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论文范文

2022-07-3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国外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论文

摘 要:伴随着法治国思想的传播和独立行政法院制度的发展,在法国逐步产生和形成了行政法治原则和行政均衡原则。这两项原则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法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整体。

关键词:法国行政法 行政法治原则行政均衡原则

法国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素有“行政法母国”之誉,其行政法被许多国家奉为典范。法国最先从理念上承认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并通过行政法院富有创造性的努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行政法体系。支撑这一庞大的行政法体系的是隐藏在其背后的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使法国的行政法体系虽然规模宏大但不显得杂乱无章,虽然范围广博但却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法国著名法学家勒内。达维在谈及法国行政法时自豪地说:“一系列行政法原则已经形成,它完全可以和民法原则媲美,而且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①]深入研究集中体现法国行政法精神的基本原则可以使我们深刻理解和领会法国行政法的基本内涵、主要观念和规范体系,同时,这对在国情上与法国有许多相同之处的中国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法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法国行政法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概言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法国行政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经济、思想准备,大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独立行政法院制度直接标志着法国行政法的产生,并使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之行政法院模式与英美法系之普通法院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正是伴随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的法治国思想和独立行政法院制度的发展,在法国逐步产生和形成了行政法治原则和行政均衡原则,这两个原则被认为是法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国思想的影响

在法国,法治国的思想产生于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的启蒙时代。以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作为武器向宗教神学和君主专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其中,作为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的孟德斯鸠和卢梭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法治国的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论”、卢梭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都包含有丰富的法治国思想。他们倾向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权力不是绝对的,国家和个人都应服从法律,法律保护个人权利,不受国家权力的非法侵害。”[②]启蒙思想家的法治国思想伴随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进一步深入人心,并成为法国宪法的一个重要原则。1789年《人权宣言》第5条规定:“……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不得受到妨碍,任何人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该宣言的第6条规定:“法律表达普遍意志。所有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来参与法律之形成。不论保护抑或惩罚,法律必须对所有人一样。……”。上述规定都是当时法治国思想的表现。

个人的自然权利是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构造其法治国思想的逻辑起点,这种学说对于弘扬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但是,随着法国的政治风云变换和垄断资本对加强国家权力的需要,建立在形而上学的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然权利说被实证主义社会法学派的学说所取代。以狄骥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法学不是从个人的自然权利出发,而是以社会的连带关系为逻辑起点对法治国的思想进行了阐述。狄骥认为:“法律的强制力量并不来源于统治者的意志,而是来源于法律与社会相互依存的一致性。由此,法律对统治者的约束同其对庶民的约束一样严格,因为统治者与庶民一样,也受建立在社会相互关联性基础上的法律规则约束。”[③]狄骥与启蒙思想家的法治国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使国家的公权力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约束方面是一致的。比如,狄骥认为:“国家必须遵守它所制定的法律,只要该法律未被废除。国家可以修改或取消某项法律;但只要该法律存在,国家限制行为,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都必须在该法律法定范围之内,而正是因为这一点,国家才是法治国家。”[④]

法治国思想的传播为法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首先,法治国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使国家公权力从属于法律,这种精神在行政领域的体现就是行政法治原则,即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行政权也应当到法律的支配。其次,法治国思想不仅要求公权力服从于法律特别是制定法(形式法治国),而且进一步要求公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观念(实质法治国)。二战后,随着从经济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行政权更加广泛地深入到法国社会之中。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法律赋予了行政机关更为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形式法治国思想的行政法治原则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为了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行政法院通过判例发展出了行政均衡原则。该原则要求,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行政行为必须合理、适度、均衡。而这正是行政法院根据公平、正义等实质法治国的观念对行政行为提出的要求。

(二)行政法院制度与判例的作用

法治国思想在行政法领域的应用必须有制度性的保障才能使该思想变为生动的现实。在这方面,法国的行政法院制度与判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对法国行政法及其基本原则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另一重要因素。

“法国的行政法是由行政法院适用的特殊法律,而行政法院正是为适用行政法而创造的。”[⑤]大革命时期,法国人的一个共同信念是:最高法院代表旧制度,大革命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取消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干预。至今仍然有效的1790年8月16日—24日的法令宣布:“司法机构应当同行政职能相分离,法官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行政人员的活动,违者以渎职论处”。“这项规定意味着一个终点,但它却恰恰是法国行政法的起点的标志。”[⑥]自此以后,法国行政法院从最初的保留审判权到后来的委托审判权直至1889年通过“卡多案件”正式取消部长法官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逐渐同实际的行政相分离。这个分离的过程是行政法院的独立性逐步增强的过程,是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权的监督逐渐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法国行政法及其基本原则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法国行政法院自创立以来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它对推进法国行政法及其基本原则的发展起到了独特而卓越的作用。对此,美国学者莫里斯。拉朗热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行政法院所发挥的卓越作用真正是法国独创的。在这个国家里,政府经常变动,宪法也并不持久而来回更改,行政法院却是主要的稳定因素。它所赖以建立的原则,越过成文的宪法,构成一个真实的不成文的宪法。……在这个多次发生革命的国家里,行政法院以渐进的方式发挥作用,它做事既谨慎,又有效,有时也被急风暴雨所颠覆,但很快又达到恢复,就这样保持着国家的永久性和民族的连续性。”[⑦]法国行政法院在控制行政权滥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显著。在第五共和国创立宪法委员会之前,行政法院历年所发展的案例法几乎是唯一限制政府权力的法律。[⑧]行政法院通过判例的形式不仅率先发展了权力滥用理论,从而丰富了行政法治原则,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又发展了行政均衡原则。均衡原则与英国的合理性原则、德国的比例原则、日本的无瑕疵裁量请求权和裁量零收缩理论同属对行政裁量权的有效控制手段,但更能体现法国行政法特色。在比较法国新旧两个时代时,托克维尔认为二者唯一实质性的区别在于“大革命之前,政府只有依靠不合法和专横的手段才能庇护政府官员,而大革命以来,它已能合法地让他们违反法律。”[⑨]这种判断在托克维尔所处的时代也许是真知灼见,但是在后托克维尔时代,伴随着独立的行政法院制度的出现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说法已经与法国当代的现实显得距离过于遥远。

法国本是一个成文法国家,“同至今仍以判例法为基础的英国法相比,法国法则有以制定法为中心的法结构这种大陆法的特征。”[⑩]因此,法院判案原则上以成文法为根据,然而在行政法中起主要作用的却是判例。这是由法国行政法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一方面在公法和私法相互分离的传统之下,行政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不适用民法和其他私法的规定;另一方面由于行政事项极为繁杂,法官经常遇到无法可依的情况,不得不在判决中确定所依据的原则。在法国,“行政法的重要原则,几乎全由行政法院的判例产生。”[11]一位法国行政法学家用生动的语言说,如果我们设想立法者大笔一挥,取消全部民法条文,法国将无民法存在;如果他们取消全部刑法条文,法国将无刑法存在;但是如果他们取消全部行政法条文,法国的行政法仍然存在,因为行政法的重要原则不存在成文法中,而存在于判例之中。[12]这几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判例对于法国行政法的重要性,也说明法国行政法的特点。在法国行政法中,判例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是行政事务复杂多变,成文法难以适应这种速度;二是判例出自具有较高素质的最高行政法院法官之手,质量比较高。[13]此外,最高行政法院的判决,逐月逐年公开发表,供学术界讨论和研究,法学界对于判决的评价,也能提高最高行政法院判决的质量。

法国行政法中的原则大都先由法官或法学家们在案件发生后提出或创造出来,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的成为普遍性的成文法原则,如行政法治性原则;有的则仍处于判例状态,仅仅出现在法学家们的学术研究中,行政均衡原则即属此类。这些原则由判例产生,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正是法国行政法的优点之一。

综上所述,法治国思想的传播为法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独特的行政法院制度为之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而行政法院的法官则根据实践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行政判例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完善。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步推动了行政法治和行政均衡两项基本原则在法国的形成与发展。

二、行政法治原则

在法国,多数学者认为,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国内公法。调整行政活动是指行政活动必须遵守法律,在其违反法律时受到一定制裁,例如引起无效、撤销或赔偿责任的结果。这就是法国行政法学上所谓的 “行政法治原则”。具体而言,它是指法律规定行政机关的组织、权限、手段、方式和违法的后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并积极保证法律的实施。[14]该原则是法治国思想在行政法领域最为重要的体现,是法国行政法的核心原则。

(一)行政法治原则的主要内容

行政法治原则主要包含以下三项内容:

1.行政行为必须具有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只能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采取行动,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根本要求。对于公民而言,只要法律未明文禁止,就可以自由行动,而无须法律授权。但是,对于行政机关来说,则没有这种自由,而必须严格遵循“凡法律所未允许的,都是禁止的”规则。这是行政行为与公民个人行为的最大区别。唯有如此,才能使行政机关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行政机关的权限(包括事务、时间和地域三方面),主要规定在宪法、法律等成文法之中,当成文法规定不明确时,行政法院根据法的一般原则对成文法的规定进行补充和解释。行政机关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自由行动,否则,构成“无权限”。无权限行为是最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在越权之诉中,“无权限”是行政行为被撤销的首要理由。但是,如果无权限机关所作出的行为,属于羁束行为,且该行为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有管辖权的机关在同样的情况下也只能作出同样的决定,行政法院对这种行为并不撤销,因为撤销该行为“并不影响行政决定的结果和当事人的利益,而徒浪费诉讼时间。”[15]

2.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要求。行政法治不仅要求行政行为的存在须有法律依据,而且进一步要求行政行为的实施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程序和目的。也就是说,行政法治要求行政行为过程必须合法。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法律对行政行为全程的监督和控制,使行政权在法律所设定的轨道上运行。但是,我们不能把行政法治的这一要求,简单理解为行政机关只能机械地把法的抽象原则适用于具体事件而没有任何斟酌选择的余地。行政行为有羁束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之分,它们受法律制约的程度上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二者都必须受制于法律这一点是共同的,不可动摇的。根据行政法治原则,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如下法律要求:

第一,形式合法。形式合法是指行政行为的方式和程序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律往往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考虑对行政行为规定不同的形式和程序,比如行政条例的咨询、讨论和公布程序,行政处理的说明理由和书面形式等。由于法律规定的大部分形式和程序是出于保障相对人权利的考虑,因此行政机关必须遵守,否则行政法院将宣布该行为无效。但是,出于行政效率的考虑,行政法院对于形式违法的行政行为也并不是一概予以撤销,而是根据形式违法的具体情况分别作出撤销、不予撤销和补正等不同形式的灵活处理。

明确的管辖权与合法的形式共同构成了控制行政权行使的主要条件,无权限和形式上的缺陷是国家参事院(最高行政法院的前身)撤销行政决定的最初的两个理由。在当代的法国,形式和程序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因为“手续不仅限制每个公务人员的权力,也使每个公务人员受到其他公务人员的制约和补充。”[16]比如,法国在1978年公布实施了《改善行政机关与公众关系法》,1979年公布实施了《说明行政理由及改善行政机关与公众关系法》,1983年又公布实施了《行政机关与其使用人关系法令》等单行的行政程序法。

第二,目的合法。行政行为的目的合法也是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首先,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律的一般目的,即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而不能出于以私人或党派或者所属团体的利益。例如,当某家旅馆与市长的某个亲戚开办的旅馆形成竞争时,该市长不得以危害公共秩序为借口关闭该旅馆。其次,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授权的特别目的。例如,在1875年的巴利塞诉省政府一案中,行政法院撤销了省长作出的关闭巴利塞先生的火柴场的决定,理由是该行为的目的不是法律与规章授予他权力时要保障的目的,而是为了维护国家财政部门的利益。[17]

行政行为的目的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是行政法治原则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在法国行政法治进程的初期,只要一种行政行为是由具备法定权限和资格的行政机关依据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作出的,行政法院就会认定该行为合法,而不问该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随着行政法治的进一步发展,行政法院发展了滥用权力的理论,根据该理论,行政法院可以审查行政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如果行政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符合法律规定,该行为将被行政法院以滥用权力为由予以撤销,从而使每一项行政行为都处于行政法院的监督和控制之下。行政法院对行政行为目的和动机的审查极大地扩展了行政法治原则的内容,狄骥认为这导致了自由裁量行为概念在公法领域的消失。[18]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除了要求行政行为的形式和目的合法之外,还要求行政决定的内容和法律根据合法。

3.行政机关必须以自己的积极行为来保证法律的实施。行政法治有两层含义:消极的行政法治和积极的行政法治。消极的行政法治要求行政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方式、程序和目的。积极的行政法治要求行政机关以自己的积极行动保证法律的实施,这是法国行政法治原则的最新扩展。

根据积极行政法治的要求,不仅行政机关拒绝作出实施法律的具体行政处理决定构成不作为的违法,而且当法律和上级机关条例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制定条例,而行政机关不履行该义务的行为同样也是违法的。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在1959年的一个判决中声称,行政机关在情况需要的时候如果未制定有效的条例来维持秩序,就是违反法律。[19]1969年,最高行政法院又重申了上述观点:当制定行政条例为实施某个法律所必要时,行政机关有义务制定这个条例。[20]

(二)行政法治原则的限制

行政法治原则是法国行政法的主要原则,行政法院利用该原则对行政行为进行广泛的监督,对防止行政权的滥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无论是行政处理行为还是行政条例都受到行政法治原则的支配。但是,该原则的适用是有限制的,不能适用于行政机关的某些行为,这类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政府行为。行政法院出于避免与总统、议会和管理国际关系的当局发生正面冲突的实际政治需要,对下列的政府行为提起的诉讼不予受理:

第一,涉及政府与议会两院之间的宪法关系的行为,比如总统召集议会或推迟议会的命令,终止议会会议或解散众议院或参议院的命令等。

第二,政府的外交行为,也就是涉及法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行为。比如政府对于国际条约的磋商、签定、批准、执行等行为。

第三,总统根据1958年宪法第16条在国家遭到严重威胁时,根据情况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另外,总统根据宪法第11条将法律草案提交公民复决的行为。

政府行为制度主要是行政法院通过判例创造的,其范围也主要是行政法院的判例所决定的。在法国,先后有政治动机理论、统治行为等理论对于政府行为的存在予以辩解。但是,无论如何解释,既不受行政法院监督又不受普通法院监督的政府行为毕竟是对行政法治原则的破坏。因此,随着法律地位的巩固和提高,行政法院通过判例逐渐缩小政府行为的范围,从而扩大行政法治原则的适用范围。比如在1875年拿破仑亲王诉战争部长案中,行政法院抛弃了“政治动机”理论,实质上缩小了不受行政法院审查的政府行为的范围。另外法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原则上不受法院的管辖,但是最近行政法院也通过案例减弱了这一原则性。[21]

2.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是指在发生了诸如战争、自然灾害等的特殊情况下,行政机关为了保证公共秩序和公务运行的连续性而采取的特殊行动。特殊情况在最初是指战争,之后特殊情况的范围越来越广,扩展到和平时期发生的危机和紧急情况,比如发生全国性的罢工或者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等。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行政法院不能用合法性原则进行审查,否则,这类行政决定可能都会因为违法而被撤销,这将使行政机关在面临特殊紧急的情况时,不能迅速采取行动以消除现实存在的威胁,以维护公共利益和保证公务活动连续进行。但是,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对公民权利和自由是极大的威胁,必须对其加以制约和限制。因此,行政法院通过判例发展了行政法的另一项基本原则,即行政均衡原则。行政法院运用均衡原则对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进行监督和制约,从而维系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上述可见,行政法治原则的适用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但是,随着政府行为范围的逐渐缩小,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正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为了加强对自由裁量行为和特殊情况下的行政行为的监督,行政均衡原则作为行政法治原则的补充应运而生。

三、行政均衡原则

在法国,行政均衡原则(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主要是适应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需要而出现的,它是法国行政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逐渐强化的产物,是法治国思想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二战后,法国行政法院的权力迅速加强,逐渐取得了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到1970年代形成了对行政权力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并建立起一整套以行政法治原则为中心的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监督和行政法院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的干预,行政事项迅速增多,行政自由裁量权出现了日益扩大、难以监督的趋势。法院对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和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难以直接运用合法性原则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此情况下,行政法学家们根据具体案件总结出了一些在特定情况下适用的、作为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均衡原则。

(一)行政均衡原则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

“均衡性”作为行政法院对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监督或审查的原则,其含义目前仍没有一致的解释。大体说来,它是行政法院在行政机关具有自由裁量权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在无法依据法律条文或其他原则对行政行为进行裁决的情况下,监督、审查、决定是否撤销一定行政行为的法律手段。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合理、行政决定是否适度,审查事实与法律适用是否一致。其根本要求是“合理均衡”。[22]该原则的本质是行政法院通过对行政行为的均衡性审查,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维护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之间,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一般认为,下列行为违反了均衡合理原则:[23]

1.判断事实明显错误。在很长时期内,行政法院只审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而不审查行政决定的适当性,以免以行政法院代替行政机关,妨碍行政效率。事实问题属于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范围,行政法院不评价行政机关事实上是否应当作出某项决定。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为了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监督,行政法院在“越权之诉”中开始审查作为行政行为根据的事实问题,将“判断事实明显错误”作为撤销行政行为的理由之一。所谓“明显错误”是指不需要专门的知识,任何通情达理的人根据一般的常识都能看出的错误。当一个行政行为存在这类错误时,必然会造成事实和法律适用之间的失衡或者不相称。“当行政决定的结果看起来有背良知、丑恶可耻、违背逻辑(例如,在公职部门中,一个小小的错误导致解职)时,法官将撤销这个决定。”[24]而且,随着地位的逐渐提高,行政法院以越来越灵活的方式来判断“明显”的特征。“判断事实明显错误”是行政法院对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进行均衡性监督的最常见方式。通过这种均衡性监督,行政法院力图保持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2.手段与目的不相称。行政机关有选择达到行政目的手段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不是没有限制的。在有多个手段可以达到法律所规定的目的情况下,如果行政机关所选择的不是对行政相对人损害最少的手段,则属于手段与目的不相称。手段与目的不相称造成了对个人权利的过度侵害,使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行政法院对行政行为手段和目的的均衡性监督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第一,适用警察行政领域。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1933年的“本杰明”案。在该案中,本杰明先生要求举办一个艺术研讨会,但是,市长担心发生骚乱,因此以维持公共秩序为由,下令禁止研讨会的举行。最高行政法院认为,市长可以采取其他手段达到维持公共秩序的目的,如召集大量警察,既可以避免骚乱,又不至于对公民的自由构成威胁。再如,在1953年的一个判决中,行政法院撤销了市长的一个命令,市长规定集市上的流动商贩必须具有对第三人伤害保险的保险单,法院认为为了保护公共安全,这项规定对进行危险表演的艺人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对于贩卖糖果和花卉的商贩来说是过分的。[25]第二,适用于监督“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法院无法进行合法性监督,但是,为了避免该类行为造成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造成过度的侵害,行政法院仍然要对行政行为进行均衡性审查,这包括审查特殊情况是否存在;行政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其行政是否与当时的情况相适应,是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可见,在上述的两种情况中,行政法院同样是致力于在公共秩序和公民的自由之间,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寻求合理的均衡以避免行政权对相对人的过度侵害。

3.损失与利益失衡。这是指行政决定所要实现的利益和所造成的损害结果之间不相称,失去平衡的情况。行政法院对行政行为的这种均衡性监督主要适用于计划行政与公用征收相关的领域。如在计划行政领域,行政法院曾经以一个飞机场开放计划可能花费的资金与有关市镇可能提供的资金之间不成比例为由而宣告该计划违法。[26]又如,在1971年的一项判决中,行政法院根据均衡原则拒绝了居民诉请撤销某项市政工程计划的要求。在该案中,法院认为该工程计划中修建一条公路的得益高于因此而征用拆除的90所房屋的价值。在类似的另外一个案件中,尽管地方议会为了公共利益具有提供牙科诊所的广泛权力,行政法院仍然可以审核是否有必要在该地区设置诊所以及公共投资与收益是否相称。[27]在上述案件中,由于行政机关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行政法院难以应用行政法治原则进行监督审查,同时,由于这类案件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法官中也很难找出“判断事实是否明显错误”,因此,法院往往审查公共工程计划所可能得到的效益和可能引起的损害之间是否达到了平衡。法国法学家古斯塔夫。佩泽尔在谈到法律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限制时指出:“在为公益事业而进行的行政征用方面,今天法官监督是否存在对私有财产的损害,财政成本和可能对社会产生的不便,或征用是否损害其他公共利益,它所代表的利益是否过分。”[28]可见,行政法院对这类案件的审查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权衡各方面利弊的结果。法国行政法学称这种权衡是“损失和利益对较表”。[29]由于损益平衡监督实际上最接近于对行政行为进行妥当性的判断,因此在实践中的运用受到严格的限制。

(二)行政均衡原则的限制与前景

在法国,行政法院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表现为合法性审查,对行政行为是否合理、妥当和均衡的监督被严格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目前,行政法院只能将该原则适用于对行政处理的审查而不适用于对行政条例的监督。在实践中,行政法官尽量不应用均衡原则,而是采用行政法治等原则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审查。因此,行政均衡原则是以行政法治原则的补充的面目出现的。

行政均衡原则的适用之所以有上述的限制,一方面是分权的需要。行政权和行政审判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有必要保持二者之间适当的分离和独立,这在客观上要求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应当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免行政审判权过分侵犯行政权,妨碍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是历史传统的原因。“独立的普通和行政法院为法国保持了基本法治,从而在动荡的政局背后为社会带来了稳定。但或许是大革命的冲击,法国的法院至今坚持着谦逊的外观。”[30]大革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行政审判权依附于行政权,因而行政机关也就放心地接受了行政法院的监督。但是,随着地位的逐步提高,行政法院对行政权实行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监督,这种情景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唤醒法国人对大革命前的最高法院的回忆。因此,行政法院对行政权的监督在富有创新性同时又是非常谨慎的。行政均衡原则的适用实质上相当于对行政行为是否适当的审查,这已经达到了行政权和行政审判权相互交叉的灰色地带,稍有不慎,就有行政审判权侵犯行政权,行政审判权代替行政权之嫌。因此,行政法院在适用均衡原则时也就格外小心谨慎,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

如上所述,由于分权和历史等原因,行政均衡原则的适用存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应当看到的是该原则对控制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和政府日渐扩大的特殊权力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行政法院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表面上是利用的行政法治原则,实则应用的是行政均衡原则。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行政法院独立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和权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社会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和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决定加强监督的需求的不断增长,该原则在法国行政法中将发挥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该原则已经超越了行政法领域,为法国宪法委员会所继承,用以审查法律的合宪性。[31]同时,该原则也超出了国界对其他国家的行政法学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比如,英国上议院认为,英国行政法将来有可能接受这一原则,作为审查行政行为的一项依据,并承认它相当于英国的“温斯伯里不合理性原则”(Wednesbury principle of Unreasonablene)。行政法学者约威尔和莱斯特尔也主张英国应引进和移植这一原则,以弥补英国行政法原则的缺陷。[32]从现实看,均衡性监督在欧洲法中也已经得到了实际的应用,比如,欧洲法院在“超热牛奶许可案”、“消毒牛奶进口案件”、“产品国籍标志案”以及“原油进口案”等一系列案件中都运用了该原则。[33]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一原则将不仅对欧洲大陆行政法产生更大的影响,也将会被英国行政法所接受而带来英美法系行政法的变化。

作者: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①] [法]勒内。达维:《英国法和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潘华仿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②]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③] [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④] [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同前,第29页。

[⑤] [法]勒内。达维:《英国法和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同前,第102页。

[⑥] [法]勒内。达维:《英国法和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同前,第115页。

[⑦] [美]莫里斯。拉朗热:《国政院》,《图莱法学杂志》1968年第1期。转引自袁曙宏、赵永伟:《西方国家依法行政比较研究-兼论对我国依法行政的启示》,《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⑧]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⑨]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95页。

[⑩] [日]早川武夫等:《外国法》,张光博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5页。

[11]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12] [法]弗德尔:《行政法》,1984年法文版,第107页。转引自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同前,第22页。

[13] 参见胡建淼:《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14] 这里涉及的“法律”,是指广义上的法律,在法国包括:宪法、法律、欧共体的规则和指令、法的一般原则、判例和条例。

[15]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同前,第689页。

[16] [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上册),龚觅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41页。

[17] 参见胡建淼:《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页。

[18] [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冷静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171页。

[19] 见法国最高行政法院1953年Doublet案件的判决。

[20] 见法国最高行政法院 1964年 11月 27日 Dame Vre Renard案件判决。

[21] 参见胡建淼:《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同前,第614页。

[22] 王桂源:《论法国行政法中的均衡原则》,《法学研究》1994年第3期。

[23] 参见王桂源:《论法国行政法中的均衡原则》,同前。

[24] [法]古斯塔夫。佩泽尔:《法国行政法》,廖坤明等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6页。

[25]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同前,第472页。

[26] 赵娟:《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的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27] 张千帆:《法国的国政院与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中国法学》1995年第3期。

[28] [法]古斯塔夫。佩泽尔:《法国行政法》,同前,第47页。

[29]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同前,第699页。

[30]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同前,第6页。

[31]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同前,第98页。

[32] [英]勃伊伦:《英国行政法中的均衡原则》,《牛津法律研究》1992年第2期。转引自王桂源:《论法国行政法中的均衡原则》,同前。

[33] 赵娟:《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的比较研究》,同前。

推荐第2篇:国外环境污染治理怎么做论文

“常外”毒地事件,是环境污染带给我们的又一次惨痛经历和又一次警醒。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之前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恶果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十二五”期间,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工程已经一并列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这项工程的推进也越来越显示出紧迫性,已成为城市发展转型、城市产业布局与规划中的重大课题。

