩在同伴的嘲笑中慢慢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拿起他的画,目光在画上停留了几秒钟后,又深深地注视了他片刻,然后说:“小朋友,这是老师见过的最有创意的作品,让我猜猜你这幅画的意图,好吗?”“我猜你画的可能是一个正在倡导环保的太阳,它希望地球上多一些绿色,所以把自己也涂成了绿色。这个太阳伸开手臂,可能正和着小主人的口哨声在跳舞呢。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好吗?”全班乐开了花,被笑的男孩也自信地昂起了头。这样在玩笑中教育了幼儿,既风趣又效果佳,语言使课堂变得轻松而活泼,这样机智有趣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幼儿,使课堂充满欢乐。

7

(三) 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快乐音乐教学活动的关键

1、故事导入,快乐联想音乐

导语,俗称“开场白”,它是引入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一段好的导语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产生直接的学习动力,使幼儿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故事作为渗透课堂环节的手段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又起到过渡自然的作用,使授课过程不再是一板一眼,步步为艰,流畅生动的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百鸟朝凤》时,用如下的导入语:“今天是凤凰的生日,森林里可热闹了,来了各种各样的鸟,有布谷、鹧鸪、燕子、喜鹊„„这一天,他们都早早地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准备参凤凰的生日,我们也来参加,好吗?”孩子们一起展开想象,编出各种各样的鸟儿来向凤凰祝寿的有趣情境,使较难理解的音乐旋律一下子变得有感而发,思绪万千。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正是这“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几分钟,让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几十分钟内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幼儿们玩得开心,也学得开心。

2、律动表演,快乐体验音乐

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是幼儿的特点之一。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每学一首歌曲,都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表演,这样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形象易懂、更能启发幼儿不由自主的投入到表演活动中去寻找快乐,并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例如《泼水歌》歌表演这一课时,在幼儿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我让幼儿进行歌表演。给幼儿五分钟时间准备,可以自由走动,找自己的好朋友或是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的同学,然后两人或几人自编自演。有的同学相互请求对方原谅,你唱一句我唱一句;有的同学一人唱一人演,又是鞠躬又是拥抱;有的同学一人唱一人说。当一位同学表演唱完,我马上鼓掌表扬,并且要求其他同学模仿他的形式唱一唱,这位同学的脸上浮现出了无比的自豪感。还有一位同学一个人边唱边绕着教室走,来到他的朋友身边向他鞠躬,然后又走到另一位同学身边与他握手,最后他请那两位同学站起来与他们拥抱并手拉手蹦蹦跳跳相互挥手道别。在这样的律动表演中,他们能把本课的教育意义如此成功地运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上,并在同学们面前借此机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能把学习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幼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也使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3、趣味游戏,快乐感受音乐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段落的的学习结束后,让幼儿们放松一下,做一些富有情趣的小游戏,不仅感染力强,而且能成为提高幼儿课堂注意力的有效途径。因为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喜欢玩的活动,加上一些游戏比赛的形式,更能满足幼儿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竞争心理。用游戏的方式请幼儿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幼儿们不仅热情高涨,而且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可谓一举两得。

4、创设情境,快乐创作音乐

创设情境就是再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使幼儿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以图象展现情境、以角色体验情境、以歌曲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方式。在音乐欣赏课上,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幼儿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这时利用多媒体再现音乐情境,符合幼儿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根据他们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让幼儿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让他们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自由的创作和表现。此时音乐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画面里的,就是同学们自己了。这样一来,整个音乐教学活动就生动活泼起来了。

(四) 合理的教学评价——快乐音乐教学活动的保障

8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肯定幼儿,给幼儿自信。幼儿由于年龄小,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准确的评价,不宜采取自评的方式,应多采取激励性评价。不同的幼儿在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对一些在音乐学习某方面有特长的幼儿,应该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和获得肯定的机会;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也应该给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信心的机会。如果幼儿总是受到老师不好的评价,他们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弱,胆子越来越小,直至不愿意上台表演,不喜欢音乐课,这样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不管是哪个幼儿在他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都应该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让每一个幼儿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五、在快乐中学习音乐的作用

让幼儿在轻松快乐,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学习音乐,能使他们更喜欢音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在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中,幼儿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合作的精神得到锻炼和发展。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给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尽情的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情感、发挥了幼儿的专长、弘扬了幼儿的个性,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和自信心。为其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 论

在轻松的气氛和快乐的环境中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地去学习音乐,“以学论教,以教促学”,教师的“教”主要是教会幼儿怎样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幼儿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小朋友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会自主学习,让幼儿的思维之河掀起“波澜”,在音乐的殿堂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音乐可以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表现音乐的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那么幼儿就会不断地进行感悟和探索。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激发了学习的快乐情绪,当他们用自己所学会的知识解决了问题,就会由衷地产生成功感,树立起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与别人的合作学习中分享各自的快乐,然后在感悟学习中去追求快乐。因此,我们要让幼儿更多地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在学习实践中摸索探究的快乐,从而受到鼓舞激励,达到感悟学习、自主学习、自主追求快乐的目标。我们不仅让幼儿快乐地“学会”,而且要快乐地“会学、愿学、乐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让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生机勃勃,充满快乐与活力。让孩子们的心灵随着音乐飞舞吧!

9

致 谢

本文是在黄田副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黄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所有老师对我在四年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和教诲,特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与许多同学结下了深深的友谊。他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并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例出来。在此向所有的作者表示感谢!

10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3]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5]房绍芹.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J].儿童音乐,2005(12) [6]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7]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

[8]宋巨瑶.撰写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期

[9]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9月 [10]孙汀兰.幼儿教育百科全书.[J]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9年12月

[11]孙汀兰.幼儿园整体优化课程设计教学法.[J]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12月 [12]许卓娅 .学与教的心里探秘.[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年 2002

推荐第6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

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1、选题的原则

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外学前教育比较这几个方向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它们以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融合当前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幼儿园课程改革和我国幼教现状及其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和对策,中外学前教育发展举措比较等,综合性、实践性很强,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学生选题时要从自己的全面条件出发选择论题。全面条件就是个人的时间、资料和研究能力。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题目,才能使论文既顺利完成,又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水平。

例如,学前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参考论题有:对当前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思考、学前儿童创造教育的方法探索、从幼儿园的教学语言谈课堂教学的控制性、论多元智力理论对学前儿童课程设计的启示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方向的参考论题又:幼儿园健康教育环境的创设、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隔代抚养的特点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等。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方向的参考论题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学前教育法规的比较、发展中国家学前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比较等。

2、论题的来源

学生既可以自己拟定题目,也可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确定题目。主要的选题思路如下。

(1)可以结合已学过的学前专业主干课程选题,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管理、游戏论等。依据这些主干课程可以有以下的参考论题: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儿童入园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幼儿园新老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特点和作用比较、儿童自主休闲活动中的同伴对话研究、不同幼儿园一月食谱分析、幼儿在家与在园进餐状况的观察研究、家长健康观念对幼儿健康行为的影响、不同幼儿教师的教学研究风格比较、园长对优秀与一般幼儿教师的管理方式比较等。

(2)也可以结合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或结合社会调查进行分析。例如:移植蒙台索利教育法的误区与本土化的途径、对当前幼儿园“兴趣班”现象的调查分析、对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等。

(3)还可以选择学生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或幼儿园见习和社会现实生活的观察中

时常思索的、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男生学习适应性的个案研究、家长规则教育策略及其作用的调查研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走向调查——以广西师范大学*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例、优秀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策略分析、一月中家长给孩子提供的垃圾食品状况的个案研究、学前教育专业课任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案研究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更容易成功。兴趣往往能够驱使研究者想得更多、钻得更深,从而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不过,有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太多而难以选择。这时,不妨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与知道老师进行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题目。

3、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选好了题目,就等于完成了论文写作的一半。因此,学生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必须掌握学前教育领域内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并且要了解该选题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

(2)拟订的选题必须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

(3)要经过深入研究,冷静地考虑,以选择题目。不要人云亦云、凑热闹。

(4)不要选过旧的论题。

二、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的关键步骤及其要求

(1)选题阶段

①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应尽可能结合学前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来进行。可以结合已学过的学前专业主干课题选题,或结合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或结合社会调查进行分析等。如学前课程设计,学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要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符合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②选题应当难度适中,不要过大过难,要有针对性,好驾驭,应能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而独立完成。

③题目名称内容及要求,必须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

④题目应注重应用性,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体现研究意义。

⑤要考虑时间、精力和资料的支持。

⑥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必须多人合作的选题,要有明确的分工,保证各自

独立完成自己所分担的任务。指导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选题情况。

⑦题目一旦确定,学生不能中途随意更改。

(2)论文开题

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时,须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开题报告,具体内容应包括:主要研究(设计)内容及方法、预期目标、时间安排、主要参考资料等。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书面认可后方能继续进行工作。

(3)阅读文献、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

在此阶段认真阅读老师制订的参考文献,在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再去调查研究并搜集资料,在调查研究与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拟出论文写作提纲,交由指导教师审查。参考文献的来源要详细记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查阅《学前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刊》、《发展心理与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核心刊物或网络电子版的学术论文。

(4)写作阶段

根据写作提纲进行写作。学生要经常与指导教师会面,汇报论文的进展与问题,论文初稿应及时交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审阅修改并提出意见后将初稿退学生进一步修改补充。

在写作阶段学生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①撰写要求及格式规范,要参考教育学专业的要求。

②是论文主要包括这些部分: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附录和致谢。

a.题目

题目一般在开题之时即已经确定。不过在研究、撰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与指导教师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完善。

b.摘要

摘要必须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反映出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中的新见解、新观点,以及论文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能过于简略,要语句通顺,文字流畅。摘要中不宜使用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无语言错误。

c.关键词

关键词是提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设计)主要内容的通过词条。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英文的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例如:论文为“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的关键词为:“生活;儿童生活;儿童教育”。

d.正文

正文中应包括:引言(或概述)、有关章节、结论三个主要部分。要求达到15000字,文中的图表及附录不计入字数。在引言中应说明论文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说明与本论文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现代及所存在的问题。在正文的有关章节中,阐述问题时要中心突出、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分析正确。结论是对毕业论文的概括总结,要提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或探讨。

e.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之处,

均应进行标注,并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和格式一致。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为准,应将序号归并到一起集中列出。不得将参考文献标示置于正文的各级标题处。

f.“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要求将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翻译成英文,这是与时俱进、便于国际交流的需要。 g.附录

它是正文主题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为了整篇材料的完整,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复制件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对一般读者并非必需阅读,但对本专业人员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h.致谢

在正文后对单位和个人等表示感谢的文字,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③论文质量的要求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严禁一切抄袭、剽窃他人论文与成果的行为。

论文要论点鲜明、论证有力、结论中肯、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行为格式规范,提出的实际操作性观点应切实可行。

所引用的资料必须表明来源和出处。

毕业论文为学术论文,要有创新性。

(5)定稿阶段

在指导教师审定正文之后,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其中包括学生主动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请教有关专家的意见)再进一步修改补充,交由指导教师最后审定。在指导教师审阅认可后,学生应按学校毕业论文规定的格式,排版打印。

(6)论文答辩

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前,每名学生应按学校规定须通过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方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未参加毕业论文阶段检查,或未通过指导教师审阅并给出评语的论文,不得参加答辩。

学生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前要进行认真准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为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而提出的问题做好准备。

②正确、准备、清晰明白。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③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④时间控制

毕业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时间的掌握。对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答辩委员会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

(7)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①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成绩应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研究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术研究的态度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

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情况;学生的业务水平(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外文水平、动手能力等);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包括选题、总体思路、方案设计、论文质量、计算及测试结果、文字表达、创新等);答辩中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指导老师和评阅人评语。

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评定,分5个档次,分别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其中优秀的比例不宜过高,原则上应控制在本组参加答辩学生人数的15%以内。

④凡工作态度差或未完成规定任务的学生,应从严评分,不得降低要求;凡缺勤时间累计超过毕业论文总时间1/3者,将被取消答辩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凡有剽窃、抄袭或伪造数据等行为的,经调查核实后,成绩以零分记,并自负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本科生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选择重修,或者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结业。

⑤学院应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全部结束后,认真审核各专业的成绩评定情况,评定出院级本科生优秀论文,并将本学院的毕业论文成绩汇总,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最新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撰写指导|本科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撰写参考

推荐第7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大专生毕业论文

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发展的相关研究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联 系 方 式

指 导 教 师

年 月

目 录

摘要-------------------——————----------2 1,正文--------3 2.家长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重-----------------3 2.1儿童玩具选择-----------------------------3 2.2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4 3.教师对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4 3.1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4 3.2游戏在幼儿主体性教育中的作用 -----5 3.3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5 4.给家长及幼儿教师的建议---------------------6 4.1给家长的建议

4.1.1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7 4.1.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7 4.2给幼儿教师的建议

4.2.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8 4.2。2教师与家长时常沟通--------=---------8 5.结论-----------------------------=---------9 6.参考文献--------------------------=--------9 7.致谢-------10

1

摘要

幼儿行为习惯是一生中的初级行为阶段,是诞生于繁琐世界的第一独立表现。太多行为举止对他们都是一片空白,但他们却有模仿构思头脑,会根据身边看到的现象而做出相关的行为动作表现,包括一言一行。有位知名学者采访时被问到:“你在哪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 幼儿 品德 培养

2

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家长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一)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而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父母的言谈举止,孩子都会模仿,长期的模仿便成了孩子的习惯,倘若父母的行为利于儿童身心发展,则对孩子就是受益,若是错误或者不良的表现呢?这不是让孩子进入误图了吗?

