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与时代变迁范文

2022-08-0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

论婚俗的时代变迁与发展

摘要:婚姻是人一生中最关键也是最幸福的时刻,人们常常把婚姻当做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爱情的美好,婚姻的魅力,人们常常陶醉在其中。婚姻起源于原始社会。贯穿整个人类发展时段,婚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和区域化。婚姻的改变对人们传统意识、风俗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婚姻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时代变迁与发展。

关键词:婚姻形态;婚姻过程;婚俗观念;新中国婚姻

一.婚姻形态

婚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人群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婚姻形态。而婚姻形态的不同则能够显示出文明的程度;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文化传统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纷繁多样的婚姻形态,来表现婚姻形态的多样化。从社会的文明程度来划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婚姻、封建社会婚姻和现代文明婚姻。

(一)原始社会婚姻

由于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累的认知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完全脱离大自然的动物属性。根据文献资料记载、神话传说和人们挖掘的活化石方面,可以得出最早的婚姻形态,其中比较著名的婚姻类型有:(1)血缘婚,人类和动物的婚姻形态基本接近,没有伦理,没有道德,任何辈分的婚配没有任何限制,属于血缘群婚的乱婚时代。后来由于人们思维方式的进化,上下辈之间不再发生性关系,但是同辈婚仍然存在,存在对性的限制,俗称“性禁忌”有学者就明确表述:“任何一种可以称为‘婚姻’的两性关系形态,总是与某种或某些‘禁忌’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哪怕从最广义上理解,无‘禁忌’便无所谓‘婚【】姻’。”1(2)族外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从后代的遗传健康中看到,出生的婴儿对自然的抵抗能力和存活率比较低,表现出血亲婚姻的危害,“男女同姓,其生【】不蕃”。2因此后来出现了“从妇居”,“从夫居”,后来随着对偶婚的出现,一夫一妻制逐渐慢慢形成。并且延续至今,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封建社会婚姻

封建时期,由于礼法的完善,国家的统一,儒家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婚姻虽仍然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但在其中也发生许多重要的变化(1)妻妾制,除了可以有一个妻子外,也可以有其他女人,在皇家里,皇帝不但除了有一位正式的妻子——皇后外,还有众多嫔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则显示出皇帝婚姻的特性——嫔妃制,而在官吏阶层与平民阶层则表现为纳妾制。而妻妾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现在包养思想大致源于此。(2)童养媳:在贫民阶层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把女儿以少数的金钱卖给人家作童养媳,或贫苦的家庭为谋求减轻经济负担,去领一个姑娘抚养,俟儿子成年后配为夫妇,称“养媳妇”。童养媳多遭虐待,甚至有被摧残成疾或致死的。(3)典妻租妻:因为男方无力娶妻或妻不生育,有出钱典租他人之妻而谋而谋生育续嗣的,也有由男方家境贫困,无力抚养子女,被迫把妻子典租他人。典租期限三年、五年、十年不等,待生了小孩后即解除婚约。(5)冥婚,古代因为意外,人突然疾病或变故,未等迎娶过门就双双死亡。老人们认为,如果不讲死去的人完婚,就会使家宅不安。因此,举行冥婚仪式,并骨合葬。使得死去的人成为孤坟。另外,旧时人们普遍迷信于所谓坟地“风水”,以为出现一座孤坟,会影响家宅后代的昌盛。冥婚多出现在贵族或富户,贫寒之家决不搞这种活动。还有其他婚姻形态比如娃娃婚、抢亲、指腹婚、走婚、招养夫婚等等。古代婚俗形式处处显示出古代女性的悲哀,女性在社会不占有任何位置,这是古代社会为满足繁衍生息而采用的工具,是男人性的产物,女性也因为不平等而受到不好的待遇。在富贵人家还比较好,在贫苦人家,由于封建思想“儿富贵,女贫贱”的束缚,女性更加可悲。

(三)近现代文明婚姻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交流更加方便,各个地方的文化习俗不断交流融合,呈现出纷繁多样的景象 其中集体婚姻收到大众的喜欢,比如舞会式集体婚礼、音乐会式集体婚礼、篝火式集体婚礼;还有教堂婚礼(因为西方基督教的传入,有些家庭开始选在教堂,让新人接受神的祈祷和祝福);其他的还有旅游式婚礼;广告式婚礼等等。

二.婚姻过程

传统婚姻在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有重要角色,古典传统婚姻礼俗在封建社会对人的影响巨大,婚礼时人生最重要的礼仪。婚姻最早出自《礼记》注疏说:“婿为婚,

【】女为姻。婚一昏时来迎,女则因之而去,故名’婚姻’”。3但同时要依据“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诗经·齐风·南山》记载:“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4在宗法社会中,这一礼仪对于男子来说,标志着进入个体家庭,对于女子来说,确定自己第二个家的归属之地,同样具有重大意义,俗话有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以身相许。”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一切婚姻礼俗约定俗称,作为传统代代相传。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民族婚俗千差万别,我们就拿汉族婚俗为例,来探讨一下婚俗的步骤。

说媒:在古代社会中,媒人在婚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古礼有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神话传说中有月老为新人牵线搭桥,而媒人就是现实生活中履行月老的职责,同时也可以是:“受人之托,成人之事。”媒婆能够说成一桩婚,则可以等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通常这笔钱由男方出,(如果是入赘,则由女方出)谢媒礼的礼金主要有金钱、鸡鸭、肘子鞋袜布料等。在迎亲当中,媒人也需要跟随主家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谢媒礼则必须用红纸封好,显示喜庆。

相亲:古代由于礼法的限制,女子被限制的方面很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在深宫人为识”因此在经媒人说合之后,男方会提出“相亲”来看女子(同时也是女方家人考量此男子的机会)男方在相亲之日需要带一些礼物来表示心意,初次男女双方见面,则第一印象成为男女猪脚最关注的,“相亲”是婚姻成与不成的关键一步,如果男方被女方父母留下款待,则说明男女得到认可,即进行下一环节,反之即将告吹,同时女方也可以去男方家“拜

【5】访”,有的地方叫做“看当”,如果女方不愿意接受款待执意告辞,则说明这桩婚事,即将告吹,反之皆大欢喜。

纳采;就是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说媒,有的地方叫提亲。古代由于实行包办婚姻,青年男女没有自主权,说媒需要携带礼品,古代用雁。今次纳采又叫“奠雁”纳采用雁,有一定

【】的讲究:“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6纳采的礼物多种多样,比如纳采礼物有合观、鸳鸯、九子蒲,双石、鱼、鹿等。这些礼物都有先铎赞文,来表达礼品的象征意义。

问名:纳采即准后,需要请媒人问女方的生辰八字,占卜吉凶,看男女双方命相是否相冲?因为古人阴阳等信仰观念极重,有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又有属相相合相冲之说。假如中间有意识不合,婚事便没有成功的希望。“请八字”的规格也有明确的限制,需要写在一张红纸上,纸宽约一寸,长约八寸,上面写上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格式如下;

男××乾造〇〇年○○月○○日○时建生

女××坤造○○年○○月○○日○时瑞生

纳吉:“问名后,归卜于庙,求决于祖先鬼灵,问与此姓结亲之吉否,卜如卜者。便止婚罢议。”这是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家的仪式,纳吉在婚礼过程中具有允许女方许婚的性质,因此也叫“订盟”。

【】

纳征:《仪礼▪士昏礼》记载:“纳征,玄纁束帛,俪皮。”7如纳吉礼是男家迎娶女方必

【】须经过的最重要的程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8古人讲究成双成对,送嫁妆是进入婚姻的重要标志 ,男方的聘礼,由媒人押后,沿街吹吹打打,送到女家,其行列顺序如下:吹班、下礼帖目录表等。

请期:“男家欲娶时,具婚期吉日书,备礼物告女家,女家受礼,就是答应,否则需改期”这还是协商婚礼吉日的仪式。至此,过渡性仪式结束,进入正式的婚礼仪式。

迎亲:婚礼的准备工作结束了。就该进入婚姻的殿堂了,迎亲是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一直至于其外的当婚男女双方成为此时的最主要角色。古代婚姻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古代婚姻持续两三天,,大典之前的前一天,女方家派人来“铺床”或“暖屋”中间一天为迎亲日,要拜堂成亲,次日闹洞房。迎亲礼十分复杂,胡美丽装束一般为蟒衣、凤冠、补子,挽袖等等。迎娶新娘一般都用花轿,马车等交通工具,婚礼过程要祭拜天地,揖拜尊亲,相互交拜,合鬓、撤账。喝交杯酒,这些仪式结束后,宾客纷纷再次祝贺,婚礼达到最后的高潮。

由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婚俗的观念对人的影响深入人心,婚俗关键决定了儿女婚姻的幸福,婚俗的观念收到风俗、礼教、法律的影响,因此想自由恋爱是不可能的。父母之命不可违;媒妁之言合礼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郎才女貌成佳偶;门当户对门第观;良辰吉日完婚时;有缘千里来相会;糟糠之妻不下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婚姻的观念一直影响到见过初期,其中一些合理的关键继续沿用至今,成为人们对于婚姻的约束最好的办法。

三.新中国婚姻

新中国成立后,婚俗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20世纪50年代《婚姻法》的颁布,现代婚姻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关键和婚姻的形式。男女青年开始了自主选择的时刻。与古代婚姻发生了质的变化。现行农村中的婚俗已经不再像封建婚俗那样复杂,男女双方需到相关机构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就成为法定夫妻,婚姻便具有了法律效力,受我国法律保护。但是登记之后,仍需要举行一个热闹的婚礼。由于我生长在农村因此研究的是关于农村婚姻的状况,现代农村青年择偶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自由恋爱与经人介绍,自由恋爱是农村婚俗最受欢迎的婚俗形式,因为随着外出求学和务工人员的增多,对外面世界的了解更加全面,人们对于婚姻的追求则会发生重大转变,有一些农村人通过在城市中闯荡出一番事业,就会在城市选择结婚,而在城市中选择结婚,一般与结婚对象的经济条件有关系,比如富足的家庭则会选择教堂婚礼、西方式浪漫婚礼。还有人选择集体性婚姻。通常来说自由恋爱是当事人对自己的婚配对象有完全自主的选择权,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男女双方可以对彼此有着更为详细和准确了解,这类的婚姻相对古代的婚姻杨保鲜期更长一些。这也是现代婚恋方式重要表现形式;另一种是经人介绍,这也是农村最主要的择偶方式,因为农村的文化整体水平相对城市来说普遍较低,受传统文化的思想则会更大一点,农村人则会显得腼腆许多,因此经人介绍,则会更符合农村婚俗的实际需要。但是现代的介绍人与古代封建社会的“媒约”不同,现在农村的介绍人一般是男女双方的父母、亲戚或者朋友。不像封建社会以收取礼金而谋和男女,促成婚姻的行为。他们仅仅只是介绍适龄的男女青年认识,并不参与整个婚姻的全部过程,在婚俗仪式上,介绍人只是起到象征性的作用,不像古代媒婆在婚姻中的特殊作用。通过比较信任的介绍人,可以拓宽自己的择偶范围,而且可以增加婚姻成功的机会。

现代婚礼的举办程序一般为:举行婚礼当天,新郎到新娘家去(如果新娘家过远,一般在宾馆)“像新娘父母行礼,征得同意,然后接新娘回家,或酒店:新郎新娘有伴郎伴娘陪同。举行婚礼的大致情况为:(1)鸣放鞭炮,新人入场。(2)行礼躬礼,司仪主持,新人向双方父母敬礼。(3)证婚人讲话,宣布新婚夫妇婚姻合法。(4)长辈讲话。表示向新郎新娘祝贺。(5)新人讲话,表达对来宾的谢意。(6)婚宴开始,新人敬酒,婚礼结束。现代婚礼相比古代婚礼则变得简单、节约、周密、喜庆。

建国后的婚俗发展,也经历很多阶段,比如在建国初期,中国相对闭塞的外交发展,人民群众受到外国思潮的影响较少,《婚俗法》的颁布,也改变了多数人的婚姻观点,但是婚姻在农村受到家族宗法的限制还存在,婚姻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关系很大,包办婚姻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除,政治联姻,经济联姻,还存在,有的还保留到了现在。当时的婚姻观念h还比较重,谈恋爱就以为很大程度上要结婚,毛泽东曾经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⑩说明改革开放之前对于婚姻恋爱的界限是模糊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西方思潮大量的涌入,西方文化,西方风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通过电影、电视学习西方的结婚方式。同时信息科技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出国工作学习,有一些中国人与异国人结婚,据新闻报道称;“河南林州一个小镇从2007年到2013年娶来23个越【9】南媳妇”还有一些媒介通过一些相亲节目,,比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的《转身遇到ta》一些优秀的相亲节目为男女提供了机会,丰富了婚俗形式。

婚姻缔造了伟大的社会,丰富了人们的情感,婚姻风俗的代代流传,因地域而显示出多样化,因交流而显得融合化,我们生活离不开婚姻风俗的影响,因为婚姻风俗的时代性,而使它变得更加丰富化,和娱乐化。人们把婚姻当做人生的关键节点,但是因为现在婚姻的可变性,让我们对于婚姻更加的谨慎。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婚姻的同时,要摒弃封建婚姻中一些束缚人的礼节,保留古代人对于婚姻的崇敬与夫妻间相亲相爱的和谐因素,让我们的社会因婚姻的存在而更加和睦。对于我们民族的东西我们要学会继承中发展,对于西方传来的思想,风俗,我们要学习他们当中合理的有利于中国婚姻风俗的因素,我们要借鉴西方,为我们的婚俗所受益。 四.结语

婚姻习俗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变化,变的更加丰富和充实,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姻风格。中国婚俗由于地域的广阔,民族的众多,社会情况的复杂,显示的更加不平衡话,但是也更加多样化,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下,中国婚俗更显示出独特的风格魅力,吸引外国新人的关注与崇拜,但同时也更加国际化,全球化,虽然与传统婚俗有明显变化,但是又与传统婚俗有一脉相传性。婚姻因交流而精彩,也因改变而更具有魅力。中国婚俗婚俗的变迁与发展,也使得人们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陶毅、明欣著:《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出版) 第88夜

【2】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岳麓书社。2002 第49页

【3】《礼记》.中华书局.2005-07 第49页

【4】金开诚《诗经》中华书局1980-08 第38页

【5】出自文学家元好问《元遗山先生笺注》之《摸鱼儿·雁丘词》。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第104页

