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疾病护理范文

2022-09-2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骨科疾病护理教学大纲

第六十五章 概论

【目的要求】

了解 运动系统检查内容

理解 牵引和石膏绷带固定病人的适应症 掌握 掌握牵引和石膏绷带固定病人的护理。 【授课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1、理学检查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2、周围神经的检查方法。

3、影像学检查。

4、牵引术的定义、适应证、护理措施

5、石膏绷带固定术的定义、适应证、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牵引和石膏绷带固定病人的护理。 难点:运动系统的理学检查和特殊检查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答法。

第六十六章 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了解 骨折的病因、骨折的分类、骨折的愈合和辅助检查。 理解 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掌握 骨折的护理评估、诊断、护理措施。 【授课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骨折的病因、分类。

2、骨折的愈合和影响因素。

3、骨折的全身表现、局部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4、骨折的护理评估、诊断、措施、评价和健康教育。【重点难点】 重点:骨折的护理评估、诊断、措施、评价和健康教育。 难点: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1、讲述法、问答法。【思考题】

1.骨折病人如何取合适体位?

第二节 锁骨骨折 第三节 四肢骨折

【目的要求】

了解 锁骨骨折、常见四肢骨折、骨盆骨折的病因、分类和辅助检查。 理解 锁骨骨折、常见四肢骨折、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掌握 锁骨骨折、常见四肢骨折、骨盆骨折的护理措施。 【授课学时】4学时 【学习内容】

1、锁骨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2、肱骨干骨折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3、肱骨髁上骨折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4、尺桡骨干双骨折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5、桡骨下端骨折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6、股骨颈骨折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7、股骨干骨折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8、胫腓骨骨折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9、骨盆骨折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锁骨骨折、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难点:锁骨骨折、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1、讲述法、问答法。

第四节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

【目的要求】

了解:脊柱骨折的病因和分类、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 理解: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掌握: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授课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脊柱骨折的病因和分类

2、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3、脊柱骨折病人的护理

4、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

5、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4、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脊柱骨折病人的护理、脊髓损伤病人护理措施 难点: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 【教学方法】

提问式、案例导入式、图片、多媒体结合板书

第五节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了解: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脱位的病因、病理,关节脱位的辅助检查

理解:关节脱位的概念,关节脱位的分类,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掌握: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授课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关节脱位的概念

2、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3、肩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4、肘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5、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重点难点】 重点:关节脱位的专有体征,肩关节脱位的专有体征,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难点: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脱位的发病机制,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脱位固定的时间和方法。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案例分析

第六十七章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了解:急性、慢性血源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辅助检查 理解: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掌握: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护理 【授课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化脓性骨髓炎感染途径和分类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4.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5.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措施

难点: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开窗减压引流、持续闭式冲洗、关节腔持续灌洗的护理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节 骨与关节结核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了解:骨与关节结核病人的病因、病理、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理解: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髋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骨与关节结核的辅助检查、骨与关节结核的健康教育

掌握: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 【授课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骨与关节结核的病因、病理

2.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

3.骨与关节结核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难点: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骨与关节结核的阳性体征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案例分析

第六十九章

手外伤及断肢(指、趾)再植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了解:手外伤病因、检查和诊断,断指再植概念,病因。 理解:手外伤治疗要点,断指再植治疗要点

掌握:手外伤病人护理,断指再植急救、断指再植病人的护理 【授课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手外伤病因、检查和诊断

2、手外伤病人治疗要点

3、断指再植分类、急救处理、手术顺序

4、断指再植病人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手外伤病人护理、断指再植病人急救和护理 难点:手外伤检查和诊断、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观察和处理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案例分析

实验课大纲:

实验一 第六十九章 手外伤及断肢(指、趾)再植病人的护理

【实验类型】验证性(或综合性、设计性)

【目的和要求】 理解

1、手外伤病人检查、处理

2、断指再植病人急救处理 掌握

1、手外伤病人的体位、护理要点

2、断指再植病人术前准备

3、断指再植病人术后观察

4、断指再植病人血管网危象的观察和处理

5、断指再植病人健康教育

【实验设备和材料】体位垫、棉袖带、注射器、稀释的肝素钠溶液 【教学方法】临床见习,集中讨论 【实验内容提要】

1、选择典型手外伤病人,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分组评估手外伤病人外伤原因、伤后处理,确定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

2、选择典型断指再植病人,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分组评估断指再植患者受伤原因、伤口特点、急救处理、手术前准备、术后体位要求、血管危象的观察和预防、健康教育

3、整理资料、分组讨论,重点讨论手外伤病人体位、护理要点,断指再植病人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要点,断指再植病人血管危象的观察和预防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推荐第2篇:骨科疾病潜在护理风险

骨科疾病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临床上骨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多,牵涉到护理人员的诉讼案件也逐年上升,此现状给外科护理人员带来不小的工作压力。需要深入彻底的分析骨外科护理日常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及时制订相应的对策。因此,重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法律问题,依法调整护理行为,以避免和减少发生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摆在每个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 常见护理风险

1.1 医疗中护患沟通障碍

骨外科患者因病情较重,病程长,术后影响功能,使患者产生悲观、无奈、绝望心理,不配合医疗护理。在担心患者安危的同时,又担心昂贵的医疗费用,这些都增加了护患交流的难度,导致护患沟通障碍。

1.2 皮肤压疮的发生

术后患者不能下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发热患者排汗过多,潮湿的刺激,患者翻身活动受限。

1.3 意外的坠床跌倒

年龄因素、疾病因素、术后身体虚弱,容易导致患者疲乏无力而引发跌倒,或改变体位致头晕而跌倒;环境因素:地面潮湿有水,光线不足,病床未加用床栏等。

1.4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患者病情转重时,及时恰当地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稳定血流动力。但应该注意使用时必须谨慎。

1.5 其他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护理人员的素质、忽视患者需求、缺乏法制观念、护理人员配备及经验不足。

2 对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对策

2.1 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强化法制观念,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业务查房,进行基础理论考试,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观念。每月由护士长组织护理质控小组查房,并进行护理质量反馈,随时检查落实情况;利用护理病历讨论等形式学习专科疾病相关知识,及时制定护理常规。 2.2 严格落实护理管理制度:

1) 交接班制度

进行早、晚床头交接及记录交接,将患者病情、特殊处理记录在科里设计的交接本上,班班交接并实行双签名。

2) 执行查对制度

包括服药、注射、输液、医嘱、输血、手术、饮食查对制度,每天查对医嘱一次,通过查看核对人签名、执行人签名、核对床头卡、查看登记本等方法,可发现查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每周大查对一次。

3) 护理质控检查制度

由护理质控小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并登记,给予质控评分,在每个月的业务学习会上由护士长组织,对存在的缺陷及得分情况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

4) 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护理文书记录及时、准确、完整,将科室住院患者的病例分派给每位护士,每周进行一次检查,使护理文书达到字迹工整、清楚、实事求是。

: 5) 危重患者压疮及意外事件上报制度

按要求执行压疮上报、难免性压疮上报制度及意外事件上报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2.3 建立骨科的紧急预案并定期训练

有解决问题的应急能力,能够及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加强管理职能,严格操作规程,强化执行意识。加强对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意识,提高治疗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4 加强沟通, 履行告知义务,应加强事先告知,让患者明白要接受的医疗护理服务,就要接受可能受到损害的风险,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是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前提[3]。护士应将每次护理操作的目的、过程、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也是护士自我保护的需要。

2.5 抓好安全管理关键环节

抓关键患者;抓关键制度;抓关键事件;抓关键人员。

护理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质量、保证患者的治疗护理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是根本的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推荐第3篇: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推荐)

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肢体血液循环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运动

2.肢体是否置于功能位,

3.有无并发症如如皮肤完整性肺部泌尿系感染便秘等

4.生命体征的改变

5.感染征象如体温局部红肿热痛等

护理措施

1手术前后及麻醉护理常规同外科手术前后及麻醉护理常规

2病人一般硬卧硬板床必要时卧气垫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3对新牵引或打石膏的病人应列为交班项目

4触摸末梢浅表动脉搏动,除骨胫膜式综合征的病人外均因抬高患肢,卧位时,上肢悬吊于牵引架上,下肢点软枕,长期卧床的病人应保持肢体功能位

5保持固定效果观察石膏夹板牵引装置是否妥当

6骨科病人应保护患肢根据骨骼破坏程度予以制动或石膏固定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7脊柱骨折合并截瘫者应翻身,翻身时注意保持去干成一条直线避免屈曲扭转使椎体错位加重损伤

8对于长期卧床者加强基础护理营养调配协助咳嗽吐痰预防坠吉性肺炎嘱其多饮水多吃粗纤维实物预防便秘

9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直

10正确的安置体位对于牵引石膏固定长期卧床的病人以保持肢体功能位

推荐第4篇:第三章 外科疾病护理 第五节 骨科

一、四肢骨折行石膏固定、牵引患者的护理

以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的护理为例: 【知识要点】

1.掌握股骨干骨折现场急救要点。

2.掌握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及康复期护理。3.掌握骨牵引术的护理。

4.掌握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概念和预防措施。5.熟悉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28岁,因“摔倒致左大腿肿胀疼痛3小时”来院就诊,X片示:“左侧股骨干下段骨折”,诊断为“左股骨干下段开放性骨折,失血性休克”,于2013年5月12日急诊平车入院。患者入院时左下肢肿胀Ⅱ度,内旋畸形,较右下肢缩短2cm.。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育有一女,关系和睦。入院后予以患者胫骨结节骨牵引,并予以消炎、消肿、抗休克、防血栓、止痛治疗。

患者于2013年5月17日08:00在全麻下行左侧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术毕11:15返回病室。带回伤口负压引流管一根,通畅,血性引流液,健侧肢体使用抗血栓压力带和血栓压力泵治疗,并以补液抗感染、抗休克、抗血栓治疗。

选择题

1.关于股骨干骨折的概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BD) A.包括粗隆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 B.占全身骨折6% C.占全身骨折3% D.各年龄均可发生 E.以老年人为多见

2.关于骨折的治疗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 A.复位,固定及内外用药 B.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练 C.复位,固定

D.复位,固定及物理治疗 E.固定,功能锻练及内外用药

3.关于骨折早期功能锻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 B.伤肢肌肉的舒缩运动 C.完全不能活动 D.伤肢完全不能活动

E.骨折部上、下关节的大幅度活动

4.护士应监测患者末梢血液循环,以下哪些症状及体征是血液循环障碍时可能会出现的有:(ABCE)

A.骨折远端肢体发凉、发绀 B.脉搏减弱或消失

C.毛细血管充盈现象缓慢或消失 D.运动失调 E.患者肿胀

5.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有:(ABCDE) A.疼痛

B.焦虑与恐惧 C.知识缺乏

D.呼吸模式的改变 E.皮肤受损的危险

6.在急救现场护士积极预防休克的做法正确的有:(ABCD) A.配合医生及时有效地止痛 B.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C.及时开通静脉通路 D.尽快止血 E.立刻清创

7.股骨干骨折牵引患者保持牵引有效性的方法正确的有:(BDE) A.抬高床头

B.牵引方向与股骨干纵轴成一直线 C.牵引重量可随意增减 D.牵引绳上不可有外力 E.牵引锤应悬空放置

8.股骨干骨折行骨折牵引术的作用包括:(ABDE) A.骨折复位 B.骨折固定 C.防止骨质脱钙 D.矫正畸形 E.解除肌肉痉挛

9.骨科骨牵引重量计算方式正确的有:(ABC) A.股骨髁上牵引:体重的1/7 B.胫骨结节牵引:体重的1/7 C.跟骨牵引:体重的1/12 D.颅骨牵引:体重的1/11 E.跟骨牵引:体重的1/10 简述题

10.患者患肢肿胀程度如何分度? 答:0度:无肿胀;

Ⅰ度:较正常皮肤肿胀,但皮纹还在;

Ⅱ度:皮肤肿胀伴皮纹消失,但无水疱;

Ⅲ度;出现张力性水疱

11.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哪些?

答: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12.牵引针眼处发生疼痛主要观察哪些方面?

答:牵引针眼大小、牵引针眼是否感染、牵引弓是否松动、牵引重量是否正确、患者体位情况。

13.脂肪栓塞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①肺部症状:以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为特征,伴有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②无头部外伤的神经症状:意识模糊、嗜睡、抽搐、昏迷。③皮肤黏膜出血点。 思考题

14.5月13日13:00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继发昏迷、皮下出血,血压80/60mmHg。胸部X线片显示有“暴风雪样”改变,诊断为肺脂肪栓塞。请问什么是脂肪栓塞综合征?如果您是急救消现场的护士,请问您当时会对患者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脂肪栓塞?为什么? 答:(1):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严重创伤后24~48小时,因骨折断裂血肿张力过大,脂肪颗粒进入破裂的静脉内,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主要病变在肺,其次在脑。

(2):预防措施:①尽量少搬动患者。予以患肢止血,并尽快用夹板固定,因为早期制动既能减少骨折端活动及组织再损伤,又可降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②及时开通静脉通路予以补充血容量,在防止患者休克的同时,也是预防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最重要的措施。③早期提醒医生予以止痛处理。早期止痛可以限制类交感神经反应,通过加速脂肪分解而增加自由脂肪酸释放,从而减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

15.什么是急性疼痛?该患者在急性疼痛期一根使用哪类止痛药物,请举一种药物为例? 答:急性疼痛可能由于损伤、炎症或外科手术等引起,在第一个24小时内最严重,5天后缓解,持续2~3周。

急性疼痛:先选择具有较强镇痛作用的强阿片类,如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

二、骨关节手术患者的护理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59岁,“左髋部疼痛不适三年伴跛行一年余”来院就诊,X片示:“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继发性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于2013年1月14日步行入院。患者三年前无诱因突发左髋周围持续性酸痛,行走活动后加重,严重时股骨内侧至膝关节处疼痛,休息后酸痛可减轻,继发跛行一年余。入院体检示:左下肢较右下肢缩短3cm,肌肉萎缩,肌力为4级。左髋关节活动受限,左侧腹股沟中点下外、大转子压痛,左侧臀肌压痛,左侧“4”试验(+),大腿滚动试验(+)。患者既往睡眠差,每日夜间睡眠约4小时。双上臂有湿疹样皮疹病史五年,诊断不明,长期口服大剂量泼尼松,现已停药。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育有一儿一女,关系和睦。入院后予以抗血栓、缓解疼痛、改善睡眠等对症治疗。

患者于2013年1月21日08:30在全麻下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毕于12:30返回病房。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双下肢使用抗血栓压力带和血栓压力泵治疗,并予补液抗感染、抗血栓治疗。

选择题

1骨关节炎患者X线检查可表现为:(ABDE)

A软组织肿胀

B关节间隙变窄

C关节间隙增宽

D骨赘形成

E骨质增生明显

2目前,国内外常用的Harris标准内容主要包括:(ABCD)

A疼痛

B功能

C关节活动度

D畸形

E对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主要有:(ABCDE)

A出血

B深静脉栓塞

C感染

D假体松动

E假体脱位

4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防脱位的方法包括:(ABCD)

A术后取外展中立位

B遵循“三不”原则

C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

D厕所坐便不宜过低

E可自由穿裤穿袜

5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体位安置的要求有:(ABCD)

A术后予平卧位

B患肢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

C穿丁字鞋

D双腿之间放置梯形枕

E翻身时以健侧为主

6人工髋节置换术后6周内正确的做法为:(ABCDE)

A不要交叉双腿

B不要坐沙发或矮椅 C不要弯腰拾物 D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

E坐位时不要前倾

7指导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方法有:(ABCDE)

A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

B脚趾屈曲与背伸运动

C臀收缩运动

D直腿抬高运动

E屈髋练习

8术后评估关节局部情况主要包括:(BCD)

A患肢体位的摆放

B关节活动度

C股四头肌肌力

D腘绳肌肌力

E能否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9人工髋关节置换前患者饮食指导包括:(ABCD)

A高热量 B高蛋白 C高维生素 D易消化 E饮食营养与术后伤口愈合关系不大

10护士应该指导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注意的事项有(ABDE)

A定期复查

B防止外伤

C为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应尽量减少活动

D增加体质,防止感冒,预防人工关节晚期感染

E确诊为人工关节假体松动时,应及时手术翻修

简述题

1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便秘时,可采取哪些的措施?

答:①腹部顺时针按摩;②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③多吃蔬菜水果;④喝蜂蜜水;⑤开塞露或口服缓泻剂。

12.对于新入科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全身状况,护士评估内容包括哪些?

答:①生命体征是否稳定;②患者营养状况;③有无骨质疏松;④肢体活动受限程度;⑤全身有无急慢性感染及心肺功能状况等。

13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出院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加强营养,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量多餐,预防感冒,定期复查。②术后6周避免侧卧位;③术后6周内不能坐矮凳、下蹲拾物、患肢架在另一腿上、爬陡坡等可能使髋关节脱位的动作;④如厕时必须使用加高坐凳;⑤正确使用步行器,预防跌倒。 1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如何正确搬运患者?

答:①尽量避免搬运和移动患者;②搬运时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拉起;③采用三人搬运法;④可采用平车进行搬运。

15医院内可改善该患者术前睡眠情况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①改善睡眠环境;②改变不良睡前习惯:如睡前大量进食等;③治疗原有慢性病:如皮肤病;④进食促进睡眠的食物:如牛奶等;⑤使用促进睡眠药物,观察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及剂量。

思考题

16手术当天患肢护理要点包括哪些?

答:①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术后脱位,足跟垫软垫以防压疮。②双下肢予以抗血栓压力带和血栓压力泵治疗。③指导家属进行腓肠肌按摩。④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利用床头吊环进行抬臀活动,防止并发症发生。患肢进行踝泵运动,最好能做到10个/组,4组/次。⑤指导患者术后6~12小时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锻炼。

17该患者有无必要进行抗血栓治疗?为什么 ?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有必要。因为该患者进行了髋关节周围的骨科大手术。

(2)使用母的: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预防大手术及长期卧床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注意事项:①患者腿部及足部存在感染、感觉迟钝、动脉缺血性疾病、皮炎、溃疡、出血、坏疽等暂不使用。②测量膝下10cm小腿周径,选择合适的型号,穿戴后松紧适度。③使用中注意观察下肢血运情况(皮肤的温度、颜色、足背动脉的搏动等)。④穿抗血栓压力带的时间最好选在每天早晨起床时,此时腿部肿胀程度较轻。如患者腿部肿胀程度重,可让患者卧床10min后再穿。建议24h穿戴,如感不舒适,晚上睡觉时可脱掉。⑤穿戴期间常修剪趾甲,避免首饰等刮伤抗血栓压力带。

三、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以C4骨折伴四肢瘫患者的护理为例: 知识要点

1掌握颈椎骨折患者围术期及康复期护理 2掌握四肢瘫患者的护理

3熟悉颈椎骨折的不同的手术方式 4熟悉颈椎骨折的定义、病因、分型

5了解脊柱骨折的局部表现及药物治疗原则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32岁,因“车祸致头颈部外伤伴瘫痪两小时”收治入院,拟诊为C4骨折伴四肢瘫,于2012年11月30日急诊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双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1级。患者既往体健,食欲正常,无特殊饮食习惯。营养状况良好,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初中毕业,打工,经济状况差,现费用老板支付,家庭关系好。

入院后予颈托固定,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多巴胺静滴维持血压,多功能心电监护,保留导尿,禁食。12月1日予以颅骨牵引,补液抗感染、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协助四肢被动运动、翻身、拍背,宣教康复的相关知识并解释禁食原因。于12月3日始予以雾化吸入治疗,12月4日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进食饮食指导。于12月11日在全麻下行C3-C4节段前路减压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毕安返病房,伤口敷料干燥,引流管通畅。术后继续补液抗感染、消肿、营养神经、化痰及雾化治疗。现患者病情好转,已出院。 选择题

1颈椎骨折的分类有(ABCDE)

A屈曲型损伤

B垂直压缩损伤

C过伸损伤

D齿状突骨折

E骨折一脱位 2 脊柱骨折的患者局部表现有:(ABDE)

A局部疼痛、压痛、叩击痛

B椎旁肌紧张

C受损部位棘突前凸或出现成交畸形 D颈椎骨折患者出现头部前倾,张口受限

E腰椎活动受限,不能翻身起立 3 下列关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说法正确的有:(ABDE) A 伤后6小时内未药物治疗的黄金时间,24小时内未急性期 B 皮质激素:常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

C抗生素

D 渗透性利尿;常用20%甘露醇 E神经节苷脂:在脊髓损伤48~72小时给予 4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包括:(BDE)

A 恢复骨髓神经功能

B解除脊髓神经压迫

C能够站立

D纠正畸形

E恢复脊柱稳定性 5 脊椎骨折合并四肢瘫,无感染病灶出现高热,可采取的措施有:(ABCE) A 冰水灌肠

B冰水擦浴

C 通风

D药物降温

E调节室温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DE)

A 一般持续颅骨牵引重量为2~3kg B新鲜椎体脱位时指脱位时间未满2周 C 椎体压缩超过原高度1/2以上的脊椎骨折为不稳定型骨折 D 脊髓损伤时脊柱损伤后的严重并发症

E 脊柱损伤患者恢复负重和行走的功能是下肢功能联系的主要目的 7 对轻度压缩的稳定型颈椎骨折治疗:(ACD)

A 采用颌枕带牵引复位

B 牵引重量为5kg C牵引重量为3kg

D 复位后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E复位后头颈胸石膏固定2个月

8 护士观察颈椎前路手术伤口情况时,以下症状中提示可能有局部血肿的有:(ABCDE) A 伤口渗血多 B颈部增粗 C颈部肿胀 D呼吸困难 E烦躁不安 9 颈椎前路手术术后颈部制动的措施有:(ABDE)

A 颈托固定 B头颈胸石膏固定 C禁止咳嗽及打喷嚏 D枕颌带或颅骨牵引 E大沙袋放在两侧颈肩部 简述题

10为什么该患者需要保留导尿?

答:主要由于脊髓损伤引起。骶髓2-4段为排尿的脊髓反射中枢,圆锥以上脊髓损伤损伤的截瘫患者,由于尿道外括约肌失去高级神级支配,不能自主放松,因而出现尿潴留。阴部神经中枢受损,尿道外括约肌放松,出现尿失禁。

11若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可能、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等表现,考虑是损伤了生什么神经? 答:损伤了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

12此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较长,常见护理诊断有哪些? 答:(1)气体交换受伤与脊髓损伤、呼吸机麻痹、清理呼吸道无效有关。(2)体温过高或过低与脊髓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3)尿潴留与脊髓损伤及液体摄入有关。(4)便秘与脊髓损伤、液体摄入不足、饮食及不活动有关。(5)自身形象紊乱与躯体移动和感觉障碍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感觉及活动障碍有关。

13使用甲强龙冲击治疗的目的是什么?甲强龙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1)主要抑制损伤脊髓脂质过氧化,减少细胞内钙聚集,降低乳酸水平,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脊髓损伤后缺血。(2)通过抑制损伤局部白介素类物质释放达到抗炎效果。(3)维持脊髓血供减少组织缺血,稳定细胞膜,提高细胞内有氧呼吸,清除自由基,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前列腺素和血栓素水平,从而减轻脊髓水肿程度。(4)早期使用甲强龙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5)甲强龙常见不良反应有:感染、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高血糖。 思考题

14颈椎前路手术前如何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答: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气管、食管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牵拉不符合要求,不仅术中损伤大和出血多,而且可因无法牵开气管或食管而发生损伤,甚至破裂。方法是嘱患者剪短指甲,用自己的拇指或2-4指指端顺气管侧旁,将气管、食管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或是用另一手进行牵拉,必须将气管推向中线。开始时,每次持续10-20分钟,逐渐增加至30-60分钟,每日2-3次,持续3-5日。体胖颈短者应适当延长时间。患者自己不能完成时,可由护士或家属协助完成。

15术前该患者外出做检查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1)使用三人搬运法。(2)搬运过程中注意颅骨牵引:需要专人负责。(3)平车和病床固定牢靠。(4)医生、护士床边保护并协助。(5)观察生命体征变化。(6)注意各类导管及输液情况。(7)转运途中禁止使用特殊药物,如青霉素等。(8)搬动或转运途中注意保暖和保护隐私。

16使用多巴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应用多巴胺治疗前必须先纠正低血容量。(2)在滴注前必须稀释,稀释液的浓度取决于剂量及个体需要的液量(中、小剂量对周围血管阻力无作用,用于处理低心排血量引起的低血压;较大剂量则用于提高周围血管阻力以纠正低血压)。(3)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注或静滴,以防药液外溢,产生组织坏死;如确已发生液体外溢,可用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射部位作浸润。(4)滴注的速度和时间需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外周血管灌流情况、异位搏动出现与否等而定,可能时应做心排血量测定。(5)休克纠正时即减慢滴速。(6)遇有血管过度收缩引起舒张压不成比例升高和脉压减小、尿量减少、心率增快或出现心律失常,滴速必须减慢或暂停滴注。(7)如在滴注多巴胺时血压继续下降或经调整剂量仍持续低血压,应停用多巴胺,改用更强的血管收缩药。(8)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故停用时应逐渐递减。

四、颈椎病手术患者的护理

以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脊髓中央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为例: 知识要点

1掌握脊髓中央综合征的定义、病因。 2掌握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及康复期护理。 3掌握不全瘫患者的护理。

4熟悉颈椎骨折的不同的手术方式。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59岁,因“摔伤致四肢活动受限2小时”来院就诊,门诊拟诊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脊髓中央综合征”于2013年4月3日收住入院。入院时患者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为0级。患者既往体检,食欲正常,无特殊饮食习惯。营养状况良好,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初中毕业,个体户,经济状况良好,育有三女一子,家庭关系好,入科后予抗肺部感染、营养神经治疗。

于2013年4月16日在全麻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钢板固定术,术毕安返病房,术后患者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1级,并予补液抗炎、激素冲击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无头晕头痛,伤口干燥,予以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并协助其功能锻炼,宣教合理饮食及康复的相关知识。 选择题

1脊髓神经功能观察要点有:(ABC)

A肢体运动 B肢体感觉 C四肢肌力 D头痛 E肿胀 2脊髓损伤失常表现为:(ABC) A胸段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 B颈段脊髓损伤表现为四肢瘫

C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 D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弛缓性瘫痪 E以上说法均正确

2脊髓损伤患者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正确的有:(BCDE) A主要为四肢的功能恢复

B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C术后24小时进行四肢各关节的主动运动 D截瘫患者行双下肢被动运动 E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 4搬运脊柱损伤患者的方法有:(BD)

A一人背起患者搬运

B将患者滚到木板上搬运 C一人抬头一人抬腿搬运 D三人用手将患者平托至木板上 E以上方法均可

5关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BC) A棘间韧带损伤多发于腰5-骶1处 B棘间韧带损伤多发于腰段处 C颈胸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 D中胸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 E多无明确外伤史

6颈椎病术后护理措施包括:(ABCD) A保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B观察有无喉返、喉上神经损伤的迹象 C促进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D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E预防跌倒

7颈椎病术后应密切观察那些方面?(BCD) A心理变化 B呼吸

C手术局部情况 D伤口引流情况 E血压体温变化

8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ABCDE) A颈托固定2-3个月

B指导患者做捏橡皮球、健身球的练习C手指进行对指等功能锻炼 D每日进行四肢与关节的锻炼 E进行系纽扣练习

9康复训练包括肠道功能训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注意鼓励患者参与,调动患者积极性。 B在患者能够正常饮食后开始。

C在患者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不能进食过多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D胃肠功能恢复后,多吃蔬菜汁、水果汁、蜂蜜汁,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E多饮水,每天2000-2500ml。

10颈椎病术后为保持有效气体交换,应除外下列哪些护理措施?(ABC) A备好吸痰装置和气管切开包 B给予吸氧 C密切观察病情 D减慢输液滴速 E限制陪客人数

11颈椎病术后如何促进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答:采取合适体位,颈部制动,加强观察,加强功能锻炼。 12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的三大并发症是指什么? 答: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13患者发生便秘时常见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1.指导饮食,多饮水。2.腹部按摩,热敷腹部。3.开塞露肛塞或口服药物4.灌肠5.人工挖便或肛门牵张技术。

14该患者在康复期施行间歇导尿的优点有哪些?

