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灵魂的教育范文

2022-10-0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做有灵魂的教育

做有灵魂的教育

做有灵魂的教育,我相信:它虽没有万能的神力,却使无数人美梦成真;每一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它可以沉睡,也可以被唤醒,教育的美妙就在于能够把可能变成现实。谁是那个幸福潜能的挖掘者?是可敬的教师。教师是点燃火把的种子,哪怕是一星光亮,也会照彻心灵的夜空。教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指点迷津的睿智、包罗万象的气魄去接纳、理解、宽容天真可爱的孩子,点化生命的美丽。

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丽人生中的细微事物;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点燃学生爱的火焰并使之永不熄灭;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学会追求真正的幸福,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关于幸福的辩证思维;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尝试去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的能量;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并沉醉于思维的快乐之中;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使学生怀有生活的情趣。会读书,会娱乐,会欣赏,会关怀,会热爱。做有灵魂的教育,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率真、快乐、清澈,真实;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尊重别人并认识自我,自尊自爱,有个性,享受有尊严的生活;做有灵魂的教育造就更多的自信的、能干的、快乐的和幸福的人。

一、教育的目的是“作善” 我国古人对“教”“育”两个字有精辟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目的是“作善”,《大学》当中也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虽然至善这样的表述很抽象,看起来也很空洞,但是它是目的,是宗旨,就好比我们要登珠峰,尽管最美的顶峰我们不一定能够抵达,但那是前进的方向所在,当我们埋头赶路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要时不时抬头看一看,我们的方向是否有误,我们是不是在追逐眼前的一些风景时忘记了我们出发的目的。教育是一个长久的事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现实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干扰、各种欲望的诱惑、各种任务的压迫会让我们被裹挟、被教育、被改变、被扭曲,甚至被异化,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内心应该有一个声音,这个声音要常常问自己,我的目的是否有偏离?只要你站在讲台上,你就要明白,这些孩子的灵魂在等待着你朝至善之地的引领。

教育需要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智慧和耐心,还有胸襟和气度,教育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实际上,你需要常常和各种歪曲的观念、粗暴的干涉、庸俗的行为、虚伪的口号、还有我们自己的惰性、自满、倦怠做抗争,你从教的时间越长,人生阅历越丰富,你对“养”的体会会越深。套用伟人的一句话:一个老师讲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讲的都是好课,没有差课。 “上所施下所效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于年幼的孩子,在他们纯净而柔软的心灵中,在他们所接触的狭小的人群里,你是成人世界的代言人,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是值得信赖的朋友,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是成功和正义的化身。我们这时的被崇拜、被信赖、被模仿、被欣赏并不是我们用自己的人格和才华争取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站在了讲台上,因为我们的高高在上,使得孩子仰视,他们对我们的期待和向往源于对无限知识的敬畏,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对未来生活的梦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永久保持这样的憧憬、爱戴和信赖。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我们自己的身体力行所具备的力量、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怎么形容可能都不会过分,我们不只在教书,用知识灌输知识,而是用头脑启发头脑,灵魂触及灵魂。一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孩子“作善”要靠你亲自去“作善”。

二、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你需要自己的人生路线图。你来干什么?魏书生曾经说过面对工作的几种状态:无心无意、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一心一意、舍身忘我。面对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对对清澈的双眼,我们能够把自己当成撞钟的和尚吗?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列出了人生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总是在开学的第一天把这六个阶段教给孩子们,实际上,这是一条人生的路线图。像周总理那样从小就立下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常常需要摸石头过河,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方向,循着这条线路,我常常问一问自己达到了第几个阶段。做有意义的事情,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走出一条自己的教育之路。

三、博大的胸怀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使得遥远的世界由此变得触手可及,我们不需要因为偏居一隅就妄自菲薄,面对求知若渴的孩子,要更加用力为他们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能把孩子们禁锢在单调的课本、僵化的教参和粗糙的教辅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传道为首,解惑然后授业。从孩子未来的生命来规划和设计你们有限而弥足珍贵的相处岁月,作对他们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给他们的未来带去深远、持久和良好的影响。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种传承对孩子极其重要。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狭隘、没有资格懈怠,没有机会失败,没有条件消沉,面对这个辽阔而广大的世界,开放我们的心胸,拥抱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

四、你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感

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有时候我们冲动的对待学生,伤害到孩子的情感,理由常常是老师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老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感情?职业感情。不是自己条件反射的喜怒哀乐,而是受理智所控制的职业化的感情,这里面,没有憎恨、冷漠、轻蔑、歧视等等所有足以击溃心灵的负面的情感,只有欣赏、喜爱、热忱、关注、幽默等等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自信的深情和真情。年轻的老师们,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首先不把教学无关的心绪带进课堂,走上讲台,就像一个演员踏上舞台,家里的鸡毛蒜皮、身体的饥寒饱暖、个人的成败得失都要置之度外,其他的角色都放下,全身心扮演好目前的角色,按照老师的职业要求武装好自己;其次在孩子面前要制怒,魏书生说过,在准备发雷霆之怒之前,你一定要提醒自己先数到十,然后再张口,这时候你所说出来的就不是情绪化的表达了,很多时候,我们原本要解决问题,结果变成了发泄怒火,与我们的教育初衷产生了根本的背离。

对于老师来讲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幽默。幽默是老师智慧的体现,足以彰显教师强大的人格魅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举个例子,刚才我提到的那个老教师,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在偷偷写作业,他怎么办?幽默不是讽刺和挖苦,不是讥讽和嘲笑,是温暖的批评,是善意的提醒,是意味深长的告诫,是尊重、是保护、是有灵犀的心灵之间才能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幽默,关键时刻的幽默能化干戈为玉帛。

五、需要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从事教育也得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别人。我们永远不会把自己复制成魏书生,永远都只能是我们自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向别人学习。任何书法家都是从临帖开始的,临贴的功夫到家了才有了破贴的资格。因此,学习,是首要的,也是永久的。

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会得到许许多多的指导、参加各种各样的研讨、接受名目繁多的培训,这些能够帮助我们尽快的适应环境,进入状态。这就像给一台计算机安装软件、打补丁一样,能使我们的功能更为强大。但是,它也会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灌输给我们海量的信息和术语,因此,我们需要有辨别力,消化这些东西并融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框架,为我所用,而不能仅仅占用了我们的内存,甚至成为垃圾。

寻找并发现自己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特点,把对教材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有机融合,设计个性的教学策略,让课堂呈现出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进度,彰显出儿童的天性,这会是一条漫长而充满挑战和乐趣的道路。

六、榜样的力量

司马迁曾经评价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往,然心向往之”。颜渊也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应该是对榜样精辟的表述,也是一个老师能得到的最高褒奖。我们应时常审视自己离榜样有多远,一个连自己都没有榜样的老师怎么会成为孩子的人生典范?茫茫人海,过去现在,有多少高贵的灵魂如夜空的繁星,点点的星光发自亘古,却能照亮未来。有了榜样,我们前行时就有了参照和坐标,困顿时就有了勇气和力量。

七、你要和孩子一起进入书籍的世界

除了教科书和教辅,孩子的阅读量是很小的。尽管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孩子们读的还是少,得到的有效指导更少。儿童各个阶段的阅读量在课程标准当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各种测试却不能清晰的考查出来,因此,读书成了一项弹性很大的任务。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往往容易被搁置,所以“书到用时方恨少”才会成为名言。并且,这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需要教师具备开阔的视野、认真的规划、坚持的毅力、能耐得住寂寞,还有质疑,毕竟,短平快的阅读训练在考试时要实用的多。雷夫说:“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在现今这个世界长大的孩子相信这个事实往往是极为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从重要性来衡量,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读书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享受读书的乐趣,样养成读书的习惯。除了教材和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自己和学生每年读几本书?每天读多长时间?花在买书上面有多少钱?强烈建议大家拿起纸质的书本,徜徉在经典的世界里,丰富我们的心灵、敏锐我们的感觉、增加我们悲悯,做一个有浪漫气质、哲学思考、宗教情怀的文化人。

教育,意味着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浪漫,不仅要有教育的理想,还要有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千万个含苞待放的花蕾,需要一个自由的生长空间,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把工作当成一种休闲,把教育当成一种恋爱,让每一天都成为孩子们的节日庆典……当浪漫的光芒照耀孩子的心灵,每个花朵才会绚丽绽放;当浪漫芬芳着教育梦的征途,梦想会变得生动,境界会变得更加高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灵动的思想,高尚的情感,优雅的气质,无不根植于书香的厚重和博大。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提升自我的艺术,是对心灵最浪漫的滋养。在阅读中,超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汲取多元的思想,采撷经典的芳香;在阅读中,智慧得到启迪,情感得到陶冶,专业得到成长。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让心灵张开浪漫的翅膀,一起去穿越千年的时光……

一位哲人说得好:“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当遇到不如意,不要怨天尤人,要多想办法,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行走在人生路上,要懂得去给自己的心灵除草,多撒播一些幸福的种子,让自己的心灵开满花朵,从而笑对人生!做有灵魂的教师,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育对浪漫的深情呼唤。印度哲学家奥修说:“生命不只是应该变老,它应该成长。”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就要不断历练自己,不断提炼、成熟自己的教育之魂,用灵魂唤醒灵魂,用心灵赢得心灵。

推荐第2篇:有灵魂演讲稿

我为谁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 的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为谁工作”这个话题。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曾茫然困惑, 因为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引人深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在座的每位心里肯定也有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答案,那我为谁工作呢,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为自己工作,为我自己的灵魂工作。

工作就像人生舞台,我们能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一场戏剧还是悲剧,自己既是演员又是编剧。还记得我刚来到这个公司的时候,一副怯弱、害羞的样子,甚至跟顾客、跟同事说话都会脸红,但是这份工作却教会了我自信、勇敢、执着。也许这份工作在白领眼里看来是卑微、低下的工作,但在我眼里,她就是一份让我收获快乐、收获自信的神圣的工作。每个人的工作内容都有差异,但是,每一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职场是人生舞台,那么岗位就是人生道具!如果你把岗位当儿戏,那么生活天天跟你“做游戏”,如果你把岗位当武器,那你在工作中练就的“独门绝技”,一定会让你在这个领域所向披靡!所以说,不一样的态度肯定有不一样的结局。

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有的人把工作视为生活的代价,是无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劳碌,但也有人把工作看作是发展人格、完善自我的工具!不管你所从事的工作高贵、神圣与否,只要你有一颗火热的滚烫的心,就一定会在工作付出中收获快乐。

“如果你能换一种眼光来看待你的工作,你的感受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位好友对我说的,是啊,能不能从工作中感受到乐趣,关键不在于心态吗?为什么有些同事就天天工作得乐呵呵地呢?那就是兴趣和热爱。

工作质量决定生活质量。在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真正得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通过工作获得能量”的秘诀就蕴藏在其中。即使环境迫使我们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我们也应该以“为自己工作”的心态,认真挖掘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工作中享受满足,在工作中实现价值。这种积极的态度,不仅会让我们的工作,也会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乐趣。 因此,当有人再问我“你为谁工作”时,我依然会响亮地、自豪地、骄傲地回答:我为自己工作!因为我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工作。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之一,所以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我也为了我的小家而工作,为了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也为我亲爱的父母工作。当然,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就向社会分享蓝天、白云、资源等一切,我随时都为社会在消耗,白白向社会索取。因此,我也为这个社会而工作。

总之,我为谁在工作之个问题发人深省,内涵深远,值得深思,在此,我仅以我个人的知识见解,浅显表达自己的观点。同事们,振奋精神吧!为了今天这份承诺,为了明天有所收获,珍惜自己的岗位,善待每一份工作,打造一个优秀自己,凝聚成一个坚强的团体,好撑得起 这面迎风招展的旗!篇二:做自己灵魂的舵手(演讲稿) 做自己灵魂的舵手,用青春书写激情 -----建行员工田威奇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做自己灵魂的舵手,用青春书写激情”

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发扬特色是人生选择的出发点。当选择成为一种自豪,当奉献成为一种时尚,当敬业成为一种需求,当知识成为一种资本,我们所有的正是青春的激情。伟人之所以伟大,并不是他们本身有多么伟大,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伟大的事业。如果伟人们选择的不是伟大的事业,那么,每个伟人,在今天的历史书上都不会有他们的名字。是伟大的事业才使得一个人变得伟大。

拿破仑选择了当时法国革命最能展示才干的军事指挥,才使他由一个科西嘉小子成为一代伟大的统帅;比尔?盖茨因为选择了开辟个人电脑时代,才使这个仅上过一年哈佛的准大学生成为世界首富;毛泽东因为选择了为中国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事业,才使他从一位中学教员成为伟大的革命导师。

在我们这样一个鼓励奋斗,提倡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个人理想的伟大时代,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人生理念和成功概念。2006年2月在面对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选择时,我选择了建设银行,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历练。在这里,我工作着,学习着,时常被感动着。

