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2-08-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金融学毕业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简介:

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正文开始>>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经验教训,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注意信贷过度集中的问题,推进并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鼓励适度消费,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财政金融的监管和立法,促进和保障金融产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西部地区;教训汲取;发展思考

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给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尤其是金融业界更是谈虎色变。那么,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是如何引发,西部大开发,发展西部金融业从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对此,本文作如下分析和思考。

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相关问题剖析

2007年4月,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危机开始,此后伴随着美联储、欧洲、日本等先后几次向金融体系注资救市,以及美联储利率的不断下调,这场以雷曼兄弟倒闭为代表的华尔街风暴,逐步已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可划为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即金融机构向大量信用不良以及低收入群体贷款购房,贷款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所引起的问题;二是流动性的危机,即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不能够及时产生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债权人变现所引发的问题;三是信用危机,即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全面怀疑所造成。探究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从体制机制及相关财政金融宏观管理决策上分析,与美国债务经济模式和金融机制及金融宏观管理决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美国不劳而获的经济方式——债务经济模式,是一个地道的空壳经济,培育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大气泡

众所周知,债务经济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大增,以及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放弃美元货币供应量的管制,改用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手段的背景之下。即美国不再需要一般性的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工业设备外,其他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并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以保证美元储备保值增值。在这种金融框架下,只要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不倒,外国政府就永远需要美元储备,美国欠下的债务就永远不必归还,并且通胀或美元贬值会自然蚕食掉利息率。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GDP制造业所占比例不到10%,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更少,而服务业在美国GDP中的所占比例高达80%。按美国著名学者安德森·维金的推算,美国每获得1美元的GDP,必须借助5美元以上的新债务。同时随着国际贸易量增加,美元债务随之也会增大。正是这种债务经济模式,既膨胀了美国经济,也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即一旦消费信贷迅速膨胀引发次债危机,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都会产生急剧下降或增加,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投资激励机制失衡,导致金融过度膨胀

美国金融投资极度膨胀与金融投资激励机制失衡有极大关系。在债务经济模式下,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与职业经理人只有把股票、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无限扩大,从中才可获得更多的收益。到2008年中期,美国各类衍生工具的名义金额高达200万亿美元。金融机构杠杆

率高达50~60倍,远远超过几倍、十几倍的正常水平,加剧了自身财务脆弱性①。而金融家和职业经理人却为其自身利益铤而走险,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毁约概率计算上预测上不断出现失误。这种情形加之华尔街金融家们的不良行径,如各种违规套利,失实的传销手段,导致资产证券化的急剧膨胀。而资产证券化一旦过度,必然加长金融交易链条,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随之降低,金融风险也会随之被空前放大。

(三)消费信贷金融监管的缺失

从Y=C+I+NX可知: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使净出口NX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负值。而美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率不断减小,2006年仅为2.7%,投资额仅相当于GDP的2.1%,并且金融投资仅能平衡贸易逆差,所以,美国也只有靠增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仅2007年消费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然而现实是从1971年到2007年,美国民众的绝对收入水平下降,中产阶级人数大幅萎缩,并且失业率不断攀升。为解决这种矛盾,美国政府采取不断鼓励消费信贷的措施。即让原本没有资格借钱的人借钱消费,让原本没有能力买房的人购买住房。而金融监管的缺失,导致金融专家被利益所驱使,经济学家被公司所利用,最后政府监管成为摆设,风险预警能力丧失,这是形成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评级机制失信

美国众多的金融机构贷款出了问题,与金融评级机构严重失信分不开。由于金融机构的失信,使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长期被评估为“优等”,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 (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失信的评级机制蒙蔽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也不得不使他们去吞下金融危机这个苦果。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各国的影响尤其是金融业的影响也正在向纵深发展。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曾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面对危机,中国政府出重拳,采取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200

8、2009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人民币,2009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人民币。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家电下乡、汽车补贴,各地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应对这场危机。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面对危机“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②。目前这场危机似乎已近尾声,但是这场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中央第二个西部大开发规划即将出台,西部大开发将进一步加速,西部金融产业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当汲取哪些教训,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在宏观经济决策上,必须根据国情区情制定产业政策,合理安排金融产业的发展比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平衡发展

在产业结构上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应适度,金融发展的主导方向应当有效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对此,首先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http:///wenzi/,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这个基础。切实加强财政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根据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要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培育西部农村金融市场,尽快建立银行农户互信机制,有效地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当前扩大内需的情况下,重视“三农”问题和培育农村市场,金融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成立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农业经济财政支撑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满足农村信贷需求。

其次,要重视支持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和轻工业的发展。几年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就明

确提出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和轻纺工业,加快发展风电和清洁能源,这是符合甘肃实际的,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解决目前工业发展的产业支撑面渐行渐窄,产业门类逐步向资源性产业缩减的问题。但是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和轻工业要与金融银行互动和联盟。政府要设立发展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促进产业基金发展,来支持相关产业的振兴规划的落实。同时,作为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其发展应立足于市场分工,履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要支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要采取措施解决西部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和促进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 信贷应均衡发展,不易过度集中,严格防范信贷风险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区域性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单一和可贷项目资源相对较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难免会出现贷款地域和期限相对集中的问题,这种情况必定出现信贷投放的同质化趋势,容易增加营销成本,不利于信贷结构调整和金融机构分散风险。为此,各级政府就要统筹配置信贷资源,在保证中央投资项目和地方重点项目配套贷款的同时,还应注意拓展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多途径合理分散信贷风险,有效发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实现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房地产市场价升量降,应时刻警惕房地产信贷存在的潜在风险。仅以兰州市为例,据兰州房地产管理局网上售房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8月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14.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10%,比上年同期上升96.03个百分点,且2009年1月1日至9月15日兰州市网上销售房屋3 859套,面积44.92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6 194元/平方米,去年同期销售房屋6 395套,面积74.82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3 897元/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呈现价升量降的态势从而可能引发的风险亦值得政府以及金融机构部门重视。

(三)发展西部金融业要重视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金融创新需要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相匹配,而从西部金融业的发展来看,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金融创新更是有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西部金融业,一方面我们要警惕市场无序和金融创新过度的风险,但必须要从国情区情出发,充分认识本地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必须认识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不仅中国金融市场与美国的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距,就是西部的金融市场与国内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不仅规模小、数量品种少,而且金融创新程度也低,西部金融业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因而,发展西部金融业就必须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要努力完善区域性金融业发展框架,拓宽产业发展领域。当然,西部金融业的创新要立足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要服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创新。

(四)应加强财政金融的监管

投资银行近年来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但是如果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效应过度放大,必然产生巨大的经济泡沫。要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正常发展,必须要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严防金融过度膨胀和过度投机。要通过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活动的日常监管和调控,及时发现金融运行的不稳定因素,防止金融风险积累及其向金融危机的转化,以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要建立金融重大信息发布制度,尤其要强化对政府公共投资的监管和信息公开,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虽然目前西部地区的金融创新及金融市场还较落后,但对此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和及早采取全面防范的措施,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做到未雨绸缪。在当前还应注意规范地方融资平台,防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节制膨胀问题,使金融业的发展健康平稳有序。

(五)国家及地方政府应鼓励适度消费

美国的超前消费经济模式可以说是次贷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在我国超前消费也已普遍。然而我们应在肯定这种消费模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下,要把握其规模的合理适

度。应该认识到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者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相辅相成,过度消费会导致过低储蓄,影响资本积累和银行资本流动,导致投资不足,这样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当然,目前我国金融资本存在着过剩的问题,其根源并不在于消费,而在于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不适配,导致许多需要资本的企业贷不到款。

(六)要发展西部金融业必须大力开放西部金融市场,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金融创新产品如次级债券隐藏了系统化融资的规模,把风险变得比较不透明,所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面对发达国家发达的金融系统和繁多的金融创新工具,中国以及西部无论实施“走出去”战略还是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都需要更谨慎。要建立国家和地区性的投资风险评估和风险化解机制,做到既慎重又积极。尤其要发展西部金融业,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要注意捕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大力开放金融市场,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金融机构和发达地方的金融机构来西部设点开业,扩大和激活西部金融业。当然西部金融业也应大力开拓新的市场,要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金融业的联系和来往,建立共同市场,促进和推动西部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七)加强财政金融立法,完善政府监管责任,营造良好环境

要通过立法加大政府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和社会责任,规定重大投资项目和金融产品风险的单位和领导的责任,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准,建立健全金融评估、审查、监督的制度机制,并规定一旦出现失误,相关组织和领导应承担的责任。要提升司法机关处理金融违法犯罪的能力,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犯罪预防。在平等保护金融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严厉制裁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公共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金融创新的客观规律和法律体系,从而营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私募基金、对冲基金、信息评级机构的监管立法,全面构建预防金融危机的制度屏障。

推荐第2篇:金融学毕业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简介:

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正文开始>>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经验教训,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注意信贷过度集中的问题,推进并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鼓励适度消费,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财政金融的监管和立法,促进和保障金融产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西部地区;教训汲取;发展思考

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给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尤其是金融业界更是谈虎色变。那么,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是如何引发,西部大开发,发展西部金融业从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对此,本文作如下分析和思考。

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相关问题剖析

2007年4月,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危机开始,此后伴随着美联储、欧洲、日本等先后几次向金融体系注资救市,以及美联储利率的不断下调,这场以雷曼兄弟倒闭为代表的华尔街风暴,逐步已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可划为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即金融机构向大量信用不良以及低收入群体贷款购房,贷款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所引起的问题;二是流动性的危机,即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不能够及时产生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债权人变现所引发的问题;三是信用危机,即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全面怀疑所造成。探究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从体制机制及相关财政金融宏观管理决策上分析,与美国债务经济模式和金融机制及金融宏观管理决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美国不劳而获的经济方式——债务经济模式,是一个地道的空壳经济,培育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大气泡

众所周知,债务经济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大增,以及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放弃美元货币供应量的管制,改用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手段的背景之下。即美国不再需要一般性的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工业设备外,其他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并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以保证美元储备保值增值。在这种金融框架下,只要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不倒,外国政府就永远需要美元储备,美国欠下的债务就永远不必归还,并且通胀或美元贬值会自然蚕食掉利息率。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GDP制造业所占比例不到10%,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更少,而服务业在美国GDP中的所占比例高达80%。按美国著名学者安德森·维金的推算,美国每获得1美元的GDP,必须借助5美元以上的新债务。同时随着国际贸易量增加,美元债务随之也会增大。正是这种债务经济模式,既膨胀了美国经济,也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即一旦消费信贷迅速膨胀引发次债危机,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都会产生急剧下降或增加,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投资激励机制失衡,导致金融过度膨胀

美国金融投资极度膨胀与金融投资激励机制失衡有极大关系。在债务经济模式下,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与职业经理人只有把股票、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无限扩大,从中才可获得更多的收益。到2008年中期,美国各类衍生工具的名义金额高达200万亿美元。金融机构杠杆

率高达50~60倍,远远超过几倍、十几倍的正常水平,加剧了自身财务脆弱性①。而金融家和职业经理人却为其自身利益铤而走险,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毁约概率计算上预测上不断出现失误。这种情形加之华尔街金融家们的不良行径,如各种违规套利,失实的传销手段,导致资产证券化的急剧膨胀。而资产证券化一旦过度,必然加长金融交易链条,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随之降低,金融风险也会随之被空前放大。

(三)消费信贷金融监管的缺失

从Y=C+I+NX可知: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使净出口NX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负值。而美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率不断减小,2006年仅为2.7%,投资额仅相当于GDP的2.1%,并且金融投资仅能平衡贸易逆差,所以,美国也只有靠增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仅2007年消费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然而现实是从1971年到2007年,美国民众的绝对收入水平下降,中产阶级人数大幅萎缩,并且失业率不断攀升。为解决这种矛盾,美国政府采取不断鼓励消费信贷的措施。即让原本没有资格借钱的人借钱消费,让原本没有能力买房的人购买住房。而金融监管的缺失,导致金融专家被利益所驱使,经济学家被公司所利用,最后政府监管成为摆设,风险预警能力丧失,这是形成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评级机制失信

美国众多的金融机构贷款出了问题,与金融评级机构严重失信分不开。由于金融机构的失信,使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长期被评估为“优等”,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 (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失信的评级机制蒙蔽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也不得不使他们去吞下金融危机这个苦果。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各国的影响尤其是金融业的影响也正在向纵深发展。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曾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面对危机,中国政府出重拳,采取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200

8、2009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人民币,2009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人民币。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家电下乡、汽车补贴,各地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应对这场危机。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面对危机“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②。目前这场危机似乎已近尾声,但是这场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中央第二个西部大开发规划即将出台,西部大开发将进一步加速,西部金融产业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当汲取哪些教训,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在宏观经济决策上,必须根据国情区情制定产业政策,合理安排金融产业的发展比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平衡发展

在产业结构上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应适度,金融发展的主导方向应当有效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对此,首先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这个基础。切实加强财政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根据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要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培育西部农村金融市场,尽快建立银行农户互信机制,有效地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当前扩大内需的情况下,重视“三农”问题和培育农村市场,金融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成立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农业经济财政支撑机制,加快推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推荐第3篇:本科毕业论文—金融学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专 业:金融学答辩序号:

1.摘要和关键词----------------------------- 3 2.【正文】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4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概念-------------4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4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分析----------5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5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6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6

(一)建立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6

(二)审慎、有效地授信-------------------7

(三)在贷款定价中考虑风险因素-----------7

(四)贷款分散化-------------------------8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8

