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价范文

2022-07-3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孙中山的历史评价

孙中山的历史评价

班级:机械121学号:08030512104姓名:杜文平

【摘要】: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895年成立兴中会总会。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并确定革命政纲,创立《民报》。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 并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在南京宣誓就任。

【关键词】:孙中山;民主共和;兴中会;同盟会;辛亥革命;三民主主义

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大地上,民主资本主义正顶着遍地荆顽强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正冲破各种羁绊登上政治舞台,一个英气勃勃的新型的知识分子群正迅速形成。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也必会创造出站在革命前列,指导历史行程的大人物------孙中山。就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伟大的革命先驱者。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再组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了《民报》,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此后在国内组织发动多次起义均告失败。 经历了十次失败之后,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义终于获得成功,各省反应热烈,为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画上了句点。 在南京被17省代表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 然而在南方各省纷纷宣布效忠中华民国的同时,北方的省份却还未脱离清政府,孙中山的政府事实上没有实权。孙中山与其他革命党人不得不屈服于北方大军阀袁世凯,于2月13日提出辞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当选理事长。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孙中山遂筹划起兵伐袁,旋即失败。孙中山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寻求援助。1914年他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回国并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并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被迫去职。1919年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功载千秋,万古流芳。

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通过其他方式独到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 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二是他自发动和组织革命伊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满清朝廷的通揖、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个人名利,彰显博大胸怀,大公无私,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司法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他的政治近代化思想和理论,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了。在反帝反封建的前提下。孙中山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三民主义,以新的民权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近代化思想最终成熟和完善起来,成为具有完备理论形态的完整意义上的政治近代化的思想。这一思想和理论,直至孙中山的晚年,始终不变。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百度百科

[2] 王尔敏:《中山先生民族主义正解》,台北,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1999年版,第186页。

推荐第2篇: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诸多弊端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有的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有些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二、如何评价课堂气氛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于是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显示启发式教学,便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一节课竟能提问上百次。试问这样不停地碎问、乱问,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吗?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学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新课程还强调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民主型的、开放的课堂气氛。于是有些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想闹就闹……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但在强调师生之间这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同时不要忘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的要求是学习的必备保证,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是学生发展,以及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三、如何评价学生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于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掌声鼓励”……进行笼统地评价。这样廉价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无论课堂

上学生怎样不守纪律,从不给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很浮躁,他们还会在乎表扬吗?他们还会对破坏纪律、影响到他人的学生感到羞愧吗?一味表扬,正如一味处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对有过错或偶有过失的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太多地去动用什么语言的脑筋。而是要言之有物,行而有效。尽可能由“评价无痕”做到“教育无痕”,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做到学生评价的自主内化。

四、如何评价认知目标的完成

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但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法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无任何收益。

总之,历史教学的评价要全面、科学,要通过有效的评价了解学生在历史学习班的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只能灵活地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而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多种方法,多种渠道,灵活评价,才能使历史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引领学生成长,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荐第3篇:郑成功历史地位再评价=

郑成功历史地位再评价

郑成功一生的主要事迹是抗清与驱逐荷兰殖民者。史学家肯定郑成功的抗清斗争,称颂他驱逐殖民者,收复和建设台湾的丰功伟绩,给予政治家、军事家、杰出人物、伟大的爱国者和著名民族英雄等荣誉称号,甚至有的评论者认为郑成功的历史活动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他领导军民抗击西方侵略者的事迹彪炳史册,驰名中外,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应该是国际英雄。我们认为除了以上评价的层面外,郑成功的伟大和不凡更在于,他是十七世纪中国闽粤之地这个特殊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市民阶层的卓越代表。

郑成功生活在明末清初新旧王朝鼎革的多事之秋和大*时期。当时,皇权专制主义既受到以“夷夏之辨”为中心的满汉民族为争夺政权的激烈斗争,同时更存在以反对皇权专制主义为主要目标的全国各地农民大起义。由于明王朝的腐朽统治,激发了阶级矛盾,爆发了几乎推翻明王朝专制主义制度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农民大起义;东北满洲贵族向明王朝发动军事进攻,驱兵入关,入主中原,南明军民奋起抗清。

在国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风云大变的环境。此时,西方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殖民者向世界大举进军,侵略非洲、美洲和亚洲,开拓海外市场,建立殖民地,掠夺财富,贩卖奴隶,穷凶极恶。西方殖民者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东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侵占印度沿海地区、锡兰、马来亚、菲律宾摩鹿加群岛和爪哇,进行殖民统治。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万历年间,荷兰人几次入侵澎湖,天启四年(1624)侵占台湾。英国军舰也不断窜入广东沿海侵扰,北方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西方殖民者的头号强国就是荷兰。这个国家于1579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而崛起,十七世纪是它的“黄金时代”,国内经济繁荣,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积极开拓殖民地,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盛极一时。1602年,荷兰政府建立“东印度联合公司”,该公司拥有贸易特权,开辟殖民地,建立海陆军,兴建要塞和兵工厂,铸造货币,设立法庭等权力。1619年,东印度公司侵占巴达维亚(雅加达),作为侵略东方的大本营。它与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夺得锡兰、麻六甲、马来群岛和香料群岛,进而侵略中国,控制了从非洲好望角到爪哇的广大海域,成为海上霸王。

长期以来,皇权专制主义统治的中心都是在黄河中下游和江浙一带。因为中国有“重农抑商”以农立国的传统,而黄河中下游和江浙一带平坦、宽阔的冲积扇平原,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和人口稠密、技术精湛的农民,为中国皇权专制主义以农立国传统的存在,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要延续皇权专制主义以农立国的传统,就要加强对中原地区与江浙一带农民的人身束缚和精神控制。而对全国其它地区农民的控制相对来讲,就要宽松的多。特别是在王朝统治面临危机的时候,统治者不得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中心地带,对其它地区农民的控制进一步松弛。闽粤地处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东临浩瀚的大海和太平洋,是一块相对封闭的地区。在农业社会里,这里文化经济落后,沿海人民世代以捕鱼为生,一直是北方经济南移和开发的对象。但是,明朝末年的政治经济危机时期,由于荷兰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肆向东方侵略,闽粤东临的浩瀚大海和太平洋再也不是隔绝世界文明联系的天然屏障,而成为联系以荷兰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闽粤商贸活动的“黄金水道”,丘陵地带的地理环境正好成为淡化内地以农立国传统的“减压阀”。在农业经济严重破产的条件下,闽粤沿海的人民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和西洋人进行商贸活动这一新的可能性。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和传统的农业经济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以消费为中心,而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追求财富的增殖即发财致富为灵魂。这些西洋的冒险者到东方来经商和野蛮抢掠,就是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因此,区分资本主义和传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既要从客观的经济总量方面进行分析,更要从主观的价值追求方面认定二者的不同。只要在主观的价值追求方面以财富的增殖为目的,那么,在实际上就标志着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了。 郑成功的身世典型的体现了闽粤地区社会,从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轨迹。他的父亲郑芝龙在明末闽南农业经济破产的情况下,为谋生计只身前往澳门随母舅黄程学习经商,与葡萄牙人关系密切,又当荷兰人翻译。广泛接触西方人,对世界形势及各国情况比较了解,日本幕府德川家康曾向他询问泰西诸邦国情。和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孤陋寡闻和夜郎自大相比较,在早于鸦片战争前两百多年对西方国家有如此的了解,在近代中国和东方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凭着智慧和精明能干,郑芝龙和家族成员经营海商,商船往来南北洋及日本、吕宋、加留巴、东京、交趾、暹罗等国,进行贸易活动。经过郑氏几代人的苦心经营,聚集了雄厚的“富可敌国”的海上商业资本,在闽粤沿海之地构建起来一个,和内地农业文化有很大区别的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大规模的海上商业贸易,就不可能有当时西方先进的文化理念的侵袭,和东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郑成功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和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得益于惨淡经营的海上商业资本的支撑。同时,郑成功的抗清收台活动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以为支撑和延续庞大的海上商业资本和新的生产方式服务的。

从个人出身来说,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长崎平户女子田川松。田川家族是平户的名门望族。郑成功出生于平户,并且在此度过童年。当时,平户是对外开放的国际港口,许多外国商人驾船载货入港贸易,荷兰人和英国人设立商馆,港市繁荣。郑成功童年在这里对西方人和商业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他父亲郑芝龙曾经只身打败数十个荷兰人,此事使他蔑视西方人。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年已七岁的郑成功离开日本,返回福建故乡安平镇。安平镇是郑成功之父开府所在,是“著名的商业城市”,中外商人云集货物山积。安平海商与郑氏商船航海通贸东西洋各国,运回“番货”,带回海外各国消息和奇闻逸事,使船王和富商之子的郑成功从幼小的年龄开阔了眼界,直接和间接获得许多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世界知识。尽管他的父亲在他回国以后,给他延聘饱读儒家经典之师,使其深受儒学文化传统之熏染,对其坚毅的性格和忠贞爱国思想的形成大有裨益。但他并没有走当时中国上层社会的孩子所成长的道路,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儒家圣贤书。十年苦读求取功名,做官升官发大财,光宗耀祖。由于受儒家“重农抑商”思想的深刻毒害,把商业活动视为“末业”,贱视甚至仇恨它而是从小接触东西方各色人等,受到来自东西方文化、中日文化的不同方面的影响。耳闻目睹了经商活动和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以及对国家富足、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作为受到东西方文化、中日文化深刻影响的船王之子,不可能选择传统中国士子的人生道路和理想追求,他的天职和使命就是成为郑氏家族船王的传承人,开创郑氏家族更为强大的海外航海贸易事业。

也许有人会讲,郑氏父子都曾经受到明、清两朝的招抚。郑芝龙先降明、后降清;郑成功至死不渝忠诚于南明朝廷,这不是殊途同归,还是对传统士人人生模式的认同吗?我认为从主观上看,这反映了郑氏父子儒家传统文化的情结,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们试图化解和利用传统的政治资源,为其庞大的海上贸易活动寻找到合法的保护伞。郑芝龙的先降明、后降清这一心态最为明显。而郑成功至死不渝忠诚于南明朝廷,虽有“夷夏之辨”的族类意识,但他所认可的“夏”绝非农业经济基础上的绝对皇权专制主义。而从客观环境来看,明清之际改朝换代,中央政府根本无力、无暇应对闽粤之地的新局面,只能以招抚的方式任用地方势族维持一方安定,达到“以毒攻毒”的目的。但在皇权官僚体制的视角里,这些地方势族肯定是不入正流的“异类”。这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使郑氏父子走过了海盗——海商——政府官员的人生轨迹。海盗生涯是郑芝龙早期起家杀人越货的非法商贸活动。而作为海商的郑氏父子,总是希望获得政府官员的政治资源和资格,垄断闽粤地区的海上国际贸易活动。庞大的国际贸易活动,不仅使郑氏父子取得了巨大的收益,而且给沿海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把闽南泉漳地区建设成为繁荣的港市。另一方面,利用国际商业贸易所取得的巨额利润,郑氏父子训练一只精锐的军队,既保证了商船的安全航行,也为防御以荷兰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我东南沿海的侵略提供了前提条件。

1644年满清贵族回师入关并定都北京。从此开始直到1661年收复台湾前夕的十多年间,郑成功积极参加了抗清复明的斗争。这一活动本身,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但通过北伐和拥戴南明小朝廷,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要获得正统的政治资源,以庇护他庞大的国际贸易事业。在这国内山河破碎的年代里,郑成功除了以很大的精力抗击清朝的南进政策以外,俨然以在海外中国商人合法经商的保护神出现。在这一时期,荷兰与西班牙殖民者经常在海上抢劫中国商船,残害中国商人,破坏中国同日本及南洋各国的传统贸易关系。为了捍卫中国商人的正当利益与维护同各国的友好贸易关系,郑成功和荷兰、西班牙殖民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从1652年开始,郑成功的商船驶往台湾,“红夷每多留难”,而就在此时发生了荷兰殖民当局镇压郭怀一起义,屠杀台湾人民的事件。郑成功问讯大为震怒,“遂刻示传令各港澳并与东西夷国州府,不准到台湾通商”①。这个行动使东印度公司当局惊慌失措,叫喊“大大妨碍了公司在北方的商业活动”,台湾“陷于萧条”②,“船只不通,货物涌贵,夷多病疫”③。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半个世纪以来,首次遭到严重打击。接着,为打破荷兰人独霸远东海权与垄断贸易的局面,郑成功照会荷兰当局,他将派遣商船前往巴达维亚、暹罗、日本、东京、大员等地贸易,不许妨碍商业活动。荷兰东印度公司蛮横无理,下令严禁中国船开往麻六甲、洛坑、彭享及许多其他地方贸易,还抢劫中国商船。中国商民向郑成功申诉。郑成功即向荷兰东印度公司发出警告,“本人将发布一道命令,即: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大小船只皆不准开往巴达维亚、大员及其附近地方交易任何货物”④。这道命令的意思是,要把对荷兰殖民者的经济制裁范围扩大到东印度公司大本营巴达维亚。同时,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屡次抢劫中国商船的暴行,向东印度公司提出严重抗议,并要求赔偿。

公元1656年闰五月初六日,郑成功发布命令,谴责台湾荷兰当局与菲律宾西班牙人狼狈为奸,不张贴和执行他所颁布“断绝与马尼拉贸易往来”的命令。郑成功说,荷兰人与西班牙人“系一丘之貉,既丑恶又傲慢”,视中国“商民为要供人食之鱼肉。本藩闻知此情,心血翻腾,极为愤怒。”为此,他决定与台湾荷兰当局“断绝贸易往来,任何船只,甚至连片板皆不准赴大员。”以示惩戒。公元1571年西班牙殖民当局侵占吕宋,在菲律宾群岛进行殖民统治,迫害华侨和中国商民。期间曾两次屠杀华人四万五千余人。郑成功时,侨居菲律宾华人逾十万,中国商船开往菲律宾每年近百艘。菲律宾西班牙当局残酷压迫当地居民和华侨,抢劫中国商民财物。华侨和商民向郑成功申诉惨遭西班牙殖民者虐待的情况。郑成功谴责西班牙人的暴行,并下令断绝通商。在当时,有如此胆略者,东方惟有郑成功一人。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郑成功以其雄厚的海贸实力和超人的胆略与勇气,以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勇敢面对当时实力最强大的海上霸王荷兰的挑战与压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中国人和东方各国人民赢得了荣誉与尊严。 随着南明朝廷的衰亡,“虎狼之师”清军的迅速南进,特别是父亲郑芝龙惨遭清朝的杀害,这诸多因素迫使郑成功收复台湾,开辟事业新基础的决心。早在起兵抗清之前,父亲郑芝龙对他介绍台湾岛及其开发、经营情况,并特地嘱咐说:“倘不可为,台湾有如虬髯之安。”郑成功由此得知“台湾系我先王(郑芝龙)所有”,乃“吾故土”⑤。从此,他一刻不忘“驱荷夷”收复台湾这一神圣使命。在东方各国、特别是日本的帮助下,在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郑成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统帅二万五千多将士,战船数百艘于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当局,胜利收复台湾,使资本主义强国荷兰失去了远东海上重要基地,削弱海上霸王地位。

