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意义范文

2022-07-3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1、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凝练着一种价值判断,从而

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批判旧社会中发现新社会,其与资本主义当代价值观截然不同,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是更符合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观。然而,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对“应是”的问题解决较多,没有“如何是”的问题解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科学逐渐关注到人及群体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条件等问题研究。系统梳理、批判、借鉴这类研究,能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内涵。

2、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时代的呼

声,需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而共产党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建设者,其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无疑关乎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发现共产党人价值观中的杂音,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借鉴社会科学中的最新成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3、价值观研究对党建科学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党建科学化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

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可以为党建科学化提供理论指导。站在一个更加科学的角度,完善党的思想建设,为其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

实践意义

1、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对在党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贯彻好党的基本路线,

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有重大的意义。一个政党能否有效地的行动,取决于广大党员的观念是否正确,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党组织党员执行路线政策走样,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处在现实利益矛盾之中,研究党员的价值观变化即形成根源,有助于在当代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对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党的政治感召力和向心力

至关重要。当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党内出现了一些腐败分子,不顾党纪国法,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破坏了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可是依然涌现出了,杨善洲等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崇高信念,画出了时代强音。前后对比,价值观在个人内心力量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去进行党的思想建设,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从中华民族崛起的角度看,它不仅仅关乎社会主义事

业的实现,同样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会铸就出新的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升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仅仅是党的问题,也是民族发展进步的问题。

研究目标

论文选题,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多学科知识,明晰个体价值观及群体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思考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形成、发展。结合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变化和问题,对“如何提炼和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个体价值观及群体价值观的形成问题,以马克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价值观的形成问题,

以人为本,提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2、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历史梳理与总结,从宏观的历史背景下,从近代中国革命及现代

化建设中梳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探讨当代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3、提出系统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路径,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党建科学化,提供理

论支持。

推荐第2篇: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

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

创始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任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主持人,专著超过20本,发表论文数百篇。《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哈佛商学院教授称“加德纳是本时代最明亮的巨星之一,他突出表现人类成功的不同智慧”。美国特质教学联盟主席称“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学者,加德纳当之无愧。”

霍华德·加德纳

什么是多元智能:

加德纳教授将智能定义为: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能的8种表现形式:

人类所有个体都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

1.语言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口述历史、讲故事、文学等,演说家、创作家及小说家等都能充分发挥这方面的智能。)

2.逻辑数学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科学发现、数学理论、计算和分析系统等,成功人士如科学家、会计师、电脑程序设计师、天文学家等都拥有这方面的智能。)

3.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美术作品、航行系统、建筑设计创作等,建筑师、艺术家、绘图员等最具这方面的智能。)

4.肢体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主要表现为工艺、体育表演、戏剧表演、舞蹈形式、雕塑等,运动家、舞蹈家及演员等人士最能表现出这方面的智能。)

5.音乐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主要表现为音乐作曲、演奏、录音等,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6.人际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政治文件、社会机构等,社会工作者、宗教领袖及政治家等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7.内省智能: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宗教系统、心理学理论、通过仪式等。心理学家及哲学家最能发挥这方面的智能。)

8.自然智能: 从不同角度探索及辨认身边事物,引发想像力及观察力,学习欣赏并建立与大自然的关系的能力。(动植物学家、形象设计家等均善于将这方面智能发挥于工作之中。) 游戏:找寻自己身上八大智能哪些是你的优势?哪些是你的弱势? 多元智能理论实践应用

一、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 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二、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

三、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条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

四、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 我们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4)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5)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推荐第3篇: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意义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清新,形式生动,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范文大全-www,wmjy.net.cn,找范文请到范文大全]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对经济活动产生反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重视道德的教育,通过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目标迈进。许多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这个时期正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凸显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切中时弊,振聋发聩,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蕴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体现了民族传统和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时代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新发展。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关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内涵、战略目标、实现途径、评价标准、最终目的等一整套有关发展的理论,实现了我们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理论创新。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加强道德建设,通过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任务中,要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通过道德建设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抓住了影响人们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还可以为全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和谐社会体现的是安定、有序、祥和的社会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化解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努力营造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氛围,使人们在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中发奋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涉及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等手段,而道德对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提出也对公民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还不太丰裕的情况下,和谐关系的形成有赖于各利益主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出现矛盾时要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还要牺牲个人利益;同时也要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重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和统一。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的思想,引导大家努力营造各得其所、心情舒畅、社会安定的氛围,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历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荣辱观紧扣爱国主义的主线,与我国积极向上的传统荣辱观一脉相承。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下,许多仁人志士把国家命运与个人荣辱紧密联系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千古佳句,凝结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民族精神

的传承和弘扬,也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开展认证工作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现实要求

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良好的信用关系是社会生活正常开展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途径。质量认证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科学方法,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手段。目前,认证的做法已经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中得到推广。我们可以把认证工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维护公正、建立诚信、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方法。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开展认证工作的角度看,除了执行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外,一定要树立起比技术规范更高层次的道德观念,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指导认证工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好地发挥认证工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契机,不断加强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业务队伍,优化服务,狠抓质量,严格监督,坚决抵制和揭露那些以弄虚作假手段骗取证书等不道德和不法行为,充分发挥认证工作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推荐第4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

但是,正如Se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所以在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努力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心理品质中积极的一面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然,人本主义主要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是一个原因。)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地关注。

(三)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1.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 (1998)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build )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 being )、快乐(happine)、爱( love )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当然,积极情绪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众多积极情绪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如SusanE.(2000 )曾对7个被试的多种积极情绪进行了连续98个晚上的持续追踪,结果发现积极情绪间存在着一致的同步关系:体验到任何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都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和主题的明确,许多研究仍然针对不同的单个方面,而其中被研究最多的积极情绪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到1969年时仅有20多篇研究,但现在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

快乐这种积极情绪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并未意识到。不快乐的人对与他人比较的信息比较敏感。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也有不少研究。 2.积极的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征(positive personality)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son和Marie (1999 )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 individualism),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coping)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当然,乐观有时会产生“乐观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要小,盲目乐观而不够现实。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我们有比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andra L.Schneider ( 2001 )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为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够作到乐观而又不自欺。这种对于“现实的乐观”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3.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Salovey和同事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他们指出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大多数研究都偏向于病理性质,因此,对于情绪和身体健康的了解大多局限于负面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而对于积极情绪如何增进健康却知之甚少。然而,由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呈负相关,他们认为用前者代替后者将会有预防上和治疗上的效果。他们所讨论的研究包括了情感对生理和免疫系统的直接影响,以及情感的间接影响。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积极的情绪状态(如乐观)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 4.创造力与培养天才

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还有许多研究是关于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的。创造力研究的兴起可追溯到1950年Guilford的研究,Guilford认为,发散思维和变换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由于创造力的定义和研究的复杂性,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不大。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对于创造力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一话题,Ericon通过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更多地是培养出的而非与生俱来的才能。

关于天才的研究表明,天才儿童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而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很有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如果创造力和天才是后天培养的,那么又该如何培养创造力和天才呢?有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培养方案。比如Steinberg等人依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创造性潜能的12种策略。关于创造性的生理激活,有人从脑机制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首次发现在完成发散思维任务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者)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侧被激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悲观主义人性观所决定的消极心理学研究模式。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心理学家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心理学变成了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生命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科学,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毒品滥用和性犯罪等。

塞利格曼认为,这种消极的心理学偏离了心理学的主要使命———使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和幸福,过分关注了“问题”而忘记了人类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力量和品质,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质。

积极心理学坚持积极的价值观取向,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冲突,更具有自我修复、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能力。个体一般都能决定自我的最终发展状态,并过上一种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因此,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积极认知过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点、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探索人类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就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涉及三个层面。

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方面,研究积极的个体特质、爱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的技巧、审美能力、创造力、毅力以及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

在群体方面,研究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社会组织,包括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使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消极心理学研究模式不可能真实、全面地理解与解读人的本质,心理学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有助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幸福、发展、满意是人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这对于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二) 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承继了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借助了主流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方法,如实验法、量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

但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也借鉴了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继承了质化研究的一些优势和长处,吸收了经验性、过程定向研究方法的一些优点,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强调与崇尚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统一,显示了积极心理学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更宽容、更灵活、更多样的方法论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描述: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对消极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超越,也是对其研究方法的超越和创新。这样,积极心理学才不会成为一种狭隘的心理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心理学的发展和繁荣,为心理学的整合奠定基础。

( 三) 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西方主流心理学流派把普通人作为标准常模,其目标是把小部分有“问题”的人修补成大多数没有问题的普通人,其研究焦点集中于如何测评并治愈一个人的心理疾病,因此出现了大量人类消极心理层面的研究以及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心理学变成了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生命中所存在问题的科学。心理学的核心任务也变成了对问题的修复: 修复个体损坏的习惯、动机甚至思想。消极心理学期望通过修复人类的损坏部分来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导致了现代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巨大空档”以及“心理科学的贫困”。

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心理学的目标并不仅仅积极的情绪不仅可以消解消极情绪,而且可以极大地增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认知方面的研究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认知方式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价值。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而且对于我们预防和改善心理健康、实施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干预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自上世纪末在美国诞生至今,其发展只不过十余年的时间,可以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还很不成熟,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它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立足于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对比和整个心理学的研究走向,可以把握积极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 一) 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情绪体验方面,而且积极情绪体验中又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最多,而爱、快乐、乐观主义、希望、满足、自豪等积极心理体验则研究得较少或还未涉及。即使是幸福感本身,也如迪纳所言: 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都很有限,远不及它所批判的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领域、众多的方面需要开拓和创新。

积极心理学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积极的人格特征,它被看作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必须对个体人格优势的产生机制、作用途径等有深刻的了解,而这种研究的共同要素是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自我定向、适应、智慧、洞察力、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等。这些共同特征的研究必然把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导向一个更加开阔与深刻的境界。

积极心理学批判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研究的缺陷,注意到了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群体、文化、社会背景等外部环境的联系性。这种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于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乃至心理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

心理学在这方面同样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 ( 二) 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

积极心理学仅仅满足于传统心理学的现有客观方法是不够的,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超越传统的方法论,在具体方法上有突破和创新,否则136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135必将极大地妨碍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要注重采用解释学、现象学、文化学以及演绎推理、哲学思辨等研究方法。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宽容的态度,建构起富有价值和效率的积极心理学方法体系。

( 三) 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要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就必须要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抽象意义和符号。

一方面,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出发,关注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从中获得人类心理、行为活动的意义资源和动力源泉,建立起理解积极心理学和人、家庭、社会良性发展关系的基础。

另一方面,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现实人性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干预,激发每个人的潜力和积极品质,探索美好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只有在实践和应用中,积极心理学才能达到其目的并成为真正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科学。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和物质繁荣,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当代社会人类发展的真实需要。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正是这种真实需要的产物。

在某种程度上说,积极心理学是实现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必由之路。积极心理学带给我们的启迪,不仅仅表现在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上,还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乃至和谐社会的创建上。尽管前面还有许多路要走,但积极心理学已经为我们开启了探索幸福之门。

四、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繁荣、健康的人类社会图画,它的前途似也和这幅图画一样的光明。但正如任何新兴事物在其产生初期存在着不完善和乃至错误一样,积极心理学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一)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心理学中存在着精神病理学研究倾向的传统,那么,如何将对人用精神病理学的术语加以概念化和治疗的传统转变为对其积极功能的研究?如何改变心理学家将注意力置于负面问题的思维定势,改变病理学基础上的治疗实践?如何使专业的精神健康科研机构将珍贵的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上?这些问题都将是积极心理学家所面临的实际与迫切的任务。

(二)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

幸福感、快乐或幸福生活是与价值观念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虽然人类的情绪反应是在生物基础上,但真正具有意义的是生物反应的心理、社会属性。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将幸福、快乐作为其社会的首要的目的。这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有明显的表现。对于享受生活等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文化就比东方社会文化更加地加以强调;而东方的社会文化就比西方更强调社会承认等价值观念。可以说,人们怎样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是受到其社会文化限制的。那么,哪些经历、哪些与他人的关系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将是积极心理学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三)Frankl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