【6】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2005-01 第157页

【7】张光裕。黄启方。《仪礼士昏礼》.中华书局.1968 第248页

【8】 刘晌.《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05 第348页

【9】(大河网-河南商报2013-07-29 )第3版左上角 参考其他书目还有: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肖桂云.张蓉农村社会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004

孙立坤.河南当代家庭变迁调整[M].人民出版社2004

佟筱梦《婚丧喜庆》朝华出版社2005-07-01出版

推荐第2篇:大学“毕业典礼”的时代变迁

大学“毕业典礼”的时代变迁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典礼这个最盛大的离别仪式在所有大学连番上演。舞台上,领导、嘉宾、学生„„人人都是主角;舞台下,拼创意、拼排场„„处处都可以让大家津津乐道。而当一切都落幕时,典礼能否成为一首久唱不衰的青春之歌,与毕业生携手向远?这是个值得拉直的“问号”。

——编者

■通讯员 张运

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首创学位制度,学位分博士、硕士和学士三个等级,并设计出统一规范的学位服,现代意义的毕业典礼方显雏形。而直到19世纪末现代大学才传入中国,古代中国没有毕业典礼,在家长制的社会结构下,家庭教育被人们推崇,所谓的毕业,就是成人之礼——冠礼。

作为与现代大学一起的“舶来品”,毕业典礼在民国时受到高度重视。据民国初年一份毕业典礼手册记载:读经、祈福、演讲、毕业留影„„基本沿袭了西方的形式。1927年,刚刚回国的胡适在中西女塾毕业典礼上做了一个关于女性解放的演讲,引起教育界的轩然大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责任与奉献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担当,毕业典礼的主题也自然离不开责任与奉献。1965年的毕业典礼上,扬州大学的老一届毕业生金兆森听取了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向大学生发出的“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号召而努力工作大半生,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如今也已经白发苍苍。就在今年,在离休不离岗并坚守11年后,老人终于完成了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珍惜与渴求

国家从动荡中走出不久,社会一片欣欣向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典礼的关键词是中规中矩,甚至有些高校都没有毕业典礼。“整个中国就像个重新学习的孩子,拘谨而渴求。毕业典礼上,一张站姿传统的黑白照是这代人的集体记忆。”*后第一批通过高考考入大学的张鹤平回忆说,“那时候的大学生是国之骄子,没有现在的就业压力,但普遍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懂得珍惜与学习。即便毕业,也是一副舍我其谁的凝重感。”

新世纪的前十五载: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们希望在自己的毕业典礼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观众变为主角。”扬州大学水能学院毕业典礼的学生“设计师”、学生会主席张誉翰如是说。事实也是这样,近5年来,国内高校的毕业典礼,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汉式加冠礼、民国复古风、红地毯舞会、赠送毕业戒指„„毕业典礼上的元素融汇中外、贯穿古今,90后用自己的特立独行绘制着属于自己的毕业符号。

毕业典礼瞬间即永恒

■通讯员 陈森青 廖梅杰 杨海特 邹平辉 周炜

“同学们,请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为新体育馆日夜赶工的工人。”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的现场,当年届87岁的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先生向2048名应届毕业生发出这样的倡议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已经是李嘉诚先生第14次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作精彩演讲。回顾李先生的历年讲演稿,主题深刻、含义隽永、富于启迪。那么一场约定俗成的毕业典礼,到底该上演什么样故事?学子到底又期待怎样的毕业表达?

个性

都在为典礼“打拼”

在浙江大学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一段由学生担纲制作的视频——《感谢您从我生命中走过》激起全场的情感共鸣。给学生上公共通识课的微积分老师“矿爷”、保安大叔、图书管理员、校车司机等校园人物在视频中出现时,潮水般的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

这个夏天,为了办出个性特色的毕业典礼,各高校都是蛮“拼”的,从拼毕业创意,到拼现场布置,再到拼典礼氛围,拼嘉宾致辞,拼“最后一课”,大家都想在这场毕业大秀中占据一席之地。

汕头大学历来都是国内高校毕业典礼的潮流引领者。为了今年的这场典礼,学校加班加点建成新体育馆,终于在活动前夕交付使用。来自世界顶尖水平的360度环播视频投影技术成为典礼上的华彩乐章。

除此之外,作为毕业生的“最后一课”,校长致辞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人甚至认为,校长讲话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思路。从今年校长致辞中可以听出,时代、梦想、担当、创新等词汇都是高频词汇。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毕业致辞中,近20次提及“创新”的字眼。“这与国家大力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是相契合的。”扬州大学应届毕业生杨梅表示。

越来越多的高校明白,毕业典礼是师生共同重温责任、感悟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最后一课。“今天你以汕大为荣,明天汕大必以你为荣。”李嘉诚以这句朴实简洁的话结束了今年的讲演,这也是所有大学想说的话。

争论

“最后一课”成为“秀场”

华中科技大学曾经的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李培根的一句经典演说词—“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开创了大学校长的新语境,而由于“根叔”在致辞中引用大量网络流行语,被学生称为史上“最接地气”的校长。

但“地气”也不能接得毫无章法。某高校校长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大飚“网络语言”,从“打酱油”到“神马都是浮云”再到“挖掘机技术哪家强”,甚至于引用“然并卵”这样的大尺度网语,引得全场师生哄堂大笑。“校长本来是个很严肃的学者,突然冒出这样的‘时髦’语言,直接让我受不了,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该校一名毕业生在微博上如此评价。

“校长,您能跟我一起做加油的手势为少数群体打气吗?”在中山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身披彩虹旗,毕业生万青宣布出柜,她在现场也得到了校长的拥抱和同学的鼓励。网络上,支持和反对声争论不休的同时,不乏有网友对学校的包容和开放点赞。

“劝学太严肃,祝贺太一般,勉励太空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原平认为离校前夕的毕业生是“不可理喻”的。旁人认为很好笑的举动,在他们则很正常,理解他们此刻的心境。不劝解,不打扰,也不嘲笑,默默地走开,就是对毕业生最好的尊重。

然而,如何真正将毕业典礼“交给”学生,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我希望毕业典礼是一场红毯酒会,大家盛装出席,没有冗长的讲话,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能平等地和老师甚至校长举杯、嬉笑、祝福,并许下十年之后的承诺。”湖南科技大学向师生征集毕业典礼的“金点子”,毕业生的创意五花八门。“在这个崇尚自由与多元的时代,要满足大部分毕业生的诉求,并不容易。”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崔益军表示。

回归

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

对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生周晓娟来说,今年的毕业典礼让她永久难忘。这位从小失去右手的女大学生身残志坚、刻苦好学,曾被评为浙江省十佳大学生。“那天上台前,我一直担心校长像其他人一样习惯性地伸出右手握手。没想到轮到我时,校长很自然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我的左手,这个简单的握手却让我深深感受到母校的温暖,我爱我的大学。”周晓娟说。

类似的感动细节在如今的毕业典礼上经常出现。大部分高校的毕业典礼已从“几千人开大会,几个人领证”的“大而全”回归到“给每个毕业生合影、拨穗”的“精而细”,“毕业生唱主角”正成为这种回归的最直接表现。

这种回归还表现在毕业典礼邀请的嘉宾上。在汕大的典礼现场,一位女士手捧着鲜花坐在看台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她是特地从几千公里之外的东北赶来分享女儿的喜悦。环顾四周,可以发现,不仅主席台上学术“大咖”比领导多,而且看台上观众也以观礼的家长、嘉宾居多——毕业典礼的舞台真正属于毕业生及其亲友与师长。

“亲情、爱情、师生情等元素出现在毕业典礼上,更容易激起师生情感共鸣。”西南石油大学校长赵金洲表示。循着这样的价值主线,近几年,毕业典礼的舞台上出现了宿管阿姨、保安大叔甚至于毕业生妻子和孩子的可爱身影。

与回归朴实人性相比,回归育人价值让毕业典礼显得更有力量。近年来,“校友卡”也成为毕业典礼上的流行礼物。“今后能继续回母校享受舌尖上的美食”、“又可以静静地呆在图书馆阅览室看窗外的风景了”。浙江师大的校友卡受到了毕业生的大力点赞。

“其实仪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大学文化,我们不需要‘喧闹’而浮躁的秀场。毕业典礼应该体现大学的独特精神,应当回归兼容并蓄的文化本真。”北华大学校长李延忠说。

毕业典礼·微调查

■通讯员 张运

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毕业典礼是人生新篇的首页序言,“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面向扬州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师生开展问卷调研,共收到371份有效问卷。

71%与8000:校长去哪儿了

除了开学和毕业典礼,学生们见过几次校长?调研结果显示:71%以上的毕业生4年见到校长的次数少于5次。近20%的学生4年间从未见过校长。有网友留言:“开学和毕业典礼上的远眺,竟是我与校长今生最初和最后的一撇。”不少受访者表示毕业典礼给人的感觉是“草草收场”,一些高校更是为了节省领导的时间,将全校性的毕业典礼瘦身成了学生代表参加的微型毕业典礼。

88%与73%:传统与革新

大学毕业典礼应包含什么元素?88%以上的师生认为传统的学位授予与师生发言不可或缺。但是超74%的师生认为应该缩减师生致辞的时间。其中受访者普遍认为,传统的典礼形式单一,表演和象征意义偏多,颇似一个官方会议,毕业典礼应增加内涵和趣味性。而汉服毕业礼、赠送毕业戒指等新颖的创意也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追捧。

82%与12.5%:典礼的意义

超过82%的受访者认为毕业典礼应秉承它的教育意义,不少受访者期待学生能成为典礼的主人。65%以上观点认为毕业现场应该是幸福温馨的,只有12.5%的受访者认为毕业典礼应该是一场狂欢秀。有超过73%的受访者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受邀出席自己的毕业典礼。

门卫大叔、食堂阿姨和外卖小哥。我希望这些陪伴我们大学四年,普通但又至关重要的人能被邀出席我们的典礼。他们是高校“隐形人”,理应得到我们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礼敬和感恩。

毕业典礼·关键词

■通讯员 李阳

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典礼总是五彩缤纷,热闹非凡。毕业典礼有着永恒的主题,也少不了时代的烙印。本期整理出近几年毕业典礼上多次出现的关键词,从中可窥中国高校毕业典礼之特色。

关键词一:校长致辞

如果把毕业典礼比作盛大宴席,那么校长致辞就是一道主菜。为了让这道菜色香味俱全,大学校长们使出浑身解数,拼风格、拼词藻、拼创意。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李培根的一句经典演说词“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开创了大学校长的新语境。从责任、担当到梦想、感恩,再到创新、创业,校长演讲稿彰显着时代的特点,更让毕业生难以忘怀。

关键词二:神秘嘉宾

自2010年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嘉宾参加毕业典礼,吴敬琏、柳传志、理查德·莱文(耶鲁大学校长)、马云等名人都曾经受邀出席。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草根人物也站上了毕业典礼的主席台。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工被请上主席台讲述“大白鹅”的故事;不久前,华中科技大学将博士毕业生的妻子请上了舞台„„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草根阶层,彼时,他们都是毕业典礼上的耀眼明星。

关键词三:授位仪式

拨流苏,发证,握手,合影„„近十年来,这是扬州大学学位授予仪式及毕业典礼上的“规定动作”。8000多次握手、8000多张笑脸„„这个夏天,贵州大学校长郑强站立在主席台上近8个小时,感动了师生。

其实,不管授位的地点、形式、人物怎么改变,授位的意义都从未发生改变,它见证了学问真意,彰显着美好而不凡的开始。

关键词四:毕业纪念品

7月初,大连舰艇学院的毕业典礼现场,院长、政委亲手给2015届毕业学员颁发了象征着荣誉与责任的毕业佩剑—“海之剑”。同样,北京大学的毕业熊与学猫、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的院徽、钥匙扣等创意礼物也让毕业生将母校的祝福带回了家。一份精心创意的纪念品,承载着师长的期望,更传承着大学的文化与价值。点击中国科技大学毕业论坛,求交换毕业戒指的帖子总是最热门,这样的请求你会不答应吗?

毕业典礼·域内外

■通讯员 陈森青

虽说世界格局日益开放,但文化差异赋予了各国大学毕业典礼不同的个性与特色。本期采访了国内外三所高校的三名毕业生,以探寻仪式背后的文化大同与不同。

出镜高校:耶鲁大学

亲历者:周沁园 关键词:幽默

对于耶鲁大学管理硕士应届毕业生周沁园来说,大学毕业礼并不陌生,这个先后在国内外三所著名高校求学过的年轻人对毕业典礼有着丰富而特别的记忆。

据他介绍,耶鲁大学今年的毕业典礼气氛非常活泼,许多学院院长在毕业典礼上领取学生毕业证书时会故意小小刁难一下校长,例如,法学院院长会用法律术语向校长提问,外语学院院长则会来上几句拉丁语。“校长总会用诙谐的方式一一作答,此种幽默让毕业典礼生动而有趣。”周沁园说。

出镜高校:香港中文大学

亲历者:杨静 关键词:庄重

与国内外诸多高校不同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典礼安排在每年11-12月份。“学校统一举行颁授学位典礼,各学院还会举行自己的毕业典礼,各有特色。”毕业于扬州大学的杨静3年前到该校攻读硕士学位,去年12月初,她参加了当时的毕业典礼。

“与国内毕业典礼相比,香港的高校仪式感更强。”杨静说。“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典礼现场会有乐队演奏,舞台上校长不再唱独角戏,更多的师生加入进来。尽管这样,会场依然井然有序、庄重严肃。”

出镜高校:扬州大学

亲历者:科墨 关键词:感动

“4年前,我们就期待这一刻,今天终于梦想成真,很开心。”近日,在扬州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现场,来自埃及的科墨和他的妻子莎玛先后走上主席台,实现了他们的“博士梦”。

典礼现场,科默夫妇一同走上舞台,接受校领导的授礼并合影留念,走下舞台,这张合影立即送到了他们的手上。再过几天,他们将和女儿一同返回埃及,而他们在扬州大学的美好记忆将随着这张合影一起珍藏。

选题参与及贡献:汕头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本版统筹:陈森青 廖梅杰 张运

推荐第3篇:家庭生活变奏曲 见证时代变迁

组图:我的家庭生活变奏曲 老照片见证时代变迁

今年我们党迎来了她90周年大庆。回想起来,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祖国大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国力日渐强大,世界地位逐渐提高,我们群众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而这一切,我深知,都来源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来源于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无比生机和活力。生活的改变与祖国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我的生活改变,也反映着祖国的变化。

家庭篇:

1969年夏天,父母结婚了,她们说记得当时收到的彩礼全是日用品。1974年,我家有了第一张全家福。

调到公社后父亲的工作照,满身的布丁说明这时的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 有的困难,我们的小家也不例外。。。

国家历经磨难后重又开始了发展,父母有了结婚后的第一张合影,是在80年代了。。。

80年代,生活越来越好了,家里也盖新房了。。。。

。。 86年,我们全家有一第一张彩色合影

飞速发展的2000至2010 老三件被新五件代替

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多功能手机、网络等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00年,家里人购买了传呼机,2000年有了手机,大约是2007年开始流行带摄像头的手机,紧接着手机上网功能开始加强。不仅如此电脑也开始多样化,如今流行的ipad让娱乐无处不在。让人们大开眼界。

1987年,我购买了第一代黑白电视机,1998年购买了彩色电视机,2008年又买了最新式的数字液晶电视,现如今,我家电视机已经是三代同堂了。

2005年,我家上了网,有了网络,不仅开始了网购,还可轻松容易的搜索想学的知识,还能很及时的与自己想沟通的人聊天,以及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响应各种号召等,上网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0年间,老式洗衣机也被全自动洗衣机代替了。。。煤球炉被干净无污染的电磁炉代替。。

10年间,去外地旅游的机会多了起来,除单位组织外,自己全家只要有机会也会趁机到祖国各地转一转。北京、海南、上海、杭州等都参观了。。。

我们的小县城也越漂亮

以前的老县城

现在的新城 国家篇

在这10年时间中,我们国家也是大事要事层出不穷。

2004年8月28日凌晨的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决战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刘翔这位来自上海的东方小伙子力压群雄,跑出了12秒91的成绩!平了1993年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也刷新了阿兰-约翰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纪录!成就了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2009,祖国成立60周年,那些日子我家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国的阅兵式,全家人都为中国的强大国力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而自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 ,参赛运动员 11,438人 ,设302项(28种运动)比赛项目。中国夺得了51枚金牌,位居第一名,全家都无比高兴和自豪。

201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世博会

在这辉煌期间,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可以说天灾年年有,加之病菌的变异的无常性,以及利欲攻心的人性差异化,令人痛苦悲伤的一幕不可避免,2003年非典,2005-2006年初的禽流感,2009年手足口痌,H1N1,2008.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4.14玉树地震,2008.1广州雪灾,2009.2全国干旱,2011年染色馒头,但面对这些天灾,疾病,问题事件,党和国家更是迎难而上,全力担责,让我们更看到了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在党的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团结的力量,我们国家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果断。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期间自己也积极参加了捐款捐物,尽到了自己一份责任。

汶川地震时的紧级救援工作

震后汶川县城

又见美丽新汶川

结束语: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90年的时间一叶孤舟已经红遍了壮美的河山。有人感叹,时间易逝,有人感叹,精神长存。

90年,90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一个长寿老人由生到死一生的时间,也是一个民族由衰到盛的时间。看似两个简单的数字,而书写的却是中国的辉煌。

云南省凤庆县老体协 李尚质 供稿 联址:云南凤庆县凤山龙泉中巷街97号

联电18988311797 邮编:675900

推荐第4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服装折射时代变迁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款式、颜色都很单一,甚至有西方人用嘲讽的口气将中国人形容为“蓝蚂蚁”“灰蚂蚁”。那时候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个高不算富,多穿二尺布”。由于布料供应紧张,买布要凭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衣着消费观。

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穿衣观念。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70年代末,人们纷纷脱下中山装、便装、列宁装,穿起化纤类西服,这时,的确良布料成了时代宠儿。服装款式虽然在设计、工艺上只是简单地模仿制作,但毕竟给长期以来形成的“灰、蓝、黑”服装现状带来冲击。

到了80年代末,服装开始了多元化,各种款式的服装出现在市场中:一度引领风骚的喇叭裤。这种上细下宽、把臀部绷得圆滚滚的、拉链不分男女一律开在正前方的裤子在初现中国南方时,被绝大部分国人视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的恶物”。而正是这种反差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给当时的传统服装带来了新的冲击,打破了人们当初对服装认识上的禁锢,刷新了人们对服装的旧观念,给当下多元化的服装时代埋下了伏笔。

90年代,随着服装资讯的发达以及成市经济的发展,时装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种品牌服装店开满大街小巷,忽如一夜春风来,带来新鲜的时尚潮流来,春有风衣、夏有短裙、秋季休闲装、冬季羽绒服,已成为百姓必备的“行头”。

短短30年,中国人对服装的审美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型。“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成为当今中国人着装的中心意识。中国人的衣柜里也五彩缤纷起来。

推荐第5篇:见证时代变迁的高考作文题

见证时代变迁的高考作文题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预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社交网络盛行的当下,每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无一例外成了全民吐槽的对象,或许是因为“高考题目里只看得懂作文题目”。

▲山东卷:《丝瓜藤和肉豆须》

@林少华(翻译家、作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微博)教授):别看我当年作文好,但这题顶好考个三本。肉豆须就懵住了。

@龙子祯:这无疑是个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文题目。

@沙河粉:你们乡下人真会玩。

▲浙江卷:《文章和人品》

@空间狗:出题老师绝对是马伊俐粉丝。

@花样作死:然而文章与人品并不能兼得。

@知乎大神:满分作文竟是一片空白。

相比起这些接地气的题目,去年高考作文题也不乏“洋气”的。

▲上海卷: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广东卷: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

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

“远”。

历史烙印

其实,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往往是那个年代的缩影。1949年新中国成立

后,还在延续民国时期高考自主招生的模式。1950年,实行统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也正是在这一年,出现了建国

后的第一篇高考作文——《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的工作》。

1952年高校招生首次规定,实行全国统招考试,新中国高考制度正式形成,高考作文进入直接命题阶段。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这个时期内的高考作文题目,大家感受一下。

▲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60年:1。《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2。《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1961年:1。《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以后》2。《一位革命前辈的事迹鼓舞了我》

▲1965年:1。《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2。《谈革命与学习》

1977年,全国恢复自1966年起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这一年,高考作文题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6-1977年期间,中国在一个历史转折期,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唐山大地震,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离世……这些事情,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终身难忘的事情。

这道作文题目,对于当时的知识青年们来说,真是切身体会,高考作文成为了全国知识青年们抒怀感慨的最佳途径。

1977年的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图为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首现漫画

随着改革开放,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新鲜的观念和事物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高考作文命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十年代的作文题多为议论文,有的是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如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等;社会话题也频繁出现在作文题中,如1985年“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话题为文。

命题形式也出现了创新。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了一幅漫画,这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描绘了一个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时候放弃。这道题的出现,给当时众多考生来了个措手不及。

多元形式

进入九十年代,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学生知识面、阅读视野得以拓宽,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画风”多变。

▲1992年:根据“众人对垃圾的不同行为”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关于“补课报酬问题”的的广播稿;

▲1995年:根据诗歌素材展开想象,写两种鸟的对话片段……

脑洞大开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进入又一个分水岭。这道作文题以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研究的事例作为材料,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作文。正是这道题,标志着高考作文进入到话题作文时代。

有意思的是,当年的高考题目被拍成了电影,目前正在上映的《幻体:续命游戏》(简称《幻体》)和《超脑48小时》的题材都与记忆移植有关,也是这一年的高考作文中,当时参与北京高考作文阅卷的薛川东,和他的同行们一起促成了全国首批高考满分作文的诞生。薛川东回忆,当时各科都有满分试卷,唯独作文没有,大家认为这样不利于评分标准的制定。在大家的共同呼吁下,那一年的北京高考首次给了十余位学生作文满分,并在高考后选择其中几篇发在了报纸上。

此举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首开满分作文先河。此后,满分作文成为高考的一个高频词,也成为每年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分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

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贴近生活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社会经济体系下,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人们,日渐淡漠的社会公德、精神生活匮乏等现象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

▲2001年:《诚信》

▲2004年北京卷:《包容》

▲2004年上海卷:《忙》

▲2006年全国乙卷:以“图书阅读率下降,网上阅读率上升”为话题

▲2007年湖北卷:《母语》

▲2008年浙江卷:《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

2010年左右,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高考作文题引发了全民关注热潮,甚至有些题目取材于微博热点,如宋丹丹和编剧宋方金因为修改剧本台词而引发的微博骂战,成了2014年最难写的高考作文题。

去年全国新课标一卷的高考作文题也同样来自于微博,内容是女儿微博私信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当时警方将举报信发在微博上,赢得网友点赞,但在高考作文题曝光后,遭人肉指责。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更为多元,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也对高考作文命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民参与押题的时代,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难了!”有命题人员感叹道。

推荐第6篇:变迁的时代,不变的精神(演讲稿)

变迁的时代,不变的精神

二牧场 李佩霞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一曲《国家》讲述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曾经,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前人镌刻了无数的辉煌,中国这头沉睡的巨龙,历尽了多少磨难;现在,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这个崛起中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繁荣与富强。

牧场老书记经常对我们说,你们是生在蜜罐里,没吃过苦,以前我们沙雅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路上的浮土能淹没脚背,县城大街小巷也落了厚厚一层沙土,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来自大沙漠呛人的浮尘。每当车子走过,人们的裤腿上、衣服上和头发上,被扬起的尘土染成了白色。二牧场更是没水,没电,没路,我们去沙雅都是在胡杨林里穿行,要给老家的亲人打个电话,还得到邮电局……唉,这样的日子你是没经历过啊……”

但是,我们知道,也就是这种恶劣的环境才铸就了前辈们胡杨般——活着昂首千年,死后挺立千年,倒下不朽千年的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是的,我们是幸运的,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不曾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不曾看见过祖国昨日的沧桑,但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了解到了民族的兴衰,亲眼见证了沙雅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来,西部大开发战

略使我们的沙雅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胡杨林里走出了全国知名的有机山羊,塔里木河上架起全疆最长的塔河大桥,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胡杨林吉尼斯世界记录,拥有“中国塔里木胡杨之乡”、“中国塔里木棉花之乡”、“中国塔里木马鹿之乡”、“中国塔里木红枣之乡”、“中国卡拉库尔羊之乡”、“中国红柳之乡”、“中国罗布麻之乡”七大特产之乡的美誉。拥有全国最大的亿吨级整装沙漠油田——哈德油田,是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城市里,干净整洁的马路,宽阔的绿地广场,以及一座座拨地而起崭新的楼房,农村里,一条条通村油路,平坦整洁;一排排整齐抗震安居房,宽敞明亮;庭院周围,树木林立,一个个景色怡人、风格各异的文明生态村,无不向人诉说着,沙雅,不愧为塔里木河畔最璀璨的明珠!

然而,这些变化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以后还会变得更美更好!因为我们继承着胡杨扎根大漠,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下,我们将成为沙雅新一代建设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起点,新希望,新目标,新追求,每一个沙雅人都把拳拳报国之情,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不懈动力,借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东风,逐浪前行,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步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推荐第7篇:微营销时代的困惑→时代变迁何去何从

微营销时代的困惑→时代变迁 何去何从 企业想要的是什么→现状需要 理性策略 解决企业难题→轻装上阵 应付自如 强化客户关系、激活市

场潜力→强化关系 激活潜力 通过社会化媒体发展新

客户,转化老客户

健全内容更新机制,突

出重点,打造核心竞争力

→潜移默化→重视内容 多元整合 思维输出细节入微 打造核心 系统致胜 创意营销

推荐第8篇:中国互联网20周年一个时代的变迁

中国互联网20周年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是记录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历史的文字。撰写的这些人,不少是我熟悉的朋友,所描写的那些情节,不少是我知道的故事。但是,当把这些不同的人和事聚集到一个叙述体系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人一事,而是一个群体的创造,一个事业的进程,一个时代的变迁。

《体制内@中国网络媒体纪事》不仅记录着历史的进程,而且思考着实践的得失,也瞻望着未来的发展。这些领军人物的经历构成了中国网络媒体最初的发展历史。

20年前,互联网刚刚对中国公众提供商业服务,那个时候人们还在使用调制解调器通过固定电话线拨号上网,每个小时的费用高达几十元人民币。20年后的今天,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电子信件、谷歌、百度综合性搜索引擎、QQ、MSN即时通讯工具、移动便携终端承载的各种网络信息服务,已经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互联网已经构成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成为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以互联网为其基础技术平台的社会信息传播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素。

互联网在释放着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进作用的同时,也呈现另外一方面的效应。

社会运行的实践已经让人们看到,网络信息传播正在对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震荡性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一是个体信息传播平台开始普及,公民媒体的时代到来了;二是信息网状传播结构形成,信息影响力的立体效应呈现;三是信息传播与社会变动的能量转换已经完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今天,从政府机构到社会的专业组织机构,大多都已经在互联网上建造起各自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在这种状况之下,谁进行公共信息的提供,谁就应该尽守公共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可以视为与公共教育同等重大的责任。信息的传播者不是当人民的教师,而是要从事主管工作领域的专业信息的全面提供、专业知识的全面提供、专业方法的全面提供,乃至重要的各个专业领域的文明理念的提供,引导整个社会文明前行。

在中国社会的改革变局和网络数字技术影响的综合作用之下,公共信息传播影响力的建造,需要完成前所未有的理念改变。

从单一媒体到多元媒体的理念转变

网络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信息的采集、合成、传播和经营的各环节运行方式,把人类历史上不同媒体形态的独立演进过程统一为更加丰富和更加有序的过程。

未来信息传播过程将由多元维度结构支撑。信息的组合方式会具有时空的多元维度;信息的展示方式会具有媒体的多元维度;信息的采制方式会具有工具的多元维度;信息的获取方式会具有终端的多元维度;信息的使用方式会具有目标的多元维度;信息的生产方式会具有协作的多元维度。

在这种信息传播的形态、模式、平台日益融合的大趋势下,不仅信息发布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公众接收信息的终端也在多元化,整个信息生产的方式呈现出复杂的多元结构特征。

在这种全新的传播技术环境中,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甚至一些基于Web1.0技术支持的网站的信息传播方式,都已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限。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信息需求差异,以及不同人群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从事信息活动的行为习惯及方式,完成从单一媒体到多元媒体的信息传播理念的转型,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采用全方位的媒体技术传播模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这样的挑战已经置于所有从事公共信息传播的机构和人员面前。

使用新的主流技术工具和主流技术方式,把信息传送到需要这种信息的人群之中,是今天从事有效的公共信息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从提供信息到提供服务的理念转变

任何一个公共信息传播机构都希望自己传播的信息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希望更多地赢得公众的信任,甚至希望公民对自己的信息发布渠道形成深度依赖。传统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的精力集中在信息的直接提供领域,这无疑是重要的。但是,今天要想拥有公民的深度关注和依赖,建造服务功能体系变得重要。

