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管理范文

2022-07-2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基础管理

问题一 :业务接单是创造广告公司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它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业务接单是每个公司日常经营中要考虑的头等大事。目前,许多公司单纯靠老板本人和专职业务员接单,虽然能落实一部分业务,但这并不是最佳方法,一是靠老板接单,使老板整天忙碌于日常的业务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公司的发展;同时,老板直接出面,往往在操作上,特别是业务价格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和空间,导致业务接单时常出现僵局,没有退路,或者是成交价太低。二是靠专职营销员接单,公司还要支付高比例的提成费用。要知道在您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中,必定有一些优秀的人员在接单方面有他们的专长,如果带动这部分人员把专长发挥出来,将会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开始,我们在实施这个制度时,就是用这个方法去激励一些专职业务员接单,但是根本是收效及小。

问题一的解决办法:我们公司使用积分制管理后,靠积分来激励员工参与接单,从而我们把这个积分奖励在当月实现。公司规定:凡参与接单的人员,接单成功后,按业务金额,每100元记积分1分,少于10分按10分记分,实行积分奖励“上不封顶”。并且鼓励所有的设计人员也参与到里面去;给所有的人同样的机会。通过这一方法,员工的接单积极性空前高涨,只要一有接单信息,马上争先抢着外出接单。在积分的引导与激励下,一个优秀、高效的接单团队迅速形成。

当然,实行这一方法,还必须有一些配套工作,例如,制定统一的接单说明、接单流程,对接单人员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进行分期培训考试。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公司,只要解决了业务接单问题,老板都会感觉无比轻松,企业效益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推荐第2篇:管理基础问题

管理基础问题

决策制定管理:

1、决策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对应于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决策问题,具体承担信息收集,方案思考的责任,决策制定准备不充分,随意性大。

2、决策制定拍板责任不明确,该拍板时没有人拍板,负责拍板的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由自己拍板决定,不得不层层上报请示,白白错过了决策的最佳时机。

3、对于不同内容的决策,没有相应的分工,企业组织高层主管包揽了太多的决策责任,往往不免因为精力限制而导致决策思考不严密、论证不充分而发生失误。

4、把应该由企业组织高层主管思考决策的问题,无计划、无目的地交由低层主管思考和决策,致使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片面而导致失误。

5、没有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决策方案的讨论论证过程,用民主表决代替论证,不仅因此降低了决策的质量,而且决策制定发生了失误,还找不着具体的责任人。

6、目标体系本身不健全不完整,存在空白,使对应的岗位员工,工作没有目标导向,无所适从,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7、对不确定的事件,没有事先的思考和安排,一旦发生,不知所措,以至于一个很小的问题也演化成一个危及企业生存的大危机。

8、缺少对企业外部实际,包括市场供求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等等的预测分析,没有事先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并为之做出安排,一旦发生变化,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导致危机。

9、没有稳定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整体发展目标,决策制定所要服务的目标不明确,不稳定,决策多变,朝令夕改。

10、决策的制定,没有决策方案的设计、论证和选择,企业组织领导人和高层主管迷信自己的直觉,凭直觉,拍脑袋决策,顾此失彼,无法保证必须有的决策质量。

11、企业组织的决策权力过分集中,基层岗位员工没有决策参与权,对企业组织高层制定的决策不理解,也不支持,对决策的贯彻落实也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使很好的决策,也最终成为没有效果的错误决策。

12、决策的制定没有程序管理和决策制定过程记录,决策责任不清,出现决策失误,没有具体的人为之承担责任。

13、不重视决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用与经营资源配置优化不相关的信息,填补和代替决策信息,使决策质量毫无保障。

14、决策人武断专横,自以为是,拿企业发展利益关联人的共同利益作赌,用拍胸脯代替全面、科学的决策分析论证。

15、决策信息传递渠道不统一,小道消息满天飞,小道消息侵袭决策信息的传递正道,给决策的贯彻落实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16、决策顾问选择不当,把佛学、道学、易学等专业的文化学者,捧为经营专家,甚至直接把招遥撞骗的风水先生、算命先生聘为企业顾问。

组织架构设计管理:

1、组织模式选择跟风照搬,不能体现自己企业组织内部不同人员之间关系的性质特点。

2、对达成企业目标的事务工作没有全面的清理,该明确责任,让具体人承担的工作,没有具体责任人,重要的工作拖成紧急工作之后,不得不让综合部门像救火队一样四处扑火,承担紧急任务。

3、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不是建立在对达成企业目标的事务工作的系统清理基础上,设置多少个单位、部门和岗位,凭感觉行事,随心所欲。

4、组织结构叠床架屋,层次过多,等级严密,管理协调人员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习气严重。

5、因人设事,组织机构蔓缺共存,该有的机构和岗位没有,不该有的却又不得不设置一个,以安置企业领导人认为不得不安置的人。

6、单位、部门工作标准中没有明确相互配合的责任,单位、部门相互之间不配合、不支持,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小团体利益损害企业整体利益。

7、岗位职责界定不清,有过相互推委,有功相互争夺,出了问题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

8、岗位工作标准界定不全,通过随机性指令向下属员工下达的工作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员工工作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主管对下属进行考核也只能凭主观臆断。

9、岗位角色人员配置不当,一方面小材大用,造成工作瓶颈,另一方面又大材小用,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10、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量缺少必要的平衡,苦乐不均,有的忙得昏天黑地,有的闲得无聊。

11、企业组织内部单位、部门管理跨度不均衡,级别相同、待遇相同的主管,但所承担的工作量过于悬殊。

岗位角色管理:

1、员工能力素质发展滞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直接成为企业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2、没有必要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人员招聘急时抱佛踋,招聘来的人员与岗位职责要求不吻合,造成工作瓶颈。

3、迷信空降兵的作用,以高薪挖来的人才,溶入不到企业组织中来,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人员选聘没有科学的选择控制程序,招聘面试,没有科学的设计,面试内容与岗位职责要求脱节,用随机提问或脑筋急转弯游戏题代替面试,选择聘用的人员与岗位职责要求脱节。

5、没有健全的员工培训体系,培训组织的随意性大,培训的目的、内容、方式、讲师、教材、参与人等等,没有全面的分析和设计,花大钱找一个大腕专家来企业随便讲一讲,花钱不少,却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6、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域,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没有企业文化培训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方进行整合和统一,小团体林立,企业组织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7、员工培训重知识技能的提升,忽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整合和统一,企业花在培训上的投入,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8、外出培训,没有完整的规划,需要外出培训的没有机会,外出培训机会被少数人垄断,甚至成了少数人借机游山玩水的口实,使这种培训投入成了纯粹的浪费。漠视企业发展对员工发展的依赖关系,不重视员工的发展,没有

9、必要的员工发展管理措施,员工没有自主学习发展的内在动力,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也缺少对企业组织的归属感。

10、不重视对企业共同愿景的规划设计,员工看不到企业发展的前途,对企业没有信心,企业组织缺乏凝聚力。

11、愿景的设计方法不科学,企业共同愿景与员工个人愿景之间缺乏衔接,员工个人的追求无法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12、企业组织内部上下之间,缺少平等的交流沟通。只有上司的主观意志,上司主管凭主观直觉认定有问题时,也不询问、不核实,就对下属员工进行喝斥、责骂。甚至连与下属的工作过程沟通也没有,下属员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敢反映,导致下属员工工作被动,工作过程失控。

13、组织内部左右之间,员工没有达成相互理解和认同的通路,更没有情绪发泄的途径。往往因为不良情绪的积累而导致过激行为发生,直接造成企业组织内部不和谐因素的增加。相互之间也不理解、不支持,甚至相互拆台。

14、规章制度的制定,缺少与下属员工的讨论沟通,是单方面地把上司主管的意志强加给下属员工,致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度贯彻落实困难。

15、没有科学的授权管理,员工缺少做好工作的外部资源条件支持,没有做好工作的信心。

16、权力过分集中,现场工作人员没有必要的权力,以及时对现场作业中发生的不测事件作出反应,致使一些很容易避免的损失也频频发生。

17、高估亲信的忠诚,随意授给亲信支配企业相关人、财、物权力,造成严重失误和浪费后又自怨自艾。

18、对于员工的工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员工的努力和贡献,难有客观公正评价,功过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工作没有热情和主动性。

19、员工绩效考核要素设置过于抽象笼统,仅仅依靠上司主管的个人印象打分,员工绩效考核成绩不能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和贡献的大小。

20、员工绩效考核的重点不明确,考核内容与企业发展目标脱节,为了量化而量化,把一些与企业发展关系不直接的个人问题列作考核要素,无法通过绩效考核来调动员工为企业发展努力作贡献的积极性。

21、员工绩效考核导向错位,重态度,轻贡献,吹牛拍马,只作表面文章的人得高分,踏实工作,努力贡献的人相反受冷落。

22、员工绩效考核量化考核要素设定不合理,诱导员工产生短期化行为,使员工只顾目前职责履行的过关,不求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稳定提升,制约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23、员工绩效考核没有科学的量化评价标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变成了上司主管打压或拉笼下属的工具,员工对绩效考核不仅不支持,反而产生抵制情绪。

24、不同职类、不同单位和部门的员工绩效考核,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绩效考核成绩没有横向可比性。

25、对员工的薪酬结构没有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基础工资、奖励工资、附加工资和福利保险之间的比例不合理,企业在员工身上花了钱,员工还不稀罕,投入的相应劳动费用,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26、薪酬的核定,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招聘时的讨价还价成了确定薪酬的依据,会讨价的不做事也可拿高薪,不会讨价的努力再多,贡献再大也难以获得应该有的回报,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7、薪资的发放,没有量化依据,全凭老板个人的主观意志行事,员工不知道自己工作一天或一月能拿多少钱,员工薪资的多少不能反映员工对企业贡献大小的差距,多劳不能多得,企业的劳动投入不能起到对员工为企业努力作贡献的积极性和热情的激励作用。

28、简单地实行提成制和计件制工资,企业组织相对于员工,没有必须有的凝聚力,员工的心难与企业组织融合。

29、员工薪资的发放没有让人服气的依据,不敢公开化,不得不采取秘薪的形式,尽管这有效地避免了由相互比较带来的抱怨,但也因此大大降低了工资奖金的激励作用。

30、奖金不是员工超岗位职责贡献的体现,按人头平均发给,成了一种平均化的福利,这一部分的劳动投入成了毫无作用的浪费。

31、薪资的发放时间,没有科学的规划和限定,随意性大,不仅激励作用降低,甚至导致员工的抱怨和不满。

32、重惩轻奖,只有对员工工资的扣减,没有对应的奖赏鼓励,给员工造成一种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感觉,加大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33、员工职务的晋升没有明确的标准,职务晋升不能成为激励员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素质的有效方式。

运行流程管理:

1、官本位意识严重,等级观念盛行,缺少流程管理意识,管理协调人员习惯于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管理协调人员与被管理协调人员之间关系对立。

2、没有流程管理和流程控制,企业组织运行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协调,企业组织领导人和高层主管都陷于具体事务工作管理之中,无暇顾及企业组织整体发展的大事。

3、没有统一规范的流程标准控制,单位、部门之间不配合,不支持,各行其是,员工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效果,与整体流程不对接,随意性大,企业组织组织运行效率不稳。

4、岗位工作没有纳入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之中,目标模糊,员工都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履行职责而履行职责,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该相互配合支持的事,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5、流程标准界定过粗,发生人员流动,接替人员上岗后很难在短时期内把工作做到位,甚至因此造成一个员工离岗,整个部门的工作都瘫痪的局面。

6、流程标准不全,流程责任不严,或者缺乏流程运行补救措施,员工活动无法与ERP技术对接,ERP技术运行效果不佳,甚至完全无法运行,ERP技术引进投入成了纯粹的浪费。

7、流程及流程活动相互之间的紧密连接,被行政隶属关系所阻断,导致流程结构不顺,甚至成为失去服务于企业组织价值增值和积累目标的断头流程,单位、部门的好多活动成了无意义的无效投入。

8、流程接口责任界定模糊,流程衔接不上,导致流程运行受阻,没有人承担负责,也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

9、岗位工作标准缺少流程界定,服务目标模糊,员工不知自己的岗位工作与企业组织所寻求的四大价值的实现和增值有何联系,纯粹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员工有工作效率,却没有企业组织效益的改善和提高。

10、没有过程控制的流程运行监控和及时整改,对员工的工作,实行责任追究的秋后算账,造成损失后仍得由企业组织买单。

11、物料采购供给没有严格的流程控制,为减少吃回扣和盗损,过分依赖亲信,轻信亲信的忠诚,不仅效率低,而且漏洞多,损失也大。

12、技术管理缺少流程控制意识,技术与管理分家,脱离市场需要进行技术引进和创新,为了发展技术而发展技术,企业组织有技术水平的提升,没有经济效益的改善。

13、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建立依靠行政指令实现,没有流程控制,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秩序不严,衔接不紧,波动不稳,效率不高。

14、现场管理独立于流程管理之外,重形式,轻效用,忽略了它与企业组织发展目标之间的联系,投入不能形成效益。

15、营销管理没有整合到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中来,营销策略彼此不协调,营销渠道相互挤压,营销费居高不下,但市场份额增长不大。

16、品牌创建游离于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之外,谋求知名度,忽视美誉度,用广告堆起来的品牌,仅仅是一个纸灯笼,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稍遇挫折,就纸破灯灭。

17、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之外实施,客户进门是亲家,出门就成了冤家,开拓了一个新市场,却丢了一片旧市场。

18、ISO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与流程管理两张皮,质量体系成了没有内容的空壳,ISO9000认证仅仅起到一个增加广告说词的作用,产品质量依旧。

19、成本管理脱离流程运行过程实施,成本控制依赖于一刀切的比例控制,该挖掘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不该节省的投入却被挤掉,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低效浪费。20、成本管理没有纳入企业组织组织运行的统一流程之中,没有人对资源投入的效果负责,只有企业组织老板一个人关注投入的效果问题,企业组织组织运行过程中大量的浪费,都是视而不见,见而不理。

21、企业组织组织运行活动,没有分项的投入预算,也没有分项的投入效果的核算,都集中在一个统一的财务部算总账,致使人人都可吃企业组织整体的大锅饭。

22、没有流程的改进、提升管理,员工安于现行流程的行事方式,没有人对它的改进和提升负责,没有人想改变现有的行事方式。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管理:

1、员工不认同企业组织领导人的价值观念,上司主管习惯于通过简单的指令进行管理,下属员工阳奉阴违,企业组织组织执行力低下。

2、没有系统完整的经营管理理念界定,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指导思想摇摆不定,影响了企业组织的稳定发展。

3、把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当作赶时髦的工具,停留在形式上,有响亮的口号和漂亮的形象,可无法起到应该有的管理作用,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只有投入,没有带来必须有的投资回报。

4、没有统一的思想理论整合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的选择上跟着媒体鼓吹的风向走,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管理投入效益低。

5、员工思想混乱,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无所事事,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工作没有热情。

6、企业组织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内耗严重,员工的心思都用在相互算计上,无法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7、官僚主义严重,掌握企业组织人、财、物权力的人,频频发生职务犯罪,给企业组织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8、企业组织组织内部帮派林立,相互拆台,相互攻讦,企业组织的决策,有利于自己利益实现的就支持、贯彻,反之就反对、抵制。

9、崇尚空谈,大事小事都议而不决,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迟钝,企业组织组织没有执行力,运行效率、效益低下。

10、企业组织文化构成残缺不全,有标语口号式的价值观念的归纳,没有价值观念的理论论证,有表象层的语言、形象艺术表现,没有实体层的梳理和完善。

11、企业组织文化内部管理、外部营销和商务合作三个模块的内涵不统一,性质相互矛盾,使任何一个方面的价值观念都无法完整地贯彻落实。

12、忽视员工个人自我价值和心理需要的满足,对员工不尊重、不信任、不关怀,企业组织组织没有凝聚力,员工工作被动,得懒且懒,得过且过。

13、

14、企业组织组织成员,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组织内耗严重。企业组织文化与企业组织的其它四个构成部分两张皮,在企业组织组织运行过程中,不能言其所想,行其所言。

15、员工意志与领导意志两张皮,员工目标与企业组织发展目标两张皮,雇佣思想严重,工作被动,仅仅为了工资奖金而工作,斤斤计较于物质利益的得失,铢锱必较,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16、把权利和义务挂在嘴上,总想获得尽可能多的权利,承担尽可能少的义务,似乎员工与企业组织就是一种简单的法律关系,并且随时随地准备对簿公堂。

17、企业组织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内耗严重,员工的心思都用在相互算计上,无法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18、高层主管之所说与之所行脱节,自己倡导的理念自己不付诸行动,在企业组织内部形成了唱高调,说空话的不良风气。

推荐第3篇:节能基础管理

节能管理基础

一、单选题

1.能量在利用的过程中的总量是( 不变)的。

2.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3.导致地球温室效应主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

