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采访录范文

2022-09-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人物采访

如何做人物专访采访

——针对高中生校园报刊采访

一、准备环节

(一)明确采访目的

每一次采访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这次采访的意义何在,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写出的报道是要给谁看的,估计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和反应等等。这样做可以减少采访的盲目性,确保采访的合理性。

举例:有同学想了解编辑这一职业,报道需具体介绍编辑的工作内容、职业素养、从业人员现状、从事这一行业的目的等

(二)人物选择

人物选择的好坏往往决定专访及其采写的成败,访问对象一般分两类: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新闻人物主要是先进人物、社会知名人物、于各个领域成就斐然的人士;知情人士则是对某些重要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知情的相关人士,他们可以提供一些第一手的内幕、情况背景,从而解释、澄清事件真相,侧面展示新闻人物形象。

举例:关于高考改革的采访首选教育部相关领导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专家(具体选择还需要看报道的侧重方向)

(三)熟悉采访对象

在采访对象选定好并与之联系之后,为确保采访顺利展开,营造轻松自然的访问气氛,采访者应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收集研究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认真周密地拟定一个采访计划与谈话提纲

举例: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上个世纪采访张学良,为其撰写回忆录,洋洋洒洒的口述历史几十万字,在正式采访之前,唐先生查阅了所能找到的关于张学良自幼年以来的各类记载并做到了烂熟于心,甚至在张学良将军自己记忆有误之时唐先生都可以迅速纠正这些错误。

(四)充实新知识

正式的记者一般都具有广博的知识,由此才可以迅速使被采访者有一种亲切感,拉近双方距离,自然,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在实际采访过程中难免会有能力所不及之处,因此,在采访之前必须为自己充实新知识,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做一个了解

举例:在做高考制度改革的相关采访之前自身需要先对这一事件的始末有所认知

(五)精心设计问题

为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漫无目的地聊天偏移话题的情况,应提前思考好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并设置问题,节约双方的时间。(附件一)

二、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访问地点

采访对象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时有很大的差别的,访问的场所往往直接影响被采访对象的情绪,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地点可以缓解对方的不自在或紧张心情,从而使得身心放松,更加健谈。因此访问要选择与访问对象密切相关的场所,著名记者纪希晨曾深有体会地说“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在办公室里、在家里谈不出来的情况、细节,一到了劳动场所,他就能触景生情、侃侃而谈了。”比如在运动场采访运动员,在竞选台前访问政治家,在后台访问演员等等。

(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被采访者的积极性,在一般性的采访中(例如,采访老师、图书管理员等校园职业),因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并无利害冲突,因此采访者要保持一个随和自然的低姿态,而非咄咄逼人,从而使被采访者能够与其真诚合作,展现更丰富全面的自我,这一点其实就如同老师上课一般,教室的气氛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教师便更容易把思维延伸开来,更容易妙语连珠,滔滔不绝。

(三)巧妙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这个建立在对被采访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意大利著名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在采访中一向喜欢先发制人直奔主题,但在1980年8月21日采访邓小平时却没有如此,她的访问是从祝贺生日开始的

法拉奇:明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邓小平: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法拉奇:是的,邓先生,我看了你的传记。 邓小平: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别祝贺我。我已经76岁了,到了衰退的年龄了 法拉奇: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如果我对我父亲说76岁是一个衰退的年龄的话,他会打我耳光的 邓小平:那他可做对了,你可不能对他那样说

作为外国记者,法拉奇与邓小平二人之间阅历、身份、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区别是巨大的,为了迅速和被采访对象熟悉起来,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交谈的气氛,法拉奇以“祝贺生日”作为开场白,并把邓小平的年龄巧妙地与自己的父亲相比,使得双方关系迅速拉近,为接下来的提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自己为邓小平留下一个不错的映像,两天后,她又一次得到了一个采访邓小平的机会,并由此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独家材料。

在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的过程中可以多寻找一些双方的相似经历,知识背景等话题,方便采访的进行。

(四)要善于聆听,善于观察

仔细倾听采访对象的话,从中找出你所关心的内容,深入查证,在细节部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平凡处发现不平凡,此外,如果是在被采访对象的办公室、家里进行采访,可以适度打量一下办公桌上的书或家里明显的装饰以此了解对方的爱好,引入话题。 举例:汽车销售员的故事(关注说话对象的每一句话)

(五)提问要恰当合理,言语不冒昧

要学会尊重采访对象,所提的问题要合适,不会使对方感觉被冒犯,一些敏感性的话题要尽量委婉地问出。

举例一:赵忠祥一次去采访一位有精神疾病正在住院的女士,当时手下的一名新记者负责设计问题,原定的一个问题是“你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问题交到赵忠祥改为“你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觉得怎样不好”

举例二:2010年3月23日上午,贵州电视台第五频道《法治第一线》栏目记者在贵阳中华路上采访一位无牌照驾驶的女司机时遭到对方殴打,当时该女司机正在被交警拦下来执行处罚,被打女记者向这位司机提问道“现在‘三创一办’,你觉不觉得你给贵阳市丢脸了?”话音刚落,被罚司机立即情绪激愤,回头对着女记者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边打边说“这是回家,哪叫丢脸?”

三、最后成文

采访后获取的采访记录需要经过择取加工后才能成为一篇合格的文章,誊写过程中要注意组织语言,视采访目的编辑文字,侧重于突出人物观点,人物事迹抑或是人物的成功经历,主次分明,客套性质的话语不需要太多,另一方面,有鉴于当今时代对于快捷有效的追求,篇幅不宜过长过于拖沓,贵在于精炼达意。

附件一

1、被采访者周围有什么东西?借此可以打开话题

2、采访对象喜欢看什么书?书架上摆的是什么书?凭此可以了解对方的爱好和品味

3、他周围的人如何?这其中包括他的妻子、朋友等——从外围了解采访对象

4、从职业和自身来看,从长远和眼前来看,采访对象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现在是如何努力的?其中遇到过什么障碍?

5、从职业和自身角度看,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他现在是如何克服的?

6、闲暇时间,他是如何打发的?常和谁去度假?

7、他典型的一天工作是什么样子?

8、依他之见,什么样的问题、观点、哲理对他很重要?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9、他幻想过什么?

10、他童年是什么样子?他童年的志向是什么?现在是实现了、超越了还是改变了?在童年和现在之间,他能勾勒出什么样的线条?

11、什么事令他最烦恼?什么事令他最开心?

12、人人都有弱点,他是如何看待的?如果他有的话,现在又做了些什么?

13、到目前为止,他一生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促成的?是如何取得的?回过头来,现在他又是如何看的

推荐第2篇:人物采访

新闻采访与写作

10广编2班

蒋丽雯

 采访选题: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 选题论证: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成因有哪些?当今时代,小说作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脱颖而出。其作品充满“怀乡”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大胆新奇,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其代表作品有:《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等。2012年10月11日7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打破欧洲垄断。莫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本次采访,从莫言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及他对中国小说的未来发展的预估两方面,通过与人物面对面的交流和采访人物的交际圈朋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写作的灵感源泉,写作习惯等,理清莫言的成功因素。

 采访计划:

 报道思想:解析作家莫言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及他对中国小说的未来发展的预估。

 采访目的要求: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莫言将中国小说的特色推向了世界的舞台。为了使中国小说未来以更好的姿态进军国际文化,通过采访,了解莫言成功的因素,通过对莫言的采访,借鉴他人,反思自我,了解中国小说的特点和不足,为冲击国际大舞台给中国作家提供借鉴意见。  采访地点:会议室

 采访时间:2012年10月20  采访对象:作家莫言;文学评论家)

 采访实施方案:个人访谈形式邀请与采访人物及与之相关的嘉宾  报道形式:报纸、电视及网络

 角度和初步选题:通过人物对话的访谈形式,从莫言获奖的感受和对中国小说的未来发展预估两方面报道;初步从莫言自身的经历出发再深入至其对中国小说的看法。

 拟定具体的访问提纲:

A.莫言本人

1.首先祝贺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两年前有记者就问到您关于诺贝尔奖的问题,如今您真的登上了这个 荣誉的巅峰,心态有什么不一样么? 2.您的写作事业到达现在这个巅峰阶段对您今后的写作会有影响么?您怎样看待荣誉对于您的意义?

3.大多数文学评论家都说您的作品文风大胆新奇,触动您灵感的源泉是什么?

4.您有3部作品被改变成电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您更钟情于您的哪部作品呢?

5.您能谈谈您对如今中国式小说的看法么?你有比较看重的小说家吗? 6.对于未来中国小说走向国际舞台,冲击诺贝尔或其他大奖,您觉得还存在着哪些不足?

7.您对中国式小说还寄予着哪些期望? B.莫言朋友阎晶明(文学评论家)

1.您有一篇题为《残酷的诗意——读莫言长篇小说》的文章里表露了您对莫言的钦佩,您觉得莫言小说的魅力在哪里?

2.私下里,您知道莫言先生有什么写作的习惯吗?

3.您觉得莫言小说的成功的决定因素什么?

4.您以一个评论家身份觉得诺贝尔奖对于中国小说市场来说会不会产生一个有力的激荡作用呢?

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急措施等等:因当事人的不配合而造成的采访受挫,或受条件限制访问次数不够所导致的信息不充分,本人将采用归纳法,即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以作补救。

推荐第3篇:人物采访

风吹莲动芳香溢

身边总是有许多人许多事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她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辛酸,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微笑,他们的认真,无处不带给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人,也许她不漂亮;也许她并不可爱;也许她并不聪明,然而她的善良和坚强足以让我们为之动容。希望通过采访刘国莲同学,让更多大学生体会

采访对象:刘国莲

采访时间:周四下午

采访地点:教室

采访方式:面对面访谈、电话交流、走访

节目环节设置:播放视频(片头,朋友、同事、舍友、同学对她的一句话评价)——主持人发表节目开场白——对主人公的介绍,欢迎主人公出场,主人公发表被采访心情——面对面访谈——插入视频(主人公生活的片段或者工作的情景)——采访同学(对主人公的评价)——再次插入视频(工作伙伴或者舍友对她的印象)——回到现场(面对面访谈)——最后的提问——感谢主人公接受采访,主持人表希望

第一环节播放视频(片头,朋友、同事、舍友、同学对她的一句话评价)大屏幕播放视频 第二环节主持人站在讲台中间说开场白(道具:2张椅子、1张桌子、2瓶矿泉水) 主持人:

第三环节主持人对主人公的简单介绍、并欢迎主人公出场,主人公发表被采访心情(双方说话的时候着的,面对观众)

主持人:她,来自湛江的小姑娘,09年来到了我们的河职院,就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已是一位大二的师姐了,在她的生活成长里有着许多经历。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刘国莲出场,跟大家一同分享她的故事。(主人公进场后,主持人与国连握手,表示欢迎) 刘国连:很开心今天能······(发表心情)

第四环节面对面访谈(主持人引导主人公就坐,并且并排坐下)时长;3分钟方式;一问一答式

主持人:国连在学校给身边同学的感觉好像一直都是挺忙碌的,那你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忙,还是忙其他的?

刘:·······

主持人: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你加入里面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刘:······

主持人:那待遇方面如何?

刘:······

主持人:在图书馆的工作,会辛苦么?一星期工作多少个小时?

刘:······

主持人:你在里面收获了什么?

刘:······

第五环节插入视频(主人公生活的片段或者工作的情景)大屏幕播放,大家一同观看主持人:下面我们通过VCR来了解国连的生活状况和工作场景。

第六环节采访身边的同学(他们对国连的了解,

主持人坐着原位,采访台下的同学——时长2分钟)

主持人:**同学你好,你喜欢国连吗?觉得国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同学:······

主持人她在班上的学习表现怎么样?成绩如何?

**同学:······

主持人:你认为她身上有没有特别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

**同学:······

第七环节插入视频(工作伙伴或者舍友对她的印象)

主持人:单单靠班上同学采访,我觉得不足以让大家了解更真实的国连,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国连在工作及生活上,大家对他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VCR内容:外景记者采访

1、采访对象一:工作伙伴 (图书馆)

记者:你们平时在图书馆的工作大都是做些什么的呢?

同事:······

记者:跟国连一起工作,感觉她在工作方面表现如何?

同事:······

2、采访对象二:舍友(在宿舍)

记者:大家都知道国连是个朴素大方的姑娘,然后她在生活上也挺节俭节约,作为舍友,你应该比较了解,能不能透露一下你知道的呢?

舍友:······

记者:大家在一起那么久了,国连她有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你印象深刻的?

舍友:······

记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缺点,那你知道国连通常会犯什么小毛病吗?能不能爆个料? 舍友······

最后舍友和工作伙伴:对国连的祝福

主持人:好,我们大家也一同为国连祝福,掌声。

第八环节回到访谈现场:(面对面访谈、一问一答式,时长;3分钟)

主持人:每次大家见到你,你脸上永远都是挂满微笑的,那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故事跟大家分享的,感动亦或是悲伤的?

刘:·····

主持人:当初是因为什么而感动或者悲伤呢?

刘:……….

主持人:从大家的采访和视频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国连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学生,那一学期来,家里大概汇给你多少生活费?

刘:······

主持人:在校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你平时有做其他的兼职吗? 刘:······

主持人:假设你明天给中了五百万现金大奖,你会将这些钱花在什么地方呢?

刘:······

主持人:那在成长历程中,你觉得谁对你的影响是最多的,有特别的崇拜对象吗? 刘:······

第九环节最后的提问(时长;3分钟)

主持人: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你觉得在大学这2年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刘:······

主持人:作为大学生,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之上,你觉得自己跟别人的最大不同,体现在哪里?

刘:······

主持人: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你是如何去理解的?

刘······

主持人: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毕业后有怎样的打算?

刘:······

最后主持人:希望你的梦想会实现,并且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你所希望的工作。很高兴今天能够邀请到国连,感谢国连。希望她在以后的路上,越走越平坦。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推荐第4篇:大学生创业采访录

大学的梦

——淘宝创业大学生金振兴人物专访

【导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生源扩招,大学生的门槛已不如当年那般遥不可及,而同时对于那些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说,头等大事无疑便是将来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之后的就业问题,这一普遍现象始终是困扰着大学生们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无数的在校生们纷纷早先做出了一定的规划或者行动,来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稳固的人脉交际;今天我们新闻采访的专题人物就是针对时下大学生创业这一比较热门的话题,来采访我们身边的一位自主网店创业的大学生金振兴同学,他将面对摄像镜头,为我们讲述他这两年大学生涯以来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专业性极强,人际交流方面突出,而且在他自主创业经营的店铺又有了一步又一步质的飞跃的进步的一个创业历程故事。

【解说】他是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电子商务系的大二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自力更生,到处兼职减少家里的情况,什么也不耽误学习,一次偶然机会在淘宝实验室去兼职,接触了高中开始就比较喜欢的淘宝这行,起了创业的想法,直到现在成为了校里出名的创业者。

【一】:您是什么时候要开始创业的?