许多研究者大多从文化和政治的视角,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认为这是亚洲和欧洲两者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一场国际性的正义战争,我们认为这些评价是确当的。但在此基础上更应该说收复台湾的胜利,是东方市民资产阶级战胜西方市民资产阶级的结果。因为郑成功所领导的这只军队,是靠海上商业资本所供养,收复台湾的根本目的是要保障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海商集团和东方海商集团航海和贸易活动的安全。经商、特别是经营跨越国家界限的海商活动,实质上是反映和代表市民资产阶级这一新生产方式的活动,是对明清王朝统治的严重冲击,是要求对外开放贸易,反对海禁政策的斗争。郑成功从事海外贸易,反对海禁,就其自觉的目的是试图扭转国家衰势和追求诱人的海商贸易利润的努力,而在不自觉的层面上体现了中国新的市民阶层的滥觞和先声。正是这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养成和滋润了中国市民资产阶级这一新生产方式的根苗。这是中国皇权专制主义汪洋大海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在整个东方传统自然经济的格局中也是格外醒目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成功,不仅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力量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更表现了新生产方式的威力。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多年来,许多的学者、政治家高度评价郑成功的历史地位。人民膜拜他,景仰他,赞美他。但这种高度的评价和称颂,大多出于民族情感和文化政治的视角。其实,从宏观历史进程的视角来看,郑成功受到包括日本、东南亚在内的广大东方国家人民的肯定,最主要的是他在传统农业经济的一统天下中接受和发展了一种新生产方式,暗示和导引着东方社会未来发展的前途。这可能就是历史前台的行动者郑成功本人,也没有自觉意识到历史意义。

根据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解读,20世纪30-4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史上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社会明清以来由于皇权专制主义统治的严酷,始终没有发育出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只有资本主义的因素和萌芽。我们认为从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从明清以来江浙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看,“萌芽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把这一观点运用于对明清以来,闽粤之地以郑氏家族为代表的蔚为大观的海商集团的活动的评价,就和实际情况相差太远。根本不可能科学地揭示郑成功在近代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可能有人会讲,郑成功收复的宝岛台湾,最终不也归入严格皇权专制主义的清王朝的一统版图之中吗?一度兴旺的中国海上国际贸易,在更为严格的海禁令之下窒息停滞了吗?其实,这样的质疑,并不能抹杀在此之前,闽粤之地曾经存在过的兴旺发达的国际海洋贸易以及对中国、对东方社会和世界的深远影响。 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的影响和束缚,长期以来我们漠视和回避郑成功历史活动的市民资产阶级属性,妨碍了对其历史地位的公正、科学地评价。今天,应该拨开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作者单位:福建师大图书馆流通部] 注释:①③杨英《从征实录》。 ②C.E.S.《被忽视的福摩萨》。

④《郑成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 ⑤陈伦炯《海国闻见录》。

推荐第4篇: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

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

贵州省凯里市大风洞正钰中学

王焕龙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离不开课堂阵地。课堂教学评价是开展历史教学研究活动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也是历史教研组了解教学情况,通过观摩一堂完整的历史课,并做出分析评议,借以指导教学实践,总结和推广经验的重要手段。因此,抓好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面对新教材,很多教师感到很困惑:怎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呢?为此,笔者根据四年多的历史教学实践,试就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依据、原则谈一些看法。

一、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历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以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必然要求课堂教学评价也作相应的改变与之相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由于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因此,历史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指导思想,提倡课程教学评价要从关注教师的

1 “教”到关注学生的“学”的改变。

首先,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这将同时带来一个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于是,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因此,教师除了写教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教案随着学生的需要变化有所改进。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上好每一堂课。

再次,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将促使教师重新反思一堂好课要求教师具备的教学能力是什么。“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还要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认

2 识、发现历史课堂教学规律性的东西,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二、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

1、看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体现教材科学内容和思想实质的集中反映,是一堂好课的灵魂。不论是传授历史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力,以致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始终要紧扣教学目的。一堂课是不是达到目的,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

评议教学目的要考虑是否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拟订教学目的,是可接受性原则在教学目的方面的具体贯彻和应用,也是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条件。如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人教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有位老师拟订的教学目的是“讲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的经过,使学生认识秦的暴虐统治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威胁了人民的生存,这也不过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农民群众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政权,显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的首创精神。”这个教学目的既有知识教育的内容,又挖掘了基本历史知识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准确地反映了本节有教学重点是大泽乡起义和推翻秦的统治。

2、看是否重点突出,线索清楚

教师讲述的历史知识必须史料翔实可靠,观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即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史料相统一,并注意到历史学科严密的系统性,实事求是地分析、评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尽可

3 能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如讲述八年级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时,如果教师仅让学生记住条约的时间、地点、内容,而不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具体材料的分析、概括,说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这个概念,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无法达到的。

课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线索清楚,是保证完成教学目的的主要要求。只有强调重点,才能加深学生印象,便于理解和巩固。如“伐无道,诛暴秦”一课的教学重点应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对教材中提到楚汉战争也要讲一下,但不宜作为重点。如果只考虑“鸿门宴”、“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内容如何精彩,不惜时间大讲特讲,尽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不能认为这是一堂好课。因为这样处理教材内容是轻重倒置,冲淡了教学重点,组成教学重点的是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中的重要历史知识。所以,评议一堂历史课的质量,不仅要看重点突出,而且要看线索是否清楚。

3、看教法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了正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之后,还要看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任务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教材内容,应有与之相应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还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结合,灵活运用。如用哪种课堂教学类型?怎样进行复习提问?如何导入新课?运用什么方法讲授教材的每一具体问题?怎样启发学生?什么地方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怎样巩固新知识?怎样布置课外作业?无论选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考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也许一个板书并不漂亮、口语表达并不是很利落的教师,只要他能创设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4、看师生角色是否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把自己定位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这一角色上。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主要演员应该是学生,教师不仅是演员,还是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新课程的历史课堂不再是教师自编独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不再是教师对学生机械训练的场地,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不再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讲坛,而是师生探究构建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平台。因此,评课时应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是得到体现。

5、看是否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以学论教”是现代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二是指学生是不是会学,有没有会学,主要指课堂教学的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论教”主要是从课堂教学四大状态(情绪、交往、思维、目标达成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判断。一是看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二是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教师有没有对

5 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三是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方面的收获。

三、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在评课时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评课原则,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在评课时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实话实说原则。实话实说对于听课评课教师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责任心问题。它是执教者与其他与会者学习借鉴的一个机会。只有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评课才有实在的意义。这里面可能会出现“话重”的情况,所以实话实说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讲究谈话的艺术。

2、“心理零距离”原则。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用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去评课。让别人特别是执教者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在充满“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突出重点原则。评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能抓住重点部分详尽地谈,理论联系实际,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4、激励性原则。评课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励执教者特别是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成为课堂教学乃至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

5、因人而异原则。因执教者情况各异,课堂教学的形式不同,评价侧重点的不同,评课也要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对于一些骨干教

6 师要把要求提高一些,抓住个性特点,挖掘教学特长,激发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6、艺术性原则。评课也要讲究艺术,要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谈话”的策略,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且要注意评议的尺度,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去考虑,把课评足,少议论人。

综上而言,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评价的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它将促进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的良好风气的形成。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一节课的教学结果,而是要诊断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教评相长的目的。

单位:贵州省凯里市大风洞正钰中学 邮政编码:556003 联系电话:(手机)13765565189

(宅)(0855)8670105 7

推荐第5篇:戊戌变法历史评价的若干问题

戊戌变法历史评价的若干问题

作者:李时岳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点击数: 1504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1日

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在史学界内部,意见从未完全一致。解放初,苏联叶菲莫夫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部分认定,戊戌变法是反动的,因为它属于改良主义运动,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改良主义在本质上是反动的。但这个意见在中国史学界的多数人中并没有得到赞同。中国史学界一般承认戊戌变法的改良主义性质,但认为在当时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的作用。至于为什么本质上反动的改良主义会起进步作用,则缺乏充分的理论说明。近年来的研究,兵分两路:一路从戊戌变法的客观历史作用出发,主张摘掉改良主义的帽子,重新定性;一路坚持改良主义的定性,着力揭示其反动的本质。在某些论著中,通过对变法诏谕的分析,论证百日维新中执行的主要是洋务派的政策,载□只不过是洋务派的皇帝,并推论即使维新不被推翻,康有为等维新派也只能成为新洋务派。这,可以看做后一路的重大“突破”。它给人以新的启迪,无疑将有力地推动对戊戌变法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什么是洋务派的政策?什么是维新派的政策?二者的明确界线在哪里?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康有为强调“变法”。他指责洋务派经营数十年而成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变事”而不“变法”,“根本不净,百事皆非”。由此,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观念,把“变事”、“变法”当作区别两派的标志,即洋务派主张“变事”、维新派主张“变法”。稽核百日维新中的诏谕,绝大部分属于“变事”范围,于是断定执行的主要是洋务派的政策。在这个三段式的推论中,由于前提似是而非,结论也就难以成立。问题在于洋务派固然主张“变事”、反对“变法”,但维新派主张“变法”、却不反对“变事”,“变事”是两派相通的联结线而不是区分的界线。

“变事”和“变法”是康有为创造的概念。他反对“不变”,批评“小变”,主张“全变”。他把“变”区分为四类,即

(一)购船置械的“变器”,

(二)设邮政、开矿务的“变事”,

(三)改官制、变选举的“变政”,

(四)改定国宪的“变法”。前二类都是“小变”,即枝枝节节的改革;加上后二类才是“全变”,即根本的改革。他强调“变政”、“变法”,并不反对“变器”、“变事”。实际上,“变器”、“变事”、“变政”、“变法”,既是逻辑的次序,也是历史的次序,大体上反映了这时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认识发展过程。从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仿行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措施,到要求效法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正因为“变器”、“变事”不足以富强,所以要“变政”、“变法”,使“变器”、“变事”能够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变器”、“变事”主要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具体设施,“变政”、“变法”则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变革。康有为把“变政”、“变法”放在首要地位是正确的,因此在封建桎梏下,资产阶级的政治变革将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力杠杆。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又是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基础。而且,任何政治变革的好坏,归根到底,还要看它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即使建立了最完善的政治制度,也不能取消和代替一个个工厂的兴办、一个个矿山的开发、一个个学校的创设等具体任务。维新派还没有无知、偏执到只讲“变政”、“变法”而反对“变器”、“变事”的程度。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十四卷,讲“变政”、“变法”的只有《议院》等几篇,大部分还是讲西学、讲商务、讲铁路、讲邮政、讲边防。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又何尝不大讲购械练兵、机器轮舟、铁路开矿、钞法邮政?

因此,根据百日维新中颁发了大量关于修筑铁路、举办邮政、裁军练兵、废除漕运、开办学堂等“变器”、“变事”的诏谕,便断定载□主要是采纳了洋务派的主张、执行了洋务派的政策、只不过是洋务派的皇帝,至少在论证上是缺乏足够说服力的。

本来,洋务派和维新派、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之间存在着既否定又继承的辩证关系。洋务派和维新派代表着不同阶级,一个是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封建地主阶级,一个是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但又各自是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这个同一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的政治代表。只看到对立,不看到联系,就会割断历史发展的线索,使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说明陷于混乱。承认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而把维新运动混同于洋务运动尚且不可,否认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而把维新运动说成是洋务运动尤其不可。如果载□只是个洋务派的皇帝,百日维新采纳的主要是洋务派的主张,执行的主要是洋务派的政策,那末维新运动岂不也是反动的?如果由洋务派皇帝主持、洋务派官员辅佐、按照洋务派的精神、执行洋务派政策的维新运动有进步意义,那末洋务运动怎么会完全是反动的呢?认定洋务运动是反动的,又把“变器”、“变事”和“变政”、“变法”人为地割裂开来,机械地对立起来,既对维新运动的说明造成困难,也对洋务运动的说明造成困难。摆得头齐脚不齐,怎样才能排除这种令人无所适从的困惑呢?

“变器”、“变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是近代中国在面对列强的威胁下自救、自立的基础。洋务办不好,所以要维新;维新搞不成,所以要革命。维新、革命不是反对而是更好地“变器”、“变事”,以期民富国强。辛亥革命后,尽管政治变革并没有真正成功,但开国元勋们包括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在内,就迫不及待地投身于造铁路、开矿山等“实业”,此中消息,耐人寻味。百日维新中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诏谕,就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大大超过了洋务运动。有的虽经洋务派提出并已着手实行,但洋务派只是实行于一隅、操纵于一手,并未定为国策,全面推行。有的则为洋务派多年求之不得、或敢想而不敢言、或且不敢设想的。说载□颁发这些诏谕是采纳了维新派的主张,不也合乎事实吗?

