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谈思想范文

2022-09-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转换思想大家谈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是国有企业当前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国家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企业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营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使人们感受到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巨大作用,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变化。国退民进使国家政府转变职能,变换角色,从市场经济的角逐者转换为裁判员,监控整个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也要置换出来,成为社会从业人员,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方式与企业重新确立劳动关系,用契约来规范劳动关系双方行为,实现体制完善、管理到位、运行有序的目标。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劳动者就是提供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任何劳动者都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之间进行流动,这样才能使劳动力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淡化直至取消国有企业职工和普通劳动者身份的差别十分必要。以前许多年中,国有企业职工有充分的优越感,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是“铁饭碗”、国有企业职工有“干部身份”。结果造成国有企业人浮于事、劳动效率低下,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在国有企业中反而退化,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好处。

但是,在改制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改制中的利益关系,遵循市场原则、坚持改革与加强管理相结合、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以保证国企改革成功。

1.正确对待改革改制中的利益关系

在改革改制过程中,机构、人员、劳动关系、利益关系调整变动的面比较大,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其中的各项利益关系,是改制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

2.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把国家的法规、政策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有利于经营、有利于发展的原则,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等不靠,勇于创新,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3.要尊重职工意愿,做好人员安置。整体分流改制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改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作用,正确引导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使职工理解改制、支持改制,并进而积极参与改制。政府和企业在拟订改制方案时,应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正式方案上报前,需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在充分尊重职工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改制单位职工整体参与改制。参加改制的职工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时必须依法进行,并办理公证手续。

4.必须加大对改革改制的宣传力度,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过程是艰辛复杂的,面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应认真做好思想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讲这次改革改制的必要性,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针对重点热点问题做好解释说服工作,消除疑虑。通过派调研宣传小组到改制单位答疑等,及时回答职工关心的“三险”、住房公积金、合同、补偿等实际问题,宣传扶持政策,稳定职工队伍。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职工疾苦,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改革积极性。

职工身转换的问题。

推荐第2篇: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改措施

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改措施

近期,通过学习一系列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材料后,我发现在我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多有待于改进的问题。下面就对我的工作问题进行剖析,以备于对症下药更好的进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①作为部门负责人,在工作中存在“两多一少”现象:对同志们布置硬性任务多,具体指导多,但用理想信念激发大家工作热情、鼓舞士气相对较少。②认为,作风问题是领导的事,我一个普通的干部只要管理好部门工作,上好课,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完成上级领导分配的工作,国家大事与我关系不大,不是从心底里去学习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

2、学习上: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还没有将那种“要我学”的传统习惯改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虽然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积极内化,领会内涵,全面贯彻;对于业务学习抓得很紧,但政治学习不够而且经常拖沓,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政策法规还知之甚少。

3、工作中:①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着一些不深、不细、不实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抓工作落实上还不深入,忙于临时性事务,对部门工作整体运行机制谋划不深;二是安排布置多,深入少,多数工作停留在听汇报、看材料、召开会议上;三是调查研究少;四是脱离了教学一线,对教研及校本教材建设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多,听课制度没有很好坚持;五是服务师生的意识还不够,对于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尤其是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的还不到位。②工作上缺乏耐心和技巧,方法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上还有差距。对理论的学习较多,但对其精髓理解不深,把握不牢,不能完全运用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去。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解决实际问题时没能始终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在抓问题的主要矛盾时,有时没分清主次。没有探寻更好的教育与指导方法。③创新意识不够,固步自封。因为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干起工作来仍有些默守陈规,拘泥于老观念、老经验,不能放开思维,用实事求是的原则去具体分析和处理具体工作事务。创新意识不强,处理问题时老喜欢“看别人的”或是用一贯的老套路、老办法。④业务工作方面,存在创新意识和执著进取精神力度不够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安全保卫水平的快速提升方面,谋划不深,措施不够得力;二是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够;

4、廉洁从政方面。虽然能够较好地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遵纪守法、廉洁从政,但满足于大事不违规、不越线,有时存在着要求自己不严、标准不高的问题,时有陪客、应酬现象,在履行节约、保持艰苦奋斗传统方面还有差距。

二、整改目标

1、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进一步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理论和业务素养。

3、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

5、进一步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三、整改措施 学习各种政策和指导,加强自身学习的动力,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和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识大局,顾大体。解放思想,做教育的主人翁,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为了教育好孩子,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四中教育,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1、加强理论学习。着手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准备有计划、有要求、有目标、有重点地搞好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支部学习,紧密结合思想组织纪律和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加强世界观改造,从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掌握理论精髓,并学会用新学知识分析问题,判断是非曲直。在学习中做到“三个结合”,把学习政治理论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与整顿思想组织纪律、改进作风结合起来,着眼于对学院建设、改革发展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党性锻炼。坚强的党性观念是党员干部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党性观念就是要坚持党的先进性,站在党的立场上,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为党的最终理想和阶段目标而努力奋斗。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宽于待人,严于律已,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坚持理论学习制,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部门的团结和统一。

3、强化宗旨意识。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观念,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之中,贯彻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实践之中。把“师生答应不答应、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近期要切实落实好教学中心地位,树立一切为教学着想的意识。要时刻把学校的利益放在心上,经常深入到办公室和教室中,加强服务与沟通、虚心地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体察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从他们身上吸取营养,了解他们的困惑和要求并尽力帮助解决,把广大教师作为事业发展的能动力量,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勤政廉政。严格遵守和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廉洁从政,严以律已”,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按党的纪律和要求办事,不搞特殊化。一是自身带头,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出满勤,带好班,不搞特殊化;二是在吃喝招待、用车等方面严于律己,按制度办事;三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求部门工作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经得住老师和组织的监督与时间的考验;四是带好队伍,从严治教。加强思想整顿、纪律作风整顿,树立学校形象,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正自身毛病,弥补自身缺点,成为一名合格的职院人,并为之奋斗终生。

推荐第3篇:谈当前技校生思想教育工作

谈当前技校生思想教育工作

陡势横桥

(阜新市建材技工学校辽宁阜新: 123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空前跃进,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由于这几年我市矿产资源的枯竭,工业企业不景气,就业难度增大;加之大学扩招,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普高升温,使技校生源严重不足,所招来的学生,素质偏低。不但学习能力不强,思想道德水平也达不到时代的要求。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问题生”的增多,给技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难度。

学校是育人场所,学校的思想教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和体会,在此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技校生品德心理特征分析

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身心发展已达到成熟阶段,在品德心理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1.和初中阶段相比思想逐步成熟。表现在世界观初步形成,对人生有了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未来和所从事的职业都有严肃的考虑;有一定的自制、自理能力,独立性明显增强。

2.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表现在特别关心国家在世界体育比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大事,每逢重大胜利都能使他们激动得热血沸腾。在班里,他们关心集体,为了集体荣誉个人可以做出牺牲。

3.生理发育基本成熟。表现在性意识开始觉醒,喜欢与异性交往,甚至开始谈恋爱。

4.自卑心理重。他们觉得别人上了高中,将来上大学,前途光明,而自己上技校,将来只能是个技术工人,同学间的差距太大。自卑心理使他们缺乏进取精神,生活上也缺乏动力,常常得过且过。

5.是非观念模糊,道德观念淡薄。表现在他们分析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弱,把“哥们义气”当友谊,把野蛮当“勇敢”,往往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6.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心。尤其表现在学习、练功上,知难而退,不思进取,即使是稍加努力就能做好的事,也没有去争取成功的心理。

7.在生活上懒惰、散漫、不吃苦的学生比例较大。由于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使之生活能力较弱,缺乏自制力,个性都较强,不善于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与父母、老师的关系都搞得很紧张。这往往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麻烦。

二、思想教育工作要“五个到位”

针对学生这些特特征,只有采用适当的方法,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稍微疏忽就往往事倍功半。

1.育人目标要到位。育人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层次性,即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周目标、学期目标等),另一方面是对象性,即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目标到位就是结合这两方面制定出具体的内容,并落实到班到人。例如,班级先以课堂纪律为目标,通过班会等多种形式,集中精力主抓此项工作,待课堂纪律得到改观后,再提出卫生、两操、文明礼貌等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进步。

在贯彻落实班级总体目标的同时,再根据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制定出个人目标。如好动的求其静、懒惰的求其勤,在逐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最终使整个集体达到要求目标,学校达到育人的目的。

2.管理制度要到位。管理制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保障。管理制度到位,就是做到“三全”管理。首先是全天候管理,即在管理时间上不留空档。包括一日三餐、两操一课、午休晚睡等,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其次是全方位管理,即对学生的组织纪律、劳动卫生、衣食住行及举止言谈等方方面面,都有人负责,有人过问。最后是全封闭管理,即在校内划分出几个封闭区域,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要求。如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等,各区都有相应的活动时间和相应的制度,有专人负责检查、督促和评价。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不能出校门,以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