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美国政府的县级政府网站提供的这种服务信息的充分性,包括他们所主管行政辖区的种族构成、社会治安、商业设施、社会服务,甚至自然地质及气候变化状况的信息全部都能在政府网站上查到。

对于社会各个机构来说,以专业领域全方位信息作为支撑的服务功能的提供,不仅显示着机构的责任意识,更为人民的生活决策提供着认知基础和服务功能。

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任何观点对公众的说服力都可以做有限估计。人们相信的是决定他们认知形成、倾向形成和行为决策形成的事实逻辑,谁有编织事实逻辑的能力,谁将驾驭整个社会的认知判断、感情倾向和舆论走势。

今天的社会运行已经完全被信息传播所浸透、所支撑,信息的流动与集散不仅成为社会运行的推动力量,而且构成了社会运行的基础内容与形态。从个体到群体,从家庭到机构,各个层次的生存与发展的目标性运行都已经形成了对信息传播的深刻依赖。今天,谁能够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充分的、不可替代的信息服务,谁能够占据满足社会需求的空间,谁就能赢得信息传播的深度影响力。

从机构传播到社会分发的理念转变

在社会化媒体日益发展之际,我们能够看到,信息传播的分发结构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随着微传播单元的数量激增,人们在互联网上已经超越时空位置和文化背景,进行着新的社会关系的编织。

网络传播技术正在推进着新的社会关联结构的形成。互联网上社会关系的营造、维系、整合、放大的过程,其成本在急剧降低,内涵在日益丰富,效率在极大提升。

在这种社交网络的结构之中,社会不同群体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时段的需求都能够以各种形式汇集起来、显现出来。这就使得公共信息的提供获得了更为精准的观察与运行目标。

社会化网络已经为公共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纽约时报》社会化版的编辑Jennifer Preston说:“我们要出现在任何有人讨论和消费我们提供的内容的地方,那种认为读者会自己找上门来,消费所有提供的内容的想法已经过时了。”

从服务用户到开发用户的理念转变

长期以来,公共信息传播机构讲到服务于公众,已经是很高的理念境界和实践境界,今天或许需要更进一步,就是能够直接获取来自公众的信息创造能量。互联网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持。

Web2.0技术中有一个技术叫Wiki。Wiki提出了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思路:设定宏大目标,通过网际协作,将分散的个体创造能量聚集到同一目标的系统运行中,组织大规模的创造将这一目标不断实现并不断完善,其创造成果(可以被视为整个创造过程)为全社会所共享。共享的过程吸引更大范围的需求关注,以扩大创造成果。

这一理念最成功的实践应用就是维基百科。2001年“维基百科”提出撰写全人类知识总合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这可能就是一个为吸引风险投资编织出来的说法。但是今天维基百科已经形成拥有275种语言变本、词条总量达到1800万条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网络百科全书体系。

今天,全球重量级的网络媒体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维基技术建造着能吸收来自互联网用户创造力的信息能量的集成结构。媒体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播和信息经营已经拥有了全新的技术平台。

今天公共信息传播能量的集成,已经不会是局限于传播机构自身的能量,而是需要考虑开掘直接来自公众的信息感知力、信息合成力、信息传播力和信息创造力。

从描述新闻到解读新闻的理念转变

在网络媒体时代,当新闻事态的第一描述权和第一传播权都未必能够掌握在政府机构、媒体机构手中之际,政府机构和媒体机构信息发布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会因此淡化,更不会因此消失。因为作用于人们认知形成、倾向形成、决策形成的信息一定是权威信息、系统信息、背景信息。这些高质量的信息今天仍然掌握在国家的政府管理机构、职业媒体机构和各种专业组织机构手中。只是需要这些机构以更加专业的技术方法,更为有效地传播这些能够深度作用于民众认知形成、行为选择、作用于社会运行趋向的信息。

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泛传播时代,动态信息第一时间的传播强势已经向公民媒体平台转移。公共信息传播机构此时更需要向公民提供专业的、全面的、独特的深度信息。

今天公众不仅需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件,更需要了解这些事件为什么发生,这些事件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已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要了解这些事件还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的过程中还将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及命运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深度报道是对主体新闻的时空维度进行深度扩展的报道,它通过对主体新闻的生成背景、波及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展示与剖析而深刻地反映客观环境的最新变动状态。

与非深度报道相比,深度报道不是反映新闻的静态截面,而是要披露新闻的变化进程;不是观察一个新闻的内部关系,而是要揭示一个新闻的内部与外部的复杂关系。

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迁。互联网平台所承载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导航技术、信息整合技术、信息诠释技术正在把每个社会成员与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推进每一个生命的能量与整个人类文明能量之间的沟通与交互。

推荐第9篇:关于互联网时代的首富变迁论文

12月12日,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披露,今年 50 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超越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目前,马云身家286 亿美元,李嘉诚 283 亿美元。 李嘉诚通过发言人表示:“中国的年轻人干得很好,我对此感到高兴。”

首富们的变迁更迭像是一个万花筒,人们从中看到行业、财富、欲望、命运。而胡宏伟和吴晓波对此深有体会。二人同处杭州城,又是财经作家,也都做过记者,接触和观察过“首富”。这二位在最近的一场公开对谈中,就首富更换问题,发表了引人思考的见解。

充满预示性的变化:伴随着老牌房地产时代的谢幕,互联网精神及技术带来创业创新热潮。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和房地产思维代表了新旧时代的思维交替。房地产思维代表了“拥有”(owning),是过时的、没落的思维方式;而互联网思维代表了“分享”(sharing),是一个崭新的、进步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取代老牌精英、房地产时代,是影响中国经济未来最深刻的的现实。

吴晓波:今年是一个转折,从有胡润排行榜以来,2008、2009 年以后,排行榜前十位富豪中,40%~ 60% 是地产商,或者从事与地产相关的行业。今年,前十位中半壁江山来自互联网企业。今年阿里巴巴上市,这几年腾讯的股价翻了一番。互联网这波人替代了原来的房地产商。

互联网明显是目前市盈率最高,增长最快的。比如万达即使市值超过了阿里巴巴,王健林也未必能反转成为首富,况且万达本身也需要向互联网转型。

胡宏伟:这其实不是马云和李嘉诚之比,更多反映的是趋势性问题,互联网技术兴于欧美,中国其实是弯道超车的后起之秀。当然必须肯定互联网精英的崛起,这也给行业带来巨大的活力想像空间。但我存有一些担忧,中国的互联网泡沫性太强,现在鼓掌,恐怕还没到时候。BAT(百度、阿里、腾讯)都是以营销为特征的,阿里营销商品,百度和腾讯营销的是人际关系。以德国工业4.0 为例,他们把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区划得很清楚,主体仍然是实体经济。而中国的实体经济反而成为了互联网的尾随者。

吴晓波:上网人口在增加,现在有 6亿左右,可以享受人口红利。只要在应用层面有所创新,无论电子商务,还是社交模式,只要有创新就会有机会,这个是中国互联网的时间窗口。而互联网速朽与否还是取决于未来的变型,潮流往哪里走。互联网企业主中首个当中国首富的是丁磊(2002 年),受益于短信、邮箱的崛起,第二个首富是 2005 年因网络游戏兴起后致富的陈天桥,现在马云是因为电子商务,未来的潮流是不是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之类还不好说……

目之所及的几年内,BAT 所形成的电子商务优势、社交的优势和搜索领域的优势是很难被替代的,最大的网络接入口被这些巨头把持住了。另外,阿里的上市部分中没有包含小微金融的部分,像马云那些未上市资产还没有被计入总量,今年整个阿里的业绩也很好,马云的首富地位暂时没有被替代的迹象。

胡宏伟:有人说互联网的造富效应是明显的,但同时也是速朽的。应该说互联网中的某些风云人物可能是速朽的,持守取决于天赋和时代,但我不认为整个互联网时代会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摆正了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它绝对是个强劲的发动机。我不太认同马云经常恐吓实体企业说“你们完了”,所有新生产业与传统行业应该是相融共荣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

当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结合的时候,没有人能预示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唯一可以确知的是,拥抱变化将是不变的主题。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维持财富的时间,也许比你想象中更短。而未来的财富版图,一定会与互联网更密切的关联。

吴晓波:我编过一本叫《首富》的书,收录了全世界 20 多个国家的首富,我当时根据这些资料对首富的性格特征做过总结发现,他们都没有受过太多的高等教育或商业教育、大部分都只有一次婚姻、大部分的人不是其他领域的专家(比如同时是哲学家、历史学家),大部分是所在国家最大的慈善捐赠人,以及大部分都很低调。

确实,许多国家的首富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同一个人,比如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中国的情况有些不同,从 1997年有了富豪榜以后已经出了十八九个首富了,变化很快。很多国家的首富所处的行业同能源、通讯、传媒、金融、房地产等有关,因为属于资源型行业,首富持续时间也比较长。而中国的这些行业都是国家管控的,所以中国不是在资源型行业中产生首富的。中国的首富也相对比较年轻,黄光裕、丁磊、陈天桥当首富时只有 31周岁。

胡宏伟:当今财富积累发展的背景、载体平台跟原来完全不同,就相当于罗斯柴尔德家族 100 年前坐牛车,李嘉诚20 年前坐汽车,马云现在坐火箭。但有几点是人类财富故 事里永恒的东西。不能有太强的赌性,不能把一个企业的命运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偶发的东西,李嘉诚也罢,罗斯柴尔德家族也罢,他们的成功跟时代机遇、制度积淀、人的耐心、长期的坚忍力量有关,尽管时代、工具、平台在变化,这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为什么中国人在创新上动力不足,因为他对潜规则、赚快钱更有兴趣,但对长期艰苦的忍者神龟式的耐力严重不足。互联网,哗啦哗啦,在流通领域很容易出现躁动不安的运动式发展,而你扎实地去结合实体经济发展,你可能需要耕耘很多年才有坚实的收获。中国社会总喜欢喧嚣一阵后一地鸡毛,生产力发展持久耐力是不足的。

美国首富比尔·盖茨曾评价中国企业时,中国富人越来越多,所拥有的财富数额也越来越多,但是当他们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酒庄的时候,应该在慈善事业上投入更多关注与精力。新晋首富马云说,50岁以后要努力花钱做慈善。

吴晓波:马克思·韦伯写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方首富大多是基督徒,西方社会的制度支持,比如遗产税,也让首富会倾向去做慈善。六七年前有本书把企业家分成两类,一类是商业企业家,另外一类是社会企业家,这在西方已经达成共识,即用企业家精神去从事一些社会公共事业。而中国这方面才刚刚开始。

胡宏伟:资产的慈善化是一种自觉行为,使命使然,遵从内心的呼唤,我想比尔·盖茨做到了这点,而中国的首富们还有相当的距离,他们是否真的发乎情,我表示怀疑。中国富人爱跑到西部去,享受一群孩子可怜巴巴地围着他们欢呼,用弱小者能接受自己的财富馈赠来证明自己是个高尚的人,这是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西方的初期财富积累经历了两三百年年,而中国只走了 30 年,尚处于欲望膨胀期,财富增长速度又太快。要从穷人变成富人,十年就够了,一群人的道德回归和修炼,我认为要 100 年。关键在于拥有财富后如何驾驭乃至超越财富。

推荐第10篇: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走进新时代教案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走进新时代教案

【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 【课 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 【学 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样性风格,并能进一步关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教学重点】认识当代作曲家及作品、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作品的多样性风格及多元化发展特征 【预习导学】

一、《百年沧桑》之《南海渔歌》

【背景搜寻】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经历了百年风云之后,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朱践耳的交响诗《百年沧桑》就是为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它完成于1996年,同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迎接97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金奖。

作曲家在总谱的首页上写下这样的题记: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带来了屈辱和困难,由此,激发了人民的觉醒。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坚持斗争,走过了一条从斗争到最后胜利的漫长道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这段文字,为我们听赏和理解这部长达22分钟的大型作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根据音乐的结构和情绪的转换,可以分为入侵—苦难—觉醒— 挖掘你的潜能 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抗争—胜利、欢庆五个段落。整部作品,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高度地概括了中国近一百多年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音乐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引子、呈示部、中段、再现段、尾声。

引子:富于东南沿海音乐特点的十面锣在钟琴、钢琴、竖琴等配合下,敲响了欢庆的节奏,音乐显得清新秀丽。经过浴血斗争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心中洋溢的喜悦之情表达的真切而美好。

呈示段:乐队激情的演奏出明亮、优美的《南海渔歌》主题。 中段:仿佛是对过去的再一次追忆,曲调抒情。 再现段:是第一段的移调再现,情绪更为饱满。

尾声:打击乐器奏出行进式的节奏,管弦乐奏出了号角般的不断上升的音调,仿佛象征着中国人民迈着有力的步伐,向着统一和更加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不断前进。

二、《东方红日》

【背景搜寻】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下,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的大型交响曲《东方红日》,被委约由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创作。2002年10月17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东方红日》大型交响音乐会上,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首演此作品。郭文景认为,他写的是一部“中国20世纪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他说,在很多人心里都有很强的“英雄情结”。都充满了对英雄的向往、崇敬和赞美,对改变本民族历史和国家命运的英雄尤其如此。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走过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业绩,表达了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表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中

弘扬你的个性 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豪迈精神。

【音乐分析】这部交响曲,在采用《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国歌》作为素材进行交响乐处理的同时,按照中国人的欣赏趣味,尽量保持乐曲旋律的完整性。交响乐本身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是西方音乐的陈述方式。它的特征是以短小的创作动机,如同一枚石子激起水中的涟漪一样,不断的重复、变换、走行向纵深。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与之不同,中国的乐曲是线性的。这部交响乐中有意表留了乐曲的完整形式,而没有将之揉碎,同时还补充写作了一些别的主题作为扩充,以增加交响乐的厚度及丰富感。

前面三个乐章主要的是歌颂三代领导人。第四乐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 歌颂对象,那就是中国人民。第一乐章《日出》用《东方红》的旋律来歌颂毛泽东;第二乐章《春天》用《春天的故事》的旋律来讴歌邓小平;第三乐章《新时代》用的则是《走进新时代》的旋律来颂扬江泽民;而第四乐章《伟大复兴》,用的则是《国歌》的旋律,以此来表现中国人民的精神。第四乐章在用《国歌》的旋律时做了改变,选择了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形式——帕萨卡利亚,把二拍子的《国歌》写成了三拍子的庄严地萨拉班,像巨人的脚步一样。

