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2022-09-1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音乐鉴赏论文

【内容摘要】”浪漫主义”代表着一种具有反叛传统、追求自我表现和富于幻想精神的文学思潮。它进入音乐领域后,催生了新兴的“浪漫主义音乐”。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促使各国人民革命意志的奋发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形成了进步浪漫主义思潮的高涨,出现了法国的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和波兰的肖邦等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主要围绕浪漫主义音乐的历史背景,风格特征、以及舒伯特、门德尔松、柏辽兹、柴可夫斯基、肖邦、李斯特几位伟大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生平及音乐创作讨论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舒伯特、柴可夫斯基

论浪漫主义音乐文化

前言

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的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此期间,浮现除了很多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等等。我们要通过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历史背景、风格特征以及著名作曲家的作品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欣赏浪漫主义音乐,提升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历史背景概述

“浪漫主义”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自然生长、杂乱而不规则的英国式花园,到十九世纪时派生词“Romanticism”才被用来指艺术和思想的思潮。1浪漫主义音乐是在充满了复杂矛盾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下,在积极的进步浪漫主义和悲观的反动浪漫主义的矛盾冲击下产生的。浪漫主义音乐和任何其他社会文化思潮一样,在起发展过程中亦呈现多元曲折的形式,早期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联系,中期有与民族主义音乐对峙,晚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则是现代音乐的先声。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促使各国人民革命意志的奋发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形成了进步的浪漫主义高潮,以致出现了很多伟大的作曲家,如柏辽兹、肖邦、门德尔松……

二、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的艺术侧重于感情,理性属于次要地位,对整个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都通过个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因此,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就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反映了纯客观的个人情感,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典型性。浪漫主义作曲家经常把大自然作为精神的寄托和表现的对象,在自然中寻求艺术灵感。因此,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带着强烈的主观性,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不同程度的倾心于标题音乐,即音乐与诗歌、文学及其他艺术相结合。浪漫主义作曲家也在创作手法上作了许多革新。诸如对同主音大小 1 赵京封著《欧洲近现代音乐文化鉴赏与研究》 调的转换、对和声语言的不断探索和突破以及对管弦乐队丰富音响的开掘和发挥是浪漫主义时期另一重要的贡献。浪漫主义音乐的个性特征表现在对感情的提倡和崇拜。将抒情和情感的因素提升到了重要的位置,并以此取代了古典主义对理性的追求。

三、浪漫音乐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和艺术作品

1、弗朗兹

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792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1808-1813年,舒伯特在当地教堂合唱团当歌手和乐队小提琴手,在这五年他表现出多方面的音乐才能。1813-1817年,舒伯特在父亲的学校任教,教课之余,坚持创作。1818-1828年,他辞去教师的职位,全力从事音乐的创作。1828年11月19日,在维也纳死于贫病交加中,年仅32岁。

舒伯特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成功的作品,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风格。其中包括《b小调第八交响曲》(亦称《未完成交响曲》,1822)、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1824),钢琴五重奏《鳟鱼》、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等补休的名作。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2、菲利克斯 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于1809年2月3日出生在德国汉堡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自幼学习钢琴和作曲,九岁便以钢琴家的生份出现在音乐会上。他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轰动了世界。1929年,21岁的门德尔松首先发掘了巴赫的宗教音乐《马太受难曲》。1835年,27岁的门德尔松担任了莱比锡一个乐队指挥,他与舒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829-1835年间,他游历了欧洲许多个国家,结识了很多音乐名人,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门德尔松一生一共写了300多个作品,几乎涉及所有的音乐体裁。他创作了《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几部重要的作品。

3、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HectorLouisBerlioz(1803-1869)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03年12月11日生于法国柯特·圣·安得烈,1869年3月8日在巴黎逝世。1803年生于格勒诺布尔的拉科特-圣安德烈,早年学过长笛和竖笛,后来又学吉他,但从未学过钢琴;1821年他遵从父命赴巴黎进医科学校;1822年申请学习音乐并开始创作歌剧;1823年成为勒絮尔的私人学生后,又创作了一部清唱剧;

182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雷哈和勒絮尔;1827年在奥德翁剧院观看英国肯布尔剧团上演的《哈姆雷特》;进而迸发出对剧中扮演奥菲利娅的爱尔兰女演员哈里特·史密森狂热的爱情。

柏辽兹有《幻想交响曲》、《葬礼与凯旋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4、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第六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

4、第

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5、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 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 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 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4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 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 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4 部谐谑曲、3 部钢琴奏鸣曲,至少32首夜曲,59 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等。 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一生都在创作。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被誉为“钢琴诗人”。

四、浪漫主义音乐的总结

浪漫主义音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浪漫主义音乐也是一座桥梁:韦伯接受了格鲁克和莫扎特的传统,传至近代的瓦格纳;舒伯特在器乐方面是贝多芬的继承人,他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则是经由舒曼和奥尔夫流传至今;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源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其后又与近代法国的印象主义相关联。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音乐文化里面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更要好好地去学习了解浪漫主义音乐,好好欣赏浪漫主义音乐。学会欣赏这些伟大的作品,体会里面的精神文化,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美好愿望。

五、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课程心得体会

本学期选修的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课,我觉得非常的高兴。因为在赵老师的细心讲解下,让我对欧洲经典音乐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激发了我对交响乐的浓厚兴趣。平时都是听一些爵士乐或轻音乐的我,如今也喜欢上了欧洲经典的交响乐。在赵老师的课上,我们可以十分轻松愉快地去欣赏各种风格的欧洲经典音乐,比如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芭蕾剧天鹅湖等等。我很喜欢上赵老师的课,十分的风趣幽默,这是一个很难得的课程,可以让我们那么尽情地去聆听那么多古典而又美妙的音乐。通过这个学期的欧洲经典音乐作品鉴赏课的学习,我的鉴赏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不会再那么低俗地认为只有流行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流传了那么久远的经典欧洲名曲,不再会觉得它们是那么单调,无趣,反而我现在深深的喜欢上了它们。喜欢这些老前辈们为我们后代所留下的千古名曲,这些古典的美妙的音乐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感谢赵老师为我们讲解这些值得品味的历史,以及为我们放映美妙的经典音乐视频。愿赵老师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推荐第2篇: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郑紫

外国语学院

英语4班

(共6页)

一、1.音乐:Just like fire(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2》)

歌曲充满着积极向上,表现了爱丽丝在拯救疯帽子父母过程中的艰辛,但不放弃,坚定的信念像熊熊的火焰燃烧着,以及与伙伴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这是一首很有节奏感的歌曲,P!NK生动的演唱把一个女孩的勇敢和毫无畏惧的心态诠释的淋漓尽致,合唱呐喊的”run it”让歌曲走向高潮。正如歌曲所写”We can do it better.You and me together.Forever and ever”,与影片结尾众仙境伙伴成功完成他们的愿望。

2、菩萨蛮(电视剧《甄嬛传》)

《菩萨蛮》是我国著名音乐歌手、音乐人刘欢为大型古装连续剧《甄嬛传》所做的一首插曲。它是这样一首脱俗的作品。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菩萨蛮》带有"拟古"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作品调式调性的游移,有着传统民族音乐转调手法。

3、黄金甲(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大量的人声、交响乐、打击乐与影片情节相联系,构成该剧的音乐艺术特色。实际上,音乐的魅力也为这部国产大片增色不少,《黄金甲》则是周董独树一格的中国摇滚风加饶舌,这首算是周董出道以来最摇滚的单曲,呈现出电影里千军万马的磅礡气势。音乐整体风格以低缓沉重的旋律为主,欲望与命运,去肌刮骨也脱不去的欲望,螳螂捕蝉的寓言一般令人不安的命运。有深渊,就有希冀、折堕和挣扎。即便在幸福团聚和爱情场面中也没有惯常的欢快片段。周杰伦撇开擅长的R&B曲风,首度将重摇滚、街头饶舌与中国风三合一。

二、肖邦的夜曲风格

肖邦夜曲的创作孕育于波兰民族音乐的沃土之中。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深刻的表现出大自然夜晚的宁静。降E大调夜曲这是肖邦夜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开始即兴特点强,诉说着内心的甜蜜和辛酸。后来形成临近结束的气氛,富于热情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它的节奏组合、和声色彩和作品形式、体裁方面都散发出波兰民族音乐的浓郁风格。

肖邦的夜曲可以分为三类:早期的夜曲很明显的展示的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后期的夜曲稍显得平淡。肖邦夜曲是肖邦在创作生涯中突破传统音乐形式,独立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能够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肖邦夜曲在曲式结构上,肖邦多采用三部曲式,常有一个对比性的中段。以主调音乐为主,也贯穿着复调音乐的特点。肖邦在遵守古典主义和声进行的基础上,他善于运用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进行来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

4、对电影《莫扎特》中莫扎特人物的探讨。

电影以宫廷作曲家萨列里的叙述为线索,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绘莫扎特的一生。莫扎特用音乐来诠释生命,这是一种很和谐的表现,很容易让听者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影片中莫扎特的第一次出场就是不同寻常的,与未婚妻在公共场合打闹表现了他的不羁,而故意倒着讲话则表现出了他的聪慧。莫扎特是一个天分极高的艺术家,在西方音乐史中,他被毫无疑问地公认为是音乐界的旷世奇才。《莫扎特传》里莫扎特呕心沥血之作《费加罗的婚礼》中二十分钟不断的音乐,完全没有对白,让人们都能理解救赎.莫扎特的歌剧不同于当时宫廷古老而没有生命力的音乐,它包含了清新、生动活泼又具有宽广、纯朴的抒情性。莫扎特的死,或许对于萨列里来说是无罪的,没有萨列里,就不会有《安魂曲》的诞生,这或许也就是萨列里为莫扎特唯一的“帮助”了吧! 片中有两个地方是感触最深的,第一当然是莫扎特的音乐才能,他的手稿没有一处更改,而且他从不写复稿。第二就是他的爱情,他和史坦丝的恩爱几次让我感动,无论是在他得意时还是潦倒时,可以说他拥有完美的爱情。

5、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特征

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小标题。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整部协奏曲呈现出纯朴、清逸、幽思并带着浓郁民族风格的泥土芳香和仙乐般的境界。 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的曲式结构。《梁祝》采用奏鸣曲式,从体裁上讲,这部作品是协奏曲。结合了西方音乐表现手法,走出了一条富有创造性的中华民族色彩与风格的音乐创作之路,情感引人深思,歌颂爱情的美好,一种境界对幸福生活的追寻,相信生命中总会存在着一种圣洁的爱情。各种乐器以及我国戏剧、京剧中因素的加入,更加细腻的处理了曲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故事背后传达的反抗封建的精神,再现了梁祝二人的形象。

6.二泉映月与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古曲,中国古曲文戏的代表,一般用古筝演奏.《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是现代的,一般用二胡演奏.

二泉映月的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一幕幕风光旖旎、山色秀丽的景象,好像来到了惠泉山下,畅游在溪光山色中,漫步在古树花草丛,眼望着泉水里倒映的圆月,心驰神往!让你陶醉在锦绣江南的夜景之中,渐渐回忆起美好的时光,思念起家乡、亲人和朋友。听《二泉映月》,我感觉到随着音乐的起伏,在变奏的乐曲中,我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声,我的心随着他的弹拉,在躁动不安后,慢慢归于平静,感受轻重有变,忽强忽弱,时起时伏的节奏,感受在喧嚣的都市之外的另一种苦难而平静的人生。《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是我国古典民乐合奏曲的代表作。此曲旋律柔婉柔和、情调恬静优美,意境和声色既具有古典音乐的情韵美,也包含传统音乐的意境美。唉乃归舟是全曲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层层递进,如春风鼓荡,激动人心。《春江花月夜》以浑融自然、静谧宁远为基调来展现江面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游人泛舟的迷人景色,从《江楼钟鼓》到《尾声》柔和清新淡雅的色彩生动地描绘了月生东山、微波荡漾、花林婆娑的春江花月夜美景。

二泉映月忧伤,悲凉。二胡演奏的更是凄凉,好似泣不成声。二胡的特有的高亢又是体现了那种不能言语而藏于心底的巨大悲愤,一听就让人热泪满盈无论是眼中还是心里。春江花月夜是轻柔的,没有大喜没有大悲,有的是宁静而致远。仿佛自己就是夜色的一部分,又好像已经融入凉凉的江水中。淡淡感情。

7、我国流行音乐发展趋势

中国流行音乐来源于中华民族音乐,中国流行音乐必须在汲取中华民族音乐内容的基础上,中华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才是我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发展的大势所趋。

SHE《中国话》和《清明雨上》其歌词或曲调都结合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元素和中国古典元素,从而听起来有一种独特的民族韵味。还有一些歌手将中国各个传统文化通过一定的形式加入到流行歌曲当中,也使流行音乐极富中国元素和民族特色。杭天琪的《唱脸谱》都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京剧”作为主要内容,都体现出了当今流行乐坛刮起了一种独具中国元素和特色的乐风。

流行音乐正朝着大众化逐步发展,它流行于大街小巷,可以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广泛视听和传唱,迎合了人们大众化的审美需求和审美习惯,流行音乐才如此流行不衰。

流行音乐越来越具有时代性,旭日阳刚唱的《春天里》,其歌词很有生活意境,体现了当下的一种民工精神。

周杰伦的《菊花台》、《黄金甲》和《青花瓷》以及姚贝娜的《红颜劫》等歌曲,也体现出不同特色的“传统化”倾向。在音乐创作上,周杰伦不会直接运用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而是采取一种“传统化”的思想,将其作为一种理念来创作具有东方韵味的流行音乐。可见,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已经呈现出挖掘传统,强调中国特色的眷顾传统文化趋势。

推荐第3篇: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动物狂欢节》赏析

音乐是一门以声音为主的艺术,它不同于一般的声音,它以一定的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组成了不同的乐曲,其中各种乐器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例如木管乐器,他们音色各异、特色鲜明。从优美亮丽到阴沉忧郁,涉及到了各方各面,从古至今它塑造了各种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铜管乐器音色雄壮,热烈,铜管乐器以其宏大、宽广的特点令其它类别的乐器望尘莫及。当然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钢琴等乐器。在各种乐器中民族乐器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特定的民族乐器体现了一个民族当地的特色,风俗,习惯性格等。二胡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乐器被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并且越来越活跃地跻身于世界音乐之林,二胡的音色近似人声、个性鲜明、极富艺术感染力和民族韵味,因而带给二胡艺术独特的艺术牲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音乐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从声波上分析它介于噪声和频率不变的纯音之间,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在歌曲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很多伟大音乐家的创作和民歌的流行基本是凭借灵感产生的,这种音乐把音乐家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能深刻的体会到音乐家深一层的思想,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

音乐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动物狂欢节》是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音乐。在《动物狂欢节》中,圣·桑用不同的音乐很好的表现出了各种动物的行为特点。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

