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类科普范文

2022-09-0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知识竞赛科普类题库

填空

1、我国农历中有多少个节气? (24个)

2、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 ( 月球引力)

3、香港是在什么时候重回祖国怀抱的? (1997年7月1日)

4、地球上有四大洋,位于地球最北部的是什么大洋? (北冰洋)

5、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什么? (金木水火土)

6、我们常说高科技的“两弹一星”是指什么? (原子弹 氢弹 人造地球卫星)

7、在我国一年四季中,哪一天的白天最短? (冬至)

8、电脑的“大脑”是什么? (中央处理器(CPU))

9、吃西餐时,我们应该用哪只手拿刀,哪只手拿叉? (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10、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叫什么? (亚洲

太平洋)

11、戏曲人物中画白色脸谱的一般是好人还是坏人? (坏人)

12、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 微电子技术)

13、人体有多少块骨骼? (206块)

14、黄金分割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你知道它的比值是多少? (0.618)

15、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哪个湖? (青海湖)

16、中国在南极设立的第一个考察站叫什么名字? (长城站)

17、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18、1975年7月1日,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成) 铁路电气化工程建成并全线通车。

19、海洋中最多的生物是? (浮游生物)

选择

1、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1863年建于:D

A、东京

B、纽约

C、柏林

D、伦敦

E、巴黎

2、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是:B

A、番茄

B、烟草

C、白菜

3、新西兰的几维鸟是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古老鸟类,它:C

A、有翅无尾

B、有尾无翅

C、无尾无翅

D、有尾有翅

4、“打蛇打七寸”的七寸是指:B

A、咽喉

B、心脏

C、头部

5、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是:D

A、天鹅

B、娃娃鱼

C、孔雀

D、丹顶鹤

6、小王家的水壶中积有大量水垢,长期饮用此壶中水的人:D

A、易得结石症

B、易得心血管疾病

C、易得胃溃疡

D、健康不受影响

7、非洲国家边界按什么划分的最多?B

A、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

B、经线或纬线

C、河流、山脉等自然地貌

D、民族

8、同样重量的雪水、雨水和矿泉水,用相同的火力烧,哪种水最后开?

A、雪水

B、雨水

C、矿泉水

9、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 A ) A、心血管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10、地球上的人观看晴朗的天空呈现蓝色,这是因为:( C ) A、大陆上的海水把天空映成蓝色 B、太阳光中的蓝色被物体反射成蓝色

C、太阳光中的蓝色光被天空中的微粒散射成蓝色 D、宇宙空间本身是蓝色

11、下列哪种喝水方式不宜采用:( A ) A、饭后大量喝水 B、渴了再喝水 C、根据膳食营养素构成等因素增减喝水量

12、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体。下面哪种是哺乳动物? ( A ) A 海豚

B海马

C 海星

D海龙

13、乒乓球瘪了用什么办法能使它鼓起来?( C ) A.放到冰柜里 B.向里吹气 C.泡在开水里

14、用冰块冷冻食物,最好把冰块放在食物:( B ) A、上方 B.下方 C、中间

A1.

15、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铁和木头? ( B )A、一样凉 B、铁比木头凉 C、木头比铁凉

16、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各部位无一不含有水,水占人体重量的: ( B )

A、50%以上 B、60%-70%

C.80%以上

17、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物质为:( C )A、石墨 B、金刚石 C.金刚砂 D.晶体硅

18、坦克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 C )A、德国 B、苏联 C、英国 D、美国 (

19、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是:( B ) A、长城 B、秦始皇兵马俑坑 C、袁隆平杂交水稻

20、鸢的俗称是什么? ( B )A、乌鸦 B、老鹰 C.雕 (yuan)

21、油菜属于什么科 ( C )A.豆科 B.菊科 C.十字花科 D.蔷薇科

22、为什么螃蟹要横着爬行? ( A ) A、腿关节只能向下弯曲 B、关节只能向前弯曲 C、关节能向前向后弯曲

23、一个人在赤道上称了一次自己的体重,身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又到北极去称了一次,那么:( B )

A 赤道重,北极轻

B 赤道轻,北极重

C、一样重

24、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可存活多少天?( B )

A、80天

B、120天

C、150天

25、首次成功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26、所谓“黑色污染”是指( C )

A、塑料袋、发泡餐盒 B、煤渣

C、废弃的汽车轮胎 D、废电池

27、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C )

A、宁夏 B、山东 C、云南 D、河南

28、世界上最小的花是( B )最大的花是( D )

A、樱桃 B、无花果 C、海棠 D、大王花

29、航天员能在太空可以享用很多种饮料,但是目前还无法提供给航天员的是( D )

A、苹果汁 B、咖啡 C、冰红茶 D、啤酒 30、中国航天服重约( C )千克?

A、15 B、20 C、10 D、5

31、1958年初,中国在( D )以北的戈壁滩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场。

A、西昌 B、成都 C、太原 D、酒泉

32、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活动,其原因是

A.洞中缺少食物

B.洞中缺少阳光

C.洞中缺少氧气

D.洞中温度过低

33、用下列那种方法可以快速打开椰子( C )

A、用锯子锯 B、放在洗衣机里快速旋转 C、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34、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哪个部位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 C )

A、瞳孔 B、视神经 C、晶状体

35、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把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在( D )。这是人类历史上原子弹第一次用于实战。

A、横滨 B、长崎 C、东京 D、广岛

36、中国( A )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

A、书经 B、论语 C、诗经

37、1970年第一次在亚洲(C)举办了世博会 A、云南

B、冲绳

C、大阪

D、大田

38、《世界地球日》起源于( B )。

A.德国 B.美国 C.中国

39、白血病是由哪个国家的病理学家维尔柯夫在1846年首次发现的 ( A ) 。 A.德国 B.美国 C.中国

40、中国哪一个省的海岸线最为曲折呢 ( B ) 。

A.山东 B.福建 C.上海

41、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在哪个国家 ( C )

A.英国 B.美国 C.中国

42、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岛 ( A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43、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观测到最远多少光年的天体 ( C ) A.130亿 B.150亿 C.120亿

44、已知的宇宙的大小为多少光年 ( B ) A.120-150亿 B.130亿-150亿 C.150-180亿

45、在建筑上安装的各种避雷针的原理是:( B)

A.避雷 B.引雷 C.消雷

46、被称为风车发电“王国”的是哪个国家?(C)

A.荷兰 B.加拿大 C.丹麦

47、我国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是哪里?(B)

A.西藏 B.新疆 C.青藏高原

48、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中国十大名胜之一的是?(C)

A.万里长城 B.桂林山水 C.山东泰山 D.杭州西湖

49、最晚被发现的天然元素,后来被命名什么?(A)

A.铼 B.铀 C.锂

50、到1996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少个自然保护区?(B)

A.700 B.799 C.850

51、1974年第一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A)

A.只有一个地球

B.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C.可持续发展

52、1999年4月30日,第22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C)

A.以“保护环境”为主题 B.以“保护自然”为主题

C.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

53、何时中共中央首次在京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A)

A.1999年 B.2000年 C.1998年

54、我国企业各方面落后的现状决定了我国企业的信息化与改革必须相结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企业信息化建立在对企业进行整顿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 B.推动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跃上新台阶

C.企业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就是使生产力要素的资源信息化 D.推进企业信息化仅仅是对企业管理方式进行革新

55、在ISO/OSI参考模型中, A 关系到网络接头及其电器性能的标准化。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56、局域网最大传输距离为 A 。 A.几百米~几公里 B.几十公里 C.几百公里 D.几千公里

57、花卉从观赏部位可分为观花类、观叶类、观果类、观茎类、观芽类下面属于观茎类的是(C)?

A.月季 B.金银茄 C.仙人掌

58、电子商务中为了防止黑客攻击服务器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是 B 。 A.加密 B.防火墙 C.备份 D.身份识别

59、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盗窃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参议院最近全票通过一项“禁止电子盗窃法案”,有关该法案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该法案将未经作者同意而在网上销售和传播受版权保护的内容的行为视为犯罪 B.该法案将禁止所有未经过联邦法院登记的站点在网络上提供免费软件下载服务 C.该法案认为对于触犯该法案的犯罪者可以判处最高金额为70万美元的罚款和不超过15年的监禁

D.该法案的提出将有效打击非法的网上信息盗窃,但同时也会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形成不小的阻碍

60、花卉的常用繁殖方法有四种,试问文竹是属于哪一种繁殖方法?(C) A.播种繁殖 B.扦插繁殖 C.分株繁殖 D.压条繁殖 6

1、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B)

A.440 B.465 C.450 62下面举出几种药用花卉不正确的是哪个?(C)

A.牡丹(根<丹皮>) B.芍药(根<赤芍>)

C.金银花(花<红花>)

63、距地面15~50千米度高度的什么层,集中了地球上约90%的臭氧,这就是“臭氧层”?(B)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64、太阳光是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种不是太阳光的组成之一?(C)

A.可见光 B.紫外线 C.不可见光 D.红外线

2

25、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多少度?(C) A.30 B.45 C.15 6

5、地球岩石圈可分为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总体上,前者的厚度是后者的多少,其中大洋岩石圈厚度很不均匀,最厚处可达多少公里?(A)

A.一半80 B.三分之一80 C.一半90 6

6、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整个地球面积的多少,其中约有多少的陆地分布在北半球,并且位于近赤道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

A.40% 70% B.30% 70% C.30% 60% 6

7、已有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可以分为几大类? (A)

A.三大类 B.四大类 C.两大类

68、太阳核心的温度极高,达多少度,压力也极大?(C)

A.1200万℃ B.2000万℃ C.1500万℃

69、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是谁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A)

A.哥白尼 B.达尔文 C.巴比伦

70、从行星起源于不同形态的物质出发,可以把九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及远日行星,下面哪种不是属于远日行星?(B) A.天王星 B.木星 C.冥王星 D.海王星 7

1、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是哪种星体?(C) A.金星 B.土星 C.水星 7

2、人类最早的环境法令是什么?(B)

A.《人类环境宣言》 B.《汉谟拉比法典》 C.《维也纳公约》

73、我国民间所说的黎明时分的启明星和傍晚时分的长庚星都是指的一种星体,它是哪种星体?(A)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7

4、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是哪种星体?(B)

A.金星 B.木星 C.水星 7

5、九大行星中拥有卫星最多的行星是哪种星体? (A)

A.天王星 B.冥王星 C.木星

76、为了保护臭氧层,1985年3月,几十个国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的什么?(C)

A.《人类环境宣言》 B.《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C.《维也纳公约》

77、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被称为“地球高峰会议”或“里约热内卢会议”这个会议何时召开的?(A)

A.1992年 B.1993年 C.1985年 7

8、1973年8月5日,中国第一个环保会议在哪儿举行?(B)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79、1987年7月11日为世界第多少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为世界第多少亿人口日?(C)

A.40 50 B.60 70 C.50 60 80、多诺拉烟雾事件是世界九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发生于1948年10月26~31日,发生地点是哪儿?(A)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81、水圈中主要成分是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多少,还有极少数存在于生物体和大气中?(B)

A.95% B.97% C.96% 8

2、我国沙漠的总面积的1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多少?(C) A.1/6 B.1/5 C.1/7 8

3、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哪儿?(A) A.瑞士格朗德 B.瑞典 C.美国 8

4、野生老虎的寿命一般为多大?(C)

A.15岁 B.20岁 C.25岁

85、引起室内空气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放射性元素是哪种射线?(B)

A.咖玛射线 B.X射线 C.β射线

86、噪声在多少分贝下的环境是安全环境,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在多少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A)

A.60 80 B.60 75 C.70 80 8

7、厄尔尼诺现象给全球带来什么样的灾害;拉尼娜现象给全球带来什么样的灾害?(A)

A.高温、干旱等低温、洪涝等 B.低温、洪涝等高温、干旱等 8

8、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C)

A.青海湖 B.洞庭湖 C.潘阳湖 D.太湖

89、被古代皇帝御封的五座大山——五岳,其中位于五岳之首的是(A)

A.东岳泰山 B.西岳华山 C.南岳衡山 D.北岳恒山 E.中岳嵩山

90、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成立于哪一年,总部设在日内瓦莱蒙湖畔的关贸总协定大楼内?(B)

A.1996年 B.1995年 C.1992年

91、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的警戒线是多少?(A)

A.0.05公顷 B.0.06公顷 C.0.04公顷

92、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两极的地轴进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的地方转速越怎样?(A)

A.快 B.慢 9

3、什么时候地球离太阳最近,什么时候地球离太阳最远?(B)

A.二月初,八月初 B.一月初,七月初

C.七月初,一月初

94、我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是从年开始的。(C)

A.78 B.80 C.79 9

5、1955年,日本富山市出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骨痛病”,是由于什么造成的?(A)

A.镉中毒 B.汞中毒

C.铅中毒 D.砷中毒

96、信息高速公路的英文简称是什么?(A)

A.ISHW B.IIHW C.IRHW 9

7、信息高速公路的正式称谓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它最早是于哪一年由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并宣布实施的?(C)

A.1995 B.1996 C.1993 9

8、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是指单块芯片上所容纳的元件数目。如目前已批量生产的64M集成电路,集成度为64M,粗略地讲,这种单块芯片上集成有多少个元件?(A) A.6000万 B.5000万 C.7000万

99、国内一家科研机构要建立WWW网站,其域名的后缀应该是(D)

A.COM B.EDU.CN C.COM.CN D.Ac 26

3、浏览器中用来记录一些常去的站点的快捷方式叫做(B) A.缓存 B.书签 C.连接 D.快捷方式 100、(D)不是BBS的功能。

A.讨论及交流 B.聊天 C.收发电子邮件

D.听歌

10

1、剖析植物生存的环境,其自然环境因子大体上有三大类,下面哪种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D)

A.气候因子 B.地理条件因子 C.土壤因子 D.光照因子

10

2、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哪个城市举办? C A、巴黎 B、纽约 C、伦敦

10

3、201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A) A.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B.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C.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104.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 C ) A.环保基础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105.从“低碳生活”角度,以下哪些是正确使用冰箱的做法?( B ) A.将温度高于室温的食品放入冰箱 B.尽量减少开门次数 C.经常把插头拔掉

106.煤烟型大气污染不包括由(B)引起的污染。A.烟尘 B.粉尘 C.二氧化硫

107.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C ) A.3月12日 B.3月21日 C.6月5日

108.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C)。A.1/2 B.1/3 C.1/4 109.被称为感觉性公害的是( C )。 A.大气污染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110.居室中什么地方污染最重(C)。 A.卧室 B.洗手间 C.厨房

111.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A.太阳能 B.电力 C.煤炭

112.废电池乱丢对人体可能造成( A )。 A.镉中毒 B.氰中毒 C.铅中毒

113.人们普遍认为恐龙是大约距今多久前灭绝的? ( C) A.65万年前 B.650万年前 C.6500万年前 114.以下食品中铅含量最高的是( B )。 A.黄瓜

B.松花蛋

c.面包

115.人工合成色素的原料大部分是( B )。 A.植物

B.煤焦油

C.动物脂肪

116.能提高身体排污能力的食品是( B )。

A.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 B.粗粮、豆类、海藻

c.各种饮料 117.以下哪种食品中所含致癌物质最多?( B ) A.水煮鱼 B.烤羊肉串

C.炒面 118.低碳能源主要包括( A )。 A.水能B.核能 C.电能

119.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着人的是(C)。A.环保局B.人大常委会 C.地方各级政府 120.何种开水对健康有益? ( C ) A.反复烧开的水

B.搁置三天以上的开水

C.自然冷却到20摄氏度-25摄氏度的温凉白开水

121.我国从2007年起,每年( C )开展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活动期间,鼓励公众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A.7月16—22日 B.8月16—22日 C.9月16—22日 131.恐龙在地球上大约生活了多长时间? ( C ) A.100多万年 B.1000多万年 C.1亿多年

132.目前发电主要依靠烧煤,因此节约用电可减少排放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A) A.二氧化硫 B.氧气 C.白色污染

133.中华恐龙园三期将于今年哪一天盛大启城?A A.4月27日 B.5月1日 C.5月18日 134.噪声主要对人体的( A )有直接危害。 A.心血管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135.今年是中华恐龙园开园几周年? C A.8 B.9 C.10 136.瓷砖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物为( C )。 A.甲醛 B.苯系物 C.氡

137.节能灯是一种绿色照明光源,它与白炽灯相比可节电(C) A.10%~20% B.30%~40% C.70%~80 138.市区内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在(C)期间禁止夜间行业。 A.晚6点至早6点 B.晚8点至早8点 C.晚10点至早6点 139.下面哪个不是恐龙灭绝可能的原因? ( C )

A.陨石撞击地球 B.全球性强烈的火山爆发 C.人类早期活动的影响 140.下列哪种生活行为不利于环保?(A)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用布袋子购物 C.用消毒筷子就餐

141.复印机在复印过程中会产生( A )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A.臭氧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142.中华恐龙园三期开放后,中华恐龙园内游乐项目将增加几个?c A.5 B.11 C.16 143.下面哪种食物最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B A.土豆 B.虾和贝类 C.牛肉

144.下列自然资源中, 属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A ) A.土地 B.石油 C.森林

145.中华恐龙馆中共有各地质年代恐龙化石多少具? A A.50多 B.60多 C.70多

146.关于空调使用错误的做法是( A )。 A.空调过滤网不宜经常清洗

B.尽量选用节能,变频空调

C.空调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将电源插头拔掉 147.以下哪项不是汽车节油的有效方法?( B )

A.确保发动机状态良好

B.高速行驶时关闭空调、开启车窗 C.彻底实行车辆轻量化

148.哪个活动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 )。 A.火山活动 B.太阳活动 C.人类活动

149.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它的回收方式是( C ) A.放在不可利用的垃圾一起 B.放在可再利用垃圾一起 C.专门回收 150.下列哪个项目不是中华恐龙园三期新增项目? C A.翼飞冲天 B.童子军训练营 C.炫彩风车

151.为表达祝福,下面哪一种方式更符合环保?( C ) A.寄贺卡 B.买精美包装的高档礼品 C.发E—mail 152.以下哪类食物能有效改善人体的酸性体质,并且是目前遏制80%全球暖化最快的方法?( A ) A.蔬菜水果 B.鸡鸭鱼肉 C.山珍海味

153.以下哪种行为方式不符合环保要求?( C )

A.拒绝豪华包装 B.吃不了,兜着走 C.多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尿布等 154.中华恐龙园三期项目中共引进了多少套国际上领先的尖端刺激游乐项目?C A.2 B.4 C.6 155.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 A )。

A.100—200年

B.50年

C.10年

156.对有车族来说,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环保?( A ) A.停车状态下开着发动机 B.到正规车行洗车 C.选择无铅汽油 157.以下哪种购物方式是最有利于环保的?( B ) A.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 B.带布袋子或竹筐 C.带塑料袋 158.过度使用激素催生瓜果蔬菜的后果是( C ) A.使它们的营养价值更高 B.使它们口感更好 C.会给人类发育带来异常 159.中华恐龙园三期库克苏克峡谷区以哪类生物为主题? ( A ) A.翼龙 B.大象 C.大熊猫

160.以下哪种建筑材料放射性较高?( B ) A.环保贴纸

B.大理石地板 C.木质地板

161.中华恐龙园全新开放的三期叫什么名字? C A.无名地带 B.鲁布拉 C.库克苏克 162.以下哪种洗涤用品对环境的破坏最小?( C ) A.洗衣粉

B.洁厕灵 C.肥皂

163.电脑显示器的哪个部位辐射最强?( C )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164.以下哪种植物最适合放在室内用来净化空气?(C ) A.含羞草 B.郁金香

C.吊兰

165.防皱型服装在制造过程中往往加入了( A ) A.甲醛 B.黄曲霉菌

C.食盐

166.请问造成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 B ) A.优胜劣汰 B.生态破坏 C.全球变暖 167.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_____。( B ) A.2月12日 B.3月12日 C.4月12日

168.能效标识上标示的是产品_______方面的指标。( A ) A.能源效率 B.产品质量 C.安全状况

169.下列城市垃圾中哪些分类回收可成为再生资源:( A ) A.废金属 B.剩饭、残渣 C.废电池

170、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__。( A ) A.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B.乱扔塑料垃圾

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17

1、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 A ) A.石油 B.水能 C.风能

178.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__。( A ) A.吸收部分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吸收全部可见光

179.环球恐龙城“三河三园都市亲水之旅”连接了东坡公园、红梅公园和( ) 三大市内旅游景点。B A.青枫公园 B.恐龙园 C.人民公园

180.买回来的蔬菜,最好在清水中浸泡( ),这样可除掉大部分残留农药。( A ) A.30-60分钟 B.1-5分钟 C.5-10分钟

181.为保护环境,我们在出门时,应该( )。( C ) A.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B.使用私人车

C.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82.饮用水的感官性状应该是( )和透明度良好。( A ) A.无色、无臭、无异味 B.无色、无味 C.无味 183.建筑施工主要产生哪些污染( B ): A.辐射污染 B.扬尘 C.水污染

184.下面哪种恐龙不是中华恐龙园镇馆之宝? ( C) A.中华龙鸟 B.许氏禄丰龙 C.马门溪龙 185.我们平时吃水果为什么要削皮 ( B ) A.节约 B.有农药污染 C.皮不好吃

186.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A )

A.工业生产 B.畜牧养殖 C.种植花木

187.下列哪些措施或行为有助控制汽车污染排放?( A ) A.推广小排量汽车 B.冷车启动 C.频繁刹车 188.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A.染发轻易引起皮炎,甚至可能导致白血病、恶性淋巴肿瘤等疾病 B.越是常用持久性或色彩较浓艳的染发剂,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就越大 C.氧化型染发剂对健康没什么损害

判断

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按反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太阳本身也以同一方向自转,对吗 ( √ )

2、月球不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但它与地球有着密切的演化联系,对吗 (×)

3、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是勃朗峰,对吗 (√)

4、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对吗 (√)

5、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将导致人群皮肤癌但是其对白内障发病率的增加关系并不大,对吗 (×)

6、月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的,对吗 (√)

7、自古以来,人们看到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我们地球的,对吗 (√)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cn下域名的管理,其英文缩写是CNNIC.对吗 (√)

9、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对吗 (√)

10、由于IP地址难于记忆,人们采用域名来表示网上的主机,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用(DNS)协议进行转换的,对吗 (√)

11、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成立于1890年,前身为纽约动物学会,对吗 (×)

12、把Internet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网络,人们通常把它称为Intranet,对吗 (√)

13、Internet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工程,它是在英国诞生的,对吗 (×)

14、激素与荷尔蒙是一回事,对吗 (√)

15、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癌症是由癌基因的表达所引起的。健康人是没有癌基因的。(×)

16、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太阳能。(√)

17、塑料大约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在自然界中分解。(√)

18、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被真菌寄生后的复合体,不是植物。(√)

19、面粉越白,质量越高,营养价值越高。(×)

20、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是环境、资源、人口问题。(√)

21、叶菜类蔬菜的嫩叶上有明显虫眼,说明这株菜肯定没有用过杀虫剂,可以安全食用。(×)

22、防治农作物害虫应该100%杀灭,“不留活口”。(×)

23、计算机联网最大的好处是资源共享。(√)

24、人的情绪是突发的,因而是不可控制的。(×)

25、适量献血有益健康,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26、中药是天然无毒的,有病可以治病,没病可以强身。(×)

27、环境保护就是环境卫生。(×)

28、百年一遇洪水是每一百年出现一次的大洪水。(×)

29、铅笔的笔芯是铅做的。(×)

30、家用电器在使用时会释放电磁波。(√)

31、农村沼气的利用,可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

32、厄尔尼诺”一股很强的暖洋流,科学分析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升高。(×)

33、世界上冰最多的地区是南极大陆。(√)

34、鸟晚上是睡在树林里的。(√)

35、人不惑之年是指50岁。(×)

36、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佳节。(×)

37、我国儒学的创始人是孟子。(×)

38、最早的宗教是佛教。(√)

39、交响曲是大型管弦乐曲、通常有四个乐章。(√)

40、刑警指刑事警察、主要任务是处置突发性的刑事、治安案件。(×)

41、在我国被誉为跳水皇后是高敏。(×)

42、绿色食品是指营养无公害的食品产品。(√)

43、世界上最硬的物质是碳。(×)

44、跑得最快的鸟是鸵鸟。(√)

45、最大的动物是蓝鲸。(√)

46、啄木鸟是有名的森林“外科医生”。(√)

57、飞得最高的鸟是海鸥。(×)

58、嗅觉最灵敏的动物是狗,其嗅觉细胞达22亿个。(√)

59、跑得最快的动物是东北虎。(×) 60、大象是寿命最长的哺乳动物。(√)

61、口技专家是对“乌鸦”的美称。(√)

62、世界上第一次发生鸟撞飞机是1902年。(×) 6

3、含油最多的树是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 6

4、花生的原产地是美国。(×)

65、历史最长的树是有海化石之称的银杏。(√) 6

6、森林的别称有“工厂”“屏障”等。(√) 6

7、中国历史上最早称皇帝的夏禹。(×)

68、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皇帝。(√)

69、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南北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 70、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

71、徐志摩的名诗《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是指今天的剑桥大学。(√) 7

2、光年是计量宇宙间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 7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0千米。(×)

73、世界上最长的国歌是科威特的国歌。(×)

74、我国现代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作的《呐喊》×

75、十二生肖中的子时是指23点——1点。(√)

76、意大利米兰凯旋门是1807年为纪念拿破仑征服意大利而建的。(√) 7

7、黄山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7

8、我国的植树节是公历3月12日。(√) 7

9、早上人的身高比晚上要矮。(√)

80、卫生球所含的萘是致癌物质。(√)

81、空气中发现的第一个惰性气体是氖。(√) 8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行星。(×)

推荐第2篇:科普类作文

科普类作文

科普类作文

(一)

我从小好奇心极强,尤其是对飞行这方面。我最希望能在天空中滑翔,所以十分喜欢飞行。

那是一个中午,我无聊地摆弄着眼前这块金色的布。玩着玩着,我忽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用这块布做一次降落伞实验呢说干就干,我立刻找来四条长短相同的细绳,分别绑在布的四个角上。绑好了,我尝试着拉了拉四条细绳,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我才找来一个小玩具,将四条绳子都拴在玩具身上。一切就绪,我兴奋地爬上一个较高的柜子,站起来,抓着我的降落伞和伞兵,大手一挥,原来以为这个降落伞一定能稳稳当当地落下,可天有不测风云,伞兵居然直线形下垂,最后还是没能安全着陆,英勇牺牲了。我愣了:怎么可能难道实验品有误便不假思索地跳下柜子,抓起伞兵,左看看,右看看,啥问题也没有啊思考良久,我终于得出结论:玩具偏重。于是,我立刻换了个轻些的玩具,又将绳子捆在玩具身上,又实验了一次,可结果,伞兵结局还是那样悲惨。难道还是有问题我十分纳闷。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我灵机一动:一定是缺少风力。于是,我再次提着伞兵,来到顶楼。正好刮来一阵风,说时迟那时快,我赶紧扔下伞兵,嘿,神了!只见降落伞一撑开,伞兵便悠悠地降落到地面,安全着陆。我一阵欢呼,冲下楼,捡起伞兵,激动得大呼:\'我成功了!成功了!\'

这虽然只是很早以前做的一个小实验了,但它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遇到困难时,那张降落伞和伞兵总出现在我眼前,促使着我去克服种种困难。在人生中,困难就像个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所以,只要你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再强大的困难也只有被打败的份儿!

