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022-08-1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2 Keywords...............................................................2 正文................................................................3-11 引言...................................................................3

1、遵循科学的原则.................................................3-6

1.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4 1.

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4 1.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5 1.

4、要有坚决的态度..............................................5 1.

5、要有默契的合作 ,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6 1.

6、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6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7-9 2.

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7 2.

2、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8 2.3,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8 2.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9 2.

5、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9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10-11 3.1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10 3.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10 3.3进行榜样教育.................................................10 3.4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训练...................................10 3.5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11 3.6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11

0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2 鸣谢..................................................................13

0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摘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应该播种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譬如,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等。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因此,作为父母,应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雨知时节”。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习惯养成;引导;方法策略;家庭配合

[Abstract] Th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behavior habit in early childhood is important to people\'s life.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habits as if it should be planted in a timely manner, there is a period of the best.For example, the scholar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at 5 years of age is formed using the chopsticks used the best; 3 years old is tripping button training and the best period of children etc..1978, 75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aris.Someone asked one of them: \"you in which university, which the laboratory learned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uff?\" the white haired scholar replied said: \"in kindergarten.\" Asked: \"in kindergarten learned what?\" scholar replied: \"the half of their own things to the small partners, not things to yourself and don\'t take; something to neatly; want to wash your hands before meals; after lunch, rest; do wrong to apologize; learning to think to careful observations of nature.Basically, all I\'ve learned is this.\" Therefore, as paren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o carry out some kind of character or a habit of training and training, this is what people say \"good rain knows\"\".So we should seize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ldren, good moral and behavior habit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bit forming; guide; method and strategy; family coordination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前言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

然而今天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古人说的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很广: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地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

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

心发按照规律和特点,具体的家长可以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1.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如:我的一个同事有一个正在上小班的女儿蓉蓉,有一次吃饭,她把最喜欢的番茄炒蛋拖到自己的面前,不准别人吃。妈妈告诉她这么做很没礼貌,她索性甩掉筷子不吃了。本以为打了胜仗的蓉蓉等着妈妈哄她吃饭,没想到妈妈不仅不理她,还把菜全部吃掉,将她冷落在一边不管。过了一会儿,她见没有转机,就主动跟妈妈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这时妈妈耐心地跟蓉蓉说:“这样做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很没有礼貌,别人会不喜欢!”然后重新做饭给她吃。这“第一次”的教训不仅让蓉蓉改掉了这个毛病,从那之后,她凡事都会先让着别人。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 1.

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目前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凡是幼儿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贴上小贴纸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

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时强化,不日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励,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评,没有了规则,就没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悖其道而行之。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用精神去刺激孩子,如果不加引导,孩子不知道被赏识的理由,或者理由理解偏差,不该赏识的地方被赏识,就会导致挫折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从而引发逆反心理。教育如同栽花,没有规律地浇水、松土只能让花朵枯萎,而按照生长、有规律的抚育则会鲜花茂盛。因此,家长十分有必要放下家长的架子,抛弃家长式作风,成为孩子的朋友,让沟通成为一种习惯。

1.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父母爱好穿着打扮,孩子就喜欢穿着打扮,甚至父母爱吃什么食物,孩子也爱吃什么食物。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上右下、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

4、要有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

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1.

5、要有默契的合作 ,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一天我和朋友聊天,他的小孩子元元在一旁画画。边画边说:“爸爸坐的飞机来了。”他奶奶对我说:“他爸爸今晚回来,看把他高兴的。”这时,门外传来小孩子的喊声“元元,我去骑车,你去不去?”元元对奶奶说“我和牛牛在院里骑会儿车行吗?”奶奶说:“行,但是你要把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元元答应着,开始收拾桌上的文具。这位奶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孩子生活在奶奶家,但奶奶和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往往和父母的要求相悖,从而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很多障碍。

另外还应该注意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默契合作。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教师不和家长团结协作,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以帮助和促进幼儿的健康的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6、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在咨询会上,一位父母指着站在远处的孩子对我说:“这孩子要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父母向我告状。”接着这位父母向我讲述了孩子怎么和小朋友打架,用积木把别人砍伤,用嘴把同伴咬出血印„„。这位父母苦恼地说:“我都怕去幼儿园接孩子,真怕哪位父母来找我,打他,骂他,可怎么他就不改呀?”这位父母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

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除了以上5个基本原则,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一曝十寒。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

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2.

2、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不去捏,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一捏。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班里吃水果时让孩子们自己拿,谁不挑一挑、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还望那山高”。

又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们有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2.3,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

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五层: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儿童;第二层是

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第三层是象征性的参与;第四层是成人指派;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我们的习惯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和孩子商量: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因为孩子有选择权: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 2.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所以老师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如很多孩子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来到幼儿园,这些孩子无论在行动,还是在自理能力上,普遍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

5、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恰当的步骤来进行: 3.1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3.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大家以及父母、老师都参与。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什么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家规、班规,并且去追求这些目标。

3.3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

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身边的成人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包括老师,也包括小朋友。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3.4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训练。

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你们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个复杂工作,长期的工作。

3.5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

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如果没有及时的评估和表扬,行为规范的指定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摆设。只有及时的评价,才能够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达到预期制定规则的目的。

3.6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良好的风气的形成往往能给工作带来好的效果,并且给工作带来很多方便。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就会在班里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大家会一致反对,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束语

教育幼儿,一定要把培养好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再监督孩子坚持进行行为训练,家长和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可以相信,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会很轻松。

参考文献

[1] 陈晋颖.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 [J].学前课程,2007,7:46-48. [2] 史文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2):61-63.

[3] 姜永杰.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 [J].幼儿教育,2006,06,07:22-23.[4] 张承宇.异地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浅析 [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6-37.[5] 徐立平.幼儿入园适应工作中的误区 [J].幼儿教育,2004,7,8:55.

[6] 祈海芹.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J].教育科学,2003,19(6):56-57.

[7] 徐英.从焦虑到安全、信赖——加快幼儿入园适应的实践 [J].科技创新导报,2003:223.

致 谢

来到灵石县幼儿园快两年了,甜苦辣样样都有品尝到,可品来品去,觉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这并非是在作诗.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不是吗?那些祖国的花朵,在我们的培育下,有了自己的花期和芬芳,那些被扭曲的灵魂重新得以塑造,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和甜蜜吗?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在两年的见习生活里进步很大。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工作是: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国家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全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这个任务在活动中制定不同的目标,大大丰富和满足了幼儿身心的需要,真正使幼儿在从中得到快乐,得到发展!

在实习中,我真的学会了很多很多的知识。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让我难忘,有机会我会去看望你们的,我也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做一个合格的幼儿园老师!老师谢谢您们。

推荐第2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

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

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

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文章来 源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rj.5ykj.com/HTML/10846.htm

推荐第3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小议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摘要: 心里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目标,是社会的基本要求。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

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当我们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那么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大体上分这几个方面,①要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要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又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会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一般学者认为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首先、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其次、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现在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四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要想做到这些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我总结了几点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其次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脱离了理论与实践

现在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

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缺乏具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

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非科学性的具体操作

1有些教师在工作中.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可能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

结束语:

目前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推荐第4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师带徒”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剑桥少儿英语》幼儿用书中的反偏见内容分析

2-3岁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

3-6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

3-6岁幼儿告状行为现状的研究

3-6岁幼儿家庭中早期阅读的调查研究

3-6岁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

3—6岁幼儿对动物死亡概念认知发展的研究

3—6岁幼儿同情心的调查研究

5-6岁儿童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

5-6岁幼儿特长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5—6岁幼儿学习品质与幼小衔接的调查研究

案例研究利于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暗示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表扬法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状况研究

不同类型幼儿园对家庭亲子阅读指导的现状研究

不同年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

常规教育中幼儿权力与地位的研究

成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研究

城市学前班:问题及存在的原因分析

大班益智区材料选择与投放研究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研究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研究

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现状调查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对象选择的研究

