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范文

2022-10-2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区域经济学论文

云南省烟草行业分析报告

姓名:张旭远 学号:200910405215班级:呈贡金融

一、摘要:

“两烟”是云南的第一支柱产业。1990-2004年的14年间烟草累计实现两烟税利4287.3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0%以上。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自然条件,有较广阔的烤烟种植地域,有600多万亩烤烟生产基地。烤烟收入是云南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共有92个县、789个乡(镇)、200万户种烟,仅烤烟一项每年使农民人均增收100-150元,2004年,烤烟为全省农民人均创收197.5元,为地方财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云南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卷烟工业,全省烟草企业,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卷烟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箱,年产量达到600余万箱。2004年,全省“两烟”创税利已经达到400亿。烟草产业是云南省经济、财政最重要的支柱。

二、关键字:两烟支柱产业 税利。

三、正文

1、国内烟草发展趋势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信息中心专项研究预测,21世纪,我国卷烟消费需求量可能达到最大值约3650万箱左右,在这之后,全国卷烟消费量将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到2010年大约降到3340万箱。近年来,上海、湖南、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卷烟企业迅速崛起,打破了云南烟草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烟草的格局也从云南烟草一枝独秀变成了一超多强。在国家认定的名牌卷烟牌号中,各省市名牌卷烟纷纷上榜,而云南的品牌及比例在下降。云南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比重见图2。

图2:云南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比重

2、云南烟草发展目标

从现在起到2010年,云南省卷烟工业处在一个关键的新发展时期。这个新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卷烟产品在数量饱和之后不可能再继续扩大产量,只能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依靠高科技,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卷烟产品的品质,把卷烟安全性与消费者的接受性统一起来。200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的决定中,

把烟草产业作为十大重点产业之首,提出要通过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巩固提高烟草及配套产业。要高度重视专利、技术标准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的具体要求。要“以烟草、天然药物、中药材、生物农药、花卉、绿色食品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标准开发,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加紧制定专利技术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规划,普及专利和技术标准知识。积极培育和发展名牌,用品牌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2003年9月,云南省完成了九大卷烟企业重组,将原来的会泽、楚雄、大理、春城、大理、玉溪红塔、昆明、曲靖、红河九家烟厂整合为昆明、玉溪、红河和曲靖四家卷烟厂,36个品牌整合到20个以内。云南烟草行业提出了“做精做强做大品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实现云南烟草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云南烟草企业申请专利状况

云南现有卷烟企业1985—2004年申请专利现状见图8。图中每个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包括了被整合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还包含A24B、A24C、A24D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

图8:1985年——2004年云南四家卷烟厂烟草专利申请状况(件)

在云南四家卷烟企业中,玉溪红塔卷烟厂技术中心是国家级的7个烟草技术中心之一,昆明卷烟厂技术中心是烟草行业技术中心,均拥有较强综合实力。从云南省四家卷烟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发明专利申请仅占云南省烟草发明专利申请的12%;实用新型专利占云南省烟草实用新型专利的20%;外观设计专利占云南省烟草外观设计专利的39%。四家卷烟厂申请专利量在云南省烟草专利申请量中所份额不高。

3.1、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情况

1985—2004年,在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见下表。

表: 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件)

表中数据包括了国内外和云南省烟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情况。从表中可见,云南烟草发明专利多集中在卷烟的生产工艺和制备上,占全国的7%;云南省在烟草栽培、育种、肥料、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占全国同类的15%;而在A24C、A24D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却很少;云南省烟草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较低,仅占5%。

3.2、烟草技术领域申请专利现状评价

经过对1985年—2004年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实用新型授权状况的检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20年来,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处于平稳增长的趋势。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烟草专利全部集中在发明专利上,发明专利授权占国内外在中国烟草发明专利的59%,并集中在几家大的烟草生产商和烟草机械制造商中。这说明,外国企业对我国烟草技术领域的占领是很明显的。

我国烟草行业申请专利状况,与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相比,处于在初级阶段。从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分析,中国烟草业无论是在烟叶和卷烟的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日本烟草、雷诺兹等跨国烟草公司几乎瓜分了包括卷烟制造工艺、卷烟产品设计、卷烟材料和烟草新技术等整个卷烟制造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以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和雷诺兹为甚。日本烟草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则更多地集中于核心技术的外围改进型技术。中国卷烟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技术则更多地处于卷烟工业技术中的边缘技术,较难对跨国公司形成技术壁垒。

从云南省烟草专利申请总体情况分析,无论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还是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与省外相比较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与云南烟草生产在全国和全省所占经济地位是不相符合的。从云南四家卷烟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出:一是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少,大多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更少。与国外跨国烟草企业相比,难以形成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二是从2004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全国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看,位居前10名的企业中,云南省仅有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两家企业。红河、曲靖卷烟厂未能进入前十强的行列。三是云南烟草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低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质量不高,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转化实施低。云南是烟草生产大省,但不是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强省。多年来,云南烟草产业其经济效益掩盖了技术创新薄弱的状况,这应该引起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云南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从烟草大省向烟草技术创新强省的历史性迈进。

4、对云南烟草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目标分析

4.1、云南烟草技术创新目标

烟草是云南最具比较优势,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总体框架下,确定出适合云南实际的技术创新目标是很有必要的。云南烟草技术创新目标要在立足于满足消费者健康、安全和保健要求的基础上,扶持云南烟草产业的壮大发展,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持国内市场第一的地位。云南烟草要结合开发烟叶新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加大中式卷烟、低焦油、超低焦油;改造提升打叶复烤膨胀烟丝(梗丝)、制丝、卷接及加工工艺;扩大烟草新用途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实现云南从烟草大省迈向烟草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2、在烟草机械方面,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提升云南卷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从卷烟机械技术领域在中国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分析,无论是省外、还是云南省的卷烟企业都不具有优势。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走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是云南卷烟机械技术创新的选择。昆明船舶集团公司是我省烟机制造的大企业,所走也是引进——消化创新——自主创新的道路。目前,昆船集团公司制造烟机已在全国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在烟草机械技术引进中,尤其要重视豪尼公司、吉第公司在中国拥有专利状况,避免花钱引进技术,又遭侵权讼诉的现象发生。

4.3、在卷烟制备工艺方面,利用生物资源自主创新,开发安全型卷烟新产品。

从卷烟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在中国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分析,在用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与卷烟产品安全性的改善相结合,开创中国烟草工业独有的新型混合型卷烟,开发具有特色的安全型中式卷烟,对提升云南卷烟产品有着广阔前景。外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中国专利申请甚少,国内多属于非职务发明。目前,云南在混合型卷烟的中草药和特殊添加剂的研究已经有一定基础,对筛选出能够与烟草香气味协调,又能保健、减害和减缓呼吸道疾病的中草药,对中和烟气中某些不利成份,增加卷烟香料的双重功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云南省在此技术领域大有可为,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形成自己独有的专利技术,为提升云南卷烟产品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总结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自然条件,有着广阔的烤烟种植地域。但在烤烟种植品种方面,存在主栽品种单一,不利于烟草工业进行多品种、多产地、多等级、小比例的配方需求;烟草等级还不能满足卷烟配方结构的要求;部分烟叶内在化学成份缺乏协调性等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把烟草纳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范围,云南省在烟草品种选育上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利用国外优良品种与云南烟草资源,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选育和开发烟草多抗、高香味、低焦油、中烟碱、含钾高、可用性好的新品种,可从源头上提升云南烟草科技含量。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黄学跃.云南烟草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烟草在线专稿2005-4-12()

2、王彦亭.自主知识产权事关中国烟草安全《中国烟草》(2004年,第13期)

3、程永照等.用高技术改造和发展云南烟草产业研究《烟草科学研究》(2004-7-16)

4、2004年度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中国烟草科技网2005-3-18

5、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编 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月)

推荐第2篇:区域经济学论文

河南农业大学

区域经济学论文(设计)

题目宁波区域问题分析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经济学专业2009级1班学生姓名朱天乐

2012年4 月 1 5 日

摘要

宁波简称“甬”,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的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湾相望,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与台州相连。宁波是中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是较大的市,拥有地方立法权。宁波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枢纽港,东南沿海的重要工业基地。在区域上宁波占有很好的地里优势,区域产业布局广泛。

关键词 枢纽 东南沿海 区域产业 地里优势

1.引言

具有1200年历史的宁波港,是我国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宁波港由北仓,镇海和宁波老港三个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口港于一体的大中小泊位配套,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2.宁波港口经济(过去)

《宁波港史》记载,历史上,在北宋时,西亚的波斯(今伊朗)商人经常来宁波做生意,当时的政府还专门在波斯商人聚居地设置了一个“波斯馆”,波斯商人在附近还造起了清真寺,波斯巷因此而得名。后来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可知宁波是全国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到了北宋后期,明州港是当时五大港口之一,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市舶司(类似海关的机构),舟山、温州诸港也在管辖范围内,还一度规定“非明州市舶司而发往日本、高丽者,以违制论”。

3.宁波经济优势(现在〃未来)

首先: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商务业务扩展性非常好。通过宁波港在众多国内航运支线和发达的铁路,高速公路网,货物能够快速直达沿海各港口〃长江沿岸城市以及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内陆省市的广大区域。其次:通过宁波至上海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成2小时交通圈的同城效应。杭州湾跨海大桥重塑了长三角南北两翼交通大平台,上海,

南京,杭州,宁波共构成成长三角未来的棱形城市空间格局,尤其是宁波进入上海的2小时圈,形成了显著的“同城效应”

还有:宁波辐射长三角经济腹地大,2007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共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万亿元,占中国经济总量的18.9%,市场开发潜力十分诱人

最后:宁波处于长三角的出海口,是长三角地区开展对外贸易的战略要地。宁波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金海道的中心位置,也是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心,拥有几位优越的港口和海上交通条件。

4.区域经济,宁波的海陆空

近年来,宁波经济快速发展和交通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已经从昔日的交通“末梢”成为今日的交通枢纽。宁波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宁波机场是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拥有30多条国内航线和直达香港。首尔等地区,国际航线:已经建成多条高速公路。宁波即将成为中国大陆沿海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空港交通:以宁波为中心,两小时交通圈内,有四大国际机场。

高速公路:以宁波城为中心,有一环六条高速公路,向北(跨海大桥)连接上海〃苏州;向西(杭甬高速)连接杭州南京;西南(甬金高速)连接内陆地区;向南连接南方各大城市;向东连接舟山群岛。

高速铁路:于今年开工的南京杭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连接杭州南京。甬台温高速铁路将于明年开通,连接南方各大城市。

5.宁波的发展地位取决于港口的区域战略地位

宁波港是我国重点开发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它处于中国沿海与长江黄金水道“T”型航线的交汇点,扇面连接世界各大港口。宁波港已拥有500吨级以上生产泊位6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与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的518个港口有运输贸易往来。1999年货物吞吐量966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

据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介绍,宁波的发展从客观机理上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禀赋。港口资源优势决定宁波的发展优势,港口的战略地位决定宁波的

发展地位。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质上是从港口兴起——港口工业城市发展——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历史。宁波市紧紧抓住了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临港工业发展带来宁波产业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变化。随着港口开发和港口资源优势的发挥,宁波确定并发展临港工业,发展石化、电力、能源原材料基础产业,并它们作为宁波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大工业标志产业,这改写了宁波几乎没有重工业和大工业的历史,使宁波产业基础和产业格局开始出现了质的变化,商业性、加工型、消费型小城市被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取代。同时,临港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宁波经济相对封闭和无辐射力的状态,经济开放局面迅速打开。

6.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1999年,国务院正式确定了宁波市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表明,宁波市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正是实现其区域经济战略地位的过程。特别是1984年以来,宁波市坚持不懈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跃动,陆续争取了重要港口城市、重要对外贸易口岸、重要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地位,最终确定了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定位。

宁波的巨变和质变,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逐步形成之中。目前,宁波区域经济中心的经济总量基础已经形成。而且,经济发展不仅具备“能量”,更具备“能力”,也就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数字上看,宁波已经具备特大型城市的基础:2000年,宁波市GDP达到1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50亿,港口是一等港,人均收入1万元,储蓄存款1270亿元,国有资产总资产,包括部、省单位在内的,超过1000亿。

长江南翼经济中心的定位,将为宁波带来区位优势。最近,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宁波的热门话题。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宁波到上海的距离仅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不仅仅是与上海的距离近了,而且,将从过去的交通的末端转变为枢纽。尤其

是慈溪,居于上海、杭州、宁波的中心地带。

7.进口贸易能够获得政府诸多政策支持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进一步鼓励境内外企业扩大进口贸易。宁波市为鼓励引进境内外外贸企业在宁波开展进口贸易,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也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鼓励开展进口贸易的优惠政策。

8.展望宁波未来

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更加繁华,更具潜力的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形成。为顺应这个大趋势,宁波已规划建设工业资源类〃农林资源,高端消费品类等四大类,十二大板块的保税进口专业市场。“走遍天下,不及宁波江夏”,宁波人曾经以昔日宁波的辉煌而自豪,如今的宁波,随着东方大港的崛起,坚持以港兴市,以商兴市战略,必将再铸造新的辉煌,未来十年,宁波将着力打造五大中心:上海经济区南翼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国际会展业中心,国际现代化物流中心。未来宁波将充分依托大上海,并将以结构调整,功能提升和布局优化为三个着眼点,大踏步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迈进,使宁波真正成为亚太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

推荐第3篇:区域经济学论文

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班级:国际商务096班

姓名:

学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简述、特点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包括整体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系,是完整的,子系统的不协调会限制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整体系统也要控制子系统,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性:只有做到公平,当代人才能获得和后代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动态性:整个体系当中的子系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注意子系统的协调;效率性:因为效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效率性作为重要特征;可控性:在整个体系的运作当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体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调控来保证整个体系的顺利进行;地域性: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地域特点。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3、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4、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5、“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不恰当的消费模式所导致的贫困加剧、环境恶化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是地球人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模式,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高消耗,高消费,然后造成高污染。这种方式是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加快经济的增长,靠高消费生活资料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机会出现资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种模式,把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是区域经济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保持企业各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生产,要流通,要使消费者消费,这是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就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环境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想可持续利用,就需要人们充分并且有效使用自然资源,不应该过度的索取和对自然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废物不能被循环利用,这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的是不浪费和集约型的方针。要简历资源的价值体系,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消费市场的市场经济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优化资源的配置,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的调控来明确资源的使用权,规范自然的使用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驻澳策略,应该把高科技以及技术研究结合起来,加速科技的进步,提高科技的贡献率。要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名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作为中心,把高产和高校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内在的动力,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城市的竞争力不再仅仅是城市个体之间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市所在区域的整体实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推荐第4篇:区域经济学论文 商丘

商丘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问题

产业集群所表达的是一种规模经济效应。各种产业和经济聚集,从而具备向心力,吸引更多的产业,在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以商丘市为例,来探讨一下商丘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给出的建议。

商丘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目前,商丘市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20个。主要是:永城面粉加工、夏邑车站镇食用菌生产加工、夏邑会亭铸造加工、夏邑会亭打火机生产加工、虞城利民镇食品加工、虞城稍岗钢卷尺生产加工、虞城棉纺加工、梁园区铝加工、梁园区农产品加工、梁园区农药化工、睢阳区木材加工、睢阳区纺织加工、柘城金刚石微粉生产、柘城单楼铝制品产业、柘城河西杨木加工、睢县皮毛皮革加工、睢县食品加工、睢县木材加工、宁陵县白酒生产、民权县葡萄酒产业等。全市产业集群拥有各类企业1741家,从业人员148410人。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57.2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27.36亿元,上缴税金5.33亿元,实现利润15.34亿元 ,固定资产115.18亿元,资产总值140.1亿元。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的特点

1、发展速度快。目前,商丘市重点行业中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如虞城稍岗钢卷尺生产加工产业集群,过去仅有零星几家小企业,现已形成拥有钢卷尺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275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钢卷尺加工企业67家,年生产各种卷尺6亿多只,产品有30多个系列,150多个品种,产品遍销全国,是全国最大的钢卷尺生产基地。2007年,钢卷尺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8亿元,增加值5.04亿元,利税1.9亿元,资产总值8.92亿元,上交税金1.1亿元。永城市的面粉加工、虞城的棉纺加工、科迪的食品生产、睢阳区的纺织服装和木材加工、柘城的金钢石微粉等产业集群,都是在不长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年产值几个亿,乃至十几个亿的产业集群。

2、形成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商丘市的钢卷尺、金刚石微粉、打火机、面粉、方便面、速冻食品等均在全国销量中占有较高份额,虞城生产的钢卷尺占国内市场的85%,夏邑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长江以北市场的50%, “科迪”、“福润”牌速冻食品,“科迪”牌液体奶、“宇花”牌面粉等5种产品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九兴”面粉、“诚实人”牌方便面等12种产品荣获“河南省优质产品”或“河南省免检产品”称号。“张弓”、“江华”、“鹤都”等商标分别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称号;永城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永城)面粉城”称号;虞城县被中国计量协会批准命名为“中国(虞城)钢卷尺城”;夏邑县荣获“全国食用菌生产优秀示范县”称号;永城市汇丰面粉有限公司小麦生产基地,永城市皇沟酒业有限公司小麦生产基地,商丘市广安乳业有限公司草莓、玉米生产基地,河南省未来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火龙果基地等4家企业被省认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3、形成了一批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的集聚规模和产品链条的拉长,逐步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循环利用的经济增长方式。如:虞城利民镇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是以科迪食品集团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循环加工企业群,集科、工、农、牧、商于一体,已成为中原地区比较大的乳品加工基地。集群内有科迪奶牛胚胎中心、科迪乳业公司,科迪面业公司,速冻食品厂,罐头食品厂,冠生园科迪食品公司,科迪生物工程公司,奶牛养殖场,挤奶站等30多家企业。主导产品有奶牛胚胎、乳制品、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蔬菜、罐头、方便面等十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2007年,该集群资产达到20多亿元,实现总产值16.3亿多元,实现利税1.6亿多元。产业集群带动了周边几个乡镇的600多万亩种植产业和1000多奶牛饲养户的发家致富,带动了几百家印刷包装业、运输业和拉动了农资的发展,形成相互促动、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大产业集群链条,构成资源、环境、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圈。

4、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007年,商丘市产业集群实现出口创汇8.77亿元。夏邑会亭的铸造产业集群出口创汇2.52亿元,虞城稍岗的钢卷尺产业集群出口创汇0.7亿元,睢县的皮毛皮革加工产业集群出口创汇0.3亿元,柘城县的金刚石微粉加工产业集群出口创汇5.25亿元。2006年,商丘市的肠衣企业依

靠集群优势参加了日本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审查。河南万新肠衣有限公司、商丘福隆肠衣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通过了日本为加强食品和农产品中农、兽药和化学残留控制而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的审查,首批获得日本注册,取得了肠衣产品出口日本的通行证。欧盟、美国等国家对我国一次性打火机企业设置了“打火机安全标准法案(CR法案)”。夏邑县组织5家规模较大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攻克了“CR法案”中的有关技术要点,使其所生产的打火机全部符合“CR”标准,通过了欧盟国家产品质量。目前,夏邑县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融资难。企业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后,往往因流动资金的缺乏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融资难是商丘市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竞争激烈。虽然产业集群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形成集散优势,但无序的竞争使产品价格下降,并成为企业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管理水平落后。企业高管人员缺乏,管理人员收入较低;缺乏稳定的销售队伍;人才流动快,部分企业位居边远的乡镇,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企业成为别人的培养基地。多数企业目前仍处在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产品单一,产品链条短,尚未形成产业链。

品牌建设滞后。多数钢卷尺企业以代工贴牌生产为主,自有品牌建设落后,相对江浙企业我市钢卷尺企业产品价格明显偏低。

进出口水平低。我市企业出口往往以通过外贸代理公司出口,自营出口能力很小。

企业优惠政策不统一。由于用电政策不统一,虞城稍岗镇钢卷尺企业已经开始搬离,部分企业搬至县城和商丘开发区,使刚刚形成的钢卷尺集散区有分崩离析的可能。由于相对固定资产投入较小,柘城的金刚石微粉企业已经有一部分搬至郑州和上海等地,形成对我市企业的竞争。

提出建议

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建议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使企业充分认识到融资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规范财务,为融资创造先决条件。鼓励企业以多家企业互相担保贷款形式,实现融资。充分利用信用社的贷款优势,用活用好本市自有资金。

针对市场和价格竞争问题,建议要成立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沟通企业营销渠道。要加强对企业老板之间的沟通协调,避免不正当竞争。

针对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经常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适当提高企业管理人员收入水平,以绩效考核形式增加企业高管和销售人员的收入。

针对产品单一,产品链条短,尚未形成产业链的问题,建议企业通过产业配套实现延伸产业链的目的。

针对品牌建设滞后问题,建议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评比活动,政府要设立奖励基金用于名优产品或技术创新的奖励。鼓励企业开发自有知识产权,并及时申请专利,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针对进出口水平低的问题,建议要加大本市外贸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成立专职的服务队伍,并组织有外贸经验的人员成立外贸报关和结算中心,为企业代理出口程序。要加快商丘海关建设,减少企业进出口的困难。要加大外贸人员引进的力度,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结合山东经验,对出口创汇产品,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补偿或免息。商丘师院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可以根据需求考虑设立国际贸易专业,培养进出口贸易人才。

针对企业优惠政策不统一问题,建议对企业允诺的优惠政策政府一定要落到实处,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的干预和无谓的检查,给企业多留休养生息的时间。 结束语

商丘市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够利用好中央和省厅出台的优惠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加商丘市居民的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区 域 经 济 学》

结课论文

专业:经济学

班级: 09-2班

姓名:郑贺元

学号:540906020258

推荐第5篇: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键字:城市化;区域的“城市性”;新型发展道路 中国城市化现状

在2013年末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3.73%,虽然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仍有约6.5亿农村人口。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人口的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城市化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二、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人口学给城市化的定义,流行的是美国人口学家威尔逊主编的《人口词典》的解释:“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显然,他们强调“人口城市化”。也有的人口学家直接用“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如美国著名人口学者赫茨勒就这样说:“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 经济学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强调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和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过去一个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

在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给出这样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仅突出了农村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型转化,而且还强调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既着眼于农村发展,又着眼于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城市化定义。

上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种经典表述,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者处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国度而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城市化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城市化深刻内涵的认识也应该不断丰富。上述几种经典表述,是对发展中的城市化深刻内涵的科学概括,给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含义的新认识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呢?这里需要引进一个概念:区域的城市性。所谓区域的“城市性”,表示一个区域的综合特征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管理及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很小,“二元”结构不突出。在这样的区域,人们住在乡村也能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是一个具有“城市性”的区域。 与区域“城市性”相对应的是区域的“乡村性”。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聚落,而乡村与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制度、管理与观念等方面结构特征完全不同,乡村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乡村性”,城市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城市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集聚高地,“城市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城市在对腹地农村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既不断提高自身的“城市性”程度,同时又改造农村地区的“乡村性”,农村地区会逐步退化“乡村性”、生长“城市性”。这样,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不断提高,区域城市化程度也就不断提升。 显然,“城市性”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可以从新的视角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含义,给城市化定义作出新的表达:所谓城市化,就是在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城市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两种城市化发展道路

将“城市性”引入城市化的内涵,对城市化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就会有新的认识。概括起来说,自城市化出现以来,人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志是人口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1760年产业革命推进城市化的起步以来,世界城市化主要是走这种发展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又称人口城市化,是原发型的城市化道路,工业化是这种城市化的基本推动力。由于工业化催生了工业,而工业布局又集聚在城市,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农村劳动力比较收入低于城市工人,就会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家庭人口也会随之进入城市,人口城市化率就会逐步上升。而工业化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也就持续发展。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虽然会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却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农村的衰退;二是“城市病”的普遍出现,发达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促使人们深刻思考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化发展道路也逐渐开始转型,出现了一种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管理与空间布局等结构向城市转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程度的核心标志是区域的“城市性”。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人口城市化率达50%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大面积地出现。显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过程中孕育的,如果说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道路,那么,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则是新型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明显提升了区域的城市性,与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当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时,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就开始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转变。这个特征表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具有向结构转换型城市转变的必然趋势。 第二,区域城市性的提升是广域性的,是城市化的“泛化”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小城市及郊区的扩散,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变动趋向和城市化的“极化”发展完全不同。这个特征反映了城市化的社会进步性,缩小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实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历史的“乡村城市化”,提升了国家和区域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居民不论是居住在城市区、郊区还是乡村地区,都能从事现代生产方式,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变化,从而推进了社会发展。 第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工业化,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不仅有工业化,还有信息化。因为信息化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可快速、广域地通达要素的空间联系,比工业化更有力度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将呈上升趋势。

四、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013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为53.73%,已超过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换型城市化转变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走什么样的新型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选择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国会逐渐弱化,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农村人口过多、过快地向城市集中,会超越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造成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出现的“城市病”,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有必要在规模和速度上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第二,农村发展出现的新因素,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会产生“黏性”,一些已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农村的“回流”。这种现象目前虽然不多,但表现出一种重要的趋向,也会导致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会逐渐趋缓。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也在发生,从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减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势头。

(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基本标志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这种城市化已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并会逐渐强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从对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城市化道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乃至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两种城市化道路会在我国并存,显然,这是一种“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相对于我国过去那种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今后及未来时期应该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三)“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也可称“转移”与“转型”同时推进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与“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三者相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城市化的推动力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单一推动的。当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当然信息化与工业化也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从人口流动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农村人口会就地实现城市转型,另一方面,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会向郊区或农村地区流动。“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较为复杂,既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又有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人口流动和就地转型并存。

第三,从城市的空间结构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集中而“极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泛化”;“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则两者兼有,空间结构既有集中而“极化”,又有分散而“泛化”。

第四,从城市化率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一般在30%以下;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高的情况下,50%的城市化率一般是这种城市化的起点;“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只有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生时才可能出现,一般也是出现在城市化率超过50%的发展阶段。

第五,从区域的“城市性”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因为是集中而“极化”的空间结构,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因为是相对“泛化”而相对均衡的空间结构,并且出现城市化地区,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高;“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因为具有两者的共同特征,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高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但又低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总体上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性”。

第六,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看,由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第一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产业结构大体上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处于后进地位;由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有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大体呈现出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也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也会出现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相同特征。 从以上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是符合中国国情,更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走出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走向人口转移和结构转换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

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当前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但仍然是一种过渡性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方向将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时,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将会取代“双轨”发展型的城市化,成为那个时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形式。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将会出现逐步升级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从1949到2000年的50年间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大体也是50年左右;第三阶段是增长引起需求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化。与第二产业就业具有周期性特点相比较,第三产业巨大的就业潜力是结构性的,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了城市就业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了农业的边际产出,有利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这一过程最终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

五、结论

依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组成了一个互为促进关系的动态系统,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就业率和城市人口密度作为系统内部的关键因子相互作用影响促进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发展。相应的政策取向是,一方面,政府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城市就业率和人口密度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推动内需经济增长。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键因子进行系统考虑的基础上,寻求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7. [2]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型[J].城市问题,2001(3):4-7. [3]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评述[J].经济评论,2007(4):143-150.

