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论文范文

2022-09-0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植物学论文

植物与人类关系

自远古以来,人类就与植物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人对植物的依赖是人人皆知的,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吸收大地的养份、太阳的光辉、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经雨露滋润,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氧气,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生产出各种食物、营养物质、药品和木材。植物是人类呼吸中的需要的氧气来源。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氧气,净化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 一.食品作物

有人把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大豆、豆类、甜菜、甘蔗、花生、马铃薯、薯芋、木薯、椰子、香蕉列为世界15种重要食用植物,也有人把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玉米作为谷类粮食作物的5大台柱。 

(一)禾谷类粮食作物

禾谷类粮食作物出自禾本科植物,这个科包括约660多个属,近10000种,我国有225个属,约1200个种

1.稻:在禾谷类和所有粮食作物中,稻谷的栽培面积和消耗量首屈一指。全世界人口的60%用水稻当粮食,摄取的能源中有30%直接来自水稻。由于长期栽培和选育的结果,稻的品种已发展到7000多个。稻分为陆稻、水稻两大类。普通的稻米含有水分12%,纤维素0.2%,蛋白质7.5%,脂肪0.5%,无机盐0.4%,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79%,其他的还含有微量的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 2.麦类:特别是小麦是水稻以外被人来食用最多的禾谷类植物。麦类植物包括小麦、大麦、燕麦等三个不同属的植物。小麦属植物约有15个种,最主要的是普通小麦;大麦属植物约有16-20种,最主要的是普通大麦;燕麦属植物约有50种,最常见的是普通燕麦。

(二)非禾本科植物

属于非禾本科植物的粮食作物,可以列出一张长的名单,其中主要有豆科植物中的大豆、蚕豆、豌豆、扁豆、豇豆、菜豆、花生,茄科中的马铃薯,大戟科中的木薯,旋花科中的甘薯,薯芋科中的山药,芭蕉科中的香蕉等等,也已成为世界人民不可少的粮食作物。 浓缩油植物

在整个植物界中,从菌藻植物、苔藓植物一直到种子植物,都含有植物油。从现在世界上的产量来看,占重要地位的食用油植物为大豆、花生、棉、椰子、向日葵、油棕、油菜、芝麻、玉米、油橄榄。根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可将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埃塞俄比亚芥菜四大类,后者种植面积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种植前三种类型的油菜。 2.蔬菜植物

研究发现,蔬菜中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相关的植物化学物质、酶等都是有效抗氧化剂,所以蔬菜不仅是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食物,同时还能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蔬菜还对各种疾病起预防作用。十字花科甘蓝类蔬菜:如青花菜、花菜、甘蓝、叶甘蓝、芥兰等含有吲哚类萝卜硫素、异硫氰酸盐、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对防治肿瘤、心血管病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青花菜。豆类中,如大豆、毛豆、黑豆等所含的类黄酮、异黄酮、蛋白酶抑制剂、肌醇、大豆皂苷、维生素B,对降低血胆固醇调节血糖,减低癌症发病及防治心血管、糖尿病有良好作用。芦笋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叶酸,对防止新生儿脑神经管缺损,防肿瘤有良好作用。

二.指示植物

指示植物是一些能在生长的环境中反映出当地有哪些矿物元素的植物。这些植物生长时需要一定数量的某种金属元素,由于长期的适应,指示植物不仅能通过根吸收到很多的金属元素,还能把它输送到茎、叶、花、果实或种子内贮藏起来。这样,在一个地方如果发现对某种金属有特别嗜好的植物,就说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某种金属矿藏。有些植物还能指示土壤的酸碱度,或对空气中有毒气体产生敏感反应。因此它又可成为环境的“监测哨兵”。

唐菖蒲是茑尾科植物家庭的著名花卉,老家在非洲南部,唐菖蒲对空气污染特别敏感,当空气中氟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叶片就会因吸收氟表现出伤斑、坏死等现象,向人们发出污染“报警”信号。

在非洲赞比亚西部的大地上生长一种叫“和氏罗勒”的唇形科草本植物。这种植物不仅能忍受含铜极高的土壤,并且能吸收很多的铜,在它们根部的干物质里竟含里3%的铜。因此,当地的人们也把这种植物称为“铜草”。根据这种植物的分布,往往可以找到很好的铜矿。

自然界中,能指示矿藏的植物还有一些,比如喜锌堇菜和喜锌海石竹,它们就偏偏喜欢生长在其他植物感到有毒,生长不好的含锌土壤中,被人称为“锌草”,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开矿者就在今天德国的亚琛附近通过寻找“锌草”而发现锌矿。

北美洲的“有去无回谷”是一种神秘的山谷,这个谷地里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硒,植物在生长时吸收了大量的硒,人吃了含有大量硒的植物,就儒体内聚集起来,引起中毒死去。硒是一种很稀散的矿物元素,开采起来很费力,当人们弄清了“有去无回谷”致人死命的真相以后,就在那里种上了能大量吸收硒元素的植物紫云英,等到紫云英长成收获以后,将它烧成灰,便可以从中提取硒。用植物采矿的方法,人们不但得到了大量的硒,还节省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能帮助人类采矿的植物还很多,如从海带中可以提炼出碘;从锌草中可以提炼出锌;从紫苜蓿中可以提炼出稀有的金属钽;从一种名叫蓝液树的树液中可以提炼出镍。人们利用植物对一些金属的特殊爱好,不但可以发现地下矿藏,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方面为我们服务。

还有一些植物能指示土壤的粘度、湿度、水分平衡或其他一些化学成分,它们已成为农学家、林学家、地质学家、化学家进行工作的好帮手。有了这些植物的帮助,人类要把那些土壤中含量十分稀少的矿物开采出来就容易多了。

三.对奥妙植物学的想法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奥妙植物学是很成功的一门选修课,每节课都有很多同学上课,而其他选修课则每次都很多同学不到,个人感觉在今后的课程上能展示一些稀有的植物更能引起同学们得兴趣,另外,播放一些与植物相关的短片也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推荐第2篇:植物学论文

植物的力量

——植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摘要:从环境、衣食住行、工业、药业、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文化等几个大方面阐述植物在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衣食住行、工药业、美化陶冶、文化

植物的发展先后已经历30多亿年,现已知有50余万种。植物界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使自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

植物根据其大小、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各种植物不仅生存在陆地上而且还存在于水中,在自然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植物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的作用更是不能小视的。

一、植物对环境起保护和稳定作用

植物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着保护和稳定的作用,以保障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1、植物能净化空气。植物能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毒物,减少大气中的毒物含量,能降低和吸收粉尘,净化空气。特别是某些植物表面具有皮毛、粘液、油脂,因此可以吸附灰尘,转化有毒物质,减少大气中的毒物含量,同时叶片经雨水冲刷后又可恢复吸附能力,如桑树、垂柳具有较高吸附氟的作用。再如,每公顷刺槐林和银桦林每年可吸收42公斤的氯气和12公斤氟化物;每公顷柳杉林每月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

2、植物能够净化水域。在一定浓度范围里,植物能分解和转化某些有毒物质,如凤眼莲可以从水中获取有毒物质汞、酚等;通常在污水暂存池里放养小球藻48小时,被净化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把芦苇栽培在实验水池中,结果它们能使水中的磷酸盐、有机氮、氨和悬浮物分别减少20%、60%、66%和30%。

3、植物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植物茂密的枝叶和强大的根系,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如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的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对美国波士顿附近的湿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其每年每公顷在减少洪涝灾害方面的价值相当于72000美元。澳大利亚墨尔本区周围森林每年在保障城市水供应上的价值相当于2.5亿美元。

4、植物对环境有监测作用。有些植物对环境污染极为敏感,被用来作为监测植物,如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只有千万分之三时,紫花苜蓿就会受不了,马上出现病症,又如空气中的氟气浓度只有亿万分之四十时,剑兰的叶子3个小时左右就会出现伤斑。现如今,我们已相继选出多种监测植物用以协助监测环境,如紫茉莉可以监测二氧化硫的含量,菠萝、丁香、三叶草可以监测光化学烟雾的含量,向日葵可以监测氨的含量,报春花可以监测氯的含量等等。

二、植物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温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植物种类极为繁多。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其发展历程中,植物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从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中的稻、谷,到种桑养蚕,再到种棉纺布,可以说植物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同时,植物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衣:男耕女织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生产方式,这里的“织”就是指织布,我国以“丝绸之路”闻名于世,如果没有植物,哪能有那么精美的丝绸,或许也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我国是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栽培棉花的历史也很悠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植物在我们“衣”这一方面的作用。

食:植物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之一,大约有3000种植物是人类常规食物来源,包括粮食、油料、水果、饮料等方面,如稻、谷、花生、苹果、茶树、咖啡树。近年来植物激素也在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来保障人们对“食”的要求。农业生产上经常利用激素来控制果实的成熟和生产无籽果实,控制果实的脱落时期,促使未成熟果实脱落,进行除草。例如喷洒生长素就可以控制柑橘和葡萄柚的落果,使之在未采摘之前不脱落。再如喷洒生长素使苹果或油橄榄的一部分未成熟果实落下,而使留下的果实长的更大。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竞争,获得农作物高产。植物还为人类提供调味品,如八角、花椒等等。

住:木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当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傣族的竹楼,其主要原料为竹子。再如,植物的枝条可以编织各种日常生活用具,用竹子编制竹篮、竹椅,用芦苇、蒲草、灯芯草、席草编席。有些植物经过加工可以用来装饰住宅,如漆树可以用来制涂料,称为“涂料之王”。

行:虽然现在的交通工具用到木料的地方很少,但在古时候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就是由木来制造的。在江南水乡小木船可以说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渔民的出海也离不开木船。

三、植物是工业原料、药材的主要来源。

植物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原料。

植物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在造纸、纺织、化工、航天等许多领域都需要植物及其产物,每年世界木材贸易在75亿美元,相当一部分取自热带雨林。毛白杨是著名的速生树种,

七、八年就可以长到十几米,胸径达到20厘米左右,十几年便可成材,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的制作,木材纤维素含量很高,纤维长,尤其适于造纸。

植物是人类药材的主要来源之一。被誉为是“中药之王”的人参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渴、滋补强身的神奇功效.从长春花中提取制成的二种药品对霍金斯病、白血病及一些血癌具有良好的疗效。从澳洲粟中分离得到一种抗HIV的有效成分。从红豆杉中提取出的紫杉酚对抗癌有很好的作用。白毛茛的根中含有止痛成分。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经络虚痛。、被称为“香草之后”的薰衣草制成的精油也被称之为“油中之王”,适合任何皮肤,能促进细胞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改善粉刺、脓肿、湿疹、平衡皮脂分泌,对烧烫灼晒伤有奇效,可抑制细菌、减少疤痕。雪莲被称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在医药上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汉族人民多视其为治疗风湿关节炎之珍品;,维吾尔、哈萨克族则当其为妇科良药。

四、植物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作用。

1、植物是美化绿化城乡的最佳材料,五颜六色的植物花朵,许多植物散发的芳香,给人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还有许多植物能够驱虫。例如菊花的香味对头痛、头晕和感冒均有疗效。木本夜来香或罗勒能驱蚊。新鲜的桃叶能驱杀臭虫,黄瓜的气味可使蟑螂逃之夭夭,洋葱和番茄植株可以赶走苍蝇。

2、植物的杀菌作用。现已发现有300多种植物能分泌出挥发性杀菌物质,如1亩松柏林每一天可分泌2公斤杀菌素。

3、减弱噪音。实验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成片树林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沿街房屋与街道之间,留有5-7米宽的地带种树绿化,可降低车辆噪音15-25分贝。

4、此外绿地和森林里的新鲜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森林里每立方空气中高达2万个以上,而在城市室内空气中只有40-50个。负氧离子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对肺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优美的环境还能极大的激发人的创造创作灵感。据调查凡是环境绿化美好的地方 ,事故发生率减少40%,工作效率可提高15-35%。

五、文化中的植物

1、植物经常会成为文学、绘画、摄影艺术中的主角。在文学方面,植物成为人格的象征,如“松竹梅兰”经常被用以喻人;植物还成为一些\"大家\"作品中的描绘的对象,如柳就出现在多首诗歌中,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欧阳修的“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家还用植物来作为固定意象,如借红豆表相思。在绘画方面,画家往往借植物来表达某种感情,如凡高的《向日葵》,借向日葵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在摄影方面,摄影家也热衷于借某些植物表达某种主题。

2、植物往往会成为某个地区的代表,如长春市的市花为君子兰,中国的国花为牡丹;再如一提起牡丹大家会想起洛阳,一提起椰子树大家会想起海南。

植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植物共同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在索求于植物的同时也要做好保护工作,不仅要从物种、基因、生态系统三个方面保护其多样性,还要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只有做到这些以后,我们才能与植物和谐相处,我们的各方面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江劲武 陈志祺 《植物王国》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董源 《中国植物之最》 中国旅游出版社 杨世杰 《植物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陆时万 徐祥生 沈敏健 《植物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德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KATE BOEHM NYQUIST 《Plant Power》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推荐第3篇:药用植物学论文

药 用 植 物 学 论 文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学号:1004224107 姓名:张小辉

任课教师:王静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既然提到药用植物就不可不提中药了,其实中药就是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就是中药的现状及发展!

古老的中药在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曾经它的辉煌让世界都为之屈服,曾经我们以泱泱大国的姿态,以地大物博的富饶,慷慨的向那些我们丝毫不屑的落后的小国灌输着自己的文明,曾经我们以强者的风范蔑视一切渺小,而现在呢?我们的文明却在他们的手中开出了灿烂的花朵,据记载中药在国际上的年收入达160亿美元,而中国仅占了5%,日本却达90%以上,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我想这与中药在我国的现发展状与前景有极大的关系!

我国中药的现状存在着许多问题,给它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一、我国中药品种异常混乱。由于我国的地大物博,中药分布极广,存在着许多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到了不同的地方,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很容易将药物弄混不利于采摘和生产。

二、忽视中药的炮制。也许是我国民俗所影响,现在的中国越来越浮躁,在制药方面,我们似乎早已忘记了先古的炮制方法。一些古典药材书籍上记载着诸如:黑如炭,甜如蜜的要求在现在药物的制作中已经都达不到了,这样何谈疗效呢?有时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祖先!

三、不重视道地药材的采收季节、气候、土壤、自然条件的适宜。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的

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而现代人们为了经济效益,不满足于地道药材本地的产量,胡乱移植,导致药材的品质大大下降,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治疗肝炎的垂盆草,产于江苏的垂盆草药用成分非常高,产于浙江的含量只有江苏的1/3产于上海的更少,八九月份采收量最佳,夏季收只有秋季的1/10,不掌握适宜的采收时间,大大浪费药物资源,更重要的是影响中药的疗效。

四、轻视药材的收购与保管。在现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总是习惯于追名逐利!在中药方面也是一样。有些重要营销员胡乱收购药材,不管品质的高低,一律通吃,而且收购后保存时不合法,使用有害身体健康的化学试剂来防腐、防虫、防鼠。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药物的品质,非常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五、中成药质量普遍不高、制药方法太过传统,不能有效利用药物成分而,且提取纯度不高,药物杂质太多,不利于生产的产业化,通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制药的成本,增加了人们的用药负担,不利于药物的平民化。

正应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着我国中药的前进,但我相信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总会有清醒的一天的。机会我相信它到来了!

在二十一纪来临之的同时,各种疾病的骚扰早已将人们的耐心消磨殆尽了,只留了下无限的对病魔的恐惧。也就是在这时,人们突然意识到身体的健康不仅仅是西药的没有疾病,而是中药的细心调养!

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西药虽然疗效快,但其副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长期的使用会在留给身体不可复原的伤害,而中药则是细细调养,可以大大减轻对身体的伤害!也正是中药的这个优点,使它有了再次崛起的希望!中药的前景无限啊!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医药的传播与交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医药要想走向世界,被各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具备符合国际上通用的解释语言、名词术语、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只有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才能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以上可见,中医药现代化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社会和人类健康的需要。

下面就具体谈谈著名中药肉桂的发展前景吧!

肉桂,常绿乔木,高12-17m。树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长8-17cm,宽3.5-6cm,先端尖,基部钝,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被细柔毛;具离基3出脉,于下面明显隆起,细脉横向平行;叶柄粗壮,长1-2cm。在中国主产于广州、广西一带。

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肉桂中的肉桂醛是其主要药用成分,它有强烈的桂皮油和肉桂油的香气,温和的辛香气息,不应有辣味,香气强烈持久。它在医药、工业、以及香料方面都有很广的应用范围。

在医药方面: 1.杀菌消毒防腐,特别是对真菌有显著疗效; 2.抗溃疡、加强胃、肠道运动。3.脂肪分解作用;4.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肿瘤等都有很好强作用。5.抗癌作用。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并具抗诱变作用和抗辐射作用。6.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在香料方面:肉桂醛作为羟酸类含香化合物,有良好的持香作用,在调香中作配香原料使用,使主香料香气更清香,是良好的香料配备原料!

肉桂醛不仅在这两方面上有很好的应用,而且在化工和食品工业方面的发展也在不断前进!比如在化工上的有机合成,杀虫剂的制备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肉桂醛的杀毒作用,作为食品添加剂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我相信肉桂是有希望的,我更相信中药掘起的机会真的来了,我也相信药用植物学在中药的崛起中是责任重大的!就让我么一起见证我们那条沉睡已久的巨龙一鸣惊人吧!

推荐第4篇:园林植物学论文

初探园林植物在雾霾治理中的作用

随着雾霾天气的日渐加剧,人们开始注意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而其中园林植物有着天然净化器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其对雾霾治理的作用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获得更好的空气质量。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成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变得阴沉灰暗。

园林植物具有降低颗粒污染物的良好作用,但植物的吸尘效果各不同。低密灌草主要粘附地面扬尘,高大乔木主要阻挡外围来的飞尘。所以对抗雾霾,最重要的是“滞尘”,也就是发挥园林植物天然“吸尘器”的作用来吸附有害的颗粒。 从总体上来看,因为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各有不同,植物由于各自叶面粗糙程度、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和叶面倾角等因素的差异,滞尘能力也有差异的。叶片光滑的植物,其吸尘方式多为停留;叶面粗糙、有绒毛的树木,其吸尘方式多为附着;叶或枝干分泌树脂、粘液等,其吸尘方式为粘着。待到下雨时,叶、茎、干等表面吸附的灰尘再被雨水冲刷下来随水流走。树木的叶面积越大,过滤空气尘埃的能力相对越强。通常,总叶面积大、叶面粗糙多绒毛、能分泌粘性油脂或浆汁的树种,是比较好的防尘树种,如女贞和松柏,因为有树脂,滞尘能力比其他树木强。除此之外,香樟、桂树、夹竹桃,吸尘效果都不错。

园林植被的滞尘作用,还因季节不同而有变化,如冬季叶量少 ,甚至落叶,滞尘能力较弱,而夏季滞尘作用最强。植物吸滞粉尘的能力与叶量多少成正相关。据测定,即使在树木落叶期间,它的枝丫、树皮也有蒙滞作用,也能减少空气含尘量的 l8 ~20%。有些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虽不高,但它的树冠高大、枝叶茂密,总叶面积大,所以植株个体滞尘能力就十分显著。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个体研究观察期对雾霾治理的作用。

同种植物不同地点滞尘能力的研究同种树木在不同地点其滞尘能力也会有较大差异。比如同一树种在距离街道不同位置的滞尘能力也会有不同。以桧柏为例,在不同位置的滞尘能力排序为: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分车带>自行车与人行道分隔带>公园内同株树面对街道面>公园内同株树背离街道面。 植物吸滞粉尘的能力还会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因粉尘随风而动,下风方向粉尘量大,上风方向粉尘量低,早晨有露水,叶片粘尘量大,中午温度高、干燥,叶片粘尘量低。

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植物个体来分析其对雾霾治理的作用。

雾霾多发地区大都没有大片的森林覆盖,森林群落中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其中以乔木最能对抗雾霾。因为高大的乔木可以阻挡住外面飞来的灰尘,还可以吸收汽车的尾气。是城市的第一道防线。一般来说,阔叶乔木吸附灰尘的能力比较强,这些植物叶子比较大,叶面上多分布有粗糙的绒毛,有些还可以分泌油脂。这样的阔叶乔木以其巨大的树冠,繁茂的枝干,可以滞留下较多的灰尘。

阔叶植物到了冬季叶子会掉落,这就需要常绿的针叶树木来补充,例如松树,柏树等。这些针叶植物对于灰尘的吸附能力虽然比阔叶植物弱一些,但是对于改善冬季的环境质量,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红豆杉1周能净化39.9%可吸入颗粒物及31.8%的二氧化硫,堪称雾霾“克星”。红豆杉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也是世界万物中唯一可以提炼紫杉醇的树种,能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全天候制氧。其叶面和茎的表面能分泌粘液或油脂,因此能拦截、过滤、吸附或粘着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2010年6月,同济大学把三年生的红豆牌红豆杉与洒金桃叶珊瑚、杜鹃、龙柏、黑松、红花继木五种植物进行检测,结果红豆杉的滞尘能力最强,是黑松的1.85倍,是龙柏的近5倍,表明红豆杉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作用。

灌木对于降低灰尘和吸收灰尘也是有着不小的作用,虽然不及乔木高大,但是在城市的一些主要街道上,栽种一些吸尘的花灌木,就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过滤着空气中细微的灰尘。例如海桐又名宝珠香、七里香,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叶片嫩绿光亮,四季常青不凋。花谚说,“七里香降烟雾,又是隔音好植物”,它能吸收光化学烟雾,还能防尘隔音。有关月季蔷薇的一句花谚说,“月季蔷薇肚量大,吞进毒气能消化”,因为这两种花卉较多地吸收硫化氢、氟化氢、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可以减少这些气体的污染。在室内的环境内种植吊兰,可以吸附有毒气体作用大,成本低。有一种吊兰也叫“折别鹤”,不但美观,而且吸附有毒气体效果特别好。一盆吊兰在8—10平方米的房间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

草本植物在雾霾治理中虽然效果不及乔木,但是在楼顶上或者墙体上种植绿化,草就比较适宜了。而且在种植树木的地方见缝插针,进行草地种植,不仅能增加绿化面积,还能吸附更多的有害气体。除了户外种植草本植物,也可在室内种植一些,也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例如芦荟,经检测,一盆芦荟等于九台生物空气净化器,可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物质。尤其对甲醛只收特别强,在4小时光照条件下,一盆芦荟可消除1平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还能杀灭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并且能吸附灰尘,对净化室内环境有很大作用。 地被植物作为植物群落组成部分,对城市景观绿化、丰富园林绿化生物多样化发挥重大的作用。地被植物种类多、颜色丰富,对生存条件选择不苛刻,且生长在土壤表面,不会对园林造景产生巨大影响,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地被植物的茎叶能够有效吸收粉尘、CO

2、有毒气体,并释放氧气供人类使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地被植物根部位于土壤下面,能够有效涵养低下水分,避免水土流失,且有效吸收、分解地下有毒物质、净化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净化后的水分蒸发至空气,使得空气的湿度增加;美化环境,增强城市园林绿化效果。例如沙地柏是在城市绿化中是常用的植物,沙地柏对污浊空气具有很强的耐力,在市区街心、路旁种植,生长良好,不碍视线,吸附尖埃,净化空气。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乔木树种构成的绿地其滞尘量要高于草本植物十倍至几十倍,根据资料得出乔木树种是滞尘的主体,约占总滞尘量的 87%,灌木为 11%,草坪植被滞尘量最小,仅占总滞尘量的2% 。

在绿地的不同结构和空间布局中,乔灌草型的减尘作用最显著,减尘率为40%;灌草型次之,减尘率为21%;草坪相对较差,减尘率仅为8%;非绿地空气含尘量是乔灌草的1.7倍。研究表明,多行复层绿带的滞尘效果最好,滞尘率达 46.2%~60.8%;其次为防护林地,滞尘率为38.9 %~46.1%;而由低矮的花灌木和草坪草组成的绿地,因结构较简单绿量也相对较小,在滞尘效果上远不如防护林斑块和多行复层绿带。 所以在排列上,小灌木应栽在靠近道路或人为干扰较大的一侧,其后是大灌木或乔木;大灌木应搭配在乔木之间,避免与乔木冠幅重合,保证其生存空间。这样的植物群落约能阻挡交通污染30%—40%的颗粒物,10%—20%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以及5—10分贝的噪声污染。交通绿化隔离带、公园外围的片状绿地等,具有吸滞污染、改善空气的较强功能。这类间隔性绿地,乔木、大灌木、小灌木的比例应维持在1∶2∶5左右。如在一定面积内配置12至15株乔木,包括香樟、广玉兰、银杏、悬铃木、水杉等树种;配上30株左右大灌木,如夹竹桃、红叶李、慈孝竹、石楠等;外加80株左右小灌木,如杜鹃、月季、黄馨、小叶黄杨、火棘等,同时配以草本植物。这种植物配置的郁闭度约70%、疏透度约30%,基本可以形成疏密有致的植物群落。

虽然园林植物抗击雾霾的能力受植物配置类型、树木组成、种植密度、生长季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雾霾治理中还是起着很大的作用。日本治理污染的重要措施就是城市绿化。东京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植物作为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还要注意利用其对于空气污染的强大的净化作用。将绿化景观与环境功能相结合,强调园林植物对于环境重要性,使其更好地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

推荐第5篇:观赏植物学论文 2

观赏植物学

天堂鸟的观赏价值论文

学院 理学院

专业 生物科学(师范)

班级 11-4 姓名 于胜男

学号 11054412

目 录

摘 要 ................................................................................................................................................1 1 天堂鸟名字的由来、花语 .........................................................................................................2 1.1 天堂鸟名字的由来 ...........................................................................................................2 1.2 花语 .................................................................................................................................2 2 天堂鸟的基本信息 .....................................................................................................................2 3 天堂鸟的基本习性 .....................................................................................................................3 4 天堂鸟的常见品种及观赏价值 .................................................................................................3 4.1常见品种介绍 ....................................................................................................................3 4.1.1 白花天堂鸟 ...........................................................................................................3 4.1.2 无叶天堂鸟 ...........................................................................................................3 4.1.3 邱园天堂鸟 ...........................................................................................................3 4.2 观赏价值 ...........................................................................................................................4 4.2.1 室内观赏 ...............................................................................................................4 4.2.2 切花观赏 ...............................................................................................................4 4.2.3 园林栽培 ...............................................................................................................4 参考文献...........................................................................................................................................4

摘 要

天堂鸟,又称极乐鸟之花、也称鹤望兰,从这诗一般的名字中,不难想象它的高贵和典雅。天堂鸟是一种名贵的切花,花美而形状奇特,似仙鹤独立,翘首远望,又似鸟儿飞翔,更似爱人脉脉含情的双眸。鹤望兰姿态优美,色彩不艳不娇,高雅大方。

此花素有鲜切花之王的美誉,在国内外很受欢迎,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花卉。

关键词:天堂鸟、观赏价值

天堂鸟的观赏价值

1 天堂鸟名字的由来、花语

1.1 天堂鸟名字的由来

富有时代精神的时花天堂鸟,原是产于非洲南部好望角的一种野花,当地黑人把它视为“自由、吉祥、幸福”的象征。但长期以来都处于默默无闻的状况。至18世纪英皇乔治二世所钟爱的皇后莎洛蒂因为最喜欢这种花草,认为它的花形特别酷似鸟冠和鸟嘴,而她所出生的故乡原名又叫天堂鸟村,故她就给这花赐个“天堂鸟”的名字(嗣后也有人叫它为极乐鸟)。从此这个以动物命名的花中新秀就名扬于天下了。我国的园艺专家却觉得它的形状好像伸颈远眺的仙鹤,特又起名为“鹤望兰”。[1]

1.2 花语

每一种花被赋予的灵魂,那都是让你们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天堂鸟--来自天堂之鸟,关于它的花语有很多的版本。如:

(1)自由、幸福、潇洒、为恋爱打扮的男孩子。因为,无论再怎么不注重外表的男子,一旦陷入恋爱,就会有飞翔在天堂乐园一般的心情,而打扮得漂漂亮亮呢!)。

(2)无论何时何地,永远不要忘了你爱的人在等你。 (3)能飞向天堂的鸟,能把各种情感、思恋带到天堂。 (4)友谊。

(5)把所有幸福都给你。

(6)热烈的相爱、相拥,祝福相爱的人能够幸福快乐,热恋中的情人。

其实,无论花语有多少,寓意什么,它的最真切的心意是在拥花人的心里。以怎样的心情送出它,以怎样的心情接受它,在传递的那一刹那,它的语言才是真真切切的。

2 天堂鸟的基本信息

学名:鹤望兰

别称:天堂鸟、极乐鸟之花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姜目 科:旅人蕉科 属:鹤望兰属 种:鹤望兰

分布区域:非洲南部,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菲律宾,中国等地。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建立了天堂鸟种苗和盆花的生产基地。[2]

3 天堂鸟的基本习性

天堂鸟原产非洲南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怕霜雪。喜光植物,冬季需要充足阳光,夏季强光时稍遮阴。

最适生长温度保持在18~24℃。冬季不低于5℃,夏季可耐受40℃高温,但花芽发育期若高于27℃,会影响花芽生长甚至坏死。高温、强光下会造成灼伤。

空气相对湿度宜维持在60%~70%。

最适PH值在5.5~6.5之间。需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产地。

实生苗栽培4~5年后开花,其花期9月至翌年6月,叶大姿美,花形奇特。

[3]4 天堂鸟的常见品种及观赏价值 4.1常见品种介绍[4]

4.1.1 白花天堂鸟

白花天堂鸟,大型盆栽植物,丛生状,叶大,叶柄长1.5米,叶片长1米、基部心脏形,6~7月开花,花大,花萼白色,花瓣淡蓝色。

4.1.2 无叶天堂鸟

无叶天堂鸟,株高1米左右,叶呈棒状,花大,花萼橙红色,花瓣紫色。

4.1.3 邱园天堂鸟

邱园天堂鸟,是白色鹤望兰与鹤望兰的杂交种,株高1.5米,叶大、柄长,

春夏开花,花大,花萼和花瓣均为淡黄色,具淡紫红色斑点。

4.1.4 考德塔天堂鸟

考德塔天堂鸟,萼片粉红,花瓣白色。金色天堂鸟,是1989年新发现的珍贵品种,株高1.8米,花大,花萼、花瓣均为黄色。

4.2 观赏价值

盆栽天堂鸟适用于会议室、厅堂环境布置,具清新、高雅之感。南方地栽庭院,颇增天然情趣。天堂鸟主要用于露地栽培,以收获切花为主,供应人们艺术插花之用。在世界上许多大型的插花比赛也常把天堂鸟作为高级花材。

4.2.1 室内观赏

作室内盆栽观赏时,成型的盆栽植株一次能开花数十朵,漂亮的花与叶充分展示了热带景观的主体植物效果。由于其株形潇洒,花色艳丽,能使厅堂显得高雅、清新。大型盆栽可摆放在宾馆、展览馆、展览温室和大型会议厅等公众场所,小型盆栽可摆放在家庭客厅。[5]

4.2.2 切花观赏

作切花观赏时,在家庭中可以单独插入带有保鲜液或清水的花瓶,也特别适合作花篮、花束装饰中的主花,是最常用的高档切花之一,常与红掌、马蹄莲、百合等组合用于各种插花;同时,可用它来装饰婚车,将二枝鹤望兰分别作为车前和车顶的主花,构成“比翼双飞”的造型,喻意深刻,并充满温馨和浪漫的情调,特别招人喜欢。[6]

4.2.3 园林栽培

用于园林栽培时,与旅人蕉、红花蕉等花卉共同构成典型的热带自然景观,是目前世界上一些著名植物园的展览温室中必不可少的观赏植物。用它来点缀庭院草坪、院角等,显得优雅、富贵,也用它来装饰花坛中心或花境,颇具热带情调。鹤望兰可丛植、列植或片植。片植花开时,金灿灿的一片,加上花朵造型独特,十分气派迷人。[7]

参考文献

[1] 顾婧溢.天堂鸟花[J].国家人文地理, 2009 (12): 113-113.[2] 观赏植物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3] 李凤英.鹤望兰的栽培管理 经济价值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园林科技通讯, 1991 (22): 59-61.[4] 陈良正, 杨琼芬, 钱绍仙.名贵观赏花卉——鹤望兰[J].云南农业科技, 1998, 6: 38-44.[5] 程兰英.速效珍稀盆花介绍 (二)[J].今日科技, 2004 (4): 54-54.[6] 张健, 王红兵.观赏植物的室内外装饰[J].南阳农业科技, 2000 (6): 20-20.

