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范文

2022-08-0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传记文学

石莱的春天

——石莱镇党委政府创建“富民强镇,幸福石莱”掠影

□ 亓贯学刘元善

这是一个古老的地方。绵延起伏的山地丘陵,到处留下了祖先的足迹。华胥山是华夏始祖伏羲诞生之地,此后,尧、舜、鲧、禹都曾在这里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古代文明;孔子多次光临,其渴不饮盗泉之水的故事,尽显一代圣人的高风亮节;光武帝刘秀下南阳,也曾搬倒井,让随行大队人马痛饮;白马山古寺中的千年银杏,见证了一代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沧海桑田; 这里也曾是一片浸染着烈士鲜血的红色故土。观音堂税卡阻击战、老寨山突围战、搬到井歼灭战、白马山阻击战,英雄们奋勇杀敌的悲壮故事,至今还在百姓中流传。

然而,自古以来,这里却是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偏僻之壤。石莱,又名石城。单从这个别称上,人们就能想象出她的贫瘠。她地处泰安、济宁两市交界处,据新泰市35公里,属典型的沙石岭山区,流域面积166平方公里,丘陵、山地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祖祖辈辈们难以走出那种带有原始状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轮回,那种面朝山岭背朝天的生活艰辛。他们以“鸡屁股当银行,蒜窝里种庄稼”为自足,以“丑妻、薄地、破棉袄”为自豪,他们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生活来取代他们贫穷的命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励精图治,现在的石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充满活力、富足美满的“幸福城”。2012年3月7日,春风荡漾,笔者驱车石莱,虽走马观花,但却处处感受到了石莱人那种干事创业、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抓好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一体化进程

笔者连续参观了镇区和观音堂、清泉、华胥山四个社区。昔日镇区周边低矮破旧的村舍以及狭窄脏乱的街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处新建的楼房以及服务中心、商铺、文化广场、幼儿园等现代化配套设施。改造后的东一村、西一村等十二个村庄,与镇区连为一体,以其崭新的现代化城镇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观音堂、清泉、华胥山社区,则呈现出那种山区特有的一幅幅“山坡起高楼、清泉坡下流”的山水画卷,彻底改变了以前那种脏乱差旧貌。 人口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镇社区化生活,可以使人们告别几千年来的传统生活观念、生活方式,走进现代文明。为了推动这种历史性的转变,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农村建设的意见》,制定了石莱镇《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意见》,聘请山东省著名设计规划单位,对全镇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并聘请专家组、主管部门、村镇干部、村民代表等进行科学论证和评审,确定了全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即采取“3+1”模式,将96个行政村规划为1个镇区和观音堂、清泉、华胥山三个新型农村社区。按照“改造镇区,突破两翼,开发三山”的思路,对镇区进行改造提升,对处于楼放路沿线的“西翼”清泉社区、“东翼”观音堂社区、南部华胥山社区的中心村进行整体拆迁,对老寨山红色旅游景点、白马山森林公园、华胥山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景点逐步实施开发,形成了生活与生产同步发展的科学格局。在此基础上,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破解了拆迁、资金、施工等一个个难题,一个个建设项目如期完成,总投资达1.5亿元,总开工面积达69400平方米。

如何在山区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一个难以破解的问题。石莱镇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11年7月23日,新泰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调度会在石莱镇召开,市委领导给予了高度肯定,成为新泰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样板。

抓好招商引资,突破经济发展瓶颈

笔者所看到的中泰牧业有限公司、老山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丰隆畜牧有限责任公司、隆宝种禽责任公司以及发电、旅游等建设项目,都无不令笔者震撼。笔者没想到山旮旯里竟有这么多项目;没想到所有的项目都投资如此巨大;没想到所有的项目都各具特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没想到各公司的设施、管理、经营理念都如此先进!

中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石莱东部一条山沟里。现代化的电动不锈钢门和两旁紫红色的大理石门柱,临着一条平坦畅通的乡镇公路。里面粉红色的办公室和后面高高矗立的楼式车间以及饲料加工设备,无不透着现代化的气息。西边是一排排封闭式的猪舍。透过玻璃,笔者看到里面无数头腰圆体肥的“新莱特”种猪被隔离在一间间猪舍里,或悠闲地散步,或躺着打盹,正在享受着吃饱喝足后的满足。地面刚被冲刷过,绝对一尘不染,更嗅不到一丝骚腥。在经理办公室里,年轻的高立宝经理向笔者介绍说:公司集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和饲料加工为一体,拥有资产13752万元,年产值10600万元。目前“新莱特”原种母猪存栏1300头,年出栏育肥猪3.2万头,并采取基地加农户的发展模式,提供种猪,年交易仔猪、育肥猪30万头,带动当地及周边县市4300多户发展养猪业,是泰安市畜牧养殖龙头企业,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兴村省级示范单位、农牧渔业部科技丰收计划二等奖、山东省种猪生产重点规模场等等。

缺乏资金,是山区乡镇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石莱镇党委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发挥土地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并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使一个个颇具规模和适合山区发展的项目,如凤凰归巢一般,纷纷落户石莱:山东隆宝种禽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100亩,年存栏肉种鸭10万只,年产值7000万元,是泰安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种鸭场,填补了新泰市无大型肉种鸭场的空白;新泰市老山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占地5000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是一座中型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厂;山东丰隆畜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加进鞋业有限责任责任公司,投资1000万元;国电新泰石莱发电项目,投资10亿元;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6亿元;瑞丰实业项目,投资2000万元;白马山旅游项目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

一个个项目,如汩汩清泉滋润了这片古老贫瘠的土地,带动了各项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素有“仔猪之乡”之称的畜牧业,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目前全镇养殖规模日益扩大,村村建起养猪场,发展100头规模养猪场140多个,年育肥猪近20万头,存栏母猪1.5万头,仔猪40多万头,建养鸡、养鸭、养兔大棚100多个,鸡鸭鹅兔存栏50多万只,养牛5000多头,养羊3.5万只,养殖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大产业。年创产值2亿多元,农民年均增收2000多元。

抓好结构调整,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虽是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但牛石路两边绵延十几里的丘陵沙地上,到处已经活跃着栽种核桃树的人群。

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是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石莱镇虽然山多岭广,具有发展林果业的天然优势,但传统分散的种植模式,却一直制约着农林业裹足不前。石莱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委、市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立足石莱山区优势,研究制定了《石莱镇加快农业产业化扶持办法》,提出了“调整结构,富民强镇”的战略目标,把调整结构作为富民强镇的突破口,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

一是科学规划,提出了“一条线、五大片”农业调整战略。即牛石路一条线,白马山、老寨山、磨石山、华胥山、岚山五大片,规划用三年的时间,发展核桃3万亩,建成20个林果专业村,建设有机核桃专业镇。二是大力宣传发动,召开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动员大会,成立了核桃发展指挥部,与69个村签订农业结构调整目标责任书,印发了全镇核桃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制定了详细的奖惩办法。为开拓眼界,树立信心,还召开核桃观摩现场会,组织了42个村1000

余人,分六批到蒙阴、东平、青云参观,发放宣传单,详细介绍核桃栽植知识,分析核桃种植经济效益及市场发展前景,通过示范带动,积极引导,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激发起了强烈的发展欲望。三是坚定不移地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土地流转。规划牛石路沿线2400亩,华胥山开发区黄山1300亩,西石莱三村、西高庄、胡家泉村4300亩等等,计划流转土地3万亩,打造实施“3万”工程,即建立万亩核桃基地、万亩金银花基地、万亩脱毒马铃薯和无公害花生基地。在此基础上,开展招商引资,让大公司、大企业、合作社参与投资开发。如牛石路两侧,一次流转土地500亩,由新泰正大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0万元,进行综合开发,栽植核桃和金银花。磨石山优质核桃基地位于白马山风景区西侧,涉及6个村,规划面积3000亩,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与白马山风景旅游区相映成辉,成为又一生态观光景点。目前,全镇已发展核桃9600亩,形成了规模效应,为实现“核桃之乡”的战略目的,打下了基础。

科学的规划,有力的措施,已经让昔日荒漠的山岭穿上了绿装。流转土地后的农民,不仅每年可以得到可观的入股分红,还摇身一变,成为合作社或开发公司的上班族,按月领取工资,实现了“当工人”的梦想,从而使调整农业结构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

抓好民生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乡镇文教卫生以及养老等民生问题,在笔者的印象中一直是落后的,但参观了石莱中学、镇中心幼儿园、镇敬老院后,笔者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印象:走进石莱中学园林化的优美校园,在黄校长的引领下,笔者走上色彩亮丽的教学楼,逐一参观了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一间教室里,一位女教师正在熟练地运用“班班通”,向学生们展示山区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没想到一个山区中学竟如此先进!到石莱镇中心幼儿园,正赶上幼儿园召开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家长、教师、幼儿正在教学楼下面集结,一时呈现出一种热烈、隆重的场面。院墙上一副大红标语,更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热烈祝贺石莱镇幼儿园评为山东省示范园。”一个山区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笔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正巧石莱镇教办孙主任也赶来出席会议,他不无自豪地介绍说:才评下来的。我们镇不仅在中小学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幼儿教育更不落后。你各处看看就知道了。