[4]郭晔,赵艳群.城市化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1):109-114.

[5]沈坤荣,付文林,李子联.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式转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1):46-54.

[6]王稳琴,王成军,刘大龙.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3-128.

推荐第6篇:广州区域经济学论文

1.试以广州为例,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谈谈广州市在金融危机和后亚运时代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理与区位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二.广州的政治经济地位

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广州又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交通门户枢纽。新白云国际机场是全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也是世界大型航空枢纽机场。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广州信息港是全国电信和互联网三大节点、三大国际出口之一。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中心大港,广州历来是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要门户和窗口,故称“千年商都”。明清长期锁国,唯广州一口通外,富称“天子南库”。新中国建立以来,广州一直为祖国“南大门”。自1957年起,我国每年春秋两季专门在广州举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称“中国第一展”。从2007年第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会址现所在地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先进的国际会议展览基地之一。2008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169家在广州投资。

三.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广州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稳定作用初步显现,对广东经济平稳运行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广州像沿海各大城市一样面临严峻考验。但是通过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三大需求协调发展,广州经济在冲击中站稳了脚跟。

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广州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出口“腿长”、消费和投资“腿短”的格局已经改变,2008年1月至11月,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出口总值增长15.2%。三者预计全年将分别迈上3000亿元人民币、2000亿元人民币和400亿美元新台阶,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初步形成。危机的来临对传统、落后产能形成“倒逼”态势,善于应变的广州人把危机看成了调结构、促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

以亚运为契机,2008年,广州市相继出台了《推进市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以及节能减排、小火电关停等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调整结构的力度,引导低附加值生产加工环节,纺织、服装、五金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从而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认为,从广州自身发展看,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大的改变。特别是广州目前发展面临两大难得的机遇:一是2010年将在广州举办第16届亚运会,二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给予广州新的定位——广州要建成珠三角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目前广州市已制定多项措施,积极化解经济下行风险,同时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注重保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经济平稳发展与全面提升发展后劲相结合,在调整中“广筑巢、广育苗”,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以亚运会为契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把握亚运为的机会,分批将城市内部一些非政策支持的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企业、依赖各种要素(包括除资金、技术等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各种要素)行业转移到省内外其他城市工业园或者东南亚地区去;大力加大“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城市“腾笼换鸟”,将土地释放出来,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入驻。

为广州市在金融危机和后亚运时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广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矛盾凸显,亟需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互动发展 简言之,广州的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应该从过去的拼资源、拼汗水,转型至拼智力、拼服务。

• 应该符合“六坚持”的标准:坚持在区域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坚持实现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城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统筹;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要求;坚持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达到共同富裕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 广州可以考虑重点发展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捷运技术等。可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旅游产业。

• 提高广州城市化发展水平要树立城市转型发展新理念,探索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城市化道路。要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建设经济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人文关怀备至的理想城市。特别要树立绿色、智慧、包容、以人为本的四大发展理念。

3.试以你最熟悉的一个城市(以你自己的家乡)为例,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谈谈该城市发展应该如何定位?说明该城市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何在?

潮州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关键词:潮州市 旅游

SWOT 分析

一、潮州市旅游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Strengths 1.旅游资源丰富

潮州市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有:

⑴种类丰富。根据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 ) 分析, 潮州市拥有全部 8 主类旅游资源, 资源 类型齐全。

⑵总量多。潮州市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 著名侨乡, 素有 “海滨邹鲁”、“岭海名邦” 之称、“中

华古典文化橱窗” 等美誉。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潮州市的 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突出。全市现有文物古迹 728 处, 其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处, 是粤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这些人文胜迹在广东, 甚至在全 国都有一定影响。

⑶文化品位高, 内涵丰富。潮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与中原

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融渗透,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类型—— —

潮州文化, 是潮州综合的人文旅游资源。其特点有:

一、内容 丰富。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 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 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蕴涵 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

橱” 。

二、品位高、特色鲜明。其建筑、雕刻、饮食在全省、全国 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地位。如潮剧为全国十大出国演出地方 剧种之一; 潮州刺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 潮 州木雕是我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大吴泥塑与无锡惠 山泥塑、天津泥人张同为全国三大泥塑产区; 潮州枫溪的工

艺陶瓷以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 见长, 是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被誉为 “中国瓷都” 。 ⑷开发潜力大。潮州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种类多, 适 合多种经营与开发、创新发展。而这些也是潮州发展旅游的 先机和基础。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开发。 2.区位条件优越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 西与福建接壤, 省内则与汕头、梅州等著名的旅游城市接壤,这样可以吸引旅游客源就近前来游览。交通方面也比较方便: 潮州地处要塞, 公路与铁 路都相当发达汕汾高速公路、国道 G324 线、广梅汕铁路等 重要干线都经过境内, 与省内及周边城市连接紧密, 邻近汕 头外砂机场与规划建设中的潮汕国际机场。另外, 汕梅(州) 高速公路、潮揭 (阳) 高速公路、厦深铁路正在建设, 交通条 件上对外进入相对比较便捷。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区域 社会经济的发展, 潮州区位条件堪称粤东之优。 3.旅游客源市场优势

首先, 潮州比邻汕头、梅州以及厦门等著名旅游城市,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不少游客就近前来游览; 其次, 作为 著名的侨乡, 1000 多万的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 这是潮汕旅 游发展的先天市场条件。同时, 华侨也丝推广潮州旅游形象 和以侨引外的条件。再者, 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以及自身所 具备的其他优势,它将成为珠三角地区以及厦漳泉地区乃 至长三角地区出游选择的重要目的地。客源市场优势比较 突出。

(二)劣势分析 Weaknees 1.产品特色不鲜明

潮州市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没有充分发挥 这些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应,还停留在普通大众化观光旅 游方面, 没有形成鲜明的主题形象和高品位、组合型的系列 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项目。现有的大多数旅游产品已经较

为老化、单一, 缺乏较强的吸引力, 主要表现是产品结构不 合理, 仍然是以文化性的观光旅游为主, 处于较低层级的阶 段; 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慢, 创新不够; 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不强, 观光类占多数, 给游客带来的体验参与比较少。 2.旅游品牌定位不准

潮州旅游品牌定位方面存在着 “贪大”、特色不鲜明、定 位过高或过低、定位混乱等问题。在旅游品牌的形象提炼

中, 没有准确提炼品牌形象、反映内容不贴切, 缺乏时代感、品牌宣传口号不洗练等等。如主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等名片, 在如此激烈旅游市场竞争中, 面对更为理性的旅游消费者来说, 已难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加上潮州的客源市场目标基本定位在珠三角及周边地区, 没有进一步向内陆或国外延伸,使得客源市场空间更为狭 小。

3.宣传营销不充分

从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潮州在旅游宣传和营销方面

力度仍然不够, 旅游产业的广告远远没有市场规范, 没有设 立专项的宣传促销经费, 各部门各单位力量薄弱, 未能形成 统一联合的促销格局;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推广与营销 执行渠道、宣传推广不到位而得不到外界的认可和接纳, 影 响了潮州市旅游资源知名度的扩大和提高。 区 域 经 济 52 北方经济 · 2009 年第 2 期 NORTHERN ECONOMY 4.旅游接待能力较弱

旅游住宿设施不完善。 目前, 全市较具规模的酒店有 28 家,近百家低档旅社, 共有客房 1577 间, 床位 2997 张, 餐位 7640 个。目前仍没有五星级酒店。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 讲, 潮州的酒店接待能力都处于劣势。由于酒店规模小, 大 多数管理、服务水平有限, 经营特色不突出, 全市旅游酒店 的整体竞争力较弱。 旅游景区景点都比较小, 可进入性差, 设施不齐全, 整 体的接待能力低。难以吸引和接待大批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

此外, 本市旅行社数量略少, 且规模不大, 实力不强。其 中国际旅行社 4 家, 国内旅行社 14 家, 整体接待能力和服 务水平比较有限。

5.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不高

尤其在旅游旺季更凸现不足,目前全市导游人员大都 是学历较低的中专学生,而且各旅行社的导游人员有相当 一部分没有导游证,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旅游质量。 此外,由于潮州市的旅游整体实力不强,大环境吸引能力 弱, 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吸收, 不利 于潮州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6.体制不够健全

近几年, 潮州市千方百计筹集资金, 投入巨资对现有旅

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保护修复、改建扩建, 但是, 由于发展 大旅游的运作协调机制没有建立, 资源的管理权限分散, 多 头管理, 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 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 不利 于统一规划, 有时牵涉到各部门之间利益, 难以迅速达成共 识, 形成合力。

(三)机遇分析 Opportunities 1.省政府大力支持

由于当前粤东潮州、汕头、汕尾、揭阳 4 市整体经济实 力在省内地区较为落后,省政府为加快这 4 市经济发展速 度、协调全省经济的和谐全面发展,于近年加大了扶持力 度。潮州市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 获得丰厚的投资资金, 有 利于本市旅游业的开发建设。 2.市政府重视

在潮州市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潮州市的旅游有了很

多可以利用的优惠条件和协同效应。潮州市政府根据 《潮州 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将潮州市旅游总体定位为: 世界潮 州文化之源, 广东东大门, 粤东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地。提出 了旅游旺市的发展战略,为潮州市发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 依据; 也给本市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潮州市在粤东 旅游的龙头地位日渐凸显。

(四)威胁分析 Threats 1.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薄弱

旅游业是一个相关性非常强的综合性产业,涉及到很

多行业和部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六大环节, 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必须各行业、各部门密切配 合。但由于本市相关行业发展相对落后, 直接影响了旅游业 整体效益的发挥。 2.周边地区竞争激烈

潮州市周边分布有汕头、揭阳、梅州以及厦漳泉旅游强

娱 势地区, 这些地区都将旅游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潮州旅游 资源与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区域竞争激烈, 形成强 大的竞争压力。东受武夷山、西受粤中和粤北、南受南澳岛 竞争影响、北受江西影响。如何协调好以之关系, 化弊为利, 显得尤为关键。

二、加快潮州市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突显产品差异化

在保持观光旅游的情况下,应在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上 加大调整力度,创造性地提出本地区旅游的游客利益点和 旅游品牌形象个性,针对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和出游

动机, 发展品牌旅游、特色旅游, 探索新的旅游热点, 加强旅 游者高度自我参与及体验。如潮州甲第巷民居展览馆中可 按照旧时百姓的平常生活景象进行恢复,并允许游客参与 到百姓的日常起居, 体验一把纯粹的潮式生活等。

(二)准确定位与传播旅游品牌

潮州市旅游品牌塑造和宣传要围绕定位开展工作。 主要以

下方为基础: 一是明确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 依托潮州市已开 发和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 寻求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特征; 二是 从文化方面进行定位,深入挖掘潮州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充 分展示独特的潮洲文化资源, 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精 神和文化享受。另一方面, 通过采用先进的营销理念与潮州市 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起来,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整 合各方力量, 进行开展统一的旅游品牌传播。

(三)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潮州市的旅游教育、科

研机构可同旅游业建立畅通的联系机制, 互动合作, 为旅游 业订单培养输送专业人才,提高全市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 质。

(四)加强区域联合

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推动潮汕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

消除旅游合作项目的市场化障碍, 实现利益共赢, 是充分发 展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必由之路。但 在合作过程中需要确立并发挥良好的制度安排的作用, 打 破由于原有旧制度带来的路径锁定影响,切实使区域旅游 合作惠及合作各方。

(五)加快体制改革

改革现有体制, 弱化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运营模式, 加强 政策性的宏观调控, 理顺各方管理。潮州旅游离不开各相关 管理部门进行间接调控管理, 提供公共服务产品, 但也要求 管理部门在参与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 应规范自身的行为, 尊重市场规律, 着重在建立和完善旅游法规体系, 规范旅游 市场竞争秩序, 加强市场监管, 促进部门协调等职能上发挥 作用, 实现对旅游企业的服务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许壮茂.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J].南方的建筑,2006,(07).[3]潮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潮州市旅 游发展总体规划.区 域 经 济 53

推荐第7篇: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碳城市的主要发展路径研究

2、徐州市发展低碳城市的政策选择

3、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产业政策研究

4、徐州市绿色交通政策研究

5、徐州市低碳照明政策设计研究

6、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7、徐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8、徐州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 SWOT 分析

9、徐州市创新软环境评价

10、江苏建设创新型城市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研究

11、江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研究

12、国内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政策实践

13、徐州市传统产业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4、徐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和实践

15、徐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选择与发展策略研究

16、徐州市发展低碳经济思路及对策研究

17、低碳发展视角下徐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研究

18、徐州市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19、基于低碳经济的徐州市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模式研究 20、徐州与济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21、苏北与苏南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22、徐州与苏州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23、徐州与济宁产业结构水平比较研究

24、徐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25、徐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推荐第8篇: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优秀)

浅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服务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是体现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教育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形式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能力;地方经济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跟服务地方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高校服务地方、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加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其主要形式:

一、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在美国,很多高校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界联合建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文化产业为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地方高校在发展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应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中一个主要形式就是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婚庆礼仪公司合作。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曲、民俗音乐、民间歌舞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守护”、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整理和编辑,不仅可以保存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而且还为后人提供演唱、演奏、表演的范本,让民族民间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传承发展而日益繁荣。为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对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二、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是锻炼学生专业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合作的传统节日、单位庆典、开业宣传、主题联谊等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需求单位协商,有组织地创造、编排各类雅俗共赏、符合各单位活动主题、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把队伍拉到社会中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类合作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校外演出实践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应请合作单位签写意见反馈书,及时总结经验,在实际教学和排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努力达到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三、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理念及服务地方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就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指练好扎实的教师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主要为地方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积极为基础教育服务。“要全面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能力。舞台实践和活动组织是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如: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专业汇报,通过比赛和汇报促进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另外,结合节假庆典或学校社团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对提高学生自我创编能力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有直接的效果。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会基本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途径,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节目指导,巩固专业知识,积累为社区群众教育服务的经验。以上这类实践手段为学生塑造全面的“师范”综合素质提供了保障,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