同期:金振兴

具体就是刚开始就是还没有创业的理想,我觉得这个不大算创业,自己开个淘宝店就是说对于专业的实践而已。创业是谈不上吧,具体创业时间是大一上学期开始开淘宝。

【解说】

许有太多的人有过和主人公类似的经历,但是能坚持下来并且能从中有所收获的人却屈指可数。我们从主人公口中得知,他早在高中时就已经萌生了做淘宝的念头。选择湖北经济学院,自然顺理成章。

【二】前期资金来自何处?

同期:金振兴

就是可能做淘宝上的投入比较少,但是投入再怎么少,前期的话订购一些淘宝基本的一些应用软件以及自己的启动资金大

是2到3千块钱。我记得我第一笔的启动资金是我大一的第一个寒假到餐厅去做服务生,一个月大概挣了2千多块钱,加上平时自己有做促销员的之类的,有3千多块钱。因为我前期的话在寒假做兼职是比较累的,大年初一和三十的晚上大家都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我那个时候还在酒店端盘子,也许客人还不满意要吼你,还是要跟别人笑脸相迎,保证自己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然后很多人的创业资金是找家里人要的,但是我不知道我自己做的怎么样,如果失败了这个找家里要的钱的,虽然钱不多,我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心里过意不去,我觉得我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挣的钱的话这样我会比较努力,这样的话如果成功的话我会有成就感。

【三】你在创业最开始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是持什么样的态度的呢?

同期:金振兴

因为刚开始的话没有考虑到说就是创业,因为做淘宝的话投入比较少,然后我朋友他们这边就是说,做淘宝可以挣点钱,可以学点东西,学这个专业的做一下也可以的。然后我父母那边的话,他们说这个对你以后的发展还是比较有益的,比较支持的,比较相信我的。 【解说】

大学头一年他就积极加入了经济学院的淘宝实验室,这是华中地区首屈一指的淘宝实验室。大一那年的寒假为了筹集前期资金,他只身一人留在武汉做兼职。武汉冬日的寒冷丝毫不亚于北方,他站在大街上卖烤肉,十个手指冻得紫红肿胀。大年三十当大家都齐家团员的时候,他却在酒店端盘子,其中的酸楚不言而喻,然而为了创业、为了梦想,他义无反顾。

【四】淘宝一个月大概挣多少钱? 同期:金振兴

一个月大概就是,因为我现在没多少,我做了1年多,每个月大概可以挣5.6千块钱左右的样子。

【五】挣的这些钱都用到哪里了?

同期:金振兴 比如说,因为我大一到现在就没有找家里要过生活费,几乎就是没有做淘宝之前,自己在外面做兼职养活自己。然后挣的这些钱就是给自己买衣服穿啊,给自己买鞋子啊,自己吃饭啊,自己出去旅游啊,平常的话比如过年回去会给家里买一个空调啊,给爸妈买点衣服啊,父亲节母亲节的会给他们置办点东西啊,基本上就是花在家里和自己平常的花费上面。

【六】开网店很忙,最忙的时候忙到什么样子?

同期:金振兴

最忙的时候,比如说QQ聊天吧,平常聊天可以对着4,5个好友聊天,如果聊的比较热的话就会感觉聊不过来,但是做旺旺淘宝的,很可能最忙的时候有30到50个人同时找你聊天,那个时候因为别人是买家,赚别人的钱就要装孙子,要做到服务态度比较好,但是忙不过来的话没办法,就是回一圈50个人,一个人跟50个人聊天大概一圈就是要50分钟,各种棘手的问题,然后这是最忙的时候。最忙的时候一天卖500笔订单左右,然后很可能就是2天不出门,就是让寝室的人帮忙带饭,要洗衣服就让他们帮忙带下去拿去洗下,忙到凌晨

1、2点,然后早上大概

6、7点就要起来,如果手机不关机就会有买家打电话进来解决各种问题,及时的处理这种事情。这大概就是最忙的状态吧。

【解说】

闷在寝室,泡在自己的网店上,他把更多的时间腾出来专注于自己的方向,很多时候就连买饭,打水这样的事情都是同寝室的室友帮忙在做,朋友们时常开玩笑说他只顾着生意,忽略了谈恋爱。

【七】身边有朋友或者同学在做这个的吗?

同期:金振兴

有,比如说有学弟、学妹、我们班的、学长,我们法商这边本部的他们有很多都是做淘宝的,也有做的比我好的。做这种创业的也确实比较多,因为做这个淘宝是比较苦比较累的,很多人做不下去就是因为不能坚持下去这个样子。

【八】能说一下是什么促使你选择这个开网店的?

同期:金振兴

说的俗点是因为钱,因为做淘宝可以挣钱,我因为就是大学来了之后就是做兼职的,后来主要是因为想学到东西。然后顺便可以花点时间挣到钱这个样子。

【九】你看如果把你的大学生活看成一个天平,那创业和学习就是两大托盘,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平衡之间的关系的呢?

同期:金振兴 我觉得呢大学生,不是有句话是说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所以学习还是不能落下,就是创业的话只是利用自己课余的时间,节假日的时间以及周末的时间。这个我相信如果努力去做的话时间是可以平衡的。 【解说】

百善孝为先。当我们的镜头面前铺满了各种各样的快递单子,当他自豪地介绍着他手头上的每一单生意的时候,我们的记者和摄制组饶有兴趣的问他,挣来的钱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十】现如今这个大学生创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题,那让您说一下,在校创业和毕业后创业您比较推崇于哪个?

同期:金振兴

我觉得因人而异吧,就是说如果说创业的话,前期资金和各方面的资源要求高点的话,很可能在学校,是学生这个身份以及个人的局限性,很可能说做不了。但是对于我们这种电子商务,做淘宝的话就是投入比较少的。比较适合大学生这种,在学校创业的也比较合适,这个是各自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吧。

【十一】最开始创业开网店的时候遇到过什么困难?

同期:金振兴

刚开始创业时候,因为同样的虽然是学电子商务的,以前也没有接触淘宝,很可能一切是从零开始,自己不会就是去微博上找这种就是淘宝小二他们的一些方法,去论坛学习,就是中间也有很多不懂的,很可能就是一件事情要做

2、3天的成果发现根本和别人比不上,达不到那个效果,然后这个时候就相当于遇到了瓶颈,就会向有经验的学长或者学姐他们请教说我这个哪里做的不对,他们就会指出哪里不对,我就会回去重新做。做出来再给他们看效果,直到达到他们满意,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是一个弊端,但是还是强调一个自主学习的能力。

【十二】比如可以说你最近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吗?

同期:金振兴

可以说,最近比较棘手的说,因为最近面临着暑假的2个月的时间,我是不知道是继续自己做淘宝还是说到外面企业去上班学习。因为中间遇到的问题自己还是比较纠结,这两天一直头疼的就是这个问题。

【十二】您认为创业对在校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意义?

同期:金振兴 创业就是说,我可以说三点吧。第一的话创业的话就是可以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是说我做淘宝,我现在就是淘宝店子已经开了,自己做到一定的级别,自己对于推广、运营以及活动策划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锻炼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创业另外的可以挣点钱,赚点收入,不用找家里要生活费啊,自己想出去旅游花自己的钱,这样的这个钱就花的心安理得。另外第三个的话,如果说现在创业比较成功的话,大学以后就可以自己当老板,这样对自己的前途就是会比较光明的。 【解说】

他现在依然为了自己的淘宝事业辛勤努力着,但对于自己的学业,他丝毫没有懈怠。

推荐第5篇:英语老师采访录(全文)

英语老师采访录

统本工商1003班 杨淳翕 02 汪 涵 23 陈思思 26 梁小妮 27 大家都知道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再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就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尘灰泪始干”的赞歌,老师是我们勤劳的园丁。我们大家素来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爱戴之情。

今天我采访的是英语老师,虽然她年纪轻轻的,但给我们一种不同的感觉。英语老师是以为看起来特别柔弱的女生,她是一位和我们年纪差不多大的老师,看起来特别内向,特别温柔的一位老师,许多了;傲视在教学的第一堂课都会讲一些所谓的大道理,给我们讲一些对大学这个新环境的理解和了解,让我们在这个新环境下更好的提高自己,英语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同我们分享了一下她自己刚上大学是的第一感受,继而通过自己对学校的了解,经过努力奋斗,告诉大家不应让环境去适应我们,而是要让我们去适应环境。在这一片小小的天地间去展示自己。她说或许大家对这个环境并不满意,但起码咱们有这个机会再这里学习,救应该把这里当作一个跳板去奋斗努力,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不要白白浪费这三年的时光“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哪!应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为自己定一个目标,为他去努力奋斗。所谓的教书就是育人,:“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老师虽然年轻但在第一节课就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并去耐心的向我们解释并进行教育。育人乃教书之根本也。再采访老师的过程中,她说过这样的话,我们除了教完课堂,无须尽其他的义务,但是我们是人民教师,必须担负起更多的义务和责任。老师将备课作为重点,尽量作到完美,只有看好自己的课程和教学的所有及相关的的东西都应该准备完善,并应用自如的去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备课是教学的根本和重中之重,应该将自己上学时对老师的渴望知识的心的思想常存于内心,去以此来勉强自己准备的每一堂课,备好一节课就应该涉猎各种知识,面面俱到。

老师认为应该在平的课堂上大家多一点互动,那样热闹的氛围更能调动大家学习的兴趣,使其事半功倍而不是徒劳的事倍功半,应在快乐中学习,再快乐中成长并学有所用。

只要作为老师不仅仅是教书的并且是育人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也都是从那个时光走来的,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多一点关心和帮助,鼓励。老师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是公平的,平等对待都希望他们能有所长并能够在在人群之中成为人中龙凤,并且会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切。 老师当然主抓的也是教学,采用的方法在我看来主要是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创立这个气氛并去引导同学们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并进行疏导。使大家能够融会贯通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方法,面对同学也是不同的,当然方法也不尽相同,应建立与同学们良好的关系指导大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以下为采访:

Q老师,首先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我们先从一些轻松的话题聊起吧。平时经常会看到你穿着一身运动服,是不是很喜欢体育活动呢?

确实比较喜欢,比较喜欢球类运动,最喜欢乒乓球 Q最喜欢什么球星呢?

老师:最喜欢马林,他打球比较有激情

Q有人说爱好是性格的表现,那你的性格是不是很外向呢? 老师:偏内向。

Q这种性格是不是从小时候就存在了。

老师:是,跟家庭有关,6岁前很开朗。6岁后比较内向 Q小时候有没有做过什么伸张正义的事情呢? 老师: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助人为乐还是有的。上此去广州,帮了别人忙,上海到广州的车上有个小孩要泡方便面,但是车上非常拥挤,我帮他倒水,走了20分钟才到倒水的地方,但是还没有水,于是我就到站台上买卖方便面的水。那个人非要1快钱,我就给了,我觉得这是助人为乐。 Q这种性格是不是会体现在你的教学中呢? 会,应该会。

Q你认为作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老师:知识扎实,在其他方面知识面也要广,要关心学生,多关心学生其他的方的问题,在生理和感情上都会有些变化,要多方面关注。

Q你认为你具备条件,还有没有要学习的地方呢?

老师:我会关心你们学生,但是不能每个学生都关心到。办公室也离得比较远,毕竟我也不是你们班主任,很多东西我也不能教你。这就是我要学习的地方。兴趣方面我也会跟大家玩再一起。但是有些学生会把老师拒绝道千里之外。 Q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老师:虽然当时不高兴,但是我还是一笑了之。因为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我们需要互相体谅

Q一些人在课堂上学得很好,但是平时就做的不好。你对这个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老师:有些人家庭环境非常好,但是就是看不起小学科的老师。我认为这是来自家里的影响,比如说是娇生惯养,比较自私一点。其实我们做老师的说好听一点,我不希望学生学习很好,但是生活中„„虽然在过程中很艰难。有些考得不好,但是生活中很有礼貌,这样的学生老师更喜欢。我对学生还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会有点特殊。我曾经在5班说过平时不交作业的,对老师不好的,你们考不到55分以上。我希望学生平时要养成一个很好的良好的习惯,要分数要结果,但是这样根本不懂学习。所以我平时叫别人订正,不会的可以问我。

Q有学生会怕老师,对这种现象,你觉得是对学生太过接近课堂才这么活跃吗?如果这样的活跃一直持续下去,你会改变教学方式马?

老师:我不会变化太快,不会有极端出现,但是我会再这个方面加以改进,但是不会过分的严,不同的老师适合不同的方式。我需要营造我喜欢的氛围。虽然课堂可能比较乱,需要我管纪律,一个教育学家说过,一个充满笑声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在宽松的环境下才能敢说敢练,当然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发言不经过大脑思考,只要经过大脑思考都是对的。

Q老师,我知道你以前是做翻译的,那么公司翻译员与教师身份您是如何转变的呢?

老师:我爸爸是老师,所以我从小就想当一位老师。做翻译是我的一个经验,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通过实践,了解到日本的许多方面,这都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翻译的能动性小,只能跟着别人说,就像一部电子辞典。做老师的能动性就很强,可以选择好的教授给学生,同时自己而会做的很开心。

Q老师您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不顺心的事? 老师:在教学中有些语法项目比较枯燥,不知如何讲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觉得语言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力的,但学外语主要是为了应用,所以要用语法把它条框起来,这样就是让他失去了原来的灵动性,这是我不太喜欢的教学方式,却又不得不讲!

Q那您有什么教学心得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吗? 老师:第一,把语言当作一个生命体来对待,它是活生生的。 第二,学外语不是掌握一门工具,而是要学习文化的精髓。教授一门外语也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在传播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

第三,鼓励学生正确对待外语学习,它是生活的辅助,并不一定就成为求生的技能。不过,当老师也许可以。

Q对于翻译,您能给我们说说翻译的技巧和如何提高翻译能力吗?

老师:我觉得翻译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本国的语言去表达,而不能生硬地直译外文的原文,尤其是要注意所缺省的部分,并且尽可能根据文章的性质译出美文(文学性的,有感情色彩的)。但是绝对不能偏离文章的本意,因为翻译本身就是对原著的再加工。提高翻译的能力需要大量地阅读中外文作品,做大量的练习。

Q老师您有什么业余爱好吗?

老师:我喜欢看书,主要是外国文学作品,美国福克纳、法国的加缪、日本的东山魁夷,这些作家都满不错的,我还对日本的大江建山的文学意识进行了一些研究。除此之外呢,我还喜欢爬山、散步。

Q平日与学生相处非常融洽,您是采用什么方法与学生交流的呢?

老师:首先不要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坐在一起,找出每个人的闪光点出来,从内心真正的认可他们,不要可以追求完美。其实我觉得他们都非常可爱。

Q作为一名老师,您认为最能为学生着想的是什么?

