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论文范文

2022-09-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人物类散文阅读

人物类散文阅读

【学习目标】

1.明确记人散文的特点。 2.掌握记人散文的阅读方法。

【重点难点】

1.高考真题剖析。

2.掌握记人散文的阅读方法、解题方法。 【学法指导】链接高考,讲练结合。

【学习过程】 一.概说

记人散文是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二.主要考点——鉴赏人物形象

考点诠释: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①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社会意义,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②艺术性。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三.方法点拨

1.作品中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

①鉴赏人物形象,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②鉴赏人物形象应注意:

一是从作品实际出发,即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人物的言行及作品对其所作的种种描写和评述)出发;

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的分析,即联系作品内容作简要分析。

2.作品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赏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行为、语言、心理等描写。

分析人物性格主要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鉴赏时要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把握人物的行动,领悟人物的肖像,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全面把握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1

重要途径: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基本套路: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形象的意义

形象的社会意义、教育意义、进步意义等。

四、真题剖析

例1:2013江苏卷

见《南方凤凰台》P.150-151

阅读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完成1—4题。

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 分)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分) 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

例2:2015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

2 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3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生活日常开支。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

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二.(2015·新课标II)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塾师老汪

刘震云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 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4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題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倚,自带千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 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 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 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 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措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札子不是 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 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 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 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 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注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商 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 :“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去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歧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5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 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 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乳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趔集市,买人几棵葱。 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 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 的庄嫁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栩看牲口,管家老季艰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老范:“不僅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择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 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6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不毁灭的背影

沈从文

“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

“君子”在这个时代虽稀有难得,也就像是不切现实。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①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经传中称的圣贤,应当是个什么样子,话很难说。但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的君子,佩弦先生为人实已十分相近。

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品和俞平伯先生成就并提。作为比较讨论,使我明白代表“五四”初期两个北方作家: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记得《毁灭》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一般读者反应,都觉得是新诗空前的力作,文学研究会同仁也推许备至。惟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geming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在文学运动理论上,近二十年来有不断的修订,语不离宗,“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从作品上加以试验、证实,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求通俗与普及,国语文学文字理想的标准是经济、准确和明朗,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这也就恰是近三十年有创造欲,新作家待培养、待注意、又照例疏忽的一点。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实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惟有这种平凡作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

一个写小说的人,对人特别看重性格。外表轮廓线条与人不同处何在,并不重要。最可贵的是品性的本质与心智的爱恶取舍方式。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

7 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同开一课,各不相下,僵持如摆擂台,就必然会觉得佩弦先生的折衷无我处,如何难能可贵!又良好教师和文学批评家,有个根本不同点:批评家不妨处处有我,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陈寅恪、刘叔雅先生的专门研究和最新创作上的试验成就,佩弦先生都同样尊重,而又出于衷心。一个大学国文系主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能将新旧连接,文化活用,引导所主持一部门工作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的。中国个大学的国文系,若还需要办下去,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且值得当成一个永久向前的方针。

(选自《不毁灭的背影》 有删节)

注:①佩弦先生:即朱自清,中国现代作家。

4.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成就?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具体说明。(6分)

5.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作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

6.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8分)

8

推荐第2篇:j教育学 人物类总结

(一)孔子

1《论语》:“学”“思”“习”“行”

2.为人师表(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

4.“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

5.《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

6.最早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孟子

1.《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

5.“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6.性善论——内发论

(三)苏格拉底

1.“美德即知识”

2.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倡导用启发智能的问答使学生获得真理

3.“美德是否可教”

(四)亚里士多德

1.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2.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

3.《论灵魂》

4.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美德

(五)柏拉图

1.《理想国》——教育应当因人而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3.按照智、情、意的发展优势规划培养目标

(六)杜威

1.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出版《设计教学法》,提倡活动课。

2.三中心思想:儿童、活动、经验。反对教师中心论

3.现代教育代言人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民主

4.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即是教育目的”

5.问题的解决,杜威的五步模式①困惑②诊断③假设④推断⑤验证

6.问题解决步骤的五步模式⑴疑难⑵分析⑶假设⑷检验和评价⑸结论

(七)桑代克

1.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学习理论之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联结学习:尝试-错误说(饿猫“迷箱”试验)

试误成功条件: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3.教育心理学体系(现代教育心理学)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4.学习迁移理论之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桑代克:相同要素说,即学习上的迁移是相同联结的转移。

伍德沃斯:共同成分说,即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则发生迁移,学习也就更容易。

以刺激——反应联结理论为基础。只有当学习情景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才能产生迁移。即材料相似性是决定迁移的条件

5.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6.迁移的相同要素说,相似的越多迁移的越大。

7.问题解决理论之试误说,又称联结说——(猫“迷箱”实验)

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联结完成的,联结的建立是通过尝试错误完成的。

(八)布鲁纳

1.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2.领导美国20C60y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主张突出学科基本结构,让学生通过发现法学习,重视智力发展

3.学习理论之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发现理论

强调认知学习和认知发展,提倡发现学习。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

4.教学方法:发现学习,新课标中也叫“探究学习”。即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5.强调非特殊成分的迁移,也叫普遍迁移。即学习了基本的普遍的概念或原理,可作为学习其他类似知识的基础。

6.强调原理的迁移,即领悟事物之间关系基本,概念或原理掌握得越深透,越能实现迁移。

7.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

基本模式为: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

8.认知结构迁移说

9.产生式迁移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所谓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推荐第3篇:五年级如何写人物类作文

五年级如何写人物类作文

一、明确考点 把握方向

描写人物和写景状物一样,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他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在小升初的考试作文是要求400字左右的,也有可能是要求你写一段话,几十字左右。

二、知识讲解

写人、物文章,必须抓住所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具体描写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一) 人、物外貌描写

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写动物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老人与海鸥》:“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看来它就是独脚,”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重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

例如你写眼睛,千百万的人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眼睛的表情也会不同。

小明考试成绩考得很好时,眼睛就会闪烁出喜悦的光芒;当他的心爱的玩具不见了,眼睛流露出悲伤的神情;当他看到别人偷东西的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去鄙视的目光。

抓住这些特征,少年的眼睛就写活了。 第

三、写人物外貌,要有先后顺序。请看下面描写人物的段落:

爸爸长得真帅,一米七几的个头,白净的国字脸,眼睛明亮,鼻梁挺直。就是有一点不好,他的下巴和腮边总是密密麻麻的长满了硬硬的胡子。因为他工作忙,老是没有时间刮。每当我被他亲得痒痒的时候,妈妈总是数落他只知道工作,不注意生活细节,爸爸总是“嘿”的一笑,继续忙他的事。

(二)

人、物的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行动中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动作的变化,这样你就能写好了。如果能用一些确切的动词来描写,你的作文就富有文采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13课《白鹅》:“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对白鹅的描写是为了表明“鹅是高傲的动物”这一中心。

(三)人物的语言描写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精彩的语言能展现人物的个性。描写语言是要合乎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经历和性格等。

如《老人与海鸥》对老人语言的描写“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

(四)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为了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来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这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入。

三、相关练习:

例文: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她一年四季都坚守在岗位上。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晨我上学都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就是我的妈妈。 从前,我不喜欢妈妈做这份清洁工。因为我怕遇到熟人,别人会鄙视我们。但妈妈说:“为什么要害怕遇到熟人呢?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个有尊严的人。”每当妈妈看见认识的人,都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渐渐地,我明白了妈妈,她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妈妈常常说:“人穷志不穷,勤劳能致富。不劳而获,坐吃山空,富也变穷。”妈妈还说:“人穷志不穷的人很值得我们学习。”

啊!尊严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听了妈妈一话,我想到了课本中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作者通过语言描写传神的传达出妈妈的高尚之处,你也试一试吧?

推荐第4篇:电视广告片人物类解说词

人物类专题片解说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教育资源中,类型最多的是人物类电视专题片,平时采访和制作的专题片中,也是人物类电视专题片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先进人物的电视专题片,例如百部系列等,都是人物类的专题片。如何把人物类电视专题片做成一部成功的作品,达到宣传的目的,解说词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解说词在交代故事背景,讲述故事情节,衬托故事高潮方面,有着解释、串联、烘托的作用,没有解说词,就无法将整个作品连起来,作品就无法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作品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所以,解说词在专题片创作中,是一个关键中的关键,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类电视专题的解说词呢?特别是在写先进人物专题片的解说词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结合本人十多年的电视创作经历和心得,我粗略的总结了以下这几个方面,在撰写解说词的时候,特别是解说词煽情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事项。

一、忌喧宾夺主 画蛇添足

在人物类的电视片中,最能煽情的是画面,其次是音乐,再次才是解说词。画面能够说清楚的事情,就无须解说词再进行说明了。在电视专题片中,主人公情感或者故事的矛盾冲突达到高潮的时候,电视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同期声,动作等,都能说明矛盾冲突或者感情宣泄到最顶点了,这个时候,配以恰当的动情的音乐,就足以构成了整个故事的高潮,也就能足够的感染到观众的情感,达到感动观众的目的了。如果这个时候,非要加入解说词,就显得很多余了,比如画面中,主人公与朋友抱头痛哭,有脸部特写,眼睛特写。这时候还加入解说词:“xx(主人公)看到多年不见的朋友,百感交集,非常激动,眼泪夺眶而出,两个人又抱头痛哭。。。。”这个解说词,就显得非常的多余,非常的画蛇添足了。因为画面已经完全表达了解说词的说明,而且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解说词就看图说话,观众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一个人在旁边帮助看图说话,而是需要看图感受,看图而感情升华,在画面和音乐中自然的领悟到电视片的主题和电视片表达的情感,从而得到主观感受上的感动,这样的效果,当然比一个啰啰嗦嗦的旁白要好得多了。

二、忌人为拔高 高调做作

在采制人物类的纪录片,特别是先进人物的专题片,大家经常走进一个误区或者说犯一种错误,就是人为的把主人公拔高,使得主人公脸谱化,性格不丰满,不真实。这种情况最突出的、最主要的就表现在解说词上。往往我们在讲到一个先进人物的时候,总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将人物拔高,比如类似这样的解说词,:“某某(主人公)在平常的岗位上,十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无怨无悔的奉献了热血和青春。。。”这样的解说词,在党员宣教片中,是经常出现的,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千人一面的情况,落入了俗套,给人的感觉主人公离观众很远,不真实不丰满,观众看了也没有什么印象。如果把解说词改成“从家到办公室,需要10分钟,从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这条路,某某(主人公)已经走了15年,15年来,每一个工作日,他都会第一个到办公室,往往他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这样一来,主人公就显得真实了许多,观众与主人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这给人的印象是不是就更深刻了呢?而主人公是不是看起来也更自然了呢?

三、忌没有铺垫 感情平地而起

一部作品,长则40分钟一小时,短则20分钟、10分钟,在这20分钟内,观众需要从切入点欣赏到故事的高潮,结尾,这是一个感情铺垫、积累的过程,在党宣片中,特别是先进人物的电视专题片中,我们的制作人员,经常会忽略这个铺垫过程,片子的一开始,就给主角定一个很高的调,往往一个普普通通的办公镜头,解说词就配上什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等等模式化的词语,一下子把人物推到了高潮下不来,这样的片子看起来就显得非常的模式化,完全违背了观众观看作品的情感梳理铺垫规律,让人马上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从而没有兴趣再看下去,甚至,有的观众还因此而对这样的作品产生抵触情绪,那么,从创作的角

度来说,作品就完全失败。好的解说词,要从小着手,从细节着手,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景情节入手,要符合人的欣赏身理和心理规律,有铺垫,有积累,才到升华,到最后,配合画面、音乐,画龙点睛,达到高潮,给人与最强大的音画冲击,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的宣传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推荐第5篇:小学人物类优秀作文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37岁,中等身材,弯弯的柳眉下面有着一双有神的大眼睛,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一看就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妈妈生气时就像一头发怒的大狮子,可怕极了;心平气和时又像一只温柔的小绵羊。

记得有一次放学了,我在路上玩了一会儿才回家。一回到家,妈妈就给了我一顿“竹笋炒肉”,打得我哇哇大哭,痛极了。打完之后妈妈问我为什么会被他打,我知道是因为我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老师曾经再三交待要我们放学了按时回家,以免发生意外。我赶紧向妈妈承认错误,以后再也不会了。

前几天我感冒了,咳嗽得很厉害,晚上睡在暖被窝里咳得没办法睡觉,妈妈就用被子把我抱起来,抱着我靠在床头坐了大半夜,直到我睡着。第二天早上,妈妈顶着“熊猫眼”又在给我做早餐吃。看到妈妈这么辛苦,我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注意身体,不让自己生病。

妈妈,不管您对我凶还是对我温柔,我知道您都是为了我的健康成长,一切都是为我好。妈妈,我爱您,直到永远。

我 的 爸 爸

爸爸今年38岁了,一张圆圆的脸,一头乌黑细密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不瞒你们说,爸爸肚子圆鼓鼓的,拍上去“咚咚”响,仿佛一个成熟的大西瓜。这只“大西瓜”就成了我和妈妈取笑的对象,每当这时候,爸爸一点儿也不生气,笑嘻嘻地摸着自己的肚子,学着南腔北调地说:“俺肚量大,不跟你们计较!”或者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看书是爸爸的最爱。没事的时候,他就会泡在书房里好久都不出来。一次,爸爸在书房里认真地翻阅着心爱的书儿,我有事找他出来帮忙,爸爸嘴里答应着,可我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出来。原来爸爸看书着了迷,竟然不知道我说了什么!爸爸是医学院的老师,也是一名医学编辑,大概是工作的关系,爸爸特别爱书,看过许多许多的书。难怪爸爸知道许多知识,我想尽办法找出难题就是问不倒他。爸爸常常对我说:“知识就是力量,想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外表温和的爸爸,其实对我也很严格。一旦我不听话或不认真学习时,就把他给惹火了。爸爸生气时一言不发,紧锁眉头地看着我,直到我惭愧地低下头。有一次,爸爸又使用这一招,我夸张地做了一个鬼脸,偷眼看爸爸,爸爸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妈妈和我也一齐笑了起来,于是“雨过天晴”。当然,爸爸真生气的时候,可不能做鬼脸哟,那样我就真惨了。

这就是我的爸爸 ——一个和蔼而又严厉的父亲。我爱我的爸爸。

我喜欢我自己

我认为喜欢他人要从喜欢自己开始,我就非常喜欢我自己。不是因为我的模样,不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而是因为我的活泼、天真、乐观、向上的好态度。

我喜欢我自己,因为我有一颗宽容的心。假如别人不小心碰倒了我,我不会生气,而是对碰倒我的人说:‚请您小心点,下次注意。‛我希望大家都不要指责别人,要在自己的身上找不足。

我喜欢我自己,因为我非常爱好学习。我虽然好动,但是我一静下心来,所有的问题都不会把我难住。我觉得玩的时候要尽情地玩,学习的时候要全力以赴,并且认真地学,不能跑神。

我喜欢我自己,因为我有优点,也有一些令我失望的缺点。我的优点有很多,比如:爱好读书,是个小书迷;还喜欢画画,什么卡通人物,什么素描写生,什么水粉色彩,我都能画。

我喜欢我自己,因为我有特长。我会画画,现在我已经七级了。我画的画,都很好看。如果是写生,我画得就非常逼真,老师也说我画的好。

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克制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缺点。我要改变自己。我要变得勤劳,变得积极,变得进取„„ 我一定要改变,让我自己更加喜欢我自己。

自我介绍

我——郑晓航,一个快乐的男孩儿,一个讨人喜欢的男孩儿,一个调皮的男孩儿。我有一双小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最明显的要数我那双大耳朵,一看见就让人想起肥肥胖胖猪八戒的耳朵。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看书。 有一次,我拿着刚买的《皮皮鲁》,飞快地向家跑去,一到家,我换完鞋,就直奔书房,拿起爱不释手的书本,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好像走进了书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和皮皮鲁一起制造‚肥帛订书机‛……正当我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妈妈却来了:‚航航,你的同学来找你玩了。‛我一口回答说:‚现在我没空,你叫他以后再来。‛说完,我就又一次钻进了知识的海洋。不知不觉,又过了40分钟,妈妈又来了,说:‚航航,出去歇歇再回来。‛我只得‚遵旨‛。在外面,我总是想起那些故事,一想到这里,我就希望时间过快一点儿,让我早点儿回家看书。

我就是我,一个最喜欢看书的人。欢迎大家和我交朋友。

为自己喝彩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涩。有些人遇到苦难就退缩,不求上进,有些人遇到困难知难而上,取得成功。因为他们知道为自己喝彩。 我叫王景星,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我爱看书,也爱不时搞出点儿小创意、小发明。当然,在我成功的时候,我也会为自己喝彩。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在院子里欣赏花,偶然间我看到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它有深绿色的‚衣裳‛,上面有软软的小刺,还有一个小小的花苞。我问妈妈:‚这是什么植物呀?‛妈妈告诉我:‚这是蟹爪连,会开花,开的花有点像蟹爪,不过是粉色的,很漂亮。‛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应该更深入了解它一下。于是我摘下一片蟹爪连,用小刀切成两半,想看看它体内是什么样子。结果我发现它体内有很多细丝,摸一下,很粘手的样子。于是,我灵机一动,心想:不如把它做成胶水,那该多好啊!

想着想着,我就行动起来,我先拿来一个瓶子,在瓶子里装上三分之二的水,用小刀把蟹爪连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倒入水中,先盖上瓶盖,用牙签把蟹爪连扎出来,瓶子里便只剩那透明的胶水了。然后,我拿来一张纸,在上面涂上些胶水,把纸重叠起来,过五分钟后,我一看,果然粘得很牢固。就这样,一瓶胶水做好了。我高兴极了,不停地为自己鼓掌喝彩,心想,我一定要努力,争取做出更多的东西来。

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加油鼓劲,让成功的乐章为我们每一个人奏响

妈妈,我爱你

在这世间有一个人在我们呱呱落地时就陪伴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从无知的婴幼儿变为朝气蓬勃的少年,这个人就是我们最爱的妈妈!

中秋节快到了,妈妈照例在厨房做大家都爱吃的糯米烧饼,我喜滋滋地围在妈妈身边,想象着烧饼做好后的样子。突然我一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水瓶,妈妈急忙推开我,水瓶摔在地上,瓶胆爆碎了,滚烫的热水流了出来。我被眼前的情景吓傻了,大哭起来。爸爸闻声赶来,只见地上都是水,还有扎人的瓶胆碎片。妈妈的右脚红彤彤的,被烫出很多水泡。爸爸扫去碎片,又找来涂烫伤的药膏,轻轻抹在伤口上。我哽咽着问妈妈:“妈妈,你还疼吗?可以走路吗?”她勉强做出微笑的样子说:“宝贝儿,我不疼。幸亏没烫到你,真是万幸啊!”但我知道,妈妈其实很痛,只是怕我担心才这么说的。等擦完药膏休息了一会儿,妈妈耐不住性子又到厨房做好的烧饼放到油锅里煎,细心地料理着,把两面都煎至金黄,然后盛在盘子里端给我。我细细咀嚼着那软软糯糯的烧饼,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妈妈,您这深沉的爱让我永生难忘。我爱你呀,妈妈!

透过浓黑的树影,我看到了那样一点灯光——昏黄,微弱,从那一扇小小的窗格内浸了出来,迎着那点灯光,我登上窗前的青石台阶,透过玻璃窗,我看见一个熟悉的侧影——王老师。

王老师是在三年级上册时调到我们班来教数学的,她来到我们班后,我渐渐发现她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王老师每天都要教我们一些新的、有趣的知识。在背结语时,王老师并不是要我们死记硬背,而是让我们先抓住每句结语的主要意思,把主要意思记牢后,再试着背,王老师告诉我们:“背书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不光要有好的记忆力,还要用快乐的心情去对待,把每句结语的主要意思记住,其实,结语就是在数学中通过换算、计算得出的结论,也是一种定义,把意思记住,也就能把结语记牢啦!”说完,王老师微笑着向我们点了点头。我们明白王老师的意思,便立刻用王老师的方法读起结语来。王老师的这种办法很好,连我们班记忆力极差的同学,也能把结语背的滚瓜烂熟。因此,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王老师教数学时也十分有趣,例如:王老师在教我们乘法分配律时,为了让我们记牢,括号里的两个因数都要和括号外的数相乘,就把他们比作,爸爸妈妈坐在屋子里,屋外来了一位客人,爸爸妈妈去迎接,爸爸和客人握了手,妈妈也要和客人握手,不然客人会不开心的,认为是妈妈瞧不起他。王老师之所以会这样做,是想让我们轻松轻松,不让我们为学习而感到有压力。王老师用朴实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为我们讲课,是我们很容易懂,没有疑问。在我们回答问题时,就算回答错了,王老师也不会批评我们,顶多说一句没关系。如果我们的表现她很满意,她还会表扬我们,使我们能够在她身上找到亲切感。

这会儿,王老师肯定在批改同学们的作业,看着王老师那样辛苦,我觉得王老师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是因为我们而更深的。

平常,王老脸上总挂着慈祥的笑容,如果,我们不听话,王老师脸上慈祥的笑容会消失,还会批评我们,让我们听话。

王老师,因为有您,我的生活中充满了爱;因为有您,我的生活中充满了爱;因为有您,我的生活中增添了绚丽色彩!

母亲的谎言

谎言很可恶,但是有一种谎言却最温暖,这就是母亲的谎言。一个即使再诚实的女人在结婚生子做了母亲之后,便立即蜕变为一个

撒谎专家。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会撒谎,而且几乎每天都在撒谎。 有一天,我看见隔壁四老太死了,他们家在办丧事。晚上睡觉时我躺在母亲怀里问:“妈妈,你如果死了,我该怎么办呢?”

母亲笑笑:“傻孩子,妈妈怎么会死呢!”

我问:“那四老太又怎么会死呢?”

母亲捏捏我的小鼻子:“四老太太老了,是老死的。”

我担心地问:“那你不也会老么?”

母亲在我耳边说:“孩子,妈妈会老,但是老得很慢很慢,妈妈一定要等你老成一个小老头的时候才老去的,那要很久很久以后呢!”

于是,我才放心地闭眼睡觉了。

可是还没等我长大,母亲她已经提前老去了。我还没习惯从此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独自面对这外面冷冰冰的世界呢!母亲哪里去了呢?我满世界找她不着。原来母亲她骗了我,丢下我去了另一个世界了。

母亲是个大骗子。

记得还是上小学时的冬天,每次放学回家,母亲都要把我冻得通红的小手往她的怀里捂。母亲的怀里真暖和,但是,我却感受到母亲在簌簌发抖,肌肤上也起了鸡皮疙瘩。 我问:“妈,你冷么?”

母亲说:“孩子,妈不冷,妈是大人,大人皮厚。”

我那时候还很小,以为母亲的皮真的很厚。而我便在母亲的怀里一天天地捂大了。

那年我十二岁,母亲独自一人上山去砍柴,姐姐说:“妈,我和你一起去吧!”

母亲说:“不用了,娘一人能行。”

晚上母亲回来的时候,居然整整砍了一拖拉机的柴火,母亲砍柴的荒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一整天就吃了一块家里带去的饼子。 我问母亲:“妈,你饿么?”

“妈不饿!”母亲笑笑,但是为什么她的脸色有些苍白。 我摸摸堆成小山般的柴火,问:“妈,你累么?”

母亲说:“妈不累,妈身体强壮着呢!”但是,母亲说话的时候为何气喘吁吁。

母亲不久后突然就病了,而且还是大病——食道癌。

母亲一直告诉我她的病是肺结核,一直到她去世的前几个月,我才知道了母亲真实的病情。

那一天,我陪姐姐在河边洗菜,姐姐告诉我:“小弟,你要懂事了,妈妈的病医不好了,不是肺结核,是食道癌,妈妈以前一直不让我告诉你。”

“你弟弟还小,千万别告诉他娘的病。”这是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姐姐的话。

哎!母亲总是这般从小到大不断地骗我。 母亲终于要离我们远去了。

那年冬天,很冷,全家人团团围在母亲的床前,姐姐对母亲说:“您就放心吧!我们会尽全力让小弟读书的。”

母亲看着我,静静的叹口气:“那我就可以放心地走了。” 母亲又骗了我一次,她还是不放心。

第二天晚上,母亲走了,外面夜很黑,风很大,在野地里哀哀的鸣......

现在我已经慢慢地长大了,长成了一个小男子汉。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在我人生最重要的起步阶段,我有一个会撒谎的母亲,我稚嫩幼小的心灵在母亲的谎言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免受了许多人世间的疾苦。

母亲的谎言,世上最美丽的谎言,永生永世难以忘怀。

我为老师画张像

我虽不是画家,但我喜欢那五彩缤纷的颜色。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为老师画张像,用我一颗赤诚的心,来描绘这世界上最美的画。

老师,您别动,我开始为您画像了。您那双眼睛乌黑、明亮,让我拿起小画笔,画上那又黑又亮的眼睛。噢,与众不同的是,您那双眼睛还会说话。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时,我听着听着,就开了小差。您不知不觉站在了我身边,用严厉的目光注视着我,好像在说:“上课你怎么能开小差呢?”我的脸顿时火辣辣的,马上集中注意力听您讲课。您的眼角也随之露出了一丝微笑,好像在说:“就应该这样!”记得那堂课,我听得特别认真,您还在课堂上表扬了我好几回。这双会“说话”的眼睛,我该用什么颜色来形容呢?我用白色的彩笔在乌黑的眼珠上点了一点,那眼睛充满了老师期待的神情。

老师,您坐好了,我正在为您画像。您的嘴唇棱角分明,红润的颜色使人感到无比温暖。您忘记了吗?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您的眼角不禁湿润了,嘴唇微微颤动,心里充满了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我们也被您感染了,眼圈都红了。当时,我看到您的嘴唇特别红,好像在为周总理哀悼。我拿起鲜红的画笔,给您画上充满感情的嘴唇。

还缺些什么呢?对了,还有您那双灵巧的手。您的这双手为我们做过多少事啊?谁也记不清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做作业时,我的铅笔断了,又不会用小刀削铅笔,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您见了,走到我身边,关切地问:“怎么,你怎么不写字呀?”我生怕您会批评我,低着头说:“铅笔断了,我不会削。”您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小刀帮我削起了铅笔。当时您还不小心削到了手指头,鲜血沿着您的指缝流下来,我心痛地说:“老师,您别削了!”您若无其事地说:“没关系,马上就好了。”当您把削好的铅笔放在我手中,专注地看着我写字时,我觉得手上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我写的每个字都格外漂亮。老师,您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样细心,今天,也让我把您的手精心地来描绘吧!

老师,您坐好了,快画好了。您穿的衣服总是美丽又大方,红的像霞,白的像雪。让我用五彩的颜色,为您画上美丽的衣服。记得有一天,早晨的天气格外晴朗,我上学时衣服穿得很少。可是到了下午,天却变脸了,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把我冷得直打寒噤。您见了,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我肩上,深情地说:“小心,别着凉!”当时我只感觉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那阴沉的天气也似乎变得充满了温暖的阳光。老师,我画的这张画像,您喜欢吗?收下它吧,这是学生献给您的一份最诚挚的祝福!

我的同学

都说齐天大圣有七十二变,而我们班的班长郭飞,既不是孙悟空,也不是什么妖魔,却也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大家说,他可真是只多变猫。

上课调皮捣蛋的同学都说:“郭飞真是只厉害猫!”

有时候上作业辅导课,老师有事儿没来,就让同学们自己温习功课。一些调皮的同学就想大闹天宫了,有说话的、打闹的、下座位的„„可是如果遇上郭飞,那些同学的计划就会泡汤。如果这样,郭飞会走上讲台进行一番演讲:“别再吵了,下座位的同学请回到座位上去。你们也不想一想,现在是闹的时候吗?老师上完课已经够辛苦的了,你们不去认真复习功课,而在这里捣乱,老师知道了,会多伤心呀!谁不想玩儿?我也想玩儿呀,要玩儿下课咱们一块儿玩儿„„”调皮的同学被感染了,不再闹了,静下心来认真地写起了作业。你说,郭飞管这些调皮鬼还挺有招儿吧!