一、序曲与狮王进行曲;

二、母鸡与公鸡;

三、骡子--一群急驰的动物;

四、乌龟;

五、大象;

六、袋鼠;

七、水族馆;

八、长耳朵的角色;

九、森林深处的杜鹃;

十、鸟舍;十

一、钢琴家;十

二、化石;十

三、天鹅;十

四、终曲。

1、序奏和狮王的进行曲:本乐曲的开始,表示狮子的登场伴随着雄壮的进行曲。狮王踌躇满志,领导所有动物走在队伍前列。

2、公鸡和母鸡:单簧管表示的母鸡声音低沉,听起来幽默滑稽,以最高音的钢琴表达公鸡洪亮的叫声。

3、野驴:钢琴的快速节奏,描绘了野驴在草原的奔驰。

4、乌龟:活泼的旋律慢速的演奏与野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大象:沉闷的低音提琴奏出了大象笨拙、慢吞吞的步伐。

6、袋鼠:轻快地旋律弹奏出了袋鼠灵动的跳跃。

7、水族馆:由钢琴弹奏出轻缓的声音,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水中波纹的涌动。

8、长耳人:小提琴拉奏出尖锐的声音表现出这个怪人的形象。

9、林中杜鹃:杜鹃咕咕的叫声更显现出森林的幽静与深邃。

10、大鸟笼:长笛主奏表达小鸟飞跃的情景。

11、钢琴家:覆弹奏的曲调显示出练习钢琴的单调与乏味。

12、化石:木琴跟管弦乐合奏出骷髅们跳舞的旋律。

13、天鹅:由钢琴的伴奏,表示清澈宁静的的湖水,大提琴奏出优雅的旋律,描述天鹅高贵优雅的姿态,同时天鹅洁白脱俗的内在也蕴含在了旋律中。

14、终曲:这是最后所有动物一起活跃热闹的大团圆场面。全部的旋律最后汇集成欢乐的气氛,在高潮中结束。

小曲中最为经典的《天鹅》,伴奏旋律轻柔流畅钢琴声音清澈演奏出清澈波动的湖面,阳光倾泻,旋律舒缓安详,几只天鹅在湖面上静卧、洗涤。天鹅的优美体态、高贵优雅顿时展现在听众脑海中,轻盈又不失典雅的旋律把洁白高雅的天鹅表现的淋漓尽致。因而此曲被引用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成为一个典范。

其中世界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音乐,大到整个国家,小到单个村落地域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音乐风格,或是低沉抑郁,或是慷慨激昂。不仅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形成了风格迥然不同的音乐。从中世纪教堂的管风琴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再到后来更细致的乡村音乐爵士乐、摇滚等,音乐发展成了不同种类。

中国戏剧自成一体,它不同于西方音乐,它的主要特点是蕴含有强烈的东方气息。它是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音乐剧坛占有独特的位置。只有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戏剧的魅力。像典型的京剧,以一种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一个个活生生人物。说唱抑扬顿挫,唱腔优美动听,有如行云流水。另外中国戏剧服装也是一大特色,不同的装饰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如:生、旦、净、丑。总之中国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而西方则不同,交响乐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像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的作品。它气势宏大,宽宏的场面让人从心底感到震撼。旋律、节奏的恰到好处使听众和音乐达到共鸣。就像经过了暴风雨的洗礼。

不论何种音乐,它都需要听众对其的聆听与思考。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融入在生活中,人们活在音乐当中,音乐给人以对过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不论愉快还是伤心,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用音乐去表达内心深处的感情。音乐是对人性情的熏陶。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能慢下脚步、静下心去聆听一部经典也将会是莫大的享受。

推荐第4篇:音乐鉴赏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题目:浅谈古典音乐

摘要: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标准,古典风格音乐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区别于之前的巴洛克音乐和后继的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要素,历史的动因缓慢渐变过程也许采用奏鸣曲曲式是古典音乐最典型的特征,共同采用组织音乐素材的基本方法,但它作为整整一代的主要曲式。一直使用到古典乐派衰亡之后,并为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作曲家提供了灵感。

关键词:音乐 曲式 古典 音乐风格

1 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指欧洲音乐史1750年至1827年左右这70多年的历史阶段。 古典主义时期之前欧洲爆发了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的启蒙运动,它对当时的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采取怀疑或反对的态度,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相信实用性实验知识的效用和相信普遍自然感觉的价值,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后来又经历了狂飙突进运动、德国资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洗礼,欧洲音乐的主题从延续近千年对神的虔诚转移到对理性的崇尚上来,使得古典时期的 作品开始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所以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社会文化特质表现为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

一、对古典音乐的认识

古典(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人们有时把严肃音乐或艺术性音乐统统称为古典音乐,以同所谓“流行”音乐或娱乐性音乐相区别。 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二、古典音乐的发展

古典音乐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4个时期:

1、巴洛克时期:这是古典音乐的第一个流派。“巴洛克”原意是不圆的珍

2 珠,最先用在建筑上。巴洛克形式是以动的音乐来对抗以前静的音乐。代表作曲家是巴赫和亨德尔,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最初典型的音乐风格是歌剧,其次是器乐曲。巴洛克音乐最忌呆板和不动感情,因此演奏家们常常即兴装饰他们的乐句,使音乐更立体、更多彩、更辉煌。大概从1600年到1750年左右。此时期的音乐大多整齐优美,充满活力。活跃而不断反复的的节奏、精致且装饰音很多的旋律也是其重要特征。多旋律交织的复调音乐在巴洛克时期也占很大的分量。

2、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指的是大约1755至1825年这五十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主要代表的音乐家们所作的音乐。这个时期音乐的重要特征是:结构严谨,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所表现的内容比巴洛克时期大大加宽。在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中的旋律结构比巴洛克时期相对简单,但其性格却比巴洛克时期更加多变。音乐的节奏也不像巴洛克时期那样单一了,它也是变化多端,与整部乐曲所表达的内容融为一体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另一个伟大成就就是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响曲——它是由海顿奠定了基本结构,并通过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天才的创作走进了巅峰时期的。

3、浪漫主义时期:从贝多芬之后,西方古典音乐就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音乐家们要么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要么着迷于表达文学作品中强烈的戏剧性。他们不停地打破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只是为了能让人们更易为自己表达的独特内容而感动。很多音乐的旋律性大大加强,和声的处理也是变化多端,所以这些音乐大都有了更为细腻的情感色彩的变化。交响诗、更为自由的钢琴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同时古典主义时期就已经很完善的交响曲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宏伟之作。

3 4.中世纪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广为演唱的单声部歌曲集。大多用于两种礼拜仪式:一是弥撒,歌词为纪念基督最后晚餐及其献身事迹,这是教 堂仪式的中心;二是日课,就是修道院每天咏唱的八课圣事,主要以诗篇为主。

三、古典音乐对人文修养的影响

古典音乐的发展普及是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文明化程度的标志。欧洲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欧洲古典音乐难于欣赏,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其实,古典音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片段,在我们生活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霍夫曼曾说,“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我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现在的流行音乐,而是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欧洲古典音乐。它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古典”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人们有时把严肃音乐或艺术性音乐统统称为古典音乐,以同所谓“流行”音乐或娱乐性音乐相区别。“古典”的这一广义解释,把历史时期和风格全然撇开,因此,本来是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例如,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以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古典音乐。作为大学生,在素质教育大潮之中,如果想使自己的人文修养更上一层楼的话,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便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欧洲古典音乐,主要是欧洲音乐有千百年的历史,它伴随着欧洲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得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

4 派。它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之广,作品与史料之多,远非一本教材或一门课程可以概括。欧洲古典音乐也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是我们学习和掌握音乐文化知识的一股源泉。

四、古典主义时期各个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特点

1、从音乐史上流派演绎的分类来看,一般认为器乐进入主调音乐是古典乐派的标志。曼海姆乐派为古典时期开辟了道路。真正的顶峰是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乐派的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海顿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和巧妙的作曲技法,为大型器乐曲奠定了结构基础,被称为“交响乐之父”。莫扎特表现了真挚、明快、乐观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对光明、幸福的追求,晚期作品出现戏剧性的对比冲突,歌颂平民而批判贵族。贝多芬的作品更富于矛盾冲突,充分表现反抗不合理社会制度的顽强个性;其作品曲式结构严密,音乐内省而深邃,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他大胆突破传统,在作品中反映资产阶级上升期进步的思想实质——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个主题直到今天仍然激励着千万听众。贝多芬把合唱植入了他的被誉为交响乐的顶峰的《第九交响曲》。

2、从流派的特点来说,古典乐派的主要贡献在于巩固器乐样式、体裁及曲式,巩固主调音乐功能及和声体系,他们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传统,又大大推进了西方音乐的发展,成为西方音乐卓绝的传统的集中代表。

五、结束语

欣赏古典音乐最高层次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不仅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还能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特征、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5 等作出分析和评价。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古典音乐正是可以带给我一种脱俗、清新的感觉,对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六、参考文献

《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修海林、李吉提

《论莫扎特钢琴曲的演奏风格》郑兴三 《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

《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 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推荐第5篇:音乐鉴赏论文

提起西方音乐,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等耳熟能详的音乐门派。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来临之前,我有幸听到老师讲授的关于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相关知识,在认识西方音乐风格和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对其中的各种门派有了一定的了解。出于对音乐大师莫扎特和贝多芬人格魅力的高度崇拜,我决定将维也纳古典乐派作为本课最后一次论文的分析主题。

在讨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问题之前,很有必要对古典音乐的概念加以解释和说明。音乐界对于古典音乐的定义是不尽相同的,但概括起来基本都以其时间段限、基本特点和代表人物为要素进行阐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就是:古典主义音乐泛指历史上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专业音乐创作。在西方,通常指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音乐。广义上是指与爵士音乐等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相对的西方艺术音乐,有时也专指巴洛克音乐、古典乐派(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和浪漫乐派的音乐。古典音乐的发展大致从巴赫到早期的贝多芬,这一时期称为古典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分为四个主要乐派,分别是:古典派、浪漫派、民族派和印象派。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古典派中,包括了“早期维也纳乐派”、“盛期维也纳乐派”等分支派系。而我们一般所说的古典乐派也主要是指盛期的古典乐派——即由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可见,维也纳乐派在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颇为重要的地位。下面就对维也纳古典乐派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定义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是指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以维也纳为地域中心的表现在音乐艺术领域内的流派。维也纳乐派分为“早期维也纳乐派”和“盛期维也纳乐派”。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维也纳古典乐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每一事物的产生都有相关的条件和基础,而这些事物产生的前提也将恰恰成为推动事物发展壮大的动力。从维也纳乐派产生的时间上来看,它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这个时期正值欧洲社会大变革,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欧洲社会的变迁都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上讲,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于科技发现和发明不断涌现的时期。电、氧的发现,蒸汽机、纺纱机的发明,都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奠定了基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支持。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代替了旧贵族,控制国家工业生产命脉,也为经济发展进行的资源管理上的保障。在社会经济发展一片繁荣的欧洲,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增强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已经不满足原有的艺术形式,而开始追求更高雅的艺术氛围,这也就从客观上促进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和发展。音乐家们利用较从前更有利的物质条件,得以创作出更加顺应社会发展和听众思维需求的独具特色的新音乐派别。

从政治上讲,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各国相继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资产阶级取代贵族势力,夺取政权,使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成为新的政权形式。同时也将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灌输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时的音乐创作中也不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状态的体现。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这样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创作出与社会进程密切相关的音乐艺术,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从思想文化上讲,当时正值欧洲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思维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博爱”、“平等”、“人权”、“理性”等新兴口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也大大受到了这场思想运动的洗礼。下面将要分析的维也纳古典音乐的特点就将充分诠释思想革命为其灌输的“理性”和“自我克制”。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思维的特点

崇尚理性和自然抒情性。由于西方古典音乐主要产生于德国、奥地利两个国家。而众所周知,德国的古典哲学是深入人心的,其理论性在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的同时,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去,使人们开始崇尚高度的抽象和理性,努力形成新的精神和思想体系。而德国和奥地利人冷静、爱思考和保守的一贯作风,也贯彻到音乐领域中去,使维也纳音乐思维无不带有浓烈的理性的光辉。其创始人之一“交响曲之父”海顿,就以其音乐的和谐性和秩序性充分表现了理性和自我克制的音乐思维,如他创作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中,就用整个第二乐章进行抒情,给人以自由、舒适、流畅的感觉。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堪称抒情交响曲的典范,《安魂曲》也充分表达了其对未尽事业的遗憾和心灵的难以平静。贝多芬的音乐中也不乏哲学思维的影响,音乐在他的眼中成为可以消除现实矛盾的工具。他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就充分体现了他对理想美和崇高精神生活的向往和描绘。

强调逻辑,追求形式的严谨。维也纳古典音乐力图通过清晰的音乐语言及其戏剧性的展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单纯明了的规律性的外在形式与具有现实内容的内在体验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当时提倡的新人文主义精神和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的审美观点。如自海顿确立了交响曲和四重奏的作品结构形式,维也纳古典乐派就一直沿袭这种结构进行创作,强调工整与对称。直到贝多芬创作后期,才开始逐渐打破这个模式。从《创世纪》、《魔笛》、《费加罗的婚礼》、等作品中都可以在戏剧性的氛围中体会到音乐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达到了各种艺术要素的完美结合。

宗教性与世俗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后期维也纳音乐的创作上。启蒙运动中将旧宗教作为批判对象之一,这对于音乐家的创作也具有一定影响。音乐家在宗教与个性之间游离,创作出具有双重特色的音乐作品。莫扎特说过:“无论在什么场合,即便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都不能让音乐听起来刺耳。”这完全是其个性的真实体现。因此他可以把《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演绎成现实主义喜歌剧而开辟了又一音乐史上的先河。如果我们将世俗性理解为个性,那么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他不但打破了传统的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创作结构,同时开创了“大型变奏曲”的新曲式,使古典主义音乐过渡到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

四、维也纳古典音乐创作特点

音乐具有一定的规模。充分展示了音乐家的思想空间,给音乐家提供更广阔的发挥余地,创作者可以运用多个乐章对思想感情进行完整的诠释,对音乐手法和演奏方法进行充分的发挥。从交响曲的“主题——乐段——乐章——音乐诗篇”的发展过渡,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音乐规模的不断加大。

创作手法比较丰富。维也纳古典音乐中切分音的大胆使用、转调的运用、速度的变化起伏和力度强弱的强烈对比,都促进了调式、调性的完善和音乐色彩及风格的多变。这一特点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的“命运”、“英雄”等交响曲中都大胆采用音响的强烈对比和结构的宏大比例,使作品形成戏剧化的

