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成为习惯范文

2022-10-2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让习惯成为文明

让习惯成为文明

讲文明,树新风,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一些地方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如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爱护公共设施等等。因此,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人心,以促进每个人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在全社会形成文明风气。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应该在群众中形成一种共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道德修养。

优秀是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从点滴做起。因为习惯文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习惯成为文明。

推荐第2篇: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文明,一种道德自律,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形成的文明之光,灿烂耀眼,源远流长。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共处的平等,它能使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幸福生活得到保证。更能使我们国家和集体的公序良俗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进而使我们生活的周围变成一个欢声笑语、鸟语花香的“大花园”,在这样的大花园里,每天都会呈现一幅幅美好感动的画面,一幕幕“微笑,团结,礼让,仁爱”的美丽场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礼仪文明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文明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人生百态,世间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与人的思维意识也是参差不齐,各具特点。尽管一直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可是我们生存中的各个角落,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随地扔垃圾,公众场合抽烟,言语粗浅,行为随便,不按规定排队乘车,生活铺张浪费、制造噪音深夜扰民等等”,试想如果那些不文明行为一直延伸下去,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形象,还会影响到我们生存的集体,严重的,更会使我们的周围戾气泛滥,百害而无一利。

《礼记》有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要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观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做到真诚学习提高,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习惯和修养就培养起来了。而要真正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首先就要对文明的高尚性和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以足够的诚意让“文明点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约束力与自己的行为意识相溶,在努力进取中培养自己的文化教养和道德素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文明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重在细微处入手。平日里,我们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维,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以其坏习惯的微小而为之,那怕扔一个纸片,说一句脏话,折一枝花草。更不能以其善行的微小而不为,为小善而至千里,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正其身,慎其行,一声谢谢,一个微笑,一次搀扶,一句问候就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传递温暖于千里,随手捡起的一片香蕉皮,可能使过路的人免于受到摔倒的危险,随手捡起一个烟头,就可以使环卫工人少一点辛苦,这是举手之劳,却也是一份免于他人受苦的善念。

养成文明的习惯,要着眼于细节,衣着得体,谈吐儒雅,文明礼貌。还要注重心灵素养,宽厚仁慈,心怀感恩,尊重他人,传递爱心。 犹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一名年轻人因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在他焦急无助的时候,偶遇一位中年男子正巧经过,见此情景,男子二话没说,便就近找了家具等帮他把车拉到镇上,年轻人拿出钞票对中年男子表示感谢,中年人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我不要钱,只要你一个承诺,你要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尽力帮助他人”,在后来的日子,年青人主动去帮助了很多人,并且从来不忘向他人转述那句同样的话。许多年后,年轻人又因一次意外被困在了孤岛上,一个少年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他感谢那位少年,少年也对他说着同样的话:“我不要你的感谢,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尽力去帮助他人,传递爱心”,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强大的暖流,原来传递的力量如此这般大,我做的所有好事最终都会回报在自己的身上。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即是个人素养修炼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的关键前提。在平日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勤俭节约,正直善良;在家里我们敬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关爱兄弟姐妹;在单位我们自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忠于职守,团结同事;在社会我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自觉保护环境。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关注身边好人,挖掘好人,鼓励好人,帮助好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真正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生存的集体、社会营造一个“人人要文明,人人讲文明“的良好风气。(三原县供电分公司 崔雅)

推荐第3篇:让文明成为习惯演讲稿

说到文明,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下面是瑞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文明成为习惯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文明成为习惯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有些同学写作业不认真,字写的歪三裂四,有些同学讲话不标准,话说的南腔北调,以至于别人看不清他写的是什么,听不出他说的是什么。生活中不说普通话,不写规范字闹出的笑话也有很多。有这样一个故事里说,有一次,一个村长召开村民大会,他说:”兔子们,虾米们,咸菜太贵,不要酱瓜,要猪蹄。他的这些话惹的村民们哈哈大笑,一次很严肃的会议就让几句方言给搅得乱七八糟。其实把他的方言译成普通话是:同志们,乡亲们,现在开会,不要讲话,要注意。生活中,因写字不规范而闹出的笑话也不少,据说有一个叫吴东坡的人写字非常潦草,常常把自己的名字写出笑话,有一次,他到医院去看病,他先付了钱,大夫让他签字,签完字后,大夫让他坐在旁边排队。不一会,他听到大夫大声喊道“吴东皮!吴东皮!”他毫无反应。大夫见无人反应,又大声喊道:“吴东皮!”见还是无人反应,大夫火了,上前拉住他说,你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叫你几遍都不答应。吴东坡听后还和大夫狡辩:“我不叫吴东皮,我叫吴东坡。”大夫说:“你看看你写的字吧,吴东坡一看傻了眼,原来他把”吴东坡“写成了”吴东皮“。大家看,这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多么重要。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文明的象征,是做文明人的开始。文明,代表着道德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文明体现着人的气质与修养。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个文明人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使命,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任务。岁月沧桑,几十甚至几百年之后,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要无愧于我们的子孙,我们更要对得起我们的先辈。

说普通话,要求我们分清平翘,字正腔圆;要求我们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写规范字,要求我们横平竖直,端端正正;要求我们遒劲有力,落落大方。做文明人,要求我们踏踏实实,虚心自谦;要求我们言行得体,行为规范。那么怎样才能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个文明人呢?

其实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个文明人并不难,只要我们用一颗真心去对待它,用一种恒心去坚持它,用无比的耐心去完成它,有坚强的毅力,养成良好的说写做习惯,我们就能达到目的。我国的大学问家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要想登上高山,要想探寻深涧,我们就必须坚持到底。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的传承。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传统的古国,那刻在甲骨背上的象形文字,记录了华夏子孙殷殷成长的脚步;那刻在石碑上的笔走龙蛇,遒劲中透出中华子孙的刚烈。谁不知,2008年的奥运会上,一个代表着东方的声音在”鸟巢“响起,一个代表着华夏民族的”和“字让世界二百多个国家震惊;铿锵有力的声音,迎让有序的章法,彬彬有礼的谦逊,又一次让我们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

说到文明,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神光的”断臂求法“,杨时的”程门立雪“给后人留下千古佳话。*是上个世纪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他当了国家主席,仍然能以礼待人。他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的一封信里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仍然是我的先生“。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让我们用最美的文字,做文明的使者,做时代的主人!

让文明成为习惯演讲稿篇二

讲文明、懂礼仪、从我做起。德国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评价这个人。因为,文明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使我们的校园更美好。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明的长河在我国源远流长。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孔子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他立刻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交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他的故事被后人称为“曾子避席”,他懂礼貌的精神也被后人传诵。在这个故事中,体现出了孔子与曾子的师生礼仪,也让我们懂得了文明礼仪的重要和力量。

阳光明媚的三月,是我校文明习惯养成月,同学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讲文明话、办文明事”的好习惯。在校园里,与老师、同学讲话时,要注意自己的礼貌用语,遇见老师,要主动地说一声“老师您好”,下课后,应积极主动地将老师的教学用具送进办公室。在楼梯道理,同学们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追逐打闹。课间,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从高处扔垃圾,不说脏话。在我校“文明监督岗”的监督、帮助下,改掉陋习,养成“讲文明话、办文明事”的好习惯。

同学们: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作为21世纪的少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承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传统美德,让文明礼仪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光芒。行动起来吧,青少年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每一位x中学子都成为文明的学习者、传播者、实践者,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相信,x中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让文明成为习惯演讲稿篇三

座座造型别致的高楼,一幢紧挨着一幢,错落有致的竖立在濮阳美丽的大地上。硕大的玻璃窗,透进一缕缕阳光,屋子里是那么的温暖明亮。晚上,彩色的霓虹灯亮起来了,濮阳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一条条宽宽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秩序井然地行驶着,各行其道,礼行我让。汽车里的人,没有了抢道的烦恼,没有了堵车的郁闷,个个心情舒畅。

一个个街心公园,里面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鸟儿欢唱。春天,迎春花绽开了笑脸,大树们传递着春天的讯息,这里春机盎然,一切都是朝气蓬勃;夏天,花儿竟艳,红的、白的、粉的······姹紫嫣红,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秋天,银杏树的叶子变红了,枫树的叶子变黄了,空中还不时飞舞着几片叶子;冬天,柏树、松树更绿了。老人、青年、孩子,打拳、跑步、嬉戏,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都把笑意呈现在了脸上,处处是欢声、处处是笑语。

人与人,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人们的礼貌、谦逊、诚信礼让,撒遍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濮阳,我美丽的家,我心中的那片圣土,我心中的文明的沃土。

文明是一座城市对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濮阳正在段喜中书记的带领下创建全国文明城,让我们濮阳走在文明城的队伍中。共建文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生活在一个文明的城市中,人人讲文明,社会上少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生活是那么的美好!

作为濮阳大家庭的一员,我积极响应号召,用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创建之中。从身边的事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工作中,我如一只勤劳的蜜蜂,团结、协作、友爱,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成洁净、共享的乐园;生活中,我如丝丝的细雨,用自己的真心、爱心滋润着孩子的成长,滋润着父母的心田;社会中,我如夏天的一阵清风,吹走飞舞的纸片,如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的心,我又如洁白纯净的茉莉,虽平淡无奇,却用淡淡的芳香,溢满公共场所的角角落落。

但我更希望学校成为孩子们向往的乐园,孩子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享受了成长的快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率先垂范,用强烈的责任心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孩子们个个彬彬有礼,文明的根深深扎入孩子的心中,让它发芽、生长。社会中的人把文明视为己任,注重生活的细节,高质量做人,用自发的文明意识指导文明的行动。

人人向往的乐园,我心中的文明城,它需要全社会的人,都行动起来,把心中的梦想,变成现实。其实那并不遥远,我坚信它就在前方等待着我们,我们濮阳的儿女一定会用勤劳的双手,把濮阳建设的更加美好!