科普类作文

(二)

前几天妈妈带我去超市购物,我们买了饮料、零食,还有一袋鸡蛋,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让我提着鸡蛋,由于鸡蛋太重,我就用一只手把鸡蛋提起来,另一只手从下面托着。不一会到了家,妈妈问我鸡蛋有没有碎,我看了看鸡蛋说:“中间的鸡蛋碎了不少。”在路上我也没有摔跤啊,怎么鸡蛋就碎了呢?于是我去问妈妈。妈妈反问我:“鸡蛋是什么形状的?”“是椭圆形的。”我答道。我问妈妈:“这个和鸡蛋破碎有什么关系?”妈妈让我拿两个鸡蛋把它们拼在一起,我拼了好长时间却怎么也拼不成功,最多也只能让两个鸡蛋的蛋壳挨在一起,我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妈妈指着那两个鸡蛋的接触点说:“鸡蛋破碎的关键就在这个接触点。”妈妈见我似懂非懂说:“鸡蛋的接触点有很多,鸡蛋与鸡蛋之间的接触面积却很小,虽然接触面积很小,但承受的力却很大,所以鸡蛋就破碎了。随后妈妈又让我把一个鸡蛋放在桌子上,让我用笔尖来扎,没用多大力气就被扎穿了。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许多的科学道理,等着我们去探索、学习!

科普类作文

(三)

人们生活中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自从发明了汽车,再也不担心走路费时间。但是,购买汽车的人越多,学校旁的十字路口也越来越堵。那时,汽车的各种喇叭声震天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万能汽车。

万能汽车的两边有一对可以伸缩的机翼。堵车时,按下绿色按钮,机翼就会自动弹出。万能汽车可不像飞机那样还要助跑才能起飞,机翼一弹出就能飞上天。到了海里,万能汽车就会把轮子收起,最后端弹出一架螺旋桨,像轮船一样利用螺旋桨前进。另外,万能汽车就像太阳能汽车一样依靠太阳光制造能源,也不会像其他汽车制造尾气。其实,在万能汽车的尾部也有一个管道,只是管里排出的不是尾气,而是供人们呼吸的氧气。而且,万能汽车还能供给驾驶员饮料、水果和食物。万能汽车的驾驶座上有三个按钮,分别写着:饮料、水果和食物。比如说按下饮料按钮,“嗞……”一杯橙汁马上被驾驶座下面的小机器人送了出来。

其实万能汽车还有很多种功能,正等着其他科学家去改进、去创造呢!长大后我也要当个科学家,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推荐第3篇:小学科普竞赛

在暑假,我当了一回垃圾治理者呢。我与同学们一起在小区里宣传垃圾分类,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小报。跟爸爸妈妈在家制作垃圾分类箱,扔垃圾时看清扔。我还在网上和报刊上了解了垃圾分类,并且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关于垃圾分类的ppt和小报呢!我们在客厅,厨房,卧室,阳台各设立一个垃圾箱,根据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进行投放。废电池每一个月交予相关人员,可回收垃圾及时交给收废品的工作人员,这些看似简简单单的事,做到长期坚持下去却很难。在暑假里,我们尽量把废纸进行回收处理,买菜带菜篮,拒绝使用塑料袋,多使用环保袋。

暑假里,我不仅参与了垃圾分类活动,还进行了学校推荐的低碳小管家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坚持不使用一次性使用产品,节约电能与天然气的消耗,并且做到了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大气的污染。

我们在平时常常会用这几个方法减少碳排放:

① -少吃肉类,多吃素食。在每个月的星期天,举办一次素食日。

② 坚持多在室外活动,减少在室内使用耗能的健身器材。

③ 减少消费,尽量网上购物,减少出门购物的次数。

④ 每天的淘米水用来浇灌花草,洗头,还可以用来做免费又环保的天然

护肤品。

⑤平时选择晾晒衣物,尽量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

⑥ 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⑦ 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

用。

⑧ 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现在起,从每一件小事起,一起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推荐第4篇:竞赛类

【竞赛类】

1.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学科竞赛

{雯子点评} ·一中的重头戏啊。 ·成绩年级前一百都应该考虑,前200可以考虑。 ·趁早准备 ·关键在于兴趣 和 坚持 ·省一有保送资格。注意 是资格 ·学科竞赛对于自主招生很有帮助 ·====一些私人的建议!==== 如果没有明确爱好学哪一门竞赛,那就选【物理】吧! 虽然我自己是因为喜欢 才选物理的。 但是我选了之后发现真是选对了 【利弊分析——雯子版】

0:物理竞赛:物理竞赛考的大都是物理的基础内容:重头戏在于力学和电磁学。是高中与大学知识的接轨。学了物理竞赛,高考物理的难题都不怕了。。我高一的时候物理只上过90分一两次,果断为了兴趣和刘胜老师选择物理竞赛!物理进步了不少。。自主招生考试物理部分基本都是竞赛初赛题。学物理的很沾光。

而且物理竞赛获奖人数很多 全省一等奖三四十个 二等奖两三百 三等奖500多个 选择物理竞赛:高考有用 自主招生有用 大学有用 就是这样! 1:数学竞赛:如果没有天才的大脑,还是果断放弃吧!真的很难。。。 所学内容基本于高中脱节,更与大学的高等数学没什么关系。。除了培养数学思维,竞赛拿奖 自主招生 别的就没什么了。。 2:化学竞赛。比别的都好。如果你兴趣在此,还是很推荐的!我们班2个搞化学竞赛很认真的,到了高三化学成绩都是很猛的。化学竞赛可以看做高中大学的衔接,还是挺推荐的! 3:生物竞赛:极度不推荐,除非是为了兴趣和冲省一。 省一只有20多个。拿奖难,需要很高的RP。 考的内容90%需要死记硬背!

学了对高考基本没有任何帮助。

遗忘迅速。到了高三基本忘得差不多了。 【适合对象】短期冲奖 记忆力特好 RP好的同学 4。信息竞赛:需要聪明的大脑,坚实的基础。 ·一般黄山市拿奖很少,今年高一出了个省一的牛人。。。 ·难。

·与高考基本无关、高中再学恐怕来不急,拿个省三还有可能

-·--·--·--·--·--·--·--·--·--·--·--·--·--

2.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选题大赛

{雯子点评} ·每年全国100多个奖 ·真的太难拿了,大部分是北京上海的拿奖 ·注意是“科技创新”不是一般的创新。不是随随便便的构想。需要一定的学术支持。比如大学实验室 教授等等 ·如要参加 需要准备充分 自己上网多了解信息 ·找关系充分利用黄山学院的资源 ·拿到奖就爽了,奖金5000 以及在人民大会堂颁奖 以及保送资格

-·--·--·--·--·--·--·--·--·--·--·--·--·--

3.“未来杯”全国创意设计竞赛{雯子点评} ·虽然与上面那个活动一起举办,但是科技含量和拿奖难度都要低很多 ·容易拿奖!鼓励参加

·有的学校承认这个活动的奖项 如08年 北航承认

·作为锻炼可以,奖项并无特大用处 ·全省一二等奖集体去北京参赛。其实全国的奖项早已确定。。。去北京 只是为了参加一些交流活动。如科技交流论坛(有很多搞发明的大学生 研究生的,由于是跟上面那个活动一起举办的交流论坛,所以这些论坛的科技含量很高,非常值得一去),数学论坛(我那年是数学家杨乐主持的) ·去了北京后,一切费用由团中央赞助。团中央真的很有钱,在北航生活4天每人发180元饭卡 可以在校内超市刷。住在大运村。是北航最好的宿舍。幸福啊。 ·北航的飞院有很多帅哥 。 ·北航的国防生好多1米8的 天天穿迷彩服的。好帅。 ·北航食堂不错! ·我是08年去的,集体免费参观鸟巢 水立方 ·有幸去人民大会堂里面坐了一坐 呵呵

-·--·--·--·--·--·--·--·--·--·--·--·--·--

4.全国书信大赛 {雯子点评} 1.就是比写作文。。。要以书信的方式。。。 2.获奖好像没有多大意义

3.作文写的好的可以锻炼一下,平时要多练笔

-·--·--·--·--·--·--·--·--·--·--·--·--·--

5.创新作文大赛

不是学校举办的。但希望学校可以考虑集体参赛

{雯子点评} ·平时可以试着投稿,参加作文大赛之类的,要选权威机构举办的,

所以推荐这个创新作文大赛 ·越来越多的大学(如清华北大)承认获奖选手,给予全国一二等奖自主招生考试资格 ·竞争激烈,奖品丰厚,奖品有笔记本电脑及万元奖金 ·初赛 复赛通过后,决赛将以夏令营的方式举行。地点不定,有两年在北大。今年应该是第五届了吧。

-·--·--·--·--·--·--·--·--·--·--·--·--·--

6.英语创新作文大赛 ·越来越多的大学(包括清华北大)承认,获一等奖具备自主招生考试资格 ·获奖越来越难,复赛有口语面试 ·复赛在北京举行。自费。

生物竞赛

Part 1 概况

学生物竞赛的人最终可以相当牛,对于高考有状元,对于保送有北大元培(而且是省一),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忧清北的门就此关闭;但是也有上重点有一定难度的。结局如何并不是由生物竞赛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人能力决定的,有能力的人能够以此为跳板获得更好的机会,反之则会被这样一门多杂乱的竞赛累倒。而对于数理竞赛,这一学科牌号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省一以上名牌是稳的。 不过弹性大未必是坏事,更多的挑战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年轻人总是要闯一闯。 Part 2

一、竞赛动机:学生竞最初只是为了保送,可能在以后会比较吃亏,在定位时应该是将它作为一种砝码,而不是途径。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不是学有余力,我只能全力以赴竞赛,但倘若这样,学竞赛未必优于高考。其实就我的经验来看,所谓学有余力是可以争取的,只要你用心思考如何去提高效率。因此笔者认为,动机应当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可能太空了,不过还要在实践中体会。

二、备考过程:很多人认为生物竞赛是一个不那么考验智力的比赛,认为只要靠记忆就可以。但是单纯死记硬背可能不是明智之举。可能数理竞赛前景很好,但是不可否认这两门竞赛对人的能力考察更加全面,或者说更加贴近目前的应试高考,因此学生竞的人要想发展得和他们一样,必须要为自己添加一些附加值来证明自己。其实这样也很公平。如果学数理的好处是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背水一战,那么生物的好处是,现实逼着你掌握全局。

三、心态调整: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压力,而且会有一些别科老师、同学大谈生竞是如何不好,在保送过程中是多么吃亏,这时候不要感到不公,不要埋怨自己走错了路。我记得一名计算机金牌因出国留学而婉拒清华的信中写:在国内目前很少学计算机竞赛的出国,我希望作这样的第一批人,让国外的教育体系来检验计算机竞赛培养人才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一种霸气,我想大家应该有同样的精神去证明自己,同时证明生竞。同时,只要你有能力(具体一点文化课好、活动好),大学不会鄙视你的,他们也很现实的哦,人才谁不要。 Part3 生竞除了是砝码,还可以提高人的一些相关能力。

一、信息处理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验动手能力

四、明白生命的可畏和魅力

不详细阐述了,我觉得还真是有点说教了呢……

不过最后说一句,我的意思并不是指不要用心搞竞赛,竞赛还真的要好好搞,只是你要学着抽出小部分的精力将文化课维持,其实文化课和竞赛是相辅相成的,磨刀是为了更好的砍柴,而砍柴最终还是为了你的人生。

欢迎拍砖

【学生会·团委】

非权威版部门介绍

0.团委。·这是与学生会并列的组织,全称共产主义青年团屯溪一中委员会。

·团委的头头 章坤 (外号:橘子 章鱼)也管学生会。近几年团委老大换人了 余松 不过目前还是章坤掌权。。。= =~ ·进团委:认真负责 做好本分

·没有升职空间,但是有很多评优机会。市级 省级。事实证明,团委也可以混得很好。 ·没有特别忙,只是一直都比较忙 从高一到高三。

·最麻烦的事:下发文件到自己年级各班团支书(如果你懂得利用资源,你可以让每层楼关系好的团支书帮你发这一层楼,减小工作量,因为一个下课十几个班实在跑不过来) ·红头文件拿着很爽。全校只有团委有资格发红头文件 ·有专门团委办公室,一张长长的会议桌。 ·团委基本工作

组织团支书整理团员档案

每年收团费

收各类捐款

五四评优收表格 发证书

总之!收东西 发东西 都是你! ·团委附加工作

跑腿的,打杂的

写点问题不大的文件

如果你还有别的附加功能,团委就是个你发挥“专长”(打扫卫生、搞电脑也算)的舞台。 团委比学生会锻炼人哪。。。。。工作不是很难,但是很全方位发展!

记得三年前,我竞选团委的时候,好紧张,怕自己不照。现在经团委三年锻炼后,脸皮变厚了,更会处理事情一点了!这就是收获~庆幸自己进了团委啊。

【欢迎师兄师妹中有志于成为综合型人才的竞选团委 每年只招2个!】

【【【学生会】】】 大致情况:

高一打杂【干事】,跑腿的 ,宣传信息的,收资料的。。。 高二能升官的升为【部长 副部长】不能升官的退役 高三部分部长升为【学生会副主席】不能升官的退役

1.秘书处 【招2个,需要综合型人才】 ·MS是官最大的部门,高二将选出副学生会主席,高三就是学生会主席了 ·需要很好的组织能力,有主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懂得管理别的部门 明确分工。 ·高二组织一次大型活动 (以往是话剧比赛 以后大概都是知识竞赛了),是最考验 最紧张的时刻。这次忙过了 其它都要好点。

2.学习宣传部 ·需要有绘画基础。 ·为学校宣传栏工作的,画花纹背景,写标题艺术字,张贴资料 美术作品等。

3.文艺部

·元旦汇演、话剧比赛、知识竞赛或者有文艺交流时候组织各班参加活动的。 ·自己一定要懂艺术吗?不一定吧。这又不是学校艺术团。重在管理 ·这个部门还干什么我不清楚 【欢迎补充】

4.体育部

·运动会 篮球赛 排球赛的时候组织各班参加比赛,维持活动秩序 记分员等等

5.科技实践部 ·【强烈推荐】的一个部门【好玩】

·最好家里有点人脉,为以后组织活动做准备

·交际能力:没有人脉的自己要善于跟别的机构(如气象台 水文局 自来水厂)的领导联系,组织一中学生去参观

·非学生会成员可通过知识考试一同参加参观活动! ·有时候跟部长打个招呼也能去。。呵呵

【国际交流活动】

1.瑞士因特拉肯学校 ·老校长经常来我们学校 ·常常是瑞士的学生来我们学校 因为他们比我们有钱 出国是家常便饭

·偶尔会组织我们去瑞士,去一周,大概花2万元 ·交流内容:说英语,带他们体验中国、徽州文化。一起吃饭。可以带他们参观校园 也可以一起回家吃饭

2.澳大利亚艺术团交流

忘了什么学校了。。。是艺术交流,就是有艺术特长的人一起在报告厅交流。 不一定每年都有

3。瑞士环境小硕士活动

与环境有关,在网上定期参加学习交英语作文。毕业后能拿到证书,可能有后续国际交流。不是特别有名,有志于环保事业的可以考虑参加。

相对这山嘎达里的一中,能有跟国外学校交流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了。

我只参加过这两次,以后也许还会有更多学校跟我们交流,虽然交流的内容很简单,也不一定有后续联系,但是如果你有心 确实还能收获不少

推荐第5篇:阅读科普类文章

阅读科普类文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阅读一些浅显的科普文章,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发展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作用。科普文一般以通俗的形式介绍某种事物或现象,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

科普类文章不同于其它类文章,它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所以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1)形象性、趣味性。这类文章常常运用比喻、拟人、悬念、联想等多种方法,语言通俗生动,避免枯燥乏味。

(2)知识性、科学性。这类文中的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引用概念,数据要准确。

(3)思想性、时代性。 阅读科普类文章要注意:

1、读懂文章,概括内容。

科普文看似深奥,其实通过作者通俗的解说,我们在理解时并不感到困难。要掌握一篇科普读物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步骤入手:第一,整体感知。先把文章通读一遍大体了解文中讲了哪些科学现象或科学问题。第二,解读标题。文章的标题与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可以透过标题去了解文章内容,第三,重读精段。一篇文章有若干段落我们要善于找出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强化阅读。第四,提炼归纳。即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找出关键性的语句,或能直接揭示文章主题的关键性语句,并梳理概括主要内容。

如我们在阅读科普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时,先通过整体感知,了解说明的对象。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是文章介绍的是一门科学——物候学。然后分析标题与作者。大自然会有怎样的语言?读后可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些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再次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层次。最后概括出:文章重点介绍了物候、物候学、影响物候学的因素以及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

2、按图索骥,理清顺序。

科普文章十分讲究说明的顺序,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清其说明的顺序,一般顺序有这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时空顺序、程序顺序和逻辑顺序等。那么怎样才能文章的顺序呢?寻找路标——语言标记。如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变化的词语,以及事物内部关系的词语等,当然也可以从分析结构和梳理思路入手。如《奇妙的克隆》就采用了四个小标题:克隆是什么,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绵羊“多利”,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如此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3、揣摩用词,品味语言。

科普文章的语言特征是准确、简明、生动。在说明事物时,在事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均要求准确严密。那么我们如何去细致品味语言呢?首先揣摩词语。我们在阅读时要推敲那些表数字或表范围及程度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即使是一些看似模糊的词语也不能放过,如“大约”“估计”“可能”等。其次,通过说明方法的分析品味语言。例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语言的特点有:简明精炼、逻辑性强、富有幽默性。《你一定会听见的》语言技巧是:活泼风趣,优美形象,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我们在阅读科普文章时不要盲从,要有怀疑精神,因为科学是在怀疑中更新发展的,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前人的有些说法用现代观念看可能就不一定正确;要有实践精神,因为科学必须经过实践检验;要学会比较,因为只有比较才能鉴别。

推荐第6篇:科普类600字读后感

每当人们望着深蓝的星空,看着无数闪闪发光的星星,心中便会有许多疑问:宇宙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什么看到月亮的背面?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正是这许许多多的问题为深奥的宇宙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我读了《小问题大百科》这本书使我知道很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月亮在人们心中是神圣、纯洁、美好的,因此便有了今天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神话故事。人们用这些故事来寄托大家对月亮的赞美,从而使月亮增加了几分神秘感。曾经嫦娥因吃了仙药而升到月亮上去了,虽然这只是故事但在这个新世纪嫦娥奔月的故事成了真的。

我国的“嫦娥一号”是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人物“嫦娥”命名。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 当人们见到“嫦娥”一号所拍月球的照片发现月球并非人们心中想象地那么美好,心里难免有些失望。

在书中我了解到:人们如何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奥林匹克运动后起初是在哪举行的------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胡夫金字塔了。那个矗立在天地之间,沙漠之中的一位巨人。成了世界 上八大奇迹之一,在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矗立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埃及人民认为人死后,灵魂会爬到塔顶与太阳神见面,因此金字塔里还装满了食物、珠宝、布料、武器等。

这本书为我们讲解了宇宙方面的知识,植物方面的奥秘和人体方面的学问,它让我遨游了美丽而又神秘的太空,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是如何生长的,让我了解古代人民是怎样生存、怎样繁衍后代的。祖国的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一切的一切。

推荐第7篇:科普类文章阅读

承认突然绝灭。这层意思只有还原到文中④处,与上文衔接才能保持文章思路的畅通。 【答案】 ④

3.本文介绍的新的生物进化理论和研究,主要质疑的是达尔文的哪三个观点?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与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级)。文本

息决定的。一个人会自杀,是因为他生命体内有自杀基因。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精神健康学家乔纳森·堤文博士和戴维·纳特教授找到了一种自杀的基因。并认为它能导致某些人发生自杀的行为。目前,科学家还不能定量测算出有“自杀基因”者就存在自杀的必然性。有“自杀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自杀,但自杀者一定带有“自杀基因”。一个人是否长寿,也和基因有极大关系。法国科学家就发现了长寿基因。

他们研究了三万名长寿人,发现不少研究对象体内均带有两种基因的特定变体。这两种基因能帮助他们对抗致命的老年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和老年性痴呆症。这个研究组的负责人科恩博士说,带有这两种特定基因的人,颐享天年的机会比普通人高两倍。离婚问题也不完全是感情问题,还有基因在作怪。这是英国科学家最近对3 500名已婚者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离婚因子先天就有。主持这项研究的维克多·约金博士发现,离婚原因的一大半取决于配偶的性格,而女人的性格比男人更有决定因素。他们发现,父母离婚的孩子结婚后,离婚的危险要比常人高出十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遗传基因在作怪。

人的一切外观和行为都是基因的外在表现。声音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正像每个人的长相、指纹不尽相同一样,即使孪生子,也是如此。人的声纹如同指纹一样,是长期稳定的密码。任何模仿者都不能逼真模仿他人的全部音色和其他要素。破译了基因也就破译了人的声纹。验声研究还表明嗓音和个人特征有密切关系,如身高体壮的大汉和瘦弱者的嗓音就有很大差别。此外,根据一个人的语音特征,就可以推断出他的身高、体型、年龄、长期居住地以及受过何种教育从事何种职业等一系列内涵,因为声音语言负载着人体基因信息。

知道了上述一切,就会明白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生命预测不再是神话,可以说破译了生命基因也就破译了生命的全过程。 1.“在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的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震撼力了”,能表明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因的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预测成为可能,一个人还可能拿到一张记录着自己生命的奥秘和隐私的基因组图。 2.人们因为什么对基因敏感、谨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除了其他原因之外,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染上“迷信”之嫌。

3.作者基于什么说出“而基因的发现,是现代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可以。因为基因的破解。②不可以。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有必然,又有偶然,基因信息只能是一种可能。

二、(2010年安徽合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穿越苍穹》2月4日被美国宇航局发送向431光年外的北极星,科学家们希望那里的外星人——假如存在的话——能够听到。

此举引起了当时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开会的一些科学家的争论,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会让地球人在不怀好意的外星人面前暴露。持不同看法的科学家则表示,早在1974年人们就向太空发射过信号,外星人如果要知道的话早就知道了,不必杞人忧天。

这番争论是美国“搜寻地外智慧”(SETI)项目所召开的“寂静之声”研讨会中的一个插曲。SETI项目可以追溯到50年前,它一直在尝试通过无线电与外星智慧取得联络,然而50年过去了,人们得到的仅仅是毫无特点的无线电噪音。那么,外星智慧到底为什么如此沉默呢?