答:1.有效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2.促进逼尿肌反射的早期恢复。3.避免了尿道的长期刺激。4.改善了留置导尿管所指的心理障碍。5.防止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发生。6.专人负责,个性化护理,有利于康复。 思考题

脊髓损伤急性期的患者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答:脊柱脊髓损伤后2-4周内,脊柱相对不稳定,病情复杂多变,所以患者需要卧床制动。损伤急性期应该进行卧床功能锻炼,主要包括病情允许下的呼吸功能锻炼、ROM练习、肌力训练。锻炼期间应该注意:1.应限制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的髋、肩关节的运动。2.颈椎不稳定的患者,肩关节外展活动不可超过90°;腰椎不稳定患者,髋关节屈曲不可超过90°3.患者存在感觉障碍,康复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关节软组织牵拉过度损伤。 16护理人员在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心理护理。2.早期的功能干预:康复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介入,以预防并发症。3.做好基础护理: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是四肢瘫或截瘫,长期卧床易发生三大并发症。4.防止关节挛缩:躯干和肢体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和压疮。5.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6.手功能训练。7.预防肌肉萎缩的训练。

五、下腰椎疾病手术患者的护理

以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为例: 知识要点

1.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及康复期护理。2.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自护知识。

3.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病因、分型。4.熟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案例分析

患者,女性,79岁,“放射性腰痛1年,加重2月余”来院就诊,X片示:“L5-S1椎间盘突出症”于2013年1月14日搀扶入院。患者出现放射性腰痛1年,疼痛从下腰部左下肢放射,并伴麻木感,咳嗽、排便或打喷嚏时疼痛加剧,保守治疗后症状能缓解。近2月出现疼痛加重,排尿困难,便秘。入院体检示:L5-S1棘突压痛,叩击痛(+),左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患者生活自理,喜进食腌制食品。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口服卡托普利(开富特)治疗,平素控制好。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育有两儿两女,关系和睦。入院后指导绝对卧床休息,完善相关检查准备手术。

于2013年1月17日08:15在全麻下行经L5-S1PLIF术,术毕于11:45返回病房。患者双下肢活动好,术后带回伤口引流管一根在位通畅,引流出血性液体;保留导尿一根在位通畅,尿色清。 选择题

1.保守治疗的腰腿痛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内容有:(ABCDE) A有脊髓受压时佩戴腰围3-6个月 B患者睡眠时应卧硬板床

C患者坐位时应身体靠向椅背,并在腰部垫以靠枕 D患者行走和站立时应抬头、挺胸、收腹 E长时间站立和坐位时经常改变体位 2.常用的腰背部锻炼方式:(ABCD)

A五点式B四点式C三点式D飞燕式E以上都不是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理原则有:(ABCD)

A止痛B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C减轻对神经的压迫D改善局部循环E改善肌肉痉挛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正:(AC) A.有明显的神经压迫症状B.严格非手术治疗6个月C.多次反复发作者D.有急性腰扭伤史E.首次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

5.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方法有:(ABCDE) A.CT B.MRI C.X线平片D.脊髓造影E.肌电图 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有:(ABCDE)

A.腰痛和坐骨神经痛B.马尾神经受压综合征C.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碍以及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改变D.腰椎活动受限,腰椎侧凸和前凸E.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7.该患者口服卡托普利(开富特)可能会有哪种情况的不良反应?(ABCDE) A.皮疹B.尿蛋白C.低钾D.眩晕E.血管性水肿 8.该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ABCD)

A.脊髓神经功能损伤B.脑脊液漏C.深静脉血栓D.坠积性肺炎E.头痛 9.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答:卧床休息、骨盆牵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0.术前该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 答:①焦虑:与环境改变、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有关②疼痛:与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有关。③排尿不畅:与马尾神经受压有关④便秘:与马尾神经受压有关⑤潜在并发症:肌萎缩、关节僵硬。

11.该患者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答:①四肢肌肉、关节的功能练习: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卧床期间定时作四肢关节的活动,以防关节僵硬。②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三天开始直腿抬高练习,每分钟2次,抬放时间相等;逐渐增加抬腿幅度,以防止神经根粘连。③腰背肌锻炼:根据术式及医嘱,指导患者锻炼腰背肌,以增加腰背肌肌力、预防肌萎缩和增强脊柱稳定性④行走训练:指导患者按医生指导佩戴支具下床活动。坐起前,先抬高床头,再将患者两腿放在床边,使其上身竖直;行走时,应确保有人在旁,直至患者无眩晕和感觉体力可承受后,方可独立行走并注意安全。

1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临床分型为哪几种? 答: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13.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如何从日常生活做起?

答:⑴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滑脱的趋势。腰背肌肉的锻炼可用下列两种方法:①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同时双下肢亦伸直向后抬起呈飞燕状。②仰卧位,两膝屈曲,双足踩于床面,吸气时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呼气复原。

⑵限制活动: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减少腰部过度负重,这样可减少腰椎小关节的过度劳损、退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生。

⑶减轻体重: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体重过重增加腰椎的负担及劳损,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脱的趋势。

14.该患者术后观察内容有哪些?针对该患者、床位护士要做哪些方面的出院宣教?

答:术后观察内容:①生命体征、意识、尿量。②伤口情况。③引流管。④疼痛。⑤双下肢活动。⑥胃肠道功能。⑦患者主诉内容。⑧辅助检查。⑨功能锻炼情况。

出院宣教:①应卧硬板床,以避免脊柱屈曲;仰卧位时,应用小枕使膝屈曲45°。②正确应用人体力学原理劳动,避免损伤,增加自我保护知识。③避免长时间坐或站立。保持正确姿势,行走时抬头、挺胸、收腹;坐时最好选择高度合适。有扶手的靠背椅,身体靠向椅背并在腰部衬一靠垫;站立时应尽量使腰部平坦伸直,收腹、提臀。④应控制饮食量或减轻体重。⑤制定康复计划和锻炼项目,坚持腰背肌锻炼,鞥家腰背肌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缩。⑥穿平跟鞋,对身体提供更好的支持。⑦出院后行走和外出时需戴腰围。2个月内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如有不适,随时就诊。⑧有效控制并定期检测血压情况,及时调整药物,预防并发症。

六、脊柱侧凸疾病患者的护理 以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患者的护理为例: 知识要点:

1.掌握脊柱侧凸患者围术期及康复期护理。2.掌握脊柱侧凸日常自护知识。

3.熟悉脊柱侧凸的定义、病因、分型。4.熟悉脊柱侧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熟悉脊柱侧凸的分型。 案例分析:

患者,女,12岁,因“因发现双肩高低不平2年”来院就诊。,X片显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于2013年1月14日搀扶入院。入院时患者体检:双肩不等高、左低右高,双侧髂嵴不对称,左低右高,站高140cm,坐高71cm,双臂间距为141cm,全身皮肤、毛发分布正常。前面观右侧胸部隆起,左侧胸部下沉,未见明显鸡胸及漏斗胸,后侧外观脊柱侧凸主弯在胸段,凸向右侧。双侧腰部皮褶不对称,胸腰部无明显压痛,腰椎活动:前屈80°,后伸40°,左侧屈45°,右侧屈35°;弯腰时右侧“剃刀背”明显,畸形柔软性尚可,腰椎可见代偿性侧弯凸向左侧。四肢肌力正常。

2013年1月20日08:00患者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前路松解术,术毕患者于16:00安全返回病房。患者四肢活动好,术后带回胸腔引流管一根在位通畅,引流出血性液体;保留导尿一根在位通畅,尿色清。 1.引起脊柱侧凸的病因有:(ABCDE)

A.遗传B.脊柱结构变化C.椎旁肌的作用D.神经系统改变E.褪黑素作用 2.脊柱侧凸临床上一般习惯按病因分类分为:(AB)

A.结构性脊柱侧凸B.非结构性脊柱侧凸C.先天性脊柱侧凸D.特发性脊柱侧凸E.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

3.脊柱侧凸的临床表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BCDE)

A.剃刀背畸形B.两肩及两侧髂前上棘不等高,胸廓不对称C.头部在骨盆上方没有居中 D.骨盆倾斜E.内脏压迫症状

4.下列情况中,属于结构性脊柱侧凸的有:(ABCDE)

A.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B.间质病变性脊柱侧凸C.先天性脊柱侧凸D.特发性脊柱侧 E.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

5.脊柱侧凸患者手术适应症有:(ABCDE)

A.支具治疗不能控制畸形发展,脊柱侧凸的度数继续增加B.肺功能障碍以及青少年型脊柱侧凸中的躯干不对称,畸形严重者C.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较年长患者的疼痛或伴有神经症状者D.脊柱侧凸45°以上的青少年型E.Cobb角虽然小于40°,但伴有严重胸前凸或明显肋骨隆起者

6.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肺功能训练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E)

A.术前鼓励患者每日爬楼梯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持续时间根据患者体力、病情而定。B.缩唇呼吸或膈肌呼吸C.吹气球或吹瓶子D.有效咳嗽练习E.指导患者进行胸腹式呼吸

.7.胸腔镜下脊柱侧弯前路松解矫形内固定术的术后体位护理,正确的有:(AB)

A.床头抬高20cmB.向切口方向侧卧幅度不可太大C.绝对去枕平卧位D.半卧位E.只能向健侧侧卧

8.保守治疗的患者可以做的功能锻炼有:(ABCDE)

A.腰背肌锻炼B.脊柱体操C.脊柱主动运动D.上肢主动运动E.下肢主动运动 9.术前患者入院时,询问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是什么?

答:脊柱侧凸治疗的目的包括:①矫正畸形②获得稳定③维持平衡 10.常见的脊柱侧凸的非手术治疗手法有哪些?

答:①石膏固定②牵引疗法③支具疗法④电刺激疗法 11.简述脊柱侧凸后路手术备皮的范围。 答:上至颈椎,下至臀部,两侧过腋中线。 12.对于该患者应如何知道下床行走训练?

答:行走训练:在拔除引流管后鼓励患者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按照:坐位——床旁坐位——床旁站立——床周行走——病室内行走的顺序进行,时间由短至长,脊柱保持正直,避免旋转,防止内固定松动,护士在旁加以指导和保护。

13.胸腔镜下脊柱侧弯前路松解矫形内固定术的术后护理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术后体位护理②呼吸系统护理③胸腔引流管的护理④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14.脊柱侧弯的日常保健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保持正确姿势:坐姿必需端正;走路时挺胸;睡觉时避免睡高枕和趴睡;避免弯腰捡拾重物,宜以蹲下取之。②避免单侧抱重物和长期使用单侧。③幸免饮食过量,防止体重过重,增加腰椎负担。④摄取足够钙质,防止骨质疏松症提早发生,含钙食品有乳酪、牛乳、甘蓝菜及豆腐等⑤适当、适量运动,强化肌肉,增加关节柔软度,以维持良好姿态,防止骨骼老化,减缓钙质流失。

15.若该患者采取非手术佩戴支具治疗,请问长期使用支具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答:①皮肤压疮②肢体肿胀麻木、神经受阻③肌力减退④呼吸系统症状⑤消化道功能异常。

七、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以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为例: 【知识要点】

1.掌握骨盆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

2.掌握骨盆骨折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原则。3.掌握骨盆骨折的并发症及护理。

4.掌握骨盆骨折围术期及康复期的护理。5.熟悉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 【案例分析】

患者,女性,28岁,“车祸致耻骨联合处压痛、会阴部肿胀1小时”来院就诊,X片示:“骨盆骨折”,于2013年5月12日急诊平车入院。患者入院时局部压痛,瘀血,会阴部肿胀,骨盆分离挤压试验、“4”字征、扭转试验为阳性,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有一女,关系和睦。

入院后采取卧硬板床保守治疗,予以保留导尿、抗休克、抗血栓治疗,指导绝对卧床休息,低坡位翻身,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及健康指导。 选择题 1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 A.盆腔大出血

B.膀胱破裂

C.尿道断裂

D.骶丛神经损伤 E.骨折移位

2关于骨盆结构描述正确的有:(ABCDE) A.为一完整的闭合骨环 B.有两侧髋骨及骶骨组成 C.前方有耻骨联合 D.后方有骶髂关节

E.骨盆底部有骶关节韧带和骶棘韧带

3骨盆骨折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措施有:(ABDE) A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脉搏、血压、尿量 B建立静脉通道,及时予输血、补液 C取半卧位,双腿下垂

D及时止血和处理盆腔内器官损伤 E及时通知医师,协助做好手术准备 4骨盆骨折处理原则有:(ABCDE) A牵引 B手术 C清除血肿 D抗休克

E处理尿道损伤

5骨盆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方法:(ABCE) A卧硬板床休息3—4周 B骨盆兜带吊牵引固定 C手法整复 D患肢皮牵引 E患肢骨牵引

6关于骨盆骨折伴膀胱、尿道损伤护理正确的有:(ABDE) A尿道不完全撕裂时,留置导尿管2周,并妥善固定 B行膀胱造口者,需保持引流管通畅 C造口管一般留置3周 D拔管前先试行夹管 E鼓励患者多饮水

7关于骨盆骨折行皮牵引正确的有:(ABCD) A重量6-8kg

B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 C定时检查牵引带的松紧、位置 D骨隆突处垫棉垫

E根据患者主诉增减牵引重量

8关于骨盆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说法正确的有:(ABC) A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瘀滞 B创伤损伤血管壁,术中失血多,血液呈高凝状态 C首发症状为患肢肿胀、疼痛 D骨折早期发生 E以上手法均正确

9骨盆骨折术后第1周—第2周功能锻炼正确的是:(CDE)

A术后6小时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屈曲背伸锻炼 B术后12小时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屈曲背伸锻炼 C术后24小时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屈曲背伸锻炼 D术后第2周进行髋膝关节伸屈活动 E术后第2周进行CPM持续被动运动 10关于骨盆骨折下床期描述正确的有:(ACD) A为术后第8—10周 B为术后第10—12周

CX线复查,若骨折线进一步模糊,可扶双拐行走 D X线复查,若骨折线清晰,可扶双拐行走

E遵循免负重—部分负重—全部负重循序渐进的原则 简述题

11.骨盆骨折的临床体验会出现哪些症状?

答:①骨盆分离试验阳性。②可见耻骨联合、腹股沟及会阴部肿胀。③可出现血尿或无尿。④多有外伤史

12.请说明正确的骨盆骨折体位护理方法。

答:①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可采取仰卧与侧卧交替,侧卧时健侧在下。②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应平卧硬板床,减少搬动。③必须搬动时则由多人平托。 13.骨盆骨折术后第1周~第2周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答:①术后24小时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屈曲背伸锻炼②术后第2周进行髋膝关节伸屈活动

③术后第2周进行CPM持续被动运动 14.骨盆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出血性休克②腹膜后血肿③直肠损伤④神经损伤⑤尿道或膀胱损伤 思考题

15.骨盆骨折导致血容量不足乃至休克的相关因素有哪些?如何处理?骨盆骨折术后生命体征观察注意要点有哪些?

答:⑴相关因素:①骨盆各骨主要为骨松质,骨折后本身出血较多。②临近有较丰富的动、静脉丛。③静脉丛都无静脉瓣阻挡回流。⑵正确处理:①术后24小时内伤口用腹带加压包扎。②每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③正确记录引流量。④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⑤早期出现烦躁、出汗、脉速等情况应警惕休克发生。 16.请简要总结骨盆骨折患者如何安排功能锻炼。

答:⑴对未影响骨盆完整的骨折患者,指导其早期在小皇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伤后1周半卧位及坐位练习,并作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展运动。伤后2~3周,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伤后3~4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⑵影响骨盆完整的骨折,伤后即进行上肢功能锻炼,2周后开始练习半卧位,并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登录,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3周后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锻炼,由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6~8周后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12周后逐渐弃拐行走。

八、关节脱位行牵引石膏托固定患者的护理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72岁,“摔倒致左髋部、肘部疼痛、活动受限一小时”来院就诊,X片示:“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左肘关节脱位”于2013年5月12日急诊平车入院。患者入院时左肘部畸形、肿胀、疼痛明显,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左髋部压痛,内旋畸形,较右下肢短缩2cm。患者九个月前曾在本院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术,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育有三女一儿,关系和睦。入院后予以左下肢皮牵引,左肘关节手法复位后予以石膏托固定。 选择题

1石膏固定后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ABCE)

A适当抬高患肢

B观察肢体远端血循环

C疼痛时,及时给予止痛剂

D石膏未干,用手指扶托,以防大面积压痕

E可进行肌肉舒缩活动及固定外的关节伸屈活动 2拆除石膏前、后患者的正确的护理措施有(ABCE)

A在石膏拆除前,要拍X线片 B告知患者拆石膏不会特别疼痛

C拆除石膏后,应尽可能进行功能锻炼

D拆除石膏后,应保持患肢呈下垂位 E拆除石膏后,应用油涂抹皮肤 3石膏管型固定患者诉伤肢疼痛,正确的处理措施有(ABDE) A报告医师处理

B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

C给止痛药并向石膏管型内填塞棉花

D石膏开窗检查

E密切观察肢端血运

4与皮肤牵引相比较,骨牵引具有下列哪几项特点?(ABCD)

A可用时间较长

B可用重量较重

D对不稳定性骨折的复位更为有效

D能减少肌痉挛 E不大可能引起骨感染

5髋关节后脱位常见的体征是(B)

A屈髋,内收,外旋畸形

B屈髋,内收,内旋畸形

C屈髋,外旋,外展畸形

D屈髋,外旋,内旋畸形

6造成习惯性脱位的原因有(ABCD)

A关节囊松弛

B韧带松弛

C骨骼附着点撕裂

D关节结构不稳定

E关节结构稳定 7创伤性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有(ABC)

A 复位

B固定

C功能锻炼

D止痛

E消除肿胀 8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是(ABC)

A畸形

B弹性固定

C关节盂空腹

D疼痛

E活动障碍 9下列关节中脱位发生几率抬高的有(ABCD)

A髋关节

B膝关节

C肩关节

D肘关节

E踝关节 10肘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包括(ABC)

A肘后空虚感

B肘后突畸形

C前臂弹性固定

D肘部疼痛

E前臂活动障碍 11肘关节后脱位可能会合并以下哪些组织损伤?(ABC)

A肱骨内上髁骨折

B正中神经损伤

C尺神经损伤

D桡神经损伤

E贵要神经损伤 12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原因有(ABCD) A麻醉不满意,肌肉痉挛

B复位方法不正确

C有软组织卡在复位途中

D关节有骨折复位不稳定

E关节囊的破裂 简述题

13哪些患者不可以使用皮牵引?

答:①皮肤有创伤、炎症、溃疡、黏膏过敏以及静脉曲张等疾病者,不宜使用。②对胶布、海绵等过敏者,不宜使用。③肌肉力量强大有力者,不适合使用。 14如何避免牵引过度? 答:①定时测量患肢长度。②牵引一定时间后拍片复查。③根据牵引部位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牵引重量。

15哪种症状说明患者左上肢有正中神经损伤?

答:①猿手。②拇指不能对掌。③桡侧三指半感觉消失。 16石膏固定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①骨筋膜室综合症。②压迫性溃疡。③关节僵直。④肌肉萎缩。⑤疼痛

思考题

17该患者石膏固定康复训练护理指导细则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石膏固定期间的康复训练:脱位整复后,应鼓励患者在固定期间做张手握拳功能训练及肩、腕等邻近关节最大范围的活动,并开始行患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2)解除石膏固定后的康复训练:解除固定后逐渐开始肘关节主动活动,将上臂置于枕垫之上,进行屈伸及前臂旋后等活动,以屈肘为主。但必须禁止肘关节的粗暴被动活动,以免发生损伤性骨化。

18如何判断该患者左上肢是否有动脉血管损伤?

答:①若肘部严重肿胀,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警惕是否存在肱动脉损伤的可能。②同时了解患者患肢是否有剧痛,是否手部皮肤有苍白、发凉、麻木等体征。③如果被动伸直时有剧痛者应高度怀疑存在肱动脉损伤或受压所致的筋膜间隔综合征。

九、骨关节感染疾病患者的护理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28岁,“左膝红肿疼痛伴高热五天”来院就诊。患者十天前摔倒致左膝肿胀、破损,未及时就诊治疗。2013年6月6日左膝红肿加重,疼痛加剧,并伴有寒战高热,体温(腋温)最高达39.9℃,在当地医院使用抗生素治疗三天未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左膝化脓性关节炎”于2013年6月11日收治入院。入院体检示:患者左膝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位,活动及伸直位时疼痛加剧,局部红、肿、热、痛及关节积液明显,功能障碍,浮髌试验(+)。2013年6月13日行关节腔清理术。患者现患肢肿胀明显,担心预后。 选择题

1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DE)

A 关节痛:病情缓慢,肿而不红

B关节痛:游走性、轻度红、肿、热,与天气变化有关

C穿刺液:白细胞数增多,中性比例占75% D关节痛:急性发作,高烧、红肿明显,不能活动,白细胞计数高

E穿刺液:关节液白细胞甚多,中性比例占90% 2化脓性关节炎最常发生于(ABE)

A髋关节

B膝关节

C肩关节

D腕关节

E肘关节 3 处理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正确的方法是(ABCE)

A加强支持疗法

B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

C患肢抬高

D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E尽早开窗引流

4血源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B)

A白色葡萄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球菌

D淋病双球菌

E肠道杆菌 5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早期治疗最好的方法是联合使用(ABC)

A早期足量有效抗生素

B关节穿刺抽液

C关节穿刺注入抗生素

D石膏固定

E手术治疗 6 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经穿刺注射药物和抗菌药物积极治疗3~4天后,症状未能控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有(AB)

A切开排脓、冲洗

B抗菌药物腔内滴注

C外敷药物

D施行彻底的病灶清除术

E调整抗菌药物

7化脓性关节炎后功能保留及保留程度关键在于(AB)

A早期诊断

B及时治疗

C全身支持疗法

D手术的彻底性

E抗菌药物敏感程度 8化脓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有(ABCD)

A关节呈半屈曲状态

B关节肿胀和关节腔内积液

C畏寒,发热,全身不适

D关节部疼痛,轻微活动即引起剧痛

E病理性骨折 简述题

9化脓性关节炎的感染途径可能有哪些?

答:①血源性传播;②邻近关节附近的化脓性病灶直接蔓延至关节腔内;③开放性关节损伤发生感染;④医源性感染。

10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①早期足量全身性使用抗生素;②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③关节腔持续性灌洗;④经关节镜灌洗;⑤关节切开引流。

11骨与关节感染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①卧床休息,保持患肢正确体位;②观察用药反应;③功能锻炼;④关节镜术后护理;⑤关节腔持续灌洗的护理;⑥注意牵引、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 思考题

12该患者入院后首要护理问题是什么?如何处理?如何缓解该患者关节疼痛?是否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何优势? 答:(1)首要护理问题是体温过高,主要是与化脓性感染有关。

(2)处理: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方法如下:①休息:患者高热期间,嘱其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②物理降温:患者发热且体温较高时,可用冰袋枕于投头部、温水擦浴、冷水或冰水灌肠等措施降温。③药物降温:根据医嘱给退热药物,并观察和记录用药后的体温变化。④控制感染:根据医嘱应用抗菌药,以控制感染,避免发热。⑤加强观察:加强对出现昏迷、惊厥、谵妄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的患者的观察,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缓解疼痛措施:①制动: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限制患肢活动,维持肢体于功能位,以有利于局部病灶修复,防止关节畸形和病理性骨折及减轻疼痛。当必须移动患侧肢体时,尽量减少刺激,避免患处产生应力。②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让患者听音乐、与人交谈等,使之分散对患处的注意力。③按医嘱给予镇痛药物。④妥善处理局部创口:加强对创面的护理,及时交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4)可以早期功能锻炼:①由于关节镜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可迅速去关节病灶,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因此相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来说,能够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②关节镜术后早期嘱患者作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利用股四头肌的收缩压迫,使膝关节间隙受到适当挤压,令关节各个腔室得到充分灌洗引流,使关节引流更彻底,同时减少了关节内粘连改善关节功能。关节局部炎症控制后给予膝关节持续被动屈伸功能锻炼,既可防止关节粘连,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又可避免过早过频繁活动而造成炎症扩散或复发。

十、骨肿瘤疾病患者的护理

以右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的护理为例: 【知识要点】

1.掌握骨肉瘤患者围手术期及康复期护理。2.熟悉骨肉瘤的定义、病因、症状。 3.熟悉骨肉瘤的治疗方法。 【案例分析】

患者,男,14岁,“右膝关节疼痛三个月”来院就诊。患者3月前无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行走时疼痛,跑步、屈曲时疼痛明显,无外伤,无发热,无皮疹,无局部肿胀,无肿块,无感觉障碍。患者曾在当地医院施行膝关节封闭治疗,效果不明显。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拍片结果示:右股骨远端低密度占位灶;MRI结果示:右股骨远端不规则信号,局部骨皮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2012年10月19日在我院CT定位下穿刺活检:右股骨远端梭行细胞肿瘤,伴有肿瘤性成骨,符合内高分化骨肉瘤。

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右股骨远端骨肉瘤”于2012年10月27日收治入院。入院体检示:双下肢等长,右膝关节无明显肿胀,未扪及肿块,皮肤颜色、感觉、温度均正常。右股骨下端压痛(+),右膝关节活动度-5°~150°,过伸或过度屈曲时疼痛加剧,内外翻时轻度疼痛。患者于2012年10月31日施行介入治疗,并择期行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术治疗。 选择题

1.骨肉瘤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有:(ABCDE)

A.躯体活动障碍,与疼痛、关节功能受限及制动有关 B.活动无耐力,与恶病质、长期卧床及化疗有关 C.自我形象紊乱,与截肢和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有关 D.疼痛,与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有关 E.舒适的改变,与幻肢痛有关 2.关于骨肉瘤的正确说法有:(ABDE) A.骨肉瘤是恶性的成骨性肿瘤 B.男性多于女性

C.该瘤恶性程度甚高,预后较好 D.好发部位是长管状骨的干骺断

E.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最多见,其次是肱骨和腓骨近端 3.恶性骨肿瘤的诊断特点为:(ABCD) A.生长快

B.容易有远处转移

C.X线摄片示骨破坏明显:边缘不清楚 D.局部症状明显 E.局部无阳性体征

4.骨肉瘤发病的特点为:(BC) A.多见于老年人

B.好发于膝关节临近骨的干骺端 C.易发生肺转移

D.截肢后3年生存率较高 E.生长速度较慢 5.骨肉瘤可以有:(AC) A.血钙升高 B.血磷升高 C.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D.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E.血总蛋白浓度升高

6.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时发生恶心、呕吐,可以缓解呕吐的方法有:(ABCD) A.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法 B.催眠疗法 C.引导意向疗法

D.使用化疗药前半小时使用止吐剂 E.减少使用化疗药物剂量

7.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时发生恶心、呕吐,正确的宣教内容是:(ABCDE) A.化疗前24小时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B.化疗后72小时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C.避免进食咖啡及食用辛辣和油腻食物

D.少量多餐,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E.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

8.该患者实施介入化疗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有:(ABCDE) A.术后应密切观察穿刺点局部情况 B.患肢伸直制动

C.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

D.观察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患侧肢体皮肤颜色及肢体肿胀情况

E.一旦发现局部有肿胀渗血,应行穿刺抽出渗血后加压包扎,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简述题

9.该患者实施介入化疗的意义有哪些?

答:术前行介入化疗可以明显缓解肿瘤局部疼痛,同时能促进肿瘤坏死,减少肿瘤体积,达到良好的手术安全边界,减少术中出血,进而增加保肢率。 10.该患者行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治疗后,患肢体位应该如何摆放? 答:术后应抬高患肢20°~30°,保持中立位,防止外旋压迫腓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11.该患者行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治疗后,除了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还要关注哪些方面?

答:患者心理状态、营养情况,是否感染,末梢血运,疼痛程度,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思考题

12.简述该患者行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答:(1)感染的观察及护理:病室需加强通风;手术日房间应进行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术前做好皮肤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肢体局部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及引流通畅;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复查血象及血培养,并对症治疗。 (2)关节不稳的预防及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应遵循科学有效的锻炼,注意运动量适当,避免过度劳累,切勿盲目加大活动度。在日常生活中,要选择适合脚的平底鞋,走路要稳、慢,防止摔倒等意外的发生。

(3)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病室应适当开窗通风,调节室温18~22℃,严禁吸烟,防止烟碱和尼古丁刺激血管。术后注意观察肢体局部肿胀情况,患肢注意保暖,以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禁止局部热敷,以免扩张血管,加重出血。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包括肢端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13.如何为该患者安排康复锻炼计划? 答:(1)第一阶段(术后1~3天)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开始恢复日常活动。

(2)第二阶段(术后4~10天)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

(3)第三阶段(术后>10天)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性,逐渐恢复运动。

十一、截肢手术患者的护理

以左小腿截肢术患者的护理为例: 【知识要点】

1.掌握截肢的定义及标准。

2.掌握截肢患者围手术期及康复期护理。3.掌握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

4.掌握截肢残肢端的功能锻炼及护理。【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48岁,“左足皮肤反复溃疡半年,溃烂、疼痛加剧1周”来院就诊,诊断为“糖尿病足”于2012年6月12日轮椅入院。患者入院时左足末梢血运差,皮肤溃烂,有脓液流出,左小腿红肿、皮温高,胫前区有皮肤溃疡两处。患者既往糖尿病20年,现皮下注射来得时、口服拜糖平治疗。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育有一女一儿,关系和睦。

患者于2013年5月17日08:00在全麻下行左小腿截肢术,术毕于11:15返回病房。带回伤口负压引流管一根,通畅,血性引流液。 选择题

1.对截肢患者的正确护理措施有:(ABDE) A.观察生命体征 B.床边备止血带

C.睡硬板床,每隔6~8小时俯卧20~30分钟 D.观察残端的情况,及时记录汇报

E.患肢顽固的疼痛,可以使用精神心理治疗 2.关于幻肢痛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幻肢痛使患者感到已切除的肢体仍有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 B.幻肢痛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心理治疗

C.患肢感觉异常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敲打残肢端,从空间及距离的确认中消除幻肢痛的主观感觉

D.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止痛药

E.对于长期的顽固性疼痛可行神经阻断手术 3.关于幻肢痛的描述,正确的有:(ABDE) A.多为持续性

B.以夜间为甚 C.以白天为甚

D.属于精神因素性疼痛

E.可采取放松疗法等心理治疗手段消除疼痛 4.幻肢残肢的有效锻炼包括:(BCD)

A.大腿截肢的患者易出现屈髋内收畸形,要及时进行外展后伸的练习B.上肢截肢术后加强背部、胸部和肩部肌肉的锻炼 C.前臂截肢术后加强上臂肌肉的运动 D.上肢截肢术后1~2天可离床活动 E.下肢截肢术后1~2天可进行床上坐起 5.截肢患者预防关节痉挛正确的做法有:(ACDE)

A.截肢后患肢要固定于功能位,残端给予沙袋压迫,防止屈曲 B.大腿截肢术后,应防止髋关节屈曲内收挛缩 C.小腿截肢术后,要避免膝关节屈曲挛缩

D.膝下截肢术后,患者躺、坐时不要让残肢垂下床缘,长时间处于屈膝位 E.膝上截肢术后,不要将枕头放在两腿之间 6.截肢术后患者的饮食应遵循的原则有:(ACD) A.高热量 B.高盐高蛋白 C.高维生素 D.高蛋白 E.高糖

7.对截肢患者的正确护理有:(ACDE) A.下肢截肢者,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 B.术后24~48小时去枕平卧 C.观察肢体残端渗血情况

D.渗血较多者,可用棉垫加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E.术后患者床旁应常规放置止血带

8.针对糖尿病足,入院后需要做的检查有:(ABCDE) A.皮肤温度检查 B.Charcot关节病 C.周围血管检查 D.神经系统检查

E.溃疡合并感染的检查

简述题

9.截肢术后需要预防哪些关节挛缩? 答:①大腿截肢术后:预防髋关节屈曲、外展挛缩。②小腿截肢术后:预防膝关节屈曲挛缩。③膝下截肢术后:患者躺、坐时不要让残肢下垂,长期处于屈膝位。④膝上截肢术后,不要将枕头放在两腿之间。 10.什么是幻肢痛?