可一下课他就变了样儿。“大姐,给点儿嘛,就一根儿。”这句话,可是郭飞经常说的。你猜他想干什么?——向女生们要麻辣土豆条儿吃。看,一个班干部上课管人时还风度翩翩,一下课就成了这个样儿!下面还有呢——女同学看郭飞可怜巴巴的,就勉强同意了,可刚把麻辣上豆条的袋子撑开,郭飞就飞一般地把手插进袋子里,一抓就是一大把,然后迅速逃到安全的地方,兴高采烈地去吃那些抢来的土豆条儿。见郭飞这么馋,大家送他一个外号——馋猫。

一到上课,郭飞便变成了一只聪明猫。记得有一次上社会课,老师问我们澳大利亚、意大利和阿根廷的首都,同学们都想不出来,可郭飞却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让他回答,他不但答出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意大利的首都是罗马,阿根廷的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还说明了这些国家所在的洲。老师对他称赞不已,同学们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课后,同学们问郭飞怎么知道这么多地理知识,郭飞却调皮地说:“我有孙悟空翻筋斗的本领,那天我一下子翻上了天,在云端观察了那些国家,然后就把它们的首都和位置记在脑子里了!”瞧,郭飞这只调皮的地理猫!

“郭飞,你讨厌不讨厌?”这句话是女生们经常对郭飞说的。每当放学,他就爱挡在几个想回家的女生面前,不让她们通过,嘴里还说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女生们气急了,就联合起来把郭飞“揍”一顿。可他被教训过了,还是笑嘻嘻的,真让人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吃到苦头了吧,坏猫!

郭飞是只多变猫。有时会变成学识渊博的历史猫、地理猫;有时会变成让人头疼的馋猫、坏猫;有时会变成一只马马虎虎的粗心猫„„像他这样活泼可爱的多变猫,谁见了能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 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五、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六、怎样写游记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推荐第6篇:万能素材之热点人物类

万能素材之热点人物类——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

伴随着2011年三一重工股价在A股市场的逆势狂飙,梁稳根这位三一重工的领头人,则以500亿元的身家,在今年5月登顶大型财经杂志《新财富》发布的“2011新财富500富人榜”,成为新一届“中国首富”。

梁稳根1956年出生,湖南省涟源人。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毅然辞去了安安稳稳的工作,怀抱做中国经济试验田的理想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创业。1986年元旦,他得到消息,市场上一头羊可以赚20多元。于是,梁稳根和其他3位伙伴毅然辞去公职,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贵州这些产羊较多的地方,但等买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看涨的行情是由于外贸部门取消了一个大合同,过了元旦羊价就会跌。于是,他赶紧收兵,创业尝试以失败告终。随后做酒,也失败了;再做玻璃纤维,还是失败。

几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改变梁稳根继续创业的梦想。通过分析,梁稳根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可不久,梁稳根便收到了第一批退货——105铜基焊料的质量不过关。为确保来之不易的创业结出成果,梁稳根回到母校,请恩师翟登科教授来现场指导。终于初次告捷,但是梁稳根没有就此止步。这时候的他开始思索如何走出去。

1993年对于梁稳根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他不仅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涟源的材料基地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随着市场的扩展,梁稳根又开始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并将行业里的著名专家请到公司任职或担任顾问。而这个领域面对的将是海外企业的竞争,梁稳根感慨地说:“我们要学习外企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及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方面的长处,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看到海外企业的弱点,我们只有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扩充自己,才能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着他的抉择,从1993年到2003年,三一飞速发展,10年间跃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前列。2003年,梁稳根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售后服务两把利刃,凭借产品性价比上的绝对优势,系统、规范的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三一重工迅速抢滩国际市场。迄今为止,公司出口业务已经拓展到土耳其、台湾、澳门、东欧、非洲、东南亚、南亚、中东、俄罗斯、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三一的出口业务蒸蒸日上,不仅树立了中华民族工业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茅塘的山水给了梁稳根创业时的大智大勇,也给了他对母亲,对社会的仁爱和慈善。

权威点评:

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齐心协力,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胡锦涛

有梦想者,才有未来。从想创办万人企业,到想拥有1亿资产,再到想成为共产党员,梁稳根的梦想,在实业报国的追求中,一步一步得以实现。

——王博

对于梁稳根的团队而言,“三一”是他们理想的体现:“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这是梁稳根在创业之初就写在墙上的理念,“三一”也正是由此得名。

——董立林

与绝大多数靠低成本取胜的中国制造企业截然不同,他在三一身上发现了一种“相反方向的变化”:凭着一流的抱负、一流的设备与技术,成为全球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赫尔曼·西蒙

百变思维:

(一)创业艰辛。在很多人眼里,梁稳根是个谜。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湖南首富,这位“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第一,用奋斗的人生演绎出湖南人的另一种精彩,创业的艰辛铸就了他今日的 1

辉煌,他在创业之路上写下了一首首奋进之歌! 最初“下海”屡屡失败,但梁稳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随后做酒,也失败了;再做玻璃纤维,还是失败。几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改变梁稳根继续创业的梦想。事实证明着他的抉择,从1993年到2003年,三一飞速发展,10年间跃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前列。梁稳根的梦想是“种植一块中华民族工业的试验田,铸造中国的世界名牌”。矢志振兴中华民族工业的三一集团现已快速发展成为以高科技为支柱的国际型产业集团。2003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三一,对三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临走的时候握着梁稳根的说:“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齐心协力,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先哲曾说:五十知天命。 对于即将步入天命之年的梁稳根来说,却不只是“领悟”天命,而是以自己宽阔沉稳的肩膀,勇于去创造、去承担更多的“天命”。

(二)梦想追求。在人们的视听里,梁稳根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梦想!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隆重上市。湖南富豪榜亦由此改写,三一被称为湖南第一民企。17年前,梁和他的三位同事毅然辞去公职,在家乡涟源市茅塘乡道童村创建了“涟源茅塘焊料厂”,三一的种子开始萌芽。1994年,三一进军长沙,组建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重工制造领域的民营企业。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梁的此举正在赋予他的企业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精神追求。1956年,梁稳根出生在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道童村,这个位于湘中的村庄孕育了梁最初的梦想。1983年,梁稳根毕业分配到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当时,梁的心里充满了创业的激情:单薄的行囊,匆匆的脚步,一箱书和几本厚厚的企业管理笔记。当时的洪源机械厂并不是自己的用武之地,毅然向厂里递交了辞职报告,开始了新的求知之路。梁面临着事业上的冬天,但梦想和信念的力量让他愈挫愈勇。梦想!梁对此极为推崇,在他眼里,有梦想的人,才是胸怀远大抱负的人。“三一”信条的第一条就是“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梦想而富有意义。我的梦想是种植一块中华民族工业的试验田,铸造中国的世界名牌”。梁的目光所及都是世界一流的企业,他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缩小与这些企业的差距,并最终超越他们!

(三)敢于挑战。“下海”屡屡次失败丝毫不放弃永不止步,敢于挑战事业新高度做“造钟师”,不做“报时人”。在“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曾多次引用这句话:做造钟师不做报时人,这是作为领导者高瞻远瞩品质的彰显。在博客中,梁稳根这样展望未来:在前方,是一场世界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攀登奥林匹克山峰的伟大赛事,它的奖杯是“世界500强”的桂冠,我们正在攀登这座高峰。与我们一起前行的,是2万多名遍布全球的三一员工。在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梁稳根更渴望放眼未来,博弈全球。最近一年来,在各大报纸的版面上,三一重工似乎突然之间变得很红。从2010年10月,有着“神州第一吊”之称的三一重工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参与举世瞩目的智利矿难大救援,到今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三一重工一台价值百万美元的62米臂架泵车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助力抢险,三一重工这个中国企业的名字,让“中国制造”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这不得不归根于梁稳根勇于挑战的精神。

(四)感恩母爱。童年时,母亲曾给了他这样一段回忆:“记得还是在我年少的时候,也正当我妈妈体弱的时候,妈妈和我经常一起到井里去抬水。抬水时,妈妈总是把水桶的绳索靠在她那一边,她总是让我抬得很轻很轻。”这条扁担上的绳索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为他今后的坚忍不拔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子爱利亲谓之孝,万德孝为先。”他对社会感恩也是从对父母的仁孝开始。梁稳根曾说过:“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我的事业,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爱的无限感恩,才有了他后来产业报国的远大抱负,才有了他不计得失的企业家胸怀,才有了他在创造财富之后回馈社会的毅然决心。

推荐第7篇:万能素材之热点人物类

万能素材之热点人物类——三栖尖兵何祥美

何祥美,男,汉族,29岁。江西崇义人,现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1999年12月入伍时,何祥美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当兵第6年,南京军区抽调了一批训练尖子组成狙击手集训班,何祥美幸运入选。从此,开始了一个传奇的军旅生涯。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何祥美已经让自己成为一名具备“三栖”作战能力的全能战士。

三栖尖兵的美誉是艰苦的训练换来的。刚进入狙击班,他就立志要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强迫自己去忍受炼狱一样的生活。训练中,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最后一个放枪。狙击手不仅要懂得如何射击,还深入学习和掌握射击原理。凭着一股韧劲,他啃下《射击学》、《终极狙击手》等专业书籍;常年阅读《轻兵器》、《兵器知识》等杂志;整理笔记3万余字,绘制各种图表60多张,记录各种数据850组,打下扎实的射击理论基础。

魔鬼般地训练,铸造出一个又一个神奇。过硬的本领使他被战友们封为“枪王”。训练中为了增强持枪的稳定性,何祥美给自己制定了每次比别人多挺30分钟的训练标准。因此每次的据枪训练他的肘部都会被地上的石子磨得血肉模糊,然而他根本不管不顾。经过多次磨破再恢复,何祥美的肘部结下了厚厚的老茧。他的坚持很快见到了成效,在据枪定型训练中,他的稳定性已经明显超越身边的战友,成为最稳定的一个。而那两支肘部生了老茧的手臂,已经成为何祥美随身携带的“牢固枪架”。

从第一跳时在所有新兵中跳得最不好到成为熟练掌握跳伞技能的高手,何祥美先后摔伤20多次,骨裂2次,全身留下10多处伤疤。他的刻苦训练和用心钻研让他创下了“三个第一”:第一个跳圆伞的新兵,第一个跳翼伞的上等兵,当兵第三年时,他又第一个试飞某型飞行器。短短三年,何祥美掌握了跳伞、机降、飞行器驾驶等一系列空中作战技能。

训练中,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最后一个放枪。何祥美始终把“当兵就要当一名爱军精武的标兵。只有把自己的本领和素质练过硬了,才能够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当做自己的人生格言。201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就: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权威点评:

打得好!小伙子,你很了不起!

——徐才厚

士兵当精忠报国,但是没有精湛的武艺,又如何却敌报国,拥有足以制胜的能力,才能享有太平。

——陆小华

我们有一百万条居安思危的理由,却没有一条安享太平的借口,这就是这个兵,心中的忧患和肩上的使命。

——陈小川

狙击这个职业本身就是执行特殊任务的一个,比较专业性的一个职业,狙击手在战场上,他的那种猎杀行为,可以令敌人闻风丧胆,狙击手本身就是一支威慑力量。

——田伟东

能练到这个程度,无论对谁都是太不可思议,这个付出太大这个付出太大,就苦练的结果,付出相当相当大,付出。你看练的他们眼睛都是红的,练到都抽筋,一天到晚眼睛都是痛痛的。

——李治军

百变思维:

(一)敢于挑战。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何祥美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和他不断地挑战自我分不开的,因为在他的心中,永远不服输,他必须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所以他时时刻刻在接受者人生的考验。即使业务精熟,也不忘理论学习。刚到部队时,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见缝插针看书学习,所有的节假日都有效利用起来,经过3年艰苦努力,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拿到大专文凭。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二)百炼成钢。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入伍前他默默无闻、普普通通,来到军营,他的能量被突然释放,八百米精准射击,他是狙击手中的“枪王”;天上能飞、地上能打、水下能潜,他是特种兵中的全能战士。这是和他广泛涉猎和钻研相关知识,不舍昼夜的训练分不开的。狙击手因射程远,对射击环境格外敏感,稍有变化便要调整瞄准点,俗称“修风”。这也是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境界的必经之路。为迈过这道坎,何祥美把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千个射击参数,牢牢“烙”在脑海里,在实践中用心体味揣摩。如今,射程随你定、目标可大小,何祥美抬头一瞟,几秒钟内便能判定风向、风速,目测距离和高低角,得出正确的修正值。其结果多次与测量仪比对,误差接近于零。

(三)青春的风采。青春是风,豪放而疯狂,单纯而激昂;青春是风,追逐着梦想,不怕被遗忘。如果说在人生中缺少了激情,缺少了冲锋,缺少了奋斗,那这样的青春就不再是青春。“有风卷起千尺浪”,把青春当做命运的主宰,时时刻刻,充满希望,充满挑战命运的生命力的青春才是最有意义的青春!何祥美精通狙击步枪、匕首枪、微型冲锋枪等8种轻武器射击,在200米距离上指哪打哪,发发命中要害;手枪速射,从拔枪、上膛到击发,仅需0.58秒„„击手参与安保。2006年以来,先后参加20多次汇报演示,被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会议等指定为安保人员、1号狙击手。2007年11月,给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汇报演示时,一发准确命中目标靶心,受到徐副主席的表扬和肯定,并单独接见和合影。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三等功2次。当一名神枪手的目标实现后,何祥美又有了新的目标——成为“空中猎鹰”。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的既精彩又壮美!

(四)位置与价值。说起位置,人们最先想到的,大多世俗与官场。那里有许多的令人羡慕,常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誓言,其价值那时也令人称道,然而,稍后的财政赤字、修复工程,让人们不敢再对“形象的”、“实事的”承诺感兴趣,也对于价值不愿再谈。比如刚刚报告了GDP的增长,却又经不起绿色GDP的刷新。时代的发展属实太快了,而人们的学习与跟进也真的很慢。在其位成其人成其事者,我们讴歌其有位有为;误其人误其事者,难以迎合其价值的所在。所以,一个人,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你的“位置”才能做出科学决断,也才能在行动中挥洒出对社会有用的人生价值。为价值而存在,为增值而学习。何祥美始终认清自我的位置,不断奋发学习,给自己一个个挑战,最终才拥有了今天的成功,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推荐第8篇:生物类论文: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1

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刘建

20101103805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汉班)

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

基因工程对于人类的利弊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主要是这项技术创造出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重组基因。但它为医药界带来新希望,在农业上提高产量改良作物,也可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提供解决之道,甚至可用在犯罪案件的侦查。但它亦引起很大的忧虑与关切。当此科技由严谨的实验室转移至大规模医药应用或商业生产时,我们如何评估它的安全性?此项技术是否可能因为人为失控,反而危害人类健康并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

关键词:基因工程

转基因

道德伦理

正文

生物学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知道,生物的表征遗传自其亲代。生物细胞的细胞核,含有染色体,其组成分为DNA。DNA含有四种碱基--腺嘌呤(adenine,),胸腺嘧啶(thymine,),胞嘧啶(cytosine,)和鸟嘌呤(guanine,(它们分别简称A、T、C、G)。这些碱基在DNA中看似杂乱无章,但它们的排列顺序,正代表遗传讯息。每三个碱基代表一种胺基酸的密码。基因就是这些遗传密码的组合,亦即代表蛋白质的胺基酸序列。每个基因含有启动控制区,以调控基因的表达。

2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是一项很精密的尖端生物技术。可以把某一生物的基因转殖送入另一种细胞中,甚至可把细菌、动植物的基因互换。当某一基因进入另一种细胞,就会改变这个细胞的某种功能。)在医药及农业上应用广泛。这项尖端科技加上最近突破性的生殖科技,却引发人们极大的隐忧及争论。

观点:辨证地看待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基因工程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

一、基因工程是在对促进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等学科发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反过来也可促进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生物界是通过长期的进化发展而来的,因而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不仅可以阐明生命发生的现象和规律,揭示重要基因功能以及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还能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历程,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生物进化的理论,促进生物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二、基因工程在社会各个方面广泛应用

医药业,可生产重要药品,很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治疗过去人们认为难以治愈的遗传疾病和各类部分疾病,解除人类病痛烦恼,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和人均寿命。

基因工程同时有望解决粮食危机和温室效应之类的环境污染问题。 (1)基因工程用来筛检及治疗遗传疾病。

遗传疾病乃是由于父或母带有致病基因。基因筛检法可以快速诊

3

断出该类基因;基因治疗法则是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这类疾病。产前基因筛检可以诊断胎儿是否带有某种遗传疾病,这种筛检法甚至可以诊断试管内受精的胚胎,早至只有两天,尚在八个细胞阶段。 试管胚胎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做法是将其中之一个细胞取出,抽取DNA,侦测其基因是否正常,再决定是否把此胚胎植入母亲的子宫发育。胎儿性别同时也可测知。 (2)基因治疗法——遗传病人的福音

目前医学界正在临床试验多种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法。最早采用基因治疗的是一种先天免疫缺乏症,又称气泡男孩症(bubble-boy disease),患病婴幼童因为腺脱胺(adenosine deaminase)基因有缺陷,骨髓不能制造正常白血球发挥免疫功能,必须生活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空气罩内。最新的治疗法是由病人骨髓分离出白血球的干细胞,把正常的酵素基因接在经过改造不具毒性的反录病毒(retrovirus),藉此病毒送入白血球干细胞,再将干细胞送回病人体内,则病人可产生健康的白血球获得免疫功能。这项临床试验,在美国的女病童证明很成功。 (3)转基因农业时代的到来

由于基因工程突破了不同物种间基因难以交流这一天然障碍,所以应用基因工程,通过跨物种的基因交流实现物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或创造新物种,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

在育种方面,它可应用于植物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抗性遗传改良以及培育高产量和高品质的动植物品种。目前全世界正重视发展永续性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希望农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要生生不息,不破坏生态环境。基因工程正可帮忙解决这类问题。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农粮作物的营养成分或增强抗病抗虫特性。可以增加畜禽类的生长速率、牛羊的泌乳量、改良肉质及脂肪含量等。

(4)农林渔牧的应用——生态环保

目前全世界正重视发展永续性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希望农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要生生不息,不破坏生态环境。基因工程正可帮忙解决这类问题。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农粮作物的营养成分或增强抗病抗虫特性。可以增加畜禽类的生长速率、牛羊的泌乳量、改良肉质及脂肪含量等。

(注:基因工程的应用并不只有以上部分,我只对以上部分发表个人观点。)

金无足赤的基因工程

每一项科学技术都有他们的利与弊。在利用各项技术的同时我们应该衡量一下他们的弊,用最正确,对于大自然最和谐的方法去应用每一项科学技术。

目前有大部分人还不愿意吃转基因食品,但转基因食品已无处不在,我们无法预测这项技术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但我们清楚这种毁坏将是不可逆的。 1998年,美国媒体报导了对英国罗伊特研究

5

所普斯陶教授的专访,他警告人们关注未充分证明其安全性就已经推广的转基因食品,经过试验:用转基因土豆喂老鼠后,老鼠发生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并且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1998年8月,英国教授普兹泰发现,老鼠食用了转基因土豆之后免疫系统遭到破坏;美国也有一些害虫的天敌因转基因植物致死的报导;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又披露了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份改变的现象。这些消息在带给全世界震惊的同时,也使更多的人怀疑食用转基因原料制成食品的安全性。

安全性问题

(1),未进行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试验: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未进行长时间的安全试验,没有人知道这类食品是安全的。

(2),产生毒素:基因化食品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Losey,J.E.等(1999)报导,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累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就少,长得慢,4天的幼虫的死亡率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无一死亡。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

(3),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据报告,对巴西坚果产生过敏的主体也会对用

6

该坚果基因工程化而得到的大豆产生过敏。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时有过敏的可能。植物凝血素(Lectin)对有些害虫来说是有毒的,转基因食品不得含有此类有毒物质。

(4),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基因化的目的是去除或灭活人们认为不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未知的,但它是基本的。比如它有自然的抑制癌症的能力(Pariza,M.W.,1990)。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虚假新鲜感迷惑消费者。具有芳香、有光泽的红色蕃茄能贮藏几周,但营养价值较低。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或蔬菜时,仅依靠外观和质地,因此,不能准确判定该产品的真实质量。营养物质在环境中自然循环受到转基因微生物的干扰。

(5),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这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虽然这种机会可能性很小,但如出现无法治疗的并广泛传播的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时,其后果不堪设想。荷兰科学家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的试验结果称,设计一人造胃,对人消化转基因食物的过程进行模拟,发现DNA滞留在肠内,同时一些转基

7

因细菌能够把自己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给人造胃的细菌。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英国新食品和工艺顾问委员会就禁止一种用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作标识的转基因改良玉米趋势饲喂牛,因其中含有的DNA仍保持原样,并有可能加速对抗菌素的抗药性。

(6),产生的问题不能进行追踪:若不进行标识,我们的公共卫生当局就无力因出现问题发现其来源,潜在性的危害值得怀疑。

(7),副作用能杀害人体: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0.1%便可杀死人体。

(8)转基因植物对农田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的影响: 1.增加杀虫剂的使用 2.抗性的选择和转运到可兼容的其它植物中 3.产生新的农田杂草基因流和杂交 4.转基因植物自身变为杂草插入性状的竞争 5.产生新的病毒

(9)伦理道德问题

人类在基因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通过基因工程在改变自然以服务于人的需要方面进展迅速。但是,

8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对基因工程的哲学伦理学方面的问题重视不够。这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哲学观下,基因工程引发了许多生态问题,特别是极大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正是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基因工程引发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从克隆技术到人类基因组的重大发现以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了,而与这一进程相比,人类相应的社会伦理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基因伦理学就其内容看,可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生态伦理学,一方面是社会伦理学。就基因的生态伦理学而言,主要是为了规范和协调基因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基因的社会伦理学而言,主要是为了规范和协调基因工程与社会伦理方面的矛盾问题。

生态伦理学对于植物基因研究工作的规范和合理约束,主要是出于生物多样性的考虑。近些年来,植物基因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进步推动了一系列农业革命,而尤以粮食革命为重。但是,这种以植物基因优化为基础的革命,却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比如,它使人们食用的粮食从5000多种锐减到150多种。与此类似的是,化肥对增产和缩短生长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造成了土壤板结和地表破坏。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动物基因的研究与应用中。比如,试管牛和试管羊为人们控制生物性别提供了基础,这一技术使人类有可能实现对生物种群的控制。对某一种群来说,雄性数量不需要很多,但雌性数量却举足轻重,根据自然法则,雄雌出生概率大致相当,因此,如何在出生中尽量增大雌性数量和减少雄性数量就十分关键。但

9

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种群雄雌比例的失衡,从而造成自然生态失衡。当这种技术应用于人类时,问题更大。前段时间关于克隆技术的讨论表明,基因的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可能带来或引起的麻烦甚至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天才论”、“血统论”有可能死灰复燃。“天才论”、“血统论”的问题在哲学史上由来已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曾以金银铜等为血统论的合理性做了说明,这也在很长时期内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历史中,而且至今存在于不同的人种间。但类似凡高、爱因斯坦等许多已被证明的“天才”,在基因上可能恰恰是有缺陷的。事实上,基因技术本身也很难造成各方面能力均衡的所谓什么方面都正常的人。

【结语】

不久的将来,基因工程技术仍只限于转殖少数的基因,如此培育出来的生物仍将是我们熟悉的生物。但是有很多疾病及生物特征是由多数基因决定的,而且基因常常不是独立行使功能,它们会受环境的影响。譬如一组基因会造成某人罹患气喘,但症状受生活的环境影响很大。一个人罹患糖尿病的机率,也与环境因子(饮食条件)息息相关。一个天才钢琴家的音乐天赋包括听力及灵敏的双手巧妙地配合,这跟他的遗传基因、童年音乐的启发、生活环境等都有关连。所以我们在还未了解基因与环境因子的互动关系前,还不能奢望创造出具有超高智商的人,或是利用基因筛检法筛选出具有特殊天赋的孩子。

21世纪是基因工程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基因工程的兴起是生

10

物革命的必然结果,尽管基因工程的隐忧及争论众说纷纭,但其给人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希望随着生物界的不断发展,使基因工程的安全性得到保证,让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利益。

【参考文献】:1.陈宏.2004.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陈君石.闻芝梅.2003.转基因食品--基础知识及安全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关海宁.徐桂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与展望.食品研究与开发,(27)4:172-175

4.胡银岗.2006.植物基因工程.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5.刘祥林.聂刘旺.2005.基因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6.陆德如.陈永青.2002.基因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7.王关林.方宏筠.2002.植物基因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8.吴建平.2005.简明基因工程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9.杨汝德.2003.基因工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0.张惠展.2005.基因工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推荐第9篇:浅谈雅思口语公共人物类话题

三立教育www.daodoc.com

浅谈雅思口语公共人物类话题

雅思口语第二部分的话题中,描述人物的题目始终是经久不衰的,延续了很多年。三立在线老师分析发现题目的范围也逐渐从描述身边的人物演变到如今的大小人物上,如老话题:描述一个朋友、家人、同学、邻居,到现在的公众人物(public person):描述一个电视/电台主持人、著名的艺术家、著名的外国人等。很多同学又开始觉得犯难了,觉得这些“大人物”离自己太遥远,不知从何说起。 比如描述一个artist,考生的选择其实是比较多的,可以在painter、dancer、singer、photographer等进行筛选。但问题往往是大家的思路还是过于狭窄,能够想到的艺术家总是那几个,如Leonardo Da Vinci,Van Gogh等,先不说是否可以进行比较完整流畅的描述,首先会出现的就是话题重复、回答方式老套的现象。仅这一点,就足以让考官给一个不高的分数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average point(5.0-5.5分)。

我们看一个节选于描述艺术家的例子,一个国内比较著名的舞蹈家—邰丽华。 Tai Lihua, the disabled lead dancer of \"The Thousand-handed Godde of Mercy\", impreed every audience by her refined performance but more by her spirit.In my eyes, she is not only a dancer on the stage, but a dancer who inspires people,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have disabilities.这段内容首先是对这个人物进行总体介绍,让考官了解该人物是一个什么样人。 When she was two years old, she caught a fever that damaged her hearing.She could no longer hear and started to live in a silent world.She was sent to the school for deaf and mutes at the age of seven.There 三立教育www.daodoc.com

was a special cla called rhythm, where the teacher stamped on the floor to let the pupils feel the vibrations.This leon was so significant because she discovered the rhythm, in which for the first time she felt the strong rhythm of her own body, the sound for her.At the age of 15, she wanted to receive profeional dance training, but she had to pa the instructor\'\'s test.Within half month, her instructor was happy to see that she showed promise as a dancer.When she started to practice dancing every step on stage, she had to dance under the direction of her instructor who waved and beat the rhythm off stage.She had to dance different movements with the beat until she was absolutely exhausted.中间用两段话的内容进行细节描述,主要针对该人物在本职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成绩。

Her dancing is beautiful and inspiring.Every time she dances, she tries to convey the music in her heart to the audience.When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disabled people\'\'s convention was held in Tokyo in 2002, over 2000 delegates of disabled people\'\'s aociations in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 watched the performance.Tai Lihua shocked the audience with her beautiful performance and was honoured “ambaador” of six hundred million disabled in the world and “meenger of beauty and friendship”.She told the reporters that a dancer has a limited public performance “shelf-life”.She is already in her 30s.If health permits, she will dance for 三立教育www.daodoc.com

a few more years.If not, she will pa on all her dancing skills to those deaf children like herself.最后两段的内容要进行内容的转移,即作为公众人物,他/她是否有做出本职工作以外的社会贡献和精神上值得称赞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再来看一部分关于描述电视/电台主持人的例子。在描述这个题目的时候,三立在线老师提醒考生们需要注意的是,切记不要跑题,很多考生会在考试时一开始描述主持人,但从中间就变成描述这个节目的内容和影响力了。如有考生描述中国内地的相亲节目《If You’re the One》中的主持人孟飞,但开头一结束,便转移为对这个节目的评价。 范例一:

Ellen DeGeneres is an American stand-up comedian, television host and actre.She hosts the syndicated talk show The Ellen DeGeneres Show, and was also a judge on American Idol for one year, having joined the show in its ninth season.对主持人的总体介绍。

Ellen is of French, English, German and Irish descent.After one semester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 she left school to do clerical work in a law firm.She also held a job selling clothes at the chain store the Merry-Go-Round at the Lakeside Shopping Center.Other working experiences included being a waitre at restaurants, a house painter, a hoste, and a bartender.She relates much of her childhood and career experiences in her work.介绍该主持人的背景。 三立教育www.daodoc.com

Ellen DeGeneres has also made many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She supports numerous organizations, and has won many awards for her charitable efforts.There’re more than 20 charities she has been supporting.Recently, DeGeneres learned about an organization of a home and hospital for animals that have been abused.In her website, she urges her viewers to donate.介绍除主持人工作以外的社会贡献。 范例二:

Jamie Oliver, sometimes known as The Naked Chef, is a British chef, restaurateur, known for his food-focused television shows and cookbooks.Oliver\'\'s programs are shown in over 40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SA\'\'s Food Network.More recently, Jamie has been doing series based on campaigns to improve food in schools and cooking skills of the average person.该主持人的总体介绍。

Oliver left school at 16 without any qualifications to attend Westminster Catering College.His first job was as a pastry chef at a restaurant, where he first gained experience of Italian cuisine.Oliver then moved to The River Café, as a chef, where he was noticed by the BBC in 1999 when his show The Naked Chef debuted and his cookbook became a number one best-seller in the UK.That same year, Oliver was invited to prepare lunch for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at No.10 Downing Street.主持人的背景介绍。 Oliver created the Fifteen Foundation in 2002.Each year, 15 young adults who have a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 criminal record or history of 三立教育www.daodoc.com

drug abuse, are trained in the restaurant busine.In 2005, he initiated a campaign called \"Feed Me Better\" in order to move British schoolchildren towards eating healthy foods and cutting junk food.As a resul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also pledged to addre the iue.除主持人本职工作以外的社会贡献。

通过这三个例子,三立在线老师总结出“Describe a public person”的思路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该人物的总体描述,他的国籍、职业等;其次是对他的背景和目前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讲述;最后突出他/她作为公众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责任行为的表现。

以上就是三立在线老师介绍的浅谈雅思口语公共人物类话题,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推荐第10篇:会议类和人物类新闻稿写作方法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方法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

1、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写好导语,

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

2、理清会议的程序;

3、提炼领导讲话、嘉宾

发言的主要内容;

4、简要概括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6、描绘会场气氛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河南天时企业集团召开2011年度工作会议

2011年2月21日,河南天时企业集团2011年度工作会议在公司三楼会

议室举行,集团董事局主席、集团总裁等领导,集团总部相关管理人员、

各分公司负责人员和特约嘉宾近百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是:通报集团公司2011年管理架构调整和岗位调整情况,听取集团公司

总裁的年度工作报告,嘉奖2010年度集团优秀员工等。会议由天时集团

副总裁主持。

上午9点30,在一片热烈喜庆的鞭炮声中,天时企业集团2011年度工

作会议正式开始。集团总裁首先作了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2010

年集团公司取得的可喜成绩,布置安排了2011年度的主要工作。总裁指

出,2011年对于天时集团公司来说是实现大跨越的重要一年。集团公司

的总体方针是:“优化班子抓素质提高、优化经营抓效益增长”;具体

工作思路是:“坚持一个中心,做好五项工作”。

随后集团行政总监作了集团公司组织机构整合决议,人力资源总监宣

读了集团公司管理岗位及人事调整方案的通报;接着集团董事局副主席

宣布了2010年度集团优秀管理者和优秀员工名单,并由董事局主席向获

奖者颁发了奖金。集团各公司、部门负责人代表也对总裁的报告中的各

项要求做出了明确表态。与会的特邀嘉宾也对天时集团的快速发展表示

了肯定,对公司领导班子做出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集团董事局主席进行了总结。主席指出:2011年,天时企业集团进入快速发展的一年,我们要怀抱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感恩、负责的心态,共同努力奋斗,携手打造天时企业更美好的明天。他特别强调,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公司将不断完善员工绩效与激励机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争取在3年内实现再造20个百万富翁,5个千万富翁的目标,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分享集团公司发展壮大带来的喜悦成果。

会议进行了2小时30分,整场会议在喜庆热烈,欢快活跃的气氛中进行,掌声不断。会后全体到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和聚餐。此次会议,是集团公司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一次重要会议,它总结了过去的成绩和不足,为集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大鼓舞了集团公司全体员工的士气,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集团公司在2011年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时集团也必将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发展,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人物类新闻稿写作

人物新闻就是通常说的人物消息。它是以消息的形式专门报道新闻人物的活动与事迹的新闻体裁。

(1)人物新闻的几个特点:

①篇幅短小,叙事单一。

②时效性强,所表达的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式”或“现在完成式”。 ③有一定的故事性,能够打动人心。

④人物新闻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

(2)人物新闻写作要求之一

①要选准新闻人物。

有些人物的事迹适合以消息的形式反映,有些则适合以通讯等形式反映。要选准新闻人物,把握好尺度,不要削足适履,也不要短绠汲深。人物新闻还要求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较强的新闻性。

②不要贪大求全。

在一篇人物消息中最好只写一人一事一个侧面。中国有句俗语:“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要害、攻城略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我们写人物新闻也应该拿起这个法宝,但是可以改为“攻其一点,略及其余”,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其余仅作简略的背景交待,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人物写活。

③力求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得益彰。

人物新闻讲究形象性的描写,然而不能平均放置力量,重要的关键性材料需要细加刻画,其余的只要粗笔勾勒,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就行了。能够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品格特征的材料宜详,一般材料宜略;新颖的有特色的材料宜详,一般的背景介绍宜略。

④注意以事、言、行显人。

新闻报道不允许“合理想像”,应该通过精选的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与品格面貌,避免空洞的评价和说教。注意使用一些写作方法间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面貌。

A:言为心声,言谈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鲁迅语)。

B:记其行而明其心。

C:通过捕捉人物的神态、语调的变化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性格特征。

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

本报公安24日电记者许万全、通讯员王启贵报道:前天,一位来自海南特区的解放军战士在公安抗洪抢险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事迹在当地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这位战士名叫李向群,是1996年12月从海南琼山市入伍到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的。家境殷实的他到部队后严格要求自己,军事训练取得全连第一的好成绩,曾被评为“优秀士兵”。

今年7月下旬,李向群因事回家探亲,得知部队即将赴湖北抗洪,他便提前乘飞机赶回部队。8月7日,他随部队到达公安,第二天就参加了长江干堤的抢险战斗。10日,李向群和一位战友巡堤时,发现稻田里有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管涌,水头高达半米。他马上抱起两个沙袋,连人带沙袋往洞口堵,直到战友将连队官兵喊来抢险他才起身。这时他已成了“泥人”。

13日,张家台取水闸发生渗漏。李向群随连队赶到时,周围群众说应下水查洞,但水急漩多太危险。他立即说:让我下去试一试!他跳入水中很快查清情况,全连同志共同奋战,终于排除了险情。鉴于他的突出表现,连队党支部报请上级党委批准他“火线入党”。连续的抢险战斗使

李向群病倒了。19日,连队指导员在抢险过程中发现他脸色发青,烧得厉害,便要人将他送进南平镇卫生院住院治疗。20日中午,一处大堤又出现险情,全团官兵紧急出动。李向群得知后,从医院赶往抢险现场。指导员发现后,“赶”他回卫生院,但他执意不肯:“我现在已是共产党员了,共产党员轻伤不下火线!”就这样,他带着沉重的病体扛沙包,往堤上跑了一趟又一趟,终于一头栽倒在大堤上,再也没能站起来„„

广州军区某集团军今天决定:为在公安县抗洪抢险中献身的某部九连战士李向群追记一等功,并报请广州军区和中央军委命名表彰。

公安县的干部群众对李向群的光荣献身感到无比悲痛。近两天前来部队慰问和吊唁的群众络绎不绝。今天,公安县有关部门向李向群所在部队领导提出,公安人民希望能将李向群烈士安葬在荆江分洪区,以便永远纪念

这位为荆江抗洪抢险而献身的英雄。李向群的父母今天已到达湖北,他们同意将自己的孩子安葬在荆江分洪区。

(原载1998年8月25日《湖北日报》)

第11篇:人物类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人物类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来源: 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6-26

人物类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补充和扩大画面内涵的作用外,还是专题片向观众传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尤其是人物类专题片的解说词,其发挥出的链条作用更是刻画人物不可或缺的要素。问题是,要把握住人物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特点,进而达到绝佳的表达效果,却并非易事。笔者认为,人物专题片解说词必须做到语言平实可信、构思新颖巧妙、结构有起有落,才能将人物表现得既艺术化又生活化。

感情求真

人物专题片解说词能够打动观众的根本,在于以情动人。这里的“情”指的是真情实感.而非矫揉造作的假情假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太多的撰稿者喜欢用堆砌华丽辞藻的方式来论释拍摄对象。而过度的渲染就会使人物本身脱离真实,就会使观众与人物产生距离感。

作为写作者,怎样才能通过文字更真切地刻画人物呢?笔者认为,写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写作对象的背景故事,不断了解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深入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尽快找到积极的创作情绪;其次,就是要在了解到的内容里,深入挖掘人物的动情点,这也是解说词真正能够触动观众心弦的要素。

笔者曾经参与过一部反映山区司法干部的专题片创作,由于片子要配合表彰大会播放,所以制作时间很紧张。但为了把解说词写好,撰稿人还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首先深入到了这些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同典型人物一起翻山越岭的过程中,作者真切地体验到了写作对象所要面临的种种艰辛和不易。在被写作对象深深打动的同时,写作欲望自然变得强烈起来。因此,才有了这样感情至深的描述:“甘熙光,这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为孟河区西鼓镇山区人民的儿子,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年人的拐杖’、‘青少年的守护神’、‘山里人的法律专家’、‘百姓的贴心人’。他在西鼓镇担任司法助理员一干就是17 年。他靠一辆自行车,踏遍了西鼓镇的山山水水,走访了家家户户„„”而出于解说词整体节奏的考虑,作者结合着画面添加了多处类似饱含深情的讲述,很好地用语言拉近了主人公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让观众在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一个司法助理员的无私情怀。

文字求实

在撰写人物专题片解说词时,一些写作者除了愿意使用华丽辞藻和半文半白的书面语外,还经常为吊足观众胃口而使用一些生僻词语。这些做法都是极为错误的。既然解说词要做到感情求真,那么文字的具体运用也一定要务实。实际上,大众化的语言是最鲜活的,也是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如果解说词能建立在大众语言基础上来写,并充分展开联想,就可能收到许多平中见奇的效果。

为了说明文字应该如何求实,我们可以作个简单的对比。譬如:用文字表现一位边防战士的父母想念儿子的一个情节。如果解说词这么写——“二老则每天夜里凝视儿子的书信,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就会给观众带来很别扭的感觉,其中“二老”、“则”、“凝视”等书面语的运用,让本该生活化的动人场景,变成了文绉绉的散文诗。反之,假如是这么处理——“在父母的手中,这信上还带着孩子笔尖传来的温度”,效果就会好很多——不仅语言简单明了,而且隐含深意:笔尖的温度从遥远的边疆传来,是传到父母心里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气息扑面而来。做父母的听了容易引起共鸣,做子女的听了也会深受感动。

立意求深

专题片解说词是配合画面的一种文体,但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配合画面表达出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还须写出“弦外之音”和“画外之景”,达到提炼内容、开掘思想、升华主题的目的。也就是说.立意要深。

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理、情是人物类专题片的三个要素。“事”是片子所要反映的对象、表达的客体,它常常讲述的是一个人的经历,发生的故事,反映的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理”是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它往往需要提炼和升华;“情”是写作者在叙事和说理中的情感体验和抒发,它最终是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完成的。立意深刻了,就可以在叙述的基础上反映出一种人生感悟,这种感悟才能乘着理性之舟,直抵观众内心世界,启发人们思索。

在纪录片 《 邓小平》 中,解说词的开篇用了小平同志自己说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作为开篇词,这一句话就为整部片子确立了主题,而且在片子立意上,令观众很容易感受到集合在伟人身上的那种力量和精神。其实,为典型人物拍摄专题片,不只是为了彰显先进,更重要的是要让观者从先进人物身上学到什么。因此,解说词创作过程中,从立意上尽可能地挖掘、提炼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和精神,才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在赞叹语言优美、感情真挚之余,切实体会到一种精神的鼓舞。

解说求活

这里所说的“活”有两层意思。首先是文字处理要更灵活。因为专题片的解说词主要是配合画面来表达,而画面又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文字处理得过于死板,那么解说词就很难和画面对位。例如一部讲述农村老干部事迹的人物片,片子一开始拍摄了老干部在山间行走的画面。作者开门见山地写道:山间小路上,行色匆匆的老人叫xxx,坚实的脚步、挺直的脊梁„„而画面上的老干部却在山路上慢悠悠踱着步子,由于年岁老迈,老干部的脊梁也是弯着的,片子刚开始就和观众开了个“玩笑”。这就是按照典型套路拍摄出来的片子,撰稿人凭着对老干部的一点印象,发挥了一点想象就这么写了下来,交给拍摄员去拍摄,成片自然是声画“两张皮”。我们都知道,专题片的画面和解说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尽管画面也是多义性语言,但它需要文字给其一个定向。而在片子进入到剪辑阶段,撰稿者也需要根据画面对文字进行更合适的处理。这样才能避免画面游离于文字确定的主题之外。

其次是语言运用要更鲜活。也就是说,解说词在具体表现上要更贴近生活。因为要做到解说词既语言优美又不空泛,需要写作者准确地把握尺度。一方面是要让解说词的语言避免成为公式化、简单化、充满数字和议论的干巴巴公文;另一方面就是要多采用生活化语言,再配以适当的遣词造句和语法修辞,这样才能把人物表现得更鲜活,同时也能使编导在阅读文稿时有一种表现欲,愿意拿出自己的热情去诠释它。

在人物类专题片的叙述中,画面与文字的合理搭配,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一般来说,编导的个人意志决定了画面和文字在片中孰轻孰重——文字工作出身的编导更注重字面意义的表达和挖掘;而摄像出身的编导则喜欢用画面来刻画人物形象,每一个镜头都力求唯真、唯美。作为写作者,只有“活”用文字,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创作风格。

此外,解说词的创作还应注意结构上的章法。有很多人认为解说词只要配合画面就可以了,可事实并非如此。配合画面是对解说词最基本的要求,一味地追求配合画面,会使解说词的结构受到限制,显得缩手缩脚。总体上讲,解说词的结构要规整。这个规整是指在一条主线的贯穿下,各个片段之间的关系要协调,不管整体上采取总分、分总或其他什么形式,片段之间的街接一定要有设计匠心在其中。写作者只有抓住这些写作特点,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電視專題片解說詞的寫作特點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人:admin 收 藏

解說詞,是在電視屏幕上運用有聲語言,反映社會生活,表明創作意圖,闡明創作思想,並最終作用於觀眾聽覺的一種重要語言形態。與純文字作品不同,電視解說詞最終要與電視畫面結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語言與觀眾見面。因此,電視解說詞的寫作有它不同於其他文學創作的特點。

一、解說詞離不開畫面,

二者相輔相成

電視作品中,聲與畫孰輕孰重,近年來一直是學術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有觀點認為通過視覺獲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畫面具有直接可觀、可感性,畫面的出現就帶來形象的確切性,因此畫面本身的衝擊力就能調動欣賞者的情緒,引發聯想想象,產生藝術感染力。也有專家認為畫面所包含的內容並不完整,不能帶給觀眾准確的信息,單靠畫面難以將作品的主題表達出來,不能達到完整的藝術效果。必須利用語言作為補充、襯托,纔能克服僅靠畫面表達的局限,以及由此產生的欣賞中的差異,從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達的廣泛性和深刻性成為可能。所以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過渡,纔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筆者通過多年的創作實踐,對這個問題也有一些體會。事實上,一部電視專題片是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的綜合體,二者相輔相成。人們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沒有什麼主次之分,聲畫結合的心理學基礎,原本是人們觀察、審視、辨析事物的方式。畫面和解說詞的關系,也是這個道理。有些題材內容的節目,畫面顯得更為重要,這時候解說詞也許很少甚至不用。但很多經典的專題片因其優美的解說詞而讓人們記住,比如《話說長江》、《長白山四季》《西藏的誘惑》等等。《話說長江》第一回《源遠流長》的開篇解說詞是這樣寫的:

你可能以為,這是大海,這是汪洋吧?不,這是崇明島之外的長江!

俯矙三峽長江水。你可能會聯想的到長長的飄帶,潔白的哈達,是啊,多麼美麗,這也是長江。

當屏幕上出現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說詞這樣說道:

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兩滴、三滴,無窮滴水珠,源源不斷地向著東方跳躍,一路跳躍,一路結伴,越結越多,終於匯成一條洶湧澎湃的世界大河。

很顯然,帶給觀眾心靈震撼和審美滿足的是解說和畫面的完美結合,在這裡如果沒有解說,觀眾也許根本不能確定自己看到的是長江還是別的江河,而脫離了畫面,解說詞也就不會有這麼強的感染力了。所以,應該說畫面和解說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至於哪一個處在更重的位置,視具體題材而定。至於作品的語言配置使用何種風格,或兼而有之,應由作品的審美意向來決定,力求達到二者和諧統一,珠聯璧合。

又如貴陽電視臺的系列專題片《飛越貴陽》,該片獲2000年度貴州新聞一等獎。在這部以航拍為主要手段的專題片中,解說詞優美流暢,成為片子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以森林篇《林城秀色》為例,在介紹了以人工林為主的環城林帶之後,畫面出現了以秀麗的自然山水聞名的花溪公園,解說詞這樣寫道:

環城林帶延伸到了貴陽南郊花溪,略嫌單調的綠色驟然生動起來。綠色林帶本來只是一串項鏈,現在加上花溪青翠奇巧的山和蜿蜒秀麗的水,仿佛項鏈上鑲嵌了幾個光彩熠熠的玉墜。人的手和大自然的手就這樣和諧地握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引人入勝的優美畫卷。

在多數情況下畫面和解說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進行解說詞創作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畫面的存在,不能讓解說詞“包打天下”。如果一篇電視解說詞首尾完整,不需畫面就能完全將作者的意圖展示出來,這部電視片也就失去了電視這種特殊媒體的根本優勢。

此外,語言風格與內容不貼切,或含混不清,模棱兩可,張冠李戴也是大忌。創作者除了對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確把握,還應有 駕馭語言的能力。

二、解說詞是畫面的補充

對純文字的創作,景物的描寫、環境的交代是必要的,而對電視而言,畫面已經一目了然,看圖說話式的解說詞只能是畫蛇添足。因此在寫解說詞之前應該先把畫面裝在胸中。事實上什麼類型的片子需要哪些畫面,有可能拍攝到什麼鏡頭,編導應該心中有數。如果畫面已經提供了的信息,解說詞就沒有必要再加以贅述了。解說詞應該是畫面的補充,它運行在畫面的流動中,與畫面同時構成審美對象作用於欣賞者。畫面難於表達,表達不深的東西,如人物的內心活動,或人的味覺嗅覺等感受,通過語言就得到更好地詮釋。還有如人文地理淵源、常識背景等也非語言補充纔能使作品表達完整。例如《林城秀色》開篇,畫面是航拍孟關林場郁郁蔥蔥的森林,解說詞則給與了具體的描述和說明:

群山莽莽,綠濤似海。貴陽環城林帶長達70公裡的林海令人心曠神怡。然而這座巨大的綠色寶庫並非天賜,而是幾代貴陽人汗水和智慧的結晶。20世紀50年代初,造林者扛著鋤頭走向荒山,開始了建國後的第一次綠色革命。

這裡,解說詞告知觀眾看到的是貴陽的環城林帶,並對林帶的規模、由來等做了具體明確的交待。

作為對畫面的必要說明,解說詞還要具備准確性。即以事實為依據,真實可信,不可以抒情代說明,務要把需說明的東西交待清楚。

貴陽電視臺近年推出的文化片《南明水長》獲2006年度貴州文藝獎一等獎。這部6集系列片以貴陽的母親河南明河為主線,對貴陽的歷史文化做了一次梳理。其中牽涉到很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為了追求准確性,攝制組特意聘請了貴陽市歷史文化方面的專家作為片子的顧問。在第4集《山仁水智》中,講到貴陽的文人風骨,提到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事件“公車上書”,解說詞十分精到、准確:

在歷史風雲變幻之際,南明河的兒女又一次勇敢地承擔起了自己的“匹夫之責”。近代史上震動中外的“百日維新”運動中,康有為發起了“公車上書”,簽名舉子始為1300人,後因來自各方的壓力,退出簽名700多人,最後實際簽名者605人,這605人中貴州佔95人,比此次簽名第一大省99人的廣西僅少4人,名列第二,其中貴陽有40人!這一段解說詞對“公車上書”的具體情況,和貴陽舉人的關系等的介紹准確無誤,讓貴陽文人的大山風骨真實清晰地凸顯在觀眾面前,增強了作品的知識性和可信性。

三、解說詞提煉和

更深地表現主題、營造意境

電視紀實作品創作,最後能否產生藝術的整體感,構成一部完整的藝術作品,檢驗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看它在作品中是否創造出了統一而又獨特的意境。因此,意境的創造也就構成了電視紀實作品創作的重要思維方式。意境是一部電視作品帶給觀眾的總體藝術感受。一幅畫面,一段音樂都能將觀眾帶入某種意境,但僅僅靠畫面和音樂難以讓觀眾明白更深層次的東西,這種時候,畫龍點睛的解說詞能起到提煉主題,更直接地表達作者思想的作用,引導觀眾朝著作者希望的方向發揮想象力。

在《林城秀色》中,畫面盡情展示了花溪公園尤其是花溪河的美麗,解說詞則充滿了想象:花溪河美就美在她獨特的自然氣質,她溫柔多姿,又歡快跳躍,她不華麗鋪張,帶著鄉間甜美的野性,仿佛高原多民族融合的美少女,花溪河——有沒有人叫你麗人河呢?碧水依青山生輝,亭閣隱綠蔭增色,徜徉在花溪河畔,仿佛挽著一位麗人的手在漫步„„

顯而易見,解說詞幫助觀眾完成了“由此及彼”的藝術想象,使畫面的張力擴展,達到意蘊無窮的效果。值得創作者注意的是,在這裡,配合畫面的語言和人的感覺知覺相聯系,也和人的理解力、情緒相聯系,語言使用有度就可加深這種意境,反之就破壞這種聯系。在這裡語言的繁簡得當很重要,有些場景畫面已充分表達思想內容,此時語言應收縮,讓位給畫面,達到“無聲勝有聲”,而不應喧賓奪主,畫蛇添足。總之,語言繁簡適當,配制合理,和諧有序,必能使聲畫相得益彰,大有補益。

四、精彩的解說詞充分張揚

作者的個性,展示作者的纔華

著名紀錄片人臧樹清的《長白山四季》,將華麗的辭藻、飛揚的文采和精彩的畫面融為一體,使所有看過片子的觀眾都為之折服。

的確,精彩的解說詞能充分張揚作者的個性,展現作者的纔華。同時,優美、有文采的解說詞還能為後期的配樂、編輯等創作環節注入激情,創造更多藝術想象的空間,使作品更加完美。

在《長白山四季》中,臧樹清描繪天池周圍環湖而立的奇峰:

像頂天立地的漢,伸出一雙雙巨手,將天池捧上兩千多米的高空,供天下人欣賞美。

一個“捧”字形象而輕巧地寫出了天池與周圍環境的位置關系,使觀眾如身臨其境,擴大了電視畫面的表現空間,為畫面提供了更為廣泛的表現領域。

由於畫面已經向觀眾提供了一部分信息,解說詞不需要也不能獨立成篇,它必須依附畫面。如果把一部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單獨拿出來看,它一定是斷斷續續、不完整的,思維一定是跳躍的。跟文學創作相比較,電視解說詞應該更接近散文。它可以融會詩歌、小說、音樂、繪畫等多種表現技法,從而創造出詩一般的意境來,並通過優美、凝練、和諧的語言來點染這一幅幅交織著情感與散文意境的畫面。

編導們往往把具有生命體驗與生命激情的情感和大自然或人生的各種畫面交織起來,從而構成一個能夠打動觀眾、感染觀眾的有意味的藝術空間。電視解說詞意境化的手法是豐富多樣的,並且即使在同一部作品中,也常常是多種手法的交錯並行使用。但無論是情景交融,或是緣情放言,還是緣情敘事,“情”是首要的,情感的真實與獨特表現纔是電視解說詞創作與意境營造的真正生命所在。

浅谈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摘 要:主要针对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政论片和风情片的解说词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政论片;风情片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是一种纪念性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它以真实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景等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原生形态,来反映再现客观世界、现实生活,或表现创作主题的一种见解和情感。它不同于广播专题片和电视新闻片,不仅有长篇幅的画面,还包括解说、音乐、音效、同期声和字幕六大创作要素。

画面图像,是一部片子的基础,有其自身语言,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解说一般对画面有依附感,但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它对画面有高度的补充、丰富、点题、渲染等作用。音乐是为配合图像与解说而存在的,它最具表情性。音响效果是人为制造的自然声响,它可以营造真实的环境,表现人的情绪,折射人的心理,具有象征性和自身价值。同期声是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和人物语言。字幕用来代替说明性解说,起提示、补充作用。以上六大创作要素,分别隶属于视听两大语言,共同形成电视语言。它们表面独立,却又相互依附。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诸元素中,解说只是创作一部片子的要素之一。现仅对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政论片和风情片的解说词着重分析。 1 政论片解说词

1.1政论片解说词位置感靠前

从大量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政论片”的解说一般声音、气息力度较强;出字饱满;语言感觉严肃、质朴、庄重、大方,有主体感,此时位置感需上前,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欠缺的信息,扩大片子的包容量,使观众能够更好,更完整的了解到片子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所有信息。 1.2解说词可以补充片子欠缺的信息

《故宫》(六)片子的一开始,画面呈现的便是故宫博物院的几座房屋,屋里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仔细端详着几片支离破碎的陶瓷,但如果加上片中的解说词,观众所了解到的可就不止这些了。“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这位叫耿宝昌的老人,已经84岁了。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将近50年。在这5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瓷器、鉴定瓷器、抚摸这些瓷器。”配合这段解说词,我们不仅了解到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那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是一位瓷器研究者。在画面中针对被解说对象的缺失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增加,从而使观众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1.3解说词可以扩大延伸片子的信息量

然而解说词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补充画面或实物所欠缺的信息,扩大片子的包容量,它还可以使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了解到片中内容以外的信息与知识。比如片中曾展现了一个瓶颈细长,瓶身为灯笼状的象牙白色瓷瓶,字幕标为“唐,越窑,青釉八棱瓶,故宫博物院藏”如果没有解说词,我们只能是对它的颜色、外观、名字和背景略知一二,不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段画面的解说词,看看从解说词中还能获取哪些信息点。“它是温润的玉,它是晶莹的冰,它是山水之间的青翠。这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对这种瓷器的赞美。它就是秘色瓷。这是今天故宫博物院收藏到的,最早为皇宫专用的瓷器。”怎么样,是不是从略知皮毛到内涵延伸了呢?解说的作用主要是补充画面不足,交代画面难以表达、尚未表达或表达不充分的内容。这段解说就是对被解说对象的潜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内涵做了必要补充,扩大了片子的信息量。 2 风情片解说词

2.1风情片解说词位置感靠后,起解释说明作用 风情片恰恰相反,因为风情片的主体是画面,为的是让观众好好的欣赏画面,所以解说词的位置感要靠后撤一些,比如《中国金丝猴》中的一段解说词,“1879年,著名动物学家米勒·爱得华兹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见到这种采自中国的灵长类标本时,被它惊人的美丽所吸引。尤其是金丝猴淡蓝色的面颊上向上仰起的鼻孔,使他联想起了11世纪十字军司令漂亮的翘鼻子夫人洛克安娜,由此,他把这种动物命名为R·洛克安娜。川金丝猴学名便由此而来。”画面上呈现的则是一片树林远景,有几只可爱的小猴子在跳跃,三只猴子在树上,一只背对大树,另外两只在理毛。画面结构合理,风景宜人,再加上几只可爱的小猴子,让人有种恨不得身至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的小猴子们一同嬉戏玩耍的冲动。所以解说词不宜过多,只是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以免影响观众欣赏片子的雅兴,喧宾夺主。

2.2风情片解说词的风格

何谓风格?即某一作品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不同的艺术创作者由于个性、思想、自身经历、艺术素质等不同,在驾驭题材和体裁、采用表现手法、运用语言等方面各有特色。讲求风格,是作家、作品成熟的重要标志。在风情片的解说中,用“讲”的方式比较合适,语速较慢、语言平稳、情感恬淡、断连适当、主次分明、解释性强,这些不仅是为了让人听的清楚,也是为了让观众听的舒服,配合着画面更好的欣赏片中的宜人风光。 2.3风情片解说词的解说方式

在风情片解说中,常常会用到一些修辞手法,以达到建立表意圆熟、个性鲜明的语言环境,为主题服务的目的,给观众留下联想的空间。在风情片中,主体是画面,解说词的作用是点缀主体,为画面增色,位置感要靠后,不可喧宾夺主。 3 解说词的位置

通过对政论片和风情片解说词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电视纪录片的解说不同于广播播音,也不同于电视新闻片配音,一般而言,它比广播新闻播音用声低、力度强、用气更灵活、语言更自如、多变;比电视新闻片配音有艺术性,技巧性高,表达形式更丰富。解说词是语言的一种,是一般文字说明的提炼和升华。需要注意的是,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根据解说的作用与需要,有时位置感上前,有时位置感后撤,这种感觉直接关乎解说处理的分寸把握和与画面语言的配合。如“政论片”的解说,一般声音、气息力度较强;出字饱满;语言感觉严肃、质朴、庄重、大方,有主体感,此时位置感需上前,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欠缺的信息,扩大片子的包容量,使观众能够更好,更完整地了解到片子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所有信息。而“风情片”的解说恰恰相反,它的用声一般轻美柔和;咬字柔长;节奏轻快、舒缓;语言亲切、甜美,语气柔和、真挚。此时位置感需后撤,解说只起到渲染作用,更主要的还是让观众好好的感受画面语言,欣赏片子。可无论是“政论片”还是“风情片”,解说词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是对实物和形象的解说,以实物和形象为写作依据,可以起启承和转合的作用,并且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缺欠的信息。画面与解说词的搭配在记录片中实现了传达思想,表达主题,反映现实等功能。纪录片的画面需要靠文字来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起到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引证的作用。 所以说,电视纪录片的画面和解说词是“鱼”和“水”的关系,解说词为画面服务,而又比画面灵活得多,同一个画面可以配不一样的解说词,但是目的都是一样,是对实物和形象的解说,以实物和形象为写作依据,并且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缺欠的信息。画面是解说词的诠释,与解说词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来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而使观众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第12篇: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人物类汇总版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二——庄子课堂经典诗歌精编

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蒙城(今安徽蒙城)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一、人物事略

涸辙之鲋

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的小官,但不久他就辞了,从此再未做过官。有一次,庄周家里没有了吃的,就去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说:“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说:“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日:\'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日:‘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日:\'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濮水之钓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愿以境内累矣(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己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己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为了留下骨骸显示尊贵而死去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生而曳尾涂中(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濠梁之辩

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日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秋水》)

鸱得腐鼠

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口:‘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鹰抬头看着鹓雏,发田一声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怒吼我吗?)”