与外星人沟通,让人有一种无从着手的感觉。科学家知道,我们甚至于没有办法与自身进行有效的沟通。 1984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近代符号学的先驱托马斯·西比奥克写了一篇名为“沟通十个千年的通讯方法”的论文。这篇论文出于美国能源部为了警示一万年以后的人类而做的研究。今天人们将许多核废料深埋在地下,为了不让后人不慎再将它们挖出,美国能源部想要设计一种一万年以后的人类也能看懂的警示标志。

西比奥克在详细考察了各种思路和方案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所有的自然语言,所有的人类交流系统,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一万年后的人类不可能理解我们今天所留下的警示。

在试图与外星人沟通的历史上,人们最初以为外星人可能就在月球或是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所以著名数学家高斯在19世纪提出的沟通方法是,在地球上利用森林或者撒哈拉沙漠,设法拼出巨大的图案,以便月球上的外星人能从月球上看到。

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多少有点滑稽,因为月球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生命。但在当时,人们还把这个方案想得相当周全:在森林中用树木拼出的图案可以让月球人在日间的半球看到,而用火油在撒哈拉沙漠中燃烧构成的图案则可以让月球人在夜间的半球看到。

后来人们知道了,不但月球上没有智慧生命,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上也都是没有智慧生命的。所以科学家又将目光投向了太阳系之外。

在20世纪70年代,飞向太阳系之外的“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上,都被设计搭载了金属制成的人类名片,就好像是宇宙中的漂流瓶。

这种名片被认为是一种与外星人进行直接沟通的方法。因为在名片上,人类以图画的形式表示出了太阳系、地球所在的位臵,男人和女人的形象。人们希望当探测器在飞出太阳系后万一被什么外星智慧拾获,会发现我们的存在。

两架“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的信息比“先驱者”号还要丰富。

实际上,它们包含了与外星人沟通的两种不同方法。

它们除了携带金属名片外,还载有磁盘,上面记录了地球的照片和声音。这便是与外星文明沟通的间接方法,即需要外星智慧对信息进行解码的形式。外星人必须设法将磁盘中的内容播放出来,才有可能进一步破解其中的信息。“旅行者”号在它们的金属名片上画出了如何读取磁盘。但愿外星人能看懂这一切。

在这些向外星人发送的信息中,什么内容才是最重要的?科学家最直接想到的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说原子的结构或者生命所需物质的分子结构。这样,外星人有可能会注意到我们是一支拥有科学的文明,然后与我们取得联络。

但这种思路却遭到一些社会学家的质疑。他们怀疑,假如外星智慧是高度发达的文明,比地球人还要先进很多的话,当他们看到我们的这些信息,也许会认为我们太低等了——就像人类见到了猩猩一样。这可能导致外星人不屑于回复我们的信息。

(人民网科技2008.2.27)

5.下列对于“外星智慧”相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与外星人沟通问题,让人有一种无从着手的感觉,因为,科学家知道,我们甚至于没有办法与自身进行有效的沟通。

B.在飞向太阳系之外的“先驱者”与“旅行者”号探测器上,搭载金属制成的人类名片,人们希望当探测器在飞出太阳系后万一被什么外星智慧拾获,会发现我们的存在。

C.SETI项目50年来一直在尝试通过无线电与外星智慧取得联络,但是人们得到的仅是毫无特点的无线电噪音,但在431光年外北极星上就可听到经典歌曲《穿越苍穹》。 D.“旅行者”携带金属名片与磁盘,上面有地球的照片和声音,但需要外星智慧对信息进行解码的形式,才有可能进一步破解其中的信息。 【解析】 C项表述错误。原文是这样说的:科学家们希望那里的外星人——假如存在的话——能够听到。

【答案】 C

6.联系全文,下列各项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美国宇航局于2月4日向431光年外的北极星发送经典歌曲《穿越苍穹》,但无疑,这会使地球暴露在敌意十足的外星人面前。

B.美国“搜寻地外智慧”(SETI)项目所召开的“寂静之声”研讨会,对于外星智慧到底为什么保持沉默取得了大致相同的结论。

C.著名数学家高斯在19世纪提出在地球上利用森林或者撒哈拉沙漠设法拼出巨大的图案以便月球上的外星人能从月球上在夜间的半球看到。 D.在向太阳系之外的探求中,“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都被搭载了金属制成的人类名片,这种与外星人进行直接沟通的方法取得了部分成功。

【解析】 A项“敌意十足的外星人”不符合原文信息。B项“取得了大致相同的结论”不符合原文提供的信息。D项“直接沟通的方法取得了部分成功”不符合原文信息。 【答案】 C 7.“与外星人沟通,让人有一种无从着手的感觉。科学家知道,我们甚至于没有办法与自身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内容上起到延伸及深化作用,由谈论“外星人”是否听到歌曲的争论到“外星智慧到底为什么如此沉默”的探究;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到对与外星人“沟通”的探讨;③与文章首尾互相应和,有伏笔照应功效。 8.联系全文,解释外星人保持沉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们无法有效地与外星人取得沟通,甚至无法与自身相沟通;人类的交流系统会随时间而变化,一万年后的将来人类不可能理解我们所留下的警示,外星人也是如此;与外星人有两种沟通方式,发送金属名片与磁盘,但需要外星智慧对其进行解码;外星智慧高,不屑于回复我们的信息。

高考科普类文章阅读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关键词句突破法、信息追踪法、逻辑推演法、预识障碍法四种。 1.关键词句突破法

关键词句突破法就是结合语境解读科普文章中关键概念和重要判断性语句的方法。突破关键词句,首先要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区间,并在其间筛选出解说阐释词句的语言材料。然后从这些语言材料中概括出阐释词语内涵、解说句子判断的属性的词句。最后,按照下定义的语言格式,或遵从句子的语序对词句进行解说。

2.信息追踪法

信息追踪法就是将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达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源,把信息源与选项表述进行比较、辨析、概括、筛选,以找出表达差异的解题方法。信息追踪在科普类文章阅读中是最为常见的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要找准、找全信息源,对于一个信息有许多个信息源的情况,要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先进行整合,再辨明与选项表述的差异。 3.逻辑推演法

这种方法常见于推断试题之中,也见于对文本中科技原理和科学实验的解读中。推演时首先明确推理的依据,如演绎推理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归纳推理中列出的科技事实,类比推理中的类比事实等。然后把握推理的结论。如上所述,检验结论正确与否,一看其是否切合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基本观点,二看其是否合乎科技常识。最后研究前提与结论的关联方式,思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在解读文本中的科技原理和科学实验时,也要从辨识概念入手,进而把握主要的判断,解析文本的推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对科技原理和科学实验有一个深度的把握。 4.预识障碍法

预识障碍法是事先明了试题可能在什么位置设置障碍,阅读时定点突破障碍的解题方法。

推荐第8篇:科普类文章阅读

科普类文章阅读复习教案

【阅读示例】(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他任何星球可去!①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②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C)。③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④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C,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⑤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C,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⑥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⑦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吧,“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⑨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⑩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⑪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一、(2012·东营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细 菌

- 1答:

二、(2011·潍坊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默契合作的“黑牡丹”

于丽萍

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大,飞翔起来显得极其轻快优雅。它是一种大型涉禽,主食小鱼、小虾、蟹、螺和蛇类、蛙类等,白天喜欢在竹木掩映的河溪之畔散步、觅食和小憩,晚上则成群地栖息在高高的树桠上。它体长1米左右,雄鹳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纯白色之外,其他与雌鹳一样,均呈深黑色,并泛出一种浓淡变幻、富丽秀美的紫青色光泽,曾被称为鸟中的“黑牡丹”。

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特别是协力捕鱼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对比翼飞来的“黑牡丹夫妇”徐徐降落在清流溪畔。个头稍矮的雌鹳,首先警觉地前后扫视一番,就跨入一段较为狭窄的溪中,缩起长脚,静静地伫

立着,做好守溪待鱼的准备。个头高大的白肋黑鹳,一直用温柔的朱红色圆眼,看着雌鹳做好了准备,便展翅飞到水面较宽的溪水上游,放开两条健壮的长腿,使劲扑打着翅翼,快速地从溪中朝下奔去,身后溅起了一道白练,“哗哗”地响个不停。溪中的鱼儿,受到雄鹳的惊扰,无不惊恐万状,成群结队地顺流逃逸,自然要冲过雌鹳守着的浅水窄口。于是,恭候在一旁的雌鹳,只需举“颈”之劳,便可啄住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当做美味。当雌鹳在下游吃饱之后,就会飞向上游,让雄鹳去守口,自己到上游赶鱼下来,让雄鹳也美美地享受一番。

当然,除了抓小鱼、小虾当“点心”外,“黑牡丹夫妇”还能抓鳝鱼当“大餐”呢。

生活在水田、沼泽淤泥中的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生性孤癖的鳝鱼,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对于涉禽来说,黄鳝的外表溜滑,易于吞吃,且营养丰富、热能耐久,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夏秋之交,鳝鱼特别肥腴,自然会成为“黑牡丹夫妇”的捕食对象。“夫妻”俩成天徜徉在黄鳝出没的荒沼野塘中,常以自己的长喙当做犁头,耐心犁开洞穴,寻找着鳝鱼起居留下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鳝鱼的泥穴,双方就会轻轻地拍起“翅语”,并配以短促的低叫,示意齐心协力。于是,两只黑鹳摆开围堵的架势,轮番对着泥穴口察看。如发现成功在望,雄鹳就跃入水中,使劲将长喙插入泥穴,朝两边翻动;雌鹳则屏息静气地严阵以待,准备举喙擒捉受惊逃出来的鳝鱼。由于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雄鹳经常要累得抬头小憩,只好由雌鹳来继续完成。经过反反复复的轮流苦战,终于逼得鳝鱼夺路逃窜。这下子正中“黑牡丹夫妇”的下怀,两鹳立即伸颈夹击,才将鳝鱼擒拿到嘴。

当然,这种功到垂成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因为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常常是“狡兔三窟”。当“黑牡丹夫妇”在洞外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滑溜溜的鳝鱼早已悄悄溜走了。“夫妻”俩运气不好,苦苦地折腾了大半天,却是徒劳无功。遇到这种情况,雄鹳便显得暴躁不已,连连仰天长鸣,并使劲儿用翅膀抽打着水面。雌鹳却很有耐心,常常柔声柔气地应答着,紧紧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不停地用翅膀梳理着“丈夫”的羽毛,极力安抚它。经过雌鹳一番安慰,雄鹳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恢复了平静。接着,就交头接耳一番,似乎又有了好主意。一会儿,双双展翅飞起,在绿野清流的视野里,两只优雅的“黑牡丹”飞向新的地方。

(选自《科学之友》2009年第4期) 1.本文第二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2.文章最后一段说“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 3.“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从全文来看,黑鹳的“友爱”和“默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作为科普文章,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举例加以赏析。

三、(2011·潍坊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公众抗生素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在儿科被称为“潘金莲”,即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更

高级的抗生素“红头盔”,即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全国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可以说普遍存在。

那么,公众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究竟如何?导致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何在?避免抗生素滥用的有效途径又有哪些?为此,中护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调查。

调查对象:所有关注健康的网民。有效样本:4 152 份。调查结论如下:

结论1:错误的抗生素消费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网民中, 92%的消费者知道抗生素的概念,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基本了解抗生素的真正用途,但是“抗生素是万能药,可包治百病”,以及“抗生素越新越贵效果越好”等错误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并实际上被大多数人执行。

结论2: 91%的消费者知晓购买抗生素应凭处方,只有9%的人不知道这一规定。不准随意购买抗生素药品是国家为了老百姓的长远健康作出的规定,可是调查显示,虽然有91% 的人知道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医师处方的规定,其中只有33% 的人认为有必要并且完全赞成; 而有50% 的人认为有必要但是不方便或难实施;甚至有8% 的调查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

结论3:大多数消费者家中常备抗生素。有74%的受调查者家中一直或曾经常备抗生素。在大家都不是专业医生的前提下,这样大的一个比例,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抗生素滥用在我国已经是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了。

结论4:半数药店仍在非法出售抗生素。调查显示,自 2004 年 7 月 1 日开始,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医师处方的规定出台以后,仍有 49% 的消费者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能够到药店直接买到抗生素;有 28% 的消费者有时候也能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能够到药店直接买到抗生素。这样的现状说明,在我国第一次实施这一规定的情况下,要把这样一个精神,这样一个要求,这样一个对人民群众健康认真负责的做法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大量扎实的工作。

结论5: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的认识存在局限性。首先滥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有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第二,“是药三分毒”, 使用抗生素肯定会产生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据统计,在我们国家,每年平均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就是滥用抗生素造成死亡的比例高达 40%,这是个非常高的数字。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延缓耐药细菌的出现,采取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第一,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如果没有感染性疾病就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第二,要规范消费者获取抗菌药物的途径,也就是说对消费者获取抗菌药物要进行限制;第三,要改善抗生素的使用,也就是说要提倡合理使用,要谨遵医嘱而不能够滥用;第四,要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要立法,同时,在具体监督管理工作中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滥用抗生素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国家从销售到使用都要加强管理;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为了自身的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滥用抗生素之风。

(节选自2010年9月18日中护网,有删改)

1.分别概括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答:

参考答案:开头两个自然段交代调查的背景、原因及问题;结尾两个自然段依据调查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下面两个句子各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1)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在儿科被称为“潘金莲”,即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抗生素“红头盔”,即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

(2)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为了自身的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滥用抗生素之风。

参考答案:(1)运用谐音,诙谐幽默,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2)使用“一定”和“唯有如此”等词语,态度明确,语气强烈,行文严谨。 3.结合全文从两方面概述公众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 4 -

推荐第9篇:青少年科普竞赛答案

青少年科普竞赛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一纳米是一米的( C )。

A 十万分之一 B 百万分之一 C十亿分之一

2、( A )是海洋能发电的一种,但是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

A 潮汐能发电 B 波力发电 C 潮流发电

3、一个物体离开地球,必须沿着地球引力相反的方向(即向上)对它加力,使它作加速运动,当它达到一定速度时停止加力,它就能以惯性一直向前而脱离地球。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即距离为地球的半径)飞行时,这个速度为( A ),叫做脱离速度或逃逸速度。 A 11.2千米/秒 B 12.2千米/秒 C 21.2千米/秒

4、2004年初,美国宇航局的两架火星探测车成功登陆,他们不包括下面哪个?( C )

A勇气号 B机遇号 C水手号

5、汽车轮胎上的沟纹主要作用是:( A )

A 增加与地面的摩擦 B 排除雨水和泥水 C 增加车身的缓冲

6、在一个温度恒定的室内,你赤脚站在瓷砖上觉得比站在棉花上冷,是因为:( B )

A 棉花温度较高 B 瓷砖导热较快 C 身体的错觉

7、一个人在赤道上称了一次自己的体重,身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又到北极去称了一次,那么:( B ) A 赤道重,北极轻 B 赤道轻,北极重 C 一样重

8、一个充满气的氢气球,把它放了,它将:( C )

A 一直向上升 B升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上升 C一直升,最后爆炸

9、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 C ) A 玻璃老化 B 玻璃遇热变色 C 钨丝蒸发

10、一般说来,声音在( A )以下时环境是安静的。 A 50分贝 B60分贝 C70分贝

11、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之首是:( B ) A垃圾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地荒漠污染

12、城市噪音污染主要来自( A )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人多嘈杂 C商业活动

13、补充哪种维生素有利于儿童骨骼生长?( B ) A 维A B 维D C维E

14、下面提供的几种识别矿泉水真假的方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A.在日光下无色透明 B.折光率较自来水大 C.矿化度较自来水大

15、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是:( D ) A.天鹅 B.娃娃鱼 C.孔雀 D.丹顶鹤

16、细胞生长时,细胞壁表现一定的( C ) A.可逆性 B.可塑性 C.弹 性 D.刚性 A )(

17、清洁的空气中含有多少氧?( A ) A.21% B.31% C.41%

18、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分别是:( B )

A.雌蜂、雄峰 B.雌蜂、雌蜂 C.雄峰、雄峰 D.雄峰、雌蜂 19奥运会上的马拉松比赛的起源与什么有关?( B ) A.游戏 B.战争 C.打赌

20、不能用开水煎中药的原因是:( B )

A.开水会杀死植物性中药的有效细胞 B.开水会使淀粉和蛋白凝结 C.开水不能和中药溶合

21、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可存活多少天?( B ) A.80天 B.120天 C.150天

22、发烧时不宜喝什么饮料?( C ) A.果汁 B.白开水 C.浓茶

23、首次成功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24、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D ) A.器官 B.分子 C.组织 D.细胞

25、去年流行的SARS的病原体是:( C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26、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堪称生物阿波罗计划,其中中国参与测定的部分占全部的:( D) A.50% B.20% C.10% D.1%

27、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被称为:( A ) A.杂交水稻之父 B.中国水稻之父 C.亚洲水稻之父

28、人类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B ) A.心脏 B.骨髓 C.脊髓 D.大脑

29、紫外线能够杀菌的主要原因是:(A)

A.破坏细菌的核酸 B.破坏细菌的糖类 C.破坏细菌的脂类 30、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AB型,所生子女的血型不可能为?(C)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3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 ( B ) A 和平B 绿色 C 发展.

32、奥运会的五环旗象征着什么? ( C ) A五湖四海 B五谷丰登 C五大洲运动员的友谊和团结

33、马拉松全程有多长? ( B ) A 35.129公里 B 42.129公里 C 41.129 公里

34、红十字标志来自( C ) A 十字架 B 美国国旗 C 瑞士国旗

35、不能用闪光灯为婴儿拍照是为了保护婴儿的哪里? ( A ) A 视网膜 B 神经系统 C发根

36、秦山核电站位于我国__省海盐县境内( C ) A.江苏 B.安徽 C.浙江

37、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 C )

A.加加林 B.大卫?布郎 C.阿姆斯特朗 D.麦克尔?安德森

38、夏天穿什么衣服比较凉爽?( B ) A.黑色 B.白色 C.褐色

39、奔驰轿车急刹车时,前后对地面的压力的情况是() A.前轮较大 B.后轮较大 C.前后轮一样大

40、打秋千是为了尽量延长秋千的震荡时间,可采取的方法是( B ) A.当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下蹲,而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站起B.当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站起,当秋千荡到最低位置时,人迅速下蹲C.尽量保持不变

41、在国际7个单位中,不包括下面哪个( C ) A.坎德拉 B.安培 C.伏特

42、下面哪位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未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D ) A.杨振宁 B.李政道 C.丁肇中 D.吴健雄

43、两岸土质相同的某河流,河水自南向北流,若东岸受河水冲刷较严重,则该河流处于哪一个半球?(A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无法判断

44、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是哪一年研制成功的?( B ) A、1944 B、1945 C、1946

45、计算机正确的开机顺序是:( A )

A、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B、先开主机,后开显示器 C、先开主机或先开显示器都一样

46、互联网上传输速率的单位是__。( A ) A、比特/秒 B、文件/秒 C、帧/秒 D、米/秒

47、我们常说计算机既有"猫"又有"鼠","鼠"是指我们用的鼠标,而"猫"又代表什么呢?( B )

A、内存(memory) B、调制解调器(modem) C、显示器(monitor)

48、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B ),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 A.铀钍 B.镭钋 C.钋镭

49、电力是( B )次能源,是一种便于集中、传输、分散、控制和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源。 A 一 B 二 C 三

50、为了减轻眼睛疲劳,看电视要保持适当距离,如14寸彩电应保持距离为( C ) 。

A、1米 B、1.5米 C、2米

二、简答题:1-10题每题1分11-14题每题5分共30分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什么现代化?答:科学技术

2、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3、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什么的深刻变革? 答:生产力

4、我国科技界的“三钱”是哪三位科学家? 答: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

5、什么是“克隆”?

答:“克隆”(Clone)本意是无性繁殖,它不是靠性细胞而是靠生物的体细胞进行繁殖。

6、植物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请问光合作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二氧化碳、水和光。

7、"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 答: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8、大气中,哪一种气体最多? 答:氮气

9、在人们是常食盐中,如要缺少一种元素,易引起人体内分泌失调,患甲状腺肿大症,俗称“大脖子”病。这种元素是什么? 答:碘。

10、干冰是由什么物质凝结而成? 答:二氧化碳

11、刘欣穿了一条新的弹力裤子,不到一天,裤子上就有了不尘土。回家后,妈妈批评她不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刘欣不服气地说:“是尘土往裤子上粘的,躲都没法躲。”妈妈听了更生气了,认为刘欣在撒谎。刘欣到底撒谎了没有?

答:没有。弹力裤属于化纤织物,在穿着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具有对灰尘的吸附作用。

12、白织灯、日光灯、高压纳灯和霓虹灯,哪种是没有灯丝的?哪种灯是靠灯丝直接发光的?

答:霓虹灯没有灯丝,白炽灯靠灯丝直接发光。

13、有一颗金刚石和一颗与它形状体积完全相同的玻璃仿制品,你能用肉眼把它们区别开来呢?试说明理由

答:能。金刚石具有对自然光的折射作用,因此观察金刚石可以看到彩虹效果,而普通玻璃没有这种效果。

14、为什么用红色作为危险报告色?