放眼全球,很多国家都曾遭遇过环境污染的难题,“品尝”过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在治理污染方面都走过漫长而艰辛的道路。然而,不少发达国家通过利用环境科学先进的技术与严格的法规进行污染治理,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不无借鉴与启示作用。

西方的前车之鉴

环境污染几乎是每一个工业化国家都曾经遇到的棘手问题。环境污染成为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始于18世纪末兴起的工业革命。

从18世纪下半叶起,经过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首先是英国,而后是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及日本相继经历和实现了工业革命。在这些国家,伴随煤炭、冶金、化学等重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烟雾腾腾的城镇,发生了烟雾中毒事件,河流等水体也严重受害。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除英国外,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如芝加哥、匹茨堡、圣路易斯和辛辛那提等,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至于后来居上的德意志帝国,其环境污染也不落人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

随着工业化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国家煤的产量和消耗量逐年上升,由此酿成多起严重的燃煤大气污染公害事件。1943年洛杉矶首次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第一次显示了汽车内燃机所排放气体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严重性。在这一阶段,污染源增加,新的更为复杂的污染形式出现,因而公害事故增多,公害病患者和死亡人数扩大,这体现出西方国家环境污染危机愈加明显和深重。

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经济由战后恢复转入发展时期。西方大国竞相发展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也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对环境的认真治理,工作重点是制定经济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长期政策。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国家在治理环境污染上不断增加投资,如美国、日本的环境保护投资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它们十分重视环境规划与管理,制定各种严格的法律条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和预防污染,努力净化、绿化和美化环境。到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

1992年6月的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标志着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又迈上了新的征途——从治理污染扩展到更为广阔的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范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环境与发展”则成为世界环保工作的主题。

在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今天,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重蹈发达国家覆辙的情况下,重新审视与研究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学习这些国家治理污染的经验,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英国:利用技术科学治污

200多年前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钢铁、煤炭、化工和其他行业的繁荣,推动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对于废料处理和运营管理的疏失,也导致了化学废料流入土壤或者直接排入地下,带来非常严重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从20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就陆续制定相关的污染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同时进行土壤改良剂和场地污染修复研究。英国土地修复技术非常规范,目前主要采取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修复三方面的技术。

对于泰晤士河的治理,英国成立了治理专门委员会和水务局(公司),对整个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1850~1949年,英国政府开始第一次泰晤士河治理,主要是建设城市污水排放系统和河坝筑堤。1950年至今进行了第二次污染治理,不仅重建和延长了伦敦的下水道,还建设了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加强工业污染治理,采取对河流直接充氧等措施治理水污染。目前,全流域建设污水处理厂470余座,日处理能力为360万吨,几乎与给水量相等。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才能排放到河中,污水处理费用计入居民的自来水费中。

在泰晤士河的治理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同样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泰晤士河的第二次治理。科学研究帮助水务局制定合理的、符合生态原理的治理目标,根据水环境容量分配排放指标及时跟踪监测水质变化。经过100多年的综合治理,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强度治理,泰晤士河已成为国际上治理效果最显著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河系之一。1955~1980年间,泰晤士河总污染负荷减少了90%,河流水质已恢复到17世纪的原貌,100多种鱼重返泰晤士河。

日本:针对立法 问责严厉

在工业化较早的日本,1968年的“痛痛病”事件直接导致了1970年《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1975年,大量六价铬污染土壤事件在东京地区频繁爆发,逐渐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引起全社会对“城市型”土壤污染的关注。在此背景下,2002年5月29日,日本公布了针对“城市型”土壤污染的《土壤污染对策法》,并于同年12月26日公布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土壤污染对策法》的立法目的旨在通过确定土壤中的特定有害物质进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对策保护公众健康、确立相关措施防止人体健康受到污染的侵害等,主要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划定受污染区域、消除污染措施的相关规定、变更土地形式和土地使用计划的相关规定、委派调查机构、促进法律实体等相关规定等。显而易见,专门性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内容仅限于对已经污染的土壤的改良和恢复。但是,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并不仅仅限于这些专门立法,还有大量与土壤污染预防相关的外围立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 Dioxine类物质特别对策法》《水质污染防治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审法》《肥料取缔法》《矿山保安法》等,这些外围立法通过对大气污染、Dioxine物质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特定化学物质污染、化肥和农药污染以及矿物污染的控制,从不同方面来阻断新的土壤污染源,从而达到预防土壤污染的目标。

日本在水资源安全问题上同样有过沉痛的教训。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各地连续发生多起水污染造成的社会事件,引起日本全国的强烈反响。如九州地区的熊本县,由于当地的化肥厂直接排放含有汞的废水,使当地居民患上脑神经麻痹的怪病。

在舆论的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下决心解决企业排污造成的水污染问题。日本首先从立法开始,短短几年,先后通过了《控制工业排水法》《水质污染防治法》《湖泊水质保全特别措施法》等法律,后来,日本又根据情况变化多次修改《水质污染防治法》。这样,日本主管部门和法律部门就可以依据这些法律监督和管理水资源,并调查和追究污染水质的责任方。在这种法律和舆论的约束下,日本任何一级行政长官对水资源和居民用水的安全达标都不敢掉以轻心,否则不仅自己的“乌纱帽”不保,而且可能身陷法律纠纷。

日本为确保水资源安全,防止水污染,还建立了信息公开和居民查询制度。在许多城市,主管部门都在供水系统的各个环节设立了监控系统。如东京都,从上游的水源到最终段的居民家庭管道,一共安装了10多个检测点,共有60多项检测项目,而且随时公布这些项目的检测结果。居民每天可以从东京都水道局的网站上看到有关信息。如果居民感觉自己家中的水质有问题,可以电话询问水道局,或登门查询,水道局必须给予说明,或上门检查。

为解决企业排放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鞭子加糖块”的政策。一方面,严厉打击非法排放的企业,作出严厉的处罚。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向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还给予税率上的优惠。这些政策让企业知道,与其违法排污被罚高额罚金甚至企业倒闭,不如拿出些资金修建废水处理设施,而且还能得到政府的补贴,政策引导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就杜绝了企业排放污水问题。

德国:摸清家底 区别对待

在工业化过程中,德国留下了许多污染场地,有15%~20%的土地被怀疑可能受到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德国有30万块土地需要治理。在后工业化时代,土壤保护已经成为德国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德国的土壤保护工作做得比较深入细致,开展了污染场地调查,底数清楚,为开展土壤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首先,全面开展土壤监测。目前,德国各州都对土壤进行长期监测,全国共有800多个监测点,绝大部分是环保部门设立的,也有一些是农业部门设立的。联邦与各州政府设立土壤污染调查小组,根据土地的用途,对土壤进行监测,随时了解土壤特性的变化信息,同时观察土壤发展趋势,评估治理措施是否有效。

其次,对全国有污染嫌疑的地块进行排查、筛选,对重点污染地块进行详细调查,然后,通过情景模拟,开展土壤修复研究,制定技术方案并实施。

再次,建立污染场地数据库。如萨克森州对全州污染土地建立了一个详尽的数据库,所有与土壤保护相关的州政府部门都可以使用这个数据库,下一级地方政府也可以查找属于本地区的污染场地情况。同时,建筑公司也可利用这个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对全州土壤保护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德国还通过精密计算设计了一套指标来评估土壤风险:在绿色线上的,主要是预防土壤恶化;在黄色线上的,要发出警告;在红色线上的,必须进行清理。

当然,土壤保护最好的手段是尽量少用土地。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工业、交通、住宅用地,土地利用的转型导致了土壤污染。少用地意味着少污染。因此,现在德国对土地转型利用实行总量控制,现在每年农业土地转型利用的总量为50多公顷,到2020年年利用量不能超过30公顷;为满足建设需要,重点向城市要土地,重视土地的重复使用,避免无节制地向周边拓展,造成新的污染。

澳大利亚:改造污染土地成公园

和世界很多其他国家一样,澳大利亚也逐渐将重度污染的工厂企业慢慢搬离城市中心和住宅区周边。搬迁留下的空地会经环境署的严格评估并由开发商做出改造意见申请,获得批准之后才允许将污染地块修复和转型为非工业用地。

澳大利亚很多受污染严重的土地最终并没有转型成商住用地。一些大型的森林公园、湖滨公园,由于可以广种树木、使土壤自然修复,更适合污染土地的转型。获得过多项大奖的澳大利亚BP石油公司遗址公园就是在原BP石油公司场地改造后建成的。这座公园中,很多被污染的土壤并没有被运走,而是和有机物相结合,重新加以使用,通过自然法则,慢慢把土地净化。对于被污染土地的修复工作,澳大利亚的标准和规格非常高,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奥林匹克公园地块,已经被改造成了适合全家出游的绿色天堂。

在悉尼西区一个工厂变住宅区的地块改造中,市政厅要求改造者必须把所有被污染的土壤全部装进密封的卡车中,沿特定路线运出后,倾倒在专用的屏蔽空间内,最终用水泥板封存。光这种土壤修复就耗资500万澳币,约为2500万人民币。

推荐第3篇:国外汽车营销渠道模式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外汽车营销渠道模式论文,欢迎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西方国家汽车营销渠道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得出以下认识:西方品牌专卖店的主流渠道模式不会成为中国汽车渠道的主流,而只是中高档车型的销售渠道形式;汽车连锁超市将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流渠道形式;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将退出历史舞台;对于汽车园区应持谨慎态度;而电子商务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汽车营销渠道交易市场汽车园区连锁

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营销渠道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只有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的形式,发展成目前的集约型交易市场、品牌专卖店、连锁销售、汽车园区等形式并存的格局。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的渠道模式不一定适合于中国,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汽车工业比较成熟,因此其渠道模式又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面。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国家汽车营销渠道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进而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经销商等提高相应的决策参考。

国外汽车行业营销渠道现状

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汽车行业营销渠道均以品牌专卖店为主,但是无论是在品牌专卖店的结构、还是在运作方面,欧盟与美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近几年,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渠道结构又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品牌专卖模式是指汽车厂家或销售总公司与经销商业主签定合同,授权汽车经销商在一定区域内从事指定品牌汽车的营销活动。经销商按照汽车厂家或销售总公司的要求建立展示厅、统一颜色和标识、规范销售的方式和方法、宣传的方式等等。这种品牌专营汽车经销商完全是在销售品牌汽车可以赚钱的卖方市场环境下形成的。

4S店(Sale(销售)、Sparepart(零部件供应)、Service(维修服务)、Survey(信息反馈))是品牌专卖店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4S店有对厂家有明显的依附性,4S店品牌专卖汽车经销商的业绩和发展受生产厂家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以及产品是否为消费者所喜爱、对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培训的好与差等因素的影响。

欧盟的品牌专卖店状况

品牌专卖店是欧盟汽车销售的主要渠道,目前欧盟共有11万多家经销商。

欧盟的汽车生产商在整个营销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分销商、代理商、零售商通过合作或产权等为纽带、依靠合同而与生产商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生产商通过设立一套严格的标准选择分销商,分销商将自己的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域,在每一个小区域内选择一家代理商或零售商,分销商与代理商或零售商的职责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分销商只负责从汽车生产厂家进货,然后发送至代理商或零售商处,起到批发和中转的功能,不从事零售业务;代理商或零售商负责具体的零售业务。生产商通过限制供货的方式控制分销商的网络。

生产商在与分销商签订分销合同时,一并签署服务合同,于是欧盟的品牌专卖店就是典型的集汽车(包括新车以及二手车)销售、零部件供应维修服务以及信息反馈为一体的4S店。

欧盟的品牌专卖店具有强力宣传生产商品牌的功能,但是由于区域内排它性选择经销商制度,使得欧盟汽车零售商之间的竞争不是很激烈,竞争的乏力使得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从而欧盟的汽车生产商在与世界其它汽车生产商之间的竞争过程中逐步趋于劣势。为此,欧盟在2002年2月做出决定:在汽车零售业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后销售汽车的不仅仅是代理商,超市、商场均可以销售。

美国的品牌专卖店情况

与欧盟的品牌专卖店主要销售一种品牌的汽车不同,美国的汽车品牌专卖店由三种形式构成:排它性特许经销商,只销售一个厂家的某个品牌;非排它性特许经销商,销售不同厂家的几个品牌,还有就是厂家直销。

美国汽车销售的主流模式仍然是品牌专卖店,全美共有2.2万个品牌专卖店,区别于欧盟的独立经销商,在美国几乎没有独立经销商,品牌专卖店是由汽车生产商投资,经销商赚取佣金以及银行返回利润等。同时,美国的汽车经销商同医生、会计师、公众安全等职业一样是受国家控制的职业之一,汽车经销商取得特许经营权是由地方政府批准的,经销商必须自己贷款向厂家提取汽车。而美国汽车的售后服务则是相对独立的,大部分专卖店只做汽车销售,小部分实力较强的经销商才做服务。汽车售后服务也趋向专业化:汽车零配件的专业化;汽车保修的专业化等。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来,美国汽车专卖店并不是真正的4S店,大部分只具有1S的功能:销售功能。

另外一种值得研究的渠道模式是美国汽车的互联网交易,目前,美国汽车的互联网交易非常活跃,消费者从下定单到定单的满足发送至消费者处只需要3到5天的时间。

我国汽车行业营销渠道概述

品牌专卖店还只适用高档车渠道

1998年,以广州本田、上海通用为代表的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开始仿效国外营销模式,推出“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主要内容的4S销售模式。随后,其它汽车生产企业也相继跟进,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国内的品牌专卖店在结构以及运作模式等方面类似于欧盟的4S店。除去国内4S店的投资规模较大从而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价格较高以及4S的软件素质(诸如无自己的品牌,从业人员素质低等)等方面的缺陷外,下面两方面的状况使得以4S店为主的品牌专卖店不可能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渠道模式。

作为一种消费品,汽车在国内与西方的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汽车是一种必需品;相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以及城乡差异,中国的汽车更类似于奢侈品,奢侈品会逐步向必需品过渡,只不过过渡的时间比较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迅速增加,而增加的保有量首先更多的集中于经济型以及中档车型方面,而高档车型由于价格弹性较低,其增加量的幅度不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中国汽车未来的市场主要体现于中档以及经济型车型方面,这部分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而4S店由于其较高的品牌定位以及较高的价位,与目前的经济型以及中档车型的消费者的定位是不一致的。

国内与西方国家在汽车市场结构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西方国家的汽车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型,比如,美国汽车市场主要由三大寡头垄断,欧盟的情况亦很相似。但是,中国目前汽车的市场结构更加类似于垄断竞争类型,生产商比较多,每一生产商都对市场有一定的控制力量,但是控制力量又都不是很强烈。尽管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迅速的增加,但是,增加的保有量被众多的汽车生产商瓜分,每一生产商所分配的量就很有限了;同时,品牌的众多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择权,4S店的销售量就受到很大的制约。

西方国家由于经济的发达程度较高,汽车作为一种必需品,保有量较大,同时,市场结构的寡头垄断性使得每一品牌所分得的销售量是很大的,因此,4S店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比较好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对于高档品牌的汽车生产商可以采用4S店的模式,因为经济发达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比较高,同时中国目前的高档车市场的市场结构更加类似于寡头垄断。

汽车连锁超市是中国未来汽车销售的主流模式

连锁销售之所以会成为主流渠道模式,核心原因在于这种渠道模式很好的适应并满足了中国的消费形式与特点。连锁企业尤其是全国连锁使得其定单量较其它形式的渠道要多,定单量大必然要求生产商为其提供更低的价格或更优惠的车型,鉴于较大的零售量,生产企业不管迫于无奈还是主动,最终结果只能满足连锁企业的要求。连锁企业利用优惠的价格逐步将其它形式的渠道驱逐出市场,从而其销售量进一步加大,销售量的进一步加大又使得连锁企业有更大的实力从生产商处得到更低的价格和更优惠的车型,从而进一步降低汽车价格。这一点与中国汽车的消费特点是一致的:中国汽车增长最快的是经济型以及中档车型,这部分消费者群体对价格较为敏感,连锁超市正好满足了这一点。因此,连锁超市定位于中低档车型是其能否在渠道中占据主角的核心。同时,随着连锁规模的扩大,渠道实力的增强,客观上起到整合汽车生产商的作用,那些实力较差的经销商由于得不到渠道的支持而逐渐淡出舞台。连锁销售经营较多的汽车品牌满足了消费者“货比三家”的需求,免去了消费者由于中低档车品牌的众多而东奔西跑的麻烦;同时,最终在一个城市形成几家连锁主宰车市的情形可以解决目前购车手续繁琐的问题:类似于北京的汽车园区或上海的“汽车大道”,服务结构外派至连锁企业或者由连锁企业代办整套手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服务。

汽车园区的发展有太多无奈

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在我国的汽车渠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核心优势在于:品种全,价格低、服务好,如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购车的13项手续在交易所能完成11项。但是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缺乏整体策划与运作,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在汽车市场供不应求、渠道竞争不是很激烈的状况下,其存在能满足需求,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渠道的变革,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相应的将会被汽车连锁销售的模式所取代。

汽车园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功能的多元化,如北京国际汽车贸易服务园区设计了九大功能园区——国际汽车贸易区、汽车试车区、二手车贸易区、汽车特约维修区、国际汽车检测中心、汽车物流配送中心、北京国际汽车保税区、休闲娱乐区、汽车解体厂,在某种程度上诠释了汽车园区的功能内涵。实现了现金交易、信贷交易、租赁交易三种方式集成;并且具有销售、融资、办理手续一站式的服务功能,成为国际汽车交易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展览信息交流中心和国内外汽车厂商咨询服务中心。

但是,汽车园区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大部分的汽车园区(包括规划中的)地理位置在郊区,商业氛围比较淡;汽车园区内的品牌专卖店仍然各自为营,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优势,这一点与集约型交易市场的状况是一样的。

因此,未来汽车园区到底该往何处去,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我们的建议是:对于目前已经建立汽车园区的城市,吸引汽车连锁进入,代表中低档车型,与定位于高档的专卖店并存。

电子商务有效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竞争力

作为一种渠道模式,汽车网上销售尽管在国内还没有太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是企业实力的象征,生产企业能做到网上销售,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提升行为;同时,电子商务又是一种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无论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还是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均可以从中受益。因此,生产企业要仔细研究这种新的渠道模式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品牌专卖店是高档车的主流销售渠道模式;汽车连锁销售是中低档品牌销售的主流模式,因中低档车型是中国保有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因此,此种渠道模式是整个汽车销售的主流形式;集约型汽车交易市场将退出舞台;汽车园区的发展有待观望;作为一种渠道形式的电子商务将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推荐第4篇: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述评论文

信息伦理学(informationethics)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社会信息生产、组织、传播与利用中的伦理要求与伦理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关系。信息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根源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社会利益冲突和建立信息社会新的道德秩序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内容方面,对国外信息伦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介绍,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进展的考察,在比照参考的意义上促进我国本土信息伦理学研究的发展。

1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概况

信息伦理学最初以计算机伦理学(computerethics)的面目出现。1985年,美国著名哲学杂志《元哲学》(Metaphilosophy)10月号同时发表了摩尔(JamesMoor)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和贝奈姆(TerrellW.Bynum)的《计算机与伦理学》两篇论文,被西方学术界视为计算机伦理学诞生的重要理论标志(需要指出的是,W.曼纳早在1976年就提出并使用了“计算机伦理学”这一概念叭但其工作没能成为西方信息伦理学研究的学术起点)。之后,哲学界、计算机界、信息管理界等具有各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们开始介人计算机伦理问题研究,思考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中所产生的大量道德和社会问题,i卜算机伦理学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西方应用伦理学(appliedethics)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伦理学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因特网的应用,信息网络成为新的社会基础结构,计算机伦理学所设定的研究视域对解答西方信息网络社会整体上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已显得力不从心1996年,罗格森(SimonRogersom)和贝奈姆共同发表题为《信息伦理学:第二代》的文章,指出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为研究内容的计算机伦理学研究范围有限,深度不够,应用领域狭窄,属第--代计算机伦理学,第二代计算机伦理学应为信息伦理学p]。高尼亚科(KrystynaGomiak)倡导建立有力的信息伦理理论来为网络社会提供指南和决策;卡普罗(RafaelCapurro)考察了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伦理挑战\'这些学者的主张和做法反映出信息伦理学理论与学科取向的变化:计算机伦理学只是信息伦理学的一部分,信息伦理学应将伦理考量的视域由信息技术拓展到信息社会的整个社会信息活动,为信息社会伦理问题的解答和新的道德秩序的建立提供道德论证和理论帮助。目前,信息伦理学正处于开放式发展过程中,其核心知识范畴尚未形成。

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1)论著增加迅速,仅以著作为例,根据泰万尼(HermanT.Tavani)所进行的文献统计分析,1997年以来已出版信息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网络伦理学)专著、教科书、论文集近100种[4]。(2)专门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学术期刊JournalofInformationEthics(1991)、EthicsandInformationTechnology(1998)、EthicsofInformation,CommunicationandSociety(20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创刊。一些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大学纷纷设立信息伦理学研究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了专门的信息伦理项目(INFOethics),世界科技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COMEST)成立了信息社会伦理分委员会(Sub-CommiionontheEthicsoftheInformationS〇dety)Q(3)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定期召开,如UNESCO从1997年开始,已举办了3届信息伦理学国际会议;英国DeMontfort大学计算与社会责任中心自1996年起,每18个月举行一次ETHICOMP会议,迄今已举办6次。(4)信息伦理学已进入大学课堂,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电子前沿的伦理与法律》,普林斯顿大学开设了《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匹兹堡大学开设了《信息伦理学》等。

2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1基本理论问题

2.1.1信息伦理问题的独特性。

信息伦理问题是否具有独特性关系到信息伦理学能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予以确立的问题。曼纳(WalterManer)认为,计算机应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独特的伦理问题,已有伦理学理论无法类比与计算机有关的道德问题这一事实,证明计算机伦理学的独特性[1]。摩尔(JamesMoor)在其富有影响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一文中指出,计算机技术与其他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逻辑延展性,它为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这种新的可能性反过来会创造规范与政策方面的真空。计算机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存在的理由在于:识别计算机所创造的政策真空,澄清概念混乱,并对形成和解释新的政策提供帮助\'摩尔后来进一步解释说,我们之所以需要计算机伦理学,是因为“常规伦理学\"(RoutineEthics)不能够有效处理计算机技术应用所引发的众多规范性问题\'应该说,摩尔等人的观点代表了国外信息伦理学界的主流观点。

与摩尔等人相反,另有一些学者否认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独特性,从而对计算机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学科合法性提出质疑。约翰逊(DeborahJohnson)解释说,对信息伦理的独特性问题之所以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原因在于认识起点的差别,如以技术为起点进行思考,就会认为计算机众多特征具有独特性;如以伦理为起点进行思考,就不一定认为伦理问题因为与计算机应用有关而显得特殊。她用生物学上的属种关系类比说,计算机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最好看成是已经存在的类道德问题中的一个“新种”[7]。

2.1.2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论。

许多学者认为,传统伦理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为信息伦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约翰逊[7]和斯皮内洛[8]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都分别把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以康德和罗斯为代表的义务论,以霍布斯、洛克和罗尔斯为代表的权利论,这三大在西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道德理论,作为他们构建信息伦理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功利主义有利于人们在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冲突中作出合理的道德选择。道德义务论中的一些普适原则和义务可以应用于信息技术活动,转换为一些特定的“二级义务”,如避免用计算机伤害他人,尊重知识产权,尊重隐私权等。权利论伦理学由于强调权利是道德的基础,在信息时代具有特别的意义,这就是尊重人的各种信息权利,正当的行为是与尊重人的包括信息权利在内的各种基本权利的正义原则是一致的。

约翰逊、斯皮内洛等人从哲学伦理学角度所作的思考被视为“主流计算机伦理学”,相应地,其方法论被称为主流方法论。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主流方法论应予以修正,加入跨学科研究和女性主义理论。布瑞(PhilipBrey)认为计算机伦理学研究应是多层次的和跨学科的,他提出了计算机伦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揭示层次、理论层次、应用层次,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三个层次应有不同程度的合作气亚当(AlisonAdam)认为合适的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方法需要考虑与性别有关的偏见,她阐述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如何与注重观察的经验研究相结合,以使计算机伦理学能够认识性别的特定意义。

2.1.3对信息技术有关问题的哲学思考。

与暗示技术价值中立的技术决定论不同,建构论立场强调信息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主张揭示蕴含于技术化的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因素,从信息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体现人在其中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虚拟现实问题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题。主体、客体、事实、真假等重要哲学概念和真实生活的常识所受到的冲击,促使人们思考虚拟现实的本质、运行机制及其对人们认知方法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并由此扩展到对网络空间、网络社群、网际社会、虚拟全球文化等问题的探讨毋庸置疑,对虚拟现实有关的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价值的理解和透视,必然蕴含对此过程中伦理冲突的揭示,是理解信息伦理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2信息伦理原则与规范。

国外学者基于西方社会认可的一般伦理价值观念,探讨了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问题。巴格(RobertN.Barger)认为,在当今伦理困境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世界中,找到一种简单的、每一个人都赞同的标准道德规范的希望是渺茫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做这种努力是无用的。他建议对计算机伦理学设定三条普遍的基本原则:(1)一致同意原则,如诚实、公正和真实等;(2)把这些原则应用到对不道德行为的禁止上;(3)通过对不道德行为的惩处和对遵守规则行为的鼓励,来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防范[12]。

斯皮内洛提出了计算机伦理道德是非判断应遵守的三条一般规范性原则:(1)自主原则:尊重自我与他人的平等价值和自主权利;(2)无害原则:人们不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给他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3)知情同意原则:在信息交流中人们有权知道谁会得到这些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未经信息权利人同意,他人无权擅自使用这些信息[8]。塞文森(RichardW.Severson)在其著作《信息伦理原则》中专门探讨了伦理原则问题,并分设专章阐述了他所倡导的四个信息伦理基本原则:(1)尊重知识产权;(2)尊重隐私;(3)公平参与;(4)无害。