答:幻肢痛又称肢幻觉痛,系指患者感到被切断的肢体仍在,且在该处发生疼痛。疼痛多在断肢的远端出现,疼痛性质有多种,如电击样、切割样、撕裂样或烧伤样等。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且呈发作性加重。

11.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从哪几方面对患者糖尿病足评估?

答:①感知觉方面。②血运情况方面。③伤口情况。④骨髓炎方面。 12.出院时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健侧肢体糖尿病足的预防?

答:①加强相关因素的筛查。②加强患者相关知识认知度。③加强足部护理:经常检查;预防外伤;穿合适鞋袜。 思考题

13.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应该怎样指导患者保护健侧下肢?

答:①控制高血糖。②每天洗脚:温水(

答:①术后给予适当加压包扎。②术后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预防抬得过高引起关节畸形。③观察伤口情况。④保持残端清洁,注意皮肤护理,加强基础护理。⑤经常给予残端均匀压迫,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有利于日后假肢的安装。⑥指导残端功能锻炼。

十二、手外伤患者的护理

以左手刀砍伤患者的护理为例: 【护理要点】

1.掌握断肢再植的急救与护理。2.掌握手外伤的并发症和急诊接待。 3.熟悉手外伤的治疗方法。 4.掌握手外伤的概念和范畴。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22岁,因“左手掌及腕部利器割伤疼痛、流血、感觉异常10分钟”急诊来院,诊断为左手刀砍伤,腕部血管、神经损伤。于2013年6月22日22:15送急诊手术室在臂丛麻醉下行“左手刀砍伤清创缝合术+血管吻合术+石膏托外固定术”,术毕安返病房。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患者嗜烟,每天2包。现患肢抬高,予以抗炎、抗血栓、抗凝、营养神经治疗。 选择题

1.该患者有开放性损伤,以下症状能说明患者是有血管损伤的有:(AB) A.伤口喷射性出血

B.伤口远端苍白、无脉、皮温明显减低 C.伤口疼痛

D.伤口皮损伤 E.伤口痉挛

2.受外伤患者早期评估包括哪些方面?(ABCDE) A.皮肤损伤的判断

B.神经损伤的判断 C.血管损伤的判断

D.肌肉、肌腱损伤的判断 E.骨、关节损伤的判断

3.该患者对需要急诊进行清创术表示疑问,以下关于手术解释正确的有:(ABCDE) A.开放性伤口的急诊清创是至关重要的

B.清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患者术后伤口是否可以一期愈合,是否会出现感染 C.清创时可以尽量将坏死、失活的组织以及严重污染的组织予以彻底清理

D.在麻醉情况下,可以反复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以及碘伏冲洗创面,减少疼痛 E.如果伤口不是污染特别严重,手部的外伤还可以进行一期的组织修复与重建 4.该患者有正中神经损伤,以下临床表现正确的有:(ABCDE) A.手的桡侧半感觉障碍

B.拇指对掌不能

C.呈“猿形手”

D.拇食指屈曲受阻

E.在掌侧拇指、示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在背侧示指、食指、中指远端丧失感觉 5.手外伤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包括:(ABCD) A.出血

B.疼痛

C.肿胀

D.畸形和(或)功能障碍

E.感觉异常

6.血液循环恢复的征象有:(ABCDE)

A.吻合的动、静脉充盈良好,并经勒血试验证实

B.可摸到再植肢体远端的动脉搏动

C.再植肢体皮肤红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不超过2秒

D.再植肢体的皮温逐渐上升

E.在指端以粗针或尖刀刺一小口,不断有鲜血溢出 7.该患者急诊手术前的护理措施包括:(BCDE)

A.患者制动,矫正畸形

B.观察关节活动度,了解除手部以外是否有损伤

C.观察手部受伤情况

D.了解患者出血情况

E.测量生命体征

8.该患者的正确体位护理包括:(ABCD) A.患者取舒适体位

B.患者用软枕抬高,必要时悬吊患肢 C.患肢抬高幅度应该高于心脏水平

D.坐位或者站位时患肢要使用颈腕悬吊于胸前

E.患者有血管损伤,可以不需要抬高,平放于身体一侧,防止血运不足

简述题

9.为什么该患者需要石膏托固定?

答:血管吻合术后,且可能有肌腱损伤的情况下会需要石膏托固定。 10.开放性手外伤的急救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止血、创面包扎和局部固定。

11.手外伤患者术后主动运动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严重创伤后的3~4天;神经和肌腱修复术后3周;关节急性炎症;不稳定骨折等。 思考题

12.倘若该患者来医院时已经发生手指离端,且断指保持清洁、完好。请问可以做断指再植吗?急诊室如何处理?再植术后常规的处理包括哪些?术后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如何处理?

答:(1)可以行断指再植。

(2)急诊室处理:①迅速了解受伤史,全面地进行全身和受伤肢体创面、断肢情况的检查。抽血检验血型、血常规,并配好同血型血1000~2000ml。同时常规给予破伤风抗毒血清,必要时导尿。②抗休克。③摄肢体X线片。④通知手术室立刻做好断肢再植的清创与再植手术的器械准备。⑤通知有关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尽速做好手术前准备。⑥如发现伤者有严重合并损伤而危及生命时,应首先请相关科室协同处理。

(3)再植术后常规护理包括:①安置患者于特殊隔离病室,保持20~30℃室温及一定的湿度,严格消毒隔离制度。②戒烟,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饮食。③抬高肢体。④局部加温。⑤观察再植手指血循环,有色泽、弹性、皮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⑥周围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常用妥拉唑啉、罂粟碱等。⑦预防感染和常规破伤风抗毒血清肌内注射。⑧全身应用抗凝药物:一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及一些血管解痉药物即可。注意用药反应。

(4)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处理:再植肢体循环危象一旦发生,首先需迅速判断为动脉还是静脉危象,然后进一步鉴别是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突然发生的循环危象,大多数由于血栓形成所引起。如疑有血栓,应做好术前准备,及时进行手术探查,取出血栓或切除吻合口再行缝接。

渐渐发生的供血不足,一般由于血管痉挛所引起。血管痉挛可反复出现,均为动脉供血不足之现象,经输血,使用抗凝、解痉药物,局部保温或交感神经节封闭等处理后可逐渐好转。

术中应注意预防再植肢体术后可能出现的进行性肿胀,应密切注意肿胀的发展,检查患者的体位、石膏、包扎、伤口缝合是否过紧。如术后形成血肿已压迫静脉,应及时拆除必根缝线,清除血肿,细致止血。

推荐第5篇:骨科护理

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各类骨折、牵引、脊柱疾患、截瘫、石膏包扎的病人,必须卧硬板床。

3.注意病人营养营养状况,进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其经常翻身、拍背、多饮水,以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5.鼓励病人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多作肢体功能锻炼注意保持关节处于功能位置。

6.头颈及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运和翻身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一直线,防止脊柱屈曲或扭转。脊髓炎病搬人动时要轻,以防病理性骨折。

7.四肢骨折及损伤,应抬高患肢,观察病人末稍循环及患肢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知觉情况。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伤口渗液、肢体感觉、活动、血循环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9.加强生活护理。对卧床、制动、截瘫、昏迷、休克等病人,要加强口腔、皮肤、床单位的护理及清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习惯,多食水果等纤维素丰富食物,便秘者给予缓泻剂及灌肠。

11.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者,予以诱导法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定期开放并按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

12.做好心理护理。因骨科病人常因突然丧失劳动力而悲观失望,特别是截瘫、截肢的病人,要耐心细致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生活上予以周密照顾,表现高度的同情心,帮助病人面对现实,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骨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 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术前按医嘱配血,备皮,择其手术病人备皮三天,术晨用75%酒精消毒备皮区,并用无菌治疗由包扎。3.术前晚禁食。

4.术前病床单位的准备:病床根据麻醉种类常规准备,另按病情需要备砂袋、垫、布朗氏架、胸腔引流瓶、软枕、绳子、冲洗瓶等。5.备X光片。

6.术前一周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足部、手部手术前一周按医嘱用消毒液浸泡清洗。

7.凡全麻或行脊柱、髋部、骨盆、股骨头(颈)会阴部手术前一晚,行肥皂水灌肠,术前按医嘱停留尿管。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2.一般取平卧位。体位护理。

抬高上肢:肩关节前屈60°--90°,肘关节屈曲90°。 抬高下肢:用布朗氏架,膝关节放置140°或用枕垫高。 斜坡位:床头抬高20—30厘米。

四肢手术应抬高患肢15—30厘米,并将患肢置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3.注意出血情况:外出血时用压迫止血,加止敷料、砂袋等,发现内出血应立即报告。

4.清洁暴露肢体,注意肢体远端血运,注意肢体有无变冷、变色、麻木、功能障碍等。

5.注意病者疼痛情况,是否有石膏过紧、局部压迫、血循环障碍、体位不适、伤口感染等,并及时处理。6.鼓励并正确指导病人,作肢体功能活动。

7.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结石和感染,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便泌。8.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以防并发症。

9.有排尿困难者,可热敷膀胱区等诱导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并按留置尿管常规护理。

皮牵引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洗净患肢皮肤,保持肢体所需要的位置,经常观察患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知觉、肿胀和活动等情况。

3.定时按摩身体受压部位,尤其是骨突出部位,以防褥疮发生。4.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牵引装置,观察绷带、胶布有无松动,牵引绳及滑车有无障碍,牵引方向是否保持与伤肢纵轴一致,绳索有无受阻,牵引重量是否合适,及时调整。 5.冬季注意保暖。

6.患儿股骨干骨折,如行双腿垂直悬吊牵引,臀部应离床1—2厘米。7.指导病人定时作肌肉收缩练习及手足关节功能锻炼。

8.病人因胶布过敏而发生水疱者,应除去胶布,消毒后抽出泡液,用无菌敷料包扎,并及时通行医生改用其他方法。

9.牵引重量不超过5kg,以防胶布撕脱,被服或器械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力,必须保持反牵引力的存在。

骨牵引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每日晨、晚必须检查牵引装置各部分是否牢固、位置是否移动。3.保持牵引绳与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为保持反牵引力量,下肢牵引者,抬高床尾15°--30°,颅骨牵引者,抬高床头15°--30°。 4.不可随意移动牵引方向和增减牵引重量,禁止突然提起重锤取消牵引,不可任意改变病人体位。如需纵向移动时,需有一人拉住牵引绳索,取下重锤后,方可移动病人。

5.观察肢体远端的血循环、温度、颜色。下肢牵引者,要注意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6.保持针眼处清洁,可用75%酒精滴入,每日1—2次,以防感染。7.定期测量患肢与健侧长度,以免牵引过量造成畸形。

8.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注意避免髂、膝、跟部受压发生褥疮。 9.注意保暖,患肢可穿袜套。

10.鼓励病人咳嗽,多饮开水,按摩骨突部位。对老年病人要协助翻身、拍背、抬臀、定时坐起,预防并发症。

四肢骨折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肢体骨折时应即作固定,避免因搬运时加重创伤致创伤性休克。3.如有开放性骨折,应用消毒纱布遮盖伤口,不得随便用探针试探伤口,若有继续渗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或压迫止血,必要时上止血带止血。

4.开放性骨折病人,按医嘱行破伤风抗毒素常规注射。

(二)术后护理

1.按骨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注意伤口出血和发热等,如伤口出现异味,皮下捻发音等,及时报告医生,若确诊为气性坏疽,应执行严密隔离。

3.抬高患肢,注意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情况,如有无肿胀冰冷和麻木等。

4.上石膏固定者,按石膏固定护理常规护理。

5.指导病人行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并多作健肢肢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病人睡硬板床,平卧位。不可转动身体。

3.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的情况,注意外伤所致休克,骨盆骨折常伴有膀胱、尿道、结肠等下腹部脏器损伤,因此必须注意观察有无血尿、血便和阴道流血等内出血和腹胀情况,如小便困难,血尿、尿潴留,应留置导尿管,如尿管难插入,应考虑尿道挫伤或断裂,应及时报告医生。

4.大小便后就清洗会阴,注意按摩受压部位,预防的褥疮的发生。5.鼓励病人做上肢活动及深呼吸运动,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6.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7.牵引、固定的护理。

1) 作骨盆带悬吊牵引或作股骨下段牵引者,按骨牵引护理常规护理。 2) 定时按摩受压部位,注意悬吊带松紧要适宜,不能折叠,观察局部循环情况,防止皮肤受压破损。

3) 稳定型骨折需卧床治疗,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和褥疮的发生。 人工关节转换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肢一般术前先行牵引1—2周者,准备牵引用物。术后护理

1.按骨科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随时注意保持病人正确体位,人工股骨头置换者,防止人工股骨头脱位和股骨骨质肢裂。

3.术后病人平卧位,抬高患肢,注意观察肢端血循环情况。4.用木板鞋或丁字架固定患肢二周,保持患肢于中立位,防止外旋。 5.做到三不:不盘腿,不侧卧,不负重。

6.协助病人过床时,动作要协调,保持骨盆水平位抬高,并有专人固定患肢。

7.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保持引流管通畅,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8.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伤口出血情况,并随时观察病人神志、表情、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9.每2—3小时协助翻身按摩一次,或利用骨科床的拉手活动上身,将整个上身和臀部抬起以便按摩尾骶部,保持床铺干燥整洁,褥疮易发部位可垫圈。

10.术后2—3天可采用半卧位,二周伤口拆线,可坐起,三周可下地沿床站立,四周可扶拐下地步行,但应注意安全防跌倒。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骨科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患肢用石膏托,皮牵引作临时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避免加重损伤。皮牵引者按皮牵引护理常规护理。

3.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必须耐心安慰体贴病人,主动帮助病人做好生活、心理护理。

(二)术后护理

1.按骨科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术后平卧位,患肢皮牵引制动2—3周,维持患肢外展内旋位,并抬高患肢。

3.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4.注意观察伤口渗液和患肢感觉、血循环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发现患肢血循环障碍、感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排痰活动,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6.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预防便秘和泌尿系感染,三天未排便者作通便处理。

7.鼓励并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和屈、伸踝关节活动。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上石膏病人睡硬板床,石膏未干固前不能搬运病人,石膏虽干固沿未坚硬时,搬运病人应用手掌平托石膏,防止手指将石膏掐成凹陷变形致压迫软组织形成溃疡或坏死。

3.用胶枕、砂袋均匀垫好肢体,防止变形,清洁暴露肢端,以便观察。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促使石膏干固。夏季可用电吹风吹干,冬季可用烤灯烤干。但应间歇烘烤,每次20—30分钟,防止烫伤。 5.抬高患肢,垫以砂袋,胶枕等支托物,以免肿胀。石膏坚硬后,可鼓励病人活动石膏固定以外的关节和肌肉,指导病人经常在石膏内作肌肉收缩运动及指(趾)关节,足背伸屈活动,防止关节强直,骨肉萎缩。

6.被石膏压迫的隆突部位或肢休的支重部位,应用软枕妥善垫好,保持功能位,防止关节部位的石膏被折断。

7.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血循环、温度、颜色、肿胀、剧痛、麻木等感觉情况,重视病人主诉,对原因不明的剧痛,应通报医生,按医嘱在石膏上“开窗”观察,检查有无局部受压,勿乱用止痛药。8.保持石膏清洁、干燥、边缘整齐,光滑,不可浸湿,不可与硬物撞击。

9.作髋人字石膏固定的病人,要指导大小便方法,放便盆时,用胶垫垫腰部,保持同一水平,患儿可用腰盆,女病人可用尿壶接尿,石膏污染后,要及时清洁;应定时翻身,取侧卧或俯卧位,检查尾骶部有无红肿、水泡。防止异物落入石膏内。禁用锐器伸入石膏内搔痒。

10.下肢上石膏的病人,下地活动时,需在足底加后跟(木板或铁板),以免损坏石膏。

11.躯干部石膏,应注意病人是否有呼吸受阻,腹部胀气,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石膏不能过紧,进食少量多餐,不要过量,防止石膏综合征的发生。

12.如术后有渗血渗透石膏绷带,用蓝色划记号,观察是否继续渗血,必要时通报医生剖开石膏处理。

13.如遇开放性损伤,体温升至39℃以上,伤口有跳痛,肢端肿胀明显,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小夹板固定护理常规

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复位外固定后,搬运肢体时应扶托患肢,防止骨折移位,尤其在麻醉作用未消失时更需注意。

注意观察患肢血循环情况,使患肢高于以及水平。发现指(趾)肿胀、疼痛加剧、青紫麻木等现象,应报告医生,按医嘱适当调整绷带的松紧。

随着肿胀消退,扎带应逐步调整松紧,绷带松动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切勿全部松开再扎。

防止压垫压迫过紧而造成局部溃疡、坏死、必要时可变更压垫的位置。 正确指导病人煤,改善肢体打抱不平,避免关节强直,肌肉萎缩。

推荐第6篇:骨科疾病分型

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Gustilo-Anderson分类最为常用,共分为四型,包括骨和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程度。

1型:伤口长1cm左右,污染少,软组织有生机,或者轻微损伤。

2型:伤口在1cm以上,软组织损伤不广泛,皮肤无剥脱性皮瓣或撕裂伤。

3型:骨呈节段粉碎骨折并暴露,合并软组织广泛损伤或有皮肤剥脱伤。

4型:骨和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断肢。

anderson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3型。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

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

;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984年 gustilo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型分为3个" 亚型;即 ⅢA: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 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

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2〕。 anderson-Gustilo的分类法是目前" 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国学者王亦璁认为这" 种分类方法参照因素太多,彼此又并不一致,容易造成误导。他推荐根据创伤机制分类,按开放伤口形成的原因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1)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 (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 (3)潜在性开放骨折。

朱通伯则按创口大小,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度。

Ⅰ度开放性骨折: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创口在3cm以下,软组织挫伤轻微,无明显污染和骨折端外露;

Ⅱ度开放性骨折:创口长3~15cm,骨折端外露,有中等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污染明显; Ⅲ度开放性骨折:创口在15cm以上,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毁损,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污染严重。

为了对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性质和伤情做出正确评价,用以指导临床工作,不少学者根据伤因或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常用的有以下3种:

根据伤因及损伤情况分类

1.切割伤或穿刺伤多锐器或骨折端穿破皮肤造成。创口较整齐,骨折多为单纯横断或斜行。创口污染不严重,容易确定损伤范围。清创容易彻底,如果处理适当,疗效较好。

2.撕裂、剥脱伤皮肤或肌肉等可有较大面积的撕裂或剥脱,创口面积大而且不规则,并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骨折多呈粉碎性。并且可有皮肤缺损,但损伤组织一般挫灭不严重。

3.绞轧、挫灭伤 多由重物压砸,车轮机器绞轧等所致,骨折多为粉碎性或多节骨折,损伤组织多半失去活力,重者可以形成创伤性断肢。

4.枪弹伤 多为子弹或弹片等所致的投射伤。创口大小范围及深度等与投射物的速度和爆炸力强弱有直接关系。

根据损伤性质和皮肤等软组织损伤特点分类

1.A类 自内向外的开放性骨折,可分为以下几种:

A1(尖端哆出):骨折端由内向外刺破皮肤。伤口一般不足2cm,软组织损伤轻,骨端很少外露。例如胫骨骨折,近骨折端刺破小腿前侧皮肤。

A2(钝端哆出):宽钝的骨折端由内向外穿破皮肤,伤口多呈横向,大小与骨端直径相当,外露骨端不易还纳,伤口边缘皮肤多有挫灭伤。

A3(哆出撕裂):强大暴力使骨端哆出,皮肤沿骨折段纵轴撕裂,长度可达20cm以上,伤口边缘挫灭严重,肌肉可有较严重的损伤,骨折段外露很长,皮瓣容易坏死,彻底清创后常可遗留较大缺损。

2.B类 自外向内的开放骨折,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B1(高速贯穿伤):为子弹、弹片等高速贯穿物穿破皮肤、软组织,击断骨骼。伤口大小取决于贯穿物。伤口内部肌肉组织损伤程度可因贯穿物性质不同而各异。骨折多呈粉碎性,多见于战伤。

B2(锐器砍伤):造成皮肤裂伤和骨折,如刀斧伤等。创缘较整齐,挫灭不严重,骨折移位不明,伤口虽长但皮肤损伤面积不大。

B3(打击压砸伤):重物直接打击局部造成。皮肤损伤往往极不规则,因致伤物不同而各异,均有一定范围的挫灭伤骨折多呈粉碎性,不易正确判断范围。

B4(碾轧撕脱伤):多为重物挤压或机器绞轧所致。皮肤有广泛撕脱伤,可合并深部如肌肉、神经、血管等损伤。骨折常为多发或多段伤,移位严重并可能有缺损,是开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一类。

)按损伤程度分类

I型:创面清洁,创口小于lcm;

Ⅱ型:创口撕裂伤大于1cm,但无广泛软组织伤或皮瓣撕脱等;

Ⅲ型:有多段骨折和广泛软组织损伤,或创伤性断肢(枪弹伤、农业机器伤、机器绞伤和大血管伤等均属此类)。

AO骨折分类.PPT

1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部位,后三位表示形态特点

2 部位编码:1肱骨,2尺桡骨,3股骨,4胫腓骨,5脊柱,6骨盆,7手,8足,91.1髌骨,91.2锁骨,91.3肩胛骨

3 骨干骨折分型:A简单骨折,B楔形骨折,C复杂骨折。骨端骨折分型:A关节外骨折,B部分关节内骨折,C完全关节内骨折

4 股骨颈骨折为31.A

5 骨端包括骨骺和干骺端,以节段之最宽部为边长画正方形,即为骨端之节段,但31及44除外

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Weber-Cech分类

Judet以及后来的Muller、Weber、Cech等人将假关节或骨不连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骨折端血管增生或肥大,有明显的生物学反应;

血管丰富型(肥大型),骨折端富有生命力,产生明显的生物学反应。摄取锶85研究显示骨折端血供丰富。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亚型:

①“象足”型(骨痂过盛型)骨不连:骨折端有肥大和丰富的骨痂,与此同时,骨折端硬化,骨髓通过硬化的骨而闭锁。骨折端具有活力,这种类型的骨不连具有旺盛的骨新生能力。主要由于骨折复位后骨折端固定不牢,制动不充分或负重过早引起。

②“马蹄”型(骨硬化型)骨不连:骨折端有骨硬化,骨折端轻度肥大,外骨痂形成很少或几乎没有。主要由于钢板和螺丝钉固定不够牢固所引起。这是手术后最常见的骨不连。骨折端有一些骨痂形成但不足以连接骨折端,在这个阶段,骨折端仍然残存修复能力。

③营养不良型(无骨痂型)骨不连:骨折端为非肥大型,缺乏骨痂。主要发生在骨折端明显移位,分离或者内固定时骨折端未能准确对位时。骨折端有间隙,不论何时都没有骨痂生成或骨硬化形成。

第二种骨折端缺血或萎缩,缺乏生物学反应。

缺血型(萎缩型)骨不连,骨折端缺乏活力,生物学反应较少。摄取锶85研究显示骨折端血供较差。

缺血性骨不连有以下几种亚型:

①扭转楔形骨不连:特点是两骨折端中间有一块缺乏或无血供的骨片,可与一端愈合而与另一端没有连接。主要见于钢板螺钉固定的胫骨骨折。有时也见于股骨多段骨折。

②粉碎性骨不连:特点为存在一个或多个死骨片,X线显示无任何骨痂形成。主要见于固定急性骨折的钢板断裂时。主要是有第三块骨折,而且第三块骨折没有血运。

③缺损性骨不连:特点为骨干存在骨折段缺损,骨折端虽有活力但却不能越过缺损处进行连接,经过一段时间后断端萎缩。主要发生于开放性骨折、继发性骨髓炎或因肿瘤切除部分骨干。要桥接缺损部必须进行大块骨移植,或应用Ilizatrov技术。

④萎缩型骨不连:此系中间骨片缺失,缺损由缺乏成骨潜力的瘢痕组织填补所致,骨折端出现萎缩和骨质疏松及变细变尖,骨折间隙大,骨端坏死。这种骨不连在成人常常是因严重损伤骨坏死,尤其是骨膜大量坏死。这种类型叫作“无血管性骨不连”,骨形成的能力完全消失。

为了判断骨折端的修复能力即生物活性的有无,骨扫描有用。一般说来象足型(过盛骨痂型),马蹄型(骨硬化型)的骨不连在骨折端与骨折间隙显示强烈的RI聚集,即使在无骨痂型(营养不良型)也有相当多的RI聚集,骨折端完全没有RI聚集的极少。在萎缩型(无血管型)RI的聚集非常弱,有时完全没有。因此,骨扫描尽管在治疗的时间上不能完全肯定,但是对RI聚集旺盛的能够说明生物学上有修复的能力,可以定为骨延迟愈合,而不是骨不连,聚集非常少的可以分类为骨不连,由此对于选择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自体海绵骨移植很有用。

《神中整形外科学》改订22版对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原因分为骨损伤的状态和错误的治疗两种。翻译如下。

A.骨损伤的状况

a>骨折端有不适合骨愈合的情况:例如粉碎骨折和骨缺损的情况。自身的肌力能够牵开骨折部,例如鹰嘴骨折及髌骨骨折,如果没有进行对抗肌力的特殊治疗,骨愈合就没有希望。

b>骨折面的倾斜度:斜形骨折如果充分的固定,愈合良好。但是单用剪力负荷或旋转负荷时容易发生假关节,横断骨折骨痂的量少。

c>开放骨折:高能量开放骨折引起的外伤,不仅仅是骨,包含骨膜的软组织的损伤剥离引起骨折端的血流障碍,由于骨折血肿的丧失,骨的愈合迟缓,甚至不愈合。

d>感染骨坏死:开放骨折或者闭合性骨折手术后,并发化脓性骨髓炎会引起骨折端及粉碎骨片的坏死。

e>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广泛的损伤及瘢痕化:这种骨的营养血管缺少,软组织的覆盖少,多发生在小腿骨折。

f>巨大的血肿或相反血肿丧失:如前所述,血肿是骨痂形成的母床,但是巨大的血肿因血肿溶解坏死妨碍骨化,在开放性骨折血肿丧失也成为骨愈合不全的原因。

g>高度的移位及骨片间夹杂软组织:特别是在骨片间隙内夹有肌肉时,整修困难,成为骨化障碍的原因。

h>骨血运不良部位的骨折:在骨干部骨折,胫中下1/3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如股骨颈骨折,手的舟状骨骨折是代表性的骨折,这是因骨折线的走形及骨的旋转有时会发生骨坏死引起骨不愈合。 B.错误的治疗

a>整复及固定不良:固定为了保持整复的体位和骨痂的生成而进行的方法。固定时间过短,固定范围过小,固定不良而又早期运动负重是造成骨不愈合、骨不连的原因。

b>过度的牵引:骨折部开大分离,骨痂的桥架距离延长。两骨折端不能接触就不稳定,所形成的幼弱的骨痂及血管会发生断裂。

c>不适当的手术法:软组织骨膜的广泛剥离,不充分的内固定,固定材料错误。特别是初入道的青年医生,为了显露,广泛剥离骨膜,把手术部位的骨头剥成一个光杆,使骨头失去血运,造成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

一般认为骨不连多发生在长管状骨。 发生顺序以胫骨、股骨、肱骨最多。

近年随着带锁髓内钉的应用,股骨骨不连已很少见到,而胫骨常因为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已经成为骨不连最常发生的部位。

短管状骨也会发生骨不连,如掌骨、舟骨、距骨、指骨,只是发病率比较低,

在所有骨不连中最难治的最常见的是股骨颈骨折引起的骨不连,以及国内外公认的感染性不连。 假关节分类

新关节型(neoarthrosis):这是一种新的类型分型。骨髓腔被硬化的骨组织闭塞,类似象足型(骨痂过盛硬化型)及马蹄型(骨硬化型)。有时类似骨吸收型。骨断端的表面覆盖纤维软骨,在骨间隙形成一个腔。腔内充满类似关节液的浆液,临床上有某种程度的无痛性的可动域。这是真正的假关节。

Paley等人对胫骨骨不连的分类方法

Paley对胫骨骨不连的分类方法,同样也可适用于其他部位的骨不连。他们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将骨不连分成两种主要类型: 骨缺损小于1cm(A型)。

A型又可分为可动畸形(A1型)和固定畸形(A2型)。

A2型又进一步分为无畸形强直骨不连(A2-1型)和有畸形强直骨不连(A2-2型)。 大于1cm(B型):

