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母比童年范文

2022-10-2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我与鲁迅比童年

我与鲁迅比童年

鲁迅的童年生活十分美好,有个睡觉会讲美女蛇吃人的故事的长妈妈。还给我买来带图画的“哼经”,长妈妈慈爱、淳朴、宽厚。闰土雪地捕鸟,衍太太圆滑阴诡,看“五猖会”,敬爱的藤野先生,范爱农„„这一系列的故事、人物给作者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写出了童年生活轨迹。

鲁迅的童年十分美好,我的童年也不赖!我的快乐童年有快乐的伙伴、慈爱的爷爷奶奶、美丽的田地„„。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江西奶奶家度过的。那里是个美丽的地方,装载着我所有童年美好的回忆。在这个快乐童年中,我有许多快乐的好伙伴,我们最喜爱的就是寒假于暑假的期间。

在暑假,烈日当空,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但这热不到辛勤的农民和我们一群调皮的小孩。所以,在暑假大家都是早出晚归,白天家里都是空的,没人。大人们出门,带着斗笠,到了田中,卷起裤脚,在收割,虽辛苦但很快乐。我们小孩子就马上结成队,足包上山,我们也在劳动,我们在摘果子,一边吃一边放在袋子里,每天嘻嘻哈哈真开心!

在寒假,最开心的当然是过年前后几天了,过年前,我跟着大人们上街。一年才上一次街,甭提有多高兴了,上街买了过年要用的物品,我也趁机那平时积攒的钱买点新鲜的玩意。到了除夕,更是兴奋的不得了。大家忙的不亦乐乎,贴春联,放鞭炮做年夜饭,吃年夜饭。处处弥漫着欢笑与香味。夜晚,天空成了烟花小姐的舞台,村里坐着很多的观众。舞会结束后,全家人一起打牌、看春晚、聊天。真是开心啊,接下来几天,拜访亲友、走龙灯。休息几天后,又回到忙碌的季节。

这就是我的童年,不必鲁迅的童年差吧!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我爱我的童年,我心中永远保存着童年美好的回忆。

洪塘中学初一:冯紫薇

推荐第2篇:我与爸妈比童年

我与爸妈比童年

星期天,我和哥哥在房间里玩。爸爸妈妈在客厅看电视,电视里正播放改革开放新闻纪录片。爸爸妈妈不停的议论把我们吸引过来。电视里正播放着改革开放前老百姓所用的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图片。很多东西对我都是那么的好奇、新鲜。当我看到30年前家里所看的电视机是那么的小,而且颜色还是黑白的,但是看电视的却有很多人且全都围在一起很有气氛。于是我就问爸爸:“为什么那么多人围在一起看电视,而不回自己家看呢?”,爸爸说:“小时候,大部分家庭都很贫穷,吃不好,穿不暖,哪有钱去买电视,所以当有一家能买到电视就能把远近的邻居都吸引过来”。他的这番话听起来让我和哥哥感到很不可思议。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播放,爸爸妈妈仿佛沉浸在30年前他们小的时候一样,但是脸上却都很幸福。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了解到爸妈小的时候很苦。根本没有什么学习用具,连书包、尺子、衣服等很多都是亲戚朋友用过的,看电视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奢望。家里有台收音机,每天能听到孙敬修爷爷讲故事都很满足。他们小的时候还没有零花钱,如果买东西都要步行到比较远的镇上去。 用的玩具大部分都是自制的,什么铁环、木手枪、沙包、布娃娃对我和哥哥来说都是那么陌生。特别是听到妈妈讲她小时候打雪仗、堆雪人的场景。让我和哥哥听得都入迷了。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体会到白雪皑皑、天地相连,一群小朋友在互相追赶,热闹非凡……连树枝也被积雪压弯了腰的冬天啊!我真羡慕他们啊!

我们的童年比起爸爸妈妈可是天壤之别,大大不同。每天都无忧无虑的,衣柜里的衣服也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别说电视节目有多么的丰富,就连电脑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而且还可上网聊天、查阅资料、购买物品……不用出家门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东西,真是方便极了。现在的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宽敞明亮,设施齐备的楼房。这样的生活爸爸妈妈小时候真是想都不敢想。

爸爸妈妈说比起他们小时候我和哥哥就像是小皇帝、小公主。的确对我来说我的童年太幸福了,而爸妈的童年虽然苦涩但却充满了快乐。我和哥哥能有现在的生活,都是他们给予我们的。我和哥哥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掌握丰富的知识来奉献社会,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推荐第3篇:我与烈士比童年

我与烈士比童年

发奋图强兴中华

——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事迹简介

《宋振中烈士像》

小萝卜头是《红岩》里的一个人物,他的人物原型叫“宋振中”,宋振中和妈妈去看望爸爸时,不幸母子双双被捕。当国民党特务把他杀害时还用水泥浇在他们的身上,以来掩盖他们国民党反动派杀了宋振中等人,那时宋振中才人物简介

9岁......

宋振中(1941-1949),男,江苏邳州市人(原为邳县),解放战争时期最小的烈士。宋振中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他的父母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他也被带进了监狱。 宋振中从小跟着母亲徐林侠在女牢中长大,一直到四五岁还没有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父亲。

小萝卜头遇害的地方,松林坡戴笠警卫室

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他的妈妈为了给他换一点大豆吃,就去做苦工,可每次开饭时,“小萝卜头”总是让妈妈吃。他还常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从五岁起,他就学着自己缝补破衣服了。“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经过多次斗争,才同意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 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谁是坏人,谁是好人。他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由他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每当大人商量事情,“小萝卜头”总是坐在门口放哨,他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在国民党溃逃之前,特务们安排杀害“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残酷的敌人用刺刀杀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灭绝人性的刽子手劈胸就是几刀,把他杀害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

狱中刻苦学习

6岁时,他在黄显声将军身边学习,想用自己的树枝笔换黄伯伯的红蓝铅笔头,当他以自己的努力得到那支笔的时候,却舍不得更多地用它„„

宋振中在监狱中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他的爸爸宋琦云、妈妈徐林侠向狱方提出要求,希望能让宋振中出去读书,狱方断然拒绝。宋琦云、徐林侠夫妇据理力争,难友们也积极地声援,特务最后被迫答应让宋振中每天上楼去,由

被关在楼上的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将军教宋振中学习。

宋振中要“上学了”,爸爸宋琦云把树枝磨尖了当笔送给“小萝卜头”,妈妈徐林侠把破布和棉花烧焦了放在小碗里,然后兑上水当墨水。白公馆的叔叔、阿姨每天省出一张草纸为“小萝卜头”做了几个练习本。从此每天早上,在白公馆看守所二楼的过道上,在特务的监视下,宋振中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

没有课本,没有黑板,一位“老师”一位“学生”,一个特务。

没有讲台,没有课桌,学生在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特务在看“学生”写的每一个字.