(一)贷款风险分类-----------------------8

(二)信用风险控制措施-------------------9

五、操作风险管理---------------------------10

(一)操作风险识别----------------------11

(二)操作风险评估----------------------11

(三)各业务线操作风险点与风险控制------11

(四)操作风险的报告与监控--------------12

六、结束语-12 参考文献--- 1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式下,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于金融业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也就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被应用到银行机构的风险分析及信用评级中,大量的学者对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做出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可以说信用风险管理与评估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本文叙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几条对策,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

【正文】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概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分歧,大家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理解。

1.韩军在《现代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中指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受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凌江怀在《商业银行风险论》中提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机会的可能性。

从以上两位学者提出的概念可以看出,第一种观点是光阐述了商业银行的负面性(风险损失),从而忽略了商业银行的正面性(风险收益),所以说第一种观点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第二种观点虽然将风险扩展到了“损失”和“收益”两个方面,其实质是将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用不确定性界定风险在逻辑上就显得不够严密。

因此总结以上观点来定义,概念应为: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受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或未来的实际情况变化与预期不相符,其实际获得的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导致商业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不获利,丧失获取额外收益机会的可能性。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

1.客观性。商业银行只要在经营活动中,信用风险就客观存在。绝对零风险的业务在商业银行活动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1)在市场的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所获得的信息并不能全面、可靠,所以就可能造成决策的错误和误差,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引起经济活动中的损失。

(2)市场参与者存在着一定的投机偏好。追求收益最大化以及风险最小化,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他们可能运用各种投机的方法不正当手段以牟取暴利,这些因素的存在

使得信用风险不可避免。

(3)金融对象的复杂性。金融自由化,交易对象也日趋多样化,原本简单的信用交易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交易的环节多了,复杂了,信用危机也就出现了,所以完全避免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

2.可控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虽然不可避免,但是风险可以进行识别和预测,在根据具体情况来控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经济主体行为适当的约束,不断地健全与创新,使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大降低。

3.加速性和传染性。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加速发展,各个金融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商业银行风险一旦爆发,就形成了连锁反应,也快速传染到社会的其他经济主体。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分析

(一)信用风险成因

1.客观因素:没有偿还能力。个人经济方面出现问题,没有能力去偿还所造成的信用风险。

主观因素:没有还款意识。这主要是借款人的品格问题,借款人的品格是指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具备在负债期间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种信用风险也可称为信用缺失。 2.联单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

对称信息是在市场经济关系中,经济主体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或是经济主体双方都掌握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

不对称信息是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这些信息,及某些参与人拥有的私人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会造成道德风险的产生,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及效率。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

1.主观判断法。专家及管理者通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主观判断来度量风险的大小,有较强的灵活性。

2.评级法。建立一个风险评级指标,对管理对象进行考核,给出分值或等级分类,这种方法应用面广,综合性强。

3.统计估值法。根据历史资料来评估风险的大小,不仅可以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还可以估计出风险变动的幅度,主要采用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用这种方法度量出来的金融风险是否准确,关键取决于历史资料的数量和质量。

4.数理统计法。在资料稀少时,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度量风险。

5.模拟法。风险管理人员围绕着需要评估的风险来设定假设的情境,根据情境来估算风险的大小。

6.假设验证法。提出假设,根据信息来检验假设是否合理。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

(一)建立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

1建立审贷分离制度。形成了相互制约的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权利和责任。

2.建立分级审批制度。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业务量的大小、管理水平和贷款风险度确定各级分支机构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贷款,应当报上级审批。各级分支机构应当根据贷款种类、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抵押物、质物和保证人等情况确定每一笔贷款的风险度。

3.建立和健全信贷工作岗位责任制。将贷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岗位、个人,严格划分各级信贷人员的责任。明确目标,真正做到权责清晰。

4.建立和健全贷款审查委员会。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应当建立有行长或副行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贷款审查委员会,负责贷款的审查。

5.实行行长负责制。贷款实行分级经营管理,各级行长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对贷款的

发放和收回负全部负责。

6.实行监察和岗位轮换制。信贷岗位定期轮换,防止一手遮天,长期隐藏、掩盖问题。

(二)审慎、有效地授信

授信:商业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做出保证的行为。在识别、判断和测度信用风险的基础上,授信管理人员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信用风险,选择不同的授信方式和额度。

如果借款人的资信可靠,偿债能力强,现金净流量和现金流量比率充足,则可以考虑以信用贷款的方式提供贷款。如果借款人的自信和偿债能力均一般,现金净流量和现金流量比率不很充足,则要考虑以担保贷款的方式授予信用,或保证贷款,或抵押贷款,抑或是质押贷款和要求投保贷款保险等,视借款人所能提供的担保标的经银行比较选择、优中选优而定。如果借款人的资信很差,偿债能力也不乐观,现金净流量和现金流量比率同样也不充足,则要采取拒绝贷款的断然措施。

进行授信时,针对不同的授信品种,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人员应该进行侧重点不同的考察。

(三)在贷款定价中考虑风险因素

1.成本加成模式

(1)资金成本。银行为筹集贷款资金所发生的成本。

(2)贷款费用。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调查、信用分析所发生的费用;抵押物估价费用;文本费、整理保管费用;工资、津贴费用;仪器设备折旧费用等。

(3)风险补偿费用。每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各不相同,由于贷款的对象、种类、期限及保障程度的不相同。

2.基准利率加点模式。此种贷款定价模式是“外向型”的。它以市场一般价格水平为出发点,寻求适合本行的贷款价格。通过这种模式制定出的贷款价格更贴近市场,从而可能更具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模式不能孤立地使用。在确定“风险加点”幅度 7

时,应充分考虑银行的资金成本。

3.客户盈利分析模式。银行在为每笔贷款定价时,应考虑客户与本行的整体关系,即应全面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银行与某一客户进行业务往来,必须能够保证有利可图或至少不亏本。用公式表示为:

来源于某客户的总收入≥为该客户提供服务成本+银行的目标利润鉴于贷款利息是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

客户盈利分析模型体现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这种模型对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它以银行的电脑系统能够实现分客户核算为前提。

(四)贷款分散化

银行通过贷款的分散化来降低信用风险。贷款分散化的基本原理是信用风险的相互抵消。想要减少一定的信用风险,则应坚持贷款投向多元化、多样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将贷款等信用风险转接给保险公司。现在开展得比较多的是住房按揭贷款保险。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

(一)贷款风险分类

1.正常类贷款。指的是那些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

2.关注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的贷款。

3.次级类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重组后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者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可疑类。重组贷款的分类档次在至少6个月的观察期内不得调离,观察期结束后,应严格按照本指引规定进行分类。

4.可疑类贷款。如果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这样的贷款就是可疑类贷款,这类贷款是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5.损失类贷款。如果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那么这样的贷款就是损失贷款。如借款人和担保人被依法宣布破产,经法定清偿后无法还清贷款;借款人失踪、死亡或遗产清偿后,还是未能还清贷款;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贷款;经有关部门批准进行核销的贷款;借款人虽然没有破产,工商管理部门也没有吊销其营业执照,但企业早已经关停,或是名存实亡;由于体制原因或历史原因造成的,债务人主体已经消亡而被悬空的贷款。

(二)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1.督促借款人进行整改,积极催收到期贷款。银行一旦发现贷款出现问题或者风险,就应立即着手盘查,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借款人在经营管理上的确存在问题,但问题并不严重,就应该加强与借款人的沟通与联系,督促其调整经营策略,改善财务状况。如问题严重。应及时向贷款主管部门反应情况, 必要时再向上级汇报。改进管理措施,做出改整计划。对于已经到期的到期而不能偿还的贷款,银行要敦促借款人尽快归还贷款;如果借款人仍然未还本付息,或是以种种理由拖延还款,银行应主动派人上门催收,必要时,可以从借款人的账户上扣收贷款。

2.签订贷款处理协议。(1)贷款展期。银行贷款展期是某笔贷款到期后,客户因为资金周转等原因无法立即偿还,向银行提出申请后,经过银行审核同意给予期限上宽延。对于那些确实因客观原因而使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的贷款, 银行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办理贷款展期。(2)追加新贷款。有些贷款不能按时偿还的原因是由于借款人缺少关键设备,使生产经营规模难以扩大,或是产品质量不稳定,或是由于生产经营资金或项目投资资金不足,从而不能形成生产能力,或是不能及时生产出产品而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银行应在充分论证,确认清楚能够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大前提下,适当追加新的贷款来帮助借款人解决燃眉之急,从而实现和扩大经营收入中收回新旧贷款。(3)追加或调换担保。当银行发现贷款风险明显时增大时,或是监控人员提供的担保已经不足以保证贷款本息的安全或者补偿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时,银行应及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新的担保或者调换原有的担保,来增加对贷款本息的保障程度。(4)对借款人的经营活

动做出限制性规定。如果借款人不能及时归还贷款,为了保证贷款债权的安全,在银行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贷款处理协议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做出限制性的规定。(5)银行参与借款人的经营管理。对于那些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贷款风险出现或增大的借款人,银行可以在贷款处理协议中要求同意银行派人参加借款人的董事会或高级经管层,参与借款人重大决策的确定,要求派员监督或管理贷入资金的流动。

3.落实贷款债权,防止借款人逃、废银行贷款。(1)借款人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银行应督促承包方或出租房与合同房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还贷责任,并办理相应的抵押、担保手续。(2)借款人实行兼并时,被兼并方所欠贷款本息由兼并企业承担;实行合并的借款人的原有债务,由合并后产生的新经济主体承担。(3)借款人实行股份制改造时,贷款银行要参与资产评估,核实资产负债,不准用银行贷款入股。(4)对借款人发生分立的,应要求其在分立前清偿贷款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5)银行有权要求参与处于“疾病”、破产或股份制改造等过程中的债务重组,要求借款人落实贷款还本付息事宜。(6)对于合作的借款人,银行应要求其继续承担此前的贷款归还责任,并要求期间所得收益优先归还贷款。(7)借款人的财产被有偿转让时,转让收入要按法定程序和比例清偿贷款债务。(8)借款人决定解散时,要先清偿贷款债务,并经有关部门批准。(9)借款人申请破产时,银行要及时向法院申报债权,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借款人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清理。

4.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清收贷款本息。当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经银行多方努力后依然不能收回时,银行就可以使用法律手段来清偿贷款。

5.呆账冲销。经过努力,最终依然无法收回的贷款应列入呆账,由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冲销。这是通常的做法。特殊情况下,可以争取政府的支持,出台专门的政策予以冲销。

6.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近年来,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是将有信用风险的债券或贷款的金融资产组成一个资产池并将其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者。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均为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 7.信用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合约,提供与信用有关的损失保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品是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之后的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

五、操作风险管理

(一)操作风险识别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1.人员因素涵盖了所有与银行内部人员有关的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具体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违反用工法、关键人员流失和劳动力中断六种情况。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或流程没有被严格执行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2.系统因素引起操作风险的情况可以分为系统失灵或瘫痪、系统本身的漏洞以及客户信息安全性。

3.外部事件引起银行损失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外部欺诈、外部突发事件和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

(二)操作风险评估

操作风险量化的方式常用的有三种: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 1.基本指标法也称单一指标法,它不区分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种类、规模和业务的类型。

2.标准法又称多指标法,它是基本指标法的一种改进。监督当局对八类业务收入的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制度了不同的乘数,然后每类业务也用前三年总收入平均数乘以该乘数,由此得出不同类业务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

3.操作风险评估的高级衡量法又可以分为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和极值理论模型。

(三)各业务线操作风险点与风险控制

1.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商业银行业务线划分标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从存款与柜台业务、授信业务、资金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业务等主要业务分析操作风险点和风险控制的措施。

(四)操作风险的报告与监控

1.商业银行的各业务单位、职能部门、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等相关机构应该定期向高级管理层呈送报告。操作风险报告的内容大致包括:内部财务、操作、合规性数据以及有关决策的事件和情况的外部市场信息等。提交给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报告中首先要列明经评估后的风险状况、损失事件、关键指标、成因与对策和资本金水平等方面。

2.除监测操作损失事件外,金融机构应该明确适当的指标,以便为将来损失增大的风险提供早期预警。常用的关键风险指标主要有:人员在当前部门的从业年限、员工人均培训费用、客户投诉占比、失败交易数量占比、交易结果和财务核算间的差异、前后台交易不匹配占比、系统故障时间、系统数量、反洗钱警报占比等。

六、结束语

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研究。通过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学者、教授的理论观点,解决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危机,根据商业银行的特点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完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实现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军;现代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凌江怀;商业银行风险论.人民出版社.2006 [3] 田新时;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6 [4] 陈忠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简兵;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硕士论文.2006

[6] 杨宜;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0 [7] 董积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8] 郑明;商业银行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 杨军;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与识别的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3 [10]宋清华、李志辉;金融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1]方洪全;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12]张建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3]时辉虹、万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及对策.研究金融论坛.2005

推荐第4篇: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侨光电大2012秋金融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宏观金融调控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

[提示] 此题的论点在于,必须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进行调整,在论述过程中,可以介绍过去我国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讨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出台的背景通过论述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得出调整的方向和目标。

(二)货币政策比较问题

7.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初探

[提示] 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我国目前经济中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已经采取的许多宏观、微观政策,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并提出论据,展开论述。

(三)我国的利率政策问题研究

(四)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五)政策性银行问题研究

(六)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七)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八)分业经营与全能银行

(九)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

(十)农村信用合作制度研究

(十一)国债问题研究

(十二)银行改革研究

(十三)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研究

(十四)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

(十五)银行并购问题研究

(十六)货币市场论题

(十七)资本市场论题

(十八)保险学论题

推荐第5篇: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本科学生金融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考核。论文选题是论文的基础步骤,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金融本科学生论文选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06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熟悉的问题一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一贯的信息收集使其准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得深入、写出创新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钻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推荐第6篇:金融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条件分析