他认为,不能将幸福、快乐看成是终点,它们只是在对有意义的活动的追求过程中的副产物。“当自我实现被才、当作是一个终点,一个目标时,那么自我实现是不可能达到的。”这个问题已涉及到积极心理学存在的必要性,叵待积极心理学家给予理论和实际研究的回答。

五、简评

积极心理学从形成至今仅短短四年时间,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试图对它作出全面的评价还为时过早。但它肯定值得我们给以仔细而又审慎的注意。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结构。通过对主流心理学的纠正,给现存的心理学内容与形式以补充。从长远看,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能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与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而新的方法、新的思维的出现则是一门学科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积极心理学是否遭遇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的命运,它必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简评[J].心理学探新,2003 年第3 期.[2]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 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2003 年第 2 期.[3]李金珍.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 年第 11 卷第 3 期.[4]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学: 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J].光明日报( 学术版) .2004 年 11 月 30 日.[5]任俊著.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推荐第5篇:话剧表演发展的理论透析及意义

话剧表演发展的理论透析及意义

话剧表演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其发展历程虽几经沉浮,但却历久弥香。话剧表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话剧表演的时代特征也日益丰富。话剧作为民族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理论做一个透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话剧表演内容涉及到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话剧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更唤起公众冷静的思考过去和未来。话剧作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艺术事业,是中国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广大话剧表演爱好者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将中国话剧表演和中国历史进程更好的结合。话剧是一种西方戏剧形式,19世纪末有上海侨民引入中国,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话剧表演团体。中国话剧创作与表演方法的两个重要阶段。

话剧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是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通过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各样,有利于演员表情演出和观众从不同角度观看。

二是主观性。话剧首先演员姿态、动作、独白等表演形式,直接引起观众视觉与听觉的共鸣;并通过服装、化妆等方式对人物原型进行塑造,是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到话剧人物形象特点。

三是综合性。话剧表演艺术具有综合性特点。具体指的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四是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1904年9月,上海创刊了第一本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通过话剧表演形式提倡民族主义,提升士气,推翻专制。

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表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开端。《茶花女》的成功演出,使春柳社成员受到极大鼓舞,在中国话剧发展的萌芽期,春柳社作为有着自己鲜明特点的话剧团队,创作带有自己特色的戏剧,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的标志。

1935年4月,话剧《雷雨》的成功,将我国话剧表演艺术推向一个高潮,成为我国首部职业话剧,先后在多所城市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成功的商业演出在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雷雨》也成了职业化,营业性的“剧场戏剧”,开创中国话剧在大剧场上演的时代,对于中国话剧来说,无论从艺术形式还是商业运作模式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如果说了《雷雨》使我国话剧从话剧刊物走向了话剧舞台,是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那么,中国舞台话剧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是上海演出的一系列业余公演。

总的来说,话剧表演正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扮演重要角色,从《二十世纪大舞台》到《雷雨》的成功演出,中国话剧从单纯的话剧发展成渲染时代特色的话剧。但是在这个时期中国话剧创作和表演方式还比较单一,比如:战争时期要渲染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渲染革命胜利的喜悦心情,创作主题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艺术欣赏趣味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娱乐方式及狭隘的戏剧艺术观念导致话剧观众越来越少,话剧出现了短暂的危机。任何一个行业,如果缺乏必要的改进和创新,就必然会被淹没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受传统话剧文艺团体性质的影响,某些老的话剧演员仍旧固守原来的话剧形式,虽然在表演功力上毫不逊色,但其对话剧艺术的理解也只能是在空谈理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换汤不换药的话剧形式犹如一潭死水,如若不能补充进新的元素,那原有话剧艺术就难以发展。

因此中国曲艺界对戏剧观念进行大讨论,经过这次争论,戏曲家对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思想进行反思,并有一部分理论家认为新背景下的戏曲创作已打破现实主义的束缚,提出建立现实主义开放体系的主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话剧创作很少在封闭空间里自说自话,通过中西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观众可以在理性与情感双重动态下欣赏、评论话剧,这是话剧发展史的一大突破。在话剧剧本创作方面,《陈毅市长》在话剧的编剧结构上完全打破传统“三一规律”,以中心任务为线索,通过独立的小故事,从不同的生活层面来刻画人物。

现代版话剧《步步惊心》在上海进行首映,现场座无虚席。由于舞台上演员们都是电影版配音,给观众一种穿越的错觉。《步步?@心》在剧情上剧本符合原著,并没有特别的改动。但这和之前公布的版本不同,共分三层穿越,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三种结局。同时,导演都融合了自身风格,给这话剧增加看不少看点。可以说话剧版《步步惊心》全国巡演的火爆场面是话剧表演多元化的重要体现。它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说明话剧工作者辛勤的付出,同时也体现了话剧表演追求高品质所做出的努力。

未来话剧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是话剧的本土化,首先要立足本地市场,满足当地观众需求;二是实现全国化,进行全国性演出;三是实现全球化,通过商业运作将中国话剧推向全球。从话剧产业链中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等地已逐步形成梯队化话剧演出场所。

总的来说,话剧发展到今天,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她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变化和岁月流逝,经典的话剧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她不仅代表着艺术效果更是时代精神的介质。因此,透析话剧表演发展理论十分有意义。话剧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代中国话剧事业还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话剧还需进一步关注新的生活,也需要有原则性的戏剧批评。在一代又一代话剧人地不断改进下,中国话剧在未来表演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青岛市话剧院)

推荐第6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没有止境的过程;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党的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的政治路线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基础,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深人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推荐第7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变成指导中国具体实践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策略,而我们正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革命(夺取政权的道路)、建设(阶级斗争为纲还是经济为中心)、改革开放时期(是否僵化理解社会主义和走回头路)都有正反经验教训。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具有民族化,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都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民族精神更加重要!失去自己的传统,放弃自己的特色,就是自毁长城。俄国反省:苏联解体绝对是历史性错误。(曾经是小生产者汪洋大海的中国)中国更加不能随便自我否定,否则就是乱自己阵脚。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科学理论总是在发展之中发挥作用和得到发展。自然和社会科学皆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实践化。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中国共产党开始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只是理论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并结果,就必须将其理论形式转化为实践形式,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实践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表明,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向实践形式的转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其他转化都以此为目的并为此服务。

第一,我们应毫不犹豫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规律的认识。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第三,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共产党对执政党的认识。

总之实践与创新都没有止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

推荐第8篇: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总体把握。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交往关系只是全部社会物质关系的本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却遭到不同立场研究者们的误解。只有消除这些误解,才能发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 键 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物质交往关系/市场经济

【 正 文 】

近20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外的文化批判领域,认为只有通过对这一“公共领域”的建设,才能抵抗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对人和社会所实施的新异化。他们的观点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概念。那么,这一概念与当今人们所使用的同一概念是一致的吗?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拓展吗?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实的社会实践所迫切需要的。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和深化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市民社会是指由相互需要的契约关系而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市场交往体系及其保障机制。黑格尔认为,这是一个区别于家庭和国家的社会领域。它虽然独立但是却不自足、不完善,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统合才能达到人与人真正的联合。因此,黑格尔认为,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最终的伦理根据。

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考察,在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的。马克思主要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因此,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它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另一方面,他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

首先,马克思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已经看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却主要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论证这一趋势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独立于国家,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的权利是“天赋的”,国家只是人们对自己天赋的自然权利让渡的结果,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根据这种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阐述的社会政治理论,社会是人类联合的本然状态,政治国家只是为它服务的工具。与传统的君权神授论相比,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结论是革命性的,直至今天它仍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这种社会政治哲学的论证方法却是非历史的、抽象的,近代以后一直遭到各方面的批判。黑格尔的巨大历史功绩就在于批判了这种非历史的和抽象的社会政治 哲学的基础,从历史本身出发说明了历史的发展,说明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他对黑格尔这一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继承。当代美国学者赛里格曼指出:“和黑格尔一样,马克思反对任何18世纪思想家关于市民社会起源的„神秘的和幻想的‟理论。”(注:亚当·赛里格曼:《市民社会的观念》,纽约,1992年,第52页。)不过,马克思并没有像黑格尔那样将历史的发展归于精神的自我运动,而是从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说明。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页。)。这样一来,马克思就不仅将黑格尔的“伦理关系”转换为“社会物质关系”,摒弃了他的神秘主义,而且将黑格尔对“社会关系”的认识深化为“经济关系”,从社会关系的本质(经济关系)上说明了社会关系。

比之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的这一理解是对市民社会本质更为深刻的把握。第一,由于马克思是从现实的历史运动出发,而不是从理念的自我运动出发考察市民社会与国家及其附属物的关系,因而,就避免了黑格尔为市民社会设立一个伦理指向的目的论的结局。也就是说,在黑格尔那里被看做自我完善的精神运动,在马克思这里被看做是人们自己活动的过程,因此,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在马克思那里是指国家的消亡和未来的“自由人的联合”)只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人自己不断活动的结果。第二,作为对市场经济社会的把握,马克思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物质交往”的关系(其本质是经济交往关系),不仅比黑格尔将其规定为“需要的体系”更为深刻,也比它更为全面。一方面,“物质交往”关系概念,不仅把握了“需要的体系”的本质,而且也揭示了人们在“需要的体系”中实现需要的方式——即通过物质的交往实现需要;另一方面,“物质交往”关系概念,更为全面地把握了市民社会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指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包含了那些直接由物质需要决定的关系,也包含了那些不是直接由物质需要决定的关系。这就避免了将市民社会看做仅仅由经济交往的“需要的体系”而构成的弊端。

其次,马克思纠正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黑格尔的社会历史哲学曾对马克思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之前,马克思还只是依据黑格尔的发展学说,认识到普鲁士王国并非绝对理性的体现,而是有待于发展和完善的。但是,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他逐步看清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看到经济利益、等级地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从这里出发转向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期间,在关于书报检查制度的辩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莱茵省议会辩论中诸侯等级、贵族等级、城市等级和农民等级的代表对待出版自由的不同态度,对妨碍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的专制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这说明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人们在思想观点、政治态度上的对立是同等级地位的对立分不开的。在就林木盗伐案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生活的状况同官方进行辩论的过程中,马克思进一步把等级地位的对立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在物质利益上的对立联系起来,这说明他已经开始用物质利益关系解释社会生活。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从市民社会本身解释社会历史,而这正是他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最初确立。从学理上看,这一重要原则的确立是通过对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理论批判完成的。马克思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可是在黑格尔看来却刚好相反,它们是由现实的理念产生的……,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51~252页。)又说:“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只看到元首和国家的丰功伟绩的历史观何等荒谬。”(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页。)恩格斯也曾指出:“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47页。)马克思早期所确立的这一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它确立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基本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的批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观念。在他看来,所谓的市民社会就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以直接从生产和生活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如同业工会等)为形式,以整个的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为内容,体现着人们特定的物质交往关系,独立于并决定着建立在其上的政治国家及其附属物的社会生 活的领域,特别是经济活动的领域。

二、需要澄清的两个问题

在我国学界存在着两种极为流行的观点,妨碍人们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正确理解,是必须加以澄清的。

第一种需要澄清的观点是:“市民社会”一词是马克思早期从黑格尔哲学中借用过来的概念,在他的思想走向成熟之后,他就用“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代替了早期这一模糊的说法。依照这一观点,一个合理的逻辑推论是:在马克思那里,只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没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理论。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观点。自从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被当做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献以来,这一观点就一直内含于一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体系之中。最近,我国已有学者指出,“市民社会”并不仅仅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使用的概念,而是见于他各个时期的著作。在他晚期的《资本论》等著作中,他还经常将“市民社会”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并列使用。这说明“市民社会”并不是一个被马克思在晚期发现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范畴之后弃而不用的“不成熟”的概念(注:参见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王兆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新思考》,载《哲学动态》1998年第7期。)。当然,我们关注的是更为深入的问题,即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式为什么会忽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这一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究竟具有怎样的地位?其实,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式中,“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全部理论的被忽视具有必然性。因为在这种解释模式中,社会历史的发展被高度地概括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因而,马克思所说的“全部的物质关系”也就被简化为“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政治关系”也就被简化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样一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复杂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化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同时,很自然地,市民社会也就被它的抽象本质——经济基础所替代,政治国家也就被它的抽象本质——上层建筑所替代。