3.育人活动要落实到位。学校根据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常常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发育和成长。所谓育人活动落实到位,就是要把这些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地展现给学生。如主题班会、书画展、演讲比赛、技能比武等等,这些都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故一般大型活动都有专人组织,领导挂帅,并认真总结评价,不断充实内容,改进形式,以期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4.情感渗透要做到位。对于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只靠说教是不够的,需要经过情感的渗透和催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渗透到位,就是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用真心去爱我们的学生,细心地关怀、热诚地帮助、耐心地疏导。学生无论优劣,将来都是我们社会的一分子,我们的工作不单单对受教育的个体有义务,而对整个社会都有责任。这份责任使我们教师不得不放弃个人的好恶,从各种角度寻求情感上的突破口,以求思教的最佳效果。尤其是和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最有机会叩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应不失时机地去感化、影响他们,一旦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他们的心扉就可能向我们敞开。科任教师也应有帮带任务,每个教师都带数名后进生,整个班级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育人的目标就能够较容易地达到。

5.学校软环境要建设到位。学校的软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催化和影响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所以学校软环境的建设绝不能忽略。软环境的建设包括良好校风的形成、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安排活泼多样的校园生活和形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气氛等。具体的方法要根据学校的当时、当地的情况而定,如树立学习榜样、采用鲜明的校训、名人名家讲座等。总之要利用可能的形势和条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校风气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学校思想教育的准量化管理

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很难用量来衡量,但在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很

多现象要表现出来,把这些现象加以统计和初步量化,就大致可以反映出思想教育的水平和程度。这样做有利于比较和竞争,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化,有利于对育人工作的科学考核和综合评价。

1.各班级工作的量化。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文明程度和思想教育水平都要从各班级反映出来,将班级思想教育工作加以量化,可以使班主任和学生都心中有数,便于在各班开展各种有益的竞争。如流动红旗的次数、卫生日检分数、违反纪律人次、表扬获奖人次等等,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量化得更细,或用等级考核,或用分数考核。在此不再赘述。

2.教师帮带的量化。将教师的育人工作任务化,可使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具体,针对性强,易于操作。同时可减轻班主任在思想教育中的压力,发挥每个教师的能力和热情,也便于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由于当前技校生中,“问题生”增多,往往非逐个帮带不可,所以我们一直采用科任教师帮带数名后进生制度。在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帮带学生的数量及学生进步的幅度,是学校对教师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看,效果十分显著,师生间距离拉近,关系融洽,甚至在学生毕业后,和老师成为朋友。

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繁琐而复杂。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不失时机地吸取新的思维,采用新的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中,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情况,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越作越好,才能由此带动全校的各项工作,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推荐第4篇:谈现代教育思想的内涵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从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之差异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

陈洁撰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文已经公布,纲要融入了很多新理念、新内容,在政府和公众关心的若干主题上皆有着墨,详细而周全,善指明了方向。

国家教育改革紧紧围绕“一点三线”。“一点”的突破点,即对教育管理机构的变革和重组,“三者形成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在三条主线中,

即“是指以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的20世纪中叶研究以阐明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重要规律的教育思想。”

通过这段表述,可以得出:现代教育思想有一个历史时间的概念,即“20世纪中叶以来”,也就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以后;还有国情的概念,即我们所处的“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蕴涵着“改革开放”和“当前教育改革”等时间范畴;并包括全民教育、主体教育、民主 1 /

5【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等内容。

现代教育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现代教育思想是相对于传统教育思想而言的。关于这两个概念在我国与西方教育理论界都曾有过激烈的争论。

在西方,最早提出现代教育概念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把自己的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

在前苏联,而把自己的新教学体系定为现代教育思想。在我国,一般认为传统所以在我

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涵:

第一,现代教育思想必定是“当代”或“现时”的教育思想,但现今的教育思想并非都是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需要符合三个条件:其一,适应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需要并能有效实现现阶段教育目的;其二,符合教育的自身规律;其三,符合教育对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第二,现代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它吸收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

第三,现代教育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国现代教育思想是指与我国现代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性质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并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

那么,这些丰富的内涵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些新的体现呢?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否定,而我们是否需要再继续?

在这所学校中她没有找书架上也没有任何孩子做手工的材料。小床四周见不到家相比较,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要复杂得多。6-12岁)学验荡秋千、体验堆雪人、体验在在野地里生火并能够熄灭、体验战胜疾病后的自豪感等等。它对于我们实践现代教育思想又有怎样的借鉴价值?

通常而言,一定的教育思想总是具有历史传承性、普遍适应性、时代思潮性、民族性、时效性及价值性,既能代表人们受教育的需要,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又能反映人们受教育的实际利益。教育思想的这些特征充分表明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反映,既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制约,又受到人类社会接受教育的特殊需要的制约,还受教育本身规律性要求的制约。

在面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之时,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适应社会发展要点。

强调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核心,学生的学习以课堂为主并围绕教材进行,学生学习的依据就是教材。

用,教师的教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强调知识之间如何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成了传统教育的根本任务。

现代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主动获取知识和主动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中获得知识、提升素质,把整个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学生的能力发展上。

【谈现代教育思想之内涵陈 洁】

因此不同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形成了不同的操作模式。传统教育是一个由激发动机到让学生感知、理解、巩固知识直至运用的过程。而现代教育则是从预设情景到让学生提出问题与假设、进行推论并最终获得验证的过程。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操作模式必然带来不同的结果,前者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后者对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由此可以分析得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以致知识运用成为教学过程的薄弱环节。比较而言,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强调教学民主,主体地位;整个教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这种融合实际上已经出现。就能改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活

我们既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传统教育的理念一概否定,更不能因循守旧、认为今不如昔,对现代教育理念大加排斥。“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推荐第5篇:看兵临城下谈组织激励

生还是死?--- 兵临城下谈组织激励

二战经典电影《兵临城下》

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的管理中的智慧就是:胡罗卜在组织处于不刊局势时的有效应用,即组织成员激励的作用。

影片中苏联红军最高指挥官成功运用了激励方法,在兵临城下士气低迷生死一线的关头,充分掉动了士气打赢了决定苏联国家命运和二战走势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战役起初,把年轻人强行送上战场,组成敢死队充当炮灰,同时枪毙那些临阵退缩的士兵,失败!处决退缩的军官和士兵,杀一儆百株连九族,这些管理中“大棒子”的方法全能用了,然而还是失败!

赫鲁晓夫前线亲自督战,处决了指挥官,要求“孩子们像男人一样战斗而不是尿裤子(I want them to act like they have balls, I want them to stop shitting their pants!)”。

“给他们希望(Give them hope)!在战场上,士兵仅有的选择是德国人的子弹和自己人的子弹,对未来丧失了希望。但是还有另外的途径,勇气和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必须给他们希望、骄傲和作战的渴望”。赫鲁晓夫采纳了党代表达尼洛夫的这个建议,最终瓦西里成了英雄,苏联取得了胜利,我有机会写下这篇博文。

尽管从小受的又红又专的教育影响了赫鲁晓夫在国民心中的政治形象 但是从二战历史来看他是伟大的、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有我们普通人学习的很多地方!

企业和组织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只有经历了困难才会成长成熟!遇到困难时,需要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开创辉煌。危难时刻是用胡罗卜激励给员工“生”的希望还是用大棒子威胁给于昂“死”的压力?这个问题恐怕那些没有小兵经历的管理者就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符合当时情况的决定了。

对形式判断错误很可怕但是更致命的是又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早晨上班路上,会看到一个饭店门口,炸油条的师傅边炸油条边热情的叫卖,“现炸油条、小笼包子、豆浆稀饭八宝粥豆腐脑,里面有座位”,这位师傅的热情也让byteh想到了一些,更加验证了我的答案。

这个饭店租用来卖早点的话位置并不是最好,之前很多家租用早点的承包者由于生意不兴隆都没有干多久,然而这家承包者却红火了多半年了。我认为这一切离不开门口一身兼多职的这位师傅,既是技术人员又是市场人员偶尔还客串财务人员,完全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来做。如果上升到企业经营的角度,他们就是成功的。这位师傅如果不是股东那么一定是老板,在不然就一定是老板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手段。

假想饭店生意不好职员工资低于同类饭店而且开店当初许诺的收入得不到兑现导致人心涣散,危机关头,老板可以做出聪明的和愚蠢的决定。

愚蠢的决策是:大棒子。制定一个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营业额,把后勤人员和厨房人员等员工的薪水和饭店收入来挂钩,如果营业额达不到就按比例扣除每月为数不多的薪水,告诉员工你们每拿一块钱饭店就得赚到多少钱我开饭店是为了赚钱之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方面希望以此政策来提高厨房人员做菜的认真,跑堂人员的热情,账房人员的细心;另一方面,即使没有盈利,也可以减少风险。这种经营风格的老板,永远都是个小老板,也不见得会赚几个钱。因为这就好比让员工不是死在顾客嘴下就是死在老板手下。