一些学者还从职业伦理的角度对信息职业的伦理意含及其道德规范进行了研究。约翰逊在其《计算机伦理学》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计算机伦理学旨在帮助学生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职业,做出更恰当的道德选择。”并在书中专门探讨了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特殊性、职业关系、责任冲突及职业规范等问题[7]。在《IT职业人员是否需要伦理规则?》一文中,她进一步提出,IT职业人员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承担责任,需要一种专门的职业精神。

作为促进职业精神的众多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伦理规则可以帮助IT职业人员形成关于责任和诚信的强烈意识。伦理规则是一种职业符合道德地运用专门化知识和实践职业技巧的一种承诺,体现了某一职业所积累的智慧[M]。韦克特和爱德尼阐述了信息职业和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准则,具有多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

一些信息伦理学研究机构和信息职业协(学)会,还提出制定了具体的信息伦理准则或职业守则,在实践层面丰富了信息伦理学的规范体系。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著名的“计算机伦理十诫”,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制定了“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信息科学学会(ASIS)%、英国计算机学会(BritishComputerSociety)、加拿大信息处理学会(CanadianInformationProceSociety)、日本电子网络集团(ElectronicNetworkConsortium)等都制定了各自的职业伦理守则。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forInformationProceing)伦理特别兴趣小组在柏留尔(JacquesBerleur)教授领导下就信息伦理规则的主要形式及其实践效果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评估。结果显示,伦理规则在促进行业自律和政策制定、规范信息人员行为和帮助人们进行伦理决策方面,具有值得肯定的积极意义。

2.3信息活动中的现实道德问题

2.3.1与人的信息权利有关的伦理问题。

(1)隐私权。国外学者对隐私权是人的自然权力还是一种工具性权力存在不同看法[18]。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与商家之间、雇员与雇主之间的隐私权冲突成为备受关注的两个问题[19)。商家基于利益和效率,有可能将消费者数据出售给不负责任的供应商,并对员工进行监视,从而使消费者和员工的隐私权受到侵害[2°]。问题在于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个人隐私。

(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二重属性(产权,信息)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面临着限制使用和信息共享的矛盾[2信息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大批量复制潜力等新的技术特征使上述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利平斯基(TomasA.Lipinski)和布里特兹(JohannesJ.Britz)认为,问题的解决除从经济角度考虑(是否有利于知识创新与效用增进)以外,还需从社会伦理的角度作出考量,关注诸如正义、平等等伦理因素。他们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基础,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伦理反思,提出了6条基本伦理原则PU。

爱肯科瑞(NivaElkin-Koren)表达了对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下公众利益的担忧。他以《美国新千年数字版权法案》(DMCA)禁止旨在规避版权管理系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例,指出DMCA歪曲了知识产权长期以来在所有者的经济权益和公共信息存取之间保持平衡的传统,使公共空间和公众利益受到威胁和损害[22]。舍尔(BarryShore)等人通过对香港、新西兰、巴基斯坦和美国4个国家和地区软件拷贝与侵权状况的调查,揭示了文化因素对信息伦理的影响,为国际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视角[23]。

(3)信息自由权。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自由权的实施涉及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色情信息[241、种族仇恨言论[25]、虚假信息等,由此引发人们对因特网内容是否应该进行管制的辩论。赞同者认为,采取立法手段或技术措施对因特网内容进行管制和过滤是必要的,并且其合理性在道德上是可以证明的;反对者认为,对因特网内容进行审查和监管将侵犯言论自由权。美国旨在禁止故意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提供色情内容的《正当通信法案》(CDA)由于遭到ISP和公民自由主义者的强烈反对,被最高法院以违反《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权为由否决,说明伦理个人主义所诉求的自由在经济功利主义和政治意识形态左右下,必然导致某种程度的异化。

(1)信息社会中的人与社会价值。

尼森鲍姆(HelenNienbaum)通过分析信息技术的社会冲突及其内含的社会价值,提供了一幅信息技术的社会、伦理、政治维度的全景图像。她从集体、工程企业、个人三个方面考察了内嵌于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与实践过程中的人和社会价值因素,指出我们要保持对已有社会价值的承诺,揭示技术对人和社会价值的影响,不能在技术理性的扩张中使人和价值随之迷失。而如何在个人需要(自由、自主、责任)和制度需要(程序、遵守)之间取得平衡,是我们应着力关注的一个问题[32]。

(2)去权力与自我权力提升。

汉姆林克认为去权力(disempowerment)指人在确立自身和建构自身方面能力的下降。信息社会的去权力由以下因素引起:①排除;②数字依赖;③监视;④审查制度;⑤人种之非必要。信息技术对人的去权力具有非凡的潜力,但应该记住,这种潜力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使技术发挥作用的政治决策与制度安排,而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或全球治理结构并不保证对技术的平等获取。信息社会中人的自我权力提升需要关于影响人们生活的决策方面的知识,以及对这些决策来说可采取哪些行动的信息,而且要求有社会对话的公共空间,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取决于信息技术,而取决于一个负责任社会的管理质量”[32]。汉姆林克的分析与科塞维克(DavidKonzevik)等人关于社会排斥的分析同出一揆,为我们思考信息技术在权力建构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3)信息社会中民主的风险与弱点。

柏留尔通过确认商业因素是信息社会的主导因素,表达了他对信息社会政治民主的担忧。民主意味着政治自由的制度安排,制度的首要功能是保证公共空间的存在和连续——在那里任何人的观点都必须受到尊重,因此需要达成维护辩论的程序共识,而人们(包括国家)在市场逻辑主导下可能会无视这一“共识”。柏留尔因此强调指出,我们说民主处于危险之中并非因为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是因为它被对待的方式。他在伦理层面上阐述了采纳“讨论的程序伦理”对维护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这样基于规则的讨论将有可能在各种相异的观点中求得共识。如果没有价值方面的考量,即使开放更多的频道,也不会增进理解的水平?。

(4)信息社会的文化冲突。

国外学者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主题:一是电子文化对印刷文化的颠覆及其后果;二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电子文化对印刷文化的颠覆在后现代学者那里已有比较深人的思考和辩论。马克?波斯特认为,以电子书写和电子交流为代表的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把主体构建在印刷文化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而具有多重的、非自我同一的、身份不稳定的特征,从而使印刷文化的现代根基(理性、独立思考、自律个体)发生动摇,由此可能形成后现代性的电子文化。马克波斯特强调说,我们目前还无法清楚地认识这种文化,但其已显示的部分后果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33]。

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主要是如何在国际信息交流中维护国家信息主权和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基础设施及制度安排的匮乏使其在新的网络信息革命中进一步边缘化[34];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参与和融人全球信息社会。问题在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应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来进行“参与”?以语言为例,布坎兰(ElizabethA.Buchanan)分析说,目前因特网上90%以上的内容使用英语,非英语人群要参与交流就必须放弃自己的语言,但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最显著的标识,放弃语言即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社会无论从情感上还是道义上,都是人们难以接受的[34。

此外,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还十分注重探讨信息伦理的制度建设和培育。主要内容有:

(1)信息伦理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强调理性与民主,教育内容上重视对信息活动中的悖论性道德问题的分析,教学方式上注重民主化的讨论,并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媒体)横向贯通的教育支持系统[351。

(2)自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分级过滤系统对因特网上的信息进行分级,过滤掉对儿童有害或人们认为不适宜的不良信息。因特网内容分级协会(InternetContentRatingAociation)、欧洲因特网内容分级(InternetContentRatingforEurope)等是分级过滤方面的代表性组织,RSACi、Cyberpatrol、SurfWatch等是流行的分级过滤软件。

(3)信息立法。法律是最底限度的道德。建立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强有力的信息法律体系,对规范人们的信息行为、保障正常的信息交流秩序具有基础意义。近年来,国外信息立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适应网络信息活动的需要,修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因特网保护法案》(InternetProtectionAct)、《电子传播隐私法案》(ElectronicCommunicationsPrivacyAct)、《因特网自由与儿童保护法案》。

推荐第5篇:国外低成本卫星技术研究的论文

1 低成本卫星内涵辨析

当前,低成本卫星仍是相对概念,一般由工业界和学术界以“低成本”(Low Co s t)、“较低成本”(Lower Cost)或“降低成本”(CostReduction)等概指。国外研究界一般认为,低成本卫星是指全寿命周期成本显著低于同类卫星平均成本的卫星。每个卫星任务都有其特定的任务需求、项目管理和指南要求,这些要素决定了卫星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不同卫星的任务有效载荷显著不同,其性能指标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国外研究界认为,无法用定量化的方式定义低成本卫星,但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比确定属于低成本范畴的卫星项目。总结这些满足低成本条件的卫星项目研制期间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即可认为采用这些手段能比传统手段更有效地降低卫星成本。

低成本卫星是全寿命周期概念

必须从卫星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视角降低任务成本,包括项目的概念研究阶段、项目定义阶段、设计阶段、研制阶段和运行阶段。降低任务要求、引入创新技术、优化发射选择、创新运营模式都是发展低成本卫星的重要手段。

低成本卫星是价格和性能的综合作用结果

低成本卫星不以追逐绝对的低价格为最高优先级,而是聚焦发展高性价比卫星,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空间任务提供高性价比实现途径。低成本往往意味着低要求,但发展低成本卫星不等同于要以完全牺牲卫星可靠性和卫星功能为前提,其核心目的应是以较低成本发展利用空间技术。

低成本卫星不等同于小卫星

尽管小卫星相较传统大卫星的研制成本和发射成本更低,但实际上小卫星低成本更多是依靠轻量化、小型化及对发射能力需求更低实现的。低成本卫星的关键则是降低任务需求,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发展满足功能需求的卫星系统。因此,低成本卫星不等同于小卫星,中大型卫星也可以是低成本卫星。

2 国外降低卫星成本典型案例

实施有效的卫星成本管理,避免成本过度上涨是发展可持续航天能力的关键。降低卫星成本需从项目决策层面到项目执行层面,再到技术研制层面一体贯行。美国政府、Microcosm咨询公司、萨瑞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TL,以下简称萨瑞公司)和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TAS)等均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采取了必要措施以降低卫星成本。

美国政府从工程技术、竞争力和商业三个层面提出降低卫星成本的技术途径为了有效解决航天任务“拖进度、涨成本、降能力”问题,美国国家情报办公室于2011年12月面向美国工业界和学术界发布了“信息征询书”(RFI),征集低成本卫星技术途径和备选方案。美国国家情报办公室征询结果表明,低成本卫星可从工程技术、竞争力和商业三个层面实现,其中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是工业界关注的焦点。据此,美国国家情报办公室启动了“空间通用模块化架构”(SUMO)项目,重点提高卫星部组件通用化水平,以实现降低卫星成本和引入模块化概念鼓励创新的目标。

1 ) 工程技术手段。包括: 支持即插即用(PnP)设计的标准化电子接口;通用化部件,满足多种应用需求;模块化平台设计;通用测试和鉴定要求;可升级体系架构;技术升级与创新。

2 ) 竞争力手段。包括: 基于全局标准而不是用户产品调整目标; 调整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去除不必要的限制约束;政府保持全球航天领导者地位;政府和工业界联盟,创造双赢机会。

3)商业与合同方面的手段。包括:创建可预测的、稳定的政府规划周期;有效载荷搭载;充分使用商业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资源共享—软件库,开发工具、开发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共享—轨道和频率资源;风险容忍文化;避免需求变化,保持需求的稳定性;项目管理和监管稳定;优化投资,与工业界利益保持一致;批量购买,实现采购方和供应方双赢;尽可能鼓励使用固定价格合同的方式;协调标准化和资源共享,并保护公司私有技术、发展战略和交易等秘密信息。

英国萨瑞公司从六个方面践行低成本卫星发展理念

萨瑞公司通过优化组织管理、改进卫星设计、形成了独特的低成本卫星研制文化。萨瑞公司自20世纪70年代成立之初,就以快速建造低成本小卫星为目的。按照以大卫星20%的成本和40%的研制周期获得80%性能的设计思想,采用降低技术难度、降低寿命要求、降低进入门槛等方式,促进了新型研制模式的出现,通过大量使用商用现货部件、快速非连续制造、研制和测试流程优化,降低了卫星成本。

1)小型团队,集同工作。高效精简和扁平化架构的研制管理团队是萨瑞公司保持较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举措;管理、设计、制造和运行部门在同一地点进行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2)减少分包商的数量,保持完整的“内部能力”。发展从卫星总体到分系统再到部组件级的研制能力,避免转包商所带来的制约与依赖,将减少正式接口文件和合同协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广泛使用商用现货产品,控制部件成本。在可能情况下,优先使用商业或工业部件。在商业或工业部件可用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避免航天级部件的高成本,减少交付周期、避免出口许可证及部件研制的重复等问题。

4)采用灵活性设计。卫星设计采用在轨重构的方式,可以通过冗余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多年的经验证明,软件上传的功能至关重要,可以避免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5)采用分布式计算机和测控系统。通过大量的处理器节点,可以分散系统的复杂性,可以减少对一台星载计算机的依赖。

6)自主在轨运行。地面站和卫星自主运行意味着在进行常规运行时,地面站可处于无人值守状态;高度自主的小卫星技术以及先进的地面站技术,极大降低了卫星的维护成本,从而有效降低了任务的综合成本。

3 低成本卫星关键技术

低成本卫星是全寿命周期概念,需要创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作支撑。本研究重点从卫星平台设计和组装、集成与测试(AI&T)两个方面分析低成本卫星关键技术。

模块化卫星平台技术

模块化平台是低成本卫星的关键技术。模块化平台技术尽量将技术上的升级、新功能的增加限制在某个模块上。当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或需要增加新功能时,只需升级局部模块而不用对整个系统进行大的变动。采用模块化设计还能简化卫星系统组装、集成与测试过程,大大减少保障人员和保障设备,进而降低成本费用。美国诺格公司发展的 “鹰”(Eagle)系列平台、波音公司“ 幻影凤凰” ( P h a n t o mP h oe n i x)系列平台、萨瑞公司“静止轨道迷你卫星平台”(GMP)和“日本电气公司下一代星”(NEXTAR)平台等均是典型的模块化卫星平台。

“日本电气公司下一代星”平台是由日本电气公司(NEC)研制的新一代模块化平台,平台各功能舱在物理结构上独立设计,在功能架构上基于SpaceWire标准联接,可细分为数据处理、姿态轨道控制和任务控制三层网络。这种物理结构分离、功能联接一体的模块化平台架构,使得“日本电气公司下一代星”平台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任务需求,仅做有限的局部修改即可支持可见光、高光谱、红外和雷达等不同的对地观测任务,形成对不同对地观测任务的通用支持能力,降低了平台“裁剪”成本。“日本电气公司下一代星”平台星载计算机硬件标准完全一致,各部组件也具有相同定义的接口管脚,这种接口标准化设计使得基于“日本电气公司下一代星”平台的卫星部组件通用化程度和可替换性大幅提高,减少了备用部组件数量,降低卫星研制和测试保障费用。

美国宇航公司(Aerospace)对采用模块化卫星平台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该公司广泛采样军事和民用卫星市场订单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得出:大量使用模块化卫星平台有助于降低卫星成本,研发模块化卫星平台投入的经费在9年内即可获得效益回报。长远看,研制并使用模块化卫星平台技术,卫星成本总节省额高达188亿美元,占比约为29%。

快速组装、集成与测试技术

空间即插即用(SPA)技术是系统快速组装、集成与测试的基础,能够实现识别接入组件并进行动态监测和配置,能够大大减少卫星系统设计、组装、集成与测试各个环节的特殊需求,从而缩短项目周期。

空间即插即用技术是美国和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为推动发展快速响应能力而联合推进的关键技术。空间即插即用技术初期聚焦快速即插即用技术,发展快速响应能力。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空间即插即用概念已被欧洲、日本等航天发达国家接受,并成为缩短卫星研制周期、发展快速组装、集成与测试能力、降低卫星成本的重要技术途径。欧洲发展了支持空间即插即用技术的SpireWire总线标准;瑞典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合作研究纳卫星即插即用架构(NAPA);日本也基于SpaceWire标准研制了支持空间即插即用的新一代模块化快速响应平台。

对于硬件,空间即插即用定义了组件与平台结构的机械接口标准,设计人员可在集成一次结构板(ISP)上自由选取标准化连接触点的位置,这些触点能够提供电源动力或空间即插即用设备接口。对于软件,卫星数据模型(SDM)负责飞行软件的集成,原理上与集成一次结构板类似,确保各种应用能够根据需要选择软件和硬件组件。卫星数据模型集成在分布式星载计算机的多个CPU节点上,具有空间即插即用软硬件的自检测能力,主要负责管理硬件设备和上层服务。

空间即插即用技术在缩短卫星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为验证空间即插即用技术应用效能,美军作战响应空间(ORS)办公室在2009年利用即插即用卫星-1(PnPSat-1)完成了3种不同构形的6次组装、集成与测试。6次装配测试的平均时间是5h,标准偏差是3h。这种偏差主要是由装配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水平决定,而不是卫星构形的变化引起的。完成卫星测试和任务模拟的时间平均约为14.5h,标准偏差为0.3h。就经济方面考虑,单个大型军事卫星的成本一般约为1亿美元,如果采用成熟的空间即插即用技术则可在人力成本方面节省800万美元。对单个技术试验或科学卫星而言,相对传统建造方式花费的3700万美元,采用空间即插即用技术可节省约500万美元。

4 结束语

低成本卫星是平衡成本预算和能力需求的重要手段,是可持续发展利用空间技术的有效途径。要改变传统的“面向任务”设计,牢固树立“面向成本”设计理念,围绕卫星任务需求,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对可实现任务目标的各个方案进行权衡分析。研究表明,创新管理模式,采用模块化平台设计和快速组装、集成与测试技术,是实现技术和商业双赢、达成降低卫星成本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推荐第6篇:国外新产品扩散模型研究的论文

1.新产品扩散的改进扩展模型

Ba模型是新产品营销研究的主要平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依然垂青于对它的改进和扩展。

1.1加入营销组合变量

近10多年的研究综合了价格和广告因素对扩散的影响,同时增加了推销渠道的作用研究。

(1)价格和广告1990年以前的研究是将二者分开,单独研究其中之一对扩散的影响。因为价格和广告的变化均可刺激市场潜量,所以1990年以后将二者一并引入模型的研究更有意义。BASS等提出了一个包括价格和广告2因素影响的广义Ba模型:

式中,f(t)表示t时间的新产品采用率;F(t)表示t时间的累积采用率;p、q分别是外部和内部影响系数;x(t)表示价格和广告的影响;△P(t)=P(t)-P(t-1)表示价格的变化;△V(t)=V(t)-V(t-1)表示广告的变化;β[,1]、β[,2]分别为价格变化率的参数和广告变化率的参数,分别表示价格和广告每变化1%时对x(t)的影响程度。当价格和广告保持不变时,上述模型就变成了Ba模型;当营销变量的系数在统计上显著时,广义Ba模型比Ba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数据。

(2)推销渠道研究分别集中于传统渠道和在线渠道2个方面。

JONES等研究了传统渠道新产品的扩散,并假定对任何新产品的采用有2种渠道:零售商渠道和消费者渠道。采用新产品的零售商的数量取决于消费市场潜量。结果表明,即使消费者的采用曲线是指数的,如果开始的销售水平有限,消费者的采用模式也是与Ba模型相似的S型曲线。

RANGASWAMY等研究了基于在线渠道数字化环境下Ba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在线渠道,创新的市场潜量、模仿系数和创新系数将变大,导致销售增长和采用加速。作者认为在数字化的环境里,好产品,如果有正面的口头传播将会比传统渠道更快地取得市场成功,反之坏产品加上负面的口头传播也会比传统渠道更快地走向失败。

1.2竞争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探讨一个新品牌对同种类其他品牌扩散的2种影响:

①增加了这个产品种类的全部市场潜量;

②它加入同一市场的竞争,因而减缓了现有品牌的扩散。同时认为价格、广告等营销变量的变化引起品牌扩散响应的敏感程度也随竞争品牌的进入而发生变化。

MAHAJAN等对相机市场的建模实证发现,柯达从一个以前品牌的潜在购买者中得到了超过30%的市场销售量,同时也导致了市场膨胀。PARKER等发现一种甜点很强的品牌效应,在竞争影响下独立扩散。它的消费者对其他类似品牌的试销给予了完全负面的影响。KRISHNANT等对移动电话行业的品牌销售数据建模发现,新品牌进入的2种影响是分开的:在一些情况下增加了同种类产品的市场潜量;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加快或减慢了同种类其他品牌的扩散过程。

1.3引入供给约束

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分析采用模式的改变和等待采用者的决策上,并将企业运作计划和销售研究融合起来。

JAIN等[9]认为在供给约束下,存在消费者不能及时买到新产品的情况,于是出现等待采用者,即采用过程为上述3阶段模式。其模型式中,A(t)表示t时间末等待采用者的数量;N(t)表示t时间末的累计采用者数量;c(t)是供给系数;m为市场潜量,其余字母意义同上。其中c(t)A(t)=dN(t)/dt表示t时间供给约束对实际累计采用率的影响。模型表明等待采用者数量的变化率随新的采用者(由等待采用者和实际采用者对潜在采用者的影响而产生)的出现而增加(由模仿系数q[,1]和q[,2]分别反映),随等待采用者向实际采用者转变率的增加而减少[由c(t)A(t)=dN(t)反映]。

而采用者总数的动态增长则描述为,但是,作者将延期交货量假定为生产量的增长,将等待采用者假定为始终满意的等待着而不会中途取消购买的需求者,这些假定在实践中未必成立。

HO等[10]允许一些等待采用者在某一时点之后放弃他们的采用决定。作者使用优化控制理论建模,允许库存和供需变化。在面临是立即出售一单位产品还是推迟销售以备将来的短缺时,结论认为公司应立即销售,理由是即时现金流的时间价值超过对需求加速的限制。

1.4补充性产品的影响

补充性产品包括共生的补充性产品和衍生的补充性产品。共生的补充性产品是指一种产品无法离开另一种产品而独自扩散,且二者重要性大致相当,因此又称共生性产品或互补性产品。如电脑硬件与软件。而衍生的补充性产品是指在某些创新主产品出现后会带来某些补充性或衍生性的副产品。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二者的重要性不同,而且主产品可以不依赖于副产品而独立扩散。如电影和录像,手机和小灵通。这是一种一方对另一方有间接外部性的市场。

BUCKLIN等[11]建立了一个检验2种共生性产品(产品条形码和扫描器)共同扩散的模型。作者发现二者共同扩散且相互的影响力并不对称,其中一个产品对另一个产品的扩散有更大的影响。GUPTA等[12]分析了数字电视的扩散。作者将共生性产品提供者(数字程序供应商)的响应作为数字电视消费需求的函数和外生变量,将消费需求的概率模型和共生性产品响应模型综合起来建模,结果表明数字电视的消费需求依赖于电视产品的硬件和软件特性。

对于连续发行的产品,如电影通过影院和录像出租发行就变成了2种产品的扩散。LEHMANN等[13]分析指出这种发行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确定不同渠道发行的最佳时间。一种渠道发行太晚会减小来自另一个渠道发行的营销影响力。作者断言最初产品的销售(如电影票房)有助于预测后续产品的销售(如录像出租),并对录像发行的最佳时间提出了建议。SHOCKER等[14]则引用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竞争的例子说明,一个最初是补充性的产品,随着新的市场成长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变成竞争性产品。

1.5产品更新换代的影响

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采用者的跳跃行为、多代产品扩散的相互影响及其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以期弄清楚影响的性质、预测多代产品扩散和制定新一代产品上市的最优决策。

NORTON等[15]将他们以前的新产品更新扩散模型应用扩展到电子、医药、消费和工业品行业,这个模型{F31S2146.jpg}

MAHAJAN等[16]建模说明使用者会跳过一代产品而去购买较新一代产品的跳跃行为。作者分析了耐用技术品连续几代的采用和替代扩散模式,建议对新产品上市采取“立即,或者成熟期”原则,即对于新一代产品的上市,公司的最优决策是要么尽快上市,要么等到上一代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再上市。KIM等[17]建模分析指出一代产品的市场潜量不仅要受到来自另一代产品的技术替代的影响,也要受到其他种类产品销售的影响。作者应用香港无线通讯市场的寻呼机、手机和第二代无线电话的动态增长数据的实证表明,最早上市的寻呼机对手机的市场潜量有积极的影响,而手机对寻呼机的市场潜量有负面的影响,第二代无线电话作为补充性副产品对前二者的市场潜量都有积极的影响。另外,DANAHER等[18]分析了在连续几代的技术更新产品扩散中,营销组合变量各自独立的影响,指出在欧洲手机行业中价格变化可以引起2代产品在扩散中相互影响。

1.6考虑成倍购买和“试用—再买”的情况

Ba模型只考虑每个采用者采用一单位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考虑重购问题,其后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一次成倍购买问题。

STEFFENS[19]用市场潜量动态的Ba模型对第1次单位产品采用者建模,分析了耐用品成倍购买问题。因为外部的影响和以前的成倍购买者的影响使第1次单位产品采用者变成成倍购买者。第1次成倍购买模型。

式中,M(t)表示t时间第1次成倍购买者的累积数量;N(t)表示t时间累积采用者数量;П[,1]表示第1次单位产品采用者占全部采用者的比例;a[,1]、b[,1]为2个参数,分别代表外部和口头传播对第1次成倍购买者的影响。