(二)孩子大多时间都会跟家长在一起,家长对儿童购买玩具的选着以及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都至关重要。

1.儿童玩具选择

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幼儿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所以在玩具的选择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3

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幼儿的生活离不开玩具,玩具是幼儿的“亲密伙伴”之一。玩具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幼儿了解周围事物增长见识的同时,满足幼儿的愿望,给幼儿带来无限的快乐。正如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他们自寻其乐,并可能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身体各部也因之而灵敏。”

由此可见玩具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限制,以及玩具的功能和种类的复杂多样,在选择玩具方面,家长就理所当然的占主导地位,不当的选择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玩具的选择标准包括玩具的材料,设计,功能,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可根据儿童年龄、安全问题及儿童的喜好度等给儿童购买玩具。

2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位母亲在家中照顾自己的母亲和孩子,也就是她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而她的母亲已高龄,恶病缠身,将不久于人世。有一天她找来棉席,决定用棉席裹住自己的母亲,抛于荒野。她带着自己的孩子,背着母亲来到了荒野,扔下母亲后就牵着孩子转身离去。孩子突然停住了脚步:问到:“还有棉席还没拿呢?”,母亲回答:“不要了”。孩子有些不耐烦了,大嚷到:“不要了,那我以后拿什么背你到这里来呢?”。听完这话后,这位母亲惊呆了,赶紧回去将自己的母亲背了回去,细心照顾。所以父母的行为,别人虽看不见,但是孩子是会受到影响的。父母的教育,父母的言谈,深深给孩子留下一个个烙印。

二、教师对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重要性

(一)幼儿正处在创造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应更新观念、重视在各种游戏活动培中幼儿有真正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教师多方位的引导,是幼儿从中能获得全面发展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在学习乐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成分,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引导。

(二)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充分发挥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组织幼儿开

4

展游戏时开游戏中要以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来体现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从而来实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的价值。游戏是幼儿在学习乐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成分,教师要注意一下几方面,充分发挥主体引导作用。

1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游戏是教师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因为想象、创造是游戏的特征。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如:“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以用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正缺货,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或制作,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创造能力。

2游戏在幼儿主体性教育中的作用:

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人的能动性是和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被动性相对而言。能动性表现在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改革客体,人是主观能动的,幼儿也不例外。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索去创造。游戏前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主动构思主题如何去延伸,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次有趣的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如:游戏“市场买卖物品”,就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本来对现实生活中的(市场买卖物品)就非常好奇,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去买东西,像服务呐喊那样去卖东西。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主动为小摊取名、布置环境、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等等,教师在 5

一旁适当地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玩得可开心了。那一次的游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由此可见,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3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

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个体不接受社会,不学习和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所需求的规范、规则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规则和方法,学习这个社会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

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同学间的交往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如:“买卖商品店主与顾客间要相互沟通,店主就必须要主动去招呼顾客”,热情大方地介绍有什么吃的,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开好店铺。在游戏过程中,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幼儿,在这里当顾客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吃什么,可见,幼儿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交往能力。

三、给家长及幼儿教师的建议

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古人说的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帮

6

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给家长及幼儿教师一些个人的建议;

(一)给家长的建议

1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父母要起到主导作用。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父母要会懂得孩子孩子们的语言,随着他们的侍思维去鼓励、去表扬他们。不要各行其事,这样对孩子是一大冷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小孩跟奶奶一起生活,早晨孩子听奶奶说爸爸要坐飞机回来看他,于是小孩别拿出了笔和纸画画。一会儿后,小孩对奶奶说:“爸爸坐的飞机来了。”奶奶看看画,原来孩子在画飞机,奶奶微笑着对孩子说“爸爸就坐这个飞机回来。”这时,门外传来小孩子的喊声“明明,我去骑车,你去不去?”小孩对奶奶说“我和牛牛在院里骑会儿车行吗?”奶奶说:“行,但是你要把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小孩答应着,开始收拾桌上的文具。这位奶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孩子生活在奶奶家,但奶奶和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 7

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往往和父母的要求相悖,从而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很多障碍。 所以作为家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保持一致态度。

(二)给幼儿教师的建议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按照规律和特点。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幼儿教师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

2教师与家长时常沟通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 8

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很广: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地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教师的大力配合,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发展的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结 论

教育幼儿,一定要把培养好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再监督孩子坚持进行行为训练,家长和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可以相信,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会很轻松。

参考文献:

[1]、《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吴文菊,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何磊:《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早期教育编辑部,1992年12月

[5]、金祥: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1999年底1-2期

[6]、《幼儿教育心理学》,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9

致 谢

时光苒荏,转眼间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划上句号。面对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可爱的同学们甚至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有太多的不舍与留恋。这一年、有迷惘、有失望、有辛酸、有泪水······但一路走来,我收获的却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感谢我的导师XXX,是您的鼓励、耐心和悉心指导让我一步步顺利完成了论文。感谢我的专业老师们,有您们传授的专业知识,为我的论文增色不少。在此,再次向所有帮助和鼓励过我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精心的培养和传授的知识,让我终生受益!

推荐第8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 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自 1983 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智力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 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 成为了许多

国家教育改革新的理论支撑。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重大改革的今天, 随着新的 《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 工作者

(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

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多元智力理论不仅

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助益。 本文旨在探

讨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

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 幼儿教师专业发

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

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

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重构多元的“智力观”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老师,靠谱老师电话:13767450073

加德纳教授则认为:

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 而是 “独

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

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这是一

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

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由此可见,我们曾经

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

思维等几种能力是十分片面的, 幼

儿教师应创设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 从多维度启迪和开发幼儿的多种智能。 开

发幼儿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工作。

(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正因为人的智能是由 8 种,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机组合起来的,而这些智力在幼儿期 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加德纳称幼儿期为“觉醒体验”期,认为“他们至少

对于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系统,如语言、数目、音乐、二度空间的概念等,具有了

初步的判断能力”

。同时,每位儿童所拥有的智力数量以及智能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并以 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着各种能力, 他们的智能、风格、

潜能像多彩光谱一样表现出 广泛的多样性。正如“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一样,每一位幼儿都具有独特的、较完整

的、待开发的智能组合。因此,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

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

(三)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智力和潜能的评价,多采用“智力测验”的方式, 目的是为了预测儿童的学业表现或为社会选拔人才, 因而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 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

论文的选题方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注意...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注意事项

能力的测试。

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则将儿童放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 采用观察、录像、录

音和文件夹等综合性的手段, 从 7 个领域的多项活动中,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儿童的多种 智能进行不同层次和多维度的评价,

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每个儿童独特的智力潜能。 因此,

幼儿教师要摈弃以单一标准片面评价幼儿能力,尤其是仅仅以“ IQ ”为标准,简单评价幼 儿智力的传统观念。

教师应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在幼儿的

各种活动中,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幼儿的智能,从而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

观念的更新较之知识的更新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重建关系到

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 进而也直接影响新大纲的实施, 素质教育方针的

贯彻,以及每一个幼儿智能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引导幼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依据的教育理论、选择 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育方案、

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 过程,

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波斯纳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 经验 + 反思 = 成长。在反思过程中,幼儿教师能通过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做出客观理

性的批判分析,

探讨各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 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观念, 并积极寻

找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

反思对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实施有

效的教学行为,

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德纳自身的反思行为和他所提出的

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作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缔造者,该理论提出伊始,加德纳就开展了对该理论的反思,并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订。 幼儿教师应该以加德纳教授为榜样, 具备探究的热情 和质疑的精神,

形成反思的主观意识,

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 并把它作

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论、树立的观念 和实施的策略,

还要反思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组织、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次与幼儿 的互动等。在反思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幼儿教师

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也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推荐第9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

——以东莞地区为例

【摘

要】:如今,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愿望越显迫切。学前教育虽然在城市基本普及,但因其未被列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以及幼儿园性质呈现由公转非的趋势,因此造成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以至于幼儿家长的经济状况影响着幼儿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本文重点以昆明地区新生代家长对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为依据,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 【关键词】:城市

低收入家庭

学前教育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巨大变革与发展,尤其是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日益关注,教育保证问题便凸显出来。同我国一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前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世界上还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由政府全部包办学前教育。而很多国家都主张: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该通过进行弱势补偿来消除教育上的不公平,即政府应着眼于大的社会生态环境,通过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挖掘和调配各种社会资源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同时将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处境不利的儿童倾斜,以进行教育补偿。 1.1 国外相关研究

1963年,美国的一位记者哈伦顿(Harington,M)出版了《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穷》一书。该书指出,美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有300万人生活在极度贫困线下。这些人群的子女得不到适当的早期教育,进入小学以后很难适应学习环境的要求。为此,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经济机会法》,其中要求在学前教育中兴起“开端计划”,为贫困儿童实施补偿教育。“开端计划”是一项规模庞大、耗资巨大、牵涉面广、历时长远的社会关怀行动。美国一个教育研究基金会于1962年开始的历时30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接受“开端计划”的人与没有接受的人相比,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业完成率高,特殊教育需求少;社会稳定性和社会责任感更强;明显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开端计划”证明了学前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对消除贫困,缩小处境不利于人群和主流社会的差距,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995年7月,为解决学校经费分担的问题,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Shephard,G)公布了花费7.3亿英镑的“学前教育券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教育券以支付学前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意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4岁左右的儿童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教育券增加了家长们的选择范围,使家长能自由选择公立或者私立学校。但是此计划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教育券有年龄限制,4岁以下的幼儿不能得到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开始了战后的各项改革,包括教育改革。从60年代开始至今,日本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1947年12月,日本颁布了《儿童福利法》,明确规定:保育所是以保育婴幼儿为目的的设施;当父母因参加劳动或疾病等原因无力对其子女进行保育时,市、县、镇、村有义务让其子女进保育所;保育所设备及所需费用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由国库负担;地方负担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入所儿童的费用原则上由家长缴纳,但家庭贫困无力支付时,则由国家或者地方当局支付。 1.2 国内相关研究

2006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题为《以民为本 务实进取:2006至2007年施政报告》的演说,明确把资助学前教育事业作为未来5年政府工作的重点。这是近年来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做出的力度最大、投入最多的政策动议。从2007年9月开始,政府将连续5年,每年以学券形式直接资助学前教育。每张教育券的面额为13000元,其中不少于10000元用于幼儿的学费补贴。预计5年后,每个幼儿每年的资助额将会增至16000元,并且全部用于减轻学费负担。

2010年12月1日,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委员局、国务院刘延东表示,将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或是民办幼儿园。

2 目前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现状 2.1 我国低收入家庭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国家,教育经费只占世界教育经费总量的1%,却被用于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而在这些公共教育经费中,只有1.3%左右才被用于学前教育。200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8万所,在园儿童2658万人。2007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要达到55%,实际仅为44.6%,相当于发达国家1970年的水平。此后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五”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2010年要达到55%,然而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这一指标只有50.9%。学前教育的上一个拐点始于2000年,当时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国企改制的背景下,国务院发文对以公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办园体制予以确认。从此失去政府保护的学前教育呈现了连续的大幅度滑坡,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园和国有公办园的数量急剧萎缩,到2003年,公办园数从1999年的18万所锐减到11万所,致使在园儿童数跌至改革开放以来的谷底。