4.开展节能工作途径包括(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

5.(理想气体)的焓和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6.理想气体的定容比热容(小于)定压比热容。

7.毕渥数是(内部导热热阻于外部对流热阻)的比值。

8.单相正弦交流电表达方式u=220√2sina(314t+60)v,其有效值为220v.9.三相对称负载做星形连接时,(相电流与线电流相等)

10.在

降压起动方法中,降压起动时的转矩为正常起动时转矩的(1/3)

11.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出来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空气量,叫做理论空气量;燃料一定时,排烟量是由(空气系数)决定的。

12.在能源使用管理中包括(工艺、设备管理,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能源计量和统计管理)

13.目前常用的能耗分析方法为(统计分析方法,能源审计方法,能量平衡方法)

14.用能单位进行节能管理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为(遵守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

15.节能管理的主要内容为(能效对标管理、节能项目管理、创新节能形式)

16.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电力限定值(10KW)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煤炭、焦炭限定值(100t/a),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

17.能源统计档案材料主要包括(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

18.能源统计报表是以表格形式科学、准确、建明的描述用能单位能源购入、消费和贮存的(数量关系)

19.用能单位能源统计应遵循(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的工作步骤

20.能源消耗定额制定的方法有(技术计算法、实际测量法、统计分析法)

21.根据标准制定的内容和要求(应建立工作组,编织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和落实计划)

22.能源标准的制定最后一个步骤是(标准的审批、发布和实施)

23.节能培训的内容节能法规、节能标准、节能新机制)培训方法(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网上学习)

24.节能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方法(有无对比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和综合分析评价法)

25.燃煤锅炉的运行负荷不低于80%,燃油、燃气锅炉的运行负荷不低于60%.26.实测水泵(风机)运行效率与机组额定效率比值大于0.85,机组运行经济。电动机运行效率考核合格指标为75%

27.电动机容量在45KW以下风机机组电能利用率应不小于55%

28.企业能量平衡的方法是统计计算与测试计算相结合,以统计计算为主的方法。

29.电能利用率是指用电体系(单元)中的有效利用电量与供给电量的比值。

30.能源审计的方法体现在四个环节、三个层次、八个方面和四个原理 能源审计的类型(初步能源审计、专项能源审计、全面能源审计)

31.能效对标需要构建的三个体系(指标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综合评价体系)

32.企业输出的能源数量应用正数填写,消耗的能源数量应用负数填写。

33.重点用能单位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山东省规定2000吨标准煤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审查

34.山东省51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2008.01.01实施;国家制定的22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2008.06.0

135.山东省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分别规定了200

8、20

10、2012年的能耗限额值

36.使用列入淘汰目录设备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37.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中能够确定为为未完成等级的指标是(为完成节能量指标)

38.节能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的计分标准(60分以上80分以下)

39.检验能源管理活动和结果是否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活动是(内部审核)

40.电力符负荷转移是移峰填谷,即把负荷从高峰时段转向非峰时段;

41.财政资助是自愿协议的核心的激励政策之一,财政资助有补助贷款、财政拨款和补贴等形式。

42.清洁生产审核的特点:目的性、系统性、预防性、经济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审核包括7个阶段、35个步骤8条途径一般成立 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二、多选题

1.能量的属性除状态性、传递性和转换性外,还包括可加性、做功性、贬值性。

2.能源安全的基本特点: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

3.能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酸雨、臭氧层破环、热污染、温室效应

4.结构节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艺结构、调整产品结构

5.节能标准体系的建立能促进节能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6.传导学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7.凝结换热的形式:膜状凝结、珠状凝结

8.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流量与扬程、转速、功率与效率、汽蚀流量

9.并联电容器的作用:提高设备出力、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改善电压质量

10.直连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改变磁通调速、调压调速、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11.用能单位应将节能管理变为: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要我管理变为我要管理

12.企业能源统计的程序包括:确定统计范围、将能源统计报表报送有关部门、编制统计报表、对所调查能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13.能源统计档案材料主要包括:能源统计原始记录、能源统计台帐、能源统计报表

14.企业节能规划目标包含的内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15.企业节能财务评价:现金流量、单利计算、方、复利计算、投资指标

16.节能监测的内容:用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用能工艺和操作技术、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技术水平、供能质量与用能品种

17.企业用能系统按照能源流向以此划分为: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

18.按照标杆类型分类,能效对标有: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同行业对标、一般性对标

19.能源状况报告的审核基本方法:观察判断法、逻辑分析法

20.不得审查通过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使用国家和省命令淘汰的生产工艺、用能设备的;用能设备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产品不符合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节能要求的。

21.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所负的责任:限期治理、责令停业整顿、关闭

22.节能考核与奖惩制度的原则: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奖惩分明、规范控制、公正公开、严格考核

23.能源管理体系全过程控制包括:信息与沟通、纠正与预防、应急与响应、监视与测量

24.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设备租赁型

25.节能量计算方法包括:设备性能比较法、能源消耗比较法、产品单号比较法

26.电力需求侧管理中,负合整形的方式:削峰、填谷

27.国际上通常把能效标识分为:信息标识、保证标识

28.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内容: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方案实施

29.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程序:企业汇报、专家询问、现场考察、专家打分、形成意见

三、简答题

1.能源消耗定额指定的原则是什么?

答:三个原则:“定质”与“定量”相统一;先进性和合理性相统一;“快、准、全、好”。

2.简述企业能源标准的制定流程

答:组织标准制定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调查研究;编写标准草案征求意见;

组织专业人员评审标准草案;标准的审批和发布。

3.网上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互联网培训,即通过公开的因特网或局域网进行展示培训内容;

二是远程学习,即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电子文件等形式,教师在中心地点对学员进行培训。

4.能源与能量的关系

答:能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资源的一种,是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能源可以提供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源;

能源的总量是不断变化的,它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逐渐减少;能量的总量是不会改变的,它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转化为其他的不可以利用能源继续存在。

5.节能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答:不使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

6.写出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并说明各项的含义?

答:Q=△U+W;Q代表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W代表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U代表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

7.简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答:在一定的有功功率下,可以减少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容量,减少供电投资;可以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当输出的有效功率相同时,可以减少线路的电流,减少线路损耗;变压器容量一定时,可以增大输出的有效功率,减少输出的无功功率。

8.锅炉运行中降低排烟损失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降低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每降低10℃,q2的数值可以减少0.6%~0.8%,则锅炉热效率增加0.6~0.8%。

二是降低排烟出系数αpy。αpy。增加0.1,排烟热损失增加0.35%。

9.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原则?

一是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二是应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三是重点用功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监测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

10.用能单位能源统计应遵循的步骤?

答: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统计应严格遵循“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的工作步骤。

11.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方法。

答:编制方法分为:现场调研;系统分析;制定规划目标;确定节能措施;评估措施。

12.节能项目管理的内容。

答:节能项目目标设计、项目定义及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计划管理;组织管理;信息管理;实施控制和项目后期工作。

13.用能设备通用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建立完善的用能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用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用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用能设备点检和巡检管理制度;用能设备能效对标管理制度;用能设备节能监测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

14.重点工序能耗检测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答:一是重点工序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二是重点工序仪表配备齐全完好并在有效期内;运行操作人员应经节能培训;应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调整运行参数,数据记录应准确完整。

15.企业能量平衡有那几个主要指标?

答:一是产品单位产量某种实物能源消费量; 二是单位产值某种实物能源消费量;三是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四是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五是余能资源量;六是余能资源率;七是余能资源利用率。

16.能源审计的四个主要步骤。

答:一是审计策划与准备;二是失事现场审计;三是召开能源审计总结会;四是编制和提交能源审计报告。

17.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包括: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对标需要的能源对标体系应遵循的步骤:

答:包括指标的定义、统计口径、计算公式、主要影响和改进分析,以及适用不同企业的对标基准值确定方法等。

应遵循选择确定目标;确定能效对标指标的具体定义、统计边界和计算方式;分析指标影响因素。

18.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检查内容:

答:一是用能单位执行能耗限额标准情况;二是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执行预警调控制度的情况;

三是超能耗限额的用能单位落实整改计划的情况。

19.用能单位节能自查报告的内容。

答:一是用能单位概况;二是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三是节能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四是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五是节能技术进步和技改实施情况;六是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七是节能管理工作执行情况;八是用能单位自查情况小结;九是整改措施;十是三年规划期用能单位在建或拟建的节能技改项目情况。

20.能源管理现状的评审内容。

答:一是评审企业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二是评审组织机构;三是评审能源利用管理过程;四是评审能源计量状况;五是评审能源统计状况;六是评审节能技术进步;七是检查与评价能源管理系统。

21.如何选取识别出的重要能源因素进行优先控制?

答:对识别出的重要能源因素,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人力、财力、物力等情况,选取部分重要因素进行优先控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选取:一是分析研究对策的有效性,可行性不高或对策不彻底解决的,不宜采用;二是分析研究对策的可实施性;三是尽量采用自身能力范围内容易实现的对策;四是避免采用临时性的应急对策,要从根本上防止问题再发生。

2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定义。

答: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用电方式,再完成同样用电功能得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23.清洁生产审核的7个步骤?

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方案的产生与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持续清洁生产。

推荐第4篇:夯实基础管理

夯实基础管理,运用各种手段,确保设备长周期运行

蓝星石化济南分公司设备交流材料

蓝星石油济南分公司二分厂自2004年公司领导提出装置实现长周期运行,创造装置运行周期新纪录的要求后,分厂炼油系统经过长期摸索和不断对装置的技改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实现了炼油系统装置“一年一修”的目的。目前的装置运行水平,不论是在生产管理还是设备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设备故障率降低,设备管理工作摆脱了经常应付临时抢修的被动局面,逐步向计划检修、预知性维修的良性循环上发展。俗话说“工艺生产一条线,设备好了是关键”,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是石油化工装置稳产、高产的关键和保障,近年来,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度,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达到“一年一修”的目的,我们在设备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装置检修质量,为延长装置的运行周期奠定基础

装置大修是消除设备隐患,恢复其性能,保持设备完好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检修质量的好坏,对生产装置能否达到一年、二年或更长时间的运行周期更是至关重要。

为保证和提高检修质量,首先要提高计划准确率,努力减少检修工作的盲目性,要以长周期运行的标准来评价设备的技术状况,科学的、客观的制定检修计划,防止维修不足和过剩维修的情况发生。比如说06年4月份装置大修分厂自05年9月份就开始进行大修准备,

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检修前对安装、检修设备的原始状况、技术数据、存在问题必需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安装、检修方案,不断完善充实大修计划,检修计划科学细致,确保了装置检修工作的开展消除设备隐患。

第二,在检修中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并保持正常有效的运转,要求工艺、技术、设备、电器、仪表、土建等专业靠到检修一线,严把质量关对关键部位实行联检制度,对所设备检修部位填写检修质量追踪表,使其落实到人。做到检修初期讲质量,检修中间检查质量,检修后总结质量,形成了检修质量的闭环控制。

第三,严把原材料、配件、设备的入厂质量关。重要的配件及设备实行在制造厂中间质量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进行材质分析、阀门要求仓库全部或抽检打压。到厂各种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做到劣质原材料、不合格配件、设备不能进入现场。

第四,重视科学检修,文明施工。推广应用科学检修工具,如风动、液压工具、抽芯机、高压清洗、化学清洗设备,提高检修质量及检修进度,杜绝野蛮操作造成设备和零件的损坏。

第五,成立大修指挥系统,加强检修现场的统一组织和协调。检修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检修现场的施工、车辆、人员、材料、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每天的检修调度会精心安排科学施工,做到了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二、加强专业管理,及时解决设备故障。

第一,强化设备现场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抓好专业管理检

查,使设备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坚持每周一次的分厂设备综合检查,对各装置考评奖罚。督促工段自查,自改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装置设备存在的隐患。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了全分厂的设备管理工作。

第二,加强转动设备的状态监测和关键机组的特护工作。

在转动设备管理方面,抓好大型机组的特护制度的落实,分厂设备专业坚持每周定期对催化离心式主风机检查“机、电、仪、艺”四位一体的联合检查与定期研讨分析,保证了随时发现解决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采取润滑油在线过滤、辅助强化冷却、在线清洗等措施确保了机组安全平稳运行。

第三,加强设备润滑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为长周期运行奠定基础。润滑油是机器的血液,机器的生命就在润滑油里面,很多常见到设备故障都是由设备润滑故障引起,分厂在润滑管理上十分重视,现场的润滑管理严格执行“五定”“三过滤”制度,成立了润滑油站,对进厂润滑油实行集中化管理,认真执行润滑油指标分析、过滤等规定,即提高了润滑油质量又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使分厂的润滑管理监管力度加大,润滑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四,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管理上常抓不懈,正确处理好长周期运行与压力容器管理的关系。装置运行周期延长后,国家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与装置长周期会产生矛盾,分厂积极对全分厂的压容、压力管道进行登记普查并申报取证,合理安排压容检测,避免在装置运转周期中出现到期压容器检测,影响了正常生产的事件

发生。

第五,根据季节特点做好防腐保温、防冻、防汛工作。针对不同季节,及时下发夏季、冬季设备管理规定,如开展冬季设备管理竞赛活动针对装置防冻保温现状多次进行设备检查,督促各单位健全防冻保温措施,消除跑冒滴漏,并对各装置进行考评奖罚,使各单位积极性得到提高。分厂二次开车来连续3年未发生冻坏一个阀门,一台设备事故。

三、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展设备革新改造工作消除装置瓶

颈。

对装置设备工艺进行不断技术改造和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是装置安、稳生产长周期的重要手段,分厂深深的认识到这一点,设立激励办法鼓励各单位积极开展各项革新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外采散油量增加的情况下为确保催化装置能够稳产高产改善催化原料,公司新上三级脱盐使催化原料盐含量控制在≤3mg/l,避免了催化剂中毒问题。多弹簧机械密封、波纹管密封、串级密封的大量使用延长了机泵的运转周期和抗抽空的能力。使用带压堵漏技术及时处理装置各处漏点。催化装置增加内取热管使取热能力提高装置操作弹性增大,减压塔改造提高真空度由原0.096Mpa提高到0.098Mpa减压渣油残炭上升拔出率增加2%。

四、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搞好人员职工培训工作

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生产、长周期运行,人员素质是关键。随着企业改革和科技发展,人员越来越少,工作量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先

进,要适应发展,就必须提高人的素质。我们始终把员工岗位培训工作纳入工作中,要求员工必须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加强新技术、新知识到培训,掌握本岗位专业相应的理论知识,现场实际维护、操作。使操作工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等基本知识。使维修工了解装置的工艺流程,做到了维护与操作相配合,共同努力,为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五、今后打算

设备管理工作作为生产的基础,夯实基础管理提高我们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水平是确保生产装置能够安稳生产的保障。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设备管理及检查力度做到“三个及时”即设备问题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及时果断、联系工作及时准确。

2、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基层人员的操作水平、维修水平,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过去由生产人员所做的工作逐步由电子计算机或自动装置完成,这种发展趋势是生产人员逐步减少,但是维修人员都需要增加,维修人员不但增加而且技术上能适应新设备维修的要求,维修人员要比生产人员更需要更多的培训,在国外维修人员一般占全厂的三分之一左右,提高维修人员的应变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是确保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基础之一。

3、根据公司效益情况,逐步完善添置各种检测设备,提高维修人员装备水平,提高发现设备故障的能力,科学安排设备检修。使企业由过去的故障维修转变为计划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

性,提高维修人员利用率,减少库存费用。

4、在现有关键设备的特护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做到机组“四不超”(不超温、不超压、不超电流、不超流量)。

5、加强与兄弟单位及先进单位间的技术和经验交流,拓展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经验。

分厂在今后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坚持“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可靠性为中心,确保安全,消除消患”,确保装置的“安、稳、长、满、优”生产,以企业降本增效为基础,努力提高装置运行水平、创造装置运行周期的新纪录。

推荐第5篇:安全基础管理

安全基础管理

一、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文化实施方案及情况;

2、安全文化组织建设及理念建设;

3、安全活动;

4、安全文化手册及学习活动记录;

(二)安监队伍建设

1、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2、安全管理制度;

3、安全管理机构;

4、安全工作计划,

5、安全考核制度,考核记录。

(三)安全基础管理考核

3、安全基础管理检查考核;

4、奖惩记录

(四)报表及材料报送

1、事故隐患排查情况;

2、材料报送;

3、月安全培训统计表;

4、安全工作总结;

(五)班组安全建设

1、组织领导机构,研究、指导工作;

2、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3、班组建设实施方案,职责、任务、制度完善;

4、班组激励机制,安全建设会议;

5、班组培训,“三违”统计情况;

(六)技术管理及事故应急

1、管理岗位责任制,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2、技术例会制度及执行情况;

3、技术人员培训制度;

