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母亲的散文范文

2022-10-1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清明缅怀散文

“三月清明,细雨蒙蒙,松柏含泪,鲜花低头。”没当到清明节,我就会想起已经逝去的爷爷……

没当看到别人能在爷爷的怀抱里玩耍、撒娇,心里面就会有一丝丝的哀伤,因为爷爷早已经不在了,记得以前爷爷在世的时候,只要家里有吃的,他全部都会让给我吃,每次只要有好东西,想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我。但是,爷爷对我的表情总是那么冷酷,可是我明白,爷爷他是非常爱我的。

当我在爷爷去世的那一天,以我们那里的习俗,大家要穿上白衣服,之后再由小孩子里最大的或者是大人中最大的来祭奠,当时,我非要抢哥哥用来祭奠的东西。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直到现在,我都很后悔。

爷爷经常对我说,我们现在的日子都是那些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来换的,所以,你以后在清明节那天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老师最近交过我们一首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清明节当天,有何人不为逝去的亲人而感到伤心的呢?

推荐第2篇:缅怀母亲的抒情散文

刚才散步看到背影酷似母亲的老人,恍惚中,快步赶上站在她的面前,却一点也不像。失望的我思念如潮,热泪难忍。昨天晚上母亲又来过我的梦里,依然在田地里不知疲倦、辛勤劳作的身影,我愤愤地冲着她吼:干嘛总是喜欢没事找事做,种这么多吃也吃不完,最后还不是给扔了,就没见过比您更爱种地的人了。母亲冲我笑笑,又面朝黄土背朝天干活了。醒来后,对老祝说起这个梦,并担心地问:“妈妈不会在那边也很辛苦吧?”老祝安慰我说:“不会的,梦都是反的,说明妈妈在那边过的很幸福,说不定还是皇太后呢。”虽然知道是假话,但心里还是舒服了很多。

母亲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得到延续,可她的辛勤努力、简单乐观、善良豁达、无私奉献、认真执着地面对生活的精神,却是我永远也学不到的。

“老爷,少爷,吃饭了!”做好饭,我大声喊着老公,儿子出来吃饭,爷俩根本没听出话里带刺的含义,反而非常受用地、清脆地回答:“知道了,马上来。”从买菜回来摘、洗、炒,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繁杂工序,看着两个人蝗虫似的,十分钟就把几盘菜消灭殆尽,又各自回到电视、电脑上,望着桌子上一片狼藉,想着又要经过更艰难的洗涮,心里有些委屈:“唉,女人结婚到底为了什么?一个人过一生不是很舒服么,干嘛非要找两个人来伺候着,确实有点生得贱吧。”

“孩他爹,娃子们,吃饭了!”这是我孩提时母亲一天三遍的呼喊,白天干着农活、趁天还没黑抢着种菜、吃饭都没时间坐下来、在我们都已睡觉,她却还在灯下缝缝补补的母亲、养育四个孩子、照顾多病的父亲、她对自己的人生又是怎样的理解呢?作为母亲的贴身小棉袄,直到母亲生命终结,却从没听过一句类似我的抱怨。在那个清贫的家中,父亲就是她的天,孩子是她的命,她总是那么满足的笑着,笑声是那么的响亮。而如今,生活比以前富裕很多,我却没有像母亲那般开怀地大笑过。也许,只有心灵纯净的人才会有那么开朗、无忧的笑声吧。

“丫头,喊你爸吃饭去。”“不,你自己不晓得喊。”二十几年前的夏天,母亲要正在厨房偷吃的我,去喊在客厅修椅子的老爸吃饭,我撅着嘴不去,父亲是个极严肃的人,对我的疼爱经常让哥哥们嫉妒,我也啊就随着性子,在他面前没大没小,可那天,父亲把我得罪了,没收了我的小说,从没大声跟我说过话的父亲竟然呵斥我:“女孩子家,整天看什么武打小说,不好好学习准备去当女土匪。”气的我一个星期都不理他,父亲却小心翼翼地讨好我,找我说话,我都当没听见,吃饭的时候,给我夹菜,我毫不客气地给扔到母亲碗里,然后就只吃白米饭。

不久,父亲走了,在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故意跟父亲找别扭、对着干,许多叛逆的行为都是那么的幼稚、可笑,只是,我连说声“对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悔的我哭干了眼泪,哭碎了心。暗暗决定要改变自己,善待母亲,一直以为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以为是母亲的依赖、以为自己为母亲解除了孤独,然而,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母亲也走了,突觉心里空落落的,才发现没母亲陪在身边,一个人买菜、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散步,耳边没了母亲的唠叨,我,真的好寂寞。

亲爱的母亲,再喊您一声:亲爱的妈妈,您知道您的女儿现在才长大,现在才懂事,现在才学会对家庭无私奉献吗?您知道女儿曾经有多么的感伤和后悔,思念而又无助吗?您听见女儿撕心裂肺地哭泣和呼喊声吗?妈,妈妈……

推荐第3篇:缅怀冬天的散文

这些年,每到冬天,我都会想起那些个冬天:我爬上土炕,我生着火盆,我看着我的孩子们生火炉,我在寒夜里走在雪地里。而如今却站在窗前期盼一场大雪的到来……

小时候,冬天的雪似乎很多,洋洋洒洒一下就是好几天。学校规定,看到下雪就要拿着清洁工具。我们离学校三四里地的路程,那些个早晨,我们就这样顶着星星月亮,扛着工具,兄妹几个轮流在前面推雪,后面的依次跟着排成一个长队,走过之后就开出一条路来。那时候没有高帮的棉鞋穿,脚上穿着母亲做的布棉鞋,还要爱惜,不小心雪会钻进鞋子里,走着走着鞋子就湿了会冻脚。雪停的中午,索性在小小的脚上套上大人的雨鞋,实在太冷就垫上作业本隔着。那些个冬天,脚经常被冻出很多疙瘩,遇到热炕和春季暖和,奇痒难忍,只好隔着鞋子两脚互相狠狠地踩着以缓解脚的不适。有时太冷还会生冻疮,一年又一年,很多年的反反复复,还会有人冻坏了耳朵,后来耳廓上直接留下一个豁口。

那时我们家在山边上,和大伯二叔住一个带地坑的院子里,兄妹六个基本上就是一个年级,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手表,上学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听公鸡打鸣兼凭借感觉。经常因为满月天或下雪天而早起,习惯几个人从村这头喊到那头,总是在同学家门口喊半天,里面隐约有人应着,再从门缝里瞅瞅,屋里灯亮了就站在门外等啊等,有时过了很久很久才听到公鸡叫第一遍。

记得有一天早晨天很黑,我们五个人同时来到学校,走到校门口就看到教室的窗户一片红光,不知谁说了一句,“里面有鬼”,大家都很害怕但出于好奇,我们蹑手蹑脚地爬到窗户边一看,教室墙角的煤块烧起火红的一大片。原来前一天下午回家时,同学把火盆上没有燃烧完的煤块直接倒在煤堆上,煤堆烧着了一大片。幸好离旁边的柴火还有一段距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小学的时候,农村的孩子比现在多一些。三间大的教室里,十几个学生,一个铁皮炉子,细细的铁皮烟囱都烧成黑色,然后用纸糊了又糊,烟囱伸出靠着西北的后墙,煤块放进手腕粗的火塘里,多半时候在冒死烟。又一年还遇上火盆,那种用漏水的洋瓷盆,里面盛满灰,在灰上用煤块堆起一个空心周围镂空,形似小圆锥的样子,再在里面放上柴火,点燃后转着方向用嘴吹,用簸箕扇,直到把煤块也烧旺了,两个人一起抬到教室里放在讲台上。那红红的火塘,在早晨八九点的样子是最暖人心的,也是一天教室里最温暖的时候。

那时候,在村小我们是复式班,一个年级上完课就要站在教室外背书,老师给另一个年级上课。冬天的时候我们五个人一起挤在土墙根下,两手装进棉衣袖子里,书翻开放在胳膊上,或者抱在怀里,就那么晃呀晃的背书,背诵五讲四美三热爱、《小学生守则》。遇到晴天,等到太阳暖暖的照下来,这时候老师也出了教室,和我们一起站着晒太阳、讲故事。

那时候一上完课我们尽情的玩,即使下雪了也要扫出一片空地来玩。女生丢沙包、跳格子。墙跟下的那一片是我们的专用场地,跳方格的格子在地上犁出深深的沟。记得我第一次为缝制一个沙包,把母亲给我做鞋面的一块新买的红布,从笸篮里拿出来一剪刀下去就废了,还因此挨了巴掌。后来尽管我每次做的沙包玩一会儿就会糜子、玉米满天飞,可正是这个沙包,使我学会了做最基本的针线活。

记得上二年级时新来的女老师,教会我们唱第一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放学时路队长一领唱,我们就跟着队伍一路唱着回家。遇到路边人多的时候,放开声音唱。小时候的那种光荣和自豪感,现在想着都热血沸腾。小学时代一晃就唱着跳着过去了,后来,我又走到小学生中间,可却再也没能回到我曾经长大的那所学校。

小城又下过一场雪,当我把它当作一种期许去享受时,一种久别重逢的感动时,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为了学业依然在大雪中奔波,像二十多年前的我一样,冻红的小手紧握残存的铅笔尖,手指上还留着煤炭的黑……

推荐第4篇:《母亲》观后感(散文)

《母亲》观后感(散文)

“世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书——就是母亲。”这句话出自《母亲》。这篇散文是肖复兴写的。

这一篇感人文的写作顺序是从始到终,一个“我”从母亲死后,对父亲带来的后母从反感到好感;从讨厌到喜爱。

文章一开始,“我”的母亲重病走了,父亲从乡下带来一个后母和她的女儿。“我”从那一个刻开始非常讨厌她们母女。

后来,因为“我”把“我”的亲生母亲生前照挂在我家最显眼的地方,后母居然没有嫌弃它反而很“照料”它。所以我有一点点认可她,但是,我也没有从此喜欢她。

文章最后,写了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为了维持我们的生活,居然将自己的女儿嫁入新疆。还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自行车车祸,她坚持背着我赶了很远的路,又把我从远远的医院背回来。因这一切的一切,我感觉到了母爱。

这使我觉得,其实,“后母”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只有像《白雪公主》中的后母般恐怖,她们之中,也有好和坏的之分。

寮步中心小学六年级:***

推荐第5篇:母亲亲情散文

13号那天很热,出去买点东西回来后站在风扇前吹了好一阵子才消了一身的汗。

下午就要起程前往河北省武安市了。那是个很遥远的地方,我查的地图,松原距武安有一千四百多公里之遥。听人说那里很富裕,可那里的风俗自己能不能接受,饮食能不能适应,这一出去能否再回来等等都是未知。以前对河北对邯郸对武安充满了幻想,现在却被担忧占满了心。

该收拾东西了。读大学时每次从家走时都是母亲帮我整理行囊的,今天没有。她软软地瘫坐在床上,一句话也没有,只看着我忙来忙去,将一件一件东西放入箱子里,每一件放进去都有一声叹息伴随。我始终背对着母亲,一直不敢转身,也不敢说话。我知道,此时多一句话就会让她多一份牵挂、不舍、难过,现在,我料定母亲眼里已是浸满泪水。

母亲哭过很多次,为不太富足的家境而哭,为父亲不小心摔伤而哭,为弟弟不读书妹妹不上学而哭——她没有为自己哭过,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这一家子人,包括眼泪。母亲自己哭却从不让我哭,她常告诉我说,男子汉要有男子汉的样子,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儿都不能掉眼泪,男子汉要坚强就得从不掉眼泪开始。

