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022-07-3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名称:略论医疗损害赔偿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医本仁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医疗行为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根本宗旨,有着其特定的职业内涵和外延。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疗损害案件也日益复杂。目前,法院所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占民事案件的比例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对于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问题,医务界、司法界和民法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而我国目前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除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外,没有一部专门、完整的法律。并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适用范围非常的狭窄,只能适用于解决医疗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而大量的非医疗事故纠纷则没有具体法律可以依据。司法实践中对该类纠纷的处理只能依据《民法通则》中有关侵权责任和《合同法》中有关违约责任的一般条款进行处理。但是由于在该类纠纷中运用违约责任进行处理有诸多不便,例如:在多数情况下,医疗契约存在证明困难等,而《民法通则》中有关侵权责任的规定又过于笼统和简单,使得在运用侵权责任处理该类纠纷时也存在相当的困难,因此,在司法实务中,许多医疗纠纷案件中,责任的认定存在相当的困难,成为了制约损害救济的瓶颈,大量医疗纠纷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有违法之公平与正义。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之下,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医疗损害赔偿 1

纠纷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若干医疗损害赔偿案例,运用侵权法和契

约法的有关理论和借鉴日本法的相关判例和理论,对医疗损害赔偿中

的理论问题和医疗损害赔偿的责任认定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力图通过

对医疗过失理论、因果关系理论和说明同意理论的深入研究,解决医

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医师注意义务违反、因果关系证明等认定责任之难

点,以期对司法实务中该类纠纷之处理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医疗损

害事件大量涌现,医患矛盾日渐突出,大批案件接踵而至,对该类案

件中所反映出来的医疗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研

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民法上的一大热点。其中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判例和学界在医疗害赔偿问题上进行了

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以我妻荣、加藤一郎、森岛昭夫等为代表的

学者和教授们提出了若干颇具影响力的理论和法理,并被日本最高裁

判所采纳,完成了该领域内对传统侵权法理论的重构,并相对完善的

解决了司法实务中的一系列难题。

而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一矛盾被医疗、福利制度掩盖起来。

只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机构的逐步市场化,尤其是随着人们

法制观念的加强、患者权利意识的提高,由此引起的诉讼大量出现,

加之我国相关的法律尚不健全,调整医患关系的主要法规——《医疗

事故处理条例》与现实的矛盾日渐明显,才使得医疗损害赔偿领域的

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学术理论界才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和

研究。因此,我国尤其是大陆地区对医疗损害赔偿相关理论问题的研

究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状况相比,时间较短,理论上也不是很

成熟。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探讨医疗损害和医疗过失的相关问题的文章

日渐增多,但系统研究医疗损害赔偿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却并不多。大

陆近几年来系统研究医疗损害赔偿理论的学者和专著主要是龚赛红

所著的《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和夏芸所

著的《医疗事故赔偿法》(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而这两部专著在

理论上又主要是借鉴了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论研究成果。此外还

有台湾学者黄丁全所著的《医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但以上资料更多的是对于日本和台湾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对

于国内近年出现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相关案例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理

论瓶颈,并未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方案。然而由于大陆地区资料的

获取受限,笔者并未取得德国和日本在医疗损害赔偿领域的相关专著

和理论研究资料,只能根据以上几部专著中对于国外先进理论成果的

介绍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此外,损害赔偿法、侵权法等一些传统基本理论的最新发展也是

本文获取资料和信息的来源。在损害赔偿法、侵权法等领域,一些传

统基础理论如过失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证明、违法性要件等问题已经

有了新的发展,例如过失概念的客观化等,甚至在这些领域出现了许

多新的理论如因果关系证明中的间接反证理论等,这些新的理论和方

法对解决医疗纠纷中的损害赔偿问题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这方面

的资料主要有《德国债法分论》、《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详解损害赔偿法》等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对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运用相

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理论的完善,突破瓶颈,用以解决司

法实践中的具体难题。

五、论文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理论界和立法部门对加强医疗损

害赔偿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司法实

践中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

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六、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提纲)

(一)、医患法律关系之性质

1、医疗法律关系之界定

2、医疗法律关系之类型

3、医疗法律关系之性质

(二)、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之性质

本部分结合医疗法律关系对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在性质上作了侵

权责任、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等区分,并据此作以相关论述。

(三)、医疗事故之损害赔偿

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论述。

(四)、非医疗事故之医疗侵权损害赔偿

实践中无专门法律可以依据,目前只能根据《民法通则》中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本部分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对非医疗事故中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构成进行分析论述。此为本论文之重点部分。

1、侵权责任构成之要件

2、非医疗事故之医疗侵权责任中过失之构成

3、非医疗事故之医疗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之证明

七、论文研究的方法

本论文以民法学为视角,正确认识民法的价值,关注民法中的各种价值冲突与平衡,在坚持传统的概念法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吸纳创造性思维,以科学抽象思维法则作为研究方法的基础,采用行为法学方法,结合案例研究,并吸取外地研究的理论成果,采用历史、综合、比较的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引进医学和民法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等,以医学和民法学交叉的视角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研究,以全面观察和理解问题,以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

八、参考资料:

《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 龚赛红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医疗事故赔偿法》夏芸著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

《医事法》黄丁全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国债法分论》梅迪库斯著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详解损害赔偿法》曾兴隆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推荐第2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房地产)

2015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房地产专业)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居住房问题,因为住房是人民生活的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发展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重大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因此,上至国家,地方政府,下至居民,百姓都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动向,时刻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极大地牵动着国家及时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1998年后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住房消费开始有效启动,房地产行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1998-xx年这十年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幅度,但由于xx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增长的幅度大为减弱。在经过xx年一年的调整后,房地产行业又呈现了比较好的景象,可是最近一向报道显示北京市由于房价过高,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买不起房子而纷纷离开,我们知道北京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离开势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上海亦是如此。因此,有效控制房价,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拟合优度的方法研究上海房地产价格的分布形态;利用经讳度坐标画出房地产价格等值线,从而结合距离、商圈等信息研究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收益还原法为基础,将野口悠纪雄在土地上的模型运用到房地产交易的整个过程,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把市场供需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也考虑到模型中去。采用因子分析对供需指标进行处理,进而计算出泡沫程度。这些都旨在为政府有效控制房价提供建议,使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1.2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本文分为两部分,对房地产价格分布和近几年发展走势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地,根据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把野口悠纪雄的地价泡沫模型应用于房地产市场,建立了符合上海特点的地价泡沫模型,从而计算出泡沫度。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实现为有效控制房价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是如何分布的?(2)上海市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3)影响上海市房价产价格的因素有哪些?(4)上海房地产的泡沫度到底有多大? 1.2.2 研究方法

为了保证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用到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对上海房价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时,利用经综度坐标计算出房价距离中心地带的距离,从而分析距离市中心远近对房价的影响,并且结合商业圈对其价格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在研究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势时,通过研究1994年-xx年住宅投资额、住房销售面积、存量房交易情况和住宅交易价格等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未来房价的走势时也用到了定性分析的方法。

(2)定量分析的方法。在研究房地产价格分布时,用到了幂率拟合和拟合优度检验; 在研究房地产泡沫度时,通过建立房地产泡沫模型,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土地价格、人口增长率、建筑成本、cpi增长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对于房价的波动影响,这些都用到了定量分析的方法。 1.3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如下创新点:

(1)本文的数据是一手的材料。本文的上海市房地产数据都来自各大房地产网站(安居客,搜房网等)的挂牌交易价格,其数据为自xx年5月开始到xx年7月截止的时间点数据。 (2)提出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一种新的分布形式。关于房价的幕律分布一般国外研究的比较多,国内来说相对较少,而且相对来说国外的房价大都很好的服从这一分布;本文把此种方法应用与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并研究各个区的房价是否也服从这一分布形态。

(3)本文把野口悠纪雄的地价泡沫模型应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根据上海市房地产的特点,提出了房地产泡沫模型。我们根据房地产的建造成本、人工成本等加之合理的收益来确定房地产的基础价格,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提供参考,并根据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差从而计算泡沫程度。 1.4论文结构

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与论文研究相关的背景,研究房地产市场的目的和本文中研究房地产市场时用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也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以后进一步研究时明确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哪些内容需要改善。在本章节的最后介绍了本文撰写的大致框架结构。

第二章,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综述。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研究房地产价格分布时用到了幂律分布的概念,幕律分布参数值的估计方法及其如何对其进行检验;在研究房价的空间分布时用到了一些空间经济学的知识;在研究房地产泡沫时涉及到了房地产泡沫的概念和相关检验房地产泡沫的方法,包括统计检验法,理论价格法和指标指示法。

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开始进入了实证研究部分。

第三章,对上海市房地产价格的分布进行实证研究。对上海市xx年7月的房价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上海的房价经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在某一个跳跃点之上服从幂律分布并且求出了幕律指数;我们再进一步对各个区的房价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各个区的房价也大致服从幂律分布,这也与我们的设想相一致,进一步的我们对上海市xx年5月的房价和xx年7月的房价进行比较,发现xx年各个区的均价均低于xx年的水平,说明政府对房价的调控一直没有松解,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还研究了房价的空间分布特点,大致表现为以市中心向外环房价依次降低的特点,并结合商业圈对各个区的房价进行分析。

第四章,上海房价的发展走势。因为本文主要分析房地产市场中的住宅价格,因此本部分分析了近几年上海市住宅投资在总投资比重,上海市住宅梭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以及上海市房价。分析发现自1994年-xx年上海市住宅投资额在总投资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94年-xx年的住宅梭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不断增加,自xx年后有所下降,近几年上海的房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第五章,上海房地产泡沫模型和实证分析。本部分把野口悠纪雄的地价泡沫模型应用到房地产市场,并结合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特点,提出了房地产泡沫模型。以居住房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土地价格、人口增长率、建筑成本、cpi增长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对于房价的波动影响。以收益还原法为基础,建立房地产定价模型,并且考虑市场供需因素对房价的影响,从而计算房地产泡沫。本文还根据其他学者对房地产周期的划分,进一步对泡沫程度进行分析,并给出各年份的相关政策以便验证泡沫度划分的准确性。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出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意见与建议。

推荐第3篇: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导读:]=一. 简述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

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推荐第4篇:某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格式

统一编号:

大 学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报告人:XXX

学号:XXXXXXXXXX

论文主题:XXXXXXXXXXXXXXXXXX

专业:XXXXXXX

研究方向:XXXXXXXX

指导教师:

报告时间:XXXX年X月X日

报告地点:XXXXXXXXXXXXXX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主题的形成及研究现状(宋体小四加粗)