运行中心的工作是前台与后台发生联系的纽带,内外的许多工作进行协调、服务、沟通,真正做到上传下达,这就决定了运

不仅能够独立操作及报表核对,业务方面也更加熟悉了。

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每一个业务条线的岗位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风险,有的容易察觉,有的却不易发现,但有一点,他们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我们的身边,潜伏在我们的工作之中。所以要树立风险意识,认识到工作隐患可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危害,风险一旦发生,轻则会受到处罚,影响自己工作。重则会给银行资金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以及建行这个家的声誉损失。在这两年中,“仔细,谨慎”成了我工作的座右铭,积极参加营运管理部开展的各项活动、业务培训及业务考试,在工作中找风险点,不断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运行中心机房贴着我们警语:我的微小失误可能给建行带来很大损失,我的微小疏忽可能给客户带巨大麻烦。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们。随着时间的飞逝,每当我讲给家人听时,都会由衷地说,在建行我学到了很多,工作更严谨、细致了,看问题也比从前全面了。 独木不成林,在营运管理部这个集体当中,在与同事合作中,每位同事不仅做好自己份内事,还帮助其他同事一同干好工作,尤其在工作交流上,主动介绍自己工作中的好方法,悉心帮助业务不太熟练的同志提高操作技能,帮助他们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我们整体的服务质量。“团结一心,拼搏进取,爱岗敬业,奉献企业”这是我对这个大集体最大的感受。 运行中心是一个中后台保障部门,主要是对各业务系统进行监控、操作、维护及管理,确保各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因此,夜班

就和吃便饭一样频繁,为了报表的及时上报,我们往往要牺牲自己的节假日;为了新系统的正常运行,下班时间已过很久,依然能看到我们忙碌不知疲倦的身影。正是这种作风的激励下,部里的年轻人对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推动着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 青春是读不完的历史长卷,激情是忙碌的身影,奉献是心灵深处一曲人生新的交响,是忠于职守,是敬业,是拼搏,是热爱并献身自己从事的事业。回望自己在建行的生活中,我不禁感慨:“建行就像一个熔炉,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一个人发生变化并融入其中。每天和他们奋战在一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自觉的行为。我为成为建行的一员而自豪”。 我由衷地希望能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给我们银行改革与发展添上色彩斑斓的一笔。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三:演讲稿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2014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典礼上,听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师爱”和“责任”,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最美教师,他们用自己的爱和责任,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

常宽梅老师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她常常问我们,是不是她看上去比同龄人都老,我们无言以对。她也曾年轻过,也曾美丽过,正是这份爱的事业让她秋霜染白发,让岁月在她脸上烙上了深深的印痕。她上有老,下有小,却从来不愿因为家里的事耽误学生的一节课,当我看到她戴着老花镜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体育教师李爱萍老师是我小学年代的一位老师。那时的她,身体健壮、性格开朗,如今却因为家庭的变故,独自一人担负着家庭的重任,因身患糖尿病,瘦得和以前判若两人。是什么让她甘受清贫和病痛的折磨而无怨无悔地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呢?我想,也是缘于对这份事业的爱。

是啊,这些老一辈的教育工作者,染发剂遮盖不住她们满头的白发,护肤品抹不平她们满脸的皱纹,但在我心里,我觉得她们是最美的。

马琳红老师家在渭南,因孩子年幼,需要照顾,于是她每天奔波于渭南华县之间。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风雨兼程、奔波劳累。尽管这样,她也不乏对教育教学的热情。每一节课总是激情饱满,每一

次活动总是激情投入。是什么让她如此热情呢?我想也依然是缘于对这份事业的爱。

原来的我,声音如银铃一般,如今,却成了破喉咙烂嗓子。原来到歌厅k歌,我是麦霸,常常一曲接一曲,当仁不让,现在却成了一名忠实的听众,只有羡慕别人的份了。退休教师李振玲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我所:“孩子,上课声音尽量小些,要不以后就和我一样没声了”。虽然知道嗓子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但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地放大声音,唯恐哪个孩子听不到。就在队列队形比赛的前夕,因为带一年级特别费嗓子,咽喉已经肿得连咽唾沫都疼痛难忍,尽管如此,我还是往嘴里塞了一大把消炎药,继续练,嘶哑的叫喊声每天在操场上回荡。难道这样做,就是为了那一纸奖状吗?当然不是。我曾淡然过,职称问题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算了;我也曾动摇过,想到清闲一点的单位去,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优雅地工作者。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心却从未淡然和动摇过。不管带哪一年级,常常看课例到深夜,想到一个好方法常常激动地半天睡不着,就连在梦里做的也常常是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事情。难道这样做,就是为了这人们都说的铁饭碗吗?当然也不是,是心中那份强烈的责任感告诉我,应该这么做。

虽然鱼尾纹也悄然地爬上了我们的眼角,青丝中也夹杂着一缕一缕的银发,但我觉得我们也是最美的。

其实,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城关小学上演着。还有许多老师,为了这份事业,顾不上照顾年迈的父母、顾不上照顾年幼的孩子;承受

着病痛的折磨、承受着家庭的变故;??虽然我们失去了很多,但我们却得到了学校的信任、家长的认可和孩子们的爱戴,正是在这失去与得到之中,我们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获得了爱的温暖,成就了我们的最美。 让我们用爱和责任去谱写城小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篇四:演讲稿不屈的灵魂

不屈的灵魂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屈的灵魂》。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听爷爷给我讲讲那段历史。在一天下午,爷爷让我自己从电视上看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我义愤填膺。

七十年前,先辈们自强不息,浴血奋战,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用八年的时间竖起了一块不朽的丰碑!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过去。卢沟桥的炮声还在耳边回荡, 我们没有理由忘却一个又一个充满血腥的镜头!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七七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亡国的边缘。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抗击外敌的第一声号角。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然而我们的祖国毕竟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打击,命运的捉弄使她伤痕累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秋风扫落叶般留下千疮百孔。

曾记得,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国土上肆意妄为,践踏我国国土,残杀我国国民。他们每到一处就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被杀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多达30万以上。一位目击者称:码头边黑乎乎的尸体堆积如山,有100多人正将尸体丢入江里。他们不声不响地忙

个不停。完毕后,这些人被迫站在江边。一阵机枪声后。这些人一个一个,尽数倒入江中。

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你们可曾听到了,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的灵魂在呐喊,在战争中冤死的三千五百万民众的灵魂在哭泣??这国家的懦弱,民族的耻辱,叫我们怎能遗忘! 今天面对一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企图占我钓鱼岛,扣我渔船,抓我渔民,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世界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中国更容不得他们肆意猖狂,他们的无耻必将遭到历史公正的审判。 7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在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想对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说:我们应该用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发愤图强,这才是我们庆祝胜利、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 今天,中华大地上的硝烟早已散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未完待续。面向未来,把全民族凝聚起来,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我要告诉各位同学,面对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饮水思源”,是伟大的党和人民造就了全新的中国。

我们应深深懂得:是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 是汗水灌溉了神州大地繁荣的花蕊; 是拼搏托起了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篇五:灵魂行者,演讲稿

“灵魂行者”演绎“命运之上”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灵魂行者”演绎“命运之上” 身高1.4米、体重只有20公斤的刘大铭患有成骨不全症,由于骨

骼脆弱,4岁他就开始做手术,如今已经历9次骨折,大的手术也有十余次。然而,这个被人叫做“玻璃娃娃”的17岁少年,却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自己的追求。 “你将躯干给了病魔,却把灵魂留给了生活,你将快乐分享于情感,却把悲痛留给了心窝,你将梦想给了青春,却把苦难留给了执着??”西北师大附中学生处副主任孙亮说,这首《灵魂行者》在苏州刚刚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上感动了好多人,成为当天媒体报道的焦点。 7日,最后一节课是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例行班会。高一北辰班的班会主题是“惜时·感恩”,被同学称作“霍金”的刘大铭发言说,我们要感谢苦难,是它们让我们更加坚强。

刘大铭坐在教室左侧,课桌和椅子比起其他同学来,显得低矮和突兀。遇到同学的精彩发言,他会不时和同桌猫着身子“交头接耳”讨论,还用自己纤瘦的小手用力鼓掌叫好。

对于班级中这名特殊的孩子,班主任伏钰从不溺爱。他说,刘大铭性格开朗,学习上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一直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希望通过生命的经历和积累,获得他所要追求的目标。 刘大铭告诉记者,回忆这些年,生病住院已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有时玩得开心时不小心碰到就会骨折。“在医院的痛苦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煎熬,慢慢地我觉得没办法改变,就试着去接受。” 现在,刘大铭的生活起居每天都靠姐姐辛苦完成。闲下来时,他会看书写作,“如果没有人打扰我,一个小时就可以写5000多字的文章”,而学习总让他的身体“吃不消”,常会受到护士警告。 在老师鼓励下,今年9月刘大铭开始尝试诗歌创作,《灵魂行者》就是近日完成的。

其实,刘大铭很小就表现出文学天赋,从小写作文都时常得到语文老师的称赞。目前,刘大铭所作《让我们在以后牵手》获得第二届“语文报杯”原创文学大赛全国金奖、《一夜苍白》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 2009年,读初二的刘大铭被北京“瓷娃娃关怀协会”邀请发言。一位媒体人会后向他约稿,一部关于大铭的自传。刘大铭告诉记者,“自传已经写了7万多字,但它并不是大家所说的励志书籍,只是自己的经历,遇到的、看到的和体会到的。” “小时候会排斥得病,现在反而害怕离开轮椅。如果离开它,我创作的情感基调就没有了,这是我的一笔财富,相当于困难和磨难都没有了,我害怕自己就懒惰了。

推荐第3篇: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

小 关 镇 口 头 小 刘 丽 君

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了李局长《做有灵魂的教育》的讲话,我感触颇深。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另外一个灵魂,未能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称其为教育。”这让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要不断的反思:我们进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灵魂的教育吗?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教学的内容每天都在变化,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成长。因此,我们要思考该用何种方法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和校园都是学生成长的处所,也是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者得心,学者得益”。

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不断的琢磨这样的一个很深刻的话题,真正的做到努力的学习,向着有灵魂的教育这一目标前进,争取在回归教育的本质这一个重大的课题上,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

作为一线的教育者,学习了李局长《做有灵魂的教育》的讲话,我受益匪浅。

我认为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们要做有教育思想的教师,即懂得教育规律、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追求和教育情怀。那么,如何做有教育思想型的教师呢?

首先,要有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这也是作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叶圣陶先生从事教育数十载,时刻秉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终成一代教育大家。因而,有教育思想的教师一定爱学生,爱每一位学生。既爱学生的天真、可爱、进步,也爱学生的顽皮、马虎和错误。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爱是老师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当老师能够爱满天下时,那么他也一定桃李满天下。

其次,“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

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再次,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印度哲学家奥修曾说:“生命不只是应该变老,它应该成长”。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就要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多姿多彩,同时还要让自己的教育人生不断进步。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不断提炼、成熟自己的教育风格。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教育名家,但至少要让自己成为所在学校、家乡的教育能手。

总之,学习了《做有灵魂的教育》报告后,我的教育思想起了波澜,我开始重新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做个有教育灵魂的老师!

