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引导范文

2022-08-2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网络舆论引导方案

关于印发《兴庆区加强网络舆情

监测引导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委各部位,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各人民团体:

现将《兴庆区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兴庆区党委办公室

兴庆区政府办公室

2011年5月28日

兴庆区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的意见

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网络已成为新时期开展宣传思想舆论工作的又一阵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意义重大。为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及蔓延,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推动兴庆区辖区内的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形成,为兴庆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

一、健全组织

(一)建立兴庆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宣传部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以兴庆区党办、政办、宣传部、信息中心、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信访局、教育局、卫生局、城管南北局、拆迁办、安监局和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舆情监测引导联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部),负责日常各单位舆情监测引导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兴庆区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各单位,尤其是成员单位平时按照各自职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核查、处置、反馈,对重要舆

情动向要及时向舆情引导监测联络办公室报告,在兴庆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做好舆情引导应对工作。

(二)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监测队伍。每个单位可根据不同行业、专业确定一到多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水平的工作人员作为网络监测信息员,负责监测、整理、分析、反馈有关网络舆情信息。网络监测信息员除负责对网络舆情做出监测外,在必要时和单位领导或上级部门沟通后,按一定的口径在网络发布信息,或跟贴,发表评论,做好有关网贴的回复及信息报送工作。

二、做好监测引导

网络舆论引导要快速反应、组织有力、机动灵活、覆盖全面、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各单位要在设施配置、制度建设、队伍培养方面下功夫,锁定重点监测对象,把握好重点监测内容,注意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保证将监测引导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网络浏览监测

各单位要每天浏览监测兴庆区舆情有关的信息,经常关注区内外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门户网站主要关注新浪、网易、腾讯、百度、宁夏信息港等网站;新闻网站重点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宁夏新闻网、宁夏网、银川新闻网等;论坛、博客主要关注网

易社区、宁夏网虫、宁夏时光、蔓草社区(宁夏新闻网)、百度贴吧(百度)、天涯论坛等;微博类主要关注新浪、网易、滕讯等。

在网页监测浏览中,要注意和兴庆区有关的敏感的话题。尤其要重点关注和效能建设、行政执法、拆迁安置、卫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城乡一体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管理、村级财务公开、劳动保障、环境保护、民政和信访有关的问题反映、诉求建议和信息报道。

(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各单位除要重视做好日常监测外,还要会用、善用网络传播媒体表达自己的声音。要主动介入,建立好网络表达的实体,通过论坛、QQ、博客、微博参与交流,发布信息。网络舆情引导监测信息员要随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收集、分析、跟踪舆情动态。要对网民提出的问题,以及正在形成、有可能产生大范围影响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甄别、筛选。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要主动开展正面宣传,积极发帖、回帖、跟帖,宣传区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工作部署和有关政策,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以强化网上主流舆论。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

作,要把网络舆情监测作为本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要明确网络舆情监测信息员的职责,建立网络舆情值班监测制度,确定舆情监测人员的责任职责。兴庆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联络办公室负责对各单位的舆情监测引导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考核工作,及时通报各单位舆情监测引导工作落实情况。

(二)认真抓好落实。各单位要加强舆情信息防控工作的沟通、汇报,每天至少1次对相关指定网站、论坛和贴吧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记录。在本地或本单位已经有敏感事件发生时,对舆情产生的相关网站、论坛进行高频度的浏览和搜索,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形成网络舆情大监测引导格局。在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时,要善于选择关键词,锁定掌握敏感信息发布的源头,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分析相关信息的传播走向和舆论的走势演化,积极做好引导工作。要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处置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不断提升舆情监测引导工作水平。

各单位、各部门要及时向舆情监测引导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网络舆情信息。特别是主要的敏感信息和重要信息要第一时间搜集,并向区委宣传部报送舆情信息。各单位、各部门每周至少报送1条有价值的网络舆情信息。

(三)严格落实奖惩。对于不重视网络舆情引导监测工作,未及时发现网民提出的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问题,

或发现后未及时处理、处理不当而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单位和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分管领导和网络舆情信息员的责任。对于领导重视,网络舆情监测、报送、应对、引导工作成绩突出,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比较积极的单位将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并结合宣传工作进行表彰奖励。

推荐第2篇:网络舆论引导方案

西宁市沈那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引导工作实施

方案

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网络已成为新时期开展宣传思想舆论工作的又一阵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意义重大。为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及蔓延,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推动我校的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形成,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现根据宁教计(2012)15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符合我校校情的实施方案。

一、健全组织

(一)建立沈那中学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舆情监测引导联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行政办公室),负责日常各单位舆情监测引导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学校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

组长:陈伟

副组长:勾振林、马玉德 成员:马键、文军、覃毅

网络舆情监测员:吴斌(13997206627)

(二)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监测队伍。培养几名政治素

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水平的工作人员作为网络监测信息员,负责监测、整理、分析、反馈有关网络舆情信息。网络监测信息员除负责对网络舆情做出监测外,在必要时和学校领导或上级部门沟通后,按一定的口径在网络发布信息,或跟贴,发表评论,做好有关网贴的回复及信息报送工作。

二、做好监测引导

网络舆论引导要快速反应、组织有力、机动灵活、覆盖全面、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我们要在设施配置、制度建设、队伍培养方面下功夫,锁定重点监测对象,把握好重点监测内容,注意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保证将监测引导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网络浏览监测

我校要每天浏览监测学校舆情有关的信息,经常关注市内外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论坛、博客主要关注天涯社区、猫扑大杂烩网站、搜狐社区(青海苍穹)、新浪论坛、青海论坛等网站;新闻网站重点关注人民网、新华网、西宁新闻网、搅沫沫等;微博类主要关注新浪、网易、滕讯等。

在网页监测浏览中,要注意和我市有关的敏感的话题。尤其要重点关注和教育、教学、安全、乱收费、体罚学生、恶劣、野蛮、骂人、打人、师德、补课费等关键字

相关的问题、诉求建议和信息报道。

(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我们除要重视做好日常监测外,还要会用、善用网络传播媒体表达自己的声音。要主动介入,建立好网络表达的实体,通过论坛、QQ、博客、微博参与交流,发布信息。我校网络舆情引导监测信息员要随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收集、分析、跟踪舆情动态。要对网民提出的问题,以及正在形成、有可能产生大范围影响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甄别、筛选。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要主动开展正面宣传,积极发帖、回帖、跟帖,宣传市委、政府、教育局关注教育、改善教育的重大工作部署和有关政策,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以强化网上主流舆论。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校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把网络舆情监测作为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明确网络舆情监测信息员的职责,建立网络舆情值班监测制度,确定舆情监测人员的责任职责。学校网络舆情监测引导联络办公室负责对我校的舆情监测引导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考核工作,及时通报我校舆情监测引导工作落实情况。

(二)认真抓好落实。我校加强舆情信息防控工作的

沟通、汇报,每天至少1次对相关指定网站、论坛和贴吧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记录。如果在本地已经有敏感事件发生时,对舆情产生的相关网站、论坛进行高频度的浏览和搜索,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形成网络舆情大监测引导格局。我们在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时,要善于选择关键词,锁定掌握敏感信息发布的源头,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分析相关信息的传播走向和舆论的走势演化,积极做好引导工作。我们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处置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不断提升舆情监测引导工作水平。

本方案自2012年4月1日起执行,我们会在舆情监测引导工作上积极努力,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本项工作。

推荐第3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媒体影响的研究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在受着网络的影响,人们接受教育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也因为它而发生变化。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许多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呢?可见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加大网络知识教育已刻不容缓。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是学校加强建设,引导学生上网。学校作为学生吸取知识、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上网:

(1)培养网络教育队伍,增强网络指导力量。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教育管理者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教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加强对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让其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

能力。还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3)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需求,丰富其业余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间接地预防、减少青少年受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课余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以免他们将课余时间全部投在网上,染上网瘾。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青少年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他们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

二是政府加强管理,规范学生的上网。网络与其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首先,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适合学生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学生绿色上网工程”。为此,要坚持以网站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参与建设网站的整体思路,把网络特征和学生特点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架构学生网站,并不断创新,及时更新,建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其次,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是支撑学生网站的重要支柱。如果一个网站缺少学生参与的网上活动,就如同缺少点睛之笔,没有神采。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本地学生工作的实际,坚持虚拟与现实的统

一、个性张扬与社会约束统一的原则,组织网上活动。再次,积极做好防范措施,打击网上非法行为。调动各种技术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特别是加强中国自主开发的防火墙的研究。运用新技术,对

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建立网络监察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法规。

三是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自己就要先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一些必要的网络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网络教育的引路人。其次,作为家长应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孩子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平时,要多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些什么,心里在想些什么,多与孩子交流。而事实上,有些家长在这方面做得不到位。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或亲子关系不佳。家长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沟通,比如与孩子一起上网,既可以引导孩子浏览一些有意义的网站,同时也是与孩子交流的好机会,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疏导、纠正,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再次,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监督与管理。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很强的自律意识,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和上网计划,做到有章可循,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青少年上网多半利用课余时间,或是在家里,或是在网吧,家长应争取配合学校一起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要使学生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近朱者赤,近

墨者未必黑”。

推荐第4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摘要】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据了解,现在大部分地方从小学就开始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了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有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有的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荒废学业,社会各界舆论纷纷,有的认为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呢?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 双刃剑 消极影响

【正文】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据了解,现在大部分地方从小学就开始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了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有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有的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荒废学业,社会各界舆论纷纷,有的认为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

待网络,使网络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呢?