大班幼儿同情心研究

动画片《虹猫蓝兔》对大班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独二代学前儿童饮食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南开区第十八幼儿园为例

对天津市3-6岁儿童膳食习惯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对小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

对学前教师入职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

对幼儿音乐考级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对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班幼儿同伴关系影响的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综述

概念图辅助教学与常规教学在幼儿园大班故事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以《小猪变形记》为例

隔代教养中祖辈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隔代教育的弊端及其应对策略

故事讲述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的研究

关于天津市工薪家庭幼儿教育投入的个案研究

关于幼儿家园表现差异的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

家长对学前儿童自闭症的早期发现鉴别及家庭干预对策研究综述

如需以上论文,请联系QQ1549984848

推荐第5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 .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 .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 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 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 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 .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 .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 .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42.自闭倾向儿童游戏治疗个案研究 43.幼儿期亲子关系的类型研究 44.大班幼儿规避行为研究

45.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46.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

47.幼儿园自由游戏情境中5-6岁儿童自语研究 48.幼儿园实习教师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 49.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研究

50.基于幼儿体验的绘画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51.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

52.5~6岁幼儿对“家”的理解研究 53.民主·科学·生活·创造 54.实习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

55.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现状研究 56.学龄前儿童握笔姿势的发展性研究

57.母亲指导对婴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影响研究 58.3-6岁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发展研究 59.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进行科学教育的研究 60.幼儿园家访的研究 61.幼儿园分组教学研究

62.童话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63.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及特点研究 64.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现状及原因分析 65.幼儿教师批评幼儿的研究 66.幼儿教师教学提问的研究 67.大班幼儿自我概念特点之研究

68.大班幼儿生活活动中利他行为之研究 69.幼儿教师的奖励行为研究 70.男性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71.动画片语境下小班幼儿英语语音学习的研究 72.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研究 73.儿童幸福观之比较研究

74.亲子游戏中家长角色的个案研究 75.5-7岁幼儿谦让行为研究

76.幼儿家长游戏观及家庭游戏现状研究 77.幼儿教育投资分析

78.4-7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 79.蒙台梭利儿童课程研究

80.对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研究

推荐第6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2、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6、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12、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17、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关于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关于湖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21、关于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35 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26、关于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关于幼儿教师离岗,跳槽现状的研究。 28、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30、关于小班幼儿教师与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对比研究。31、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2、关于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研究。

33、关于大班男女幼儿对幼儿教师形象认识的研究。34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35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调研 36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37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调研 38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9 .学前教育本 ( 专 ) 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4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41 .湖北省黄石市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42 .湖北省黄石市主城区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43 .湖北省黄石市主城区家庭亲子共读现状研究 44 .湖北省黄石市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45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46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47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48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 49 .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50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51 .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52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53 .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54 .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55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 56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推荐第7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

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

二〇一六年 六月二十 日

毕业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2、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6、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12、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17、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关于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关于某某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21、关于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35 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26、关于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关于幼儿教师离岗,跳槽现状的研究。 28、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30、关于小班幼儿教师与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对比研究。 31、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2、关于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研究。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老师,老师Q Q:1156566573 老师电话:13767450073 33、关于大班男女幼儿对幼儿教师形象认识的研究。 34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35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调研 36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37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调研 38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9 .学前教育本 ( 专 ) 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4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41 .某某省某某市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42 .某某省某某市主城区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43 .某某省某某市主城区家庭亲子共读现状研究 44 .某某省某某市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45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46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47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48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 49 .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50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51 .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52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53 .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54 .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55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

推荐第8篇:幼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

目 录

内容提要————————————————1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

1.习惯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3 2.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9 3.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15 4.

谢 —————————————————17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内容提要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譬如,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等。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因此,作为父母,应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雨知时节”。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 幼儿

行为习惯

方法

策略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

然而今天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

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古人说的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很广: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地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

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按照规律和特点,具体的家长可以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1.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

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如:我的一个同事有一个正在上小班的女儿果果,有一次吃饭,她把最喜欢的番茄炒蛋拖到自己的面前,不准别人吃。妈妈告诉她这么做很没礼貌,她索性甩掉筷子不吃了。本以为打了胜仗的果果等着妈妈哄她吃饭,没想到妈妈不仅不理她,还把菜全部吃掉,将她冷落在一边不管。过了一会儿,她见没有转机,就主动跟妈妈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这时妈妈耐心地跟果果说:“这样做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很没有礼貌,别人会不喜欢!”这“第一次”的教训不仅让果果改掉了这个毛病,从那之后,她凡事都会先让着别人。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 1.

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目前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

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凡是幼儿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贴上小贴纸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时强化,不日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励,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评,没有了规则,就没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

有可能悖其道而行之。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用精神去刺激孩子,如果不加引导,孩子不知道被赏识的理由,或者理由理解偏差,不该赏识的地方被赏识,就会导致挫折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从而引发逆反心理。教育如同栽花,没有规律地浇水、松土只能让花朵枯萎,而按照生长、有规律的抚育则会鲜花茂盛。因此,家长十分有必要放下家长的架子,抛弃家长式作风,成为孩子的朋友,让沟通成为一种习惯。 1.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父母爱好穿着打扮,孩子就喜欢穿着打扮,甚至父母爱吃什么食物,孩子也爱吃什么食物。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

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上右下、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

4、要有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1.

5、要有默契的合作 ,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一天我和朋友聊天,他的小孩子元元在一旁画画。边画边说:“爸爸坐的飞机来了。”他奶奶对我说:“他爸爸今晚回来,看把他高兴的。”这时,门外传来小孩子的喊声“元元,我去骑车,你去不去?”元元对奶奶说“我和牛牛在院里骑会儿车行吗?”奶奶说:“行,但是你要把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元元答应着,开始收拾桌上的文具。这位奶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孩子生活在奶奶家,但奶奶和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

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往往和父母的要求相悖,从而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很多障碍。

另外还应该注意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默契合作。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教师不和家长团结协作,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以帮助和促进幼儿的健康的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6、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在咨询会上,一位父母指着站在远处的孩子对我说:“这孩子要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父母向我告状。”接着这位父母向我讲述了孩子怎么和小朋友打架,用积木把别人砍伤,用嘴把同伴咬出血印……。这位父母苦恼地说:“我都怕去幼儿园接孩子,真怕哪位父母来找我,

打他,骂他,可怎么他就不改呀?”这位父母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除了以上5个基本原则,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一曝十寒。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

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

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2.

2、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不去捏,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一捏。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班里吃水果时让孩子们自己拿,谁不挑一挑、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还望那山高”。

又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们有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

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2.3,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

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五层: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儿童;第二层是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第三层是象征性的参与;第四层是成人指派;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我们的习惯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

和孩子商量: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因为孩子有选择权: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 2.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

所以老师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如很多孩子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来到幼儿园,这些孩子无论在行动,还是在自理能力上,普遍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

5、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

利。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恰当的步骤来进行:

3.1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3.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大家以及父母、老师都参与。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什么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家规、班规,并且去追求这些目标。

3.3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身边的成人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包括

老师,也包括小朋友。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3.4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你们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个复杂工作,长期的工作。 3.5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如果没有及时的评估和表扬,行为规范的指定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摆设。只有及时的评价,才能够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达到预期制定规则的目的。

3.6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良好的风气的形成往往能给工作带来好的效果,并且给工作带来很多方便。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就会在班里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大家会一致反对,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 论

教育幼儿,一定要把培养好习惯放在重要位臵,再监督孩子坚持进行行为训练,家长和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可以相信,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会很轻松。

通过此次毕业论文撰写,弥补了以前学习过程中很多的不足。作为一个学前专业学生,由于经验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很好地完成是有难度的。谢谢我的指导老师梁老师给予的指导帮助。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2、《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学前教育论稿》,赵寄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吴文菊,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幼儿教育心理学》,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年

6、《公关心理学》,张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推荐第9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选题