推荐第4篇:四有军人专题教育有灵魂1

革命军人就要有灵魂

同志们:

今天,我讲的这一课,是主题教育的第一专题。我们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志都是十八九岁的年龄,正是最有梦想、最有朝气、最有活力的时候,在这样一个人生阶段,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同志身上都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那么,在人生成长的路径上,又是什么东西最有决定作用呢?这就是我今天和战友们探讨的问题:革命军人就要有灵魂。

一、有灵魂是何等的重要

首先,有没有灵魂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与未来。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受灵魂所支配的,有没有灵魂,有没有正确的灵魂,决定了这个人的前途命运。1920年,刚满16岁的邓小平到法国勤工俭学,先是加入了“少共”国际,也就是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到莫斯科的第一天,邓小平就下定决心“务使自己对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始终为无产阶段的利益而斗争”。正是靠着这种由坚定信念铸成的灵魂,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却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仰,最终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启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篇章。我们青年官兵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也都看到了身边、社会上许许多多靠坚定的人生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的楷模。以195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首富的马云,就是其中一个知名人物。马云学历并不高,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考又两次落榜,最后才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30岁时,他看到了互联网经济的前景,毅然从教师岗位辞职下海,当搬运工、蹬三轮、做小贩,与杭州电信合作推出中国黄页时,还被很多人说成是骗子,虽然经过了许多挫折,但他靠着“不甘落后、永不放弃、笑对人生”的信条,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董事长,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辉煌。温家宝总理曾经评价他:“马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我们讲马云的故事,不是告诉大家钱挣得越多就越有价值,而是说这样的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强调的是他在拼搏奋斗过程中信念的宝贵。一个人只有坚定信念、拥有灵魂,才能赢得成功的人生价值。反之,如果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背弃了自己的灵魂,就会受到惩罚、品尝苦果。张国焘,中共一大代表,党的一大至五大期间长期居于核心领导地位,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长征途中,他自持党内资格老,人多枪多,企图另立“中央”,受到了严肃的批判。1938年4月初,他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从事反共活动,彻底背叛了党,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最后,他贫病交加,病死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院里,魂丧异国他乡。我们青年官兵正处于人生观定型的阶段,在充满无限未来发展可能的时候,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塑造自己的灵魂是何等的重要!前面讲到,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知道,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在少年时代,用一首《咏蛙》立下了自己的人生誓言: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种气势、这种豪迈、这种胸怀,体现出坚定、自信、大气的灵魂。在青年时代,他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组织开展农民革命运动,亲自领导秋收起义、组织三湾改编、召开古田会议,几次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年纪轻轻就干了大事,干成了大事。我们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灵魂决定了人生方向,也决定了人生的成败。

其次,有没有灵魂决定了一支军队的生死存亡。一支军队没有灵魂,军人不知道为何而战、为何而死,即便拥有再好的武器装备也是废铁一堆,即便拥有再多的人也不外乎是一群乌合之众。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无论是装备上,还是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但最后“美式装备”输给了“小米加步枪”,毛呢大衣败给了粗布草鞋。蒋介石兵败台湾后,总结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时,讲到了两个“六无”:军队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军人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说到底,就是国民党军队和军人都没有灵魂。可见,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既无凝聚力也无战斗力,必然要打败仗。新形势下,习主席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再一次重申和强调了听党指挥这个军魂,要求我们每一名官兵必须把灵魂融入军魂,用军魂锻造军队,担当起强军兴军的历史责任。

二、什么样的军人才算是有灵魂

第一,要有远大的理想追求。理想是指引方向的灯塔,没有了理想,灵魂也会黯然失色。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后,大部队被打散,仅存的三河坝分兵负责殿后的部队,由于思想不统

一、组织比较混乱,也面临顷刻瓦解、一哄而散,南昌起义留下的这点革命火种,随时有熄灭的可能。关键时刻,朱德站了出来,在天心圩军人大会上,他沉着镇定地说:“大家知道,大革命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就是在这个最困难、最无望、最容易动摇的时刻,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表现出了磐石一般的革命坚定性和对革命必胜的自信,让人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灵魂,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光芒,看到了革命必将成功的希望。22年后,新中国成立时,天心圩留下来的800人队伍中,出了3位元帅、1位大将和许多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共和国的脊梁,是因为他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不会为一时一事的困难、挫折所动摇所屈服。作为新一代的革命军人,就要把“四有”当做我们的塑造目标,把有灵魂作为培育“四有”之基,把党、国家、民族的利益深深植根于内心,把自己的成长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自己的成才梦融入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梦,在部队这个大集体里踏实苦干,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甘甜。

第二,要有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很多同志都看过《红岩》,其中江姐的形象感人至深。江姐原名江竹筠,参加革命后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前夕,由于叛徒出卖,她不幸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急欲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把重庆地下党组织连根拔起。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了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最后她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一个花样年华的柔弱女子,却拥有如此坚强的意志,这就是对党忠诚。平常我们也听有的同志说,只要自己不反党不反社会主义就是对党忠诚。但如果平时落实上级指示打折扣、执行纪律规定搞变通、遇到事情总是忧前途思后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真到了关键时刻、生死考验、利益诱惑面前能听招呼吗?能靠得住吗?能过得硬吗?特别是和平年代,血与火的考验少了,得与失的考验多了,无时无刻不在拷问着我们的忠诚度。

每个同志都要深入思考,我们来到部队到底“为什么”“干什么”“留下什么”,在追索人生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在无限发展可能的路径上,找到一条正确塑造灵魂、正确树立人生观的正确道路,做有灵魂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三、拿什么来塑造我们的灵魂

(一)靠真学真信党的科学理论铸魂。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领会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从而增进对党中央、习主席的信赖拥戴。

(二)靠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铸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军史是极其宝贵的“红色资源”。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气”胜“钢”的拼刺刀精神,要求我们敢于逢敌亮剑,敢于战胜强敌,有血性、有虎气,这是对军人灵魂的培育

(四)靠干部骨干模范带头铸魂。习主席强调,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育者是谁,就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班长和骨干。现在,我们一些基层干部包括领导干部,把组织教育当成了接受教育,搞教育想参加就参加,想不参加就不参加,成了教育的盲区和死角。一些单位教育效果之所以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者的行为缺乏榜样性示范性引领性,使被教育者产生信任危机,使教育效果打了折扣。有的干部不让战士干的自己干,让战士做的自己又做不好,这样一来,你说得就让人不信服,做得更让人不佩服。行胜于言。大家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共产党的军队与国民党的军队在打仗时最大的区别就是两句话,一个是跟我上,一个是给我上,跟我上就是干在前、冲在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们的干部骨干作为带兵人,肩上的责任很重,不能把这个传统搞丢了。有人说,人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两种人”,读书时遇到一个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个好领导。对战士而言,在部队的好领导、好老师就是干部、就是班长、就是党员,你们是战士看得见、够得着、学得到的榜样,你们的一言一行对战士影响最大。“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要求战士相信的道理,自己要带头相信;要求战士保持崇高追求,自己要先有崇高追求;要求战士无私奉献,自己要带头无私奉献;要求战士有灵魂,自己必须先有灵魂。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只要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既有真理的力量,也有人格的魅力,就一定能够影响和带动广大官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真正成为有灵魂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推荐第5篇:有灵魂的课堂

有灵魂的课堂

所谓有灵魂的课堂,既是“活”的课堂。就是有生命、有精神的课堂。 什么是灵魂哪?

教学灵魂既包括知识的灵魂,即课堂所讲授知识的根源。又包括教育目标的灵魂,即目标设置的人性化。同时还包括教学过程的灵魂,既组织课堂的方法。也包括教学延展的灵魂,即教学效果中给学生留下的思想内涵。总结起来就是凝聚着教师肩负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素养的教学过程。

如何做到有灵魂的课堂?

首先就是知识的灵魂。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所有的知识都是成系统的,有灵气的。只有教师把握知识的系统及知识来源,并引领学生寻根溯源,就可以使学生看到知识的灵魂。例如:中国诗歌的灵魂就是中原大地英才的志和气,以及表现这种志气的模式的探索,抓住这根主线,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就紧紧地握在了学生手中。

其次是教育目标的灵魂。在当今对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的社会背景下,一堂课除了传授给学生工具性还要传授给学生什么?可以说自然科学要传授给学生正义和正确的方法,而社会科学更应传授给学生人类最美好的事物,真善美和和谐发展的人性特点。要让学生有发现美、体会美、热爱美的能力。有接受事物、辨别事物、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有客服困难、勇于挑战和攀登的勇气。而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次是教学过程的灵魂。怎样将一堂课上“活”?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课堂设计的灵魂,更需要体现一种精神,即师生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共同成长进步、互相欣赏鼓励的一种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培养出的有合作能力、有领袖素养、有表达技巧、有绅士淑女风范的人才。同时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把握,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出有牵引作用、有凝聚作用的灵魂思路,通过合理有效并且活泼生动的课堂活动的组织将所讲授内容结合起来。

最后就是教学延展的灵魂了。一堂课上完了,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的是什么?是一种方法?是一篇课文?是一个人物的精神?还是人类特有的发展规律?在每节课的总结中,如果能让学生想一想他所收获的灵魂,或是能引发学生对一个问题和一件事物的看法和讨论,那必然是最好的了。每当一篇课文讲授完,学生可以自发地在周记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节课是有灵魂的,这种灵魂已经化作一种血液流入学生的血管,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反应,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课堂效果。一种能动的思考。

推荐第6篇:四有军人有灵魂

四有军人有灵魂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今天,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到处回荡着这首气势豪迈、慷慨激昂的《强军战歌》。新时期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已成为引领我军建设发展的鲜明旗帜。要强军,首先就要铸魂育人,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身为祖国的后备军官,牢记强军目标,我们当仁不让;争做四有军人,我们更是责无旁贷,在我们身边便涌现出了一批四有军人的代表,他们时刻铭记四有军人的准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起到了排头兵的榜样作用。景晓东通知就是这样的一位先进同志。

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曾经说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 灵魂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一种高尚品格,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对于当代革命军人来说,灵魂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有灵魂,就是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这是强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政治信仰。身处和平年代,对军人灵魂的考验很少需要像战争年代那样历经血与火、生与死,但和平环境下各种错误思想和物质利益诱惑,是对军人能不能做到有灵魂严峻和现实的考验。景晓东同志时刻铭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始终强化着一个思想:“战备无小事,小事误战事。”头脑中始终紧绷着“为战而备”这根弦,该同志始终认真对照\"四有\"标准要求查找差距不足,自觉校正思想和行为偏差,切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积极投身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智慧力量。拿破仑有句名言:“如果你是军人,心里只能装着你的国家和你的敌人”。该同志就是如此,为国家,为人民,时时刻刻准备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撑起民族的脊梁。

景晓东同志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始终保持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定信念信心。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信心,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有信赖,坚定不移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深刻认识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建军之魂、强军之魂。在这个根本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

该同志长期以来认真学习党史军史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始终铭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军史是极其宝贵的\"红色资源\"。认真学习了解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生动实践,学习了解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大力学习弘扬我党我军在长期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习弘扬全军各部队不同历史时期培育形成的特有革命精神,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坚持学正史信史,以中央和军队编发的权威教材为依据,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增进对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的认知认同和尊重敬仰。

景晓东同志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十不准\"和\"七个决不允许\"的要求,坚决抵制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委决策指示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对党的决策指示说三道四。

有一种信念,可以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有一种追求,可以锻造灵魂,改变历史。因为对信念的坚守,150多年前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已经绘好了人类未来大同社会的蓝图;因为对信仰的追求,我党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从攻占南京到振新中华,历经坎坷,开创中国如今之盛世;也同样是因为对信仰的执着,才会有13亿华夏儿女对强国之梦的渴望,才会有230万忠诚卫士对强军梦的追逐。我们要以景晓东同志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四有军人。强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厉兵秣马,为祖国决胜疆场!

推荐第7篇:用健康的文化打造有灵魂的教育2

用励志·怡情的文化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天堂完全小学

文化是一种亘古绵长的社会现象,它伴随人类而生,在历史的河流中,它总是与教育相伴相随。一所学校要提升办学品质,必须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近几年来,我校提出“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借助天堂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用古今中外的“励志故事”感染人,用身边的“励志人物”激励人,用厚重的励志事迹熏陶人,精心打造学校“励志〃怡情”文化亮点,经营学校励志〃怡情文化品牌,让励志〃怡情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励炼精神,凸现“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生命亮色。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打工潮方兴未艾,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缺位,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日渐显现,少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缺少爱心,有的甚至违法乱纪……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校教育,是学校领导一班人反复思考的课题。为此学校提出“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的办学思想,挖掘地方特色,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确定以“励志〃怡情”为主题,深化学校德育工作,遵循“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坚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育人目标,约定“博学善导,厚德正生”的职业操守;制定“励志明德、怡情践行”的校训,着力培养具有“感恩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的“三心三雅”未来发展人材。所有这些的精神内核,构成了学校的基本文化构架,成为我校教育的“灵魂”,而这一构架直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完善人,解放人,成就人,将“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的生命亮色凸现出来。

二、精心设计,提供“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物态支撑。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校园环境的每一个实休,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无不是教育价值观的直接反映。

本着“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学校在整体规划校园的同时,重点考虑的是校园环境的文化覆盖面。科学设计每一栋楼房,每一个班级,甚至是每一棵花草,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展示“励志〃怡情文化”,让它们散发出文化气息,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

一是画龙点睛,楼名寓意励志〃怡情文化。“励进楼”让教师践行“励志

明德”,在“励行楼”中实现“博学善导”。学生分住“乾晖苑”和“坤华苑”,让他(她)们知道如何“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同时在“励兵楼”中实践真知,在“励志楼”中追寻梦想。

二是合理布局,励志〃怡情墙展示励志〃怡情文化。在校园门口设置“励志〃怡情文化”长廊,诠释学校以励志〃怡情育人的办学理念,宣传古今励志〃怡情故事,展示学校励志〃怡情文化建设成果。

三是精心设计,楼层突出励志〃怡情文化。“励志楼”一至三楼依次以诗、词、画、现代励志典范、古代励志典范为主要内容突出励志〃怡情文化,且

一、二楼的诗词以不同的书法表现,既为学生创设励志〃怡情文化氛围,又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书法的文化魅力。