走进石莱镇卫生院,笔者原本以为清冷的院内,却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楼上楼下处处是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奔忙的脚步。在参观完医院500maX光机、彩超机、胎儿监护仪、婴儿保暖台、血球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等先进设备后,笔者来到门诊,一位医生正在为一位女患者细心把脉,患者说:半个月前,我忽然脸上浮肿,尤其是眼皮肿得厉害,都快看不清路了。我到城里大医院看过,连拿药带这透视那化验的,花了六百多元。可是服完药后不但没见效,反而病情加重了。上个星期,我来到这里,吃了这位医生给我开的三副药就好了。我不放心,今天就来复查一下。医生笑着说:她肾虚,用设备是很难化验出来的。现在已经完全康复了。据医院一位副院长讲,由于镇党委、政府重视,近几年来,医院的医疗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本地患者前来治病,还吸引了周边乡镇以及外县市的广大患者。

走进古香古色的石莱镇敬老院门厅,里面别有洞天地排列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红瓦平房。平房前是一处健身的地方,老人们正借助着各种健身器材,悠然而安详地锻炼身体。笔者和一位老人交谈起来。他是东碾子峪村的,今年76岁,已经来这里五年了。笔者问他生活如何,他感慨万千地说:好啊,吃不愁,穿不愁,做梦也没想到啊!感谢党和政府让他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一切为了民生,是石莱镇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核心。镇党委政府每年都根据群众最迫切要求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医疗、养老、交通、水利、文化等等方面,加大投入,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而变化最显著的是教育。仅2008年以来,就投资4000多万元,对全镇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改建或新建。同时,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现代化教育设施的配置。他们的投入之大,速度之快,质量之好,在任何一个山区乡镇都是罕见的,被上级领导

誉为“知难而进,艰苦创业,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石莱精神,并要求在全市推广学习。目前,投资400万元的中心小学教学楼又正式开工建设。

在采访过程中,石莱镇党委吕熙伟书记给笔者留下了年轻、干练、充满朝气的印象。笔者第一天赶到石莱镇党委政府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吕书记开完会回到办公室,随即就跟来了几个基层领导请示这样那样的棘手问题。针对不同问题,吕书记时而严肃以待,时而谈笑自如,一一答复,指点迷津,眉宇间透着那种年轻有为的自信、果断和非凡的胆识。他今年还不到四十岁!采访即将结束时,吕书记对石莱镇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充满了自信,他挥动着有力的手臂,目光炯炯地说:历届党委政府已经给石莱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市委市政府“三提三创”为契机,再鼓干劲,争先创优,正当全市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腾飞,为建设“富民强镇,幸福石莱”做出更大的贡献!

告别吕书记,经过文化大院时,镇红歌队正在排演他们自编自演的豫剧《结婚住进新社区》:“自从搬进新社区,天天笑得乐开怀,以前住的是旧小屋,现在一步登天堂,多亏党和政府领导好,惠民政策暖心房„„”

春天来到了石莱,更来到了6万多石莱百姓的心里!

推荐第2篇:传记文学学案

传记文学学案

一、【传记有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也简称“传”。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二、【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3)从创作方法分:历史性传记和传记文学。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4)从篇幅长短分大传和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 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童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

1

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三、【传记阅读方法解说】

1、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

3、如何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

学会鉴别传记材料。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材料是否恰当,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现传主的特点,从这些材料里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认同的推理、判断或结论。

对传记传主作出评判。一部传记里面既包含传主的立场,包含传记作者的立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立场。读者要学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传主立场、传记作者立场做出适当评判。在阅读中,可以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说的方式上来体会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论,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

这类题目通常是论述题。答题应像写作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要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再次表明观点。

四、从命题的角度来赏析传记:

(一)概括传主成就 【命题特点】

传记作者为一个人物立传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其事迹、凸显其成就,因此,对传主事迹或成就的概括就成为主打题型。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文中写到的“某某”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哪些?请简要说明。(2)从文中看,“某某”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答题策略】

传记选材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第二,提取传记中的关键句,如每个自然段的首句或末句;第三,抓住有关传主事迹、成就的关键词;第四,概括时要准确具体,不可笼统。

例1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语段信息: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思路导航:语段介绍了黄遵宪到新加坡后的具体行动与做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黄遵宪活动进行概括:对侨民、对殖民者、对南洋诸生。参考答案:①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②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③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

(二)把握传主形象 【命题特点】

传记和小说一样,其核心任务就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成为传记考查的热点。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某某”这一人物形象。(2)作品中的“某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3)这篇文章表现了“某某”哪些优秀思想品质?

【答题策略】

作者对传主形象的刻画、对传主品格的弘扬总是通过对其事迹、言行的叙述描写来体现的,因此,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思考:第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第三,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第四,注意作者对传主的介绍和评价。

例2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2009年高考江苏卷《画家黄永厚》)

语段信息: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

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思路导航:首先要理解“冰炭同炉”的喻意,“冰”和“炭”是水火不容的两种事物,那么,题干的意思即是要求考生找出黄永厚身上的两重性格,从行文中可以找到三个方面。参考答案: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

(三)探寻因果关系 【命题特点】

传主的某一行为、成就或事迹常常是某些原因促使的,这种对某种结果的归因探寻,是高考人物传记常设的题型之一。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某某”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某某”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3)从文中看,“某某”做出某一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答题策略】

显性的因果和隐性的因果往往交织在文章之中,有可能是局部筛选与概括,也可能是全文筛选与概括,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筛选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第一,要看清楚文本相关文字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尽可能地穷尽原因,不可遗漏要点;第二,外因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大原因,解答归因题时要“内”“外”兼顾,不可偏废;第三,要分点解答,力求条理清晰,眉目清楚。

例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语段信息: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

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思路导航:对本题的解答首先应该找准信息对应点,紧扣题干要求进行概括归纳。答案要点有三个,作答时要考虑全面,条分缕析,表述简洁流畅。参考答案: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四)探究人生启迪 【命题特点】

人物传记的阅读要求我们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这种题型旨在培养考生探索和思辨的精神,要求考生调动生活经验和各种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能合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传主的成功经历给我们哪些启迪?(2)传主的事迹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意义?(3)传主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

【答题策略】

这种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往往不设置唯一性答案,要求考生能够立足自我,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性化解读,思维应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超越文本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要紧扣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探究。同时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例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语段信息: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思路导航: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的提示,从“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两方面分别作答。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明确回答获得的启示是什么;其次要结合文章内容和时代特点,具体阐述理由。参考答案:[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②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③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观点二]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①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②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小结】:真实性: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传主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或功过得失。(概括,常用形容词或动宾短语)

文学性 (1)选材 (取舍)——通过(概括事实)真实而典型地反映传

(细节)——通过(概括事实)真实而细腻地描摹传主„„

(传主原话)——通过(概括事实) 直接展示传主„„

(2)环境描写 描摹了„„环境气氛(氛围),烘托了传主„„ (3)评价 作者直接评价

引用他人评语 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从侧面塑造了

传主„„形象 总之,人物传记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常考内容,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这种阅读题的频率有上升的趋势,望同学们在高一学好传记。

推荐第3篇:传记文学常识

传记文学常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是艺术地再现真实个体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的一类文学样式。

2、传记的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

3、按照作传的对象分:自传、他传。

4、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

1)性质:①、历史性、真实性、科学性; ②、文学性、艺术性。

2)功能:①、社会功能;②、教育认识;③、审美作用。

5、传记的形式:文学性传记、评论性传记、考据性传记、回忆录、日记

6、当代传记文学的分类: 1)现当代政治人物传; 2)作家、艺术家和著名学者传;3)各种名星传; 4)历史人物传; 5)海外人物传;6)现当代企业家传; 7)普通人物传。

推荐第4篇:传记文学的特点

传记文学的特点

一、传记文学概要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像,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这种文体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司马迁是第一位史传作家,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几乎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都包含一些较出色的史传文学篇章。杂体传记文学包括史传之外的一切具有传记性质的作品如碑诔、传状、自传等。秦汉时期即已出现这类作品,但它的发达兴盛,主要在唐代以后,至明清尤盛。杂传作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宋濂、顾炎武、黄宗羲、戴名世、全祖望等。杂传作品往往能道正史所不能道,作家的感情和倾向也更鲜明强烈,有许多优秀篇章。专门成集的有《列女传》、《圣贤高士传》、《高僧传》、《明儒学案》、《国寿录》等更多的作品则编入各家的文集中。

到了近代,正式的史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创作又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史、传、文三者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记文学也由传统的体裁向现代的文体演变。因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为新文学作家中很少有人专门创作这种边缘性文体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里传记文学显得比较沉寂。由文史学者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被公认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外,象鲁迅的自叙性散文《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长篇自传《反正前后》、《创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繁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传记文学出现兴盛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成为流传很广的青年读物。《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也经常刊些传记文学作品

《传记文学》自一九六二年六月创刊,至今届满三十八年,是民国以来最丰富的史学宝库,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民国史长城」美誉。主持人刘绍唐先生,北大毕业,得其业师毕生提倡传记文学胡适博士传承,独负编辑重任。

《传记文学》独自经营,且一向秉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超党派、超政治,摒弃旧有「完人思想」与「偶像崇拜」的框框,为现代史与传记文学开拓一个宽阔的领域。旅美史学家唐德刚教授,比较海峡两岸传记文学发展有「一人敌一国」(梁启超评李鸿章语)之评语,而耕耘逾三分之一世纪的刘绍唐先生也被誉为「野史馆馆长」。

二、传记文学的特点

(一)、传记文学常识

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是艺术地再现真实个体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的一类文学样式。