老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今的时代,各种思潮泛滥,各种文化汇聚。学生出在一个庞大的信息中心,而他们现在的辨别能力还不是那么强,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如果他们掌握如何辨别对与错,是很重要的。不过,有时可能我们自身也很难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只能尽力而为咯!

Q老师们都强调在上课之前应该做好预习的工作,那么在预习方面,老师你有什么建议或者要求吗? 老师:预习最重要的也就是早文章的主旨大意,从总体理解文章,对文章进行设问,然后是参照学习辅导,针对里面所提到的重点词进行预习,机械的背很多的单词时没有用,很多学生命名就是知道某个单词,但就是不会用,因此可以看出只有机械的输入是不正确的。所以,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要实现对单词的基本用法的了解,学单词,就应该懂得单词的用法,而不仅仅是单词的拼写。 Q那么老师 ,你对于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有什么更具体的建议吗? 比如有些同学确实很努力的学习了,却还是很难达到所要达到的要求。

老师:我们老师教学强调要因人而教,而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的,是因人而异的。不是每种方法都适合所有的同学,同学们要学会在了解自己的情况的基础上,去吸取老师的建议。老师的建议也许是好的,但不一定就对你有用,必须学会思考,看看是否可行。而如果说具体的建议,就是多阅读,在阅读时学会思考,就和前面所说的一样。对于那些很努力却达不到目标的同学,我认为他们就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了解了自己所学的课程到底是在学一些什么技巧或是能力。我们的课程可以分为输出课程和输入课程。例如听力课,就是典型的输入课程,而写作课就属于输出课程。设置,我们还应该了解一门课程学的是技巧,还是能力。口语很明显就是在培养我们的表达能力,说话是没有技巧而言的。但是听力课就不同了,它可能会涉及一些听力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无法听得很清楚地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回答所提的问题。同学们必须弄清楚,才能从中有目的的或取得自己所需的知识。

Q刚才老师您提到了写作课是一门输出课程,那么也就说如果尝试把输入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输出,可以使我们掌握得更好。而现在我们大一的课程里还没有写作课程,那么您认为我们在品是有没有自己练习写作的必要呢?

老师:能做到当然最好。但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我认为是有一定难度的。写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素材,另一个就是遣词造句了。你们现在应该会认为在遣词造句方面是比较困难,对吧?不过也不是说完全做不到。可以从写日记这些比较简单的先写起。例如今天发生了一件什么趣事,就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下来;而如果是写一些有关学习方法的,就可以用说明文来写。在现在多积累素材是很必要的,就像语文作文一样,如果你自己没有Idea,你是很难写好一篇作文的。 Q您认为在英语阅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老师:我认为文化差异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英语阅读中需要运用到你的知识背景,所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是很重要的。 Q您认为应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呢?

老师:首先平时要多做一些练习,多做练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在空余时间适当找一些文章看看,例如:杂志,报纸或者上网浏览也可以。不需要找太难的,这样不仅可以让掌握到最新的资讯,还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在平时,我们更要养成一个日常积累的习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多积累。另外,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Q您认为要怎么做才能高效记忆单词?

老师:我们不能单纯地记忆一个单词,要从词根和词缀去记忆。我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词典中的例句和解释去记忆,这样会更加具体和形象。

Q您认为什么是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因素呢? 老师:知识背景,词汇量还有阅读技巧。

Q一般有哪些阅读技巧呢? 老师:一个是通过构词法和上下文去猜测一些单词的意思;还有学会预测推断这篇文章的中心或者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还有了解段落间的关系和发展。

Q您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

老师:我会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们现在讲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topic,我会针对这些topic适当找一些课外的资料补充给学生。英语阅读需要运用到我们的知识背景,所以课外知识的扩展是很重要的。

Q您对新生们有什么寄语呢?

老师:我认为你们要在思想上有一个转变。学习方法和思想态度要从中学向大学转变,要适应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要学会吸收老师教的东西,取其精华,使其成为自己的东西。

Q请您给我们(您的学生们)几句关于学习和处世的建议? 老师: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自己!

②能微笑的时候绝对不哭,永远选择微笑! ③生活就是那么简单,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记者:通过对您的采访,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对您的了解,更学会了许多学习英语的方法。这对我们是很有用的!

老师:作为老师,你们学好英语我是感到十分欣慰的,你们有什么不懂得也可以问我。

记者:谢谢老师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合影

推荐第6篇:读书交流采访录

读书交流采访录

时间:2014年7月7日

地点:在家中

采访人物:妈妈

采访记录员:徐XX

徐XX:妈妈,您喜欢读课外书吗?

妈妈:我非常喜欢看书,因为书中有许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读书能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还让人大开眼界。

徐XX:那您说说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妈妈:得写真事,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要实事求是地写,不能瞎编乱造,而且,最重要的还是要多看书。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要多看书,多发现书里面的奥妙,把书中的好词佳句都记下来。

徐XX:那您小时候怎样读书的?

妈妈:以前,家里穷,没钱买书,就把家里的废品换成书来读,我换了几本书,坐在床头前津津有味地看,一看就是几个时辰,吃饭的时间都耽误了,可我还是依旧看书。

徐XX:妈妈,您有什么读书方法吗?

妈妈:我先了解一下作者,然后,总结一下在书中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徐XX:妈妈,我读书时,怎么读了几遍也不明白意思呢?

妈妈:那你还是读的少,读书可不是让你读上几遍就行了,而是要慢慢品味一下它里面的真正含义。渐渐地,你就会明白的。有句话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

推荐第7篇:校庆校友采访录

1、还记得当初在学校工作时的感想吗?学校给您留下怎样的印象.今天再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学校有什么新的感触?

2、您觉得在学校的工作生活中培养了您什么样的品质,这些品质使您在以后的工作中带来了怎样的收益?

3、关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您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做好哪些基本准备?社会实践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帮助吗?

4、能否谈谈当初刚到校就业的经历,有些什么技巧,遇到困难时是怎样自我调节的?

5、您常和其他校友同事常联系吗?

6、您有一直都在关注学校的发展吗?

7、您认为学院的毕业生与其他同类院校毕业生相比在就业方面有怎样的优势和不足呢,该怎样完善?

8、能否谈谈离校后对学校发展的关注以及对于近年来钦院迅猛发展的感受和体会?

9、能否说说您对学校“海涵春育,鹏举蓝天”的理解?

10、对于今年的40周年校庆,你有什么感想?

11、对于在大学里的磨练,您个人是怎么看在社会中的作用呢?

12、您对学校校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呢?

推荐第8篇:采访校友心得录

采访校友心得录

2014年的暑假,注定会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假期。

这次赶上了学校的80周年校庆,因时推出的寻访老校友的活动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实践机会。我就是在上述心态的影响下接受并开始这次的寻访任务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且不说我作为南医的学子理应为母校做出一些贡献,就我们个人而言,也确实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我的舅舅韩伟就是一位毕业于南京医学院的前辈,他现在在北京的一所医院工作,恰巧暑假时他回徐州探望外公外婆,我便在外公家里进行了此次采访。我的舅舅,为着家人,为着自己的心,不断地学习、进步、攀登,开拓着专业领域的新航道。为了去北京学习工作的机会,毅然放弃了在徐州工人医院做院长的机会。

通过对舅舅的采访,我得到了很多人生的感悟。比照他的人生轨迹,我想我们会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让我们惊喜的是,虽然已离校多年,舅舅对学校依然怀着炽热的感情,对我表达了很多对学校的感谢和祝福,南医的“烙印”已深深地镌刻在他身上。舅舅跟我说,每当他看到有人“非议”学校时,都会不顾风度的上前跟那人理论,他对学校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在想:五年后,我真正的离开了南医,会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悲伤?喜悦?恋恋不舍?迫不及待?可能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喜忧参半吧!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是,我不会忘记,我的大学生活,我的老师同学,我的母校。不论我在哪里也不论我在干什么,我依旧是南医人。也许两年,也许十年,抑或是更长的时间,我才会回到母校,我希望看到南医的变化,我希望听到令我惊讶的消息,就像现在舅舅的表情一样,为南医的进步而骄傲,也为自己曾经是南医人而自豪。

舅舅对我们这一代充满着期待,他认为年轻人还有很长的资本。也许一开始没有机会,但经过磨炼,就一定会有机会。有人轻易地放弃自己,那是他们的个人问题,不是社会的全部。社会有阴暗面很正常,但不要太极端。可能老一辈的人认为我们娇生惯养,这是一种代沟,我们并不是垮掉的一代,不能用绝对的思想去看待自己。那么如何适应社会呢,舅舅说要主动地融入社会而不是让社会去适应自己。一方面,人要合理地定位。正确地分析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有什么特长,本领,自己的身体素质,动手能力等等,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刘翔,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十分关键。另一方面,我们要合适地走位。人不一定要从一而终,要学会改变。

总之,这次的寻访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我十分庆幸有这次实践的机会,因为它,这个暑假有了特别的意义。我也很高兴能为学校80岁的“生日”献上自己的一份“礼物”。与广大的老校友们一样,我祝愿学校和她的学子们能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作为我自己,也会不懈的努力,相信有朝一日,当我回到母校时,能被贴上“出色校友”的标签。最后,衷心地感谢学校提供的这个契机和前辈们辛苦的付出,我们会一代一代地刷新学校的光荣。

推荐第9篇:马云采访录

美国名嘴Charlie Rose首先欢迎马云回到达沃斯,而马云也回顾起他第一次来达沃斯时候的情景。

马云:我2001年第一次来达沃斯时看到满大街游行的年轻人,他们为反全球化游行。但也就是那次来达沃斯我非常激动,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社会责任,什么是企业领导力。2001年时,我第一次在达沃斯见到那么多领导、牛人。我也明白我们不能靠语言赢得世界,我们需要切实的做出成绩。

如今,我回到达沃斯,我希望向世界汇报,来帮助更多年轻的未来世界领袖。

主持人:阿里巴巴到底有多大?有多少人每周访问你们网站?达到什么速度?

马云:超过一个亿的顾客每天访问我们的网站,如今我们为中国提供1400万份工作。从最初的18个人到后来的37个人,再到现在如此庞大的规模。我们用15年的时间走到了今天。

15年前,我告诉我的团队“我们还是个孩子”;15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对团队这么说,因为相对于未来可以达到的高度,我们今天的规模依然是个“婴儿”。15年前,我们从无到有;15年后,我们希望人们忘记阿里巴巴,因为阿里到时已经无处不在。15年后,我希望人们忘记电子商务,因为电子商务已经在生活中无孔不入,不再是值得谈论的“新鲜事”。15年后,我希望没有人再谈论电子商务怎样方便百姓的生活,因为电子商务已经融入经济的血脉,不可分离。 主持人: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 IPO规模高达250亿美元,你对此怎么看?

马云:我们的IPO盘子其实挺小的,区区250亿美元。 主持人:哈哈,是挺小的(笑)

马云:2001年我第一次来到美国融资,被美国投资者无情拒绝。250亿美元的融资背后是来自世界的信任,给了我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如今,我们的公司比IBM、沃尔玛还大,我们跻身于世界前50大的公司。我们真的厉害成这样吗?过去,人们说阿里巴巴太差了,和谷歌雅虎简直不能比,那时候我知道我比大家想的好。但如今,我也知道我们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好。阿里巴巴只有15年的短暂历史,我们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7-28岁,我们在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 主持人:你是60年代出生的。 马云:是的,确切来说是64年。

主持人:当时正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对你有什么影响。

马云:我出生在64年,也是在*的结束(备注:可能是口误)。我的祖父属于地主阶级,*对我来说一段非常艰难的岁月。

主持人:你考大学失败了三次。这对你后来的失业有影响吗?

马云:是的,我考大学失败了三次,复读了三年才进入大学。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我考初中失败了2次,考高中失败了3次。杭州当时只有一个学校,我当时水平太差,连初中都进不去。

主持人:所以你多次被学校所拒绝。这些被拒绝的经历对你未来的人生有影响吗?

马云:有啊,我习惯了被拒绝,我也明白自己没有那么好。我复读了3年,参加过30多次面试,都以失败告终。我参加警察的招聘,5个人里录了4个,我是唯一被拒绝的。甚至后来参加肯德基服务员的面试,24个人面试,录了23个人,我又是唯一一个被拒绝。

我向哈佛大学递交过10次入学申请,每次都毫无例外的被拒绝。

主持人:哈佛大学可能悔断肠子了。(笑)

马云:当时我想,做不了哈佛的学生,还可以去哈佛做老师。

主持人:非常有可能,哈佛可以安排一下。(笑) 主持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90年代来过你的家乡杭州,当时你正在学英语对吗?

马云:是的,我非常喜欢学英语。90年代,杭州唯一的涉外酒店就是如今的杭州香格里拉酒店,我曾经连续9年在那里驻扎,为住店的外国游客们做免费导游。做免费导游的过程对我来说受益匪浅,9年的时间不仅练就我的英语也打开了我的视野。这些外国游客告诉了一些我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完全不同于书上和我父母对我的教导。

我的英文名字也是这样来的。当时我接待一个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的女士,她说我的名字“云”太难发音了,有没有英文名,我告诉她没有,并请她帮我取一个英文名。她说“我的爸爸叫Jack,我的丈夫也叫Jack,要不你也叫Jack”,我就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名字。 主持人:你第一次来美国是1995年。

马云:是的,1995年,我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地,是去帮助美国地方政府修建公路。我清楚记得我在西雅图第一次接触到因特网。我的朋友开了一个互联网小公司,当时网速也很慢。他们要我试一试,我甚至拒绝碰电脑。因为那个年代,电脑在中国太贵了,如果我碰坏了,我怕赔不起。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我第一次“触网”,我第一个搜索的词条是“啤酒”(beer),然后页面上跳出了来自德国、日本等各个国家的啤酒,唯独没有中国的啤酒。于是我搜索的第二个词条是“中国”(China),但没有任何结果显示出来。当时已经是1995年,而关于中国的数据是0。于是,我想到为什么不做一个中国的网页。

说干就干,我的朋友做了一个关于中国的网页,那个网页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非常丑。我们上线网页的时间是9:40,中午12点的时候,我接到朋友的电话。他激动叫道:“你知道么,我已经收到5封电子邮件”。那时,我还傻傻地问:“电子邮件是什么?” 后来我赶到他的公司,看到邮件中写到“你们在哪里,为什么之前没看到中国的信息,我们可以合作吗?”从那时开始,我决定做英特网公司。 主持人: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马云:当时,我觉得阿里巴巴要做一个全球化的公司,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当时雅虎的名字最朗朗上口。我那时在旧金山,想到了阿里巴巴(Alibaba)这个名字。我跑到餐馆问服务员,跑到街上问流浪者,这个词你们认得吗,会说吗?他们都能说出这个单词。

而且,我也有点小心机,阿里巴巴(Alibaba)以A开头,不管怎么排,我们都排在第一个。

主持人:阿里巴巴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何建立信用体系。我知道这在中国很难,因为中国人以前都习惯面对面交谈。

马云:电子商务最关键的是信任。之前很多外国人和我说中国用“关系”做生意,但互联网不需要“关系”。没有信用系统,就没有互联网。 我们过去一直致力于打造网上信用体系,阿里巴巴创建了一个陌生人之间销售和付费的系统,给你发货和汇款的人都是素不相识。

主持人:我知道阿里巴巴在付费的时候先把钱押在阿里这,然后等客户确认收获后阿里在付费给销售者。 马云:是的,这种设计就是最初的支付宝(Alipay)。然而支付宝的起源非常困难,我们最初希望和银行合作,但银行不愿意,觉得简直是“异想天开”。如果我们自己做,这种金融操作是违法的;如果我们不做,那电子商务少了可靠的付款环节不可能进行下去。

这也要感谢达沃斯给了我灵感,2001年我在达沃斯论坛听了青年领导的讨论,热血沸腾,我当时就拿起电话打给我的下属:“现在就做!马上就做!如果有人因为支付宝进监狱,那个人就是我,马云!如果你做不好的,搞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我就把你送到监狱。”就这样支付宝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最开始,很多人很讨厌支付宝冻结付款这种方式,说这是“马云做过的最蠢的事”,但这事最终做成了。 主持人:你拿过中国政府给的补贴吗? 马云:我从来没有从政府那里拿过钱,一分钱都没有要过。最开始我们想要,政府不给,后来我也不要了。我认为一个公司如果只想着如何从政府那要钱,得到贷款,那这种公司只配称为“垃圾”。现在政府给我钱我都不要,我从来没有向银行贷款过一分钱。

主持人:能具体谈谈你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吗?