4、应急救援器材配置和管理情况;

5、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情况;

6、事故管理制度和事故台帐;

二、安全标准化

三、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一)专项治理工作;

(二)安全工作落实控制;

(三)主要机组、特种设备、联锁装置管理情况;

(四)规范作业票证制度;

(五)安全标准化;

(六)职业卫生健康台账、污水处理运行情况;

(七)重大危险源的预警监控情况;

(八)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1、安全基础管理及考核制度;

2、考核体系完善情况;

推荐第6篇:夯实管理基础

夯实管理基础以规范促发展

北京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05年年初我们即着手校企规范化建设工作,一年多以来,在国防科工委、教育部等上级单位的指导下,北航的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规范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正在逐步凸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建设规范的校办产业管理体系

1、组建北航资产经营公司

2005年3月,北航党委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校产业领导小组。5月,校产业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审议北京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组建方案草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召开后,北航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工作和下属企业改制工作步伐加快。2005年12月16日,国有独资的北京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成立。

2、全面推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在组建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北航投资企业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对所投资企业的调查、摸底,在掌握所投资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改制措施,即:

1)主动注销长期经营亏损、投资无回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2)对有发展前景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

3)主动采取措施,从长期无回报、无发展前景的参股企业中退出;

4)全面清理下属企业的北航冠名;

5)通过清产核资核销企业不实和不良资产;

6)完善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代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校企规范化建设前,北航共有投资的校办企业(含股权)53家,列入此次规范化建设计划的共25家。截止2006年10月底,已完成的共21家,占计划的84%。在这25家企业中:

1)已完成清算注销的国有全资企业7家,完成计划的100%;

2)其他国有全资企业预计2006年底前全面完成改制工作;

3)从参股企业中退出7家,完成计划的78%;

4)清理冠用北航校名的企业7家,完成计划的78%;

5)现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并取得国资委的批复,预计年底可以完成经营性资产的分开建账及划转工作;

6)完成董事会改组变更的企业9家,完成计划的100%。 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北航资产经营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防科工委和学校的授权,按照法定程序及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不留死角,不留后遗症。

3、规范企业的日程经营活动

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首先体现在对北航资产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调整。首先明确资产公司不直接从事经营,对原有的3个事业部门进行了重组或剥离。通过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了科研成果转化和孵化的职能。通过组建资产管理部,设立审计组,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监控、指导职能。

为了规范下属各企业的经营管理,去年以来北航资产公司先后组织制订了档案管理规定、投资管理规定、董监事工作条例、内部审计规定等60余项规章制度,为企业规范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明确职责,北航资产公司组织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定义和规范,目前已经明确的工作流程达到50余项。其中涉及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如清产核资、全资企业改制、企业撤并工作、股权转让、冠名清理整顿等共有14项。通过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的落实和执行,明确了改制过程中的政策依据、决策环节、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节点、责任人等,进一步提高了校企改制工作的效率

和质量。

同时通过财务大检查,内部审计和下属公司财务人员大培训,建立了下属公司财务人员否决制;通过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对下属公司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即时监控制度和经营风险预警制度,加强了对下属公司财务的监管,增强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企业风险防范机制。

二、北航校办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实践

1、明确校办产业的战略定位,调整产业布局,突出主营业务 北航产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小而全”:经营规模小,涉及行业门类繁多,仅控股以上企业的经营业务就涉及机加、电子、软件、出版印刷、航空产品、餐饮、物业等行业。行业跨度过大引发的一个弊病就是力量分散,不能集中人员、资金开发核心产品,发展主营业务。

通过理清思路,统一认识,我们认为校办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改变单纯追求企业规模的主导思想,强调校办企业要以利润为中心,根据高校企业的特点,弃弱扶强,发展特色产业,集中有限资源,在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有所突破。

为此,北航资产经营公司对产业的战略布局进行了调整,确定以光纤陀螺、汽车电子、大学科技园建设、现代服务业及北航优势学科产业为今后产业的主营业务。

2、大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人才,高校产业缺乏的不是好的项目,而是好的项目运作团队。为此,北航产业通过引进、招聘、考核、培训等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结构层次,重点建设由高层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人才骨干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自2005年以来,北航资产公司先后引进20余名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两支团队:规范管理团队和经营管理团队。

同时我们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引进西门子公司的“圆桌会议”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发展需求,大力倡导

员工的个人理想、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和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积极提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倡导员工的自我学习,举办了多项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如北航资产公司本部的定期管理培训、下属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等。制订了岗位职责书,建立了北航资产公司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优胜劣汰,真正做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3、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根据北航产业战略定位,我们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特别是有北航学科优势的项目。

光纤陀螺项目作为北航产业发展的重点,已成立了专业化项目公司,目前厂房改造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生产线的设备安装,预计明年上半年能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与北航汽车工程系、哈飞汽车公司合作的手/自动变速箱(A/MT)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样机试验,预计明年初产品定型。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上,我们改变了已往全盘产业化的思路。技术转移、转让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在工作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大。为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北航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并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和集团公司相关人员积极参与技术转移、转让活动,并已取得显著的成绩。

三、努力构建北航校办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校企规范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加速产业发展。为确保校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构建并完善产学研体系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普遍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与学校各院、系、科研团队的互动与合作以及产业化项目的前期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建立完善的、合理的产学研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立产学研体系首先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的对象包括技术持有人、参与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要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地分配这些人员及学校之间的利益。在和学校科研人员合作的过程中,产业部门对于科研人员的约束能力有限,从而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能无法严格按照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来保证时间节点和资金使用。为此,在挑选产业化项目的时候应重视项目研发团队的挑选,坚持项目的启动是建立在与院系或课题组的整体合作基础上,而不是与个别科研人员的合作。

其次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产业化工作。一项科研成果要成功地实现产业化,尚需大量的科研工作,包括生产工艺的固化和产品的技术升级等。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由于科研人员参与产业化的工作无法得到学校的认可,科研人员参与产业化还只能视为个人的业余行为,这就很难保证他们的工作热情度和持久度。为此,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把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并将参与该项工作的绩效作为评聘、任用教职员工的依据。今年8月份以来,北航资产经营公司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开展了产学研政策的研究制订工作,基本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办法》、《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费使用的暂行规定》、《科技成果转化代管项目管理流程》及相关实施细则。上述管理制度已在北航资产公司内部试运行。

第三是面向社会,“引进来、走出去”。高校科技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经营人员主要是学校科研人员和教职员工,缺乏企业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可以在弥补校办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同时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拓宽市场渠道,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要鼓励科研人员转变观念,不能闭门造车,要大胆走出去。

2、拓宽投融资渠道,搭建投融资平台

高校科技企业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资金不足是滞碍企业

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企业的创办初期,货币出资比例比较低,生产与研发的资金不足,很难达到通常科技类企业快速成长的预期目标。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搭建投融资平台:

1)提倡股权多元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2)发起并组织风险基金及创投基金;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知识产权市场的平台作用。

3、进一步发挥高校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咨询作用

企业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北航资产公司将采取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及时发现下属企业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并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市场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负责人进行指导。通过建立企业联络人机制,由资产管理部指定专人对各下属企业进行跟踪管理,及时了解企业需求;通过建立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定期分析制度,为资产经营公司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推荐第7篇:学校基础管理

学校基础管理

一. 考勤管理

1. 上下班时间考勤管理。 2. 请假人员考勤管理。 3. 吃饭休息时间管理。

二. 卫生与安全管理

1.卫生标准的确立。

2.卫生值日制度的建立。 3.卫生的检查。

4.安全标准的确立。 5.安全制度的建立。 6.安全检查。

三. 系统秩序管理

1. 学校办公环境的管理,要求有秩序。 2. 对别个系统的监督与管理,符合学校标准。

四. 客服管理

1. 本部门的管理。

五. 教学基础管理

1. 值班管理,做好家长管理、学生管理、老师上岗管理,做好学生考勤、老师上课的时间管理。中途,巡查监督,确保质量。

2. 做好沟通,不断解决问题,升级系统。

六. 信息畅通管理

1. 提醒监督其他系统做好信息汇报工作。

2. 及时做好全面信息总结,并准备汇报!

推荐第8篇:管理基础学

第1题: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

第2题: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第3题: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第4题: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层次性 )。

第5题:(70年代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第6题:按预测时间范围长短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三种。一般地,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越低。因此,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短期预测 )。

第7题: 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10-15 )人为宜。 第8题: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原则。

第9题: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管理系统理论)。

第10题: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 )。

第11题: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这是(塞缪尔。纽曼在1935年,,, )中的观点。

第12题: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第13题: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第14题: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目标的(层次性 )。

第15题: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 实现企业目标)。

第16题:( 亨利。)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第17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 M型)组织结构。第18题: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模拟情景训练法?(结构式面谈 )

第19题: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性格理论阶段)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第20题: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错

第21题:“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错

第22题: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错

第23题: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错第24题: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错

第25题: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

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错

第26题: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对

第27题: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错

第28题: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对

第29题:对于规模较小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来说,一般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错

第30题: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错

第31题: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16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错

第32题: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错

第33题:分层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次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错

第34题: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5-10)人为宜。

第35题: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式,即: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 。韦伯主要依据(权威关系)来描述他的理想的组织模式。

第36题: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第37题: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 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第38题: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4-8 )较为合适

第39题: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因事设人,视能授权)原则。

第40题: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亦即授权的( 明确责任 )原则。

第41题:为了充分运用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常常采用( 按产品划分 )部门的方法。

第42题: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因事择人)原则。

第43题: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量才使用 )原则。

第44题: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临时职务)的培训方法。

第45题: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

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管理系统理论 )。

第46题: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品德、学识、能力、情感)等因素。

第47题:领导者只决定目标、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这种领导方式被称作“效果管理”。它属于( 分权型 )领导。

第48题: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 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等方面

第49题: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 ,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

第50题: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80-90% )。

第51题: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52题: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前馈控制 )。

第53题: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正式组织)。第54题:老张到总公司开会,回来的路上丢失了部分文件,致使总公司的指令不能及时被传达。由此造成的信息沟通障碍源于( 信息接受者的态度、知识和价值观的影响 )。第55题: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刚性)。

第56题:小批量生产企业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适于采用( 分权式 )组织形式。

第57题:(亨利?明茨伯)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第58题: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这种协调方式属于( 结构协调方式 )。

第59题: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

第60题:(直职能制组织结构)即U型结构,又叫“功能型垂直结构”

第61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m型)组织结构。 第62题: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因事择人 )原则。

第63题: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量才使用 )原则。

第64题: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临时职务)的培训方法。

第65题:人员配备的首要任务是(物色合适人选)

第66题: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 非结构式面谈 )。

第67题:将考评问题分级分类列表,发放给被调查者并要求填好后送回,由考评小组进行数据综合的考评测试方法是(问卷法)

第68题: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管理系统理论 )

第69题: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 需要 )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第70题: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控制 )。

第71题:依据控制的( 环节 )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第72题: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质量的含义是指(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方面)。第73题:零基预算的核心是(一切应按照变化前的重新考虑)。

第74题:“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计划)的重要性。

第75题: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培养并充分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

第76题: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和供应计划等,是属于按( 企业管理职能 )进行分类的。

第77题: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第78题: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 第79题: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生产流程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第80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 资源配置的优化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第81题: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第82题: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 参与制目标设定法 ),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立。

第83题: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5个 )以内

第84题: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日本 )。

第85题:( 70年代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第86题: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6%)

第87题: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 数据资料 )做支持。

第88题: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长期预测)。

第89题: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定性预测)

第90题: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第91题: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军队 )。

第92题: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 战略管理 )的核心。 第93题: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

第94题: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第95题: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层次性)。

第96题: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变动性)

第97题: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第98题: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就是(政策),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第99题: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第100题: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这五种职能构成了

第101题: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第102题: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层次性)。

推荐第9篇:基础管理心得体会

基础管理心得体会

一.项目要进行整体管理,善始善终

整个项目开始要做好项目整体计划,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按照项目计划执行,如若遇到项目发生变更,要进行影响分析,得到批准后制定变更计划,并按变更计划执行。变更的影响情况,如:费用,时间进度等要通知相关的项目利益干系人,说明变更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北京安通学校法律硕士辅导班课堂风景、北京安通学校2006年法律硕士辅导班押题分析、北京安通学校法律硕士辅导班名师介绍、北京安通学校法律硕士辅导班学员成绩统计、北京安通学校法律硕士辅导班学员感言、选择北京安通学校法律硕士辅导班的十大理由

项目首尾工作也是项目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项目的费用和进度进行审计和审核,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对项目的整个过程的利弊得失进行总结和交流。

变更计划在软件项目中经常遇到。控制好软件项目的变更,首先需要做好项目的开始目标基准的确定,基准的用户需求明确,才能衡量出哪些是需要变更的。否则变更的东西和开始要求的东西混在一起,变更计划就无从制定,变更的界限也无从划清。

自己做过的一个项目,开始为了占领市场和尽快拿下合同,在用户需求还没有详细提供的条件下,就与用户签定了合同,后来不仅

费用受到限制,就连时间不够,在项目过程中,用户方还总是变更软件的功能和要求。因为没有一个基点,我们认为是变更需求和新增功能,而用户方认为是合同范围,不能因此增加费用和时间。这个项目在开始好象签定了合同我们争取了主动,其实需求不明确,使我们在后来的项目进程中一直处于被动。

所以项目从一开始就要做好计划,搞清目标。只有项目的目标明确,合理安排时间、费用、人力和其他资源,控制好项目的变更,这些是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

二.项目范围管理理论解决了项目开始需求不清的问题

需求管理是项目范围管理中的问题,这是因为它实际上是开发过程中的所有管理原则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开发的目标被清楚明白地表述和理解的情况下,软件开发才能以一种有计划的有序的方式进行。实际上,没有文档化的需求,在开发工作完成前后都很有可能发生产品与要求的偏离。计划、追踪、配置管理以及软件质量保证这些在其他关键过程中涉及的原则,都是从一个稳定的基础开始的,那就是文档化的需求基线。

什么需求?需求是指“分配给软件的系统需求”,或者更简洁地说,“分配需求”。这些需求有可能是技术方面的(比如:功能和性能需求),也有可能是非技术方面的(比如:发布日期,开支限度)。

区分开需求管理和软件需求分析是很重要的。一旦分配需求被文档化,并且被所有受影响部门(客户,系统工程,软件工程)通过,需求管理的基本工作就完成了,所剩下的就是管理变更而已。没有证

据证明分配需求本身就可以十分清楚完整的作为软件开发的全部基础。事实上,通常它们不是。

优化和精确描述需求,填补漏洞,将含义表达得更清楚是软件需求分析要做的,分析的结果被称为“软件需求“。这样,作为需求管理的输出的分配需求实际上就成了软件需求分析的输入。需求管理远远先于软件开发的技术行动,而软件需求分析则是关键开发技术行为的第一步。

从这里的描述看来,需求管理的活动简直太简单,太基础了,显然没有哪个软件开发组织会不有效的进行着这种活动。问题经常出在企业对透明度的惧怕。客户觉得保持需求含糊不清,松散或者无正式文件能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说:“那并不是我所要的,那并不是我认为的需求的含义”。文档化清晰的需求可能迫使用户在系统满足了文档化的需求但没有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下,为开始变更负责。相似地,开发人员觉得含糊不清,松散或者无正式文件的需求能给他们更大的余地,允许他们与预算和进度尽可能地接近,然后说:“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需求的含义,如果你需要其他的什么东西,你必须另外付出代价。”文档化清晰的需求会迫使开发者承担满足这些需求的义务,并使他们暴露于开支、进度评估不准确的风险之下。

这样一来,尽管客户与开发人员的利益动机相对,但他们却走到了一起。每一方都认为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利益,巩固自己讨价还价的地位,但是事实上每一方都在走向将来的失望和争吵,为项目埋下了一刻定时炸弹。

三.项目时间管理理论指导我们在项目管理中怎样抓主要矛盾

以前进行项目管理时,是根据经验和每个人的工作特点,进行项目的分工的,软件项目基本是按照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程,调试和测试,用户验收等几个主要过程来进行的。但将项目分工更加细化,每个小过程的时间估算是多少,整个项目可以最短用多少时间来完成,怎样合理安排人员,怎样抓项目中的关键环节等等,这些都没有进行过量化的分析和管理。

项目管理的实施最为直观的就是缩短项目时间。利用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有许多缩短时间的例子。美国路易斯维化工厂检修时把检修流程精细分解,按导向图建立起控制关系。他们惊奇地发现,检修过程选择不同路径总时间是有差别的。通过反复压缩最长路径上的任务,将工期反复优化,最后只用78个小时就完成了通常需125小时完成的检修,节省时间38%。这就是至今项目管理工作者还在应用的著名的时间管理技术cpm,即“关键路径法”。