“绝对不要高估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冯晓霞说。2008年暑假,她在四川震区尝试做了一个流动幼儿园,争取到一个基金会对每班各捐助了一万元的设备。开学时她把幼儿园整体移交给当地政府,很多家长乘兴带着孩子前往报名,结果大约有一成的家长含泪带着孩子离开,因为一个月收费320元。在东莞的一个月收费300元的民办园也看到类似的场景:中午时分,有不少奶奶辈的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用餐,她们说这样每月就可以少交100元。 2.2 东莞城区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状况

据相关数据表明,东莞城市低保标准为400元,“低收入家庭”认定为:人均月收入低于400×1.5=600元以下的、人均居住面积在18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按东莞市统计局统计,根据测算,全市城区户口中符合这一认定标准的低收入家庭预计约有14万人,在这个群体中,幼儿人数达3.5万人次左右。

学前教育的定位应该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办园具有公益性,但是迄今在国内城市中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因为它对城市群体高额收费。就东莞地区而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低保户子女等便因为高额的教育经费而享受不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一般这类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在早期教育阶段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家管代替幼教,即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不进入任何教育机构;二是廉价托儿所代管,大多家长选择城中村这类型机构将幼儿交付。

3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东莞城区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 低收入家庭家长择园困惑

幼儿入园难,这不仅仅发生在东莞地区,也是全国性学前教育的问题。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更是一大难题。据东莞市教育局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东莞市共有727所幼儿园,能接纳20.8373万名适龄儿童,但东莞市常住人口的学前教育适龄儿童人数至少有23.6万人,还有3万左右适龄儿童进不了幼儿园,而在727所幼儿园中,仅有175家公办幼儿园。在幼儿园数目供不应求的现状下,处于低收入家庭的家长要选择一个有保障的学前教育机构,则非常困难。目前在东莞地区幼儿园中,属公办性质的机构收费大概400——500元/月左右,属民办性质的机构大概300——1200元/月左右。公办幼儿园名额有限,民办幼儿园费用高昂。这都造成了低收入家庭家长为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困惑与无助。

3.1.2 多数幼儿家长对于学前教育价值的错误认识

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种促进需要家庭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在目前社会发展状况下,仍有较大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存在错误的认识。本人选取了于东莞城区内的2所不同办园类型的幼儿园,公办和民办各一所,分别对每所幼儿园不限班次的家长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每所幼儿园发放问卷100份,共回收192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为98.4%。

在这份问卷中,设计的题目全是关于调查家长对幼儿园进行的一些常规性活动的认识。作为幼儿园的常规性活动,无论沙水游戏、角色扮演游戏还是自由游戏,对幼儿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仅有占总人数3.4%的家长赞同进行自由游戏,约占总数1/3的家长明确表示自己并不清楚游戏和学习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一结果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目前家长对幼儿教育价值的的认识相当有限。

3.2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城市学前教育基本普及的今天,为了推动符合所谓优质教育”理念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我国各级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倾向于将大部分的教育资源投入到一些“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并希冀通过其它学前教育机构向这些优质机构看齐,来带动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这种 “提高”本身无过,但却忽略了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经济实力跟不上这一事实,又加上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逐渐功利化,使得“优质教育”名不符实,重视硬件设施多于重视教育理念。家长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家长对学前教育机构的选择,因此,被扭曲的“优质教育”就加剧了低收入家庭儿童入园难的问题。

4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思考

4.1国家教育资源配置——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的投入应向弱势群体倾斜

对于从经济实力方面属于弱势群体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而言,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的确让人揪心。鉴于美国“开端计划”展开思考,我们不禁思考: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是否能够有所改变?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数不多的经费是应该流向为优势群体服务的学前教育机构,还是流向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教育机构?在举办学前教育机构时,美国的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这就是说,政府拿了纳税人的钱,举办能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学前教育机构,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弱势群体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需求。如果我们关注的是社会稳定,关注的是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关注的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关注的是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选择照顾弱势群体,是一种必然的做法。2010年12月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针对学前教育的“3年计划”,这一政策旨在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的发展,扶持建立惠普性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缓解“入园难”的全国性问题。“3年计划”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教育观念保守的状态下,催生出一批性价比较好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教育经费负担。希望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这一计划。

4.2 幼儿园课程价值的强化与规范

在我国幼儿普遍缺乏挫折教育的今天,学前教育中先行一步的幼儿往往会在小学伊始有更多的自信心,而那些充分享受了快乐童年的幼儿,他们就会面临人生的第一场考验——认字少、算术慢,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进而影响到他们学习的兴趣——而这样的恶性循环,才是家长最担心的。基于这样的担忧,家长们更倾向于让孩子在幼教机构中学习更多的技能,希望“赢在起跑线上”。家长对于学前教育价值的理解,仍旧停留在孩子技能收获的理解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技能班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同时也丰富了幼教机构的收费项目,这样的状况对于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过于表面的教育回报,实质上仅仅是片面化了家长对学前教育真正价值的理解。教育不能光求回报,家长也要理性投资。太过功利化,认为教会某些知识就是好的,就会急功近利。

对于现在花样百出的幼儿园课程,身为办园者或者教育工作者,应正视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幼儿课程,强化幼儿认知发展教育,以需要教育为主,技能教育为辅。 4.3 建立社区家庭教育培训组织,提升低收入家庭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学前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儿童受教育质量的优劣。因此,纠正家长对学前教育的价值的认识错误,树立科学的家庭育儿观念,变的尤为重要。就现今中国的普通幼儿园来说,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以家访活动为补充,让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利用双休日由家长和教师一起组织幼儿参加有益的活动,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畅通家园联系渠道。这些是最为常见的家园合作教育。但是,如何提高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质量,真正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却没有落到实处。

它是目前大众容易忽略的项目,但是,社区服务力量远远大于我们所见所想。以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区服务就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服务活动。东莞大部分幼儿园立足于社区,例如居民小区幼儿园、公司单位幼儿园、机关幼儿园等,这些幼儿园的服务面也基于本社区周边的幼儿。因此在社区开设家长协会、家教互助等一类的家庭教育培训组织,是很有必要的。以目前东莞地区的发展来看,这样的共享型社区服务机构是可行的:

(1)建构社区网络平台,完善快捷、全面的共享沟通互助频道; (2)在社区建立相关见习实习基地,给予在校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的大学生一个见习实习的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达到专业化科学化的社区服务;

(3)合理布局与规划家庭教育培训组织的落脚点,使之在数量上尽可能少,但是服务面尽可能大,减少优秀资源的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相对集中的整合组织资源的同时,也便于管理。 4.4 完善学前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

积极探索由社会中介组织评估的办法,以保证等级评估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其次,各级政府还应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政府投入与经费筹措、学前教师待遇的落实等列入督导内容,对于学前教育的收费也应加强督导,采取有效的监督机制,维护学前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与指导,规范办园行为。(1)宏观上,各级政府首先要切实做好各级学前教育机构评价标准和分类定级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定期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督导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制定对策;改革评估办法,建立公众参与的评估监督机制实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定期复核审验制度,同时给予指导,帮助其提高保教水平。

(2)微观上,制订并推行以《园本管理条例》为依据的园本问责管理制度,并让学前教育机构利益相关者都有机会参与管理,以提高其保教质量。同时,学前教育机构自身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及制衡机制。

5 结语

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现今,我们不能忽视经济财政支持对于教育的作用。但是,加大财政投入,对于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问题来说,显然只能是救急之举,可缓解学前教育资源一时之短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人群的教育问题。从长远考虑,首先政府加大投入举办更多的公办园,并且给民办园相应的补贴,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使普通民众的子女都有平等的入园机会。而最重要的是,端正社会大层面对于教育理念与教育价值的认识,理性看待教育收获,摒弃功利化、表面化、稀缺与贵族化的不健康学前教育,为被神圣化的学前教育平反,让教育的惠普性成为学前教育最大的特点。

推荐第10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合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我校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从2006年到2009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文献检索、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透视、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09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相关阅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一、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

首先,要选择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对研究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会表现出更大的毅力和主观能动性。使人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研究。其次,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研究者应从个人的条件、能力出发来选择和确立论题。在选题时,要考虑你对本专业领域中的哪一部分最熟悉,最有把握,就选择哪个论题。再次,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的题目。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要充分掌握在题目限定范围内的材料,尽可能搜集必要的典型的材料。最后,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目前,教育科研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热点问题的研究也很多,对于刚刚起步的研究者来说,最好选择那些尚未有人研究或虽然已经有人着手研究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论题。 另外,在选择论文题目时还要注意:避免选题过大、过难和选题陈旧,

(二)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的。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也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还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都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视教育现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而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

二、论文写作的参考题目(以下题目只作参考,而且只是一个大的范围,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定一个小的题目)

1 成都市各类幼儿园管理体制研究

2 国家政策导向与幼教发展趋势研究

3 灾后重建幼儿园现状调查

4 成都市乡镇中心园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5 成都市各级各类幼教机构师资需求调查

6 幼儿园集团化发展模式研究

7 幼儿园城乡均衡发展研究

8 婴儿家庭游戏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

9 婴幼儿智力玩具(感统玩具、体能玩具等)开发研究

10 婴儿动作发展观察评估

11 婴儿认知行为观察评估

12 婴儿情感发展观察评估

13 婴儿语言发展观察评估

14 特色幼儿园研究(园级特色、班级特色、教师特色研究)

15 幼儿园男性教师特色塑造研究

16 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名师、入门教师、跨行教师等) 17 震后灾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8 震后灾区幼儿心理抚慰教育研究

19 灾区幼教机构环境创设研究

20 幼儿歌谣创编研究

21 幼儿早操研制的理论与实践

22 幼儿舞蹈编制研究

23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毕业学生的调查) 24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5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26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27 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28 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29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30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31 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32 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33 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34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35 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36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37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38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9 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40 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41 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42 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43 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44 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5 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6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47 美术教学(音乐、科学、语言、数学、游戏、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48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研究

49 论幼儿园的研究性教学

50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

51 蒙台梭利教学思想的实践运用

52 关于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

53 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

54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研究

55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56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57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58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9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60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61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62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63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4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65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66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

67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6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69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70 35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71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72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73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74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75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76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77 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78 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79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80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81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82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83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84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85 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86 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87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88 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的调查

89 班级中教师对幼儿个别化教育的调查

90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

91 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的调查

92 亲子游戏的现状与问题调研

93 0-3岁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情况调研

94 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95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调查

96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调研

97 幼儿园男教师的工作现状考察

98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9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0 主配班教师合作行为现状考察

101 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系与意义。

102 关于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103 关于幼儿园韵律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104 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105 关于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106 关于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107 如何根据我国国情、有效地借鉴国外儿童音乐教育体系。

108 幼儿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研究

109 民间童话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110 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探索研究

111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112 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研究

113 整合教育观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114 儿歌教育与幼儿语言发展关系研究

115 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院校对男生的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116 语言学视野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

117 幼儿绘本故事的阅读与教育活动方法研究

118 儿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第11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与应用

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目 录

一、自制玩教具的意义„„„„„„„„„„„„„„„„„„„„„„„„„(4)

二、自制玩教具的作用„„„„„„„„„„„„„„„„„„„„„„„„„(4)

(一)从幼儿的角度看„„„„„„„„„„„„„„„„„„„„„„„(4)

(二)从教师的角度看„„„„„„„„„„„„„„„„„„„„„„„(5)

(三)从家长的角度看„„„„„„„„„„„„„„„„„„„„„„„(5)

三、自制玩具设计原则„„„„„„„„„„„„„„„„„„„„„„„„„(5)

(一)教育性„„„„„„„„„„„„„„„„„„„„„„„„„„„(5)

(二)科学性„„„„„„„„„„„„„„„„„„„„„„„„„„„(5)

(三)趣味性„„„„„„„„„„„„„„„„„„„„„„„„„„„(5)

(四)创新性„„„„„„„„„„„„„„„„„„„„„„„„„„„(6)

(五)简易性„„„„„„„„„„„„„„„„„„„„„„„„„„„(6)

(六)安全性„„„„„„„„„„„„„„„„„„„„„„„„„„„(6)

四、自制玩教具的材料及方法„„„„„„„„„„„„„„„„„„„„„„(6)