推荐第4篇: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

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

每年的12月2日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对于推进道路安全畅通,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升级”。交通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文明出行其实并不是难事,开车穿行在公路或步行在街头,只要每个人都自觉改掉一些小小的不良习惯就可以做到,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负责。做文明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倡导交通文明;行文明路,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开文明车,不超速不抢道,酒后不驾车,斑马线上避让行人,红绿灯前不抢行。这样,文明出行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交通安全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交通安全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人民的生命财产就会越有保障。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引导市民崇尚文明交通,遵守交通法规,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遵守交通法规为荣,以违法交通法规为耻的氛围,既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要对他人的安全负责,加大对交通陋习的曝光力度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这些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每一个人都是文明交通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推动者,只要人人都能自觉做到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路,就一定能创建出安全、畅通、有序的文明交通环境。

文明交通,走出安全,走出尊重,走出和谐。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做文明交通的楷模,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常态,让“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意识扎根于每个人内心深处,这样,就一定能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和谐的“平安大道”。

坑口机关党支部 xxx

2013年9月17日

推荐第5篇:让文明成为习惯倡仪书

让文明成为习惯倡仪书

让文明成为习惯

倡 议 书

亲爱的同学们:

仙洞中学校园文明卫生劝导队开始组建了!

我们的宗旨是:美化校园精神环境,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在学校政教处、团委的指导下,我们将在校园内对随地乱扔垃圾、随手乱倒饭菜、损坏公物、破坏公共环境等校园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理解并支持我们的工作。

菁菁校园,学子圣地,碧树芳草,一花一木,靠我们全体学子共同呵护,才有其春意常在;灯火辉煌,莘莘学子,苦读不辍,优良学风,靠我们全体学子孜孜追求,才有其硕果累累;师生和睦,自尊自爱,孝敬父母,民族美德,靠我们全体学子言行相随,才使其蔚然成风。因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讲究卫生,尤其是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2、使用文明用语,树立文明形象,师生共同使用普通话,营造仙中良好的文明氛围。

3、学会交往,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团结同学,协作创新。

4、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珍惜校园一草一木。

5、认真搞好大扫除工作,把教室、寝室、公共区打扫干净,注意全天保洁,离开时要关灯、关窗、锁门。

6、自觉维护教学秩序,做到在校园内不使用手机。

7、不吸烟、打闹、喧哗,杜绝其他不文明行为。

亲爱的同学们,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良好的习惯,收获人生一世的精彩!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道德规范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言行上,为营造我校优良的育人环境而不懈努力。

仙洞中学 2014.9.13

推荐第6篇:创建文明城市—让文明成为习惯

让文明成为习惯

文明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质。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声谢谢、一句问候、一个微笑、哪怕是真诚的点点头,都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文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无尽温暖。

在公交车上自觉的让座;在公共场所不随意的乱扔垃圾;在上下楼时能自觉捡起脚下的那根烟头;在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能伸出热情的双手,或许正是这一个又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才构建了社会的文明与道德、仁爱与和谐。

我们不会忘记“最美司机吴斌”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在强忍着疼痛下完成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车上24名乘客安然无恙,可他却因伤势过重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还有我们敬爱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他用自己的双腿挽救了两名她深爱的学生,其实那一刻她完全可以选择不动或者后退,可她却选择了向前,毫不迟疑、义无反顾。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却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他们用行动、用良知、用诚信友善、助人为乐在文明的社会书写了一段关于爱与正义、关于公德和责任的感人事迹。

我们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的人们,发扬和传承着“白求恩精神”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会需要文明,文明更需要延续,让我们用责任和爱心传递,自觉与不自觉的行动起来,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推荐第7篇: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讲话稿

国旗下讲话稿:《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罗玉燕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文明是一种习惯,素质就是不用提醒。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最近>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素质就是不用提醒”。说的是很多公开场合张贴着各种各样的提醒语。其实哪国人都知道不能随地大小便,偏就我们的国人必须把“请勿随地大小便”贴到墙上。走到街上随处可见“请勿”。“请勿随地扔垃圾”“请勿随地吐痰”“请勿插队”“请勿……”,难道我们的国人是不是真就这么没有文明,不让人打着骂着不让人指着鼻子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就不行?有人说,贵族是需要几代人的沉淀的,一夜暴富的人银子再多也不过是暴发户或者土财主,成不了贵族。同样的道理,文明,也是需要数代人努力沉淀的。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希望我们的法规中再出现“不准随地吐痰”之类的字眼,这些本应是我们很自然的一种生活习惯。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乒乓球台周围总是有同学留下的饮料瓶,饮料罐;尤其是星期

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可能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课间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随意拿小店里的东西;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把冷饮及一些食品的棍子往下水道塞,甚至有些同学做恶作剧--------拔掉同学自行车轮胎的气门芯……学校是学做人的地方,有了这些现象,难道我们不脸红吗?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 校园里有宽敞的教室,有广阔的操场,更有诲人不倦的老师,这是我们生活的园地,是我们学习的殿堂。 我们在这里尽情挥酒汗水,编织明天的蓝图,更要学习文明的习惯去呵护我们的校园。路旁花坛上的花朵,只可惜怡悦,不堪持赠君,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手中的垃圾,使其物有所归,不可任意处之,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对待身边的同学,常怀一颗友善的心,言行亲切,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与敬爱的老师相处,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恭敬于礼,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对于各种设备,厚德载物,不敢损害,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 文明是种终生的修为,严于律己,见贤思齐是获得文明的途径,孔子说:“君子元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文明亦如此,只要我们心系文明、实践文明、那么文明的素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成为永久的财富,这种财富超越了物质,它无形而无不在,它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同学们,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让我们利用《新区小学行规礼仪儿歌读本》,一起创建文明。 树立“搞好校园卫生从我做起”的理念将成为我们所有向小人共同的努力。“捡起这个纸团,你捡到了一种快乐;丢掉这片果壳,你丢掉了自己的美德。”我们希望这样的话语成为新区小学每一位同学的箴言。我们号召新区小学的所有师生一起修养自己的美德,拾捡自己的快乐。 “文明”将是我们行为的原则;“奉献校园、传播文明、关怀他人、懂得感恩”也会成为新区小学的新风;来吧!让我们亲爱的校园变得更加洁净,让我们所有同学的心情愉悦,让我们用文明的言行装扮我们美丽的新校园!

推荐第8篇:让卫生成为一种习惯 让文明成为一种时尚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3期团课材料

让卫生成为一种习惯 让文明成为一种时尚

高尚的品德、文明的言行,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一名在校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校园文明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但目前我们的校园里不文明的现象有所抬头,例如随意旷课,上课迟到、早退;携带食物进入课堂,把庄严的课堂当食堂,果皮纸屑等垃圾随手丢弃在课桌里;男生在公共场所吸烟;男女交往行为不得体,公开场合有过分亲昵的举动;个别寝室内务卫生较差……上述种种不文明行为和现象不仅违反了我校有关学生管理制度,也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影响了我校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养成教育,促进校园文明建设,院团委组织部开展“让卫生成为一种习惯,让文明成为一种时尚”团课学习,此次学习是为了加强和提高我院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我院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养成良好的、文明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为此,我们向全院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注意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争创无烟宿舍、无烟班级、无烟校园。

二、文明学习。做到不旷课,不迟不早退;坚决杜绝在自习室里大声喧哗、打电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诚信考试,不作弊。

三、文明行为。传播礼仪,践行文明。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校园里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打招呼。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应言行得当,不在公共场所做过于亲昵的举动。

四、文明举止。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穿戴整洁、着装得体。言语文明,态度友善,行为优雅。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文明娱乐。合理分配时间,科学上网,不痴迷网络。

六、文明宿舍。维持宿舍良好的生活环境,按时归寝,杜绝夜不归宿的不良行为。

七、文明就餐。排队打饭、不拥挤,提高效率,主动收拾餐具,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八、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习惯成自然,从小事做起,必能成大气候。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让卫生成为一种习惯,让文明成为一种时尚”团课,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人人争当文明大学生。

提问:

(1)在校园中你有发现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2)请大家说说怎么样才能杜绝不文明的现象出现”?

(3)说说我们如何做一位文明的大学生?

请各班团支书根据主题开展团课,上交一份团课心得并拍照存档。

院团委组织部2011年11月(编)

推荐第9篇:“12315”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成就人生

“12315”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成就人生

为了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突出“大德育、小规范”德育理念,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入手,制定了“12315”模式,即:一声问侯,两个轻声,三整齐和三管住,一弯腰、做到“五个一”。

1、语言文明方面

一声问侯:就是走进校园后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

两个轻声:走路轻、说话轻。

2、行为要求方面

三个整齐:①课前准备齐。每个课间,先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②桌凳摆放齐。离开座位,凳子要整齐地放到桌子底下。③桌面齐。如果下一节课要去专用教室上课,临走前,每一位同学都要把自己的桌面清理干净。

“三管住”即:管住手,不乱扔乱画;管住脚,不乱踢乱踏;管住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

“一弯腰活动”指的是:见到垃圾弯弯腰。

3、每人做到“五个一”,即:每人改正一个缺点;每人帮助同学解决一个困难;每人帮老师一个忙;每人为父母洗一次脚;每人为班级捐一本书。

通过不断创新培养策略,学生的行为习惯均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种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二、“12315”的经营措施

(一)、加大监督力度,营造规范氛围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为了创设浓郁的规范氛围,我校建立了“值日校长”“值日教师”“执勤学生”制度,采用监督的方式,促成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1、值日校长制度:我校在全体领导干部中建立了 “值日校长”,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干部,负责当天的学校管理事务。值日校长当天必须第一个到校,中午、下午最后一个离校。值日校长值班当天行使部分校长职能,带领值日的教师、学生对学校一天的学生纪律、卫生、安全等内容进行检查、记录、督促整改,及时了解学生行为习惯情况和班级管理状况,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加强了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过程性管理。

2、值日教师制度:今年我校建立了楼层级部值班制度,在各楼层设值班室,每级部安排专人在工作时间内对学生楼内秩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纠正

学生不良习惯和违纪行为。并时刻保持校园环境无卫生死角,及时督促相应的卫生责任班级管理好自己的卫生区,有效地壮大了教育监督队伍。

3、执勤学生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我校在学期初隆重举行大队委干部竞选活动,选出大队委成员。每周一他们都在大队辅导员室召开例会,汇报分管的工作情况、并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真正实现“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阵地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管”。

(二)、舆论引导,创设良好表现环境

学校环境的引导作用能够影响人的观念、改变人的行为,决定人的习惯。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久熏幽兰人自香”的教育效果。

1、校园活动提升学生行为习惯

我校除了注重外在表象的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开展一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1) 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培育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

学校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或文艺演出等形式的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人生成长的必修课。围绕感恩主题,结合我校实际,从“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三个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师表,孝行为本、励志报国。通过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懂得应该感恩及怎样去感恩。

2、课程与活动共进,夯实习惯养成教育基础

为了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高起点起步,快车道运行。我们开展了“学警风、知规范”训练营活动。通过训练、引导、强化、学习等方式,结合学校的礼仪课程,突出了课程与活动共进,夯实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基础。

