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情却有情范文

2022-10-3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人情,看似有情却无情

有道是中国是礼仪之邦,一个时期以来,从城市到乡村,人情风越刮越大,越刮名堂越多,越刮味越变,几乎每介人都无法避免走入这一怪圈,只不过受其影响有大有小罢了。

红白喜事,人之常情,人们最经常的人情来往是红白喜事,目前,红白喜事的礼金行情看涨,就拿结婚贺礼来说,过去10元就完全可表达心意,现在50元都感到小气。而办婚事者,谁送来礼金都得一一记下,待其有大事小情,也得礼尚往来,有人说人情不是债,比债还厉害。

相互交往,谁人无情。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谁没有几个亲朋好友,亲朋之间,不免要有往来,今天甲给乙带来两瓶酒,明日乙给甲送去两条烟。有时,双方并不是十分富裕,还得打肿脸充胖子,没办法。

权力作怪,扭曲人情。有一些权力人物在利用红白喜事等机会,大操大办,于是很多人为了人情去应邀,据传媒披露,某局长一次办事收礼金达20万余元,令人咋舌,对此,大部分人不情愿,可往往躲不过,但也有属于借题发挥之类的,利用时机,给实权人物进贡,以达到个人目的。

托人办事,记下人情。时下,托人办事一般都得懂得人情,办事之前,送人情,办事完事后补人情,对方有事还人情,总之,少了人情,往往事情就办不成。

富贵壮胆,误导人情。时下,有些先富起来的人,手里有了钱,在人情消费上更是不在话下,有的为了显示富贵,在人情消费上更是一掷千金,一名大款妹妹结婚,送上两室楼房外加2万元人民币,出手可谓大方,令人羡慕不已。

逢年过节,增加感情。按照民间习惯,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不免相互串通一下,今天我请你,明天你请我,有道是有来无往非礼也。

互相攀比,显示人情。人情本来属于感情交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情以一种特殊角色大踏步地走入社会各个领域,于是出现一种怪现象,金钱多少,表示人情的轻重,礼品贵贱,显示关系的亲疏,于是人们走上了人情攀比的怪圈,使人情消费越来越大,有的已不堪重负。

盲目追潮,消费人情。金钱含情量的界定,使人情消费变为消费人情。使人情变味,并不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而是一手掷千金,礼重情义轻。

礼尚往来是做人的起码道理,本来无可非议,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发展到极限必然走向事物的反面,人情也是这样,我们认为,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引导人情,使其变成温情、真情、深情而不应是看似有情却无情。

推荐第2篇:病魔无情 人有情

病魔无情 人有情

9月9日,在民办蒲公英小学教师办公室里,众教师自发的捐出50元、100元、200元,共计数千元。大家心情沉重,推选出我们几位教师代表去看望一位生病的陈雪老师。

说起陈雪老师,她那甜甜的、优美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人人称赞。她在“蒲公英”工作了七八年一直担任少选队辅导员,还是校委会成员之一,中共党员;她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领导欣赏、同仁们的敬佩、家长的好评、学生的爱戴。

就是这样的一位好老师,她很不幸,今年8月底住进了医院,医生诊断为脑瘤,并立即进行了手术,住院才半个月花费达12万元,令人心寒的是脑瘤尽是恶性的,此次住院症治并不能一次治愈,以后还要去医院五六次化疗,且生命不保。

陈雪老师是一位好姑娘今年才28岁啊,还没结婚,她把青春送给了教育事业——上海民办教育事业,她来自 安徽省霍邱县,家境很穷,但她能刻苦拼搏,爱学习,强进取,她在教好书的同时自考了大专、本科学历。她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这样一位优秀的、年青的、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最大的不幸却不应该降临在她身上啊!

