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8-0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育心理学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人性化设计

课程名称

教育心理学 任课教师

彭江教授

年 级

2013级

专 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

班 次

翻译理论与实践

学 号

2013307

姓 名

唐俊彦

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人性化设计

摘要:人性化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把情感体验因素纳入产品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玩具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分别从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即物境状态、情境状态、意境状态分析,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运用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儿童玩具的设计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人性化的儿童玩具。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情感体验;儿童情感发展;儿童玩具设计

一、前言

将情感体验纳入儿童玩具设计的参考因素是实现其人性化设计的方法之一,儿童玩具用以满足儿童情感需求,容纳儿童各种好奇与兴致,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认知事物。针对中国的独生子家庭增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由于缺乏与之心理年龄相适应的沟通语言、游戏伙伴,而容易形成孤独感和失落感的现状,设计师可以通过玩具的外形、声音、表情和图像等形式的设计使其与儿童沟通,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使他们的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二、情感与情感体验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心理学家戈尔曼说过:“情感决定着我们潜能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成就。” 人的感官体验会在心中引起反应,如看到红色的火焰或灰暗的天空,随之而感到的就是一种愉快的或阴沉的情绪,这是感官体验基础上的情感的体验。种种情感都会在心中形成体验,都属于情感体验的范畴。情感体验具有三个层级,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

三、玩具设计中儿童情感体验要素分析

儿童的情感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儿童情感的发展(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motion)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分化,是一个由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向高级的、复杂的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新生儿只有两种情绪:偷快和不愉快。六七个月的儿童出现依恋感。到3岁前儿童情感的社会性成分增多,并有了羞耻感、同情感、嫉妒,责任感则刚刚萌发。学龄前儿童的情感已相当丰富,初步具有了成人所有的情感体验,道德感已进一步地发展,理智感突出地表现为好奇和好问。小学儿童己学会控制情感,理智感、荣誉感、友谊和审美感进一步地发展,内容进一步地丰富。情感则通常是互相矛盾,如依恋感和独立感、成人感并存。不同的阶段儿童所能感知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从儿童的认知水平来看,在儿童情感体验层次上主要集中于物境和情境两个层次。

四、儿童情感体验层次

4.1 物质层面 (即物境)

在物质层面,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体验,道具(儿童玩具)通过具体的形态、色彩、声音等外在的物质表现刺激人的感官器官。 4.1.1 形态与情感体验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提到:“形式既为空洞的抽象之物,又有自己具体的内容,艺术形式具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内容,即它的意义。在逻辑上,它是表达性的或具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明确表达情感的符号,并传达难以琢磨却又为人熟悉的感觉。”玩具的形态通常分为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抽象形态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发挥了设计师的主动性与独创性,在仿真人物、动物或者其他事物的基础上,创造一个不同于“仿真玩具”的“抽象玩具”。玩具设计也要遵循最基本的出发点,特别是儿童的需要与爱好。否则,抽象到无法欣赏和明白的地步,这样的玩具是没有市场的。随着科学、数码技术、娱乐、游戏、动画等迅速发展,儿童的需求与偏好也日新月异,抽象的玩具设计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4.1.2 色彩与情感体验

色彩在情感表达上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康定斯基说过:“色彩对人这样的有机体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着精神和情感,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心理实验证明,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情绪反映,并使人产生联想。”色彩在儿童玩具设计中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儿童玩具设计应以儿童情感需求为基准,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对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感色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只能感受一些单纯的色彩刺激,所以,儿童需要的色彩为少色性,总的倾向为单纯、明快、鲜艳、柔和。 4.1.3 材质与情感体验

儿童玩具具有不同的材料从而表现不同的质感。材质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影响儿童的情感体验。触感尖锐的玩具会使孩子的神经趋于紧张,因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反之,柔软的玩具会使孩子的精神松弛,进而产生舒适、安详的感觉。因此,当孩子情绪激动或无法入睡时,可让他拥抱柔软的填充玩具,使他原本兴奋的情绪能逐渐松弛下来。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心理情感效应:塑料具有致密、光滑、细腻、温润的材质特征;钢材具有深厚、沉着、朴素、坚硬、挺拔的材质特征;木材具有朴实无华、温暖、轻盈的材质特征,其质地、色泽象征着自然和生机,使人有亲切感。对于儿童玩具的材质的选择,应该结合其心理效应进行分析和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 4.1.4 声音与情感体验

儿童很容易被声音吸引,在玩具的过程中通过声音的嵌入,引起儿童的兴趣,好奇以及愉悦感。儿童玩具中声音分为三类:情境性的背景音乐,基于操作反馈音,警告音和提示音。根据不同的玩具不同玩法,有必要选择性地嵌入各种声音. 4.2 情境

4.2.1 体验生活情境性

这是指模拟社会生活情境性活中的事、物及场景从而对引导儿童了解社会,体验人生有促进作用的特性。生活情境性可以说是玩具最古老的、原发性的特性之一。许多玩具的产生都是源于儿童模仿成人生活的本能性冲动。芭比的设计打开了小女孩们的视野,她们可以通过芭比感知到幼儿园以外的世界,让她们与芭比一起体验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海滩女郎到政治家,芭比变化万千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通过这种娃娃,小女孩可以意识到她们能够实现的任何梦想。这样“生活情景性”的玩具设计使芭比以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满足了孩子内心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深得儿童的青睐。

4.2.2 基于情境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方法

(1)情境演绎法:情境演绎法是通过对人们所熟悉的故事情景的再现或夸张处理来增强情景的认知性和娱乐性。其手法之一是采取完全情景再现或者部分情景再现的方法,营造出某一特定的时空环境。透过观察、说故事、写剧本、显现情境、设计体验、沟通传达的设计新方法。

(2)互动体验法:互动体验采用动态的反馈,增强玩具与人之间的互动,进而使人更深入的融入玩具给人的体验。互动体验法的核心在于提供一个人与人,人与环境对话的平台。这个平台可能是实体的,也可能是虚幻的。在儿童玩具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延续这样的思路。让孩子身处其中,充分地和机器互动,主动去改变它、控制它,这种产品不但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对健康、积极乐观人格的养成也会有很多益处。这种玩具最直观的表现应该在大型游戏机上,儿童可以操作机器,感受通过自己的操作所带来的视觉与知觉之间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操控方式。

(3)扮演角色法:使儿童尽快融入到儿童玩具中,给儿童传达的体验莫过于让他们扮演角色使得他们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的原则研究

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适龄性原则:儿童通过对儿童玩具的认知获得情感体验,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情感发展与认知感知,儿童玩具不能过于复杂,否则会对儿童造成挫败感,从而引起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也就是2岁以前的儿童,儿童玩具的设计应该仅从物境体验层次进行设计。前概念期(2~4岁)和前运算期中的直觉阶段(4~7岁),玩具设计应从物境和情境相结合的层次进行设计。

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考虑主题性原则:儿童玩具设计以:“趣味性需求,好奇心需求,想象力需求,自尊自我实现需求,以及沟通需求”为主题,在设计时可以为某一特定的“剧情”,产生某一特定“体验”感受而作的。设计时考虑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声音等要素的配合。

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考虑参与性、挑战性原则,如DIY,儿童玩具的互动与体验以参与性为前提,以挑战性、开放性为目标,这里的参与性主要体现在儿童玩具的建构性功能,以构建性为目标的玩具,需要儿童运用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需要小手精细动作的配合,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兴趣,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从而可以获得“自我实现”成功体验。

六、结语

本文从教育心理学探索儿童玩具的优化设计,提出新颖有效的设计优化策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较大的突破:

首先,在理论方面,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儿童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掌握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过程中的心理规律。这些理论使我们可以在满足设计对象认知特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通过玩具进行教育引导,而不是忽视目标对象的能力和兴趣,只是从成人的角度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天真活泼的孩子身上。

其次,在实践方面,借助情境演绎法、互动体验法、扮演角色法对玩具设计所必须涉及的“人’’、“玩”、“物\"三个因素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儿童玩具设计的用户模型。而后,具体分析了儿童玩具优化设计中包含三个问题:优化目标、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优化目标就是我们对儿童玩具进行优化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设计变量就是在儿童玩具优化设计当中可以变化的因素,通常包括功能、造型、色彩、材质、声音等;约束条件是不能随便加以改变的限定因素,比如目标对象的能力和需求的限制、玩具的品质和安全方面的要求等。

此外,教育心理学只是我们思考玩具设计创新的一个角度,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引入玩具优化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明确设计心理学研究对产品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Norman.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刘范, 张增杰.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5]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6]凯瑟琳·费希尔.儿童产品设计攻略[M].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7]皮亚杰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8]张剑,薛峰,孙欣.玩具设计[M].上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9]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0]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第7版)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11]鲁道夫·谢芙.儿童心理学[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12]霍特著, 张雪兰译.孩子是如何学习的[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3]盛于蓝.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园玩具选择的启示[J].科教导刊,20l0(12):255—256.

[14]王佳,赵升.教育游戏与多元智能的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2):40—42.

[15]于晓燕,李兴保.在教育游戏中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J].信息技术,2012(7):246—248.

推荐第2篇: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论文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篇

1在这本书中,作者把整个的教育心理学做了几个部份和阶段来讲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身心发展 学习理论

二、教育心理学的实践: 个别差异的探讨 教学过程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作者提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未来的走向: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对象全人化,研究方去本土化的一个建议。因为作者认为,现在一般人对於教育心理学总是认为他是心理学的一部份,但是作者强烈的指出:教育心理学原本即是因教育需要而产生的,而非由心理学中分化出来的,所以作者在此强调研究目的要教育化。另外,作者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学生),是整个活生生的的人,而不是局部人,故整个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与主观价值的教育基本目的下进行。最後,作者提出另一个方向为本土化。作者认为教育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而无最好的方法,因此,对於教学对象都是本地的学生,因此,在做教育心理学时,应该以最适合本地学生的方式去做研究。

作者这种论点在其他的书中我都没见过,算是一种创新的写法,然此种写法对於未来从事於中学教师的我们来说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建议。因此,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写法和内容。

接著作者以研究对象—人为出发点,来探讨一个人的发展,这种写法让我真正的了解到我们所教学的对象的本质和成长历程,这对於日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检讨上都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尤其作者在第四章还提到社会发展和教育的关系。这是在其他书本中很少提到的。我们在探讨学校教育时,一般都只考虑到校园的行政、教学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往往都忽略了社会这个大学校对教育所造成的冲击。在书中作者也论及到这点,让我体会到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作者接著便进入教学的主题,开始探讨一个学习理论和原理。在这裏清楚的介绍各种理论以及其应用,让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各种理论的定义和范畴。这对於我们未来的教学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最後,整本书以实践作一个结尾。在实践部份,作者先从了解个人差异开始进而指导大家如何去设计教学过程。在一般书籍中,往往都只有探讨智力因素和教学上的关系,鲜少探讨非智力因素和教学的关系,然而在此书中,作者以一个章节来点出一些较重要的因素,让我觉的较一般书特别的不一样。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显浅易懂,很适合刚接触教育领域的学生。尤其他在写书时,都是以本土化的例子居多,来综合介绍整个概念。另外整个的写作层次由最基本的人开始,接著介绍理论,进而以实践结束整本书,让人读起来觉的非常的连贯。虽然自己非教育本科系出身,但是对这本书的感觉相当的好,对於往後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篇

2得知荷塘区戴家岭小学数学老师们在研究概念教学,我很高兴,这抓住了一个现实薄弱点,这才是扎实地做校本研究。

曹才翰、章建跃合著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xx年6月底二版)可以帮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于是整理出下面的文字,引号内里的话及所附页码属该书,其余的话是我的体会。

一、应提高对概念教学的重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杨玉良先生呼吁:“中国没有数学(mathematics),只有算学(arithmetic),即中国的数学缺少严密的推理和论证。……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缺乏的是理性精神和演绎逻辑学方法。作为一个中国人,承认这点是痛苦的,但只有看到这点,才有助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创新文化。”(《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

但严密推理论证的根基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课题之一”(101)。

前一段中央电视台都出概念错误,常把“提高或降低了几个百分点”说成“提高或降低了百分之几”,如把物价上涨指数从8%降为5%说成“降低了百分之三”!谁都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也如此。

数学课改大方向正确,也做了很多好事,但实践中确实存在忽视概念教学的不足: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对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组织数学语言的能力研究和实践不够。

二、学生获得数学概念应综合运用两种方式

学生获得数学概念有“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种基本方式,前者指“理解和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属性……由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后者指“用定义的方式向学生直接揭示,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理解新概念”(105-106)。

“概念形成”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概括,“概念同化”则让学生经历理解定义、联系实例确认定义的内涵、与已知概念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举例说明:

概念形成:“什么是长方形?”学生自主观察大量长方形的实例,抽象出它们的多种属性,概括共同的属性(四顶点共面、四条直边、四内角皆直角等),变式鉴别,采用数学语言给出概念名称,建立新旧概念联系。

概念同化:“什么是方程?”给出方程的定义,“咬文嚼字地”研读定义,变式鉴别,建立新旧概念联系。

该书提醒两点:

第一,“年龄越小,……概念形成的方式就用得越多”,“随着年龄的增加,……概念同化也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10

6、109)。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越是对低年级越要强调灌输和死记”或误以为“概念同化”就是“教师讲授”。

第二,“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先通过具有典型性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而形成概念的定义;……再引导学生在定义的指导下去观察实际事例,……同时,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应用,通过学生自己对实例的比较、分析、概括、分化与类化等思维活动,……使概念的关键属性变得清晰,……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联系,形成概念系统”(111)。

三、概念记忆的科学方法

怎样使学过的概念记得住?该书说了四点。

1、一次提供的信息单元要适量:“心理学家们公认,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元”(129),少了可惜、多了接受不了。注意“信息”是以“组块”为单元的,它可以是某概念的一个要素或就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也提醒我们注意把提供的信息“组块化”即形成某种整体结构以提高记忆效率。

2、不要死背而要“精致性复述”:学了的概念进入长时记忆的策略有两种,“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反复背诵……就是一种维持性复述”(130)。“由于数学学习材料的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因此数学学习中,必须以精致性复述的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将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命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上下功夫,掌握本质特征的不同表述方式(按:如数形结合方式、概念树或概念网络方式、图示等)。要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扩大信息量,为回忆提供线索的最好办法”(131)

3、灵活运用长时记忆的多种类型:长时记忆类型有“情境记忆”、“语义记忆”、“表象系统”、“言语系统”、“语义层级网络”、“语义命题网络”、“产生式系统”等等;通俗地说,情境记忆以概念学习时发生的事件为线索,语义记忆以语词为线索,表象系统记忆的是形象,语义系统记忆的是词汇,层级网络就是概念树,命题网络就是理论体系,产生式系统就是推理过程。(132-136)