[7] 郑亚琴.观赏鲜切花卉——鹤望兰的栽培管理与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 温室园艺, 2006 (3): 56-56.

推荐第6篇:植物学野外实习论文

走进华顶若曦的植物视觉

台州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未来

【摘要】天台山著名风景区,以华顶山为中心逡巡,海拔一千多米,土壤大部份是灰黑壤土,甚肥沃,森林苍郁秀丽。全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适合植物生长。本文主要通过对天台山的概况,观赏植物的种类,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来展现天台观赏植物的保护现状,它带来的视觉效益,和野生观赏植物的可持续利用方式。

【关键词】天台山 观赏植物 生长 气候 发展趋势

XU Xu-nan(College of life science, Taizhou university)

Into the Tiantai, enjoy the plant vision

Abstract:Tiantai famous scenic spot, in Huading mountain top as the center,at an altitude of more than 1,000 meters, most of the soil is very rich, the ash black loam and verdant beauty forests.Annual rainfall is abundant, humid climate, suitable for plant growth.In this paper, the situation of tiantai ornamental plants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were reviewed, to show the tiantai ornamental plants, it brings to protect the benefit of vision, and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wild ornamental plants..

Key words:Tiantai MountainOrnamental plantsplants growclimatedevelopment tendency

这次野外实习,有幸能在天台华顶天台山漫延一个星期的恬静之旅。天台的植物及风景,很多很多,可是因为学业的牵绊,对于风景,大抵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但是在为期一个星期的时节里,还是真切感受到一些植物的愉人眼眸,那些美好。

一、写在最前

天台山的自然概况

天台山属浙东丘陵山地,是中生代开始隆起的断块山,系武夷山仙霞岭中支由南向北延伸而来,主要为花岗岩侵蚀体构成。主峰华顶山(29°15′N、121°06′E),海拔1098m, 天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8℃,一月份平均5.1℃,七月份平均28.5℃,极端最低—9.1℃(1967.12.30),极端最高41.7℃(1961.7.23),年无霜期平均232天,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能充裕。由于水热条件好,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保存了一定面积较为完好的森林植被,植物多样性丰富。

二、天台山观赏植物及分布特征

观赏植物指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天台山的观赏植物非常的丰富。其中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蕨类植物等等。这些植被大多成垂直地带性分布。由于天台山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层间植物丰富,有藤本植物,寄生植物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观赏植物。

2.1华顶杜鹃在海拔700~950米的华顶,华顶杜鹃艳丽并娇柔着。像华顶山上这样成百亩连片分布的杜鹃,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华顶杜鹃生在千米高山之上。近年名声逐渐远播,引来了如潮的观花人,但也常有不辞辛劳却错过花期的,空留遗憾在山中。于是,有心人试图将其引种山下,可又总\"有心栽花花不开\"。不过,即使引种成功,也不见得就有华顶开出的情趣。山下国清寺里就曾有过一棵成活的华顶杜鹃,但很少开花,活得甚为艰辛孤寂,早已没有了华顶山上鲜活的生命力。花也有故土啊!况且,在山下赏花,缺少了群山作背景,松柏作陪衬,也就失去了华顶观花的那份诗意。

2.2金钱松人工林 华顶山有一片保存较为完整的金钱松人工林,林相整齐,生长旺盛,金钱松为我国特有珍贵用材兼观赏树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 本树为珍贵的观赏树木之一,与南洋杉、雪松、日本金松和巨杉合称为世界五大公园树种。金钱松体形高大,树干端直,入秋叶变为金黄色极为美丽。可孤植或丛植。幽静的金钱松林也是华顶一大风景线。

2.3云锦杜鹃在800~900米的海拔处,云锦杜鹃华丽成林。每年5月间,进入华顶景区,云锦杜鹃在路边、道旁、岩上、林间、坡地上,星星点点,丛丛簇簇,漫山遍野,似彩云洒落,主要成林分三大处,各有特色。归云洞前千树簇拥,花海一片;东茅蓬药师庵则独自伫立,或姐妹相处;拜经台附近却三五成群,丛丛簇簇,姿态万千。

2.4其他 天台山植被类型有灌丛、亚热带竹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各自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有七子花林地、黄山松林、竹林地等等。海拔8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里,有香果树、七子花、四照花等观赏性植物。还有林相齐整的竹林地成片的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坡及山腹。

三、观赏植物保护和资源开发对策

浙江天台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而华顶峰做为其主峰,为国家森林公园。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丰富的观赏植物更应被挖掘开发利用。因此,对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和建议,为园林绿化者提供参考。

3.1加强野生物种的保护力度

对于观赏性植物,难免会有爱花者采之,应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化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系列政策,保护野生观赏性植物。

3.2引种驯化和野生资源发掘并重

野生物种的发掘总是有限的,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物种,应在发掘开发的同时进行人工栽培,以满足广大的市场需求。

3.3统筹观赏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提高天台华顶的知名度,在保护野生物种资源的同时,做到经济效益和观赏效益想结合。为华顶观赏植物资源最为适宜的发掘开发。 结束语

此次华顶天台之行,美好的天台,留给我太多的感动和震撼。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努力。此次野外实习,带领我们的陈模舜、蒋明、边才苗、潘志祥老师等,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Compilers of flora Zhejiang.Flora of Zhejiang[M].Hangzhou;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2]周云龙等.植物生物学(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ZHOU Yun-long.Plant biology(The second edition)[M].Higher education pre

[3] 陈模舜.天台山植物种资源[M],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CHEN Mo-shun.The plants resources in Tiantai[M].College of life science, Taizhou University

[4] 曾汉元,丁炳扬,方 腾.浙江天台山华顶杜鹃的群落学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 28(6):686~691

ZHENG Han-yuan, DING Bing-yang, FANG Teng.A study on community ecology of Rhododendron huadingense population in the Tiantai Mountains in Zhejiang Province[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2001,28(6):686~691

[5] 金明龙、张韶文.浙江新昌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 32(2):220~224

JIN Ming-long,ZHANG Shao-wen.Wild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in Xinchang, Zhejiang[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2005,32(2):220~224

[6]金则新.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群落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2):127~132

JIN Ze-xin.A study on Heptacodium Miconioides community in the Tiantai Mountains of Zhejiang Province[J].Acta Ecologica Sinica,1998,18(2):127~132

推荐第7篇:植物学

植物学

一.1 实习目的

(1)通过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增强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4)学会利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

(5)搞清北温带气候的山西庞泉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2 实习意义

(1)通过学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实习内容

1.了解地形

通过亲身上山体验与观察,了解并基本确定庞泉沟的山地地形。

2.植物的辨认

观察各种植物根、茎、叶的基本特征,根据在课本里所学的知识,掌握了各科各种的基本特征后,把不同的植物鉴定开来,并系统地归纳比较,达到辨认的目的。

3.植物标本的采集

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的识别,对采集的部分的不同要求。野外采集的保存方法等。

4.植物标本的制作

学习干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高等植物的标本选取和典型部位的选取和整形、野外资料的记录、整理和标本的编号。干制过程:对采集的标本整理好后,接着用吸水纸几层几层把不同的标本隔开,并平铺在一起放平,隔一两天就换一次纸。

推荐第8篇:植物学实习论文[小编推荐]

华南师范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实习论文

植物形态特征与生境的关系研究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2012级生物科学三班 姓名:闫红博 学号:20122501108

摘要:本文通过对鼎湖山植物物种的初步统计和调查,分析基于鼎湖山山路植物,采用沿途计数法,得到植物物种现状如下:73个科,174个种。经查阅资料所知,鼎湖山物种多样性正在减少,我们应努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鼎湖山的植物形态特征与其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有的植物属阳生,其叶片小,叶面往往与光线平行,以更多更好的吸收阳光;有的植物喜阴生,大多生长在潮湿阴凉地区,一般叶片大而薄,叶绿体大,叶绿素含量高,为了更佳的利用较少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关键词:鼎湖山

植物形态特征

生境

一、研究地点: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

二、研究方法:查阅文献书籍,实地考察

三、研究背景

鼎湖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湿润多雨,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植物生长,物种丰富,是实习学习研究的圣地。植物形态特征多样,给我们研究植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四、鼎湖山概况

鼎湖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森林覆盖率为78%,有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植物类型繁多,植物种类、动物种类繁多。

1、鼎湖山实习名录

种名

曲轴海金沙 黑桫椤 乌毛蕨 鸡毛松 长叶竹柏 芒萁

韩信草(耳挖草)

红背山麻杆 土密树 白楸 山乌桕 鼎湖血桐 银柴 小盘木 叶下珠 烂头钵 海南红豆 科名 主要特征 海金沙科 根状茎 桫椤科 叶柄红棕色,基部略膨大

叶基与叶轴合生并沿叶轴下延,孢子囊群线形乌毛蕨科

分布

罗汉松科 叶似鸡尾 罗汉松科 叶肉质 里白科 二叉分枝 唇形科 大戟科 大戟科 大戟科 大戟科 大戟科 大戟科 大戟科 大戟科 大戟科 蝶形花科

茎四方形,心形叶

叶卵形,叶柄红色,叶基部有2个腺点 椭圆形,幼叶托叶明显,叶背被毛 叶背褐色,叶柄有腺点 有乳汁,叶基部有腺体

红色乳汁,叶柄大,大叶,盾叶 叶柄两边膨大,幼叶托叶明显 全茎绿色;叶面光亮 果生于叶脉处 藤本,托叶有刺

一回羽状复叶,叶缘波状 水石榕 破布叶 假鹰爪 紫玉盘 橄榄 海红豆 猴耳环 天香藤 杜英科 椴树科 番荔枝科 番荔枝科 橄榄科 含羞草科

叶聚生枝顶,总状花序腋生 三出脉,叶薄,膜质 枝条有明显的皮孔,

叶倒卵形,叶基部心形,有尾尖 单叶对生;有橄榄味 二回羽状复叶

二回羽状复叶,叶形似红旗,比亮叶猴耳环小,含羞草科

叶基部偏斜

灌木或藤本,叶柄下有下弯的短粗刺,总叶柄含羞草科

银合欢 朱缨花(毛蕊花) 淡竹叶 山蒌 绞股蓝 枫香

三叶鬼针草 白花鬼针草 熊耳草 臭草 板蓝根 黄脉爵床 锥栗

扁斗青冈 藜蒴 帘子藤 鬼灯笼 马缨丹 含笑 桂花 山指甲 扁担藤 人面子 盐肤木 苎麻

鼎湖耳草 蔓九节 九节

玉叶金花 光叶山黄皮 烯茉莉 含羞草科

含羞草科 禾本科 胡椒科 葫芦科 金缕梅科 菊科 菊科 菊科 菊科 爵床科 爵床科 壳斗科 壳斗科 壳斗科 萝藦科 马鞭草科 马鞭草科 木兰科 木犀科 木犀科 葡萄科 漆树科 漆树科 荨麻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近基部有压扁的腺体

枝条具褐色皮孔,无刺,最下一对小叶间有黑

色腺体 二回羽状复叶 叶背有毛,为紫色 有胡椒味 攀爬植物

叶片三裂,无毛 黄花,三出复叶 三出复叶

叶背有绒毛,叶像熊耳,花生当年枝顶 可止血,作药用 草本,作药用 主脉为黄色 叶尖有锯齿 幼枝、幼叶有毛

叶柄基部膨大,茎有白色托叶痕,叶腋有芽 木质藤本,全株有乳汁 单叶对生,粗糙 掌状复叶,对生

嫩枝有锈色毛,花为白色

叶为厚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冠基部有乳白、黄、橙红等色 叶对生,叶膜质

老茎为扁平状,叶掌状 叶对生

茎红色,叶主脉发红 叶膜质,也宽大 叶背有刺,叶倒卵 单叶对生,柄间托叶

鞘状的柄间托叶,叶对生,白色花 叶对生

枝细;单叶对生,叶面光亮

叶四枚轮生,腹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 猪肚木 狗骨柴 龙船花 牛白藤

粗叶叶悬钩子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蔷薇科 叶腋有两个刺;叶椭圆形 单叶对生,有柄间托叶

小枝初时深褐色,有光泽,老时呈灰色 单叶对生,作药用

一回羽状复叶,有刺,红色果实 石斑木 十萼茄 水茄 珊瑚树 水石梓 五指毛桃 秤砣榕 对叶榕 黄毛榕 水同木 凸脉榕 荷树

红花油茶 白花油茶 乌柴 薯莨 水东哥

红花羊蹄甲 蒲桃 水翁 番石榴 红车 白车 荔枝 龙眼 锡叶藤

窄叶半枫荷 假苹婆 刺果藤 翻白叶树 鸭脚木 毛麝香 丁公藤 毛稔 柏拉木 野牡丹 朴树 白颜树 黄叶树 蔷薇科 茄科 茄科 忍冬科 肉实科 桑科 桑科 桑科 桑科 桑科 桑科 山茶科 山茶科 山茶科 柿树科 薯蓣科 水东哥科苏木科 桃金娘科桃金娘科桃金娘科桃金娘科桃金娘科无患子科无患子科吾桠果科梧桐科 梧桐科 梧桐科 梧桐科 五加科 玄参科 旋花科 野牡丹科野牡丹科野牡丹科榆科 榆科 远志科 叶缘细锯齿,叶背面有黑色腺点 茎节处为紫色 茎有皮刺

叶倒卵形,叶背面主脉和侧脉间有毛 有乳汁;单叶互生,光滑 叶和枝条均被黄色绒毛

有乳汁;茎不中空;三出脉 有乳汁,果为无花果 有乳汁,茎中空

有乳汁,茎中空,脉间有皮孔,有芽鳞片 乳汁较少;边脉明显,叶背面脉凸出 叶簇生,有锯齿

叶倒卵形,上半部分有锯齿,厚革质,光亮 单叶互生,花白色

叶侧脉明显,表面光亮,背面有毛 藤本,茎有刺

老茎生花;叶面有刺毛

叶顶端二裂,状如羊蹄,裂片约为全长的1/3单叶对生,叶长披针形,边脉明显 白花,雄蕊多数,子房下位 叶背有绒毛并中肋侧脉隆起

单叶对生,有边脉

小枝白色;单叶互生,边脉明显 小枝褐红色,密生白色皮孔 一回羽状复叶,小叶对生 叶极粗糙

树皮黄褐色,有纵裂纹,茎叶有黄色绒毛 叶柄两端膨大

木质藤本;单叶互生,叶柄两端膨大 叶背面有锈色毛 掌状叶,聚伞花序 全株有毛

藤本,无毛,叶柄红色

五出脉,叶背紫红色,全株有长粗毛 三出脉,无毛

叶背白绿色,有短细绒毛 叶有锯齿

幼芽有白色毛;有托叶环痕 枝细,歪扭

芸香科 叶柄顶端有节;单身复叶,有透明油腺点 芸香科 叶交互对生 樟科 三出脉 樟科 叶宽,倒卵形,叶背面叶脉明显,有香味 樟科 有香味,搓叶手黏 樟科 生虫树 樟科 叶比润楠小 樟树 小枝绿色,搓之有樟脑味 樟科 叶革质;有香味 竹芋科 叶大,地上部分为叶柄 紫金牛科 腋芽为紫红色

酢浆草科 叶基偏斜,腋生圆锥花序,幼枝被柔毛及皮孔

表1 鼎湖山植物学实习名录

实习期间,我们认识学习了鼎湖山60多个科的135个物种。,更清楚地认识了各个科的主要特征,它们生长的环境特征和不同种的区分要点,把理论课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进行物种的辨认和分类。 降真香 三叉苦 厚壳桂 广东润楠 潺稿树

黄果厚壳桂 短序润楠 山苍子 假柿树 苳叶 罗伞树 阳桃

五、植物形态特征与生境的关系研究

植物由于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环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生长周围水分的供应状况。因此,依照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但是不同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同一的小生境,它们克服特殊环境的不利条件的方法,可能也很不一样。光合作用的综合关系”。而它们的形态结构也就随着这些生理上的要求,发生某些相适应的变化。

1、水的影响

一般在缺水和强烈光照下生长的植物,植株往往变得粗壮矮化。地上气生部分发育出种种防止过份失水的结构,而地下根系则深入土层,或者形成了储水的地下器官。另一方面,茎干上的叶子变小或丧失以后,幼枝或幼茎就替代了叶子的作用,在它们的皮层细胞或其他组织中可具有丰富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2、阳光的影响

各类植物根据它们和光照强度的的关系,可分为阳地植物、阴地植物和耐荫植物。阳地植物是在阳光完全直射的环境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它们多生长在旷野、路边。一般农作物、草原和沙漠植物以及先叶开花的植物都属阳地植物。阴地植物是在较弱光照条件下,即荫蔽环境下生长良好的植物。但这并不是说,阴地植物要求的光照强度愈弱愈好。因为当光照强度过弱达不到阴地植物的补偿点时,它们也不能正常生长。所以,阴地植物要求较弱的光照强度只是和阳地植物比较而言。阴地植物多生长在潮湿背阴的地方,或生于密林草丛内。耐阴植物是介于阳地植物与阴地植物两者间的植物。它们一般在全日照下生长最好,但也能忍耐适度的阴蔽,它们既能在阳地生长,也能在较阴的环境下生长,而不同种类的植物,耐荫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差异。

3、温度的影响 任何植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首先,植物的生理活动、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一般而言,温度升高,生理生化反应加快,生长发育加速;温度下降,生理生化反应变慢,生长发育迟缓。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植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长逐渐缓慢、停止,发育受阻,植物开始受害甚至死亡。其次,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因子如湿度、降水、风、水中氧的溶解度等的变化,而环境诸因子的综合作用,又都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形态特征与生境关系名录

表1 鼎湖山植物形态特征与环境关系总体调查情况表

种名 科名 主要特征 曲轴海金海金沙科 根状茎

生活环境、生长习性 海拔100—800m,喜温湿

生长于海拔1600m以下黑桫椤 桫椤科 叶柄红棕色,基部略膨大

沟边密林深处,喜湿热

叶基与叶轴合生并沿叶轴下喜阴湿,生长于水沟旁、乌毛蕨 乌毛蕨科

延,孢子囊群线形分布 疏林下、溪沟边

鸡毛松 罗汉松科 叶似鸡尾

长叶竹柏 罗汉松科 叶肉质

芒萁 里白科 二叉分枝

韩信草(耳挖唇形科 茎四方形,心形叶

草) 红背山麻叶卵形,叶柄红色,叶基部大戟科

杆 有2个腺点

椭圆形,幼叶托叶明显,叶土密树 大戟科

背被毛

白楸 大戟科 叶背褐色,叶柄有腺点

山乌桕 大戟科 有乳汁,叶基部有腺体

红色乳汁,叶柄大,大叶,鼎湖血桐 大戟科

盾叶

叶柄两边膨大,幼叶托叶明银柴 大戟科

小盘木 大戟科 全茎绿色;叶面光亮

叶下珠 大戟科 果生于叶脉处

烂头钵 大戟科 藤本,托叶有刺

海南红豆 蝶形花科 一回羽状复叶,叶缘波状

水石榕 杜英科 叶聚生枝顶,总状花序腋生

破布叶 椴树科 三出脉,叶薄,膜质

假鹰爪 番荔枝科 枝条有明显的皮孔,

紫玉盘 番荔枝科 叶倒卵形,叶基部心形,有 橄榄 海红豆 猴耳环 橄榄科 含羞草科 含羞草科

天香藤 含羞草科 尾尖

单叶对生;有橄榄味 二回羽状复叶 二回羽状复叶,叶形似红旗,比亮叶猴耳环小,叶基部偏斜

灌木或藤本,叶柄下有下弯的短粗刺,总叶柄近基部有

银合欢 朱缨花(毛蕊花) 淡竹叶 山蒌 绞股蓝 枫香 三叶鬼针草

白花鬼针草 熊耳草

臭草 板蓝根 黄脉爵床 锥栗 扁斗青冈 藜蒴 帘子藤 鬼灯笼 马缨丹 含笑 桂花 山指甲 扁担藤 人面子 盐肤木 苎麻 鼎湖耳草 含羞草科

含羞草科 禾本科 胡椒科 葫芦科 金缕梅科 菊科 菊科 菊科

菊科 爵床科 爵床科 壳斗科 壳斗科 壳斗科

萝藦科 马鞭草科 马鞭草科 木兰科 木犀科 木犀科 葡萄科 漆树科 漆树科 荨麻科 茜草科 压扁的腺体

枝条具褐色皮孔,无刺,最下一对小叶间有黑色腺体

二回羽状复叶

叶背有毛,为紫色

有胡椒味

攀爬植物

叶片三裂,无毛

黄花,三出复叶

三出复叶

叶背有绒毛,叶像熊耳,花生当年枝顶

可止血,作药用

草本,作药用

主脉为黄色

叶尖有锯齿

幼枝、幼叶有毛

叶柄基部膨大,茎有白色托

叶痕,叶腋有芽

木质藤本,全株有乳汁

单叶对生,粗糙

掌状复叶,对生

嫩枝有锈色毛,花为白色

叶为厚革质,叶边缘有锯齿,

花冠基部有乳白、黄、橙红

等色

叶对生,叶膜质

老茎为扁平状,叶掌状

叶对生

茎红色,叶主脉发红

叶膜质,也宽大

叶背有刺,叶倒卵

蔓九节 九节 茜草科 茜草科

玉叶金花 茜草科 单叶对生,柄间托叶

鞘状的柄间托叶,叶对生,

白色花 叶对生

光叶山黄皮 烯茉莉 猪肚木 狗骨柴 龙船花

牛白藤 粗叶叶悬钩子 石斑木 十萼茄 水茄 珊瑚树 水石梓 五指毛桃 秤砣榕 对叶榕 黄毛榕 水同木 凸脉榕 荷树

红花油茶 白花油茶 乌柴

薯莨 水东哥 红花羊蹄甲 蒲桃 水翁 番石榴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茜草科 蔷薇科

蔷薇科 茄科 茄科 忍冬科 肉实科 桑科 桑科 桑科 桑科 桑科 桑科 山茶科

山茶科 山茶科 柿树科

薯蓣科 水东哥科 苏木科

桃金娘科 桃金娘科 桃金娘科

枝细;单叶对生,叶面光亮

叶四枚轮生,腹面深绿色,

背面灰绿色

叶腋有两个刺;叶椭圆形

单叶对生,有柄间托叶

小枝初时深褐色,有光泽,

老时呈灰色

单叶对生,作药用

一回羽状复叶,有刺,红色

果实

叶缘细锯齿,叶背面有黑色

腺点

茎节处为紫色

茎有皮刺

叶倒卵形,叶背面主脉和侧

脉间有毛

有乳汁;单叶互生,光滑

叶和枝条均被黄色绒毛

有乳汁;茎不中空;三出脉

有乳汁,果为无花果

有乳汁,茎中空

有乳汁,茎中空,脉间有皮

孔,有芽鳞片

乳汁较少;边脉明显,叶背

面脉凸出

叶簇生,有锯齿

叶倒卵形,上半部分有锯齿,

厚革质,光亮

单叶互生,花白色

叶侧脉明显,表面光亮,背

面有毛

藤本,茎有刺

老茎生花;叶面有刺毛

叶顶端二裂,状如羊蹄,裂

片约为全长的1/3

单叶对生,叶长披针形,边

脉明显

白花,雄蕊多数,子房下位

叶背有绒毛并中肋侧脉隆起

红车 桃金娘科 单叶对生,有边脉

小枝白色;单叶互生,边脉白车 桃金娘科

明显

荔枝 无患子科 小枝褐红色,密生白色皮孔 龙眼 无患子科 一回羽状复叶,小叶对生 锡叶藤 吾桠果科 叶极粗糙 窄叶半枫树皮黄褐色,有纵裂纹,茎梧桐科

荷 叶有黄色绒毛 假苹婆 梧桐科 叶柄两端膨大

木质藤本;单叶互生,叶柄刺果藤 梧桐科

两端膨大

翻白叶树 梧桐科 叶背面有锈色毛 鸭脚木 五加科 掌状叶,聚伞花序 毛麝香 玄参科 全株有毛

丁公藤 旋花科 藤本,无毛,叶柄红色

五出脉,叶背紫红色,全株毛稔 野牡丹科

有长粗毛

柏拉木 野牡丹科 三出脉,无毛

野牡丹 野牡丹科 叶背白绿色,有短细绒毛 朴树 榆科 叶有锯齿 白颜树 榆科 幼芽有白色毛;有托叶环痕 黄叶树 远志科 枝细,歪扭

叶柄顶端有节;单身复叶,降真香 芸香科

有透明油腺点

三叉苦 芸香科 叶交互对生 厚壳桂 樟科 三出脉

叶宽,倒卵形,叶背面叶脉广东润楠 樟科

明显,有香味

潺稿树 樟科 有香味,搓叶手黏 黄果厚壳樟科 生虫树

短序润楠 樟科 叶比润楠小 山苍子 樟树 小枝绿色,搓之有樟脑味 假柿树 樟科 叶革质;有香味 苳叶 竹芋科 叶大,地上部分为叶柄 罗伞树 紫金牛科 腋芽为紫红色