一、目前中国上网状况

据有关机构调查,目前中小学生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学生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学生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学生用户使用Q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所以大部分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1、网络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华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文化增值”的作用,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信心。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摆脱了知识的权威的从众心理,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便于大学生产生协同学习的观念。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所构成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比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同时网络还可以使教育者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大学生还可以向教育者提出问题,寻求辅导与解答。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节约学习时间。网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的资源,大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即能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受知识的“滞后现象”,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因此大学生为获得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被减到最小,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

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在自主选课、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等,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2、网络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学生用于网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网络聊天,二,网络游戏,三,浏览色情网页。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自制力容易网络成瘾,网络上瘾的学生通常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并且容易造成睡眠障碍;长期沉迷网络容易让学生社会活动减少,沉迷于虚拟世界,与外界交往减少,容易引起人际交往障碍;并且网络游戏多为战争和血腥的杀人游戏,与暴力电影危害同样大,容易让情绪发展并不成熟和稳定的学生进行学习,并在现实生活中模仿;并且浏览色情网页让学生沉迷其中,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容易造成道德沦丧;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容易提供虚假信息,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并为社会提供不合格的毕业生。网络的负面影响的巨大,容易毁掉学生,因此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力推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

三、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作为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学校,分析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应制定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对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1、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首先要让成瘾者承认并正视这个问题,认清成瘾行为的危害,从而主动寻找帮助。可适当对所有同学进行案例教育, 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沉迷网吧的严重后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去。

2、以疏导为主,加强引导。在承认网络的重要和正面作用的同时,对解决学生迷恋网

络问题,不简单地采取“堵” 的办法,而应该是“疏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成立多种兴趣小组。也可将喜好上网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由专人负责指导,发挥他们兴趣和特长,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把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吸引过来,逐渐使迷恋网络者从“瘾”中解脱出来。

3、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情感交流环境。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社交面太窄,或者社交羞怯、缺乏社交技巧,许多学生都热衷于上网聊天,所以,学校应该创造条件,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三点一线”单调化,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交流机会。

4、学校应积极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有效发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正确方向。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健康有益、适合学生品味的教育、娱乐性网站,为学生营造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

5、发挥学校、家庭、集体的“综合治理”作用,促使网络成瘾患者摆脱“毒瘾”。事实证明,已经成瘾者仅凭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摆脱成瘾行为的,而且传统的教化式的引导教育对那些已经对网络中毒很深的网络成瘾综合症的患者来说,已不能起到有效的纠正作用。要真正克服还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同时需要家人、老师、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帮助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尽可能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交流沟通;鼓励老师、家人、同学通过倾听成瘾者的感受,学校和家人要给予有效的督促和及时的鼓励与鞭策。例如对班级中经常出没于网吧的同学, 辅导员定期与学生谈话,关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等具体情况,做到重点防范,同时号召全班同学进行监督,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帮带,如陪上自习等,在学生中尽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以情动人。发现学生有上网成瘾倾向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家长、老师和学校齐抓共管,最大限度地帮助网络成瘾学生。

6、健全制度,加强管理。除加强正面教育、思想引导外,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限制学生迷恋网络行为。对沉迷网络已经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宽容,该淘汰的就要果断地淘汰。形成明确的、严格的管理约束机制,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对迷恋网络的学生起到警示、震慑作用,防患于未然。

四、总结

对已经上瘾学生要进行疏导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危害,纯粹的围堵效果是不理想的,只有让学生内心真正认识和接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学校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想办法扩大学生的交际面,并且增加他们对外交流的机会,避免生活在小圈子里形成孤僻性格,人是群居动物,必须和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联系。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规范青少年学生使用网络的这一问题上,就能找出更多的办法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还需要家长、社会、老师共同监督教育,经常交流,长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才能让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波,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大学生入学指南[M]2002年5月北京第一版,P159。

(2)鲍金,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变化和问题,武汉大学网络文明教育宣传团,2002年11月17日

(3)刘昕,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防治措施,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网络部,2002年6月18日

(4)唐新涛,网络与大学生学习之利弊谈,山东省烟台大学中文系,2003年7月27日

推荐第5篇:网络文化建设的舆论引导

网络文化建设的舆论引导

刚刚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总人数已达5.13亿人。如此巨大的网民规模,越发凸显了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在各种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已成常态的互联网上,引导和传播主流文化,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社会性网络媒体的成熟对传统媒体传播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舆论生态格局也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网络成为各种社会舆论生成的最重要载体,甚至影响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展和走向。2007年到2010年,中国网民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从51.1增加到57.6,互动参与指数从47.5提升到50.8,互联网应用水平稳步上升,参与性更强。依托于论坛、社区、社群网站(SNS)、微视频、微博客等,当下的互联网世界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社会舆论的“加速器和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全媒体传播下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就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性网络媒体

改变舆论生态格局

网络社会的形成和网络媒体的成熟,使舆论渠道更加多样,舆论主体更加多元,加上商业利益渗透等因素,舆论引导的难度不断加大,也给引导的有效性带来挑战。

舆论生成的主体和载体更加多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已增至38.3%。其中手机网民达3.56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博客用户达3.18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62.1%;微博客用户数近2.5亿人,比上一年暴涨近300%,成为引爆舆论的最重要平台。网络社群急剧膨胀,目前社交网站的网民使用率为47.6%。QQ群、开心网、人人网注册用户数量巨大。在网民总人数5亿多的中国,网民们交换信息、发表意见,已成为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公共舆论。“带着体温的媒体”(手机媒体)、“自媒体”(微博等)和传统媒体等一起成为舆论生成的力量。网络等更具有社会性的媒体的成熟,使信息渠道和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不同舆论场更加分散;网络传播

快捷,覆盖地域广,且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引导舆论、传播主流价值文化的难度。

商业利益渗透并影响网络舆论公信力。自2010年以来,网络舆论生成还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向,即越来越受到商业利益的渗透。一些非法商业性公关公司,出于商业目的雇佣“网络水军”制造大量“舆论泡沫”,恶化了网络舆论环境,降低了网络舆论的社会信任度和影响力。这也成为当前虚拟社会管理中的一个新问题,亟待监管部门尽快出台监督管理办法,净化网络舆论空间。

网络的开放自由、价值分化挑战舆论引导机制。在当前全媒体传播条件下,舆论生态环境的巨变也冲击了传统舆论引导机制。传统的“把关人”缺失和“把关机制”失效,加大了虚拟社会管理中的舆情监测和引导难度,引导的有效性往往难以达到。网络空间里的传播对象——“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不仅可以借助网络表达政治与经济诉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信息发布影响甚至左右媒体传播与舆论走向。特别是微博客在2011年爆炸性的增长和病毒式的传播模式,使它成为舆论热点不断变化的重要推手,更使舆论引导环境复杂多变。

多管齐下

建设健康网络阵地

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网络空间因此成为了各种社会力量角力的场所,各种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已经成为常态。为了更好地在网络上传播主流文化,需要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努力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在体制机制上形成一整套的制度举措。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网络传播信息容量的无限,传播载体的无形,信息受传数量的海量,传播主体的多元,都使相关监管难度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引导和管理不能依靠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必须及时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要建立网络管理联动机制,使内容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做到一体化协同配合,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提出引导和管理意见;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特定条件下媒体管理和信息沟通的机制。总之,网络虚拟社会的舆论引导必须遵循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做到有的放矢,才能

够管理有效。尤其是要熟悉了解新媒体传播的趋势规律,弥合传统舆论场与新兴舆论场的割裂状态,避免传播失灵、失效。努力实现“政府议题”、“媒体议题”和“群众议题”的统一,否则主流舆论的传播将会失去部分或者全部效果,传统主流媒体也难以发挥对舆论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反而会时常受到网络舆论的牵引,甚至会在无意中起到负传播效应。

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互动叠加效应。网络是不同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发言空间,媒体间相互借力,能量互补,是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成的一个新动向。网络空间里可能被关注的舆论热点和影响性大的事件,从成为网民的关注点被不断跟帖、发帖、转帖开始,就加大了成为舆论热点事件的几率,而此时传统媒体凭借公信力强的优势适时加入报道,往往会促使网络舆论社会影响的生成。同样,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也可能因网络介入,在短时间内放大了舆论效果,产生强大的舆论效应。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要共同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方向,发挥传统主流媒体传播主流社会价值的主渠道作用。

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要综合利用多个网络舆论引导载体,立体化多渠道展开舆论疏导工作,保证网络信息互动实现方式多样化、便利化。如可以直接借助于回复论坛、BBS、留言板上网民诉求,写作博客,发布微博等新媒体形式,直接与民众沟通交流;借助移动传媒,以全新的理念抢占手机舆论阵地;也可以开通政府微博,把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的新平台。

壮大网络文化队伍,推进和加强网络评论。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基础在于网络内容的积极健康。而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内容中,网络评论无疑占据重中之重的位置,它的观点性、针对性、引导性强,受关注度高,往往会直接促成网络热点的出现,甚至带动整个网络舆论的走向。因此,应鼓励那些把文化责任熔铸在言论见解中的网络评论,针对网络事件发出公正理性声音,有效疏导网民情绪,消除不负责任的信息的消极影响。此外,还应发挥网络编辑、论坛管理者、版主在论坛管理中的合力作用,为网络评论的产生、交流、互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社区环境。

