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毕业论文 范文

2022-07-1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毕业论文会计学

论文题目:

浅谈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教 学 站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

业:

石景山党校 陈亮

刘祥坠

2010级会计班

2011年12月7日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以赊销的形式销售产品,从而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尽管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数额如果过大,将会导致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减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持续能力,因此,我认为,充分认识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并剖析应收账款的利弊,进一步提出一些管理措施,将对企业合理使用赊销机制,合理设定应收账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应收账款;财务危机;赊销;管理机制

I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应收账款的现状及成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企业自身的原因 ..............................1 2.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 2.1高额应收款影响企业现金流入,易引发财务危机 ..1 2.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盈利 ................2 3.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建立 .........................2 3.1建立信用管理机构和客户资源库 ................2 3.1.1建立专门对赊销进行管理的机构 ............2 3.1.2建立动态客户资源管理系统 ................2 3.2加强企业的监控和内部审计 ....................3 3.2.1建立应收账款监控体系 ....................3 3.2.1.1赊销发生监控 ..........................3 3.2.1.2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 ..........3 3.2.1.3信用及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 ....4 3.2.2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4 3.3应收账款发生后,要建立合理的处置机制 ........4 3.3.1成立清收小组 ............................4 3.3.2债务重组 ................................5 3.3.2.1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 ..................5

II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3.3.2.2债转股 ................................5 致谢 .............................................7 主要参考文献 .....................................8

III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引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以赊销的形式销售产品,从而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尽管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数额如果过大,将会导致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减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持续能力,因此,我认为,充分认识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并剖析应收账款的利弊,进一步提出一些管理措施,将对企业合理使用赊销机制,合理设定应收账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应收账款的现状及成因

根据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具体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1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1.2企业自身的原因

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2.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尽管应收账款能使企业的销售额度扩大,但是过量应收账款的累积也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高额应收款影响企业现金流入,易引发财务危机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我国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经常出现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却资金匮乏的

1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状况。

2.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盈利

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追账成功率在50%以下,而在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已达到60%以上。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实际已成坏账但未作坏账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3.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建立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已不可忽视,剧增的应收账款将会给企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危害,因此要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在此,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3.1建立信用管理机构和客户资源库

在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从源头控制,防患于未然,因而防范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3.1.1建立专门对赊销进行管理的机构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3.1.2建立动态客户资源管理系统

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如果企业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的人力也可

2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委托社会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重点调查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

3.2加强企业的监控和内部审计 3.2.1建立应收账款监控体系

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 3.2.1.1赊销发生监控

一般销售业务要经过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回资金这样一个业务流程。赊销监控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在接受顾客订单流程,顾客的订单只有在符合管理当局的授权标准时才能被接受,销售单管理部门应根据信用部门客户动态管理系统提供的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销售。

在批准赊销阶段,信用管理部门的职员在收到销售单后,将销售单与该顾客已被授权的赊销信用额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加以比较。并对每个新顾客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系统。根据调查的客户资信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信用部门决定是否批准该客户的赊销,并在销售单签署明确的意见。

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财务部门应将销售数据和资金收回数据及时反馈给信用管理部。

3.2.1.2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所有责任都交给主要负责确定赊销授信额度和资信调查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是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能。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当局。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门,更新客户动态资源系统。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

3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3.2.1.3信用及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

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上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以便作出相应的对策,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使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可以快速识别应收账款的逾期风险,以便选择有效的追讨手段。

在工作中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踪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企业销售的目的。 3.2.2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我国内部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经营效益审计等方面,而对于企业内控制度设计、遵守,揭示企业员工舞弊、贪污等工作进行得远远不够。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 3.3应收账款发生后,要建立合理的处置机制

即便设置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监控体系,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逾期应收账款,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监控体系的制定是否合理以及监控体系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其次是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随时有可能导致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在逾期账款面前,我们除了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执行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积极的方式。 3.3.1成立清收小组

4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对应收账款催讨企业管理当局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对于清收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清收小组,在清收小组负责人的调配下参加工作。

(2)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目标任务。

(3)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提高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清收小组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划分,按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标准债权分为6个等级:正常债权、要注意债权、问题债权、危险债权、实际破产债权、已破产债权。逾期应收账款一般指除正常债权以外的5种债权,清收小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催讨方式。对于要注意债权和问题债权首先要分析拖欠的原因,如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积极与对方有关部门联系,争取能解决双方纠纷,如属于对方短期资金困难,不应过多的干扰,而应最大限度地争取顾客,保持市场份额,为下次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危险债权和实际破产债权清收小组要

加大催讨力度,争取在债务人进行破产程序前收回债权,并寻求债务重组的可能性。对于已破产债权清收小组应积极进行司法程序,尽可能收回部分债权。 3.3.2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处置企业应收账款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采取贴现方式收回债权、债转股、和以非现金资产偿债三种方式。 3.3.2.1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

贴现方式是指在企业资金严重缺乏而购货者又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予债务人一定的折扣而收回逾期债权。这种方式不同于企业在销售中广泛采用的现金折扣方式,首先它是针对债务人资金相对紧张的逾期债权,其次往往伴随着修改债务条件,即债务人用现金清偿部分债权,剩余债务在约定日期偿还。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虽然损失了部分债权,但收回了大部分现金,对于盘活营运资金降低坏账风险是一种较为实际的方法。 3.3.2.2债转股

5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债转股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应收账款作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从而解决双方债权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债务人一般为债权人的下游产品线生产商或流通渠道的销售商,债权人把债权转为股权投资后对产品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推广很有利。

总之,只要企业采用有效的措施,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是可以防范的,也只有进行科学的防范,才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既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又使应收账款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6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

在完成论文过程中,感谢指导老师给予我的建议,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大家的帮助和整个写作过程让我学到许多知识。

7 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关志宏.《浅谈应收账款管理》.《中国工会财会》.2005年3期 (2)张廷华.《浅谈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会计之友》.2005年第6期 (3)江文博.《应收账款管理探析》.《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2期 (4)廖强风.《新议应收账款管理》.《会计之友》.2006年第2期下半月 (5)黄晓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初探》.《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3期

(6)王莉.《企业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4期

推荐第2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论会计管理中的会计控制与委托代理关系

[摘要]会计控制本质上所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了广义会计控制,认为企业内外部的会计监督与财务控制(包括国有资产监管),都可以归结为会计管理问题。基于这种会计管理的三层次会计控制体系具有自身特定的内涵。

[关键词] 会计控制 委托代理 分析

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强调会计控制,并试图通过会计控制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对会计控制问题已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刘玉廷博士结合新修订的《会计法》,从建立、健全本单位会计监督制度和强化会计的外部监督职能的角度阐述了对会计控制的看法;阎达五教授提出了双元控制主体架构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路;汤谷良博士从“财务管理”而非“公司理财”的角度出发,对财务控制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尽管人们在会计控制与财务控制内涵的认识上尚存在一些分歧,但在围绕控制实现会计目标或财务目标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却是共同的,即努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现代企业的“会计控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会计控制,还包括财务控制。会计控制体现了现代企业“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特征:一方面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因为所有者拥有对经营者的评价和任免权,同时也决定着其报酬的高低,因此可以说经营者的经营是在所有者的监督控制之下进行的;另一方面虽然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为经营者所拥有,所有者必须依靠经营者“尽心尽力”地工作才能实现其资本的扩张和企业价值的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者又受到经营者的牵制和控制。笔者认为,这种从整体上思考会计控制的研究方法是极具创见性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这几年,我国对会计控制(这里指广义的会计控制,包括国有资产监管)问题一直非常重视。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者权益,国家先后颁布了《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城市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意见》、《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关于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意见》、《关于研究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总体设想》、《关于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暂行规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等法律法规,从制度建设上为强化会计控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借助于委托代理理论,拟从企业内部与外部结合的广义角度探讨现代企业的会计控制问题。

一、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观广义的会计控制本身内涵着委托代理思想,所谓“双元控制”或多层控制其实质就是如何优化委托代理条件下的会计或财务监督问题。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用代理制取代出资者控制是企业制度的一大进步,但它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在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对代理人的监督,随着代理人控制权的增强而有不断弱化的趋势。代理人是负责生产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根据信号显示原理,一般在初始时,人力资本的显示信号可能是比较弱的,但动态地看,其信号显示会因代理人边干边学而由弱变强,不断提高其谈判地位,甚至会逐步争取一部分所有权。非人力资本与所有者的可分离性,意味着在代理人控制下非人力资本易受“虐待”,股权比较分散的公司更是如此。因代理人不承担其行动的全部经济后果,很可能将这些资源配置到那些并非能使公司现值最大化的用途上去,所以需要订立契约和设立监护主体。而人力资本与所有者的不可分离,又意味着人力资本所有者容易“偷赖”,而会计则是委托人观察代理人是否偷赖的一个“窗口”,通过观察到的信息来判断代理人执行契约的努力程度和效果。因此,会计控制倍受委托人的重视。

对出资人来说,他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即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有效的会计控制作保证。委托代理关系作为一种契约关系,它

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应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应相应地向代理人支付何种报酬。由此而形成的委托代理制与现代产权制度密切相关,产权制度不同,委托代理制的形式、内容及其反映的经济关系亦不相同,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差异。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委托代理制就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现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整合的组织机制。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往往不一致,这样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就产生了经济学家经常提到的两种行为,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目前,在会计管理中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

1.一部分代理人利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向委托人隐瞒事实。包括向委托人隐瞒企业经营状况、经营环境等有关信息以谋求委托人的较低期望值,从而减少经营压力,为以后谋取私利创造条件;向委托人隐瞒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以骗取委托人的任命;尽可能争取得到较多的低价资源,得到政府扶持。

2.在企业经营中采取各种方式损害所有者利益,包括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经营损失(或增加经营收入),增加不必要的费用以谋取私利,如购买不必要的奢侈品供自己享用等;编造种种理由推卸责任,运用各种不正当手段减少上级代理人可能给予的惩罚等。

3.在企业改制及产权流动重组过程中使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时,以各种名目化国有资产为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办集体企业与非国有经济联营,逐渐把国有资产转变为非国有资产;在企业存量资产调整中,对企业产权评估不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4.缺乏长期投资和技术改造的动力。由于经营者剩余收益激励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涉及未来的重要决策,如投资和技术改造往往被经营者限定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这种作法经常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不一致,导致“行为短期化”,即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不合理,但从经营者个人来看又是一种很“合理”的选择。

5.财务关系透明度低,甚至是“黑箱操作”。除了部分属于财会人员素质低、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外,许多情况则属于有意而为的结果。透明度低是部分不合法或不合理收益转为合法、合理的“技术保障”。

6.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代理人可能基于网络技术与企业外部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网络式虚拟联盟),这时,企业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的利益,还需要考虑基于网络联盟的其他公司的利益,它使得会计管理责任范围扩大,经营复杂性增强。委托人如何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减少各种风险,正确开展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控制(包括与外部加盟公司之间的会计控制)成为现代会计管理的一个新课题。

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出资者在非充分了解信息的情况下,使一些不称职的经理充斥企业管理岗位,排挤了优秀的经理人员,即产生了所谓的“劣币排斥良币”现象,等等。这些情况表明,企业会计管理只有从内外结合的整体角度开展会计控制,才能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企业管理科学的水平。

>

二、建立委托代理观指导下的会计控制机制

会计控制实质上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即控制主体通过各种控制措施将自己的目标、要求、企望传达给被控制者,使之用于规范和指导其行为。对于出资者(企业所有者),他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他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手段间接地进行控制。从委托代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会计控制是以一定的市场经济博弈规则来约束和规范企业行为的,这个博弈规则就是市场经济参与者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代理合约。实际上,它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经过多次博弈而谋求得到的一种均衡。进一步讲,在国有企业的会计管理中,会计控制机制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四个因素:①国有资产流失对有关部门和人员带来的好处;②市场对这些部门与人员作弊行为的处罚;③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等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能力;④有关机构和人员的监管

责任等。如果市场对作弊行为反映愈强烈,监管部门的能力愈强,法律赋予会计控制人员的责任愈大,那么有关部门与人员的作弊动机就愈小,就愈有可能客观、全面地履行受托责任。反之,如果有关管理部门或人员通过作弊等行为可以获得明显的利益,而且市场漠视作弊行为,相关中介机构承担的责任又很小,那么有关部门与人员就极有可能作假,甚至串通会计控制人员共同作弊。

在委托代理条件下,作为导致市场失灵的两大“体制缺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能依靠非市场机制加以妥善解决。亦即,出资者将资本授权给经营者经营后,必须辅以严格的监督,这样才能实现会计管理的预定目标。本着提高委托代理的效率原则,有必要从广义角度重新认识会计控制的内涵。我们将会计控制权分层设计如下(见图1),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想增强这种会计控制权的约束机制。