关键还在于“变政”、“变法”,因为这才是区别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明确界线。

康有为提出,维新的首要办法是在宫中设立制度局,以登用维新人士,统筹全局,实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这个主张,在“诏定国是”前和“诏定国是”后,他一贯坚持,反复申述,几乎舌敝唇焦,要求载□采纳,但百日维新中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行。

怎样看待这个事实?有的同志认定,这就表明载□接受洋务派和顽固大臣的意见,把康有为的主张否定了,从而也就证明载□不过是洋务派的皇帝。

事情并不这样简单。

一、载□反对康有为的主张吗?不,对于“将旧法尽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他很赞成,只是西太后坚决反对,“实在为难”,“故不得不徐图之”。在他亲手写给维新派的“密诏”中,十分诚恳地叙说了他的衷曲。

二、载□不重视、不准备实行康有为的主张吗?不,他很重视,并见诸行动。他把康有为设立制度局的奏折交王大臣会议,几次责成王大臣切实议复,企图借重王大臣会议的份量以与西太后争衡。但王大臣们始则拖延不报,继则浮同搪塞,载□无可奈何,只得不了了之。

三、制度局搁浅后,其他维新人士请开议院,载□“意颇动”、“欲用之”,倒是康有为不赞成而“力止之”。在这一点上,载□显得比康有为还“激进”些,康有为也说载□“于变法勇决已甚”。

这些情况表明,载□确实赞成并力图实行维新派的根本主张,对康有为可说是言听计从。变法维新只进行了一百天即被推翻,已经做的和可能做的,应该包括想要做、正在做而没有成功的,全面稽核,才能得出公允的评价。制度局因洋务派和顽固大臣的阻挠而没能开设,只能证明载□存在着害怕和西太后决裂的严重弱点,并不能证明他只是个洋务派的皇帝。

开制度局和开国会的关系怎样?百日维新中,康有为为什么主张开制度局而不赞成开国会?是不是动摇、变节、倒退?背弃自己的政治纲领?这是值得认真讨论的另一重要问题。

民选议员,召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是维新人士共同的政治理想,称之为政治纲领也未尝不可。但什么时候实行,通过什么步骤、什么办法实行,在维新人士中意见并不一致,而且往往前后歧异,郑观应在甲午年(1894年)盛赞议院为“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甲午后又说议院“必须行于广开学校、人材辈出之后,而非可即日图功”,到庚子年(1900年)则说:“事有经权,兵有奇正”,“先议广开学校,十余年有人材,而后立议院者,谓之经,即兵出于正。先设议院,并开学校,庶官绅知议绅之贵,勇于维新,急于扶持国势者,谓之权,即兵出于奇。今时急矣!而苦于势力不足,不能不用奇兵以致胜。”七年中议论就三变。严复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肯定“泰西君民并王之美治”,但从不认为在“民智未开”的中国可以付诸实践,直到辛亥革命后还坚持说中国只能实行“开明专制”。这种政治理想和政治实践之间的距离,似乎不好用个人的“动摇、变节、倒退”来解释。实际上它所反映的是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在当时还缺乏必要的阶级力量和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接受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还为数不多,西方的榜样予有识之士以强烈的响往,国家危亡的形势要求加快政治变革的步伐,而现实生活中却又缺少可以依靠的力量,从而□徨、犹豫、苦恼、探索……。

康有为的“变政”、“变法”是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本的。在《日本变政考》里,他把“立制度局以议宪法”列为“变政”之大端,“改定国宪”为“变法之全体”,“二十余年始开议院”,民选议员为“日本维新之始基”。显然,在他看来,从“立制度局”到“开议院”,有一个过程,二者并非对立;制度局为议院准备条件,不是用制度局代替议院。

1896年和1897年,康有为两次向皇帝上书(即第四书和第五书),建议“设议院以通下情”,“国事付国会议行”。当时,他的建议能否被采纳还十分渺茫,自然只能提出一般原则,没有必要详列实施细则。1898年初,他奉命和总理衙门大臣会谈,讨论变法问题,随后写《应诏统筹全局折》(即第六书),这是准备付诸行动的,自然必须考虑实行的步骤和条件,即考虑策略性和可行性,于是提出“特置制度局于内廷”的具体方案。从这以后,开制度局成为康有为全力争取的目标,又是条陈,又是面述,又是上折,再三再四地敦促载□“乾纲独断”,“先开制度局而变法律”。制度局遭到王大臣抵制,以“变通办法”不了了之,实质上被勾消。在浪涛汹涌的斗争中,内阁学士润普通武上疏请开国会,谭嗣同、林旭也主张开国会,康有为反对,理由是“而今守旧盈朝”,如果立即召开国会,势必为守旧势力所把持,结果反而会成为推行新政的严重障碍,所以“万不可行”。在他看来,百日维新属于“变政”的开端,为“变法”扫清道路、准备条件,关键在于破格提拔维新志士,使之掌握权柄,统筹全局,制定变法章程。开制度局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开制度局受到阻挠,康有为采取迂回战术,又“请开懋勤殿以议制度”。这个建议还来不及实行,政变发生,百日维新就夭折了,开国会的问题自然还提不上议事日程。

从思想到行动,全面考察,可以批评康有为不如谭嗣同、林旭等人“激进”;但因为百日维新中康有为力主“开制度局”、“开懋勤殿”而不赞成“开国会”,便斥责为“背弃自己政治纲领”,“亲身消灭了”自己和洋务派之间的“界线”,“希望留下一条道路,与洋务派封建大官僚取得妥协”,此论恐怕不妥。事实上,洋务派固然反对开国会,又何曾赞成过开制度局、开懋勤殿呢?

为什么维新变法即使不被推翻,载□也不过是一个洋务派的皇帝,康有为等维新人士也只能成为新洋务派?论者作了说明,大意是:宫廷的环境条件,决定载□生来是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他的“立脚之地”是买办阶级、地主阶级和它们进行联合统治的清政权;而康有为等人则因为他们站在半地主、半资产阶级立场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统治下,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不能维持自己的政权的。这里,又令人不能不提出一系列问题:个人的“立脚之地”是否可以转移?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如果掌权是否必然蜕变?资产阶级不能维持自己的政权,因而它为争取政权的斗争是否毫无意义?

载□“不甘作亡国之君”,从西太后手里争来一点“事权”,尽管存在着“朕位且不能保”的危险,却决心为振兴清朝,“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做一番改革事业。他信任维新派,采纳他们的主张,大刀阔斧地推行变法,甚至准备召开国会、实行宪政。他虽然不是变法的倡导者,却是百日维新的发动者。没有他,就没有百日维新。皇帝只有一个,他的地位和作用是没有别人可以代替的。为了变法维新,他和封建顽固势力作了相当坚决的斗争,最后失败而被囚禁,实际上等于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有弱点,特别是出身于宫廷而带来的性格上的弱点,但从百日维新中他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想要做的来看,确实是力图做一个资产阶级的维新皇帝,遗憾的是没有成功。

不错,载□是清政权的正式代表者,但虚有其名,没有实权。在严重的瓜分危机刺激下,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向新兴社会势力靠拢,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渐次站到新兴势力一边,或多或少的离开原来立脚的地盘,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没有实权的皇帝如同傀儡,有点心态的人是不甘心当傀儡的。不进行资产阶级改革,中国积弱不振而被瓜分,傀儡皇帝也当不成。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改革失败而被废黜,也不过是当不成傀儡皇帝。何况,改革并不一定失败。严峻的形势迫使载□抉择,他选择了改革的道路。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因为他投靠了具有前途和希望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虽败犹荣,他得到后人的尊敬和同情。

康有为等维新派是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中国资产阶级是从地主、官僚、商人(包括买办)转化而来的,形成过程中自然会带有原来所属阶级的胎记。但重要的不在于“半地主”,而在于“半资产阶级”,即向着新兴社会势力的转化、前进。维新志士大多出身于地主、官僚家庭,但都是多少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振兴中华,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倡导和推行资产阶级的改革,和封建守旧势力进行了一场有声有色的搏斗。维新运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历史过场,而是资产阶级革命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在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尚可指望的时候,人们是不会轻易走上暴力革命道路的。他们充当了这个时期不可缺少的先行者角色,为推进中国的资本主义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特别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个人的立场从这个阶级转移到那个阶级,是大量的、常见的事实,统治阶级也决非铁板一块。封建制度兴起的时候,固然有许多奴隶主反对,但也有不少奴隶主转化为地主;而且,最初的地主不可能从奴隶中产生而只能从奴隶主中产生。同样,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时候,从地主阶级中分化出资本家,从封建统治阶级中出现倾向、靠拢乃至“投降”资产阶级的人物,是完全合乎逻辑、也合乎历史的。作为阶级,本性不可改变;作为个人,立场可以选择。如果从阶级本性不能改变的原则出发,否认个人的立脚之地可以转移,历史就会变得十分简单而又不可理解。简单,是只要按照个人的阶级出身贴上标签就行;不可理解的是,既然每个人都完全是环境的奴隶,不容选择,不许转移,不可变更,那末,历史又是怎样向前发展的呢?

不错,历史已经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维持自己的政权,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无不以失败告终。因此也就不存在改革和革命如果成功,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人物掌权后必然蜕变的问题。能够这样设想,辛亥革命如果成功,孙中山、黄兴等领导人必然会蜕变为军阀吗?这种假设,本身就是违反历史的、荒诞无稽的。历史学家的任务在于说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维持自己的政权的原因——社会的、经济的,总结其经验教训,而不必过多地追究个人的责任。

尽管中国资产阶级不能维持自己的政权,也就是说,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但它高举爱国、民主的旗帜,为争取自己的政权的斗争,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历次斗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冲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了爱国和民主的思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进步人士,即为最后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积累着物质的、精神的力量。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不应以成败判断历史上一场运动的意义,这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资料来源:《学术研究》1983年第6期】

推荐第6篇:历史观点评价型问答题

高考历史论述题训练

历史观点评价型问答题的解题步骤大概是:

(1)提炼观点。主要是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2)判断表态。这又分四种情况:正确的,错误的,对中有错的,错中有对的。

(3)揭示真相。客观对象的真相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

(4)认识升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由于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从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来讲,大致可以归结为社会偏见、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几个方面,甚至还会可能混淆事实,颠倒黑白。

高考题组

(2010年新课标)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要求:以对历史前提 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13分)

解析:试题中恩格斯所述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前提”的要素主要有4个方面:

①生产方式:家庭手工工场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工厂出现;新兴行业出现;机械化生产(含大机 器生产)的出现,大机器生产。

②资本积累:商品经济发展;商人阶级出现;重商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海外贸易、海外市场的建立;国家政策扶植。

③雇佣劳动:雇佣关系;雇佣劳动;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劳动力不被束缚于土地之上;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④意识形态: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教伦理;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自由平等观念;启蒙思想;打破封建(神学)思想束缚

样卷一

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是指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样卷二

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是英国最先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不仅让人对自然、社会有新认识,更加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所代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变北的巨大作用,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样卷三

历史前提也就是时代背景。

1、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古老的,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接触到科技的生产水平,也只是停留于手工工场,手工完成简单的生产环节。

2、个别地分散地同奴隶制并存几百年,这是政治制度还很古老,没有适应当前的经济体制,还有各地区仍属于孤立状态,没有联合起来,所以还不能形成有制度性的资本主义方式。只有在科技的进步,社会意识形态完善和政治制度合理化的条件下才能把萌芽发展起来,所以历史前提是非常重要的。

样卷四

历史前提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的条件。条件包括:

1、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社会,社会安定统一。

2、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即受到新文化运动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3、资本:有原始的资本积累,可使其提供资金支持。

4、市场:有广阔的市场要求,需求量大。5劳动力:劳动力丰富,英国的圈地运动解放了劳动力。

6、有新的雇佣关系产生。

7、交通工具的发明,各地联系加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

样卷五

如英国。这一历史前提表现为:

1、英国最早产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早期的殖民掠夺为其提供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

3、圈地运动为其提供大量羊毛及自由劳动力。

4、早期商业革命为其奠定良好基础。

5、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城市促进工业化进程。

6、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其奠定科学理论基础。以上的历史前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再如中国,在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当时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海禁,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当时商人经营商业挣来的钱多用来买田置地,没有继续扩大资本,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的“历史前提”没有促进中国的发展。综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经济、政治、社会多方面条件的共同存在,这样的“历史前提”才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1年新课标高考).(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是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确。论据及说明如下:

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功为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 的。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传统奠定了后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

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肯定西方文明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西方崛起的贡献。东西方文明交流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可以说,没有上述支持,就没有西方的繁荣。

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因此可以说材料中的观点有片面性,应当具体分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 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 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 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 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 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示例: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 1856-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 救民族危亡;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 的朝廷” ,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性。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政治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例题

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菜斯顿对美国1787年宪法赞赏有加,说‚这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 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二美国特拉华州的代表马丁·路德在制宪会议上评论道:‚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 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革命导师恩格斯则认为:‚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典型表现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 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评材料中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威廉·格莱斯顿对美国1787年宪法赞赏有加,基本持肯定态度;马丁·路德基本持否定态度;恩格斯对其既有肯定又有否定。(2分)关于美国17871年宪法,我们既要看到其进步性,又要看到其存在的不足或局限性。说它是“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是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是西欧的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分权与制衡”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地方与111央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说它“没有迈川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确认了存在于美周的有色人种奴隶制”是因为:它没有完全反映维护群众权益的《独立宣言》的内容;它承认黑人奴隶制 和黑奴贸易,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的选举权被剥夺。(10分.言之有理即可)

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这一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恰如立于墙壁之前寸步难行,不是踌躇不前,就是想前进一寸,反而后退一尺。‛ 评材料中福泽谕吉关于学习西方文明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从材料中提炼福泽谕吉关于学习西方文明的观点。其次,引用东方学习西方的史实加以评论,如中国、日本学习西方一败一成就是很好的例子。

【参考答案】福泽谕吉认为学习西方必须从变人心(观念和思想等)、变政令(制度和法律等)到变物质(先进的工具)依次进行才可成功,否则行不通。(2分)日本汲取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在思想上树立“脱亚入欧”观念;接着进行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摆脱列强的控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再次,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本迅速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0分,言之有理即可)

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 之制失也。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朝灭亡的认识(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讨论

观点一:秦朝灭亡是由于采取了郡县制。(2分)理由:没有沿用原来的分封制,王室失去了保护的屏障。(10分,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不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2分)理由:秦朝灭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10分,言之有理即可)

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l‘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一1914年‛中写道: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 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评材料中关于欧洲发展的推动力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关于欧洲发展推动力的观点。如 1914年欧洲已经成为世界的主人,吞并整个非洲,建立了对亚 洲的控制,其原因是现代化进程在继续和加速。其次,用欧洲

霸主地位确立的情况及其原因进行证明,要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763年至1914年,欧洲在世界上确立了霸主地 位。其主要推动力是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2分)欧洲在世界上确立霸主地位的主要表现: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上,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思想上,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民主自由思想、生活观念等 在亚非拉地区得到迅速传播。