聪明的决策是:胡萝卜。给员工希望,在企业内创造“员工势能”!大度的拿出笔资金做为奖励,奖励那些积极的干的好的并塑造榜样,定期开会告诉员工最近业绩有好转的迹象,我们要继续努力;员工有情绪要多与其友好的沟通化解矛盾;员工和企业最大限度的互相满足彼此的需求而不是认为你应该如何如何我应该如何如何„„老板在后面除了给员工压迫式的推力还要给动力给支点。市场环境等资源因素不是本文的重点,有兴趣可以参考博主其他的文章。

多么危机的情况,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充分和谐的太平盛世,有不合理的剥削就会有不同程度反抗。开公司办企业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不可能总想着索取而不考虑给予和付出,企业占用了员工的时间、社会的资源,给他们带不来相应的回报就是对人的不负责、对资源的浪费、就是犯罪。

有本职场的书,书名起得特别扯淡,叫《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讲职业敬业精神没错,给人感觉却是不平等!如果有机会,我写一本企业管理的书,给企业那些没有做过小兵的管理者看,书名叫《公司,离开员工你就是堆垃圾》。

唐骏先生在一个演讲中说,任何组织只要有不平等的制度存在,组织内的积极性就一定不会充分调动,他举得例子是迟到请假扣钱,加班没加班费还不允许调休。这一点在IT公司甚至国内各个行业在法律鞭长莫及的环境下,太普遍了,但是,凡是都有一个度,不能太过分。于是,我们看到了盛大,看到了华为,很多企业也错过了让我们看到听到记住的机会!

(华为加班,但传闻项目奖金很高,华为至今不愿意上市就是老总不希望高层们拿到股票可以不奋斗就拿到钱,对企业不利,该消息来自于经济频道《对手》节目,非byteh编造)

只想着学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那样榨取价值,即使企业成功,富士康的悲剧也会频繁出现。希望那些立法和执法的官老爷们能考虑真正的执政为民少干些唯利是图伤天害理“国理容”天理不容的事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从炸油条的师傅脸上,byteh看到的是微笑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热情,我宁愿相信他不是老板而是他的老板激励了他!

“服务员来两根油条一碗豆腐脑”!

推荐第6篇:组织(统战)干部思想工作总结

思想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牢记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基层、磨炼意志,扎扎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勤奋敬业、锐意进取,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和好评。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委的要求,认真开展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通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以致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更新知识结构,重点加强业务和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

二、身体力行,深入细致地作好本职工作。根据组织与单位领导的安排,一年来,我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较好的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镇党政人大办公室工作。我作为乡镇党政人大办干事,同时兼管

本镇的宣传、统战工作,我都能在工作中我端正态度,积极主动。无论是在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还是围绕镇党委的中心工作开展的各项业务,都力求做到准确无误,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一个基层干部的作用。二是包村工作,根据镇工作的需要,我负责包王台村的工作。在工作中,我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经常走村串户,与村民聊天,拉家常,了解农村工作的实际,立足本职,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道路建设拆迁,支部整建,支柱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和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稳定等重要工作。三是宗教统战工作,针对我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各项工作头绪多,镇情复杂的特点,我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学习经济、法律、人文、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注重积累,学以致用。立足于本职工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研究,积极开拓创新,及时准确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对自身严格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综合表现得到了镇村干部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三、坚持严以律己,努力做好表率 。近年来我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严格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保持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努力做到表率作用。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干部,要想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中有本事,应具有“三心”。一是崇高的事业心。事业心是成功者的基石,胜利的源泉。在基层工作的我们由于工作对象的特定性及工作环境的艰巨性与复杂性,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显得充实,精神才会有所寄托,困难才能得以克服。二是爱心。爱心的具体表现形式本人认为应是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作为一名干部应有一种视人民为父母,时刻关心人民冷暖的爱心,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进取心。作为一名干部应该通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一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知识需进一步掌握;与此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挤出时间充实自己,继续接受教育,勤奋刻苦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

总之,近年来,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自身修养有了一定提高。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一是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具体事务性工作多的时候,对自己在理论提高方面要求的标准不够高;二是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工作方式方法有时不太细,需要进一步改进。三是如何在岗位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做的有欠缺,意识还不够

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二0 0八年六月六日

推荐第7篇: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工办蔺相川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镇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活动。通过认真学习讨论,我个人对纪律作风整顿有了更深的理解,深刻认识到了一旦放松思想要求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后果,进一步筑牢了思想组织纪律作风观念,加强了自身修养。在这段时间里,自已结合理论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与危害,现就自身情况谈谈所得到的几点心得体会:

1、工作作风还不够积极,不够扎实。具体表现在仅对领导安排要求的事情做的多,个人对工作还是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对工作还缺乏更高更完善的要求。

2、思想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不是特别扎实。平时因工作关系,只满足于读书、看报,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个方面风气”的思想还没有深刻地领会,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3、开拓创新精神不够。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需要对业务钻研,而自己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上级领导会有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上面有安排再开展工作,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缺乏一定自信。

三、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我个人制定了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纪律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我要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共产主义思想彻底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以身作则,起好带头模范作用,作好工作班子的表率。工作上,明确自己的职责,告诉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中国共产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先锋模范看齐,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以热诚的态度对待同志。 生活中,注重小节,时刻牢记我是一个党员,一个干部,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天职和使命,做到事无大小都要考虑党和人民的感受和要求,做好大家的榜样。

3、注重工作方法,努力开拓进取,工作中力求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各项业务,夯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工作扎扎实实、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为党和人民多办实事,办好事。

2012年3月22日

推荐第8篇: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活动

“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自查情况汇报 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和院党组的具体实施意见,从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严肃工作纪律等方面,县人民法院在本次活动实施的第二阶段,既“查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阶段,组织全庭人员,通过征求意见、座谈会讨论,同时结合典型案件认真落实活动精神。

一、存在的问题

1.创新意识不够

针对执行案件的处理,在现有法律措施的框架内,还有许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针对性的处理,表现在办案人员创新意识上,即办案思路比较单

一、执行措施的有效衔接不够,同时,没有制度化的措施应对涉执信访案件,工作上比较被动。

2.协作程度较低。

执行案件的开展,如查询、冻结、现场执行等至少需两名执行人员的共同配合,在会见当事人时,常常是一名执行员参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商,这也难以赢得当事人完全的信任。在平时处理执行案件中,执行员自身承办的案件较少与其他人员沟通。另外,在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时,缺乏完整的应急方案,办案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不够。

3.理论学习缺乏制度化

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措施以及新出台的司法解释等没有较好地组织制度化的学习,对相关法律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现行的司法解释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生疏。

4.工作效率不高

在下乡办案中和约见当事人时,较少制定谈话提纲,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不够,这导致了一些时间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在办案过程中,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原因分析

1 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应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真正领悟县委政府和院党组的精神,将案件中的每个当事人的利益看做自己的利益,重视当事人的合理诉求,适时引导当事人的情绪,特别是在疑难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审判部门、乡镇政府、委托代理人做好解释工作,强化法院和法官的服务意识,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公正处理案件。

2 责任和效率意识应提高

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要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利益诉求,在处理时,应当始终以责任和效率作为处理案件的原则,在不违法法律的前体现,多渠道、多方位、多做有利于当事人合理诉求的工作,将工作效率与强化服务相结合,努力做到案件化解的同时零信访。 3 协调配合意识不强

对疑难案件的处理,应当在以后的工作中多采取听证会、合议、交流等形式,积极主动地与本庭的其他执行人员协商、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办案人员的工作,强化合作意识,完成本庭的工作。2

推荐第9篇:思想入党和组织入党心得体会

思想入党和组织入党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支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我们要努力克服和纠正不正确的入党动机,不断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端正入党动机是争取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起点。有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不利因素,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有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维护党的纯洁性。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修养,逐步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内在驱动力,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申请人能否以积极正确的方式向党组织靠拢,直接影响到新党员的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入党动机:

1、要自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一个人的入党动机是否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有直接关系。因此,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当明确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只有把朴素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自觉的理性认识高度,入党动机才能正确。

2、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在任何情况,都能做到毫不动摇。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自觉的、满腔热情的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3、要树立牢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是: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按照这一要求去做,把它作为端正入党动机的一面镜子,不断地改正缺点,才能早日加入党组织。

4、要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艰苦奋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具备这种觉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对于大学生我们的模范作用应当是具体的,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中。

5、用正确的入党动机来克服种种不正确的思想。一个人的入党动机往往既有正确的成分,也会搀杂一些不正确的东西。这就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主动靠近党组织,争取党组织和党员同志对自己的帮助。通过接受党的教育、实际锻炼和自我思想改造,发扬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把不正确的动机克服掉。

