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修身论文范文

2022-08-3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论修身

《论修身》

[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准确理解课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加强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三、了解、借鉴课文中“内省”“忠恕”“诚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念坚定、胸怀坦荡、注重自省的崇高风范,提高自我修养、道德完善的自觉性。

四、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穷、过、患、兴、滥、诛,诸、也、其。

二、着重理解课文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坦荡的胸怀。

三、难点: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孔子思想的深邃和历史的局限等等。

[教学方法]在学生反复诵读、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点拨、提示。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朗读、翻译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初中时同学们学过《论语》的选段,此外,大家还通过书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同学还能背诵《论语》中的不少经典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孔子,还可以谈谈你对《论语》中的某句话的理解。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睦和稳定。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他说得很多话,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体会。

二、阅读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分别找不同同学将每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纠正,老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 全文分为四节,每节有五段话。

1六十而耳顺: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不逾矩:逾,超越;矩(jǔ),规矩。

朝闻道,夕死可也:朝(zhāo,不读cháo),早晨。 莫能兴:兴,起来。

君子固穷:固,坚持,坚守;穷,困窘,走投无路。

小人穷斯滥矣:滥,过度,没有限制。这里是无所不为的意思。 幼而不孙弟:孙,通“逊”,顺从长辈;弟,通“悌(tì)”,尊敬兄长。 长而无述焉:述,无可称道,指无所作为。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患,忧虑,担忧;其,这里可译为“自己”。 “不己知”,是宾语前置,应译为“不了解自己”。 君子求诸己: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于予与何诛:与,语气词;诛,责备。 内省不疚:疚(jiù)忧苦,内心痛苦。 3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巧言、令色、足恭:令色,满脸堆笑的样子;足,过分,过度。 左丘明耻之: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以直报怨:直,公正无私。

4质胜文则野:质,朴实,与“文”相对;文,文采,指对仪容举止进行雕琢修饰;野,缺乏文采,鄙陋。 文胜质则史:史,虚浮。

君子泰而不骄:泰,平和;骄,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荡荡,宽广的样子;戚戚(qī):忧愁,悲伤。 居处恭,执事敬:恭,恭敬,端庄,这里可理解为守规矩;敬,谨慎、认真。 虽之夷狄:之,动词,到……去。

三、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课文。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大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感悟。

四、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第

一、

二、

五、六题,并思考第三题,准备第二课时讨论发言。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提高完善个人道德的自觉性。学习辨析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可找多名同学朗读课文。

二、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可在若干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准确、比较一致的意见)。

(一)第一节主要内容:修身是不断学习、不断求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坚定的信念。对每段话的理解: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孔子从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思考、奋斗的过程,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者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逐渐转化的过程,直至最终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是一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

今天看来,这段话仍然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人的一生,学习、思考、道德完善都是没有止境的,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识,以达到与外界的融合。 2(“朝闻道,夕死可矣”),表现了对真理的热爱和执著追求。追求真理,胜过生命,短短七个字,令人感动。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孔子是第一个用松柏这一形象来比喻具有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的“君子”的,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4(“在陈绝粮”),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君子即使在极其困窘的处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正是对这段话的诠释。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大加赞赏。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原壤夷俟”),以一段尖锐的语言和一个形象的动作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嫉恶如仇的君子形象。应当注意的事,孔子对原壤的谴责是从他“幼而不孙弟”说起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小不注重亲情孝道是道德沦丧的起点。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是有所启迪的。 (二)第二节主要内容:主要谈修身的方法——内省。孔子十分强调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规范,那么怎样实现“仁”呢?孔子说“为仁由己”。也就是说要实现“仁”,还得靠自己。修身的本质就是不断进行内心反省的过程,孔子称之为“内自省”、“内自讼”、“躬自厚”、“求诸己”等。 对每段话的理解: 1(“不患人之不己知”),强调在别人不了解自己,即在自己的品德、学识等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不埋怨别人,而是反躬自问,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段话表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3(“君子求诸己”),以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应自强、自省。

(“宰予昼寝”),以“朽木”“粪土”两个通俗形象的比喻,说明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觉悟,不奋发努力,教育的作用就将是有限的。而且,判断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底如何,不仅要看他怎么说的,更要看的实际行动。 4(“过而不改”),说的是一个人要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孔子认为有过失是难免的,但要勇于承认,更要勇于改正;如果坚持错误,不肯改过,错误就真地成为错误了。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修身的方法,更强调了修身的一个重要原则。 5(“司马牛问君子”)中“内省不疚”与“君子不忧不惧”是因果关系。当遇到批评、诽谤时,孔子要求首先是自省,检讨自己是否有过错,但如果经过认真反省,确认自己没有过错(问心无愧)时,就不必有什么忧虑和惧怕的了。这是多么可贵的品德!既严于律己,又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决不盲从或屈从外界的否定和压力,做到这一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三)第三节主要内容:讲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对每段话的理解: 1(“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以“忠恕”二字概括孔子的“道”,这个道就是“仁”。忠,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恕,就是宽容之心,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强加于人,正直宽容之心,就是忠恕之道。忠和恕是辩证的关系,既要坚持理想,又不能为所欲为。忠是对己,恕是对人。 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对“恕”作了具体阐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孔子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它既是对“仁者”自身的约束,即要求一个人要有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即要尊重他人,体贴他人。这一思想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巧言、令色”),是从反面告诫(“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君子决不能虚伪谄媚,而应当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不应掩饰自己的好恶。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忠恕”的内涵。 4(“人而无信”),是讲“信”的重要性。“信”是孔子道德范畴乃至中国传统道德范畴中的重要内容。“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对外贸易与交流,诚实守信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5(“以德报怨”),主张公正平等。孔子虽然主张“恕”,但绝不是无原则地宽容忍让,甚至委曲求全地“以德报怨”。他主张“以直报怨”就是坚持原则;他主张“以德报德”就是公平公正。这表明孔子在真理面前时不退让的,是不提倡以牺牲原则来求得友谊和睦的。

(四)第四节主要内容:通过与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所应具有的风范、气度、胸怀和表现。对每段话的理解: 1(“质胜文则野”)是讲“质”与“文”的关系,即仪容举止与内在素质的关系。孔子认为君子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即既朴实又有文采,达到内在美与外表美的高度统一。直到今天,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君子泰而不骄”),以“泰”与“骄”的对比说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泰”与“骄”似乎只是一种表象的区别,但实际上是内在本质的不同。“泰”,即平和、安适的样子,表明君子的旷达,虚怀若谷,胸有成竹;“骄”是骄狂,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但其内心却很空洞,很虚弱。所以,真正有知识、有内涵的人常常显得很平静,甚至“大智若愚”;而愈是表面张狂、骄纵的人,愈是无知浅薄的人。 3(“君子坦荡荡”),是君子与小人心理状态的不同:君子胸怀宽广,无所掩饰,不追求虚名富贵,因而是坦荡的,豁达的;小人总是考虑个人利益,患得患失,顾虑重重,言行不一,心胸狭隘,因而总是忧愁、悲观的。 4(“樊迟问仁”),是说君子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做人准则。“居处恭”,应当就是儒家提倡的“慎独”。君子即使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也要谨受规矩,严格自律。“执事敬”,是讲做事要认真,一丝不苟。“与人忠”,是讲与人交往、共事的基本原则,要忠诚、守信。“虽之夷狄,不可弃。”即使到了荒蛮之地,也绝不改变做人的准则。“不可弃”三个字,表现出孔子对信念、对道德行为准则的坚定不移。 5(“子夏曰”),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评价。“三变”,表明孔子在弟子心目中的印象:他既是温和的,又是严肃的;他既充满情感,和蔼可亲,又严格要求,坚持原则。这是一个令人可亲可近,又令人敬畏的长者形象。

三、请同学们谈谈学习的体会和感悟(应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鼓励发表独到的有深度的见解,可就某段话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不要求全面)。

四、处理课后练习题。

第一题,让学生结合课文逐一解释“兴、固、滥、诸、诛、恭、耻、友、德、泰、荡荡、戚戚、即”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题,了解掌握“过、患、也”等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第四题,让学生以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分析语言特点。 123

4深刻道理,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朽木不可雕也”等。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 第五题:“之”“其”作代词的用法。

举例: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其,他的(指刘邦)。 天下皆叛之(《鸿门宴》):之,他,代秦王。 第六题:“穷”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举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穷尽) 欲穷千里目(用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五、课后练习12与同学交流。

对《论语》修身思想点滴认识及其现代价值探讨 铁笛书生

少年时正赶上“传统文化热”,坊间“白话××”、“××精选”大行其道,彼时闻得宋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平天下治天下之说,余亦不疑。现在回想颇觉可笑,那不过是赵普的托词而已。孔子之时,诸侯纷争,兵戈四起,所谓“春秋无义战”,当时为各国见用的是商鞅、韩非等法家学说,其后是苏秦、张仪等纵横家得宠。孔孟之时,王道不行。

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自此取得历朝的官学地位,其间虽有反复,但大体如此。但又何曾有过王道呢?无非是“儒表法里”,不以“万物为刍狗”就不错了。

宋末理学与明末心学越发展,越拿金、元及清没有办法,江山却落入异族之手,真可是“愧无半策纾国难,只余一死抱余恩”。所以儒家政治思想从来就没有平过天下,也不可能,到现代社会就更不合时宜了。 《论语》不能平天下,若用于修身则于国于己善莫大焉,也算是一种“平天下”吧。

现代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以宪政为基础的民主法制社会,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法治社会的有效运转,仍然要有赖于社会成员个人道德主体的挺立意识。“没有充分深厚的个人美德基础,任何普遍社会规范都不能内化于人的实际行动,现代西方伦理学家如麦金太尔、查尔斯·泰勒等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引自万俊人文《儒家伦理:一种普世伦理》)《论语》语言质朴,义理深远,内涵丰富。比如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有诗的美,依己见,且达到了诗的最高境界。但在《论语》中,还是有关修身的道德学说之义最为殊胜。康德说,“由于道德学优越于理性的一切其他工作,所以古人用‘哲学家’这个词时,总是特别指道德学家说的;而且就是现在,如果某人在理性指导下显示出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由于某种类推,也称他为哲学家,而不问他的知识如何的有限。”(《纯粹理性批判》韦译本)《论

6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加强个人修养的认识,在班上语》中的修身思想影响到了中国人几千年,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所给予我们的往往会大于我们所期望的。

《论语》可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本土伦理资源”,这也是今天学习、研究《论语》的现代价值所在。

我认为,《论语》中的修身学说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为了避免歧义,修身这里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也不碰“福德两难”这个千古无解的难题。