(内容宋体小四号缩进2字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应列示毕业设计的题目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题目理论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应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资料,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论述中应列示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二、论文的研究目的及预期创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

三、论文的结构体系及基本内容

本文的题目是《XXXXXXXXXXXXXXXXXXX》,全文分为X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部分集中论述XXXXXXXXXXXXXX。这部分从X个角度进行论述。 首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其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四,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部分集中分析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四部分集中分析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文的结构如下:

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XXXX

(二)XXXXXXXXX

二、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

(二)XXXXX

(三)XXXXX

(四)XXXXX

三、XX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XXXXXX

(二)XXXXXXXXXXX

四、XXXXXXXXXXXXXX

(二)XXXXXXXXXXXXXX

(三)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对于毕业论文,应列出使用的论述方法。)

五、论文写作计划和方案

1、开题阶段:XXXX年2月——XXXX年4月,完成对相关资料的收集、阅读、分析、整理,确定写作的主题和基本思路,形成开题报告。

2、调研阶段:XXXX年4月——XXXX年6月,收集个案第一手材料及关注相关课题最新动向。

3、写作大纲形成阶段:XXXX年6月——XXXX年8月,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与导师协商,形成写作大纲和详细纲目。

4、论文初稿形成阶段:XXXX年8月——XXXX年12月,在写作大纲的基础上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指导批评。

5、论文修改阶段:XXXX年12月——XXXX年2月,对论文初稿进行全面修改,形成修改稿,提交导师组,征求意见。

6、论文定稿阶段:XXXX年2月——XXXX年4月,依据导师组的意见,对修改稿进补充和完善,形成提交答辩的最终定稿。

(应根据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写明的建议进度计划安排,制定个人具体的时间计划。)

六、导师意见

七、导师组意见

附录:资料清单(宋体五号加粗)

著作类(内容宋体五号)

中文著作:

1、XXX编:《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2、X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4、XXX 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5、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7、XXX:《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外文著作:

1、[X] XXXX:《XXXXXXXXXXX》,XXXX译,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2、[X] XXXXX:《XXXXXXX》,XXX XXX译,XXXXXX出版社。

3、[X]XXXX:《XXXXXXX》,XXX等译,XXXX出版社XXXX年版。

4、[X]XXX:《XXXXXXXXX》,XX、XXX译,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5、[X]XXXXX:《XXXXX》,XXXX译,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6、[X]XX:《XXXXXX》,XXX译,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论文类

中文论文: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第X卷。

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第X期。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X辑。

4、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第X期。

5、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第X期。

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研究中心,XXXX年。

7、XXX:《XXXXX》,XX大学博士学位,XXXX年。

(应列出开题阶段所用到的参考资料,并写明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推荐第5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指导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指导

颖雪灵

今天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一天,埋头写开题报告,可是怎么都下不了笔,感觉很困惑,郁闷呀,于是乎上网查了很多的信息,发现有下面几条比较有价值:

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Description)”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

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

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博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自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