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以其特殊的条件和职能,对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有力的推动作用。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高校艺术人才在校园文化和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特殊、重要作用。要服务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企鹅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具有地方特色。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把地方音乐纳入到教学研究中,带学生到农村田间中,到民居小巷里,实地采访民间艺人、歌手,听他们演唱当地民间曲艺,定期聘请当地剧团的演员、艺人、民歌手来现场讲课,将地方音乐文化原滋原味地口传心授给学生;并在声乐、舞蹈等课程中将地方音乐文化如地方戏曲、民歌等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中来,让学生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当地音乐文化特色。有了这个基础,学校可以组建大学生艺术团或演出小分队,与当地农村、社区政府合作,结合当地风俗,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开展“大学生与农民心连心、与市民心连心”等慰问演出,把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带到社区和农村去,服务社区和“三农”,积极有效地为新农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地方高校音乐办学在地方现代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服务的培育、形成及其净化、规范、提升等方面是否能较好地起示范、影响和导向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地方高校只有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

推荐第9篇:区域经济学

河南省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在中央“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下,怎样合理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成为中部各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河南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河南三次产业发展战略模式、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上述研究对于优化河南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 演变 存在问题 措施与对策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产业结构实现了由“

二、

一、三”到“

二、

三、一”的历史性转变。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由 1980 年的40.7%下降到 2009 年的 14.3%; 第二产业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41.2%上升到 2009 年的 56.6%;第三产业的比重由 1980 年 18.1%的低起点起步后逐步攀长,到 2003 年达到 34.3%的顶点后,近年 来一直在 30%左右徘徊。第一产业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由 1981 年的 61.5%演变为 2009 年的 5.1%;第二产业对全省生产总 值增长的贡献率由 1981 年的 6.9%上升到 2009 年的 64.8%,其中工业贡献率由 10.2%提高到55.1%;第三产业贡献率由 31.6%下降到 30.0%。在工业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传统优势行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据资料显示,2010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一产业增加值3263.2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226.84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1950.82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6452.6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2:57.7:28.1。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大中型龙头企业少,产品质量档次低

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全省大部分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较低,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据统计,山东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达1126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884家,被列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44家,而河南分别只有9102家、287家和23家,且绝大多数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不高。品质好、科技含量高、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高、精、尖、新”产品不多,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不多,销往省外、国外的产品不多。加之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以鲜(活)货、原材料、粗加工品出售为主,致使产品销售市场的半径不大,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

(二)农产品产业链条短

目前,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纵向看,产品深加工度不够,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资料显示,全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仅占20%,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为1:5左右,而我国仅为1:0.8。河南小麦加工能力虽然占小麦生产总量的2/3,但主要还是以面粉加工为主,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与其他省份相比,如吉林的大成公司可以加工出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化工醇等系列产品,而河南还主要是把玉米加工成饲料,把红薯、小麦等粗加工后向外销售,附加值较低。

(三)农民科技素质不高

农民科技素质较低,使农产品局限于低水平、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从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看,决定产业化进程快慢的,往往不是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而是劳动者的素质。就目前农村劳动力状况而言,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把发家致富的门路大多寄托在二三产业上,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更差只满足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经济,对大规模的农业土地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既缺知识又缺资金,导致了目前农副产品生产处于低水平饱和状态,难以形成各有特色可占领市场的优质品牌,造成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普遍较差。

(四)产业化的市场运营机制不合理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过程中,还习惯于仅从建基地、抓主导产业来入手,忽视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运作体系和机制,以致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其次,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制约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量占

农户总数的比例不足10%,绝大多数农户仍游离在产业化组织之外,处于分散经营、自找市场状态。就是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大多也属松散型经济联合体,而不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唇齿相依”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有些龙头企业与农户仅仅是买断关系,有些只是与农户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农民得不到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增值部分的利润。加之一些企业或中介组织较为关注短期收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因此,在一些非合作制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利益很容易受损。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 出口创汇农业比较少

由于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少,加之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区位优势不明显,2008年全省直接出口农产品仅4.7亿美元,只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的1.48%,居全国第15位。2008年河南实现农产品直接出口的企业267家,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农产品企业仅9家,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就有100多家。由于农产品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数量少,对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服务跟不上,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的顺利对接,影响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三、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选择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品牌和效益,从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业有机化、绿色化和无公害化;三是探索发展观光农业,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建成独具特色的田园、果园、菜园、茶园以及森林公园、民俗风情庄园等农业观光园,将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在娱乐和创新中得到更大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

以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本地市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专业市场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配送农产品或直接开办鲜活农产品超市;努力开拓区外和国外市场,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农产品信息市场;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其自我发展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机制的形成。

3.发展科技兴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科技发展现状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重点是在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示范网络;加强农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健全产业化市场运营机制

注重引导、加强协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制约瓶颈。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对各级政府已经出台的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并适时进行调整,同时,各有关部门在计划审批、工商管理、资金投向、土地征用、企业上市等方面要加强协同配合,及时为农业企业排忧解难。力争在全省范围内真正形成一种推动、参与、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强合力。

5.努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市场为基础,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发展的“航母”模式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重

点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不断创建新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

三)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发挥政府的计划调控功能,更主要的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功能。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保证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高级化的正确方向。比如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给予产业倾斜和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引导企业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的重要作用还表现为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行业的发展保障上,政府要保证这些在市场机制下可能得不到发展的部门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落脚点是产品结构的调整,更多的情况下,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力军。要通过完善市场体系,促使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增强企业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和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进军新兴产业和占领新兴市场,从而达到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57-260.

[2]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7.

[4]邵正光,陈俐艳.浅析产业结构升级的跨越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4,(12):28-29.

[5]毛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J].经济纵横,2002(1):17-22.

[6]鲍荣富.试论上海产业结构变动趋势[J].上海经济,2003,(8):38-41.

[7]白孝忠.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经济,2003,(12):62.

[8]余守志.科技进步与河南产业结构调整[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34-37.

[9]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1985-2002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2002.

[10]国家统计局.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推荐第10篇:区域经济学

区域开发: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不损害环境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区域: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积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高技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高技术群。循环经济:借鉴生态系统的循环思想.一循环模式去改造线性模式,建立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也叫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速度较快,对地区的整体经济起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一个地区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对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规模经济:通过合理安排一定经济实体内各要素的比例和数量,从而控制经济实体

的规模而取得的节约或经济效益。 选择1按照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决定区位地租的最主要因素是(距城市的距离)2在一条没有支路的东西向交通线上,自西向北依次分布着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三个点,如果散着比重为3.5.10,原料地与燃料地之间距4,燃料地与市场区之间的距离7,那么企业最优选在(市场区)3有甲乙两座城市,人口分布为400万和100万,两城市距离180千米,两城市腹地的分界点距甲城(120千米)4.根据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系统的k值等于(4)5.按农、矿产原料—原料的初加工—原料精加工和最终产品等不同生产阶段进行的区际分工称为(垂直式分工)6.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应选择(技术导向型)7.一个区域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都比较缓慢,这个区域可能处于(待开发阶段)8.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农矿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战略称为(初级产品出口战略)9.根据韦伯的区位论,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属于运输指向型产业,其区位只在原料地与市场区两个地点中进行选择,若原料指数小于1,该企业的区位应该在(市场区)10.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称为(空间近邻效应)11.根据韦伯的区位论,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属于运输指向型产业,其区位只在原料地与市场区两个地点中进行选择,若原料指数大于1,该企业的区位应该在(原料地)12.价格有原料地、市场区、运费最低点、劳动力费用最低点四个可供选择的区位,如果劳动力费用最低点在临界等费用线以外,企业的最优区位在(运费最低点)13.单个企业(包括工厂、商店、银行、服务几个、公共设施等)的最优规模所产生的节约称为(内部规模经济)14.按照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决定区位地租的最主要因素是(距城市的距离)15.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中,按行业分类,以致不同系列与型号或零部件、元器件等进行区际分工称为(水平式分工)

16.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应选择(资源导向型)17.如果一个区域的资本形成系数为1.2,储蓄率为30%,资本产出系数为3,该区域的经济增长率为(12%)18.根据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行政原

则下,中心地系统的k值等于(7) 三.填空题1.集聚经济是指产业或企业因集聚而产生的节约;区位是经济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及其选择。2.二元机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存在着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的自然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产业断层。3.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4.人口素质的四边桶形理论

认为人口素质由生理素质、心理素

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口素质的终极效应由最短的一个侧面决定。5.增长极模式是以效率优先为原则,选择一两个区位条件好、潜力大的城镇重点开发,形成增长中心,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6.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人口资源、需求条件、劳动力的价格和数量、交通条件(包括道路网和运输率)、集聚条件、政府的政策等。7.西方区域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有三个:(1)迈达尔的累积因果循环理论;(2)赫什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3)爱萨德的《区域分析方法》的出版8.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60年代末,原苏联著名经济学家H.H.涅克拉索夫院士正式提出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概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9.区域开发原则:1)区域经济增长原则;2)经济战略性发展原则;3)空间开发保护原则;4)社会进步原则10.区域开发特性:1)地域性;2)可持续性;3)综合性;区域开发内容:1)资源开发;2)产业开发;3)环境;4)环境开发11.区际经济合作内容包括:物资合作、技术合作、人才合作、资金合作、信息合作、生产合作等。四.简答题1.提高区域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1)《“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2)《“十五”计划纲要》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十一五”计划纲要》加强东北地区发展,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4)十七大报告第五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2.战略措施内容、特征? 内容:1)实现战略目标的经济政策环境;2)实现战略目标的社会经济体制环境;3)

实现战略目标的国际环境。特征:1)针对性;2)多样性;3)层次性;4)协同性;5)灵活性。3.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4.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资源一体化管理以生态系统原则为指导,将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在一个生态系统框架下,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无废物循环模式,通过共生、参与和网络开发,实现系统内组织的功能整合,并加强系统成员与系统层次之间的联系,以便形成高效的物质循环体系。

5、区域的类型1布代维尔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域、分极区域、计划区域三个类型;2克劳森将区域分为增长区、停滞区与退化区;3汉森利将区域分为三类:拥挤区、中间区与落后区;4国内一些学者将经济区划分为多功能经济区和单一功能经济区。

6、建立循环型社会的主要作法建立“循环型社会”,即按照生态系统中一个过程的输出构成另一个过程的输入、没有废弃物的循环思想,以生产—消费—再利用的循环模式代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模式,通过物质循环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好状态。

7、规模经济理论研究的层次1部门规模经济;2城市规模经济;3公司规模经济;4企业规模经济;5内部规模经济;6外部规模经济

8、区域规划的类型1按区域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城市地区规划、工矿地区规划、农业地区规划、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规划、流域综合开发地区规划。2按各级行政管理区域划分:省区规划、地区规划、县区规划、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

9、区域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手段有哪些区域财政政策手段包括:1实行累进税制政策,2税收优惠政策,3财政补贴政策,4财政平衡政策,5政府采购政策区域金融政策手段包括:1投资补助、2就业补助、3

优惠贷款、4培育区域资本市场

10、我国可从西方国家借鉴哪些区域开发的经验国外区域开发的经验:美国的经验是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实施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日本的经验是对太平洋工业地带的扩散问题的解决;法国的经验是回复东北老工业区,促进煤、铁等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德国的经验是实施财政平衡政策;意大利新兴工业化地区是实行工业小区模式;荷兰城市圈的区域开发模式是以大港口、大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临海沿海的区位优势。

11、区域经济学的渊源区域经济学的渊源是区位论。区位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区位论阶段,主要指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的区位论以单个厂商为研究对象;近代区位论阶段,主要指垄断竞争阶段,这一时期的区位论以市场区及市场体系为研究对象;现代区位论阶段,主要指二战以后,这一阶段区位论以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追求解决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并分化为区域科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两个方向,在这个两方向的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学。

12、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主要经济领域管理权限如何划分1财政方面:从1994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了不完全的分税制(1)分税制的行政次不完全,(2)税种的划分不完全,保留了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3)各个税种(包括地方税种)的立法权基本都集中在中央。2金融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金融机构的审批和监管权高度集中于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下属的按经济区设置的九大分行和两个营业管理部。3投资方面:(1)投资均按限额划分审批的制度(2)分级负责和审批4)市场开放方面:(1)对外开放而言主要由中央政府管理(2)对内开放而言中央政府持积极鼓励的态度,除户籍制度外,并没有任何局限性的规定。

五、论述

1、论述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1)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如日本的表、里差异,美国的东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异,英国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以及苏联的东、西差异等;二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国英格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苏格兰失业率超过25%,威尔士失业率超过36%,而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失业率不到14%。(2)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可以再区域之间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包括区域之间。(3)科技北京,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与其他经济学科明显不同。正是在上述三个背景下,形成了区域经济学。

2、论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理查森、胡佛等。(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艾萨德、周起业和刘再兴等。(4)研究区域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

3、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劳动力结构。现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而其他劳动者占一半以上。两者的劳动条件、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都存在很大的差距;(2)劳动力市场。存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技术水平、文化水平高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中小企业和农业提供技术水平低的劳动力市场,两者的劳动工资、待遇有很大差距;(3)企业规模构成。两极分化明显,一极是大型企业,雇佣劳动力较多;一极是雇佣劳动力很少的中小企业。前者占企业总数极小,后者所占比重很大;(4)技术水平。一个是现代技术生产,一个是传统技术和落后技术生产。表现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上有很大差距。二者之间反差很大,不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造成现代企业缺乏良好的地区经济基础。