答:红色光源光波最长,最具有穿透力,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传播的距离最远。

推荐第10篇:无敌科普竞赛策划书

西华大学科普竞赛

西华大学

8023.Knowledge科普竞赛

划 书

2010.10.16

西华大学校学生会科技部

西华大学科普竞赛

一 主题

普及科普知识,浓化学习氛围。

二 目的

营造西华大学的浓厚学术氛围,并激发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探求,督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 活动时间\\地点

预赛2010年×月×日

西华大学××××××× 决赛2010年×月×日

西华大学×××××××

四 报名地点

西华大学学生活动中心(西华大学侧门朋友中心三楼) 报名电话:×××××××××××

五 活动流程

1前期海报宣传 院的班级宣传

2以班级为单位参加预赛的环节

3以专业为单位参加决赛

4活动后期总结

5奖项的公布与奖品的颁发

六 预赛流程

1预赛当日每班派×名选手,×名参加笔试环节,×名参加问答环节

2预赛两环节在不同的教室同时进行,采用同一套题目

3笔试由两名代表队员答同一套题目,过程中须保持绝对安静

4问答环节由主持人逐道读题,两名参赛选手将答案标注到同一张答题卡上

5笔试,问答各50分,两者之和为参赛队的最后得分,分高者晋级

6机自前两名晋级,工设,工艺,工程,材料分数高的晋级

7成绩统计,结果公布

七 决赛流程

1机电工程学院展示

2主持人致辞,欢迎参赛者到来,介绍嘉宾,介绍各参赛队员

3决赛正式开始,共分为5个环节

I必答题环节

本环节每对有100分基础分,备题10组,每组5题,由1号—6号参赛队顺次大体,每个参赛队可任选其中一组进行答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不扣

西华大学科普竞赛

分。主持人读完题后选手在10秒内给出答案,超时视为答错,答完须说“回答完毕”。

II抢答环节

本环节备题2组,每组5题,开始前将6支参赛队由抽签之后分为A, B两组,每组3人,每对请出1名亲友团成员到前台配合比赛

先由A组3支代表队进行抢答,待主持人读题结束后,由参赛队员举牌示意,是否抢答,如若抢答,则由相应的助威团成员进行“石头,剪刀,布”,胜者为自己的参赛对抢的答题机会,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A组进行完毕,进行B组

抢得答题机会的两名亲友团成员,有精美奖品相赠

III一心二用环节

本环节每对由60秒的答题时间,由2号队员参与,题目全为是非题,主持人将不断地快速读题,选手只需回答对错。过程中,队员边答题边用主办方提供的纸张折纸飞机。本环节答对1题的5分,答错不扣分,所折纸飞机能飞过划定的线1个得5分,可累积。

IV 通力合作环节

本环节由一名参赛队员和一名亲友团成员搭档完成,备题十组,每组十题,限时90秒钟,由6—1号代表队顺次参与,题目由亲友团成员选择。

亲友团成员可以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向答题队员描述大屏幕上的词组,但不可说出词组中的任意一个字,也不可用其英语解释表达,否则本题不加分,猜对一个词组加10分。

让自己的参赛队员猜中词组最多的3名亲友团成员为最佳亲友团成员,有精美奖品相赠。

V 风险题环节

备题十组,由场上得分由少到多的顺序顺次答题。每组三题,分值分别为10分20分30三,只有答对前一题才有机会继续答题,答对的相应的分数,答错扣相应的分数,在任意一题结束时可以选择是否继续答题。 4 宣布比赛成绩,比赛结束。

八 奖项设置

设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精神文明团队各一队。第

一、

二、三名班级颁发奖状,选手获荣誉证书,精神文明班级只颁发班级奖状。最佳亲友团成员若干名,有奖品相赠。

九 经费预算

预赛:打印试题

5元 决赛:题库,活动须知

10元 礼品:

15元

西华大学科普竞赛

装饰:

25元

证书:

30元(5元,6个) 奖状:

8元

(4个) 牌子(答题或不答题的示意牌):

7元 海报:

20元

合计:

120元

十 需要合作的部门

学生会各部门

十一 赞助商

×××

十二 后期总结

„„„„„„„„„„„

第11篇:科普健康知识竞赛

科普健康竞赛问卷及答案

1.如果切完辣椒后,感觉手火辣辣的,像被火烧了一样疼,用下列那种液体洗手不能够去除沾在手上的辣味()

A、白酒B、热水C、冷水D、食醋

2.健康的四大基石是: ()

A、丰富营养,多量运动,限烟限酒,心理平衡 B、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C、营养适量,合理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D、营养充足,过量运动,限烟限酒,心理平衡

3.紫外线能够杀菌的主要原因是:()

A、破坏细菌的核酸B、破坏细菌的糖类

C、破坏细菌的脂类

D、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4.老年人的眼睛易患“白内障”影响视力,请回答患“白内障”时,眼球的哪一部分产生了病变?()

A、角膜

B、晶状体C、玻璃体

D、视网膜

5.糖尿病的控制最好是()

A、饮食控制

B、药物控制

C、加强锻炼

D、不吃糖

6.随地吐痰易传播(

A、流脑 B、乙肝

C、艾滋病

D、肺结核

7.常晒被褥的目的是()

A、用太阳光的紫外线杀灭被褥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B、蒸发被褥中的潮气 C、以上两者都是 D、使被子温暖舒适

8.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9.胡萝卜怎样吃更健康()

A、生吃B、油炒C、熬汤 D、油炸

10.长期开灯睡觉()

A、有利于身体健康 B、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C、有害于身体健康

D、对眼睛健康有影响 11感冒不能吃以下哪种食物()

A、海鱼 B、豆浆 C、青菜 D、生姜

12.熟肉类食物在冰箱中的储存时间不应超过()

A、4天B、5天C、6天D、7天

13.吃冰淇淋不解渴主要是因为它:()

A、含蛋白质

B、含脂肪 C、含糖类D、含添加剂

14.什么时候吃水果最好()

A、饭前食用

B、饭后食用

C、两餐之间

D、随便

15.一日三餐中对人体健康和全天精力影响最大的是(

A、早餐 B、中餐 C、晚餐 D、都一样

16.确诊高血压的标准为()

A、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

B、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收缩压达到或超过90mmHg。

C、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千帕,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千帕。

D、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40千帕,收缩压达到或超过90千帕。

17.温度超过多少摄氏度时,一次性发泡餐盒的有害物质将渗入食品中?() A、45℃

B、65℃

C、80℃

D、90℃

18.通常情况下,我们平时睡眠采取的四种姿势中哪种是有利于健康的? () A .左侧睡 B .右侧睡 C .俯睡 D .仰睡

19.保持居室通风透气,主要是为了预防()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C、高血压 D、鼠疫

20.预防脑中风应做到()。

A、少睡多坐

B、不酗酒,少量吸烟

C、参加冬泳

D、生活有规律,保证有充足睡眠

21.急性腹痛的病人在去医院之前,主张:( C ) A、先用止痛药B、先用消炎药

C、忍住,不乱服用药物 D、吃点食物缓解疼痛

22.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 A、心血管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内循坏系统

23.下列哪种喝水方式不宜采用:() A、饭后大量喝水

B、不会等到渴了再喝水

C、根据膳食营养素构成等因素增减喝水量 D、每天适时喝水

24.下列哪一项是正确处理烫伤或烧伤的方法?() A、用冰敷伤处

B、先弄破水泡,并在伤处涂上化学药物 C、用水冲洗伤口,跟着用消毒敷料遮盖伤处 D、弄破水泡,贴上创可贴

25.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以上全是

26.单人对心跳呼吸均停止的触电者采用心肺复苏法抢救时,挤压和吹气的比例应是多少?(

A、每挤压5次吹气1次 B、每挤压15次吹气2次 C、每挤压10次吹气2次 D、每挤压20次吹气2次

27.鸡蛋在冰箱里的存放期限是( )。 A、鲜蛋冷藏3个月,熟蛋冷藏7天 B、鲜蛋冷藏6个月,熟蛋冷藏1个月 C、鲜蛋冷藏1~2个月,熟蛋冷藏15天 D、鲜蛋冷藏1~2个月,熟蛋冷藏7天

28.属于“环境荷尔蒙”,影响人类生殖健康,造成畸胎的是( )。 A、香烟 B、地沟油 C、二恶英 D、塑化剂

29.长期饮浓茶,会减弱胃肠对一种元素的吸收,这种元素是( )。 A、铜 B、锌 C、锰 D、铁

30.被热油烫伤了,应该( )。

A、立即用凉毛巾冷敷,然后用烫伤膏 B、立即擦猪油 C、立即擦豆油 D、立即使用肥皂水冲洗

31.皮肤晒伤后现场处理的方法是( )。

A、晒出水泡后,立即挑破涂药 B、用冷水浸泡

C、局部做热敷

D、冰敷或湿敷降低局部皮肤温度

32.对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可以使用( )方法去除农药残留。 A、高温杀菌 B、沸水浸泡 C、碱水中浸泡 D、凉水浸泡

33.城市每人一年的碳排放量可以被( )棵大树吸收。 A、10 B、15 C、20 D、25

34.下列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是( )。 A、纯牛奶 B、酱油 C、奶油 D、火腿

3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分贝。 A、60 B、90 C、120

D、140

36.含铅量最高的是什么食品?(

A、松花蛋 B、面包 C、酱牛肉

D、米饭

37.经过专家研究,夏季将空调设置到多少摄氏度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还是不易患空调病的最佳温度?()

A、22℃

B、25℃

C、26℃

D、28℃

38.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吃葡萄最好不吐皮,这是因为葡萄皮中含有的类黄酮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

A、消除血液杂质 B、清除人体死细胞 C、防止细胞膜被氧化D、增强心肌功能

39.一天中有一个时段,人的皮肤对化妆物质渗透性最强,称为美容时间。这个时间是指:()

A、上午6~8点

B、上午8~10点 C、下午1~2点

D、晚上6~8点

40.不在街边小铺吃未经严格消毒的食品,有利于预防()疾病。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

C、肾炎

D、肺结核

健康科普大赛答案 1-5.

DBABA 6-10.

DCCBC 11-15. AACCA 16-20. AABAD 21-25. CAACD 26-30. BDDDA 31-35.DCAAC 36-40.ACCDA

第12篇:让科普类文章充满

让科普类文章充满“语文味”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分析

城中小学

陈小红

【内容提要】

科普类的说明性文章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一般形式简短,内容科学,语言准确,条理清晰。知识性、科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类似的课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上出科普类文章的“语文味”,把此类课文上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我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作了点尝试,现与同仁共商榷。 【教学片断】 师板书: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句话,读后会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问,为什么说辽西发现的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呢? 师:问得好。就有同学举手发言,可能是想回答这个问题吧。不过同学们不要急,我们先小组讨论:“点睛”之笔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现在开始。

(小组讨论)

师:好,请将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出来吧! 生2:“点睛”出自成语故事“画龙点睛”,上学期我们学的,画龙点睛是比喻在创作到了最重要的地方时,加上关键的一笔就会更加生动、传神。

生3:根据上下文,我理解“点睛”之笔就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师:好,请接着发言。

生4: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科学家们历时一百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者是将这一成果比喻为“画卷”,而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一强有力的证据,就是“点睛之笔”。

生5:科学家们提出了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的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所以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全世界研究者们认为这给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研究的进程,所以认为是“点睛”之笔。

师:文中之所以说辽西化石是“点睛之笔”,是因为科学家提出了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而来的假说,而在这之前又没有强有力的证明。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到刚才同学提到的“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一些”表示什么? 生6:“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 师:非常好,那么“应该”又表示什么? 生7:“应该”表示一种推测,意思是在没有找到证据证明之前,不能完全确定。 师:是的,科普类的文章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语句表达得准确,象这样的语句同学们还发现吗?

生8:我,在第一自然段,“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在这里“漫长的演化”表达很准确,我预习时查了资料,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6500万年,“漫长的演化”是指恐龙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才演变成鸟的,而不是突然变成的。

生9:我要纠正刚才同学的发言,他不能说“恐龙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才演变成鸟的”,应该说是“恐龙的一支”,课文只是说了恐龙的某一个分支演变成鸟的,而不是全部的恐龙。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么,就让我们在朗读中慢慢体会。 (生读)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科学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假说呢?

生10: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

生11:还有,是科学家们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提出了这一假说的。

生12:我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但我要补充一点,就是我们也可抓住“点睛之笔”,学老师用“之所以”来说:之所以说辽西的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是因为科学家们提出了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的假说;之所以提出这一假说,是因为科学家们在研究恐龙与鸟类的化石后,发现它们的骨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师:好啊,表扬!我们抓住“点睛之笔”,围绕“假说”,一步一步地往前理清课文的线索,知道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那么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又有什么问题呢?

生13:老师,我不明白“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是什么问句?有什么作用?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14:这是设问句,先问后答,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 生15:哦,我明白了,老师抓住“点睛之笔”,是为了理清我们的阅读思路,跟着课文的这个设问句,很自然地想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去再现这个过程。 师: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设问,穿越时空隧道,去远古的中生代,看看恐龙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吧。

2015年1月

第13篇:课外阅读教案科普类读物

课外阅读教案之

科普读物

四年级一班 吕婷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科普读物的有关知识。 掌握科普读物的基本方法。

看懂,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1、猜谜激趣 出示谜面:

科学宝库翻开来,文字纵横一排排,

科学知识千千万,知识没它传不开。---《十万个为什么》 引导交流《十万个为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2、认识报纸

指导学生读导言,在班内交流读报的方法,进行归纳。 ①要了解有关知识点;

②结合数字、图表和插图来理解。 ③注重亲身实践。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①看问题②找答案③记知识

4、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

5、小组读书比赛

①按学到的方法进行各自读《十万个为什么》; ②每人记住二条知识;

2、全班比赛。

动物:①马怎样睡觉?②老虎什么时间睡觉?③鱼睡觉吗?④狗睡觉为什么要绕圈圈?

植物:①植物睡觉吗?②植物爱听音乐吗?③植物有自己的语言吗?④植物有性别吗?

3、评选优胜小组。

布置作业:回去阅读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第14篇:科普类作文素材荟萃

科普类作文素材荟萃

(一)2100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

可能升高2至4摄氏度

到210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将升高2.2℃至4.2℃,这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变化中心副主任罗勇日前在出席“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透露的。

罗勇说,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变化中心的最新预测,未来我国北方增暖大于南方,冬春季增暖大于夏秋季;相对于1980年至1999年的平均值,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将升高0.5℃至0.7℃,2030年预测变化值为0.6℃至1.0℃,2050年为1.2℃至2.0℃。未来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北方的降水总量增加幅度大于南方,到2050年,全国降水量将增加2%至5%,到21世纪末将增加6%至14%。

罗勇介绍,近百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而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近50年来,我国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明显。

据了解,国务院已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把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罗勇说。

运用提示:

地球上生态、气候的种种变化警示我们,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关注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能够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类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适用文题:

生存与环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二)在北极,我将名字改成“位梦华”

位梦华,原名位孟华,第一个进入南纬80度以南的中国人和第一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家俱乐部成员。

我呼吁考察北极,是因为欧洲崛起以后,从公元16世纪甚至更早,便陆续涌入北极探险和考察,18世纪又进入了南极。1982年,我跟随美国考察队去南极中心地区考察时,还没有中国人进入过那里。看到那时中国还站在“圈子”以外,对那里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我不知道将来如何向子孙后代交待。

说起在南极的考察,每时每刻都有生命危险。在刺骨的严寒、可怕的暴风雪、极度的疲惫、难耐的孤寂面前,我也曾动摇过,但是如

果我不干了,美国人就会嘲笑中国人,于是我发誓,死在这里也不退缩。那次野外考察结束时,我禁不住挥起冰镐,在洁白的冰雪上深深地刨下了“中国万岁”四个大字。1983年回国后,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忘却南极的经历。1984年,我又随中国第一支南极科考队再次去了南极。

自那以后,从南极到北极,从极昼到极夜,艰苦、危险、磨难、挫折、汗水、孤独、寂寞,始终伴随着我。有时候我也感到压抑和恐惧,但却再也没有动摇过,因为在我的背后,有一个生机勃勃、繁荣昌盛、日趋强大的祖国。

1995年,当我终于站在了北极点上时,仰望天空,感慨万千,忽然又想起了我的老父亲多次重复的“中国人不能当亡国奴”的遗训。于是,我将原名“位孟华”改成了“位梦华”。

运用提示:

把“位孟华”改成了“位梦华”,这里面寄托了位梦华多么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啊!彩虹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不仅有绚丽的色彩,还因为它是灿烂的阳光与细小的水珠的激情融合。尽管空中的彩虹不可以通行,但它的绮丽令人赞叹。飞瀑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激流在经历了坎坷和曲折之后,以那震撼人心的纵情一跃,既完成了飞流直下、倾泻银河的壮举,又实现了浪击峭壁的夙愿。每一个成功者的心中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梦想驱使着他前进,梦想让他不畏艰难,梦想让他敢于挑战,梦想让他走向成功。

适用文题:

理想、美丽的北极、心中的向往

(三)生命还在 希望就在——

轮椅上的霍金撼人心魄

中国人对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并不陌生,他的《时间简史》虽谈不上是畅销书,却始终拥有很高的知名度。霍金再一次受到关注,是因为他一度病重住院。霍金为人们带来新的感动,则缘于他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发出的一封邮件:生命还在,希望就在。

写作《时间简史》不过是出于一个简单的动机。因为身患卢伽雷氏症,霍金深感未来的生活缺少保障。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他接受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建议,撰写一本面向大众的宇宙学著作。当时,霍金全身几近瘫痪并且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写作一个句子通常要花五六分钟的时间。非凡的毅力、执着的追求,支撑着这位科学家走过了长达六年的写作历程。《时间简史》成为了一本销量逾2500万册的名著,各国民众也因此获得了亲近宇宙学的机会。

学术上的造诣给霍金带来了“爱因斯坦继承人”的美誉,其世界影响力则更多地来自启蒙大众的使命感。

霍金曾说:“我尽量过正常生活,不去想我的病。我不会因为自己有病,不能做一些事情就怨天尤人,其实这些事并不多。”

深邃的思想,恬淡的生活。轮椅上的霍金是一个象征,他的身上具有宇宙中撼人心魄的力量。

运用提示:

“生命还在,希望就在”,这是一种多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是啊,假如厄运折断了你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因为岸还在;假如挫折击落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因为春还在。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请不要因此而烦恼和伤感,因为路还在,梦还在,阳光还在„„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不要放弃希望,只要希望仍在,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适用文题:

难忘的一句话、希望的力量、永远的霍金

(四)俄专家呼吁制定太空“交规”

指导人类航天活动

俄罗斯中央机器制造科研所系统设计中心副主任雅科夫列夫26日呼吁制定太空“交通规则”,以指导人类的航天活动。

雅科夫列夫当天在第六届国际航空航天大会上说,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按照太空垃圾目前的增长速度,下一代人可能会无法进行太空发射。为保证人类继续开发太空,免受太空垃圾的困扰,俄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协商制定太空“交规”等相关国际法规,指导各国的航天活动。

雅科夫列夫认为,航天活动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例如小型卫星、私人资助的航天活动及太空旅行增多等问题。他指出,对私人企业组织的航天活动必须实行严格的授权制度和法律监督。雅科夫列夫还特别提到了美俄卫星相撞事件,并强调太空垃圾引起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

运用提示:

看来,无论是在地上还是在空中,都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更是需要讲规则,讲规范。人们普遍缺乏对规则的尊重,这也体现在如今对“创新”的泛化上,什么都可以被称为“创新”。虽然有人说“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但是如果只是去破坏,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人类应该在“破坏”的同时,建立新的规则和秩序。既要有创新的激情,又要尊重规则。将激情与理性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创新之路。 适用文题:

规则、太空的前景、小问题,大事故

(五)张柏楠:智慧闪烁在太空

我国的航天工程队伍是一个群星闪耀的英雄集体,张柏楠总爱把自己说成是繁星中的一颗。其实,他在我国载人飞船技术领域取得出了系统的、有创造性的成就,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说,攻关不畏难,请相信我们民族的智慧、我们航天人的智慧!

张柏楠在说这番话时,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智慧,来自不变的信念。

张柏楠曾任“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总设计师,现任“神舟”八号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主持或参与解决了“神舟”载人飞船正常运行、安全返回和出舱活动中的多项重大技术问题,正在主持研制、论证“神舟”八号和载人航天后续任务空间飞行器。

张柏楠常说,飞船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载人飞天的历史性成功,靠的是集体的智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集体智慧是由一个个单体智慧大脑组合而成的。

这智慧源自航天人心中永远不变的信念。他们曾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们是载人航天工程试验队队员,肩负着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重托,为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我中华飞天梦想,我们时刻牢记使命,拼搏奉献,用卓越造就辉煌,用成功报效祖国!

怀揣着这种信念,张柏楠用智慧攻关。他自调入载人飞船方案可行性联合论证组和载人飞船总体室之后,就开始了艰苦创业之路。少资料、没经验、人年轻„„他从零开始,研究钻研,虚心拜师求教,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飞船方案。

运用提示:

“这智慧,来自不变的信念”,一个人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会充满智慧。“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坚守信念并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奋斗。当小小的水滴撞向坚硬的岩石时,它明知可能粉身碎骨却仍然义无反顾,是什么让它们前仆后继?是滴水穿石的信念;当溪水向东奔流,纵然是百转千回万里征途,纵然是沙漠戈壁骄阳如火,即使干涸也要化作蒸汽飘向大海。是什么让它们如此执着?是百川入海的信念。“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川终属楚。”信念是生命的支柱,是民族的灵魂。为了自己的人生不至于平庸,让我们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努力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插上腾

飞的翅膀吧!

适用文题:

信念、智慧、辉煌

第15篇:气象类竞赛判断题

判断题

1.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青藏高原上空。(N)

2.4级风地面物体的征象是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草呈波浪起伏。(Y)

3.温度表和温度计的区别在于,后者可以自动而连续记录数据,前者需要人工读取数据。(Y)

4.大气本底是在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条件下大气各成分的自然含量。(N) 5.大雾天气可影响交通运输,危及航班安全,破坏电力设施,还可影响人体健康。(Y)

6.人类活动是造成现代气候变化的因素。(Y) 7.穿得多、戴的多,可以防冻疮了。(N) 8.在我国雷暴南方多于北方。(N)

9.云是大气中闪电的重要载体,但并非所有的云都能形成闪电,能形成闪电的 灾害云是卷积云。(N) 10.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空中平流层。(N) 11.201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世界气象日--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N)

12.闪电的平均电流:3,000A。(N) 13.雷雨天气不宜使用水龙头。 (Y) 14.人体电阻较大部分是在头部。(N)

15.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有利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气候条件。(Y) 16.在气象上把入春后“前暖后冷”的天气称为“倒春寒”。(Y)

17.酸雨是指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pH值小于5—6)的大气自然降水,包括雨、雪、雹、露等。(Y)

18.山东半岛适宜的气候特征,夏季温热湿润、日照充足、土壤肥沃以及丘陵的地貌特别适合果树的生长山东半岛所产的红富士苹果个大、脆甜、口感好 这是山东半岛苹果倍受青睐的原因!(Y)

19.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生态系统的平衡将受到威胁,粮食安全不能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增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Y)

20.气候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它有6个主要组成部分。(N) 21.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Y) 22.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N) 23.“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 6 级。(Y)

24.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Y)。 25.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Y) 26.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Y)

27.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N)

28.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N)

29.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未经蒸发、渗漏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N)

30.天气预报中的“气温 10-22℃”,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Y) 31.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N) 32.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N)

33.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Y)

34.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Y)

35.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Y) 36.冬天不会打雷。(N)

37.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 1.5 米高处的温度。(Y) 38.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N))

39.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Y) 40.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Y) 41.当瞬间风速达到7米/秒时,称为大风。(Y)

42.空气遇冷收缩,单位面积上的空气柱重量增加,形成高气压。(Y) 43.同一水平面低压吹向高压。(N)

44.在积雨云、层积云、雨层云、卷层云中,卷层云不属于低云。(Y)

4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碘化银催化剂,不会(Y)大气环境造成污染。(N)

46.在人员伤亡雷灾数中,雷击地点发生在建筑物的比例最高。(N) 47.能见度小于50米为浓雾.(N)

48.可再生资源不是气候资源的特点。(Y) 49.世界上龙卷风发生最多的国家是日本.(N)

50.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颁布不平衡表现在降水集中在夏季 ,东部南部地区水资源相(Y)丰富,西部北部严重贫乏 (Y)

51.如果全球娈暖,南极冰川全部融化,我国首先将被淹没的地区是四川盆地.(N)

52.高温预警分三个等级,请问橙色高温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温度在37度以上 (Y)

53.干旱属于气象衍生灾害(N)

54.避雷装置四大类型为接闪器、电源避雷器、信号型避雷器、开馈线避雷器 (Y)

55.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九九歌,里面所言的“河开”是七九时节。(Y) 56.避雷针是最常用的防雷装置,你认为避雷针防雷的原理是引雷.(Y) 57.天气预报中常看到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常为晴热天气。(Y) 58.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容易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当强风吹起尘沙,使得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达到下面小于1公里标准,即可定义为沙尘暴.(Y)

59.夏季经常出现的打雷天气,它是积雨云中两种不同性质电荷云团之间所引发的放电现象。(Y)