以上内容转载于互联网

~~~~~~~~~~~~~~~~~~~~~~~~~~~~~~~~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我们老师说至少10篇文献,当然越多越好,但是不要多余20篇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ft=,+0,]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二、结论

1、

2、

3、

三、

1、

2、

3、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

以下是一篇范文~我觉得不全面,大家可以根据上述这种格式适当删减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我个人觉得也可以加上这些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09月25日—2004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

2005年03月01日—2004年05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

2005年05月02日—2004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2005年06月01日—2004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

2005年06月08日—2004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

2005年06月15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推荐第6篇: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思维的奥秘

1.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理性思维程序化

4.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设计计划方法论

4.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计划书

a.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实施

推荐第7篇: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两大征服民族不同归途的原因浅析

——阿拉伯、蒙古民族政策差异研究

指导老师:李荣建

教授 学生姓名:谌

锋 学生学号:200421120068 学生专业:世

研究方向:伊斯兰文明与阿拉伯国家现代化

2005年10月

一、选题意义

“你方唱罢我登台”,许多民族在历史上上上下下、下下上上,演绎着自己的兴衰史、发展史:有的存留至今;有的只能出现在书页上,人们的记忆里;有的什么也没有留下,可能只有“历史老人”他知晓。

阿拉伯民族、蒙古民族这两大民族都曾在历史上叱咤风云,都曾建立起世界帝国。下面我就谈谈两大民族在历史上的概况及今天的情况。

首先讲讲阿拉伯民族的情况。为了结束纷争的战乱、解除外族的压迫、结束社会的不平等、消除人民的苦难,穆罕默德以复兴伊斯兰教为旗帜,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了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虽然统一了,但分裂的危险无处不在:阿拉伯居民并非全体真心实意地信服伊斯兰教,拜物教的观念还未彻底根除,部落观念还很浓厚;阿拉伯半岛“东西双雄”并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国家,无时无刻不希望将其扼杀。为了转移阿拉伯人的部落观念,加强对伊斯兰教、对真主的信仰,击败“东西双雄”——西边的拜占廷东罗马帝国、西边的波斯萨珊帝国,从穆罕默德开始,对外扩张之剑便已经高高举起。阿拉伯人征战异常顺利,东边的波斯萨珊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首都泰西封被一举攻下,西边的拜占廷东罗马帝国退到托罗斯山脉后面,其北非的“粮仓”埃及落入阿拉伯人的囊中。至732年图尔战役败于查理•马特时,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东濒中国唐朝,西至大西洋东岸,地跨亚洲、非洲、欧洲。创业难,守业更难。虽然历经土耳其人500年的黑暗统治、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阿拉伯人的影响依然显赫,现今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遍及全世界,加入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的国家有50个,奉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为16个,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国家达到22个之多,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地域就囊括了整个阿拉伯半岛、整个北非地区(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

下面我们再了解一下蒙古民族的情况。1206年,鄂嫩河的源头铁木真被众部落推为大汗——成吉思汗,标志着蒙古各部合而为一了。之后,成吉思汗及诸子孙东征西讨,从东亚到东欧这一广阔土地上的众多王朝都败亡于蒙古人之手,连西欧人也异常惊恐,称蒙古人为“上帝之鞭”。13世纪前半期,蒙古人的两次西征,使欧洲人深为震惊。第二次西征的蒙古主力,由于窝阔台的去世而遽然东返,但是西欧仍在胆战心惊地等待蒙古狂飙的袭临。击败各国后,黄金家族裂土分封,建立了大元朝、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后来窝阔台汗国一部分并入大元朝,一部分并入察合台汗国)。1258年,旭烈兀破巴格达,灭亡了阿巴斯王朝,建立了伊利汗国。四大汗国的疆域大约包括今天的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格鲁吉亚、亚美 2 尼亚、阿塞拜疆、乌克兰、南俄罗斯、叙利亚的一部分、土耳其的一部分、东欧的部分土地。当时的斡罗斯诸多部落均臣服于钦察汗国。当时西欧最高统治者教皇多次派出使者向蒙古汗国示好,教皇的使者鲁布鲁乞(Guillaume de Rabruguis)、柏朗•嘉宾(Jean de Plau Carpin)就将其在汗国的见闻、活动、思考、对策写就《鲁布鲁乞东行记》和《柏朗·嘉宾蒙古行记》。可以说,蒙古人的声威在当时异常显赫,遐迩闻名。可是,其兴勃焉,其亡也忽焉。蒙古统治大厦轰的一声迅速接连倒塌,1310年窝阔台汗国灭亡,1368年元朝灭亡,1370年察合台汗国灭亡,1388伊利汗国灭亡,1480年钦察汗国灭亡。只有钦察汗国坚持得最久,其实在十四世纪后期,蒙古贵族对外不断进行掠夺战争,内部又互相争斗,使汗国走向衰落和瓦解。十五世纪二十年代初,钦察汗国只剩下有限疆土,被称为大帐汗国,钦察汗国已经实力大减,名存实亡了。昔日的蒙古民族溶入其他民族之中,今天只剩下蒙古人民共和国及内蒙古等地域的蒙古民族了。

从上面的情况我们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阿拉伯民族、蒙古民族在历史上同为征服民族,都曾经光芒四射,赫赫生威,为什么蒙古民族的统治迅速瓦解了,其民族被迅速同化;而阿拉伯民族却能在各地发芽、生根、壮大,同化了被征服的居民呢?本文就是想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

为了不使时间跨度过大,我打算只考察7世纪初到10世纪的阿拉伯民族,13世纪到14世纪中晚期的蒙古民族。因为10世纪初,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最高统治者)已成为掌握实权的突厥权贵的傀儡,存废取决于权贵的喜与恶,哈里发的权力完全被架空,仅仅剩下名义上的最高领袖的荣誉称号。到14世纪中晚期,各蒙古汗国或土崩瓦解,或实力大减、今难如昔了。

由于资料来源程度的差异,蒙古四大汗国的资料我只能以元朝为主,当然我也会尽力查找其他汗国的资料,如有不尽人意处敬请谅解。

上面我们了解了阿拉伯民族、蒙古民族的过去与现在的简要概况。关于选题意义,我将其分为现实和学术两方面来谈。(1)现实方面,两大民族处于世界征服民族的位置时,都有使自己民族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为什么阿拉伯民族做到了,而蒙古民族却没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学术方面,目前学术界对这两大征服民族的比较,关注较少。通过这篇论文,我希望有更多的老师、专家关注他们、研究他们。

二、研究现状

专门对阿拉伯、蒙古民族进行比较,学术界还关注颇少(1),未发现这方面的专著。中外学者要么在蒙古西征过程中、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建立后才谈及他们与阿拉伯的关系,但未比较两大民族的异同,要么单独阐述阿拉伯历史或蒙古历史。

由于精通阿拉伯语的学者不是很多,国内对阿拉伯历史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 (1) 有一篇论文Anatoly M.Khazanov,Muhammud and Jenghiz Khan Compared:the Religious Factors in World Empire Building,Comp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35,No.3(July,1993),461-479.本文主要论及了蒙古民族的萨满教与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的不同特点,分析了产生这两种不同宗教的原因,并指出由于不同的特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游牧民族不可能创造出世界性的宗教,和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要依赖定居社会一样,而只能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依赖定居社会。

3 其著作的特点是从古到今地介绍阿拉伯民族的历史,而且著作的数量也十分“金贵”。权威专家及著作主要有2003年逝世的郭应德先生的《阿拉伯史纲》,较系统地阐述了阿拉伯地区自穆罕默德传教起到“二战”结束,即自610年到1945年间共1300年的历史。本文要借鉴的主要是穆罕默德自传教以来到阿巴斯王朝开始腐朽没落这一时期的历史,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纳忠的《阿拉伯通史》,阐述了阿拉伯民族从氏族社会时代的游牧部落发展到封建社会时代的民族、国家,再发展成为今日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历程。《古兰经》是了解研究阿拉伯民族的重要资料著作,其中以马坚的译作最为上乘。大约是基于对异质文化的兴趣,国内学者对阿拉伯文化、哲学的研究较多:主要有学生的导师李荣建先生的新著《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中耀先生的《阿拉伯哲学》,山东大学蔡德贵先生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等等。

国外学者对阿拉伯研究的人物及著作主要有:德国学者卡尔·卡罗克尔曼的《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与国家史》,本书内容丰富,将近50万言,从伊斯兰教兴起开始,一直叙述到“一战”后伊斯兰国家的情况。作者对伊斯兰教各教派间的矛盾介绍比较详细,历数了阿拉伯历史上众多的战役及简单经过以及各项经济、政治与文化措施。美国学者西·内·费希尔的《中东史》,该书将中东的历史做了简要的叙述,时间跨度自伊斯兰教产生以前到“二战”结束左右,比较适合对中东历史有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与之相类似的作品有美籍黎巴嫩裔学者希提的《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英国学者伯纳·路易的《历史上的阿拉伯人》,该书是一本“短小精干而又综览全局的论述”。阿拉伯文译者序中说,这本书“对阿拉伯历史进行了科学而扼要的探讨,能把握住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用严格的科学方法进行批判分析和解释,而不理睬那些历史的枝节问题。此外,著作还有(巴基斯坦)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的《伊斯兰教简史》,法国昂里·马赛的《伊斯兰简史》,埃及萨阿德·扎格卢勒的《阿拉伯马格里布》等等。

关于专门论述阿拉伯人征服历史的论著,如瓦格底的《圣战史》、《叙利亚的出征》、《埃及的征服》、《波斯的征服》、《非洲的征服》,白拉左里(有人译之为“白塔尼”)的《诸国征服记》都没有中文或英文译本。十分遗憾,学生不能看到阿拉伯人征服的原貌,只能从众多的通史著作中作零星拾掇。

()论文研究方面,主要有《面对阿拉伯人的征服,拜占廷最初采取的反应》

2、《倭

(5)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拜占廷的关系》,魏良弢的《阿拉伯进入中亚与中亚伊斯(7)(8)兰化开始》,王达苗的《论中古时期伊斯兰势力的崛起》、王三义的《阿拉伯文

(9)(10)明与拜占廷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陈万里的《阿拉伯民族意识的形成和觉醒》、(2) Walter Emil Kaegi,Initial Byzantine Reactions to the Arab Conquest,Church History,Vol.38,No.,2(Jun.,1969),139--149.(5) Hamilton A.R.Gibb,Arab-Byzantine Relations Under the Umayyad Caliphate,Dumbarton Oaks Papers,Vol.12(1958),219+221—233. (7) 魏良弢 ,《阿拉伯进入中亚与中亚伊斯兰化开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版)》, 2005年5月,第33卷第3期,第70——84页。 (8) 王达苗,《论中古时期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7月,第21卷第4期,第42——44转48页。 (9) 王三义,《阿拉伯文明与拜占廷的碰撞与融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14卷第2期,第84——88页。 (10) 陈万里,《阿拉伯民族意识的形成和觉醒》,《阿拉伯世界》,2004年第4期,第23——27页。

(11)哈全安的《伊斯兰圣战思想探源》,等等。

目前学术界对蒙古历史关注颇多。与蒙古统治者同时代,并为蒙古统治者服务的伊朗的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一版再版,既有英文版的,也有中文版的,足见其重要性。法国学者格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是一部详细阐释游牧民族特别是蒙古帝国历史的宏著。瑞典学者多桑的《多桑蒙古史》也十分值得参考。另外,还有英国道森的《出使蒙古记》,等等。

中国学者对蒙古历史尤其是对元朝的历史研究就更多了。主要有:明朝宋濂编纂的《元史》,浩瀚210卷,是研究元朝历史不可不查的资料。明朝陶邦瞻编写的《元史记事本末》,共27章,以事件为纽带阐释了元朝历史,也是一部值得参考的资料。今人周良霄先生、顾菊英女士合编的《元史》是一部全方位考察元朝历史的必查资料,从蒙古的起源一直写到元朝的灭亡。杨志玖先生的《元史三论》,论及元朝的经济政策问题。富育光先生的《萨满教与神话》,较系统地阐述了四大汗国建立前所信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情况。另外,还有,黄时鉴、邱树森各编的《元朝史话》,史卫民的《都市中游牧民》,蓝琪的《称雄中亚的游牧民族》等等资料也值得参考。

(12)论文方面,主要有:斯赫尔曼的《13世纪蒙古汗国的朝贡规则》,徐黎丽的

(13)《蒙古帝国和元朝与金帐汗国的关系》、《试论13—14世纪蒙古贵族的伊斯兰教化(14)(15)及其原因》,毕奥南的《蒙古汗国与元朝关系的考察》,陈国光的《蒙古统治者

(16)(17)在西域实施的宗教政策》,贾晞儒的《蒙古文字与蒙古族历史》,齐学民的《萨

(19)满教对蒙古帝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三、创新点

1. 本篇论文,学生认为有如下创新。

1、角度新。针对学术界或仅对两个民族的历史单独研究,或仅仅只考察某两个人物在某个领域的差异(如前面所提及的汉扎罗夫的《穆罕默德和成吉思汗的比较:在世界帝国建设中的宗教因素》),我想就这两个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征服民族,为何有如此迥异的命运这一现象,做个初步的探讨,希望学术界多关注这两大民族,多思考这两大民族的异和同。

2、思路新。综观研究阿拉伯历史的著作,我发现它们有有个共同的特点:以时间为主轴,从古到今地介绍、阐述阿拉伯的历史,如《阿拉伯通史》、《阿拉伯简史》、《阿拉伯史纲》、《伊斯兰教简史》、《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等等,而至今还未发现就阿拉伯历史的某个问题深入分析其始末的著作,没有一部构建阿拉伯历史的理论性著作,对此深感惋惜。故希望学术界能跳出仅仅以时间为主轴重复介绍阿拉 (11)(12)2.

哈全安,《伊斯兰圣战思想探源》,《亚非论坛》,2003年,第3期,第26——32页。

H.F.Schurmann,Mongolian Tributary Practices in the 13th Century,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19,No.3/4,(Dec.,1956),304—389. (13) 徐黎丽,《蒙古帝国和元朝与金帐汗国的政治关系》,第26——37页。 (14) 徐黎丽,《试论13—14世纪蒙古贵族的伊斯兰教化及其原因》,《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9月,第33卷第5期,第86——91页。 (15) 毕奥南,《蒙古汗国与元朝关系的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12月,第14卷第4期,第40——51页转148页。 (16) 陈国光,《蒙古统治者在西域实施的宗教政策》,《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63——67页。 (17) 贾晞儒,《蒙古文字与蒙古族历史》,《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49——57页。 (19) 齐学民,《萨满教对蒙古帝国社会政治的影响》,《前沿》,2005年,第2期,第187——189页。

5 伯历史的书籍,多些其他思路。本文试图从两大征服民族的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一现象入手,初步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四、文章初步框架及主要内容

(一)前言

主要解释说明题目——两大征服民族的不同归途——的含义。

(二)、征服政策的差异

阿拉伯向敌方提供三个方案:①皈依伊斯兰教,享受穆斯林待遇;②立约投降,交纳贡税,受到保护;③迎接真主之剑,杀无赦。此种方式,有利于瓦解敌方斗志,并信仰伊斯兰教。当阿拉伯人征服某地后,大批移民涌入,和当地人互相杂居通婚,有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和差异,扩大阿拉伯民族的规模。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大多均是混血儿。

蒙古统治者向敌方提供两难选择:或投降或死亡,财产照劫。即使敌方稍作抵抗,屠城杀绝,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连婴儿、孕妇也在劫难逃。蒙古军队占领某地后,不是移民当地,而是抢劫财产后再全体退却。统治者基本上不和被征服民族通婚,不符合今天的优生优育的标准。蒙古皇室、贵族成员中,长寿者几乎是凤毛麟角,体弱多病者不胜其数,夭折者大有人在。皇帝除忽必烈终年80岁外,元朝皇帝无一人超过成吉思汗66岁,顺帝妥欢贴睦尔51岁,成宗铁穆耳42岁,其余的则未超过40岁。贵族集团的寿命也一样。以木华黎家族为例。木华黎终年54岁,儿子孛鲁终年32岁,孙子塔思28岁,其后人超过40岁的,只有脱脱、安童等数人,且未达到50岁。之所以如此,部族间的固定婚姻是致命杀手。

(三)、内部斗争程度的差异

相对于蒙古民族来说,阿拉伯民族之间的内部斗争相对较少,规模也并不大,主要有骆驼之战(656年)、绥份之战(657年)、哈瓦利吉派与阿里派、穆阿威叶后裔无嗣后麦尔旺家族上台的争斗、阿拔斯反倭马亚王朝的争斗、艾敏与马蒙之间的争斗。

蒙古内部的争斗十分激烈,与其统治共始终: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忽必烈与昔里吉的汗位之争、元朝第二代皇帝铁穆耳死后仅仅26年竟换皇帝8个、钦察汗国与伊利汗国火拼至伊利汗国灭亡、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的战争、察合台汗国与元朝的战争、各汗国内部蒙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斗争等等。这些争斗、战争消耗了各汗国的实力,国内难以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四)、经济政策的差异

6 阿拉伯民族征服某地后比较重视该地的稳定与经济建设。征服某一地区后,阿拉伯人保留原来的行政机构,留用原政权的官员,将逃亡贵族、皇室的土地,分给隶农耕种,人民仍然各操其业,只要他们交纳贡税。阿拉伯帝国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建设,根治沙河、改良土地、发展农业、轻赋薄税、政策优惠、统一货币、鼓励商业。

蒙古统治者的经济政策不利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元朝为例。虽然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改良工具与耕作方法、重视商业。但田租、税收高得惊人,难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元朝统治者有大量的官田,有的直接租给农民,有的由富豪承租再转租给农民。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言及公田,谁不怨恨!言及公田,谁肯耕种!”根据当时的人说,公田的租金比私田高20倍。为了满足一己之需要,统治者无什不税、滥发纸币、搜刮钱财、合法化“斡脱钱”(高利贷的一种,又名“驴打滚”或“羊羔儿息”)。

(五)、文化政策的差异

阿拉伯比较重视文化建设。穆罕默德就说过,“知识是穆民的骆驼,必须找回来”,“你们求学,哪怕是在中国”。哈里发也重视文化建设,艾布•伯克尔编订《古兰经》,奥斯曼编订《古兰经》奥斯曼定本,并禁止将其翻译成他族文字,这样既传播了伊斯兰教,又能传播阿拉伯语。文化翻译运动自倭马亚王朝便已经萌芽,至阿巴斯王朝的拉希德、马蒙时期达到鼎峰。大量的他国书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繁荣,使得阿拉伯文化在当时独步一时。上行下效,地方统治者也大力网罗学者、文人,发展文化教育。阿拉伯逐渐形成了三大文化中心: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很多西方求学者都不辞千里前来求学。