(二)传记的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

(三)按照作传的对象分:自传、他传。

(四)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 性质:

1、历史性、真实性、科学性;

2、文学性、艺术性。功能:

1、社会功能;

2、教育认识;

3、审美作用。

(五)传记的形式:

文学性传记 评论性传记 考据性传记 回忆录 日记

(六)当代传记文学的分类:

1、现当代政治人物传;

2、作家、艺术家和著名学者传;

3、各种名星传;

4、历史人物传;

5、海外人物传;

6、现当代企业家传;

7、普通人物传。

推荐第5篇:传记文学真实性探析

孟丹青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2)

摘 要:真实性是传记文学的灵魂与生命,但是随着历史哲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历史真实的相对性,即任何历史再现都只能达到相对真实,而不可能达到绝对真实。传记文学中的历史真实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影响传记文学真实性的原因有历史叙述的主观性、历史话语的修辞性、记忆的不可靠性等。对历史真实相对性的认识并不是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而是要求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的本质,从而树立现代的传记文学真实观,追求更深刻的历史真实。

关键词:传记;真实性;相对性;历史叙述;历史话语;记忆

中图分类号:I2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122-03 传记是一门介于历史和文学之间的交叉文体,它必须记录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个人真实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性格,真实性是传记文学的灵魂与生命。就像胡适所说的:“传记的最重要条件是纪实传真。”“传记所传的人最要能写出他的实在身份,实在神情,实在口吻,要使读者感觉真可以尚友其人。”[1]传记作者为了真实地还原传主形象以及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客观环境,总是尽可能多地搜集和占有历史资料,使传主形象与其在历史中的存在尽可能一致。但是随着历史哲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历史真实的相对性,即任何历史再现都只能达到相对真实,而不可能达到绝对真实。

一、传记是一种对历史的叙述

首先,任何历史著作都是历史叙述的产物,传记也不例外。历史叙述的主观性或者说历史学家的主体性导致历史著作中客观真实的相对性。历史分为历史本体和历史认识,前者是事件的历史,后者是叙述的历史。历史本体是客观的、唯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法改变,无法再现和重演;而历史认识则是主观的、多元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每个人的历史构图与历史想象不同,不同的历史学家对于同样的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阐释和认识。历史认识是一个无限接近历史本来面貌却永远达不到历史本体的过程。“客体首先只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被认识的,因此客体本身一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因为这个缘故,客体就具有永远被接近,但又永远不能达到的极限性质”[2]。

其次,历史话语具有修辞性。人生活在语言构成的世界之中,语言具有既澄明又遮蔽的双重性:一方面语言具有命名的力量,是思想展开的发轫点;另一方面,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性,它又构成人类思想的牢笼,语言规范了人类意识的基本框架和范围。人们常常将语言视为实在本身,而忘记语言符号是通过概念与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的,符号与客体之间只存在着一种间接的转嫁关系。解构主义者进一步认为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不一致,语词的所指与能指是任意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固定的,每一个所指的位置都可能被其他能指取代。能指和所指之间是分裂的,语词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受到普遍质疑。他们强调语言的不确定性、不可靠性、欺骗性,由于语言的修辞性,真理也不过是骗人的假象和谎言。作为符号的语言不能完全地表达人类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反映客观事物,事物精微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所能得到的历史真相永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无法达到与客观世界的完全统一。所谓客观如实地描绘对象,再现历史原生态是不可能的。语言无法穷尽客观世界,历史是话语实践的产物,随着对语言本质的认识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历史话语和小说与神话的话语一样,并不享有真实性的特权。由于语言的相对性,历史真实与历史再现之间必然存在一段距离。

二、传记作者的主观倾向性

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历史学家不可能穷极一切事实,他必须对史料进行选择和加工整理,而任何选择都是根据某种价值标准进行的,于是历史真实性就被打上了社会意识形态和个人主观色彩,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所在。沃尔什认为:“历史学家总是以自己的哲学观点在研究过去;这是无法改变的而又无可奈何的事,因为历史学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前提假设。归根到底,主观的因素(无论先天的或后天的)总是无法排除的,这些因素可以呈现为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宗派性或任何其他的什么‘性’。”[3]历史思维中自始至终渗透着主观成分,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不同,就形成了对于历史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这一因素限制了历史学家所希望得到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历史学家站在现在看待过去,他眼中的历史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烙印。和历史学家一样,传记家也是特定历史时代与社会环境的产物,在塑造传主形象、叙述历史事实时,传记家不可能消除个人在观察上的偏差和意识上的偏见以及时代和社会的影响,这种主观性影响到传记写作的真实性程度。

传记主人公的过去作为一段历史已经消失在一去不复返的时间长河里,不可能重复和再现,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由于传记作者和传主之间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传记家对传主的还原只能是一种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想象。传记作家总是围绕着某种指导思想进行写作,选择传记材料,在这种写作过程中已经渗透了传记作家的主观判断以及时代和社会对传记作家的影响。而且传记作家不仅要再现传主的生平和性格,还要对传主其人其事进行阐释和评价,这就更增加了传记的主观色彩。“传记作家并不仅仅是叙述,他也解释,而且传记中总有一种为了解释而去选择(史料)的倾向——去选择,更甚或是去捏造”[4]。传记作家总是试图从有关传主的大量事实中找出某种统一的思想模式、行为模式,从而对传主的一生做出首尾一致的解释。传主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件被用来阐明某个主题,传记作家选择哪些传记材料,对哪些传记材料感兴趣,体现了他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对传主的认识与理解,这就导致传记写作过程中的主观倾向性。

以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为例,传记作者们虽然有明确的对客观历史性的追求,但是他们也无可奈何地意识到这种真实性的不可抵达,传记作家心目中的传主、传记中表达出来的传主和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传主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个距离。陈思和在《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中说:“现在的文学时代里,要为一个健在的,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的作家写传,多少是一件冒险的事情。无论是作者所要努力的还是读者所期望的目标——刻划出一个真实的传主形象,都既是一种渴望,又是一种奢望。生命是一道长河,它每往前流逝一步,整个历史的分子结构都会为之改变。每一日,甚至是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意味着人们用新的眼光来解释以往历史的可能性。再者,正因为生命的真实是由它所发生的全部细节构成的,而当这些细节本身已经随着时光消失得无影无踪,唯剩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以及文字语言的表述中的一些残余断片时,要用文字去‘再现’它的真实又未尝不是天真的神话?”[5] 由于传记作家主体的差异性,在传记文学中经常出现“一人多传”现象,即同一传主会有不同的传记。历史中的许多著名人物都有不止一种传记,如鲁迅传记就多达几十种,比较有名的有曹聚仁的《鲁迅评传》、林志浩的《鲁迅传》、曾庆瑞的《鲁迅评传》、林非、刘再复的《鲁迅传》、吴中杰的《鲁迅传略》、朱正的《鲁迅传略》、陈漱玉的《民族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等。关于徐志摩、郁达夫、郭沫若、张爱玲、丁玲、萧红等作家的传记也都有10种以上。面对同样的传记材料,由于传记作家写作目的、观察的角度和叙述的方式不同,会使传记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美国人金介甫写的《沈从文传》和湖南学者凌宇写的《沈从文传》对传主沈从文的理解与把握有所不同;肖凤的《冰心传》和卓如的《冰心传》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各异。每一本传记都渗透着传记作家对传主的理解与体验,传记还原出来的与其说是传主本身,不如说是传记家心目中的传主形象。传记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现出来的不光是传主的形象,还有传记作家的形象,传记作者的性格气质、道德立场、人生观、审美观、艺术风格等等都会在传记中留下痕迹。比如同样是张爱玲传,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运用女性特有的视角和轻倩灵活的文笔,写出张爱玲的神韵。余彬的《张爱玲传》(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3年版)把张爱玲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整体中,对她的价值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理论和学术色彩较浓。胡辛在写《最后的贵族?张爱玲》时,从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中寻觅张爱玲生活的处境和语境,尽量运用和张爱玲语言风格相近的叙述语言,使叙述语言和传主语言浑然一体,不愿撕碎张爱玲的语言纤维,不愿搅混原汁原味的人生况味。孔庆茂的《魂归何处·张爱玲传》(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文学色彩很浓,在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文学描写手段,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司美娟的《张爱玲情事》(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以张爱玲的情感和婚恋生活为主线,在不背离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张爱玲与胡兰成、赖雅的婚恋始末,运用小说笔法娓娓到来,其间穿插了大量场景描绘、对话和心理描写,使所叙述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刘川鄂的《张爱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属于学术传记,理论色彩较浓,重视对张爱玲作品的分析,但是传记作家还没有真正融入传主的世界。张均的《月光下的悲凉——张爱玲传》,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抓住张爱玲作品中月光的意象,强调张爱玲作品与人生遭遇中的悲凉和悲剧性,营造了一种优美而淡雅的意境,与张爱玲的世界丝丝入扣。不同的内容侧重点,不同的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体现出传记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传记文学中的一人多传现象深刻地反映了认识主体的差异性,它是主体现有的经验知识、情感意志直接作用于认识客体造成的。传记文学中的主观因素不可避免,传记文学的历史真实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三、自传的不可靠性