所以我们在软件的项目管理中,也要将时间控制理论运用进来,结合软件工程的实际,将任务分解的更加详细,并用网络图将整个工作过程建立起来,估算好每个阶段的历时,找出关键路径,并通过快速跟进方法,将关键路径的工期缩短,以提高工效

四.质量管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我们在进行软件项目过程中,对软件的功能测试一直认为还是比较认真和严格的,每次测试都要有测试计划和用例的编写,然后才能进行测试;测试要有记录,并将记录整理成测试报告。

但通过此次培训后,感觉到我们的测试工作与质量管理的要求还差的远,有距离。质量控制要深入到每个与项目相关的人,要深入到项目的每个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每个过程都要进行质量的控制,而不是到最好测试时,才想到质量,才去衡量是否符合标准。

标准化设计,标准化管理是项目质量的保证。参加质量体系认证有助于企业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质量。cmm模型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cmmi沿用其模型的组织方式,有5个等级和18个要素。通过5个等级的认证和加强管理,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将经过5个境界的提高:从混乱,到里程碑的检查,到定义清楚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到进行统计过程控制量化管理,到最后的优化过程、评价工作流程、进行工作过程的改进。

本人以前参加过为日本软件进行部分功能的设计和编程工作。日本的软件企业对一个项目的质量控制就做的比较细致,用我们的观念衡量简直是不可容忍。做一个模块的详细设计,要用他们提供的标准的图形语言进行描述,用标准的设计摸版进行说明;并在设计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对这个设计进行评价,有问题需要修改设计,然后在评价直到通过才能开时以此为设计文件,进行代码。代码写完后,不是见到结果就完事了,要将代码打印出来,相关人员对代码的整个实现过程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代码修改后,需要再审,也是通过以后才能提交入代码库,进行代码的组装。

当时认为日本的方法太浪费时间和人力了,对技术人员个人的

能力估计的太低,怎么能提高工作效率呐。可是软件质量问题的频繁出现,是我们不断的认识到,开始浪费一些时间和人力,控制好每个细节的质量,就是省去了许多时候为解决质量问题而进行的新的时间和人力的支出。省去了大量的软件后期的质量维护费用。总的来看是核算的。为提高项目的质量,降低成本,必须从项目的开始就要做好质量的控制工作。

五.沟通管理中的一些策略的使用可以使项目更好的完成

做项目就需要与客户接触,就会出现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谈判。双方都会为自己方的利益而进行讨价还价。与客户之间搞好沟通,是项目进展是否顺利的一个条件。沟通中有许多的策略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目的不是坑害别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达到双方事先确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些艺术手段而已。沟通的技巧包括:下达最终期限,使用吃惊方法,采用有限权利法,不露面的人,公平合理,战略延迟,双方一起论理,撤退,不合理,既成事实等。本人就是成功的采用了战略延迟法,将客户方的一笔项目质保金及时地催要了回来。

体会还有很多,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自己对项目的管理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的质量,降低项目的成本,降低项目的风险,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

推荐第10篇: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

题目姓名学号年级专业任课教师

年月日

第三方物流

专业: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122542012141姓名:张瑜玲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采用创新的理念与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熟悉掌握第三方物流概念、内涵、特征、作用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及其经营策略。采用第三方物流策划、管理与运作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第三方物流业务正逐步形成一个巨大市场。

【关键词】: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模式特征经济利益

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成本越来越高,资金密集程度也越来越大。公司利用外协物流活动,可以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这种趋势首先在制造业出现。公司将资源集中用于最主要的业务,而将其他活动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样也促使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出台了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设想与有关产业政策,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流企业予以扶持,地方政府特别是沿海一些省、市也逐步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由于物流引入我国不过十几年,本身起步就比较晚,虽然物流业在我国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可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通常契约物流或物流联盟,是指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通过签订协议或竭诚合作联盟,在特地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像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其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运输配送,储存保管以及其他附加增值服务等。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和实物的快递、准确的协调和传递,提高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以及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

第三方物流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第三方理论的研究,使其逐步发展完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刘凌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提到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

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这是我们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根本原因。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文章主要探讨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第三方物流特征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主要有关系合同化、个性服务化、功能专业化、效益规模化、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一)关系合同化: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协,外协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等。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和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另外,第三方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合同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二)个性服务化: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比较少,只有一家或数家,但服务的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往往长达几年。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的服务从客户的角度来考虑的,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三)功能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服务是专业化的服务,对于专门从事的物流服务企业,其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管理都应该是专业化的,物流设备和设施都应该是标准化的。专业化运作可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水平,从而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这一点在工业化时期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证明。

(四)效益规模化:

第三方物流最基本的特征是集多家企业的物流业务于一身,物流服务规模扩大了。物流业务的规模扩大,可以让企业的物流设施、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五)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西方物流理论非常强调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迅速发展光靠自身的资源、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同盟的力量获得竞争优势。

(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与作用

(一)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

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是对物流管理未来发展的判断。掌握好这种趋势,对于把握物流管理发展的前沿,更好地应用物流管理大有裨益。

1物流管理系统化。

物流不是运输、保管等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彼此的内在联系,在共同目标下

形成的一个系统。在考虑物流最优化的时候,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物流功能的最佳组合实现物流整体的最优化,树立系统化观念是搞好物流管理,开展现代物流活动的重要基础。

2物流成本最小化。

物流管理追求的是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在成本管理上体现为要实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物流总成本最小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传统的管理方法将注意力集中于尽可能使每一项个别物流活动成本最小化,而忽视了物流总成本,忽视了各项成本之间的相互联系。物流要素之间存在二律背反关系,物流管理在控制物流总成本的时候正是基于这种关系的存在。所谓二律背反是指一个部门的高成本会因其他部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增加而相抵消的这种相关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现代物流建立在物流总成本的意识基础之上,利用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的二律背反关系,通过物流各个功能活动的相互配合和总体协调达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3物流管理信息化。

现代物流可以理解为物资的物理性流通与信息流通的结合,信息在实现物流系统化,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物流的各个功能要素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对物流活动的控制属于事后控制。而将来的第三方物流通过信息将各项物流功能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信息的实时把握,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准确地掌握信息,如库存信息,需求信息,可以减少非效率、非增值的物流活动,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的可靠性。

4物流管理现代化。

在物流活动中,广泛使用先进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以及流通加工等手段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重要趋势。这种现代化主要是指运输手段的大型化、高速化、专用化、自动化,装卸搬运机械的自动化,包装的单元化,仓库的立体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处理和传输的计算机化、电子化、网络化等方面的内容。物流管理现代化为更好地开展物流活动提供了物质保证。

5物流管理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开始全面跨出国境,特别是随着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立足全球化的市场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与之相适应,物流管理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大企业开始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全球化的挑战。

(二)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1)简化交易,很明显,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大大简化了交易结构和过程。

(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还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3)提高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减少缺货概率,与营销有效配合,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三)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1)企业内部物流模式

大企业通常都设有材料部,运输部,配送部或物流部,负责企业原材料采购和成品交付的运输,以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管理。有些企业可能拥有自己的车队,有些企业则使用独立的运输公司。当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刚刚出现在舞台时,这些企业就

给予充分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们建立了发达的配送网络和信息系统,以远远高于行业水平的配送速度,成为行业的物流先锋。这些企业看到自己的物流优势,于是将其物流部与母公司分割,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2)配送模式

配送模式的企业其实最早起源于运输公司,但由于引入了物流管理的理论,所以较早蜕出其初期的运输外壳,进化成为一个提供配送服务的物流管理公司。它的专长在于拥有成熟的技术,先进的信息系统,专业的物流管理队伍。当它进入新的市场,或获得新的物流外包合同时,它往往只是注入自己的专业队伍和信息系统,在客户企业的固有设施和硬件设备的平台上进行配送运作。它会为每一个客户企业成立一个子公司来专门为其服务。

(3)运输企业模式

这一模式大都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型传统运输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有着非常成熟的运输技术,广阔的运输网络,又对客户的物流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它们自然而然地随着客户的物流需求的提高而相应地增加了相关物流服务的设施和技术。虽然运输仍旧占其主导地位,但提供物流服务却逐渐成为其保持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策略之一,同时为公司增加一个新的利润源泉。在过去,运输企业只是提供将货物由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单一模式的运输服务。客户要想完成一项完整的交付,必须通过使用几家不同模式的运输公司和仓储公司才能完成。现在有少数运输企业领先一步,通过收购或投资仓储配送企业和其它模式的运输企业而成为一个完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4)货运代理和报关行模式

货运代理和报关行通常没有运输设备,只是作为一个中介为客户提供更优惠的费率以及报关服务,但是当一家货运代理公司发展成为一个跨国大公司时,它雄厚的资本足以支持它在从货运代理公司转型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大笔收购费用。

(5)冷冻仓储模式

大部分仓储企业在物流市场的发展中被运输企业收购,成为运输企业在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中的一个环节。然而冷冻仓储企业却可以逆市而上,成为冷冻供应链中的主导者,同上下游运输公司联手为客户提供全程冷链物流服务。

四、束语: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有助于我国传统运输业和仓储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提高企业效益,优化供应链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多功能、高层次、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企业,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众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企业,现在正面临资产重组和企业再造。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体现在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因此,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节约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健:现代物流概论

第11篇:基础管理工作规划

基础管理工作规划

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杜绝迟到早退。

2.办事处积极执行请销假制度

二.办公环境

1.保持办事处室内清洁

2.爱护办事处公共财产

3.办公用品做到勤俭节约

三.办事处车辆使用

1.遵守交通安全规范,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做好行车记录

2.注意车辆保养,确保车辆行车安全

四.业务方面

1.做好各客户发运情况的记录

2.整理煤质信息资料做到及时反馈

3.了解客户库存,提前为调运工作做好发运准备。

4.现阶段与客户勤沟通,了解各供货单位价格,发运量及其动态

5.积极与用户之间沟通联系,做好各项工作准备

6.做好清欠工作,积极沟通,真去早日完成清欠。

办事处2014年3月28日

第12篇:工程造价管理基础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课本浓缩精华

1.工程造价的特点:大额性、个别性、动态性、层次性、兼容性;

2.工程造价的作用:项目决策的依据;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评价投资效果的依据;利益合理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

3.工程计价的特征:单件性;多次性;组合性;多样性;复杂性;

4.静态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等;

5.动态投资包含静态投资所含内容外,还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涨价预备费等;

6.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只有固定资产投资,不包含流动资产投资;

7.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8.工程造价两层含义: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建设工程价格管理;

9.建设工程的全面造价管理包括全寿命周期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全方位造价管理;

10.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11.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三项原则: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主动控制;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

12.工程造价管理组织三个系统:政府行政管理系统;企事业单位管理系统;行业协会管理系统;

13.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政府间接调控;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造价工程师的动态估价;通用的合同文本;重视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14.造价工程师的素质要求:职业道德方面;专业技能方面;身体方面;

15.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

16.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审核及项目经营评价;工程概算、工程预算、竣工决算、工程招标标底价、投标报价的编制、审核;工程变更和合同价款的调整和索赔费用的计算;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程经济纠份的鉴定;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编制、审核;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其他事项;

17.造价工程师的权利:使用造价工程师名称;依法独立执行业务;签署工程造价成果文件、加盖执业专用章;申请设立工程造价咨询单位;

18.造价工程师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在执业在保守技术和经济密秘;不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工程造价资料;

19.经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合格的人员,在取得合格证三个月内持下列材料到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申请初始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申请表;造价工程师执业考试合格证书;工作业绩证明;

20.有下列情形的不予初始注册;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受过刑事处罚的,且自刑事处詈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起不满5年的;在工程造价业务中有重大过失,受过行政处罚或者撤职以上处分的,且处罚处分至申请注册之日起不满2年的;在申请注册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21.申请造价工程师初始注册程序:申请人向骋用单位提出申请;聘用单位审核同意后,

连同规定提交的材料一并报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对申请注册的有关材料进行初审,签署初审意见,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初审意见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准许注册,并颁发造价工程师注册证和造价工程师执业专用章;初始注册有效期两年,自核准之日开始计算;

22.申请造价工程师续期注册的,在有效期到期日2个月前持下列材料向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申请:从事工程造价活动业绩和工作总结;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工程造价继续教育证明;

23.有下列情形的不予续期注册:在注册期内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年检不合格的;无业绩证明或工作总结的;同时在两个以上单位执业的;未按规定参加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或者继续教育未达标准的;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在工程造价活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在工程造价活动中有过失,造成重大损失的;

24.申请续期注册程序:申请人向骋用单位提出申请;聘用单位审核同意后,连同规定提交的材料一并报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续期注册,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应当在准予续期注册后30日内,将予以续期注册的人员名单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续期注册有效期为两年,自准予续期注册之日起计算;

25.申请变更注册,按下列程序办理:申请人向骋用单位提出申请;聘用单位审核同意后,连同申请人与原聘用单位的解聘证明,一并上报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予以变更注册;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应当在准予变更之日起30日内,将变更注册的人员情况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年内再次申请变更的,不予办理;

26.继续教育内容: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行业自律规定和有关规定;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理论知识;国内外工程计价规则及计价方法;造价工程师执业所需的有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国际上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经验与方法;各省级、部门注册管理机构补充的相关内容;

27.继续教育的形式:参加各种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培训、专题研讨活动;

28.参加有关大专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课程进修;编撰出版专业著作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承担专业课题研究成果;

29.继续教育培训学时计算方法:参加国内外工程造价学术交流、研讨会,每满一天计八学时;参加有关大专院校工程造价管理继续教育培训,每满1小时,计算1小时;发表专业论文和著作在国际杂志上发表每篇计30个学时;国家级杂志上每篇计15个学时;省级杂志上第篇计10个学时;正式出版社出版工程造价方面的著作计40个学时;参加继续教育讲课的教师每讲一次计20个学时;

30.咨询业的社会功能:服务功能;引导功能;联系功能;

31.甲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标准:已取得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满3年;企业出资人中注册造价工程师人数不低于出资人总数的60%,且其出资额不低于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60%;技术负责人已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并且有工程或工程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15年以上;专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不少于20人,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不少于10人,其他人员具有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经历;企业与专职专业人员签定劳务合同,且专职专业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执业年龄(出资人除外);专职专业人员人事档案关系同国家认可的人事代理机构代为管理;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企业近三年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均办公建筑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齐全;企业为本单位专职专业人员办理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除

手续齐全;在申请核准资质等级之日前3年内无违规行为;

32.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标准:企业出资人中注册造价工程师人数不低于出资人总数的60%,且其出资额不低于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60%;技术负责人已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并且有工程或工程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10年以上;专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不少于12人,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不少于6人,其他人员具有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经历;企业与专职专业人员签定劳务合同,且专职专业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执业年龄(出资人除外);专职专业人员人事档案关系同国家认可的人事代理机构代为管理;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均办公建筑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齐全;企业为本单位专职专业人员办理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除手续齐全;暂定期内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50万元;在申请核准资质等级之日前3年内无违规行为;

33.业务范围: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经济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审核;建设项目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并配合设计方案比选、优化设计、限额设计等工作的进行;工程造价分析与控制;建设项目合同价款的确定;合同价款的签订与调整与工程款的支付;工程结算及竣工结算报告编制与审核;工程造价经济纠纷的鉴定和仲裁的咨询;提供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等;

34.现金流量三要素:现金流量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5.利息和利率在工程造价活动中的作用:利息和利率是信用方式动员和筹措资金的动力;利息能够 促进企业加强经营核算,节约使用资金;利息和利率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杠杆;

36.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金额的多少;资金发生的时间;利率的大小;

37.经济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盈利能力评价;清偿能力评价;抗风险能力评价;

38.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确定性评价方法;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39.经济效果评价方法按其是否可考虑时间因素可分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

40.经济效果评价根据指标性质可分为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和比率性指标;

41.偿债能力指标:借款偿还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

42.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

43.投资方案分单一方案(独立型方案);多方案(互斥型方案、互补型方案、现金流量相关型方案、组合--互斥型方案、混合相关型);

44.互斥方案静态分析常用增量投资收益率、增量投资回收期、年折算费用Zj=Kj/Pc+Cj、综合总费用Sj=Kj+PcCj评价方法进行相对经济效果评价;

45.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净现值;增量内部收益率;净年值;

46.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净年值;净现值(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无限计算期法);增量内部收益率;

47.设备更新决策问题,就其本质来说,可分为原型更新和新型更新两类;

48.设备更新方案比选的原则:不考虑沉没成本;逐年滚动比较;

49.设备的寿命:自然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

50.设备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来源:考试大-造51.设备租赁与设备购买的优越性表现在: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既可用较少资金获得生产急需的设备,也可以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可享受设备试用的优惠,加快设备更新,减少或避免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风险;可以保持资金的流动状态,防止呆滞,也不会使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恶化;保值,既不受通货膨胀也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能享受税上利益;其不足之处在于: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对租用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故