60.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地日吸引力 (N) 61.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气象站是中山站 (Y)

62.天上的云和雾都是水汽凝结而成,只是高度不同。(Y) 63.大气层通常分为4层.(N) 64.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雪花的基本形状都是五角星形。(N)

65.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近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才称为台风。(Y)

66.气象上所说的轻雾是水平能见度为1—10千米 的雾。(Y)

67.天气预报中的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Y) 68.霾是悬浮在接近地面中的大量微小的尘土。(Y) 69.风、雨、雷电等天气的发生在(Y)流层。(Y) 70.晴天时,一天中最低气温常出现在凌晨。(N)

71.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 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 (Y)

72.震源到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叫震中矩。(N) 73.2008 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 (Y) 74.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 (Y) 75.检查和加固住房时,住在不宜加固的危房居民要撤离。 (Y) 76.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 (Y) 77.自然灾害逃生时,多人向同一个方向拥挤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处在拥挤的人群中时,要 向与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动。 (N) 78.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损坏。(N) 79.地动仪是测地震大小用的。 (N)

80.《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Y) 81.地震谣言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Y) 82.乘飞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刀具及其他危险物品。 (Y) 83.使用燃气时,人不得远离,以防溢水扑灭火焰而造成漏气,引发事故。 (Y) 84.2006 年 12 月 1 日是第 18 个世界艾滋病日。 (Y)) 8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 (N) 86.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临震预报发布后的震前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措施。 (Y)

87.一个地区,当小震很多时,一定会跟着发生一个大地震。(N) 88.《防震减灾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Y)

89.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按抗震设计进行设防,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标准施工。(Y)

90.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应设法马上下车。(N)

91.发生交通事故时,现场抢救的基本顺序是先呼救,再抢救。先抢救人员,后抢救财物。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遇伤员被挤压、夹嵌在事故车辆内时,不要生拉硬拖,而应用机械拉开或切开车辆,再救出伤员。 (Y) 92.智利最北端山区2005年6月13日发生一次里氏7.9级强烈地震,因地震中心位于智利第一大区首府伊基克东北115公里的安第斯山区,所以没有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 (Y)

93.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某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越大。 (N) 94.震前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上、轻在下”。 (N) 95.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Y)

96.地震按成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 (Y)

97.当得知地震预报消息后,应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Y)

98.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N) 99.震中距在600—1000公里以内称为远震。 (Y)

100.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Y)

101.多地震地区的家庭,做好防震准备十分必要,要注意加固睡床,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Y)

108.地震部门的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意见。(N) 109.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Y)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 (Y)

110.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那么地震也越小;反之,地震就较大。 (N)

111.地震时应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尤其不能跳楼。(Y)

112.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Y)

113.地震前,应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Y) 114.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震时,应迅速跑出室外。 (N)

115.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它们的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Y) 116.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实行年度检测制度。(Y)

117.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预警信号是分两级,即: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要升到40℃以上(N) 118. 气象灾害程度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气象探测资料和灾害标准确认。(Y)

119.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倒遇5级风是需停运(N) 120.震中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N)

121.检查和加固住房时,应检查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Y)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Y)

122.气象探测,是指利用科技手段(Y)大气和近地层的大气物理过程、现象及其化学性质等进行的系统观察和测量。(Y) 123.雷暴大风的阵风风力达12级以上,常伴有雷电、暴雨、冰雹等,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气象灾害之一(N)

124.从事气象业务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制定的气象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Y) 125.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中心风力达10级以上(N) 126.作业地气象台站应当及时无偿提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所需的气象探测资料、情报、预报。(Y) 127.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围观看热闹((N)) 128.秋天是蚊蝇活跃的季节,要注意防蚊蝇。(Y)

129.机动车转弯、变更车道、超车、掉头、靠路边停车时,应当提前100米至70米开启转向灯(N)

130.安全奥运是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有效保障,安全奥运的含义是奥运建设及运营过程的整体安全。(Y)

131.在没有规划设计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自行车应当在距离道路右侧边缘线向左1.0范围内行驶(N)

132.从城市防灾的角度看,社会保障的作用是加强风险管理并有效提供社会突发事件的应(Y)手段。(Y) 133.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应当在距离道路右侧边缘线向左1米的范围内行走(N)

第16篇:知识竞赛(文化类)

知识竞赛题目(文化类)

1.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 C )

A.《史记》 B.《国语》 C.《论语》 D.《战国策》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B )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三国志》

3.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每年的( A ) 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简称为“世界读书日”。

A.4月23日 B.4月22日 C.4月24日 D.4月21日

4.被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以下哪一位东汉末年的诗人( C ) A.曹操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出自( B )。

A.托尔斯泰 B.高尔基 C.陀斯妥耶夫斯基 D.车尔尼雪夫斯基

6.北京奥组委2005年6月26日宣布( A )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 A.“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B.“新北京,新奥运” C.“欢迎回家” D.“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7.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这个概念的是( C )。 A.沈括 B.黄宗羲 C.黄遵宪 D.邹韬奋

8.1897年由( D )等四人合资创办商务印书馆。

A.陆费逵 B.章锡琛 C.梁启超 D.夏瑞芳

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10.魏源是中国近代较早接触西方思想的思想家,由他编订了( B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环志略》 D.《盛世危言》 B.曹丕 C.曹植 D.曹冲 11.你被要求介绍一位中国古代精通物理学的学者,年代越早越好,你应该介绍谁?( B )

A.张衡 B.墨子 C.沈括 D.葛洪

12.清代雍正年间用铜活字印刷( D ),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

A.《四库全书》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大藏经》 D.《古今图书集成》

13.茶的饮用历史在我国相当悠久,唐代陆羽的( C )一书,较早地考察和记述了茶的起源、产地、饮用方法。

A.《茶论》

B.《茶说》

C.《茶经》

D.《茶记》

14..旅游景点与所在国家对应是( C )

A比萨斜塔,西班牙 B卢浮宫,德国 C威尼斯,意大利 D马约尔广场,葡萄牙

15.“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B )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6.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

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

17.“宰相”的“宰”最早指:( B )

A高级官吏 B官吏统称 C低级官吏 D皇帝

18、18世纪末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著名纲领性文件,并且以后成为法国宪法序言的是( C )

A、《自由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19、下列刑罚属于附加刑的是( B )

A、管制 B、剥夺政治权利 C、拘役 D、罚款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A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瑞士

21、不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D )

A、康德 B、黑格尔 C、谢林 D、尼采

22、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A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23、下列作品《朝花夕拾》、《子夜》、《激流》三部曲、《白洋淀纪事》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B )

A、鲁迅、曹禺、茅盾、郭沫若 B、鲁迅、茅盾、巴金、孙犁 C、郭沫若、曹禺、巴金、李健吾 D、鲁迅、郭沫若、巴金、孙犁

24、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雅丹”地貌的形成是( B )

A、风沙的堆积作用 B、风沙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冰川的刨蚀作用

25、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计算机是38

6、486或586。那么X86到底代表什么呢?简单地说,它代表着计算机( B ) A、内存的级别 B、CPU的型号和级别 C、硬盘的空间容量 D、主机板的型号和级别

26、男女两青年去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结婚,未获审查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A ) A、男方刚满21周岁 B、女方刚满20周岁

C、女方家长不同意双方的结合 D、男方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

27、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D )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D、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28、四大佛教名山是指( A )

A、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 B、五台山、雁荡山、九华山、普陀山 C、五指山、九华山、井冈山、阿里山 D、泰山、华山、衡山、恒山

29、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 B )

A、《灵宪》 B、《甘石星经》 C、《授时历》 D、《大衍历》

30、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

A、事物内部的矛盾 B、事物的主要矛盾 C、事物的特殊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31、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备的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下边排列的四级考试哪项正确?( A ) A、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院试——会试——殿试 D、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32、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力量是( B ) A、爱国的青年学生 B、中国无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33.对我国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 C )。 A.新世纪前五十年 B.新世纪头三十年 C.新世纪头二十年 D.新世纪头十年

34.请问一下哪位是被人称为“宋画第一”的北宋画家? ( B ) A.顾恺之 B.李公麟 C.吴道之 D.B.章锡琛

35.在我国明清时的科举考试中,会试放榜是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该榜也被称为以下哪种?( A )

A.杏榜 B.桂榜 C.副榜 D.花榜

36.我国的是医外科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学科是在哪个朝代?( C )

A.商朝 B.周朝 C.汉朝 D.唐朝

37、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 )

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38、珠穆朗玛峰位于( B )

A、中、缅边境 B、中、尼边境 C、中、巴边境 D、中、印边境

39.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 A )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

40.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C )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4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42.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C )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4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D )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44.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 C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4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A )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4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 A )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47、“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_A_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 D、《三国志》

48、陶渊明的故乡在今_A_

A、九江县 B、星子县 C、九江市 D、南昌市

49.翟均廉是我国哪个朝代的水利专家,著有水利著作《海塘录》?( A )

A.清朝 B.明朝 C.宋朝 D.唐朝

50.道教里的“三官”之神各司其职,其中“地官”管的是下列哪项?( B ) A.赐福 B.赦罪 C.解厄 D.辟邪

51、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 A )

A、108 B、120 C、140 D、160

52、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 D )

A、浴兰节 B、女儿节 C、地腊节 D、中天节

53、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_A_

A、恒景 B、后羿 C、王维 D、张衡

54、我国十大名花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桂花、水仙及-- ( A )

A、荷花 B、芍药 C、报春 D、百合

55、人体器官中的肾脏是构成人体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列四种中药里对肾脏有好处的是( C )

A.人参 B.陈皮 C.桑椹 D.陈皮

56、古代音律分为分为五音,其前后顺序是( C )

A.宫、羽、角、商、址 B.宫、商、址、角、羽 C.宫、商、角、址、羽 D.宫、羽、商、角、址

57、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 D )只

A.285 B.286 C.287 D.288

58、将对一类无敌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这种推理方式,叫做 _D_ A.逆向推理 B.循环推理 C.以小观大 D.合理外推

59、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 )

A.注重线的作用 B.注重的光的作用 C.注重色的作用 D.重视材料的运用

60、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_A_的眼光看问题。

A.生病发展 B.排恶从善 C.以悲为乐 D.绝对差异

61、京韵大鼓属于__________说唱音乐。( A ) A.弹词类 B.道情类 C.鼓词类 D.牌子曲类

62、《信天游》主要流行于我国哪个地区?(D) A.东北 B.青海 C.河北 D.陕北

63、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哪个朝代:A、宋朝 B、元朝 C、唐朝 D、明朝

64、世界著名雕塑《思想者》是谁的作品: B A、米开朗基罗 B、罗丹 C、毕加索 D、达芬奇

65、《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在今天我国的哪个省? A A、山东省 B、河南省 C、湖北省 D、河北省

66.“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C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67.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68.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

6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70、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 A )

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B、火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土星、海王星、冥王星 C、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 D、水星、金星、土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

C 7

1、“黑洞”是科学家首先从理论上进行预言的( C ) A、引力场 B、视界 C、特殊天体 D、脉冲星

72、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前沿是指:( B ) A、航天航空技术 B、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C、生物技术 D、新材料技术

7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74.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许多古书中的文句都涉及天文历法。 “七月流火”指天气( A )。

A.转凉 B.转暖 C.太热 D.太冷

75、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个国家?B A、100 B、110 C、128 D、138

76、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典籍是( C ) A.左传 B.旧唐书 C.清史稿 D.明史

77、《国际歌》的词作者是谁: B A、马克思 B、鲍狄埃 C、贝多芬 D、恩格斯

78.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B A圭表 B 漏刻 C日影 D漏壶

79.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B 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D蜀乐

80、三冥节指的是_B_

A、鬼节 五月节 下元节 B、清明节 中元节 下元节 C、鬼节 端午节 中元节 D、重阳节 冥节 下元节

81、下列作品不是“临川四梦”的是_C_ A、《牡丹亭》 B、《紫钗记》 C、《金瓶梅》 D、《邯郸梦》

82、下列作品《朝花夕拾》、《子夜》、《激流》三部曲、《白洋淀纪事》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B )

A、鲁迅、曹禺、茅盾、郭沫若 B、鲁迅、茅盾、巴金、孙犁 C、郭沫若、曹禺、巴金、李健吾 D、鲁迅、郭沫若、巴金、孙犁

83.我国古代,最早有小儿医科的是在哪个时期?( A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战国时期 84.在我国中医学上,外科成为独立的专科,是在哪个朝代?( C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隋朝

85、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 B )

A、数学 B、天文学 C、医学 D、化学

86.“瘦金体”由( A )所创的书法字体。

A.宋徽宗 B.柳公权 C.蔡京 D.颜真卿

87.“山药蛋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和问题。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是( A )。

A.赵树理 B.柳青 C.贾平凹D .苏童

88.《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 A )。

A.庞统 B.周瑜 C.诸葛亮 D.鲁肃

89.“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出自( A )。

A.赵普 B.王安石 C.房玄龄 D.魏征

90.“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语出( A )。

A.秦观 B.柳永 C.苏轼 D.陆游

91.清代雍正年间用铜活字印刷( D ),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

A.《四库全书》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大藏经》 D.《古今图书集成》

92、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B )

A.西域都护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

93.被称为杏月的月份是( A )。

A.二月 B.三月 C.四月 D.六月

94.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手段,始于隋唐,盛于明清。明清的科举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一般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中的分别称为举人、贡士和进士。三级考试都考取第一名的被称为“连中三元”,这三元分别指( B )。

A.状元榜眼探花 B.解元会元状元 C.鼎元传胪进士 D.秀才举人进士

95.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17世纪30年代的《天工开物》。它的作者是( D )。

A.徐霞客 B.沈括 C.郦道元 D.宋应星 96.文言短篇小说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别具一格,( D )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A.干宝的《搜神记》 B.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C.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97.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 C ) A.顺治帝册封五世* B.康熙帝册封五世*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98、地球表面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化成能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化合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光合作用吸收的重要是太阳中的绿光 B、植物的绿色是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绿光 C、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是不一样的 D、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光和作用效率不一样

99、国家行政机关对宪法所作出的解释属于( D ) A、行政解释 B、补充解释 C、司法解释 D、无权解释

100.中国最早的书肆“槐市”出现在( B )的长安。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101.下面的( A )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A.峨嵋山 B.青城山 C.黄山 D.泰山

102.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 A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方》 D.《抱朴子》

10

3、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杰作《西厢记》的作者是( A ) A、王实甫 B、关汉卿 C、白朴 D、马致远

104.20世纪曾有4个世界级的哲学大师访问过中国,其中不包括( D ) A.杜威 B.罗素 C.萨特 D.普法

105.如今清华园中有十二座人物雕像,其中至今健在的是谁?( D )

A.施滉 B.马约翰 C.陶葆楷 D.邵逸夫

106.“一毛不拔”之说是属于春秋战国百家中的哪一家提出的?( A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107.不列颠百科全书现在的出版商是_B_国的。

A 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08.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A )。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C.《古今图书集成》 D.《中华大典》

109.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的《漱玉词》在中国诗词史上享有盛誉,事实上,在宋代,还有另一位有名的女诗人,曾经写下“竹摇清影罩幽窗”这样的优美诗句,这位作者是( D )。

A.蔡文姬 B.柳如是 C.梁红玉 D.朱淑贞

110.“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 A )

A.浙皖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镇南关起义

111.著名的《金刚经》是我国______(朝代)的书法杰作

KEY:唐朝

112.老清华文科的特色是“三会通”,即__会通、__会通、文理会通。 KEY:古今,中西

113.现代西方文明的根在“两希”,请问“两希”是指哪两个地方? KEY:古希腊、希伯来

114.中国古代“江”专指__,“河”专指__,“浙江”是今__,“黑水”是今__。(全部填江河的现在名字) KEY:长江、黄河、钱塘江、黑龙江

115.中国古代有很多与“六”有关的说法,试写出。

西周教育“六艺”: KEY: 礼、乐、射、御(驾车)、书、数

《诗经》“六义”: KEY: 风、雅、颂、赋、比、兴

116.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_____。 KEY:《礼记》

117.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______ KEY:王右军

1

18、「环肥燕瘦」中的「燕」是指谁 答:赵飞燕

119.第五套人民币中紫色人像的面值是多少? 答:5元

120. 肯德基的创始人是什么军衔?

答:上校

121.最早的红白机游戏超级玛丽由日本哪家知名游戏制作公司出品?

答:任天堂 122.在新浪微博中,发表文章的字数限制是多少字?

答:140字

123.夜盲症是缺哪种维生素所导致? 答:维生素A

124.清朝太后身边最著名的贴身太监叫什么? 答:李莲英

1

25、会飞的蝙蝠属于: 答:兽类

————————————————————————————

较难的25道题

126.握国清代设立于广州的国家对外贸易机构称为十三行,其乾隆年间已分为以下哪种? ( A )

A.外洋行、本港行、福潮行 B.外洋行、本港行、福洲行 C.外洋行、外港行、布行 D.外洋行、钱行、福潮行

127.我国的哪个民族,由13世纪进入今甘肃临夏东乡地区的蒙古人与周围回、汉人长期共处发展形成的 ( A )

A.东乡族 B.土家族 C.维吾尔族 D.哈萨克族

128.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 A )五类,称为五礼。

A.吉、凶、军、宾、嘉 B.温、良、恭、俭、让 C.恭、宽、信、敏、惠 D.天、地、君、亲、师

1

29、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预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涵的哲理是( B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

130.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 B )

A《汉宫秋月》 B《白石道人歌曲》 C《白鸟朝凤》 D《 葬花吟》

1

31、下列哪一句不是《大学》中句子( C )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失后,则近道矣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C、是故君子不用其极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

32、下列不属于中医的“五术”的是?( D )

A、山 B、医 C、命 D、坤

133.代表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的四个名菜是下列哪项?( B ) A.葱烧海参、鱼香肉丝、凉拌腰丝、龙虎会 B.糖醋黄河鲤鱼、麻婆豆腐、叫化鸡、龙虎会 C.糖醋黄河鲤鱼、宫保鸡丁、扣三丝、脆皮乳猪 D.烤乳猪、干煸肥肠、京酱肉丝、葱烧海参

1

34、中华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 A )

A.21 B.23 C.24 D.25

1

35、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 B )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 B.虚实相济 C.心物对应 D.虚实相抑

1

36、《韩厥守宫》是哪一出戏的片段:( C ) A、《搜书院》 B、《汉宫秋》 C、《赵氏孤儿》 D.《孟姜女》

填空题

137.20世纪曾有4个世界级的哲学大师访问过中国,试说出其中任两人及其国籍。

KEY:杜威(美)、罗素(英)、萨特(法)、哈贝马斯(德)

1

38、“饮中八仙”指( 贺知章 )、( 汝阳王 )、( 李适之 )、( 崔宗之 )、( 苏晋 )、(李白)、(张旭)、(焦遂)。

神话传说中的八仙是( 铁拐李 )、( 汉钟离 )( 吕洞宾 )、( 张果老 )、( 曹国舅 )、( 韩湘子 )、( 蓝采和 )、( 何仙姑 )。

139.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天下即“九州”。请任说出“九州”中的五个。 KEY: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140、“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_______ KEY:“兴、观、群、怨”。

1

41、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享誉海内外,著有「雅舍小品」是谁

答:梁实秋

1

42、在我国魏晋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两个人) KEY:何晏、王弼 1

43、《千家诗》收录的是: 答 : 唐宋诗歌

1

45、毛线商标的第一位数字表示其原料,其中"1"代表: 答: 国产羊毛

1

46、被称为"第七艺术"的是: 答:电影

1

47、中国抗日战争中,最早为抗击日寇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答: 赵登禹

148.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是: 答: 阿拉伯叙利亚

149.“梅妻鹤子”是谁的家庭状况? 答: 林和靖

150、月亮金字塔坐落在哪里? 答: 墨西哥

———————————————————————————

备选题

1

36、传统戏《八大锤》取材于:( C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说岳全传》 D.《杨家将》

1

37、下列乐器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的是_B_

A、号钟 B、编钟 C、绕梁 D、焦尾

1

38、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 A )

A.《舆地图》 B.《五岳真形图》 C.《历代舆地图》 D.《海内华夷图》

1

39、下列哪个乐曲不是十大古代名曲之一_D_ A、《高山流水》 B、《阳春映雪》 C、《梅花三弄》 D、《汉宫秋月》

140.号称“清代校勘第一人”的是( C )。

A.纪昀 B.阮元 C.顾广圻 D.张之洞

141.明代的( C )在地方官刻中享有盛名。

A.监本 B.建阳本 C.藩刻本 D.麻沙本 14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格言出自( A )。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第17篇:科普类文章阅读训练集萃

科普类文章阅读训练题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1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⑤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第①段从______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共45篇说明文 2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元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根据2001.4《知识窗》有关资料改编)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罪魁祸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养生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量用原文语句)

4.第三自然段中的\"过度开发\"是指什么?这段文字采用了大量的数字说明方法,请举一例简要说明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请你举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4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5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6

(七)阅读下面文章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 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 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选自2001年5月31日《中国青年报》)

1.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答:改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五段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5.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如能多写且正确,每多写一个可加1分,最多加2分。

6.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1.根据第①段,请你概括说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答: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②段加点词\"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请概括写出。

答:旧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文中画横线部分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此,请你说说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照①段中加曲线的句子,在③段中横线上补出一句话,请写在下面,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气顺畅。

答: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8

(九)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简要概括上文第一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介绍看,癌细胞为什么能够\"永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第二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未尾一句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9

(十)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①不用染料,不用着色,你就能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这是变魔术吗?不,21世纪,一个新兴的产业——彩色棉产业就有这样的神奇本领。

②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棉花的花朵是洁白的,人们收获洁白的棉花后,脱籽、纺纱,纺成了一锭锭的纱,再织成纺织物,就成了布料。如果染上色或印上花,就是美丽的衣料、窗帘、床单等等。

③而彩色棉花的棉花纤维中却含有天然的彩色色素。不用印染,用彩棉织成的布就可直接做成花衣裳。彩色棉花是新的棉花品种吗?不是。彩色棉古代就有,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之前。在

18、19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海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然而,由于彩色棉花产量低、纤维短,因此逐渐被人遗弃,以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棉花还有彩色的。

④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苏联、墨西哥等国家,又开始对彩色棉进行研究。90年代初,美国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长纤维彩色棉花,并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不久,面目一新的彩色棉纺织品及服装进入市场。随后,其他一些国家在研究中也相继取得成功。缤纷多彩的彩色棉服装,在一些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1994年,我国也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彩色棉种子进行试种。 ⑤彩色棉花不仅色彩自然柔和,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农药,在纺织过程中也不需要化学染料。这样,就使得产品及周围环境不会受到污染。美国年销售额为100亿美元的牛仔裤用料斜纹粗棉布,再也不用染色了。制成服装后,柔软舒适,永不褪色。彩色棉因没有沾染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引起皮肤病,被人们誉为\"绿色产品\"\"环保产品\",而用彩色棉制作的服装则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⑥我国对彩色棉的研究后来居上,使淡蓝、橘黄等8种颜色的遗传基因达到稳定状态。1998年彩色棉种植面积一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产品远销欧美和日本等国,供不应求。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我国彩色棉产量可达1.2万吨,可生产成衣2000万件,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了。(摘自《我们爱科学》2000年第9期)

1.彩色棉产业的\"神奇本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说明彩色棉花的本质特征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10

(十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题。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①迟钝( )②旺盛( )

2.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① ② ③ ④ ⑤ 7.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注意答题时间,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11

(十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荷花之谜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一一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荷花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花瓣表面尽是疙瘩,十分毛糙 B.因为荷花细胞内有能发热的线位体,所以荷花的花朵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C.文章用\"古莲发芽\"这一例子,说明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D.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就是指能修理细胞本身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的\"酶\"「答」:( )

共45篇说明文 12

(十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第二自然段看,匠师们在阶砌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方点缀花草树木,让游览者得到美的享受。

3.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征(用本段语句回答)。

4.发挥想象,把上面两段文字看做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13

(十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题。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14

(十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黄土高原曾是秀美山川王守春⑪位于黄河中游,地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青海诸省和内蒙古、宁夏两个自治区的黄土高原,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曾居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⑫早在六七千年前,这一地区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发展了以彩陶为特点的光辉的彩陶文化。传说的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就生活在黄土高原——今陕北的黄陵县。历史上的夏、周、秦、汉和唐代,都把都城建在黄土高原上,在这片土地上发展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⑬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事实表明,古代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比今天要好得多。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树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而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上,既生长着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

⑭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栖息着多种草食动物,有成群的野鹿、野羊,数不清的野兔,还有虎、豹、熊等大型食肉动物。

⑮这种自然条件为我们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

⑯在那是,土壤侵蚀的程度很轻。许多河流(包括黄河)含沙量比今天少得多。古代的黄土高原上许多河流被称为青河,这里的湖泊也很多。在今天的西安地区和关中平原,因湖泊很多,周代到汉代期间,白天鹅、野鸭等飞禽在众多湖泊中栖息,成为关中地区的一大景观。

⑰从汉代以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从唐代以后,自然环境的恶化明显加重。

⑱生态环境恶化一方面有自然原因,气候环境比古代要冷和变得干旱,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是人口的增加对耕地的需求,土地的开垦破坏了天然植被。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因建筑和燃料用材,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积大为缩小。

⑲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原先平坦的黄土高原变得破碎,进入一种广种薄收,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土壤持水能力下降,许多天然湖泊消失,河流舍沙量增加,洪枯水位差增大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文化大衰退的结局。

⑳唐代以前黄土高原地区处在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今天全国的贫困县有很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地区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表明,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很容易也很快,但恢复起来却很困难,也很慢,因为一定的自然环境是自然界经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年的漫长时期逐渐演化的结果,人类可以在几百年的短时间内将其破坏。

⑵今天,再将黄土高原绿化是极为艰巨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绿化和综合治理,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距离根治还有很大距离。

⑶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按不同地域和不同地形部位,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按地域和地形部位合理地种植组合,并配合水利工程,将黄土高原治理成秀美的山川还是大有希望的。(选自《科学大观团》2001年4月)

1.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以____________为主要说明方法,详尽地介绍了曾是秀美山川的黄土高原几千年来的演变过程。

2.第⑤段中加点的\"这种自然条件\"具体指: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3.⑱⑲两段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是指:(概括回答,不超过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实际,描写一处你所了解的环境恶化的景象。(5分)(要求:不许出现地名、校名及有标志性的建筑名称,若不可避免,请用××代替,不超过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45篇说明文 15 (十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黔灵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面,距市中心仅1.5公里,占地426公顷,是国内少有的城区大型公园。②园内黔灵山古树浓荫,黔灵湖碧波荡漾,九曲径蜿蜒曲折,七星池荷茂鱼欢。③九曲径上摩崖古迹甚多,其中清人赵德昌于咸丰十年所书\"虎\"字崖刻,高约6.2米,宽约3.7米,笔力遒劲,引人注目。④更令人叫绝的是,园内生息繁衍300余只野生猕猴,建有野生猕猴观赏园,在此可体验到捧腹的猴趣。如此规模的野生猕猴群,国内大中城市的城区公园里,惟贵阳独有。⑤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被囚禁在园内麒麟洞旁的\"水月庵\"中,其旧址现已辟为陈列室。

1.语段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层次,请用\"║\"在下面句子序号间标明。① ② ③ ④ ⑤ 2.语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从哪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从下列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A.人文景观 B.自然景观 C.主要特征 D.历史典故「答」:( )

4.第④句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介绍你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介绍时应有名称、特点两个内容。20字左右)共45篇说明文 16

(十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题。

①人一上年纪,就会觉得\"记性越来越差\",真是这样吗?