相对来说,蒙古统治者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成吉思汗认为“人生最快乐的是,杀人性命、夺尽其财产、使其根绝、令其亲友痛哭,淫其妻女。”蒙古统治集团有人发表这样的高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元朝统治者认为文人长于空谈,理学于治理国家无补,遂禁止科举考试多年。1317年,开科举取士后,统治者又颁布政策,分两榜取士,对汉人、南人的要求近乎苛刻,并规定南人不得登前三名,致使汉儒由科举而官如同登天,儒生在时人眼中的地位竟低于娼妓,只高于乞丐,在当时人们排列的“十等人”中位列第九。

(六)宗教政策的差异

阿拉伯民族重视建设本民族的宗教——伊斯兰教,并确立真主“安拉”至高无上的地位,宣称穆罕默德是真主安拉的封印使者,各哈里发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有利于从思想上统一阿拉伯民族,从而有利于维护巩固政权。即使哈里发大权旁落、王朝衰落,哈里发的宗教权威仍是独一无二的。阿巴斯王朝衰落后,控制的范围仅限于巴格达周围地区,但各“独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没有自称哈里发,或称“苏丹”,或称“艾米尔”等等,都承认哈里发为唯一的最高宗教首领。在阿拉伯,伊斯兰教几乎完全溶入了当时人们的方方面面。《古兰经》是阿拉伯人的生活准则,它涉及道德、教育、商业、农业、信仰等等方面,几乎涉及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为了推广伊斯兰教,阿拉伯统治者实行“待遇差别”政策,非穆斯林可以保持自己

7 的宗教信仰,但需要交纳一定的丁税;而穆斯林却可以免之,而且享受国内的优惠待遇。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大批异教徒纷纷改而信仰伊斯兰教,大大扩充了穆斯林的队伍。

而蒙古统治者却忽视了本民族的宗教建设,并且也未将宗教权威合而为一。蒙古统治者最初信奉的是萨满教。通过萨满(类似于巫师),人能联系上天之神、祈求神灵保佑。因此,萨满在其信仰区地区十分显赫。从维护统治的角度来说,萨满教既有积极作用,又有破坏作用。萨满可以使蒙古统治者地位巩固,宣称其为“真命天子”,世人均须服从于他。萨满也可以使蒙古统治者的政权崩溃。成吉思汗时期,萨满阔阔出为打击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宣称合撒儿也是上天派来的真命天子,唆使成吉思汗斩草除根,杀了合撒儿。由于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的极力劝阻,兄弟仇杀才没有酿成。最后,成吉思汗以摔跤为名将阔阔出除去,才最终避免了一场权力角逐、统治阶级分裂的危险。后来,蒙古统治者改信其他宗教,元朝信仰佛教,察合台汗国信仰基督教,伊利汗国、钦察汗国信仰伊斯兰教。在信仰上蒙古统治者出现了分裂,并且由于宗教矛盾彼此战斗多年。钦察汗国借口旭烈兀杀害哈里发、处死80万穆斯林,遂和埃及马木鲁克王朝结盟,夹攻伊利汗国,直至伊利汗国灭亡。在改信的宗教上,统治者又“太过投入”。以元朝为例。元朝大兴佛寺、大赐田地与财产、奉佛为师,僧人为非作歹、欺官压民,甚至侮辱王室,元朝统治者竟不追究。完全可以说,过分崇佛注定元朝必亡。

(七)、民族政策的差异

阿拉伯人以宗教信仰为纽带,来区分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宣扬穆斯林人人平等、人人皆兄弟,允许异教徒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且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大力提拔有才能的异教徒,扩大巩固统治阶级的根基。

蒙古统治者为保持其尊贵血统,维护其特权地位, 民族内部通婚,将全国人口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不利于民族的壮大、统治基础的巩固。

(八)、总结

指出除了上述原因的差异外,也指出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蒙古民族作出了哪些改进等等。

在分析总结两大征服民族的政策的差异后,指出阿拉伯民族也有不足之处,蒙古民族也有可以学习的方面。

参 考 文 献

一、英文

1、Allsen, T.Thomas,Culture and Conquest in Mongol Eurasia, 2001, New Jersey & Ew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2、Anatoly,M.Khazanov, Muhammad and Jenghiz Khan Compared: the Religious Factors in World Empire Building,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Jul.,1993;Vol.35;No.3.

3、Beeston,L.A.L.& Johnstone M.T.& Serjieant, B.R.& Smith R.G.,Arabic Literature to the End of the Umayyad Period, 1983, Cambridge & London&New York&New Rochelle & Melbourne & Sydn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4、Cleveland, L.William,A History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2004,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

5、Courbey, Youef & Fargues, Phillippe,Christians and Jews Under Islam, 1997, Londen&New York: I.B.Tauris&Co.Ltd.

6、Egger, O.Vernon,A Histroy of Muslim World to 1405: the Making of a Civilization,2004,New Jersey: Upper Saddle River.

7、Gibb, A.R.Hamilton,Arab-Byzantine Relations Under the Ummyyad Caliphate, 1958, Dumbarton Oaks Papers, Vol.12.

8、Huo jianying,Pieces of the Past: Yuan Dynasty Zaju,China Today,2003年2月。

9、Kelly, L.A.,Foreign Domination and Cultural Absorption: A Comparison of Egypt’s African Pharaohs (Dynasty 25) and China’s Mongol Overlords (Yuan Dynasty), 1993, Loyola University of Chicago,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ncient World History in China,Tianjin:Naikai university.

10、Saunders, J.J.,A History of Medieval Islam,1978,London & Henley & bost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1、Schurmann, F.H.,Mongolian Tributary Practices of the 13 Century,1956,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19,No.3/4.

th 9

12、Tabari,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Michael Fishbein, The History of al-Tabari:The Victory of Islam, 1997,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

二、中文

(一)译著

1、(巴基斯坦)加米尔•艾哈迈德,敏文杰译:《全人类的先知——穆罕默德》,《中国穆斯林》,2004年,第3期。

2、(埃及)艾哈迈德·艾敏,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史》,1982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3、(英)巴德利,吴持哲、吴有刚译,胡钟达校:《俄国 蒙古 中国》,1981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4、耿升、何高济译:《柏朗嘉宾蒙古行记·鲁不鲁克东行记》,2002年,北京:中华书局。

5、(意大利)马可·波罗、鲁思梯谦(Rusticiano),陈开俊、戴树英、刘贞琼、林键译:《马可波罗游记》,1981年,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6、(德国)卡尔·布罗克尔曼, 乔尔·卡迈克尔、莫希·珀尔曼英译,孙硕人、诸长福、贾鼎治、吴厚恭汉译,董乐山校:《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1985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7、(英)丹皮尔,李珩译:《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2001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英)道森, 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 1983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瑞典)多桑,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2004年,北京:中华书局。

10、(英)凯伦·法林顿,秦学信、杨春丽译:《宗教的历史》,2003年,第2版,太原:希望出版社。

11、(美)西·内·费希尔,姚梓民译:《中东史》,199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12、(德)傅海波、(英)崔瑞德,史卫民 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1998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苏)格列科夫、雅库博夫斯基,余大钧译,张沪华校:《金帐汗国兴衰史》, 1985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14、(法)勒内·格鲁塞,蓝琪译,项英杰校:《草原帝国》,1998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15、(美)弗兰克·J·古德诺,蔡向阳、李茂增译:《解析中国》,2005年,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6、马坚译:《古兰经》,198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

17、(埃及)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王永方、赵桂云译:《穆罕默德生平》,1986年,北京:新华出版社。

18、(波斯)拉施特,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1卷), 1986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19、(英)伯纳·路易,马肇春、马贤译:《历史上的阿拉伯人》,1979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巴基斯坦)赛义德·菲亚德·马茂德,吴云贵、金宜久、戴康生、安保枝译,吴云贵校:《伊斯兰教简史》,198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英)H·G·韦尔斯,曼叶平、李敏译:《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2004年,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2、佚名,鲍思陶校:《元朝秘史·卷12》,2005年,济南:齐鲁书社。

23、佚名,谢再善译:《蒙古秘史》,1951年,北京:开明书店。

24、(美)希提,马坚译:《阿拉伯通史》,1979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25、(埃及)萨阿德·扎格卢勒:《阿拉伯马格里布史》,1975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6、(伊朗)志费尼,何高济译,翁独健校:《世界征服者史》,1980年,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二)中文著作

1、蔡伟良:《灿烂的阿拔斯文化》,1997年,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明朝)陈邦瞻:《元朝纪事本末》,1979年,北京:中华书局。

3、陈高华:《元史研究新论》,2005年,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4、陈志强:《拜占廷研究》,2001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5、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1990年,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6、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1987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郭应德:《阿拉伯通史》,199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胡燕欣 :《画说世界战争史》,2003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9、黄时鉴:《元朝史话》,1985年,北京:北京出版社。

10、黄时鉴注:《通制条格•》•,1986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1、金宜久:《伊斯兰教史》,199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元朝)孔齐,庄敏、顾新校:《至正直记•》,1987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蓝琪:《称雄中亚的古代游牧民族》,2004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4、李荣建:《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2005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1

15、刘近胜:《元史论丛》,2004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6、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1980年,北京:中华书局。

17、默父:《阿拉伯帝国》,2001,西安:三秦出版社。

18、纳忠:《阿拉伯通史》,199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19、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2002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1996年,长沙:湖南出版社。

21、(明朝)宋濂:《元史》,1979年,北京:中华书局。

22、(春秋)孙武:《孙子兵法》,1998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3、(元朝)陶宗仪:《辍耕录》,1959年,北京:中华书局

24、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1993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5、周良霄、顾菊英:《元史》,2003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6、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1990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7、杨志玖:《元史三论》,1985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28、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2001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9、(明朝)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下》,1959年,北京:中华书局。

(三)中文论文

1、毕奥南:《蒙古汗国与元朝关系的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12月,第14卷,第4期。

2、陈德成:《论伊斯兰教的生命力及其形成原因》,《西亚非洲(双月刊)》,1997年,第6期。

3、陈立健:《至顺镇江志·所载镇江帝师寺——有关元代帝师寺与蒙古字学的一点佐证》,《中国藏学》,2004年,第1期(总第65期)。

4、程群:《阿拉伯帝国军事思想》,《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5、丁明仁:《古兰经语言特点初探》,《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4期。

6、丁瑞忠:《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成因》,《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第19卷,第2期。

7、哈全安:《伊斯兰圣战思想探源》,《亚非论坛》(双月刊),2001年,第3期。

8、贾晞儒:《蒙古文字与蒙古历史》,《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 ,第2期(总第37期)。

9、李学:《北元、蒙古、明代蒙古——兼与鲍音先生商榷》,《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0、齐学民:《萨满教对蒙古帝国社会政治的影响》,《前沿》,2005年,第2期。

12

11、王俊荣:《一个伟大而有永恒魅力的巨人》,《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第1期。

12、王三义:《阿拉伯文明与拜占廷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14卷,第2期。

13、魏良弢:《阿拉伯进入中亚与中亚伊斯兰化开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版),2005年5月,第33卷,第3期。

14、徐黎丽:《蒙古帝国和元朝与金帐汗国的政治关系》,《西域研究》,2002年,第4期。

推荐第8篇:硕士开题报告

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矗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范文之开题报告: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

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

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开题报告《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

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 简述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二.学术价值分析1.选题依据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

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

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

推荐第9篇:硕士毕业论文怎样开题2

硕士毕业论文怎样开题?(1) 2009-05-29 23:4

5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主要是给指导委员会阐明你的硕士论文将要写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写和如何写的问题。这里有几个方面:

第一,你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如何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 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 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前言

简单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本研究的问题的意义以及一些核心概念界定。

2、文献综述

应该是报告的重点。要将跟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都给予综述。一般可以采用由宽到窄的综述方法。就是逐渐FOCUS DOWN到你的问题上去。基本的格式是:主要观点综述归纳起来予以介绍之后加以评述,说明有那些研究上的不足和空白点。有了这些不足和空白点就可以提出你的问题了。你的研究就是要解决这其中的某个空白点和不足的。所以,文献综述的最后应当是你的研究问题。

3、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你通过文献综述提出了问题之后,你要设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大概的思路是什么?如何解题?如何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要这样的方法去找答案?

4、大致的提纲构想