→表示层次关系……表示制约关系

图1会计控制的层次结构

依据上图,我们将会计控制的层次结构分为个层次,现分述如下:

第一层次,是出资者对经营者的控制。主要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借助于这一机制来引导经营者行为是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在构建经营者激励机制过程中,应灵活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形式:(1)利益激励机制。首先要确立经营者的独立利益。其次,改变经营者的收入实现形式,使国有企业经营者享有一定的企业剩余收益,具体包括基薪收入、风险收入和高额退休金等。(2)职位消费激励机制。指经营者除货币报酬外可按其职位享受企业所给予的待遇。从降低改革成本角度出发,应通过界定不同企业规模和经营者业绩应享受相对称的职位消费层次来选拔任用企业领导者。(3)精神激励机制。即通过传播媒介宣传和塑造企业家精神来激励经营者。(4)期权激励机制。期权激励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手段,现阶段正处于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从国内已采用此种方式的企业看,其具体形式有股票期权、绩效股、股票增值权、虚拟股(干股)和奖金转股等具体形式。这些激励措施的共同点是:既使经营者报酬与企业资产增值相联系,又与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相结合,使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趋同。

对经营者的约束除加强内外部会计控制外,还需要会计工作者充分利用各种市场机制的作用,如股市机制,通过股市涨落及由此引起的后果来刺激经营者行为。如股东通过大量抛售股票来解除代理关系,以取得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再如组织机制,即通过股东大会及董事会举手表决来罢免经营者,主动解除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同时人才市场机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通过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价值的体现,来驱使企业经营者的自重自强,培育良好的企业家形象。

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会计控制的保证。企业应根据会计控制的要求实行纵向授权制,股东大会给董事会授权,董事会给董事长、总经理授权,形成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划分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等各级管理机构间的责权限,譬如对于决策上出现的失误,应当追究董事会的责任,而在执行上出现的问题追究经理班子的责任。经理班子要将经营目标细化,与董事会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以作为奖励依据等。同时,要适应中国国情,努力探索处理好新三会和老三会关系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外部董事制度,吸收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进入董事会,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此外,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为出资者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进行专门监督提供保证。

第二层次,是出资者的外部控制,包括对经营者,以及企业内部会计审计系统的控制,如监事会制度和财务总监制度等。监事会制度是对试行两年来的稽察特派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也是对出资者会计控制工作的总结提高和升华。监事会以会计控制(财务监督)为核心,通过查账,对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

犯。当然这里的监事会不同于1993年《公司法》中规定的“监事会”概念。监事会制度具有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专业性、经常性和廉洁性等特征。《公司法》中的监事会,主要在企业内部产生,虽然也有少数由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委派的兼职监事参加,但没有改变监事会成员受聘于董事会或总经理的现实。这种监事会组织制度内部化,无法克服或根治“内部人控制”现象,所有者缺位问题似乎更突出了,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建立和完善政府外派监事会制度,就是针对这一矛盾、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实行监事会制度使围绕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控制工作在方式、内容、手段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符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同国际惯例接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资产监督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创新。

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出资者的会计控制,我们认为监事会制度在今后的监督实践中仍需不断探索完善。当前,则必须认真研究并亟待解决以下问题:(1)监事会人员组成和高效工作问题;(2)对国企进行监督评价的标准体系问题;(3)如何依法开展监督检查问题。《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监事会监督属于事后监督范畴,其目的是为了做到政企分开,避免由于监事会监督而成为企业的新婆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产权理论上讲,出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事后监督一个环节上,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体现出资者的意志和利益,这是任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下的企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新《会计法》从会计控制角度强化了对企业的经营、财务、资金等各项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体现了所有者的意愿,维护了出资者权益。如何在监事会监督检查中处理好这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在监督实务中摸索,以期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质量。财务总监制度则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其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或者控制)地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从产权角度看,这一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以产权约束为核心的会计控制。它在解决现阶段国有企业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和“产权约束软化”问题上具有积极意义。现在有一种意见认为,财务总监制度涵盖和扩展了总会计师制度,因此在实施财务总监制度的企业里一般可不再设立总会计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这

样简单地去认识。财务总监委派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董事会委派的,并具有经营管理权,一种是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委派,专门从事财务监督(会计控制)工作。由于委派机构不同,工作职责不同等原因,目前财务总监制度亟需完善。我的看法是,明确财务总监统一由国资部门委派,总会计师制度不但不能取消反而还要增强。即通过明确两者的职责,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他们各自的积极作用。具体理由有二个,一是《会计法》的要求。新《会计法》第36条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投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由原《会计法》的“可以”改为“必须”,总会计师的重要性得到了法律强调,为会计控制建设明确了具体方向。二是职责作用的要求。总会计师的职责作用不同于财务总监。现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这两种职责作用经常混淆,需要澄清。就国有企业而言,财务总监是由国资部门派驻企业,对企业经营者依法进行监督与约束的代表,而总会计师则是企业经营管理班子的一员,是财务总监的监督对象之一,两者的地位与职责不一样,因此,财务总监不能取代总会计师的职责。

第三层次,会计审计系统对企业业务组织系统的控制。从竞争的角度分析,会计人员必须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充分行使理财自主权。即,会计审计系统应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企业业务经营活动的会计控制,这也是新《会计法》所要求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即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单位其他人对单位负责人负责。企业会计审计部门具有对经营者的建议权,但不应具有监督权,这与现代监督理论是一致的。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没有利益关系,监督者在人事上、经济上应独立于被监督者。另外,应遵循顺向监督原则,监督者

只能来自于被监督者的上级或同级以上其他独立的第三者。经济控制论认为,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人员在经营者的领导下,以财务信息的形式服务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会计人员在组织上、经济上依赖于经营者。让会计人员监督其上级——经营者,这显然不符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分离的原则,而且也不符合顺向监督的原则。可以明确地说,日常会计控制只是企业内部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自上而下或自我监督约束的一种内部监督,并不具备监督经营者的职能。要扭转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应通过健全对会计的约束机制,强化外部力量对会计的监督,而不是要求会计来监督经营者。因为经营者对出资人利益的侵害,要通过一定的财务活动来进行,在会计上必然有所反映。如果对会计的监督到位,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暴露无遗。

三、结束语

事实表明,目前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望企业会计人员采取内部监督与控制的形式是不可能解决的,因为这既不符合委托代理理论,也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相悖。一方面,会计人员作为一种“内部人角色”,往往易陷入“内部人控制”之泥潭;另一方面,作为被领导者去监督领导者,在事实上难以持久,有悖管理科学之精髓。同样,由于我国中介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完全信赖于注册会计师等的中介监督也不具现实性。因此,结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会计环境,从广义角度探讨会计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是符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应当明确的是,会计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那种用静态的眼光看会计控制,并将其局限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思维是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在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会计控制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无法控制的或者未加考虑的会计控制目标,现在需要加以考虑;电子商务、无纸化会计的出现,违法者作案技巧提高,隐蔽性增强等,都给企业会计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新修订的《会计法》所实现的若干重要突破.会计研究,2000;1

2、阎达五,宋建波.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路.会计研究,2000;3

3、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会计研究,2000;3

4、吴水澎等.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

5、于长春,伍中信.弥补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监督缺位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0;6

6、杨照华.会计法治与市场经济.会计研究,2000;7

7、杜滨,李若山.企业内部控制与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财务与会计,2000;4

8、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审计研究资料,1997;12

9、内部控制结构:控制风险评估.审计研究资料,1997;12

10、高建兵.委托代理关系与会计控制权浅论.财会月刊,2000;4

11、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推荐第3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5-06-17来源:毕业论文手机版

新会计制度在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会计制度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面临信心情况采取的新对策,它是符合我国经发展的,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由于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中,大胆地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被国际会计界所认可和接受。这对于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新会计制度实施过程当中,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各样的环境的考验和机遇,挑战和压力,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我们党和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问题 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 i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a confidence to take new measures, which is in line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economic system,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further improved.Since the accounting system in the building, boldly from the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methods and accounting statements, so that our accounting system gradually converge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practices,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the accounting profeion.This is crucial in China\'s further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play a positive role.But in the proce of implementing a new accounting system,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for a wide range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preures, we should seize opportunities, meet challenges,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nd continue to develop.Our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Key words: new accounting system response

引言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新形势的发展,我国的新会计改革制度也随之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近二十年来,财政部对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高潮。它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我国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经济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会计制度发展的状况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制度是重要的政府行政法规,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依据,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保护资产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经济信息,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节约生产成本,增强赢利能力,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从而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 实行计划经济, 会计制度体系是从前苏联学习的, 实施其间也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有些小的修改。1979 年——1992 年, 试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 尝试是不成功的。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 经济联系日益复杂, 资金来源多渠道, 利益分配多元化, 使会计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极不适应, 1993 年7 月1 日以来, 会计制度的改革拉开了序幕,使我国的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2000 年12 月29 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 ,并于2001 年1 月1 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高潮。它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近几年来,财政部对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的重大成果常常被称之为“新会计制度”。其实“会计”一词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已很久远, 它是适应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而会计制度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 有文字记载的会计始见于西周,《周礼》中对职掌国家会计的“司会”的职责中记有“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1)以后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 手工业也逐渐发达, 民间开始使用旧式簿记进行记录和核算, 还谈不上会计制度。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是很落后, 除了大型银行外采用新式会计的企业极少, 工商界通用还是以前的旧式簿记。总之,我国的会计制度一直处于一种落后状态。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一直努力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建成了独具特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速,在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背景下,我国在会计制度方面实施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制度改革,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和过渡。在具体改革内容上,包括会计平衡公式的改革、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改革、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等方面,都大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上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这次会计制度改革的实施,为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为此后进行的以增值税为主要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提供了基础保证。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由于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中,大胆地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被国际会计界所认可和接受。这对于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新会计制度实施及与旧会计制度比较

(一)新会计制度实施分析

关于新会计制度,虽然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在学术界,对其真正的含义仍然有争议,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界定一下,以便研究。关于新会计制度的准确叫法应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叫法,即新会计制度应称为新的“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另一种是学术界的叫法,新会计制度应称为“新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新会计制度既包括具体的会计制度,也包括会计准则,还包括其它涉及会计核算的规章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新会计制度”实际上的涵义与上述两种规范叫法的内涵是一致的,是上述两种叫法的简化,也是会计实务工作者的一种通俗叫法。以下为了讨论方便,我们继续用这个简化的名称。

新会计制度包括的内容有: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系列。包括: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中期财务报告”、“存货”、“固定资产”。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系列:包括《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

(二)新旧会计制度比较

与旧会计制度相比,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变化:

1、适用范围不同。新会计制度是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使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和会总。旧制度是一种分行业和经济成分的会计制度,导致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口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

2、新会计制度补充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并强调其重要地位。在会计核算中, 可能会遇到一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相一致的事项, 例如,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在租期未满之前, 从法律形式上讲, 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 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 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 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固定资产的控制权, 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一并计提折旧和大修理费用。以前的会计制度有此规定, 但没有明确提出是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体现对经济实质的尊重, 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越来越复杂,经济现现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会计核算比必须反映其经济事实,而不是简单的反映其经济形势。

3、新会计制度扩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 使资产价值更符合实际。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这是历史成本原则的要求。新会计制度规定, 如果各项财产发生减值, 应当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这实际上是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的修正, 意味着企业的资产可以按照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价值计价, 不再局限于历史成本。这项性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是企业不能乱用此项规定,进行投机活动。这项变化增加了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内容, 这些规定缩短了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的距离。

4、新会计制度使谨慎性原则运用的更充分、更彻底。在我国,不少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的现象。新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对那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这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等问题, 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存在的风险加以估计,是企业单位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且对风险的发生也起到了预警的作用,保护了企业的利益。

另外,新会计制度改变了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准则,如:(1)现金的溢缺由过去的通过“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改为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 (2) 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的提取不再通过“存货跌价损失”科目核算, 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3) 对于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转销时不再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而是作为资本公积入账; (4) 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或损失不再记入“其他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而是通过“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等等。同时也对一些会计基本要素概念的表述重新作了规范,如:自唱、收入、负债等。

三、新会计制度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工作在财政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发重要,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新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我国新会计制度面临的宏观国际背景

1、加入WTO给新会计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加入WTO为我国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加入WTO后,我们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建立既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又较好地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显得日益紧迫。其次,加入WTO对我们改变会计工作的现状,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WTO规则的要求,对成员国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更加公开、透明,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状况。这些要求使得新会计制度得以顺利实施。同时,随着会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需要大批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高级会计人才。就我国会计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的现状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临巨大的挑战。第再次,加入WTO使我国的会计服务市场面临着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同行业的进入,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有利于我国的会计中介机构执业技能和质量的提高,给国内会计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会计中介机构在竞争能力、执业水平、风险意识、职业素养等方面与国际同行业相比还存有差距,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扎实工作,迎头赶上。