材与非材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不能鸣者。”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鹅,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庄周梦蝶

庄子为了说明“物化”的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庄子说这就叫物化。简单的一个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鼓盆而歌

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乐观豁达。

庄子陪葬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弟子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二、庄子思想

“出世”思想------珍视生命,珍爱人生

(1)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养生主》

(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这两段话概括起来,就是珍视生命,珍爱人生。

评论:庄子在这个\"殊死者相枕也,精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的残酷社会中,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的战争游戏的罪恶用心,他拒绝和好战的政权合作,激烈反对君主们攻城略地、涂炭生灵的战争行为;庄子同情人民的悲惨遭遇,他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蹂躏的人生,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生的出路。

(3)一个解牛的厨师,用一把刃薄如纸的厨刀,解了数千头牛而不伤其刃。《庄子.庖丁解牛》

评论: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了解牛的骨髓结构而游刃其间。一个人如何在充满危险和灾难的乱世中保身全生,不受伤害?关键在见识!在智慧!要使宝贵的生命远离威胁免除伤害,就要认清形势,看透社会本质?运用智慧,千方百计,使生命周旋于这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之中,而得以保全。

(4)庄子说:\"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人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勿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6)楚王派人带着厚礼,请庄子出任楚国宰相,说是想把楚国的事儿麻烦他,他推掉了。虽然庄子抱才德而无为,但庄子的达官贵人朋友还是防范他,生怕他一出现,国王看上了,挤掉了自己的位置。一次庄子去梁国拜访老朋友惠施,惠施急了,害怕自己的宰相位置不稳,先下手为强,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庄周。庄子后来嘲弄惠施说:老鹰抓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喜得不得了,看见凤凰飞过,赶紧捂起来。难道凤凰也稀罕这臭老鼠吗!

\"不被统治者所利用,终身不做官!\" 这是庄子特立独行的高洁志向。

三、名家点评

(汉)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唐)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宋)王安石: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

(明)徐渭: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清)金圣叹:认定《庄子》为“天下奇书。”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四、适用话题

话题1:自我认识和他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视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涂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肯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人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都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2:换一种角度

材料加工:

偶翻《庄子》,看到了这样一行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由庄子看来,在一个几乎没水的地方,两条鱼只能相互呼吸一些湿气和水泡,与其这样,不如各自游走,在大江大湖中互相忘却。

其实,庄子错了,他忽略了鱼的处境,既然是泉己干涸,鱼相处于陆,那么它们只能靠相濡以沫了,又如何能够各自游走到大江大湖呢?而即使有那样一种万一的可能,在经历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艰辛后,哪尾鱼还能够摇摇头,甩甩尾地将那样一种刻骨铭心的情境忘却?

“相忘于江湖”,又岂是一句话那样简单?所以更多的人们仅记住了庄子蕴意“相濡以沫”中相互依靠、相互偶依的内涵,而宁愿忘却那句“相忘于江湖”。

忽然了悟,世间美丽的词其实很多,但是它们表现的不是表面的形式,就是飘忽的意境,而形式与意境却是最容易风吹云散的,“相濡以沫”却是一个过程,因为不易,因为难得,才更显其境界的深远,韵味的绵长,也因此才会成为生命中愈嚼愈美的词汇。(《夏日黄昏》节选)

话题3:魅力

材料加工:

庄周先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尽的人格魅力。很难用一种中规中矩的评价来概括他的一生,我们未尝不可说,庄周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一切,都不足以窥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跃扑腾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神的对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忙里偷闲读庄子》节选)

话题4: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

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

犹如四面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烟雾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牵绊,谁能抛开一切俗念?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够穿越感情的烟雾?像庄子的豁达与放逸吗?像屈原的忠诚爱国吗?虽然庄子能与鲲鹏为友,能穿透世间有为的境界,但他却无法脱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屈原放弃一切而忠诚于国,却赴清流来保全自己的清白。庄子和屈原都把自己放在广阔无垠的宇宙外层,却不知在他诞生之日,地球上的灰尘己把他们都打上了人间的烙印。于是,无论怎样去俯视这宇宙,都是带着感情的牵绊,仿佛地面有无数的线牵连着各处器官,你又如何能够把这层烟雾拨开?(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感情和认知》节选)

话题5:买镜

材料加工:

(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如此清贫的生活之中,仍保有一颗宁静之心的人,非庄子莫属。在功名利禄、宦海烟云的俗世几经浮沉,惟有庄子,常常磨洗那片心灵的明镜,才不致被滔滔的官场蜗角虚名所动,始终保持一颗善鉴万类的赤子之心。(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明月为镜,昭然我心》节选)

(二)心有明镜,活得超然。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能“冯虚御风”,他是圣人,是神人。身居青山笑王侯,他扔下了秕谷足以塑成尧,塑成任何明君,他超然了。心中的真理,化作明镜,倒映了他一身神清气爽。(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心有明镜》节选)

话题6:人文素养与发展

材料加工: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泰然,以及一副“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虽然我们不能达到伟人的高度,却可以构建自己的伊甸园。

“构建精神的伊甸园\"

——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2004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精神的伊甸园》节选)

五、成品展示

庄子的世界

我一直渴望用我拙笨的笔头来描摹一下这个先秦的哲人,但每每提笔,浮现眼前的,总是一个至玄至幻的影子。这个影子或隐没于江湖,或委身于水田,或翩跹于梦幻,或混迹于闹市,令我无从下笔,只得兴叹。

大多数人,对于庄子,是迷惑不解的。那个烽火狼烟、豪杰并起的时代,赋予人的,是激情和斗志,是渴望辅佐君王、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怀———庄子,这个槁项黄须、聪明透顶的人,却弃自己的满腔才情不用,或与水田曳尾的神龟游戏,或研究墙角蜗牛触角上的弹丸小国,或臆造出不存在于世的大鹏、大鲲,甚至对送到眼前的楚国相位都安然不动„„这太出乎人们意料了!

是啊!在那个名士说客围绕着君王,不厌其烦地宣扬他们那一套“治人”之术的时候,我们的庄子,却转过头来,把自己的内心对准了我们这些最普通的人。他诚恳地告诉我们如何解脱世上的繁役,他坚定地鼓励我们去寻找自由、坚守内心。当他的老妻死去后,他毫不悲伤,高兴得击鼓,庆贺老妻归于自然;当同乡的曹商在乡里羡慕的目光中炫耀帝王赏赐的车马时,我们的庄子竟毫不留情地讽刺他舐了秦王的大腿的脓疮„„

庄子就是这样的特立独行,他的行为在两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那样的古怪,他真是那个时代一个出人意料的哲人。

然而———

当我逐渐触摸到庄子的内心后,我才渐渐了解,正如清朝进士吴文英所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终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的那样,庄子因为对世界极度的热爱,才会对它表现出极度的失望,才会向往自由,让心摆脱奴役,才会用辛辣和尖刻的比喻来抨击、暗喻当时的社会。话说回来,庄子的蜗角之国,更是对世间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对抗。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反抗。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的深爱,他似乎用他的放荡不羁来对待世俗的框约,用它的怪诞诙谐来嘲讽世俗的装模作样,一本正经。这样一来,庄子的所作所为不是很合乎情理、很合乎他内心的准则吗?

庄子就像一本书,读前令人疑惑,读后令人开朗。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八——苏武课堂经典诗歌精编

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一、人物事略

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

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然而,谋反失败。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怒斥卫律

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窖中受饥

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才免于饿死。

流放北海

苏武拒不投降,单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说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归国

苏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后,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苏武活到八十多岁,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二、名家点评

(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苏武》)

(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苏武》)

三、适用话题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材料加工: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道德与名节

材料加工:

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道德与名节》节选)

话题6:信念

材料加工: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信念》节选)

话题7:选择

材料加工: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8:坚持

材料加工: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

(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四、优秀片段

1.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

2.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

3.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

五、成品展示

拜谒苏武墓

拜谒苏武,是在阳春三月的一个日子里。武功城里,桃杏花开得正繁,麦苗己经起身拔节,碧森森的连天空都要染绿了。出武功老县城往北行约3里地,就到了那个因苏武而著名的龙门村。苏武墓就掩隐在一片绿色里。墓呈圆锥形,土封而成,高约4米,南北东西约有30平方米的面积,杂草野花密匝匝挤满了墓地。墓前有“汉典属国碑”和“重修苏武门碑”两块,俱为清代建筑,风吹日晒,倍显苍凉。苏武不是皇上,也不是三公九卿,在现在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倒霉鬼。人都想神气富贵,情愿费时费力来拜他这个倒霉鬼的人,毕竟有限。倒霉鬼没有经济效益,故而无必要的保护和管理。没有人收门票,也没有讲解员,倒是一位放羊的老汉漫不经心、无所顾忌地讲了墓主人的事情。老汉只牵着一只羊,跟在羊后面的是几只小羊羔,欢蹦乱跳的极不安分,老汉就不时地被羊缰绳拽得摇摇晃晃,但这并不影响老汉说话。老汉说话时的神态颇有几分高古之气,旱烟锅上的红火星明明灭灭,更增添了几分历史感。

老汉说,要说苏武这个人嘛,差不多跟老汉我算同行,都是个放羊的嘛。他在北海放羊,我在他的墓前放羊,差就差了点时间。说到这里,老汉笑了,说老汉我的名字叫苏北海,是我爷起的,苏北海跟在北海放羊的苏武就是一回事嘛,就这么个名字,便把我老汉放羊的命运给决定了。

放羊老汉抿住嘴咂了两口烟,说成天围着苏武墓转圈圈,时间久了,就觉得苏武跟我近,近得就跟老哥兄弟一般。这当然只是一种感觉,说到底,苏武是咱的先人呢。当初,苏武北使匈奴时,官职也不小,中郎将,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吧。北海可是个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苏武去了那里,匈奴人也不给他送粮食,也不给他盖房子,还要让他死。可人的命是没法说的,有的人,一碰就没命了,有的人,七灾八难,天亏人害,可就是不死。苏武先人就是这后一种人。没有老鼠,苏武就挖老鼠洞,老鼠洞中有老鼠积攒下的草籽儿,苏武就用鼠洞里的草籽儿充饥,硬是不死。苏武出使匈奴,是持有汉节的,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但那时的汉节是个杆子,上面有旌帜毛穗。北海风大雪狂,时间久了,汉节上的旌毛都掉光了,可苏武不分白天黑夜放羊睡觉,都把汉节抱在怀里,一心归汉呐!

说到这里,苏北海老汉激动了,猛拽了一下牵着的羊,双手一拱,向着苏武墓拜了三拜,大声说,苏武先人骨头是最硬的,他在北海时,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去劝说过他,当下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说人活着不能像条狗,谁给它肉吃就帮谁咬人。人各有志,不可勉强,我这条命是汉家的,死也要把它献给汉家。你们说,苏武这人忠不忠?他在匈奴十九年,苦楚受尽,磨难受尽,却始终坚贞不屈,终于归汉,这般英烈之祖不拜,还要拜谁?拜秦始皇?我才不拜呢,当时修长城,害了多少军队!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没听过?

老汉说着,拱手又一拜,一脸崇敬。我随着苏北海老汉,也对苏武先祖行了九叩十八拜的大礼。我拜得非常认真。苏北海老汉很高兴,执意要我去他家喝羊奶。我哪儿有资格喝“苏北海”的羊奶,那是维系铁骨铮铮节操昭昭的“苏北海”生命的救命水,凡人如我者,岂敢消受。

我谢过了老汉,于暮色之中返回县城,炊烟弥漫之间,我似乎隐约看到了持节牧羊的苏武的不屈形象。我心里当然明白,这个形象的获得,就来自在苏武先祖墓前放羊的那个苏北海。

忠魂不灭,苏北海老汉便是苏武先祖在新时代的化身。

永远的苏武

(2005年高考四川省满分作文)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八——苏武课堂经典诗歌精编

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一、人物事略

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

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然而,谋反失败。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怒斥卫律

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窖中受饥

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才免于饿死。

流放北海

苏武拒不投降,单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说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归国

苏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后,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苏武活到八十多岁,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二、名家点评

(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苏武》)

(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苏武》)

三、适用话题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材料加工: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道德与名节

材料加工:

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道德与名节》节选)

话题6:信念

材料加工: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信念》节选)

话题7:选择

材料加工: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8:坚持

材料加工: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

(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四、优秀片段

1.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

2.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

3.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

五、成品展示

拜谒苏武墓

拜谒苏武,是在阳春三月的一个日子里。武功城里,桃杏花开得正繁,麦苗己经起身拔节,碧森森的连天空都要染绿了。出武功老县城往北行约3里地,就到了那个因苏武而著名的龙门村。苏武墓就掩隐在一片绿色里。墓呈圆锥形,土封而成,高约4米,南北东西约有30平方米的面积,杂草野花密匝匝挤满了墓地。墓前有“汉典属国碑”和“重修苏武门碑”两块,俱为清代建筑,风吹日晒,倍显苍凉。苏武不是皇上,也不是三公九卿,在现在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倒霉鬼。人都想神气富贵,情愿费时费力来拜他这个倒霉鬼的人,毕竟有限。倒霉鬼没有经济效益,故而无必要的保护和管理。没有人收门票,也没有讲解员,倒是一位放羊的老汉漫不经心、无所顾忌地讲了墓主人的事情。老汉只牵着一只羊,跟在羊后面的是几只小羊羔,欢蹦乱跳的极不安分,老汉就不时地被羊缰绳拽得摇摇晃晃,但这并不影响老汉说话。老汉说话时的神态颇有几分高古之气,旱烟锅上的红火星明明灭灭,更增添了几分历史感。

老汉说,要说苏武这个人嘛,差不多跟老汉我算同行,都是个放羊的嘛。他在北海放羊,我在他的墓前放羊,差就差了点时间。说到这里,老汉笑了,说老汉我的名字叫苏北海,是我爷起的,苏北海跟在北海放羊的苏武就是一回事嘛,就这么个名字,便把我老汉放羊的命运给决定了。

放羊老汉抿住嘴咂了两口烟,说成天围着苏武墓转圈圈,时间久了,就觉得苏武跟我近,近得就跟老哥兄弟一般。这当然只是一种感觉,说到底,苏武是咱的先人呢。当初,苏武北使匈奴时,官职也不小,中郎将,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吧。北海可是个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苏武去了那里,匈奴人也不给他送粮食,也不给他盖房子,还要让他死。可人的命是没法说的,有的人,一碰就没命了,有的人,七灾八难,天亏人害,可就是不死。苏武先人就是这后一种人。没有老鼠,苏武就挖老鼠洞,老鼠洞中有老鼠积攒下的草籽儿,苏武就用鼠洞里的草籽儿充饥,硬是不死。苏武出使匈奴,是持有汉节的,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但那时的汉节是个杆子,上面有旌帜毛穗。北海风大雪狂,时间久了,汉节上的旌毛都掉光了,可苏武不分白天黑夜放羊睡觉,都把汉节抱在怀里,一心归汉呐!

说到这里,苏北海老汉激动了,猛拽了一下牵着的羊,双手一拱,向着苏武墓拜了三拜,大声说,苏武先人骨头是最硬的,他在北海时,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去劝说过他,当下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说人活着不能像条狗,谁给它肉吃就帮谁咬人。人各有志,不可勉强,我这条命是汉家的,死也要把它献给汉家。你们说,苏武这人忠不忠?他在匈奴十九年,苦楚受尽,磨难受尽,却始终坚贞不屈,终于归汉,这般英烈之祖不拜,还要拜谁?拜秦始皇?我才不拜呢,当时修长城,害了多少军队!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没听过?

老汉说着,拱手又一拜,一脸崇敬。我随着苏北海老汉,也对苏武先祖行了九叩十八拜的大礼。我拜得非常认真。苏北海老汉很高兴,执意要我去他家喝羊奶。我哪儿有资格喝“苏北海”的羊奶,那是维系铁骨铮铮节操昭昭的“苏北海”生命的救命水,凡人如我者,岂敢消受。

我谢过了老汉,于暮色之中返回县城,炊烟弥漫之间,我似乎隐约看到了持节牧羊的苏武的不屈形象。我心里当然明白,这个形象的获得,就来自在苏武先祖墓前放羊的那个苏北海。

忠魂不灭,苏北海老汉便是苏武先祖在新时代的化身。

永远的苏武

(2005年高考四川省满分作文)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十一——陶渊明课堂经典诗歌精编

一、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名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kǎn)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二、相关事迹

陶渊明的一生,简单地说,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

初次做官: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可能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早年抱负有关。现在我们心目中的陶渊明往往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这大体上不错,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最起码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第二,与亲老家贫有关。这一点他诗文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饮酒》)说自己是由于生活困难,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仕的。但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他也未就任。

第二次做官:约在三十五岁时,他出仕到江陵,担任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他占据长江中上游,对晋室虎视眈眈,图谋篡夺。陶渊明至江州后,可能看到桓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对于他企图篡弑的丑剧也很憎恶,于是又产生了归隐之念,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的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恰好在他三十七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去逝,按古代丁忧规矩,陶渊明便辞职回家了,守丧三年。

第三次出仕:在四十岁时,他出仕先任镇将军刘裕的参军。但是他的心情仍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幻想与希望,另一方面又疑虑重重。很可能他与刘裕仍然合不来,所以第二年改官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同年八年,他又以“耕植不足以自给”,求任彭泽令。但到了十一月,不过八十多天,就以“不愿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从此以后,陶渊明再未出仕,从四十一岁起辞官至去逝,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

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大概情况。

三、主要作品

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品,这些文章质朴自然,言浅意深,深为后世推崇。陶渊明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陶渊明虽栖身田园,却仍未忘怀现实,也未消沉颓废,这种执著于自己追求的不懈精神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就形成了陶诗的另一种

风格:豪放旷达的“金刚怒目式”,如《咏荆轲》等诗都具有慷慨激昂、悲愤雄壮的风格。

四、名家评论

梁 钟嵘: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诗品》)

宋 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

宋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近代 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陶渊明)笑。”“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

现代

鲁迅:陶潜、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

现当代 朱光潜: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思其为艺术。

五、重要名句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细流。

这样我们就较完整地掌握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写作素材,写作时可以自由地、从容地选择我们需要的材料。

六、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二)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三

)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四)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五)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六)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七)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八)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九)

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十)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七、作文示例

上帝的账单

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

穷则独善其身。

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文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犹豫、徘徊。苏子想到了出世,就会增加犹豫与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渊明,我从来都质疑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来都质疑于他的“欲辩已忘言”,我总想在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面,加上一句,你会不为六斗米折腰吗?六斗不够,八斗呢?这总是有种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钟爱的苏子啊!你怎能以此为效呢?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

镜乃一种品格,既然是品格,则有高尚与低劣之分。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他们各有所爱的“镜”,他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坚持的秉性。然而选择“低劣镜”的人亦有之,“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吴王面前为越国求情,是奸臣,是越国的叛徒;“张昌宗恐太后—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是小人的行为,是遭人唾弃的国贼。然人各有“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镜子品格的选择。

与陶渊明对话

陶兄:

久仰您陶渊明隐士之名,今日我有幸与您交流真是甚幸。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

近日,我拜读您的大作,深深地为您之“不为五斗米折腰”所震撼,深深地为您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折服,深深地为您之“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感慨,深深地为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羡慕。

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污浊社会的憎恶,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闲适田园生活之喜爱。酒,是您之钟爱;诗,是您之精神寄托;菊,是您之品性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污浊;您常食不果腹而不急,因为您有精神食粮;您的庄稼“草盛豆苗稀”而不烦,因为您的志向没有违背您的初衷„„

我对您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和陶兄一样,十分喜爱菊。菊,乃花之隐逸者也。可我有一事不明。隐,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隐,不就是在一味的逃避吗?为什么不学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像梅“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其一味逃避,不如与那污浊社会一搏,哪怕是以卵击石也留的千古美名。

我还有一事想请教陶兄。酒,乃是文人墨客们皆爱之物。苏轼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之“葡萄美酒夜光杯”„„可到最后有哪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喝的大醉增加自己的苦痛呢?陶兄您也可谓诗坛中爱酒而著名的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麻醉自己的心灵,用酒为自己的处境诉不平,用酒为自己的灵魂疗伤呢?

我所问有何不对之处,还望陶兄您海涵。我也希望陶兄您能“他人皆醉我独醒”,希望您能勇敢的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独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原则,则此生无撼矣!

就此搁笔,打扰了!

您之崇拜者

走近陶渊明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以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题记

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著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页,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环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响又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

竹篱密密,杨柳依依,烟云舒展,菊点宁静。您就居于这里。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语,生活中要想做到这样一个“真”字倒还是真需要些勇气与智慧。您在随波逐流与矢志不移之间终是选择了您的真理:宁静,和谐。

在政治权利沉重,却又无比黑暗的时候,您硬是放弃了不易得来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您带着与众不同的清新与旷达,寻回一方心灵净土。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只不过是您窗前的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在最昏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阳光。这就无愧于您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清明!

现在您的生活已经很接近于您的理想了:在这个远离尘世的村落,每日的耕田劳作,自得其乐,又有香菊清酒于您相伴,那高洁品行的菊花不正如您吗?祥和幽静,纤尘不染。那诠释情怀的酒不也是您的最爱吗?与生和谐,远离凡尘。伴着它们,您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

您的生活抑或说您的归宿就是归隐,那是最清逸.最高上.最自由的人生,那也是您的人生。做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向善.智慧而又快乐的老人,您一生无憾。因为您的心界即是幽静的,高洁的,政事的污浊必定无法搅扰您的生之和谐。

面对南山,您似乎彻底忘记了那些不快,选择了坦然淡泊的心态。您可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自己心境的了解与共鸣才是真正的天籁之声,琴上无弦又何妨?您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生活闲适,而不必“心为行役”,自然游目骋怀,参透自然。

您告诉我,在污浊社会也不能随波逐流;您告诉我,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您告诉我,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做那个自然.完整的自己;您告诉我,“真”,永生不灭„„

仿佛是灵魂回到内心,我猛地惊醒,窗外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而我心中,却多了几分坦然,几分宁静„„

把酒东篱: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

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

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

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美哉!陶公

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

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朦胧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随从带一铁锹,说:“死便埋我。”

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

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

做个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

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

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跟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

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文。

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

人与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站在喧嚣的历史舞台,叩问际会的风云,聆听先代哲人的足音。同是华夏文坛上的巨人,陶潜、屈子、李白却走出了不同的人生之路。究竟后人应沿着何人的路前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我放弃了归隐之路。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屈子之路虽壮,却承受不了沧桑重荷。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

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陶潜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志趣的表现;屈子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个性的张扬。而李白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乐观的写照!

我将沿着李白的路往前走,无论路上有多少荆棘,我坚信,只要一直在走,脚下总会有一片康庄大道!

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路,我将沿着李白的路„„

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说的那样: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他那决然离开人人都认为是幸福生活的官场情怀?能够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与无奈?他明白,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的。既然这样,他就没有必要留恋,就只有选择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他嗟叹自己的才华竟在这官场中充分地施展。他只有内在心里矛盾,在内心痛苦,从而派生出外在的“菊花”情结,“菊花”人生。

于是,陶渊明希望自己“入”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出”则大济天下,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或许正因为他的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战胜世俗,战胜自我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陶渊明“出乎”的,便是外在的豁达、潇洒;“入乎”的,似乎就几近于闲情、雅致了。我们常常只看到陶渊明简单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出乎其外”,却不知,他的思想挣扎、心情苦闷而复杂的“入乎其内”。或许有人说他超然,或许有人说他超傻,这些,相对与他而言都并不重要。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人生的与众不同的全部诠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分明地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着他的菊花,“出”世与“入”世的统一!

谈意气

仰观迢迢历史长河,生命的突起与泯灭渺若沧海一粟。然而是什么,宛如雷电般划出的生命冲撞,在生命的天空挂起一道道彩虹,给后世留下一流的品格,一流的生命注解?