1孔子的道德学说中心概念是“仁”,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仁”是个很复杂玄妙而难以达到的东西吗?其实很简单。“仁远乎哉?我欲仁,仁至矣。”(《述而》)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在于个体认识到仁,即人皆有耻辱之心。并要主动追求实现仁,仁在人的主体自由活动中体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卫灵公》)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实现在于实行,不是华丽的言辞。故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孔子对空言“仁”极为痛恨,“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废也”(《阳货》)。所以儒家的精要在于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那么,谁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呢?“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他们都会说,没有提到曾参。我们看《论语》中这样一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一个“唯”字有一点后来中国禅宗不立文字以心证心的味道。曾子不但意识到“仁”,而且身体力行。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怎样做的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确实到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地步。所以,曾子才是孔子的真正传人。现在有的学者论证《论语》为曾子的门人所作,道理是在此吧。 2的是,儒家更强调“诚意”,孔子的“仁”是从人性基本情感出发,情理交融。只有从儒家的情理结构出发,才能理解《论语》中的仁、义、信、忠、恕等概念。

关于儒家的情理之间的关系,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有精辟的阐述,抄录如下:

宋儒的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家思想,则更看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着重理知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与欲。中国儒家,极着重情欲之分开,人生当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以至无情。”(转引自李泽厚《探寻语碎》)孔子认为,“仁”的实现要从人的基本亲情出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学而》)还有,“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将以观之哉?’”(《八佾》)这里也是从基本的人之常情出发,而不是用抽象的“仁”。这个概念去套。因此,孔子提倡仁义要出乎真情,不要假仁假义。“匿怒而友起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他的门人也继承了这个思想,“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子张》)再举个例子,《阳货》中有这要一段:“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他认为为父母守三年丧太久了。孔子没有讲什么大道理或世俗规矩这些东西,而是问他:“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不守三年丧你心安吗?宰我说:“安。”孔子告诉他:“女安,则为之!”你如果心安,就不要守三年丧了。当然,孔子是讲原则的,比如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注意,孔子对宰我的谴责是从人伦亲情出发的,他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你从出生起,至少要在父母怀中呆三年,你就不能有同样的爱吗?为父母守三年丧。孔子反对矫情,假仁假义:“乡愿,德之贼也。”(《阳货》) 孔子的道德学思想后来被孟子所继承,并且从人性论出发作了更深刻的哲学论证,标志着儒家思想的基本成熟,所以后来的儒生都以孔孟门徒自居。当然,由于孔孟的道德学形式与质料不分,且与政治学说交织在一起,从历史的角度看可能是合理的,但若与现代价值来判断,有些论断不止是偏见,简直就是荒谬了。在阅读《论语》的时候我们也应当注意鉴别,仔细分析。不要去学那个台湾的南怀槿,牵强附会,强作解人,徒添笑柄。影响中国人思想的,除了儒家,还有道家、释家等,但以儒家为主。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正是儒家积极进取,“知不能为而为之”的精神,中国近代历经磨难,多少次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是儒家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儒家思想激起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国尽忠,这在世界历史上看也是罕见的。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恐怕即使目不识丁的山野樵夫也有耳闻吧。学习《论语》不能指望人们就因此成为君子圣人,但《论语》中的思想毕竟契合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儒家传统,于文明中国的建成不是没有裨益的。

熊十力先生在《佛家名相通释》中说,读古书要“根柢无易其故,裁断皆出己见。”

《论语》作为一部已经距离我们年代很遥远的语录体著作,“根柢无易其故”是很难的,“裁断皆出己见”是否合理就要看个人的学识高低了。我想,无论后人如何解说《论语》,都不会有损于这部著作的伟大,都无损于孔子的伟大。海德格尔于1942年致友人的信中说,“每一篇对我的哲学之陈述,都必将导致不幸,亦至对《存在与时间》本身亦然矣。”今日说《论语》,幸哉?不幸哉?

推荐第2篇:修身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 班号:10021041 学号:1002104109 姓名:*** 成绩:

《了凡四训》学习感受

在我上《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之前,我对《了凡四训》这本经典的中华传统文化著作不曾有过一丝了解。这本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了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当老师介绍这本书,并在课上给我们讲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后,这本书的精髓让我深深的思考了许多……

说起“命中注定”这个词,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思考过是不是真有“命运”这回事呢?如果有,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而我们更多的只是呼号着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从了凡先生的亲身经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光是知命认命,听凭命运的安排,那是消极而被动的;而在后期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地改造命运,则是积极而有益的。

说到这里我就想说一说自己的经历,我从小在一个不算潦倒,但却完全跟不上现代化的山区农村里,或许我本该走上像许许多多农村孩子一样的去城里打工的人生道路,但因为家庭方面的一些矛盾,我家进城买了房子,于是我也就进城读书了,这或许就是我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后来考高中,由于差三分没能免去学费,于是我妈就对我说:“孩子,别惋惜了,这就是我们家的命!”于是我也就认为这或许真的就是我的命,不必太过纠结。然而三年后的高考,让我再一次感叹自己的命运,那也成为了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以我平时的成绩,并且高考时正常发挥的情况下,我应该可以考上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然而可能是由于高三后期身体上的原因,让我的高考小小失败了,于是来到了地大。为什么我在这里加上一个“小小”的呢,是因为我现在并不觉得那是一个失败,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那并不成功,故以“小小”修饰。当然现在有时也会想如果当时我多做对或者是多做错一道选择题,那么今天我又会在哪里?我的身边又有着怎样的一群同学?我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这难道这些真的就是命运么?

就上面的自我发问,我想许多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我在这个问题上是这么认为的,首先我的确是相信命运的,而且深信不疑!但我知命却不会认命,我并不会去听从命运的安排,认为一切早已命中注定,我们再怎么努力也逃不过命运的定数。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主宰自己的命运。

人类文明到了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宇宙知识,人们都在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决生命的问题,亦既生死方面的问题。然而对于“命运”的认识,却始终给不出一个科学上的诠释,因为它永远存在我们每个人都的心中,不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形态。我想《了凡四训》这本书更多的意义是在于让人们去效法了凡先生,去改造自己的命运,净化社会风气。教化人们走出被命所运的阴霾,成为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智者,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任课教师:***日期: 2012 年 5 月 1 日

推荐第3篇:论明德修身

论修身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个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情:学习,工作,做人。

修身明德,是我们拥有成就伟业的必要素质。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告诉了我们,一个人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成功,就必须要能够做到修身明德。中国历史上拥有的几百位皇帝哪一个不是想要做到平天下,可是又有几个真正做到了呢?想要做到治国平天下,就要做到修身明德,可是修身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但看中国的几百位皇帝有几人是拥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大多甚至是全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极力想要达到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不顾他人的想法和生死。中国的皇帝,没有一个人手上是没有鲜血的,更要甚者,他们的地位是由鲜血所堆积而来的,他们的脚下是无数的尸体。别说是皇帝,即使是一个小官,手上也是沾染了鲜血的。从这里看来,想要做到修身明德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这是否就说明了修身明德是无法达到的呢?不是的,中国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的人做到了修身明德的,而那些做到了的人,无一不是名垂千古,万古流芳。孔子修身明德,拥有极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创立太学,教授众人读书做人,他创立的儒教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受其影响,而今儒学更是影响到了整个世界。或许会有人会说孔子是圣人,他要做到修身明德自然是很简单的事,可是孔子他也是由一个普通人蜕变成圣人的,他也是一步一步地做到修身明德的。所以普通人也是能够做到修身明德的。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以载物。”所谓修身明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明白事理,要讲道理。修身,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明德,就是要明白为为什么负责,为国家负责,为家人负责,为自己负责。

修身明德是一种信念,一种感觉,是一种社会行为。当今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圈子,这里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冷漠与无情。快步前进的科技改变了社会,改变了生活,更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情变得冷淡,心与心的距离越拉越远,即使信息技术能够让人不出门即可交流沟通,就像那句话说的:距离近了,心却远了。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总是在追逐各种利益,急速追赶上社会的脚步,忘却了要停一停,倾听花开的声音,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修身明德。修身明德是一种信念,一种让我们变得美好的信念,遵循这种信念并努力的实践它,它让人变得美好,让生活变得美好。作为一个社会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修身明德,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自身的责任感,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能够兼顾到社会利益,回报社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大学生,作为上海金融学院的学生,“立诚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应该要铭记在心中,时时提醒,刻刻注意,我们要正确理解修身明德的含义,了解其中的深意,更要努力地去实践它,磨练自己,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具有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问,才配得上拥有巨大的财富与权力,才能给社会带来财富,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推荐第4篇:论修身.教案

《论修身》教案

豫海中学语文组

马旭

[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准确理解课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加强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三、了解、借鉴课文中“内省”“忠恕”“诚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念坚定、胸怀坦荡、注重自省的崇高风范,提高自我修养、道德完善的自觉性。

四、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穷、过、患、兴、滥、诛,诸、也、其。

二、着重理解课文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坦荡的胸怀。

三、难点: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孔子思想的深邃和历史的局限等等。

[教学方法]

在学生反复诵读、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点拨、提示。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朗读、翻译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

初中时同学们学过《论语》的选段,此外,大家还通过书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同学还能背诵《论语》中的不少经典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孔子,还可以谈谈你对《论语》中的某句话的理解。

学生发言。教师可让同学们放开讲,不必作过多评论。

教师归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

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睦和稳定。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他说得很多话,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体会。

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整理传授的儒家经典五经,被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德治具有感化力,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必须经由教育培养。为此而创办私学,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孔子称“贤才”为“君子”(“士”或“成人”),要求“君子”首先必须是道德完善的人,能以身作则;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性近习远的教育理论

孔子最早探讨了人性的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习染造成的,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上主观的努力,都可以养成“君子”的品德。以这种人性观为依据,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以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这种教学观念冲破了宫廷的藩篱,与社会发生广泛联系,扩大了人才的来源,从而推动了已经开始的文化下移运动,促进私学进一步发展,为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二、阅读理解。

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分别找不同同学将每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纠正,老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

全文分为四节,每节有五段话。

1第一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

六十而耳顺: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不逾矩:逾,超越;矩(jǔ),规矩。

朝闻道,夕死可也:朝(zhāo,不读cháo),早晨。

莫能兴:兴,起来。

君子固穷:固,坚持,坚守;穷,困窘,走投无路。

小人穷斯滥矣:滥,过度,没有限制。这里是无所不为的意思。

幼而不孙弟:孙,通“逊”,顺从长辈;弟,通“悌(tì)”,尊敬兄长。

长而无述焉:述,无可称道,指无所作为。

2第二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还要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患,忧虑,担忧;其,这里可译为“自己”。

“不己知”,是宾语前置,应译为“不了解自己”。

君子求诸己: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于予与何诛:与,语气词;诛,责备。

内省不疚:疚(jiù)忧苦,内心痛苦。

3第三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巧言、令色、足恭:令色,满脸堆笑的样子;足,过分,过度。

左丘明耻之: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以直报怨:直,公正无私。

4第四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质胜文则野:质,朴实,与“文”相对;文,文采,指对仪容举止进行雕琢修饰;野,缺乏文采,鄙陋。