三、“12315”实施效果

学生收获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不断创新培养策略,学生的行为习惯均得到了极大改善,也让学生收获了自信,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种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在“小学生“三十个好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活动中,已有50多人次分别获得了班级“文明之星”和校级“文明之星”称号。有50%的学生获得“五星级自律达标生”称号,并向120名同学的家长转发了喜报。

推荐第10篇:让反思成为习惯

让反思成为习惯

何伟 2012年12月12日

人最宝贵的财富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人最优秀的品质是及时总结,不断进取;对一个教师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反思,不断琢磨,不断创新。

记得在一次备课时曾看到一个小故事,对我触动最深。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卢瑟福是一位大科学家,一天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一个学生正在伏案工作,便走上前去问他:“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在干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进一步问:“那你早晨也在工作吗?”学生以期待老师赞许的神情说:“是的,早上我也在工作。”卢瑟福迟疑了一下,说:“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如果不充分利用,不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那可以说最大的资源浪费了。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才华的高低取决于思考的能力。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有人说,一个教师如果你能认认真真写上三年教案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你能认认真真写上三年课后反思就会成为一个名师。我们做为一个教师就是要不断地对自已的课堂教学课前多琢磨,课后多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已成功的经验及时总结,总结哪些地方取得了成功,为什么这样做就成功了,符合什么规律;总结哪些地方有不足,或者说不成功,不足和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改进就成功了。好多成功的课堂教学来自于过去自己的课后反思,好多发表的论文和优秀的设计来源于自己的课后反思。反思分为:备课中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备课中反思: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设计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感觉备课之前要做到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情况,独立设计教学过程。然后再结合有关的备课资料取其中的经验之做和教学中的捷径。在对比中反思自己的备课,写出最佳的上课方案。长期坚持,自己设计课堂教学就会有自己的风格,并且比较合自己的口味,也利于自己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切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就会失去自我,没有自己的特色,自己永远不会成长。

教学中反思:往往计划不如变化快,自己课前设计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思路,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随机应变。这样实际的活动中的精彩片段要随时的记录和反思,让其能成为以后自己教学的财富。教学后反思:包括课堂内容完成情况的反思以及突发事件反思。同时在作业批阅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扩大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注意对症下药。遇到问题时更要反思,找出解决的办法并付诸于行动,再反思再行动直到满意成功的解决问题。所以很多有成就的人“反思”二字做的比较精彩。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写文章还可以使人变得深刻,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可能是感性的、浅层的,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当一节课取得成功的时候,课后教师有一种冲动,学生也有一种冲动。这时教师要及时把课堂中成功的地方用笔记录下来,写出详细的教学过程,并有出反思,特别要把学生有生成性的东西用笔记录下来,这一瞬间稍瞬即逝,如果不记录下来过后就会遗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精心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并在教学的基础上写出反思。几年的时间我撰写论文二十余篇,参加了两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主持的两项课题都已结题,

并编写书籍十几本,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有了收获的喜悦。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只有坚持写教学后记或教学随笔、不断反思。让我们把反思作为习惯,我们定会收获成功,更会收获快乐。

第11篇:让感恩成为习惯

讓感恩成為習慣

有一間學校的學生都來自基層家庭,他們得到某個集團的幫助,每天早上供給每位學生一個麵包和一盒奶,由幾位義工家長每天大清早負責安排分發。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很感激,連聲多謝,不斷讚嘆人間有情。 那一刻,他們多麼快樂。

有一天,由於冰箱鑰匙出了問題,義工家長先派上麵包,暫不派飲品。眾家長生氣投訴:「叫孩子乾吃麵包怎樣吞!」「安排混亂!」「太過分了!」鑰匙問題解決,派發飲品時,眾家長爭先恐後地搶,義工要求他們排隊,卻遭惡言責難:「做事沒彈性!」 那一刻,他們多麼不快樂。

而他們的孩子,就坐在旁邊吃早餐。他們把麵包和眼前的情景,一併吞進肚裡。

習慣了,他們就忘記了。這些義工,本來就是來幫忙的;這些早餐,本來就不屬於他們,是多麼值得感恩的事。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犯同樣的錯,因為別人對我們慷慨了一次,我們對他們的要求便越來越多,忘記了他們不一定要這樣做。

假如我們都可以將自己放低一點、委身多一點,就會發現從這個角度能看到更多美麗和感恩的事情,更容易看到對我們好、愛護我們、幫助我們的人。 例如快餐店內幫忙收餐具的女士。 修路工地前幫忙指揮交通的叔叔。 前面幫你推門的先生。

服裝店裡不斷在你旁邊推介的銷售小姐。 台式食店大聲跟你說再見的服務生。 地鐵上挪開手讓你可以扶到柱子的小姐。 巴士上向你揮手的兩歲小孩子。

然後,請不要吝嗇對他們微笑,說聲謝謝,講句讚美或鼓勵的說話,讓他們的努力得到一點肯定。 莫因善少而不為,莫因惡少而為之。

維持這樣的交流,就會不斷有能量流向你,而且是正面的、快樂的能量。

美國耶魯大學校長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在2014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感恩能力是一種核心競爭力,要求同學不忘感恩,因為知道感恩的人比較快樂。下面是他的講詞中文翻譯,最後是講詞原文。

親愛的同事、朋友、家人和畢業生們:歡迎你們的到來,也很榮幸在這個愉快的周末能與大家一起交流。多年來,我一直以學校工作人員、院長、副校長這些不同的角色參加畢業典禮,而今天是第一次以校長的身份參加。我一直遵從耶魯大學的傳統,今天我願意將此延續,這一年,我們在紀念舊典禮的同時迎來了新的畢業典禮。

關於感恩,我們知之甚少,在成年後的大部分時期,我一直在研究人類情感。這是我學術生涯的基礎,也是我的愛好。儘管關於情感的學術文獻數量龐大且不斷增長,但令人們吃驚的是,有關感恩的心理學研究文獻卻相當匱乏。對感恩進行探究的實驗很少甚至沒有。就孩子們學習說“謝謝你”而進行研究被認為是古怪而又過時的。眾所周知,我們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恩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在這樣的一個週末,我們更應該去思考這個問題。在10年前,感恩幾乎從未出現在心理學家編制的人類情感手冊和百科全書中。忽略對感恩的認真研究並不局限於心理學中,例如,亞里士多德就沒有把感恩納入到他那著名的人類美德列表中。雖然心理學專家忽略了對感恩的研究,但很多哲學家,從西塞羅到塞內加、阿奎奈、斯賓諾莎、霍布斯、休姆,再到康德,都認識到表達感恩的能力不僅是社交禮貌,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這些哲學家擔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會被不懂感恩的人顛覆,這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在這樣一種氛圍下,整個社會都會走向衰敗和毀滅。事實上,在心理學研究領域,幾乎沒有人關注感恩,我們對此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可能是因為表達感恩的需求使我們意識到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或是習慣於受他人恩惠或依賴他人,使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命運並不完全由我們自己掌握。

事實上,我們有時很脆弱。已逝的羅伯特·所羅門是我最喜歡的當代情感哲學家之一,他經常說,感恩是一種令人不安的情感,因為它總促使我們“認識到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獨立的,都需要他人的幫助”。感恩促使我們反思作為主體擔當者的局限性。儘管一個人的內心可能充滿感恩,但有時表達出來後會讓人很不自在。即使向神表達感恩也會使我們感到難為情。比如,我最喜歡的一個鄉村音樂歌手在獲得格萊美獎項時表達對上帝的無限感激之情,以及當大衛·歐提慈在棒球比賽中爆發時,將球打擊出芬威右外場後戲劇性地對著空中揮手(如果在言語和情感上冒犯了洋基隊的球迷,我在此表示歉意)。感恩的人更幸福。然而,生活中真正的幸福快樂與社會中真正的興旺繁榮,完全有能力駁回絕對自力更生的神話謊言。美好的生活可能遙不可及,除非我們能夠培養一種開放的心態接受他人的幫助並表示感激。

在準備致詞的過程中,我欣喜地發現,經濟學家亞當·斯密首次指出了感恩的重要性,而他卻是因強調私利是驅動力的言論而聞名的。亞當·斯密清晰而又合乎邏輯地說,正是激情與情感將社會交織在一起。他認為,情感(比如感激之情)使社會變得更美好、更仁慈、更安全。哪個社會心理學家可以說得比這更好?毫無疑問,當我們心存感恩時,就很難同時感受到妒忌、憤怒、仇恨等負面情感。事實上,那些說他們會表達感激的人——這些人積極回應調查項目,如“我有時會感恩不起眼的小事情”“我感恩很多人”——往往也會在所謂的主觀幸福即生活滿意度的心理測試上獲得高分。 為什麼感恩的人更幸福?與表達感恩不相容的一種個人傾向是社會比較,尤其是與比我們擁有更多的人相比較的潛在傾向。心懷感恩的人很少會妒忌他人。充滿感恩的人能更好地應對生活的壓力,具有更強的抵抗力。即使在困境中,他們也能發現美好的東西,其他人也會更喜歡他們。更重要的是,人們更願意幫助那些過去一直感恩他們的人。正如21世紀偉大的哲學家賈斯汀·汀布萊克所說:“凡事皆有因果”。

感恩是社會和諧的關鍵。心理學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認為,感恩能夠拓展人的思維,換句話說,感恩能讓人們考慮更廣泛、更具創造力的可能性、選擇和替代方式。思維的開拓會產生一種個人智能和自我效能感。弗雷德里克森認為,這些情感能培養同情心與助人為樂的精神,並促使人們嘗試一系列可能幫助別人的方法而遠非簡單的互換互惠或一報還一報。人們觀察到,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也會做出這種形為,比如當一隻黑猩猩與另一隻黑猩猩共同分享食物時,得到食物的黑猩猩會把分享食物的黑猩猩摟在懷裡。或者,一隻猩猩持續給另一隻猩猩梳理毛髮一兩天后,被梳理毛髮的猩猩會與給他梳理毛髮的猩猩分享食物。 正如這些例子所暗示的,感恩是社會和諧的關鍵。的確如此,感恩可以增強人們的社會歸屬感,增強作為好公民的責任,使人們對善意更忠誠。當今社會需要以多種形式將感恩貫穿於各種文化中。對每個人的貢獻表達感恩,從而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團結。公開表達的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感恩會使人們保持樂觀並有共同目標感。