(一)自然类材料„„„„„„„„„„„„„„„„„„„„„„„„„(6)

(二)纸制品、印刷类材料„„„„„„„„„„„„„„„„„„„„„(6)

(三)布、线类材料„„„„„„„„„„„„„„„„„„„„„„„„(7)

(四)塑料类材料„„„„„„„„„„„„„„„„„„„„„„„„„(7) 参考文献 „„„„„„„„„„„„„„„„„„„„„„„„„„„„„„(8) 谢词 „„„„„„„„„„„„„„„„„„„„„„„„„„„„„„„„(8)

浅谈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利用各种废旧生活材料或自然材料制作的玩具既能节能减排废物利用又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一种全新的玩具观念。自制教玩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让幼儿在自制过程中发展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幼儿在充分的活动中得以满足,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一个成功的自制玩教具,必备的因素有合适的材料、巧妙的设计方法以及研究的教育设计策略和可行的教育措施。同时自制的玩教具的设计要能充分的发挥教育的优势,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和教育需求加以巧妙的设计,已达到有效的开展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玩教具;自制;设计;开发

Research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omemade Toys and Teaching Aids of Kindergarten

Abstract: Nowadays, using various kinds of waste materials from daily life and the nature to make toys and teaching aids has become a new toy-making concept, which is internationally popularized.The purpose of making homemade toys and teaching aids is to develop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skills in the proce, satisfy them by sufficient activities and to gain knowledge and skills accordingly.Appropriate materials, ingenious design methods, rigorous strategy of educational design and workable educational measures are the indispensible factors for making an ideal homemade toy.Basing on the needs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the homemade toys and teaching aids design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educational feature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educational factors to undertak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promoti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to a better extent.Key words: Toys and teaching aids; Homemade; Design; Explore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材资源素质,幼儿教育应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然而与此同时幼儿园的玩教具成为了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学习资源,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对玩教具材料的操纵活动,是幼儿感知和发现问题的途径,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能形成多种操纵性学习方式,能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幼儿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自制玩教具的意义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一种教学或辅助教学的用品,它是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发展需求,对各种自然资源和材料,进行收集、分类、加工、改造、组合,重新进行玩具教育因素设计后的产物。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材料的形状、用途的不固定和玩教具玩法的不受限制。这样启发性较大,联想的范围较大,探索余地较宽,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从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它会比一般的教具更具有教育的针对性,更能体现幼儿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特点既发挥了师幼的主动性、创作性,又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便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这对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和特色校园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自制玩教具的作用

(一)从幼儿的角度看

第一,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通过长时间静坐听讲,需要以观看教师演示的方式来学习。

第二,幼儿在使用玩教具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解决时,要通过不同的实验反复解决问题,这个决定问题的过程就锻炼了幼儿小制作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反复操作中,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而且可以增加求知欲和增强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较好的发展和重要的作用。

第三,教师在指导幼儿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收集资料,可以使幼儿辨认、分类、准备和了解废旧材料的回收使用价值。

第四,自制玩教具的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制作玩教具是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完成的,教师或家长便成为了幼儿的合作伙伴。这样幼儿通过交流合作,就会学着谦让、谅解、友善和团结互助。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在其他活动中更好的与伙伴交往与合作。

(二)从教师的角度看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在让幼儿制作玩教具前要做多种准备活动,这样就要求教师应了解各种玩具和研究玩具等,课下不断的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制作出适合的玩教具,这个制作的过程就是教师提高自我专业水平的过程。

2.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自制玩教具是教师了解当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传授制作方法、经验和共同制作,成为幼儿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便于更好的与幼儿沟通,也让幼儿更多的了解教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从家长的角度看

1.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合作。自制玩教具对家长来说是家园同步。幼儿在幼儿园的自制材料很多都是由幼儿家长带来的,这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了解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意义。

2.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自制玩教具就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幼儿沟通的桥梁,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探讨、研究、交流,家长开始了解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能够自己独立地解决困难。家长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应多鼓励幼儿,要让幼儿体会到与父母在一起做玩具的乐趣,从而增进亲子之间感情。

三、自制玩教具的设计原则

(一)教育性

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玩教具可以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教师在制作前要根据课程教材考虑自制玩教具适宜的“用途”,把“做”和“用”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制教玩具的真实价值。

(二)科学性

教师在设计构思自制玩教具时,应注意知识,概念与原理的正确性。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这样设计出的自制玩教具才会科学合理,适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三)趣味性

学习的第一步是兴趣,这要求自制玩教具要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来源于幼儿

的生活,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这样幼儿才能积极配合,有助于教学过程的进展。

(四)创新性

自制教玩具是为了弥补成品玩具的不足而设计的,单纯的模仿只会让自制玩教具变成一种摆设。那就要求自制玩教具构思要新颖,外形要独特,这样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五)简易性

教师就应注意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以最低的成本制作成最适合教学的玩教具。而且制作方法应简单,不能浪费过多的精力,这样也会耽误其他的正常工作。至于使用方面,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方便、可操作的实用性玩教具。

(六)安全性

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教玩具接触机会很多,可能会使幼儿受到伤害,还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所以一定要符合安全标准和卫生要求。

四、自制玩教具的材料及方法

自制玩教具最重要的就是选材,那就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生活中的“废垃圾”变成人见人爱的玩教具。选材虽然重要,但是堆了好多材料后,教师就应区分这些收集的材料,并分类,根据材料来研究制作的方法了。

(一)自然类材料

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许多,例如:沙土、水、树叶、果蔬皮、壳、树叶、树枝、花瓣、菜根等,教师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稍加制作,就可以分别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了。例如:幼儿可以制作树叶书签;贝壳和石子上可以作画,也可以做粘贴的壁画;菜根也可以做成印章,既可以运用于教学,也可以适用于游戏活动中,都是很好的选择。

(二)纸制品、印刷类材料

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收集的纸盒、礼品包装盒、报纸、纸箱、纸质手提袋等。这也便于自制玩教具的制作和运用。例如:在语言领域,多选用图片类的玩教具,教师在自制过程中应做到尺寸适宜、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制作方法可以运用纸张来绘画,然后裁剪或粘贴等。图片类玩教具种类多样,根据页数分类分为:单幅单张和多幅连续两种。利用废旧的纸盒可以制作单幅单张的字卡,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单

词和生字;也可以制作多幅连续的图片,这样适合幼儿进行故事欣赏、句型练习、对话练习、讲述复述等。这样既丰富了活动,也增加了教学和生活的趣味性。

(三)布、线类材料

作为幼儿园搜集这类材料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可以留意搜集一些旧衣、旧床单、旧毛线、旧T恤、孩子的小白鞋等材料。教师可以运用这些素材,使各个教学领域的活动环节变得顺畅和有趣味性。例如:在社会领域教学时可能因为玩教具的缺乏,导致课堂教学难以理解,教师应自制一些符合教学题材的玩教具,就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利用布、线制作成玩偶类的玩教具。玩偶具有可爱、生动、操作性强的特点。这样可以是乏味的道理充满趣味性。

(四)塑料类材料

生活中塑料制品比较容易搜集到,塑料杯、塑料瓶、塑料盆、筐篓、塑料袋等也比较常见。教师可以根据塑料的防水和可塑等特性,将其制作为具有特色的玩教具。例如:在科学领域教师利用自制的科学玩具,可以让幼儿在玩中感知身边的科学。例如:讲述空气这个抽象的名词,教师可以用铁丝、塑料瓶、细线、纸做的小鸟等,通过实验使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2] 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 [3] 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4):40-43.[4] 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 [5]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6] 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

通过此次毕业论文撰写,弥补了以前学习过程中很多的不足。作为一个学前专业学生,由于经验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很好地完成是有难度的。

我要感谢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了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和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能顺利完成。

第12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定稿

浅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策略

戴德全

(教育与人文科学系 学前教育,江苏 苏州215104)

[摘 要]: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主要的游戏,但是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就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策略,主要通过调整教师组织游戏的方式,提高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策略,合理控制游戏的时间,材料的适宜投放及游戏结束时教师的点评,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得自主性游戏更有质量的开展进行。

[关键字]:幼儿自主性教师介入指导时间控制教师点评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在游戏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游戏兴趣不持久、游戏情节单

一、游戏难以深入发展等问题,使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价值难以充分实现,而教师若能加强自主性游戏的指导,合理投放游戏材料,合理制定游戏的开展方式,尊重幼儿的游戏选择权利,教师对游戏的及时点评。这些对于自主性游戏的开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探索,初浅地来谈谈自主性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幼儿自主性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1、游戏的开展方式据教师而定,未能尊重幼儿意愿

自主性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幼儿意愿可以得到尊重的游戏,但是在游戏开展中,大多数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节省时间分配幼儿到各个活动区域,这就造成了部分幼儿在游戏时显的兴致不高,无所事事。

2、游戏的时间控制不当,游戏质量难以提高

幼儿自主性游戏是否开展的有深度有质量,游戏的时间长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多数班级在开展游戏时在时间上都得不到保证,教师会因为幼儿园制定的上课时刻表匆匆的结束游戏,幼儿如果正在游戏进的兴头上就不得不放弃正在进行的游戏内容,匆匆的结束游戏会大大的打击幼儿的兴致和导致游戏无法进一步深入。

3、教师的指导介入不够,放任现象严重

自主性游戏虽说是幼儿自主的游戏,自由的游戏,但是若将这种自主性等同于绝对的自由和为所欲为就走入了要自由就没有约束的误区,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儿童没有一点规矩,缺乏行为规范。自主性游戏中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就等同于只有红灯才能保证绿灯的畅通无阻,只有有法律的规范才能有规范保障下的自由。但是现在的幼儿园教师面对放任自流的孩子,不知所措,困惑多多,导致游戏秩序混乱无法有序进行。

4、教师的点评方式较为单一, 讲评内容缺乏深度

教师讲评自主性游戏时运用的常见方法有(1)评判是非,就是给某某幼儿的行为下个结论非对即错(2)总结概括,教师就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外在表现,作总结性发言,面面俱到(3) 陈述答案,教师在讲评中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同时以成人的方式告诉幼儿该怎样做。这些点评方式单一枯燥,没有深度,同时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幼儿主体性原则也没有体现出来。

二:解决游戏问题的策略

1、将游戏活动设计自主化

将游戏活动设计自主化可以体现在两方面(1)幼儿角色选择自主化(2)游戏过程中的情节自主化。

(1)幼儿角色选择自主化

幼儿自主的选择角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致,可以让幼儿的兴趣保持较长时间。实际上在自主性游戏开始时让幼儿自主的选择区域活动并不浪费时间,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自主性游戏插卡区,在插卡区设置好各个区域的名称,准备好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并在每个区域的后面定下该区域可以容纳的人数,多出来的小朋友可以去做小客人。这样幼儿就可以在课间或入园时间就插好自己的名字卡片,教师在游戏开始时可以根据幼儿个人的发展水平适当调整幼儿的活动区域,用这种方法即节省的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又尊重了幼儿自己的意愿,提高了游戏的质量,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2)游戏过程中的情节自主化。

自主性游戏中的游戏情节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变的游戏情节会使得游戏枯燥无趣,创新的游戏情节可以是教师的创新理念,也可以是幼儿在游戏中生成的游戏新情节或者是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的结果。

在小医院游戏中,一般的小医院都是病人去医院看病,在班级主题《不一样的我》活动中,由于之前在课堂上学过了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在有小朋友向医生提出说自己肚子不舒服但是腿前几天又受伤了的情况下,病人和小医生共同想

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让医生“出诊”,正好这时一边的娃娃家的爸爸来帮忙说自己前几天刚学会了开车,于是娃娃家的爸爸就装作开汽车的样子送医生到病人家去看病了,医生“出诊”不仅解决了一个游戏问题也为下次游戏添加了新的情节。

在小银行主题中,先前班级的小银行里只是客人来取钱,银行的人就给小客人发点钱就可以了,所以在没有小客人来取钱的话,银行的人就无事可做了,在一日的自主性活动中小银行的欣欣的来跟我说“老师,没有人来取钱,我们没事做了,我们可以去玩吗?”我知道了小银行的人没事可做了,于是在结尾点评的时候我请小朋友一起来想想办法,有到银行取钱经验的小朋友就说:爸爸妈妈去取钱的时候会拿出一个红色的小本子,妈妈说那叫划账。我知道小朋友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于是我引导小朋友们怎样才能把程序弄的简单些,最后我们一起制定出,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存折,存折上画有一些圈圈,来到银行取一块钱就划去一个圈圈也就是说存折里少了一块钱。