马云:阿里巴巴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是非常有趣的。在公司创业的前五年,我曾经在政府的贸易部门做过14个月的兼职,在和政府共事的期间,我明白一个道理:做电子商务千万不要依赖政府。我认为可以和政府“谈恋爱”,但不能“结婚。”

但是对政府,最重要的还是尊重,我常常告诉政府官员:互联网如何帮助经济发展,如何创造就业,如何帮助社会发展。因为互联网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政府也不知道如何和它打交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能侃,我之前和太多人“大说特说”过。

主持人:如果政府要你帮忙做项目,你会帮忙吗? 马云:我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把政府介绍过我的朋友,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主持人:如果坚持让你做呢?

马云:我会说,好吧,我做,但我不收钱,只是下次别来找我了。今年我们做的一个很大的项目是在“春运”期间为火车订票网站保驾护航。你们可能不知道,每年中国的“春运”期间,数千万的工人、学生坐火车回老家,每次网上抢票都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过去5年,火车票订票系统每一年都会崩溃,这次我让阿里巴巴的骨干精英尽其所能帮助订票网站,并且分文不收。我做这个项目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帮助社会上千千万万买不到火车票的老百姓们。 主持人:你虽然不拿中国政府和银行的钱,但自己在国外融资了不少资金。雅虎最早给过你数十亿的投资,这后来也被证明为最成功的投资。你怎么看?

马云:我对所有的投资者都心存感激。当我第一次到雅虎融资时,雅虎的人认为我“疯”了,因为他们完全不明白我在做什么。以往他们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和模式之前在美国都成功过,但阿里巴巴这种模式在美国从没存在过。我第一次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标题是“疯狂的杰克-马”。我是疯了,但我不蠢。如果每一个人都像我这样想,那我做生意就很难成功了。 主持人:现在谷歌这些公司面对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隐私问题?

马云:我对“隐私”的态度是,如果是反恐相关,我可以和政府合作,如果是犯罪相关,我可以和政府合作。我总是说:私人数据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不能共享。100年前,人们宁愿把钱放在枕头底下,也不愿意存入银行。但如今资金在银行的安全程度远远大于在私人手上。对于隐私,我相信我们的后辈比我们更聪明,10到20年后,下一代年轻人一定能找到解决方式。

主持人:你总说“凡事皆有可能”。你的信心来自哪里? 马云:年轻的时候,我的确相信“凡事皆有可能”,但现在我明白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我需要顾虑方方面面的想法,不能置我的股东、员工、投资者的想法于不顾。 公司创业的最初5年,我们只是想生存。但慢慢的,我发现我们改变很多人的人生,最初3年,阿里巴巴的收入为零。但那些因我们而过的更好的人让我非常感动。

我每次出去吃饭都不用自己付账。有一次我在餐馆吃饭,结账的时候发现账单已经付过了。服务生指了远方的一个人:“他已经帮你结账了。”他还给了我一张结账者留的字条,上面写着:“非常感谢阿里巴巴,我凭借这个平台赚了很多钱,但我知道你没赚什么钱,所以这顿饭还是我请吧!” 还有一次,我在一个咖啡馆,有陌生人送给我一只雪茄,附上了字条:“谢谢你,因为你的公司,我赚了很多钱。”另外一次,我在入住酒店时,碰到的一个门童也对我表示感谢,他说:“我的女朋友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赚了很多钱。” 目前我们的交易额仅次于沃尔玛。5年前,沃尔玛高级经理来杭州时,他称赞我们做的很好。我说:“也许10年后我们会比沃尔玛还大。”,沃尔玛的经理说:“年轻人,你的这个希望是好的”。我认为10年后我们在销售额上是可以超过沃尔玛的。如果要增加1万个新客户,沃尔玛需要开新店,建立新的存储仓库,但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你只是需要开两家网店。

主持人:对于未来,阿里巴巴希望成为怎样的公司? 马云:我们最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名声。在中国,阿里巴巴是一家伟大的企业,我们帮助许多中小企业在阿里的平台上完成了交易。未来我们希望把阿里做成全球中小企业的平台,帮助全世界做小生意,美国的顾客可以在网上买瑞士的产品。我称之为“EWTO”。目前的WTO体系中太多大公司、跨国企业,阿里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我们现在有2千万消费者,在中国境外有1千万的供货商。

今年阿里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帮美国农民卖樱桃。当时美国贸易部门找到阿里,希望阿里帮助处理滞销的樱桃,我们开启了预售制度,顾客在网上预订时,樱桃还挂在树上。48小时不到,100多吨樱桃就销售一空。后续还不断有顾客找上门来抱怨,为什么不能继续卖樱桃。

我们今年还在阿里的平台上引进了Costco,卖了3000吨的坚果,也卖了阿拉斯加的海鲜。既然有这个需求,我们为什么不能帮助美国、欧洲中小企业做生意? 主持人:阿里巴巴在俄罗斯做的怎么样?

马云:我们在俄罗斯和巴西都做的不错。曾经俄罗斯的年轻人在淘宝上购物,需要等4个月,尽管时间漫长,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去年我们启动了一个项目,将物流运输时间从4个月缩短到现在的1周,我们几乎摧毁俄罗斯的物流系统。

主持人:听说你对好莱坞很感兴趣,你在好莱坞准备做什么? 马云:好莱坞的电影能激励我。我最喜欢的电影是《阿甘正传》,因为阿甘是一个简单却不言放弃的人。人们认为他很笨,但他一直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我创业的阶段,我曾经非常郁闷,后来我看了《阿甘正传》,开始向他学习,做我喜欢的事,直到今天。数年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坐在你对面,有机会和Charlie Rose谈话。我总和我的下属说,如果我没有一个有权势的爸爸,也没有一个富有的叔叔,更没有从银行拿一分钱,但我依然成功了。我的经历说明:如果我都可以成功,那么80%的年轻人都可以成功。 我一直对影视业非常感兴趣,因为电影和电视不需要物流,更重要的是电影可以激励如今的年轻人。中国的年轻人告诉我,他们很喜欢看好莱坞电影。在美国电影里,所有英雄一开始看起来都像是坏人,但是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变成了英雄,而且最后他们都活下来了。但是在中国电影里,主角出场时都是英雄,结局是所有英雄都死了,因为只有死人才能成为英雄,所以没有人想成为英雄。我想改变中国对英雄的看法,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活着的英雄。 主持人:你现在还看武侠小说吗?

马云:现在还读武侠小说,有时候也会写武侠小说。 主持人:你现在最担心什么? 马云:我最担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感觉对未来没有希望,总是抱怨生活。我年轻的时候,不管怎样,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主持人:你现在还打太极吗?

马云:是的,我喜欢太极,我认为太极是一种阴阳哲学,也被我应用于商业竞争中。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很讨厌Ebay,是不是要拼个你死我活。我不这样认为,我用太极的思维对付Ebay,他往左我就往右,他压上前线,我就避其锋芒,打不过还躲不过吗?我非常欣赏太极中的平衡的概念,商业竞争不是你死我活,很多时候就算你死了我也活不了。 主持人:你认为阿里巴巴改变了世界吗?有人说阿里巴巴改变了女人,你怎么看?

马云:我以前希望改变世界,现在我明白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也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好。阿里巴巴成功的秘诀是女性客户,我有很多女性客户也有很多女性员工。在阿里巴巴上市的两周前,有记者问:“你们公司怎么那么多女人?”我们员工里有47%是女人,有33%的管理层是女人,有24%的高管是女人。我和女性共事非常愉快,因为女性习惯为他人考虑,她们总是为丈夫、孩子考虑。相对男人来说,女人更无私,较少考虑到自己。 主持人:你是否担心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

马云:一点也不担心。相反我认为这是好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不可能一直保持9%的增速,只顾速度不顾及其他经济发展迟早要出事的。经济发展需要重速度更重质量。一个人不能只往前冲,而不顾头脑、身体全面的发展。

主持人:你在印度见到印度总理穆迪了吗? 马云:没有,但我期待着。

主持人:除了阿里巴巴,你个人还有什么梦想? 马云:在过去的3个月,我成为了首富,但我一点也不快乐。很多年以前,我问我的老婆:“你是希望我成为有钱人?还是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老婆毫不犹豫的选择:“当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当然那个时候她从来不认为我会成为一个有钱人。阿里巴巴数百亿的融资不仅仅是钱,更是社会给我的信任。

未来,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做回老师,启蒙、教育年轻人,给他们以激励。我希望用自己的事例教育他们:没有人可以不经历失败,但如果不断抱怨,将永远不会成功。(听译/凤凰财经易典)

推荐第10篇:罗兰巴特采访录

罗兰·巴尔特:知识分子有什么用?

时间:2010-12-31 10:28 作者:罗兰·巴尔特,王立秋/译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444次

罗兰·巴尔特,法国文学结构主义及符号学之父,不久前继米歇尔?福柯和皮埃尔?布雷之后,刚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巴尔特表述了许多文学与哲学批评的新方法,这些方法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致地追随和用户。在高等实践研究院担任多年教授以后,作为一名衷心却保守个人私生活的教师,罗兰?巴尔特同意在他即将在法兰西学院举行的文学符号学教职就职演说前与贝尔纳尔-昂利?莱维(Bernard-HenriLévis)对话。

问:罗兰?巴尔特,我们很少看到你,你也绝少在公共场合说话:除你的著作外,我们对你几乎一无所知„„

答:假设你说的是真的话,那是因为我不是很喜欢访谈。我感觉陷于两种危险之间:要么你会以一种客观的方式阐述各种立场,是人们相信你认为自己是个“思想家”,要么,我就得不断地说“我”,从而招来自我主义的指责。

问:然而,在《罗兰?巴尔特(论罗兰?巴尔特)》(RlandBarthes[parRlandBarthes])中,你说到了自己。但在那里,由于过多地谈论与你的童年和青少年相关的主题,对于之后发生的一切,成熟的巴尔特,你不断增长的声誉和文学上的成就,你依然奇怪地保持沉默„„

答:这仅仅是——我相信,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我对童年和青春时期记得很清楚,我知道那些(事件发生的)日期并能指出(它们发生的)地点。而在那之后,很奇怪地,我就不再记得什么了,我不能回忆起日期,我自己生命中的日期。就像我只有一种处于开端的记忆,就像青少年形成了记忆的范例性的、独特的时刻。是的,这就是全部:在青春期后,我把自己的生命看作一种无尽的当下,不可拆分并置入透视图(perspective,即不可分离出层次)。

问:这意味着,你从字面上来说并没有某种“自传”„„

答:我没有自传。或者,更确切地说,从我曾写下的第一行字开始,我就再也看不到自己,我不再有自我的影像。我不能想想自我,再也不能在影像中凝固自我。

问:这是否恰好解释了在《罗兰?巴尔特》中,你成年时期的照片的缺席?

答:我几乎没有这样的图片。我因需要而分成两个部分。关于小时候,我什么也没有叙述,它都反映在相片里了,因为那是记忆、影像真实的年月和时代。至于剩下的部分,相反,我没有再用图片来说明什么,因为我没有,因此(关于这部分的)一切都通过写作来完成。

问:这个分界线也是一次疾病。无论如何,它们是当/同时代的„„

答:在我这里,正确的词汇不是“疾病”,而是“肺结核”。因为在那时,在化学疗法出现之前,肺结核真的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我差不多要说,是一种上帝的选拔。你甚至能够从外界想象一种向那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就像托马斯?曼的《魔山》里的汉斯?卡斯托普„„有肺结核的人会严肃地思考,就像我过去那样,思考在疗养院或类似疗养机构的地方终其一生的可能性„„

问:一种外在于时间的生活?不可为时间的危险所触及?

答:让我们这么说:这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说类似于修道院生活制度的生活。一种规定的生活,一种严格日程化的,就像在修道院里那样的生活的风味:一种甚至今天也还追着我不放的,令人不安的现象,而我,则意图在今年法兰西学院的课程中触及这点。

问:我们总是谈论作为某种残缺,减弱或切断的疾病。我们很少思考它带来的东西具有某种积极的性质,甚至对见证的实践来说„„

答:确实如此。对我来说,我没有发现在远离世界的地方度过这五六年有多困难:我的性格无疑倾向于“内在性”,倾向于阅读的孤寂。我得到了什么?当然是一种文化的形式。一种对“共同生活”的经验,其特征是一种友谊的强化,以及这样的一种保障:朋友持续地在身边亲近,而永远不曾远离。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后,一种永远比我世纪的年龄年轻五到六岁的奇怪的感觉。

问:那时你写作么?

答:不管怎么说,我读了许多,因为,毕竟,比如说,我是在我第二次入住疗养院的时候读完米什莱的所有作品的。另一方面,我写的很少。只有两篇文章,一篇与纪德的《日记》有关,另一片则论及加缪的《局外人》,后者是《写作的零度》的种子。

问:你认识纪德么?

答:不,我从来都不认识他。我见过他一次,远远地,在吕太提亚旅馆:当时他正在边读书边吃梨。因此我从来就不认识他;但他身上有一千种东西在吸引着我,以及当时许多其他的年轻人。

问:比如说?

答:他是个新教徒。他弹钢琴。他谈论欲望。他写作。

问:对你来说,是新教徒意味着什么?