四是匠心独运,石头雕刻励志〃怡情文化。学校在升旗台两边雕刻古代励志〃怡情图和“博学”“礼让”等修身、志学的词语,既解决安全隐患,又增添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五是用心关爱,呵护园林文化。学校为每棵树制作一个“身份证”,书写一句励志〃怡情的名言,为每棵树办理一个“户口本”,让学生书写一句认养誓言,让小树与学生共成长。

有人说,学校要有学校的样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校园充溢着与众不同的文化教育符号。天堂完全小学的整座校园,处处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意蕴,它陶冶了师生情操,塑造了师生的美好心灵,也约束了不良风气和行为。何谓有灵魂的教育?它的前提是教育要触及灵魂,不仅隐性的文化要触及灵魂,显性的花草树木、山水屋宇也必须赋予文化内涵。让校园每一角落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抵达心灵、润泽生命。

三、一动一主题,引领“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内涵发展。

学校的文化教育活动,必须针对学生身心特点,贴近实际,紧扣需求,让学生亲身参与,触及学生灵魂深处,才能让“励志〃怡情”入心入脑,才能使学生形成自觉行动,从而收到良好效果。为此,学校每年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寓文化建设于活动之中,做到活动系列化、制度化。

一是“知励志〃怡情行励志〃怡情”主题活动。通过让学生讲述励志〃怡情故事,走访励志〃怡情人物,感悟励志〃怡情之道;给父母写感恩信,班会演讲、办手抄报学习行励志〃怡情;写亲情作文、爱心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励志〃怡情之道。

二是以“感恩行动”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每天向他人问好、参加一次公益活动、送一次节日祝福、参加一次烈士祭扫等“八个一”活动。同时将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定为敬亲节,组织和引导学生

开展感恩活动。

三是“主题月”活动。学校结合实际,每月均有主题,正月感受亲情之美,三月学雷锋见行动,六月回望童年珍惜光阴,九月份感谢师恩,十月社会调查感受祖国变化,十二月励志〃怡情之星评选……不同的主题教育月,让学生历经不同的活动,从而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四是榜样示范,“十佳励志〃怡情之星”评选活动。每年十二月为我校“励志〃怡情文化月”,主题是开展“十佳励志〃怡情之星”评选活动。学校充分发动全体师生,海选励志〃怡情星推荐人,公示推荐人相关事迹,全体师生投票,励志〃怡情星评选委员会确定励志〃怡情星候选人,分组进村入户走访,了解他(她)们的事迹,进行充分论证后再确定“十佳励志〃怡情星”人选。前后历时一个月,并把“励志〃怡情星”颁奖典礼与元旦文艺会演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十佳”励志〃怡情星评选的激励作用,又打造了艺术节的一大亮点。

四、一书一堂课,拓展“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广阔空间。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它拓展了学校文化的空间,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结合乡土文化,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发展校本文化,为“打造有灵魂的教育”注入活力。

学校以“励行至雅,怡情启智”为指导思想,分年级编写一套《走进励志〃怡情文化》校本教材,内设“心灵氧吧”,“励志〃怡情放大镜”“励志〃怡情健身操”三个大栏目,每个年级突出了不同的主题,一至二年级是养成教育,三至四年级为公民意识教育,5-6年级是理想教育,使学生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到走向未来,最终实现“励志、明德”这一目的。我们充分认识到,校本教材参与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实践,才能使校本教材发挥作用,产生应有的效果。为此学校利用每周的校本课程,让班主任作指导,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心灵氧吧”中寻找目标,在“励志〃怡情放大镜”中认识自己,在“励志〃怡情健身操”中完善自己,学生边学习、边讨论、边完成。如今,校本课程是学生感觉最阳光的课,校本教材也是学生爱不释手的读物,它也是我校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一年多来,我校的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活动在尝试中起步,在实践中出彩,在创新中生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励志怡情、风清气正”的动人画卷。

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成为引导学生崇尚美德、怡情践行的有效载体。如今学生变得勤俭,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在家能体恤父母,为父母分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乐于助人;在社会上,能扶危济困,奉献爱心。一年来,学校共收回《家长反馈意见书》1100余份;开展学雷锋

活动100余次,开展进养老院参加为孤寡老人清洗衣物,打扫卫生等送爱心活动达10余次;进社区,开展清扫街道等义务劳动达40余次;学生爱心捐款2000余元,支援灾区或帮扶贫困人群。

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成为激励学生修身养性、锤炼品行的重要平台。 实践出真知。以\"励志〃怡情\"校园行为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活动。

(1)2013年定为励志〃感恩教育活动年;每年的十一月定为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月。

(2)开展\"励志〃怡情\"校园主题活动 第一阶段:通过采访家乡励志人物,搜集励志事例、算算亲情、榜样讲座、学唱校歌,诵读三字经,完成学校励志〃怡情自测题等活动“感悟励志〃怡情”。第二阶段:通过\"感恩行动10件事\"即要求每一位学生做到①每天向他人问好,向帮助你的人说\"谢谢\"。②每天为老师或同学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③每周写一篇感恩日记。④每月为父母洗一次脚。⑤每月在社区进行一次公益劳动。⑥每年为师长送上一次生日(节日)祝福。⑦每年参加一次烈士祭扫活动。⑧每月一次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⑨每年参加一次爱心捐助等活动⑩每学期参加一次“励志〃怡情”的主题活动。“学会励志〃怡情”。第三阶段:通过写亲情作文、完成爱心家庭作业、送温馨的祝福、社会实践等活动\"感恩回报\"。

一年来,学校励志〃怡情文化建设卓有成效。校园环境处处散发出浓郁的励志〃怡情文化气息,师生耳濡目染;师生温文尔雅,和谐共处;励志〃怡情文化校本教材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内容丰实;励志〃怡情文化课程进课堂,备受学生青睐和社会赞誉。如今,我校励志〃怡情文化得到了省“三评合一”评估组的青睐,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展示学校内涵发展的窗口。

一路行来,一路风景;一路阳光,一路关爱。文化学校,春风化雨,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用健康的文化打造有灵魂的教育,为我校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沿着这一美好的办学之路,我们一定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第8篇:人有灵魂的证明

一、灵魂的论证

人有灵魂,这应该是一件简单明了的事。正如一辆普通的汔车,本来是一堆死物,不能自己开动,但是当有司机坐在它里面时,就能正常开动了。同样,人的身体也是由数十种物质元素组成的,本来是一具死物,不能活动,可是当有一种生命活力——灵魂在它的里面时,身体就活起来了。这是显然的事。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从来不经过认真考证,便轻易地说人没有灵魂,死了百了。他们对于自己将来的永远归宿实在太不负责任了。实际上,一个人若想否认灵魂,必须要有多次死亡的经验来验证才对,所以对于那些从没有过死亡体验的人来说,是根本没有资格说“人死如灯灭”的。下面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灵魂的存在,盼望读者朋友引起重视,为自己宝贵的灵魂预备美好的将来。

1、人有自我意识的特征——“我”不是身体

(一)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数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物质元素人人相同,不能起到分别你我的作用。但事实上每个人的“我”各不相同。既使是双胞胎的姐妹,虽然是由同一个细胞开始分裂而成的,但她们的人格也是不同。因此人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却因里面的灵魂不同而表现出各个不同的自我意识和性格来。

(二)我们说话时的逻辑也证明人是有灵魂的。例如,当我们说“这是我的手指”时,表明手指属我,但手指不是“我”;同样,当我们说“这是我的身体”时,也就表明身体属我,但身体并不是“我”本身。显然,这个“真我”就是里面非物质的灵魂——它才是肉身的主人。当然,当我们说:“这是我的灵魂”时,这个“我”就一定包括身体在内。由此可知,完整的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这也正如圣经所说的。

(三)如果“我”就是身体,那么可以设想,若有人因车祸失去部分肢体,则这个“我”也必将随之失去一部分了。但事实告诉我们,肢体残缺的人“我”仍然很完整,不会变成半个“我”或“他”。这说明身体跟灵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人的肉体由于新陈代谢作用,旧细胞不断死亡,新细胞不断产生,全身细胞大约七年一换,但里面的“我”始终如一(生理学表明,就是脑细胞也在慢慢地更换)。所以人八十岁时的身体跟五岁时的身体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已经更换过十多次了,但里面的“我”却是同一个“我”。因此老年人常常喜欢回忆自己年少时的光景。这说明人里面的“我”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基础,跟渐渐更换改变的肉体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由此我们还可以推想而知,一旦身体死去,里面的“我”仍将依然顾我——这便是灵魂的继续存在了。

2、人有表达无限的本能——超空间性

人虽然受到物质身体的限制,但人里面的思想和心灵却不愿意受限制,小小的脑子总是想这想那,要探索好些未知的事,追问时间的开始和空间的尽头。甚至希望跑到月球上,跑到火星里,跑到宇宙的各处了解一切的奥秘。当今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说:“我发现物理学和宇宙学极其激动人心,它就象星球航行,勇敢地向未被征服的领域前进。”人类这种对无限的向往,是

从一个远超肉体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因为灵魂一旦离开身体的约束后,便成了超越空间的存在), 这个本质就是灵魂的本质,证明了灵魂的存在。

3、人有盼望永生的本能——超时间性

一百岁的人怕死,如果让他再活一百岁,同样还是怕死,这说明人总想永远活下去的。假如人只是一个属物质的肉体,而死亡又是自然的规律,那么人对死的态度就应该顺其自然、坦然面对才是,又何必极力地逃避或抗拒呢?然而人却不愿意自己在时间长河中被消灭,所以很多人都想在世间留名,希望能流芳百世,有的人甚至请人为他雕像,盼望自己永垂不朽。人里面的那个不愿意被时间淘汰的本能,就是灵魂永恒的本质所发出的。不但如此,就是当我们面对着镜子发现自己比从前衰老了许多时,我们也是不甘愿。我们连自己老了也不愿意,这就表明里面的永恒性超过外面的必朽性。这个永恒性就是灵魂的属性。圣经《传道书》3章11节揭示了这个奥秘, 说是上帝造人时便“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的。

4、人有精神和肉体之分——超物质性

众所周知,人是肉体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的。身体是属物质性的,精神是属非物质性的,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人们在谈到“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会谈到“精神文明”。词典上对“精神”一词的解释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这定义说明“精神”实质上就相当于本文所说的灵魂。不相信有灵魂的人请仔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由物质元素组成的大脑怎能产生出非物质的意识?

(二)、细胞内遗传因子DNA机械复制的结果,又怎能激发出人间的善恶、良知和爱情?

(三)、原子、分子偶然碰撞的结果,又怎能产生出无比复杂而有秩序的大脑,以至最终产生出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所有这些,都是唯物论永远无法解释的难题。

(注:虽然人的意识活动有赖于物质的大脑,但大脑本身并不是意识。这就如音乐需要乐器来表达,但乐器本身并不是音乐。有人认为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基础,离开了大脑,便不可能再有意识。但这是无法证实的事。请问:离开了乐器,音乐难道就不存在了吗?其实空气中载有音乐信号的电波或声波多得是呢!依此来看,如果离开了大脑,意识仍然是可以继续存在的,只不过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而已。)

5、人有心灵崇拜的本能——属灵性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到世界各地调查的结果表明,人类皆有敬拜神之天性。无论文明野蛮、进步落后,这点莫不相同。2001年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上的数据表明,当今世界上有神论者占总人口的85%,(其中基督徒占了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全世界充满了拜神的空气,你看哪一个地方会没有基督教堂、天主堂或者庙宇、寺院、清真寺呢?这个普遍拜神之事实,足以证明人类有心灵崇拜(或宗教崇拜)的本能。人若找不到真神,便会去拜假神;若不拜假神,就会在心灵中树立其它的偶像,如伟

人、明星乃至钱财、电视、小说等等,以填补心灵中的空洞,但在动物界却没有类似的例子。你也决不会看到猴子也有拜祖宗和偶像的行动!心灵崇拜的本能是人类所特有的,这是神在当初造人时所赋予人的,神的目的是要人来寻求他,与他交往,并且从神那里得着满足。因此,心灵崇拜的现象表明了人类的心灵中有一个特殊的饥渴和需要,这个需要也就是灵魂的需要。你会感觉肚子饿,这证明你有一个胃;同样,当你有心灵饥渴时,就证明你有灵魂。

6、临终的观察

人在临终时,眼睛会突然失去光芒,瞳孔马上会扩散,同时口里有气呼出。单凭眼神这点微妙的变化,我们也应该相信人有灵魂才是。因为在这瞬息之内,身体的物质结构其实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但人却已经截然不同了。而且很多死里逃生者都回忆说,当人死去时灵魂要经过一条黑暗的通道,这很可能就是呼吸道。这个经历跟创世记2章7节的记载相呼应。经文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人的灵既然是从呼吸道进去的,那么当灵魂离开身体时,也从呼吸道出来,应该是一件很合理的事。