新制定的情节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也使得游戏更具深度。

2、合理控制游戏时间,保证游戏充分开展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时间小班一般是55分钟,中班一般是50分钟,大班一般是45分钟,幼儿园制定的时间可以说是在大体上保证了幼儿的游戏时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幼儿园都达不到这么长的时间,像我曾经实习过的一个大班,游戏时间只有25—30分钟,那其他10—15分钟哪里去了呢?在游戏开展时幼儿安静不下来,老师要维持秩序浪费些时间,在游戏结束时幼儿收拾各个区域的材料又要浪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接下来就是吃午饭了,一般吃午饭的时间都会比制定的时间提早一些,就这样零零碎碎的时间浪费和提前,就占用了游戏时间。我想如果要保证自主性游戏的时间必须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方面是幼儿园的时间制定上,幼儿园可将游戏的时间适当加长,如果自主性游戏是在上午的话,时间是不好加长的,那可以考虑将游戏调制午后点心之后,在自主性游戏开展的时间里适当延迟放学时间。

第二方面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我想秩序问题不一定要在开展游戏时来整顿,教师应做好一日常规,引导幼儿树立基本的秩序感,在游戏结束时大可不必要幼儿当场收拾材料,材料可以在吃完午饭后或者课间收拾,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让幼儿在游戏结束时手忙脚乱。还有在点评时教师可以为班级幼儿准备一张大些的坐垫,在游戏结束后幼儿可以直接坐到坐垫上听教师点评,这样又省去了幼儿回座位搬桌椅的时间。

3、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

教师首先应是幼儿游戏的旁观者与参与者,其中观察游戏是教师指导儿童游戏的前提。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选

择和操作材料的情况、幼儿社会性水平幼儿的表征能力等,在此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与材料积极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这应是教师指导幼儿自主性游戏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如幼儿正在加工厂当工人加工鸡蛋,教师也进去当起了工人,一会儿就感觉 到捏鸡蛋太单调了于是就和幼儿聊了起来:“这个鸡蛋是哪里订购的?有没有要求我们送货?”这些问题立马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丰富游戏的欲望 教师又不失时机地问他们:“该怎么装货?鸡蛋很容易碎的,这促使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找来盒子和碎布,把鸡蛋放好。其次教师应是游戏的支持者,小班孩子的游戏水平相对比较低,遇到困难常常会求助于教师。这时教师应是一位积极的支持者,如有一次教师到小四班的娃娃家以奶奶的身份去作客,扮演妈妈的小朋友很热情马上倒来茶水并端来一碗红团圆,教师故意说:我不喜欢吃红团圆,想吃白团圆,妈妈说:我们家没有白团圆,”看教师故意不太高兴就说:“那我去问问老师吧:”辅班教师听了孩子的诉苦,没说什么只是给了他几张白纸,孩子一见材料就恍然大悟,知道把白张一团就成了。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提供的支持让孩子获得了一次创造的机会,解决了游戏的难题也发展了其动手操作与动脑思维的能力。

4、师生讲评合作化

自主性游戏讲评是指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就开展的自主性游戏进行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次自主性游戏的开展作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 维果斯基在论述儿童游戏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时强调指出,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总是高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总是高于他实际年龄所表现的行为。所以讲评中教师运用的方法要能够帮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经验进行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讲述”、“点面结合”、“绘画辅助”等方法来帮助儿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教师是引路人,应多问儿童几个“为什么”、“怎么办”,让儿童成为游戏讲评的主人。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并且对幼儿语言,动手能力及社会性交往等有着重要意义的游戏,游戏的主题是幼儿但是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游戏中是参与者,观察者,引导者,也是幼儿的伙伴,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的介入到游戏中来,为幼儿及时的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支持和经验支持,在游戏结束时也要及时的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规整零散的经验,为下次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 2001:1994-2012

[2]顾美芳,《谈谈自主性游戏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昆山园报

[3]邱学青,《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实现条件》[M],南京师范大学,No.01,2008:55-58

[4]季小英,《自主性环境创设与引导》[M],学前教育研究 No.10,2008:66-67

[5]曹园园,《主题化自主性游戏区域建设与实践》[D],科学大众,科学教育No.09,2012:100

第13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2 Keywords...............................................................2 正文................................................................3-11 引言...................................................................3

1、遵循科学的原则.................................................3-6

1.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4 1.

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4 1.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5 1.

4、要有坚决的态度..............................................5 1.

5、要有默契的合作 ,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6 1.

6、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6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7-9 2.

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7 2.

2、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8 2.3,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8 2.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9 2.

5、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9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10-11 3.1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10 3.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10 3.3进行榜样教育.................................................10 3.4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训练...................................10 3.5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11 3.6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11

0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2 鸣谢..................................................................13

0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摘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应该播种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譬如,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等。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因此,作为父母,应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雨知时节”。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习惯养成;引导;方法策略;家庭配合

[Abstract]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behavior habit in early childhood is important to people\'s life.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habits as if it should be planted in a timely manner, there is a period of the best.For example, the scholar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at 5 years of age is formed using the chopsticks used the best; 3 years old is tripping button training and the best period of children etc..1978, 75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aris.Someone asked one of them: \"you in which university, which the laboratory learned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uff?\" the white haired scholar replied said: \"in kindergarten.\" Asked: \"in kindergarten learned what?\" scholar replied: \"the half of their own things to the small partners, not things to yourself and don\'t take; something to neatly; want to wash your hands before meals; after lunch, rest; do wrong to apologize; learning to think to careful observations of nature.Basically, all I\'ve learned is this.\" Therefore, as paren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o carry out some kind of character or a habit of training and training, this is what people say \"good rain knows\"\".So we should seize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ldren, good moral and behavior habit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bit forming; guide; method and strategy; family coordination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前言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

然而今天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古人说的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很广: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地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

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

心发按照规律和特点,具体的家长可以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1.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如:我的一个同事有一个正在上小班的女儿蓉蓉,有一次吃饭,她把最喜欢的番茄炒蛋拖到自己的面前,不准别人吃。妈妈告诉她这么做很没礼貌,她索性甩掉筷子不吃了。本以为打了胜仗的蓉蓉等着妈妈哄她吃饭,没想到妈妈不仅不理她,还把菜全部吃掉,将她冷落在一边不管。过了一会儿,她见没有转机,就主动跟妈妈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这时妈妈耐心地跟蓉蓉说:“这样做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很没有礼貌,别人会不喜欢!”然后重新做饭给她吃。这“第一次”的教训不仅让蓉蓉改掉了这个毛病,从那之后,她凡事都会先让着别人。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 1.

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目前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凡是幼儿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贴上小贴纸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

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时强化,不日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励,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评,没有了规则,就没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悖其道而行之。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用精神去刺激孩子,如果不加引导,孩子不知道被赏识的理由,或者理由理解偏差,不该赏识的地方被赏识,就会导致挫折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从而引发逆反心理。教育如同栽花,没有规律地浇水、松土只能让花朵枯萎,而按照生长、有规律的抚育则会鲜花茂盛。因此,家长十分有必要放下家长的架子,抛弃家长式作风,成为孩子的朋友,让沟通成为一种习惯。

1.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父母爱好穿着打扮,孩子就喜欢穿着打扮,甚至父母爱吃什么食物,孩子也爱吃什么食物。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上右下、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

4、要有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

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1.

5、要有默契的合作 ,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一天我和朋友聊天,他的小孩子元元在一旁画画。边画边说:“爸爸坐的飞机来了。”他奶奶对我说:“他爸爸今晚回来,看把他高兴的。”这时,门外传来小孩子的喊声“元元,我去骑车,你去不去?”元元对奶奶说“我和牛牛在院里骑会儿车行吗?”奶奶说:“行,但是你要把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元元答应着,开始收拾桌上的文具。这位奶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孩子生活在奶奶家,但奶奶和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往往和父母的要求相悖,从而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很多障碍。

另外还应该注意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默契合作。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教师不和家长团结协作,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以帮助和促进幼儿的健康的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6、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在咨询会上,一位父母指着站在远处的孩子对我说:“这孩子要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父母向我告状。”接着这位父母向我讲述了孩子怎么和小朋友打架,用积木把别人砍伤,用嘴把同伴咬出血印„„。这位父母苦恼地说:“我都怕去幼儿园接孩子,真怕哪位父母来找我,打他,骂他,可怎么他就不改呀?”这位父母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

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除了以上5个基本原则,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一曝十寒。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

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2.

2、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不去捏,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一捏。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班里吃水果时让孩子们自己拿,谁不挑一挑、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还望那山高”。

又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们有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2.3,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

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五层: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儿童;第二层是

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第三层是象征性的参与;第四层是成人指派;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我们的习惯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和孩子商量: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因为孩子有选择权: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 2.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所以老师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如很多孩子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来到幼儿园,这些孩子无论在行动,还是在自理能力上,普遍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

5、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恰当的步骤来进行: 3.1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3.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大家以及父母、老师都参与。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什么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家规、班规,并且去追求这些目标。

3.3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

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身边的成人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包括老师,也包括小朋友。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3.4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训练。

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你们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个复杂工作,长期的工作。

3.5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

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如果没有及时的评估和表扬,行为规范的指定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摆设。只有及时的评价,才能够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达到预期制定规则的目的。

3.6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良好的风气的形成往往能给工作带来好的效果,并且给工作带来很多方便。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就会在班里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大家会一致反对,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束语

教育幼儿,一定要把培养好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再监督孩子坚持进行行为训练,家长和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可以相信,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会很轻松。

参考文献

[1] 陈晋颖.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 [J].学前课程,2007,7:46-48. [2] 史文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2):61-63.

[3] 姜永杰.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 [J].幼儿教育,2006,06,07:22-23.[4] 张承宇.异地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浅析 [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6-37.[5] 徐立平.幼儿入园适应工作中的误区 [J].幼儿教育,2004,7,8:55.

[6] 祈海芹.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J].教育科学,2003,19(6):56-57.

[7] 徐英.从焦虑到安全、信赖——加快幼儿入园适应的实践 [J].科技创新导报,2003:223.

致 谢

来到灵石县幼儿园快两年了,甜苦辣样样都有品尝到,可品来品去,觉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这并非是在作诗.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不是吗?那些祖国的花朵,在我们的培育下,有了自己的花期和芬芳,那些被扭曲的灵魂重新得以塑造,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和甜蜜吗?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在两年的见习生活里进步很大。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工作是: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国家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全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这个任务在活动中制定不同的目标,大大丰富和满足了幼儿身心的需要,真正使幼儿在从中得到快乐,得到发展!

在实习中,我真的学会了很多很多的知识。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让我难忘,有机会我会去看望你们的,我也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做一个合格的幼儿园老师!老师谢谢您们。

第14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幼儿园公开课的功能分析

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关于家园合作的策略考察与分析

关于湖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石家庭幼儿玩具选购的调查研究

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研究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幼儿审美与创造力的研究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男生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分析

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中班、小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使用言语的对比分析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不同风俗习惯等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学前教育本科生实习的价值分析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幼儿园意外事故处理的法律研究

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5-6岁幼儿撒谎行为研究

0-3岁乳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研究

男教师与女教师哪个更适合在幼儿园发展

学前教育本(专)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成因及对策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策研究 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第15篇: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论文

谈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当我们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那么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大体上分这几个方面,

①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要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既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又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会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一般学者认为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其次、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现在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四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 (4)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要想做到这些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我总结了几点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其次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脱离了理论与实践

现在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

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缺乏具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

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非科学性的具体操作

1有些教师在工作中.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可能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第16篇: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

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向芬

学前课程的整合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顺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对教师基本素质结构的要求,在重视政治思想素质,强调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与教育理论素养,对整个课程科学合理地设置,从而满足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专业与技能准备,有些课程必须整合。关键词:学前;课程;整合;研究 。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

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合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

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我校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从2008年到2010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

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10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

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普通话、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英语的重要性,每个小孩子的听觉都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很仔细的听清楚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并能够复述出来,而且会指出老师哪里和哪里说的不标准,因此普通话是幼师必备的条件之

一。然而幼儿心理学也是很重要的,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接触更多,了解地更广,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是一种帮助。在教学方面也是一种技巧,要让小朋友学的开心,玩得开心!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和外交沟通班上的工作,如果英语不行,

当小朋友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尴尬,而且会因为这样让班上的交接工作发生失误„

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每一次锻练都是一个磨合的过程!需要自己慢慢的消化!