最后,可以在你的报告里简单提出一个论文提纲来就可以了。如果这个提纲 你没有办法做,你可以介绍一下你已经有的研究准备和前期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大致时间安排。 这样,你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就基本可以给别人说清楚你的学位论文要做什么事情了。 另外,在做文献综述的最常犯的错误有:

1)不能做到NARROW DOWN。文献综述要从大处着手,但最后要FOCUS到你的研究问题上去。所以是一个NARROW DOWN的过程。而常见的不正确的 文献综述方法就是把有关领域泛泛地进行综述。

2)只有列举没有综述。文献综述要对相关研究进行整合,不能老是列举张XX发现XX,李XX认为XX,王XX主张XX。要根据所搜集到的研究文献,做出相应的归纳。

3)过多主观评论。文献综述是客观介绍跟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所以 应该客观地展示。主观评论可以专门放在“已有研究的不足”里进行表述。

推荐第10篇:设计计划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思维的奥秘

1.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理性思维程序化

4.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设计计划方法论

4.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计划书

a.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计划书的构成

d.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XX,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XX,

4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XX,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XX,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XX,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XX,9

53.《现代策划学》/[美]苏珊著;? —北京:中共党校出版社, XX,

15.《策划学全书》/胡屹编著?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6

14.《丰田方式》/ [日] 片山修著;陈锐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9

2.《星巴克咖啡王国传奇》/(美)舒尔茨(schultz,h)(美)扬(yang,d? j?)著;韩怀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XX

12.《跨国公司行销中国》/ 卢泰宏编著?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XX,1

13.《未来生活的选择》/ [英] 约翰.埃尔金顿 朱丽娅.黑尔斯著;张葆华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XX,1

17.《体验经济》/ [美] 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4

18.《消费者行为》第三版/ [美] 所罗门著;张莹,傅强等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

38.《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m.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XX,6

39.《公司战略计划》/ [加] 明茨伯格著;张艳等译?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XX,1

44.《体验营销》/ [美]b.h.施密特著;周兆晴编译?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XX,10

45.《麦当劳店铺管理手法》/ 俞浪复编著;?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XX,1

46.《钢索上的品牌战士》/ [英]菲欧娜?吉尔摩著;黄富厢,刘军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XX,9

52.《米奇的魔杖—迪斯尼的经营之道》/[美] 比尔?卡波达戈利,林恩?杰克逊著;关海歌、路小林译;?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XX,

154.《供需新规则》/ [美]里克?卡什著;音正权译 ?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XX,1

255.《金字塔原理》/ [美]明托著;王德忠,张询译 ?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XX

22.《工业设计理论基础》/ 李乐山著? —待补

15.《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 王受之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7

4.《品牌再设计》/(美)凯瑟琳?费西尔编? 夏颉译?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XX,

516.《器具的进化》/ [美] 亨利.佩卓斯集著;丁佩芝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7

19.《速成读本:设计》/ 克拉克,弗里曼著;周绚隆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XX,2.20.《剧本导引—资讯时代产品与服务设计新法》/ [台] 洪德彰,林文绮,王介丘著? —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XX,5

21.《包豪斯》/ [英]慧特福德著;林鹤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XX,12

23.《外国艺术设计史》/邬烈炎,袁煦炀编著?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XX,6

24.《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朱海松编著?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XX,

421.《大系统思维论》/ 王营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XX,1

25.《工业设计方法学》/ 简召全等编著?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待定)

26.《物生物》/ [意] 布鲁诺.莫拿利著;曾育,洪进丁译? —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待定)

27.《最新日本广告实务》/王润泽编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

28.《市场调查手册》/中华征信所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XX,1

30.《品牌领导》/ [美]艾克,乔瑟米塞勒著;曾晶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XX,4

31.《不守规划的创意》/ [美]鲍.吉尔著;邱顺应译? —台北:滚石文化,XX,1

34.《定位》/ [美] 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王恩冕,于少蔚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XX,1

42.《总体设计》/ [美]凯文?林奇 加里?海克著;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1

40.《品牌的建立》/ 钱竹主编? —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社, XX,9

49.《世界顶级设计作品选--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卷》/蔡军,徐邦跃编著;? —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XX,9

29.《游戏的人》/ [荷兰]约翰.赫伊津哈著;多人译?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0(1997,5重印)

32.《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 王雨田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5

33.《分析的艺术》/ 陈功著?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XX,10

3.《跳出思维的陷井:日常生活中逻辑的威力》/ [美] 坎纳沃著;王迅,徐鸣春译? —海口:海南出版公司, XX,3

35.《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 [英] 弗兰克?莫特著;余宁平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XX,5

36.《小逻辑》/ [德] 黑格尔著;贺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

37.《社会学(第十版)》/ [美] 波普诺著;李强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1.《右脑与创造》/ [美] 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

43.《辞海》》(1999年版彩图本) /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著?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9

51.《科学方法论?互补方法论》 / 刘大椿著;?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XX,10

第11篇:设计策划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第12篇:设计策划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34.《定位》/ [美] 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王恩冕,于少蔚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XX,

142.《总体设计》/ [美]凯文?林奇 加里?海克著;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1

40.《品牌的建立》/ 钱竹主编? —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社, XX,9

49.《世界顶级设计作品选--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卷》/蔡军,徐邦跃编著;? —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XX,9

29.《游戏的人》/ [荷兰]约翰.赫伊津哈著;多人译?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0(1997,5重印)

32.《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 王雨田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5

33.《分析的艺术》/ 陈功著?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XX,10

3.《跳出思维的陷井:日常生活中逻辑的威力》/ [美] 坎纳沃著;王迅,徐鸣春译? —海口:海南出版公司, XX,3

35.《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 [英] 弗兰克?莫特著;余宁平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XX,5

36.《小逻辑》/ [德] 黑格尔著;贺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

37.《社会学(第十版)》/ [美] 波普诺著;李强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1.《右脑与创造》/ [美] 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

43.《辞海》》(1999年版彩图本) /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著?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9

51.《科学方法论?互补方法论》 / 刘大椿著;?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XX,10

第13篇: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第14篇:设计策划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第15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物流管理方向)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XX行业物流优化研究

指导老师: 学 生: 学 号:

2011年03月12日

1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工作特色、难点及解决措施

五、论文工作量与预期进度

六、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七、参考文献

2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原料和商品像成品油那样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对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冲击。人类对成品油的关注,决定了成品油虽然是商品但却具有超越普通商品的特性。

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说,表面上销售的是成品油,实际上销售的是成品油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而成品油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是通过相应的物流功能来实现的。物流活动通过运输功能实现成品油的空间价值,通过存储功能实现成品油的时间价值。成品油时间价值的实现需要消耗成品油经营企业总费用的20%左右;成品油的空间价值的实现需要消耗成品油经营企业总费用的45%左右,即成品油物流总费用将达到经营总费用的65%左右。因此,研究实现成品油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物流问题就成为了研究成品油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0%35%实现时间价值消耗的费用实现空间价值消耗的费用其他费用45%

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成品油零售、批发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已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石油石化物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石油石化物流体制与机制暴露出诸多弊端,如:区域条块分割严重、油库和加油站管理分散粗放、运输资料有效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等等。因此,创新机制与体制,整合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业务流程,建立跨区域、流向经济的大物流,已成为石油石化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不仅各石油巨头的物流业各自为政,就连旗下企业也各成一体。形成物流系统三分天下、多头管理,效率效益低下的格局。在国内成品油流通领域中,目前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控制。然而在组织油品生产并向市场配置过程中,目前缺乏统一的管理,排产计划和配置方案的制定过多的依赖于决策者的主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观经验,缺乏科学性和优化思想,导致每年成品油流通费用中不合理的部分估计将达数十亿元。

目前,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异常,国外石油石化仓储业即将进人国内市场;国内各地纷纷兴建石油石化物流中心,市场竞争已兵临城下。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石油石化产业来自成本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巨额的物流费用将会对产品价格产生极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参与市场的竞争。因此,只有深化物流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物流,充分发挥特大型企业物流集中管理的优势,使物流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和利润源,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综上,物流优化的研究成为当前成品油销售企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选题的意义

成品油是指用于最终消费的油类石化产品,包括轻油(各类汽油、柴油、煤油)和润滑油,其特点是该产品属大众消费品,且其产品物流无需特殊的物流设备(如加热、低温、加压设备)。

成品油物流是指成品油从各大炼厂到各省级公司所属油库的流动,以及油品从各省级(直辖市)石油公司经过市级、地县级石油公司,直至加油站,最终被消费者消费的过程;同时还包括由配送中心直接供社会终端用户消费和由批发中心向社会经销商批发的过程。其中:成品油从各大炼厂到各省级公司所属油库的流动属于一次物流;油品从各省级公司油库出库到所属加油站、社会终端用户、社会经营单位的流动过程属于二次物流。

具体到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而言,公司作为中国石化销售事业部的下属公司,其一次物流主要是“被动接受”,即由销售事业部下达成品油月度计划并安排大区公司组织发运到湖南省内各油库;而从省内各库发送到各加油站、社会终端用户及社会经营用户的过程属于二次物流范畴。在二次物流的整个流程中,通过自有加油站零售是主导模式,也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成品油

一、二次物流如图。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图1.2 省级石油公司成品油一二次物流示意图

这种“三级进货,三级管理”的模式存在许多问题。

1、物流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落后,物流管理条块分割问题比较突出。各主营业务专业特点突出、独立性强,但是缺乏有效协调,各层级、各行政区域之间信息闭塞,没有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没有独立的区域仓储配送部门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专业的组织和管理,物流管理要经过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内部按照行政区划条块分割,不能从更高的层面进行资源和作业的优化;油库布局不合理,无统一规划;各级销售企业之间缺乏统

一、明确的指标体系,各系统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可利用价值低,准确性差。

2、管理手段上存在的问题。运输可控程度低;运输线路不优化;运输方式不优化;运输工具不优化;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和反馈系统,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完全凭各级管理者的主观经验和落后的信息传导工具;物流成本运作不透明,物流费用成为各级分公司用以挪作他用的“唐僧肉”,导致物流费用虚高不下、居高不下,难以对物流进行严格的考核。

由于整个物流信息反馈的不及时,所以成品油市场的“牛鞭效应”尤其明显。当物流活动流程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一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各种决策制定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整个流程逆流而上,并且逐级放大。这一现象在管理学界被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的出现给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它会无形中增大上游公司的工作量,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延长成品油物流活动的时间,降低效益。成品油物流中之所以出现“牛鞭效应”,归根结底还是企业成品油物流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低所导致的。

综上,成品油物流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湖南石油发展的瓶颈,而居高不下的运杂费也成为湖南石油直面竞争的最大障碍。这也正是本文研究成品油物流优化的现实意义。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二、文献综述