叶基偏斜,腋生圆锥花序,阳桃 酢浆草科

幼枝被柔毛及皮孔

六、分析与讨论

1、研究地点选得好。鼎湖山得天独厚的适于多类多种植物生长的环境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植物,得到较完善的保护,是研究植物的好地方。

2、实地考察,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归纳辨认植物,总结它们的特性,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是学以致用的过程。

3、认识不够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科学性。我们辨认学习了鼎湖山50多个科的130多个物种,不到鼎湖山所含物种的二十分之一。我们的认识有局限,研究显浅。如果可以请求老师指导,对鼎湖山植物形态特征与生境的研究价值会更大。

参考文献:

[1]《鼎湖山植物手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广东植物志·电子版 [3]《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百度百科

推荐第9篇:药用植物学

 盗汗:

桃--叶煎水外洗。 或:叶铺床睡其上。

桑--桑叶9克研末,拌米饭吃。

 牙痛:

柳树(风火牙痛):柳树根50g,瘦猪肉100g,加适量水一起煮,饮汤吃肉。

苦瓜(虚火牙痛):捣烂如泥,加白糖搅匀,两小时后过滤出汁,冷服,连服3次。

盐肤木:五倍子10g,加水煎煮,大口含漱,连续3次。紫薇:根60g,水煎汁,以药汁和鸡蛋两个煮服。 茶叶:茶树花炖鸡蛋服。

 高血压:

芹菜--芹菜200-400克,红枣50-100克,煲汤分次服用。

芫荽--用鲜香菜10克,加葛根10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服50毫升,服10天为1个疗程,对治疗高血压有辅助疗效。 桑--鲜桑根250克煎水服。

长春花--长春花、夏枯草和沙参各15克,水煎服。

 头痛:

肉桂--用桂油外涂患处。

茶叶--茶叶、菊花各9克,泡开水饮。

鸡屎藤--全草30-60克,煎服。

葱--葱鼓汤(葱白,豆豉)。

 烫伤:

肾蕨:鲜品捣烂敷患处。

扇叶铁线蕨:鲜草适量捣敷。

深绿卷柏:鲜全草捣烂敷 。

南瓜: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油调涂。

 癣:

乌桕--根皮或叶适量浓煎外洗。

豆梨--鹿梨根(豆梨的根),刮皮捣烂,醋和,麻布包擦之;干者为末,以水和捣。

榕树--树皮30-60克或干叶15-30克,水煎服,1日分2次服。

 呕吐:

樟树--二层根皮15克,生姜3片,绿茶15克,煎服。

枇杷--枇杷叶(去毛)、生姜,煎服 。

苹果--(妊娠呕吐)新鲜苹果皮30-60克,米30克(炒黄),水煎代茶饮。

芫荽--鲜草适量捣汁1匙,甘蔗汁12匙,加温服,一日2次。 糖胶树--(妊娠呕吐)灯台树叶9-12克,炒,水煎服。

大蒜--蒜头一两个,烧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治呕吐。

 心绞痛:

鱼腥草--鱼腥草根,牙咬吃。

盐肤木--(冠心病、心绞痛)口服舒通糖浆(盐肤木根制剂); 或根、茎制成煎剂,•日服3次,每次10CC(合生药15克)。总疗程4-8周。

 感冒:

三叶鬼针草:鲜草适量,水煎服,治感冒咽喉痛

樟树:树皮或树根9-15g,水煎服。

火炭母:全草30-60g,水煎服。

山苍子:根15-30g,水煎服,红糖为引。

水蜈蚣:0.5-1两,煎服。

大蒜:生大蒜3个,捣烂加开水白糖调服,主治感冒。大叶桉:桉叶水煎液,喉头喷雾。

榕树:树皮30-60克或干叶15-30克,水煎服,1日分2次服。

 功能性子宫出血:

侧柏--侧柏叶120克,水煎,分3次服用。

 慢性气管炎:

侧柏--侧柏叶片,每次4片,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

 咳嗽:

玉米: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鱼腥草(百日咳):全草30克,水煎,兑白糖服,每日2-3次 。火炭母(百日咳):全草30-60克,煎服。

银杏:银杏果(白果)3-9克,水煎服。

水蜈蚣:全草15-3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或:加蜜枣3个。大叶桉:叶25-30枚(约25-30克)水煎服,对感冒引起的咳嗽有成效。

仙人掌:60克,水煎服。

柚:柚子蒸鸡酒服。

推荐第10篇:植物学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发现植物学并没有我当初想的那么无聊,而是一门只要你去挖掘,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有趣的事物的科目。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又广又杂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因此我们这些大一生为了和植物更亲密地接触而踏上了实习之旅。

在五天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心得:

1.它扩大、巩固和加强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如前我所说的,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我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为将来胜任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对于植物来说,它们并不如动物吸引人,因为它们并不会动,令人觉得很没意思。具有颜色鲜艳或形状奇特等易于吸引人的特点植物并不多,所以,学习植物,需要细心以及耐心。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植物。

3.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及其特征。这一切为我们以后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通过野外实习,使我初步学会和掌握植物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观察,识别,摘取等)。培养了我独立的工作能力。

4.通过野外实习,我亲身领略了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激发了我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植物科学的热情。同时,在野外较为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我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独立自主、勇于实践的优良作风。

5.采集植物标本,为教学、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能够亲眼了解教科书上所解释的各种植物的各种特征,比空想来得更形象,也更便于记忆。

6实习的过程也是快乐的,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解决困难,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得到一定程度的加深,共同体会知识的乐趣,更增加了同学们间的友谊。实习不苦,却也有不识时务的蚊子,不过和那些比起来,收获累累的我,或许还是会觉得充斥着这次实习的并不是开始时的无奈,而是淡淡的喜悦和植物与大自然的浪漫。

第11篇:植物学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外出实习的机会很是难得,因此这次实习是令我很兴奋。虽然这次去实习时为了学的更多的知识,但是还未去实习时我就开始在幻想去实习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神秘,实习时是多么的开心。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的实习时间历时三天(2011年11月9号~11号),第一天实习是小哨山上,我早晨9:00出发,下午13:30坐车回来。我们的任务是上山采集植物并将采集好的植物制作成标本。到了小哨山下,我们都迫不及待的往山上爬,在上山的路上,我们一边上山,一边采集植物,植物何其之多,风景何其之亮丽。上山前老师教会我们在采集植物时,最好的是要有花、有叶、有根、有果实。在采集植物时更是得到老师在旁指导。得到老师的指导,我们在采集时减少了很到麻烦。也许是长时间没有上山的缘故,我们山上都很兴奋,我们满上遍野的去采集植物,看新奇的景观。当我们采集好植物时,老师教我们压制标本,还不时告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植物,让我们认识、了解了很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植物。

在山上,见到了小哨山上的很多奇景,比如是很多不同形状的石头,很多新奇的小花。 这次山上之行更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之前不曾有机会见到的植物(忍冬科的天门冬),也让我认识了一些在课上见过图片而不曾见过真实模样的植物,让我在课上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在山上,我们精诚合作,最终我们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实习是步行去植物园,去植物园的任务是去认识更多的植

物(种名、学名、科名和生长地区)。虽然我以前也去过植物园,但那是去游玩,不曾留心去注意植物的名称、习性等等。这次去植物园让我见识到了很多不曾相识的植物(比如,漆树科的清香木、忍冬科的水红木等等)。植物园的植物种类很多,珍惜植物也不少,植物园里可以一边学知识,一边赏景,也是一件快事。植物园之优美,大有回归自然之感。我也很喜欢这次去植物园。

第三天,我们是在实验室里鉴别我们采集回来的植物,并制作标本。在实验室里,老师教会我们鉴别植物,教会了我们制作标本。我们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才把所有植物鉴别完成。虽然在鉴别植物时有些枯燥,但是当鉴别出自己采集回来的植物也大有成就感啊。看到上几届同学制作的养眼的标本,更是大欣慰。

三天的实习虽然是很短暂,但是在三天的实习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不但得到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次实习让我更深的认识了植物,还学会制作标本,同时,还使我们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了,我想我们以后合作的回更加顺利。这次的实习,会为我们以后的很多知识做好铺垫,我很高兴,我参加了这次实习。

第12篇:植物学讲稿

植物学讲稿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植物

通俗地说一切不属于动物的生物都称为植物,目前没有一条独立的标准可以完全将它们划分开来,但是以下若干特征综合起来可以作为划分它们的基础:

1、植物一般固定生活,而动物多数具有移动能力;

2、植物细胞一般具有纤维素结构的细胞壁;

3、植物一般具有丰富、持久、活跃的胚性组织;

4、植物大多数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有些低等生物则兼有植物和动物的特征,既不能专一的划归植物、也不能专一的划归动物,被称为“植物动物”(Plantimals)。例如:植物学中的黏菌、在动物学中称为黏虫。

二、植物多样性

1、种类多样

50多万种,而且种群数量巨大、呈发展动态,有些种类逐渐灭亡、有些种类也会产生。

2、形态结构多样

最小的为单细胞植物: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等以微米计算;单细胞群体的:团藻属、绿藻门;多细胞丝状体的:水绵、绿藻门,黑根霉、真菌门;多细胞叶状体的:紫菜、红藻门,地钱、苔类植物;具有根茎叶分化且出现维管系统的:金星蕨、蕨类植物;分化出种子的:银杏、裸子植物;分化出花和果实的,被子植物。目前已知最高的植物为桉树,可达156米,海洋中的巨藻、褐藻门植物,可达400米长。

3、营养方式多样

自养:大多数绿色植物;化学自养:借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而自行制造养料的生活方式,硫细菌、铁细菌等;寄生:菟丝子、列当等;腐生:多数真菌以及少数被子植物(水晶兰/鹿蹄草科、天麻/兰科等)。

4、生命周期多样

短命的:细菌,20-30分钟;一年生的:水稻、棉花、花生、玉米、春小麦等;二年生的:萝卜、白菜、冬小麦等;多年生的:巨杉/3500年,龙血树/6000年。

5、分布多样

从茂密的热带森林到西伯利亚冻土高原、甚至两极,如南极的荷兰石竹、北极的北极柳,格陵兰岛雪地上的雪生衣藻、雪生粘球藻等;从平地到高山;从海洋到陆地,沙漠耐旱植物胡杨、海洋中的海藻等。

6、进化发展多样

从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无胚到有胚;孢子繁殖到种子繁殖;等等。

三、植物的重要性

1、固定太阳能

绿色植物是第一生产力。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固定1.2亿亿千瓦·小时。煤炭、石油、天然气也主要是由远古时代的绿色植物遗体经过地质矿化而形成。

三峡水电站,截止2009.6,总投资1849亿,年均发电量847亿度(千瓦·小时),可以照亮半个中国。

2、形成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3、天然基因库。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源。

4、参与地球生物圈形成、推动生物界发展。

四、植物学概况

1、发展阶段

(1)描述植物学时期:18世纪以前;(2)实验植物学时期:18-20 世纪;(3)现代植物学时期/分子生物学时期:20世纪以来。

2、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和植物界的生活与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类群进化与分类、植物生长分布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3、主要分支学科 (1)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形态结构建成的规律以及结构与功能和生活条件关系的学科。 (2)植物分类学:按照植物进化的程序和植物间的亲缘关心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学科。

五、植物科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人类研究植物的过程中也同时建立了农业格局,形成了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等经济植物的栽培以及林业经营、牧场管理等生理体系。

进入实验植物学时期后,植物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往往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如:光合生产率理论的研究成果促进了粮食生产技术中“矮化密植措施”的创建,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品种改良、植物保护等措施的革新,使粮食在20世纪中叶大幅度增产,被誉为“绿色革命”。

植物资源、植物区系、植被的调查,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植物原料工业提供可以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

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展,促进了现在作物育种的发展。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大大促进了作物产量的提高。超级稻的选育种,依赖于对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认识;植物生命现象的了解也依赖于对植物解剖结构的认识;植物抗性育种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盐等,要依赖于对植物基因库的认识和发现。

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在给农业领域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未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主要不是取决于技术设备,而是取决于对可利用基因的掌握。

六、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1、目的:(1)认识和揭发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规律,以便控制植物、保护植物、改造和利用植物,从而达到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为人类服务的目的。(2)植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如: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病理学、作物栽培学、果树育种学、蔬菜栽培学、药用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方法:(1)实践的方法:从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中熟悉、认识植物的形态结构,并与理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动态发展的方法:植物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细胞的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植物的演化过程是动态的,植物学研究过程也是动态的。(3)局部和整体的方法: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构成的一个整体,但是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第二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植物细胞一般特征

(一)细胞概述

1、植物细胞定义: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组成。

2、细胞的发现

1665年,英国光学仪器修理师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3、细胞学说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所有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形成;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首次明确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起来了。 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从而为19世纪在自然哲学领域中,辩证唯物主义战胜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

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组成,较小、直径一般为1-10微米。拟核由一条DNA双链构成、无核膜。无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细胞璧只存在于部分种类中,其成分并非纤维素,而是肽聚糖。细胞分裂方式为无私分裂一种,此类生物一般称为原核生物。一般是单细胞构成、少数种类为群体的、没有多细胞有机体。例如:蓝藻、细菌、支原体、放线菌等。

2、真核细胞

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四部分构成,较大,直径一般为10-100微米,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具有一个中央大液泡,其质体和线粒体也是动物细胞所不具备的。

(三)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是相统一的,其形状和大小取决于细胞的遗传,各种细胞形状不同、大小差异很大。现在已知的最小细胞是支原体/0.1微米,在电镜下才能找到。最大的细胞可能是苎麻的纤维细胞,其长度可达550毫米。形状有长纺锤形(管胞)、长筒形(导管分子细胞)、长柱形(栅栏细胞)、近正方体形(原分生组织细胞)、星形(传递细胞)等。

二、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一)原生质

1、原生质定义

构成活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具有一定粘度、半透明、不均一的亲水胶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生命特征。

2、主要组成成分

(1)无机物

含量最多的是水,可占细胞全重的60-90%,还有溶于水的气体(二氧化碳、氧气等),无机盐以及多种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铜锌锰钙钾钠氯等。 (2)有机物

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

(二)原生质体

细胞内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结构的统称,是细胞内代谢活动 的主要场所,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三、细胞表面结构

(一)细胞壁

具有一定弹性与硬度,包围于原生质体之外。

1、功能(1)使细胞维持一定形状、对器官具有支持作用;(2)保护原生质体、减少蒸腾,防止微生物入侵和机械损伤;(3)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蒸腾和细胞间运输等过程;(4)参与细胞生长调节、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活动。

2、分层

(1)胞间层

是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形成的,是相邻细胞共有的一层较薄的膜质结构,其主要成分是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在细胞间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2)初生璧

是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细胞壁的主要层次,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果胶质,通常较薄、柔软而有弹性,以“填充”的方式进行生长,能扩大细胞壁的面积。

(3)次生璧

是细胞体积停止增大后加在初生壁内表面的璧层,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常有木质素、木栓质等物质渗入。在植物体中,只是那些在生理上分化成熟后,甚至是原生质体消失的细胞才在分化过程中产生次生璧,以“附加”的生长方式增加细胞壁的厚度。如:导管分子、管胞、纤维细胞、石细胞等。

3、特化

细胞壁生长分化过程中,由于生理上的分工,原生质体合成一些特殊的璧物质渗入璧内,改变细胞壁的性质以适应一定功能的现象称为细胞壁特化。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木化

木质素(酚类化合物)渗入细胞壁的过程。增加璧的厚度,使细胞壁坚硬,起支持作用。如:纤维细胞、石细胞、管胞、导管分子等。

(2)角化

角质(一种脂肪酸)覆盖于细胞壁外璧以增加细胞的保护作用。如:茎叶的表皮细胞。 (3)栓化

木栓质(一种脂肪酸)渗入细胞壁增强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如:周皮中的木栓层细胞。

(4)矿化

矿质积累在细胞壁中的现象,增加细胞璧的硬度与保护功能。如:禾本科、莎草科、桔梗科等植物的表皮细胞外壁中常积累二氧化硅,特称为硅化。 (5)孢粉素(类胡萝卜素的多聚体)能渗入花粉粒、孢子的外璧,增加保护作用,使它们能长期保存。

(二)细胞膜

细胞质与细胞壁毗邻的一层薄膜,基本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属于生物膜结构性质。

1、生物膜/单位膜

呈“暗-亮-暗”三层,中间的亮层为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尾部,两侧暗层为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头部和蛋白质分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2、功能

(1)使细胞维持稳定的胞内环境,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2)使营养物质有控制地进出细胞,而废物能拍出体外;(3)能接受细胞外信息,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4)能向细胞内形成凹陷,吞食外围液体或固体颗粒。(即胞饮作用和细胞吞噬作用)

四、细胞间的联络结构

多细胞植物体一般通过纹孔和胞间连丝紧密联系成统一的有机体。

(一)纹孔

1、初生纹孔场

细胞壁形成过程中,在初生壁上有些较薄的凹洼区域称为初生 纹孔场。

2、纹孔

细胞形成次生璧时,在初生壁上初生纹孔场处不沉积璧物质而留下的间隙称为纹孔。

相邻细胞的纹孔常成对存在,合称为纹孔对;若只有一侧的细胞壁具有纹孔,则称为盲纹孔;纹孔对中的胞间层和两侧的初生璧合称为纹孔膜(多数裸子植物管胞上纹孔膜中央有一圆形增厚部分,特称为纹孔塞);纹孔中的空腔称为纹孔腔,纹孔腔呈圆筒状的称为单纹孔,纹孔腔呈圆锥状而边缘向细胞内部隆起的称为具缘纹孔,具缘纹孔顶部开口称为纹孔口。

(二)胞间连丝

是指穿过相邻活细胞间纹孔对的原生质细丝。

1、功能(1)使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相互连结;(2)在细胞间起着物质运输、传递刺激、控制细胞分化的作用。

2、细胞间物质运输途径

(1)共质体运输

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的物质运输。

① 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细胞质;② 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细胞质后继续进入液泡。 (2)质外体运输

细胞间通过细胞壁和胞间隙的物质运输。

五、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包括胞基质、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

(一)胞基质

是无色半透明的胶体物质,构成细胞器的生活环境。在细胞内经常做定向流动,这种现象称为胞质运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表现。

(二)细胞器

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功能的亚细胞结构。根据各细胞器的构造特点,划分为三类。

1、双层单位膜结构的细胞器

质体和线粒体

(1)质体

为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一类合成或积累碳水化合物的细胞器,根据所含色素以及具体担负的功能划分为3类。 ① 叶绿体

含有叶绿色(a、b),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使植物体呈现绿色。

② 有色体

含有类胡萝卜素,使花瓣、果实等器官呈现黄色。 ③ 白色体

不含色素、无色。贮藏器官,积累淀粉(造粉体)、脂类(造油体)、蛋白质(造蛋白体)。 (2)线粒体

含有大量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是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氧化过程中释放能量、供细胞新陈代谢,有细胞动力站之称。

2、双层单位膜结构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微体等。 (1)内质网

在胞基质中呈立体网状结构,分为粗糙型内质网和光滑型内质网。主要生理功能是:分隔细胞质使之区域化,对细胞具有支持作用;可以合成、包装、运输某些代谢产物;可以分泌小泡进而发育形成其它种类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

(2)高尔基体

是由多个单位膜围成的扁平的囊状细胞器。主要生理功能是:可以合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参与细胞壁的构成;加工蛋白质形成分泌泡与细胞膜融合将细胞内代谢废物排出细胞外,如分泌黏液、树脂等;参与溶酶体、液泡等其它细胞器的形成。 (3)液泡

是由单层单位膜围成的充满水溶液的细胞器,其水溶液特称为细胞液。在幼嫩细胞质,液泡数量较多二体积较小,在成熟细胞中,液泡常常合并形成几个甚至一个大液泡,是成熟植物细胞的典型特征。细胞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 以外,还有有机酸、生物碱、无机盐、花青素等生物大分子物质。

液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参与细胞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与移动;消化-具有多种水解酶,能参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过程;调节渗透-调节细胞内的膨压与渗透作用。

(4)溶酶体

由单层单位膜围成的小型泡状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其中酸性磷酸酶为其特有的水解酶。具有强烈的消化分解作用,能分解生物大分子物质,使细胞产生自溶现象。

(5)微体

单层单位膜围成小型细胞器。其功能与所含的酶类有关。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两类。

① 过氧化物酶体

含有多种氧化酶,能参与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呼吸过程。 ② 乙醛酸循环体

与脂肪代谢关系密切,能将脂肪分解为糖类。

3、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

又称为核蛋白体或者核糖核蛋白体,有大小两个亚单位构成,含有60%的核糖体核糖核酸和40%的蛋白质。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三)细胞骨架系统

特指细胞质内的蛋白质纤维网架系统。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3类。

1、微管

是细长、中空的管状结构,外径大约25纳米、内径大约15纳米。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微管能构成纺锤丝;还能影响细胞壁的生长和分化;对细胞具有支持作用。

2、微丝

是比微管更加纤细的蛋白质纤维结构,直径仅7纳米左右,具有收缩功能,除了对细胞具有支持功能以外,还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和原生质流动有关。

3、中间纤维/中间丝/居间纤维

在植物细胞中发现较少,是中空管状的蛋白质细丝,直径大约10纳米。与微管、微丝共同维持细胞形态加固细胞骨架系统,并能参加细胞内物质运输以及固定细胞核的位置。

六、细胞核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细胞核的有无,因此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进化的标志之一。

(一)结构

是细胞中最显著的结构,常由核膜、核仁、核质三部分构成。

1、核膜/核被膜

为双层膜结构,两层单位膜愈合的地方形成核孔、是核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

2、核仁

是细胞核内折光性极强的匀质小球体结构,一至多个。主要生理功能是合成核糖体核糖核酸。

3、核质

用碱性染料染色后分为核液和染色质两部分。

(1)核液

是细胞核内的无定形基质,染色质和核仁悬浮其中。 (2)染色质

是由核小体组成的串珠状结构,每个核小体中心有8个组蛋白分子,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缠绕在其表面,各核小体之间以1个组蛋白分子和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分子链相连。在细胞分裂间期呈细丝状,在分裂期呈短棒状、特称为染色体。

(二)功能

是遗传物质和脱氧核糖核酸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核仁中能形成细胞质的核糖体亚单位;控制植物体的遗传性状,通过指导、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调节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

(三)形态及在细胞内的分布

细胞核一般呈球形,但是也有特殊形状的,如:玉米的包围细胞中细胞核呈哑铃形。生活细胞中一般具有1个细胞核,但是也有存在多个细胞核的现象,如:花 药中绒毡层细胞往往具有多个细胞核。分生组织细胞中,细胞核相对较大、且位 于细胞中央;成熟组织细胞中,细胞核相对极小,一般位于细胞一侧或某一角。

七、后含物

是指细胞内不参与原生质构成的植物贮藏营养物质、中间代谢产物、代谢废物的合成。细胞内后含物很多,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单宁、色素、晶体等。

(一)淀粉

一般储藏在白色体中,称为造粉体。一个造粉体中具有一至多个颗粒状的淀粉粒。淀粉粒有脐和轮纹,分为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形态。不同植物的淀粉粒具有不同的形态,可以作为商品检验、生物药品鉴定的依据。淀粉遇碘呈蓝紫色反应。

(二)蛋白质

贮藏蛋白质以糊粉粒(小液泡中)、造蛋白体(白色体中)、拟晶体(结晶状态)、无定形等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遇碘呈黄色反应。

(三)脂类-油和脂肪

大量存在于种子和果实的细胞中,常呈小油滴或固体状。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固态的称为脂肪。遇苏丹-Ⅲ呈橙红色反应。脂类含热量高、是最经济的热能贮藏形式。

(四)晶体

细胞内有害的代谢废物,当形成晶体时就可免除毒害作用。常见的有草酸钙结晶、碳酸钙晶体、二氧化硅晶体等,形状各异。

(五)单宁

是一类代谢中间产物,一种酚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可以保护植物免受脱水、腐烂、动物的伤害等。树皮、木材、果实中较为常见。

(六)色素

一类存在于质体中,叶绿色和类胡萝卜素;一类存在于液泡中,类黄酮色素,是水溶性色素,包括花色素苷、黄酮或黄酮醇。黄酮或黄酮醇使花瓣呈现乳白色或者象牙色、能吸收紫外光以吸引昆虫传粉。花色素苷使花瓣呈现的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度相关,酸性-橙红色→淡紫色;中性-无色;碱性-蓝色。

八、植物细胞的繁殖

一切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以细胞数量增多为主要条件,而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一分裂方式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其中减数分裂是植物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采用的分裂方式,将在以后的章节中阐述。无丝分裂是简单的直接分裂方式,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形态和纺锤丝,是多数低等植物以及少数高等植物采用的分裂方式。一般植物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细胞持续分裂过程中,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二)分裂间期

所占时间相对要长。

1、G1期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前期、染色质复制前期。进行核糖核酸、蛋白质、酶类、磷脂分子等的合成。① 继续进入S期;② 暂时不进入S期而执行其他功能,当植物体某部分需要补充细胞时,又能进入S期;③ 永远不进入S期,而沿着细胞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轨道运行。

2、S期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期、染色质复制期。是细胞增殖的关键时期,只要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开始,细胞周期就能完成。脱氧核糖核酸含量增加一倍,染色质复制一次。

3、G2期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后期、染色质复制后期、分裂期的准备期。主要是合成纺锤丝的组成材料和核糖核酸并储存染色体移动所需要的能量。

(三)有丝分裂

所占时间相对较短。分为两个阶段——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包括四个时期——前中后末。

1、前期

染色体出现,纺锤丝形成、确定分裂极,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2、中期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体形成。

3、后期

染色单体从着丝点处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赤道面处出现中间丝。

4、末期

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回复到染色质形态,两极分别出现核仁,周围形成新的核膜,形成两个子细胞核,两极纺锤丝消失,核分裂过程结束; 同时:在赤道面处,连续丝中间部分和中间丝在赤道面处聚集形成扁桶状的成膜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分泌的小泡与成膜体融合形成圆盘状的细胞板,细胞板继续填充璧物质做离心扩展逐渐与母细胞壁融合形成新的细胞壁,完成细胞质分裂,细胞周期结束。

九、植物细胞生长与分化

1、细胞生长

是指细胞体积和重量增加的过程。

2、细胞分化

是指在植物个体发育中,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特化、变成彼此互异的过程。

3、脱分化

植物体内某些生活的成熟细胞,在一定发育时期或者条件下,又会失去成熟细胞的典型特征而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的现象称为细胞脱分化。

4、植物细胞全能性

植物体的全部细胞均是由合子分裂产生,因而拥有与合子相同的染色体或者遗传信息,具备发育成这个植株的潜在能力称为植物细胞的全能型。

5、细胞衰老与死亡 细胞最终会逐渐失去自身所担负的生理功能,也即是逐渐衰老乃至死亡。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

(1)坏死性死亡

是由于某些外界因素,如物理、化学损伤、生物侵袭造成的非正常死亡。

(2)程序性死亡/编程性死亡/凋亡

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是由细胞内基因程序性活动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第二节

植物组织

一、植物组织的定义

植物体中,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植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植物组织。

二、组织分类

按照发育程度不同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一)分生组织

在植物体内特定部位,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保持着胚性特点,细胞相对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细胞器丰富。

1、根据分生组织在植物体中的分布位置划分为三类:

(1)顶端分生组织

分布在器官的顶端或者先端部位,使器官伸长。

(2)居间分生组织

穿插于各器官的成熟组织之间,使局部器官短期伸长。 (3)侧生分生组织

分布于器官的周侧部位,使器官加粗。

2、按照分生组织细胞来源和性质划分为三类:

(1)原分生组织

来源于胚性原始细胞。是产生其他组织的最初来源。细胞极小、近于等径,细胞核相对较大、一般位于细胞中央,无明显液泡,细胞质浓,其他细胞器丰富,具有强烈、持久的分裂能力。

(2)初生分生组织

由原分生组织衍生形成,是原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 部分,逐渐衍生形成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细胞液泡明显,体积增大、主要是变长。

(3)次生分生组织

是由某些成熟组织细胞脱分化形成。细胞明显液泡化。

(二)成熟组织

是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按照功能不同划分为五类:

1、保护组织/保护结构

覆盖在植物体表面,由一至多层细胞组成,主要担负保护功能。分为初生保护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两类。

(1)初生保护组织

表皮,一般由一层细胞构成。组成细胞除了表皮细胞以外,还有气孔器、毛状体等附属结构。

(2)次生保护组织

周皮,是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的合称。其中木栓层细胞壁高度栓化,不透水、不透气,是代替表皮行使保护功能的主要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上露出地面的部分一般具有皮孔等附属结构。

2、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基本组织

是植物体内所占份量最大的组织,担负着吸收、同化、贮藏、通气、传递等营养功能,分类五类:

(1)同化组织

含有许多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分布于植物体容易感受光的部位。如:叶肉,幼茎与幼果近表皮的部分。