1.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2.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2.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17.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21.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6.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研究 28.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0.大班男女幼儿对幼儿教师形象认识的研究 31.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研究 32.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3.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 34.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35.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36.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37.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38.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3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4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4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42.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43.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

44.新教师如何处理幼儿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45.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46.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47.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8.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49.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50.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51.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

52.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3.幼儿教师职前道德教育的影响及成因 54.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 55.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6.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57.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

58.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 59.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

60.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61.幼儿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研究 62.幼儿绘本故事的阅读与教育活动方法研究 63.儿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64.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 65.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66.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67.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组织的思考与设想 68.0-3岁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情况研究 69.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

70.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推荐第10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试论陈鹤琴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园的基本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价值探新

6、论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园应成为社区 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提问的研究

10、(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对游戏

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园常规研究

20、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

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的专业成长

第11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第12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论文写作要求:

1、选题:根据建议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商议,题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难以驾御

2、结构: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3、论文写作逻辑清晰,内容充实。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型论文也要有一定理论分析。

5、字数在7000——8000,少于此数很难把问题论述清楚。

6、以上基本点在写作指导中已有详尽论述,请指导教师严格把关。教育专业(学前、小教、教管专业评审组将严格把关,同时努力为大家提供咨询意见。请大家尽力在最后一学期把这件重要任务完成好,打个漂亮仗。

第13篇:最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摘 要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是人一生中受教育的重要阶段。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重任。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将课堂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通过这个过程,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职业选择,了解自身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提升。然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基于此,本文运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总结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有效性的解决办法。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进行梳理,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以下三个问题:教育实习前的培训工作不到位、教育实习过程中缺乏高效的指导与交流和实习基地少。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实习;研究;解决对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1.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1从这一纲领性的文件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即将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度也提高了,更加强调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而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发展。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大重任。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幼儿园对专任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侧重于理论知识的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想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教学工作,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要重视教育实习,培养出理论知识牢固、实践教学能力优秀的幼儿园专任教师。

1.1.2研究者的关注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我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先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四次教育见习和一次教育实习。学校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都是以学校统一安排和自主见习这两种形式进行。

在大四上学期的教育实习中,我们主要还是采取以学校统一安排和自主实习这两种形式为主。我们大部分会根据自己的就业倾向去选择教育实习的岗位。当时由于学校教育实习信息的发布有点晚、教育实习时间安排较不合理、学校可提供的教育实习岗位发布较慢等因素,从而导致了同学们一直在要自主实习还是服从学校安排之间徘徊。这使得部分教育实习工作有些滞后,并对大家产生了一定的困扰。

我们专业的知识范围比较泛,相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可选择实习的职位范围还是比较大的。而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与教育实习相关性程度要求比较高,教育实习过程中的专业实践技能要求比较鲜明。教育实习能否顺利进行,并产生有效的结果,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的提升是有重大影响的。因此这吸引了我的关注。我不禁会想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过程中是否会遇到更为特殊的问题呢? 如果能透彻地研究总结出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不仅能很好地为本校解决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问题,还能为学校各专业的教育实习问题提供范例。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论文辅导老师扣:贰武溜武吧壹吧壹依玖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并分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情况,探究其具体存在的问题。再把这些具体问题与已搜集查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尝试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1.2.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015年12月14日第48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里面提到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强调幼儿园要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要求我国要增强幼儿园专任教师的师资力量,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教育实习是本科院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一重要舞台,他们需要通过这个舞台进行教师角色的模仿、展示自我的技能。教育实习的好坏,甚至直接影响到师范生以后的教育工作的质量和职业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能更好地认识教育实习的相关理论,丰富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研究。

(2)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以后的教育实习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各院系的教育实习工作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1.3研究综述

1.3.1核心概念界定

提到教育实习这一概念,专家学者们都各有各的阐述。

例如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一种形式。包括参观、见习、试教、代理或协助班主任工作以及参加教育行政工作等。”2

饶见维等对教育实习的理解是:“一个学生教师蜕变为专业教师的历程,此历程为:学生教师在相关人员的协同下,根据已备的知识经验与既有的教育资源,综合构思出准备行动架构,进入教育实习场所,经由不断的互动以获得实务经验,并透过省思的过程,建构出实践的专业知能与精神。”3

尽管专家学者对教育实习的理解与阐述不同,但他们对教育实习理解的本质是相似的。综合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本研究认为教育实习的第一主体是实习生,第二主体是实习指导老师(包括实习生校内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重要媒介是实习场所。这三者缺一不可。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即将进入教育一线的准教师)在校内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帮助下,进入到实习学校,并在实习学校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 23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6-27

饶见维,吴家莹,等.师范学院教育实习的理论模式[R].八十学年度师范学院教育学术论文发表会.199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色的一个阶段。通过教育实习,师范生能更好地把已储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

1.3.2国内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研究现状

张文娟从未来幼儿教师的整体成长和终身发展问题出发指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包括:教育实习功能单一;教育实习时间偏少;教育实习形式单调;教育实习要求不够完善;教育实习管理趋同。针对这些困境,研究者认为需要关注教育实习功能的多元化、实习环节的全程化、实习形式的多样化、实习内容的丰富化、实习指导的合作化,以提高实习的质量。4

王香平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实习生总体适应状况良好,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实习适应状况不受班级、专业背景、实习年级、有无搭班、是否自愿选择专业、是否是独生子女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实习适应状况是身体、心理、社会三种因素相互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其中经验和技能是影响实习适应的核心因素。5

1.3.3国外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研究现状 英国

英国的教育实习以中小学为基地,英国教育学院或大学教育系的学生都利用相当多的时间在各个中小学进行有指导的教育实习,英国大学每学年分为秋、春、夏三个学期,教育实习时间所占的时间一般要不少于20周,其中还包括教育见习。6英国的大学都有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实习学校,共同承担着教育实习的工作。英国的教育实习分为两种,一种是非正式教育实习,即学生在校期间每周提供一至两天的时间去指定的实习学校进行学习。这和我们学校应用心理专业的教育见习是类似的。他们通过这些机会对学生、中小学的办学等有更深的了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种是正式教育实习,这和我们的教育实习安排是一样的。实习生到指定实习学校进行为期较长的实践教学活动,他们要主动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孩子们相处,从而对教师教育工作有更为深入的认 45 张文娟.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9(03):122-124

王香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适应状况调查及建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 6 贺国庆,张薇.英国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及教学特征——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16-19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识,对自身职业的选择与发展有更深的了解。

美国

美国的师范教育课程包括普通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教育课程三个领域。师范院校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每周有二至四个半天接触儿童,第八学期则全部用于教育实习,总体实习时间不少于15周。7美国采取的是交互—自省型的实习模式,时间最短15周,最长半年,实习内容分为模拟实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模拟实习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情境,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解决种种个案问题。8

美国的教育见习形式和我国类似,采用分散见习和集中见习,要求实习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端正的职业态度,学习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独立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此期间,美国对实习生会有一个严格的、持续不断的评价工作,从多方面去评价实习生的实习工作。

1.4研究设计

1.4.1研究思路

(1)总结、分析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现状。

(2)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进行研究,整理分析数据,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效解决办法。

(3)重点解决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指导老师和幼儿园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协调关系的阻碍因素及应对策略。

1.4.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12级的学生。 1.4.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学习前人经验,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情况及应对策略,对值得的学习的地方进行参考,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78 陈文涛,刘霄主编.教育实习的实践与创新[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3

姚云.中外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比较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8(1):28-3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2)问卷调查法: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情况,以此作为研究基础,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归纳、提炼,以该数据为支柱,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更好完善该课题。

(3)个别访谈:分别随机抽取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海珠校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已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同学)和辅导教育实习的老师进行较为深入的访谈。

2.研究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参加过教育实习的12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习生99名,其中男生7名,女生92名,实际填写问卷人数为78人,回收的有效问卷是70份。