答:很难说。因为在信仰消失的时候,只有印记,影像,留了下来。而影像属于其他人。要说我“像不像”清教徒,这得由他们来决定。

问:我的意思是,你的宗教学徒身份是如何渗入你的身体的?

答:我可以,相当谨慎地说,清教青年能够提供一种对事物的特殊的品味,一种内在性的,内在语言的特殊的变态,主体与自我的持续的对话。然后,别忘了成为一名新教徒意味着没有哪怕一丝牧师是什么,或按祷词祈祷的观念„„但这些东西应该留给研究心态的社会学家,如果法国的新教主义还能使他们感兴趣的话。

问:据说你首先是一名“享乐主义者”。这是种误解么?

答:享乐主义被认为是“不好的”。这不是很好。理解得很糟糕。这个词(表达的意思)竟能变得如此轻蔑,这简直难以置信!没有任何人——就连一个也没有——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胆敢承担享乐主义(之名)。那是个“下流的”词。

问:但是你呢,你拥护享乐主义么?

答:也许找个新词(来说它)会更好。因为如果享乐主义是一种哲学的话,那么,构成其根基的文本就是极其脆弱的。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文本。只有一个传统。所以,要把自己放到文本如此不连贯传统如此贫乏的地方是很困难的。

问:然而,我们还是有伊壁鸠鲁主义。

答:是的,但它在很久之前就已遭到了非难„„

问:但你确实有某种“道德性(morality)”„„

答:可以说,一种情感关系的道德性。但我不能说它,因为我要说的太多——就像中国谚语告诉我们的那样:“最黑的地方,在灯下。”

问:有件事你从来不谈:性„„

答:与此相反,我谈论感官。

问:确切地说,你有时会谈到性,但为的是最小化它的重要性。比如说,选自你一本书(即《罗兰?巴尔特论罗兰?巴尔特》)的这句话:“对我来说,形成(成长)时期的问题,与其说是性,不如说是金钱”„„

答:我那么说的意思是,我从来就没有真正地苦于性的限制,即便这样的限制在四十年前比现在要强大的多。坦率地说,我有时会对某些人对规范的铁的控制的义愤感到奇怪。我并不是在否定那个体制的力量,当然,但永远存在许多可供逃逸的缺口。

问:你的逃避是出于何种的奇迹?

答:我没有逃避。只是我一直给恋爱中的存在以优先性,并经常用“被拒绝”的观念来代替“被禁止”的观念。让我痛苦的并不是什么被禁止了,而是什么被拒绝了,这是全然不同的。

问:让我们继续谈论这种“感官性”。你以同等的快乐来谈论文学,音乐或歌剧,一盘食物,一次旅行,或一种语言,就好像它们是同样的愉悦„„

答:不总是这样。比如说,毕竟,音乐和歌剧,有很大的不同。我爱听音乐,我也经常听音乐。但对我来说,真正的享受,是做音乐:过去我曾经歌唱,而今,我演奏钢琴。歌剧又是另一回事。我该怎么说呢——歌剧是一种节日,是嗓音的节日;我享受它,但我不是一个歌剧迷。

问:歌剧也是一种“总体的景观”。

答:我同意。但我不得不说,我个人对歌剧的享受并非根源于它特定的某一面;很可能,存在两种类型的歌剧爱好者:那些为音乐所吸引的人,以及,那些热爱歌剧本身的人,而我,属于前一种。对我来说,在歌剧中存在两个特别重要的,不连贯的时刻:上演(miseenscène)的直接的惊奇——我把这看作一种窥视,以及音乐和人声的内化的愉悦——这第二个时刻本身就能让我闭上眼睛享受音乐。

问:你好像是在说歌剧不是音乐但它却是你在歌剧中享受的那种音乐。

答: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歌剧爱好者„„比如说,这个夏天,我第一次去巴罗伊特;那里很迷人,但在我在那里度过的一个星期里,我实际上并没有听音乐,因为在那里除歌剧外没有其他音乐会。

问:除却这样或那样的特别的吸引外,你喜欢旅行(本身)么?

答:我曾经喜欢,相当地,但现在不那么喜欢了。曾经有段时间,我在帽子落下的一瞬间(在很短的时间内,马不停蹄地)动身前往数次吸引我的不同的国家。在摩洛哥之后,我很喜欢荷兰和意大利。最近,是日本„„

问:你的享受是多样的,我猜测,这与你在那里发现的东西有关„„

答:当然。但我从不在乎历史遗迹,文化风物之类的东西,除了荷兰的绘画。在我旅行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我可以在途中抓住的那些生活的艺术的集束。投入一个既简单又不透明的世界(对旅行者来说,一切都很简单)。不是浸在贫乏里的粗俗,而是一种对一种我仅仅感知为声音,比如说,的语言的激起情欲的沉浸。一切粗俗,一切愚蠢,一切侵害都被消除了。

问:最后,你认为旅行是一种放松的、受启发的人种学(人种志,民族志)的形式„„

答:它就是某种类似于此的东西。比如说,像东京那样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组令人惊奇的人种学的素材。在那里的时候我充满了一名人种学家的所有激情。

问:我猜想,这种态度也延续到(你的)人际关系之中。

答:我要给你一个直接的回答:旅行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历险,一系列强度非凡的可能的历险。旅行显然与某种爱的意识相关,(在旅行的时候)人们总是处处留心„„

问:然而,有一次旅行你却没有谈论,最近的一次„„

答:是的,我知道,中国。我在那里待了三周。这次的行程组织严密,当然,根据的是经典的办事。即便我们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注意。

问:当你回来的时候,关于这次旅行,你却几乎什么也没写。为什么?

答:我写的很少,但我以切近的注意及兴致看到并聆听了一切。然而,写作需要别的某种东西,附加于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之上的,某种尖刻的东西,而在中国,我没有找到这种东西。

问:但中国当然也充满了符号!

答:那当然不错。但你说的很有道理:符号对我来说只有在引诱或激怒我的时候才是重要的。符号本身对我来说永远是不够的,我还需要阅读它们的欲望。我不是一名阐释学者。

问:而这次,你除了一篇关于“中性”的文章外,什么也没有从北京带回来„„

答:在中国,我发现绝对没有情欲、感官或爱欲之兴致或突入的可能性。出于偶然(因境遇而定)的原因,我同意。也许从结构的原因来看也一样:在这里我指的尤其是体制的德育。

问:你谈到“生活的艺术的集束”:生活的艺术也就是人们吃东西的方式,作为文化的一个面向的食物。

答:作为一种文化的事物(客体/对象),食物对我来说至少意味着三点。首先,母性模型的灵光,就其为母亲思虑和准备而言,食物也是一种滋养物:那就是我喜欢的食物。其次,从这个家庭的基础出发,我享受朝向新的、不同寻常的事物的离题和脱轨:我无法抵抗一盘富有新奇之声誉的食物的诱惑。以及最后,我对宴乐,对一切吃东西的友谊特别敏感,但只是在宴乐处于较小规模的情况下如此:在同伴数目变得过于巨大的时候,膳食也就变得无聊,我也就失去了对食物的兴趣,否则,我就会因无聊而饮食过度。

问:你并没有真正回答我之前的那个问题。当你写道你生命的形成问题(成长问题)是金钱而不是姓的时候,你意味的是什么?

答:仅仅是这样的,即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那时屋子里经常没有食物。我们不得不去塞纳街的一家杂货店买点法式馅饼或一些土豆,而这就是我们不得不吃的一切。生活实际上是根据每月第一天的节奏来度过的,那时房租到期。我面前的,是我母亲辛勤工作装订书籍的日常景观,而这个工作对她来说绝对是不合适的。贫困,在那个时候,具有一种实存的轮廓(等高线?),而今,在法国,它也许不再是这个样子了„„

问:但你却出身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至少,在开始的时候是资产阶级。

答:一个彻底贫困的资产阶级家庭。因此也就有了一种强化真实的贫困的符号学的效应,一种在这个世界上在物质上失势的意识,即便在这个家庭成功地维持了它一些先前的生活标准的情况下也如此。比如说,我记得,每年开学时候发生的小危机。我没有合适的衣服。没有钱买学校用品。没有钱买教材。你瞧,这是一些在你身上留下长时间印记,并在日后使你奢侈过度的小事。

问:这就是你再三声称的对小资产阶级的厌恶的来源么?

答:我在我的书里使用那个术语是真的;但这些天我用得少了,因为你会厌倦自己的语言。不管怎么说,这是不可否认的:在小资产阶级那里有某种既让我入迷,又使我不快的伦理的和/或美学的元素。但这真的很具有原创性么?在福楼拜那里就有。他会承认小资产阶级的存在?政治上和历史上,小资产阶级都是世纪的关键,上升的阶级,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在身边看到的东西。资产阶级和普罗阶级(无产阶级)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抽象,而小资产阶级则无处不在,甚至在资产阶级和普罗阶级——无论他们还剩下什么——中也如此。

问:那么你不再相信普罗阶级,不再相信它的历史任务,及其所有政治上的产物了么?

答:我说的是曾经有段时间普罗阶级可以被看到,但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个时候,在法国,普罗阶级受到了无政府-工团主义和普鲁东的社会主义传统的震动和刺激,但今天,这个传统已为马克思主义和常规的(职业)工会制度所取代。

问:你曾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么?

答:“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表达中,动词“成为(tobe,去当)”意味着什么呢?我已经在这里解释过我的立场了。我很晚才在一个后来死去的好友的鼓励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goover)”,他曾是一名托洛茨基分子。因此我参与却从未成为一名激进主义者,并且我的参与是通过一个与当时已经被称作斯大林主义的那种东西无关的持不同政见的群体来完成的。我只能说我读过马克思,列宁,托洛茨基。当然,并非所有的著作,我只读过他们的一些作品。现在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重读过他们的作品了,除了在这儿那儿出现的一个马克思的文本。

问:你像读米什莱,萨德,或福楼拜的文本那样读马克思的文本么?(把它当做)一个纯粹的符号体系,生产着纯粹的享受?

答:马克思可以这么读,但列宁,甚至托洛茨基都不行。而且我不认为人们可以像阅读任何其他作家那样阅读马克思,人们不能忽视(马克思引起的)政治效应,以及后来作为结果的刻印——马克思的文本完全存在于其中。

问:你的态度有点像拉德罗(GuyLardreau),扬贝(Jambet),或格吕克斯曼(AndréGlucksmann)„„

答:我知道格吕克斯曼,我们曾经一起共事过,我也喜欢他做的东西。至于《天使》(L’Ange),我没有读过,但我听过它。我想你能够理解——我感觉与这些立场非常接近但我必须和它们保持一种不可计算的距离。我想,这是出于风格的原因。不是某种写作的风格(文体),而是普遍意义上的风格„„

问:我的意思是,和许多其他采取你的立场的人不同,你身后并没有任何的“政治路线”„„

答:我的书面作品不包括任何在政治这个词的主题意义上说的政治话语:我不处理那些直接是政治的,带有政治“立场”的话题。原因在于,我无法在政治上兴奋,而如今没有激情的话语是不可能被听到的,就这么简单。要使话语被听到,就必须跨越一个分贝的临界值。而我没有跨越这个门槛。

问:你看起来为此而后悔。

答:政治不尽然是谈论,它也可以是聆听。也许我们缺乏一种在政治上聆听和注意的实践。

问:如果我们不得不为你选择一个标签的话,“左翼知识分子”看起来正好。

答:要说左派是否认为我是其知识分子中的一员,这还有待他们的决定。对我来说,这样还好,只要左派不单单被理解为观念,而同时也被理解为一种不屈服的敏感性,一种感知现实的方式。在我这里——(这意味着)一种不变的无政府主义的根基,在这个词最词源学的意义上说。

问:一种对权力的拒斥?

答:我们可以说是对其普遍存在——权力无处不在——及其持续——权力是永久存在的——的一种极端的敏感性。它永不疲倦,不断向前,就像日历一样。权力是复数的。我因此而有这样的感觉,即我个人的战争不是与权力而是与多种权力,无论它们是什么,打响的。这也许就是那使我更成其为“左派分子”而不是“左倾”的那种东西;但使事情变得复杂的是,我并没有那种左派的“风格”。

问:你认为一种“风格”或一种对“风格”的拒斥足以设定某个政治过程么?

答:在个体的层面上,一个政治过程是存在(主义)地设定的。比如说,权力不仅是压迫的,压制性的,也是使人沮丧的东西:无论在哪里,只要我变得沮丧,那里就有权力在运作。

问:而今天,1977年,你不觉得沮丧么?

答:沮丧,但不是特别地愤怒。知道现在,可被称作左派气质的那种东西也还是在于那些并非计划而是重要的主题的焦点的关系中(被)决定的:1914年前的反教权主义,战争期间的和平主义,接着是抵抗运动,再然后是阿尔及利亚战争„„今天,第一次,一切都变得不同了:我们有吉斯卡尔,他毕竟是一个相当不那么死板的代理人,或者说,我们有一个我实际上并不把它看作政治感情的团结点——即便它确实是一个好计划——的“共同计划”。在我看来,当前情景中新鲜的地方,在于我无法找到任何导向的标准。

问:这就是为什么你接受吉斯卡尔的午宴邀请的原因么?

答:原因不在于此。我是出于好奇,一种聆听事物的喜好,有点像潜行的神话猎人。而一个神话猎人,正如你知道的那样,必须四处捕猎。

问:你对这次午宴有什么期待?

答:发现吉斯卡尔是否以别于政治家的别的什么语言说话。显然,为查明这点,你就必须听他以私人的身份说话。事实上我确实对他有着这样的印象,他是一个知道如何从远处(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以一种次级的或反思性的话语谈论自己的经验的人。对我来说,有趣的是注意到数种语言的“脱钩”和“拆解”。至于他所说的,显然是一种在与左派知识分子的文化彻底不同的文化基础上得到接合/表达的政治哲学。

问:你认为他个人而言有魅力么?

答:是的,就我看起来在他的本土元素中看到的好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资产阶级而言。

问:你们都谈了些什么?

答: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话。也许他为不得不精炼其意象而失望——或愉快——:但我们是他谈的比我们自己谈论的更多。

问:左派并不特别赞同这次午宴„„

答:我知道。甚至在左派,也有许多用容易做到的愤怒来取代艰难的分析的人(即它们宁可理所当然地愤怒也不肯动动脑子来分析下情势):那是令人震惊且极不正确的;他们不和敌人交谈,不和敌人吃饭。人必须保持纯洁。这都是左派“好行为”的一个部分。

问:你一直都没有想过回到你二十年前的神话学,在左的方向上增添更多的劳动,走向新的左派神话学么?

答:二十年来情景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二十年里人们经历了1968年的五月风暴,这次事件解放了,开启了左派一方的语言,但代价是同时透露出某种特定的傲慢。首要的是,在一个百分之四十九的人民都给左派投票的过度,如果不曾有过一种转变,一种社会神话学的伪装的话,那是令人惊奇的:神话随多数而来。那么,为什么我在描述这种新的神话学上有所耽搁呢?我永远不会这么做,除非左派自身支持这样的一个事业。比如说,《新观察家》„„

问:众神话学中的一个:吉斯卡尔确实是“敌人”,这对你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么?