承租人无权随意对设备进行改造,不能处置设备,也不能用于提保、抵押贷款;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所交的租金总额一般比直接购置设备的费用要高,即资金成本较高;长年支付租金,形成长期负债;租赁合同规定严格,毁约要赔偿损失,罚款较多等;

52.影响设备租赁和购买的主要因素:项目的寿命期或设备的经济寿命;租赁设备需要支付租金,当企业需要融通资金时,究竟是向金融机构借款,还是通过融资租赁取得资金,或是采取发行企业股票或债券来融资;企业的经营费用减少与折旧费和利息减少的关系;租赁的节税优惠等;企业是否需要长期占有设备,还是只希望短期需要这种设备;

53.设备租赁与购置分析:第一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技术状况,提出设备更新的设资建议;第二步,拟定若干设备投资、更新方案,包括:购置;租赁;第三步,定性分析筛选方案,包括:分析财务能力;分析设备技术风险、使用维修特点;第四步,定量分析并优选方案,结合其他因素,作出租赁还是购买的投资决策;

54.租赁费用主要包括:租赁保证金占用损失、租金和担保费;

55.影响租金的因素:设备的价格;融资的利息及费用;各种税金、租赁保证金、运费、租赁利差、各种费用的支付时间以及租金采用的计算公式等;

56.对租金的计算主要有附加率法(R=P(1+Ni)/N+Pr);年金法(期末支付R=i(1+i)n/(1+i)n-1;期初支付P=P(A/P,i,N)/(1+i);)

57.设备租赁的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与销售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与销售相关的税金);设备购置的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与销售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与销售相关的税金);

58.设备租赁与购置的经济比选也是一个互斥方案的问题,设备寿命相同时,一般可以采用净现值法;设备寿命不同时,可以采用净年值法;

59.一般情况下,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如下:拟建项目数据的统计偏差;通货膨胀;技术进步;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其他外部影响因素;

60.常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61.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面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则可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62.当产量变化后,各项成本有不同的性态,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63.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税金 ; 销售收入=单位售价*销量;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

64.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生产量等于销售量;生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使总生产成本成为生产量的线性函数;生产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从面使销售收入成为销售量的线性函数;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65.用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年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正常产销量*100%=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增值税)*100%;用销售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S)=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用销售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p)=年固定总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66.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两种;

67.敏感性分析的部骤:确定分析指标;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确定敏感性因素;方案选择;

68.概率分析步骤:选定一个或几个评价指标;选定需要进行概率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预测不确定因素变化的取值范围及概率分布;根据测定的风险因素取值和概率分布,计算评价指标的相应取值和概率分布;计算评价指标的期望值和项目可接受的概率;分析计算结果,判断其可接受性,研究减轻和控制不利影响的措施;

69.决策树一般由决策点、机会点、方案枝、概率枝等组成;

70.影响工程寿命周期的因素:物理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和法律因素;

71.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经济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

72.工程寿命周期成本是工程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修和报废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也即该项工程在其确定的寿命周期内或在预定的有效期内所需支付的研究开发费、制造安装费、运行维修费、报废回收费等费用的总和;

73.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有费用效率法CE=SE/LCC=SE/(IC+SC)、固定效率法、权衡分析法等;

74.费用估算的方法:费用模型估算法;参数估算法;类比估算法;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

75.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中,权衡分析的对象包括以下五种情况:设置费与维持费权衡分析;设置费中各项费用的权衡分析;维持费中各项费用的权衡分析;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的权衡分析;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的权衡分析;

76.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一般步骤:明确系统(对象)的任务;资料收集;方案创造;明确系统的评价方法要素及其定量化方法;方案评价;编制评价报告;

77.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显著特点:当选择系统时,不仅考虑设置费,还要研究所有费用;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考虑寿命周期成本;进行费用设计,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系统开发的主要因素;透彻的进行设置费和维持费之间的权衡,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以及开发、设置所需的时间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

78.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假定项目方案有确定的寿命周期;由于在项目寿命周期早期进行评价,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高成本使得其未必适用于所有项目;高敏感性使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受到影响;

79.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实际应用给人们带来观念的变化:建立系统效率的概念;建立寿命周期成本观念;建立能量效率的观念;树立追求“系统经济性”的基本思想;

80.价值工程三要素:价值、功能、寿命周期成本;

81.价值功能的特点: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的必须具备的功能;价值功能的核心是以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是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与创新;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82.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这是提高价值最理想的途径;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产品功能,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保持产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成本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产品功能有较大辐度的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在产品功能略有下降、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也可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83.对象选择的方法:因素分析法(经验分析法);ABC分析法(重点分析法或不均匀分布定律法);强制确定法;百分比法;价值指数法;

84.功能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和功能计量等内容;

85.按功能重要度分,产品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按功能性质分产品功能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按用户需求分:功能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按量化标准分:功能可分为过剩功能与不足功能;

86.功能整理的目的:明确功能范围;检查功能之间的准确程度;明确功能之间上下位关

系和并列关系;

87.功能整理的一般程序:编制功能卡片;选出最基本的功能;明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对功能定义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取消;把经过调整、修改和补充的功能,按上下位关系,排列成功能系统图;

88.功能计量可分对整体功能的量化和对各级子功能的量化;

89.各级子功能的量化方法:理论计算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类比类推法、德尔菲法等;

90.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的关键是对功能进行打分,常用的方法有强制打分法(0-1,0-4评分法)、多比例评分法、逻辑评分法、环比评分法等;

91.方案创造的理论依据是功能的载体具有替代性,方法:头脑风暴法;歌顿法;专家意见法;专家检查法;

92.头脑风暴法以小型会议方式进行,坚持原则:欢迎畅所欲言,自由的发表意见;希望提出的方法越多越好;对所有提出的方案不加任何评价;要求结合别人的意见提设想,借题发挥;会议应有记录,以便于研究;

93.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有德尔菲法、优缺点例举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加权评分法、比较价值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强制评分法、几何平均值评分法等;

94.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范围:各种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项目和集体投资,都必须首先落实资本金才能进行建设;主要用财政预算内资金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不实行资本金制度;

95.计算资本金基数的总投资,是指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与铺底流动资金之和;投资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和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具体规定如下:交通运输、煤碳项目,资本金比例为35%以上;钢铁、邮电、化肥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5%以上;电力、机电、建材、化工、石油加工、有色、轻工、纺织、商贸及其他行业的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以上;

96.项目资本金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97.投资者以货币方式缴的资本金,其资金来源有: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国家标准的各种专项建设基金、经营性基本建设基金回收的本息、土地批租收入、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地方人民政府国家有关规定收取的各种规费及其他预算外资金;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及企业法人的所有者权益、企业折旧资金以及投资者按照国家规定从资金市场及其他预算外资金;社会个人合法所有资金;国家规定的其他可以用作投资项目资本金的资金;

98.项目资本金筹措的基本要求:合理提高资金需要量,力求提高筹资效果;认真选择资金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适时取得资金,保证资金投放需要;适当维持自有资金比例,正确安排举债经营;

99.根据出资方不同,项目资本金分为国家出资、法人出资、个人出资;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建设项目可通过争取国家财政预算内投资、发行股票、自筹投资和利用外资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来筹集资本金;

100.按照股东承担风险和享有权益的大小,股票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两大类;

第13篇:基础管理工作检查

劳务分包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检查记录表

企业名称备案人数检查时间

检查结果 编号 检查内容

标准分 实得分 备注

1 企业基本情况

(10分)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2企业组织机构图中至少包括用工管理部门、劳务分包合同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缺一个部门-1。

管理机构职责明确、符合管理规定 5缺少一个部门管理职责-2;用工管理部门职责至少包括劳动合同管理职责、普法维权培训监管职责、考勤记录及核实职责、工资发放记录留存及核实的职责,缺少一项-1;劳务分包合同管理部门职责至少包括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履行、报送履约信息,缺少一项-1。

企业管理工作例会会议记录 3企业具有管理工作例会制度,企业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管理工作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和签到,无工作例会制度-2分,无例会记录和签到-2分,例会内容未包含用工管理和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每项-1。

2 劳务用工制度

(15分) 具有书面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8企业具有书面劳动用工制度,无制度-8;劳动用工制度至少应包括:用工管理部门职责及责任人、招工条件、劳动合同签订的要求和程序、考勤制度、工资支付制度(有落实工资月结月清、工资标准、支

付周期和时间、工资公示、发放程序等内容)、普法维权制度、劳动纪律,缺少一项-2。

人员实名制管理流程规范清晰 7企业具有人员实名制管理流程图及文字说明,说明从人员招募、备案、进场、考勤、人员流动记录、月度工资结算支付、退场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流程和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以及企业对各项目部的劳务管理的要求。缺少一项-2。

3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

(15分)建立符合要求的分包合同管理制度,具备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台账并使用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15(1)分包合同管理制度符合现行管理规定(5分);书面的劳务分包管理制度至少需要具备《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办法》中第五条至第三十条内容,缺少一项-2。

(2)具备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台账,内容至少包括合同双方全称、合同标的、合同价款、履行进度情况、备案证书号码,缺少一项-2(5分);

(3)使用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一项未使用-2(5分); 4 项目部劳务管理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30分 具备施工现场用工管理体系 3各项目部劳务保障体系工作流程清晰:需提供项目部劳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图,制度要说明每个节点对应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工作标准和流程,无制度-2,不完整缺少一项-1,无流程图-2,

按照管理要求配备劳动力管理员 5每个现场配备相应持证上岗的管理人员。无施工队长的-2,无劳动力管理员的-3分。

现场用工管理体系运转正常有效(本项要求提供一个项目

1、提供现场施工人员花名册、身份证的完备管理资料) 22

复印件,未能提供-3,一项不齐全-1(3分);

2、提供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未能提供-3,使用并正确填写在京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并依法在合同中明确劳动工资、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关系劳务作业人员切身利益的内容,未使用示范文本-2,内容不齐全或不合法-1,劳动合同与花名册不符-2(3分);

3、劳务企业施工队长上岗证书和授权委托书、劳动力管理员证书,一项未能提供-1(3分);

4、现场人员普法维权培训情况核查记录,未能提供-3,试卷与花名册不符-2(3分);

5、按月提供现场作业人员考勤记录,不能提供的-3,与花名册及人员流动记录不符-2(3分);

6、建立劳务人员变动台账,并每周更新作业人员花名册(3分),未建立变动台账的-3,未按周更新的一次-1;

7、按月提供现场作业人员工资发放记录,不能提供的-4,与花名册及人员流动记录不符-3,工资表发现伪造或代签的-10。5 应急预案情况

(10分) 制定并落实纠纷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领导小组 10

1、成立应急小组,小组人员联系方式齐全。未成立小组的-3,联系方式无手机或手机号码为外地号码的-2;

2、预案中有事前教育、排查内容,缺少此项内容-2;

3、预案中有事件发生后疏导至本企业办公地点或项目部的内容,缺少此项内容-3;

4、预案中有事件解决具体方式或方案(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不作为解决方案),,缺少此项内容-3。

6 保证金管理情况(10分) 对于已经申请启用的工资保证

对于已金账户,按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求及时补缴 10

经申请启用的工资保证金账户,按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求及时补缴。

7 在京负责人(10分) 企业在京负责人在场 10

责人不在场-10,在京负责人以档案管理手册为准。

备注:企业提供的所有制度文件不得抄袭,否则抄袭部分按零分处理

检查人员签字:企业负责人签字: 在京负

第14篇:某大药房基础管理

XXX大药房门店基础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开展药房工作,使公司能够良性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老百姓员工培训手册结合药房实际,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日常工作

1.迟到10元/次,早退10元/次。旷工50元/天

2.三人打堆按5元/次罚款,上班时间坐、靠货架罚款10元/次(吃饭时间除外)

3.吃饭作息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中午按11:30、12:00、12:30、13:00分四班吃饭,每班吃饭时间为30分钟,前面的人没回来后面的人不能离开。不按作息时间吃饭者按照10元/次罚款.早上上班后不允许在店内、外吃东西否则罚款10元/次。

4.站立:确定位置后,无顾客时营业员应按照指定位置站立,有顾客时可随顾客移动位置。使用厕所后必须关门,不关门按5元/次罚款。

5.化妆:不得化浓妆,可以化淡妆。工作服每周换洗。未戴工作牌按5元/次罚款,工作牌遗失赔偿10元/个。

6.营业员应熟悉各种商品货位,熟练掌握商品知识。各店每月对营业员进行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下者应在下班后继续学习2小时直到补考合格为止。考核货品位置时,按照超出时间2元/分钟罚款。

7.商品无编码或编码不对时,收银员叫看编码,应由卖该药品的营业员看编码(编码应以标签为准)。

8.换班、请假应先上报店长,店长同意后方可换班。换班、请假批准后由顶班营业员完成换班营业员的清洁、上货等一切日常工作,若未完成则按照规定对顶班营业员进行罚款10元/次。

9.上班期间禁止用手机上网、发短信,接电话不能超过5分钟,否则按照10元/次处罚。

10.收银员14:30必须准时交班,不管有无顾客。超过14:30未交班者罚款20元/次,并扣除当日交班后的销售至对班。

11.收银员收银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货物的销售包装。如:一大盒里面有几小盒或者包装相仿但价格不一样的商品。若因此造成公司损失或顾客投诉者,除赔偿损失外罚款10—50元。

12.中药柜营业员每天在抓药的时候时刻注意存药抽屉里的库存,并及时从楼上库房将货补齐,需进货应及时通知店长补货。若因营业员未报、迟报导致公司受损失者处罚10元/次。

13.收银员及营业员请假扣除当天底薪及提成。

二、货品管理

1、店内清洁卫生必须每天做(做清洁时间为早上9:00前、晚上9:00—9:30)没做或做卫生不彻底按10元/次罚款。货架上不得摆放除本店店内促销外一切宣传资料及张贴画,一经发现按2元/张罚款。严禁放水杯、抹布等杂物在货架上,一经发现处罚5元/次罚款。

2、营业员所管辖区域储物柜或玻璃柜有货而货架上无货者,按照5元/ 品种/每天罚款。有货无价签按5元/品种/每次罚款,一个商品有两个标签的按照5元/张/每天标签罚款。

3、营业员所管辖区域货品,应首先按照药品疗效分类摆放管理。每排货架上陈列的商品其包装盒大小应一致,如不一致则按从店外到店内由低到高的顺序陈列。上两层货架尽量摆放主推商品、礼盒装、近效期产品。糖浆剂、口服

液等水剂药品应尽量竖放于最底一排。

4、营业员所管辖区域货品,出现包装破损,如不影响销售的前提下加以修补,则由营业员修补后销售。如不能修补则直接报店长处,如不报则按5元/盒罚款。

5、营业员自己管的货物应天天清理,出现数量差异或自行损坏报店长处按成本价赔偿,若由店长或公司管理人员检查出来数量差异则按照零售价赔偿。营业员每月10日将自己清洁区域半年内效期商品用书面形式报到店长处。(注明店内码、品名、厂家、规格、数量、到期时间),迟交按5元/天罚款。由于营业员不报、漏报导致商品到期,由营业员全额(按零售价)赔偿。如上报则参照(老百姓大药房效期商品管理办法)

6、盘点后出现数量差异,则按照(老百姓大药房防损管理办法)。

7、“先进先出的原则”。营业员对自己清洁区域的药品应加强批号管理,一种药品若有两个以上批号则应将新批号放入后排,直到将老批号销售完后方可陈列新批号。如发现新批号货品货品有销售而老批号出现过期则由该营业员按照过期药品的零售价赔偿。

8、货架上商品销售完毕而没有及时到货时,应由旁边商品进行填补,不允许货架空缺,一旦发现则按照5元/每个商品空缺罚款。特价商品货架陈列不得高于5—10盒。但必须保持有货。

三、服务销售管理

1 .营业员接待顾客时应按照顾客要求拿货,伺机推荐公司主推商品,若顾客不要则拿顾客所需商品。若因顾客不要主推产品而态度不好或者故意说顾客所需商品无货时按20元/次罚款,3次以上直接下岗。接待顾客程序为:顾客进门→营业员上前询问→了解顾客需求对症推荐产品→若顾客不要则帮助其取得指定商品→带到收银台。

如遇顾客所需商品自己店内无货时主动向顾客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其代购该商品,并将该商品的品名、规格、厂家以及顾客的电话号码及姓名填写清楚,上报给店长。

2.“一对一服务”顾客进门后由轮到的营业员上前接待,其他营业员不得再上前接待。若顾客不需要服务,则该营业员应紧跟顾客(防止被盗),若该营业员未紧跟顾客,则第一次罚款10元,第二次罚款20元,···以此类推,若不能查实此顾客应由那位营业员接待则当班所有营业员均罚款10元。

3.营业员不得强行推荐产品,应对症拿药,若因强行推荐商品导致顾客退货,则由营业员自己购买顾客所退产品(按零售价)。

4.营业员不得说“不知道”、“不清楚”“在那边”等不礼貌用词,不能在店内大声喧哗,一旦发现处罚10元/次。

5.因营业员不热情接待怠慢顾客,遭到顾客投诉。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10—50元罚款,在卖场与顾客或同事吵架、打架视情节严重程度处罚100—300元。

6.接待顾客时要面带微笑,老人家或者残疾人要适当搀扶着走,顾客购买商品时要主动帮助取货,货物较多时主动帮忙提提货篮!