是那穿越时空,千年永不褪色的意气啊!多少年来,“意气”以其丰富的内涵,给人的精神注入活力,给人的生命增加了深度。

是那魂葬乌江的西楚霸王吗?身后,乌江水荡涤着你的伟岸。回想起你釜破舟沉,回想起你气吞残虏,你的眼泪融入乌江。于是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你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利剑,让乌江见证了一个伟大生命走向孤傲,走向灭亡。对于你,众说纷纭:假使学着勾践“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忍辱负重,历史即会改写。但你只是挥挥衣袖:是男儿,就该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千年之后,乌江依旧荡起汹涌波涛。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啊,你可知:乌江水翻滚着的每一朵浪花,都饱含了人们对你的虔诚和景仰?帝王之椅没有为你留下位置。你却凭力能扛鼎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意志永刻墨青,千秋万世散发着琉璃般的光芒。

是那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吗?当你吟着《归去来兮辞》一路踏歌而来,历史的画面在那一刻是那样清晰。五斗米又怎样?男儿铮铮,怎可让心灵沉淀上俗世的浮华?戴月“荷锄归”,是你志趣的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你不屈的性格。当清晨的露珠顺着叶尖滑向掌心,你会心地笑了。这露珠融着你的笑容,让心灵如此熠熠生辉。

在那令人难堪的年代,你选择的是所谓的闲适。你只是扛着锄头,静静地站在东晋的一角,却足以让所有达官贵人、做作文人黯然失色。你以独特的志趣和性格真正在流星划破天际之时与岁月长河完美对接。

与这些伟人相比,我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我愿意循着伟人的足迹,去继承那份属于中华人的“意气”。

从三月的樱花到五月的芙蓉,一个个日子在瞬间溜走,心中的梦在笔端滑过。高三的日子,可以选择激荡,可以选择平静。但我们应该选择的,是不屈不挠的奋起!风沙走石来过,我们还要面对前方的丛林。我们意气风发,我们慷慨激昂,我们破釜沉舟,为的只是六月这份破茧成蝶的美丽。

俯仰古今,我似乎听到有一种声音从时空那头呼啸而来——这是历史对意气的呼唤与渴求。因为:只有这份独属于中华的“意气”,才能承载起这份深情厚重永不褪色的中华历史,才能造就中华人最挺直的脊梁。于是,中华民族最强劲的脉搏,跳动不息。

隐者颂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

引两怀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

穿过东篱的栏栅,你认清斗米中的昏浊

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后的衣裳

踏着落英缤纷,你寻寻觅觅桃源梦境

追着尧舜足迹,你隐隐匿匿南山菊影

没了罗绮华服,你披起晚霞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

没了轻车香马,你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

勇于放弃

敢于清高

于是你笑了,笑声中你双眸闪亮,眼神滑过一丝哀伤

隐者,不就是一个隐匿疼痛,愿意被遗忘的勇者吗

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三——嵇康课堂经典诗歌精编

一、稽康简介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SPAN

lang=EN-US>竹林七贤之一。

(一)人物事略

博才嵇康

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

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饮酒

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

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广陵散绝

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

嵇康与孙登

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的一位很有见识的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的意见,未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的缘故。

(二)名家点评

(晋)颜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五君咏》)

(唐)白居易: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杂感》)

(宋)李清照:两汉本绍继,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

二、素材运用

话题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2004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2: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2002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刃上选择》节选)

话题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材料加工:

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古乐的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昔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临刑之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一部名曲就这样失传了。当真是“后不见来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生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的曲谱。(1999北京市满分作文《重现文明再创辉煌》节选)

话题4:包容

材料加工:

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话题5:家庭教育

材料加工:

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但我们看他做给儿子看的《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

一告后辈要立志,志之必坚。

二告后辈要“见义而作”,赈灾济贫。

三告后辈要慎言。

四告后辈要少欲,要宽容谦恭,要有涵养。

五告后辈不要打探他人隐私。他说:“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私。”

六告后辈不要受人之馈。他说:“匹帛之馈,车服之赠,肖深绝之”,因为“常人皆薄义而重利”,别人主动向你破财献礼,则必有所求,必图回报,这是“君子之所大恶也”。

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们知道,稚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意的。只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所以,后来被山涛推荐而做官的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的驯臣。

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

话题6:自虐

材料加工:

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

话题7:坚持自我

材料加工:

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话题8:路

材料加工:

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铁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年所有的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于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的玉杯,杀机顿生。

人说你毁坏礼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的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的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时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的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的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的身上。(《哭嵇康》节选)

话题9:交友

材料加工:

冤哉!嵇康!

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的锤声。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的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可遗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的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页:满眼是野蛮的屠戮,满耳是大众的悲鸣。其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谓之知言”的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对山涛的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哭嵇康》节选)

三、成品展示

远去的骑士

走进魏晋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嵇康了,这位“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着一袭粗衣,或抱琴行吟,或醉卧竹林,“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成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的这“一个”。

这“一个”,适逢曹魏末年。其时,魏势日衰,而司马氏日兴,王朝的更迭已成为定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迫使许多的士人开始人生指向的重新选择,这种选择充满了心灵的匍匐与站立的痛苦的挣扎。于是,随波逐流者有之,激流勇进者有之,虚以委蛇者有之,敛迹避祸者有之。即使是阮籍这般的名流,也“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而嵇康则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麋鹿,“狂顾顿缨”,悲则哭,怒则骂,以一种生的放恣,成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于是,他的存在,无疑成了对当时的一种可怕的侵犯。司马氏当然不会听之任之。他左手托着官爵和厚禄,右手则举着滴血的屠刀。

先是由种会带着随从去察看嵇康的动静。钟会亦为当时的名士,也曾名噪一时。依附司马氏后,很快成为司马集团里的重臣。当钟会昂昂乎来到嵇康的茅屋前,一贫如洗的嵇康正在家门前的老柳树下大铁。种会等了好久好久,等到的只是“叮叮当当”的铁锤声和“呼。啦呼啦”的风箱声。这些声响,充溢着一种鄙视的轻慢。在这些声响中,嵇康的脸上飞扬着串串的汗水,钟会的额上也不由自主地渗出滴滴的汗珠。钟会再也不能忍受这些声响,他只好无趣地走开。这时候,嵇康才放下铁锤,从他嘴里逸出的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的奚落,钟会只得自嘲地回答:“有所闻而来,有所见而去。”说完,便讪讪地辚辚绝尘而去。

司马氏并未就此罢休,他需要嵇康这样的特殊人物,充当他的幌子,扩大他的影响,从而达到他的政治目的。于是司马氏又一次派山涛去说服嵇康。山涛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只是司马氏的残酷地杀戮异己,让他心悸;而司马氏功名利禄的拉拢,又使他心动。人性的弱点促使他投靠了司马氏政权,并成为一代王朝的佐命大臣。当然,他也成了司马氏最佳说客的人选。

我无法揣测,山涛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去说服嵇康的:也不知,他是如何地摇唇鼓舌,卖弄他自己的人生哲学的。然而,正是因为有了山涛的此行,才引出了嵇康的鸿文巨制《与山巨源绝交书》。这封洋洋大观的公开信,完完全全地、坦坦然然地再现了一个不驯的嵇康,一个真真实实的嵇康,一个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嵇康。就是这样的一封信,烛照出司马氏篡位夺权的狼子野心,也表示了嵇康自己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文章尖刻泼辣,嬉笑怒骂,一股填膺的义愤在笔端化成飓风,化为激流,冲击着他自己心中的郁闷,也冲击着天下人心中的块垒,真是痛快淋漓。它说出了许多士人敢想而不敢说,甚而连想也不敢想的话。这种直爽的宣言,这种公开的睥睨,无疑是一种挑战,是于无声处的“惊雷”。

司马氏绝不能容忍嵇康如此的挑战,终于寻了嵇康的一个不是,把他投进了大牢。而那个钟会不忘前隙,他在司马氏前不停地谗言,说嵇康“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所不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还危言耸听:“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钟会的这种落井下石,促使了司马氏除掉嵇康的决心。当消息一传出,举国上下一片哗然。京师太学生三千余人联名上书,吁请赦免嵇康,但终究未能奏效。

公元263年的一个令人揪心的日子,嵇康缓缓地走向刑场,夕阳的余辉映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他眯着他那双早已习惯了黑暗的眼睛,看着远山那轮亘古的日影,提出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要求:拿琴来。琴拿来了,他轻抚着琴,开始拨弄那一根根的琴弦,琴弦流淌出的只有他知道的旋律——《广陵散》。一曲弹完,他站了起来,面如闲云,掷琴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于是,他化作啼鹃,融入了那如血的夕阳中。

其实,嵇康完全可以作另外一种选择,譬如像他生前的挚友阮籍,虽然充当了司马氏手下的什么官,却百事不问,混日子聊天;有譬如像他死后的向秀、刘伶、阮咸,终日狂饮烂醉,妙参玄理,以寻求精神的解脱。然而嵇康偏偏要说“不”,明明“知以直道不容于时”,却偏偏仗义执言。嵇康一阵风似地凛凛而去,绝了的是那鲜为人知的《广陵散》,不绝的是他那黄钟大吕般的人格气韵,他成为一种时代的风骨,一种人文的精神,跨越了17多个世纪1700多年昂昂而来。

正义的选择

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遥远的年代。夕阳西下,那个坐在地上,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他的琴声低沉而又高亢,快乐而又悲凉,流露出无限的孤寂。他,一个孤高绝伦的隐士,一个丝毫未被遗忘的才子,在这夕阳下深深地体味人生„„

他内心的焦灼与热烈在这恬淡的竹林中丝毫没有消散,反而在这时起时落的琴声中得到完整的体现。他静静地聆听着自己的琴声,感到无比的欣慰。

那是一曲几成绝响的妙曲:一个年轻的侠客,为报杀父之仇,一剑刺死了仇人——那个不可一世的国王,自己也毁容自刎。听吧,高亢代表着刺客矢志不渝的决心,雄浑流露出毅然赴敌的沉勇,激荡显示了拼死战斗的壮烈,委婉透露出一丝的悲凉与赞叹。这就是嵇康的《广陵散》,那绝世的《广陵散》。

嵇康是隐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沦,不屈地与司马集团斗争的战士。他像一只卓尔不群、傲立鸡群的野鹤,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夕阳的余辉,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镜:欲隐而不能隐,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本可以选择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诉他不能违背正义。他蔑视权贵,带着一丝嘲讽的口吻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为了这种正义,他可以抛去一切:名与利,甚至于生命和友谊。那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尽管人生短暂,他不知何时能看到司马氏的没落,然而,他还是义不容辞地卷入了朋友吕安的**。他本来想什么事都不问,只打他的铁,种他的菜,可是却有人用卑鄙的手法来从他身边夺走帮他种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选择了正义,站在了被告一边,自己也成了被告。

刑场上,他最后一次弹响了《广陵散》,无数的人被他的琴声所感动。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阳西下,他的小车经过你旧时的小屋,一切如旧,竹子依旧翠绿,夕阳依旧把它的余辉洒满整个庭院,只有那个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却为何不见?那首感人至深的绝响为何不闻?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说?只有那晚来的凉风夹带着辽远的笛声,吹过残败的墙垣,呜呜作响,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语。

一步与一生

十根指头,是院外的败竹,一节一节在五弦上开花,一点一点痛在人们灵魂深处。嵇康向前一步,用一生撑起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题记

车声辚辚,烈马萧萧。钟会来访。

嵇康头也不抬,在熊熊炉火前自顾自的打铁,一个略带谄媚的声音在耳畔盅惑响起。

“久闻叔夜大名,愿请赐教,荣华富贵,一世不尽。”

嵇康抬起头,清亮的眸子霎时弥漫起千年不散的大雾,铮铮而立,然退后一步,沉重后退的足音,一下一下,象是来自天上那个遥远的世界。

轻移蜀桐,款抚吴丝。江娥啼竹,素女哀愁。一个个音符在五弦上开花,毕剥绽放,次第划过历史苍白的面容和无数班驳的蓦碑,整个世界,春暖花开。

在此刻,嵇康的目光定是投向了他朝思暮想的山林吧,那里承载了他一生的梦想和骄傲:柴扉推开,流水淙淙,暮色沉沉。剑声与低吟声交融,劳作声与琴声飞旋,天地大彻大悟。

“行刑时间到!”一个嘶哑的声音划破空气。残阳凝血!

嵇康向前一步,昂昂而立。即使在死神狰狞张开的黑色羽翼下,仍嘴角上扬。我们知道,嵇康的这一步,就是他一生信仰的完美阐释!在嵇康渐行渐远的背影中,整个魏晋短暂的华丽,轰然倒塌。

嵇康向前一步,后退一步,在这一步步进退中,工笔着自己的一生,吞吐着整个世界。一步一步,拒绝着荣华笑面着死亡;一步一步,向往着山林鄙视着权贵;一步一步,用自己的一生,撑起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那倾圮的先烈,浩荡乎若大风乍起,飘飘乎若悲歌般终止,嵇康用一步成就的一生,我们只能在昏黄杂乱的史册中淼淼感受,感受他淡若止水的心境,感受那铮铮弥散的清亮琴音,穿越千年的时光,再次为你泪流满面。

手挥五弦,自逐清流真气节,

目送归鸿,经天纬地大诗篇。

司马迁(前 145或前 135梷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前I04),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人物事略

少年司马迁 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迁10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源久长的家学对他后来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同、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19岁为补博士子弟。

游历天下 20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眨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临危父命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白己的身上。

修著历法 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以太史令身份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制定出新历,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

仗义执言 天汉二年 (前99),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辩言:\"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护短开脱,把他投人监狱,并处以腐刑。

忍辱负重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一《史记》

史书体系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体例。何谓纪传体呢?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开综合纂史之法 《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名家点评

(宋)苏辙: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明)茅坤:浑浑噩噩,如长川大谷,探之不穷,揽之不竭,蕴藉百家包括万代者司马子长之文也。

白寿彝:如果说司马迁也有毛病的话,那就是他很粗放。但他的粗放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命力,体现了汉武帝那个时代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活力。

鲁迅:(司马迁)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圃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郭沫若: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比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李泽厚:司马迁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美学思想,突破了儒家\"怨而不怒\"的传统,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性,批判性和来自人民(主要是西汉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中较下层的白由民)的古代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慨。

素材运用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独自踯蹰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痛苦不堪:徘徊于夜色仍明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与痛苦,才能快意人生。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无颜面对己逝的宗族,他的挫折足可以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2004年黑龙江高考优秀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节选)

话题2:转折

材料加工:

有转折的风景是美丽的。便如黄河般百丈九回的浩荡、密林的蜿蜿蜒蜒的神秘、山峰曲曲折折的奇伟,都是转折造就的。更有那\"山重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带来的惊喜与顿悟,也都是转折的妙处。

如同奇风秀景,有转折的人生才是精彩的。转折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生活状态的改变,更有对意志、生命力和对真理认知的考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由无数个转折谱写的。中华五千年的多少英魂,就是由无数转折造就的。

司马迁握着那杆沉甸甸的铁笔走来。他那依然矫健的身姿,依然从容的步履,丝毫没有带着对那次人生转折的沧桑与苦痛,他轻轻耳语:\"是转折赐予了我勇气。\"有些惊讶,那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竟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一点痕迹?不,留下了,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明白了,如若没有转折,司马迁恐怕还不知道自己修史的决心竟有如此之大,是转折赐予了他执著。转折是如此神奇。(2003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转折》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我们无可避免地要面对选择的考验。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要想彻底抛弃选择,恐怕谪仙人李太白都得摇头叹气道:\"噫吁唏!难于上青天也!\"可见,要先学会选择,之后才会懂得自下而上的立世之道。

我的脑海中走出一位头发花白而嗓音纤细如丝缕的老头子,这是谁呀?司马迁。老司马当年不过替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不想拂了圣听,挨了武帝一刀子。司马迁告诉任少卿说\"每念及此,未尝不发汗沾衣也。\"他想到死,一了百了,也想到老父亲的临终遗言。终于,他选择了含垢隐忍,写一部\"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司马迁的选择给那些稍遇挫折就 \"临清流而赴死\"的人上了生动一课,他活生生地让割睾丸的利刃变成接生《史记》的手术刀,其化害为利之术,良足谓今古奇观。(2002年高考河北优秀作文《发自心灵的选择》节选)

话题4:自我认识与别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了伟人。我们不禁要反思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摈除外界的干扰,在他们心中白己选择的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恃论中走向辉煌。(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节选)

话题5:变通

材料加工:

司马迁着意讲“变”,可以说,他的《史记》的五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都在捕捉一个“变”字。他认为“天”是变的,称天变为“天运”。他认为“物”是变的,说“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他称历史的变化为“古今之变”,特别重视历史的巨变,说:秦楚的“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司马迁十分重视“通古今之变”的“通”字,“通”即贯通,就是对古今之变作贯通的思考。为了强调这一点,他还作了“略协古今之变”“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等表述。“略协”、“厥协”、“整齐”均指综合。总结,就是通过综合、总结而把握全部历史之变的大纲即规律的意思。

司马迁正是这样做的。他两次修正历史的断限,就是为了把握由黄帝到汉初的从统一走向大一统的规律;就是为了把握人心向背是历史发展决定力量的真理。这两点把握雄辩地证明了:古与今的阻隔是可以贯通的,人们是能够化古为今,化传统为现代的。由此我们看到,“通古今之变”,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而是卓越的历史智慧。(《论司马迁的“通变思想”》节选)

话题6:挑战

材料加工:

司马迁注意到物产分布在不同地区,那么依靠商人互通有无,增进物资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便非常重要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总结致富之术,还首创经济史传。更可贵的是,他还敢于反对正统的义利观。他非但不认为逐利求富是耻辱的、非正义的,反而认为这是所有人的共性。他引用俗谚说:“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的“素封论”是他为商人辩护、鼓励百姓从商致富的思想。他引用《管子》“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得出结论:“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正统文人要求百姓尊义耻利,认为趋利则失义。但司马迁却把利、义统一起来,为商人的趋利正了名。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在统治阶级鄙弃“小人喻于利”的时代,发出了离经叛道的异响,其光辉却仍然昭然于世。可贵可叹!(《司马迁经济思想初探》节选)

话题7:买镜

材料加工:

(一)司马迁有一面镜,一面历史的镜,照出了上至轩辕下至汉武的人生沧桑,照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历史上人们一直称颂这样的镜,清彻明净,事无巨细,一览无遗。

可是还有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如此,人如此,镜亦如此。

所以,如果我要买镜,一定要一面特制的镜:一面光亮如洗,可察毫末:一面昏暗沉寂,模糊朦胧。

用一面特制的镜,照人、照世、照史,既不会让目光被瑕疵纠缠,也不会让失误遁形于昏暗,用特制的镜照世界,终会照来一个明媚的未来,(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买镜,我要特制的》节选)

(二)一个冷清、幽深的闪房,墙上的窗户里斜射几丝惨淡的光,一个无奈但又沉重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接受,腐刑。”抬起头来,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

对,他就是司马迁,他直言进谏,即惹来君主的大怒,并被赐予腐刑这种让男儿耻辱的刑罚。司马迁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却是他的君主,亲手毁了这面明镜,却让昏镜当道,最终,一片惨像。(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本期话题》节选)

成品展示

历史从那一夜开始

(2002年高考江苏优秀作文)

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魁。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好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臼?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不完全的男子。

司马迁无法遏抑心中腾生的怨怒,昨日朝堂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

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责让他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了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决不能屈辱地活着,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静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司马迁在床边坐了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剧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颤抖„„天明的时候,牢外传来一声吆喝:“司马迁,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我选择腐刑。”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无声地哭了。

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于是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蕴涵丰富的作文素材

广东省云安县云安中学

杨显志

故事梗概:赵国得楚和氏璧,秦提出以十五城诈取璧,赵国面临强权外交,进退两难,缪贤向赵王举荐了蔺相如。蔺相如以其机智、勇敢完璧归赵。后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蔺相如又一次以大智大勇战胜秦王,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蔺相如两次为国立功,得到赵王信任,被破格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发誓要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处处躲避廉颇。相如的舍人自觉受了委屈,不愿意为相如驾车。相如向舍人晓之以理,说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的道理。廉颇闻之,被相如高风亮节所感动。最后,亲自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与相如成为生死之交。

【拓展方向】

一、从蔺相如方面着想

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诗)

蔺相如虽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一个普通门客,但当国家有难,需要他效力的时候,他义无返顾,慷慨呈辞:“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绝不推脱。后来,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2.好马还要伯乐荐

蔺相如在缪贤门下做门客时,已经表现出不凡的智慧。比如,有一次缪贤曾因犯罪,想投奔燕王。蔺相如以他高屋建瓴的分析,成功地劝缪贤放弃了这一想法,最后使缪贤获得了赵王的原谅。好马还要伯乐荐。要不是后来缪贤的荐举,蔺相如这匹好马也许就会一辈子湮没无闻,更谈不上后来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的成功。 3.口才也是才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立了大功后,被赵王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对此颇不服气,其中的一条理由就是,蔺相如只是动了一下嘴皮子而已。其实,会动嘴皮也是一种才,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口才。蔺相如正是以其出类拔萃的口才,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义正辞严地驳斥了秦王的无礼,保全了价值连城的璧玉,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4.勇敢加智慧,无往而不胜

当第一次与秦王交锋的时候,蔺相如以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镇定和智慧,从秦王手里巧妙地夺回璧玉,并派人机智地送回赵国。然后,蔺相如又凭借其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向秦王郑重表示,“请就汤镬”。在渑池会上,当秦王不肯为赵王击缶时,蔺相如先是柔中带刚,不卑不亢,“跪请秦王”,遭到秦王拒绝后,又以五步之内“颈血溅大王”的拼命之势逼使秦王乖乖就范。最后,当秦之群臣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辱赵时,蔺相如棋高一着,智胜一筹,对之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将秦之威风扫得一干二净。在这两场外交斗争中,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就像鸟的两只翅膀,助他穿云破雾,翱翔长空。

二、从廉颇方面着想 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当廉颇得知蔺相如的官位超过他的时候,心里十分不服,发誓一定要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每朝时,常称病”,一旦“望见相如”,也是“引车避匿”。同时,还向受了委屈的舍人晓之以理,说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的道理。廉颇闻之,终于被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高风亮节所感动。最后,他放下大将军的架子,亲自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与相如成为生死之交。

此段材料还可从不同角度论证不同的道理,如从廉颇的角度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蔺相如角度论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等。

2.不要以出身论人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立了大功后,被赵王拜为上卿,地位超过了廉颇。廉颇对此颇不服气,其中的另一条理由就是,蔺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依照廉颇的看法,一个人出身卑贱,就应该永远卑贱,一个人以前是贼也就永远是贼了,这种观点显然是十分错误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却一直都恪守着这一观念不放。比如,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不是一直奉行只有“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才有资格被推荐上大学、招工招聘等这一十分荒谬的“出身论”吗?

三、从蔺相如和廉颇两方面同时着想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团结才有力量。家和不被外人欺。 当秦王要与赵王会于西河外渑池时,赵王畏惧不去。廉颇与蔺相如一起商量着说对赵王说:“如果大王不去,就表明赵国弱小胆怯了”。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王针锋相对,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并对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使其“终不能加胜于赵”,而此时在军事上“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这里,蔺相如的文(外交)与廉颇的“武”(军事)可谓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强大的秦国最终也“不敢加兵于赵”。否则,“两虎共斗”,则“其势不俱生”,赵国就会遭致重大损失。

此段材料还可论证“军事和外交同样重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

四、从赵王方面着想

领导者要知人善任,赏罚分明,要不拘一格,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规矩

当秦提出以十五城诈取璧,赵国面临强权外交,处境艰难,缪贤向赵王举荐了蔺相如时,赵王并不因为蔺相如只是一介宾客而拒于门外,而是破格录用,委以重任,让他代表赵国出使秦国。当蔺相如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使命后,又不拘一格,赵王又及时将蔺相如提拔为上大夫。后来,当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以其勇敢和智慧捍卫了赵王和赵国的尊严,凯旋归国后,赵王不顾老将廉颇的面子,再一次破格提拔蔺相如,以至官位都超过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赵王这种知人善任,赏罚分明,不拘一格的用人观不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吗?

五、从缪贤方面着想

甘当伯乐,为国荐才

蔺相如在缪贤手下做门客时,已经表现得有胆有识。后来,赵得和氏璧,秦想以十五城诈取璧。赵因国力弱小陷入给与不给的两难处境,“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在这个关键时刻,正是缪贤毫无保留地及时向赵王举荐了蔺相如,最终才有了蔺相如完璧归赵,为国立功的卓越表现。

最值得赞赏的是,缪贤那种心底无私,为国荐才,为国分忧,不计个人安危的可贵品质。缪贤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赵王让他代表赵国出使秦国,此行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因为此去责任重大,不确定的因素甚多,假如蔺相如不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的”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去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人了事,连缪贤也将会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这些缪贤当时不是没有想过的,然而他并不惧怕,他识才敢用,信任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又怎么能做到呢?