4、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循环经济的3R原则包括:(1)减量化,是从输入端控制,要尽量减少静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投入量,提高物质利用效率和改变消费模式;(2)再利用,是从中间控制,提倡多次重复利用,考虑从设计上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制度上开发产品的多种利用途径,如通过发展租赁业减少产品需求或以服务代替品的功能经济;(3)再循环,从输出端控制,通过再生利用方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5、大经济区(1)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和三峡以下长江沿岸地区:(2)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和海南三省(3)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辽宁五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4)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市一盟(5)中部五省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6)西南和广西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五省、自治区,后重庆从四川省分出(7)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长吉界限。6区域管理手段(1)经济手段: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点:间接性、关联性、平等性(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通过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等工作,调整区域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方法,特点: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在我国,一些用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战略等文件,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通过后,即具有法律地位,各个省会城市的建设规划都要经中央政府建设部门批准,像类似这样的文件一经批复,也具有法律约束作用。(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命令,按照行政方式来管理区域经济活动的方法,特点: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垂直性。

7、结合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谈谈学习的重要性(谈谈区域经济学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1)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规律(2)区际分工与联系(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区域开发(4)区域经济政策(5)区域经济管理。谈谈学习的重要性8国外区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1)美国、英国形成(20世纪20-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巴洛委员会(2)进一步发展,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3)引起重视(20世纪60-70年代)(4)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计划”(5)制定了区域再开发法(美国政府于1961年),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1965又制定)。总之,战后以来、西方国家许多经济学家都积极参加了区域规划和管理工作,区域管理研究也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使区域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从其他管理科学中独立出来。

第11篇:区域经济学

一、填空题

1、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 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2、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艾萨德 和胡佛 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3、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和 区域经济政策。

4、自然资源的特点有稀缺性和区域性。

5、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 和区位资源。

6、人才 与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也使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来源。

26、基础实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经济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 经济基础设施和 社会基础设施 。

27、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 电力 。

28、从我国电力生产和电力结构来看,西部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东部则是我国电力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29、从交通运输结构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公路运输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平均运距短、二是高等级路网还没有形成。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经济区域划分,主要有 大经济区、省级经济区 和省内 经济区的划分。

31、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 区域性原则 ,另一方面是效益 原则。

7、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8、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产权安排和交易成本,其特点是产权安排的 区域合理化 和交易成本的 区域最小化 。

9、按照经济学新古典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10、区域开发包括开发模式构建、产业部门更替和产业部门间转移三部分。

11、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12、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产业主要是以落后农业产业为主,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可是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3、8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各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 ,地区优势得不到发挥。

14、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区域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取聚集效益的选择。

15、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其次是 劳动费 的最低点。

16、对产业区位选择产生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和劳动力、资金、市场和运输。

17、传统的产业布局重要是对 物质产品生产的布局,而现代的产业布局在增加了对知识产品 生产的布局。

18、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19、从产业组成的分类来看,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区和 现代农业园区三类。 20、美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有 地区协调、法律保障、市场机制和规模经营。

21、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是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力和信息等。

22、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对劳动力投资的强度,教育投资 和 卫生保健投资 是这种投资的两大方面。

23、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主要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 和科学技术合作。

24、从目前国内地区间劳务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纯粹的劳务合作、信息咨询及旅游。

2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 农村的推力 和 城市的拉力 ,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公共作用力。

32、政策建议具有有限性和系统性及阶段性的特征。

33、编制规划房案的方法主要有综合平衡法、区域分析法和 定量分析法。

34、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 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和分配公平化。

35、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发的前提下,各地区实现相互促进、相互适应 和相互依存的状态和过程。

36、区域政策作用的重点对象主要有两类适用区域,其中一类是“问题”区域,它主要包括落后地区、萧条地区 和膨胀地区三类。

37、任何一个投资行为抖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及流量、以及获利程度 ,这就是投资三要素。

38、地区形象是对该地区的 综合评价 和 总体印象。

39、地区形象具有地域性、继承性 和动态性特点。

40、区域定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形象塑造的首要内容,它包括 区域功能定位 和 区域形象 定位两个方面。

二、名词解释

1、区域:它通常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3、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也称智力经济,具体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经济

4、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5、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前提。

6、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7、区位因素: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8、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9、区域经济合作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10、城市化:P185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11、区域空间结构:P267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12、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1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285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

14、区域经济政策:P308

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有各种表述方法。美国学者认为: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和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中国学者认为,区域经济政策是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15、投资环境: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16、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三、简答题

1、中国区域经济学肩负着的历史使命是什么?P6

答: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人力资源的特点有哪些?P32 答: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3、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P48

答: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4、为防止资源性衰竭的过早到来,我们应该注意哪些? 答:

1、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2、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式新的支柱产业。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5、简述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应该注意解决哪些问题?P98 答: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日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6、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任务)是什么?P107

答: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效益是中国在21世纪之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发展大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实现资源跨区域优化组合的重要力量,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有哪些?P128(10点)

答:

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8、中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优化地区贸易格局的基本思路是什么?P161 答:第一,完善行政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第二,制定“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法”及“区际关系法”,严格限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及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时加强司法,严格执行,使地区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时有法可依,不至于出格。 第三,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培育全国统一市场。 第四,培育一批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9、简述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P16

5答:

1、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

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等。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则充分就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战略指导思想的差别,反映了发展水平的差距。

14、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301 答:

1、城市发展规划

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10、城市化的内涵是什么? P185(6点)

答: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机构转变的过程。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11、简述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P240(4点) 答:

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2、区域基础设施机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2、我国经济区划的目标与基本依据是什么?P282—P283

答:本经济区划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经济区划为政府调控国民经济活动,制定地区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也为各地方政府决策及有关企业的区域定位提供参考。经济区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国各地区经济的普遍繁荣与发展。

经济区划的基本依据是,中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各地区内部发展矛盾及障碍的一致性与区际差异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的地区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区域格局更多地取决于各地区改革开放进程,以及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二者组合状况的不同决定了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今后需要政府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此外,前述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也都适用于本区划。

1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P290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有一个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战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和全局性的。指导思想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升华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总结。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一经确立,就将对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战略指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相一致。在初期发展的起飞阶段,发展工业、建立工业体系是发展的关键;在中期发展的成熟阶段,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到后期发展

2、工业区域规划

3、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

4、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

5、农业区开发规划

6、综合性区域规划

15、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有哪些?P312 答:

1、调节资源配置

2、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3、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4、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5、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16、区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P345

答:地区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更加健康、快速、协调地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

1、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

2、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3、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P45

答:然而,困扰着世界的人口与资源问题,在中国也未能例外。一个多世纪以来,悄然产生且急剧发展的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矛盾,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正在日益加剧,并越来越显出对社会发展的限制作用。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人口的增加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的矛盾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的高潮中,资源的消耗趋势潜伏着巨大的危险。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力量和对环境治理的能力有限,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满足其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资,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还没有纳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加之政策法令不够完善,从而加重了资源的压力和负担。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以“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资源开发中还占有优势。这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发生尖锐的矛盾,真正改变这种发展模式,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增加一定的资金收入。

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短浅的决策行为,以及政策法令的不完备与持续发展的原则脱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些问题反过来又成为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正越来越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现阶段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经济、社会、环境间的不协调问题,若不采取根本的措施逐步缓解,必将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如何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P68

答:由于体制改革所激发出来的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大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正确认识地区优势,发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改革开发以来,国家投资主要放在能源、原材料和交通建设上。在“六五”和“七五”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319个,从地区分布上看,东部地区占一半稍多,中部又多于西部。“八五”和“九五”以来的国家重点投资,基本上集中在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通讯项目上。

四、对外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20年来的对外开放,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80%以上,对外贸易额的80%以上都是沿海地区。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关系和狭隘的地区主义,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地区之间的相互封锁,有时是相互冲突,而相互协作,发展贸易则受到很大限制。

3、试述建国后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及成败得失。P105

答:重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有较高的资本积累以便进行扩大再生产。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都以降低重工业投入,提高其产出为核心制定的。 第一是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 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可见,在传统体制下,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扭曲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且使之制度化,人为地创造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环境。由于这些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着极大的冲突,为了保证政策的实施,人为地取消了任何形式的市场,包括农村集贸市场,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为非常规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1952-197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1%,以1952年中国GDP为100,1978年GDP指数为471.4,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产业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由50.5%降至28.1%,第二产业由20.9%上升到48.2%,第三产业则由28.6%降到23.7%。

但是,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困难,除重工业以外的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第三产业比重绝对下降是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走向;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国民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企业效率低下,投资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剧不断扩大,二元经济机构日益呈刚性。所有这些重大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不断加剧,呼唤中国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需要彻底改革经济管理制度。 1978年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4、试述中国新一轮的地区市场割据和贸易冲突的原因,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健全市场机制?P157

答:第一,市场条件下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经济发展完全服从于中央的安排,地方利益弱化;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由企业和地方决定。一个地区如果经济发展较好,则民众受惠,政府有功,该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也会提高。这样为了尽快发展地方经济,各地区相互之间展开了激励的竞争,地区间利益冲突加剧。

第二,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多地受到政府行为的控制。实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之间的竞争较之计划体制下无竞争的经济要进步得多。如果这种市场竞争引导得好,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导致各地区形成一批各具特点的优势产业,最终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和地区分工格局。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的放权让利首先是把经济管理权限放给了地方政府,加上各地区的先进企业都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些国有企业又归各地区政府领导,因此,实际上政府成为地区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各地区政府为了维护地区经济利益,促使本地区经济总量的扩展,纷纷采取行政手段管理地方经济。可见,政府利用非经济手段管理地区经济是造成地区市场分割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倒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是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基本动机是追逐利润,为此企业需要配置在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并扩大规模生产,以便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在目前体制转化的过程中,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都没有到位。政府直接办企业,企业被政府直接管理,而一个地区的政府所能利用的只能是本地区资源,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跨地区组织生产,企业的发展就不能实现规模经营,成本必然

高。“大而全”、“小而全”结构的形成又为地区经济实现自我循环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使得保护地方市场显得更为必要。

可见,中国地区市场分割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得到真正的建立和健全,企业作为微观主体不能真正按照市场要求发展,政府职能没有从传统管理经济模式中摆脱出来,地方政府拥有干预市场的权力,但其行为缺乏科学性。其结果,不仅没有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健全,不能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反而成为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严重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

任何大国都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减少区际利益冲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全国范围内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是任何一个大国都要面对的问题。

5、试述中国基础实施建设的基本轨迹。P242

答: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开始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过程,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超前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大部分基础设施属于第三产业,因此发展也十分缓慢。以1952-1978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为100,则主要基础设施的增长为:能源生产增长76.8,电力生产增长209,铁路营业里程增长12.6,公路长度增长41.8,内河航运增长8.5,电话机增长56。可见,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大幅度落后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日益严重。电力增长虽然较大幅度地快于工业,但到70年代末,电力供应仍然严重不足,是因为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经济发展差不多是单一的、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加之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致使经济的增长远远慢于对电力需求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存量迅速增长,特别是通讯业的发展名列前茅,能源、交通的存量增长也很快。铁路营业里程增长相对缓慢,但是铁路的线路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从1978年到1999年,在铁路营业里程中,电气化铁路由0.10万公里增长到1.4万公里,增长了13倍;铁路复线里程比重由15.7%提高到36.1%;铁路自动闭塞里程比重由12.3%提高到31.0%。这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由外延式走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重点放在提高铁路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上。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欠帐太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基础设施新的需求增加很快;同时,受利益驱动。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更多地用于短期内富有效益的领域,致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6、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具有哪些特征?P265(3大点)

答: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地带差异仍然比较明显,沿海地区铁路的线路长度,路网密度及货流密度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公路运输的地区差异基本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运在东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东部地区的内河航运里程占全国的52.8%,而且集中了所有的海上运输。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兴建大型深水港,提高海洋运输的水平和质量,是沿海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特殊使命。 第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十年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区域。1997年我国中部地区的铁路线长度及铁路货运量已经大大超过了东部地区。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由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必然要求交通运输先行;其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能源、原材料工业仍然占有很大比重,与沿海地区相比,货运量的需求弹性教高。实际上,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对货运量的需求逐步下降,这是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反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就表现为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货运量的需求弹性低,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货运量的需求弹性高。世纪之交,随着我国的重化工业过程不断推进,区际分工将日趋明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北部内陆地区的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与沿海地区相比,其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比重仍然会比较高。因此,我国未来时期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应该逐步西移,特别是承担笨重货物长途运输的铁路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到中西部地区,同时强化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通道建设,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宜一味追求线路长度和路网密度,而应该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建设相结合,强化经济增长极的枢纽作用,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根据交通运输部门的规划,未来5年-10年,我国公路和铁路线路布局的基本走势是重点西移,强化网络。公路建设要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纵横全国的国家级干线道路网。主要发展“五纵七横”12条公路。

铁路将成为我国今后5年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铁道部规划未来5年投入资金2450亿元,重点建设以下“三纵四横”线路,扩展、完善铁路网。

全国性公路网和铁路网建设的不断进行,将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开发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7、如何认识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P310

答:实现宏观经济在空间层面上的均衡发展,在依靠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还需要辅之以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即由政府制定各种区域政策,借助行政、经济诸杠杆调控区域经济运行,以求区域均衡发展。具体说来,之所以有必要制定区域政策来调控区域经济运行,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市场机制主要以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体现商品和劳务的成本或效用,在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的地方,可能会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误。从空间角度看,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的前、后向联系,或在布局上有着相似指向性的产业布局与某个拥有特定优势的区域会形成聚集经济效应,而企业总是倾向于在这种地方聚集,市场作用使这种聚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外部不经济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越发严重。