在实际填写问卷的学生中,自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占61%,他们对教育行业有一定的向往,喜欢和孩子们相处,并希望能通过这个专业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将来从事教育行业;非自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占39%,他们大多是遵从父母的意愿,或是跟着朋友一起报的,有的甚至是认为读什么专业都没关系,只要能上大学。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能发现自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感更强、能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实习工作中;而非自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则会出现专业知识较弱、职业道德感不强、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适应性较差。

2.2实习生对教育实习认识的调查

本研究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12级学生对教育实习认识方面做了调查,主要包括:教育实习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实习前学校安排培训的必要性认识和实习前是否为此做过充足准备。

调查结果显示,在针对教育实习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成长的重要性认识上,有36.67%的学生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有63.33%的学生认为这是较重要的。由此可见,教育实习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成长的重要性是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

在实习前学校安排培训的必要性认识调查中发现:86.67%学生认为是有必要的,13.33%的学生则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而被调查的对象中,43.33%的学生在实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习前是有为此做过充足准备的,56.67%的学生则表示他们没有在实习前为此做过充足准备。总体来说,他们大部分有认识到实习前进行培训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样能更快地适应教育实习的工作,但当要他们自己进行实习前准备的时候,他们很多人会无所作为。

2.3实习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调查

教育实习中,实习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中认识到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并通过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调查显示:(1)20%的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技能能满足幼儿教师的需要,60%的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幼儿教师的需要满足程度是一般,而20%得学生则认为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幼儿教师的需要。(2)实习生对自我艺体技能(弹、唱、舞、美、讲等)表现状况调查发现,28%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27%的学生认为较满意,26%的学生认为一般满意,19%的学生认为较不满意。

由此可见,实习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还是比较好的。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如果能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他们的专业技能能有很大的进步。

2.4教育实习指导的调查

实习指导过程中,幼儿园指导老师对实习指导工作的责任心调查数据显示,20%的学生认为很强,53.33%的学生认为一般,26.67%的学生认为较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16.67%的学生表示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会总是及时的提供帮助,40%的学生表示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经常能及时的提供帮助,而43.33%的学生表示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只是会偶尔及时的提供帮助。与校内指导老师的沟通频率调查显示,36.67%的学生表示他们会随时遇到问题随时和校内指导老师进行沟通,23.33%的学生表示他们会每两周与老师进行一次沟通,36.67%的学生表示他们一个月只和老师沟通一次。

其次,60%的学生表示幼儿园在一星期内会为他们提供一至两次的参与环境创设的活动,13.33%的学生表示他们一星期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是两至三次,26.67%的学生表示他们一星期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是零至一次。同时,在实习过程中,96.67%的学生表示园方会让他们做一些与实习无关的工作。

在访谈时,实习指导老师曾提到他们除了负责相应的实习指导工作以外,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们还有自己本岗位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比较难调节好两者的平衡,所以往往在实习指导工作上有所疏忽,有时不能及时对实习生作出指导,或者是不能参与他们在实习学校的实习活动。

总体而言,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是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的。他们能有针对性地为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习生遇到困难,大部分实习指导老师能及时指导实习生,但仍存在实习指导老师指导不到位的情况。

2.5实习生的教育实习反思调查

调查表明:(1)反思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最缺什么时,实践机会占了73.33%,与此差不多的是专业技能水平,占了66.67%,其次是教育实习指导占了50%,最低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占了26.67%。(2)通过教育实习,自己总的改变表现在哪。实践水平的提高占了93.33%,专业技能水平占了70%。(3)实习结束后,学生们最大的收获: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与方法,锻炼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所占比例是最高的。

在访谈时,学生提到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偶尔会组织大家进行沟通交流,大家相互分享自己的教育实习体会。在教育实习结束后,他们会自行反思,老师会组织大家开教育实习总结大会,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他们认为教育实习总结大会上能了解各个小组的实习情况、听取他人的经验,但还是比较形式化的,实际意义不大。他们希望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能在实习后给他们更切实、有效的改进意见。

这表明实习生在教育实习后都能对自我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实习指导老师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反思分享的平台,但是没有进一步地对实习生的提出切实的反馈意见与方法。这使得实习反思工作对实习生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存在的问题

3.1教育实习前的培训工作不到位

我国传统的师范院校一直偏向于专业理论的教学,轻专业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四年的学习期间,除了短暂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以外,其余时间都是在校内进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尽管有时候也会进行课上的专业能力的实践,但是其活动范围小、模拟程度低,不能替代真实的实习活动。因此学生们的专业实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践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会存在一定的惰性,而且由于他们对真实的教育实习活动没有深入的理解,所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很多也无法很好地进行教育实习前的自我提高、培训的工作。

在你进入大学前,学校就会给你指定好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好你大学四年所要学习的课程、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等。希望你能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知识,并掌握知识。他们认为教育实习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你通过不断的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已经基本掌握的。而且学校的人物力资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所以往往没有在教育实习前给实习生进行一个系统的培训。学生不能自主地进行实习前培训,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实习前培训的机会,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教育实习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教育实习工作较难。

3.2教育实习过程中缺乏高效的指导与交流

高效的指导和交流,能使实习生更好地完成教育实习中的工作,减轻他们对教育实习工作的焦虑感。然而,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往往会缺乏高效的指导与交流。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学校的师资、设备更不上,师生比严重失衡。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高校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兼顾实习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教师的责任感意识不一定非常强,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他们往往容易忽略了实习生的指导工作。

而很多实习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没有进行规范的实习指导培训工作,自身指导水平有限,很难做到对实习生的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而且有的实习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让实习生干与教育实习无关的杂活,疏于教育实习的指导。这些都是不利于实习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的。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性格特点不同,对新环境、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一样。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实习老师的这一角色。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能勇于表达或是表达不清晰,所以不能和实习指导老师有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

3.3实习基地少

高校大规模扩招,大量学子涌进,实习生人数激增,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实习生的教育实习工作。高校在选择实习学校的时候,偏向于离学校近的公办幼儿园,容易忽视了有特色有质量的农村幼儿园。这使得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局部地区实习基地的供需不平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工作得不到优质的保障。

4.解决办法

4.1制定并落实好教育实习前的培训工作

在准备教育实习工作阶段,高校除了关注实习时间、实习目标、实习规范、实习手册等事情外,还应多关注实习生。了解他们对教育实习相关方面的认识是否足够、了解他们对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是否有信心、了解他们对教育实习的态度、在教育实习前他们有什么需要校方帮忙解决的等等。与此同时,校方应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实习培训工作,对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辅导。

4.2加强教育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与交流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需要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孩子们接触、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与完成都离不开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那如何能做到呢?

首先,对高校而言,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教育实习的经费投入。高校要合理规划学校的师生比,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能力。对于要指导实习生教育实习工作的老师,要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去管理,明确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任务,并有一定的教育实习工作的考核,提高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心。对实习学校而言,要做好挑选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明确实习指导老师的任务,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实习指导培训。其中,高校要为实习学校提供培训实习指导老师的指标,协助他们培训。高校实习指导老师要定期和实习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后续的教育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为实习生选择更为合适的专业发展形式。对于实习生而言,实习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要积极参加实习活动,要善于观察、学习,积极主动和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不断地反思、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4.3建设有质有量的实习基地

教育实习是一项极其复杂活动,它的涉及面很广、综合性很高。这不仅仅应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该是高校教育的事情。社会的中小学、各教育机构应该和高校共同承担教育实习的工作。这要求高校要积极主动选择合适的实习学校,主动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而且在实习学校的选择上,高校不应只局限于学校附近的中小学,还应多关注有特色的城镇、农村幼儿园。加大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力度,为那些到较远地区进行教育实习的同学提供完善的教育实习服务,例如交通服务、保障生活居住饮食等基本服务。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倡导建立像英国那样的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高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体,主要承担教育实习工作的整体安排(时间、目标、进程等),制定教育实习规范和实习手册,并定期向教育管理部门和实习学校进行反馈。教育管理部门负责教育实习政策的制定,协调好高校和实习基地接送实习生的工作,给予双方政策鼓励和支持。