主动发声,扩大主流声音,积极引导以促生舆论共识。网络传播跨国界、跨时空、边界消弭、传播便捷迅速的特点,进一步加大了网络传播中的国家政治和

文化冲突。信息基础设施的落后进一步加大了“南北”信息鸿沟,弱化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信息舆论宣传防御的能力。如,当前互联网流通的信息中,很大一部分网络信息和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中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占比很小,这种状况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确立和传播形成了冲击。因此,要充分发挥来自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的力量,把网络空间的不同意见和讨论引向深入并汇集共识。同时,鼓励主流意见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传播方式,积极探索网友广泛接受的语言形式和传播路径。

总之,网上舆论空间是各种社会力量角力的场所,虚拟社会舆论管理已成为文化管理的一个新领域,主动引导网上舆论,要上升到政治高度,更要掌握网络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技巧,才能够取得建设健康网络文化的效果。

推荐第6篇:网络传播和舆情引导

网络传播和舆情引导

在面对互联网给舆论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时,要研究和把握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和网络舆论引导规律,才能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文明、健康、积极、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渠道的去中心化

增加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与舆论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统渠道相比,互联网分布式和开放性的技术结构使得网络不存在技术上的中心控制问题,呈现去中心化的趋势。这在客观上解除了舆论传播中地域、时间、人数、方式等限制。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表达新手段和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新空间。互联网因而成为现今社会重要的舆论场所,承载了调动民心、反映社情、汇集民意,影响事态进程等功能。

但是,互联网传播的全球性、开放性、迅捷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可能使负面舆论在短时间内得到散播。境外一些组织和机构不断研发网络穿透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通过网络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政治宣传,推销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境内一些人利用博客、播客、微博等个人门户,以及手机短信、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歪曲事实,散布谣言,借题发挥,恶意炒作社会热点和敏感话题,“放大”社会矛盾,试图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网上问题落地化。这些负面舆论散播如果任其发展,会混淆网民的认知,从而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表达自由权的普及

促使舆论引导方式与时俱进

在网络舆论传播中,每个用户都拥有平等的信息传播权,虽然各自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审美旨趣、利益诉求,但是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见解、表达诉求、释放情绪。

虽然这种表达自由体现了我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现实中许多网民只具有“免于„„的自由”的自由观,却没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观念。因此,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促进公民表达的积极自由,是政府部门、媒体和公民应尽的共同责任。但是,网络舆论传播的开放性、互动性、迅捷性等特征,以及大部分网站的商业运作模式,使得传统舆论引导方式不能完全应用到商业网站的管理之中,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中舆论一律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所带来的舆论源头增多,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扩大的现状,又使得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量急剧增大,技术含量和管理难度也骤然升高。再加上网络舆论引导的力量较传统媒体相对薄弱和分散,防范和处理网络负面舆论的压力越来越大。

利用渠道优点加大正面舆论引导

互联网兼具报刊、广播、电视、图书、音像等传统媒介的优点,这为正面舆论的引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利用互联网的全覆盖、全天候、超链接的传播特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中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可以在网络上不间断地得到滚动式宣传,从而提高正面舆论的影响力。

二、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势,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符号形式,将宣传工作内容有机地融入网络文化和娱乐活动之中,使网民在轻松愉悦的互动参与过程中升华思想,从而增强正面舆论的吸引力。

三、利用互联网对等传播技术所带来的交流互动性、平等性和直接性的特点,加强群众与领导、专家之间的对话与沟通,阐明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努力把网民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正面舆论的引导作用。

四、利用移动式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以及搜索引擎链接的聚合性特点,力求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及时表明政府的立场态度和处置意见等,有助于增强正面舆论的强势地位。

推荐第7篇:网络舆论的引导“策”

网络舆论的引导“策”

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互联网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平台‛。网络舆论成为了解人们心声重要渠道,成为新型、强势媒体,提高网上舆论引导水平,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把网络建设成奋发进取的精神家园、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论引导监管机制逐步完善。

首先,我市设立了专门的网络宣传与舆论管理机构——网络宣传管理科室,对网络宣传与舆论进行监管与引导,并建立互联网管理制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互联网管理工作,从而形成网管合力。其次,着力加强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网络舆论引导,就如何积极应对网民质疑、如何进行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等工作作出规范。第三,积极引导属地网站主动配合网络舆论监管,与宣传、公安、电信等关单位和衡水政府网、衡水新闻网、衡水在线、衡水信息港等重点网站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达关于互联网宣传管理的精神和近期需引起高度重视的敏感热点,了解和掌握各网站运行的情况,征求各网站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提高互联网宣传管理的效果。

二、网络舆论引导监察力度不断加强。

对全市属地网站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包括论坛、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共5977家各类网站在内的属地网站数据库,这为全面监测衡水网络舆论打下了良好基础。网络科工作人员每日通过舆情监看系统监看网络信息(日平均量约4万条),特别是对河北吧、衡水吧及衡水各县市区吧进行重点监看,及时记录、引导和删除网上出现的不良言论,并实行重大节庆和法定节假日期间网络监察值班制度,以确保监看工作连续进行、不留缺口。我们还组建起一支覆盖全市各县市区重点部门的千人网络评论员队伍,采取‚网上来,网上去‛的方式,组织他们及时发帖、跟帖和举报投诉,对网上出现的不良言论进行引导,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三、网络舆论引导阵地建设卓有成效。

我们依托新建成的长城网、衡水新闻网汇集正面信息资源,初步形成了本地最具权威的网络信息发布渠道,并通过网上议题设臵,全力做好‚祖国六十年华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在基层‛等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活动,从而有效地引领了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

四、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表现不俗。

我们充分认识到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工作能否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08年6月,我们建立起一支拥有100人的网评队伍,希望网评员能在隐蔽的环境中发言发稿,成为‚觉悟高、认识深刻、发言有引领性‛的‚网民之友‛,做好网络宣传和引导工作。后又按照省里要求,对原有队伍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一部分是市直网评员,计100人,由市委宣传部管理,另一部分是各县市区网评员队伍,总共有600多人,再加上我们从社会上招聘的喜欢网络,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文字写作能力、沟通能力的网友,网评员队伍近千人,形成了较为强大的舆论引导主体。人才引进后,着力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培训计划,按照提升技术、挖掘潜能的要求,实行定期研修、系列考核,不断培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网络舆论引导的竞争优势。

五、网络舆论宣传引导能力逐步提高。

(一)为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开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号召广大网评员大力宣传我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反腐倡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新成绩、新经验、新典型,为政府树立健康形象。

二是大力宣传引导我市在‚三年大变样‛‚水市湖城‛建设、四个重项和‚四分之一‛工程、‚水市湖城‛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文化产业建设、工业产业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响大儒董仲舒的文化招牌、低俗之风整治、扫黄打黑‚霹雳‛行动、60年城市变迁、十大新闻、人物等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部署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政府工作成果做好总结与宣传。

三是认真开展了有关就业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公益事业、法律维权等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宣传引导工作,以点滴温暖感动市民,为政府获得民众支持。

自08年8月至今,依托省舆情处话题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工作情况、围绕我市中心课题和重点工作项目内容,共为广大网评员下设讨论话题461个,提供评论提示1840条,给予新闻背景材料5000多份;大家工作热情高涨,在各大网站论坛、贴吧发布了31300多篇主贴,撰写了千余篇网评文章,其中‚滏阳河河道综合整治日记‛、‚ 干部作风建设‚微‛也足道‛、‚俺与老房留个影‛、‚镇长博客受网民热点击的冷思考‛、‚从顺口溜看农场30年新变化‛、‚ ‚精装修‛!衡水:让‚大儒之乡‛味更浓‛、‚ 扬文化之精华 让湖城更绚丽‛、‚七成受访者认为官员恐惧网络说明啥?‛等百余篇优秀贴文和优秀文章的出现,见证着着我市网上舆论氛围向积极正面角度的不断转变。

(二)改进对领导活动和部门工作的宣传方式方法,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了能让广大网民认识真正的、生活化的公仆形象,我们摒弃‚高大全‛式的领导形象宣传和讲演稿式的官腔套话,始终要求网评员结合本部门、单位实际情况,举例子摆事实,把自身所属的正面积极形象推出来,着力反映基层干部职工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获得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舆论支持。在此过程中涌现了‚ 富翁村支书生财有道‛、‚‘执政为民’贵在换位思考‛等贴文,引发了网上讨论热潮,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三)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力度。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我们把典型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认真抓实抓好。一是集中宣传‚党员闺女‛林秀贞的感人事迹,弘扬她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倡导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动员和激励每一个燕赵儿女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二是学习王彦生同志先进事迹,做新时代人民公仆,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再掀新高潮,提高网民对政府形象的认同度和执政能力的信任感。三是通过各种网络途径,把枣强富翁支书王文忠富不忘乡里,回村带领大家谋发展,带领大家亲身救助灾区等情况在网上创声势。一系列典型宣传,在网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网民亲切地称之为‚衡水形象‛。

(四)高度重视负面情况、问题内容、危机事件、紧急事件中的宣传引导。一是多手段监看、上报,确保工作万无一失。以监控系统自动搜索为主,工作人员和网评员人工监看为辅,实现了对热点难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的快速识别和追踪,大大提高了网络舆情监控的效果和效率。每天通过舆情监控系统采集约40000条信息,工作人员再进行二次人工监看,同时依靠广大网评员进行页面浏览和上报,共同发现问题,上报解决。自全国互联网低俗之风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长期监控检查衡水市辖区内网站5758家、主要贴吧论坛37个,手机内容提供商5家,共清理各类低俗信息8700余条。整改网站、电台12家,关闭违规网站2家,维护了网络的健康。