我还是掉眼泪了。我一听到母亲的啜泣声心就酸了,眼泪就掉下来了。而这时母亲却没了声音,随后我便听到很小的一声门响。母亲去了另一个房间。我则赶忙拿手巾擦擦眼睛,可刚一抬头,我又发现一个自己——我的对面,也就是墙壁上挂着一面镜子。我心一悸,才意识到方才母亲已经看见了自己的所有表情,看到了他的儿子掉下了少有的眼泪。我似乎清楚了母亲为什么出去,或许是给我一个擦干眼泪的机会。等很长一段时间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了一个大西瓜,告诉我放上桌子,切了。她边说边去拿毛巾擦额头上的汗。“快切着吃吧,人家刚用凉水浸过的。我也得吃几块,天太热了!”母亲的心情好象好了许多。她接着说:“听说河北那边热,大夏天三十六七度是平常事,到那边工作真得多注意,身边多备点药,万一中暑也好办。一个人在外不比家里,什么事都得靠自己。”

“妈,我知道了。您甭担心,我都25了,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的。”我刚要给她拿西瓜吃,却见她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手插进衣兜里往出掏东西。

“我估计你身上带那点钱不够,我再多给你拿五百。”

我说够了,家里也得生活,哪都需要钱,再者我还有工资呢。她说什么也得让我带着,我拗不过,到底接过来了,“吃西瓜吧,”我拿起一块西瓜给她,说:“不吃一会凉了。”母亲接过去却不吃,只让我吃。我猛劲吃起来,余光中发现母亲的眼睛又湿润了。

中午12点,我该去车站了,但每要说走时,话到嘴边又硬咽回去。眼前是我的母亲,一位坚强又脆弱的年愈半百的女人,很多头发已花白,身体亦很弱,她历尽千辛万苦供孩子念高中、上大学,如今,他的儿子有了工作,却离她老人家越来越远。她的儿子应该在她身边,孝敬她,伺候她,让她安享晚年。而这竟然也成为未知。我的确离家太远了。

“妈,我得走了。”

“我去叫出租车吧,你在屋里等着。”

母亲出去了,我也拎起东西到了路边。

“儿子,我送你到车站吧,我送你到车站。”她透过车窗跟我说,那种近乎恳求的语气让我心里又一阵阵泛酸。我强忍泪水说,妈,别送了,我怕车走时心里难受。母亲点点头,退到车后边了。

热风灌进车里,心里如长满乱草般烦躁。大约走了三里多,我突然发现一个水果摊,大大地招牌上明晃晃写着“城内独一份,凉水拔西瓜”。母亲肯定是来这买的,而且我能料到,她一定是走着来打车回的。我在问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以这样的方式给母亲买西瓜呢?

推荐第6篇:母亲情殇散文

当我又一次见到老母亲时,所有的怨气,烦恼和责怪全都消失了!看着她虚肿的脸庞和无神的双眼,我只有心痛和爱恋!

母亲已经年近八旬,今年以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记得年初时还能凑合站起来,扶墙走路。四五月份的时候,为了把她的身体调养好点,我和姐姐特意把她接到县城,静心照顾了一个月。我每天负责她的吃饭和调理,尽管吃一顿饭会掉到衣服上很多汤汁,可母亲还可以自己拿着碗吃饭。可现在她已不能自己坐起来,只能躺在床上,吃饭也要用勺子喂给她。

以前的日子,每当我们回来看望母亲时,她都会亲切的笑着叫我的小名。今天站在她床前喊她,她答应了,但是没有睁开眼睛看我。好像她很累,也好像她很懒,懒得看眼前这一切。阴暗的屋里让人感觉到潮湿,打开窗户,让外面的阳光和冷风带走家里的气味和潮气。这些举动也没有引起母亲的注意,她继续微闭着双眼,或者微挣着,眼神疲惫,没有一点光亮。吃饭喝水也只是机械的张着嘴巴,喂多喂少她都会说吃饱了。

看到被病痛折磨的如此虚弱的母亲,我心里一阵阵心酸!自打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患了高血压和心脏病,二十多年来一直凭借药物来维持。期间也有偶尔病情发作住院治疗过,但基本还可以行走。记得她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年老不能行走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够走的利索些,不要给子女们带来累赘!意识清醒时,她好多时候都会含泪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快速离开人间,要承受病魔的蹂躏而给子女们带来拖累!我知道母亲的心意,也理解她的心情,她是希望我们姊妹几个不要受到她的干扰,在未来能够生活得好一点。但是事与愿违。最近几年母亲的生活渐渐不能自理,直至到完全需要有人照顾她的衣食起居。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曾在心底偷偷责怪过自己的母亲,为什么没有一个好身体;也曾经几乎把母亲的存在看做是一种累赘!好多时候因为观点不同还和她顶嘴。现在,看着她躺在病床上无力和我对话的虚弱表情时,我好后悔自己以前的种种举动,悔的无法描述自己的愧疚和自责!坐在母亲身旁,双手紧抓住母亲瘦弱无力的手,两行浊泪禁不住打湿衣襟。母亲啊,女儿好想对您说:您站起来吧,和往日一样对我笑,哪怕是您打我骂我,只要能够让您恢复健康的体魄,只要能够延续我们之间的母子情分就好!母亲柔弱的睁开眼睛,目光虽然呆滞,但仍然包含了那份深深地母爱和眷恋……

虽然这些年过的漫长,可离别到来竟是如此迅猛。天亮了,母亲却永远不能够再次醒来。母亲去世了,在那个寂静的黎明。来不及说一声珍重,来不及道一声祝福,一切就匆匆逝去!

夜深了,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急促的雨滴落在屋檐上,汇做一条条小溪直奔而下。院里临时搭建的帐篷,在风雨中来回晃动,雨水在帐篷上快速集成一滩,在秋风的摇曳中倾盆落下。母亲的灵柩摆放在堂屋,周围摆满了花圈和祭品,两支长明烛闪着微弱的光亮。我疲惫的躺在沙发上,一直凝视着眼前的一切,没有丝毫睡意。强制闭上双眼,思绪在千山万水中飞行,飞过草甸飞过平原,飞过沟壑飞过山川。千头万绪像长了一双翅膀越飞越远。

沙沙沙哗哗哗,这雨声分明是砸碎了玉盘!唰唰唰哗啦啦,这雨声完全颠覆了“巴山夜雨”的意境。就是这样一个夜晚,就是这样一个雨天,我的思绪走过了人生的大街小巷,走遍了曾经渡过的四十多个春秋岁月。

今夜雨声犀利,今夜我却无眠!决堤的泪水挽不回生命的轮回,心酸的回忆承载了无尽的伤痕。倾盆的大雨你下吧,你下吧,唯有雨声能代表了此刻的心情……心情……

母亲走了,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带着遍体鳞伤,带着被病痛折磨得体无完肤的身体去了天国。也许天国可以修复她的伤痛吧?从此后母亲可以没有了病痛,可以和慈祥的父亲,和美丽的姐姐以及老实的如黄牛一般的哥哥相聚在没有人间烦恼的国都了!祝母亲一路走好!祝母亲在天国永远没有烦恼。

初冬的天气变得很冷?,很冷,寒风刺骨的凉。冬雨之后,我永远没有了母亲……

推荐第7篇:缅怀我的母亲抒情散文

此刻,我在蓝天广场,坐在母亲无数次坐过的连椅上,静静地回忆着母亲在世的那些时光。母亲临终前一直盼望的秋雨,正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不知不觉间,已将我的全身淋透。蓝天广场是母亲生前常来的场所。在这里,有她和老年朋友们聊天的许多欢乐,也有对儿孙们的时时牵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可是此刻,在这些连椅上,我再也见不到了她老人家的身影。泪水便同这秋雨一道,模糊了我的眼帘。

最后一次在蓝天广场见到母亲,是那个星期二的下午,天转凉了,我看到,母亲的脸上有了几分光亮。两天后气温再度攀升。上午十点,我巡视了蓝天广场的每一个连椅,没有找到那个亲切的面容。我原本想,在蓝天广场找到她,征求她的意见,约她老人家,再次出门去躲避这索命的炎热天气。而一个多小时之后,那个亲切的面容便凝固成了一个永恒,一个令我也令所有她老人家的亲人们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

母亲骤然而去了,那般匆匆,以至于来不及抬起手来,与她深爱的儿女孙辈们作一次依依的惜别。母亲用最简单的方式,为她八十四岁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怀念。从此,母亲便深深地走进了我们每个亲人的心里,直到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再度扑进她温暖的怀抱。

我的母亲出生于一九三二年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乞巧节,也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现在是中国人的情人节。我的母亲却说,她的这个生日是苦命人的生日。

八十四年前的农历七月初七,我的外婆临盆,我的外爷将一桶水放在床前,告诉我的外婆:生个儿子,万事大吉;生个女儿,就塞进水桶里——重男轻女,可谓登峰造极!

我的母亲出世了。我的外爷眼都不眨,立马拎起来就要塞进水桶。我的外婆翻身滚到床下,抱住我的母亲说:我已经四十九岁了,再也不能生孩子了,你就留下这个女儿吧!

我的外爷格外开恩,我的母亲因而得以存活。

然而,活下来的我的母亲却并不被我的外爷喜欢。我母亲出麻疹,口渴难耐,乞求水喝,我的外爷竟然给她舀了一碗腊汁汤喝——致使我的母亲终身不能吃腊肉;而且,我的外爷还背着我的外婆,将我的母亲送给了一个没有孩子的人家,只因送去的那天晚上,突然刮起大风,将那家的茅屋顶子吹走,认为我的母亲是不吉之人,这才罢休。

我的外爷解放初期定的成分是中农。中农的他让三个儿子全部入学,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却让我的母亲从五岁开始,就天天打猪草,割麦子,种地,做饭洗碗,从事一切力所能及的劳动。我的母亲说:直到她和我的父亲订婚时,我的外爷才第一次慷慨地给了她五分钱!

这一切,倘若不是我的母亲亲口告诉我,我即使作为作家,也很难想象,无法编造!

母亲,您刚一出生就大难不死,您必有后福!

如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因为求职需要,上大学本科、读研究生,出现了大男大女,甚至是剩男剩女,并不奇怪。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的母亲,却成了罕见的大龄青年。

因为童年严重缺乏营养,我的母亲个子很矮,大约是一米五,而我的外爷外婆个头均在一米七左右,我的三位舅舅也如是。矮瘦单薄的母亲不被男青年所青睐,直到我的父亲托人说亲之前,没有媒人前来光顾亲。

一九五二年,南充市成立国营丝绸厂,只招收清一色的十八岁的农村女孩。我的外爷将已经是二十岁的我的母亲的年龄改为十八岁,才得以招工,成了一名工人——因而实行身份证时,我的母亲的出生年份成了一九三四年。即是成了工人,每月工资十八元,也被我的外爷严令规定如数上交,不得私留一分钱!

一九五五年,我的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已经是三十四岁的父亲,随着他所在的部队进驻四川南充市,一年后,经人介绍,与已经是二十四岁的我的母亲成婚;又一年后,生下了我。

生下我之后,父亲又去了西藏。母亲带着婴儿的我,在部队的识字班里扫盲。说是扫盲,其实是每天都有西藏的噩耗传来,部队出于管理安抚家属的需要而办的。母亲天资聪颖,仅仅一年的扫盲,使得她粗识字,能够在以后的时光里,看连环画、读药品说明、看报纸、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

父亲于一九五八年从西藏归来,整师转业,去开垦北大荒。父亲原打算把我的母亲和我留在四川,待生活条件好转以后,再来接我们。母亲却坚决表示,她要随我的父亲去北大荒。于是,母亲离开了令她心酸的家乡,从此天南海北,直到二零零六年,我陪着她去看望她阔别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故乡四川南充市,才算是回了一趟她的老家!

离开四川时,南充已是稻花飘香,而北大荒还未解冻。

我的母亲原本是有工作的,到了北大荒,因我年幼哭闹,又有了弟弟,迫不得已,辞掉了工作。紧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我父亲工作的黑龙江虎林县八五一农场饿死劳改犯无数,我家整天吃高粱皮饼子,难以下咽。我弟弟因为缺乏营养,身体严重缺钙,得了软骨病,两岁了只会爬不会走。一九六零年的冬天分外寒冷,弟弟得了肺炎,场部没有青霉素,我的父亲在雪地里步行一百多华里到县医院买到青霉素时,弟弟已经夭亡了。我的父亲将我的弟弟用纱布裹了,塞进冰窟窿里进行了水葬——我的父母亲失去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数十年里,二老极少说起这件事情。我的大妹妹以下的弟妹们不知道这件事情,唯独我偶然问起过我的母亲,她的回答令我惊讶:死了好,他是残的,会苦一辈子!