文胜质则史:史,虚浮。

君子泰而不骄:泰,平和;骄,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荡荡,宽广的样子;戚戚(qī):忧愁,悲伤。

居处恭,执事敬:恭,恭敬,端庄,这里可理解为守规矩;敬,谨慎、认真。

虽之夷狄:之,动词,到„„去。

三、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课文。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大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感悟。

四、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第

一、

二、

五、六题,并思考第三题,准备第二课时讨论发言。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提高完善个人道德的自觉性。学习辨析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可找多名同学朗读课文。

二、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可在若干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准确、比较一致的意见)。

(一)第一节主要内容:修身是不断学习、不断求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坚定的信念。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孔子从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思考、奋斗的过程,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者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逐渐转化的过程,直至最终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是一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

今天看来,这段话仍然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人的一生,学习、思考、道德完善都是没有止境的,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识,以达到与外界的融合。

2第二段话(“朝闻道,夕死可矣”),表现了对真理的热爱和执著追求。追求真理,胜过生命,短短七个字,令人感动。

3第三段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孔子是第一个用松柏这一形象来比喻具有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的“君子”的,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4第四段话(“在陈绝粮”),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君子即使在极其困窘的处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正是对这段话的诠释。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大加赞赏。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第五段话(“原壤夷俟”),以一段尖锐的语言和一个形象的动作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嫉恶如仇的君子形象。应

当注意的事,孔子对原壤的谴责是从他“幼而不孙弟”说起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小不注重亲情孝道是道德沦丧的起点。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是有所启迪的。

(二)第二节主要内容:主要谈修身的方法——内省。孔子十分强调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规范,那么怎样实现“仁”呢?孔子说“为仁由己”。也就是说要实现“仁”,还得靠自己。修身的本质就是不断进行内心反省的过程,孔子称之为“内自省”、“内自讼”、“躬自厚”、“求诸己”等。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不患人之不己知”),强调在别人不了解自己,即在自己的品德、学识等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不埋怨别人,而是反躬自问,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段话表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第二段话(“君子求诸己”),以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应自强、自省。

3第三段话(“宰予昼寝”),以“朽木”“粪土”两个通俗形象的比喻,说明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觉悟,不奋发努力,教育的作用就将是有限的。而且,判断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底如何,不仅要看他怎么说的,更要看的实际行动。

4第四段话(“过而不改”),说的是一个人要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孔子认为有过失是难免的,但要勇于承认,更要勇于改正;如果坚持错误,不肯改过,错误就真地成为错误了。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修身的方法,更强调了修身的一个重要原则。

5第五段话(“司马牛问君子”)中“内省不疚”与“君子不忧不惧”是因果关系。当遇到批评、诽谤时,孔子要求首先是自省,检讨自己是否有过错,但如果经过认真反省,确认自己没有过错(问心无愧)时,就不必有什么忧虑和惧怕的了。这是多么可贵的品德!既严于律己,又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决不盲从或屈从外界的否定和压力,做到这一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三)第三节主要内容:讲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以“忠恕”二字概括孔子的“道”,这个道就是“仁”。忠,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恕,就是宽容之心,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强加于人,正直宽容之心,就是忠恕之道。忠和恕是辩证的关系,既要坚持理想,又不能为所欲为。忠是对己,恕是对人。

2第二段话(“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对“恕”作了具体阐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孔子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它既是对

“仁者”自身的约束,即要求一个人要有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即要尊重他人,体贴他人。这一思想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第三段话(“巧言、令色”),是从反面告诫(“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君子决不能虚伪谄媚,而应当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不应掩饰自己的好恶。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忠恕”的内涵。

4第四段话(“人而无信”),是讲“信”的重要性。“信”是孔子道德范畴乃至中国传统道德范畴中的重要内容。“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对外贸易与交流,诚实守信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5第五段话(“以德报怨”),主张公正平等。孔子虽然主张“恕”,但绝不是无原则地宽容忍让,甚至委曲求全地“以德报怨”。他主张“以直报怨”就是坚持原则;他主张“以德报德”就是公平公正。这表明孔子在真理面前时不退让的,是不提倡以牺牲原则来求得友谊和睦的。

(四)第四节主要内容:通过与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所应具有的风范、气度、胸怀和表现。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是讲“质”与“文”的关系,即仪容举止与内在素质的关系。孔子认为君子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即既朴实又有文采,达到内在美与外表美的高度统一。直到今天,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第二段话(“君子泰而不骄”),以“泰”与“骄”的对比说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泰”与“骄”似乎只是一种表象的区别,但实际上是内在本质的不同。“泰”,即平和、安适的样子,表明君子的旷达,虚怀若谷,胸有成竹;“骄”是骄狂,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但其内心却很空洞,很虚弱。所以,真正有知识、有内涵的人常常显得很平静,甚至“大智若愚”;而愈是表面张狂、骄纵的人,愈是无知浅薄的人。

3第三段话(“君子坦荡荡”),是君子与小人心理状态的不同:君子胸怀宽广,无所掩饰,不追求虚名富贵,因而是坦荡的,豁达的;小人总是考虑个人利益,患得患失,顾虑重重,言行不一,心胸狭隘,因而总是忧愁、悲观的。

4第四段话(“樊迟问仁”),是说君子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做人准则。“居处恭”,应当就是儒家提倡的“慎独”。君子即使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也要谨受规矩,严格自律。“执事敬”,是讲做事要认真,一丝不苟。“与人忠”,是讲与人交往、共事

的基本原则,要忠诚、守信。“虽之夷狄,不可弃。”即使到了荒蛮之地,也绝不改变做人的准则。“不可弃”三个字,表现出孔子对信念、对道德行为准则的坚定不移。

5第五段话(“子夏曰”),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评价。“三变”,表明孔子在弟子心目中的印象:他既是温和的,又是严肃的;他既充满情感,和蔼可亲,又严格要求,坚持原则。这是一个令人可亲可近,又令人敬畏的长者形象。

三、请同学们谈谈学习的体会和感悟(应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鼓励发表独到的有深度的见解,可就某段话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不要求全面)。

四、处理课后练习题。

第一题,让学生结合课文逐一解释“兴、固、滥、诸、诛、恭、耻、友、德、泰、荡荡、戚戚、即”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题,了解掌握“过、患、也”等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第四题,让学生以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分析语言特点。

1言简意赅,精辟深刻。如:“君子不忧不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善用比喻说明深刻道理,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朽木不可雕也”等。

3运用对比,使语义更加鲜明。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4运用对偶、并列、排比的句式,使语言整饬,朗朗上口。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

第五题:“之”“其”作代词的用法。

举例: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其,他的(指刘邦)。

天下皆叛之(《鸿门宴》):之,他,代秦王。

第六题:“穷”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举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穷尽)

欲穷千里目(用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五、课后练习

1选择背诵课文中的几段话。

2阅读下面的文章,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加强个人修养的认识,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推荐第5篇:论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重要性论文

论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重要性

——梁启超

少年强则国强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沾污,是为廉洁。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势衰微。历来清官受人颂扬;污吏遭人唾骂。国家社会皆需要廉洁。而对个人而言,廉洁有益于个人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应对目前的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社会形势,大学生的廉洁修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具有廉洁修身的可塑性。青年的人格尚处于为定型阶段,是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它使大学生获的独立指导和调控自己行为的可能性。另外,廉洁修身是人生美的的一部分,它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总需要人生的其他美德加以烘托和支持,需要丰富的道德储备作为基础。在大学生身上,虽然有某些道德上的不足,但更多的是道德上的优势,如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近期大学生对奥运的支持,整个宿舍挂满五星红旗,就可以看出这点)、对同类的同情,对父母的义务等,这些美德伟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提供了伦理资本,使大学生的廉洁修身的可塑性大大加强。再者,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为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提供了外在压力。因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不仅需要硬实力,还需要软实力,社会对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最后,社会理想人格也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提供了榜样示范,因为现阶段大学生推崇的是知识、文化、修养和财富兼备的理想人格

由于当前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实利主义的冲击,社会上的道德底线正在日益降低,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也正在日益侵蚀着大学生的肌体。另外,近年来党内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件被查处,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被曝光,再加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上一些庸俗处世哲学的影响,也造成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廉洁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甚至道德人格分裂等问题。

目前大学校园里的请客繁、花红酒绿烂、当选学生干部搞“贿选”、收受同学礼品后给予“关照”、考试作弊、论文作假等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玷污了大学这块人生路上的最后一块净土。试想:如果在大学校园里就产生了这种不和谐、不健康的意识,那么当他们步入社会接触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权力和利益时,后果又将怎样?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贫富差距的压力、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困扰着大学生,很多大学生刚步入社会,就想有所作为。但又恰恰由于急功心切,他们往往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迅速同化,对一些丑恶腐败现象缺乏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有时甚至还会不知不觉地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以上种种现象就恰恰说明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廉洁教育还不到位。大学应该是社会的良心,应该成为道德的灯塔。我们要敢于同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纸醉金迷等一切丑恶腐败现象做斗争。并引以为戒,敬洁崇廉,树立正确的德财观,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全

面提高我们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过好权力关、美色关、亲情关打下坚实的道的德基础。

医务工作者更是如此。医务工作者只有集技术与爱心于一身,才能更好地拯救生命,才能无愧于白衣战士的光荣称号。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是摆在我们医学生的重大课题。当我们穿上白大褂的时候,心里就应该装着公平和公正,应该始终重视廉洁修身,在平凡中见精神,从博学中知廉耻。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带头抵制„回扣‟„红包‟„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业不正之风。

大学生不仅应该是高级的“知识人”、高级的“技能人”,更应该是比普通人水准更高的“道德人”,走一条益己、益民、益国的“廉洁人生路 。

推荐第6篇:《论修身》教学反思

《论语》中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是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它是中国人的智慧宝藏,里面记载了许多仁者的教诲、贤者的德行和纯朴美善的心智,蕴含着恒常的、真实的、活泼的道理。《论语》是古人修身治国的宝训。它里面所闪烁的,绝不是一时一事的小聪明,而是在前人的成败得失中淬炼出来的经久不衰的智慧。在我国,许多仁人志士、才子贤达都把这部经典视作智慧的源泉。

本节课围绕《论语》从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角度,教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全面的人。

一、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德治具有感化力,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必须经由教育培养。为此而创办私学,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孔子称“贤才”为“君子”(“士”或“成人”),要求“君子”首先必须是道德完善的人,能以身作则;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二、性近习远的教育理论

孔子最早探讨了人性的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习染造成的,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上主观的努力,都可以养成“君子”的品德。以这种人性观为依据,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以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这种教学观念冲破了宫廷的藩篱,与社会发生广泛联系,扩大了人才的来源,从而推动了已经开始的文化下移运动,促进私学进一步发展,为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