二是在工作中,我们建立了网上舆情分析与研判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有关领导、专家、骨干网评员等,对一个时期的网上舆情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研判结果制定引导方案。比如09年7月23日中新网报道了‚冀州城门悬挂日本国旗‛一事,随后国内百余家网站对此新闻进行了转载。新闻一出现,我们就组织骨干网评员和市领导、舆情专家进行沟通,先确定冀州事件的导向主题是‚一些素质低下的记者,为吸引网民点击率,利用中国人民的爱国情绪歪曲报道事情真相,严重伤害了冀州、衡水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结‛,然后再根据这一导向主题让广大网评员开展舆情引导,有了讨论方向,众人目标一致,由此造成的舆论倾向便符合我们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了,后经过观察,发现众多网民在主要网站的新闻跟帖、衡水吧及冀州吧中大量发帖,对该记者歪曲事实的新闻报道,表示强烈的不满与愤慨,有关贴文的点击量已达12万余次,上万条正面回复使舆情达到了稳定状态。

三是组织网评员加强网络舆情的宣传引导力度。依据系统所采集的内容,我们每周一向各位网评员发布‚本周网络宣传管理工作重点提示‛,并传达省网络处下发的‚近日重点话题讨论‛,让网评员依照话题提示,通过发帖、跟帖、网评、博客、播客、微客等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网络宣传工作;而对发现的网民反映的问题贴,实行属地管理,自行引导的原则,解决不了的由我们出面协调解决。互相配合开展工作。特别是09年2月13日我市发生了一起中年男子用刀子割伤两名学生脖子的事件,网上立即有人发布了这个消息,引起了网民的愤慨和恐慌,我们发现后和公安局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立即在下跟帖,告诉网民公安局已立即开展案件侦破工作;而且对案件进展情况持续跟踪报道,查到一点说一点,知道什么说什么;在案件侦破后,第一时间把消息告知网民,使得这次引起一时轰动的‚割喉大案‛没有在网络上造成恶劣影响,网民由一开始的恐慌和对公安机关的责难,逐步转变为站在法律的角度上,理智看待事情的发展过程,最终对公安机关能够成功告破此案给予热烈的掌声,从此政府公信力更是有增无减。

四是保障网评员及时根据舆情管理小组的指示进行紧急事件的处臵,一旦遇有突发事件,立刻通过QQ工作群通知网评员,按照要求及时化解网络舆论危机,确保网络安全、舆论平衡。比如今年1月中旬网上发出了武邑县圈头乡陈湾村320亩承包地粮补款不知所踪的贴文,不知情的网友跟着不明就里地抱怨政府。我们在贴文发出半小时内,就已经和五邑县委宣传部取得了联系,让他们调查真相,当天武邑县委宣传部反馈情况,把当地‚粮补及综合直补发放情况‛和‚陈湾村2004——2008年承包地粮补收支数据‛详细列出,我们将数据情况公布在网上,网民看清楚了钱的利用都很公正,没有中饱私囊,对政府的攻击性言论消弭殆尽了。

五是注重主题事件长效引导的必要性。一个事件的 08年至今,网评员发现问题贴8000余条,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处理,做到了一般事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予以调查解决,并做好回执记录;重难点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开展舆情引导工作;遇有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则联系骨干网评员和专家学者,共同商讨与确定引导趋向;对于一些低俗、不良、反动内容,根据情况,或者和公安局网监联系进行删除处理,或者组织网评员对其进行驳斥啊、舆论声讨啊、大量发帖淹没,特别是在低俗之风整治过程中,共发现和处理不良情况近。。。件左右,纠正了我市的网络、手机、音频荧屏乃至整个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营造和谐社会发展氛围。

推荐第8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总结

xx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0年 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总结

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有关规定和《关于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纪发„2010‟12号)和区纪委、区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监察局联合签发的《关于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温纪发„2010‟25号)文件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现将今年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由邓永贵同志任组长,冉成彬、陈晓燕为副组长,彭翱、张伟为成员的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在人员、经费、设备上给予保障。同时,根据涉腐网络事件发生的区域、行业,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了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责任主体,并将在明年把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行政效能测评内容。

二、完善机制,健全制度

1、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及时处置、妥善应对”的原则对舆情进行收集、报送、研判、处置、总结评估的同时,加强网评引导,通过撰写评论、跟贴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疏导、引导网上舆论,妥善回应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形成正面舆论氛围。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安监局牵头,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由各镇(街)、安监委成员单位等单位组成的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及时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应对措施。

三、主动发布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监督

1、完善安全生产新闻发言人制度。针对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有关安全生产热点问题,我局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信息,主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通报情况,分析形势,阐释政策,加强正面舆论引导。

2、规范信息发布内容。坚持与政务信息公开相结合,认真梳理对外公开发布事项,突出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重特大事故和典型事故的救援和查处情况、群众举报和新闻媒体反映的热点问题,以及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内容。本着实事求是、及时主动的原则,公开发布,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

3、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公告发布。按规定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进展情况。加强与有关新闻媒体的联系,在认真做好月通报、季发布、年考核的基础上,通过当地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相关信息。

4、切实做好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结果的公告发布。按照事故查处的权限和责任,坚持分级查处督办的原则,做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情况的专项检查、信息汇总、宣传报道,及时发布事故处理结果。对事故查处不到位、责任追究不落实的公开曝光。

四、创造有利条件,畅通监督渠道

1、深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现场报道应急工作机制,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组织、正确引导的原则,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要求,第一时间公布事故灾难的基本情况,及时发布救援进展等方面的信息,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2、健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不断扩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公众参与范围,方便社会公众了解情况、参与监督;引导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保障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权,鼓励职工群众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注重总结推广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经验做法,提高监督实效。

3、扩大实施监督举报途径。设立安全生产举报电话,确保专人值守,并认真做好信息接报,及时核查举报内容;通过设立专门电子举报信箱,或公开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相关专职人员的联系方式,在本系统网站开设网络留言板、有关论坛等方式,畅通社会公众和职工群众举报渠道。

4、做好安全生产接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来信来访处理接待工作,认真搜集、整理、汇总来信来访内容,重大事项即接即报,并按照工作程序,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问题整改。

五、做好整改信息反馈和监督落实工作

1、加快推进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关注有关媒体和网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报道、监督、评论和建议,高度重视社会和舆论对有关重大隐患和事故查处情况的反映和监督,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按程序做好报告、督办工作,并公开发布处理结果。

2、建立完善舆论监督反馈机制。对新闻媒体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批评性报道,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在报道后的2周内,将整改结果或查处进展情况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反馈。

3、及时反馈举报信息。对群众举报或新闻媒体监督的事项实行登记制度,落实信息核查责任,并及时反馈查处情况。对经查实的举报事项,及时按规定给予举报人相应的奖励,并对举报人相关信息严格保密。

4、正确对待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社会公众和有关媒体反映的事项、观点等持有不同看法的,依法依规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告等方式说明情况。不断完善与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沟通机制,创造良好的监督环境。

5、加强对主管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指导。不断完善舆论监督工作机制,增强舆论监督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舆论支持。加强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教育,严格遵守新闻工作法规制度,严禁“有偿新闻”,确保舆论监督的公平、公正。

二○一○年十二月七日

推荐第9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开封市东郊中学

曲海军

2005年3月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文章摘要】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我市的中小学校,从小学起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从网络刚一兴起,老师、家长就发觉它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很多有益知识,有的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荒废学业。所以,现在仍有不少人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感到有点困惑?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引导学生 网络 学生上网 计算机应用 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 不良信息 消极影响网络立法

【正文】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我市的中小学校,从小学起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从网络刚一兴起,老师、家长就发觉它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很多有益知识,有的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荒废学业。所以,现在仍有不少人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感到有点困惑?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目前学生上网的现状

据有关机构调查,目前中小学生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学生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学生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

学生用户使用Q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所以大部分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

(一)网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

1、网络对学生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

2、网络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为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学生解除烦恼和疑惑;网络为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3、网络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二)网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

1、网络对学生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聊天是许多学生上网

的主要内容,多数进入聊天室聊天的学生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在网络上,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于是,许多缺乏自律的学生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甚至硕士、博士论文也从网络上购买,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认真态度;现实中存在不少学生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2、网络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3、网络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学生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学生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学生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学生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

一是家长加强沟通,参与孩子上网。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对于网络,家长要趋利避害,正确对待。一是不能盲目支持,听说是学计算机就要花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花多少时间也不过问,通宵达旦,昼夜泡吧,还认为十分用功,这都是不足取的;二是不能盲目反对限制,一听孩子说上网吧就如临大敌,粗暴禁止。正确的做法是本着关心、理解、沟通的原则,对孩子实施科学的引导,让孩子主动、自觉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学生处在特殊的生理与心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与其经常沟通。只有在孩子自身,包括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建立起抵制聊天和游戏的“防火墙”,才能将孩子从

网络的“陷阱”里救出来,从而使他们从互联网中吸收健康、有益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是学校加强建设,引导学生上网。学校作为学生吸取知识、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上网:

(1)培养网络教育队伍,增强网络指导力量。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教育管理者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教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加强对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让其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3)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需求,丰富其业余活动。结合时代特点及学生的需求、喜好,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并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从而降低学生娱乐生活中对网吧的依赖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三是政府加强管理,规范学生的上网。网络与其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首先,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适合学生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学生绿色上网工程”。为此,要坚持以网站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参与建设网站的整体思路,把网络特征和学生特点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架构学生网站,并不断创新,及时更新,建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其次,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是支撑学生网站的重要支柱。如果一个网站