尖锐冲突和鲜明的创作热情。

乐器的综合运用。在维也纳古典音乐创作中,加入了长号、单簧管等从前较少使用的乐器,海顿还将弦乐四重奏取代了钢琴,管弦乐队取代了管风琴,开创了新型器乐体裁的演奏形式。这些变化都使音乐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推荐第6篇:音乐鉴赏论文。

浅谈音乐

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无论高低贵贱,我们都有欣赏音乐的自由,无论你是高兴或悲伤。当你真正用心去聆听音乐的时候,你就会忘记生活中的种种得失,尽情沉静在美妙的音符之中。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产物,音乐是内心感情的一种宣泄,因此音乐往往会引起共鸣,会勾起你的喜怒哀乐。

我是个感情很丰富的女孩子,我认为通常像我这样的人对音乐的热情会比较高。因为音乐本身是种很感性的东西。出于对音乐的喜爱,所以我对于每节音乐都很认真听课。这对我来说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有了种突破,也纠正我对音乐的一些狭隘的理解。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通俗流行音乐充满了吸引力和号召力,这是因为符合了我们年轻人的口味,所以对广大年轻人都喜欢唱,所以它就是流行音乐了。但盲目追求流行的同时我们也丢失了一些东西。流行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多快餐的音乐,现在终于知道老鼠爱大米有多可笑了。 我是第一次听,那么有系统的老师上音乐课,那么的震撼,感觉心灵受到洗礼。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音乐只是唱歌,但现在不同了,通过音乐课的学习让我了解到音乐还包括戏剧,话剧等。在课堂上老师放一些视频给我们观看,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趣同时,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到有关音乐的知识。如各地的民谣等,一些音乐家的故事。就贝多芬而说他一生是充满了艰辛与痛苦,但他同样是幸福与永恒的,因为有音乐伴随他的一生,更影响他的后代。当然我是无法用音乐评论家的角度去分析他的音乐,我只能用心去感受。感到他的伟大,他的一生不容易。

音乐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就好像人们需要用语言来与人沟通一样。很难想像,没有了音乐世界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音乐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音乐可以调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们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身体健康。音乐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高度的享受。音乐还能帮你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你从痛苦中解脱。医学上还用音乐来辅助治病,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效果。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发出“杭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劳动号子就是这样产生的。另如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调剂精神。如采茶、放牧、摇船、插秧等等,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寂寞感,枯燥感。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着舞。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至耳畔。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无有踪迹。

音乐是人类崇高的心灵语言,人的心灵受到感化,这样就产生了爱心,有了爱心就有了一切,人就会不断的追求,奋进!音乐已在生活中悄悄地扎了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感染者我们的生活。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音乐可以调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们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健康。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时刻伴随我们的左右。音乐能够让我们懂得爱与被爱,知道人生的内涵!音乐能够让我们的想象插上翅膀,永远飞翔!音乐能够开启孩子的智慧,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音乐能够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具体,从而对生活充满向往!音乐使人们知道美与丑,善与恶,使人们更加热爱和平与阳光!音乐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音乐是人类沟通最好的语言!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用心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那份宁静,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音乐,体会音乐带给我们快乐!

可想而知音乐对我们真的很重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音乐的魅力真的很大,它可以影响我们的意志。比如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战争中就是这样一首国歌激励着我们的抗战精神,就是这样的音乐,让我们坚持战斗到底。

美好的音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培养人美优良品德的重要工具。,诶好的音乐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美好的品行修养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会起到起到独特的作用。以北方民歌《苏武牧羊》为例,这首脍灸人口的优秀歌曲,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并且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中有很深的影响,它成为人民群众表达爱国主义,驱逐敌人的心声。《苏武牧羊》这首歌产生于民国初年,是当时优秀的学堂乐歌之一。它反映了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当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的爱国人民群众无比愤慨,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强烈的列强前掠夺愤慨之情相互融合,促使可作者创造这是歌曲的强烈欲望,这首乐曲气势磅礴深深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在进行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狂潮。“在这首乐曲广为流传的同时也极大的传播了苏武的“留胡节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那个黑暗通知的时代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同样,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广为流传,同其他革命歌曲一样,起到了激励人民作战到底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必胜信念。象这样适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除了革命历史歌曲外,还有大量的近现代创作歌曲、民歌以及器乐曲等。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从心灵深处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爱国之情,培养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互助友爱等优良品德。

或许,有时候我们可以把音乐当做生活的调节剂,让我们更好地体味生活,享受生活。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如果要感谢什么人,而且只能感谢一次,那么我想把这一次感谢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倘若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沉闷可怕。”那么,我应当感谢音乐,感谢音乐伴我成长,感谢音乐帮我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去积极地倾听音乐吧,它会使你品格高洁、性情儒雅,会使你的生活是美仑美奂、情趣昂然。

推荐第7篇: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

流 行 音 乐 的 鉴 赏

摘要:流行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流行歌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俨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著国家的政策开放,使得流行歌曲的内容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深入人心,90年代的流行音乐变化较广,并且与生长背景较为接近。然而流行歌曲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精神寄托,更是反应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现在人们所听的歌曲,像是刘德华、孙燕姿、周杰伦、蔡依林、王力宏、郑源等等歌手,他们的歌都属于流行音乐。

关键词:流行

音乐

鉴赏

正文: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然后歌曲的节奏轻快自然、旋律简单,特别适合学生传唱。在流行音乐市场上,这些都是上佳之作,可是也有不少低劣的作品。在课上老师举过一些例子,这些低劣性主要表现:曲调过于简单,甚至是长时间不断地重复,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毫无意义;歌词大意曲解正确的社会观、道德观,或者违背常理等。不过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可以分辨这些作品,吸收流行音乐中的菁华。

我们欣赏流行音乐,除了它朗朗上口、节奏轻快、亲切自然以外,还有它的表现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让你随着音乐融入它的风格之中,有时它强烈的节奏让我们身体跟着起舞,有时它的轻柔让我们感觉有人在耳边轻轻细语。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这是最好不过的放松方式了。因为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我们这些学生们总是试图寻找心灵上的解脱。特别在中学时的我们,总是在排名和分数中挣扎,我们幼小的心灵被烙下无数个痛苦创伤,幸好那时开始接触流行音乐的我们都在音乐找到了宣泄。流行音乐伴随着我们长大,特别是在那时出道的歌手们,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想法真正的无代沟。

真该好好感谢流行音乐,陪我走过了这么多个困难。或许是寂静的夜里,或许是无人的教室,在音乐中聆听我们自己的内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总能抓住你的心。等我们都长大了,我们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就像父辈们一直喜欢如李宗盛、罗大佑、邓丽君等歌星,却总也无法理解周杰伦的歌曲好在哪里。不同年代的音乐应该也有代沟。

这就是音乐,抓住了感情,音乐就有了灵魂。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宣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关于节奏布鲁斯,在网上搜到得答案:这是一种由布鲁斯演变而来的音乐风格。在上个世纪初,随意走进美国的一家小酒馆,就能看到小舞台上一个拿着一把破吉他的黑人弹着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没调的嗓子和听起来十分肤浅的歌词诉说着黑人在美国的遭遇。这就是布鲁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音乐也变得更具有音乐性了。曾经没调的音乐变得富有节奏,进而也更加旋律化。于是早期的R&B﹙Rhythm and Blues﹚就这样形成了。真正将R&B引入中国的是陶喆,也有人称他“中国的R&B之父”。虽然说不清他的歌曲里的R&B风格,但是我们去KTV唱他的歌总是找不对感觉,而且也很难唱,对歌手要求很高,据我所知R&B是目前最难唱的音乐,歌手必须很有技巧地运用喉咙与声带来推、挤,要能够既暧昧又准确。尽管陶喆的歌非常受欢迎,可传唱他的歌人确实不多。因为文化和生理上的差异,美国的R&B并不是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直到周杰伦出了第一张专辑,开始我们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音乐,但是唱起来很顺。这是周杰伦的带有本土特色的节奏布鲁斯,他摒弃R&B中一些美国元素,用本土的唱法,更轻松的诠释了布鲁斯。所以也有人说,不管陶喆先前的个人专辑有多么的出色,周杰伦的出现绝对给他很大的压力。流行音乐是指与古典、正统的音乐不同的一种音乐形式,能够让城市中的大多数听众所接受,易于掌握,能使普通大众都感兴趣的音乐。这类音乐作品旋律清晰,音域适中,伴奏和和声手法都非常简易。 很多伟大人物和成功人士都爱好音乐,恩格斯年轻时就热爱音乐,曾写过一部歌剧,尝试过作曲;卢梭是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他的音乐理论甚至音乐创作在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地质学家家李四光、数学家苏步青、科学家钱三强都是音乐爱好者……音乐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功能。美好的音乐能缓解精神压力,促进人才成长。这一点要从音乐对人的影响来理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他一生的事业得益于童年时期的音乐训练。令人惊奇的是,这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儿时曾经被看成是个笨头笨脑的孩子。4岁时才开口说话,上学后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满分5分的成绩,他总是拿1分。校长和老师一致断言:这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当时他很沮丧,打算退学。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放弃。老爱因斯坦开始教儿子拉小提琴,并一再鼓励他。后来,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棒极了,经常被邀请登台演出。并且他开始变得自信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科学巨匠。学过音乐的孩子,是最聪慧、最敏感、最善解人意的孩子。比起那些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而言,这样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从小就学习长笛,虽然没有成为音乐家,但那段音乐学习经理在我的一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像上面说得那样他使我自信、勇敢、有修养。我虽然没有成为什么大的科学家,但音乐带给我的高雅却始终留在我的血液中。

音乐,对于人的道德、智力、感情和事业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大学期间我虽然没有继续学习长笛,但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作为我学习音乐,陶冶情操的另一个途径。学习音乐欣赏有利于以积极美好的音乐强化我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我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提高我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音乐对智力的影响功能

1993年,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尔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一篇《音乐与空间作业的表现》的文章,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文章论证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促进人的空间技巧。劳舍尔等人说,他们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某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提高了8或9分。”这一发现激起了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虽然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但是并没有使公众对莫扎特音乐存在智力功能的信心减弱。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效应”。现实中,音乐对激发智力是有帮助的,前任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中,谈到在接见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时,总经理向他介绍汇丰银行招聘专业人才时,同时也招进一些音乐艺术人才,然后加以专业训练,结果这些人在同样工作岗位上往往比本专业的人员还出色。他还谈到,爱尔兰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国家,同时也是软件大国。

二、音乐的道德育化功能

雅正和谐的音声,对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珍贵的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很重视音乐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响力。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又说,学习“乐”可以陶冶内心,那末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产生了……即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乐记》中对音乐能深刻感化人心,自然移风易俗也有论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强调以美好和顺的音乐教育人民弃恶扬善,回归纯朴之道。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论中特别强调听觉对人的影响,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说。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谈到:“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一首好歌,一曲好乐,可以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对人的素质产生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使人产生激昂斗志;《命运》使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我的祖国》,使人热爱祖国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新时代》,敦促人们快马加鞭追赶新时代的步伐……

透过音乐学习,不断培养我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会开拓我们理性思维的空间,引发我们创造性的遐想。音乐欣赏的作用在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并使人从中汲取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南京艺术学院.当代流行音乐理论视野[M].2007.1 王建元.高校流行音乐教育需要确立学科目录[J].人民音乐.2007.1

推荐第8篇:音乐鉴赏论文

所有关于如何理解音乐的书都同意这一观点:读这样一本书并不能加强对这门艺术的理解。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那么对于早期浪漫乐派的音乐风格和感情体验更应该要准确、深刻、细致的去理解和欣赏。

一、准确、深刻、细致的倾听是音乐欣赏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即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呜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的倾听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情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情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情上的直接体验。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情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是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在为学生讲课的实践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为学生们放了一段舒伯特《降B大调奏鸣曲》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A.宁静、圣洁;B.美丽、梦幻、忧郁和伤感;C.充满了纯正的理想和大自然的庄严;D.悲哀、哀怨;E、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他同他的音乐一起成为音乐的化身,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精录,他的音乐是一首永恒的歌,一首无穷的歌。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在课堂上放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A.叙述某种痛;B.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C.典雅而明快的情绪;D.喜悦;E.酒狂。

这里之所以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的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二、直感式的感情体验和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的感情体验是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即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

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的进行艺术表现,他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想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的融合在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再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里素质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的内涵体验。为了更深入的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的去体验乐曲的感情体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社会经历,创作艺徒,艺术风格等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的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和欣赏。

三、倾听音乐可分为三个阶段: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

我们每个人者根据自己不同的欣赏能力倾听和欣赏音乐。不过为了便于分析起见,我们把倾听音乐全过程分成几个组成部分,那就比较清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全是在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的。由于缺乏恰当的术语,不妨把这三个阶段称为:1美感阶段,2表达阶段,3纯音乐阶段。把欣赏过程机械地分为这几种假设的阶段,唯一好处是可以对倾听的方式有个比较清楚的概念

1.美感阶段

倾听音乐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纯粹为了对音响的乐趣而倾听,这就是美感阶段。在这个阶段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我们在干别事情时,把收音机打开,便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响中了。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的然而以是有魅力的心境中去了。

是的,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但你不应让它在你的兴趣中占据不恰当的位置,美感阶段在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这并不是全部问题的所在。

2.表达阶段

倾听音乐的第二个阶段即我所说的表达阶段。在这里我们马上会碰到引起争论的问题。作曲家倾向于回避讨论有关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斯特拉文斯基自己不是宣称过他的作品是有它本身的生命的物体,东西,而且除了它本身的纯音乐存在之外一没有任何其它意义了吗?他的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可能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有那么多的人都试图对那么多的作品加以各种不同的解释。用自己的解释准确地、明确地、最终地说清楚一首音乐作品的涵义何在从而使每个人都感到满意即对音乐有表达的权利。 3.纯音乐阶段

倾听音乐的第三阶段是纯音乐的阶段。音乐除了使人愉快的音响和所表达的感情外,确实存在于音符和对音符处理之中。大多数听众并不能充分意识到这第三阶段。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他们进一步在这个水平上认识音乐。

如果稍有区别的话,专业音乐工作者都太清楚音符了。他们经常陷入下述错识,即全神贯注于琶者和断奏,从而忘了他们所演奏的乐曲的更深刻的方面。便函从外行的角度来看,提高自己对正在演奏的音符的更解比克服纯音乐阶段的坏习惯更为重要。

让我再重复一遍,我们是为了听得更清楚才把聆听音乐机械地分成三种不同的阶段的实际上,我们从来不单独在一个阶段上聆听音乐。我们所做的是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同时以三种方式聆听。这不需要思考,凭直觉就会这样做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情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所以读者应该积极地去聆听。不管你听的是莫扎特的还是埃林顿公爵的作品,只有当你成为更自觉的更有意识的聆听者不仅在听,而且在听某些事物的时候,你才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推荐第9篇:音乐鉴赏论文

《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它的结构严谨、完整,手法简练、明快,发展紧凑、均衡,主题形象鲜明、生动。作为一部英雄性交响曲来说,它的矛盾冲突、情绪对置及紧张的戏剧性,比以前的作品更集中、更统

一、更尖锐。各乐章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全曲情绪激昂,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浑然一体的雄伟气魄,代表着贝多芬的艺术风格。记得曾经有人曾经说过:“贝多芬就是在这部交响曲中成为巨人的。”

这是个描写人与命运搏斗的作品。并且“命运”在整部作品中始终是一个反面角色,在人的力量成长与对抗中它渐渐被削弱以至于消失了。当聆听这首世界称赞的曲目,我心里的一切杂念被排除的一干二净。心,一下子静了下来,起伏迭宕的音乐让我的脑海随之而汹涌澎湃,让一切念想在这雄健的音乐中得到净化乃至升华。那只敲击键盘的手似乎在叩击着我的心灵,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好象是在用音乐为情节告诉你一个英雄与命运抗争的故事:低沉时仿佛是遭受厄运的人们的痛苦哀叹和内心的矛盾斗争,不禁让人沉吟万千;高昂时仿佛是他明白了应该自强,于是奋起反抗,与命运搏击,让我们的心也为之振奋。

我认为它的价值是体现了执着创造奇迹的不变真理,启迪和鼓舞人们要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战胜命运!