实际上,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是指整个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私人生活,而“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只是这一私人生活的本质形式。马克思认为,作为“一切物质交往”的私人生活及其领域是与公共权力及其领域相对的,前者是市民社会,后者是政治国家;经济基础或生产关系所构成的领域,只是指私人生活中的市场交往活动及其所构成的经济领域,尽管它是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基础性领域。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剥削本质时,当然会侧重于对私人生活本质关系的剖析,但是,私人生活的本质和基础并不是它的全部,经济交往关系并不是全部的物质交往关系。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私人生活的领域,固然以经济交往活动为基本内容,但同时也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其他社会交往活动;政治国家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固然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工具,但同样也是维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利益的活动领域。只有全面地理解市民社会这一私人生活领域及其与政治国家的关系,才能避免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解释为他坚决反对的纯粹的经济决定论。

第二种需要澄清的观点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是一个普适的分析性概念,它不只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人生活领域,而是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内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私人生活领域。这是近些年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出现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曾多次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来论述前市场经济社会,如:“中世纪的市民社会”、“旧日的市民社会”、“先前的市民社会”、“封建社会和行会市民社会”,因此,马克思是认为市民社会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的。这种观点认为,根据马克思的历史观,自从国家产生以后,社会就分裂为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市民社会就已经存在,只是完全被淹没在政治国家之中而未能独立。那时的市民社会并不是现实的,而只是一种逻辑的存在。只有到了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市民社会才与政治国家真正分离,才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注:参见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的确,马克思常常用“市民社会”一词指涉欧洲中世纪的私人领域和私人交往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也不意味着马克思认为可以将它作为一个分析性的概念无差别地运用于所有社会的社会关系之中。

在理解这一问题时,必须注意市民社会在西方最初出现的历史条件,正是由于对这一历史条件的忽视或不了解,才使人们误解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欧洲的商品经济最初是在晚期中世纪独立的自治城市中发展起来 的,这些自治城市产生了最早的市民社会。欧洲中世纪的晚期具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条件,在当时,诸侯纷争、群雄割据,整个社会处于极度分裂的局面。城市市民阶层受到领主权的极大压迫和盘剥。他们除了有服劳役或军役的义务外,还要向领主交纳实物、货币和各种苛捐杂税。因此城市在兴起以后,市民们往往以公开的或隐蔽的形式与领主进行斗争。在市民阶层与领主的斗争中,有的城市通过向领主缴纳赎买金的方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形成了欧洲中世纪独有的“自治城市”。有些自治城市甚至被允许拥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和选举市政官员的权利。一般地说,城市的自治权是经过教俗领主和国王特许的,后者还要向前者颁发特权证书,这种自治权是总体的专制社会中特许的自治。也正是在这时,西欧的城市里形成了最早的同业工会。这种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基尔特)在11至12世纪的西欧极为兴盛。它们便是黑格尔所谓既非家庭又非国家的自由人的联合组织——市民社会的最初形式。这种形式的市民社会无疑是后来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雏形和前身。这种形式的市民社会不仅不可能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也不可能再现于其他民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同样发展水平上,而只能是一种特有的西欧现象。以马克思对这种市民社会的肯定为依据,断定封建社会乃至奴隶社会中也存在着市民社会显然是失当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种形式的市民社会不是市民社会。我们所要强调的只是: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市民社会”只能是商品经济关系高度发展的产物,而不可能存在于一切社会之中。马克思从来没有认为市民社会可以是非商品经济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无论它是逻辑上的还是现实中的。在中世纪,尽管商品经济关系在整个社会中还不够发达,在自治城市中却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因而形成特定形式的市民社会是非常自然的。应当说,马克思将它们称做“先前的”、“旧日的”、“中世纪的”市民社会,这本身就表明马克思对它们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民社会的区别是十分清楚的,表明马克思只是把它们看做一种特殊的市民社会。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才会说:“只有到十八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是外在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7页。)

关键的问题在于,无论是马克思还是黑格尔都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由市场经济“需要的体系”的形成所导致的。它只能建立在“整个的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因而,它也只能是一种现代现象。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有过很多非常明确的论述,如马克思说:“正如古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奴隶制一样,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人,即仅仅通过私人利益和无意识的自然的必要性这一纽带同别人发生关系的独立的人,即自己营业的奴隶,自己以及别人的私欲的奴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45页。)他又说:“在古代国家中,政治国家就是国家的内容,其他的领域都不包含在内,而现代的国家则是政治国家和非政治国家相适应。”(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83页。)所谓政治国家和非政治国家相适应,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完成了政治生活同市民社会分离的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44页。)。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是与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紧密相联的,不可能存在于一切社会之中。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像有些人那样从“乡村自治”的传统中去寻求所谓的市民社会,这也就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市民社会问题所包含的巨大的现代价值。

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意义

在西方市民社会观念的演变中,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站在什么立场上,当代西方思想家们对这一点都是公认的。例如,当代研究市民社会问题的著名学者查尔斯·泰勒认为,马克思从经济关系上规定市民社会的本质,为他之后所有的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确立了基本的坐标。他说:“马克思援用了黑格尔的概念,并把它几乎完全地化约为经济领域;而且,从某种角度讲,正是由于马克思这种化约观点的影响,„市民社会‟才一直被人们从纯粹经济的层面加以界定。”(注: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见邓正来等编译《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再如,赛里格曼在考察了近代市民社会观念的演变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是古典市民社会观念的终结者和当代市民社会观念的开启者。又说:“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著作证明了以往各种市民社会模式在19世纪中的延续。”他说:在马克思那里,“古典的市民社会观念走向了终结。不过,它仍然存在于20世纪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之中。”(注:赛里格曼:《市民社会的观念》,第

56、57页。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 思想,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这一观点切入了市民社会的本质,从而深化了黑格尔所确立的市民社会的基本观念。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这一概括,可以说是近代以降这一问题讨论的总结。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从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入手,剖析了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这才使他的理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疑,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的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民社会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发展都是在业已确立的市民社会观念的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看做是特定社会“一切物质关系”的观点,为后来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和认识路径。不过,必须注意的是,马克思从市场经济中人们“全部的物质交往关系”出发把握市民社会,并将它的本质规定为“经济交往关系”,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将现实的市民社会等同于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交换领域,等同于黑格尔所谓“需要的体系”。

马克思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市民社会,把它规定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交换关系及其所构成的经济交往领域,这无疑抓住了市民社会的本质。因为正是由于市场交往关系体系的形成,才使独立于国家的私人领域形成了一个因契约关系而联结的整体社会,才使人类社会的活动以现代的交往方式进行。市场交往中的契约活动是市民社会中个人最基本的活动,是人们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因而制约着其他一切活动的进行;在市场交往中形成的契约关系也因而成为塑造市民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市场中的经济交往和契约关系,就不可能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现代分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民社会。但是,单纯的、不受制约的经济交往领域,只是最原始的私人自律领域,它是建立在私人财产所有权之上的“孤立的”商品交换领域,是绝对原子化的市场关系。这一领域的确是整个市民社会的基础,可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它的纯粹形态只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育的早期。这种典型的“经济市民社会”只是市民社会的一种过去时态,它只存在于普遍的民主和个人平等极为缺乏的特定历史时期。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市民社会的私人自律单纯以私有财产权为基础,私人自律的市民社会仅仅由有产的资产阶级来代表。这种市民社会已经不可能再出现,即使是对在现代社会中刚刚开始建立市场经济的社会来说,也已经不再可能,因为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已经消失,不可能再现。换言之,那种纯粹的“经济市民社会”是一种原发性的市民社会,只能存在于原发的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里,国家对经济的渗透能力尚未形成;它也只存在于民主制度尚未充分确立的时期,因为只有在这一时期,自由的经济交往才由对私人财产进行保护的私法而不是由民主而获得保障。马克思是坚决反对仅仅从经济的角度理解社会历史的,他也绝没有这样理解市民社会及其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虽然他并没有像后来的哈贝马斯等人那样明确强调文化批判领域在市民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也不意味着他就否定它可以成为市民社会的一个部分。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反对将他们的社会历史理论“化约为”单纯的经济决定论,还是遭到了继承者和反对者们的双重误解。泰勒所谓马克思将市民社会“几乎完全化约为经济领域”的说法代表了当代西方思想家们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看法,但这却是一种深刻的误解。这种误解并非毫无缘由,如前所述,它是斯大林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体系所导致的。这种解释体系同样是一种误解,而且是一种系统的误解,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不能等同于“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而且,正是由于它包含了比后者更为丰富的社会关系和生活内容,才成为一个有独立价值的范畴。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来说,市民社会理论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忽视和回避,才使得我们无法有力地回应所谓“非经济决定论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和攻击。当代一些“后马克思主义者”,如葛兰西、哈贝马斯等人,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出发,将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文化批判领域看做是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社会的新形式,并试图以此拓展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这些努力虽然还有待深入,却无疑表明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一种具有巨大活力和理论合理性的社会历史理论。当然,当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已经极大地区别于马克思时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研究市民社会的新发展,无疑是当前理论工作者新的历史任务。

这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市民社会并不是西方文化的特殊产物,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虽然有不少学者对此持有异议或怀疑的态度,但是,只要我们看一看那些不具有西方文化传统的民族在取向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之后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注意到 在它们的社会中迅速崛起的非政府力量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就不会再局限于文化主义的立场而看不到经济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既然“市民社会”并非只是某种文化的“特殊语式”,那么,当我们今天也取向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时,我们就必须正确地面对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正确地把握市民社会和国家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变化了的经济关系和全部生活关系上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这也许就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所具有的最大的现实意义。

推荐第9篇: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4)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5)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推荐第10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理论意义(材料)

1995 年 3 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 “ 纲要 ” 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重新表述为: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 明确当前教育中诸多主要问题的根源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即现实教育对教育方针的背离表现主要有:一是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二是背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三是背离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

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现实,把长期背离正确发展轨道的不正常教育行为扳回到教育方针要求上来。本着为国家、民族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的事业心,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观、质量观去主导学校的教育实践,使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造就人才的摇篮。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课程计划、教育配置、内容讲授到质量考评、学校管理、教育督导,都需时刻把握教育方针的要求。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把学校教育质量的追求放在全面提高的基点上。全面相对于片面而言,全面提高就不是单方面或某个方面的提高,而是教育方针要求的各个方面都提高;全面提高就不是 “ 应试教育 ” 所追求的应试能力的单方面提高或仅仅是升学率的提高,而是知识、技能、思想、行为、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和入学率、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等各项指标的全面提高。 “ 两全 ” 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基本要求。

为从制度上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浙江省教育部门提出,将“减负”工作情况与对学校评估,校长任用,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岗位聘用挂钩。(9月25日新华网)

这一制度设计好不好?回答是肯定的。关键取决于能否真正实施。这些年来,为了“减负”,各地采取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措施,诸如限定书包重量、控制作业数量、严禁有偿补课、违者取消评优升级,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令人遗憾的是,往往收效甚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答曰:执行不力,处置不严也。

有些地方不是没有建立“减负”巡查制度,也不是没有将“减负”制度、教学活动安排等上墙。但往往是做做样子,应付应付上级而已,据说一些学校备有对内对外两套课程表,这就是典型的例证。不说别的,现在利用假期补课不仅面广量大,全面开花,而且改在家庭开小班,哪能组织这么多相应人员天天进行巡查?至于设置接受社会监督的电话、电子信箱,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也大都是一厢情愿,事实上家长要求补课的不在少数,在这种氛围下,究竟谁来监督“减负”?没有足够的依据,又怎样进行评估考核?