社会的中小学可以主动地寻找高校进行合作,使本校成为高校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遵循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积极主动为实习生提供教育实践的机会,指导协助实习生完成教育实习工作。在辅助高校完成教育实习工作的同时,实习学校也能从中有所收获,不断地完善教师的培训工作,推广本校的教育模式,吸引高校人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第14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2、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6、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12、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17、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关于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关于湖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21、关于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35 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26、关于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关于幼儿教师离岗,跳槽现状的研究。 28、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30、关于小班幼儿教师与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对比研究。 31、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2、关于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研究。

33、关于大班男女幼儿对幼儿教师形象认识的研究。34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35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调研 36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37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调研 38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9 .学前教育本 ( 专 ) 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4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41 .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42 .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43 .城区家庭亲子共读现状研究 44 .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45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46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47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48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 49 .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50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51 .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52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53 .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54 .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55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 56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57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58 .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59 .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60 .幼儿园意外事故处理的法律研究 61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62 .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 63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研究 64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65 .瑞吉欧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66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67 . 0 ~ 3 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68 .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研究

69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70 .幼儿园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的研究 71 .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研究 72 .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研究 73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74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75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76 .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的策略研究 77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78 .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79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80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策研究 81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82 .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的调查 83 .班级中教师对幼儿个别化教育的调查 84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

85 .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的调查 86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87 .亲子游戏的现状与问题调研 88 . 0-3 岁乳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情况调研 89 .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90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调查 91 .幼儿园探究性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92 .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93 .幼儿学习方式与习惯调研

94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95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调研 96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97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调研 98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99 .学前教育本 ( 专 ) 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10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10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成因及对策 102 .男生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分析 103 .幼儿园男教师的工作现状考察 104 .关于家园合作的策略考察与分析 105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及其运作

106 .中班、小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使用言语的对比分析 107 . 5-6 岁幼儿撒谎行为研究 108 .幼儿虚荣心的成因及对策 109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

110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1 .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112 .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113 .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14 .幼儿园公开课的功能分析 115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6 .主配班教师合作行为现状考察 117 .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8 .学前教育本科生实习的价值分析

第15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2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类: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二类:1.公立园与民办园发展环境比较研究——以XX地区为例

2.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 (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70、幼儿空间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71、幼儿时间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72、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调查

论文写作要求:

1、选题:根据建议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

商议,题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难以驾御

2、结构: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第16篇: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定稿]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

论文题目: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 X X X 学科专业: X X X 学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学习中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X X X X 年X X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

2.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3.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

4.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期:

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能够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的思维、想像、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园应重视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其主要途径包括:广泛搜集幼儿民间游戏、精心筛选幼儿民间游戏、在筛选的基础上对民间游戏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在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和创设适宜的民间游戏环境,将民间游戏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发;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园内外资源,发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整体功能,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日趋关注的重要课题。挖掘利用本地区的民间游戏,可使有限的区域教育资源在无限的教育需求中充分发挥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民间游戏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创新的结晶,游戏的种类丰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来源于生活,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创造机会和创造空间。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民间游戏由于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劳动,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一般是用当地人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的。这就使得民间游戏贴近自然,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幼儿民间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像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这种社会性活动主要反映的足他们已经熟悉的、理解的、感兴趣的,在幼儿印象中最鲜明、最突出并有真正感情经验的生活体验。如果说幼儿只有在游戏中获得了自由感,同时在对物体、行动、关系有支配的情况下,才能使其在此时此刻最充分地自我实现,感受到情绪的安宁与舒适,那么,民间游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民间游戏本身是民问弦子自己创编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孩子自己来组织、控制、完成,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游戏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民间游戏的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地体验着成功与失败、原因与结果、规则与自由。不断地从他人身上印证着自己,住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求证着自己的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其人格的内涵。

幼儿正是在游戏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得到了发展。民间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经验,使幼儿的思维、想像、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民间游戏不仅能充分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而且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的有效途径

(一)广泛搜集幼儿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虽然内容丰富,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的玩具和游戏的出现,使幼儿民间游戏的空间受到不断冲击。幼儿自发自由的游戏过程渐渐被浓缩为一个开关,一个按钮。同时,家长对民间游戏带有某些偏见。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热心于对幼儿进行特长培养,要求幼儿参加各种特长兴趣班的学习。也有家长从幼儿的安全考虑,购置了各种高档玩具,干脆将幼儿“圈”在家里自己玩。由此导致民间游戏濒临失传与离散。然而,幼儿对民间游戏的需要,以及民间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仍然是无庸置疑的。对此,我们应采取相关措施,如在幼儿园建立民间游戏小组,人员由教师和家长自愿报名参加。首先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对民问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其次,发动教职工和家长,通过多种渠道帮助班级搜集民间游戏素材,必要时可以向家长征集民间游戏资料。再次,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游戏,并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梳理。幼儿是幼儿园里的小主人,他们也应加入到搜集民间游戏的活动中来。如让幼儿在其感兴趣的情况下,向爸爸妈妈学习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然后把它们带到幼儿园,教给班上的小朋友,大家一起玩。最后,各班将搜集到的民间游戏素材记录下来,并进行初步整理后,交于民间游戏小组进行交流并汇总。汇总出的民间游戏资料应作为幼儿园第一手资料加以妥协保管。

(二)精心筛选幼儿民间游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俗都发生了不断的演变,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应进行进一步精心筛选和整理。在筛选时,要充分注意到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对精心筛选后的民间游戏可装订成册,发放至家长(一个家庭保证一册)和各个班的班长手里。在各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民间游戏小组可以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到幼儿游戏中,进行适宜的交流、示范和具体指导。

(三)在筛选的基础上对民间游戏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为了使民间游戏的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和灵活,并充分满足各年龄阶段的幼儿的需要,我们应在保持其特有的游戏风格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维度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与创新:

1.从民间游戏的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在此,可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三种方法。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幼儿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坑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2.从民间游戏的形式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在此,可以着重从游戏的组织形式、游戏人员参与的形式和材料投放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游戏的组织上,可以采取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把“小老鼠上灯台”这个童谣说唱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首先把其童谣做改编,把最后一句“咕噜咕噜滚下来!”改编为“咕咚咕咚跳下来!”。然后,在游戏中幼儿先念儿歌“小老鼠:E灯台,偷油吃,下不束„„”,等念到“咕咚咕咚跳下来!”时,教师引导幼儿练习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然后再加上前滚翻的动作(教师在游戏之前要做好安全工作),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得到了游戏性的体验,其跳、滚动作也在游戏中得到了自然的发展。在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上,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去请中大班的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在游戏材料投放的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三、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为幼儿营造和创设适宜的民间游戏环境 1.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是民间游戏活动开展必要的引发和支持条件,主要包括游戏的时间、场地、玩具材料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在游戏活动的时间方面,在切实保证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规定的游戏时问的同时,应灵活根据每位幼儿在游戏中所选择的材料、玩伴和自发游戏的形式,对游戏时间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在游戏场地方面,各班可以根据活动室的大小做到一室多用。教师发动幼儿利用建构材料自己动手动脑,搭建轻便灵活的小矮墙、小栅栏、屏风等。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只需作小小的改动,各种游戏就可以按安静与喧闹的程度,按游戏的性质、内容有顺序地在各个区域中进行。在室外,可以在平整的操场上画上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圆圈”“格子”,铺上鹅卵石的小路等,以方便幼儿在离园时自由自主地玩上几次“跳圈”“跳海”“走平衡木”等。

游戏材料方面则应做到保持一定的新颖度和一定的连续性。首先发动教师自制游戏中所需的玩具,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角,并组织幼儿参观展示角,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教师引导并参与到幼儿制作民间游戏玩具的过程之中,并给幼儿以相应适宜的指导。再次,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大量的废旧材料和一些半成品,鼓励和激发幼儿自由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制造出新的玩具。最后,教师根据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针对其制造出的新玩具,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最后设计出新的游戏活动。