简单来说,概念教学要结合运用上述多种记忆类型,对不同的学生应发挥他们个性化的优势记忆类型功能。

4、当前最要克服的错误倾向:“当前我国数学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根本改观,总是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通过机械化手段让学生记忆‘结果’(信息),没有让学生理解形成‘结果’的‘过程’,……结果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网络的结构功能差,没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道,导致信息联系渠道不畅,应用时不能成功提取。表现在教学上,其基本做法是:从概念的出现、定理和公式的获得,甚至是一个例题的具体解法,为了赶进度(目的是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为高考进行强化训练),都作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141-142)

在今天的高中是如此,可在初中甚至小学不也如此?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篇

3人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意识支配的。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懂得学生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教师知道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将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孩子的世界单纯如白纸,但正是这简而又简的单纯甚至有时让我们无从入手,离那片可贵的心灵世界失之交臂。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换种眼光看孩子,看待他们的喜好、看待他们的行为,甚至看待他们的缺点。

换种眼光看孩子的能力,会发现孩子的潜力令人叹服。

那天所任教的班级没有英语课,又因琐事干扰,我布置作业的时候已接近放学了,孩子们正收拾着书包,看到匆忙而至的我,大部分孩子都主动拿出本子记作业,只有小琛怪叫一声,小家伙本以为可以偷懒呢。我心里不禁有些暗笑,“大家根据第七课所学,自己设计一课圣诞树,并根据所画写出五个英语句子。小琛呢,需要写出十个句子。”小琛有些颓然。

其实作业布置五个句子,我是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能力的,小琛学习中等,十个句子对他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的目的是要他改正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也准备了第二天的说辞——结合他无法完成的作业,好好教育他一番。

第二天课代表将作业送来,却意外的在没完成作业的名单里没有发现小琛的名字,急忙找到小琛的作业,令我意外的字迹整齐,十个句子不但写完整了而且基本没有语法上的错误,我不禁感叹万分,不是孩子们没有能力,只是我们没有适时发现他们的潜力。

换种眼光看孩子的行为,会发现孩子的举动皆自心生。

小越是班上一个不苟言笑的女孩子,相处了半年之久,我几乎没见她笑过,偶尔也只是若有若无的一丝微笑。但我也没见过她的眼泪,即使面对我的训斥之时。我便认定她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孩子。

可是就在这一周之内,我不但目睹了她的开怀大笑,也见到了她的泪如雨下。

本周伊始,为了调动孩子们各方面的积极性,班级出台了一项新的“制度”——按照新划分的小组进行竞争,每周结束后总结,分数位居第一的小组,可利用班费为他们照张小组合影。消息一出,教室里欢声如雷。更让我惊讶的是小越——眉开眼笑,手舞足蹈。那种兴奋,让我看到了一个孩童的无拘的天真,久违了的浪漫又出现在属于它的脸庞上,于我那是一种怎样的惊喜啊,于她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欢喜啊!原来和同学们合影留念,对他们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一周很快就结束了,很遗憾,小越所在的小组名落孙山。在夺魁小组的欢呼声中,我又一次地关注了小越——伤心垂泣,泪如雨下。这还是那个我曾经认为“表情肌”不发达的孩子吗?

感受着一连串来自小越的意外,此刻的我也真的有些悲喜交加了。悲的是,半年来我一直没找到小越的切入点,禁锢了原本属于孩子的天真;喜的是,对于老师的关注,他们是如此的在意。这也无疑给了我强烈的信息,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关注点,关键在老师如何去挖掘、去引导。

小越那双含泪的眼睛一次次的在脑海中浮现,想想孩子们一周来的新变化:课堂守纪了,下课文明了,不乱丢垃圾了…..那么多积极上进的孩子,虽然于心不忍,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

放学的铃声在耳畔响起,欢快的乐曲让我的心也轻松起来,迈向教室的步伐也变的轻盈。一会儿我还是会替小越遗憾,但我会告诉她,她今天成了我的老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并不是孩子缺少喜怒,而是老师没有挖掘到孩子的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想法真的是不同的,作为老师,我会在不同的问题上,多学一点教育心理学,换种眼光看孩子,也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考虑他们的所思所想,为孩子的发展做好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

推荐第3篇:心理学论文

心理咨询师工作总结

熊芳林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遇到很多前来咨询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时间、背景各异,在提供咨询支持的同时,也让自己累积了很多的体会和有了不少的感悟。综合而言,在看似安定祥和的社会背景下,情绪焦虑、心理不健康的人群还是大有人在,只是问题程度不同而已。这也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还任重道远。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逐步迈入后工业化时代。据统计,中国的城镇化率于2013年达到51%,市场化程度和市场自由度均超过了70%,中国全球经济总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二。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量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由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在改革开放点的过程中,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了大量的道德缺失、价值多元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如今年暑期连续发生的女大学生遇害案件,及频繁出现的砍杀幼儿及小学生事件,无一不显示在当代社会群体心理中存在一种病态心理。在上述个体“侵犯”及传染性极强的“群体心理”都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由此也显露出分析和寻找当前中国社会人民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已十分必要。 1.社会心理问题的现状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25万人自杀,已成为青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患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7%,总数超过1亿人。其中,重性精神病已超过1600万人。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亿至3亿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焦虑和失眠分别占据心理问题榜的前3位。精神疾病以及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中国卫生系统最沉重的负担。抑郁症位列世界第四大疾病,中国患者约有3000万,但得到专业治疗的尚不到10%。在这些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终可能选择自杀。

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全国社会状况之社会心态调查显示,经济压力大、医疗安全感低是民众反应最突出的问题。 51.3%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生活问题是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认为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分别是就医难、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大。此外,据调查显示,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关系是干群关系及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关系,相当多的人认为富人财富的积累归于外因,使人们与之社会比较时更容易产生不公平感、不公正感,怀疑富人致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成为贫富阶层冲突和矛盾的隐患。网民情绪中,愤怒的比例最高,占了超过四成(41.80%),是主导性情绪,而按情绪的“趋近—回避”理论,愤怒通常隐含着高的目标指向和行动倾向,需要小心引导和舒解。 2.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转型期引发的社会矛盾 这些社会矛盾包括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中强势成员对普通百姓的权益的侵害等。根据经验数据,0.4是基尼系数的警戒线,中国基尼系数从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0.28已上升到2013年的0.47,目前仍在继续上升。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行业之间工资相差15倍;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加上某些有钱人收入来源的不合理,社会责任的缺失,为人处世为富不仁等,形成社会普遍的仇富心理。 除了以上贫富矛盾和阶层矛盾,官民矛盾也较为突出。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行贿受贿、买官卖官,侵吞国家财产,严重损坏了官员的社会形象,致使不少人形成了无官不腐、无官不贪的极端印象。 2.2 生存压力的加大

首先是房价的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中至少有70%没有购买商品房的能力。过高的房价让买房由“昂贵的事”变为需要耗费一生的事,房奴的人生因此变得灰暗,安全感、幸福感由此被高昂的还贷压力压得岌岌可危。其次是就业的问题,据调查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高达700万左右,2014年更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在职人员又面临岗位的竞争和失业的后怕,会产生心理失衡。此外,家庭、情感、交通、环境、人口等压力会让人产生紧张感、孤独感和焦虑感,导致个体对社会认知存在偏差,并由此导致抑郁、自闭心理,严重的甚至产生暴力倾向。 2.3 群体荒诞感的产生

“荒诞感”这一词在美学上指审美主体面对荒诞事物所引发的荒谬、荒唐、怪异的感受。当前转型社会中社会群体对不合理的现实世界感受无助和陌生,但是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化而又无力改变,从而形成这种内心体验和心态。众所周知,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获得的社会资源机会和渠道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社会收入差距拉大,从而使得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发生差异,使相当一部分人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平衡危机。这些人对现实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满,从而导致了他们迟迟融入不了这个快速变换的社会,这就造成了这些人的心理落差和攀比心里,于是一种怀旧心态出现,他们排斥这个新的制度和竞争环境,希望回到过去。其次,新媒体出现消解了传统社会价值单一化、话语霸权化的现象,人们借用互联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文化的多元选择。可是正是如此,社会整合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多样化的选择意味着社会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因此,社会群体在这样的解构消融中出现信仰危机和荒诞感,群体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都会降低。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出现迷茫和逐渐的陌生化,并逐渐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

2.4 诉求渠道及治疗的缺乏 社会转型引起人的心理变化,某些适应性较差的人就会对一些问题看不惯,对一些事情产生抵制情绪,这时候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给予有效的引导和疏通,强行为之就容易引发矛盾,使一些人心理失衡,出现过激行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应该有有效的诉求和解决渠道,长期的被欺压和利益受损就会对社会产生怀疑,出现对社会和生存的失望,从而引发心理危机。上述原因的存在,使人们的生存缺乏一种公平、安全、轻松感,处于公信危机、紧张焦虑、空虚迷茫状态,时间一长,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 3.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中国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只有572家,有精神科床位132881张,注册精神科医师16383人。按此计算,中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每万人1.04张,平均10个精神病人才有一位精神科医生。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具有咨询师资格只有3—5万人。与美国1000人中间就有一位心理咨询师相比,差距很大。中国目前的一些学校和单位设有心理咨询室,但由于缺乏心理专业人员,许多都形同虚设。中国“小康社会”十大标准中规定每千人中有一位心理咨询师,现状与此要求相距甚远。目前我国的大学心理专业主要在师范类院校里设置,每年的招生规模有限。由于社会对心理问题的不够重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扩招的机会不大。这与目前中国的心理学人才需求形成矛盾。

4.如何解决中国的社会心理问题 4.1 努力建筑公平的社会秩序

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人群之间分配性冲突会加剧,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成员当然会感到压抑和焦虑,出现涉及到所有社会阶层的严重心理问题。社会公平秩序的建立包括:人生存尊严的公平,政府执法行为的公平,就业及工作机会的公平,经济分配结构的公平,教育、医疗、生活条件的公平等等。欣慰的是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社会不公正的严重性,并且已开始采取行动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将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在国家总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高人民法院也做出决定:排查清理涉及行政诉讼的上访案件并且更正错误的行政诉讼判决。在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采取严厉反腐措施,拍苍蝇打老虎的行动,正是为了扭转人民群众对政府官员已经产生的严重不信任的形象。 4.2建立社会心理关怀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机构

政府应该有专门研究社会心理问题的机构,关注、研究社会存在的导致人们心理不良变化的问题,提出可行的预防及解决办法。建立社会心理问题关怀及咨询机构,实现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每个社区、学校、单位建一个心理咨询室,人们有了心理问题可就近得到咨询、诉求甚至解决。健全社会心理服务机制,采用义工制或自愿的形式,对一些弱势群体进行定期的关心和帮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使其长期积而不发,形成隐患。 4.3 培养更多的社会心理服务人员

一是设有心理专业的师范院校或其他院校尽可能扩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心理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政府应重视心理专业人员的就业和社会机构的岗位设置问题。二是通过社会力量培训心理咨询师及心理服务人员。三是大力扶持一些义工进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开展心理服务活动。 4.4普及大众心理知识

政府及有关社会机构要积极向民众宣传心理基础知识,使人们认识心理问题的客观存在,并以积极的心理及行为去面对。在人们的传统思想中,心理咨询及服务是有钱人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心理咨询及服务专业人才多了,心理咨询室及服务单位多了,心理咨询及服务实现了大众化,人们就会发现,心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就像现在的头疼脑热一样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帮助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塑造完备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自我世界的前提,也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晶,同时又是个体进行各种社会行为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要素。只有具备了成熟而完备的自我意识,个体才能成功开展相应的环境活动。 总结:

随着科技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心理咨询在我国已发展为一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明确职业准则的专业学科,也存在广泛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在面临职业规划、恋爱交友、夫妻关系、亲子教育等困惑和压力时,主动寻找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以期解决心中的疑虑,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时下,咨询心理学已经逐步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极具潜力的一门学科。

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并颁布了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正式明确了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义、基本条件、职责。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除了要具备完善的人格、敏锐的自我觉察和修复能力、善于接纳他人、强烈的责任心、把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就感融为一体外,个人认为还需要有一颗真挚的仁爱之心。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当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等出现心理困扰,但是他们又不知道、不懂得甚至是不愿意求助时,应运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采取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为之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解决或者缓解他人的心理困扰。虽然此不属于正式的心理咨询活动,但咨询师以生活中朋友的身份为他们提出建议的方式,会更容易对需要帮助但是又不愿意提出帮助请求的人提供帮助。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每一位咨询师都奉献出自己的专业,奉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另外,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业起步较晚,但是社会心理咨询师得缺口巨大,现有的心理咨询师更应积极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为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咨询技术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形成合力一起推动心理学、心理咨询业在我国的发展。如此,才能让我们身边每一位需要心理辅导的人得到及时的帮助,为让更多的中国人同圆中国梦,为实现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熊芳林

2014年11月6日

推荐第4篇: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与三国演义节课论文

㈠ 生活事件群及其应对

⑴ 武侠小说中常说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我感觉有人的地方就有事件,许许多多的事件在多时间内频繁发生时,也就成了事件群。现在我们每个人也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一个个的事件群。就那我自己来说,近期面临着一个事件群,主要时间有:这周导员给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包括要配合班长开好近期的班会,周末要上交选修课的论文,这周还要积极备考周末的考试、下周的考试,以及下周班级里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等等。我想这些事件就皱成了一个事件群。

上面的六个策略多多少少的都会用到,当然最常用到的要数第一条:尽可能最小化生活事件群发生的概率,适当后延处理重要程度较低的事件。第二条:精心考虑生活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影响,然后再做决定。第四条管理自我对话,使自己对事件作出整体的判断。第五条:在生活事件群所造成不良压力面前,建设性的应对而非破坏性的应对。第六条:找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尝试着去把握。

帮助:应用第一条策略,可以合理的安排 和处理事件的发生时间等等,尽可能让事件的发生时间错开,避免事件群的发生。应用第二条策略,可以让我仔细的分析环境变化对事件发生的影响,避免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时让我措手不及。应用第四条、第五条和第六条策略,主要是当事件群发生时细心应对,去把握好各个事件,处理好各个事件,让他们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⑵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较来说第三条不是经常用。在事件发生时,我基 本很少回去考虑有关饮食啊、运动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方面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尽可能多的去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不同的事件群。

⑶ 我感觉上面的六个策略中,第六个策略最适合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事件群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当事件群发生时,我们就应该积极应对。冷静思考,处理好各个事件中的关系,争取把事件处理的最好。

㈡ 社会支持

⑴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给予我们支持,无论是在情感、物质、或是信息方面。我所看重的能够提供日常支持的人主要是我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等。当然,这些人就是为我提供主要支持的人,不可否认,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还很多人都会给我提供支持,但是这些人往往都是我所看重的。 ⑵ 在社会生活中,虽然这些人能够为我们提供支持,并且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支持往往不会对我们战胜困难气道决定性的作用,毕竟我们是事件的主体。尤其心理学看重的是情感方面的支持,这样外界给予我们的支持就更加有限了。或许他们可以给予我们暂时的精神寄托,但是要想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当面临困难时期时,身边的支持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我们确实需要帮助,或许凭借我们的一己之力根本就不能度过难关,虽然支持不是绝对的,但是当背后有了一种支持后,我们往往能爆发出比平时更多的能量去解决困难,客克服困难。