听命运第一章节,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喷薄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动的历史巨轮,就像生命力被死神扼住一般!

这一乐章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乐曲一开始就用强有力的四个音符表达了主题。这一主题是向前冲击的音乐形象,推动着乐曲不断发展,并且在以后的各乐章中不断出现和发展。这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一种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气势,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表达了贝多芬内心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刻画了勇于挑战的英雄性格,显示了人民必定战胜黑暗势力的坚强信心。第二乐章时音乐进入了舒缓的地方,让人在震颤中舒缓下来,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仿佛是生命已到最后,人的气息只有那么一口似的。

这一乐章表达的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宏伟而又辉煌,同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体现了人们的感情世界,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转化为坚定的决心。乐曲开始时奏出的是那么深沉、安祥和优美,蕴藏着深厚的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紧接着又奏出了战斗的号角,成为一支雄伟的凯旋进行曲,充满着火热的朝气,鼓舞着人们永往直前。贝多芬运用不同的节奏音型,调性转换、乐器变换等手法,表现出英雄在激烈斗争后的沉思和战胜黑暗的坚定信念,以及充满活力的激情。

第三、四乐章,生命的顽强体现出来!仿佛在说:“我不能向命运低头!我不能屈服于命运!我要战斗,战胜命运!我要战斗,我不是命运的奴隶!我就是我!我能忍受挫折,我能抵抗疾病,我能站立,我能与你抗争,我就是我!”就如同贝多芬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到了这里命运已被贝多芬战胜了!因而《命运交响曲》是《第三交响曲》之后又一部英雄性、史诗性的作品。贝多芬称第一乐章主题是“命运在敲门”,后人称之为《命运交响曲》。“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令人窒息的德国封建社会,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争,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从与苦难“命运”抗争和与封建势力博斗,上升为欢乐和胜利。

第三乐章时又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情绪,像是艰苦的斗争还在继续,但却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造成风起云涌之势,表现出人民的必胜信念。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无比欢乐的情绪,是欢呼胜利的热烈场面。不断高涨的音乐,像是无边无际的人群,汇成了欢乐的海洋。然而在接近高潮时,“命运”的音型又插了进来,但它已不再刚毅强劲,倒像是对过去斗争的回忆,与第一乐章又遥相呼应。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后,在他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恩格斯用短短的一句话,表明了对《命运交响曲》的由衷的赞美。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曲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也似乎就是他一生命运的缩影。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而如今,当世人面对着一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像贝多芬那样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呢?许多人因诱惑、物欲横流而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而平息了壮志,最终把最初的理想长埋于岁月的流逝中,或平平淡淡走过一生,或碌碌无为迷失自我,在迷失的世界里无目的的继续漂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倍觉汗颜。遥想着在历史尘卦记忆的深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摆布,在天地间潇洒的走了一回,我常不敢仰望这份神圣的伟大,因为他所营造的音乐就是教人如何挺着腰站着生存,教人向命运所带来的不公与苦痛挑战,“生当人中杰,死也为鬼雄”。

是的,不能因为生活的不公而放弃希望,生活需要希望长相依,人生需要理想来相伴,重整一下了我们疲倦的心情,重新踏上追求理想,挑战命运的长征。

推荐第10篇:音乐鉴赏论文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音乐分析摘要:《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杜鸣心于1956年根据著名诗人艾青先生的一首速写短诗而创作的艺术歌曲。这是一首精致而具欣赏价值的中国艺术歌曲作品,歌曲的旋律带有叙事性的质朴纯美,音乐形象感人至深。多年以来,一直是我国歌唱家所演唱和声乐教学选用的经典曲目之一,现已被列入各种声乐教学曲目选集之中。

关键词:杜鸣心;艺术歌曲;音乐分析

正文: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 杂;伴奏占主要地位;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从 百年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艺术歌曲始终是不断向前 发展的。从产生到新时期创作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艺术 歌曲,都充分地体现出作曲家们从借鉴、模仿到融会、贯通,从 探索、总结到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国艺术歌曲在当代人们的音 乐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一、作者简介

杜鸣心(1928——)作曲家,湖北潜江人。1939年入重庆育 才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及理论作曲。1954年赴苏联留学,在莫

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师从楚拉基教授。回国

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历任教授、系主任,并为中

国音协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他与吴祖强合作,为中

国第一部芭蕾舞剧《鱼美人》谱曲,1964年与吴祖强、施万春等

人合作,为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音乐,两部作品都产生了很

大影响,成为中国舞剧音乐的代表作。钢琴协奏曲《春之祭》是

他于80年代创作的一部优秀管弦乐作品。大型四幕中国芭蕾舞剧

《玄凤》,在1997中国戏剧节荣获音乐创作优秀奖。此外,他还

创作了《青年交响曲》《交响曲“长城”》、交响音画《祖国的

南海》交响幻想曲《洛神》及《小提琴协奏曲》、等大量作品。

杜鸣心的音乐作品功力雄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配器精美结

构严谨,手法冼炼,感人至深。

二、作品背景

1954年7月17日著名诗人艾青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停留期

间,因对这个城市黑人区的贫困情况有所感触,而创作了这首速

写式短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不公道世界的揭露和控诉,特别是对

不人道的种族歧视进行了揭露和谴责。作曲家杜鸣心1956年在苏

联留学时,根据此诗创作了这首非常富有诗意的艺术歌曲。

作品通过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时的动人情景,歌颂了贫苦人

们纯朴、真诚而乐观的内心感情。歌词亲切感人,颇有含泪而笑

之情。音乐朴实真挚,富有感染力,恰当好处的变化音和巧妙的

转调,更加丰富了这首歌曲的感情。全曲音乐的篇幅较长,但材

料十分集中。全曲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温和安谧,像是一首

摇篮曲:第二部分采用新的调性,使音乐焕然一新,像是一段叙

述,亲切动人;第三部分又回到原调,但更加充满了激情,像是

在尽情地抒怀。在第三部分末尾处乐曲又趋向平静,并以弱声的

“嗯”唱结束全曲。

三、音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中国艺术歌曲,已被选入多种声乐曲选集之

中。带叙事性的质朴纯美的旋律,表达了感人的音乐形象。歌曲

严谨的曲式结构、合理的调性布局、精心的和声设计以及技术手

段与音乐内容的密切结合,说明了作者完整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

作曲技法。1.作品赏析

是写一个黑人姑娘为别人看管孩子,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唱

着催眠歌。这样的场景在巴西并不少见,也很普通,可在诗

人朴实无华的笔下,产生了动人的艺术力量。诗人几乎没有

作任何雕饰,朴实地对生活真实进行白描,并用对比手段,加强

了诗的震撼力量。对比,对这首诗起了重要作用。第三节,

一层层推进。先写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继而写她唱的歌是催眠

歌,再写她为什么唱催眠歌。因为她为人家看管孩子,那孩子是

她的小主人。这三节,很朴实也把人物处境写出来了,似乎还不

使人感到什么。下面两节,给整首诗赋予了震撼力。“一个是那

样黑,/黑得像紫檀木;/一个是那样白,/白得像棉絮;//一个多

么舒服,/却在不住地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这也完全是生活的真实,诗人并没有作任何夸张。可是,经诗人

这么朴实地、又是巧妙地一点,其艺术魅力跃然纸上了。一

个黑人姑娘抱着一个白人小孩,孩子在哭,姑娘在唱歌,这是生

活提供出来的。诗人的高明在于,把这种强烈的反差抓住了。这

既是生活的真实,又是艺术的真实。从这反差中,不仅使人深切

感到这世界的不公道,使人同情黑人姑娘,使人产生关心黑人命

运的感情,而且,就艺术上来说,也是颇为精彩的。黑与白的对

比,“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住地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

乐的歌”。这又是两个人的对比,使诗十分鲜明地勾画出一幅图

画,而且有声有色。给读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成功的范例:艺术手

段的产生和运用,必须依据生活,依据所描写的对象。离开了生

活,艺术手段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运用。 它所描写的生活和

对象,本身就提供了一种启示,诗人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启示,使

这首诗浑然天成了。它启迪人们:要注重生活,要善于观察,并

善于抓住生活的启示,再贴切地运用艺术手段,就会达到极好的

效果。脱离了生活,任何艺术技巧都可以是无用武之地。

2.作品结构:

该歌曲结构为带引子与尾声的再现单三部曲式。两小节的

引子预示了全曲最基本的和声语汇。第一段结构方整,有四个

乐句,每个乐句四小节,均以“2+2”构成。四个乐句的终止式

各不相同:a句是变格终止;b句是Ⅲ级小调正格终止;c句是属

和弦半终止;d句是变格终止。四个终止式的安排与“起、承、

转、合”正好相符。第一段从旋律、结构到织体等带有很强的陈

述性。中段利用第一段的材料进行展开,但规模只有第一段的一

半。主要对比在调性及织体写法方面,情绪较前暗淡。第三段是

动力再现,规模与第一段差不多,但旋律、和声、织体比第一段

有所发展,情绪激动达到高潮。最后是五小节尾声,音乐在轻柔

的琶音伴奏下安静地结束。

3.和声运用:

此曲的和声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歌曲旋律的调式,是带有

宫调色彩的自然大调式。句尾从Ⅵ级音上行到主音的音调,具有

很浓的宫调性。对于这一旋律特点,曲中较多地采用变格进行,

是符合调式和声风格的,同时也是本曲终止式的基本格式。二

是在调性布局方面,前后两段是主调E大调,中段转到小下属调

a小调,色彩转暗,这种非传统性的调性布局及调性对比完全适

合音乐内容的需要。三是在结构内部应用了丰富的离调,如向Ⅳ

级、Ⅱ级、Ⅵ级和弦的离调,调性色彩有较多的变化。四是应用

了多种变化和弦,除副属和弦外,还有调内变和弦中的下属变和

弦(升Ⅱ级五六和弦)、属变和弦(升五音属和弦)以及同主音大小

调混合变和弦。这些变化和弦在这里与歌曲的音调进行巧妙的结

合,产生了很好的和声表现力和音响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蓓荔,杨宝智.弦乐艺术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范子军.论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的演奏风格[J].晋中学院学报,2008.

[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 6]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7]于润洋.音乐史论新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8]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10]葛文佳.巴赫和他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J].甘肃联合

大学学报,2012.

[11]纪卿,徐悦.论小提琴演奏者如何驾驭不同演奏场地声学特

性[J].歌海,2012.

[12]王文君,廖小芒.巴洛克时期小提琴艺术的历史沿革初探[J].

文教资料,2012.

[13]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形成原因[D].

上海音乐学院,2008.

[14]黄岑.巴赫复调音乐演奏方法之己见.音乐生活,2012.

第11篇:音乐鉴赏论文

学院:机械学院姓名:张书杰 班级;201020901 指导老师:张勇 学号:1102415012 音 乐 鉴 赏 论 文

摘要:这篇文章对音乐鉴赏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它对学生身心素质和欣赏品位的提高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从音乐的发展到流行音乐的盛行,乐器的不同介绍,著名音乐家和著名音乐曲子的介绍等等不同的方面对音乐鉴赏的必要性和对大学生素质提高的 重要性做介绍。认识到音乐鉴赏是一个人所必需的素质。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关键词:音乐鉴赏 发展品位提升

一. 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曲子如

《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着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演奏的乐曲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地感到,在空气中流动的,山,水,叶落,是冬雪……那是千古的生命里,一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据古籍,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故事,可见琴声乃心声。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战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古琴,亦称七弦琴,或丝桐、绿绮等,因缚弦七根又称“七弦琴”。琴体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形狭长。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徽”。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对于,古典音乐,我的一个观点是中国的艺术是高于西方艺术的,中国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包罗万象的文化艺术,他是被西方划分政治哲学艺术社科天文等等学科的综合体,例如一首古诗词他同样又是一种哲学观点的体现,又是一种艺术的表现等等:同样古代的士人如果靠上功名,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他可能作为政治家同时有时文学家,军事家改革家(中国原先的文人都是博览群书的,其实就只一篇文章中原本就有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等等。

古人在演奏乐器时特别讲究氛围,必定先焚香沐浴,净心调神,这与佛教文化似出一源,体现了中国乐器的深邃性和高贵不可亵渎性。

每每沉浸于那种远古空灵的境界中而清心寡欲,忘记周遭一切。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沉淀后的韵味。认为西洋乐器表现的形式多是通过听者的感官来引发其想象、思考和情感的体验,而中国的古乐器则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中国的传统思想在里面。

琵琶的历史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的线条和形态很柔美,娴静地摆在那里犹如一个性感的女人。可它的品性却是刚烈的,一如霸气的勇士。所以它最能演绎《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因为它的密度和强度及嘈嘈切切的声音总不免绷紧人的神经,随时担心着弦会断裂。一般场合心境是不大适宜听这样的曲子的。

二. 西方音乐之美

《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

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

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而如今,当世人面对着一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又人多少人能像贝多芬那样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到长城非好汉”呢?许多人无奈于生活,工作的压力,诱惑,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最终把最初的理想长埋于岁月的流逝中,或平平淡淡走过一生,或碌碌无为迷失自我,有迷失的世界里无目的的继续漂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倍觉汗

颜。遥想着在历史尘卦记忆的深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摆布,在天地间潇洒的走了一回,我常不敢仰望这份神圣的伟大,因为在他所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就是意味着教人如何挺着腰站着生存,教人向命运所带来的不公与苦痛挑