黄伯伯给振中讲地理,告诉他中国有多大?什么叫祖国;黄伯伯给他讲历史,说历史英雄人物故事,教他怎样做人;黄伯伯教振中画图画,教他写字,还教他学俄语。

一天,振中看着黄显声将军手里拿着一支红蓝铅笔,他问:“你的笔为什么不蘸棉花水就可以画出颜色来?我的笔要蘸一下写一下,我们两个能不能换着用?

黄将军笑着回答说:“可以呀.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只要能用俄语同我说上一两句话,我就可以给你。”

为了能得到红蓝铅笔的奖励,振中认真努力地完成黄伯伯布置的作业,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他总是躺在床上默默地背诵俄语,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站在铁窗下呀呀地学说俄语.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振中对学习有强烈的渴望和克服种种困难的勇气。爸爸、妈妈常含泪在一旁看着他学习。 当宋振中能够用简单的俄语与黄将军对话的时候,黄伯伯把那支振中渴望的红蓝铅笔送给了他。振中十分珍惜这支短短的红蓝铅笔,他只是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才用这支笔写。解放后,从松林特务警卫室的地下挖出宋振中的遗体时,人们发现他的小手里有一支已经开始腐朽的小铅笔头。

小萝卜头生前住过的牢房 人小爱憎分明

一个特务要他叫“叔叔”,就给他糖吃,他吞咽着口水,死死地盯着那块糖,却死劲地摇着头

贵州的息烽监狱号称是“模范监狱”。1943年时,国民党有关部门来监狱视察,为了表示监狱里融洽和良好的氛围,狱方买了一些糖果召开座谈会。徐林侠带着儿子振中去参加“座谈会”。振中第一次看见桌上哪些花花绿绿的糖果,他那双眼睛看着桌上的糖果一直不动,一个特务看见“小萝卜头”的样子,拿起几块糖对他说:“吃吧!吃吧!这是水果糖,甜得很,叔叔给你吃!来,叫我一声‘叔叔’。”振中抬起头来看看妈妈,妈妈没有任何表示。于是,他慢慢地转过头去看着那特务,嘟着嘴说:“你是特务,你是特务。”那个特务愣了一下,尴尬地、笑嘻嘻地说:“我是特务,年龄比你大,也是叔叔嘛!”徐林侠紧紧地抱着儿子,只见宋振中在使劲儿地摇头„„

宋振中不到1岁就被关进了监狱,快6岁的时候又转囚到了白公馆看守所,重庆解放前蒋介石为了掩人耳目,将宋振中与父母同杨虎城将军及幼子杨拯中、杨拯贵,卫士阎继明、张醒民一起押往贵阳麒麟洞关押,1949年9月6日,又押回重庆,在歌乐山松林坡将他们秘密杀害!

宋振中短暂的一生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他首先学会了如何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是在狱中一天一天长大的,在这个失去自由的牢房里,他知道该怎样去帮助难友,该如何与特务斗争。

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九七‘六一国际儿童节’专题文艺晚会”上,曾经与“小萝卜头”在白公馆一起被关押的李碧涛也应邀参加,向全国的少年儿童介绍“小萝卜头”的事迹。李碧涛每次谈起小战友宋振中,总是两眼包着泪水,他说:

我也是随父母在1947年10月10日,一起被关进白公馆监狱的。爸爸是《华西晚报》的总编,妈妈是协助爸爸工作的。我和妈妈葛雅波与‚小萝卜头‛和他的妈妈徐林侠同关在一间牢房里,当时我比‚小萝卜头‛大5岁,已经是11岁的孩子。在监狱里我非常害怕,不知道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也不知道这是怎样的地方。

我记得,当时是晚上被关进白公馆监狱的,我仅仅地抱住妈妈,哭哭啼啼地闹着要回家,妈妈尽量安

抚我,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睁开眼,就看见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站在我面前,他闭着嘴,睁着大大的眼睛,非常亲切地看着我.他对我说:‚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森森,在这儿关了很长时间了.你不要怕,我们可以一起玩。‛他那小小的身材,苍白的皮肤,毫无惧怕的眼神儿,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永远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在我和他相处一年多的日子里,我才知道,这是一个老‚政治犯‛,但他没有进过学校,没有见过街道,也不知道什么是田野、村庄,伴随着他的,只是脚镣敲着地面的铿锵声,只是特务和狱卒的吆喝声.

在我和他相处的日子里,每当我讲起狱外的一些情况,比如学校、商店、汽车等情况的时候,‚小萝卜头‛总是贪婪的听着。他非常渴望走出监狱。有几件事,我永远也忘不了。

有一次,我走到男牢房的门口,想往里看一看,被特务杨进兴发现,他气势汹汹地把我乱骂一顿,吓得我跑回牢房抱着妈妈痛哭苦。‚小萝卜头‛为了安慰我,拿出一副比火柴盒稍大一点的、难友们给他做的扑克牌,教我玩‘开宝塔’。把一色的扑克牌,按顺序排到顶,虽然是很难的,但玩起来很有趣。不料,这一副小小的扑克牌,在一次特务突然袭击检查牢房时,被特务发现而搜走。我当时很难过,觉得很对不起‚小萝卜头‛,把他心爱的也是唯一的玩具让特务搜走了。但是,‚小萝卜头‛却若无其事地对我说:‚没关系。你要把东西藏起来,不要随便乱放,特务坏得很,我妈妈剪衣服的剪刀,就是藏在墙缝里的。‛

在‚小萝卜头‛的一生中,他只有一次出过白公馆监狱的大门。那是他的母亲徐林侠在狱中被折磨得重病在身,两眼浮肿,手指歪扭,极度贫血,身体虚弱,狱方才不得不用轿子抬她到特务的‚四一‛医院去治疗。宋妈妈坚持要森森陪她去,特务们为了沿途照顾方便,只好同意。‚小萝卜头‛坐着轿子,第一次走出了白公馆监狱的大门。透过轿帘,‚小萝卜头‛第一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他目不转睛地看房子,看公路,看大树,看野草小花;沿途他看到了土地庙和泥菩萨,便自言自语地说:‚他们也在房子里!‛

当路过一个杂货店时,一口描金漆黑的大棺材停放在路边,他十分好奇地摇着妈妈问:‚妈妈、妈妈,那是什么,这么黑乎乎的?‛宋妈妈有气无力地转过头去,透过轿帘望出去,看着那棺材很悲伤地对他说:

‚那叫着棺材,人进去后就彻底自由了!……‛

李碧涛回忆着宋妈妈看病回来后,向她和妈妈葛雅波讲述这一情景时.流出了热泪!她接着说:

‚小萝卜头‛太悲惨了!他想出监狱,他想自由!回到牢房后他很难过,情不自禁地说:‚我什么时候进棺材就自由了!‛

‚小萝卜头‛虽然年龄不大,可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当我在狱中学习英语,没有笔的时候,他给了我一颗钉子,叫我在地下写.并且,他用手在地下把灰弄平,教我轻轻地写.他年龄比我小,但在狱中怎样生活却比我懂得多.我同他在狱中相处一年多的时间,从没有见他脸上有过笑容,他总是那样的警惕,他总是那样的忧郁,他根本就没有过一个孩子该有的童年……

在北京,《红岩魂》展厅里,一个小学生看了展览后,第二天她专门又来到展厅,她给“小萝卜头”的塑像献上了一条红领巾,把一封信放在“小萝卜头”的手里,然后她退后几步,目视塑像行了一个队礼.这信里写到:

假如没有战争,假如没有灾难,

你,‚小萝卜头‛,会像我们一样的幸福; 我祝愿你在天堂里不再有痛苦, 我会记住你!