2、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性。

要素分布不平等和现代经济活动的某些内在特点,使得区域间均衡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源的空间再配置。然而,在正常的市场调节下,这一过程可能进行得过于缓慢。原因在于,市场是通过调节产业经济活动来调节区域经济的,因而这一过程取决于产业经济的特点,而现代产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都可能会加剧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3、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市场对区域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解决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但是,在这种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也会产生一种区域累积因果效应,从而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为一旦某些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超前发展,那么由于既得优势和聚集经济,这些地区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长此以往,即使是平等的产业竞争,也会表现为不平等的区域竞争。此时,市场无力集中支配资源,实现资源的区域合理配置。 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而政府的作用手段,最后都归结到政策上。区域经济政策由于要解决空间经济的问题,因此十分引入注意。

8、试述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和内涵。P346

答: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们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再认识和理论上的升华,或者说是对地区的一种包装。它也是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一种理论抽象,并用最简洁的方式将一个地区呈现给区内和区外的广大的公众。所以,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可以归纳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地区在国家的地位的一种表现。

地区形象塑造的内涵,包括以上几方面:

(1)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促进地区的发展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实践表明,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地区在宏观大环境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发展的地区小环境。这种地区环境主要体现为地区内人民的精神面貌、地区内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地区内各类基础设施的健全程度以及地方法规的合理程度。地区形象意识所体现的人们对地区发展的追求,其重点是在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物质发展水平。我们可以看出地区形象塑造的内在本质首先就是为经济发展创造出一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良好环境。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

地区形象塑造不仅在空间上范围更广,时间上跨度更长,而且,内部层次更多,结构更加复杂。它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多个方面,而且各个因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些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它不仅涉及物质、经济因素,而且涉及人际关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操;它不仅关系当今经济发展、物质利益、社会和谐、环境良好、而且要为人类未来和久远的持续发展,预留并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地区形象的树立也可以扩大地区的知名度,扩大地区在全国的影响,吸引投资,发展生产,扩大旅游业的规模等。 (3)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地区形象反映区内公众与区外公众的一种关系,是区内公众将本区域的形象展示给区外的公众,并希望取得区外公众的一致认同。要做到这一点,区内公众所展示的东西,就必须是真实的、美好的、具有吸引力的,而区外公众则通过地区形象加深对这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了解,并由此产生对这个区域的向心力或离心力。

地区形象塑造的目的和任务是借助本地区人们对自己区域的认识和评价,从对他们最具满意度的目标值出发,根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可能,做出各方面的形象设计,安排出相应的实施步骤,用以最大限度地动员人们,实实在在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建成对区外人最具吸引力的地区而奋斗。 (4)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地区经济发展要靠开发地区的资源,这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而一个地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对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产生了很大的限制。要加深对资源的开发程度,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吸引外部的人、财、物加入到本地区资源的开发当中来。要想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良好的地区形象是必要的条件。要让区外的人们认识这个地区,喜欢这个地区,甚至加入这个地区,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对地区形象的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区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这种无形财富的积累,将起到增加地区有形财富积累的目的。当然,这种无形的财富必然是有效的。 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通过地区形象塑造,将一个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特点都充分地体现出来,

使公众对其有正确的评价,将大大促进其发展的演化。

第12篇:衡阳县旅游发展战略分析论文区域经济学

衡阳县旅游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衡阳县以衡阳市成为国家首批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衡阳县的旅游资源及现有经济状况而言,分析衡阳县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衡阳县旅游业的发展主攻方向选择“乡村游、人文游、红色旅游”对衡阳县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关键词】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发展优势特色乡村旅游

湖南省衡阳县位于南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西北部,紧邻市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但目前为止衡阳县还处于工业发展缓慢,且工业的发展存在诸多“边缘化”的劣势,比如交通、电力等。虽然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地区乃至周边县市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想要在衡阳通过发展工业而繁荣经济,在目前来看是行不通的。

近年来,衡阳县以衡阳市成为国家首批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县委、县政府设立了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信贷、奖励等方式支持第三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商贸流通、特色旅游,搞活服务业,全县旅游、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就衡阳县的旅游资源及现有经济状况而言,我认为,衡阳县旅游业的发展主攻方向应该选择“乡村游、人文游、红色旅游”。接下来便是我对整个衡阳县的旅游状况的分析

一、衡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衡阳县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呈现出旅游设施日益完善,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旅游结构逐步改善,旅游品牌显著提升,旅游效益大幅提升等五大特点。全县共有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古迹遗址、宗教历史文化、动植物、民俗风情、休闲等类别的上百处旅游景点景区,比如“宇石寨”“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六朝胜境伊山寺”“金兰八景”“湘西草堂”“织女湖风景区”等

(二)旅游市场活跃有序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当发展出境旅游”的指导方针,全县加点法市场促销和市场整顿力度使入境国内两大旅游市场活跃有序发展。

(三)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初见成效

衡阳县在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节会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产品比重的同时,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衡阳县围绕蒸水做好天然水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做湖湘文化的水文章。始终不脱离“湖湘文化”这个大主题,借此突出衡阳休闲旅游的特色

(四)旅游景点、景点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衡阳县旅游资源丰富,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连绵72峰唯一,逶迤八百里其中有数峰位于衡阳县内。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风光秀丽,人文渊深,让人留连忘返,千古之谜的“天下第一碑——禹王碑”。相传黄帝元妃嫘祖殡葬峰腰。大禹治水至岣嵝,立禹碑以记之。公园内名胜古迹百余,禹王碑、禹王殿、嫘祖殿令游客留连忘返。素有“南岳风光甲五岳,岣嵝归来不看岳”之说。 “名山古迹令人神往,风景旖旎令人迷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为岣嵝峰赢得了森林旅游优势。主要景点有禹王碑、禹王殿、回音墓、神灯树等。岣嵝峰森林公园拥有独特的亚热带山区气候和优美的森林景观,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五)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县委、县政府加快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衡阳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衡阳县旅游被确定为衡阳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岣嵝峰森林公园被确定为全市发展旅游业的重点。

二、衡阳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一)三大优势

1、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新精神为恢弘气势,洞察千古,游刃百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清理,创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体系。他还善诗文,会词曲,被誉为“其所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用”洞庭之南,天地之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耳“革命家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视死如归。一首耳熟能详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在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近代著名书画家曾熙,当代著名作家琼瑶、唐浩明,国画大师钟增亚都孕育在这片土地上。衡阳县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拥有名利的自然资源岣嵝峰。白石峰双峰巍然耸立朋比增高,双峰别秀。白石脚下的山峙门中心水库与妙溪瀑布相映成趣。县内界牌的陶瓷业久负盛名,界牌瓷泥被国际瓷品业命名为“衡阳土”。台源乌莲、西渡湖之酒、也享有盛名。

2、旅游交通优势。旅游交通是完成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衡阳境内交通方便,京广、湘桂两条铁路以及107国道、省道1814线穿境而过。衡阳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几乎所有的京广线上的列车均要在衡阳站停靠。衡阳有直达长株潭

等省内各县市以及温州、沙市、宜昌、桂林、广州、珠海、中山、梧州、汕头、石狮、玉林、汕尾等方向的客车。县内公路纵横,县城距离衡阳市区仅20余公里,是衡阳市最具有优势的卫星城。

3、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市场丰富。衡阳县直连长株潭市群,与南岳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毗邻。从客源条件来看,衡阳县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南岳的游客。

(二)两大劣势

1、资源布局问题。衡阳县的旅游资源比较分散,集中度不够,。主要景区集中在三个区域内,各景区的协调难度加大,不便与统一管理。而且彼此之间的交通状况不好,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接待设施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道路质量不高,交通状况不理想。岣嵝峰至彭玉麟故居仅由一般公路连接。船山故居至岣嵝峰需要重点建设。岣嵝峰景区内建设了部分游览设施且相对简陋:由于该景区是避暑胜地,旅游的季节性强,一般集中在夏季。而食宿设施仅有新旧两座宾馆,大部分是单位组织的会务旅游形式,其他的散客不多;没有专门的旅游商品商场,而只是些为数不多的小摊贩,均是全国性批量生产的纪念品,没有特色。在县城内有一定的娱乐设施,主要为卡拉ok和一部分歌舞厅,还有一定的住宿设施,包括一些招待所和宾馆以及一些小饭馆,但主要是服务县城居民的,没有专门为景区而建设的。

虽然衡阳县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存在了许多的劣势,但是凭借着衡阳县自身所特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各级政府的支持领导下,衡阳县的旅游业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为了衡阳旅游业更加蓬勃的发展,也促进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认为衡阳可以从乡村旅游这条思路出发,以绿色、生态、健康为品牌,打造乡村环保旅游,将衡阳县的农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

三、衡阳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方向和措施

(一)、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开发乡村旅游业,其实并非难事,因为投资少,见效快,惠及农民大众,它无需大兴土木,不需人工造景,只要将资源稍微整合就行,农民非常支持。

我们衡阳县就有好几处乡村景点可以“现炒现卖”接纳游客。一是板市乡的板市街。过去这里曾经是衡邵的官马大道,现残存石板大道 200 余米和一座中街亭,以及有古老的门面店铺数间,且有诸多的传统手工艺作坊,整个街道古色古香,

专家学者们考察时称之为“衡阳的芙蓉镇”。英陂、咸水两处现代农业示范园,既适合城里人游玩,又适合乡里人参观,来此游玩的,均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能陶冶情操。三是石市乡“碧水丹霞”。这得以斜陂堰水库为主景区,辅之珍珠崖、宇石寨、黄门寨等。斜陂堰水库水域宽阔,水清纯洁,波光鳞鳞,水鸟欢歌,山抱水,水绕山,水中有岛,岛有奇观,库区四周崖壁奇形怪状,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遐想。

(二)、乡村游必须有农民的参与。农民参与,主要靠各级政府以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线,积极落实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监管、质量追溯和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监管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总之,要生产无公害的的绿色农产品,让游客放心购买。还要讲清一点就是,政府必须重视,把乡村游当作大事来抓,正确引导,诚心服务,各行业、各部门及全社会都应鼎力支持,尽量开绿灯,不设或者少设关卡。特别是旅游局和农口各单位要履职尽责,因势利导,把乡村游当作自身的本职工作来做,当作自身的得失来经营,竭尽全力,出谋划策,出力流汗。乡村游的前景被看好,也希望衡阳县的乡村游成为一个香饽饽。

参考材料:

《衡阳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分析旅游管理论文》、《开发衡阳县开发衡阳县旅游文化资源的思考》、《衡阳乡村旅游发展探讨地方战略论文》、《衡阳县发展旅游业要重“三游”》

第13篇:10111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张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

1、考试方式:课程论文

2、选题:

(1)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你家乡(省或地级市或县)区域经济的变化

(2)运用城乡统筹理论,分析你家乡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3)运用产业集聚与扩散理论,对你家乡在产业承接、转出的案例进行分析

(4)运用区域开放度变化理论,论述相对欠发达地区如何防止生产要素的过度流动

(5)运用区域政策手段,论述如何促进你家乡(省)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3、要求字数6000以上,需要有具体数据支撑观点

4、参考文献要求到2011年

5、时间:下学期开学第二周由班长统一交

第14篇:区域经济学求职信

这是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生个人求职信范文,仅供写作时参考。在写作之前,我们要知道写求职信的重点,这是大放求职信的光彩所必须知道的,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求职信的毛病。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材料!

我叫XXX,是XXX大学XXXX院2009届硕士毕业生。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我本科时就读于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大二下学期就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研究生期间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水平: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中的WORD、EXCEL制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熟练运用因特网查找资料,进行网页制作,掌握了一定的电脑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具备了一定的电脑文字编排技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

研究生阶段,我师从XXX教授,专攻区域经济,从事南方经济研究,在研究南方经济发展方面着力尤多,继承了先生严谨的治学学风,我一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经过三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导师一起研究台湾土著民的经济状况并写出作品,从而也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在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三篇,还有稿件尚在投稿中。

我性格开朗,诚实自信,做事用心。学习之余,还担任过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会宣传委员,具有一定的协调沟通和组织能力,参与筹办研究生迎新晚会和风采大赛等活动,期间工作努力认真,受到学校研究生部和同学的一致肯定。

我真诚地希望在贵处任职,我会以我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心,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工作中去,为贵单位的发展尽上我的绵薄之力。

此致

敬礼

XXX

20xx.xx.xx

第15篇:5525+区域经济学

13年春期开放教育(专科)、成专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6月修订

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限选课《区域经济学》。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高洪深编著的《区域经济学》(2010年7月第3版)。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具体区域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10%)、名词解释(15%)、判断正误(15%)、简答题(40%)、论述题(20%)。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一、重点名词

区域结构区域经济

二、重点掌握

1.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容。

三、一般掌握

1.区域形成中的核心问题。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重点名词

经济区位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学经济增长

二、重点掌握

1.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区域经济的内涵。

三、一般掌握

1.经济增长的方式。

2.研究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重点名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重点掌握

1.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

第1页,共5页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三、一般掌握

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宗旨与政策框架。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概况,APEC的创新及其特点。

第四章国家区域经济

一、重点名词

类型经济区综合经济区经济特区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二、重点掌握

1.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2.经济特区的类型。

3.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

4.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

三、一般掌握

1.经济区域的划分。

2.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

第五章总部经济

一、重点名词

总部经济

二、重点掌握

1.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分析其特征。

2.北京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构想及其基本条件。

三、一般掌握

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2.纽约总部经济的成功范例

第六章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一、重点名词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

二、重点掌握

1.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三、一般掌握

1.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第七章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一、重点名词

经济辐射

二、重点掌握

1.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我国

2.阐述辐射理论在的应用。

三、一般掌握

1.梯度推进理论。

第八章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一、重点名词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机构转换能力二重结构动态比较费用论

二、重点掌握

1.二重结构的内涵与表现。

2.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

三、一般掌握

1.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

第九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重点名词

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掌握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2.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三、一般掌握

1.可持续性,可持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区域社会经济不平衡指标体系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一、重点名词

成本决定论地域分工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二、重点掌握

1.先行国与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差异。

三、一般掌握

1.绝对优势理论的起源。

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一、重点掌握

1.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一般掌握

1.总量指标的定义。

2.传统评价方法,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现代评价方法。

第十二章国外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一、一般掌握

1.阿巴拉契亚煤炭工业区的复兴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奥兰治的区域经济开发。

第三部份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

2.区域形成中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形成问题。

3.区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的不断演进和升级。

4.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

5.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6.区位理论最早追溯到______国的经济学家____________。

7.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佳切入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内容上看,一种是以种是以适宜为主。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

10.经济区域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经济特区,是以或 12.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人类最重要的创举是创办____________。

13.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

14.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因相同的市场需求在同一地方聚集,对其他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吸引效应。

15.梯度转移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扩展开来。

16.