(2)贮藏组织

细胞相对较大、等径,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类等,以及某些特殊物质如单宁、橡胶等。一般分布于根茎的皮层、髓部,果实的果肉以及种子的子叶和胚乳中。在有些植物中,有时能特化为贮水组织,如旱生植物仙人掌、芦荟等植物的光合器官中存在一些缺乏叶绿体而充满水分的薄壁细胞,使其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3)吸收组织

根毛区能形成根被皮,担负从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部皮层细胞也具有吸收作用。 (4)通气组织

细胞间隙特别发达,有时部分细胞死亡能形成通气腔或者通气道。 (5)传递细胞

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内突生长的细胞壁和发达的胞间连丝,适应于短途物质运输。如:助细胞、反足细胞、胚柄细胞、子叶的表皮细胞、花药绒毡层细胞,以及具有分泌功能的各种腺细胞等。

3、机械组织

是细胞壁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厚,在各种器官中主要起支持作用的组织。分为厚角组织和厚璧组织两类。

(1)厚角组织

由生活细胞组成,细胞壁常在角隅部分呈初生壁性质的增厚,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和光合潜能。

(2)厚璧组织

由中空的死细胞组成,细胞壁均匀次生增厚,且木化。包括纤维和石细胞两类:

① 纤维

长纺锤状细胞,其细胞璧强烈次生增厚,常木化而坚硬且具有韧性。包括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② 石细胞

近等径或呈不规则形状,细胞壁极度次生增厚,强烈木质化。

4、输导组织

是植物体中专门担负长途运输的管状结构。根据运输的物质不用分为两类。

(1)木质部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导管或管胞

① 导管

由许多导管分子连接形成的长管状结构。分化成熟后,导管分子的原生质体消失,横向璧形成大的穿孔,侧壁具有不同方式的木化增厚,分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五类。

② 管胞

是一种狭长而两端偏斜的长管状细胞,不形成穿孔,细胞壁也呈五种类型的木化增厚。

(2)韧皮部

输导有机养料——筛管和伴胞或筛胞 ① 筛管和伴胞

筛管是由长管状的筛管分子连接而成,筛管分子前身是薄壁细胞,分化成熟后,称为没有细胞核的特殊生活细胞,端璧上具有粗筛孔组成的筛域共同构成筛板。筛管分子旁边一般有一至数个小型的薄壁细胞,称为伴胞,与筛管分子来源于同一个母细胞。

② 筛胞

是一种细长的两端尖斜的薄壁细胞,没有筛孔,不形成筛板。

5、分泌组织/分泌结构

是植物体中产生、输导或贮存分泌物质的细胞群。能分泌蜜汁、挥发油、黏液、树脂、乳汁、单宁、生物碱、盐类等。根据分泌结构发生的部位和分泌物的排溢情况,分为两类:

(1)外分泌组织

一般分布于植物体外表,分泌物能排出植物体外。如:腺毛、腺鳞、蜜腺、盐腺、排水器等。

(2)内分泌组织

位于植物体内,将分泌物积贮在植物体内。如: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等。

三、复合组织与组织系统

(一)简单组织

植物个体发育中,由同一类群细胞构成的组织。如:分生组织。

(二)复合组织

植物个体发育中,由多种类群细胞构成的组织。如:表皮、周皮、树皮、木质部、韧皮部、维管束等。

(三)维管束

是由原形成层分化形成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构成的束状结构。

1、依照维管束内束中形成层的有无,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无限维管束和有限维管束。

2、依照维管束内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五类: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辐射状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周韧维管束。

(四)维管组织

木质部和韧皮部合称为维管组织。

(五)组织系统

植物器官或植物体中,由一些复合组织进一步在结构和功能上组成的复合单位。划分为三类:

1、皮组织系统

简称为皮系统,包括表皮、周皮、树皮等。

2、维管组织系统

简称为维管系统,具体指维管组织。

3、基本组织系统

简称为基本系统,包括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等。

第三章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植物器官

植物体中,有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中以营养功能为主的称为营养器官,如:根茎叶;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称为的生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

第一节

根的功能

一、支持与固着

被子植物具有分枝多而庞大的根系,足以支持地上的茎叶系统,使其称为适应陆地生活的优势种群。同时还能克服植物根的先端部分向土壤中生长时所产生的压力。

二、吸收、输导、贮藏

吸收水分、矿质元素、含碳化合物、可溶性有机酸、有机磷等有机物,以及溶于水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输导组织能向上运送;部分营养物质可以贮藏在薄壁组织中。

(生产1公斤稻谷干物质,大约需要吸收800公斤水分;生产1公斤小麦干物质大约需要吸收300-400公斤水分。)

三、合成

能合成氨基酸、生物碱、激素等有机物,参与一些代谢生理过程。

四、分泌

能分泌糖类、氨基酸、有机酸、固醇、生物素、维生素、酶、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可以参与植物的具体生理活动过程。

如:野燕麦根系能分泌“香子兰酸”和“7-羟-6-甲氧香豆素”抑制春小麦的生长。

第二节

根和根系的类型

一、根的类型

包括定根和不定根

(一)定根

在植物体中固定部位发生。包括主根和侧根。

1、主根

由胚根形成。

2、侧根

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二)不定根

有些植物能从茎节、节间、芽的基部、叶、老根、胚轴等部位分化出根,这些根发生的位置是不固定的,称为不定根。 如:小麦的胚轴、甘薯的茎和块根、落地生根的叶等。

二、根系的类型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包括直根系和须根系。

(一)直根系

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明显、粗大、较长,各级侧根依次较小、较短、较细。

(二)须根系

由不定根组成,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根呈丛生状态,无主次之分。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生长有很大关系。在自然条件下,一般植物根系所占土地面积往往大于茎叶面积。根据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可以分为两类:深根系和浅根系。

(一)深根系

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往往扎入土壤深层。

(二)浅根系

主根不发达,侧根很不定根向四周扩张,长度远远超过主根,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上层。

第三节

根的伸长-根尖中进行的初生生长、初生结构的形成和积累

根尖

是根顶端到着生根毛处的一段根。是根系中生命活动中最旺盛的部位。根的伸长生长是通过根尖进行的。

一、根尖分区及结构

从先端向后根尖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

(一)根冠

是包围在分生区外的帽状结构,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起保护分生区的作用,并可分泌粘液,有利于根尖推进生长。薄壁细胞中含有造粉体,可以感受重力作用,使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二)分生区/根的生长点

是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前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部为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大部分被根冠包围。细胞持续分裂活动,增加根的细胞数量。

(三)伸长区

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生长、产生大液泡。后部分化出最早的导管和筛管,是分生区与成熟区的过渡区域。许多细胞迅速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

(四)成熟区/根毛区

内部组织全部分化成熟,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密被根毛。根毛是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顶端密闭的管状结构。根毛的形成大大地扩大了根表皮吸收面积,因此,成熟区是根行使吸收功能的主要区域。

二、根的伸长过程

(一)根的初生生长

根尖中由初生分生组织形成成熟结构的过程。

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一部分补充到分生区使其得到更新、一部分则补充到根冠中、另一部分可以补充到伸长区使其得到更新(即形成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又不断产生新细胞经过分化补充到成熟区中去。

(二)根的伸长

是指根尖进行初生生长不断形成和积累初生结构的过程。

三、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和禾本科植物根的构造特点

(一)根的初生结构概念

由根部初生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组成的结构。

(二)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从横切面看由外至内可以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1、表皮

来源于原表皮,是最外一层排列紧密的生活细胞,有根毛,主要担负吸收功能和保护功能。

2、皮层

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在幼根中担负贮藏、通气、横向输导功能。由外至内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三部分。

(1)外皮层

由一至多层较小的薄壁细胞组成。当根毛枯萎、表皮脱落后,外皮层细胞璧栓化增厚担负保护功能。

(2)皮层薄壁组织

由多层大型薄壁细胞组成,排列较为疏松、胞间隙明显,是幼根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并具有通气功能。

(3)内皮层

为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的特殊的薄壁细胞,其细胞的径向璧和横向璧有木化并栓化的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在根结构的横切面上呈点状分布,称为凯氏点。凯氏带和细胞膜牢固结合,这种特性对溶质的吸收和输导具有密切的关系:

① 阻断了皮层与维管柱之间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的运输途径/质外体运输途径,使进入维管柱的溶质只能通过内皮层的原生质体运输/共质体运输途径,从而使根能进行选择性吸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② 防止维管柱里的溶质倒流至皮层,以维持维管柱内维管组织的流体静压,保证水和溶质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

3、维管柱/中柱

位于内皮层内方,是根中轴部分,来源于原形成层,包括维管柱鞘/习惯称为中柱鞘(是一种特殊的维管束鞘)、维管束两部分。

(1)中柱鞘

维管柱的最外层,由一至数层小型的薄壁细胞组成,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脱分化后可以形成侧根、木栓形成层、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不定芽、乳汁管等。

(2)维管束

辐射状维管束。

① 初生木质部

呈辐射状排列,整体分为多束(根据其辐射角的束数把根分为2原型、3原型、4原型、多原型等)。辐射角处为较早分化形成的原生木质部,主要由口径小的环纹导管或螺纹导管组成;中间为较晚分化形成的后生木质部,主要由口径大的梯纹导管、网纹导管或孔纹导管组成。初生木质部这种由外至内向心分化的方式称为外始式,是根初生结构的重要特征。其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② 初生韧皮部

呈束状与原生木质部相间排列,这也是根初生结构的重要特征。发育方式也为外始式。其功能是担负输导有机养料。

③ 薄壁细胞带

位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由数层小型薄壁细胞组成,其中一层属于原形成层保留的部分。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 髓

少数双子叶植物根的中心部位没有完全被后生木质部填充,而是由少量薄壁细胞组成,称为髓部,担负贮藏功能。如:蚕豆等双子叶植物。

(三)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禾本科属于单子叶植物,一般没有次生分生组织,不能产生次生结构,其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类似,也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与双子叶植物根比较有如下不同特点:

1、表皮脱落后,外皮层成为厚璧组织、,担负保护与支持功能。

2、内皮层细胞常在凯氏带的基础上发生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璧任然保持薄壁状态,一般称为马蹄状加厚。但是正对原生木质部常有一些细胞不发生五面加厚,而是呈凯氏带状四面加厚,称为通道细胞,一般认为是根的内外物质运输的唯一途径。

3、初生木质部常为多原型,中央具有髓部。

4、在老根中,除初生韧皮部外,包括皮层和维管柱在内的所有薄壁细胞都可能发生变化:裂解形成气腔,或细胞壁木化增厚成为厚璧的类型。

第四节

根的分枝-侧根

在适宜的条件下,根可以产生分支,即产生侧根。

一、侧根原基的发生

由原分生组织组成,来源于母根的中柱鞘上一定位置的薄壁细胞,属于内起源,其具体发生部位根的原型有关系:

2原型根,起源于母根中柱鞘上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部分;

3、4原型根,正对木质部处的中柱鞘薄壁细胞;多原型根,正对韧皮部处的中柱鞘薄壁细胞。

二、侧根的形成

侧根原基首先形成根尖,然后向母根皮层一侧形成根冠、相反的一侧继续形成分生区,由分生区衍生出伸长区,在侧根突破皮层和表皮伸入土壤前,伸长区开始形成根毛区,入土后、根毛产生,即侧根形成。

三、侧根在母根上的分布

外观整体是沿母根长轴呈纵向排列,其具体列数与母根的原型相关:

2原型根,产生4列侧根;3原型根,产生3列;4原型根,产生4列;多原型根产生对应的多列侧根。

第五节

不定根的发生和功能

一、不定根的发生

一般为内生源,由维管组织中或其附近的薄壁细胞形成。少数为外生源,由表皮或其下方的几层皮层细胞形成。

二、不定根在植株上的分布和作用

因产生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而呈现出特殊功能:

1、作为须根系的主体

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用变态器官进行自然繁殖的双子叶植物等一般具有不定根为主体的须根系。

2、参与直根系的形成

有些植物的下胚轴能产生部分不定根参与直根系的组成。如:多数豆科植物。

3、参与正常根系以外的辅助根群

有些植物具有散生于地上或地下部分的不定根群,主要为气生根。如:玉米、甘蔗的支持根,常春藤的攀援根,甘薯茎蔓上的可以担负营养繁殖功能的块根。

4、组成再生根系

有些植物能在切割部位重新形成不定根群组成再生根系。如:葡萄、草莓、月季等用枝条扦插时的切割部位,落地生根、毛叶秋海棠的叶扦插时产生的根,还包括用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上的根群。

5、形成替代根

因病虫侵袭或者树木移植使根受到损伤时,原有的根被其伤口附近新生的不定根所替代,这些不定根称为替代根。

第六节

双子叶植物根的加粗-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由次生分生组织分裂活动使根的直径增粗的生长过程称为根的次生生长,次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组织组成的结构称为根的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一般只发生1次,发生后可以持续活动多年。主要由两个部位发生:

1、大部分是由位于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带脱分化后形成的。

2、少部分是由位于中柱鞘上正对原生木质部处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

(二)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1、切向分裂

维管形成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分化产生次生韧皮部(较少),向内分化产生次生木质部(较多)。

(1)次生韧皮部主要是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组成; (2)次生木质部主要是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和木射线组成。

★ 贯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呈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称为维管射线,包括韧皮射线 和木射线,主要担负横向输导和贮藏功能。

2、径向分裂

维管形成层同时也进行径向分裂以扩大周径。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形成

(一)木栓形成层的发生

最初的木栓形成层是由中柱鞘薄壁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木栓形成层发生后一般只活动一个生长季,以后每年重新发生,但是发生的位置逐年往内推移,最后可由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

(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周皮的形成

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栓内层、木栓形成层三者合成为周皮。多年生的根部,由于周皮的逐年产生和死亡的积累,能形成较厚的树皮。

★由于内部组织不断增加,外围组织逐渐被挤毁消失。多年生老根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仅占中心极小的一部分)。

第七节

根瘤与菌根

共生

有些土壤微生物能侵入某些植物的根部,并与之建立互助互利的生存关系,称为共生关系,简称为共生。被侵染的植物称为宿主,如:根瘤和菌根。

一、根瘤

是由固氮细菌、放线菌(统称为根瘤菌)与植物根共生形成的瘤状结构。常见于豆科植物。其共生关系是:根供应水、无机盐、有机物给根瘤菌;根瘤菌固定分子氮供根利用。因此说,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根瘤菌通过其固有的固氮酶将大气中的分子氮形成含氮化合物的作用)。

★空其中存在大量分子态氮,约占空气成分的80%,而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不是土壤本身固有的,而是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逐渐积累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根瘤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聚集在根毛顶端的根瘤菌分泌一种纤维素酶,这种酶可以将根毛细胞壁溶解掉,随后根瘤菌从根毛尖端侵入根的内部,产生感染丝(即由根瘤菌排列成行,外面包有一层黏液的结构)。根瘤菌不断地进入根毛,并且大量繁殖。在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下,根细胞分泌一种纤维素,将感染丝包围起来,形成一条分枝或不分枝的纤维素鞘,叫做侵入线。侵入线不断地延伸,直到根的内皮层。根的内皮层处的薄壁细胞,受到根瘤菌分泌物的刺激,产生大量的皮层细胞,从而使该处的组织膨大,最后形成根瘤。最小的根瘤只有米粒般大小,最大的根瘤则有黄豆般大小。根瘤的形态有枣形、姜形、掌形或球形。根瘤中含有红色素(豆血红蛋白)、褐色素和绿色素,所以根瘤呈褐色、灰褐色或红色。

二、菌根

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凡能引起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真菌,大部分属担子菌纲,小部分属子囊菌纲。菌根真菌的寄主有木本和草本植物约2000种。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建立相互有利、互为条件的生理整体,并各有形态特征,这是真核生物之间实现共生关系的典型代表。菌根的作用主要是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菌根真菌菌丝体既向根周土壤扩展,又与寄主植物组织相通,一方面从寄主植物中吸收糖类等有机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另一方面又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水分供给植物。某些菌根具有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如合成维生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植物生长激素、酶类以及抗生素等),不仅能促进植物良好生长,而且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某些菌根真菌的生活史中所形成的子实体,能为人类提供 食用和药用的菌类资源(如乳菇属、红菇属)。

根据形态和解剖学的特征,又把菌根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三类:

1、内生菌根

真菌菌丝侵入根的皮层细胞内部,与细胞的原生质体混生在一起,也称为泡囊丛枝菌根(VA菌根)。多数菌根属于这一类型。大多数农作物、木本植物和野生草本植物均具有内生菌根,但由于缺乏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常不为人们重视。内生菌根同植物的关系目前已经了解的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

(1)植物光合作用为真菌的生长发育提供碳源和能源。

(2)内生菌根增加了根圏的范围,增加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改善植物营养条件。

(3)内生菌根扩大了根系吸收养料的范围,提高了从土壤溶液中对养料的吸收率。

(4)促进根圈微生物的固氮菌、磷细菌生长,并对共生固氮微生物的结瘤有良好的影响。

2、外生菌根

真菌菌丝主要包被在幼根外表形成菌丝鞘,只有少数侵入根的皮层胞间隙中形成“哈蒂氏网”,但不侵入细胞内部。据估计,约有3%的植物具有外生菌根,其中多数是乔木树种,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以欧洲山毛榉和松树的研究较为详细,其次是栎、桦及其它针叶树。

3、内外生菌根

共生真菌既能形成菌丝鞘,又能进入根的皮层细胞内。对其共生的真菌总体知之较少,主要分布于森林土壤中。如:草莓、苹果、柳树等少数植物。

第四章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第一节

茎的功能与形态特征

一、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支持功能

茎为地上部分的主轴,支持叶、芽、花、果等。

(二)输导功能

根吸收的水、无机盐及合成或贮藏的有机物,通过茎运往地上部分;叶、幼嫩枝条的光合产物通过茎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三)贮藏功能

茎具有贮藏功能,尤其是多年生植物,其贮藏物是休眠芽在春季萌发的营养来源。

二、茎的外部形态

通常将植物的地上部分统称为茎叶系统或者枝系。枝系由若干枝(枝条)组成,枝条是带叶和芽的茎。茎是植株地上部分的主轴,常为圆柱形(其他如:三菱形/马铃薯、莎草等;四棱形/唇形科;多棱形/芹菜等),有节和节间之分,节上着生叶、芽、花或者果实。

(一)节和节间

1、节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

2、节间

是指茎上节与节之间的部分。

(二)长枝和短枝

苹果、梨子等果树的植株上具有的两种节间长短不一的枝条。

(三)皮孔

遍布于老茎节间表面的一些稍微隆起的小疤痕状结构,是与周皮同时形成的通气结构。

(四)侧生器官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叶子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叶痕。叶痕中的点状突起是叶迹(维管束迹)。枝痕是花枝或小的营养枝脱落后留下的痕迹。芽鳞痕是鳞芽生长时,芽鳞脱落留下的痕迹。冬态是指有些多年生植物的叶和花常在冬季落尽的现象。

(五)茎的分枝

每种植物茎的分枝有一定的规律和方式,与顶芽、侧芽的生长势有关,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单轴分枝

主茎顶芽的生长活动始终占优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各级分枝依次较小。绝大多数裸子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木本植物的分枝方式属于此类型。

2、合轴分枝

主茎顶芽生长活动形成一段主轴后即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由其下侧的一个侧芽代替主芽继续生长、又形成一段主轴,之后又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再由其下侧的侧芽接替生长,如此继续下去。因此,植物的主轴是由主茎和相继接替的各级侧枝共同组成,故此称为合轴分枝。

这类分枝可以产生较多的分枝和较多的花芽,许多果树具有这种分枝方式,另外:茶树幼年时为单轴分枝,成年时则为合轴分枝;棉的营养枝为单轴分枝,结果枝则为合轴分枝。

3、假二叉分枝

主茎顶芽活动到一定的之间就停止生长或死亡,由顶芽下面的一对侧芽同时生长形成两个分枝,每个分枝的顶芽活动到一定时候又停止生长,再由其下面的一对侧芽同时生长,如此继续发育,形成许多二叉状的分枝。

4、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禾本科植物在茎的基部密集的节上产生分枝(侧枝),并同时在节上产生不定根的现象称为分蘖。由主茎基部产生的侧枝称为一级分蘖,一级分蘖基部产生的侧枝称为二级分蘖,以此类推。

分蘖包括三种类型:疏蘖型、密蘖型、根茎型。

★单轴分枝在裸子植物中常见,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是较进化的,在被子植物中常见,顶芽较早停止活动,终止了顶端优势,促进了大量侧芽、侧枝生长,形成了枝繁叶茂的枝系,扩大了光合作用的面积。

三、芽——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称为芽。

(一)芽的类型

1、按照芽的结构分类:叶芽、花芽、混合芽。

2、按照芽的生长位置分类

5种划分方式:

(1)以着生于枝顶和腋部划分:顶芽、侧芽(腋芽)。 (2)按照发生的位置划分:定芽和不定芽。

(3)按照侧芽(腋芽)生长状况划分:叠生芽、并列芽、柄下芽。 (4)按照侧芽(腋芽)中芽的分化关系划分:正芽、副芽。

(5)按照芽着生的位置与地面的关系划分: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地下芽。

3、按照芽鳞的有无划分:鳞芽(被芽)、裸芽。

4、按照芽的生长状态划分:活动芽、休眠芽。

5、按照芽形成的季节划分:夏芽、冬芽(越冬芽)。

(二)叶芽的形成和分化

1、定芽的起源和分化

(1)顶芽

主茎定芽来自于胚芽,胚芽是实生苗植物体的第一个芽。胚分化时,其两极中的一极形成的茎尖分生区即为胚芽的生长锥,然后生长锥的侧面分裂形成多个叶原基,叶原基的腋部分裂形成侧芽(腋芽)原基。 (2)侧芽

由侧芽原基分化形成,属于外生源。

如果侧芽是叶芽,就如同胚芽形成主茎的过程类似,形成一个有顶芽、叶、侧芽的侧枝;

如果侧芽是花芽,就形成花或花序。

如果侧芽是混合芽:除分化出叶、侧芽外,还能形成花。

2、不定芽的形成和作用 (1)不定芽的形成

①外生源:发生于器官的表皮、木栓形成层或者插条切口的愈伤组织、组织培养形成的胚状体的表皮。

②内生源:发生于根、茎、下胚轴或者叶的深层组织(维管组织或者形成层)。 (2)不定芽的作用

与农艺关系十分密切。如:秋海棠、落地生根、橡皮树切下的叶,桑、柳的切枝等均可发生不定芽,甘薯、石榴、枣树、杨树等能形成根出芽,均可用于营养繁殖。

第二节

茎的发育与结构

一、茎尖分区及其生长动态

(一)分生区

形态上可分为生长锥、叶原基和侧芽原基,外围有幼叶包被。顶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部为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其结构和分化动态一般按照原套-原体学说或者细胞组织分区学说说明。

1、原套-原体学说

将生长锥分为原套和原体两部分。

(1)原套

在生长锥的表面,由一至数层排列较规则的细胞组成。一般只进行 垂周分裂,主要是扩大生长锥的表面积。 (2)原体

生长锥内被原套包被的一团排列不规则的细胞构成。可以进行多个方向的分裂以扩大生长锥的体积。

2、细胞组织分区学说

顶端原始细胞区————周围分生组织区 中央母细胞区————髓分生组织区

(二)伸长区

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生长,外观表现为节间逐渐伸长,幼叶长大,并由密集逐渐变成松散。为分生区到成熟区的过渡区,形成了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等初生分生组织。

(三)成熟区

节间长度趋向稳定,各种组织分化成熟,形成了初生结构。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禾本科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由茎成熟区横切面看,一般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

1、表皮

是茎外表的初生保护组织,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细胞壁角质化,并形成角质层。

2、皮层

由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构成,其最内一层薄壁细胞常含有丰富的淀粉粒、形成淀粉鞘。厚角组织以及近外侧的薄壁细胞常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幼茎常呈绿色。皮层还有贮藏功能,在有些植物中,还能产生木栓形成层。

3、维管柱

由维管束、髓、髓射线三部分组成。 (1)维管束

多数双子叶植物为无限外韧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组成;初生木质部主要由导管、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组成,内始式发育、与根不同。维管束担负输导和支持作用。

(2)髓

是茎中央的薄壁组织,担负贮藏功能。

(3)髓射线

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和髓的薄壁组织,担负贮藏和横向输导功能。其中位于束中形成层之间的髓射线细胞具有脱分化形成束间形成的功能。

(二)禾本科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禾本科植物茎有明显节与节间,节间有空心和实心两种类型。其节间构造具有两大特点:包括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维管束四部分;维管束星散分布,为外韧有限维管束,且具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1、表皮

由长细胞、短细胞(栓细胞、硅细胞)组成,外壁角化并硅化。

2、机械组织

是位于表皮内侧的厚壁组织,仅占极少部分。

3、基本组织

占据茎中大部分,常有通气腔或通气道。空心茎中间会形成髓腔。

4、维管束

在空心茎中排列成疏松的两环,外环的较小、主要分布在机械组织中,内环的较大,分布在基本组织中;在实心茎中主要分散于基本组织中,维管束由外向内逐渐增大、数量依次减少。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与根类似,茎的加粗也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担负。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1、发生:茎初生结构中,髓射线处位于束中形成层之间的细胞脱分化形成束间形成层,与束中形成层共同构成圆环状的维管形成层。包括两种类型的原始细胞。 (1)纺锤状原始细胞

是长度超过宽度数十乃至数百倍的锐端细胞,其切向面 略宽于径向面。

(2)射线原始细胞

近等径的原始细胞。

2、活动: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分化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分化形成次生木质部,木质部分化速度远远大于韧皮部;径向分裂扩大维管形成层周径。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1、发生:稍晚于维管形成层。第一次发生的位置因植物而异:表皮起源的(苹果、柳树、夹竹桃);厚角组织起源的(花生、大豆);皮层薄壁组织起源的(桃树、马铃薯、棉花);初生韧皮部起源的(茶树)。以后产生的位置由最初起源位置依次向内形成,直至次生韧皮部内的薄壁细胞。

2、活动: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与木栓形成层共同构成周皮;径向分裂扩大木栓形成层周径。

(三)次生结构

一般分为树皮和木材两部分。

1、树皮——一般是指茎中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次生韧皮部、残留的初生韧皮部、皮层、历年形成的周皮及其间的死亡组织、残留的表皮。狭义上的树皮仅指历年形成的周皮及其间的死亡组织。

2、木材——一般是指茎中维管形成层以内的所有组织。包括髓、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狭义上的木材仅指次生木质部。

木材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有生长轮;二是有边材和心材之分。

(1)生长轮: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木材中的质地致密与疏松、色泽深与浅交替的同心圆环结构,因维管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或者其他环境影响而形成。包括早材和晚材。(如果主要受季节影响,则生长轮每年一般只产生一环,特称为年轮)

①早材——在植物的生长季节,维管形成层活动增强,形成细胞速度快、数量多,导管或管胞的口径相对较大、壁相对较薄,使木材质地疏松、颜色较浅。

②晚材——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中,维管形成层活动微弱,形成细胞速度慢、数量少,导管或管胞的口径小、壁厚,使木材质地致密、颜色深。 (2)边材和心材

①边材——指靠近维管形成层的木材部分,一般是新近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保持旺盛的输导功能。

②心材——指木材中心部分,包括髓部和靠近髓部的木质部,色泽较深,一般没有输导功能。

四、一些单子叶植物的加粗

(一)禾本科植物的初生增厚生长

有些禾本科植物茎生长锥内具有套筒状的初生增厚分生组织,能使离顶端分生组织不远处的茎有限加粗。如:玉米、甘蔗。

(二)异常的次生生长

有些单子叶植物也能产生维管形成层,但是其起源不同,一般是由初生维管束外方的薄壁组织中产生,其分裂活动也不相同,向内产生次生的周木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向外仅产生少量的薄壁组织。如:龙血树、丝兰。

第五章

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第一节

叶的功能与组成

一、叶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光合作用

叶担负着植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光合产物是一切食物的直接或者接来源,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蒸腾作用

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动力之一,并能促进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运输,还可以降低叶表面温度、使叶免受光的灼伤。

(三)分泌、吸收作用

叶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之一,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释放的氧气,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交换;有些植物的叶片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氯等有毒气体、并积累在叶片组织内,对大气具有净化作用。叶片中具有分泌组织,如排水器等。

二、叶的组成

叶包括叶柄、叶片、托叶,三者俱全称为完全叶、任缺1-2部分称为不完全叶。叶片一般为扁平、绿色。

三、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

主要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叶片一般为带状线形、平行脉,叶鞘抱茎、一侧开裂。有些禾本科植物,叶片、叶鞘连接处背面有叶颈或叶环,内侧中间有叶舌、两侧有叶耳。