指导教师:姜丽丽老师

院系:金融学院

专业:金融专业

学生姓名:李慧

学号:070601120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稳步提高,人民币周边流通日益扩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越来越成熟。2009年 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式进入了新阶段。由此,迫切需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进行深入研究。

在论文中,我将通过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以及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化货币所需要的条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人民币是否能够达到国际化的要求,已经具备哪些条件,尚未具备哪些条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的对策建议,从而使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 正文:

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我认为研究大体上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我将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

1.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 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 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条件

Bergsten(1975)从外部经济条件和内部经济条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将保持经济 增长、国际经济规模的相对优势等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内部经济条件。Dwyer and Lothian(2002)考察了国际货币的历史,发现国际货币应是由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发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5)认为国际货币的发行国所具备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开放程度是决定一国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此外,还应满足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和有效调控,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条件。蒙代尔(2003)也将货币发行国的强大和持久看作国际货币的主要因素之一。

Bergsten(1975)将健康的国际收支及其结构作为国际货币的外部经济条件之一。Hartmann(1998)指出,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货币发行国在国际出口中和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在制造业方面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姜波克,张青龙(2009)也认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在全球产出、贸易、投资和金融中占较大份额,货币流通或交易区域的规模较大,能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邱雪峰(2007)认为该国需有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要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及从国外融资的能力,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使国际收支保持动态平衡。

Bergsten(1975)、Hartmann(1998)、Dwyer and Lothian(2002)、邱雪峰(2007)等均将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发达和自由的金融市场作为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蒙代尔 (2003)认为市场的广度、深度是衡量一种货币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程度,流通区域越大,货币对付冲击的能力越强。

姜波克等(2009)认为完全国际化货币的发行国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和军事实力,

2 在世界政治中具有较强的地位。能维持国内的政治稳定,使该国免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保护国家的安全以及本国货币的安全。他们认为政治的稳定性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一国广泛参与世界政治事务,可以带动本国经济货币的国际化。虽然对于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和货币国际化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争议,如宋建军(2008)认为在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初期,自由兑换的程度对国际储备地位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不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也能成为储备货币。但大多学者认同资本的自由流动是货币国际化的条件之一,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资本账户必将逐步开放。

3.我国人民币目前是否达到国际化要求

我国一直保持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的顺差,使人民币长期处于硬货币的地位,充足的国际清偿能力更让世界人民相信人民币的稳定性和成熟性(邱雪峰,2007)。

粟志刚(2008)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外汇市场的完善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条件。自从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 率形成趋于更富弹性,而外汇市场的改革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交易和避险机制。 高洁(2007)认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使人民币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提高了人民币在亚洲的地位。

谢太峰(2007)认为,我国的人均 GDP排名还相当靠后,意味着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难以在短期内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

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体系国际化水平低(栗志刚,2006;高洁,2007),人民币资本项目尚不可自由兑换(高洁,2007;赵锡军、张明,2009等),国内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国际标准化程度不足(王思程,2008),虚拟经济平台尚不完善(任哲,2008),人民币国际流通量不足(王思程,2008)。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4.相关的对策建议。

李建军、田光宁(2007)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际上已选择了日元模式,并且这种模式符合中国国情。随着祖国的完全统一,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成为统一的经

3 济体,四种货币可融合成单一货币:中国元;单一货币将采取欧元国际化路径模式实现国际化。

刘放、陈华(2009)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参照欧元和日元模式,以及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模式。

魏修华、唐爱朋(200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两种可能的路径选择:在大陆和港澳台“一个中国 ”范围内参考欧元模式,实施货币的统一;依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东南亚及东亚等更大区域范围推行日元模式,同时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这两种路径对于中国来说是兼容的。但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陈炳才(2007)指出了人民币可兑换的不对称性问题,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走美元式路径。李晓(2008)指出“日元国际化”的困境反映着当今国际经济体系中贸易国家的困境,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贸易国家,应汲取“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走“人民币亚洲化”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总结: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人民币的流通现状,我觉得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加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经济基础,提升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其次,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推进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第三,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加强对境外人民币的监管;第四,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第五,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舞台,营造良好的人民币国际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李俊久,丁一兵.论人民币的亚洲化[J].世界经济.2008(2)

[2]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9(8) .

[3]李稻葵,刘霖林.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2008(10)[11]张倩.我国创业板发展问题及出路[J].生产力研究2010,(02)84-85 4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5] 邱雪峰.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A] 广东: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2008(6)12-1 [6] 蒙代尔(美),《蒙代尔经济学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7] 宋建军.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政策选择[F] 财经问题研究 大连2008(2).53~58

推荐第7篇:金融学毕业论文题目

39、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

40、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化解

41、我国货币政策无力的区域视角分析

42、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

43、上市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重建

44、货币政策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差异性的协调与均衡

45、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及其路径选择

46、政策性银行的历史变迁及其未来发展

47、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政策性银行的视角

48、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中央银行的视角

49、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

50、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金融市场的视角

51、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的对比分析

52、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对比分析

53、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对比分析

54、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自律的对比及未来趋势

55、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约束的对比及未来趋势

56、股改前后国有商业银行监管的对比及未来分析

57、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现实困境,国际比较及政策选择

58、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现实困难国际比较及政策选择

6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

62、加快发展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的思考

63、个人理财业务:国际比较及启示

64、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及理财产品演进轨迹及未来方向

65、政策性银行管理创新研究

66、国家开发银行转制效果评析

67、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及货币政策研究

68、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及其调整

69、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对策

70、国外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7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72、农村公共产品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73、农村新型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7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

75、后危及时代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76、利率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77、论通货膨胀眼压力下的利率政策选择

78、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分析

79、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

80、银行现金管理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1、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渠道探析

82、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对汇率的机制的影响

83、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84、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的研究

85、浅谈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与对策

86、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改进建议

87、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探讨

88、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

89、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思路分析

90、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1、金融对外开放的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挑战与对策

92、对商业银行跨国经济的思考

9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对策

9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策略思考

95.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与思考

96.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97.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98.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积极效应分析

99.“热钱”通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00.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01.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改进建议

102.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应度分析

103.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

10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105.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最优结构研究

106.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现状与前景

107.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08.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09.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控系统研究

110.论中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竞争策略的

111.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理论与证实

112.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113.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与路径

114.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5.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16.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成因及对策

117.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18.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行为研究

119.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效应研究

120.中国经济转型期股票市场投资策略的研究 121.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研究

122.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研究

123.中国海洋工程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比较研究 124.中国保险至今投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 125.金融综合经营与保险业发展

126.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理论和证实分析 127.河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8.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29.保险机构竞争企业年金市场研究

130.农业保险和巨灾救济的比较研究

131.产险公司(或寿险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132.我国巨灾风险补偿机制探讨----基于商业保险的角度 133.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实践与思考

134.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模式与策略分析

推荐第8篇:金融学毕业论文选题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及效果分析

2、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研究

3、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创新

5、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问题研究

6、我国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7、河南省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8、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9、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10、论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危害和对策

11、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

13、保险销售误导现象研究

14、论保险业与银行业的渗透、竞争与合作

15、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16、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研究

17、基于次贷危机启示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18、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19、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探讨

20、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2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规律研究

22、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思考

2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4、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成因分析

26、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27、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28、论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29、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0、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31、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研究

32、大小非解禁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33、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模式及运作分析

34、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35、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36、新农村建设下河南省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研究

37、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调查与分析

38、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39、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40、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41、家族企业融资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42、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探讨

43、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

44、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45、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46、我国中小银行竞争力探讨--以××银行为例

47、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48、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初探

49、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50、中国风险投资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1、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52、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和启示

53、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54、汽车保险欺诈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55、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竞争特点及对策

56、保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

57、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创新发展

58、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理性选择

59、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60、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61、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

62、创新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6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64、论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对策

65、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变的效应研究

66、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及对策

67、关于完善农村信用社体系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

68、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70、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71、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扩张问题研究

72、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

7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7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75、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跨文化风险及对策

76、新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

77、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78、巴菲特投资管理策略研究

79、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80、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

81、金融市场的内在经济特征与金融危机

8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

83、我国垄断性行业暴利的来源、影响及治理对策

8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风险研究

85、银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探析

86、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87、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88、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89、如何看待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与管制

90、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的认识

91、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

92、银行业并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93、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思考

94、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9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97、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98、试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限度及其完善对策

99、论我国信托投资业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100、对企业重组后的支撑体系——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研究

推荐第9篇:电大金融学毕业论文

目 录

一、宿迁的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邮储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5

(二)邮储银行会计的操作风险„„„„„„„„„„5

(三)邮储银行会计的监督风险„„„„„„„„„„5

(六)邮储银行会计的内控风险„„„„„„„„„„5

(五)邮储银行会计人员的风险„„„„„„„„„„5

(四)邮储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5

(七)邮储银行的财务评价风险„„„„„„„„„„5

(八)邮储银行计划风险„„„„„„„„„„„„„5

(九)邮储银行市场风险„„„„„„„„„„„„„6

二、宿迁的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

(一)邮储银行会计制度不完善„„„„„„„„„„6

(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6

(三)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6

(四)操作风险管理文化落后„„„„„„„„„„„6

(五)会计信息提供上出现问题„„„„„„„„„„7

三、防范宿迁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全面、及时的会计信息系统情况„„„7 (二)建立控制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7 (三)强化会计管理体制„„„„„„„„„„„„„„7 (四)要强邮储银行内部控制„„„„„„„„„„„7

1 (五)加强岗位培训„„„„„„„„„„„„„„„8

四、参考文献„„„„„„„„„„„„„„„„„9

2 浅谈宿迁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是指邮储银行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不真实,使得判断、决策发生失误最终导致邮储银行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的存在,给规范整个金融业的风险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这些年来,宿迁邮储银行会计风险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扩大化的趋势,宿迁邮储银行于2009年挂牌成立市分行,由负债业务发展为负债资产两方面业务,拓宽了业务发展的道路,也正式因为业务范围的增加,信贷业务的开办,才出现了种种会计风险。自成立至今已有数十例案件发生,如沭阳县假证件案件、宿城区某市场贷款业务迟迟收不回现象等等,可见加强宿迁的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是势在必行的。

一、宿迁的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当前,宿迁邮政储蓄邮储银行的会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邮储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由于宿迁邮储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种类范围多而复杂,很多邮储银行的风险都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这导致邮储银行的每笔实际业务的会计核算中都要可能发生错误。

(二)邮储银行会计的操作风险。邮储银行人员在进行业务操作时,有时出于某种利益的追求,选择有利于相关利益人的会计方法,提供虚假信息。这种风险虽然发生的可能性小,但是其破坏性大。

(三)邮储银行会计的监督风险。邮储银行会计人员没有能尽到监督的责任,监督工作没有能及时到位,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更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的发生。一些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不高,有的甚至违规执业,使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未被充分揭示。

(四)邮储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具体表现为票据的结算风险、电子汇划的结算风险、信用卡的结算风险。

(五)邮储银行会计人员的风险。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由于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或在执行会计制度过程中发生人为偏差、违规操作,使金融机构资金财产遭受损失也大有可能。如:前台会计人员在办理结算业务过程中,由于对票据防伪、防假识别能力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致使邮储银行资金被诈骗、冒领;有的会计人员对支票折角核对存在认识误区,以为开户单位的经办人员都较固定、相互熟识,忽视或省略折角核对印鉴这一程序,致

3 使潜在的会计风险成为现实;还有的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致使银行的资金资产遭受损失。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具体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岗位职责不清。

(六)邮储银行内控风险。会计工作是保证商业邮储银行健康运行的基础,工作风险的反映、预测和分析均依赖于及时、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若会计行为违规信息失真不仅无法满足防范。风险的信息需求而且将带来风破损失加大的可能性,如收入不报、成本不实、截留利润、搞两本账等将造成邮储银行资金被截留、贪污、盗窃的风险。会计内控制度执行不严使假造票据、伪造凭证等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得不到控制必然造成结算资金、内部往来资金被套取、侵吞、挪用、骗取的风险。

(七)邮储银行财务评价风险。国有商业邮储银行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目标,确立客观上要求其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有健全的以财务业绩考核为中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财务报告。作为考核各级行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其合理性、有效性完全取决于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财务定量评价最直接、最更要的资料,是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如果会计行为违规经济效益不真实必然使财务评价失真 。

(八)邮储银行计划风险。会计行为为风险的影响渗透于邮储银行经营计划全过程,信贷计划既要包括对未来项目市场的预测又要建立在对过去信贷资产收益的分析基础之上,如果会计行为违规夸大信贷资产收益率使一份非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在虚假会计信息的掩盖下通过,就会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又如对高息揽触不能及时监督和反映不仅会造成到期不能支付的风险而且使筹资计划失去科学性,甚至会诱发信贷计划无资金来源保证的信贷风险,总之会计行为违规会影响到综合经营计划的正确编制以造成资金使用风险。

(九)邮储银行市场风险。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邮储银行如果会计工作漏洞百出假账泛滥,不仅破坏了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干扰市场运行,而且依据失真的会计信息无法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必将造成经营风险最终受到市场无情的惩罚,会计信息对内部资源配置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错误的会计信息会误导资金流向使国有商业邮储银行内部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竞争能力下降,面临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二、宿迁的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

想要防范邮储银行的风险,全面提升邮储银行防范风险能力,首先就要弄清楚其成因。

4 邮储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诸多缺陷,这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邮储银行会计制度不完善,邮储银行相应的会计制度没有能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基层网点风险防范意识差,其建设严重落后于其他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此外,邮储银行目前实行的是单式凭证制度,这对于处于计算机网络广泛快速运用的时代来说,单式凭证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趋势,各种问题逐渐突出。