②人的脑神经细胞在出生时数量最多,约有1000亿个。随着人的发育,脑细胞逐渐减少,每天要减少数万人,也就是说每秒钟都要减少一个。人们认为,随着脑神经细胞越来越少,记忆力就会降低。但是,在1000亿个神经细胞中,与记忆有关的只占百分之几。而且在人控制记忆的中枢\"海马\"中,神经细胞在不断增殖。海马是大脑的一部分,位于大脑侧头叶的紧内侧,直径1厘米左右,长10厘米左右,呈弯曲的黄瓜状。

③研究人员最初是在老鼠实验中确认海马神经细胞会增殖的。他们在两个老鼠饲养箱中一个放入了几个可以像水车那样滴溜溜转的玩具,另一个则什么都没放。结果表明,在有玩具,即存在很多刺激的环境中生活的老鼠,海马神经细胞增殖了15%.④这并不是在老鼠身上才会发生的特异现象,人脑亦然。英国认知神经学家麦奎尔证实了这一点。

⑤他瞄准了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出租车司机的职业特长是只要乘客告诉他去哪里,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作出 ,并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中找到驶抵目的地的jiéjìng.在他们的大脑中 了伦敦市内2.4万条道路的基本情况,需要时可以从这些 丰富的记忆中准确地提取出来并在脑海中 .麦奎尔对出租车司机的调查发现,他们的海马部分比一般人大,而且驾龄越长,海马越发达,干了30年的老司机的海马要比年轻时大出3%.也就是说,在脑的机能中,记忆力通过锻炼会提高,而且这与年龄无关。

⑥支配记忆力的是海马,但保管记忆的并不是海马,而是大脑的侧头叶。外界送来的信息通过大脑的侧头叶被送入海马,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海马发挥根据重要性来筛选信息的\"调皮\"作用,确认必须要记忆的就会被再次送到侧头叶作为记忆保管起来,其余的则会自动shānchú。

⑦大脑中如果没有海马,那会是什么结果呢?在利用猴子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猴子记住一些事情后,将其海马摘除,猴子就记不住这些东西了。但是,侧头叶仍在正常地发挥作用,以前记住的东西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有趣的是,猴子并没有记住海马被切除前一个月的事情,因为这些信息在海马中正处于等待筛选的状态。我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是,重要的事情在记住后的一个月内,必须要复习一遍。

⑧年纪大,记忆力就会减退,这是一种错觉。记忆力减退并不是由于脑神经细胞减少造成的,而是由于对事物的热情减弱了,失去了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有求知欲的人即使上了年纪,记忆力也不会衰退,而会更加wàngshèng.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jiéjìng( ) shānchú( ) wàngshèng( )

2.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线部分在文中说明了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的四个 内应选用的词语是A.选择 储量 储量 放映 B.判断 储量 存储 放映C.选择 存储 存储 回放 D.判断 存储 储量 回放「答」:( )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人的脑神经细胞有1000亿个,而与记忆有关的只占百分之几,但它会随着人的发育不断减少,从而导致记忆力减退。

B.\"海马\"是人控制记忆的中枢,位于接收传送信息、并保管经过筛选后的记忆信息的大脑侧头叶的紧内侧。

C.在一个月内侧头叶对外界送来的信息经过\"调度\"筛选之后,把重要的部分交回海马保管,而其余部分就被自动删除了。所以,重要的事情在记住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复习一遍。

D.\"人老记性差\"是一种错觉,根据\"老鼠实验\"和麦奎尔的调查,人越老\"海马\"越发达,所以记忆力越强。

「答」:( )

6.从全文看,海马具有哪些特征和功能?

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17 (十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二)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②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③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④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⑤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⑤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⑦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③据说,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⑨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⑩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长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1.本文第④⑤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_________;第⑦③句采用举例子、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地阐释________________.

2.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卖女儿的\"文书\"上的做法,可说明指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这段说明文字简要地揭示了指纹的奥秘。如果让你接着写下去,介绍指纹的用途,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展开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18 (十九)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超越哈勃

①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世界上功能最强的地基天文望远镜曾一度是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马山的海尔望远镜的专利称号,但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相比,海尔望远镜还是相形见绌。

②海尔望远镜的5米反射镜可以观测到数十亿光年之遥的天体,哈勃的口径虽然只有2.4米,但却能观测到14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5米反射镜只能看到暗至23等的星星,相当于看到3公里的烛光亮度;而哈勃却能观测到暗至29等的暗弱天体,相当于看到500公里之外的烛光。是为重要的是,哈勃提供的图像比地面观测到的清晰10倍以上。

③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科技的进步使得新颖的地基天文望远镜取代了海尔望远镜在地球上的地位,新型的地基望远镜还可望从功能上超越遨游在太空的哈勃望远镜。

④在美国冒纳凯阿火山上,现在坐落着镜面直径超过8米的新皇望远镜和双子座北星望远镜,以及这座山上的望远镜之王——两台凯克望远镜,镜面直径达10米。此外,在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以及非洲的南非高山上,也坐落着功能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在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上,还有5台直径超过8米的望远镜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这些望远镜体积巨大、运转平稳,它们中的任何一台都可以获得与哈勃望远镜媲美的天文图像,在合适的天文条件下,其清晰度甚至可达到更高的水平。

⑤在这些地基望远镜中,凯克望远镜是其中的佼佼者。参与研制凯克望远镜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教授乔治。乔尔戈夫斯基介绍说:凯克望远镜的研究半径已经达到100亿光年,望远镜系统中配备的特制仪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比哈勃望远镜更清晰的图像。乔尔戈夫斯基曾利用凯克望远镜上的红外电子照相机发射出的光波,过滤掉宇宙中的尘埃,看到银河系核心完美的图像。

⑤目前,望远镜设计师还在构思下一代的超级地面望远镜,这类望远镜的直径将达到30-100米。同时,新一代的适应性光学系统正在开发之中,在这种技术的辅助下,未来的天文望远镜可望超越哈勃,从而再次使天文学发生一场革命。

1.根据第②段内容,把海尔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比较的几个方面概括地写在下面。

比较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尔、新皇、双子座北星、凯克、哈勃望远镜,都是________望远镜。按分类说明方法,把它们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_________望远镜,如_________;一类是_________望远镜,如_________. 4.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共45篇说明文 19 (二十)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造肺:让人像鱼一样畅游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始终被鱼到底如何呼吸这个问题所困扰。于是,传说中的关人鱼和其他的两栖动物就成了世界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天,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一个由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终于可以让人们实现像鱼那样在海洋畅游的梦想,因为他们发明了两种分别可以模仿鲤鱼和巨头鲸呼吸的人造肺,预计这种人造肺的第一个原型将在3年内研制成功,在5至10年内投向市场。

跟鱼类把水中的氧气直接输入血液中有所不同的是,人造肺是通过嘴上的呼吸器把氧气送入人的肺中的。从海水中提取氧气的过程是通过成千上百根由特殊复合材料制成的管壁极薄的超细纤维管来实现。当海水流过像细面条那样的密密麻麻的网孔的时候,海水中已经被溶解的氧分子就会通过薄薄的管壁成为可供人呼吸的气体。

目前人造肺的气体容量是10升。人造肺发明者之一松田法明认为,如果想把这种人造肺推广到市场上的话,那么其气体容量只需5升就可以了。海洋生物学家路易斯。威尔说:\"人造肺的发明意味着人们在潜水的时候可以轻捷多了,用不着再背上笨重的氧气筒。在浅水中,带着人造肺的潜水者想在水中呆多久就可以呆多久。\"但英国阿伯丁海洋实验室的海洋学家麦克。布莱恩对人造肺在深海商业潜水、比如说海底矿藏开发中的用途并不感到那么乐观,因为在海洋一定的深度,由于压力的关系,氧气变成毒气,危害人体健康。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另外一些人担心人造肺在娱乐潜水中的运用会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后来,海洋旅游资源已经受到过多业余潜水者的威胁。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因为潜水游客过多而受到危害。红海的珊瑚因为水下游客过多而受到破坏,现在不得不把游客限制在一定的海区内活动。不过,只要善加利用,相信这项新发明也必将能造福人类。

1.鱼类与人造肺获取\"氧\"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稻田大学科研小组已经发明的人造肺还不能投入商业使用。

B.人造肺是模仿鱼和鲸的呼吸机制发明出来的。

C.如何设法获取海水中的氧是人造肺模仿鱼等海洋动物呼吸的关键。

D.举澳大利亚大堡礁和红海的珊珊为例,是为了说明人造肺的使用给海洋环境造成了威胁。

3.简要说明人造肺的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中\"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这个问题\"指的是_____________ 5.分别概括第3段和第4段说明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0 (二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对此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l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出568个点,以此绘制成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1.找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中心句,稍加改造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3句话是从第①段空格内抽出来的,请通读全文,正确排列三句话的顺序。

①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的情况,②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的地质断层,③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答:三句话的顺序是(只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推测,第②段的\"怪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一句,去掉\"仅\"字,句子也通顺,请说一说用\"仅\"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1 (二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①中国人写的字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缘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

②由于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暗示着,在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于动作的关联。所以,写字在古代的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在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反映出或暗示出自然界的各种形象。这种\"因情生文,因 见 \"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了。

③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笔。殷朝就有了笔,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的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主要是兔毛)捆搏起来做成的,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鹅管毛、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所不能比拟的。书法家就是运用这支笔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使中国的书法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1.根据上文判断,在第②段中的两个方格内各填一个字。答:因情生文,因 见 .

2.第③段中\"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的艺术\"这句话中的\"有可能\"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称中国人的笔是一个\"特殊的工具\",根据原文把它的特殊性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第②段与第③段不能互换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2 (二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黄 河——中华民族的摇篮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气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⑤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第①段中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请概括表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表述黄河流域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④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一句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

请分别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3 (二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人类和技术环境①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雷达、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②跟技术环境的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每秒钟运算5000次到当前的每秒钟几百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才只有半个世纪的时间。

③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④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美和效率最高的自然界的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⑤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第②段中,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

2.从第③段的内容看,科学界有识之士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作者要表达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4 (二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指纹的奥秘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A.________人的遗传特性,B.________指纹人人皆有,C.________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绞像弓一样,叫弓型纹。据说,全世界50多亿人,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呢。

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近年来,指纹又和电脑成了好朋友。科学家己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了。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仔细阅读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请指出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答: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的\"这一特性\"和\"它\"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

答:\"这一特性\"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别指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心句。

答:第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中的介绍,请用简略的语言谈一谈指纹有哪些用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5 (二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俄罗斯太空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格里戈旦耶夫日前宣布,俄罗斯太空科学家已经克服了星际载人飞行的大部分难关,并且准备在2020年左右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运行轨道之外,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687个地球日,火星和地球相互接近的时间间隔是两年零50天。火星和地球一般距离在8000多万公里以上,最近时在5000万到6000万公里。从地球飞往火星,单程需近一年的时间,较好的发射时机每隔一年才有一次,到火星后,要想返回,也要隔一年半才有合适的时机。因此,登陆火星飞行来回所需要的时间至少在2-3年以上。

目前,要进行这样长时间的载人太空飞行除了技术难题外,如何让宇航员在这样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保持心理稳定和身体健康也是极为棘手的难题。正是因为如此,太空探索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至今还没有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其最雄心勃勃的目标也不过是到2014年取回火星地质标本。

但格里戈旦耶夫表示,通过几十年孜孜不懈的努力,俄罗斯已经取得了宝贵的太空载人飞行经验,能够实施登陆火星计划。俄罗斯太空研究机构多年来对抵御太空辐射、宇航员心理压力、失重状态下血液循环与荷尔蒙分泌系统变化以及怎样在太空中生活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惊诧的成就。

格里戈旦耶夫认为,人类登陆火星最大的困难是宇航员如何长时间在太空中生存的问题,目前,俄罗斯已经具备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转摘自2001年4月24日〈深圳商报〉)

1.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罗斯宣布2020年左右派宇航员登陆火星,美国的目标是2014年取回火星地质标本。联系本文思考,俄美哪一个国家的空间科学技术更加发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星和地球一般距离在8000多万公里以上\"中的\"一般\"二字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登陆火星飞行来回需要时间至少在2-3年以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6 (二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即使从科学眼光看,那构成雪景的一片片雪花也是千姿百态,各放异彩!有的是晶莹一片,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张开的小扇子,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有的像交错的树枝,有的干脆像哑铃。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但是雪花有个基本形状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的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即使是针状雪花,也是六根针伸向六个方向。雪花是六角,这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汉武帝时,我国已有\"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独六出\"的记载。而在欧洲,直到1611年,天文学家开普勒才发现雪花是六瓣的。

1.上述语段中划直线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划浪线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下文看,我国关于\"雪花是六角\"的发现比外国早多少年?你以这个事实作论据,可以用来说明什么观点?

答:早________年。也再以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句中\"才发现\"的\"才\"与前面哪个词语相呼应?它和\"才\"相呼应,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与______________相呼应。它们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7 (二八)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3题。

数不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丰富的基因,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在潮湿阴暗的热带雨林中、在漆黑冰冷的海洋深处,有多少生命徘徊在人类的视野之外!科学家曾在19棵热带雨林的树上发现1200种硬壳虫,其中近1000种人类从未研究过。就连南美洲的淡水鱼,有半数的鱼种人类还不清楚。在地球上一千万种生物中,被我们命名的只有140万种。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经考察,在一公顷热带雨林中,平均可以发现300种乔木。而在温带一公顷的森林中,却只能找到10种乔木。热带雨林中一颗乔木上能发现43种蚂蚁,相当于英伦三岛全部的蚂蚁种类。热带森林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生长着全世界物种的50%-90%,也就是说,全球多半物种生存在7%的土地上。

1.作者在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时,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说明事物时,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中加点的\"近\"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28 (二九)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①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如果有这样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千里眼\"了吗?图像通信是能够帮助你实现上述愿望的一种通信方式。

②用简要的话来概括,图像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包含下面三层意思:

④第一,它说明,图像通信是传送什么样的信息的。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而是难以用语言、符号等表示的活动的或不活动的图像。

⑤第二,它是靠现代电信手段来传送信息的。有的图像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电路便能传送。譬如,有一种电话传真机,就接在电话网上,既可以通电话,又可以传图表、照片。当然,也有一些图像信息,需要为它们提供频带比电话电路更宽的信道。例如,被人们传为美谈的国际电视会议,就是靠卫星通信电路将分散在各国的分会场连接起来,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送。

⑥现代图像通信不仅具有\"迅速\"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适合于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应用。例如,在现代战争中,带有摄像机的炮弹弹头在射到敌占区后,能把敌占区的防御情况拍摄下来,用无线电波将图像发回;卫星发射、原子弹爆炸等现场实况,也可以通过图像通信手段传送到指挥部乃至全国电视观众面前。由于它是通过电信手段来传送的,因而首先要把可视的信息变成为适合于电路传输的电信号,然后再传送出去,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

⑦第三,图像通信是一种应用视觉的通信,接收者收到的是图像,它可以是像传真照片那样的硬拷贝,也可以是像电视电话那样把影像显示在荧光屏上而不作记录(有人称它为\"软拷贝\")。不管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通过人的双眼观察到的。人眼所看到的信息包括人或物的形状、位置、大小以至色彩、表情等,比起语言所能表达的要丰富得多。

1.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上述愿望\"所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概括\"图像通信\"涵义的内容。

图像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说\"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联系全文内容,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说明了\"现代图像通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其具体表现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说明的内容看,第⑥段在语言表述上似有不妥之处,试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运用这一说明方法旨在突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45篇说明文 29 (三十)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①你只要站在海边,瞭望浩瀚无际的大海,欣赏那惊涛拍岸的奇观,就会感受到海浪蕴藏着多么巨大的能量:海浪可轻而易举地把十几吨重的巨石抛向20米的高空;也能将万吨海轮突然甩到岸上。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力每平方米高达20~30吨,大的甚至可达60吨。

②在广阔的海洋里,海浪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就成因而言,在远洋形成并传递过来的波,称为\"涌\";由风直接引起的波,称为\"风浪\".习惯上统称波浪。

③据海洋学家计算,每平方千米海面上的滚滚波涛大约蕴藏着20万千瓦的能量。地球上海洋总面积达3.6亿平方千米,其蕴藏的波浪能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并不是所有海面上的波浪都能开发利用,据估算,全世界可供利用的波浪能约为100亿千瓦。

④1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利用波浪发电。最早的实验是在1810年由法国人波拉舍切夫在波尔多市进行的,距今已有190年,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实用的小型波浪发电装置才问世,主要用来给灯塔、航标灯等设施供电。80年代初期,各种波浪发电的设计方案纷纷应运而生。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海面上的波浪是因刮风而引起的。海水表面做上下运动,海洋中的水分子是做圆周运动,在岸边的水分子其运动轨迹为椭圆形,海底的海水也都这样运动着。

⑦岸波由于水浅而破碎,能量消失。此外,鉴于波浪有\"涌\"和\"风浪\"之分,所以,波浪发电的输出功率会出现波动。

⑧波浪能的这些特点,对于研制发电装置的专家、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启发。设计师们主要在\"上下运动\"方面做文章。

⑨1978年8月,一艘80米长的驳船驶向日本某海面,到达一个水浅浪高的预定地点后抛锚系留。随着波浪上下起伏,驳船上安装的11台浮标式波浪发电装置源源不断地发出电力,并通过电缆将电力输送到附近的岸上。这艘驳船叫\"海明\"号,正在那里进行波浪发电试验,发电量最大时可达到2000千瓦。据说,这是世界上利用波浪发电首次实用化。这次试验是日、英、美联合进行的波浪发电试验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⑩在各种波浪发电装置中,上述浮标式波浪发电装置被认为是当前比较实用的装置。它就像一个放倒的打气筒,当它处在浪谷时,空气活塞室的体积增大,里面的气压低于外面,于是,外面的空气就冲开阀门,通过导叶片,推动空气涡轮机的叶轮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出电来;当它处在浪峰时,空气活塞室的体积变小,里面的气压高于外面,这时,里面的空气就冲出阀门,通过导向叶片,从而推动空气涡轮机的叶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效率较高,还能削减波高一半以上,可取代部分造价昂贵的消波堤。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英、美等国就积极研制功率在5000千瓦以上,甚至高达5万千瓦级的大型波浪发电装置。

⑴英国国立工程研究所(NEL)进行了与日本\"海明\"号相同的空气透平方式和波浪动力吸收方式的研究;但\"海明\"号船是将机组竖立在船上,直插于波浪之中,而NEL方式像防波堤那样与波浪成直角放置。用NEL方式可吸收波浪能的70%.