缺少学生参与的网上活动,就如同缺少点睛之笔,没有神采。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本地学生工作的实际,坚持虚拟与现实的统

一、个性张扬与社会约束统一的原则,组织网上活动。再次,积极做好防范措施,打击网上非法行为。调动各种技术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特别是加强中国自主开发的防火墙的研究。运用新技术,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建立网络监察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法规。

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要使学生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推荐第10篇:宿迁:引导网络舆论实践

宿迁:引导网络舆论实践

[南方周末 2005/5/19]

□本报记者 曹筠武

宿迁的“网络宣传队伍”

从2005年4月28日起,江苏省宿迁市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马志春又多了一项职务:宿迁市网上评论员。

这一天,宿迁市第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成立。

在宿迁市新区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7楼的对外宣传办公室内,马志春有些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网上评论员聘书”。聘书檀色木质,看起来挺精致。 4月28日,在宿迁市网上评论员队伍成立大会上,马志春从宿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枫林手中接过了这本聘书,正式成为了宿迁市首批网上评论员之一,任期两年。

在马志春成为网上评论员的同时,另外25本聘书也各归其主。

这支“新闻宣传队伍”本身脱胎于宿迁市宣传系统。马志春介绍,26名网上评论员,分别来自宿迁市委宣传部、宿迁市各区县宣传部门和市直属大机关,而市直属大机关的人选基本为机关新闻科长或新闻发言人。

据介绍,网上评论员由内部推荐,宣传部筛选聘用,而非此前某媒体所报道的向社会公开招聘。今年年初,根据宿迁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市宣传系统和直属机关共推荐了60余名人选。

“懂政策,有理论,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通是选取标准,”马志春说,“另外就是熟悉网络,喜欢从网上获取信息,懂技术更好。”说完,大概马志春意识到自己也“符合标准”,有些不好意思。他把聘书收到抽屉里,笑着说,其实也不特别严格,自己不知道怎么就被选上了。

但看看马志春的简历,应该的确符合“网上评论员”的标准,不到40岁,大学文化,任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之前,是宿迁日报社编委。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马志春养成了上网浏览新闻的习惯。如今见到来宿迁采访的记者,交换名片后,他会回去在网上搜索记者写过的新闻,再见面的时候,马志春会很乐意和记者探讨他看到的那些报道。

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陆如超是市委宣传部内部的另一名网上评论员。陆如超警察出身,今年刚24岁,他喜欢在网上聊天,“比如说网上的宿迁聊天室我就常去,”陆如超说,“聊天室本身就是舆情集中的地方,很值得我们评论员关注。”他补充道。

根据“宿迁市网上评论工作实施意见”,市委宣传部将成立“网评管理办公室”和“网络新闻管理处”,对网上评论员队伍进行日常协调管理,并定期召开新闻选题通气会,还将在每年年终对网评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评,作为年终表彰奖励的参考。

市委宣传部还将对网评员进行系统培训,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宣传方针政策,网络传播 1

知识,国内外网络媒体发展动态等。

“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网上评论实施工作意见中的这句话,堪称网评员们的16字总纲。在网上评论员成立大会上,宿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枫林讲道:“面对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如何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如何占领网上舆论的制高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对此,马志春和陆如超的理解很一致:“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其实,在网上评论员队伍成立之前,马志春和他的宣传部同事们就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主动权”的重要性。

从2004年7月开始,宿迁市启动了“勤廉公示”活动。公示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公示对象述职述廉内容由其所在单位干部职工进行点题,廉政报告由市勤廉公示办公室请各界代表进行书面评议,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在这场公示风暴中,宿迁共有2476名干部参与了前后两批勤廉公示,其中受到通报批评的领导干部10人,提醒谈话的248人,诫勉谈话的61人,免职或调整岗位的12人;勤政方面被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17人,廉政方面被评定为基本满意或不满意的16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7人。

宿迁一时间“巷议汹汹”,宿迁市工商局一名干部回忆说,下班回家,路上都能听见市民谈论,“但是说的很多都不好听,意思是干部们都不干净”。与此类似的“巷议”很快反映到了网上。

根据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的研究指示,当时还没有“网上评论员”头衔的马志春等人,针对网上出现的“消极言论”,进行了“及时的解释说明”,同时,宣传系统的工作人员还陆续在网上发表了系列关于廉勤公示的评论文章。

“最终我们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还扩大了影响,有利于工作开展。”马志春认为。

在类似的“工业突破”、“公推公选”等宿迁市大政方针执行期间,马志帮和宣传干部们针对网见,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共组织了网上讨论十多次。“我们的网上阅评和网上评论工作对于舆论引导是很有效的,”马志春说,“连海外网民也跟帖参与。”根据外宣办统计,仅2005年1月,“网上宿迁”上,就有3000多人次海外网民对马志春们发起的讨论跟帖。

“网评员都是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引导舆论,这一点很重要,这也是有效的方法。”马志春着重指出。根据网上评论实施工作意见,只有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网评员才会有选择的以政府发言人的身份,对事实真相进行澄清。

年轻的陆如超则在网络聊天室里执行了“舆论引导”的工作。前不久,陆如超在聊天室中注意到,有网民抱怨,宿迁的警察太威风,大街上开警车,拉着警报声音能传半个宿迁。在许多跟帖中,网民们的讨论逐渐演变为对警察队伍的批评。

陆如超迅速就这个问题发了跟帖,他解释说,拉警报肯定是因为有任务,不能因为这个骂警察。“我们干的是刀枪前面的活儿,他们怎么能这么骂我们,我当然要给他们把这个舆论扭转一下。”陆如超的情绪有点激动。

马志春则感叹,外地媒体对宿迁总是特别注意,根据美国权威的ALEXA世界网站排名系统,“网上宿迁”在全球上亿网站中排名第16022位,在江苏省直辖市中仅次于无锡。

“这说明宿迁关注度很高,但说实话,美誉度不高,”马志春认为,“网评员的任务就是对内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对外努力树立宿迁形象。”

根据“网上评论实施工作意见”,宿迁市网上评论员队伍将“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有组织开展网上宣传,有针对开展网上评论,有目的开展网上引导”;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必须避免“盲目炒作,混淆视听,推波助澜,扰乱人心,恶化局势”。

“全国一盘棋”

正在向记者介绍网评员工作时,马志春接到了苏州同行的电话。“他们也是来了解我们这个网评员工作的,苏州也要筹办网评员队伍。”放下电话,马志春告诉记者。

其实,宿迁并非第一个开展网上评论工作。据介绍,在江苏省内,南京和无锡,已在去年就形成了各自的网上评论工作制度。

而今年1月底,江苏省已经召开了互联网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我省互联网的管理工作,旗帜鲜明地处置有害信息,增强占领网上舆论制高点,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

马志春参与了这次会议,他说,会上传达了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市、地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就是在会议上提出的。“所以网评工作哪是我们创造的?”马志春介绍说,这是“全国一盘棋”。

和省里其他地区不同,宿迁的网上评论员队伍本身由宣传系统人员组成。马志春认为,相比其他地区向社会招聘的网评员,宿迁的网评队伍显然更加容易管理和统一部署,而且网评员们出身宣传系统,“政治可靠,平时各自的工作放心,有利于大家各自发挥能力”。

在网上进行相关内容搜索,的确能够感受到马志春说的“全国一盘棋”。

根据搜索内容,江西省大江网于今年年初开始招聘网络评论员队伍,并于4月初组建完成。“一批政治素质高,有较深文字功底,同时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的网友,担当起发表新闻时评、引导舆论导向的重任”。

而福建省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晚报社、泉州电信公司也于近日联合向社会招聘20名“网络新闻评论员”。几天之内,已有60多人报名;网络评论员的相关工作制度,正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

“越来越多的地方会开始招聘网评员,还有很多地方已经操作了,只是外界不知道而已。”宿迁市委宣传部的另一位干部评价说。

而据有关报道,去年年底,来自各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的127名网络评论员已经在北京完成了培训。中央纪委监察部今年成立了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网络宣传工作专门机构,建立了有中 宣部、中央外宣办等中央有关单位的职能部门和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参加的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在宿迁市网上评论员队伍成立大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枫林也向网评员们传达说,“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及时引导好互联网„„主动开展网上评论,有效引导网上舆论„„让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张枫林强调说,工作的目的是“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旋律相适应的网上舆论环境”。

“做网络评论工作,我们肯定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马志春最后说。

网上舆论之路

有专家指出,在我国,网络新闻和舆论的价值日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不仅成为党政官员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正在成为舆论监督的良好载体。

据有关统计,中国目前上网人群已超过1亿,而这1亿人,正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他们也更为了解和关注国家动态和社会热点。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研究员认为,中国网络媒体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证明,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闵大洪还认为,网络论坛使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而网络言论之活跃之规模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无法忽视的地步。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也曾于2004年底刊载评论指出,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等优势,决定了互联网愈益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对于“网络评论员”,一位传播学学者评价说,由于中国国情决定,网络舆论的确不能直接等同于民情,需要进行一些调控;类似于“网络评论员”的举措,在合理的调控下,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进而引导,创造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的网络环境。“但不能把网络言论看作和谐舆论环境的对立面,甚至以此为调控舆论的依据,”这名学者认为,“在自由的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不停地传递,传递过程本身可以成为对信息去伪存真的一个过程,真的有价值的信息得以被最终传递”。