科学革命主要指在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动摇了神学统治的理论基础。工业革命是指第

一、二次工业 革命,它们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的贫穷和落后,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政治革命主要指1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70年意大利的 统

一、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等,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广 泛建立。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革命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快速发 展。(10分,言之有理即可)

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国文明’’中写道:‚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 一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当然,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文明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游牧部族在侵人中原后,其语言、习俗和畜牧经济会被迅速中国化。(2分) ①统一和连续史实: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多年;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的厄运,却一次又一次地蹶而复振,巍然屹立。②中国化史实:历史上任何外来文化传人中国,最终都会被中华文化融合,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如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学习汉制,汉文化。(10分,言之有理即可) 。

评述题实例

6.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注意材料中新认识只提到了正面积极方面 • 先述后评︰

• 述: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 评: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10分)

7. 材料三 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社会系教授迈克尔·希尔于1995年10月在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会 所作的演说中,描述了英国的因境,他说:‚(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的公共开支的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其中近三分之二为所谓的社会政策开支。1979年以来,保守党虽竭尽全力,却无法改变这一状况。将70年代社会政策开支增长与保守党执政前十二年的情况加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住房开支削减的情况下,社会开支的重点——医疗和社会保障费用——在1979至1991年间却在大幅度上升。1991年后,公共开支增长的速度加快,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其总开支额约占GDP的43%;其中社会开支占公共开支总额的将近63%。‛ ——资中筠主编《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上)第359页 •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欧洲福利国家。

• 述:福利国家在20世纪成为欧美普遍现象,它与近代化相伴而来。

• 评:曾经起过稳定社会,推动工业发展的作用。之后越来越成为持续、充分发展的障碍。

8. 材料四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西方世界为之震动。许多人认为,‚民主更多的是 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60年代,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困和犯罪率不断上升,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从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涌现出大批道德教育理论家及其学说。……1988年,日本政府的教改报告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克林顿政府认为,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要恢复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开始‛,而对人的培养,既包括智能,也包括品德。 ——摘编自《外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观念》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当代西方国家在道德教育态度上的变化。(7分)

述:从50年代起轻视道德教育到60年代末起日益重视。

评:道德教育与科技发展并非矛盾;忽视道德教育将导致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社会稳定、增强国家竞争力,也有助于人自身的完善、提高公民素养、促进社会进步。(7分)

评论题实例

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工人阶级从切身经历中认识到: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英国一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人坚决抨击现实社会的不平等。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孔德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评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观点3分)

理由: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使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公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观点3分)

理由: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亚非拉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推动了其社会进步。

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观点3分)

理由: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2.(12分)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过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参考观点.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环境污染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恐怖主义威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

推荐第7篇:论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论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最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却一直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而过去长时期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常常被过低估计了。这里,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时代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当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烈地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这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对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就常常来不及作出足够的估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贬低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它失败了,但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开始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李洋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学号:2010301040157

推荐第8篇: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2000字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

第一,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动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有人说,辛亥革命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是1/2成功,1/2 的失败。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虽然这部文献不久被北洋军阀废弃,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

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打落了亚洲第一个皇冠,具有国际意义。辛亥革命沉重了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

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为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总而言之,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当然,也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必然会出现的,但革命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大胆地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

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

推荐第9篇:对乾隆皇帝的评价的历史故事

正面评价

第一,他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

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众所周知,太阳王5岁登基,22岁才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自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第二,他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

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三位皇帝—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他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第三,他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17岁与出身名门的富察氏(即孝贤皇后)结为夫妇,两人感情极好,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去世后,他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是他所有诗词中最见真情的上乘之作。

第四,他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中说:“乾隆对他的母亲,感情深挚,发自天性。故礼敬有加,始终不渝。”他平时3天问安,5天侍膳,对母亲的生活起居,关心备至。皇太后逝世后一年之内,本来几乎每天都要写诗的他诗兴大减,作品寥寥。

还有一个身份也很有意思:他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他寿命89岁,折合成天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能用来写诗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写诗超过一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喜欢卖弄学问,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乾隆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十全武功指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

负面评价

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他积六十余年努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封建专制统治,把皇权推到了顶点。他的乾纲独断,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以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他蛮不讲理地利用专制权力,对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控制,使所有人都不敢乱说乱动,消灭了任何不稳定的萌芽。乾隆推行“臣奉君,子遵父,妻从夫,不可倒置也”的机构制度,强调不得“越级上访”,对于群众的聚众抗议,维护自己的权利,他总是视如大敌,一再强调要“严加处置”,甚至“不分首从,即行正法”;因此,普通民众无论被贪婪的官与污吏如何压榨剥削,走投无路,也只能听天由命,不得“越级上访”。而对受百姓反对的官员,加以保护,“于官员应得处分,不即汲汲究治。独虑匪徒因此长奸,不可不防其渐也”。

第二,他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间的文网之密,文祸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如脱缰野马不可控制。。在乾隆时期,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

第三,他固步自封,错过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机会。乾隆时期,一方面是清朝入关后的的顶峰,另一方面,也是清朝被世界甩下的时期。欧洲这时建造出新式战舰,在各个方面迅猛变革、发展之时,也正是在乾隆皇帝自我陶醉之际,与清朝帝国擦肩而过,迅速超越。

推荐第10篇:中共正修改的历史评价

中共正修改的历史评价

陈独秀的“帽子”到底是“右倾机会主义”,还是“右倾投降主义”?他是“托派”吗?是“汉奸”、“叛徒”吗?

抗美援朝是中共中央做出的“毅然决策”,还是经历了从考虑出兵,到暂缓出兵,再到最终决定出兵的复杂过程?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家建设和外交活动,是完全的“独立自主”,还是受到了苏联的重大影响?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建党90周年纪念日前夕开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上找到。点进这一官方党史网站的人会发现,不少人物和事件所获得的评价已经和源自旧版教科书的记忆不太一样了。

该网站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一批官方党史著作首次被推向网络,全文免费传播。“现在,网上关于党史的资讯有很多……了解和学习党史就需要分辨真伪,我们这个网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大家提供准确的资讯,反映党史研究最新成果。”网站开通仪式后,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说。

几十年来,中国官方党史所提供的“准确资讯”正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事实以它们的原初面目先后回归,与之相伴的便是官方历史评价的修正。 从“险学”到“显学” 作为中共创建者之一的陈独秀,迄今无法获得一个不再改变的“盖棺定论”。在党90年的历程中,这位被开除党籍的争议人物不断被“戴帽”与“摘帽”,已有七十多年。

1936年10月,《救国时报》发表署名“伍平”的文章,称“陈独秀就是拿着日本津贴的汉奸”。后来,此说被康生等人引用,在《新华日报》、《解放》周刊等媒体著文批判陈独秀,“叛徒”之称也陆续出现。

这两顶帽子直至半个世纪后才被彻底拿掉,中共党史的研究者发现,陈独秀不仅没有拿日本人的钱,而且发表了许多抗日言论和主张。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相关注释中,“叛徒”的帽子连同“取消派”、“反革命”等其他评价一同被取消了,改为:“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接受托派观点,在党内成立小组织,进行反党活动。”

在此之前,并不是没有研究者发现“汉奸”和“叛徒”之称的谬误,但“*”的大环境对此按下了消音按钮。孙思白、丁守和、彭明、林茂生等研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学者曾遭批斗,“罪名”就是“为叛徒陈独秀翻案”——在当时,陈独秀研究成为一门令人避之不及的“险学”。

甚至,对于陈算不算“党史人物”,也曾有过争议。《中共党史人物传》前50卷就没有陈独秀的章节,直至出版第51至100卷时,才终于把陈独秀列为第51卷的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险学”逐渐转变为显学。197

8、1979年,《历史研究》杂志曾发表包括《砸碎枷锁,解放史学》、《打破党史禁区》在内的一系列文章,引发强烈反响。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党史研究开始从政治宣传、路线斗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重回学术的广阔天地。

研究陈独秀、李立

三、王明等党史“敏感人物”和“敏感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民间亦成立了陈独秀研究会等组织,往日的禁区被不断打破,新的发现层出不穷。

2002年出版的党史一卷正式将陈独秀的“帽子”从“右倾投降主义”换成了“右倾机会主义”。两年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任弼时诞辰100周年的讲话时又进一步去掉了“机会主义”四字。当时他说:“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他(任弼时)旗帜鲜明地同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进行坚决斗争。”这是目前为止中央领导人对陈独秀错误定性的最新说法。

区区几个字的不同,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差别。同样是“右倾”,“投降主义”是一个严重得多的论断,它意味着陈独秀需要为大革命的失败负主要责任。而换掉这几个字,则是因为党史界已形成共识:陈独秀不能成为替罪羊,真正的指令来自莫斯科,所谓向国民党新右派退让的政策和主张,其实是共产国际、联共中央、苏联顾问、共产国际代表的决定。用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的话说就是:“他在中国革命的探索中有很大贡献,而所犯错误与共产国际又有密切关系,因此要从一些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与之类似,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也被确定为“左倾冒险错误”;王明在土地革命后期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改为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而他在抗战初期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则被修正为“右倾错误”。 尊重历史的面目

近年来官方修订的党史评价不止于早期领导人和建国前的历史事件。

例如,华国锋得到的评价也在发生转变。在二十年前出版的官方党史著作《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这位原中共中央主席得到的篇幅很少,且负面评价较多,仅肯定了其粉碎“四人帮”的功劳。但在新的党史二卷中,华国锋虽然依然被认为对“两个凡是”的提出与执行负有责任,但他获得的正面评价已经大大增加——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赞同邓小平复出工作,开始平反冤假错案,支持经济学界按劳分配等问题大讨论等。

林彪也有了新评价。1969年的林彪“一号命令”之前被定性为一次“篡党夺权的预演”,而党史二卷则在提到“一号命令”时,删去了此种定性。

高、饶“反党联盟”的说法逐渐不再提及,相关表述被改为“野心家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 关于抗美援朝的决定,“七十年”表述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主持下,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但党史二卷则较为详尽地反映了抗美援朝决策曲折、艰难的过程,结论是:“是否出兵入朝作战,中共中央的决策经历了一个从考虑出兵,到暂缓出兵,再到最终决定出兵的过程。”

在涉及曾经的政敌——国民党的问题上,中共官方亦有新的结论。

2005年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说,国民党军队是正面战场的“主体”,他们“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国军领导人蒋介石获得的评价随之改变,他的功劳可以获得公开肯定。

而一贯被视为“伟大革命先行者”的国民党领袖孙中山所获得的赞誉有增无减。毛泽东曾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写道:“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半世纪后,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将其定位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国共合作关系在“皖南事变”后降至冰点,此事变中共产党方面核心人物项英获得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对项英的评价以毛泽东1941年起草的《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为蓝本,认为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损失的责任完全在于项英,他在其他方面的功绩也被抹杀。而党史一卷则指出,“应当肯定,项英在领导新四军的工作中有着不可抹杀的功绩。”他在皖南事变中也不再负“重大责任”或“主要责任”。

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蓝本进行评价是官方修党史的基调。不过,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决议虽然是“基调”,但在具体内容上并非不可改变。 纪念馆:谨慎中的变化

官方党史上的铅字变化,也影响着各地纪念馆、博物馆、纪念雕塑等对历史的表述。

在北京五四大街、沙滩北街附近的几百米距离内,有三处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关的历史纪念物,它们相继在本世纪的头三年落成或开放。

2001年,雕塑“翻开历史的一页”落成。在这座纪念五四运动的雕塑中,处于最中心位置的是毛泽东和他手书的《沁园春·长沙》,其余还有李大钊、鲁迅和蔡元培的头像较为突出,在角落里甚至还有两位卖国贼的头像——章宗祥、曹汝霖,但没有提及陈独秀。 2002年,北大红楼旧址以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身份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中专辟一个房间为陈独秀专题陈列。

2003年,浮雕文化墙“曙光”落成,陈独秀和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成为首先出现的形象。

“当年,第一座雕塑曾经引起很大争议,学界的意见是雕塑以毛泽东为主体不符合史实,”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业务部陈主任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后来的雕塑就比较尊重历史,我们的展览自2002年起也都没有变化过。”

有观察者认为,实际上,两处雕塑落成的时间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对陈独秀的不同展现形式——2002年,党史一卷出版,正式修正对陈独秀的评价,破除了一些禁忌,形成了肯定陈独秀功绩的契机。

南方周末记者大量采访与党史有关的纪念馆、博物馆发现,把握契机,遵照官方评价,依然是他们的主要策略。

“2005年,国民党正面战场馆开馆时正好碰上连战访问大陆的契机,所以没什么问题很顺利地就开了。”建川博物馆工作人员吴先生说。这家民间博物馆在大陆首设国民党抗日军馆,连战为其题写了馆名。当时,连战说:“三千多万的军民牺牲了生命,不是为哪一个党,是为中华民族牺牲了他的生命。”

杭州中美民间友谊纪念馆曾去美国做过抗战的展览,其中有不少介绍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图片资料,几经争取才将这些内容保留在了角落里。“但胡锦涛公开提到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功劳后,第二年口径就松一些了。”纪念馆创始人之一范祝华说,“我们的展览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旅美的黄埔军校老兵都来看,非常激动,有的人都哭了,说自己从来没看过一个中国展览是承认国民党拼死抗战的。”

实际上,国民党抗日将领的纪念馆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但它们往往以个人生平介绍为主。湖北宜城市张自忠纪念馆肖馆长说,馆内主要是弘扬个人事迹,只有对张自忠参与的战役的部分介绍,“近期虽然想扩充展览规模,但应该只是对现有内容的充实,并不会怎么介绍抗日正面战场。”

有的纪念馆在内容审定上更复杂些。“我们所有的展示内容都是根据军事科学院编的《抗美援朝战争史》安排的,要经过军委的审查。”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研究科朱科长说。

而安徽陈独秀研究会副会长徐承伦则表示,2009年正式建立的“独秀园”纪念馆,采取的是叙事为主的策略,大量展示史料,不做直接评价。

至于各地的党史纪念依然谨慎,一些变化也在悄悄发生。 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后来成为汉奸的陈公博、周佛海和其他一大代表以同样的尺寸并列出现在照片陈列中。这在十几年前,还是不曾尝试过的——自1952年建成至今,一大出席者的陈列从6人增加至7人,最后才展出全部13人,但照片的尺寸大小和陈列顺序也有选择,毛泽东等前8位的照片最大,张国焘、刘仁静、包惠僧次之,陈公博、周佛海照片最小,且排在末尾。