第二节

叶的形态建成

一、叶原基的发生

叶原基发生于茎尖生长锥的侧面、属于外生源。一般是由表面的几层细胞分裂形成最初的突起,接着向长、宽、厚三个方向生长,但是厚度生长开始与停止均较早,因而使叶原基早期就形成为扁平状,以后基部继续增宽、有些植物(禾本科)基部甚至包围整个生长锥。

从生长锥侧面的突起开始,到厚度生长停止,整体任然是由分生组织构成,外形上也没有叶片、叶柄、托叶的分化,此阶段均称为叶原基。

二、叶的发育

托叶类型的植物,其托叶由叶原基下部发育形成,而叶原基的上部发育形成叶柄和叶片。主要功能部分叶片则是由叶原基先端形成。

叶原基——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居间生长——叶片形成

第三节

叶片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一)表皮

叶表面的保护组织,一般由一层表皮细胞组成,另外有大量气孔器分布、还有排水器、表皮毛、异细胞等附属物。表皮细胞为主要成分,细胞外壁角质化、在叶面形成角质层。

(二)叶肉

由含大量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 根据叶肉分化的情况不同,把叶分为异面叶(背腹叶)和等面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是异面叶,其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分布,细胞长柱状、叶绿体相对较小、数量众多,排列紧密、长轴与表皮细胞近于垂直。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分布,细胞不规则颗粒状、叶绿体相对较大、单数量较少,排列疏松、间隙大。

等面叶的叶肉细胞没有以上两种组织的分化(禾本科),或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栅栏组织分化,中间则分化为海绵组织,如:桉树、柠檬等少数植物。

(三)叶脉

由分布在叶片中的维管束及其周围的有关组织组成,担负支持和输导功能。在叶中央的称为主脉、分支称为侧脉,侧脉的分支称为细脉,细脉的末端称为脉梢。随着叶脉逐渐变小,其结构也越简单,最后仅具有几个管胞。

主脉通常含有数个并生维管束,维管束中有时具有活动微弱的维管形成层,其周围有大量薄壁组织,靠近表皮处一般有机械组织,使主脉在叶面呈隆起形状。

较小的分支侧脉、细脉外围仅具有少量薄壁细胞或者厚壁细胞形成的维管束鞘,其内没有维管形成层,因此侧脉、细脉在叶面的隆起极其微小。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

(一)表皮

上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硅细胞和栓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有规律的排列组成,而下表皮没有泡状细胞。长细胞排成纵列、侧壁弯曲、外壁角化并硅化;短细胞分布在长细胞之间;泡状细胞是一些大型的薄壁细胞,成组分布在两条叶脉之间呈扇形排列、两侧细胞依次变小,与叶片内卷及展开有关;气孔器也分布于长细胞之间,一般有副卫细胞。

(二)叶肉

属于等面叶,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分化,均为同型细胞。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壁内褶形成具有“峰、谷、腰、环”外部形态特征,排列紧密。

(三)叶脉

外部形态为平行脉。较大的叶脉中,维管束上、下方常有厚壁组织与表皮相连。维管束具有维管束鞘、无维管形成层,维管束鞘有两种类型:

1、维管束鞘由两层细胞构成,内层细胞壁厚、小、无叶绿体,外层细胞壁薄、大、叶绿体较叶肉细胞小而且数量少。碳三植物,水稻、小麦等。

2、维管束鞘仅由一层大型薄壁细胞组成,含有较大的叶绿体,其叶绿体中基粒较少,光合功能不如叶肉细胞,但是积累淀粉的能力远远超过叶肉细胞。另外,其外围还有一圈叶肉细胞包围,形成“花环”状结构。碳四植物,甘蔗、玉米等。

第四节

叶的生态类型

叶的形态结构比较容易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并能形成遗传性状,就形成了各种生态类型的叶。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一、阳生叶和阴生叶

(一)阳生叶

一些植物喜光,不能耐受隐蔽,称为阳生植物,其叶称为阳生叶。

叶片较厚、较小,角质膜较厚,栅栏组织、机械组织均很发达,叶肉细胞间隙小。如:小麦、油菜、棉花。

(二)阴生叶

一些植物适应于在较弱的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称为阴生植物,其叶称为阴生叶。

叶片大而薄,栅栏组织发育不良,细胞间隙发达,叶绿体较大,表皮细胞也常含有叶绿体。如:八角金盘(五加科)、麦冬。

▲在同一植株或同一植物群体中,因叶所处的位置不同,也会出现阳生叶和阴生叶的区别。如:栎树。

二、旱生叶和水生叶

(一)旱生叶

能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其叶称为旱生叶。

叶片的结构朝着降低蒸腾(夹竹桃、裸子植物门松柏纲)和发展贮水组织(芦荟、土三

七、垂盆草、马齿苋等)的方向演化。通常较小,角质膜极厚,表皮毛和蜡被发达,有些具有复表皮(夹竹桃),栅栏组织极发达,甚至叶的背面也有分化,因此称为等面叶,胞间隙小。如:芦荟、马齿苋。

(二)水生叶

植株全部或大部分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其叶称为水生叶。

叶片薄,叶肉细胞层数少,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属于等面叶,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也能增加叶片的浮力,单是叶脉少,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相对退化,没有角质膜或极薄。如:眼子菜、沮草。

第五节

叶的衰老与脱落

一、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

有些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叶只能生活一个生长季节,冬季来临时会全部脱落,这类植物称为落叶植物。如:油桐、泡桐、桃树。而有些植物的叶可以生活一至数年,植株上的叶依次脱落,整个植物四季常绿,称为常绿植物,其叶称为常绿叶。如:樟树、女贞、含笑。

二、离层

落叶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落叶在结构上的原因是由于在叶柄基部产生了离层。

叶脱落前,叶柄基部的一些细胞进行分裂形成一些小型薄壁细胞形成离区,离区薄壁细胞胞间层分解形成离层,导致叶片脱落。

第六章

被子植物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与变态

第一节

被子植物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

一株植物的各种器官在结构和生理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体现着植株生活的整体性和生长相关性。

一、营养器官之间主要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

(一)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输导和蒸腾

陆生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是从根尖的根毛区吸收。水分进入根毛后,一方面以细胞间渗透的方法依次通过幼根的表皮、皮层、内皮层、中柱鞘进入导管中;另一方面由于植物地上部分、尤其是绿叶的巨大蒸腾作用、产生强大的吸水力,由叶、茎、根的导管一直传到根毛区的细胞,使根毛区细胞的吸水力增加、不断向土壤吸收水分。

(二)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制造、运输、利用和贮藏

植物体内有机营养物质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是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主要过程,也是直接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唯一途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除少数供应本身利用外,其余都运输到根茎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中。这种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同时,根系合成的氨基酸等含氮有机物经过筛管运输到地上部分。有机物的运输与呼吸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呼吸作用形成的三磷酸腺苷(ATP)提供能量。有些植物具有贮藏大量有机物的能力,将叶片制造、运输的有机物积累于块茎、块根等贮藏器官中以及结实器官的果实种子中。

以上,说明在植物体内有机营养物质的制造、运输、利用和贮藏过程中,植物所进行的光合作用、输导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长发育等各种生理功能都是相互依存的。同时,植物的这些生理活动又与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统一协调。

二、营养器官之间结构的联系——根茎叶维管组织的联系

(一)根茎过渡区

种子萌发时,胚轴的一端发育为主根,另一端发育为主茎,二者之间通过胚轴相连。然而根维管组织的初生结构的特点与茎维管组织的初生结构明显不同,所以,在根茎交界处,维管组织必须从一种形式逐渐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发生转变所在的部位称为根茎过渡区,一般是在下胚轴的一定部位。过渡区的结构非常复杂,各种植物又有不同的类型。

(二)枝叶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1、枝叶维管束的联系

枝条节部维管组织较节间复杂。因为有些维管束从枝条内的维管柱斜出到枝条的边缘、再深入叶柄进入叶片,组成反复分支的叶脉。进入叶的维管束,从枝条中维管束分支开始、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这一段称为叶迹。每一个叶的叶迹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但是对每种植物来说是固定的。

例如:双子叶植物中,常有3个叶迹。叶脱落后,在叶痕上可以看到叶迹的痕迹。在一个叶迹进入一个叶位置的上方,出现一个没有维管束而被薄壁细胞填充的区域,称为叶隙。

2、茎与分枝维管组织的联系

主茎上维管束的分支通过皮层进入枝条的部分称为枝迹。每一枝条的枝迹一般为两个,在枝迹上方同样出现被薄壁细胞所填充的区域,称为枝隙。

三、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一)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相关性——根条比率

植物根系与枝叶之间生 理上的密切相关,导致二者在生长上出现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根条比率。“本固枝荣、根深叶茂”这句话反映了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存在着生长相关性。植物的地上部分把光合产物和生理活性物质运输到根部去利用,而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矿质和氮素,及其合成的氨基酸等重要物质,又向上部输送,供给地上部分。

(二)茎与分枝的生长相关性——顶端优势

顶芽对侧芽,主根对侧根均有抑制作用,也反映了器官的生长相关性。顶芽发育良好、主干生长就迅速,而侧芽生长就受到抑制,不能发育分枝,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如果去掉顶芽,则可促使侧芽发育为新的枝条。其实质是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活动的抑制。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营养器官变态概念

某些植物的营养器官由于长期适应某种特殊环境,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并成为遗传性状,这种变化称为变态,该器官称为变态器官。

二、营养器官变态类型

(一)变态根

包括贮藏根、气生根、寄生根

1、贮藏根

外观肥大、肉质,富含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结构上以大量贮藏组织为主,维管组织穿插其间。贮藏的营养物质用于植物开花或者营养繁殖、萌生新植株的营养来源。包括两类:

(1)肉质直根

由上胚轴和主根基部发育形成。如:萝卜、胡萝卜等。 (2)块根

由不定根发育形成。如:甘薯、何首乌等。

2、气生根

一般露出地面。包括三类: (1)支持根

玉米、高粱等。 (2)攀援根

常春藤等。 (3)呼吸根

红树、榕树等。

3、寄生根

叶退化为小鳞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借变态的寄生根直接从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菟丝子、列当、蛇菰等。

(二)变态茎

包括地上茎、地下茎的变态。

1、地上茎的变态

主要有5类: (1)茎刺

柑桔、皂荚、小檗等。 (2)茎卷须

南瓜、葡萄等。

(3)叶状茎

文竹、竹节蓼、假叶树等。 (4)肉质茎

莴笋、仙人掌等。 (5)匍匐茎

草莓、甘薯等。

2、地下茎的变态

主要有4类。

(1)块茎

马铃薯、洋姜(菊芋)等。 (2)鳞茎

洋葱、石蒜、水仙等。 (3)球茎

荸荠、慈姑等。

(4)根状茎

毛竹、生姜、莲藕、狗牙根等。

(三)变态叶

主要有4类。

1、鳞叶

百合、洋葱、水仙、毛竹、莲藕、荸荠等。

2、叶卷须

豌豆(复叶的小叶变态)、菝葜(托叶变态)。

3、叶刺

仙人掌、洋槐(托叶变态)

4、捕虫叶

猪笼草(猪笼草科,多年生直立藤本或草本双子叶植物)、狸藻(狸藻科、多年生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茅膏菜(茅膏菜科、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等。

三、变态器官类型的识别

(一)依据着生位置

如:皂荚的变态刺着生于叶腋部位,属于茎的变态。

(二)依据外部特征

如:马铃薯上具有芽眼,属于茎的变态。

(三)依据内部结构

如:甘薯地下食用的膨大部分,其横切面具有外始式发育、辐射排列的初生木质部,属于根的变态。

(四)依据器官的形成过程

如:小檗的叶变态为刺的过程。

四、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一)同功器官——指形态相似、功能相同,但是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如:茎刺和叶刺。

(二)同源器官——指来源相同,但是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变态器官。如:支持根和块根。

第七章

花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第一节

花的概念与花的组成部分

一、花的概念

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包括花梗(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群、雌蕊群等部分。

二、花的组成部分

(一)花梗(花柄)与花托

花梗是枝条的一部分,花托是花梗顶端膨大的部分,具有密集的节、着生花部变态叶。担负支持和输导功能。

(二)花被

花萼和花冠合成为花被,其组成单位称为花被片。

1、花萼

由萼片组成,具有保护和光合功能。萼片之间完全分离的称为离生萼、彼此之间基部连合或者全部连合的称为合生萼,合生部分称为萼筒、上部分离的部分称为萼裂片。有些植物还具有副萼,如:棉花等。

2、花冠

由花瓣组成,常呈鲜艳色彩、散发一定的气味,具有保护功能,能吸引昆虫传粉。花瓣之间完全分离称为离瓣花,彼此基部合生或者全部合生称为合瓣花,合生的部分称为花冠筒,上部分离的部分称为花瓣裂片。

(三)雄蕊群

基本构成单位称为雄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构成,花药是产生精细胞的场所。

(四)雌蕊群

由雌蕊组成,雌蕊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心皮。心皮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

三、禾本科植物的花及小穗

禾本科植物的花被进一步变态为浆片。花一般由2枚浆片、3或者6枚雄蕊和1枚雌蕊组成。花的外围有内稃和外稃(鳞片状小型苞片,内稃位于上方、外稃位于下方),共同组成一朵小花。一至数朵小花连同下端的两枚颖片(指不着生小花的苞片)以及它们着生的短枝合称为小穗。禾本科植物即以小穗为单位组成各种花序。

第二节

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概念——指植物营养生长过程中,感受了一定的光周期、温度、营养条件等调节发育的刺激,使一些芽的分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茎上一定部位的顶端分生组织(生长锥),有的不再产生叶原基,而是分化出花或花序的各部分原基,最终发育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

二、花芽分化的意义

(一)从个体发育看:花的形成在植物个体发育中标志着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在花中形成雌雄生殖细胞,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

(二)从系统发育看:花器官的形成及其生殖作用是植物繁殖方式中最进化的类型。

繁殖时植物形成新个体的方式,一般包括3大类型:

1、营养繁殖——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上分离后,直接形成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是植物系统演化中出现的初级繁殖方式。许多低等植物进行营养繁殖,如: 藻类植物体的断裂;有些高等植物叶普遍具有这种繁殖方式,如:某些变态器官。

2、无性生殖——有些植物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能形成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孢子,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形成新的植物体(配子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也称为孢子生殖。

3、有性生殖——在植物生活史的某一时期,能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配子,通过两个配子的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形成新的植物体(孢子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第三节

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

从花的组成和结构看,最基本的两性花一般由四轮器官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心皮。四轮器官的发育分别由A、B、C三种功能基因控制。

根据ABC模型解释各轮花器官特性基因作用方式为:

A功能基因在第

一、二轮花器官中表达;B功能基因在第

二、三轮花器官中表达;C功能基因在第

三、四轮花器官中表达。

A和B、B和C可以相互重叠,A和C则相互颉颃,即A抑制C在第

一、二轮花器官中表达、C抑制A在第

三、四轮花器官中的表达。

第八章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细胞分别是精细胞和卵细胞。

第一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成熟花药包括表皮、药隔、花粉囊三部分。

发育初期的花药结构简单,外为一层幼令表皮(未分化成熟的表皮细胞组成)和包围在内侧的分生细胞。随着表皮分化成熟,内侧花药四角各出现一至几列纵向分布的分生细胞——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经过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外层的称为初生壁细胞、简称壁细胞、一般称为周缘细胞,将来进一步分化形成花粉囊壁;内层的称为造孢细胞,分裂形成多数花粉母细胞(或直接发育为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众多花粉粒,精细胞在花粉粒中形成。同时,花药中部分化形成维管束、薄壁组织,构成药隔部分。

二、花粉囊壁的组成

花粉囊壁与表皮一起组成花药壁。

1、药室内壁

位于表皮内方,一般由一层近似等径较大的薄壁细胞组成。初期贮藏淀粉等营养物质,后期,除外切向壁外,其余壁大都数次生加厚,有时木质化,主要担负保护功能,一般称为纤维层。

2、中层

由1-3层扁平、较小的薄壁细胞组成,后期逐渐消失。

3、绒毡层

花粉囊最内一层大型薄壁细胞,一般含有双核、多核、或者为多倍体,营养物质十分丰富,主要是为花粉母细胞发育提供营养,以后逐渐解体消失。

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核花粉粒。

(一)减数分裂概念——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质只复制一次,一个母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这种分裂方式成为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Ⅰ

(1)前期Ⅰ

染色体变化较为复杂,可以分为5个时期。

①细线期

出现细线状的染色体,两条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处相连。

②偶线期

也称为合线期。细胞核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为“联会”,配对的染色体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一般称为“四联体”或者“四介体”。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

③粗线期

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在四联体上可以看到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遗传物质发生了重组。

④双线期

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交叉十分明显。形成各种形状的四联体。

⑤终变期

染色体缩短变粗至极限,是观察计数的最佳时期,核仁消失、核被膜解体。

(2)中期Ⅰ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不分开。 (3)后期Ⅰ

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极。 (4)末期Ⅰ

两种类型:

①连续型:是指两次核分裂均伴随胞质分裂,其中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称为二分体,第二次分裂形成四分体。一般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如:小麦、水稻、玉米等。

②同时型:是指减数分裂第一次核分裂不伴随胞质分裂,不出现二分体阶段,第二次分裂形成4个核后,才同时发生胞质分裂而形成四分体。一般常见于双子叶植物中,如:棉花、油菜等。

2、减数分裂Ⅱ

与一般有丝分裂过程类似,后期Ⅱ两条染色单体分开,末期Ⅱ形成四分体,即四个单核花粉粒,也称为小孢子。

(三)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1、产生单倍体的两性配子,受精后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发育形成新的植物体,恢复了亲本的染色体数目,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2、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遗传物质发生重组,为细胞遗传的变异性奠定了基础,丰富了植物的遗传变异性。

四、花粉粒

(一)花粉粒的发育

四分体游离出来形成四个单核花粉粒。单核花粉粒发育长大变成圆形,并产生大液泡,而细胞核由中央移向边缘,形成极性现象,进行一次不均等的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大小悬殊的细胞。大的称为营养细胞,小的称为生殖细胞,之间有胼胝质壁分隔,以后胼胝质壁溶解,生殖细胞成为一个纺锤状无壁的裸露细胞,浸没在营养细胞中,形成细胞中包含细胞的特殊现象。有些植物的生殖细胞能继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细胞。这种含有两个或者三个细胞的结构称为成熟的花粉粒,简称为花粉粒,是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同时,花粉粒外围形成了具有内、外两层的花粉粒壁。

(二)花粉粒的形态

花粉粒内壁较薄、柔软而有弹性,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果胶质、半纤维素和蛋白质,其蛋白质由花粉粒本身制造,主要是各种水解酶,在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中担负功能。

外壁较厚、硬、缺乏弹性,有萌发孔或沟、以及各种形状的雕纹,主要组成物质有孢粉素、纤维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素、油脂、蛋白质等,并常呈黄色且有粘性。其蛋白质来自绒毡层,是由孢子体起源,具有基因型的特异性,在花粉与柱头的相互识别中担负功能。

第二节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雌蕊的发育和组成

雌蕊由1至多个心皮原基发育形成,心皮卷合形成雌蕊后,其边缘愈合处称为腹缝线,相当于叶片中脉处称为背缝线。雌蕊在外部形态上分为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

(一)柱头

是雌蕊顶端膨大的部分,形状各异,是承受花粉及花粉粒萌发的场所。柱头表面具有亲水的蛋白质薄膜,不仅能黏着花粉粒并为其提供水分,而且关键是能在柱头与花粉粒的相互识别中具有“感应器”的特性。柱头包括两类:

1、湿柱头:能产生分泌物,主要成分有脂类、酚类,还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激素、酶类等。如:烟草、茄、苹果、矮牵牛等。

2、干柱头:不会产生分泌物。为常见类型,如:油菜、石竹、棉花、柿子、禾本科植物等。

(二)花柱

雌蕊中较细长呈柱状的部分,外围为表皮细胞,内侧为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包括两种类型:

1、空心型花柱:中央形成花柱道,其内壁通为具有分泌功能的花柱道细胞组成, 花柱道细胞还具有传递细胞的功能。如:豆科、百合科、罂粟科、马兜铃科植物。

2、实心型花柱:分两类。

①有引导组织分化的实心型花柱

引导组织细胞狭长,细胞器丰富、代谢活跃。如:白菜、番茄、梅、灯笼椒等植物。

②无引导组织分化的实心型花柱

结构简单,仅由薄壁组织构成。如:垂柳、小麦、水稻等植物。

3、子房

是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包括子房壁、子房室、胎座、胚珠四部分。子房壁具有内外表皮,其间由维管束和薄壁组织构成。子房内壁着生胚珠的部位称为胎座。胚珠是种子的前身。

二、胚珠的结构

成熟胚珠一般包括珠柄、珠心、珠被、合点、珠孔、胚囊等部分。胚囊中分化出卵细胞。

三、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胚囊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在珠心内形成,成熟后含一个卵细胞、一个中央细胞、两个助细胞、三个反足细胞。其发育过程如下:

胚珠中靠近珠孔端的珠心表皮内侧分化出一个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的发育有两种类型:①直接发育形成胚囊母细胞,如:小麦、水稻、向日葵等植物;②孢原细胞经过一次平周分裂,外侧一个发育为周缘细胞、继续分裂参与珠心组织的形成,内侧一个发育为胚囊母细胞,如:棉花等植物。

胚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纵向(珠孔与合点连线)排列的大孢子,一般只有靠近合点端的一个能发育形成单核胚囊,称为功能大孢子,其余三个退化消失。 单核胚囊连续进行三次核分裂,先后形成2核胚囊、4核胚囊、8核胚囊。 8核胚囊中,两极分别形成3个细胞,靠近合点端的均为反足细胞,靠近珠孔端的发育形成两个助细胞、一个卵细胞,另外两个核向中间集合形成一个大型的中央细胞,至此,成熟胚囊发育成熟为7个细胞的雌配子体。

▓这种单孢型发育方式形成的胚囊称为蓼型胚囊,绝大多数被子植物胚囊发育方式属于此种类型。

第三节

开花、传粉、受精

一、开花

当花中雄蕊花粉粒和雌蕊胚囊发育成熟或二者之一发育成熟后,花被即行展开露出雌雄蕊的现象称为开花。

▓在一个生长季内,一株植物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放完毕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开花期。因种而异,从数天至几个月不等,有些热带植物能终年开花。

二、传粉

成熟的花粉粒借助外力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或者授粉。

其借助的外力称为媒介,主要是昆虫和风力,分别称为风媒和虫媒,对应的花称为风媒花或虫媒花,相应的植物称为风媒植物或虫媒植物。另外还有水、鸟类、人为因素也可以传粉。

传粉的方式一般包括两种: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一)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及其生物学意义

1、自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如:小麦、豆类作物等。广义的自花传粉则包括同株异花间以及同品种不同植株间的传粉。

2、异花传粉

指一朵花的花粉粒传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如:玉米、南瓜等。

3、生物学意义

自花传粉也能保持植物的繁衍,但是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产生的环境条件不同,遗传性差异较大,受精后形成的后代较易产生变异,相对来说:适应性更广、生活力更强。因此,经过长期演化,异花传粉方式成为大多数植物的传粉方式。

(二)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

由于长期自然选择、演化的结果,植物形成了许多适应于异花传粉的特性:

1、单性花:雌雄同株的=——玉米、瓜类;雌雄异株——菠菜、桑、杨、柳。

2、雌雄蕊异长:花两性,花柱和花丝不等长。荞麦、报春花、石竹等。

3、雌雄蕊异熟:花两性,雌雄蕊不同时成熟。向日葵、苹果等,雄蕊先成熟;油菜、柑桔、车前草等,雌蕊先成熟。

4、自花不孕: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或者同一植株花柱上,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花粉不能萌发,或能萌发、但是花粉管生长缓慢、达不到受精结果的现象。玉米、番茄等。

三、受精

两性配子相互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

(一)花粉粒萌发与花粉管的生长

落在柱头上的花粉粒经过柱头的识别,生理上亲和的花粉粒即可从周围吸收水分、代谢活动加强,体积增大,内壁由萌发孔或者萌发沟向外突出生长形成花粉管。这一过程称为花粉管萌发。

花粉管能够做定向生长,穿过柱头细胞间隙进入花柱、继而进入子房,沿子房壁内表面生长,最终进入胚珠中的胚囊进行受精。

花粉管进入胚珠的方式有三种:常见的是从珠孔进入,称为珠孔受精;另有从合点进入的,称为合点受精;还有从中部进入胚珠的,称为中部受精。

花粉管进入胚囊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是通过退化的一个助细胞的丝状器部位进入;还有经过卵细胞核助细胞之间进入的;或经过助细胞核胚囊壁之间进入的;等等。

(二)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

1、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指进入胚囊的两个精细胞,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中央细胞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

2、生物学意义

(1)单倍体的精细胞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形成胚,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恢复了亲本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2)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和卵细胞,在遗传上存在差异,融合后,丰富了物种的遗传变异性。

(3)单倍体的精细胞和二倍体的中央细胞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将来发育形成胚乳,综合了亲本的遗传性状,生理上更加活跃,作为营养被胚吸收,使后代变异性更大、适应性更广、生活力更强。

(4)是被子植物在当今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植物界最进化、最高级的有性生殖方式;是植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四、多倍体

体细胞中具有3组或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体称为多倍体。其中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杂交)的多倍体称为异源多倍体。多倍体理论一般应用于培育无籽果实的生产实践中。

第九章

种子与果实的形态结构和建成过程

第一节

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建成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

由胚珠发育形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一般包括胚、胚乳、种皮三部分,但其外部形态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

(一)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原始体(雏体),一般包括胚芽、子叶、胚轴、胚根四部分。

胚芽由生长点(生长锥)和幼叶组成;子叶1至多枚(双子叶植物一般为2,单子叶植物一般仅1枚,裸子植物则有2-多数);胚轴一般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子叶着生处为分界;胚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 禾本科植物的胚中,还有胚芽鞘和胚根鞘的分化,其子叶一枚退化为外子叶,一枚发达较肥大、特称为盾片(内子叶)。因为胚芽鞘的存在,特将胚芽鞘节和盾片节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胚轴。

受精卵产生纤维素壁,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开始萌发、进行分裂,经过原胚时期、器官分化而形成胚。

1、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受精卵第一次横向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小型的顶细胞(近合点端)、一个大型的基细胞(近珠孔端)。称为2细胞原胚。

基细胞主要进行多次横向分裂形成胚柄,把胚体推向胚囊内部,以利于吸收胚乳的营养物质。其最顶端一个细胞将来能参与胚根发育,最基部一个细胞膨大成泡状,担负吸器功能、可从周围吸收营养物质并转运到胚体。

顶细胞经过两次互相垂直的纵向分裂形成“四分体”胚体,接着四分体横向分裂一次形成“八分体”胚体,八分体胚体继续进行多向分裂形成“球形胚”。属于原胚时期。

球形胚继续进入器官分化时期:现实子叶分化,胚轴相应伸长,形成“鱼雷胚”。 鱼雷胚子叶凹陷处分化出胚芽,胚体基部与胚柄顶端一个细胞共同分化形成胚根。幼胚分化形成。

2、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与双子叶基本类似,但只形成一枚子叶,并有胚芽鞘、胚根鞘的分化。

受精卵第一次进行偏斜的横向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小型的顶细胞(近合点端)、一个大型的基细胞(近珠孔端)。称为2细胞原胚。

2细胞原胚经过多次分裂形成梨形胚(或棍棒形,一般含有16-32个细胞)。属于原胚时期。

梨形胚上部一侧出现一个小凹沟,开始器官分化。

凹沟以上部分形成盾片大部分、胚芽鞘大部分;凹沟下部即原胚中部分化出胚芽鞘的下部、胚芽、外子叶、胚轴、胚根、根冠、胚根鞘;原胚基部分化形成盾片下部和胚柄。幼胚分化形成。

(二)胚乳

是由受精极核发育形成的结构,主要贮藏营养物质。胚乳的发育主要有两种方式:

1、核型胚乳——胚乳发育过程有游离核时期。受精极核最初的多次分裂只进行核分裂,胚乳核呈游离状态分布于胚囊中,到发育到一定阶段才在各细胞核之间

产生细胞壁,完成胞质分裂,形成胚乳细胞。在单子叶植物、双子叶离瓣花植物中普遍存在,如:小麦、水稻、油菜、苹果等。

2、细胞型胚乳——胚乳发育过程无游离核时期。受精极核的分裂及以后多次分裂均同时产生细胞壁,直接形成胚乳细胞。大多数双子叶合瓣花植物中存在,如:番茄、烟草等。

▓沼生目型胚乳——慈姑、泽泻等沼生目植物中,受精极核第一次分裂将胚囊分隔成两室,珠孔端室和合点端室。珠孔端室较大,存在游离核,并进行多次分裂,最后形成胚乳细胞;合点端室较小,游离核不分裂或只进行少数分裂,常处于共核状态。是介于核型胚乳核细胞型胚乳之间的一个胚乳类型。