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随着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看到企业自身的在降低成本方面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降低如材料管理、货物配送等物流活动的成本,由此开始产生了物流的理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流管理学已经成为了系统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物流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物流的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

目前比较常用的对物流的定义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对物流的定义,即: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 Aociation,ELA)于1994年发表的《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以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现阶段物流科学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物流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完善和发展。经济界有一个共识,即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

我国学术界从80年代开始研究现代物流问题,介绍了国外有关物流的最新研究情况。到了90年代初,各类物流学术活动进一步深入,物流研究的重点也从物流概念的界定,基本知识的介绍转变为专题性的研究。而到上个世纪末与本世纪初,随着“物流热”在中国的兴起,物流学术研究与物流实践的结合,推动了对物流的学术研究向专业化、系统化、迈进。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成品油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冰山”学说

随着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愈加激励。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内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在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环节上能够节省的成本相比之下显得越来越可观。1962年,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在消费者所支付的商品价格中,约50%是与商流流通活动有关的费用,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20世纪6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提出的物流冰山学。他在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额的虚拟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其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物流成本与西泽修描述的物流“冰山”异常相似。

(二)供应链管理说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供应链管理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能够优化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资源配置、以满足以顾客需求为标志的商业需求的增长的方法。

供应链管理,是对商品、资金、信息在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流动的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以供应为基础,将生产、流通直到消费者终端连接起来,实施高度组织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它的三大因素是:电脑及通讯网络技术、优化的组织构架和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的精髓表现在:以顾客的需求为大前提,通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以效益的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对从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有效益的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对从原材料供应商、中间生产过程到销售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信息及资金的双向流动做出管理;强调速度及集成,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即时信息可见度,以提高效率、对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加快贸易循环,节省库存、运输及生产的成本,增加流动现金,还可以提高公司的对外服务质量。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于企业的规模,90年代在于产品的成本,进入21世纪在于企业的反应速度。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的竞争。

(三)物流战略研究

对物流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角度:一是从货主物流需求的角度,研究即时物流战略、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和高度化物流战略,二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进行战略选择,探讨物流战略包括的内容对竞争战略的影响及物流战略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认为,战略选择可以直接导致其模式的差别,所以,物流战略往往决定了物流模式的选择。有的专门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益物流、价值链联盟、虚拟化战略三种可供选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还有的深入研究了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形成动机,认为它是“核心能力和资源外取理论的一种衍生形式”。三是从理论应用的角度,从物流与商贸流通的关系入手,研究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跨越式、社 7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会化、一体化、集成化和专业化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和选择。有学者进一步提出,通过培育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用品牌战略构建中国物流业的竞争战略。

(四)成品油配送制

配送是指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节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收货人。配送制是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和物流体制,它有益与物流运动合理化,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料。成品油采用配送制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大幅降低物流费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五)成品油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是现代物流的标志。现代物流是相对传统物流而言的,按7R(Right)定义,现代物流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合适的条件下,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成本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企业物流合理化可以降低物流费用,使企业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可以缩短产销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可以降低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等。

(六)新的物流理论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绿色物流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从政府规制和企业行为的关系,提出建立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从绿色物流的内涵分析,认为它不仅是一种环保,也会创造价值,是一种商机;从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和生态环境对物流的反向制约机制分析,认为“绿色物流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提出绿色物流管理的战略价值;从管理和规制的角度,建议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认证,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在精益物流研究方面,有研究者提出用精益思想重新审视物流本身的系统性,有必要重新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精益化改造;在精益物流的实施上,从全流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高效配送、一体化物流方式和逆向物流管理的综合思路出发,提出精益物流成本管理思路,采用现代新的技术方法和快速响应策略;还有的用波特的竞争理论和技术方法作为精益物流实施的工具,研究出“四种技巧”,根据物流环节存在的问题,判断和改造物流系统。在逆向物流研究中,更多的是在物流服务和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方面,有的从战略上分析逆向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比较分析企业自营逆向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逆向物流服务的优劣。也有的从利益驱动、企业责任驱动和法律驱动的角度分析,认为逆向供应链增值价值的实现问题是企业价值实现和最大化的一种新策略。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湖南石油分公司的各类经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重点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其研究框架和主要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成品油物流基本概念 1.2.2成品油物流管理文献综述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湖南石油分公司物流现状及分析

2.1成品油物流的特点

2.2湖南石油分公司物流管理体制现状概况 2.3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湖南石油分公司物流经营管理体制优化

3.1基于现代物流的组织理论概述 3.2物流体制改革思路 3.3物流机构设置和职责职权 3.3.1省物流中心组织结构和职责

3.3.2市(洲)区域仓储配送中心岗位设置与职责 3.3.3物流中心运营模式与业务流程

第四章:湖南石油分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优化

4.1物流优化方案设计的总体目标 4.2物流优化方案设计原则

4.3业务和信息流程的现状和优化方案对比 4.4物流信息系统优化总体方案设计 4.4.1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模方案 4.4.2物流优化系统的设计 4.4.3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4.4.4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 4.4.5项目实施规范及完善方案 4.5物流优化系统特点 4.6试行效果 4.6.1 社会效益 4.6.2 经济效益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四、工作特色、难点及解决措施

(一)工作特色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作为一家大型流通企业,如何发挥集团化优势,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成品油物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降本增效,获取成本优势。

(二)工作难点

1、基础数据采集难度较大。如:成品油库存过大,库存量很难弄清楚。加油站、油库点多面广,对于运距、路况等基础数据、指标的测算工作量极大,量化困难。

2、各个地市的物流发展水平不平衡,要如何设立一个系统解决差异化较大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三)解决措施

1、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引进科学适用油品配送优化软件,以形成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统一管理;

2、从导师、行业专家获得指导和支持。

五、论文工作量与预期进度

(一)论文工作量

论文预计4-5万字,工作时间约12个月。

(二)论文预期进度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2008.06—2008.08 文献阅读与理论研究 2008.09—2008.11 收集数据资料、问题调研 2008.12—2009.02 论文撰写,形成初稿 2009.03—2009.04 论文充实、修改、定稿 2008.05—2008.06 提交论文、答辩

六、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一)预期成果

1、通过对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的物流体制改革与成品油物流优化,可以达到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库存、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高销售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最终撰写出4-5万字左右的论文。

(二)论文预期创新点

1、本文尝试以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业务重组理论为理论基础,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研究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的物流体制改革方案,根据总部的思路,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初步规划,并比较得出新模式的优势所在。

2、有步骤地实施成品油的物流体制改革和优化方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李炜.建立成品油配送体系,实现供应链优化.石油商技,2002年第2期 (2)陈明军,降低成品油物流运输成本的思考, 石油库与加油站,2006年15卷2期 (3)董黎明,尹强.成品油物流的合理化问题.中国石化,2002年第3期

(4) 刘勤.挖掘国企“第三利润源泉”的途径.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 荆浩,奕秀云.我国成品油物流信息化建设探析.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年第59期

(6) 王喜梅.牛鞭效应在石化企业供应链中的表现及对策.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X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7) 邬跃.中国企业物流管理及运作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信息

(9) Robert B.Handfield, Ernest L.Nicols, Introduc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r,Prentice-Hall,1999 (10) 徐昕,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物流“冰山”,石油商技,2004年第3期

(11)王功礼,葛雁冰.对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3期

(12) 陈勇、刘飞、王平,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网络化物流配送模型研究,实用物流技术,2003年第三卷

(13)Donald J.Bowersox.Logistical Management:The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Proce.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8 (14)阮平,董明望.物流生成机理与中国物流分析.物流技术,2004年第1期 (1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年鉴 (1999一2007年).中国石化工业出版社

(16)陈岗,石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化工进展,2003年第22卷第7期 (17)张健新,张焕腾,姜玲,物流第三利润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8)吴清一,物流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19)Ronald H.Ballou,Busine Logistics Management: Planning, Organizing,and Controlling the Supply Chain.王晓东,胡瑞娟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0)丁立言,张铎,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1)陈福军,如何做物流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2)刘官树,三管齐下,破解石油困局,中国石油石化,2005年第3期

(23)张全林,关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几点思考,石油库与加油站,2005年第3期 (24)阎慧容,中国石化携手艾斯笨优化成品油配送,中外物流快讯

(25)宋洁蔚,荣冈.成品油配送中时间窗的确定及运输的安排.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第16篇: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物流优化研究

指导老师: 学 生: 学 号:

2008年06月06日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工作特色、难点及解决措施

五、论文工作量与预期进度

六、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七、参考文献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原料和商品像成品油那样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对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冲击。人类对成品油的关注,决定了成品油虽然是商品但却具有超越普通商品的特性。

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说,表面上销售的是成品油,实际上销售的是成品油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而成品油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是通过相应的物流功能来实现的。物 2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流活动通过运输功能实现成品油的空间价值,通过存储功能实现成品油的时间价值。成品油时间价值的实现需要消耗成品油经营企业总费用的20%左右;成品油的空间价值的实现需要消耗成品油经营企业总费用的45%左右,即成品油物流总费用将达到经营总费用的65%左右。因此,研究实现成品油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物流问题就成为了研究成品油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0%35%实现时间价值消耗的费用实现空间价值消耗的费用其他费用45%

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成品油零售、批发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已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石油石化物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石油石化物流体制与机制暴露出诸多弊端,如:区域条块分割严重、油库和加油站管理分散粗放、运输资料有效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等等。因此,创新机制与体制,整合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业务流程,建立跨区域、流向经济的大物流,已成为石油石化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不仅各石油巨头的物流业各自为政,就连旗下企业也各成一体。形成物流系统三分天下、多头管理,效率效益低下的格局。在国内成品油流通领域中,目前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控制。然而在组织油品生产并向市场配置过程中,目前缺乏统一的管理,排产计划和配置方案的制定过多的依赖于决策者的主观经验,缺乏科学性和优化思想,导致每年成品油流通费用中不合理的部分估计将达数十亿元。