当前其他已经大量依靠计算机处理各项业务,任何一笔业务在技术上都可以实现一人同时记载收付款双方的账户,许多业务都已经采用复式凭证,因而此时,复式凭证制度的优越性已经远远大于单式凭证制度。并且单式凭证制度操作复杂,需要的凭证多,工作量大,完成的时间长,严重影响了邮储银行会计工作的质量。

(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宿迁现在的经济模式为市场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各种市场经济所常见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金融监管模式来控制邮储银行的风险控制。邮储银行会计外部政策环境不完善,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无法及时有效地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在管理上,缺乏一个有效的指导,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除此之外,有的邮政储蓄邮储银行没有按照市场规则公平竞争,例如,某些地方保护主义情况严重,使某些邮储银行享有某些政策优势,造成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甚至有的邮储银行不遵守金融法规和制度,因此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三)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为了跟上外界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大量招聘邮储银行人员,一些新手一时很难适应工作环境,对于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没能很好的掌握有的邮储银行将目光放在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上。忽略了对会计人员的相应业务的培训,导致邮储银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而真正精通业务、懂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匮乏。并且有的业务人员素质低,为了个人的利益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背法律的事,致使目前邮储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够理想。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对防范邮储银行会计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四)操作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邮储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与一体的文化是商业邮储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风险有怎样的认识就会有怎样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框架存在缺陷会使得严密的内控体系出现漏洞出现风险损失在所难免。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邮储银行业在操作风险

5 管理框架上的缺陷表现在:缺乏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基层分支机构风险管理职能缺失。

(五)会计信息提供上出现问题,会计人员在向邮储银行的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上,没能做到及时、有效、完善,信息分类比较粗,提供的信息比较笼统,没能提供准确的或是针对性强的信息,造成现阶段会计信息可加工性差,传递的信息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差,不能满足风险管理对信息复杂多变的要求。

三、防范宿迁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全面、及时的会计信息系统情况,邮储银行在接受贷款申请时,应要求其报送经注册会计师审计验证后后的会计报表,并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责任。

1.同时,在接受贷款申请时,还应要求借款企业必须提供现金流量表,并将原先着重对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时,除要企业报送主要会计报表以外,还应要求企业提供能详细披露其偿债能力的补充会计信息,如应收帐款的帐龄分析资。

2.邮储银行应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每一借款企业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会计报表及补充会计信息、担保抵押、信用度及开户情况等输入计算机,建立完善、连续的邮储银行信贷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邮储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完整、连续、动态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企业异常,防止企业重复抵押、多头担保等不规范行为和高负债经营等现象的发生。

3.设置专门科目,加强对邮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的反映。早在1998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邮储银行将全部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该分类方法将风险确认为贷款分类的标准,这是风险防范意识在邮储银行经营管理中得到重视的体现。

但迄今为止,各商业银行在会计核算上,贷款科目按期限设置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部分邮储银行对不良贷款中设置一映。如果增设“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四个贷款科目,则可以加强对邮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的反映,给信贷及有关管理部门提供警示性资料,从而更有利于邮储银行自身控制风险。

(二)建立控制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加大稽核盟督的力度建立起对邮储银行风险实施动态监控的机制,将反映邮储银行风险的各项指标与邮储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警戒值相对比,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反馈信号,敦促并监督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修正措施。

此外,事中监督还应包括对邮储银行业务规范和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以维护法规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事后监督主要应通过对凭证、帐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分析,对邮储银行稳健

6 经营的结果进行全面复审检查,考核各单位有关控制邮储银行风险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与措施,以进一步具体可采取以下手段:

1.通过柜面监督邮储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防止信贷资金被借款人不合理挪用、挤占,监督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使用资金,并在到期前促使其及时归还。

2.对抵押物、质押物的价值评估应严格按规定设帐登记,强化其应有的。

(三)强化会计管理体制,杜绝违规经营、帐外经营及帐外经营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了邮储银行会计管理体制下存在着弊端,影响到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得正常的会计信息难以及时获得,不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还容易掩盖问题,推迟问题的暴露,延误了化解风险的时机。

因此,只有尽快实现邮储银行内部的统一的会计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地扼制违规经营和帐外经营,控制邮储银行经营风险。各商业邮储银行可以考虑采用会计人员委派制和派驻稽核特派员的办法,强化统一的会计管理。

(四)加强邮储银行内部控制,保障邮储银行业务的安全、稳健控制邮储银行会计风险,最重要的是加强邮储银行内部控制,加强邮储银行内部控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授权制度包括各个会计岗位人员的工作授权,如办理邮储银行承兑汇票授权; 2.信用卡限额的授权;资金划拨的授权等。加强了这些授权的管理,不仅使可能的贪污犯罪现象受到限制,且一旦发生这类事件,受理行也可以从反常的情况中察觉,从而严密地加以控制。又如会计科目使用的授权,会计检查和更改会计事项的授权等等,都应是十分细致的规定,不能笼而统之,而应根据每一家邮储银行营业单位的规模,客户情况及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工作阅核算制度,增强财务核算的准确性,防止虚假成本、虚假利润掩盖下的风险;

3.坚持联行基本规章制度,防止邮储银行内部联行案件的发生,避免邮储银行资金的直接流失;

4.加强邮储银行内部管理,坚持出纳“四双制度”一即双人临柜、双人管库、双人守库、双人押运制度,以便有效地控制金融系统内部大案、要案的发生,从而控制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维护邮储银行资金的安全。

(五)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要把好用人关,对会计人员的任用必须择优安排,会计人员的调整,必须征得会计主管人员的同意,要保持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相对稳定。

1.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会计队伍;

2.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开展方式灵活、多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岗位

7 培训活动,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

3.要培养造就优秀的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必须由政治素质好、业务精通,组织能力强的员工来担任;五是要科学考评会计工作,建立奖优罚劣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加应该注意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研究的特别关系,我们应该积极的应对政策,避免再次出现以上的情况,我们应该在别人的失败地方吸取经验,在成功的地方学习,努力的做好每一步。在金融风险的历练中成长,了解风险才能及时化解风险,邮储银行一个新兴的银行,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良才能真正成为国有第五大银行。

8 参考文献:

[1] 赵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研究——以招商邮储银行为例 [D],2009。

[2] 牟静.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营运后台集中操作风险防范 [D],2010。

[3] 张喜梅.对商业银行会计内控机制的探讨 [J], 新疆金融,2009, (3) _3。

[4] 傅伟.刍议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 [J], 商业会计,, 2011, (12) _2 。

[5] 郑璐.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思考 [J], 经济师,2009,(6) _2 。 [6] 刘中华,伍俊妍.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设计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J], 南方金融, 2010,(4)。

[7] 李娟,张杰.浅议商业银行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J], 中国商界,2010。

[8] 赵雅婷,张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讨 [J], 经济视角,2010, (24) 。

推荐第10篇: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

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

学院:学号:

班级:姓名: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

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实证分析;

4、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的新思路。

二、调研资料情况

上世纪 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信用度量模型与传统的信用度量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分析度量模型主要有四类,即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麦肯锡模型和 CSFP信用风险附加法 (Credit Risk)。

1.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是由 J.P.摩根公司等于 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为依据,运用 VaR(Value at Risk)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CreditMetrics模型依赖于历史数据,属于盯市模型 (MTM)。

2.麦肯锡模型。麦肯锡模型是在 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 (a structur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 ”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

麦肯锡模型克服了 CreditMetrics模型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可以看作是对 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种补充。

3.KMV模型。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该模型将贷款看作期权,首先利用 Black - 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 (default exercise point),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 (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主要使用股票市场的相关数据,是一种动态模型。该模型同时具有盯市模型和违约模型 (DM)的特征。

4.Credit Risk模型。Credit Risk模型是一种基于精算方法的信息风险计量模型, 由 CSFP (Credit Suie FinancialProduct)于 1997年推出。该模型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看作是市场风险,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Credit Risk是一种违约模型,它忽略了转移风险。但是,该模型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模型只需要相对较少的数据,具有简易性的特点;能够得到债券组合或贷款组合的损失概率的闭形解,具有计算上的优势。

除上所述,国际上应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还有许多,如神经网络分析模型、死亡率模型等等。

就我国而言,已逐步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同业相比,在数据的采集、加工、度量方法的运用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学习和借鉴上,以此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

徐畅在《Credit Metrics 模型及其对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的启示》[2006,3]中认为,Credit Metrics是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 at Risk)理论等为依据 ,以信用评级为基础 ,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 ,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研究此模型对于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张红舸和夏佳南在《KMV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2006,11]中提出, KMV模型作为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信用风险量化技术,早已引起我国学者对它的关注。他们对我国应用 KMV模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期能找到一种在我国适用的新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度量方法。但我国目前对 KMV模型所涉及到的各参数的估计方法都没有较好的研究结论,这势必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者要寻求一些替代指标进行近似评估。而这种近似的替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KMV模型的输出结果不准确。作者也在文章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使用 KMV模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姚传娟、李源和夏苏林在《信用风险度量KMV模型与Credit Risk+模型比较研究》[2006]中,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比较分析KMV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参数选择的共性及差异,对两模型各自特点做出客观评价,结果发现运用Credit Risk+模型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度量的精确性,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乔小京和周石鹏在《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比较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启示》[2006,10]中,对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即CPV进行了描述,Credit Portfolio View(CPV)模型将周期性因素纳入计量模型之中,将迁移概率与宏观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且通过模拟宏观因素对于模型的冲击来测定迁移概率的跨时演变,这样可以得到未来每一年的不同的迁移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Credit Metrics的方法计算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的VaR。可以说这种方法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由于假定不同时期的迁移概率是静态的而引起的一些偏差。 曹道胜和何明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比较级其借鉴》[2006,10]中,从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模型类型、回收率、现金流折现因子四个维度对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KMV 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 +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合我国国庆的信用风险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在相关研究过程中随处都暴露出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经验,我国银行业应当大力加强建立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和管理体系所需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我国专业评估机构的建立,建立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强化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加强市场约束,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

三、实施方案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与发展

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

1.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

1.1.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点

1.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发展

1.2.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2.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发展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

2.1 Credit Metrics模型(信用度量术模型)

2.2 KMV模型

2.3 Credit Risk+模型(信用风险附加模型)

2.4 Credit Potfolio View模型(信用组合观点模型)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现状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

3.1.1企业对银行信用的过度依赖

3.1.2企业还贷付息意识差,银企关系恶化

3.1.3信贷结构单一,贷款风险集中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不足

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新思路

4.1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

4.1.1 培育良好的银行信用文化

4.1.2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全程动态监控

4.2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度量

4.2.1 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信息数据库

4.2.2建立信用风险评估和定价模型,改进信用分析方法和技术

4.3 创造与现代模型相配套的外部条件

四、预期结果

本文以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对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提出新的思路。

分析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研究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实证分析。

五、进度计划

2007.12选题

2008.1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2008.2文献调研

2008.3论文开题报告与英文翻译

2008.3-5论文写作

2008.5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宝百度贴吧搜狐白社会更多...百度分享

[论文客服QQ:228523050 Tel:13799523050 邱编辑 E-mail:Lunwen@263.net ] 本站最新可发表刊物清单(11.19更新) 论文格式 个人简历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论文指导

发表论文

合作流程

付款方式

联系方式

期刊目录 网站首页论文指导社会经济法律法规理工学科工商管理行政事业英语学习艺术欣赏农林学科临床医学入党申请书 个人简历 工作总结 演讲稿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申请书 常用书信 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 论文格式 论文撰写 论文答辩 论文发表 新闻中心 考试动态 论文期刊 税收制度 证券投资 银行金融 投资管理 财政管理 西经论文 国际贸易 计量经济 国民经济 保险信托 民法 刑法 诉讼法 行政法 国家法、宪法 国际法 劳动保障 商法论文 经济法 法史学 自动化专业 交通运输 机械制造 工程类 生命环境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建水利 石油与能源动力 矿业与冶金 电子通信网络 会计管理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 信息管理 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社工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管理科学 政治理论 哲学理论 三个代表 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行政管理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音乐声乐 舞蹈表演 戏剧 美术 艺术理论 电视艺术 电影艺术 渔业 水产论文 植物保护 基础科学 农艺学 护理学 特种医学 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 基础医学 医学写作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在线 >>论文指导 >>开题报告 >>论文正文开题报告范文1(银行帐目管理信息系统)更新时间 2006-8-23 15:52:41 点击数 10534 [打印本文] [收藏本文] [收藏到:QQ 百度 雅虎] -

一.编写目的

《银行帐目管理信息系统》开题报告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对《银行帐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各模块的分析,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内容,技术方法,明确各模块的功能和数据流,为程序编写定下宏观体系框架。

二.开发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大范围的普及,计算机应用逐渐由大规模科学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转向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这就产生了以台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银行帐目管理之中的应用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银行帐目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务处理的应用中已显得不相适应,采用IT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目前,对外开放必然趋势使银行业直面外国银行巨头的直接挑战,因此,银行必须提高其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环境。这样,帐户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在传统的银行帐户管理中,其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繁琐的,帐户管理以入帐和出帐两项内容为核心,在此过程中又需要经过若干道手续,因为整个过程都需要手工操作,效率十分低下,且由于他们之间关联复杂,统计和查询的方式各不相同;且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问题,因此该过程必须实现信息化。

我们的系统开发的整体任务是实现银行帐户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能使新系统达到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请求,通过初步调查和系统目标分析,对要开发的银行帐户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经济上、资源上和管理上进行是否可行的研究。这是一项保证资源合理使用、避免失误和浪费的重要工作。