说得不客气,一些地方的“减负”制度仅是只打雷不下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致使一些校长、教师看出了制度的软肋,故习以为常,我行我素。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真正

加重学生负担而被处理的校长、教师恐怕还没有,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相反,倒是那些为增负“加班加点”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受到鼓励和表彰。

我觉得,“减负”最重要的是要从源头抓起,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源头问题抓不好,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必要的改革措施不到位,再多再好的制度也很难落实。

不是说制度建设可有可无,也不是要给浙江教育部门泼冷水。愚以为,制度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就等于一纸空文。凡制度一经制定,就要广泛深入宣传,形成共识,使之变为人们的自觉的行动;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格实施,加强监管,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如果睁一眼闭一眼,以至使制度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摆设,那么,有制度比没有制度造成的负面影响则更坏!

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问题,尽管有其外受者,实际上多年来遭受到的是种无可奈何部的表现形式、外部的成因、外部管理的程度的压抑体验,其中不乏有识之士的困惑和对及策略调控等条件因素,但同时更有其复杂宽松课业的渴望,这就像蕴涵了巨大潜力的的内部规定性。“减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社会群体,需要政策和策略的支持一样。从是否改变了其内在的根据,在于学生是否真这层意义来看,从上到下的“减负”决策,是一正体验到学习的宽松、幸福、充实,养成富于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精创新、敢于进取的内在品质。基于这一认识,神中某些深厚积淀认识的、因而是具有某种本文拟就“减负”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刚性效果的策略。追问作些肤浅辨析,希望就其内在机制寻些3.它在一定程度上宽松了素质教育和启示。创新教育的实施环境。这主要表现在时间和

一、价值判断:“减负”策略及其创造的直空间上,但究其实质,却是在全社会的教育理接价值念上,学校的教育筹划设计、教师的教育创采取果断措施,做出硬性规定,以令行禁新、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发展、家长们的教育责止的方式把中小学生日益沉重的课业负担减任与愿望都发生了“今日得宽余”的改变,可下来,是对(

第11篇: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关键字:邓小平理论 党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正文: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没有自己的旗帜。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并把它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这样论述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属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找到了一条把我国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在这次伟大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就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来说,实质上是一场新的革命。邓小平理论既是这场根本性变革的理论指导,又是对这一伟大实践的系统总结。因此,邓小平理论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亿万群众参与的伟大实践经验的升华。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等等重要思想,突破了许多不合时宜的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邓小平理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它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又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三者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虽然它们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回答不同的历史性课题,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中国人民带上了一条繁荣富强之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功

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这30多年来,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成功地适应了世界环境的严峻形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世界发生大变化大调整的时期,也是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到内陆,从东部到中西部,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势不可当、蓬勃向前。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巨大解放,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发展,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且带来了党的建设的新进步,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一、经济实力快速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工薪收入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心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四、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我国还积极迎接世界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就是中国制造产品大量出口,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不仅如此,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也开始积极“走出去”,以全球化的视野在海外开展投资,整合产业链,以快速提升自身竞争力。我们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民族复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走向21世纪的时代精神,国胆民魂。

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2篇:愉快学习法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对丰富和完善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方法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也具有借鉴、参考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愉快学习教学理论,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愉快学习教学方面的薄弱和不足。

研究本课题的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政治课堂学习有效性和愉悦性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学中的主体学习理论、心理学中的需要发展等理论为愉快学习教学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实施愉快学习教学法能够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移情效应、信任效应、感染效应,激发学生潜在的真、善、美、爱等积极因素。

实施愉快学习教学,有助于高中政治课堂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助于推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克服传统教学中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课堂枯燥等弊端;有助于改善政治教育僵化、刻板、面目可憎的形象,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有助于培养“四有”新人,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小康社会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高中政治课愉快学习教学法的研究对于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操作性启示。

国内相关研究文件综述:

针对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学生课余生活单调、厌学、师生关系紧张等一系列教育问题,愉快教育在国内逐渐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第一师范附小、北京一师附小等学校就率先走向愉快教育之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愉快教育法在高中教学实践中开展的比较晚,尤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目前还仅处于初步研究和尝试阶段。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愉快教学法越来越成为高中政治教师的共识,而且各种研究文章和成功的实践经验经常刊登在报刊杂志。可见,愉快学习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前景广阔。

在国外,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斯宾塞认为,如果学习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的话,那么即使无人督促,学生也能自学不辍。这种理论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因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在国外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如,英国的活动教学、法国的自然阅读教学、俄罗斯的“游戏教学”等。

随着愉快教育的深入实践和发展,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成果相继诞生。影响比较大的著作有:《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在学校学习并快乐着》、《愉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⑴愉快学习教学法的内涵。

古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事实上,轻松愉快的心情更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健康心智的形成。愉快学习教学法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一次创新。所谓愉快学习法,就是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心智发展的教学方法。高中政治学科的愉快教学法,就是在遵循高中政治自身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愉快教学方法,以增强高中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更快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⑵高中政治课愉快学习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愉快学习法”教学法的推出十分必要:从学生的角度看,高中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相互交往增加,而学生素质则参差不齐,传统的灌输法和“一刀切”越来越不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只有采取“愉快学习法”,方能做到因材施教;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提高自身水平,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实行“愉快学习法”;从教材的角度看,新课程教改下的教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内容的设计要求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愉快学习法”是新课程、新教材的必然要求。目前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很有必要采取形式多种多样愉快学习教学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寓教于乐,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把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有必要从根本上教育学生明白学习政治课的重要意义,树立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学生对政治课堂从“有趣”向“兴趣”乃至“志趣”的转变,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否则,愉快教学将舍本逐末、流于庸俗。

“愉快学习法”教学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目前正在进行的围绕课堂教学的“三转变”的教学改革,为“愉快学习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各中小学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包括优质课大赛、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等活动也为“愉快学习法”提供了实践平台;师生素质的普遍提高,也从思想文化上、能力上为“愉快学习法”的落实提供了准备。另外,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为教改提供了丰富的设备、设施,例如:电脑、网络、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都为“愉快学习法”提供了便利。高中政治课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是一门严谨的、严肃的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中政治课教学就拒绝愉快。相反,要改变过去高中政治课“板起面孔训人”的可憎面貌,增强高中政治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引进愉快教学的基因,以改良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高中政治课牵涉的知识博大精深,涉及众多领域,具有“杂家”的特征。政治课本身就蕴藏着许多引发愉快神经的素材,再加上当前政治生态越来越宽松、民主,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增强,教师的素质越来越高,网络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这都为高中政治愉快教学提供了可能。

⑶国内关于新课标下政治学科愉快学习教学法的实践及研究状况。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政治课教学研究日趋活跃你,各种理论和教学新模式层出不穷。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分层教学、学案导学等种种模式纷纷涌现,提高了课堂效果,改善了教学面貌。但这些模式各有利弊。“愉快学习法”是在具体教学中,博取众长,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的创新。导学案最初产生于本世纪初的一线教学实践。当时一些高中毕业班教师为了提高复习效率,精心编制了课堂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学掌握。后来推行教学改革,我国中小学普遍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推行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与学案导学不谋而合。鲁西南有一个著名的杜郎口中学,本来是农村初中,考试成绩曾经连续10年居县里倒数之列。但该校历时8年,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创造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被称为“10+35”(教师讲解10分钟,学生活动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模式,教学成绩蜚然。 江苏泰兴洋思中学,也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洋思经验”。洋思中学课堂上教师讲课时间几分钟,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的过程,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刊物都曾进行长篇报道。省内外近二十万名人前来考察,学校老师赴一百多个县、市介绍经验、上观摩课。学校确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观念,坚持从初一年级开始,从最后一名开始,狠抓每个学生全面进步,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学校连续多年,优秀率居泰兴市之首,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100%。“杜郎口”、“洋思”等先进经验其实都是运用了导学案,是学案导学的实际运用。最近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丁念金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也可以视为学案导学的新模式。目前,学案导学已经成为众多学校普遍接受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标下初中、小学的愉快学习实践和研究尤其兴旺。高中各科的教学中,也有不少发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创设合作、竞争的课堂等方面的实践和研究。但就高中政治课而言,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还不是很多,特别是,“高中政治课愉快教学”的提法,还比较陌生。现在虽然不少学校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相关工作,但基本上处于研究阶段,很少形成研究成果。因此,“高中政治愉快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将成为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的一次突破。

⑷政治学科愉快学习教学法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罗素有个观点:“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应得到珍视”。愉快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情绪反映和心理状态。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和正确发挥,关系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败。要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取得成功,必须正确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活动,需要充分和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就包括人的动机、情感等要素。而愉快的心情是正确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正能量。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兴趣、热情是人的精神动力。充分调动了人的兴趣,使人产生愉快情绪,则学习和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而且不知疲倦。需要层次论揭示了人的五个层次需要。教学活动其实也是为了实现学生的需要,为了促使学生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所以教学活动要考虑满足学生心理,“投其所好”,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学习活动主要依靠借鉴、接受前人、他人的间接经验从而避免弯路,迅速有效地掌握知识。因此学习活动本身是缺乏直观体验的,缺乏愉快体验的,特别需要借助直观教学手段,采取灵活、生动的方法。高中政治学科愉快学习教学法的改革,有助于克服政治课自身灌输经典理论的局限性,改变政治课板起面孔教训人的可憎面目,有助于改善高中政治教学的形象,有助于化解高中升学压力对学生造成的紧张和压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活泼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高中政治愉快教学研究,对目前的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⑸高中政治愉快学习教学法

愉快学习教学法形式多种多样,以下为常用几种: 实践调查法

实践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概念化、条理化、抽象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社会学课程的目标要求,实践教学法主要包括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社会学知识和原理进行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的方法、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方法、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方法等。

这种教学法具有实践性(即强调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从实践中生成知识,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自主性(即强调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参与性(不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交往性(即提倡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成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探究性(即每个实践活动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每个主题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等特点,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1、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调查,改变其单一从课本获取知识的的老途径、旧渠道,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的了解和参与意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途径和来源,综合学习、实践学习、参与学习、生活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世界”中的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实践性教学活动强调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重要性,体现了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主体的必要途径。学生对调查对象的观察和与调查对象的交流有利于其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性的学习方法,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和启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调查教学活动还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2、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动力在于思考,思考发现问题,问题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出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去学习和研究。如在中秋佳节,可以让学生到商店对各种月饼的品牌、价格、销量、购买人群等问题作调查。在调查中他们提出了不少的问题:不同品牌的月饼,为什么价格会不同?同一品牌的月饼,为什么在不同的商店出售价格也不一样?同一种月饼,为什么中秋节前比中秋节后贵?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研究第二课《价格变动的因素》和第三课《影响消费的因素》,由于带着问题去研究,学生学习主动,课堂效率高、效果好。

在教学中如果依书直说,从理论到理论去分析研究,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但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分析和研究,将会使教育和教学更有针对性。如在学习第三课《影响消费的因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撰写《中学生消费面面观》的小论文,同学们对目前中学生在消费中普遍存在的“攀比”、“求异”等现象进行了分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政治课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会做人。让学生在生活中去领悟和感受,比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去讲要好得多。例如:劳动就业是当前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提出了企业成功应具备哪些条件,新型的劳动者应具备哪些素质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开展“寻找当地创业者的轨迹”的社会调查,在调查中接受教育。

3、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化问题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必须把小课堂和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的教学,让学生收集辨认真假纸币的知识,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的生活实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引领学生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理性思考,感受价值取向,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自主研究、自主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成功赏识法

成功赏识教学法,就是通过了解、理解、交往和思考,充分肯定学生,发现并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造就教师自身的赏识心态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因而成功赏识型教学方式十分必要。