战,生当人中杰,死也为鬼雄。

是的,不要因为生活的不公而放弃希望,生活需要希望长相依,人生需要理想来相伴,于是,我又重整一下了疲倦的心情,重新踏上追求理想,挑战命运的长征。

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

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现代美育提倡有机的把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我们做到这一点,它能让我们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如:更好的理解〈欢乐颂〉能使人在轻松中寻找快乐的感觉;〈月光曲〉让人感到静谧的夜晚;革命歌曲给人战斗的力量。 当今时代的特点使流行音乐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爵士乐、摇滚、通俗以及最具代表的周杰伦风格的歌曲渗透着每一个角落,具有良好的鉴赏能力使我们能够在文化及其丰富的时代拥有评判好坏优劣的能力,能让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

华,使个人修养得以提升。

音乐鉴赏是一个人最基础的审美能力,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需要我们

去培养和提升。

四. 音乐让人沸腾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

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音乐鉴赏和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都

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是人类高级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从对象方面讲,并不是任何作品都是“我”的审美对象,象一位作曲家指出的“许多人在听,却没有听见音乐”。人们对审美对象有些基本要求,如适当的形式,优雅的情趣,可以理解的“语法”等等。一般来说,过分强烈、怪异的手法,特别复杂、庞大的结构,完全陌生的风格都难以引发美感而只会产生惊讶。人们对“他文化”的音乐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对特别刺耳的音响也有一个剔除或适应的问题。我们的听觉既是“自然”的,又是“文化”的,任何艺术作品要成为人的审美对象,都需要通过“自然的网筛”和“文化的网筛”。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鉴赏的主客观因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主观因素看,除具备较敏锐的听辨能力,必需的相关知识,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和一定的生活阅历等几个方面,如果还能掌握较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实践,比如经常性地听赏一些音像资料、甚至参加一些音乐表演活动等,都会对鉴赏者产生较多的感受,并能得到较深刻的理解。而作为音乐鉴赏的客观因素来说,它是音乐鉴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使鉴赏水平

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条件。

五.音乐与生活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音乐所散发出来的是无限的浪漫和遐想,听着那些流淌出来的声音仿佛是银色月光下的窃窃私语的情人。它们所带来的是法国葡萄酒的醇香,梧桐树的静谧,荷兰郁金香的雅致,丹麦人鱼的期望。西方传统音乐以神秘浪漫为主,很多宗教思想的写照,钢琴的加盟使它越来越具抒情、浪漫、自然风格。经过中世纪时期、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与中国古典音乐的空灵与返古相比,它所具有的浪漫是空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音乐越来越注重乐器的协奏和声调的组合,正如中西方意识形态一样,中西方音乐也呈现出它们截然不同但又各具韵味的时代和地域特色。人在有意无意中,总会不经意哼起一种调调,这种调调也许是与心跳合拍的,当音乐与体细胞合拍时,感情便会不禁自主地流淌出来,这也许就是音乐最高境界。这样精神就更抖擞,办事效率也事半功倍。而我在这方面的探索、是很曲折与困难的。

我在初一的时候,与老妈闹矛盾,十分郁闷。我打开电脑,想解解闷。无意中发现QQ中有个“QQ音乐”,便毫不犹豫地下载并安装这个软件。自从那以后,我发现了许多流行歌曲,琳琅满目。我便随便听了一首周杰伦的“牛仔很忙”。这首歌曲中那欢快的基调,与它天籁般的纯声,加上古调与摇滚的伴奏,不得不使我“洗耳恭听”,我沉醉于这美妙的音乐中,几乎忘了呼吸,所有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此后,周杰伦的音乐伴我走过了艰苦的半年,就是在那个艰苦、泥泞的上半学年,在我由年幼至成熟的转折点,我摔倒过,哭过,灰心过,可它依然友善扶我站起来,抚去我身上的灰尘,和蔼可亲地望我前行。我想,它现在还是我的朋友。

那时我毕竟还没长大,后来为了能战胜艰苦的环境,为了能找到心灵的知己,我越来越需要纯钢琴演奏,我只能悲伤地告别“周杰伦”了。我开始想到的是贝多

芬的“致爱丽丝”,后来通过良久的寻找,我又开始接触查理德克莱德曼,班德瑞……这些古典音乐毕竟不同流行音乐,它高雅,从不用喧哗的声音来炫耀自己的美,而是用安静的有声渲染无声美,以无声美来升华高雅美。

每当我疲惫不堪时,不管我要干什么也好,先让电脑播放纯音乐,用心灵去寻找,当音乐漫入心扉时,彷佛身临其境在天堂遨游,所有疲惫也不辞而别了。它就好比我的母亲一样,呕心沥血地哺育我成长,而我则像一棵小草在阳光滋养下茁壮成长,小草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阳光的恩惠的。可以说,是她安慰着我走到现在,尽管路平了许多,她还是像关心小孩子一样的关心着我,使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

人的一生中,会走很多陡路,也许会有人一蹶不振,但也会有人振奋前行。前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寂寞。但音乐这位好侣伴就好比你的知心朋友,为你嘘寒问暖,对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有了它,人生也许会有精彩的、有奇迹的。

历史的车轮转动着,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使音乐的风格也各自出现了变化。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经济的发展是音乐的大众化变的越来越深刻,流行音乐开始蔓延至全世界,华尔兹、波尔卡、探戈舞、布鲁斯、爵士音乐、摇滚等等,直到现在的通俗音乐,他给人的是自由的呼吸和心灵完美的感应,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成为人们精神的港湾,它不是贵族化的奢侈而是平民化的消费,能被各种类型的人接受,成为世界范围

的大众文化盛宴。

处在这个时代,我们所拥有的不仅是对民族历史要了解多少,要全面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还要对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这就要求对音乐发展历史的了解,音乐鉴赏能力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对其背景的深刻理解。它不仅让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氛围下感受来自各方的熏陶,还让人对各个地域的人文、物质、感情、活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能通过音乐这面镜子照射出更广阔

的大千世界。

第12篇: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音乐作品的欣赏,题目自拟,1000字,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明学号,下周一交

中国风的音乐

内容摘要:中国流行歌曲20世纪90年代末,

流行乐坛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各种形式不同、风格迥异的歌曲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一大批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出现在大家的耳朵中,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浪潮--中国风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如今,“中国风”正吹拂着流行乐坛。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歌曲

中国风歌手

一开始,我所认知的中国风,就是像陶喆的

先来看看这段中国风作品《苏三说》。词作者借用了古代典故,将《苏三起解》的这段戏,展开描述了戏曲细节,整曲将现代和古代作了细微的联系,虽说这种联系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但那些古今人物的情感,对真爱追求的执著,相互间还是有联系的,歌曲立意在此。加上歌手陶喆本人的歌唱技巧也很出色,内敛而不张扬,很自然地将花腔带出来,而不是刻意地用花腔去套歌曲。它和古文化的联系,词作者巧妙的古今联系,配上精彩绝伦的一段花腔,让整首歌曲富有立体感,足以称得上是中国风。

而我们再来谈谈另一位歌手——周杰伦。很多的人都知道中国风的确定成型是以他专辑《叶惠美》中的《东风破》为分水岭的。它是第一首完完全全符合“三古三新”(黄晓亮在 《中国风音乐史》中说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等歌曲风格。)六大标准的“中国风”流行歌曲,歌曲全方位的带出古色古味的中国味道。而他的其他几首中国风歌曲也深入人心。

有颜色词烘托的诗画美如《七里香》写道,“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整个季节而你的脸颊像田里熟透的番茄”。熟透的番茄,色泽红艳,含蓄委婉地描写了恋爱中的女孩幸福羞涩的神情,表现的是甜蜜幸福的初恋画面这样的表达,很显然比单纯的应用直白的赤裸的诸如“我爱你”等等更加有韵味。如词《发如雪》轮番押“ê”韵和“ei”韵,多用散句、长句,浅吟低唱,整首歌词流淌着淡淡的忧伤。“狼牙月

伊人憔悴

我举杯饮尽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无悔刻永世爱。。。。”

善用典故、巧用辞格,增加歌词的意蕴美如“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菊花台》),等等歌曲。

随着许嵩等一批新的中国风音乐人的崛起,这股势头还

有越演愈烈之势。但是其中也不乏良莠不齐的作品,我个人非常喜欢中国风的歌 曲,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将其传承下去,甚至传播到海外,让中国风歌曲为世界了 解中国文化开启另一扇窗

第13篇: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姓名:李隆巍

学号:120703109

触动心灵的情弦

有一句话说得很美: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与韵,而是在于聆听者用心聆听时,能真实地享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那份美丽心境。只有把自己的心真实地融入音乐,体验与琢磨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心情,才能真实地感受音乐那缕无形的魅力。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一种能催人奋发向上,能给人带来愉快,能给人带来伤感,能给人带来心灵上洗涤的一种无形的启示。它像涓涓的溪流,带给人无尽的温暖和慰籍„„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例如不同的乐器。音乐还能表现出歌手们的用心。

通过上音乐鉴赏的选修课,不仅欣赏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且还使原本对音乐乐理和乐器了解甚少的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生活到处都充满着音乐。音乐是一种心灵的感受,一种感情的抒发,一种情感的凝结,一种意境的创造,一种理念的深化,人们通过音乐的演绎获得多方面的感受:雄伟壮丽的音乐使人感受到一种崇尚美,肃穆凝重的音乐使人使人感受到一种庄严美宁,静幽深的音乐使人使人感受到一种意境美,起伏跌宕的音乐使人感受到一种激情美。同时音乐也是由客观世界和人类审美活动创造出来的,不同时代、民族、国家、地区以及流派创造出的音乐都不相同,他们以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来表现不同内容、含义的音乐。

一、音乐的艺术特点:

1、音乐使声音的艺术,它是以经过选择的声音作为物质材料的。音乐中主要使用的是乐管,它具有音高、音值、音强和音色四方面的物理属性

2、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会私用时间的艺术来陈述的,它随着时间的流动来呈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终止。乐音的长短是音乐中的重要因素,速度、节奏等因素更是时间上的概念。离开了时间,音乐就不复存在了。同样的音乐当其陈述时间发生改变,可是音乐的风格和表现的情感迥然不同。

3、音乐是听觉艺术,聆听是人们接触音乐的基础。从人的生理接受途径来看,医生波为媒体的音乐传入人的听觉器官,引起人的大脑反应、联想和情感体验。人对音乐的感觉直接关系到人对音乐的理解。同一作品不同听众的感受、理解是不一样的 ,允许听众自己去做丰富的联想。这种自由联想比其他的姊妹艺术更富有千变万化。作曲家总是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尽可能引领听众萦绕着作品的主题及其思想感情所显示的境界去展开联想。

4、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善于抒情但不善于描写和叙事。但并不意味音乐没有客观描写和叙事的性能,音乐的陈述是依靠音乐语言与一定的音乐程式去进行的。音乐的印象形式是感情的直接载体,音乐能够通过音乐的运动、声音的强弱和节奏的张弛,来表现相应的感情。边沿应约需要把情感融入音乐,欣赏音乐需要体验音乐的情感。

二、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1、旋律

旋律也叫曲调,是表现音乐艺术形象最重要的艺术手段,是音乐的灵魂。对于大多数的音乐欣赏者来说,印上音乐几乎是聆听美的旋律,因此,旋律成为欣赏者能感受到的最为明显和直接的要素,最能唤起人们心灵的共鸣。

2、节奏、节拍

节奏就是组织起来的乐音的长短强弱关系,是各种时值乐音的有序进行。是旋律发展的内在动力,并赋予音乐鲜明的性格特征,促音乐形象的苏杂更加生动。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变现作用。

节拍则是在音乐的进行中强弱有规律的周期性循环出现,各种拍子在音乐表现上有着不同的特征。

3、调式、调性

在音乐进行中,乐音按照一定关系联结在一起,并以某一个音位中心,组成一个音乐体系,这个体系叫调式。常用调式有大小调式和五声调式。调性是指调式的类别与主音音高位置。

4、和声

和声是指两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规律同时发生。丰富多样的音高组织形态,是多声部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5、速度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是音乐运动的时间因素。音乐内容的表现丰富多彩,要求有多种不同的表演速度,速度直接形成或影响音乐性格以及音乐的基本形象。

6、力度

力度是指音乐中音响的强弱程度。它和乐曲形象的塑造、内容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7、音色

音色是指音乐的色彩和特性,由于音色的不同,给人的听觉感受各异,所以在音乐中各种人声和乐器的表现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巨大感染力。

8、曲式

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印象有序地组织起来,成为短至段落,长至篇章的艺术结构,这种符合一定逻辑的结构,成为曲式。

三、中、西方音乐的特色

音乐是由情而发,纵贯历史,横看中西,文明的发展中总有音乐这个重要的角色去推动着,从远古的诗经的朴素到唐诗宋词的华丽和缠绵但元曲的现实和丰富,它们不仅见证着中国文学的巨大发展,加之中国传统古典乐器就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繁荣发展史,我们不禁赞叹:古人用他们特有的智慧让我们后代人体会到了穿越历史时空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的传世经典,一直到后来的民族音乐的盛行,中国几千年的音乐风格在经久不衰地传递着华夏民族最具特色的东方文化。

西方传统音乐以神秘浪漫为主,很多宗教思想的写照,钢琴的加盟使它越来越具抒情、浪漫、自然风格。经过中世纪时期、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与中国古典音乐的空灵与返古相比,它所具有的浪漫是空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音乐越来越注重乐器的协奏和声调的组合,正如中西方意识形态一样,中西方音乐也呈现出它们截然不同但又各具韵味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历史的车轮转动着,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使音乐的风格也各自出现了变化。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经济的发展是音乐的大众化变的越来越深刻,流行音乐开始蔓延至全世界,直到现在的通俗音乐,他给人的是自由的呼吸和心灵完美的感应,越来越多的流

行音乐成为人们精神的港湾,它不是贵族化的奢侈而是平民化的消费,能被各种类型的人接受,成为世界范围的大众文化盛宴。

四、音乐与乐器

音乐的发展使它越来越离不开乐器的发展,要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离不开对乐器的全面的了解。在音乐这个庞大的家族里,乐器以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张显着包罗万象的王者风范。中国传统乐器让古典音乐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此外还有击奏乐器也极为常见。总之,时代的发展,乐器也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者。中国如此,西方更是如是。竖琴、钢琴、提琴、萨克斯、号、吉他等等,以其浪漫的声音张显着西方浪漫音乐风格。无论是琴、古筝或是萧,它们所表现的是独特的中国古典文化,东方的神秘,像一个个全身散发着佳人内蕴的羞涩沉默的含羞带涩的美人。它们所给的是知己间的默契。而西方的钢琴、提琴等所散发出来的是无限的浪漫和遐想,听着那些流淌出来的声音仿佛是银色月光下的窃窃私语的情人。它们所带来的是法国葡萄酒的醇香,梧桐树的静谧,荷兰郁金香的雅致,丹麦人鱼的期望。