1.全文所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①一③段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各段则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在第⑤段的横线上填入一句能衔接④、⑥两段的过渡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波浪能的这些特点\"中的\"这些特点\"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⑨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旨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⑩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这一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第⑴段删去好不好?试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0 (三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①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的开采利用水资源加上水资源的被污染,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水的消耗量比人口的增长快了两倍,到2025年地球上每个居民所享有的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二分之一,全人类下世纪初便将面临\"全面的严重水荒\".联合国的有关专家甚至预言,21世纪的最大问题不是石油,而是水资源。如果我们还不善待生命之源、珍惜节约水资源,那就极有可能应验这样一句振聋发聩之言:\"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②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受到影响。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由于缺水,地下水严重开采,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河湖干枯。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地面水水源必须在三类以上才能作为水厂的取水水源标准,但目前我国有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标准,缺水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③濒江临海、以水而兴的上海,水资源状况同样也不容乐观。尽管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可使用的淡水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的40%,世界人均的10%.作为全市的80%饮用水水源的黄浦江因水环境日趋恶化,更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到上海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据一项水质检测资料显示,目前市区日均废污排放量达550万吨,一年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导致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逐渐下降,再加上咸潮的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威胁,由于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已使原本水源较为充沛的上海成为水质型的缺水城市。上海已与北京、雅加达、特拉维夫、洛杉矶和休斯顿一起,被联合国的有关专家列为下一世纪饮用水严重缺乏的城市。

④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量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城市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风气。

1.第①段\"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这句话有两层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这一句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60.7万平方公里。\"这一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造成上海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1 (三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把\"绿色\"穿在身上

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得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普通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各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以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设计师们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如瑞典籍年轻女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裁;美国韦尔曼公司和戴尔斯伯格公司的科技人员,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饮料瓶制成饿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氯乙烯化纤线的套衣,因色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环保服装对服装上所舍的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色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性等都有明确规定。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液;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现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环保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选自《穿越时空》,有改动)

1.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画线部分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

答: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出其中两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蒙在身上\"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简要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只有\"的表达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2 (三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8题。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①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地球环境已有声有色、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今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定为\"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②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杨沙和沙尘暴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杨沙\";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称为\"沙尘暴\".③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④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搏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旗,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⑤\"羊城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这句话确有警示感,但它还未道出问题的实质。八年前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个基本精神: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它深刻地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换言之,将人类赖以生息的生态环境套上绞刑架的,正是当代盛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而包括羊绒业在内的任何产业,只要与大自然休养生息协调,就决不会充当环境的绞刑架。

⑥朱熔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以jié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jié)________泽而渔 2.从文中看,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在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说明方法。第④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第④段不能与第③段互换位置的理由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第⑥段划线句\"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句中加点词\"警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对本文的重点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3 (三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今年3月以来,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七次发生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强劲的西北风裹挟着大量沙尘,席卷了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最严重的一次是4月6日的沙暴,波及西北五省区,以及东北的吉林、辽宁和江淮地区的江苏、安徽等。就是说,这一天,半个中国的天空都是黄色的。

那么,沙暴是怎样形成的呢?形成沙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可以找出种种客观理由。但不论有多少理由,都改变不了形成沙暴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这一事实。

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地方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导致土地沙化。到1973年,内蒙古已有2000多万亩土地沙化。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蒙、甘、新四省区的卫星遥感调查,至1996年,四省区调查区开垦的2912万亩土地中,有1433万亩因沙化被迫撂荒,占开垦总面积的49.2%.滥伐树木使大量最宝贵的荒漠植被遭到破坏。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3000多万亩。到1985年因滥伐造成植被破坏,使1/3以上的土地沙化。内蒙古吉兰泰镇70年代以来因当地居民乱砍滥伐,使盐湖西北105万亩天然林减少到30万亩左右。由于失去植被保护,我国最大的湖盐生产基地——吉兰泰盐场,已有一半以上被流沙埋没。

沙区滥采中药材、搂发菜(发fà菜,黑绿色,呈毛发状,主要生长在荒漠草地和浅水中,有较高食用价值。)以及无序采矿工程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使大量植被遭到破坏,直接导致土地沙化。1994年甘肃省沙区因挖干草破坏草场100万亩以上。据内蒙古自治区介绍,每年仅进入阿拉善搂发菜的农牧民就达10万余人,全区到1997年因搂发莱破坏草原面积达1.95亿亩,其中6000多万亩已经沙化。陕西榆林地区仅煤田开发一项,就使30万亩土地沙化。!

部分地区滥用水资源,沿用大水浸灌的落后灌流方式,既浪费,又造成土地盐渍化。据甘、宁、青、新四省区统计,已有2.36亿亩土地盐渍化。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上游用水过度,下游水量减少,大面积农田被迫撂荒,形成土地沙化。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50年代上游不断超量采水,使进入巴州境内河水锐减,下游270公里河道断流,别1998年,造成530万亩胡杨林枯死,100万亩土地沙化。

此外,沙区草场牲畜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内蒙古草原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厘米下降到目前25厘米,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现脊梁\".这些,都给我们造成了生态灾难,所以,不论出于什么样的愿望,我们不合理活动所结出的苦果,都得由自己来尝。我们的使命是立即行动起来,向沙暴宣战,为我们争得、为后代留下丽日蓝天,青山绿水。(本文选自2000年4月20日《人民日报》,作者王义堂等,有删改)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概括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选文填出右图中A、B、C所代表的地名。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5.沙暴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具体地说,其原因除滥牧、滥采之外还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谈一谈沙暴给我们造成了哪些方面的生态灾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4 (三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73-78题。

辣椒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

①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 ②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

③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

④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

1、B

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

⑤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⑥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

⑦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 ⑧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1.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美国宇航员和一位指挥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除了介绍辣椒的原产地、名称、品种、分类等知识之外,重点说明了辣椒的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指出第三段中说明下面内容的句子(只填句子序号)。

(1)辣椒营养丰富:_________________ (2)辣椒能驱风散寒:_______________ (3)辣椒能增进食欲: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这就有利于消化\"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第

三、四段的内容(答案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5 (三六)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大气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其中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在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

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器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由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为什么称臭氧层为\"生命之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臭氧层\"空洞\"在文中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CFC类物质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臭氧层被破坏,对人类生存有哪些危害?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说明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6 (三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8题。

人口与环境

①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已经有二三百万年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一直是很缓慢的。从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明显加快起来。目前,地球上的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据统计,199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53亿。

②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与世界人

口的基本相似(如图)。以解放后为例, ,翻了一番还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这些资源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

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样,人类不断扩大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便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④就拿耕地来说,耕地上生产的粮食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然而人类所拥有的耕地现状却不容乐观。地球表面的陆地大约只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0%,而耕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1%左右,并且可供开垦而尚未开垦的耕地已不多。与其他国家人均耕地面积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很多耕地变成了住宅用地,再加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因素,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据统计,1951年,我国耕地有1.08亿公顷,人均耕地0.19公项。到了1981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下降到0.99亿公顷,人均耕地也只有0.10公顷了。如果人口再无节制地增长下去,我国人多地少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

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人臭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甲」我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乙」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生活。但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和战争等原因,破坏了植被,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丙」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丁」可见,人口过度增长是导放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⑥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地发展。

1.给第⑤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失调( ) ②沟壑( )

2.根据第②段上下文,选取图表中有关数据,将方框中的句子补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加点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它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

5.下面一句话是从第⑤段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插回原文去,应放在甲、乙、丙、丁四处中的______处。

例如,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长期不断地滥伐森林,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由此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6.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文可分为两部分,请用\"||\"给第一部分划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8.简明概括第一部分(①至⑤段)的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7 (三八)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92-97题。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

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

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

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起过8个字)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段文章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句应补回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8 (三九)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宙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是否已飞出了太阳系呢?

③其实,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如果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万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十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1.上文第③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人们目前的设想,人类要能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飞行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道难关。

3.上文分别介绍了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先介绍航天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再介绍宇航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段\"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为什么不能删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39 (四十)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世界贸易组织

(一)世界贸易组织(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0,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第一天就有76个正式成员国。在可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152个国家和单独关税地区(如台湾)中,还有50个正处在国内批准程序的不同阶段,很快就会成为正式成员。其余的国家和单独关税地区则正在对有关加入条件进行谈判。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其中,部长会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由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代表共同组成,可就任何多边贸易协议的任何问题作出决议,一般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部长会议。决定重大问题的方式,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予以决定;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才以\"一国一票\"方式投票表决。

总理事会是世界贸易组织负责日常工作的主要下属机构,它也由世界贸易组织全体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并对部长会议负责。它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执行机关,又是一个权力机关,它在部长会议闭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这一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秘书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个主要机构之一。它由一名总干事和若干名副总干事领导,其中总干事要由部长会议任命,其权力、职责、任职条件和期限均由部长会议通过的章程来确定;其他职员则由总干事任命,并由总干事依照部长会议通过的章程来确定职员的职责和任职条件。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察,目前年国际贸易总额已居世界前十位,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健全的。近来,中美之间、中欧(欧盟)之间已经达成协议,中国加入WTO组织已经迈出重要一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必然的趋势,而且为期不远。到那时,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将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将会形成\"一国四席\"的有利局面。香港与澳门已经分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单独成员,中国随着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即可进而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而且根据已经达成的协议,中国解决上述问题之后,中国台湾终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此便可形成\"一国四席\"的局面。这一局面完全是\"一国两制\"的产物,是有利的,既不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又有利于中国两岸四地的经济发展。

1.本文可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总理事会\"既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执行机关,又是一个权力机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词语。

(1)一国四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岸四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来,香港、澳门、台湾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其身份应是。(用文中词语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40 (四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答:( )→( )→( )→(沙漠)

3.第④段开头加点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

答: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41 (四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中国新一代歼击轰炸机——\"飞豹\" 1999年10月7日上午,第8届中国国际航空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拉开了帷幕。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中华飞豹\"FBC-1飞机在展会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①\"中国飞豹\"飞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制造和试飞成功的新一代作战飞机。

②这一融现代航空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战鹰,有着全新的外型设计、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优良的火控设备,能对地面、海上目标实施强有力的攻击。 ③\"中国飞豹\"作战半径大,可达1650公里;攻击威力强,除在前机身右下侧装有一门23毫米双管炮外,全机身载弹量5吨,可携带4枚命中率极高的空航导弹;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飞行特性。④该机集歼击、轰炸任务于一身,既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又有良好的自卫能力,是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的重大成果。⑤\"中国飞豹\"飞机的部分性能已超过\"美洲虎\"、\"狂风\"、苏-24等飞机,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杀手铜\".

1.用一句话(不超过15个字)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基本内容。

2.第2段文字共5句话,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中华飞豹\"飞机作了概括或具体的介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相应的句子摘抄在横线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上文中与\"\'中华飞豹\'飞机\"含义相同但表述不同的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42 (四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早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面积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A)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它的另一种特殊的吞吐功能孕育了人类。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很高,(B)生物难以生存。大约在4亿年前,水陆变迁,海里的先进植物来到陆地,陆地才出现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C)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器\".森林,是地球生态的主体,是地球温度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D)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正在日益 ① .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此消彼长,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 ② 变暖,引发了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让我们大力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使地球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1.从下边选择恰当的词用到横线处。

缩小 萎缩 减少 气候 气温 温度横线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用到ABCD四处中的哪一处才恰当? _______________处。

3.按要求说明划线句作用。

从内容方面看,第一个画线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构方面看,第二个画线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45篇说明文 43 (四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①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

②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煎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煎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什么?形体上的优点有哪些?(答案不得超出方格) 答:①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

②优点是: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说出画浪线的两个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45篇说明文 44 (四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空中恶魔\":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就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极大,它会使土壤融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袭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眉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酸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当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很难生存,当pH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绝迹。

酸雨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中恶魔\"的\"恶\"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

②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周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 )( )

4.从本文的结构看,它属于\"总一分\"结构,请你在文末的空格内续写一段不超过50字的总结性语段,使其构成\"总——分——总\"的结构。

共45篇说明文 45 参考答案

(一)

1、

①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

②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2、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3、对资源过度的消耗(意思相近即可)。

4、①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答出第一句即可)

②a.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b.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答出一种即可)。

5、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

(二)

1、地理位置,土地面积。

2、华夏文明的发展史(华夏文明的发展、华夏文明)。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3、C、A、B.

4、历史悠久和资源丰富。

5、评分说明:能围绕\"得\"与\"失\"的辩证关系进行较为充分的议论,语言通顺,给满分。其余酌情扣分。

(三)

1、沙尘暴。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和严重危害。

2、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灾害的首要因素。大自然经过休息调养,恢复元气,达到生态平衡。

3、有沙源。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

4、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①……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连续三天……横扫三分之二土地(任举一个数字即得1分)。②这里运用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沙尘暴来势凶猛、规模巨大、危害严重的特点。

5、示例:对森林乱砍滥伐。封山育林(举例恰当,措施合理即可)。

(四)

1、\"册\"是由竹片或木片制成;用绳子串编;笨重、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缩微图书\"由胶片制成;采用缩拍技术;轻便、体积小。

2、作比较、列数字。

3、缩微图书体积小、重量轻;缩微技术的运用时间早。

4、科学技术的发展。

5、\"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这样说更符合实际。

6、设想有创意,特点表述清楚即可给满分。

(五)

1、智力。

2、逻辑顺序。

3、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4、准确性;严密性。

5、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了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6、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

(六)

1、奇妙。

2、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3、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也可)。

4、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

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书籍的不断发展演变。

(七)

1、①短期气候预测的意义;②短期气候预测的含义;③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④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发展的进程;⑤短期气候预测的局限性。

2、示例:如果你认为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那就错了。或:短期气候预测不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运用设问句,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3、短期气候预测是相对于长期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以\"月\"、\"季\"\"半年\"\"一年\"为时间概念的气候预测。

4、但;而。

5、同义成语:变化多端、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变化无常。反义成语:一成不变、始终如一。

6、对气象学本身,可以谈\"科学研究允许失败\"、\"科学研究要不断修正失误\"、\"科学研究无止境\"等;对说明文写作,可谈\"实事求是\"\"准确\"等。

(八)

1、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森林面积逐年减少(造成水土流失)。

2、泥沙增多,河底增高(或:成为悬河,河水泛滥)。河水受到污染。

3、①黄河受污染的程度极其严重。②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农业和化肥。

4、更加生气,并且用更加严厉的方式教训我们。

5、不能。\"主要\"表示除黄河之外,附近污水还有别的排放渠道;去掉后就变成了附近污水全部排放进了黄河,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

(九)

共45篇说明文

46

1、介绍两种永生的细胞。或:说明两种细胞可以\"永生\".

2、因为它能与病毒或其它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

3、作比较、举例子。

4、因为作者认为海弗利克的研究结果是否真正揭示了永生的奥秘,还不十分肯定。

(十)

1、彩色棉产业用\"不用染料,不用着色\"的彩色棉就能产出彩色棉纺织品及色彩艳丽的衣服。

2、第3节第一句(或\"彩色棉花色彩自然柔和\")。

3、举例子、列数字,意在说明这种彩色棉具有在种植过程和纺织过程中使产品及周围环境不受到污染的优点。

4、彩色棉(或:神奇的彩色棉)。

(十一)

1、①dùn.②shèng.

2、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3、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4、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5、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6、①②③║④⑤。

7、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文章内容即可给分。

8、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十二)

1、荷花效应:荷花花瓣表面毛糙却能不受污染。

2、前一句:莲子中有一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后一句:表出乎意料,强调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三个特点: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

18、A、D.(十三)

1、有墙壁隔着。墙上有镂空图案。有廊子界着。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2、墙上、墙根(墙角、墙前)。

3、举例子。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4、层次丰富9多)、景致幽深(深)等自然和谐、富有情趣等。

(十四)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十五)

1、时间、举例子。

2、A.森林茂密,B.草地茂盛,C.动物成群,D.湖泊众多,E.鸟类繁多。(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3、\"土地的开垦\"或\"开垦\"(超字扣1分,答为其它词语不得分)。

4、描写具体生动,用词恰当,即可得满分。

(十六)

1、①║②③④⑤。

2、黔灵公园。

3、A.

4、列数字、作比较。

5、略(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古迹、革命纪念地都符合要求。介绍时应该有名称、特点两个内容,写出一个内容得1分)。

(十七)

1、捷径、删除、旺盛。

2、设问。提出质疑,统率全篇。

3、海马的位置、直径(或\"大小\")和长短。

4、D.

5、B.

6、特征:在环境刺激和主体关注下其神经细胞会不断增殖。功能:能支配记忆力,即把外界通过侧头叶送来的信息根据其重要性进行筛选\"调度\"再送回侧头叶保管起来,其余的则会自动删除。(如只答出\"能支配记忆力\"得1分)。

7、① ║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十八)

1、分类别、打比方。指纹的类型(或形状)。列数字。指纹的特征。

2、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而且固定不变。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紧扣题目,答出两个以上的用途,如指纹破案、指纹诊病、指纹锁、指纹艺术、指纹档案、指纹谱学、指纹仿生,等等,均可得分。如有创见和奇思妙想可加1分。

(十九)

1、比较一:观测天体的遥远程度。比较二:观测天体的明暗度。比较三:观测图像的清晰度。(超原文而不作归纳的不给分)。

2、说明哈勃望远镜功能强(答成\"说明哈勃望远镜\"或\"说明海尔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均不得分)。

3、天文,地基望远镜,海尔、凯克等。空间望远镜,哈勃。(位置可以互换)

4、举例子。凯克望远镜观测的图像更清晰。

(二十)

共45篇说明文

47

1、①鱼类是通过它的特殊器官把氧气直接输入血液。②a.人造肺是通过许多超细纤维管,b.将溶解在海水中的氧分子变成可供人呼吸的气体,c.再通过嘴上的呼吸送入人的肺中。(每一点1分)。

2、D.

3、带着人造肺的潜水者可以像鱼一样在海洋中畅游。

4、在海洋一定的深度,由于压力的关系,氧气变成毒气,危害人体健康。

5、①第3段:人造肺的特点;②第4段:人造肺的功用和潜在危害;③顺序:逻辑顺序,由特点到功用。

(二一)

1、遥感卫星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未去掉\"就\"只给l分)。

2、与第②③④⑤段对应,正确顺序应为②①③。

3、指恶性循环。

4、用\"仅\"字突出遥感卫星比人工调查相比,效率非常高。不用\"仅\"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二二)

1、文、惰。

2、不可以去掉;这种特殊的工具是使中国人的书法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艺术的前提;或答:强调中国的笔(或笔、毛笔)是使书法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或答: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工具,中国人的书法就不能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艺术。分,答\"不一定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艺术\"的不给分。

3、①用兽毛制成的,②书写极富弹性,③笔画变化无穷,④欧洲的鹅管笔、钢笔、铅笔和泊画笔不能比拟。(意思对即可,第①点1分,第②③点1分,第④点1分)。

4、①与第一段领起句相照应:②两个主要因素比较,\"中国字是象形的\"比\"笔\"更重要,故要放在前面。(两个原因答对一个即给分)。

(二三)

1、气势雄伟,流程漫长,流域广大。

2、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

3、是为了说明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4、不能省略。因为\"相传\"表示所述的内容来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之一\"则表示还有别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不是唯一的。

5、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或: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意思相近均可)

(二四)

1、电子计算机人的大脑。

2、人的大脑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3、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4、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二五)

1、由于,虽然,但。

2、①作诠释,②分类别,③打比方。

3、\"这一特性\":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它\":指纹。

4、第一段: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第二段;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5、当图章;借助指纹破案;研制出\"指纹锁\".(二六)

1、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2、俄罗斯更加发达。因为俄罗斯涉及到了人的登陆,而美国尚未涉及。

3、不多余。因为这样表达才是准确的符合说明文的语言使用要求的。

26、因为飞往火星的单程需要时间将近一年,而较好的发射时机要隔一年才有一次。所以飞往火黑的时间至少需要2-3年。

(二七)

1、比喻、排比。说明雪花千姿百态,各放异彩。

2、引用说明,说明雪花六角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

3、多年(如果答\"1711年\"或\"1700年\"均不给分)。可以用来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的成就。答对大意即可给分。如不涉及\"科技\"\"古代\"则适当扣分。

4、与\"直到\"相呼应。说明(强调)我国这一发现之早。

(二八)

1、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答对2种即可。

2、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择最佳说明方法。上面文段是要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因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最能体现生物的多样性。意思答对即可酌情给分。

3、\"近\"字不能去掉。用了\"近\"字,表达的是概数,能准确地表现人们对许多硬壳虫未作研究的状况。

(二九)

1、能从千里之外将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传送到自己面前。

2、用语言和符号所难以表示的任意图形、绘画,以至色彩、动作等,通过电信手段传送给对方,为对方的视觉所接收的一种通信方式。

3、(此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都可给满分)。A.不恰当,因为图像通信本包括文字、画面、景物等,而语言本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分,文字本又是一种符号;不如改为\"如同电话交流的语言\",\"像电报那样的符号\",\"如数据通信中的数据\",加上了限定语,表达就确切了。B.恰当的,因为图像通信传送的正是用语言、符号难以表示的图形、色彩等,因此用\"不是……也不是……而是……\"的形式来表示它们的区别自然是恰当的。

4、安全、可靠。①在现代战争中用以拍摄现场情况十分安全;②能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信息自然十分可靠。第⑥段第一句句子显得比较突兀,不如改共45篇说明文

48 为\"用现代电信手段传送信息是\'即时\'的,因而它具有\'迅速\'的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安全、可靠……\".

5、作比较。人眼所看到的信息丰富,从而也突出了图像通信的优越性;(三十)

1、利用波浪发电海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人们利用波浪发电的历史和现状。

2、具体、清楚而又形象地说明海浪所蕴藏的能量之巨大。

3、要了解波浪发电装置的原因,必然先了解波浪能的特点。

4、海面上的波浪,在海水表面做上下运动,海洋中的水分子是做周围运动,岸边的水分子运动轨迹是椭圆;岸波能量易消失,波浪输出功率有波动。

5、举例子列数字波浪发电被人利用而走向实用化。

6、形象而又通俗易懂地说明了浮标式波浪发电装置的特点。

7、(此题有两种回答,只要言之成理,都对)A.好的,因为第⑨、⑩两段的例子足以说明人们利用波浪发电的情况;B.不好,因为人们利用波浪发电的方式是多样的,若删去,则可能给人误解只有\"浮标式\"一种。

(三一)

1、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水资源被污染。

2、①水资源枯竭殆尽;②人类为自己不珍惜水资源而后悔莫及。

3、列数字作比较我国的水资源十分贫乏。

4、列数字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5、不矛盾。因为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大量水资源已无利用价值。

6、①黄浦江水环境日趋恶化;②咸潮入侵,使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

(三二)

1、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服装设计师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灵感,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服装设计师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方面。

2、设计师们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或答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

3、①避免污染环境。②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③选用无害于人类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

4、环保;休闲;健康。

5、列数字;据例子。

6、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将穿上环保服装。

7、强调了塑料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比例很小。

(三三)

1、竭。

2、(每个区别点1分,写错一处不给分)

区别点 扬尘 沙尘暴区别1 风力较大 风势强(强风、风力强)

区别2 空气相当浑浊 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

3、①气候异常,东亚季风势力强。②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4、作比较、列数字;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

5、①第③段总写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多种原因;第④段具体剖析其中的一个原因。②第⑤段的第一句承上启下,总结了第④段,与第④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6、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

7、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或\"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针对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等,来提出具体措施,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究目前能否实现。

8、A类答案: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因为文中大部分内容在介绍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B类答案: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文中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说起,更有力地阐述了作者的观点。C类答案:本文前半部分重在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后半部分重在论述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本文是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文章。

(三四)

1、逻辑顺序。

2、列数字和举例子。

3、沙尘暴的原因。

4、A.内蒙古;B.青海柴达木盆地;C.黑、蒙、甘、新四省区调查区。

5、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滥垦、滥伐、滥用水资源。

6、土地灾难,水的灾难,空气灾难。

(三五)

1、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

2、辣度。或\"辣度的测量\"、\"辣度的测量方法\".

3、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

4、⑪ ③④;⑫ ⑤⑥⑦;⑬⑧。

5、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

6、吃辣椒的好处和越吃越想吃的主要原因。

(三六)

1、因为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2、指臭氧层中的臭氧稀薄区域。

3、CFC类物质(或氟氯烃)进入同温层,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对臭氧分子有很强破坏作用的自由氯原子。

4、会带来大量的皮肤癌患者,会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

5、因为第二段先说臭氧层被破坏的现状,第三段再说共45篇说明文

49 导致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这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有\"由现状到原因的逻辑顺序\"意思的也可得分)。

(三七)

1、① tiáo;②hè。

2、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1990年则增长为11.6亿(或:增长了6.2亿)。

3、不能删去。\"大约\"表明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0%,是一个约数;删去\"大约\",则说得太绝对,与事实不符。

4、列数字;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

5、甲。

6、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7、①②║③④║⑤(划对一处给1分)。

(三八)

1、纸张严重老化(或书籍化为尘土等,意思相符,不超过字数即可)。

2、主要说明造成书籍危机的原因。

3、①电子存储技术;②\"抗酸化\"流程。

4、①电子存储技术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抗酸化\"流程可延长书籍的保存寿命。

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图书纸张老化的严重程度。

6、③句和④句之间。

(三九)

1、列数字;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

2、动力能源;飞行速度。

3、状况(或\"成果\");设想。

4、\"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四十)

1、第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成员状况。第二部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第三部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景。

2、因为总理事会既负责世界贸易组织的日常工作,又在部长会议闭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的职能。

3、①\"一国\"指中国;\"四席\"指大陆、香港、澳门、台湾。②\"两岸\"指台湾海峡两岸;\"四地\"指大陆、香港、澳门、台湾。

4、单独关税地区。

(四一)

1、D.