⑶ 在我看来,我的社会支持网络关系中需要调整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这里面最主要的还是要减轻对父母的依赖。从小到大,我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遇到困难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父母。但是,上大学以来,尤其我们有的同学都远离家乡,我们就更应该减轻对父母的依赖,学会自己处理解决事情。当你咋此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不能及时来到你身边,如果遇到困难就像他们倾诉,也往往会让他们担心。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学会报喜不报忧。遇到困难多向朋友们求助,或者干脆自己寻求解决方法。

⑷ 为了是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健康,我主要会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与同学老师处理好关系,广交朋友,积累更加多的人脉,多多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应该多多给予别人自己的支持,有付出就有回报。

㈢ 愤怒的管理

⑴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消极愤怒和积极愤怒随处可见,他们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谈到自己的经历,我主要想从一件小事中来体现以下这两种愤怒带来的不同的后果。睡觉时有噪音往往我们都经历过,尤其我们都是住校生,睡觉之前同学们的谈话声往往让许多想睡觉的同学苦不堪言。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当舍友们谈论一些有意思的或者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时,不是不觉之中我就会进入梦乡。从此,我感觉到当我们感觉有意思时,虽然还是不情愿听到这些声音,但我们的心理是积极的,这样我们会心平气和的去对待这件事,这也有助于我们的睡眠;但是当你认为它是一种噪音是,我们的心理是消极的,我们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愤怒,这也直接导致我们无法入睡。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带来的两种不同的后果。

⑵ 提到三国演义中愤怒情绪导致的不良后果,我们就不得不想到张飞体罚士兵,最终导致士兵无法容忍,将其杀害,投降敌军。张飞因二哥被杀,心理极度愤怒,急于为二哥报仇,并且整天酗酒。当两个将士没有完成任务时,他鞭笞士兵,最终两人合谋,将其杀害。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或许没有这件事情,最后吞并三国的就会是蜀汉了。

⑶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明白了,遇到事情时,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愤怒。当再次遇到消极愤怒时,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去处理这些消极愤怒。例如:查找到愤怒根源,从根源解决问题,查找物理的释放方法,做几个深呼吸,寻找心灵的寄托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将消极化为积极,去给身边的人带来好的影响。

㈣ 心理舒适区和自我效能感

材料一:看完材料以后,我常常想,其实,我们与老鹰的经历还真有点相似。我们就像一只小鹰,命运之神用有力的大手将我推上悬崖,是为了培养我吃苦耐劳的品性。说实话,谁也不愿意经受挫折的考验,但是命运使然,如果你要成为一把钢刀,就必须经历烈火的锻烧和冰水的淬炼,才会在苦痛中磨砺出锋利的刀刃。其实,每个人生命里都蕴藏着巨大潜能,压力愈大愈能发挥巨大的潜力,可惜,大部分人依靠“捷径”获取成功,从而丢失锤炼自己的机会,宁愿做一只井底的肥蛙,也不愿忍痛长出腾飞的翅膀。以前我也埋怨老天的不公,现在终于明白,上帝赐给我荒野时,他是寓意我将成为一只高飞云天自由翱翔的老鹰。

在这里,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默默付出的朋友,要时刻保持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情,磨难不可怕,可怕的是颓废和自我毁灭。不必在意没有回报,更不必沮丧和失望,付出终有回报。当我们尝遍人生百味,做足所有的功课,就会拨开云雾见天日,所有的苦痛都会折算成幸福。

材料二:当我们长久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时,就会构筑心理上的舒适区, 有不少自以为是的人,认为自己活得还可以,舒适区比别人大,不求进取改变。这样的人,可能还不如某些舒适区低的,在破釜沉舟的情况下,反而能够把舒适区扩大很多。大家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把青蛙扔到热水锅里,青蛙会从热水锅里一下子跳出来。如果把水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地加热,青蛙不会跳出来,也永远不会跳出来了,因为它不知不觉被煮死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正视和重视环境的变化,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行动,调整和超越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才能获得更大的人生成就和价值;并且,我们应该善于把握心理舒适区,有选择的决策环境变化对于欲望的影响,才能够把握幸福,得到满足和快乐。

材料三:在影响我们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格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成功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状态和生理状态,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都会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体发展及学业成就水平、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形成。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由此看来,作为一名大学生,提到我们的自我效能感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给自己设立比较容易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在不断地小成功中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找到合适的对象,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提高自我效能感;深入分析自己之前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在进行归因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在不断地得到肯定中提高自我效能感。

总之,通过总结上面的三分材料,我想到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一定要经受历练的,在历练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经历蜕变,也必须要走出我们的心理舒适区,提高自我效能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推荐第5篇:心理学论文

情感,心理,生活

—论大学生的情感心理

管工学院11信管1班

20114476程亚蒙

作为情感复杂的生物,我们人类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情感决定的。现在,我们从情感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一下心理分析。 心理学中,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因而,情感决定的情绪反映了人的心理状态。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情感心理的体现。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感变现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心理情感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很多大一的学生有环境适应问题,而大学生普遍有的问题是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等等。举个例子,例如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

端。而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在亲情、友情、爱情这三个方面的情感问题导致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问题,从而做出反常甚至是极端的举动。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等情感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可以看出,情感是大学生出现心理偏差的主要来源。

不止如此,从根源上来看,由于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所谓的心理其实是人的大脑对情感的反应。因此,心理情况大都决定于情感状态。 其实,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三是在恋爱方面,许多学生在这上面受了打击或产生纠结的心理,从而使他们有了情感挫败感。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据专家预测,由于扩招生将于近几年开始毕业,今后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这些都给他们的内心造成极大的压力和重量,而压力得不到情感上的发泄的时候,就会累积成心理问题。

以上的理论和实例都证明,大学生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感,更不能忽视它的作用。情感的重要作用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第二,情感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第三,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第四,情感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另外,情感在社会交往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每个人在交往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情感在交往中的作用,有利于交往互动中获取他人的情感信息并把握自己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感情,分析他人的感情。 而对于大学生,大学是个小型社会,在这里,大学生在某些方面能体会到社会上的一些层面。各种社团,各种活动,人际交往很多,他们避免不了会与别人有各种交流,然而,有时会由于情感产生冲突。社会交往中,自我实现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赏,自我一旦受到别人赏识,得到高度评价,就会对评价者产生好感,对高度评价自己的人带有好感。在社会交往中,情感具有两极性,好的情感使人愉快,不好的情感能够让人不爽,这两极性也会给人造成两种相反的心理。前一种能让人作出积极的事,而后一种可能让人走向极端。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感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实际上,情感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如机制上的异化性。某些特殊情感完全脱离了价值关系的客观基础,甚至与之背道而驰,这是由于人的情感机制产生了某种异化。例如,畸形宗教培养出否定自我、否定社会的宗教情感,精神类毒品产生怪癖、虚幻和

不能自控的情感,过度的生理与精神刺激导致变态的情感,过度的肉体痛苦引发病人对于死亡的向往,民族仇视容易引发人对战争狂人的崇拜,极端的阶级斗争引发极端的阶级仇恨,等等。不过,情感的这种异化现象在总体上讲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而上述的种种行为便是情感心理的表现。情感的相对独立性限制了人对于复杂价值关系的应变能力,限制了人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就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情感多变导致心理不定的原因。

情感心理还取决于环境。具体分为物理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如文化环境,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又把自己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然而,不同的文化环境让人对文化有不同的情感,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心理。再如社会环境。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必然对人的情绪、情感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情感心理亦不能脱离社会的真空中,因此,社会上其他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情感心理。有的会对情感心理有益,有的则对情感心理起反作用。因此,情感心理与人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都有关系。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行为发生所处的的社会环境的性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个体行为,并往往主宰着人的价值观、信念和情感。这都充分说明了环境对情感心理的重大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本身就具有许多情感,有时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时,各种情感不知如何对待和处理,很容易给自己造成压力。更何况都是正处于热血青年时期,正是一展身手的大好时光。难

免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的,这就需要调节好情感情绪以及心理状态。放松身心不失为一种解压和调节情感的好方法。有时,找到正确的释压方法,让自己内心的情感发泄出来,是对心理有很大好处的。对现如今的大学生心理,希望他们能正确控制好情感情绪,调节好心理状态,以一种好的情感情绪和心态继续生活和面向未来。20114476程亚蒙2012年6月17日

推荐第6篇:心理学论文

公益广告《筷子篇》评析

15广告一班

1503103135杨玉茹 1503103138张梦妮 1503103142钟彤蕾

公益广告《筷子篇》评析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甚至在某些方面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一些观念和看法,尤其是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和长远的,可以弘扬历史传统,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方法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而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录:一.引言

1.广告心理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公益广告《筷子篇》的评析

1.优点 2.缺点

三.修改意见 四.总结

内容

一.引言

1.广告心理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广告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在产品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商品和消费者2个方面,与前者有关的研究包括广告、商品特点、市场营销方法等;与后者有关的研究包括消费者的态度、动机、情感、爱好以及决策过程等。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广告正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向社会,每1个人每天都面临着数量繁多、品种多样的广告宣传。如何在泛滥的广告海洋中,创造富有独创性、新颖性的广告,完全取决于广告创意。在设计中注意发挥广告创意的想象力和诱惑力,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诱导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服务。广告中的心理学效应越来越凸显其巨大作用。

公益广告《 筷子篇 》是由麦肯光明为央视定制的一款电视公益广告。在这条时长5分钟的广告 ,创作者用纪实的拍摄手段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发生在当今的关于筷子的简短故事。它以筷子为情感载体,串起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广西西关老屋、上海现代家庭、川东农家大院等多个场景,描述中国人过春节的生活情感与情节,承载着中国特有的传统与美德,呼吁大家珍惜与家人、亲友的每一次团聚,弘扬感恩、明礼、关爱、睦邻等中华几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筷子篇》这个广告来具体分析其中包含的广告心理学相关的知识。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国内具体一部公益广告,从广告心理学的角度评析它的优点与不足,并加以修正再现。

二.公益广告《筷子篇》的评析

1.优点:

(一)广告中情感表现

这则公益广告它以人文情感为基础,无论从艺术表达形式、创作艺术构思、还是在其宣传方法上都十分注重情感沟通,把人的情感诉求作为公益广告创意的主线,追求个体与受众思想沟通,以达到情感互动的最佳效果。把握运用公益广告的情感规律和原则,越来越受到广告研究和创作人员的关注。 (1) 温情感染,真诚表达情感

现代社会公益广告十分重视情感诉求和情感互动。情感诉求形式的特点是:感动、感化、感染力强,通过作品真诚表达的情感使广告受众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如果能让公益思想观念依附在易被感知的情感之上,就能触动心灵、改变态度,从内心深处达到对公益观念的认同,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并进一步内化到自己的言行中。成功的公益广告往往直指心灵,使受众内心产生触动。关爱老人、弱势群体等爱心题材的公益广告多使用温情感染的手法,以温馨、温暖的画面和文字表达主题。

这则广告跃入眼帘的第一组画面是广州西关家庭的餐桌上,老人正用筷子给牙牙学语的宝宝品尝不同的味道。这组画面中,从老人和小孩的点出发,更加验证了国内广告片善于运用老人,弱势群体来进行广告拍摄的观点。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筷子的意义已发生转移,喻指人生体味。但从筷子与老人的关联性来看,此时的筷子代表老人的人生阅历,老人借用筷子教孩子体会人生味道,这即是启迪。

(2)注重文化传承

第二组画面在上海长宁,妈妈正在教女儿如何使用筷子。画面中妈妈与女儿以及女儿与筷子之间产生的 “对话”,让“不在场”的观众产生共鸣,中国人就该会使用筷子,那是文化,应该传承。 (3)注重“礼”的思想

第三组画面是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小男孩正准备伸出筷子夹菜,却被父亲阻止。筷子在餐桌上形成的独特“礼法”,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即“明礼”。一直到最后一个画面,“用筷子”这一行为分别表达着关爱、睦邻以及父母对宝宝的期待、守望。 (4)“仁”的精神

《筷子篇》中,邻居邀请独自过年的老王到自己家中吃年饭,推辞之间,一句“不就是多双筷子”的话让老王无法拒绝。大杂居小聚居的邻里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由此而生,几个镜头传递给观众的是一颗宽厚,仁爱的心。 (5)民族文化是公益广告情感表达的源泉

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底蕴和情感,使公益广告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和亲和力、感染力。尊敬师长、爱国爱民、谦虚礼貌、刻苦学习、尊老爱幼这些中华民族美德是公益广告宣传主要内容。“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古语传诵至今。这些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影响和左右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和艺术实践。央视台《筷子篇》以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孝”为主题,以情感诉求的方式给予紧张生活的人们以人情的温暖和精神的慰籍,呼唤沉积在社会文化深处的民族情结和精神需求。

综上所述,公益广告最终的说服力取决于作品创意与艺术感染力,取决于理性的公益信息与感性形式表现之间的融合,取决于人们与公益广告情感上的互动和沟通。情感最容易被人感知和留有印象,把情感作为切入点,可以丰富艺术形式,唤起观者的联想或回忆,达到与观众情感上的互动,完成对公益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从内心深处达到对公益观念的认同。

(二)公益广告中的感性诉求

感性广告就是通过广告影响你的感情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感性公益广告主要是以传递公益的精神属性及其所拥有的象征意义和表现能力等信息为核心 ,以受众的心理情感为主要依据 ,以引起受众做出公益的情感反应为目标的广告。

公益广告中感性诉求的表现手法 (1)生动比喻

比喻是公益广告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等。公益广告时常会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有利于增强公益广告的传播和实施,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抽象深刻的道理,形象可感的事物更能深入人心,有利于增强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比如在《筷子篇》中,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也来暗喻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传承,懂得关爱„这样的公益广告构思精巧,意蕴深远。 (2)借助事件

公益广告还会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某种观念,一般选择社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或者将典型事件巧妙组合来表达某种观念。 在《筷子篇》中,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来表达各种优秀观念。 (3)形象蕴含

形象蕴含一般是以某种形象的事物作为广告内容的象征,公众通过广告中的形象来理解其象征意义,体会广告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公益广告借助恰当的形象,能够让公众从形象中体会广告寓意。 例如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常回家看看”的主题,《筷子篇》中,儿子回家看妈妈,妈妈拥着儿子说:“这次回来一定要多住几天。”一方面蕴含了儿子对国内妈妈的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儿子对母亲的尊敬,即常回家看看。