現在談談即將從耶魯大學畢業的你們,今天你們可能也心存感恩。問題是,你們得到的幫助太多,不可能完全償還生命裡得到的一切。當你們有一天收到很多溫暖與祝福時,如果能夠記住這些就好了:沒有一件偉大的禮物可以被“償還”,比如受教育的機會。雖然這是你們爭取來的,但也是你們收到的禮物。既然你們現在擁有了,以後你們也要為之付出,或者你們把這個禮物以你們收到它的方式傳遞給下一代。當然,如何去做取決於你們。美國桂冠詩人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在寫給母親的一首叫做《繫帶》(The Lanyard)詩中捕獲了這些情感。目前,母親節僅僅過去一周。因此,這首詩很適合在這裡讀給你們聽。

日前,我緩緩躍起,

從房間藍色的牆壁上, 彷彿在水底,由打字機至鋼琴, 從書架到地板上的信封,

當發現自己停留在字典的L部分時, 我把視線落在了“繫帶”上。 一個法國小說家啃過的曲奇, 不可能忽然送回過去, 那時我坐在野營的工作台, 靠近深深的阿迪朗達克湖, 學習如何編織細長的塑料條, 編成一條繫帶,送給母親做禮物。 我從未見有誰用過繫帶, 或者佩戴,如果可以這樣使用, 但這並沒有阻止我,

一股壓一股,一遍又一遍地編, 直到做成一個四四方方的, 紅白相間的掛繩,給我的母親。 她給我生命和乳汁, 我給她一條繫帶,

難忍的病房,她悉心照料著我, 舉起湯匙,餵藥到我嘴邊, 冰涼方巾,敷我額頭,

然後,帶我走進輕而薄的光明。 教我走路,帶我游泳, 而我,送她一條繫帶。 她說,這裡有數不盡的飯菜, 這裡有衣服和優質的教育。 我回答說,這是送你的繫帶。

在一位參謀的小小幫助下,我完成了它。 這裡有活著的軀體,有跳動的心,

有強壯的雙腿,強健的骨骼和堅固的牙齒, 還有可以了解世界的清澈雙眸,她低語道。 我說,這是我在營地做的絲帶。 此時此刻,我想告訴她,

這是一個小小禮物——微不足道。 你永遠無法報答你的母親, 我悲哀地承認,當她接過我手中雙色的繫帶時,

我像個孩子一樣肯定無疑, 打發無聊而編織的這個無用的東西, 卻足以使我們扯平。

畢業生們,我不是要你們必須感謝母親。儘管這並不是一個壞主意,但你們至少應該為此花上些許時間。儘管這個週末很喧囂,還是請大家靜下來想想所有幫助你們走到今天的人,那些你們無法報答的人。他們可能是家人、朋友、敬愛的師長,甚至是你們從未謀面的作者。想想他們,藉此機會,輕聲說句“謝謝”。正如20世記早期耶魯大學的傑出英語教授威廉·里昂·菲爾普斯曾經寫到的:“感恩帶來幸福,給予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美國耶魯大學校長Peter Salovey在2014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原文

On gratitude: 2014 Baccalaureate Addre by President Peter Salovey

President Peter Salovey leads those on the stage and in the audience in a round of applause for the graduates\' achievements.(Photo by Michael Marsland)

In his first Baccalaureate Addre, President Peter Salovey urged the graduates to consider the benefits of gratitude.Here is the text of his speech.

Colleagues, friends, families, graduating seniors: It is a pleasure to greet you today and oer a few words on this celebratory weekend.

Over the years, I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baccalaureate service in various roles — as a member of the faculty, as a dean, as provost, and now, for the first time, as president.There is a Yale tradition that I have observed that I would like to continue today, during a year in which we have introduced new rituals while also honoring old ones:

Might I ask all of the families and friends here today to rise and recognize the outstanding — and graduating — members of the Cla of 2014?

And now, might I ask the Cla of 2014 to consider all those who have supported your arrival at this milestone, and to please rise and recognize them?

, ,

.Thank you! I delight in this custom not merely because it is lovely in its own right, but also because my baccalaureate remarks today focus on gratitude.I talk about gratitude in part because I am so thankful for the dedicated leadership of Yale College that Dean Miller has provided since December 2008, and in part because gratitude turns out to be one of the keys to happine.

For most of my adult life, I have been a student of human emotion.It is the basis for my academic career and one of the paions of my profeional life.And although there is a large — and growing — body of scholarly literature on emotion, it might surprise you that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on gratitude is rather meager.Laboratory experiments exploring gratitude are few and far between.Field studies of how children learn to say “thank you” are viewed as quaint and old-fashioned.

We all know — all of us in our own minds — what it means to be grateful, particularly on a weekend like this one.But until the last decade, gratitude almost never appeared in handbooks and encyclopedias of human emotions compiled by psychologists.And the neglect of serious consideration of gratitude is not limited to psychology: Aristotle, for example, did not include it on his famous list of human virtues.

But even if psychology and Aristotle have neglected gratitude, many philosophers — from Cicero to Seneca to Aquinas to Spinoza to Hobbs to Hume and Kant — acknowledge that the ability to expre gratitude is not just socially polite but also a core human capacity.These philosophers worry that societies characterized by ungrateful people — by ingrates — might be unjust and unfair, and turn to vengeance and destruction.

The fact that there has been so little attention paid to gratitude in my field of psychology — the fact that you and I might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t — could be because the need to expre gratitude reminds us that we are not entirely in control; that we might be indebted or dependent; that our destiny is not entirely in our hands; indeed, that on occasion we are vulnerable.As one of my favorite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of emotion, the late Robert Solomon, liked to say, gratitude is an uncomfortable emotion because it forces us to “recognize that none of us is wholly self-sucient and without the need of help from others.” Gratitude forces us to reflect on the limits to our sense of agency.

Although one’s heart might be filled with gratitude, expreing it may sometimes feel a bit uncomfortable.Even gratitude toward a higher power can make us squirm if it seems over-the-top, as when one of my favorite country music singers thanks the Lord for providing him with a Grammy award, or even when Big Papi dramatically points toward the heavens after blasting a homer over the right-field wall in Fenway Park.(I oer my apologies to any Yankees fans out there for summoning up that image.

And yet, true happine in life, and true health in society, may not be poible without the capacity to reject the myth of total self-reliance.The good life may be out of reach unle we are able to cultivate an openne to accepting help from others and expreing gratitude for that help.

In the course of preparing this addre, I was thrilled to discover that none other than Adam Smith, an economist known best for his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self-interest as a motivating force, was one of the first social scientists to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of gratitude!Smith clearly and cogently observed that paions and emotions are what knit a society together.Sentiments like gratitude, Smith argued, make the social world better —

more benevolent and more secure.A social psychologist could not have said it better!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hen we experience gratitude, it is dicult to feel negative emotions like envy, anger, or hatred at the same time.In fact, people who report that they expre a lot of gratitude — people who respond positively to survey items like “I sometimes feel grateful for the smallest things,” and “I am grateful to a wide variety of people” — also tend to score high on psychological measures of what is calle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at is,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lives.

Why might this be? Well, one human tendency that is incompatible with expreing gratitude is social comparison, especially the insidious tendency to compare ourselves with those who have more than we do.It appears that people who feel gratitude are le likely to envy others, and thus they avoid an emotion that can be quite corrosive.Moreover, grateful people seem far more able to cope with the strees and strains of life; they are more resilient because they find the good even in dicult circumstances, and other people like them better.What’s more: people are more willing to come to the aistance of others who have expreed

stgratitude toward them in the past.To quote that great 21-century philosopher, Justin Timberlake: “What goes around … comes all the way back around.”

Psychologist Barbara Fredrickson argues that feelings of gratitude broaden one’s mind — that is, they allow you to consider a wider and more creative array of poibilities, options, and alternative courses of action.[6] This broadening of the mind produces a sense of personal resourcefulne and self-ecacy.Fredrickson contends that these feelings foster a desire to empathize with and help other people, and to consider a wider array of potential

ways to be helpful that go far beyond simple reciprocity, or tit-for-tat.The origins of this sort of behavior even can be observed in non-human primates like chimpanzees — when one chimp shares food with another chimp, and the chimp who received the food throws his arms around the food-sharing chimp in a warm hug.Or, when one chimp grooms another chimp and then a day or two later, the recipient of the grooming shares food with the groomer.

You probably think I got all this from watching “The Lion King,” but as these examples suggest, gratitude might be a key to social harmony.Indeed, gratitude may strengthen one’s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community, of obligations to being a good citizen, and of loyalty to the greater good.Perhaps this social reinforcement is why gratitude seems to be observed in various forms acro all cultures.Communities in which gratitude is expreed publicly become knitted together through a shared sense of appreciation for everyone’s contributions.Public ceremonies and other displays of gratitude encourage a kind of optimism and a shared sense of purpose.

So, let’s get back to talking about you, soon-to-be graduates of Yale College: You are likely feeling gratitude today.The trouble is, you owe so much to others that you can never fully repay them for the great things you receive in life.And on a day when you are receiving so much, so much warmth, so many congratulations, it is always good to remember that no great gift you have been given — the opportunity for an education, which you earned but also received — (no truly great gift) can ever be “repaid.” Instead, it

must be paid forward, and it is up to you to pa this gift on to others in the next generation in the same way you received it.

Former U.S.Poet Laureate Billy Collins captures these feelings in a poem written for his mother called “The Lanyard.” And, because Mother’s Day was only a week ago, it seems appropriate to read it to you on this occasion:

The other day I was ricocheting slowly o the blue walls of this room, moving as if underwater from typewriter to piano, from bookshelf to an envelope lying on the floor, when I found myself in the L section of the dictionary where my eyes fell upon the word lanyard.