在杭州,一位小学生参观完了《红岩魂》展览后,当天晚上他很激动地把自己的红领巾洗干净,请他的妈妈把它熨烫的非常的平整,然后他在红领巾上写了这样几句话:“亲爱的‘小萝卜头’,这是我小学最后的一条红领巾,我把它送给你,但愿它能把我们永远地连在一起。”第二天,这位小同学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展览厅,把这条红领巾戴在了“小萝卜头”雕像的脖子上。

在西安,有一个班的同学来展览厅里搞为期一个星期的活动。有一个认为参加少先队组织会影响学习的儿童,在一个星期活动结束后,当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写一篇感想的时候,这位小学生出人意料的写了一篇《我的入队申请书》。当老师带着这位小学生再次来到展览厅的时候,展厅的同志送了一套书给他,并希望他在留言簿上把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写出来,这位同学拿起笔在留言簿上一挥而就:“愿该展览在全国中国少年儿童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推荐第4篇:我与刘胡兰比童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五年一班杨可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么“没有中国共产党员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成立,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无论是在战场上、刑场上还是在敌人的监狱里,面对敌人,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威逼利用,他们大义凛然、顽强不屈,直至新中国的解放,有的人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敌人杀害的,不仅不让我们然感到无比的敬佩。 但最令我敬佩的是年龄最小的烈士——刘胡兰。 因为刘胡兰是年龄最与我接近的革命烈士,她牺牲的时候只有15岁,比我大3岁。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她就非常懂事,经常帮助家里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象我这么大的时候她已投身革命,为革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她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她相比,我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未想过要帮助自己的爸爸妈妈做点什么,也未体谅过爸妈工作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只会在家里索取,从未真正付出,而且还经常报怨:爸爸妈妈零花钱给得少,爸妈对我管得太多,这不让干,那不让干,看电视、玩电脑还得限时间,经常感觉童年不幸福、不快乐。 看了刘胡兰的故事,与刘胡兰对比了童年生活,我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有那么多人关心、爱护我,不用为生活奔波,不用冒着枪淋弹雨与敌人斗争,没有生命危险,

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我要象刘胡兰姐姐学习,学习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她不怕困难的精神,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关心家人、关心同学,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长大了为祖国、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发展,为祖永远立于世界之巅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您打拼出来的江山,我们会守江山,创江山,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地更加美好!

推荐第5篇:我与高尔基比童年

我与高尔基比童年

——读《童年》有感

今年的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

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有的时候,我们还在河边抓鱼抓虾的,抓完以后,就在一块空地上把它们给烧了,在烧的过程中,传来一种诱人的香味,恨不得把它们给吃了,但是这些东西却是洗的不干净的,如果它们是干净的话那该多好啊!

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推荐第6篇:我与鲁迅比童年

我与鲁迅比童年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美好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却一去不复反了。

自从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我就深刻了解到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与畅想。课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幼时在百草园中玩耍,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被家人送进了书塾,在那个新天地中接受教育。再紧急的学习压力下,他却能忙里偷闲,在先生家的小院儿里玩耍。鲁迅新生的童年里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却能在百菜园和三味书屋里玩得有声有色。他的童年充满了乐趣,但是我的童年也不赖嘛。

听妈妈讲述,我小时候就是个笨小孩儿。“真是笨的可以啊!”这句话我听过不少于20次了。

小时候,我总是不喜欢去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要被凶巴巴的老师管着,在家里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啊!渐渐地,我发现家里有一本很奇怪的书,听大人说叫日历。后来,我又发现,妈妈每天晚上都会撕一张日历下来。后来,我又发现,妈妈撕到红字时,我就不用去上幼儿园了。妈妈说:“红色代表星期天,这一天大家都放假。”

后来,我天天看日历,可是好久才会出现一张红色的。

有一天,我看到墙上的日历,突发奇想,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说干就干!我搬来一把小板凳,然后把日历一张张的撕下来,过了好久才出现一张红的,我又惊又喜,急忙把妈妈拉过来,指着墙上的日历说:“妈妈,日历是红的,今天是不是不用去上幼儿园啊?”妈妈看见满地的日历纸,就一下子全明白了。他语重心长的说:“日历只是让人知道今天的日子,但是时间是不会随着日历的变化而变化的。”呜呜——我要红的!我要红的!”我大哭起来,把全家人都逗乐了。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最独特的,就是最高级的模仿师也模仿不来的!鲁迅先生的的童年是新奇、有趣的;而我的童年却是幼稚、无知的。

江西南昌江西师大附中初一:王颖

推荐第7篇:我与爸妈比童年

我与爸妈比童年

童年就像个万花筒,也是时代的记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不同的形态。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有苦涩的,有快乐的,也有艰苦的„„而我们的童年和爸妈的童年比起来,就又有着天囊之别的。-

爸妈告诉我,他们那时候生活很艰苦,平时吃的菜很少,只有一两样,还是自家地里种的呢!那是他们最大的奢望就是快过年,饭桌上才能吃到鱼,肉。爸爸回忆着,忧伤又一次爬上了爸爸的脸上。过年前的一次,奶奶买了点花生,爸爸偷偷摸摸地去厨房偷吃,正好被奶奶逮个正着。爸爸求奶奶说:“妈妈给我吃几节吧!就几节”。可奶奶却严肃地说:“不行,这是过年给客人吃的”。爸爸听了只好无可难何地走了。咳„„那时侯几节花生对爸爸有多大的吸引力呀!可比起我们,就是有一大筐花生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会去吃它。我们还经常去吃肯德鸡、麦当劳、沙拉斯„„家里的水果从不间断,冰箱里的饮料随手可拿。如果有一天我少吃一点,爸妈就会担心地问长问短,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比起童年的游戏那肯定是爸妈那一代人创意十足。那时,女孩子们经常猜毛豆,踢毽子,跳橡皮筋等一些开发智力,增强体力的游戏。男孩子们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爸爸会做风筝、玩具车、小手枪„„并且一点钱也不用花。想想这些,我们呢?