此外,要求入党的同志还应懂得: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有的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端正入党动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但后来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革命意志制衰退了,甚至蜕化变质了。这些同志由于没有树立好或者未能经常保持正确的入党动机,即使组织上入了党,遇到适当的气候,还会犯错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完全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引以为鉴,不论组织上是否入了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决不能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问题,而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推荐第10篇: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实施方案

关于在全体干部中集中开展“思想组织

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县委关于开展“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深入开展以“整顿纪律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创优发展环境、实现跨越赶超”为主题的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月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省、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约法八章”、市委“约法八章”实施细则和县委“六项准则”,按照“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的要求,切实使我单位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严肃纪律、狠抓落实,促使我县**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对象范围和目标任务

通过集中教育整顿,使全体干部旗帜鲜明地弘扬优良作风、纠正突出问题、狠刹歪风邪气、惩处违纪典型,凝聚发展共识,达到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工作效能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三、方法步骤

这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时间:年月,分三个阶段进

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阶段() 。

要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月 日晚,组织全体

干部职工认真学省、市、县领导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同志在县第十次党代会、县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

会等会议上关于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 月日,个人自主学习省委“约法八章”、市委“约法八章”实施细则、县委“六项准则”和《关于在全县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良好风气。

第二阶段,查摆问题阶段()

主要任务是对照这次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提出的几个方面内

容,认真查摆本单位干部职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种形式征询意见,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

第三阶段,集中整改阶段()

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归纳,认真制定整改方案,

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间,挂帐督办,落实销号;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缺乏制度规范的,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规划进行修订。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廉洁高效的作风建设工作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严格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

开展这次整顿活动,把思想组织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与促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把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本单位要坚持把思想组织纪律作风整顿与促进工作、推动

发展结合起来,以整顿促工作,用发展看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今后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城乡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把我县的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11篇:谈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

谈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

把心理教育纳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在初一年级政治课中融入心理教育的内容,是我国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能否运用新教材,上好这门以心理教育为主线的政治课是我们政治教师当前面临着的新课题。下面就上好初一思想政治课试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吃透新教材、把握新特点

只有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才能使我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程标准》中对初一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要求,有这样一段定位性的规定:“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重、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新编初一思想政治教材正是根据这一规定,从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德育高度出发,以非智力因素的品德修养为主线,集学习品德和心理知识、培养能力于一体,着重进行心理品质、道德情操、正确思想方法训练和指导。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主线,高尚道德情操教育应在小学阶段道德品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二者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要贯彻和渗透于心理品质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之中,也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例如,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既是热爱祖国道德的表现,又是对祖国坚定信念的心理特征的表现。又如意志心理品质教育有着鲜明的社会倾向性,进行意志心理品质教育、挫折心理教育和开拓进取精神的教育,就是将某些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任务融为一体,而提高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又要求能够客观地全面地和变化发展地看待自己,这又需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因而把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贯彻、渗透于心理品质教育之中,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是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住这个特点和要求,从品德教育的要求出发去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而不是把它上成心理知识课或是纯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课。也只有把以上的三个方面教育融为一体,才会使自己的教学相得益彰,同时心理素质教育也会收到显著效果。

二、新教材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新教材的新特点给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必需进行新的学习,补充新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才能迎接这一新的挑战。

1、转变观念,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政治教师要讲好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这一新教材,关键是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观念。要明确认识到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以及学生心理教育的不足,认识到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认识到在政治课中纳入心理素质教育,只不过是使心理学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而其效能的发挥,还取决于我们教师的努力程度和教学水平高低。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千方百计地、积极地投身到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之中,使思想政治课变得更贴近学生,从而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心理的教育,达到融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教育境界。

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新其教育观念,还要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因为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能促进教育、教学,其一言一语、举手投足都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进行心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善于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处处表现出乐观、热心、充满激情。因为,只有当教师生气勃勃、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走进心理教育的讲坛,才能使学生的兴奋状态得以激发。另外,教师必须将自身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或深沉、或激昂、或哀婉,用自己情感的巨浪去冲决学生的情感堤坝,使之产生感情共鸣,这对达到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相融于一体,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教师心理素质的完美化,可以赢得学生、感染学生,会成为学生人格教育的偶像。但这里并不回避教师自身的缺点与错误。正是在教师从真、善、美的角度,“实话实说”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的同时,学生判断是非,认识自己的能力都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2、补充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疏导的能力和水平

心理素质教育是初一新编思想政治新教材的主线,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完成初一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任务,教师应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掌握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充实、丰富课堂教学。

尽管许多政治教师是科班出身,毕业于师范院校,在校时曾修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公共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原有(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心理学知识在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已日显苍老和贫乏,而新教材中则大量出现及运用了许多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因此,新形势迫切要求每位政治教师,重新去系统学习心理学和与其相关的知识,了解和研究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只有用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将其有关原理、概念、及其心理调节方法烂熟于心,并谙知当代青少年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的政治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他的课堂才会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而在心理学和相关知识狭窄的情况下,谈融心理品质教育于思想品德教育之中是难以奏效的。

政治教师在学习、补充心理学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准确、全面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青春期是多事之秋,是人生的“危险期”,是心理的“断乳期”。已迈入青春期的初一学生既要表现自己有独立的是非观、价值观,又由于教育上的一些缺陷使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实际能力;既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而自立,又缺乏这方面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常常处在彷徨、动摇、孤独和苦闷之中,显露于外的往往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心理上很容易走极端,或过于清高,或丧失斗志。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接受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进取心。同时,教师还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疏导能力和水平,娴熟掌握和灵活运用心理疏导的技巧,例如讲到“善于调节情绪”一课时(第三课),联系实际用自我激励法鼓励学困生,用升华法引导受早恋困扰的学生,用心理换位法教育常产生不良情绪的学生,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新教材的新特点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代之以更符合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和自我锻炼的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这一主体来谈心理教育,不仅是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种种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我们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应努力贯彻这样三个原则:一是努力抓住学生思想认识的盲点、误区和心理症结,以充满爱心的引导、帮助和启发,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觉性,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去规定学生想什么、做什么和不想什么、不做什么。二是用耐心细致和通情达理的讲道理、提供榜样和实例,启发思考,引发心理共鸣的方法,指导学生行为,使学生经过学习和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认识,加以判断、思考,作出抉择,付诸行动。三是注重心理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能力,达到知、行统一。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对学生心理和行为训练的小栏目、练习和活动,例如,“说一说”小栏目中的“联系你所熟悉的事例,说一说健康心理和发展聪明才智的重要性”,“做一做”小栏目中的“选择一两件小事,从现在做起,培养意志”等等。教师指导学生操作使用,会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心理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实施心理品德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觉性,重要的是不仅仅在于使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么办”,所以把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结合起来将是最佳选择。

2、借助多媒体,创造“立体渗透”的教学

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单靠教师一张嘴,一根粉笔在讲台上对教材“炒作”,这方法即使再成功,但在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十分广泛的今天也只能算是昨日黄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活动是从认识与情感活动的统一体,只有同时调动这两种心理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要使心理品质教育更吸引学生,融心理品质与思想品质教育为一体,就必须借助多媒体创设“立体渗透”的教学。

目前,一批质优价不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已经纷纷登场。此外,部分记录片、故事剧形式的VCD光盘,也可作为政治课教学、心理教育的课外辅导资料登上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大雅之堂。例如将录有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英雄王进喜面对着井喷毫不犹豫地带头纵身跳进冰冷的泥浆池中,用手脚代替搅拌机,终于制服了井喷;中国女排奋力拼搏勇战秘鲁队夺五连冠的场面的VCD光盘,运用到:意志心理品质中的“意志坚持的表现”(第四课第二节)的教学中,只要将光盘插入CD—Rom中,启动光驱,英雄形象便可栩栩如生的映入学生的眼帘,一段段有故事情节的讲解,激动人心的对白,形声兼备,会使学生身临其境,过目不忘,心理教育的效果会出人意料的好。此外,在运用新教材中大量知行结合的心理训练时,我们也可运用电脑这一网络技术,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答案,当答案选对时,电脑便会发出赞许声或极富激励的语言,在这种和谐的、让人激动的教学氛围里,学生的学习热情定会空前高涨。

有条件的通过在制作简易软件的基础上,开发高级教学软件,使心理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寓教于乐,效果更佳。另外,学校互联MPC构成一个网络又可实现资源共享。由此可见,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掌握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并运用于心理品德教育之中,使期达到教育的高效率,将是最具潜力的教学手段。

总而言之,要上好新教材,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新特点,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新的要求。唯其如此,初一政治课才能真正闪烁出它独特的光芒。

第12篇:谈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心得体会

曾家小学:张敏

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魏书生专家的讲座,才知道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以前自己很迷茫,总认为教书就可以了,提高学生成绩就万事大吉了,熟不知教书育人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离。否则就是违背教育规律,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困惑。教书是一份职业,守住一份职业,高高兴兴朝前干,把优点发挥的更优,长处发挥的更长,不气馁,不折腾,不动摇,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在这实现量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也是最实际的问题,空有一番理论,不付出实践,是不会成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就听到的理论同大家分享一下,忘各位同仁有所收获。