位于重庆的中美合作所,此前一直是“美蒋罪行”的代名词。但研究表明,渣滓洞、白公馆关押的政治犯以及屠杀政治犯的情况与中美合作所无关,后者更多的是一个为共同打击日本而设立的情报机构。

当地一位长期研究此段历史的人士说:“歌乐山博物馆的名字变了好几次,最开始是1963年借《红岩》火遍大江南北的契机,在烈士陵园和纪念碑的基础上修了博物馆,叫„重庆中美合作所美蒋罪行展览馆‟,非常有时代特色的名字。后来,1985年改名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1993年又改为„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不过,1988年„中美合作所集中营‟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那牌子都还在,我估计要改的话很困难,手续也很麻烦。”这位人士说。

更多的纪念馆不存在改名问题,但正增加和修正馆内的历史陈列。近几年,抗美援朝纪念馆增加了战前国内形势及苏联空军秘密援助的介绍,内容还包括位于旅顺的苏联空军墓地情况——那里安葬了两百多位苏联空军飞行员,之前一直是严守的秘密。 位于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另一个例证:“*”期间,农讲所基本成为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讲所专题纪念馆,而前五届不由毛泽东主持的农讲所则被忽略。这一问题在后来得到了修正。 农讲所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关系。“以前大家一看我们的展览就觉得农讲所是共产党干的,毛泽东干的,但其实农讲所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党出钱出物,共产党出人。当时共产党不是执政党,不可能有场所和物质基础,不可能出资招生,柴米油盐这些经费,你都解决不了。”农讲所副馆长颜晖说,“但现在,我们客观呈现了国民党的作用,所以有台湾游客来过之后,赞扬我们没有伪造历史。” 民间推动力

“官方党史对一些人物和事件的历史研究,正不断推进,其背后的原因是高层希望追求历史真实。”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说。

一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曾表示,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中共历史”,引发强烈反响。 事实上,中共高层的不少领导人在历史研究上都有独到见解。邓小平就曾提出著名的“宜粗不宜细”原则,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认为,在“*”之后提出这样的原则非常必要,因为它有助于形成在重要问题上的共识,减少细节上的纠纷。 原中顾委委员于光远曾提出,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研究中共历史。他本人的科学精神从一个细节中即可见一斑——他常常强调:“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把握不了未来。”这句话套用自人们所熟悉的列宁名言“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于光远对这句话本身也进行了考证,他发现这话出自苏联话剧《曙光照耀着莫斯科》里面的一句台词,而在真正的《列宁全集》中是找不到的。

“在1980年代,中共党史研究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凡是关系到对重要历史问题的突破,势必需要得到一些„老同志‟的支持。”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有这样的观察。

对于官方党史修正背后的动力源,曾任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韩钢则有另外一种解释。他认为,民间党史研究的进展是促使官方不断修正党史的重要推动力。“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的材料面前,没有人能说假话。”韩钢说。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党史研究者,基本都赞同这种看法。“其实这二十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比如从我个人参与的研究领域看,关于朝鲜战争的起源、中苏关系、中朝关系,以及苏联历史等等,都是如此。”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志华说。 沈志华是《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等重要历史著作的作者,他的研究刷新了学界的许多固有观点,亦对官方论断形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沈志华等非官方研究者所取得的突破大量依赖于近年来的解禁资料,尤其是苏联解体之后,有关中苏关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批档案文件得以解密,它们成为研究者的重要研究依据。

“随着事件的推移,还会不断有新的文件解密,人们看问题的视角、高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历史研究会不断推进,官方党史会不断修正,这个趋势是肯定的。”谢春涛说,“当然,这种修正不像个人研究那么容易,因为官方党史代表的是集体意见,需要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要有充分依据,反复讨论,还需要中央高层批准。”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党史专家普遍认为,党史新成果从民间到官方的路径是通畅的,但究竟吸收哪些成果,把话说到哪一个程度,则有复杂的政治考量。

但无论官方如何评价和借鉴民间党史研究者的成果,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不再会因官方结论而受到限制——就在二十多年前,官方还曾提出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党史“正本”以规范教学研究的想法,而如今,这种人为设置界限的做法已经很难想象。

第11篇: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法

【历史】高考答题万能模板——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

问题类型

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

3.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答题模板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举例说明 对经济全球化的评述,既要看到积极性的一面,又要看到这一趋势带来的消极作用,还要看到面对这一趋势,各国只能顺应,而不能消极抵制。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材料二 嘎斯车是苏联时代的代表性符号之一。而最早在苏联生产“嘎斯”车的,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福特原先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声称除非苏联的意识形态变得适合他的口味,否则他“不会运一个螺帽去那儿”。哈默劝他说:“要是这样,你会有太长的时间没法在那里做生意,那里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事后证明,福特对这笔与苏联的交易十分满意。在 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提前招生家长专区报名咨询高尔基市,福特与苏联建立了汽车联合企业,从1932年起,每年有十万辆嘎斯牌客车和卡车下线,在苏联的道路上奔跑。

——《大国崛起》解说词摘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剥夺年代”分别是什么时期?作者为何如此给这两个时期命名,请说明你的理由。

(2)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处于敌对状态,福特却去苏联建造汽车厂,对此应如何评价?

关键信息 材料一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材料二苏联 美国 福特 嘎斯车

解题步骤 第(1)问,考查恢复发展经济时期的新经济政策,还有斯大林模式形成时期的特征,要抓住“退却”“剥夺”两个关键词进行逻辑推理。

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之间经济合作的历程。福特从敌视社会主义到对苏联这个大市场非常满意,实际上是其把思考问题的着重点由政治上的敌对,转向了经济上的合作、双赢。回答“评价”时可结合答题模板“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或者消极)+结论”来组织答案,具体回答时可把两国在政治上的对峙与经济上的往来分别对待。美苏之间的经济合作需要结合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

答案(1)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时期。

理由:作者是依据当时俄国实行的政策特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承认货币和市场的作用,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中小企业,暂时“后退”了一步;为了支持工业化,斯大林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牺牲了农民的很多利益。

(2)评价:这一做法符合当时苏联实际需要,也符合经济危机时代美国开拓国际市场、恢复经济的需要。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的力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说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是可以搞好合作关系的。能 力 提 升 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历史主观题,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体现在答题过程中就是思维的灵活性。如调研1难度非常大,一战后的美苏两国处于敌对状态,而20世纪30年代时双方却有了大规模的经济交流,这一事实是很难被人接受的。既然事实摆在面前,我们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剩余物资、失业人口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另一方面苏联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技术、机械产品、掌握工业技术的劳动力,可以说是两国的国情将二者粘合在一起,让这两个政治立场上的敌人成为了经济市场中的朋友。

单纯靠僵化的理论去套取答案是不可取的,任何题目的设置都有一定的知识 背景或者时代背景,唯一不变的解题方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诏曰:“天下大定„„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

„„„„

七年春正月甲戌,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JP3]李伯升屯田河南、山东、北平„„是月,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旱蝗,并免租税„„五月丙子,免真定等四十二祎府州县被灾田租。辛巳,赈苏州饥民三十万户。癸巳,减苏、松、嘉、湖极重田租之半。六月,陕西平凉、延安、靖宁、鄜州雨雹,山西、山东、北平、河南蝗(蝗灾),并蠲(免除)田租。

„„„„

(洪武十三年)秋八月,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廪膳(指官府发给银粮补助生活)。

——《明史》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伤残孤寡、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促进、鼓励、保险、赔偿、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三分之二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他三分之一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太祖在民生方面的举措。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 行评价。

(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关键信息

材料一 “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屯田”“免租税”“学校师生,日给廪膳”

材料二平均地权 材料三 社会保障体系

解题步骤 第(1)问主要根据材料一中的“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流民复业者”“屯田”“免租税”“学校师生,日给廪膳”等信息进行归纳。

第(2)问,结合答题模板,首先要明确三民主义的性质;其次明确三民主义反映了谁的要求;最后要注意三民主义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提取信息,根据“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以社会承担为主”等回答。第二小问要求回答的内容是“评价”,主体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由答题模板可知,评价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德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人民、对社会、对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二是从对政府财政、人民及社会的消极影响方面考虑。

第(4)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较为灵活,但一定要与材料紧密结合。答案(1)举措:释放奴隶为平民;扶助困难人群;鼓励流民复业耕种;实施屯田;减免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租税;学校师生饮食由国家供给。

(2)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生主义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也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特点:在欧洲最早实行;立法实施;保障范围广泛;以社会承担为主。 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或使低收入阶层获得生活、工作上的保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扩大了社会消费,推动了社会生产。与此同时,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造成巨额财政赤字,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使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4)只有关注民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政权巩固,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关注民生问题;要减少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要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等。

观点评价题的主要形式和解法

观点评价类试题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提供一段或者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二是问题中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辩证评析;三是将史学界对某一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点罗列出来,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

解题方法方面,对于第

一、二种情况,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正误,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材料进行论述。对于第三种情况,主要方法和前两种类似,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史实进行论述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所选择的观点,不要在答题过程中迷失了目标。

第12篇: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

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

作者:刘梦溪《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8日 16版)

百年中国,再没有其他学说像儒家思想这样,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反复跌宕和严峻拷问。

蔡元培先生是何等样人,中国现代教育泰斗的称谓,他比任何人都当之无愧。但他不赞成读经,致使被请来与之共襄民国初立之教部的马一浮离他而去。当然不伤友情,十五年后蔡先生出掌北京大学,又礼聘马先生担任文科学长。马先生的回复是:“礼有来学,未闻往教。”以古礼婉拒。于是改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又请来胡适之执教文科讲堂。

读经和反对读经,成为当时学界和舆论界争吵不休的一桩公案。反对者显然占上风,连鲁迅也站出来发声,批评提倡读经者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过是“笨牛”而已。

*十年,不仅作为传统社会大传统的儒家思想成为众矢之的,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所呈现的文化的小传统也被冠以“四旧”之名,必欲清除扫尽而快之。

改革开放后中国拨乱反正,重新起航,把历史还给历史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共同呼声。孔子由被幼童也参与唾骂的斯文扫地变而为正常的文化古人。

但儒学重启,则是近十年的事情。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经识者推动,但收效甚微。九十年代深入研究人文学术的风气开始出现,公正评价儒家学说、重估孔子历史地位的论著受到关注。但由于所经历的“毁圣弃知”的时间实在太长,难免积非成是,改变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的成见尚需时日。马一浮先生曾经拟过一副联语:“鲁国多讥儒及戏,秦人惟以吏为师。”诚然是借古典来嘲讽世情,但如果将孔子的家乡和儒家思想的故乡等量齐观,则儒家思想在百年中国的遭遇,就不仅仅是以之为戏了。

所以如此的缘由,也有对儒家学说本身存在诸多误读不无关系。我觉得有三个与儒学直接相关的问题,需要予以澄清,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评价孔子和儒学的历史地位。

第一个问题,需要明了在儒学产生之初,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比之墨家或犹有未及。所以孟子颇为焦虑地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他因此想起而矫正此种“仁义充塞”的时代风气,欲以承继虞舜、周公、孔子的圣道为己任。

第二个问题,汉代中期汉武帝听从大儒董仲舒的建言,实施“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使儒学的地位骤然提升,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儒学以外的学说仍有存在空间。东汉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即为明证。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玄之风大炽,其思想所宗更非只有儒学一家。隋唐佛教发展的势头,亦不在儒学之下。但如果认为隋唐时期的思想主潮是佛而非儒,轻忽儒家的地位,又有误读古人之嫌。直承郑康成而撰《五经正义》的孔颖达,即是当时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明清以还,儒学的地位日趋稳固,但佛、道两家在民间社会的影响也开始定式成型。

第三个问题,儒家思想在宋代呈现变易之势。二程和朱子等宋代大儒,诚然是承继了先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朱子的理学实为思想大汇流的产物,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一起参与进来成为理学的助发资源。“三教合一”在学理上得到论证,肇始于唐,而宋代实为集大成,此即陈寅恪先生所谓“新儒家之旧途径”是也。

我提出上述三个问题,是想证明儒家是具有包容性的学说。儒家的包容性,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而儒家所以具有包容性,在于儒家不是宗教。陈寅恪先生对此十分肯定:“中国自来号称儒释道三教,其实儒家非真正之宗教,决不能与释道二家并论。”(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版,第219页)儒家也重“教”,那是“子以四教”的教,“有教无类”的教,“教化”的教,而非宗教的教。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大传统的代表,处在不断地被检讨和重新诠释之中。经过检讨、诠释,便有增加、有变易、有更化。儒家由先秦而宋,已经是在增加、变易和更化了。明代心学出,是又一更化。王阳明的学理初衷,本在减少(他认为朱子增加的未免过多),但阳明心学很快被边缘化,可以为后学所宗,却无法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潮。

学者有“制度化儒学”之称,这在唐宋以前并不明显,主要是明清两朝,伴之以科举命题以“四书”取义,儒学不仅制度化,而且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影响尤为深钜,因此其存在形态难免因固化而僵化。儒学在晚清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大变局”中出现危机,实与儒学在明清的固化与僵化直接相关。所谓危机,恰好是“制度化儒学”的危机,而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学说的危机。

这里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变易与更化给儒家学说带来了活力。但儒家精神亦有不变的一面。这让我想起《易》有“三易”,即不易、简易、变易。儒家原初思想的“简易”,有《论语》可证。孔子深知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所以出语至简,有时至于说“予欲无言”。理由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所不变者,是为儒家的理性精神和“六艺”经典的核心价值。

“六艺”后称“六经”,有的或为孔子所作,有的是前于孔子而为孔子所删订的典籍文本。孔子思想与“六经”是一而

二、二而一的关系,《论语》即可视作“六经”的简易读本,只不过表达方式已化作日用常行。马一浮不称“六经”而称“六艺”,是沿用典籍的初称。孔门之教,分技能训练和典籍传习两大类。技能则礼、乐、射、御、术、数,此处之“礼”,为“执礼”,类似礼仪程序的排演,“乐”则咏歌诵唱,不学无以为能。典籍传习则《诗》《书》《礼》《乐》《易》《春秋》,以为传道之本。两者都称“六艺”而型态不同。