2、经济工作的深入发展对会计标准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做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将走上世界经济舞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会计标准国际化既是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各国降低交易成本、筹资成本的客观要求。会计标准如果不实行国际化,中国企业要到境外上市,就需要分别按照国内、国际会计标准编制两套财务会计报告,这样,企业的筹资成本必然增加。今后,我们必然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待会计标准国际化问题。

(二)新会计制度执行中所处的国内环境

1、党和政府对会计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新会计制多的执行工作。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会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朱镕基同志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对会计工作作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重要指示,在历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分别从整顿会计秩序、深化会计改革、培养会计人才、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多次对做好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和指示,既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会计工作指明了方向。

2、虽然新会计制度的制定适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淡化;会计基础工作弱化;会计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不足;会计管理体制设计不完善, 使基层会计管理工作虚位;会计人员工作量大, 责任重, 待遇低, 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环境不好;会计管理松动涣散迹象不断出现,一是会计业务管理部门放松了自我学习提高, 对会计政策的理解把握不准, 对变化的业务认识不到位,二是会计人员流动失控,三是会计队伍的智力资源流失较重。

(三)与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的问题

1、新制度实施时, 四周“静悄悄”。一是宣传力度不够, 培训学习不到位。新基本制度实施, 应该引起广泛尤其是会计工作者的关注, 有关部门应进行相关人员的系统培训。但笔者的观察是: 央行大部分员工未接到基本制度即将实施的信息, 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对基本制度无清晰的认识。对基本制度的培训学习仅限中心支行级别以上会计财务科的个别人员, 基层业务人员没有接受到有关培训, 甚至没有见到基本制度的文本。二是新制度棚架, 在基层会计部门实施滞后。

2、新制度缺乏系统性说明。基本制度对会计工作做出了大的、原则性规定, 对具体工作的指导性有的并不明朗。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会计对同一条款的理解也存在偏差, 因此, 应及时编制基本制度说明, 给具体工作实务明确规范, 使整个会计工作系统化、一体化、科学化。

3、新制度存在六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对会计重大事项明确界定。会计重大事项是防范会计风险的重点环节。工作实践中, 监督与被监督部门对有些会计事项是否归入重大事项存在理解差别, 而且核算部门不同, 对会计重大事项的认定范围也不一样。解决这种争议, 微观上无明确的规章可循。二是对事后监督工作规范性规定欠缺。制度明确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一个环节, 但没有提及事后监督业务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及框架性的工作规范。实际工作中事后监督中心很像个“回收站”, 会计核算的收尾工作都集中在事后监督中心, 人员紧张, 工作繁重,监督重心偏移, 难以达到设计的监督目标。三是计息规定太简要, 不够明细。四是个别条款操作性不强。五是相关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顾及主要岗位休假影响正常工作, 忽视道德风险的防范。五是新凭证的签章设计问题。新凭证个人名章签章栏舍去了“会计”, 增加了“事后监督”。这会引发以下问题:1.会计主管责任缺失。2.事后监督参与事中控制。3.“事后监督”签章人不明确。事后监督签章的位置在会计凭证上排序是第一, 责任重大, 这个章该谁签? 是监督主管还是监督员? 怎样分配在监督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的责任? 这个签章指向人模糊。4.淡化事中风险防范。会计凭证签章是因为见证责任而积淀下来的。新凭证中设计事后监督签章栏,令事后监督人员既承担了直接会计责任, 又承担了监督责任, 会弱化前台业务处理人员责任意识, 淡化事前、事中控制, 增加风险系数, 不利于会计核算整体质量的提高。

四、解决新会计制度执行中问题的对策

面对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压力,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面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 观念回归, 重新审视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从口头重视变为思想重视, 从业内重视变为整体重视, 从员工重视变为领导重视。落实会计人员的待遇问题。建立科学的考核奖励机制。奖励措施务必具体、可操作; 稳定会计队伍, 吸引专业人才服务会计工作, 再创央行会计工作新辉煌。

(二) 搞好调研, 修订完善 新制度

任何规定都是基于当时的工作生态状况制定的, 这种生态状况是变化的, 因此制度的不适用状况是正常现象。但是好的制度是来源于对工作生态的不断适应。所以, 我们的制度制定者要不断地深入会计工作一线进行调查研究, 以人为本, 以防范风险为核心, 科学修订完善新制度, 为央行会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 尽快编制制度说明, 增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

编制制度说明, 要对旧制度的有关补充规定进行整合筛选, 来一次全面清理, 对部门规章与基本制度冲突的,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纠正。制度说明应涵盖中央银行的全部会计业务, 如凭证的使用、填制、传递、整理等, 能细则细, 务必具体;同时, 还要能不断进行补充、丰富、完善, 成为会计工作实务的具体指南。

(四) 建立会计业务部门的协调机制

在这个机制下, 会计业务部门间争端能够快速有效解决, 相互之间和谐相处, 共同完成央行会计各项核算工作, 保证资金安全, 不断提升会计工作质量。

(五) 对会计凭证签章设计应慎重

事后监督在会计核算中承担的责任与会计主管应承担的责任不能混为一谈。对签章的设计也应有明确目标, 符合成规。

(六) 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

明确会计监督业务的独立性、严肃性, 理顺监督信息上传下达及横向交流的渠道, 从科学、效率、便利的原则出发分配会计核算业务流程, 提高监督效率, 改变目前事后监督是“回收站”的现象。

结语

总结本文,本文通过对会计制度的发展的回顾,以及在现在社会的发展情况的介绍,阐述了新会计制度的发展的背景,及其在国内外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指出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我们党和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使新会计制度尽快与国际新的经济形势接轨,适应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和网络知识的普及,会计从原始的手工记账发展到电算化操作,这对会计发展历程来讲是一个重大变革。在这次变革过程中改变最明显的是会计处理信息,使得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从而在推动会计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也促进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信息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计算机为工具,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二)数据处理微机化,内部控制程序化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需要程序、软件、内部控制等复杂的关系来完成。由于数据处理微机化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

(三)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即将分散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数据自动进行过账、转账和报表处理;以报表形式打印输出,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四)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磁性化会计电算化要求建立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它对数据的处理也按程序规范化进行。在电算化系统中,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储存在存储器中,磁性介质成为保存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

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手工会计必然存在明显的区别,其区别除体现在上述各项特点外,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手工会计系统简单,只有会计人员即可完成;一般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行业特点,针对本企业工作的需要来设计。会计电算化系统复杂,由会计人员、程序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合作完成;系统设计除要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外,还必须遵循特定的电算化制度。

(二)账户设置和账簿登记方法不同手工会计下按会计要素类别设置账户,并据以设置和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做法,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分别登记,容易出现单方面记账。会计电算化则预先设定好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供应商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并能实现相关联的信息同时记账,自动进行登记,最后以报表和账套的形式打印输出。

(三)账簿记录错误更正方法不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存在逻辑性校验程序,只要原始数据输入正确,不会发生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差错。因手工会计对于账簿记录因合法性而出现的错误,也只是采用类似于红字冲正法以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

(四)对账、结账及期末账项调整的方式、方法不同在手工会计下,为了保证账证、账账实相符,在结账前往往需进行一系列对账工作。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则因存在逻辑性校验程序,不会出现账证、账账不符情况。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使得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时,计算机的使用,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和数据转抄中解放出来,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会计专业人员不但要精通本专业,还要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发展成复合型人才。

(三)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电算化下只要发出指令,计算机可随时根据机内数据完成上述工作。

四、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会计电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未来,会计电算化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以网络技术为平台,会计电算化得到发展和普及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普及。

(二)会计信息处理专业化、智能化由于会计信息处理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会计人才,因此为小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会逐渐寻求委托记账的机构。此外,随着网络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也会朝着智能化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统一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目前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不但包括财务软件的全部模块而且有关企业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模块都已经成熟。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电算化会计将是传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完美统一。

(四)促进会计体系的发展和变革会计电算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他涉及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其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

总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必将得到普及应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促使会计人员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知识,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将会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走向统一,推动会计工作发展和变革。

推荐第4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

一、前言: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以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与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人的特殊行为以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纪人(社会主义)假设,而经济管理学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经济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随着这一方向,经济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二、社会现状:

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我们应该关注一下社会的现状:

(一)浅谈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

在会计上,有的会计人员组织不对称的信息规律,采取“隐瞒财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等方式作弊。有三:

1、会计人员自身信息优势谋取私利。

2、会计人员与经理人员采取合谋的手段舞弊。上已述及,经理人员的是自身的收入、声望和地位等,与者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不同。在公司制企业中,股东不参与企业的经营,是财务报告来企业的。而经理人员经营企业,掌握企业全面的信息,隐瞒企业的真实信息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3、企业者信息优势欺骗企业外部利益人。

企业要会计报表向外部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企业的真实情况可能企业内部人员知道,这使企业有条件假会计来偷漏税、骗取银行贷款或骗取其他信用等。 必须构筑监督系统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益冲突,企业能正常运行下去。而这里所讨论的信息是指会计信息,那么所的也是会计监督。不会计监督,财务欺诈或会计造假会盛行,使市场交易费用变得无穷大,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也使会逐渐怀疑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性。既然一方要隐瞒信息,另一方要窃取信息,那么双方博弈的“均衡点”应是会计监督系统 推动会计财务信息公开、公平、公正。

在层次中,者拥有企业财产的终极权,他将财产交与经理人员经营管理,当然有权监督经理人员;在个层次中经理人员将经营权进分解,委托各职能部门行使,当然有权监督各职能部门;个层次同个层次。在企业外部,对国有企业拥有权,以而拥有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权。在我国,监督权是授权财政部门来行使的。,也授予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以会计监督权。

(二)浅谈中小企业的内部制约。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组成,对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起着 推动作用。完善和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制约制度具有与大型企业同等的作用,忽视。另外,内部制约制度是规范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一些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制约制度,使经济进展受到制约。,加强中小企业内部制约制度的建设是推动企业健康进展良性循环的途径。

企业的内部制约牵扯范围较广,是会计,还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全。采购,

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管理, 探讨开发,人力资源等。企业的内部制约环境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造就的,企业的领导,会计人员和的员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制约认识的策略:

1.提高中小型企业领导的管理素质。企业内部制约环境怎样由企业的管理者来决定。内部制约与企业领导、带头执行也有很大的联系硕士论文。提高企业领导管理和管理思想,使认识到建立和完善内部制约制度的量和必要性,中小型企业内部制约制度得以正常发挥作用的。要使企业领导明白,正是让感到办起事、花起钱那么顺手的制度系统,使得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人在行使权力时多了一份制约、多了一份提醒、多了一道程序,才使企业资产多了一份安全、企业经营决策多了一份谨慎,以而使企业经营少了一份风险,企业的就多了一份保障。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内部制约知识。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制约的,其掌握业务素质和内控知识的高低尤为。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论文范文专业技术偏低、会计工作不规范、所披露会计信息真实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等情况,应以加强年度性会计资格认证制度管理上抓起,督促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和会计法规,提高业务。而内部制约知识应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学内容,将内部制约制度列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职称考试之中,使内部制约制度逐步深入到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心中,牢固掌握并运用。

3.加强全体员工,尤其是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内部制约制度教育。企业内部制约应当建立在道德规范的上,当企业每一位员工明确,观念趋同,内部制约才能更的。企业应定期对职工内控知识的讲解,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执行内控的观念,知道的一举一动都要会受到内部制约制度的牵制和约束。建立良好的制约环境,才能使中小企业在内控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三)浅谈会计失信。

当前,我国某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时有发生,会计信誉已受到严重损害,会计造假问题急需解决。因为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它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它是财富,又是财源,还是财力;它是企业取胜的法宝等。现实中会计失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我国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我国经济转型的现状和会计体制的不完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等都会造成会计失信。为了重塑会计诚信,必须完善法律约束,必须分离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等。经济形势不断发展,机遇和挑战将不断变化,会计诚信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

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会计不对称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它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并且实践证明,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会计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会计事务所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会计事务所之间,都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这些信息不对称就成为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2、我国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会计这门学科是貌似精确但并不精确的科学。这主要因为会计本身的灵活性、选择性、滞后性以及职业判断而引起的。只要会计人员“创新”体制的存在,会计体系选择空间的相对应,而理论界“创新”意识的落后,这样会计失真、会计信息提供者信用危机都