班级的管理需要靠民主,培养适合学生的职位管理班集体,马上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建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凡是普通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老师不干。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奋学生,不能什么事都要老师管,要让学生管理,不能剥夺孩子们能力的发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脑细胞,就是把学生的优点发挥的更优更好。二靠科学按照规律去管理,制定精细的管理办法,用教育的方法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 学生的学习靠的是自学,让孩子们写写自己的优点,让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消灭没人干的事和没事干的人。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上完课请学生总结对这节课的感觉,真正做到学生学习的主人。分小组学习,把课本中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己讲,实在想不出来就讨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培养学生的习惯方法有:

1、每天让一名学生把格言写到黑板上

2、每天写日记(写一句话,第二天写两句话,让学生循序渐进成长,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3、每天带一本中外名著上学

4、学生的幸福感和责任心来自从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

5、不为难学生,但也不放纵学生

上课六个步骤:定目标必须要有三个成次,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我总结 七个一:定一个计划(一天,十年,一辈子)

1.每天写日记 2.每天唱歌,课前唱歌 3.大课间 4.注意力训练 5.每天带名著读名著

6.每天练一分钟演讲,自己说给自己听

7.语文课上,培养学生把厚书读薄的习惯,培养学生适应老师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己留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整理错题的习惯,培养学生互相出考试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习惯,培养学生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干的习惯。

从魏老师的讲座中,我深深的明白了滴水穿石的道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你肯专研,不管当前课改是什么形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书育人,只有传承了古人好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同样是进步的教学,不过这个过程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活学活用,真正做到走进学生心里,鼓励每一位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孩子们找到自信,找到快乐,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第13篇:谈思想品德课的行为训练

谈 思 想 品 德 课 的 行 为 训 练

贵福镇第二中心学校李晓辉

行为训练在初中思品课教育目标中占有重要位置。《思想品德》科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要求,也有行为表现方面的要求。而发挥思想品德克德育功能,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最佳手段就是行为训练。所谓行为训练,就是学生了解行为要求和掌握行为基本方式。使行为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的训练好锻炼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思品课的行为训练呢?教育学中指出:“养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道德锻炼与规范行为的训练,不仅要使他们能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要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形成道德行为的习惯,称为个人的品德。”这就是说,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指导行为,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思想品德课的归宿和基本目标。近年来,学生的行为状况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道德修养的政治素质偏低,反映出德育功能的作用欠佳。我们应从学生思想行为状况出发,大胆探索,增加行为训练。

一、让学生掌握理论和道德规范,这是具有正确信念和行为的先导和基础

正确的理论是行为的指南。思品课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在思品课教学中要学到和掌握的知识,是道理转化为信念,指导行为的动力因素。理论是基础,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懂得道理,才能有良好的道德观念,才能对行为起正确的导向作用,从而减少盲目行为,避免不想行为发生。

二、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为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行为训练是关键 掌握了理论知识,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道德行为锻炼和规范行为的训练。如学习了“爱劳动”的相关内容,针对独生子女一切事情由父母包办代替的现状,提出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布置每天做一件事的行为训练,又如学习了“热爱集体”的内容,针对现在的学生只要别人关心,很少关心别人及集体的现象,与班主任合开“我为集体做贡献”的主题班会,并且布置每星期为集体做一件好事的行为训练要求。

三、行为训练有布置有检查,是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手段

布置了行为作业,就要有检查,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但是,检查并不是思品教师一人所能做到的。有些行为是在社会和家庭里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检查学生的行为训练情况。这样教师与家长共同作用于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行为训练的重要性,自觉坚持下去,天长日久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品课的行为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不可忽视,要自觉坚持思品课的行为训练,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第14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进一步概括为“中国梦”,发挥了巨大的凝聚、激励和指导作用。

“中国梦”的目标极为简洁明了,即使是不识字的老婆婆也能随口说出。但它又包含了非常深厚的理论与文化内容。“中国梦”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要深入了解中国梦,就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其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真正理解了中国梦,就会有远大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同时又会脚踏实地努力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能够让每一个成员感觉到自己与所在统一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愿为之努力奋斗,是“中国梦”指导思想的魅力所在。

恪守底线:治国理政者的底线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学好用好唯物辩证法,其中,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是其重要内容。

对待底线,在不同的情形下,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基本的态度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突破底线,这是谋求根本改变事物、以破坏旧的统一体为己任的斗争哲学的方法;另一种与此相反,是坚守底线。它是以维护、完善、巩固统一体为己任的和谐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方法。过犹不及、恪守底线则是治国理政者对待底线的办法,是和谐哲学的原则。二者决不能混淆。今天的底线思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对底线要心怀敬畏。2014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等人对党和国家乃至对做人的基本底线全无敬畏之心,胡作非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巨大危害。任其发展,治国理政无从谈起,亡党亡国终不可免。

法纪底线不可逾越。可以说,法律和纪律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底线的具体体现。遵纪守法是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底线思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防止犯颠覆性错误。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谈到深化改革时说过:“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人的认识和能力都有局限性,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能因为怕犯错误而缩手缩脚,止步不前。但是,超越底线的颠覆性错误不能犯。因为犯了颠覆性错误就会造成灭顶之灾,连纠正错误的机会都会失去。

对敢于超越底线的行为“零容忍”、展开坚决斗争。习近平讲过一系列的“零容忍”,如对毒品、对腐败现象、对违规违纪行为、对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等,都必须“零容忍”,展开坚决斗争。如果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是对自己的要求,那么,展开“零容忍”的坚决斗争,就是对外部威胁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这些都是维护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

政策要托底。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组合,是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支柱性政策。”可见,“托底”、“兜底”以及“补短板”是底线思维的重要内容,是达到平衡、实现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是保证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一条重要原则。

居安思危,做好工作。习近平要求:“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可见,底线思维并不是束缚手脚、无所作为,而是要头脑更清醒、工作更主动,把工作做得更好。

和实生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积极创新外交理论和实践,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了构建各种类型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实施了构建“一带一路”及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这是他所倡导的“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的光辉实践。

我国古人早就指出:“和实生物”。就是说,和的哲学是生成事物的道理、是建设的道理。建立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得以可持续存在的条件。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把避免灭亡、实现可持续存在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和谐文化的发扬光大。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出了构建各种不同类型的共同体的诉求,如亚洲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同体、网络世界共同体等,阐明了建立共同体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其最高形式。

第15篇: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三章)

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

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十八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为女死矣。”曰:“子在,何敢死。”(《先进》第二十三章)。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章)。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此说不足以全信,但是确有改变过《诗》《书》《春秋》,即文学、政事、历史三种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书。他重视编写合适时代的教材的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2.4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二十一章)。孔子认为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不同的人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性格也不一,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所以因材施教是必要的。

3.有关学习方法:

3.1要以学习为一种乐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孔子倡导学习之后就要经常去练习使用它,并把它作为一种乐趣。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二章)。孔子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病的的源泉,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谦虚的品质。

3.3在学习上,要注意温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十一章)。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时而能有新的知识,并且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3.4要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十五章)。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学习应带上自己的思考,这样学习才能进步。同时也指出光思考也是不行的,有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解决的,要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3.5要学会不耻下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第十五章)。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十七章)。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

3.6学习要学以致用。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第九章)。孔子非常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并且也看出他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

3.7品德修养要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并重。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十六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信和仁。当然做其他学问也是这样的。

3.8知识比生命更重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十八章)。孔子把修身治国的学说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修身治国的学说。当然这种精神也适用于对一切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二、评孔子的教育思想

1.贡献

孔子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发生过长远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在我国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方针、教学原则、教授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等,依然基本上以孔子为楷模。就算是在当代也是对我们的教育影响甚大的。

孔子从古代文献、社会实践、为人忠诚、忠言可信四个方面教诲学生,我们可以把他看成孔老夫子的教学总纲。如果我们再把这个教学总纲进行实质性的归纳,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教育(文)、道德教育(忠、信)合作社会实践(行)。在孔子教育总纲

①中,他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放在一起,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有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人生抉择。就业、考研,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我强烈建议大家:向孔子学习,规划一下吧。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孔子颁发一个大奖: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突出贡献奖。绝对名副其实,我们读读《论语》,就会感悟到,在教育界,这个老孔不简单,他的教育思想,渗透到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教育体系完整、独立,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②

2.弊端与不足

② 洪志漠.论语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1朱保安.读《论语》 谈教育——孔子教育思想解读[J/OL].3 [2011-5-12]

http:///wz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84&Page=

3对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有弊端的,他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相信教师的提示、书本的内容都是绝对正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去读书去思索。同时,这种方法又显然只适于孔子所谓的“学而知之”的高材生。他们理解能力较强善于适蹑孔子的思路,因而可以举一反三不用重教,至于那些基础较差的,仍旧只能尝着强制灌输的苦头。因此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发只能说是范围有限的改进。①