(三)公益广告中的受众分析

受众心理指广告受众对客观现实客观的综合能动反映。其中包括,需求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和表现心理。

广告受众的心理模式,是指广告受众在接受广告作品时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过程或状态模式。广告受众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广告宣传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基础就是认知过程,其结果就是引起受众的高度注意、强化受众的记忆心理。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意识倾向和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对企业形象、商品形象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方面态度的体验。受众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明确的购买目的;排除干扰和困难,实现既定目的。

公益广告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因为它具有的个性及其在情感诉求上与人们能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产生共鸣,达到情感诉求的迎合意识。因此,广告创意一定要考虑到受众的情感需求,不能忽视情感迎合对于广告在理解和认识方面的作用;要冲破功能性解说的藩篱,关注人生活方式和心灵情感的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要延伸情感诉求的传播触角,激活人们沉积在内心的情感基因,焕发改造生活的激情和动力。只有这样,公益广告释放的信息才能具有可视、可读、可感的特点,使信息传达在情感理解的层面充分释放。

2.缺点:

(1)影视广告的表现形式有生活片段式、动画式、比较式、故事式、幽默式、悬念式等,但我国目前公益广告仍缺乏创意,表现形式单一。广告创意大师伯恩巴克指出,一个好的广告应该符合ROI原则,即相关性、原始力和冲击力。这则公益广告还是没有跳出之前的局限,使用生活片段式的表现形式,将多个片段拼接在一起,虽然达到相关性原则,但是广告时间长,内容繁琐,没有一点趣味性的体现,情节也是平坦而无起伏,根本没有冲击力原则的体现,这样容易引起受众的视觉疲劳,产生厌烦心理。

(2)在诉求方式上,这则公益广告采用情感诉求的方式。施拉姆说过“大量试验表明,动感情的呼吁较之逻辑的呼吁更可能导致态度的改变”。所以这则公益广告本是想让受众在情感获得满足的过程中接受广告信息。可是广告片中的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却营造的不够到位,个别演员的情感表演不到位,艺术感染力弱,不能完全震撼受众的视听,拨动受众的感情。

(3)在广告诉求中,常见的情感维度有美感、亲热感、幽默感、恐惧感和怀旧感。耶鲁研究计划认为“越生动、越诉诸情感的材料,越容易记得住。”这则公益广告只单一的使用了美感,将多个温馨画面汇集在一起,再没有其他表现手法,因此使广告显得不够生动。只可能在短时间内使受众接收到所传达的信息,而不能形成长久的记忆力和行动力。

(4)在说服方式上,这则公益广告采用直接说服过程。志霍夫兰在《态度与说服》一书中指出,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组成。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但要保证信源的可信度、知名度,以确保认知效果,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情感。在这则广告中有一妈妈对孩子说“中国人就要会用筷子”,就受众心理情感而言,这样的直接说服方式容易导致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形成情感上的隔阂,使受众产生认知不调和心态和逆反心态,加强说服对象的心里反感,最终导致形成信息隔膜。不能达到在有效时间内对受众进行有效说服的目的。

(5)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这则公益广告内容单一宽泛,使受众对广告内容容易达成浅显的认知,在情感上只可能会一时感动,却不能持久保持印象深刻,坚定广告所传达的意志。

三.修改意见

继续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但使故事性强烈一些。取消多个片段拼接的形式,尝试使用一个片段拍一则广告。

第一种修改意见:

把每一个片段素材都单独列出来,小切入、深挖掘,细化其内容,增强内容的故事性与情节的起伏性,做成一个关于《筷子篇》的系列公益广告短片。就像国外依云矿泉水关于宣传品牌年轻活力的理念那样,做了一系列的相似广告片,这样的广告会让人印象更加深刻。关于做成一系列的公益广告短片,每个片段的表现形式尽量不同,动画式、比较式、幽默式都可以尝试,并且尽可能的多使用一些表现手法,使广告内容生动,提高情感诉求结果。

第二种修改意见:

将现在的多个片段集合在一个人身上,使其成为广告故事中的主人公,讲述他从小到大的生活。这类型广告比较著名的有泰国的潘婷广告,一个小女孩学跳舞的故事。集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广告片后,使每一个广告片的画面简洁精彩,背景音乐选择可以更贴切主题,演员也有比之更多的机会去增强他的表现力。有利于受众在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不断接受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形成长久的记忆力。 在两种修改意见中,关于文字和语言表现部分,采用间接说服过程,使用委婉的语言文字让受众自己去体会、领悟。受众通过自己理解而从广告中得出来的信息,更容易使其产生顺应性心态,对广告内容产生认同。

四.《筷子篇》广告修改后的方案

修改意见2:只以一个主人公为背景,讲述主人公使用筷子的成长过程

旁白+场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而筷子,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饮食的共同工具,它也是一个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它所传达的,是启迪,是传承,是明礼,是感恩„„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我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 幼儿时, 妈妈鼓励我尝试用筷子夹起生活的喜怒哀乐,是一种传承; 孩提时,爸爸敲打我下手夹菜使用不当的筷子,是一种明礼;

长大后, 我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一块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 (这时镜头转到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五. 总结

通过分析这则广告,我们发现广告中有优点但也不乏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在我们的认知基础上修改了一些内容使广告看起来情感更加饱满,更容易打动人。公益广告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促使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所以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广告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克服困难与不足后,我们的公益广告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任务分配:

论文:钟彤蕾:引言,优点分析,修改后的方案

张梦妮:缺点分析,修改意见 杨玉茹:摘要,总结

PS:杨玉茹

推荐第7篇:.心理学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姓名:李虹

学号:20100411077 班级:会专10-11

摘要

社会在发展,同时大学生的思想也在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反映在学生心

理的问题之一——积极心理学,伴随着大部分学生一起度过大学生活。研究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情绪、学习、人际、恋爱、职业规划)等心理成因及其现状,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增强我们的意志力以及对挫折的适应力。我们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为了解决和预防大学生

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研究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情绪、学习、人际、恋爱、职业规

划等

参考文献:《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分析

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倾向于自信、热情、紧张、急躁等。

独立意识增强。大学生自认为自己已经成年,渴望独立,渴望自己闯荡。这是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涉世未深的表现,既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可能是一个陷阱。

在一些心理研究的杂志上,可以看到心理学家对于大学生的偏爱,他们指出大学生心理是自我意识矛盾中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看到比自己出色的人是,会逐渐地出现了不接纳自我的现象。同时怀疑自己,这种怀疑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困惑。

随着成熟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成人感,渴望自立自治,同时又有反叛倾向。这种既想独立又无法真正独立,既想摆脱又摆脱不掉的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他们,经常使一些同学感到苦恼和彷徨。

二.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分析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面临着各方面的问题,学习,生活,就业,未来,无一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情感困惑,一般来说,大学生情绪上常见的困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 大学生的焦虑主要来自于适应焦虑、考试焦虑、社交焦虑、择业焦虑等。一般认为焦虑情绪在不同年级之间呈沙漏形分布趋势,即大

一、大四学生的焦虑情绪分布高于大

二、大三学生。大学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一切的生活学习都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适应,要求自身也要有相应的改变,去适应新环境。 二:易怒 由于正处于青春成长期,又正逢学业事业感情等方面的多方面问题困扰,大学生群体就会比较躁动,易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现象。

大学生的容易发怒与一些错误认识有关,比如,有的大学生会认为发怒可以威慑他人,可以维护利益和尊严,可以推卸责任,可以满足冤枉等等。于是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就会为一些本来不必要争论的事发生口角,引发一些伤人伤己的事故,轻者斗嘴吵架,重者拳脚相交,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于大学校园的不和谐元素,也是大学生个人需要自我改善的方面。

三.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分析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往往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智商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一

般,甚至较差,而一些智商一般的学生,学习成绩却很好。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是否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心理是否健康等。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困惑,对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具体表现有:

1、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紧迫感和自觉性。

2、学习缺乏独立性,习惯于中学时的学习方法,由教师安排自身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时间等,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3、不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中精力投入不足,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要求认识不足,不知道怎样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专业技能,学习带有盲目性。二学习缺乏动力

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是指学习没有明确的方向,甚至厌倦学习。在学习时不象中学时那么有劲头,主要表现为:

1、学习松弛。进了大学校门,从心理上摆脱了高中时的沉重压力,思想上逐渐松懈,新的目标还没有明确形成,所以学习的动力不如中学时强。

2、没有学习的热情,缺乏必要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唤醒水平,懒于学习,没有学习的抱负和希望,求知上进性不足,把主要精力放在娱乐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

3、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注意摸索学习规律,学习能力较弱,成绩不好等。

四.大学生人际问题分析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领域有:亲情,友情,师生情,爱情。

1亲情: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在通过记者的了解中,马加爵在学校学习与生活中都极少与父母、亲人沟通与联系。当事件发生后,他的父母、亲人都简直不敢相信,一下子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我想与家人、亲人的沟通、联系还是很必要的。

2友情:它是人生情感的依恋,需要在交往中延伸。在交往中我们应该珍惜与同学之间的友情,它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乐趣,增添一份光彩。我们知道没有友情的心灵是孤独寂寞的,没有友情伴随的生活将会变得枯燥单调,没有友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3师生情:我们在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中,便建立了一种师生情。它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需要在交往中巩固。

我们在大学中培养人际交往,是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大学生都必将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个人与环境间的互动,环境能影响人的思想,行为,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环境。

五.大学生恋爱问题分析

1择优心理是大学生恋爱中普遍具有的心理,一般来说,交际广的同学择优心理强一些,自认恋爱条件较差的同学择优心理弱一些。

2在恋爱中产生嫉妒心理是非常普遍的。当得知自己喜爱的人同其他异性关系密切时,一种难言的痛苦滋味涌上心头,这便是嫉妒。嫉妒心理在大学生恋爱中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嫉妒,一种是自然性的嫉妒,一种是变态性的嫉妒。

自然性的嫉妒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变态性的嫉妒一般表现为无端猜疑、充满敌意和怀恨报复。从表面上看,变态性的嫉妒出发点和归宿似乎也是爱情,但实际上它恰恰是同爱情背道而驰的。爱情必须相互信任。

3掩盖心理,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优点显示出来,而把缺陷和不足隐藏起来,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掩盖心理。 4从众心理

大学生恋爱中的从众心理是指恋爱活动受人评价和行为的影响,这种从众心理表现在恋爱过程的很多环节上。有的大学生本想进入大学后认真学习,暂时不想考虑恋爱的事情。但当他看到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谈上了恋爱,自己就会产生疑惑,进而听到大家对恋爱的赞赏时,原先的信念就会动摇,很快会成为恋爱大军中的一员。 1.正确把握爱情

爱情是一所学校,它需要我们学习和思考。正确把握爱情,才能更好地面对爱情。 真诚的爱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与理解基础上的。 2.正确对待恋爱

(1)恋爱与事业。在人生道路上,爱情很重要,但它不是最主要的。正确的恋爱观要求人们把事业放在首位,事业高于爱情,爱情服从事业。

(2)爱情与友谊。爱情与友谊是人类情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情感。友谊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上获得理解、肯定的情感需要。异性间的友谊是爱情的基础。恋爱的过程是一个友谊不断深化的过程,友谊伴随着爱情的始终,但友谊不一定发展成爱情。爱情比友谊具有更高的层次,两者有明显的不同。

六.大学生职业规划分析

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的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的积极性。

一 大学生应树立以下观念: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可盲目地“撞大运”。

二 是自我负责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途,不要指望别人

来对你负责。

三 全方位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始终触及的是心理的因素,如与自我认知有关的兴趣、性格、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效能感、自信等。

推荐第8篇: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

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名:杜海丽

培训地区:松原市

培训班级:松原二班

培训学号:44号

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调动起来,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入活动,使它起到推动学习的作用,这就有赖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教学组织的严密性。一般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明确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预期达到的客观标准。当学生准备学习时,常常怀着一种期待的心理,期待着能如愿以偿,实现预期目标。学习目标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远的总的目标,另一种是特定的目标,如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做完多少练习题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教师在开学时就把学生所学的课程分成若干单元,并把每个单元的目的任务告诉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并结合教材内容,讲明新教材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要确定的目标恰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目标实现,即使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产生努力学习的愿望,增强信心,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丰富有趣,逻辑性强,不断以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学方法生动而有变化,使学生感到学习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激发学生较高的求知欲。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动机。

多媒体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四、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课题,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觉地探索问题的结果,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很低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很高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弱;当问题的难度系数适中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

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

五、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因而能激励斗志,积极向上,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学习的热情。

六、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好坏和应用所学的知识的成效等,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有益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就是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对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可以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反馈,能看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不仅知道该从哪方面努力,还能激发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动机。

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表扬与批评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及学生的个性而有针对性地采用。如对较优秀的学生,适当的批评可能会更有效,而对一贯受训的学生,赞许则更有显著作用。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则应多鼓励、表扬,而对过于自负的学生,则应提出更多的要求。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哪种教学设备,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推荐第9篇:心理学论文

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参加心理学导论的收获和感想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于心理学,我有了一个初步而模糊的印象。相比于艰难晦涩的哲学,更偏重理性推导和客观实验的心理学更易被人理解,也更易被人接受。在我看来,心理学和哲学有很大相通之处——当然心理学和哲学曾是一门学科——两者都在思考有关人的存在和生活的问题,但心理学所侧重的是对人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探讨,因而,对心理学而言,最终命题就应该是如何帮助人获得一个幸福而快乐的生活。

在前几节课里,我们了解到关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框架结构的知识,随后又了解了一些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方法,最后我们探讨了关于幸福的话题。那么,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呢?

在生活中要做一个快乐的幸福的人,首先应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研究发现,对生活持有乐观态度的人在生病时康复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态度消极的人,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大体也是一样,乐观向上的人的生活似乎总要比消极的人好一些。从生活中我们也能有一个大体上的感觉:积极乐观人好像一个小太阳,走到哪都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希望和温暖,自然也更受到他人的欢迎。给他人带去阳关和热的人,注定会收到他人送予的温暖,也注定会在心灵落入孤寂黑暗时得到他人的关怀与陪伴。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社交、尊重需求是一个人的生存需求中重要的三部分,一个乐观积极的人总能从生活、环境、他人身上获得对这些需求的满足。

第二,找到知心的朋友。社会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孤岛一样存在,在交往中,我们必然需要和他人建立联系,也一定会需要他人的帮助,同样,这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因为在原始社会中,单个的人是很难从复杂的环境中幸存下来,只有通过团结协作,才有可能找到足够的食物,并战胜一些大自然的敌害,所以,渴望与他人交往或得到他人的帮助,已经成为人的一种潜意识。当然,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和方式方法。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会犯一些错误,比如说以自我为中心或过度讨好他人。说实话,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就觉得自己对他人过于妥协,以至于有的时候会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比如说,又一次下课后,一个同学喊我一块走,走了一会才发现我们并不顺路,但碍于面子,又怕伤害同学情感,就违心陪他走了一会。但随后回想起来,我感到非常后悔,因为这既耽误了我的时间,又让我十分难受,因为我觉得当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是对友谊的尊重。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交到很多朋友,是一件好事,如果交到的朋友不多,也不是一件坏事。一个人一生中能交到两三个知心的朋友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珍惜自己的友谊,而不必在意多少。

第三,学会面对挫折。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除非这个人已经死亡。既然生活中必可避免要遇到挫折,应该怎样面对它呢。遇到挫折,首先我们应勇敢地正视它,接受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如果连正视它的勇气都没有,其他的一切都是妄谈。同时,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会截然相反。正如巴尔扎克所言:“挫折是勇者的进步阶梯,圣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然后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问题,或者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总之,遇到问题不要逃避,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它!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自闭历程》,在电影中,患有自闭症的主人公坦普在面对挫折和未知时,告诫自己“门后是一个是另一个奇妙的世界”,勇敢的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最终,坦普不但拿到了硕士和博士文凭,并成功的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实际而获得巨大成功。看完电影后我大受震动,一个艰难的自闭症患者尚且能做到这,更何况我们呢?