(三)种皮

担负保护功能。由珠被发育形成,1-2层。只有一层珠被的胚珠只形成一层种皮,有两层珠被的胚珠可以形成两层种皮,有时仅其中一层珠被发育形成一层种皮。

珠柄发育为种柄,、并在种子上留下痕迹、称为种脐;珠孔发育为种孔。 倒生胚珠的植物,沿种子腹面中央位置会形成种脊,内存残留的维管束。 有些植物,如:蓖麻,种子的一端会形成种阜,是由外种皮延伸形成的柔软垫状物。

有些植物会分化出假种皮包围在种子外面,如:荔枝、龙眼的食用部分是由珠柄发育形成的假种皮;苦瓜、番木瓜等种子外面的肉质附属物是由胎座发育形成的假种皮。。。。。

二、种子的主要类型

根据种子成熟后胚乳的有无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有胚乳种子

蓖麻、烟草、番茄、柿子等双子叶植物;水稻、玉米、小麦、高粱、洋葱等单子叶植物。

(二)无胚乳种子

子叶一般肥厚,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菜豆、豌豆、花生、棉花等双子叶植物;慈姑等单子叶植物。

三、种子萌发与幼苗类型

(一)种子的寿命与休眠

1、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继续保持生活力的最长期限。通常是以达到60%以上的发芽率的贮藏时间作为种子寿命的依据。

栽培作物种子寿命一般相对较短,如:水稻4年,棉花2-3年; 杂草种子寿命相对较长,如:马齿苋20-40年。

2、种子的休眠——是指在适应的环境条件下,种子仍不能进入萌发过程,而是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可以萌发的性质。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在条件

种子结构完整、充分成熟。

2、外界条件

充足的水分(首要条件),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度(三基点)。

(三)种子萌发过程

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称为主根,然后胚轴伸长、使胚芽突破种皮向上形成茎、叶,幼苗形成。

(四)幼苗的类型

1、子叶出土幼苗

胚发育时,下胚轴能够伸长,把子叶推出土面。如:菜豆、大豆、油菜、向日葵,棉花、蓖麻、瓜类、洋葱等植物。

2、子叶留土幼苗

胚发育时,下胚轴不伸长,仅上胚轴伸长把胚芽推出土面。如:蚕豆、豌豆、柑桔、荔枝、核桃、三叶橡胶树、水稻、玉米、小麦等植物。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一)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过精卵细胞的融合而产生有胚种子的繁殖现象。包括两类:

1、单倍体无融合生殖——是指胚囊是由胚囊母细胞经过正常减数分裂而形成的无融合生殖。包括两种: (1)孤雌生殖——是指卵细胞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为胚的无融合生殖。例如:玉米、小麦、烟草等植物中有发现。

(2)无配子生殖——是指胚由助细胞或者反足细胞发育形成的无融合生殖。例如:棉花、亚麻、烟草等植物中有发现。

单倍体无融合生殖,因为其胚是单倍体的,无法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后代常常是不育的。

2、二倍体无融合生殖——是指胚囊是由孢原细胞、胚囊母细胞或者珠心组织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无融合生殖。也包括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两种。其后代是可育的。

另外:珠心细胞或者珠被细胞分裂并侵入胚囊,也能形成完整的胚,这种繁殖现象称为无孢子生殖。其产生的胚称为不定胚。其后代也是可育的。

(二)多胚现象——是指一个种子中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胚的现象。

多胚现象原因众多:

受精卵裂生形成多个合子胚;一个胚珠中形成两个胚囊形成,从而形成两个合子胚;助细胞、反足细胞发育形成非合子胚的;这些胚一般难以发育成熟。

不定胚,一般能发育成熟。不定胚主要是为珠心胚类型。珠心胚一般没有休眠期,比合子胚优先利用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出苗快、健壮,具有生产实用性。

五、胚状体和人工种子

(一)胚状体——是指由非合子细胞通过与合子胚相似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而形成的胚状结构。(它是高等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有力证明)

(二)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以及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第二节

果实的形态结构和建成过程

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花萼枯萎或宿存,花瓣、雄蕊、雌蕊柱头和花柱均枯萎凋谢,胚珠发育形成种子、子房则发育形成果实包被种子。

一、果实的结构

依据花部参与形成果实的部分不同把果实分为两大类:

(一)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花生、水稻、小麦、柑桔、桃、李等。其结构上主要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果皮包被种子,一般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部分,由于各层质地不同形成多种类型的果实。如:桃树的核果,其食用部分主要是中果皮;柑桔的柑果,其食用部分主要是内果皮中分化出的毛囊。

(二)假果——由子房和花的其它部分,如:花托、花被筒甚至整个花序共同参与形成的果实。不同植物,因参与形成果实的部分不同,其结构也复杂多样。

苹果、梨等植物果实的主要食用部分是由花托和花被筒合生形成的托杯发育形成的,只有果实中心很小的一部分是由子房发育形成;

南瓜、冬瓜等植物果实的坚硬皮部是由花托和花萼发育形成的、还包括外果 皮,而其主要食用部分是中果皮和内果皮。

西瓜的食用部分则主要是由胎座发育形成的。

菠萝、桑葚、无花果等植物的果实则是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

二、单性结实——是指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果实的现象。

单性结实因为胚珠没有受精,不能产生种子,因此其形成的果实一般是无籽果实。如:香蕉、无籽葡萄等。

▓ 无籽果实形成的情况很多,除了单性结实外,还有其它情况:胚珠受精后发育受阻、造成种子败育的会形成无籽果实,杂交种的后代会形成无籽果实。

三、果实与种子的传播

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了适应不同传播媒介的多种形态特征,以利于传播、扩大植物分布范围,使种族繁衍昌盛。

主要依靠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还有果实本身的力量等方式。

第三节

被子植物生活史

植物生活史是指从植物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直到下一代又重现该阶段的全过程。

被子植物生活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和繁殖,知道下一代受精卵产生为止的全过程。经过两个世代或基本阶段:孢子体世代(孢子体阶段、无性世代、二倍体阶段)、配子体世代(配子体阶段、有性世代、单倍体阶段),两个世代交替的关键环节是:减数分裂、双受精。

第十章

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

一、生物多样性定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与环境所形成的所有形式、层次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化。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如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群落、植被、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各种物质资源和合适的生存环境,并维系着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

一、人为分类法:人们按照自己的方便仅仅选择植物的一个或者几个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的分类方法。

人为分类法形成的分类系统称为人为分类系统,没有反映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二、自然分类法:依据植物进化过程中形态、结构、生理方面的相似程度判断其亲缘关系的远近再进行分门别类的分类方法。

自然分类法形成的分类系统称为自然分类系统,客观地反映了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过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4个关于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一、基本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基本单位。其中界是最高等级单位,种是最基本等级单位。

二、种的定义: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能进行自由交配产生能育的后代、有一定地理分布区域的植物类群。也称为物种,是植物分类的最基本等级单位。

三、种下等级单位:亚种、变种、变型。

1、亚种:指某种植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群受到该地区环境的影响,在形态结构或者生理上发生一些变化,这个种群就称为某种植物的亚种。如:丛枝角蒿(紫葳科)Incarvillea sinensis

Lam. subsp. variabilis

(Batalin) Grierson

2、变种: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的同一个种群内,如果某些个体组成的小种群在形态、分布、生态或者生长季节上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异并且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那么这个小种群就称为原来那个种的变种。如:蕨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Underw.

3、变型:指具有形态变异但是看不出有一定的分布区,而是零星分布的种下个体。如:单叶金鸡脚Phymatopsis hastata

(Thunb.) Kitagawa ex H.Ito f. simplex (Chris) Ching

四、品种:指经过人工培育而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变异的种。它不是植物分类学的分类单位,而是属于栽培学上的变异类型,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

第四节

植物命名法

一、双名法定义:林奈(Linnaeus)首倡使用的植物种的学名命名方法,用两个拉丁文单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单词是种名、形容词;后面再加上命名人的姓氏或者姓氏缩写、其第一个字母大写。

二、国际植物学名命名法规:主要有以下6条。

1、每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学名(scientific name)。

2、植物学名必须符合林奈的双名法。

3、若某种植物出现多个学名,以最早使用而且符合命名法规者为合法学名。

4、一种植物的学名,其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5、一种植物的学名,除属、种名外,还应在后面加上命名人的姓氏或者姓氏缩写,其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6、合法的植物学名,必须附有用拉丁文正式发表的描述。

第五节

植物的鉴定方法

植物检索表:是依据法国植物分类学家拉马克的二歧分类原则,将不同特征的植物用对比的方法,从一对相反的性状中选择其中符合的、放弃里一个不符合的特征,依次选取,逐步引导到鉴定的目标。依此方法建立的表格称为植物检索表。一般有如下两种形式:

一、平行检索表:每一对照性质的特征紧紧相接、便于比较,在每一行之末,或为一个数字、或为一个学名。如果是数字,则另起一行,再找一对对照性质的特征书写。如此直至终了。

特点:同号相邻,左边对齐,便于一次查找,节约篇幅,容量大,但不醒目。

二、定距检索表:相对立的特征编为同样号码,且在书页左边同样距离处开始书写,如此继续下去,书写行越来越短,直到追寻到所需要的学名为止。

特点:同号同位,相近性质的类群排在一起,便于掌握,一目了然,比较方便,但是浪费篇幅。

上述两种检索表以高等植物4个门为例列表说明。

平行检索表——

1 植物体无维管束,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苔藓植物门 1 植物体具有维管束,孢子体占优势,能独立生活„„„„„„„„„„„„„„2 2 不产生种子,只产生孢子,配子体能独立生活„„„„„„„„„„„蕨类植物门 2 产生种子,雌配子体不能离开孢子体独立生活„„„„„„„„„„„„„„„3 3 种子或胚珠裸露,,一般没有导管„„„„„„„„„„„„„„..„„裸子植物门 3 种子或胚珠包被在果实或子房中,具有导管„„„„„„„„„„„„被子植物门

定距检索表——

1植物体无维管束,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苔藓植物门 1植物体具有维管束,孢子体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2不产生种子,只产生孢子,配子体能独立生活„„„„„„„„„蕨类植物门 2产生种子,雌配子体不能离开孢子体独立生活

3种子或胚珠裸露,,一般没有导管„„„„„„„„„„„„..裸子植物门

3种子或胚珠包被在果实或子房中,具有导管„„„„„„„„被子植物门

第十一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概述

一、整个植物界包括以下15个门,如以下图表所示。

二、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比较

第一节 藻类植物

一、一般特征

5个方面。

1、营养方式——具有光合色素,能独立生活的低等自养植物。

2、生活环境——主要生活在水中。

3、形态结构多样——单细胞的、细胞群体的、多细胞的。

4、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5、生殖结构——

一般是单细胞的。

二、相关名词术语

1、孢子和配子——孢子是一种特化的进行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配子是一种特化的进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2、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二倍体核相和单倍体核相互相交替的现象称为核相交替;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的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交替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如果配子体和孢子体形态构造基本相同称为同形世代交替,不相同称为异形世代交替,配子体和孢子体不明显则为无明显世代交替或者说无世代交替现象。)

3、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植物生活史中,由合子发育为孢子体,到孢子体产生孢子母细胞为止的时期称为无性世代,也称为孢子体世代、具有二倍体核相;由孢子发育为配子体,到配子体产生两性配子为止的时期称为有性世代,也称为配子体世代、具有单倍体核相。

4、孢子体和配子体——具有世代交替现象的植物生活史中,由合子发育形成的能够产生孢子的植物体称为孢子体,具有二倍体核相;由减数分裂产生的孢子发育形成的能够产生两性配子的植物体称为配子体,具有单倍体核相。

5、孢子囊和配子囊——植物体上能够产生孢子的母细胞或者器官称为孢子囊;能够产生配子的母细胞或者器官称为配子囊。

6、有性生殖的4种方式——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接合生殖

(1)同配生殖:由形状、结构、大小、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进行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如:甲藻门、金藻门的少数种类。

(2)异配生殖:由形状、结构相同,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不相同的两个配子进行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大而运动能力差的称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称为雄配子。如:绿藻门、褐藻门的部分种类。

(3)卵式生殖:由形状、结构、大小、运动等方面都不相同的两个配子进行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大而无鞭毛且不能运动的称为卵细胞,小而有鞭毛且能运动的称为精细胞。是有性生殖的最进化方式。如:高等植物和部分低等植物(红藻门植物等)。 (4)接合生殖:是有性生殖的特殊形式。指两个没有鞭毛但是能够变形的配子通过接合管进行结合的生殖方式。如:水绵、黑根霉等少数植物。

7、赤潮和水华——海水受到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浮游生物大量增殖,引起海水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赤潮;受到污染的淡水水体,在一定条件下某些藻类大量增殖,并在水面漂浮一层有异味和颜色的浮沫的现象称为水华,也称为水花。

三、分类

藻类植物是一群古老、最原始的植物。据化石记载,约35~33亿年前,地球水体中首先出现了“原核蓝藻”,现在已知大约有2万多种。主要依据光合色素不同分为7个门。

1、蓝藻门

生境分布:一般分布于温暖、有机质丰富的淡水中。 植物体构成:单细胞、群体的或者丝状体的。

主要特征:无细胞核、载色体分化,原生质体分为中央体和周质两部分。主要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和藻蓝素(位于周质的光合片层上),植物体呈现蓝绿色。

繁殖:营养繁殖、无性生殖,不具有性生殖。 代表植物:颤藻属、念珠藻属(地木耳、发菜等)。

2、裸藻门

生境分布:主要分布于淡水中,少数生长在半咸水中,极少数生活于海水中。

植物体构成:绝大多数是无细胞壁、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植物。

主要特征:有细胞核、载色体分化,细胞无细胞壁、具1-3根鞭毛,有绿色和无色两类——绿色种类(细胞内有叶绿体,含叶绿素a、b ,β-胡萝卜色素和叶黄素)、无色种类(营腐生生活或者为动物的营养方式/吞食固体颗粒)。

繁殖:主要以细胞纵裂行营养繁殖,没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尚不明确。 代表植物:裸藻属、胶柄藻属。

3、金藻门

生境分布:主要分布于淡水中,海水中也有分布。 植物体构成:单细胞、群体或者分枝丝状体的。

主要特征:多数种类无细胞壁、运动细胞具有1-2根鞭毛,载色体中含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以及墨角藻黄素等叶黄素,植物体呈黄绿色、橙黄色、褐黄色。

繁殖:运动型种类以细胞分裂或者群体断裂行营养繁殖,不能运动的种类以游动孢子(也具有1-2条鞭毛)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同配生殖类型,为少数种类。

代表植物:黄群藻属、钟罩藻属。

4、甲藻门

生境分布:主要分布于海水中,淡水种类少,也有寄生于动物体内的。 植物体构成:多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球胞型或者丝状体的。

主要特征:细胞球形、长椭圆形,裸露或者具有细胞壁,含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以及多甲藻素、硅甲藻素、甲藻素、硅藻黄素等叶黄素。黄色色素含量比叶绿素大,载色体成黄绿色、橙黄色、褐色。运动细胞具有两条鞭毛。

繁殖:主要是细胞分裂行营养繁殖,有些种类产生孢子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同配生殖、仅在少数种类中发现。

代表植物:多甲藻属、角藻属。

5、绿藻门

生境分布:主要分布于淡水,少数在海水中。

植物体构成: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群体的、丝状体的、叶状体的。 主要特征:有细胞壁,载色体与叶绿体结构相似,主要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b,α、β-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植物体呈现绿色。运动细胞具有2或4条鞭毛。

繁殖: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含四种类型。 代表植物:小球藻属、轮藻属、水绵属。

6、褐藻门

生境分布: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

植物体构成:为多细胞植物体,分为3类——分枝丝状体;由分枝丝状体结合形成假薄壁组织的管状体;有组织分化的叶状体。

主要特征:具有细胞壁,载色体含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以及墨角藻黄 素等叶黄素,其中墨角藻黄素含量最大,使藻体呈现褐色。精子和游动孢子具有 2条不等长的鞭毛(1条向前方伸出、茸鞭刑;1条向后方伸出、尾鞭刑)。

繁殖:营养繁殖以断裂方式进行,无性生殖以游动孢子和静孢子繁殖,有性生殖包括同配、异配、卵式生殖。

代表植物:海带属、鹿角菜属。

7、红藻门

生境分布: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 植物体构成:多数是多细胞的,少数是单细胞的。多细胞植物体中有简单的丝状体的、也有形成假薄壁组织的叶状体或枝状体的。

主要特征:有细胞壁,叶绿素a、b,β-胡萝卜素以及几种叶黄素,还有不溶于水的藻红素和藻蓝素,一般是藻红素占优势,使藻体呈现红色。孢子没有鞭毛。

繁殖:以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为主。无性生殖以多种无鞭毛的静孢子进行;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雄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囊、其内产生无鞭毛的精子,雌性生殖器官为果胞、其内含有1个卵细胞。

代表植物:紫菜属、多管藻属。

第二节

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是一群不含光合色素的低等异养植物的统称,在结构上并不一致,大约10万多种,分为3个门。

一、细菌门

一般特征:单细胞植物,无细胞核;分布广泛——水、大气、土壤、生物体内均有分布; 主要有3种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螺旋形(螺旋菌);异养生活方式——腐生、寄生、共生等;繁殖方式主要为简单的分裂繁殖。

代表种类:硫细菌、铁细菌、放线菌等。

二、黏菌门

一般特征: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其生活史中,一段时动物性的,一段时植物性的。营养体是一团裸露的原生质体,无叶绿素,能吞食固体颗粒,似动物;生殖时,能产生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以孢子进行繁殖,似植物。多数为腐生,少数为寄生,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代表种类:发网菌属。

三、真菌门

1、一般特征:分布极为广泛——水、大气、土壤、生物体内均有。植物体形态多样,仅少数原始种类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等),绝大多数是分枝或者不分枝的丝状体。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为异养生物,营寄生或者腐生生活,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肝糖、脂肪、蛋白质。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以无性繁殖为主(水生真菌产生无细胞壁的游动孢子;陆生真菌产生有细胞壁能接空气传播的孢子),有性生殖有同配、异配、卵式生殖。

2、相关名词术语: (1)菌丝和菌丝体——组成真菌植物体的每一条丝称为菌丝;真菌门植物的营养体,一般由菌丝组成的菌丝团,特称为菌丝体。

(2)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具有横隔壁,菌丝被分隔成多数 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1至数个细胞核,横隔壁上具有小孔,细胞核甚至原生质体可以通过,这种菌丝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横隔壁,菌丝内含有多数细胞核,整个菌丝是一个长管状分枝的大细胞,这种菌丝称为无隔菌丝。 (3)子实体:是高等真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组织体结构,由能育菌丝和营养菌丝组成,其质地、大小、颜色、形状等因种而异。

3、分类:

真菌种类较多,依据形态和生殖方式不同分为4纲,列定距式检索表如下:

1 无真正的菌丝体,如有菌丝体,一般为无隔菌丝„„„„„„„„„藻菌纲 1 有真正的菌丝体,为有隔菌丝

2 具有性生殖阶段

3 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生于子囊内„„„„„„子囊菌纲

3 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担孢子生于担子上„„„„„„„„担子菌纲 2 只发现无性生殖,有性生殖还不清楚„„„„„„„„„„„„半知菌纲

4、代表植物

(1)黑根霉:又名面包霉,属于藻菌纲,主要腐生于面食、果实、蔬菜以及其它动植物遗体上。菌丝为无横隔壁的管状体,在基质表面匍匐生长,伸入基质吸取养料的菌丝称为假根。

(2)蘑菇:担子菌纲,多细胞菌丝体,为有隔菌丝,细胞有双核,成熟的子实体一般呈伞状,单生活着丛生。

第三节

地衣植物——地衣植物门

一、一般特征:是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共生植物。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供给真菌,真菌吸收水分、无机盐供给藻类。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一般为先锋植物。

二、类型:依据地衣的生长形态可分为3类。

壳状地衣——植物体扁平呈壳状,紧附岩石或者树皮上,不易于基物分离。分布最广泛,约占地衣植物的80%。

叶状地衣——植物体呈薄片状的扁平体,形似叶片,一部分粘附于基物上,容易剥离。

枝状地衣——植物体直立且常有分支,形似高等植物,仅基部少部分与基物附着,极易剥离。

三、构造:地衣依据内部构造分为两种。

异层地衣——分为上皮层、藻胞层、髓层、下皮层。

同层地衣——上皮层、髓层、下皮层。藻类细胞在髓层中分布,不单独成层。 ▓ 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如为异层地衣、也没有下皮层、而是髓层与基物直接相连;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一般为异层地衣。

四、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有性生殖由真菌独立进行。

五、代表植物:松萝属。

第四节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门

一、一般特征:一般生长于阴湿的环境,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生活史出现胚,有颈卵器分化,孢子先分化形成原丝体,再由原丝体发育形成占优势的配子体、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其中低级种类植物体(配子体)为扁平的叶状体,无根茎叶的分化;高级种类植物体(配子体)具有拟茎、拟叶、假根分化,没有维管系统。孢子体构造简单,分为基足、蒴柄、孢蒴3部分。是一群简单的配子体高度发达的高等植物。

二、主要相关名词术语

1、中轴和中肋——在苔藓植物体上,由位于拟茎中央的厚壁细胞群构成,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的结构成为中轴;由位于拟叶长轴中部的厚壁细胞群构成,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的结构称为中肋。

2、精子器和颈卵器——苔藓、蕨类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称为精子器,外形多为棒状或者球形,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内部能产生许多能游动的精子(精细胞);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称为颈卵器,外形如瓶状,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上部是狭长的颈部、颈部中央是一串颈部沟细胞,下部是膨大的腹部,腹部含有一个腹沟细胞核一个卵细胞。

三、分类:一般根据营养体的结构不同分为苔纲和藓纲。

(一)苔纲

以地钱为例。

1、一般特征:地钱生长于阴湿的地方,配子体为叉状分支的扁平叶状体,雌雄异株,生长点位于分叉的凹陷处,有背腹之分,无拟茎拟叶的分化,背面具有气孔、腹面具有多细胞的鳞片和单细胞的假根;孢子体构造简单,分为基足、蒴柄、孢蒴三部分,孢蒴中有弹丝。

2、繁殖方式:

(1)主要进行营养繁殖

包括两种——主要方式(在配子体背面产生胞芽杯,内有胞芽,胞芽成熟后落入土中技能发育形成新的配子体);次要方式(配子体在生活史后阶段会逐渐死亡,分叉先端可以形成两个新的配子体,继续生长)。(2)有性生殖

地钱为雌雄异株植物。

①雄生殖托:在雄性植物体中肋生出,圆盘状,具长柄,内生精子器,精子细长,双鞭毛。

②雌生殖托:伞形,下垂8—10条芒线,其间有一列倒悬的颈卵器,颈卵器两侧各有一片薄膜为总蒴苞。

3、生活史

世代交替明显,配子体世代占优势。

(二)藓纲

以葫芦藓为例。

1、一般特征:葫芦藓生长于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上,配子体雌雄同株,有拟茎(具中轴)、拟叶(具中肋)、假根分化(单列细胞构成),拟茎辐射对称。孢子体包括基足、蒴柄、孢蒴三部分,孢蒴构造较地钱稍为复杂,可以明显分为蒴盖(蒴冒)、蒴壶、蒴苔,蒴盖与蒴壶相邻处有环带和蒴齿的分化,蒴齿分为内外两轮、共32枚、能进行伸缩运动,把成熟的孢子弹射出去。

2、繁殖方式:以有性生殖方式为主。

3、生活史

为配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

第五节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门

一、一般特征:为陆生、淡水生或附生植物。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也 能独立生活。植物体(孢子体)具有根茎叶分化,出现了简单的维管系统,但尚无形成层的分化,木质部主要成分是管胞、韧皮部主要成分是筛胞,世代交替明显。配子体中有性生殖器官分别是精子器和颈卵器。

▓蕨类植物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又是最进化的孢子植物。

二、主要相关名词术语

1、小型叶与大型叶——蕨类植物中,没有叶隙和叶柄,仅具有一条不分支叶脉的叶称为小型叶;有叶柄,叶隙有或者无,叶脉多分支的叶称为大型叶。

2、孢子叶和营养叶——蕨类植物中,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叶称为孢子叶,也成为能育叶;主要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产生孢子的叶称为营养叶,也成为不育叶。

3、同型叶和异型叶——蕨类植物中,同一植物体上的叶在形态、结构、功能上相同,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又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称为同型叶或者叶同型;同一植物体上的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相同,可以分为孢子叶和营养叶的称为异型叶或者二型叶或者叶异型或者叶二型。

三、生活史:为异型世代交替。

四、分类:

(一)石松纲

1、主要特征:孢子囊单生于叶腋或近叶腋处,孢子叶通常集生于分枝的顶端,形成孢子叶球。孢子同型或异型,配子体两性或单性。

2、代表植物:石松、卷柏等。

(二)水韭纲

1、主要特征: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似块茎状,具原生中柱,有螺纹及网纹管胞。叶具叶舌,孢子叶的近轴面生长孢子囊,孢子有大、小之分。游动精子具多鞭毛。

2、代表植物:中华水韭。

(三)松叶蕨纲

1、主要特征:孢子体无根;茎分为匍匐的根状茎和直立的气生枝,在根状茎上生毛状假根。气生枝二叉分支,原生中柱.小型叶。 孢子囊大都生于枝端,孢子圆形。

2、代表植物:松叶蕨。

(四)木贼纲

1、主要特征: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节间中空,茎上有纵肋;叶小型,不发达,轮生成鞘状;孢囊柄(孢子叶)于枝干顶端聚集成孢子叶球,孢囊柄下生有孢子囊。孢子同型或异型,周壁具弹丝;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2、代表植物:节节草等。

(五)真蕨纲

1、主要特征:孢子体发达,根状茎、不定根、中柱复杂,木质部中有管胞,大型叶,幼叶拳卷,单叶全缘或一至多回羽状复叶。孢子囊生于孢子叶的边缘或背面,孢子囊集生成孢子囊群;配子体小,背腹性叶状体,绿色,心形,有假根,内有精子器和颈卵器,可独立生活;生活史中孢子体世代发达。

第13篇:植物学名称

1.将英文名词译为中文

(1)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纹孔(pit)(2)表皮epidermis、周皮periderm(3)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primany xylem/phloem(4)形成层cambium、皮层cortex、髓pith、维管束bundle (5)雌蕊群gynoecium、雄蕊群androecium (6) 花萼calyx、花冠corolla

2.种或属的学名与中文名互译

一、裸子植物

1、银杏Ginkgo biloba

2、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

3、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4、黑皮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var.mukdensis

5、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云杉

6、臭松Abies holophylla 冷杉

7、落叶松Larix gmelini

8、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9、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二、被子植物

1、木兰属Magnolia

2、蔷薇属 Rosa李属Prunus 绣线菊属 Spiraea 珍珠梅属 Sorbaria

梨属 Pyrus

3、山杨Populus davidiana

旱柳Salix matsudana垂柳Salix babylonica

4、芸苔属Braica

萝卜属Raphanus

5、椴属Tilia

6、家榆Ulmus pumila

7、大豆Glycine max

8、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9、柑橘属Citrus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10、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11、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紫丁香Syringa oblata

12、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13、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14、茄Solanum melongena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辣椒属Capsicum

15、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蒲公英属Taraxacum

16、水稻Oryza.sativa

小麦Triticum Sativum

玉米Zea mays

高粱Sorghum bicolor

早熟禾属Poa

17、百合属Lilium

葱属Allium苹果Malus pumila

第14篇:植物学心得体会

2011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记得在大一刚开始学习植物学的时候,学姐就跟我们说之后会有一次的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2011-10-23,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认识一种植物,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或拍照,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晰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晰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次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即使下雨天,依然没使我们停下实习的脚步,依然撑着伞,一路认植物。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

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豆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也看到了与恐龙统一时期的桫椤,还有以板状根闻名的红拷树。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金毛狗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福建出名的南靖热带雨林,那里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异、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兴奋、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爱好,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由于这次实习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

但是,今年的野外实习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 野外实习经费不足。交通费、住宿费、实习物品费等,明显高于往年。希望校方今后酌情增加野外实习经费;否则,经费问题将会显得十分棘手;作为其结果,全盘考虑、重新选址也许迫不得已。

(2) 野外工作压力大。带队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为采集多种动物标本而跋山涉水,时刻操心野外安全事宜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故野外工作负担实在太重。为保证野外实习的顺利执行,请校方考虑酌情增加人力以缓解野外实习工作的高压。

通过参加野外实习,学生们巩固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自我锻炼与提高。总体而言,野外实习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感谢老师的指导!