B型又可分为骨缺损型(B1)、和骨长度缺损型(B2)和骨缺损伴骨长度缺损型(B3)型。

王兴义教授认为:这两种分类方法又可根据有无感染作进一步的改进。改进的方法很明确,即在每一型的前面加上“感染性”三个字即可。如:感染性骨不连、感染性缺损性骨不连、感染性大段缺损性骨不连。按照骨不连的原因,可加上原因的字号,如:“外伤性骨缺损”、“血源性骨髓炎骨缺损”、“放射治疗后骨不连、骨缺损”等。

小儿骨骺损伤分类

小儿骨骺损伤与成人骨折有相同之处,如按骨折产生的原则可分病理性骨折和创伤性骨折,按其是否与外界相通又分为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按骨折线的形状又分为斜形、螺旋形、横形、粉碎性骨折等,但根据儿童的特点又有青枝骨折、弯曲骨折及小儿特有的骨骺损伤。在小儿骨折中,大约15%涉及到骨骺损伤。其分类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S-H分类法。smlen和Harris主要根据力线表现将骨骺损伤分为I~V型,这种分类法根据损伤机制,区分骨折线通过不同的骺板细胞层,预测对骨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S—H分类及处理原则

1.I型 该型从x线片上看不到骨折线,损伤完全通过骨骺和骺板,不波及干骺端,(临床上称骨骺滑脱)。这种损伤多由剪切暴力所致,多见于幼小婴儿,因为他们骺板的厚度相对较厚。

治疗:I型骨骺损伤闭合性复位比较容易,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一般不影响骨骺生长,预后良好。但是股骨头和桡骨小头的骨骺分离由于损伤动脉及骺板的血液运行随着骨骺的分离而受到破坏,可引起股骨头的缺性坏死。

2.Ⅱ型 这是骨骺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骨骺分离加干骺端部分骨折,因有三角形干骺端骨折块,使其诊断比I型容易。骺板分离部分与I型相同。损伤机制由剪切力加上弯矩造成,多见于10岁以上的儿童,这时他们的骺板相对比较薄。

治疗:闭合复位容易成功,常不发生骨生长障碍,预后良好。报告有发现骨的纵轴生长缓慢,所以较大儿童的I、Ⅱ型损伤仍需注意随访,特别是股骨下端骨骺损伤。

3.Ⅲ型 这类损伤,从关节面经过骨骺,即关节内骨折加骨骺分离,这种损伤不常见,由关节内切剪刀引起,通常出现在胫骨远端。

治疗:要着眼干关节而和骺板平整,解剖对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婴幼儿,因此,常需开放复位。预后情况受对位情况、分离骨骺血供和损伤时的年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4.IV型 损伤涉及关节面,骨骺、全层骺板和部分骺端,即关节内骨折加骺板和干骺端骨折。

治疗:与Ⅲ型相同。内固定用细而光滑的克氏针,不用螺丝钉,并避免通过骺板,如果必须穿过骺板,应使克氏针与骺板垂直,在术后4~6周拔除。

5.V型 此型损伤多由强大的挤压暴力造成,引起骺板的软骨细胞压缩而严重破坏即压缩性骨折.较少见,但后果非常严重,常导致骨生长畸形。由于损伤没有移位,x线诊断困难。因此凡小儿肢体坠落性损伤或涉及到骨骺附近的损伤,而x线拍片无明显异常,但疼痛和肿胀持续一段时间,应考虑有骺板挤压伤的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同时患肢不负重3周,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二)治疗注意事项

1.Ⅰ、Ⅱ型损伤早期闭合复位。复位时切忌手法粗暴。不必强求解剖复位,残存的畸形可改建纠正,但最大成角不可超过30°。

2.Ⅲ、Ⅳ型损伤治疗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但必须保护骨骺的血液供应。有时Ⅲ型对位良好,比较稳定,也可保守治疗。

3.骨骺损伤后修复较快,大约是于骺端骨折愈合时间的一半。因此,伤后10d的I、Ⅱ型损伤,不要再试行手法复位,可任其愈合,若有畸形,以后截骨加以矫正。

4.骨骺损伤的患儿应定期随访,直到骨骼成熟为止。

软组织损伤:

骨骼肌损伤的分类:

1.急性损伤可分为;①完全断裂;②部分断裂:又分筋膜内断裂(出血在筋膜囊内)与筋膜囊外断裂(膜同时撕裂,出血进入肌间隔);③肌肉挫伤,部分继发骨性肌炎。 2.缺血性损害:如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的前臂缺血性挛缩,各种间隔综合征等。 3.慢性骨骼肌损伤:①肌肉筋膜炎与肌肉劳损;②迟延性肌肉酸痛。 4.肌痉挛。

神经损伤分类 1.Seddon分类法 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Seddon于1943年提出三种类型:

(1)神经失用(neurapraxia):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为暂时性的生理性阻断,神经纤维不出现明显的解剖和形态上的改变,远端神经纤维不出现退行性改变。神经传导功能于数日至数周内自行恢复。

(2)轴突断裂(axonotmesis):轴突在髓鞘内断裂,神经鞘膜完整,远端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后神经可自行恢复。

(3)神经断裂(neurotmesis):神经束或神经干完全断裂,或为疤痕组织分隔,需通过手术缝接神经。缝合神经后可恢复功能或功能恢复不完全。

2.Sunderland分类法 1968年Sunderland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将其分为五度:

(1)第一度损伤:传导阻滞。神经纤维的连续性保持完整,无华勒变性。髓鞘损伤,损伤部位沿轴突的神经传导生理性中段,轴突没有断裂。不发生Wallerian变性。神经无再生,无Tinnel征(运动前移)通常在3-4周内自行恢复。

(2)第二度损伤:轴突中断,但神经内膜管完整,损伤远端发生华勒变性。轴突断裂,损伤远端发生Wallerian变性,近端一个或多个结间段发生变性,神经内膜管保持完整(Schwann细胞基地膜)为轴突再生提供了完好的解剖通道。可自行恢复,轴突以每日1-2mm速度向远端生长。

(3)第三度损伤:神经纤维(包括轴突和鞘管)横断,而神经束膜完整。轴突和内膜管断裂,但神经束膜保持完整。由于神经内膜管的破坏,导致结构紊乱。有自行恢复的可能性,但由于神经内膜疤痕化,恢复常不完全。

(4)第四度损伤:神经束遭到严重破坏或断裂,但神经干通过神经外膜组织保持连续。神经束膜损伤,可保留部分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为发生神经干离断。很少能自行恢复,需手术修复。

(5)第五度损伤:整个神经干完全断裂。需手术修复才能恢复。

Sunderland分类法中的第

三、

四、五度损伤与Seddon分类法中的神经断裂相当,只是神经损伤程度上有所差异。

骨髓炎分类

Cierny和Mader等将骨髓炎分为4个解剖阶段: Stage1髓内型,

Stage2皮质型(表浅型), Stage3限局型, Stage4弥散型。

困了,先到这里,下次值班再说. 中午休息时间,再发一部分:

肩关节篇: 肩胛骨骨折的分类

Miller分型Miller按照肩胛骨的形态特点将其分为突起部、颈部、肩盂关节部及体部,并据此将SF简化为四种主要类型及相关亚型。

Ⅰ型(突起部)

A:肩峰骨折.

B:肩峰基底或肩胛冈骨折.

C:喙突骨折.

Ⅱ型(颈部)

A:颈部骨折线位于肩峰---肩胛冈基底外缘.

B:颈部骨折线延伸至肩峰基低部或肩胛冈.

C:颈部横断骨折.

Ⅲ型(肩盂关节内骨折)

Ⅳ型(体部骨折) hardegger分型.

体部 盂缘 盂窝 解剖颈

外科颈 肩峰 肩胛冈 喙突

根据骨折部位提出的分类方法可归纳为:

a)体部骨折,占SF的35%~50%,骨折多位于肩胛下方的薄弱区。由于肩胛骨体部周围有丰厚的肌群覆盖,大部分骨折移位轻微且无须手术治疗。临床上偶有肩胛骨体部爆裂骨折,其外缘尖端可刺入盂肱关节,并妨碍关节活动。

b)盂缘骨折,约占SF的25%左右,常继发于肱骨头脱位,手法整复后可能遗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失稳。

c)盂窝骨折,占SF的6%~10%,常由肱骨头直接撞击盂窝所致,其中损伤严重者约占盂窝骨折的10%。

d)解剖颈骨折,由于受到肱三头肌长头的持续牵拉,其骨折远端通常向外下方明显移位,单纯依靠手法整复常难以纠正骨折移位。

e)外科颈骨折,肩胛骨外角可明显移位,其移位程度主要取决于是否伴有同侧锁骨骨折和/或喙锁韧带断裂。当肩关节悬吊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时,局部肌肉的拉力和患肢重量将使骨折远端向前、下、内侧旋转移位。这种三维方向移位可使肩峰及盂肱关节周围肌群的起止关系和结构长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失调。骨折可使肩盂的倾斜角度改变,这是导致肩关节脱位的解剖学基础。

f)肩峰骨折,约占9%,受到三角肌的持续牵拉,其骨折远端常向下倾斜移位,从而损害肩袖功能。

g)肩胛冈骨折,占6%~11%,常伴有肩胛骨体部骨折,严重者可导致肩袖损伤,有些移位明显的肩胛冈基底部骨折往往愈合困难。

h)喙突骨折,约占5%,移位严重的喙突基底部骨折可压迫神经血管束。 这两种分型方法基本可以概括骨折的全部类型,在临床上被较普遍接受。

Ideberg 对关节盂骨折的资料作回顾总结,根据损伤机制、骨折部位及移位方向提出单对肩胛盂骨折的六种具体分型,对临床治疗有明确指导意义。临床上,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者被称为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可使肩盂的倾斜角度改变,导致肩关节脱位。

关节盂软骨内骨折Ideberg分型 I型: 前缘撕裂骨折 II型:

IIA:横行骨折通过关节窝沟,折块在下方 IIB:斜行骨折通过关节窝沟,折块在下方

III型: 斜行骨折通过关节窝沟,折块在上方,常伴有肩锁关节的损伤。 IV型:横行骨折通过肩胛骨中部 V型:合并有II型和IV型损伤

VI型:关节窝表面的严重粉碎性骨折(GOSS) Go曾用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uspensory shoulder complex,SSSC)的双重损伤,对此进行了补充描述。在某些多发伤患者中,也可出现不同类型骨折的组合形式,此类混合骨折的手术时机常因伤情所限而被延误,骨折周围的软组织粘连和大量骨痂形成等,使后续治疗非常困难。

矫形外科创伤学会(OTA)编码和分型委员会1996年颁布了OTA分型体系。该体系是应对骨折系统性分类的需要而建立的,符合研究和交流的标准。

肱骨近端骨折提出的分类方法很多。有按骨折的解剖部位、损伤的机制、骨折块的数目以及接触面的大小,骨折块的血循环情况等分类系统。 Kocher(1896年)提出按解剖部位分为: 解剖颈、结节部位、外科颈骨折等。

但没考虑骨折移位程度的大小以及骨折数目的因素。因此造成诊断上的混乱和治疗上的困难。 Watson-Jones根据外伤机制分为内收型及外展型骨折。因为肱骨近端均有向前成角畸形,当肩内旋时表现为外展型损伤,而肩外旋时又表现为内收型损伤。因此分类标准不够严格准确,容易对治疗形成错误引导。

Codman(1934年)提出将肱骨上端分为四部分骨折块的概念。大致按骨骺的闭合线将肱骨上端分为解剖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骺端四部分。所有不同类型的骨折是上述四部分骨块不同组合的结果。Codman分为四部分骨折块的概念为目前国际通用的Neer分类系统奠定了基础。 当今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分类方法有Neer分类系统和AO分类。

(二) Neer分类

Neer(1970年)在Codman的四部分骨块分类基础上提出新的分类方法。此种分类方法包含骨折的解剖部位、骨块移位的程度和不同组合等因素在内。可概括肱骨上端不同种类的骨折,并可提供肌肉附丽对骨折移位的影响和对肱骨头血循环状况的估计。从而可更加准确地判断和评价肱骨近端骨折的预后,以便指导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法。

Neer分类方法考虑到骨折的部位和骨折的数目。但分类的主要依据是骨折移位的程度-即以移位大于1cm或成角畸形大于45°为标准进行分类

肱骨上端骨折,包括几处的骨折,只要未超过上述的明显移位的标准,说明骨折部位尚有一定的软组织附丽连接,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种骨折为轻度移位骨折,属于一部分骨折。 二部分骨折是指某一主骨块与其他三个部分有明显的移位。

三部分骨折是指有两个骨折块彼此之间以及与另两部分之间均有明显的移位。

四部分骨折是肱骨上端四个主要骨折块之间均有明显移位,形成四个分离的骨块。此时肱骨头成游离状态并失去血液供应。

Neer对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诊断有明确、严格的定义。真正的骨折脱位是骨折伴有肱骨头脱出盂肱关节,而不能将肱骨近端骨折时伴有的肱骨头向下半脱位(关节内)或肱骨头的旋转移位混为一谈。

根据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根据骨折移位的数目可分为二部分骨折脱位、三部分骨折脱位玫四部分骨折脱位。

肱骨头的劈裂骨折和关节面嵌压骨折是特殊类型的肱骨上端骨折。根据肱骨头关节面嵌压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小于20%、20%-45%和大于45%三种。肱骨头劈裂骨折可参照上述标准分类。

(一) AO分类

在Neer分类的基础上,AO分类是对Neer分类进行改良,分类时更加重视肱骨头的血循环供应情况,因为肱骨头的血循环状况与缺血坏死的发生和骨折治疗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根据损伤的程度,AO分类系统将肱骨近端骨折分为A、B、C三种类型。 A型骨折是关节外的一处骨折。肱骨头血循环正常,因此不会发生头缺血坏死。 A1型骨折是肱骨结节骨折。再根据结节移位情况分为三个类型。 A1-1:结节骨折,无移位。 A1-2:结节骨折,伴有移位。

A1-3:结节骨折,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A2型骨折是干骺端的嵌插骨折(外科颈骨折)。根据有无成角及成角方向也分为三个类型。 A2-1型:冠状面没有成角畸形。侧位前方或后方有嵌插。 A2-2型:冠状面有内翻成角畸。 A2-3型:冠状面有外翻成角畸形。

A3型是干骺端移位骨折,骨端间无嵌插。可分为三个类型。 A3-1型:简单骨折,伴有骨折块间的成角畸形。

A3-2型:简单骨折,伴有远骨折块向内或向外侧的移位,或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A3-3型:多块骨折,可有楔形骨折块或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B型骨折是更为严重的关节外骨折。骨折发生在两处,波及到肱骨上端的三个部分。一部分骨折线可延及到关节内。肱骨头的血循环部分受到影响,有一定的头缺血坏死发生率。

B1型骨折是干骺端有嵌插的关节外两处骨折。根据嵌插的方式和结节移位的程度可分为三个类型。

B1-1型:干骺端骨折有嵌插,伴有大结节骨折。

B1-2型:干骺端骨折有嵌插,伴有轻度的内翻畸形和肱骨头向下移位。合并有小结节骨折。 B1-3型:干骺端骨折有嵌插,侧位有向前成角畸形,同时伴有大结节骨折。 B2型骨折是干骺端骨折无嵌插。骨折不稳定,难以复位。常需手术复位内固定。 B2-1型:干骺端斜行骨折伴有移位及结节骨折移位。

B2-2型:干骺端横断移位骨折,肱骨头有旋转移位一。伴有结节移位骨折。 B2-3型:干骺端粉碎移位骨折,伴结节移位骨折。 B3型骨折是关节外两处骨折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B3-1型:干骺端斜行骨折,伴盂肱关节脱位。虽然只有一骨折线,但通过结节及干骺端。 B3-2型:与B3-1型相似,伴有结节骨折及盂肱关节脱位。 B3-3型:干骺端骨折伴盂肱关节后脱位及小结节骨折。

C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波及到肱骨解剖颈。肱骨头的血循环常受损伤、易造成头缺血坏死。 C1型骨折为轻度移位的骨折,骨端间有嵌插。

C1-1型:肱骨头、大结节骨折。颈部骨折处有嵌插,成内翻畸形。 C1-2型:头、结节骨折,颈部骨折处有嵌插,成内翻畸形。 C1-3型:肱骨解剖颈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C2型骨折是头骨折块有明显移位,伴有头与干骺端嵌插。

C2-1型:头、结节骨折,头与干骺端在外翻位嵌插,骨折移位较明显。 C2-2型:头、结节骨折,头与干骺端在内翻位嵌插。 C2-3型:通过头及结节的骨折,伴有内翻畸形。 C3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伴有盂肱关节脱位。 C3-1型:为解剖颈骨折伴有肱骨头脱位。

C3-2型:解剖颈骨折伴有肱骨头脱位及结节骨折。

C3-3型:头和结节粉碎骨折,伴有头脱位或头的部分骨折块脱位。

尽管Neer分类和AO分类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广为应用的分类方法。但是由于肱骨近端骨折复杂、组合多变,X线片上骨折块的影像重叠以及在X线片上准确测出1cm的移位或45°成角畸形有一定困难。因此不同医师对同一X线片可能做出不同的分类结果,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仍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余地。

肩峰撞击征分型

Acromial Side

A0 NormalBrooks 分型

I型: 喙突尖部或骨骺骨折 II型: 中部骨折 III型:基底部骨折

IV型: 涉及到肩胛骨上体部的骨折 V型:延及关节窝的骨折

其后缀以A或B用来表示合并或不合并锁骨或其连接到肩胛骨的韧带损伤。

肩锁关节脱位 分类:

以往习用Allman分类法: Ⅰ级: 肩锁关节损伤;

Ⅱ级: 肩锁关节半脱位(有关节囊,肩锁韧带ACL,喙锁韧带CCL损伤); Ⅲ级: 肩锁韧带ACL,喙锁韧带CCL全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目前多采用Rockwood分类法]:

I型指肩锁韧带挫伤,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保持稳定; II型指肩锁韧带断裂,喙锁韧带挫伤,常引起半脱位;

III型指肩锁关节囊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25% ~100% ; Ⅳ型指为III型伴喙锁韧带从锁骨撕脱,同时伴有锁骨远端向后移位进入或穿出斜方肌; V型指为III型伴喙锁间隙增大100% ~300%;

VI型指为III型伴锁骨外侧端向下脱位于喙突或肩峰下。相对于Allman分类法,Rockwell分类更倾向于病理解剖,更能指导临床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的Toi分型: Ⅰ型肩锁韧带挫裂和部分断裂,锁骨外端有轻度移位; Ⅱ型肩锁韧带断裂和喙锁韧带牵拉伤,锁骨外端移位; Ⅲ型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完全断裂,锁骨外端完全移位。临床中各型脱位常与对侧肩锁关节通过X线片检查加以对比。

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按部位分为三类: 1. 锁骨中1/3骨折

锁骨在此处从管状渐变为扁平,另外该处骨质相对薄弱,易发生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 2. 锁骨外1/3骨折

根据骨折和喙锁韧带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五个亚型:

I型:发生于喙锁韧带外侧,因喙锁韧仍与锁骨连接维持其位置,此型多无移位。

II型:发生于喙锁韧带内侧,近侧骨折段失去牵拉固定而轻易向上错位,而上肢重量和肌肉牵拉使远骨折段下移。

III型:外侧端包括肩锁关节面的骨折,该型骨折几乎全能愈合但易引起肩锁关节退行性关节炎 IV型:儿童喙锁韧带与骨膜相连而骨折近段移位 V型:粉碎骨折,喙锁韧带附着骨折与远近骨折端分离 3. 锁骨内侧1/3骨折

Neer分型将锁骨远端骨折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为韧带间骨折,稳定,无须手术; 该骨折的近折段与喙锁韧带的联结未受损坏,骨折无移位。其中包括锁骨的经肩锁关节面的骨折;

Ⅱ型骨折为喙锁韧带与锁骨近折端之间的连续性丧失,常需手术; 该型骨折的近折段与喙锁韧带的联结遭到破坏,骨折明显移位。。Ⅱ型骨折虽只约占外侧端骨折的1/4,但骨折不愈合率极高

Ⅲ型骨折伤及肩锁关节,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需二期切除锁骨远端以解除疼痛.Craig分型除上述三型外,还包括Ⅳ型儿童骨膜鞘骨折,以及Ⅴ型粉碎性骨折(有游离骨片与完整的喙锁韧带相连).

肩关节不稳定的分类

Bankart1923年最早使用肩关节不稳定(shoulder instabili-ty,SI)一词,并首次描述了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后盂唇或关节囊自盂缘撕脱现象,即Bankart损伤。

传统的肩关节不稳定只表示前方或后方脱位。随着肩关节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的进展,SI内涵逐渐扩大。Cofield将SI定义为:创伤或非创伤引起的向前方、前下、下方、后下、后方及前上方单向或多向脱位、半脱位.

最早SI分为创伤性及非创伤性。

之后又被分为急性、慢性、复发性及前方、后方不稳定。

Thomas将复发性SI分两大类:

(1)TUBS(Trauma、Unidirectional、Bankart、Surgery)此类肩关节有明确创伤史,为单向不稳定,Bankart损伤存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2)AMBRI(Atrauma、Multidirectional、Bilateral、Rehabilitation、Inferior)此类无明显创伤史,具有双肩多向不稳定特点,康复治疗尤其增强肩袖力量锻炼效果可观,手术将松弛的关节囊前下部上移亦能获得良好效果.

现在人们倾向于将SI按照原因、程度、方向、随意性及急慢性进行综合分类,Silliman提出如下分类:

随意性 SI:多发生于青少年,男女之比为2∶1,无明确创伤史,不存在Bankart及Hill-Sachs损伤。伴有情感、性格障碍,并常以脱位引起别人注意,心理治疗有效,康复及手术治疗效果差.非随意性SI中ASI发生率为95%,PSI发生率只有2%~4%,其中96%由创伤引起,4%由积累性劳损或关节囊过度松弛引起.

近年来复发性肩关节半脱位及MDI引起人们广泛兴趣。 Rockwood将前者分4类: Ⅰ.无脱位史的创伤性半脱位; Ⅱ.有脱位史的创伤性半脱位;

Ⅲa.非创伤性随意性半脱位,伴有心理障碍; Ⅲb.非创伤性随意性半脱位,不伴有心理障碍; Ⅳ.非随意性半脱位。

MDI多发于青年女性,分前下、后下及前后下3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可以是MDI的首发症状。

Blazina首次提出复发性短暂性半脱位(recurrent transient subluxation)概念。多发生于投掷、网球、游泳运动员,肩强力外旋、上举时出现剧烈疼痛、麻木、无力,并可感受到肱骨头滑动。Rowe称之为“死臂综合征”(dead arm syndrome),并报告其病理改变Bankart损伤占64%,关节囊松弛占26%,冈上肌与肩胛下肌间隙增大占54%.

肩锁关节脱位 Allman分类法: Ⅰ级: 肩锁关节损伤;

Ⅱ级: 肩锁关节半脱位(有关节囊,肩锁韧带ACL,喙锁韧带CCL损伤); Ⅲ级: 肩锁韧带ACL,喙锁韧带CCL全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目前多采用Rockwood分类法:

I型指肩锁韧带挫伤,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保持稳定; II型指肩锁韧带断裂,喙锁韧带挫伤,常引起半脱位;

III型指肩锁关节囊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25% ~100% ; Ⅳ型指为III型伴喙锁韧带从锁骨撕脱,同时伴有锁骨远端向后移位进入或穿出斜方肌; V型指为III型伴喙锁间隙增大100% ~300%; VI型指为III型伴锁骨外侧端向下脱位于喙突或肩峰下。

相对于Allman分类法,Rockwell分类更倾向于病理解剖,更能指导临床治疗 Toy的分类,肩锁关节的损伤按损伤程度不同

单纯扭伤(Ⅰ度);

半脱位(Ⅱ度),包括关节囊和肩锁韧带撕裂以及喙锁韧带的部分撕裂; 全脱位(Ⅲ度),喙锁韧带、关节囊和肩锁韧带完全撕裂

肩关节后脱位

根据肱骨头脱出后的位置分为三型。 ① 盂下型, 肱骨头位于关节盂下方, 此类少见; ②冈下型, 肱骨头位于肩胛冈下, 亦少见; ③肩峰下型, 肱骨头位于肩峰下方, 关节面朝后, 位于肩胛盂后方, 此类最常见

肩关节后方不稳定( Pos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 , PSI)

相对较少见, 因此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它通常表现为复 发性肩关节后方半脱位, 而急性肩关节后脱位不常见

PSI 的分类

由于后方关节囊的松弛、肱骨头的移位等因素导致的 PSI 可表现为完全脱位或半脱位。 肩关节后脱位通常被分为急性或慢性: 创伤后时间短于6 周的肩关节后脱位是急性; 创伤后时间长于6 周的肩关节后脱位是慢性。 肩关节后方半脱位可分为创伤性或非创伤性, 而后者又可被分为随意性或非随意性。

Bowen证实: 在复发性肩关节后方半脱位的病例中,近50 %是由于创伤导致的。Ramsey 等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对复发性肩关节后方半脱位进行了分类。在PSI 的分类中, 值得注意的是随意性PSI。它在10~20 岁年龄段多见,可随自身意志, 在特定姿势和位置使盂肱关节脱位并能自动复位, 不存在盂唇剥离(Bankart 损伤) 等损伤。

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疗效评分标准 Karlon术后疗效评分标准,

优:无痛,上肢肌力正常,肩关节活动自如,X线片示肩锁关节间隙≤5mm; 良:微痛,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线片示肩锁关节间隙5~10mm。 差:疼痛,肩关节活动重度受限,X线片示肩锁关节仍有脱位。 Lazzcano标准 评定患者术后功能,

优:肩部无疼痛,上肢有力,肩关节活动正常,恢复原工作;

良:肩关节活动有轻度疼痛,患肢比较有力,肩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外展、上举达不到180°; 差:活动时疼痛、肩关节活动时明显障碍,力量减弱。

针对肩关节手术后的功能结果,目前存在很多评分系统,如ucla 评分、neer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美国肩肘医师评分(ases)等。

这些评分的设计都是将疼痛、日常功能、活动度以及肌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但由于各个评分系统对不同方面权重的不同,导致应用不同评分所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因而不能在不同病例系列之间进行有效的比较.neer评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评分系统,尤其是北美地区,其特点是评分中包括了对解剖结构重建的考虑。neer百分制评定标准.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术后总评定分数在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

constant-murley评分是在欧洲应用最为广泛的评分系统,其特点为对主观评估结果和客观评估结果存在不同的权重。

ucla评分包括了疼痛( 10 分)、功能(10分)及活动度(10分)等3项内容的评估,并附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5 分) 。其特点是给予3 项评估内容相同的权重,因此某一项评估的优良结果不能掩盖其他项评估的较差结果。

ases评分是为统一标准化评分系统而制定的一套评分,包括患者自我主观评估和医师客观评估2个部分,最后的评分仅由自我主观评估部分的得分计算得出。目前国际上最常采用的是neer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

值得注意的是,ases评分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希望其能够成为一个公认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 下面开始肩关节功能评价全面综述:

肩关节外科医生Codman 于1913 年提出医院的数据应该标准化。首先是第一次评估必须标准化,这样可以比较不同医院和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别,同时强调结果的评价应该以病人的感觉为主。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肩关节的功能评估可以分为 全身评价的健康测定系统(Health global system)、全肩关节评估系统 ( Global shoulder system) 特殊疾病评估系统(Disease specificsystem) 。

一个评估系统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有效性(Validity) ,可靠性(Reliability) ,敏感性(Sensitivity) 和反应性 (Responsivene) 。

肩关节功能相关的全身健康测定系统

这类评估系统其原始目的都是用来评价全身的功能,包括体力、脑力、社交及幸福感等生活质量评价,都是问卷形式。调查评估可以通过电话或者信函形式进行,也可以用于门诊或病房的病人。

两个最常用的系统。

36 条简短医疗结果调查问卷( The3636。SF36。包括一般健康问题、体力功能问题、由于体力而造成的日常生活限制、身体疼痛、社交能力、心理压抑和幸福感以及情绪问题造成的功能限制等方面的问题。SFIkuta 评分系统 评分

关节活动范围 ≥90° 60 ≥75° 40 ≥45° 20

日常活动无疼痛 20 偶尔疼痛 10 频繁疼痛 0 畸形 无 5 轻度 2 角度>20° 0 不稳定 无 5 轻度 2 角度>20° 0 日常活动受干扰 无 5 轻度 2 严重 0 影像评价 无 5 轻度关节炎改变 2 重度关节炎或半脱位 0 优: ≥80 分; 良: ≥60 分; 一般: ≥40 分; 差:

脊柱骨折部分:

往对脊柱损伤的分类众说不一。近20年来,诊断技术不断提高,CT、ECT、MRI广泛应用于临床,电子计算机技术渗透到生物力学的研究,建立了 加贴近实际的生物及损伤模型,使脊柱损伤的诊断更加直接、明了,也促使脊柱损伤的分类不断完善。由于脊柱损伤的复杂性( 暴力可产生一种以上的损伤)、检查条件的多层次性及研究侧重点的多面性,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分类方法,往往根据治疗与研究需要,选择不同依据分类或多种分类方法并用。依据Denis三柱概念, 趋向于按脊柱损伤机制和损伤后的形态、功能、时期分类,因其对各类损伤的治疗更加实用。现将有关分类介绍如下。

脊柱骨折分型分类 三柱结构分类:

Denis将脊柱理解成三条纵行的柱状结构,即:

(1)前柱,包括脊柱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2/3部分; (2)中柱,由椎体及椎间盘后1/3和后纵韧带组成;