通过《论语》的学习,让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推荐第7篇:廉洁修身论文

廉洁修身

廉: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

洁:干净:洁净、洁白、清洁——比喻单纯;清白;作风正派:纯洁、廉洁。 修:修身,改造身体,修心,改造心灵。 身:某物的主体部分部分。公正不贪,清白无污。

廉洁修身四者结合就预示着在公共方面: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在个人方面: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的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而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只有在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升华中形成“廉洁”这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且保持永远在心中指导着自己的行为。

廉洁是当代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始终引领着社会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追求。它包括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它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形成的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现在更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法律准则

廉洁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否包含廉洁文化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文化是一种软环境.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以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洁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应看这种文化是否包含廉洁文化.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廉洁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不够深入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排斥廉洁精神的文化更是腐朽落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廉洁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而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 当代社会还存在着一些不廉洁的现象:一是以权谋私现象仍然存在。基层党员干部一般都掌管着一个方面的实权,这些权利是人民群众办事不可逾越的。多年来,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就趁机权为我用,以权谋私。在相关事宜的登记、签字、盖章、办手续等过程中,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实权捞取好处;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欺上瞒下,搞权钱交易,损害集体利益;为亲朋好友经商、办企业、推销货物、搞开发提供便利,或“换手抠痒”,雁过拔毛,从中牟利;利用职权侵占公家财物,挪用公款,收受贿赂,大肆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二是作风不实的问题比较明显。个别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权力部门的党员干部,官不大,架子不小,他们深知人民群众办事必经他们之手,于是摆出一副盛气凌人架势,“衙门”作风盛行;有的高高在上,作风漂浮;有的办事敷衍,得过且过;有的态度生硬,设卡添障;有的不思进取,平平庸庸;有的不切实际,弄虚作假,这些行为严重地伤害了人民群众。

三是与民争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只考虑部门或者个人利益,不管老百姓死活,与民争利。目前主要表现形式为自以为是,不按规定收费,超标收费严重;巧立名目乱摊派,利用工作便利,以评比、表彰、开会、考察、过年、过节等多种名目拉赞助,乱摊派,增加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的负担;违反规定乱罚款,以罚代法,轻视管理和教育,或借故追究,违规罚款,或对取消了的罚款项目仍执行,我行我素,或因熟人和朋友关系,对该罚的少罚或不罚。

四是铺张浪费的现象依然突出。基层党员干部铺张浪费行为具有多发性、经常性、隐蔽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赠送纪念品,公款派送礼品礼金,公车婚丧嫁娶,公款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有关费用。一句话,只要姓“公”,只要不是自己掏腰包,便大手大脚,慷他人和国家之慨。

为杜绝这些现象我们需要加强监督力度,加强人们对廉洁的认识,对权力加强约束和管理,加强对人们的教育。

修身社会廉洁的基础——只有基础足够扎实廉洁社会的建设才能快速完美的建设起来 修身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的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而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只有在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升华中形成“廉洁”这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且保持永远在心中指导着自己的行为。

习近平同志提出过了修身立德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强调的是遵纪守法、不碰底线;“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强调的是防微杜渐、不弃微末;“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道理。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能只知道责备别人,总在别人那里找不是,而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陷,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我们自己作为主体,我们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身上的错误,并可以迅速的加以改正。

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对自己的往事进行反省,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在未来中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完美。而我们的完美又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个细胞,我们一个个完美的有机结合就会组成一个完美的社会。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做好自身修身的工作。只有做好修身的工作,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大学这个环境中,并在大学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在大学的这个半社会的地方,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又与社会有着一些联系。在与人处事交往中已经和高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况。这时候修身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只有有良好的修身,我们才能在各种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对自己的认识,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各各复杂的环境中伫立,良好的处理好学习与社会交流的平衡点。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然后投身到实践中去锻炼强化道德修养。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形成相适应的道德语言、行为和习惯,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读完大学后我们即将步入社会。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们要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凡是修身的行为,见到好的品行时,必当自我主动的学习并且把它养成自己良好的行为;见到不良的行为,必当郑重其事地反省自己是否有这缺点,并且加以舍弃。这样在我们步入社会后,我们才能坚定的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在这个多变的环境中,只有做好自己修身的工作才能在社会中伫立。 我们应该追求廉洁,追求完美的自己。自己修身,完善自我!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推荐第8篇:廉洁修身论文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示了我们党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坚强意志和坚强决心。

是什么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之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呢?

我个人认为,当前中国腐败的蔓延风行与渗透影响,已呈现出强烈的文化特征。可以说,中国的腐败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当多数的公众成为腐败的参与者与制造者,腐败已经完全社会化。官员运用权力来寻租,企业就以金钱开路,而老百姓则希望“出点血”摆平麻烦或者办成事情。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腐败的氛围之中,对腐败问题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邪气公开肆虐,正气难以张扬,腐败文化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中国腐败现象的大面积扩展、普通大众的羡腐心理和对腐败认同度的提高,可以说是腐败文化开始形成的信号。当前,遏制腐败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已经成为反腐败的一项新任务。

可怕的是,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说明它可能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腐败确实能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腐败文化不但能提高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也会使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整体下滑,致使腐败行为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腐败分子更加在社会上得势,腐败行为更加公开化和“合理化”,造成以邪压正的社会风气,同时,反腐败的社会基础就可能丧失,反腐败的难度必然加大。

因此,我认为反腐之风应尽早“肆虐”中国九州大地。可是,在开展反腐工作之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造就如今腐败的因素,我们才能更好的药到病除。 我个人将滋生腐败的的因素归为三大类: 个人因素:个人觉悟的停滞。

贪污腐败分子绝非一开始就贪污腐败,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的贪腐官员在刚踏入仕途之际,都是有知识有思想有抱负的好青年。但在官场里摸爬滚打数十年之后,放松了警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后做了错误的选择,走上了不归路。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官职与时俱升,权力与时俱增,但个人思想觉悟没有与时俱进,甚至走向了错误的方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许是一个形象的解释,在各种欲望、诱惑的暗流中行舟,如果你不能主动把握自己的思想方向驶向光明,那么即使你本没有堕落的意愿,汹涌的暗流也会不知不觉地将你推向深渊。 社会因素:无所不在的诱惑。

人生在世,诱惑多多。丰厚的利,名贵的衣,豪华的房,奢侈的车,妩媚的色„„凡此种种,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而对各级党员干部来说,面临的各种诱惑更是无所不在,而权力、金钱、美色则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诱惑,只要你稍一动心,就有可能乱了阵脚,陷了进去,以致一步步地走向深渊。从刘青山、张子善,到陈希同、胡长清,再到陈良宇、许宗衡,这些高官之所以纷纷落马,总结教训,都有面对钱财女色的诱惑,思想动摇而丧失拒绝能力的问题。这正像泰戈尔曾经说过的:“顶不住眼前的诱惑,便失掉了未来的幸福”。 国家因素:法律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

中国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反腐败机构之间分工不清晰、专业化程度不高;二是反腐败战略存在薄弱环节,廉洁教育的对象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预防腐败的针对性、前瞻性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三是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没有一部统一的《反腐败法》,对腐败行为的界定不清晰,党和政府部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 同时,中国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完善。第一,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监督应该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但目前其监督的实际效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存在不足,监督体制不够健全、不够科学,监督重点不够突出,难以抓住要害,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到位。第三,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对于执政党的监督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作为一名大学生——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廉洁修身方面上,我们该怎么做呢? 1.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大学生活期间,一定要时刻检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努力做到:诚实可信、勤劳敬业,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乐于助人,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朴素大方,廉洁奉公、尊重他人劳动、维护公共秩序,抵制不良社会风气、遵守宪法。

2.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刻苦拼搏、团结协作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一切具有民族自尊的优秀分子,无不以报效祖国为荣。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大大的增强大学生规范的自觉性。只要对自己的祖国赋予深厚感情和对人民的热爱,才会关心祖国和为人民谋利益。“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心齐,泰山移,”多少给人鼓励,给人勇气,让人流泪的名言、诗篇,他们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灵魂,给人热情。大学生一定要做个爱国者。

3、培养下列信念和原则

价值观:腐败可耻,廉洁光荣;权力观:权利是服务,权利就是责任,权利就是奉献,权为公事,不谋私利、“你的权利越大,则你的责任越大”“权利是柄刃剑,为名则利,为己则害;”地位观:公仆意识,以民为本,破除“官本位”思想;利益观: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多的利益。

推荐第9篇:廉洁修身论文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

廉洁修身

专 业 土木工程 年级班别 2010级3班 学 号 3110003342 学生姓名____ 刘诚______ 指导教师____ 胡群英_____

2011年

06 月 03 日

为了阳光灿烂的明天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文化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名族振兴的希望所在。大学生处在迅速成长,成才的人生阶段,承担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重任,为了自己的灿烂明天,更为了祖国的灿烂明天,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显得尤为重要。廉洁修身是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廉洁修身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取向就是大学生廉洁修身确认为价值追求的方向和目标。那么,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廉洁修身呢?在我认为,一个大学生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塑造自己。

首先,一个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廉洁修身的成才价值。因为大学生廉洁修身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它包含大学生的价值和廉洁修身的价值。正如毛泽东所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认识是实践的先导,提高对廉洁修身的认识能力是提高廉洁修身能力的前提。一个人只有现在思想上认识到廉洁修身的重要性以及其价值,才能在以后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仍然保持自我,不会迷失自我,把廉洁修身烙印在自己的心里。

其次,我认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最重要的就是认知与行为统一。知行统一,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为人做事的基本方法。理论上揭示的真理、思想上信服的观点、道德上确认的规范,在行动上就要能够具体地遵循它、奉行它、实践它。知及时地转化为行,行进一步促进知。知与行内在统一,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而不能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用中国的老话来表述,即“知是行之始,行是始之成”。所以,做人做事要“言必信,行必果”。这也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对廉洁修身具有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自律能力。

认识能力已经说了,现在说一下实践能力。认识支配行动,但是认识不等于行动。知与行是一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遭受误解和挫折。有些腐败分子在被曝光前,往往是台上唱高调,台下照贪不误,成为人格分裂的“两面人”。仔细想一下,我们大学生又何尝不是呢?明明知道作弊是一种违规的、不道德的行为,但很多人还是作弊;明明知道每天上网打机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每天还是照打不误;明明知道逃课是一种违纪的行为,但还是忍不住要逃课;明明知道每天要认真学习,但就是做不到。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就是实践和认知脱节,认知成了纯粹的认识,没有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知行是一种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勇气,需要坚强的意志,特别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培养公平正义、公道正派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锻炼自己的知行能力。大学生要踏实做人,廉洁做事,必须立志、立德、立信。