体会: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建议及意见: 希望老师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对所鉴赏的音乐能够做出更加细致的解释,能够让听课的同学不只是去听音乐,而是对所鉴赏的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师还应该对我们鉴赏音乐的基本素养做更进一步的培训。

第14篇:音乐鉴赏论文

[摘要] 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陕北民歌形成了具有丰富的生活基础,旋律奔放、抒情自然等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陕北民歌,对于解读陕北文化,继承民间艺术优

秀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陕北民歌 艺术性 自然奔放 民俗

民歌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是民族文化富有生命的表现。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 , 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相遇。民歌正是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精神的具体表露。那么这精神终生都对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这种精神也 正隐含在地域的民俗文化之中。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也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曾以丰富的民间音乐闻名全国,陕北民歌的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是其他地区的民歌无法比拟的。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陕北民歌的分类

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小调分为通行小调(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社火歌曲(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榆林小调、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洛川套曲、审录)。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提起陕北民歌,我们不由得想起那首唱遍全中国的《东方红》,那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续写着军民鱼水情。就是那一溜溜沟沟,那一道道山峁,还有那滚滚逝去的黄河水。飘洒于陕北父老的口耳之间,世代不息。就在这儿——陕北的黄土地上,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式的农民,勤劳、朴素……

陕北民歌具有高亢、悠扬的旋律和清新、质朴的风格,以其感情的真挚深深的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民间歌唱家把内心无尽的寂寥,炽热的企盼,复杂的感情,毫无保留的宣泄出来。真实的表现了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和陕北的自然景观、地方民俗。陕北民歌包涵了陕北人生活的全部,她们当中绝大部分是情歌,这一点与其他民歌相似,充分体现出陕北女子的泼辣与柔情,体现出陕北汉子纯朴敦厚的性格。如:只要和妹妹搭对对,铡刀剁头也不后悔。三天没见哥哥的面,拉上个黑山羊许口愿。这种直爽的表达方式,很难相信出自是见了外人连说话都脸红的陕北农村姑娘的口中。

陕北民歌道出了年轻人对纯洁的爱情追求和向往。如《五哥放羊》中“有朝一日天睁眼,我和我的五哥把婚完。”尽现了妹子对她的情哥哥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对幸福生活中期望。和这首歌相比,同样是放羊人的男主人《陕北自由汉》却是包含心酸和无可奈何的寂寞,“渴了喝凉水,饿了就吃干粮,想哭我就哭,想唱我就唱,想喊我就喊,想骂我就骂,哎……”从这点可以看出陕北民歌的热情直白,没有半点„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

歌《兰花花》是汉族的传统民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信天游的风格特征。曲调高亢开阔,奔放有力,悠扬抒情,节奏自由,采用叙事手法,语言简练、质朴、生动,把兰花花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遭受封建礼教迫害,以及兰花花反抗封建束缚的决心塑造得栩栩如生。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北的民歌歌种。它的歌词基本格式是上下句的两句体,曲调一般也均为由上下句构成的单乐句段,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山歌类的和小调类的,《兰花花》属后者,它的特点是节奏规整,旋律进行平稳,情感刻画细腻柔和。

此歌以优美流畅、开阔有力的“信天游”曲调咏唱,并吸收了叙事的手法,用分节歌的形式,深刻的表现了歌词的内容,成功地塑造了兰花花的形象,由于这首歌有八段歌词,如果用一个速度演唱会很单调。因此,很多演唱者在演唱时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处理成几种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民歌还曾被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和大型歌剧等。

任何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种类,都有与之相应的表现手法。陕北民歌也是这样。陕北民歌这朵在黄土地上绽放的民间文学奇葩,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艺术。陕北民歌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它是陕北文化乃至黄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散发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土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高昂的激情。它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它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得撩人。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它的魅力与多种修辞手段的灵活妙用有着极大的关系。以陕北民歌歌词的修辞特色为切入点来研究陕北方言乃至现代汉语的修辞艺术,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价值。贺敬之说:“一切来自人民并为人民而创作的作品和由它们组成的艺术长河是不会断头的。”正是“哪哒哒也不如咱山沟沟好”,“信天游永世也唱不完”。

陕北民歌陕北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尽管文明的发展已经使它更多的变形后走上了舞台,但是出于对民间艺术的传承,我们应加大对它的研究。

[1]郝磊.影视中陕北民歌的艺术表现形式[J].电影评介, 2006,(19).

周大风 对民歌的几点认识[J]中国音乐,1993(4) 菜芬。陕北民歌再识[J] 中国音乐,2006(4)

第15篇:音乐鉴赏论文

论宋祖英维也纳个人音乐会

摘要:中国著名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在奥地利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观众们对宋祖英的表现赞不绝口,称此次演唱会是给人以美好享受的、圆满成功的演唱会。在那高贵华美的音乐圣殿里,这位如茉莉般芬芳美丽的女子用她美妙的歌声演绎着东方艺术,传播着中华文化,传播着中华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表达着中奥两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声„„宋祖英,中华民族艺术的大师,她让世界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世界了解了民族音乐的源远流长。她,是文化使者;她,是和平之星!

关键词:宋祖英 维也纳金色大厅 独唱会 中国第一人东方茉莉花 民乐传播天使

正文:“妹妹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当宋祖英甜美的龙船调唱到这里,冷不防观众席上一个外国帅哥用英语喊道:“我来帮助你啊!”中华民族歌唱家宋祖英个人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让2200名外国观众如痴如醉。这是中华民族歌唱家第一次在这里举办个人音乐会,也是素有世界“音乐之都”美称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次迎接中华民族声乐的歌唱家。“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宋祖英个人独唱音乐会在维也纳这个最高雅表演艺术中心被阵阵掌声激荡,中国著名青年歌唱家宋祖英以一首深受美国观众喜爱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开头,在中国结和鲜花的陪伴下,在维也纳民族歌剧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的合作下,一口气演唱了 12 首中国民歌、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和民族歌剧选曲,最后在全场热烈的气氛中以《爱我中华》圆满结束。

历史悠久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音乐厅,因为它的金色装饰和在国际音乐舞台的独特地位而被称为“金色大厅”,这里也是世界优秀乐团和音乐家争相登台的音乐圣地。作为世界音乐的重要展示场所,近几年中华民族音乐也经常走进金色大厅从这里被西方主流社会所认识,并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逐渐被西方观众接受所喜爱。在这里举办独唱音乐会,宋祖英应该说是中华民族歌唱家的第一位。因此,这场音乐会无论对弘扬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还是推动中华民族声乐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东、西方音乐艺术文化将在这里融汇;绽开出人类精神最善美的花朵,组成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每个音乐家梦中的圣地,能够在此演出,是每个音乐家最高的荣耀。在宋祖英的演唱会上,观众席全场爆满,嘉宾席更是颇具规模: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持人杨澜,中国最具才华的青年指挥家李心草,举世闻名的奥地利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伴奏,享誉世界的奥地利国家民族歌剧院合唱团伴唱,嘉宾阵容:金铁霖、徐沛东、张维良、宋飞、曾庆淮、赵化勇等。而宋祖英以完美的音乐,充分表现了自己的独特音乐魅力,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那些挑剔的,不喜欢她的人们。

第一位登上悉尼歌剧院舞台的亚洲艺术家,宋祖英不仅登上了她个人艺术生涯的一个顶峰,还让东方的民族声乐艺术在西方的音乐圣殿大放异彩。宋祖英此次维也纳独唱音乐会,安排了其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两首德国经典音乐作品《野玫瑰》、《我是邮局的克丽斯特》。祖英今晚随着曲目的变换更换了三套华丽的衣服,演唱中不断有外国小伙子献花,在节目全部完成之后,观众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息,宋祖英更是先后三次出来谢幕,不得以还加演了一首英文歌曲。而为宋祖英演唱会伴奏的是美国维也纳国家交响乐团。令人敬佩的是为宋祖英伴唱的维也纳合唱团,全场使用汉语,听起来竟然也字正腔圆。据观众反映,宋祖英不但把中华民族音乐表现得精彩绝伦,而且把德国歌曲演绎得韵味十足。宋祖英是中国歌坛上的一个亮点,是一朵湘西雪山秀水养育的山花。她的歌喉清凉甜美,深受人们喜爱。宋祖英不但歌美,人也美,仪态清俊秀逸,天然去雕饰。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仅有宋祖英的《茉莉花》等享誉世界的优美民歌,也有《海风阵阵愁煞人》等难度较高的中国歌剧选曲,更有《好日子》《小背篓》等感情真挚的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作品

宋祖英,中国当今最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师从金铁霖,在国内民族歌坛有着很大影响力。曾毕业于中国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和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研究生班。从事中华民族声乐演唱十几年中,创作演唱了近千首中华民族歌曲和大量中外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出演过中国歌剧《伤逝》、《红珊瑚》和音乐剧《赤道雨》。她首唱的中国歌曲《辣妹子》、《好日子》、《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和世界华语圈。她在中国的歌迷遍及都市、乡间和边寨。宋祖英,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是“东方艺术”的明星。她出生于中国历史上被许多著名诗人传颂的最具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地方——湖南湘西。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多出美女,是仙人栖居的地方,至今还孕育着众多自幼能歌善舞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宋祖英便是其中最有歌舞天赋的苗族后裔。

民族歌唱家在金色大厅举办独唱音乐会是需要一些勇气的,而当晚宋祖英的演唱让当地观众感到了她深厚的艺术功底,无论是《茉莉花》、《小背篓》等中国民歌,还是《大地飞歌》、《好日子》等中华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都受到观众的称赞。前来观看演出的已故奥地利著名画家马克斯·韦勒的夫人激动地对记者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样纯净的音乐会了,宋祖英的演唱十分柔美动听,声音非常好,形象也很美,这一晚绝对是一个美好的享受。”而施特劳斯家族的后裔同时也是歌手的维利·施特劳斯同样对宋祖英的演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她绝对是一流的歌唱家,她的声音那么好听,那么美妙,很富有表现力。我尤其喜欢她演唱的《辣妹子》,很有个性,而且在中华民族音调的基础上有了现代音乐的元素。”

宋祖英并不是娇娇女,她的人生道路充满着机遇却也是坎坷不平。从小住在大册里,家境贫寒。15岁,父亲便过世了。作为长女,她好几次辍学,甚至差点被埋没。正因为好心人的帮助,她才被人发现,走上民族音乐这条道路。也许没有人会不知道她的那首荡气回肠的《小背篓》,歌词中写道:“小背篓,晃悠

悠,歌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多少次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呦,多少次清清溪水过,洗呀洗小手呦。多少次睡在背篓里,尿湿了妈妈的背。多少次爬出背篓来,我光着脚丫走。”这是作曲家欧阳常林为她量身定做的一首歌。她唱出了深深的韵味。

一首《小背娄》让她有了一定的名气,接下来的的《好日子》、《辣妹子》便让她红透大江南北。人人皆知宋祖英是“大山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是民族音乐的巅峰级人物。当鲜花与掌声包围她时,她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本色。她很自豪地说:“我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成为一名军人。军人钢铁般的意志、伟岸高尚的人格、严谨团结的作风真正教会了我怎样做人。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她的《官兵友爱歌》《兵哥哥》《东西南北兵》《海姑娘》《拥军爱民歌》《十送红军》深受军人的喜爱,因为她用她婉转甜美高挑的嗓音唱出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感情,和对军旅、军人的热爱和敬佩。确实,她的演唱太具有亲和力也太完美了。因此,她被誉为“战士们喜爱的军中百灵”。

看完了宋祖英的音乐会,我不禁会想到:天下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没有唾手可得的荣誉。看一看我们,我们没有宋祖英的苦难,没有宋祖英的艰难生活,可是我们有智慧却不懂得运用,有时间却不懂得珍惜,有机遇又不懂得把握。难道只有穷人家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吗?显然不是的,我想,那是因为条件优越了,我们从过去的比学习,比纪律扭转到了比吃穿,比漂亮。那么,有解决的办法吗?我想,一句名言是最好的答案:“勤奋出人才。”条件优越了,我们仍然勤奋、刻苦、扎扎实实的学,就一定会成功。

结论:宋祖英是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一个传奇,她是第一位在金色大厅里独唱的民族音乐家,起到了传播民族音乐的历史重任,让世界也开始了解民族音乐,她成为了传播的使者,和平的使者。“把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直以来是宋祖英的一个梦想。如今她不仅做到了,而且出色的完成了她所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东方时空》

《中国青年报》

《音乐爱好者》

《腾讯新闻网》

音 乐 鉴 赏 论 文

论宋祖英维也纳个人音乐会

姓名:王松涛

系院:软件学院

学号:069109029 班级:09网络工程5班

指导老师:胡贞宇

第16篇: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选修课《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我们的祖先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人类文化。

经过上音乐欣赏选修课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包括起源以及音乐的发展史等。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我爱音乐,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精神食粮,那么音乐就是耳朵的食粮。激动时,它使你感到温馨;焦躁时,它使你安详,苦闷时,它使你豁达、开朗;悲伤时,它使你振作。我愿在音乐中成长,脱去一切的伪装,卸下繁重的行囊,洗尽铅华,依偎在她博大而温暖的怀抱中。往日,音乐使我远离孤独,摆脱空虚。每当一个人悠闲无事的时候,我喜欢安静地靠在椅子上,细细地聆听莫扎特的《小夜曲》、舒曼的《梦幻曲》„„合上双眼,随着高高低低的音符放飞自己的思绪。每当一曲终了,心中早已填满了惬意和满足。我喜欢听古典的钢琴曲,那晶莹透亮的声音,清脆而又不单调,它饱含了人性的温暖和母性的慈爱,仿佛使我找到了心灵藉以避风的港湾。每一支精致的曲子,犹如山涧清溪潺潺流淌,总能令我感到心旷神怡,那种感受真能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来形容。

在这繁忙的大学课程中我很有幸的报了《音乐欣赏》这门选修课程。能够听老师上《音乐欣赏》可真是万分的荣幸。我们的课程是在xxxx大学公共楼106课室上的,我们的任课老师是音乐学院的优秀的老师,她很年轻,也很有活力。上课的方式也很独特,没有按照课本照本宣科,而是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我感到很幸运有这次机会去用心聆听这么选修课。

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那欣赏那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听了李瑾老师的讲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么多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觉自己现在听音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就感觉自己好像也是学音乐的专业学生一样,在欣赏歌曲时有着和普通人不同的理念,比普通人高一层境界。先前就知道任何乐曲都是有先后顺序发展的,都是有感情的,甚至是有血有肉的。但是无论如何就是听不懂音乐。而现在就不一样了