作者认为第1次单位购买者后续的成倍购买往往会多于2个单位,后续的成倍购买者的上限可以处理为成倍购买者数量的一个固定比例。后续的成倍购买模型。

式中,Q(t)表示累积的后续成倍购买者的数量;П[,2]表示后续成倍购买者的比例;a[,2]、b[,2]为2个参数,分别代表外部和口头传播对后续成倍购买者的影响。这个模型描述了成倍购买的过程和规律,但是没有详细说明推动这种成倍购买过程的内外部因素。

HAHN等[20]分析了制药行业“试用—再买”的扩散过程,建立了一个4阶段模型。这4个阶段包括非试用者、试用者、试用后不再买者和试用后再买者。作者发现营销努力和已采用者的口头传播影响试用,而产品质量、营销活动和对市场熟悉程度影响重购率。

另外,在引入时变参数方面,唯一的扩展是改变Ba模型中已采用者的影响是同质的假定。SHARMA等[21]提出了一个非一致影响的扩展模型,在这个模型里,不仅已采用者的影响各不相同,而且已采用者对近期的影响大于早前的影响。

另有一些研究者还分析了跨国社会系统的异质性、世界主义、妇女运动、迁移、不同国家大众媒体的可靠性、不同的文化和学习环境等跨国扩散变量对新产品世界范围扩散的作用。

2.新产品扩散的新架构模型

一些研究者认为以Ba模型为平台的研究的最大局限是,理解产品扩散仅仅依赖于传播过程,而实际扩散还依赖于营销战略和采用者的购买力及其异质性等因素。为此,他们放弃了Ba模型这个平台,从全新的角度提出新的模型。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2.1购买力驱动扩散

Ba模型假定所有想买的人都能同等地买得起新产品。消费者之所以在不同的时间采用,是因为他们知晓产品的时间和渠道不同。而考虑购买力的扩散模型认为采用者的支付能力是有差异的。GOLDER等[22]指出大多数消费者早在购买以前就了解新产品,但是高的价格让他们望而却步,因此,购买力是新产品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作者将新产品销售作为价格、收入(购买力)、消费者情绪和市场表现的函数来建模,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的形式:

式中,S表示销售量;P表示价格;I表示收入;C表示消费者情绪;M表示市场表现;e是残差,表示影响销售的其他因素;ε则分别表示相应变量的弹性系数。这个模型拟合数据不如Ba模型好,但是对于新增的观测数据它表现得比Ba模型更稳定,而且能够给出更好的来年预测。

HORSKY[23]假定工资和价格的分布,将有购买力的个体定义为合格个体,认为只有其中的一部分人购买产品。其销售模型

式中,N是市场潜量。作者对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那些口头传播很弱的产品种类的扩散,这个模型的拟合数据好于Ba模型。最后作者给出了决策建议,认为当存在弱的口头传播时,专卖者应采用价格撇脂战略;当存在强的口头传播时,应采用价格渗透战略。

2.2战略驱动扩散

这部分的研究是用模型来解释一个公司对诸如市场进入、营销组合的努力和定位的选择。

DEKIMPE等[24]分析了数字通讯发射机的技术采用的2个阶段:

①创新的首次利用和它在一个国家开始推广之间的时间;

②创新被引进到一个国家和它被充分采用之间的时间。

作者分析了经济、社会人口统计因素、设备安装的基础条件、创新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国际经验以及使用的方法等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等。指出政府或中央通讯单位在管理和建立标准方面是一个关键的决策者,并有可能极大地影响到产品扩散(无论是迅速达到充分的渗透扩散,还是呈现出更加渐进的S型扩散路径)。

VANDENBULTE等[25]建模分析了社会影响和药品公司的营销努力在赢得医生采用方面的作用,发现是营销努力而不是传播影响了扩散过程。BRONNENBERG等[26]对比萨饼生产商进入当地市场的时机、零售商的品牌采用时机和进入的条件进行建模,分析了通过零售连锁店向市场推广的2个比萨饼品牌的扩散。研究不仅说明了考虑空间扩散的重要性,也说明考虑制造商的营销行为(投放市场战略)的重要性,否则,就会夸大竞争传播的影响。

2.3异质性驱动扩散

理论界把研究消费者异质性驱动扩散的模型称为个体水平扩散模型,而研究假定消费者为同质的集合的扩散模型被称为集合水平扩散模型。一些研究者认为消费者是信念更新和异质性的,因此其采用决策是动态变化的[27]。CHATTERJEE等[28]主张消费者是风险规避的,只有当他们对产品性能的预期超过他们能承受的风险临界值和价格临界值时才会采用产品,而且因为消费者的差异使其在所需信息的积累方面是异质性的,他们会根据各自所得到的正面和负面的信息更新他们的预期。通过分析预测个体的采用行为,作者建模得到一条扩散曲线,而且模型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成Ba模型。

BEMMAOR[29]证明一个集合水平扩散模型可以从改变Gompertz模型(G/SG)的个体水平异质性假设中得到。接着BEMMAOR等[30]又证明了个体异质性的G/SG在预测能力方面的优势。作者认为个体采用的时间是随机的,遵从2参数b和η的Gompertz分布。其累积分布函数:

如果α=1,b=p+q,β=q/p,上式即为Ba模型;如果α=0,上式即为指数模型。

实证发现G/SG比Ba模型预测得更好,然而,在新增观测值数据的情况下,与Ba模型相比,G/SG的参数稳定性较差。

SONG等[31]假定消费者对价格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未来预期随着二者的动态变化而改变。认为消费者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选择“买”或“不买”,从而达到预期效用的折现值最大化。作者综合这些个体的采用决策得到一个集合水平的扩散曲线,从而使用易得到的集合水平数据去估计个体水平的决策参数。SINHA等[32]通过将总体分为最终采用者和非采用者,将采用的时间和概率作为个体水平变量的函数来建模,分析了单个企业采用新产品的时间和概率,揭示了个体水平的异质性。CHANDRASHEKARAN等[33]则应用Tobit持续期模型说明了采用量和采用时间的变化。

KARSHENAS等[34]分析了公司等级(rank)、采用者累计量(stock)和采用位次(order)的影响。在考虑公司等级影响的模型里,一旦创新的效用超过某个关键水平或临界值,公司就会采用。如果效用随时间系统地增加而临界值服从某个铃型分布,那么扩散曲线将呈S型。在考虑采用者累计量影响的模型里,假定来自采用的边际收益随已采用者数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获取成本下降,采用者的数量增加,新产品产出增加、价格下降,导致技术采用超过某一点后就变成非盈利的了。在包含采用位次影响的模型里,假设使用新技术会产生第一推动力,则采用新技术公司的回报依赖于它的位次,高位的公司比低位的公司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对于任一给定的获取成本,只有一定位次的公司在一定的点采用是盈利的,由此决定了采用公司的数量。接着作者分析了英国工业CNC工具扩散中公司等级、采用者累计量、采用位次和传播的影响,建立了模型。

式中,X是包含了技术获取成本、t时间采用者的累积数量、公司等级、在(t,t+1)期间累积采用者数量的预期变化、价格及其预期变化等因素的解释变量;h(g)表示未采用的公司在t时间采用的条件概率。他们发现公司等级和内生的学习效果在扩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采用者累计量和采用位次的影响很小。

2.4空间扩散

主要考虑产品在空间扩散的模式而不是随时间逐渐扩散。REDMOND[35]主张对一个国内的扩散过程进行空间扩散建模时应假定空间同质性,并断言地区条件和人口统计的差异将导致一个国内不同的扩散率。GARBER等[36]认为借助于复杂的系统分析,通过观察空间扩散模式来预测新产品的市场成功是可能的。在作者的分析中,市场是由个体采用量为元素组成的矩阵,元素之间相互作用。作者用0代表新产品非采用者,1代表新产品采用者,p代表个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概率,q代表一个个体受到相互作用的另一个已采用个体影响的概率。没有采用的个体在时间t采用的概率。

式中,v(t)表示t时间保持强联系的已采用者的数量;r(t)表示t时间保持弱联系的已采用者数量。作者指出对一种获得好评的产品,口头传播和模仿将扩大内部影响,导致采用者群的形成。如果产品失败,内部影响的活动将减到最小,扩散主要归功于外部影响,导致采用者随机分布,因此,一个失败产品的空间分布将更接近于均匀分布。作者使用交叉熵的测量方法将这种产品的空间分布与均匀分布相比较,来预言一种处于推广期的新产品的成功,并认为成功的产品会有一个下降的交叉熵,失败的产品将有一个持续低的交叉熵。

2.5娱乐品扩散

娱乐和信息产品的销售,通常遵循一个指数的衰减模式而不是铃型模式。ELIASHBERG等[37]建模预测了个体在电影娱乐方面的差异。SAWHNEY等[38]将个体看电影的总次数作为决策次数的总和,建立了一个仅仅含2个参数的简单模型,但能给出代表所有的票房模式的3种采用模式,而且比Ba模型的有效预测需要更少的数据,遗憾的是不能解释票房是怎样逐渐扩大的。

随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上市前预测。ELIASHBERG等[39]假定最初的消费者都处于“未决定”状态,并受到媒体广告和正面或负面口头传播的影响。在广告和口头传播的影响下,有一个从“未决定”到“考虑者”(最终会去看电影)或“拒绝者”的转变过程。考虑者会变成一个正面的或负面的传播者。作者通过建立马尔科夫链模型分析了这个状态转变过程。模型的参数有口头传播的频率、传播持续期、考虑持续期和电影发行延迟等,这些参数通过电影预映试验来决定。ELBERSE等[40]主要分析了一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对随后国际市场发行的影响,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电影市场预测。

另外,研究者也考察了广告、电影评论和电影网站促销在预测票房上的影响。另一些其他的模型考察了与娱乐品销售有关的方面。LEE等[41]和MOE等[42]使用分阶段的贝叶斯方法进行娱乐新产品,如音乐CD销售的上市前预测。

3.比较与展望

与1990年MAHAJAN等所作的重要综述相比照,可以看出17年来新产品扩散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一些方面的发展是突破性的,另一些方面则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1)在引入更多的营销组合变量建模和实证方面有一些进展,模型考虑了渠道或价格和广告等营销变量的影响。但是只涉及有限的几个变量,而且没有考虑这些变量的绝对水平。未来研究的一个自然发展应该是建立一个融合所有营销组合变量的统一模型。

(2)考虑竞争影响的模型研究有很大的进展,解释了扩散过程随新品牌进入的时机及其所面临的竞争而变化,但是模型并没有说明在新产品市场中是什么引起了竞争的不同影响。

(3)在放宽Ba模型限制性假定的其他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每一个方面的改进只解决和放宽了一种限制,管理者和分析者可以使用某一方面改进模型中的任何一个为他们的产品及其种类建模。但是各方面的改进基本上是彼此分离和单独发展的,缺乏一个放宽所有这些假定的统一模型,也就是说新产品扩散的研究至今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另外,如前文所述,这些扩展模型均认为新产品扩散过程的基本驱动力是通过消费者传播的知识扩散过程,而这只不过是推动新产品增长的动因之一。

(4)在对共生性产品捆绑上市的扩散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研究了共生性产品的扩散特征,而且研究了补充性副产品与主产品的共同扩散。其他如市场干预的影响研究,也取得了突破,这2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很少见。另外,关于市场“起飞”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属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范畴,本文限于篇幅不作讨论。

(5)1990年以后最重要的发展是在放弃Ba模型框架,建立新架构模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成为新产品扩散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使人们不再局限于扩散的传播过程,对诸如购买力、采用者异质性、战略等作为扩散的驱动力及扩散的空间模式有了全新的理解,并研究了数字化环境下的扩散。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成为新产品扩散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平台。其中,基于购买力驱动的模型能够具体地说明价格、收入(购买力)对采用过程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解释能力。

基于异质性驱动的模型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将个体水平的采用决策作为扩散的主要驱动力建模;同时还可以避开难得的个体水平数据而使用易得的集合水平数据,但是应用集合水平数据实证能否准确判定新产品扩散过程的驱动力令人怀疑。

基于营销驱动的模型发现营销战略的作用往往在传播的作用之上,这一发现有助于避免将新产品扩散全部归功于传播的错误结论。

基于空间扩散建模应用复杂系统分析等技术,有助于从微观层面考察个体间相互作用的模式,有助于理解它是如何影响新产品扩散的,但是,模型忽略了传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购买力、异质性和战略等)的解释力。

娱乐产品模型在理解、拟合和娱乐品上市预测方面比Ba模型效果好,但是这些模型不适合非娱乐品,对所有娱乐品是否具有一般性也还没有得到证明。

(6)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技术方兴未艾。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新兴技术产品的增长必将成为创新扩散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而新兴技术有不同于以前新技术的诸多特点,如高度的不确定性、创造性毁灭等,其技术的新特征导致其产品扩散也会出现与以前新产品扩散不同的特征和模式,这应该成为未来扩散模型研究的一个重点。

推荐第7篇:国外早期生态观研究的论文

摘要:直至1850年,美洲大陆仍普遍存在着两种水火不容的环境理念,一方面是欧洲殖民者长期抱有的“人类独尊”思想,即人与自然并非平等共生,环境理所当然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印第安部落“天人合一”的生态传统和泛灵信仰。因而,在19世纪中叶以前,美洲大陆上的欧洲移民与印第安土著之间,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观曾展开过一场拉锯战——前者为了掠夺辽阔土地上的森林、动物和耕地而战,后者则为坚持其朴素的环保传统而战。

关键词:自然;环境历史;和谐共存;泛灵信仰

众所周知,环境历史是对大地母亲过去经历的总结,关乎人类与自然环境千百年来的和谐与冲突,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人类在漫长岁月中如何与自然对话的窗口。对美国早期环境史的考察,应追溯至17世纪。在美洲印第安人“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欧洲殖民者“人类独尊”生态观激烈碰撞的历史场景中,现代人能够重新感知美洲印第安人所遵循的朴素环境观,进而明白,不管是在前工业社会,还是在后现代时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永远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基石。

一、“天人合一”与“人类独尊”生态观的碰撞

关于“人从何而来”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印第安人族群世代流传着如下说法:天地之初,两名女婴最先从一块名叫“什卜”(Shippu)的地里生长出来,“思想女神”精心呵护着这对小姐妹,谆谆教导她们要感恩赐福的太阳,并将其分别命名为“玉米部落”之母和“太阳部落”之母。[1]45由此可见,印第安神话亲近自然,贴近大地,且富于创造性地把人类生活形象地比拟为植物的生长。普埃布洛(Pueblo)印第安人始终相信,不论是从地里发出的玉米新芽还是从母亲子宫里分娩出的婴孩,都无一例外地来自地下的另一个世界。难能可贵的是,普埃布洛人对待男人和女人均一视同仁,认为他们各自拥有其与生俱来的财富和神奇力量,进而构成了既独立又依存的二元微妙关系——正如玉米种子之于雨水,两者缺一不可,才使得人类得以在这个绿色星球上常住常往,生生不息。这一思想倒与我国道教的“阴阳”理念不谋而合,即一切现象均为矛盾与互补的综合体,他们尤其强调天地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反之则不利于整个系统的和谐统一;而印第安阿科马(Acoma)部落也有类似的阴阳观念,即太阳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

就美洲印第安人的迁徙史而言,其祖先约在公元前50000到20000年之间,涉过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冰区,进入北美洲大陆;后来他们穿过由北冰洋向南延伸的无冰通道直抵现在的加拿大、美国境内。约公元前9000年,这些亚洲人终于抵达了太平洋沿岸。这些前哥伦布时代的北美印第安人把他们的居住地看作是不容置疑的神圣的宇宙中心。米克马克人(Micmac)的生活地域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他们对环境生性敏感,对所有生物一并存有同情之心;在这些被欧洲殖民者斥之为“野蛮人”的印第安人眼里,植物、动物、岩石甚至遥挂天边的星宿并不是被自然规律左右的冷冰冰的“物体”,而是与他们共生、共存、互惠的自然界的“同伴”。在印第安米克马克族群中,主司祈雨的“酋长”和作为阴阳世界交流的中介——“巫师”,威望颇高,因为族人只有指望他们与天地沟通才能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人合一,共同力促生态系统处于一个良好的平衡发展状态。

欧洲殖民者从一踏上新大陆开始就有意无意地将印第安人逼迫到了弱势地位。面对欧洲强势文化的入侵,由于缺乏有识之士对历史进行真实而详尽的记录,印第安文化日渐式微,土崩瓦解亦在所难免。起先,淳朴的印第安人还对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示好,教他们如何建房、耕种、狩猎等实用生存技巧以度过北美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但是,这些土著居民用良知和善意换来的却是欧洲人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白人倾巢而出,烧荒、伐木、狩猎、开矿,破坏植被,浪费资源,为所欲为;而印第安人自己却被驱赶到日益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劳作,朝不保夕。

几经周折,英国人于1620年在新英格兰的普利茅斯建立了殖民地,9年之后,马萨诸塞殖民地也随之建立。17世纪的新英格兰人崇尚基于4“F”思想的“资源掠夺型”经济:即把森林(Forest)、皮毛(Furs)、鱼类(Fish)和农场(Farms)一并收入囊中,直至榨取其最后一点价值。他们是这样一群盎格鲁-萨克森白人新教徒(WASP):勤劳肯干,追求自由,我行我素,富于幻想,而美洲的大发展正迎合了他们不顾一切攫取利润的心理取向。

随着欧洲市场经济体系逐渐介入美洲人的生活,市场竞争、自我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等新兴观念便迅速席卷了殖民时期的美国社会。欧洲殖民者天真地认为美洲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他们强调的“人类独尊”思想更加剧了定居者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殖民经济的大发展对新大陆的环境保护而言无异于自戕——这股恶性膨胀的生态冲击波所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动物种群减少、森林砍伐量增多等恶果在东部地区日趋显现。到1800年前后,新英格兰的风光已与昔日欧洲旅游者的迷人描述大相径庭了:殖民地的重工业生产区,到处是是鳞次栉比的高大厂房,尘烟滚滚,噪声隆隆,垃圾遍地,哪里还有当年阳光、绿地和清流的影子?新英格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已被活生生地拖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洪流,真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19世纪初的美洲见证了印第安人自发环保实践的无奈终结。

二、两种生态观碰撞所引发的环境

纵观17、18世纪的北美大陆,狩猎,特别是对海狸、水牛和鹿群等动物的狂捕滥杀,俨然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欧洲人刚踏足美洲的时候,北美大陆约有6000万只海狸。海狸同人类一样,属哺乳动物,它们全身是宝,尤因其皮毛在欧洲备受青睐,即使远在大洋彼岸也不免招来杀身之祸。春夏季猎杀海狸时,设置陷阱即可奏效,而冬季的猎杀过程通常要繁琐一些,欧洲猎人们先是拿着利斧在事先选定的几十处海狸可能藏身的地方破冰,然后再放猎犬追赶猎物直至逮获;然而,如此肆意妄为的猎杀行动多数时候却并非只是为了充饥——人们想从中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才是海狸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长期对海狸无节制的捕杀并没有引起欧洲定居者的足够重视,按照其“一切为了发展殖民经济”的惯性思维,环境所受的破坏性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严格控制海狸捕杀数量以及限定其狩猎季节等生态保护政策的最终出台却是19世纪初的事情了。

相反,作为北美大陆的原住民,历代印第安人却从未对海狸的种群构成过任何威胁,因为他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生态原则:人们狩猎只因果腹之需。印第安人保持着一系列世代相传的狩猎仪式,旨在与海狸等猎物有心灵的交流,这无不透露出美洲土著为保持与动物界的和谐相处,对所捕杀的动物表示敬意和祈求宽恕的良苦用心。在米克马克人心里,狩猎不是人类对动物界的战争,更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食物或追求利润而对其进行的疯狂掠夺。鉴于此,他们从未囤积过海狸皮,够吃够穿也就满足了。米克马克部落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因而断定动物能与人沟通交谈,进而心灵相通。印第安人与自然能达到如此超脱的和谐境界让我们这些奢谈环保的现代人委实艳羡不已。

水牛,同样是狩猎者的选择,当然也难逃欧洲人的掠杀。秋天是这些移民外出打猎大量捕食,以备其家庭冬日享用的日子。北美洲水牛在其繁盛时期曾数次出现迫使火车运输中断整整一天以静候这些庞然大物悠然自得地跨过铁路线的壮观场面。然而,随后被大肆捕杀,其量之大,数以百万计,难怪仅仅几十年以后,水牛便遭遇濒临灭绝的悲惨命运:1833年前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再也寻觅不到水牛的踪影了。[2]126此情此景令人深思:白人在庆幸他们开始了新大陆迈向人类开发的第一步,而印第安人却在为此撕心裂肺地哭泣。没有了自然界的朋友、同伴,印第安人顿失生活的依靠,甚至连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殊不知,那仅仅才是这些原本北美大陆的主人无法直面的惨淡人生的开始。

众所周知,北美大陆的另一大资源是森林。据史书记载,由于英国欲壮大其远洋航行队伍,扩充其海外领地范围,因而国内对海船的风帆等木质构件的需求量猛增,从而使新大陆的木材生意顿时兴旺起来。黄金时期,英国法律曾为此明文规定:美洲白松专供皇家海军使用。新大陆的林木量在刀砍斧劈中随之骤降,这甚至引起了殖民地日常柴火价格上涨之虞。然而,森林原貌的恢复无奈是漫长的,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欧洲移民乱砍滥伐所造成的恶果让人痛心不已:当地气候多变,水蚀和风蚀作用加剧,土壤龟裂,排水不畅,洪水肆虐。幸而英王于1730年颁布法令,禁止对北美森林的破坏,违者予以重罚。[1]77

广袤无垠的森林曾被看作北美大陆扩大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到17世纪末,50万hm2的林地已被辟作农耕用地。诚然,移民都是新大陆土地的开垦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均以农业生产为生。以南方为例,庄园主已开始使用奴隶劳动种植适宜的经济作物——棉花。1850年前后,近一半的南方棉田由于疏于管理、过度使用、频遭棉虫危害等主客观原因,已无法再进行耕作。虽有法律条文明令要求彻查这一危及南方农业的天敌——棉虫,但收效甚微,南方棉农遭遇产量和数量上的滑铁卢在所难免,这便是那些经济作物的耕作者们对土地的无情掠夺所造成的恶果。对耕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再次向人们昭示了19世纪北美洲的生态危机已积重难返。

在1849年的美国西部,淘金热已逐渐开始升温。印第安人的泛灵信仰终于和多数18世纪的欧洲移民关于矿业的想法有了可喜的交集,他们都相信岩石、金属是有生命的,是其生长的土地孕育了它们。按常理,人们应该更细心地呵护它们;但这一良好愿望并不能改变人们一夜暴富的畸形心理,背井离乡,蜂拥而至是他们追逐利润的最好注脚,西部从此变得满目疮痍。加利福利亚是水力采矿的重灾区,其下游居民对此怨声载道:采矿后留下的废弃物大量涌入萨克拉门托河和旧金山湾,河谷地带的农民更是深受其害,他们曾不止一次地向地方法院起诉过这些山里的水力采矿者。直至19世纪后半叶,水利采矿才被明令禁止。一哄而上的西部采矿业终于在人们的指责和咒骂声中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农业生产者也随之在加利福尼亚取代了采矿者,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

尽管淘金热给整个殖民地的经济、农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它带给印第安人的却是深深的痛楚。西部印第安人的生活已到了绝望的地步:他们无法狩猎或捕鱼,因为几乎所有的猎物都已被驱逐出了矿区,鱼类又因水源污染而大量死亡。悲伤失望之余,印第安部落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宿命的神话故事:一旦印第安人从地球上消失了,天神就将从北方引来滔滔洪水,所有白人无一幸免,因为这一切都是白人造的孽,需要他们自己来血债血偿;而印第安人的双手是清白的,他们无愧于大自然,无愧于心。总之,在印第安人看来,白人所到之处,无不生灵涂炭,留给土著人无尽的哀伤。

从欧洲传入北美殖民地的不仅有基督教,皮毛生意等新鲜事物,而且还有诸如天花等致命的传染病,这使对此瘟疫尚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无法招架,因而死伤无数。面对现实社会的困境,印第安人也不得不从祖先的环保传统中蜕变出来,以适者生存的姿态被迫适应欧洲移民带来的强势文化理念。像易洛魁(Iroquois)部落,后来在与欧洲人的文化碰撞中,抑或直接受聘于狩猎贸易公司,抑或自己组队驰骋于北美大陆捕杀海狸用于交易。[2]176但是瑕不掩瑜,他们为了继续在这块弱肉强食的殖民地生存下来,对自身生态传统的些许叛离或许是淡忘精神痛苦和肉体创伤的一剂良药,毕竟作为真实的“人”而活着是其生存的底线。

三、结论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考察美国早期环境史,可以发现,19世纪中叶以前,由于欧洲移民和印第安土著都竭力坚持各自截然不同的环境理念,故在美洲大陆上曾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前者为了掠夺辽阔土地上的森林、动物和耕地而战;后者则为坚持其环保传统而战,他们始终坚信,人可以通过意念与自然交流以达到和谐共存的终极目的。尽管印第安人的环境意识还处于较朦胧的阶段,但他们至少使相关学者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人类并非是万物的中心。[3]因而,印第安人甚至被当今学者们誉为美洲历史上的“首席环保专家”。简言之,印第安人的生态观堪称美国早期环境史中的典范。

美国早期环境史启迪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生态观。从生物中心论的观点看,所有生命种群都是平等的,它们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在日趋扩大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大自然成为了人类心灵的避风港,以躲避席卷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不管怎样,人类终究还是大自然的子孙,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珍视美洲印第安人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朴素生态观。

参考文献:

[1]CAROLYNMERCHANT.MajorproblemsinAmericanenvironmentalhistory(documentsandeays)[M].Maachusetts:D.C.HeathandCompany,1993.

[2]SHEPARDKRECHⅢ.theecologicalindians(mythandhistory)[M].NewYork:[s.n.],1999.