第15篇:植物学心得体会

植物学心得体会

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姓名:邓宗朗

学号:20091072 专业:水保

对于植物学的实习来说,在出发前是心里面充满了好奇和一种紧张,兴奋和期待。

第一天我们去了小哨山采集植物标本,第二天在昆明植物园观察并记录所看到的树的种类,第三天的时候我们在学校鉴定所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并将其鉴定出来。虽然说这只是我们一门《植物学》学短暂的3天实习,但在期间我们大家都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各自都有了不通的收获。至少使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植物增长了大家的见识,当然经过这次的实习我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课程和课外都应该有所见长。

对于植物学这门学科来说它是一门图文并茂的自然学科,学习起来并不算复杂,加之在课堂上来老师的耐心讲解使得我们更加对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在学习的开始,还认为这是一门枯燥无味的,但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认识到这只是由于我们内心的一个自欺而已,现在我对植物学这一门学科来说是倍感兴趣。

就拿在实习期间来说,我们都是一路走一路采集的植物标本,先是自己尝试鉴别,遇到不知道的植物就拿去询问老师,这样一次两次的学习过程中大概对一般的植物又了一定的了解,这种学而实习的氛围是使得我们不断向前的一股有力屏障。

经过了三天的实习这门课程也就算是告了一段落,在其期间我们都不断学习,可以说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和相关知识。不仅将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应用在了实践上,还拓宽了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范围。在野外的实习,还培养起了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观念,使得班级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此我还要感谢有了老师的细心知道才使得我们这次的野外实习的以圆满束并成功的结束。

第16篇:植物学实习

紫荆:叫满条红、苏芳花、紫株、乌桑、箩筐树。为豆科紫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春季的主要观赏花卉之一,喜阳光,耐暑热。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冬季落叶后则枝干筋骨毕露,苍劲虬曲之感跃然眼前,是观花、叶、干俱佳的园林花木,适合栽种于庭院、公园、广场、草坪、街头游园、道路绿化带等处,也可盆栽观赏或制作盆景。

白丁香:括木犀科植物白丁香花和中药白丁香(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植物白丁香为紫丁香的变种,花密而洁白、素雅而清香,常植于庭园观赏。

冬青卫矛:卫矛科,卫矛属。各省普遍栽培,供观赏;本种极耐修剪,是良好的绿篱材料。

玉兰:兰花中开白色花的品种。又名木兰、玉兰等。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

丝绵木:卫矛科,小乔木,高达6米。叶卵状椭圆形、卵圆形或窄椭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有时极深而锐利;叶柄通常细长,。聚伞花序3至多花,花序梗略扁。

铁树:苏铁科,常绿木本植物,树干通直,常不分枝。叶丛生茎端,羽状,羽片坚硬条形,边缘反卷

银杏: 银杏科。落叶乔木,叶片扇形,叶脉二分叉,雌雄异株,稀同株。

侧柏:柏科,小枝扁平,排列为一平面,交相互生。

圆柏:柏科,叶在幼树全是刺形,逐渐变为鳞形叶。刺形叶三枚轮生,鳞形叶交相对生,排列紧密。

龙柏:柏科,常绿小乔木,可达4—8米。喜充足的阳光,适宜种植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上。

刺柏:柏科,叶全为刺形,三枚轮生。

罗汉松:罗汉松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有时对生,针状、鳞片状至线性,或阔长椭圆形。叶螺旋排列,条形披针形

猪毛草:藜科,一年生草本,叶丝状圆柱,肉质,先端硬刺尖。

马齿苋:马齿苋科,茎平卧或先端上升,暗红色,先端圆钝。

石竹: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花顶端生,单生或对生。

牡丹:毛莨科,落叶小灌木,叶二出三出复叶,花单生顶端。

芍药:毛莨科,多年草本,小叶常分裂,边缘有细齿。花聚生。

十大功劳:小檗科,常绿灌木,无毛,羽状复叶,边缘有锯齿,侧生小叶无柄。

南天竹:小檗科,幼枝红色,羽状复叶,对生,小叶,椭圆披针形,全缘,无毛。

望春玉兰:木兰科,落叶乔木。先端渐尖,花先开放白色。

玉兰:木兰科,叶倒卵形,下面有柔毛。

鹅掌楸:木兰科,小枝灰色,叶马褂状,中央常凹,下面密生白粉状乳头突起。

法国梧桐:悬铃木科,落叶乔木,枝枝条开展,树冠广阔,叶五角形,裂片边缘疏生牙齿。

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灌木。有绒毛羽状复叶。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

月季:蔷薇科蔷薇属。月季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与攀援状。

石楠:蔷薇科,小枝褐色边缘疏生带腺锯齿,复伞房花絮。

枇杷:蔷薇科,小枝粗壮,叶披针形,圆锥花絮顶生。

木瓜:蔷薇科,枝无刺,边缘锯齿有腺体,叶后开放。

碧桃:蔷薇科,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

火棘:蔷薇科,侧枝短刺状,叶倒卵形,复伞房花序。

山樱花:蔷薇科,落叶乔木。

木瓜: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无枝刺;小枝圆柱形,紫红色,幼时被淡黄色绒毛;树皮片状脱落,落后痕迹显著。

西府海棠:蔷薇科,落叶乔木。

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高约2米;小枝纤细而柔,冬芽极小,灰褐色,幼时黄褐色,干皮褐色,老枝有剥裂,无毛。叶卵形或宽卵形,少有披针形卵形。

榆叶梅:蔷薇科,为温带树种,耐寒。耐旱、喜光。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不耐水涝,喜中性至微碱性、肥沃、疏松的砂壤土。

美人梅:蔷薇科杏属。园艺杂交种,由重瓣粉型梅花与红叶李杂交而成。落叶小乔木。叶片卵圆形,紫红色。花粉红色,繁密,先花后叶。花期春季。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开阔的环境。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嫁接、压条、扦插繁殖。优良的园林观赏、环境绿化的树种。

梅花:李属蔷薇科,梅树的花,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黄刺玫:蔷薇科,落叶灌木。小枝褐色或褐红色,具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常7枚-13枚,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托叶小,下部与叶柄连生,先端分裂成披针形裂片,边缘有腺体,近全缘。

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其枝秆丛生,枝上有刺,其花梗极短,花朵紧贴在枝干上。

元宝槭:元宝槭为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原产中国北方野生树种。树冠阔圆形,树皮灰黄色至灰色,有纵裂条纹,小枝对生光无毛,1年生枝淡赤褐色或绿色并带有绯红色,后呈灰色。单叶对生,掌状5裂,全缘,先端渐尖,翅果。

三角槭:槭树科,弱阳性树种,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环境及中性至酸性土壤。耐寒,较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树系发达,根蘖性强。

锦熟黄杨: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叶茂密,植株低矮,耐修剪。

棕榈:棕榈科,单子叶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极耐寒,较耐阴,成品极耐旱。

桂花: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

紫丁香: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探春:木犀科,半常绿灌木。枝条绿色,光滑无毛,但有棱角。叶为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互生。

白蜡,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连翘:木犀科,灌木,枝条常下弯,髓部中空,单叶对生,卵形,边缘锯齿,三出复叶。

小叶女贞:木犀科,两面无毛,花无梗。

女贞:女贞属木犀科常绿乔木。亚热带树种。常用观赏树种。枝叶茂密,树形整齐,可于庭院孤植或丛植、行道树、绿篱等。播种、扦插、压条法繁殖。 迎春花:木犀科,落叶灌木,枝条下弯,幼枝绿色,四棱形,有时小枝基部有单叶,花单生,先叶开放。

雪柳:木犀科落叶灌木。小枝幼时有柔毛,单叶互生,叶腺状披针形,光滑无毛,伞形花序,无总梗,具3至5朵小白花,花梗细长。多生于温暖向阳又阴湿之地。适应性强,

金钟花:木犀科,落叶灌木。茎丛生,枝开展,拱形下垂,小枝绿色,微有四棱状,髓心薄片状。单叶对生。

连翘:木犀科,是清热解毒的中药。

白丁香:木犀科,叶较小,叶面有疏生绒毛,花为白色。

小腊树: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密披短绒毛。叶薄革质,单叶对生,全缘。花两性,花萼,花冠均四裂。

猬实:忍冬科落叶灌木。枝干丛生。叶对生,卵对生,卵状椭圆形,两面均有稀柔毛。伞房圆锥花序顶生,花冠钟状,5裂,喉部黄色,有短柔毛,花色有粉红、桃红、浅紫等色。瘦果状核果,外密被刚硬刺毛。

粗榧:粗榧科,灌木,高2-5米,间或长成高达15米的小乔木;树皮灰色或灰褐色,裂成薄片脱落。

月桂:樟科月桂属的一种,为亚热带树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卵圆形,分枝较低,小枝绿色,全体有香气。叶互生,革质,广披针形,边缘波状,有醇香。单性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簇生叶腋间,小花淡黄色。

凌霄:紫葳科,落叶藤木,借气生根攀援它物向上生长。

梓树:为紫葳科梓属乔木植物。树冠倒卵形或椭圆形,树皮褐色或黄灰色。喜光,稍耐阴,耐寒,适生于温带地区,在暖热气候下生长不良,深根性。喜深厚肥沃;湿润上壤,不耐干旱和瘠薄,能耐轻盐碱土。抗污染性较强。

紫藤:豆科紫藤属,是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

紫荆:豆科紫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草木犀:豆科,圆柱形中空,易分枝;三出羽状复叶,中间小叶具短柄,小叶椭圆形或矩圆形,边缘有细齿,托叶先端尖。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梗,着花30~60朵,白色。蜜腺发达。荚果倒卵形,无毛,每荚有种子1粒。

白车轴草:豆科,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无毛。

皂荚:豆科,生长旺盛,雌雄异株,雌树结荚(皂角)能力强。

合欢:豆科,羽状敷衍复叶,头状花絮伞房状排列,荚果条形,扁平,不开裂。

龙爪槐:豆科,落叶乔木,树冠如伞,状态优美,枝条构成盘状。

槐树:豆科,槐树,羽状复叶,小叶较小,因此树冠浓密。槐树的一级侧枝粗壮,树冠因此云团状。槐树有根瘤菌,氮素营养充足,因此叶色深,呈墨绿色。

红花锦鸡儿:豆科,直立灌木。树皮灰褐色或灰黄色。小枝细长,有棱,灰褐色,无毛;长枝上的托叶宿存,并硬化成针刺。花冠黄色或淡红色。

水杉: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

云杉:衫科常绿乔木,树冠广圆锥形。

木槿:锦葵科。灌木或小乔木。花艳丽,作为观赏植物广泛栽种。通常低分枝,植株呈塔形。花似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红色;某些品种有重瓣花。

栓皮栎: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纵深裂。由于韧皮发达,老干树皮厚,剥下可用于软木塞、绝热、隔音和绝缘材料。木材坚硬,纹理直,结构粗,为优良木材树种。

麻叶绣线菊:绣线菊属,蔷薇科。小枝细弱,呈拱形弯曲,暗红褐色,无毛。叶柄无毛,叶片菱状披针形,基部楔形,先端急尖,两面无毛。伞形花序。

绢毛绣线菊:绣线菊属,蔷薇科。灌木,高达2米。小枝幼时被柔毛,棕褐色,树皮条片状脱落。

腊梅: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高可达4-5米。常丛生。叶对生,近革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

日本珊瑚树:忍冬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0米;树皮灰褐色或灰

色,枝有小瘤状凸起的皮孔,有一对卵状披针形的芽鳞。

光叶石楠:常绿乔木,老枝灰黑色,无毛,皮孔棕黑色,近圆形,散生。叶片革质,幼时及老时皆呈红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

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涝。萌芽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

白玉兰: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

望春玉兰:木兰科,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或暗绿色;小枝无毛或近梢处有毛;芽卵形,密被淡黄色柔毛。叶互生。

荷花玉兰:木兰科,常绿大乔木。树皮淡褐色或灰色,呈薄鳞片状开裂。枝与芽有铁锈色细毛。叶长椭圆形,互生。

马褂木:木兰科,落叶乔木,叶互生。

南天竺: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植物,夏季开白花或粉红色花,果红色。其全株有毒。

毛白杨:为杨柳科、杨属落叶大乔木,生长快,树干通直挺拔,树形优美,是一个优良的造林绿化树种,毛白杨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其品种适应性强,主根和侧根发达,枝叶茂密,优质,速生,丰产,为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和行道河渠绿化的好树种。

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针状枝,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无毛。

一球悬铃木:悬铃木科,落叶大乔木;叶3~5浅裂,裂片呈广三角形,中裂片宽度大于长度。球状果序多数单生。

二求悬铃木:无患子科,落叶大乔木,高30余米,树皮光滑,大片块状脱落;嫩枝密生灰黄色绒毛;老枝秃净,红褐色。

黄山栾: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互生。 树皮暗灰色有纵裂,小枝深褐色。树冠伞形或圆球形。花金黄色,大型圆锥花序,蕨果,三角状卵形,由膜状果皮结合而成灯笼状,秋季果皮呈红色。

文冠果:无患子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褐色,粗糙条裂;小枝幼时紫褐色,有毛,后脱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花杂性,整齐,白色,基部有由黄变红之斑晕;蒴果椭圆形。

杨梅,杨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色;小枝近于无毛。叶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例卵状长椭圆形,全缘,背面密生金黄色腺体。花单性异株;雄花序穗状,单生或数条丛生叶腋;雌花序单生叶腋,密生覆瓦状苞片,每苞片有1雌花,雌花有小苞片。

齿叶溲疏:虎耳草科,溲疏属。落叶灌木,原产自日本。

黄荆: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枝叶有香气。

乌桕:乌桕,又称木子树,为工业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

枸骨:冬青科,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8米。树皮灰白色,平滑不裂,小枝粗壮,当年生枝具纵脊,无毛。

天师栗:七叶树科,落叶乔木。小枝密生细毛。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7个,长倒卵形、矩圆形或倒披针形,有细锯齿,幼时下面密生灰色细毛,最后几天无毛。

金盏菊:菊科,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白色茸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基生叶有柄。头状花序。

一年蓬:菊科,一年生或两所生草本。

万寿菊:菊科,全株具异味,茎粗壮,绿色,直立。

枫杨:胡桃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具灰黄色皮孔;芽具柄,密被锈褐色盾状着生的腺体。叶多为偶数或稀奇数羽状复叶。

朴树:榆科,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光滑不开裂,枝条平展。当年生小枝密生毛。叶质较厚,阔卵形或圆形,中上部边缘有锯齿;三出脉,侧脉在六对以下,不直达叶缘,叶面无毛,叶脉沿背疏生短柔毛。

大叶朴:朴树属,榆科。

喜树:蓝果树科,落叶乔木。叶互生,全缘。头状花序近于球形。

莎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三棱形;根状茎匍匐延长,部分膨大呈纹外向型形,有时数个相连。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茎上;叶片线形,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

牛筋草:禾本科,一年生,杆仰卧或斜生,叶稍偏,具脊,叶片条状,穗状花序,小穗密集排列轴一侧成两行排列。

虎尾草:禾本科,一年生,叶舌状微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小穗密集列于穗轴一侧,边缘上部生柔毛。

狗牙草:禾本科具根状茎或匍匐茎,节上生根,叶舌短小,具小纤毛,叶片条状或条状披针形。

狗尾草:禾本科,叶条状披针形,圆锥花序紧密成柱状。

牛鞭草:禾本科,多年生,具长根茎状。叶片线性,先端长渐尖,总状花序。

炸酱草:杂酱草科,茎柔浅绿,叶薄软,常平卧,节上生根,掌状三出复叶,叶柄细长,有柔毛,伞状花絮腋生。

山茱萸:山茱萸科,叶对生,两面有伏贴毛,伞形花絮。

金银忍冬:忍冬科,幼枝有微毛,小枝中空,叶对生。

锦葵:锦葵科,锦葵科锦葵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60-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

一品红:大戟属,叶肾形,叶脉掌状。 花簇生于叶腋,花冠紫红色。果实扁球形,种子黄褐色。常绿灌木。茎光滑,嫩枝绿色,老枝深褐色。单叶互生,全缘或波状浅裂,有时呈提琴形,顶部叶片较窄;有毛,叶质较薄,脉纹明显。杯状花序聚伞状排列。

鸢尾:鸢尾科。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高约30-50公分。根状茎匍匐多节,粗而节间短,浅黄色。

蚊母树:金缕梅科。

白皮松:松科。乔木。

七叶树:七叶树科,落叶乔木,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黄褐色或灰褐色,无毛或嫩时有微柔毛,有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的皮孔。冬芽大形,有树脂。掌状复叶。

山麻杆,大戟科,落叶丛生小灌木,茎干直立而分枝少,茎皮常呈紫红色。幼枝密被绒毛,后脱落,老枝光滑。单叶互生。

爬山虎:葡萄科,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夏季开花,花小,成簇不显,黄绿色或浆果紫黑色,与叶对生。花多为两性,雌雄同株,聚散花絮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

楝树:楝科,楝属,落叶乔木。

梧桐:梧桐科, 落叶乔木,树皮青绿色,平滑。叶心形,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叶柄与叶片等长。

猪毛菜:藜科,猪毛菜适应性、再生性及抗逆性均强,为耐旱、耐碱植物。

蚤缀:石竹科,一年或二年生小草本,全株有白色短柔毛。

小花山桃草:二年生草本,高可达1m。全株有长柔毛。茎直立。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短柄,边缘有细齿或呈波状。花紫红色,成密生的穗状花序。

早熟禾:禾本科一年生禾草,在精细的管理下也可越年生长。秆细弱丛生。叶片扁平、柔弱、细长。圆锥花序展开,颖果纺锤形,花期4~5月。

夏至草:唇形科、夏至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5~60厘米,疏生分枝。

灰灰菜: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龙葵:茄科,一年生草本,高30一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叶卵形。

火炬树:漆树科,火炬树为漆树科盐肤木属落叶小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圆形至披针形。直立圆锥花序顶生,果穗鲜红色。果扁球形,有红色刺毛,紧密聚生成火炬状。

海桐:海桐科,海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被褐色毛,叶互生。

第17篇:植物学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训

心得体会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对于像植物学这样的课程,实践比理论更加重要。对于许多人来讲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畴。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很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了。而对于植物学的实训来说,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因为我们才大一,如果不打好基础的话,后面的学期对我们来说会更加困难。

植物学这门学科来说它是一门图文并茂的自然学科,学习起来并不算复杂,加之在课堂上来老师的耐心讲解使得我们更加对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在学习的开始,还认为这是一门枯燥无味的,但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认识到这只是由于我们内心的一个自欺而已,现在我对植物学这一门学科来说是倍感兴趣。而经过了七天的实习这门课程也就算是告了一段落,在其期间我们都不断学习,可以说是有了更进一步的1 了解对这门学科和相关知识。不仅将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应用在了实践上,还拓宽了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范围。经过这次的植物学的实习,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书本里没有的知识,看到了很多实例,像许多植物以前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通过这次的实习,也见到了许多植物,也包括植物在公园、植物园里面的应用,如红枫放在石头的正观赏面的一侧。同时,也通过总结温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

我认为学习,应该结合实践。记得思修课本里有这样一句话,实践,唯有实践才是通向理想彼岸的唯一桥梁。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死的,是前人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留下来的,它是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掌握最多的知识来丰富与发展这门学科,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我们需要把这些知识再还原于现实,去让它给我们创造价值,同时,发展丰富所学的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更好的将每一门课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那我们就应该尽可能抓住每次实践的机会,拿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及金钱。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2 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实训的机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植物学这门课程,也对将来的学习埋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专业园林,在游玩中学习,在实训中成长。

园林1301班

金沙莎

2014年8月28日

3

第18篇:植物学说课稿

《多种多样的植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植物》。

《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新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从校园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拓展到对自然界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教科书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并且领悟到分类是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教材设计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给植物分类”让学生根据植物的特点,确定分类的标准。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不开花的植物”让学生认识不开花的植物。认识植物多样性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保护地球珍稀的生物。相信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也是环保教育的很好契机,教育孩子友好的对待植物大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植物,并且他们已经种植过植物。对于植物,他们有一定的认识,平时生活中接触得很多的是花、树、水果、蔬菜等这样一些植物,这节课让学生给植物分类,充分符合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但是对于不开花的植物,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多种植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教学难点:确定植物的分类标准。

教学目标是: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3、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4、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探究的品质。

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采取的策略与方法。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达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一、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学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自主对某个事物进行观察,得出自己的看法。本课是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植物,并且能够对植物的特点进行描述。

二、合作-研讨法。

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环节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开展一个竞赛小游戏,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写出所知道的植物名称,谁写的最多谁就是今天的“植物之星”。

通过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植物的种类是多还是少。

紧接着出示一组精美的植物风景图片,其中包括几张校园中的美丽图片,比如我们校园中的白蜡树、银杏树、冬青树等。因为这些植物离学生生活非常近,而且非常美。再次让他们感受到植物带给大自然的美和植物的种类很多。教师相机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的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为此我实施开放式教学,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探究欲望,训练探究思维,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为达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一) 给植物分类 课件出示有代表性的植物图片,教材75页中的11种植物图片。学生自己确定标准给植物分类。在给植物分类时,我预想学生对植物如小叶女贞、苦苣菜、海桐等的特点缺乏了解,特安排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查阅资料的预习,为正确地进行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分类作好铺垫。

(1) 小组合作探究分类标准,填好分类记录表,组长负责给每位学生分工。

(2) 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课件

出示常见的植物的分类方法。

根据植物生长环境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

根据茎的不同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根据有没有花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等。

对于分类标准学生对有没有花从图片上一目了然,对分类标准很容易确定,其它分类标准会存在难度,教师相机指导。

通过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观察,根据植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活动解决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让学生愿意合作交流。

(3) 根据植物有没有花的分类标准进行拓展。

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回忆,开花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鼓励学生说出有

多少种开花植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而且能感受植物界的神奇与种类繁多。

(二) 自学不开花植物

(1)学生阅读教材76页“观察不开花的植物”下面的文字和图片,交流汇报获得信息。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使学生对不开花植物逐渐产生一些新的认识。如不开花植物有三大类:蕨类、藻类、苔藓类;不开花植物也可分成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每种植物根据不同特点,都可以进行再次分类„„

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每个学生来说都很重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课标中对各年段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为了让学生对不开花植物有更多的了解,课件播放一段关于蕨类、藻类、苔藓类植物的视频资料。看完后请同学说感受。在谈感受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开花植物的种类繁多,同时感受到不同种类的不开花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

(3)最后教师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并说明我们周围的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即不论开花与不开花的植物都会进行光合作用,目的是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本身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些知识到初中以后还会学到。

三、师生共同整理总结

(一)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二)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植物世界,问学生有什么话想说。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面对这样的美丽世界,明白一个道理:爱护我们的家园,用美丽的绿色植物装扮我们的地球。交给孩子一个大的观念,不局限在生活的小圈子里,拓展孩子的想象和幻想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

(一)回家继续收集一些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征。

(二)学生思考如果在校园再栽上一些其他植物,想一想应该栽些什么,要考虑这个植物是否适合在我们的校园里栽种,为什么?

让学生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一些植物的特征,把对植物的兴趣学习变为知识的学习,体现本课的情感价值观教育。应该说对前面学习的几课起到了总结的作用。再给孩子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不是什么植物都能在我们北方栽种的,这样就促使孩子思考和了解植物的生长特征和植物生长的习性,也带动了地理方面的学习,植物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植物的生长又与气候有直接的关系,促使孩子思考和学习的范围应该说很广了。这就是我设计这个开放作业的目的!

这节课的板书为:(小黑板出示板书)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生活环境 水生 陆生

是否落叶 常绿

多种多样的植物 落叶

养 茎的不同 草本

料 木本

光合作用 有没有花 开花

不开花篇2:植物生产说课稿

植物生产与环境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植物生产与环境》,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展开,这三方面内容是教学的基石,说课标是明确教学的方向,说教材是明确教学的结构,说建议是教学具体实施的方式。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来看课程目标。总目标是:

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植物生产活动,使学生能把植物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1.能力培养目标

(1)可运用所学知识来判断植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问题。

(3)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术。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处理和分析结果、撰写报告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素质目标

(1)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树立种植专业人员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内容标准

按照种植专业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课程内容。《植物生产与环境》依据基础种植专业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植物生产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教学内容动态化、教学模块实用化。在教学过程中紧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内容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使该课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说教材

接下来主要从教材的编写特点、课程定位、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立体式整合几方面来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

《植物生产与环境》由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两部分构成,植物生长发育主要介绍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植物生产和环境之间主要介绍植物生产与土壤、植物生产与水分、植物生产与光合作用、植物生产与温度。《植物生产与环境》专业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成起重要支撑及明显促进作用,且为后续课程衔接做好铺垫。

二、课程定位

学生在已在初中学习植物的基础上,通过《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学习,掌握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植物生产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掌

握植物生产基本理论与应用,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植物生产与环境》注重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为将来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设计以“贴近实际、服务实践”作为新型教学理念。本课程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努力做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增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三、内容结构

第一章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主要讲了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和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类。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分为五节,第一节内容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繁殖;第二节主要讲了植物的各种组织和作用。

第三节内容是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的结构和作用。第四节主要是植物花、果实、种植生殖器官的结构和作用。第五节是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第三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分为三节,内容比较多,第一节主要讲了土壤的基本组成;第二节的内容是土壤的基本性质。第三节主要讲述了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第四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有两节,第一节是植物生产的水分条件。第二节是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第五章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分为三节,第一是植物的新陈代谢;第二节植物生产的光照条件。第三节是植物生产的光环境调控。第六章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第一节是植物生产的温度条件;第二节是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第七章植物生产与农业气象。

接下来说建议:主要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实

验实训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几个方面来谈

(一) 教学建议

1、课程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观看录像、个案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完成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获得该课程所需的职业能力。

2、课程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课程应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紧扣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引进新知识、新进展,使课程内容不断得到更新,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动态性。

3、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实践,探索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以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在考核中增加客观题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编写建议

根据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选用比较先进、针对性与适应性较强的教材,根据教学能力目标的确定,编写相对应的实训指导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作,编写好教案,完善课件制作。

(四)实验实训建议 进一步加强实验课程内容与条件建设,满足学生实验课的需要,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并注意职业能力的发展,使实验资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即观察标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描述表达能力、镜下观察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利用优质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模拟场景的课程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积极的创造性等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社会就是一本大的教科书,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要对现有教材进行挖掘,并根据学生情况填补教材,并适时的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身边学习,养成在身边找知识的好习惯。

生活本无意,只是有人发现了他,知识本无形,只是我们发掘了他。希望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勇于发掘,让整个社会都成为知识的翱翔天地。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篇3:种子植物说课稿

《种子植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

七年级生物上册共有三个单元,其中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是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的生物的具体体现,是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从微观到宏观不同角度的展示。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正如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怎样进行繁殖的呢?下面介绍的种子植物是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之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因为我们的学生居住在农村,因此他们基本上能认识一些种子,但对种子什么结构还不了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种子的基础上,能知道它的主要结构,以及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更能确切了解和认识种子的结构)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结构,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他们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在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提高其正确的操作实验能力。) 3)、培养学生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现在的中学生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不是很强,一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不善于与人交流、合作。通过这次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来进一步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的好处,从而提高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种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学生在了解种子结构的同时,教师恰当地引导其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为以后学习“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

3、重点和难点: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课时分配: 1课时

三、说教法:引导、启发、讨论、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种子植物、分析种子的主要

结构。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旧知识来渗透新知识。同学们通过自己亲自做实验,互相讨论交流,从而得出种子的正确结构以及能够区分除了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之外其他的种子结构的特点。)

四、|说学法: 观察、实验、讨论

(学生通过实验要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即: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的观察顺序。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能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以及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说教学过程 篇4:多种多样的植物说课稿

《多种多样的植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好。我是30号陈佳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各种各样的植物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说教材:

《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过,认识植物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为接下来学习给动物分类奠定基础。教材设计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给植物分类”让学生根据植物的特点,确定分类的标准。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不开花的植物”让学生认识不开花的植物。

说学情:

六年的孩子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植物,对于植物,植物,这节课让学生给学生分类,但是对于不开花的植物,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鉴于以上的分析,对多种植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2、过程与方法: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探究的品质。

说教法学法:

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大成,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一、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学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自主对某个事物进行观察,得出自己的看法。本课是让学生自主观察校园内外的植物,并且能够对植物的特点进行描述。

二、合作-研讨法。

,而且可以 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 察过植物,你能说说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植物呢?

让学生知道本课学习的内容。

紧接着出示一组精美的植物风景图片(包括其中几张校园内植物的照片)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感受到植物带给大自然的美和植物的种类很多。

3、老师再出示一些图,里面有许多种植物并注名。分给每个小组,以一小组为单位看看有哪些植物?