一九六二年,我的大妹妹出生了,紧接着我的外婆在家乡熬不过荒年,也来到东北投靠了我的父亲。我的母亲随着我的外婆,在河滩边开荒,种上了土豆、南瓜、玉米,家里还养了鸡鸭,使得我们全家得以度过那段十分困难的日子。那时间,河里的鱼儿很多,我的母亲竟然也学会了钓鱼,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一九年,因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我父亲从数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调到了甘肃,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便一直生活在了陇南。先是岷江林业总场大河坝分场,后来是黄家路分场,再后来是武都黄鹿坝水电厂。直到我父亲去世后,电厂给我母亲分了一个中套住房,因而在将近她六十岁时才住进了城里。

记忆中,那时间的母亲,在哺乳带好继我大妹妹之后出生的弟妹的同时,除了雨雪天,几乎不会闲待在家里。在黄家路林场的时候,她同许多的职工家属们一样,在家门口支起架子,打竹帘子,当时,林场付给每个验收上的竹帘子八角钱的手工费。给我的印象是,无论母亲起早贪黑,日复一日,那竹帘子老是打不完。到了黄鹿坝水电厂以后,母亲又和家属们一道,在建设工地打工,卸水泥,卸木料,卸汽油桶,筛沙,活泥巴,码砖,什么活都干。当时,辛辛苦苦劳作一天,也只能挣一元五角钱。

进入老年之后,母亲不再干体力活了,却干起了她年轻的时候不怎么娴熟的针线活,戴上老花镜,给她的孙儿、孙女、重孙们,做小被子,做小棉袄,做连鞋裤;或者背了旧棉絮,买上新棉花,去弹棉絮的铺子里给晚辈们打棉絮。有一次,已是八十高龄的她,背着两床很厚的新棉絮给我的儿子送去,被我无意中遇见了,我就埋怨她,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让我来背。她却笑着说:不重,我背得起。我和我弟妹们的孩子,她老人家基本上都带过。去世前,母亲已经有了两个重孙,她也给重孙们洗过尿布,买过用品。

我们和母亲一道观看电视里上演的越剧《红楼梦》,晚辈们都称贾母“老太太”,越语把“老太太”称作“老tata”。此后,我在二十余年里就一直叫我的老母亲为“老tata”,她老人家倒是很乐于接受,无论是我当面这样叫她,还是在电话里这样叫她,她都会很爽快地答应一声。在别人听来很奇怪,而在我们母子俩却很默契,很自然。

母亲在八十岁左右的时候,也像许多的老太太们一样,喜欢捡拾人们丢弃的饮料瓶子、易拉罐,积攒得多了,就背到收购摊上去卖几个小钱。每次卖掉了,见到我,都会很高兴地告诉我,她卖了多少钱。为此,我的妹妹们很是反对,说经常给她钱的,她并不缺钱花,要是传染上了疾病,或者被机动车碰了,多不好!我倒是给予了理解,知道她不是单纯的为了钱,是长期艰苦俭朴的生活习惯使然。但我还是劝她不要再去捡拾,对她说妹妹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后来,她也就不再去捡拾那些东西了。

我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病,久治不愈,母亲或在旅游途中,或在药铺里,或听见了某种信息,都会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膏药、服用药、热水袋、热腰带、按摩器等等,买来让我治病,甚至还数次把她积攒的生活费交给我,让我去医院扎针、治疗。母亲给我的太多,而我回报母亲的却太少。每每回想起这些,我都会产生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给予我的无以伦比的关怀,对不起母亲给予我的一切!

比起我的父亲,晚年的母亲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母亲赶上了好时代,不仅四世同堂,享受了天伦之乐,还吃了许多的美食,那都是我的父亲没有见过的好东西;去过许多的地方,那都是我的父亲不曾去过的好地方,譬如,新马泰、港澳、北京、上海、苏杭、西双版纳、深圳、青岛、延安、银川、青海湖、九寨沟等等。父亲自从参加革命以后,直到去世前,只回过一次山东老家。而我的母亲,竟然连续去过山东老家四次,替代我的父亲,享受了娄氏家族百余个晚辈们的真诚尊敬和热情款待。

除了十多次跟随老年人组团旅游之外,更多的是,我和弟妹们、妹夫弟媳妇们、还有我们的儿女们陪着母亲旅游,无论远近,无论何地。晚年的母亲对旅游的兴趣,特别浓厚,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精神矍铄,不知疲倦,使得我们做晚辈的自愧弗如。尤其是,在甘南大草原、若尔盖大草原、青海湖大草原上,我们都有高原反应,头晕眼花,而母亲却感觉上好,常常笑话我们。母亲说,她去过好多地方,就是没有去过重庆。我们就许诺,等到了中秋节那天,就陪她到重庆去。她老人家十分高兴,买了一条新线裤,准备旅游时穿。遗憾的是,在农历八月初一,离我们即将陪她去重庆去旅游还差十四天,她却永远地告别了我们!

去年秋天,一连四十天没有下雨,入伏后,秋老虎更是肆虐酷燥。母亲说她夜里老是热得睡不着觉,我和弟弟妹妹们,一连陪她出去避暑六次,到花桥子、马营、官鹅沟、米仓山、万象洞,好不容易盼到天凉了,就在我们松了一口气,开始麻痹之后,母亲却突然去世了,使得我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甚至,在她老人家去世前几十分钟里,还在同我的大妹妹、弟弟聊天,准备吃中午饭。即使她自己,去世前两分钟也没有任何征兆!

母亲一生除了腰腿疼痛,没有得过大病,很少打针,基本没有住过医院吊过瓶子。我当着母亲的面逢人就夸:你们看,我家老太太多精神,一定会成为百岁老人!我曾经对母亲说,您一定要坚持住,活到百岁,我陪着您。母亲也很自信,常常说,她要看着重孙子们成家哩。对于我们做儿女的来说,母亲的突然离世,遗憾深深。然而对她老人家来说,少了病床之苦,少了许多的不自在,不自由,不像我的父亲,直到油干捻子尽,非常痛苦地支撑到了人体所能够承受的极限。这是她老人家修来的福,也是留给我们晚辈们的福——由是,我们更加感激我们的母亲,我们麻烦了她一生,她却不肯麻烦我们一时……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祝愿您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里幸福安康!

推荐第8篇:缅怀我儿锦春散文

中秋佳节如期而至,家家都在庆贺中秋节,欢乐的氛围洋溢于庭院之间,嘻笑之声不绝于耳,……这是金秋时刻的收获,这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值得庆贺。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亲人登高处。天堂遥远无音信,老泪纵横心如焚。春儿离去己三年了,每逢年节时刻更加思念远去的儿子锦春。

2012年7月28日,我的春儿因公殉职独自归西去,安息于天堂中,永远不回归了。孩子是父母心上肉,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的。看着一家家团聚一堂的热烈场面,听着人家欢天喜地的笑声,……自己感到无比痛苦,眼前的一切都是锦春儿生前的情景,思念儿子的心情越来越浓郁,情不自禁泪水模糊了双眼,……日思念,夜以继日,常常梦里于儿子锦春团聚一堂,倾诉着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动不已,仿佛回到了从前一样,……可是,美梦总是不长,瞬间即逝,醒来之后,全力回忆着梦境里的一切,追忆着春儿的音容笑貌,分享着那短暂的快乐……

真的,好想把梦继续下去,永远沉湎于梦乡中,与春儿共享快乐时光……

人生道路坎坷不平,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不幸的事情为何要我们老夫妻去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失爱子。这是致命一击,让人痛不欲生……老天啊!你太不公道了!我童年时,老天你夺去了我年仅28岁的母亲,让我失去了母爱,父子背井离乡,沦落天涯, 漂泊他乡,成了异乡客。五十年后天公你故技重施,再次夺走我们的儿子,让我们一生积德行善的夫妻,惨遭如此的磨难,未免太不公道了。苍天啊,苍天,为何这样对待我们,公道何在?

中秋佳节是丰收的季节,家家都在收获快乐,而我们思念着逝去的儿子,为失去儿子而伤感……遥望星空,看着圆圆的月亮,深空繁星点点,那一颗星星能代表我们的儿子锦春,好送去我们精心准备好的节日果品,一起分享金秋的快乐……

时光荏苒,三年多了,每年的年节都是这样度过,泪水相伴,哀思如潮水侵袭着心湖,久久难以平息下来,想念天堂中的亲人——远去的儿子锦春。

安息吧,春儿,父母永远想念你,兄弟姐妹们永远不会忘记你,怀念你。

推荐第9篇:赞美母亲的散文

赞美母亲的散文

就在那个满山滚动着绿色, 遍野徜徉着果香啲季节, 我顺着七月啲边缘, 在母亲一阵紧似一阵啲疼痛声中, 滑落到这块炎热啲土地上。

这是三十三年前啲夏天, 一个关于七月啲记忆。

七月啲风, 缓缓从田埂上吹过来。我依稀听到布谷啲歌声, 还看见蜻蜓啲翩翩舞翔。母亲, 一如往常, 又一次穿梭在油菜花丛中, 用她孱弱啲身躯挑起那片土地啲希望。那片绿色啲希望呵, 年复一年, 连同一波又一波啲麦浪, 将我们啲日子浸润成汩汩啲溪流, 恣意流淌。

我是七月里啲孩子, 是阳光啲孩子, 母亲经常这样说。对生命故事啲追溯, 这是阳光儿女们啲宿命。天边该是怎样一番晴和?那里该有怎样一片澄明?不知牵动了几多我年少啲情思, 也不知萦回了多少我儿时啲梦境, 这是流动千年啲秘密, 我不得而知。无数次, 我蹒跚着要追寻它啲影踪, 都被母亲无限爱怜地把自己圈进了她暖和啲臂膀。

每每这个时候, 母亲都会轻轻摇头, 将那双如水啲目光柔柔地注如入我心底:你还是一个小不点啊, 一个稚气未脱喜欢撒娇啲孩子, 一个听到山外啲故事就会对着蓝天白云浮想联翩啲孩子啊!每次, 我都不无遗憾地摆脱母亲暖和啲臂膀, 将目光锁定在天边, 怔怔地, 一言不发。

当又一茬麦穗激动地拥抱阳光啲时候, 我终于有机会上路。这一年, 我已经年满14岁。离别母亲啲莹莹泪光, 离别篱笆墙外那纷飞啲童年, 带着这颗不安份啲心, 我踏上那条铺满母亲娓娓嘱托啲道路, 去追寻心中那长久啲希冀, 去追寻生命中那份早就期盼啲梦境。

这一去, 离家千里, 我不再回头。将母亲啲目光, 永远地留在了身后。尽管我知道, 那目光里, 一定积满了忧虑。

我是阳光啲孩子, 阳光啲孩子, 就该受光啲制约;我是七月啲孩子, 七月啲孩子, 就该属于道路。七月如火, 七月是梦。我深深地知道, 假如停留在梦境里, 这一生, 我只能拥有期待;所以, 对于梦境, 我不敢有丝毫停留。

趁着这份明媚, 我匆匆上路。我要去土地深处寻找种子发芽啲光线。我要为这颗种子找到肥沃啲土壤, 让它在阳光雨露啲润泽中自然地生长, 然后拔节、分蘖、扬花, 直到结出饱满丰硕啲颗粒, 为自己带去生命啲希望。我知道, 它不应该生长在悬崖上, 终日面对大海顾盼;也不应该生长在贫瘠啲土地上, 成天对着啲荒凉啲旷野发呆。

我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 走过一个又一个隘口,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那片滋养生命啲沃土呵, 一直都在孕育着我啲梦想。

可是, 七月啲梦里, 有母亲拉不直啲命运与沧伤啲容颜。当我最终因那粒生命啲种子找到一块自己啲家园而轻舒一口长气啲时候, 我回过头来, 故园依旧含黛, 远山依然挺立, 作为一种生命啲状态长久地生长着, 而我那勤劳善良啲母亲, 却因为劳累过度、积劳成疾, 最终长眠在这片坡地上, 将自己年仅53岁啲生命睡成这片土地啲颜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散文吧原创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sanwen8.cn

诗歌 shige.sanwen8.cn)

( 散文吧原创 www.daodoc.com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儿子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唱给母亲的歌

唱给母亲的歌,不需要华丽乐章,因为——真心似金。

散文吧原创唱给母亲的歌,不需要加以诠释,因为——自己读懂。 唱给母亲的歌,不需要慢慢加热,因为——早已温存。

诗歌 shige.sanwen8.cn)世间赞美母亲的歌很多,但有没有人唱过就不知道了。 没有人唱过的歌是死的,赞美的歌也是。当乐声响起,歌声飘荡,每一个音符都活了起来,它们向上,拉起了妈妈的嘴角;它们向下,染黑了妈妈的银线。他们填平了母亲的皱纹;他们擦亮了母亲的瞳孔;它们缩小了母亲的年龄;它们粉饰了母亲的脸庞;它们,放大了母亲的笑呀!