我们带着同事情,兄妹情来到她家,看望她:发现她住在一间矮小屋里,躺在一张木板床上,面黄肌瘦的她,一见

到我们泪流满面,伤心地哭泣,在场的我们也被感染着流下眼泪,病魔无情将这位强胜的姑娘击倒,想当初她在学校,用优美动听的声音,赢得了学生无数次掌声,她那耐心付有哲理的说教赢得了好多学生和家长的敬仰。如今,此时她还在轻轻地呻吟着,询问学校里面的情况,是的,她多么想回到学校,和我们一样在课堂上教学,她放不下孩子,就在这几天我碰到不少学生问我:“陈雪老师呢?咋没看到?”是啊,我们的学生也在想着我们的陈雪老师。她能站起来吗,回到课堂吗,我们在祈祷,她那微薄的工资、贫困家庭,能支付得起昂贵医疗费用吗?我们倡议有爱心的仁人志士,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民办教师,让我们人人献出一份爱心,救救这位可敬的美丽的姑娘。

民办蒲公英小学

教师:徐庆义 (供稿)

2011-9-11

推荐第3篇:法律无情 管教有情

法律无情 管教有情——山西省忻州监狱文明创建的

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19 14:12:

43|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太原)

|

者:.|

责任编辑:雷卫腾

“我是服刑人员张某的家属,张某是家中老母的独子。老母病危时,张某所在的四监区李满珍教导员带着张某在狱中劳动生活的录像,专程来看望他病危的老母。老母终于通过录像看到了她日夜思念的儿子。是忻州监狱的民警用真情圆了老人的临终梦!”

“我是六监区服刑人员苏某的母亲。在监狱民警教导下,我每月探监时都觉得儿子比以前更懂事了,他对改造也充满了坚定的信心。感谢辛勤的管教民警,是你们用真诚唤醒浪子回头!”

“我是七监区服刑人员李某某。在服刑改造期间,每当我生病时,监区领导和各位民警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我重获新生、走向社会,我一定要走好自己今后人生的每一步,用实际行动报达党和政府、监狱民警的教育挽救之恩„„”

这些充满感激和感恩的话语,来自服刑人员亲属或刑满释放人员寄给忻州监狱有关领导和部门的书信。质朴语言中流露出的殷殷真情,是他们对该监狱严格、文明执法,实行宽严相济的人性化管理、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而这些也只是忻州监狱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严格执法——文明创建工作的前提保障

监狱,是对服刑人员进行惩罚的地方。从这个角度上讲,法律无情,监狱就必须严格执法,对服刑人员依法严格管教。

“我们这样做”,忻州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张世宏认为,“与文明创建工作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严格执法,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是维护监管改造秩序稳定的需要,也是文明创建的保障;文明创建,则体现宽严相济原则,有利于服刑人员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改造自新,有利于降低执法压力和执法成本。”

基于这一认识,忻州监狱在文明创建工作中,首要的工作是强化民警队伍严格执法。为达到这一目的,监狱党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们近年来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三严三实”专项教育活动

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风廉政建设,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把对法律的敬畏放在心间,把严格执法当作不准逾越的底线。带头执行厅局党委“六个不准”、“六个严禁”等规定,在服刑人员保外就医、判刑、假释等方面,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严格把关,不讲情面。

同时,在民警队伍建设上,忻州监狱党委通过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民警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扎实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不断提升民警队伍的业务水平;深化廉政教育,加强警务督察,开展了纪律作风建设专项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民警廉洁自律和法不徇私的规矩意识。

忻州监狱一监区的监区长班存耐,为严格执法,敢于对违纪抗改的服刑人员采取关禁闭等措施,依法严肃处理;涉及服刑人员日常考核奖惩和减刑、假释成绩,都及时如实公示,杜绝弄虚作假。班存耐等一批严格执法、办事公正的骨干力量,就是忻州监狱民警严格执法的典型和样板。

管教有情——为文明创建工作输送全新动能

监狱,不但是对服刑人员进行惩罚的地方,也是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改造的地方。从这个角度上讲,监狱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通过人性化的管教手段,给予他们重新做人的自信与希望。

为此,忻州监狱党委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要求监区民警树立“服刑人员是可以教育改造好的”基本理念,在管教工作中努力做到“三像”,即对待服刑人员要“像医生对待病人、像老师对待学生、像父母对待子女”,在“管教有情”上下功夫,不断为监狱文明创建工作输送新的动能。

为从根本上解决服刑人员岗位安排和考核“一刀切”的问题,该监狱制定实施了服刑人员“765考核办法”。在操作上,就是将服刑人员劳动改造岗位划分为三大类,一类岗位基准分为7分,二类岗位基准分为6分,三类岗位基准分为5分。在此基础上,每个劳动岗位又划分成若干类别,并按照不同的类别安排不同的劳动任务。这样不同体能、技能的服刑人员,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改造岗位与类别,做到了各尽所能。这一人性化的做法,消除了服刑人员对劳动改造的对立情绪,提高了他们参加劳动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管教有情”的另一个亮点是在监区创建“模范小组”。这一做法为打造“平安监狱”、推动文明创建发挥了巨大作用。