忽视科学这点是中外不少人对孔子的批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孔子那个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已经有了惊人的发展和积累。在天文学方面,如李约瑟先生所讲:“中国是文艺复兴以前所有文明中对天象观测得最系统、最精密的国家。”在数学方面,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当然这没有《九章算术》中的内容那样高深。但只要有这些概念和最粗浅的运算技巧,在当时世界上也明显居领先地位。另据考证在物理及机械工艺在当时也是有较大发展的。但在《论语》和其它有关孔子的言行记录中,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机械工艺等自然科学方面,均无丝毫反映。如果考虑到西周教学中本来有重数的传统,我们只能说孔子未能全面地继承和发扬他之前的文化知识。

3.我为孔子鸣不平

有人说;“孔子对人说话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等级分明的。孔子上朝时,与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能言善辩,与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温良谦恭,孔子在国君面前就更谦卑了。如果国君在场,孔子总是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谨慎小心。进入朝廷之门,总是弓腰曲背,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的样子。在国君面前,说话总象中气不足的样子。”

我想他们是没有认识孔子,没有真正了解孔子思想的。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我们都知道孔子思想主要以“礼”为核心,他一再强调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礼教,只不过在有些人人看来那是在或鄙视、或谄媚的对人罢了。同时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另一种体现。

三、我读《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感悟和收获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可以说自从我开始读《论语》,认识孔子开始,孔子以及《论语》就深深的影响着我,孔子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上我时刻注意着预习与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老师上课时会真正听讲,努力抓住老师讲的重点、核心,也会不耻下问,也懂得学以致用,学思并重。我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有很多我没能好好领悟的,孔子说要以学习为乐趣,但是也有些科目我就是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孔子还说要把学知识、做学问要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但是只要有很小的外部因素的干扰就会影响到我的学习。

通过这一学期对孔子的深刻学习再加上写这篇论文查阅的相关资料,使我对《论语》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我以后会更多的去钻研《论语》,钻研孔子,钻研孔子的教育思想,更会改变自己不足的学习方法,努力对所学的相关课程投以最大的兴趣与精力,以学习为乐趣,认真、努力地学习。争取在进本科四年得到最大的收获。

①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17

第16篇:谈杨炎的理财思想

杨炎(公元727———公元781年) 字公南,凤翔人。炎美须眉,风骨峻峙,文藻雄丽,汧、陇之间,号为小杨山人。尝为《李楷洛碑》,辞甚工,文士莫不成诵之。

大历十四年(779)德宗即位,议用宰相,崔祐甫荐炎有文学器用,上亦自闻其名,拜银青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炎有风仪,博以文学,早负时称,天下翕然,望为贤相《旧唐书·杨炎传》

大历十四年德宗即位,商议任用宰相,崔祐甫推荐杨炎有文学才干。德宗在东宫为太子时也曾听说过杨炎名声,于是就起用为银青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他上任不久,就在经济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唐初,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这是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建立在均田制和国家牢牢掌握丁男和户数的基础上的。到玄宗末年,户籍制度废弛,居民转移死亡,土地买卖,财产变化,久未调查,也未重新登记造册。这时,均田制已遭到破坏,但征税时,官府不管实际情况,只凭旧户籍向乡里按丁收税。安史之乱后,户口削减,按丁收税已无法实行。至此,租庸调制积弊甚久,“天下之人苦而无告”。到至德年间,由于战祸,到处向人民征收赋税,逼迫催促索求,也没有固定标准,官吏巧立名目,随意增加赋税,新旧税接连不断,没有限度。“民富者,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而征收赋税的官吏借机对百姓进行侵夺,百姓无旬无月不在纳税,因不堪忍受而大多逃亡为浮户,留在本地的百姓百无四五。

为了革除税收的弊病,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并解决对藩镇的军事费用,建中元年(780),杨炎向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 并在其《请行两税法奏》中指出:“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变,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德宗采纳了杨炎的建议,可是掌管赋税的官吏反对推行。他们认为租庸调制实行了四百余年,旧制不可轻改。德宗坚信不疑,使之得以贯彻实施。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纳税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即不分主户(本

地人) ,还是客户(外来户) ,以居住地为标准,只要在当地有居所的人都是纳税人。无固定居住地的商人也要缴纳1 /30的税收。②课税对象。“以资产为宗”,即课税对象是纳税人所拥有的资产。这里的资产指田亩,而不包括货币资产这种动产和房屋这种不动产。③课税依据。“以贫富为差”,就是以居户的户等及其占有的土地和财产多少为依据。④纳税期限。由“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可知,夏季税收的纳税期限最迟在六月底以前,秋季税收的纳税期限最迟在十一月底以前。⑤税率。“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税率与大历十四年的税率相同

谈杨炎的理财思想

杨炎是我国唐代一位著名的理财家, 唐大历十四年, 德宗即位, 任用其为光禄大夫, 参与国政。当时承安史之乱后, 经济凋敝, 藩镇叛乱时有发生, 政府穷于军费支应, 国家赋制受军费的影响, 也积弊丛生。杨炎针对时弊, 在财政上创行了两件事: 其一, 他将国家收入由过去的皇家私藏改归政府管理, 并使皇室经费与政府财政分开; 其二, 创行两税法, 树立了中唐以来我国田赋制度的里程碑。这两件事都对国家财政的整顿大有裨益, 同时也为后世所称颂。

一、两税法的内容及时代背景

唐初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均田制的确立为基础的, 而均田制法则旨在使人民尽其劳动力和地力, 发挥农业社会的最大生产力, 因而分配土地给丁男( 年18岁以上至60岁的男性)较多; 唐初的租庸调赋税制度以均田制为前提, 它不是按亩课税, 而只对分配到桑( 永业)、谷田( 口分) 合计有百亩的丁男征收, 换句话说, 只有丁男才纳税。唐初的租庸调实际都是由丁男来负担的税。把握住这个关键, 便可以知道中唐以后改行两税法的原因。

唐初均田之法, 对于耕作者的田地是禁止买卖的, 据《唐律疏议》所载: 卖口分田者一亩罚处笞十, 耕地还于本主, 财物则被没收, 但买者则不适用此律。对于土地富足够分配的乡开垦定额以上的占田没有什么限制。于是王侯官吏便可以凭借权势和强大的经济力量实行土地兼并了。王侯官吏本来就分得了相当多的永业田和职分田, 官厅有公廨田, 官吏又有赐田; 奴婢按常人折半受田, 则奴主受田较没有奴婢的人多些,并且皇帝对贵族赐田没有限制。于是, 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土地兼并遂大行其道。政府虽屡下诏书禁止豪强兼并, 仍无济于事。土地集中使众多独立小农成为了兼并下的牺牲者, 而在国家赋籍册上, 他们的名字依然存在。由于他们无力负担赋税, 遂多变成逃户。天宝十四年, 安禄山叛乱, 从此藩镇祸起,干戈满地。政府为支付庞大的军费, 对于人民赋役的课征愈加紧急。因此, 富户多丁, 大都为官为僧以避赋役, 贫民独受征收, 流亡者十之六七。均田制的破坏使独立农民流亡日多, 而战争更加剧了天下户籍紊乱。这样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积弊丛生, 两税法代之而兴, 也就变为匡世济弊的措施了。

想理解两税法的内容, 有三件公文必不可少。第一件是杨炎的奏疏, 第二件是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 第三件是建中元年二月的“起请条”。杨炎的奏疏只是一种建议, 正月的“制”是种笼统的制诏, 二月的“起请条”才是由中央

规定、地方遵照执行的税务条例。笔者试列示这三项公文如下:

杨炎奏疏提出税制改革的构想:“凡百役之费, 一钱之敛,先度其数, 而赋于人, 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 以见居为簿; 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 使无侥利。居人之税, 秋夏两入之, 俗有不便者三之, 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 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 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 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 有户增而税减轻, 及人散而失均者, 进退长吏, 而以度支总统之。”

德宗建中元年正月“制”对杨炎的上疏做出批复:“自艰难以来, 征赋名目繁杂, 委黜陟使与诸道观察使、刺史, 作年支两税征纳。比来新旧征科色目, 一切停罢。两税外辄别率一钱, 四等官准擅兴赋, 以枉法论。其军府支计等数, 准大历十四年八月七日来处分。”

建中元年二月起请条制定具体税收政策和实施办法:“请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 据旧征税数, 及人户士客, 定等第钱数多少, 为夏秋两税。其鳏寡孤独不支济者, 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调, 并入两税, 州县长存丁额, 准式申报。其应科斛斗, 请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夏税六月内纳毕, 秋税十一月纳毕。其黜陟使每道定税讫, 具当州府应税都数及征纳期限, 并支留合送等钱物斛斗分析闻奏, 并报度支、金部、仓部、比部, 其月大赦天下, 遣黜陟使观风俗, 仍与观察使刺史计人产等级为两税法, 此外敛者以枉法论。”