答:它代表的,在他身后把他推到今天这个权位的人,当然是(敌人)。但存在这样一种历史的辩证,这个辩证会对事物作出如此的安排以至于也许,某天,他对我们来说,与其他人相比更不成其为敌人„„

问:因此最终,如果你确实具有某种政治立场的话,那也是某种类似于笛卡尔的临时道德(provisionalmorality)的东西,那是一种一直是临时的、最小限度的、极简主义的政治„„

答:最小限度的立场的观念是我感兴趣,而且它经常在我看来,是最小的不义。据我所知,政治中的底线,不可妥协的点,是法西斯主义的问题。我属于知道法西斯主义是什么并对其有所记忆的那一代人。在这点上说,我的承诺将是即刻而绝对的。

问:那是不是说在此限度之下——毕竟这个底线也是相当之高了——一切都是平等的,而政治的选择也是互相不可区分的?

答:这个限度并没有它看起来的那么高。首先,因为法西斯主义包含许多东西;让我具体地说,对我来说,法西斯主义意味着一切不但禁止人们说话且首先强迫人们说话的体制。其次,法西斯主义是权力的持续的诱惑物,其自然的元素,在被扔出前门后还会从后门回来的那种东西。这个限度很快就会被触及„„

问:一个政治上的极简主义者还会参与,还会欲望革命么?

答:很奇怪:革命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意象,但它当然是一种可怕的现实。当然了,革命可能仍然是一种意象,而人们则可能欲望这种意象,推动这种意象。但它不只是一种意象,在世界上存在许多革命的化身。而这,你瞧,恰恰从根本上使问题变得复杂„„至于那些革命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我要说它们是“令人失望的”。它们是使我们很多人苦恼的大失望的处所。这些社会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国家并没有消退„„就我而言,谈论革命是蛊惑人心的,但我会欣然谈论颠覆(subversion)。这意味着:从底部上升以欺弄事物,使它们偏离既定的道路,改变它们预期的目的地。

问:难道“自由主义”不是一种可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立场么?

答:存在两种自由主义。一种几乎总是——深层次上说——威权主义的,家长式的,站在良知的一边。因此,也就存在一种伦理大过于政治的自由主义,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也就应当给它另起一个名字。某种类似于对判断的深度悬置的东西。一种适用于一切客体或主体的彻底的非种族主义(nonracism),它将走向,我们可以说,禅的方向。

问:那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观念?

答:那差不多必然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观念。

问:曾经有一段时间,知识分子们认为自己是“大地上的盐”„„

答:在我看来,我要说知识分子更像社会的垃圾(refuse)。严格意义上说的废物(waste),也即,除非复原,否则就不可用于任何目的的东西。事实上,确实有体制试图复原我们代表的这类垃圾,但是,从根本上说,废物是无用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分子是无用的。

问:你说“废物”的意思是什么?

答:组织的废物证明了其包含的物质的通过(paage)。人体的废物,比方说,证明了消化的过程。那么,知识分子,则证实了把他们作为废品生产出来的那段历史的经过。知识分子,以拒斥,冲动,欲望,混乱,堵塞的形式,使很可能属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的那种东西晶体化(使之结晶可见)。乐观主义者会说知识分子是一种“见证”。我要说,它只是一道“痕迹”。

问:那么你就是在说知识分子是彻底无用的咯。

答:无用,却危险;一切强大的体制都会试图协调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呈现的那种危险本质上说是象征性的;他被当作一种处在观察下的疾病,一种人们为在一个受到控制的空间内限制语言的幻想和繁盛而保持的令人讨厌的增补。

问:那么你作为废品是何种过程的产物?

答:我们可以这么说,我无疑是语言中的一种历史兴趣(留下)的痕迹;同时也是许多流行,时尚,新词和流行词(留下)的痕迹。

问:你提到时尚:这是不是说正在风行的那些东西呢?换言之,你阅读你的同时代人的作品么?

答:事实上,我一般来说读的很少。这不是忏悔,读的少显然是出于我的写作。我有三种阅读方式,三种阅读材料的方式。第一种阅读方式在于把一本书过目:我收到一本书,我听到与这本书有关的一些东西,因此我把这本书过目;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却从来没有人谈论过的阅读。和就盲人的类视觉视像(paropticalvision)写作专题学术论文的于尔?罗曼(JulesRomains)一样,我也要指出,存在一类与这第一类流畅而偶然的阅读相关的信息,但它发挥了相同的功能:一种对位于听觉(para-acoustical)的信息。我的第二种阅读方式适用于我的作品:一个准备的过程,一篇文章,一本书——好吧,在这种情况下我读书,从头到尾地阅读,记笔记,但我只是按照我的工作来读它们,它们走进我的作品。而第三种阅读类型是我的枕边阅读(睡前阅读),通常读的是经典„„

问: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答:我的“同时代人”?我几乎都把他们放到第一个范畴里了:我把他们“过目”。为什么?很难说。很可能是因为我害怕受到与我太过于接近的物质/素材的诱惑,它是如此地切近以至于我没有能力改变它。我不认为我自己在重新从事福柯、德勒兹或索莱尔斯的工作„„它太近了。它在一种太过于同时代,绝对同时代的语言中到达。

问:存在例外么?

答:有一些。曾经有一阵子一本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并渗入了我的工作,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总是处于意外。而且,无论何时,只要我严肃地阅读一本同时代的著作,那都是在它出版很长时间以后,而绝不是在它流行的时候。在每个人都在谈论它的时候,噪音实在是太多了,我也就不想去读它。比如说,我读过德勒兹的《尼采》和《反俄狄浦斯》,但都是在它们出版一段时间之后。

问:还有拉康,毕竟,你经常提到他。

答:我还真不知道“经常”这回事。事实上,(提到他)大多是在我写作《恋人絮语》的时候。因为我需要一种“心理学”,而只有精神分析学家才能给我提供这种东西。也正是在那里,在那个确切的点上,我经常遇到拉康。

问:拉康主义或拉康的“文本”?

答:都有。拉康的文本本身就让我很感兴趣,它能把事物动员起来(使事物动起来)。

问:因为文字的游戏?

答:事实上,不。那是我最不敏感的东西;我看到它的意谓,但我不去听。然而,剩下的,我通常都很喜欢。回到尼采的类型学,拉康至多是相当罕见的“牧师”和“艺术家”的混合。

问:在想象物,你著作的核心主题,和影象-剧目(image-repertoire),以及拉康的想象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么?

答:是的,它们是一回事,但我确定通过对它进行孤立,我使这个主题发生了变形。我有这样的印象,即影像-剧目几乎是精神分析学者贫乏的联系。(它)困于真实界与符号界之间,看起来受到了低估,至少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公认的文本的低估。另一方面,我的下一本书,会是对这种影像-剧目的确证。

问:你读你的书么?我的意思是,你会重读你的作品么?

答:绝不。我太过于恐惧。要么我就会认为它们很好而我不再有能力做到那么好,要么我会发现它们很糟糕并后悔写了它们。

问:你知道谁阅读你的作品么?你为谁写作?

答:我认为人们总是知道自己对谁,为谁说话。在言语受到关注的地方,总是存在一群确定的听众,即便这个听众是异质性的。然而界定写作的绝对独特性的,实际上却是呼语(allocution)的零度。那地方是存在的,但它却是空的。人们永远不知道谁会填充那个空间,以及,你为谁而写作。

问:你有时会有为子孙后代而写作的感觉么?

答:坦率地说,不。我不能想象我的作品全集(oeuvre),我的文本,在我死后会被人阅读。确切地说我真没有想象到这点。

问:你说“作品全集”。你意识到你在写作的是一个“作品全集”么?

答:不。而且,我本能地把“作品全集”变成“文本”:我并没有(自己在)创造某个作品全集的意识。我写作每一个文本就像它(自己)到来一样。通过一种执念,战略的连续性和迂回的混合。

问:还存在其他任何以别的方式建构出来的“作品全集”么?

答:也许不。我不知道。

问:但不管怎么说,确定的是,你经常,像瓦莱里一样,“即期(ondemand,应要求)”写作。

答:通常是这样的,但说实话,越来越少。在作为一个写作任务的时候,事情进行的都很顺利,无论它是一本书的前言,对一个画家的介绍,还是一篇文章„„简言之,如果是委托给我的写作的话,事情就会进展的相当顺利。另一方面,在要求是为了某个论题,比如说,在我不得不讨论某个特定的主题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麻烦起来。而在我任由自己接受这些要求的时候,我就会变得相当苦恼于写作。

问:这解释了你写作的东西的极度片段化的特征„„

答:这就像一种倾向(proclivity)。我越来越近地向片段移动——我享受随片段的风味,我相信其理论上的重要性。顺便说一句,我是如此地沉浸于片段以至于我开始不能写作那些带有某种特定的长度和延续性的文本。

问:即便你的作品片段化并服从于(特定写作)任务(因环境而定)的偶然性,它还是为一些重大的主题所贯穿,所统一„„

答:存在主题。比如说,影像-剧目。方向。定见(doxa)。也存在反-歇斯底里的主题,尽管这个主题只是在最近才出现的。按我要再重复一遍,它们是主题。

问:你的意思是它们不是哲学“概念”么?

答:不。它们是概念。但它们是隐喻-概念,发挥着隐喻的功能。而如果尼采说的是真的话,如果概念确有,如他所说的那种隐喻的起源的话,那么,我放置自我的位置,正是这个起源处。因此我的概念并没有通常为哲学家所给予的那种精确性。

问:在你的著作中最震撼的不是精确性的缺席而更多地是你的概念挪用或概念紧扣的那种狂野而不受约束的天性。

答:“狂野”是个合适的词。我遵循着某种并不总是认出原创专属性的,有些非法的法则。这并非来自某种抗争的精神,而是来自欲望的直接性(无中介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来自于贪婪。正因为贪婪,又是我才会抓住别人的主题和言语不放。顺便说一句,在别人从我这里“拿走”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从不抱怨。

问:因此,你作品的同一性与其主题相比更在于这种操作咯?

答:正是。运动与操作,而不是主题或概念。比如说,“转变”。影像的转变。词的意义的转变。或者,词源学的资源。又或,概念的变形,失真。整个儿一系列的方法,进程——为此,我也许应当试图在《罗兰?巴尔特论罗兰?巴尔特》中确立一个术语。

问:这些进程的目标是什么?他们至于具有某种特定的的目标,独立地隶属于它们纯粹的执行的目标么?

答:我期待的是一种不会麻痹他者、读者的写作。但那也不会太过于熟悉,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希望实现某种既不是麻痹性的又不是过分“友好”的写作。

问:你过去常说你寻找的是一些“网格”,通过这些网格来理解和占有现实„„

答:我不认为我曾经谈论过网格。不管怎么说,如果我谈论过的话,那么,那也只能是文学(意义上)的。一种我四处随身携带的,适用于所有地方的网格。但我认为从封皮驱出现实是很可能的,正如我的一位朋友说的那样,不带“网格”地驱出现实!而那就是符号学的全部问题之所在:一开始它是一个网格,而我本人则尝试使之成为一个网格。但当它成为一个网格的时候,它根本就不生发任何事物。因此我不得不去别处,当然了,同时,也不否定符号学。

问:在说到你的作品的时候,不喜欢你谈论某种写作的迷信和神圣化的人们„„

答:我并不反对神圣化。拉康在不久前曾经说过真正的无神论者是相当罕见的。神圣者总在某个地方„„因此,让我们还是这么说吧,对我来说,结果证明这个神圣者就是写作。让我再重复一遍:不神圣化任何东西是艰难的。索莱尔斯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做到这点的人。也许。他也可能在某处有个秘密,就像萨德那里的圣?丰的亵渎神明那样。不管怎么说,对我来说,我肯定神圣化了写作的极乐。

问:语言也是一种口语——戏剧的语言,比如说。

答:我和戏剧的关系相当复杂。作为一种隐喻的能量,戏剧对我来说仍然非常重要:我到处都看到戏剧,在写作中,在影像中,等等。但就上剧院看戏而言,我不再对戏剧抱有很大的兴趣,现在我几乎不去看戏。我们可以说我仍然对戏剧化敏感,那是一种在我先前提到的意义上说的操作。

问:一种你在教导的语言中认出的操作。

答:教师-学生的关系又是另一回事。那是一种契约的关系,但也是一种欲望的关系,一种意味着失望的可能性并因此而暗示着欲望实现之可能性的互惠的欲望关系。我挑逗性地说:那是一个出卖灵魂(卖淫)的合同。

问:今年你就要加入法兰西学院了。你认为这种教导关系的本性会以任何方式发生变化么?

答:我不这么认为。我希望不会。不管怎么说,在我的研讨班的框架内部,我总是基于教学保持着一种“田园式”的关系。除了对那些选择我(听我说话)的主体,那些前来聆听我的主体——而我则把自我强加于他们——我绝不演说。这些特权的条件也是,依照定义,学院里的课程的条件。

问:除了探讨班意味着对话,而课程则意味着独白(自言自语)„„

答:这不必然向人们认为的那么重要。有这样一种使人痛苦的偏见,它声称在教学关系中的一切事物都属于那个说话的人,而聆听的人则一无所有。但事情在两面都有发生,在我看来。聆听不一定就会遭到责难——以言说的名义。聆听也可以使积极主动的享受。

问:换言之,没有强迫性的权力关系?

答:在话语中当然存在权力的问题,在一切话语中都如此,而我将在我的就职演说中谈论这点。至于余下的部分,我不认为我需要为支持常常转入心理剧的虚假的对话而急着消除课程。独白当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戏剧,甚至是一种欺骗性的,流动的以及不确定的喜剧,其中正在进行着一个言语与聆听之间的微妙的游戏。独白不一定是专横的;它也可以是“可爱的”。

第11篇:人物采访提纲

人物采访提纲

一. 采访对象

国内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阳光董事局主席杨澜

二. 采访目的

深入了解一个奋斗型女性成功的背后,录制一个时长半个小时的电视采访节目 三. 采访时间和地点

2012年3月份(具体时间据受访者时间安排),地点:第一录影棚 四. 采访方式

个别访问,一对一采访 五. 采访步骤

做节目之前,采访杨澜的同事一两位以及杨澜的丈夫,他们眼中的杨澜;在节目之中用。 邀请杨澜进行节目录制。 六. 采访问题

1.在事业上,杨澜是资深媒体人,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家庭中,杨澜是幸福的太太,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是什么让您在人生的每个角色里转换自如,让您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游刃有余?

2.我知道在您的《一问一世界》的书中您提到:“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这是您每次接受采访都会被问到的问题。这问题没什么不妥,只是为什么很少有记者问男性这个问题?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吗?这是原话,那么您是一个女权主义吗?您怎么看?