是不可避免的。

3、我国经济转型的现状和会计体制的不完善是会计失信的直接原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不适用新的市场经济,而新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又没有迅速有效的建立,这样会计存在的最大问题,即会计人员诚信失信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经济转型期间,在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理论未建立,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正确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易陷入迷茫与彷徨,而个别人自我约束力差,对社会责任职业责任重视不够,转而追求特权、金钱,造成职业道德败坏,对社会无信,社会道德秩序的失衡,结果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底线崩溃,提供虚假信息。

4、“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是会计失信的动力。企业经营者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盈利,而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更关心的是企业的利润。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由于人都是具有风险意识的经济人,在关键的时刻就会出现诚信问题。首先企业的负责人,他们通过提供虚假信息,可以获得企业投资者的信任,可获得享受权利,如升职、加薪、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企业的会计人员通过提供会计信息,可获得生存的保障,如保住饭碗、加薪、奖励等;不提供则丧失享受的机会。企业则可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的信任,获得额外的收益,而不做假账,它们会丧失机会成本;如果对方提供虚假信息而没有被发现,则本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如果本企业提供虚假停息没有被发现,它可能获得丰厚的收益。对风险喜好者来说,会计作假是获得收益的最便捷的途经。

况且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我国对提供虚假信息处罚的力度不够,而相关的法律,执法机关的不完善,造成会计造假的成本低廉。在风险收益的诱惑下,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高薪”养“廉”的窘况中,会计信息直接提供者不得不铤而走险,这就为企业提供虚假信息以更大的操纵空间。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见会计失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广阔的实践沃土。只要人贪婪的欲望不满足,只要信息存在不对称,只要会计体系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会计诚信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但这也不意味着人们在失信面前是无能为力。如果社会各方面和企业都以积极的姿态重视会计诚信问题,用实际行动来改正不足的地方,那么会计失信的杀伤力将在人们的控制之中。

三、总结:

确实,这都是现如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有许多会计人员都是毕业后经不起这种诱惑而走上违背道德的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从而走向一条不归路。要毕业的我们也应该从各方面的了解来提高自己,为自己以后在会计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

我国经济转型的现状和会计体制的不完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等都会造成会计失信。为了重塑会计诚信,必须完善法律约束,必须分离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等。经济形势不断发展,机遇和挑战将不断变化,会计诚信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我国加入WTO后,对于我国的职业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来讲是挑战大于机遇,甚至有了生死存亡的危机。那么我国的职业会计队伍是不是前途渺茫甚至是没有施展的空间?答案是否定的。古语云:衰兵必胜。的确,现在的形势是严峻的,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关键是看我们在此生死攸关的时候如何去做。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发展是硬道理,竞争靠实力。有了能力才能

抓住机遇,有了能力才能迎接挑战。对我国的职业会计队伍来讲,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当务之急,是最为紧迫的问题,我国职业会计师的出路在于努力学习,武装自己不仅要向国内的高水平者学习,而且要向外国的高水平者学习,多途径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审计职业道德是对注册会计师最起码的要求,是注册会计师除能力以外又一个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们的职业会计人应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去为中国的会计执业队伍走向世界而奋斗,为中国在国际会计市场占据应有的位置而奋斗。

推荐第5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说明书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入学年级:2014春 学生姓名:管生艳 学号:141071011062002 所学专业: 会计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哈尔滨 2016年1月

要 ..................................................................................................................................2 前 言 ....................................................................................................................................2 1.职 业 道 德 的 概 念 ................................................................................................2 2.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的 概 念 ....................................................................................3 3.会 计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的 主 要 内 容 .............................................................3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爱岗敬业 ............................................................................................................3 诚实守信 ............................................................................................................3 廉洁自律 ............................................................................................................4 客观公正 ............................................................................................................4 坚持准则 ............................................................................................................4 提高技能 ............................................................................................................4 参与管理 ............................................................................................................4 强化服务 ............................................................................................................4 4.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现 状 及 原 因 分 析 .............................................................5 4.1 4.2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5 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5 4.2.1 4.2.2 4.2.3 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贪财贪色贪权 .......................................................5 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失去职业道德 ....................................................5 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6 5.加 强 会 计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建 设 的 途 径 ..................................................6 5.1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强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6 5.2 5.3 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7 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7 6.结 语 ............................................................................................................................7 7.参 考 文 献 .................................................................................................................7

1 摘 要

本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出发点,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会计人员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这四个大的方面作为突破口。深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的目前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究其根源,剖析会计人员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并立足实际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办法。通过加强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监督和奖励机制,确保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设立完善的会计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力度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问题。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问题 会计人员 前 言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1.职 业 道 德 的 概 念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以善恶、是非、诚实虚伪等范畴为评价标准,借助社会舆论、传统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譬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救治病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军人的职业道德是服从命令、不怕牺牲;法官的职业道德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商人的职业道德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独立、客观、公正。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现为职业业务、职业职责以及职业行为上的职业准则;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总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出发,采取制度、守则、公约、承诺等具体、灵活、多样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遵守,又容易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从调节的方位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调节从业人员的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凝聚力,另一方面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涵盖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塑造职业形象。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许的职业关系、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范围和方式,由此形成了各自的道德规范。

2 2.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的 概 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包括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他律是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侧重于防范会计人员的不正当的执业行为,因而通常采用政府或社会组织的限制性或禁止性条款(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形式公布会计从业人员不应该做什么。自律是以职业良心、职业精神为核心,侧重于倡导会计从业人员应自觉遵循的职业行为,因而通常采取描述形式提出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做什么。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与单位有关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有效达成财务会计的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的手段。自律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

3.会 计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的 主 要 内 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体现,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内容、方式、所涉及的权责利益关系等所决定的。对内而言,它构成引导、制约、调节会计行为(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的职业准则;对外而言,它代表着整个会计职业界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根据我国国情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3.1 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指会计人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会计人员既然选择了会计这个行业,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会计工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事业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会计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从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敬业是指会计人员对其所从事的会计职业或者行业的正确认识和恭敬的态度,并用这种严肃恭敬的态度,认真的对待本职工作,将身心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它与爱岗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3.2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事的原则,更应当是做人的准则。诚实指忠诚老实,不造假,诚实的忠于本来的事实。而守信是指信守承诺,讲信誉,重信用。

3 3.3 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廉洁是指会计人员要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不任意挪用,占用人们群众的利益。而自律是指会计人员应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

3.4 客观公正

即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在会计职业中,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迷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要抛开个人私利,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的各方。

3.5 坚持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同意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3.6 提高技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积极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加强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政治防线,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财经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塑造职业道德品质、陶冶职业情操,特别是抓好敬业、乐业、爱业、勤业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

3.7 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的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的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会计人员不仅仅是承担着被动记账,算账等一系列的责任,还要主动的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责,间接地从事管理活动或者说参与管理活动,为企业的领导出谋划策。

3.8 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是加强会计建设队伍的题中之意,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要搞好文明服务,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为管理者服务、为所有者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因为,只有树立了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能,为单位和社会经济的 4 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现 状 及 原 因 分 析

4.1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如今社会,会计人员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认为,这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完善的体现。这种现象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

2、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

3、帐外设帐;

4、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

5、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更直接具体的表现我们可以归纳为:乱挤乱摊成本、费用,虚假发票和原始凭证,截留或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设置多套账,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会计职业道德密切相关。

4.2 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认为出现诸如此类的现象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4.2.1 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贪财贪色贪权

会计人员中的极少数一部分人,由于长期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为了追求奢侈生活、个人享乐,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采用欺诈、弄虚作假的手段大量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如被称为“新疆第一贪”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侯俊杰,在被捕前是新疆建设兵团棉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为博得其情妇的欢心,他利用手中职权,采用销毁原始凭据重新做账,重复入账减少公司利润,虚挂虚冲等手段瞒天过海,侵吞棉麻公司、农一师棉麻公司、通联公司等单位公款上千万元,将巨额国有资产化为乌有。 4.2.2 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失去职业道德

在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会计人员主要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使部分会计人员经常面临被辞退、下岗、失业的威胁和压力,会计人员如果不听领导的安排或不按领导的意图办事,就可能失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平常较为敬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授意、指使、强令其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时,出于无奈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失去原则违心操作,而有些人甚至沦丧了职业道德,发展到主动配合,并且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一般检查较难发现,易于逃避外部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显示,共抽查了159户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在被抽查的159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共虚增所有者权益19.36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18.17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82%;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共虚增利润率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33.4%。

5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账证、账账、账实、账表不符,会计科目使用不当,入账的原始凭证不合法等。有的企业及其领导人为达到偷逃国家税收、完成上级任务、个人出政绩等目的,不惜采取在集团下属企业之间随意转移收入或费用、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少计或多计成本、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 4.2.3 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队伍中,有人认为会计工作整天就是与数字打交道,没什么高追求,特别是与其他职业相比,经济收入悬殊较大,心态不平衡,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工作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有的会计人员利用上班时间炒股票、做生意、打牌、聊天,将一个月的账务处理工作堆积到月底完成;有的身兼几个单位的会计职务,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赚取外快,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做会计工作没有出息,当不了领导,没有实权,一心想调离会计工作岗位。

还有的会计人员不注意专业培训和专业学习,会计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操作能力和电算化知识较差,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要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较强的工作技能。

5.加 强 会 计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建 设 的 途 径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强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要强化法律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法》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税务、工商、审计等外部监督机构、执法部门要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和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用法律的手段约束、制约不道德行为。

加强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法律、道德修养,单位负责人作为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应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引导广大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工具,大力宣传和表彰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行为和优秀品行,谴责少数会计的不道德的行为,对威逼和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强权给予严厉惩罚,借助社会舆论的赞扬与批判,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净化会计职业环境,营造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氛围,让会计人员树立依法办事、敬业爱岗、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正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要让职业道德成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让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6 5.2 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从各种渠道杜绝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严格把住会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分开设立不相融职务,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形成内部检查和监督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

通过严格的考核、激励制度,对会计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 尽职尽责、坚持原则、履行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要表彰奖励,反之要进行批评教育,从而激励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5.3 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需要依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形成并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需要建立一个配套的道德教育体系,学习时不仅要向他们讲授会计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还必须向他们传授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陶冶职业道德品质、情操,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从事会计职业之前就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以后正确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做到敬业、乐业、勤业,为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业务培训与考核,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实践、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履行监督职能的自觉性,促使会计人员努力掌握更高的会计技能和服务质量,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有了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就能抵制外来的腐蚀,有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工作就会精益求精。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要靠我们每个会计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从而发挥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6.结

会计工作本身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政策性强的工作,这都要求会计人员加强会计法规、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等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法律水平和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履行会计职业道德。总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正如“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根据其自身特征从宏观、微观即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方能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

7.参 考 文 献

[1] 《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2015年版 [2] 周兴荣:《企业会计制度》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 [3]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经济法基础》,2008年版 [4] 刘家林:《财经职业道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 许秀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 李敏:《新会计制度与调账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版

[7] 张维宾:《财务会计(新编)第三版》.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版 [8] 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推荐第6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

安然事件之后,美国萨班斯法案规定公众公司必须以书面形式对外披露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类似职务人员对有关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该份报告还必须经过负责公司定期财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08年5月,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了“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业务内容,然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文件迟迟未正式发布,其中就包括《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造成内控审计有点无所适从,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基本借鉴了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2007年7月发布的《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AS5),笔者结合征求意见稿与AS 5,尝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作出初步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界定

《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本指引所称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鉴证,并发表鉴证意见。”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与界定。

此处,不妨可以借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者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政策和程序:

1.保持详细程度合理的会计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

2.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纪录,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经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的合理授权;

3.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提供合理保证,这种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资产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风险评估程序的联系与区别

当前,财务报告审计方法是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其中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与实施控制测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范围、审计方法大体一致,但是由于相关法规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单独发表意见,因此在审计程序上应比控制测试力度有所强化。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是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

所进行内控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利用职业判断,可以考虑将内控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加以整合,以达到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三、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关注:

1.影响企业所在行业的事项,包括财务报告实务、经济状况、法律法规和技术革新;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征和资本结构;

3.企业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

4.企业经营活动或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

注册会计师的着眼点应重视被审计单位管理高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比如公司的道德规范、管理层的经营风格、角色和职责划分的清晰程度,以及是否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审计委员会等。

(二)制定审计计划

根据所掌握的控制环境及其对行为和财务报告完整性的影响,制定审计计划,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成员,界定角色、责任和资源;制定项目计划、方法和报告要求。对风险的考虑应贯穿整个计划过程。以往控制测试往往流于形式,空有其表,其原因之一就是审计人员并不具备判断企业内控是否有效的能力。企业的内控制度,往往是管理层经过长期摸索逐步建立起来的,作为审计师,仅仅花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就要搞清楚企业内控在设计和运转上可能的漏洞,谈何容易,没有足够的经验以及对企业管理的理解,是无法形成正确的对内控的理解的。因此,在制定审计计划,必须分配好合适的项目人员,对项目助理人员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审前培训与督导,并且根据需要,制定利用专家的计划。