请你唱出来吧„„

sanwen8.cn( 散文吧原创 www.daodoc.com )孩子生下来时母亲笑了,开心地笑了。从此她认为她可以管理好下一代的未来。然而“你高兴的太早了”妈妈的妈妈说,母亲对他母亲的话并不理解,也许她并不在乎吧。

孩子会跑了,会跳了,会走到她跟前用稚气的声音叫妈妈了,她再一次的笑了。孩子六岁了,该上小学了,她站在校门口远望孩子的背影,一天两送两接,她苦笑,但心里好受。儿子一次一次的将试卷、奖状捧给她看,她笑了,转而又哭了,那是喜极而泣?应该吧!儿子一天天长大,她也日渐苍脆。五年纪,儿子上了五年级,学校办了一次演讲比赛,儿子做为替补,但终于还是上去读了,她来看比赛,儿子诵的作文是儿子写的,她很清楚,儿子不会抄袭,儿子刚上台,她对身边的人说那是他儿子、那是他儿子,她又重复了一遍,儿子演讲完时,朝台下偷窥了一眼,儿子看到了她眼眶中闪烁的泪花,也许掌声淹没了她的低泣声。虽然儿子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父亲》但她还是激动不已。六年级,儿子要转去另一所较远的学校,儿子要骑车去,她不让,骑车不安全。儿子与她吵了起来,儿子推门跑了,她哭了,认识到她母亲所说的话得意思。儿子好像变了,六年级,儿子变了。她一次又一次的哭泣,一次又一次的吵,家中战火不断。渐渐的儿子听惯了,麻木不仁,她也好像疲了、累了,话语少了。儿子上了初中,学会了应付她,不直接冲撞她,这使她更伤心、更难过。她是脆弱的,慢慢的她的脾气没了,她的话、她的笑更少了。忽然有一天儿子发现她多了许多的白发,她眼睛灰暗,满脸的倦容,那个在儿子心目中年轻漂亮、精神、能干的妈妈不见了„··儿子的心颤了。

神啊,请您宽恕她的孩子吧,也请您让她原谅她的儿子的无知和愚钝吧! 母亲的心儿子懂了,都懂了。母亲的希望,儿子会实现的。 唱给母亲的歌一直一直的飘、飘„„ 看!母亲笑了、笑了!

推荐第10篇:母亲的春节散文

世上最伟大的是母爱,最无私的是母爱。母爱是你温馨的家园,母爱是你休息的港湾。

当你受苦受难时,母爱是温暖的怀抱;当你蹒跚学步时,母爱是耐心的教导;当你熬夜学习时,母爱是暖暖的热茶;当你远行时,母爱是声声的呜咽;当你取得成绩时,母爱是激动的泪花;当你病卧在床时,母爱是布满血丝的双眼;当你沾染恶习时,母爱是苦口婆心的劝勉;当你如履薄冰而屡教不改时,母爱是撒在你伤口上疼在她心上的那把盐。——题记

母亲的春节是儿子最想往的梦境。

我小时候,每当春节即将来临,母亲就在不停地忙碌着,那时生活很贫困,但母亲会想尽一切办法,使春节的餐桌上丰富多彩。母亲盐制的咸菜,母亲干煎的黄花鱼,母亲蒸的开花大镘头,母亲做的油茶面,等等这些都是我童年的向往。以至于到今天,见到这些东西会立即唤起我对那童年的回忆,但回忆最多的还是母亲对我的爱!

记得那是上个世纪的一九六0年,那年我五岁。国家闹饥荒,天灾人祸,家家吃不饱饭。父母决定将我送到乡下爷爷家。那是快要过春节了,爷爷从黑龙江大山沟里赶来接我。母亲舍不得我,一直送我到沈阳,在沈阳火车站就要分手了,我哭闹着不愿离开母亲,爷爷抱着我,也是老泪纵横,望着母亲远去的身影,我在爷爷怀中嚎啕大哭,我那撕心裂肺的呼喊,使本已远去的母亲飞奔回来,从爷爷怀中一把抱起我,嘴里喃喃的说道:“不去了,不去了,饿死也不去了。”我抬头看到母亲两行泪水滚过面颊,那么坚韧的脸庞上布满了痛苦的神情,我不再哭闹,安静下来。这是我记事后,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也是要过春节的前夕,我告别母亲与全国千万知青一样,上山下乡了。母亲送我走那天,六神无主,劈柴削去了半个手指,,至今母亲那手还落有残疾。接下来母亲因我在乡下受苦急火攻心,左耳耳膜穿孔,至今听力受损。如今我想想这些母亲为我的事,心中就沉掂掂的。世上母亲是最伟大的。儿子无论怎样做都是难以回报的。

六年前还是临近春节的日子里,父亲走了。母亲从此天涯孤旅,形影相吊。为了安慰母亲,我就搬到母亲家与母亲同住。然而有知识的母亲六年中创造了奇迹,再次塑造了我。

那是2009年的春节前的一天,我宽慰母亲说道:“快过春节了,您老人家想要什么礼物,儿子给你买!”此时睿智的母亲是这样回答了我的话:“儿子,妈妈什么礼物都不要。你爸走了以后你来陪妈,妈很欣慰,但你因吸烟造成每天清晨咳嗽,妈听了心疼。你要送妈礼物就把烟戒了吧。”接着母亲又鼓励我说:“我相信我儿子能做到。”当过军医的母亲太会做思想工作了。我当时掐掉手中的烟向母亲表示,再不吸了。从此我戒去吸了35年的烟。到现在五年了,我再没有吸过一根烟。现在身体也好了,不再咳嗽了,心肺功能特好。吃的好,睡的好!这几年加入驴友群,打太极,登泰山,上华山年轻人都不如我,我由衷的感谢母亲。

2011年春节前,母亲与我说,“儿子你学古筝吧,孩子们全在外地,房屋里太静了。”我遵母命,拜师学艺,母亲每天晚饭后都告诉我:“来一段,我要听筝咪一会。”三年来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已成功的考完了八级古筝,回想学习过程,完全是母亲一点一滴,循循善诱地引导我学习,使我一个五十六才开始学古筝的人,顺利的完成了八级学业。这里我要自豪骄傲的说一句,我之所以学有所成,是因我有一位伟大而又有知识的好妈妈!她不仅给了我生命,而且不断的再次塑造我!一次与母亲聊天,母亲道出了心曲,母亲说:我之所以让你打太极,学古筝,是让你消除烟瘾,手脑活动,有利于你的健康。如今家人看到了我健康的身体,都夸母亲了不起。

生活中每天清晨我都要写一个小时的书法,母亲是一位细心的医护工作者,那时她就会拄着拐杖,蹒跚着到我面前,送来一杯枸杞蜂蜜水,那一时刻,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我深知,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我都快要六十了还有母爱,我常在心里大声呼喊:谢谢你老娘亲!

又要过春节了。一天,母亲在我不在家时,戴上老花镜,摸索着给我的衬衣缝扣子。当我从外边回来时发现母亲在我的床上,穿着单薄的衬衣滚来滚去,我惊诧母亲的动作,忙扶起母亲问到,这是做什么?母亲沮丧地说:“我犯错误了,缝衣的针丢了,我怕扎了你,想找到它。”当时我哽咽了,我说不出话来,我背过脸擦去泪水,我不敢说话,怕失声,我把母亲从床上扶下来,我用一百二十分的细心,终于找到了那颗针。我把那针收藏起来,那是慈母手中针,那是一段铭心刻骨的爱,那是一个刻骨铭记的故事。我会把这个故事在我们家世代传下去!

今天是阴历二十一了,就要过春节了,母亲对我说,你写个对联吧,一定要写适合咱家用的,要喜庆。说到适合我家,我要说说我家的特色。

我们家,我与哥是连襟,同娶一家姐妹。姐妹生了一龙一风。儿辈又生了一对男女。四室同堂,其乐融融。

为此我的春联是这样写的:

家有一老好有一宝宝中有宝贝宝贝宝贝贺新岁

室有兄弟娶有姐妹姐妹生姐弟姐弟姐弟迎亲春

横批:幸福人家

如今母亲已85岁高龄了,但依旧身心健康,精神矍烁,每天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儿孙教育,关爱他人。我骄傲我有一位好妈妈,我自豪我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第11篇:三个母亲亲情散文

刚结婚那会儿,我最自豪的事莫过于告诉别人,我有三个母亲,外人都很惊诧,怎么会有三个母亲,我就掰着手指头说,一个婆婆,一个亲娘,一个娘亲。我从来都不忌讳别人知道我有一个养母的事实。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婆 婆

认识婆婆,是与老公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第一次去他家时,看到她的一瞬间,我就明白,我这个儿媳她肯定是认可的。婆婆身材矮小,瘦瘦的,跟我的个头差不多,她的皮肤很白净,虽然在农村生活,却十分爱干净,家里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两个房间,一间厢房,东西都摆放在该放的位置;厨房里,所有的物件都闪闪发亮,黑色的水缸,褐色的罐子,发红的枣木案板,全擦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个勤劳持家的主儿,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了婆婆。

婚后,婆婆没有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俩在小县城上班,只要回家,她都会做好饭菜等着我们睡起来吃,从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更不曾给睡懒觉的我们脸色看。

第一年春节回娘家,她一个人竟然蒸了好几笼的包子,还告诉我,过年回娘家是一定要拿包子的,女子出门了,不能让娘家人笑话,说婆家日子不好,没有拿包子就去拜年。

那一年,我走完两个娘家,光是包子就拿了几大袋子百十多个,加之路途远,车驮人背的,累得老公说,今后过年前,提前把包子邮寄回家,让家人签单收礼,省得这样背来送去的,麻烦!好在婆婆是按每家8个包子计算的,如果是10个,还得多出1/3的数来呢。就是现在有小汽车了都不敢想,这个拜年礼如何运送?

女儿出生了,婆婆来照顾月子,像到城里上班的样子,每周日下午来,周五下午回家。每中午回家都哄睡了小丁丁,然后手擀一案板的面条,等着我们回家吃饭;下午,我下班了,丁丁就粘着我,婆婆没事了,又显得无聊起来,很失落地在学校操场或是体育场转圈圈。于是,干脆一天到晚让婆婆带丁丁。婆婆乐不可支,再苦再累都不会推辞。

丁丁两岁半了,能送幼儿园了,带起来也方便多了。可是婆婆生病了。从此,婆婆再也没有来过小县城儿子的单位,也没有再见过她的小丁丁。熟知她的人都说,儿子有出息了,孙女长大了,家里的境况一天天好起来了,她却病了,真真是个没福气的人。那时的我们还太年轻,尚不明白“世事无常、亲不常在”的古训,稀里糊涂地就送走了她老人家!