第四,拥有一份真挚的爱情。亲密关系既是人的精神需求,也是人的客观生理本能——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性本能是人许多行为的动力之源。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对校友的访谈活动,在交谈中,话题涉及了一些婚姻问题,师哥很幸福的告诉我们去找一个适合自己并支持自己的另一半,这样你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打拼,因为你知道身后有一个支持你

的人。那一刻,我们都感受到了师哥的幸福。怎样才能拥有一份真挚的爱情呢?根据心理学理论,一份美好的爱情既要有激情,还要有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相爱的前提,亲密和承诺则是相伴一生的基石。“可以生活中在生活中浪漫,但不可以在浪漫中生活。”愿我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真爱,获得一份幸福真挚的爱情。

第五,乐于奉献。上大学后,我加入了学校的红十字会,有一次,我们部门组织我们去五角场的翔殷路号召路人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虽然饱受路人不理解的白眼,虽然忙活了一下午仍颗粒无收,但我们仍感到十分快乐。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欢乐。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被需求的感觉,这让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广的视角去看待人生,收获的当然是不一样的境界。如果从心理学理论上来进行分析,我觉得这就是马斯洛所讲的需求层次——人的最高级需求层次。

当然,幸福快乐的生活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有自己的方式和规划。但我觉的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做自己不后悔的事。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李想1351268

推荐第10篇:心理学论文

(2009-2010 第二学期“心理学”课程论文)

自我成长分析

上心理学课的第一天,老师就问我们:“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们都曾不止一次在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似乎可以脱口而出说出许多答案来,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默默问自己时,却发现这个似乎这些都不足以完整的回答出这个问题,不能准确的表述出自己的本质。同时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我们的成长也在不断的变化。人总会随着环境不断地变化,慢慢的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去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地去改正,不断地进步。 随着我们诞生的第一声啼哭,我们就开始我们成长的脚步。人们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性别之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的一个平凡的家庭,小时候自己很听话,话不多,所以有很多时候很沉闷。因为父母是普通职工,有很多时间都是自己独自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着楼下的同龄小孩玩的很开心,却总是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到小学之后才开始慢慢活泼起来,成绩在那时也很不错,和老师以及同学的关系都是极好的,慢慢的朋友多了起来,小学的时光是无忧无虑的。中考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一所中学,可是因为当时家里有了一些变化再加上到一个新的环境,觉

得压力很大,经常会无缘无故的哭起来,现在想想那段时间自己真的很是脆弱,成绩也因此下滑了很多。可是,因为自己是个很不服输而又很倔强的人,所以一直都把所有的想法聚集在心里,很多时候觉得力不从心。再加上自己认为关系很好的朋友在背后说了一些很伤人的话,初一那段时间把自己牢牢紧闭,班级的同学除了前后左右基本上都没说过几句话,很是陌生。初二时,或许是突然顿悟,开始慢慢学会适应环境,开始接触同学,打开自己的心扉,和同学打成了一片,良性循环,成绩也慢慢提升了,性格也慢慢变化,比起小学来,更加张牙舞爪,经常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班级的关系也极其融洽,羡煞了其他班的同学,成绩也稳步提高。高中应该算是自己性格的逐渐形成期,高一时,因为学业的问题和舍友关系自己一度很消极,性格开始慢慢静下来,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我为人比较古板,缺少变通和必要的圆滑吧。但是,令我欣慰的是,我身边从不缺少知心朋友。他们眼里的我,乐观、真诚、聪明、善解人意。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我总能尽量理解对方。就这样,一直到了大学,心理知识的学习促使我开始反省自己,对自我开始了深刻的思索。我总是很羡慕那些有主见,很少受他人干扰的人,自己却总是无形中受到别人的暗示。有时,我明知不当,却无形中为了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我还发现,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有时,一句赞美甚至会让我高兴一天,一瞥冷漠的眼神就会让我闹心好一阵子。我想,这也是自卑心理的表现吧。同时一个我的高中男生对

我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他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我一心只读圣贤书时,他在我的生命中的出现使我对人生的社会的一些事情有了认识和理解。知道了什么是理想和现实什么是人生价值什么是感情阅历。使我深刻地感到了原来我不是一个脱离社会的人,我知道人是要长大的,他对我始终有一种启蒙式的影响。高二高三则是一心扑在学习上,和同学关系也还不错,也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直至高考结束。

在我从小到现阶段的成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征。首先我是个自我责任心很强的人。少年阶段是责任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初中高中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是中我的重要责任,只有挑起学习科学文化的责任,才能称得上是对自己负责。自我负责是基础和根本,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才能肩负起其它方面的责任。同时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把自己融入集体中,以集体荣我荣,以集体耻我耻,不要时时、事事强调自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集体增砖添瓦。人是社会的人,人必须依赖社会而生活。一个美好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创造的。作为一个负责人的人,要勇于承担社会所赋与的责任,关心社会,以良好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要培养自己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当社会需要之时,要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为国献身,这是对社会负责的高度体现。 作为中学生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陶行知语),自己说的话

自己负责,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样当我们面对别人时我们可以无愧的说,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从中考后的择校开始我就一直在自我掌握自己的人生。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我的父亲从小学毕业以来就给我高度的自主权,他经常教育我自己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无论做出何种选择,事关的是自己的人生与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我尽自己的力量考取我力所能及的大学,选择我意愿的专业,现在回想曾经所做过决定,或许有很多自己会有悔恨,可是我却知道,那是自己曾经犯下的错,后果和结局也该由自己承担,同时也更是教导自己做出任何决定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绝不能盲从和随性。不能认为自己年纪还小,就放弃对事情的思考和判断,要学会理性分析,养成三思而后行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待人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经过初一高一的那段调整和成长,我了解自己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只能去面对它,使自己很好的适应它。虽然未必一份付出一分收获,但是不付出则一定不会有收获,我会很自然地同他人相处,不会再刻意期望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好的评价。面对挫折和失败自己可以坦然面对,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和不足之处,不断改正。当然自己在相隔上也有很多缺陷。记得对我影响很深的一件事,初二的时

候,班级换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在一次默写单词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停下手中的笔,我因为距离远没听见,所以将笔一直握在手中,老师很严厉的批评了我,那是我从从小到大第一次被老师批评,而且是因为这种莫须有的错误,那时自己就很不服气,拒不认错,下课被老师拎去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写检讨保证和抄写单词,第二天我只将抄写的单词交到老师办公桌上。事后,我就卯足了劲努力地学习语文,次次在语文考试中考第一名,想以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现在想想自己冲动的个性在那时就有所体现了。我是一个有些偏执和狭隘的人,可能有时会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虽然自己一直在可以改变,可以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批评,但是在最初听到的时候还是会很不开心。做事情总想一口气完成,就像是看书写论文,就算熬夜熬得很晚也会把想看的书看完,把论文写出来。个性会比较敏感,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会很在乎周遭的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使小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或与许无意,但我都会有些在乎,害怕朋友的背叛,害怕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会让他们失望,或者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因而情绪会多有波动,过于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在大学阶段,自己真的成长了很多,不仅仅是在文化知识方面,更是在个人素质方面。上大学以来,父母经常教育我,上了大学后,自我修养一定要有所提高,大学不仅仅是一个让人提高文化知识的舞台,在期间更要学会如何待人处世,如何提高自己

的思想素质。大学里我成长上很重要的一点是,我终于在行动上变得更加淡定,不容易羞涩,跟陌生人也能从容大方地相处。同时,愿意反省自己,接受别人的意见,甚至愿意在别人得罪我的时候去原谅他,主动跟他简单交流,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改变。承认别人的出色,不再自以为成熟,应该也是一种成熟吧。我不再去追究自己失去的真性情,而是努力以真诚的态度适应这个世界。尊重规则,才能得到自由。我爱我的生命,我只有一次的人生,我珍惜我得到的一切。

通过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的日子,有走进第三个年头了,也许日子应该倒着来算了,就剩下那么不到一年了。四年后,大家总会深思,这四年,我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如今的我,一直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没有后悔的机会,在这花开的季节,绽放属于我的精彩。因为不想后悔,所以我试图改变,试图成长,试图放飞这段应该飞扬的华年。

参考文献:

[1]个人成长分析,,2008年5月21日,

[2]成长的代价-个人成长分析,,2006年5月18日,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第11篇:心理学论文

众人哭时应允许有人不哭

11级英语2班 陈丹丹 111501205 面对用心理学知识来解读经常做的一件小事的课题时,我不停地想用身边的习惯之事来硬扯上一些心理学原理,可是这样我始终感到过于僵硬,所以我这些天就一直在寻找那件可以迸发我灵感的事件。是的,我等了它好久„„

昨天凌晨认真聆听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文学讲座。在他洋洋洒洒超过八千字的讲座内容中,莫言则用了一种最为平实的方式,叙述了自己成为‘讲故事的人’的历程,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苦难、人性、爱、理解和宽容贯穿于它的故事当中。莫言对于童年和母亲的回忆令人印象深刻,表现了他的平民意识和乡土情怀,而最后那三个故事突然使我的灵感迸发。当听到“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这个故事时,我感觉这个故事也有我们童年的记忆,感觉那么熟悉与亲切。我也不禁为之叹服,我们90后与莫言生长于不同的年代,但我们却似乎经历了相同或者相似的故事。是的,这个故事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想这是一种人性的特征,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超越时间地域民族,这是一件真正存乎于人身上的事,具有普遍价值,值得我们用心理学的知识去探究存在与我们人身上这些性格特征。于是这故事便成为了我文章的那件小事,是的,我找到了我的灵感。

首先我想把莫言的那第一个故事仔细地写下来认真分析。:“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之所以说莫言的第一个故事具有普世价值,因为我们可以在文学典籍与现实生活中找到许多事件的影子。 《庄子》总有一段经典例子,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而反观我们二十一世纪的现实情形,我们也不难找出具体实例。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搜索》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叶兰秋,也是生活中太多实例的典型。主人公因为自身被查出癌症,身体与心灵正在遭受极大痛苦时,因为在公交车没给一个老爷爷让座这件事被陈若兮之类的记者为追求升职无休止的曝光之时,舆论一边倒的指向了这个受伤的女人。当电影中陈若兮之流将叶兰秋穿着打扮、工作背景与之相互捆绑,这就更加绑架了大众的舆论。我在想当众人都知道给老人让座时,我们是否能够容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是社会的一个进步,也更是对人性自由的尊重。

以上的举例中我们不难看到我们人性中的缺点,我们这个民族骨子里的那种陋习。我们见不得别人比我们优秀,见到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的态度往往就是莫言所讲的向老师举报,却不是报以掌声。乞丐记得过富人们的豪车豪宅,却见不得别的乞丐比他乞讨得多一丁点,这样只有两个结果。那就是那群乞丐在不停地窝里斗,还有就是乞丐永远都只能在富人家旁乞讨,因为他们的骨子里的陋习早已令他们安于现状。那么接下来我就来用我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来去研究这些精神乞丐人性深处的奥秘。

首先我先做这样一个分析,首先我想先来剖析这样一个群体里的一个典型。我想这一切的行为源于嫉妒,而一个这样的群体是有一个个这样典型的人组成,那么我接下来就分析一下这样一个典型的嫉妒的人。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但这个概念中存在两点错误:一是认为嫉妒来源于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二是将嫉妒定义为一种情绪。首先,我们可发现很多嫉妒并不是来源于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比如我们日常所见的很多所谓上级对下级的打压、还有历史上如“戴维以会长身份阻止法拉第加入英国皇家学会”的故事等等都显然是嫉妒心理引起的,但又绝不仅仅是嫉妒者发现自己某方面都不如对方引起的。其次,“羞愧、愤怒、怨恨”等情绪只能是嫉妒的表现,此定义则将嫉妒引致的嫉妒者对被嫉妒人的偏见认知、嫉妒者争强好胜的欲望等心理现象都排斥在外,若仅以此类情绪概括嫉妒现象则就难以表现其心理实质,而以既具有暂时性、又具有稳定性,且包含由嫉妒导致的各种认识认知、情绪情感、意识愿望等在内相应的“心理状态”来定义概括将更为准确。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嫉妒心理是具有等级性的.只有处于同一竞争领域的两个竞争者才会有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一个男子的多个配偶之间,一个女子的多个追求者之间,一个职位的两个竞争者之间,为了争取考试排名第一的同班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同一竞争领域的且经常接触的两个人之间往往爆发激烈的嫉妒心理。人只会嫉妒与自己处于同一竞争领域的表现比自己强的人,而不会嫉妒处于与自己不在一个领域的人,也不会嫉妒同一竞争领域里表现比自己弱的人.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和他同处一个领域并且能力比他强;周瑜不嫉妒刘备、曹操、孙权,是因为他们不在同一竞争领域。白雪公主被后母皇后嫉妒,是因为在竞争谁的容貌更美这一领域里白雪公主比后母皇后更漂亮。

其实嫉妒与羡慕是两个境界。羡慕,那是对幸福概念的一种认知,对他人幸福的一种祝福。这也就是羡慕与嫉妒的区别所在。嫉妒,内潜着对他人幸福的破坏倾向,并对自己所谓的不幸深感无奈的一种心态。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社会的脚步才可以展开。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 嫉妒的人是可恨的,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快乐与优秀,会用各种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中伤,有的行取卑劣手段;.嫉妒的人又是可怜的,他们自卑、阴暗,他们享受不到阳光的美好,体会不了人生的乐趣,生活在他们的黑暗世界里;嫉妒的人是那么的可悲,\"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引起躯体上的不良反应,七病八疾不请自到,它是摧毁人性和健康的毒药。

2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显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他们嫉妒的对象。

对于这些典型的性格我们需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地域中来看,从中去了解我们身上的陋习的成因,理解我们各个民族身上的差异。