信徒临终时,大多坦然、安详,有的甚至还大有喜乐和奇妙的经历。比如,有些人临终时会预先告知亲人“今天救主要接我回天家了”;有些人在临终时还会看到天使向他显现,来接送他的灵魂。而少数不信主的人在临终时也会知道自己“今天我要走了”,之后这话果然应验了。这些经历都表明灵魂确实是存在的。美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医师曾下结论说:“任何人在他临死时都是很痛苦的,惟有基督徒,在临死时确有美满平安的感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归宿是可靠的。”

7、异象异梦的应验及魂象显现

对于信徒来说,异象和异梦也许算不上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好些信徒都有过多次的经历,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举例。有一本叫《不可思议》的书上也记载着不少类似的事,就是连美国的林肯总统也这样。有一天他梦见自己走进白宫,卫兵和众人都很肃穆、悲哀。林肯总统问卫兵出了什么事,卫兵说总统被暗杀了。林肯总统感到惊奇,但他看到美国国旗遮着一个人,他走近一看,真是他自己。第二天,他没有什么不安,将梦告诉妻子和其他人,妻子嘱咐他要小心。第三天,他果然被人用枪谋杀身亡,于1865年4月15日与世长辞。我们知道肉体是不可能预知未来的,所以异梦的应验证明了灵魂的存在。

再如,科普杂志《科学与生活》上曾登载了这样的一篇文章:某医院的医生值班室内有两位医生正在交谈。突然,一位经他们救治过的垂危病人出现在面前,表露感激之意,可是旋即消失。两人面面相觑,急速跑向病房,守候在这个危重病人身边的护士、家属介绍,患者刚刚死去。家属还说,患者临死之前,曾思念和呼唤过这两位医生的名字。人的身体一经死亡,若灵魂就没有了,就不会有魂象显现的可能,但人死后魂象显现的事例却证明了灵魂的存在。

8、死里逃生者的体验

近三十年来,美国各地的医生及心理学家曾分头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魂不附体”的这类现象。在众多从事探索灵魂的科学家中,美国著名哲学、医学博士穆迪氏(Raymond A.Moodyjr.)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调查了一百五十名死而复生的病人后,将研究成果写成《一百五十个人的死亡体验》(或称《生命之后的生命》)一书。另一位美国著名的心脏病专家司库梅克教授,在调查了2300个濒死经验后,也惊讶地发现60%的人在濒死时,都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当他临近死亡时,先是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了,接着是亲友的哭泣声及其他噪声,随后他感到自己经过一个长而黑的通道,突然又像一个旁观者站在自己的躯壳旁边,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医生为抢救他所做的一切努力。等等。这些研究也都表明人的确是有灵魂的。

9、基督徒灵魂上天的经历

圣经多次提到有关灵魂离开身体或死人复活的事例。在基督教会内部的神迹奇事中,有些基督徒确实有过灵魂上过天堂的经历,但有此经历的人在其一生中往往不过

一、两次而已。但印度著名的传教士孙大信( Sundar Singh 1889-1929)在灵里上天的次数极多,有时每月约有

七、八次。下面略引他所载的一些有关灵魂上天的经历片段(限于篇幅,原文部分内容作了删除,特此说明)。“天上有基督的宝座常常在中间,他的形像是描写不出来的。有一次我看见他手上的钉痕,可是不但不难看,反而美丽发光。他有胡须,并有长发,发色如同金丝发出亮光,面貌象太阳,但其光线不会使人晕眩,他面上常带微笑。在基督宝座周围有数不尽的光荣的生命,有天使也有圣徒。在这里他们都是荣耀的,但他们的荣耀也分大小、种类和颜色,衣服象是用光作成的。

“在天上讲话不用问答,你把思想放在我里面,我把思想放在你里面,就是交谈了。在地上交谈时,有时不待对方开口,我们也已知道他要说什么。天上说话就是如此。在世上,婴儿从胎中生下,虽然先前没有呼吸过,也马上自己会呼吸。天上的事也是这样,本来不会的,一去马上都会了。天上最有福的事就是圣徒交通,这是一种特别的谈话,也就是圣经里所说的„圣徒交通‟,确是乐中之乐,属灵的问题,一问便明白。天上还有一种特点,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令你讨厌。地上的事,那怕就是好事,久了就会厌倦,天上正好相反,越久越好。

“天上的特点是无论什么事都象在家中一样,没有不惯的,没有不喜欢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丑恶的。在那里想见谁,无论相隔多远,一想就看见。因此他们常与主在一起,因为一想就见,常想就常见。那里是我们所仰慕的,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痛苦和悲伤,只有爱,只有喜乐,而且永远是这样。

“在那里他们有家有屋,就是主所预备的(见《约翰福音》第14章2-3节)。有一次,我在主面前,人叫我到他的家中去,但我说:„我不想去,在这里有主的同在多好。‟那人勉强我去,去了以后才发现那家也非常的好,因为主也在那里。

“ 地上的东西是天上的影子。地上的山、水、鸟、兽、花、草等天上都有,所不同者,地上的东西不完全,而天上的却十全十美。天上就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能赞美神。天上的东西都不是消极的,你欣赏它,它也了解你。人在天上的视线特别长,一举目可

看到几百万里,无一物可以阻挡它。住处虽有间壁,但不会阻挡视线,都是透明的。┄┄凡心所想要的都能得到满足,在那里你不会缺乏什么,因为所有最好的都在那里。”

10、人为何不知道有灵魂和灵界?

有人可能会问:“人既然是有灵魂的,但为什么自己竟不知道有灵界的存在呢?”对此,圣经给出了一些答案。

一、因为死亡是单行道(诗39:13,伯16:22)。这条路是一般人从没走过的,极少数人虽然有过死而复生的经历,但对于他们的报告却很少有人引起重视,或者被认为是“精神幻觉”。

二、因为人的“灵眼”就被魔鬼弄瞎了(林后4:4)。一些有过灵界经历的人指出,人的灵体跟他的肉体相似,也长有灵眼。而且圣经告诉我们,人在原造时,灵里有极丰富的灵智,能清楚知道灵魂和灵界的存在。所以在伊甸园里,人类的始祖亚当能清楚地知觉神的“行走”(创3:8)。但后来人类犯了罪,离弃了真神,人与神之间的交通断绝了,人的灵里失去神的内住,再也没有神的感动、光照和引导了(此即人的灵性死亡了);而且人的灵眼又被魔鬼弄瞎,结果当然觉察不到属灵界的事了。于是,人便很自然地说没有神、没有魔鬼,也没有灵魂、天堂和地狱了。这就如一个瞎子会很自然地说没有月亮、星星一样。

不过,圣经也告诉我们,借着基督福音的光照和上帝圣灵的重生工作,能使人的灵性重新得以复苏,恢复与神的交通,并且心灵中的眼睛重新得以开启。这样,人不但能确知神的存在,而且还能觉悟到来世的权能和灵界的存在(弗1:17-18,来6:4)。所以一个真信耶稣的人,对于属灵界的事都是不会怀疑的(当然,还没有真正悔改重生的信徒除外)。他们的信仰也决不是糊涂盲从的。这也难怪基督徒为什么要不计个人得失,费财费力地传扬天国福音,靠主能力拯救人的灵魂了!

二、灵魂的价值

圣经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像上帝,所以人有理性、德性、灵性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特质;人之所以为人,也是因为人有灵魂的价值,而且这灵魂是永活不死的。 如果与动物相比,人的肉体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的体重、力气比不上牛,眼睛不如猫,鼻子不如狗,耳朵不如老鼠,爪牙不如狮虎,生育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远不如动物。但是正因为人有灵魂的价值,才使我们超越于一切动物,而成为“万物之灵”,成为管理世界的主人。

可是,人的灵魂一旦离开身体,肉体就价值不大了。因为经化学家的分析,人体所构成的物质不过是跟泥土一样,其成份是:一担水、一把盐、一杯糖;脂肪可以 做几对肥皂,石灰可以消毒一个鸡笼,磷元素可以做二百根火柴,铁可以做一枚铁钉,氮可以配成火药打一枪,镁还不够镁光灯一闪,钾、锌、铜、锰、钴、银、碘等元素的含量都极微少。人一死,身体就很快发臭朽烂。动物死了还有人要,人死了谁也不想要,真比动物还不如!再者,国家的法律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也完全在乎他的生命,而不是身

体的大小和容貌的美丑。因而在相同的情形之下,杀死大人和小孩的罪是一样大的。所以说人之所以宝贵,全在于人有灵魂的价值。在圣经中,主耶稣曾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灵魂),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章26节)所以主耶稣看人的灵魂,实在比全世界的财宝更宝贵,他甚至甘愿流血舍命来买赎人的灵魂,以免下阴间受魔鬼的折磨。如果我们在这劳苦愁烦、转眼成空的人生中,只顾眼前的利益和肉体的享受,却不顾将来灵魂的永远归宿,那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啊!人若到了那个时候才后悔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又有何用呢?!

三、灵魂的归宿

现在,不要说科学家,就是中学生都知道“质能守恒”定律。这定律证明了“人死如灯灭”的说法是错误的。美国太空火箭之父范伯朗博士说:“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定律已经全然确立了,我也相信灵魂不灭定律”。是啊,灯点灭了,结果就变成了水汽和二氧化碳,进到空气中;照样,人死了,其实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变成了另一种存在形式,进到了永恒界中。正如蝌蚪变成青蛙,蚕蛹变成了蛾,毛虫变成了蝴蝶,人死后也会变成另一种属灵界生存形态,这种形态是现世的人所不能理解的,正如在地上爬行的毛虫并不知道自己后来竟会变成蝴蝶,并且飞上天空的情形。

人虽然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归宿,但神的话——圣经却已经将这件事讲得一清二楚。圣经说:人人都犯了罪(注:在至高上帝的律法中,一切不合神心意的事,和一切不道德的事或心思意念都是罪,比如说谎、贪心、骄傲、恨人、淫念、粗话、不孝敬、拜偶像等),并且罪的工价乃是死,死后且有审判。既有审判,有罪的人当然要下地狱受苦了。

那该如何是好呢?哦!朋友,不要惧怕,因为上帝实在爱我们,他虽然是圣洁、公义的,但他更是慈爱怜悯的,所以这位上帝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已经为我们预备了一个完全的救法,这就是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并且为了担当我们的罪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主耶稣所流出的宝血,就是为了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恶和过犯,使我们能重新与神和好,回到他的怀抱。

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又被埋葬了,但第三天,父神上帝又叫他复活起来,升到天上。这样,只要我们愿意向神认罪悔改,信靠主耶稣,神就因耶稣的名赦免我们的罪,并且赐给我们永生的生命,免去地狱的刑罚。圣经如此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

亲爱的朋友,上帝已经向我们发出了慈爱的呼召, 赶快相信吧!我们所传的福音,就是能救你灵魂的道。请不要再随便拒绝了,因为天堂总比地狱好受。朋友,坟墓实在不是人类的最后归宿,死亡也不是我们的最终结局,天堂应该是我们将来的住处,永生才是我们美好而真实的盼望!来吧,让我们一起投入慈爱天父的怀抱,今生得福百倍,来世享受永生!