No cookie nibbled by a French novelist could send one into the past more suddenly — a past where I sat at a workbench at a camp by a deep Adirondack lake learning how to braid long thin plastic strips into a lanyard, a gift for my mother.I had never seen anyone use a lanyard or wear one, if that’s what you did with them, but that did not keep me from croing strand over strand again and again until I had made a boxy red and white lanyard for my mother.She gave me life and milk from her breasts, and I gave her a lanyard.She nursed me in many a sick room,

lifted spoons of medicine to my lips, laid cold face-cloths on my forehead, and then led me out into the airy light and taught me to walk and swim, and I, in turn, presented her with a lanyard.Here are thousands of meals, she said, and here is clothing and a good education.And here is your lanyard, I replied, which I made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a counselor.Here is a breathing body and a beating heart, strong legs, bones and teeth, and two clear eyes to read the world, she whispered, and here, I said, is the lanyard I made at camp.And here, I wish to say to her now, is a smaller gift — not the worn truth that you can never repay your mother, but the rueful admiion that when she took the two-tone lanyard from my hand, I was as sure as a boy could be that this usele, worthle thing I wove out of boredom would be enough to make us even.*

And so seniors, my meage today is not “you need to thank your mothers” — although that would not be such a bad idea — but rather that you should spend at least a few moments — in spite of all the hoopla this weekend — thinking about all of those individuals who helped you get to this moment in your lives, all those individuals who you can never repay.They might be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beloved teachers and mentors, or even authors whom you have never met.But think about them, and, when the moment is right, say a quiet “thank you.” As William Lyon Phelps, a distinguished profeor of English at Yale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once wrote, “… gratitude begets happine … the more one gives, the more one has left.”

Women and Men of the Cla of 2014 (please rise):

Congratulations! We are delighted to salute your accomplishments.We are overjoyed to celebrate with you.We are proud of your achievements.Remember to give thanks for all that has brought you to this day.And go forth from this place with grateful hearts, paying back the

gift you have received here by paying it forward for others.

https://news.yale.edu/2014/05/18/gratitude-2014-baccalaureate-addre-president-peter-salovey

第12篇:让守规矩成为习惯

让守规矩成为习惯

有人说,中国是“人情社会”,熟人好办事,人情大于制度。这本身是对“人情”一词的一种过度解读,也是对“制度”本身的一种无端蔑视。在工作和生活中,人情与制度虽然可以并行,但不能相悖。换句话说,制度不能阻碍人情的正常交往,但人情也不能逾越制度的正义底线。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维系正常情感最要紧的是“讲人情”的话,那么党员干部之间维系正当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讲规矩”。这里所说的规矩,既包含对全体公民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更主要的是指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党规党纪。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也不例外,相反会更加严格。党规党纪犹如一把衡量行为规范的戒尺,时刻鞭策着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红线,不可越雷池一步。

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还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针对“什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有哪些纪律和规矩、党员干部应该如何遵守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旗帜鲜明地阐述。由此可见,尽快在党员干部心目中树立更加强烈、更加自觉的“规矩意识”已经迫在眉睫,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一课。

然而,在这种严峻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个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却还在为了某些所谓的人情面子打制度的“擦边球”,对党纪国法阳奉阴违,表面上一本正经的反对讲人情,私下里却曲意逢迎,刻意模糊人情与制度之间的界限,对自己和身边的违纪违规行为抱有侥幸心理,屡屡在原则问题上打折扣,在人情关系上开绿灯。虽然把党规党纪写在本上、挂在嘴边,却没有记在心上、印在脑海,甚至有人走上了“玩火者必自焚”的不归路。这种现象反映出当下官场上“人情风”、“关系风”对政治生态的不良侵蚀,更反衬出一部分官员内心深处对“规矩意识”的缺失。这种缺失,归根到底是把“讲规矩”当成了一种刻板的思想教条,一种拘谨的行为束缚,而没有从心理层面认可纪律的权威性,从思想层面接纳规矩的公正性,更没有真正意识到“规矩意识”对工作和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很多党员干部精神“缺钙”的一个集中表现。

其实,“讲规矩”并非冰冷生硬的条条框框,也并不意味着畏首畏尾的自我约束,而是一种对制度的敬畏,一种对原则的坚守。如果能够将“讲规矩”变成一种个人观念上的习惯,那么必将成为推进工作的助力器;如果任由个人行为游离于“讲规矩”之外,那么必将成为阻碍工作的绊脚石。因为对于习惯讲规矩的人而言,“规矩”就是一张公平公正的“通行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而不必担心遭遇阻力,出现纰漏。而对习惯不讲规矩的人而言,“规矩”就是一块验明正身的“试金石”,若有瞒天过海、暗箱操作终究会露出马脚,事情败露。因此,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及时扭转对“讲规矩”的认知偏颇和观念淡化,及时弥补“规矩意识”缺失的精神之钙,既要懂规矩更要守规矩,既要讲规矩更要用规矩,把“规矩意识”从一种内心的羁绊变成一种行为的自觉,从一种空洞的说教变成一种观念的习惯。如此,在规矩的框架内行事,才不会出格,在纪律的红线内做人,才不会越界。

第13篇: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今天4月 23日, 是世界读书日,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老师有话要对全体同学们说,

大文豪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古人也讲,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

读书虽然不能增加我们生命的长度,但却能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 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

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位敲门者。那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书。一个家庭可能缺少这又缺少那,唯独就是不能缺少书。”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与我们相伴一生。

温暖的春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在这暖春时节,希望每位同学能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珍惜每一天的读书光阴,从读书中获得新知,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读书吧!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点燃读书的激情,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在书香中成长、在书香中成人、在书香中成才!

第14篇:让运动成为习惯

让运动成为习惯 让生命彰显精彩

——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汇报

即墨市德馨小学

我校建于2006年10月,今年8月,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即墨市教体局和通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推出德馨小学集团化办学新举措,将原八里庄小学作为德馨小学分校区,纳入德馨小学统一管理。目前,共有75个教学班,4200名学生,213名教师。作为城区的一所新建学校,建校之初,学校首先确立了自己的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围绕这一目标,学校确定了工作大思路:“确立一种文化,制定三段目标,完成两项任务,探出一条路子”。一种文化,即以爱心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主要包括“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学习即生活”的办学理念,“在学习和奉献中快乐着”的学校精神和“尊敬自己,尊敬别人,尊敬自然”的校训等精神价值追求方面的内容;三段目标,即近期目标——规范管理创校誉,中期目标——打造文化成特色,远期目标——创树品牌争一流;两项任务指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一条路子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之路。在这一大思路指引下,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路子,即:紧紧围绕“构筑爱心教育,打造适合儿童发展的学校文化”这一核心,以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为切入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引领,以师生和谐发展为根本落脚点,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铸造爱心教育品牌。

学校顺利通过了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验收;成功举办了青岛市语文阅读教学现场会、青岛市习字教学现场会、青岛市加强社会治安“三大群体”源头管理工作现场会。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校、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校、青岛市中小学德育

1 工作先进集体、中央教科所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2009年5月省关工委王克玉主任等一百余位领导到校视察,同年9月国家关工委顾秀莲主任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欣然为学校题字“让感恩成为风尚”。

我们始终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确立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健康教育为引领,以常规性体育锻炼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为最根本落脚点”的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思路。坚持三项原则,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要扎实有效,三要“动”出特色。不走形式,不造效应,不追虚名,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下面就我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方面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遵循规律,在运动中走向自主

尽管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科学运动、习惯运动都必须经过培养、训练才能达成。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特点:

1.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运动成为人人都喜爱的活动时,它才能成为教育手段。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走向自主运动时的切入点就是趣味性。我们坚持做到游戏内容寓趣,竞技活动激趣,多样形式培养兴趣。针对低年级身体机能各方面由幼儿向儿童过渡时期的特点,低年级主要开展以传统游戏为主的阳光体育活动,学生、老师、

2 家长共同参与,深入挖掘传统游戏,创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打龙尾、贴膏药等传统游戏,及赶猪、小鱼小鱼游来了等创新游戏深受学生喜爱。中年级以技能训练为主,开展跳绳、踢毽子、广播操等小型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高年级以竞技性比赛为主,如冬季长跑赛、跑操比赛,跳高、跳远、轮滑,适时融入审美教育,主要是比动作的连贯、协调,体态的优雅,要领的完整,把速度、高度、强度作为次要因素,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美,享受美,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2.科学性。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组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二是组织时间有规律,春季举行以体育节为载体的趣味活动,如:套圈、拖球跑、迎面接力、两人三足跑等;秋季举行田径运动会,冬季进行跑操运动等。三是因地制宜。结合我校学生人数多,场地拥挤的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开展大课间活动,分级部交替进行广播操和阳光体育活动。

二、扎实有效,在运动中发展身心

为使阳光体育活动取得实效,我们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多样性,二是全员性,三是安全性,四是持久性。

(一)多样性。

1.坚持阳光活动与德育相结合。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我们把阳光体育活动做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全面参与,全程育人,遵循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养成习

3 惯。一是通过拔河、大接力、31足集体竞技项目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意志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二是通过有目的的团队训练,增强团队意识,例如我们定期开展心理游戏训练。三是通过组织开展“奔向北京”长跑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坚持阳光活动与智力开发相结合。

智育的目的就是育智。体育类活动项目能为智力的开发提供良好的载体,是一种增强智力的重要手段,能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在体育类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重点选择围棋、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跳绳、踢毽子等相对开发智力较强的项目,同时在组织教学时充分发挥我校的团队合作力,备好课、研好课、上好课,利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反口令”游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的敏捷性,通过花样踢毽、花样跳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各种体育活动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实现了体育与学生智力开发的有机结合。

3.坚持阳光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结合学校十大好习惯中的“每日为父母做件事”及各年级行为习惯标准,引领学生主动做家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布臵阳光作业,即双休日、寒暑假,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至少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每年的寒假、暑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信中对假期阳光体育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每一名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详细的阳光体育活动计划,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得到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许多家长在孩子的带动下也养成了锻炼的好

4习惯。从而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保证了阳光体育活动的持久性、时效性。

4.坚持阳光活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一是上好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二是开齐上足体育课。体育课堂教学是阳光体育活动实施的主渠道,是学生形成锻炼习惯,学习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主餐”,是阳光体育活动中最温暖的阳光。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上足、保质保量的上好体育课。确保五个必须,即:必须体现新课标理念,必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必须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快乐,必须让学生掌握至少两个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必须保证学生身体素质达标。三是通过习字教学,抓好“三姿”。把“三姿”培养作为课堂常规,齐抓共管,期末检测试场上,专项检查执笔姿势,统一反馈。还经常开展“我做正,我健康”、“我是三姿小标兵”等活动,营造氛围,激励学生。目前,这一措施有一定成效,学校三姿正确率优秀班级达到50%左右,有效的保护了学生的视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四是上好音、美等其他学科。阳光体育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立体化教育网络,音乐课发音的练习、集体舞动作的协调、健美操中的动感与力量,无时不彰显阳光体育的魅力。

5.坚持阳光活动与特长培养相结合。为全面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多样性,我们成立了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等体育社团,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总结。为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还