[3]周晓来.美国女性环保主义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1(3):38-41.

推荐第8篇:工商管理论文国外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竞争的挑战进行分析, 从基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角度, 提出改善和加强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管理的具体措施, 并将培训发展定位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以此指导和加强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培训体系

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等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总体数量得到显著提高, 获利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 99.3%; 全国 GDP 的 55.6%、工业新增产值的 74.7%、社会销售额的 58.9%、税收的 46.2%以及出口总额的 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而且, 全国 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就工业来看, 我国中小工业企业解决了五千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弱势的竞争地位以及自身有限的竞争性资源, 往往也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适应自身发展且迫切需要的人才来支持企业自身的发展。 人才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同时, 中小企业人才的流动性较大, 导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居高不下, 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积极性。目前中小企业开展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胜任目前岗位的工作, 而未能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开展有效的培训, 导致中小企业培训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不够。 同时中小企业也普遍存在培训的方式方法缺乏有效的创新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来进一步深入分析目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探求建立知识经济时代有效的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体系。国内外中小企业培训体系模式与经验

日本中小企业虽然面临与我国中小企业相同的一些问题, 比如: 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吸引力不够; 市场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中小企业高度集中于传统行业, 从事高新技术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不多等等。 但受日本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日本中小企业的人员流动性不太突出, 企业内部培训非常发达, 对不同层级的人员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 日本中小企业在改善企业自身条件, 吸收外来人才的同时, 更加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在岗培训, 根据调查, 日本中小企业有70%的人力资源开发资金被投放于员工的技术业务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中。同时日本的中小企业非常注重管理者潜能的开发和管理胜任力的培养。

美国的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美国小企业管理局, 为美国的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咨询和资金援助计划。 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也相应地成立了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为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咨询以及研究顾问服务。 注重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实行专才培训制度。

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地区中小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政府的影响较深。 欧洲地区的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职工培训都给予了补贴、资助计划、政策和法律上的保证。 意大利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中小企业联合组织,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及培训技术人员。 分布于德国全国各地的技术管理培训中心, 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技术与管理培训, 开展一系列的咨询服务。 比利时政府则对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津贴支持, 鼓励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带薪培训。

土耳其政府则对中小企业雇佣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工资支援计划, 即中小企业招聘的大学生的前半年的工资由政府承担70%, 同时设立小企业培训资助基金为小企业人员的培训给予支付 50%的费用。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支持中小企业十分重视, 成立了中小企业总会, 该会的主

要工作为促进中小企业与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提拱信息咨询, 培训服务及研讨共同关心问题; 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及经营管理水平; 协助政府发展中小企业; 同时为支持中小企业应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香港政府于 2001 年10 月并拨款成立四项资助计划, 其中包括中小企业培训基金, 以协助中小企业应付新的挑战和机遇。香港中小企业培训基金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资助, 以鼓励中小企业为其东主及员工提供与企业业务有关的培训, 协助中小企业为人力资源增值, 以提升中小企业的实力及竞争力。 基金分为两部分:

东主培训及员工培训。 培训基金每宗成功申请可获资助的比例最高可达培训费用的 70%。总的来说, 以上国家和地区已经在本国和地区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培训经验。 概括起来看, 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制定统一的中小企业培训的有关计划并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实施; 或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民间团体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咨询服务, 政府给予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人员适当的津贴或补助; 从提供培训服务主体来看, 均突出了政府或社会中介机构的主导作用。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特点

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从领导层和人力资源部门

应给予培训工作高度的重视, 加强和统一企业领导层对培训工作的认识, 要把通过培训来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作为一个常效机制来建立。 既要重视员工的实际工作操作技能培训, 也要重视员工的管理能力提升。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从受训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受训者的真正培训需求,

必须从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前的内容准备、受训个体的培训考核以及培训后的绩效追踪评估, 必须进行全过程的分析评估, 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浓郁的学习氛围, 鼓励员工的自主性学习, 通过企业内部制度安排来强化形成竞争性的学习环境。

作者: 游春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充分借助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力量, 一

定程度上引入培训市场化的体系和制度,根据“谁受益, 谁承担” 的原则, 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分担一定的培训成本。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强调培训的直接有效性; 要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实践

的特点, 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生产流程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和针对性的特点。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应基于企业的文化,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有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强调员工与企业共发展同命运的理念。

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议

必须高度强调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在

我国建立中小企业支持服务机构, 直接服务于众多的中小企业, 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难题, 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课题研究, 根据中小企业的培训需求, 开展培训活动和编制培训计划, 通过行政规章制度规范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 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培训发展基金, 直接培训中小企业人员或资助中小企业开展培训活动。

社会中介组织可以根据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 开展有偿咨询服务, 对中小企业技

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社会中介组织成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组织, 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社会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 政府应规范和引导有关中介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形成规范的中小企业外部培训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质量以及效果, 同时也促进培训市场的正常发育。 必须重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工作。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组织结构的单一性,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个人施与了更大的影响力,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将更加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发展。 因此, 对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培训必须有力地进行。 管理培训一定要有创新性, 要在实践中找出有效的培训措施和方法, 要在实践中强调管理者培训活动的直接有效性,

针对企业特点, 在培训活动中加强对企业的诊断咨询功能, 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 开展案例教学, 更好地强调针对性。 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做法, 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参加培训活动可以通过津贴等形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促进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技能, 从整体上能促进一个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的蓬勃发展。

中小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培训资源。 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倾向于实行培训外包, 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内部培训资源力量的发挥。 当确定了培训需求后, 或者当培训计划完成后, 就开始着眼于搜寻、筛选和考察培训课程承包商, 而很少甚至没有意识到本企业内部存在着丰富的培训资源, 从而也就没有去着力建立一支规范化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并充分利用。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内部培训力量来有效降低培训成本, 通过建立一支企业员工组成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加强培训的效果。 中小企业内部培训师资是在业务知识和技能包括培训的内容方面, 其针对性、适用性较强。 虽然有的外包培训项目的培训师在类似或相同的企业、岗位有过工作经历, 但是不同中小企业之间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方面迥然相异。 而这正是内部培训师能够很容易克服的地方。 因此, 内部培训师所做的培训内容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个性化, 是真正针对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和培训需要等而度身定做的。 但内部培训师的培训技能和培训风格, 及其所影响的培训方式等, 虽然多不及外包的培训师那样专业化, 但这些服务于培训内容的外在形式可以通过培训和锻炼后可有显著改进。

我国可借鉴比利时政府的带薪培训制度、德国政府提供的员工免费培训制度等的经验, 给予中小企业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的激励,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员工的流失率,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可以将胜任素质模型应用于中小企业培训发展体系。 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活动中可以将胜任素质模型作为确定培训内容、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效果评价的依据。 根据胜任素质模型要求的个人素质、能力、态度、知识来比对公司现有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胜任状况, 找出与胜任素质模型要求的不足之处。 并且在公司培训活动中针对知识能力的欠缺之处设计培训课程, 为不同类型员工定制培训计划, 快速弥补员工自身有关知识能力的不足, 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 使之能满足企业和行业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 为企业在飞速的行业发展中创造和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适应中小企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 借鉴国外成功的培训经验, 在培训设计和培训效果评价环节中, 根据不同的学习特点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法, 改善中小企业的培训流程和方法, 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特点根据培训的重点和参训学员的特点, 让受训者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活动。 通过多媒体、互联网(包括E-learning)、游戏、情景演练、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新技术和新方式的采用, 以及脱产和在职相结合的培训形式, 改变我国目前注重课堂讲授的培训单一形式, 来改善和提高目前中小企业内训和外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书林.中国企业员工培训现状的思索.集团经济研究, 2005

2.马国建.对中小企业人才培训误区的思考.企业经济, 2004

3.王钧.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商场现代化, 2005

推荐第9篇:国外广告语

国外广告语

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对于人们理解品牌内涵,建立品牌忠诚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耳熟能详的世界经典广告语是如何造就世界级的品牌的。

*M&M巧克力:不溶在手,只溶在口

这是著名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灵感之作,堪称经典,流传至今。它既反映了M&M巧克力糖衣包装的独特USP,又暗示M&M巧克力口味好,以至于我们不愿意使巧克力在手上停留片刻。

*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

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终于找到突破口,它们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歌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终于赢得青年人的青睐。一句广告语明确的传达了品牌的定位,创造了一个市场,这句广告语居功至伟。 *大众甲克虫汽车:想想还是小的好

60年代的美国汽车市场是大型车的天下,大众的甲克虫刚进入美国时根本就没有市场,伯恩巴克再次拯救了大众的甲克虫,提出“think small”的主张,运用广告的力量,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使美国人认识到小型车的优点。从此,大众的小型汽车就稳稳的执美国汽车市场之牛耳,直到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耐克:just do it

耐克通过以justdoit为主题的系列广告和篮球明星乔丹的明星效应,迅速成为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而这句广告语正符合青少年一代的心态,要做就做,只要与众不同,只要行动起来。然而,随着乔丹的退役,随着just do it改为“I dream.”,耐克的影响力逐渐势微。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科技以人为本似乎不是诺基亚最早提出的,但却把这句话的内涵发挥的淋漓尽致,事证明,诺基亚能够从一个小品牌一跃为移动电话市场的第一品牌,正是尊崇了这一理念,从产品开发到人才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口号才喊的格外有力,因为言之有物。 *戴比尔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证明经典的广告语总是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语句的结合体,戴比尔斯钻石的这句广告语不仅道出了钻石的真正价值,而且也从另一个层面把爱的价值提升到足够的高度,使人们很容易把钻石与爱情联系起来,这的确是最美妙的感觉。

*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作为全球第二大咖啡品牌,麦氏的广告语堪称语言的经典。与雀巢不同,麦氏的感觉体验更胜一筹,虽然不如雀巢那么直白,但却符合咖啡时的那种意境,同时又把麦氏咖啡的那种醇香与内心感受紧紧结合起来,同样经得起考验。

*山叶钢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这是台湾地区最有名的广告语,它抓住父母的心态,采用攻心策略,不讲钢琴的优点,而是从学钢琴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角度,吸引孩子父母。这一点的确很有效,父母十分认同山叶的观点,于是购买山叶钢琴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山叶高明于此。

*麦氏咖啡: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

这是麦氏咖啡进入台湾市场推出的广告语,由于雀巢已经牢牢占据台湾市场,那句广告语又已经深入人心,麦氏只好从情感入手,把咖啡与友情结合起来,深得台湾消费者的认同,于是麦氏就顺利进入台湾咖啡市场。当人们一看见麦氏咖啡,就想起与朋友分享的感觉,这种感觉的确很好。

*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尊贵的人头马非一般人能享受起,因此喝人头马XO一定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因此人头马

给你一个希望,只要喝人头马就会有好事等着到来。有了这样吉利的“占卜”,谁不愿意喝人头马呢?尤其是那些尊贵的人,更是深信不疑。

*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浓,丝般感觉

之所以够的上经典,在于那个“丝般感觉”的心理体验;能够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意境够高远,想象够丰富。充分利用联觉感受,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英特尔: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

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最初只是被冠以X86,并没有自己的品牌,为了突出自己的品牌,从586后,电脑的运行速度就以奔腾多少来界定了。据说英特尔公司为了推出自己的奔腾品牌,曾给各大电脑公司5%的返利,就是为了在他们的产品和包装上贴上“intelinside”的字样,而“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则一语双关,既突出了品牌又贴切的体现了奔腾微处理器功能和澎湃的驱动力。

*丰田汽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80年代中国的道理上除了国产汽车就只有日本的进口车了。丰田汽车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自然在中国市场上执牛耳,而这句精彩的广告语则很符合当时的情况;巧妙的把中国的俗语结合起来,体现出自信和一股霸气,且琅琅上口。如今,丰田汽车恐怕已经不敢再这样说大话了,但很多中国人还是记住了这句广告语。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

金利来的成功除了利益于一个好名字外还在于成功的定位,他们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于成功和有身份的男士,多年来坚持不懈,终于成为男士服装中的精品,而这句广告语则画龙晴一般准确体现了金利来的定位和核心价值。

*沙宣洗发水:我的光彩来自你的风采

沙宣是宝洁公司洗发水品牌中的后起之秀,他们请来国际著名美发专家维达•沙宣做自己的品牌形象大使,并用维达•沙宣本人的名字作为品牌,从而树立起专业洗发、护发的形象,而“我的光彩来自你的风采”则有画龙点睛之感。

*飞力浦:让我们做得更好

飞力浦在家电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而且成为500强中赢利最多的电器集团。然而,飞力浦在广告宣传中除了不断强调自己创新的技术外,还从不忘记谦虚的说一声“让我们做得更好”,这种温柔的叫卖似乎更容易赢得国人的认同,难怪当年的爱多会搬出一个东施效颦版的“我们一直在努力。”

推荐第10篇:国外考察

青海省贵德清酒业公司出国考察报告

青海省贵德清酒业公司1名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1名技术人员组成的赴澳大利亚酒业技术及市场考察组,于2006月8日至23日,历时15天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如期回国。

此次考察结合我公司拟在提高国外市场占有率开拓新兴市场为宗旨,就澳大利亚知名度较高的酒业生产企业在流通各环节的技术、设备、生产加工、服务体系等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考察学习。并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考察。

第一、澳大利亚卡斯特拉酒业股份公司科研体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种植、采收、加工和管理技术,生产、加工、贮运和管理技术。

第二、澳大利亚卡斯特拉酒业股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生态酒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推广理念。

第三、了解该公司产品市场的需求和销售情况。

一、考察内容

澳大利亚市场营销情况,考察团有代表性地实地参观考察了澳大利亚卡斯特拉酒业股分公司的果品种植园、种子公司、实验基地、酒业经销商等生产经营实体、及员工培训基地等重要领域。就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和贸易合作进行广泛的交流洽谈。并就建立水果处理中心、优良品种引进、酒业生产分析仪器贸易、酒业加工技术推广、发展生态酒业方面达成了共识。

二、澳大利亚酒业发展浅析

1、澳大利亚酒业对外贸易上经贸组织完成了一次很有意义的公众策略且存在明确的法令。大型推广活动“来自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向世界成功传达了一个现代的、有魅力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形象。因此对外经贸组织重新把生产商组织起来,让他们出席重要的沙龙、博览会及国际样品陈列室。一个接受各式各样信息的神奇而完善的网站已经投入使用。各种大型推广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品质形象、促进对澳大利亚葡

萄酒的鉴别,然后使消费者发现更多的葡萄酒生产区和品牌,形成 “品牌战略”。

2、班澳大利亚贸易协会提供的数字表明,2006年,在澳大利亚的进口来源地中,中国仅次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排名第四;但在澳大利亚前13大出口市场中,中国还未列其中。但澳大利亚酒业公司做了充足的战略分析计划和策略,提早发现商机。 如今澳大利亚知名品牌论坛”携手澳大利亚贸易协会、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等机构,在上海发起了一场“品牌攻势”,众多澳大利亚知名企业表示,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令全世界关注,澳大利亚企业要以“品牌战略”加深中国消费者对澳大利亚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了解,率先抢占中国的中高端消费市场。

3、澳大利亚公司明确的企业文化,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性化的服务形式和策略,追求高素质的员工和高效率的工作效度,也为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

三、做好本公司的酒业产业化发展应该首先考虑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树立质量意识。2.提高科技含量3.改革组织形式4.提高管理水平

5.加强市场开拓力度。

四、对本公司发展的建议 借鉴澳大利亚酒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公司生产发展实践,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利用现有商业网络,建立专业销售网络,一头连接生产商和营销商,一头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组织省台酒业进入市场,真正发挥网络优势。应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其实行改革,建立现代化的运营机制,进行科学管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信息库,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组织科研力量进生态酒业开发和技术配套组装,培训技术力量开展技术咨询指导。

在市场信息服务方面,组织力量调查研究专业市场,进行市场检测,收集和整合国内外市场信息,进行市场形势预测,为生产第一线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占据现有市场,拓展新的市场。同时还要做好国家经济政策的宣传和信息反馈工作,起到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桥梁作用,进企业发展。

3、发展酒业联合合作经济,发展龙头企业,走多元化且集中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结合起来,或者大家联合起来组建龙头企业,由企业牵头,一致对外,才能发挥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才有力量组织产品加工。

4、建立新产品研发机构。更新换代,研制对人体危害小,大众满意的生态产品。

5、引进先进技术,组织科研院所等研究力量,建立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科研攻关,开发配套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多渠道筹集科研资金,制订科学的科研立项原则,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率。加强科技推广应用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6、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设立相应的监督、检测和服务机构,并做好质量标准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质量意识,以确保质量标准的执行。

7、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提高其管理职能。

第11篇:国外网络营销

近年来,国外网络营销开始摒弃传统,走一条新兴之路,传统的营销模式是企业注意消费者,而作为新兴的一种营销方式,网络营销的目的则是让更多的消费者注意企业。但是如果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让客户注意到你的产品并且买你的产品,这其中就需要掌握重要的网络营销技巧,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下面我们就谈谈几种国外网络营销的方法。

1.链接互换:也称交换链接或互惠链接,即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放置对方网站的LOGO或网站名称并设置对方网站的超级链接,使得用户可以从合作网站中发现自己的网站,达到互相推广的目的。这种方法在网站推广初期是很有效果的,也是国外网络营销常用方法之一。

2.网络广告:没有任何企业会忽略网络广告的作用,在国外几乎所有的网络营销活动都与品牌形象有关,在所有与品牌推广有关的网络营销手段中,网络广告的作用最为直接。

3.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既是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又是一种实用的操作手段,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浏览到大量商业信息,同时还可以自己发布信息。

4.个性化营销:所谓个性化网络营销是指用户定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网页设计形式、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信息的接收方式和接受时间等等。

5.网上商店:网上商店用来进行国外网络营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价格低廉,企业几乎不用花什么成本就可以在第三方提供的电子商务平台上经营网上商店,如同在大型商场中租用场地开设商家的专卖店一样,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电子商务形式。

6.病毒性营销:病毒性营销主要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

7.论坛营销:论坛营销“就是企业利用论坛这种网络交流的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发布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从而让目标客户更加深刻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达到企业宣传企业的品牌、加深市场认知度的网络营销活动,这就是论坛营销。”

以上是七种主要的国外网络营销方式,除此之外,还有e-mail 营销,网络图片营销等多种网络营销方式,但并不是以上提到的几种营销方式对所有企业都适用,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做出选择,选取对自己最有效的网络营销方式或者几种营销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第12篇:国外安全

国外安全生产现状及与国内的比较

一、全球情况:国际劳工组织于2003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91届国际劳工大会。在《职业安全与卫生领域的标准相关活动》的报告中,国际劳工组织再次公布了全球因职业事故与工作相关的疾病的死亡人数估算每年为200万(其中1/4为职业病死亡)。全球每年发生职业事故为2.7亿起,与工作相关的疾病1.6亿例(表1)。而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亡99万人;暴力死亡56万人;局部战争死亡50.2万人;爱滋病死亡31.2万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因工伤及职业病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球GDP的4%。

统计资料显示,与工作有关的死亡,其主要原因包括:与工作相关的癌症、与工作有关的循环系统疾病、职业事故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传染病等。其中职业癌症和循环系统方面的疾病分别是引起与工作相关死亡的第

一、第二位原因,而致命性的职业伤害事故则排在第三位(图1)。

2002年,全世界工伤死亡率为每10万人14人。欧洲前计划经济国家、印度、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工人伤死亡率,约为西方国家的2倍或2倍以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非洲撒哈拉地区、中东和伊斯兰国家的工伤死亡率,约为西方国家的4 倍或4 倍以上。这说明,安全生产

1 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一个非常严峻、非常迫切的问题。

2003年全球汽车保有量11亿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0万人。我国汽车保有量约占全球的2%(2200万辆),死亡人数占20%(10.4万人,每天286人,1人/5分钟)。换句话说汽车保有量占全球的1/50,死亡人数占1/5。

二、发达国家情况:自20世纪70年代前后,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并颁布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以来,各行业安全生产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80年代事故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进入90年代以后已经很少发生一次死亡3 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各国的事故死亡人数呈稳定下降的趋势。美国于1970年颁布了《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日本于1972年颁布了《劳动安全卫生法》,英国于1974年10月、1975年1月、1975年4月分三批颁布了《劳动安全卫生法》。其后德国、加拿大等国也分别制定并颁布了本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立法”。

1.美国

根据美国联邦劳工部统计局资料,从整体上来看,美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但下降的幅度不大。在1992年—2002年这11年间总计减少693人,平均每年减少63人。从行业来看,只有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呈上升的趋势,运输能源及卫生业、农林渔业和政府部门这三个行业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过程,其他行业变化幅度较小,呈缓慢下降趋势。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建筑业,其次是运输、能源和公共事业,服务业、农林渔业和制造业分列第

三、

四、五位。死亡人数最少的3个行业分别是采矿业、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和政府部门。

从绝对死亡人数来看,美国的采矿业已成为比较安全的行业,2002年仅死亡121人。其中煤矿2001年死亡37人,百万吨死亡率0.03。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000年6.096;2001年5.07(是美国的169倍);2002年4.64(美国死亡27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024);2003年3.71(国有重点矿1.07;国有地方矿3.00;乡镇煤矿7.61)。2003年全球煤炭产量约50亿吨,煤矿事故死亡约8000人。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

4 的35%(17.3亿吨),事故死亡人数占80%(4143起,死亡6434人。2004年分别为31%、79%)。换句话说煤炭产量占全球的1/3,死亡人数占4/5。

2.英国2003年全国因工死亡的人数仅为226人。 3.日本

日本战后工伤事故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的发展过程。1950年—1961年为上升阶段,同时在1961年因工伤亡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达48万人之多,其中死亡6712人。1962年—1973年呈平稳态势,死亡人数基本稳定在6000人左右。从1973年以后,日本工业事故逐年减少,伤亡事故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根据日本劳工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73年到2002年,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从5269人下降为1658人,下降了68.54%,平均每年降低2.28%。

1965年—2001年日本各行业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行业是建筑业和制造业,其次是采矿业和公共运输业。公路运输业在1973年死亡人数有了较大增加,以后基本稳定在300人,在1997以后又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其他行业下降趋势并不明显;从死亡人数来看,建筑业虽然死亡人数降低的幅度很大,但仍高居各行业之首,2002年死亡607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61%;其次是制造业,死亡275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6.7%;公路死亡人数234人,占14.11%,其他行业的死亡人数比较少。

5 日本2003年因工死亡1628人,比2002年减少30人。

发达国家的高危行业普遍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和运输业,这三个行业的死亡人数基本占据了全部死亡人数的50%以上(美国约占50%,日本则超过60%)。

4.德国

德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和经济强国,工业、商业和服务业非常发达。2002年全德国拥有各类工商业和服务业企业302.88万家,从业人员4275.5万人,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80%。2003年德国工商业经济部门共发生各类一般性工伤事故104.35万人次(一般性工伤事故是指雇员在工作事故中受到的伤害经医生诊断3天以上不能上班的事故,德国称之为有义务向上报告的工伤事故)。其中直接工伤88.25万人次,因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遭受伤害的16万人次。2003年发生的各类一般性工伤事故,比2002年减少9.94万人次,比2000年减少27.92万人次,比1990年减少44.48万人次。

严重工伤事故也逐年下降。所谓严重工伤事故是指雇员

6 在工作事故中受到的伤害程度达到工伤保险机构经济赔付的标准。2003年全德国因工伤得到各种经济赔付的有26094人,其中19516人直接工伤,6578人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遭受严重伤害。2003年严重工伤事故比2002年减少1149人,比2000年减少3513人,比1990年减少11281人。

与一般工伤事故和严重工伤事故相似,近年来死亡事故亦呈显著下降趋势。2003年因工死亡1336人,其中直接因工作事故死亡741人,因上下班交通事故死亡595人。2003年因工死亡人数比2002年减少18人,比2000年减少211人,比1990年减少377人。

在德国,法律上将职业病定义为病因可追溯到患者职业活动的疾病。上个世纪后20年间,德国从业人员疑似职业病例从数字上看呈上升趋势。1980年工商业经济部门发生疑似职业病40886例,1990年51105例,2000年为69586例。近两年其职业病发生率逐年减少。2001年共发生疑似职业病67649例,2002年66235例,2003年66121例占工商业经济部门从业人总数的1.6‰左右。最终确认的职业病例为16888人,其中因职业病退休的5189人;2002年确认16669人,其中5138人因病退休;2003年确认16051人,其中4785人因病退休。确认职业病和因职业病退休的分别占从业总人数的约0.4‰和0.12‰。但因职业病而死亡的人数确呈上升趋势。2000年因职业病死亡1785人,2001年1794人,2002

7 年2000人,2003年2097人。

5.波兰矿山事故统计

6.俄罗斯

俄罗斯2002年底的就业人数为7250万人,其中在大中型企业就业的职工为4030万人。根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初工伤人数为43.25万人左右,千人工伤率为6.6;年事故死亡人数在8400人左右,千人死亡率为0.129。2001年,俄罗斯工伤人数为14.5万,死亡4368人,分别比20世纪90年代初减少了28.7万人和4000人。2001年千人工伤率为5。其中,建筑和农业的千人工伤率有所下降,林业、木材加工业、造纸业、燃料工业、建筑材料和食品工业的千人工伤率仍然较高。近几年来有所好转。千人工伤率的变化如下:1996年为6.1,1997年为5.8,1998年为5.3,1999年为5.2,2000年为5.1,2001年为5.0。

在俄罗斯的职业事故死亡人数构成中,工业事故死亡人数比重最高。近年来,工业年工伤人数在67000人左右,死亡人数在1670人左右,占总死亡人数的36.8%,其余依次为农业占22%,建筑占15.7%,运输占10.9%。