二、三岁时,爸妈就给我买了一大堆玩具。有芭比娃娃、遥控小汽车、积木„„真是应有尽有,数不胜数啊!但我们一点也不珍惜,玩厌了就扔,喜欢了就买。

爸妈那个年代,家里兄弟姐妹多,而爷爷奶奶要早出晚归地要到生产队干活,所以他们过早地学会了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再加上那是父母没时间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以致没好好读书成了爸爸一生的遗憾。而现在,我们好像一个小皇帝,从不做什么,爸妈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们好好读书。想想自己真是感到很惭愧„

爸妈的童年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却充满着艰辛和泪水。我的童年洋溢着幸福和快乐,但我要时常告诫自己;不要泡在爱的湖水里,别使温柔受害了我们,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一切„„

高亭中心小学四年级:赵翊吟

推荐第8篇:我与凡卡比童年

1.《凡卡》这篇文章是由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最近我们学了《凡卡》这篇课文,读后让人黯然泪下,热泪盈眶。

想起凡卡,想起他悲惨的命运,想起他的曲折,就不由让我想到了自己。我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都视我为掌上明珠,而凡卡没爹没娘,依靠着唯一的爷爷。我是一个挑食、任性的孩子,妈妈每天总是操劳着我的一日三餐,想着办法,变化着花样,就为了让我吃到健康、营养的饭菜,我却只吃肉,那些鲜绿的蔬菜爱理不理,有时妈妈给我挑一些蔬菜,我就任性地放下碗筷,跑回自己的房间。而凡卡每天的食物仅仅是一小点儿面包和一碗稀粥,有时还吃了上顿没下顿。我爱漂亮,所以经常缠着妈妈给我买衣服,衣柜里的衣服一套又一套,一件又一件,衣柜快挤破了。而凡卡的主人阿里亚希涅却只给了凡卡一件漏洞百出的薄衬衫和一件破皮袄。寒冬腊月,凡卡怎能受得住冰袭雪击呢?我已经读到六年级,作业很多,所以有时很烦,就顾不得尊敬长辈啦!记得有一次,妈妈问我有没有衣服洗,我正在为数学题烦恼,不耐烦的大声训斥:“你自己不会找呀!”妈妈一声不吭的走开了。而凡卡虽然是个学徒,但是尊敬长辈的道理比我懂得更多,在给爷爷写信时,他对爷爷十分尊敬,九岁的穷孩子比一个读到六年级的学生更懂道理,更有水平。有时候我不喜欢读书,爸爸妈妈就来催促我,而我呢,就气得往房间里跑。凡卡无论是被老板、老板娘训骂、教训,还是被伙计们戏弄,他总是忍气吞声,如果他像我一样,说几句,骂几句,打一顿就要反抗的话,他将变成什么样呀?凡卡是在大城市---莫斯科中做学徒,但他却在老爷们的眼中,是一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又怎能承受的了!

凡卡在城市中是苦的,他在那里受到了侮辱,受到了歧视,受到了毒打,受到了无数的伤害。而我在家中是快乐的,得到了关爱,得到了尊重,得到了幸福,得到了无数的疼爱,而我依旧“身在福中不知福”。渴望着,追求着更好的幸福,挑剔着,厌烦着现在的处境。与凡卡相比,与像凡卡一样的孩子相比,我难道不幸福吗?

对以前的无知和幼稚,我感到万分惭愧。今后,我一定会珍惜身边的幸福。

2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当然,我的童年是金色的是美好的,在那记载了我的酸甜苦辣。但是小凡卡的童年却与我恰恰相反,他的童年是苦难的。

凡卡是个孤儿,他没有真正的家,只能靠在鞋匠那当学徒来维持生活。而鞋店的老板和伙计却经常打他,骂他或者捉弄他。他在店里吃不好,穿不暖,睡不香.可怜的凡卡受到别人的欺凌,身上到处都是伤疤。小凡卡在鞋店里受尽了折磨,整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每天,我都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有辛勤的园丁教育我,有负责的父母鼓励我,还有知心的朋友们„„我真是太幸福了!爸爸,妈妈成天围着我转,要星星不给月亮。妈妈教我画画,天天照顾我的日常生活;爸爸经常给我买书一类的学习用具,给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妈妈特别关心我的身体,学习„„总之一句话,家人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平时,我高高兴兴去上学,在明亮的课堂里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功课。放学回家,一桌丰盛的菜肴已经摆好了。晚上,我独自在安静的小屋里做作业,写日记。双休日,我会上网写作文,查资料,在电脑上写作,画画。总之,我的生活快乐无比,无忧无虑。我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

再看看苦难的凡卡,他的童年是多么悲惨啊!他小小年纪就要靠打工来维持生活.我们现在的童年和凡卡现在的童年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晚上,我睡在柔软舒适的被窝里,而凡卡睡睡在过道里,而且还睡不好,睡的差;我吃的食品多种多样,美味可口,而凡卡早上只吃一点儿面包,中午只喝稀粥,晚上还是一点儿面包;我可以整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而凡卡却没有学上„„

这一来,我的童年与凡卡的童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庆幸我生活在新中国,生活在这美好的时代。“身在福中要知福”,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报效祖国!1

3.

以前,常听父母说,童年是人生最初的阶段,所以,童年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于是我便认为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但当我读过《凡卡》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时,便彻底改变了这个观点。

年仅九岁的凡卡•茹科夫就被送到鞋匠那做学徒。趁老板、老板娘做礼拜时,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在农村时,虽然苦,但苦中有乐,在这儿,只有痛苦。在鞋匠店里,凡卡但凡做错一点儿事,老板就拿楦头打他的头,老板娘拿鱼嘴戳他的脸,拿皮带揍他,伙计们也捉弄他。早餐是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饭又是一丁点儿面包,一个九岁的孩子就吃这么一点,肯定会营养不良。穿的衣服也很单薄,鞋子也没有,晚上睡在过道里,而且他们的小崽子一哭,凡卡就要摇那个摇篮,不能安然入睡,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是多么可怜啊!

看看凡卡,再比比自己,真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的少年个个生活在蜜罐温床里,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吃的是山珍海味。可我们依然不满足,经常买一些没用的东西,饭菜吃不了时,就白白的倒掉,是多么的浪费啊,穿的东有冬装,夏有夏装,可是衣服若有一点破,或是旧了,就不穿了。一不高兴了,就耍小脾气,任性,是多么惭愧啊!

凡卡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下最黑暗,最残暴的时期,才会有那么悲惨的生活。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要记得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发愤图强,做国家的栋梁之才,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4.

今天,我读了课文——《凡卡》。当知道凡卡的童年是那么悲惨时,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在俄国沙皇统治时期,九岁的凡卡就被送去给鞋匠当学徒。凡卡不但要干重活儿,而且经常挨打,吃得也只有一丁点儿面包屑。老板还叫凡卡睡过道,冻得他直打冷战。连伙计们也捉弄他。在圣诞节前夜,他忍受不住这样的痛苦,偷偷地写信给爷爷,诉说自己的苦难,哀求爷爷带他回家。

当我读完了凡卡的故事后,觉得凡卡实在太可怜了,像他这样的年龄应当是在学校里上学,有父母疼爱的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成为孤儿,而且还要受这样非人的折磨。而我的童年却是幸福美满的。我是爸妈的心肝宝贝,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吃得饱,穿得暖,生活的很幸福。可我却从未珍惜,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烧了一些我喜欢吃的菜,还给我盛了一大碗饭。等妈妈上班去了以后,我却因为一件小事发脾气,偷偷地把饭菜倒在了垃圾桶里。在学习方面,我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学习上还有许多诸如电脑,学习机只类的高级的辅助设备。当我生病时,老师也会帮我补习功课。可凡卡却永远也享受不到这幸福。

我想,如果凡卡生长在新中国,他的生活一定会十分美好,因为有祖国的关怀和党的教育,还有社会给他带来温暖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他也会和我们一样度过一个难忘而愉快的童年。那时,他将会感到生活是多么温馨啊!