创建“模范小组”,就是监区民警在公正、廉洁、规范执法的前提下,以“六

好”即“整体行为规范好、生活卫生秩序好、三课学习成绩好、劳动改造态度好、互监制度执行好、民警管理引导好”为考核内容,把各监区服刑人员分成若干小组,采取民警包组管理教育的办法,解决服刑人员在思想认识、生活困难、家庭关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构建包组民警与小组服刑人员的文明和谐关系,激发服刑人员在改造中创造成绩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被授予“模范小组”荣誉称号的,监狱通过不同形式予以表彰奖励。

忻州监狱七监区,集中管教患有各种病残的服刑人员。2016年初,郭轶峰担任七监区监区长后,迎难而上,以创建“模范小组”为切入点,亲自填字谱曲了《创建模范小组》之歌,在服刑人员中开展“树立正气、规范行为、整治环境”专项行动,在“一区一品”监区文化建设中,以“善”为主题,倡导“与人为善,互助友善”理念。特别是他带领本监区民警,对服刑人员施以人性化的体贴与关怀,让监区发生了积极改造、和谐上进的新变化。

服刑人员马某,因交通肇事罪入狱。身上有15处骨折,白天坐轮椅,晚上上床不会翻身,大小便都要人服侍。起初,他对自己被判刑很不理解,总认为自己入狱是为了公事。对此,民警对他进行谈话教育。经过多次沟通,马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逐步从沉沦中振作起来,主动配合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终于摆脱了轮椅,恢复了健康。在监区开展“规范行为、热爱集体、互助友善”活动中,马某把自己的轮椅送给其他服刑人员,并竭力帮助其他病犯。他说,“我在外边的时侯没觉得对不起谁,但在监狱反倒觉得欠别人很多,我要感恩这里的民警!”

服刑人员王某,高位截瘫,妻子又因车祸离开了人世,92岁的老母亲自顾不暇,12岁的儿子只能托付给哥哥姐姐照看。在服刑中,监区民警每天都要过来询问他的身体情况,鼓励他好好养伤。有一次,王某因拉肚子住了院,民警买来水果和补品给他吃。坐在轮椅上的王某流着热泪说:“我腰折了弯不下来。等我好了,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们的监狱民警鞠个躬。”

像七监区一样,其他监区的民警在开展模范小组创建活动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体贴和关心,不仅唤醒了服刑人员潜意识中存在的爱心和善意,营造了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而且有效提升了服刑人员改造质量,模范小组创建活动成了该监狱文明创建工作的点睛之笔、生花妙作。 以文化人——为文明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说到监狱,给人的印象是厚重的铁门、坚实的高墙、森严的电网、警惕的哨兵、穿着囚服的服刑人员。实际上这里关押着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心理认知、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犯罪经历,所以监狱开展罪犯的管理教育工作必须具有现实针对性,只有因

人施教、对症下药,管教工作才能真正收到预期效果。同时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上岗民警必须连续工作24小时,所以一名优秀的监狱管教民警应当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识、深厚的社会人文素质、丰富的心理探测和调节技能、高超的谈话技巧、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强健有力的身体条件,特别是面对那些文化层次低下、思想认识扭曲偏执、身体和智力存在残缺等状况的服刑人员,他们中有些人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倾向严重,有些甚至不惜“加刑”而再次以身犯法,管教民警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为做好监管改造工作、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管教民警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执法业务水平,以适应不同形势、不同条件下的监管改造工作。

为抒解民警压力,在文明创建中忻州监狱党委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时刻把民警职工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心系群众、关注民生,及时处理合理诉求、化解各类矛盾,克服经费紧张的实际困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016年以来监狱以“九有建设”为目标,在完善职工食堂体制机制、改善警体活动室、建立大病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职工书屋、澡堂、理发室、洗衣房、洗车房、职工健康档案,方便民警职工工作和生活,真正把组织的关怀落到实处,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并提出“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理念,要求全体民警职工“工作上讲原则,生活中讲友谊”,注重以文化的力量鼓励民警守规矩、强信念、调心态,在快乐工作中建功立业。监狱开设了引人向善向美的“道德讲堂”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民警职工文化生活活动,开展“弘扬雷锋精神、确保安全稳定”为主题的学雷锋实践活动,还坚持每年度对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和文明科室(监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优秀警嫂进行评比表彰。这些做法,以文化人,如轻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在潜移默化中焕发了广大民警的工作激情,极大地调动了民警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监上下逐步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近年来监狱无上访、信访事件发生,无民警职工严重违纪、无邪教活动、无社区治安问题。