1995—2002年重大事故次数由337起减少到207起,下降了38.5%。事故死亡人数由609人减少到361人,下降了40%。其中安全状况最差的煤炭工业的死亡人数也由1995年的273人减少到2002年的85人,下降了近70%。百万吨死亡率0.7。2002年俄罗斯联邦矿山与工业监察局所监察的

9 企业共发生工伤死亡事故207起,比2001年减少36起;死亡361人,比2001年减少67人,下降了16%。

职业病。在俄罗斯7250万名职工(3120万女职工)中,工业职工1470万人,林业和农业820万人,建筑业500万人,运输和通信业500万人。其中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有害条件下工作的职工,工业占22.4%,建筑业占10.1%,运输业占13.8%,通信业占2.4%。工业、建筑、运输和通信业大约有234.8万名职工在粉尘和瓦斯含量很高的环境中作业,有202.1万名职工在高频噪声下作业,有50.4万名职工在高频振动下作业。此外,还有约7000名职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近几年来由于俄罗斯职工工作条件没有显著改善,患职业病的人数仍居高不下。2001年患职业病的职工人数达到11224人,比2000年增加了1944人。其中患两种以上职业病的人数增加了592人。煤炭行业的职业病人数近6年来一直高居榜首。

三、其它国家情况

印度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不平衡,采矿业状况较好,但一般工业行业的状况却极差。在1991年—2000年的10年中,印度煤矿事故共死亡1691人,年均死亡169人。百万吨死亡率从1991年的0.60下降到2000年的0.42。2001年采矿事故死亡229人,比1994年减少29.9%,10万人事故死亡率由44下降到36。

煤矿安全。1990年中国煤矿事故死亡6515人,印度为166人;2000年中国煤矿事故死亡5798人,印度为144人。

12 同比,中国减少死亡717人,印度减少死亡22人,下降幅度分别为11%和13.25%,印度下降幅度高出中国2.25个百分点。1990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6.15,印度为0.78;2000年中国下降到5.86(另一资料为6.096),印度下降到0.42,中国高出印度5.44。

2002年,中国共生产煤炭近13亿吨,美国共生产煤炭11亿吨。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达6149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死亡886人,国有地方煤矿死亡968人,乡镇煤矿死亡4295人。百万吨死亡率4.636。美国煤矿事故死亡27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024。相差近200倍。

非煤矿开采量美国为32亿吨,中国开采量为33亿吨。2002年美国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为40人,我国为2052人,是美国的51倍多。

南非百万吨死亡率0.23。

加拿大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经历了几次波动。从统计数据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职业伤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成为意外事故高发期,1970年伤亡总数近百万人, 20

13 世纪80年代初期达到最高峰,年伤亡总数超过121万人。1983年后出现稳定下降趋势,1983年伤亡总数下降到百万人以下。虽然1984年后有些反弹,但1993年后一直稳定在80万人。伤害率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2001年工伤死亡人数超过900人,意味着每个工作日有4 人死亡,10万人死亡率6.1%。每年有近37.5万人受工伤。其中年轻人在工作中受伤害比例最高,时间损失的事故发生率最高。2001年几乎28%的事故赔偿发生在16—29岁的年轻工人中,其中时间损失伤害男性是女性的两倍。如果将直接与间接损失加在一起,全年职业伤害赔偿经济损失达98亿美元,占GDP的1.4%。

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灾害,大致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社会灾害,主要是指核事故、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等;二是公共卫生灾害,如非典和大面积流行性疾病;三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草原和森林火灾等;四是事故灾害。在以上四类灾害中,事故灾害

14 损失最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最为严重。2003年,我国(大陆)因非典疫情丧生人数为349人;地震、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为2259人;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为136340人。关于公共安全,作为目标,人心所向;作为问题,包罗万象;作为概念,说法不一。现在不同于以往的公共安全仅仅限于治安、国家安全、打击犯罪等理念的提法,现代社会如传染性疾病、食品、生产、信息、自然灾害、城市建筑、反恐等与人民群众生命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问题,都属于公共安全的范畴。

中国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事故总量过大,损失严重。1990年—2002年,全国事故死亡人数年均上升6.28%。2003年尽管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3.634万人。因事故伤残约70万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二是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1年—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其中2001年140起,2002年128起,2003年129起),平均2.76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其中2001年16起,2002年12起,2003年14起),平均26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即国航2002年“4〃15”空难事故,死亡128人;鸡西煤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2002年“6〃20”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24人;中石油川北气矿2003年“12〃23”井喷事故,

15 死亡243人),大致上每年发生一起。这些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三是职业危害严重,职业卫生形势严峻。我国职业危害遍及30多个行业,其中以煤炭、建材、冶金等行业最为突出。全国约50多万个厂矿企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职业危害,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企业职工约2500万人以上( 至1998年年底,全国累计尘肺病患者已达542041人,累计死亡人数127147人)。每年约70万人患各种职业病(其中报告病例约1.3万人,大量的小煤矿、小建材、小冶金、小化工等企业没有落实职业危害申报制度)。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解决的传统性职业危害,如尘肺病、急性和慢性职业中毒、作业场所噪声伤害等,在我国仍然严重危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尘肺病患者每年大约增加1.2万例,2003年底累计达589741例。此外全国还有60万左右的尘肺病疑似患者。各类职业中毒越来越严重,中毒患者死亡率由以往的15%以下攀升到2003年的20%以上。四是化学事故多发。根据美国CSB化学事故报告中心的统计资料,2000年因化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较多的国家为刚国(109人)、乌克兰(82人)、尼日得亚(50人)、美国(47人),而中国发生化学品事故416起,死亡1092人受伤2156人。2003年,全国发生化学品事故621起,死亡960人,受伤1690人。

四、我国事故状况与世界水平的比较

16 1.工矿企业职业伤亡事故的比较

根据2001年ILO(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20余个国家的劳动工伤10万人死亡率指标,我国的水平是8.1人/10万人,世界20个国家平均值是8.496/10万人,美、英、法、德、日5国平均是3.18人/10万人。基于以上指标,可以得出我国综合安全生产(事故)指数水平,即: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100)我国综合指数是95.3,相对发展中国家我国综合指数是64.6,相对发达国家我国综合指数是255,即是发达国家的2.5倍。由此可见,我国的综合安全生产水平处于世界各国的中等水平,略好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给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明确而艰巨的任务。

在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方面,我国的职工劳动工伤千人死亡率目前的水平大约是0.11(也有0.2之说,主要是近几年来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对事故统计范畴的职工总人数底数不清),而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末一般低于0.02。在90年代初,美国是0.035,英国是0.017,日本是0.051,韩国是0.17。而同期,我国是0.23左右。在职业领域,很多国家还能提供亿时事故率(FAFR)、百万工时伤害频率、经济损失率、损失工作日等指标,而我国目前是统计不清这类事故指标的。目前我国除工伤死亡外,就连重伤(国外称失能伤害)都统计不清。

17

2.煤矿事故指数的比较

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上主要采煤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4倍以上。我国的百万吨煤死亡率大大高于其它国家,其煤矿综合安全指数高达460,是最好国家美国3.6的近200倍,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比,是其水平的12倍。

3.道路交通事故的比较

公安部公布的2002年我国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约13人,而目前最好的国家不到2 人,香港特区是2.5人。在过去的10余年,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频率总量是上升的,例如在1990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近5万人,到2001年突破10万人。但是,万车死亡率是下降的,我国1990年的万车死亡率是34人(国际上对我国的统计是50人),到2001年下降了一半多。表明了我国交通安全的进步和改善。

五、各省市(自治区)事故状况的对比分析

1.各省市(自治区)各类事故指标对比分析,2002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指标分析与排序

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2年的安全生产事故指标统计数据,各种指标排在前10位的省市(自治区)是:

总死亡人数排序前10位的是: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四川、辽宁、安徽、湖南;

工矿企业死亡人数排序前10位的是:湖南、贵州、四

18 川、浙江、重庆、广东、辽宁、黑龙江、云南、山西;

煤矿死亡人数排序前10位的是:贵州、湖南、四川、山西、重庆、黑龙江、云南、河南、吉林、辽宁;

亿元GDP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宁夏、贵州、青海、西藏、山西、甘肃、新疆、云南、广西、内蒙;

10万人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西藏、宁夏、广东、浙江、新疆、青海、天津、山西、福建、辽宁;

工矿企业10万人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贵州、重庆、西藏、湖南、青海、云南、浙江、广西、四川、山西;

百万吨煤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广东、重庆、广西、湖北、湖南、吉林、贵州、四川、浙江、江西;

2.2003年事故统计指标分析与排序

根据2003年各省市(自治区)安全生产事故的指标统计数据,其排序为:

总死亡人数排序前10位的是: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河南、四川、河北、湖南、安徽、福建;

工矿企业死亡人数排序前10位的是:贵州、四川、湖南、重庆、浙江、云南、广东、辽宁、湖北、山西;

煤矿死亡人数排序前10位的是:贵州、四川、湖南、山西、重庆、云南、河南、江西、辽宁、河北;

亿元GDP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宁夏、贵州、青海、甘肃、山西、云南、新疆、广西、重庆、安徽;

19 百万吨煤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重庆、湖北、浙江、湖南、江西、贵州、广东、广西、吉林、福建;

10万人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西藏、浙江、青海、宁夏、广东、新疆、北京、山西、福建、天津;

工矿企业10万人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贵州、重庆、云南、浙江、湖南、西藏、四川、广西、江西、青海;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排序前10位的是:西藏、新疆、青海、山西、贵州、甘肃、吉林、内蒙、宁夏、江西。

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由以下三大矛盾和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所造成的。

第一,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我国在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的过程中,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既有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企业,也有相当一批企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据统计,近年来工矿企业约半数以上的伤亡事故,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而导致,这种现象在煤矿尤为突出。

第二,结构上的矛盾。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矛盾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非常突出。

一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课题。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20 分,为扩大就业、发展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总体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还很薄弱,事故多发。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伤亡事故则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以上。

二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大了解决高危行业安全问题的难度。近年来调整优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煤炭、非煤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目前仍然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三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艰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安全生产条件较差,重特大事故多发,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西藏3.7

5、宁夏2.9

8、贵州2.

42、甘肃1.90、云南1.70、广西1.5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3)。而东部地区在快速发展中,事故总量呈上升趋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也相应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2003年事故伤亡总数前四名的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省,都是经济大省。4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四是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民工、临时工等,已成为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与上一代职工的思想面貌、敬业精神、文

21 化水平、安全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客观上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目前矿山企业每年事故死亡8000人左右,约90%是农民工。

第三,体制上的矛盾。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几经变革,普遍存在着设臵不规范、多头管理、力量不足、权威性不够等问题。

第四、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我国的小企业多数为私营个体,也包括国有、集体单位开办的小厂小矿。全国243万户私营企业中,约99%的企业产值规模不到200万元,平均每户仅13名从业人员,人均资本金不足8万元。注册登记的2377万户个体工商户,平均规模更小。多数小企业目前仍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能力,安全保障程度低下。

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政策措施、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不适应的地方。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趋于合理,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市场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市场主体不断发育成熟,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我们的安全生产水平能够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22

第13篇:国外大事记

国外大事记

九月

9月11日——“9.11”事件十周年,届时“9.11”事件纪念馆将对遇难者亲属开放。

9月12日——2011年世界设计大会将在中国台湾台北市举办。 9月17日,美国爆发“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

9月23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巴勒斯坦寻求成为联合国第194个会员国的申请书。 十月

10月5日,苹果公司网站宣布,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去世。 10月8日-16日——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10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与俄罗斯总理普京举行小范围会谈,并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

10月1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达成换俘协议,以5年前被俘的以军士兵沙利特交换1027名被以方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10月13-18日——法国巴黎国际汽车工业展览拉开序幕,预计规模达10000平方米以上。

10月18日,除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之外的独联体成 员国在独联体国家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举行期间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条约。

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抓获,随后因重伤身亡。10月23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利比亚全国解放。 10月23日,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7.2级地震。截至10月30日,地震已造成601人死亡,4152人受伤,6000座建筑物遭不同程度破坏。

10月26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发布《2011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称全球人口于10月31日达到70亿。

10月27日,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包括在2012年6月底前将欧洲主要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等。

10月31日,北约在利比亚持续7个月的军事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十一月

11月3日~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法国戛纳举行。中国国家 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11月4日,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在俄罗斯莫斯科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返回地球”,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11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次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11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举行区议会选举,胜出的民选区议员将有机会角逐2012年9月香港立法会选举五席新增的区议会功能组别议席。

11月10日——第18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将在美国夏威夷举行,领导人峰会将于11月12日到13日举行。

11月12日~1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11月13日,泰国内政部防灾减灾厅通报说,泰国洪灾已造成536人死亡 11月17日~19日,东盟首脑会议及东亚系列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11月2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在沙特签署调解协议,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哈迪。2011年12月7日,也门联合政府成立。

11月24日,利比亚过渡政府在首都的黎波里宣誓就职。

11月26日,北约武装直升机空袭了巴基斯坦的军事检查站,造成24名巴士兵死亡,引起巴方强烈反应。

11月28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

11月29日,数千伊朗示威者冲进位于德黑兰的英国使馆和另一处英方外交驻地,抗议英国对伊朗施加新一轮单边金融制裁。

11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抵达缅甸首都内比都,对缅甸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 十二月

12月4日,俄罗斯举行国家杜马选举。

12月10日,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正式启动,湄公河国际航运黄金水道全面恢复通航。

12月10日——中国台湾地区将举行第八届立法当局“立法委员”选举。 12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日内瓦正式批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

12月17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12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签署官方文件,正式结束伊拉克战争。 12月24日——利比亚独立50周年。

12月24日~2012年1月2日,伊朗海军在伊朗南部广阔海域举行了代号为“守卫90”的大规模军事演习。

12月25日——苏联解体20周年。

12月27日,阿拉伯国家联盟赴叙利亚观察团开始对叙利亚危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

12月,添马舰发展工程竣工,香港新特区政府总部及立法会大楼启用。

一月

1月1日,欧盟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税。

1月13日,标准普尔宣布下调法国等9个欧元区国家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

1月15日,俄罗斯于2011年11月发射失败的“福布斯一土壤”火星探测器的碎片坠落在太平洋海域。

1月25日~29日,第42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

1月29日~31日,第十八届非洲联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 2月1日,埃及首都开罗发生恶性球迷骚乱事件,造成至少74人死亡。事件引发埃及各地反政府示威活动。

二月

2月7日~17日,由美国和泰国主导的第31次“金色眼镜蛇”联合军演在泰国举行。 2月13日~22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爱尔兰、土耳其进行正式访问。 2月15日,伊朗宣布系列核研究和项目进展。

2月21日,欧元区17国财长决定批准总额为1300亿欧元 (约合1718亿美元)的第二轮希腊救助计划,以使希腊的债务回归到一个可持续的水平。

2月21日~22日,有关航空业碳排放问题的国际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来自全球29国的与会代表发表联合宣言,提出了反对欧盟单方面向他国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税”的具体措施。

2月21日起,因驻扎在阿富汗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人员焚烧大量包括《古兰经》在内的伊斯兰宗教书籍阿富汗多个城市爆发抗议示威活动,已造成包括4名美国军人在内的至少3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2月23日~24日,朝美第三次高级别会谈在北京举行。

2月25日,也门当选总统阿卜杜勒-拉布•曼苏尔哈迪宣誓就职。2月27日 卸任总统萨利赫正式将权力移交给新总统。

2月26日,第84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法国黑白默片《艺术家》一举摘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电影配乐5项大奖。

2月27日,叙利亚内政部部长宣布,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在全民公投中获得通过。 2月29日,欧洲中央银行第二次通过三年期再融资操作向银行业注资,总额超过5290亿欧元(约合7120亿美元)。

三月

3月1日通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19次会议决议,对叙利亚人权状况恶化表示“强烈关切”,谴责叙政府侵犯人权,但只字未提对叙反对派的要求。同一天,叙外交部宣布,愿意与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阿莫斯协商访叙日期。与此同时,叙最大境外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宣布成立军事局,将组织“叙利亚自由军”等境内反对派武装联合对抗巴沙尔·阿萨德政府。这引发把叙利亚进一步推向内战的担忧。

3月2日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峰会在布鲁塞尔闭幕。当天,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25个欧盟成员国正式签署旨在整固财政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又称“财政契约”。这似乎表明欧盟应对债务危机的策略已调整为增长与紧缩“两手都要抓”。

3月5日,根据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得票率为 63.6%。根据俄总统选举法在首轮投票中获得50%以上选票的候选人当选总统。

3月6日,新华社报道,利比亚班加西及周边地区城市委员会(相当于市政府)开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地区实行自治。

3月7日根据福布斯公布的2012年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以净资产690亿美元蝉联全球首富,但其资产较去年的740亿美元缩水50亿美元。福布斯表示,今年共有1226位大亨跻身全球亿万富豪榜,但斯利姆是连续第3年夺得全球首富宝座,净资产较排名第二的微软创办人盖茨多出了80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共有24位上榜,香港有37位,中国大陆则有95位亿万富豪上榜。 3月12日,以“治水兴水,时不我待”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马赛开幕。

3月13日,据巴勒斯坦媒体报道,在埃及斡旋下,巴勒斯坦各派和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此轮巴以冲突持续4天,共造成2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3月13日,盂加拉国梅克纳河发生沉船事故。截至3月14日,事故死亡人数已升至112人。

3月18日,曾经是牧师的约阿希姆·高克当选德国新总统,接替因“房贷门”而下台的前总统伍尔夫。

3月19日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过去5年成为全球最大武器买家,韩国和巴基斯坦位列

二、三位。美国为最大武器出口国。

3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议会发表登基60周年演说,承诺继续在位。 3月2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说,美国仍在就减少进口伊朗原油问题与一些国家展开对话。纽兰在国务院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希望大量进口伊朗原油的所有国家减少进口数量,美方继续就这一问题与印度、中国、土耳其和韩国等国展开对话。

欧盟27国外长近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对伊朗制裁,并将制裁时限延长至明年4月。欧盟还就伊朗人权状况进行了讨论,将17名“严重侵害人权”的伊朗人列入制裁黑名单。

3月26日开幕的首尔核安全峰会规模空前,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韩国核安全峰会准备企划团近日表示,此次核安全峰会将有来自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58位代表出席。

3月25日据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韩国,并访问了朝鲜半岛非军事区。当天,朝鲜举行追悼大会,纪念金正日逝世100天。

3月30日朝鲜对韩国政府进行猛烈批判,并重申将如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强硬态度。

3月28日至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会后发表了《德里宣言》和行动计划。分

3月31日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宣布,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和伊朗已经同意于4月13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新一轮伊朗核问题谈判。

四月 4月1日第二届“叙利亚之友”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来自7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发表的主席声明承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为“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会议还决定成立一个制裁工作小组,以更有效推动主席声明的实施,工作小组的首次会议将于4月在法国召开。叙利亚政府未受到参会邀请。

4月3日第二十届东盟峰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幕,与会东盟10国领导人将就如何有效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月7日伊朗官方第一次承认伊朗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伊朗议员米斯巴希穆加达姆当天说,伊朗已经掌握制造核武器的知识和技术,能够轻而易举地生产制造原子弹所必需的高浓缩铀;但他同时强调伊朗政府不会走这条道路。

4月11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赖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说,安理会欢迎缅甸成功举行议会补选,这是缅甸民主改革“具有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月13日朝鲜当天发射的卫星没有成功进入轨道。报道称,当地时间13日上午7时38分55秒在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了第一颗应用卫星“光明星3号”,卫星没有成功进入轨道。

4月16日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宣布,该行当天选定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墉接替佐利克成为世界银行新任行长。金墉将于今年7月1日上任,任期五年

4月17日清晨服役27年、在太空累计飞行2.38亿公里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启程,完成其最后1千公里航程,目的地是它的新家——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4月20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华盛顿重点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与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同意在落实2010年份额增加的基础上,向IMF增加43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以防止和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复苏。

4月25日法国宪法委员会确认并正式公布了法国内政部4月23日公布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和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得票率位居前两名,将进入第二轮角逐。

4月27日日本和美国公布驻日美军搬迁方案。常驻冲绳1.9万美军中将近一半兵力将转移至位于关岛、夏威夷、澳大利亚的美军基地。

第14篇:国外证明

如下的商品是把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出口到日本的钢板

6*1500*8000,6*1800*5800,6*1350*6000;8*2000*9000,8*1800*6000,8*1500*5900;12*1800*6000,12*1800*6000,12*2200*10000;在日本检测下料到300mm x 300mm以后再送到中国来。除了长度宽度发生变化外,厚度不变,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发出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内容没有任何变化。特此证明

Q235B300*300*6116KGJPY500JPY500300*300*8116KGJPY500JPY500300*300*12114KGJPY500JPY500 SS400300*300*6116KGJPY500JPY500300*300*8116KGJPY500JPY500300*300*12114KGJPY500JPY500 Q345B300*300*6116KGJPY500JPY500300*300*8116KGJPY500JPY500300*300*12114KGJPY500JPY500

2013年4月20日

第15篇:国外清明节

日本的盂兰盆节

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与我国北方有些地方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盂兰会”很相似。不同的是,日本更重视这个节日,机关、团体、厂矿、企业都放假3天,有组织地进行祭祀活动。在乡间活动更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不例外,城里人也返乡,到墓地祭祖。远离家乡的人能回来的也回来参加,不能回来的也往往委托别人代自己祭奠。

叙利亚的“烈士节”

叙利亚把每年初夏的5月6日定为“烈士节”,这是由政府规定的法定节日,全国都十分重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碑敬花圈,为烈士墓扫墓,慰问烈士家属。

波兰亡人节

波兰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亡人节”,即悼念已经逝世的人。节日这一天,人们都去扫墓,为灵墓祭典,并点上烛灯。有些人全家都到来,特别要带上孩子,年长者点燃烛灯,让孩子敬献,表示纪念故人,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坦桑尼亚哀思节

为悼念为国牺牲的烈士,把每年9月2日定为“哀思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到墓地献花扫墓。国家领导人也到陵园墓地参加扫墓活动,到独立广场纪念碑献上花圈,以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墨西哥扫墓节

每年11月2日为墨西哥的“扫墓节”,家家为死去的人扫墓。去时,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举行仪式后,全家人在墓前铺上布,席地而坐,点上蜡烛,边吃喝,边歌舞,作为守灵,通宵达旦。但各地区扫墓的时间不同,有的地区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法国万灵节

每年11月1日为法国“万灵节”。这一天,人们赶往墓地,祭典故人,献上菊花,位于巴黎公墓不远的巴黎公社纪念碑和十多个反法西斯纪念碑,凭吊者最多,献上的鲜花也最多。

突尼斯英雄节

9月1日,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

新加坡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人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坟场),盖大伯公(土地公)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幷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第16篇:国外名著

外国名著读后感1000字6篇:

外国名著读后感1000字—— 《红与黑》读后感1000字

外国文学,作为大学期间一门必修课,起初令我很是头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除了文学背景之外,作品中长长的人名也是非常之头疼.开课了,在我见了雷小青老师(同时也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直至听了她的课之后,我竟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它.闲余时间,去图书馆借过几套文学书籍,其中的《红与黑》是印象比较深刻的.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书中最主要的三个角色: 1.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长得清秀英俊,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2.雷纳尔夫人:市长夫人,长得端庄美貌.当她看到了年轻英俊的于连后,被他所吸引,不自觉地爱上了他.后来事情被人察觉,两人不得不分开,但她仍然一心想着于连.后来教士逼迫她写了一封诽谤于连的信,破坏了于连的婚姻.3.玛蒂尔德小姐:巴黎一个很有势力的侯爵的女儿,长得天姿国色,但生性古怪.她后来也爱上了于连,并且不顾父亲反对,坚持要嫁给他.十八岁的于连外表英俊,尽管出身贫寒却心高气傲.他渴望挤入上流社会,却又\"对上流社会,只怀着仇恨和厌恶,事实上,上流社会只在餐桌的末端接纳了他,这也许是他产生仇恨和厌恶的原因.\"在当时的法国,家庭教师在上流社会的眼中是与仆人一样的级别,甚至连吃饭也不能与主人同桌.胸怀大志的于连尽管非常渴望挤入上流社会,非常珍视去市长家做家庭教师的机会,但他宁愿继续做木匠甚至逃离家乡也无法忍受与仆人一起吃饭的侮辱,经过抗争才被破格允许与主人同桌吃饭.他的坚强,他的高傲,他的虚荣,自尊心之强,在某种程度上是令人钦佩的.雷纳尔夫人对于连有好感,不仅因为他年龄小,聪明,干净,对她视为生命一样重要的三个孩子很友好,还因为于连的贫寒和可怜.于连没有了母亲,父亲视他为家庭的负担,两个哥哥甚至当着雷纳尔夫人的面把于连打得\"满脸是血,昏倒在地\".想到于连的不幸遭遇,她常常伤感地流下泪来.当她发现于连由于贫穷而没有足够的内衣时,终于决定瞒着丈夫送点钱给于连,没有想到却遭到了于连愤怒的拒绝,于连将此看成是对他的羞辱.这不但没有使雷纳尔夫人产生恶感,反而更加敬佩起于连来.终于日久生情,不知不觉爱上了于连.在那段时期,他与雷纳尔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蒂尔德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雷纳尔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者却给予主人公于连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外国名著读后感1000字——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狐妖描述了阿龙纳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达卡王子,然后跟着他的游艇经过海底,看到海底里面的各种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时也遇到海底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假期里,抽时间拜读了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先生所著的《海底两万里》这本名著,感慨万千。 凡尔纳先生一生写了六七十部科幻小说,成了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科幻小说家。而《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零年,是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中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在想:这无非是一本科幻小说,随便翻翻吧。可是在翻的时候,却深深地被它的内容所吸引。