业务能力要提高,廉洁修身的能力也要发展。因为社会在进步,实践在发展,我们的思想道德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趋势,就要关注自身道德建设,在廉洁修身上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增强内在的活力与能力。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同样,人的成败,也取决于人的勤俭与奢侈。人对于自己勤俭,就是勤于修身,简朴生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这绝不能成为奢侈浪费的理由和借口。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奢侈和浪费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饭堂里倒掉的一大堆饭菜,还有一些人为了时尚与贵气,过分追求名牌,打扮过分追求华丽等等,即使物质丰盈,也没有任何理由奢侈浪费。要时刻牢记古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自律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廉洁修身是个体将他教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上,道德自律思想是很丰富的。《周易》中就保存了大量古代官员的自我修养的素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因此,每个大学生都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不能盲目随波逐流。但看一下今天我们的大学校园,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自律呢?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天地,老师只是我们道路的引路人,我们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去判断、去选择。每天你会自觉的去学习吗?你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纪律吗?你会自觉地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吗?你会自觉地遵循自己的准则,不为外界事物、外界思想所诱惑吗?这些都只是一些自律的基本要求,但自己是否做到了呢?所以,大学生的自律能力,需要大学生根据法律法规,道德原则的要求,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自觉修身立己。

总之,我认为廉洁修身就一个“善”字,只要遵循善的准则,就不会迷失自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不仅是做人的起码道德,是道德之基,也是为官的基本“官德”。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一种大孝,是一种大善。热爱祖国是善,服务人民是善,崇尚科学是善,辛勤劳动是善,团结互助是善,诚实守信是善,遵纪守法是善,艰苦奋斗是善。这些就是对我们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要求。我觉得大学生应该多看一些国学的书,例如:四书五经。这些是修身养性很好的书籍,另外体育与艺术,也是陶冶性情的良好方式。

善的美德如同阳光,阳光是美好的!大学生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拥有光明的前程,充满美好的希望,担当未来的期待。前程、希望、期待是以真、善、美的追求为目标,是以奉献社会、完美自己为标志的。

为了阳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孕育阳光心灵,建设阳光社会!

参考文献:《廉洁修身》大学版

推荐第10篇:廉洁修身论文

论廉洁修身的自主性特征

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的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而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只有在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升华中形成“廉洁”这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且保持永远在心中指导着自己的行为。

目前一个很重要情况是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断地冲击大学生,给大学生造成心理矛盾,由于腐败由来已久,它已经成为人们很平常的一种认识,而认为腐败是不可避免的,腐败的“合理性”会导致大学生对腐败现象的免疫力下降;另外,廉洁修身的认知矛盾可能会弱化大学生防腐败的坚定性;同时,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逐步实现,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多元文化带来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廉洁修身的自主性特征应该更多的为大学生所重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举。同时,市场体制本身也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洁修身、拒腐防变的新课题、新挑战。一些人由于受功利思潮的影响,为追求眼前最大物质利益而表现出急功近利行为,甚至会背离社会法制、道德规范,损害公共利益。一些人过度强调物质占有、个人至上,忽视法制、道德、思想资源对个体生活的引导和调节;一些人到的示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滋长,导致见利忘义、假冒欺诈、损公私肥、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蔓延。针对这些现象除了要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外,还应该靠道德力量引导和规范。越是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越要加强廉洁修身教育。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事,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贪污腐败这些突出存在的问题,就必然会损害我国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防止腐败,教育是基础。其中自我教育,自主廉洁修身又显得特别重要和突出。首先,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质,现代社会强调社会主体的自主决策、自主行为,个人的自由度和选择权扩大,如果人们不能自主廉洁修身,很难真正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真正负责,其拥有的自主权就可能危害社会与他人。其次,在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过程中许多落马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自身的思想蜕化变质,通过廉洁修身教育可强化公职人员的自律意识、廉洁意识,坚守道德防线,把我纪律底线,远离法律高压线。最后,廉洁是一种道德规范,与大学生息息相关。一个人的廉洁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注意自主廉洁修身,就如同为自己提前接种“防腐疫苗”,是自己具有抵御风险、抵御腐败的能力,逐步养成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警自律的良好品质。

多元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同时其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廉洁修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是社会和谐的主题,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社会群体的和谐相处、社会风尚的良好导向,对于推动社会和谐十分重要。人人都应该自主学习先进典型人物的时机,接而营造出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维护廉政”的崭新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文化环境。

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约束力。人的约束力不是无限的,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古人云:一个人有才无德是社会的危险品,大学生也应该算是一个有“才”的人吧,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极易成为社会的危险品,从而危害社会危害人民,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的一种较有效的途径,通过学习学生能知荣誉,明耻辱。

大学生是社作为一名大学生,廉洁修身不仅是我们现在该修的课程,更是我们一生不该改变的价值观。试问;人,没有了一个坚定且廉洁的人生观,他怎能抵不住金钱和私人利益的诱惑他不会陷入了腐败的泥潭,一失足成千古恨,越陷越深,进而不能自拔!

第11篇:廉洁修身论文

清正廉洁,是指人们的品行正派,清正无私,克己奉公,不奢侈浪费,也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廉洁,向来就被人们称为“古之楷模,今之模范”。

徜徉亘古,卷卷浩史中,总有股股贪婪之浊流让我们历历在目;渺渺青史里,也总有阵阵廉洁之清风让我们刻骨铭心。中国,一个礼仪之邦,一个道德之国,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无论是屈原还是范仲淹,廉洁之风,修身之气,贯穿始终。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廉洁修身,有时已被金钱,名声,利欲抛之于脑后。廉洁正是修身养性的重要一环,个人的行为廉与不廉,取决于道德素养的高低。有道德的人往往廉洁,不廉洁的人必不道德。

今日大学校园里的请客繁、花红酒绿烂、当选学生干部搞“贿选”、收受同学礼品后给予“关照”、考试作弊、论文作假等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玷污了大学这块人生路上的最后一块净土。试想:如果在大学校园里就产生了这种不和谐、不健康的意识,那么当他们步入社会接触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权力和利益时,后果又将怎样?

其实,几乎所有的腐败行为都是由小的不洁行为积聚而成的,大学生要抵制腐败,就必须从小的行为开始修炼。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道义,是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重要课题,但是,有些大学生却不在意自身修养,自我行为失当——背离社会道德准则和正确价值观念的现象时有发生,表明廉洁修身尚未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的自觉行为。 一,不健全的社会价值意识将大学生误入歧途

在物质主义、实利主义的冲击下,社会上的道德底线正在日益降低,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也正在日益侵蚀着大学生的肌体,造成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廉洁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甚至道德人格分裂等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极易诱发一些涉世不深者的犯罪动机。近年来年轻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象已经凸显,广为关注的“26岁现象”便是例证。1998年至2000年,北京海定区检察院共立案查处了30岁以下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0件21人,公龄最长的9年,最短的1年另有2人并未正式参加工作的实习学生民警,他们的平均工作年龄是4.2年。20件案件,贪污案件10件10人,挪用公款案8件8人,1000万元以上的特大案件3件,犯罪最高数额为7100元,等等。出现这么大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二,消费主义倾向阻滞大学生廉洁修身

市场消费是一种消费经济,人们的消费观念集中反映了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敏感、最活跃的消费群体,其价值观念也在消费过程中发生变化,有调查显示,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消费、奢侈消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普遍存在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一个家庭月供能力只有300元的学生可能给自己定制每月1000元的消费计划。在高校,电脑、手机、MP

3、CD、录音笔被称为大学生的“五件武器”。除了实用,其实就剩下炫耀了。 三,不健康的金钱价值观侵蚀大学生思想

所有腐败分子的共同特征几乎都是对金钱的贪婪,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就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金钱功能的错误认知将不少大学生诱入歧途:有的以为金钱代表这享受和幸福;有的将金钱理解为一种个人能力,代表这个人的形象;有的甚至认为金钱是智慧、美德的象征。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美国心理学家鲁本斯坦通过《今日心理学》杂志调查发现,2万美国读者在选择一系列形容词形容金钱是:焦虑、失望、愤怒和无助等感情位居前列,其后是幸福和兴奋,还有嫉妒、怨恨内疚、痛苦、怀疑和悲伤等感情。如果这些人的观念得不到矫正,对大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其结果可能是,将来把获得、占有金钱作为人生唯一目标,甚至不择手段谋利而走向腐败,而生活的乐趣、幸福感却会越来越稀缺。

当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仍然具有很强的廉洁修身的可塑性。青年的人格尚处于为定型阶段,是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它使大学生获的独立指导和调控自己行为的可能性在大学生身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呈现着很多多元化元素.我们要有一双辨别事非的眼睛,让自己处在一个高处.随时用廉与洁来约束自己.

廉洁修身是我们价值观的体现,我们要从今始学廉洁修身之道,从今始立廉洁修身之纲,其重要之势,已毕现无遗!以史为鉴才能知兴衰,以德为纲方能知得失,做一个廉洁公正,修身养性的未来接班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但要用时代的道德来约束自己.而且自己要时刻反省.做一个廉洁的有为青年.

第12篇:《廉洁修身》论文

《廉洁修身》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读《我国廉洁修身的历史传统》有感

名:

号:

别: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文献综述:

参考《廉洁修身》一书第三章第二节《我国廉洁修身的历史传统》书中关于我国廉洁修身的历史传统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见P110-128) 一, 民众褒与贬的为官之道。

一、清官与贪官:他们廉洁奉公,公正守法的一面,对今天我们的廉洁修身建设仍不乏学习和借鉴意义。

二、民众广为传诵的清官为官之道:(1)首先体恤民生,造福一方。(2)其次,清廉自守,不谋私利。(3)再次,奉公守法,伸张正义。以上这些清官廉吏的身上凝聚了我国传统道德的理想人格,寄寓着民众的希望。同时他们也为以后我们建设国家建立了榜样。

二, 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德风范。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志气(2)修身正行,严于律己的风范(3)发奋忘食,自强不息的精神(4)奉职循理,守官尽职(5)坚持真理,舍生取义的气节。

三, 古代社会廉洁与贪腐的启示与警示。

一、廉洁修身促成中兴盛世的形成,包括首先是明君贤臣,和裹共济,

二、其次是顺应民生,吏治严明;贪污腐败导致王朝毁灭。

综上可见,我国古代社会廉洁与贪污腐败的后果是,廉洁带来昌盛,腐败导致覆灭。它带给我们今天的重要启示是: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加强廉洁修身、反腐倡廉建设,才能超脱古代社会所谓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亡规则,从而保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感想:

阅读完《廉洁修身》中的“我国廉洁修身的历史传统”。我想我们对廉洁修身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首先、当代大学生学习廉洁修身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也体现了一种自我修养的提高。它包含了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前者体现了大学生对自己人格和自我素质提高的意义。后者体现大学生学习廉洁修身对他人和社会贡献的社会价值。它既体现了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也为大学生成才指明发展方向,注入前进动力。大学是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大学生掌握知识、立志成才、培养能力的基地。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廉洁修身的精髓。然而,在现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意义,却忽略了道德修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其次、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品质,它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但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人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导致道德缺失,混淆了是非、善恶、美丑。一些人有了钱,就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总是以为有钱就能把一切搞定。一些人为了弄到钱,坑蒙欺诈,损人利已,贪污腐败,不择手段。这些现象,犹如滋生在社会上的病菌,损害了社会风气,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去建设,于是我们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重视廉洁修身,从而养成美好品格。