反观今天的某些单位部门,当国家需要人的时候,他们不但不积极荐举,相反却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大搞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对单位人才实行关、卡、扣、留。比较起来,缪贤甘当伯乐、推贤进士的举动,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苏轼

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了某些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

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何正臣等新进官僚却从苏轼诗文中搜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因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这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经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侥幸被释,谪贬黄州。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并未缄口搁笔,他仍然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写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时,路经金陵,曾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两人政治见解虽有分歧,但还保持了私交,共游蒋山,互相唱和。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尽管当时\"饮食不具,药石无有\",条件极为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对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流露了深厚的同情。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之评。

一、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 苏轼《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如〔沁园春〕\"孤馆灯青\"写青年时代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如:《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贬谪后孤高自赏,不肯随人俯仰的情绪;〔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这些词作都是很有个性特色的。苏轼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为读者提供了一组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农村风俗画。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

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前人批评苏轼\"以诗为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其实苏轼把写诗的笔力句法等带进词作,正可以扩大词体的表现力。

以“苏轼”为素材 1.全国乙卷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千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2.湖北卷话题:买镜

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下,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 甚,扣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身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必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高歌‘大江东去„„’” ——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3.重庆卷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朗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的长河。

——重庆考生《诗人?明月?黄花》

4.全国丙卷话题: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陕西考生《我的快乐妙方》

5、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6、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7、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8、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9、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10、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眉山三苏之大苏。

司马迁(前 145或前 135梷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前I04),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人物事略

少年司马迁 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迁10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源久长的家学对他后来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同、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19岁为补博士子弟。

游历天下 20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眨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临危父命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白己的身上。

修著历法 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以太史令身份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制定出新历,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

仗义执言 天汉二年 (前99),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辩言:\"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护短开脱,把他投人监狱,并处以腐刑。

忍辱负重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一《史记》

史书体系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体例。何谓纪传体呢?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开综合纂史之法 《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名家点评

(宋)苏辙: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明)茅坤:浑浑噩噩,如长川大谷,探之不穷,揽之不竭,蕴藉百家包括万代者司马子长之文也。

白寿彝:如果说司马迁也有毛病的话,那就是他很粗放。但他的粗放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命力,体现了汉武帝那个时代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活力。

鲁迅:(司马迁)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圃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郭沫若: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比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李泽厚:司马迁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美学思想,突破了儒家\"怨而不怒\"的传统,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性,批判性和来自人民(主要是西汉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中较下层的白由民)的古代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慨。

素材运用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独自踯蹰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痛苦不堪:徘徊于夜色仍明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与痛苦,才能快意人生。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无颜面对己逝的宗族,他的挫折足可以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2004年黑龙江高考优秀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节选)

话题2:转折 材料加工:

有转折的风景是美丽的。便如黄河般百丈九回的浩荡、密林的蜿蜿蜒蜒的神秘、山峰曲曲折折的奇伟,都是转折造就的。更有那\"山重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带来的惊喜与顿悟,也都是转折的妙处。

如同奇风秀景,有转折的人生才是精彩的。转折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生活状态的改变,更有对意志、生命力和对真理认知的考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由无数个转折谱写的。中华五千年的多少英魂,就是由无数转折造就的。

司马迁握着那杆沉甸甸的铁笔走来。他那依然矫健的身姿,依然从容的步履,丝毫没有带着对那次人生转折的沧桑与苦痛,他轻轻耳语:\"是转折赐予了我勇气。\"有些惊讶,那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竟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一点痕迹?不,留下了,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明白了,如若没有转折,司马迁恐怕还不知道自己修史的决心竟有如此之大,是转折赐予了他执著。转折是如此神奇。(2003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转折》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我们无可避免地要面对选择的考验。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要想彻底抛弃选择,恐怕谪仙人李太白都得摇头叹气道:\"噫吁唏!难于上青天也!\"可见,要先学会选择,之后才会懂得自下而上的立世之道。

我的脑海中走出一位头发花白而嗓音纤细如丝缕的老头子,这是谁呀?司马迁。老司马当年不过替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不想拂了圣听,挨了武帝一刀子。司马迁告诉任少卿说\"每念及此,未尝不发汗沾衣也。\"他想到死,一了百了,也想到老父亲的临终遗言。终于,他选择了含垢隐忍,写一部\"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司马迁的选择给那些稍遇挫折就 \"临清流而赴死\"的人上了生动一课,他活生生地让割睾丸的利刃变成接生《史记》的手术刀,其化害为利之术,良足谓今古奇观。(2002年高考河北优秀作文《发自心灵的选择》节选)

话题4:自我认识与别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了伟人。我们不禁要反思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摈除外界的干扰,在他们心中白己选择的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恃论中走向辉煌。(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节选)

话题5:变通

材料加工:

司马迁着意讲“变”,可以说,他的《史记》的五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都在捕捉一个“变”字。他认为“天”是变的,称天变为“天运”。他认为“物”是变的,说“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他称历史的变化为“古今之变”,特别重视历史的巨变,说:秦楚的“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司马迁十分重视“通古今之变”的“通”字,“通”即贯通,就是对古今之变作贯通的思考。为了强调这一点,他还作了“略协古今之变”“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等表述。“略协”、“厥协”、“整齐”均指综合。总结,就是通过综合、总结而把握全部历史之变的大纲即规律的意思。

司马迁正是这样做的。他两次修正历史的断限,就是为了把握由黄帝到汉初的从统一走向大一统的规律;就是为了把握人心向背是历史发展决定力量的真理。这两点把握雄辩地证明了:古与今的阻隔是可以贯通的,人们是能够化古为今,化传统为现代的。由此我们看到,“通古今之变”,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而是卓越的历史智慧。(《论司马迁的“通变思想”》节选)

话题6:挑战

材料加工:

司马迁注意到物产分布在不同地区,那么依靠商人互通有无,增进物资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便非常重要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总结致富之术,还首创经济史传。更可贵的是,他还敢于反对正统的义利观。他非但不认为逐利求富是耻辱的、非正义的,反而认为这是所有人的共性。他引用俗谚说:“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的“素封论”是他为商人辩护、鼓励百姓从商致富的思想。他引用《管子》“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得出结论:“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正统文人要求百姓尊义耻利,认为趋利则失义。但司马迁却把利、义统一起来,为商人的趋利正了名。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在统治阶级鄙弃“小人喻于利”的时代,发出了离经叛道的异响,其光辉却仍然昭然于世。可贵可叹!(《司马迁经济思想初探》节选)

话题7:买镜

材料加工:

(一)司马迁有一面镜,一面历史的镜,照出了上至轩辕下至汉武的人生沧桑,照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历史上人们一直称颂这样的镜,清彻明净,事无巨细,一览无遗。

可是还有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如此,人如此,镜亦如此。

所以,如果我要买镜,一定要一面特制的镜:一面光亮如洗,可察毫末:一面昏暗沉寂,模糊朦胧。

用一面特制的镜,照人、照世、照史,既不会让目光被瑕疵纠缠,也不会让失误遁形于昏暗,用特制的镜照世界,终会照来一个明媚的未来,(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买镜,我要特制的》节选)

(二)一个冷清、幽深的闪房,墙上的窗户里斜射几丝惨淡的光,一个无奈但又沉重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接受,腐刑。”抬起头来,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

对,他就是司马迁,他直言进谏,即惹来君主的大怒,并被赐予腐刑这种让男儿耻辱的刑罚。司马迁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却是他的君主,亲手毁了这面明镜,却让昏镜当道,最终,一片惨像。(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本期话题》节选)

成品展示 历史从那一夜开始

(2002年高考江苏优秀作文)

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魁。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好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臼?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不完全的男子。

司马迁无法遏抑心中腾生的怨怒,昨日朝堂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

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责让他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了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决不能屈辱地活着,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静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司马迁在床边坐了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剧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颤抖„„天明的时候,牢外传来一声吆喝:“司马迁,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我选择腐刑。”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无声地哭了。

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于是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

王羲之: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唐诗,晋字,汉文章。”文赋盛行于汉,诗歌辉煌于唐,而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则书家辈出,书体纷呈,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王羲之,便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

由于其书法运笔达到了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内心的情感于是能自然流露于笔端。在江南三月天朗气清之际,王羲之点画之间让人感受到的是“思逸神超”。让我们走进王羲之,走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走进王羲之的书法世界。 ● 作家档案

王羲之: 321年——379年

字号:字逸少;因担任过右军将军一职,故人称“王右军”

籍贯:山东琅琊临沂人

时代:东晋

生平:幼时随家族渡江南下,定居建康(南京),住所就在刘禹锡诗中所言的乌衣巷(现在夫子庙一带)。王家是仕族世家,王羲之的伯父王敦,王导,父亲王旷,都是东晋元老,“司马与王共天下”,权重一时。由于门第的关系,王羲之早年入仕,颇为顺当。但他生性恬淡,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很深,对仕途不很在意,而是流连山水,热衷于佛、道、音乐、书画。父辈相继离世后,他在政治上连连失意,于是称病去职,定居会稽,专心书画。

作品: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还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名望: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转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此后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而被后人尊为“书圣”。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王羲之书法的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

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一种随心从化,恬淡平和的意境。这和魏晋时玄理的盛行是分不开的。玄学讲顺应自然,自由任情,“不滞于物”。所以魏晋的名士,大多好山乐水,“放浪形骸”,倘佯自得。王羲之也不例外。并且他把这种玄远的风度,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了自己的书法之中。

他运笔富于变化,却没有雕饰;笔画秾纤折中,不激不厉,超逸优游,有一种晋人特有的风韵。

王羲之的书风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经过唐太宗的大力提倡,他所开创的流美俊逸的书风一直笼罩着中国书坛。唐宋元明诸家,很少听说没有临习过王羲之的。直到清代碑学兴起,北派强雄粗犷的风格重新为人们所重视,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突出成就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作品,是他中年时候创作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受到历代书法家的推崇。作品中的二十多个“之”字,竟然每一个的写法都各不相同,毛笔表现汉字书法的艺术达到极致。 ▲评论资料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梁武帝萧衍称羲之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赞叹:“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

大诗人李白曾赋诗:“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北宋黄庭坚曰:“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非复可以常理待之。” 当代书坛泰斗启功曾为临沂王羲之故居题诗:“琅琊众望标千古,王草颜真冠书府;我今执笔也题碑,鲁班门前弄大斧。”

三、作品在线 ◆作品概述

历史上留传下来的王羲之书迹为数不少,但真迹无存,大多是传世的临本和摹本。除了《黄庭经》、《乐毅论》等为小楷体外,大多为行草书迹。其中,《姨母帖》结体浑朴凝重,用笔遒劲洗练,风格古雅。《初月帖》行笔潇洒,表现出一种流动的风神。《寒切帖》写来从容不迫,自然流畅。《平安帖》用笔精严,体势多变,沉静秀雅,是王书的典型作品。《快雪时晴帖》结体端庄,运笔流畅,神完气足,为王书真品。《十七帖》草法灵动,点画分明而气势连贯,面貌清秀而骨力内含,被后世推为草书绝品。

而作为美文妙笔的《兰亭序帖》更为世人所熟悉,通篇有一种和谐的韵律,最能体现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深造诣,其章法浑然一体,笔锋婉转藏露,变化细微,结体疏密有度而婉转自然,墨气忽浓忽淡,令人赏心悦目。其完美的艺术风神,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的最高水平,也标明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作品读思

选文一:《兰亭集序》

【导读】

王羲之的书法真可谓“挥毫前无古人”,他的文章也的确是“点墨后无来者”。 【正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参考译文】

晋穆帝永和九年,干支纪年是癸卯年,这年三月初三,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春禊活动。众多贤能之士都来参加,王、谢家的小辈长辈也来。兰亭这地方有高高的山,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翠竹,还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这些景物交相辉映,环绕在兰亭四周。把溪水引来作为漂酒杯的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环曲水道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的热闹场面,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一天,天空睛朗,空气清新,春风和暖,使人舒畅。抬头纵观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地上万物之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畅舒胸怀,尽情地享受眼观耳听的乐趣,确实很快乐啊。

人们相处在天地之间,一生很快就度过了。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自己爱好的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事物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不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暂时感到得志,就会喜悦满足,竟然忘记了人生衰老之年很快将要来临。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感情也随着事物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原先所喜爱的事物,转眼之间就变成了陈旧的遗迹,对这些尚且不能激起心中的感触;更何况人的寿命的长短完全由造化安排,最终归于消灭呢。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想到这一点,怎不令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文章中对死生问题所发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慨的总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自己心中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看成一样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量齐观也是胡说。人总是要死的,后代的人看不到现代的人,如同现代的人再也看不到古人一样,这真可悲啊!所以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兰亭集会的人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编成诗集。即使将来时代不同,世事会发生变化,但人们因死生问题而会产生感慨,这个情致是一样的。后代的人读了这本诗集,也将与我这篇序文有同样的感慨吧。

【书法感悟】

《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名文,而且是一本名帖。王羲之以蚕茧纸、鼠须笔书写,全帖28行,325字,一气呵成。用笔、结体、章法、韵致,尽善尽美,元代鲜于枢评定为“天下第一行书”。

就是这区区三百多字,却在王羲之的神笔下,个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历代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王羲之也因此成为独步千秋的一代“书圣”。

王羲之作为一代书圣,其艺术风格表现在多方面。其一,他在精研前世书家的基础上完善了新的书体,成为当时书法创新的领头人。其二,他以雄强的笔力

第13篇:雅思口语part2,,part3人物类及经典

friend

Intro: The person I enjoy talking with is my university clamate Song, who was in the same claroom and the same dorm with me during the unforgettable four years study in NanJing.Since we looked very alike each other and went to our cafeteria side by side, many people thought we were twins.Indeed, we are buddies all the time.

As we(share many same interests )have a lot of things in common with each other, we often talk about anything (when we are available ,sometimes on MSN, and sometimes over our mobile phones)whenever we want.Topics are from study to work, from sports to girls.Our favorite topic is football.We often share and exchange our ideas about one game on the line while we are watching it.Every time when we chat, we forget the time.(交谈的原因,内容,目的)

Another reason I enjoy talking with him is due to his good personality.Song is the person I can always rely on and trust.I told him every secret I had when I felt happy or felt down, then he shared my happine and sadne with me.He is never jealous of me when I am in luck, and never turn his back on me when I am in trouble (adversity).I still remember how patiently and hardly he comforted me on the day I broke up with my girlfriend.I was so grateful for the words he told me: don’t be so sad.There is another better girl waiting for you.(个人品质介绍,引出的故事)

In a word, song is not only a good talking partner, but a good listener, a trustworthy guy.Having him as my buddy is my luck! It is just like the saying: 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知音难觅(评价)

Father(middle-aged)

The person I’d like to talk about is my father, who is the editor-in-chief of Shanghai Daily.

Although he retired two years ago, yet I still can remember his paion for his career.He is always so profeional, competent and knowledgeable in his area.

Father was once given/awarded the top 10 editor-in-chief in shanghai.

Another iue

I also admire his personality.You see, he’s very friendly, hospitable and outgoing.

People in our neighbourhood like to discu with him about their problems, father also likes to share specialty food he brought from other provinces with neighbours.

Actually, what I learnt most from father is to maintain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never give up.Father is ambitious, adventurous and audacious.

He went through a lot of hardship before he became a succeful editor.But he never surrendered, he told me to persis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award,best main actor.Mentally retarded person, to become a succeful fishing tycoon.

Old people

Well, Talking about an interesting old person, it reminds me of my grandpa who used to be an mechanical engineer in a construction company.Now he is in mid 70s, retired at home, but looks very amiable and energetic.He is medium built , but a little bit overweight.(外形,性格特点) But actually there’re something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appearance.

My grandpa is a man of many interests.He loves doing anything from reading to fishing, from watching political news to listening to pop music.We called him a Mr.know everything.Because whenever you ask him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world, he can tell you what you want.(兴趣简介)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him is his fashion sense(引出重点).Once when I talked about the “Chinese idol competition” with my sister on the dinner table, my grandpa suddenly gave his comments on every competitor ,and told us the champion he predicted, it really surprised us.It was really amazing that We never thought a man over 70s can still enjoy those TV shows and loves what young people loves.It totally changed my view on him, soon he became a member of us, from then, I felt we are closer than before.Another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my grandpa is he can use internet, last year I bought him a PC, he soon learnt how to use it, and can even use online video camera chat with my parents who lives in another city in china.

All I can say about my grandpa is: he is such an out-going person , and has great sense of humor.we love him very much.there is no generation gap between us , only joy.

A child

My uncle’s son- Tom who is about 6 years old, has chubby cheeks and twinkling eyes.Besides that, he has got curly dark hair.In people’s eye, he is a very adorable and a premature boy.In kindergarten, he loves showing himself off.Singing, dancing, telling story

It was really amazing :

when he saw I walking in with my girlfriend, he asked: are you in love with each other?When do you get married? When do you want to have a baby? I have a girlfriend too.The only thing he is similar to my childhood is that we both love showing off.

(if the child is a girl- she is so obseed with her beauty, we called her Mi.Mirror)

A neighbor

Lee is a good neighbor as well as a good friends for me.

I`ve known him since I first moved here.He has been living next door to us for 5 years.

We are in the same age, and studying in the same school .so we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 and became closer with each other.

We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hat is basketball.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in our community basketball court.

A Chinese saying: a neighbor nearby closer than a relative far away

People

Part2话题集锦

Describe a person you helped (Whom you helped, What help you gave, Why you helped him/her, and explain how you felt after you helped him/her)

Describe a succeful person.

Describe a teacher.

Describe a (sports )star.

Describe a good leader who is your friend.

Describe the oldest person you know.

Describe an adventurous person.

Describe a person in the news that you want to meet most.

Describe a child you know.

Describe a close friend/your best friend.

Describe a friend you admire.

Describe a teacher you had when you were a child and who you liked.

Describe a person who speak another language.

Describe a foreign artist/Describe a piece of handicraft.

Describe a TV or radio presenter.

Part3

Do you think children should help others?

Why children should help others?

Do you think we need to teach children to help others?

What they could learn from adults?

How can parents and teachers educate children to help others?

Why parents have to pay teachers?

If they help others from early age,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they will have with their clamates? Why so many people prefer to be doctors?

Is it because of the high salary?

What is the reason that movie stars earn more than nurses?

What is the motivation/purpose of helping others?

Do you think everyone is born with the awarene to help people?

Why some people do not help others?

Describe an old person you admireYou should say:

What he/she does

What kind of person he/she is

What you learnt from him/her

Explain why you admire him/her

例子:

Describe a famous person you admire

You should say:

What he/she does

What kind of person he/she is

What you learnt from him/her

Explain why you admire him/her

If you ask me about my favorite sports star, I would definitely say Liu Xiang, an excellent athlete from shanghai, who has just succefully achieved the gold medal in 2004 Olympics in athens, he broke the record with l2.88 seconds on the 110 meters hurdle race.

He is not only the hero for shanghai, but the hero for china.Because though chinese athletes have gained more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these days, yet there is still not much progre in track field, however, Liu’s performance was absolutely a breakthrough for the nation.Each of us was hugely amazed and impreed by his performance.

More importantly, he is not only the pride for china, but pride for all yellow people, for he broke the dominance of black people in the track field, creating a miracle that yellow-skinned people have the same strength or ever stronger potential in track field.

(I also know he sings very well, I heard some entertainment company wants to publish an album for him)

A young man full of drive, competent and ambitious sporting spirite like Liu, is really my idol for me to follow, that’s why I like him very much.

第14篇:高一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人物类).doc

高一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人物类)

(1)

A Shoe PatternHarry is eighteen now.He studies in a middle school.His parents like him very much and hope he can become a famous man.So they often tell him to study hard and they do all for him.They call him at six in the morning, after breakfast his father takes him to school in a car and in the afternoon, as soon as the young man comes back, the supper is ready.Of course, he never washes his clothes or goes to buy something in the shops.Once Harry’s father was sent to London on busine.He would stay there for half a year.Leaving, he told his wife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son.The woman had to get up earlier and did all what her husband did before.And two months later she was so tired that she was ill in bed.Now the young man got into trouble.He couldn’t do any housework.He had to do as his mother told him.Even he didn’t know where to get on the bus!Yesterday Harry’s mother found his shoes were worn out and told him to buy a new pair in the shop.But he didn’t know how to choose.The woman had a sigh(叹息) and gave him a shoe pattern(鞋样) and told him to buy a pair of shoes himself.It’s Saturday today and Harry doesn’t go to school.With a policeman’s help, he found a shop.The shopkeeper was friendly to him.The man brought a lot of shoes and asked him to choose.When he was trying on a pair, suddenly he remembered something and took them off.The man was surprised and asked, “What’s the matter, young man?”“I’m sorry, I’ve left the shoe pattern at home!”1._______ always does some housework in the morning.A.Harry’s father B.Harry’s mother C.Harry D.Nobody2.Harry’s parents do all instead of him because _______.A.he’s too young

B.he has poor healthC.he’s busy with his studies D.they hope he spends all time on studies3.The woman had to look after her son by herself because _______.A.her husband wasn’t at homeB.she was stronger than her husband

C.she knew the young man wellD.she was freer than her husband4.When the man was in London, _______.A.Harry had to stay at home C.Harry fell behind in his cla

B.Harry didn’t find the bus stopD.Harry wouldn’t go to school5.The woman told her son to buy a pair of shoes because _______.A.she didn’t know what kind he neededB.she was busy with the houseworkC.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herD.she wanted her son to do something himself6.In fact, _______.A.Harry wanted his mother to buy shoes for himB.Harry didn’t believe himselfC.Harry wouldn’t listen to his motherD.Harry was strong enough to buy shoes for himself【答案与解析】本文讲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自理能力很差,连买鞋子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了。1.A。细节题。根据 The woman had to get up earlier and did all what her husband did before 可以推断以前是她的丈夫做这些事的,因此应该选择 A。2.D。细节题。根据 So they often tell him to study hard and they do all for him可知答案为D。3.A。推断题。根据第2段第1句话 Once Harry’s father was sent to London on busine.He would stay there for half a year 可知答案为 A。4.B。细节题。根据第2段最后一句 Even he didn’t know where go get on the bus 可知答案为 B。5.C。细节题。根据 And two months later she was so tired that she was ill in bed可知答案为 C。6.B。推断题。Harry 亲自去买鞋子,却不知道自己试一试,他不相信自己的脚却只相信鞋样,因此应该选择 B。

(2)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day to say a few words in praise of a man we will all mi very much.To be honest, I can’t imagine we will do without him when he’s gone.Bill Masters almost single–handed built up our sales force in the Houston area and developed the market position that we enjoy today.In only six years, he has brought the firm from a very low fifth position in the area sales to the point where we now outsell all but one of our competitors.Not only have we got 37 per cent of the market under Bill’s leadership; we are increasing our share with each paing month.As you know, the company has moved Bill to northern California to work his sales magic in one of this company’s most competitive(竞争的) areas.But we know that if anyone can do it, Bill Masters can, and I know you all join me in wishing him the best of luck in his new work.1.The speech was made _______.A.at a welcome meetingB.at the opening of a new school termC.when somebody was leavingD.when they had a new manager2.How long did Masters worked there?A.37 years

B.le than 5 yearsC.about six years D.since he began to work3.When Bill started to work in Houston area, he had _______to help him.A.many people

B.nobodyC.about 37 people D.very few people4.Bill increased the company’s sale _______.A.by 37 per cent every month

B.to the second largest in the areaC.to be the fifth largest in the area D.five times as much as before(1—4 CCDB)【答案与解析】本文记述了Bill一生的事业业绩,表达了作者对Bill的怀念之情。1.C。判断题。从第1段中的say a few words in praise of man we will all mi very much.可判断出此题的答案为C。2.C。细节题。根据第2段第2句In only six years可推知此题答案为C。

3.D。细节题。根据第2段第1句almost single–handed built up our sales force可推知此题答案为D。4.B。细节题。根据第2段第2句we now outsell all but one of our competitors可推知此题答案为B。

(3)Nick Petrels is a doctor in Montreal.He works 60 hours a week.He takes care of 159 patients a week in the hospital and at his office.He’s been a doctor for ten years.Dr.Petrels gives his patients good medical advice.But he doesn’t just tell his patients what to do.He also sings to them on television! Dr.Petrels has his own TV show.The show is in Italian, English and French.The doctor starts the show with a song and then gives medical advice.He explains a medical problem or disease in simple language.After that, he sings another song.Dr.Petrels produces and performs in his own show every week.The program is very popular with his patients and with people who enjoy his singing.His dream is to perform(表演) in Las Vegas.His favorite songs are love songs, and he has a compact disk of love songs that he wrote.Dr.Petrels says, “I always loved to sing.All my problems are gone when I sing.” But when Dr.Petrels was young, his father didn’t want him to be a singer, so he went to medical school.Some people tell Dr.Petrels he can help people more as a doctor.But Dr.Petrels says he helps people when he sings, too.“I like to make people smile.Sometimes it’s difficult to make a sick person smile.Medicine and entertainment(娱乐) both try to do the same thing.They try to make people feel good.” 1.Dr.Petrels works 60 hours a week, because he _______.A.gives his patients medical advice B.takes care of 159 patients a week C.sings on television D.has his own TV show 2.Dr.Petrels _______, so he is called a singing doctor.

A.has been a doctor for ten yearsB.always loved to sing C.is popular with his patients

D.also sings to his patients on TV 3.In his TV show, Dr.Petrel _______.A.sings and gives medical advice B.sings about different diseasesC.starts to explain diseases with a song D.sings love songs he wrote 4.Dr.Petrels’ show is popular _______.A.in Las Vegas.

B.at medical school

C.with people who like his singing D.with patients in Montreal

5.Dr.Petrels says he likes to _______.A.help people sing C.do the same thing (1—5 BDACB)

B.make people feel better

D.make difficult people smile【答案与解析】这篇文章描绘在Montreal一个有趣的医生,他不但给病人治病,还在自己的节目中为病人唱歌,给他们带来欢笑。1.B。第1段告诉我们He takes care of 159 patients a week, 如此多的病人,难怪He works 60 hours a week。2.D。由第2段的He also sings to them on television,我们可得知他被称为a singing doctor的原因。3.A。根据第2段的The doctor starts the show with a song and then gives medical advice,我们便可知道Dr.Petrel在他的节目中干些什么。4.C。根据第3段的第2句The program is very popular with his patients and with people who enjoy his singing 可推知答案为C。Dr.Petrel受欢迎的不只在Las Vegas这些地方和Patient这些人。5.B。最后一句的They try to make people feel good告诉了我们Dr.Petrels想干什么。

(4)One of the best-known American writers of children’s books is Alfred Strong, or Doctor Strong, as he is better known to readers everywhere.Now, an art show called ―Doctor Strong From Then to Now‖ is travelling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The pictures and drawings show the history of Doctor

Strong.Doctor Strong first became famous almost fifty years ago when his first children’s book was published.Since then, he has written forty-five books that have sold more than one hundred million copies around the world.Doctor Strong’s books are known for their easy use of words and colorful, hand-drawn pictures.These drawings bring life to his imaginary creatures.The Cat in the Hat, Horton the Elephant, The Grinch Who Stole Christmas, and hundreds of others.The San Diego Museum, in California, organized the art show.It included about three hundred Doctor Strong’s original(最早的) drawings and some of his writings.Most of Doctor Strong’s books, although written in a funny way, have serious meages.For example, in Mc Elligot’s Pool, he describes the danger of pollution.He discues the arms race in The Butter Battle Book, written in nineteen eighty-four.Doctor Strong is almost eighty-four years old now.He says he never planned to write stories just for children.He says he writes stories that interest people of all ages.He says he uses easy words so that everyone, even a child, can understand.

1.Alfred Strong is a famous _______ in the United States.A.doctor

B.artist

C.writer

D.reader 2.Doctor Strong first became famous in _______.A.his eighties when an art show was travelling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B.his fifties when his drawings and writings were published C.nineteen eighty-four when his book MeEligot’s Pool was published D.his thirties when his first book was published

3.Doctor Strong’s books are very popular in America because _______.A.they are stories about animals such as cats, elephants and so on B.they are written in easy words with colourful pictures C.he organized the art show in California

D.they are written in a funny way 4.His purpose in writing many such books is_______. A.to show his original pictures and drawings

B.to organize a special art show of his own

C.to make his readers laugh or smile when they read his books D.not only to interest people but to expose (uncover) some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答案与解析】本文介绍了美国著名作家Strong博士及其作品的风格。

1.C。细节题。根据文章第1句One of the best-known American writers可推知此题答案为C。

2.D。推断题。比较文章第2段第1句中的 fifty years ago 及最后一段的第1句 almost eighty -four years old now 就可推知此题答案为D。

3.B。细节题。根据文章第3段第1句known for their easy use of words and colorful, hand-drawn pictures 可推知此题答案为B。

4.D。推断题。根据文章的第4段和第5段可以推知此题答案为D。

(5) James Cook, at the age of forty, was sent by England to explore(探索)the Pacific Ocean.On his third voyage, as captain in charge of two ships, the Discovery and the Revolution, he came upon a group of unknown islands which he named the Sandwich Islands after his friend, the Earl(伯爵)of Sandwich.Today the islands are known at the Hawaiian Islands.

When Cook sailed into a protected bay(海湾)of one of the larger islands.The native greeted him with curiosity(好奇)and respect.Some historians said that the islanders, welcomed him, believing he was the god, protector of peace and agriculture.

The islanders were short, strong people with a very well-organized social system.The men fished and raised crops.The women prepared for the children and made clothing for the men and short skirts for the women.

1.The islands were named _______.

A.the Hawaiian Islands by James Cook B.the Earl of Sandwich by James Cook C.Discovery by James Cook D.the sandwich Islands by James Cook 2.When he landed there James Cook found the islanders were _______. A.cold B.friendly

C.angry

D.satisfied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The natives were tall and healthy. B.The men mainly worked outside.

C.The women did nothing but look after children. D.The natives were very curious about everything.

【答案与解析】本文讲述了著名探险家库克发现the Sandwich Islands的过程。

1.D。细节题。根据…which he named the Sandwich Islands after his friend, the Earl(伯爵)of Sandwich.可推知此题答案为D。

2.B。推断题。根据The native greeted him with curiosity and respect 可知岛民对库克还是比较友好的。

3.B。推断题。根据The men fished and raised crops 可以知道,男子在外面干活。

(6) When the famous dancer Fred Astaire was interviewed for a job by a Hollywood producer, the movie ―expert‖ turned him down, saying, ―Can’t sing.Can’t act.Dances a little.‖ Here’s another stupid mistake.When the great scientist Albert Einstein was at school, his teachers considered him rather dull.And a final story, the famous Polish pianist Paderewski was told by a teacher that he’d never be a succe as a performer because the middle finger on each hand was too short.

What leons can be drawn from these three experiences? First, true genius(天才) cannot be suppreed(压抑).For some reason or other it works its way out.Second, early judgments of a person’s abilities may be unfair or just wrong.Third, when there is a real determination to succeed, obstacles fall by the wayside.

The famous motto ―ad astra per aspera‖ can be translated as ―To the stars through hardships‖.Astaire, Einstein and Paderewski proved their critics wrong.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age? A.Fred Astaire was a famous dancer.

B.True ability will always make itself known. C.Some people never get discouraged.D.Albert Einstein proved his teachers wrong.