7.对以上事宜做得出色的员工(无考核罚款)当月给予50—100元奖励。

营业员签字:

2011年月日

第15篇:旅游管理基础书籍

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克里斯库伯《旅游学原理与实践》、李天元《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与开发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规划学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自然地理学伍光和《自然地理学》、旅游经济学 励新建《旅游经济学原理》、旅游地理学保继刚《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任意版本均可、人文地理学 张文魁 《人文地理学》、休闲学 陈来成《休闲学》、生态旅游杨桂华主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学 郝守义《区域经济学》、旅游市场学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

第16篇:信息安全管理基础

第二章 信息安全管理基础

一、判断题

1.Windows2000/xp系统提供了口令安全策略,以对帐户口令安全进行保护。

2.口令认证机制的安全性弱点,可以使得攻击者破解合法用户帐户信息,进而非法获得系统和资源访问权限。

3.PKI系统所有的安全操作都是通过数字证书来实现的。

4.PKI系统使用了非对称算法、对称算法和散列算法。

5.信息安全的层次化特点决定了应用系统的安全不仅取决于应用层安全机制,同样依赖于底层的物理、网络和系统等层面的安全状况。

6.按照BS 7799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周期性过程。

7.网络边界保护中主要采用防火墙系统,为了保证其有效发挥作用,应当避免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存在不经过防火墙控制的其他通信连接。

8.网络边界保护中主要采用防火墙系统,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存在不经过防火墙控制的其他通信连接,不会影响到防火墙的有效保护作用。

9.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TIL),是由英国发布的关于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的建议和指导方针,旨在解决IT服务质量不佳的情况。

10.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协会NIST发布的《SP 800-30》中详细阐述了IT系统风险管理内容。

11.防火墙在静态包过滤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会话状态检测技术将数据包的过滤处理效率大幅提高。

12.脆弱性分析技术,也被通俗地称为漏洞扫描技术。该技术是检测远程或本地系统安全脆弱性的一种安全技术。

二、单选题

1.下面所列的 安全机制不属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事先保护环节。 A.杀毒软件 B.数字证书认证 C.防火墙 D.数据库加密

2.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权威的标准是 。 A.ISO 15408

B.ISO 17799/ISO 27001 C.ISO 9001 D.ISO 1400

13.ISO 17799/ISO 27001最初是由 提出的国家标准。 A.美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D.中国

4.ISO 17799的内容结构按照 进行组织。 A.管理原则 B.管理框架

C.管理域—控制目标—控制措施 D.管理制度

5.对于信息安全管理负有责任。 A.高级管理层 B.安全管理员 C.IT管理员

D.所有与信息系统有关人员

6.对于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来说,以下所列的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是 。 A.安全检查 B.教育与培训 C.责任追究 D.制度约束

7.安全策略是得到大部分需求的支持并同时能够保护企业的利益。 A.有效的 B.合法的 C.实际的 D.成熟的

8.制定灾难恢复策略,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是商务工作中最重要的设施,在发生灾难后,这些设施的 。 A.恢复预算是多少 B.恢复时间是多长 C.恢复人员有几个 D.恢复设备有多少

9.防止静态信息被非授权访问和防止动态信息被截取解密是 。 A.数据完整性 B.数据可用性 C.数据可靠性 D.数据保密性

10.用户身份鉴别是通过 完成的。 A.口令验证

B.审计策略

C.存取控制 D.查询功能

11.网络数据备份的实现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包括 。 A.架设高速局域网

B.分析应用环境 C.选择备份硬件设备 D.选择备份管理软件

12.对网络层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控制的信息安全技术机制是 。 A.防火墙 B.IDS C.Sniffer D.IPSec

13.下列不属于防火墙核心技术的是 。 A.(静态/动态)包过滤技术

B.NAT技术 C.应用代理技术 D.日志审计

14.应用代理防火墙的主要优点是 。 A.加密强度更高

B.安全控制更细化、更灵活 C.安全服务的透明性更好 D.服务对象更广泛

15.下列关于用户口令说法错误的是 。 A.口令不能设置为空

B.口令长度越长,安全性越高

C.复杂口令安全性足够高,不需要定期修改 D.口令认证是最常见的认证机制

16.在使用复杂度不高的口令时,容易产生弱口令的安全脆弱性,被攻击者利用,从而破解用户帐户,下列 具有最好的口令复杂度。 A.morrison B.Wm.$*F2m5 C.27776394 D.wangjing1977

17.按照通常的口令使用策略,口令修改操作的周期应为 天。 A.60 B.90 C.30 D.120

18.对口令进行安全性管理和使用,最终是为了 。 A.口令不被攻击者非法获得

B.防止攻击者非法获得访问和操作权限 C.保证用户帐户的安全性 D.规范用户操作行为

19.人们设计了 ,以改善口令认证自身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A.统一身份管理 B.指纹认证 C.数字证书认证 D.动态口令认证机制

20.PKI是

A.Private Key Infrastructure B.Public Key Institute C.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D.Private Key Institute

21.公钥密码基础设施PKI解决了信息系统中的 问题。 A.身份信任 B.权限管理 C.安全审计 D.加密

22.PKI所管理的基本元素是 。 A.密钥 B.用户身份 C.数字证书

D.数字签名

23.最终提交给普通终端用户,并且要求其签署和遵守的安全策略是 。 A.口令策略 B.保密协议 C.可接受使用策略 D.责任追究制度

24.下列关于信息安全策略维护的说法, 是错误的。 A.安全策略的维护应当由专门的部门完成

B.安全策略制定完成并发布之后,不需要再对其进行修改 C.应当定期对安全策略进行审查和修订 D.维护工作应当周期性进行

25.链路加密技术是在OSI协议层次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其处理的对象是 。 A.比特流 B.IP数据包 C.数据帧 D.应用数据

26.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误用检测和 两大类。

A.病毒检测 B.详细检测 C.异常检测 D.漏洞检测

27.安全评估技术采用 这一工具,它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和网络安全性弱点的程序。 A.安全扫描器 B.安全扫描仪 C.自动扫描器 D.自动扫描仪

28.最好地描述了数字证书。

A.等同于在网络上证明个人和公司身份的身份证

B.浏览器的一标准特性,它使得黑客不能得知用户的身份 C.网站要求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的安全机制 D.伴随在线交易证明购买的收据

29.根据BS 7799的规定,建立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全面性 B.文档化 C.先进性 D.制度化

30.根据BS 7799的规定,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不能只局限于对其运行期间的管理维护,而要将管理措施扩展到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BS 7799中与此有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 A.访问控制 B.业务连续性

C.信息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 D.组织与人员

31.关于口令认证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代价最低,安全性最高 B.实现代价最低,安全性最低 C.实现代价最高,安全性最高 D.实现代价最高,安全性最低

32.根据BS 7799的规定,访问控制机制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属于 环节。 A.保护 B.检测 C.响应 D.恢复

33.身份认证的含义是 。 A.注册一个用户 B.标识一个用户 C.验证一个用户 D.授权一个用户

34.口令机制通常用于 。 A.认证 B.标识 C.注册 D.授权

35.对日志数据进行审计检查,属于 类控制措施。 A.预防 B.检测 C.威慑 D.修正

36.关于入侵检测技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入侵检测系统不对系统或网络造成任何影响

B.审计数据或系统日志信息是入侵检测系统的一项主要信息来源 C.入侵检测信息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检测到未知的入侵和更为复杂的入侵 D.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无法检查加密的数据流

37.安全扫描可以

A.弥补由于认证机制薄弱带来的问题 B.弥补由于协议本身而产生的问题

C.弥补防火墙对内网安全威胁检测不足的问题 D.扫描检测所有的数据包攻击,分析所有的数据流

38.下述关于安全扫描和安全扫描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安全扫描在企业部署安全策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B.安全扫描系统可用于管理和维护信息安全设备的安全

C.安全扫描系统对防火墙在某些安全功能上的不足不具有弥补性 D.安全扫描系统是把双刃剑

39.在ISO/IEC 17799中,防止恶意软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软件和信息的 。 A.安全性

B.完整性

C.稳定性

D.有效性

40.在生成系统帐号时,系统管理员应该分配给合法用户一个 ,用户在第一次登录时应更改口令。 A.唯一的口令

B.登录的位置

C.使用的说明

D.系统的规则

41.关于防火墙和VPN的使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置VPN网关防火墙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并行放置,两者独立 B.配置VPN网关防火墙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串行放置,防火墙在广域网一侧,VPN在局域网一侧

C.配置VPN网关防火墙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串行放置,防火墙在局域网一侧,VPN在广域网一侧 D.配置VPN网关防火墙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并行放置,两者要互相依赖

42.环境安全策略应该 。 A.详细而具体 B.复杂而专业 C.深入而清晰 D.简单而全面

43.是一种架构在公用通信基础设施上的专用数据通信网络,利用IPSec等网络层安全协议和建立在PKI上的加密与签名技术来获得私有性。 A.SET B.DDN C.VPN D.PKIX

44.策略应该清晰,无须借助过多的特殊—通用需求文档描述,并且还要有具体的

A.管理支持

B.技术细节

C.实施计划

D.被充内容

45.在一个企业网中,防火墙应该是 的一部分,构建防火墙时首先要考虑其保护的范围。 A.安全技术 B.安全设置 C.局部安全策略 D.全局安全策略

46.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和维护中,最重要是要保证其 和相对稳定性。 A.明确性 B.细致性 C.标准性 D.开放性

47.是企业信息安全的核心。 A.安全教育 B.安全措施 C.安全管理 D.安全设施

48.许多与PKI相关的协议标准(如PKIX、S/MIME、SSL、TLS、IPSec)等都是在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X.500 B.X.509 C.X.519 D.X.505

49.是PKI体系中最基本的元素,PKI系统所有的安全操作都是通过该机制来实现的。

A.SSL B.IARA C.RA D.数字证书

50.基于密码技术的访问控制是防止 的主要防护手段。 A.数据传输泄密 B.数据传输丢失 C.数据交换失败 D.数据备份失败

51.避免对系统非法访问的主要方法是 。 A.加强管理 B.身份认证 C.访问控制 D.访问分配权限

52.在一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为 。 A.技术体系 B.安全策略 C.管理体系 D.教育与培训

53.下列 不属于物理安全控制措施。 A.门锁 B.警卫 C.口令 D.围墙

54.VPN是 的简称。 A.Visual Private Network B.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Virtual Public Network D.Visual Public Network

55.部署VPN产品,不能实现对 属性的需求。 A.完整性 B.真实性 C.可用性 D.保密性

56.是最常用的公钥密码算法。 A.RSA B.DSA C.椭圆曲线 D.量子密码

57.PKI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对称密码算法 B.公钥密码算法 C.量子密码 D.摘要算法

58.PKI中进行数字证书管理的核心组成模块是 。 A.注册中心RA B.证书中心CA C.目录服务器 D.证书作废列表

59.手段,可以有效应对较大范围的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保证关键服务和数据的可用性。 A.定期备份 B.异地备份

C.人工备份 D.本地备份

60.信息安全评测标准CC是 标准。 A.美国 B.国际 C.英国 D.澳大利亚

三、多选题

1.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信息分析的技术手段有

A.模式匹配 B.完整性分析

C.可靠性分析

D.统计分析

E.可用性分析

2.典型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 。 A.完全备份 B.增量备份 C.选择性备份 D.差异备份 E.手工备份

3.安全脆弱性,是指安全性漏洞,广泛存在于 。 A.协议设计过程 B.系统实现过程 C.运行维护过程 D.安全评估过程 E.审计检查过程

4.信息安全技术根据信息系统自身的层次化特点,也被划分了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包括 。 A.物理层安全 B.人员安全 C.网络层安全 D.系统层安全 E.应用层安全

5.物理层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环境安全 B.设备安全 C.线路安全 D.介质安全 E.人员安全

6.根据BS 7799的规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建立和维护,也要按照PDCA的管理模型周期性进行,主要包含 环节。 A.策略Policy B.建立Plan C.实施Do D.检查Check E.维护改进Act

7.在BS 7799中,访问控制涉及到信息系统的各个层面,其中主要包括 。 A.物理访问控制 B.网络访问控制 C.人员访问控制 D.系统访问控制 E.应用访问控制

8.英国国家标准BS 7799,经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为国家标准 。 A.ISO 17799 B.ISO 15408 C.ISO 13335 D.ISO 27001 E.ISO 24088

9.为了正确获得口令并对其进行妥善保护,应认真考虑的原则和方法有 。 A.口令/帐号加密 B.定期更换口令

C.限制对口令文件的访问

D.设置复杂的、具有一定位数的口令

10.关于入侵检测和入侵检测系统,下述正确的选项是 。 A.入侵检测收集信息应在网络的不同关键点进行 B.入侵检测的信息分析具有实时性

C.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精确性不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精确性高

D.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既能检测网络的入侵行为,又能检测主机的入侵行为

E.入侵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发生的入侵事件进行应急响应处理

11.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 。 A.防火墙 B.入侵检测 C.PKI D.VPN E.病毒查杀

12.基于角色对用户组进行访问控制的方式有以下作用: 。 A.使用户分类化 B.用户的可管理性得到加强

C.简化了权限管理,避免直接在用户和数据之间进行授权和取消 D.有利于合理划分职责 E.防止权力滥用

13.在网络中身份认证时可以采用的鉴别方法有 。 A.采用用户本身特征进行鉴别 B.采用用户所知道的事进行鉴别 C.采用第三方介绍方法进行鉴别 D.使用用户拥有的物品进行鉴别 E.使用第三方拥有的物品进行鉴别

14.在ISO/IEC 17799标准中,信息安全特指保护 。 A.信息的保密性 B.信息的完整性 C.信息的流动性 D.信息的可用性

15.PKI是生成、管理、存储、分发和吊销基于公钥密码学的公钥证书所需要的 的总和。 A.硬件 B.软件 C.人员 D.策略 E.规程

16.SSL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务,即

A.数字签名

B.认证用户和服务器 C.网络传输 D.加密数据以隐藏被传送的数据

E.维护数据的完整性

17.经典密码学主要包括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分支,即

A.密码编码学

B.密钥密码学

C.密码分析学

D.序列密码

E.古典密码

18.有多种情况能够泄漏口令,这些途径包括 。 A.猜测和发现口令

B.口令设置过于复杂 C.将口令告诉别人 D.电子监控 E.访问口令文件

19.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具有的特点是 。 A.保持各种数据的机密

B.保持所有信息、数据及系统中各种程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C.保证合法访问者的访问和接受正常的服务 D.保证网络在任何时刻都有很高的传输速度

E.保证各方面的工作符合法律、规则、许可证、合同等标准

20.任何信息安全系统中都存在脆弱点,它可以存在于 。 A.使用过程中 B.网络中 C.管理过程中 D.计算机系统中 E.计算机操作系统中

21.根据采用的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有以下分类: 。 A.正常检测 B.异常检测 C.特征检测 D.固定检测 E.重点检测

22.在安全评估过程中,安全威胁的来源包括 。 A.外部黑客 B.内部人员 C.信息技术本身 D.物理环境 E.自然界

23.安全评估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评估方法包括 。 A.调查问卷 B.人员访谈

C.工具检测 D.手工审核 E.渗透性测试

24.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既可以对外部黑客的攻击行为进行检测,也可以发现内部攻击者的操作行为,通常部署在 。 A.关键服务器主机 B.网络交换机的监听端口 C.内网和外网的边界 D.桌面系统 E.以上都正确

25.IPSec是网络层典型的安全协议,能够为IP数据包提供 安全服务。 A.保密性 B.完整性 C.不可否认性 D.可审计性 E.真实性

26.信息安全策略必须具备 属性。 A.确定性 B.正确性 C.全面性 D.细致性 E.有效性

四、问答题

1.信息安全技术机制通常被划分为几个层次。试在每个层次中列举两种主要的安全机制。

2.简述BS 7799的内容构成以及与ISO国际标准的关系。

3.简述ISO/IEC 17799∶2005中关于控制措施的11项分类内容。

4.简述安全策略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5.简述至少六种安全问题的策略。

6.试编写一个简单的口令管理策略。

7.简述可接受使用策略AUP的内容。

8.简述入侵检测系统IDS所采取的两种主要方法。

9.简述防火墙所具有的局限性。

10.简述物理安全的技术层面的主要内容。

答案

一、判 断 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11.对 12.对

二、单 选 题

1.A 2.B 3.C 4.C 5.D 6.B 7.A 8.B 9.D 10.A 11.A 12.A 13.D 14.B 15.C 16.B 17.A 18.B 19.D 20.C 21.A 22.C 23.C 24.B 25.C 26.C 27.A 28.A 29.B 30.C 31.B 32.A 33.C 33.A 35.B 36.A 37.C 38.B 39.B 40.A 41.B 42.D 43.C 44.C 45.D 46.A 47.C 48.B 49.D 50.A 51.C 52.B 53.C 54.B 55.C 56.A 57.B 58.B 59.B 60.B