亲 娘

知道我有亲娘,是在上小学三年级时,也是亲生父亲去世的日子。一场意外的车祸让母亲备受打击,有人提议,让她的小女儿回来看看,既是为父亲送葬,还可以宽慰母亲。就这样,我在亲人的悲痛中见到了我的亲娘和姐姐们。

亲娘是村里的女干部,性格急,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人”“强人”。家务,农活样样精通,在村里的威信极高,很受乡亲们的尊重。一生要强,却处处不遂人意,年轻轻地守寡,拉扯6个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在“男儿顶门户”的时代,她受尽了同族人的白眼与嘲讽,却终不得愿。到了外孙辈,又是因为男娃的问题,让几个姐妹饱受其苦,走了她曾经的路,到了晚年,郁郁寡欢,积劳成疾,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暑假里,弃我们而去。

于亲娘而言,我是她怀胎十月的男孩期盼,于我而言,亲娘是我的朋友知己。

上学后的每年暑假,我会在亲娘家呆上两三天,吃上我最爱吃的各种饭食,说着我的童年、少年,还有各种诉不完的小心思,梦想与现实,坦荡与自私,纠结与情爱。她知道我的梦,懂我的不屈与抗争,鼓励我坚持自己的梦想,通过一张录取通知单改变我的命运,实现我成为城里人的梦想。

上师范时,她陪娘亲去学校看我,将自己隐于人后,以大妈的身份让我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单纯的家庭与母爱。言行谨慎,做事恰到好处,让我纯朴善良的娘亲高高兴兴地出了一趟远门。

上班后,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我在会场主持,亲娘来了,以姨妈的身份,与学校的领导们见了面,在同事们中间了解我的为人处事,很快与学校阿姨级的同事成了好朋友。还给人家说,要多指导,多提携这小女子,学校有什么活儿尽管交给她做,她需要锻炼机会,没经验,会吃苦,农村娃娃没啥特长,就会干活儿……私下里,鼓励我干工作要踏实,做人要实诚,只要有能力,总会有出息的!

以后,每逢寒暑假,我还是会去她的家里,家长里短,工作生活,心事感情,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而她,永远是那个耐心的倾听者。她是最懂我的,也是我最信任的一个朋友。

娘 亲

娘亲,那个最爱我的人,我还想再陪她一生一世的人,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我是娘亲的大女儿,也是娘亲心里永远的精神支柱。从小到大,娘亲只围着我转。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吃的穿的都是同年龄孩子中最好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凡是新衣服,领边儿、胸前、口袋上,都绣着各种花儿,连鞋面上都绣着花儿;上学用的文具,作业本儿,三五本整沓地买。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我被娘亲宠成了骄傲的“小公主”。

记得有一年春节办年货,我留在家里看门,娘亲领着大弟去赶集。回来后,大弟穿着一件紫色的棉袄,又宽又大,领子还是豹纹的毛领,显得很滑稽。我一看见棉衣就知道是给我买的。可是,弟弟不知道呀,他还兴高采烈地对我炫耀:“姐,好看吧,这是妈给我买的!”一脸的自豪,我什么也没有说。两天后,我穿着紫色棉衣过年了。当时的弟弟有没有为此哭闹,我不记得了,只知道那一年,我是全家人中唯一一个穿着新衣服过年的人。

从那一年开始,我就知道,有了妈妈,就拥有了全部。

长大了,成家了,有工作了,家里所有的大事都有我的份儿。大弟小弟订婚,结婚;妹妹订婚出嫁,我都参与其中,帮妈妈拿主意,替父母操心。但凡家里有事,娘亲总是第一个想到我,征求我的意见,取得我的同意后,才开始筹划实施她的各项头等大事。

儿女们都成家了,孙子们她也看大了,在她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父亲得了糖尿病,十几年下来,也累垮了娘亲。她好端端的身体开始不适,检查之后,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大病。

四个家庭,倾其所有,整整两年,领着娘亲拜访名医,寻遍良药,也没有换回娘亲多一天的时光。

在她接受化疗的半年时间里,她忍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默默地与病魔抗争。

记得有一次在医院,她高烧不减,血项很高,半夜醒来,她迷迷糊糊地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妈其实还想陪你,看着你姊妹们过上好日子,可妈……没时间了……”说着,她流泪了。

为了能尽快治病,她非常配合医生,化疗的一切苦痛她都忍着,很努力地吃饭,很用心地使用偏方治病,我曾亲眼看着她用馒头夹着蛇皮,就着大葱努力咀嚼的样子,而当时她每天只能以流食充饥了!她说,她还有很多事要做,她要看着孩子们长大,还要给孙子们看孩子,你们都忙,没时间做饭,只要她在,她会照顾好每一个家人……

娘亲和亲娘是一对好姐妹。在我人生的几件大事上,都是她们两姐妹商议完成的。娘亲对亲娘完全信任,凡是我的事,她完全听亲娘的。亲娘对我说得最多的话是,以后要报答蒋刘母亲的养育之恩,她对你用了一辈子的心血,你是她生命的全部,当年,如果不是你,她的命运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的……娘亲则会对我说:“妈没有文化,说不了,可你要听你北舍妈的话,她懂得多,见过世面,肯定不会害了你的……”

婚后,三个母亲算是真正有了交集。婆婆给两个娘家妈织过粗布床单,不偏不向,一模一样,一家一个。娘家妈会在很隆重的节日里给我送节,三个母亲会在一起聚聚,虽碰面不多,关系处得极好,婆婆家的苹果每年都要送给娘家妈尝的,娘家妈自己做的特色小吃也会时常摆在婆婆的餐桌上。

婆婆去世的时候,我和丈夫还没到三十岁,什么都不懂,完全听凭村里大人的安排。好在娘家两个妈都来了,她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看孩子,一个负责料理家里的丧事,替我拿主意。在料理婆婆后事的一个周时间里,我的两个妈没有离开过我,没有离开过我的家,陪我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亲娘的去世令我猝不及防,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接到她去世的噩耗。从此,我心理上的依靠就没了。娘亲安慰我说:“没事儿,你还有妈呢,真正失去妈的是你的姐姐们,你们都好好过日子,也不枉她一生的辛劳……”

娘亲走的时候,没有谁再来送她了。村里的大婶们说:“现在是真的没有妈了,她们都把你饶了,你不用再操心任何人了”

可我情愿,她们仨依然健在,哪怕我三处奔波,我还是有妈的幸福的孩子呀!

后 记

清明来了春也来了,我分三处看了我的三个娘,心里很是满足,我知道,只要有我,她们仨还是和以前一样,都是好姐妹,都是亲人,她们会经常走动走动,一起唠唠嗑,一起游游春,踏青赏花时,也还会想起这个她们遗忘在人世间的孩子!

第12篇:追忆母亲情感散文

世界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就是母亲,对我来说,母亲就是我的天,我的地,她给我的恩比天大,比地阔。给我的爱深似海。只要想起母亲曾对我的种种关爱,心里就温馨而感动。

我和母亲没有血缘关系,她是我的养母。姓杨,名石泉。我看过母亲十八岁时的照片,是个非常标致的女子。记得母亲告诉我,她小时候,算命先生说命里缺水,所以才改了这个名字。我小时候因为亲生父母孩子多,家里贫穷,无力抚养,在我不满一岁的时候,就把我送人。母亲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抱养我的。我养父姓梁,是南下干部,转业军人。母亲原先没有生育,把我当作亲生,在抚养的过程中,对我百般呵护,疼爱有加。在我懂事的时候,她曾多次讲起我小时候经历的事。还没有去河南的时候,因为当时我没有奶吃,她就到乡下给我找了个奶妈,据说奶妈喂养我一个月后,我的屁股上长了许多水泡,奶妈吓得立刻把我送了回来。母亲抱着我到处求医直到水泡消失。在冬天寒冷的冬夜里,我常常饿醒啼哭,母亲不顾寒冷和疲劳,连忙披衣起身,生煤油炉子为我煮精肉粥,煮好后用嘴吹冷,一勺一勺喂我。直到我吃饱重新睡去。

记得在我五岁那年,因为患麻疹,三天三夜高烧不退,这可急坏了母亲,茶饭不思,到处请医问药,还把医生请到家里诊治,天天夜里陪着我不得安睡。直到我完全康复。我记忆尤其深刻的,是在夏夜下暴雨的时候,我正睡得香,突然被声声炸雷惊醒,吓得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这时候母亲就慈爱地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安抚说:“有妈哩,我孩儿不怕。”这时我的心才逐渐平静下来。

在我七岁那年,母亲又亲自用布缝了个书包,把我送到学校读书。每当我从学校里回来,母亲就把饭菜做好了。母亲是南方人,外婆家是广东汕头,她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在香港,那时常有通讯联系。母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却看过很多书,会讲许多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昭君出塞,文姬归汉,还有《济公传》里的故事等。母亲当年讲的这些故事,在我的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如果现在我能写出一些文章,这和小时候母亲对我的文学启蒙分不开的。母亲心灵手巧,不仅做的饭菜好吃,而且会做衣服,做鞋子,尤其擅长打毛线,能织出各种花色图案。我记得当时村里许多青年姑娘都到母亲这里讨教,母亲总是热情地教她们。

每年的正月二十四,是我的生日,每当我生日那天,母亲总是给煮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在母亲精心呵护下,我慢慢长大了。在十三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我就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很艰辛。母亲因为是南方人,在北方生活有些水土不服,后来就经常生病,身体日益虚弱,见不得风,经常躺在床上,用蚊帐遮着。她怕自己有一天会病得不能起床,有次把我叫到身边,讲述了我的身世,说我不是她亲生,说我的亲生父母在江西,还有兄弟姐妹。如果她今后不在了,要我自己一个人回南方去找自己的父母。我当时被母亲的这番话惊呆了。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她还经常告诉我,人死如灯灭,如果有一天她死了,叫我不要害怕,她会保佑我的。在母亲生病的日子里,我上学回来,就学着做饭给母亲吃,照顾母亲的起居。我不但学会了熬玉米粥,还学会了擀面条。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母亲去郑州看病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夜里不免有些害怕。但是想起以前母亲对我说的话,好像母亲就在身边一样,顿时不再害怕了。

在一九七二年秋天,在江西的大哥来信,说他考虑我养父去世后,我们在北方会受苦,要我母子二人回来,当我和母亲回到江西,见到了我的亲生母亲的时候,我感觉很是陌生,因为没有感情的缘故,“妈妈”二字怎么也叫不出口,亲生母亲是个衣着朴实的农村妇女,养育子女的艰辛和农村生活的艰苦,使得她过早地衰老了,脸上皱纹纵横,背也有点弯。她对我的归来显得很高兴,对我问这问那的,可是当时我对她说的话听不怎么懂,因为她说的都是当地土话。后来我和养母就住在了亲生母亲家里。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亲生母亲问我喜欢吃什么,就给我做。显然是想和我建立感情,我也试图去亲近她。虽然她没有养我,但我毕竟是她亲生,没有她就没有我。这个道理我懂。我记得当我开口喊她妈妈的时候,见她用衣角去擦眼里流出的泪水。我想她心里是高兴的。是啊,天下的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当年她也是没办法才把我送人的。如今我又回到了她身边,她怎么能不高兴呢。在我的记忆里,那段日子有两个母亲在身边对我嘘寒问暖,真的是很幸福。现在想来,那是我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

我来到南方后,到县城中学继续读书,但初中二年级没有读完,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只好辍学了。我是在二十岁那年,靠自学考上师范学校的。两个母亲都为我高兴。尽管那时候家里经济拮据,但是养母还是想办法变卖了金手镯给我做学费。我师范毕业后,分配了工作,在乡镇一所学校教书,当我把第一份工资交到母亲手里的时候,看到母亲脸上绽开的笑容。我心里感到踏实又欣慰,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抚养大,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如今我终于可以回报母亲了。