最后、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养成廉洁修身的品格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唯有修好了自身的道德品格,最后方能更好的去成就自己的的事业和成就自己无限的人格魅力。

第13篇:《廉洁修身》论文

《廉洁修身》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社会生活需要廉洁 )

摘要: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已被广泛的应用,社会化是现实的趋向;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冲击着社会道德规范,作为传统道德重要组成部分的--廉洁,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而作为社区工作者也好,专职党务工作者也好,认识到\"廉洁\"所面临的挑战俞来俞大,我们不但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带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所谓:欲廉洁,先修身。

关键词:廉洁修身 大学生 历史使命 道德观念 仍记得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你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史铁生曾经说过,人的欲望像海水,越喝越渴。而我,也因此而难以自拔。腐败,是一个人的贪欲膨胀所导致的一种具有公害性的结果。无论是在政界上,还是在学术界上,它都可以无孔不入。

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无辜百姓,多少忠才良将死于非命;又有多少贪官污吏对内横行霸道,对外却屈膝求饶?有多少不平等条约被迫签署?有多少土地,多少银两,多少权力被分割、赔偿、转交?这些,都是我弄成的。腐败,让平民对政府丧失信心,让官员失去良知。当前中国,官员们有的不作为,坐着官椅不愿意做实事;有的乱作为,干坏事坑害老百姓;有的甚至连救灾救民的救济金也不放过,如果上面拨100元下来,到百姓手里的不过20元。

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廉洁,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始终引领着社会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早在战国时期便已出现,见屈原的《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求沫\"。随后一直沿用,直至今天。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由个人的修养发展到对官员的道德要求,进而到今天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价值取向,一种社会的价值追求。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人民群众和党员的认可,形成的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道德准则,现在更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法律准则。

二、廉洁,我国长久话题

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官本位”是指以官为本的心理,把“做官”看成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衡量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本位意识在作怪。封建宗法思想滋生腐败关系。中国封建社会以宗法制度为基本社会结构。所谓宗法制度,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在封建宗法观念下,一个家族总是利害相联的。许多人做官,不仅为了发财,而且为了光宗耀祖、显赫门第。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父尊子显,夫荣妻贵,任人唯亲,官官相护,这种裙带关系是封建社会的显著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确立几十年了,但封建的宗法观念依然顽强地表现出来,侵袭着部分党员干部。

重血缘关系还产生了复杂的人情网络。除了亲缘关系(家庭、宗族)外,还有人情关系(同乡、同学、同事、战友、师生、朋友、上下级等),他们结成以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为目的的关系网络,其行为准则是相互忠诚,即所谓讲“义气”。这种忠诚导致他们把小集团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于是,

出现了干部队伍中任人唯亲、宗派主义的问题。

二、廉洁,社会的发展取向

一个廉洁的社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所以,自古以来,\"廉\"与\"礼\"、\"义\"、\"耻\"并列为治国的四大方略,是国家管理的四大支柱。古语云:\"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所以,针对国内的情况,记得在2005年曾组织党员学习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地指出,要注重廉洁,坚持社会道德的正确取向。从而才能维持国家机器的高速运转,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事实表明,只有稳定了,才会有发展;而廉洁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筹码。自古至今,\"廉则国昌,腐则国灭\"。多少鲜活的例子,真实的故事,都说明这样的一个道理。所以,各国都明确的指出,我们要发展、要和平就需要廉洁作为保障。

当代大学生作为反腐败后续力量应从那入手做起?

大学生是国家培育出来的良木,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昌盛、繁荣民族的重任。二十一世纪新时期的大学生正迈着时代的步伐前进,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走进文明时代,廉洁修身,既是大学生的崇高使命,也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廉洁修身是大学生追求的一种道德品质、一种道德能力、一种道德境界,因此,除了认同廉洁修身的价值,确立廉洁修身的目标外,还要掌握廉洁修身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做人做事要通融

廉洁修身是做人做事不可或缺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上,廉洁修身是保证大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做人要“实”,做事要““廉“

第二,认知与行为统一

认知统一,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第三,他教育自律结合

第四,现实与虚拟一致

要求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现实性与虚拟性的关系,把握好自己不要陷于虚拟思维不能自拔。

参考文献:廉洁-社会原动力

所谓基础,即是最初的东西。修身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为持久的途径,但是\"修身\"也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够保证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总有一些立场不坚定的人,往往会抵不住金钱和私人利益的诱惑,从而陷入了腐败的泥潭,一失足成千古恨,越陷越深,进而不能自拔。

所以修身只能是一种基础,像是预防针,给注射一种抗原,在最初的

体内形成抗体,提供最初的保护,但切不是永恒的,一旦被突破了,\"病毒\"也能长驱直入,侵害着人体,腐蚀人心。比如:胡长清、成克杰等人,哪个不是在战争中出生入死,为新中国的建设流血流汗的人,后来还是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晚节不保。所以只能说,修身作为一种防范的方式,是一种低成本的防范方式,但未必是高效的,因此仍要借助法律的强制力量,从而加强自身的约束力,更能保障廉洁。 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修养。通过\"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走人民群众的道路。拥有一个高的起点,才能为社区居民群众做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以上都是此次学习《廉洁修身》后的收获,从中,我也认识和明确了以后学习的方向。目前,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磨练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树立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居民群众、为人民服务,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全面地解放思想、完善自己;争取做到更多,学得更细,想得更全面。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思想,高度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坚持为人民服务;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让全社会的热情,点燃熊熊燃烧的廉洁之火,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一个人!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盘松苑社区党总支部

第14篇:廉洁修身论文

2010-2011年

目睹外部社会与校园内部的双重道德失衡廉洁不再,正值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建成健全阶段,那么,高校中的大学生在廉洁修身方面具体又存在什么问题呢?

由于大学学生会经济往来账目比较混乱,所以部分企业赞助费和学校发的活动费往往悄无声息地落入学生干部的个人腰包。有的学生干部为取得“特权”,热衷于与教师“缩短距离”,模拟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的形式和作法与管理教师套近乎,甚至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干部“凑份子”,以在教师结婚、乔迁时有所“表示”。

大学生要保持清正廉洁,就必须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法律与道德两者都是二们行为的习惯。而法律与当地是最基础的行为准则,是外在的强制性规范。道德则是内在的依靠个人自觉实现的规范。清廉公正的社会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法律与制度。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能群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主宰的原因,社会则是个人生存的基础。但“群”就必须有一定的规则,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个社会的法律和规则如果不能为其成员自觉遵守,群体和社会的秩序就会遭到破坏,社会也将不复存在。事实上,腐败行为的发生大多走源于对法律和纪律的漠视与破坏。因此要做一个能“群”的个,使自己融入社会,不贪不腐,清正廉洁,就要不断培养自己遵定和服从法律、制度、纪律的行为习惯和作风,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法律和纪律是社会和集体为了共同生活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对集体纪律、国家法律的自觉遵守体现的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权利的尊重。遵守集体纪律、国家法律的自觉性是个人文明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一个廉洁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一个廉洁修身、自觉遵纪守法的公民来创造,而不能单纯要求政府和他人遵纪守法、公正廉洁。严格遵纪守法也是现代文明人的必备素质。

大学生由于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定的过程中,单靠自身努力难以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尽快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需要思想教育以提高自我教育水平,需要必要的法纪约束以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但思想教育、法纪约束毕竟是外在的,这种外在的方式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对社会和学生发挥作用并实现其价值,否则,教育与约束就会缺乏实效甚至没有效果。

因此,自觉接受教育、严格遵纪守法、加强自我修养是大学生廉洁修身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而持久地廉洁修身。

廉洁修身不是一件短期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廉洁修身是纯洁社会风气,创建良好与和谐社会的良好策略,大学生拥有光明的前程,充满美好的希望,担当未来的期待,有责任有义务追求真善美,为了阳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孕育阳光的心灵,建设阳光的社会,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参与到加强廉洁修身的世纪浪潮中吧!

参考文献

[1]廉洁修身:大学版/广东高校《廉洁修身》教材编写组 编.—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9 [2]罗忠敏.腐败成因与防治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3]杨彧.社会转型期反腐败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4]林喆等.腐败犯罪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第15篇:廉洁修身论文

《廉洁修身》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大学生廉洁修身)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班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论大学生廉洁修身

内容在要: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文化青年,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承担者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重任,在大学中开展廉洁修身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

关键词:廉洁修身 大学生 历史使命 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腐败是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就是说,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腐败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可谓“源远流长”,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这个社会的沉重话题!

对于腐败,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定义,但无论哪一种,其重点均放在了权利与利益的交易上。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腐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腐败行为主体的数量,可分为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根据发生的领域,可分为政治腐败和行政腐败等等。下面主要讲述公共权力型腐败和非公共权力型腐败。

公共权力性腐败是指掌握政治、行政权力的公职人员滥用手中的权力和公共资源,为自己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行为,如买官卖官、收取贿赂等;二是司法机关人员的腐败行为,如徇私舞弊、人情关系等;三是经济管理部门人员的腐败行为,如收取回扣等。

非公共权力型腐败是指未担任党政部门公共职务的人利用自己的职业、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非法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其主要表现在三种类型上:

一是职业腐败,如私吞或挪用公款、非法收取红包等;二是新闻腐败,如发布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三是学术腐败,如一些项目的权钱交易等。

腐败问题无处不在,追根溯源,腐败问题的根源在哪?世界各国研究廉政问题的学者和反贪机构对于腐败的根源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如法律的不完善、反弹机构的不健全和官员的权力过大且不受约束等。另外,人的贪念也是产生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不正确 当一个人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事业观、政绩观、群众观改造时,其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就会下降 ,从而一步一步由光明走向黑暗。于是从小拿、小收、小吃小喝到大拿、大收、大吃大喝,进而到东窗事发。因此,我们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事业观、政绩观、群众观,不要被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所诱惑。

二、民主法制不健全 目前的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人制而不是法制。为什么打倒一批又上一批?因为制度造就腐败,而法就是对制度的规范,完善的法制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

三、缺乏监督 打击腐败都是由上往下打击,人民群众在打击腐败中地位几乎没有。基本没有发言权。就算你往上捅,官官相护到头来自己可能落得凄惨下场。

四、个人的贪欲,人的私欲过分扩张,发展到贪欲的程度,就会违背社会公德,利用一切手段满足私欲,就会出现腐败行为。

对于腐败问题,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反腐活动,其主要对策为: 一是建立反腐败的专门机构 ,这种机构低位相对独立 ,不受有关官员的牵制;二是反贪法制,制定专门法律,加大执法力度;三是强化对官员的监督,;四是加强国际反贪合作,和其他国家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文化青年,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古语有云 “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通过“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走人民群众的道路。具体来说,大学生廉洁修身的意义包括:

首先,廉洁修身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在大学生身上,祖国和人民寄托了许多希望,廉洁修身就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希望之一 ;

其次,廉洁修身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责任有时代所托,并接受历史考验;

再次,廉洁修身是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廉洁修身是大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人格的关键;

最后,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技术干部和后备干部.廉洁修身,既是大学生的崇高使命,也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期待,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希望。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的廉洁修身有着不同的内容,成为我们的精神遗产而廉洁修身也成为我国的历史传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廉洁修身的典例和楷模不胜枚举,在他们身上凝聚着我国传统道德思想人格给后世的我们树立了榜样。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那么廉洁修身的历史传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总结来说,廉洁修身促使中星盛世的形成,贪污腐败导致王朝的覆灭。

廉洁修身是大学生追求的一种道德品质、一种道德能力、一种道德境界,因此,除了认同廉洁修身的价值,确立廉洁修身的目标外,还要掌握廉洁修身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做人做事要通融 廉洁修身是做人做事不可或缺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上,廉洁修身是保证大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做人要“实”,做事要““廉“

第二,认知与行为统一 认知统一,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第三,他教育自律结合

第四,现实与虚拟一致 要求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现实性与虚拟性的关系,把握好自己不要陷于虚拟思维不能自拔。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诚信话,做诚信事,不相互攀比、不找关系、不搞小特殊、不盲目追星,努力学习,为了个人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身, 做一个诚实守信、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人,让廉洁成为我们一生的操守。

第16篇:廉洁修身论文

大学生廉洁修身

内容摘要: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文化青年,承担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重任,对其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何为廉洁修身、廉洁修身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和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途径四个方面论述了廉洁修身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和所起到的作用,使我们真正意识到廉洁修身的重要性,坚定我们进行廉洁修身的决心。

关键词:廉洁修身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何为“廉洁”、“修身”

廉洁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始终引领着社会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追求。廉洁是社会的发展取向。一个廉洁的社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廉洁还是个人的价值取向。廉洁始终作为主流的价值取向而被大众所认可。所以我们要有自己明亮的眼睛,识别是非,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古语云:“欲治其国者,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修身为先,而后方可进行一些管理的事务。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因此,“欲廉洁,先修身”。 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的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而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只有在自我完善,自我升华中形成“廉洁”这种价值取向,并将其作为自己日常行为的指导,才能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的目的。 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是廉洁修身的前提和基础,道德修养决定我们的社会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修养能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是非,保持社会以及个人的良好发展。

大学时期是我们即将走进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我们的很多性格塑造,品质养成,人生观,价值观大多数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现在社会上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主力军,所以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也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做到廉洁,正直,无私。廉洁修身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期待,更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 影响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因素

一、社会价值意识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误导 由于当前社会上的物质主义的冲击,道德底线正在日益降低,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也正在日益侵蚀着大学生的头脑。另外,近年来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腐败堕落的案件被查处,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被曝光,再加上大量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上一些庸俗处世哲学的影响,也造成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廉洁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甚至道德人格分裂等问题。

二,消费主义倾向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阻滞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敏感、最活跃的消费群体,其价值观念也在消费过程中发

生变化,有调查显示,有些大学生的消费正在走向非理性,即无论家庭状况和个人经济条件如何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交际愿望和消费愿望,其消费水平超出了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条件。许多学生对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并不珍惜,无节制地放大自己的生活消费,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等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

三、金钱放大效应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侵蚀 一些大学生对金钱功能的认知存在误区:有的以为金钱代表这享受和幸福;有的将金钱理解为一种个人能力,代表这个人的形象;有的甚至认为金钱是智慧、美德的象征。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美国心理学家鲁本斯坦调查发现,2万美国读者在选择一系列形容词形容金钱时:焦虑、失望、愤怒和无助等感情位居前列,其后是幸福和兴奋,还有嫉妒、怨恨、内疚、痛苦、怀疑和悲伤等感情。并且,只要不是绝对贫困,相对意义上的金钱差别,对人们的兴奋和痛苦指数并没有直接影响。有些大学生显然对金钱有一种过分的期待,并给金钱赋予一种过多的功能。如果这些人的观念得不到矫正,对大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其结果可能是,将来把获得、占有金钱作为人生唯一目标,甚至不择手段谋利而走向腐败,而生活的乐趣、幸福感却会越来越稀缺。 如何加强道德修养

一, 适应转变,认清使命

21世纪世界和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趋势与21世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使命,21世纪的大学生承担着迎接“两个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应当清楚地认识21世纪的世界和中国,珍惜大学生活,把握机遇,尽快找准成才的立足点,确立新的目标,迅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明确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 二, 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所以我们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目的。 三,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敬业精神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是现代社会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四、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当代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

作为年轻的当代大学生,应该重视自己的修养。“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通过“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而言,廉洁修身与对祖国和人民的强烈责任感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手段,更是振兴国家的精神支撑。大学生只要接受了廉洁修身的社会公义,就必然会用自己的激情甚至热血去信守,并让其表现出超越一般社会成员的坚定性。

第17篇:廉洁修身论文

2013-2014年第二学期《廉洁修身》科目考查卷

大学生与廉洁修身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始终引领着社会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追求。而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自主、自觉的锻炼和修正。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廉洁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倡导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自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对于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一种不断发扬光大的先进文化。而大学生,当代社会的文化青年,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经历高考挑选的少数人群,接受了大量的思想文化教育,他们的思想觉悟更高,对他们开展廉洁修身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悠久文化的泱泱大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朝代的更迭中,各个时期政治制度下形成的廉洁文化,各具特色,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现如今,在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里,

1

大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成才的人生阶段,我们不免产生疑问,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廉洁修身教育?

一.廉洁修身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大学生是当代年轻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成长阶段,为他们普及我国从古至今优秀的先进文化对于他们的教育具有极大的作用。

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无形中他已肩负着责任与使命。对于大学生,他们的崇高使命已经由人民赋予。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的知识精英,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必然蕴含着特殊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是未来的希望。承担起一个公民的基本社会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这远远是不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名族魂,它需要当代大学生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去解读它。廉洁修身是大

2

学生需要完成的使命中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通过学习廉洁文化,从而达到修身,树立起高度责任担当精神。廉洁修身,它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期待,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希望。

二.廉洁修身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邓小平曾经说过:“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也就是为工人农民服务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人群,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着自己的责任。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重任由时代所托,并接受历史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与此同时,涌出一大批知识骨干。大学生是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造者。知识分子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大学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学习廉洁文化,以行动作出文明示范,成为文明的代言人。要知道,自己目前所做的事不能只在乎个人的利益,应当把获取物质利益和维护自身尊严统一起来,彰显知识分子对道德的追求,而要实现这一点,

3

学习廉洁文化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另一个空间。

三.廉洁修身是大学生的现实要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在社会中,既有阳光的一面,又有黑暗的一面。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腐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腐败,其实是一种广受关注的不良社会现象,它好比一种病毒,在殃国殃民的同时,亦对大学生构成严重的伤害。

在当代,腐败的现象很多很多,归根到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权力腐败、职务腐败和学术腐败。这些腐败都是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官场的黑暗,一些人滥用公共职权谋求个人私利,成为官场上的变色龙,台上高喊廉洁奉公,台下一味腐败堕落。这样的双重道德人格,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大学生的内心打击也是巨大的。职务的腐败也是影响巨大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合法的形式占有公众或私人的财产,这样长期下去,会动摇了大学生权力观的合法性,权利是一种义务的象征、一种使命的承担,公职人员现在所拥有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这些人,应该运用这些权利为人民谋利,而不是只顾

4

自己的利益,让公权沦落成为私权,不仅深深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更加关乎到国家、人民的利益,这是绝对要打击的。

大学生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应该跟加努力学习廉洁文化,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廉洁修身是大学生采纳阳光、驱避阴暗的道德所向,也是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人格的关键。学习廉洁文化,向社会中个阶级的人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扭正社会不良分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去除社会中的黑暗,迎来新世纪的曙光。

阳光是美好的,好的制度有助于反腐倡廉,然而大学生如同早晨八九点的阳光,拥有光明的前程,充满美好的希望,担当未来的期望。廉洁修身,学习优秀的廉洁文化,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在这里我们不免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廉洁修身呢?

廉洁修身要求我们在学习上独立自主,自己的事自己做。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十分广泛,给当代大学生很多诱惑,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越来越严峻。例如抄袭别人的论文,考试作弊等等屡见不鲜。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要做到修身自律,就要摆脱对互联网的依赖,明白抄

5

袭别人的劳动成果是可耻的,正如八荣八耻中提到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考试过程中,以自己的真实水平来应对考试,要明白,考试是查漏补缺的一种途径,挂科只能说明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不理想,还需要继续努力,坚决反对以偷卷来逃避挂科的行为。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诚实守信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修养。

廉洁修身要求我们在面对财富要取之有道,乐善好施。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能贪小便宜,不崇尚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另外,要乐善好施。我相信,一点一滴的善事积聚起来,可以使自己修身养性,也可让他人温暖身心。就像我参加的义务家教,关爱留守儿童等等公益活动的同时不仅修养自己的身心还帮助了他人,温暖了他人。

廉洁修身要求我们在社会上要反对腐败,坚决与他们抗争到底。

作为一名大学生还尚未进入社会,而大学校园就是我们在未踏进社会前锻炼和修养身心的地方。我们应该明白,廉洁修身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我们

6

不能像某些贪官一样,抵不住金钱和权利的诱惑,最终陷入了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纷纷落马。我们要吸取教训,做到廉洁修身,修身自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直正确地前进。

总而言之,廉洁修身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这告诫我每天睡觉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什么是做的好的,什么是做的不好的,为什么做得不好,以后应该怎么做,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还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互动,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从而弥补自己的缺点,这也是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前程、希望、期待是以真、善、美的追求为目标的,是以奉献社会、完善自己为标志的。为了阳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孕育阳光心灵,建设阳光社会!

7

第18篇:《廉洁修身》论文

读《廉洁修身》有感

感悟着,细嚼着,一次次吞噬肮脏的金钱;一点点的让廉洁染上污点。 ——题记

“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一针见血!正反鲜明!在当今社会的在职官员们,都能摸着自己的良心对着吴隐之地“贪泉”挺着腰板说我是个廉者吗?又有多少个能“出淤泥而不染”?真有那么多的官员存“高尚的品格”吗?

轻轻翻开《廉洁修身》的书页,漫步在人生历程的沙滩上,蓦然回首时,留下的会是那一串串踏踏实实的脚印吗?也许它们曾经穿梭于金钱与利益之间,苦苦抵挡着渗入污水的诱惑,有那么的多……但是,我仍然坚信,那清正廉洁的道德风尚绝不会轻易腐败!