从上述文件来看, 与以前税制比较两税法不仅改变了征税时间, 也改变了税赋负担。两税法以前的赋税, 除了租庸调外, 还有地税和户税, 以及安史之乱起而创设的青苗钱、地税和租同纳, 户税征纳时间不甚明了。安史之乱后, 地税和户税分为夏秋两次征课, 青苗钱随夏税缴纳。各种税的征收, 可以说是从六月到十月, 始终不停。现在两税法改为夏秋两季征收, 缴税时间的集中统一, 对于纳税者给予很大的便利。

两税法创行时, 一般守旧人物认为, 租庸调制是四百余年来的国家旧制, 不可轻改, 并极力阻挠, 德宗独信之不疑, 诏令全国通行。采行的结果是: 天下便之, 人不土断而地著, 赋不加敛而增入, 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 贪史不戒, 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 始归于朝廷。我国征赋向为实物, 大历以来, 商业发达, 两税法因之兼收货币与米。我国赋税折算为货币征收实以杨炎的两税法为开端。但定税时, 物重钱轻, 后来因为物价下跌, 钱价上涨, 人__民卖物得钱, 或以官估折纳物品时, 负担加重。因此, 元和四年和六年, 曾两下折纳现物之令。例如税率的增加, 赋税的摊配, 地税的均整等, 都在创制以后实行过, 由此可见两税法实行过程中是在不断改进的。

二、两税法的优点

在中国田赋史上, 两税法堪称为一次救时济敝的划时代改制,也是田赋制度的主要形式。研究我国田赋制度, 不能忽略两税法, 两税法在创行之初曾遇到阻挠, 后来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 然而, 两税法是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两税法的创行,表明我国土地税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对两税法进行分析,

两税法中的现代税收思想

① 简化税制原则。两税法将当时纷繁芜杂的税收统一按两税征,简化了税制,避免杂税,使之制度化,也体现了现代财政学原理中的简化税制思想。并与西方税收学中的“税务行政”原则或“简便”、“省费”原则有相近之处。十六

届三中全会《关于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新一轮税制改革提出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十二字”战略方针要求。200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把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定为25%。现行税制更加科学,也更加符合税收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 税制的公平原则。以资产为纳税依据, 资产少者少纳税, 资产多者多纳税, 符合税负公平原则;我们这里讨论的公平是社会意义上的公平,是指在经济意义公平的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家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运用税收对各种收入分配予以必要的调节或再分配,以缩小收入差异,防止两极分化,从而使收入分配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达到适度公平。从税收上讲,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在社会意义上的公平,就应当实行“量能纳税”原则,使多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无收入者不纳税;财产多者多纳税,财产少者少纳税,从而实现“纵向公平原则”。

两税法由按人丁课税改为按资产课税,正是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两税法明确要求“户无主客,一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一贫富为差”,这样的一种按占有土地多少和拥有资产多少进行计税的方法就体现出税收平等原则和量能负担原则。 ③税制效率原则。在现代社会里,税收的效率原则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税收的征收要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即经济效率原则;其二则是指最少征税费用原则。两税法的实行对改善国家财政状况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旧唐书·杨炎传》) 。另外两税法将租庸调以及户税、地税、青苗钱等合并,统一开征两税,纳税项目减少,缴纳时间集中,省去了原来的“旬输月送”的麻烦和税吏催缴的痛苦。由此简化了税制,集中了税款征纳时间,税款征纳成本降低了,即税收执行成本降低,相应地税收的经济效率就提高了。相反,在两税法颁布以前,户税、地税、青苗钱等杂税徭役分开征收,征纳时间也不尽相同,造成“旬输月送”,这大大增加了赋税征纳及运输过程中的无形损耗,违背了最少征税费用原则,降低了税制的经济效率。

三、杨炎创行两税法以外的成就

杨炎在理财上的成就, 除了创行两税法外, 还有两点值得称道: 其一, 他将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分开; 其二, 他在我国财政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出制入”原则, 开我国预算制度之先河。杨炎拜相后, 向德宗恳请:“夫赋税邦国之大本, 生人之喉命,天下理乱轻重皆由焉。是以前代历选重臣主之, 犹惧不集, 往往覆败。大计一失, 则天下动摇。先朝权制, 中人领其职以五尺宦竖操邦之本, 丰俭盈虚, 虽大臣不得知, 则无以计天下利害。臣愚待罪宰辅, 陛下至德, 惟人是恤, 参校蠹弊, 无斯之甚! 请出之以归有司, 度宫中经费, 一岁几何, 量数奉入, 不敢亏用。如此然后可以议政, 惟陛下察焉。”德宗准炎所请, 皇室经费与国家政费遂重新分开, 在君主政体下, 杨炎能够说动皇帝改变主意充分展示了其勇气和智慧。不但博得当时人的称赞, 而且为后世树立了好的先例。中国古代财政制度, 一向遵循量入为出原则, 所以在清代以前, 我国始终没有产生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本质上是量出为入的。杨炎主张“凡百役之费, 一钱之敛, 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这里所谓“先度其数”, 即是首先确定国家每年各项支出的数额, 然后根据这个数额向人民征收。这样, 收支都预先有一定的数额规定, 然后按计划进行收支, 从而有效防止浮收滥支现象的发生, 所谓“量出以制入”,

这样做无疑有助于保持收支平衡。虽然他这里提出的“量出制入”只是根据“旧征额数”来确定要征收的税额, 做法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预算制度那样完善, 但生在八世纪的杨炎开世界各国预算制度的先河实在难能可贵。

第17篇: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编者按:从前“老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学时代,学生更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社会规范的解体,老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的角色遭受到严厉的挑战。在大学校园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向来平静无波的中小学,亦有风声鹤唳之势,校园师生关系

的紧张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此一现象与问题值得关怀与深思。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

: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

、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

(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

(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

(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

三、规划“璞玉”、“朝阳”、“春晖”、“携手”四项专案措施。辅导学生少年及有吸食安非他命、自杀倾向、对学校适应困难情形的学生,使其充分就学、就业。另外,教育部本身也设立咨询顾问小组,提供咨询及支援服务,且针对有自杀倾向、自我伤害及性暴力、性侵犯等情事,预设自我伤害危机处理小组及两性教育咨询小组,以防止这类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并进一步防患于未然。郑崇趁相信:辅导计划再加上发展改进国民中学技艺教育计划,将能使校园问题获致改善。

第18篇:也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

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孕生了种种丑恶与衰颓。道德贬值,信仰动摇,诚信危机,社会离心,这一切无时不在打击着人们日益显得苍白浅淡的神经,身处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更是首当其冲。由于外来思想的传入,观念的更新,大学生们的心态也变得异常复杂起来:个性乖张,贪图物质享受,放弃精神追求,不能也不愿树立崇高的志向、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尽管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朝气蓬勃,分发向上,立志报国,但也有一些人热心专业冷淡政治,重实用,轻理论,重现实轻理想。大学生的信用危机更是抹杀了作为夕日“天之骄子”的那份尊严。君不见:近年来,随着各大银行争相在高校发放信用卡,大学生当中“卡奴一族”也逐渐浮出水 面。信用卡的盛行一方面加剧了那些囊中羞涩却一味追求高物质享受的大学生们的堕落步伐;另一方面,那些因贷款到期却无钱还债的大学生们在穷途末路之时或者因逃欠银行的债务而致使个人信用丧失殆尽,更有甚者因此走上了犯罪的深渊。更重要的是“卡奴一族”们的行为反映的是他们对社会、父母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感恩意识。

更由于大学生常年生活在城市这一灯红酒的温柔富贵之乡,时时处处都得同精彩世界里难以抗拒的诱惑做斗争,难免会有不堪忍受寂寞的心开始躁动,更有甚者,一步步走向堕落。近年来随着一股网络之风刮遍大江南北之后,大学生们纷纷加盟“网虫”一族,于是网民们终日陶醉于奇幻无比的虚拟世界中,玩得不亦乐乎。许多大学生“网虫”们一旦误入网络深处,便沉醉不知归路。更有甚者,终日神疯癫倒,连上课也神游网络,以至于荒废了学业。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造成大量文化垃圾的进入,毒害着人生观、世界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鉴于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显得尤为紧迫。校园作为塑造大学生灵魂的“净土”,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应该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旋律”思想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弘扬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感恩诚信的传统美德。

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原则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结合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寓情于理,又要以理服人,情真理切,情理交融。一方面,在教育方式上应该尽量避免一味空谈理论,少说套话、空话,而应多讲能打动人、感染人并使人乐于接受的话,并坚决屏弃那种粗暴的训斥、简单的压力和说教行为。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真诚的态度和极大的热情去关心去理解去帮助去疏导,把真挚的爱施于受教育者。同时,在以情感人之外又要以理服人,以科学的真理教育和改造受教育者。