母亲到了老年,脾气变了许多,神经很敏感,当我因一些琐事意见不合和她顶嘴的时候,她总是很伤心,说我没有良心,此时我也感到痛苦,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她满意。后来当我娶了妻,因为婆媳矛盾尖锐,母亲和妻子常发生不愉快,母亲就说我娶了媳妇忘了娘。我被夹在中间两头受气,而我又嘴笨不善于调和矛盾,有时候见她唠叨个不停,不免对她产生一些怨气。当时我没有经历过这些,不知道天下婆媳都是很难相处的。后来直到我的女儿出生,母亲很喜欢,高兴地帮着带,这才大大缓和了和妻子的矛盾。

我的亲生母亲先于养母去世,因为感情疏远,在亲生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没有感到特别的悲伤,而在抚养我长大成人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我简直悲痛欲绝。母亲平时会看些医书,有着较为丰富的医学知识,很会养生保健,平时没什么大病,如果有时候身体感觉不舒服,还会自己开药方治疗。但是到了晚年,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在她病重最后的日子里,我没有好好照顾她,总是在忙自己的事情,母亲在临终的时候,我因为去粮店买米不在家,妻子后来告诉我,当时她在厨房做饭,好像听到母亲叫我的名字,大概是想留下最后的遗嘱,可是当时我却没有在她身边,这成了我永久的遗憾。母亲是在一九九五年寒冷的冬天去世的,终年七十八岁。

世界上最疼我的人走了,母亲去世后,我的心好像被掏空了,感到天塌地陷,日月无光。过去母亲关爱我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闪现,我经常独自哭泣,只要想起没有为母亲送终尽最后的孝道,我就感到十分内疚和悔恨。我亲爱的母亲,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吗?您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缅怀母亲的恩德,我唯一能做到的是在每年的清明节,我和妻都去给母亲扫墓来寄托哀思。

第13篇:思念母亲情感散文

下面是我8年前写的一篇文章,现在重发,献给遥远天国的母亲,寄托我的哀思。祈祝母亲冥福!

前几天,我的朋友吴国林牧师说,他5月11日证道的题目是:看望你的母亲。我准备到了那天去小榄礼拜堂听他证道。

在我的一生中,从没有重视过母亲节。我也有四年没有见到我的母亲了。每当看见有妈妈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在路上,就会想起我的母亲,禁不住鼻子发酸,要流下泪来。也是前几天的晚上,接到女儿发来的短信,要我注意身体预防“非典”。由是感慨着亲情力量的无比之大。

我的母亲丁淑文出生在沈阳市小北关西下洼子。外祖父是挑担卖凉粉的小生意人,外祖母祖籍辽阳是旗人的后代。所以我的身体里流着的血,有1/4是满人的。外祖父家境很穷,母亲上过几天贫儿学校,但大部份文化知识,还是读舅舅的课本自学来的。我上小学的时候,见过母亲写的字,是隶书,很秀丽。那是父亲上工人夜校时,妈妈给爸爸包书皮写在书皮上的。现在想起来,妈妈说过的好好读书的话,还犹然在耳。妈妈是很喜欢读书,很喜欢读书人的。

经常有人说我口才好。我断定这来自于母亲的遗传。因为妈妈的口才就很好,言谈举止儒气十足。我

五、六岁时,妈妈曾做过街道的一些工作,有过当众演讲的经历,而且因此受过街道领导的表扬。我想,如果不是政治环境的影响,妈妈一定会成为活跃的社会工作者。然而,今生今世她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命运对她该是多么不公平。

我见过妈妈年轻时唯一的一张照片,衣着很朴素,但是人很漂亮。可惜*时毁掉了。这珍贵的照片,再也没有了!永远也看不到了!

有一件事我记得最深刻。17岁时,我上山下乡在宝鸡县插队。爸妈惦记我,想我,就到队里来看我。那一次,妈妈走了一生中最远的一次路,而且有十几里是崎岖难行的山路。看过我以后,妈妈回到家就病倒了,十个脚趾甲都青紫了,后来脱落了。因为累的太厉害!

当年我真的不懂事!从来没有好好地问候过妈妈,尽管心中是很亲近的。事后几十年,每当我想起此事,都深感母亲是多么地疼爱我!我的眼圈都会发红,泪水情不自禁地在眼眶里打转!是啊!我们回报给母亲的太少啦!今年我已经53岁了,母亲已经81岁了。在这有生之年我该怎样报答母亲呢?

母亲、父亲给了我们生命。我们不该让这生命虚度一世。如果在我们的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我们可以为自己所做出的业绩而自豪。那母亲和父亲的在天之灵一会喜笑颜开的!

5月11日是母亲节,我要去小榄礼拜堂听吴牧师证道,因为他讲的是:看望你的母亲。今年春节我一定要回家去看望我的母亲!

第14篇:母亲病了的散文

母亲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虽然没啥大病,但是由于高血脂所引发的头晕、以及不明原因的腰腿疼痛等一些老毛病总是困扰着她。尤其是今年,母亲的健康运一直都不佳,这半年来,不是小病小痛就是小灾小祸。

年初的时候,母亲得了重感冒,咳嗽发烧了好久,后来又开始胃胀胃疼,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总算好了。可在四五月份的时候,脚又受伤了。母亲在野外打猪草的时候,脚背不小心让镰刀给砍了一个刀口,脚底板又被铁丝戳了一个洞,只好去打消炎针,包扎伤口,脚伤一两个月才慢慢痊愈。前阵子打电话回去,父亲又说母亲的左臂摔骨折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很着急,父亲安慰我,说弟弟刚好从工地上回来了。在家休息了几天的弟弟正准备去工地,母亲的左臂骨折了,只好请了几天假,带着母亲去医院拍片、检查。骨科医师接好骨以后,又打了一个星期的消炎针,在这期间,弟媳也是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母亲,耐心地给她洗头、洗澡、帮她穿脱衣服,饭菜和茶水也是和颜悦色地递到母亲的好手(右手)上。其实母亲的右手也有残疾,她的右手除了大拇指,其他的四个手指在小时候被火把筋烧坏了,四个手指都是呈半弯曲状的,做事也不方便,平时都是靠左手吃饭干活,偏偏这次骨折又是左手臂,听弟弟说,母亲骨折头两天,用残疾右手吃饭很不习惯,刚开始弟媳还给母亲喂饭吃,后来几天母亲慢慢试着用残疾右手会拿着勺子自己吃饭了。出院后,弟弟要回工地,弟媳也有事要做。照顾母亲的重任自然就落到父亲的身上,家里养着猪和鸡,还要干农活,父亲也够呛。眼看地里的玉米和花生就要秋收了,父亲能干要强,性子急,农活抓得紧、看得重,他忙了地里的活,回家还要做饭、喂猪、洗衣、照顾母亲,就怕时间长了,会不耐烦,到时候说话不好听,给母亲气受。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开始有些牵挂和忧心,也想请假几天把母亲接出来照顾两三个月,二姐也想把母亲接到她家里去照顾,以便给父亲减轻负担。但经过打电话和父亲商量,父亲不同意,他希望母亲留在家里看门,我们也不好再坚持。

后来我们姐妹三人又打电话给父亲,问他需不需要回去帮忙。父亲说,不用,我们太远了,回家一趟不容易,他可以应付得过来,叫我们不要担心。说寄点钱回去,他们也不要,三姐还是坚持寄了一千块回去了,如果秋收的时候,我没有回去,我也要寄点钱回去,尽一点心意,这样我的心里才会好受一些。

昨天打电话,母亲说父亲独自一人已经去地里扳玉米棒子去了,估计再过十天半月花生也可以拔了。和母亲聊了大半个小时,放下电话,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父亲和母亲嘴上说不让我们回去,其实内心还是希望我们回去的。他们老了,也很想念儿女,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儿女的关怀和陪伴。尤其是在生病的时候,也想我们能够帮他们洗衣、做饭。父母一辈子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连这点愿望都不能满足他们,实在是不孝呀!心里为父母想的太多,为父母做的却太少。也不是不愿意回去伺候父母,实在是路途遥远,自己还有小家和孩子需要兼顾。很多时候对父母,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想当初我找婆家的时候,家住在河南的两个姐姐曾经劝我在她们那里安家,说以后老了姐妹三人可以互相照顾。可我考虑到父母老了身边不能没有一个女儿,就决定留在我们湖北安家。我的婆家离娘家的确也不远,四十多里路,就算是步行两三个小时也可以到。可如今为了生活,我却漂在了遥远的南方,一年都难见到父母一面,何谈照顾!人到中年,开始觉得有很多的事是身不由己、事与愿违的。有时候面对父母的牵挂和失落,心里除了无奈就是愧疚。

从今年母亲反复遭遇病痛开始,我渐渐察觉到父母在面对病痛时的脆弱和无助,心里开始真正时时刻刻地牵挂父母,就像他们小时候牵挂我一样。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对父母的关心太少太少,有时候两三个月都不给父母打个电话,那时大大咧咧的我总觉得没什么事,打电话就是多余的,也不知道和父母说什么,殊不知父母会对我们有太多的牵挂和想念。从现在起,我开始反思我自己,并决定以后至少每个星期打一次电话回去。打电话次数多了,也感到母亲很开心,也希望她心情好了,身体也可以快一点康复起来。

写到这里,突然就觉得自己其实很虚伪,所有的不方便都是在给自己的不孝找借口,其实想回去随时都可以放下工作和小家回去的。在病痛中的母亲需要的不是我在文字里宣泄情绪、空喊口号,她需要的是那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来自她的女儿的那一份实实在在的关心,比如回家看看她,陪她说说话,帮手臂骨折、行动不便的她洗洗头、洗洗澡,给他们做几顿可口的饭菜。因此我决定:等九月份,暑假结束,孩子开学住校后,一定请假回家。

第15篇:母亲不喜欢惊喜散文

听说家乡的葡萄节办得不错,女儿要去摘葡萄,于是我们临时决定回趟老家,还可以看看父母,又是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他们了。由于要摘葡萄,我们都很兴奋,就忘记了打个电话给父母。

成片的葡萄园挂满了果实,收获满满之后,我们才发现时间已经到了下午,该早点回家看看两位老人。快到村口,就远远望见我们家的老屋,青瓦白墙,静静地卧在黄昏里,堂屋里透出一点白炽灯昏黄的光线。车直接停在了门口,我们从后备厢里拿葡萄。暮色中,母亲从里屋出来,站在门口张望。车灯太耀眼,她终于还是看清楚了是我们,惊讶得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不停地说:“今天怎么回来了?”这时父亲也走出来了。

把我们迎进屋,问我们吃饭了没有,这一问倒真的有点饿了,妻子和女儿也说饿了。母亲爱怜地抱起她的孙女,又欢喜,又失落,不停地责备我:“回来之前打个电话,我好准备准备,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哟?”这时,父亲已经把白炽灯换成了亮度高的LED灯,家里一下子亮堂多了。屋里显得有点凌乱,饭桌摆在了角落里,几个椅子杂乱地靠在一起,旁边还有一个竹筐,里面装着刚从地里挖的土豆,还带着泥土。这和上次过节回家感觉真的不同,上次家里那是多整洁呀。

母亲已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了,又打发父亲出去向邻居借几个土鸡蛋,到村里的小商店里买几根火腿肠,打着手电筒到菜园里弄了一些青菜。母亲拿着鸡蛋和火腿肠,还在不停地批评我没有打电话。解释了半天,她还是不停地唠叨:“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能拿这样的东西招待你们?”我陪她一起进了厨房,向灶里添柴,母亲的手脚还是那样麻利。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为我们做饭,我们兄弟几个就围在锅灶前。不一会,香味扑鼻,三碗蛋炒饭就端到桌子上了。刚摘的青菜,炒出来鲜艳嫩滑,我们三个人吃得格外地香。母亲就在旁边看着我们,我们吃得香,她看得甜滋滋的。

因为第二天要上班上学,临行前,母亲拉着妻子的手,说:“这次回来受苦了,什么都没吃。”妻子安慰说:“挺好的,我们不打招呼,给您二老一个惊喜。”母亲一下子严肃地说:“我不要惊喜,我要你们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准备准备。”

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起母亲那些话,心里热热的,眼泪刷刷地流下来。母亲,下次回家,我一定提前打电话,不给您惊喜,让您好好准备。

第16篇:清明节演讲稿:缅怀母亲去世三周年演讲稿

三年前,在那个秋风乍起、枫叶飘落的季节,有一位老人在这里长眠不醒了,她,就是我们的母亲!