这位学者认为,网络舆论引导是必要的,但应以保持自由传递的环境为限度。“政府的引导,可以考虑多采用实名即公开政府发言人的方式澄清事实,阐明立场”。

而网络评论员们也有着他们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接受聘书后,他们会在自己的名片上加印“网络评论员”这一头衔吗?在被问到这个问题后,宿迁市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想了想,笑一笑说,“应该不会”。

第11篇:《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研究》

《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研究》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工作报告

课题负责人:李媚

一、课题开题以来的研究情况

自从开题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严格按照课题组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本课题研究。

(一)、组织开展相关理论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从2009年11月下旬起,本课题组集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培训工作。

1、校内培训。我校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与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1)对学生的培训

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学校针对六年级学生在信息课上进行了培训。 (2)对家长的培训

考虑到学生家长也必须具备网络的相关知识,才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安排固定的时间,由指导老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同步培训。 (3)对教师的培训

课题研究人员共同学习有关网络平台的操作使用方法,熟练操作网络平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课题研究信心。通过培训,我校教师更新了观念,端正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2、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图书馆资料,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信息。

3、积极收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收集课题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问卷调查报告。

4、将网络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

5、加强对“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案研究。

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形成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数据表明:

1、本校近95%学生热衷于上网,上网对小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

2、学生上网是有限制和制约的。

3、家庭电脑在近几年已经相当普及了。

4、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5、学生上网并不是都在玩游戏,聊天等,多数是查找学习资料,为自己学习服务。

6、大多数学生家长支持学生上网。

三、存在的问题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专业性较强,课题研究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人员都有本职工作要完成,所以在研究的理论高度和投入研究上花费的精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有待研究的问题

1、经过研究,进一步总结出上网给小学生带来的利与弊。

2、通过研究,探索出引导小学生健康上网的方法和途径。

3、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为小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四、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1、组织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召开家长会:正确认识网络对学生的利与弊。

3、建立“校园网”,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签名活动。

4、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论文集。

《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工作报告

课题负责人:李媚

从2009年11月至今,课题研究已过多半,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团结协作,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和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的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这多半年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每周三下午在办公室进行课题的商讨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1、从我校图书室借来了大量书籍,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教研教改信息。

2、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国内外的类似课题的实施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

二、召开家长会:正确认识网络对学生的利与弊。

1、定期召开家长会,跟家长交流学生上网的情况。收集家长对学生上网反映的信息反馈,调整研究方向。

2、指导家长如何督促孩子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学习和游戏。

3、进一步加强家长对网络的认识和操作。

三、建立“校园网”,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

1、利用学校统一的网络平台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建立自己的主页。

2、推荐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让小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上网阅览,降低小学生接触外部不良信息的机率。

3、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小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

四、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签名活动。

在五月中,我们课题小组在学校领导和少先队大队部的支持和协助下,成功地开展了以六年级学生为主的“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签名活动。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承诺以后一定远离网吧,做一个文明上网的新时代好学生。

五、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论文集。

通过这一阶段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本课题组的老师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对研究有了不少的体会,自觉撰写了一系列的研究经验论文,课题研究有了实际的成果。

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由于是本课题的研究在本校乃初探研究,加上课题组成员研究经验不足,几乎都在探索着进行课题研究,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摸索,寻找更好的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方法和更有效的措施。

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老师的努力拼搏下,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将不断地完善课题方案,继续将课题研究进行下去,相信,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科学的方法,有了研究的热情,我们的研究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负责人:李媚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计算机互连网络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许多学校,包括小学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也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孩子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许多小学生痴迷上网,接受不良信息。家长们也担心孩子会着迷网络,而疏于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上网,又成了老师家长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2009年11月,我们确定了《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研究》课题,从课题立项到目前为止已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之中,我校课题组主要围绕组建研究队伍、进行活动设计、开展研究人员理论培训和正式实施调查研究等展开研究工作,经过一年的有益的探索和验证,对规范本校小学生的上网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一)认真进行实验设计。

2009年11月初开始,课题组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本课题的研究实验进行全面设计:

1、选择本校六年级

1、

2、3班为实施班级。

2、确定本课题的五种研究方法即:数据测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

(1)数据测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测出小学生网络环境下心理问题及家庭教育现状,并作出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2)观察法:针对小学生上网的行为外在表现确定个案观察对象,认真实施观察,及时作好观察记录,进行逻辑思考与加工整理,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的成因分析与干预方法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建立小学生上网问题档案,通过对个案分析,追

1 踪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干预措施。

(4)行动研究法:学校已建成校园局域网,结合学校实际,在资源共享和教学手段上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实践行动中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

(5)调查研究法:通过量表及群体访谈等渠道,调查小学生的上网现状及目前家庭采取的对策,总结筛选有利于该课题研究的经验、方法,为构建课题研究提供经验性原型和基础。

3、课题研究周期

(1)前期研究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2)中期研究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0年9月 (3)后期研究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二)确立课题研究组织,组建研究队伍。

课题研究组长由本课题负责人李媚老师担任,课题组成员为本校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老师担任。课题组成员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又有知识结构较新的年轻教师,课题研究人员队伍结构合理,人员精干,工作效率高。

(三)组织开展相关理论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从2009年11月下旬起至今,本课题组集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培训工作。

1、校内培训。我校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与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1)对学生的培训

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学校针对六年级学生在信息课上进行了培训。 (2)对家长的培训

考虑到学生家长也必须具备网络的相关知识,才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安排固定的时间,由指导老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同步培训。 (3)对教师的培训

课题研究人员共同学习有关网络平台的操作使用方法,熟练操作网络平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课题研究信心。

2、积极收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信息。

3、通过培训,我校教师更新了观念,端正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四) 高标准、严要求展开课题研究。

从2009年11月开始,课题组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形成了良好的开局,为整个课题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课题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工作:

1、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对教师进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培训。实验老师进行网络知识的学习及理论、文献资料收集。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抽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六年级学生目前在学校和家庭上网的现状; 调查研究孩子安全上网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学校对学生正确引导安全而又健康上网的现状和对策,制作调查问卷,组成调查小组。

2、2010年1月–2010年9月

组织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召开家长会:正确认识网络对学生的利与弊。建立“校园网”,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签名活动。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论文集。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一年的课题研究时间并不算长,但我们已从中感受到了课题研究对教学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参与课题的教师无论在理论认识和教学水平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感受到此项课题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还有十分广大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潜力。我们决心坚定不移地沿着课改的方向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第12篇:街道网络舆论引导应急预案

街道网络舆论引导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提高街道舆论引导能力,旨在加强对舆论的及时监控、有效引导,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此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社区、单位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电视新闻,新媒体等出现的关于街道发生任何级别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博客、微博客贴子。

2、工作原则

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安全生产专干、信访专干、精神文明专干、各社区宣传干部担任。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2、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3、领导小组下设党政办公室,办公室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分级响应 Ⅰ、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街道党工委委、办事处主要领导请示,由街道党工委委、办事处主要领导共同领导,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Ⅱ、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街道党政办公室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Ⅲ、一般网络舆情

经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党政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Ⅳ、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部门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四、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监控

1、日常监控

将网络舆情监控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

2、突发事件监控 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相关单位会同街道党政办公室及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部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网络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必要时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对于特别重大网络舆情,由街道党工委委、办事处指定专人对外发布

权威消息;对于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由事件处置的部门组织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的主要方式有: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报会、背景吹风会、向新闻媒体发放新闻通稿、组织集体采访、互联网访谈、通过网站新闻发布厅发布以及在网站登载新闻信息、向新闻媒体发表谈话和接受媒体专访等。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工作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街道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2、总结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领导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街道党工委 2018年1月10日

第13篇:全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总结

全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1年网络舆

论引导工作总结

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有关规定和《关于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纪发„2010‟12号)文件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现将今年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由XXX同志任组长,XXX为副组长,XXX为成员的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在人员、经费、设备上给予保障。同时,根据涉腐网络事件发生的区域、行业,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了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责任主体,并将在明年把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行政效能测评内容。

二、完善机制,健全制度

1、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及时处置、妥善应对”的原则对舆情进行收集、报送、研判、处置、总结评估的同时,加强网评引导,通过撰写评论、跟贴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疏导、引导网上舆论,妥善回应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形成正面舆

论氛围。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安监局牵头,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由各镇(街)、安监委成员单位等单位组成的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及时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应对措施。

三、主动发布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监督

1、完善安全生产新闻发言人制度。针对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有关安全生产热点问题,我局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信息,主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通报情况,分析形势,阐释政策,加强正面舆论引导。

2、规范信息发布内容。坚持与政务信息公开相结合,认真梳理对外公开发布事项,突出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重特大事故和典型事故的救援和查处情况、群众举报和新闻媒体反映的热点问题,以及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内容。本着实事求是、及时主动的原则,公开发布,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

3、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公告发布。按规定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进展情况。加强与有关新闻媒体的联系,在认真做好月通报、季发布、年考核的基础上,通过当地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相关信息。

4、切实做好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结果的公告发布。按照事故查处的权限和责任,坚持分级查处督办的原则,做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情况的专项检查、信息汇总、宣传报道,及时发布事故处理结果。对事故查处不到位、责任追究不落实的公开曝光。