这部小说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

最令我佩服的是凡尔纳先生的想象力。一八七零年小说出版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可是他成功的塑造出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制造出了真实的潜水艇,这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书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地理和地质学的知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告诫了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外国名著读后感1000字—— 童年读后感1000字

初中时代曾读过一些文学名著,其中有一篇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出生在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童年的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濒临破产。而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的粗暴、自私的市侩,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沿袭着这样的风气。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能不觉得恐慌和不安吗?!所以这本书都会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不快和压抑,这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恻隐之心。

处在这样丑陋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担心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完全是丑陋不堪的一面,身边还会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窝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蔼、最有人性的形象,她总是用她的温存给予阿廖沙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的种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种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祖母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然而我觉得与其说是被他们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高尔基正是以他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难历程。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正是无产阶级努力的方向,直至今天还在继续……

而我所要说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外国名著读后感1000字—— 读《傅雷家书》有感1000字

翻开《傅雷家书》,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帘,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觉已流入心间。 《傅雷家书》,创作于9~9经历了*初期,*前,傅聪去波兰留学。此后与父亲傅雷常常书信来往。*时傅雷家遭到抄家,傅聪的书信只剩下残余的几通,所以文章中大部分为傅雷对傅聪写的书信,故名“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内容。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三名,是有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功劳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

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认真,每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连上几个小时

的琴。不过傅雷并不是死板的教育。有一次傅聪正练着琴,突然来了灵感,弹着弹着就跑到自己的调上了。父亲察觉到异常,便走下楼来。傅聪吓得赶忙回到谱子上

去。但这次,傅雷不仅没有责备傅聪,反而叫他弹自己创作的曲子,父子俩一起研究,并将刚才的曲子命名为《春天》。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直陪伴着他。傅聪在外艰苦奋斗时,家书便是他唯一的慰藉。9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两个多月后,当傅聪从一位法国朋友那里得知噩耗后,顿时天旋地转,热泪纵横。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信中。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信念与精神。使他在海外孤儿

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身边给他教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拥有更多的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走自己正当的道路。他拒绝与祖国敌对的国家

的邀请,从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言行。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万里之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外国名著读后感1000字—— 《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

恰如《百年孤独》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 1965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6月29日小说发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整个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

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不断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男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男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小说的架构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结构,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甚至是人物的名字。马尔克斯将布恩地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作品自身的奇幻还不足以实现魔幻现实主义这一风格的完整性,同时读者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的镶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百年孤独》以复杂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充满了理想的光辉。遥远的马贡多小镇上发生着离奇的事情:奥雷良诺领导了32次起义结果都失败;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在晚年不断地织裹尸布;奥雷良诺第二则是不断地修理门窗;俏姑娘雷梅苔丝每天要洗好几次澡;小镇马贡多一场骤然而至的雨持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又两天,此后十年,马贡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亚家族的人对美尔加德斯的磁铁痴迷不已并且反复上当;第七代奥雷良诺是一个出生就有尾巴男婴,却被蚂蚁咬烂后拖进蚁穴;随后一场飓风吹走了马贡多小镇,吹走了一切,比那场持续四年十一个月有两天的暴雨带走的更多……读起来总是给人很虚幻很缥缈如此不真切的感觉。

马贡多百年的变迁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荣辱,是整个拉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外国名著读后感1000字—— 《呼啸山庄》读后感1500字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今天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呼啸山庄的读后感2000字。此书描写了主人公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对于爱的理解,我仅限于对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爱的理解,对于爱人之间的那种爱,我并不是很理解,但看完《呼啸山庄》之后,我感受到了那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感情,因为我感受到了主人公希刺客厉夫对凯瑟琳的那种深沉的爱。

因为希刺客厉夫是流浪儿的缘故,他的性格有点孤僻,但是凯瑟琳的天真开朗,让他渐渐打开心扉,他接受了凯瑟琳这个玩伴,甚至在长大一些后,他发现自己对凯瑟琳的深深的爱,并且毫无疑问,凯瑟琳也同样爱着希刺客厉夫,他们一起度过一段相当愉快的日子,当然要在辛德雷·恩萧不捣乱的情况下,这种愉快才能成立。辛德雷是凯瑟琳的哥哥,他讨厌希刺客厉夫,因为他觉得希刺客厉夫夺走了他父亲的爱,所以他欺压他,处处找他的麻烦,而就是这些点点滴滴,让希刺客厉夫对他产生了恨意,并且随着他的长大而一发不可收拾……

他为自己的身份地位感到懊恼,羞耻甚至是痛苦,因为他因为这个而失去凯瑟琳,虽然没有失去她的爱,他依然是凯瑟琳最爱的人,但是他却得不到凯瑟琳,娶不到她,因为凯瑟琳那可悲可怜的虚荣心,因为她顾及到当时社会强烈的等级观念,使她放弃了真爱,转而选择了画眉山庄的少主埃德加·林惇,她发誓她爱埃德加,我也相信她是爱他的,但是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明白,她违背了她的心,她背叛了她的最爱——希刺客厉夫。希刺客厉夫为她的这个决定感到悲痛,所以他选择离开三年,用这三年的时间,他变了一个样,他变成一个带着绅士面具的恶魔,并且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计……

希刺客厉夫,他像魔鬼一样,伤害了几乎每一个人:他使辛德雷变得一无所有,使他失去了呼啸山庄,自己则取而代之地成为了山庄的新主人,使辛德雷在痛苦和悔恨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他不顾凯瑟琳的坚决反对,热烈地追求已对他产生强烈爱慕之情的伊莎贝拉·林惇,并且带着她私奔了,但并不是爱她,而是为了自己的复仇计划,而伊莎贝拉则可怜地成为了希刺客厉夫手中的棋子,当她发现时,已为时已晚,最后可想而知,他毁了一个原本可以在家过舒适生活的贵族小姐,让她变成了一个要为生活拼命工作的劳作妇女,让她也在悔恨和恐惧中度过余生;他不计后果地一次又一次地见凯瑟琳,让凯瑟琳原本已经平稳的病情,出现了恶化,就这样,他的出现间接地导致了凯瑟琳的离去,终于在生下女儿凯瑟琳·林惇后,就永逝长辞了;他使埃德加失去了最爱凯瑟琳和亲人伊莎贝拉,甚至伤害了他唯一的亲人凯瑟琳·林惇,使他的性情变得阴郁而不再开朗;他残忍地利用了他唯一的亲人,他的儿子林惇·希刺客厉夫,逼凯瑟琳嫁给林惇,为的只是得到画眉山庄,但当他的儿子死后,他却一点也不难过;他使凯瑟琳度过了一段痛苦难捱的日子,并且对她拳打脚踢;他甚至害了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让他从一个绅士变成满嘴脏话的粗人……

希刺客厉夫的恨很极端,他将恶魔的手伸向了所有人,即使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无辜的。而他的爱同样也是极端,我想他的恨与他的爱是成正比的。他在凯瑟琳死后以及在他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他说他看到了凯瑟琳,并且在他的房客洛克乌德先生说做梦时看到了凯瑟琳是,他居然对着打开着的窗,哭着呼喊着凯瑟琳的名字,可想而知,他对凯瑟琳的爱已经深入骨髓,是任何情感都无法取代的,这也是为什么,到最后的时候那么孤单,没有人敢亲近他,因为他拒绝了所有人,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凯瑟琳,虽然凯瑟琳已经离他而去了……

希刺客厉夫将爱与恨当成了他的全部,但可悲的是,最后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得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他让他恨的人都得到了悲惨的代价,但是那一刻他却觉得空虚,他没有了恨,他失去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他的心中存在的应该就只有对凯瑟琳无尽的爱,所以他选择去找凯瑟琳,当他的生命开始倒数的时候,那四天有时他会展现出真心的笑容,也许那一刻他想到并且看到了他的最爱凯瑟琳,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希刺客厉夫停止了呼吸……

希刺客厉夫的爱是极端的,他的恨也是极端的,而这两种感情都是折磨他的源头,折磨了他一生,但是我觉得作者是仁慈的,在最后的时候,将希刺客厉夫和凯瑟琳葬在一起,这也算是对希刺客厉夫最后的安慰与救赎吧……虽然或许有很多人都会说,希刺客厉夫最后的下场是他的自食其果,但是我想没人能否认他对凯瑟琳的爱的执着,这也许就是他身上惟一的闪光点,虽然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它是真实存在过的,这也成为了希刺客厉夫黑暗苦涩人生中的唯一亮点了……

当然在这本书中,除了希刺客厉夫和凯瑟琳苦涩爱情外,还有几段令人印象深刻的爱:埃德加终生爱着凯瑟琳,但是他的可悲之处就是永远的不到凯瑟琳完整的爱;哈里顿和小凯瑟琳之间那种年轻人之间简单的爱;以及在听完丁耐莉叙述的故事之后,对小凯瑟琳产生爱慕之情的洛克乌德先生的这种隐密之爱……

全文由见证所有事发生的老管家丁耐莉之口来讲述,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叙述,而听众就是房客洛克乌德先生,以一种讲故事的形式向读者展现这个跌宕起伏,情感复杂的成年旧事,整件事发生在几十年中,但是每一件事都让人印象深刻,每一段感情都让人为之唏嘘,这种细致的写作手法也许就是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魅力所在。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爱是神圣的,不要让任何利益,金钱,权利这样的字眼去亵渎它,爱是需要好好经营的,因为只有坚持心中的真爱,无论结果是什么,起码过程是幸福的,并且你也曾真心的幸福过;而恨是邪恶的,但是我不能指望每个人心中都不存在恨,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充满善意,那是不切实际的,而且恨有时候都能成为某些人心中的一种信念,但是我希望那些心中有恨的人,将你的恨压制住,不要让它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到最后你就会像希刺客厉夫一样,内心变得很空虚,变得一无所有……

第17篇:国外考察报告

出国考察报告

由于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我公司总经理xxx先生,市场总监xxx先生,于20xx年x月xx日至xx月赴xx进行了为期xx天的市场考察。现针对笔记本电脑及其配件产品,结合对印度孟买展览中心和新德里市场的考察,做市场考察报告如下: 行程安排:

x月7日搭乘印度捷特航空直飞孟买抵达孟买后直接入住royal palms酒店休息。 x月8日前往印度孟买展览中心参观考察。 x月9日应客户邀请,前往新德里参观考察。 x月10日,回到孟买住宿酒店休息,结束考察搭乘国际航班返回深圳。 市场现状: xx拥有11亿人口,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中产阶级人数达2.5亿,并保持持续增长。印度购买力居全球第三,是继中国、日本、俄罗斯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外汇储备国。印度 gdp 增长强劲,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类电子产品销售持续走高。来自环球资源的调查报告,2006年印度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收入达 48 亿美元。产自印度的电子零件仅占 25% - 30% ,因此,开拓印度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巨大。为此我们对印度市场进行了考察。

现场考察: 20xx年x月8日,我们前往印度孟买展览中心考察环球资源举办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交易会现场。该届交易会2008年开始举办,今年是第三届,据主办方介绍 今年有共269个展位,224位参展商参加,主要是中国大陆的参展商,还有小部分香港,台湾的参展商。笔记本电脑周边的参展商现场初步估计大概有50家左右,其中笔记本电脑电池参展商有10家左右。展会当天的人流量非常不错,主办方统计的数字是有3500位买家莅临参加。大部分买家来自孟买和新德里等地,他们当中是当地的制造商,进口商,贸易公司,顾问公司,批发商,进口商,代理商等。根据现场气氛和对部分买家的交谈,他们认为丰富的产品类别和多家的参展商为他们提供了丰富且全面地采购体验,都纷纷表示来年还来参加找到更多更有实力的供应商。当天孟买工商局和主办方环球资源的部分领导也来到了展会现场。

20xx年x月9日应印度acro engineering公司客户mr himanshu的邀请,我们去了客人在新德里的办公室,同时对周边笔记本电脑市场做了相应的了解和考察。客人在当地是属于中上等类型的笔记本电脑批发商,有2层店铺,经营面积约500平方米。根据和客人的交谈得知,20xx年整个印度市场平均每个月大概有60000台电脑的需求量,其各个配件每个月需求量大约有50000只的需求量,以笔记本电脑电池为例,每月整个市场需求量也就是50000只左右,批发地主要集中在印度和新德里这两个地区,采购来源主要是中国大陆的深圳,广州,东莞三地。当天客人用十分丰盛的晚餐招待我们,我们的交流十分坦诚,愉快!

品牌认知度: 和客人交谈中了解,印度计算机市场三大主要领域是大企业、小企业、普通消费者,并且每年都将保持25%到30%的增长速度。现在的印度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喜欢普遍买品牌机。目前从品牌知名度上看,国外品牌牢牢占据了主要市场,比较畅销的笔记本电脑品牌主要戴尔,惠普,联想,索尼,东芝,宏基

等。来自idc的报告显示,印度pc市场规模在2007年里增长了20%,达到650万台。笔记本电脑市场增幅更大,达到81%。笔记本电脑的180万总销量占pc市场的25%。笔记本电脑方面的主角是惠普,2007年,惠普占到笔记本总销量的37%,名列第一;第二名的联想占16%;第三名的宏基占10%。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09年第二季度,戴尔在印度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升至15.2%,惠普以14.3%的占有率居次,宏基以11.5%的占有率排名第三。戴尔能击败惠普,主要归功于笔记本电脑销量上升,当季戴尔在印度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为 29%。 idc的piyush pushkal表示,虽然印度台式机市场仍旧充斥着各种无品牌的组装机,占据着1/3的份额,然而可喜的是,品牌机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扩大。这是因为品牌机的价格正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市场渠道能延伸到更

多的印度小型城镇。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笔记本电脑市场,组装机就难有作为了。 考察心得:

印度拥有11亿人口,贫富差距随较大,但中产阶级人数比例不断快速提升,并保持持续增长。随着其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必定会通过进口大量生活类电子消费品以满足国内市场不断增长的需要。因此,人们都有一个共识:印度市场一定潜力很大,一定可以有所作为。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此次考察,结合我司产品,我们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有必要参加在印度举办的有影响力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采购会,加大对印度市场的宣传投入力度。 第二,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价格已适应印度市场客户的需要。

第三,将研发重心倾斜到那些在印度比较畅销的品牌机的替代型配件产品上来,以增加我司相关替代型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

第四,和当地有实力可靠的笔记本电脑配件经销商合作,以提供及时周到的当地售后服务体系。 xx电子有限公司 xx 20xx年xx月xx日篇2:出国_考察报告

考 察 报 告

应意大利西帕公司(sipa)邀请,公司派出以副总经理万国强为领队的考察组一行5人,于2012年12月05日-16日赴意大利等国,参观考察了西帕公司及相关企业。查看我司大桶灌装线及磨具生产情况,并对该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此次考察组还有:张宇总经理助理、王光强部长、吴贞良部长和吕建文技术人员。现将验收和考察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本次考察组所考察的sipa公司总部,厂址位于意大利的威尼托区。我们一行万里飞抵威尼斯,已是意大利当地时间下午3点多。在做短暂休憩后,立刻就驱车来到sipa公司总部,开始进行正式的考察访问。

一 西帕总部的考察

在韩经理的带领下,西帕总经理enrico gribaudo 及项目经理luca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一番相互介绍认识后,万总和 eric进行了深入交流,eric分别就西帕公司的各类产品、技术规格和公司规模对我们作了简短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意大利西帕公司(sipa)是塑料制品领域全方位专业的供应商,隶属于 zoppas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一步法设备供应商也是第3大二步法设备供应商,生产从注塑机,吹瓶机(一步法、二步法、直线式、旋转式)及灌装生产整线;提供从原料到码垛的全系列产品。西帕公司的产品遍布全球所有著名的大型生产企业和各领域,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达能、哇哈哈、顶新、汇源、益海等。 西帕拥有全球最快的一步法设备,最快的两步法设备,最快的直线式吹瓶机及最快的码垛理垛机等。西帕对市场做出了许多巨大的贡献,如:最早使用非结晶瓶口、最早工业化生产500毫升10.8克矿泉水瓶、500毫升22克热灌装瓶、5升85克食用油瓶等,在drinktec2009上最早推出吹瓶-贴标-灌装-封盖一体机,且贴标机为创新的预涂布贴标,淘汰了过去热熔胶式贴标。同时推出单腔速度达2200瓶/小时的全球最高速旋转吹瓶机,吹制全球最轻克重9.9克500毫升矿泉水瓶,并在美国已经工业化生产。西帕在意大利拥有著名的sunbenedetto矿泉水公司。 西帕涉及的领域为:矿泉水、各种饮料、奶制品、食用油、酒类、化妆品、日用品、医药;可使用的材料为:pet,pp,pla,pen容器,可开发各种瓶型:pet啤酒瓶、广口瓶、不对称瓶、阻隔瓶等。

随后,在厂方代表luca和韩经理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七人

参观了公司后方的核心厂区:零件车间、组装车间、主机检测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对灌装机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全面地了解。

首先参观了一步法设备,注塑机,旋转吹瓶机,直线式吹瓶机。并了解到西帕运用保时捷管理模式,并且瓶型研发,模具加工,自动零备件管理都有其自身的优势。西帕拥有旋转吹瓶机,加热炉,鳄鱼嘴开合模等专利技术。瓶胚传送链道,节能、维修低成本。

热灌装采用电加热的技术。电加热和其他家的油加热相对比,更节能、环保,更加安全。

直线机,采用两腔,旋转机技术应用,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如果4-5升瓶可采用6腔,全球最快速度6000瓶/小时,且可以和灌装机采用一体机模式,免冲洗。且可以针对3升瓶以下吹制手柄。

保时捷管理模式的优势。如墙上的液晶显示器信息和时间安排表,及工位的转换,零备件等。

整个企业对品质控制和管理非常严格,如自动仓库对每一个螺丝的管理,保证一个螺丝都不会丢失。出厂测试,实验室对瓶性能的检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模具的制造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如全部数控机床,工位的流水线作业。对每一步的检测等。

二 sun benendetto矿泉水公司的参观 sun benendetto矿泉水公司作为全意大利最大的矿泉水

厂,其不少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工厂作为食品行业对卫生的控制非常严格,如参观人员必须换衣服,穿一次性卫生衣等。

2、安全意识非常强,如人车分离通道等。

3、在节能减排方面做的相当出色,如收集热能及空气回收再利用。

4、生产产品品种非常多,有矿泉水,含气水,碳酸水,果汁,易拉罐,全部产品都为轻量化瓶型。

5、控制48台设备吹瓶机及整线,并运用加液氮技术,如有不同的管道,使用时打开。可保证瓶子的硬度。

6、工厂采用24小时不间断生产,并采用集中化管理,如集中控制的气站,水站等。

7、灌装线车间使用正压车间,生产效率非常高,60000瓶/天的生产灌装线只需4人。

8、工厂维护保养设备非常到位,设备已经15年全速运转。

9、工厂物流管理相当先进,如我们见到的对包装打码(包括产品的所有信息),所有产品在4小时内发送等。工厂的自动仓储,保证最早生产的产品最先发送,自动扫描包装信息码等。

三 欧洲矿泉水行业的行情 1.矿泉水均为轻量化设计,低碳,降耗,加液氮,短瓶口,小瓶口。500毫升在12克左右。

2.市场上产品多为含气水 3.市场上消费者多数购买4-5升瓶装水在家中使用。 4.市场上无论饭店、酒吧、家庭每天都在使用瓶装水。饭店甚至免费提供

通过这次考察参观学习,我们对西帕公司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认为西帕的生产技术是比较先进和可靠的。我们通过国际公开招标,选择其中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产品是正确的、明智的。总体而言,从办理出国任务批件到考察学习结束回国,考察组严格按照出国任务的要求办理各项手续,严格执行出发前制定的详细访问计划和路线。在国外期间,全体组员听从万国强副总的指挥和安排,严格执行遵守外事纪律,圆满完成了此次考察学习任务。篇3:出国考察报告

关于考察团赴西班牙、匈牙利考察情况的报告 应西班牙、匈牙利有关方面邀请,9月17日至24日,对西班牙、匈牙利两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考察活动得到了当地司法、内政部门以及华侨华人组织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双方就司法制度,预防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以及群众治安组织开展治安防范活动和警民联防活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其中,重点考察了西班牙的司法制度、警察组织机构和社会治安管理情况,重点考察了匈牙利的治安联防和警务工作情况。通过考察访问,达到了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相互学习、促进合作的目的。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西班牙情况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面积约50.6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余万,经济发展水平在欧洲仅次于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4个经济大国。全国共设17个自治区、50个省和8000多个市镇,在摩洛哥境内还有休达、梅利亚两块飞地。在西班牙期间,考察团访问了首都马德里和历史文化名城巴塞罗那,分别与马德里自治区警察局、巴塞罗那司法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中西合作发展基金会、西班牙华人企业联合会对此次考察活动非常重视,给予了热情接待,专门举行宴会宴请了考察团及马德里有关方面人员,并全程陪同了在马德里的考察活

动。

(一)西班牙司法制度概况

西班牙的司法系统主要有宪法法院和普通法院之分。宪法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和违宪审查权,议会通过的法律公布前要交由宪法法院审查,对于政府公布的法规,公民、法人可以向宪法法院提起违宪诉讼,普通法院法官对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问题等认为有违宪之嫌时,要中止审理,先交由宪法法院解决是否违宪问题。普通法院设臵为:最高法院、全国法院、大区高级法院、省级法院和市级独任法院,大体实行两审终审。最高法院负责受理要求撤销判决和重新审核的上诉,受理不服全国法院和高级法院一审判决的上诉,受理涉及部长以上官员和国会议员的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全国法院是西班牙法院系统中的特殊法院,负责审理针对君主及其亲属和国家高级官员的犯罪案件,涉及毒品、洗钱的犯罪案件和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等,欧盟的司法机构普遍认为西班牙全国法院这种体制高效、快捷而且专业性强,值得推广。地方法院主要依据刑事案件的性质,划分一审管辖权。其中市级独任制法院受理极其轻微的刑事案件;大区高级法院和省级法院的一审案件采用陪审制,陪审团由9人组成,只对是否

有罪作出决定,法官在特殊情况下有权解散陪审团。西班牙没有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而是在普通法院中设立分工明确、相对独立的行政诉讼部门,按照被告的等级,实行由高一级的法院行政庭行使管辖权的原则,并且明确规定普通法院法官与同级政府的部门负责人同级。为确保司法独立,管理好法官队伍,西班牙成立了最高司法委员会作为司法自治机构,这也是西班牙司法制度的特色之处。最高司法委员会本身没有司法管辖权,其职权主要体现在任命方面,如:任命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和最高法院院长,任命宪法法院的2名法官,任命初级法官等;此外,有权根据当前状况决定司法系统财政需要和提出立法动议,向国会报告;另外还负责监督、检查法院工作,制定对法官管理、晋升的规定,负责对法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最高司法委员会的设臵普遍受到西班牙司法界人士的肯定,认为这样的机构能够使法院的工作不受影响,便于监督,保证法院财政方面的支出。 西班牙的最高检察机构是国家总检察院,下设最高检察院、国家检察院、高级司法检察院和省检察院。最高检察院在西班牙全境内可以对各类检察机关行使管辖。为此内设了刑事、民事、行政裁决、公共和军事等不同的检察厅。其最有特点的职能是可以对下级检察机构的决定予以撤销和审查。国家检察院可以在西班牙全境范围内行使职权,其职权包括刑事、行政裁决和公共案件。它可以跨区审理案件,同时对于追捕恐怖主义行为有着特别的管辖权。高级司法检察院是自治区的最高检察机关,省检察院是基层检察机关。按宪法体制,国家总检察院还下设宪法检察院 和账簿检察院两个专职检察院。宪法检察院的职能是调查有可能侵犯公民权利和基本自由的违宪法律法规。账簿检察院是负责账簿与国家和公共经济管理案件的最高检察机构,通过参与有关案件的审理对经济管理实行监督。另外,总检察院根据特定犯罪行为下设特别检察院,其中,预防和打击非法买卖毒品的特别检察院,负责调查影响重大的有组织非法买卖毒品的刑事案件;打击与腐败相关的经济犯罪特别检察院,负责调查与腐败和不正当得利有关的经济案件。

(二)西班牙治安状况及警察组织机构情况 2007年以前,西班牙的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犯罪率比较高。我国外交部为此曾发表公告,提醒赴西班牙旅游的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但这几年西班牙切实加强了预防和打击犯罪工作,社会治安总体平稳。从代表团实地考察情况看,西班牙非常重视社会面巡逻工作,在公共场所部署了大量的巡逻警力,对维护治安秩序起了关键作用。据马德里自治区警察局负责人介绍,该区作为西班牙的政治、地理中心,有着600余万人口,年均发生各类刑事案件10多万起,约占全国案件数的20%。主要为盗窃、抢劫和强奸、毒品类案件,杀人案件相对较少,今年以来仅发生30余起。西班牙的刑事犯罪有以下特点:一是盗窃、诈骗、抢劫等侵财型犯罪占案件总量的绝大多数;二是犯罪人员以移民犯罪为主,特别是南美移民犯罪占比较高;三是涉毒犯罪总量较大,但近几年在警方的严厉打击下得到好转,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四是恐怖组织、黑恶势力和团伙犯罪较为突出,对社会治安构成