3.您在书中说到女人也需要有所作为,这是不是对女人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是就证实了一句: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您对自己一直都有期许吗? 4.您觉得在您的同事或者爱人眼里是一个女强人吗?他们怎么看您的成长轨迹?……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吧。

5.您说到一个幸福度的问题,您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呢?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吗?

6.您对您的将来有什么样的期许?

7.好吧,我们来谈谈生活中,您是什么样的,您和您的孩子交流的多吗?

8.他们什么时候最可爱,有没有让您无奈而又十分喜爱?

9.您会诱导您的孩子和您一样做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吗?对他们的未来您会有什么样的期许呢?

10.您觉得您这样一路走来会不会有什么遗憾,在什么地方呢?

第12篇:人物采访提纲

人物采访提纲

一、采访对象

2013年的四川省高考状元郭怡辰

二、采访目的

深入了解一个状元的成功原因,以及平时的学习和生活

三、采访时间和地点

2013年6月26

采访方式

个别访问,一对一采访

四、采访问题

1.这次作为四川省的高考状元,自己有没有什么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2.平时在生活中你自己觉得自己应该是哪一种类型?内向,外向还是?

3.高中三年或是自己平时的学习大体是怎么规划的?能不能分享一下?比如一天的学习计划或是学期的计划?

4.学习上有没有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习惯和好的复习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5.成都7中嘉祥和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都在使用奇速英语,可以分享下对于这个资料的看法和使用心得,以及建议

6.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其他的业余爱好?怎么处理课余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冲突?

7.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或是崇敬的人或者是书?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

8.对于各科的学习自己平时是怎么规划的?尤其是英语学习,有没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体会和感想?

9.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自己是怎么看待的?有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10.对于过去不久的高中生活,自己有没有一些想说的,对于父母老师同学?有没有想对自己说的?或者是对于其他的学弟学妹的一些建议或是感受?

11.准备考取哪所大学和专业,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方面有没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第13篇:人物采访例文

“骨灰级”学长的“浴血奋战”史

——采访南昌大学软件学院前任学生会主席王湘杰

(软院记者站 臧亚诚) 他曾有过挑灯夜读的学习生活,有过四处奔波的社团活动,有过忘我的体育锻炼。在大学“象牙塔”般的青春岁月中,他为自己谱写了一曲动听的青春之歌。

他就是王湘杰,软件设计专业09级学生。作为学生,四年来,他努力学习,一直担任班长职务、软件学院学生会主席,获得2011-2012年度国家奖学金,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了楷模形象。

他曾获多项荣誉称号:春天奖学金获得者,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江西省优秀学生干部、第五期“井冈之星”江西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两次获得南昌大学特等奖学金,参加南昌大学第一届无领导小组讨论大赛获得冠军,2012年南昌大学十大魅力人物;

回顾那些年

回顾他前几年的大学生涯时,王湘杰说:“那些年应该是一种充实快乐的日子吧!”在校期间,他用“3+3+1”的模式调整自己的时间,一星期中的3份给学习、3份给社团工作、1份给自己的业余生活。

学习方面,王湘杰始终保持着谦虚与执着的热情。在他心中,始终揣着自己的梦想与规划,步步求稳,实事求是。他坚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他坚信:只要专注于学习,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种不懈的努力,使得他在知识的海洋里满载荣誉及赞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团工作方面,他积极参加各种的社团,也正是这些社团使他了解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知识。三下乡期间,王湘杰和学生会成员,远赴青海边远地区支教,在那里的支教过程中,王湘杰看到了边远地区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体会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和善,同时了解到了那里的风土人情;辩论大赛中,一路的比赛锻炼了他现场发挥的才能,如今的“上台不紧张”正是曾经的“无数次紧张”锻炼而来的。

回顾那些年,王湘杰无悔自己的青春。

展望远方的道路

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暮年之人尚且如此,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更应当尽早树立好奋斗目标。有了人生目标就好比大海中的帆船,看到了引航的灯塔,指引着它扬帆起航,驶向远方的港口。

如今,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王湘杰已为自己定下了目标:毕业后留学英国,王湘杰告诉我们,他十分欣赏外国的一些教育模式,他表示:到国外学习并不是为了国外一些知名学府的一纸文凭,而是为了能在国外学习到更多有用的东西,增长见识。他说:自己虽然获得了一些奖项,也有了一些实践经验,但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还是远远不够的,他还是希望能多方位提高自己,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对学弟学妹的衷告

当谈及有什么切身体会的建议要告诉即将入学的学妹学弟时,他表示有四点要讲的:

第一:大学以学习为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湘杰强调在大学里要自主学习并持之以恒,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学习刚开始时可能会满腔热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便逐渐消逝。然而只有怀着一颗恒心学习并勤思考,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

第二: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当你步入大学的那一刻,你就要考虑你来大学的目的以及将来你要如何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涯,康德说过:“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在大学中有很多很多的学生,正是没有目标而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大学开始,就要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

第三:加入社团慎考虑。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讲,大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社团,然而,王湘杰建议参加社团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太多的社团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不如根据自己的兴趣报一到两个社团,认真从这些社团中学点有用的东西。

第四:学会和他人沟通。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大学中要积极和他人沟通,不可将自己封闭起来,王湘杰引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正是强调与人沟通的重要性。

采访手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眼即逝,其中的快乐欢笑、悲伤泪水,交织成了王湘杰的青春年华。今日的回首,让记者感受到他乐观的心境、笃定的信念、执着的努力。通往成功的路途还很遥远,但是每一段路,王湘杰都有信心走过。这是奋斗之后的从容,是积累之后的自信。相信不久的将来,凭着他的那份自信与坚持,迎接他的将是他应得的辉煌。

第14篇:人物采访稿

人物采访稿

来源: 关天宇的日志

一、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其实是不受拘泥的,只要具备一下几点即可: 1.采访目的 2.采访方式 3.采访对象 4.提问提纲:(1)(2)...5.采访步骤6.可能碰到的问题 7.设想解决的方法 8.采访前要携

一。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其实是不受拘泥的,只要具备一下几点即可:

1.采访目的

2.采访方式

3.采访对象

4.提问提纲:(1)(2)...

5.采访步骤

6.可能碰到的问题

7.设想解决的方法

8.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各方面备注均可,重要是自己需要的~】

二。新闻采访提纲的要领

1、

写作 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 文章 生动起来。

2、写作 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 文章 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 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 写作 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

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 文章 的广告,要使 文章 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 文章 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 被采访者畅谈。

19、让 文章 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 文章 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 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三。新闻采访提纲 范文

采访提纲范例《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

采访目的:

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

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

4、参加考试者复习的情况。

采访要求:

1、言简意赅。

2、用词适当。

采访步骤:

1、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士

2、采访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

采访方法:

1、专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员

2、随机采访编辑记者、播...

第15篇:人物采访心得体会

人物采访心得体会3篇

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下面是人物采访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人物采访心得体会

伊能静的访谈大概是两个星期之前看的了,但是这期节目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慨于伊能静坎坷的人生经历,感慨于她的奋力拼搏,感慨于她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样一个女子,让人既敬畏,又爱怜。

关于伊能静,我不想再多作介绍。我想说的是,16岁就出道,全家都靠她养,这样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无比强大的女子,是多么地让人肃然起敬!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她没有低头,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用她那瘦小的肩膀,背负起种种的压力和责任。

牵手事件让她陷入舆论的种种指责,将她推上风口浪尖,这一刻,她似乎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媒体被蒙蔽了眼睛,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却不知,这些,对于这样一个弱女子,是多么大的压力!然而她没有怪谁,也没有恨谁,她只是将自己关在屋里,安静地思考,她甚至找过心理医生。**过后,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伊能静。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钻石女人,所经历的磨难越多,就像钻石一样,被打磨地越多,就越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她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没有人知道,她和庾澄庆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他们的婚姻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她也不会去告诉任何不相关的人,而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也许是不爱了,也许是有外部的因素。那又怎样呢?我们只需知道结局,他们分开了。

相爱时一切美好,传统的观念也总是在谆谆告诫着我们,无论如何,即使以后不爱了,离婚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离婚真的是不负责任吗?将自己捆绑在一个让自己痛苦万分的婚姻之中,整天面对着一个你早已不爱的人,这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你对自己都不负责,你怎么对其它人负责?也许有人会说,离婚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但是我想,如果不离,也未必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吧?因为你们的爱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家,也没有了爱。关键是你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一如伊能静,我相信她的小王子是充满爱的,因为伊能静给了他很多的爱,而没有向小王子传输任何的一如我恨你爸爸之类的信息,她说,不要教他恨,因为长大后,他也会恨你,要给他爱,满满的爱,这样他才会爱你,爱这个世界。

她还说,你一定要先搞定一个馒头的问题,那表示你有能力,你没有能力,你就没有资格谈梦想,因为梦想是需要能力来完成的。一如我在萧亚轩访谈感想里所说,梦想,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梦想,不是白日梦。并且,我们,终究只是世俗的一份子。

这样一个外表温柔美丽而内心强大的女子,这样一个敢于爱敢于做多女子,让人不得不欣赏。欣赏她的才情,欣赏她的坚强,欣赏她的魅力,欣赏她的言谈,欣赏,这样一个——伊能静。

篇二:人物采访心得体会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为了对以后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我们走访了于我校毕业的缪爱雪校友。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早上八点钟赶到,我们开始了校友采访。简单的问了一些基本情况,校友开始很认真的跟我谈起他认为当代大学生以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她以丰富的经验侃侃而谈,让我感受颇深,对我也很有帮助。

"八小时工作,二十四小时思考。"

"从基层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这是03级校友缪爱雪的座右铭与人生感悟。她通过她的人生经历及感悟,让现在的我对未来的就业与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

"干一行,爱一行,钻三行,出色于多行。"是缪学姐的人生格言,它清楚的告诉我,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是人一生中的重要一课,"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歹。" 须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更要通过实践获得更新的感悟与认知,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从基层干起,不要好高骛远。""服从工作需要,把个人兴趣爱好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工作看成事业,要有敬业精神。"这是缪学姐就业的经历写照,在金融学院学习的她,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建设银行杭州分行工作,从零柜做起,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要"既来之,则安之",以认真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肩负好自己的责任,踏踏实实做人,勤勤奋奋做事。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从基层做起,不做无谓的好高骛远,做有目标的奋斗,有的放矢,逐步提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因为"是玫瑰总有开放的时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如果你的领导上司不重用你,不是你的错,是他的损失。"拥有认真负责精神,不断进取的自我总是会曲径通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缪学姐说,她会投身于自己所喜爱的这个职业,并为之拼搏不止,奋斗不息,但毕竟路还很长,还会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和许多新出现的问题,这些要靠我们的一起努力。

随着采访结束,我们走出了建设银行的办公大楼,学姐的亲切微笑还在眼前。背负着学姐的殷切希望,我们"望望头上的天,看看脚下的路",轻松而愉悦的,迈上了新的旅途。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不好好把握却很容易蹉跎光阴。这次寻访之行确实让我受益良多,写着这些文字,我还在想着校友对我们的忠告,我会牢记在心,并落实到行动上,向校友学习,做一个有贡献的人。

篇三:人物采访心得体会

最近看了很多的访谈节目,颇有感触,遂把一些感想记录于此。

昨天看了萧亚轩的访谈。小时候的萧亚轩由外婆抚养大,外婆对她的教育很严格,让她学习琴棋书画。后萧亚轩到温哥华学习服装设计,在这期间,她被别人拉去参加了一个比赛,结果在比赛中表现不俗,而后进入娱乐圈,一举成名,可以说,她是幸运的。然而成名后忙碌奔波的生活却让她最终不堪重负,她选择了逃离,在国外休养了2年多。然而在她准备好一切,调整好自己,准备重新开始蓄势而发时,不幸却接连降临到她的身上,先是跳舞时太累扭伤了脚,很严重,后是妈妈得了重病,最终离她而去。可以说,在事业上的萧亚轩是幸运的,她没有经历过所谓的低谷,即使有,也不是因为她的音乐的问题,而是她太红了太累了或者是公司的问题;然而她也是不幸的,她的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抱到孙子孙女,然而却再也等不到了,萧亚轩也再也无法孝敬妈妈了。

我想萧亚轩之所以能成功,与小时候外婆对她的严格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有实力的人,她能成功,必然与她本身的实力有关。当然,她骨子里的那种坚强也是她能够成功的极大动力和支持。

有时候成功不仅仅要靠努力,拥有天赋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艺术这块领域。梦想必须要建立牢固的基础之上,一定不要好高骛远,比如唱歌,如果某个人想要成为歌手,但是他五音不全,即使再努力,也许他也无法追赶那些具有一定天分的人的脚步。梦想固然可贵,但是梦想不是白日梦,在梦想面前,我们也应该客观地审视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而Elva,显然地,她是具有唱歌和表演的天赋的,这也是她能够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生活总是不缺少意外的,或大或小,或悲或喜,而在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不要抱怨生活,不要埋怨命运。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每个人的命运也都不同,也许就是有那么些人,从始至终,都非常地幸运,人生非常地平坦顺利,然而这未必就不是一种不幸。不要跟任何人去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享受生命和生活赋予你的这一切,安然地接受,乐观地面对,开心地生活。

第16篇:人物采访稿

人物采访稿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采访稿范文

CE:在会员体系方面,原来大润发线下门店有一套自己的会员体系,现在做了飞牛网以后,线上线下这两个会员体系打通情况怎么样?

黄明端:我们谈到顾客,原来成立飞牛网的时候,我们一直希望飞牛网跟大润发是分开独立发展的,所以我们尽可能让飞牛网发展自身的顾客。但是现在我们肯定要做O2O,未来我们必然是要打通的,这是过去和现在的差异。

这一年来我们在跟时间竞赛,我们毕竟是一个后进的品牌,我们的顾客会抱怨你为什么没有这个也没有那个。开发一个产品都要花两三个月,现在外面很多产品,有很多生活服务平台,虽然这些我们都可以做,但是时间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可不可以支持你每一个都做?

CE:苏宁易购都开始跨界做生鲜,这是原来大卖场比较擅长的品类,你的优势会不会流失掉?

黄明端:我在想说奇怪,为什么苏宁易购突然做生鲜了?因为生鲜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需要累积专业的。我说我们实在蛮丢脸的,号称食品零售专业的零售商,竟然不跨入这个领域,所以去年我们进入生鲜品类。但是我想这个无可厚非,电商可爱的地方是什么?它没有面积的限制,也没有地域限制。正因此,所以很容易跨全品类。

CE:现在传统超市做线上的或者商城的不止大润发一家,像沃尔玛有速购,也有1号店,飞牛网跟它相比有什么特色?