三、《大漠之夜》

【背景搜寻】在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音乐作品评奖中,我国著名作曲家、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尚德义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大漠之夜》(邵永强词)在声乐作品中一举夺魁。 【音乐分析】作品以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作为艺术形象,刻画了在无边的沙漠的夜晚,一队骆驼在穿行的景象。,这大概是骆驼行进的速度,始终给人以骆驼行进的真实感。钢琴模仿驼铃、或单音、或不同音位的小二度,清脆悦耳,形成不可或缺的音响、意境背景,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引子部分中,女高音悠长连贯的“啊”,男高音唱答句,仿佛漫漫长夜。四个声部混声唱空五度和四度的长音,表现出沙漠的空旷辽远。呈示段:男声部轻声开始,然后各个声部逐渐的加入,音色、音响逐渐的加浓,体现出驼队由远而近的意境。中段:这一段是骆驼的颂歌,钢琴左右手轮流演奏琶音,仍然伴有驼铃声,歌唱的旋律很有光彩,热情的歌颂了骆驼的品质,实际上是借此比喻社会的建设者。女声部演唱空六度或空五度“啊”,男声部唱答句,是沙漠里闪烁的光芒,是对骆驼精神的由衷赞扬。再现段:再现了呈示段的主题。之后,合唱队分六个声部唱空五度和空四度的长音“啊”,音响逐渐减弱,驼队由近而远。

四、《多耶二号》

“多耶”是一种古老的广西侗族传统舞蹈形式,由领唱者喊唱出现编的歌词(曲调与节奏都是即兴的),其他人围成圈慢步舞蹈,并且一齐唱和“呀多耶”。1980年陈怡随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到广西采风,受到侗族同胞跳多耶舞的欢迎,萌生了创作的契机。1984年,陈怡创作了钢琴曲 弘扬你的个性 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多耶》,1985年获得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的一等奖,并被选为1994年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曲目。1985年又创作室内管弦乐《多耶》。1987年,应中央乐团指挥陈佐湟的委约,取原素材再作大型管弦乐队版的《多耶第二号》,色彩更为丰富,气氛更热烈。 三部作品在国内首演之后,多次被美国钢琴家、香港交响乐团、英国BBC爱乐乐团等在各地进行演奏,并且获得听众的好评。美国报纸称赞陈怡的大型管弦乐队版的《多耶第二号》“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与琢磨的充满朝气与表情的作品”;“是远离于怯弱的音乐,它将明快的信息由一条感官的热线传递给每一位热烈响应着的音乐家”;“成功在于它的幽默,创作性和它的无拘无束的自由”。

五、《水调歌头》

【背景搜寻】是陈其钢1991年应荷兰新音乐团委约而作的一首男声与室内乐队的作品。作品中的男声唱词全部来自宋朝苏轼为中秋而作的名篇《水调歌头》,因此,很多时候国内的听众习惯把这首音乐作品叫做《水调歌头》。作曲家在对自己作品的诠释中说,他并不是在用他的音乐再现宋词的情境,而只是借这篇词抒发作曲家个人在当时特殊的生活遭遇中的一些特殊感受。尽管如此,仍然让人感到,这首以鲜明的现代作曲手法创作的音乐表现出的情境与苏轼的词竟然如此相似。 【练习】

1、《百年沧桑》这首作品的体裁是 ,是为 而作。

2、《东方红日》的曲作家是 ,作品体裁是 。 挖掘你的潜能 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3、《水调歌头》是宋朝诗人 词,作品的体裁是 。 【导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苏轼及其词作《水调歌头》的相关资料以及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

2、寻找一首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歌(乐)曲,与老师分享。【新课学习】

(一)《南海渔歌》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1、《南海渔歌》音乐大致分为几部分?

2、乐曲中你最喜欢那段音乐,为什么?

3、乐曲运用了那些乐器来演奏?

4、乐曲反映了什么题材内容?

3、【哼唱音乐主题】哼唱南海渔歌主题

(二)《东方红日》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1、作品中各乐章选用的歌曲的曲名是什么?

2、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大漠之夜》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弘扬你的个性 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1、听辨合唱的形式

2、找出合唱中最喜欢的一段

3、讨论:《大漠之夜》在合唱与伴奏上有什么特点?

3、【学唱】学唱一段自己最喜欢的片段

(四)《多耶》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1、谈谈对音乐的印象

2、乐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演奏?

3、讨论:乐曲表现了什么?

4、评论:这部音乐作品为什么会走出国门受到外国人民的好评和喜爱?

(五)《水调歌头》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1、听辨:这首歌曲有什么重要的特色?

2、谈谈自己对词作的理解,想象出苏轼创作时的心境与情境

3、【完整欣赏】聆听体现特色的片段

1、模仿歌曲中最感动你的一句,进一步感受、体验音乐

2、引导评论:“吟诵式”的作品表现了作曲家的个性与哪些方面的创新?

3、谈谈你对词作和三个音乐版本演绎的看法。挖掘你的潜能 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活动与创编】

试比较《多耶》中的主题音调在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性格。 侗歌 京调 【布置作业】

通过本单元学习,请就音乐与时代的关系,写下你的理解和体会。

第11篇:38年高考作文题见证时代变迁

高考作文一直是高考中的重头题目,也是每年大家参与度最高的一个题目,2015年高考语文刚刚落下帷幕,高考作文题目就是大家评论和吐槽最多的。回顾恢复高考38年来高考考生经历的作文试题变化,从最初的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从单一试题到二选一试题,高考作文一直紧跟时代不断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记录下时代变化的脉搏。

画面

一、恢复高考命题铭记时代烙印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与这场考试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年的高考北京卷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这道作文题的命题者是已故北师大中文系教授郭预衡。1977年,中央做出恢复高考的决定后,亟须出高考题和改卷的老师。教育部找到当时在北师大当老师的郭预衡教授,要求他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来出高考题。当时,与郭预衡教授一起出题的还有北大、首师大的老师。教育部将他们隔离在一个宾馆里,直到高考结束。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因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方便考生展开写作,最终由郭预衡先生敲定成为当年的高考作文题。

当年很多的考生,一直对这个作文题目念念不忘。1977年北京高考状元、中青在线总经理刘学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开放式题目。她把自己在农村一年多的插队经历写进作文里,这篇作文还被刊登在了1978年2月的《人民日报》上。

恢复高考第一年,考生年龄跨度很大,高考作文更是形态各异、耐人寻味。曾参与1977年北京高考作文阅卷的首师大中文系教授赵丕杰回忆,当年作文考得比较好的还是老三届的毕业生,但也不乏一些毕业一两年的年轻学生,出现了不少思想内容深刻的精品。参与阅卷的老师们有感于此,在改卷之余不约而同地将一些优秀作文抄了下来,编了一本作文选评,并以当年的高考题命名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在这本书收录的不少作文里还能看到工分手册贫下中农四人帮等极具特征的词汇,那是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画面

二、八十年代漫画首次进入作文题

恢复高考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高考作文题都是以命题作文为主。当时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新鲜的观念和事物,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作文命题也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化。

到了八十年代,一些哲理性的作文题出现了。有着丰富作文指导经验的北京精华学校校长赵宏凯介绍,八十年代的作文题多为议论文,有的是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如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等;社会话题也频繁出现在作文题中,如1985年要求考生给《光明日报》写信反映环境污染等,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为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作文题都取材真实,更加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命题形式也随之出现了创新。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了一幅漫画,这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描绘了一个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时候放弃。这道题的出现,给当时习惯了根据一段材料或一个命题开始写作的考生们来了个措手不及。

曾担任过高考阅卷的北京语文特级教师薛川东回忆,当时不少考生没有真正看懂这幅漫画,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一个农村的坏分子,要把公社的大坝挖穿,幸亏没有挖穿,不然就出大事的故事,让阅卷的老师们看得哭笑不得。

漫画作文题再一次出现是1996年,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给出了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被评价为讽刺现实,直面社会阴暗面,也由此引发了教育界与医务界的一点不愉快。后来,考虑到漫画题对学生准确审视图形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一定程度增加了作文的难度,在近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中,漫画作文题已难见踪迹。

画面

三、九十年代话题作文首开满分先河

进入九十年代,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学生知识面、阅读视野得以拓宽,高考作文命题也从思想性方面进一步拓展,话题作文成为九十年代作文命题的主流。

1991年的高考作文,虽然仍是命题作文的形式,却首次要求学生以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这个话题,写一篇辩论稿;1992年的根据众人对垃圾的不同行为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这些试题的出现,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社会热点和道德问题成为那一阶段高考作文题目的主要关注点。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进入又一个分水岭。这道作文题以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研究的事例作为材料,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作文。正是这道题,标志着高考作文进入到话题作文时代。

赵宏凯认为,话题作文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宽度,是一种规定表达的中心内容、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它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接下来的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更是将话题作文的多样性发挥到了极致。

同是1999年,当时参与北京高考作文阅卷的薛川东,和他的同行们一起促成了全国首批高考满分作文的诞生。薛川东回忆,当时各科都有满分试卷,唯独作文没有,大家认为这样不利于评分标准的制定。在大家的共同呼吁下,那一年的北京高考首次给了十余位学生作文满分,并在高考后选择其中几篇发在了报纸上。此举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首开满分作文先河。此后,满分作文成为高考的一个高频词,也成为每年社会关注的热点。

画面

四、二十一世纪北京特色异军突起

2002年,北京终结了十余年的高考使用全国统一试卷,开始试点高考自主命题。第一年先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尝试。那年的北京卷的作文题是心灵的选择。进入新世纪,考生的群体都是80后,他们张扬个性,为人、行文都有突破传统思维的独到见解,高考作文命题也相应变化,开始从过去关注政治热点和社会热点,发展到关注人本身。

北京的高考作文有着非常强烈的北京地方色彩。赵宏凯介绍,从2004年的包容、2005年的说‘安’,到2006年的北京的符号,以及2014年的老规矩都体现出鲜明的北京特色,这些作文题审题角度相对宽泛,要求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开放性的命题给予考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时对学生语文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出语文教学注重传统文化考查的倾向。

这样的变化也让不少一线教师深有体会。陈经纶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张宏平是朝阳区从山西长治引进的名师,在北京工作的7年间,他一共带过5届高考生,对于北京卷的特点,感受颇深。张宏平认为,外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向内看,侧重人生感悟的考查,强调个人修为。而北京的高考作文题则是向外看,虽然都是从学生个体出发,但更侧重对学生的学识积累、批判思辨能力的考查,体现对个性和个体的尊重。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的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道作文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空间,有的学生谈追求梦想的经历,有的写自己努力学习感受到的快乐,有的写自己的爱好等等。当年,张宏平所带的班级里一名学生语文考了139分,作文接近满分,成为朝阳区的语文单科状元。

高考作文四步走

一篇作文从诞生到最终获得评价,大致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1步组建命题组

由北京教育考试院抽调高校专家、中学教研员组成,其中高校专家所占比例达80%。

第2步入闱命题

命题组组建后,由考试院召集到一个保密地点开始入闱命题。高考语文命题的每道试题都要求命题组所有成员参与,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命题组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入闱。

第3步题目揭晓

6月7日中午11:30,随着高考语文科目结束,当年高考作文题正式揭晓。

第4步阅卷

高考作文的未来之路

未来更多依赖命题者原创

近年来,很多作文题都曾出现过似曾相识的情况。如2010年北京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就与2009年丰台区高三期末语文统一练习中一道《仰视与俯视》类似;而去年的作文题老规矩更是与相声演员郭德纲发表在2013年的长微博神似;意林体励志小故事更是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绝对主流。

薛川东认为,今后的高考作文题材将更多依赖于命题者的原创,或是对现有的材料进行改造。同时,为了维护命题的公平,还会选择一些临近高考前才出现的社会热点,增加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素材。

第12篇:从婚恋观念看时代变迁(全文)

从婚恋观念看时代变迁

从婚恋观念看时代变迁。70年代,农村女孩子能找到干工作的是奢望,大部分人愿找当兵的,还愿找闯东北的,能吃上饱饭,解决温饱问题是那时代的人最起码的愿望,有工作的肯定找有工作的。80年代,大中专学生和父母有正式工作子女接班的最吃香,那时大中专学生包分配,而且几乎没有下工厂的,大部分进了县级机关,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叫跳龙门,不论有工作的家庭的孩子还是农村女孩子能找个大中专毕业生那是很大的理想。90年代,前期择偶意向还是大学生和有工作的。80年代和90年代初,大学生被称为时代的骄子。后期是不论是干什么的能有一份固定收入的是择偶意向。到2000年择偶意向一般人家的孩子向富豪之门进发(但往往得不到什么幸福,除非是老的看中的),成熟的女孩要找有发展前途的,收入比较好的,一般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的受到冷落。不论哪个时期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和军队干部都受到择偶者的青睐。婚恋的形式也不一样,70、80年代讲究明媒正娶,大多是先结婚后恋爱。90年代开始讲感情和经济条件,不论是介绍的还是自己谈的都是到了一定年龄才谈婚论嫁。2000年后,根本不用介绍了,大多都是自己谈的,女的比男的人数多,男孩找对象容易。2011后进入了新时代,就业形式多种多样,撑煞大胆的,饿煞小胆的,也是90后的天下,有是富二代的,有能力的还将成为富一代,大部分人还需给别人打工,少数人成为公务员或兼其它角色。2000年后的10年的国运交土运,房地产发财。2011年后国运交桃花运,从年少的开始婚恋观念随着深入的改革开放而开放,是让人难以相信人的纵欲的年代,背叛和欺骗已成为习惯,一夜情和一段情也司空见惯,少年偷吃禁果和成人偷情也成家常便饭,虚拟的网络恋情也比比皆是,有些人恪守道德底线和对人对己负责的宣言也成了遮人耳目的谎言,男老板游山玩水带小秘,女老板高价寻觅情感陪护,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卖淫嫖娼的社会丑恶现象已经绝迹,82年(78年中国开始酝酿实施改革开放)正式改革开放后,又卷土重来,那个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为此检过讨。少部分保守的、传统的、有道德底线的、稳重的,品貌好的,到了婚恋年齡的男女,象国宝一样的珍贵,受到良好家庭的极度青睐。这个状况要持续

2、30年之久,才开始回归。

当今经济形式。一进入2011年,房地产开始降温,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比去年已有不程度的回落,还将继续下降,直至到理性价格为止。象莒县的沭河湾小区,现已有很多现房卖不出去,买的抓奖送汽车,价格到了3000多元一平方米。有的地方已降到一平方米3000元以内。日照市在市政府附近离海边3公里的地方房价均价每平米在5300元,最贵的在海边每平米在13000元左右,新市区内最贵的在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其实海边空气潮湿并不适合人住,研究证明离海边