显然羡慕普遍存在的,而嫉妒是羡慕进一步的扭曲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两种表现则都是生存于一定的土壤之中。 长期接受小农思想的宣传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得中国人养成了相对封闭的性格;另外自父系氏族社会开始经历上古数代的探索形成在周代的宗法制使得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和血缘传承,以上二者相结合就造成了忽视公共集体的潜意识。小农经济是一种靠天吃饭的非常不可靠的经济形态,稍微的一点失误就可能使它的经济基础给毁掉;再加上历朝政府的苛捐杂税使这种经济更脆弱。这样多条件相互作用下中国人就养成了见不得别人好的小农思想。

而中国人民这种普遍的嫉妒心理只有在人民生活相对于宽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我们将会变得更加从容,我们会给予美好的事物跟多的掌声,对待别具一格的事情会更多理性的思考,那样我们的民族会变的更加自信,我们变得更加从容。

对于莫言的一个故事以及其中折射出来的深刻含义,对于我这个心理学的初学者来说既如饥似渴,又有点力不从心。其实,正如人们在微博中写到,莫言在瑞典的演讲,最后讲了三个故事。大家纷纷解读,众说纷纭。所有的解读中,我最讨厌的是那些死往“政治”上扯的“救世主”们。其实,莫言的文学最要表达的是人性。人的良心都坏了,啥党啥派都白搭。人性永远高于任何政治派别的理念。

那我今天这篇文章就算走上一条正确的路,今后我会在这条路上一步步走下去。

第12篇: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

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解决方法

姓名:郭子晶

培训地区:四平

培训班级:社会一班

培训学号:5号

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解决方法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且程度不同,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也已经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当前,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可分为轻度的常见的心里问题、中度的心理障碍和中毒的心理疾病三类,但由于受认识水平、实践经验、理论指导以及师资数量和师资水平的限制,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应引起注意和把握。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在校学习情况是学生心理生活的核心。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影响知识的掌握,也影响日常情绪,影响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影响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学生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的适应。学习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学习阶段的衔接上,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的门类逐渐增多,教师的授课方法和管理方式的变化等,都需要学生调整。否则,就会出现适应不良,造成不适应的心理问题。

(2)学习疲劳。学习疲劳是指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学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学习疲劳主要是心理疲劳,长期处于心理疲劳的学生容易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学业不良。学业不良一般指学生的学习落后。学业不良有生理原因,还有生化原因。同时,社会环境也是产生学业不良的原因。

(4)考试焦虑。焦虑时一种对环境无把握、对不可知的未来感到威胁时的一种恐惧、焦虑和烦躁不安的情绪紊乱状态。考试急哦率是由考试情境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焦虑状态。过度的考试焦虑常会导致心理紊乱,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和心理健康。

2、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是指那些反对别人管束的行为。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撒谎、攻击性、横行霸道、破坏行为、对抗行为、离家出走以及犯罪等。

3、情绪问题

情绪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使人振奋,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对人有消极的阻碍作用,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和想法。中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主要有:忧郁、恐惧和过度紧张等。

4、人际适应问题

人际适应问题主要是人际交往问题。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主要问题是:不合群、冷漠、孤僻、退缩或过于沉默,以及不该在中小学生阶段表现的行为,如勾心斗角、拆台等。

5、人格问题

具有不健康心理的学生往往在人格上产生与社会生活习惯不相符合或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骄傲与自卑、嫉妒、多疑等。

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指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现象。常见的表现形式为注意障碍、感知障碍、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

2、行为障碍。不能适应正常的环境而引起行为异常的想象,就是行为障碍。他的表现常常有两极性,主要包括情绪障碍、意志障碍和人格障碍。

3、人际交往障碍。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程中,彼此由于未能沟通或缺乏沟通的技能与愿望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就是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交往、缺乏信心、不能合群、角色错认、言语过激、自我封闭、沟通过度等。

4、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它的形成,可能与学生担心发胖而极度限制饮食的错误做法以及父母过分关注孩子体型或姿态的态度有关。

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失眠可能由于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

三、不同角度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就施教者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属于德育工作,只是班主任和政教人员、团队工作者的任务。其实,正是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才会把学生表面的行为“上纲上线”到品行不良的高度,而忽视了行为背后潜藏的真正原因——学生的心理需求。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担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去寻找科学的途径,并尊重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建立理解、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受教者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个别心理有病或品行不好的学生。诚然,心理有病或品行不好的学生确实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诊疗,前者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后者只是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纠正。其次,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生理、心理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挑战,一些“好”学生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或某一方面“好”掩盖了其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一面,以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帮助,甚至因为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变得非常脆

弱。所以,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每一颗心灵都需要教育的阳光和雨露。

就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形式和内容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单纯地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咨询,或进行心理测验。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身体验的方式才能实现,而且心理课程只能解决一些共性的或一般性的问题,很难能解决个性的或特殊性的问题。所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同时注重知识传授和日常生活的渗透。其次,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师资的数量、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或行同虚设、或事倍功半;而且心理咨询仅仅面向个别学生,它只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更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育,注重预防。第三,在实践中,心理测试在帮助施教者了解青少年发展状况的同时,带来许多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其原因是测试往往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训练,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以致公开结果,人为分类,分析不当,不仅造成了浪费,还有可能无意中伤害了学生,完全违背了教育原则,使心理测试成为赶时髦,而与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去甚远。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和辅导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科学地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认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结合这些误区,如何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小学阶段,其教育主题是努力学习,做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在心理教育方面要做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生活的心理指导:学会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养成初步的自理习惯;保持身心健康愉快。品德养成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爱、活泼、开朗、有同情心、诚实、正直的品格;关心自己的学习和品德的健康成长,逐步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诚实、正直、惜时、守信。乐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克服交往中胆怯、害羞心理。了解自己生理发生的变化,为青春期到来作好心理准备,为升入初中作好学习准备;为形成健全人格打好基础。

初中阶段的教育主题是关心自己健康成长,迈好青春第一步。学会求知,确定正确的学习动机与良好的学习态度,重视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对待学习。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培养良好品德,告别少年,迈好青春第一步。学会做事,养成爱劳动的品质,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格特征。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

知识技能,给学生呵护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客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各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总之。要把素质教育工作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教育工作者要科学地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的心理教育方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13篇:心理学论文

我不是教你诈

—由《社会心理学》之“人际认知”想开来

摘要: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大学生培养和积累人际关系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后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但在交往过程中,身处大学这个“亚社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方面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存在认知偏差、另一方面因缺乏对认知规律的认识而使别人对自己造成认知偏差的问题,这种双重偏差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平频频出现障碍,给本该华丽多彩的大学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日后发展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不利影响。本文依托社会心理学知识,结合自身实际,揭示了人际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期望大学生能够在认知过程中避免自身认知偏差的同时,学会运用人际认知规律,使之为我所用,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人际交关系;人际认知;认知偏差

北岛有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生活”。全诗只一字:“网”。北岛的这首诗可谓高度概括了“生活”的本质,用一个“网”字便揭示了人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哲理般的知性和精确。的确,生活就是一张网,各种各样的关系相互交织,每一个人都成了这网上的一个结。不论是否情愿,我们都和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舍的紧密联系,谁也不可能摆脱甚至超脱这种生存状态。

前段时间看了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的礼仪讲座,一共14集,看了以后如醍醐灌顶,获益匪浅,给我以前所未有的启发。接触社会心理学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对教材知识的领会,并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我对人际认知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也有了自己一些肤浅的、不成熟的体会。

正如金正昆教授在讲座中所说,人际交往是需要技巧的,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我们就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游刃有余,取得很好的人际交往效果。

看《一周立波秀》,周立波也屡出惊人之词。记得有一期他说道:“人是需要装的,不会装的那就不是人了。”这句话乍听起来很难听,但其实细细想来,还真是那么一回事。我个人的理解,这里的“装”,不能理解为贬义的装。这个装不是做作,不是虚伪,它其实说的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规则,一种行为艺术。1

对大学生来说,学校是一个绝佳的人际交往的实习场地,但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存在着一方面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存在认知偏差、另一方面因缺乏对认知规律的认识而使别人对自己造成认知偏差的问题,这种双重偏差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障碍,多数大学生在大学这个亚社会的实习情况是不尽如人意。据我了解,很多宿舍内部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女生宿舍,不止一个女生跟我提过自己宿舍内成员间间的矛盾,并询问调换宿舍的问题。我在开导其中的一位时开玩笑地说我要写一篇小说,名字就叫做“女人的战争”,专门描写女大学宿舍之争,还要把她写进书里。说的是玩笑话,但也饱含无奈。之前更是发生了马加爵连杀4人案,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还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我们难以定论,也无从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便是人际认知出了问题,马加爵事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我们也不可能不与别人发生任何交往。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常常需要运用所得到的信息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这个过程,社会心理学上叫做人际认知。这也是本文所要谈论的主题。人际认知是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社会中各种现象和事物形成认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按我本人不成熟的理解,人际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和起点,人际认知直接决定了人际交往效果的好坏。因此,要使大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首要的便是要对人际认知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子即使是身处学校,也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人际交往不可避免,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人际交往又源于人际认知,那么我们有必要对人际认知过程的进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即了解人们在人际认知过程中的规律,从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备无患,且能够使之为我所用,扬长避短。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人际认知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认知对象以及认知情景处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状态中,使得此过程呈现出复杂性与多边性的特征。我们很容易形成有关他人的错误的印象,在这个认知过程中,有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机制在起作用。了解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我们避免形成错误的认知,同时也能够知己知彼,避免他人对我们自己形成错误的认知。

一曰首因效应。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所能感知到的信息常常是有先有后的,先感知到的信息往往对认知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决定最初的印象的形成以及之后的认知与交往。这种影响作用即称为“首因效应”,即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针对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饰等方面的印象。因此,一方面,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给他人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谈吐举止及气质的培养。这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其实从我们进门那一刻起就是已经是在接受面试,我们的穿着,我们的举止,我们的谈吐,都会被面试者作为决定是否录用我们的依据,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面试礼仪学习重要性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白,仅仅凭第一印象对他人做出评价是不客观的,不能以貌取人,更不能对别人初次见面就下定论,避免对他人造成错误的认知。古语云“大智若愚”,说的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曰近因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新近感知到的信息对认知过程同样具有影响作用,能够改变已有的印象并促使新的印象的形成,这种影响称作近因效应。这一认知规律给我们的启示便是:一方面,在给人的知觉中,我们要注意不断完善自己,特别是当自己不注意留给了别人不好的第一印象之后,要知道我们是还有机会改变的,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弥补。这一点我感受颇深,原因是有一次我跟我女朋友的一个朋友在网上聊天,谈论到大学与就业的问题时发生了分歧,或许当时我的语气有些重,此后她再没找过我,我找过她几次,都以碰壁收场。后来得知她在我女朋友面前强烈反对她跟我在一起,我很遗憾,也很郁闷,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女人果真那样小肚鸡肠?但冷静下来,我虽然很不满她毫无来由把我一棒子打死的举动,但还是决定尽量弥补,毕竟我相信我和我女朋友的感情,因此我是绝对不能跟她的朋友反目成仇的,我在寻找机会,一个解释和沟通的机会,一个证明的机会,一个改变她对我糟糕印象的机会。同时,在另一方面,我也明白了在对他人的认知中,绝对不能把别人一棒子打死,而且要看得到别人好的改变,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曰标签效应。指的是人们在认知所感知的信息中,其中某些信息会比其他信息对认知过程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能够左右和改变认知形成的整体印象。因此在认知过程中,我们要避免给认知对象贴标签。关于这一点,我感受最深的就

是大部分人对公务员考试的认识。只提到公务员面试,很多人都认为没有关系、没有地位的人是进不了的,即使笔试成绩再好,还是会被筛掉。我没有考过,不知道真假。但我对这个社会还是有信心的,我不相信到处都有这种黑幕。果然,社会心理学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曾提到过,她的说法很让我信服,而且印证了我的看法,即公务员考试还是相对公正的,只要自己真正有实力,没人敢筛你。

四曰晕轮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有时所感知到的信息较少、不全面,但是,这些较少不全面的信息往往能够起到一种以偏概全的作用,使得认知者根据这些片面少量的信息通过联想、推测而形成关于他人的完整印象,这种以偏概全的影响作用即称作晕轮效应。显然,晕轮效应很容易使我们的认知产生偏见。因此,在对他人的认知中,我们要防止它的产生,避免对他人形成错误的认知。比如不能因为他人在情绪激动时说了某一句过激的话、做了某件过激的事,就做出以偏概全的认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体现在对历史的认识上。就比如对国民党,影片上对国民党的描写几乎都是反面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点心理学老师也曾提到,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是做过甚至比八路军更大的贡献的。但是对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所了解到的信息就是片面的,因此对国民党存在过分的偏见。

五曰隐含人格。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在经验情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不同性格特征和人格类型的人的各种看法、判断、推测和猜想。比如我们会认为穿着保守的人在其他方面也会显得很保守,但是事实证明不是,这些方面根本就没有必然联系。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发,我觉得便是不能太过于依靠主观判断来进行认知,而是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和了解。

六曰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存在的,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不同社会身份、地位、背景的各种看法、判断、推测和猜想。刻板印象的存在可以加快我们形成印象的过程,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但是,刻板印象往往是片面的,与事物本来面貌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纠正和控制。这一点,通过我们自己去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判断是很难的,因此主要的启示便是要避免我们在人际认知的过程中对他人的刻板印象。

诚然,人际交往是双向的,但是作为人际认知,我们也应该用双向的眼观来

看待。我们不能左右别人,所以要在自己身上做努力。一方面,我们要能够利用他人的人际认知规律,避免他人可能因人际认知规律而对我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带来人际交往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自己被这些认知规律所误导,避免对他人和社会形成错误的认知。

我不是教你诈,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人际认知的五条规律并不是多么空洞的概念,相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认识和了解了人际认知的这些规律,我们可以避免很多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跟别人形成更加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减少很多因认知偏见而对他人的造成的片面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我们可以减少很多没必要的烦恼,我们可以在生活这张网中欣赏到更多的美景,领略更多美好……既然这样,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坐了好久,想了好久,也写了好久。文章写到这里也该结束了吧!或许因为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处在-`“亚社会”中的人,自己的阅历还远远不够,因而我的想法还过于理想化,我的言论也还肤浅得很。但除了六个认知规律是引自课本外,也算是字字发自肺腑,句句出于内心。就姑且用这些极不成熟的文字为我的社会心理学交上一份不尽如人意的答卷吧!