三年来,我们作儿女的无日不思,无日不想,无时无刻不怀念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盼望重新聚首纪念她的这个三年是那么的漫长,比过三十年、三百年还令人倍受煎熬,度日如年。

三年后的今天,我们亲朋好友荟萃在这万泾归宗、人文初祖的桥山之上,沮水之滨,一起四顾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缅怀她的功绩,寄托我们无尽的思念和永远的感激之情,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泪如泉涌。

松涛阵阵催人泪,翠柏飒飒诉衷肠。

——母亲是一位敢作敢为、信念执着的人。母亲出身于富裕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受到过较好的教育,从小便养成了聪明、果敢、生活信念坚定的性格,16岁便在舅家当家。她不畏权势,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和信念,和父亲一起从逆境中奋斗,从逆境中崛起,变逆境为顺境。经过多年努力,把家从河南新密市农村带到了陕西黄陵县城镇,使我们由世代相传的农耕之家一跃成为城镇之家、城市之家、职工之家、干部之家。这是她人生的一大功绩。支撑她的重要精神支柱就是对生命的顽强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母亲是一位诗书传家、追求卓越的人。母亲出身于河南省新密市大隗镇一个经济富裕、家教良好的大户人家,舅家有着千百年来良好的家风,即重视教育、诗书传家、豁达向上、乐善好施,她把这些良好的家风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带到我们家。她认定知识就是力量,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此她“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我们幼儿时期就十分重视教育,望子成龙,对我们言传身教,不论自己吃多大的苦,都和父亲一起大力支持我们求学上进,培养国家栋梁,终于在八十年代中期一举培养出三子、四子考取国家名牌大学,轰动一时,传为佳话。此后,我们家也由世代相传的农耕之家变成了知识分子家庭。这是母亲的又一大功绩。她为一百多口人的王氏家族争了头功,至今仍让众人感慨不已。二伯家的爱云姐曾多次感慨地说:“你们兄弟的聪明要感谢我六婶给你们良好的遗传基因,要感谢六婶对你们良好的早期教育!”

——母亲是一位勤俭善良、操劳一生的人。有一首赞扬蜜峰的唐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诗用来形容母亲的一生再恰当不过了。母亲年青时在河南农村和男劳力一样,起五更,打连班,上工地,干重活;中年到陕西黄陵上山下乡,带孩子,干农活,养家禽,忙家务;到酒厂干杂活,上街作生意,捡煤块,盖楼房,种菜栽树,栉风沭雨;老年忙搬迁,照看孙女等等。她一生含辛茹苦,勤俭持家,象蜜蜂一样努力酿造我们甜蜜的生活。她随父亲一生搬家二十多次,走到那里都是好邻居、好街坊,离开时左邻右舍总是恋恋不舍,念叨她好长时间。

——母亲是一位性格坚强、迎难而上的人。有首歌颂松树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母亲就具备这松树的性格和品行,一生行得端,走得正,爱憎分明,不依赖别人,能独当一面地挑起家务的沉重担子,给父亲减轻了许多负担,使孩子们能安心上学、干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她一生吃尽苦中苦,受尽累中累,遍尝人间酸甜苦辣,却少有怨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有花木兰、穆桂英,今有我母亲;古有四

第17篇:怀念母亲的情感散文

青山垂头寄哀思,河川泣泪祭亡灵,花落逢春可再开,慈母一去永不回。登上这不平凡的路只有崎岖,愿脚下流萤的烛光能够照亮母亲远行的路程,当黎明来临的时候,儿女相信您已经安详在我祖父祖母身边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走了,带着对儿女的深深眷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尘世,她把对家人的留恋饱憾在了绝望的冥冥之中,她心中始终蕴藏着对儿女的牵挂与思念。她用坚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着,在卧床十一年的时间里,顽强的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虽然天命有常,人皆归天有时,病魔无情,人生有时无力挽回。一针一线慈母心,万言叮咛都是情,母亲的一生是平凡伟大的,是淳朴善良的一生,更是坚强卓绝的一生。母亲走了,留给人间的是美丽、善良、是无私,是宽容,是勤劳,还有她那难以忘却的音容笑貌,儿女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中。母亲走了,她的一生就像初升的太阳,虽然没有光芒四射,但她却始终温暖着游子的感恩之心。

生命的痕迹。

至爱弥天,悲嚎漫地,苍天有情,化雨成泪,苍天有恩,故示祥瑞。踏着念思的脚步,追忆着母亲艰辛的足迹。母亲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母亲在家中是长女,兄妹五个,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一家人过着朝夕相处的日子,母亲老早就嫁到了我们老王家,与我父亲结成了连理之亲,婚后日子过得也比较清苦,母亲的一生抚育了五儿一女,听母亲讲过,六十年代初闹灾荒,家里一贫如洗,那时就有了大哥、我和三弟三人,父亲可能有预感,当年在自家田里种下了几分地的萝卜,秋后收获的萝卜救了全家人的性命。后来听人说,萝卜收获后,地里落下了残存的干萝卜叶子被四川涌来的逃荒者当做救命稻草抢走。母亲为了能让我们兄弟三人填满肚子,自己省吃俭用也从不亏待孩子,宁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从不袒露怨言。我的祖父在外行医,祖母常年有病不能照看她的婆婆,所以我父母就承担起了赡养我祖奶奶的义务,一九七二年,因我的祖奶奶(半身不遂)夜间用煤油灯在蚊帐上燎蚊子误烧了蚊帐,引起了家中发生火灾,祖奶奶在这次火灾中丧生,大火也吞噬了家中父母半生积攒下来的大部分财产,多亏了街坊邻居帮忙及时救火,房子才没有完全坍塌,父亲病倒,母亲没了主心骨,整日在痛苦中煎熬,乡亲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我家修好了房子。那时快进入冬季,母亲正发愁冬天孩子没有衣物添加,怎能熬过严寒?后来我父亲在天津工作的姨夫寄来了钱,还有两麻袋衣物,近便的亲戚都把钱和衣物送到了家中,村委会也给予了不少照顾。发生火灾时,已有六个孩子的母亲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也为后来的不幸落下了病根。

万爱百恩千苦,疼我熟知父母。

随着儿女们的陆续成家立业,母亲肩上的担子也轻松了许多,九十年代末,母亲已过了花甲之年,便跟随父亲和五弟到山西传播果树修剪技术,一是外出图个清静多赚点钱,二是把中国苹果“第一都”的果树修剪技术拓展到异地他乡,从而达到利润双赢、共同致富之目的。他们的口号是:“技术扶贫”第一年修剪的果树不要钱,等第二年果树产量提高了,户主尝到了甜头再付款。我记得父母在山西大约待了三年,他们传播的果树修剪技术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我看到父亲回到家乡时带回了不少的奖状镜匾之类的东西。母亲随父亲去山西主要是为了散散心帮父亲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山西的时候母亲由于环境不太适应,再加上思乡心切,一时染上了心脑血管堵塞,后经治疗基本上病情稳定,回到家里已看不出有何大碍来。母亲自从经历了这场大病后,每况愈下,经常看不惯别人的说话,再加上父亲的火爆脾气,令她的中区神经彻底紊乱了。有一次,我五弟的岳母在家里吃饭,我母亲也过去了,吃饭时我母亲由于病情发作,看到我五弟的岳母吃了两碗面条,就说人家能撑,结果人家不干了,两人吵了起来不欢而散。

我母亲在那场大病之前不是这样的人,家里来了客人,吃饭时她始终劝客人,家里没有好菜好饭多吃点别嫌荤。母亲的待客之道,做儿女的最了解,只是她身染疾病身不由己而发作,母亲不识字,可心地善良,与邻为伴从不与他人发生争吵,母亲善待公婆,精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为家的操劳呕心沥血,岁月的沧桑烙印在了她那慈祥的脸上,两鬓的白发印证了她的艰辛,时间老人没有挽留住她的脚步,母亲的病情一步步地滑到了极度痛苦的边缘,顽强的生命抗拒着病魔的煎熬,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母恩浩荡,永载千秋。

母亲最后一次外出是在一九九六年夏末,是和父亲一起到五十公里外我租房的住处,当时我在离家很远的公路边开了个小卖部,父母下车后让我打了个出租车先送母亲回家,父亲在后边办点事,在小卖部我就发现母亲不爱说话,手脚有点不听使唤,等到了家门口下车后,我架着母亲开了门,进屋坐下后,母亲在看电视,我就忙活着做菜。当我和母亲唠叨了几句后,发现母亲没有应答,我问母亲怎么了?我隐隐约约只听到她说的一句话:“这次不强啊。”再问,她看着我却说不出话来,我这才发现母亲小便失禁了,裤子是湿的,这时父亲也回来了,忙把母亲抬到了炕上,重病的母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立的能力。

后续的治疗鉴定,母亲二次复发的是脑干大面积梗塞。医生说:“是个奇迹,一般的说病人到了这个状况,这个人早就不在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母亲的神智略有恢复,不能说话,只会吆喝,右半身动弹不得,从此母亲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母亲出院后,卧床了11年,偿尽了病魔带给她的苦痛,家中的儿女亲人们也见证了母亲的辛酸痛楚,精心地护理着重病的母亲。母亲受的苦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儿女们企盼着母亲有一天能奇迹般地站起来,与家人安享着天论之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母亲病危告急了好几次,就在母亲最后一次病危时,我和爱人陪在母亲身边的第三天,我回百里外的家中处理点事情,不料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我回到母亲身边,亲人的哀嚎令人肝肠寸断,我跪着呼喊着娘亲,母亲却撒手西去。

自从母驾鹤云归,从此阴阳两隔,我们再也无法聆听您的教诲,无法再见到您的音容笑貌,怎能不叫儿女痛心疾首,悲痛欲绝呢?母亲啊!您尝尽了人间苦楚,受尽了人间磨难。又怎能让儿女忘怀?耶稣有句谚语:上帝不能分身去所有的家庭,所以世上才有了慈母在每个家庭里默默的付出。母亲您就是上天派来的慈母,这一辈子您为儿女付出的太多,我祈求您下辈子还做我们的母亲,能有您这样的母亲做榜样,我们已经是侥天之幸了。如果真有来世再重逢的缘分,请让我们还做您的儿女吧。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八年了,母亲在跨过古稀之年后永别了这个尘世,母亲的功绩将与日同辉。亲爱的母亲,您生如红梅之坚韧,逝如秋叶之静美,逝去的是您的躯体,升华的是您永恒的灵魂,永存的是您高尚的品格,您永远活在儿女心中,母亲的英名将永垂千古,万世流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没有享过清福,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忆往昔,岁月不堪回首,母亲的一生是苦难交加的一生,母亲留给儿女的是真情和母爱,留给自己的是辛劳和困苦。愿母亲在天堂不再受病痛之苦,愿母亲的在天之灵得以安然!