2、3公里人居住最适宜。房价下降原因是:前几年整个国家的很多企业主转产投资房地产,数量和房价供过于求,而商品生产有一定空缺,慢慢的泡沫经济会显现出来。这正是有志于创业的有敏锐眼光的,能另辟蹊径和独出心裁的人是创业的绝佳机会。这些是不成熟的见解,比不上专门研究经济的教授学者的理论,但他们光有理论没有实践,运用他们的理论操作起来不一定那么得心应手。

第13篇:从时代流行语看六十年变迁

从时代流行语看六十年变迁

8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搞发展,这时期的流行语大多跟经济有关。

1、“万元户”(当时国家鼓励包产承包到户,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万元户成为富人的代名词)

2、“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只生一个好”(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3、“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反应了改革初期人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愿望)

这些等都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的一个个侧面。而87年春晚上的“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一经播出马上成为那个年代的流行语,而这也反映了我们大陆与台湾进行文化交流的开始。

90年代,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各项建设快马加鞭,人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这个年代的流行语也反应了中国积极向国际接轨,积极引进外资等社会面貌。

1、“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这句广告词,从此速溶咖啡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2、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 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 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 “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 我希望是……一万年!(千万不要说你没有听说过,周星驰的这段台词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港台文化在大陆进入鼎盛时期)。

2000年以后至今是网络大行其道的时代,网络语言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日常用语,这恰好反映出我国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高速发展的实际情况。

1、“翠花,上酸菜!”(2001年,雪村端着这坛子酸菜、领着翠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网络明星。

2、JMS(“姐妹们”的缩写。“S”是英文中的复数用法)、TX(“同学”的拼音缩写,也作“童鞋”)、3Q (THANK YOU)(这就是网络,这就是流行语,如果还有年轻人不知道这样的缩写,那么你已经落伍了)

3、打酱油、俯卧撑、很傻很天真(这两年十分流行的词语,社会的热点事件暴露无遗)

4、“民生”、“以人为本”、“群众满意不满意”、“关注民生”、“民心工程”,这类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级政府的文件中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可以说,有史以来,政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民生,把老百姓这么当回事儿。在今天的中国,民生成了全中国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时尚前沿

每一个时代,我们所关注的对象都有所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流行语,从这些流行语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一时期的大事,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生活的变化。本文从2008年追溯到1950年,对不同时期的流行语作出总结,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及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近30年来的变化更为显著。2008十大网络流行语

1.“打酱油”:“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此话是广东电视台就陈冠希事件采访时,一路人说的,之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2.“很黄很暴力”:2008年年初,诞生于网络的知名度极高的句型“很什么很什么”。这个句型的原始版为“很好很强大”,随后我们注意到爆发版为“很黄很暴力”,后续版则有 “很傻很天真”等无数版本。

3.“宅女”: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要送饭上门管饱就成,这是“宅女”的口号。这些年轻美女家门一关自娱自乐。

4.周老虎:2008年,广大网民将周正龙称为“周老虎”,以此昭示他与老虎的不解之缘。

5.“做俯卧撑”:2008年7月1日,仅仅一天一夜,“做俯卧撑”突然成为了网络流行语。此语源于6月28日贵州瓮安事件。

6.“叉腰肌”:谢亚龙引爆新一轮网络热词“叉腰肌”。大家注意到:在女足奥运表现广受球迷肯定的情况下,谢亚龙竟然在女足总结会上大批姑娘们没有斗志,并抛出了他的“叉腰肌”论调。

7.“囧” “槑”:“囧”,不是“火星体”,这个汉字念jiǒng,本义“光明”。现在在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槑”音同“梅”,字由二呆组成,故成为形容人比呆还呆的意思。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

8.“雷到”“雷人”:“雷到”原是出自江浙一带的词汇,浙江东北部地区,是指听到别人的话很讶异很惊奇抑或难以理解。“被雷到了”、“雷人”无疑成为了2008年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流行语之一。

9.“山寨”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如今,什么都有山寨版了,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式山寨。10.“霹雳”:“霹雳”一词的灵感来自于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蒙蒙》,剧中女演员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非常震惊,脱口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网友称,“霹雳”比“雷”更有创意,更传神,一定会取代“雷”成为最红流行语!

2009年:

1、不差钱

2、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3、寂寞党: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4、杯具

5、:“曾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 2010年:1, 种草不让人去躺,不如改种仙人掌!

2、我心眼儿有些小,但是不缺;我脾气很好,但不是没有!

3、人和猪的区别就是:猪一直是猪,而人有时却不是人!

4、原来只要是分开了的人,不论原来多么熟悉,也会慢慢变得疏远。

5、去披萨店买披萨!服务员问我是要切成8块还是12块?我想了想说:还是8块吧!12块吃不完

9、爱情就象鬼,相信的人多,见到的人少

10、永远有多远?你小子就给我滚多远!

11、碰到一个写手个性签名:也许似乎大概是,然而未必不见得。碰到一个GG个性签名:给我一个姑娘,我可以创造一个民族。

12、自从我变成了狗屎,就再也没有人踩在我头上了。

13、我想早恋,但是已经晚了……

14、天哪!我的衣服又瘦了。

15、80后的重要任务是制造08后。

16、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

17、是金子总要发光的,但当满地都是金子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颗了。

18、提醒大家要学会修自己的笔记本,这是很重要的!从前有个人,他不会修自己的笔记本……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19、我不是广场上算卦的,唠不出那么多你爱听的嗑。

29、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不仅收视率低,而且工资不高。

30、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可问题是我是穷人。

31、唯女人与英雄难过也,唯老婆与工作难找也。

32、见到我以后你会突然发现——啊,原来帅也可以这样具体呀!

33、问一同事:“你买了中石油吗?”同事说:“呸!你才买了中石油呢。你们全家都买了中石油,还买了中石化!”

34、中午在食堂叫了两个菜。吃第一个我震撼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难吃的菜吗?”吃第二个我哭了“还真有啊”。

35、老鼠一发威,大家都是病猫。

36、人生就像一个茶几,虽然不大,但是充满了杯具。

37、听君一席话,省我十本书!

38、0岁出场亮相,10岁天天向上。20岁远大理想,30岁发奋图强。40岁基本定向,50岁处处吃香。60岁打打麻将,70岁处处闲逛。80岁拉拉家常,90岁挂在墙上!

39、老板,先来两斤真爱,拿回去喂狗!

42、读10年语文,不如聊半年QQ。

43、早晨懒床,遂从口袋里掏出6枚硬币:如果抛出去六个都是正面,我就去上课!思躇良久,还是算了,别冒这个险了……

44、我花8万买了个西周陶罐,昨儿到《鉴宝》栏目进行鉴定,专家严肃地说:“这哪是西周的?这是上周的!”

45、我能容忍身材是假的,脸是假的,胸是假的,臀是假的!!!但就是不容忍钱是的!!!!

第14篇:家居文化与变迁

《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家居文化与变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第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二课时,让学生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我们祖先的过去居住环境,及几千年来他们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认同及其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从原始人“构木为巢”和“挖地为穴”入手,了解古人因地制宜创造的“巢穴”,了解居室是为了人们生活安全、方便而建造的。而中国古代家居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各国的建筑风格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如何让他们看到这些建筑物,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我通过网络资源搜集到原始社会,人类当初房屋的构造,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建筑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房屋建筑不同,通过欣赏让学生发现居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学生从古今建筑方式的联系中,发现古人这种朴素的、有效运用自然环境为人类创造生存空间的智慧对后人的影响。

三、设计思想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古今中外建筑的发展和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妙,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由于古代建筑和国外建筑离学生“久、远”,为了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观看古今中外的建筑物地图片和视频,实现教学目的。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建筑的地域特点。

2、了解它们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网络资料,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建筑的地域特点,它们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国建筑艺术的神奇、美妙、美妙和丰富多彩。

2、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

五、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我国各年代有特点和艺术造型特色的老房子、古建筑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解说文字。

2、收集其他国家的建筑和家具的图片以及资料。

3、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展示紫禁城、凯旋门、金字塔、摩天大楼图片。

师(声情并茂):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原始的居室建筑就被祖先创造出来,但那只是藏身之所。当古朴的建筑融入了人类的感情、信仰和智慧,铸就了紫禁城的威严、凯旋门的辉煌、金字塔的雄伟和摩天大楼令人炫目之后,它们才成为建筑物,是固化了艺术和文明的见证。

今天一起走进远古时代,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家具文化知识(板:家居文化)。

(二)走出巢穴

了解原始人和人类当最初的房屋。

1、观看课件: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请仔细观察,边看边思考:

(1)人们为什么在树上搭窝,在地上挖穴而居呢?

(2)他们的房子的风格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3)人们最初的房子和他们住的巢、穴有什么相似之处,与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原始人的居住状态,知道原始人根据自己居住地的特点创造了最早的房子。)

2、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下,天然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从早期人类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居遗址开始,它满足了原始人地最低要求。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

(三)凝结在房屋的文化

师:当人类真正走出洞穴,走出丛林,开始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时,也就开始了有目的地人工建造屋室的的活动。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及社会关系的需要建构自己的建筑与村落,同时,在满足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后,精神需要越发成为左右建筑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真正意义的建筑诞生了。(与变迁)

1、教师出示视频课件:伴随着音乐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感受其建筑工艺、结构、造型、雕刻艺术等。

2、学生讨论汇报: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哪些特点和风格?

3、教师小结:中国建筑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劳动人民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和完善。工艺精造型美、雕刻细,带给人舒适、美得感觉。不论从审美还是从文化的角度,都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何适应性,蕴涵着无限演变和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有着近五千年的延绵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也等待着后人去学习、创造和超越。

(四)领略建筑风采

1、看视频:感受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边看边思考,这些建筑与中国建筑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加以总结归纳。

相同:美观、舒适、装饰精美。

不同:外形、风格、绘画。

原因:地理位置、风俗不同造成。

(五)拓展探究

请拿出自己家的房屋和家具来说说你有哪些是中国风格的;有哪些是西方的建筑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开始。) 小结:通过学习及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习方式,使我们懂得了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我们今天的建筑文化和家居文化在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融入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并具有新时代的气息。

(六)动手操作,创造艺术的精美

课后,根据自己对建筑的了解,用纸绘制你理想的家居并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再现艺术之美、建筑之美。)

(七)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家具文化与变迁的学习,你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表达你的收获?

生: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家居文化与变迁

巢工艺精

气候环境建筑造型美舒适 穴雕刻细

第15篇: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

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演变的历史密切相关 ,近年来 ,对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和中华文明演变研究的大量科学积累 ,充分显示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演变与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多样而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

气候变迁是影响中华的其中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既表现出暖湿联姻、干冷相配的特色,同时也表现出暖湿与干冷交替出现的波动式变化过程。这种自然生态环境,对不同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天时地利、冷暖干湿的自然气候因素,已经限定了人类本能和自我创造的先决条件。

在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气候变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进与消极影响之间的巨大反差,简直可以用“难以想象”来形容了。而经济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基础,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气候变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从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中国近几千年来的气候虽是冷暖交替出现,但总的趋势是暖湿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干冷期则越来越长,寒冷程度也一个比一个强。这种自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可逆转的由黄河流域南迁到长江流域的走势。

古代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落后,即使有所改进和提高,也是很缓慢的,因此气候的好坏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灾害的有无多少、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无多少等自然因素,就成了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乃至决定性因素。有研究表明,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而寒冷气候则引起农业萧条,从而直接导致整个经济的衰退。因此从理论上说,暖湿期也就应该是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时期。

气候变迁特别是气候变冷,导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规模南下,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政局的演变。

除了对经济发展和政治进程的影响外,气候变迁也造成了较大空间范围内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当然气候变迁对中华文明进程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这些。

如果可以用优劣来评价的话,那么可以看出,就中华文明进程来说,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文明的发展是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的,而干冷的气候则正好相反。但这也只是就古代历史时期来说的。

从世界历史的进程看来,气候变迁引发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变迁,是无法再重新恢复或逆转的,而且气候暖湿也并不是对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度控制人为因素引起的增温进程。

第16篇:传统与变迁读后感

《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WHUZPS

《中国:传统与变迁》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所著1989年出版,中文版由张沛、张源、顾思兼译,2008年四月中译版本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中国:传统与变迁》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上溯半坡、龙山远古中华文明,下迄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内容涉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及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传承与流变。从王朝兴衰、社会经济、政治变革、艺术思潮、文学发展等涵盖范围之广可见一斑。本书论述精当,记录简约,体系完整,可以说是学习简明中国通史的必备。而最有趣的的地方在于用简洁的语言不失精当的概述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发生的大事。

读书过程中,深深被其内容所吸引。读罢,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且感慨颇多,一时各种思绪涌上心头,即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多姿而自豪,也为近代中国的沉沦而惋惜。各种纷繁复杂的想法充斥脑海,各种思考脑海交织,一时间难以捋出头绪,如果要说我读完全书对整个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考,我想一万字也不足以描述。在这里我就仅从朝代的更迭、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国近代的沉沦三个方面说说我的感受。

朝代的更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朝代的更迭史就是历代帝王的治乱史。读史知王朝兴替,从中吸取教训,对于我们把握中华民族发展方向有着重大的意义。

把中国大统一的历史分为三大帝国,第一帝国秦汉、第二帝国隋唐、第三帝国元明清是作者的创造性的想法。这三大帝国时期与衔缀起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夏等短期政权一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三大帝国的划分是疆域辽阔的大统一及时间持续时间长为标准的。以此为标准,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是第四次大统一。而有意思的地方是,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地相似,一如第一帝国秦汉,第二帝国隋唐,稳定的大统一之前总是要先经历一个短期的统一政权,而第四次大统一之前也建立了短期的大动荡大转变的政权—中华民国。

第一帝国—秦汉帝国。秦朝统一六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秦始皇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

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

西汉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更名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可以说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的思想,以后中国再未长期处于诸侯割据时代,大统一成为了共识。

隋唐帝国—第二帝国。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唐朝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得科举成为步入仕途、求取富贵的最主要手段,有志从政者就必须同样的经书、文学教育,从而使全国在思想文化上也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同时科举制度的建立,也使得唐朝的统治摆脱了大族世家的桎梏,但是各藩镇拥兵自大,为以后唐朝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自唐之后,大统一的观念与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国家混乱分裂状况不可能长期存在。中国自唐以后,割据纷乱的局面再未超过50年以上,中国自唐以后一直是一个牢不可破的政治统一体。