2.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如果说物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静态的,那么心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动态的了。心理环境以幼儿的情绪情感和动机为中介,它埘幼儿的学习、认知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安全的依恋关系,为幼儿提供了情绪上的安全基地,使得幼儿能充满自信地、大胆积极地去探索身边陌生的世界。教师应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贴心的关怀,应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教师只需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宜的点拨、引导。教师是幼儿民间游戏的伙伴,是幼儿的引导者。在游戏中,教师的期望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功能,一旦教师对某一位幼儿形成某种期望,就会有意无意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倾向并采取相应的态度。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对自己充满自信,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创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幼儿得到身心的发展。

3.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

首先,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编游戏,明确游戏的规则,并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同时注意调节游戏的难易程度和活动量的大小,以符合幼儿个体水平特点。其次,在改编、运用幼儿民间游戏时,对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应加强安全检查,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抬轿子”这个民间游戏,原本是两个小朋友相对,俩人双手相互交叉,让另一个小朋友坐上去,然后由这两个小朋友架着坐上去的小朋友走。由于此游戏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幼儿会摔下来),可以做一些调整,如自制一顶轿子(可用大纸盒来做),让幼儿坐在里面,另两名幼儿就可以抬着玩了。这样既保证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又保证了安全。

(二)将民间游戏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成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四大类,并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

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和各种民间游戏棋“考状元”“过大梁”“憋死牛”等,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幼儿在玩“七巧板”游戏时,在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不同的组合方式,能拼成单一图案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并提供一些别的材料或提供一些带有情景的图书。这一方面丰富游戏的内容,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学探索区可以投放“捻捻转”“绕饶转”“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幼儿在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如抽陀螺时,为什么用鞭子一抽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越转呢?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旋涡形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

在美工区可以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美工民间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可激励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如幼儿在泥塑游戏中,当幼儿把他自制的富有意义和个性的杰作高高举起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建议他们开展一次泥塑展,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由幼儿自己决定。这样一来,不但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且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增强。

在音乐表演区可以投放彩绸、绸扇、各种民间小乐器、民间表演头饰、服装、音乐等,幼儿在音乐表演区穿上漂亮的服装、摆弄着道具、载歌载舞,感受着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体验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美,从而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并陶冶幼儿的情操。

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以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剐后、离园前、饭后。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中,可以为其准备一些如“翻绳”“捉猴”“找东南西北”“石头、剪子、布”等活动,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教师应特别重视幼儿的来园活动这一个环节,因为来园是幼儿愉快地歼始一天生活的关键。在营造温馨温暖的环境的同时,为其准备一些发展小肌肉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如“七巧板”“挑棍”“抓籽”等,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心情和体验。幼儿离园也是一天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这时的幼儿情绪较不稳定,教师容易“顾此失彼”。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安静、有序地离开活动室,教师可为其提供“弹蚕豆”“烟盒三角块”“拍手游戏”等。这样不仅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减少了幼儿排队和等待的时间,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三)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民间游戏作为幼儿园活动中可资利用的资源,要想使其能充分地在幼儿活动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则需要教师的有益指导。

第一,民间游戏活动中的教育目标应是潜在的和有弹性的。首先,教师应把游戏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隐含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之中,把教育的要求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幼儿自发的需要。其次,在游戏中应注重幼儿的个体经验,教师不能用同一目标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应针对每一位幼儿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层次灵活地调整游戏目标,以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第二,教师是幼儿民间游戏的合作者和引导者。首先,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应是伙伴关系,教师应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活动之中,与其建立平等互信、相互依托、相互激发的良好关系。其次,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尽量把指导的意图通过自己的行为传递给幼儿。如与幼儿平行游戏或以身示范,引起幼儿的模仿;与幼儿合作游戏,以暗示游戏角色行为的方法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第三,在民间游戏活动中教师既要保证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又应认识到幼儿的自由是相对的。首先,游戏活动是幼儿自由、自发的活动。教师应给幼儿最大的自由和最少的干预,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在游戏中幼儿应是自律的。因为,凡是游戏都有其特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据此,教师在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的同时,应让幼儿明确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结 论

民间游戏不仅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应广泛收集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精选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资源。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相应的原则,有目的地创设游戏的环境,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游戏玩法,并尝试创造游戏的多种玩法,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华,王雨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6-10-5(10).[2]王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模式[J].教育评论,2003(2):15-17.[3]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0(3):1-8.[4]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6(6):25-28.[5]智学.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1-102.

第17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

1.公立园与民办园发展环境比较研究——以XX地区为例 2.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百度文库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

(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

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

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

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

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

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

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70、幼儿空间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7

1、幼儿时间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72、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调查

百度文库

第18篇: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南

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南

一、幼儿卫生保健

1.幼儿保育与健康研究

2.幼儿锻炼与健康研究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幼儿膳食研究

5.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6.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研究

7.幼儿意外事故研究

8.城乡幼儿园保育工作差异研究

9.城乡幼儿生长发育研究

二、幼儿心理与教育

1.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2.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效组织幼儿注意的探究

3.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4.幼儿书面言语的发展特点与培养

5.影响幼儿社会性与个性发展因素的研究

6.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培养

7.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成因与教育

8.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9.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

10.各年龄班幼儿主导需要的不同与良好行为的引导

三、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课程模式研究

2.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师、幼儿、环境、社区、家庭等资源)的开发研究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研究

4.幼儿园教育内容研究

5.幼儿园课程改革研究

6.某某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幼儿园课程目标研究

8.幼儿园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9.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

10.幼儿园课程中的师幼关系研究

11.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史的启示

12.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13.幼儿在课程中的作用研究

14.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角色定位

15.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1.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

2.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分析

3.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4.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5.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条件与途径

6.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

7.教师专业角色的实现与完善

8.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界定

9.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界定

10.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11.我校毕业生幼儿教育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我校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五、幼儿园艺术教育

1.关于幼儿美术教育观的理解与实践

2.关于幼儿美术的民族化(民间化)问题

3.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与技能技巧学习的关系

4.幼儿美术活动具体案例的分析及思考

5.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6.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观念、方法、视角等)

7.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与其它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的研究

8.幼儿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与分析

9.某种教育理念(思想)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影响/启示

10.关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社区资源及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作方式

11.幼儿美术表现形式的指导策略的探究

12.关于幼儿美术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13.关于幼儿绘画内容(某一类型)的选择与指导

14.关于幼儿的\"绘画语言\"

15.关于幼儿美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现状、需要、发展等方面)

16.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

17.音乐教育流派研究

18.幼儿园\"音乐图形谱\"的设计与运用

19.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20.幼儿的感官活动与音乐活动研究

21.幼儿园教师的音乐素养研究

22.幼儿的生活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研究

23.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认识

24.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与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之比较研究

25.幼儿整合活动中

音乐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26.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27.幼儿园舞蹈教学研究

六、幼儿社会教育

1.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

2.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研究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研究

4.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体验式教育研究

5.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6.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7.幼儿园性教育调查研究

8.社会教育活动中的社区资源开发

七、幼儿园语言教育

1.幼儿语言获得与学习研究

2.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与研究

3.幼儿讲述活动的教学与研究

4.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5.幼儿语言游戏的现状与组织研究

6.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研究

7.语言障碍幼儿的语言教育研究

8.0~3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

9.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与内容研究

10.幼儿语言教育评价研究

八、幼儿园健康教育

1.幼儿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意义

3.幼儿园健康教育途径

4.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法

5.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6.幼儿体育活动兴趣与激发

九、幼儿园科学教育

1.综合主题教育中的数学教育

2.环境创设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3.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究

4.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

5.幼儿个性化数学教育

6.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

7.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研究

8.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9.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指导