17.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和。

18.区域产业结构导向选择的依据是和。

19.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选择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要有、

和。

21.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________,并要以___________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22.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考察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

2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建议实行“________________”模式,实行比当年的_______________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26.人类社会的战略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

区域结构经济区位区域经济学经济增长

类型经济区综合经济区经济特区经济辐射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二重结构可持续性区域经济一体化

成本决定论地域分工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

()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3.区位单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

()4.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同盟。

()5.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均质方法进行的。

()6.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建立于1547年英国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

()7.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

()8.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但还不能够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

()9.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10.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

()11.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利用这一指标。

()12.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和资本流动一样,从落后的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

()13.大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

()14.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 ()15.要淡化和消除二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社会经

()16.可持续发展观在认识上只看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对立的一面。

()17.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18.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19.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20.不论区域的资源结构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产业结构。()21.堪称区域开发典范的是美国奥兰治的开发。

()22.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技术。 ()23.法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增长极”发展战略。

四、简答题

1.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

4.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

5.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6.简述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

7.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

8.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9.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

10.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

11.简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12.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

1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14.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

15.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6.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

17.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18.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区煤炭工业区的复兴了哪些成功经验?

五、论述题

1.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2.论述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4.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5.论述总部经济的价值链分析。

第16篇:区域经济学简答

1.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P12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P24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P39

4.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P66

5.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P78

6.简述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P

7.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P101

8.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P159

9.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P136

10.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P117

11.简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P179

12.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P188

1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P194

14.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P207

15.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P216

16.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P225

17.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P234

18.怎样借鉴国外的开发经验来实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战略?P290

19、我国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有哪些? 195页

20、试比较后起国与先行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233页

22、二重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哪些负面影响?187页

23、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80页

24、简述划分经济区域的作用。80页

25、简述“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322页

26、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应从哪些方面来考察?174页

27、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34页

五、论述题

1.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关系。P41-42

2.论述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142--147

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P130--135

4.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P205--207

5.简述“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并谈谈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P304--308

6、阐述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14页

7.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经济发展观。18页

8、阐述APEC制度创新的动力。66页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意义?p(19-20)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黏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⑤组织与管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p(36-38)

答: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段;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②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③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合。④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观背景上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p(93-95)

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①极核式空间结构;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以其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对区域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②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他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于交通通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在经济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和其他点将会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规模扩大,并因此而引起轴线规模的相应扩大。③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枢纽带,将区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互相连接和沟通而形成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一个点可能与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要素以及开拓市场的需要。

4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内涵?(P97)

答:所谓区位指向性,是指经济活动(或产业部门、行业、企业)在选择最佳区位时,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技术特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这类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的强烈制约,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而又集中的地方。②原料地指向。某些在生产过程中中耗费原料多或原料不适宜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原料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这种原料地指向。③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

要消耗大量劳力供给,它们在区位选择上一般倾向于尽可能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④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因而其区位选择明显地趋向于合适的劳动力集中且供给充裕的地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⑤消费市场指向。某些经济活动是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或是其生产经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行情波动很敏感,或是其产品因笨重、体积庞大、易腐烂变质等原因而不宜远距离运输,因而它们的区位选择趋向于消费市场。⑥交通枢纽指向。有些经济活动的运输费用在其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或是为了便于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于燃料,或是为了便于向多个市场地发送产品,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往往趋向于运费最低或运输便捷的地方,从而就常常分布在交通枢纽。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p(136-138)

答: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第二,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加依赖于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供给,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第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

6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P242)

答:

1、公共投资政策。这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改革开放,特别是1994年我国实施的分税制改革,从经济利益关系上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实施有效地公共投资政策才成为现实。

2、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对经济杠杆的运用。如地方政府为调控生产要素流出而采取的地区市场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减免税收政策等,以及为吸引生产要素向区内流入的地区市场政策----高工资吸引人才政策、提供优越投资环境的政策等。

3、边缘地区政策。区域的边缘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对这些边缘地区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流向。

7、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1分)

二是起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1分)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1分)

四是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1分)

五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1分)

8、简述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内容。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理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2分)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1分)

(2)规模化和机具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机具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1分)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城市文明对乡村人口的拉动要以城市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使得他们在城市能够赢得基本的生活空间为前提。(1分)

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2分)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性;(2分)不平等的区域经济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1分)

10、简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主要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及科学技术合作等四大方面。

(1)工业贸易合作。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合作,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种形式;

(2)资金合作。资金合作是指合作双方以资金的筹措与投放为核心内容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资金在区际之间的流动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合作(股权合资企业和契约合资企业)和间接投资合作(信贷和证券投资);

(3)劳务合作。劳务合作是通过劳动力的区际流动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从目前国内地区间劳务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纯粹的劳务贸易、信息咨询及旅游三大类。

(4)科学技术合作。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1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每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与其它地区相比,那些具有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低,利用这些要素来进行生产的商品成本也相对较低,利润较高;相反,禀赋较差的生产要素由于稀缺,具有较高的价格,利用这些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成本也相对较高。那么在区域贸易体系中,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化与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性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口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性商品。(5分)

1为什么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仲只能选择非均衡模式而不是均衡发展模式?

答:1 从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问题就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2 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是区域哦区域经济增长普遍采用的两种模式,基于我国经济所处的成长阶段,区域经济增长宜采取非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式,体现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就是要培育区域经济增

长点,促进和诱导区内外要素优先向增长点聚集,进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带动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增长。3 我国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区域增长的新模式。所以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能选择非均衡发展模式而不是均衡发展模式。

2简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仲“马太效应”的涵义及其形成机制

答: 涵义:马太效应:是指在区域内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生产专业化和非生产专业化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上,引发和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形成机制:“马太效应”的产生 ,和集聚效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集聚效应产生的原因(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区位指向的经济活动受相同区位条件优势的吸引,常常都倾向于集中到区域内相关资料和要素富裕的地方。不仅如此,某些经济活动的趣味指向虽然不同,但是在实际中 为了追求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与销售费用以及更好的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等,往往也会表现出共同趋向于相同的交通枢纽,消费市场集聚的规模。(2)某些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出于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的需要,那些在经济技术上具有互补性,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的经济活动,往往都会倾向以集中到资源和要素组合条件较为适宜、优越的地方发展。(3)某些在声场非配上有密切联系,或者在区位选择上有着相同指向的经济活动和企业对集聚经济效应的追求。这些经济活动或企业按照一定的比例或规模,成团或称组地集中分布在某个拥有特定资源和要素优势的地方,可以使其中的每项经济活动或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相关经济活动和企业在经济利益来源于因经济活动或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造成的有利外部环境和相关投资的节省,它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经济活动和企业分配配置都不可能获得,故而被为集聚经济效益。,

集聚效应作用的结果,同在会促使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效应的作用会导致区域经济移动的极化现象,即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产业部门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于发展。其次,集聚效应的作用将会强化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生产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经济空间集聚形式的产生,促进区域空间中心—边缘结构、多核新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引发和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

3 论述经济区---行政区体系有哪些具体内容和组织形式。P(120)

答:经济区---行政区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调控和运行仲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和调节,其具体内容和组织形式可作以下构想:第一,一三大经济地带为地域单元制定和实施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构建宏观经济布局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跨省区市的综合经济区统筹规划及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组织国民经济地域体系,统一部署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第二,根据各省区市现有的资源要素和产业比较优势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专业化贡献,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经济类型区,如资源型加工型资源---加工型自给自足型等经济类型区,并以地域依托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第三,根据当前和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特别富集的地区、智力密集度特别搞的地区,分别作为能源原材料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国家重点参与区;选择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带重要的传统工业老基地和西部地带原“三大线”地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家重点参与区;选择省区市的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工程项目作为国家参与的重点工程项目。第四,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大力推进相关省区市开展广泛的区际联合与协作,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密集程度不同的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网络,相互开放区域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五,健全宏观经济分级调控体系,实行统一规范、分区调控的政策,提高调控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的前提下,实行统一规范,即由中央政府统一地合理界定中央、地方和企业间的责权利范围,制定地区经济活动与运行的规则;建立和健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权。

4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措施有哪些? (p175)

答: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其可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并附差异。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岸,分布众多的海港,江河纵横交通便利,处于我国地形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降雨量多。土壤肥沃,自然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不足。中部地区地形起伏比东部大,比西部平缓,光热条件好,降雨量不足,土地资源丰富,人均粮食高于全国水平。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但是矿产资源贸易充分开发。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上,以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自然资源丰富开发不足。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非常突出,是一个历史的长期的过程。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古代农业开发较早。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西部和中部与东部差距不断扩大。在经济结构方面东部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仲所占比重具有明显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和西部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域。西部地区曾经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成为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效率优势”的重要表现之一。3 区域制度安排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只要表现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基础设施方面;中西部地区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资金短缺,造成基础设施不足,交通困难,通信落后等问题。其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方面,明显存在着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状况。措施:1.让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当前依然面临着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等多方面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起来,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迅速积累资金、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发挥区域经济的发展示范作用,帮助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以实现逐步缩小差距的目的。

2.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应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让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其它地区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欠发达的区域的经济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更好地满足当代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3、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缩小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建设边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就可以逐步缩小这种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5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的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盖度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2分)其特征表现在:

(1)区域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谋划区域发展的总体构想,因此,它不同于国家的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2分)

(2)预见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包括狭义的预见性和广义的预见性,狭义的预见性是指制定远景目标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广义的预见性是指对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及区域政策变动方向的预见。(2分)

(3)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2分)

(4)可操作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2分)

第17篇:区域经济学定义

林特 20073110114 经济学07级一班

一、区域经济学定义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就是从物流业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从区域经济学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两岸物流业合作态势和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参考资料:《区域经济学》

作者:栾贵勤 等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区域的概念:

从地理上讲,区域是指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从经济上讲,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参考资料:书 名: 《区域经济学》

作 者:孙久文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三、区域的空间界定: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复杂程度的加大,单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区域的边界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约性。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同环境相接触时出现的特殊的边界反应。系统的边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稳定的作用。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即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传统的区域划分是以自然地理边界为依据的,这是由于传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运输和联系方式落后,地理条件制约很大。经济活动局限于平平原地带,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往往是河流、山脉等自然边界。工业化以后运输和联系方式虽有所改进,但是资源流动的成本依然很大,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受到自然和人工因素两种影响,其界面除了河河流、山脉外,还可能是铁路和权力以及政治上的边界等,这些对经济活动空间成本起约束作用的因素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信息时代的到来迎来了新的人地关系和新的区域经济景观,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形成了空间事物和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所谓虚拟化的信息地理空间,这种区域经济系统的界线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虚拟的界线。可以看到,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在一定 1

林特 20073110114 经济学07级一班

的时间里受到一些因素的束缚,这种束缚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但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克服这些障碍,直至遇到新的约束,形成新的界面。

————参考资料:《区域经济学》

作者: 叶依广

中国农业出版社

四、区位的分类

1)农业区位论:德国杜能1826年撰写了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在该书中,杜能认为,在这些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2)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运输区位论: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4)新经济地理论:根据现代经济发展格局对地理进行分区管理。

————参考资料:书 名: 《区域经济学》

作 者:孙久文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18篇: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循环经济:物质闭环流经济。是指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的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行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些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的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者某些产业。然后向境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区域增长趋同: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将对区域增长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作用,从而引起区域乍现经济增长水平趋向均衡。

产业集群:大量关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资源诅咒:丰裕的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非但没有起什么作用,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陷阱,也就是说,资源丰度高的国际或地区发展水平未必高。

经济区划:依定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主观认识和划分,已达到组织区域合理分工,有计划的建立与加强区内各部之间,各子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知道区域经济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最优化的目的。

区域区划:政府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作的战略谋划和战略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城市经济区:就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包括若干个中小城市,众多的城镇和大片农村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经济区域。

区域系统的特征:综合性与整体性,动态性与开放性,空间性与地域性,层次性,自适应性。 区域系统的演化: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结构日趋复杂,功能日趋多样,与环境相互作用日趋增强。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概述:资源承载能力、区域生产能力、环境缓冲能力、进程稳定能力、管理调节能力。

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区域发展规律:区域发展初期,水平低、规模小、速度慢;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区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规模迅速扩大,水平迅速提高、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时期,区域经济进入成熟阶段,水平已经很高,规模已经很大经济发展速度进入稳定缓慢状态。