了严重威胁。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西班牙的移民政策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过于宽松,在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大量移民以旅游身份入境,在如何有效防范非法移民入境问题上难度加大。据官方材料,西班牙约有300万外国移民,其中非法移民就占50%左右。目前,全国的犯罪案件有50%以上是外国移民所为,其中又以原西班牙殖民地的南美移民为主。第二,西班牙的失业率在欧盟国家中是比较高的,贫穷人口较多。据前两年的统计数据,全国有2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共有200万个家庭,850万人。其中有24万个赤贫家庭,84万人。当地人犯罪多数是这些贫穷人口。第三,由于西班牙特殊的地理位臵,其三面环海,仅有一面陆地与法国、安道尔等国接壤,因此对毒品、走私、偷渡等犯罪活动的防控难度比较大。第四,西班牙巴斯克民族分裂组织“埃塔”仍在策划和实施暗杀、绑架、爆炸等恐怖行动,意图用暴力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目前,西班牙政府正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加强移民管理,强化治安巡逻,加大有组织犯罪打击力度等,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西班牙的警察组织体系较为严密,结构合理,针对性强。全国共有警察14万余人,均属内政部管理,主要分全国性警察、地方性警察及地区性警察3个类别。全国性警察是指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家警察和宪兵。国家警察最大的职能是保障国家安全。宪兵为军事武装力量(类似于我国武警),约8万余人,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国家和人民自由地行使权利,确保公众安全,服从于国家政府。地方性警察是指每个城镇自己的警察(地方警察篇4:出国考察报告(以色列) 赴以色列、意大利科技考察报告

为加强生物医药项目对接,考察组一行4人赴以色列参加了以色列第十届生物医药展,并赴意大利米兰大学等就生物医药项目进行了交流对接,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以色列特特拉维夫生物医药展上,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国13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以色列teva制药公司,该公司是以色列最大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企业。2005年,该公司年销售仅50亿美元。2006年以来,该公司抓住大批品牌药失去专利保护为仿制药带来的发展契机,实现了高速增长和快速扩张。2010年,teva销售收入增至161亿美元,为5年前的3倍。2008年,teva以近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barr制药公司;2010年,以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德国第二大仿制药生产商ratiopharm公司;2011年,以68亿美元收购美国专业药物制造商cephalon公司。公司除开发、生产和销售仿制药以外,也大力投入创新药和原料药研发,拥有规模庞大的专利保护品牌药物业务。teva公司依托国内生物医药研发优势,抢抓仿制药机遇,迅速做大规模,并大力投入创新药研发的做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在以色列贸工部的安排下,考察团还参观访问了sheba医疗中心,该中心拥有先进的“胶囊成像系统”技术,该设备如胶囊一般大小,可进入人体,控制其移动到想要到达的地方停留,进行图像采集,并可进行放大等操作,帮助进行疾病诊断。此外,该中心还拥有心脏瓣膜最小创口植入技术、细胞切片入体产生胰岛素技术(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再需

要不停注射胰岛素)、食道癌坏区光谱判别技术、失明患者干细胞疗技术、癌症患者射线定点化疗仪等等技术可转让或合作。

在展会上,考察团专门与拉莫特(ramot)技术转移公司进行了交流。ramot公司是特拉维夫大学的独资子公司,成立于 1973年,专门负责推动大学研究成果的商业化。特拉维夫大学是以色列最大的大学,论文引用数列全球大学第11位。拉莫特公司作为大学的技术转移机构,主要职能是管理特拉维夫大学的专利、使大学的发明商业化,为科研成果的工业应用开发各种途径,向潜在的商业合作伙伴推荐大学的创新研究和技能,创建新兴企业,在这些企业的起步阶段提供管理方面的协助。通过这些手段,拉莫特技术转移公司成功地与以色列的大多数企业、以及不少国际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成功转化了不少重要的技术,比如目前我们常用的“闪存盘”技术,就是通过拉莫特公司转移给美国sandisk公司推广应用开来的。拉莫特公司每年新申请专利70项左右,能成功转让30项左右,其中50%是生物医药方面的成果,特别是在帕金森病症、肿瘤、糖尿病、干细胞等方面比较领先。三年前,拉莫特公司开始与江苏开展合作,目前将江苏作为重要的合作发展地域。

此外,考察团还专门与耶达(yeda)技术转移公司进行了交流。yeda是以色列韦茨曼(weizmann) 理学学院的技术转移机构。韦茨曼是世界上多学科研究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以其科技研究领域广泛而著称,集中了 2500 名科学家、技术员和研究型大学生。它的研究人员在许多领域都是先锋:譬如肿瘤学、核物理、计算机设计或太阳能研究,而且由于在各个科学领域不断做出的新发现而处于世界研究的前沿。

理学院的经费 40%左右来自政府、30%来自捐赠、30%左右来自第三方提供的资金。yeda 技术转移公司于 1959 年创建, 是专门负责开发该校研究成果的技术转移商贸公司, 每年大约有 70 项由理学院获得的专利交由 yeda 技术转移公司负责开发, 在国内外申请保护这些专利, 寻找工业伙伴来开发理学院的发明成果, 特别是与近临的“韦茨曼工业园”合作,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全过程的各项步骤的操作。据介绍,yeda公司转移技术所创造的产值已达150亿美元/年。 通过与两个技术转移公司的交流,我们可以发现,以色列高校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注意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来负责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运作机制,取得了巨大的收益。江苏通过与以色列合作,近几年着力推动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但不少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以色列的许多运作机制和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和学习。

在展会上,我市企业与部分企业进行了交流,还与以色列最大的股权投资集团英菲尼迪(infinity)进行了对口洽谈。我市企业向英菲尼迪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主要产品和发展状况,表达了寻求注资与合作拓展欧洲市场的意愿。英菲尼迪对此表示较大的兴趣,详细询问了我市企业的所在地点、股东组成、厂房设备、主要市场、销售、利润、发展规划、上市计划等方面的情况,并要求会后继续提供主要客户清单等资料,以便进一步增进了解,寻求合作。

在意大利,考察团与米兰大学药学院进行了交流对接。药学院5个实验室的教授介绍了有关抗疟疾药物、抑郁症及焦虑症的谷氨酸表征法

及药物筛选机理、植物源药物作用机理、神经性疾病治疗药物等成果,考察团部分企业也上台介绍了企业情况及技术需求等。米兰大学校长认为,目前意大利处于一个发展的平缓期,相对来说中国具有更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他们很希望能够与中国企业间开展合作,发展更多的项目。交流对接后,意方安排参观了药学院实验室,以及米兰市郊的parco生物工业园区,这是一个主要从事农业生物领域的专业孵化器。经过交流,该孵化器的运作模式与国内孵化器大同小异。但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参观的国外大学实验室和公司房子小,但仪器设备很多很新,钱基本投在“刀口”上;二是孵化器内不少企业能够得到各种基金的资助或投资;三是孵化器内能够提供较多公共大型仪器供企业使用,是国内不少孵化器未能真正做到的。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还有一些感受让自己有所触动:

第一是以色列和意大利人的车: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裕的人群之一,但在用车上却很简朴,以色列满大街跑的基本都是比较廉价的汽车,以日韩车小型车为主,而且绝大多数是二手车,带着累累伤痕也豪不在意,没有“丢面子”的意识。意大利人主要以微型车和小型车为主,即使很多体型庞大的人,也开小型车,能较好地节省能源。

第二是两个国家的环保意识:以色列和意大利都很注重环保,空气质量都很好。以色列是在沙漠上建立的城市,城市所有的绿化和多数农地都采用滴灌技术,节约大量水源。以色列和意大利酒店的电梯都很小,一般只能容纳4个人,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资源和能源。以色列和意大利的街道,多为近百年、数百年的老建筑,没有因为其老

旧则频繁进行拆迁和翻新改造,保留着原始的朴实风貌。大街上很少看到建筑工地,马路上几乎看不到“开膛破肚”,这些市政设施,真正做到了“百年大计”。这样,第一是保证了良好的空气质量,二是避免了不停拆迁翻建带来的浪费,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第三是两个国家的和谐发展意识:以色列和意大利人注重发展与生活的平衡,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既注重发展,也注重享受生活,亲近自然。不管在工作日或休息日,清晨、上午和下午,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海边跑步、骑车、读书、漫步等。在周日,意大利几乎所有的商店(咖啡馆除外)都歇业,很多人到郊外或海边调节放松自己,较好地统筹了工作与休息,避免了“赶生活”的不良状态。

第四是确实感受到近年来中国有了巨大的进步:通过与两个国家的对比,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发展确实很快,不少地方已经达到和超过了国外的水平,比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宾馆、商场等服务设施。中国与以、意相互吸收和融合对方的先进经验,将会促进双方保持更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考察组篇5:出国 考察报告

考 察 报 告

应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邀请,×××副局长带领救捞系统设备验收组一行5人,于×××年×××月×××日-×××日赴美国cat公司参加8000kw柴油发电机组设备测试,并对该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该公司已为救捞系统各救助局提供了15套船用发电机组,此次验收为×××的柴油发电机组。此次设备验收组成员还有:×××副局长和×××、×××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现将验收和考察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本次设备验收组所考察的cat公司厂址位于美国东部的伊利诺伊州皮奥利亚市,是卡特彼勒公司在美国的总部。当我们一行万里飞抵皮奥利亚市,已是美国当地时间晚上十一点多。在做短暂休憩后,验收组翌日一早就驱车来到cat公司总部的技术中心,开始进行正式的考察访问。 cat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mary女士在公司大门前热情接待了我们,在一番相互介绍认识后, mary女士带领大家来到公司的会客室落座,由她和公司其他两名技术代表—john先生和david先生分别就卡特彼勒公司的各类产品、技术规格和公司规

模对我们作简短的介绍。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说,让我们了解到自卡特彼勒公司创立以来80年间,它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机械和采矿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燃气轮机的全球领先企业。卡特彼勒公司在 23 个国家制造了300 多种产品,并为遍布全球 200 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业务遍及全球各大洲。2008年一年的公司全球销售额就已达到513亿美元。

随后,在厂方代表david先生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五人参观了公司后方的核心厂区:零件车间、组装车间、主机检测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对柴油机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全面地了解。

放眼望去,整个生产车间占地非常大,尽管时值圣诞节前两天,奥利亚市都笼罩在一片天寒地冻中,但是车间内依然是灯火通明、温暖如春。由于生产任务饱满,各车间一片繁忙景象。这里生产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生产线上多台柴油机同时安装,车间内清洁、整齐、有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电脑程序来监测和判断合格与否,所以尽管车间内机器声轰鸣不绝,但是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只有三两个工人在厂区内来回巡视,或者监控电脑上不断变化的技术参数,记录可能出现的异常数据和部位。 cat公司本次为我们救捞系统生产组装、交付的×××发电机(设备型号:caterpillar 3508b)是一个整体组,包括发动 机、发电机、连接器、防振器和其他机械配件。原厂包装的发电机采用的均是卡特彼勒零配件,在工厂(内部受到严格控制)外部所要进行的唯一步骤就是安装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船上功能检测。这样,cat公司遍布全球的代理商就能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快捷的一站式售后服务。这一款机组在卡特彼勒公司属于生产较为成熟的机型,经过长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投产使用,已得到使用市场的普遍认可,信誉、口碑良好。多年来,卡特彼勒在设备的设计、开发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cat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不断跃升,仅2008年一年内投入的研发费用为17亿美元,即每天的投入就有480万美元之多。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cat公司成为机械行业中世界级巨无霸真乃实至名归。

美国卡特彼勒柴油发电机组是行业内唯一从发动机、发电机、控制系统及所有部件均由卡特彼勒公司一家厂家统一设计、制造、测试及保用,是目前全球最优质的发电机产品。参观过程中,厂房内科学安放的各类生产组装工具和david先生热情洋溢的介绍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我们也充分利用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就设备生产和使用上的各种技术环节向他提问,david先生耐心细致的一一进行解答,化解了我们心中的疑惑。

我们来到厂部内最后一道生产平台—产品包装车间。在这里,所有已组装测试合格的cat产品将在这里打包装箱送到世界各地,在需要它们的地方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我们的caterpillar 3508b也就是在这里下线后运送到远隔万里的中国,最后组装到我们的×××船上。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船将会陆续巡航待命于中国的沿海水域,在提高×××环境安全发挥着重大作用。

通过这次考察参观学习,我们对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认为cat公司生产的柴油机组在性能和质量上是比较先进和可靠的。我们通过国际公开招标,选择其中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产品是正确的、明智的。总体而言,从办理出国任务批件到验收结束回国,验收组严格按照×××出国任务的要求办理各项手续,严格执行出发前制定的详细访问计划和路线。在国外期间,全体组员听从×××团长的指挥和安排,严格执行遵守外事纪律,圆满完成了此次验收考察任务。

第18篇:国外大学

Answer 1:from @赵丹喵

去年刚转学到耶鲁,看到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在法大读的本科,然后考了一个不上不下的LSAT分数去george town读JD,第一年成绩还不错,然后申请了转学就被大耶鲁法学院收走啦~

去年十一月份在学校有一个跟加州高院法官coffee chat的活动,全校lottery随机抽人参加,我有幸被抽中了,在场大概有那么20多个人。活动开始后法官开始让屋子里的学生挨个介绍自己,什么是哪里人在哪里读的本科呀将来想做什么呀。我是最后一个,等轮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傻眼了,因为一屋子的人,本科全都是常春藤的,harvard/yale/penn/brown/princeton感觉都可以开个ivy校友趴了。轮到我的时候,我只好说,嗯那个I did my undergrad in Beijing, China......【此处省略一万字】汗!

忽然一下子教育阶级跨度这么大,一开始还是有种被吓到的感觉,比如说跟Harvard本科出来GPA 4.0的人一起做presentation,总是还不用说什么就在气场上被碾压了……但是也许是人文专业的特点吧,在学习和技能上被偶尔碾压并不会带来[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这种挫败感,而更多的是感叹成长的环境不同,为什么自己大学的时候总想着玩没能多读点书嘛。

而其实更让我感叹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思想境界上的碾压。就像有人说,Yale Law这种地方因为评价体系的高度多元化,同学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横向竞争的意识,相反,每个人都早早想好了自己想要什么,并在自己选好的路上坚定的走下去。这让我特别佩服。

其实可能“坚持自我”这种口号看起来真的很简单,可是想想自己过往的经历,有多少人选择走某一条路,是因为真的相信这条路适合自己,还是因为环境的压力而做出选择呢?就像我当初决定来美国读法学院,其实也是觉得这是出国读法律最好的一条路,然后因为毕业去律所可以挣钱,所以第一年一定要好好学习啦,并没有想太多。

可是真正厉害的人,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认清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而突破环境的限制甚至创造有利于自己的环境来实现目标。他们早早就走过了迷茫期和探索期,在最适合自己的世界里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努力着。而每个人[喜欢的事情],对于Yale Law这种地方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说我觉得在学校大家不会觉得一个立志要当总统/大法官和一个立志开创美国首家服务伊拉克难民的NGO的人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相反,大家都觉得他们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人。

这就是说为什么客观上,Yale并不存在谁被碾压的情况,因为学校本身鼓励的就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我一直觉得有些法学院像是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进来了以后都变成了一摸一样的律师,做着相似的事情。而对于Yale,大家来到这个学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在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之后,来到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平台。所以学校的作用更多是鼓励你去探索,去寻找自我,去大胆追求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不要迫于环境的压力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路。

但是主观上,我觉得在这种地方活的最痛苦的就是看不清自己想要什么,没办法认识自我的人……比如说习惯了国内教育环境和美国法学院第一年那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忽然来到Yale这种氛围超级自由的地方让我迷茫的好一阵子,尤其是看着周围的人坚定不移为梦想现身的表情,想到自己曾经的理想就是结婚生孩子种花养猫,瞬间觉得在思想境界上被碾压了喵,觉得自己就是个废柴……

但是呀但是,有一些想法也想说给那些觉得自己在ivy被碾压的人听——如果总是在跟别人比较的时候觉得自己被碾压了,那不正是辜负了学校本身鼓励和提倡的精神嘛?(我aume其他ivy也跟Yale一样……)我觉得,人在自我提升的同时前进到了更好的环境,一开始觉得举步维艰是正常的——这说明你变得更厉害了呀!所以说除非你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天才,在智力上总会遇到瓶颈的。也许你觉得周围的人都好厉害好厉害我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做做厉害的那个了,但是低头看看,这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不厉害的人嘛!Y(^_^)Y

虽然我现在还是那个“没志向没规划”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被邀请了么妈蛋……)但是Yale这种地方也是在鼓励你探索自我嘛。只要我不把时间浪费在纠结“我为什么没志向没规划活该被碾压”这种问题上,认真读书多交流多思考,就不算浪费时间,也迟早会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嘛。

而且我就是才20岁啊做一个对自己人生价值迷茫的少女不正常么!干嘛要邀请我啊焚蛋!!掀桌!!还记得我刚转学来Yale的时候一个profeor跟我说,你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了这个最优秀的平台,所以从现在起不要再去想和别人比较了,放下得失心,去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追求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的事情吧(OvO) Yale给了你足够的资源去追求梦想,千万不要浪费了哟~

嗯所以不生气了桌子放好,加油啦喵喵哒(≧∇≦)

Answer 2:from @Youlin Yuan,耶鲁法律博士在读|牛津本科

就这俩学校而言,什么“碾压”我还真是很少感觉到的。我认为特别在精英学校,学生愈加认识到人各有志。大家都很聪明,你爱花时间在学习上,就成绩好点。每个人的人生规划不一样,何谈碾压呢?

牛津可以说提供了最好的“学霸碾压学渣”的institutional set up。每次大学大[微博]考后,所有成绩在First Cla Honours的“学霸”们都会从普通人穿的袍子Commoners\' gown(请自行脑补孔乙己中的短布衫)升级为霸气的袍子Scholars\' gown(长衫)。上次考试考得好,你下面一两年每周几次的正式晚餐,下次的考试都可以穿着长衫,在一群短布衫面前大摇大摆的飘过。

但是穿长衫的我真的觉得“碾压”了短布衫们么?根本不是如此。我花了比短布衫们更多的时间看书写东西,因为这是我计划的一部分。但是牛津的毕业生,除非是为了深入的研究学习,在找工作生活方面短布衫长衫真的有什么区别么?其实并不大。所以学院同专业的一位短布衫很直截了当:我来这儿就不是为了长衫的;我就是想毕业找份金融相关的工作,还有把我的标枪继续练好。所以他花更多的时间在那上面,我花更多时间在学术上面;他标枪碾压我十条街,我袍子比他长一点。各自愿意花时间在不同的东西上面罢了。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有志向有规划的人都是不会被碾压的。真正被碾压的只有没志向,或者有志向没规划的人。

Answer 3:from @独木桥头,在校大学生

学神肯定是有的。比如我们辩论队前前前任社长,会11国语言,现在在斯坦福读JD(法学博士)+政治学PhD;比如我们辩论队前前社长,GPA 4.23 (因为我们A+是4.3),LSAT(法学院入学考试)179/180,现在先工作两年;再比如我们辩论队前社长,GPA4.2,数学+government+经济三修,government的毕业论文拿了最高荣誉。同时他们各自在辩论上都有突出的表现,比如代表康村参加世界辩论赛,之类之类的。

大神特别多,但没有被碾压的感觉。我想原因有二:

首先,康村不排名(当然如果你要知道的话可以去每个系办公室查询,一般好的话就会在自己的简历上特别备注一下),所以本身就没有那么多在你面前明晃晃的可以看到的压力。大家似乎也不会太去关心别人做了哪些事情,所以受到这种(相对)淡定的氛围的影响,我也就不会怎么去关心别人的事情,自然压力也就小了很多。

其次,就以后的工作或者考研[微博]而言,成绩也只需要进入一个“档次”就可以了。所以很多牛逼到了那个档次的GPA,除非真的很热爱学术,就不太会去刷分或者刻意追求A/A+了。其实,真热爱学术的也不太会去刷分,好多都是在做研究或者自己看课外的,他们神般gpa只是一个副产品。当然,他们再高的GPA和我也没关系,因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而且0.1 0.2在高gpa段也不是多么质的差距。

总而言之,即使大神再多,只要我不凑上去求碾压,他们也碾压不到我。这叫,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来源:知乎网友问答整合)

(原标题:在常春藤做学渣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第19篇:国外名著

国外名著

《童年》 【作者】高尔基 【国别】前苏联 【主要人物性格】阿廖沙: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非常敏感的孩子,能辨别好坏,在外祖父、外祖母、房客等的影响和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度过自己的童年。他能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外祖母:阿廖沙最知心的人、慈祥善良、聪明能干、对生活的美好本质有信心,对周围的人放射着明亮的光辉。【主要情节】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五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鲁滨孙飘流记》 【作者】丹尼尔·笛福 【国别】英国 【主要人物性格】鲁滨孙: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意志品质坚强、生存信念执着、务实肯干、艰苦创业、追求财富的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新兴资产者的英雄形象。星期五:鲁滨孙救起的白人俘虏,是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主要情节】鲁滨孙独处荒岛,挑战自然的过程。《昆虫记》 【作者】法布尔 【国别】法国 【主要人物性格】无 【主要情节】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别】苏联 【主要人物性格】 保尔·柯察金:1.刚毅坚强,有着非凡的奉献精神和工作毅力。2.平凡中见伟大,在烈火中成长起来的钢铁战士。 朱赫来:沉着干练,富有组织能力,长期做地下工作。 冬妮亚:对劳动群众有同情和同等对待,但对生活更向往安逸。 【主要情节】1.保尔的爱情故事。2站场上的搏杀3 工地上的磨练 4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

《海底两万里》 【作者】儒勒·凡尔纳 【国别】法国 【主要人物性格】 尼莫船长: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爱自由,孤独。 阿龙纳斯:好奇心强,勇敢,博学。【主要情节】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尼莫船长在海底深处旅行的故事。

《名人传》 【作者】罗曼·罗兰 【国别】法国 【主要人物性格】 贝多芬:普通乖僻,不幸孤独,伟大的音乐之神。贝多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巨人形象。 米开朗基罗:慈善、善良。 托尔斯泰:自我完善、博爱,具有虔诚的宗教观点。 【主要情节】记叙贝多芬,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 奋斗的精神。 《培根随笔》 【作者】弗朗西斯·培根 【国别】英国 【主要人物性格】无 【主要情节】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论高官、论求知、论美。

《格列佛游记》 【作者】斯威夫特 【国别】英国 【主要人物性格】 格列佛:1.他善良、正直,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了侵略者,扑灭王宫大火等等。2.无私、真诚、崇尚自然的特点。

3.格列佛是一个具备了整个人类所有的优秀品质的代表,是一个理想化了的人物,因而显得有些苍白。大人国国王:贤明而正直,经常关怀臣民。【主要情节】本书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大人国、小人国、飞岛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简.爱》 【作者】夏洛特·勃朗蒂 【国别】英国 【主要人物性格】简·爱:坚强。她可能微不足道,但却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主要情节】简·爱不幸但又坚强的人生。《泰戈尔文集》 【作者】泰戈尔 【国别】印度 【主要人物性格】无 【主要情节】泰戈尔的诗。

《伊索寓言》 【作者】伊索 【国别】古希腊 【主要人物性格】无 【主要情节】影射当时社会现实,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第20篇:国外数控系统

国外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发展形势

2010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制造技术(机床)展览会(IMTS2010)展示了国际机床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IMTS展览会展示了高技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展示最新科技和生产方式,突出展示未来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1、国外数控机床技术现状

(1)高速高精与多轴加工成为数控机床的主流,纳米控制已经成为高速高精加工的潮流。

(2)多任务和多轴加工数控机床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

(3)机床与机器人的集成应用日趋普及,且结构形式多样化,应用范围扩大化,运动速度高速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用化,控制功能智能化,多机器人协同普及化。

(4)智能化加工与监测功能不断扩充,车间的加工监测与管理可实时获取机床本身的状态信息,分析相关数据,预测机床的状态,提前进行相关的维护,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机床的故障率,提高机床的利用率。

(5)最新的机床误差检测与补偿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机床的补偿测量,与传统的激光干涉仪相比,对机床误差的补偿精度能够提高3~4倍,同时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6)最新的CAD/CAM技术为多轴多任务数控机床的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

(7)刀具技术发展迅速,众多刀具的设计涵盖了整个加工过程,并且新型刀具能够满足平稳加工以及抗振性能的要求。

2.国外机床数控系统技术现状

(1)发那科公司最新的FS30i/31i/32i/35i-MODELB数控系统,是FANUC公司最新的人工智能纳米数控系统,这个系列数控系统灵活地支持加工中心、车床、复合加工机床、五轴机床和各种高速高精度机床。系统支持①FL-net,②PROFIBUS-DP,③DeviceNet,④I/OLink-II,现场总线,系统可以实现纳米级高精度插补,可提供编程和操作导航,实现系统操作的可视性和操作性。系统提供了刚性攻丝、大型机床控制、双检安全等功能。

(2)MITSUBISHI公司的M700V采用最新的精简指令集的64-bitCPU及高性能的光纤伺服网络,具有纳米级插补技术,超光滑曲面控制SSS算法,最优化的机床响应控制,高精密校正功能,便于使用的菜单设计和宜人化的在线帮助功能,实时3D图形化监控设计。

(3)SIEMENS公司推出的最新系统828D与840Dsl,突出紧凑、强壮、简单、完美等特色。工作在80bit的浮点计算精度,高级曲面技术,从而获得最高的工件精度,特别适用于模具加工。智能定位与运动转换,确保加工正确的位置,独特的ShopMill/ShopTurn顺序编程功能:便利编程,极大减少编程时间,动态线条图形显示,宽范围的循环、复杂轮廓的几何处理器,高程序质量的CNC模拟仿真。

(4)HEIDENHAIN公司的iTNC530友好的界面、面向车间的编程方法,对话式编程和SmarT.NC编程,DXF转换,0.5ms的程序段处理时间和优异的轮廓加工精度及五轴加工特性,具有DCM动态碰撞监控功能,AFC自适应进给控制功能,对话格式编程,TNCGuide,全局程序参数设置。

3.国外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①平台数字化。②运行高速化。③加工高精化。④功能复合化。⑤控制智能化。⑥伺服驱动高性能控制。

《国外论文范文.doc》
国外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