目前,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异常,国外石油石化仓储业即将进人国内市场;国内各地纷纷兴建石油石化物流中心,市场竞争已兵临城下。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石油石化产业来自成本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巨额的物流费用将会对产品价格产生极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参与市场的竞争。因此,只有深化物流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物流,充分发挥特大型企业物流集中管理的优势,使物流成为新的效益增长 3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点和利润源,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综上,物流优化的研究成为当前成品油销售企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选题的意义

成品油是指用于最终消费的油类石化产品,包括轻油(各类汽油、柴油、煤油)和润滑油,其特点是该产品属大众消费品,且其产品物流无需特殊的物流设备(如加热、低温、加压设备)。

成品油物流是指成品油从各大炼厂到各省级公司所属油库的流动,以及油品从各省级(直辖市)石油公司经过市级、地县级石油公司,直至加油站,最终被消费者消费的过程;同时还包括由配送中心直接供社会终端用户消费和由批发中心向社会经销商批发的过程。其中:成品油从各大炼厂到各省级公司所属油库的流动属于一次物流;油品从各省级公司油库出库到所属加油站、社会终端用户、社会经营单位的流动过程属于二次物流。

具体到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而言,公司作为中国石化销售事业部的下属公司,其一次物流主要是“被动接受”,即由销售事业部下达成品油月度计划并安排大区公司组织发运到湖南省内各油库;而从省内各库发送到各加油站、社会终端用户及社会经营用户的过程属于二次物流范畴。在二次物流的整个流程中,通过自有加油站零售是主导模式,也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成品油

一、二次物流如图。

图1.2 省级石油公司成品油一二次物流示意图

这种“三级进货,三级管理”的模式存在许多问题。

1、物流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落后,物流管理条块分割问题比较突出。各主营业务专业特点突出、独立性强,但是缺乏有效协调,各层级、各行政区域之间信息闭塞,没有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没有独立的区域仓储配送部门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专业的组织和管理,物流管理要经过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内部按照行政区划条 4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块分割,不能从更高的层面进行资源和作业的优化;油库布局不合理,无统一规划;各级销售企业之间缺乏统

一、明确的指标体系,各系统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可利用价值低,准确性差。

2、管理手段上存在的问题。运输可控程度低;运输线路不优化;运输方式不优化;运输工具不优化;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和反馈系统,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完全凭各级管理者的主观经验和落后的信息传导工具;物流成本运作不透明,物流费用成为各级分公司用以挪作他用的“唐僧肉”,导致物流费用虚高不下、居高不下,难以对物流进行严格的考核。

由于整个物流信息反馈的不及时,所以成品油市场的“牛鞭效应”尤其明显。当物流活动流程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一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各种决策制定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整个流程逆流而上,并且逐级放大。这一现象在管理学界被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的出现给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它会无形中增大上游公司的工作量,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延长成品油物流活动的时间,降低效益。成品油物流中之所以出现“牛鞭效应”,归根结底还是企业成品油物流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低所导致的。

综上,成品油物流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湖南石油发展的瓶颈,而居高不下的运杂费也成为湖南石油直面竞争的最大障碍。这也正是本文研究成品油物流优化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随着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看到企业自身的在降低成本方面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降低如材料管理、货物配送等物流活动的成本,由此开始产生了物流的理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流管理学已经成为了系统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物流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物流的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

目前比较常用的对物流的定义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对物流的定义,即: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 Aociation,ELA)于1994年发表的《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以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现阶段物流科学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物流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完善和发展。经济界有一个共识,即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

我国学术界从80年代开始研究现代物流问题,介绍了国外有关物流的最新研究情况。到了90年代初,各类物流学术活动进一步深入,物流研究的重点也从物流概念的界定,基本知识的介绍转变为专题性的研究。而到上个世纪末与本世纪初,随着“物流热”在中国的兴起,物流学术研究与物流实践的结合,推动了对物流的学术研究向专业化、系统化、迈进。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成品油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冰山”学说

随着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愈加激励。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内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在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环节上能够节省的成本相比之下显得越来越可观。1962年,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在消费者所支付的商品价格中,约50%是与商流流通活动有关的费用,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

20世纪6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提出的物流冰山学。他在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额的虚拟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其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物流成本与西泽修描述的物流“冰山”异常相似。

(二)供应链管理说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供应链管理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能够优化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资源配置、以满足以顾客需求为标志的商业需求的增长的方法。

供应链管理,是对商品、资金、信息在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流动的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以供应为基础,将生产、流通直到消费者终端连接起来,实施高度组织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它的三大因素是:电脑及通讯网络技术、优化的组织构架和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的精髓表现在:以顾客的需求为大前提,通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以效益的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对从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 6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有效益的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对从原材料供应商、中间生产过程到销售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信息及资金的双向流动做出管理;强调速度及集成,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即时信息可见度,以提高效率、对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效率,加快贸易循环,节省库存、运输及生产的成本,增加流动现金,还可以提高公司的对外服务质量。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于企业的规模,90年代在于产品的成本,进入21世纪在于企业的反应速度。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的竞争。

(三)物流战略研究

对物流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角度:一是从货主物流需求的角度,研究即时物流战略、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和高度化物流战略,二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进行战略选择,探讨物流战略包括的内容对竞争战略的影响及物流战略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认为,战略选择可以直接导致其模式的差别,所以,物流战略往往决定了物流模式的选择。有的专门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益物流、价值链联盟、虚拟化战略三种可供选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还有的深入研究了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形成动机,认为它是“核心能力和资源外取理论的一种衍生形式”。三是从理论应用的角度,从物流与商贸流通的关系入手,研究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跨越式、社会化、一体化、集成化和专业化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和选择。有学者进一步提出,通过培育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用品牌战略构建中国物流业的竞争战略。

(四)成品油配送制

配送是指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节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收货人。配送制是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和物流体制,它有益与物流运动合理化,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料。成品油采用配送制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大幅降低物流费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五)成品油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是现代物流的标志。现代物流是相对传统物流而言的,按7R(Right)定义,现代物流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合适的条件下,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成本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企业物流合理化可以降低物流费用,使企业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可以缩短产销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可以降低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等。

(六)新的物流理论研究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绿色物流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从政府规制和企业行为的关系,提出建立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从绿色物流的内涵分析,认为它不仅是一种环保,也会创造价值,是一种商机;从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和生态环境对物流的反向制约机制分析,认为“绿色物流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提出绿色物流管理的战略价值;从管理和规制的角度,建议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认证,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在精益物流研究方面,有研究者提出用精益思想重新审视物流本身的系统性,有必要重新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精益化改造;在精益物流的实施上,从全流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高效配送、一体化物流方式和逆向物流管理的综合思路出发,提出精益物流成本管理思路,采用现代新的技术方法和快速响应策略;还有的用波特的竞争理论和技术方法作为精益物流实施的工具,研究出“四种技巧”,根据物流环节存在的问题,判断和改造物流系统。在逆向物流研究中,更多的是在物流服务和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方面,有的从战略上分析逆向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比较分析企业自营逆向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逆向物流服务的优劣。也有的从利益驱动、企业责任驱动和法律驱动的角度分析,认为逆向供应链增值价值的实现问题是企业价值实现和最大化的一种新策略。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湖南石油分公司的各类经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重点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其研究框架和主要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成品油物流基本概念 1.2.2成品油物流管理文献综述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湖南石油分公司物流现状及分析

2.1成品油物流的特点

2.2湖南石油分公司物流管理体制现状概况 2.3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章:湖南石油分公司物流经营管理体制优化

3.1基于现代物流的组织理论概述 3.2物流体制改革思路 3.3物流机构设置和职责职权 3.3.1省物流中心组织结构和职责

3.3.2市(洲)区域仓储配送中心岗位设置与职责 3.3.3物流中心运营模式与业务流程

第四章:湖南石油分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优化

4.1物流优化方案设计的总体目标 4.2物流优化方案设计原则

4.3业务和信息流程的现状和优化方案对比 4.4物流信息系统优化总体方案设计 4.4.1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模方案 4.4.2物流优化系统的设计 4.4.3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4.4.4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 4.4.5项目实施规范及完善方案 4.5物流优化系统特点 4.6试行效果 4.6.1 社会效益 4.6.2 经济效益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四、工作特色、难点及解决措施

(一)工作特色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作为一家大型流通企业,如何发挥集团化优势,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成品油物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降本增效,获取成本优势。

(二)工作难点

1、基础数据采集难度较大。如:成品油库存过大,库存量很难弄清楚。加油站、油库点多面广,对于运距、路况等基础数据、指标的测算工作量极大,量化困难。

2、各个地市的物流发展水平不平衡,要如何设立一个系统解决差异化较大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三)解决措施

1、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引进科学适用油品配送优化软件,以形成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统一管理;

2、从导师、行业专家获得指导和支持。

五、论文工作量与预期进度

(一)论文工作量

论文预计4-5万字,工作时间约12个月。

(二)论文预期进度

2008.06—2008.08 文献阅读与理论研究 2008.09—2008.11 收集数据资料、问题调研 2008.12—2009.02 论文撰写,形成初稿 2009.03—2009.04 论文充实、修改、定稿 2008.05—2008.06 提交论文、答辩

六、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一)预期成果

1、通过对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的物流体制改革与成品油物流优化,可以达到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库存、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高销售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最终撰写出4-5万字左右的论文。

(二)论文预期创新点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1、本文尝试以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业务重组理论为理论基础,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研究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的物流体制改革方案,根据总部的思路,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初步规划,并比较得出新模式的优势所在。

2、有步骤地实施成品油的物流体制改革和优化方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李炜.建立成品油配送体系,实现供应链优化.石油商技,2002年第2期 (2)陈明军,降低成品油物流运输成本的思考, 石油库与加油站,2006年15卷2期 (3)董黎明,尹强.成品油物流的合理化问题.中国石化,2002年第3期

(4) 刘勤.挖掘国企“第三利润源泉”的途径.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 荆浩,奕秀云.我国成品油物流信息化建设探析.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年第59期