1、首先要协同师生情感。

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信任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通道,即使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也不要感到失望,学生会在教师的信任中变得自尊、自信和自强。比如:让班上性格最内向的几位同学来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始时他们都站在讲台不敢讲话。这时,教师就给他们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信任的鼓励,“你们能行的!你们是最棒的!”在老师鼓励下,他们逐渐大胆地在讲台上讲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敞开心扉,结识更多的朋友。

2、多与学生平等交流。

与学生沟通是引导学生的重要一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师生之间在期望、目标、观点上出现的一些不合谐采取积极、宽容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赞赏若能与学生的意愿、兴趣及心理特征相吻合,就可能使学生优良的一面在精神面貌和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学会了解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对那些敢于说出具有独立精神体验和个性的话的学生,我们应给予肯定与赞赏。赏识成功型教育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把眼光集中在学生的优点上,这会强化和巩固学生的行为,树立学生自信心。而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学生若能感受到教师因他快乐而快乐,会增加成功后的自信感和愉悦感。

3、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

教师的任务,就是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当学生自己动手干成一些事,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使其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同学们都很喜欢你,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心。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相反,对学生总是过分保护,过分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学生的实践,不仅阻碍了他们能力的形成,而且会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是鼓励他们勇敢地去独立学习,细心的教师会注意每个学生同其他学生的不同点,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班来发展学生的特长。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相信别人都羡慕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这种自信心能推动学生在多方面逐步走向成功。

成功赏识教学法在态度上是“爱”,使学生在被注意——信任——尊重——接近中得到赏识,积累成功;在行为上是“导”,通过了解——暗示——激励——宽容——提醒——督促,使学生在赏识中获得成功;其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最终学会理智、客观地自我赏识,不断地发掘自我潜能,品尝成功的滋味,最终能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实践证明,成功赏识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知识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探究氛围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技能,形成科学的认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浅层次问题均可在自学探究中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就需要采用合作互研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合作探究型教学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就其组织形式而言,一般可采用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互研。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课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二是小组合作互研。合作小组以4---6人为宜,把前后排邻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便于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三是大班集体互研。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就课堂合作互研的具体方式而言,辩论法、“实话实说”法、讨论互研法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

1、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情趣。

要创设探究氛围,必须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探究中去,同时,利用学生集体荣誉感比较强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利用竞赛的紧迫感使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紧凑,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益。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意指向性,培养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精心准备,人人参与,优势互补,公平竞争。

要精心准备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的乐趣,这样就要求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问题提出的渐进性,让每个学生都对探究活动感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在“做中学,乐中学”。

3、教会学生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积极引导学生发问,激发学生共同探索的合作欲望。“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应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质疑问难的点拨,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积极指导小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合作效率。小组讨论是合作探究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探究效果的优劣。教师要善于把握讨论的契机,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比较思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增强思维创新的合作能力。交流是小组讨论的拓展与延伸。要想实现有效合作,小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总之,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是一种开放性的,多向信息交流性的教学实践,它对教师的组织教学和学生课前准备训练提出了很高要求。新时期的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营造一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改政治课教师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实验操作法

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身操作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经验、知识的一种方法。做实验在课堂上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持人”,而学生则是知识的“填充机器”,这种传统的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听讲和理解能力,对于理解力稍差学生来说,无疑是“赶鸭子上架”。有调查发现,50%的学生兴趣低下,课上注意力分散;学生死学硬记者居多。这对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方面极为不利。而采用实验操作教学法,学生能做到人人动手,认真思考,思维也随之展开,完全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利用自己的动作,把某些蕴涵抽象逻辑关系物化出来(操作的动作本身往往就是其认识的对象),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实验操作活动实际上就是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相结合,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它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也就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验课的关键,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了感性认识,进而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式,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对事物得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和结论。如,在《意识作用》一课学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知识点时,我在放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放一竹筷,让学生观察竹筷是曲的还是直的?学生兴趣很高,观察时认真仔细。学生得出结论:凭眼睛看,此时竹筷是曲的。我从杯中取出竹筷,让学生再观察:原来竹筷是直的!然后,结合学生所学的物理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正确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错误意识也是对物质的反映(错误的、歪曲的反映)”这一观点。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教学要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实验的方法学习科学,既符合科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特点,是科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以实验为活动的载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科学的探究活动。这样,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生活与哲学》教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学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时,我出示气球、皮球、铅球放置到平滑的桌面上,并让学生推荐一位力气大的同学吹这3个球,其余同学注意观察3个球的变化,全班同学兴趣大增。实验结果是气球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皮球略有滚动,而铅球纹丝不动。随后,我又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得出了结论:是因为它们的质量即内因不同。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通过实验,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非常轻松地体会理解了知识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

在于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多边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是主体;学生是自我身心发展的自主参与者、积极学习的探索者和创造者,也是主体,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交互关系。教学课堂应自由开放,富于情境;教学特点应具有相融性、动态性、合作性和多样性。通过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活动,可以唤起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等等。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利用各种条件展现或模拟现实,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比如《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甚至亲身进行市场交易活动,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商店、市场就是教室,售货员及商家就是学生,学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印象深,而且还锻炼了社交能力。调查后学生将商店搬到了课堂,模拟表演各种市场交易活动,揭露“朦胧价”、“跳楼价”、“缺斤短两”等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这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社会阅历。

又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我就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结合高考英语改革的时政背景,教师模拟一个带着学生困惑、远道而来的求助者,创设一个面对“高考英语改革,英语降分”传闻后“高考英语改革分值不变”,众说纷纭的情景冲突,辅之以急切的“怎么办”,一面向广大学生提出求助,一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探究新知的兴趣。

3、利用教学情境,提高学习效益。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师不是把知识或结论像配置好的“快餐”那样为学生供应“现货”,而是创设某种情境,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望。并通过观察、假设、讨论、实践等活动对这些问题进行检验、证明、探究等,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中教师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和理论,而是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猜想、推理,理解知识,论证、归纳和总结知识,创造性的思考各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节中,教师不是直接给出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和作用,而是先让学生收集当地近一段时期不同商品、不同时间的价格情况,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商品、不同时间的价格不同?”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地考察,相互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这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由于是自己得出的结论,学生感到自己的潜力不可估量,学习起来更有信心。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自发地学习。

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教师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对相关的网站和学习材料进行访问,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过“商品”这一概念,教师让学生判断是否商品:A自种自食的粮食,B吃不了去卖的粮食,再次让学生体验商品概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在讨论交流中,一部分同学提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商品,又找到了一个判断商品的方法,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法,鼓励了学生质疑和创新。这时,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也是学生的学习促进者。学生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可用“风采展示”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择优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详细地看到展示同学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更深层次地思考。 竞赛激励法

竞赛激励式教学法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教学方法。教师把要教授的内容编成竞赛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抢答记分或当场评论表扬。传统教学方式,即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教师讲课要依“法度”而讲,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变成了一种新"八股",造成了课堂寂静无声、死气沉沉,令人生厌。不仅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也不乐意去教政治课。竞赛激励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科学编制竞赛题目。

竞赛激励法要运用得好,必须编制好赛题。赛题的编制要求依据大纲要求,结合实际。赛题应体现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的统一;应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应符合青年学生特点,难易适度。

2、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表达能力。

竞赛中学生为了能获得好的成绩,往往花费好多时间主动的去学习,这种学习是他们乐意做的,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的政治课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而学生说的却非常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到培养。所以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教师提问问题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差,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甚至产生结巴情况。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踊跃参与竞赛,为了把所问的题答对,竞赛中他们会把语言组织好,全面而又有逻辑的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一课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把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成抢答题和必答题两部分;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为红队、蓝队、黄队、绿队,进行分组对抗,展示风采。要求每组中每位同学在比赛中回答问题次数不能超过两次,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同学们在竞答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整节课同学们都能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

赛缪斯•巴特勒说:“不管一个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分支科学越来越繁多,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往往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会合作尤有必要。竞赛制教学法由于采取分组比赛,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就必不可少。这种方法有助于组内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学风,使每个同学都敢想敢说,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帮助学困生释疑解惑 。从而达到实现问题共解、过程共同经历、结果共同分享的合作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融入到集体中,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去学习,去主动参与活动。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提高团结协作精神。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政治教师很难受到学生的拥护,他们往往讨厌政治教师,何谈乐意去上政治课。“竞赛制”教学法采用竞赛的形式,属于开放型的课堂,教师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做评判,由学生评判补充,当发生争论或学生全部评判错误时,教师才引导学生纠正。这就削除了学生因害怕回答错了而受教师批评的畏惧心理。当己方选手的精彩回答引起一阵掌声时,又有哪一位学生会感受到有压力?他们会觉得自己像演员一样随着上课的铃声进入角色,又像观众在观看一场精彩的比赛。这样,他们的灵感才容易迸发出来,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才容易产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达到培养多种能力的目的才能实现。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竞赛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表演节目或是让学生表演节目,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双方建立一种朋友型的师生关系。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获得了提高,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时事教学法

时事教学法就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与本课时有关的国内或国际上发生的时事内容,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学习的政治理论,分析、理解时事内容。而且能够通过时事内容,来验证课堂上所学习的政治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中所学习的政治理论知识。

一、时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高中生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新挑战

如今的高中生,成长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他们虽渴望了解社会,关心国家,但却没有一个可以看外面的窗口。因此,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时事教学法,开展时政教育,是高中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有助于高中生更好地进行高考备考

目前的高等院校招生入学考试已明确规定,高考试卷中必然含有时事政治的试题。近一年来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等,一直是高考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对一年来所发生的重大时事问题有深入了解,并在政治教师的引领之下,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认真思考,从而逐步提高自身能力。

3.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当前所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比以前更为贴近生活现实。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一定要和时事政治教学加以紧密结合,适时对高中生开展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及政策等教育

二、时事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1.开展新闻讨论

选择高中生十分感兴趣的新闻背景或材料展开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时事新闻,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开展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讲解点评。教师在新闻讨论中要注意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时事材料的选择应当紧扣教材相关知识、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现实、紧密联系当前形势、深化典型事例。二是要对学生开展及时指导,对学生所提出的创意加以鼓励。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样一则重要的经济新闻,既可由政治教师介绍给高中生,也可由学生自行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去搜集,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中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联系课本经济常识中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及投资与消费等知识作出自己的分析。

2.课前新闻评论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前的五分钟时间,轮流安排所在班级学生阅读报纸和杂志当中的新闻,随后动员其他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评论当中激发出思维之火花,教师则应当抓好总体调控工作。这一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出时事教育之及时性,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当前时事的自觉性。每次五分钟的时事点评,不但能够锻炼高中生的语言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且还能让师生们在轻松与活泼的气氛中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3.课中穿插新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新的时事材料取代教材中过时的旧事例,增强现实感和新鲜感,从而使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把教材理论知识同新的时事材料结合起来,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实现理论与现实,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师在运用时事热点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准时事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点的切合点。

三、运用时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时事热点问题的现实性和新颖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用时事热点要注重现实性和新颖性,就是要注意所引时事热点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贴近。时事热点问题与现实生活是相结合的,时事热点问题要从身边的时事出发,扩展到国内、国际大事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新鲜的时事热点材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感染力,这样才更具有直观性。

2、注重时事热点问题的及时性 由于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国内外大事千变万化,时事热点问题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和鲜明时代感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引用时事热点材料讲授中学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时,要根据最近的社会热点的变化而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外的大事,及时地进行灵活多样的时事教学。把最能说明问题的时事热点引入到教学中,课堂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事热点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选。只有及时的选取了有针对性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并增强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良。

3、注重时事热点问题的综合性

在政治课教学中,注重时事热点问题的综合性,就是要综合分析事件内部的各个方面,从多方面、多个角度、多种理论去解释事例,要将这一事例与相关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多方面、多个角度、多种理论去解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从而避免了学生单