通过小组成员阅读、交流卡片上的植物名称和特征。以及请小小讲解员用精炼的语言到展示台前来讲解卡片上的植物名称与特征。再次让学生感受植物种类的繁多。揭题并板书课题(多种多样的植物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的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为此我实施开放教学,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探究欲望,训练探究思维,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为达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一)如何认识这么多的植物

在图上的仅仅是植物王国中的一小点,这世界上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他们呢?让学生感觉到植物有不同的类别。引出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辨别和研究植物。

通过提问:我们如何给这些植物分类呢?学生思考分类方法,并指名回答。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新知。

(二)给植物分类

师:同学们认识的植物还蛮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展示) 1 温馨提示:但在不同标准下可以列入不同的类别。又是木本植物。但不能既是木本植物又是草本植物。

275页上的植物进行分类,并填好分类表。 3 4些植物当中,哪些学校里有,叫什么?

5、小组合作给校园内植物分类。

6、汇报分类结果。

7、小结: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通过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观察,描述植物的特征,并且能根据特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按照自己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通过小组探究活动解决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让

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

(三)观察不开花的植物

1、师:在大家刚才的分类中有开花类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还记得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凤仙花,它是开花还是不开花的植物呢?

生:是开花植物

师:像凤仙花这类开花的植物的身体都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师:在我们地球上被人类发现的植物有30多万种,开花的约占了一半以上,剩余的就是不开花的了,不开花的植物中除了刚才大家在分类的时候说到的,还有哪些类呢?

3、自学76页不开花植物有哪些?

学生汇报。 4它的繁殖是靠它的叶子,这些孢子 5 10厘苔藓植物体的形态、构造虽然简单,但具有似茎、

6、取出一段海带,介绍藻类植物。

藻类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主要水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藻类主要为水生,但无处不在,分布范围很广。某些可生活于土壤中,另一些生活於雪中,少数能在温泉中繁盛生长。

此环节既是本课的重点和又是难点,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突破重点的同时解决了难点。

三、课堂练习:

(1)填空。

(课件出示)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判断。

(课件出示)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四、质疑并总结:

师: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

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上的植物可以分为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也知道了这些植物是怎样进行分类的。自然界的多种多样的植物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而且他们在不断的制造氧气供给人们呼吸,我们应该爱护这些植物。解决疑难并对本节课加以总结。

五、拓展活动

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

六、课外延伸 1 2 (12)、名片3)、要尽可能的充实资料,给植物作介绍。

(4 3

4、老师将根据大家制作的名片,每一种植物选择3张,下节课的时候请大家把它挂到相应的植物上去。

给学生提供一个将我所学为我所用的辽阔空间,以此形成知识的拓展。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基础,在于学生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对校园植物的了解,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运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植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而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又会有不同的结果。

进行分类研究的植物,教材中出示了11种,但有部分是校园中没有的。在篇5:种子植物说课稿

种子植物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要说的是如何利用现有条件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说课,本节内容是初中七年级生物中?种子的结构?的内容。我将对这节内容进行说教材。

第19篇: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植物学》为我院农艺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植物界的基本类群;(3)、被子植物分类。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分析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和从师打下坚实基础;并为学生学习后续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是通过讲课,使学生掌握种子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被子植物分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适当介绍植物学的新成就,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徒手切片、实验操作、配制有关试剂、绘制显微结构图;通过植物野外实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

一、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祖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科研成就等方面,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实验20学时,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和疑点,对非重点的知识内容在讲透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掌握。讲课中应尽量选用农业植物为例,并恰当联系生产的重要技术问题,以做到密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讲解应尽量配合挂图、模型、标本,充分利电化教学手段,以加深教学的直观性;实验中应尽多用新鲜材料,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大纲内容

(一)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植物学的发展及其分科以 及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2、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植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分科

(三)教学重点

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四)学时

2学时

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目的要求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细胞

l、细胞的研究简史

2、细胞的形态特征

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原生质体、细胞质及膜系统、细胞壁

3、植物细胞的繁殖

细胞周期、染色质和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4、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第二节

植物组织

一、植物组织的概念

二、植物组织的分类

1、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

3、保护组织

4、输导组织

5、机械组织

6、分泌组织

三、维管束、维管组织

(三)教学重点

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建立;原生质及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包括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等)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及其附属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区别;理解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与类型

(四)教学难点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区别;分生组织与输导组织

(五)学时

6学时

第二章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

(一)目的要求

了解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形态和功能;掌握种子与营养器官的发生、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区别:理解根茎叶维管组织的联系、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以及营养器官的变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根的类型及生理功能

2、根尖的发育及结构

3、根的结构

4、根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第二节

l、茎的形态和生理功能

2、茎的发育

3、茎的结构

第三节 叶

1、叶的形态

2、叶的结构

3、叶的生态类型

4、叶的生活期和落叶

5、叶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1、根的变态

2、茎的变态

3、叶的变态

4、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三)教学难点

根尖、茎尖的结构与发展、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及次生结构、单子叶植物根茎的结构;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根茎叶维管组织的联系;营养器官的变态

(四)教学难点

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的构造;根尖茎尖的结构与发展;凯氏带;双子叶植

物维管形成层的细胞组成及分裂;髓射线与维管射线的区别;木材三切面;

根茎叶维管组织的联系

(五)学时

12学时

第三章

被子植物繁殖和繁殖器官

(一)目的要求

理解并掌握花的组成;雄蕊的发育与构造;雌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

传粉和受精过程;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

1、繁殖的概念和意义

2、植物的繁殖类型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花

1、花的概念

2、花的用途

3、花的组成

4、其他一些名词术语

5、禾谷类作物花的组成

6、花程式、花图式

7、花序及其类型

8、花芽的分化

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及结构

1、花药的发育及结构

2、减数分裂和花粉粒的形成

3、花粉粒的形态、结构

4、花粉粒的生活力和影响因素

5、花药的离体发育及应用

第四节

雌蕊的发育

1、胚珠的发育及结构

2、胚珠的类型

3、胚囊的形成

4、成熟胚囊的结构

第五节

开花、传粉、受精

1、开花

2、传粉

3、受精

4、离体受精

5、多胚现象和无融合生殖

第六节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

1、种子的发育

2、种子的结构与类型

3、种子的寿命和种子休眠

4、种子萌发和幼苗类型

5、果实的发育及结构

6、单性结实

7、果实类型

8、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三)教学重点

花的组成;心皮的概念;花药的发育、构造与花粉粒的形成;胚珠和

胚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的概念;传粉的方式;受精的过程;种子和果实的

形成

(四)教学难点

心皮的理解;花粉粒的整个形成过程;成熟胚囊的形成与结构;被子植

物的双受精过程;胚及胚乳的发育

(四)学时

10学时

第四章

植物类群

(一)目的要求

理解并掌握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的命名、生物界的划分、植物界的类

群与分类等相关知识;熟悉植物各大类群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掌握其生

活史特点、规律以及低等、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l、植物分类的方法

2、植物的分类单位和阶层系统

3、植物的命名

4、植物检索表

第二节

植物的基本类群

引言:植物进化概述

一、低等植物

l、藻类植物

2、菌类植物

3、地衣植物

二、高等植物

1、苔藓植物

2、蕨类植物

3、种子植物

(三)教学重点

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的命名、生物界的划分、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等

相关知识;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无胚植物与有胚植物、孢子植物与种子植

物、隐花植物与显花植物、原叶体植物与茎叶体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

物等的概念;植物的演化规律、生活史特点及代表植物

(四)教学难点

配子体、孢子体;配子体世代;孢子体世代;植物的演化规律

(五)、学时

6学时. 第五章

被子植物分科

(一)目的要求

掌握被子植物分类方法及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

相物纲的区别以及被子植物主要科的特点和代表植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总论

一、被子植物的发展简史及其分布

二、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被子植物的的分类原则

四、被子植物的分纲

五、被子植物的概念

第二节、双子叶植物纲

l、木兰科

2、毛茛科

3、锦葵科

4、十字花科

5、蔷薇科

6、豆科

7、葡萄科

8、伞形科

9、茄科

10、旋花科

11、唇形科

12、菊科

13、石竹科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

1、泽泻科

2、百合科

3、禾本科

4、莎草科

5、石蒜科

(三)教学重点

被子植物的的分类原则,被子植物的分纲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毛茛科、蓼科、藜科、石竹科、十字花科、杨柳科、蔷薇科、豆科、葡萄科、锦葵科、伞形科、旋花科、唇形科、茄科、桔梗科、菊科等);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等)

(四)教学难点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分纲,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科属概念的建立。

(五)学时

4学时

在整个教学中机动安排2学时

(一)目的要求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熟练显微镜的使用;掌握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

的结构;学会生物绘图法

(二)教学内容

实验部分

实验一

显微镜及植物细胞

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绘图法

(三)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基本结构;生物绘图法

(四)教学难点

显微镜的使用;生物绘图法

(五)学时 2学时;

实验二

质体与后含物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类质体的形态特征、存在部位以及后含物的种类和一般鉴别方 法;初步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淀粉、蛋白质、油和脂肪

(三)教学重点

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淀粉、蛋白质、油和脂肪的观察与鉴别

(四)教学难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

(五)、学时 2学时

实验三

植物组织

(-)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各类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二)教学内容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

(三)教学重点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四)教学难点

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五)学时

2学时 实验四

(一)目的要求

了解根和根系的形态;单、双子叶植物根的构造

(二)教学内容

根和根系的形态、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和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根的构

(三)教学重点

单、双子叶植物根的构造

(四)教学难点

凯氏带的观察

(五)学时

2学时 实验五

茎的结构

(-)目的要求

了解茎的分枝与芽的类型;掌握单、双子叶茎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

茎的分枝、芽的类型,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和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 的构造

(三)教学重点

单、双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四)教学难点

双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五)学时 2学时

实验六

叶的结构

(一)目的要求

掌握单、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

单、双子植物叶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

单、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四)教学难点

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五)、学时 2学时 实验七

雄蕊、雌蕊

(一)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雄蕊、雌蕊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

雄蕊的结构、雌蕊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花药的结构、胚珠的结构

(四)学时

2学时

实验八

果实、种子和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目的要求

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掌握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变态。

(二)教学内容

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发育;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种子的发育

(四)学时 2学时 实验九

植物的几大基本类群

(一)、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二)教学内容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四)学时2学时

实验十

果实的形态特征及其类型

(一)目的要求

掌握各种类型果实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单果、聚合果、聚花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单果的各种类型

(四)学时2学时

附:教学时数分配

理论学时数:40

实验学时数:20

三、教材与阅读书目

(一) 曹惠娟主编 《植物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二) 胡继金主编 《植物学》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三) 徐汉卿等主编《植物学》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四) 李杨汉主编《植物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五) 吴万春主编《植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 高信曾编著《植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 华东师大等编《植物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 周仪等编 《植物学》(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 贺士元等编 《植物学》(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0篇:植物学实习

白蜡属 ①落叶稀半常绿,乔木稀灌木;鳞芽或裸芽。②叶对生,稀簇生,奇数羽状复叶,稀1小叶。③花两性、单性或杂性;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 稀为簇生;花萼小,4裂,或无花萼;花瓣常为4,离生,稀于基部合生或无花瓣;雄蕊2,稀3或4;雌蕊具一花柱,柱头2裂,子房2室,每室具2下垂胚珠。④翅果,先端具翅;种子矩圆形。

一串红

多年生草本,常作

一、二年生栽培,株高30-80cm,方茎直立,光滑。叶对生,卵形,边缘有锯齿。轮伞状总状花序着生枝顶,唇形共冠,花冠,花冠、花萼同色,花萼宿存。变种有白色、粉色、紫色等,花期7月至霜降。小坚果,果熟期10-11月。 生物特性: 喜阳,也耐半阴,宜肥活疏松土壤,耐寒性差,生长适温20-25摄氏度。 万寿菊

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宽1.2厘米,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顶端具5齿裂。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花期7-9月。

月季

1、花:花生于茎顶,单生或丛生。有单瓣、复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别,花色丰富,花形多样。

2、果:月季的果实为球形或梨形,成熟前为绿色,成熟果实为橘红色。内含骨质瘦果(种子)5~14粒。

3、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枚,卵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1]多数品种叶面平滑有光泽(有的品种精糙无光),多数品种初展叶时为紫红色,后逐渐变绿。

4、茎:月季的初生茎紫红色,嫩茎绿色,老茎灰褐色;茎上生有尖而挺的刺,刺的疏密因品种而异。 海棠树

八棱海棠树所产的海棠果呈扁平形,四周又有明显的八个左右的棱凸起,因此得 名“八棱海棠”。 八棱海棠树体长势快,寿命长。幼树当年就开花、挂果,产量逐年倍增。八棱海棠树的枝条细长、均匀且柔软,树型十分优美

丁香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具皮孔。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具叶柄。花两性,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与叶同时抽生或也后抽生;具花梗或无花梗;花萼小,钟状,具4齿或为不规则齿裂,或近截形,宿存;花冠漏斗状、高脚碟状或近幅状,裂片4枚,开展或近直立,花蕾时呈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至花冠管中部,内藏或伸出;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丝状,短于雄蕊,柱头2裂。果为蒴果,微扁,2室,室间开裂;种子扁平,有翅;子叶卵形,扁平;胚根向上

榆树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树皮深灰色,粗糙,不规则纵裂。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缘多重锯齿。花两性,早春先叶开花或花叶同放,紫褐色,聚伞花序簇生。翅果近圆形,顶端有凹缺。 杏树

属于落叶乔木,高可达5-8m,胸径30cm。干皮暗灰褐色,无顶芽,冬芽2-3枚簇生。单叶互生,叶卵形至近圆形,长5-9cm,宽4-8cm,先端具短尖头,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缘具圆钝锯齿,羽状脉,侧脉4-6对,叶表光滑,叶背有时脉腋间有毛,叶柄光滑,长2-3cm,近叶基处有1-6腺体,花两性,单花无梗或近无梗;花萼狭圆筒形,萼片花时反折;花白色或微红,雄蕊25-45枚,短于花瓣,果球形或卵形,熟时多浅裂或黄红色,微有毛。 梓树

紫葳科,梓属。属于落叶乔木,高6米,最高可达15米。树冠伞形,主干通直平滑,呈暗灰色或者灰褐色,浅纵裂,嫩枝具稀疏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18厘米,花序梗微被疏毛,长12-28厘米;小苞片早落;花梗长3-8毫米,疏生毛;花萼蕾时圆球形,2唇开裂,长6-8毫米;花萼2裂,裂片广卵形,先端锐尖;花冠钟状,浅黄色,长约2厘米,二唇形,上唇2裂,长约5毫米,下唇3裂,中裂片长约9毫米,侧裂片长约6毫米,边缘波状,筒部内有2黄色条带及暗紫色斑点,长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蒴果线形,下垂,深褐色,长20-30厘米,粗5-7毫米,冬季不落;叶对生或近于对生,有时轮生,阔卵形,长宽近相,长约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常3浅裂,叶片上面及下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于无毛,侧脉4-6对,基部掌状脉5-7条;叶柄长6-18厘米;种子长椭圆形,两端密生长柔毛,连毛长约3厘米,宽约3毫米,背部略隆起。能育雄蕊2,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叉开;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状。花柱丝形,柱头2裂。 接骨木[ 2]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老枝有皮孔,枝心中空,髓腔淡黄棕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3对,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托叶狭带形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侧生小叶片卵圆形、狭椭圆形至倒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1.2-7cm,先端尖,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5cm的柄,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长约2cm的柄,揉碎后有臭气。花与叶同出,圆锥聚伞花序顶生,长5-11cm,宽4-14cm;具总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花小而密;萼筒杯状,长约1mm,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筒;花垸蕾时带粉红色,开后白色或淡黄色,花冠辐状,裂片5,长约2mm;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花药黄色;子房3室,花柱短,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3-5mm,黑紫色或红色;分核2-3颗,卵形至椭圆形,长2.5-3.5mm,略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榆叶梅

落叶灌木,直立,高2-5米。小枝紫褐色无毛或具微毛。花单生或两朵并生,径约2 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长约3毫米或近无梗,无毛;萼筒广钟状,长2-3毫米,无毛,萼裂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约与萼筒等长,边缘具细小锯齿,两面无毛,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圆形,先端圆钝或微凹,粉红色。 樟子松

树冠卵形至广卵形,老树皮较厚有纵裂,黑褐色,常鳞片状开裂:树干上部树皮很薄,褐黄色或淡黄色,薄皮脱落。 油松

树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块,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树平顶;小枝粗壮,黄褐色,有光泽,无白粉;冬芽长圆形,顶端尖,微具树脂,芽鳞红褐色。 新疆大叶榆

其树干通直,高25米至30多米,树冠浓绿开阔呈半球形。树皮比其他榆品种细致光滑,成龄后呈条纹状纵裂。叶互生、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而急尖,幼树期叶片大,长5厘米至16厘米,是圆冠榆、垂榆、新疆白榆叶片的3至5 倍,叶缘具锐尖锯齿,叶基偏斜形。 红肉苹果

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矮小,枝条灰褐色,叶片椭圆形至广椭圆形,绿色,边缘有圆钝的锯齿。伞房花序,花浅粉红色,春季开放。果实椭圆球形 景天

草本或亚灌木;叶互生,有时小而覆瓦状排列;花排成顶生的聚伞花序,常偏生于分枝之一侧;萼4-5裂;花瓣4-5,分离或基部合生;雄蕊与花瓣同数或2倍之;心皮4-5,离生,有时基部连合,有胚珠多颗;果为一蓇葖 柽柳

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披针形,鳞片状,小而密生,呈浅蓝绿色。小枝下垂,纤细如丝,婀娜可爱 卫矛

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两头尖,很少钝圆,边缘有细尖锯齿;早春初发时及初秋霜后变紫红色。花黄绿色,径约5—7毫米,常3朵集成聚伞花序。蒴果棕紫色,深裂 田旋花

叶片戟形或箭形,长2.5~6cm,宽1~3.5cm,全缘或3裂,先端近圆或微尖,有小突尖头;中裂片卵状椭圆形、狭三角形、披针状椭圆形或线性;侧裂片开展或呈耳形。花1~3朵腋生;花梗细弱;苞片线性,与萼远离;萼片倒卵状圆形,无毛或被疏毛;缘膜质;花冠漏斗形,粉红色、白色,长约2cm,外面有柔毛,褶上无毛,有不明显的5浅裂;雄蕊的花丝基部肿大,有小鳞毛;子房2室,有毛,柱头2,狭长。蒴果球形或圆锥状,无毛;种子椭圆形,无毛 火炬树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9~23(11~31),长椭圆状至披针形,长5~13cm,缘有锯齿,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白色,两面有茸毛,老时脱落,叶轴无翅。 夏橡

树皮褐灰色,细裂纹,幼枝棕灰色。叶互生,较厚平滑光泽,长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厘米至18厘米,宽3厘米至7厘米,先端纯圆微裂,叶缘4对至7对波状羽形新裂,深度为叶片1 /4至1/2 。花雌雄同株,单性异花。坚果椭圆形 山丁子

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细锐,在芽中呈席卷状或对折状,有叶柄和托叶。伞形总状花序,花瓣倒卵形,白色、浅红至艳红色 芍药

下部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上方的叶片是单叶,花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钝圆 绣线菊

落叶灌木,枝条粗壮,紫褐色具棱,叶片卵形或圆状卵形,缘具不整齐重锯齿或单齿,叶背具毛,复伞房花序生于当年生的长枝枝顶,花白色,未开前略带粉红 山桃

落叶小乔木,高达10m,干皮紫褐色,有光泽,常具横向环纹,老时纸质剥落。叶狭卵状披针形,长6~10cm。锯齿细尖,稀有腺体,花[1]淡粉红色或白色,果球形,径 3cm,肉薄而干燥。 玫瑰

落叶灌木,枝杆多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表面多皱纹,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花单生数朵聚生,紫红色,有芳香 杜梨

是落叶乔木,枝常有刺。株高10米,枝具刺。叶菱状卵型至长圆型,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叶柄长2~3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10~15朵,花瓣白色,花柱2~3。果实近球形,直径5~10毫米,褐色 金钱槭

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一15枚,边缘具钝形锯齿,下面沿叶脉及脉腋被白色短丛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被短柔毛或无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萼片5,卵形或椭圆形,花瓣5,阔卵形,与萼片互生,白色,雄蕊8,生于花盘内侧,花丝细长,长于花瓣,子房不发育;两性花具扁形的子房,被长硬毛,2室,花柱顶端2裂,反卷。翅果,通常2枚生于一个果梗上,基部连合,幼时紫红色,被长硬毛,熟时淡黄色,无毛;种子圆盘形。 秋子梨

叶片卵形至宽卵形,长5-10厘米,宽4-6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具有带刺芒状尖锐锯齿,上下两面无毛或在幼嫩时被绒毛,不久脱落;叶柄长2-5厘米,嫩时有绒毛,不久脱落;托叶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有腺齿,长8-13毫米,早落。花序密集,有花5-7朵,花梗长2-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在幼嫩时被绒毛,不久脱落;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长12-18毫米;花直径3-3.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微具绒毛;萼片三角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长5-8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密被绒毛;花瓣倒卵形或广卵形,先端圆钝,基部具短爪,长约18毫米,宽约12毫米,无毛,白色;雄蕊20,短于花瓣,花药紫色;花柱5,离生,近基部有稀疏柔毛。果实近球形,黄色,直径2-6厘米,萼片宿存,基部微下陷,具短果梗,长1-2厘米。 红端木

枝红色无毛,常被白粉;髓宽,白色。单叶,对生,卵形至椭圆形,长4-9厘米,宽4.5-6.5厘米,侧脉5-6对;叶柄长1-2厘米。两性花,成伞房状花序,顶生。花小,黄白色。花萼坛状,齿三角形。花瓣舌状。雄蕊四。花盘垫状。子房近于倒卵状,梳披短柔毛。核果,斜卵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果为白色或稍带紫色,花期5-6月。

文冠果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4~90cm;小叶9~19枚,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无柄,多对生,长2~6cm,宽1~2cm,边缘具锐锯齿,表面暗绿色,背面色较淡。花为总状花序,多为两性花,分孕花和不孕花,生于枝顶花序的中上部为孕花,多能结实;腋生花序和顶生花序的下部花多为不孕花,不能结实。花5瓣,白色,基部里面呈紫红色斑纹,美丽而具香气;花盘5裂,裂片背面有一橙色角状附属物;雄蕊8枚。果实为蒴果,黄白色,长3.5~6.0 cm,表面粗糙,3瓣开裂,每果内含种子8~10粒,种子球形,直径1cm,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7~8月。

侧柏

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广圆形;树皮薄,淡灰褐色,条片状[3]纵裂;大枝斜出;小枝排成平面,扁平,无白粉。叶鳞片状,叶二型,中央叶倒卵状菱形,背面有腺槽,两侧叶船形,中央叶与两侧叶交互对生。

金缕梅

叶互生,宽倒卵形,长8-15cm,顶端急尖,基部心脏形不对称,边缘有波状齿,表面粗糙,背面有密生绒毛,半圆形托叶明显。花瓣4片,狭长如带,长1.5-2cm,淡黄色,基部带红色,芳香;萼背有锈色绒毛。穗状花序短,腋生数朵金黄色小花,花两性,有香味,花瓣四片线形,蒴果卵球形

垂榆

落叶小乔木。单叶互生,椭圆状窄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9厘米,基部偏斜,叶缘具单锯齿。枝条柔软、细长下垂、生长快、自然造型好、树冠丰满,花先叶开放。翅果近圆形。

裂叶榆

树皮淡灰褐色或灰色,浅纵裂,裂片较短,常翘起,表面常呈薄片状剥落,叶倒卵形、倒三角状、倒三角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 白榆

小枝灰白色,无毛。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一边楔形、一边近圆,叶缘不规则重锯齿或单齿,无毛或脉腑微有簇生柔毛,老叶质地较厚。花簇生。翅果近圆形,熟时黄白色,无毛。花3~4月先叶开放;果熟4~6月 核桃树

落叶乔木,高达3.5m,树皮灰白色,浅纵裂,枝条髓部片状,幼枝先端具细柔毛。。羽状复叶长25—50cm,小叶5—9个,稀有13个,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顶生小叶通常较大,长5—15cm,宽3—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楔形,有时为心脏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仅脉腋有微毛,小叶柄极短或无 旱柳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冠圆卵形或倒卵形。树皮灰黑色,纵裂。枝条斜展,小枝淡黄色或绿色,无毛,枝顶微垂,无顶芽。叶互生,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缘有细锯齿,叶背有白粉。托叶披针形,早落。雌雄异株,葇荑花序,花期3月。4~5月果熟,种子细小,基部有白色长毛。 遏蓝菜 茎直立,不分技或分枝,具棱。基生叶叶辆长1-3cm;叶片倒卵状长圆形,长3-5cm,宽l-1.5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抱茎,两侧箭形,边缘具疏齿。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萼片4,直立,卵形,先端圆钝;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2-4mm,先端圆钝或微凹;雄蕊6,分离;雌蕊1,子房2室,柱头头状,近2裂,花柱短或长。短角果近圆形或倒宽卵形,长8-16mm,扁平,周围有宽翅,先端有深凹缺。种子5-10颗,卵形,长约1。5mm,稍扁平,棕褐色,表面有颗粒状环纹 海棠

叶片为椭圆形,花瓣呈倒卵形 婆婆纳

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心形至卵形,长5-10mm,宽6-7mm,先端钝,基部圆形,边缘具深钝齿,两面被白色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叶状,互生;花梗略短于苞片;花萼4裂,裂片卵形,顶端急尖,疏被短硬毛;花冠淡紫色、蓝色、粉色或白色,直径4-5mm,筒部极短,裂片圆形至卵形;雄蕊5mm;短于花冠;子房上成直角,裂片先端圆,宿存的花柱与凹口齐或稍长 荨麻草

一般株高50~150厘米,茎直立,全株淡绿色,单一或有少数分枝,有四棱,全株密生蜇毛,触之奇痛。叶对生,托叶离生、条状披针,生有短毛和蜇。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10厘米,宽4-7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大锯齿,有时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疏生螫毛及小点,下面淡绿色,也有螫毛,密被细毛,通常基出脉5条,在下面凸起,叶柄长1.5-5厘米,有螫毛及细毛,三出脉,边缘有粗锯齿,有齿牙或人裂,两面密生短细毛,似大麻叶子。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腋生,细瘦,远较叶柄为长;雌花序生在上部,雄花序生在下部;雌花内面2花被片在花后增大,包着瘦果。瘦果卵形,藏于宿存花被内 毛樱桃

蔷薇科落叶灌木,一般株高2-3米,冠径3-3.5米,有直立型、开张型两类,为多枝干形,干径可达7厘米,单枝寿命5-15年。叶芽着生枝条顶端及叶腋间、花芽为纯花芽,与叶芽复生,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隐芽寿命长。花芽量大,花先叶开放,白色至淡粉红色,萼片红色,坐果率高,花期4月初,果实发育期45-55天,5月下旬至6月初成熟。核果圆或长圆,鲜红或乳白,味甜酸,是早熟的水果之一 红果山楂

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长2~6cm,宽0.8~2.5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梨果深红色,近球形 唐松草

叶为掌状三出复叶(ternate palmate leaf),仅有3片小叶着生在总叶柄的顶端,且3小叶柄等长,小叶厚膜质,倒卵形或近圆形,3浅裂,全缘或具疏粗齿。夏天开花,复单歧聚伞花序,萼白色或带紫色,宽椭圆形,无花瓣。瘦果倒卵形,具3-4条纵翅,基部突变狭长成细柄,9月成熟。 新疆大蒜芥

叶羽状深裂至全裂,中、下部茎生叶顶端裂片较大,三角状长圆形、戟形至长戟形,基部戟形,两侧具波状齿或小齿,侧裂片具倒据齿,顶端具不规则齿,基侧整齐;上部叶顶端裂片向上渐次加长,长圆状条形,其他特征与中、下部叶同,但渐小;叶上有毛或否,有毛以柄上较多。伞房状花序顶生,果期伸长;萼片长圆形,长3-4毫米,但多在背面具长单毛;花瓣黄色,长圆形至椭圆形,长5.5-7毫米,宽2.2-2.5毫米,与瓣爪等长。长角果圆筒状,具棱,长2-3.5厘米,无毛,略弯曲;果梗长6-10毫米,斜向上展开,末端内曲或否,较果实细。种子椭圆状长圆形,长0.8-1毫米,淡橙黄色。 播娘蒿

茎直立,多分枝,花淡黄色,长角审窄条形,种子卵形褐色,有细网纹。 三叶草 [植株低矮,高30~40厘米。直根性,根部有与根瘤菌共生的特性,根部分蘖能力及再生能力均强。分枝多,匍匐枝匍地生长,节间着地即生根,并萌生新芽。复叶,具三小叶,小叶倒卵状或倒心形,基部楔形,先端钝或微凹,边缘具细锯齿,叶面中心具“V”形的白晕;托叶椭圆形,抱茎。于夏秋开花,头形总状花序,球形,总花梗长,花白色,偶有淡红色。边开花,边结籽,种子成熟期不一,种子细小。

《植物学论文范文.doc》
植物学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