要廉洁首先需修身,修身而养性,便是修养。它是人生至真至美的体现,是人格品质思想道德的闪光。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曾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在《病起书怀》中也曾说过“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些都是强调了“天下为公”的人生信条,将己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下至平民百姓上至高官要员都应该具有的人生信念!无数的先贤也印证了这一点,古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近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的人格魅力至今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中。

当生命开始之时,命运便展开了一幅图画,生活苦乐,事业成败,人生进退,为生命之画添光涂彩。但永不可忘了画出生命之画的境界,用你人格的修养,画上那神来点睛之笔!

当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获得尊敬、成功和幸福,希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希望拥有一个精彩的圆满的人生。但是,任何真正意义的圆满生活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自我完善与获得社会的承认。然而,人们往往过多的强调了后者,而把前者仅仅看作是成功必须作出的牺牲。

许多书籍和文章引导我们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奉迎他人,如何钩心斗角。似乎非如此就不能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然而我们有理由追问以对自我的摧残和背叛为代价换取一时之利是否值得?如果一个人背叛了自我,即使获得了成功又将如何?

生活中,我们必须注重自身的修养,必须拥有良好的修养,这是人生活的基本要素;具备良好的修养,更是人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心是有欲望的,人人都很难把握好自己的心,因此,人常常被心所支配。在我们的队伍中前有李真、后有许多大小贪官都是如此,他们昧着自己的良心,对干部峥峥执语,而背后却大肆受贿,他们本人也是心知肚明,但为了金钱心存贪欲和侥幸,一失铸成千古恨;害了自己和家人,更损害了单位的声誉。

一个具备良好修养的人,在精神上是富足的,这种富足能够让他具备一颗健康向上的心,这样的一颗心是断然不会惧怕魔鬼的,他只能成为阳光温暖别人的同时,更加温暖自己,强壮自己。具备良好修养的人能不受外界之不利影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从而实实在在的开心快乐的生活着。

拥有良好的修养是人生至真至美的体现,是人格品质思想道德的闪光。一个人的修养便是决定与他是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华儒家思想的精髓,从“修身、齐家”这一“小我”而最终走向“治国、平天下”塑造“大我”的理念,它穿越古今,仍能熠熠生辉,对现今形势下的“廉洁修身”仍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人生,是山,修养便是俯览众山的极巅;如果说人生是河,修养便是那滚滚浪花中最闪亮的一朵,如果说人生是树,修养便是灼灼绿叶中最浓郁的一片。

人生如画,修养点睛,而知识无疑是润泽流畅的墨汁。人的一生一世便是在作这一幅画。画了山水画了虫鸟,倘若每个人都愿意“修其身、养其性”,用“修养”凝聚为一道闪光的灵气,为这画点上出神的一笔,那么每个人都将展示出一幅高雅的人生画卷。

莫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能否拨开生活中光怪陆离、纷繁芜杂层层“利”诱,远离声色犬马的诱惑,真正地考验了个人的修为、为人处事的信念。

有这么一句诗词至今还深刻在我脑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点点滴滴中培养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拥有良好的修养,从而让自己展示出一幅真实、亮丽、无悔的人生画卷。

第19篇:廉洁修身论文

廉洁修身

11级日语一班 苏凯敏

学号:3111007998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民族之林中耀眼的闪光,它既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又将广大人民的思想拔高了一个层次。说起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廉洁修身》这门课算是将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拔高了一个层次。我的看法是,它应该分成两个部分,廉洁文化和修身。只有先深刻认识到了廉洁文化的精髓,才能从自己身做出改变和调整,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

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一个颇为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倡导的主流文化。为什么要看重廉洁文化?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文化对自身的、集体、甚至是国家都有相当的促进意义。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自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一种人们共同认可的廉洁为导向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在不断发扬光大的先进文化。更深一层来说,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壮大,离不开这种文化。清正廉洁,是指人们的品行正派,清正无私,克己奉公,不奢侈浪费,也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

廉洁文化在很多人可能是不太实在的东西。但是他们错了,廉洁文化离你并不遥远。廉洁文化的闪光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从小,在家里我们就被父母教育要诚实守信,不做坏事,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要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社会提倡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每天打开电视,看到新闻媒体报道的好人好事,或是一名廉政清明的父母官,或是一名追求先进,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这些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事实,都说明了廉洁文化是时代文化的重要一支,是我们应该信守的准则。

廉洁文化虽然是主流,但目前被部分人所轻视,认为它是从古流传下来的事物,可能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部分人的认识不够全面。在漫长的时光长河里,廉洁文化一路走来。它见证了古代帝国的变迁,见证伟人的卒落,也看到时代的兴衰。它能流传下来,证明有其优势性,它在不断地被补充和修饰,像一块璞玉,最终会有圆润的光泽和细腻的花纹。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江泽民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八荣八耻”„„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廉洁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其次,是修身的问题。

修身旨在提升自身精神高度,提高认识,做一个清正严明,热爱生活,热爱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人。修身要从小事做起,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古语有云,赞神,行勇,避恶。我想就是指修身的一个境界,做到善其身,完其事。每次提起这个话题我总要想起我们敬爱的国家总理朱镕基。他严于律已,举世皆知。他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他对贪官污吏之仇恨,恨不得将他们全部从黑暗中挑出来。在老百姓眼中他是一位清廉,威望高,仰不愧天,俯不愧民的好总理。

修身,要从自身出发,前文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修身”是后三者的条件。不将个人品格完备,怎么用一种理智严明的态度去对待社会,对待集体。古时,少年陈蕃好高骛远,一心干大事业,结果独居的庭院杂乱不堪。薛勤问他怎么不打扫接待宾客。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哑口无言。我想,连一件小事都不愿意去改进,就算拥有鸿鹄大志,也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修身的一个要求,是不要忽略自身的劣势,要积极地改进,听取别人的意见。

当然,我们也应该培养清正、诚信、光明磊落、淡薄名利的品质。我们从小所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武装我们的智慧。而同样重要的,是高尚品质的培养。药家鑫激情杀人,留学生机场弑母等实例都在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继续在精神文化上懂得很多,学会修身做人。当代大学生,倡导的是德才兼备,我们才学智慧已具有,道德修养需完备,廉洁修身,将来踏出社会,无论是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都将显得优秀得多。

对于以廉洁文化为基础的修身教育,我想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从娃娃抓起。家庭和学校应该从小就对孩子灌输廉洁修身的思想,教导他们做一个清白高尚的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事,做实事。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感染了孩子。家庭要构建廉洁节约、健康文明的新生活,丰富家庭美德建设新内涵。当然,学校和社会更要提供这样一个氛围,积极宣传廉洁文化的内涵,让整个社会都萦绕在廉洁文化的光芒里。当一种社会文化成为主流,对涤荡在其中的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建立反腐败的专门机构,完善反贪机制,从而强化对官员的监督。各国大多重视建立反腐败的机制,完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慢,机制不够完备。因此,国内出现的一些贪污腐败问题还有待解决。构建廉洁社会,要把腐败贪污的风气打压到最低,让社会正其风,树其德。

三、公民从我做起,做一个守法懂法的人。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廉洁清明的心,明辨是非,看清黑白。一个颠倒黑白的社会是可悲的。车祸事故中,年迈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冤枉做好事的人,他们拉着善心人声嘶力竭地喊这就是撞倒我的人。这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和痛。因此从我做起,一起建设一个清清白白的新社会。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想很有必要强调一下廉洁修身的重要性。它是先进的文化,它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它是社会需要的规范,我们绝对不能丢了它。在此我呼吁,反腐倡廉,静心修身,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20篇:《廉洁修身》论文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都是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人生贵诚信。诚信让人远离虚伪,远离庸俗,趋于高尚。诚信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心怀诚信的人们,铸就了中国的脊梁。他们团结起来,就有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正如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诚信。全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们这种时刻不忘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就是最高的诚信,最大的良知。他们中的许多人怀着一颗赤诚的心,献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让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现在适逢党的90岁生日,中国也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涌现了不少关于诚信的问题,而最让人们关注的也正是国家官员的廉洁问题„„而作为未来的国家栋梁的大学生们,也就更加要求诚信道德了。

首先,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心怀诚信的人们,铸就了中国的脊梁。他们团结起来,就有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正如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诚信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在《论语》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的人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如此,自己的思想素质才能不断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诚信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素质培养。而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值得关注,大学生要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人生之根本。诚信应贯穿我们大学生活的始终,涉及到考试、借贷、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可见,如果作为一个人,想要在社会生存下来,就必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作为自己的准则,而这也正是我们尊重的人。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诚信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体上,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良好,但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日益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像每学年的综合测评,总有些人为了眼前利益弄虚作假,不顾原则,抛弃诚信。学生党员此时就应对身边同学进行宣传,规劝,同时以身作则,给其他同学做好榜样。再例如期末考试临近,学生党员也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围同学共同遵守考场纪律,营造诚信氛围,创建诚信考场。还有像助学贷款借贷不还、毕业生自荐材料造假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他们无时不在考验着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学生党员此时都应该走在最前沿,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保持诚信品质,保持党性修养!再例如期末考试临近,学生党员也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围同学共同遵守考场纪律,营造诚信氛围,创建诚信考场。还有像助学贷款借贷不还、毕业生自荐材料造假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他们无时不在考验着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学生党员此时都应该走在最前沿,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保持诚信品质,保持党性修养! 那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真正的诚信呢?以下是我感悟的几点。

1.树立模范。要想别人讲诚信,自己必先诚信。弱者的言行受强者的影响最大。假如生活、工作中的长者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没有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无论他们怎么教也徒劳,因为最终影响别人的不是语言而是行为。诚信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灌输,这就要求老师、家长、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做到言行一致,树立模范带头作用。

2.坚持信仰,抵挡不正之风。扼杀诚信的凶手归根到底是金钱和权力。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时,能够做到坚持道德底线。能正确衡量金钱、权力、道德之间的轻重要靠坚持信仰。“真”、“善”、“美”是我们的信仰。人生在世追求的无非是安心与幸福。人的生命由身体和灵魂组成。身体的满足是短暂的,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心和脑的满足,才是长久的、真正的幸福。

3.建立和完善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在网络化时代,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个人信用网络系统是强化个人讲信用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国外的个人信用体系就非常完备,每个人出生时就有一个社会信用档案密码,伴随一生,收入、纳税、申请贷款等全都靠它。一旦出现信用问题,就等于放弃与自身信用联系在一起的所有利益。对于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的不诚信行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档案网络系统,将学生的诚信记录、违约记录公之于众,从而加强学生的诚信危机意识,督促学生及时偿还助学贷款。

诚信者也收获诚信。诚信者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让诚信者安身立命。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更多的,我们还要做好自己的思想素质工作,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未来栋梁人才!!

《论修身论文范文.doc》
论修身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