一、片面的看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应用课本理论知识多方面、多个角度地去分析、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时事教学法是思想政治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注重结合最近时期国内外发生重大事情,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任何重大事情,都应注意抓住大事,紧扣社会热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国内外大事,将时事教育寓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找准时事热点与教材的切合点,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分析时事、理解时事、认清时事等能力。 辩论式教学法

辩论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辩论教学法谋求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自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双方积极配合,师生情意交融,课堂教学活泼、高效。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先学先讲,主动参与集体辩论,探究知识规律,大胆质疑、猜想,教师点拨、扶正、设计练习题等,能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组织辩论,培养思维批判性

在课堂中,有些学生对解题思路和方法人云亦云,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很容易上当受骗,说明了这部分学生缺乏思维的批判性。辩论教学法提供学生充分参与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求异求佳,判断自己想法的对错,确定真理,有利于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培养。通过辩论,学生既不盲从别人的看法,又不轻信自己的观点,而是根据事实判断对错,寻求真理,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

2.指导探究,培养思维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善于钻研,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缺乏思维深刻性品质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不肯深钻,满足于一知半解就下结论,往往有的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可是答问的准确率却很低。辩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引发质疑,培养思维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发学生质疑,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改变通常的思维形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辩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质疑,教师解惑,由质疑到释疑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政治生活》教材《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课时,我就采取了辩论的方法。先播放了一段关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视频,展示乌俄冲突的背景材料,组织了“模拟联合国活动”。全班分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乌克兰,俄罗斯,联合国和中国,围绕主题①怎样看待乌俄冲突。②是否赞成否决克里米亚公投效力。③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进行辩论,并派代表发言。要求各小组的发言根据主题,有理有据,体现各方的政治主张和利益。通过学生的辩论发言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把辩论赛引进课堂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能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对于辩手来说,受益匪浅,对于学生听众,新颖的课型使他们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引起共鸣与思考,有的甚至跃跃欲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总而言之,“辩论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会议纪要

时间:2014年12月15日 地点:教研楼408室

参加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 刘冬梅、党雪琴、杨丽娜、王兰兰、蔡晓辉、薛新波、仝中合。 议题:“高中政治愉快教学法”开题。 内容摘要:

刘冬梅:我们的高中政治愉快教学法研究已经通过申报,望认真准备加快研究和落实。

党雪琴: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杨丽娜:“愉快教学”离不开素材,要多搜集。既要注意书报杂志、媒体,也要注意从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中搜索、借鉴。

王兰兰:要构建“愉快”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要发动学生,群策群力,共建“愉快课堂”。

蔡晓辉: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薛新波:精心准备“愉快”学案,引入游戏、合作、竞争等学习方法。 仝中合:愉快教学要处理好各方面的辩证关系,愉快课堂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堂。

时间:2014年11月1日 地点:教研楼401室

参加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 刘冬梅、党雪琴、杨丽娜、薛新波、王兰兰、蔡晓辉、仝中合。 议题:“愉快教学法”听评课总结。 内容摘要:

刘冬梅:我们已经按“愉快教学法”模式讲了一段课,大家也相互听了不少课,如何使学生课堂上充分愉快起来?这是重点。需要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党雪芹:在讲课中,有时老师讲得太投入,光注意表现自己,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时间不够、机会太少,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这个大家要引以为戒。

蔡晓辉:对学生的提问一定要注重问题的价值,问题应具有启发性、探究性、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后才会产生“愉快”。

杨丽娜:师生互动不能流于形式。要引导学生探究,不能越俎代庖。要注意语言规范,声音悦耳,给学生美感。

仝中合:愉快教学,不能把学案当剧本一样背会、照搬照抄。要注意课堂机智,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薛新波:教学中要督促、引导、适当点拨,要处理好学生的协作和竞争。 王兰兰: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教师就无所作为,而是善为,多制造幽默。

参考文献:

1,愉快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陆春燕,《成功(教育)》,2011.11。21网页。

2,高中思想政治课愉快教学初探,浙江师范大学,云卷云舒,百度文库。

第13篇:试述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的意义

试述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课程的意义?怎样学好这门课程?

答: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国内体育界和民族、民俗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1986年9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联合举办的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讨会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提出了4种观点: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古代体育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因此是指近代体育传人以前我国各民族就已有的体育活动。

3、凡是目前在一些民族地区仍在流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包括自娱活动)部属于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的活动项目。这是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较权威的观点。概括起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指长期流传在各少数民族中,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特征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作用的各种活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出于各种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它随实践者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着变异。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和变异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盛和衰退以及寻找有效的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其变异,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造福于人类。受生产力水平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限制,在不同的时空坐标上,人们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有着不同的功利目的。从远古时代开始,少数民族就出于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刨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和体育节庆活动。运动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动物通过运动获取食物、占领空间和争夺配偶.也通过运动米逃避敌害、保存生命。在这种生存需要基础上适应与进化的动物和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运动本能与需要。由于人类获取生存资料已非纯粹依靠身体运动,生存需要的实际刺激已不能充分满足人类运动本能的需求,因此,人们创造了运动娱乐,这是各民族体育原始起源的一个主要因素。这种植根于人类与生俱来的运动本能需求的活动,后来在人类精神需要和杜会需要的双重作用下超越了自然本能,达到了更高的、更复杂的文化境界, 包括成为古代信仰的一种物化形态。大自然的一切活动都是有节律的.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 的生活也需要有所张弛。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人们在劳动间隙,因地制宜创造的。如广西龙胜瑶族和苗族中流行的“打泥脚”.就是人们在田问劳动劳累之余,用黄泥团相互击打对方腿脚并跳跃躲避对方打来的泥团,以求一时的放松.由此形成的一种体育活动口。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他们与外界往来较少.生活枯燥单调,许多体育活动是他们充实娱乐自己的主要方式。如壮族的打陀螺、芭芒燕、打铜钱、倒立竞走、跳桌、跳橡皮筋、咬水桶,瑶族的掷石头,跳铜铃、打猴鼓.侗族的弹毽、蛇舞t苗族的鸡毛球、跳脚会等,都是为此而创作的.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顽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原始生产方式下,强健的体魄和机敏的头瞳往往可以使一个人在劳动生产与战争搏杀中出类拔萃,获得功利。这种现实的需要使人们意识到体能和技能锻炼的重要性。生活在森林和草原的少数民族在狩猎和牧业生产中离不开奔跑追逐、投掷射击.甚至需要与野兽搏斗、与牲畜角力.因此产生了赛跑,射箭、射弩、赛马、摔跤、投掷等体育项目。又比如赫哲族的叉草球是叉鱼的训练;鄂伦春、鄂温克的滑雪与在林海雪原游猎有关“1;壮族的打扁担,苗族的打泥脚、打草球,侗旅的打手毽、踩石轮、骑木马,瑶旗的打箕圈、催工舞等都与生产活动有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在早期发展中,为_『民族生存和民族利益与异族时有争端发生,产生于劳动中的体育技能往往也能用于战斗。作为一种直接动力,军事战斗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了赛马、射箭,射弩、角力等具有军事功能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并产生了一些趣味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如壮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妙趣横生的“板鞋竞技”原是壮族女总兵瓦氏夫人训练士兵的方法。瓦氏夫人为了培养士兵的集体观念,求得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命人根据壮人本屐的样子做成长板鞋,让士兵3人一组或6人一组台穿一双长板鞋练习赛跑。穿上如此的“鞋”要想跑得快,必须团结一致、默契配合,一人分心就会影响全体。正是这种饶有趣味的练兵方法,使壮兵团结一致,所向披靡,挫败倭寇.建立功勋。现今的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在其发生的初期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娱乐,也就是说,不是以自娱和娱人为目的,而是为了娱神,以期祛牙B降福的各种原始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活动。在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及社会力量时,在惶惑、恐惧、幻想之中自然地使用“万物有灵论”的原始思维,认为自然界许多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都存在着跟人一样的活动和思想、欲望。人们创造了神灵并把希望和力量寄寓于神灵。信仰和崇拜需要物化的形式,许多少数民族体育恬动最初就是作为一种求神拜祖的祭祀仪式和活动而创作的。少数民族举行各种仪式以求神灵欢娱、降福祛恶,由此得到精神安慰或受到鼓舞。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这是 使他们在困苦环境下能够生活下去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文化的普及,神权统治逐渐消亡,体育活动中许多娱神的成分逐渐淡化,由娱神目的出发而进行的活动逐渐成为活动者自己放松、休息和娱乐的活动,甚至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以交际、喜庆、娱乐形式存活于少数民族生括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彩。在远古人的生活中,性爱是仅次于觅食的一件大事。觅食为了生存.性爱则是为了繁衍。尽管许多少数民族有兄妹相配的神话传说”1,但实际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某种程度的乱伦禁忌。为了实施氏族外的婚配,居住分散而叉相对舟j塞环境中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男女集体交往与求爱的节日和活动,以利于其种族的繁衍。另外,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少数民族的择偶观念是注重男子强壮的身体和劳动能力,因此,刨造机会进行直接接触十分重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与青年男女的社交有关,甚至就是专为两性交往提供机会而开展的活动。如维吾尔、哈萨克族的“姑娘迫”,壮族的“抛绣球”,苗族的“跳月”、“芦笙踩堂”,瑶族的“踏歌”“1等,又如广西苗、瑶、侗族的“射弩”,在古代不但是防身武器和战争的传信工具.还常作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信物”。:瑶山山多林密,。山之隔,走到却需半天,如果男子有意于对面山头的女子,常用弩发射一箭试探姑娘的意向,姑娘若有意,就将小伙子的箭留F·另射一箭作答.双方收留的箭即为定情信物。再如“打手毽”在侗族是青年男女社交性的体育活动,有“飞花传情”之美称.同时也是苗、基诺、布依、壮等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交往方式,它起源于侗族青年男女在田野劳动中的交往。“:在侗族山寨的插秧季节里.姑娘们站在田埂上抛出一把把稻秧,水田里的小伙子一一稳稳接住,你来我往,欢声伴着笑语。休息时意犹未尽的姑娘与小伙扎起草把相互抛接,情侣们更是借此飞“花”传情,由此形成一种极受欢迎的男女社交性体育活动。体育竞技给青年男子显示智慧和力量、充分表现自我、获取姑娘青睐的机会,符合少数民族英雄崇拜的心理和性选择的需要.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力。苗旗的。爬坡竿”“1就是很好的例证。在苗族一年一度的“坡会”上,人们身着自己最美丽的服装,从四乡八寨赶到坡场观看“爬坡竿”:一根长约10 m碗口粗的木竿竖立在场中,竿顶挂一葫芦酒、一对棕耙和几斤内,参加比赛的小伙身体不能贴芊,倒着爬至竿顶,饮数口酒,然后咬住葫芦的红飘带和挂棕粑和肉的绳子,头朝下滑F米。优胜者人称“倒竿郎”,被视为苗族的勇敢者,受到族人的敬佩和少女的爱慕.酒、肉、棕粑为其奖品,旁观的姑娘任他挑选娶之。 在自然经济时代,散居在山区各村寨的西南少数民旅由于忙于农事和交通不便,一般只在节日里相聚。许多传统的节庆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动能于一身,也是商人们难得的交易时节。有些体育活动及其节庆本身就是商人们出于商业活动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如号称“侗家橄榄球”的“抢花炮”.是流行于湘、黔、桂的独具特色的侗族传统文体活动。花炮节一年-度,节期因地区而不同,以三江富禄镇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三月三.居住在湘、黔、桂毗邻地区的侗、苗、瑶、壮、汉等族民众都前往富禄镇参加“抢花炮”活动。按照当地的习惯,这是春节后的最后一个节日,此后就该全力投人春耕,停止一切娱乐。节庆期间.村民去卖掉自己的土特产,同时买回所需的日用品,因此.花炮节也是一个活跃经济 的盛会。据考证,“抢花炮”活动的发源地在三江的葛亮村。该村依山面河,是当地惟一的交通要遭,因而成为湘、黔、桂交界地区木材和土特产品的集散地。明朝嘉靖年间,闽、粤、桂、黔、湘的商人就来此做生意。当地的侗、苗、瑶族民众大都居住在山寨,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商人们为了收购土特产和推销他们的商品,想尽办法引人下山,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便是“抢花炮”。五省商人共同筹建了天后官,他们利用人们祈望人寿年丰的愿望和迷信的观念,以祭祀天后娘娘进行“抢花炮”活动。抢花炮活动得到侗族民众的喜爱.也符台他们的需要。于是年复一年.经久不衰。后来,与葛亮村相距两公里的富禄镇逐渐繁荣,那里的商人为了抢生意。就比葛亮村提前20天.于农历三月三举办二王公酬神会进行“抢花炮”活动,其规模和影响很快超越了葛亮村,直至今天,富禄镇三月三花炮节都是湘、黔、桂“抢花炮”活动的中心。[9]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本质特征的论述,从搜集的文献来看,多散布于有关民族体育本质的研究之中。谭华在《试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历史趋势》中认为在近代以前,民族传统体育经历了从原生形态到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并存这样荫个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它们与各自所依存的传统文化的同质性和鲜明的地域性、传承性。卢元镇在《巾国体育文化纵横谈》中提到远古时代的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并伴随着原始的劳动、娱乐、自然、战争和宗教信仰而出现。传统体育文化自产生就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在人类的各个社会时期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终于在近千年的时间内形成了这样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熊志冲在《民族体育的特征、功能和传播方式》巾认为民族体育的性质是一种初级文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活动形式简单、粗糙,内涵鲜明、生动;地域特色浓郁。曾于久在《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巾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延续性、观赏性、适应性、多样性、科学性是其本质特性。胡小明在《论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提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方面的认识大体上是一致的。刘素梅在《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交融性、大众性等特征。同时还具有健身、娱乐、竞技、教育、经济等功能。现阶段的社会中,“全球化”和“现代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过去的近百年间,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逐步走上全球和现代化的道路。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体育文化也毫不例外的演变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相互渗透并相互冲击的状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进程无疑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来讲,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怎么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这笔宝贵的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成了现阶段许多学者和专家重点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制定并下发一系列保护措施与保护文件,并将其列为法律保护的范畴。2004年8月28日,第10届全国常委会第1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将保护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全面纳入正规;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武术、秋千、蹴鞠等多项民族体育项目收录其中,明确表明了民族传统体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传统体育和游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前急需探讨并切实解决的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能更好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推进民族体育的科学化,社会化,课程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财富。