⊙ 经济上的可行性:主要分析成本与收益、投资效果等。

⊙ 技术上的可行性:要分析技术力量、计算机性能、通讯网络和系统条件等。

⊙ 资源上的可行性:主要指管理、经费能否得到保证。

⊙ 管理上的可行性:如帐户管理水平、数据收集可能性、规章制度健全程度和领导对发展系统的态度。

可行性分析已经写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请领导及有关专家审议,通过后进入了以下需求分析阶段。

四.系统需求分析

用户的主要需求有帐户管理、取款机管理、用户查询、查询统计等几个方面:

(1)帐户管理方面:存款、取款、开户、销户、修改信息、办卡、挂失卡;

(2)取款机信息管理方面:管理员管理查询和维护、客户查询和取款等功能;

(3)用户查询方面:用户希望便于查询自己帐户的信息。

(4)查询统计方面:VIP用户统计、ATM业务量统计、异动查询统计、持卡总量消费统计、工作量负荷统计等功能。

五.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解决办法为:采用DES加密算法;

(2)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二: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解决办法为:使用触发器;

(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三:系统查找数据的速度问题

解决办法为:采用哈希算法进行数据的快速查找。

六.系统定义

通过该银行账户管理系统,使银行的账户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账户管理效率的目的。系统开发的任务是使办公人员可以轻松快捷的完成对账户管理的任务。

1、系统要求:

(1)系统应符合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满足银行相关人员日常使用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2)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3)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4)尽量采用现有软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系统功能:

系统主要实现了:帐户管理、取款机管理、用户查询、查询统计等功能,

◆帐户管理模块:存款、取款、开户、销户、修改信息、办卡、挂失卡;

◆用户查询模块;

◆取款机信息管理模块:管理员管理查询和维护、客户查询和取款等功能;

◆查询统计模块:VIP用户统计、ATM业务量统计、异动查询统计、持卡总量消费统计、工作量负荷统计等功能。

七.系统体系结构

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做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八.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2000 IE5.0

开发平台:Visual ForPro 6.0

九.参考资料

VFP 编程技术及数据库应用教程 作者: 常明华 杨佩理 李基鸿 连育英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7-5083-0867-0

出版日期:2002-08-0

1VFP程序设计简明教程

作者: 鲁俊生 胡天云主编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7-5606-1047-1

出版日期:2001-08-01

VISUAL FOXPRO6.0/FoxBASE+课程设计案例精编

作者: 伍俊良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7-5084-0947-7

出版日期:2002-01-01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作者: Timothy C.Lethbridge Robert Laganiere

译者:张红光 温遇华 徐巧丽 张楠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7-111-11904-5

出版日期:2003-04-01

十.课题开发进度

2月23日---3月7日 系统分析阶段

3月8日----4月4日 系统设计阶段

4月5日----4月10日 系统实施、调试阶段

4月11日---4月25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编写

4月26日---5月18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打印

第11篇: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

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

学院:学号:

班级:姓名: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

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实证分析;

4、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的新思路。

二、调研资料情况

上世纪 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信用度量模型与传统的信用度量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分析度量模型主要有四类,即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麦肯锡模型和 CSFP信用风险附加法 (Credit Risk)。

1.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是由 J.P.摩根公司等于 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为依据,运用 VaR(Value at Risk)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CreditMetrics模型依赖于历史数据,属于盯市模型 (MTM)。

2.麦肯锡模型。麦肯锡模型是在 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 (a structur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 ”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

麦肯锡模型克服了 CreditMetrics模型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可以看作是对 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种补充。

3.KMV模型。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该模型将贷款看作期权,首先利用 Black - 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 (default exercise point),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 (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主要使用股票市场的相关数据,是一种动态模型。该模型同时具有盯市模型和违约模型 (DM)的特征。

4.Credit Risk模型。Credit Risk模型是一种基于精算方法的信息风险计量模型, 由 CSFP (Credit Suie FinancialProduct)于 1997年推出。该模型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看作是市场风险,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Credit Risk是一种违约模型,它忽略了转移风险。但是,该模型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模型只需要相对较少的数据,具有简易性的特点;能够得到债券组合或贷款组合的损失概率的闭形解,具有计算上的优势。

除上所述,国际上应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还有许多,如神经网络分析模型、死亡率模型等等。

就我国而言,已逐步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同业相比,在数据的采集、加工、度量方法的运用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学习和借鉴上,以此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

徐畅在《Credit Metrics 模型及其对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的启示》[2006,3]中认为,Credit Metrics是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 at Risk)理论等为依据 ,以信用评级为基础 ,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 ,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研究此模型对于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张红舸和夏佳南在《KMV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2006,11]中提出, KMV模型作为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信用风险量化技术,早已引起我国学者对它的关注。他们对我国应用 KMV模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期能找到一种在我国适用的新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度量方法。但我国目前对 KMV模型所涉及到的各参数的估计方法都没有较好的研究结论,这势必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者要寻求一些替代指标进行近似评估。而这种近似的替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KMV模型的输出结果不准确。作者也在文章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使用 KMV模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姚传娟、李源和夏苏林在《信用风险度量KMV模型与Credit Risk+模型比较研究》[2006]中,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比较分析KMV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参数选择的共性及差异,对两模型各自特点做出客观评价,结果发现运用Credit Risk+模型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度量的精确性,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乔小京和周石鹏在《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比较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启示》[2006,10]中,对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即CPV进行了描述,Credit Portfolio View(CPV)模型将周期性因素纳入计量模型之中,将迁移概率与宏观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且通过模拟宏观因素对于模型的冲击来测定迁移概率的跨时演变,这样可以得到未来每一年的不同的迁移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Credit Metrics的方法计算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的VaR。可以说这种方法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由于假定不同时期的迁移概率是静态的而引起的一些偏差。

曹道胜和何明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比较级其借鉴》[2006,10]中,从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模型类型、回收率、现金流折现因子四个维度对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KMV 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 +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合我国国庆的信用风险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在相关研究过程中随处都暴露出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经验,我国银行业应当大力加强建立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和管理体系所需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我国专业评估机构的建立,建立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强化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加强市场约束,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

三、实施方案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与发展

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

1.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

1.1.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点

1.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发展

1.2.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2.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发展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

2.1 Credit Metrics模型(信用度量术模型)

2.2 KMV模型

2.3 Credit Risk+模型(信用风险附加模型)

2.4 Credit Potfolio View模型(信用组合观点模型)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现状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

3.1.1企业对银行信用的过度依赖

3.1.2企业还贷付息意识差,银企关系恶化

3.1.3信贷结构单一,贷款风险集中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不足

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新思路

4.1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

4.1.1 培育良好的银行信用文化

4.1.2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全程动态监控

4.2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度量

4.2.1 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信息数据库

4.2.2建立信用风险评估和定价模型,改进信用分析方法和技术

4.3 创造与现代模型相配套的外部条件

四、预期结果

本文以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对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提出新的思路。

分析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研究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实证分析。

五、进度计划

2007.12选题

2008.1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2008.2文献调研

2008.3论文开题报告与英文翻译

2008.3-5论文写作

2008.5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第12篇: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9年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重点参考课题

1、结合进一步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五情”教育,继续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创意实践行动,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与实践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关注即将召开的上海2010年世博会。

2、结合重大事件纪念,大力开展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9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特色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观察与调研、走访名人、图片展览、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活动,深刻认识党带领人民60年艰苦征程,切身体会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迁,激发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热情。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在新世纪的重要意义与时代精神,弘扬大学生以祖国为荣、为祖国服务的爱国主义精神。

3、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带课题下乡”课题实践计划。各团支部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将课题调查与研究带入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科学调查与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走学生科技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鼓励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深入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分别挂职担任大学生村主任助理、社区主任助理、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助理、企业科技服务等挂职岗位。努力引导学生赴基层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实际行动。

5、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开展“三农”志愿服务,倡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深入广大农村开展包括赴贫困地区“三支一扶”(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农村环保科普行等在内的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其他参考课题

1、医疗卫生问题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受众最广、变革最大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息息相关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权益,成为最受瞩目的国家政策,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医疗卫生制度正在进行不断地改革,但由于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政府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却依旧突出。如何寻找一条高效的医改道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现在开始席卷全球。中国在这次危机中也受到了影响,外向型企业销售量减少,不少企业倒闭,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升高。结合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分析对我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怎么样的影响。

3、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更是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在乡村生态旅游给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态破坏、不正当竞争、破环社区生活等。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为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对策与意见。

4、结合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提出建设循环经济,在去年出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北京也实现了“绿色奥运”的承诺;而全国各地也加大

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国家在今年还出台了《禁塑令》。在对环境保护的大力宣传教育下,我们国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国民对于地方出台的一些环保政策的观点将产生变化。

5、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逐渐显现。关注在市场经济中处于竞争弱势的群体,如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等,开展志愿服务,并深入调查研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建言献策。

6、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421”家庭的出现已经越来越多。只靠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需求,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结合我国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把养老服务向社会推广,从社会方面集结力量来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在具体实施方面,积极鼓励民政部门通过各种各样方式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如(民营的养老机构愿意参与民政部门合作等等。

7、结合对国内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和实证的综述,对城市背景的生态文明城市内涵进行解读,全面调查了近年来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探索,并在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出战略思考,同时对西部和全国其它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启示性的建议。

8、义务教育在初中毕业后戛然而止,未上普高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支队伍,通过对他们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来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也许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结合未上普高的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具体需求,包括他们的出路选择、影响因素、他们希望职业学校具备哪些条件和他们的预期就业状况等。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9、对在地震中丧失亲人的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丧亲老人目前的生活、情绪状况以及得到的社会支持和他们目前的需要。以呈现地震中丧亲老人目前的恢复和适应情况,同时分析了影响他们适应的因素所在,为灾后重建中帮助他们提供一定参考。

10、“电子政府”是我国现在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在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而一站式服务是电子政府的核心之一。对体现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的政府门户网站进行绩效评估。为当地一站式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建议。

11、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亿万农村家庭被分隔两地,孩子们被留在农村老家,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总数约为2289.2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当中,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相关部门纷纷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学校积极在实践中探索;社会积极参与,呼吁关注留守儿童。通过对留守儿童背景、现状以及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12、结合“德育工作与多媒体信息平台建设的整合方案”对现阶段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德育教育已难以实现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远远达不到现代德育教育的要求以及网络道德问题等,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冲击越来越紧迫进行调查分析。希望可以得出切实可行的的整合方案,为中学及大学德育建设提供借鉴。

13、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作为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值得我们一同关注参与。如何在技术层面改善生产条件、在法律层面完善生产安全立法、在社会福利层面保障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利益都是值得我们关注探讨的课题。

14、结合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历经坎坷,是自力更生还是依靠外资?这些问题等待着我们的研究。

15、开展全民共健身,深入百姓生活,宣传科学的健身养生方法,让健康生活、全民健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对当地的体育公共设施情况进行调研,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尽份心力。

16、走访在对外开放各时期发展起来的外资企业,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对未来的规划与展望,访谈其管理者与员工对外资企业变化发展的切身体会,思考如何加强外资企业在对外开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7、国企转型,主要以股份制改革为基本方向,调整企业的产权结构与制度,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国有资本完全退出,由非公有资本取代,向非公有制企业转型;一是国有资本虽仍保持着绝对的控制权,但允许非公有资本的加入,增加了活力,向混合所有制企业转型。走进在国企改革中成功“转型”的企业,感受其转型的艰辛道路,推广其成功经验,深入剖析成功“转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8、开展节能减排科普活动,围绕百姓日常生活中资源节约方面的问题,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为重点,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和广大居民,宣传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先进典型和节约型的消费模式,介绍相关的先进实用技术、科技成果和节约小窍门,以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促进资源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帮助广大居民和中小学生掌握资源节约的基本知识,提高相关本领,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共同努力。

19、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在实践中探索和谐文化中的多元统

一、兼容共生、协调并存、大众共享之特征。探索和谐文化与经济文化、外国文化之联系,为和谐社会建设尽微薄之力。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2009-6-29

第13篇:届金融学毕业论文选题

武汉大学2011届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相关说明

1.按照武汉大学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要求,所有选修完规定学分的本系学生,均须撰写毕业论文,并在通过论文答辩后才能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2.根据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相关规定要求,所有希望在2011年毕业时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在2010年11月1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和论文指导老师的选定工作。2010年12月5日前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写作提纲,。2011年3月10日前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2011年5月1日前提交论文最终稿,并到武汉大学教务部下属教材中心购买相关表格(含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表、论文封面等)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在2011年5月初。凡在上述时间段,未与指导教师联系,未提交相关资料者,作自动放弃论文写作和答辩处理。

3.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按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论文除正文外,应有中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论文字数为15000以上。在论文答辩之前,所有学生应按规定与指导老师共同填写好相关表格,在答辩时交论文答辩小组。

4.本论文选题仅为参考选题,金融系将根据学生选定的参考选题,为学生安排指导教师,最终的论文题目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协商确定。

5.所有学生必须在2010年11月10日前提交论文选题,每名学生可选择1-5个选题(最多不能超过5个)。学生选题先由各班班长集中,再发至刘思跃老师的邮箱:wdqxjrx@yahoo.com.cn。提交选题时,应注明学生姓名、学籍号、所在学校、院系、专业及能够及时与本人联系的电话号码。凡在11月10日前未提交论文选题者,作自动放弃处理,此日后,金融系不再办理毕业生论文选题补报工作。

6.金融系在收到学生的选题后,将根据学生的选题及各位教师的研究专长,为每位学生指定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安排结果将于2010年11月15日公布。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

2010年10月27日

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叶永刚 Email: ygye@whu.edu.cn 远期结售汇研究; 结售汇制度研究; 外汇期权研究; 外汇期货研究;

商品期货研究(可细化到具体品种) 国债期货研究; 股票期货研究; 股票指数期货研究; 利率互换研究; 货币互换研究;