马一浮所述论之“六艺”,自是后者,故他说:“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泰和会语》)马一浮的发明处,是将“六艺”和诸子、四部区隔开来,称“六经”为中国文化最高的特殊的文化形态。而熊十力则标称,“六经”是中国人做人和立国的基本依据。这样,“六艺”即“六经”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系统中,便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诸子、四部无以取代,与现代学术的文、史、哲科分亦不相重合。

“六经”的形上意义在于它的系统的价值伦理,也就是马一浮所说的“六艺之道”。唐宋儒所致力的“传道”,所传者即为“六艺之道”,也就是“六经”的价值伦理。近年我从《易经》《礼记》《孝经》,以及孔子、孟子的著作中,抽绎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价值理念,包括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而不同等,经过分梳论证,我认为它们是几千年以还一直传下来的,可以称之为中华文化的永恒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不仅适用于传统社会,也适用于当今的社会;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可以适用于全世界的人。此正如康德所说,道德理性具有绝对价值。

“六经”义理内涵所呈现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具有绝对意义的道德理性,永远不会过时。《易经》乾卦的《文言》引孔子的话说:“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现代人的人生选择虽然更趋丰富,但其大道要旨,亦无非进德与居业二事。因此忠信和立诚便成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道德理性,甚至可以说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论者有谓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的转化,其实就道德理性的建构而言,“六经”的价值伦理进入现代人的精神血脉,自是顺理成章之事。可惜百年以来的现代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忽略了“传道”的内容,致使一千二百年前的韩愈之叹继续成为我们的今日之叹。

虽然,古与今宜有别也,礼俗政俗亦因地而异。但正如孟子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所以如是,盖由于人之心或曰人的心理,有理之“所同然者”(《告子上》)。故孟子又云:“先圣后圣,其揆一也。”(《离娄下》)而近世大儒钱锺书先生则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中华文化的最典范的价值伦理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正不足为怪。

第13篇: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张海鹏 《光明日报》(2014年02月12日 14 版)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条件评价他。客观、正确评价毛泽东这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从1849年到1949年这一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惊天动地、惊世骇俗,变动最为剧烈的一百年。从1949年到2049年,是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复兴的一百年。这两个一百年,是要为今后的中国历史学家大书特书的两个一百年。毛泽东正活动在这两个一百年的中间:1949年前的半个世纪,他在剧烈变动的时代中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是一个引领时代前进的人,他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在1949年后的27年中华民族复兴的征途中,他还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是一个引领时代前进的人,是一个动员了中国全体人民的人,虽然在行进中难免跌跌撞撞,但毕竟是在探索中国前进的道路。毛泽东是一个把毕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人!他是一个为国家走向富强工作到最后一息的人。我们的后人将会为中国的发展创下更为伟大的业绩,为人类作出更为伟大的贡献,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像毛泽东这样经历了那样多剧烈的世纪变化、那样多风雨兼程、那样多天地开创的人,应该是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他对中国历史的独特贡献作出了科学的评价和总结。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都对毛泽东的历史贡献作出了肯定的评价。这些肯定的评价反映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愿望,是尊重历史事实的,是得到人民拥护的。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逝世37周年的时候,我们怀念毛泽东,回顾他的一生事功,指出他的成功与失误,对于认识历史和认识社会现实是有意义的,对于从中汲取力量、推进中国历史的前进是有意义的。

研究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是要尊重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是要尊重这个历史人物比他的同时代人、比他的前代人贡献于历史那些更多的东西。否定革命领袖毛泽东,就是丑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丑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丑化中国人民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恶劣表现,是企图从历史依据和逻辑前提下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在现实政治中的执政地位,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为另寻“自由主义出路”制造依据,为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制造根据。有人指出,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他们所要虚无掉的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希望。我完全赞成这样的评论。

从正常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来说,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的轨迹是很清楚的。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在社会现实的观察上,鉴于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的严重社会现实,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对国内阶级斗争的现实严重性估计过分了。由此引出一系列现实政治措施上的错误,影响了他对国家发展重心的认识,没有始终抓住社会主义建设不放。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错误,是没有完全正确掌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心中没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上犯了急性病,在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上,没有认识到自身发展规律。之所以犯这些错误,从思想认识上讲,还是理论和实际相脱离,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脱离。这些错误,是时代的局限造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难免的。

历史人物难以避免时代的局限,这是任何时代的人不能回避的。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自己认识到了这一点。

1961年毛泽东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我们对搞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取得经验需要一个过程。”1956年毛泽东回答中国的前途问题时说:“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现在已不存在障碍中国发展的力量„„中国也可能犯错误,也可能腐化,由现在较好的阶段发展到不好的阶段,然后又由不好的阶段发展到较好的阶段。当然即便不好总不会像蒋介石时代那样黑暗,是辩证的,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曲折地发展下去。”

毛泽东说过我们不是圣人,难免犯错误。这里说的犯错误,既包括了因历史时代的局限可能犯的错误,也包括因认识不足和经验缺乏所犯的错误,还包括因个人原因犯的错误。重要的是,共产党能够通过自己来克服错误。中国共产党已经总结了自己的历史,包括毛泽东领导国家时期的历史,克服了以往的错误,中国的事业又重新大踏步前进了。

毛泽东一生革命,一家人中出现了六位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保家卫国,他像千千万万普通父母一样,把儿子送到朝鲜战火的前线。他的儿子毛岸英未能幸免于美国军机的炸弹,未能全身返国。毛泽东一生清廉,勤勉为公,没有为子女和亲属留下财产和权力。因此,毛泽东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和贡献是应该充分肯定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伴随着毛泽东对时代的贡献,亦有时代对他的局限。这通常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难以避免的,后人不能苛求。

(作者系中国史学会会长)

第14篇: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及评价

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及评价

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西汉是强盛的一代,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武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因此受到了历代史学家对他的充分认可和赞叹。

一、在国家治理方面他顺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政治制度,调整经济政策确立主流统治思想,促使封建制度基本成熟和定型。

首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对立,强化中央集权,保证政治统一。汉初高祖比较周与秦的制度,认为秦亡是因用郡县之治。因而分封同姓为王,并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随着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分封的弊端便日益严重化。诸王在封国内有权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他们“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这样在中央的统一治理与地方的高度独立形成尖锐的矛盾,不仅削弱国家的整体实力,还存在战乱和分裂的危机。文帝时经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软弱措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景帝时,王国问题更为严重,御史大夫晁错针对当时的政治危机,提出了严厉的“消藩”主张,认为诸王“消之亦反,不消亦反。消之,其反亟,祸小。不消,反迟,祸大”,最后引发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爆发和最终的平叛,是西汉王国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虽然中央免除了地方王国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消减了王国官吏,但王国在地方的势力依旧很大,他们的存在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如何进一步削藩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是汉武帝在政时期所面临的迫切的政治问题。鉴于前朝的教训,为进一步削减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的积极措施:

〔一〕 针对地方王国诸侯,汉武帝继续推行汉景帝时实行的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的政策,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行“推恩令”,诏“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通过“推恩令”,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汉武帝以诸侯王和列侯的“酎金”成色不足而削夺了一大批爵位,又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颁布“左官律”、“附益法”,更进一步限制了诸侯王在地方上的政治活动。此以后,“诸侯惟得衣租食税,不与政事”。汉武帝通过对诸侯王的一系列削权措施,进一步打击了王国的势力,有利于西汉的政局稳定,为西汉的鼎盛繁荣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二〕面对国家广阔的疆域,为加强中央对全国范围的控制,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命名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置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率官徒“捕巫蛊,督大奸猾”。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这对国家的政局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三〕对于地方的豪强势力,汉武帝也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其措施包括迁徙地方郡国豪富和打击地方豪侠。由于地方富豪大贾“交通王侯,力过吏势”,甚至“封君皆低首仰给”。他们长期盘踞地方,欺压百姓,兼并土地,干扰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先后几次迁徙郡国富豪,削弱他们在地方的势力。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徙郡国富豪至茂陵,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徙郡国豪桀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云陵”。通过迁徙措施,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的膨胀,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次,完善官吏选拔制度 举“贤良”任“能人”对封建社会的合理任官制度影响重大。汉初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随着军功地主的没落和“任子”、“赀选”的难以选到真正的人才。武帝即位后,求才若渴,因此继文帝的“贤良”、“孝廉”选官方式,一方面加强和完善察举制度;另外还采用“征召”之制、“公车上书”之制和选用博士弟子。汉武帝还推广在郡县兴立地方学校,“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有目的地培养国家有用人才。汉武帝对察举制的加强和完善,是对汉代吏制“资选”和“任子”制的重大改革和调整,为社会的下层有抱负的贫寒人士提供了施展他们才华的机会,也为封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察举制度开启了其后历代封建国家科举考试制度的先河。汉武帝的吏制改革对我国封建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第三,改革经济管理,加强中央统一调配,增强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巩固政治的统一。盐铁官营。汉初盐铁为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而已。

这样经济大权旁落地方,致使大盐铁商“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而此时的汉武帝听从了孔仅、东郭咸阳的建议,决定把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中央。汉武帝当时施行的盐铁官营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方面,盐铁官营专卖作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它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汉武帝时期庞大的军费之需,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同时,盐铁官营专卖又防止了豪强富商垄断盐铁生产,操纵市场,抑制了豪强兼并势力的扩张,是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保证。另外,盐铁官营专卖可以防止贵族诸侯借此扩大经济力量和中央对抗。

〔一〕均输平准。均输是由大司农派出属官去各地郡国,对上缴朝廷的货物沿途出卖,买回朝廷所需货物;平准是在朝廷设平准官统一管理由各地运往朝廷的货物,据市场行情卖出或买进,求得物价平稳。这样由朝廷直接对物价与货物进行统一调控,使商人无从投机取巧,这样“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二〕算缗与告缗。这些经济措施则是针对商人的、高利贷的强硬经济手段,主要是加重对他们的财产税征收。并对陈报不实者,鼓励告发,使“中家以上大氐(抵)皆遇告„„得民财物以亿计„„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氐(抵)破”。这些经济措施虽然对当时的工商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摧残作用,尤其是对当时商品经济的打击更为严重。但它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了西汉朝廷严重的财政危机。

〔三〕币制改革。汉武帝在经济领域变革中,还有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就是对货币的改革,实现了币制的统一。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次年,由上林三官专铸五铢钱。五铢钱的重量、成色都有保证,使币制得到长时期的稳定。币制的统一对国家的货币流通,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确立主流统治思想,统一意识形态维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面对维护政治的统一,究竟采用何种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无一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治可一而法制可明,民知所从矣。”而儒学所倡导的“仁”、“义”、“礼”则重视下对上的服从、忠诚、尊重,有利于说教人们服从国家的意志,把人们的意志统一于封建国家意志之中,牢固的控制人们。纵然它不可避免的发展为束缚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头脑的弊端,但儒学居于独尊的地位,成为汉代以及后来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并为巩固国家统一,传播封建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虽几经战乱,但发展至今依然是一个统一大国,这与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意识有着很大关系,而这一“大一统”观念则始于汉武帝时代。

二、武帝在内政统一稳定的同时,大力开拓疆界,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交往,促进彼此交流、共同发展,弘扬汉朝文明。

首先,对匈奴的征战。至武帝时期,为显示汉王朝的强大和威严,为了边疆地区人民的安居乐业,汉武帝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其间大大小小战役十余次。其中前1

27、前1

21、前119年三次大规模的对匈奴的征伐,卓有成效。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李息率兵出云中,收复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大获全胜,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汉武帝置河西四郡,此后,“金城、河西并南山(祁连山)至盐泽(罗布泊),空无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域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其后,匈奴又不断南扰为彻底击溃匈奴,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10万大军,分别从定襄、代郡深入匈奴境内,大败匈奴,基本上消灭了匈奴的军事主力。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至此,不但陇西、北地、河西一带荡清了匈奴之寇,而且这几次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切断了匈奴与西羌的联系,打开了西汉通往西域的道路。西汉对匈奴的战争,也使汉初以来北方农业地区所受到的威胁基本解除,内地和边郡的交往大大加强,边郡地区的经济、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

其次,汉武帝时期,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经营和开发,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在当地设立中央直属的行政机构,曾派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地区,在那“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汉灭南越后,将其故地分设为九郡,元封二年(前119年)发兵至滇,降滇王,以其地为益州郡。此后西南大部分地区都在汉的直接管辖之下。汉武帝加强对我国西南夷、南越、闽越的经略,奋力拓展中国在东南、西南、东北的疆域,巩固、强化了汉政权在边疆的军事防务,同时,也推进了东南、西南、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武帝时期是汉代边疆地区和内地联系大发展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规模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

再次,同其他外民族的交流。汉帝国到武帝时,国力强盛,如日中天,其文明程度居世界前列。因此,武帝时采取比较开放的外交政策,积极的发展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他派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后来又数次派出使者。他们到达了中亚和西亚诸古国,如: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等。自张骞通西域后,中西交通日见发达,除交往活动外,商业贸易也日益频繁。张骞出使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西汉与中亚各国的密切往来。为了适应中西交通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汉政府在西边设立亭障,以便各国使节和商人往来。据《史纪·大宛列传》记载:“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互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对西域的沟通交流,开启了西域各国与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张骞两次奉命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西域各国纷纷派人到长安,中西交流日盛,从此以后,汉的先进的铸铁、凿井、丝织品以及农业先进生产技术西传中亚诸国,西域的各种物产和文化也沿着丝绸之路输入中国,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此外,汉朝还与朝鲜、越南、印度、缅甸、日本等东亚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汉朝当时的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创初期的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不仅是一个孤立的个人,也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体现了封建社会从建立到巩固、统

一、发展的历程。他是那个光辉灿烂时代的总代表,其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使其领导汉帝国的人民和官吏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功绩。他雄心勃勃,既建设、巩固内政,又开拓疆土,奠定了祖国疆域基础。同时,他打通了中原与周边广大地区的联系,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促进中西文明的共同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起了推动作用。虽然他难免有帝王“好大喜功”、“居功自傲”、“奢侈享受”的弊病,但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他足以被视为有功于历史的杰出的帝王。 简而话之