传记写作还涉及到记忆的可靠性问题。记忆是真理之敌,因为在一个人能开始描述他的生活之前,他的记忆机制就进行着创作而不是复制的活动,记忆本身已经主动练习了所有的创作功能:选出基本的,加强和淡化,有组织地编排。历史记忆是经过人们筛选和重构的东西,它不可能完全还原发生在另一个时空的所有物理和心理事件,其中空缺之处显然比充实之处多得多。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欲望、本能、理想等都会影响他的记忆倾向,导致记忆的失误。更何况人的记忆有避免痛苦的倾向,自我具有选择性,凡是唤起人焦虑和痛苦的记忆与印象都容易被拒绝在意识之外而成为潜意识或某种情结。而且任何个人记忆都受到社会记忆、集体记忆的影响。“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大多取决于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我们有关过于的形象,通常服务于现存社会秩序的合法化”[6]。个体记忆依赖集体或社会记忆的框架,而集体记忆关于过去的解释总是与社会主流思想一致的。受社会记忆、集体意识影响和控制的个人记忆、私人记忆也往往成了某种成见与意识形态的牺牲品。记忆不是对过去的复制,而是对过去的建构,在历史重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人们由于某种目的和偏见会有意无意地对记忆进行修改,这就加大了寻找历史真实面貌的难度。

传记作家经常以自传为基础,把自传当作第一手资料,但是自传的真实性也已经受到普遍质疑和颠覆。莫洛亚认为影响自传真实性的原因有:对事实的遗忘;由于审美原因而产生的有意的忽略;潜意识的压抑,凡是令人不愉快之事,就会被潜意识所压抑;羞耻感;记忆不仅疏忽遗忘,它还加以理想化。此外,在自传中还有一个缺少诚实的原因,那就是当我们描写往事时,希望保护那些我们认识的人。“记忆力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对每一个男人和女人来说,记忆力使他或她,在回忆一生时,创造了艺术作品和不可信的记录”[7]。传主出于某种道德禁忌与政治束缚在回顾自己的一生会隐瞒一些事实,夸大另一些事实,他会有意无意地美化自我,把自我理想化,在自传中创造另一个自我。

卢梭的《忏悔录》以令人吃惊的坦率态度记录下自己的真实生活、思想与感情,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卑劣念头、下流行经进行大胆暴露,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再现人性的真实和复杂。但是莫洛亚仍然对《忏悔录》的真实性进行了质疑:“卢梭自己是不是想装做一个真实的人?绝对的诚实是可能的吗?”[8]莫洛亚认为卢梭的确承认自己偷盗、诬陷别人以及对华伦夫人的忘恩负义,但他对这些事痛心疾首地认罪是因为他知道读者会原谅他。相反地,他对抛弃他所有孩子的事却一笔带过,对其中的动机隐而不言,好象那是一件小事似的。他也暴露缺点,但只暴露一些可爱的缺点。所以,“自传作者们与其他人一样容易出错。他们经常从最好的角度描写自己。他们掩盖某些事实,认识不到他人的重要性,并且忘记传记作者可以证明是很重要的小事情”[9]。

虽然自传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个体叙述自己真实的生活与情感的体裁,但是自传中也渗透了虚构和想象。比如茅盾在自传《我走过的道路》中没有提及自己与秦德君女士的恋爱,而秦德君的经历和茅盾小说《虹》中女革命家形象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了解这段历史,显然有助于对茅盾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理解。但如果传记作家一味“为尊者讳”,对传主的私生活讳莫如深,或者只以作家自传为材料,则无法揭示被掩盖的历史真相。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叙述的主观性、语言的修辞性和记忆及自传的不可靠性,影响了传记的真实性程度。传记文学的真实性是相对的,完全真实的历史重构与还原是不可能的。传记受到传记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的局限,传记作家在追求对传主历史还原的真实性的同时,也日益意识到这种真实性的相对性。随着人们对历史认识的加深,真实观也在发生着改变,真理的绝对性受到普遍质疑。承认历史认识的多元化,可以避免一元独断论和文化专制主义,从而达到更深刻的历史真实。要想建构具有当代性的中国传记文学,使中国传记文学走向世界,就要树立现代的传记文学真实观,打破对权威与绝对性的迷信,摆脱传统观念、时代偏见、政治无意识的束缚,从认识论、方法论上对传记文学进行改革。只有对历史具有怀疑主义的理性态度,在历史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主体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历史真实。 参考文献:

〔1〕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M].胡适传记作品全编(第四卷).东方出版中心,1999.203.〔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7.93.〔3〕(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4〕(英国)艾伦·谢尔斯顿.传记[M].昆仑出版社1993.20.〔5〕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法)莫洛亚.论自传[J].传记文学,1987,(3).〔8〕(法)让-雅克-卢梭。

推荐第6篇:传记文学的翻译策略

摘 要:本文从传记文学的翻译角度来论述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以breaker/juhan family history这本家族传记性纪念册英汉翻译为例,研究传记文学翻译的策略。传记文本兼具历史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征,而且传记翻译跨学科性明显,不仅涉及历史与文学,还涉及艺术、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和神学等。因此翻译时要选取尽可能准确、贴切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原文的含义和语言特色,灵活地运用翻译策略才能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传记文学 翻译策略 文化差异

一、词汇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在翻译过程中,直译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一致性。对于约定俗成的译名,应遵循规范性和历史性要求,找出其替代词语;如果是纯外来词,没有明确的性质类别,可适当采用音译。广义上讲,音译也是一种直译。

意译强调“神似”,要求灵活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形式将源语言形式进行阐释性说明。当原文在词汇意义、句法结构、文体风格上与译文有较大差异时,就不能拘泥于原文,应当采用意译的方法,正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主旨。如:

译文:他对对外传教事业的不懈努力为他赢得了荣誉,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这栋建筑1915年落成时,以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思裴堂。

分析:此句中,顺序上与汉语表达习惯有较大出入,如果直译效果会相差甚远,翻译时必须打破其原有的顺序,灵活地处理每一个字词,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进行优化处理,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比如将“be honored”翻译为 “为了纪念他”,翻译时适当采用增词法,把原文中隐含的词在译文中补上去,以便更清楚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分析:“pursue this”在此句中采用转性翻译法,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将动词结构转换为名词性结构,意译为 “进行深入的了解”,便一目了然,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原文意思。

译文:在每个港口她都会受到以前主日学校学生们和传教士朋友的迎接,被称赞为“船上美女”。

分析:在英文中,“belle”是美女的代称,翻译时不能从字面意义上翻译为“船上的贝尔”,而应根据上下文的风格,译为“船上的美女”。这样既能表达出长相的漂亮,又从客观意义上赞扬其传教事业的崇高之美;同时带有其航行所到之处给当地带来了美好之意。

直译有助于保持原文格调,带有“洋味儿”,而意译则要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调和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的矛盾,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不是生搬硬套、逐字照译。直译强调‘留其形’而‘达其意’,意译不是任意增删,不是胡译乱译。意译强调‘传其神’,不需要‘留其形’。两者要求不同,又相互依赖,不可分割”(黄成洲,刘丽芸,2008:29)。在传记文学中,本文语言形式较为随意,再加上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差异较大,译者不能自始至终坚持直译,应根据需要灵活采用意译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句子结构对译文的影响

英语作为一种形合语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倾向于外显;而汉语作为意合语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在更多情况下是隐含的(杨林,2007:序言)。分句法与合句法、正译法与反译法、从句译法与长句译法等翻译手段对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句子结构对译文的影响意义在于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译文:她做针线活儿时总是在祈求着什么;她努力地工作,恳求能实现自己祷告中的愿望。

翻译的前提是要准确、深入地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灵活地处理上下文的关系,适当地改变句子结构,尊重原作的语言特点和汉语的表达习惯,才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原文的美感。

三、文体风格的塑造

翻译的基本任务就是忠实地再现原文,所以译者对原作风格的追求是必需的且必要的。做到风格表现上的对应,译者需要对原作中的风格标记进行分析和鉴别。原文文本含有民族语言特色及历史典故和宗教信仰,因此带有文化的差异性,翻译时要相应地体现原文的风格,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处理,以实现风格的再创造,从而适应目的语的交流。

译文:他理解话语具有的力量和真实感:“如果点亮每盏灯,让它们排列着稳稳地燃烧发光,哦,那将会是多么闪耀的一条腰带,整个世界都将被照亮。”

分析:从原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引用的句子带有古雅的韵味,通过圣经式的语言来表达祈祷的内容。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很难通过文字形象地表达出原宗教信仰的内涵,但可以遵循原文的风格特色,进行对应式转换,从结构上保证译文与原文的适应性。

译文:“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我将于2009年4月出发去中国上海,将亲临思裴堂,缅怀先知,将这上帝之光传递至世界四方。

分析:原文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容,朴实中带有虔诚的信仰,句句流露出对传教事业的热情与激情。翻译时既要表现出传教精神,又要优化语句风格,适当进行异化处理,把读者带到原文的文化背景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份虔诚,从而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体风格的塑造,关键在于与原语风格的适应性。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深刻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巧妙地对原文风格进行适应性转换,才能将原文的风格意义再现于目的语中,更好地体现其神韵与意境。

总而言之,想要把一篇传记性文本较好地表现出来,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首先需要深入地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站在原作者的角度想其所想,才能体味到原文本的中心思想;翻译的前提是译者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不同的背景文化所带有的特殊性,具有较好的译语驾驭能力;然后再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尊重原作的语言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其文本风格。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推敲、不断积累与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翻译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再去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通过这种磨炼才能逐渐充实和完善我们的翻译活动。

推荐第7篇:浅谈高中语文传记文学的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传记文学的教学

[作者] 朱小倩 [内容]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 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