第17篇: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河南师范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2015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学前课程的整合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顺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对教师基本素质结构的要求,在重视政治思想素质,强调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与教育理论素养,对整个课程科学合理地设置,从而满足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专业与技能准备,有些课程必须整合。

关键词:学前;课程;整合;研究 。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合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

1 河南师范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2015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我校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从2008年到2010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10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

2 河南师范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2015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普通话、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英语的重要性,每个小孩子的听觉都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很仔细的听清楚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并能够复述出来,而且会指出老师哪里和哪里说的不标准,因此普通话是幼师必备的条件之一。然而幼儿心理学也是很重要的,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接触更多,了解地更广,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是一种帮助。在教学方面也是一种技巧,要让小朋友学的开心,玩得开心!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和外交沟通班上的工作,如果英语不行,当小朋友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尴尬,而且会因为这样让班上的交接工作发生失误„

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每一次锻练都是一个磨合的过程!需要自己慢慢的消化!

第18篇: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论文

小班“过新年啦”主题活动方案

2012秋学前教育专科

一、主题活动来源:

回忆往事,每年过年都是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联想到现在的孩子,他们肯定和我有一样的心情。圣诞节的第二天,我刚进班,王思思小朋友们就迎上上来对我说“老师,我昨天跟爸爸、妈妈去过圣诞节了,这是圣诞老人送给我的礼物。”又有几个小朋友也抢着告诉我:“我也有礼物,我有几个呢。”我问:“过节你们高兴不高兴呀?”孩子们快乐地答:“高兴!”“为什么呢?”“过节真好!我最喜欢过节了。”我说:“再过几天,就要过新年了,新年比圣诞节还要好,还要热闹呢,你们想不想过新年呢?”孩子们高兴地跳起来:“噢,过年了,过年了„„”我发现孩子们对过年越来越向往了,我想,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直观性的事物,也就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最感兴趣,过年又是我们中国最喜庆的日子,孩子们对过年兴趣这么大、这么向往,何不抓住这一机会,开展一个“过年啦”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我国传统文化、民间习俗的同时,好好地乐一乐,既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又能发展幼儿的能力,由此,我们开展了这一活动。

二、主题活动目标:

认知方面知道:

1、新的一年是2014年,是马年。

2、过年时要敲锣打鼓放鞭炮,家家挂福字,贴窗花,挂彩链、彩旗,放气球等。

3、过了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语言方面:

1、能把新年看到的喜庆景象,大胆地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周围的人听。

2、能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并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

3、丰富幼儿的词汇,会说简单的祝福语,收到礼物时说谢谢等。动手操作方面:

1、引导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操作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环境创设:

1、布置“过年啦”主题活动墙。

2、制作彩旗、彩链、鞭炮、贺年卡等。

3、发动家长带一些布置环境的材料(气球、灯笼、中国结、福字等)。

4、剪贴窗花,布置喜庆的走廊。

三、主题活动内容安排

认识新年

社会:新年到 谈话:要过新年了 科学:新年我知道

迎新年

歌唱:新年好 儿歌:新年到 谈话:怎样过新年

韵律活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科学:冻冰花

手工活动:粘贴彩链、彩旗 棉签画:鞭炮

制作:鞭炮、贺年片 师生共同布置喜庆的新年环境

庆新年:和大班哥哥姐姐共庆新年

1、看大班哥哥姐姐表演节目。

2、和大班哥哥姐姐找朋友。

3、互送礼物。

4、说祝福语。

5、给爸爸、妈妈送贺卡,说祝福语

长大一岁了:

谈话:小时候的我 社会:我长大了

谈话:我会说、我会做„„

儿歌:大一岁了、我会了 歌曲:我长大了

四、主题活动小结与反思: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为了给孩子们的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认

识新年——迎接新年——庆祝新年——长大一岁了”四个环节入手,通过组织谈话、歌曲和儿歌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亲手布置活动环境、制作新年贺卡进一步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以开联欢会的形式庆祝新年,体验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最后以谈话形式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的意义。

第一环节:认识新年

此环节着重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认识新年”的活动中,我们运用了多种直观手段来丰富了孩子们感性认识。孩子们虽然对“元旦”这个概念有点模糊不清,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与鼓励支持下,通过介绍日历和谈话活动,使幼儿了解了新年就是一月一日,是一年的第一天,知道了今年是2014年,是马年。知道过了新年就长大一岁了,并了解了过年时人们的一些庆祝活动。

第二环节:迎新年

此环节重点是引导幼儿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发展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认识新年”的基础,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又兴趣十足地参加了一系列“迎接新年”的活动。由于孩子们年龄小,手指小肌肉群发育不完善,动作协调性较差,有的笨拙地涂胶水,粘彩带,有的几条彩纸同时粘到了一起,有的不会一环套一环,急得跑到老师跟前求助,还有的色彩搭配得并不协调,甚至胶水涂得衣服上、彩纸上、桌子上到处都是,但那种认真、那种挚着,真令人感动。当孩子们的作品在走廊上空高高挂起,室内欢呼声一片接连一片“过年喽、过年喽„„”教室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我们发现孩子情感的激发和培养超出了我们当初预想的效果,他们更加热爱班级,有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也更懂得如何与别人沟通、合作。同时,他们也更强烈地盼望新年的到来。

第三个环节:欢欢喜喜庆新年

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活动是要举办一场热闹喜庆的新年联欢会,让孩子们体验过年的快乐和喜庆。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和大班组联系,让孩子们和大班的哥哥姐姐共庆新年。在歌曲“新年好”的歌声中,联欢会开始了,孩子们第一次和大班的哥哥姐姐合作,感到非常新奇、有趣,也非常高兴。在联欢会上,由大班的哥哥姐姐表演节目,孩子们看得兴高采烈;和大班哥哥姐玩找朋友的游戏;和哥哥姐姐互送礼物,互说祝福的话,着实让孩子们过一个充实又高兴的年。

第四个环节:长大一岁了

这一环节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个爱学习、有礼貌的乖宝宝。当谈到“我又长大一岁了”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这个说:“我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了。”那个说:“我能帮爸爸妈妈干好多事,能扫地板,还会穿鞋、提裤子-----”还有的说“我不用大人抱”“我会给爷爷奶奶搬椅子”,还有的孩子 “我能帮老师收拾玩具,给小朋友系纽扣”,还有的说“我能自己画画了”每个孩子的话语都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们对语言能力有欠缺的孩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与满足。孩子们以稚气的动作和表情表演着,可爱又投入,有的甚至还细心地帮小朋友整理衣服和头发,真有个“大一岁了”的样子。

短短一个月的主题活动很快接近了尾声,但它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感受。整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呈现出来,活动中淡化目标意识,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对活动的体验与兴趣点。而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认知能力、情感体验、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在体验我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同时,增进了小朋友间、小朋友和老师间的感情,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增长了见识,学习了新的本领。

同样,主题活动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小班组的老师一致认为:

1、预设的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说明这个主题活动选得好。

2、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对以后开展主题活动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3、在这次主题活动中,老师的理念进一步更新,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幼儿的活动。

4、达到了资源共享(材料、环境、方案„„)。

5、通过合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提高了老师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老师的参与意识。

启示和反思:

一、“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家长也要积极参与,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话是这么说,但以往开展活动时,我们遇到的情况是:有的家长只是应孩子的要求无奈的收集了一些材料,几乎没有家长主动关心、询问过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情况,最多也只是驻足在我们所布置的活动版面前看看上面的照片和文字。我们教师也在平时做了相关的宣传,但看来家长参与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真让老师心寒,所以在这次活动时,我们只是给孩子讲了要带什么什么东西,并没有幼儿家长出通知,布置走廊时,孩子们也陆续地带来了一些小饰品悬挂在走廊中,而第二天,又有很多家长领着孩子带来了很多小挂件,有的家长亲自把小挂件挂起来并说:“只要孩子高兴,做这点没什么。”走廊里的小挂件越来越多,孩子们和家长都说:“幼儿园真漂亮,过年真好„„”看来家长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而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是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帮助的,包括资料的收集和答案的寻找、生活经验的建立、积累等等,如何让家长积极地“动”起来,主动参与、配合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也是我们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工中,要多从自身寻找原因,老师之间要多交流、多探讨,平时多学习,逐步提高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

1、要尊重家长。

2、向家长介绍配合工作的方法。

3、让家长参与的目标要明确,任务不能过于频繁。4每次活动后展示成果,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参与使孩子得到了什么、知道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 使家长变被动接受为自动参与。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过新年啦”这个主题活动的确立,附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所以整个活动开展得很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一直很高,预期目标完成得很好。但在开展主题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认识新年时,因为幼儿年龄小,对过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很少甚至没有,我们只是通过谈话、儿歌、歌曲和一些简单的图片来开展活动的,对孩子来说有点说教,所以掌握起来很吃力,虽然最后孩子都会说了,但是,是通过老师反复地“填鸭”才获得的。事后分析原因,是老师对活动的准备不充

分、和没有更多地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造成的。因为“认识新年”这个活动幼儿还是很感兴趣的,如果我们多为幼儿考虑一些,多为幼儿准备一些直观的影相资料让幼儿观看,让幼儿亲眼看见、亲自感受,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人们庆新年的一些活动和习俗,直接地获得知识和经验,象后三个环节一样“直观性”强一些、参与性多一些、操作性多一些,老师的“说教”、“填鸭”少一些。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亲自感受同“说教”、“填鸭”相比,结果一样,但过程不一样,对幼儿的发展也不一样,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幼儿的能力发展了,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活动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多了。

建议:请把每一个环节中的时间,地点,人员(师、生)、工作分配,开展过程中的内容及预计出现的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详细地设计出来,后面的总结与启示尽可能少些。 前面要一个总的活动时间、地点、时间、单位、名称等基本的内容规划。

第19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春节

题目:

热热闹闹过春节

目录

一.活动主题......................................................2 1.主题由来........................................................3 2.主题开展........................................................3 3.设计思路........................................................3 二.活动目标......................................................3 三.活动前期准备..................................................3 四.活动过程......................................................3

(一) 歌曲闹春节.................................................4

(二) 愿望贺卡制作...............................................5

(三) 布置春节教室...............................................6

(四) 拜年用语及礼仪互动.........................................7 五.活动延伸与反思................................................7 参考文献..........................................................7

1 一.活动主题 1.主题由来

我们知道,“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有着“团团圆圆、充满希望、寄托幸福”等理念。春节期间,当孩子们个个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新鞋,脸露甜美可爱的笑容,嘴含温馨的祝福语,过年的欢歌笑语就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一股浓浓的新年情结便油然而生。

2.主题开展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发现春节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为了让孩子们过个有意义有朝气的春节,让孩子们了解多点春节的喜庆趣事,特意为幼儿设置了《热热闹闹过春节》的课程。让幼儿提前感受到节日到来的气氛。

3.设计思路

春节人们喜欢逛街买年货、房屋大扫除、贴春联、做年糕等来体验节日的气氛。在这课程里,通过听歌体验春节的热闹,然后通过制作贺卡,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寄托对新一年的自信心。通过一起动手布置教室,让幼儿们发动自己的小宇宙,同时体验团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拜年情境活动互动,让幼儿明白礼仪及过年用语的重要性,洋溢一种欢乐的氛围。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正月是中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让幼儿知道春节的一些基本有趣内容,如买年货、做年糕、贴春联等。 2.让幼儿通过动手制作愿望贺卡,写下他们各自的新年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由发挥的贺卡,同时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幼儿的大脑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

3.幼儿通过团体布置春节教室,体验春节家家户户浓郁的春节环境。此过程可让幼儿进一步对春节更了解。

4.幼儿愿意与朋友老师进行祝福语交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愿望。

三.活动前期准备

1.准备歌曲《鞭炮声》、《喜洋洋》、《新年好》、《过新年》。2.样板愿望贺卡、每人一张彩色纸、一把剪刀,彩色笔多套、胶水。 3.每人一张剪纸、彩带、对联、鞭炮、春节饰品多样、糕点、糖果多量 4.拜年视频,春节画面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歌曲闹春节 1.要求

幼儿听春节歌曲,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幼儿能简单回答关于春节的一些

2 内容,回答正确派发糖果作为奖励。

2.导入

老师播放《鞭炮声》、《喜洋洋》、《新年好》、《过新年》歌曲,电脑屏幕播放春节的一些有趣的画面供幼儿欣赏。

音乐结束后,开始有奖问答。

3.提问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也看了部分画面,知道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什么吗?答对有奖喔。”

幼儿:“知道,春节。”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春节大家一般会做些什么迎接春节呢?” 幼儿:“大扫除”

老师:“很棒,那还有什么呢?” 幼儿:“买年花,买好多好多吃的”

老师:“对啦,那些统一叫做买年货,象征一年到头五谷丰登。” 幼儿:“那么大家还知道除夕那天大家要做什么吗?” 幼儿:“吃团圆饭。”

老师:“很棒,大家都知道春节寄托团团圆圆,寄托着希望,都知道春节的一些基本习俗了。由于大家回答积极 ,接下来我派给大家每人一颗糖果作为奖励。”

奖励派发完后,老师继续问道:“幼儿们,大家听出来这首歌一开始是什么声音吗?”(老师播放《鞭炮声》歌曲)

幼儿:“鞭炮声,爆竹声!”