(三)识别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并完成公司层面的评估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属于控制环境。AS 5允许减少业务流程层次的测试,尤其是在公司整体层面的控制较强,并且和业务流程层次的控制紧密相连时;或者公司整体层面的控制足以防止或发现相关认定的重大错报。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识别公司层面的重大风险并作出恰当的评估。

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包括对公司部门、人员的权责利划分、重大政策决策流程与重大风险管理政策、管理层的风险测评流程、反舞弊控制、公司内控自我评测流程等,注册会计师应评估公司层面控制对流程层面的控制评估有何影响。

注册会计师还应识别各流程的责任人,并与其沟通,掌握其是否明确责任。其中,需重点对审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工作方式、在公司监管中的实际地位、行使职能是否受到制约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的焦点应放在风险上,如果某一事项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是重要的,就必须重点关注。风险评估理念应贯穿审计的全过程。

(四)测试各相关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控制

选择那些针对最关键财务报告目标的流程控制,并对这些控制的设计有效性进行评估。应重点识别那些用来管理会对财务报告产生影响的重要流程的流程层面监督性控制,实务中的审计办法是从公司的财务报表着手,识别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相关业务活动和流程目标,选择关键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事项。在对公司层面评估的基础上,应考虑重要性水平,以及财务报表和其他支持性会计科目余额、交易或其他支持性信息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分析财务报告中的关键风险防范事项,并从数量和性质两方面考虑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的重要性。

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相关会计科目余额或交易的大小和种类;因错误或舞弊而产生错报的可能性t该会计科目反映的交易的数量、会计科目的复杂程度;披露事项或相关会计科目的性质;会计科目反映的交易类型导致公司承担或有负债的风险;是否包含关联交易等。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重要交易事项和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明确识别每一重要会计科目或披露事项是否都有管理层签字、声明等法律手续方面的认定。

测试方法可采取穿行测试,通常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相关凭证以及重新执行控制等程序。在针对重要处理程序执行穿行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询问企业员工对企业规定程序及控制所要求内容的了解程威对于特定的相关认定,可能有多项控制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测试与某个相关认定有关的所有控制。

(五)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在作出评价之前,应首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作出评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包括两个要素:错报风险与控制失效风险。影响某项控制相关风险的因素包括:1.该项控制拟防止或发现的错报的性质和重要性;2.相关账户和认定的固有风险;3.交易的数量和性质是否发生变动,进而可能对该项控制设计或运行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4.账户是否曾经出现错报;5.企业层面的控制对其他控制的监督的有效性;6.该项控制的性质及其运行频率;7.该项控制对其他控制有效性的依赖程度;8.执行或监督该项控制的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是否发生变动;9.该项控制是人工操作还是自动完成;10.该项控制的复杂性,以及运行过程中需作出的判断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设计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内部控制能否防止和发现导致财务报告不当披露的重要事项。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的依据:被审计单位是否针对每一个控制目标都制定了适当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够防止或检查出可能造成财务报告重大错漏的错误或舞弊。

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指设计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否得到了正确执行。控制未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未拥有执行控制所需的授权和不具备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发生上述情况之一,即说明内部控制存在执行上的缺陷。

(六)评价控制缺陷

对发现的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注册会计师应按其严重程度,评价其是否属于缺陷、应关注缺陷还是重大缺陷。如果控制的设计或运行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错报,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应关注缺陷是指内部控制存在的、其严重性不如重大缺陷但却足以值得负责监督企业财务报告的人员关注的某项缺陷或几项缺陷的组合。重大缺陷是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具有合理可能性导致企业年度或中期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不能被及时防止或发现的某项缺陷或几项缺陷的组合。

控制缺陷的严重性取决于:1.企业控制是否存在无法防止或发现账户余额或列报错报的合理可能性,2.因一项或多项缺陷导致的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在评价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可能导致的错报的重要程度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受控制缺陷影响的财务报表金额或交易总额,以及受本期已发生或预计未来期间可能发生的控制缺陷影响的账户余额或某类交易所涉及的活动数量。

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迹象,就应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1.发现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2.重述财务报表,以反映重大错报的更正情况;3.注册会计师识别出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该错报不可能由企业内部控制发现;4.审计委员会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七)形成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根据鉴证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内部控制形成鉴证意见的基础。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应关注缺陷与重大缺陷,审计师就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保留意见或者反对意见。

推荐第7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合 作 协 议

甲方:平湖市易正服装有限公司

乙方:

1,甲方授权IEQ爱依库品牌服装,甲方保证质量和及时供货给乙方。甲方提供的服装所有指数符合国家标准。IEQ爱依库的服装必须由甲方提供,乙方不得拿出去加工,不得损坏IEQ爱依库品牌的声誉,如有违反,后果由乙方负责。

2,每款数量达到500件以上的,可适当优惠,或者按销售产值返点。如果乙方要做爆款或重推款提前告知甲方,甲方在适当优惠的条件下备好一定数量的货,以给甲方足够的生产时间。

3,乙方卖出去的货存在任何质量问题甲方负责包退换。 4,乙方有大批量订货的,则按订货价重新核价。

5,乙方签订合同之日付10万押金,抵货款。如拿货超过10万的后面则不需要再付押金。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产生任何问题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乙方:

推荐第8篇:会计学毕业论文

论当前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上世纪80年代,管理会计在我国推行应用和研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和发挥的作用却不很理想,主要问题是其运用的操作性不强;没有引起会计实务界的重视和广泛应用 ;缺乏专业化的职业人员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依据实际状况要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应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企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能为实践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管理会计意识和会计人员的战略管理意识;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等。

关键词:管理会计 应用 问题 对策

引言

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已近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很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一套系统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学进入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领域,相关的现代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管理会计的理论并不全面系统,许多方面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作用,致使企业决策管理层不重视其发展和应用。

1.2 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1.3 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

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只强调经济业务核算,经济管理意识不强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1.4 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 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

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1.5 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周而复始的循环的会计核算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2 加强管理会计应用和发展的对策

2.1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国情,建立一套能适应我国企业管理特点的有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评价,推翻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其精髓,创建新的、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建立既能解释、指导实践又能为实践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

2.2 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英美等国都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其成员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我国也应如此。这样,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针对性,企业又能够很快地应用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也便于建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会计实务界应该与学术界密切配合搞出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既有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这些典型案例研究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各行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样板,具有较强的可操 作性,有利于在更多的企业推广应用,而且还可以作为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案例,有助于开展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2.3 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

2.4 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2.5 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应用管理会计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需求。

浅析我国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随着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必须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适应,管理会计会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摘要]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研究。文章分析了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管理会计 应用问题 对策研究

一、管理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责任会计、量本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零基预算、净现值法等。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些理论在我国企业内部的应用层次和水平都还不高,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在我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管理会计向来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对管理会计研究素来都是偏重于方法研究,而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例如,对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法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联系,迄今少有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这使得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的贫乏,导致管理会计实务长期缺乏理论指导,从而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管理会计理论中的一部分方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但也有部分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鉴经济学和统计学而得来的,如回归分析、边际成本、经济批量、机会成本等。引入这些方法是管理会计理论的进步,但实际运用这些方法却存在一定难度。首先,这些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其次,这些方法应用的前提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成立。例如“保本分析”,它主要是以“单一产品”作为分析前提,这一前提在经济学中作理论分析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几乎没有一个企业仅仅生产一种产品。其三,有些技术和方法仅属于纯理论的探讨。如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等,这些数学模型本身较难理解,并且数据资料获取成本也相对较高,因而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 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根据目前适时制生产观点,存货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它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造成企业财富的巨大浪费。据此,企业对产生存货堆积的现象应该严加预防,并尽量冲减存货的数量,直至逼近零存货。然而在现有管理会计理论中,针对存货管理,是允许存货存在的,并且主张通过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控制。这种理论往往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最优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但实际却造成企业存货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可见,现有管理会计理论的某些方法已不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目

光短浅,只重视眼前利益。管理会计在制订经营目标、进行决策分析或成本控制时,往往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及现有产品的降本节流等问题,其所关心的是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对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以及非货币计量因素的影响等却很少涉及,忽视追求长期的综合程度更高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二、改进的对策

1.管理会计要加强典型案例研究,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和推广,以形成示范效应。加强管理会计学科建设,需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管理会计能够真正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 鼓励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管理会计所需信息,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在我国,多数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难以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进入信息时代,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新经济的形成。新经济下,网络系统以低廉成本提供了市场的、经济的、科技的、管理的各类信息,因此,企业应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信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逐步把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起来。管理会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国内外有关市场的、经济的、金融的、技术的、管理的、物流的、人才的各类信息,并将整理分析过的信息提供给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以及本人工作使用;还可以在网上了解企业各部门(包括子公司)、各岗位的人员和单位实施、完成企业有关生产、库存、销售的数量指标与各项技术指标情况,并进行实时监督,以保障企业规则、任务、指标的完成。 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必须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在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适当添加管理会计的内容;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 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二十多年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要真正使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这要求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引进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同时,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我国现有会计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会计教育,因此,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管理素质的一条途径。此外,应早日建立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促进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育、资格认证和选拔。

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应用定会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内在的要求,管理会计也将不断完善,在我国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孟焰,林金炳.经验研究在我国管理会计中的借鉴意义[J].会计研究,2003,(5).杨纪良.议管理会计的应用[J].会计研究, 2002,(12).

郝振平.会计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J].会计研究, 2000,(8).

余绪缨.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会计研究,1999,(7).

推荐第9篇: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

1、中小企业的融资探讨

2、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探讨

3、关于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探讨

4、关于成本控制的思考

5、浅谈企业内部审计

6、对于人民币汇率以及升值问题的探讨

7、中央银行加息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及对策

8、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9、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10、浅议现金流量的管理

11、浅议企业盈余管理

1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3、浅议企业税务筹划

14、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15、会计人员管理法规与规范

1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问题

17、试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18、现代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本功能

19、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管理模式

20、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税务会计

21、内部会计制度控制在XX公司的运用

22、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23、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目标与方法研究

24、论会计职业道德与内部控制

25、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26、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中外对比

27、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改革

28、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29、试论财务报表附注的撰写

30、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

31、试论支出、费用、成本、和损失的关系

32、试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33、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34、小企业会计问题

35、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

36、企业财务能力分析

37、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38、财务风险管理

39、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40、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推荐第10篇: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环境变化、事件处理和利益集团的博弈的推动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于2006年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实现与国际趋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发展历程 发展动力 博弈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我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心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并最终上升为一种政治化的程序,体现为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产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所以,只要存在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差别,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倾向和会计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就必然存在。

1会计准则改革起步阶段(1978-19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的缺点日益暴露,不同所有制和部门的企业之间由于各种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给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贷款分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等均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及时认识到:会计改革已成必然,只有使会计管理体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1979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并于1981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86年财政部提出了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设想。1988年10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并召开会计工作座谈会拟定我国会计改革纲要,在正式发布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核算制度\"。1991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1992年11月,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第一项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

2会计准则具体化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11月制定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之后,1993年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1997年6月4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在这16 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防止出现制度空当,我国在发布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还不断地制定、修改会计制度,2000年还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而形成了国际上少有的\"准则\" 和\"制度\"并行的会计规则结构。

3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阶(2002-2005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会计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 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经济和会计的发展,与后来颁布的《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不一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

4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2006年以来)

2005年6月2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试行。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则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做出示范性指导。至此,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思考

1环境变化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基础http:///wenzi/

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由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主要是由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来推动的,而不是经实务规范和技术标准逐步发展起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布的会计准则是一种应急措施,基本准则的建立是为了与宏观上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样可以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一段时期内与客观的经济条件相适应,但同时也增加了会计准则的波动性,加大了微观经济个体的执行难度和转换成本。2事件处理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动力

与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事件处理模式\",但是当今风靡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却采用\"通用原则引导模式\"来为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提供会计处理依据。我国第一个具体准则的颁布是为了应付\"琼民源事件\"引发的会计问题,后来发布的十几项准则是为了应对国有企业上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以及能够缓解实务界要求准则制定者及时做出反应的压力,这种模式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采纳(杜莉,2006)\"因此,我们在制定了已经趋同的会计准则之后,应该考虑制定概念框架,同时可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技术标准\"部分以及整个会计理论体系。

3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

当旧会计准则对某利益集团不利时,该利益集团就惠推动会计准则向有利于本集团的方向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取代旧会计准则就指日可待,当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已变得箭在弦上、不得不为时,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专业性的民间团体都在考量由自己来制定会计准则的成本与效益。社会最终选择谁来制定会计准则,是各相关利益团体 ( 包括政府) 博弈的结果。具体到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选择上,数十年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以及目前较强的政府职能作用和相对较弱的会计职业界,形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政府主体模式。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引起了国际、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以来,无论在会计准则本身的自我完善方面,还是在会计准则产生的作用