政治上:削藩平乱,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政治大一统

思想上: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军事上:北击匈奴,解除北部边患

疆域上: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加强对南方的经营,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第15篇: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实效性策略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实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出的反应,是最常见的师生交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现状与学生反应”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善意的、赏识的、平等的、客观的、幽默的、风趣的、博学的„„不喜欢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讽刺挖苦的、固执己见的、机械单调的、不置可否的、偏心的、一味追求所需答案的„„调查分析表明,初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很强,对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的需求特点明确。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明确需求也反映出教师日常的课堂评价语言随意性比较强,对学生的心理反应关注不够的问题。关注课堂评价语言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教学行为、评价方式的变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课堂评价语言的实效性?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高实现课堂评价语言实效性的职业自觉性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课堂评价语言才能是善意的,才能引导学生心智发展。其次,将师生人格摆在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虽存在专业知识上“闻道”先后的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只有将自己的人格真正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平等交流,准确公平地评价学生。再次,要研究、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里要注意观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心中有数,课堂教学中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成效的评价。最后,要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倾听是一种尊重、一种修养。教师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是一项特殊的职业要

求和道德责任。倾听可以使评价及时、贴切。如果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其评价也会是敷衍了事,没有实效。

二、遵循实现课堂评价语言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赏识性原则:“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现在的学生感受力很强,他们重感情,强烈要求别人重视自己。每个学生心理上都有一架天平,时时对教师的爱心进行衡量。

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原则: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不等于不管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一味地表扬同样不利于学生发展。恰当的评价,能启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情感,使其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发展的方向,从而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和尊重。

时代性原则,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课堂评价语言应体现时代的主旋律。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评价语言,能使教师更加贴近学生,也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进而完善社会属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艺术性原则:“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

三、探索实现课堂评价语言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延迟评价法。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因此,可以采用延迟评价法,即推迟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思考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从容自如的气氛中积极思考、互相启发、畅所欲言。

激将评价法。适用于学习有潜力、好胜心强而一时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注意力未完全集中在学习上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可以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放大闪光点评价法。教师充分赏识自己的学生,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学困生”,要用“放大镜”去看,用“扩音器”去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充满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肢体语言评价法。对于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交流的学生而言,用肢体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的总效度=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的一种,脸上没有笑容的教师是极不受欢迎的。

榜样引导评价法。“看到榜样的言行受到奖励,要比只看到榜样的言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看到错误的行为受到批评。也能有效地遏止学生进行错误的尝试,并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发挥两种“榜样”的作用。

四、积累实现课堂评价语言实效性的经典语言

赏识激励类:“这位同学思路清晰,值得大家学习!”“你很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启发引导类,“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具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好吗?”

鼓励创新类:“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新颖。”“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引导会学类:“你倾听了大家的发言,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你真会学习。”“他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帮我,去查阅资料,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肢体语言类: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互相对拍一下手掌。

学科迁移类:“单就一件事来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容易导致偏颇,应综合分析,并看其主流。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这样的方法评价我们身边的人?”

第16篇: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轨迹和历史评价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轨迹和历史评价

一、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轨迹

(一)中日关系隔绝时期(1949—1952)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日本的外交深受美国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冷战政策,美国加紧对日本的控制。美国通过停止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改造、操纵签署《旧金山和约》、《日美安保条约》和《日台和约》使得日本不能和中国正常邦交,两国几乎没有交往。停止对军国主义势力的打击使得日本右翼日后重返政坛,给中日关系添加阴影:《旧金山和约》使得中日和谈迟迟不能进行:《日美安保条约》使得日本不迫切恢复与华邦交;《日台和约》使得中日建交多了一个障碍。这些因素最终使日本和中国没有邦交往来。

尽管如此,中日双方内部出现渴求交往的声音。1949年日本民间建立了“中日贸易促进会”、“促进中日贸易议员联盟”、“中日贸易会”,之后在1950年10月1日成“立日中友好协会”。这四个组织合称“中日关系四团体”。而中国政府和人民不计前嫌,积极回应。这一切为将来的友好交往打下基础。

(二)民间交往时期(50年代)

这一时期中日交往只局限于民间交往,而官方的活动仅仅是表示肯定,并没有介入民间交往。上述的活动尽管是民间行为,却引起很大反响。考虑到美国的冷战政策和日本右翼内阁的阻挠,两国邦交正常化还不能一下子完成,所以周恩来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外交路线,即先通过民间交往过渡到半官半民交往,最后通过官方谈判建立政府间的外交关系。日后中日邦交恢复的发展就是按这一外交思路进行的。

1952年5月,日本参议院议员高良富、前参议院议员帆足计和众议院议员宫腰喜助访问中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参加促进中日贸易的谈判。同年6月双方签订第一个民间《中日贸易协定》。该协议打破了中日之间的坚冰,开始了中日交往。三位议员回到日本后,通过做访华报告的形式传达渴望中日友好交往的愿望,这事件开始了中日民间交往。之后官方也表示肯定,1959年石桥湛山首相访华这一事件可以说明官方对中日友好交往表示肯定。一系列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协定的签订使人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前甲级战犯岸信介上台后,中日关系跌入低谷。比如,根据第三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中日双方互设商务代表机构,但遭到岸信介百般阻挠,迫使通商代表由正式改为非正式。1958年四五月间,“长崎国旗事件”中岸信介的舆论激起中国人民愤怒。5月11日,中国政府宣布断绝同日本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下一任内阁池田勇人内阁是在各方势力对岸信介内阁日益不满,最后使之倒台的前提下上来的,所以池田勇人有意修好中日关系。1962年受池田内阁重任的松村谦三访问中国,和周恩来会谈。会谈中,周恩来重申了“政经不可分”原则、“政治三原则”(日本政府不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不参与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不阻挠中日关系向正常化方向发展)、“贸易三原则”(政府协定;民间合同;个别照顾);双方确认“应该采取渐进和积累的方式谋求两国关系包括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在内的正常化”;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四个原则事项:以货易货、综合贸易、延期付款、长期合同(以5年为一个期限),这个就是日后“备忘录贸易”的起源。

松村访华之后就是高崎达之助率领的日本实业界代表访华。根据之前的周恩来和松村商定的协定,高碕达之助与廖承志在11月9日签署了《廖承志高碕达之助关于发展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备忘录》,这便是著名的《廖·高碕贸易备忘录》,简称“LT 贸易”(取廖、高碕英文第一个字母)。由于“备忘录贸易”是一种长期的综合性的“民间形式、官方认同”的特殊贸易形式,因此其诞生标志着中日交往的形式由民间交往、官方肯定到民间交往、官方介入。

(三)民间交往、官方介入时期(60年代)

此时中日交往的特点是民间交往,官方介入。为履行LT备忘录贸易协议,中日双方分别成立了“廖承志办事处”和“高碕达之助办事处”(后又分别在对方的首都设立了“廖承志办事处驻东京联络事务所”和“高碕达之助办事处驻北京联络事务所”),负责处理各自的备忘录贸易事宜。前者直属于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后者直属于日本通产省。“从上述备忘录的内容和两个办事处的性质不难看出,这种‘备忘录贸易’实际上是由民间人士出面、两国政府做后盾的半官半民性质的特殊贸易”。

此后民间交往进一步发展。1962 年12月27日,中国“贸促会”主席南汉宸与到访的日中贸易促进会理事长铃木一雄于签署《中日友好贸易议定书》。双方确认:在两国已经开始长期综合“备忘录贸易” 的情况下,“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好贸易今后仍然是中日民间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双方在体育、学术、艺术、宗教等方面开展积极交往。池田内阁时期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中日邦交正常化不可逆转,因为池田内阁时期中日交往进入了有官方参与的时期,如上述的办事处。一位日本学者所说:“实际上,中日关系正常化这条轨道,在池田政府时期就铺设好了。”

1964年岸信介的胞弟佐藤荣作上台,采取饱受政策,又给中日关系添加阴影。其一,他推行“两个中国”政策,干涉中国内政。在佐藤政府的怂恿下,日本右翼分子到廖承志驻东京联络处门前挑衅,叫嚷“台湾不是中国的”等口号。其二,阻挠中日往来。佐藤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绝彭真率领的代表团入境。其三,勾结美国,阻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正当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就要恢复之时,佐藤政府勾结美国提出所谓的修正案,阻挠联合国驱除台湾国民党政权代表的行动。 对此中国政府表示批评。佐藤执政末期,因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受到巨大冲击。美国事先未通告日本便改变对华政策,使佐藤及日本政府不知所措,乱了手脚。1972年尼克松访华。他刚离开中国,佐藤荣作便派人给中国捎信,要求亲自访华。但立即被中方周恩来总理拒绝,中方说佐藤荣作说话不算数,中国不以他为谈判对手。再加上前一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得中日邦交正常化越来越有基础。

(四)中日邦交正常化(70年代)

这时期中日双方开始关于邦交正常的官方谈判。其成果是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第17篇: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教学评价和整个教学系统一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教学评价经历了古代教学评价和现代教学评价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古代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几乎和正规教育具有同样长远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了周王命令静在学宫中掌管射猎,并在一段时间后考验其教学效果和赏赐他的史实。我国古代最早一部教学论专著《学记》中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表明当时的学校已建立了稳定的具有明确内容和标准的“考校”制度,即教学评价体制。这可是最早的教学评价思想。

科举考试从公元606年开始,在中国持续近13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教学评价形式,是一种通设科考试并根据学科考试成绩录用官吏的考试制度,主要也是针对考核学生学力水平而言。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06年),置进士科,创立科举考试制度。自此以后,科举考试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在形式上,“唐取士以诗赋,宋取士以经义论策,明、清取士用八股文”。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前后历时1300年,在世界上开创了文官考试的先河,是古代社会最有影响的教学评价体系。它能破朋党之私,对选拔统治人才有积极作用。但它题少面窄,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不强,并且容易导致士子醉心于功名利禄、荒废学理,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这是一种典型的突出管理性功能而牺牲教育性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

西方,考试制度建立要稍晚些,大学考试用口试是在1219年,中学笔试是在I599年,毕业考试论文式作业考试是在1787年,法国于1791年参照我国科举制度建立文官考试制度。

在很长时间里,考试作为一种鉴定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起积极作用,且对检查记忆性知识、检验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是比较有效。但这种传统考试存在许多严重弊端,如考试内容大多是有关陈述性知识,偏于记忆,命题缺乏科学性,评分标准不统一,不够公正、客观、准确。为改进考试方法,教测验便应运而生。

现代教学评价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实验心理学个体差异研究的进步和教育统计学的发展,教育理论工作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将心理测验的方法应用于教学领域,实现学业成绩考核客观化、标准化与数量化。现代教学评价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的,并在随后的岁月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美国学者e.枯巴和y.s.林肯研究指出,现代教育评价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四代不同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与此相联系,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也可以区分为相应的四个基本阶段。

1.1900~1930年左右是现代教学评价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测量理论的形成和测验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美国学者莱斯18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拼音的成绩测量问题,并于1897年发表了测量量表;l905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提出\"凡存在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东西都可测量\"。1909年又发表\"书法量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测验运动的序幕。在此期间,各种学科学习量表先后问世,形成教育测量热,例如,斯东(1908年)和克梯斯(1909年)发表了算术成绩测量量表,有关拼字、作文、语文等方面的学习成绩量表也纷纷出现。各种学绩量表产生后,很快为许多学校所采用,例如,1911~1912年,纽约市曾对 3万名儿童进行了多种学科的学绩测验。俞子夷1918年编制《毛笔书法测验》,开我国编制教育测量量表的先河。20年代,教育测验和心理测验(尤其是智力测验)量表编制和试验工作在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教学评价,基本等同于教育测量,评价者在评价中仅扮演测量技术员的角色,评价的中心任务是“用科学的

方法,求客观的标准,以矫正主观方法的弊端”,对教学评价中如何科学地解决教学信息的收集问题作出了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考试主观、笼统和偏于事实性知识与死记硬背,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它企图用数字来表示受教育者全部特征,难免流于形式机械化。学生态度、兴趣、创造力、鉴赏力等是十分复杂,很难全部量化。

2.1930~1940年前后是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教育评价与课程理论专家泰勒。在美国的“八年研究”中,由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的工作是这一时期教学评价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泰勒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学效果,促进目标实现。枯巴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对测验结果作描述,评价的目标不再是学生本身,而是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模式对学生学习最有效。例如,泰勒他们编制了许多测验去测量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要求他们学习的那些东西,据此辨别、区分有效的目标模式。

3.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5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时期注重了真正的价值判断问题。目标参考测验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目标参考测验以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关注的是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它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出现联系在一起,关心教学目标的实现,注重以目标为参照系进行价值评判,是教学评价第三个发展时期的突出特色。这一阶段对评价标准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4.80年代以来,教学评价又有了新发展。项目反应理论把教学评价引向了计算机化和因人施测的方向。模糊评价法发展了教学评价的数据处理技术。枯巴等人提出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突出了教学评价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的不断交互作用、共同建构、全面参与,对教学评价作了有益的反思和建设性构想。阿莫纳什维利在总结六七十年代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质性评价理论。实质性评价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特殊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评价、在集体的学习一认识活动中的评价、在学生个别独立的学习一认识活动中的评价三种形式,特别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以及教学评价的良好心理氛围的设计,强调了教学评价中的定性和描述等侧面。总的说来,80年代以来的教学评价,比较关注教学评价的人文精神和教育作用,可视为现代教学评价的第四个发展阶段。

(三)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考察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有助于我们观察教学评价的未来走势。从当前教学评价改革所显示的信息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学评价发展可能会呈现出以下若干重要趋势和特征。

1.评价模式的多样综合。迄今为止,已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技术。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技术,各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为了保证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必须把各种不同的评价技术进行必要的综合、组合、改造和创新。事实上,当前的教学评价改革已注意到了评价模式的多样综合问题,比如强调定性和定量结合、模糊与精确结合、日常观察和系统测验结合、他评与自评结合,等等。这种评价模式多样综合的特点在今后将更加明显。

2.注重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功能。在教学评价中,人们最初重视的是管理性功能。历史发展表明,过于关注管理性功能而忽视教育性功能的教学评价,往往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这样,在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性功能就逐渐受到了重视。它强调的是,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自觉地服务于教学宗旨,成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促进性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当前,教育性功能已逐渐突出出来,形成性评价和实质性评价的出现和发展,是有力的论据。今后,这一方面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重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良好的评价能力,才能合理地选择和行动。帮助学生发展评价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重要要求。学生的评价能力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才能发展。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体系中,教学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活动,是发展学生评价能力的基础性活动。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和