十、幼儿园游戏活动

1.幼儿游戏的意义

2.幼儿游戏的价值取向

3.幼儿游戏中的幼幼互动研究

4.幼儿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5.幼儿游戏材料及其使用研究

6.幼儿游戏的内容设计

7.幼儿游戏形式研究

8.幼儿游戏兴趣研究

9.幼儿游戏特点研究

10.幼儿游戏环境研究

十一、幼小衔接

1.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研究

2.幼小衔接的内容

3.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设计

十二、家园合作

1.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研究

2.家园合作研究

十三、幼儿园管理

1.幼儿园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2.影响幼儿园管理因素

3.幼儿园管理的目标

4.幼儿园管理的内容

5.幼儿园管理的过程

6.幼儿园管理的原则

十四、幼儿教育史

1.各名家的幼儿教育理论、各幼儿教育流派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2.外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十五、儿童文学

1.儿童戏剧在幼儿园中的广泛运用

2.儿童故事对儿童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3.如何运用儿童故事发展儿童语言

4.背诵绕口令与纠正孩子的普通话发音

5.运用儿歌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6.运用儿童散文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

7.怎样利用童话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8.讽刺诗与孩子的幽默感

9.颠倒歌与孩子逆向思维的培养

10.图画故事与孩子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说明:

(1)上述选题仅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或者说仅仅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2)上述选题可能只是一个研究方向

而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论文写作题目

这一点请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注意

千万不可生搬硬套地机械地将上述选题当作论文写作的题目

(3)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它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选题

??

??

??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第19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应当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选题必须与学前教育相关,能综合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并能密切联系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热点和焦点。本科学生一人一题,专科学生一组一题,题目不得重复。本选题指南只是提供一些大致的研究范围和方向,学生可以在指南的基础之上自行设定题目,也可以选择指南中没有包含到的题目。请同学们及时与相关老师联系,以便在选题时获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确保选题的质量。

学前教育理论研究

新时期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变革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新动向 “XXXX”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知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

儿童发展研究

角色游戏中性别角色意识的建立 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研究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公立幼儿园教师福利待遇调查分析 学前专业学生就业期望调查研究 农村幼儿园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师学前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幼儿园不同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工作适

应状况研究

不同办园体制下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 非在编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

戏剧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挫折教育的多种形式 恰当运用赏识教育

浅析教师的感染力对孩子的影响 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运用 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节奏训练

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 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兴趣 区角活动中幼儿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在保育环节中护理体弱儿童 音乐活动中游戏环境氛围的创设 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利用

幼儿园管理研究

家长对幼儿在园意外伤害可接受程度调查 现行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有效性研究

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探索 幼儿教师安全教育能力调查

不同办园体制下幼儿园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

的研究

发展公益性幼儿园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

不同类型幼儿园生存状态的研究 示范性幼儿园在公共学前教育体系中的示范

性作用研究

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研究 以社区为依托发展早期教育的研究

婴儿学习特点分析 父亲参与早期教育研究 婴儿活动环境创设 家庭婴儿护理的指导要点 婴儿美劳活动与探索能力培养 早期教育中的特殊儿童甄别方法初探 浅谈家长的幼儿美术教育误区及教育

农村学前教育研究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新政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研

农村标准化幼儿园建设中的师资问题研究

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研究

更多参考选题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关于早操音乐选择之我见 大班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绘本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教育功能

如何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发展思维创造力

幼儿审美性观察能力培养初探 幼儿画欣赏与评价的标准初探 探索进行音乐绘画的教学方法 美术活动中游戏性教学的探讨 如何开展幼儿玩色游戏

范例如何对幼儿绘画想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如何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歌谣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

让语言角“活”起来 重视幼儿英语语感的培养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如何培养3—4岁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早期阅读理论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运用 解读幼儿对于文学作品喜好的“重复”

幼儿角色游戏中的随机教育 如何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 浅谈幼儿体育游戏设计的注意点

怎样应对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角色游戏中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策略 在自主游戏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浅谈活动区游戏的观察和指导

开放性活动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 幼儿园大型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科学活动中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科学游戏材料的研究 数学活动设计的策略 幼儿数学学习心理与活动设计 幼儿数学统计活动的研究

(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管理

本方向涉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地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的政策探究和实践探索;幼儿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的研究和探索;学前教育机构保教质量评价与监控的研究。 1. 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执行研究

3.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4.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与管理研究

5.以社区为依托发展早期教育的研究

6.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7.幼儿园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的研究

8.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9.学前教育机构分级分类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

10.各级教研部门的职能与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11.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

12.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13.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研究

14.不同类型幼儿园生存状态的研究

15.学前教育拨款使用效率研究

16.县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研究

17.示范性幼儿园在“广覆盖保基本”的公共学前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研究

(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本方向涉及学前儿童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各种有利于学前儿童发展的培养策略的研究。

1.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观察、分类、运用时空、确立关系、数量化、测量、实验、解释数据、下定义等)培养与学习方式的研究 2.幼儿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及其获得方式研究 3.幼儿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4.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5.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6.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7.幼儿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研究 8.幼儿自我概念获得方式的研究

9.不同依恋关系的幼儿入园适应教育方案研究 10.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研究 11.有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干预方案研究 12.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13.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14.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研究 15.幼儿交往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16.动漫情境中幼儿学习特点与教育研究 17.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与培养研究 18.幼儿读图能力发展与绘本教学研究

(三)幼儿园健康与安全教育

1.幼儿园安全制度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幼儿园保育保健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3.幼儿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研究 4.0-3岁幼儿的健康教育研究 5.农村幼儿的健康现状与教育研究 6.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研究 7.幼儿体育与幼儿安全研究 8.幼儿园保健老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9.幼儿安全教育问题的研究

10.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活动设计研究 11.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实践研究 12.以情境为导向的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13.幼儿园健康教育机制及其有效运行研究 14.农村幼儿园营养监控与保障研究

15.农村幼儿不良卫生习惯的形成原因与矫正策略研究 16.废旧物品利用过程中卫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7.保育员健康教育素养及其培养研究 18.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

(四)幼儿园的课程

本方向涉及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方法策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等研究。 1.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审核与监管研究 2.幼儿园课程评价与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3.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4.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5.西部地区农村学前一年混龄教育课程研究 6.幼儿园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发与利用研究 7.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9.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研究 10.幼儿园课程管理研究

11.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研究 12.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3.运用动态评价指导幼儿学习的研究

14.整合观念下各领域教育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研究 15.各领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16.教育性动漫的开发及其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17.多元整合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 18.特色化亲子教育课程的效能研究

(五)游戏与玩具研究

幼儿园游戏的现状与问题,幼儿园游戏的创新与发展,游戏材料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教玩具的开发与利用等研究。 1.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的研究 2.幼儿园玩教具基本配置的研究

3.游戏资源及其开发的研究4.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支持性游戏研究

5.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6.游戏中的幼儿学习、发展评估与教育支持研究

7.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中模拟实物与替代物作用与效果的比较研究 8.不同结构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关系研究 9.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与游戏中的数学经验研究 10.沙水游戏的辅助材料投放与游戏中的科学经验研究 11.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的适应性策略研究 12.幼儿文学作品鉴赏与表演游戏的开展研究 13.运动性游戏的挑战性与安全性研究 14.益智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的关系 15.幼儿合作游戏的年龄特点及其促进研究 16.农村大班额背景下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17.混龄幼儿共同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研究 18.幼儿自发游戏的观察、支持与引导研究19.亲子游戏与家庭教育游戏化研究

20.幼儿机器人游戏与结构游戏的衔接与指导研究 21.户外游戏活动研究

22.农村幼儿园游戏特点与指导研究

(六)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教育

本方向主要涉及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在学前教育儿童教育领域的相互支持、协作与配合研究,关注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协调教育的现状,研究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有效配合的途径与方法。

1.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研究

2.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 3.家园沟通中的问题及其改善策略研究 4.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5.新入园幼儿家长辅导研究