推荐第9篇:紧紧抓住有灵魂这个根本

强军必先强心,强心重在铸魂。习主席提出着力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首要一条就是“有灵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必须把固根铸魂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引导官兵真正做到信念坚定、听党指挥。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有灵魂是统领、是根本、是基础,决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政治命脉和人生方向。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立起来的。思想就是人的灵魂,就是站在谁的立场、为谁说话办事的问题。强调新一代革命军人“有灵魂”,实质上是强调军人鲜明的党性、阶级性和人民性,就是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有灵魂”,反映了党、国家和军队对当代革命军人最本质、最特殊的政治要求。有了灵魂,就有了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就有了成就事业的顶梁柱,就有了道德操守的基准线,就能够在是非风浪面前不迷航、不转向。

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特有的重要标志,“有灵魂”具有鲜明的思想特征。一是具有绝对性。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听党指挥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从特定内容上看,其绝对性集中表现为绝对的忠诚,时时处处忠心耿耿,诚心竭力;从标准要求上看,其绝对性集中表现为绝对的纯洁,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从完成使命任务上看,其绝对性集中表现为绝对的可靠,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好,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灵魂具有永恒价值,是不灭的永恒精神力量。

二是具有崇高性。革命军人的灵魂,表现为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从长远看,就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现阶段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革命军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由我党我军的先进性决定的,完全抛开了低级趣味、自私自利和山头主义、小团体利益,是高尚的也是无私的。军人之所以成为“最可爱的人”,就在于有着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献出自己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

三是具有传承性。历史是现实的根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灵魂,最深厚的底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最鲜明的特征是我党我军长期培育形成的极为宝贵的红色基因。这就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灵魂的传承性,它也决定了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有灵魂”不是与生俱来、天然就有的,而是靠长期不懈的学习实践历练出来的。今天,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重任,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较量,铸牢广大官兵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之魂尤为重要和紧迫。

靠理论武装育魂。塑造灵魂,关键是固本培元。革命军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石上的。只有发自内心地认知认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找到信仰归宿,把听党指挥转化为自觉行动。当前,要紧密联系部队官兵思想工作实际,联系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斗争实际,深入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引导官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自觉抵制敌对势力错误政治观点的侵蚀。

靠整风整改净魂。整风整改是今年政治工作基调,也是净化灵魂、增强党性的基本途径。军委部署的“四个整顿”,第一位的就是“整顿思想”,实质就是要把思想和灵魂深处存在的杂质、水分和不干净的东西清理出去,实现纯洁思想、净化灵魂、自我革新的目的。我们应当把主题教育和“三严三实”教育结合起来,认真贯彻整风精神,采取学习教育、对照检查、清理整治、督查执纪等多种措施,着力纠治信仰缺失、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等问题,强化理想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

靠优良传统励魂。在长期实践中,我党我军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铸魂励志的生动教材。从现实情况看,一些青年官兵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缺乏历史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为此,需要从兵之初、官之初抓起,广泛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教育实践活动,建好红色阵地,创建红色网站,打造红色文化,努力营造弘扬优良传统的浓厚氛围。

靠纪律约束塑魂。我们党对其成员有着严格的政治纪律要求,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信念坚定、听党指挥的灵魂,必须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中塑造和培养。要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等各项制度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要求,坚持从严治官、从严治权,坚持用法律法规约束一言一行,引导官兵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政治部)

推荐第10篇:有灵魂的四有军人

根据军委、总政领导指示,为指导部队搞好"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总政宣传部组织力量编写了教育要点,供部队开展学习教育使用。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这是习主席向全军发出的伟大号召,为培养堪当强军重任的革命军人提供了科学指南。

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体现了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运筹,反映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必然要求;抓住了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规律,实现了我们党培养革命军人目标要求的与时俱进;揭示了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的根本所在,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广大官兵的期望重托。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指明了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理想抱负、素质本领、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明确了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有灵魂就是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这"四有"紧密联系、内在统一,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革命军人的目标指向,立起了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根本尺度;明确了革命军人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确立了立身立志立德的基本准则;明确了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的重要契合点,指明了革命军人强军报国的实现途径。

坚决响应习主席伟大号召,自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强军兴军的时代召唤。广大官兵要深刻理解把握习主席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认真对照"四有"标准要求查找差距不足,自觉校正思想和行为偏差,切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积极投身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智慧力量。

第一专题 ?有灵魂

有灵魂,是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理想抱负,是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政治要求。广大官兵要把有灵魂作为立身做人、履职尽责的根本,深刻理解把握,自觉恪守践行,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一、有灵魂就是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

(一)始终保持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定信念信心。中国梦、强军梦是人民的梦、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广大官兵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信赖,坚定不移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应了发展大势和人民期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和高昂旋律。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这个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奋进。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必须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已有天壤之别,我国发展的成就同许多国家相比形成鲜明对照,风景这边独好。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实现强军梦。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不懈追求。强军目标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强军打仗导向,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出色完成各项重大任务,军队建设取得新进步、呈现新气象。必须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朝着强军目标奋勇前进。

(二)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建军之魂、强军之魂。在这个根本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制度优越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们党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历经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经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靠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坚定不移地听党的话、跟党走。

党对军队实施绝对领导有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无论战争形态怎么演变、军队建设内外环境怎么变化、军队组织形态怎么调整,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一整套制度中,起定海神针作用的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一种政治设计,必须坚定维护这套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是宪法确立的重要制度,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核心要求,对于保证党中央、中央军委牢牢掌握军队最高领导权指挥权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作用,必须坚定自觉地维护和贯彻这一制度。

(三)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信念坚定、听党指挥,最紧要的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权威,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这一条,必须作为最高的政治要求来遵守,作为最高的政治纪律来维护。

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必须不折不扣。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必须坚持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诚老实,表里如

一、知行统一,坚决反对"伪忠诚",决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

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必须落实到行动上,用行动来体现,以行动来检验。必须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能力,深入学习理解和正确把握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大考,在改革进程中,要严格执行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坚决拥护和贯彻落实习主席和中央军委作出的决策部署,切实在改革中身体力行、交出合格答卷。

二、有灵魂是践行强军目标必备的政治品格

(一)有灵魂是把正方向、坚定立场的根本保证。"魂者,器物之统摄也。"一个人有了灵魂,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革命军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就能知所趋赴、有所坚守,自觉与党同心同德,坚决听党指挥。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尖锐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们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妄图对我军官兵拔根去魂,把军队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革命军人只有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才能拥有"定盘星""主心骨",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任何时候都不迷茫、不迷航。

(二)有灵魂是不懈奋斗、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人们具有巨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既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也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革命军人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就能激发起忘我献身热情、无穷拼搏勇气和顽强韧劲斗志,战胜一个个"硬骨头""拦路虎",朝着强军目标不断前进。

(三)有灵魂是拒腐防变、经受考验的信念支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灵魂,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徐才厚、*等人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说到底就是信念坍塌、灵魂缺失。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必然会在军队中反映出来。在长期和平环境下,我军始终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革命军人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就能把住总开关,扎紧篱笆,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三、按照有灵魂要求固本培元

(一)真学真信真用党的科学理论。党的科学理论是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石。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及时学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自觉自信。要重点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全面领会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增进对党中央、习主席的信赖拥戴。要在知行合

一、转化运用上下功夫,紧密联系实际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提升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破解部队建设中的矛盾问题,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

(二)学习党史军史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军史是极其宝贵的"红色资源"。要认真学习了解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生动实践,学习了解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要大力学习弘扬我党我军在长期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习弘扬全军各部队不同历史时期培育形成的特有革命精神,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要坚持学正史信史,以中央和军队编发的权威教材为依据,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增进对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的认知认同和尊重敬仰。

(三)旗帜鲜明批驳抵制错误思想观点。真理总是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要绷紧意识形态斗争这根弦,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免疫力,凡事都要想一想其政治背景、政治动机和政治影响,不为错误思潮和政治观点所惑所扰。要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特别是对网上散布的歪理邪说、谎言谬论要理直气壮批驳,当党的战士不当"开明绅士"。要认清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政治图谋,旗帜鲜明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

(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军队守纪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守规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规矩,任何人不得越过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红线,越过了就是大忌,就要付出代价。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十不准"和"七个决不允许"的要求,严禁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委决策指示相违背的言论,严禁编造、听信、传播有损党的领导和形象的谣言信息,决不对党的决策指示说三道四。要深刻反思徐才厚案件的惨痛教训,彻底肃清徐才厚案件的恶劣影响,坚决划清界限、纯正思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标准要更高,要求要更严。要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第11篇:《做有灵魂的教师》读后感

做有灵魂的教师

记得刚刚进入教育学院学习时,就记得当时讲教育学的老师非常认真的对我们说,如果今后你们要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就一定要做个有灵魂的教师,当时还小,也没有很认真的思考过以后,并不理解什么才是有灵魂。

当我踏上工作岗位,步入教师行列几年之后,暑假中看到这本《做有灵魂的教师》时,突然觉得像是给自己的心打开了一扇窗户。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而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心里最先出现的就是这句话,整本书中讲述的故事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自然的韵律,而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做有灵魂的教师,才能育出有灵魂的学生。

作为教师来说,高素质是必要条件。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有激情、有责任心、有智慧,其实也就是要有灵魂。做有灵魂的教师,就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工作投入、认真;做有灵魂的教师,就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宽容、友爱;做有灵魂的教师,更要对学校负责,要努力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把自己看成是学校的主人;做有灵魂的教师,还应对家长负责,要让家长放心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总之,一个有灵魂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热爱自己岗位的教师,同时,还要能以自己的激情燃烧学生的激情,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责任心滋养学生的责任心。 做有灵魂的教师,就要时刻铭记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都要关爱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对老师个人来说,做有灵魂的教师还要时刻充满幸福感。虽然生活中有很多困扰,但有灵魂的教师总能在纷繁复杂的挫折和失败中寻找到走向成功的路径,我们要尝试用自己的明智、责任给学生指引了生活之路,同时,还能从学生渴望的双眸和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为人师的自豪和愉悦。当我们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时,教师的灵魂也得到了具体体现,这就是为师之道,为师之魂。

此外,做有灵魂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在工作中要积极进取,学习新理论,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要关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总之,一个有灵魂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是特别的,要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幸福的成长。

第12篇:《打造有灵魂的班级》读后感

暑假里阅读里《打造有灵魂的班级》这本书,被书中班级管理的艺术深深折服。

这本书选自郑州教育博客这个平台,主旨是“教育发现”,做新教师,从教育发现开始。特别喜欢这段话:今天,即使我, 带着镣铐,也要跳出优美的舞姿;我们既要面对现实,更要坚持梦想。为了我们共同的教育信仰,我们有理由也有能力为之奋斗,努力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灵魂的教师,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培育有灵魂的学生!

我发现了很多班级管理的好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思考。

敞开心扉,以生为友。敞开心扉,和学生静下心谈谈,就事论事,对事情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针对你,某个人有看法,而是对你做的这件事情有疑问。学生会理解的,不会有情绪。

细节做起,人人参与,以能养能。从学校、班级的细节做好,严格落实要求,从抱臂坐直练起,态度要认真。培养班干部,人人有事干,每个人都是小班干。

特殊学生,因材施教,多用关心,耐心,爱心,真心。这种情况真的很多,有些同学作业不能和其他同学的要求一样,你可以降低要求或者提高要求,让他取得更好的进步。

家校互通,和家长的沟通也很重要,比如校讯通、电话、作业等都是与家长沟通的好方式。

教育这件事情,没有小事,能不能用心,就看自己的啦!

第13篇:有灵魂的叶子短篇散文

一片快乐的叶子绽放在热情奔放的枝头,清新的雨露滋润它绿色的衣裳,温暖的春风呵护它美丽的身段。当夜幕来临,大地就成了叶子温暖的摇床,依稀听到脚下传来阵阵呢喃,仿佛母亲动人的催眠曲,于是,叶子就如婴儿般醉在了大地的怀抱。

天空中一丝云彩飘过,叶子看见自己美丽的身躯泛起一层薄薄的光彩。云层背后露出一双多情明亮的双眼,灿烂了叶子羞涩的脸颊。温暖的光染绿了它的全身,这一刻,它觉得自己是一片有了灵魂的叶子,一片有感觉的叶子。

于是,阳光中滋生一个绚烂的梦想,它有了歌唱的欲望,和着风,挥舞有些凌乱的舞步。那煦暖的阳光遍布灵魂深处,牵引了一颗灵动的心。

梦想带来越来越强烈的渴望,走过花季,又错过雨季。猛烈的阳光渐渐灼伤了叶子柔嫩的肌肤,迷离中叶子忘了汲取露珠的精华,身体慢慢枯萎,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只徒留一丝难以察觉的悲伤的气息。

依附枝头最后一丝青绿,叶子徘徊在四季衔接的隙缝,也许、可能,有那么一丝风,会为它支起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哪怕是一片残缺的羽毛,或许它就能到达那片灿烂的阳光。

岁月抽离了最后一缕灵魂,叶子跌落在冰冷的泥土。当叶子慢慢合上双眼时,它想,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它依然会这样选择,只是它不会忘记吸收养分,因为阳光依然耀眼。

叶子慢慢腐烂、慢慢消失。阳光依然耀眼……

第14篇:做有灵魂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读《教师十大素养之人文素养》有感

摘要:教师唯一的也是终极的使命就是提升人为之人的素养,教师在教育学生,转变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这个使命。如何实现?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苦苦探索的,本文试从教师丰富自己的学识、升华自己的人格和造就学生放人格这几方面为突破口,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师,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灵魂学识人格

源自一个偶发事件: 中午,我坐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学生们也在自己的座位上享受着书香的乐趣,教室里非常安静,是一种我极其喜欢的安静。突然,一个学生的尖叫打破了这种宁静:老师,周嘉颖同学脸上流血了。我急忙中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到周嘉颖同学的有脸眼角处鲜红的血液如泉水般从涌出来。那一幕让我看了都心慌。班上同学的眼神已无心停留在书上,都齐刷刷投向了嘉颖的脸上。机灵的小金同学立马拿出自己口袋中的餐巾纸极力按住。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哇,这么恶心的。虽然当时很多同学都用极为责备的目光狠狠地瞪了他,但是我的内心深处却涌动着一种异样的味道。同学的脸上血如泉涌,同样是同班同学,难道他的内心深处没有一丝丝同情吗?也许,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处理好事情后,我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办公室,无意中与科主任聊起了此事。科主任孙老师异常平静,他轻轻递过来一本书。《教师十大素养——人文素养》。

我翻开书,一行题记引起我的关注:教师唯一的也是终极的使命就是提升人之为人的素养。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承载教育人培养人的巨大的历史使命。如何去实现这个伟大的使命?我认为我们最起码应该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一、让学识武装自己的灵魂。