5 做到了训练时间固定、训练场地固定、训练教师和学生固定。每周五下午进行三节课的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做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发现、培养运动尖子。为了把阳光体育活动做实,做好,我们还引进青岛绿茵足球俱乐部,专业化的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活动的质量。而阳光体育活动为这些运动尖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两者相辅相成。

6.坚持阳光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增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内涵,我们把传统文化引进阳光体育活动,融入经典诵读。创编了《三字经》《弟子规》拍手操、古诗跳绳、跳皮筋活动,边游戏边学习,极大激发了锻炼、学习的兴趣,丰富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

(二)全员性。给每个学生平等地提供发展的机会是民主办学的主要特征。我们力求组织的每一项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让每一个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例如拔河比赛,我们打破以往传统的竞赛方法,而是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3个小组,抽号对阵,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参与锻炼的机会。大接力、跳绳、踢毽子等比赛都遵循这一原则。

(三)安全性。“安全重于泰山”,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意外或伤害事故,就违背了体育锻炼的目的和宗旨,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高度注意安全,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定期检查场地、器材,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查运动场地是否平整无坚硬杂物、沙坑沙质是否符合标准,有无杂物、单双杠、组合器械是否牢固等,教育学生遵守运动安全的卫生要求,加强自我安全保护,

6 锻炼时穿运动鞋,服装宽松适合,禁止将别针、小刀等尖锐锋利物品放在衣服口袋里,以免发生伤害事故,在活动的过程中,严禁做危险的游戏、严禁危险的举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持久性。理论上讲,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后期需不断强化巩固。我们认为,要让运动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必须持久坚持。自建校以来,特别是《意见》颁布以来,我们加大体育锻炼的力度,把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学校常规性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持之以恒的开展,让学生热爱运动,养成习惯。

三、“动”出特色,在运动中享受阳光

享受运动,享受阳光,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快乐着,幸福着。我校阳光运动的特色就是快乐、健康。我们理解、落实阳光运动有这样三个层次。

一是时间保障,让学生享受大自然的阳光。首先制定了《阳光活动方案》、《“阳光体育活动”考核细则》和《“阳光体育”工作标准》,把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常规,从制度上保障阳光体育活动的时间;其次是构建高效课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我们分层次进行集备研究,通过备课组所有成员轮流展示,在讲授、研讨、评议、修改的过程中,螺旋上升、循环往复,析透教材,来增长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智慧,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效率提高了,学习质量保证了,从“根儿”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而参与体育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又让学生在锻炼中启迪智慧,两者相得益彰,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

7 二是快乐参与,让学生沐浴爱的阳光。各级政府对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运动条件。亲子运动、伙伴间互助运动,构成了生活中一幅幅温馨的图画。孩子们渗透着汗珠的笑脸,折射出爱的关怀。比如我们开展的大接力比赛,人人参与,特别是特殊儿童,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满怀信心的坚持跑向终点,虽然动作不太协调,速度有些迟缓,但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享受到爱的阳光,对其他学生而言,学会了施爱,更是得以心灵的洗礼。

三是健康成长,为学生播撒心灵的阳光。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孩子们的体质增强了,更重要的是,在爱心教育的熏陶下,孩子们的心灵也充满了阳光,我们认为,自外而内的阳光可以温暖自己,自内而外的阳光却可以照亮别人,在关注学生身体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灵。尊敬自己,就不苟且,人就有了品位;尊敬别人,就不霸道,人就有了道德;尊敬自然,就不掠夺,人与自然就能和谐共荣。

自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以来,校园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动感地带”,跳绳、踢毽子等传统运动比比皆是,师生们的脸上洋溢着欢笑,充满着阳光。运动无处不在,快乐无处不在,同学们的运动天赋得到充分展示,锻炼兴致与日俱增,小胖墩减少了,升旗仪式晕倒的学生不见了,视力不良率、营养不良率越来越低,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在阳光体育活动的带动下,学校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学校体育队获即墨市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即墨市乒乓球、跆拳道比赛第一名、31足集体竞技项目获青岛市第四名,并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

8 学校联年被评为即墨市体育节优秀组织单位,并被评为青岛市体育节优秀组织单位、青岛市百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单位。

各位领导,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我们达到了两个目的,即:向师生和家长传递一种思想——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一种习惯——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我们义不容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将阳光体育活动持之以恒的开展好,让健康与运动同行!让快乐与运动同行!让我们与阳光体育同行!

谢谢!

第15篇: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08小教张锁林

这是继《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书声琅琅的三年级》之后,读的第四本薛瑞萍的著作,并将继续读她的《我们二年级啦》,可是当当网已经缺货。

不知从何时起,薛瑞萍走进了我的视线,我知道原因之一是薛瑞萍在教育界的声名鹊起,让我这个即使闲暇不太阅读教育类书籍的人也不得不耳濡目染到她的存在。读她的前三本书时,我端详着封二的作者简介“任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至今”思付:这人真谦虚,自己是特级教师都不说,也许这就是她吸引人的地方吧。于是到网上一搜,果然看到网上说:“薛瑞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不久,我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的“邀请函”中看到:“薛瑞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可是刚刚掩卷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上面又明明写道“小学高级是我事业的顶锋”。读到此,我翻看前面的《序》,落款:2005年6月4日。哦,也许后来薛瑞萍才评上特级教师的吧?凭她出了这么多书,凭她获得的这么多奖项,她评不上还有谁能评上。写到此不觉羞愧,原来在我们普通小学教师眼里,巴望着的只有特级教师,这是何等的功利思想在作祟。薛瑞萍的成就岂止是“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这些头衔所能概括的。如果薛瑞萍不是“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那才是对教育界的最大讽刺,就像当年袁隆平被“中科院院士”拒之门外一样,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不厌其烦地读薛瑞萍,不光自己同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因为读薛瑞萍的文字不像读其他教育著作那样令人费解,相反是一种文字美、意韵美的享受。读着读着,你会感到自己不是在读,而是作者借助文字在向你吟唱,那种起伏跌宕的韵致,分明就是由一串串文字织成的美丽音符,由作者胸中吐出,一气贯注,一唱三叹。那样醒人耳目、沁人心田、悦人心扉、启人心智。一路阅读一路分享作者的万般情思、千种风情,让你享受美伦美奂的文字美的同时,嗅到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气息,触摸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心跳,所谓心随文动,不知是人之声还是己之声,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烧灼你、浸润你、同化你”,“就这样被你征服”„„

不厌其烦地读薛瑞萍,是因为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拿了那么多奖项的薛瑞萍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作为年龄最大的选手摘取安徽省合肥市教学大赛一等奖之后,她便急流勇退,给自己的教学比赛生涯画上句号。在追名逐利的今天,这样的退出需要多大的勇气,也只有追求真理追求活出自我的薛瑞萍才能做得到。也许薛瑞萍看惯了教学比赛的娇揉做作,离教师内心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越来越远,才毅然决定退出,也许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原因,个中滋味只有亲自经历过的薛瑞萍知道得最清楚。薛瑞萍追求的是人生的大智慧和高远的境界。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描写的都是作者亲历的教育教学的故事和作者很有见地的读书心得,这让同是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倍感亲切。教育理论书籍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让人晦涩难懂,有些所谓名师的作品故弄玄虚,写来写去总围绕着自己曾今上的一些公开课,理论的阐述又那么的高深莫测,令人费解。而薛瑞萍描写的是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读来绝无说教之感,让人触摸到的是作者真实的教

育生活,感觉到作者对教育的深深迷恋,对教育现状的忧愁和思考,对语文教学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全书分为三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第

一、二辑,作者以小故事的形式描写了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她的三句名言让我记忆犹新,第一句: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第二句: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第三句: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第三辑是作者的读书札记,文字是那样的隽永而又深刻,清新而又美丽,她深厚的古文功底绝不亚于专业学者,其思想的深刻也只有读了那么多书的她才能提得出来。如她在《感受〈诗经〉》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渊深、朴茂、古老、清新,最平常的一声叹息,叩动古往今来多少善感的琴弦——不用争也不用抢,只要你静心谛听,真诚体会,就能获得至为销魂的回报。”像这样的优美的文字,在她的读书笔记中随处可见。“大道至简”,薛瑞萍的理论是简单而深刻的,是朴素而美丽的,是能让人读懂并接受的,因为作者是扎根一线的普通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全书充斥着作者对读书和学生的爱,正如封二所介绍的“薛瑞萍网名‘看云’。1965年生,籍贯江苏省海安县。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至今。人生信念: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读完全书,你会深深认同,薛瑞萍确实是这样生活的,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薛瑞萍的人格魅力。真如她对学生所说:“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孩子们,老师热爱生活。老师当你们是生活送我的——情人的礼物。”这就是追求精神至上的薛瑞萍;这就是爱生如子的薛瑞萍;这就是嗜书如命的薛瑞萍„„

读薛瑞萍的感觉是一言难尽的,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夫,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刻的教育见地„„高山仰止的同时,深深为同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感到愧疚,看看人家的阅读量,人家的课堂教学,人家教出来的学生,唉,自己真是连半点都比不上。从教十几年,虽然成绩也有,论文也发表了不少,但比起薛瑞萍,我的那些搜肠刮肚拼凑而来的文字,真是羞愧万分。曾几何时,自己陷入对名师的崇拜,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等等,太多的论文,太多的语文教学案例也看了不少,曾一度折服于他们的精彩教学,迷恋于他们的精彩言论,着魔于他们的成长经历。但是阅读薛瑞萍,又让我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这一行,朴素迷离的言论无意识中渐渐远去,被薛瑞萍简单而深刻,清晰而坚定的声音所代替:读书,唯有读书才是教师成长的真正有效的途径。虽然周国平说:“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但我想教师就不同了,因为教学就是教师的生活。因为教学不是四十分钟的事情,台上的教师就是学生眼中的演员,透过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学生看到的不光是知识,也包括你全部的生活。生活中的你是怎样的,台上的你就是什么样的,教室是你的舞台,学生是你的一面镜子。只要当你接触到学生纯真渴求的眼神时内心还会泛起一丝波澜,你的教育良知就没有丧失殆尽,你就完全来得及拾掇起对生活的热切希望,慢慢充盈起来自“人”的内心的声音,让良知被唤醒的那一刻永驻,从而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包括自己的日常生活细节,这样的审视其实是在拯救你自己,因为你将改变的是自己在孩子们眼中的形象,由不那么讨厌到比较喜爱再到非常喜爱。到了那时,让你享受到的又何止是教育教学这一项。

读过薛瑞萍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她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上的零星文字,感觉有些异样,惊叹于她对文字的驾轻就熟的同时,而悟

出了什么叫“厚积薄发”。看了那么多书的薛瑞萍,我不知道是否只有以看书多而著称的窦桂梅可以与之媲美,还能有谁?我想,如今的薛瑞萍自己就是一部书,一部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的书,让人欣喜的是,“薛瑞萍效应”正在信息迅捷的今天滋长蔓延。我想:当“看云说”不但成为青年教师的口头禅,更融入小学教师的职业命脉,中国将收获更多的“在我的课堂上相开小差都难”的美丽课堂,到那时读书将不再是国人难以培养的生活习惯。

第16篇:让优秀成为习惯

让优秀成为习惯

你一定熟悉这样的现象:骑自行车的时候,刚开始很费力气?而一旦骑起来以后,就会感到轻松多了。汽车在发动的时候很慢的,而后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就是“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我们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我们每个人都想出色,都想让自己发展得更好些,但却往往输在起点上。正如“飞轮效应”一样,一开始我们必须付出数倍的努力,而你一旦开始,就会有一定的惯性推动着你去行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而要想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你需要通过下面三关:

第一关:是什么阻碍着我们?