在文明创建中,忻州监狱党委高度重视监区文化建设,提出了让服刑人员在“希望中愉快改造”的新理念。为此,管教民警经常性地组织服刑人员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展“学雷锋”互帮互助活动,激发他们对党和政府、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营造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比学赶超的良好改造氛围;组建了监内文艺宣传队、威风锣鼓队、体育运动队、管弦乐队,在节假日组织民警和服刑人员,联合开展《中秋夜之声》《改造之声》《消夏文化月》等文艺演出活动;每周一组织全体服刑人员唱红歌,组织举办常态化的队列歌咏体操比赛,丰富服刑人员的文化生活。以三监区为蓝本,在全监组织开展孝老爱亲活动、传承中华孝道和敬老之风,增强了服刑人员的感恩意识。这一系列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的举措,为促进罪犯真诚反省、矫正恶习和重新做人营造了良好环境氛围。

采访中,忻州监狱政委尤江对记者说:“我们虽然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忻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和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但是,新形势下的监狱管教面临许多新课题,监狱的文明程度也要与时俱进。在这个意义上讲,忻州监狱文明创建的探索与实践仍然在路上„„”

推荐第4篇:台风无情 人间有情

台风无情 人间有情

台风“菲特”是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强热带风暴。受台风“菲特”的影响给浙江地区带来了强降雨,在很多地区都受到这非一般的“待遇”,当然桐庐也不例外的受到了小小的打击,在“菲特”的影响下桐庐站在台风期间一度出现封道限流的景象。

在浙江的余姚是“受打击”最严重的的城市,70%的地区都被大水淹没,很多低洼的地方水深达到两米多,交通基本瘫痪,不仅停水停电更面临着断粮的困境。在这种窘迫的困境下,踊跃出了许许多多的人间情,很多市民自发的组织起来救护伤员护送老人小孩,为几天没有吃东西的村民送吃的,自己却舍不得吃上一口。救援的消防官兵和志愿者们每天要在水里泡

八、九小时,有些甚至十多个小时,真的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处境。

当我们坐在这小小的岗亭里,是很难感受到他们在这种困境下的艰辛,越发的要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不要再为了一点小小的气去埋怨对方;去计较那繁杂的琐事。也许你我都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看着受灾的百姓也有不顾一切去帮忙的冲动;也许我们坐在岗亭里服务着每一位过往的司乘的时候,你的一个微笑,一句礼貌的问候却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但这是给社会最好的回报,只有当人和人之间建立起那和谐的氛围时才能使人间的情和爱散发的更加广阔。

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这个社会,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用我们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为那些受灾的人们默默的祈祷,相信他们会战胜一切,台风虽无情,人间却有情。

推荐第5篇:法律无情法官有情

本文作者:北安市人民法院 王玉 好范文原创投稿

因为一个手术住进医院,第三天鲜花店的工作人员送来了一个花篮,多方打听原来是多年前的被执行人送的,看到花篮我心里充满喜悦。

原来五年前王某为给母亲治病四处欠债,母亲去世后,他变卖了房屋偿还了一些债务,剩下8000元引起诉讼,判决后,王某每年偿还部分,2009 年春天

王某无钱因备春耕将土地转租出去,孩子也因家庭拖累在秋天被迫辍学了。多年未能执结的邢某申请执行王某的民间借贷一案,因和解协议履行期限已过一个月未履行再次引起邢某再次上访,法院决定对王某进行司法拘留。我们到被执行人王某的家里时被王某面临的困境所惊愕了,房内前后墙挂满了白霜,被执行人王某正躺在炕上输液。