苏辰

134070370

第14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只有高度发展、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

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何谓诚,信也;意思是说要有信用。诚信之道,古而存之,诚则成,虚则败。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立木取信”,终而“商鞅变法 ”闻名于世;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却致身死国亡。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以诚信为本,取古之精华,舍古之糟粕。在全国号召建设和谐社会的潮流下,我们始终坚持和谐为本,诚信为根。无论在人文社科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我们的诚信仍然主导着时代的先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故此,构建和谐,诚信关键。在社会人文舆论的:大学生诚信危机。也不是空穴来风的。当今大学生确实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诚信危机,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在事情实处,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所想,所为,所事。特别在我们的人生事业上,我们应该尊重诚信这个不成文的客观规律上来。尤其我们作为人民健康的维护者,为民诚信,真正做到医药救人,真正落实好我们的卫生事业。诚信待人,诚信事事,诚信为人。做时代诚信的大学生。荀子曰:“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2]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和谐社会中倡导中的知礼中,这不仅仅是不是一种美德的问题,更是象荀子所言的知礼是人立,事成,国宁的必要条件。礼而待人,礼而事事,人人互相尊重,这个社会就成了礼仪的天地了。礼贤下士,礼貌待人,都突出了一个“礼”字。在当代人际关系更加密切联系的社会里头,我们大学生更要着重“知礼”这个基础,打好人际关系,以礼待人。“礼多人不厌”这不仅仅是说实在礼物的多少,而是指你待人的闵诚度!在这个礼仪上,更有利于我们人际的沟通,更有利于我们跟广大人民群众的交流,跟家人,跟同事的交流,利于创建和谐的宿舍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真正意义上提升我们大学生的能力。目标已经确立,纲领已经完善,主要是我们个人的思想,正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心中有一颗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真心,相信我们能在个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上做得更好

第15篇: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作者:田素霞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03期

摘要: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技能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研究证明,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 因此,西部大开发中,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只有人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其他要素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

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西部经济的腾飞。

第16篇:USP广告理论的经典意义及其发展

四、USP广告理论的经典意义及其发展

罗瑟·瑞夫斯USP理论的内涵也许并不复杂玄奥,然而它却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并被一代又一代人奉为经典。那么,其经典意义究竟何在?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特定的理论范畴,都有其特定的理论指向。就USP理论来说,它集中解决的是关于广告诉求的问题,其理论意义和价值,只有从这一方面去努力探寻。我们把它称作广告诉求的理论经典,其义尽在于此。

从基本理论倾向来看,罗瑟·瑞夫斯的USP理论主张广告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明确消费主张。USP理论精义集中体现在“独特”二字上。所谓“独特”,即建立个性化与差异化。我们看到,60年代以来重要的营销学与广告学理论,都不约而同在各自的领域里追求和探寻着差异化问题。可以这样说,差异化问题的探寻,是现代营销学和现代广告学最具集约性和根本性的理论考问之一。罗瑟·瑞夫斯可以说是在广告学领域里,在广告诉求的问题上,追寻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第一人。从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明确的购买理由,到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明确而独特的消费主张,其所显示的差异化理论意义,正是我们尤为着重的,尽管它只限于广告诉求的范围内。

1.USP理论对以后理论发展的贡献

由于广告诉求差异化的建立,罗瑟·瑞夫斯的USP理论将从产品功能出发探求广告有效诉求的传统广告理论,完善和发展到一种极致,它对此前“原因追究法派”的广告诉求主张的发展和超越自不待言,即使此后60年代大卫·奥格威的相关主张,李奥·贝纳关于产品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戏剧性”理论,也很难见出对USP理论的实质性突破,充其量也只是对USP理论的某种补充和丰富。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USP理论的提出实际上又标志从产品功能出发来探求广告有效诉求的传统广告理论的终结。

USP理论的核心之处在于挖掘产品功效中的特质,从而提出其他竞争对手不能或不会提出的销售主张,从而造成产品的差异化。强调产品本身引发人们的兴趣,而不是广告本身。USP理论本质上是对艺术广告的反动,它使广告由艺术走向科学,尽管它是以产品为本位,探求推销产品的方法,还停留在“术”的阶段,但其主张挖掘产品自身的独特之处,寻找产品所存在的差异,则使之成为美国七十年代广告定位理论的源头。

七十年代,在产品的同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人们不是因为产品之间的具体差异性而购买该产品,而是通过广告创造商品在人们心理上的差异性,广告由原来关注产品的独特的销售主张,发展以感性诉求为主,对“未来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顾客的心中。”[10]“通过演示消费者如何在心目中给品牌排名而将战略性思维推广至广告中。”[11]这种定位,实质上是一种传播策略,让产品占领消费者心智中的缝隙,形成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差异性。在传播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一点上定位理论与USP理论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七、八十年代的CI理论,其提倡运用统一的视觉识别设计传达企业特有的营理念和活动,从而提升和突出同一企业形象,使企业形成自己内在的独特的个性,最终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CI理论强调企业必须有内在的个性,如独特的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同时还必须有内在的个性,如独特的产品,与众不同的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和发展理念等。如此种种主张均离不开“独特”二字,它们都是在“独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概念的内涵,其独特性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也不再局限于消费者心智中的缝隙,而是涉及到从企业的外部具体的标志识别到内在的抽象的经营理念。

就是时下非常流行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其中也不难窥见USP的影子。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认为企业唯一的差异化特色,在于消费者相信什么是厂商、产品或劳务,以及品牌所能够提供的利益,存在于消费者心智网络中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营销价值。企业只有实现了独特的品牌价值或品牌承诺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特有技术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长期内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独具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核心能力。

2.作为广告诉求的理论经典,USP不仅对以后的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即使对现在的广告创作,仍具有不朽的理论指导意义。

6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消费需求的层级理论,确认人类的基本需求为生理上的、安全上的、爱的、受尊重的与自我实现的五个层级,并认为一切人类的行动都基于层级需要,当较低的需要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级的需要即开始活动。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总是与市场变迁相关而互动。70年代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市场一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变化着,从而也带来社会消费的变化与转型,这突出体现为从对商品的更多实证性具体分析判断,走向更多的依靠对信誉和形象的认同判断;从更多的直接性评估,走向更多的间接性评估;从满足基本需求出发追求购买的实际利益,逐步走向更多的追求心理和精神的满足。于是,70年代以来的广告传播也相应地进入形象至上、品牌至上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物质利益需求永远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即使在追求更高心理与精神满足的消费需求中,产品的功能与实际物质利益,也仍然是人们实现消费需求、发生购买行为的重要选择。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在消费层级需求中,追求实际物质利益的消费需求,可以无需心理与精神满足的追求为支撑,追求心理与精神满足的消费需求,却往往与实际物质利益的需求相伴随。因此,即使在广告传播形象至上、品牌至上的时代,产品功能的诉求,产品实际物质利益的承诺,也依然是广告诉求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只要广告存在,我们就需要“永远的USP”。不是说它唯一,不是说只有它高妙,它却是广告传播中一种持续的选择。

我们看到中国纯净水、矿泉水市场中对USP的精彩演绎:“27层过滤”的乐百氏纯净水与“有点甜”的农夫山泉。也许所有稍有声望和规模的纯净水生产厂家,其生产工艺和程序都与乐百氏相同和相近,

只有乐百氏将“27层过滤”拈出作独特卖点;“有点甜”不过是口渴时饮水的感觉,不信您可试试,口渴时饮用什么水都会“有点甜”,可是只有农夫山泉找到并成功运用了这一USP。这不正是罗瑟·瑞夫斯所主张的“率先得到USP”的绝妙注脚?!

到90年代USP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其策略思考的重点不再是罗瑟·瑞弗斯时代所强调的针对产品的事实,而是上升到品牌的高度,强调USP的创意来源于品牌精髓的挖掘。

达彼思公司中国董事总经理梁桂泉先生在阐述USP的文章中提出他的主要看法: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品牌竞争环境中,我们没有比今天更需要USP的了,消费者每时每刻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广告信息,要想使品牌信息有效地传给消费者,使其做出相应的反应,我们更加需要传播简单而真实的信息。品牌承诺必须是独特的、和消费者利益相关的、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这就是USP。„„每个USP广告通过文字、图像、标语、声响、特别技巧或这些组合给予消费者一个独特和相关的承诺。USP广告不仅只是传播产品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首先,USP是关于内涵在一个品牌自身深处的独特性,或者未被提出的独特的承诺,它必须是其它品牌未能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利益。其次,USP意味着销售,它必须是对消费者的需求有实际和重要的意义。第三,每个USP必须为目标消费者提供一个清楚的强有力的品牌承诺,而且这个品牌承诺是独特的。〔12〕

90年代的USP理论对品牌精髓的进一步挖掘,与美国的GREY广告公司提出的“品牌性格哲学”、日本的小林太三郎提出的“企业性格论”及后来的品牌个性理论何其相似: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从标志到形象再到个性,个性是最高的层面,品牌个性比品牌形象更深一层,形象只能造成认同,个性可以造成崇拜。为了实现更好的沟通传播效果,应该将品牌人格化;塑造品牌个性应使之独具一格、令人心动、历久不衰,关键是用什么核心图案或主题文案或一种象征物来表现出品牌的特定个性。而品牌个性乃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提升品牌价值就必须塑造出鲜明的品牌个性。品牌个性最能代表一个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差异性。差异性是现今品牌繁杂的市场上最重要的优势来源。没有差异性,一个品牌很难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建立在产品上的差异性很难保持,因为产品的差异性是基于技术的,一般比较容易仿效。而由品牌个性建立起来的差异则深入到消费者的意识里,它提供了最重要、最牢固的差异化优势。个性给品牌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并在消费者脑子里保留自己的位置。