汇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利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江 春 Email:jiachun@whu.edu.cn

(1)收入分配与金融结构:基于跨国比较的实证分析

(2)泰勒规则与中国的货币政策; (3)中国的通货膨胀;

(4)中外商业银行的效率比较; (5)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6)商业银行的利率衍生产品; (7)利率期限结构与利率预测; (8)人民币均衡汇率问题研究;

(9)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 (10)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研究;

2 (11)人民币利率及汇率市场化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 (12)利率平价与人民币汇率;

(13)生命周期理论在资产组合中的运用; (14)储蓄率:基于跨国比较的实证分析:

(15)人民币汇率之谜(即人民币对外升值压力与人民币对内贬值压力同时并存问题的研究);

何国华 Email:ghhe@whu.edu.cn

1、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与对策

2、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分析

3、我国国际收支变化趋势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我国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关系研究

5、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6、解析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7、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

8、货币升值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9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10外汇储备功能转变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

11、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研究

12、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13、亚洲货币合作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

14、解析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15、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全球新型金融危机

卢汉林 Email:luhanlin@vip.sina.com

1、直接投资控制权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形态选择与演变

3、FDI新建与并购途径的选择与比较

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问题研究

5、跨国公司融资策略探讨

6、转移价格影响与对策研究

7、招商引资双赢问题研究

8、投资环境评估问题探讨

9、我国经济增长与外资贡献度

10、利用外资与国家经济安全问

1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12、外资理论、实践与外资政策

13、虚拟资本与证券市场

14、QFII与我国证券市场

15、QDII与国际证券市场

16、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

17、国际投资理论流派述评

刘思跃 Email:syliu4856@yahoo.com.cn Tel: 68753062,经管大楼C269 1﹑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汇率制度改革的取向。 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3、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

4﹑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估计。

5﹑近几年世界各主要货币(美元﹑日元﹑欧元等)汇率走势分析与预测。6﹑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7﹑《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研究。

8、巴塞尔协议Ⅲ研究。

9﹑中国货币错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我国货币错配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11、浮动汇率制下我国商业银行货币错配风险及其防范。

12、汇率传递与我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13、我国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

14、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15、汇率传递理论的文献综述。

16、汇率变动、外需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研究。

17、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机制研究。

18、IMF汇率新规研究。

19﹑中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实证研究。 20﹑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潘 敏 Email:mpan@whu.edu.cn 1﹑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3﹑公司并购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性研究。

4、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研究

5﹑权证产品定价与我国上市公司权证产品发行研究 6﹑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7﹑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研究。 8﹑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研究。 9﹑现代金融中介的功能研究。

10﹑货币市场发展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1、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2、资本充足率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

13、有效市场理论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14、基于行业特征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15、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选择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

16、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股权定价研究

5 胡昌生 Email: hcs_xj@whu.edu.cn 1﹑封闭式基金折价因素分析。 2﹑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思考。 3﹑股市泡沫问题。

4﹑投资者情绪与资产价格横截面异常波动研究。 5﹑投资者情绪与总量资产价格异常波动研究。 6﹑投资者情绪与资产异常估值研究。 7﹑上市公司增资配股效应问题分析。 8﹑不良资产化解途径比较与分析。 9﹑国家股流通思考。 10﹑券商业务发展论。

11﹑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12、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之谜研究

13、.股权溢价之谜研究

14、.羊群行为研究

15、.盈余动量效应

16、盈余反转效应

17.、证券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

18、机构投资者(基金)行为研究

胡志强 Email:huzq126@126.com 1.首次公开股票发行IPO的价格行为 2.首次公开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研究

3.现有新股发行制度对股份短期与长期走势的影响4.新股发行中的博弈分析 5.国债收益率曲线分析 6.国债的期限结构问题研究 7.公司债的发行定价

8.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9.分离式可转债的定价研究 10.国债收益率的主成份分析 11.次级债的设计、流转与危害分析 12.次级债的发行、流转中的金融工具 13.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影响与缺陷 14.次贷危机与美元的关系分析 15.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16.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研究

张东祥 Email:whuzdx@126.com ,Tel: 68753062,经管大楼C269 1.金融发展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

2.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与金融监管实践研究 3.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

4.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比较研究 5.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研究 6.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 7.企业并购风险研究

8.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9.证券公司集团化与国际化研究 10.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与风险研究 11.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12.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研究 13.企业估值方法运用比较研究 14.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 15.风险资本来源与退出方式关系研究 16.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17.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

7 18.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市场可行性研究 19.我国完善股票发行制度对策研究

桂国平Email: guigp838@yahoo.com.cn 手机:13007119210 座机:027-87451996 1.世界银行项目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信贷管理的借鉴意义; 2.从管理的职能透视我国商业银行的项目贷款管理; 3.我国商业银行的项目管理理念与项目管理能力研究; 4.我国商业银行的项目管理能力与“惜贷”问题; 5.我国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6.韩国国际工程项目竞争力给我们的启示; 7.韩国的制造业突飞猛进给我们的启示; 8.中国汽车业的市场换技术研究; 9.我国汽车金融的新探;

10.我国金融机构对汽车制造业的项目融资研究; 11.奥巴马政府救世国策的重心分析; 12.金融危机中中美救世国策比较研究;

13.金融危机的救世国策中我国商业银行的机会与挑战;

14. 我国企业的的对外FDI(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研究; 15.我国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能力与我国企业的国外发展研究; 16.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教育和金融人才战略的反思; 17.网络时代跨国公司价格转移初探;

18.我国金融机构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机遇和挑战; 19.中国金融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20.中美汇率与中国的FDI研究;

8 韩国文 Email: gwhan@whu.edu.cn

1、信息与价格(价值)发现过程

2、中国上市公司A股和H股价差的实证检验 3、股市数字崇拜

4、我国碳金融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5、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6、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

7、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

8、国际碳市场发展趋势与中外碳交易所优先的合作领域及步骤;

9、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现状、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分析。

10、碳基金投资热点及成功案例分析;

11、国外碳基金的设立与管理方式;

12、碳基金的设立目标、资金来源、筹资规模、运营期限及展望;

13、2012年之后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将如何发展;

14、CDM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15、CDM的机遇与挑战及融资渠道;

16、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17、金融改革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18、股市交易成本

19、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研究 20、股票市场的政策性风险研究

21、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研究

22、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23、我国股票融资的效益分析

24、、黄金、资源股投资价值分析

25、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的效果分析

26、转轨国家金融改革、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可研究一个国家)20 我国金融生态与金融法制环境研究

高小红 Email:hn4878@263.net

1、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防范

2、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

3、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4、资本账户开放度测度研究

5、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测度研究

赵何敏 Email:zhmwhu@163.com

1、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的再探讨

2、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模式研究

3、完善我国个人征信制度的对策研究

4、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探讨

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6、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

7、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与借鉴

8、KMV模型在我国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运用研究

9、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实证研究概述

10、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利弊分析

11、中美利率平滑操作比较分析

12、国际金融危机治理中的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研究

13、美联储、英格兰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工具效应分析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货币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江晴 Email: qjiang@whu.edu.cn 风险投资基金与创业学校 私募制度的新发展 碳金融机制创新综述

10 供应链与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应收账款抵押价值评估

国际贸易中人民币互换机制的现状与发展 主权财富基金的使命与发展

从”大而不倒”看金融监管模式变化 美国富国银行小企业服务 美国高校财务管理经验

地方政府现有融资平台的问题与风险 国外碳金融产业的发展 流动性风险国际监管新规 主权债务危机的警示与救援 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与变革

美联储在历次经济(金融)危机中的作为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沿革 美国投行模式变迁及特征 中国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实践

赵征 Email: lilac-zhao@163.com

1、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研究

2、现代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研究

3、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与危机理论研究

4、银行业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

5、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监管制度研究

6、关于商业银行范围经济与“全能型”经营模式的探讨

7、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8、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9、新巴塞尔协议下的信用风险度量与资本配置

10、发达国家企业资信评级体系研究

11

11、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完善

12、(发达国家/ 中国)贷款证券化的技术与工具创新

13、信用衍生工具的创新与成长潜力分析

14、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分析

15、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分析

16、发达国家汽车金融市场格局分析与借鉴

17、教育贷款的成本与风险分担问题研究

18、现代货币经济学的演进:从一般均衡框架到新货币经济学

熊和平Email: hepingxiong@126.com

1、投资策略比较研究(该选题属于投资组合问题)

2、混合证券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研究

3、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组合理论(或CAPM)实证分析

4、我国资本市场股权溢价实证分析

5、投资者若干行为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含投资者过度自信、投资者情绪等)

6、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7、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研究(理性违约风险或早偿风险)

8、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模型或实证)

9、衍生产品交易风险案例分析(可选巴林银行案、法兴银行案、中储铜、中航油等)

10、

11、

12、

13、

14、

15、

16、动态投资组合问题研究

投资者的差异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利用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问题研究(理论或实证) 基于生命周期的组合理论

金融风险度量问题研究(理论或实证) 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问题研究 投资者的信念差异及形成机理

12

蔡基栋 Email: ymz1973@msn.com 中国证券市场收益与风险分析 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 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 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积极型债券投资管理研究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积极型投资管理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财务数据的信息公告效应 中国股票市场量价关系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技术指标的预测功能研究 股票指数期货对现货指数的预测功能研究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研究

证券投资基金积极投资管理能力研究

彭红枫: hf_peng@sina.com 股指期货套利研究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分析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设计 碳排放权交易研究 碳金融市场研究

天气衍生品市场及其风险管理 股指期货与现货的联动性研究 境内外股指期货的联动性研究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及其风险管理 汇率波动对FDI的影响研究

13 马理: manny@whu.edu.cn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商业银行对高端客户的争夺与定位 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与文化管理 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

商业银行的规模效应与边界约束 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研究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研究 商业银行教育贷款研究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协调博弈商业银行公司化治理模式的构建 中小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发展 中小企业贷款难及解决 小企业贷款歧视及解决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监管

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研究 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 货币政策调整与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

14

李艳丽: Email:liyan73@hotmail.com

1、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进口价格、出口价格)的传递分析

3、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

4、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中美)贸易收支(进口贸易、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5、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外汇储备管理研究

6、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政策分析

7、中国国际收支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8、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9、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10、资本账户开放与宏观经济稳定

11、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2、中国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肖卫国: Email:wgxiao@whu.edu.cn

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与我国的对策;

2、金融业并购重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3、中国资本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4、论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

5、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进;

6、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7、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8、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9、人民币升值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10、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15

11、汇率变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12、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13、居民金融资产选择与股票市场发展关系研究

代军勋:Email:daijunxun@sina.com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识别、计量、定价、处置)研究 2。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识别、计量)研究 4。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5。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研究 6。网络银行管理研究

7。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8。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分析 9。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行为研究

10、中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实践与思考

胡利琴:Email:hu_liqin@163.com

1、股票指数期货研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 外汇期权研究

不良资产定价问题研究。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定价方法。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论衍生证券的一般定价原则。 中国期货市场最佳套期保值研究。 9农村小额信贷定价问题研究 10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评估问题研究

16 1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问题研究

12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问题研究

白晓燕: Email:bxiaoyan@163.com

1、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影响的实证分析

2、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条件影响的实证分析

3、我国货币冲销效果的实证分析

4、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实证分析

5、全球外汇储备变迁的统计分析

7、短期资本流动突然逆转现象研究

8、中国资本流入的结构与资本逆转的防范

9、国际资本流动悖论研究

10、外汇储备激增动因假说和实证研究

11、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测算

12、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研究

13、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4、通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15、美元和英镑国际化的比较研究

16、汇率操纵问题研究

17、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问题研究

罗琦:Email:luoqi@whu.edu.cn

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与模式创新研究 2.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因素模型研究 3.跨境资金流动的渠道与规模研究 4.外向型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5.我国股市估值泡沫化问题研究 6.定向增发的动机研究

17 7.配股与增发的动机研究

8.中国上市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研究 9.中国公司融资约束状况分析 10.中国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11.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12.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 13.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状况分析 14.股权估值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15.公司并购中的代理问题研究

16.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状况分析 17.中国公司控制权问题研究

18.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资金使用状况分析 15.公司并购中的代理问题研究

谢珺:Email:syakun1979@yahoo.com.cn

1、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的理论性研究

2、关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

3、资产选择理论研究

4、资本结构理论研究

宋凌峰: Email:slfwhu@gmail.com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研究

2、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3、中国市政债券发展研究

4、国际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演变趋势研究

5、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研究

6、中国股票指数期货套期保值效果研究

7、外汇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

8、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9、商品期货的定价和套期保值效果研究

10、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研究

11、上市企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研究

12、期权定价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13、期货定价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14、场外衍生产品发展的现状研究

15、场外衍生产品的演变研究

张培:zhangpei730@163.com

1、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及风险管理研究

2、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体系研究

3、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4、石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价格波动研究

5、我国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互动关系研究

6、我国权证市场的创新与监管研究

7、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定价及风险管理研究

8、利率衍生产品定价研究

9、基于跳扩散和随机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研究

10、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1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问题研究

12、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机制研究

13、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研究

14、金融泡沫的检验、度量及管理研究

15、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的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

16、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与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17、“碳金融”问题研究

19 李 琼:e-mail:liqiong0418@sohu.com,手机号码:15927400377

一、关于健康保险方面的问题 1.健康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及其演变 2.逆选择与健康保险市场

3.商业健康保险经营中道德风险控制问题 4.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5.健康保险需求因素影响分析 6.健康保险供给因素影响分析

7.新形势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因素影响分析 9.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因素影响分析 10.关于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成因分析 11.影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12.政府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13.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二、关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面的选题 1.国际医疗保障制度特点比较研究 2.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分析