改革,将突出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掌握有关评价的原理、标准和方法,给予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机会,从而提高评价能力。

通过考察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教学评价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它的完善和发展,是科学性、教育性不断提高的过程,是辩证的多样综合的过程。

第18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评价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评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15×3分=45分)

1、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

金和元。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

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国家统一的几个王朝的历史不

能进行类比的是()

A.秦朝B.唐朝C.北宋D.元朝

3、纸币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4、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 ” ,

请问我国那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

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

5、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交通十分发达

6、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7、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制度,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B.夏朝、唐朝C.商超、汉朝D.西周、秦朝

8、某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以下材料:①

秧马图、②牛转翻车、③圩田、④海船残骸,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

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9、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

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为少数名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0、关于“瓦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

11、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客贩走街串巷叫卖D.纸币与铜币在市场上并用

12、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3、早在元朝时,元政府就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那时候台湾称为()

A.夷州B.直沽C.琉球D.大都

14、南宋时期,曾写下脍炙人口《过零丁洋》的抗元名将是()

A.寇准B.岳飞C.文天祥D.韩世忠

15、在我国历史上,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统治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完颜阿骨打D.耶律阿保机

二、连线题(13分)

㈠少数名族政权名称建立者㈡朝代名称建立者 契丹金完颜阿骨打北宋赵构 女贞辽耶律阿保机南宋赵匡胤 党项蒙古大汗国元昊元朝李渊 蒙古西夏铁木真唐朝忽必烈

隋朝杨坚

三、填空题(5分)

1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从域转移到流域。

2、制度的建立,使广阔疆域都置于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形成了新的民族。

四、简答题(37分)

1、两宋时期,南方成为“天下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12分)

2、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7分)

3、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这么几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知道毛泽东写的是那几位古代帝王吗?他是怎样评价成吉思汗的?为什么这么评价他?(12分)

4、你如何评价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扩张战争?(6分)

第19篇:历史观点论证评价题应考策略

了解题型特点 把握答题对策

——历史观点论证评价题应考策略

成都 郭子其

人物简介:郭子其,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四川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主讲教师。“国培计划”国家级培训主讲教师,四川省教育厅推荐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库历史学科审查专家,四川省历史教学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教育管理学会会员,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标准”审读专家(历史学科审读组组长),四川省教学名师培训导师。现为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师。

所谓观点论证评价题,就是试题注重考生对所给现象与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认识与评价(或评述),注重史论结合与连贯表述成文的试题。观点论证评价题注重考生开放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注重考查考生深广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这种题型将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本文试对这一高考题型的特点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反思复习策略,以助于高考备考。

一、试题特点 1.注重开放性与人文性

观点论证评价题一般来说,需要考生对所给内容或观点进行自由选择,然后围绕所选观点或角度进行论证评价,试题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由于试题所给内容主要是一些观点或角度,考生如何调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考生选择怎样的思维模式组织内容,都由考生自己选择,给各位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自由空间,这种形式由于限定较少,问题暗示(或控制)较少,内容开放度高,利于考查不同层次考生的能力。

常见的高考试题答题角度明确,答案具有确定性,这种试题过于注重牵制学生的理解与思想答题。观点论证评价题却可以兼顾不同考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考生可以依据自我选择自由作答,还可以依据自己的思想见解答题,有效彰显考生的个性化理解。因此,观点论证评价题从形式与内容都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

2.注重探究性与思维深广性

观点论证评价题由于只有总的答题观点,有利于考生依据自我的理解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有利于考生见仁见智,进行历史探究,试题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层次考生的探究水平,包括如何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如何依据情境性问题自觉迁移运用所学思维模式形成论证评价的角度,综合构成论证评价的要素,形成丰富的答案。

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考生答题将会出现思维模式是否完整恰当,认识问题是否具有深度等问题,考生因受知识面与视野的影响,还会出现思维广度的问题,除去这些情况考生还会因答题丰富性差异,出现能否比较完整地解答较为复杂的认识观点的问题。事实上,优秀的考生回答观点论证评价题思维灵活,能够有效地调动所学知识,很好地利用历史思维模式组织答案,认识问题很有深度,常常还会出现鲜明的独到见解,很好地考查出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反之,思维素养较差的考生思维狭窄,运用的知识较少,证据与观点缺乏联系,不能合理推理,缺乏足够的论证评价能力,一些考生论证评价角度单一,几乎答不出什么内容来。总之,观点论证评价题有利于考查考生思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较好反映考生历史认识的不确定性,促进考生进行灵活思维,避免考试的模式化与程序化。 3.注重学科的史证素养和语言素养

历史学科最为重要的素养就是进行史论结合诠释历史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观点论证评价题一是直接考查考生的论证能力。考生要有效答题,就需要理解观点含义,围绕观点寻找有效证据,思考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意义联系,如何进行“自圆其说”。二是考生还需要怎样利用语言进行表达,形成表达清晰、层次清楚的答案,有利于克服高考试题评卷注重采点给分而忽视意义联系与语言表达的弊病。三是试题在给予考生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也考验考生怎样调动知识组织内容,怎样进行深度思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素养。而且,试题提供了新的观点,这本身就为考生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考生选择史学观点为我所用的素养。这些都取决于考生的素养,也是考生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的文科素养与历史专业素养。总之,观点论证评价题体现了考查历史学科素养的趋势,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的选择性与深广性,试题有利于反映考生是否具有高阶思维的潜在素质。

4.注重课程观与新情境

观点论证评价题常常选择史学新观点,试题及时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体现了课程观的命题思想;选择多样化的新观点,试题形成了新情境与新问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考生展现思维过程;试题促进考生利用多角度观点理解历史,促进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且史学观点多种多样,也为命题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答题对策

观点论证评价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历史思维素养,需要考生关注史观、史法、史证与史识等历史学科素养,注重考查生成思维与深层思维。

1.注重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养问题解决素养,提升思维水平

学生问题解决素养就是注重“形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问题”能力。考生应注重利用新视角与新信息开阔视野,围绕新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应利用信息与新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相互讨论,通过质疑解难,达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做到在面对观点评价论证题时有据可说,有“法”能说,有“思想”深说,避免泛泛而论,甚至是不着边际地游离答题。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历史的内在因素。例如学习《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在原因上,就应注重西欧文明的开放性,意识上的世界性,因素上的复杂性,包括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资本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对货币的需求,由于亚洲传统手工业产品的优势,导致欧洲货币短缺,加之对亚洲香料的需求,欧洲开辟新航路具有经济动因。例如,1476年哥伦布因海难来到葡萄牙,与葡萄牙前圣港岛总督的女儿结婚,又得到在里斯本的许多热那亚人的帮助,在大洋上广泛航行。他利用他的岳父留下的资料与自己的航海实践,掌握了大西洋上的航海技术,他是西欧特别是里斯本航海文化的产儿。从中可以看出其文化性与复杂性。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注重复杂性与艰辛性。包括哥伦布计算出从非洲西海岸边的加那利群岛往西航行2400海里,就可以到达日本,到杭州只有3550海里,实际上,空间直线距离到日本是10600海里,到杭州是11766海里。这一美丽的错误促成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以及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圣菲协议书》,哥伦布的航海理想,25岁来到当时全欧最先进的航海中心里斯本,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磁力现象”,与他的弟弟一起精心绘制了马可·波罗想描绘而未能绘出的到中国与日本的地图等等。

在意义分析上,应注重资本主义文明的开放性与掠夺性,注重海洋文明的外向性,将认识提升到海洋民族国家的崛起高度,这样才会看到其文化内核,当然,需要注重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初具规模。在具体分析意义时,应依据原因关注经济根源与社会根源对价格革命的影响,商业危机对商业革命的影响,以及宗教因素与人文精神对文化科学的影响等,注重史论结合与意义联系。因此,历史学习必须注重内在的文化因素与社会因素,利用复杂的信息与史实进行史论结合的分析,这样才会有效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学生如果一味运用该种试题的解题技巧,而考试结果还是反复出错,说明学生没有利用历史的内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形成评价能力。

2.注重学科的史证思维与生成思维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选择那些与主干知识有关的史学新观点和新信息的材料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加以论证评价,培养史论结合的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言简意赅,清晰通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上例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的案例就有利于学生评价新航路开辟。丰富的角度与信息,深层次的历史内在因素,有利于提高史论结合论证问题,形成开放性思维水平。考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才会形成史证意识,不断丰富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历史。

3.注重历史方法思维模式与问题中心思维模式

复习时应注重形成历史思维方法模式以分析与认识历史(见下图),学生有效利用这一思维方法模式,形成整体性认识,也就是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历史因素说到现实因素,再说到未来影响;现实因素还要注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社会方面展开分析;在分析未来影响时坚持“双重性”,既要注重积极性,还要注重消极性;整个分析要注意世界因素,关注时代背景与阶段特征;在叙述时要注意史论结合,避免说空话与大话,缺乏史实依托。而且,在分析每一个因素时要注意大的角度下的具体史实要点。

例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第14题第(2)问分析教材特色的原因,就需要考生依据内容分析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后一答案需要考生依据教材的内在因素,从所学教材找到有效答案,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内容的内涵分析,如果考生回答出世界因素:冷战的影响等,这些因素与内容的关联度较弱,还不是理想答案,由此提醒考生要注重依据内容进行内涵分析,注重内在的因果关系,避免泛泛作答。

又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参考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解析】解答本题第(1)问需要考生始终围绕关于“科学”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思考,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历史原因;利用材料信息“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从科学方法角度得出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这一理论本身的影响而分析出“相对论引发了一场科学领域的思想革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代突出背景以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就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解答本问需要考生内在思考与科学传播的重大事件的关联性因素,需要利用从背景到政治、经济与科学角度的思维模式灵活分析原因。在解答第(2)问时,从材料一中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和材料二中的“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进行判断,联系时间“从1917年到1923年”“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判断与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旗帜有关。从材料中的“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来判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材料中隐含了两种观点,需要考生依据材料分析为“欢迎”与“质疑”两种类型,试题考查了考生综合思维与深刻性思维。因此,解答本问需要从合理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辩证作答。在评析国人欢迎“科学”时,应采用“原因+积极意义”分析模式;评析国人质疑科学时,应采用“原因+积极意义+消极影响”分析模式。解答本问需要围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身的背景以及发现本质问题,从横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纵向(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发展进程或历史与现实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试题考查评价能力,需要考生注意评价中的辩证思维,否则就会丢失消极影响这一角度。

总之,考生应始终利用这样的思维方法模式分析问题,达到熟练自如分析问题的程度,避免方法的支离破碎,利用整体的方法形成新认识。

以上的思维方法模式有助于学生通过系统探究认识历史与评价论证历史,但也容易出现机械化利用方法认识历史,因此还需要问题中心思维模式,注重对问题的多样化解释,如,个性+共性、分述+总述、现象+本质、材料+教材+社会经验、旧知+新知、史实+结论+论证、中国+世界、隐性+显性等,不断把新方法与新信息整合起来,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丰富的历史认识和内在的历史史证思维。

4.形成两种答题技巧 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或判断观点。接着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而在论证过程中,不要只选用一个史实,最好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最后加以总结提炼加以升华。在回答评价题(或评述,或评析)时,应注重背景、过程或内容、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例如,

材料一 “在经济发展全面加速的18世纪,交易的一切工具都合乎逻辑地使用起来了。”在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的基础上,欧洲国家的市场进入了更高层次,证券交易、信贷已很活跃,证券交易所拓展了他们的活动,—— 形形色色的信贷证券,大大便利了商品批发和国际支付业务,整个市场被活跃的信贷和贴现所推动。

纺织工序的逐步机械化、焦炭炼钢、蒸汽机的应用、工厂制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农村购买力的增加,市场的兴旺、商人的活跃,航海的进展、殖民地的开拓、交通运输的改革等等,——推动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跨进了“近代社会”。(《学习时报》编辑部《落日的辉煌——十

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欧洲在十

七、十八世纪近代经济发展现象。(8分) 【参考答案】评价:欧洲近代经济发展建立在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的基础上;思想解放与新航路开辟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欧洲证券交易、信贷已很活跃,市场化程度高而且活跃;经过了工业革命,使用蒸汽机,出现了工厂制与交通运输的变革,极大地发展了近代经济;欧洲近代经济的发展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8分,答对4点给满分,但至少有背景、过程与影响的角度)

总之,考生应注重内化方法,不断生成知识结构并完善思维模式,形成历史学科的史证素养与语言思维素养,才能有效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

第20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历史学科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不能一味依据教材结构和教材已吸纳的观点,陈陈相因、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解,因为这样做能把鲜活的历史知识在教学的磨堂里磨碎,根本无法实现新的消化吸收。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学的批判性,使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被思维定势所困惑,而是要突破陈规,利用已有知识、材料,充分发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而由于中学生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就会在认识历史人物时形成思维定势,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低估、抹煞或夸大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对历史人物的不能形成准确、客观、辨证的认识,这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一般来讲,历史人物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的,因此,对历史人物还应进行科学的阶级性的分析。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对哪个阶级有利,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如对封建统冶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全盘否定,对农民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完全肯定。要避免这种错误,教师就应向学生讲清两点:(1)阶级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是可以转变的。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例如,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来他领导这支队伍,推翻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朱元璋本人也就由农民阶级转化为地主阶级了。

“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等。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因为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地位相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表现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如,同是封建帝王,隋炀帝气度狭隘,对一些才能突出的诗人也要杀之而后快;唐太宗则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当然,个性特点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主要标准是看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的作用。例如,武则天虽然大肆杀戮李唐宗室,但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郭沫若才会对其给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高度评价。另外,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如,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为的是使他的统治“传之万世”,但客观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如果只强调效果,忽略动机,学生就不能掌握正确、客观、辨证地认识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一般应注意这样几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如: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试结合18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思路:(1)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2)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政变夺权;(3)因此拿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正是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试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关史实,评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思路:作用表现于:(1)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2)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3)长征途中提出改变去湘西,转向贵州进发的主张,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 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4)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5)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错误。

4、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5、具体历史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历史人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总会涂上一层鲜明的时代色彩,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且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纲领、行为方式。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要把他们的行动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评价。 要对每个历史人物做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定能在历史课堂人物教学上取得良好效果。

《历史评价范文.doc》
历史评价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