(6) 王喜梅.牛鞭效应在石化企业供应链中的表现及对策.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 邬跃.中国企业物流管理及运作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信息

(9) Robert B.Handfield, Ernest L.Nicols, Introduc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r,Prentice-Hall,1999 (10) 徐昕,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物流“冰山”,石油商技,2004年第3期

(11)王功礼,葛雁冰.对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3期

(12) 陈勇、刘飞、王平,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网络化物流配送模型研究,实用物流技术,2003年第三卷

(13)Donald J.Bowersox.Logistical Management:The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Proce.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8 (14)阮平,董明望.物流生成机理与中国物流分析.物流技术,2004年第1期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1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年鉴 (1999一2007年).中国石化工业出版社

(16)陈岗,石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化工进展,2003年第22卷第7期 (17)张健新,张焕腾,姜玲,物流第三利润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8)吴清一,物流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19)Ronald H.Ballou,Busine Logistics Management: Planning, Organizing,and Controlling the Supply Chain.王晓东,胡瑞娟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0)丁立言,张铎,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1)陈福军,如何做物流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2)刘官树,三管齐下,破解石油困局,中国石油石化,2005年第3期

(23)张全林,关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几点思考,石油库与加油站,2005年第3期 (24)阎慧容,中国石化携手艾斯笨优化成品油配送,中外物流快讯

(25)宋洁蔚,荣冈.成品油配送中时间窗的确定及运输的安排.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26)李友.国有石化企业成品油分拨物流管理优化及二次分拨模型的建立.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贸大学,2005年8月

(27)李东标.对湖南石油公司信息管理机制改革的探讨.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8) 廖明艳,李苏剑,刘文达.销售预测在成品油物流配送中的应有.物流技术,2005年11期

(29) 杨仪,谈供应链环境下的零库存,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9期

(30)王功礼,葛雁冰.对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3期

(31)田景惠.打造现代供应链—物流管理与成品油销售业务流程的重组.中国石油企业,2002年第3期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2007年 15卷 7期《 当代石油石化 》

中国石化成品油二次物流配送优化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效果 白鹭

第17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5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500字左右。

3.开题报告中,首页中“论文题目”、“姓名”、“专业”“指导教师”采用小三号加粗字体填写,其余内容均采用五号宋体填写。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本课题的创新点及解决方法

3.主要研究内容

4.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号、出版年月参考文献应在5篇及以上)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会计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第18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 开题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说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设想以及课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的基本内容,构思及初步见解;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和所需的科研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和措施;工作量、工作进度计划和经费估算。

开提前做好调差研究、查阅资料

做开题报告前,研究生经过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等选题过程,写出“开题报告”,供参加开题报告会的有关专家审阅。审定开题报告的专家小组一般由研究室或导师出面聘请同学术领域的三至五名高级科研人员组成。导师和课题组的同志参加开题报告会。经集体评议并填写相应学位的论文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一般在学位课程学习结束后,硕士生于第三学期最后三周内完成。

开题后进行修正、提高

开题报告后,研究生一般应根据专家小组的评议意见,在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提高。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正式进入论文工作,如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论文题目的基本内容时,需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并按程序重新审批。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第19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二、目录:

1、行政效率的定义

2、正确认识提高行政效率对我国的意义重大

3、评估标准

4、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5、我国的行政效率现状

6、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途径

7、认真处理行政效率与相关问题的关系,实现行政管理总体目标

三、关键词: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的评估标准 行政管理 基本途径

四、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目前我国行政字处理管理面临着自身发展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的矛盾,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政府有效的行政管理,以确保国家总体目标,社会总效益的实现。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集权的,大包大揽的政府已不再适合中国发展的要求。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不仅我国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对我国整个行政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今所需要的政府应该是一个“精干,廉价”的政府。从行政文化来讲,现代行政文化讲究的是法治,理性,功绩主义,效率观念,民主观念,对行政效率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甚至可以说,行政改革就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现代行政价值体系以“服务,效率,廉洁”为第一,效率是重大问题,如何通过行政改革来提高行政效率,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课题。

五、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本文通过对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意义加以论述, 以图唤起各级行政机关(组织)对提高行政效率紧迫性的认识,联系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对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探;最后,对其它行政管理目标的辩证关系进行简述,以使对提高行政效率做出科学把握。

六、研究的方法与手段:通过整合现有文献资料,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阐明提高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剖析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最后归纳出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途径。

七、参考文献:

1、张康之、李传军《行政管理教程》

2、王军主编《中国行政管理概论》

3、《邓小平文选》第3卷

4、姜明安、张纯协主编《行政法学》

5、《公务员法》

6、李佳音《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7、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8、施九君《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

第20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研究探讨的比较多,不过由于我国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许多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直到今天,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价值以及理论本身,都没有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学说。虽然对于期待可能性刑法理论上尚争论不休,但其合理意义早已存在于刑事司法实践中,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着重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研究,先简要介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形成发展等基础法律问题,再分析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和适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在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2)研究意义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考虑行为人本身的实际情况,不强人所难,能达到事实上的合理性和实质正义,不给被告人附加多余义务。因此,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可以给刑事责任的认定提供人性的标尺,使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合乎情理、充满人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我国的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并且在刑事司法方面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可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更容易实现我们司法公正与合理的目

标。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1、期待可能性的概述

(1)刘昌强、崔志鑫在《穿越的路径》中主张从狭义上理解期待可能性,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仅从行为时的外部情况考虑,期待行为人不为犯罪行为而为其他适法行为的可能性。

(2)崔兰、崔志强在《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中主张从广义上理解期待可能性,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行为人行为时的各种因素,能够期待行为人选择合法行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适法的行为,就不能对行为人的行为要求承担一定的责任。

2、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

(1)龙立豪,马六生在《论期特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中主张故意、过失构成要素说,他们认为应当把期待可能性置于故意、过失中来理解,期待可能性是故意和过失的构成要素,包含在故意与过失之中,有期待可能性,就存在罪过心理,无期待可能性,就无罪过心理。

(2)陈兴良在《刑法学》期待可能性一章中主张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说,他认为期待可能性作为客观的责任要素,与责任能力以及作为主观要素的故意、过失构成责任的三大要素,只有三者同时具备,行为人才具有有责性。

(3)姜晓贞在《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与我国刑法的关系》中

主张阻却责任事由说,认为期待可能性不是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也不是故意、过失构成要素,而应当将不存在期待可能性的情形,理解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

(4)马克昌在《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中主张可罚的阻却、减少责任说,他认为没有期待可能性的场合,如同没有责任能力的场合一样,并不是成为没有责任,只是成为没有可罚的责任。

3、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1)陈兴良在《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中主张行为人标准说,他认为以行为人自身的具体情况为标准,根据此人在此时此景之下是否能够实施适法行为来确定。

(2)舒洪水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本土化思考》中主张国家标准说,认为应当以期待行为人实施适法行为一方的国家或国法秩序为标准,考虑其具体要求。

(3)卢蕊在《期待可能性判断浅析》一文中主张平均人标准说,她认为应当把平均人放到行为人的处境看是否能够期待他们实施适法行为,根据平均人是否会实施与行为者同样的行为来确定。

(4)付立庆在《人权标准说—认定期待可能性有无的一种新标准》中主张人权标准说,将期待可能性有无之认定应以被期待者之人权之充分关注为旨趣。

4、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1)杨兴培在《期待可能性的实践批评》中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引入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在法治社会里,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评价

与认定,应当坚持“规范在前、价值在后”的基本原则,而不是颠倒,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人文价值,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应当让位于刑法规范。

(2)高晓飞在《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思路》主张引入期待可能性,他认为引入期待可能性有利于促进我国刑法基本理念变革,有利于合理解释我国刑法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使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合乎情理、充满人性。

我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地位和判断标准两个问题,学者们的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因此造成了期待可能性理论在适用上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刑事责任的确定缺乏人性的标尺,使得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鉴于期待可能性存在的理论价值,我认为应当对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地位和判断标准作进一步研究,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而提出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昌强 崔志鑫.《穿越的路径》.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10年第7期

[2] 崔兰 崔志强.《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载《企业家天下》2009 [3]龙立豪 马六生.《论期特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4]陈兴良.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姜晓贞.《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与我国刑法的关系》.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5期第29卷

[6]马克昌.《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载《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1月第1期

[7]陈兴良.《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载《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舒洪水.《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本土化思考》.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3期

[9]卢蕊.《期待可能性判断浅析》.载《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8月

[10]何立庆.《人权标准说---认定期待可能性有无的一种新标准》.载《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1]杨兴培.《期待可能性的实践批评》.载《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第1期

[12]高晓飞.《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思路》.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5期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主要研究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主要分析主流学说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问题,包括判断标准和适用范围。第四部分,主要谈我国刑

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意义。

研究目标:

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刑法理论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提出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

四、进程规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1.2011年3月1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

2.2011年4月1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稿并提交指导老师;

3.2011年5月30日前完成论文第三稿提交指导老师审阅与定稿;

4.2011年6月10日前,提交论文答辩稿,准备论文答辩;

5.2011年6月18-19日,参加论文答辩。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