2、持物质与精神鼓励的统一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物质和精神鼓励的统一,并把精神鼓励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风行的今天,有些教育工作者片面强调物质鼓励甚至超越现有的物质条件,一味追求重奖,反而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

三、教育内容体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科学理论以及理想信念教育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基础。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育广大学生,大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奉献的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坚定对马列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信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2、本道德教育

大学生作为公民中的知识精英,更应率先模范地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作为当代大学生,爱国首先就要增强祖国意识、国防意识,更多地担负起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要把对祖国的意识、情感转化为建设祖国、维护祖国的力量。其次,爱国还要有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教育工作者在给大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的同时也要向大学生们宣传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的法律意识。

(2)明礼是做人的起点,诚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

大学生是新世纪的主人,养成讲文明、重礼仪的好习惯,是在学习、生活以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多必需的。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引导广大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讲究诚实,屏弃诡诈,追求正直、拒绝虚伪。

(3)团结是高尚的道德品格,友善是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4)勤俭是传统的美德,自强是永无止境的道德追求

众所周知,在我国接受一份完整的高等教育需要一笔巨大的教育投资,因此对尚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进行勤俭和自强教育便显得由为重要。

(5)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奉献是崇高的道德境界

作为身处校园的大学生,虽然目前并未正式步入职场,但不旧的明天就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敬业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修养绝不可忽视。同时,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也应具备勤于奉献、乐于奉献、甘于奉献、善于奉献的素质。

3、“五大精神”教育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过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大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的精神,今天在广大学生当中大力宣传和弘扬这“五大精神”同样意义深远。

四、教育方法多样化

1、教育主体素质提升法

教育工作者主动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教育主体,首先必须目光远大、理想坚定,素质过硬。要自觉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可能有能力和底气去影响、说服和教育他人,否则连自己都左右不定,教育效果便无从谈起。其次,必须培养高尚品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育主体言行一致就能一言九鼎,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再次,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素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既要系统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又要博览群书,认真学习人文知识、社会政治知识、经济活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因为肚中有墨水,口中就有真理,受教育者才可能信服。最后,教育工作者也要注重培养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力,并且在平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全面接触和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加强师生之间饿交流沟通和互动。如此才能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看得清、摸得准。

2、标激励法

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当代大学生由于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接受的是“保姆式”的教育,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缺乏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生目标也不明确。因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目标激励的发式来帮助广大大学生定位人生便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不少大学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就是目标激励法一个很好的成功典型,因为它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目标从而调动他们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最终实现他们的目标。

3、榜样推动、典型带动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适时树立先进优秀的榜样,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引导大学生端正思想、学习先进、逐步完善,开导、摆脱思想的迷茫,走出内心的困境,极大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度。同时对那些优秀先进的学生予以鼓励、支持、奖励和宣传,用先进以一带

十、以十带百。

以上只是一些欠成熟的看法和建议,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主要依赖于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线的劳苦功高的教育工作者。——后记

第19篇:谈如何用日语组织课堂教学

谈如何用日语组织课堂教学

王立坤

(大连市商业学校应用语言教学部 辽宁 大连市 116001)

摘要:日语环境在学习日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日语课堂则是我们不可多得的长期可以利用的良好日语环境,而日语的课堂用语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尽量用日语组织课堂教学。

关键词:日语教学 课堂用语 1 .日语教学中课堂用语的重要性

在我国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外语类人才。而作为日语人才,则需要具有较高日语交际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我们的现状令人担忧,尤其是在基层,日语教师的口语(课堂用语)与社会的要求相差很大、与新课程的要求大相径庭.所以,日语教师加强课堂用语的学习与培训迫在眉睫.在日语教学中,日语不仅是教学的目标语,而且是师生课堂上使用的教学媒介语。一方面,教师又通过日语发出命令,讲解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学生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用外语上外语课,这已是外语教育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形成的共识。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为学生学习外语创造外语环境。人所共知,日语环境在学习日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其日语听说习惯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国内,在母语环境中学习日语,要创造和寻觅日语环境绝非易事。这就是我们强调在日语课堂上尽量用日语的根本出发点。

可是,目前不少教师在日语课上就是用汉语上日语课,用汉语组织课堂教学。连最简单的、最起码的:“こんにちは”、“座ってください”、“静か”、“本を読んでください”、“もう一度”等都用汉语“大家好”、“请坐”、“请安静”、“请读书”、“请重复一次”等代之。在不少班级连日语的“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都很少听到,这种现象在日语课堂内是不应该出现的。

3、教学策略

3、1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尽量使用日语,要在“尽量”二字上多下工夫。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日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日语,适当使用母语”,要循序渐进,分步骤,有计划,坚持不懈地进行。只要学生能接受,只要不影响课堂各环节的情况下都要力求用日语组织课堂教学,而不用汉语。在初学者,低年级,开始可适当用汉语翻译,但决不能害怕学生听不懂,害怕耽误时间而弃用日语。教师的话总是要说的,用汉语还是日语,何者有利,答案是清楚的。为了有效地使用课堂用语,可划分时间段,本学期,下学期,前两周,一个月等,有计划地重复使用某些用语,让学生熟悉 听懂 记住。开始可在每课开始前用很短时间学几条用语。坚持不懈地使用,自然会形成习惯,逐步解决听不懂的问题。

3、2教师要认真准备教学内容,表达要准确、到位。

新课程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备课时往往把重心放在了课时中的重点、难点,容易忽视讲解这些语言点时的细节,比如对一个语言点的处理,要尽量用学生能听得懂的句型和词汇讲解。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教师用日语上课,往往不是所学单词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新的情景把这些材料重新组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势必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想象等一系列活动来理解所学知识,这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用日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课堂语言,用心经营自己的语言,只有有了这种意识,才会有付诸实际的动力。

3、3教师要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培养其用日语思维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把握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刚接触日语的时候,教师更要注意自己输入语言的方式和成效,为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放慢语速,发音清晰,使用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不断复现,所谓重复千遍就是流利,同时借助图片、实物、表情、手势、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用学生所能理解的、可接受的日语来组织教学,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3.4使用课堂用语要与进行听说训练结合起来。

在课堂用语中有很多是教师的疑问句,引起学生的回答。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都要要求学生不能只是点头或摇头,最好是完整简捷地回答,日就天长,对形成听说习惯大有裨益。教师课堂用语中除大部分为疑问句和祈使句外还可使用一些陈述句来表达“表扬”“建议”“交流”“批评”等。使生活用语与课堂用语结合起来使用。

另外,只要是上日语课,无论课上,课间,课下,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把课堂,教室作为听说训练可利用的日语环境。作为日语教师,应该把给学生创造学习日语环境看成是自己进行日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时随地加以注意。力求做到一进日语课教室,就要把“尽量”使用日语看成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交谈,问好,通知事情,布置任务,甚至闲聊,找学生谈话,唠家常。凡能用日语者绝不放过,即使中间有些事物教师无准备,一时无法用日语表达,或学生听不懂,这时夹杂一些汉语也无可非议,总比一味用汉语好。

4.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的几点提高日语口语的方法:

4、1课前两分钟演讲

联系当前教材所授内容,每个星期或每个月一个话题,给学生一个说的机会,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的机会,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同时也能督促学业水平较差的学生迎头赶上。

4、2四人小组合作,编说小对话。

给学生提供情景,要求他们根据表情动作,开动脑筋,编说小对话。在学生倾听合作的过程中,保证了课堂语言输入的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了学生的想象和表演能力。

5.结语

总之,在日语教学中,应加强课堂用语的使用,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只有我们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发展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课堂语言输入的氛围,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语言输入才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教学策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堂用语》作者:阎悌律

第20篇:“学习型组织大家谈”:活到老 学到老

“学习型组织大家谈”:活到老 学到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而这一结果的实现,一个首要的前提是: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个人”。因此,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都要将学习的精神融汇在每一个工作任务当中,融汇在自己的思想和血液之中。

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懒读书、怕读书,现有知识储备不足以胜任工作中的新挑战,旧的思路眼界不足以应对实践中的新问题,贫血、营养不良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党员、干部跟不上形式的变化,对目前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不熟悉不了解,工作难以入手,难以突破;有的党员、干部重实践轻理论,理论水平提不高,角度低,看问题不全面,想对策不高远。这些现象的存在,更说明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亟待加强学习,做“学习型个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人必须从他律到自律。确实,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随地的学习,学习应该像平时不可或却的习惯一样,一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学习也必然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虽然我教了几十年的书,应该说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应付教学绰绰有余,但是面对新教材,我还是经常认真的与同组教师交流研讨,分析教材的重难,交流试教的体会。教得越来越有劲。

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以前光听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八十五岁还学巧。”现在回想起来这句话很有道理和哲理的。

《组织谈思想范文.doc》
组织谈思想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