三、多 选 题

1.AD 2.ABD 3.ABC 4.ACDE 5.ABD 6.BCDE 7.ABDE 8.AD 9.ABCD 10.ABCE 11.ABCDE 12.CDE 13.ABD 14.ABD 15.ABCDE 16.BDE 17.AC 18.ACDE 19.ABCE 20.ABCDE 21.BC 22.ABCDE 23.ABCDE 24.BC 25.ABE 26.ACE

四、问 答 题

1.信息安全技术机制通常被划分为几个层次。试在每个层次中列举两种主要的安全机制。

答:信息安全技术机制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每一层次中典型的安全机制如下所示:

(1)物理层安全,如视频监控、门禁系统; (2)网络层安全,如防火墙、IPSecVPN;

(4)系统层安全,如杀毒软件,主机入侵检测系统; (5)应用层安全,如用户身份认证、应用层加密。

2.简述BS 7799的内容构成以及与ISO国际标准的关系。

答:BS 7799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被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成为ISO/IEC 17799∶2005标准的部分,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主要供负责信息安全系统开发的人员参考使用,其主要内容分为11个方面,定义了133 项安全控制措施(最佳实践)。第二部分,被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成为ISO/IEC 27001∶2005,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一套规范(Specification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其中详细说明了建立、实施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可用来指导相关人员应用ISO/IEC 17799∶2005,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适合企业需要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3.简述ISO/IEC 17799∶2005中关于控制措施的11项分类内容。 答:BS 7799-1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ISO/IEC 17799∶2005)将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划分为11个主要方面,这11 个方面包括: (1)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y);

(2)组织信息安全(Organiz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3)资产管理(Aet Management);

(4)人力资源安全 (Human Resources Security);

(5)物理与环境安全(Physical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6)通信与操作管理(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7)访问控制(Acce Control);

(8)信息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Information Systems Acquisition,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9)信息安全事件管理(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 Management); (10)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 Continuity Management); (11)符合性(Compliance)。

4.简述安全策略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答:一个合理的信息安全策略体系可以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策略文档: (1) 总体安全策略,阐述指导性的战略纲领性文件,阐明了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的看法和立场、信息安全的目标和战略、信息安全所涉及的范围、管理组织构架和责任认定以及对于信息资产的管理办法等内容;

(2)针对特定问题的具体策略,阐述了企业对于特定安全问题的声明、立场、适用办法、强制要求、角色、责任认定等内容,例如,针对Internet访问操作、计算机和网络病毒防治、口令的使用和管理等特定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

(3)针对特定系统的具体策略,更为具体和细化,阐明了特定系统与信息安全有关的使用和维护规则等内容,如防火墙配置策略、电子邮件安全策略等。

5.简述至少六种安全问题的策略。答:(1)物理安全策略; (2)网络安全策略; (3)数据加密策略; (4)数据备份策略; (5)病毒防护策略; (6)系统安全策略; (7)身份认证及授权策略; (8)灾难恢复策略;

(9)事故处理、紧急响应策略; (10)安全教育策略; (11)口令管理策略; (12)补丁管理策略; (13)系统变更控制策略; (14)商业伙伴、客户关系策略; (15)复查审计策略。

6.试编写一个简单的口令管理策略。答:(1)所有活动帐号都必须有口令保护。

(2)生成帐号时,系统管理员应分配给合法用户一个唯一的口令,用户在第一次登录时应更改口令。

(3)口令必须至少要含有8个字符。 (4)口令必须同时含有字母和非字母字符。

(5)必须定期用监控工具检查口令的强度和长度是否合格。 (6)口令不能和用户名或者登录名相同。 (7)口令必须至少60天更改一次。 (8)禁止重用口令。

(9)必须保存至少12个历史口令。 (10)口令不能通过明文电子邮件传输。 (11)所有供应商的默认口令必须更改。 (12)用户应在不同的系统中使用不同的口令。 (13)当怀疑口令泄漏时必须予以更改。 (14)应该控制登录尝试的频率。

7.简述可接受使用策略AUP的内容。答:AUP通常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概述,描述什么是AUP,企业、组织发布AUP的目的,制定AUP的原则以及一些必要的法律声明等。

(2)安全策略说明,说明制定AUP所依据的信息安全策略,提示用户信息安全策略的更改会影响到AUP的修订,并且告诉用户从哪里可以获得详细的信息安全策略文档。

(3)术语说明,将AUP中涉及的术语名词,以及AUP签署生效的有效时间进行说明。

(4)用户责任,对信息安全策略中所有涉及到用户的信息安全责任内容,应当进行总结和提炼,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阐述,使得用户充分了解自己对于企业、组织信息安全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8.简述入侵检测系统IDS所采取的两种主要方法。

答:(1)误用检测:通过对比已知攻击手段及系统漏洞的签名特征来判断系统中是否有入侵行为发生。具体地说,根据静态的、预先定好的签名集合来过滤网络中的数据流(主要是IP层),一旦发现数据包特征与某个签名相匹配,则认为是一次入侵。

(2)异常检测:指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或资源使用状况来判断是否入侵,而不依赖于具体行为是否出现来检测,所以也被称为基于行为的检测。异常检测利用统计或特征分析的方法来检测系统的异常行为。首先定义检测假设,任何对系统的入侵和误操作都会导致系统异常,这样对入侵的检测就可以归结到对系统异常的检测。

9.简述防火墙所具有的局限性。

答:防火墙产品虽然是网络安全的主要机制,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法阻止内部主机之间的攻击行为;无法防止“旁路”通道的出现及其引起的安全隐患;无法阻止病毒侵袭;可能构成内、外网之间潜在的信息处理瓶颈。

10.简述物理安全的技术层面的主要内容。

答:物理安全的技术层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

(1)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 (2)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3)媒体安全: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

第17篇:基础管理分析探讨

近年来,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实际工作中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随着“三集五大”运行机制改革及SG186营销系统上线运行,供电企业“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把各项供电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如何审时度势,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和要求,促进整个供电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此,本文拟就如何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作些粗浅的研讨。

一、明确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的总体目标

供电企业的大量工作主要在基层、在管理,因此,立足基层抓管理,面向生产经营抓基础,是供电管理工作的两个基本点。抓好基础管理是落实供电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提高供电管理工作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县级供电企业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一)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总体目标

为了进一步加强供电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必须明确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基本程序规范,管理严格公正;基本职能清晰,岗位职责明确;基础信息清楚,管理监控到位;基本制度健全,工作衔接紧密;基础管理牢固,供电服务优化;基础资料齐全,信息数据准确;基本手段齐备,应用准确快捷;基本技能达标,人员素质过硬。

(二)基础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头戏

县级供电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围绕供电管理工作的主题,大力加强基础管理建设,推动供电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以生产经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依托,集中管理,强化管控”的供电企业管理模式。实际运行中“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一)依法治企矛盾突出,依法治企有待强化

县级供电企业经过多年来致力于推进依法治企,用电客户的用电意识得到明显提高,供电管理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治企环境进一步优化,但离依法治企的最终要求,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依法治企的观念不够牢,在日常供电管理方面,存在基层管理员下户少,大户管不细,小户漏管多等问题。依法治企的能力不够强。少数供电人员缺少必要的政治业务素质,不能依法管理,“人情电、关系电”,有的甚至以电谋私,与用电客户合谋偷窃电等时有发生。依法治企手段不够硬。在现实供电管理中,依法治企原则的贯彻落实却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如供电管理中对业扩延期、拖欠电费、业务登记变更、注销等工作中违反供电管理法规的行为,跟踪不到位,处理不及时。打击偷窃电的力度不大。整顿和规范供电管理秩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机构设置不够规范,与经济发展不相称

近年来,县级供电企业的机构设置、职能频繁变换,给基层的供电管理和用电客户对供电企业的认识带来种种不便。县级供电部门的机构设置还不够科学,职能配备不规范,与营销信息分布状况也不完全适应。当前生产经营机构按职能划分的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供电管理成本过大。另一方面使得用电客户办理涉电事宜时要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跑,用电客户感到不方便。

(三)岗位职责划分不清,业务流程仍需优化

组织结构呈层次状,不必要的工作分配环节多,横向联系合作不够。上级、下级职能配置基本相同,工作层层下达。许多常规事务都必须层层报批,不仅用电客户不满意,供电员工也不满意。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分权制约尚未到位,管理权力垄断依然存在。营销“五分离”后有些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岗责体系不清,管理效率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工作中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相互间信息传递薄弱,缺乏相互制约的信息传导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供电管理员还留有“抄核收一体化”的权力特征。稽查权虽然实行了分离,但仅仅体现在内部职能的划分上。按职能划分业务流程,导致环节多,责任不明,手续繁琐,抄、核、收衔接不畅。部室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协作。

(四)基础工作不够扎实,营销信息管理比较薄弱

县级供电企业的营销信息管理在体系上、机制上、责任上不到位,突出表现为基层控管不到位,基础管理工作弱化。

1.基础管理薄弱,生产经营底子不清。由于基础管理是县级供电企业掌握用电客户情况的主要环节,基础管理薄弱,使县级供电企业对用电户数、经营情况、供电管理、防止偷窃电形式等情况都处于混乱状态,这就使整个供电企业管理的基础失去了可靠性。如临时小规模用电客户管理力度不够大。电价类别管理不足,电价不均衡现象较为普遍;漏抄漏管行为和偷窃电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并出现停歇业户与失踪户增多问题。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管理薄弱造成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中信息不准,方向不明等问题。二是重点营销信息管理缺乏统

一、规范的监控管理制度,重点营销信息管理与其他环节存在脱节与重复。

2.规范化程度低,淡化供电管理。供电企业管理涉及用电客户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如电费核算、电费缴纳、资金运行、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等。经济管理中诸多环节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的真实性,弱化了供电企业管理。如:不按时抄表、虚假抄表、零抄表、负抄表、电价错误等现象较为普遍。社会经济管理规范化程度低造成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薄弱,淡化了供电企业管理,这是人们公认的事实。

3.电费发票监管措施不力,“以票管电”难以发挥。目前电费发票法规不健全、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供电企业重电费发票的使用管理,轻用电客户索取电费发票环节的宣传,电费发票的控管不够严密,用电客户使用电费发票的真实性,正确性很难掌握,存在一些不规范或违反供电管理法规的现象。电费发票检查和处罚不到位。电费发票管理的失控,导致营销信息流失,基础管理被侵蚀。

4.供电稽查查处乏力,供电管理的威慑力不够。供电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由传统粗放型向营销信息型稽查的转变,但是现在供电稽查还存在许多问题。稽查的效果不太理想,依托信息化科技手段稽查的水平不高,仅靠人工稽查已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稽查检查信息共享程度低,稽查办案经费不足。新型的稽核和案件移送效果不佳。稽查人员没有实行分类管理,且稽查工作不系统,稽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重点稽查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威慑力有限。

(五)手段滞后信息不畅,经营分析评价效果较差

目前,经营分析评价整体工作停留在初级阶段,一些基层单位由于领导不重视和受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使经营分析评价工作某些环节不到位。管理层对行业、宏观经营分析评价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影响了评价工作。经营分析评价手段相对落后,当前经营分析评价仍采用手工操作,纸上谈兵多,发现问题少。不仅工作效率低,评价质量不高,而且不能适应现代化供电企业管理的需要。

(六)经营分析质量不高,有效资源整合缺乏

经营分析应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然而,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在经营分析质量上比实际偏离较多,其存在的原因:现行宏观电价类别主要以宏观经济数据为背景,难以准确完整反映微观经济营销信息,难以准确考虑供电管理政策性、峰谷电价以及政策调整因素。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不相应。产业、行业等经济结构不同对电价分类的影响交叉重复计算,特殊性增减因素变动难以把握。在供电管理常项营销信息基本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县级供电企业对重点营销信息未能提前了解情况而是坐等企业上门,从而导致对重点营销信息分析准确度不高。与依法治企的原则不适应。传统的营销信息管理手段随着“抄核收一体化”的取消而丧失,现阶段供电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完全到位,对经营分析普遍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客观上导致信息资料不完整。县级供电企业在经营分析上没有很好参照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安排,脱离对影响宏观供电管理的产业结构、营销信息基础、生产经营水平等因素的分析,以及相邻地区的比较,造成信息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地整合,经营分析准确率偏低。

(七)优化对用电客户服务,深层次的内容缺陷

供电服务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生产经营思想总体上是以监控为主,重管理,轻服务。用电客户对供电服务的需求尚未成熟,要求较低;供电服务体系供给层次低,不系统,不规范,基层供电人员在供电服务上存在个别误区,虽然也制定了一些服务项目和制度,但总体上缺乏一套科学实用的供电服务规范和办法。甚至有些供电人员因行风评议,媒体监督追求“服务”,而放弃管理原则。供电服务缺乏“有形之手”的调控,服务项目难以有效开展

(八)考核的设置不科学,生产经营质量评价不佳

现行机构改革按营销五分离和专业化管理,生产经营档案资料也按此类归集,给新的“绩效考核”考核带来一定难度。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临时用电不登记或未及时办理业扩报装依然存在,且登记数据在采集录入过程中不准确,造成与实际不相符,登记率低。临时用电客户不抄表或抄表不实影响了抄表率的提高。电费收缴还不够及时,存在逾期缴费,回收率不理想。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员对所管辖的欠电费户的欠电数据不清,未按《供电营业管理办法》规定向欠电费户发出《催缴电费通知书》,清欠不力,导致新欠电费增加和旧欠电费无法清欠的现象,欠电费增减率居高不下。由于职责划分不明晰,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作用未能真正发挥。管理审批存在法律县级薄弱、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密,重审批、轻管理等问题。执行滞纳金制度不严,应加收滞纳金的不收或少收。基层供电管理单位对日常管理中的违章处罚,如业扩登记管理、电费发票管理、电费收缴和日常稽核中发现有问题的未按规定给予处罚较为普遍。处罚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此外。县级供电企业内部的各种考核办法形式过多,内容过细,甚至有些考核不切实际,基层单位为应付考核而不被扣分,花的时间比用在生产经营工作上时间还多,给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九)生产经营资料管理较乱,基础数据可信度低

生产经营基础资料可用性差,不能为供电管理、营销信息监控和供电稽查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基础资料的真实性掌握不到位,影响了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具体存在的问题:生产经营资料管理不规范,相关信息不足,资料调阅制度不健全,传递无序,抄核收、计量管理、稽查等系列间传递较乱。个别基层单位对档案室应设置而未设置,一些该有的资料没有,该建的资料未建。日常生产经营中一些已建的资料,格式不一,项目不齐,登记不全,甚至有些生产经营批件缺乏必要的审批手续和处理记录。基层供电人员认为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已实现计算机管理,对生产经营资料的收集不重视,如多数没有抄表资料。此外,资料装订无序,有些卷宗中还缺失一些重要的基础数据。

三、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基础是目前各项供电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工作不扎实,依法治企便无从谈起,管理就落不到实处,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针对生产经营基础的薄弱环节,笔者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供电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深化县级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打造供电管理品牌,推动整个供电管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试作浅析的研究。

(一)完善生产经营基础制度,优化供电企业管理水平

统一管理制度,方便基层操作。为了准确运用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认真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根据现实生产经营状况,建议国家电网公司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宗旨,尽早提炼目前的信息管理、营销管理、电费收缴、营销信息监控、经营分析评价、供电服务、供电稽查等各方面规章制度的共性规定,形成统一,详细的管理和实施办法。如总结以前经验和成功做法,与当前新的《业扩报装管理办法》相并行,达到基本手段齐备,应用准确快捷。便于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及供电企业管理各方面规章制度的有效配合,也便于用电客户全面理解、系统掌握,促进供电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提高供电生产经营管理质量。同时,认真贯彻《业扩报装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一个窗口对外制度、电子政务和信息共享制度、公开制度、听证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各项配套制度。改革审批管理,完善管理行为。规范管理行为必须建立一个法制、科学、高效的供电审批制度。因此,完善供电管理审批一要认真清理,大力削减供电管理审批项目。依法完善供电管理审批项目的管理措施,即目前确需保留的供电审批项目,应通过“阳光审批”和“权责对应”等措施来加以管理。对于取消和改变管理方式的供电管理审批项目,在日常供电企业管理中加强监管力度。注重供电管理审批事项的后续管理与营销信息管理结合起来。