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

自从1985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过渡性阶段,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的特色。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有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次,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对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再次,在要素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其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总之,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

3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打破了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二是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前者为会计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有用、可比创造了条件,后者则为中国经济大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行列扫清了道路。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目标和原则,会计政策和方法以及会计报告体系和结构,消除了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国外资本融入国内市场的空间障碍和阻力。使国内企业到香港地区和美国上市发行股票变得更加容易。4推动了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实务的革新

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葛家澍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杜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2006

[3]蔡明利.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透视[J].现代商业,2007(20)

[4]李作畅.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5]李应芳.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时代经贸,2008(6)

[6]李平.新会计准则的评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7]纪金莲.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8,(12)

[8]李强.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J].现代商业,2008(27)

[9]孙松.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第11篇: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2.论管理会计在我国现代企业中的应用及对策

3.会计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4.XX企业财务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5.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7.XX企业的信用政策及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8.XX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9.论网络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10.论会计信息系统风险防范

11.论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3.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控制理论研究

14.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税务会计

15.责任会计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16.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17.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

18.成本核算方法改革

1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

20.成本考核与分析指标

21.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于发展

2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23.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24.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25.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研究 2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27.会计职业道德研究

28.会计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 29.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之法律思考 30.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31.税务筹划有关问题探讨

32.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3.关于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思考 34.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35.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36.浅谈企业所得税改革 37.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38.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 39.对作业成本法的再思考 40.会计委派制有关问题探讨

41.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赊销政策研究 42.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控制理论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税务会计 责任会计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

会计人才评价与激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

税务筹划有关问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

43.成本核算方法改革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

成本考核与分析指标 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于发展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研究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会计职业道德研究 关于企业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

浅谈企业所得税改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

对作业成本法的再

会计委派制有关问

企业的应收账款管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

第12篇:成本会计学毕业论文

浅谈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特点,重新定位人力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作用,基于消费的投资属性,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步勾勒出企业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 成本

一、引言

会计界对人力资本成本构成分歧一直较大,对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人力资本成本核算构成人力资本深入研究的瓶颈。本文将就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展开讨论,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步构建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二、人力资本成本分析

(一)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作为已经耗费的价值,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能力在逐步形成的投资过程(也包括人力的再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属于尚未补偿的投资成本(吴泷,2010)。与其它物质资本成本相类似,人力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人力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代价。筹集过程中的代价主要是人力资本招聘费用,如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考试与面试费用、培训费用等(向显湖、李永炎,2004)。使用人力资本的代价(不包括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中除用于补偿人力资产摊销以外的部分,即员工以人力资源为资本向企业投资取得收入中的收益部分,薪酬包括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各种经济性薪酬①和非经济性薪酬②的价值总和。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从资本性质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人力资本股本的返还,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出资人资本收益性质的股息、红利。

人力资本成本中经济性薪酬易于统计,非经济性薪酬需要货币化,货币化的前提条件是

---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能够商品化。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考虑,非

经济性薪酬能够满足商品的条件为:首先,非经济性薪酬对员工具有使用价值;其次,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价值的成本,非经济性薪酬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复合体,具备货币化的先决条件。对非经济性薪酬计量须将企业总成本(按照现有的财务体系,将员工人力资本投资取得的收入视为企业成本,这里应将这部分剔除)支出中,属于员工非经济性薪酬部分进行归集。划分非经济性薪酬依据两个条件:一是以员工为支出对象;二是能够满足员工个体或集体的工作、生活需求。按照目前会计体系,非经济性薪酬主要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中的部分账户核算,例如劳动保护、工作环境改善、定期培训、私人秘书等支出。需要指出的是私人秘书等以企业员工为服务对象的员工,需将其总收入扣除收益部分后计入被服务员工的非经济性薪酬。具体分配方法为:集体性非经济性薪酬常规部分经过归集,可以按照企业的薪酬体系,分配于各个工作岗位,某一员工在此岗位工作,视为享受相应数额的非经济性薪酬;偶然性的非经济性薪酬,需要按照收益对象分配给特定员工,在实务中可以按照会计年度对每个岗位重新调整其常规非经济性薪酬份额,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非经济性薪酬货币化。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平等地位

以企业为主体的人力资源成本是立足于货币资本强权理论的提法,认为是物质资本购买、开发人力资源,形成企业的人力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平等的契约合作关系。人类社会从商品经济时代开始,历经工业经济时代,并向知识经济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由商品经济时代的被支配地位到工业经济时代的从属地位,再到目前所处“后工业经济时代”与物质资本取得平等地位,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将以企业为平台形成平等合作的契约关系。这在客观上决定:第一,企业核算对象为人力资本成本而非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成本类似于目前的股权融资成本,而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耗费的价值,是人力资本成本的重要依据,但与企业人力资本核算无直接相关性;第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即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与物质资本收益率③相同,双方有平等权利从未来收益中获取自己的产权收益,片面强调任何一方产权收益都是不公平的。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本使用成本即员工以人力资源入股企业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所取得的投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收入-当期人力资本收入/(1+当期人力资本

收益率)。

三、基于消费投资属性核算人力资本成本

(一)关于消费投资属性

贝克尔提出:“通过增加人身上的资源来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心理收入的活动”,“好多称之为消费的东西,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消费投资能够提高人的知识技术,增加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载体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源成本形成的途径。

由于人力资本天然依附于载体,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人力资本载体以各种消费的形式完成的。其他主体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人力资本载体为主体看是人力资本载体的收益,载体主观能动地消费得到的收益,形成对自身所拥有人力资本的投资。这种投资是否能带来人力资本的增量取决于载体是否将其主观能动地消费质量,并且最终由人力资本市场给出判断。

(二)人力资本成本核算

将人力资本引入会计体系需要对现有会计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本文只对人力资本成本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1.人力资本筹集成本。设置“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账户,企业从外部取得人力资本过程中支出的价值,一部分由现有员工消费;另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现有员工消费的价值视为其薪酬的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的价值,若被招聘人员进入企业则构成人力资本成本,计入“人力资产”账户,若未能进入企业则计入“管理费用”。在重构的会计体系中“管理费用”账户,将不再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而是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薪酬和意外行政损失。管理费用原有内容可以分解后分别并入员工的薪酬;“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与之类似,归并原则是是否满足前文薪酬的条件。有争议的问题是员工为企业工作而消费的价值,这些价值的消费未必出自员工自愿,是否应计入员工薪酬?本文认为应计入当事员工薪酬:被消费的价值以当事员工为支出对象,并能够满足员工工作或生活需求,符合薪酬的内涵;至于员工是否自愿则属于消费效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用问题,与消费性质无关,例如出差过程中在旅馆住宿可能员工并不情愿,而入住五星级酒

店总统套房员工也许乐于接受,我们不能以前者的不情愿则计入企业成本,后者乐于接受则计入员工薪酬收入,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消费效用的不同。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企业人力资本当期使用成本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构建计量模型:当期企业人力资本使用成本等于企业向员工支付总薪酬中扣除当期企业总人力资本消耗(表现为企业资产中人力资产消耗,下同)。薪酬数据容易获得,至于当期人力资本消耗可以按照改进的人力资本终身收入模型得到估计值:人力资本成本核算。设置“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企业向员工发放的薪酬,在期末汇总后,根据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将薪酬总额分配至“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如果企业员工工资按照月份发放,在发放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视为员工预借性质,以“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期末与“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冲销。

具体核算:

(1)月末核算员工薪酬,薪酬按照预估分配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账户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预估)

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预估)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薪酬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3)期末,按照实际收益率调整各期预估偏差,并核销人力资本

借:管理费用(差额调整)

贷: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差额调整)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人力资产摊销

应付股利——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借:人力资本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应付股利——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贷:其他应收款

【参考文献】

[1] 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89.

[3] 汪小曼,李武珍.现代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与分析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理论),2008(10):64-65.

[4] 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1):64-69.[5] 向显湖,李永炎.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J].会计研究,2004(9):36-41.

第13篇: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下面我们罗列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包括会计电算化论文题目,会计专业毕业生论文等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以及选择相应会计论文题目的要求。

1、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的应用

(1)量本利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2)价值工程分析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3)质量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

(4)影响盈亏平衡点的因素分析

(5)ABC管理方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6)目标成本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7)投入产出法在生产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8)网络技术在生产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9)计划期财力管理的弊和利

(10)现代会计管理法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分析 要求:

(1)说明该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分析的基本原理。

(2)说明该种现代化管理方法的主要作用和应用领域。

(3)以企业实例应用该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4)对该方法的综合分析结果和应用领域进行评价。

2、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探讨

(1)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2)论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3)论企业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的应用

(4)论企业筹资风险及对策

(5)企业筹集资金的方法及对策

(6)企业如何有效利用财务信息

(7)企业经营资金的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8)国有资产流失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9)企业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探讨

(10)论审计准则及其应用

(11)论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及应用

(12)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促进企业效益

(13)企业反腐倡廉的现状及对策

(14)企业的财务与统计统一核算可行性研究

(15)企业的财务与统计统一核算方法研究 (16)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银行的关系

(17)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和管理

(18)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19)怎样发挥财务会计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要求;

(1)说明所选题目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必要性和要达到的目标。

(2)针对所选题目进行分析目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原因和存在的弊病。

(3)针对所选题目提出自己对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方面的探讨方案。

3、财务管理与分析

(1)财务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

(2)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方法

(3)XX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研究

(4)利润的预控分析及计算研究

(5)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内容的改革及应用

(6)企业纳税的计算方法和核算分析

(7)论企业风险及对策

(8)会计报表的种类、结构和编制分析

(9)外汇管理与外汇业务的探讨

(10)股票与期货的投资管理探讨

(11)XX公司资产负债状况与财务风险分析

(12)论股利政策及其应用

(13)论折旧政策及应用

(14)现金流量的分析及作用

(15)资金成本的分析及应用

(16)试述财务杠杆的意义 要求:

(1)说明该种财务管理与分析主要内容和基本指导思想。

(2)说明该种财务管理与分析的作用和应用领域及关键参数的取值方法。

(3)应用该财务管理与分析进行实例综合分析。

(4)对该方法的综合分析结果和应用领域进行评价。

4、财务核算实践

(1)成本概念(定额、标准、计划、目标、产品、责任、质量、估计、实际)及应用

(2)试论稳健原则

(3)论会计假设及其应用

(4)论会计原则及其应用

(5)金融保险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6)责任成本的控制 (7)存货、存货采购成本的内容与核算方法

(8)流动资产的管理内容与方法

(9)收入确认和配比原则在业务核算中的应用

(10)实际成本计价和谨慎性原则在业务核算中的应用

(11)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与核算应用

(12)合法避税及反避税探讨

(13)计算机审计应用探讨

(14)会计电算法应用探讨 要求:

(1)说明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应用要素。

(2)针对所选题目说明会计核算中容易出错的科目核算。

(3)针对所选题目论述该种核算体现哪些会计核算基本原则。

(4)毕业设计的经验与教训。

5、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

(1)工资管理核算系统

(2)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系统

(3)应收应付核算系统

(4)成本核算系统

(5)销售核算系统

(6)库存核算系统

(7)材料核算系统

(8)能源核算系统

(9)合同管理系统

(10)报表编制系统

(11)税票核对系统

论文(软件)设计过程,应根据下列步骤进行

(1)说明软件开发所采用的方法和观点以及政策依据与指标。

(2)调查分析业务职能,确定系统目标。

(3)画出数据流程图及数据处理说明和数据字典。

(4)画出系统模块结构图及设计数据库结构。

(5)程序设计与调试。

(6)打印程序远行结果。 (7)毕业设计的经验与教训。 要求:

(1)熟练微型机的操作及系统配制,独立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2)论文理解准确、文字通俗易懂。

(3)体现程序设计的技巧性、通用性、适应性、界面友好性,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使用户能快速、准确、方便使用软件。

(4)写出5000字以上的系统分析报告及使用说明书。

[注明下:paper119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odoc.com】

第14篇: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可不选以下参考题目,但请在专业范围内选题) 说明: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围绕会计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并结合学员工作实际需要进行选题。对于一些比较旧的课题或会计技术含量不高的课题,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等课题建议不要选择。以下选题仅作为参考,学员可以自行选定相关论文题目。

一、会计部分:

4、我国新旧会计准则比较

8、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12、合并报表财务分析的研究

14、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5、关于期货会计的研究

16、关于债务重组的会计研究

19、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 20、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审计关系

二、其他

l、公允价值的确定和计量

2、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3、新会计准则下的业绩评价体系

5、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6、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7、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