3.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史回顾及其评价 4.政府在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作用分析 5.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影响 6.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障路径研究

7.新时期条件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深化改革问题研究 8.新时期条件下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特点分析 9.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前后公平性比较研究

三、关于农村保险市场方面的问题

1.我国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背景及意义研究 2.国际小额保险特点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3.影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20 4.关于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创新的思考 5.关于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分销渠道问题的思考 6.小额人身保险相关问题研究

7.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前景、困境与出路 8.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难点及对策 9.中国农村人身保险需求问题研究 10.城乡人身保险市场特点比较及分析 11.农村人身保险市场风险问题研究

12.农村人身保险产品创新(或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13.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14.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1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难点及对策

四、其他问题

1.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保险业发展影响分析 2.保险业发展对我国总体经济影响分析 3.我国保险市场结构分析

4.区域保险市场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潘国臣:电子信箱:pan.guochen@gmail.com,办公电话:银行保险模式研究 银行保险业务风险管理 混业经营策略研究

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战略研究

网络技术在寿险/产险营销创新中的应用 产险公司盈利模式研究 寿险公司盈利模式研究 保险公司文化建设研究 保险公司服务创新策略分析

21

(027) 68753204 保险公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 保险公司集团化经营研究 车险经营管理创新研究

22

第14篇:金融学毕业论文备选题

本组备选题:

 西方国家银行业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可行政策分析

 (XX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探讨

 银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XX地区的实证

 创业板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基于××公司与××公司的对比分析  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的因素分析:以××公司为例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及问题探析——以**银行为例

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决途径分析

 网络金融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影响

 农户小额贷款需求调查分析:以XX地区为例

 农户小额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制约与策略分析

 XX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

 浅析我国居民金融理财发展趋势新变化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及问题探析——以**银行为例

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 我国信用卡恶意套现的风险及防范

 我国信用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经济效应分析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分析

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原因及对策分析

 我国当前外汇储备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 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 国外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 重新认识“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

 青、烟、威三市金融业竞争力的差异分析

 中国家庭理财模式问题分析

 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 国际“热线”对我国的冲击及其防范措施

 发展中国老龄金融的国际借鉴

 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 对互联网金融有关问题的思考

 银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XX地区的实证  对深化普惠金融体系的思考

 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研究

 金融支持XX(特色)产业发展的探讨(调查)

 金融支持XX(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15篇: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说明:以下题目仅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同学们的选题可以与此相同,也可有所改变。一经上报不得轻易更改)

关于金融征信体系的问题探讨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结构研究

论多元化融资对我国电信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推动作用 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谈网络金融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制约因素及促进措施 关于我国投资银行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 网络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 论佛山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 中国反洗钱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发展策略 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成因和对策 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研究

建立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我国资本市场深化的背景与途径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及其发展模式 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银企关系探讨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理性及对策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与我国的离岸银行业务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推进广东金融发展、加强粤港金融合作与创新 金融调控的实施对房地产的作用及企业的对策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城市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试谈资本形成机制与金融创新 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差异与启示 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浅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分析及缓解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 中国券商竞争力分析

国外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分析及对策 论农村金融发展中农信社的改革之路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分析研究 从信息不对称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 论佛山地区家族企业的社会化转型 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考 广东省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人民币汇率机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思考 论信用体系的健全与金融经济的稳定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佛山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广东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我国洗钱防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

我国担保公司的博弈困境及对策研究 我国社会信用建设问题研究 对证券投资中羊群效应的浅析 大佛山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对策

宏观调控下广东房地产业的多元化融资分析—以佛山为例的实证分析

美元走势与我国储备资产的管理 如何建立健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 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与风险 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成因及其抑制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方式的探讨—基于南海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方式的实证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思考 关于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思考 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效应分析 浅谈利率市场化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及路径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效益分析与路径选择 论大力发展佛山个人理财业务 论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竞争力 创新佛山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的设想

发展信用担保,解决佛山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佛山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竞争的思考 现阶段国际汇率形势与我国外汇风险防范 佛山保险市场研究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创新之路 顺德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与解决建议

非市场因素影响下的行为选择——从佛大热水交费制度看合作与竞争的选择

金融机构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对策 论融资方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商业银行新不良资产的成因和化解对策 佛山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报告 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状况及思路初探 论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竞争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佛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浅谈金融业混业经营

佛山物流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广东担保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广东省担保行业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 农村金融行为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讨 外国银行并购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佛山地区的实证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国际投机资本及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电子商务时代下我国网络银行的战略研究 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中英保险资金配置比较研究

论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 浅谈我国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的分析及建议 大陆,香港保险资产配置比较分析 论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管理 国际“热线”对我国的冲击及其防范措施

企业战略联盟—解决佛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佛山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及对策 推进粤港金融一体化问题研究 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探析 论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有效管理 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前景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广东省金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论加快我国体育保险产业的发展步伐 佛山市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论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浅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就、问题和对策 佛山市银行营销策略的优化研究 试论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影响与对策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发展潜力比较研究 试论我国的金融业综合经营及其制度选择 佛山房地产融资专业化问题研究 中美保险业资产配置比较研究 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 保险产品创新问题研究

广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方案建议

试论我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及其制度创新 浅谈新时代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境外上市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配套措施研究 浅析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

浅谈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与金融支持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问题和对策 试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 论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银行并购浪潮 对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思考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第16篇: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1.香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研究 2.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研究

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4.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研究

5.从沪、港金融中心地位的更替看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6.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指标体系研究 7.香港与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差距及发展优势 8.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前景 9.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与结构 10.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收益和成本

11.金融聚集与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性研究 12.发展黄金市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二. 汇率问题研究

13.大国和浮动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 14.汇率制度选择应考虑因素分析

15.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 16.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分析 17.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

18.货币升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19.美元走势与石油商品期货价格关系研究 20.我国外汇储备风险防范研究

21.从美国金融危机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 22.汇率理论研究综述 三. 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23.如何提高我国存款(或贷款)利率弹性

24.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25.试论SHIBOR与我国基准利率生成机制的关系 26.利率风险的防范研究或利率风险管理 四. 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27.改革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思考 28.对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认识

29.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30.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1.对我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思考 32.我国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路径选择 3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34.改善(某一地区)金融生态的思考 35.巴塞尔新资本协定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36.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五. 国际资本流动问题研究

37.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国际收支关系研究

38.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机制探析

39.怎样化解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 40.论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应用

41.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条件理论及其运用 42.如何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

43.论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 44.从美国金融危机看我国的外汇储备 45.外汇储备在金融危机中的功效研究 六.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46.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47.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探讨 48.关系式融资与中小企业信贷发展研究 49.我国资信评估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50.个人征信制度及其发展完善研究 51.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52.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53.试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54.我国房奴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55.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制度设计研究

56.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与中小企业信贷关系研究 57.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研究 58.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研究 59.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60.物流金融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61.应收帐款融资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62.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探讨 63.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制度研究 64.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问题研究

65.证券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性研究 66.中小企业融资的行为特征研究 67.中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68.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策略探讨 69.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70.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研究 71.农信社改革的方向及效果研究 72.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73.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存款工作策略研究 74.银行排队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75.银行服务收费问题研究

76.转换成本下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研究 77.对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改革的探索

78.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及选择 79.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80.商业银行ATM的发展策略探讨

81.商业银行房贷证券化探讨 8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防范 83.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84.中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探析

85.论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86.基于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经验分析我国农信社发展战略 87.商业银行ATM成本与收益分析 七.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研究 88.论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策略

89.国有银行上市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90.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策略 9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

92.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探析 93.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问题研究 94.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95.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再造研究

96.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效率分析 97.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研究 98.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分析

99.如何通过并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100.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现状的思考 八. 货币市场问题研究

101.美国债券市场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102.中美货币市场基金比较分析 103.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 104.对国债发行方式的国际比较

105.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106.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 九. 资本市场问题研究 107.开放式基金融资策略研究 108.推行QFII制度的风险分析

109.台湾QFII制度分析及给我们的借鉴 110.QD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111.浅析QDII境外投资方式

112.实施QDII和QFII的影响的比较分析 113.如何防范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114.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基金市场

115.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泡沫的对比实证研究 116.我国证券市场反内幕交易监管 117.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的特点及其防范 118.中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119.风险资产管理研究

120.新兴证券市场开放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121.关于证券的科学\\合理定价和估值问题研究

122.试论我国投资银行机构的业务创新 123.试论金融混业对中国投资银行的影响 124.试论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125.试论我国权证法制框架及具体制度设计 126.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困境、症结及对策 127.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128.公司兼并与收购问题研究

129.中外金融机构理论理财产品问题研究 130.外汇投资问题研究 131.黄金投资问题研究 132.固定收证券专题研究 133.开放式基金投资策略研究 134.衍生产品交易风险与金融危机 135.次贷危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136.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研究 137.证券市场风险度量方法研究 138.我国反洗钱的策略研究

十.金融衍生产品与投资理财问题研究 139.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 140.中国期货市场研究 141.股票期权研究

142.资本资产定价问题研究

143.试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立的环境与路径 144.关于个人理财与资产配制问题研究 145.关于利率变动与投资理财对策研究 146.关于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问题研究 147.关于利率期货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148.关于汇率波动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 149.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对策

150.关于创新金融投资工具\\品种的开发问题研究 151.金融衍生证券发展的研究 152.风险度量问题研究 十一.公司金融管理研究

153.关于央企整体上市问题研究

154.关于深化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155.关于促进和完善并购市场机制问题研究 156.关于完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157.关于强化证券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158.关于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159.关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60.关于发展和推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161.试论股权分置改革

162.试论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163.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融资投资行为

十二.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研究

164.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165.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指标设计

166.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与区域货币政策操作 167.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与金融生态发展 十三.信托业务研究

168.信托在我国的发展——我国信托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169.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分析

170.论我国信托投资业的改革对策与前景 十四.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171.次级债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172.次贷危机经验与教训

173.开放资本市场与国家金融安全

174.海外证券市场开放模式比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175.论金融支持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对策 176.金融开放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 177.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 178.论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 179.金融危机理论比较分析

180.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因素分析 十五.其他

181.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模式的分析研究 182.试析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模式 183.我国民间金融的规范与发展研究

184.2008年金融危机与1929年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185.试论适度创新和适度监管理论

第17篇:09级金融学辅修毕业论文要求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要求和相关安排

(一)毕业论文文本结构规范

1、毕业论文任务书:按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填写。

2、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和关键词(中英文):论文题目可以自选,经老师审核确定,或者由老师指定。摘要要求200~300汉字,主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关键词3~4个。

3、毕业论文目录:要求自动生成,反映两级标题。

4、毕业论文正文格式:①导论;②研究正文③结论④致谢⑤附录⑥参考文献(20篇以上,其中英文文献7篇以上)。

(二)毕业论文形式要求

1、标题结构:

一、证券市场……

1、证券市场……

(1)证券市场……

2、页码:右下标注页码。

3、图表:如表2-1 表名,放在表的上面;图3-2 图名,放在图的下面。

4、参考文献著录方式:

余合方,日本经济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103~105 李明浩,企业……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0.1,12~18

(三)毕业论文相关任务要求

1、正文:要求正文字数超过1.5万汉字。

2、开题报告:要求3千汉字以上。

3、外文5千汉字以上。

注:学生最后上交的材料包括论文、开题报告、译文(含原文)和毕业设计任务书。

(四)时间安排(1~8周,2013.2.25~2013.4.19)

1~2周查阅文献,完成译文和开题报告

3~6周撰写论文初稿

7周审稿、修改和定稿

8周论文答辩

第18篇: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2010届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南

选题说明:以下题目只做参考;学生选题可在以下参考题目范围内和指导教师协商后选择

一、农村金融方面选题

1) ××县(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评价研究

2)××县(区)农村(或农户、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调研)

3) ××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4) ××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问题研究

5)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应用研究-以××企业为例

6) 农村金融机构新产品开发的策略与方法探讨-以××为例

7) 农民工金融服务创新问题研究-(调研农民工)

8)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究--基于××地区的调查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以××地区为例

10) ××县农村民间相互借贷的调查研究(调查样本农户)

11) ××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调查研究

12) ××村镇银行的治理结构和运行绩效的评价

13)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绩效研究

14) 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效果分析-以××公司为例

15) ××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效果分析-以××为例

16)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为例

17) 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对××地区的调查

18)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19) ××农业投资公司运行情况调研(包括绩效评估)

20)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以××地区为例

21) 农村金融行为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以××地区为例

22) ××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3) ××地区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4) ××地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5) ××地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6) 金融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的机制和效果评价-基于××的调查研究

27) 财政金融的互动扶持作用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关联度分析或(影响效果分析)-基于××的调查

28) 构建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财政金融互动模式研究-以××地区为例

29) 财政金融互动为主导的个人投资模式(或多方合作推拉模式)研究-以××地区为例

30) 财政金融互动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条件、环节及保障研究-以××地区为例1

31) 财政金融互动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途径研究-以××地区为例

32) 农村小型金融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机制研究-以××地区为例

33)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支农案例分析及启示

34)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对××地区的调查

35)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运作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

36)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履约机制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37)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的发展——以某地区为例

38)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金融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39)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制度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40) 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特征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41)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资金供求分析-以××地区为例

42) 金融支持××地区灾后重建问题研究

43) 汶川大地震对××县农村信用社系统的损失评估及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44) 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背景下的四川省××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研究

45) 汶川大地震对××县农村金融体系影响的评价及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选题

46) 基于××方法(如SWOT方法)的××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证券公司等)的经营管理战略研究

47) 基于××方法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业绩评价

48)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XX银行为例

49) ××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可行性调查研究

50) ××地区××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1) ××银行 ××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