老师:“没错,这就是鞭炮声,但是大家知道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呢?大家知道它的来历吗。”

幼儿:“只知道有声音,热闹,什么来历?老师赶紧跟我们说说。” 老师:“好,别急,我慢慢讲。”

4.春节来历——故事

老师:“春节时候放鞭炮、贴对联等是因为来源于一种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有一种怪兽,名字叫“年”,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会爬上岸,吞食牲畜,甚至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扶老携幼的逃往深山,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都忙着逃难,村里一片恐慌景象。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看见了这个乞讨的老人,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摸着胡子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不相信,仍然继续劝说老人,而老人笑而不语。老婆婆只好一人向深山逃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当“年”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

3 走了。这时,婆婆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回海底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响。

第二天到来,正好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看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说明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村里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早上,还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最终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5.小结

观看春节图片,聆听歌曲,老师讲春节播放爆竹声的传说故事,现场开始活现春节的浓厚氛围,幼儿对春节的了解加深,都积极踊跃回答问题,那种回答正确后的喜悦可在幼儿身上体现出来。幼儿们初步感受到中国传统习俗的热闹。

(二)愿望贺卡制作 1.要求

幼儿学会制作各自的愿望贺卡,并简单写下自己对新一年的期望,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贺卡上画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

2.导入

老师:幼儿们,很快我们就要过春节了,在新的一年里,大家有没有对自己或者对家人的一些愿望呢?

幼儿:有,我想快点长大,帮爸爸妈妈捶背。 幼儿:我想在新年里拿更多的压岁钱。 幼儿:我想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园玩。 幼儿:我想拥有一个布娃娃。 ......老师:(老师把样板贺卡展示出来)跟小朋友说,好,每个小朋友都有各自的愿望,那么现在我们把我们的愿望和对家人的祝福写在这张贺卡里面,好不好。

幼儿:好

老师:大家可以使用彩色笔,各种颜料装饰一下贺卡,可以在上面画上你喜欢的图案,例如花朵,动物,糖果,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的愿望用画画的形式表示出来喔。

(老师开始给每个小朋友分发贺卡和彩色笔等用具)

3.幼儿操作

(1)老师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笔。

(2)幼儿按照各自学到的字与语言,把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写在贺卡上

(3)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幼儿,指导他们多画点春节喜庆的画面在上面,例如画个福字,幸运结等。

4.小结

4 幼儿们满怀希望,把自己的新年愿望写在贺卡里。通过这个写新年愿望,能深入了解每个小朋友的心里状况,让幼儿们更加快乐的成长。同时通过自己动手设计美化贺卡,让幼儿的大脑得到初步开发,锻炼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布置春节教室 1.要求

根据现有的材料,把教室布置成具有年味的教室,要求幼儿懂得贴窗花、贴对联、用红纸装饰桌椅、把各自的贺卡展现在教室展示墙里。

2.导入

老师:好了,愿望贺卡我们写完了,我们想不想把愿望贺卡展示在愿望树上,让愿望树带给我们愿望成真呢?

幼儿:想

老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除了把愿望贺卡挂在书上,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喔。那就是把我们的教室布置成过年那种节日气氛,这样愿望树才会增加几率让我们的愿望成真喔。

幼儿:好,老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老师:现在我派发一些春节饰品给你们,你们可以尝试在桌椅,墙上,窗上粘贴,发动你们的小大脑,一起把教室装饰好,好不好?

幼儿:好!

3.布置教室开始

老师播放《过新年歌曲》现场开始布置教室 幼儿:老师,这个东西叫什么呀?

老师:对了,这个叫做窗花,是一种传统的装饰品,意义带来美好喔,这个是贴在窗上的。来,你们来涂胶水,我来贴,好不好,这个比较高。

幼儿开始动起手来贴窗花,有的幼儿开始把饰品贴在墙上,有的幼儿开始给愿望树换上红色的纸,有的在用红纸剪各种各样的小图案贴在桌上等等。

经过大半小时的努力,教室装饰的差不多了,门上也贴满了各种各样的饰品。 这时,老师问幼儿:幼儿们,觉不觉得门上少了点东西呢? 幼儿:对,是春联!

老师:对了,就是它,真棒。

老师拿着对联过来,几个小朋友一起帮忙贴春联。 教室布置完毕。

4.小结

通过大家一起动手布置春节气氛的教室,孩子们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孩子的想象力也得到提高,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合作得到体现。幼儿们亲自感受了春节的气氛。

(四)拜年用语及礼仪互动 1.要求

幼儿四人一组,模仿过年大人和小孩一起去亲戚家拜年的情景,让幼儿们懂

5 得如何注意过年用语及对宾客的礼貌。

2.导入

老师:你们过春节的时候大家一般喜欢做什么事吗?

幼儿: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走亲戚”,有的说“拜访好友,逗红包”。 老师:没错,小朋友们真棒!大家都知道走访亲朋好友,这是拜年,而在拜年途中,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的红包——压岁钱。那么,小朋友们知道拜访亲戚等需要注意哪些用语吗?大家知道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幼儿: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嘻嘻。

老师:既然幼儿们都知道一些大概,不如这样,我们就来玩个互动游戏,好不好?

幼儿:好

老师:恩,好,我们就以同桌为一组,互相模仿到各自的家作客,注意是在过年的时候喔,要注意使用一些过年用语喔,还有要注意礼貌。过年是不允许大家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喔。

说完,老师现场跟小朋友做个示范:某同学,你好,新年快乐,祝你快高长大,祝你天天开心......老师派发过年喜庆糖果等,互动游戏开始。

3.小朋友互动

幼儿们经老师的示范后,回想起往日过年的气氛,亲戚到家作客,幼儿主动上前打招呼,并说新年祝福语,双手接收亲戚的红包,并说谢谢,请到屋里坐,吃糖果聊天。两个一组的小朋友都在学习互相拜年,互相说祝福语,互相礼让请对方吃糖果。现场气氛和谐融洽。

4.小结

经过互动游戏,进一步加上幼儿对过年气氛的喜爱,同时让幼儿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与同桌之间的友谊更加和谐融洽,自己的礼貌礼仪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五.活动延伸与反思

经过这个课程设计,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手写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幼儿对春节的热爱程度加深。建议平常多开展类似的教案,让幼儿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最后,建议有条件能力的幼儿在春节前能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买年货和跟父母一起布置房间,学做年糕等。

参考文献

1.主编: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书海出版社2013.1 2.主编:严敬群《中国传统节日趣闻与传说》金盾出版社2011.8 3.主编: 高祥、孙亚娟《我国近十年幼儿园游戏研究述评》上海教育科研2013.1 4.主编:严为凤《试析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游戏化》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2

第20篇: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园活动中的意外伤害事件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指明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位置。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人从生命降临的那一刻起,就要经历大大小小各种生存的考验。幼儿园作为集体保育和教育机构,要对全体幼儿的安全负责。幼儿年龄小,缺乏知识经验,然而又好奇、好动、好探索,缺乏预见意外伤害的能力,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更不会正确地、及时地面对、应付各种突发的意外伤害事件,从而酿成严重后果。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幼儿意外伤害事件的起因,从而积极预防伤害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件,也要理智、合理地加以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幼儿园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以在幼儿园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状为切入口,从事件发生的类型、原因、预防、处理这四个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

意外

伤害事件

儿童期意外伤害或儿童期意外损伤(childhood injury)也可称为儿童期意外事故(childhood accident),可以理解为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死亡或损伤,从1985年起,美国国家儿童卫生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邀请各国专家定义标准化问题,1989年3月NICHD再次召开学术会议对意外伤害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标准化,以供实践中参照使用。目前认为意外伤害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件,它是生活中对人生命安全、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因素,亦有内在规律性,国际疾病分类(ICD-9)已将其单独列入一类疾病。

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人从生命降临的那一刻起,就要经历大大小小各种生存的考验。幼儿年龄小,缺乏知识经验,然而又好奇、好动、好探索,缺乏预见意外伤害的能力,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更不会正确地、及时地面对、应付各种突发的意外伤害事件,从而酿成严重后果。幼儿园作为集体保育和教育机构,要对全体幼儿的安全负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指明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位置。但是近年来,各大媒体频频报道了触目惊心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意外伤害己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本人结合工作实践,从幼儿园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状为切入口,从事件发生的类型、原因、预防、处理这四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

(一)幼儿游戏时受伤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便教师在现场,孩子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在游戏、活动时显得格外活跃,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幼儿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的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师如没有尽自己职业“谨慎”的义务,就很难证明自己是没有过错的。2005年6月,哈尔滨一幼儿园两名幼儿小旭、小文在游戏中打闹时,小文无意中将小旭从领操台上推倒,造成小旭左臂严重摔伤。经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小旭左肱骨髁上骨骨折,属于九级残,同时还要接受骨折内固定手术。

(二)因教学设施原因引起

如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等大型的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的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幼儿园如未及时更换已经陈旧老化的器械,形成事故隐患,而教师又未尽注意义务,发现存在的问题,监督幼儿的活动,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此外,幼儿园校舍中楼房占大多数,幼儿在教室、楼道、走廊内的安全,幼儿上下楼梯的安全,也是幼儿园容易出事故的地方。新浪网站2000年08月11日披露,义乌一幼儿园因滑梯未固定牢,导致幼儿何某在攀玩时,被翻倒的滑梯击倒身亡。

(三)幼儿走失

幼儿走失属幼儿园严重事故。幼儿走失说明幼儿园管理的失误,教师未尽到看管之职和门卫严重失职。幼儿在幼儿园的期间是指幼儿从踏入校门到离开幼儿园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教师应该象家长一样,看管幼儿。幼儿离校必须经过教师的同意,或者幼儿家长的允许方可。沈阳晚报讯 2001年3月2日中午,沈河区一幼儿园大三班班主任在清点学生时,发现第一天来上学的小福不见了。班里的小朋友说,小福被两个大人领走了,可是小福的家长说并没去接过孩子。那 1 么,小福究竟到哪里去了?是走丢了还是被人拐跑了?幼儿园的老师提醒小福的父母,孩子也许去了亲戚家或者去了父母单位。小福的母亲又跑到单位,在办公室里,她意外地见到了小福。虽然孩子安然无恙,但小福的父母情绪依然很激动:“我们把孩子交到幼儿园,是信任幼儿园,幼儿园却连孩子怎么丢的都不知道,我们要向有关部门反映,一定要追究当班老师的责任,并要求一定数额的经济赔偿。”

(四)由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原因引起的

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学生人体损害的一种行为。广义的体罚还包括变相体罚,如:罚学生下蹲起立,罚学生吃喝有害身体健康的东西,还有罚站、罚跪等形式。研究证实,挨打的学生常常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尊心。 据生活日报2000年5月22日报道 ,郑州市凤凰台村小神童幼儿园想出了一个奇招对付顽童----用针扎。老师就拿出一只注射器,吸上水后作注射状吓唬小孩。对一些在排练演出节目时动作总也做不好的孩子,“执法严明”的老师便在孩子的手背上扎了针,有的孩子还挨了两针。