(二)科学设置生产经营机构,明确供电企业管理职能

基本职能清晰,岗位职责明确。基层建设必须打破一些供电干部中存在的抓基层就是建客服大厅、盖房子、买车子、添机子等旧观念,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长远,立足于根本。在县级供电机构的设置上,要做到“依法、求实、效能、规范”。正确理解营销五分离之间的辩证关系,严格按照供电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合理设置内部生产经营部门,使之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明确管理职能,加强相互衔接。结合供电管理工作实际,规范营销五分离各专业的工作职能,划清各自的职责范围,明确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划清日常检查和稽查职责。严格划分营销管理部门与稽查部门在供电检查上的职责范围,明确职责定位,做到基本程序规范,管理严格公正。因此,县级供电企业要组织实施好供电管理日常检查工作,营销稽查对基层日常检查工作要负有业务指导职责。做到部门沟通,建立高效率的案件移送制度。

(三)夯实生产经营基础建设,强化营销信息监控管理

加强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重点主要在基层。基层是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供电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质量。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组织领导,下大力气,长抓不懈。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把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实现对供电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管理。

1.树立管理意识,加强营销信息管理。加强基础管理建设,强化对营销信息的控管。全面实施业扩报装管理工作。对营销信息实行全面监控,掌握用电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运行情况,供电管理实现情况,防止漏抄漏管户,保证电费及时入库。建立分级分类登记,加强“户籍”管理。坚持营销信息属地原则,做到户籍管理规范化,专业化。规范业扩报装,要严格执行统一业扩报装代码。建立强化源头控管。结合SG186的成功上线运行,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保证供电管理基础管理的真实可靠,营销信息清楚,管理监控到位。建立统一数据库,完善重点营销信息档案监控指标体系,加强对营销信息监控能力的考核等专业化管理模式。

2.建立信用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守法经营,依法缴费是对用电客户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其存在的基础。县级供电企业要打造诚信,完善供电管理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缴费信用等级评定的管理制度,增强缴费诚信度,促进用电客户依法缴费。对诚信的用电客户给予公平的评价,优先获得政府支持,供电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对涉电事项开辟“绿色通道”。在供电企业管理中给予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给用电客户诚信缴费的荣誉感。对涉电违法犯罪行为,发挥电力法之剑的威慑作用,严厉查处和打击。

3.抓好推行有序供电负荷控制宣传,加强有序供电负荷控制装置管理。县级供电企业要认识推行有序供电负荷控制装置的重要性,切实把有序供电负荷控制装置的管理纳入法制规范轨道,坚持“标准化、市场化、管理监督”的原则。在推行初期企业可以补贴一部分,以使用电客户能够接受,在供电管理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强化服务体系,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组织好对使用有序供电负荷控制装置人员的操作培训,搞好有序供电负荷控制装置的售后服务。做好推行有序供电负荷控制装置的宣传,严格处罚力度。为了保证有序供电负荷控制装置的使用效果和质量,应制定有序供电负荷控制装置的使用和管理规定,对违反者按《供电营业规则》有关规定处理。

4.完善控管功能,依法管理电费发票。县级供电企业应依法管理电费发票,加强电费发票的日常检查和监督力度。供电生产经营管理中可以设置电费发票数量、销售收入、电价分类率等几个警戒线,可及时发现用电客户的电费发票违法行为。对制假、售假,虚开电费发票的不法分子坚决铲除,决不手软。增强公民的电费发票意识,调动广大用电客户索取电费发票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电费发票“有奖举报”和“电费发票抽奖”活动,制定《电费发票有奖管理办法》。普通电费发票管理中借助增值专用电费发票的管理方法,加强电费发票的领、用、存监管。最大限度地挽回国家电费损失。

5.强化经营秤估,防范供电管理流失。正确处理日常供电企业管理,高度重视经营分析评价工作。经营分析评价是营销信息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日常供电企业管理,为规范经营分析评价打好基础。一方面,掌握有关涉电信息,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经营分析评价的信息质量;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管理能够弥补经营分析评价的不足,对经营分析评价进行补充,对营销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因此,经营分析评价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实行经营分析评价与户籍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户籍责任人的作用。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经营分析评价考核。实行巡视制度,要求供电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企业详细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以有效解决一些用电客户存在基础信息准确不符现象。制定科学的经营分析评价分析指标,形成一整套实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监控体系,深入调查研究,探索经营分析评价工作规律。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完善一般用电客户经营分析评价系统。

6.加强电价分类分析,提高预测水平。县级供电企业要把加强电价类别分析,努力提高供电管理预测水平作为“两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仅仅用分析供电管理总量是不充分的,因此,根据电价分类水平比较低的特点。从宏观上掌握供电管理潜力与供电管理实绩差距,评价营销信息质量和收入效果,为经营分析管理提供新手段,丰富供电管理收入考评体系,弥补供电生产经营管理质量考核的“信息”缺陷。搜集有效营销信息管理信息,堵塞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管理上漏洞。在掌握重点营销信息情况的基础上参照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考虑政策性、特殊性增减的变动,结合本地区供电管理增长规律、历年相关经济之间的增长关系情况等因素,经常地系统地收集整理供电管理财务资料,掌握经济增长变化对供电管理的影响,科学分析本地区的营销信息变化趋势。通过开展普遍性或专题性调查,并建立经营分析档案,提高供电管理预测的准确率。分析供电生产经营管理质量仍是供电管理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因素之外,从主、客观上,找出供电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加强依法治企大环境下,提高宏观供电管理预测,保证供电管理增收因素。上述对提高经营分析和预测,完善生产经营措施,实施营销信息监控提供客观依据。

7.重视抄表审核,实施营销信息监控。巩固和完善营销五分离成效。将“一窗式”管理、SG186信息系统、生产MIS系统、计量管理系统、稽查系统、抄表系统和经营分析评价系统、经营分析评价预警系统等紧密联系和信息共享,以及小规模用电客户的信息化管理,加大监控力度。另外,进一步做好一般临时用电户抄表“一窗式”管理与业扩认定管理系统的完善与拓展工作的有机结合。交流生产经营经验,努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质量。

(四)推进生产经营业务重组,管理流程衔接紧密

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经营运行机制是做好供电管理工作的基础。现阶段,应按照信息化发展和供电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制定统一的生产经营流程,重新梳理、简化原有的生产经营流程。按照法制化管理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岗位责任体系,积极推进生产经营业务重组,全面实现供电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合理界定生产经营职能。健全基本制度,切实加强业务衔接。供电人员应明确生产经营工作包括电费收缴、营销信息管理、供电稽查和供电法律知识等内容,掌握生产职能、管理职能、稽查职能的内涵。加强生产、管理、稽查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做到分工而不分家,真正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根据供电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供电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应当围绕对内有利于提高效率,强化制约;对外有利于方便用电客户,营销信息监控四大绩效目标。坚持以供电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为导向,分权制约,团体式管理,整合各类要素和资源,以达到提高生产经营运行机制。

(五)继续巩固依法治企,强化供电服务工作

坚持依法治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依法治企的首要和根本问题就是供用电双方的关系问题,是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贯彻落实依法治企,要从观念、机制、环境三个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进一步巩固依法治企成果,优化供电服务。强化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治企观念,始终坚持“有法必依,管理必严、违法必究”的治企原则,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工作方针。健全机制。努力构建科学、严密、高效、规范的生产经营新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营造氛围。认真落实“加强咨询辅导,优化办电服务,全面落实公开办电”等规定外。

(六)更新生产经营管理观念,提高信息应用水平

县级供电企业要按照扁平化和网络化建设的要求,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应用水平,对促进供电管理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优化信息资源,加快信息共享步伐。加强供电管理基础信息的收集、调查、整理录入等工作,建立用电客户电子化管理档案。要实施内部信息资源整合,提高利用效能。推进生产经营管理专业化,建立系统化组织机构,推行分工与制约的运行机制,促进生产经营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应用管理,实现信息增值。完善SG186营销信息系统。发挥SG186营销信息系统对提高应用质量、分类管理、经营分析评价、稽查工作效率和监控管理。要实施社会化网络共建,达到信息共享。

(七)科学设置生产经营考核,完善激励竞争机制

为了真正体现“科技加管理”的思想。落实关于把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抄表实抄率、电费回收率、欠费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等作为考核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为加强目标考核责任制,充分应用现有的信息化条件,在“六率”考核和电价分类分析比较中,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在运用SG186营销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改正考核办法,完善生产经营质量考核,实现由部门考核、手工考核向计算机考核转变,由共性化考核向个性化考核转变,由集中考核向目标考核转变,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同时,生产经营质量考核的评价应结合管理责任制与过错责任追究制一并进行,并将考核结果与岗位、能级、收入分配、评优创先、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利益挂钩,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

(八)生产经营基础资料齐全,供电管理信息数据准确 全面规范生产经营管理基础资料,夯实供电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建立生产经营资料收集、审核、录入、传递、归档等方面的操作规范,对生产经营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受理审核的内容要求和资料录入的准确、完整性要求,以及资料的传递手续、归档装订等方面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大力推行生产经营基础资料“一户式”管理,切实落实责任,以使所收集的资料具有可分析性,可使用性。(田光辉)

第18篇:基础管理提升年

去年七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香港两地挂牌上市,标志着农行迈入了改革发展的崭新时期,如何在股份制改革的道路上扎实、稳健、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我们的“3510”战略计划,是当前亟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正如建筑,图纸再好,施工再严,若是建立在一个松散的地基上,是不可能建起巍巍大厦的。农行要在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保持业务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地基,这个地基就是基础管理。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基础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也决定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否有坚实的内核。农总行今年部署的“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正是农行实现固本强基,迈向一流的大型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路径。它涵盖着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提升全行执行力;优化业务流程,推动建立运营管理新格局;抓好“三农”金融事业部基础管理,确保县域业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深化绩效管理改革,提升全行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IT系统建设,提升科技对经营管理的支持能力;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等七个方面内容。要求各行根据自身情况,找准切入点,实实在在地解决基础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行长岭支行按照上级行关于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的有关要求,深入领会活动的精神实质,正视基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将基础管理提升与内控合规、业务发展相结合,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基础管理提升活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开展好“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支行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文件精神,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查找梳理出行内基础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违规问题及活动中各人的职责所在,提高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以强化基础管理为主题,以创建合规文化为载体,以促进业务发展为目标,把活动的开展与合规文化建设、业务经营发展有机结合,使全行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位,牢记时时不忘风险控制、事事不忘合规经营、处处不忘抢抓客户,力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各商业银行竞争日益激烈,基层网点在提高业绩和合规经营之间始终存在矛盾。重业务经营,轻风险管理的思想普遍存在。如果将农行比作一只碗,业务发展是往碗里装水,合规就是掌控这个碗的手,手不端牢,水是装不多的,即便勉强装下也面临随时摔落的危险。因此片面追求业绩,而忽视规章制度是不可取的,尤其在银行这样的高风险的行业里,往往一件小事不合规就隐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为培育合规文化,推进基础管理,长岭支行组织学习了《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引导员工抓好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案例警示教育,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在工作中摒弃“老好人”思想,做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确保每项业务的手续流程合规到位。并针对现有的薄弱环节做了详细要求,如柜员每天的自我清点及网点负责人及运营主管的定期检查认真到位,杜绝走过场,搞形式。对不到位的进行补缺补漏,做到正视问题,认真对待,逐条落实,确保规范,

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打造“平安农行”。

在抓好思想工作和合规文化的同时,长岭支行也不忘抓业务经营,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今年,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支行加强了自助银行,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并积极引导客户学习使用,促进电子渠道分流率提高。在透明公平自愿的基础上,代理基金、保险等中间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确保银行利润。定期开展以业务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新业务、新技能、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执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经常组织员工交流谈心,为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缓解员工压力,激发积极性,减少操作风险的诱因。

由于重视抓好基础管理工作,支行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控制力,各项业务稳步发展,并被授予合规示范网点的光荣称号。

夯实基础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持之以恒、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就一定能使农业银行的基础管理得到提升和突破,为农行向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9篇:夯实基础管理心得体会

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依法依规办事

心 得 体 会

根据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依法依规办事”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工作部署,我局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组以及工作机构,组织学习了党章、十八大报告等重要内容。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反思,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么一个过程,使我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工作方面都有了新的深刻认识。

一、深入学习,转变思想认识

经过局机关的统一组织,先后学习党章、十八大报告和袁纯清书记李小鹏省长在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相关文件,在学习的同时,我不断发现自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活动的要求,我积极挖掘自身存在的不足,认真改进,切实转变思想认识,踏实践行,争取切切实实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做好规划工作重要性,为下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学习中认识到我们要严格按照“对照职能夯实责任、围 1

绕任务夯实责任、广征意见夯实责任、严格追究夯实责任”的思路,变阶段性为全年性,变疾风暴雨式整顿为全方位立体式进行教育监督管理,着力构建全员实践“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依法依规办事”的长效机制。坚持把活动贯穿全年工作始终,以活动推动工作和项目建设,以工作和项目建设成效检验活动实效。我的思路是把本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学习教育、思想发动;查摆问题、整改提高;公开承诺、阶段评议;加强督查、总结评比,切实把本次活动落到实处,保证本次活动的成效。

通过统一集中学习的方式,使我系统的、全面的、深刻地进行了以“讲责任、比干劲,讲执行、比效能,讲清正、比廉洁,讲党性、比品行”为主要载体,以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教育、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坚持内部整顿与开门评部、坚持治标与治本、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惩戒的五个结合为主要措施的深刻反思,让我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开展好今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争做表率,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工作责任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一)自觉学习,学以致用,做学习型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理论涵养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业务上出色。因此,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树立靠学习提高本领的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系统 2

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见微知著的预见力、由表及里的洞察力。

(二)勤勉务实,做实干型干部。首先要有埋头苦干的品质,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心思花在工作上,以过硬的本领和作风,干出过硬的成绩;其次要有务实的作风,各项工作体现一个“实”字,做事要务实,解决问题要求实,为人要诚实;最后要有争创一流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拿出争上游、创一流的劲头,高标准、严要求,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干出成效。

(三)勇于探索,做创新型干部。面对规划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善思考、勤动脑,善于敏锐地发现、提出问题,在探索研究中形成新的认识,开拓新的思路,找到新的解决办法,推动规划工作在继承中创新。

三、严格要求、强化纪律意识,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规划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规范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工作,还是待人,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工作的相关规定办事,严格按照政策和制度办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用心中的“紧箍咒”约束自己。

以推诿个人工作责任为耻,积极以身作则,夯实责任, 3

随时检查自身不足,加强自身建设;对工作有超前意识,统筹安排,抓紧抓严,及时排查各项工作的安全隐患,督促科室所有人员落实责任,严格制止工作懒散怠忽,坚决把依法依规办事落到实处。

总之,借着这次“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依法依规办事”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认真领会此次整顿活动的精神实质,结合工作实际,加紧学习,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有所提高,要和党组织保持一致,坚持做到工作向我看齐,廉政向我学习,用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力,争做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表率。

第20篇:夯实基础管理学习心得

“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

学习心得

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们进行了认真学习,切实贯彻和落实。我深深体会到,税收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大小工作,基础管理非常重要,稍有疏忽,就容易给工作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会给单位和集体荣誉带来污点,为防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事件的发生,就必须从自我做起,加强工作责任心,狠抓落实。

抓落实,是所有我们每个税务干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怀有敬畏。所谓敬畏,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以虔诚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

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老先生就说过:“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工作怀有敬畏之心,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础;怠慢轻视自己的工作,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关键。

对工作怀有敬畏,就要保持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并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根本之点,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不管这一职位隶属哪一级,不管这一岗位归属谁管。只有这样,才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工作无论计划的再好,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空想。工作成败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抓落实。法国前总理若斯潘称自已的执政原则是:我说我做过的,我做我说过的。这句话对落实做了精辟的概括。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执行力的提高。如纳税检查发现问题的能力

2欠缺,房地产一体化税收软件系统的操作应用还不够熟练,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等,有些工作执行到位不够,习惯于 “ 做了 ” ,而不是 “ 做好了 ” 等。这些做法都制约了自己工作的落实情况。因此,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要做到对税收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工作实践中长期坚持落实的观念、责任和意志,并养成一种工作习惯,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天;不断学习税收业务知识,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满足税收各个岗位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踏实肯干,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落实各项财经法律法规的新要求,严格按照局里制定的各种规范、制度来抓好各项工作。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保持不竭的动力。

抓落实,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

3我要服从组织安排,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无论干何种工作,我都应尽职、尽责,因为工作落实不深入、不到位,心中就会有愧疚,只有努力不断完善,才会减少遗憾。只有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在本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的各项工作预期目标才能实现,才能打牢基础管理,进一步推动临汾地税事业更好的发展。

《基础管理范文.doc》
基础管理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