按照这种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帝国的划分,宋朝的位置颇为尴尬。主要是因为虽然经历了五代十国之后,宋朝同一了中原地区,但是始终没有能够统治北方,北方大部分地

区都在异族的统治之中。虽然武力不盛,没有完成大统一,但是宋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程朱理学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宋朝发达的海运贸易。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家也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宋朝发达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始创唐朝,在宋朝发扬光大,使得宋朝文官制度尤为发达,秦桧假借圣旨传岳飞回京,岳飞明知道的情况下还交出兵权,一个文官手持文书,就可以让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交出兵权,这在唐朝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说宋朝及之后的1000多年,是“专制时代”,统治阶级为官吏,统治庞大的帝国靠的是发达的文官制度。而唐朝之前,“贵族世代”统治阶级是贵族,高门大阀。这样宋之后的王朝或为异族所灭或皇室内部争夺王位,再无属下篡权并获得成功。

第三帝国:元明清

元朝是一个异族王朝,风俗习惯与农耕文明差异极大,其自身文明落后于中原,文明的发达不代表武力的发达,攻破城池靠的是武力而非文化的力量。但是统治一个偌大的帝国不是靠武力所能解决的,异族王朝必须借助汉族的力量来统治整个王朝,于是上层的大地主、士绅很明智的接受了元朝的册封,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汉奸之传统古已有之。至于下层的民众也能吃饱穿暖,谁会去造反呢。

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元清两代的异族统治者竟能统治偌大的中国并且被中国人奉为正朔,原因是什么?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中国能够容忍异族的统治并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不变。

但是元朝和清朝还是不一样,元朝采取的是一种放养的策略,只是上层统治阶级是蒙古人,基本对于社会的下层统治靠的是汉人地主,这样对于中原本身的下层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元朝对中国的统治没有到底层。而清朝则采取了更为激烈的策略,意欲改变中原文化,如“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些策略对继汉唐以来的文化继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还是那样,少数的异族要想统治中国必须获得地主士绅阶层的帮助,这样也就能保持中原文化基本的特征不变。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虽历经历代昏庸无能的皇帝,明朝的统治总是能支持下去,明朝几乎没有令人兴奋的历史事件的发生,社会秩序的稳定亦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停滞。

那么对于王朝的循环,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历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乏味的重复,创业者打江山,国力大振,继而是长期的衰败,最后全面崩溃。这一简洁的表述道尽了朝代兴衰的真谛,当然这其中有个人因素也有统治与政治的因素。开国初期,总是不乏有志之士和明君,王朝中期君王长于宫妇之手缺乏历练同时宦官外戚连番弄权,王朝衰败,这样开过大约100年就会遇到棘手的财政问题,进而有识之士开始进行经济与政治的变革,国力会恢复一定的程度,但是改革会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在皇帝不支持之后,进而失败,之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尖锐,最后爆发起义,王朝覆灭。这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是有启示意义的,虽然我们建立了人民共和国,摆脱了家天下的桎梏,但是王朝的兴衰是相似的,统治阶层的腐败,官商勾结,贫富差距拉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需要解决的。

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关于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方面,我认为书中已有叙述文化的发展,这里就不赘述。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谈一下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字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第二:汉文化中心主义;第三: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第一、文字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我认为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当然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服饰、戏剧以及各种民俗艺术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从历史长河几千年的发展来看,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

发扬靠的是文字,有了文字的记载才有了传承,进而发扬光大。

中国发现最早的汉子雏形是在安阳晚商遗址发现的甲骨文,中国古人赋予了汉字以奇妙的魅力,使得汉字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以及更微妙的韵味,汉语诗歌和散文具有一种字母文字难以望其项背的简洁生动性。汉字的另一大优势是它能够克服方言乃至更大的语言障碍,但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并且把这种汉语文言视为他们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像字母文字的国家,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所以我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一部分应归功于我们的汉字。

同时文字的一贯性也使得中国人对古人,无论是在种族上还是在文化上,一向有种强烈的认同感,甲骨文便是很好的证明。与西方对古埃及、两河流域或古希腊、罗马的态度相比,更有理由感到他们的文化是从商代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

第二:汉文化中心主义

汉族文化中心主义是以中国为世界中心,以汉族政权为中国正朔的意识形态。它形成于唐朝,但是在明清时期成为其主导思想。它帮助中国人在遭受异族入侵及统治时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最终成为胜利者。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人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憎恶与轻蔑,以及一味关注本国事物的狭隘视野,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以至于中国在明朝时期看不到欧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复兴、宗教改革、大革命、产业革命等,使得中国开始落后于欧洲各国,最后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最近一种思潮又悄然诞生,那就是盲目的崇拜外来文化,似乎有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鄙视。好像社会的发展就要完全的按照西方的社会模式进行,完全不考虑中国实际的国情和文化,西方的就是好的,凡事先看看西方怎么做。如果中国不这样做,那就是不对,似乎过于崇尚外来文化。这两种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外国经济、政治制度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部分,而不是全盘接受,不然就会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

第三: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如果说中国的宗教,那么似乎只有佛教和道教,但是人们在考察中国的宗教问题是总是有一种“无力感”,大约佛教和道教都只是装饰了中国文化,但并非像基督教之于欧洲那样整体上重塑了中国文化。反而是儒家思想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作用类似与基督教。

于是最近也兴起了一股思潮:中国人没有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多么的可怕!好像没有信仰就是十恶不赦,大逆不道,一定会做坏事一样,没有信仰成了一个很大的事情,在我们怀着好奇的心理去考察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时候,外国人也以差异的目光看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是怎么生活的啊?

我认为中国并非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比较松散化,信佛、信道、信儒、信基督教、信伊斯兰教,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在中国这个宗教包容开明的国家里,宗教并不狂热!人们理性的选择自己的信仰或者是信仰科学。所谓的宗教,在我的理解就是使人获得心灵的宁静,教人向善,无论是耶稣、释迦摩尼还是穆罕默德最初的初衷一定是这样,但是宗教高度发展的后果就是过度的复杂化,基督教分裂为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佛教也分大乘、小乘;伊斯兰教更是因为教义分歧,导致中东地区内乱不止,似乎宗教的信仰已经变成一种利益集团的区分,而偏离了最初宗教的本质意义。

西方人以为中国没有宗教而没有信仰,但是有信仰的他们依然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者,资源的掠夺者;中东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有信仰,宗教信仰的狂热,迷失自己,陷入恐怖主义的泥潭。我庆幸于中国没有一个势力极大的本土宗教,这样就避免了因教义理解不同而造成分裂。没有信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主要有道德约束,只要遵纪守法,内心宁静,依旧是好青年!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被占领,可以被奴役,但是只要文化处于先进地位,就能同化其他外来文化,就能保持自身民族特性,历史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历史上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不发达地区的文化,而现在,外国文化与我国处于一个同等地位,似乎我国的文化还处于劣势地位,西方文化入侵,各自西方思潮泛滥,如何保持自身文化不受侵蚀,战争神剧和宫斗剧、家庭伦理剧不能实现文化输出的重任。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中得优秀部分,大力弘扬,同时积极鼓励新一代的青少年去积极去传承。

中国近代的沉沦

我认为中国近代的沉沦不能从鸦片战争算起,真正的究其原因大约要追溯到宋朝末期。这看起来略有荒诞,但是事实就是在在13世纪宋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社会、思想形成了一种平衡,并且在当时的思想、技术条件下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完美的平衡到了

19、20世纪,在经受了外界的剧烈破坏的撞击仍未完全打破,这也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完美的平衡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停滞,从历史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技术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关于中国近代的沉沦有很多种解释,我认为第一,中国的模式:这是一种农业型、内敛型的模式,而非城市型、扩张型的模式。第二: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是东亚文明的中心,中国人因此便具有一种优越感。传统格局的惰性与顽固,以及物质和精神上的封闭与自足,这一切都使得中国面对西方的挑战时反应迟钝、举步维艰。政府的惰性,因循守旧,官员的腐败造成国力的下降。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学者思考过这个问题,假设东亚文明和欧洲文明是两个平面,不曾相交,中国面对清朝末年的腐败、农民起义会走向何方?而欧洲各国没有发现中国,那么他们的历史会是怎样?他们的轨迹不会产生过大的偏失,中国文化已不具有优越性,科学技术水平更是落后,不能给西方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西方却恰恰相反。

思考这些,你会发现中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它的内在是因循守旧的,而不是变革的,总是有一种力量把他恢复到原来的轨道上去。如果没有外国的强势入侵,清朝腐败不可救,太平天国运动也成不了气候,那么汉族大地主如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者乘势而起,或许建立另一个皇朝,历史的发展回归到原来的轨道。而从现在去看历史,从没有这样一个时期从1840到2013这样一个时期,中国变化之大,纵观历史,173年的时间里,最多不过一个朝代的时间,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变为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文字,自身的血统,一些残存的风俗习惯,哪里还有那个时代的一点点的映像。历朝历代的更迭不过是换一个姓氏的人坐江山而已,而在这173年的巨变里,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或许中国遇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人也许永远不会觉醒,不知道技术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如果没有列强的入侵,中国看不到世界的变化,中西方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部不错的简明中国通史著作,记述精当,记录简约,不乏独特见解,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免隔岸之误,反映了西方学者的局限性,对中国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历史见解是应该值得商榷的,对于这些,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保持审慎的批判态度。 同时聊聊数千余字不足以表述全面我的想法,且文中多为个人观点,较多成熟之处,敬请原谅。

第17篇:学分制起源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学分制改革的起源与变迁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分制由恢复试行到深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本文就这一时期学分制的发展过程进行论述,并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学分制;恢复;变迁;问题

引言: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本质上是以学习自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随着一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而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逐步发生了较大变革,社会文化得到发展,教育体制也随之变动,本文简单地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分制的起源变迁历程。

一、学分制的恢复试行阶段(1978-1985)

(一)恢复试行的原因(条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我国经济也由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步转移到市场经济,这为学分制在高校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

我国大学实行的单一的学年制的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弊端日益显露,专业设置狭窄、课程陈旧老化、课程管理死板,很难培养新时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恢复试行过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大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可以试行走读制、旁听制、学分制。总之,要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努力扩大招生数量”。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学分制。同年9月,教育部发表《关于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也提到“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学分制”。为摸索学分制实施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进行学分制试点,以获取学分制实施的直接经验。

1980年12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大力提倡高等学校推广学分制。受此影响,学分制在高校得到较快推广。

198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许多高校把试行学分制作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学分制逐步由部分重点大学试行推广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高校扩大到其他类别的学校。

1985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改革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1]。在这一《决定》的规范约束和引领之下,学分制取得了一定进展。

(三)恢复试行的阶段特征

在20世纪70年代,学分制仅仅在我国为数不多的重点高校“试点”,并没有得到较大

①2014/7/2 规模和较深程度的推行与实施。学分制的发动者、推动者是教育行政部门而非高等学校。可以说,当时是高校学分制的“恢复试点”年代。

到1985年左右,学分制在我国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几乎所有重点大学都实行了学分制,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或地方院校也极力推进学分制。这一时期,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推进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哄而上”和“急功近利”倾向。

二、学分制的缓慢发展阶段(1985-1992)

(一) 缓慢发展的原因

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没有被完全打破,市场化改革推行步履维艰;二是由于新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更替带来的矛盾及改革经验的不足,前期急切推行的学分制实验事与愿违,导致了高校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滑坡等问题。

(二) 缓慢发展过程

1987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印发部分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在肯定学分制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充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高校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哄而上”,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分制,切不可照搬别国模式。纪要颁布后,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步伐得到延缓。

(三) 缓慢发展阶段的特征

这一时期是学分制的稳定和反思时期,学分制在我国发展十分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

三、学分制深入发展阶段(1992-2001)

(一) 全面发展的原因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鼓励高校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恰好适应了这一形势要求。

(二) 全面发展发展过程

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继续试验、逐步完善并推广各种有益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材施教和搞活教学的各种措施,如学分制、优秀学生选拔制、主辅修制等,积极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为具有不同条件和才能的学生有益的发展创造条件”。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实行学分制”,学分制在高校重新掀起高潮。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学分制推行获得了极大的助推力,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在高等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实施学分制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一些重点高校纷纷实行学分制并不断将学分制改革推向深入,选

1 / 5

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制等得到有效实施。

至1996年,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高校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1]。

90年代末期,受扩招影响,高校的招生规模与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分制更是受到高校的热烈欢迎。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这再次为学分制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三) 全面发展阶段的特征

实施学分制再次成为高校改革的契机和热点。而且,此次学分制改革不再是单一的课程实施管理改革,而是将学分制与配套的综合性大学教育管理系统同步进行改革。

90年代的学分制热潮,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日趋完善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高校自愿主动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学分制”已经被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同,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认可。

四、深化发展阶段

(一) 深化发展原因

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

(二)深化发展过程

2001年10月25日,教育部在5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6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深化专业设置、学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分制”。

2004年后,学分制在高校推进的速度与力度明显加快与加强。

2007年2月17日,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鼓励高等学校之间的跨校选修课程机制,加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等,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这再次为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深化发展阶段特征

(1)模式多样。主要有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绩点学分制等。

(2)选课制度不断完善。尽管各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不尽相同,但不断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已成为高校的共识。

(3)导师制确立。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对导师的选拔、职责划定、考核与奖罚等,地方高校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基本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导师”制度。

(4)辅修制日益成熟。有关“辅修”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辅修”专业的覆盖面日

2 / 5

益扩展,“辅修”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5)学分制收费制度逐步形成。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学生当年所交纳的学费可根据选取学分所需的费用收取。

五、当前我国学分制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1)教师资源不足

近年来,由于连年扩招,很多高校的教师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常规课堂教学,无法花较多的精力去开设较多较好的选修课,难以提供足够数量的选修课,这就导致有些学校的选修课开设数量很有限,质量也不高,能够胜任选修课的教师资源严重贫乏。

(2)课程物质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必修课程学时多,选修课程学时少也已成为学分制选修课程设置的一个瓶颈。课程的不够丰富不仅仅会影响到课程本身,也会影响教师与学生,使得教师与学生分别受到课程的影响而存在更多其它方面的问题。课程选择不但缺乏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而且缺乏科学指导。不少学生对实行学分制的目的认识不清,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片面追求学分的现象较为普遍,选课混乱。