四、创造有利条件,畅通监督渠道

1、深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现场报道应急工作机制,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组织、正确引导的原则,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要求,第一时间公布事故灾难的基本情况,及时发布救援进展等方面的信息,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2、健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不断扩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公众参与范围,方便社会公众了解情况、参与监督;引导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保障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权,鼓励职工群众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注重总结推广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经验做法,提高监督实效。

3、扩大实施监督举报途径。设立安全生产举报电话,确保专人值守,并认真做好信息接报,及时核查举报内容;通过设立专门电子举报信箱,或公开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相关专职人员的联系方式,在本系统网站开设网络留言

板、有关论坛等方式,畅通社会公众和职工群众举报渠道。

4、做好安全生产接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来信来访处理接待工作,认真搜集、整理、汇总来信来访内容,重大事项即接即报,并按照工作程序,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问题整改。

五、做好整改信息反馈和监督落实工作

1、加快推进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关注有关媒体和网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报道、监督、评论和建议,高度重视社会和舆论对有关重大隐患和事故查处情况的反映和监督,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按程序做好报告、督办工作,并公开发布处理结果。

2、建立完善舆论监督反馈机制。对新闻媒体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批评性报道,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在报道后的2周内,将整改结果或查处进展情况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反馈。

3、及时反馈举报信息。对群众举报或新闻媒体监督的事项实行登记制度,落实信息核查责任,并及时反馈查处情况。对经查实的举报事项,及时按规定给予举报人相应的奖励,并对举报人相关信息严格保密。

4、正确对待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社会公众和有关媒体反映的事项、观点等持有不同看法的,依法依规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告等方式说明情况。不断完善与社会公众、

新闻媒体的沟通机制,创造良好的监督环境。

5、加强对主管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指导。不断完善舆论监督工作机制,增强舆论监督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舆论支持。加强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教育,严格遵守新闻工作法规制度,严禁“有偿新闻”,确保舆论监督的公平、公正。

二○一○年十二月七日

第14篇: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网络具有全时、无界、互动的特点。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网络成为社会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更为直接和便利地掌握社情民意,有利于做出更加贴近民意的公共决策,大大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网络舆论还可以加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 对于各级政府树立执政形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党和政府的新闻管理,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能否处理好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关系,引导网络舆论和谐,进而增进党群和谐、干群和谐和社会和谐,将成为衡量各级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媒体舆论要引导,引导谁?引导什么?媒体舆论要引导的是公众,引导公众的实质是引导和化解公众情绪。许多突发性事件本身不是危机,只有不能及时处理好,及时引导和化解群众的情绪,才会酿成危机。

地方政府要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首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积极作为,及时、适度调整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变被动为主动,立足于“疏”和“导”。 综合运用政府行政管理、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和用户自律等多种管理方式。 二积极建设主流媒体网站,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建设,努力增强与公众互动的功能,增强政府与群众沟通。

三、创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制度, 提高网络舆论应对能力。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要遵循“双进入”,危机处置小组和临时新闻中心。对公众的第一期待要亮明态度,第一处置要公正,第一时机不错失,第一情绪要化解。严格技术管控,防范有害舆论的传播扩散,打击网络犯罪。创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搭建政府与公民沟通互动的平台。

第15篇:健全舆论监督体系,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

健全舆论监督体系,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 新浪新闻中心一篇《发微博比写提案作用大?》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现在网络舆论监督已在舆论监督体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舆论监督对于各级各部门改进作风,推进工作,惩治和预防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人所熟知的共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想方设法阻挠舆论监督。有的没能摆正自己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让新闻媒体“唯我声音是听”,不但不接受舆论监督,反而“监替舆论”;有的认为舆论监督是“找麻烦”,对媒体总是“怕”和“躲”,不少事情等互联网炒得铺天盖地了,才出来解释和引导;有的随意把舆论监督扣上影响稳定、损害形象的帽子,千方百计地设置障碍,耍尽手段让舆论监督举步维艰。在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对舆论监督打击报复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如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渐入人心和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时代要求下,从拒绝到接受,从反感到欢迎,颇有改观。在信息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监督、舆论监督已成为主流,党员干部要学会“数字化生存”、“在舆论监督中生存”,以适应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的时代潮流。 同时,必须警惕重视、尊重过了头,防止一切做给媒体看,并且明为重视,实为害怕,容易引发对媒体的防范之心,客观上增加了舆论、媒体开展监督工作的难度!

第16篇: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默认分类 2010-07-11 10:49:18 阅读2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网络舆

论引导的主动权。

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舆论传播渠道日益多样,社会舆论传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态势。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网络舆论发挥着日益重要

的作用,直接开辟了舆论引导的新领域、主战场。

社会舆论的重要来源。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之间少有联系,单个事件的影响范围有限;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是即时、网状、海量、互动的,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信息传播十分迅速。随着互联网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借助网络了解信息、关注社会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网络舆论构建中来。而且,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许多社会舆

论都是由网上发酵演变而成的。

社会情绪的释放出口。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善的地方比较多,突发事件处于高发期。面对突发事件或热点问题,相关部门如果处置不当或引导迟滞,容易使一些网民产生

非理性的情绪。互联网的自由开放,为社会情绪的释放找到了一个出口。

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平台,谁能让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网民的头脑,谁就容易掌握话语主导权并引导网民的价值取向。各种思想观点都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阵地”,并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影响。多种观点的交锋和激荡,使相同或相近立场的受众形成各自的“圈子”,思想状态进一步呈现“裂变”态势。网络舆论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确保主流文化、主流媒体、主流意见在舆论引导中占据权威地位的必要性在增加、难度在加大。

着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具体而言,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导向,抓好统筹协调。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首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融入新兴媒体建设之中,做到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具体工作中,要重视组织机构建设,落实牵头管理责任制,统筹协调解决有关部门任务交叉、职能错位等问题。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构建科学引导、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

为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改革创新,做大重点新闻网站。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发挥互联网作用,要依托主流媒体,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打造主流网络媒体。近年来,我国重点新闻网站取得长足进步,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互联网整体格局中,一些重点新闻网站与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站相比,无论影响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处于弱势。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

新,在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改革步伐,增强自主经营、自我发

展能力,加强网络技术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舆论引导新平台。

引进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应对新变化,落实新举措,扎实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应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网络名编辑、名发言人、名评论员,一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一批网络监管执法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人才强网的理念,把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做实做活。“引进”就是开阔视野,大力引进所需人才,改善队伍结构,为队伍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培训”就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制订培训计划,按照提升技术、挖掘潜能的要求,实行定期研修、系

列考核,不断培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网络舆论引导的竞争优势。

第17篇:加强舆论引导共建和谐网络

加强舆论引导共建和谐网络

随着新技术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多元化、大众化和传播渠道多样化。每个人都能通过相关传播渠道,成为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主体。网络意见发表的便捷性,使网络媒体成为了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四个”多样化的出现,各种利益诉求、社会矛盾甚至群体性冲突日益增多。网络意见发表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使网络媒体成了社会各阶层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理性讨论的平台和个人情感渲泄的场所,成了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在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中,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积极疏导公众情绪,获得精神支持和社会认同;同时也便于党和政府从另一个层面来及时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汇聚民智,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

网络上,既有众声喧哗,各抒己见,也有多样文化的激荡、多元利益的博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网民达3.84亿,手机用户达7.5亿的国家而言尤其如此。在这里,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帖子”,一条“小道消息”,通过网络的发酵、催化,会迅速升温。如果引导不力或者不当,容易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在“网络时代”的舆论引导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的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却缺乏充分认识,

能力不足。有的遇事手足无措,有的处置方式简单落后,引导不得力、不得当、不得法。因此,我们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在“网络时代”,舆论环境复杂,各种声音交织,舆论导向至关重要。按照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办事,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方法。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舆论引导的有效性。离开了有效性,任何正确的舆论引导都无法起到主导作用。而要实现有效性,关键在于舆论引导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网络时代”,网络舆论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先声夺人,才能领“众声”之先,真正发挥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政治、信息、资源等优势,先说话、敢说话、说真话,讲究说话的艺术,特别是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要力求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及时表明党委、政府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以任何可乘之机。这样,党的声音、政府的声音辐射面就广,影响力就大,说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提高驾驭网络能力,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当务之急。在“网络时代”,从一定程度上说,谁主导了网络舆论,谁就抢占了引导舆论的制高点。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网络舆论不重视、不知情、不内行,这已成为其舆论引导能力的“短板”。

我们必须把引导网络舆论,特别是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我们必须努力研究网络舆论的特点,研究网友的接受习惯,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力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围绕群众关心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主动介入应对,主动设置议题,主动对话交流,把握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做到手中有招。

正确对待、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深入群众、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因此,必须充分尊重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监督权,尊重每一个“网民”的监督权。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但网络舆论监督一点也不“虚拟”,和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威慑力和广泛的警示作用。正确对待、自觉接受网络舆论监督,不仅有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对舆论引导能力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实践证明,舆论监督效果越好,舆论引导越能取信于民。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在新兴媒体面前往往手足无措。遇到舆论监督,就视为“洪水猛兽”;遇到负面新闻,就认为是找茬子唱反调。他们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不是积极应对、正面引导,而是捂、躲、瞒、防、堵、压,最后陷入被动,不仅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使政府失去公信力。

舆论引导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今后,我们要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制度、法制建设,在充分保障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第18篇:怎样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怎样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加强对学生的上网管理,只依靠某一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由学生、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形成三方面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广大学生的健康上网营造良好环境。

1.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要在诸如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懂得运用相关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受教育学生警惕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黑客及色情网站等,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另外,要提倡网络文明用语,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要努力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网站,用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凝聚学生,让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他们茁壮、健康地成长bcjy123.com