飞轮一开始转动是很困难的,那么是什么阻碍着?看看下面的故事吧,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个懒惰的年轻人,四处寻访能够克服凡事提不起劲的原因,最后终于找到一位大师。大师听完年轻人的来意后,便带着他来到一个火车头旁边。大师将一个木块卡住火车头的轮子,然后让年轻人启动火车。蒸汽火车头马力已全部开启了,可是火车头就是不动。接着,大师拿起了木块,火车头立即动了起来,缓缓加速前进。

大师笑着对年轻人说“就这个小小的木块,让这个时速可达一百公里以上的火车头寸步难行。年轻人,你内心的火车头被什么样的小木块阻挡住了呢?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帮你拿掉你的惰性,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年轻人听了大师的话,内心大受震撼。从此以后,他不断地行动,决不让自己停顿下来,不仅克服了自己的惰性,更创造了无比惊人的庞大的事业。是呀,又是什么挡住了我们追求卓越的道路?是惰性,是缺乏勇气,还是不够自信?你把挡住自己的小木块拿掉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通过了第一关!

第二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习不会像转动飞轮那样简单,更需要智慧和毅力,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听说过五步学习法吗?你不妨试试——第一步,课前自学,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第二步,课堂领悟,掌握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第三步,课后回顾,加深课堂理解;第四步,检验巩固,做到定时训练,独立思考; 第五步,落实错题,经常总结,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这也是学习的基本过程,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千万不要小看这几个步骤,也不要怕麻烦,这是无数成功学子的经验之谈。要知到,一旦你坚持这样做了,你就是已经在转动“飞轮”,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变得高效而轻松。什么是学习?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方法,并且坚持下去,成为习惯。这样你就过了第二关。

第三关:你需要不断调整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梦想中描绘着自己的将来的生活。开始时,我们会满腔热情。然而“事情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像我们预计的那样”,总会遇到种种问题,你一旦屈服、妥协,刚刚“旋转的飞轮”就会慢慢停止转动,直到有一天,你无奈地发现梦想和现实是那么的遥远。

每天,都有很多架飞机从我们头顶飞过,飞机上的乘客也坚信他们会到达自己的目的地。然而,你知道吗?在95﹪的飞行时间里,飞机都是偏离航道飞行的,也就是说,没有人控制,飞机几乎一起飞就偏离了航道。区别就在于飞机是由飞行员负责方向的。飞行员有预定的目标,他清楚飞机会被气流吹得偏离航道,所以他监控着飞机的飞行方向,不时地进行调整,最终到达他的目的地。我们也是这样,你所要做的不过是不断地调整自己——向着自己预定的方向努力。

的确,优秀是一种习惯,但,首先,你必须习惯于优秀。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

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因为定位于优秀,装腔作势的表演、阿谀逢迎的丑态、追名逐利的争斗,统统不屑为之。不仅如此,还要敬鬼神而远之。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优秀的人做了好事总不忘共同工作的同事,总是把主要功劳归于大家;平庸的人恰恰相反,极力讳言别人的贡献,拼命夸大自己的作用,贪天之功归己有,成绩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老子是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

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让优秀成为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对自己十分有好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优秀。有的人向往优秀,但不付出实际行动,优秀不会光临与他;有的人很优秀,但是他不知道现在的优秀是为了将来干什么,所以他养不成这种习惯;有的人对一瞬间的稀奇不在意,看完红花热闹,便放过了,那样他永远不会优秀。

优秀属于把勤奋习惯化的人。只有勤奋,多用功,才有可能优秀。我国北宋的范仲淹,在进京赶考的前段时间,自己找了一间屋子,每天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每天早晨熬一锅粥,等到中午学习完时已结成硬块,他就用刀把粥一块块划下来,就着咸菜吃,这就是午饭,晚饭亦是如此。经过此番勤奋,他终于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十分优秀的人。

“上帝永远不会把成果赠给那些妄图享受、不劳而获的人”请记住这句话。优秀属于把理想习惯化的人。向着理想进发,优秀会离你更近。爱迪生从小立志当一个小发明家。小时候的他已凸显其个性,稍大些,他在火车里千方百计搞到一小间屋子,边在火车上工作边搞发明。工作之余,他四处找些瓶瓶罐罐,来为他的试验服务。因一次意外,他制造了混乱,被人打坏了左耳,但他仍然不懈努力,经过许多次试验,终于做成了电灯,并为它找到最好的灯丝——钨。而且他一生的发明有1000余种。

理想是优秀的基石,为自己铺垫好基石,以后会跑得更快。

优秀属于把求知上进习惯化的人。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敢于去探索,才能有深层意义上的优秀。听说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吗?它的改进人——瓦特本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一次妈妈浇水时,他看到壶盖往起蹦,问了妈妈才知到那是水开了。“为什么水开了壶盖会不停的动呢?”带着这个思考,瓦特对蒸气机进行了改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唐代诗人李白本是个淘气的孩子,不求上进,一日见一老婆婆在磨铁杵,便好奇的问道:“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对李白回答说,她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从而教化了李白,这便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典故。

若没有瓦特的求知,哪能扣蒸汽时代的大门?若没有李白的好奇,那能有浪漫主义“诗仙”的美誉?所以说,想要优秀,好奇心和求知的精神决不能少。

优秀是一种习惯,但它只属于把勤奋、理想、求知习惯化的人,让我们也做成这种人,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吧!

第17篇:让阅读成为习惯

人类需要读书已成公理,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警言名句车载斗量,关于读书的逸事佳话不胜枚举,诸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茧映雪等等。远的不说,就是刚从10年浩劫中走出来的那段时间里,整个社会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是何等强烈、热情是何等高涨!当时的图书馆、资料室完全不像今天,那是比酒店、茶楼热闹得多的地方;如果到阅览室看书、查资料,那是要提前排队或请人抢位占座的,大学宿舍的灯往往要班主任多次督促才会勉强熄掉。正是由于那时的全民学习,才为中国近30年来取得巨大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在充满浮躁、充满诱惑的氛围中,要想静下心来、沉住气,认真阅读点什么、研究点什么,还真是需要有相当的毅力和恒心,何况现在的读物又未必全是开卷有益。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家论坛”如今火爆,恰好说明阅读的冷落和荒凉。有人说,世界正在进入新无知时代,尽管资讯如此发达,但人们对一些基本的常识和原理反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实际上,现在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方式和渠道也在与时俱进,远远超过从前,比如出国考察、外地取经,举办论坛,开研讨会、座谈会、吹风会等等,形式翻新,效果很好,同时并不影响拿文凭、捧学历、得证书。

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觉学习与阅读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有一定距离的。我顽固地认为,在所有的学习形式中,唯有阅读才是本质上的学习。因为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较为特别的生活方式,它可以使人沉静、使人思考,让精神有所寄托,让心灵有所安静。阅读时,每有所得,欣然自喜,一如林黛玉读《西厢记》,“但觉余香满口”,妙处难与君说。易中天先生说得好,我们完全不必急功近利、一味强求读书一定要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只是将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养成习惯,时时处处读起来,如能进而付之实践,那当然更有意义。

只要是生活习惯,又不危害社会和他人,那么你看你的书,我喝我的酒,他打他的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彼此相安,其乐融融,也许,这正是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和本质需要。

比如写博,在xx,现在大家读博、写博已经习以为常。于是有人疑问:写博到底坚持多久?一如当年井冈山下有人发问: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疑问可以理解,担心似乎又无必要。

写博其作用、意义,市广电总台xx台长在接受上级新闻媒体采访时已经从十个方面概括,讲得很清楚,我十分赞同,将其称为“庄十点”,而市文广局xxx局长在“再思博文”中对写博的感受与收获亦有精妙之阐述。

有人这样形容现代社会:不会开车就等于不会走路,不会讲外语就等于不会说话,不会上网、发短信就等于不会写字。也就是说,看博、写博其实已是现代人一种最常见的、最普通的现代工作手段与生活方式,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普通、一样寻常。写博只要不是别有所图的媚上之举和作为取仕之道的终南捷径,那就不是权宜之计,不会“五分钟热度”;何况到目前为止,在宿迁,并没有以“博”划线,“博”而优则仕;也没有人认为只有写博者才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而未写者或少写者皆为思想不解放、行动不一致。这说明,开博的环境是很自由、很宽松的。

第18篇:让微笑服务成为习惯

让微笑服务成为习惯

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说:我已经习惯了。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究竟习惯了什么呢?习惯了单一模式应付每天的工作,还是习惯了固定方式的话术营销,甚至习惯了用机械的工作态度面对不同的客户……习惯,突然变成了一个为自己开脱和辩解的贬义词。我们渴望改变现状,我们需要一个好的习惯来引导自己,以此释放我们的工作激情。

作为柜面服务人员,我的工作就是为客户办理业务。那么,在每天普通平常的迎来送往中,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习惯呢?理所当然的是“微笑服务”了。

网点、窗口、柜员是银行的缩影,银行服务行为的好坏通过柜面服务直接暴露在公众面前。对交行来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但是对于客户,我就是交行。身位交行的一份子,我必须自觉维护全行的形象和荣誉,努力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的服务。

微笑服务,首先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当我们每天接触各种客户却重复着千篇1律的营销语时,我决定尝试换位思考来给客户推荐。在面对办理业务的客户时,先看核心系统里推荐什么,观察客户并根据年龄等相关信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客户,我最期望了解哪一类银行产品,假设之后给出建议,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与客户沟通、交流时,微笑不只是表情的展示,也是对客户最好的礼遇和

尊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真诚的微笑可以迅速拉近与客户的距离,让客户在愉悦的服务中,喜欢和认同我们的营销理念。

微笑服务,同时也是用心服务。在平常工作中注重加强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熟练掌握,用心思考,对自己的工作定期总结、反思。为了能节约柜面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在工作之余努力练习点钞、打字,严格要求自己,在各个环节上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在业务操作时得心应手。

微笑服务不仅是一种服务习惯,也是服务的灵魂。我们要让微笑服务自然融入到每个工作细节中。哪怕面对客户的抱怨,只要一直保持微笑,耐心倾听客户的诉说,“微笑”也会变成一种无言的抚慰,发挥她的魔力,缓和紧张气氛,最后把客户的抱怨转化成为满意。

微笑吧,从这一刻开始;行动吧,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控制好情绪,保持好心态,用微笑来回报客户,用真诚来留住客户!