(五)幼儿被他人接走

幼儿被他人接走,可能是处于某种目的,会致学生于不利的境地。如遇学生被拐买,敲诈勒索以及其他不利的影响。教师对来接幼儿的家长要多留个心眼,决不能被坏人有可乘之机。

(六)外来人员的侵入

幼儿园的门卫制度不严,外来人员容易趁人不备,溜进幼儿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2004年2月27日10时许,一名30多岁的瘦小的中年男人怀揣3件凶器闯进河北辛集蒙台梭利幼儿园歹徒行凶,导致2死1伤的悲剧。被告人马闯由于生活所迫,挣钱无途,加之生活中的诸多不尽人意,预谋伺机报复社会。 2004年9月11日上午,苏州吴中区小剑桥幼儿园28名儿童被一行凶者砍伤。惨剧发生后,社会上反响很大,幼儿家长则要求追究幼儿园责任。

(七)幼儿园组织园外活动所引起的危险事件

外出活动,如果组织不够严密,教师思想上麻痹大意,偶发事件将会不期而遇。

(八)幼儿自身原因所致

2 很多的场合下是由于学生身体的状况而产生的,如学生患某种疾病,体质弱、身体残疾等。

二、幼儿园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

造成幼儿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如下:

(一)幼儿年龄较小,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

3至6岁的幼儿身心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幼儿身体各部分的器官比较娇嫩,神经系统比较脆弱,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的协调性差,所以走路摔倒、弄伤自己是常有的事。而且幼儿的大脑对身体动作的变化不能灵活的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在奔跑过程中遇到其他幼儿迎面而来却不知躲闪或躲闪不及。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无法预见,如有的幼儿在滑梯上推小朋友,还有的幼儿不顾跷跷板那一端的小朋友自己突然走开等等,都是幼儿不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什么后果的表现。此外,幼儿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他们东跑西窜,样样都想触摸、试探一下,不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

(二)幼儿园制度不严格,管理不善

有些幼儿伤害事件是由于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健全所致。有的领导把注意力只放在教育教学上,重教学轻安全,对安全不重视,单纯的经济观点,片面的赢利思想。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从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隐患。有的领导指导思想不端正,存在侥幸心理,久而久之造成事故的发生。

比如,食堂不注意卫生或者食物进货渠道不符合有关标准而导致幼儿食物中毒。门卫管理不当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如幼儿趁传达室无人之际,溜出幼儿园而走失。

(三)幼儿园的设施存在着不安全隐患

如大型户外玩具年久失修、螺丝松动脱落;活动场地凹凸不平;建筑物、物品、玩具或桌椅有锋利的棱角;电源插座过低、电线老化;消防设施不完善;楼层护栏过低或间隔过宽;有的幼儿园将跷跷板安置在水泥地上,孩子不慎摔下造成脑震荡等,有的幼儿园室外大型玩具是铁制的,幼儿在活动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撞伤。有的幼儿园建筑不合规范,台阶过高或栏杆过低,这些隐患不解决都将极 3 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四)幼儿园教师和工作人员玩忽职守

幼儿园教师如果安全意识淡薄,事业心不强、责任心差,做事马虎,对保护幼儿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又存在麻痹思想,那么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教师不注重幼儿安全教育,没有帮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又有畏难情绪,认为幼儿对有些安全内容很难理解,也不去研究探索;在日常活动中,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不及时纠正,不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没有营造安全的精神环境,结果使安全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从而造成各类事故的发生。有的教师则为了避免或减少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出现安全事故,很少带幼儿外出或户外活动,在活动中时时对幼儿有许多的约束和限制,这对幼儿的体能、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非常不利,实不可取,而且“收”得久了的孩子一旦获得片刻的自由时,便出现一些失控行为,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事故。

玩忽职守为渎职行为,通常要承担法律责任。事实上,幼儿园因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幼儿伤害的实例很少,更多的是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伤害。如某教师领着小朋友到园外散步,一名孩子中途离开队伍回家,直到家长将孩子送回幼儿园,该教师才知晓此事。如果这名小朋友中途迷路,后果不堪设想。

(五)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教师侮辱幼儿的现象比较少见,但体罚、变相体罚幼儿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某幼儿不愿意睡午觉,教师拿缝衣针吓唬;某幼儿不守纪律、好动,教师罚其站在教室门外思过,这名幼儿自行去滑滑梯,不慎碰伤,等等。

(六)幼儿的特殊体质或者疾病的发生

有些事故是由于幼儿的体质特殊或者疾病突发引起的。如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发就属于此类。这样的伤害是意外事件,是幼儿园不可预见的。

(七)家长缺乏安全教育意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

现在的独生子女,就如温室里的花朵,倍受父辈、祖辈的溺爱。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过分替代,没有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幼儿增加对成人的依赖性,缺乏自我保护的生理基础——健康的体质。尤其是目前很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忽视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危 4 险行为和不良习惯姑息迁就,不严厉制止,而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正是发生事故的隐患。

三、幼儿园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预防

意外伤害既然被看作是一种疾病,其发生就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和规律性,我们完全可以未雨绸缪加以防范。

(一)强化安全意识:

首先,应组织全园各部门、各岗位全体教工认真学习上级转发的各种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创安工作文件,通过学习大家明确到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使教工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其次,组织学习报刊、杂志、媒体报道的各类事故、案例,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讨论评述,认为除了少数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外,幼儿园很多事故主要还是当事者责任,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让大家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要引以为戒,加强重视,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第三,收集安全教育的资料、音像,组织教工学习安全防护常识,扩展安全教育知识面。第四,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请消防队来园讲座,如火灾的形成,发生火灾怎样灭火和逃生,学习怎样使用消防栓、灭火器;请交警上交通安全课;请地震局专家讲座,地震发生时,如何防震自救;请气象台专家讲简单天气预测方法。使大家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较大提高。

(二)开展系列活动:

安全知识最终要转化为安全行为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学习、训练、实践活动。首先,制定了各种活动的规则,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把规则绘制成一幅幅生动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布置在活动室周围、安全教育栏和楼梯、过道两旁,以经常提示幼儿。如排队有序、不推挤、不吵闹,进出门,上下楼梯按指示箭头行走,以免碰撞。小孩不玩火,不动插头开关,在集体活动中听从指挥统一行动等。第二,组织幼儿观看电视或录像,让幼儿亲眼所见如果不注意安全将产生危险后果,使幼儿真实地体验安全的重要,养成守纪律、守规则的良好常规。第三,开展一系列安全主题活动,如遵守交通规则,请交警叔叔给小朋友介绍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记,编交通安全儿歌,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还带领幼儿参观消防队,看演习,请消防队员给幼儿介绍火灾形成的原因,消防车的作用,灭火器的使用注意事项。第四, 5 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告诉幼儿,火灾死亡中,窒息死亡大大超过了烧伤死亡,当你发现被烟雾包围时,要把手臂和膝盖趴在地上,在烟雾下面匍匐前进,从地面得到氧气;若发生场地骚乱,不能随着人群乱跑,应尽快逃离人群,如果已卷入人群就应该双手抱胸,两肋朝外保护肺和心脏不受挤压等,让幼儿认识地震、水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等。第五,制定安全疏散演习计划,画出各班安全疏散线路图让幼儿熟悉,并举行全园安全演习,使幼儿学习实际的防危保安的本领。第六,强化安全教育,如布置安全教育宣传壁画;举行安全知识竞答;安全故事、小品、情景表演;正确拨打特殊电话号码:

110、1

19、1

12、120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使幼儿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明显加强,在美术活动、游戏活动中,幼儿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安全教育的成效。如,绘画作品“妈妈,不要闯红灯““危险,不能爬栏杆”“别在马路上拍球”“不跟陌生人走”“不能玩小刀,打火机”“不碰滚烫的开水”等。都是幼儿对安全教育的具体认识和表现。

(三)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还不够,需要家长的配合支持。父母家人对幼儿的安全健康最为关注,所以,应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定期请地震局、气象台、消防队、交警、武警来园为教工、幼儿讲座、演习、训练、指导,同时,让家长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幼儿园对家长发出“告家长一封信”,对家长提出安全教育方面的配合要求,各班在家长会或家长学校讲座中也提出在家庭中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具体要求,如让幼儿学习有序的穿脱衣服,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仔细剔除肉骨头、鱼刺等,提醒幼儿在家庭中用水、用电的安全,在家教小报中提出一些安全教育方面的问题,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还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准备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放在电话机旁,如派出所电话,父母、监护人、其他家庭成员或亲人的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或者随时可以找到人帮助的电话号码,呼救电话,火警、110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紧急情况下排除险情,培养遇事不慌张,从容应对,正确处理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教师要按照教学常规来进行教学

教师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对幼儿进行教育,不能以超出幼儿接受能力方式进行教学。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时间里,特别不能出 6 现擅自调课,不请假而离岗,请人代岗的现象。出现事故,及时采取有利措施进行抢救。教师如在应在岗期间不在岗,未能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出现事故没有采取有利措施进行抢救,不及时汇报,不按照教学常规来教学,都可能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

(五)外出活动注意安全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条规定,幼儿园组织学生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按民法原理而言,这也是由于当事人的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组织外出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组织者要配备足够的教师,出发、集合、分散活动都事先要有计划,确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具体的责任人。

(六)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

调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档案,以防事故的发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安排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体质特殊或有疾病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照顾。

(七)定期检查教育活动场所、安全设施、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因此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杜绝各种安全隐患,经常平整场地,及时清除院落中影响幼儿活动的障碍物,随时检查大型玩具有无螺丝松动、铁皮外露、踏板裂缝、绳网段落等等不安全因素。教师发现教学设施存在安全的隐患时,要及时汇报,让幼儿远离危险设施,避免幼儿在危险的条件下活动。

(八)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对于教师因故意行为造成学生伤害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责任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进一步指出:对体罚学生情节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幼儿园危险事件发生的处理

虽然有些事故是由于老师的责任心不强或是老师事先没有考虑周全造成的,但更多的是防不胜防的意外事故。例如:上体育课时,尽管老师让孩子们把鞋带 7 系好,衣服穿整齐,并注意安全,但偶尔仍会有个别小朋友在活动中出现摔伤、碰伤等事故。许多老师都有类似的体会:“最怕带孩子去效游了,走在稍滑的路面上或是小土坡上,无论老师怎样提醒,但有时还是会有小朋友摔倒,不小心就会被小树枝、小石头刮破脸皮或身体。”因此老师常说在效游、上体育课或参加剧烈活动时,真恨不得多长出十只眼睛、十只手来照看孩子们。

所以事故发生后,家长们首先要搞清事故的原因,是老师惩罚孩子或责任心不强造成孩子受到伤害,还是由于意外发生的事故。如果是前者,家长可以毫不留情地找幼儿园领导来解决问题,并且所有的医疗费用和责任都应向更高一层部门反映此事,并要求得到解决。但如果是后者的话,家长就应和老师相互协商,共同处理。绝大部分老师遇到此类事故时,都会主动向家长道歉,承担事故的责任,要求家长原谅。

有些家长不能理智、冷静地对待,而是严厉地责备老师,或去找园长处理,只能令老师内疚的心情变成抵触的情绪。试想,当父母只带一个孩子活动的时候,有时也会发生意外,更何况老师要带几十个孩子呢?因此作为家长应体谅老师,只要后果不是十分严重,就应接受老师的道歉,共同处理此事,并且对老师组织的正常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家长还应宽容些。孩子们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少、活动量小与老师怕出事故的心理有关。家长的多一分宽容会减轻老师们的这种心理压力。

(一)危险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和照顾

幼儿对于自己身体、健康的照顾,不具有充分的判断能力。为了防止幼儿在发生事故后,因为疏于照料致所受到的损害,发生扩大或恶化的情形,教师应该在发生事故后,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急救保护。2006年6月,哈尔滨的一名6岁女童突然口唇发青而昏倒,当班老师和阿姨都缺乏医疗常识,没有将她直接送到医院,也没有进行紧急抢救,等家长得知情况送去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抢救时间。最终幼儿因气管内有异物(米粒)进入,引起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猝死。

(二)危险事件发生后通知的义务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吸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既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教育法律的规定。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幼儿园应及时将幼儿走失,被他人接走,幼儿生病及受伤等情况及时通知其家长,疏于通知所 8 引发的事故由谁承担?从过错责任来看,显然是存在因果关系的,幼儿园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保护在园幼儿的人身安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幼儿园和幼儿家长的共同心愿。作为幼教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有效地减少在园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幼儿真正生活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范文.doc》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