我与凡卡的童年,真是天壤之别。现在,我明白了,处在这样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下的我要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将来用科学知识改变贫穷和落后,用智慧去创造美好的明天。2

推荐第9篇:我与凡卡比童年

我与凡卡比童年

——读《凡卡》有感

漆黑的夜,像海一般地深沉,慢步踱到窗前,开窗,侧耳聆听雨的让雨泪,顺着指缝流淌下去,连绵不绝„„躺在睡床上的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被蚊虫叮咬,我难受至极,点上了蚊香,急忙缩在被窝里,不知不觉,我想到了文章《凡卡》里的小主人公——九岁的凡卡.茹科夫。一下子,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个顶着棕色、乱蓬蓬的头发、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有这悲惨命运的孩子。他,趁老板、老板娘到教堂做礼拜时,“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瓶墨水,一支笔尖生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纸”想到这,我鼻子酸涩涩的,我那文具盒里躺的都是耐用、价格贵的圆珠笔、自动铅笔……笔芯里的水快完了就换,纸,还是揉皱,的我每次用纸写字,一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字或画就撕、揉、扔,哪回去用揉皱了的纸。想到自己是多么的浪费,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抽了抽鼻涕,“凡卡给小崽子摇摇篮时,因为太困,打起了瞌睡而挨了一顿打。”我一想,每次我要睡觉前妈妈还要先铺好床,点上小夜灯,等我上床睡觉,渴了拿水给我喝;热了,开一下风扇;冷了,给我添上被子……湿润的眼眶挤出了那不争气的泪水,“老板娘让凡卡收拾青鱼,却用青鱼来戳他的脸,伙计们竟捉弄他,老板还随便捞个家伙打他” 凡卡真可怜!

转念一想,每次妈妈做家务,我都想尝试,可妈妈都回应“不行,等你长大了再说。”每当我犯错,爸爸、妈妈都不敢打我,怕我哪疼了,哪伤了。吃饭时,妈妈都用尽脑子炒、煮、烤、蒸摆出新花样来给我吃,奶奶使出手活,摆尽各种各样的装盘式,就为了让我金口大开,可我却挑肥拣瘦、说三道四,什么“这菜太咸了”,“这汁太多了”……但凡卡连吃的都没有,也就吃一点儿面包,喝一点儿稀粥,整天饿着肚子干许多活;我呢?每天有丰盛的食物等待着我,坐在宽敞可赋予我们知识的教堂读书,有时上课还走神——我满脸通红,哎,真是惭愧极了!要是凡卡在我们的教室里读书,那他一定比谁都专心 !

“呜——”我轻声地哭泣,凡卡没爹没娘,他们住在遥远的天堂,只剩下爷爷和他相依为命,但在那黑暗时期,爷爷已经没有能力照顾他,他只能受着打,忍着饿,挨着困地生活——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每一个都爱护着我,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给我用的都是最好的,吃的都是最有营养的„„

想着想着,我的泪水不断从眼角滚落了下来。我一定会珍惜这段快乐、幸福的生活的,我眨了眨眼,入梦而去。哪知,任凭“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推荐第10篇:我与凡卡比童年

我与凡卡比童年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各种各样的。当然,我的童年是金色的是美好的,在那记载了我的酸甜苦辣。但是凡卡的童年却与我相反,他的童年是苦难的。

凡卡是个孤儿,他没有真正的家,只能靠在鞋匠那当学徒来维持生活。而鞋店的老板经常打他。他在店里吃不好,睡不香.可怜的凡卡受到别人的欺凌,身上到处都是伤疤,整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而我与凡卡相比,我是幸福的,生活在和谐的国度里,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生活在蜜罐温棚中,是祖国的花朵。政府为我们免去学费,甚至区教委投入720余万元,让我们小学生每天上学都能喝上新鲜的牛奶。社会是如此关照我们,但是我们却对社会感到不满。不是不做作业,让父母操心,就是浪费食物,我感到深深的惭愧。

我们是幸福、快乐的,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所有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第11篇:我与长辈比童年【作文】

我与长辈比童年

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但是长辈们呢?他们的童年又是怎么样呢?

放暑假了,孩子们每天吃着冰棍,看着电视,玩着电脑,生活就像是在天堂一样悠闲自在。

妈妈告诉我,她小时侯放暑假不但没有玩耍,没有吃冰棍,更谈不上看电视,玩电脑,连电视机看都没看到过。她还说,她们小时侯在炎炎的夏日,还要去田里割草,如果不去割草,就没饭吃。回到家,还不一定有饭吃。她们的童年和我们现在比起来,简直就是地狱和天堂。

我们现在回到家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翘着二郎腿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该吃饭了,就说,我现在很饱,等我饿了再吃。等爸爸妈妈吃完,就饿了,就缠妈妈要东西吃。

妈妈说:我就知道你要吃,我特意给你留了,去吃吧。有些孩子很挑食,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好,最后什么也不要吃,把妈妈精心做的食物给白白浪费了。

妈妈她们那时侯一户人家一年也只有五六十斤米可以吃,再加上她们那时买米是不可以随便买的,一定要粮票的。妈妈她们一家有八九个人,每个人每天最多也只能吃半碗都不到的米饭。

她们总是跟外婆说:给我多盛点,多盛点!我们现在还不要吃饭。她们有时候看米缸里快没米了。都很担心。因为没米了,干活干得少的就没饭吃。她们有时候都是有了上顿,就没下顿的。

我们现在的孩子是多么不珍惜粮食啊!我想我一定要珍惜粮食,不浪费。我们都不希望再回到妈妈她们那个时代了,总是担忧家里的吃饭问题。如果真的回到了那个时代,那我们现在的孩子也许就不能再吃零食,不能再翘着二郎腿看电视了。

第12篇:我与长辈比童年周记

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我为我是90后的孩子而感到骄傲。因为我经常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我讲他们小时候的事,所以对他们的生活也略知一二,那时候的生活可太糟糕了。

爷爷、奶奶小时候,吃的没有吃的,穿的没有穿的。听爷爷讲过,他们小时候连玉米糊糊、玉米饼子都吃不上。吃的菜没有一点油水,一年吃的油还没有现在的一个月多。大米饭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顿。几年里只能做一件新衣服,而且只有过年才拿出来穿,其余时间穿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背的书包,是奶奶亲手做的,而且是大姑背完二姑背,二姑背完爸爸背。爸爸、妈妈时常跟我讲,他们小时候,没有玩的东西,是爷爷用木头锯成小方块,然后上好颜色,我们用手抓着玩。这个游戏很不卫生。如果谁家孩子有一根跳皮筋,那真是太不简单了。如果爸爸妈妈出门回来,能买一串香蕉或是一斤饼干,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我们每天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我们能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

我们每一天放学,不是去捡草,就是去挖菜,挖的菜回家喂小鸡,而小鸡下的蛋,我们却吃不到几个,而是被妈妈带到集市上换钱买生活用品。听过长辈们的故事,我不禁为我是90后的孩子而感到高兴,我认为,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而感到骄傲!”我哑哑学语的第一个发音是“妈妈”,我首先认得词是“中华”,我会唱的第一首歌是《我爱北京**》……从那时起,我那颗稚嫩的心啊,就一心向着祖国妈妈,人生道路上10个春夏秋冬,我很幸运,时时充满欢乐,处处铺满鲜花,中华的历史告诫我们:没有祖国,就没有家,国家不强盛,落后就要挨打!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我们最亲最爱的妈妈!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确,中国的未来就属于我们,辉煌的成就已是过去,关键的是未来!