第19篇:让积累成为习惯

让积累成为习惯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本文旨在论述语文积累的重要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两个方面对语文积累进行了探讨:从学生方面是让他们养成擅积累的学习习惯,经常从语言素材、言语经验方面进行积累;从老师方面要求自身树立语文积累的新理念,第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积累,要从课程结构上把握语文积累。第二,教师要科学地把握语文积累的内涵,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 积累 语言素材 知识 生活习惯

让积累成为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在人们眼中,能滔滔不绝地说、能洋洋洒洒地写的人,才是一个语文素养较高的人。其实滔滔不绝说的洋洋洒洒写的都是他们心中的积累。离开了积累,说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不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无以成语文之大厦。培养学生成语文积累的习惯,树立语文积累的新理念,教师责无旁贷。

语文知识的积累,它既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素材方面,又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经验方面。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积累,养成“积累学习”之习惯:

第一、语言素材方面的积累 1用“心”读文,读中积累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传达的是作者炽热的情与爱,只有读才能把作者深刻的情感挖掘出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让读者与作者笔下人物进行角色换位,使读者的情与作者的情和谐统一,使文本中那些准确传神的、充满灵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心中某种情愫。语文积累是一种文化火种的传承,是一种民族信念的潜移默化,是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从语言的酒窖中发酵出中华思想的芳醇。精凝的语言背后,潜藏的是睿智的心神;不论无意中的妙句还是有意的留白,均透露出无尽的韵思。

2安排学生做成语、鲜活词、近义词的积累。

初中生除了做好课文词语积累外,更要突出对鲜活词汇和成语的积累。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许多老师的感觉不是享受,而是折磨。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词汇贫乏,语言干瘪、乏味,甚至令人生厌。我们知道词汇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安排学生每周摘抄十条成语,成语的条目不规定,但要求做到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造句。这样坚持两年,学生的作文用语就生动丰富得多了。

每年中考的近义词辨析都是让学生比较头疼的题。到了 复习时教师在归纳总结时总能见到一些学生瞪大眼睛、锁紧双眉,课后向我倒苦水:“老师,方法整理我都能记住,但运用时还是不熟悉词语。”这样的问题摆在我面前,我能做的除了教给他方法,告诉他一些常见近义词辨析外,还有就是提醒自己一定要在起始年级安排好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我现在要求学生每周记录两三组词语,而且必须有例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词语使用的准确率,又能丰富学生的语汇。

3、做美文摘抄和读书笔记。

我们学校有着良好的大语文环境,其中开设了深受学生喜爱的阅读课。图书室对学生开放.天文、地理、文学、„„无所不包。一方面,我提醒学生做读书笔记,把自己比较欣赏的语言材料摘录下来,如好词好句,好文段,乃至好的整文,以便于需时使用或平时记诵;另一方面,提倡学生写读后感,主要对自己的思想火花进行记录,如读了一篇好文章,心里有了感慨,或见到诸如古人遗物、生活异常现象等触动了心灵,将这些以札记的形式记下来,从而就有了思想的积累。学生思想活跃而新鲜,有的甚至还比较敏锐,思想积累不仅能促进由思想到言语的生成,而且还能促成学生思想系统化。

4、安排学生做错题集。

学生到了中三,课业负担较重,在大容量的试题复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才做过又忘记的现象。过多的试题并不能促进学生的能力,但不做练习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减少题量,把时间让给学生整理错题。要求学生抄写原题(包括原来做错的地方),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写清正确答案,边上注清楚错误的原因及其他情况。虽然试题做少了,但收效非常好,尤其在语言基础题部分的效果实实在在看得见。

二、言语经验方面的积累

1、课前一分钟说话训练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回答问题时或无言以对或语无伦次,可我们一旦将答案公示与众时,他会迫不及待地说:“我想的就是这个意思,可我说不清楚。”这种现象,是学生的思维“短路”或混乱造成的。如果一味听之任之,这种“说也说不清楚”的现象会更普遍、更严重。吕叔湘先生曾提出过:“语文课上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练习说话,叙述一件事情,或说明一个道理,教师加以指导。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每节课安排一分钟给学生演讲。几年教学实践下来,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45-3>45”。通过每堂课一分钟的演讲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他们不断增加阅读量,有力地提高了写作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带动了其它形式的口语训练。

2、每周一篇小作文训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们的认真笔耕。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小作文 。一般情况,写的内容题材不限。从自我介绍开始,到探讨生活、理论人生,他们试图以柔弱的肩膀扛起这个世界,一句句诚恳的话语是那么热切期盼与人交流。多次笔耕之后,文章的内容不再单调,文章的情感不再虚假,文章的语言不再生涩,他们写出一篇篇情文并茂的习作,尽管他们的笔还是那么稚嫩,但他们没有放弃“搏击长空”。

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语文积累是个过程,不仅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教师要有语文积累的新理念。

第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积累,要从课程结构上把握语文积累。人们都在强调积累重要,但究竟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呢?我们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还应考虑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拓展开来,“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积累只能造就出唯书唯上、缺乏灵性的“书呆子”,却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

第二,教师要科学地把握语文积累的内涵,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需注意纠正以下倾向:

1、忽视语文积累的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把学习者的理解、感悟、体验逐出积累的领域,一味强调记诵,只能是事倍功半。许多人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重读”传统为理由,为不求甚解的读书辩护,殊不知古人重“多读”,更重“自悟”,没有“悟”的“多读多背”与死记硬背并无区别。语文积累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多次反复。利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能够终身受益。但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理解感悟为前提的,“悟”得越多,记诵的效果也会越好。

2、缺乏一种真正的教学对话。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和沟通文化的两代人,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如果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积累需要教师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

3、语言积累指导偏重于知识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觉读书。

4、在文化积累方面,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批判创新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缺乏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的引入;对待名家名篇过分依赖,缺乏批判心理指导。这样的人文教育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只能培养出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屈从者。

5、生活积累方面,太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割裂开来。只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看不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认识生活的目的模糊不清,语文学习仍然是脱离生活的纯工具训练。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面对教育对象的变化与时代文化语境的变化,现时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也应该赋予语文积累以新意,注重联系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教师要以一种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来对待语文积累,要在语文积累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文化精神。要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学校文化的重塑”》,《上海教育》2001年第14期。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语文学科教学论》宋祥 周瑞 李晓明主编。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4.《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5.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 ( 第 1 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1) 6.宗守咏《论语文积累》,2001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7.刘新平《语文创新教学》,《也谈“积累”》,2001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20篇:让安全成为习惯

让安全成为习惯

什么是习惯?大家都知道习惯成自然、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其实就是习惯的影响力。习惯是一个人的性格和素质的积淀与反映,是在长时间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在我们众多的习惯当中,能够成就一生的自然是那些好习惯,而那些坏习惯,就像一颗隐形的炸弹,随时都可能燃爆,不但能毁其一生,还可能殃及其他人。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安全这个词终将陪伴我们一生,安全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习惯动作,就是一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行为习惯后患无穷,严重威胁安全生产。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让他削冬瓜皮来练习,每次练完之后他就随手把刀扎在冬瓜上,老和尚多次劝说,小和尚都充耳不闻,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养成了坏习惯。有一天,老和尚让他给自己剃头,小和尚完事后照样顺手把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结果这样一刀下去,老和尚一命呜呼。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点启示,一些平时不注意的不良行为,任其发展下去,渐渐形成习惯,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安全,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既然习惯的力量如此惊人,那么在养成安全的习惯将使我们更安全。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关键在于自身的责任感和制度保证。责任感和制度可以保证你将安全工作当作是工作的必须,进而形成牢不可破的安全责任意识。而这种安全责任意识会帮助我们在工作时三思而后行,逐渐形成一种自然习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些行为可能是不经意或习惯做出的。但不知你是否想过,就是这些小小的习惯行为或细节,有时会造成后悔终生的遗憾,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像在有危险的地方休息、忽视安全标志的提示而我行我素以及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

其实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行为或小细节是很有助于培养安全责任感的:比如高空作业的工人保持时时系上安全带,公交公司的驾驶员让自己的车天天保持整洁,随手掐灭手中的烟头再丢弃到指定地点,横穿马路走斑马线或人行天桥等。一旦这些细节或行为习惯成自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负起责任来了,而不

是刻意去做。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应加强安全工作意识的学习,坚持不安全就不生产的原则,克服那种以生产效益等理由为借口的蛮干行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千万不要让设备带“病”运行。

我们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并将这种勇于承担责任作为自己的工作习惯。当安全责任成为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后,工作对于自身的意义就不再是赚钱那么简单了,也就不会因为公司的各项安全规定、规章制度而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牵绊,更不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危害公司利益或者伤人害己的行为,一切危及将在自然而然中化解。

安全工作是一项“全天候”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在工作中有无监督一个样,事前、事中、事后一个样,所以一定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只有制定出一套严格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员工按照规范程序操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不过一套好的政策、好的制度要强有力地执行和落实才能显现出它的生命力。

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也不能很快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持以负责任的态度做事,克服侥幸、松懈、麻痹思想,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养成“安全第一”的良好工作习惯,才能远离事故的发生。而“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形成安全工作习惯”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安全。安全是一种爱,是人对人的牵挂与关怀;安全是一种理,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生活方式的理性表达;安全一种法,是文明与责任的体现。安全就像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联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必须牢记安全、学会安全,让安全成为习惯。

《让文明成为习惯范文.doc》
让文明成为习惯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