《大学音乐鉴赏》课本的第一章是绪论章节。讲述了音乐的不同起源包括:模仿起源说、巫术起源说、求爱起源说、游戏起源说、以及了劳动起源说。其实,音乐的起源任何人都不能做出一个简单而绝对的回复,因为音乐的起源是纷繁复杂的,我们无法用一个单一的理论来解释和定义,因而产生和提出多元的理论来探求音乐的起源。

本章绪论还讲述了音乐的功能,音乐作为艺术的一门,具有社会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其中,社会功能,音乐是一个国家或者民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音乐因地域及种族语言的差异而形成差异和极其丰富的多样性。音乐反应社会生活,有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音乐社会是不存在的。此外,音乐对于凝聚民心、开启民智的巨大而独特的社会作用,是其他艺术门类无法比拟和替代的。音乐的审美功能,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是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共性。生活没是艺术没的源泉,但是艺术美又高于生活没,所以,艺术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集中体现。审美功能具有三个方面:首先,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其次,音乐能调节人的情感:最后,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力。音乐的认识功能,音乐的认识功能也包括三个层面:超越现实的作用,振奋精神的作用。信号象征的作用;音乐的教育功能,音乐作品在反映客观生活的同时,也传达了创造者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它通过音响载体传达给听众,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音乐的娱乐功能,首先,音乐能使人愉悦、娱乐是各类艺术的基本功能,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这里重点阐述音乐特有的愉悦方式,或者说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娱乐功能。音乐是时间性和动态性的艺术。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稳定的振动频率和悦耳的音色,而后者则嘈杂无序、刺耳。好的音乐律动是符合力学和数学的和谐平衡规律的,如八度音程的振动频率比近似整数倍,五度音程的振动频率比近似黄金分割率;即使没有旋律,一个美妙的和弦音就能让人从心理和生理上都感觉很舒服,一些著名的教堂钟声正是借助了这个原理。新的科学研究还发现,优美和谐的音乐,能使毫无思考能力的胎儿愉悦,甚至可以促进某些动物和植物更健康地成长。相反,长时间持续的刺耳噪音能使人身心疲惫、焦躁不安甚至疯掉。音乐种类和风格的极大丰富性,可以让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或消除疲劳,或振奋精神,或平复紧张焦虑,或在陶醉中尽展美妙的遐想。音乐不仅作用于心理层面,还能直接作用于生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这种娱乐功能是独特的。其次,二度创作能使愉悦程度显著增强对大多数艺术种类而言,欣赏者和创作者界限很清楚,读者和观众与文学,戏剧影视、美术作品之间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主体无法,也不需要改变客体,愉悦只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由于音乐的时间性、动态性特质,音乐从歌谱、曲谱变成真正的歌声、乐声,需要歌者和奏者进行很重要的二度创作过程,所呈现的结果因人的差异而百人百样。即使同一个人唱同一首歌,也会因每次心境不同呈现微妙的变化,每次都在进行新的二度创作。这个过程实际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主动融为一体的过程,会使人的愉悦程度大大增强。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听歌所感受到的愉悦,无法与自己投入地唱这首歌相比;即便不唱不奏,人在很陶醉地欣赏音乐时,内心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的律动而律动,会其中,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构成了音乐语言的四大基本要素。而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认识理解则是音乐欣赏的过程。总之,音乐是所有艺术种类中抽象因素最多、最特殊的一种形式,尽管它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对人的情感和现实生活得反映,但我们很难在音乐中直接的找到所反映的对象。它擅长表达人的情感,而且能感人至深,但却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19世纪俄国伟大的音乐理论家谢洛夫说得好:”假如人类灵魂中所有发生的一切都能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世界上就不存在音乐了。“贝多芬说的更妙:”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欣赏音乐,除了欣赏者个的社会阅历、文学修养,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照样可以欣赏音乐,胆这种欣赏是一种被动的欣赏,不能主动地、深层次地去感受、理解音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不断积累与音乐欣赏过程,不多积累与音乐欣赏有关的基础知识,使自己逐步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随后我们又对歌剧进行了鉴赏。歌剧是将音乐(是将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以歌唱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欧洲歌剧(在中国也称为西洋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产生的。中国的歌剧是有戏剧逐渐演变过来的,并且收到和国外歌剧的影响而发展的。其中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

热爱音乐,其实这是人类的通性,人们因音乐而产生共鸣。我一直在想,到底是谁发明了这神奇而又美妙的音乐呢?是谁奏出了第一个音符呢?他是最伟大的发明机发明家。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无论你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只要你懂得音乐,世界是属于你的。当然,我也属于爱乐人的一分子。

音乐鉴赏的学习,教会了我如何用音乐来缓解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疲劳和紧张,排除忧愁和烦恼,调节情绪。更重要的是让我根深层次的了解了音乐艺术的美妙和高雅,增加了我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也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性格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良好作用。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世界各地的音乐,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步入音乐的创造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

第17篇:音乐鉴赏论文

德彪西交响作品《大海》鉴赏

【内容摘要】文章以德彪西的人生为背景,通过采用多角度的研究思路,对《大海》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文章的前一部分重点论述了德彪西与《大海》的创作背景,后一部分在介绍《大海》作品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作品各个乐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德彪西 大海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已降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塞西·格雷亦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 。《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大海》这部作品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描绘了在不同时间大海的不同情绪、色彩和感觉。他的音乐中带有强烈的主观和客观交织的色彩,主观感受不被激情所左右,而求诉于纯客观的、准确的表达。作品的主旨思想并不在音乐中直接加以表现,而是通过客观化的感觉渗透出来,于是作品中给人留下印象的,常常是那种强烈的色彩感、线条感、形状感和动感。《大海》中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微而富有视觉性的。

第一乐章是“黎明到中午的大海”。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从乐曲中可以清晰感受到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的轻柔的引入,在提琴组与竖琴的缓缓进入下,大海的潮水拍打海岸,夜幕慢慢揭开,管类乐器声部渐强,一丝光亮映照在海面上,一轮红日渐渐升起,天空和变了颜色,逐渐地增加了光辉,空气也似乎变得不一样,红日渐渐从海平面上跳出的情景如在眼前。音乐突然变得激烈,和声部分此起彼伏,长笛与英国管单簧管旋律呼应,圆号、低音提琴组等作为背景旋律推动着乐式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初生的太阳的光在和云彩做游戏,而阳光照射在海面上反射出绚烂的波光俏皮而又美丽。德彪西对传统的旋律似乎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短小的节奏片段与和声片段的游戏,是天空、云彩与阳光在他的闪烁的汹涌的音乐之海上的千变万化的反映。

第二乐章是“浪之嬉戏”。承接上一乐章的升调性,音乐生动地描绘了白色的浪花拍击海岸时的情景。我认为,这一部分是三部分中最精彩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海浪的层层叠叠,前仆后继,阳光在海浪和泡沫上反射出的绚烂的色彩,比起上一乐章的层次推动,这个乐章更多地展现了主题的变奏,不同乐器的组合,层次分明,空间感强烈。德彪西的乐器调色板极其细腻而捉摸不定,在结束处几乎是难以觉察地逐渐归于沉寂。

第三乐章是“风与海的对话” 主要体现了大海极具动感和力量的场景,音乐从一个低沉的大提琴拉弦音开始,似乎预示着暴风雨的降临。预期将有什么事发生一般,力量迅速聚集起来,暴风雨似乎马上就要来临。但是一切突然沉寂下来,仿佛来自不可闻的地方,但是又充满力量。我们仿佛看见了风雨之后的海洋,阳光暖洋洋的照射在海面上,散发出金色的波光温暖而和谐,而此时的大海依然是博大宽广,而又强壮有力。伴随着画面感的不同,调性的变化仍然是这一乐章的一大特色,乐器的伴奏与主旋律的交错关系充满着不确定性。

德彪西的《大海》这部作品之复杂与千变万化是罕见的,而它又要求极端的精确与完美,这也是非常罕见的。不得不说,正是因为德彪西对大海的“情有独钟”,以及他创作的创造性与突出的文艺色彩,才使得这部《大海》让更多的欣赏者能够更多地产生共鸣。也正是这首曲子,将所有听众心目中的大海形象刻画得更加深刻,仿佛他所运用的不仅仅是音符和乐器,而是由它们组合在一起交织而成的一幅美丽的大海画卷。

巴托克认为,“德彪西在《大海》中,构思出一套新的发展方式,其呈示和发展的观念共同存在于不断涌出之中。这种涌出使作品无须乞灵于预先设定的任何形式,只凭借它本身的力量向前推进。”巴托克认为,《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有一个诸动机依次出现,成为无从把握的半连的导入部,形成乐章的基本要素。不同寻常的调性,形成相互依存的调性关系,赋格式主题形成多重要素组合的“混合型调式”,像是表现大海呼吸的节奏。《浪的嬉戏》中,“就像是澎湃的波浪卷起的形态,其音乐时间几乎完全无法捕捉。它借不断的轮流来延续,看似要溃解,消失,不断又再度涌现。”《风与浪的对话》以引进分化的手法,表现两种力的关系。“明示出构造上的意义。”

我认为,这首交响作品很好的诠释了德彪西的作曲风格,他摒弃了传统古典浪漫时期的种种规范约束,用一种类印象派的写实风格将画面感与旋律的变化相结合,这确实也让我对这部相对陌生的作品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一个完善的理解。从作曲时间的推移上来说,这种形式的变化在其之前创作的贝加摩组曲的《月光曲》就让我有所感触,往后24首前奏曲中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便更加印证了这种明显的特色。这两首钢琴曲目便令我耳目一新,但并不一定注重了情感内在精神的传递。不过,这类曲目就如拉赫玛尼诺夫所写的《音画练习曲》一样对自己的所见所想进行通感形式的表达,可能就是旨在展现一种丰富画面感,让人们自由揣测其中的深意。正如有些人所争论的拉赫音画练习曲中Op.39,No.4一样,如题所写的“市集”,有的人听出的就是表面上一个纷纷攘攘,人流出入的喧嚣市肆,充斥着欢声笑语;而有的人经过深入的学习研究,这可能也是一种极其负面的情绪聚合,仿佛一个恶魔引导着自己走向地狱般的深渊,结合着拉氏自身创作时1917年的的经历,后者亦可以自圆其说。话说回来,德彪西本身也许有着自己的创作乐思,但是自然不会太多顾及欣赏者的视听体验。这也许在传统的巴洛克时期与古典浪漫主义时期得不到认可,在如今而言,这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古典音乐有益的尝试,即使后来之辈很少进行相仿。总之,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价值在此无疑得到了极大的展现。

第18篇:音乐鉴赏论文

我所理解的作为文化的音乐

音乐中的文化底蕴

——以周杰伦《东风破》为例

摘要: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正是人类学和音乐学的结合,使得音乐与文化安置在了一起。从此,我们开始关注到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问题。这,也许是一个复杂且永恒的命题,但更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音乐是集声音,时间,情感,表演为一体的艺术。它是以丰富的音箱构成而形成的一种音乐语言来作为表现的手段,直接诉诸人们的听觉,进入人们的大脑,使之产生联想。音乐语言是通过漫长岁月的探索和实践才形成的特殊语言,他最初带有时代的,民族的以及意识形态的痕迹,通过音乐中长期运用的音符组合,才形成了一种固有的音乐词汇,并通过思维将音乐词汇不断的储存,形成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

关键词:文化 音乐

正文:关于“音乐”,它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它的发展、功用以及地位,不容小觑。莫扎特曾说“如果爱是一种力量,那音乐是一种动力。”在中国的古籍《毛诗序》中也有这样记载:“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形式和一个部分,音乐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节奏变化、曲调组合而形成的听觉感官美,还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深藏于音乐旋律之中,总是能够与接受者产生共鸣,这是美的享受,同时也是文化的领悟。

在音乐的欣赏上,我是比较青睐流行歌曲的,作为曾经乐坛的翘楚,如今演唱的经典,周杰伦的歌曲总是在我脑海印象深刻,而且挥着不去,难以割舍。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他的《东风破》,是第一首被大家广泛喜爱并引起轰动的中国风歌曲。在其中,我总是能够听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这些东西关乎感情、关乎心灵、关乎人生,总是有一种现世生命的映照和参悟。

文化中音乐的别离——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别离,乐观地说,是为了美丽的重逢。像诗里说的那样,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悲观地讲,是天各一方海角天涯的思念,两情不能暮暮朝朝。或悲或喜,离别之际,我们总会临别赠言、折柳送别、长歌当哭。

《东风破》的离别,是深邃、含蓄,同时,字里行间的忧郁气质,十分浓重。歌曲第一句便是“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奠定了感伤离别的基调。这样的离别之情、忧伤之感,古已有之。撷取古人的诗句作为证据,我们不难发现,真可谓不胜枚举。我记得李白的一首《金陵酒肆留别》就是一篇很出名的送别诗歌。风吹着柳花,正是春浓之时,酒肆里面的空气满是香味,但是酒肆里面的人却都是忧伤,离别之际,要欲行不行各尽觞了。

由音乐触及到文化,由音乐来抒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离别,要更加抒情,也更加含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无穷尽,唱离歌也罢,赠诗也罢,歌成泪,诗成痛,对于离别似乎很无力。

离情别绪贯穿古今,离别诗演绎了人间百态。是从军远赴的决然之别,还是游侠学道的潇洒无牵;是故交旧友的依依惜别,还是夫妇恋人的离苦别恨,道尽了人间真情。或感伤或劝慰,或深情或惆怅,或祝愿或留恋,或期盼或关切。古人又以“学优则仕”为人生信仰而奔波劳碌,难免有仕途坎坷,人生迷惘,世事变迁,人生短暂等诸多感慨映射在他们的离愁别绪中,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文化中音乐的惜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时间的流逝,是你感觉不到的。钟表的秒针,慢慢的转圈圈,谁又会直勾勾盯着它转个不停呢。从曾经的此间少年,经历过似水流年,当过后听雨僧庐下的时候,鬓已星星也了。那些红烛昏罗帐,那些断雁叫西风,都成往事,只可追忆,不可重来。时间留给我们的,应该是无尽的怅惋、是绵长的思忆。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任何生命都逃不过早已经注定的宿命,因为时间就像东流的一江春水,试问怎样去偷,任何的都是竹篮打水,这年岁里开遍山坡的花,也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人又何尝不是?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很久很久之前就有古人曾说过要珍惜时光,例如“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的一次成熟,劝你不要错过。“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这样的感触与蒋婕的《虞美人》

1 是何等相似。年幼的时候,我们幻想未来遥不可及。长大了发现,我们追忆流年虽触手可及,但却无从挽回。墙上斑驳,时光在上面演绎一幕幕悲欢离合、一幕幕生离死别。关于时间的概念,应该是以有些事情的发生作为界定的。

文化中音乐的情殇——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作为人类感情的一种,爱情,是十分美好的,同时又是十分难以捉摸的。因此,在追爱的路上,才会有那么多难以名状的酸楚、有那么多欲言又止的思念。