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我曾经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能受到学生的喜欢?是教学严厉而能出佳绩的?是放任不管自由型?还是……

一篇学生的日记

新学期开始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学校报到。我读四年级了,据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换了,换了个男老师。这一天过得真快,我真舍不得时间这么快就溜过去了。今天的语文课我们真高兴。因为老师用他生动的语言,博学的知识

把我们带到上下五千年。在他的课上,我们游览了神秘的埃及金字塔,遨游了让人神往的太空…… 思考:教师要为学生架构完整的知识结构,首先自己要是通才。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还应该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教育现代的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1、教师要多看有助专业成长的书籍。四大名著、孔孟老庄,唐诗宋词,鲁迅、老舍、余秋雨,等等,这些名家名著我们老师都应该去领略。因为我们老师只有谙熟小说故事的恢宏曲折,诗词歌赋的精炼隽永,小品相声的含蓄幽默,经历文人应该经历的文化苦旅,那我们的自身就一定能彰显足够的文化底蕴。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懂得了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岗位;明白了教育学生生不能整天怨天怨地,而应该用我们的变化去适应学生的变化。学习了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的《教学心得》,我明白了做一个好老师,要上好上扎实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细节。

2、教师要多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平时多写些小练笔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鞭策自我快速成长。把点滴心得写在日记本上是比较传统的做法,而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把每天的观察,每时的思考,甚至是只言片语的随心所感,用博文的形式记载下来。2006年初,我在网易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起初是基于好奇,在这个上面胡乱写些东西,后来由于学校要进行教师博客评比,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对博客进行了更新。现在,学生家庭电脑多了,而学生对他们所任老师的博客非常好奇,也许是为了学习,也许是为了监督老师更新速度如何,他们经常喜欢来我的博客浏览,常常会在临走时留下蛛丝马迹引起老师的关注。甚至有的学生发出挑战信号:老师,我的博文数量要追上你了。不得已,我变得勤快;不得已,我在文章的质量上更加用心;不得已,我只能逼迫自己看更多的书籍,积淀更多的知识,而去丰富我的那块一亩三分自留地。不知不觉中,说不上满腹经纶,也能够谈吐自如,让生羡慕。

3、要让自己有足够的兴趣爱好。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不光写得出文章,做得了手工,写一手好字,也应吹拉弹唱俱放心中。作为教师,如果能逼迫自己涉猎各门学科,对于自身的那门学科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妈妈,我们的老师是个书法家。”这是一个家长和我闲暇交流时无意间流露出来的一句话,据说这个小孩子在她妈妈面前说这话是还是沾沾自喜,极其自豪的。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学有所长的人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学有所长的老师。也许,学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老师的。

二、让平等升华自己的人格。

1、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平等。

案例:我也想学习

小赵是我们班的特殊学生,和他认识也已经半年多了,印象中,这个男孩子挺乖的,从来不做小动作,从来不和身边的同学去讲话。有一次,一个学生悄悄

对我说,小赵是特殊学生,不会说话的。不会说话?难道这是个聋哑人?但是我说的话他分明听的到的啊!我从他的档案中得知他是个智残学生,而且是重度的。也许,是出于对其同情,我能在合适的场合经常给予其微笑和表扬。“你们看,小赵同学坐得多端正啊!”“你们看,小赵同学虽然不能清晰表达,但是能坚持认真听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我的鼓励下,小赵同学较以往开朗多了,面部的微笑也更甜了。

如今,小赵同学虽然还没有开口说过话,但是其能认真抄写生字词语了。 思考:关爱弱势群起。倡导蹲下来和学生对话已经多年,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老师们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对学生能春风细雨般地耐心教育。但是,对于身边的弱势群体,尤其是智残的的学生在教学备课上处处体现,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总免不了下几场冰雹,或者忽视人家的存在。倡导平等的理念应该是倡导人人平等。也许对于弱势群体,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他们。

2、蹲下来能看得更清楚。

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兴冲冲地回到家,神秘兮兮地跟妈妈说:“妈妈,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母亲看到孩子这么欣喜,还以为孩子发现了什么新大陆,温柔地问:“哦,什么秘密,说来妈妈听听。”孩子的天大秘密竟然是她发现了幼儿园阿姨也要上厕所。

这个故事我在班上也曾讲过,换来的是孩子们响彻云霄的欢笑。要知道我的这班孩子还只有四年级,但是在四年级的孩子的眼里,发现幼儿园阿姨也要上厕所不是秘密而是笑话。仔细思考,那个上幼儿园的孩子笨吗?一点也不笨,很可爱,很聪明。在刚踏入幼儿园的小孩的心里,教育她们的阿姨是多么的伟岸,多么的神圣。神圣是不用大小便的。因为在孩子所看到的神话类电视从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个要上厕所。 一节科学课上,我们上的内容是《油菜花开了》,农村的孩子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满眼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也许是熟视无睹还是认为天天看到的没什么好学的,小王同学上课时走神了,作业本做上来时出现了非常严肃而又幼稚的错误。作业本上画着一棵完整的油菜,让我们填出油菜各个部分的名称。然而,小王却填了一朵花的几个部分,应该填花的地方填了花瓣,应该填果实的地方填了萼片,应该天茎的地方填写了雄蕊,填叶的地方填写了雌蕊,典型的张冠李戴。上课讲得非常清楚的内容竟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无名之火顿时熊熊燃烧。再加上是农村的孩子啊!我正想批评他一顿,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么简单的内容错误,订正也是很容易的。于是,我请小王同学回家后拿着作业本到家里的田里去走一走。第二天,小王把作业本订正了拿给我,全部准确。其实,我们有时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也许,很多我们成人认为简单的事情在这些学生的心中会复杂的多,而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更容易把问题解决。

3、用QQ等多种途径和学生交流。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才叫做有的放矢。作为一线教育者的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面对老师,学生很少敢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而在QQ中则不同了。因为他们看不到老师的面,胆气就显得足了,敢于发表自己

的真知灼见,也敢于亮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你上课时左手不要老是放到口袋里去。”“老师,你不要老是在韩诗晴她们小组那边停留,你下来的时候也应该到我们小组这边来听听我们的讨论。”“老师,你的发型很帅气,很精神,我也准备去理和你一样的发型。”……学生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想大胆表露给老师是每一个老师都非常迫切希望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很怕在老师面前献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老师之间有隔阂。老师能利用现代先进的免费通话聊天工具——QQ,主动找学生聊,想方设法把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比如教师看到那位学生的QQ在线,可以主动向这位学生打个招呼,主动和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拉拉家常,也可以闲聊自己的学习经历。当学生认为教师值得信赖的时候,那么很多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容易开展了。

三、让尊严造就高尚的人格 教师的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但是,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却是一个让每一个教师研磨一生的问题。

1、教师首要要有高尚的人格。俗话说得好:自尊者人恒尊之。《人文素养》这本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在一所大学里,学生浪费粮食的问题比较严重,一般一餐饭下来,不但装剩菜剩饭的水桶都能装满满的,就连餐厅的桌子上地面上都能看到大团大团的饭团。一次,一位该校年长的教授到餐厅,他看到餐桌上和地面上的饭团,非常惋惜,就用颤抖的双手将这些饭团捡起来包在自己的手帕拿回家用清水冲洗干净做成泡饭吃。这件事让该所大学的学生极为震撼,浪费之风顿时大改。

我想,教育的本身就是身教重于言教。试想,如果这位教授看到这浪费之风,利用大会小会对学生大讲节约之德,也许起到的效果会是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官僚主义教育吧。

我们老师应该具有言行一致,事事处处作学生的示范榜样,也许,那位老教授就是最好的说法吧!

2、把人格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师要善于寻找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契机来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科都带有明显的人文性的特点,尤其是语文课文。以四年级下册为例,大部分课文都有很强的人文气息。《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以及《将心比心》都是很好的能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课文。比如,我在执教《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后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一所名牌大学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就去美国的一所非常大型的企业找工作,没有想到,那所大学的人事官员一口拒绝了他。他以为这家企业要求高,他就到一家中等的企业去竞聘。没有想到,这家企业的人事官员也拒绝了他。最后,他来到一家小型的公司竞聘,得到的结果他还是没有被那家企业聘上。他着急了,问这位人事官员:“难道我的学历不够吗?”经过再三询问,他终于知道,不是他学历不够,也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他在美国乘坐公交车时逃了三次票。故事讲完以后请学生思考:这个优秀的学生本来在美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吗?那他最后为什么没有找到工作?然后让学生联系《中彩那天》课文谈谈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此下来,

用不着讲大道理,用不着赶鸭子上架,学生们都能在学习学科的同时深刻领悟应该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感言:教师在实践中践行着自己的品质素养,何愁肩上的历史使命不能完成呢?

第15篇:《有灵魂的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必须要以为人师表为准。要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我觉得,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要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教育上,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教学中应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辅导学生,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多听取优秀老师的公开课,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

其次,要为人师表。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第三,要关爱学生。教师要真正做到善于教人,就应该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教师应转变“成绩好才是优秀生”的错误观念。每一个人都各有各的长处,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就没有他的闪光点。其次,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创设不同但适合于他们的水平的目标,使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与勇气。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热爱学生,能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互尊互敬、平等交流,同时能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每个“细胞”的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并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一个有灵魂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16篇:有灵魂的组织才能长久

有灵魂的组织才会长久

——马方院长在湖北商会翘楚商学院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王司令,王琳会长,董院长,各位会员,还有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参加我们翘楚商学院的揭牌仪式,我对湖北商会还有我们翘楚商学院情有独钟,也很有缘分,非常愿意在这儿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真正伟大的组织,他是靠什么东西来凝聚成员的?或者说一个伟大的组织当中,成员之间是靠什么来联系的?我们都很清楚,这个伟大的组织肯定不会是政府,政府一般是一届就下台,最多两届。企业的寿命实际上也很短,企业能活上百年很难,活上千年就更难,但是学校和宗教都活得很久,所以你会发现,伟大的组织里面,成员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和利益没有关系的。所以倒过来讲,我们要想建立一个伟大的商会,凝聚我们的肯定不是利益,如果是利益,我们也一定走不长久。我相信大家也都见过或听说过其它商会或协会的一些事,一般的情形都是第一年轰轰烈烈,第二年冷冷清清,第三年分崩离析或者是悄无声息,这足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有对商会该怎么经营真正认识清楚、认识到位。我的理解是,真正优秀的组织,把大家凝聚起来的肯定不是利益,而是利益之外的东西。刚才我说学校和宗教都活得很久,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是不是任何一个伟大的组织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学校?我们看美国有西点军校,有哈佛大学,GE公司有克顿维尔学校,麦当劳也有汉堡大学,孙中山还有一个黄埔军校。现在我们湖北商会也有了我们自己的学校,这是我所知道的国内唯一一家有自己学校的商会,这足以让我们每一个湖北人都为此感到骄傲。

虽然我们才成立几年,算是刚刚起步,但是我们有点像伟大组织的那个样子,这就是很值得我们骄傲的事。现在从外面虽然还看不出来学校的规模,我们的学院也还就一个牌子,目前也就是一两个班,但是各位,几十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呢?所以说我们做了一个很伟大的事,或者我们见证了一个很伟大的事,这就是我们的翘楚商学院,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事。

刚才我看到我们发的那个红本,我认为很好,这背后其实也在暗示我们,我们会员之间的联结,除了在商言商以外,其实我们的导向是文化,是贡献,所以就很有意义。我们在座的各位可以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我说任何一个组织如果都

是只关注利益会让这个组织不长久呢?我从逻辑上给大家推理一下,假设我们成立了一个组织,成员都想从里面往外拿,这个里面一会儿就拿空了,如果都想往里面放,或者放得多拿得少,那就永远拿不完,而且会越积累越多,是这样吧?其实就这么简单一个逻辑。我们湖北商会做到了,说明你们悟透了社会组织最本质的东西。

其实单单从表面上探讨一种文化很虚,相反如果我们以贡献和具体行动为纽带来凝聚大家,就很有意义。社会组织的凝聚靠的就是物质之外的东西,靠一种精神在凝聚大家,就像宗教靠的是信仰,学校靠的是价值观来凝聚大家一样,所以这样来看我们翘楚商学院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我们翘楚商学院的成立在另一个层面更有意义。我们不妨来这样思考一下,我们都讲贡献,但是贡献并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现在大家都在喊“中国梦”,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梦想,都想有不一样的人生,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梦想的实现和不一样的人生是不是取决于我们必须采取不一样的行为?如果你的行为不改变,是不会实现不一样的梦想、取得不一样的成果的。人大都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工作,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我们都认同了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都是性格的奴隶,谁也逃不出自己性格的圈子,如果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就都很悲哀,一出生就注定了我们的人生是怎样的。但是如果我们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我们想改变我们的命运,改变我们的人生,那么你就必须强迫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因为行为不同我们才会有不同的人生。今天是星期五,昨天中午我和我们翘楚班的游亚林同学一起在电台做节目,游亚林在吗?“在”,我们那天也谈到了,他是靠内驱力来强制改变自己的,他公务员不做去下海,这是非常大的改变,那倒过来讲,靠外力来改变可不可以?可以,但是比较被动。不管是外力还是内力,只要想改变,都很痛苦,痛苦也要去做,不然就没有改变。知识可以在课堂上获得,很轻松,行为就不同,有行为才会有成长,成长必须伴随着痛苦,改变行为更痛苦,我们往往认识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尝试去改变我们现在的行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主动改变需要外力助力,被动改变需要内驱激活。现在商会刚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外力条件,或者说是一个改变的工具和手段,也许你们觉得现在读书有点压力,但是这一步的选择,就意味着我们的行为开始转变,我们的人生将从此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就会有另外一种梦想,另外一种人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商会给了我们一个尝试改变的外力,一个内驱改变的助力和一把激活内驱改变的钥匙,从而启动很厚重的动力,这样看我们翘楚商学院就显得更有意义了。

现在我们商会有了自己的商学院,就相当于一个组织有了一个灵魂,一个有了灵魂的组织会走得非常久远,同时我们商学院又有了商会做依托,我们的理想会更丰满!