6.家庭中玩具的选择、运用与指导研究

7.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教育状况与对策的研究 8.提高0—3岁儿童家长保教能力的研究 9.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研究 10.提高幼儿家长教育效能感的研究11.隔代抚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2.小区幼儿园社区公共资源的创造性利用研究 13.幼儿园家访制度及其运用机制研究 14.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社会保障研究 15.城市流动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社会保障研究

(七)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

本方向涉及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措施研究;学前教育师资的专业成长规律及专业标准研究;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我国学前教育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研究。 1.幼儿教师维护权利途径及效果的研究

2.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状况与工作环境研究 3.专业刊物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4.幼儿师范院校调整政策及其影响的研究

5.各国幼儿园教师政策、法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研究6.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模式的研究 7.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8.教师的自身职业规划、职业理想对其发展的研究 9.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与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10.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构准入机制及标准的研究

11.幼儿园各类岗位人员的准入的专业标准研究 12.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资质与标准化研究

13.幼儿园不同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工作适应状况研究 14.本科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15.学前教育本科、高职高专、中专系列教材建设研究 16.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调查与分析研究 17.学前教育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培养模式研究

18.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科学文化素养状况研究 19.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20.基于幼儿园实践的教师发展评价研究 21.不同办园体制下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 22.非在编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3.幼儿园跨专业教师成长特点与培养研究 24.农村富余教师转岗幼儿教师的政策研究 25.幼儿教师劳动特点与心理健康研究 26.幼儿教师游戏精神与游戏能力研究

1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区域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3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研究

4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发挥公办幼儿园示范性作用研究 6民办幼儿园发展模式研究 7幼儿教育普及化与优质化研究8幼儿园教育特色构建和质量提高研究 9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0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11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园本培训及园本教科研建设研究 13学前教育游戏活动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14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作用研究 15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 16幼儿园办园标准研究

17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18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研究

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良性发展的机制研究

(二)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三)职后幼教师资培训的标准、模式与课程研究

(四)普惠性幼儿园的基本标准和维持体系研究

(五) 政府主导发展学前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

1.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4.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6.我国民办幼儿园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 7.幼儿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8.幼儿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 9.幼儿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10.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1.幼儿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

12.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 13.试论幼儿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

14.公立园与民办园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15.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16.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17.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18.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 19.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20.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21.“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22.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3.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4.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25.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26.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27.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28.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29.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状况的调查

30.幼儿园文化研究

31.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32.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33.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34.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调查 35.幼儿空间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36.试论陈鹤琴幼儿思想的现实意义教育 37.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38.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39.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40.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41.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42.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43.论美术教学(音乐、科学、语言、数学、游戏、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44.家庭氛围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5.幼儿感恩教育研究

46.幼儿同情心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研究

47.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48.幼儿责任心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研究

49.民间游戏研究

50.游戏资源及其开发的研究

51.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 52.亲子活动现状、问题与指导策略

53.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 54.家长择园的影响因素研究

55.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56.家园合作现状研究

57.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调查 58.奥尔夫音乐教育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启示研究

59.园本教研的实施策略研究

60.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61.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62.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63.依恋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1、民办幼儿园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

2、基于幼儿身心发展关键期的适时施教研究;

3、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心理发展研究;

4、幼儿游戏设计研究;

5、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研究;6.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模式的研究 7.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8.教师的自身职业规划、职业理想对其发展的研究 9.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与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10.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构准入机制及标准的研究

11.幼儿园各类岗位人员的准入的专业标准研究 12.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资质与标准化研究

13.幼儿园不同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工作适应状况研究 14.本科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15.学前教育本科、高职高专、中专系列教材建设研究 16.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调查与分析研究 17.学前教育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培养模式研究

18.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科学文化素养状况研究 19.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20.基于幼儿园实践的教师发展评价研究 21.不同办园体制下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 22.非在编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良性发展的机制研究

(二)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三)职后幼教师资培训的标准、模式与课程研究

(四)普惠性幼儿园的基本标准和维持体系研究

(五) 政府主导发展学前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

1.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4.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6.我国民办幼儿园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 7.幼儿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8.幼儿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 9.幼儿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10.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1.幼儿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

12.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 13.试论幼儿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

14.公立园与民办园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15.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16.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17.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18.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 19.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20.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21.“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22.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3.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4.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25.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26.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27.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28.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29.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状况的调查

30.幼儿园文化研究

31.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32.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33.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34.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调查 35.幼儿空间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36.试论陈鹤琴幼儿思想的现实意义教育 37.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38.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39.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40.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41.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42.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43.论美术教学(音乐、科学、语言、数学、游戏、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44.家庭氛围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5.幼儿感恩教育研究

46.幼儿同情心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研究

47.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48.幼儿责任心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研究

49.民间游戏研究

50.游戏资源及其开发的研究

51.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 52.亲子活动现状、问题与指导策略

53.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 54.家长择园的影响因素研究

55.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56.家园合作现状研究

57.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调查 58.奥尔夫音乐教育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启示研究

59.园本教研的实施策略研究

60.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61.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62.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63.依恋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1、民办幼儿园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

2、基于幼儿身心发展关键期的适时施教研究;

3、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心理发展研究;

4、幼儿游戏设计研究;

5、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重点攻关项目

(一)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良性发展的机制研究

(二)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三)职后幼教师资培训的标准、模式与课程研究

(四)普惠性幼儿园的基本标准和维持体系研究

(五) 政府主导发展学前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

第20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顺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对教师基本素质结构的要求,在重视政治思想素质,强调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与教育理论素养,对整个课程科学合理地设置,从而满足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专业与技能准备,有些课程必须整合。

关键词:学前;课程;整合;研究 。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合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近几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10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普通话、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英语的重要性,每个小孩子的听觉都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很仔细的听清楚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并能够复述出来,而且会指出老师哪里和哪里说的不标准,因此普通话是幼师必备的条件之一。然而幼儿心理学也是很重要的,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接触更多,了解地更广,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是一种帮助。在教学方面也是一种技巧,要让小朋友学的开心,玩得开心!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和外交沟通班上的工作,如果英语不行,当小朋友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尴尬,而且会因为这样让班上的交接工作发生失误„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重构多元的“智力观”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加德纳教授则认为: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

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由此可见,我们曾经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几种能力是十分片面的,幼儿教师应创设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多维度启迪和开发幼儿的多种智能。开发幼儿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工作。

(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正因为人的智能是由8种,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机组合起来的,而这些智力在幼儿期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加德纳称幼儿期为“觉醒体验”期,认为“他们至少对于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系统,如语言、数目、音乐、二度空间的概念等,具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每位儿童所拥有的智力数量以及智能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并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着各种能力,他们的智能、风格、潜能像多彩光谱一样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正如“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一样,每一位幼儿都具有独特的、较完整的、待开发的智能组合。因此,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三)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智力和潜能的评价,多采用“智力测验”的方式,目的是为了预测儿童的学业表现或为社会选拔人才,因而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能力的测试。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则将儿童放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采用观察、录像、录音和文件夹等综合性的手段,从7个领域的多项活动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儿童的多种智能进行不同层次和多维度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每个儿童独特的智力潜能。因此,幼儿教师要摈弃以单一标准片面评价幼儿能力,尤其是仅仅以“IQ”为标准,简单评价幼儿智力的传统观念。教师应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幼儿的智能,从而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观念的更新较之知识的更新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重建关系到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进而也直接影响新大纲的实施,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以及每一个幼儿智能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引导幼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依据的教育理论、选择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育方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波斯纳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在反思过程中,幼儿教师能通过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做出客观理性的批判分析,探讨各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观念,并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反思对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德纳自身的反思行为和他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作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缔造者,该理论提出伊始,加德纳就开展了对该理论的反思,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订。幼儿教师应该以加德纳教授为榜样,具备探究的热情和质疑的精神,形成反思的主观意识,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并把它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论、树立的观念和实施的策略,还要反思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组织、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次与幼儿的互动等。在反思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也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每一次锻练都是一个磨合的过程!需要自己慢慢的消化!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doc》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