第14篇:心理学论文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者:陈威

(班级:08体教2学号:2008434204) 摘要:心理品质是学生个体素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是挑战未来社会的胜利法宝,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

关键词:心理品质健康素质

前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尔尼.古尔曼曾说过: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自信心、意志力、乐观等心理品质比其智力因素更为重要。但当前的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总存在有不少误区和盲点,导致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如脆弱、任性、惰性、冷漠、自卑、忌妒、虚荣、狭隘、孤僻等。这不仅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产生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家出走、自寻短路、逃学、旷课„„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刻不容缓,势在必行。1加强正面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

1.1第一进行心理测试,把握学生心理状况

教师、家长应对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合作能力、意志力、性格、自尊、自信等方面进行测试,以便于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1.2加强正面教育

教师、家长要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强化起其心理品质修养。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锻炼来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1.3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控制

教师、家长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要敢于自我调控、正视自己的心理缺陷和特点,自觉调节和控制不良心理因素;教师、家长的说服教育要耐心细致、全

面周到,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全面对待自己;教师、家长要积极寻找闪光点,多给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应大胆尝试,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第四,学校、班级应开设“心理诊所”或“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进行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教育,加强与青少年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及时了解其的心理状态。

2开展多项活动,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2.1开展谈话活动

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品质情况,教师、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平等谈话活动,因势利导、启发点拨、警示教育。

2.2开展自我展示活动

学生将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进行自我展示、分析对比,这有利于学生强化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促进。

2.3开展主题班会

如针对青少年学生平时表现出来优劣心理行为、心理品质的讨论辨析活动;伟人、名人受挫成材故事的演讲活动等,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学习先辈,学习英烈,养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

2.4开展读书活动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朋友在谈话”自有他的道理。培根也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学校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如《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读古今名人传记,如《雷锋的故事》、《我的一生》及革命家的传记等,多读历史书籍„„同时,也应加强读书后的内化教育活动,如写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开展分征文竞赛,举办讲故事活动等。让学生明白“自古英雄磨难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2.5开展合作性活动

通过开展合作性、团队性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品质、交往意识和行为等。如开展野炊、野游、野外生存训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协同、交

往能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如开展象拔河、接力跑等简单的体育竞赛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拼搏和团结精神。如开展课堂剧、集体朗诵、节目表演等文艺活动,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妙,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陶冶学生心灵。

2.6开展助残、学神六英雄活动

通过开展扶弱助残或者献爱心等活动,教育学生养成关心他人,顾及社会,同情弱者的品质;通过讲述,收集“神六”英雄群体的故事学习“神六”英雄们的无畏品质、伟大奉献和挑战精神。

3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3.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3.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

3.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

结论

通过教师的正面教育和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律等心理品质,养成关心他人、顾及社会、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的人生素养,帮助他们形成开放的性格和坚强意志,引导他们自觉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协调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第15篇:心理学论文

关于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研究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压力 调查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指有明显的压力感,并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心理状态。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下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行为和生理都会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压抑、担忧、无助感和缺少安全感;行为上的易激动、行为冲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丧失学习热情、对生活没有信心、消极行为增多;生理上的失眠、头痛和肢体的疼痛。心理压力已成为困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探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和应对心理压力。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1.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等方面。有些研究把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进一步归结为竞争、经济 条件、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能力、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专业方向等8个方面。本次调查针对“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在问卷中列出“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对学习环境不满意”“对教学质量不满意”“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找不到学习动力”“人际关系不和谐”及“其他”等12项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压力列第1位,占35.6%;其次是学习压力和找不到学习动力,分别占19.7%和13.8%;经济压力居第4位,占9.3%。这一结果与以往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在2006年同样的问卷调查中,经济压力排在第2位,这也与我国经济飞速 发展 的国情有关。但就业压力一直处在第1位,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同时带来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不足两种后果。 2.不同地域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有一定的差异, 农村 大学生心理压力中经济压力所占的比例相对于城市大学生要大,农村大学生经济压力15.3%,基本上是城市大学生经济压力(7.7%)的两倍;相对而言,农村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小于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学习压力占15.2%,远小于城市大学生学习压力(23.5%),这是由于农村大学生虽然经济条件不及城市大学生,但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因而学习压力小于城市大学生。

3.男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的差异

调查结果还表明,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也有一定的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占41.7%,比男大学生就业压力(30.9%)多出10个百分点,这是由长期以来人们在认知上形成的一些偏见导致的。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虽然大学生心理压力种类繁多,表现也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不外乎大学生身心发展、心理品质和思想素质等几种因素。

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也已确立,这些都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及行为。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层次的社会群体,常常是最先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但面对社会变革他们有时会迷惑不解、难以适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便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同时,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大学生属于青年期,生理发育基本完成。但是,心 理学 研究表明,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矛盾性最为突出,他们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自我意识的矛盾,他们所设想的理想的“我”总是滞后于现实的“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交错出现,内心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心理和行为中易出现不协调现象。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

(一)与学习有关的原因

1.学习中心地位的失落。一般来说,能进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都是学习的佼佼者,无形中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期望值很高。进入大学后,由于高手云集,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成绩平平,心里落差极大。有的学生为了找回自己在中学时曾经具有的学习优势,废寝忘食的学习,但仍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反而不能正常的学习。2.学习负担过重。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有的大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以外,还学习社会急需的课程,辅修专业的课程,再加上计算机、外语过级考试的重压,使他们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长期下去,不但学习效果不佳,而且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也会相继出现。

(二)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原因

1.对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大学,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和处世方式,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应保持尊重、宽容的心态。但是,有些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正确的,对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行为不与认同,从而极易与同学产生矛盾,不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缺少人际交往的技能。应该说,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交往的需要,但由于性格上的原因或以前生活环境的影响,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和技能,不能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比如,一些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不善于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参与,这使他们的交友圈子越来越窄,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每天独来独往,内心非常孤独、痛苦。

(三)与自身有关的原因

1.自卑与自尊的冲突。自卑是许多贫困生最为重要的心理特征。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在和城市同学的比较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以外自卑能力的不足,在物质生活上的巨大反差,而忽略了自身优点,产生自卑。同时,这些同学又很自尊,渴望通过自我学习优势的发挥来弥补不足,维护自尊。但由于环境所导致的自我评价和认知上的失调,造成了内心自卑和自尊的冲突。

2.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有些大学生特别希望自己在人群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但又苦于自己成绩平平、相貌平平、能力平平、家境平平,缺少特长。期望与现实的矛盾让他们非常痛苦,内心冲突十分激烈。如果这种内心冲突得不到及时缓解,他们就会产生焦虑、自卑甚至抑郁的心理。

(四)与择业有关的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向通过市场实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的转变,一方面给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缺乏实践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名气、层次不高的地方高校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求职焦虑,对前途担忧,缺乏竞争意识,自信心不足。

2.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没有系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和训练,使大多数学生不能及早地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并有计划逐步实施。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自我的盲目和职场竞争的激烈给学生带来很多的不安和焦虑。

3.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中等程度,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大学毕业班学生是就业的高压力群体.就业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就业竞争环境、专业供求矛盾、缺少求职帮助、自我认识与定位、职业素质评价、就业心理预期.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认知首先倾向于外部归因.其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提出强化树立大众化教育的就业观、深入落实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诚信就业的市场秩序和氛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力完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市场等转变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再次,提出创新机制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从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工作机制、培养模式着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以求取得良好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压力

1.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压力、困难、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面对压力的时候,不必抱怨,必须勇敢面对。

2.辩证的看待压力。压力对人既是威胁,又是挑战。当一个人正视压力,压力就会表现出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压力能使大学生正视自己、积累人生经验,变得更加成熟;压力可以使人发现自身潜力、看到生命价值、充满自信。

3.压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常感到无能为力。其实,压力情境多数是可以控制的。即使不能完全战胜压力,至少也能减轻压力造成的损失程度。

(二)正确认识自己

1.自我分析。自我分析就是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弱点,长处和短处,通过有效的自我分析,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一个人只有正视自己,既承认自己的价值,又能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变得成熟、自信,从而避免因过低自我评价所带来的自卑和过高自我评价所产生的失落和抑郁。有些大学生的压力就是源于不会“认识”自己,不敢“认识”自己,不愿“认识”自己。比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缺点和不足缺乏客观的认识,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导致在职业选择时,或过于自负,期望值高;或过于自卑、胆怯,期望值低。

2.自我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规划就是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我和外在因素,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可行性设计,并制定行动计划。一个能自觉进行自我规划并成功执行计划的大学生会表现的充实、自信,压力感较轻。但从我国大学生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在大学期间做出自我生涯规划的人还很少。

(三)积极行动

“好心情来自好行动”,这句话至少为我们应对压力提供两点启示:第一,面临困境时,积极行动;第二,要进行有效行动。实际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大多是只想不做,缺少行动。由于缺少行动,许多并不难于解决的问题又累积成新的困扰。因此,行动是摆脱压力最好的办法。但是,也应注意到,不能盲目行动,而是要进行有效行动。为了确保每一次的行动都成功,就要使行动分步进行,以部分缓解压力,增加信心,最终实现摆脱压力的目标。

(四)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在于对处于压力情境下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保护和援助,降低压力感,提供应对压力的策略。首先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当大学生面临困境时,如果能及时得到父母、朋友、同学和老师有效的安慰和鼓励,就会减少压力感,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降低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其次,社会支持可以提供工具支持。当大学生面临压力情境时,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必要的指导,或应对压力的策略。但大学生能否获得社会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主动寻求支持。人们更愿意向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人提供关心和帮助。从对我国大学生的调查来看,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情况不容乐观。刘广姝(1998)调查发现,大学生一般并不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只有11.02% 的人主动寻求帮助,84.4% 的人很少或偶尔寻求帮助,4.58% 的人根本不寻求帮助。所以,大学生在对待社会支持上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价值,具有主动寻求支持的意识,在困境中主动向同学、老师、朋友以及心理咨询人员求助.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 新词典[M].[2]王富荣,茅默.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 [3] 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4] 黄坚厚:《青年的心理健康》 [5]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

[6]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7]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

[8]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9]姜宪明:《大学生心理自我保健》 [10]曹东: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世哲学

第16篇:心理学论文

浅谈挫折教育对小学生心理成长的研究

【论文摘要】: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儿,那么我们就必须教孩子学会接受挫折。与其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雨。挫折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吃点苦,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建立自信、乐观的心理品质,培养起一种耐挫折能力。给孩子独立和自由,让孩子学会依靠自己;给孩子鼓励和勇气,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给孩子自强与坚毅,让孩子学会战胜挫折。挫折是成长必经的坎,它让孩子更勇敢、更坚强!

【关键词】:挫折教育 心理 成长 坚强 正文: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吃点苦”。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为此,日本东京一家小学为三年级小学生设置了一种新课,要他们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担挑水或抬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大豆,并告诉他们几十年前,绝大多数日本人就是这样生活的,许多家长也被告知,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等。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此,我们可以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以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预备。可见,挫折教育在小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首先,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潜能,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渴望成功的心理。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小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探究心理,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面对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幼年周恩来假如不是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经历了苦难的洗礼,也不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由此可见,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是不无道理的,挫折教育是可取的。耐挫力是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耐挫力的高低不是恒定不变的。“人生能有几回搏!”这话固然深刻,但“人生总有几回挫!”也许更有普遍意义。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碰到挫折是经常的,不可避免的,小学生应该正确对待所碰到的困难和挫折,熟悉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会如何应付所碰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挫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成熟和成功的“催化剂”,只要能从容地面对它,自信地战胜它,便能激发我们的潜能。

其次,挫折教育能打击小学生的骄傲情绪,让他们更了解自己,更懂生活。有些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学生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这种教育方法能让小学生不怕失败所造成的挫折。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仅是“兵家”,做什么事都会存在或胜或败两种可能性。在行动前只作成功的打算,不作失败的预备,这只会削弱对失败的耐挫能力,从而在失败后变得十分脆弱。作为小学生,面对失败应该成为一个强者,熟悉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熟悉到每一次失败都是一种成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才能改正,从而做更好的自己。

最后,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学生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碰到挫折时,我们还应该提高耐挫能力,强化心理素质。某位教师做过这样的挫折实验:“今天中午放学后,大家都已饥肠辘辘,急着赶回家吃饭,可发现自行车轮胎被放了气。这时候,你们会怎么办?”学生们一听,有的表现为心慌失措,有的说给家里打电话让家长来接,有的说改乘公共汽车。老师又设计了一个情节问同学们:“假如忽然传来一个坏消息,母亲上午看病诊断得了重病,你听到后会怎么样?”一个女同学当时抱住脑袋说:“哎呀,那我没法活了!\" 该实验说明中小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预备往往不足或根本毫无预备,因此,我们应该知道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转化情况是由自己控制的,乐观坚强的孩子往往能接受挫折。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便能作好接受挫折的心理预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就应注意挫折教育,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

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 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只有这样, 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其次,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有了正确的思想,接下来便要有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遭到挫折以后,便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它。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解决问题后对成功的喜悦,这是在其它任何情况下都无法提供的。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避开挫折是我们的一条较为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便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但避开挫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特别的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

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遭到的挫折,我们要善于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从而内化为我们的知识,为我们以后使用,帮助我们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这才是我们要做到的,也是挫折带给我们的礼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崔华芳 《挫折教育——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

罗明《挫折教育研究》

罗明《罗明成功学》

马利琴《挫折教育(用逆境培养最优秀的孩子)》

第17篇:心理学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末论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心理学论文——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分析

目录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2

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效应 ..............................................3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4

四、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5

五、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及其原因 ............................................6

六、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对策 ..........................................7

七、结术语 ................................................................8 参考文献: ................................................................9

10- 1

心理学论文——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分析

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我们会很重视开始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语言、神态等),至于后面的信息就显的不是那么重要了,这种心理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启迪我们一方面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后的交往中纠正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认识。

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一次交往的印象对我们的认识所产生的影响。最近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一般而言,熟人之间的交往近因效应会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平时应该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最近印象。

3、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从对方的某个优点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方面,由不全面的信息而形成完整的印象。光环效应往往对恋爱的双方起更明显的作用,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假使他人和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有时候,我们对他人的猜测,无形中透露的正是自己。所以,我们不要瞎猜别人的坏处,不要那么小心眼,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把对某一类人物的整体看法强加到该类的每一个个体上而忽视了个体特征。刻板效应有利于总体评价,但对个体评价会产生偏差。比如,农村来的同学认为城市来的同学见识广,而城市来的同学认为农村来的同学见识狭隘。

10- 3

心理学论文——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分析

四、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1、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认知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不相识、不相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它使个体能够在交往中更好地、有针对性的调节与他人的关系。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人与人的交往总是缘于某种需要,愿望与诱因。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厌恶等,人们正是根据自身情感体验不断调整人际关系。情感直接关涉着交往双方在情感需要方面的满足程度,即心理距离。可以说,情感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往往被当作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决定性指标。态度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变量,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态度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例如态度与偏见、歧视的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

2、客观因素:(1)时空接近,是大学生彼此了解和认识的前提,也是人际吸引或人际互斥的基础。只要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时空充分接近,他们之间就必然产生人际关系,那些时空接近而素无往来的大学生之间并非没有人际关系,只是人际关系较为疏远;少有交往却相安无事,说明他们之间的人际相处很好。就如升入大学后与以前的同学朋友联系较少,并不是人际关系消失了,而是不在同一空间交往少了。