9、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

10、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11、企业税收筹划与会计处理

16、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18、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20、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

一、会计理论

(一)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7.浅析我国政府会计的构建

8.浅析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

14.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16.论规范公司治理的独立会计措施

(二)关于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制度)

2.《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

4.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5.对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三)关于会计核算

2.物价变动环境下固定资产的计价管理

3.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新方法

4.当前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浅论会计核算中的资产减值

7.“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8.论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机制

(四)财务信息质量

1.财务报告舞弊的社会思考

2.简评影响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

3.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局限性及中国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5.会计信息不能忽视机会成本

8.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五)合并报表

1.试论会计报表合并的实体理论探讨

2.试论会计报表合并的母公司理论探讨

3.主体论: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最佳选择新

4.交叉控股模式下合并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5.谈合并报表的编制理论

6.对合并会计报表中合并价差处理的探讨

(六)上市公司会计

1.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关联方交易的探讨

2.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

3.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的比较与分析

4.浅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5.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科学性问题

6.上市公司控制结构披露的市场反应与政策意义

6.合营企业财务会计的国际化

7.股票期权报酬会计处理的国际趋势

9.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

11.论会计国际协调新格局及其运行的有关问题

12.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

3.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4.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5.略谈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差异的协调

二、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2、网络时代财务管理初探

3、浅探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公司治理结构

5、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8.企业集团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财务集中控制的设想

9.企业财务风险的技术性防范方法

10.合并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1.中小企业存货账实不符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12.供应链中的预算管理

13.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浅探

14.试析现代物流管理对企业理财的影响

15.企业投资中心业绩评价研究

16.有关收益质量的探讨

17.构建企业预算管理体系

18.并购财务方式与资本结构

19.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

20.企业并购中的财务评估及风险衡量

21.中国企业财务预算应以现金流量为中心

22.试论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23.税收筹划。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新理念

24.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与排警

26.论企业财务目标的产权基础

28.财务总监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29.对企业集团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

30.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31.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研究

32.推行财务预算管理 实现管理创新

33.关于企业效绩评价中评议指标合理量分的思考

35.负债结构的优化之道

36.试论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评估

37.应收帐款投资的机会成本探讨

38.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分析

39.分析筹资流量 提高筹资效益

40.关于企业资金运作的思考

42.现金流量折现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三、管理会计

2绩效管理系统及作用

3、现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的主要特点

5、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思维

6、浅谈管理会计中业绩考核

7、现代管理方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8、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9、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1、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四、成本会计

1.试谈企业预算过程中的成本决策

4.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的应用

6.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再认识

7.目标成本计算法的创新与应用

8.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弊端及成因

9.两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比较与思考

10.论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11.成本管理观念

12.论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13.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法的难点、重点和突破点

14.论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价值

15.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宏观视角

16.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

17.竞争性目标成本的确定和管理

18.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

20.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分析

23.对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分摊的质疑

25.作业成本制度及在银行管理中的应用

五、审计学

6.浅析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审计

7.财务报表舞弊与发现方法的分析

11.浅论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12.浅谈审计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及防范的对策

13.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14.有关资产重组审计问题探析

15.上市公司治理与审计委托模式选择

16.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浅析

17.加强效益审计 提高政务实效

19.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

20.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浅议

21.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作用

22.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审计

23.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

24.论管理审计的三大作用

25.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方略

29.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及其原则

30.论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

31.我国上市银行年报境内外审计的差异及原因

34.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对策研究

36.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借鉴与完善

38.企业破产清算审计中的几个问题

40.浅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

41.试析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之异同

第15篇: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 实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实行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新准则改变了存货管理办法,对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新准则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 新准则对金融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无形资产》新准则对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浅析 新准则对企业合并报表的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论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论企业增长的财务管理策略

论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财务制度安排论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零售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建立以财务管理要素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之构想加入WTO对汽车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集团公司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国有企业财务目标浅论

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变迁——基于网络经济冲击的思考关于企业成本信息失真的分析

构建我国绿色财务评价体系的思考

公司治理结构下的财务导向问题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

防范金融风险的财务对策

从财务控制演化谈我国企业财务控制的完善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之我见

财务总监:内部会计控制的延伸

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与实现路径

财务战略的管理对象探析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

并购的财务陷阱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知识经济与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新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改革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责任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运用由安然破产案透视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探析

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与方法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策略研究

未来财务报告特征

谈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之规划

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

试论股份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企业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企业集团基本财务问题研究

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的规范

国有企业改制引发的税收流失问题探讨安然事件的会计、审计思考

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诚信会计的缺失与重构

刍议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报告

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对比分析传统会计理论正面临挑战

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谈会计诚信当前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电算化环境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电算化下会计控制的思考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对合并会计报表中合并价差处理的探讨对会计委派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对我国企业负债经营问题探讨

从安然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引起的反思

关于发展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思考

关于商誉减值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考

论网络技术下的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计量变革中的会计观念变革

会计目标简论

会计目标理论的现状与重构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及解决办法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风险控制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之浅析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

会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会计职能探析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借鉴意义

加强会计监督控制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略论我国会计市场

略论我国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现状及原则论财务会计造假与打假

论宏观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论会计委派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性

论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措施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及其综合治理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对会计的相关影响 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计量模式

企业并购的会计思考

企业加强应收帐款管理的探讨

浅议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新方法

浅谈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

浅谈应收帐款的管理与清欠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观念

浅折合并报表中有关多层控制的会计处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任度研究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滥用与治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目标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现实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职能的转变

试论谨慎性会计原则的本质

资产计价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网络化会计体系架构及其他

网络会计的优势、弊端及对策

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框架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会计人员的任务

我国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向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研究析关联交易会计的新规定

析会计信息失真控制的选择

现阶段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性思考

新经济下会计职能的思考

虚假会计信息及监管的理性思考

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思路探究

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新特点

治理金融会计信息失真的方略选择

采购与付款环节内部控制设计

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推动会计内控制度的全面实施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会计内部控制

对会计委派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深入思考

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内部控制制度联系的探讨法人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控制观

共同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构建中小型私营企业会计控制体系的思考关联方交易的会计控制

关于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研究关于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及其内容的探讨会计电算化及其对财会业务内部控制的影响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

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分析

会计控制基本职能论

会计控制目标系统论

会计控制在公司管理中的运用

会计控制质量特征探索

基于委托代理的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内部会计工作质量简析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关于改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怎样构建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建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探析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现代会计监督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论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论环境成本的会计控制

论会计的实时价值控制

论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 论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内部控制

论金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论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

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论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背景、内容及方法与检查 论委托代理关系与会计控制权

论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和要点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运行效果的制约因素 内部会计控制若干理念剖析

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中的问题研究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控制的均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之我见

浅谈IT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浅谈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控制

浅谈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及要点

浅谈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浅谈内部控制制度中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 强化会计监督 实施内部控制

网络财务环境下的会计风险与控制 现代企业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

论企业筹资战略与企业环境

中小企业财务结构分析与融资对策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障碍及对策思考从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看我国融资制度建设试论审计意见中的“公允性”

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分析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财务监督

独立审计管理目标的演进及其动因分析 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民营企业内部的审计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的理性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 入世对审计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 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审计准则的新规定和执行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试论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民间投资发展形势与政策取向

论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

企业提高投资效益问题初探

浅谈企业投资风险及防范对策

关于企业投资风险的理性思考

浅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

试析企业集团投资战略

风险投资机制与企业投资理念的变革风险投资及评估风险企业的指标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风险分析与评估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获得风险投资简论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民管科技企业投资决策分析

企业长期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企业投资方式的选择分析

企业投资中心业绩评价研究

谈企业对外投资与扩张的策略选择试论人力资产投资

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浅议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与策略选择企业投资绩效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16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说明:以下题目仅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同学们的选题可以与此相同,也可有所改变。一经上报不得轻易更改)对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的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税务筹划有关问题探讨

浅析我国增值税的运行问题和解决方法——建立双向运行机制,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

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金融衍生工具下的财务会计创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企业偷逃增值税现象的思考

长虹四十亿应收账款背后凸显的问题—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 浅析商誉会计的若干问题 论企业多元化战略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议CPA诚信危机 中外个人所得税的比较与启示

从中国家电业的现状谈我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

关于“知识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会计思考——解深圳华为技术公司的发展之谜 我国公司治理的缺陷——以银广厦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浅谈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问题与规范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规避策略

企业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浅谈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内部审计外部化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关于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思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所得税改革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实行家庭课税模式和合理的扣除标准 关于广东省中小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的思考 浅谈佛山零售业发展及竞争对策 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几点探讨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思考 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论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认识与治理 EPR在会计中的应用

浅谈上市公司重组的财务问题 论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舞弊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论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实证研究 网络会计的实践与思考 “人力资源会计”之我见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之法律思考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从安然公司看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浅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并购战略的剖析与研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

试论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

企业并购、整合理论在青岛啤酒的实践

EVA薪酬激励模式在我国电信行业中的应用探讨 对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浅论我国MBO股权的定价问题与对策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佛山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与发展 对现代企业负债经营的探讨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利用现金流量表探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研究 试论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 对作业成本法的再思考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

论内部会计控制及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构建揭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秘密面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动机以及防范体系的建立 浅析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传统会计的影响 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思考和探索 浅谈衡量企业价值的方法和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手段及其识别与防范 企业资本经营战略浅析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佛山市资产减值准备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应用税收公平理论分析我国涉外税收的不平等现象浅谈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支付的相关会计处理 关联方交易发展新趋势

对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及其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浅议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 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对策的探讨 肯德基的价值链管理

税务代理,路在何方——完善我国税务代理问题的思考 偷税行为的博弈模型与多重博弈模型分析 试论广东省税务代理业的发展 浅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浅议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的控制 会计委派制有关问题探讨

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赊销政策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计探析

并构与重组——企业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捷径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及其管理运用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成本的思考 我国法务会计建设及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会计政策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关于兼并重组的问题分析

关于佛山陶瓷行业在反倾销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透析“万家乐”败局 从个性心理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浅析中小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 经济特区企业避税的方法对策研究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品牌国际化——中国建陶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案例分析——以佛山TF公司为例

新时期新方式——浅谈博客营销

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改革措施 浅议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

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角度看管理培训生的投资成本

试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谈在小规模企业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浅谈农村税费改革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谈审计证据及其证明力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企业第三利润源——物流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规划 对我国审计市场现状的研究 试论价值链会计的创新及应用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探讨

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基于钢铁行业的分析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成本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未来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的完善及其指标的改进 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及原因 优化控制企业的营销成本

公司控制权市场及法律机制浅析

略析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财务会计的影响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其防范措施问题的探讨 现代管理会计的成本核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优越性 浅谈我国电算化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的升值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 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的探讨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论无形资产评估

关于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思考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恒美电热器具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的实证研究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理论与证据

农村土地征用赔偿问题的经济分析——基于顺德的实地调查 审计风险:成因与控制

论人力资源会计——同济环境工程公司的案例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二十一世纪会计新领域——法务会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问题探讨 对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思考 投资会计制度变迁研究固定资产会计制度变迁

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变迁及经济影响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论债务重组准则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会计处理战略存货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证研究

紧扣企业核心能力,推行企业多元化战略浅析人力资源会计

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外购商誉会计论

我国税务会计有关问题研究我国税务筹划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审计的独立性及影响其的几个因素审计风险刍议

第17篇: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大纲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大纲

毕业论文是会计学专业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大学阶段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为以后专业论文写作和实际工作问题处理积累经验。

一、基本要求

1、主动性

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的性质有所不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应处于主动地位,不应完全依靠指导教师确定论文题目,提供论文素材;而只能请求指导教师指导选题和写作方法,毕业论文必须是学生独立研究的成果。

2、创新性

毕业论文不应是对前人学术成果的简单整理、归纳,而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实用性

撰写论文应理论联系实际。要尽量选取有实用价值或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选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力求使论文的内容和结果能回归到会计工作的实践中去。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程序

1、选题

选题就是选定论文写作的方向,它是毕业论文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资料积累、现实需要、个人素质等情况,并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确定选题。选题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换选题。自己确定的选题原则上应以会计、财务管理方面为主。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当选定课题后,就要着手进行所选题目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熟悉该问题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发现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又要注意收集实际资料;既要注意收集文字资料,也要注意收集数据资料。收集论文资料应与毕业实习相结合。

3、拟定论文提纲

(1)拟写的内容要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使文章的框架完整,一般应包括标题、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相应的论据材料及得出的结论。

(2)要从文章的全局着眼,处理好论文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使文章的结构协调。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4)论文提纲应送交指导教师审定后,方可开始撰写论文。