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长同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做准备。

第13篇:小学作文:我与长辈比童年

我与长辈比童年

“这是啥菜?这么苦?”“这汤真咸!”我和妹妹发着牢骚,惹得长辈们大为不悦,开始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像你这么大,人还没草高就要去田里干农活,哪像你们,啥活都不干,迟早会被宠坏的,连菜都吃不惯,汤也喝不惯,我小时候一个馍馍都要分着吃,餐餐吃不饱,有个饭团也不舍得吃,直到真的饿的受不了,才咬一口。过年了,才开开荤,吃点肉,开心得不得了。真的没东西,上山挖野菜,去菜地偷红薯,当然,是自家的,要是被发现了,免不了一顿打。”爷爷讲起了辛酸往事。

“就是,”奶奶也附和道“那时重男轻女,男孩子是心头肉,你太太,太公只宝贝你舅公,哪像现在,你爸你妈多爱你们,给你们穿这穿那,衣服几乎一天换一套,我们那有句话„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我是老二,每次老大买新衣,我只能穿老大那旧衣服,好羡慕,有时没旧衣,就在大袋子上抠三个洞,当衣穿。”

“还有,还有,”爸爸也迫不及待“你们奶奶那一代,夏天用的是扇子,我是用电风扇,到你们,就有了空调,几乎每家都有,一按键,直冒冷风,哪还用得着扇扇子,守电扇。”

听了长辈的话,我感慨万千,饭桌上的一句话引出了一堆故事,我和妹妹吐吐舌头,埋头吃饭,大家都笑了起来,笑声传的很远很远……

第14篇: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

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

童年,一个令人向往的词语,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多么的值得回忆。而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主人公的童年却是那么的悲惨,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才是“童话”。

文章中,在一个寒冷的除夕之夜,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了不遭继父毒打,为了能卖出一根火柴,一整晚都在与寒冷与饥饿中作斗争,后来衣着单薄的她在幻觉中,带着对最爱她的奶奶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开了这个世界。

生活中,我们住在温暖的家家里,每天在亲人的呵护下,享受着小皇帝的待遇,吃好的,穿好的,还要挑三拣四;业余时间学乐器、打篮球、跳街舞,还在埋怨单调又枯燥;假日里,游山玩水,走南闯北,还在埋怨玩的不够尽兴。

可是,看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年,再想想自己,我真羞愧的无地自容!俗话说:“不忆往日苦,哪知今日甜。”我想说:“不晓他人哭,哪知自己甜!”

对比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年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努力学习,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第15篇:我和妈妈比童年

我和妈妈比童年

我们的童年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而爸妈的童年则像一瓶醋,酸酸的,苦苦的。而爸妈童年时的照片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就是我今天要写在这张纸上的。

在柜子里,我意外的发现了一本相册,打开一看,马上映入我眼帘的是张黑白照片,在这模糊照片中能看见一个满脸枯黄,头发杂乱的小女孩,而旁边尽是豆子,麦子,还隐约看见一栋土房,屹立在后,这是一个多么凄凉的童年啊!但是还没想完脑子又冒出一个问题,这女孩是谁呢?童年怎么这么惨?还是去问问妈妈吧,当妈妈就这是她时,我简直不敢相信,妈妈就是照片上那个小女孩吗?她,怎么在这么差的环境里度过美好的童年呢!

马上,我又发现另一本相册,看上去第一感觉就觉得很美,而且是一张彩照。照上展现了一个小女孩活泼可爱,而旁边是绿油油的小草,高耸的楼房,而照片的这个小女孩就是我。想起妈妈儿时的照片,再看看我现在的照片,这真是天壤之别呀!这也就证明我国正在飞速前进。取得更好成就。一张张相片就是我国进展的代表,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从自行车到小轿车,这就是我国的发展速度。今后,我们国家将更加强大,更加壮丽。

童年是短暂而美好的,当我和妈妈的照片相比时,她的童年是那么的苦,而我们每天都吃的饱饱的,穿得好好的,也说明我们国家在发展。加油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

我的烦恼

烦恼啊,我可多了。一有不顺心,我也就感到烦恼。什么才是我最烦恼的问题呢?我始终琢磨不透。

就是那一年夏天,一个宁静的夜晚,家中正在吃饭,借着没水,我又下去解馋了。没一会儿,妈妈便叫我上去,我听了,心想:这回又可以撒撒娇了。于是,我装着生气,甜蜜蜜的等着妈妈来,没想到妈妈一下来就妈了我一顿,我伤心的到楼上吃饭,原以为爸爸这回该安慰安慰我了吧!爸爸一开口就说:“吃得这么少,难怪不长肉!”我看了,只得再盛一些饭,我满脑子都在想,爸爸是我最亲的人,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我想的是什么,那么还有谁会知道呢?

我们孩子想要的只是父母一点点关爱而已,而他们连这一点都不知道,那又何谈了解,每一次没考好,妈妈就会很很的打我一顿。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那么关心分数呢?我真烦恼!

我的烦恼多,但是我最痛恨的是那些大人们用打来解决事情的手段,我真烦恼!