我国学者对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区域性衰退,资源性衰退,消聚性衰退)。

供给方面循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力—低收入。

需求方面循环:低收入—低购买能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力—低收入。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

库兹涅茨理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同样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速度快于后者。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会持续的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

业化中,前期阶段,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克拉克对区域的划分:第一产业:直接取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产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并繁衍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

弗里德曼学说:四种类型区:核心区、上进过渡区、后进过渡区、资源边际区。四个阶段: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过渡空间的区域空间结构、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后工业化的区域空间结构。

梯度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取决于他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优劣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产业化部门在工业寿命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创新活动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段推移,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地梯度地区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经济区特征: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组合上的层次性。

经济区类型: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新型经济区。

经济区划: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他们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经济类型区内部必须具有某方面经济特征或经济发展问题的相似或一致性,而与区外相比则有明显的区别。

划分经济类型区的方法:统计分类法;经济中心法;经济联系法;劳动生产力法

经济区划分步骤:

1、调查研究

2、划分经济区的界限

3、规划综合经济区的内部结构

4、划分综合经济区的次一级经济区,并指出次一级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构建经济区内部分工格局。

5、编制综合经济区划方案。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四种类型: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区域合作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

3、依据投入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

4、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如何开展循环经济:

1、在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是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2、在工业集中地区,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清洁生产基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原料,不断延长生产的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3、在一定区域内,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地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城市规模分部理论:城市首位度理论、城市金字塔理论、位序规模率。

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发展龙头、对外经济的窗口、区域协作的纽带、科技创新的前沿、总部经济基地。

总部经济的五种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

资本效应。

第19篇:区域经济学总结

区域经济

一,名词解释

(1)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

(2)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

(3)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梯度转移即产业区域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4)集聚: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

聚集:经济行为主体根据其自身的约束条件和区位的客观差异进行综合的区位选择,这种区位选择的结果与客观的地理空间相互结合形成的聚集经济。

(5) 区位: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6)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

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7)极化效应:指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简答

1,特区经济

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2)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完善的基础设施.c优惠的经济政策.d完善的法律制度。e高效率的管理机构

(3)经济特区的类型:

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在区内免税进行商品转运、仓储、分装与贸易。

工业型的经济特区:吸收国外资金与技术在区内投资设厂。

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外可在区内从事贸易活动,也可从事投资生产等工业方面的活动。

科技型的经济特区:吸引国内外企业到区内投资设厂,集中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及其产品。

金融型的经济特区:在国际资本融通的税率、管制、保密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比区外更为优惠的政策和条件。 旅游型的经济特区

综合型的经济特区:兼有前面几种经济特区的特点和功能 ,如巴西

马瑞斯自由贸易区和我国已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 3 2.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定义: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2)总部经济的五个特点:

一是知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

二是集约性。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

三是层 次性。总部经济模式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其产业、功能、规模都各不相同,具有全球总部、地区总部、国内总部以及行政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多种层次,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四是延展性。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五是辐射性和共赢性。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总部——加 4 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同时,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链不同区段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3)总部经济的五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提高城市的人力素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该城市创业发展,是该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 第三条件是区域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

第四个条件是区域必须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

第五个条件是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

定义:指地理上临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贸易与

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的过程。

目的:通过区域经济组织,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的利用成员国的资源,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积极作用:

1,有利于内部经贸易发展; 2,有利于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3,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辨析题

1、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的比较

一、梯度理论

1、梯度理论的概念

n 根据各地区经济,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条件的优劣,由高到低依次分期逐步开发的理论。.

2、梯度理论的特点

第一、产业结构的优劣是区域经济兴衰的决定因素。

二、创新活动大多起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向外扩散。

3.梯度理论的优点:

1.它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遵循平衡布局的传统模式,将不平衡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制定经济发展的战略出发点;

2.它突出了总体统一的设计,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

3.它使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4.梯度理论的缺陷:。

n

1、按照梯度推进理论把中国划分成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是比较粗略的一种划分方法。

n

2、按照梯度推进理论的划分方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n

3、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n

4、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落后地区等到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再得到推动力,那么,必然延误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地区差距将在很长时间内进一步扩大,这会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n

5、从理论上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经济辐射:

(1)定义: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

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2)媒介: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区是能量高的物体,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和地区是能量低的物体 。(1)两者之间存在着彼此的辐射.(2)辐射是逐级推进的.(3)辐射的媒介主要是道路、交通、通信等。(4)辐射的是技术、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市场信息、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辐射理论的适用性:(1)梯度推进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 。 (2)根据反映经济发达程度的综合指标把国内各个地区划分为四类地区,这样一种发展思路简单地用梯度推进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3)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经济发展程度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

(4)我们可以进行跨地区研究,以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5)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辐射理论的理论意义:(1)辐射理论认为,任何辐射都是双向的 。 (2)更加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3)高度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依赖性。

(4)把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解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第一阶段:介绍(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此时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2)第二阶段: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产品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

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4)第四阶段:衰退期

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优点是:产品生命周期(PLC)提供了一套适用的营销规划观点。它将产品分成不同的策略时期,营销人员可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

其缺点是:

(1)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起止点划分标准不易确认。

(2)并非所有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都是标准的S型,还有很多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3)无法确定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到底适合单一产品项目层次还是一个产品集合层次。

(4)该曲线只考虑销售和时间的关系,未涉及成本及价格等其它影响销售的变数。

(5)易造成“营销近视症”,认为产品已到衰退期而过早将仍有市场价值的好产品剔除出了产品线。

(6)产品衰退并不表示无法再生。如通过合适的改进策略,公司可能再创产品新的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任何产品都和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

(2)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推测产品今后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产品生命周期是可以延长的。

五、区位分析(可以用swot分析法和菱形分析法) • 理论知识:

• A、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 • 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通过评价

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

• B、波特菱形理论: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它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

• (1)资源与才能要素 ,指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状况,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 (2)需求条件:国内需求的缺点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革新和提高质量的压力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 (3)关联和辅助性行业 :在国内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性行业,是一个行业能够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三个条件。

•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的表现:指一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国内竞争的本质。第一,不同的国家有着特色各异的“管理意识形态”,这些“管理意识形态”帮助或妨碍形成一国的竞争优势。第二,一个行业中存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与该行业保持竞争优势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 9 • 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 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

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比如,良好的需求条件并不能导致竞争优势,除非竞争的状态(压力)已达到促使企业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机遇和政府,这是另外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第20篇:电大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二、名词解释题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由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经济区位: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如:工业生产所占有的场所即为工业区位。

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下的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5.类型经济区:是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按均质方法,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而划分出来的经济区。

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连接成片的区域。

7.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更优惠政策的地区。通常用减免关税、降低土地使用费以及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等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和从事各种经营或生产等业务活动,以达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开展和加快本身经济发展的目的。

8.经济辐射: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9.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产业结构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10.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二重结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一方面存在着极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特征的中小型企业。

11.可持续性: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由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

12.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13.成本决定论:即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是研究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的理论。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即“成本的节约”)的因素。

14.地域分工:地域分工:社会分工表现为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

15.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转换能力,反映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和潜力,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供给角度考虑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创新能力、积累能力和供给弹性。从需求角度考虑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结构。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

(√ )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 )3.区位单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

(× )4.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同盟。

(× )5.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均质方法进行的。

( ×)6.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建立于1547年英国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

(√ )7.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

(× )8.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但还不能够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

( √)9.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 ×)10.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

( ×)11.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利用这一指标。

(× )12.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和资本流动一样,从落后的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

( ×)13.大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

(√ )14.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

(× )15.要淡化和消除二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社会经济结构。

( ×)16.可持续发展观在认识上只看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对立的一面。

( ×)17.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第1页,共5页

( ×)18.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 ×)19.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 √)20.不论区域的资源结构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产业结构。

( ×)21.堪称区域开发典范的是美国奥兰治的开发。

( ×)22.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技术。

(× )23.振兴东北与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都存在矛盾,所以二者不可能协调发展。

四、简答题

1.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

答: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第一,新区域经济观对一些传统的理论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扩大到五个层次,包括国际区域经济、特区经济以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等等。

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的因素,把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到区域经济中,还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衡量。

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21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认为,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利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

答:(1)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的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2)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4.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

答: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APEC原则框架创新。

(2)APEC协商机制创新。

(3)APEC推进方式创新。

(4)APEC运作机制创新。

(5)APEC活动内容创新。

(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5.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答: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

(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6.简述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

答案:

1、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

2、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大量涌现

3、占地面积大功能齐全的综合型经济特区又有了新的发展

4、科技型经济特区蓬勃发展

5、经济特区的类型日渐增多

6、跨国经济特区开始出现

7、经济特区对一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交越来越大。

7.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

答: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包括:

(1)市场化。即形成以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创新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

(2)网络化。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相互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3)国际化。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到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制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8.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答: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

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

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9.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

答:根据迈达尔理论,当一个区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越来越困难。即所谓极化效应。

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10.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

答:总部经济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政策体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总部经济至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以下“经济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包括企业税收贡献和总部高级白领个人所得税贡献,还有新增产业链企业的税收贡献。

(2)产业乘数效应,制造业总部的聚集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消费带动效应,包括总部商务活动、研发活动消费和总部高级白领个人生活消费。

(4)就业乘数效应,这是产业乘数效应的必然结果,总部经济带动一般性服务业岗位增加。

(5)社会资本效应。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了若干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特征。

(1)知识密集性,总部经济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属于知识密集型劳动;

(2)经济集约性,按照总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以及生产基地的要素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体现集约型经济特点;

(3)产业延展性,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延展,也实现由知识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延展和扩散;

(4)发展辐射性,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向欠发达地区的强力辐射;

(5)合作共羸性,总部经济实现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通过价值链不同功能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共羸结果。

11.简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答: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二重结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一方面存在着极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特征的中小型企业。

在西方,二重结构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而体现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第二,从劳动力市场状况看,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低的中老年。

第三,从企业规模构成看,一极是雇佣几百人、几千人的大企业,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企业。

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二重结构在我国的典型表现,是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化经济部门并存,但又具有独特的特征,即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水平很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二重结构开始动摇,进入二重结构现代化时期。二重结构在我国西部地区还很普遍。其主要表现是两极分化:一极是由中央投资兴办起来的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群;一极是落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二者不仅在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上反差对比强烈,而且两者是两张皮,没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体系。反映在经济布局上,是少数相当发达的工业中心,同广大外围地区的落后性同时并存,工业中心缺乏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反映在智力结构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重相当高,人才不少;但在许多地方的、集体或私营的中小企业中,则技术力量奇缺,特别是从社会文化环境看,文盲半文盲比重很高。

12.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

答: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就是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方向问题,结构的变化和更替将要沿着一个什么方向演进,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主要有三个:(1)技术导向。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要向高技术方向转变,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占主导地位。(2)结构导向。要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和再加工,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3)资源导向。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使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1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自然资源,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的基础,要注意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注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体现在:

(1)发展的可持续性。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对将来造成危害,当前需要的满足必须是有限制的因素。

(2)发展的协调性。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要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

(3)发展的公平性。即当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利用和环保两者的效益,也就是要体现分配和负担的公平性。

14.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

答: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其原因是:

(1)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鼓励经济发展。在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进行调控时,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而且要考虑如何促使不同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有制约性。对可流动资源而言,资源的合理使用存在着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而配置合理化的判断依据之一——最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等于合理化,这就使得如何使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还表现在: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有关价格机制和法律的制度的建立以及科技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个宏观领域内的问题。

15.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答:(1)联系: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2)区别:

在认识 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16.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

答: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先行国”,后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后起国”。先行国和后起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表现为:(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需求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

(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比较平衡,后起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很大的倾斜性,前倾的结构转换态势加速了结构转换过程。(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较靠前。(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超过人均产值增长的幅度。(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普遍优于后起国。(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较均匀,而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不均匀,呈现阶段性特征。

17.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答:区域经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如下原则:

(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目的是考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

1)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的规模和绝对水平。

2)相对指标:通过事物间的对比,用一个抽象化的壁纸来表明其相互关系。

3)平均指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与大量单位的综合数量特征。

(3)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还应考虑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4)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18.怎样借鉴国外的开发经验来实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战略?

答:美、日、德、意开发各自的欠发达地区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美国西部开发实现了美国政府的战略目标,即完成东西部之间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这对美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和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基础条件不同、环境资源不同,但它们的政策措施及经验教训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西部大开发应有法律和组织保障。制定西部开发法律体系,依法保障西部开发持续稳定地进行;扩大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范围,建立相应职能的组织机构。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设西部的铁路、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航空等现代化交通网络,并和全国其他地区连接,打通西部对外的通道。同时还治理大江大河、兴修水利工程。此外,还应高度重视西部地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的建设。

(3)实行区域优惠政策。一是,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在税收政策方面,适应调整中央与西部地区的共享税分成比例,采取一些得于西部地区发的税收措施;三是,在金融政策方面,要实行向西部倾斜的信贷政策,要建立西部开发基金,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

(4)依托教育和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借鉴美国西部开发中,教育和抗美援朝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应增大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投入。一是要强化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加强职业教育;二是,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三是,要发挥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主力军作用,并采取措施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西部开发应吸取美国的教训和日本的经验,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是加强对西部治理生态环境的投入;二是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大保护力度,限制并积极治理污染性产业和企业,严格禁止东部和外国的污染工业转移到西部。

19、①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②以专门的开发法案及法律作保障; ③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发挥地区优势; ④注重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⑤平衡发展综合经济部门; ⑥改善环境质量。

《区域经济学论文范文.doc》
区域经济学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