2.When Paderewski’s teachers told him he’d never be a succe, they were _______. A.being humorous

B.cheerful, though concerned

C.somewhat hesitant

D.seriously mistaken 3.―Ad astra per aspera‖ is used in the paage _______. A.as a motto for the three men’s lives B.to show the value of Latin C.to send the reader to the dictionary D.to point out that genius is always recognized early 4.The writer of the paage thinks that the reader _______. A.knows that the three men were succeful men B.someday dreams to become like one of the men C.sympathizes with(同情) the poor teachers of the three men

D.knows that Fred Astaire was an actor famous for performing Shakespeare’s plays 【答案解析】本文以爱因斯坦等三位名人为例阐述了过早给人定论是错误的。

1.B。主旨题。根据第 2 段 …true genius cannot be suppreed.For some reason or other it works its way out 可知答案为 B。

2.D。细节题。根据最后一句 …Astaire, Einstein and Paderewski proved their critics wrong.可知答案为 D。

3.A。推断题。根据最后一段可推知答案为 A。 4.A。推断题。根据全文可知答案为 A。

第15篇: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素材2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二——庄子

一.庄子简介

(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蒙城(今安徽蒙城)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一).人物事略

1.涸辙之鲋

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的小官,但不久他就辞了,从此再未做过官。有一次,庄周家里没有了吃的,就去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说:‚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说:‚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日:\'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日:‘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日:\'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濮水之钓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愿以境内累矣(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己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己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为了留下骨骸显示尊贵而死去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生而曳尾涂中(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3.濠梁之辩

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日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秋水》)

4.鸱得腐鼠

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口:‘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鹰抬头看着鹓雏,发田一声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怒吼我吗?)‛ 5.材与非材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不能鸣者。‛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鹅,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6.庄周梦蝶

庄子为了说明‚物化‛的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庄子说这就叫物化。简单的一个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7.鼓盆而歌

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乐观豁达。

8.庄子陪葬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弟子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二).庄子思想

1.‚出世‛思想------珍视生命,珍爱人生

(1)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养生主》

(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这两段话概括起来,就是珍视生命,珍爱人生。

评论:庄子在这个\"殊死者相枕也,精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的残酷社会中,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的战争游戏的罪恶用心,他拒绝和好战的政权合作,激烈反对君主们攻城略地、涂炭生灵的战争行为;庄子同情人民的悲惨遭遇,他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蹂躏的人生,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生的出路。

(3)一个解牛的厨师,用一把刃薄如纸的厨刀,解了数千头牛而不伤其刃。《庄子.庖丁解牛》

评论: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了解牛的骨髓结构而游刃其间。一个人如何在充满危险和灾难的乱世中保身全生,不受伤害?关键在见识!在智慧!要使宝贵的生命远离威胁免除伤害,就要认清形势,看透社会本质?运用智慧,千方百计,使生命周旋于这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之中,而得以保全。

(4)庄子说:\"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人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勿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6)楚王派人带着厚礼,请庄子出任楚国宰相,说是想把楚国的事儿麻烦他,他推掉了。虽然庄子抱才德而无为,但庄子的达官贵人朋友还是防范他,生怕他一出现,国王看上了,挤掉了自己的位臵。一次庄子去梁国拜访老朋友惠施,惠施急了,害怕自己的宰相位臵不稳,先下手为强,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庄周。庄子后来嘲弄惠施说:老鹰抓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喜得不得了,看见凤凰飞过,赶紧捂起来。难道凤凰也稀罕这臭老鼠吗! \"不被统治者所利用,终身不做官!\" 这是庄子特立独行的高洁志向。

(三)名家点评 (汉)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唐)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宋)王安石: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 (明)徐渭: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清)金圣叹:认定《庄子》为‚天下奇书。‛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二.适用话题

话题1:自我认识和他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视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涂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肯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人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都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2:换一种角度

材料加工: 偶翻《庄子》,看到了这样一行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由庄子看来,在一个几乎没水的地方,两条鱼只能相互呼吸一些湿气和水泡,与其这样,不如各自游走,在大江大湖中互相忘却。

其实,庄子错了,他忽略了鱼的处境,既然是泉己干涸,鱼相处于陆,那么它们只能靠相濡以沫了,又如何能够各自游走到大江大湖呢?而即使有那样一种万一的可能,在经历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艰辛后,哪尾鱼还能够摇摇头,甩甩尾地将那样一种刻骨铭心的情境忘却?

‚相忘于江湖‛,又岂是一句话那样简单?所以更多的人们仅记住了庄子蕴意‚相濡以沫‛中相互依靠、相互偶依的内涵,而宁愿忘却那句‚相忘于江湖‛。 忽然了悟,世间美丽的词其实很多,但是它们表现的不是表面的形式,就是飘忽的意境,而形式与意境却是最容易风吹云散的,‚相濡以沫‛却是一个过程,因为不易,因为难得,才更显其境界的深远,韵味的绵长,也因此才会成为生命中愈嚼愈美的词汇。(《夏日黄昏》节选)

话题3:魅力 材料加工:

庄周先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尽的人格魅力。很难用一种中规中矩的评价来概括他的一生,我们未尝不可说,庄周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一切,都不足以窥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跃扑腾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神的对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忙里偷闲读庄子》节选) 话题4: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

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

犹如四面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烟雾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牵绊,谁能抛开一切俗念?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够穿越感情的烟雾?像庄子的豁达与放逸吗?像屈原的忠诚爱国吗?虽然庄子能与鲲鹏为友,能穿透世间有为的境界,但他却无法脱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屈原放弃一切而忠诚于国,却赴清流来保全自己的清白。庄子和屈原都把自己放在广阔无垠的宇宙外层,却不知在他诞生之日,地球上的灰尘己把他们都打上了人间的烙印。于是,无论怎样去俯视这宇宙,都是带着感情的牵绊,仿佛地面有无数的线牵连着各处器官,你又如何能够把这层烟雾拨开?(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感情和认知》节选) 话题5:买镜 材料加工:

(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如此清贫的生活之中,仍保有一颗宁静之心的人,非庄子莫属。在功名利禄、宦海烟云的俗世几经浮沉,惟有庄子,常常磨洗那片心灵的明镜,才不致被滔滔的官场蜗角虚名所动,始终保持一颗善鉴万类的赤子之心。(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明月为镜,昭然我心》节选)

(二)心有明镜,活得超然。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能‚冯虚御风‛,他是圣人,是神人。身居青山笑王侯,他扔下了秕谷足以塑成尧,塑成任何明君,他超然了。心中的真理,化作明镜,倒映了他一身神清气爽。(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心有明镜》节选) 话题6:人文素养与发展 材料加工: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泰然,以及一副‚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虽然我们不能达到伟人的高度,却可以构建自己的伊甸园。

‚构建精神的伊甸园\" ——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2004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精神的伊甸园》节选) 三.成品展示

庄子的世界 我一直渴望用我拙笨的笔头来描摹一下这个先秦的哲人,但每每提笔,浮现眼前的,总是一个至玄至幻的影子。这个影子或隐没于江湖,或委身于水田,或翩跹于梦幻,或混迹于闹市,令我无从下笔,只得兴叹。

大多数人,对于庄子,是迷惑不解的。那个烽火狼烟、豪杰并起的时代,赋予人的,是激情和斗志,是渴望辅佐君王、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怀———庄子,这个槁项黄须、聪明透顶的人,却弃自己的满腔才情不用,或与水田曳尾的神龟游戏,或研究墙角蜗牛触角上的弹丸小国,或臆造出不存在于世的大鹏、大鲲,甚至对送到眼前的楚国相位都安然不动……这太出乎人们意料了!

是啊!在那个名士说客围绕着君王,不厌其烦地宣扬他们那一套‚治人‛之术的时候,我们的庄子,却转过头来,把自己的内心对准了我们这些最普通的人。他诚恳地告诉我们如何解脱世上的繁役,他坚定地鼓励我们去寻找自由、坚守内心。当他的老妻死去后,他毫不悲伤,高兴得击鼓,庆贺老妻归于自然;当同乡的曹商在乡里羡慕的目光中炫耀帝王赏赐的车马时,我们的庄子竟毫不留情地讽刺他舐了秦王的大腿的脓疮……

庄子就是这样的特立独行,他的行为在两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那样的古怪,他真是那个时代一个出人意料的哲人。 然而———

当我逐渐触摸到庄子的内心后,我才渐渐了解,正如清朝进士吴文英所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终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的那样,庄子因为对世界极度的热爱,才会对它表现出极度的失望,才会向往自由,让心摆脱奴役,才会用辛辣和尖刻的比喻来抨击、暗喻当时的社会。话说回来,庄子的蜗角之国,更是对世间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对抗。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反抗。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的深爱,他似乎用他的放荡不羁来对待世俗的框约,用它的怪诞诙谐来嘲讽世俗的装模作样,一本正经。这样一来,庄子的所作所为不是很合乎情理、很合乎他内心的准则吗?

庄子就像一本书,读前令人疑惑,读后令人开朗。

第16篇: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素材(一)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一)]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一)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的支撑,占有大量新鲜而独特的作文素材,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素材以表达我们的意图,是作文素材收集运用的最终目的,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一)。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孔子

一、人物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人物事略

1、尽善尽美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2、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4、君子固穷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陈国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徙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5、逝者如斯夫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6、苛政猛于虎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7、待价而沽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大声叹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为: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二)名家点评孟子(战国):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司马迁(汉):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唐玄宗(唐):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槛奠,当与梦时同。《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朱嘉(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顾炎武(明、清):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志,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侩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谒夫子庙》钱穆(现):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

二、素材运用话题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材料加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节选)话题2:挫折材料加工: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节选)话题3:理解材料加工: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作文素材《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一)》。 ◆分享好文◆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我认为,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稣骂夏娃,亚里士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厉,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谟、黑格尔,对女性的歧视也很厉害。当然,无论东西方人士,对女性的歧视、蔑视、轻视,都是错误的。儒学、儒家中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现,是需要批评的,但我们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与检讨。我们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来对于儒学的批判,有许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浅层次或直线性的,以致于今天中国大陆的多数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殇的方式来对待儒学。我们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态和理性批判的方法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节选)话题4:选择材料加工: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于城下,晚上刮风下雪,气温骤降,同宿城门下的一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将其抱在怀中,靠体温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没有非礼之举,留下了坐怀不乱的美誉。无独有偶。鲁人有独处室者,邻居是一个寡妇,也独处一室。半夜,暴风雨至,寡妇室坏,想进鲁人室躲避,鲁人闭户不纳。寡妇在窗下哀求道:你怎么不懂得仁爱,不让我进去?鲁人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一室。你现在年轻,我也年轻,所以不敢让你进来。妇人说:你怎么不学学柳下惠?鲁人说:柳下惠能做到,我是万万做不到的,我现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学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说:善哉!要学习柳下惠者,没有像鲁人这样会学的,希望向善的方面发展,却不因袭别人的行为,算得上智了。在孔子看来,柳下惠的选择是对的,鲁人的选择也是对的。(《〈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魁力》节选)话题5:幽默材料加工: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亲切随和的大成至圣》节选)话题6:源泉材料加工: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处境。他所宣扬的仁爱和礼教,有时候被抛在一边,可有时候,又搞得登峰造极。不是吗?直到今天,几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学的人,可研究什么?我想:不过是为我所用罢了。可是,无论如何,孔子是伟大的。是的,绝对是伟大的。他的经典的论述,是人性,是人伦。有人说:地球上的万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报应,是因为人类打破了生态平衡,不顾一切地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所以,人类呼唤人性,呼唤平等。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唤人性。是的,封建的历代王朝,都在以儒学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上,显现一个天子的抉择的。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念仍不过时。道德沦丧,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时候,就会向孔子讨教。(《驻足孔子墓前》节选)话题7:诚信材料加工:诚信是治政之道。古人认为,治理国家,掌握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否则就会自取灭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说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无法立足。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这三项,让你去掉一项,你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首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在两项中再去掉一项,还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因为没有粮食最多不过死亡,自古以来人就难免一死,而人民对政府没有了信心,政府就站不起来。(《论诚实守信》节选)话题8:寻觅材料加工: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庄里传来,余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了现在。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过书坑过儒的。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了。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子,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接待我的济宁市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武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惟有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论诚实守信》节选)

三、成品展示(2004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至圣文庙,是古时的学府。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精神的中心。中华各地的文庙大成殿中,当面傲立的,便是中华儒学之始者--孔子。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中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直到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作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口:圣哉,回也。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身处乱世,他默对现实,独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贤人。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己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孕含了无穷的力量。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为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孔子七十二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孔子身体力行于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的。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否则哪有关关雎鸠的千古绝唱?孔子是个文化人。他回望历史,低首是现今,远望是将来。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一门能傲立千年的学术以其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以及能代代相传不断创新,证明了它在华夏的生命力,无人可挡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的精神,他的学说也随川前行,奔流不止。孔子为圣,圣者之圣。纷争之春,多事之秋,乱世间,圣人傲立。其对自身的感怀,对社会的关注,对教育的投人,对文化的贡献,仅有一项便可傲立于天地,何况全才乎!步人文庙,孔子静默。一身宽服的他目视远方,目视将来。圣人不拘于时,他自能望见将来,不知儒士能否长存,但儒学必定扎根于每个国人的心中。个体之圣人,社会之圣人,教育之圣人,文化之圣人。至圣,孔子。

第17篇: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运用一览表人物类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运用一览表

一、人物类

孙膑、伯牙与子期、韩愈、曹操、项羽、刘邦、唐太宗、李煜、孟尝君、阮籍、李白、孔子(及其门徒)、魏征、比干、杨修、郑经、屈原、谢玄、勾践、秦始皇、马谡、商纣王、阿炳、吴道之、蒲松龄、岳飞、文天祥、王昭君、曹雪芹、陶渊明、刘禅、墨子、吴三桂、苏轼、刘禹锡、杜甫、司马迁、伯夷叔齐、贾谊、王勃、苏武、鲁迅、齐白石、巴金、李清照、谭嗣同、孟子、唐明皇、李鸿章、包拯、石崇、焦裕禄、嵇康、辛弃疾、李贺、朱元璋、白居易、商鞅、廉颇与蔺相如、吴起、李广、陆游、纪晓岚、王维、隋炀帝、闻一多、张骞、霍去病、安禄山、柳永、吕不韦、李斯、赵高、赵武灵王、李牧、庞涓、唐伯虎、李自成、韩非、戚继光、百里奚、孙叔敖、萧何、纳兰性德、赵飞燕、范仲淹、陈子昂、荆轲、

何大

一、陈景润、华罗庚、王国维、老舍、许衡、杨利伟、三毛、沈从文、路遥、王蒙、蔡元培、邓世昌、茅以升、吉鸿昌、袁世凯、毛泽东、李嘉诚、邓拓、邓小平、张瑞敏、朱淑真、刘胡兰、王选、柳传志、求伯君、何祚庥、张海迪、陈水扁、史铁生、李敖、弘一法师、陈忠和……

居里夫人、达•芬奇、但丁、拿破仑、雨果、哥伦布、普朗克、爱因斯坦、诺贝尔、莎士比亚、欧立希、伽利略、凡尔纳、斯大林、贝多芬、达尔文、凡高、比尔•盖茨、莫泊桑、霍金、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海明威、苏格拉底、拜伦、亚历山大、埃斯库罗斯、布鲁诺、希特勒、马可•波罗、牛顿、特蕾莎修女、柏拉图、阿基米德、狄奥根尼、肖邦、卡尔维诺、雷切尔•卡森、罗素、勃兰特、黎曼、亚里士多德、曼德拉、米兰•昆德拉、伏尔泰、欧•亨利、阿姆斯特朗、列夫•托尔斯泰、巴德斯、法拉弟、卡尔•斯密特、艾•巴•辛格……

在这些人物中,考生对他们的事迹和品德十分了解,在写作过程中,可谓顺手牵羊,毫无困难。鉴于篇幅,我们不能把每个人的事迹做详细的评述,希望同学们看了这个名单后能对照自己的储备,丰富这些人物的相关内容。

二、文学形象类

东郭先生(先秦寓言)、阿Q(《阿Q正传》)、觉新、觉慧、觉民(《家》)、陈世美(戏曲《铡美案》)、木兰(《木兰辞》)、刘兰芝(《孔雀东南飞》)、杜十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林冲、李逵(《水浒传》)、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红楼梦》)、祥林嫂(《祝福》)、夏瑜、华老栓(《药》)、孔已己(《孔已己》)、周朴园(《雷雨》)、方鸿渐(《围城》)、祥子(《骆驼祥子》)、葛朗台(《守财奴》)、高老头(《高老头》)、羊脂球(《羊脂球》)、玛蒂尔德(《项链》)、于连(《红与黑》)、冉•阿让(《悲惨世界》)、加西莫多、艾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桑提亚哥(《老人与海》)、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玛格丽特(《茶花女》)、艾玛(《包法利夫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简•爱(《简•爱》) 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汤姆•索亚历险记》)、格里高尔(《变形记》)、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娜娜(《伪君子》)、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

这些世界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学形象是生活在我们记忆中的鲜活的生命。高考作文里运用了这些人物素材,让他们代替我们说话,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三、历史事件类

焚书坑儒、武王伐纣、巨鹿之战、易水送别、张骞出使西域、玄武门兵变、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蒙古人西征、岳飞抗金、清军入关、甲午海战、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件、五四运动、红军长征、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知青返城、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讲话……

木马记、王子成佛记、奥运会、犹太战争、十字军东征、环球航行、英国革命、希特勒发动的种族灭绝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高考作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历史事件。但我们运用历史事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唐太宗讲过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只要我们能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符合话题的教训,我们运用历史事件就能提高我们的表达效果。

四、自然风物 大海及相关事物、蝴蝶的变态、花开花落、曙光、彩虹、春燕、布谷鸟、暴风雨、雄鹰、日月星辰、老木、寒林、归鸦、衰叶、向日葵、珍珠的形成、腊梅、山花烂漫、昙花、沙漠和胡杨树、十字路口、红绿灯、镜子、沙尘暴、清风、山泉、瀑布、瓷器(china)、长城、泰山、黄河、青橄榄、桥、西湖、青藏高原、牡丹花及传说、玫瑰花、漂流瓶、指南针…… 应该说,以上列举的这些事物都带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意义。或者是象征的,或者是引申的,这些意义与它们的本身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而这就与高考话题作文最接近。比如“蝴蝶的变态”这一素材,有的考生就写成了《蓝色蛹•金色蝶》这样的优秀作文,通过蝴蝶一生的形态变化,暗示自己的成长。再比如“玫瑰花”这个素材,我们一般说“美丽是带一定伤害性的”这样的话。其他的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

五、生活见闻

网吧、硫酸烧熊、马加爵杀人事件、不下跪的打工仔、女排夺冠、脑白金现象、非典、果子狸与野生动物保护、刘翔的“飞翔”、腐败官吏的丑闻、哥伦比亚号的悲剧、神五与载人航天、假冒伪劣产品、假种子、假酒以及假奶粉、影视作品、最新发明和发现、社会热点、名人事迹、时尚动态、新闻参考、世界文化交流、战争…… 有人说,高考作文应该是一面镜子,体现着当代学子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貌,也体现着他们的个性与创新才情。虽然高考作文的命题基本上不靠近社会热点和重大时事新闻,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精神应该能够通过高考作文反映出来。

六、其他

名人名言、哲理故事、轶闻趣事…… 高考作文的写作中,有的同学会把一些名人名言等做为最主要的素材体现在作文中,也有的同学文章是基于一篇哲理小品而写成的。这也可以看出同学们表达的机智和素材储备的丰富性。但同学们只要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做个有心人,相信在考场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第18篇: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11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十一——陶渊明

一、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名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kǎn)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一)相关事迹

陶渊明的一生,简单地说,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

初次做官: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可能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早年抱负有关。现在我们心目中的陶渊明往往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这大体上不错,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最起码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第二,与亲老家贫有关。这一点他诗文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饮酒》)说自己是由于生活困难,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仕的。但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他也未就任。

第二次做官:约在三十五岁时,他出仕到江陵,担任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他占据长江中上游,对晋室虎视眈眈,图谋篡夺。陶渊明至江州后,可能看到桓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对于他企图篡弑的丑剧也很憎恶,于是又产生了归隐之念,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的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恰好在他三十七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去逝,按古代丁忧规矩,陶渊明便辞职回家了,守丧三年。

第三次出仕:在四十岁时,他出仕先任镇将军刘裕的参军。但是他的心情仍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幻想与希望,另一方面又疑虑重重。很可能他与刘裕仍然合不来,所以第二年改官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同年八年,他又以“耕植不足以自给”,求任彭泽令。但到了十一月,不过八十多天,就以“不愿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从此以后,陶渊明再未出仕,从四十一岁起辞官至去逝,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

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大概情况。

(二)主要作品

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品,这些文章质朴自然,言浅意深,深为后世推崇。陶渊明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陶渊明虽栖身田园,却仍未忘怀现实,也未消沉颓废,这种执著于自己追求的不懈精神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就形成了陶诗的另一种 风格:豪放旷达的“金刚怒目式”,如《咏荆轲》等诗都具有慷慨激昂、悲愤雄壮的风格。

(三)名家评论

(梁) 钟嵘: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诗品》) (宋) 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 (宋)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近代) 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陶渊明)笑。”“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 (现代)

鲁迅:陶潜、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

(现当代) 朱光潜: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思其为艺术。

(四)重要名句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细流。

这样我们就较完整地掌握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写作素材,写作时可以自由地、从容地选择我们需要的材料。

二.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二)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臵,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三)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四)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五)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六)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七)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八)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九)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十)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三.作文示例

上帝的账单

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

穷则独善其身。

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文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犹豫、徘徊。苏子想到了出世,就会增加犹豫与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渊明,我从来都质疑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来都质疑于他的“欲辩已忘言”,我总想在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面,加上一句,你会不为六斗米折腰吗?六斗不够,八斗呢?这总是有种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钟爱的苏子啊!你怎能以此为效呢?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

镜乃一种品格,既然是品格,则有高尚与低劣之分。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他们各有所爱的“镜”,他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坚持的秉性。然而选择“低劣镜”的人亦有之,“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吴王面前为越国求情,是奸臣,是越国的叛徒;“张昌宗恐太后—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是小人的行为,是遭人唾弃的国贼。然人各有“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镜子品格的选择。

与陶渊明对话

陶兄:

久仰您陶渊明隐士之名,今日我有幸与您交流真是甚幸。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

近日,我拜读您的大作,深深地为您之“不为五斗米折腰”所震撼,深深地为您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折服,深深地为您之“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感慨,深深地为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羡慕。 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污浊社会的憎恶,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闲适田园生活之喜爱。酒,是您之钟爱;诗,是您之精神寄托;菊,是您之品性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污浊;您常食不果腹而不急,因为您有精神食粮;您的庄稼“草盛豆苗稀”而不烦,因为您的志向没有违背您的初衷……

我对您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和陶兄一样,十分喜爱菊。菊,乃花之隐逸者也。可我有一事不明。隐,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隐,不就是在一味的逃避吗?为什么不学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像梅“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其一味逃避,不如与那污浊社会一搏,哪怕是以卵击石也留的千古美名。

我还有一事想请教陶兄。酒,乃是文人墨客们皆爱之物。苏轼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之“葡萄美酒夜光杯”……可到最后有哪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喝的大醉增加自己的苦痛呢?陶兄您也可谓诗坛中爱酒而著名的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麻醉自己的心灵,用酒为自己的处境诉不平,用酒为自己的灵魂疗伤呢? 我所问有何不对之处,还望陶兄您海涵。我也希望陶兄您能“他人皆醉我独醒”,希望您能勇敢的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独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原则,则此生无撼矣! 就此搁笔,打扰了!

您之崇拜者

走近陶渊明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以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题记

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著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页,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环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响又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

竹篱密密,杨柳依依,烟云舒展,菊点宁静。您就居于这里。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语,生活中要想做到这样一个“真”字倒还是真需要些勇气与智慧。您在随波逐流与矢志不移之间终是选择了您的真理:宁静,和谐。

在政治权利沉重,却又无比黑暗的时候,您硬是放弃了不易得来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您带着与众不同的清新与旷达,寻回一方心灵净土。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只不过是您窗前的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在最昏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阳光。这就无愧于您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清明!

现在您的生活已经很接近于您的理想了:在这个远离尘世的村落,每日的耕田劳作,自得其乐,又有香菊清酒于您相伴,那高洁品行的菊花不正如您吗?祥和幽静,纤尘不染。那诠释情怀的酒不也是您的最爱吗?与生和谐,远离凡尘。伴着它们,您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

您的生活抑或说您的归宿就是归隐,那是最清逸.最高上.最自由的人生,那也是您的人生。做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向善.智慧而又快乐的老人,您一生无憾。因为您的心界即是幽静的,高洁的,政事的污浊必定无法搅扰您的生之和谐。

面对南山,您似乎彻底忘记了那些不快,选择了坦然淡泊的心态。您可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自己心境的了解与共鸣才是真正的天籁之声,琴上无弦又何妨?您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生活闲适,而不必“心为行役”,自然游目骋怀,参透自然。 您告诉我,在污浊社会也不能随波逐流;您告诉我,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您告诉我,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做那个自然.完整的自己;您告诉我,“真”,永生不灭……

仿佛是灵魂回到内心,我猛地惊醒,窗外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而我心中,却多了几分坦然,几分宁静…… 把酒东篱: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 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 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 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美哉!陶公

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 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臵身先于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朦胧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随从带一铁锹,说:“死便埋我。”

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 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

做个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

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 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跟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 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文。

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人与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站在喧嚣的历史舞台,叩问际会的风云,聆听先代哲人的足音。同是华夏文坛上的巨人,陶潜、屈子、李白却走出了不同的人生之路。究竟后人应沿着何人的路前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我放弃了归隐之路。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屈子之路虽壮,却承受不了沧桑重荷。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 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陶潜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志趣的表现;屈子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个性的张扬。而李白人生之路的选择,是其乐观的写照!

我将沿着李白的路往前走,无论路上有多少荆棘,我坚信,只要一直在走,脚下总会有一片康庄大道!

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路,我将沿着李白的路……

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说的那样: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他那决然离开人人都认为是幸福生活的官场情怀?能够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与无奈?他明白,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的。既然这样,他就没有必要留恋,就只有选择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他嗟叹自己的才华竟在这官场中充分地施展。他只有内在心里矛盾,在内心痛苦,从而派生出外在的“菊花”情结,“菊花”人生。

于是,陶渊明希望自己“入”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出”则大济天下,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或许正因为他的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战胜世俗,战胜自我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陶渊明“出乎”的,便是外在的豁达、潇洒;“入乎”的,似乎就几近于闲情、雅致了。我们常常只看到陶渊明简单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出乎其外”,却不知,他的思想挣扎、心情苦闷而复杂的“入乎其内”。或许有人说他超然,或许有人说他超傻,这些,相对与他而言都并不重要。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人生的与众不同的全部诠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分明地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着他的菊花,“出”世与“入”世的统一!