第16篇:我和妈妈比童年

我和妈妈比童年

各位评委老师大叫好:

我来自一(2)班,我叫辛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和妈妈比童年》。

妈妈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出生于2009年。现在我们的祖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经济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饮食变得越来越有营养,生活越来越好。因此,我和妈妈的童年完全不一样。

一个热闹非凡的夕天,妈妈到街上买了许多菜与水果,其中有我最不爱吃的苹果和李子,我有些抱怨妈妈,便生气地说:“妈,你明明知道我不爱吃还买回来。”妈妈回答:“你不吃我和爷爷吃。”我有些不高兴,臭着脸,拿起一袋杨梅,用水把杨梅洗干净,一不小心掉了两三个,只不过掉了两三个嘛!不会怎样的,我想着。妈妈看见了,捡起掉在地上的杨梅,洗干净。我说:“只掉了两三个,那么省干嘛!”妈妈有些责怪地说:“那可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啊!你们这代的孩子,真是不当农民,不知农民辛苦啊!”我听了不高兴地身就走。

宁静的初夏夜晚,我和妈妈坐在小院里乘凉。不知为什么妈妈突然说起以前的事。她说,小时候,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成五份,每人吃一份,以前爸爸妈妈的家里有好吃的食物,外公就要用一把大锁锁住了粮仓,也锁住了孩子们对食物的渴望,挂在外公腰带上的那把钥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孩子们都盼望着粮仓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妈妈和舅舅五兄妹,像五个饥饿的小狼,从小到大,排在了外公的跟前。外公从腰带上取下了钥匙,打开了粮仓,一缕香味飘来,每人分了一块桂花糕,大家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妈妈连糕点的味道都没尝出来。只有小舅舅不舍得吃,把糕点藏了起来,过了一个星期再去看,已经发霉了,大家哄堂大笑起来。小舅舅却在一旁伤心地大哭。

听了妈妈的诉说,我笑了,“幸好我没生在那时代。”妈妈说:“是啊,你们这一代可真幸福。”

现在生活好了,这是谁的功劳?是我们的祖国---中国。我为自己是祖国的新一代骄傲!感谢祖国妈妈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我和妈妈比童年

各位评委老师大叫好:

我来自一(2)班,我叫辛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和妈妈比童年》。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样的,在我的童年里,是快乐的、开心的、无忧无虑的,充满了怀念,而在妈妈的童年里,是辛苦的、辛勤的,需要劳动,要干活的,妈妈的童年和我的童年相比较,有好多好多的不同。

对于我来说,童年时,是那么的快乐,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十分的宠爱我,在我

一、两岁时,我整天被爷爷奶奶们抱在手上,大家好像把我当成“国宝大熊猫”似的,十分关心我;在我三岁那时候,已经回说话的,又会爬的我,整天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衣服要要不是脏了,就是破了;有时候,大家在吃桃子,因为我太小,所有就不给我吃,那时我就会爬到他们面前,听他们在说桃子,我就叫:“要“糖子”“糖子”,”大家听到我在叫“糖子”就哈哈大笑,那时,我还太小,还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笑,不过后来给了我桃子。我在童年里,总是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十分开心、高兴。

对于妈妈来说,童年时是辛苦的,妈妈和我说过,她小时候七八岁就要自己烧饭了,外婆忙没有时间管妈妈,饭都是妈妈自己烧的,衣服也是妈妈自己洗的,学习上,就更辛苦了,不像我现在,有家教来教我学习,晚上,回家作业不懂的有人教,可妈妈小时候学习都是自己自学,没有人教;在我们现代,几乎每一个小孩子都有零花钱,妈妈他们小时候,家长是不会发零花钱的,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童年时开心的、快乐的,也有些人童年时辛苦的,妈妈和我的童年也是不一样的。

我和妈妈比童年

各位评委老师大叫好:

我来自一(2)班,我叫辛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和妈妈比童年》。 “这还有肉沫呢,怎么不吃完,我小时侯哪有这么好的饭菜呀!”自从上了学,这句话我已经听爸爸妈妈说了N多遍了,可我一直不以为然,今天我就要和妈妈比一比童年。

妈妈生在七十年代初的北方农村,那里生活条件不好,早饭和晚饭吃得是玉米面窝头和面糊,就着萝卜咸菜;中午,好多时候都没有菜,最好的就是能吃一点炒大白菜,饿了就吃点红薯干、萝卜干。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才有一件新衣服穿,还是自己做的。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妈妈一直用石笔和石板写字,写满了就用手擦掉,然后再写。冬天,学校里只能生炉子取暖,看的是露天电影,玩时只能在大自然中找玩具或踢踢毽子。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去姥姥家,每次都是我姥爷骑自行车拖着去,遇到天冷时就将脑袋伸进我姥爷的衣服里,为此,姥爷还专门做了一件又宽又大的衣服。

而现在,我每一顿饭都有肉,零食一大堆,住的是高楼大厦,玩具堆成山,读的是北京数一数二的学校,夏天有空调、电扇,冬天有暖气,衣服三天两头就买新的,都放了半个衣柜了。每次回姥姥家我都是坐火车,特别是舅舅买了车之后,还有“专车”接送。用现在此生活和以前的生活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我应该珍惜现在的条件去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和妈妈比童年

各位评委老师大叫好:

我来自一(2)班,我叫辛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和妈妈比童年》。

童年是快乐的、美妙的、无忧无虑的,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但是,如果用我的童年比起我妈妈的,那真是天差地别。

在我妈妈的童年里只能吃饱饭,但是不能吃好菜,只有客人来做客的时候才会吃的好一些,有鱼有肉,那个时候,客人吃饭小孩子是不可以上桌的,要等客人吃好了才可以吃,说到零食,那就更别提了,天热时,想吃棒冰也不太有的吃,只有快下雨的时候或棒冰快要融化了的时候,商家想快一点的把棒冰卖出去,所以减价了,这个时候外婆才会买几支棒冰给我妈妈和我妈妈的姐姐和哥哥吃,每人都只能吃一支。记得有一次过年,以前都是礼尚往来,拿得都是一些糕点什么的,因为要去做客,外婆就带了几快糕点去,妈妈看了眼馋,便趁外婆不注意的时候,偷吃了一半糕点,外婆去拿糕点时,发现一半糕点都只剩下一张壳了,便察了一下,最后察出来是妈妈偷吃的,把妈妈的嘴巴打得很肿,还打出了血。而比起我,我真为自己赶到荣幸,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家长也不会控制我吃东西,对我百依百顺的。

以前新衣服也很少穿,一套衣服要穿个好几年呢!俗话说: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因为我妈妈是最小的,所以我妈妈穿她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买几套新衣服,每人一套,而我们先在,一年要买个两三套衣服。

外婆家有五口人,一家人就住在一间平房里,以前也没有什么装修,地都是泥土地,两间房间中间只点一支15瓦的电灯,另外根本没有什么电器,家具是几张木制柜子,烧饭用的是大灶。现在我们都是在靠电力工作。 以前还没有电话,特别地不方便,都要靠脚跑出来,如果在路很远的亲戚家都只能写信过去,要过很多天才能收到信件。现在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只要打出一个电话,几秒钟便可以收到信息。

我们的童年是多少美好啊!我们要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

第17篇:我和三毛比童年

我和三毛比童年

——读《三毛流浪记》有感

日前,我认真阅读了画家张乐平创作的著名的《三毛流浪记》,我深深地被画中那头上长着三根毛发的小男孩所打动,他让我认识了旧社会中人民的艰辛与苦难,也让我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与安乐。

三毛是个孤儿,十来岁,他结识了一位好心的老爷爷,他们之间的关系像亲爷俩一样紧密。好景不常,老爷爷被流弹击中了,无情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老爷爷跌入水中,尸体漂在水面上。三毛只得独自去流浪,流浪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大城市中。流浪途中,他救上了掉入水中的一位年龄相仿的小孩,由此孩子的父母为之感动,收养了三毛。三毛穿上了一件体面的衣服,看上去不太寒酸了。他每天接送小孩上学放学,风里来雨里去,很是辛苦。终于,三毛也上学了,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却因为同学的诬陷,三毛被勒令退学。他懊恼地回到家中,发现失火了,财物被烧光了,三毛只得又踏入了漫漫“征途”。他又尝试卖报纸、擦皮鞋,他干得又快又好,但是黑暗的“国军”没收了他的财产,他挣的钱又被人偷了,等于白忙活了。晚上,他用报纸当被子,路人的烟头又把他烫醒了……这是一个多么混乱的世界啊!