(2)态度相似, 是个体内部心理方面的,但个体之间的态度相似与否则是客观的。个体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观念和意趣,容易相处和交流;态度迥异,个体之间难以找到共同的话题,相处、交往多有冲撞,如不注意调整自己的行为,往往使人际关系失谐。

(3)个性吸引,有的大学生给人的感觉很愉快,其相貌不一定出众,但亲合能力很强,不妨称这样的大学生具有更大的人格魅力或个性吸引。乐群、外向、幽默、风趣是吸引他人的个性特征。有的大学生具有使人生厌的个性特征,如自私、势利、古怪、无聊等。

3、主观因素:(1)人际安全,所谓人际安全是指个体在人际相处和交往中对自身状况保持有利地位的肯定性体验。诉说人际关系不好的大学生往往人际安全得不到保证,感到自己被别人欺负、愚弄或嘲笑,也可能是担心自己的弱点或劣势会暴露出来。因此,

10- 5

心理学论文——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分析

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2)情感障碍是另一常见障碍。

情感的好恶决定着交往者今后彼此间的行为。交往中感情色彩浓重,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特点。其表现主要有:嫉妒与自卑;自负与害羞、孤僻等。

(3)人格障碍是另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

所谓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人格的差异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际冲突。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胆汁质的人性情急躁,言谈举止不太讲究方式,这会使抑郁质的人常感委屈和不安,造成双方的互相抱怨和不满。而相同性格类型的人(同是内向性格或同是外向性格)也很难相处融洽。

2、其主要原因: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成为人际关系障碍的直接原因有人知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因素等。

(1)认知原因:偏差和投射是由人际认知而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方面,其内在机制是人际期望。

(2)情感原因: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情感因素较多,最为常见的是自卑和自负,其内在机制是人际安全。

(3)经济原因: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个体的人际适应。其中有两种极端情况——清贫与富足。清贫的学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有人际羞怯、人际逃避等;富足的学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有唯我独尊、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等。

六、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强烈地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塑造健康的身心和形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紧迫,措施如下:

1、优化人格

10- 7

心理学论文——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分析

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人际交往心理学》

刘晓新、毕爱萍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问题研究》

姚晓燕

甘肃高师学报 第8卷第1期(2003)

3、《试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罗建华、梁斌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03年第3期

4、《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障碍及对策》

张治库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1期

10- 9 -

第18篇:心理学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素质教育下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出现的问题及策略心理学论文

姓名: 培训学校: 班级: 学号:

浅谈素质教育下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出现的问

题及策略

培训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要: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因素,它能把人的素质各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能动地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依据。作为中学生,要想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均衡发展,心理素质是基础。目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着多种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解决和完善。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策略

在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并且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令人担忧

据调查。 目前35%的青少年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另有调查也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虽然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在少数,但发展的趋势不容乐观。 1.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1)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

(2)学习目标迷失,动力不足,兴趣低下。

2.人际关系上的心理障碍。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因自信受挫而陷入苦闷、焦虑、烦恼、恐惧,产生心理障碍。

3.性与恋爱方面的心理障碍。青年中期,是恋爱的季节。但是,由于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强,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如对性关系认识的偏常,对失恋挫折的耐受力差,等等。

4.与自我意识有关的心理障碍。

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生容易把未来设计得很完美,与“理想自我”的实现有距离,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出现消沉、苦闷、抑郁、冷漠的心态,甚至出现自杀的企图。

②自我价值是青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目标。有些学生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时,不能找到自己的坐标,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使自己陷入苦闷、绝望的境地。他们的心理障碍就可能发展为一些心理疾病。例如,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个别的还会引发精神分裂症。身心疾病原因是心理上的,症状表现为生理的。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首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于一个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高节奏高竞争的生活容易使人疲劳倦怠,而高竞争又必然带来 的失败与挫折又易使人消沉悲伤,从而形成很多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我们不可能让社会取消竞争,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帮助中学生来迎接与适应这种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社会浪潮。 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应试教育”使得很多中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重点培养尖子生。优等生,而使一些后进生。差等生受到冷落甚至歧视。 他们没有升学的机会,又不愿脚踏实地地工作就业,他们往往与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人拉拉扯扯,产生攻击行为直至犯罪行为。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的上升与中学教育的失误不无关系。

第三,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心理素质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大脑就没有人的心理,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所以开发大脑的潜能一直是人们向往已久的事情。大脑的潜力是很大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现代人一生中只动用了大脑潜力的四分之一,这么低的利用效率无疑是一种浪费。如何提高大脑的使用效率,就是要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心理要素进行训练和提高,当一个人能辨证地认知世界的事物,提高记忆力,打开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造力,大脑的作用便会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对一个不断发展、进取的人才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人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是动力,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实施方法及策略

(一)寓心理素质教育于目标教育之中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化教育的普及、开放改革的深入,现代中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善于独立思考富有探索精神。对一些新事物的出现,充满着好奇和求索,由于缺少经验、缺少科学的方法,往往是一味的模仿或求升、求变。因此在思想工作中,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开阔眼界,同时要帮助他们克服一些不良心态现象。针对目前,少数同学中的追星族,讲究发型的怪异,服饰百态,描眉、涂口红、染指甲,装饰金银首饰,纹身等自以为是走进新时代,追赶潮流而洋洋自得,对于这种现象,一方面学校要严令禁止;一方面要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这类哗众取宠的不良心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发展自信、进取、创新精神和顽强拼搏等心理品质,使之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

(二)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情感教育之中

目前,中学在校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造成了他们有更强烈的自尊心,更独特的个性和更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看不起家庭不太富裕、衣着检朴的同学或老师。一方面要求脱离父母及师长的呵护,力图显示自我的才干,希望得到他们的尊重,而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依赖性,特别是发生纠纷。遇到挫折,总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帮助。对此,我们要通过学校集体的力量约束和独特的生活环境,来消除他们的这种“小皇帝”思想,让他们在集体主义的荣誉感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的矛盾碰撞中不断的磨炼自己,使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始终保持乐观的心境,增添生活的乐趣,增添藐视困难的勇气,热爱生活,奋发进取,使他们永远有一种对事业的忠诚与追求的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寓心理素质教育于自主管理之中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必须依赖于心理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中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其情感也相应随着丰富多彩,但也具有不稳定性,敢想敢干中易丧失理智。因此对于他们的这种情感,如果采取了不当的方式,就有可能发生正面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工作中要注重交流与沟通,注重方式方法,分析个性特点,达到因人而异。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义务活动,使精力过剩的学生得到有益的释放,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适应、学会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四)寓心理素质教育于网络教育之中 很长时间以来,学校、社会及学生家长都没能很好的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农村中学受多方条件的限制几乎一片空白,近几年来,由于提倡素质教育,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应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其中心理素质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为此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在工作中本着沟通、诱导、启发、化解、矫正等细致的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心理专家兼职指导,条件一般的学校也可以培训心理学特长的员工,当学生中出现严重的心理异常现象时,心理咨询人员,一方面及时地与其疏导;一方面及时地与思想工作者联系以防不测。

(五)利用多种可行性原则解决学生存在的多种心理问题 常用的原则有: 1.科学性原则 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时候,应本着对学生将来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亲切真挚的教学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同时能耐心而正确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2.服务性原则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将来的成人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原则。正如某位心理学家所说:“心理素质教育不是说教,是参与;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批评,是疏导;不是做作,是真诚;不是解答,是领悟;不是解决问题,是协助成长;不是表面屈从,是内心转变。”这段话十分鲜明地说明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工作原则。

3.差别性原则

各个学生因生活经历、心理压力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的心理素质也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差异,实施差别教育,对不同的心理素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教学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占据核心地位和起重大作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19篇: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论文之人际关系

会计1001 林小丽 1030060120

人际关系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

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比行为更为深层的东西,是个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的关联性和必然性规律。搜集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去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明确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心理、行为发生的条件和情境,并使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使那些不完全详尽的社会常识性知识得到升华。

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同别人发生关系,人际关系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人际关系心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心理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心理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双方社会需满足的程度。人际关系心理还表现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之中,情感是最重要的成分。因而人们彼此之间满足或不满足,好感或恶感就成了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特征标志。总之,人际关系心理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基础。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至各种社会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人际心理关系如何对团体组织的气氛、活动效率以及组织成员的个性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重横向联系:大学生的横向人际关系指大学生在同龄的同学与朋友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纵向关系指他们与父母、师长等不同年龄人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同辈关系的重视程度超过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交往。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同学和同龄朋友在生理、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理想、爱好、愿望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点。 (2)小群体多:小群体指那些由于成员彼此认同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其主要特征是以情感因素来调节人际关系。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不愿意接受各种硬性的制度束缚,加之感情丰富,渴求高度个别化的私人情谊,因而极易自发地形成各种小群体。

(3)自我选择:与中小学生的结伴上学、共同游戏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不同,大学生与同学朋友的关系更多的表现在思想政治、价值观念、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上。他们人际关系的建立是自觉选择的结果,而与自己同辈亲属的关系反而淡薄。

(4)深刻持久:大学阶段是人生交朋觅友的高峰期,也是最重友谊、最重交往的时期。他们珍视大学时代的友谊,广交朋友,持续时间较为长久。

3、大学生应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1)微笑。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微笑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使人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别人真正地接受。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使对方在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

(2)学会倾听。用心倾听,是一种友好的表现,暂时把个人的成见与欲望放在一边,尽可能地体会说话者的内心世界与感受,双方更能相互了解并从中得到新的知识。

(3)认同。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在交往中人们总是不断地寻求认同,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认同别人的感受。

(4)学会赞美。实事求是地、适当地赞美对方,可以创造一种热情友好、积极热烈的交往气氛。赞美可以获得对方同样友好的回报。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要努力发现对方引以为豪、喜欢被人称赞的地方,然后对此加以赞美。 (5)感激。如果你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就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以感恩的心来对待所有曾扶持过你的朋友们,主动表达你的由衷感激之意,慢慢地,你会发现不但自己的人际关系愈加牢固,别人也将以你为仿效的对象。

4、大学生怎样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肯定对方,真诚热情。

肯定对方。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真诚热情。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这样,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

(2)在实践中提高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初入校门的大学生,在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可以从一般的寒暄开始,之后转入中性话题。如来自哪个学校,姓名,有哪些业余爱好等,而后再转入双方感兴趣的,触及个人利益的话题,如工作、学习、身体等。最后,即可随便交谈起来,这种交往能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赖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因此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籍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降低内心压力。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

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总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与广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毕业以后,进入大社会提供一个处事、处人的强硬本领。

第20篇: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

——学教育心理学有感 张天心22111013地理示范班教师教育学院

这学期学习的《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其中谈到了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谈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等等。可以说,这样的一门课,是基于人的各种心理规律的,是一门非常客观科学的学科。但是,我依然从老师讲的各种案例中生发了一些感性的思考。尤其是有一次上课,老师放了一段视频,是一个德国大学生自愿留在山区照顾留守儿童,给他们教书讲课的事。视频中的留守儿童都与他很亲密,如同父子。而那位德国大学生也会每天到一个孩子的家中陪伴他。那些孩子的质朴深深打动了我。让我非常想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他们,用我们的爱弥补他们内心的孤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许多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而他们的孩子们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跟随父母,而是留守在家里,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他们既是孤独的,又是极易受到伤害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表现出孤独,内向,性格偏激,生活习惯差,难以调教等等特性。在我看来,留守儿童有这几方面的问题和隐患。

1.留守儿童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到伤害。

留守儿童首先是儿童。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和青少年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生理、心理上都没有成熟。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且很叛逆。由于有这样的不稳定性因素,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和正确引导,从而走上歧路。可能会沾染不良习惯,甚至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而留守儿童本身单纯,缺乏家人、社会的保护,容易被不法分子侵害。很容易受到伤害。

2.留守儿童的生理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家人的关爱和教育管束,在生活上容易作息不规律。加上农村地区条件差,孩子可能会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等等,这些都极大得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

3.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们亲情的缺失造成了心理健康的失衡。而寄养亲人、学校老师、社会等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注度不够,他们内心困

惑得不到疏导。导致了很多孩子软弱无助,封闭自己,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亲人产生隔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格隐患。

4.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

留守儿童往往学习动力不足,成绩差。而且教育普及度不高。由于之前提到的孤僻性格,使他们无法融入集体,没有集体荣誉感。对学习也相应的缺乏自觉积极主动性。有的厌学情绪严重,甚至会旷课,逃学,离家出走等。而农村地区教育意识不强,有些家人甚至主动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去打工,使留守儿童受教育程度降低。即使没有辍学,也造成了孩子对学习的忽视。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与他们的生长环境、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心理原因是分不开的。

首先就是家庭亲情的缺乏。学了这门课,我们知道,家庭是一个孩子的最重要的受教育环境。一个好的家庭,能对孩子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缺乏了父母关爱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一个爱的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必需。而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导致他们的教育角色弱化。孩子不能与他们有良好、频繁的沟通,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依恋。而寄养家庭对孩子的管理往往简单粗暴,不科学、不人性,加重了留守儿童的孤僻,也助长了他们的不良习惯。

其次是农村教育环境的制约。在偏远山区,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落后。并且很多时候连温饱都成问题,农民们只有先解决了生存问题,才会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子女只是留在家种田,或在外打一些零工,根本不需要多高的学历。而能考上大学,学费又是一笔大开销。因而在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盛行,儿童受教育程度低。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权利受到侵害。作为弱势群体,他们自己无法夺回自己该有的权利,同时又缺乏他人的帮助。很多大学生会趁暑期去农村支教。但是往往逗留时间短,教学水平不尽如人意。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没有多大的实质性帮助。并且留守儿童内心封闭,需要更多时间来熟悉和亲近大学生。而刚产生感情,大学生就离开了,这对留守儿童是一种感情上的伤害。能像短片中德国大学生那样甘于贫困,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帮助留守儿童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最后是社会关注度不够。时代大发展造就了留守儿童。社会呼吁多关注留守

儿童的声音也从未断过,但留守儿童的问题却没有真正的解决好。

我认为要从3方面来做。

1.外出打工的家长要多关爱自己的孩子,兼顾打工挣钱与教育孩子。不能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与孩子多沟通,不能产生心理上的隔膜。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键。

2.要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让留守儿童有学可上,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完善自我。尤其要建立心理咨询室,有心理老师对留守学生做心理上的疏导和正确引导。使他们具备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的条件。

3.社会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治理力度。政府可以多分配些教育资源给这些孩子。社会鼓励大家去农村支教,并且是长期的,自费的。最起码,我们不能歧视留守儿童,而要把他们当成与其他孩子一样,平等地看待。让他们在远离农村的环境下也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不会自卑。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当行动起来,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

《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doc》
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