谈意气

仰观迢迢历史长河,生命的突起与泯灭渺若沧海一粟。然而是什么,宛如雷电般划出的生命冲撞,在生命的天空挂起一道道彩虹,给后世留下一流的品格,一流的生命注解? 是那穿越时空,千年永不褪色的意气啊!多少年来,“意气”以其丰富的内涵,给人的精神注入活力,给人的生命增加了深度。

是那魂葬乌江的西楚霸王吗?身后,乌江水荡涤着你的伟岸。回想起你釜破舟沉,回想起你气吞残虏,你的眼泪融入乌江。于是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你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利剑,让乌江见证了一个伟大生命走向孤傲,走向灭亡。对于你,众说纷纭:假使学着勾践“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忍辱负重,历史即会改写。但你只是挥挥衣袖:是男儿,就该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千年之后,乌江依旧荡起汹涌波涛。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啊,你可知:乌江水翻滚着的每一朵浪花,都饱含了人们对你的虔诚和景仰?帝王之椅没有为你留下位臵。你却凭力能扛鼎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意志永刻墨青,千秋万世散发着琉璃般的光芒。

是那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吗?当你吟着《归去来兮辞》一路踏歌而来,历史的画面在那一刻是那样清晰。五斗米又怎样?男儿铮铮,怎可让心灵沉淀上俗世的浮华?戴月“荷锄归”,是你志趣的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你不屈的性格。当清晨的露珠顺着叶尖滑向掌心,你会心地笑了。这露珠融着你的笑容,让心灵如此熠熠生辉。

在那令人难堪的年代,你选择的是所谓的闲适。你只是扛着锄头,静静地站在东晋的一角,却足以让所有达官贵人、做作文人黯然失色。你以独特的志趣和性格真正在流星划破天际之时与岁月长河完美对接。

与这些伟人相比,我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我愿意循着伟人的足迹,去继承那份属于中华人的“意气”。

从三月的樱花到五月的芙蓉,一个个日子在瞬间溜走,心中的梦在笔端滑过。高三的日子,可以选择激荡,可以选择平静。但我们应该选择的,是不屈不挠的奋起!风沙走石来过,我们还要面对前方的丛林。我们意气风发,我们慷慨激昂,我们破釜沉舟,为的只是六月这份破茧成蝶的美丽。

俯仰古今,我似乎听到有一种声音从时空那头呼啸而来——这是历史对意气的呼唤与渴求。因为:只有这份独属于中华的“意气”,才能承载起这份深情厚重永不褪色的中华历史,才能造就中华人最挺直的脊梁。于是,中华民族最强劲的脉搏,跳动不息。

隐者颂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 引两怀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

穿过东篱的栏栅,你认清斗米中的昏浊 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后的衣裳

踏着落英缤纷,你寻寻觅觅桃源梦境 追着尧舜足迹,你隐隐匿匿南山菊影

没了罗绮华服,你披起晚霞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 没了轻车香马,你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 勇于放弃

敢于清高

于是你笑了,笑声中你双眸闪亮,眼神滑过一丝哀伤 隐者,不就是一个隐匿疼痛,愿意被遗忘的勇者吗 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

第19篇:状物类作文

状物篇责任编辑:赵娟

如何写好状物类作文

状物,就是把动物、植物、静物(主要指日用品、工艺品、玩具、特产和建筑物)如实地、细致地、准确地描绘出来,使人感到逼真,栩栩如生,如见其物。

怎样把动物写活

许多同学很喜欢动物,有的还亲自饲养动物,可是,有的同学一写起动物来一点儿也不生动形象。怎样让动物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把动物写“活”呢?

一、仔细观察写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接触各类动物。如家禽家畜:鸡、鸭、鹅、牛、马、羊、猪„„有条件的可以精心饲养这些动物,留心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颜色、生活习性。“下马观花”,做好观察笔记,才能对某种动物了如指掌,胸有成竹。

二、抓住外形特点写活。动物的外形,包括动物的头、眼睛、嘴巴、颜色等特征。抓住了它的外形、颜色的特点,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我和企鹅》中“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这里作者抓住了金企鹅嘴、头部颜色的特点,写得生动、具体,突出了金企鹅的可爱。

《美丽的大公鸡》中: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多么美丽呀!火红的鸡冠像一朵盛开的鸡冠花。明亮的小眼睛扑闪着,眼珠像一颗又黑又亮、圆溜溜的黑珍珠。嘴巴又黄又尖,十分锋利,寻找美食全靠它。脖子上是一圈圈红中透亮的羽毛,全身毛色鲜艳,黄的、红的、黑的交织在一起,好像穿着一件漂亮的花衣裳。瞧,它抖抖身子,伸长脖子,四周的羽毛张开竖起,翅膀上下拍打着,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它的尾巴更是美丽,像一簇燃放的烟花,金色的爪子,刚强有力地站立着,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这段话采用“总分”的方法写了大公鸡非常美丽。先用“总述句”写了“大公鸡多么美丽呀!”;接着分述了大公鸡的外形:鸡冠、眼睛、嘴巴、脖子、全身羽毛、翅膀、尾巴、爪子。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写,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抓住生活习性写活。动物很多,每种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生活习性。如猫喜爱夜间活动,抓老鼠;翠鸟喜欢停在水边苇杆上,注视着水中鱼的动静,爱贴着水面疾飞;燕子喜欢在屋檐下做窝„„抓住了动物的生活习性,才能把动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神往。

四、运用动词写活。如《翠鸟》中,“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里作者运用了“蹬开”、“叼起”、“贴着”、“飞走”的动词,把翠鸟写得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五、运用修辞手法写活。如《我和企鹅中》“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用“系帽子的带儿”来比喻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是多么生动得体啊!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来描写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如何把花草树木写“活”

有的同学描写花草树木很呆板没有生气,常常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如“甘泉公园的树美、花美,真是令人可爱„„”这样写一点也不生动具体。那么如何让花草树木“活”起来呢?

一、写出姿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形状、姿态。如《秋菊》:“有的菊花像雪白的小绒球;有的花瓣狭长狭长的,犹如小姑娘的秀发;还有的花瓣飘洒自如,像是仙女们在翩翩起舞„„”这段话用“小绒球”“秀发”“翩翩起舞”来比喻秋菊姿态各异,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二、写出动态。把静态的花草树木写成富有生命的物体,可巧用动词写出动态美,让花草树木栩栩如生。如《秋天的果园》:“那橘子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有的躲在绿叶中„„”这里巧用“挂”“高昂着”“躲”等动词把静态的橘子写得活灵活现,富有动感。

三、描绘色彩。用色彩的词语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各种颜色,犹如一幅鲜艳美丽的彩图。如《校园花坛》:“校园的花坛里种着许多花„„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有的白如玉、有的黄如金、有的红似火、有的粉如霞„„”这里用“白”“黄”“红”“粉”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像立体的彩色图。

四、描摹声音。用描摹声音的词语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响声,犹如悦耳动听的美妙歌曲。如《果园的秋色》:“„„秋风吹拂着树叶‘沙沙沙’地响,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唱着歌„„”这里用“沙沙沙” “叽叽喳喳”的摹声词语分别写出了秋风和小鸟发出的声音。

如何把静物类写活

一、写出该物特点。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小台灯》)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二、充分展开联想。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例如:

“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在长啸„„奋起前蹄,要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下的那个铃铛,小巧玲珑,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丁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匹千里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瓷马》)这丰富的联想以形传神,使瓷马跃然纸上。喜爱或赞美之情

三、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必要倾注进自己的感情。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小公鸡

育英学校 四1班 张小禾

我很喜欢我家的那只喔喔叫的小公鸡。它的头上长着像火把一样的冠子。背上的羽毛像穿着深红闪亮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黄色的衬衫。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注目的那五颜六色的大尾巴,显得既美丽又威武。

小公鸡早上起来就站在坪台上“喔喔”地使劲叫,催人们快快起床。

平时,小公鸡还是捉虫子的能手呢!尽管有些小虫十分机敏,但只要它动一下,就逃不过小公鸡的眼睛。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条小虫子刚刚从树下的草丛中爬出来散步,就让小公鸡发现了。只见小公鸡飞快地跑到树下,用它那尖利细长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小虫子捉住了,就这样一条条小虫子都成了小公鸡的美餐。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看见小公鸡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扒食吃,就连忙放下书包,抓了一把米撒在地上让它吃。小公鸡正吃得欢,不知谁家的一只大公鸡过来和小公鸡抢米吃。这下可把小公鸡惹火了,就扑过去和那只大公鸡打起架来。大公鸡猛地扑过来了,小公鸡沉着应战,身子一缩,躲过了大公鸡的一招。然后,它立刻转到大公鸡的后边,冷不防地向上一蹿,蹦到大公鸡的背上对着它的冠子猛啄,啄得大公鸡的冠子直流血。大公鸡疼得逃跑了。小公鸡胜利了,它昂头挺胸。瞧,一副得意神气的样子,真讨人喜欢。

我格外喜欢这只美丽、可爱的小公鸡。

指甲草

育英学校 五2班薛晓彤

春天的一天,我找来几个小瓦盆装满土,然后种上指甲草籽儿,浇足了水,在门口的墙根摆成了一溜儿。

过了几天,那几个小瓦盆里都萌生出令人惊喜的嫩芽,好嫩小,好可爱。渐渐地,那些嫩芽都长成了倒“人”字形。又过了些日子,嫩芽长高了,枝叶向四周的空间伸展开来,主干和我的大拇指一样粗了,叶子也绿得发亮。

一天,我发现几株指甲草一顺儿向南倾斜,我不明白怎么回事,就把花盆转半圈,让指甲草向北歪斜。可是,没过几天,指甲草的枝叶来了个向后转,又都脸儿朝南了。我猛然有所领悟:植物的向光性使指甲草的枝叶努力伸向阳光照来的方向。

由于阳光的爱抚,到了夏天的时候,指甲草已长成约70厘米高了,不久,指甲草开花了,粉红的、玫瑰红的、橘红的,漂亮极了,谁看了都会感到赏心悦目。

指甲草的花不仅可以观赏,还有不少用处,把它的花捣烂成糊状,加上点儿白矾,捏一点儿放在指甲上,再用丝瓜叶包上,用细线绑好,隔一晚上,指甲就变得红艳艳的。要是再连着包一遍,指甲就变成了深红色,非常好看。据说,用指甲草花包指甲,还能清热解毒呢。这大概就是指甲草名字的来历吧。

指甲草的花落后,就结出不少“小桃子”。待“小桃子”成熟后,我把里面的籽儿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晒干包好,等明年再种。

深秋时节,指甲草的叶子枯萎了,把它从花盆里拔出来,收拾好。谁要是扭了胳膊嵗了脚,用一株指甲草熬水去擦洗,就能很快地消肿止痛。农村人常用这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治病。所以不少家庭的墙上常常高高地悬挂着几株完完整整的指甲草。

种指甲草,用指甲草,使我对指甲草产生了敬意;指甲草不像茉莉花那般沁人心脾,也不像牡丹花那样富丽动人,但它却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奉献精神。

啊,我喜欢你,指甲草!

小地球仪

育英学校 五2班 赵文胥

在我家的小书架上,摆着一个精致的小地球仪。那是我10岁那年“六·一”儿童节时,妈妈送给我的节日礼物。小地球仪不但伴随我度过愉快的童年生活,而且还帮助我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所以,我非常喜欢它。

小地球仪可漂亮啦!它装着“七大洲、四大洋”。它穿着一身五颜六色的花衣裳,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在小地球仪的下面,一个亮晶晶的底座支撑着它那圆圆的身体。它自身有一根倾斜着的轴,你只要轻轻地碰它一下,小地球仪就会不停地转动,似乎它载着我,越过高山,跨过海洋,让我周游世界呢!

我轻轻地拨动着小地球仪,仿佛自己也穿着特制的寒衣,来到这个日夜思念的南极——冰天雪地的地方。看到巍峨壮丽的冰山;看到透明如镜的天然溜冰场;看到了一只只可爱的企鹅在一摇一摆地走着。当我拨动地球仪,看到了非洲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世界最长的尼罗河,世界的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看完了这些异域风景,我转动着地球仪寻找中国,“嗬!我找到了。”我惊喜地喊了出来。啊!在我们祖国的版图上,描着红红的颜色,它像一只大红的雄鸡,高昂着头,挺着胸脯,似乎在向世界大声说:“我们中国多么伟大!我们有奔腾不息地长江、黄河;有雄伟壮丽的长城;有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历史悠久的故宫、兵马俑;有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我们的人民正在奋起!我们的祖国正在昌盛!”看到这儿,我想:我,一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新一代少先队员,只有从小就努力学习,发奋成才,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啊!小地球仪,你不但充实了我的生活,而且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我爱你——小地球仪。

第20篇:动物类教案

动物类

课 题:骑大象

课 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了解大象的造型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乘着大象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点:在了解大象的造型特征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特征进行夸张和想象。

教学难点: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乘上大象的这种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课前收集有关大象的图片、录像资料等,教师还应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孩子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导阶段:

1、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大象的资料,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大象图片、照片。

2、找学生说说你是在哪儿见过的大象?(生:电视上、画册、动物园见过真正的大象)说一说大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回答略)

3、根据自己对大象的印象,讨论并尝试画一头大象。

三、发展阶段:

1、教师播放有关乘着大象的录像资料:少数民族人乘着大象慢悠悠行走的一种情景;动物园里小朋友骑大象、跷在大象鼻子上的情景……

2、伴着录像音乐,引导学生想像自己乘着大象的情景及感受。

3、欣赏同龄人画的乘着大象的作品,体验乘着大象时的快乐、兴奋、紧张、害怕等感觉。

4、讨论:如何结合自己的想像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乘着大象时的作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可以给大象长出翅膀,既象一头大象,又象一只大鸟,当然也可以画成大象造型的滑梯。

5、提示:以大象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样式,可以在大象的背上、长鼻子上、大耳朵上添画一个或多个乘着大象的人物。教师可以演示乘坐大象的人物形象。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继续播放音乐,让学生伴着这种节奏来绘画。提示学生注意大象在画面中的主要位置。把大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通过你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来表达骑上大象的感受。

五、学生作品展评:把有创意的作品展示交流。

六、课堂小结:

同学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大胆地夸张了大象的形象,也画出了自己骑上大象的这种感受,有些同学只是单纯地把大象的样子画出来,而不是表现骑大象,希望课后这些同学把骑大象的人物添加上去。

板书设计:

乘着大象

以大象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的样式

物 王 国

一课时(安学美术教案)http://www.daodoc.com

教学目标: 1. 欣赏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感受动物的形体美、色彩美、动态美,从内心产生喜爱之情。

2. 借助肥皂版画这一容易操作和掌握的内容,让学生在画画、刻刻、涂涂、印印的游戏中发散思维,表现自己眼中可爱的动物。

3. 从制作过程和作业的效果对版画的定义、步骤、类别及发展历程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 :探讨以肥皂版画这一形式表现“可爱的动物”,学会刻版,上色、拓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选择不同的工具、材料以流畅的线条、简练的绘画语言表现可爱的动物。 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录象资料、范画、学生优秀作品若干件、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刻刀类工具(牙签、钉子等)、各类纸材(宣纸、彩纸、报纸等)、课件。

学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桶、肥皂、刻刀类工具(牙签、钉子等)、各类纸材(宣纸、彩纸、报纸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1)老师手上有一封“邀请涵”你们想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吗?(2)课件展示:邀请涵 (3)想去吗? (生)想。 (生)读内容。

同学:我们动物王国的明星正进行时装表演。想邀请××班同学一起欣赏。谈话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2. 欣赏动物世界的录象

3. 讨论:(1)想想你最喜欢哪位动物明星的表演,你能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

(2)你觉得哪位动物明星的服装最美,请你描绘一下它的美丽所在(从形体、颜色、花纹等方面展开。)

4. 小结:动物世界真的很奇妙,威武的狮子,温顺的小羊,可爱的蚂蚁……形形色色,说也说不过来。动物的形象各异,服装更是千奇百怪。

瞧,他们每个人的服装都各具特色。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感受动物的形、色之美。学生很高兴地进行表演、猜测,感知动物的形体美、动态美。

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形体美、色彩美。以大量的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使其从内心感叹动物的可爱。学生通过观察对动物的形态、颜色、斑纹有一定的理解,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

二、感受名家名作,提高审美意识 1. 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 引导思考:你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

2. 揭示课题及学习内容: 除了用画画、剪纸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动物们的可爱形象呢? 阐述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感知、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三、观察动物的版画1.老师想请几位伙伴来帮忙,以新得方式给动物设计新形象,(引出肥皂排笔、颜料、牙签、钉子等工具材料)。学生被这些新奇的绘画材料吸引了,求知欲望被积极调动版画涉及的工具材料较多,因此在学习中因让学生明确的知道。

可爱的熊猫

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学习熊猫的画法。

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熊猫范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经常在影视,书籍里看到有趣的珍稀动物熊猫

。他们得样子十分可爱,小朋友们都喜欢他。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世界里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读画。熊猫和我们中国的国宝。它们分布在中国四川地区。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们在中国的数量以及十分的稀少,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熊猫是的竹叶,所以画熊猫的时候要注意画出它的生活环境。书本上小朋友画的熊猫也10分生动有趣-----熊猫

在森林里快乐的生活。的那幅画熊猫一家在认真地下棋。熊猫妈妈还经常端来香喷喷的咖啡。我爱熊猫,把这些小朋友和熊猫快乐地在一起玩耍的样子画下来。熊猫还会作精彩的演出:他们会但秋千,将分。接下来老师要一下怎样来画熊猫:

3,作画步骤:

(1)先划出熊猫 的基本形。

(2)在详细的画出熊猫 的头部躯干。

(3)添画出熊猫 身上的黑白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

(4)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森林里真热闹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动物造型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教具准备:教学光碟一盘。电脑课件一份,动物头饰7个,教师范画若干幅。

一. 组织教学。

二. 讲授新课

《森林里真热闹》就是要表现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大森林里生活的热闹情景。虽然各种动物的习性不同,但在儿童的心目中,它们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快乐的一员,这里没有恃强凌弱,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互相残杀。各处动物都和睦相处,生活在一个友好的气氛中。它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晨练、嬉耍、旅游、音乐会、运动会等都是它们经常的活动。大森林里并不寂静,动物们的生活是热闹的。绝大多数学生只见过树,大森林的印象可能只来自故事书或电视银屏,至于都有哪些动物居住在森林里?它们是怎样生活的?等等,都属于童想象的天地,怎样才能使画面内容热闹起来,的确需要小朋友好好动一动脑筋。

2.读画:教材中选用的学生作品都十分精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主题。例如《森林的早晨》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画面中三棵大树干顶天立地,装饰得十分漂亮,很有特色。猫头鹰刚刚下班,动物们都醒来了。小象正在冲澡,小猴在荡秋干,小兔、刺猬和松鼠都出来活动了,原本宁静的清晨开始热闹起来了。《我们的朋友》和《好朋友》等除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森林的热闹,还以一颗纯洁的童心表达了人类与动物和平共处,亲密和谐的美好愿望。

3.作画步骤

教师边讲演边示范,并板书概略的作画步骤:

(1)构思。(提倡与众不同,有情节)。

(2)直接用记号笔画出动物们(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动物简笔画。画时,用笔要大胆,构图一定要饱满。)

(3)添画出背景。(如陆地动物世界可添画山树、草地等;海洋动物可添画珊瑚、海葵、贝壳等;南极动物可添画海水、冰山、雪等等。

(4)上色:(用色大胆。比如:真实的猴子,一般是棕色,可是有的小朋友觉得棕色不漂亮,他用桃红色来涂猴子,可不可以呀?完全可以上色尽量涂满,背景也要涂,不要留出小白点。

三,巡回辅导。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动 植 物 欣 赏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课前准备:

1、师生课前多方面搜索与动物相关的图文资料、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好的形式多样的“动物”作品。 教学程序:

一、表演、回忆、发表

1、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启发回忆,探索了解动物的各种活动特征。

二、观察、赏析、感受

1、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

3、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知道哪种动物的故事呢?

4、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你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思考、探索、创作

1、引导赏析学生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

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进行环保教育。(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生判断)

4、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是否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

5、课后探索延伸:

(1).你还知道其它关于动物的更多知识吗? (2).你知道其他国家的保护动物吗? (3).你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4).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5)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小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鸟的形态、结构、花纹、色彩;懂得用点、线、色来画小鸟;知道一些生态环境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比较、表演中了解小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索小鸟的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喜欢小鸟,懂得爱护小鸟;

(2) 能与小朋友分享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围绕本课主题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色画出不同形态和花纹的小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图片、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翟志刚叔叔吗?(引导学生欣赏回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的情景,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⑴、你看到了什么?

⑵、你想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向航天英雄学习,一起漫游飞行世界。(板书课题:漫游飞行世界)

二、引导欣赏

1、欣赏鸟飞行的图片,学习有关知识。

⑴、鸟的特征:它为什么会飞?

⑵、鸟飞行的形态。

⑶、学一学鸟飞行的样子。

2、欣赏艺术家创作的会飞的形象,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感受飞行世界的美。(板书:造型、色彩)

⑴、飞行器——达芬奇

⑵、铜飞鹰——战国

⑶、图腾柱“雷鸟”——美国

三、自主创作

1、欣赏学生作品。

2、“我的飞行梦想”主题创作。

作业要求:用线条或色彩表现飞行世界的形与色;画出自己的飞行梦想。

四、分享收获

1、我发现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

2、我喜欢大自然吗?

3、我能画出心中的梦想吗?

海底世界多奇妙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的海洋知识。

2.会用画出的各种海洋生物等装饰环境。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了解、认识海洋,想象表现它们。对海洋的认识、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关海底的小电影和图片

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段小故事发生在哪里吗? (海洋……)

你们还知道海洋中有什么吗? (珊瑚、水草……)

2、在海洋中有数不清的生物。它们有大还有那么小的,轻便、千变万化。

3、今天我们就来表现想象海洋生物。

4、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了解海洋生物。

A、小朋友,你们知道海洋生物有那些摸样吗? (课件出示海洋生物图片) (课件显现宇宙中星球运行图)

B、根据课件图让学生认识海洋中奇妙的生物。

2、启发联想:

A小朋友,你们知道地球上有什么吗? (山、海、河流、陆地……)

出示地球仪,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线条代表不同的含义。你知道那些是属于海洋的呢?为什么?

B海洋中有很多生物,我们用肉眼是看不清它们的,小朋友,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在你的心中,奇妙的生物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导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看法。)

3、如何表现:

A出示一画面,假如这是我们的海洋。 B画上我们心中想象的海洋生物。

C课件出示范品,指导学生欣赏各种漂亮的想象海洋生物。

4、海洋的点缀:

A、我们的海洋这么美,如果再配上珊瑚水草等等那就更美了。 B、课件欣赏作品

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是得到海洋的启发而创作的。

三、学生活动,画出自己想象中海洋生物的摸样。

教学后记:学生对海底世界有很大的好奇心,注意力很集中,能开动脑筋想象,因此草稿画得还不错。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海洋

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总结,推荐学生上台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自己的海洋生物的 各小组相互欣赏各组的作业,以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共同评选出哪一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鼓励学生多想象,创作更多有趣的物品。

教学后记:学生画出来的作品很富想象力,效果不错。

到海底去

课型:想象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色彩训练。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

教学难点

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具: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

学具:课本、彩色即时贴纸、胶水、水彩笔、蜡笔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就是人们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愿望。如今,科学家发明了许多科学仪器和设备,人类可潜人万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从而揭示了许多海底世界的奥秘。揭示课题(板书):\"到海底去\"

2.读画:欣赏课文中照片及学生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海底去》一课。

问: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底世界吗?答:(略)

问:同学们之所以会喜欢它们,它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地方,你能不能谈一谈课文上的照片和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答:(略)

小结:

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有蜡笔水彩,有水粉等。

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冷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答:(略)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问:同学们,你们看海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答:(略)

小结: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

小结:水下生物不下万种,蕴藏的矿藏比陆地上多得多。我国已能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其他矿藏资源为人类造福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了。但是,当前陆地上人类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人大海,已造成海洋,特别是近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减少和死亡,所以,治理污染,保护大海,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以\"色\"为主,学画海底动物。

教师问:同学们喜欢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吗?答:喜欢。

教师:因为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我们要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学会画鱼,同学们说对不对?答:对!

A。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1)画出鱼儿基本形;(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等;(3)添加鱼儿身上的花纹;(4)添加颜色。

B。学生可模仿教师画\"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画好\"鱼\"之后,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说,等会还要把画得最好的\"鱼\"和海底动物粘贴在黑板上的大幅海底世界想象画上。

C。教师巡视指导。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

A。师生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世界想象画。程序用投影仪投放在黑板左边的屏幕上,程序如下:Θ将大幅蓝色图画纸粘在黑板上;②师生共同构思海底世界想象图;O学生剪贴鱼类;①学生剪贴海底动物类;⑤师生共同剪贴海底植物类;③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剪贴的内容(如潜水艇、潜水员、机器人、海洋勘探船、海底摄影等。)留有表达情感和创意的空间,让同学们自由发挥。

B。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海底世界想象图和教师课前搜集的学生创作的海底世界想象图(此时,用胶布粘在黑板右边),指导学生体会速些作品好在哪里,哪些可供借鉴、模仿。

3。教师将中幅蓝色图画纸分发到各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在图画纸上用剪贴法集体创作一幅海底世界图,要求画面饱满,布局均衡,色彩搭配合理。看哪个小组创作的海底世界图构思最独特、新颖,画面最漂亮。

4。启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强调借鉴、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

6。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各组学生代表自我介绍构图思路,教师评价。

四、总结全课,课堂评价:

及时讲评较典型作业,师生共同讨论评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作热情。

《鱼儿游游》

一课时(安学美术教案)http://www.daodoc.com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动画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欣赏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有一天…… (播放动画故事:鱼爸爸失去儿子尼莫这一段)当鱼爸爸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

三、新授:

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 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师复述鱼的形状和颜色。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 (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这泡泡,好象在说:尼莫,你在哪儿?我们找你来了。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 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尼莫呢。

(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

(出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的和同学的一比啊,老师的有点差劲了,还是擦去吧。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什么表现手法?

对,除了画之外啊,还有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接下来老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来表现一条游动的鱼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鱼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儿子尼莫,好不好?

请先确定自己的表现方式。

四、作业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作业展示

很多小朋友啊都表现好了鱼爸爸的朋友,现在你就是这位朋友,你能把帮助鱼爸爸找儿子的过程说出来吗?

六、拓展

遇到了困难怎么解决的?(介绍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贴在大图上)

让我们来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么帮助鱼爸爸克服困难的。(播放动画片)

我们一起跟着朋友多莉来说一下。

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儿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到外面去学习新的本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尼莫回来后他爸爸怎么做的。(播放动画片) (安学美术教案)http://www.daodoc.com

烁 的 烟 花

1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课题: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1、感知“太阳”的自然现象。

2、熟练运用多种材料工具、造型元素进行创作。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主体突出、添加背景)。教学重点:命题制作的构思方法及造型、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课前准备:画笔、画纸。 教学过程:

1、活动一:互相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激发对太阳的关注)。

2、活动二:圆形的想象与变化。(1)像什么?

(2)太阳的基本形式是什么?(传统模式图形+光芒)

(3)想像可以用什么造型元素(点、线、面、色)表现太阳的“形和光芒”?

3、活动三:感受不同的文化艺术表现的太阳,引发联想: (1)提供《古印第安人的金太阳》和《中国剪纸》作品比较: ① 相同之处:对称、拟人; ② 不同之处:材料、表现风格。

(2)作品给你什么感觉?(提供:威严、神秘、怪异、开心、忧伤等词) (3)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4)作者想说些什么? (5)你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

4、活动四:以“科学中的太阳“激发联想”/

(1) 寓言联想:太阳是一位威严的家长,管理大地万物的生长,会是怎样的外形、动态、色彩?四季的太阳又是什么色彩?早是、中午的太阳又是怎样的?如夏天中午的太阳光线变成“水珠”,让太阳带来凉爽的想象等。

(2) 图片联想:火球使你想到什么?有什么用?能为人类做点什么?

(3) 假设联想:没有太阳,大地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有十个太阳,大地又是什么样子?

5、活动五:以神话中的太阳激发想象。

(1) 在同龄人的作品中,哪些是神话故事中的太阳?

(2) 幻想一下,太阳的故事、太阳的表情、太阳的外形在故事中是怎样的?像什么? (3) 构思:我心中的太阳是怎样的外形、色彩、花纹、动作?是单独表现还是有背景?

6、活动六:以评价促进想像创作。(1)在欣赏中提出评价目标:

① 你最喜欢哪一张学生作品?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运用哪些“点、线、面、色”造型元素,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

② 给自己的太阳起个好听的名字,再想一想,准备用什么材料表现?主体的位置在哪里?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怎样运用点、线、面、色?也可以小组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学习活动。

(2)作业评价标准:构思美、构图美、色彩美。

教学后记: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太阳,各具特色,效果很好。

《人物类论文范文.doc》
人物类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