三、撰写论文初稿

论文提纲只是为论文描绘了一个轮廓,论文撰写要求有丰富的内容,因此在初稿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论文结构,序论、本论、结论三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序论应通过现状或历史回顾提出问题,确立论点,阐明其意义,并对论文简要进行整体概述,以增强其可读性。本论的写作应遵循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或事物的本质规律,合理安排论点和论据,做到论点清楚,论据充分,逻辑性强。结论的撰写要对本论的分析论证过程予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即课题的答案,答案应简明而具体,使读者能洞悉作者的独到见解,另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尚有哪些问题未得到解决,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可安排在结论部分之中。

上交初稿时应同时上交参考文献的电子版或复印件,以备审核。

四、论文二稿

论文初稿完成后,需交指导教师审阅,听取修改意见。修改时,应注意论点是否鲜明准确,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合理,文字是否运用恰当,论文格式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按规定时间上交修改稿。

五、论文定稿

经过对论文的反复推敲修改,确信无误后即可定稿,按统一要求工整地打印,装订成册,连同提纲、初稿、论文周记及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一同上交指导教师,统一交商学院存档。

六、毕业论文要求

按教务处关于毕业论文要求的规定,

1、指导教师根据学校教务处统一要求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审题表,经教研室、商学院和校专家小组同意后,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开始前一周为学生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并发给学生。任务书填写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相一致,若有变更,应经过主管教学院长签字同意方可重新填写。

2、学生应于毕业实习前,写出论文提纲。主要内容是论文中的论点、论据、拟解决的问题,按逻辑关系列示出来。字数不少于2000字。论文提纲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同意后进入论文的后续阶段。

3、学生应对毕业论文期间所作的相关工作做好记录,认真填写《毕业论文周记》,以便于更好地完成论文的写作。

4、论文字数应不低于15000字,另外,还需写出论文的中文摘要(400字以内),并翻译成外文摘要。列出外文参考文献最低两篇,中文参考文献最低八篇,需注明参考文献页码,最后由指导教师对论文写出评语。

5、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分为公开答辩、小组答辩和二次答辩。答辩程序为:

(1)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介绍自己的论文,重点介绍选题依据、论文主要结构内容、自己的见解以及对课题的展望。

(2)学生答辩,学生就答辩教师对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进行回答。指导教师实行回避制度。

6、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由论文成绩、答辩成绩、论文周记成绩构成,其中论文撰写部分成绩50分,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定,答辩部分成绩占45分,由答辩小组评定,论文周记占5分,由指导教师评定。

商学院会计教研室2011年12月2

第18篇: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2、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研究

3、或有事项的分析研究

4、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5、实质量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6、重要性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体现

7、试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二重性

8、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9、商誉会计问题研究

10、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及其对策

11、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1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

13、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14、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15、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目

16、我国会计规范问题研究

17、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18、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相互协调的思考

19、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20、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

21、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理论探讨

22、国有企业经理人期权激励问题研究

23、论合伙会计师事务师的合伙人资格

24、试论财务管理目的

25、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6、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探讨

27、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28、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29、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30、浅试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

31、企业融资结构的比例分析

32、关于增值税若干问题的探讨

33、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效应分析

34、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

35、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效能状况研究

36、企业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

37、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模式研究

38、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

39、审计失败的成因及规避

40、试论界定审计责任的理性原则

4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42、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4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44、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45、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

46、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47、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48、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49、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

50、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51、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52、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讨论

53、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54、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55、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6、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

57、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58、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59、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60、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61、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6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63、经营者薪酬计划

64、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65、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66、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

67、企业投资决策科层结构体系研究

68、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

69、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70、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71、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72、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73、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

74、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75、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76、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77、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78、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79、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80、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题目宜具体化)

第19篇:电大专科会计学毕业论文

诚信与成功

一、说文解字

自伟大的仓颉造字以来,生活在亚细亚大陆东边,太平洋西岸的中华民族开始使用汉字。这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和传统延续的命脉,不仅使得中国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更使得后代有机会探究先人对于一些文化含义的真正理解。从这一角度讲,我们从汉字研究“诚信”“成功”,必然与盎格鲁—萨克森语言中“honest”“succe”有着完全不同的起源。

诚,一“言”一“成”。强调口头与行为的一致。既然口头进行了承诺,便有义务促成事务的最终完成。这种义务,便是诚字的基本含义。诚,是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尽的义务。

信,一“人”一“言”。对于他人所说的话,从心中去相信对方。这是一种豁达,一种生命的开阔,也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总结出来的适宜的生活态度。

成,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事务的完成,也可以理解为活动的成功。究其生活化的本质来讲,“成”反映了一种完整以及这种完整所带给人们的积极的心理感受。

功,一“工”一“力”。付出汗水,发挥力量,才能称得上作了功。做了功,是否就是成功了呢。未必。只有你做了正确的功,你的功才能得到认可。如果是做了错误的事,那再怎么正确的做事也不能得到理想的记过。

综上所述,“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信用的义务和生活态度,而“成功”是一种带有主观感受的评价标准,两者似乎毫不相干。真是这样的吗?

二、诚信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为什么要提出“诚信”这一理念?这是我们许多人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各类各样的民族中,无一不有着诚信的理念或其类似的理念。当人类处于原始社会的时候,处于险恶的自然环境中,时刻要与饥饿、寒冷、猛兽、疾病作斗争,这个时候,人根本无法脱离原有的群体而单独生存。这一点,现在的吉普赛人身上仍有着明显的反应。吉普赛人作为“流浪的民族”,强调一个群体的生活,任何违反了群体守则的人将会被宣布不被群体接受,无法继续同行,这如果是在严酷的荒原、沙漠中,几乎就等同于宣布一个人的死刑。原始人类也一样,由于个人离不开群体,就必循遵守群体为了适应生存所制定的规则。规则的实现是建立在对违反规则的惩罚基础上的,但只要不存在违背规则的行为,那么惩罚也就是不存在的。人们遵守规则,就是建立在对惩罚的畏惧基础上的,久而久之,规则就会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尊则,或者是道德,或者是宗教,从而也就被人从内心接受,并随着教育不断传承下来,成为人类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最初的规则——可能是粗鄙到打猎的男人不占用属于女人的那一部分猎物,采集的妇孺不侵吞男性的果脯——,最终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并被自觉遵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私有制逐渐形成,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最初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不够发达,原始的诚信机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虽然被每个时代注入了新的含义,但其本质作为一种内化的义务,仍受到普遍地遵守。历史的车轮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发

展,使得资本开始发挥主导型的作用,统治者不得不开始正视商业的地位。商业的重要驱动力便是牟利,其实质是通过产品、服务的流通满足不同地区市场的需要,赚取利润。在利润的刺激下,违反契约、买卖欺诈事件不断出现,人们开始对人与人之间所应具有的诚信普遍抱有怀疑,在这样一个充满怀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种种阻力。合同签订的成本更高了,因为监督成本越来越高;货币流动的速度降低了,因为没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债权人的利益;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了,因为不诚信引发的矛盾最终只能由社会来承担„„陷入“诚信危机”的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自救,如何发展。当宗教的束缚已被冲破后,人们只有借助于法律。公正的法律能够调整社会关系,对不诚信予以制裁,对诚信予以保障。所以,步入资本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开始了对法治的追求和建立,如1512年英国的《大宪章》,规定了国王也不得肆意妄为,在征税等方面必须遵守议会的法律;1790年法国《人权宣言》,宣告任何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当每个人都要受到法律的调整后,当法律越来越科学、完整和有效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诚信经济”终于得到了确立,并最终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然,随着价值观的多样化,诚信是否内化为人的自我要求,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一致,但坚持诚信的行为,关注对方的诚信品质,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现代经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而不断加速发展的。从18世纪末的蒸汽机发明,到19世纪后期电气时代的来临,再到20世纪50年代人类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以几何级数加速的状态。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中,在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对于成功会有不同的理解。但那些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改造自身的同时影响了周围、改变了社会与自然的人,无疑被各种文化所界定为是成功的。今天的中国,人们以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思想地位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处在这样的地位的人,是否都具备诚信的品质呢?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诚实信用的人吗?有的政府官员大会小会、各种场合,唾沫横飞的宣称反腐倡廉,不久就因腐败东窗事发而锒铛入狱,你说,他诚信吗?有的企业家最初的资金来源,不是通过侵吞国有资产,就是通过撕毁合同、进行欺诈获得的,你说,他诚信吗?有的知识分子执一学科研究地位之牛耳,却不断抄袭剽窃前辈、同行甚至学生的智力成果,你说,他诚信吗?以上种种人,在他们的阴暗面被曝光之前,他们都是社会眼中的“成功人士”。中国经济首都上海市的市长,算不算政界的成功人士?年产值数十亿元企业的董事长,算不算商界的成功人士?中国名牌大学名牌学院的院长,算不算知识界的成功人士?在东窗事发之前,他们都是成功人士,那我们就不仅要怀疑,那些现在仍然翘据“成功人士”头衔的成功人士,是不是也不那么诚信呢?

三、思考与成功

事实刚好相反。落马的“成功人士”,恰恰是违背了诚信的原则,受到了“自己不诚信”的惩罚,而更多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依靠的一个重要力量依旧是——诚信。有位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好人坏人,都喜欢好人。”事实正是如此,当你以真诚之心待人,当你用友善之心对人时,做到了极致,你必然能得到回报。人选择接受“诚信”还是“不诚信”的生活信条,有多种途径。一种是家庭言传身教,一种是学校白纸黑字,一种是社会观察。第一种途径由于父母经历的不同,每个人可能得到极为相反的结论。第二种途径由于要担负国家政治的重任,似乎远未得到完全的认同。第三种途径

是一个自立、成长中的人所应按循的途径。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关于“诚信”与“成功”联系的判断,我们才能使自己切身实意的相信这种理念,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这种判断。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检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否是科学的?是否是合理的?是否是正确的?对于诚信与成功之间的关系,首先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我们观察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是我们思考的原料。朋友、电视、网络、同事、同学,种种媒介传入的种种信息,都是我们考虑的渠道。不要仅仅在网络上看到一则“高官腐败落马”的报道,便推断所有高官都不诚信,也不要仅仅听说某人在升迁途中出卖了朋友,便得出结论升官就是要出卖朋友。笔者知道,很多人此时都不以为然。“这样的事难道不是事实吗?”笔者认为,即使所有的都是事实,但仅从一两个片面的事实推出一个全局的结论,本身就不能认为是科学正确的。有人又会问,那难道你能统计所有的人和事,用统计的方法说明吗?这一点,笔者也做不到。但是,当有人举出某个“不诚信导致成功”的例子时,另一个“诚信导致的成功”或者“不诚信导致的失败”也在出现着,以上案例就是证明。又有人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即使通过不诚信手段也能达到成功境界,那最后几年招致的惩罚又有什么呢?”这样的惩罚也许会是以生命、健康、幸福为代价,以人的根本为代价,每个人都能承受吗?对于任何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来说,诚信能带来的幸福要比不诚信带来的“幸福”更长久,更无价。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根植于我们对于人性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假设又与人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知识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诚信也许能带来“成功”,但这样的成功既不幸福、也不永恒,只有诚信才能带来真正的成功。当然,由于成功这一理念的主观性,而诚信又与客观的义务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对于诚信与成功关系的认识无法统一。

四、结论

诚信与成功之间的关系,犹如山与水之间的关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仁者看来,山的厚重与坚韧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依靠,诚信就是山一般的品质。在智者看来,水的流动与冲力象征了人对自己的生活采取一种灵活与坚持的生活态度,成功就是对水一般品质的报偿。一个人,要想成为仁者还是智者,都需要处理好诚信与成功的关系。记住一句话,“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信用中国

第20篇:会计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提纲

会计学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

《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以科龙电器案例为例》 ·论文提纲

一、背景介绍

(一)科龙电器公司情况简介

(二)科龙案例背景介绍

(三)通过科龙事件引发的思考

1.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

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危害

3.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意义

二、利润操纵的概念、手段及其识别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介绍

(二)科龙进行利润操纵的具体手段

1.通过销售收入操纵利润

(1)虚拟主营业务收入

(2)混淆会计期间,使用不正确的收入确认方式

2.虚减成本费用

3.变更会计核算方法 ,少提坏账准备

4.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三)针对其手段在实务中如何识别

1.收入存在操纵可能

2.成本费用存在操纵可能

3.非经营性收益存在操纵可能

三、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企业领导为追逐自身利益

2.为满足资本扩张需求,营造假繁荣的景象

3.为避免被ST或被摘牌

(二)客观原因

1.市场环境不成熟

2.财会制度存在缺陷

3.外部监管不利

4.法律道德观念淡薄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治理

(一)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二)完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明确责任

(三)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四)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素质

《会计学毕业论文 范文.doc》
会计学毕业论文 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