《东风破》在讲述一个心底的故事,一种绵长的思念,一腔忧郁的愁苦。“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是辛酸的、是愁苦的,这样的心境流露,同时又是自负和偏执的。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悲剧故事。离别总发生在不经意之间,也仿佛早已经命中注定,故事的主人公能够做的,除了孤独等候,还能有什么选择呢?这样的等候,又多少带有自负的意味的。“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故地重游的时候,月亮还是那么圆,唯独不同的是,曾经一起赏这般姹紫嫣红开遍的那个人,以及曾经的景象,恐怕都赋予这般断壁残垣。所以,月圆才会更加寂寞,更加感触颇多。“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这段爱情,终究以分手告终,这个故事,也终归回到原点。荒烟漫草的年头,分手也显得尤为沉默。沉默的背后,又有那么多回忆,譬如,我曾牵着你的手,走过那篱笆外的古道。

文化中音乐的酒香——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入愁肠醉相思

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扬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真好还乡的潇洒。酒是好东西,高兴的时候他能助兴,而悲伤的时候,它能为你解忧;《东风破》里的酒是“一壶漂泊”,饮下这坛陈年的佳酿,慢慢品出岁月的味道,里面藏着过往,淹没过许多希望。偏偏又在你走之后,温酒欲饮,但思念总是不能,让你喝下这杯酒,所谓欲言又止。喝

2 酒的时候,总会想到知己,即使千杯,谁又也不会畏惧。面对面坐着,你有你的微笑,我有我的倾诉,我们一起对酒当歌,一起沉醉在这样的氛围中。但是,当这样的知己,突然有一天,在你视线里面消失,不见了踪影。则是十分恼人的。人事如此,岁月也会如此。

作为一首流行歌曲,《东风破》所产生的影响、所蕴含的含义,是发人深省的。对于,心中胸臆的表达,对于人世沧桑的感叹,对于世界现实的思考,都是难能可贵的。《东风破》是一种文化,或者说,它就蕴含着很多文化的东西。别离之情,惜时之感,爱情烦恼以及传统酒文化,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字里行间。带给听众的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听觉美,还有文化体验、人生思考。

总结:音乐的文本就是文化与生命。生命是音乐乃至一切艺术的根,只有把艺术的创造深深地扎根于自身的生命冲动、生命感悟之中,才会创造出对别人的生命状态具有冲击力的作品;而文化,则决定着生命是以何种方式,遵循着何种轨迹进行运作并作出物化表现的。所以,可以这样说,生命是音乐的终极本体和最深层的动力,文化是生命得以表现的一种方式,而音乐则仅仅是生命和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当然,如果倒过来说也同样能够成立:音乐的存在方式,从本质上说也就是人的生命的张力结构和文化的运作方式。而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说明音乐首先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的,文化的存在方式才是音乐的最深刻的存在方式。

第19篇:音乐鉴赏论文

听《蓝色多瑙河》有感

从小就喜欢那种蔚然的蓝色,喜欢天的蓝,喜欢海的蓝。也许是因为对蓝色的情有独钟,初次听到《蓝色多瑙河》我就在想那一定是一片透明的蓝,一片平和的蓝,一片神秘的蓝,于是我的心里便更多了一分对《蓝色多瑙河》的喜爱与好奇,那时我上初三。

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得意之作,亦是一首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施特劳斯因多去旅行演出,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且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憧憬的色彩,这种色彩和现实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也许有所不同。就像蓝色多瑙河,现实当中,也就是施特劳斯看到的多瑙河并不是蓝色的,恰恰相反当时的多瑙河在人们看来是混浊昏暗的,并且经常洪水泛滥,正是这种可怕的颜色深深的留在了他的记忆中。施特劳斯把《蓝色多瑙河》幻化成灿烂的音符,谱写出的他心目中真正憧憬的多瑙河,蓝色晶莹地犹如博大的母爱般透彻心扉。

作品的主体是五首小圆舞曲地连缀,前有小序曲,后有结束部。

小序曲中小提琴拉出轻微的颤音开始,微微泛起波浪的多瑙河在蓝色的序幕中拉开。之后的五首小圆舞曲都有两个主题思想,轻快的节奏,明朗的旋律,似乎呈现出多瑙河时而活泼充满生气,时而健美蓬勃向上,时而典雅高贵大方,时而优美楚楚动人,时而乐观热情洋溢„„最后,乐曲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1867年施特劳斯首次征服巴黎,《蓝色多瑙河》从那里流向世界各地,施特劳斯与他的多瑙河辉煌至今。奥地利的著名音乐学家普拉维这样说:维也纳人甚至开始热爱他们那条曾经可憎又可怕的多瑙河了,正是因为施特劳斯,人们愿意把多瑙河从心里看成蓝色。一首乐曲可以迅速将一条河流的形象和色彩改变,这是上帝都不具有的力量,但确实是音乐的力量,也是施特劳斯的力量。

这样的多瑙河在人们心中流淌至今,乃至之后无穷无尽的悠悠岁月„„音乐美化着我们的世界,充实着我们的思想,因为音乐,世上有很多我们至少还可以保持一份最美好的向往!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宏大的趋势,明快的节奏,总会给人以力量,让人们对生活对生命充满向往,它是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是世界前进的脚步。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分为七个部分:引子,五首小圆舞曲以及尾声。引子是由提琴奏出的,听起来向悠扬的笛声从远处传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五首小圆舞曲的曲调轻松自然情绪柔和、明朗,有的部分又不乏活泼,整体感觉优美动听。最后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演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奏出徐缓的震音,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个背景上,圆号在小提琴颤音的衬托下引出了多瑙河柔和的水波,序奏过后,接下来是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各具特点的小圆舞曲。乐曲犹如多瑙河水一般,从宁静平稳到轩然大波,浪花飞溅。多样化的变换,形成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特有的效果。

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蓝色的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第二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 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圆舞曲属于歌唱性的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之极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接下去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在一阵急风骤雨式的狂欢中结束。整首乐曲旋律欢快,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圆舞曲之后,很短。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及第一圆舞曲的主题,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如今我已上了大学,知识面、阅历也丰富了。当再次听这首曲子,心中的那份蓝色再次泛起,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再次听当然也多了不一样的感觉。

《蓝色多瑙河》的引子就是描绘多瑙河的黎明景色:小提琴碎弓轻微徐缓的背景,仿佛朦胧晓雾中的潺潺流水,轻轻荡漾;托出自远而近的圆号主题音调,辽阔开朗,引人遐想;木管组简短和谐的呼应,似乎是远处的回想;大提琴重复圆号音调并逐步发展渐渐响亮高昂,似乎东方发白;随之而来的明亮的旋律,象征着旭日冉冉升起,进而喷薄四射、光照大地,给多瑙河两岸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人们情不自禁地聚集在河岸上,满怀希望和欢欣,迎接\"多瑙河的黎明\"。我听了这首作品后,回味无穷。它的音乐形象鲜明,而其造型因素在引子中尤为突出。这是一个“水波荡漾”的背景,小提琴的颤音效果仿佛描绘河畔的晨曦和大自然从睡梦中苏醒似的,缓慢流动的河水则形成了乐曲的基本旋律。好像在描绘多瑙河流经地区两岸的美丽景色。

这首乐曲既保留了奥地利乡村舞曲的民族特点,又掺和了维也纳城市音乐的浪漫主义新特征。特别是结构宏伟的尾声——约翰•施特劳斯大胆地引进了一些新的主题素材。这段尾声使我久久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

《蓝色多瑙河》,熟悉的名字,醉人的旋律,顿时把我带入一种阔别已久的亲切意境。尽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在这部天才的作品之前,几乎所有听者亦或是伟大音乐大师的赞美竟是出奇的一致。因此,这首圆舞曲被奥地利人称为“第二国歌”或“真正的国歌”就不足为怪,能在每年的维也纳音乐会中作为主要曲目也就不足为奇。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作品以一种纯写景的手法,如同施特劳斯大多数作品的风格一样,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乐曲序奏是在一段弦乐震音背景下圆号吹奏的黎明的动机,由慢变快,由弱渐强,是全曲最具魅力的地方,仿佛多瑙河潺潺的流水声中的清晨。

《蓝色多瑙河》这首旋律欢快的乐曲,是按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渗透了维 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乐曲的序奏一开始,圆号在弦乐群碎弓的衬托下,吹奏出音乐 的主题动机,犹如黎明的曙光,拨开了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接下来是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弦乐震音好像多瑙河的水波,在闪烁荡漾。雾气消散的河面上,辉映出朝阳的绚丽光斑。圆号像一道霞光穿透冬雾,呼唤着春天。晨曦中,深睡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开始苏醒。很快,呼唤音调响彻整个管弦乐队;在晨光照耀下,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扬起欢乐的波涛。第一圆舞曲是整个圆舞曲的主题,曲调轻松流畅,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的欢乐情景。犹如春之神张开了幻想的翅膀,在蓝色的多瑙河上空翩翩而至。美妙的旋律,就像娓娓动听的语调,把合唱曲中的优美词句,轻轻地送到人们耳畔:\"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儿吹动树梢„„\" 第二圆舞曲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情绪明朗、活泼,激励人心;第二主题柔和、抒情如歌。轻盈的曲调像春姑娘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旋律中歌词中对春天热情赞颂之情:\"啊,美妙!双唇像玫瑰,向我们微笑。美丽的春天女郎,披上彩色外套,真漂亮,真美妙!\"当人们唱起那句\"露水是她的眼泪\"时,旋律轻缓飘下,变得沉郁动人。第三圆舞曲也有两个主题,一是优雅、跃性的主题,有催人向上的力量;二是铿锵有力、动感强烈的主题,充满了生机勃勃,富于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人们在轻灵的节奏中,看到多瑙河畔农村姑娘和小伙子的欢乐欢舞。曲调中起伏的音型,犹如他们飘飞的衣饰;节奏中强劲的重音,像是他们轻轻点蹋的舞点。第四圆舞曲,节奏拉宽,音乐由外在的歌唱性转化为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每到晚上,到处射出光芒,使人欢畅”的主题。第四首圆舞曲流畅的旋律在奥地利疆土上勾画出弯弯曲曲的蓝色航道。在这有生命的线条中,流淌着奥地利人民的沸腾的热血。这段急切奔放的舞曲,向人们讲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边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第五圆舞曲是第一首圆舞曲的扩充与发展,欢快的气氛越来越浓,像是第四主题的延伸,最后曲调发展越来越激动、炽热,并进入豪华壮丽而快速的高潮。虽然在音调上它们相去殊远,但在气质上却同是一曲欢呼春到多瑙河的热情赞歌。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管弦乐队轻轻地奏出婉转多姿的音调,在渐次的暗涨的力度中,高声呼唤出:\"春天来了,多么美好\"!《蓝色的多瑙河》的尾声较长,再现了圆舞曲中的主要主题,使乐曲更为鲜明、生动、圆满。整首乐曲给人以豪华壮丽、清澈典雅,无处不美的感觉。但是,在演奏的次序,主题的选择以及使用的乐器上,仍有多彩的变化。尾声中现了第

三、第四和第一首圆舞曲,然后,响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荡漾的美妙回声。在清澄的色彩中,长笛

颤动跳跃的鸟语,让人们沉浸到田园诗境之中。忽然,一阵急风骤般的音流汹涌而至。全曲在火热的狂欢高潮中结束。这段尾声,更突出显示了施特劳斯的高超技巧。

然而现实中的多瑙河一年中由于季节变化的不同,河水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浑浊的黄色,绿色....河水的经常泛滥也曾危及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那么艺术家们为什么要把多瑙河比喻成蓝色呢?也许是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蓝色才是最纯洁的色彩吧。诗人贝克的话语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音乐家的旋律还时常在耳边回响。撇开身外万物,心魂重归自然,掬一杯清茶,酌两盏淡酒,再和上这优美动听的旋律,唇齿之间游弋着的,才是无以复加的美„„

第20篇: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论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的变化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维克多·雨果说过,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是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朦胧美,它可以给你一种舒适感,欢快感。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一部分。用不同的音乐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学会欣赏音乐,就是要学会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在时而悲伤、时而欢快的曲调中感受创作音乐的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而我接触音乐鉴赏这门课是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的。

谈到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摇头,或者不屑一顾,认为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与当前正流行的摇滚音乐、流行音乐无法相比,大家都更青睐于在更轻松或者劲爆的环境中释放出自己最真最善的一面,在音乐的慰藉中寻找到自己的灵魂处所。

我们也知道,现代社会正趋向于更快速的发展规律,人们都要承受住巨大的精神压力。学业、工作、买房、买车、情感、看病等等,都会让所有现代人渴望在音乐的慰藉中寻找到一片栖息之所,正因为如此,我们正不断地忘记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正不断忘记原来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一说,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许多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专家学者也常常在各种媒体上大声疾呼:拯救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啊!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像当今社会的许多年轻一样,我也非常喜欢周杰伦的中国风系列歌曲,《东风破》、《千里之外》、《青花瓷》等歌曲不得不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春晚的舞台,周杰伦为全中国人民献上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一如既往地喜欢他。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一次综艺节目的访谈中,我得知原来《One Night in Beijing》这首有着奇特韵味的歌曲创作者是宝岛台湾的著名歌手陈升,在十几年前的一个夜晚,陈升在北京一个录音棚录完歌曲后,和朋友在北京街头的大排档喝酒聊天,在北京的夜风中,灵感突然在陈升的头脑中出现,《One Night in Beijing》的曲调不断回绕在耳畔,陈升连夜创作出了这首歌曲。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中国大多数人对西部音乐的了解都来源于王洛宾,像传唱度极高的《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康定情歌》,就是传统与现代音乐的高明结合。

中华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在每年的央视的“青年歌手大赛中”,都会有“原生态”唱法这么一说,很多出名的原生态唱法歌手都通过比赛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展现在千千万万的国人面前,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像“花儿”和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不断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不再拘泥于它们的发源地。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民族音乐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中华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极其相似的发展道路,在十年、二十年、或者说是五十年后,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又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可以肯定的是,以后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的发展重任将落到我们这一代的肩膀上,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浪潮下,这两种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必将受到巨大的挑战,我们身边的少数人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继承并发扬这份文化。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这六个字可以用到中国古典与民族音乐的身上,它们的继承是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延续下去的,年轻的父母如果重视自己孩子的艺术性的培养,并送他们到专门学校学习古典音乐或者民族音乐,相信古典与民族音乐将迎来第二个春天。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经过上音乐鉴赏选修课,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在还没有上课之前,因为对音乐没有太多的了解,思想中总以为上音乐鉴赏的选修课是一种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也许是我不太了解音乐的缘故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这样惧怕,也许是对音乐的“另类”喜欢,我选择了音乐鉴赏作为我的选修科目。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这也使得我在课程结束以后觉得受益匪浅。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doc》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