这与梁桂泉先生提到USP理论必须提出品牌深处的独特承诺的观点不谋而合。现实生活有许多运USP理论获得成功的绝佳例子。如步步高无绳电话用一个“有点丑”的男子来代言,通过幽默、戏剧化的表现方式来传达步步高无绳化的独特性,其独特的品牌个性被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步步高无绳电话功能容易被其他品牌所仿制,但其独特的品牌个性却无法仿制,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化的表达已经进入到消费者的心智,从而促使消费者把步步高与其他品牌区隔开来。

不能说品牌个性理论与USP理论毫无联系,相较而言,不难发觉二者之间的某种传承关系。

这是USP理论在当今时代的新发展,这种理性诉求方式和科学诉求方法并不完全过时,而是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精神,除关注产品自身外,更关注消费者的欲求。在实践中USP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能适合新环境下对广告的要求。在很多场合,USP理论仍然充满活力,特别是它与品牌理论相结合以后,把它当作传播品牌独特承诺最有效的方法时,就意味着与一个品牌的独特精髓相关的销售主张。USP广告理论时至今日仍然为许多广告所运用,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宝洁公司的飘柔、海飞丝、潘婷等商品的广告便是最好的证明。

当今USP广告理论在与品牌相结合的过程中,克服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USP理论的不足,它肩负的使命不再仅是销售产品,更重要的是营建和增长品牌资产。在资讯更加丰富,消费者更加成熟二十一世纪,USP广告理论仍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理论。

第17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摘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三大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进行验证、探索和创造,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意义。本文意在对这一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开始对新中国的各个方面建设进行探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苦,但也为后人的探索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进程展开,我们党才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自此以后,中国的经济才真正开始复苏,中国的发展才真正开始高涨。在此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验证,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使中国的发展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道路。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不仅为新时期党的理论探索指明的基本方向,而且使党的创新理论有了科学的称谓。其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领导人带领人民群众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同各种思想作斗争,并在斗争中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斗争力。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 2.1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列宁在1920年完成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重申:“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汲取刚建国时对经济增长尝试的经验教训,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全新探

1 索,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路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符合中国国情,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导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的一种理论创新。 2.2 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几代领导人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带领人民消灭封建剥削阶级、击退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人们摆脱厄运,翻身做主人,开启社会主义改造局面,带领人民对经济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邓小平进行改革开放道路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接下来的领导人中,继续走邓小平踏出的路,再结合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改正、探索,提出新政策,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不仅立足于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而且还积极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它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还有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历史性难题,那就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于这一历史性难题,从列宁到斯大林再到毛泽东都曾进行过不懈探索,提出和解决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2像苏维埃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举措受挫以后,列宁结合俄国生产力的实际条件提出“新经济政策”,对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而中国对于这些经验,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深刻反醒,结合中国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 2.3 对我国党的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2.3.1 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始终走在工人阶级的前列,走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前列,走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带来可靠的理论指导。

2.3.2 建设学习型政党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便是重视学习、重视自我完善的政党。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学习经验的深刻总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世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党的学习环境与学习任务变的更加复杂、更加繁重。在这样的国情之下,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变的更加紧迫、必要。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党的发展路上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党的建设方面上提供学习依据。 2.4 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3 每个社会时期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都集中反映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同时也反映了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提供服务,更好的为该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上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经由人民的提炼出新概念,如“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国两制”、“和平发展”、“执政党建设”等。正是这些概念支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找到了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独具特色的现实形态。

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当前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当前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对此加以巩固和发展。但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探索的新形态,社会主义也需经历一个从不成熟、不完善到相对成熟、相对完善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

3 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进行清晰地概况,从而我们在实践中继续继承、巩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5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中提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4只有理论正确,道路才能变得更加宽阔。因此,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识,不断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正确性。

虽然理论源于实践,但理论始终要高于实践。因为实践是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并将继续被证明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发展动力,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也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3.1 科学的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对经济发展所做的一系列的探索、尝试,经过邓小习近平总书记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次结合创造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

4 了其强大的延续性和正确性。

3.2 在实践的道路上引导中国人民获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对之前的探索尝试进行深刻的总结,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是具有历史性转折的一个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结合当时国情,首先实行几个区域先富,然后带动其余落后地区发展,实行东部沿海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优势)先发展,然后帮助西部发展。使得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总结历史又放眼未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继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成果,是对实践作出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它极大地调动了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3 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

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其发展得道路上一向以苏联为榜样,苏联的模式及其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希望,减少了探索路上的磕绊。在经由一味的照搬照抄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后,领导人意识到与中国国情结合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在中国接下来的发展中,汲取苏联的教训,结合现实国情发展。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与苏联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5 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体制上,实行与苏联政治体制不同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文化体制上,实行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保障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实行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6。

在实践中,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适时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封闭发展格局;改变平均主义的格局;改变各个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使社会开始呈现部门分化明确、效率提高、发展迅速加快的局面;逐渐向集约型社会发展转变,不再仅仅依靠第三产业发展,开始更多地向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向转变。 4 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于本国当前国情提出的,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向前发展的,也是随着新事物的产生而逐渐灭亡的,因此这项事业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体系,为实践的道路指明方向,使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了理论依据。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在于其可操纵性,把纸面上的东西变成可操作的事物,进一步检验理论价值的正确性,在模糊的地面上踏出一条路。其实理论与实践是相互验证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同时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反过来指导理论的创新。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6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17页

[3]严兴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 2009.7期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5]于洪生,缪开金:《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31页

[6]白河,巴志鹏,朱修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3页

7

第18篇: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斯宾塞的教育本质观。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诸如此类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实际上都可以抽象出这么一个基本共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真正的教育,必须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在知识经济、信息数字化的社会中,在一个对各种价值观充满怀疑和嘲弄而又缺乏真正批判性建设性的时代里,在一个轻视民族历史文化,不屑人文教养的现实中,社会对于重塑人文精神的呼唤日益迫切和重要。科学与人文始终是人类进步的两面大旗,一架马车上的两个车轮,不可偏废,否则社会发展这辆马车就要出问题。现实中我们过于强调科学理性与技术能力,应试教育本质上讲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人不应该是被技术与科技异化了的工具,特别是在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育应更多增强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2、实践意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通过对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的研究,使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素养,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上,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知识,并在认识和总结过去的过程中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时代要求我们历史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反复陈述“死”的社会发展历史,而是为提高学生现实及未来的生命质量,发挥其价值的一种全新历史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教学开拓时,如何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新课标考试大纲,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近几年高考在命题时,加强对能力考查,注重史料分析,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对人文素养考察。这一变化为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考查拓展了舞台,同时也为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为最终目的,越是重点高中其教育教学目标越是整齐划一,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常常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课堂应试教育开展得扎扎实实,课堂更多追求的依然是记忆与分数,配合以大量的练习,甚至有的学校校长也认为文科特别是历史学科就是死记硬背,临时搞突击,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而不能回避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主导目标是追求高考升学率,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方面做得不够。诚然,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多时候举步维艰,许多学校建立学生档案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

学习等不与高考链接起来,也只是花拳绣腿。其实,我们忽略了目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简单地把应试与素质教育截然对立起来,更没有深入思考怎样在目前适应高考要求的前提下,去探索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精神实质,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历史教学之路。同时,教学实践中,历史人文素养功效的培养方法单

一、无系统明确的计划与目标,也必然使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难以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提出的“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途径与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概况及趋势

课题组通过网上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网搜索,并通过翻阅图书藏书等多种途径对期刊、报刊等资料的收集,发现与该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中外文章及论述较少,特别是专门论述“历史素养”方面的文献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这一方面说明“历史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新课改以来的产物,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研究普遍欠缺,而作为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词汇的地位决定了该课题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及研究价值。

“历史素养”的提出及描述更多体现在各级各类新课程方案文件的规定中,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中均明确地把历史素养的培养放在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及课程目标,这也成为我们该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之一。 赵真臻《品牌理论版》2010年10期中撰文《怎样提高中学生历史素养》,强调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并就课堂内外的开展做出了描述,但缺少全面深刻的论述,更没有对概念做出相关界定,也主要是基于初中生而言。田华《科技信息》2006年第6期中撰文《历史教学与历史素养的培养》,针对历史学科特点谈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并突出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其把“历史素养”概念简单等同于历史思维能力,未免过于偏颇。魏虹《考试周刊》2008年11期撰文《高中课改背景下的学生历史素养培育》,指出:“历史知识和历史观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要成为一名在学习、工作、家庭中都能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社会一分子,不可以没有历史素养。”该论文指出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但缺乏系统的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途径与方法,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经查阅,没有发现关于历史素养专业论著,但与该课题研究相关或接近的论述较多,如赵亚夫主编:《历史教育价值论》一书、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等著作中均有或多或少论述。在论文期刊方面论述历史教学三维目标、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人文精神等较多,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展不无借鉴意义。

国外一些知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及不同的学习观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界定为“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研究”,中学生这里主要指的是高中生,“历史素养”,简单来说指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与修养,它一定是在长期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内化后所凸显出来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历史素养的构成要素:

(1)历史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历史素养的整体结构。

(2)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历史素养的内容和层次,把历史素养分为历史科学素养、历史知识素养、历史人文素养三个部分。

(3)科学素养指的是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态度与历史思想、历史意识与历史品质。知识素养含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历史能力、历史态度与历史情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的意识、人文的态度、人文的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的价值取向,侧重于教人求善、求美,它不属于能力层次,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强调确立高尚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六、研究重点及难点突破:

重点:中学生历史素养的现状及培育途径。

难点突破:

1、探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历史素养的方法途径,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造就一支既具有较高现代学科教学论修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高质量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突破途径:

一方面,要求我们历史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历史素养,具体来说,如唐朝的刘知几提出的史家“三长”,即“才”、“学”、“识”,三这三方面下足功夫,同时要拥有将教师素养传递于学生的方法与能力,运用新的课程观于实践教育教学当中,即“观”。

另一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育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渠道来实现。在知识素养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储备与积累,在学科素养方面,我们立足于学生思想力的培养,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呼唤课堂要有生命力,在培育方式上我们提倡在活动中学,把历史素养的培育拓展到课堂内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人文素养方面,我们要让学生走进历史,活化历史,感受并把握历史的深邃与博大,对历史充满着一种“温情”与“敬意”。

预期目标:历史是一座充满着人类激情与智慧的文化宝藏,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旁,等着我们去开发、整理和运用。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素养,能真正感悟历史的真谛,那历史就不仅是一门课程了,而且是我们终生追求的一种文化品位、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追求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因为“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国学大师钱穆语)

预计创新之处:

1、“历史素养”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学科培养核心目标之一,不应只是一个抽象或虚化的概念,本文力从理论与实践中找到一条能够具体落实该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最大程度有效化,使“历史素养”培养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整体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2、鉴于目前还很少有该问题研究方面的专著,课题组冀望于以本次研究为契机,运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撰写出研究报告或专著,形成一套系统理论与方法,填补该项研究空白。

3、该课题组成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代表性,有不同群体学校教师参加、学校教务处主任参加,兼有市历史教研室副主任共同完成,可以保证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与广泛性、全面性。

第19篇: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

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内化和发展,它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更进一步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各项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成就,现阶段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形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取得支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新中国的建设之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正是我党领导人的正确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起来并促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中指出了我国经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如何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指导,同时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胡锦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当前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增强了人们的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和谐社会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使人们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原则,现阶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这样我党才能在和谐社会中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和构建和

谐社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显示了我党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得到了人们群众的拥护,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息,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巩固共产党员在和谐社会中的执政地位。

第20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定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又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它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理论意义范文.doc》
理论意义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