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 《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

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2.揭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 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这也是传记文学享有崇高声誉和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课文中的传主,如廉颇、谭嗣同、屈原、张衡等,都是历史名人,其事迹史书都有记载,真实可靠。近几年来高考卷中出现的人物如狄仁杰、姚崇等也是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人物,其事迹均有明确记载。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

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 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相当完整性。传记文学主要是表现人物的, 要使人们对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些小传,如“逸事”等,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但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 3.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

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传记文学刻划人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加以分析归类,能使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传记文学所塑造的人物,无论是仁人志士,还是奸佞小人,无不具有代表性,其中有许多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一些人物还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贡献。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学生思想复杂多变,对之加以正确引导,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

责任。因此在传记文学的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外,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会做人。

当然,与其他古文教学一样,古代传记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注释也应予以必要的重视,这是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任何理解分析只能是一句空话。

推荐第8篇:最新文学作品欣赏之传记文学

文学作品欣赏之传记文学

文学作品欣赏之传记文学 知识点扫描

传记文学采用形象化的笔法,描写传主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即把传主的生活经历、思想演变过程等系统而又有重点地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所以,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是传记文学的特点,即要求所写人物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所写事实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所用笔法具有史实性和文学性。传记文学一般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人物生平,在平实明快的叙述中穿插具体的描写、精当的抒情和精辟的评说,刻画人物形象,丰富人物内涵,剖析人物的思想行为,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从而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思想性。 解题金钥匙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首先要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即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一、传记文学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同学们在阅读时,要归纳作品所叙述的传主的生平事迹,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如《鲁迅自传》第二段中写鲁迅的求学经历,从其 弃医从文 的经历可以看出鲁迅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赤子情怀。

二、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需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通过传主的言行和典型事例,分析传主的形象特点,掌握文章中塑造传主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如《吉鸿昌传》中,吉鸿昌在被迫出国期间,为了反对美国人对华人的歧视,特意在自己的胸前佩戴着 我是中国人 的牌子。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吉鸿昌高尚的民族气节,也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其次要把握 评 与 传 的关系。许多传记文学在叙述传主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经历的过程中,适时地对传主的思想行为作出分析,对传主的精神境界作出评价,从而揭示文章的内在意义。如《 纵浪大化 季羡林》开头: 滴水虽小,却能穿石。这给我们两点启发:一为从不中断,二为注入一点。从不间断,就是有恒,日复日,年复年,坚持不懈;集中一点,就是目标专一,从不旁逸。 这段议论,既是为介绍季羡林作了铺垫,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道理,成为作品的文眼。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还要品味作品语言。传记文学写的是历史,语言却是文学的语言。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形象。传记文学的语言大多丰富、精练、典雅,讲究韵味。如《徐悲鸿的一生》写徐悲鸿求职失败,濒于绝望的一段文字: 悲鸿感到呼吸困难,浑身像着了火,有一种燃烧的痛楚。他猛力扯开衣襟,让无情的风雨打在他的胸脯上 把徐悲鸿当时的内心感情表达得形象生动。 模拟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走向艺术之路(节选) □范 曾

我四岁时入学,由于早熟的聪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父亲是上海美专毕业的,家中有些留下的画册和画具,我从小便喜欢横涂纵抹。最早对我有影响的是画家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我喜欢他要言不烦的用笔和浓厚的文学气息,他的恻隐之心深深打动了我。我的父亲信佛,是一位居士。我问他,我是不是也应该吃素?父亲说,你太小,吃素成不了佛,可见父亲的教子是很有幽默感的。还有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我有时看着看着就流下了眼泪。我照着丰子恺和张乐平的画临摹,有时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我也写字,由于张廉卿是范伯子的老师,所以我们家对他的书法十分推重,我从小学他的字,每天悬腕对临。有一年暑假,我满嘴长了胡子疮,擦着紫药水,像个小魔鬼。一向爱漂亮的我把门锁上,从早到晚羞与外人接触。除此便收集邮票,那时没有钱买,就从偶然收的家信中撕下来,一张张积累,连很普通的、不值钱的邮票,我也认为趣味无穷。我们小时候老实得很,连向别人要旧邮票都不敢的,因此搜集的速度之慢,可以想象。直到二兄1945年去香港之后,他从银行里的信件上取下一批批的外国邮票寄给我,我才渐渐收集了几大本。

我八岁之后,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兄因为参加革命,遭到追捕,几乎丧命,离开家园,到苏北打游击去了;二兄也为生活所迫,跟舅父去香港谋生。我从小不爱和女孩子玩,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对文学又一窍不通,所以我很孤独,怀念着两位才情出众的兄长。他们也很喜欢我的,二哥的生活渐渐好一些了,经常寄糖果和书刊给我。大兄则一直为革命奔走,常囊空如洗,挨饿受冻;但他还是想着我,给我寄回过十只石猴,那是刻工粗糙的艺术品,我竟然让它们排队睡在我的枕旁,每天给它们洗澡。(1)

我上中学之后,开始顽皮,成绩也江河日下,只有文学永远在全班执牛耳。我对数、理、化没有丝毫的兴趣,所幸范氏大代数书很厚,正好在书的边角上画卡通。每一页画的动作,略有区别而有连续性,

用相当的速度翻阅,便可有运动的效果。画人吃包子、踢足球、小孩儿推磨,无奇不有。同班的顾乐夫,今天也是一位名画家了,画得更出神入化,竟至有一次数学教师冯德吾忽然问顾乐夫三的四次方是多少,他说 二十七 ,引得哄堂大笑;接着再问我,我说 二十七再乘三 ,虽然我心算不行说不出得数,却也博得了满堂彩。(2)

(选自《范曾自述》)

1.结合文义,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

(1)只有文学永远在全班执牛耳

(2)画得更出神入化

2.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哪些方面的艺术爱好? 3.文中画线的两处描写非常精彩,请选择一处略作赏析。

4.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你认为一个人小时候的爱好对一个人的未来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我读一本小书同时

又读一本大书(节选) □沈从文

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

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空地广阔,因此均为小手工业工人所利用,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结果如何。因为自己既逃学,走到的地方必不能有熟人,所到的必是较远的庙里。到了那里,既无一个熟人,因此什么事皆只好用耳朵去听,眼睛去看,直到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我便应当设计打量我怎么回家去的方法了。 我从不用心读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朗朗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是由于这份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这样,便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儿,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总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小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画时刻得整整齐齐的?这些古怪的事情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寻找答案。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子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抟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 过去 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有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

推荐第9篇:传记文学写作中的叙事伦理

在一个个体叙事的欲望如此旺盛的时代,传记写作已成为很多人的需求。但相对于传记文学写作来说,传记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理论的力量可以规约和影响实践,在传记泛滥的今天,如何把握传主?如何规约传者与传主的关系?如何呈现传主的生平,这些是理论问题,实质上却相当深刻地影响着传记创作的实践。作为叙事艺术,成功的传记由于其文体内容与历史真实之间稳定的关联性,尤其容易影响当下人们的伦理精神,今天的传记写作却刚好忽略了这种意味,传记写作的泛滥与意义的空洞化,正成为侵蚀传记创作的重大痼疾。

在现代叙事学中,传记的叙事已经变成了一个叙事伦理问题。与理性伦理学不同的是,叙事伦理学不去言说既定的具有规范性的道德说教,其道德实践力量在于读者进入某种叙事的时空后,他(她)的生活因为叙事的力量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叙事让读者为其中的“这一个”人的个体命运动了感情,叙事语言不经意地形塑或改变一个人的生命感觉,使他的生活发生变化。如果我们为某个叙事着迷,就很可能把叙事中的生活感觉变成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想象乃至实践的行为。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叙事伦理。传记的叙事伦理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影响力的叙事策略,因此研究传记创作,必须重视传记的现代叙事伦理及其对社会伦理的传播影响力。

一、传主与传者的伦理关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一部传记是一部灵魂的历史。在写作中,传记作者既可能面对传主生命的光环,也会触及传主人性光环背面的阴影,在此传记作者常常会表现出理性的失衡。自传的作者会被传播的期待牵制自我的审慎,或者会因为传主已然是成功者的心态影响对既往史实的表述,进而虚饰自我的人生。而他传的作者更多是源于传主形象的高大伟岸,影响到对传主的认识。视角决定判断,判断改变认识。传者在表现传主的人生时,常常会生出仰视的悲哀,面对传主的伟岸身躯,不由自主地执行传统的避讳原则,使其笔下的传主失去生命的光鲜亮色,成为单一扁平的正面形象。从叙事伦理的角度看,传主与作者之间是平等的,仰视传主是叙事伦理的萎缩与异化。无论自传、他传还是别传,传者(即作者)与传主的关系都是平等的。自传作者相对于传主而言,应该是一个客观而审慎的他者。对他传,由于传主一般都是社会名流贤达,为了矫枉过正,作者对于传主甚至应是俯视的关系,因为只有当传记作家在心理上俯视传主时,他才容易把握传主独特的人格,才能有力量去穿透传主身上厚厚的甲衣,审视其真正的人格结构与人生经历。

尽管平等的写作伦理是一个浅显而明白的道理,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为尊者讳的国度,却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平等需要力量,同样需要智慧。传者与传主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传记的成败。中国成功的传记往往多是为死者所作的,如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大传》等。为生者所作的传记则少有成功者。虽然这里有一个中国人评价生命的标准是盖棺论定的规则约束,但是传者缺乏强烈的个性以及智慧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探寻真理,执著寻求史料,更敢于言人所不敢言,不避尊者讳的传记少之又少。特立独行的人生须有特立独行的人去书写,非常事当然需待非常人。传记文学的传主与传者的平等交流,不仅仅是一个传记写作的准则问题,更是创作者人格历练的需求。