(3)后柱,由椎弓、椎板。附件及黄韧带、棘间、棘上韧带组成。

1984年Ferguson完善了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认为椎体和椎间盘的前2/3属前柱,后1/3属中柱,这是目前比较一致公认的三柱分类概念,凡中柱损伤者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法国的Roy-Camille、Saillant的三柱概念略有不同,他们认为中柱除椎体和椎间盘的后1/3以外,尚应包括椎弓根、关节突。中柱的范围较广,而后柱仅指关节突后方的椎弓,包括椎板、横突、棘突,但任燃主张中柱损伤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因此判定中柱损伤是分类的基础。 根据损伤病程分类

由于损伤后病程长短不同、处理方式有异,故临床上将其 :

(1)急性期损伤:在1周以内,损伤病理过程仍处于进行性发展过程,损伤反应在72 h最重,一般持续7天,1周后逐渐缓解并趋于平稳。

(2)早期脊柱损伤:损伤3周以内,此期出血、水肿等组织反应趋于消退,脊髓未丧失的功能开始恢复,瘢痕粘连尚未形成,为损伤修复的最佳时期;

(3)陈旧性脊柱损伤:损伤3周以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过程的消退及修复过程,软组织已获初步愈合,损伤脊髓内瘢痕形成。 根据损伤部位分类

此分类方法较为直观、方便,对治疗有直接指导意义,临床沿用至今。

2.1 胸椎损伤 胸椎活动幅度较小,加之有胸廓的保护,胸椎损伤相对少见。但由于胸椎椎管狭窄,关节间活动范围小,容易发生脊髓损伤。根据解剖部位分为:(1)上胸椎损伤:T1~T3;(2)中胸椎损伤:T4~T10;(3)下胸椎损伤:T11~T12。

2.2 腰椎损伤 腰椎小关节呈矢状,伸屈活动灵活,但其它活动受到限制,且是身体上部负荷的主要承受者,因而容易损伤。根据解剖部位分为:(1)上腰椎损伤:L1~L3;(2)下腰椎损伤:L4~L5 。

2.3 胸腰椎损伤 由于解剖结构上的改变,T

11、T12前面无胸骨柄,两侧为游离肋,稳定性也较其它胸椎差;而胸椎是后凸弯曲,腰椎是前凸弯曲, 样易使脊柱的受力下传。一般来说,T12~L2骨折占脊柱骨折的60%,T11~L4骨折占脊柱骨折的90%。所以,通常所说胸腰椎骨折,指的就是T11~L4骨折。

按脊柱外伤机制分类 分为四型。

1、屈曲压缩骨折(Bending compreion fracture) 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此型损伤主要是屈曲压缩应力所致,根据弯曲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压缩和侧向压缩,前者多见,后者少见,前者表现为前柱受压力,椎体前部高度压缩 < 50%,前纵韧带大多完整,后柱承受张力,X线像显示椎体后侧皮质完整,高度不变,后柱的棘上、棘间韧带在张力较大时可断裂,而中柱作为支点或枢纽而未受累,该型骨折常见于胸椎,大部属稳定型,神经损伤少见。

约占胸腰椎损伤的一半。脊柱处于屈曲位时,由纵轴的超负荷引起前柱的压缩和后柱的张力造成脊柱损伤。其损伤机制的特点是:前柱承受压力,后柱承受张力,中柱作为支点,椎体后缘高度不变。根据外力方向不同,又可分为前屈型及侧屈型,前者常发生于T11~L1,后者以L2,3为多。椎体压缩常<50%,如>50%则后柱受累。压缩骨折以椎体上终板受累多见,下终板较少。

Ferguson根据稳定性不同将屈曲压缩骨折分为3型:

(1)Ⅰ型:为单纯椎体前方楔形压缩,压缩不超过50%,中柱与后柱完好; (2)Ⅱ型:为椎体楔变伴后柱韧带复合结构破坏,并有棘突间距加宽、关节突骨折或半脱位,前、后柱损伤,中柱完好;

(3)Ⅲ型:为椎体压缩,椎体后上缘骨折,骨折片突入椎管,前、中、后柱均损伤。

2。爆裂性骨折(Bursting fracture) 概念 脊椎爆裂性骨折是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随CT在临床的应用而逐渐开始认识的,约占脊椎骨折的20%。最早由Holdworth于1963年首先提出,指轴向压力加上不同程度的屈曲和(或)旋转力作用于脊椎,使椎间盘的髓核疝入椎体,导致椎体内压急骤升高而引起椎体自内向外的骨折,即椎体粉碎骨折。脊椎爆裂性骨折最显著的特点是脊柱中柱受损。伤椎前柱与中柱均崩溃,椎体后缘高度降低并向四周分散,两侧椎弓根距离增大,椎体后缘骨折片连同椎间盘组织膨出或突入椎管,常致硬膜囊受压,后纵韧带 受损。

脊柱爆裂性骨折虽可以发生于颈、胸、腰椎,但以胸腰段最常见,特别是胸腰结合部损伤占骨折的40%,仅L1的爆裂性骨折即占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半数以上,原因可能是此区无胸廓保护,并且胸椎小关节在此由冠状方向转为矢状方向。

在CT扫描应用前常将此类骨折归于压缩型骨折。该型损伤的特点是脊柱中柱受累,在轴向应力或轴向应力伴屈曲应力作用下使椎体呈爆裂样裂开,椎体后侧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该类骨折在普通正、侧位X光片可见椎体前高、后高及侧高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椎间盘高度可能减小或不变,椎弓根间距增宽,CT扫描对此类损伤诊断价值最大。

分类

Denis将爆裂骨折分为 5型:

A型,是指在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的上、下终板均破裂的骨折,一般不引起后凸成角,多见于下腰椎。

B型,为不完全纵向垂直或略带前屈应力所致的上终板损伤,能导致急性或晚期向后成角,为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中最常见的一型。

C型,为下终板损伤,作用机制与B型相似,但比B型少见。

D型,是轴向应力伴有旋转暴力所致,多见于腰椎,该型极不稳定,可造成骨折脱位,但与屈曲旋转型骨折不同之处在于该型椎体多为粉碎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椎体后壁可突人椎管,椎板可有纵向骨折。

E型,为轴向应力伴有侧向屈曲,该型除椎弓根间距增宽外,压缩侧可由骨块挤入椎管。

Altas在总结Denis和McAfee等人关于脊椎爆裂性骨折的基础上,根据CT图像上椎体矢状骨折、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椎体前缘楔变程度、椎管狭窄范围及是否合并其它部位脊椎骨折,将脊椎爆裂性骨折分为5 主要类型:

(1)A型:椎体上下终板骨折,椎体呈一致性压缩,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常见于下腰椎; (2)B型:椎体上半部压缩楔变并向后突出,椎体下终板完整,此型最常见,占54.7%,以胸腰段多见;

(3)C型:椎体下半部压缩楔变并向后突出,椎体上终板完整,此型较少见;

(4)D型:骨折的椎体发生旋转、脱位,表现为后柱骨折。又可分为两个亚型:①D1型,骨折伴侧方移位;②D2型,骨折伴矢状移位;

(5)E型:又称侧屈型,发生于腰椎侧屈时,轴线压缩力引起前中柱单侧受累,骨折的椎体呈明显侧方楔变,当后柱受累时,可有单侧小关节脱位,不稳定,常伴有神经症状。 爆裂性骨折的稳定性 Altas将不稳定脊椎爆裂性骨折CT表现概括为: (1)椎管移位;

(2)椎体压缩高度超过50%; (3)附件骨折; (4)椎弓根间距增宽。

O′callaghan把下述小关节变化定为不稳定: (1)椎体半脱位伴小关节前交锁; (2)椎体侧脱位伴小关节外侧脱位;

(3)急性脊椎后凸畸形伴椎体轻度半脱位及小关节脱位。

Willen等分析了8例椎体爆裂骨折的尸体标本,根据尸检病理表现对照相应的X线征象,在Denis分类的基础上判断其稳定程度:Denis A、Denis B属稳定型,Denis D、伴有小关节移位的Denis B属不稳定型,并经病理检查证实。

3、安全带型损伤(Seat-belt type injury) 又称屈曲牵开型损伤,此型损伤常见于乘坐高速汽车腰系安全带,在撞车的瞬间 躯体上部急剧前移并屈曲,以前柱为枢钮,后柱与中柱受到牵张力而破裂张开。骨折线横行经过伤椎棘突、椎板、椎弓根与椎体,后部结构的棘上、棘间及黄韧带断裂,暴力大者可同时伴有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纤维环断裂,也可有椎体后缘的撕脱骨折。根据损伤平面的不同,此型可分为损伤通过骨组织的水平骨折(Channce骨折)和损伤通过韧带组织、造成椎间分离的脱位两种类型。Channce骨折在正位X线片可见两侧椎弓根和棘突呈水平分离或棘间明显增宽。侧位片可见从椎板和椎弓直至椎体后部的水平骨折线。典型病例可见到椎体后缘高度增加,椎间隙后部张开。CT扫描可发现,X线平片易漏诊的椎弓根骨折。此型损伤轻者可无神经症状,但严重骨折和脱位常伴有难以恢复的神经损伤。

此型为牵张性剪力损伤,是一种经后柱结构水平剪力伴有屈曲应力的损伤,后柱、中柱呈张力性损伤,棘上、棘间、黄韧带甚至后纵韧带断裂,前柱呈轴向屈曲,可发生压缩,也可呈绞链作用不受损伤。该型轻度损伤属稳定型,一般无椎管狭窄。严重者椎体可呈切片样裂开,椎弓根断裂,伴水平移位,骨折不稳定,脊髓损伤也较严重。

4、骨折脱位型

此型损伤是严重暴力所致,机制比较复杂,可由屈曲、剪力、牵张或旋转等复合应力所致,故过去依暴力不同分为屈曲旋转型、剪力型或牵张型等。该型损伤常累及三柱,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损伤。

在压力、张力、旋转及剪式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脊柱产生骨折并伴有脱位或半脱位。此型损伤后果严重,前、中、后柱常同时受损。依外力作用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4个亚型。

1 屈曲旋转型 较常见,前纵韧带及骨膜可从椎体前缘剥离,前柱受到压缩力与旋转力,中柱与后柱受到牵张力与旋转力,常导致关节突骨折、椎体间脱位或半脱位。若经椎间盘水平脱位则椎体高度正常,棘间距增宽;若经椎体脱位则产生切片样损伤。X线平片常显示不清,断层片可见单位上关节突移位,可有多根横突及肋骨骨折,脊柱呈节段性旋转。CT显示上、下两节椎体间旋转、小关节跳跃及骨折、骨折片突入椎管。该类损伤极不稳定,几乎均伴有脊髓或马尾损伤,发生进行性畸形加重。

2 剪力型脱位 又可称为平移性损伤,椎体可向前、后或侧方移位。前、中、后三柱均受累。常因过伸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前方撕裂,发生脱位而无明显椎体骨折,移位超过25%则椎体所有韧带断裂,常有硬脊膜撕裂和截瘫。它可分为前后型及后前型两个亚型,前者系剪力从上节段向内后,上一个节段的多数棘突骨折,下一个节段的上关节突骨折,前纵韧带完全断裂,并有小关节交锁,但无游离浮动的椎板;后者常发生于伸展位,上一个椎体剪式向前离开下一个椎体,椎体高度大多正常,脱位椎体后弓常有数个水平断裂,因而可有游离浮动的椎板。 3 牵拉屈曲型(Distractive flexion) 脊柱在屈曲位受伤,在安全带型的基础上,外加椎体间脱位或半脱位,可有单纯韧带损伤及合并撕脱骨折两类。X线片示经椎体、椎弓根、椎板及棘突拉长的影像。

4 牵拉伸展型(Distractive extension) 脊柱受到伸展拉力,前柱张力性断裂,后柱压缩。

稳定性分类

1 稳定性损伤 按Denis对胸腰椎稳定性分类方法,稳定性损伤指:(1)所有的轻度骨折,如横突骨折、关节突骨折或棘突骨折;(2)椎体轻度或中度压缩骨折。 2 不稳定损伤 包括以下3种情况(Denis):(1)在生理负荷下可能发生脊柱弯曲或成角者属于机械性不稳定,包括严重的压缩骨折和坐带骨折;(2)未脱位的爆裂骨折继发的晚期神经损伤;(3)骨折脱位及严重爆裂骨折合并有神经损伤。

此外,还有人将神经功能已有或有潜在的、可导致椎体晚期塌陷和慢性腰痛的损伤、脊柱结构破坏严重者列为不稳定损伤;胸椎损伤稳定多见,而同样损伤发生于腰椎,则往往不稳定。

5 几种特殊类型脊柱损伤的分类

5.1 多节段脊柱骨折(Multiple-level spinal fracture,MSF)

5.1.1 相邻型 指骨折椎体之间无正常的节段相隔,又据骨折节段数划分为ⅠA、ⅠB两个亚型。ⅠA:相邻两个节段骨折;ⅠB:相邻3个或以上节段的骨折。

5.1.2 非相邻型 指骨折的脊柱节段之间至少有一个正常节段相隔。

5.2 脊柱复合伤(Complex injuries of the spine) 复合性脊柱损伤指伴有其它组织、器官损伤,该类损伤机制、病情复杂,Blauth(1998)主张早期处理,强调1日内手术,并将复合性脊柱损伤分为3型:(1)Ⅰ型:多阶段相邻或非相邻不稳定损伤,发生率为2.5%;(2)Ⅱ型:伴有胸腔或腹腔脏器损伤的脊柱损伤,其中超过50%伴有肺损伤。CT扫描确诊率高,前期(伤后2周内)前路手术效果差;3%~4%伴有腹部损伤,可累及任何器官,典型损伤是并发上腹部器官损伤和脊柱牵拉伸展损伤的安全带综合征;(3)Ⅲ型:伴有多发创伤的脊柱损伤 ,占多发创伤的17%~18%,在经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合部损伤患者中,6.2%是多发创伤。

5.3 有无伴发脊髓损伤的分类 各种暴力造成脊柱骨折脱位,通常合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脊髓损伤。 可以分为:(1)脊椎损伤伴脊髓永久性损伤;(2)脊椎损伤伴一过性脊髓损伤;(3)无脊髓损伤的脊椎损伤,这种类型损伤对伤者来说是幸运的,故又称之为幸运的脊椎损伤。

根据椎管狭窄或受堵程度分类

Wolter将椎管经CT扫描的横断面分成三等分,并用0,1,2,3表示其狭窄及受堵的指数。 (1)椎管无狭窄或无受堵者指数为0;

(2)椎管受压或狭窄占横断面1/3者指数为1; (3)椎管受压或狭窄占横断面2/3者指数为2; (4)椎管完全受压或完全受堵为3。

上述三种分类中,单纯外伤机制分类不能完全反映脊柱受累范围,Denis三柱结构分类可表达脊柱受累范围及稳定性,但不能反映椎管受累情况。因此,我们建议综合分类,即将外伤机制、累及范围及椎管情况融合一体,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综合分类方法为:将单纯压缩骨折以“C”代表,爆裂骨折以“B”代表,安全带型损伤以“S”代表,骨折脱位以F代表;前、

中、后柱分别以a,m,p代表;0,1,2,3为椎管受压指数。例如:患者男性,36岁,车祸,经X线检查显示T12-L1骨折脱位,CT扫描显示椎管有1/3受压,骨折累及三柱,其综合分类以符号代表则为Fa,m,p;1(T12-L1)。

颈椎骨折脱位的分类

可用Magerl 脊柱骨折脱位分类与ABCD , 0123 系统分类或按AO 分类, 合并神经损伤按Frankel 分类法。

颈椎骨折脱位的分类共有7 型: ① 泪滴样型, 如C5 压缩性骨折合并椎体上角有泪滴样撕裂的骨折块, 属前柱稳定性骨折; 严重者, 如在枢椎椎体呈撕脱性骨折, 脊髓受压, 为不稳定骨折;

② 不完全性压缩性骨折型, 如C5 椎体前缘粉碎性骨折, 骨折处通过椎体上终板及部份下终板, 一般累及椎管较少, 属中前柱稳定性骨折;

③ 完全性压缩性骨折型, 如C5 骨折处通过椎体上下终板, 椎体后方骨皮质未断裂, 椎管内硬脊膜受压, 属中前柱不稳定性骨折;

④ 椎体暴破型骨折型, 椎体呈粉碎性骨折, 向椎体前后突出, 上下终板、椎间 盘破坏, 椎管内硬脊膜明显受压, 属中前柱不稳定性骨折; ⑤屈曲型, 如C4 是由屈曲及椎体分离的Chance 骨折(楔形骨折) , 前、中、后三柱受累, 若能复位及内固定, 属稳定性骨折;

6伸展型, 如C3、4伸展与轴性载负荷力量的损伤导致, 伴多节段椎板骨折, 属三柱不稳定性骨折;

⑦小关节脱位交锁型, 如C4、5是由颈椎后方向前的力量作用于上位椎体上所致, 小关节囊破裂, 关节突跳跃而致小关节交锁。 2 特殊型颈椎骨折脱位种类及机理

1 Jefferson 骨折 Jefferson 骨折是C1 前、后椎弓根骨折呈暴破型骨折, 多由轴性载荷加伸展与旋转力量引起。①重量打击在头上(如工厂建筑施工中) ; ②头部撞击车顶的车祸; ③从高处跌下双足跟着地。若暴破的骨块不侵占椎管无 明显神经障碍。

2 Hangman 骨折 Hangman 骨折是C2 后椎弓骨折, 其机制有两种情况: ①骨折同时发生在伸展与牵拉的损伤。如摩托车驾驶员颈部被树支或绳绊住于下颈, 与绞刑发生的骨折相似, 故名Hangman 骨折; ②在交通事故中, 头部突然撞

在车顶上然后反弹使伸展, 严重者易产生神经功能障碍; ③近年Hangman 骨折又称创伤性枢椎前移( TSA) , 暴力首先引起C2 椎弓峡部断裂, 进一步导致C2、3 间纤维结构连结撕裂, 致C2、3创伤失稳。

Hangman骨折,占颈椎损伤的4%~20%,分类如下:

Francis分类

1981 Francis年按照White 和Panjabi 的下颈椎稳定性标准把Hangman 骨折分为五级。Ⅰ级骨折是稳定性骨折, Ⅱ~ Ⅴ级骨折是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程度 逐级递增。该分类未考虑损伤机制,未被临床广泛接受。

Effendi 等根据骨折的移位及稳定性将其分为三型。

Ⅰ型:稳定骨折,骨折线可以涉及椎弓的任何部位,C2、3椎体间结构正常;

Ⅱ型:不稳定骨折,枢椎椎体显示屈曲或伸展的成角或明显的向前滑脱,C2、3椎体间结构已有损伤;

Ⅲ型:移位的骨折,枢椎椎体向前移位并有屈曲,C2、3小关节突关节发生脱位或交锁。

Levine 等按照受伤机制对Effendi的分类作了修订使其更加完善并被广泛接受。成角是测量C2 椎体下终板与C3 椎体的上终板之间的夹角,移位则是测量C2 和C3 椎体后缘之间在C2、3椎间隙平面的距离。

Hangman 骨折改良的Levine 分型 分类/特点/受伤机制 I 型

双侧垂直椎弓的骨折移位

一侧椎弓延伸到另一侧近椎体的骨折移位

受伤机制:过伸和侧曲负荷 Ⅱ型

双侧垂直椎弓的骨折移位>3mm ,骨折部位明显成角, C3椎体前缘压缩 受伤机制:过伸负荷后伴有屈曲负荷 Ⅱa 型

双侧椎弓的斜形骨折C3 椎体前缘无压缩,骨折部位明显成角但移位不明显 受伤机制:屈曲分离负荷 Ⅲ型

双侧垂直椎弓的骨折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很少有椎间盘突出 受伤机制:屈曲分离负荷后伴有过伸

后来Starr 等1993 年报道了特殊类型的Hangman 骨折,骨折涉及C2 椎体后部并延续到椎弓根或椎体后皮质,将其归为Ia 型。Ⅰ型为稳定骨折, Ⅱ、Ⅲ型为不稳定骨折。

3 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 可以产生于颈部的任何严重屈曲或伸展骨折, 齿状突骨折分为三部位: A 型齿突尖部骨折。B 型齿突尖部与齿突体部连接处齿突腰部骨折。C 型齿突根部与枢椎体连接处, 齿突基底部骨折。A 型骨折是稳

定骨折。B、C 型是不稳定骨折, 常合并较严重的神经损伤。 齿突骨折分型

1974 年ANDERSON 和DALONZO依据齿突解剖和骨折情况所做的分型Y / Z。 !型:齿突尖端翼状韧带附着部的斜行骨折,约占9.4% 2型:齿突与枢椎椎体连结处的骨折,占75%;

3 型:枢椎体部骨折,这一部分相当于胚胎时期前寰椎与尾侧枢椎椎体节融合处,占15.6% 。

依据齿突解剖和骨折情况进行分型。X线分型, !型:齿突尖端翼状韧带附着部的斜行骨折; 2型:齿突与枢椎椎体连结处的骨折;

3 型:枢椎体部骨折,这一部分相当于胚胎时期前寰椎与尾侧枢椎椎体节融合处。 CT 三维重建分型: !型同X 线分型;

2型:齿突与枢椎椎体连结处的骨折,并将2型骨折分为三个亚型; 即骨折线走向为水平方向者为2A 型,前上向后下者为2B 型,后上向前下者为2C 型。

3型:枢椎体部骨折,这一部分相当于胚胎时期前寰椎与尾侧枢椎椎体节融合处,并将3型骨折分为两个亚型,按骨折线位置高者为3A 型骨折,骨折线位置低者为3B 型骨折。

4 寰枢关节半脱位 主要损伤为牵伸加旋转力量, 其作用于寰枢关节, 引起寰椎绕齿突旋转, 导致C1 侧块在C2 方半脱位, 这种创伤轻, 因寰椎内径较大, 较少有神经症状。

5 枕寰关节脱位 这种寰枢关节脱位多见交通事故, 受伤时头部受到打击, 而致枕寰关节脱位, 并伴有严重的神经损伤, 这类患者少见, 病死率较高。

椎弓不连与脊柱滑脱症

下面具体谈谈胸腰椎骨折分型:

Nicoll在1949 年将胸腰椎骨折分为4 型: 前方楔形骨折;侧方楔形骨折;骨折脱位;椎弓骨折。 然后根据棘间韧

带是否完整及骨折的位置判断其稳定性。其中稳定性骨折分为前方楔形骨 折、侧方楔形骨折和腰4 以上的椎板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分为复合棘间韧带损 伤的所有半脱位的骨折、骨折脱位、椎弓骨折和腰4 (L4 )、腰5 (L5 ) 的椎板骨折。 1963 年,Holdsworth提出双柱概念,即:前纵韧带、椎体及其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为前柱,椎后复合结构为后柱。并根据后柱受损与否将胸腰椎骨折分为两大类: (1)A 类:稳定性骨折,包括楔形压缩性骨折和压缩爆裂性骨折;

(2) B 类:不稳定性骨折,包括脱位、伸展骨折脱位、旋转骨折脱位。

随着60~70 年代对安全带骨折认识的深化以及胸腰椎骨折机制复杂性的加剧,旧有的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已难以适应临床的需要

。Whitesides在双柱概念的基础上对胸腰椎骨折进行了综合分类,分为2 类7 型: (1) A 类:稳定性骨折,包括压缩性骨折、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2)B 类:不稳定性骨折,包括“切片” (slice) 骨折、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屈曲牵张性骨折、无骨折的脱位、伸展性损伤。

80 年代,随着对胸腰椎骨折的损伤机制及脊柱功能单位的日益了解,Gumley 等根据后柱受损的病理特点,又将屈曲2牵张性骨折分为3 型:

(1) Ⅰ型:骨折线水平经棘突、椎板、横突及椎弓根而入椎体; (2) Ⅱ型:骨折线水平经椎间隙在棘突的基底部进入椎板,余同Ⅰ型; (3) Ⅲ型:单侧损伤,骨折线的行程大致类似与Ⅰ型和Ⅱ型骨折。

其后Gertzbein和CourtBrown对屈曲牵张性骨折的前柱骨折和椎体破坏的状况进行归类,其中前柱骨折的状况分为三大类型,包括: (1)A 型:经椎间盘损伤; (2)B 型:损伤经椎体至其前壁皮质; (3) C1 型:经上终板损伤; (4) C2 型:经下终板损伤。

椎体破坏的状况也分为3 型,包括: (1) D 型:楔形压缩性骨折; (2) E 型: 爆裂性骨折; (3) F 型: 椎体完整。

在此基础上结合Gumley 等后柱损伤的分型,为屈曲牵张性骨折提供了一个组合式分类方案。 Denis 三柱概念的提出,将人们对脊柱的结构及其功能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将胸腰椎骨折分为4 大类: (1)A 类:压缩性骨折; (2)B 类:爆裂性骨折; B 类又分为5 型: (1) 上下终板型; (2) 上终板型; (3) 下终板型; (4) 爆裂旋转型; (5) 爆裂侧屈型。

(3) C 类:安全带骨折; C 类骨折分为骨折线单水平型和双水平型,每型又有骨性损伤和软组织性损伤之分,合为4 型。 (4) D 类:骨折脱位。其中D 类则有3 型: (1) 屈曲旋转骨折脱位; (2) 剪力性骨折脱位; (3) 屈曲牵张性骨折脱位。

CT 的横断扫描影像使人们能更准确地评价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程度和了解 三柱损伤的状况,所以McAfee 等根据胸腰椎骨折的CT 的表现和中柱受力的 状况将胸腰椎骨折分为6 大类:

(1) 楔形压缩骨折; (2) 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3) 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4) Chance 骨折; (5)屈曲牵张性损伤; 单纯脱位。

90 年代以来,鉴于已有的胸腰椎骨折分类的缺陷,AO 学派和美国骨科权威性机构相继推出自己的分类法。Magerl等以双柱概念为基础,承继AO 学派长骨骨折的32323 制分类,将胸腰椎骨折分为3 类9 组27 型,多达55 种。主要包括:

(1) A 类:椎体压缩类: ①A1 :挤压性骨折; ②A2 :劈裂骨折; ③A3 :爆裂骨折。

(2)B 类:牵张性双柱骨折: ①B1 :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 ②B2 :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 ③B3 :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3) 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 ①C1 :A 类骨折伴旋转; ②C2 :B 类骨折伴旋转; ③C3 :旋转2剪切损伤。

Gertzbein代表美国骨科权威性机构提出的分类为3 类9 型,即:

(1) A 类:压缩类,包括挤压型(楔形)、劈裂型(冠状)、爆裂型(完全爆裂) ; (2) B 类:牵张类,包括后方软组织型(半脱位)、后方椎弓型(Chance 骨折)、前方椎间盘型(伸展滑脱) ;

(3) C 类:多方向移位类,包括前后型(脱位)、侧方型(侧向剪切)、旋转型 (旋转脱位) 。 在国内,张光铂等以Denis 分类为基础,着眼于三柱损伤,辅以椎管阻塞的状况对胸腰椎骨折进行归类。饶书城结合目前几种常见的分类将胸腰椎骨折分为5 大类: (1) 屈曲压缩骨折,其中的分型采用Ferguson 和Allen的三度压缩分类分为3 型; (2) 爆裂骨折,其中的分型采用Denis 分类的爆裂性骨折的5 种分型;

(3) 屈曲牵张性损伤,其中的分型采用Gertzbein 的屈曲牵张性骨折分类的A~C2 的分型; (4) 屈曲旋转性骨折脱位,其中有经椎间盘脱位和“切片”骨折两型; (5) 剪力型脱位。

椎弓不连与脊柱滑脱症分类

Wlilan1854年首先提出脊柱滑脱症表明上位脊椎在下位脊椎之上滑移。而椎弓不连又称椎体峡部裂。

Wiltse分类法:

Ⅰ度、发育不良型 为骶1上关节突或腰5椎弓有先天缺损;

Ⅱ度、峡部型 病变在关节突间部(峡部),其又分为三类

1.关节突间部的应力性骨折,骨折部有骨质吸收;

2.关节突间部的延长,但仍完全无骨折;

3.关节突间部的急性骨折。

Ⅲ度、退变型 继发于长期存在的退变性关节炎,因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不稳定性而发生滑脱; 移位性损伤。其中移位性损伤中包括“切片”( slice) 骨折、旋转性骨折脱位和

Ⅳ度、创伤型 椎弓根、椎板和关节突(不包括关节突间部)的急性骨折;

Ⅴ度、病理型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成骨不全和畸形性骨炎的椎弓根病损)。

腰骶部移行椎的分类

腰骶部移行椎的分类

腰骶部移行椎是脊柱发生过程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分节异常,主要表现为末节腰椎的一侧或两侧横突增大、并与骶骨形成不完全或完全骨性融合。(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

腰骶部移行椎的分类:按照Castellvi等标准分4个类型:

Ⅰ型 横突发育异常:横突肥大呈三角形,其宽度超过19mm。再根据其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分为ⅠA和ⅠB两个亚型;

Ⅱ型 不完全腰(骶)化:横突肥大,形状类似骶骨翼,与骶骨相接触形成关节样结构。再根据其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

Ⅲ型 完全腰(骶)化:横突与骶骨发生骨性融合。单侧融合为ⅡA型,双侧融合为ⅡB型。

Ⅳ型 混合型:双侧横突肥大,一侧与骶骨相接触为Ⅱ型表现,另一侧与骶骨形成骨性融合为Ⅲ型

骶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1983年Denis根据CT分析的解剖位置不同将骶骨骨折分为三区3型:

DenisI型(骶骨翼区骨折),骨折通过骶骨翼,无骶孔区及骶管的损伤;骶骨翼骨折,腰5神经从其前方经过,骨折可损伤神经根,引起相应症状,

DenislI型(骶孔区骨折),骨折通过一个或数个骶孔,可累及骶骨翼,但不累及骶管;骶管孔区骨折,骶

1、

2、3孔区连续性中断,可损伤坐骨神经,但一般无膀胱功能障碍

DenisIll型(骶管区骨折),骨折通过骶管,可累及骶骨翼及骶孔区,骶骨横形骨折亦属于该型。骶管区骨折,骶管骨折移位可损伤马尾,表现为骶区及肛门会阴区麻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Denis分型简单、实用,目前已成为较公认的分型方法,这一分型方法的优越性在于将骨折形态与临床表现、治疗选择较为紧密地联系起来。 与Ⅱ型骨折一般仅累及一侧神经根,而Ⅲ型骨 折常损伤双侧神经根,并引起膀胱或直肠症状。 Tilet 从骨盆骨折方面将骶骨骨折分为3型:

A型骨折(单纯骶尾骨骨折),骨盆后弓保持完整,骨盆稳定性不受影响。

B型骨折,由旋转暴力而致伤,骨盆环的完整性受到不完全破坏,骨折表现为旋转不稳;B1型为单侧 “开书状”外旋损伤;B2型为侧方挤压性内旋损伤,骶骨前方受到撞击而发生压缩性骨折,同时合并对侧或双侧的耻骨支骨折;

B3型则损伤更为严重,表现为双侧的翻书 (open book)损伤或内旋损伤。

C型骨折,为一侧或双侧骨盆环的完全断裂,表现为旋转不稳,且存在垂直不稳,此时骶骨骨折不应作为孤立性的损伤来对待,而是应将其作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一部分来处理。 Tile分型将骶骨骨折与骨盆的稳定性结合起来,但与临床表现的结合较少。 此外,Gibbons等 将DenisⅢ型骨折又分为2型:纵形和横形骨折。 Sabiston等 将骶骨骨折分成3 型:

① 伴有骨盆骨折的骶骨骨折; ② 低位( 以下)单独的骶骨骨折; ③ 高位(Sl、S2)单独的骶骨骨折。

目前常用的骶骨骨折分型方法还是Denis和Tile分型。 脊柱骨折分类存在的若干问题

1.三柱概念和胸腰椎骨折的稳定性:三柱概念是从双柱概念衍生而来的, Denis将Holdsworth 前柱的前纵韧带、前半椎体和椎间盘作为前柱,后半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作为中柱,而椎弓、关节突、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为后柱,认为中柱是维持脊柱骨折稳定的关键。McAfee 等将三柱概念修改为前纵韧带、前2/ 3 椎体和椎间盘为前柱,后1/ 3 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为中柱,后柱不变。其后Ferguson 和Allen 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前纵韧带、前2/ 3 椎体和椎间盘为前柱,后1/ 3 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和椎弓为中柱,关节突、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为后柱,二者同样认为中柱是维持脊柱骨折稳定的关键。三柱划分的不同,尤其是中柱划分的差异,导致了临床对损伤范围判断的不同,结果也影响了骨折稳定性的判断和分类的划 分。

脊柱骨折的不稳定性的概念尚有歧义。Pope 和Panjabi定义不稳定性为非最佳平衡状态,约束脊柱稳定性的结构如若毁损或松弛,则导致平衡的改变,即为不稳定性。美国骨科医师学会 (AAOS) 将脊柱节段不稳定性定义为受力节段对应用负荷的一种超过正常限制的、呈移动性的异常反应。这些定义虽均有力学原理,但均无助于临床的判断和治疗。Holdsworth认为其后柱损伤的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而Denis则认为中柱完整的骨折为稳定性骨折,如楔形压缩骨折;中柱受损的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 如爆裂性骨折。Haher等认为双柱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但其双柱损伤的生物模型均涉及到中柱。McAfee 等认为中前柱压缩而椎后结构完整的爆裂性骨折亦属稳定性骨折。类似的观点还有Yu 和Siu将中后柱牵张损伤而前柱完整的安全带骨折归为稳定性骨折。 目前较为通用的胸腰椎骨折不稳定性的标准为任何双柱损伤的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因为任何双柱受损均导致脊柱抵抗压缩、牵张和旋转的能力降低;屈伸轴心的移位,使得脊柱移位的倾向增加和难以保持满意的复位,如前柱压缩性破坏后柱牵张性破坏的严重楔形压缩性骨折,前柱的破坏使得椎体承受重力的能力降低,后柱中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的受损使得抵抗牵张力的能力下降,小关节的跳跃使得抵抗旋转力的能力降低。不稳定性的递增随着三柱受损柱数的增加和损伤机制的复合而增加,如爆裂性骨折的不稳定性大于前述的严重楔形压缩性骨折,而后柱复合牵张性破坏的爆裂性骨折的不稳定性又大于单纯爆裂性骨折。骨折脱位既是不稳定性的结局,又是不稳定性的表现。骨折脱位均为三柱受损,其损伤机制至少是两种机制的复合,如垂直压缩复合旋转,损伤机制首先是摧毁维持脊柱维持稳定的结构,若损伤机制继续,则脊柱按照损伤机制移位;正因为维持稳定性结构的完全破坏,使其难以复位或难以保持满意的复位。 2.现有的胸腰椎骨折分类的不足: Denis 分类影响广泛而深刻,它几乎圈定了其后的胸腰椎骨折分类的框架,然而

正是因为其先驱性的工作自然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缺陷。如理论系统性的欠缺,在分类中,其A、B 和D 类为病理形态,C 类的名称则为一特定称谓;在分型

中,B、C 类的分型是根据病理形态,而D类的分型却是根据损伤机制。胸腰椎骨折分类系统也应遵循系统方法的一般规律,即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加以考察,着重观察系统的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目前胸腰椎骨折分类系统的理论割裂一则表明系统的不成熟性,进而影响观察胸腰椎骨折的规律性,最终必然是临床应用价值的低下。理论系统的割裂是目前胸腰椎骨折分类研究的最普遍、最容易忽视、同时也是最为致命的缺陷。 Gertzbein 的屈曲牵张性骨折分类是对屈曲牵张性骨折的复杂性的进一步认识,然而其将牵张复合屈曲压缩和牵张复合轴向压缩所致的骨折单独作为一类,在单纯的屈曲牵张性骨折分类中本无可厚非,但若放眼整个的胸腰椎骨折分类,其与屈曲压缩复合牵张和轴向压缩复合牵张所致的骨折在病理形态上难以区分,同时在外科治疗的选择上也近一致,所以似有重复之嫌。

McAfee 分类同样也是影响广泛,但也是争议较大的分类。首先是Chance骨折和屈曲牵张性骨折之分,Chance 骨折实为屈曲牵张性骨折的代名词, 而McAfee 的屈曲牵张性骨折与Chance 骨折的差别在其认为前者的暴力轴心在前纵韧带的后方而后者的暴力轴心在前纵韧带的前方;前者的中后柱受到牵张性损伤,前柱为压缩性损伤,后者的三柱损伤均为牵张性的。所以McAfee 的屈曲牵张损伤与传统的屈曲压缩性骨折相近,或是涵盖了所有的压缩复合牵张力所致的骨折。其次也是争议最大的是认为爆裂性骨折也有稳定和不稳定之分。其理由是前者的椎后结构完整而后者的后柱复合牵张性损伤。这就回到了Holdsworth 的双柱概念和稳定性范围之中,但McAfee 认可的却是Denis 的三柱概念。

Magerl 分类的优点是理论的系统性和传统的延续性好,涵盖面广。缺点是过于纷繁复杂,如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根据病理形态的不同分为6 型,而他们的处理均为保守治疗。这就与Denis 的爆裂性骨折和Gertzbein 的屈曲牵张性骨折的分类一样,过于精细的分类则丧失了临床治疗选择的指导价值。

Gertzbein 综合分类的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易于操作,但同时也失之于简单,如楔形压缩性骨折有稳定与不稳定之分,二者的处理是完全不同的;其次是病理形态描述的模糊性,如牵张类骨折主要着眼于暴力作用的起始点,而对余下的部位置之不理,用传统诊断术语难以描述。第三,也是目前胸腰椎骨折分类研究的通病,即受Denis 分类的影响将骨折脱位作为单独的一大类。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机制几乎均为复合性的,纷繁复杂,难以尽述,骨折脱位的方向只是表明暴力的合力的矢向而已。其实无论胸腰椎骨折的机制如何和方向如何,它们对胸腰椎稳定性的破坏及对脊髓的损伤也近乎一致———毁灭性的。更为重要的是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和预后也近乎一致,所以将骨折脱位作为一大类,然后无论根据什么再分多少型,似乎意义不大。重要的是需将骨折脱位是在何种病理形态基础上产生的表达出来,以便于传统诊断术语的描述。

颈椎病JOA评分 2007-11-22 10:46

I.上肢运动功能:

不能自已进食:0

不能用筷子,但全用勺子进食:1 手不灵活但能用筷子进食:2 用筷子进食及做家务有少许困难:3 无障碍但有病理反射:4

II.下肢运动功能:

不能行走(卧床不起):0 用拐可在平地行走少许:1 可上下楼,但要扶楼梯:2 行走不稳,也不能快走:3 无障碍但有病理反射:4

III.感觉:

A.上肢:严重障碍:0 轻度障碍或麻木:1 正常:2

B.下肢:同上肢:0—2 C.躯干:同上肢:0—2

IV.膀胱功能:

尿闭:0

尿潴留,使大劲排尿:1 排尿异常(尿频,排尿不尽):2 正常:3

JOA下腰痛评价表 2007-11-22 10:47

JOA下腰痛评价表

---------------- *主观症状(9分) LBP(3分) 感觉障碍(2分) 无 3 无 2 偶有轻痛 2 轻度 1 频发静止痛或偶发严重疼痛 1 明显 0 频发或持续性严重疼痛 0 运动障碍(MMT)(2分) 腿痛或麻(3分) 正常(5级) 2 4级1 0-3级 0 无 3 *ADL受限(14分) 重 轻 无

偶有轻度腿痛 2 卧位转身 0 1 2

频发轻度腿痛或偶有重度腿痛 1 站立 0 1 2 频发或持续重度腿痛 0 洗、漱 0 1 2 步行能力(3分) 身体前倾站立 0 1 2 正常 3 坐1小时 0 1 2

能步行500m以上,可有痛、麻、肌弱2 举物、持物 0 1 2 步行<500 m,有痛、麻、肌弱 1 *膀胱功能(-6分)

步行<100 m,有痛、麻、肌弱 0 正常 0 *体征(6分) 轻度失控 -3 直腿抬高(包括月国 绳肌紧张)(2分) 严重失控 -6 正常 2 30~70 1 <30 0 ------------- 满分29分

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 >=75%优 50-74%良 25-49%中 0-24%差 VAPS视觉类比疼痛评分法

*---+---+---+---+---+---+---+---+---+---* 0无痛 5中度痛 10极痛难忍

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 2007-11-26 10:15

The Frankel scale, which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682 patients with closed spinal injuries, has five categories,1969 .Frankel分级不能区分脊髓和马尾损伤,也不涉及上级或下级神经元瘫痪;着重功能的判断,符合临床用.A级:完全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无感觉和自主运动,大小便失控.(1) complete motor and sensory lo (grade A),

B级:仅有感觉.感觉保留程度不一,无自主运动.(2) complete motor lo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preserved sensation (grade , C级:无功能的运动.部分肌力1-3级.肢体不能完成功能活动,不能拿物品或扶仗行走.(3) preserved motor power (nonfunctional) (grade C),

D级:存在有用的运动功能.主要肌力3-5级能扶仗或不扶仗行走.但残留一定神经功能障碍.如行走不稳.大小便障碍.或其他神经缺陷.(4) preserved motor power (functional) (grade D), E级:运动与感觉基本正常.(5) no deficit or complete neurologic recovery (grade E).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检查分级标准---整体功能分级标准 整体功能分级标准(ARA) Ⅰ级:完全胜任每天的任何活动。

Ⅱ级:能从事正常活动,但有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 Ⅲ级:只能自理生活或从事极少数职业性活动。 Ⅳ级:卧床不起或坐轮椅,不能自理生活。

临床普遍应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确定的关节功能分类标准来划分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

Ⅰ级 关节能自由活动,能完成平常的任务而无妨碍。

Ⅱ级 关节活动中度限制,一个或几个关节疼痛不适,但能料理日常生活。

Ⅲ级 关节活动显著限制,不能胜任工作,料理生活也有困难。

Ⅳ级 大部分或完全失去活动能力,病人长期卧床或依赖轮椅,生活不能自理。

颈椎病脊髓功能分型

O dom分级方法

O dom 等1958 年根据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的日常活动最早提出这一分级方法。此法共分四级, 优:无颈椎病的主诉, 可进行日常活动。

良: 有间歇性的关于颈椎病的主诉, 但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其工作。 可: 主观上病情有改善, 但其活动显著受到限制。 差:无改善或者临床状况更明显。

N urick 颈椎病脊髓功能分型 级别 临床检查

推荐第7篇:骨科护理常规..

骨科护理常规

一、骨科手术一般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将准备范围内皮肤上的汗毛或毛发剃净再清洗擦干。

(二)术后护理

1.选用硬板床按照一般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卧位:

(1)四肢手术后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 (2)对石膏外固定的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 3.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4.骨科手术后一般10天~14天拆线。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局部肢体功能和全身健康,防止并发症,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 一般术后锻炼可分为3期:

(1) 初期:术后1周~2周,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活动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

(2) 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用物一段时间,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及时增加运动量、强度、时间。 (3) 后期:加强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2.鼓励患者早期床上运动,手拉吊环,抬高身体,增加肺活动量及促进循环,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二、石膏固定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凡行石膏固定患者应进行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并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知觉及运动情况;遇有血液循环障碍,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石膏未干固前需搬运患者时,须用手掌托住石膏,忌用手指捏压,预防变形与折断。

3.石膏包扎不宜过紧,以免产生压迫。将患肢抬高,预防肿胀出血。寒冷季节更需注意石膏固定部位的保暖,以保障患肢远端的血液循环。观察和判断石膏固定肢体的远端血液循环、感知觉和运动状况,密切注意患肢肿胀肿胀程度,以及皮肤温度、颜色、感知觉

的改变等。

4.会阴及臀部周围的石膏易受大小便污染,故除保持局部清洁外,该部石膏开窗大小要适宜。有污染时,及时用软毛巾擦拭干净;换药时及时清除分泌物,严重污染时应更换石膏。

(二)预防压疮

经常观察和检查露于石膏外的皮肤,石膏边缘及足跟、肘部等未包石膏的骨突处,督促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压疮形成。

(三)出血观察

1.石膏内面切口出血时,应观察石膏表面、边缘及床单有无血迹

2.若石膏表面有血迹渗出,应观察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判断石膏表面血迹是否扩大,如发现血迹边缘不断扩大,应报告医生。

(四)功能锻炼

指导病人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及固定部位的肌肉等长舒缩活动。定时翻身,患肢置功能位;病情允许时,适度下床活动。

三、牵引术护理

(一)牵引的定义

牵引术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力达到整

复和维持复位,包括皮牵引和骨牵引。

(二)一般护理 1.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加强肢端血液循环观察,重视病人的主诉;及时检查有无局部包扎过紧、牵引重量过大等所至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同时,严密观察有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发现相应临床征象,及时汇报处理。

3.保持有效牵引。皮牵引时,注意防止牵引套松散、脱落。骨牵引时,注意定期拧紧牵引弓的螺母,防止脱落。牵引时,应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保持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牵引治疗期间,必须保持正确的体位,明确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得擅自改变体位,达到有效牵引。牵引重量不得随意增减,不可随意放松牵引绳。

4.预防并发症。预防压疮:骨突部位经常按摩,并保持皮肤、床单位整洁、干燥。预防牵引针眼感染:钉孔处每日滴75%酒精两次,避免牵引针滑动。预防关节僵直:应鼓励病人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关节活动和按摩等。预防足下垂:下肢牵引时,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加强足部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预防坠积性肺炎:定期翻身、

排背、促进排痰。预防便秘:适量食用水果,合理饮食,腹部环形按摩等。

(三)健康指导 1.坚持功能锻炼。 2.保持牵引的有效性。 3.做好出院指导。

四、小夹板固定护理

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应的特殊夹板,配以薄软的衬垫,外侧给予绷带包扎形成2处-3处着力点,可以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移位。

(一)一般护理

1.执行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 3.选择合适的夹板及内衬。

(二)夹板固定后护理

1.夹板和内衬不可随意移动或消除。

2.绷带捆扎松紧合适,一般以围绕两周,上下活动1cm为宜。活结打在外侧或离开伤口。

3.复位外固定后搬运肢体,应充分给予支托,保持局部固定不移位。上肢要用前臂吊带托起,悬吊在胸前。

4.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发现肢端皮肤苍白或青紫,

温度下降,脉搏减弱或消失,剧烈疼痛或指、趾麻木,活动障碍时,应立即放松绷带,重新检查处理。 5.复位后患肢肿胀,应每日调整放松绷带,复位4天后肿胀开始消退,须每日调整收紧绷带。

6.抬高患肢,以助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及疼痛。7.注意倾听病人主诉,避免因纸垫移位或包扎过紧造成局部压迫性溃疡或坏死。

8.鼓励病人进行固定以外关节和固定以内肌肉的活动,避免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即肌肉静止位收缩等,动作要轻柔,辅助按摩。

2.上肢夹板固定第1周,嘱病人握拳和进行背肌收缩;第2周握拳同时做腕关节及肘关节屈伸活动,第3周开始加做肩部的前屈、后伸活动。

3.下肢固定者,第1周做踝关节、足趾伸屈活动;第2周开始进行膝关节伸屈;第3周加做膝关节活动;第4周~6周,骨折基本稳定,可柱拐下地活动,但不可负重。

4.一般上肢固定6周~8周,下肢固定8周~10周,要及时复诊。

五、骨折护理

骨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中断称骨折。

(一)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耐心倾听病人主诉,理解、同情病人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及不适,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的因素,满足患者卧床期间生活需要。

2.饮食:给予骨质愈合所需的营养需要。

(二)专科护理

1.密切观察患肢感觉、活动、皮温、血运等情况。2.如有疼痛,查明原因及时给予处理。 3.注意外固定处的松紧,应及时调整。 4.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肿胀。 5.外固定期间应注意未被固定关节的活动,解除外固定后再行整个肢体的活动。 6.预防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三)健康教育

1.环境应安静舒适并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方便。

2.讲解疼痛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3.说明外固定的意义,抬高患肢的目的。 4.介绍功能锻炼的意义,以取得配合,并教其正确的方法。

5.做好饮食指导。

六、锁骨骨折护理

锁骨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好发于锁骨中外1/3处。成人多为短斜骨折,儿童多为青枝骨折。直接暴力可以引起粉碎性骨折,但较少见。

(一)保守疗法护理

1.执行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复位后保持有效固定,不能压迫太紧,尽量卧床休息。

3.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骨间垫一窄枕以便两肩后伸、外展。

4.了解疼痛的性质,及时向医生汇报处理。5.观察有无神经损伤及压迫症状。 6.给病人以精神安慰,减轻其焦虑心理。 7.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适时功能锻炼的方法。

(二)手术治疗 1.术前护理:

(1) 执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2) 保持有效固定。 2.术后护理:

(1) 执行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2) 用“8”字带固定者,须注意保持有效固定,不

能压迫太紧,尽量卧床休息。 (3) 观察切口渗出情况。

(4) 观察患侧上肢有无感觉、运动障碍,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汇报。

(5) 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适时功能锻炼的方法。

(三)健康教育

1.局部固定后应保持挺胸提肩姿势,练习手部及腕、肘关节的各种活动,并叮嘱练习肩关节外展、后伸,如做挺胸、双手叉腰动作。除了必须以卧位保持复位和固定的病人外,均可下地活动,但要禁忌做肩前屈、内收等动作。

2.解除外固定后,开始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首先分别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重点练习薄弱方面,如肩前屈。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然后进行多个方面的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臂做划船动作等。

七、四肢骨折手术护理

常见的四肢骨折有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尺、桡骨干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区骨折,股骨髁骨折,胫腓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等。

(一)术前护理

1.执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取得配合。

(二)术后护理

1.执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2.采取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股骨颈骨折者,应保持肢体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因髋关节内收、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者保持患肢外展、抬高位;长期肢体固定及关节内骨折,应置患肢于功能位。

3.若无禁忌症,应早期进行关节和肌肉的主动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4.及时调整夹板、绷带或石膏的松紧度,对疑有骨筋膜室综合症者,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减压处理。 5.严密观察四肢骨折病人肢端有无剧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或青紫等征象;有无肢端甲床血液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等动脉血供受阻现象。对血液灌注不足的肢体,需防抬高患肢时过高加重缺血症状,严禁局部按摩、热敷、理疗,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损伤。

6.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

7.对长期卧床者,定时排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和按摩骨突处,保

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8.根据骨折愈合过程,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废用综合征等的发生。

(三)健康教育

1.营养指导:调整膳食结构,保证营养素的供给。2.功能锻炼:指导病人有计划和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 (1)胫腓骨骨折:伤后早期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和趾间关节运动。外固定期练习膝、踝关节活动,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骨折的稳定。待除去外固定后,全面进行关节活动,逐步下地行走。 (2)肱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开始手指主动伸屈活动。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者:2周~3周后进行腕、肘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4周~6周进行肩关节的旋转活动。

(3)肱骨髁上骨折:伤后一周内开始进行练习握拳、伸指、伸腕活动。

(4)尺、桡关节双骨折: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避免骨折段再移位。

(5)Coles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即开始握拳,运动手指、掌指、肘关节及前臂主动舒缩,并逐渐进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转和屈伸活

动。至3周~4周解除固定后,两手掌相对练习腕背伸,两手背相对练习掌屈。

(6)股骨颈骨折;按康复进程进行功能锻炼,正确使用拐杖及其他助行器,以防跌倒。

(7)股骨干骨折:疼痛减轻后,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促进血液循环

3.定期复查,评估功能锻炼恢复情况。

八、关节脱位及损伤护理

在运动中关节面相互间的关系超出正常范围之外而不能自行复原时,即可形成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多见有:肩锁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脱位、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一般多为先天性的。

(一)病情观察

1.石膏固定者,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若肢端出现肿胀、麻木、皮肤青紫、皮温降低及疼痛,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牵引病人应观察是否牵引有效,有无压迫神经症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

(二)常规护理

1.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2.协助医生及时复位,并向病人讲述复位后固定的重

要性,防止习惯性脱位。

3.疼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局部早期可冷敷,超过24小时局部热敷,以减轻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4.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1)肩关节:

①复位后用肩锁固定带患肢悬吊于胸前,疼痛肿胀减轻后,可指导患者用健侧手缓慢推动外展与内收活动,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肢疼痛为限。

②3周后指导病人进行弯腰、垂臂、甩肩锻炼。病人弯腰90°,患肢自然下垂,以肩为顶点做圆锥形环转运动,开始范围小逐渐扩大画环的范围。

③4周后指导病人做手指爬墙和高举摸顶锻炼,病人面对或侧身对墙而立,患手摸墙用手指交替向上爬直至肩关节上举完全正常。手高举摸顶,是指患侧手触摸对侧肩胛骨,使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3) 肘关节:

①固定期间可以做伸指握拳等锻炼,同时在外固定保护下做肩、腕关节的活动。

②外固定去除后,练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及肘关节的周围肌力。锻炼时应注意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时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禁忌粗暴,以免引起骨化性肌炎从而加重肘关节僵硬。

(4) 髋关节:

①复位后在皮牵引固定下行上肢及患肢踝关节活动 ②3日后,进行抬臀练习。

③去除皮牵引后,指导病人用双拐练习步行。 ④由于髋关节脱位后有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可能,因此患肢不能过早负重,最好观察3个月,经X线检查证实股骨头血运良好后方可弃拐步行。 (5) 膝关节: ①石膏固定当日,疼痛减轻后开始练习足趾的活动。 ②固定期间积极锻炼股四头肌舒缩。

③石膏去除后开始练习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如主动屈伸有困难时应辅以外力锻炼,主要的方法有弓步压腿,扶床下蹲,负重伸膝等。

(四)健康教育

为了促进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防止关节功能障碍,避免发生再脱位,在关节复位数日后,就要开始适当的关节周围肌肉的收缩活动和其他关节的主动运动。

九、手外科一般护理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要求,取得患者密切配合。 2.根据医嘱备齐各项常规检查单,如血常规、尿常规、

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B超、血管造影、心电图、X线片等。

3.手术野皮肤准备:原则是超过手术部位上下两个关节以上。4.手术前1天:

(1)根据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

(2)手术前晚10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 5.手术日晨按医嘱给术前用药,并将病历及患肢X线片带入手术室。

(二)术后护理 1.按麻醉术后常规护理。

2.体位:平卧位,患肢抬高20°~30°,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显微外科手术患者需绝对卧床10天~14天。

3.严密观察指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运动及切口渗血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4.按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扩血管药物,并观察药物反应。 5.如用石膏固定或用外固定支架者,按石膏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常规护理。

6.恢复期必须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尤其是肌腱损伤者,术后3天~4天后应立即进行伸屈指运动。

(三)健康指导

1.带石膏固定出院者应按期来院拆石膏。

2.带外固定支架出院者,遵医嘱随访,并注意保持钉孔的清洁和干燥。3.按医嘱定时服药。

4.加强主动和被动运动,并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和量,直至手的功能恢复为止(肌腱损伤手术后,以主动锻炼为主;周围神经损伤手术后,以被动锻炼为主)。

十、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手术后被动体位时间久,生活绝不能自理,要有心理准备。

2.协助做好各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出凝血时间测定等。

3.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劝 戒烟。

4.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前1天备皮,包括受区与供区皮肤。

5.术前1天,完成药物过敏试验及其它术前准备。 6.手术日晨按医嘱使用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麻醉术后常规护理。

2.卧位:平卧14小时左右,患侧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双下肢桥式交叉皮瓣应四周垫稳,搬动时,双下肢同时抬高,防止皮桥血管蒂撕脱。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定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必要时吸氧。

4.局部观察:遵医嘱局部使用烤灯照射,注意观察皮肤温度、颜色、毛细血管充盈,并与健侧对比。发现皮瓣血循环障碍,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裸露部位的保暖,防止感冒及肺部感染发生。 6.预防皮肤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及床单干净。 7.正确进行皮温测定,并与健侧皮温相比较。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发布日期:2009-9-16 17:27:00 点击次数:2362次 字体:[大 中 小]

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

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

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

伸展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技体功能位

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

4、肘关节:屈伸90度

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

6、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15度

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

8、踝关节:背屈90度

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

理措施。

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

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

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

5、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度。

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

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架/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

8、按照《使用防跌到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防跌到护理。

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出现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

1、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

2、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

3、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25cm度。

4、保持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长一直线。

5、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量要悬空,不能碰地上或床沿。

6、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

7、严防棉被/衣物压放牵引绳。

8、发现牵引弓脱落、移开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并记录。

目标六:防止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循环不良

1、有观察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按照《断肢再植/皮瓣转移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断肢(指、趾)再植、皮瓣移植的患者。

3、保持室温24-28摄氏度。

4、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

5、正确使用床托架,避免患肢受压。

6、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

7、指导患者术后避免吸烟、喝咖啡、茶和可乐。

8、正确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30cm。目标七:及时发现膝关节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

1、评估患者手术肢体的体位。

2、观察膝部绷带包扎松紧情况,以能伸入一指为宜。

3、按《外周血循环观察评估护理单》评估标准评估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肢体肿胀情况并记录。

4、发现病人患肢足部不能背伸或背伸乏力,发现患肢小腿前外側伸肌及足背前、内側出现麻痹感等感觉障碍情况时马上报告手术医生。

5、准备好拆除伤口敷料及加压包扎绷带的准备。

6、组织护士学习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典型个案分享。目标八: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通畅

1、收治颈椎损伤前及颈椎手术前常规准备吸氧、吸痰装置。

2、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正确咳痰方法。

3、颈椎术后24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

如有以下异常情况,马上报告医生:引流量>100ml/h,呈血性,持续3小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引流量术后12小时内突然减少,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提示有颈部切口血肿发生的可能。

4、在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指导下运用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护理单。

5、痰液粘稠度3度伴排痰困难、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目标九:提高脊柱骨折病人翻身的安全性

1、有脊柱专科翻身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请、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

3、翻身前有告知患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4、每2-4小时翻身一次或根据病人需要翻身。

5、有足够人力和使用正确的轴线翻身方法。

6、翻身前后放置好各种管道,保持管道通畅。

7、指导具有配合能力的病人全身放松,双手交叉放置胸前,双腿曲起。

8、翻身过程始终保持患者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符合生理曲度。

9、翻身过程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询问舒适度。

10、翻身时为患者保暖,保护病人隐私并防止坠床。

11、翻身时为患者背部有翻身枕支持身体,两膝之间放有软枕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

12、准确记录翻身时间。目标十:正确使用助行器

1、根据《肘杖护理单》评估内容:使用前评估双上肢肌力需达到四级、双下肢

三级肌力以上。

2、正确调整助步器高度:患者仰卧,双手放身旁,测量自尺骨茎突到脚后跟的距离再加

2、5cm。

3、协助并指导患者正确离床:关节置换患者从术側离床;下肢骨折后、截瘫、不完全截瘫、下肢单側无力患者从健側离床。

4、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步行前站立在助行器中间,双足尖与扶手側脚架在同一水平线上;行走时先向前移动助行器20cm,健側先迈步患肢后移动助行器中间。

5、制定助行器使用的护理指引。

推荐第8篇:骨科护理查房

四月份护理查房 时间:2012-04-30 地点:303示教室

参加人员:徐薇 许春凤 汪凌 谢瑶 陈敏 黄宜秀 邢娟 徐邈 蔡亚萍 张描描

王艳 丁梅静

主讲内容:腰椎管狭窄 主讲人:徐邈

徐邈:

一、病人情况:

1.现病史:李有顺,男性,71岁,诊断:腰椎滑脱症(L

3、4)、腰椎管狭窄、腰骶椎间盘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因“腰痛伴下肢麻木五月余”于2012-04-21入院,入院时T:37.0度,R20次/分,BP121/90mmg,P72次/分,患者于04-25在全麻下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回室时神志清,T:36.5度,R19次/分,BP110/56mmg,P62次/分,术区敷料干燥,引流管一根在位,留置尿管在位,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卧气垫床。术后予抗炎、消肿、营养神经治疗。04-27停引流管,04-30停尿管。04-28抽血化验示: 白细胞:10,血红蛋白:106g/l,血沉:52mm/hr,C-反映蛋白:133.31,05-01已佩戴支具下床活动。

2.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史,服药控制佳。否认“神可,无大小便失禁。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有“伤寒、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其他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

3.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异地旅居史,无冶游史,否认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生活嗜好。

4.婚姻史;适龄结婚,子女体健。

5.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病史 6.五方面:

饮食:以米面为主,食欲一般。

睡眠:04-24日起每晚服用舒乐安定入睡

排泄:大便正常,小便术后留置尿管,04-30拔除

自理能力和保健:卧床休息,生活需他人协助,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 嗜好:不吸烟,不嗜酒 7.心理社会

精神状态:神志清楚

对疾病认识:病人及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心理状态:恐惧

性格与交往能力:性格一般 家庭状态:家庭成员关系和睦 经济负担:无

8.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推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温正常,无肝掌、蜘蛛痣,未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头颅无畸形,无肿块,眼睑无水肿,眼球无突出,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角膜无云翳、软化,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鼻腔通畅,无鼻翼扇动,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无疱疹,牙龈无肿胀、溃疡,口腔粘膜无溃疡,舌苔白色较厚、无溃疡,颊粘膜无出血点,咽不红、无异常分泌物,悬雍垂位置正常。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充血。喉发音清晰。颈软,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无颈动脉异常搏动。胸廓对称,无压痛,胸廓挤压试验阴性。胸壁无静脉曲张。两肺呼吸活动对称,两肺呼吸活动度和语颤对称,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正常。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无异常搏动,无震颤和摩擦感。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毛细血管搏动,无水冲脉。腹软,略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肿块。腹壁反射消失,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肝区、双肾区无叩击痛,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4次/分,无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畸形,提睾反射及肛周反射消失。脊柱及四肢见专科情况。

9.专科情况: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腰部活动受限,L3椎体旁压痛,双肾区叩击痛-。骨盆挤压分离征阴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阴性。左下肢麻木感、伴疼痛。 10.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腰椎正侧位+全胸片(本院,2012-04-21):L3椎体向后滑脱;腰椎退行性改变;右上肺疑似圆形致密影,两肺门影稍浓。

二、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措施及评价:

04-21 1.恐惧:与环境陌生,担心疾病及手术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3日内恐惧减轻,并积极配合治疗 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恐惧的程度、原因、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烦恼

2、热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管床医生及护士。

3、经常巡视患者,加强沟通,鼓励其提出问题,并耐心给予解答

4、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成功案例,消除其恐惧感。

5、指导病人运用合适的放松方法,如听音乐  04-24评价: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

04-21 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 护理目标:患者3日内能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 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了解疾病的程度,接受能力及文化程度。

2、向其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3、加强宣教的次数。

4、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语速易慢,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04-24评价:患者能复述疾病的相关知识。

04-21 3.自理能力缺陷:与疾病所致需卧床休息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日常所需得到满足。 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使用床头信号铃。

2、将日常生活用品至于触手可及处。

3、协助患者床上大便。

4、协助患者床上进行简单的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食。

5、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

6、告知患者卧床的重要性,勿起床。05-01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所需得到满足。

04-23 4.潜在并发症:便秘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大便正常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大便的习惯,早期训练床上排便。

2、指导其多食粗纤维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

3、指导其行腹部环形按摩。

4、指导其床上进行轴线翻身。

5、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05-06评价:患者住院期间1-2天排便一次。

04-23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

 护理目标:患者卧床期间皮肤完好。  护理措施:

1、指导其床上正确使用便器,避免磨损皮肤。

2、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

3、保持床单元整洁、平整,有汗液及分泌物及时清楚。

4、协助患者床上轴线翻身,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05-01评价:患者卧床期间皮肤完好。

04-24 5.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区切口疼痛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每日睡眠>8小时。 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安静,温湿度适宜。

2、予以心理护理,指导其放松心情,家属陪伴减轻孤独感。

3、控制陪客,保证患者睡眠时间。

4、夜间巡视时,动作轻柔,关门宜轻。

5、遵医嘱使用镇静止痛剂。

 05-07评价:患者使用舒乐安定后能安静入睡。

04-24 6.疼痛:与手术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能耐受疼痛。  护理措施:

1、采取正确的体位,指导其卧床休息。

2、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既往缓解疼痛的方式。

3、加强自我调整,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4、安慰病人,转移其注意力。

5、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观察用后疗效及不良反应。 05-06评价:患者能耐受疼痛。

04-24 7.舒适的改变:与手术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感觉舒适。       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整洁,温湿度适宜。

2、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去枕平卧,吸氧。

3、将监护仪的报警音降到最低,避免影响患者休息。

4、保持床单元整洁、平整,避免过多杂物,将各种线路摆放整齐。

5、术后6小时协助其轴线翻身,减缓皮肤受压情况。04-29评价:患者术后舒适感逐渐恢复。

04-24 8.知识缺乏:缺乏术后及功能锻炼相关知识

 护理目标:患者3日内能掌握功能锻炼知识。  患者措施:

1、评估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

2、介绍术后注意事项。

3、术后第一天指导其行直腿抬高运动,告知其操作要点及目的。

4、术后一周指导其行五点式锻炼方法。

5、每日加强宣教。

 04-27评价:患者能正确掌握功能锻炼方法。

04-24 9.潜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情况。

2、密切观察双下肢的皮温,肿胀情况。

3、密切关注患者的D-D聚体。

4、指导患者床上多活动肢体。

5、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消肿药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05-01评价:患者卧床期间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04-24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肺部感染  护理措施:

1、指导其卧床休息期间多活动肢体。

2、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予示范,讲解此项操作的目的及重要性。

3、指导其多饮水。

4、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化痰药物。 05-06评价: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

04-24潜在并发症:感染

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或感染得到及时发现。  护理措施:

1、测量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

2、保持引流通畅,勿扭曲、折叠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的颜色、量、及性状,如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

3、予会阴护理bid,指导其多饮水。

4、定时换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5、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严格按时间执行。

6、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化指标。

04-30评价:患者留置引流期间未发生感染。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

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原发或继发因素造成椎管结构异常,椎管腔内变窄,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  腰椎管狭窄分为哪几类?  按国际分类法分为以下几类:

 (1)脊椎退变所致的狭窄:因脊椎受老年改变及劳损的影响,而使椎板增厚,椎体骨赘增生等,使椎管产生容积上的缩小,而致狭窄、小关节肥大以及黄韧带肥厚等  (2)复合因素所致的狭窄:先天后天畸形同时存在之狭窄,椎间盘突出使椎管容积变小,或椎间盘突出与椎管之轻度狭窄的复合原因之狭窄。  (3)脊椎滑脱症(退化性)与骨溶解病所致狭窄。

 (4)医源性狭窄:有术后的骨质增生与髓核溶解素注射所造成的瘢痕增生粘连等。  (5)损伤性狭窄:如压缩骨折与骨折脱位。

(6)其他:畸形性骨炎(Pagets病)有脊椎变形,椎管可缩小;氟中毒也可使增生畸形,造成狭窄。

引起腰椎管狭窄的病因有哪些?

 (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3)脊柱滑脱性腰椎管狭窄: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 (4)外伤性椎管狭窄: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 (5)医源性椎管狭窄:除因为手术操作失误外,多由于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椎板减压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术,其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

 (6)腰椎部的各种炎症:包括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椎管内或管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狭窄。各种畸形如老年性驼背、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Paget氏病及椎节松动均可引起椎管狭窄症。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 腰椎椎管狭窄症常见于中年人以上者,男多于女,患者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当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甚至不能继续行走,休息后症状好转,骑自行车无妨碍。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伸 肌最明显,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迟钝,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也有部分患者主诉多,没有任何阳性体征。

 拍摄腰椎正、侧、斜位X线片,有助于诊断,常在腰4~5,腰5骶1之间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体滑脱、腰骶角增大、小关节突肥大等改变。椎管内造影、CT、MRI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为:

 (1)间歇性跛行:病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发生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觉,以致于不得不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继续站立或行走,症状再次出现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复行走与休息,其行走的距离则逐渐缩短。在爬山、骑自行车时,可不出现间歇性跛行。

(2)下腰痛:大多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后伸活动往往受限。  (3)神经根压迫症状与体征: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受刺激症状及体征。有些病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现为持续性放射性神经根症状,多为酸痛、麻痛、胀痛、窜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性分布区针刺觉减弱、痛觉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及腱反射异常。

 (4)马尾神经压迫症:腰椎管狭窄症可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迫,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及性生活障碍症状。

如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 腰椎管狭窄是导致慢性腰腿痛的病症之一,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指征是什么? (1)活动后腰及腿痛,影响生活工作,经保守治疗不愈者 (2)进行性跛行加重,或站立时间渐缩短者。 (3)神经机能出现明显缺损者。

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神经组织和血管在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所受的压迫。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术。

什么是减压术?

 后正中皮肤切口(单平面5cm),向两侧游离后,分别作双侧减压,一般先行左侧。距中线1cm弧形切开腰背筋膜,避免损伤棘上和棘间韧带,顺棘间韧带和椎间隙向侧方剥分离椎旁肌,单侧椎板切除范围:向上达黄韧带起点处,向下至黄韧带止点(连带下位椎体上1/4椎板)。内侧小关节切除至椎弓内界,以保证达到关节突下彻底减压,对Ⅰ。滑脱同时行横突间植骨。然后,在另一侧行类似手术。这种保留棘上、棘突和棘间韧带的技术称之为减压术

近年来,对腰椎管狭窄减压术后行融合的作用讨论较多。减压后没有同时行植骨融合术,已有并发腰椎滑脱的报告,减压同时行小关节全切,术后腰椎滑脱多达2倍,是术后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但同时行植骨融合术,使手术复杂化,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增多,康复时间延长,一般认为同时行脊椎融合术对患者康复无益。下列因素应考虑需同时行植骨融合术: 伴有退行性椎体滑脱、伴有脊柱侧凸或后凸、同一平面复发性椎管狭窄、小关节去除过多、脊柱内固定 。

徐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腰椎管狭窄也是我们病房的常见病,大家就这个病人的病情,看看护理查房里有什么要补充的。 许春凤:这个病人术后恢复的还是不错的,但天天晚上都要服用安定才能入睡,我觉得要多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

谢瑶:该病人是老年男性病人,脾气又比较急,在与病人沟通的同时,也要注重病人的家庭支持。

汪凌:在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最好把直腿抬高和五点式的锻炼步骤写上去。 朱璐:我认为在病情观察方面要加上重点观察病人的双下肢运动感觉情况。

徐护士长:在潜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措施里可以再具体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检查确诊病人有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

蔡亚萍:下肢血管彩超。

徐护士长:可以把这个补充上去。今天的护理查房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希望大家结合临床,好好应用。护理查房到此结束。

该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

1、04-21恐惧:与环境陌生,担心疾病及手术有关

2、04-21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3、04-21自理能力缺陷:与疾病所致需卧床休息有关

4、04-23潜在并发症:便秘,皮肤完整性受损

5、04-24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区切口疼痛有关

6、04-24疼痛:与手术有关

7、04-24舒适的改变:与手术有关

8、04-24知识缺乏:缺乏术后及功能锻炼相关知识

9、04-24潜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感染

推荐第9篇:骨科护理查房

骨科护理查房

时间:2011年9月 地点:骨二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曹红 主讲人:白云

参加人员:骨二全体护士

护理评估

一、病人一般资料

姓名:雷松

床号: 2床 性别:男

年龄: 15岁 民族:汉

住院号:1154793 入院时间:2011年7月11日 入院方式:慢诊扶拐入病房

主诉:左胫骨上端疼痛1+月,伴出现包块2+周

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上段疼痛,疼痛呈夜间性刺痛,可耐受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可减轻,天气变化不受影响,无头晕、头痛、胸闷、气候、无咳嗽、咳痰、腹胀、腹泻大小便正常,精神饮食睡眠可,于2011年7月11日就诊我院,诊断:左胫骨上段骨肉瘤,住院于7月19日开始化疗(阿霉素21/7顺铂、10/8甲氨喋呤、23/8甲氨喋呤、1/9异环磷酰胺)。 入院诊断:左胫骨上段骨肉瘤

二、生活状态

1、饮食状态:正常

2、睡眠状态:正常

3、排污状态:正常

4、自理能力:半自理

三、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T36.5℃、P:83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

2、意识:清醒

3、皮肤粘膜:正常

4、骨科检查: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区无叩痛及压痛,双上肢及右下肢感觉正常,活动自如,左小腿上段外侧可见明显肿胀,避部未明显发红及静脉曲张,皮温稍高,可扪及一边界不清肿块,环径约32.5cm,髌骨7cm,质硬,局部压痛及叩击痛明显,膝关节活动在15度到90度不受限,踝关节活动自如,肢端血运感觉及活动正常,各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5、辅助检查:左膝关节正侧们X线:左胫骨近侧干骺端病变考虑骨肉瘤。

6、主要检查及检查项目指示

(1) 胸片正侧位未见明显异常 (2) 心电图:窦性心律:73次/分

(3)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64C/L (3.51—9.87)

血红蛋白130.00kg/1 (132.00—179.00)

红细胞压积38.90﹪ (36.00—49.00) 尿常规:正常

凝血常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9.40sec (28.00—44.00) 血生化:总蛋白:76.20g/L (60.00—80.00)

白蛋白:43.0g/L

(35.00—55.00)

球蛋白:31.90g/L (20.00—35.00) 丙肝:阴性

乙肝:两对半无异常

四、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措施

1、焦虑—与担心化疗过程是否顺利,患肢疼痛与化疗效果与

自我形象的改变有关 预期目标:焦虑症状减轻 护理措施:(1)耐心倾听病人诉说,理解同情病人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焦虑原

因与不适,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的因素。化疗后常可使头发脱落甚至

全秃,化疗前告诉病人,脱发是暂时的,可以恢复,脱发前让病人准

备假发,头巾前告诉病人,脱发是暂时的,可以恢复,脱发前让病人

准备假发,头巾或帽子,并且避免过分洗发用力梳头,鼓励病人接受

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指导患者松驰疗法(如看书、

听音乐)告知化疗及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3)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给病人良好的帮助与照顾。

(4)争取病人家属及朋友的支持。

2、疼痛—与痛情有关 预期目标:疼痛缓解 护理措施:(1)观察并记录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发作规律

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2)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减少不良刺激,帮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分

散注意力,减轻焦虑的情绪。

3、营养失调—食物摄入不足,化疗药毒性作用不,病人常有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进食。 预期目标:营养得到保证 护理措施:(1)根据病人机体所需,设计合理饮食。

(2)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如豆类、瘦

肉、牛奶、蔬菜、水果等)饮食,细嚼慢咽,防止进食过量、过多、

过快,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有感染的危险—与身体抵抗低下、营养不良有关 预期目标:无感染发生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患肢局部有无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

(2)体温有无持续升高,如体温高于37.5℃,配合医生查明发热原

因,观察热型的变化有针对性的给予治疗(物理降温、温水浴、酒 精擦浴)

5、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患者活动能力下降,长期卧床,关节僵直,肌肉萎缩, 活动下降有关。

预期目标:无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护理措施:(1)多与病人沟通帮助树立战胜疾病,争取最大程度地恢复现有肢体

功能的信心,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静功能锻炼及脚背背伸功能锻炼,

每天200次以上。

(2)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废用综合征的不良后果,使之积极配合功能锻

炼。

(3)做好个人清洁卫生,经常翻身,并检查皮肤情况,以防压疮的发

生。

(废用综合征:个体因医嘱不可避免肌肉、骨骼活动受限,而导致身体系统退化 的危险状态)

6、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骨骼抑制,与长期卧床化疗有关。预防目标:无潜在关发症发生 护理目标:(1)预防肺部感染:教会病人并鼓励病人呼吸,有效咳嗽,注意保暖

预防感冒。减少探视,预防交叉感染,外出需戴口罩。

(2)预防泌尿系感染,指导多次饮水,每日在2000毫升以上。

(3)预防骨髓抑制,化疗后每两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即可达到一目的

(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活性下降),化疗和放疗以及其

抗肿瘤的治疗方法,都是针对快速分裂垢细胞,因此,常常导致正常

骨髓细胞抑制。

大量的阿霉素:副作用是心肌损害,特别是在化疗后期,所以滴注阿霉素

时:(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除给激素和能量合剂保护心肌外,注意观察有无胸闷、心悸并监测心电图;

(3)在给低流量吸氧,保护心肌; (4)心电图检查,如有变化应及时停药。

大剂量顺铂时,加大补液量,同时用甘露醇或速尿及小剂量激素: (1) 严密观察病人尿的性质,测量尿的PH值,监测血中肌酐及尿素养氮; (2)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入量保持在500ml以上。 (3) 监测24小时出入量,及时调整入量及电解质酸碱平衡。

大剂量甲氨喋呤

(1) 促进体内甲氨喋呤尽快排出,鼓励病人多饮水,使尿液保持在每日3000ml以上,监测尿PH值,PH值大于6.5,碱化尿液,口服或静脉输入碳酸氢钠。 (2) 滴注甲氨喋呤后,6小时开始解救治疗,甲酰四氢叶酸钙9-15mg,间6小时后再给予同等剂量共12次。 (3) 化疗后病人的口腔粘膜发生变化,唾液分泌减少。预防口受腔溃疡(甲酰四氢叶酸钙100ml+生理盐水250ml配成漱口液漱口)。 异环磷酰胺

(1)2500ml以上/日

(2)在注射前及后0、

4、8小时分加紧给予美司钠(100-600mg)解救 (3)肝、肾功能不佳或只有一个肾脏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 (4)水化利

推荐第10篇:骨科护理工作总结

2015骨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

骨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

结合今年的工作重点医院安全年,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实现护理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行为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服务人性化、理念人文化、环境温馨化、病人满意化的目标,在院领导,科室领导的带领下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创建活动中真抓实干,实现我科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现将个人护理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通过医院组织学习,充分认识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履行护士的职责和义务,从根本上明确病人的生活照顾、健康促进、综合协调、辅助治疗的职责,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的责任。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更耐心地去与病人交流与沟通,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思想上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和业务素养。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作为提高政治信念、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素,一直坚信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内心的纯净,言者易,行者难,有所为,有所不为。团结协作方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埋怨,不指责,当意见有冲突时,先想想自己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工作中分工不分家,积极协调配合医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做出努力。

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科室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医院组织的护理查房,护理人员三基训练,护理部组织的技术操作考试。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能力。

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年终总结 2015是埋头苦干、创造飞跃的一年,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大了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使病人满意度不断高。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学习,感觉要想将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体会要领。 科室设置井然有序,病房干净、温馨,制度健全,科室人员主动性、积极性高涨,纪律性强,形成了全科上下团结、诚信、求精、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一名骨科护士,我从无懈怠,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先重后轻,先急后缓。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科室文

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更耐心地去与病人交流与沟通,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从不计较工作的轻重苦累脏臭,只要是自己看到的能做的,无论份内份外,都会主动去完成。积极协调配合医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医护关系,顺利救治病人。这不仅让医生能有愉快的心情工作,更为防止医疗纠纷打下坚实的基础。

骨二科像个大家庭,做为骨二科的一分子,做为一名新同志,我与同事和睦相处,同事之间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总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忙。

护理工作虽然琐碎虽然平常虽然平淡,但有时我真的很为自己骄傲。我是生命的守候者,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我的努力、我的辛勤、我的认真、我的热情、我的奉献,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我的双手我的微笑我的善待让这个世界温暖!虽然他们不能记住我的名字,虽然他们不知道我的付出,虽然他们不了解我的辛苦,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是那样的天使!所以在许许多多的深夜白昼,我虽然游走在病人、疼痛、鲜血、呻吟、伤病中,但我快乐!

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学习,除熟悉了科室的业务知识、专业知识外,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抺、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活动,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安全保护意识。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科室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医院组织的护理查房,护理人员三基训练,护理部组织的技术操作考试。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能力。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人总是在不断成熟与长大,如果说昨天的自己还有那么些浮躁那么些飘摇,那今天的自己则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新的诠释,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和重担,也能更好更用心地为每一个病人服务。篇二:2015年宁南骨科护理工作总结 2015年宁南骨科护理工作总结 时间流逝,转眼2015年也已过去,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宁南骨科护理团队在医院领导和院区各级领导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2015年护理工作,全年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2015年的护理工作主要从病房管理、班次管理、分层培训、绩效管理、业务生活、电子化办公等一些方面进行,除了科室护理科研无立项外,圆满的完成了2015年护理工作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科室构成

(1)科室护理人员定编10人,外借1名,共11人。2015年共有20个护士在宁南轮转工作,涉及到呼吸科、感染科、综合科、耳鼻喉科等护士参与科室工作。 (2)科室人员不稳定,目前护士学历构成不全面,研究生1名,本科2名,大专7名,中专1名。

二、科室管理: (1)目前科室4级护士1个,3级护士1个,1级护士3个,0级护士6个,助理护士1名。在护理部领导下,顺利完成了2015年以上护士能级评定。

(2)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贯穿科室护理人员责任到人,分管病人一切的工作理念,继续实行电子化办公,弹性排班,将排班电子化,让大家一目了然,注明工作时间及本周工作安排,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全年无差错事故发生。

(3)继续完善科室绩效分配方案,按能级分配,责任护士进行工作

量统计,涉及入院、出院、转入、转出、手术、病危、病重、抢救、夜班收治病人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反馈护士工作量,并根据实际出勤天数,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公平公正分配。 (4)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在2015年科室上报1项新技术新业务,主要是vsd在压疮溃疡期的治疗及应用,此项新技术新业务也已经在医院进行初审并通过,准备做最后的评奖。

三、科研立项

按照2015年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科室综合目标仅科研立项没有完成,希望在2016年再接再励,做好科研立项工作,目前科室护理有2篇文章已经发表,具体如下:

(1)姚辉撰写的《康复护理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 发表于2015年10月《医学信息》杂志;

(2)马雅茹撰写的《健康教育路径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

发表于2015年10月《医学信息》杂志;

四、继续教育 (1)科室护理队伍不稳定,每月都有轮转护士,护士年资轻,经验不足,理论不扎实,在宁南医院每月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的基础上,科室每月底组织大家进行专科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制作幻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不但能弥补护士的专业知识,还能丰富护士的业务生活,鼓励护士业余看书,鼓励护士主动发言、主动上台演讲; (2)宁南在2015年6月举办了宁南第一届操作培训,并在10月份举行了宁南第一届护理操作比赛,11月份在护理部安排的能级晋级考试中,护士多次反复进行操作培训并参加比赛,目前对基础操作及专科操作都能熟练掌握。 (3)科室选拔祁晶作为科室带教老师,负责学生带教工作,整体学生带教顺利进行,现已订科实行;

(4)科室护士圆满完成了2015年继续教育学分,在医院组织的上半年、下半年理论考试中,全科人员无理论、操作不及格人员; (5)在2015年9月份举办的西北五省区第二十二届护理论文交流研讨会上,科室护士长投稿并代表医院参加此项交流会议,取得了二等奖; (6)2015年11月份在重庆骨科coa高峰论坛会议上,与科室医生一同参加,丰富自身理论,扩大自身眼界,提高自身业务,完善继续教育,获得了较大的收获; (7)科室护士长入选《上海护理》杂志审稿,鼓励并带动科室护士积极撰写论文投稿; (8)科室护士长在医院领导及护理部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外科青年委员会评选》并成为其中一员,目前2016年中华护理学会青年外科分会定于2016年6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现已组织医院护理人员积极踊跃投稿,定期举办护理论文讲座,争取沟通交流

五、业务生活

宁南医院是医院在海原贫困地区建立的一个分院,旨在把好的医疗资源带到贫困地区,造福当地老百姓,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轮到到宁南工作的医务人员不能回家,一切生活都围绕着医院。为了缓解医务人员业余生活的枯燥,医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医务人员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能更好的工作生活。

科室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参加了医院举办的第二届室外风筝大赛、职工趣味运动会、庆祝“5.12”护士节文艺汇演、举办演讲比赛、户外爬山、第二届双扣比赛、第四届羽毛球比赛。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压力,丰富了职工生活,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六、2016年设想

1、宁南骨科继续稳定护理队伍,做好基础工作;

2、做好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做到一个护士分管几个病人的一切的护理理念;

3、鼓励并指导科室护士撰写论文,对学术交流主动投稿,期望能够让科室护士出去交流,增长见识;

4、举办护理科研讲座,组建科研团队,培养团队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意识,完成科研论文并发表;

5、继续努力做好科研立项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创新;

6、做好分能级培训工作;

7、继续完善绩效分配,细化工作量统计,真正体现公平;

8、不断完善自身专科理论知识,起带头作用;

在辛勤而忙碌的工作中,我们走过了2015年,希望在2016年,我们继续携手,团结一致,踏实敬业,不断攀岩,在圆满完成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组建科研团队,灌输科研意识,使宁南骨科护理人员不仅在工作中表现一流,在科研立项及新技术、新业务上仍与时俱进,走在医院的前列,做到“走过而不遗憾”。

宁南骨科 2015年1月4日篇三:骨科2015年护理工作总结

骨科2015年护理工作总结

1、2015年骨科护理总结

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围绕护理部总体目标,骨科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突出专科特色,打造护理品牌。

护理作为专业技术行业,应在机会与挑战中找准合适的位置,走专业建设之路是骨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内重点培养名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功能锻炼指导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形式的宣教,务求达到效果。准备在0年制定骨科常见病功能锻炼,配以彩色图画,制作成册,让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

二、抓好质量管理。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三、进行规范化培训。

1、配合护理部,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持续抓好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护理业务查房、床边演示,完善业务查房的形式。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天进行床边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进行二次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查房。

4、鼓励各位护士参加院内、外的培训,交流经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四、整理好护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导护士进行日常工作。计划在本科现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细化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符合临床工作实际、切实可行。

2、有效的护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备工作,我们将完善入院、体位、治疗、特殊注意事项、专科康复的告知。

五、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完成护士观念上的转变,把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提高护士的礼仪与素养,创自己的护理名牌。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具体到护理行为的每一细节。建立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标准。

六、培养优秀的团队。

发现科内护理人员的优点,利用其优点,指导其工作,发挥个人专长。建立团队精神,要让他们在协同工作中取得成绩,充分发挥个人力量。

让每个人都参与管理,以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七、做好信息的传达和文件的整理。

每次参加医院开会的第二天晨会时对内容进行原文传达,科室人员进行传达签到。对下发文件分类进行存放,以便查阅。拟指定专人对文件进行管理。努力做到思想与医院同步,积极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中。

八、开展护理成本效益的研究。

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定量分析,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与物质耗费,提供更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卫生服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015年骨科护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全科护士姐妹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忙忙碌碌的20xx年,圆满完成了年初工作计划,现将我科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优质护理

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护理部的指导下,通过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落实床位责任到人,保证了病人各项诊疗措施切实有效落实到位,扎实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真正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的效果。

1、优化护理模式,落实护理责任通过加强全员培训,充分认识护理改革重要性,在全科营造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良好工作氛围,优化工作流程,改革工作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护理组长全面负责落实本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掌握病人病情、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全面了解病人需求。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的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的护士进行护理,平均每名责任护士负责10名左右患者,从而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充分体现护士自身价值,让护士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前景。

2、护士长现场管理,“五查房”取得显著效果早查房:上班后重点查夜间护理质量;医嘱下达后查房:重点查医嘱执行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午查房:上午下班前查看病人就餐及治疗饮食是否符合治疗要求;下午上班后查房:查看连续工作情况;晚查房:下午下班前查看病危、手术、输血等病人的交接记录情况。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的“五查房”现场管理模式督导基础护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及时拾遗补漏,关注病人、环境、设备、医嘱等问题;建立了“要事交接本”,达到全程、全面、专业的无缝隙服务。

3、落实优质服务,提高护理内涵定期收集病人反馈意见,并在护士站公示分级护理标准;强化宣教探视时间及探视制度,保证专业照护,优化病房秩序。实施个性化护理,充分发挥患者的自主性、参与性。管床护士始终守护在病人身边,贴近病人,突出专科护理特色,做好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落实核心制度,建立健全病区安全警示标识。重视首次沟通,加强关键环节沟通,建立和谐医患、护患、医护关系。

4、推行弹性排班,完善绩效考核为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推行了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制。护士长建立了“班次预约本”征求护士意愿,在治疗、护理高峰时段或护理工作量激增时护士长启动“紧急状况下护士调配预案”调整护士班次,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实行工作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护理安全潜在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病人卧床时间长,易并发功能障碍及各种合并症,且部分为晚期骨转移病人,所以骨科成为医疗纠纷率较高发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是工作的重点,细节管理渗透到每一质量标准中。

1、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成立以护十长为首的健康教育、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基础护理4个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总结。接受每月护理部、感控科质量检查小组的不定期检查,每月全院护士长检查小组中、晚、夜查,重视检查结果。护士长深人病房,跟班检查,对一系列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