(二)学生学习主体性观念不强

实行学分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大大减小,同时高中学习生活与大学学习生活反差很大。由于管束力的弱化,使得学生学习上却没有太多变化,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动力与积极性,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甚至大多数同学打出了英语四六级成绩六十分万岁的口号,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的态度。此外,大学相关的奖罚体系并不十分健全,即便成绩足够好也并不代表能够提前毕业或者能够拥有更多的荣誉,而成绩不好也不代表一定拿不到学位证书。在此心理的暗示下以及缺乏恰当的奖罚机制,以至于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三)相关管理制度与学分制不配套

(1)现行学生管理、学籍管理制度与学分制改革不配套

大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上实行学分制,另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和学籍管理上却基本实行学年制管理。学分制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系、跨学院选课。然而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却对学生仍然分年级按行政班级管理,每天实行上课统一考勤,缺课多的学生会受到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被开除。学分制要求学生以积累学分的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既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也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限内因边读书边工作等而延迟毕业,体现了较强的弹性。但是,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几乎没有弹性:一是调换专业困难。学校虽然提供调换专业的渠道,但条件很苛刻,程序很烦琐,并且比例较低。二是学生基本没有申请免修课程的权利,几乎很少有提前毕业的机会,就算提前修满了学分,也依然不能及时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

3 / 5

(2)现行的导师制与学分制改革不配套

实施学分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导师制,给予学生必要的选课指导和学业活动的指导。我国大学虽然一般都设立了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了导师,但导师制实际上是一种虚的形式上的制度,没有起到实质上的作用。原因是:其一,学校无专门导师编制,导师全部由任课教师兼任这些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没有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二,学校无专门的导师责任制度,其职、权、责、利不明确,基本上是有职无权无责无待遇。所以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工作上没有动力,更没有压力。其三,我国的导师不与学生同住,如果不给学生上课,学生就很少能见到导师。

六、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变迁和教育变迁,学分制在我国恢复实施并得以推广,在高校中得到了普遍运用,推进了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分制的发展同样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和相关配套制度上,这也是我国高校日后推行学分制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高校在学分制的实施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透过繁杂的表面现象,寻找其中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学分制才能逐步趋于完善。

注释:

① 之所以说是学分制的恢复试行,是因为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学分制就已经引进我国,1918年我国开始正式推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计划经济的运行,学分制改为学年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5,(15) [2]孙山.我国高校学分制变迁简论[J].教育评论,2010(03)134-137 [3]胡霞.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实践历程和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8(30):149-150 [4]朱梅林,付勉兴,叶翔翔.学分制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外实施状况探析[J].科技信息,2011:81-82 [5]韩宏.高校学分制发展探究—试论高校学分制的起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13.23(06):57-63 [6]吴运兰.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3 [7]常思亮.我国大学推行学分制的改革路径[J].武陵学刊,2010.35(04):130-133

4 / 5

第18篇:详谈中国人的名字变化和时代变迁

三正起名网 | www.daodoc.com 详谈中国人的名字变化和时代变迁

每一代人喜欢的名字都有不同,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如何从一个名字里读懂一个时代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导语:“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礼貌问候语。“我们五百年前可能是一家人啊”是中国同姓的陌生人相互之间拉进关系的时候的有效说辞。姓氏在中国的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我们现在讲名字,但是在过去,名和字可不是一回事。在古时,男子20岁成人行冠礼,女子许嫁之时,孩子会得到一个\"表字\",这个\"表字\"才是他在社会上进行交际所用的正式称呼。现在,回想起我国古代的一些名人,我们都能很流利地说出他们的名和字。

中国人喜爱将国家大事记录在姓名中,这不只宣告着孩子出世年代的光辉,更承载着父母对于孩子“借国运而兴昌”的期许。建国、解放、援朝、跃进„„这些词语不是动词,而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名。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建国”“建华”“国强”等名字成为流行,在那个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代,人们不只对于国家心怀期望,对于“人民翻身做主人”也颇有希冀:名字含有“民”字的人群中,约60%的人出生于那个时期。而在其时,一家数个兄弟姐妹悉数取上相关时势型词语则更显气势。

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国人又纷纷把相关字眼加入姓名当中。“援朝”“抗美”成了不少人的取名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有上万的叫李援朝、王援朝、张援朝的,就连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司令朱德也为其 三正起名网 | www.daodoc.com 长孙取名为“援朝”。而以“张”姓为例,当前中国的1000个“张援朝”里,就有近900多个出生于60年代以前,约占“张援朝”名字为总人数的90%。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取名方式更加多样,更多的人回归到人性层面,哺以文化意蕴。不过,即使在姓名“记功铭史”功能被弱化的现在,仍有不少人跟着国事走向为孩子取名。例如,绝大部分名叫“和谐”的人出生于2004年9月“和谐社会”概念提出后。而北京奥运会举办当年,取名为“奥运”的宝宝就井喷至近5千人。 或许,在这些名字不仅是时代印记的强力嵌入,更是中国的老百姓“国、家相连”政治文化的民俗演绎。

国人名字的变化,见证了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现在的人在起名时,更加讲究意境的构思,既不偏重于时代,也不偏重于某个地区和某种职业,开始更多地倾注个人的感情和关怀,文化底蕴更加丰富了。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在文化、价值、观念上呈现出多元化,起名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

近日,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出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近一亿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7左右 “王”姓终于登上了“第一把交椅”,王、李、张三姓的众多“子民”,还有多少人会在意是否是“全国大姓前三甲”呢?或者,又有多少人在意自己姓氏的排名呢? 姓氏排名关注度的降低,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变化— 三正起名网 | www.daodoc.com —家族观念或者说家族意识正在淡化。

在当代,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多年后,家庭独生子女的增多家族观念的消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比如,名字不再习惯使用辈份,追求好听、好记、文雅、大器者越来越多。再比如,如今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逐渐淡漠了家族关系的维系,朋友相聚更容易代替亲戚相聚,血缘纽带的力量日渐削弱。就原因而言,现代社会的发展,会将在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的家族观念慢慢冲淡。所谓的“本家”意识,也被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所取代。其实,这何尝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当固守农耕的小农经营模式、家庭经营模式变为更为开放的市场经济,更加活跃的权利意识就会占据社会思想的主导地位。 客观来说,家族意识淡化是一种进步。胡适先生曾言,“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吾国家庭,父母视子如养老存款;子妇视父母遗产为固有;甚至兄弟相倚依,以为兄弟有相助之责,甚至一族一党,三亲六戚,无不相传依„„”虽说家庭成员在财力方面相互帮助自是合理,家族意识亦有其正能量的多种表现,但胡适先生正是看到了家族文化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才发出此言的。

面对家族观念的消逝现实,可能会在在主观情感上感到怅然若失,但更需看到的是权利意识取代家族意识,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而存在了几千年的宗法关系和宗法意识,也会慢慢被法律意识所取代。当然,之于每个个体也要分清 三正起名网 | www.daodoc.com 楚,家族观念的消逝,并不等同于家庭观念和孝道观念的淡化,对于父母、妻子或丈夫以及孩子,都要履行相应的家庭责任。家庭责任并不与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相左相悖,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宁可不上户口,也不让孩子再姓苟”近日,这句话在网上炸开了锅,引发网友热议。这句话来自河南郑州一位姓苟的先生,因为姓氏,他从小就被人喊作“小苟”、“汪汪”,直到今日,他依然没能走出姓氏阴影,在妻子准备怀孕的时候,他撂下了这句狠话。 事实上,因为部分姓氏少见,在生活中,常常被人拿来说事,甚至取笑,但殊不知,这些姓氏的背后却藏着许多你所不知的传奇故事,并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如果你还因自己的稀缺姓氏感到不安,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苟”姓源远流长,有近千年的历史。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晋,迁都开封。在石敬瑭做后晋皇帝期间,有个姓敬的大臣因为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后被定了罪,朝廷下令让所有的敬姓人改姓“苟”。没多久,后晋被后汉灭了,敬姓族人不用再避讳了,很多改姓苟又改回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因为要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赵敬的名讳,而重新改姓苟。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高、低、贵、贱、贫、富之分。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姓氏逐渐变得稀 三正起名网 | www.daodoc.com 缺,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越来越少,也有一些好事者在生活中以他人名字取乐。姓氏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充分认同自己姓氏中包含的历史,正确看待姓氏文化,并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为自己的名字而自信、自豪,并对他人的姓名表现出尊重。(中国青年网)

第19篇: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推荐]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

大家好:

又是一个五一国际劳动的到来,而今年“五一”适逢新中国成立61周年,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披肝沥胆、兢兢业业。他们为新中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在这鲜花盛开的五月,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无产阶级的劳动者呢。

想当年,从“掏粪工人”时传祥到“陈氏定理”,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从“杂交水稻之父”到“世界篮球明星”,从国有企业职工到农民工和私营企业主……一代代劳模的成长,见证了共和国发展的历史;劳模精神的不断丰富,诠释、滋养着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成千上万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建立的功勋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记得来自陕西的全国劳模周惠芝说:“作为一名纺织工人,我和千千万万工人兄弟姐妹一样,是共和国成长壮大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周惠芝所在的细纱车间,就是上世纪60年代的全国先进典型——赵梦桃小组工作的地方。和时传祥、王进喜等老典型一样,赵梦桃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新中国劳动者的先进代表,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偶像。历史将记住一个特殊时刻:1966年国庆节前,毛泽东同志特意把掏粪工人时传祥接进中南海小住。国庆节当天,时传祥作为贵宾被请上**城楼,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得知他没有文化,刘少奇同志特意送给他一支钢笔,鼓励他好好学习。而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扩大了劳模队伍的外延,丰富了劳模精神的内涵。与之相应,陈景润、袁隆平、蒋筑英等知识分子劳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社会关注,他们的影响扩大到了世界。

在进入21世纪后,“金牌工人”许振超、篮球明星姚明以及部分农民工、企业管理者被选为全国劳模,劳模群体多元化成为新的时代特色,被认为是“社会文明的又一大进步”。

全国劳模包起帆从机修工干起,一直干到工程师、码头公司经理、集团技术副总裁。他说:“我走过的路,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名普通工人命运变迁的路。经历告诉我:工人的利益只有和国家的改革发展连在一起,才是永久的、根本的。”在1968年他刚工作时,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只有3570万吨,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地位。“正是靠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上海港年货物总吞吐量已连续三年跃居世界第一。”

劳动创造世界,奋斗成就伟业。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风尚。 与经济起飞和社会进步相对应,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进性明显增强,利益进一步实现,领导阶级地位更加巩固,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在全球金融危机时,尽管使就业形势严峻,但是企业对技能型工人的需求却不减反增。劳模评选的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全国先进工作者、东北电力学院教授周云龙认为,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社会需要更多有技术、有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

全国总工会近年来完善劳模评选标准,在继续提倡“无私奉献”的同时,“对事业有突出贡献”成为首要标准。不断丰富的劳模精神内涵引领着时代风尚。

我国劳模构成正由体力劳动者向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并存、生产者与创业者并存的方向发展。

“劳模精神的内涵丰富了,但劳模精神的本质并没有变化。”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劳模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本质要素都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 已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金牌工人”许振超,前不久应邀来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与劳模学员展开了一场对话。

来自黑龙江的学员郝传晶问:“你获得这么多荣誉,最看重哪一个?”

许振超毫不迟疑地回答:“是中国技能大奖。因为它是我们产业工人实实在在的东西,最能体现技术工人的价值。荣誉只代表过去,今后的路还要自己走。”

一位网友了解了许振超的言行后写道:“许振超有一身国家级光环,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过去以为他离我们很远,原来也是和我一样的技术工人。现在我明白了,一个人即使平凡如草芥,也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贡献社会,创造辉煌。”

“劳模也是普通劳动者,应该可亲可学。”上海机电工会主席左山虎说,这些年来,我们在行业内不间断开展评选“李斌式小组”活动,坚持让劳模李斌和工友们一起成长! 为使“李斌精神”产生更大的裂变效应,上海机电工会创办了“李斌技师学院”。李斌的劳模效应在不断扩大,以李斌命名的“技能大赛”“产品创意大赛”等,参与者已不仅仅是工人,也有许多管理人员。

“培养一个高技能的知识型技术型工人,比培养一个大学生还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学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说上海货好,其实是上海师傅技术水平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党总支书记庄继丽表示,过去社会将劳模“神化”,人们觉得劳模离自己太遥远。如今劳模标准越来越强调劳动者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技能创新,等于让劳模融入大众,更好地领跑时代。

第20篇:看时代变迁之医疗的团员感想

感想

一 关于分配 :

刘从勇的观点给以学生分配工作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一,现在医学生和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着太多,医院相对就太少,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分配是不可能的。第二,国家分配存在太多不公平,原本是大城市的毕业后就分配到大城市,原来是农村的还是回农村,那无论是城市来的还是农村来的都会没有动力。甚至因为国家的这种不公平而引发地域歧视,或者社会冲突,这是极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三,如果仅医学生包分配,那其他专业的学生势必会不满,也会造成医学院学生爆满,其他专业却无人问津。

付叶青的观点分配政策推行是不错的主意。但是在分配时以考试的方法来确定不同的人去的医院级别,考得好的去好的医院,这样对医学生就相对公平了。不满分配的就自己再去找。

二 有关于是否减免医学生学费:

张艳的观点国家可以实行部分免费医学生,就像国防生一样,毕业后就听从国家的分配。是否免费读,全由他们自己想清楚,这样就不会出现不愿意回原籍的情况了。

三 关于医生加薪:

王柏公的观点 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并且他们在学医的时候付出了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费用。提高医生的薪水是无可厚非的。医患关系不是应为医生收入引起的。

四 关于以学生课程:

卢静梅的观点 兴趣才是学习的关键,高数物理等课程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压力,在高压下学完了,很快就忘了。把它们改成选修课是个可以考虑的建议。

某同学的观点 1认为以学生可以不修高数物理,即使学了也只是短暂记忆,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只是一种徒劳。医学生应该把心思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2医学生的选修课也应该取消。选修课考试不严格,多数只是交一篇论文。学生从选修课中几乎没学到什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达不到社选修课的目的。

五 关于医患关系:

卢静梅的观点 作为一个医生每天看到很多相同的病例,日复一日,不用患者说都知道要用什么药,但对病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就觉得医生没什么耐心。并且作为医生天天接触病人,对于生死看得多了难免变得淡定,对于各自不同的角色身份不同,矛盾是难免的,医患矛盾是不可消除的,只希望通过知识水平,教育水平及相互理解来缓解。

《车辆与时代变迁范文.doc》
车辆与时代变迁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