二、史实与传实的叙事伦理:据史依实与适度修辞

传记的真实性是任何一个传记作者都不可回避且必须正视的问题。传记文学虽然力求真实,但是它的“真”是一种“纪实”,是一种对事实的叙述。而对事实的叙述不可能有本真的纯粹复现,只能是烙上了传记叙述者主体个性的“修辞”。如何在史实与修辞的虚构中找到一个恰当的精准的度,对每个传记作者都是困难的。因此,传记的写作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史的基础上,据史依实,适度修辞。

但传记写作拘泥于史实如同在传记中过于追求文学性一样是不可取的。任何传记的写作都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都不可避免地要将世俗人生理念化、精神化。这一过程是描述生命的过程,更是解释生命的过程。生命不是一个个中断的事象的叠加,每一个现象的背后,都涌动着人本精神的活动与生命活力的张扬。传记写作中的诗与修辞性都是针对这一现象而展开的。传记的叙事伦理要求传者忠于史料而不拘泥于史料,在事件细节依实据史的前提下,适度修辞是传记写作必不可少的。

当然即使优秀的传记作者常常也会面临史实与诗的两难困惑。以自传为例,理论上讲,自传的传主生平包括自我生成的事实和经验化的事实两个方面,经验化的事实是其原发性的经历,而自我生成的事实则意味着经验化的事实可能会因为认知作用,改变作者对既往所经历的经验判断,进而在叙述时虚构经验。当自传的写作意向与传者表达的主体性观念一致时,史实必会在细节上出现一些失误或虚构,这种虚构当不至于影响到对传主整体史实的颠覆为宜。

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陈氏《长恨歌传》与白氏之《长恨歌》非通常序文与本诗之关系,赵氏之《长恨歌传》‘可以见诗笔’,白氏之《长恨歌》‘可以见史才’。”后来我们据此以“史笔”、“诗笔”来划分传记。史笔是基于真实基础上的直书直议之笔;诗笔是作者在固有经验基础上的生发与创造。史笔、诗笔之说,同样也表达了传记写作中的史实与诗的辩证性。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叙事伦理对材料的调控。对于当下的普通人,传记的叙事可能是一种叙事;对于历史人物或者社会贤达巨匠,传记的叙事常常是建立在众多的既有文本材料的基础上,更可能是一种对叙事的叙事。不同的传者处理传主的方式不同,角度不一,每个传者都会依据个人的心性来编织传主的生平故事,其所构成的传主的人生当然不同。但是不管他们讲述传主曾经有过的生活,还是在此基础上去阐释一种想象的生活,只有适度的修辞,才是合乎传记文学叙事伦理的表达。

三、传主人格及史料的驾驭:穿透时代、切入生命

人物传记,历来不乏素材的收集。人的一生或长或短,但每个人都不缺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可成为作品题材的内容很多,传者的文学修养与技巧便在素材选择过程中一见高下:猎奇见其品味与心性的浅陋;夸饰显现他的功利与世故;严谨反映传者秉承传记传统、直面现实人生的悟性与胆略。一本人物传记,传者在材料的选择与结构的安排上如何简要勾勒出人物的活动,同样体现着传记的叙事伦理。

传记叙事不仅讲述传主曾经有过的生活,也会讲述想像的生活。传者依据个人的心性来编织属于传主的生命经纬。在过去,传记作家往往从一个固定的观点出发来刻画传主。而现代传记作家可发掘的材料太多,因此开始时并无固定的看法,一定要搜齐材料后才盖棺论定。从各方搜集的资料中,传者往往能雕凿出一个更完全的人物造像。

对传主隐私的发掘成了现代许多传记格调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毋庸讳言,传记作者有挖掘传主的隐私的权利,但却不能不负责任地、肤浅地渲染;传记作者应该冷静、客观、尖锐,却又必须是善意与宽厚的。隐私问题是一个叙事伦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传记叙事技巧的问题。隐私的曝露与否以及多大程度上的曝露,应该是与传者作传的目标及伦理指向相一致的。传者对传主的史料及隐私的驾驭,应该是建立在充分把握传主人格灵魂的基础上的。而准确把握传主的人格灵魂除了掌握传主的人生经历、细节,还应该从大时代的脉络中寻找传主的生命位置。即在穿透时代的颖悟中切入传主的生命。每一个传主都是历史中的个体,他不可能超越时代,他的思想精神与其外在行为都会烙上时代的印记。孙犁说:“写传记,应首先理解那个时代。一个作家,他的作品,不管他怎样说,总受时代的影响、制约。”大而言之,任何一个传主都一样会受到时代的制约。将人物放在时代的调色板上去审视他的生命,探悉他的灵魂与人格,进而在此基础上理解传主,整饬其人生素材,这样写出的传记决不可能是格调低下的作品。

传记写作对于人类日常伦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强,传记的创作正处于一个需要规范、需要理论提高的时期。由于传记创作是一种特殊的伦理叙事,很多传记创作的技术问题更多呈现为叙事伦理问题。从叙事伦理的角度探讨传记写作,或许能使传记创作中的一些模糊性问题获得一种新的视角和解决途径。

推荐第10篇:试论《史记》传记文学的当代价值

试论《史记》传记文学的当代价值

摘要:《史记》作为文学巨著存在于历史上,有着无可比拟的高度,一方面展示了一部辉煌的中国通史,一方面凝聚了司马迁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与认识。2000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的人不绝于时,它的独特证明了它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即使在当代,它依然存在着巨大的价值。

关键字:史记,传记文学,价值,

司马迁所做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作《史记》,这样一部宏伟的历史著作所展示的历史长卷,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有属于他那个领域或视角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这是一部说不尽的“史家之绝唱”。所以,在太史公的深邃的思想领域中,必有一些最根本的、对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及价值。

首先,《史记》作为传记文学的代表,对于人们研究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表为大事年表,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世家、列传记各诸侯国以及武帝以前的各类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的史实,其中世家与列传就占了一百篇。司马迁为了写完这一巨著,费时二十余年,多次跋涉全国各地考察古迹民俗,倾尽毕生心血。《史记》略古详今,“其言秦,汉详矣”。全面的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许多重大斗争,表现了处于这个历史潮流中的各种代表人物的历史动态,语言精神,思想折射,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时代记录。

他写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这几句话是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加以对照,作为借鉴,既不是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也不是要现实去模仿历史,二者是不应当混同的。这是明确地指出了古今的联系和区别:因有联系,故可“自镜”;因有区别,故“未必尽同”。第二,他指出了以往帝王“各殊礼而异务”,他们的制度、政策往往是不同的,但都是要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决不是混同古今。这两点,很辩证地阐明了“居今之世”何以要“志古之道”。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不仅是在人物描写方面有着自己的方式,同时也告诉我们一定的认识历史的方法。太史公 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同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这是《史记》之所以受到后人传诵、崇敬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成为我们研究历史,了解历史的一种手段。例如:他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中,得到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的认识(《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把耕种、开采、加工、交换,以及交换中的贵贱变化等人们的分工及相互关系,视为符合于“道”的自然现象。对于这种认识,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是对于要研究的古代经济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梁启超也说:“后世诸史之列传,多借史以传人;《史记》列传,惟借人以明史。故与社会无大关系之人,并不限于政治方面,凡与社会各部分有关系之事业,皆有传为之代表。以行文而论,每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因而,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它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是具有了文明的传承性的不朽之作。

其次,《史记》作为纪传体文学的开端,标志着纪传体文学这种文体的确立。纪传体是以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做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有的和小说接近。上古神话及《诗经》中就有了纪传体文学的萌芽,经过由铜器铭文、《尚书》到《左传》、《战国策》的发展,纪传体文学逐渐形成。司马迁著成《史记》标志着纪传体文学的正式确立。司马迁写《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的一家之言不仅在史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卓越,在文学方面的研究价值更高,有着更深刻的思想指导,纪传体的创立是对于历史的认识在史学体例上的凝结,传记文学的产生是着重审美趣味推动历史框架内叙事文学因素发展的结果,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都趋向于社会生活的主体——人。通过类似于故事的传记来深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人物的对话去表现其独特思想、性格、心理、神态和身份。比方说,同样是观看秦始皇出巡,对于项羽来说,司马迁用“彼可取而代也”,把项羽没落贵族的神态,及秦末六国后裔伺机而起的心理都充分体现出来,对刘邦来说,则用“嗟乎,大丈夫当与此也”把刘邦身上的所代表的平民想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跃然于纸上,所有语言为突出人物特征服务。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他们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著有《列传》(今本译作《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如果我们把普鲁塔克放到中国古代史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普鲁塔克比司马迁晚生191年。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几乎两个世纪。他开创的以描写人物为主的纪传体,比《春秋》,《左传》那种编年体,更能表现历史活动的面貌,因此被后世正史所沿用。所谓的正史“就是以人为主的历史”,这种纪传体对后世传记文学的发展乃至当今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国家刚从文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人民的思想在从歌颂新生活、抒发内心感受、探求理想生活的诗歌、散文、小说里走到今天,开始关注现实,关注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人的生存状态,由感性走向理性,传记文学正是现实生活和理性思想结合而生的产物。