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 重点时段是指交接班时间、午班、夜班、休息日、节假日。这些时段工作人员少。护士易出错。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重点环节是术前、术后、危重、抢救等较繁忙、处置较多环节。重点人员是指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病情特殊变化病人,还有新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常出现差错护士;特殊病人是指转科和转院的病人、有医疗纠纷或有意见的病人、领导关照的病人、本院职工认识的病人等。实践证明,这些人员身上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护士长要加强跟踪检查,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三、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定期对科内医生、护士进行消毒隔离培训,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登记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并不定期进行工作质量检查。

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反复认真学习甘肃省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按新省标具体执行三测单、长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及转科交接单、病室护理交

班报告记录方法。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简化了护理书写,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换给了病人,提高了护理质量。

五、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增收方面:遵循“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合理化”的经营理念,熟练掌握各项收费标准,开展护理服务项目,如动静脉足泵等。另外,尽量减少水电、各种一次性耗材及药品的浪费,特别注意科室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确保正常运转,为科室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六、病房管理

护士参与病房管理,是交接班制度的内容与要求。这项工作,我们将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在计划中提出,并对护士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3、2015年骨科护理工作总结

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全科护士 姐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工作计划,

一、优质护理

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护理部的指导下,通过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落实床位责任到人,保证了病人各项诊疗措施切实有效落实到位,扎实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真正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的效果。

1、优化护理模式,落实护理责任

通过加强全员培训,充分认识护理改革重要性,在全科营造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良好工作氛围,优化工作流程,改革工作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护理组长全面负责落实本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掌握病人病情、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全面了解病人需求。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的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的护士进行护理,平均每名责任护士负责8名左右患者,从而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充分体现护士自身价值,让护士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前景。篇四:2014年骨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2014年骨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来,骨外护理工作在院领导大力关心支持下,在护理部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全科护士共同努力与团结协作下,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结合本科室工作性质,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这年的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科室护理工作基本概况

全科现有护理人员7人,其中护师2人,护士5人。

护理人员在抓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配合科室医生做好疑难病人的护理,为促进疑难重大术后康复护理提供有力支持,及时总结归纳相关病例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一年共收治护理病人 人次,手术病人 人次。

二、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

2、落实了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各种应急预案、工作质量标准等等。例如查对制度:(1)要求每天医嘱双人核对,每天查对一次,每周护士长参加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实行床边核对及使用二种以上对患者识别的方法;(3)手术患者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患者等。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安全指引,做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规范,加强护理工作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4、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落实护理部制定的争创优质示范病区的方法和措施,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简化护理工作流程,争取做到把护士还给病人。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各方面知识、专科理论、专科技能、并组织理论、操作考试。

2、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一提高专业知识。

3、落实护理查房制度,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以达到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的目的。

4、加强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四、抓好质量管理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3、责任护士的职责落实,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由责任护士负责,纳入质量管理。充分调配每一位护士的能动性、主动性。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3、科室坚持了每天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分类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 通过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项工作任务,但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与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思路还需要更加宽阔。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大业务学习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团结一致,扎实工作,高标准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任务。篇五:2015骨科护士年终总结 2015年度工作总结

在2015的一年里,随着医院环境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通过去年我院“二甲”的验收工作,让我们懂得面对的不仅仅是医院的荣誉,更重要的是作为医院一员的责任与义务。围绕护理部总体目标,在科室护士长的领导下,我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一个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验、证实。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抓住难得的机遇通过审核。现将本年度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积极拥护医院的各项方针和规章制度,遵守医德规范,操作规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按一名优秀合格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病人的满意度为标准,牢固树立团队精神。

二、工作学习方面:

努力学习专科知识,克服业务上的不足。积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积极参与其中,如为病人剪指甲、擦浴等,不事事靠实习生,能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学习各项新技术、新业务。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时刻注意保持无菌观念,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加班加点,树立高度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同事,能克服各种困难,凡事以工作为重。尽心尽力做好带教工作,努力为科室培养新护士。我认为要做好护士,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的心,能安心护理专业工作,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品德。因此,我带教时注重新学员思想素质的培

养,其次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今年先后带教了6名实习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能积极发现提出,并加以解决,对年轻护士的工作更是严格要求,促进她们的成长。积极参加了医院组织的“三基”操作培训及科室组织的护士操作训练及考核。每个月参加护理部及科室组织的业务查房及业务学习,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走进专家讲堂”。

三、存在问题:

(1)偶有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 (2)工作满于现状,不够积极。 (3)与病人沟通不到位。

四、发展方向:

(1)扎实抓好理论学习。 (2)在院领导、科主任的关心和指导下,顺利完成医疗护理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爱岗敬业,积极撰写论文。

(3)以科室为家,工作积极主动,对待病员热情、耐心、满足病人的需求。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我们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第11篇:骨科护理综述

骨科护理的综述

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

1.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prn;

3.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

4.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

5.准确记录出入量;

二.骨折部位的处理:

1.妥善固定骨折部位于功能位,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2.注意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和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的加重;

3.如使用止血带则应注意1~2小时放松3~5分钟,注意患肢血循环;

4.TAT测试,使用TAT;

5.镇痛以稳定病人情绪,并且避免过多移动患肢;

6.清洁伤口周围皮肤,肢体肿胀较剧烈时应剪开衣袖或裤管,一切操作都要谨慎轻柔;

7.病人要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告诉病人和家属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剪开污染的衣裤,换上清洁衣裤;取下假牙、眼镜等;给予术前药;

8.病人如意识清醒应配合抢救及治疗:避免各种管道的脱落,避免躁动;有异常不适及时告诉护士;及时告诉护士疼痛性质及部位;避免绷带或止血带脱落;

三.心理安慰及健康教育:

1.简要告知病人及家属采取的抢救措施(如包扎、固定、使用止血带等)的目的,教育家属保持冷静配合抢救,并根据情况留陪护;

2.安慰病人,减轻其恐惧感;

3.医护人员送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室的医生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

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常规:

1.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2.让病人对病情和手术方案有所了解,使其恐惧和紧张度降至最低,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并根据病情落实陪护;

3.讲解此类手术的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康复情况,增强患者信心;

4.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者给镇痛剂,协助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测定并记录生命体征;

5.注意避免受凉,要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深呼吸以及在床上练习使用便器,知道禁饮禁食时间;

6.进行有关疾病的卫生宣教,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7.术前备皮,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遵守医嘱使用术前药,带病历药品进手术室;

8.医护人员护送病人到手术室,贵重物品交给家属或护士保管,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和安慰病人;

二.术后护理常规:

1.介绍手术情况、护理内容以及疼痛的管理知识,使病人及家属对术后护理方式有一定程度了解,并在需要时给予止痛剂,尽可能把病人的疼痛降至最低程度;

2.安慰病人及家属,随时提供治疗信息让其了解恢复情况,解除恢复期的各种顾虑;

3.合理膳食,增强营养,保证睡眠;

4.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注意大小便情况,鼓励自解小便,必要时导尿;术后平卧6小时,定时更换体位;重点观察神经根症状和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病情出现特殊情况由主管医生和护士解释原因并及时处理;

5.让病人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介绍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主动活动双下肢关节肌肉,做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周后行腰背肌锻炼;坚持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三.出院前护理常规:

1.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境;

2.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观察功能锻炼后有无不适,功能锻炼坚持3个月以上;

3.掌握下床活动的正确姿势,注意坐、行走及劳动姿势;

4.给予出院指导,并嘱定期门诊复查,需转入二病区继续治疗者应解释原因消除顾虑。

第12篇:骨科护理交班

2015年10月18日星期日 24小时交班:原有患者64人,出院2人,入院1人,手术1人,现有患者63人。 出院的是:1床,2床。

N班入院并手术1床,***,患者男性,64岁,右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因车祸致右膝肿痛、活动受限4小时于00:05平车入院。X光示右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入院后给予完善术前准备,于01:05送手术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膝关节镜探查+滑膜切除术+右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术毕于03:30安返病房,术后给予活血、促进骨折愈合、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现患者诉伤口疼痛明显,肿胀Ι°,伤口敷料干洁,右下肢感觉好,末梢血运佳。DVT评分11分,压疮评分为18分,BADL评分为20分,请下班注意防压疮防DVT,观察患者疼痛、肿胀及末梢血运情况,协助生活所需。 老病号无特殊。

今日手术:3床***左股骨颈骨折,拟14:00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左髋关节置换术,请责任班执行术前备皮、导尿、针。 交班完毕,请医生补充。

第13篇:骨科护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全科护士姐妹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忙忙碌碌的20xx年,圆满完成了年初工作计划,现将我科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质护理

20xx年6月,骨外科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护理部的指导下,拟定“奉献青春、重铸铁骨”优质护理主题,激情申请、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成为医院第二批试点病房。通过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落实床位责任到人,保证了病人各项诊疗措施切实有效落实到位,扎实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真正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的效果。

1、优化护理模式,落实护理责任通过加强全员培训,充分认识护理改革重要性,在全科营造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良好工作氛围,优化工作流程,改革工作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护理组长全面负责落实本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掌握病人病情、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全面了解病人需求。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的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的护士进行护理,平均每名责任护士负责13名左右患者,从而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充分体现护士自身价值,让护士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前景。

2、护士长现场管理,“五查房”取得显著效果早查房:上班后重点查夜间护理质量;医嘱下达后查房:重点查医嘱执行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午查房:上午下班前查看病人就餐及治疗饮食是否符合治疗要求;下午上班后查房:查看连续工作情况;晚查房:下午下班前查看病危、手术、输血等病人的交接记录情况。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的“五查房”现场管理模式督导基础护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及时拾遗补漏,关注病人、环境、设备、医嘱等问题;建立了“要事交接本”,达到全程、全面、专业的无缝隙服务。

3、落实优质服务,提高护理内涵定期收集病人心声本意见,并在护士站公示分级护理标准;强化宣教探视时间及探视制度,保证专业照护,优化病房秩序。实施个性化护理,充分发挥患者的自主性、参与性。管床护士始终守护在病人身边,贴近病人,突出专科护理特色,做好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落实核心制度,建立健全病区安全警示标识。重视首次沟通,加强关键环节沟通,建立和谐医患、护患、医护关系。

4、推行弹性排班,完善绩效考核为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推行了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制。护士长建立了“班次预约本”征求护士意愿,在治疗、护理高峰时段或护理工作量激增时护士长启动“紧急状况下护士调配预案”调整护士班次,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实行工作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护理安全潜在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20xx年9月21日—9月30日受医院委派,护士长参加了由省卫生厅主办、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承办的20xx年湖南省第一期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班,培训班采用专题讲座、现场答疑和医院跟班学习的培训形式,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映兰,护士长——欧阳沙媛,省肿瘤医院护士——李杰三位老师在不同的立场深刻的阐述优质护理,跟班湘雅医院5病室创伤骨科护士长彭伶俐,现场学习了全国重点护理专科优质护理管理,并在回院后实际工作中予以适当借鉴,获益匪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全科护理人员提高认识,转变服务理念。扁平化床位管理使医护患联系更密切、更融洽。护士责任到位,增加了病人安全感;减少了呼叫次数,缩短了应灯时间;连续、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护理部患者满意率调查99%以上,多次获患者提名表扬护士长、聂凤英、戴蓉。

二、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治疗透明度高,病人卧床时间长,易并发功能障碍及各种合并症,且车祸、工伤、等易涉及法律问题,所以骨科成为医疗纠纷率较高发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是工作的重点,细节管理渗透到每一质量标准中。

1、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成立以护十长为首的健康教育、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基础护理4个科室质量管理小组

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总结。接受每月护理部、感控科质量检查小组的不定期检查,每周全院护士长检查小组中、晚、夜查,重视检查结果。护士长深人病房,跟班检查,对一系列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

重点时段是指交接班时间、午班、夜班、休息日、节假日。这些时段工作人员少。护士易出错。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重点环节是术前、术后、危重、抢救等较繁忙、处置较多环节。重点人员是指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病情特殊变化病人,还有新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常出现差错护士;特殊病人是指转科和转院的病人、有医疗纠纷或有意见的病人、领导关照的病人、本院职工认识的病人等。实践证明,这些人员身上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护士长要加强跟踪检查,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3、重视急诊急救及突发事件的培训

针对骨科病人车祸群伤多,医生手术时段门急诊病人多,制订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提高护土应急反应能力。培训提高护士急救技能,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急救程序、心肺复苏、急救约物知识、急救仪器使用培训等。抢救仪器、药品、应急设备定人负责、每日检查、及时维修,保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三、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1、院感培训及考核

于20xx年11月23日至11月26日,护士长参加了由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消毒与监测技术培训班,不仅学习了医院消毒知识,还了解了国际国内新动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并与来至全省十四个地州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级医院学员进行了交流,受益良多。全年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了手卫生、标准预防、卫生部控制医院感染三个技术操作规程、hiv阳性患者消毒隔离措施等专业知识学习,配合医院感控科相关知识考试一次,合格率100%。

2、医疗废物的管理

多次对科内医生、护士、护工进行培训,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登记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并不定期进行工作质量检查。

3、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全年医院感控科在科室空气采样24个,戊二醛采样12个,物表采样12个,“84”消毒液采样4个,手指采样7个,台面采样8个,无一例超标样品。

4、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到11月共收治病人1398人次,院感病例12个,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1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科室院感率0.85%。

5、为迎接创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检查,于20xx年6月21日至22日医院消毒隔离验收专项自查获97分高分

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反复认真学习湖南省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按新省标具体执行三测单、长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及转科交接单、病室护理交班报告记录方法。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简化了护理书写,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换给了病人,提高了护理质量。

五、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1、增收方面:遵循“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合理化”的经营理念,熟练掌握各项收费标准,用活用足收费政策,把该收的钱一分不少收回来,多开展护理服务项目,如机关节康复仪锻炼,骨伤微波治疗等,配合医院改善6个双人间病房环境,增加微波炉,小冰箱,方便了患者,提高床位费增加了科室纯收入;加强催款力度,避免病人欠费现象。

2、节支方面:尽量减少水电、各种一次性耗材及药品的浪费,特别注意科室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确保正常运转,为科室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六、改善科室医疗环境,增加科室医疗设施为了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条件,20xx年新添置了陪护床37张,走廊更新不锈钢新摇头床6张,床头柜、床旁凳配备齐全,西头楼梯口为加床患者添置了不锈钢晾衣架,37-39床(原检查室)安置了轨道式输液架、中心吸氧、吸引设备,6个双人间添置了微波炉和小冰箱,更新陈旧心电监护仪一台,平车一台,轮椅一辆,为卧床患者配备了高级床上洗头车一台,广大患者及社会各界对我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病人满意度调查为99%以上。

七、围绕医院工作部署,积极协助

1、配合医院进行了全院护理人员优化组合,竞争上岗。

2、围绕“创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创建人民满意医院”、“长沙医学院教学学院”的中心工作,科室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并按各项评分标准加以落实,并制定科室相应实施方案。

3、配合医院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信息化系统升级电子病历的学习,勤学多问,加班加点维持科室工作正常运转,无一例跑费及纠纷投诉发生。

4、多次准备、迎接了省级,市级优质护理及消毒隔离检查,获上级领导好评。

5、顺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型,进行排班模式改革,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成为医院第二批试点病房。

6、成功创建成为常德市重点学科,配合医生完成髋关节置换,股骨干骨折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八、病房管理

我认为,比较而言,这方面的问题相对多些。因为在我们护士的意识当中,病房管理就是护士长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忽略了这方面的职责。所以,一旦节假日、双休日,护士长不在的时候,病房就显得比较乱。新下发的《湖南省护理工作标准与规范》明确指出: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整洁、安静、安全情况!这就告诉护士们,护士参与病房管理,是交接班制度的内容与要求。这项工作,我们将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在计划中提出,并对护士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20xx年,带着我们的汗水,载着我们的收获就要离我们远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护理部的领导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但我们不骄傲、不气馁,让病人的需求成为护理职业创新的动力,认真做事、用心做事才能把护理工作做好。在新的一年里以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契机,创建“用心护理、快乐工作”的护理服务品牌和护理文化,努力打造一个优质、高效的临床护理队伍,使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14篇:骨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5年骨科护理工作计划

在护理部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建设,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认真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增强奉献、主动服务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意识,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二、以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进一步优化排班,做到无缝交接,保障病人安全。

三、严格遵守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不断提高各级人员手卫生观念,逐渐提高全员手卫生以从性。

四、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科室培训和考核计划,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骨脊柱护理部计划本年度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基本技能考核,:由科室护士长、总带教及质控护士组成培训、考核小组。制定出本科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结合护理部带教计划,对每位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对年内计划内的各项基本技能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全员必须达标,考核按实际工作中抽考,按层次计划安排集中操作考试,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强化相关专科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健康宣教能力,继续坚持每天下午由高年资护士和帮助新护士共同深入责任区根据不同病人针对性的一对一的个性化的宣教,加强年轻护士业务培训及宣教能力的培养。

4、不断检索文献资料搜集专科理论知识、邀请医生授课,开展多样化的护理查房、疑难病例会诊讨论会等,同时,有计划的选送护士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以不同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学术水平,做到理论知识扎实,操作胆大心细,不断创新,每日坚持晨会提问的学习与积累,鼓励年轻护士对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操作与掌握。不断提高护士工作实践能力。

五、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1、在护理部的监控管理下,继续实行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护士长负总责,科室质控、院感小组配合管理,全科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在新的一年内每周组织1——2次的科内护理大查房,检查梳理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排查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疏漏环节,确保护理核心制度、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3、强化执行医嘱核对制度,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与医生核对,并将操作过程遇到的特殊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反馈,以便于医疗计划的进一步完善,静脉输液、输血、用药等治疗护理环节要求严格落实核对制度,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明确交待注意事项及目的取得理解和配合,保证病人安全。

4、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管理,加强对于管道滑脱(如导尿、伤口引流管路病人)、跌倒/坠床、压疮高危病人的护理管理、健康宣教工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六、对于新调入、新毕业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重点检查和监控管理。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A班与P班、P班与夜班时间段的交班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关心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生活与心理动态,及时排解各种纠结与疑惑。

七、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各种抢救仪器、治疗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八、进一步深入开展推进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做到三级责任制,即“护士首接负责者”“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制”“护士长首尾负责制”。加强各关键点的控制:即关键的制度;关键的人员;关键的病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时间。落实护士长日查房制度。

九、认真落实护理各项指标的完成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专科护理合格率≥90%。

4、围手术期护理合格率90%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8、病区管理合格率≥90%。

9、健康教育病人覆盖率100%、病人知晓率≥80%

10、医疗安全管理合格率100%、。

11、年内护理严重差错、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

12、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0%

13、科室护理人员参加培训率达100%,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或学时达到规定要求。

骨脊柱科护理部

2014年12月11日

第15篇:骨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6年骨科护理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本年度我科在护理部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建设。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围绕护理部总体目标,骨科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突出专科特色,打造护理品牌。

护理作为专业技术行业,应在机会与挑战中找准合适的位置,走专业建设之路是骨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内重点培养1名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功能锻炼指导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形式的宣教,务求达到效果。准备在2015年制定骨科常见病功能锻炼,配以彩色图画,制作成册,让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

二、抓好质量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永恒的主题,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2015年护理工作中,我科会对照各项护理质量标准,遵循PDCA循环模式进行考核、分析、评价、整改、追踪、再评价,体现持续改进。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

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以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进一步优化排班,采取APN排班,根据科室病人数及科内具体情况合理排班,保证治疗护理高峰时段人力充足。严格班班交接,做到无缝交接,保障病人安全。

4、严格遵守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

5、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如患者身份识别制度,防跌倒、防坠床等防范制度,防压疮制度,高危药品、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等,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6、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严格执行医嘱执行与查对制度,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核对,并将操作过程遇到的特殊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于医疗计划的进一步完善,保证病人安全。执行侵入性操作及诊疗时要求落实双核对,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在进行导尿、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应明确交待注意事项,防止管道滑脱,尤其注意各引流管开关是否在打开状,管道出口是否有血凝块堵塞等,各路管道均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决不可掉以轻心。

7、对新调入、新毕业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关心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生活与心理动态,及时排解各种纠结与疑惑。

8、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

9、进一步深入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护理服务三级责任制,即护士首接负责制、责护士

全程负责制、护士长首尾负责制,加强各关键点的控制:即关键的制度;关键的人员;关键的病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时间。落实护士长每日五查房制度:即晨交班查;病人集中治疗护理后查;病人午餐前查;病人午休后查;护理晚交班前查。

10、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1、配合护理部,做好护士分层培训。按计划对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制定

N1至N4护士培训计划,每月组织进行考核。重点加强对新入科、低年资护士的考核。根 据护理部计划,做好护士晋级考核,合格后方能晋级。

2、持续抓好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个案追踪法、系统

追踪法。制定出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组织考核,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 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每天进行床边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进行四次业务学习,由科内护士轮流准备课题,轮流讲课,

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查房及个案查房。

4、鼓励各位护士参加院内、外的培训,交流经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如遇新开展手术、新

技术及特殊疑难病种,及时组织护士学习,可邀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或申请院内护理 会诊等形式提高知识与技能。同时有计划安排护士出去进修,并报请护理部批准,提高专科 护理水平。并指定进修回来护士在科内讲解交流进修经验及心得,如适合我院具体情况,汇 报护理部经许可,积极在科室开展工作。

5、不断搜集专科理论知识,不断鼓励年轻护士对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操作与掌握,做到理论知识扎实,操作胆大心细,不断创新同时不断完善与提升自我。

四、做好院感工作

1、进一步加大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周进行消毒隔离不定时抽查,发

现问题及时找到责任护士,将问题反馈给责任护士,并给予惩罚,与效益工资挂钩。

2、加强职业防护,保障护理人员安全,如出现职业暴露,按职业暴露处置规范进行处理,及时上报院感科备案。

3、加强手卫生检查,不定时跟踪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每月将手卫生检查情况进行登记,整理,汇总,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查。

4、每月组织院感知识学习,月底进行考试,对考核不合格者按规定给予处罚。

5、每月进行院感质量考核,每月组织院感质量小组会议一次,讨论本月存在院感突出问题或重点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

6、每季度对治疗室、换药室做空气培养一次,发现不合格及时分析原因,并复查一次,直至合格为止。每半年对科室所有紫外线灯管监测一次,对新灯管或怀疑不合格灯管立即进行监测,不合格及时给予更换。

五、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1、完成护士观念上的转变,把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

2、提高护士的礼仪与素养,创自己的护理名牌。

3、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具体到护理行为的每一细节。配合医院“微笑天使”活动,推荐

我科微笑天使,鼓励护士积极打造自己的护士品牌,对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受到病人表扬及收到感谢信的护士根据科室奖励制度进行奖励,与效益工资挂钩。建立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标准,完善与修订护理工作流程,使其更加贴近临床,提高护理质量。

六、培养优秀的团队。

1、发现科内护理人员的优点,利用其优点,指导其工作,发挥个人专长。

2、建立团队精神,要让她们在协同工作中取得成绩,充分发挥个人力量。

3、让每个人都参与管理,以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4、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这是引导护士队伍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护士的实际表现和工作业绩,把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向中夜班护士、骨干护士倾斜。拉开收入差距,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

七、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1、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生计划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2、增强科研意识,力争本年度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3、鼓励主管护师及高年资护士及时撰写护理论文,争取没人本年度发表论文一篇,科内给予奖励。

4、开通科内护士QQ群,科内有新的任务传达、新计划及护士工作及生活感想都可以互相交流。增进护士联系及感情,提高科室传达新事物效果,促进临床护理工作。

八、做好信息的传达和文件的整理。

1、每次参加医院开会的第二天晨会时对内容进行原文传达,科室人员进行传达签到。

2、对下发文件分类进行存放,以便查阅。

3、拟指定专人对文件进行管理。努力做到思想与医院同步,积极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中。

第16篇:骨科护理小结

骨科护理小结

2011-01-17

护理事情特别锻炼人的耐心和心理素质,用心去做,使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可上一个台阶,骨科护理小结。面对于病人因病痛的折磨而疾苦万分,看到他们的家人因你的护理事情做的好而对于你万分感谢,这时你的心里总有一分安慰和收成的喜悦。只管我的实习事情6个月左右,但却成为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以下就是我拟定的护理专业实习自我鉴定。本文章来自:『科大学子之家』『』护理事情实习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在带教老师的悉心引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令法例,并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令制度日益完善,人民人民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历程的让病人对于劲,这是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令知识,增强安保全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定见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在实习历程中,本人严格笃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事情,努力做到护理事情标准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定见与实践相联合,并做到定见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事情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仔细,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症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事情中,能标准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交易成功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康健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事情,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引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事情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处理完成,能熟练举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于,同时,本人踊跃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营业知识,通过学习,对于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相识,期间我对于自己的事情做出了护士自我鉴定,实习总结《骨科护理小结》。 以上是我的实习总结。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定见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事情中,本人将接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营业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历史上的今天:

2010年度护士护理工作小结2011-01-172011开年度保安工作计划2011-01-17年度护理工作计划2011-01-172009年度洗洛小学教科室工作小结2011-01-17油性皮肤怎么护理2011-01-17

第17篇:骨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4年骨科护理工作计划

在护理部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建设,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带领护理单元认真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增强奉献、主动服务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2以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进一步优化排班,做到无缝交接,保障病人安全。

3严格遵守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

4制定科室培训和考核计划。加强高年资护士检查和帮助新护士的工作意识,加强年轻护士业务培训,每日坚持晨会提问的学习与积累,科室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月坚持科内护理大查房,以利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与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提高护士工作实践能力。不断搜集专科理论知识,不断鼓励年轻护士对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操作与掌握,做到理论知识扎实,操作胆大心细,不断创新同时不断完善与提升自我。

5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如患者身份识别制度,防跌倒、防坠床等防范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等,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6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核对,并将操作过程遇到的特殊情况及时反馈与医生,以便于医疗计划的进一步完善,保证病人安全;静脉输液要求落实双核对,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在进行导尿、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应明确交待注意事项,防止管道滑脱,尤其注意各引流管开关是否在打开状,管道出口是否有血凝块堵塞等,各路管道均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决不可掉以轻心。

7对新调入、新毕业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关心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生活与心理动态,及时排解各种纠结与疑惑。

8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

9进一步深入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护理服务三级责任制,即“护士首接负责者”“责

任护士全程负责制”“护士长首尾负责制”。加强各关键点的控制:即关键的制度;关键的人员;关键的病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时间。落实护士长每日五查房制度:即晨交班查;病人集中治疗护理后查;病人午餐前查;病人午休后查;护理晚交班前查。 10护理各项指标完成 。

1、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专科护理合格率≥90%。

4、技术水平合格率≥90%。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病区管理合格率≥90%。

9、年压疮发生次数0

10、健康教育病人覆盖率100%、病人知晓率≥80%

11、医疗安全管理合格率100%、。

12、年护理严重差错、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

13、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5%

14、科室护理人员参加培训率达100%,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或学时达到规定要求。

第18篇:骨科护理常规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执行骨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根据患者病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4、给予心理疏导,做好术前宣教。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执行臂丛或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去枕平卧6h,患肢抬高20~30度。

3)卧床休息,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进行肘、腕及手部关节屈伸活动

4)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6)做好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

2、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及疼痛情况。

2)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稍血运及切口渗血情况,如异常及时联系医生。

3)上石膏固定者,按石膏固定护理常规护理。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观察药物反应。

健康指导

1)鼓励病人多吃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食物。

2)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3)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4)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肩、肘、腕关节主被动活动。

5)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第19篇:护理工作计划(骨科)

骨科病房2012年护理工作计划

一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工作。

二完成护理部2012年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

三完成骨科病房2012年工作计划中之护理部分。

四根据《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万里行》检查标准、《患者安全目标》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和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习培训内容包括:《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专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急预案、报刊典型案例的分析及处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沟通技巧、相关社会学知识、病人的权利和义务等。

每月第一周: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操作告知

每月第二周:法律法规,安全教育、院感知识

每月第三周:护理应急预案,医患沟通

每月第四周:专科护理常规、护理关键流程

2.培养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调动护士积极性,创新服务理念,注重诚信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每月征求病人意见,询求患者需求,不断改进工作。

五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水平,加强护理安全环节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1) 深化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责任制护理。

(2) 分层管理护士: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低年资责任护士。

为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

(3) 做好弹性排班 :根据患者数量、病情变化以及护士意愿要求

每名责任护士管理病人小于8个,做到忙时加人、闲时减人,

(4) 关心护士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同样做到以人为本。

(5) 继续探索绩效考核模式,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护理待遇、提高

护士工作积极性。

(6) 加强护理员管理,培训相关操作项目,培训护理员与病人沟通

技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1.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和监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2.定期对病房及各检查室、治疗室进行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认真做好床旁隔离、终末消毒、垃圾分类。

七提高护理师资水平,对护师进行护理科研、教学能力的培训,按科室继教计划完成分层培训。

第20篇:骨科护理常规

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视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等,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实施适当、安全的护理措施,并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2、根据病情正确安置体位,保持关节功能位,并准备适当的软枕、沙袋、棉气圈等以备固定患肢或受伤部位。

3、对老年和严重外伤病人应主动协助或指导搬运安置检查全身,查清受伤部位、排除大出血、内脏损伤及休克等严重问题,协助诊断有否多发伤。

4、对骨折患者应注意固定骨折部位,限制局部活动,并根据骨折及固定情况适时地协助或鼓励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功能锻炼。

5、对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的病人,注意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及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6、指导患者进食易吸收、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质丰富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协助生活护理。

7、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并采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

8、按照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计划做好健康教育。

9、出院指导:①加强营养;②保持良好心境;③预防再次外伤;④继续加强功能锻炼;⑤定期门诊复查。

《骨科疾病护理范文.doc》
骨科疾病护理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