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

3、\"当然\"承接上文;\"也\"引出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又一原因;\"我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强调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人为因素。(解说正确一词得1分)。

4、这句话在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与蒸发量的比例失衡,降雨量少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

5、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①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②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大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原因和启示各记2分)。

(四二)

1、\"中华飞豹\"飞机成为关注焦点。

2、从性质、特点、作用等方面对\"中华飞豹\"飞机作了介绍说明。第①②④⑤为概括说明,③句为具体说明。(性质、特点、作用三个方面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两个得3分,全对得5分)。

3、(列数字)\"中华飞豹\"飞机作战半径大,可达1650公里。(打比方)\"中华飞豹\"飞机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杀手锏\".(作比较)\"中华飞豹\"飞机的部分性能已超过\"美洲虎\".\"狂风\"、苏-24等飞机。

4、新一代作战飞机,新型战鹰,\"杀手锏\".

(四三)

1、横线①:萎缩。横线②:气候。

2、C.

3、第一画线处:是

一、二段的中心句。(只答\"中心句\"得1分)。第二画线处:承上启下或过渡。

4、末段。

5、作诠释。

6、逻辑顺序。

(四四)

1、①脚瘦小,难以支撑身躯;②身躯成流线型,翅膀窄又长,尾巴长,身躯轻巧。(答出三点即可)。

2、描写。

3、①列数字;②举例子、打比方。

4、(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饮水,喂孩子(吃饭)。

(四五)

1、酸雨的危害。

2、①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②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长。③加快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

3、①下定义。②列数字、举例子。

4、能紧扣上文,并且是总结性语段,即可得分。

共45篇说明文 50

第18篇:高中英语科普类文阅读技巧

科普类文阅读技巧

一、特点

1、短小性。它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

2、知识性。它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常给读者。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3、文学性。它要以优美文字、形象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4、思想性。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起启示,发人深省。阅读科普文章,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层面的目标和要求:一是科学与人文的层面。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人文性。从科学中吸取智慧与力量,体会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另一个是知识和能力的层面。要根据科学小品这一体裁的特点,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重点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二、基本要求

1、理清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在段落中尽量找到表示说明顺序的显著的语言标志。

(一)(2011•全国卷Ⅱ) For those wh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ce (智力) in the animal world,self-awaren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An animal that is aware (意识) of itself has a high level of intelligence.Awarene can be tested by studying whether the animal recognizes itself in the mirror, that is,its own reflected image (反射出的影像).Many animals fail this exercise bitterly, paying ver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reflected image.Only humans, and some intelligent animals like apes and dolphins,have been shown to recognize that the image in the mirror is of themselves.Now another animal has joined the club.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ers report that an Asian elephant has paed the mirror selfreflection test.“We thought that elephants were the next important animal.” said Diana Rei of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an author of the study with Joshua M.Plotnik and Fans B.M.de Waal of Emory University.With their large brains, Rei said, elephants “seemed like cousins to apes and dolphins”.

The researchers tested Happy, Maxine and Patty, three elephants at the Bronx Zoo.They put an 8footsquare mirror on a wall of the animals\' play area (out of the sight of zoo visitors) and recorded what happened with cameras, including one built in the mirror.The elephants used their long noses to find what was behind it, and to examine parts of their bodies.Of the three, Happy then paed the test, in which a clear mark was painted on one side of her face.She could tell the mark was there by looking in the mirror, and she used the mirror to touch the mark with her long nose.Diana Rei said, “We knew elephants were intelligent, but now we can talk about their intelligence in a better way.”

1.What can mirror tests tell us about animals? A.Whether they have large brains.B.Whether they have selfawarene.C.Whether they enjoy outdoor exercises.D.Whether they enjoy playing with mirrors.2.Why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apes and dolphins in the text? A.They are most familiar to readers.B.They are big favorites with zoo visitors.C.They a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by Rei.D.They are already known to be intelligent.3.What made Happy different from Maxine and Patty? A.She used her nose to search behind the mirror.B.She recognized her own image in the mirror.C.She painted a mark on her own face.D.She found the hidden camera.答案与解析

1.B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第一句可知,通过研究动物是否在镜子中识别自己可以测试它们的自我意识。

2.D 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知,作者提到猿和海豚是因为它们和人一样可以识别镜中自己的形象,是人们已知的有智力的动物;再根据第三段,一个亚洲象也通过了该测试,也加入到有智力的行列里,故选D项。

3.B 细节理解题。根据倒数第二段,三个大象中只有Happy通过了镜子测试,也就是说只有她能识别镜中自己的形象,因此这是她有别于其他大象的地方,故选B项。

(二)(2011•江苏高考) According to the US government, wind farms off the Pacific coast could produce 900 gigawatts of electricity every year.Unfortunately, the water there is far too deep for even the tallest windmills (see picture) to touch bottom.An experiment under way off the coast of Norway, however, could help put them anywhere.The project, called Hywind, is the world\'s first largescale deepwater wind turbine (涡轮发电机).Although it uses a fairly standard 152ton, 2.3megawatt turbine, Hywind represents totally new technology.The turbine will be fixed 213 feet above the water on a floating spar ( see picture), a technology Hywind\'s creator, the Norwegian company StatoilHydro, has developed recently.The steel spar, which is filled with stones and goes 328 feet below the sea surface, will be tied to the ocean floor by three cables (缆索); these will keep the spar stable and prevent the turbine from moving up and down in the waves.Hywind\'s stability (稳定性) in the cold and rough sea would prove that even the deepest corners of the ocean are suitable for wind power.If all goes according to plan, the turbine will start producing electricity six miles off the coast of southwestern Norway as early as September.To produce electricity on a large scale, a commercial wind farm will have to use bigger turbines than Hywind does, but it\'s difficult enough to balance such a large turbine so high on a floating spar in the middle of the ocean.To make that turbine heavier, the whole spar\'s centre of gravity must be moved much closer to the ocean\'s surface.To do that, the company plans to design a new kind of wind turbine, one whose gearbox (变速箱) sits at sea level rather than behind the blades (see picture).

Hywind is a test run, but the benefits for perfecting floating windfarm technology could be extremely large.Out at sea, the wind is often stronger and steadier than close to shore, where all existing offshore windmills are planted.Deepsea farms are invisible from land, which helps overcome the windmillaseyesore objection.If the technology catches on, it will open up vast areas of the planet\'s surface to one of the best lowcarbon power sources available.1.The Hywind project uses totally new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________.A.the cables which tie the spar to the ocean floor B.the spar which is floating in deepsea water C.the blades driven by strong and steady sea wind D.the stones filled in the spar below the sea surface 2.To balance a bigger turbine high on a floating spar, a new type of turbine is to be designed with its gearbox sitting________.A.on the sea floor

B.on the spar top C.at sea level

D.behind the blades 3.Wide applications of deepwater wind power technology can________.A.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deepwater windmills B.make financial profits by producing more turbines C.settle the arguments abou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explore lowcarbon power resources available at sea 答案与解析

1.B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倒数第三句可知,该工程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是为了确保漂浮在深海水域中的圆材的保持稳定。

2.C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最后一句可知,为了使较大的涡轮发电机能在圆材上保持平衡,公司计划设计新的发电机,其变速箱在海平面上。

3.D 细节理解题。根据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可知,深海风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在海洋上开发出可使用的最好的低碳能源之一。

(三)(2011•山东高考) Since the 1970s, scientists have been searching for ways to link the brain with computers.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technology could help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end commands to machines.Recently, two researchers, Jose Millan and Michele Tavella from the Federal Polytechnic School in Lausanne, Switzerland, demonstrated (展示) a small robotic wheelchair directed by a person\'s thoughts.In the laboratory, Tavella operated the wheelchair just by thinking about moving his left or right hand.He could even talk as he watched the vehicle and guided it with his thoughts.“Our brain has billions of nerve cells.These send signals through the spinal cord (脊髓) to the muscles to give us the ability to move.But spinal cord injuries or other conditions can prevent these weak electrical signals from reaching the muscles.” Tavella says.“Our system allows disabled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xternal world and also to control devices.”

The researchers designed a special cap for the user.This head cover picks up the signals from the scalp (头皮) and sends them to a computer.The computer interprets the signals and commands the motorized wheelchair.The wheelchair also has two cameras that identify objects in its path.They help the computer react to commands from the brain.Prof.Millan, the team leader, says scientists keep improving the computer software that interprets brain signals and turns them into simple commands.“The practical poibilities that BCI technology offers to disabled people can be grouped in two categories: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ling devices.One example is this wheelchair.”

He says his team has set two goals.One is testing with real patients, so as to prove that this is a technology they can benefit from.And the other is to guarantee that they can use the technology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1.BCI is a technology that can ________.A.help to update computer systems B.link the human brain with computers C.help the disabled to recover D.control a person\'s thoughts 2.How did Tavella operate the wheelchair in the laboratory? A.By controlling his muscles.B.By talking to the machine.C.By moving his hand.D.By using his mind.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path of the signals described in Paragraph 5? A.scalp→computer→cap→wheelchair B.computer→cap→scalp→wheelchair C.scalp→cap→computer→wheelchair D.cap→computer→scalp→wheelchair

4.The team will test with real patients to ________.A.make profits from them B.prove the technology useful to them C.make them live longer D.learn about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Switzerland, the BCI Research Center B.New Findings About How the Human Brain Works C.BCI Could Mean More Freedom for the Disabled D.Robotic Vehicles Could Help to Cure Brain Injuries 答案与解析

1.B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可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一直寻找途径能将人脑与电脑相连。BCI技术能帮助残疾人向机器发送指令。故此处B项正确。而C项只是部分正确,虽然能帮助残疾人,但却不能帮他们康复。

2.D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可知Tavella只是思考动他的左右手就能操作这个轮椅。甚至当他观察这台机器时就能进行交流,也能用他的思想指导机器人工作。因此机器人是在人脑的思想支配下进行工作的。故D项正确。

3.C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五段可知,首先研究人员为用户设计一种特殊的帽子,它会捕捉头皮发出的信号并将其传给电脑。电脑将这些信号进行分析翻译,给监控下的机器人轮椅发出指令。机器人轮椅装有两部摄像头能识别信号路径中的物体,从而帮助电脑对人脑的指令作出反应。故此处C项正确。

4.B 推理判断题。根据最后一段第二句“One is testing with real patients, so as to prove that this is a technology they can benefit from”可知,在患者身上进行实验是他们团队工作的一个目标,旨在证明这项技术对他们有益。故正确答案选B项。

5.C 主旨大意题。本文为科技说明文,开篇点题。介绍科学家研究的这项新技术BCI,对残疾人大有裨益。故正确答案为C项。

(四)(2011•安徽高考) Think about the different ways that people use the wind.You can use it to fly a kite or to sail a boat.Wind is one of our cleanest and richest power sources (来源), as well as one of the oldest.Evidence shows that windmills (风车) began to be used in ancient Iran back in the seventh century BC.They were first introduced to Europe during the 1100s, when armies returned from the Middle East with knowledge of using wind power.For many centuries, people used windmills to grind (磨碎) wheat into flour or pump water from deep underground.When electricity was discovered in the late 1800s, people living in remote areas began to use them to produce electricity.This allowed them to have electric lights and radio.However, by the 1940s when electricity was available to people in almost all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windmills were rarely used.During the 1970s, people started becoming concerned about the pollution that is created when coal and gas are burned to produce electricity.People also realized that the supply of coal and gas would not last forever.Then, wind was rediscovered, though it means higher costs.Today, there is a global movement to supply more and more of our electricity through the use of wind.1.From the text we know that windmills ________.A.were invented by European armies B.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800 years C.used to supply power to radio in remote areas D.have rarely been used since electricity was discovered 2.What was a new use for wind power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Sailing a boat.B.Producing electricity.C.Grinding wheat into flour.D.Pumping water from underground.3.One of the reasons wind was rediscovered in the 1970s is that ________.A.wind power is cleaner B.it is one of the oldest power sources C.it was cheaper to create energy from wind D.the supply of coal and gas failed to meet needs 4.What would the author probably discu in the paragraph that follows? A.The advantages of wind power.B.The design of wind power plants.C.The worldwide movement to save energy.D.The global trend towards producing power from wind.答案与解析

1.C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的“When electricity was discovered in the late 1800s, people living in remote areas began to use them to produce electricity.This allowed them to have electric lights and radio.”可推出,C项符合题意。

2.B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的“When electricity was discovered in the late 1800s, people living in remote areas began to use them to produce electricity.”可知,B项符合题目要求。

3.A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的“people started becoming concerned about the pollution that is created when coal and gas are burned to produce electricity”可知,A项符合题意。

4.D 推理判断题。第三段最后已提出现在全球已越来越多地使用风力发电,所以下一段应该要进一步推广使用风力发电,这是一种总体的能源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

第19篇:科普类文章理论性说课稿强

《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宇宙的边疆》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科普类文章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懂,这类文章学生不爱读,老师也不好教;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回避困难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而科普类文章在普及科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科普说明文时应让学生学些什么呢?学生该怎么去学?下面我结合《宇宙的边疆》这篇课文浅谈自己对这类文章的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宇宙的边疆》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志人类文明的尺度。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志,激发想象,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在科学海洋中遨游。本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它节选自卡尔、萨根的作品《宇宙》。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宇宙知识,发表了自己对宇宙的众多看法。文章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介绍了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及行星,推测宇宙中会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另外本文是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行文伴随着电视画面展开,解说词正是起到补充说明画面难以传达的内涵的作用正因这种特定的语境,所以解说词有如下特点:1.说明顺序与拍摄角度同步,内容与画面必须同步。2.语言准确,不能误导视听。3.有文采解说词有深化加强画面的感知和震撼力的作用,因此语言要达到“话外有画”的境界。所以文中的语言有着特定的语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宇宙已有一定的了解,如他们已经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宇宙中的天体运动不会觉得陌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下定义、打比方等常见说明方法,能够自主探究、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虽然以前教材中没有出现解说词,但日常生活中对景观、电视片或图片的介绍都有所接触,总结解说词特点不困难。那学生学习的难处是在哪呢,是思维没有调动起来,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标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课或科学课。科普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的功能,因此它的语文工具性也就体现在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手段,而不是知识、思想本身科普文的人文性体现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科学家不懈探求真理的人格魅力,并受到熏陶、激励,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精神追求和有创造力的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

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由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4、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技巧。(准确严密的语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 )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学会从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感悟生命。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勇于探索,用于发现真理的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性文章的基本技能。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五】、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

五、说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点拨法、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六、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自主、合作、探究来学习。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 【七】、教学时数:一课时

【八】、教学工具:多媒体 【九】、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前,播放视频《宇宙与星空》)。

同学们,刚才我们让大家欣赏了一段视频,它们美不美?

那么,你知道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视频吗?视频里有些什么?明确:星云、星空、地球、太阳、恒星、宇宙„„

那么,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宇宙究竟有多大? 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国著名作家卡尔·萨根,看看他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二.作者简介(展示幻灯片:走近作者)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卡尔·萨根,美国著名“大众天文学家”。1980年,他制作拍摄了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在60多个国家上映,观众高达5亿。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看呢? (想) 所以,今天呢就请大家“看”,只不过我们“看”的不是电视,而是文字版的,也就是说,本文是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三.文体介绍

提问:什么是解说词呢? 解说词有哪些特点呢?

明确:解说词,就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简单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当然,仅仅看定义也许大家还不是太好理解。这样吧,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请大家欣赏下面这幅图片。(展示幻灯片:民乐一中图片)

1、提问:大家看一看,这幅图片大家熟悉吗? 可是,对于来我们学校参观的一些人来说,他们熟悉吗? 如果我给它加上一句“民乐一中教学楼”呢?这样大家清楚了吗? 那如果我再给它加上一段文字呢? (展示文字:春日的上午,阳光静静地洒在校园里,教学大楼愈发的显得雄壮威武了。白色的玻璃幕墙,红褐色的点缀,显得那么的和谐与温暖。远远望去,一艘知识的巨轮正在扬帆起航,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驶向远方„„这里,是人才的基地;这里,是成长的摇篮。)

2、提问: 哪一段更清楚,更具美感? 为什么?(学生纷纷讨论发言)

明确:因为它使用了排比的手法:“这里,是人才的基地;这里,是成长的摇篮”,显得有力度,有气势。因为它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教学大楼愈发的显得雄壮威武了”,显得形象生动,而且更具人的感情。因为它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一艘知识的巨轮正在扬帆起航”,将教学大楼比作了知识的巨轮,也就更加的形象生动了。

这说明了:解说词的语言是优美的,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3、提问:那如果我展示的不是图片,而是连续滚动的画面,比如说电视片呢?如果为它解说的话,是不是还需要一定的顺序呢?这说明解说词要有第二个特点:清晰的顺序。而且在播放的时候,我能不能看着教学楼的图片说是食堂啊?看着食堂的图片说是教学 楼啊?所以说,解说词还应该有:明确的对象。 (让学生归纳解说词的特点) 小结: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解说词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优美的语言;第二,清晰的顺序;第

三、明确的对象。(展示幻灯片)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展示幻灯片:解说词的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我们游览了我们学校。接下来,我们跟着作者卡尔·萨根一起去游览宇宙吧。 四.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展示幻灯片:积累·整合(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重点的字音、词语。

2、提问: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

明确:1--6段,写的是宇宙。7--1I段,写的是星云。12--14段,写的是恒星。15--16段,写的是太阳系。17--18段,写的是地球。

提问:大家找的都很准确,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这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请大家快速地到文中找找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言。)

明确:由远到近。(中间夹杂着“由大到小”)在文章的第7自然段的最后,“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然后,在文章的第10自然段的最后“我们现在离地球200 万光年”;接着,在第1l自然段的中间,“我们现在离地球4万光年”;第15自然段的开头,“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最后,在第17自然段的开头,“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因此,本文是由远到近的。(展示幻灯片:感受·鉴赏(与地球距离的远近))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其实呢,我们知道,人类在认识宇宙的时候恰恰是相反的,我们通常是站在地球上向外看,也就是——由近到远的顺序。

1、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采用由远到近的顺序呢? 而不是由近到远呢? (学生思考) (先整体后局部,显得更清楚)

2、由远到近好。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由远及近符合宇宙大爆炸的演化规律。当时是先 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的。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说,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都可以,但是前者更胜一筹。

小结:(多媒体展示):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① 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② 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③ 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五、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2.【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3.【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4、【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六、质疑释疑,突破难点(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我们的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进化论明确

告诉我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我们为什么是大海里诞生的?

【明确】1974年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提出假设,40亿年前,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出现了第一批氨基酸,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行组合,其结构越来越复杂,最后产生了生命。)

(2)既然从宏观看来,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明确】虽然地球是宇宙的汪洋之中沧海一粟,虽然人类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人类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探索宇宙的奥秘。对宇宙及其他星体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更科学合理地驾驭自身,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质疑释疑,构建开放的课堂,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七、品读语句,体味特点

提问:我们了解了本文清晰的说明顺序,也解决了一些疑难问题。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 色?或者说,你喜不喜欢这篇文章的语言?为什么?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展示幻灯片:感受·鉴赏(本文语言的特色))

(1)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淹没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我们还乡心切。

(人类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的陆地上来的,人类对大海的探索初具规模,但也仅仅是开始。海洋做为可利用资源还有许多仍待人类的开发、利用。“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并且阐述了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海洋是生命的诞生之地。比喻说明。生动形象。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多用文学散文手法。)

(2)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虽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取得了丰硕的出乎意料的成果,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起步。更何况宇宙间可能到处存在着生命,而我们依据目前的科技,仍没有发现怎样才能探测他们的存在,这将是人类宇宙探索史上历史性的一步。作者语言严谨,“可能”表达很有分寸感,“只是”,“而已”“才”“刚刚”用词准确,有尺度,足见人类宇宙探索之长路漫漫。)

(3)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平易通俗。)

(4)从一个星系际的优越地位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象海

水的泡沫一样遍布在空间的浪涛上,这些光须就是星系。M31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M31通过引力——跟使我呆在坐椅上相同的物理学定律——将矮椭圆星系束缚在一起。(描写说明、打比方、作诠释、作比较。生动形象,风趣引人。)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揣摩作品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技巧,体味语言特点,培养审美能力。)

小结:本文作为解说词,语言是非常优美的,主要体现在:①善用比喻,形象生动;②巧用拟人,形象生动亲切;③笔带激情,议论抒情相结合;④语含哲理。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因此,本文不仅被称为是解说词的代表,作者卡尔·萨根被称为“美国著名大众天文学家”,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被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没有哪一个作家像他一样,“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所以,这不仅仅是一篇优美的解说词,更是一篇很好很好的科普说明文。

提问: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看来,这个问题还是需要见仁见智的。就在2010年7月6日,欧洲航天局公布首张宇宙全景图。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科学家们 告诉我们这张图仅仅包括了“理论上的”宇宙全景图。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呢?(展示幻灯片:思考·领悟(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宇宙有边疆是正确的,因为是暂时的;宇宙没有边疆也是对的,因为是扩张的;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随着人类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八、拓展延伸,培养情感 (同学互相交流)

提问:文章到这里我们就基本上全部弄清楚了。最后。我想问一下大家: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展示幻灯片:应用·拓展(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园的情感及必要的忧患意识))

明确:(1)①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宇宙对于我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我们和宇宙只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继续开拓是我们的职责……

(2)②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在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爱护地球,珍爱家园,保护家园,低碳生活,刻不容缓……

(3)③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 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积极乐观生活……

(结合课文,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园的情感及必要的忧患意识。)

九、课堂小结: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感触了。同学们,温家宝总理曾经饱含深情地说: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会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这一节课,我想告诉大家的不仅仅是解说词,更重要的是作者所透露出来的科学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人类前进的动力。哪怕是你我前进的一小步,那也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大胜利! 最后让我们一同在温家宝总理的《仰望星空》的诗歌声中结束本课吧!(展示幻灯片)

十、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一、板书设计:略

第20篇:科普作文竞赛神奇的房子

神奇的房子

“轰隆隆,轰隆隆。”5月12日,四川某一个地方发生地震了!森林动物园的朋友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吓蒙了。顿时,奔跑声,哭喊声混成一片。动物们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大森林里乱成一团。突然,“哗啦”一声,一栋刚兴建的供长颈鹿休息的两层高的钢筋混凝土长方体盒子大楼瞬间倒踏,灰土在空中飞舞着,从废墟边缘传来呻吟声。原来长颈鹿大婶眼疾腿快,奋力逃出去,但是腿被飞来的碎石击中,躺在地上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ki ki ki ki”,啄木鸟医生赶来了,她赶紧为长颈鹿包扎伤口。这时,邻居熊猫阿姨送来拐杖给长颈鹿大婶。长颈鹿大婶惊奇地发现熊猫阿姨毫发未损,再看看她的家,竟然抗的住8级大地震,真是奇迹。就在一月前,长颈鹿大婶邀请熊猫阿姨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新居剪彩,应邀来宾无不为高大的新居赞叹不已。

地震前长颈鹿大婶的房子

当时,长颈鹿大婶还规劝熊猫阿姨:“你家的三角形房子太土气了,像个金字塔法老陵墓似的,啥时翻盖呀?”把熊猫阿姨家的住宅说成陵墓,说她天天住在陵墓中?!这句不经意说出的话让她郁闷了好多天,前几天还真想推倒房子重盖。当看到邻居的房子顷刻间倒的倒,塌的塌,毁于一旦, 而熊猫阿姨的家在这次大地震中却丝毫未受影响,房屋连一条裂纹也没有。当后继的余震接踵而来时,三角形的房子依旧岿然不动,稳如泰山。

熊猫阿姨的房子

长颈鹿大婶急切地问熊猫阿姨:”你家房子怎么这么结实?” 熊猫阿姨这才自信地答道:“我这三角形房子虽然土气些,但是三角形在所有几何图形中是最稳定的图形,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不像四边形那样易于变形,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三角形结构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许多建筑都是三角形的结构,如:埃菲尔铁塔塔架底座、

2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塔架底座、照相三角支架、自行车的支架、雨伞的骨架等等。”

长颈鹿大婶听了不住的点头:“你的房子防震原来是因为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前我盖房子只考虑美观和实用,省材省料,忽略了安全性,吃了大亏,教训啊!当初还对你的房子不屑一视,我真肤浅!在这地震多发地,防震是第一考虑的,今天你给我深深地上了一课,下次就照你家的模型盖一个。”

不久,森林中多了些三角形的房子,动物们再也不怕地震的侵扰了,森林又充满了欢笑。

《竞赛类科普范文.doc》
竞赛类科普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