最后,传记文学所表现的平民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史记》为例,作品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并没摆脱英雄史观,但司马迁尊重历史事实,富于求实精神,有些方面突破了封建正统观念,具有民主性和人民性。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描写了一系列历史人物,通过那些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出作者的平民立场。司马迁不仅大胆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而且也热情地描写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在《酷吏列传》中作者叙述广大人民的反抗形势说:“自温舒等以恶为治,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小群盗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也。”这些反抗虽为统治者所镇压,但并没有被消灭,不久又“复聚党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无可奈何”。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是同情人民的起义反抗的,他承认“官逼民反”的合理性。《史记》的人民性、战斗性,还表现在记载那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肯收的下层人物,并能从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观点出发,分别给他们以一定的评价。在当代,这种平民思想也是作为历史研究的重点,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来展现最基本的生活面貌。传记文学,之所以具有存在与发展的广泛社会意义和备受青睐、经久不衰的强烈审美价值,正是因为它不仅要求作品扎实记录客观真实的社会人生履历和人物心路历程,更在于它具有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塑造人物个性与复活过去时代及其典型生活场景的志史与造美功能。在于它不仅仅是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生活中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什么,更在于同时富有诗意地概括勾勒出宏阔的时代背景,呈现出活动于其间的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揭示新鲜深刻、常人难以抵达的精神境地,创造既恰如其分又高于现实的美好意境。

《史记》的传统告诉我们,以文学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体现,通过别人的成功途径和生活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才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当代,新闻是我们关注社会、人群和自己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而当代传记文学更是新闻基础上对某名人或某群体相对全面的展示,其实质上是一篇拉长了的新闻报道或者广告词,作为商业宣传的载体和资本运作的一个环节,传记文学已经成为团体和个人谋求发展和争夺利益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物质文化交流中承担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第11篇:如何把握传记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来源标题: 传记文学:如何把握真实性与文学性这个“度”?

以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中国传记文学写作传统源远流长。好的传记文学可以为先贤圣者树碑立传,是引领国民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也是承载民族精神、铸造民族脊梁的重要平台。那么,如何写传记文学,传记文学到底是客观地记录,还是需要有度地艺术处理呢?近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会在北京举行。会上,近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就当代中国传记文学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传记文学的发展及展望、传记作家的诉求和评论家的眼光等议题分享了真知灼见。

客观真实兼顾血肉丰满

“当代传记作家要以饱满的激情、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文本、精致的行文,为民立传、为党立传、为国立传、为时代立传,在讲好‘中国故事’中贡献才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表示,中国是传记文学的发源地,是传记文学传播和影响最早、最大的国家。中国传记文学的大发展和大景观,不仅是在文学界,更多的是在党史、军史、社会历史学界,以及广大的专业与业余写作者中。作为纪实类文体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必要将传记文学的这种独特现象研究透、整合好,促进其健康发展。

传记文学创作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客观真实,二是血肉丰满。评论家忽培元认为,司马迁兼历史学家与文学家于一身,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史记》的创作。熟悉历史,同时又能娴熟运用文学手段讲述历史、塑造人物,这是传记文学作者必备的两个基本素质。好的传记文学作者,必须是学者与作家双重身份的结合。在这方面,司马迁树立了一个难以企及的伟大标杆。

在写作中,史学专家与传记文学作者对真实性的理解及标准有所不同。传记文学应该如何把握真实性与文学性这个“度”?忽培元表示,作家进行传记文学创作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记录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不是盲目塑造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某种离奇古怪的典型形象。这是传记文学与虚构小说最本质的区别所在,也是传记文学创作比虚构小说创作更加艰难的原因所在。如果离开了历史人物、事件乃至环境的真实与真切描述,传主就失去了真实存在的背景,也就缺失了呈现真实的舞台。 重视二度开发

学者胡适是我国现代学人中竭力提倡传记文学创作的文化大家。他认为,传记文学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实质也是在论证传记文学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义。学者高建国认为,在我国发展传记文学有利条件非常多,一是有资源,几千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儿女追梦的生动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是有市场,优秀人物的人生密码和特有的示范导向作用,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传记文学还是彰显中国软实力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上佳载体;三是有优势,这种优势来自于党和政府、文艺团体的重视。

“要重视传记文学的二度开发,要形成良性循环。对于社会影响大、反响好的作品,要有计划地纳入规划,给予经费支持,把它拍成电影、电视剧,制作各种形式的广播节目,绘制成连环画,在多种形式的传播中扩大影响,以激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作家投入传记写作。”高建国说。

文与史一手硬一手软,或者两手都软,这是当代传记文学作者感到力不从心的原因所在,而一个好的传记文学作者必须是学者与作者身份的高度统一结合。现在面临的另一种新困惑是,现代和后现代文学对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原则不断提出质疑与挑战,而现代读者的口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记文学作者因为受市场影响,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而忽略真实性的创作原则,从而使得问题出现了另外一种偏向。 对作者提出新要求 读者期望从传记文学中汲取人生的力量,获得一些前行的动力,尤其从名人传记中获得这种力量。评论家梁鸿鹰说:“传记文学常常是读者的首选,希望从传记文学中看到自身所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生活、人生的巨大差异和丰富性构成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这是一个深邃的海洋、一个浩渺的夜空,需要仰望,需要探求。”

但同时也要看到,传记文学同质化、模式化现象严重。评论家李朝全认为,传记文学在选材上需要突破,普通人也是可以立传的,比如说作家陈庆港的作品《十四家》选择14个普通家庭作为观照对象,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首批10部作品自2013年面世以来,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主持的重大文化原创工程,全套丛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计划用5年时间出版120部作品。“传记文学创作要把握几个关键性任务:要肩负起组织、统领和担当传记文学事业的责任;要经常性地研究、讨论传记文学学术问题,提高研究水平;要承担起书写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水平的传记文学的义务;要求传记作家记录历史篇章,为人民、时代立传;要下大力气让传记文学广泛传播,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做好中国传记文学的传承,培育下一代传记文学作家。”何建明说。

第12篇:读秦汉文坛和司马迁的传记文学有感

读秦汉文坛和司马迁的传记文学有感

通过对第四专题的学习,我了解到第四专题主要讲述了秦汉是的文学发展和司马迁的传记文学以及赋的形式。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名著,被鲁迅誉为“是价值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企图通过考察历史变衰过程,稽考成败兴亡的道理,为巩固封建统治提供借鉴。书中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奢侈、腐朽有比较深刻的批判;对历代爱国爱民,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加以热情的歌颂;对农民起义相当重视。整部著作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忠于历史的精神人格。

《史记》善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任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全书语言丰富生动,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笔致跌宕,往往只用寥寥数语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全数大量采用口语化和性格化的语言,使人物栩栩如生,两千年来一直被视为散文的典范。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优秀的佳记文学作品。司马迁一方面肯定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如实的揭示了项羽的失败过程及其必然性。全年记述了项羽医生的四大事件(会稽起义、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描绘了项羽的勇敢善战,歌颂了他在推翻暴秦统治战争中的功绩,也指出了他企图一己私智,用武力征服天下,最终失败的过错。

司马迁用多种艺术手法,一有力的气势和朴拙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动荡年代叱咤风云的具有典型性格的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并在各种人物的冲突中,展现了秦汉之际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在结构上,《项羽本纪》前后呼应,线索分明,基本上一项羽军队的进退为线索,贯穿几大故事,由详有略,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

司马迁选择了最能影响项羽命运发展的关键事件,同时也是最能体现项羽个性的三件事(垓下绝唱、东城决战、乌江自刎)展开叙述,通过故事情节展示人物的命运于人物的性格特征。

《垓下之围》使用大量的有血有肉,传神的细节的细节,如“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田父紹曰”、“瞋目叱之”、“愧见父老”、“赠头故人”等来多角度的塑造一个多情、知耻、重义、仁爱的失败的悲剧英雄形象,使人物表里具现,刚柔相成,性格更丰富,个性更鲜明,浑厚、立体,显示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也渗透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第13篇:从高中语文中《史记》选文看司马迁传记文学的人物刻画论文

以真情再现人情用神韵塑造形象

——从高中语文中《史记》选文看司马迁传记文学的人物刻画

戴娟戴桂敏

武汉市武汉中学

内容摘要

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草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涉及人物四千多,重要人物百多名。司马迁在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借助精彩细腻的描写在特殊环境中刻画人物特性,更注重借助典型历史事件着力刻画人物形象,这就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带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本文仅从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四篇作品中浅易分析太史公刻画人物的高超笔法。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信陵君项羽刘邦蔺相如人物刻画

“往事越千年”。有史以来,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在原野和庙堂、战火与笙歌之中,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或许他们贵贱不

一、愚智各异,但都曾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了民族历史发展的巨轮。谈中华民族的“史”,自当从《史记》开始,而那两千多年前的许多历史人物在《史记》中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

司马迁的《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它首先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立了纪传体裁,是我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奠基之作;它更是一部文学著作,是上承《左传》《国语》《战国策》而影响及至当今的古代史传散文创作的典范。 司马迁用生动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塑造出一系列个性鲜明且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成为后世的史传散文、传记散文和历史小说及当代影视文艺作品的肥沃土壤。《史记》内容丰富,高中语文课本中主要选取了富有浓郁文学色彩的记传部分,旨在激发引导青少年学子们能走进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