谢谢大家!

注:根据录音整理。

第17篇:有灵魂 有本事 有血性 有品德

有灵魂 有本事 有血性 有品德

新华社南京12月15日电(记者 曹智 李大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4日来到南京军区机关视察,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军区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强调要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深入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庄严使命。

初冬的金陵,层林尽染,碧潭澄彻。上午9时20分许,习近平来到南京军区军史馆。这座古朴庄重的建筑,原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这里举行了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习近平走进军史馆序厅,首先观看了再现这一历史时刻的巨幅油画和复原场景。在指针永久定格于9时的投降签字仪式用钟前,习近平告诫大家,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要教育官兵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军史馆内,一组组大型雕塑,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图片史料,生动展示了南京军区部队英勇善战的光荣历程和新时期部队建设的重大成果。习近平对军区部队的历史十分熟悉,一边仔细观看,一边与大家交流。他叮嘱军区领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教育官兵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始终保持老红军本色。

随后,习近平亲切接见了驻宁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和南京军区机关团以上领导干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在听取南京军区工作汇报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前不久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重点研究解决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学习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关键是要落到实处,在学习理解会议精神上下功夫,在改进创新政治工作上下功夫,在纠治顽瘴积弊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要深刻吸取徐才厚案件的惨痛教训,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彻底肃清徐才厚案件的恶劣影响。要以徐才厚、*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引以为戒。要把铸牢军魂抓得紧而又紧,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要打造强军文化,巩固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坚定官兵革命意志、升华官兵思想境界、纯洁官兵道德情操,引导他们努力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习近平强调,高中级干部是治军带兵的骨干,必须加强教育、管理、监督,严格考核和选拔任用。要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决抓好问题整改和调查处理,巩固和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取得官兵满意的实效。

习近平指出,要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得更加扎实有效。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也是建设强大军队的基本规律。要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全讲透,引导广大官兵深刻理解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强化法治观念,严格部队管理,狠抓条令条例贯彻落实,提高部队正规化水平。各级领导和机关要依法筹划和指导基层建设,严格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开展工作,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习近平强调,要把维护军政军民团结抓得更加扎实有效。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局面。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进基础建设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战区特点的军民融合新格局。要满腔热忱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把党的关怀送到老区人民心坎上。

许其亮、王沪宁、栗战书和蔡英挺、郑卫平、罗志军、李学勇等参加视察活动。

第18篇:《做有灵魂的教师》心得体会

《做有灵魂的教师》心得体会

最近我读了《做有灵魂的教师》后思绪万千,我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为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灵魂”。

而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铸就高尚师德,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的。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师德的核心是师爱。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去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是“师爱”。对教师而言,高尚的师德也体现在严谨的教风之中。

教师的工作固然是一种职业,但它更是一个事业,干事业就需要有一种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与一般职业相比,所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它需要我们用不同的彩笔渲染,而渲染后的作品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说,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底气,是能否提供良好教育的前提。任何一位教师,都要学会把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课堂智慧。教师的智慧之所以有差别,课堂教学效果之所以有好坏,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我认为除了学习、观摩、研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所得主动实践,并在课后积极反思自己的成败得失,进而再指导自己的课堂实践,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班上还有部分“后进生”,欲转变这些“后进生”,除了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进行科学严格的行为规范训练外,还应帮助“差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并以此树立起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如果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就有可能把自己对学生的希望与信心传递给学生,燃起学生深藏于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使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进步的动力;就有可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学生的发展潜力,努力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学生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也就会坚信学生的明天会更精彩。我们也会因胸怀广阔、会因善待学生而在教育中不断地收获着成功、快乐与幸福的。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要《做有灵魂的教师》,保持一份好的心情,积极寻找生命中每一个阶段的亮点,让平凡的日子里充满灿烂的阳光,为自己的生命而感激生活。使我们每个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做有灵魂的教师》心得体会

刘寨镇第一中心小学

马会锋

第19篇:李强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育者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育者

暑期教学副校长培训感受

李强

7月30日,郑州市教育局2012年暑期教学副校长培训班在华中师范大学开班,我们来自郑州市教育系统各单位的72位教学副校长参加了培训。

在开班典礼仪式上,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陈传忠书记简单介绍了这所百年名校的概况,以及学校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取得的成就。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则从“道德”二字引入讲话的主题,强调了作为教学校长要“理清思路、在“扬弃性反思”中,不断总结、生成、提升”;要强化“问题意识”,并提出“课程是学校的心脏”,要求围绕课程建设和课堂建设解决老问题,生成新问题;同时提出学员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收获成长。

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做了《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的专题报告。

1、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战略重点是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尤其是坚持全面发展的阐释——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激发、引导和培育。引导学生积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经验,自主思考、规划人生的意识和素养,对此我想到了一个老话题: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概念。应试与素质两者非同一范畴相对的概念,应试能力是素质之一。反对应试教育是反对其教育评价的唯考试主义。真正意义上的“反对”,不是反对所有的应试,而是反对应试教育。中国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泥沼里,也许还要挣扎许久。只是,这个时间拖得也太长了。教育改革应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应该一点点地努力缩短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时间表„„

2、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战略是为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

郭元祥教授讲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要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

一、注重因材施教,把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由此共识,我们以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教育任务是如何具体实施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

一、因材施教。课程标准的变化是课改进程的必然,也是课改走向纵深时期的开端。(1)注重基础,强调价值观引领,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坚持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切实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3)调整课程内容,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质量。这是我们要坚持、坚决执行的任务。其重要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个难点,就是紧抓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

郭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相信此次培训必将对培养“有灵魂的校长”,“办有灵魂的教育”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二、武昌教研培训中心杨定成教授做了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管理的基本理念与思路的专题报告

1、正视新时期教育现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育人以考试为主、看人以分数为主、用人以文凭为主。

2、强化新课程管理理念

杨定成教授用深圳东湖中学、北京二中、澳大利亚西澳洲尼德兰小学等大量的案例阐释了管理的七种观念:教育观问题 ——根雕原理;主体观问题——过河原理;发展观问题——图钉原理 ;教学观问题——饮茶原理;动力观问题——蛙跳原理;过程观问题——木碗原理;教育价值观问题——分苹果原理 。

3、厘清新学校管理思路

教师集体应当建设成为和谐的合作的团队: 1双赢共好原则—龟兔法则;

2相互借助原则—跳棋法则; 3自觉协调法则—海狸法则; 4交替引领法则—

大雁法则。

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从内部推进学校的改革:在班级里,实施理解为本、合作活动的学习课程;在学校里,构建同事互助、实践反思的教师团队;在社区内,试行家长参与、融入社会的校外联合。

三、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靳岳滨教授做了关心、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

靳岳滨教授在简述了教师职业发展现状、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教师职业发展的困惑后提出作为校长:

1、要帮助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有规划未来才精彩;

2、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掌的学问;

3、引导教师自我反思;

4、帮助教师自我定位;

5、不断追问教学的价值:追问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追问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面对全体学生? 追问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氛围?追问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追问学生作业形式、功能如何拓展?追问课堂评价如何体现教育性、有助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改进?靳岳滨教授的讲座细致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再次深入学习,且行且思,自我勉励。

四、8月1日上午,我们前往武汉中学参观交流学习。武汉中学是湖北省名校,中共一大12位代表中的董必武、陈潭秋均出自该校。我们参观了校史馆,了解了该校的沧桑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感受了一代又一代武汉中学人前赴后继、为了“朴、诚、勇、毅”而忘我工作,努力拼搏的风格和情怀。在学校会议室我们认真听取了魏校长关于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前景、办学经验的介绍,并和学校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学员们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另外还有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李玉新老师做了“给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以最好的帮助”;华中师大心理学院博士、华中师大心理学院心理学应用中心主任、湖北省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刘亚做了“中国文化、中国式管理与职场人际关

系”的报告等。

通过这次学习,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授学者、学校校长各自对教育的理解、追求与坚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更体会到一个校长对一所学校的发展、成长的重要意义: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自己对教育的认知也更加明晰: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是好的教育!思想决定行动,我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2012.8

第20篇:做一名有灵魂的教师

做一名有灵魂的教师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今天,我又拿起《中国教师报》,当翻到第444期的‚楷模〃信

仰‛教师节特刊时,眼球再一次被吸引住,新时代的劳模范妹锁、最美丽的教师张丽莉等人的事迹让我感怀至深。这些模范教师都拥有着一颗博爱的心,对于他们来说,教育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不断的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生活的本质。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疾病而无怨无悔。他们都是平凡人,他们也有妻儿,有各种生活琐碎的牵绊,当然还有现实生活中各种条件的诱惑产生的内心挣扎。可是当他们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他们毅然地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这样的坚持并非只是一两年,而是选择一辈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为撰写着另一种传奇。在他们身上,现代版的师德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使自己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我们教师工作的重要基本功,也是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注意、不懈努力的自觉追求。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满腔的热忱去爱学生人们常说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全国劳动模范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现在教育家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受到广泛认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需要尊重和帮助的个体,各有其独立的特点。它和不尊重学生人格、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相对立,它是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心田的关爱。它要求教育者以自己健全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把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为最终目的。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也是教师满腔热忱去爱学生的先决条件与思想基础。

教师,应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没有爱心的教师哪怕他具有极好的业务素质,也是一名庸师。教育往往在有‚情‛的前提下,才能赢得信赖,才会收到效果。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学生喜欢他。喜欢他上的课,喜欢他的为人,喜欢他一切的一切,哪怕是他身上的缺点。所以,当教师先要学会做人,做学生喜爱的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会领他的情,理解他的

爱,教育才有真正的效果。

二、以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

一个真正具有道德魅力的教师也必定具有知识的魅力。21世纪被称为知识信息的世纪,教师的道德应该是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的道德。在教育界,学富五车的鸿儒,才高八斗的泰斗,驰名中外的巨匠,锐意进取的新锐,他们的知识魅力为他们道德魅力的展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科学视野的教师是不可能有道德的影响力的,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也必定是苍白的。同时,要想法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一片爱心,要对学生负责,要使教育出现奇效,就要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研究当代学生的要求和需要,学习教育的语言艺术。这样的教育才有针对性和实效。因此,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现代科学精神武装的头脑,才可能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真正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受学生敬重的教师,应该是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带头人。

三、造就独立的现代人格,展露独有的师德魅力

优秀杰出的教师不仅在于他们有着生动、幽默、丰富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人格魅力。他们在学生面前一站,就是教育。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人格,师德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显现出来,教师最重要的是造就自己的独立人格。徐匡

迪认为,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教师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他还指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倘若教师本身不具备现代人格,那么他培养出来的下一代便可想而知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造就独立的现代人格,铸就高尚的师魂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四、摒弃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树立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一个好教师,应该把他的全部身心献给教育事业。有了这种奉献精神,就不会受名利场上的诱惑和影响,就能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好教师应该有一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我们铸造师魂、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就要炼就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

‚铸就师魂‛,教师必须有献身教育并且决心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的职业理想。献身教育事业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种鄙薄教师工作以为微不足道的思想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做教师,生活可能清苦些,但却可以享受到其它行业所享受不到的乐趣。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决不应该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带有任何的雇佣思想,而应把它作为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具有这种升华了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素质的首位条件,才能真正铸就高尚的师魂。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新的世纪呼唤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呼唤具有良好师德和人格魅力的教师;呼唤充满爱心,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要面向新世纪,努力提高师德修养,注重德能统一,持之以恒,铸就一代高尚的师魂。

《有灵魂的教育范文.doc》
有灵魂的教育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