黄明端:线下不销售商城的东西,这个要澄清一下,飞牛商城都是以几百万SKU为单位的。我们的厂商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享受线下门店的销售资源,除了互动品类,还有包括特卖会、发布会,我们所有的渠道它都可以享受,如特卖会是线上线下同步来做的。所以你进了飞牛商城就等于你进了大润发的门店,就是重叠的那一部分商品我们排除,其它的都是一样的。

CE:很多电商都在亏损,大润发飞牛网的盈利问题是怎么考虑的?

黄明端:为什么我们这次要推出飞牛商城?因为我研究一些国内国外电商,纯粹做自营要赚钱是很难的,就像你讲的赚取买卖差价,今天要不是靠大润发,飞牛网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做飞牛商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丰富我们的品类,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

当然,自营加商城也不一定赚钱,所以大家就开始动脑筋了,比如说金融,消费金融也是可以赚钱的东西,我们在投资一个类金融的产品。现在大家强调大数据,要拥有足够大的数据才可以。

CE:618电商大战,你们的补贴有多大的力度?会像滴滴打车那样吗?

黄明端:我们的预算是常态的预算,但是如果碰到状况,我们该打就打,没有办法。今天你是参加市场竞赛,你不参加这个竞赛,不跟人家比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不可能说今天准备拿2亿亏、3亿亏,今天我挑战京东,我蛮希望京东亏的,这样受惠的不就是我们消费者吗?但我也不认为它会无止境烧下去,他们也会痛的。

第17篇:企业人物采访

艰辛铸坚韧

平凡透清辉

──西安联恒标识掌门人赵光群小记

文/鲁蓉

时针在凝固的年轮盘旋

这一刻,我们驻足,回首…… 刀弑斧凿般的印记铭刻着年青的激情 我们无法回头

因为执着已经侵入骨髓,响彻心扉

曾经稚嫩的我们幼稚依旧 成熟,却把梦想带的很远……

但我们仍有理由为自己骄傲,为联恒骄傲 因为我们有了勇敢的心 因为艰辛铸就了今天的坚韧

让时间变得更汹涌些吧! 让挑战来的更猛烈些吧 路,永远都在脚下……

半个儒生 温和的目光,温文尔雅的谈吐,谦和内敛的笑容,举手投足间,能够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颇具人格魅力的人,这就是第一印象中的赵光群,西安灵狮广告与西安联恒标识的创始者。

他是90年代的大学生,始终坚持梦想让他有过三次高考的经历;酷爱文学,初中开始就经常写一些文字发表;喜欢摄影,对电子类的产品情有独钟;有着文人固有的感性情怀,偶尔看看电影还会落泪。提到自己参与策划的04年西安中国航空航天展馆,他满怀激情:“看到当时人山人海的场面,五天四夜没有合眼的辛苦也高兴”;谈到人生的得失,他坦然一笑间的话语让人钦佩:“你付出的每一分都会有回报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夜深人静时便会明白,所以凡事不要太较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当你觉得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那么容易时,那你做事往往会比较顺,所以要珍惜,虽说也曾委屈,但毕竟过去了,于是学会了坦然面对,对于曾经的苦难也就能一笑置之”,这是他曾经历苦难的态度。 谈到对文化的理解,他说自己年轻时喜欢顾城、北岛、徐志摩,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或许那些作品只是针对当时的某件事,却也承载着我们那一代人的梦”“伟大的作品肯定是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别人去想象,能够包罗万象”,“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一句句精辟的话让人受益匪浅。

他很喜欢《红楼梦》,看了不下十遍,而现在看书广而杂,当笔者问起喜欢的作家,他略一沉思,“是曹雪芹,还是喜欢《红楼梦》。”

一介书生唱大风,半个儒生写辉煌,他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精彩的人生。

创业:为了证明自己

1994年,他大学毕业后去了西安当时一家比较大的制药企业做策划。 2000年,他辞职开始创办灵狮广告公司,三千元起家租的房子,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后来的十几人,渐渐有了自己核心的设计团队。

2006年,对赵光群来说异常重要,一方面是广告公司已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生活趋于安定;一方面是随着设计之外承接标识业务的增多,广告公司的操作让他许多想法都无法实现,市场的发展对公司和产品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关口,得益于在杭州联恒标识的考察,也为证明自身实力,毅然决定创办西安联恒,从此开始艰难的二次创业之路。

创业伊始,由于整个创始团队都是平面设计出身,对标识制作是一头雾水,就连最基本的焊工招聘都觉得很艰难。“记得公司第一笔大单是200多万,所有项目要求四个月完成,现在觉得其实没什么,但在当时就觉得很难。”他扶了扶眼镜,继续跟我们介绍:“联恒一直都在进步和发展,直到09年才开始尝试走出去,并且一半以上的业务来自外地。虽说全国标识制作企业联恒并非最强,但材料却一直都是严格按标准执行,以保证产品品质。”正是这样的努力与坚持,让企业逐步壮大,有了如今的规模。

五年:一直在成长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联恒来说,这五年,是逐步成长与发展的五年,是不断追求更高品质的五年,是用于创新与提升的五年。

说起联恒,赵总有自己的想法:“公司从最初十几人发展到如今一百余人,从开始的几十平米的单元房到拥有现代化办公区及标准化厂房3000余平方,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实属不易”。在公司的管理上,他善于放权,敢于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人生总是在不断的经历中,才能有所进步,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随着企业的发展,他更多是对产品质量负责,自叹人生过半,就想尽量轻松的工作。“从去年开始,管理的事就慢慢做的少了,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决工艺难点和新技术的应用上。”近年来,他一直致力完善公司的福利待遇,给大部分员工都买了五险一金,现在联恒有自己的活动室,会不定期的聚餐,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出去旅游,还有年终全员出动的晚会,企业文化日趋成熟。在员工眼里,工作时的赵总很严肃,在妻子眼里,工作之余的他温和而随意。他跟我们说,自己很欣慰的一点是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很低,核心的管理层多是最初拿着每月一千元创业工资共同走来的同学,大家一直都在一起,共同发展和进步。

“我希望联恒是一个创富平台,是要让更多人得到实惠,让更多人愿意来合作。”采访中,他时不时会低头浅浅一笑:“要珍惜每一件事,能够获得的就去争取,已经有的要珍惜,这样人生才能渐渐的丰富起来。”诚如他爱人所说:“一个人喜欢的事物不会因资产变动而有所变化,你资产再多,喜欢的东西还是那些”,所以在去年底,他拿出来公司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让全体员工都可以分享到企业的成功。

做事就像做人,在这个企业,将客户当成朋友的理念深入人心,所以这么多年来与其合作过的客户一直都在继续合作,“他人的信任给了你,就必须保证质量,这是理念”。

现在联恒许多项目都以投标为主,西北的人工成本不算高,在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优势。“去年我们团队三个月消化了1000多万的订单,全部按标准完成,简直是做了不可能完成的事。”说起国内标识市场,他直言制作形式感太强,人文感不够,各个部门的衔接不够紧密,他回忆自己曾经到过的一个青藤商场,在地铁站口,装饰并不豪华,但主题非常鲜明,5,6层高的商场,青藤随着人流转,几乎贯穿整个商场,给人的感觉特别好,相对于国内商场进去便是大的显示牌,是两种境界。”

谈及公司最大的优势,略一沉思的他说:“是服务,广告行业推行的是个性化定制,而产品的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一步。”服务,是设计能力、责任心、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他也直言:“目前企业最大的瓶颈是产能不足,无法满足更多的生产”。说起未来的计划,赵总满腔激情:“以后要把联恒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逐步扩大公司规模,建设花园式的公司环境,让员工和客户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对于竞争对手,他表现了自己的自信,“对手有多强,我们就能有多强”。在他看来,标识制作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未来行业竞争力必然是设计与公司本身的核心技术,所以,以后联恒会将重点放在强化设计力量上,培养公司设计品牌的综合能力。“一个车展,搭建制作花100万,而设计需要300万,这便是公司未来的方向。”正是客户的信任与自身的不断努力,使联恒从最初的青涩到现在日趋成熟。

蓦回首,万里红花烂漫:抬望眼,大道指向青天。

家人:幸福的圆心 赵总有一个温暖的家,在他心中,家是以家人为圆心,幸福为半径的一个圆,家庭要比事业重要。“不要总是拿事业给自己找借口,虽说事业有为家庭付出的成分,但工作主要还是自己开心。”谈到这,他油然一声轻叹,“做家务其实比工作累,多抽点时间陪陪家人,总是没错的。” 说起妻子,笔者眼前出现的是一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她很漂亮、很热心、很好,十五年来,我们所有事情都会一起去做”。赵总有一双性格迥异的儿女,夫妻俩的教育理念几乎一致,都不推荐报班,都推行放养政策,让孩子有比较正常玩的状态。闲暇时,他与孩子也会有成人式的交流,那是他最为珍惜的时光,或许,她们更多的是用个人魅力来影响孩子,默默做子女的指路灯,照亮那一片成长的道路。

在路上:别样的精彩 每年都会出去一两次,除西藏外,大部分的城市都自己开车去过,这样的经历多少让人有些羡慕。

99年他们第一次远行去银川沙湖,“那时的沙湖是一整片的冰湖,自然风景特别美”;让他们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宁夏到内蒙的那一段黄河,那是他们见过最美的黄河。“唯有内蒙的黄河是清澈的,黄河九曲,唯此一处。”

今年上半年,因为长白山国际旅游区的业务,他们用20多天玩遍了东三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路上的见识总是能让人多几分浩然之气。前不久的半个月新加坡之行,他们几乎逛遍了大一点的商场,充分见识到了标识与建筑的和谐与人文性,他津津乐道的跟我们说:“在新加坡,标识的人文性特别强,设计也合理,如果你觉得麻烦,几乎不用上一个台阶就能达到所有的地方。”正是这样的见识,让他们自身有了一份豁达,让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思路,也让原本平凡的生活不再平凡。

后记 采访之余,赵总很热情的邀请笔者到他常光顾的一处很精致的饭馆,实木的桌椅,一壶普洱,几碟小菜,饭里的谈笑间,他与我们说起很多年少的故事,也曾轻狂。提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差点丢掉工作的经历,他告诉我们不要怕犯错误,当经历那些后,你这辈子就不会再重蹈覆辙。

对于爱情,他固执的认为:“年轻时候多经历一些总是好的,有些对错放在人生里,就分不清到底是对还是错了,而彼此有了这份经历,就会愈发珍惜,因为都懂得自己更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共同经历风雨。”或许是环境所然,因其身边的人都有着十足的朝气与创造力,所以笔者强烈的感觉到他年轻的心态,再加上学画之人的那一点傲骨与疯狂,别有一番魅力。 笔者也曾问,如果对此次采访有一个定位,他的意见是什么?“写作,要用自己的心和风格去写,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当你有自己的感受,功利性就能少一点”,那是一份悠然的淡定。

最后结账时,老板深深的感慨了一句:“老赵,幸福的老赵”, 他的幸福不言而喻,或许,朋友的感觉才最真。他幸福的人生,在继续……

第18篇:采访提纲 人物

人物简介

1.童年经历,教育,成长,生活爱好,(人生概述 ,回忆) 2.记忆犹新的事

3.幸福的定义,愿望怎样,对于人生或是生活有何理念 4.两个字概括性格,性格对人生的影响,对事业的影响

5.何时创业,过程如何,期间有何想法,有何契机,企业现状如何,未来怎样规划发展 6.什么是成功,你成功了吗。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如何。 7.有何目标,实现与否,满意现在的生活吗,将来有何打算

8.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您有何理解,于年轻一代有何看法,有何建议,有何期望

第19篇:人物采访心得

做好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是济南民进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因工作关系,先后采访过几位在政协提案工作和本职工作中做出一定成绩的民进会员并为他们撰写了报道文章。在这个过程中经常被受访者的事迹和情怀所感动,也更经常地被如何才能真实地再现受访者的风采这个问题所困扰。由于个人文字基础差,学习悟性低,只能一点一点地进行摸索和尝试。每有所感,便简要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竟然也积累了几条类似经验的零乱的心得,于是,不揣浅陋,写在这里供大家批评。其实内心真实的愿望却在于抛砖引玉。

一、采访前应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被采访人的情况,如身世、背景、经历、个性特点、工作性质、主要事迹等,如果受访者个人有论文、作品或介绍文章可提前找来读读。同时明确采访方向,尽可能详尽地设计一些问题,做到有备而来,但心理上又尽可能不带任何框框,以便采访时随机应变。

二、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对受访者要心存敬重之情,不怀迷信之意,做到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认真倾听受访者述说的一切,可以酌情引出话题,绝不主观诱导方向。

三、要在对受访者本人或其事迹有了较详细较深入的了解之后,确认自己的内心是否受到感动,并找出使你感动最深的是什么,这往往就是你最应该向读者传达的重点所在。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这件事所表现出的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四、珍惜采访素材,认真剪裁,做到才尽其用。要象对待一块有待雕琢的珍贵朴玉一样对待采访素材。要慎重取舍,在明确主题立意的基础上,对素材进行认真细致的构思设计。要使所取之处有利于发扬光大玉的优良品质,舍弃之处更有助于彰显玉的真正价值,做到虽舍犹得。加工后的玉器胜过朴玉的价值,才算高超的雕琢,整理后的文章,要比素材更具感染力,甚至产生质的飞跃,才是成功的写作。

五、要注意细节。被采访者千人千面,在采写时也应该各有所异,切忌雷同。必须写出“这一个”,才能体现人物采访报道的价值。为此,要与被采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同时对其言谈举止做细致的观察,做到既了解其思想行为的一般社会根源,又了解其性格品质的独特表现方式。

六、要明确写作意图,注重实际效果。作品一旦发表,其主要功能就不单纯是宣传主人公,而是为了教育和影响读者。因此,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或为了显示自己的文采甚至是发泄某种情绪而不负责任地信笔涂来,任意发挥,当然也不能为了一时权宜需要或取阅被采访者而一味迎合,任意拔高,画蛇添足,失真失实。这是对社会负责,同时也是对受访者负责。

七、向被采访者学习。由于我采访的都是在某项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先进同志,所以每写完一篇报道,就好象与主人公一起走过了他的心路历程,感到自己又交了一个知心朋友,多了一次人生经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提升了人格。可以说,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每一位受访者都令我深深地感动,也正因为这样,才使我知难而进,乐此不疲,一个接一个地坚持写到现在,并且愿意继续努力地写下去。所以,在此,我想顺便对曾经和将要接受我的业余采访的每一位受访者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第20篇:人物采访稿

微笑“医”路

心灵羁绊

---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面对一切。她不仅在爱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保持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面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终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建议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就这样,美好的爱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积极的心态所感动

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非常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志-大志”的目标——“被需要的感觉是我无悔的选择!”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责任。”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

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希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择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择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择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情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保持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择与追求,我们没必要全程copy别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但我们应该学会了解别人并且学习其优点。给生活一点阳光,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许下一秒你就是命运的宠儿!

《人物采访录范文.doc》
人物采访录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