从《史记》中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有《鸿门宴》《项羽之死》《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公子列传》。本文将以以上作品中的人物为对象分析司马迁在传记文学《史记》中的人物刻画方式。 第一把握人物基本性格特征,细致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

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就有高下之别,而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也各有各的风貌。信陵君是司马迁极为推崇的理想人物,在选文《史记·魏公子列传》中, 司马迁称“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并且用细致的行动描写表现出信陵君最鲜明的性格特征。

作品首先用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世地位,然后用“公子为人,仁而下仕,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来突出强调信陵君的性格特征:“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然后用“自迎侯生”的典型事例,形象地记叙描写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具体情况。

当信陵君听说魏有隐士侯嬴后,并不因为侯赢是一个又老又穷的“夷门监者”而小看他,恰恰相反,信陵君立即“往请,欲厚遗之”,并且“置酒大会宾客”以待,魏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且“执辔愈恭”;出发驶时,侯生故意要拜访集市中的屠夫朱亥,且见其客朱亥久不归,久待侯生的信陵君“颜色愈和”,侍从都窃骂侯嬴而公子“色终不变”;至家之后,马上“引侯生坐上坐”“为寿侯生前”。一个身份高贵的魏国公子,居然能够去屈身拜访、亲迎一位看守城门的小人物,并亲自为他驾车,还表现出如此异常的尊敬和谦恭,可见其内心的真诚和对人才的尊重,实在难能可贵。作者无须多言,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美德和形象,已闪烁出深邃的思想光彩,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位读者。

歌颂魏公子“礼贤下士”的精神,也是司马迁作此传的主旨。其原因除了在称颂信陵君一生功业都与他能仁而下士有关之外,同时,由于司马迁在目睹、亲历自身所处社会的世态炎凉时,达官贵人、乃至于当朝至尊不能礼贤下士,反而摧残人才的恶行中,藉由此传在信陵君等人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渴望君主能如信陵君一般仁而下士、从谏如流,成为士人的知己,而士人也能如侯生一般为知己者所用,为国效力。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也是一个自古为人称道的人物。他智勇双全,能言善辩。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借赵宦者令缪贤之口说出之后,就极尽其描写之能刻画人物的性格形象。蔺相如的出场,被司马迁精心安排在赵国的一场几乎无人能解的困境中,他分析形势的周密严谨,他应对秦昭王时的冷静机警、智谋和勇气。当蔺相如从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中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时,他略施小计取回和氏璧,随之他“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一个“怒发上冲冠”的夸张,将相如此时的愤怒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一段不卑不亢、义正词严的控诉后,“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一个“睨”就把相如那种与璧共存亡、誓死捍卫赵国尊严的毅然决然的神态勾勒出来,谨防一切不测又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中的气势呼之欲出。寥寥几个动词就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深深地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了,挥之不去。太史公也满含钦佩地评价他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二、精选典型历史事件为背景,着力刻画人物性格;

司马迁在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和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捕捉、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之后,精心细致地选择历史材料去表现突出人物的几件事,选材标准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事件能否鲜明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司马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片段来概括蔺相如的事迹。其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事件。而渑池之会最为精彩。

在这个典型的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强秦的蓄谋已久、嚣张跋扈,更看到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仁大勇。赵王鼓瑟,秦御史记录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从“令”字可以看出赵王鼓瑟是被迫的。秦王击缶,赵国的御史如此记录:“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一个“为”字,表明秦王是自愿为赵王击缻,自愿娱乐于赵王。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在外交场合,国君的言行举止代表着国格和国家的形象,一个“令”字让赵国的形象大打折扣。面对强秦有意而给的羞辱,蔺相如随机应变,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不得不“为一击缶”,看似秦王自愿为赵王击缶,事实上秦王却是被迫的。蔺相如以其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既挽回了赵国的颜面又顺便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一箭双雕,可谓快哉!

如此以来,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在司马迁为他精心选取的两个典型历史事件中就以一个智勇双全、能言善辩、机警善辨的英雄形象被刻画出来,并深深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中。这更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带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 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史记》中,司马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樊哙、荆轲、蔺相如、信陵君等,都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在大非面前,紧张激烈的斗争场景中,人物的表现就越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特别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来表现各种不同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鸿门宴》一场,是刘邦、项羽较量的关键时刻,宴前的紧张气氛,宴会上的剑拔驽张,使双方人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是在暗伏杀机的宴会场面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展现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把不同人物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先看项羽,当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将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告诉给项羽时,项羽大怒,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羽大军入秦,函谷关闭,这位曾击破秦军主力的霸王遭此冷遇,已是怒火填膺;再有曹无伤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犹如火上浇油;三写范增劝说之辞,谓刘邦“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更是火油交煎之际煸了一股阴风;风、火、油层层作势,紧张的空气仿佛一触即燃。旦日击破沛公军,如箭在弦上。项羽盲目自负的性格尽显。此后项伯夜访、沛公约婚,风、火、油已被化作一夜凉雨落尽。第二天在鸿门宴上,刘邦谢罪,一席看似毫无野心的温顺言语后,项羽推心留饮、前嫌顿释,不但不杀刘邦,竟然还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军事机密。此后范增数目示意不成,即召项庄舞剑助饮,平地又起波澜。对此,项王却默然不应,现其胸襟坦荡以及作为政治家的胸无城府、缺少谋略。之后一切也已由此注定。

再看刘邦,当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一面大惊“为之奈何”一面对张良说“鲰生说我”以推脱责任,一面又虚心听取张良的建议利用项伯度过难关。刘邦先问张良何以与项伯有故,了解关系的深浅,考虑是否靠得住。接着又问项伯的年纪,想出一套“吾得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来逢迎收买项伯的办法。精细老练、会拉拢人、会利用人,表现出刘邦机智权变的性格。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司马迁不仅写活了项羽,而且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善使手段,张良的沉着冷静、察颜观色,樊哙的忠勇无畏、善于言辩,范增的阴险狠毒、脾气暴躁等,显而易见,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

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再看《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因有蔺相如的陪同,渑池之会不仅平安归赵,更使强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且受辱而还。蔺相如因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感到自己蒙羞,因此扬言见到蔺相如定“辱之”。就在这僵局之时,蔺相如的做法令人疑惑不解:不与会,称病不上朝,望见廉颇引车避匿。但听相如一席话,尖锐的矛盾不解自破:“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的家国大局观,宽容坦荡的君子腹让廉颇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负荆请罪,为刎颈之交。在尖锐的矛盾中,人物形象有被凸显:蔺相如沉着冷静、宽容大度,以家国大局为重;廉颇粗豪坦荡、直率自负,但知错必改勇气可嘉。负荆请罪的廉颇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堪称经典。而这些文臣武将竭忠尽智、国难当头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也为世人所称道。

司马迁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蔺相如这个人物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又在秦廷上与秦王面对面紧张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他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是那样的谦让,似乎是在逃避,却正是他的高明处。对待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从中我们能清楚、全面地认识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四 从整体客观分析,辩证地对待历史人物。

《史记》中包含了不同阶层的各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人物如此复杂繁多,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司马迁对每一个人物的描绘都很形象,他对人物的刻画不是简单的扁平人物的描写,而是多维透视,使人物饱满的性格特征尽显。司马迁阅历丰富,对各色人物的把握都恰如其分。

司马迁往往突出人物的多维性。多角度多层面地塑造人物形象。能从整体着眼,客观评价和辩证地对待人物是一个史官在强大的政治威力下难以做到的。就这一点而言,司马迁为史书的创作做了一个极好的范例。这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当属西楚霸王项羽了。

司马迁塑造的英雄人物项羽具有多重人格。他喑恶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忌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是有恻隐之心,不杀刘备,还顾虑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势和儿女情长。项羽是一个英雄,但他并不完美,《淮阴侯列传》中借韩信之口道出了项羽的为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在太史公的笔下,我们看到的项羽、刘邦,虽然同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具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运——沛公刘邦,机智果断,能屈能伸,贪财好色,狠毒阴险,最后威加海内,成就一代宏业;西楚霸王项羽,率直磊落,勇武过人,刚愎自用,寡谋轻信,最后自刎乌江,失去一生霸业。太史公以细腻的笔触精致地雕琢刻画出了两人复杂的人格特征。对《史记》有了整体的印象后,你肯定不会再仅以“英雄”和“奸雄”来对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承认作品是宏观文本与微观文本的综合,水乳交融,我们应该综合地来把握它.

司马迁对现实的自觉干预和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包括他个人对身世遭遇在内的个人体验,使他在以理性批判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同时,常常

直接和间接地移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他除了在《史记》每一篇传记结尾添加“太史公曰”,直接、明确地表达他对历史人物所持有的看法和评价之外,还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如在《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垓下之围中,夜闻四面楚歌,于是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同时在《高祖本纪》中,刘邦衣锦还乡,与父老子弟纵酒,慷慨伤怀,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两人虽然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下怀着不同的心情歌唱,表达了不同的内心感受,但都可以显现出太史公对两个人物所倾泻的情感。这种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效果并不是一般史书所能达到的,这正是司马迁一书所特有的成就,是它为视为传记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司马迁在《史记》中刻画人物形象上颇有成就,书中贯彻着司马迁人本位的思想,他对历史人物给予极大地关注,实录并活现了一系列历史画面。在矛盾冲突中展开叙事,在叙事中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细腻的刻画,选择典型的历史事件、典型材料,注意行动细节和语言的描述,文学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传记文学范文.doc》
传记文学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