第18篇:描写母亲的情感散文

“妈,我回来了。”回来看到母亲在午休。本不想叫醒她,可我只能在这停留两三个小时,所以我不得不叫醒她。她悠然地睁开眼睛,看到是我,一下子坐了起来。“你什么时候来的?今儿怎么有空回来的?”她急切的说:“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妈有钱用,这些东西我也经常买的。”她用手揉了揉眼睛,我递了条毛巾给她。“我也刚回来,见您睡觉,没想叫醒您,可没忍住。”妈偷偷笑了,我知道,她对我说的话很受用,至少证明她在我心中的位置还是可以的,我这闺女不错。

看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感觉很心酸,父亲走后,我明显感觉她苍老了很多。是啊,他们的一生太不容易了,从过去的动荡岁月到现在的太平盛世,他们差不多经历了一个世纪,终于熬到了如今晚年的幸福生活,可父亲却突然走了,这使我母亲曾一度陷入了困惑。她从不相信父亲就这么离她而去了。她经常跟我讲,梦里父亲常坐在床头跟她唠家常,每每这时,我从不正面跟她交流,因为我不想打破父亲在她心中的美好,也不忍打断她跟我两三个小时的唠叨,我知道她无时不在想念我的父亲。父亲走后,我想有些话也只能对我们这些儿女唠唠了。知道吗?现在的我有时会忽然觉得,听听她的唠叨我会觉得很幸福。

“妈,我要走了,家里一会还有事,我是中午抽空回来的。”

“怎么才来一会就走,不能多待一会吗?你每次来总待不了多长时间,不能在这待一宿吗?”

看我为难,她于是不再刻意挽留,送我到路边,似乎有些不舍。我硬下心,没有回头。其实,我何尝能舍得。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成家了,有些琐事不是你能扔了就能扔了,有些事不是你能决定就能决定的。有些事我们是那么的身不由己。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可以用很多华丽的词语赞美我们所喜爱的东西,然而面对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词语却显得是那样的贬乏。我们竟无法用任何语言去描述他们,可笑吗?面对那么多华丽的词语,我们却一个也用不上。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在不图任何回报的背后,带给我们无尽的感恩与思考。

第19篇:母亲的咸鸭蛋的情感散文

最近天气变化太明显,我也是体质太虚弱的原因吧,总是猫一天狗一天的,生活没有规律,早起的很晚不说,还总是难受的不得了,每天昏昏沉沉的,总是睡不醒,今天早上就起的特别晚,朋友打来电话,迷迷糊糊一接,才知道已经9点多了,也不知道几号了,匆匆起来胡乱收拾一下,还真觉得饿了,想起该吃早餐了。每天两顿饭我冬夏都习惯了。

一般自己不会觉得饿,怎么今天刚起来就觉得饿了那,想想昨天都吃了什么了,哦,昨天上午啊!11点多吃的早餐,是一块钱大碴粥和角瓜片,没有吃发面饼,下午4点多那吃的晚餐,我吃的削面,哦,原来是这些东西不扛饿好消化,再加之时间长,胃已经空了,所以觉得饿了。

可是自己身体发软,头迷糊的要命,没力气做饭,看看冰箱,什么吃的也没有,只有干巴的发面饼,想想也没有食欲,怎么办那?想出去吧,浑身没力气,电动车勉强推出屋去,拿起钥匙吧,还是觉得没力气,这个纠结呀,还饿,怎么办呢?

这就盼着卖大碴粥的来,正倚着门张望着,还真就盼来了救星,卖大碴粥的真来小区了,我吃她的大碴粥有好几年了,都知道每次只要一块钱大碴粥就好,基本不会买咸鸭蛋吃,因为外面卖的咸鸭蛋,不是太咸了,就是没腌制透,不好吃,所以很少买咸鸭蛋吃。

另一主要原因,是小时候生活在乡村,自家养鸭子和大鹅,和妈妈每年都会腌制咸鸭蛋,家里来客人了,我总是煮些咸鸭蛋切成两半,凑个菜,客人吃到又香又流油的咸鸭蛋,总是赞不绝口,每每自家偶尔煮大碴粥,咸鸭蛋那是必不可少的主菜了,不管什么时候吃到都是满口流油不说,还会满口留香,所以,从小到大,我们一家子都没有在外面买咸鸭蛋的习惯。

结婚后,来到了城市,蔬菜每天都吃,肉也不缺少,也就不知道想吃点什么新鲜了,每每想吃咸鸭蛋了,就给母亲打一个电话,第二天母亲就会用客车捎来很多煮好的咸鸭蛋,因为母亲知道我们爱吃咸鸭蛋,每年就养了10多只鸭子,下了蛋后母亲就赞起来,够百十个了,母亲就会腌制一批,每年母亲都会腌制几百个咸鸭蛋,除了送给亲朋一些,母亲都会留给我们姐妹们吃。

都成家了,就每家多少一样姐妹们分着吃,母亲知道我最爱吃,每每都多分给我几个,叫我吃个够,如果青黄不接的时候鸭蛋少了,妈妈就会和弟妹们说,你大姐身体不好,又什么也不爱吃,你们别挑,这点就给她吧。姐妹们就什么也不会说,我总是得到母亲偏爱,多吃多拿,不只是咸鸭蛋啊,父母因为我身体不好,不管家里有什么,都是给我最多最多,如今想起来,还是泪眼婆娑,感恩涕零啊。

今天我想母亲了,看看日历,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更想母亲了,这几年因为胆囊炎的缘故吧,我不怎么吃咸鸭蛋了,也不怎么想了,如今母亲去世三年整了,我爱吃咸鸭蛋的习惯已经改了。

结婚之后的头些年,为了叫妈妈少操点心,我还尝试着自己腌制咸鸭蛋,可是弄了几回都不成功,不是腌臭了,就是没有母亲腌制的好吃。母亲的手艺我怎么就没有学会那,自己总是埋怨自己,还不断的请教母亲,自问自己和母亲在家总是做,连放多少水和盐,都是亲自操作的呀,并且盐水都是烧开了放凉了在用的,为什么就不行那。后来明白,不是自己没学会,是因为咱家的空间小,屋子太热,所以不适宜腌制咸鸭蛋,所以每每想吃这口了,就更加的想念母亲了。

每每看见街边和大碴粥车上的人家喊大碴粥,咸鸭蛋,我就更想母亲了,今天看见大碴粥车上的咸鸭蛋,非常的想吃,问过价之后,知道一块五一个,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一个,不管好吃不好吃了,和着大碴粥三口并作两口就吞了,还不过瘾,没吃饱,今天的大碴粥,太少了,才不满一小碗,马上就叫门口路过的小孩,帮我喊来卖大碴粥的姐妹,又来了一元钱的,我这回连汤都喝掉了,从没觉得大碴粥这么香啊 !可能是就着鸭蛋的缘故吧,今天的早餐吃的真香啊!

我觉得是母亲想我了,也是我更想母亲了,这几天睡梦中不断地梦到母亲,母亲节呀,我好想母亲呀!我不能在孝敬您了母亲,母亲再也不能像生前一样给我们腌制咸鸭蛋了,所以再想吃,也只有街边的咸鸭蛋了。

所以今天,不管鸭蛋对不对味,还是觉得亲切,我吃下的是经过了很多人转卖,才到我餐桌的咸鸭蛋,可是我却觉得那是母亲在远方为我特制的咸鸭蛋啊,好吃且满口留香啊 !天堂的母亲啊!您知道女儿在想您吗?我多想再吃到你亲自给我们腌制的咸鸭蛋呀!我知道那都是奢望了,不可能的了,我多想再给你揉揉肩,多想再为您洗一次衣服哇!多想给你刷刷筷子洗洗碗啊,母亲呀,女儿真想您呀!

再过二十分钟就是母亲节了,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生的时刻,多多享受天伦之乐吧!而我的母亲却再也享受不到,儿女的孝敬了,遗憾呀遗憾!更愿天下所有的儿女都知道感恩吧!感恩母亲养育了我们,给我们生的权利,给我们人生的第一滴乳汁,给我们爱的权利。感恩天下所有的母亲!

第20篇:母亲的心的情感散文

我是独生子,从小父母就对我非常疼爱,但决不是溺爱。由于异地求学,我成了父母唯一的牵挂。每次家里打来电话,母亲都要千叮咛万嘱咐一番。其中母亲最常说的一句就是一定要我吃饱,千万不要给家里省钱。母亲还说她和父亲都很好,工资也可以,让我安心读书,不要挂念她们。其实,母亲的病一直没好过,在很早之前就得了肺气肿。前几年,母亲开始剧烈咳嗽,甚至越来越严重,到了不得不去医院的时候。可是当症状略微减轻后,母亲立即停止了治疗。她隐瞒了病情,她说病已经彻底好了,不用再去医院了。我知道母亲是为了省下这笔钱,来供我读书。她为了整个家不停奔波劳累,在半夜常常能听到母亲剧烈的咳嗽,每次听到母亲重重的咳嗽声,我都担心得要命,母亲却强打精神说不要紧,没什么大碍。每念及此,心中更是充满了酸楚,觉得有愧于母亲。

我是通过补习才考上大学。在补习那一年,在我最艰苦最难熬几乎快要放弃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我,我想这种力量就是母亲背后对我的鼓励。母亲从不给我任何压力,高考的那天,母亲对我讲:一定要放宽心,不要有什么负担,轻装上阵,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也无所谓。

高中的宿舍条件不是太好,冬天宿舍冷得像冰窖一般,晚上睡觉常常被冻醒。有一次,我给母亲说被子太短,盖住脖子会露出脚。当时只是随便一说,但这句话却在母亲心中深深扎了根。她特意去棉被加工厂,为我订做了一床两米长的被子,而且还特意加厚了,用了很多棉花,母亲说这是她特意叮嘱工厂师傅做的。我知道这厚厚的棉被里面包裹的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在同学眼中我无疑是最幸福的了,家中若是有什么好吃的,母亲总是为我留着,等我周末回家再吃。如果东西不能放太久,母亲会亲自给我送到学校。她每次都要把东西分成八份,因为我们宿舍共有八个同学,每人一份。

上了大学之后,回家是母亲最大的期盼,也是母亲最高兴的日子。但每次坐车,却成了母亲最焦急的时刻。无论车次有多晚,母亲都要来接我,一路上也是母亲每隔几分钟打来电话问我到哪了。她会像个小孩子一样缠着父亲一遍又一遍地问我怎么还没到。每次回到家,母亲总会把我爱吃的提前买好,让我吃的饱饱的。

在家的日子,我是最幸福的。母亲会竭其所能,做我想吃的饭菜,我有什么小要求,母亲也会迁就我。她总是说:学校食堂的饭菜肯定没什么营养,也吃不饱,到家里来就得给我好好补一补。每当我大块朵颐的时候,母亲是最开心的。父亲则在一旁说:“你看你,就你最疼你的儿子!”母亲会反驳道:“是我儿子,难道不是你儿子?我的儿子不疼,疼谁的儿子?”一句话出来,全家都被母亲逗乐了。

在家里,母亲会叫我猪仔子,这似乎是专属于母亲对我的称呼。她也总是不无自豪地说“还是我家猪仔子能吃!”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总是那么年轻,那么乐观开朗。可是无意中看到了母亲的白发,却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知道母亲也喜欢年轻,所以她染了黑发。但没过几天,那银色的发根就全露出来了。母亲终究还是老了,岁月把她最美好的东西带走了。

返校是母亲最不愿意看到的,母亲会叮咛我把该拿的东西拿好了,千万不要落下。在夜里,母亲会搂着我,让我陪她多说会话。我却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意被她搂。母亲也没有埋怨过我什么。她说已经好久没搂过我了。

返校的那天,母亲会远远地望着我,等我坐的车开动以后才会离开。母亲给我说过,每次我坐上车的那刻,她总是感觉心里像是缺了什么东西一样。

母亲喜欢读书,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因为家境的原因,刚读初中就辍学了,但母亲还是喜欢书,无论什么书,母亲都会拿来看。小时候我喜欢听母亲讲故事,她也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母亲教会了我很多,尤其在做人方面。我身上所有优良的品性都深受母亲的影响。

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点点滴滴都饱含母亲对我的爱。全天下再也没有像父母这样无私的爱了,有一个深爱着你的父母,你应当是是知足的,是幸福的。

《缅怀母亲的散文范文.doc》
缅怀母亲的散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