52) 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银行为例

53) ××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管理问题探讨

54) ××商业银行××业务的营销问题探讨

55) 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银行为例

56) 银行贷款定价制度比较研究-基于××银行和××银行的比较

57) 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投资价值研究-基于××银行和××银行的比较

58)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选择

59) 金融机构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对策——以××金融机构为例

60) ××地区××银行××业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1) ××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2)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地区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63) ××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研究

64) ××银行信用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5) 利率下调对××银行带来的影响研究-基于××方法

66) ××金融机构压力测试设计探讨

67) 金融危机下金融机构存贷比与居民信心的调查分析——以××地区为例

68) ××地区银行服务质量问题研究-基于对消费者调查

三、金融市场方面选题

69) ××证券公司客户关系管理(CRM)中的投资者教育问题研究

70) 沪深市场有效性检验分析-基于××期间的数据

71) 基于收益率曲线理论的货币市场投资策略研究-以××银行(公司)为例

72) 移动平均策略在沪深股市中的有效性检验——以××股票为例

73) 沪深股市CAPM实证检验——基于××指数

74) 沪深股市收益率波动性模型的比较分析——以××股票为例

75) 沪深股市的红利效应分析——以××股票为例

76) 沪深股市的利率效应分析——以××指数为例

77) 沪深股市的CPI效应分析——以××指数为例

78) 沪深股市的MBO效应分析——以××期间为例

79) 居民存款的利率效应分析——基于××期间数据的研究

80)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沪深股市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

81) ××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评价研究

82) 基于GARCH模型的股市波动率实证研究

83) 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Shibor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比较

84) 金融原生品与衍生品的价格反馈机制研究——以权证或其他衍生品为例

85) 农业上市公司筹资方式选择研究-以××公司为例

86)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及对策研究-以××公司为例

四、保险方面的选题

87) ××地区信用担保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

88) ××公司新保险品种的营销管理问题探讨

89) ××人寿保险公司(或财产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90) ××保险公司的 保险(代理人)经纪人管理制度设计

91) ××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92) 城镇非从业人员养老保险改革问题研究以××地区为例

93) ××地区××作物(如水稻、玉米、烟叶)或者家畜(如能繁母猪、奶牛等)保险试点

的调查研究

94) ××县新型农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效果研究

95) ××地区新型农民养老保险的支付意愿调查与分析(调查样本农户)

96) ××地区新型农民养老保险的逆向选择调查与分析(调查样本农户)

97) ××县农民工工伤和意外事故保险研究(调查样本农户)

98) ××县农村亲友互助应付风险事件的调查研究(调查样本农户)

99)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特点、问题和对策

100)××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效果的调查研究

101)××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道德风险研究

102)××县统筹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问题与对策 103)××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

104)××银行农村(户)信贷中的配套保险产品问题研究

105)××县生猪(或水稻、玉米)政策性保险的运行效果调查与评价

106)农户的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投保行为与道德风险的调查与分析

107)地震保险的制度设计及参与意愿分析-基于对居民和农户的调查研究

108)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改革实践(制度设计、运行情况) 109)城市农民工参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意愿分析

110)城市农民工参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11)农村低保实际运行情况调研

112)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研究-以××地区为例

113)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以××地区为例

114)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基于××地区和××地区 115)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实证调研

116)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地区的调查

117)××地区农村养老保险运作模式完善对策探讨

118) 四川省重灾区养老保险模式的研究-以××地区为例

第19篇: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1: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金融工具及衍生产品

1.远期结售汇研究;

2.结售汇制度研究;

3.外汇期权研究;

4.外汇期货研究;

5.商品期货研究(可细化到具体品种)

6.国债期货研究;

7.股票期货研究;

8.股票指数期货研究;

9.利率互换研究;

10.货币互换研究;

11.汇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12.利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13.金融创新与次按危机;

14.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研究(理性违约风险或早偿风险)

15.我国权证定价研究(含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16.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模型或实证)

17.衍生产品交易风险案例分析(可选巴林银行案、法兴银行案、中储铜、中航油等)

18.利用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问题研究(理论或实证)

19.基于生命周期的组合理论

20.金融风险度量问题研究(理论或实证)

21.金融衍生产品的新发展

22.无套利方法及其在衍生产品定价中的应用

二、商业银行

1、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状态与发展模式研究

2、银行业风险管理文化的比较研究

3、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效果分析(或设计研究)

4、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协议的经济成本研究

5、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策略和战略的变化

6、银行业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

7、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效率)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8、我国“法人导向”外资法规颁布后,外资银行机构模式变化研究

9、从08年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反思现代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问题

10、从08年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反思美国金融体系的利与弊

11、在“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如何重建我国农村金融的市场组织体系

12、现代储蓄理论与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

13、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14、商业银行的利率衍生产品;

15、利率期限结构与资产组合;

16、利率期限结构与利率预测;

17、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

18、人民币利率及汇率市场化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

19、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防范

20、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

21、我国融资担保模式探讨

22、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23、我国个人征信制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4、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探讨

2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6、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的再探讨

27、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模式研究

28、完善我国个人征信制度的对策研究

29、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探讨

30、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31、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

32、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33、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与借鉴

34、KMV模型在我国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运用研究

35、货币非中性理论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研究

36、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风险的制度因素研究

37、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的现状研究

38、银行业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

39、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监管制度研究

40、关于商业银行范围经济与“全能型”经营模式的探讨

41、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42、论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对策研究

43、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

44、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研究

45、西方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46、有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思考

4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

48、发达国家与我国银企关系模式比较分析

49、混业经营在西方国家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50、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研究分析

51、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

52、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策略

5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三、国际金融市场、金融体系

1、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与对策

2、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分析

3、我国国际收支变化趋势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我国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关系研究

5、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6、解析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7、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

8、货币升值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9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10外汇储备功能转变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

11、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研究

12、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13、亚洲货币合作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

14、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全球新型金融危机

15、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汇率制度改革的取向。

16、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17、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

18、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估计。

19、近几年世界各主要货币(美元﹑日元﹑欧元等)汇率走势分析与预测。

20、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21、《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研究。

22、国际金融危机的预警与传导机制、防范机制研究。

23、中国货币错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4、我国货币错配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25、浮动汇率制下我国商业银行货币错配风险及其防范。

26、汇率传递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27、我国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

28、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29、汇率传递理论的文献综述。

30、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

31、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分析。

32、IMF汇率新规研究。

33、上市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及其策略研究。

34、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研究。

35、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36、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

37、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与未来选择

38、东亚货币合作现状与前景分析

39、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传递的实证研究

40、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

41、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研究

42、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与影响研究

四、投资

1、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形态选择与演变

2、FDI新建与并购途径的选择与比较;

3、招商引资双赢问题研究

4、跨国公司融资策略探讨

5、转移价格影响与对策研究

6、投资环境与跨国公司总部设置问题研究

7、虚拟资本与证券市场

8、QFII问题研究

9、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QDII

10、外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影响研究

11、利用外资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

12、外资理论、实践与外资政策

13、国际投资理论流派述评

14、美日投资理论比较研究

15、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

1﹑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3﹑公司并购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性研究。

4、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研究

5﹑权证产品定价与我国上市公司权证产品发行研究 6﹑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7﹑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研究。

8﹑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研究。

9﹑现代金融中介的功能研究。

10﹑货币市场发展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1、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2、资本充足率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

13、有效市场理论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14、基于行业特征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15、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选择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

16、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股权定价研究

17、封闭式基金折价因素分析。

18、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思考。

19、股市泡沫问题。

20、上市公司增资配股效应问题分析。

21、不良资产化解途径比较与分析。

22、国家股流通思考。

23、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24、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之谜研究

25、股权溢价之谜研究

26、羊群行为研究

27、证券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

28、首次公开股票发行IPO的价格行为

29、现有新股发行制度对股份短期与长期走势的影响

30、新股发行中的博弈分析

31、国债收益率曲线分析

32、国债的期限结构问题研究

33、公司债的发行定价

34、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35、分离式可转债的定价研究

36、国债收益率的主成份分析

37、次级债的设计、流转与危害分析

38、次级债的发行、流转中的金融工具

39、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影响与缺陷

40、次贷危机与美元的关系分析

41、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42、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研究

43、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44、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45、QFII投资特点分析

46、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研究

47、股票市场价格操纵行为研究

48、个股异常波动停牌与股指相关性研究

49、A股与B股市场价格差异及价格发现研究

50、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性风险研究

51、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研究

52、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

53、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54、我国创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55、美国次债危机与金融创新研究

56、金融危机管理研究

57、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研究

58、中国金融创新的特征与路径分析

第20篇: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热门选题

2011年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热门选题

现金流量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资本结构与企业财务安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实证分析

钢铁类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特征与投资建议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内生优化研究

ST类上市公司财务特征与壳资源价值分析金融危机与大学生择业观念的优化

关于利用资本市场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理论思考高储蓄率对中国经常账户影响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分析影响中国未来物价走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之路

农村信用社发展方向与模式探讨

Xx省(市、县)农村信用社改革效果评价 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约与出路

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供求分析

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我见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价格传导效应研究

人民币汇率-利率联动协调机制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研究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

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中国应对金融风暴的对策分析

金融风暴的成因分析

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的质量分析

人民币升值对河北进出口的影响探究

论国际保理业务的完善与发展

对当前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反思

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国际环境探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河北省涉外企业短期融资方式的现状与创新 后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探究

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探析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我国创业板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控制

我国金融衍生品创新探讨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启示与借鉴

由金融危机看投资银行公司治理缺陷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经营影响

2010上市银行投资经营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质及完善

宽松货币政策对楼市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后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分析

住房金融政策调整对楼市波动的影响力分析

创业板上市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走势的影响分析

影响中国股市回暖的因素分析

楼市与股市的关联关系研究

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业的发展趋势问题

论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拓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思考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研究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探析及发展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

河北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河北省民间资本发展研究;

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研究;

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河北省信用卡消费市场调研;

河北省区域金融发展发展研究;

河北省信贷规模增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浅析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

试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关于金融征信体系的问题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研究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城市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差异与启示

论农村金融发展中农信社的改革之路

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当前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新思考

我国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问题研究

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完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 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完善我国金融投资领域“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

我国农村产业化发展中融资问题的调查和对策建议

我省城乡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与对策建议

我国城乡中小企业融资的差异化思考

各国创业板市场的比较研究

我国创业板市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措施

关于完善我国投资基金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看我国的消费信贷

我省中小企业融资的调查与思考

河北省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问题研究

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

信用卡设计与营销

中小企业信贷评估

绿色信贷中的企业环境行为分析

企业环境行为: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企业环境行为的控制

论客户经理的职能

VIP客户的营销

银行新产品开发与设计。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问题(某某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研究) 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某某村镇银行的调查研究)

宽松货币政策推出问题研究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问题

完善征信体系问题研究

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与营销

企业短期直接融资问题

认股权证定价的实证分析

可转换债券等价实证分析

ETF套利实证分析

融资融券保证金制度比较分析

股指期货套利分析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期权在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分析

商品期货套套期保值策略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价值投资探析

外资并购中的民族品牌研究

提升我国民族品牌核心价值的研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发展研究

从MM定理看我国现阶段企业公司价值的提升

巴菲特投资思想研究

基于品牌的投资经济学研究

曹妃甸新区在环渤海经济区中的战略定位与投融资策略研究; 秦皇岛在环渤海港城中的比较优势与投融资策略研究;

沧州在环渤海港城中的比较优势与投融资策略研究;

上海浦东与天津渤海新区投融资创新研究;

河北港口与港城投融资互动研究;

河北环渤海港城产业聚集模式与投融资策略的研究;

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运作模式发展方向研究;

河北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创立和运作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与防范

我国网上银行个人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货币政策时滞效应的实证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理财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与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

期权激励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客户经理业务素质与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相关性分析(借助案例分析) 现代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结合案例分析)

逆向抵押贷款可行性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建设研究

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对房地产金融风险调控的启示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影响因素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途径

曹妃甸开发区的金融支持问题

住房抵押贷款的期权定价研究

地方政府应对创业板的思考

在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创新研究

按商业原则大银行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体制研究

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金融危机下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思考

商业银行低成本服务“三农”研究

我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缺陷及完善对策

我国股票退市制度缺陷及完善对策

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制度缺陷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政府与交易主体博弈

股票发行市场政府与发行主体博弈

构建信托公司盈利模式的对策建议

银信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

自备资料,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某融资主体设计融资模式论新《保险法》实施后中国寿险业的改革方向

论新《保险法》实施后中国寿险业发展方向

在河北省成立地方性保险公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混业经营背景下的中国保险业发展方向研究

中国寿险业“保险代理人员工制”发展趋势分析

保险资金运用范围问题研究

中国保险业人才供求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保险业诚信问题研究

保险监管的博弈分析

保险公司的品牌战略研究

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及对策分析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河北省居民家庭保险需求行为研究

保险欺诈问题的博弈分析

大学生失业保险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

我国农业保险补贴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农业保险试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业保险补贴问题研究河北省地方政府债务负担问题研究我国保险国民教育对策研究

《保险法》修改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保险法》修改对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对策研究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海盗行为对保险理赔的影响分析河北省产险市场调查报告

河北省寿险市场调查报告

保险企业运营风险分析

寿险公司区域收展制模式选择研究

寿险两核业务中的风险控制和防范问题研究我国保险业声誉风险管理研究

影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内因及其对策 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新保险法对投保人的保护

代位追偿若干问题研究

保险利益研究

银行保险资本合作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保险基金投资不动产研究

保险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研究

保险消费与家庭资产研究

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影响新《保险法》的特点

小额保险模式研究

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小额信贷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保险中介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环境责任保险问题研究

农业保险问题研究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doc》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