今天的我们衣食无忧,却不懂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再富有的家庭也是从点点滴滴的积累开始的。父母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们上学,提供好吃好穿的,我们却埋怨零花钱太少啊,穿得没别人好啊,去的地方太少啊,等等。更有甚者,拿钱去买零食买名牌服装买玩具买一切能压过别人使自己扬眉吐气让别人艳羡的东西。不少人因为不懂钱的珍贵而胡乱挥霍,万贯家财立即化为乌有,到最后才后悔自己不应该。

对比三毛,想想我们自己,用老人常说的一句话:生在福中不知福。是的,我们没有经历过三毛那样的生活,但我们从很多作品中读到过、感受过。如果我们今天不珍惜现在的幸福,那最后生活也会教育我们,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为此,我们一面要感恩,要珍视,一面也要认真学习,将来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回报社会,回报一切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

第18篇:我和高尔基比童年

我和高尔基比童年

——读《童年》有感

冶父山镇中心小学五(2)班夏雨婷

一直以来,我以为所有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幸福的,美妙的。但是,自从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才知道他的童年是那样的恐怖、悲惨。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前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他自幼就永远地失去了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高尔基的生活就陷入黑暗之中。贪婪而专横的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两个舅舅自私、粗野。高尔基受尽苦难与折磨,十一岁时就被外祖父赶出了家门。为了能生活下去,高尔基只好去捡破烂赚钱。

高尔基的童年是黑暗的,他的周围充满了贪婪、残暴和愚蠢。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抢夺财富经常为一些小事争持、斗殴。

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要什么有什么。我的生活中没有烦恼与痛苦,就像在蜜罐里一样。在家里,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喝着香甜的饮料。如果哪一餐的饭菜不合口味,我就给父母脸色看,甚至会大发脾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疼爱我、宠着我,从来不会对我高声呵斥,从来没有拒绝我的要求。我感觉全家人都在围绕着我一个人转。在学校,老师们既向我们传授知识,又教育我们怎样做人。

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是彩色的,是充满阳光、充满关爱的。我从来没有体会过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更不会有缺衣少食的情况发生。

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是天堂,他的童年是地狱。一个幸福无边,一个痛苦万分!高尔基的童年让我觉醒。我应该珍惜所有人对我的关爱,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我的温暖。

高尔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能成为作家,而我,现在条件这么好,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发奋图强,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简评:

本文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首先概述了高尔基苦难的童年,然后把自己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作了对比,幸福感油然而生。最后有感而发,激励自己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中心明确。

(指导老师洪晓萍 )

第19篇:我和高尔基比童年

我和高尔基比童年

——读《童年》有感

草桥镇堰头小学 三(1)班吴玥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父的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 不时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讥讽。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些衣服穿了一年无论大小第二年都不想再穿了。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去捡垃圾换钱。每到不上学的日子,他就早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了着落。再想想我们,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捡垃圾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去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

他发奋学习,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放下书本我不禁掩面叹息。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那么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我想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学习他那种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教诲之情,大而言之,发奋读书,报效祖国。

我仰慕高尔基的《童年》很久了,今天终于有机会读它,真是很高兴。这是一本伟大的书,既充满黑暗,又能看见光明,在冷酷无情中又看到人性的光明。这也是我这次通过寒假读书的收获。辅导教师曹会清

第20篇:我和高尔基比童年

我和高尔基比童年

——读《童年》有感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最伟大的作家。《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这部书在我国从五十年代起就是家喻户晓的大众读物,直到现在仍拥有十分广泛读者,足见其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其实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以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生活为素材,涵盖了他从记事时候起,即四岁至二十岁的生活经历。这是一段“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的童年。

高尔基:四岁时失去了疼爱自己的父亲,也失去了刚出生不久的弟弟。我:拥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爸爸,有妈妈,有姐姐。

高尔基:来到外祖父这个争吵不休的家里,毫不占位,又被毒打,母亲也不辞而别。

我:家里日日夜夜洋溢着欢声笑语,又被家人疼爱。

高尔基:觉得在这个家里自己是个外人,连最好的小伙伴也离开了人世。

我:在家是个小皇帝,要什么有什么;在校又有许多好朋友与我玩。高尔基:两个舅舅分家之后,常常喝酒喝得烂醉如泥,来找外祖父外祖母的麻烦。

我:家中叔叔伯伯关系很好,谁家有好的一起分享,有困难一起解决。高尔基:他们把房子卖了,买了一栋更好的房子,还认识了“好事儿”,但外祖父嫌弃“好事儿”,所以他们的友谊很快就结束了。

我:好朋友来我家,爸妈热情招待。我去朋友家,叔叔阿姨也很热情。高尔基:朋友“好事儿”走了之后,彼得大伯成了他的朋友,不久,彼得大伯,被人所杀。他又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我:邻里关系非常融洽,邻居们常常把自己种的土特产让我们尝尝。高尔基:冬天来了,母亲回来了,同时从某些事让高尔基知道贫困和穷

苦也能让自己开心。

我:没有经历过贫困和穷苦,也不知道贫困和穷苦是什么滋味儿,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让自己开心。

高尔基:和表哥各自去追求梦想,后来他得了天花,只有外祖母去看他。

我:和他们一样有梦想,但当我生病时,被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常常有亲戚朋友来看望我。

高尔基:母亲结了婚出差去了,家里外祖母外祖父经常吵架。我:整天和家人在一起吃饭、睡觉、学习。

高尔基:和小伙伴靠捡破烂赚钱,后来母亲因肺结核去世了。我:只要一心一意的读书,不用打工来维持家济。

从这些事中,使高尔基锤炼成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的人。因为在黑暗的现实中,还有善良、正直的种子,正是这些种子让他看到光明和希望。

此书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当高尔基和小伙伴被外祖父毒打一顿后,外祖母常常留在厨房对他们问寒问暖,还给他们讲许多许多的故事。

当高尔基得了天花,住在阁楼上时,母亲、外祖父从未看望过他,只有外祖母一人,天天去阁楼上看望他,给他讲上帝的故事,讲圣母的故事,讲高尔基父亲的故事。

当高尔基被母亲,被外祖父遗弃的时候,外祖母不顾一切说,“我养就我养”,从后他俩相依为命,互相照顾着生活。

即使是在今天,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仍像春天的雨露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真、善、美、光明和希望的种子得以发芽茁壮。

《我与父母比童年范文.doc》
我与父母比童年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