2.重视家庭教育

学校应要求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正确引导,配合学校培养他们正确的娱乐观念、娱乐方式和良好兴趣。让家长经常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掌握孩子上网浏览的内容,控制好孩子在网络中所花费的时间,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习和上网的关系。同时要求父母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学生在家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其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3.携手社会,齐抓共管

学校要同公安、文化和工商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网吧的管理与查处力度,坚决取缔违规操作的“黑”吧。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学校既不能因为它对学生发展有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因噎废食。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研究,探索心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对学生上网的正确引导,真正让网络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第19篇: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

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

——以“虐猫事件”为例

一、“虐猫事件”始末

“虐猫事件”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第一次“民间缉凶”,也是第一场“人肉搜索”事件。

2006年2月26日晚,网民“碎玻璃渣子”在国内知名论坛“猫扑”发表了贴文“真是无法忍受了!NND,这还是女人,简直不是人养的”。帖子中的数幅视频截图显示在一风景秀丽的江边,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人,用脚上的高跟鞋,残忍踩杀了一只显然被麻醉过的幼猫。清晰的图片,连续剧般步步展示了温顺的小猫被踩踏至死的血腥过程。

帖子迅速引起强烈反响,短短几个小时内,猫扑上的跟帖达70多页,数量达3000多条,点击量以数十万计。知名论坛天涯社区及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讨论。一时间,极端的愤怒、无情的谴责、巨大的声讨,潮水般涌向镜头里的踩猫女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组织策划团体。

很快,全国各地的网民自发组织起来,查找虐猫“凶手”。距视频截图初次发布仅6天,虐猫事件地点和三个“嫌疑人”已被网民从茫茫人海中精确地搜了出来。三人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甚至身份证号和车牌号码等个人隐私也被悉数贴到网上。

在网民合力“缉凶”的过程中,大量传统媒体一直参与其中。《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纸媒,及《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等深度媒体栏目,纷纷在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发表报道、展开讨论,大大扩大了事件的社会影响力。

在舆论压力下,2006年3月8日,黑龙江省萝北县政府召开紧急专题协调会议,当地多个部门介入调查,随后宣布对踩猫女王某、拍摄者李某停职调查。社会上广泛兴起关于动物保护的讨论,全国政协委员韩伟借此机会向“两会”提交了《关于立法发对虐待动物的建议》,呼吁尽快进行立法规范。

三个当事人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踩猫女王某在再也没能回医院上班,其在校女儿也被迫停学回家,拍摄者李某丢掉了电视台编辑主任的官职和工作。这场轰 1

轰烈烈的网络“缉凶”行动最终画上了句号,但它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二、关于“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意指为了获得关于某些问题,网民们自发地提供线索、交流信息、辨别真伪、最终得出答案的过程。它主要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和相关技术进行,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大量信息在人们的互动中汇聚并逐渐去伪存真,最终达到机器所不能实现的精准、完备。因此,“人肉搜索”被戏称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大的搜索引擎”。

“人肉搜索”本来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在很多时候,它也具有积极地作用,但是,当它被滥用时,却成为了网络暴力的一种手段。它的最大问题在于对公民隐私权等个人权利的侵犯。目前,我国网络社会影响比较大的几次“人肉搜索”事件均损及当事人的隐私、名誉权,是网络暴力的根源。

三、对“虐猫事件”的思考

互联网普及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融合了大量高新科技,便利了生活,也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因网上缺少身份约束所致的语言暴力、侵犯他人隐私等媒介伦理问题也清晰地浮出水面以“虐猫事件”等为代表的“人肉搜索”正是体现了网络的这种双刃剑特点。

通过这个事件,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隐匿在其背后的一些消极因素的思考。

在“虐猫事件”中,网民的网络缉凶行为无不出于正义,然而纵观整个事件,这项大规模的行动却因其肆意揭露隐私、运用暴力语言和极端的道德审判,最终让人争议不休。随着虐猫当事人一个个被“人肉”、被施以语言暴力,及至后来在媒体上声泪俱下地表示悔恨和恐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人肉搜索”的合法性和强大的杀伤力。

学者指出,越是在高尚的目的掩饰下,人们越是容易放纵自己的暴力倾向;暴力越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行为也就越容易越过底线。虐猫事件中,网民的出发点是正义的,却使得当事人“赤裸裸”地成为全民审判的对象。无所畏惧的攻击性语言更对当事人及其家人施行了一场无形而严厉的“暴行”。 一场正义的声

讨,最终背离了他们宣称的正义,成为多数对个别人的专政独裁。

自“虐猫事件”开始,“人肉搜索”成为网络应用的新方式。其后,“铜须门”事件、华南虎事件、轻蔑汶川大地震的“辽宁女”事件等这些影响极大的事件中,通过利用愈加强大的搜索引擎,网民一次次发动声势浩大的“人肉搜索”,快速推动了事件的进展、有关事件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当事人也无一例外地受了由此带来的隐私外泄,生活巨变等种种不便和痛苦。

为了防止“人肉搜索”被滥用,限制其负面的社会影响,2009年1月,由国务院新闻办牵头、国家七部委联合开展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新加了一项整治内容:未经他人允许或利用“人肉搜索”恶意传播他人隐私信息。这是自“人肉搜索”出现以来,我国政府部门首次对其做出文明规定。但除了法律规范外,更重要的还在于网民的自律。

互联网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工具或力量,对它如何使用完全取决于人,其作用也取决于个人的“自律”。在网络上,网民的道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之外,对受众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也是必要的。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其他权利,谨慎使用“人肉搜索”以及其他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网络手段,也应成为网民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网络舆论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应该将理性、平等、宽容等精神作为高素质的网民乃至公民的重要要求来看待,在网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中,也应该包含这些精神的培养。我们应该不断进行纠正,让网络舆论发挥更多健康的作用。

曾萍

10广本高100108117

第20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汇报(优秀)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汇报

目前,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急剧增加的上用户与不断拓展的网络新闻,使网络舆论成为经济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并被大重称为第四媒体,而在当前强大的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党的十七届四

中提出: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要注重增强“舆论引导和新兴媒体运用能力”。李源潮同志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重视网络、利用网络、管理

网络、引导网络”。提高对新兴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认识,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中国***)是新形势下党政领导干部刻不容缓的一门必修课。

一、高度重视网络,提高对网络舆论的认知能力

一是要充分认识、重视和尊重网络。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伟大里程碑,它带来了信息革命,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据统计,在去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亿人,上网普及率超过25%,互联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媒体,网络舆论从附属型的舆论阵地转向舆论主阵地,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舆论。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社会的满意程度和和谐程度,网络已成为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二是要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及其影响。涉官与涉“腐”,涉富或贫富差距,涉及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民族主义及宗教信仰、中外话题,涉及

伦理道德,涉及百姓切身利益,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涉及明星绯闻、知名企业或敏感地域等八个方面是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这些方面的的舆情应该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成为了解民情、引导舆论的重要参考,对待这些舆情领导干部应该要主动出击,坚决不再“躲猫猫”。

二、提高网络沟通能力和技巧,合理应对网络事件

首先要主动学习,主动接受网络。网络的方便快捷使得社情民意快速直达,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为我党快速组织动员群众、传递党和政府声音搭建了新平台,也为党正确实施舆论引导开辟了有效的新途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网络作为除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之外的“第五习惯”,增加了解信息的渠道,提高信息的甄别能力,保持政治敏锐性。其次要快速反应、及时出击。某一事件一经发生,往往几分钟就有网民将相关信息发

到网上,十几分钟后就有网站转载,1个小时后网上讨论就可能达到高潮。主流媒体保持沉默的过程正是导致谣言扩散的过程,尤其是公共突发事件最容易对政府形象造成损害,必须抢占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权威信息,掌握主导权,并且要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及时发布事件处置的新情况,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再次还要加强学习网络语言,掌握网络沟通技巧。要使用网络通行的语言方式和特点,不能严词说教,不能官话套话连篇。对待网络事件,领导干部要坚决不做“周老虎”,惟有以坦率真诚去赢得网民信任和理解,任何推诿敷衍、投机取巧都逃不过网民的眼睛,甚至弄巧成拙,落下笑柄。

三、进一步增强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一是要加强网络舆论管理。网民在网上反映的社情民意,实际上也是一种信访,各级政府应将处理“网络舆论”纳

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专职人员收集网上有关信息与材料,按期汇编,提供给有关负责领导参阅,作为领导决策和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民意渠道和信息来源。条件允许的,要建立完善责任部门答复机制,通过网上公布的形式,以正视听、以解民怨。二是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现实中,社会上各类矛盾几乎都能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几乎所有的危机事件都会在网上有所反应,网络影响日益加深。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的管理和引导工作还不够完善,如出现了“人肉搜索”冲击法律规范、“网络推手”扰乱舆论秩序、“网民宣判”干扰司法等的实际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造成社会恐慌,威胁社会稳定。网络舆论一旦出现,就必须积极应对、正确引导,坚持“学习有益的,采纳有用的,澄清有误的,抵制有害的”。三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和实践锻炼。要发挥培训机构特别是各级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研讨、调研、模拟和现场互动

等形式,加深领导干部对网络规律的理解,提高网络思维能力和舆论引导才干。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减少应酬,顺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多抽时间上网,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中掌握网络语言的表达能力,不逃避、不误导,引导网络舆论坚决不出“范跑跑”。

《网络引导范文.doc》
网络引导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