王某在我们说明来意后,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请求待输完液后同我们去看守所。看着被执行人的真诚及家庭处境,我请示院长批准暂缓拘留。回到局里,我向局长汇报了案情及我们的想法,执行局召开会议,决定与被执行人结成帮扶对子,设法帮他脱贫,除了捐赠衣物钱款外,我帮助被执行人联系贷款,执行局长与学校取得联系,学校免除所有费用孩子及时复课。申请执行人邢某被我们的做法所感动,放弃了上访同时同意延期执行。经我们的帮助,第二年春天,王某种植了30亩出口的马铃薯,我和同事帮助他同厂家签订了回收合同,到了秋天王某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后还有结余。几年过去了,经我们的帮助王某摆脱了贫困,孩子考上高中,每次到城里有事无事总是到法院看一看,逢人就讲没有法官的帮助就没有他的今天。

法律无情法官有情,人民法官为人民,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后法官的威信、法院的形象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北安法院 王玉)

推荐第6篇:病魔无情爱心有情

病魔无情爱心有情

——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全体职工为生病职工捐款 他在单位勤勤恳恳工作快30年了,如今正是该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却被检查出患了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为了治病,本来还不错的家庭现已负债累累。

他就是李勇,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工人。中心领导得知他的病情后,多次到他家里看望他,鼓励他勇敢的与病魔作斗争。看到他家里的现状后,中心党支部和工会立即行动起来,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了“爱心募捐倡议书”,动员大家伸出温暖的双手,奉献无暇爱意,送去有力的支持,以爱心和实际行动帮助李勇同志治好病,走出困境,共享生活幸福。

倡议发起后,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马上伸出援助之手,在7月2日举行的捐款仪式上,大家纷纷送上爱心,你100,200,我300,500,他1000.......,短短时间里就捐了8700元,单位工会捐款1300元,总计10000元。

疾病无情,大爱无疆。此次爱心捐款活动,体现了中心干部职工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唱响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颗颗滚烫的爱心,一份份真情的祝福,使每一个人都切身感受到单位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年7月4日

推荐第7篇:辩论赛法律有情无情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人们行为的规范,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准绳,它具有强制性、严肃性、普遍性,更重要的是法律的理性。我国执法的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从法律的制定到实施,都强调了法大于一切的理念。不管是谁,权多高,位多重,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不管立法者、执法者是否是感性的,面对法律的严肃和威严,也不可能因为私欲、私情去触动法律。从建国初期的四人帮到现在的陈良宇、文强,都没有逃脱法律的严惩。因此,从法的惩罚功能、惩罚力度上来讲,可以说法是无情的。

法律作为一种“天下之规度”,作为一种对客观实体的理性反映,作为一种衡量人类行为的工具,它不可能带有感情色彩。立法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现实,这是有情的所在,而一旦制定下来,就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正体现了法律无情。在辩论中将法律无情的概念偷换成执法无情,就好办了,因为现在法治喊的这么响,假如执法有情,不就是徇私枉法了吗?

法律的无情并不代表他是残酷或者是违背人性,法律的无情代表着他的公正。法律是公平的化身,是反映大众需要和公众利益的,法律对于那些破坏社会和谐,损坏人民利益的人不讲情面,也绝不留情。

法律与一般的制度不同,法律本身是无情的,它需要的更多是稳定性而不是灵活性,只有稳定的法律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同,而有个人感情在里面的法律往往实现不了稳定性。

【攻辩问题】

1、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作何解释?

法律是规范,是准绳,当然无情。如果在法律面前讲情面,通关系,那法律就不是法律了。 古时候人民就已经意识到法律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法律是理性和客观的产物,执法有情和法律有情是一个概念吗?请对方辩友不要混淆。

3、如果对方说,制定法律的主体是有情的,就问对方辩友,有情的人怎样立出无情的法的?法律在制定中有情就会以情乱法,法律在执行中有情就会徇私枉法。

4如果对方牵扯到法律与道德是一致的这个问题,就说:法律与道德真的一致吗???如果法律有情的话,我们要法律干什么,道德就可以约束我们的行为了。法不容情!

【有情A,无情B 】

A:可是对方辩友为什么只看见法律对极少数人的制裁,而没有看见对大多数人的保护呢?这不是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了吗?!

我们看看大多人心中最严厉的刑法: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后自首的,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面对这情的体现,请问对方辩友你还能说法律无情吗?!

B:对方辩友,恰恰相反,正因为我更看中法律对大多数人权利利益的有效维护,我才要更加声明法律一个最重要的特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对违法犯罪的人给以最无情的惩罚,才能让其他人引以为戒,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不难看出,对方辩友在这里又有意扩大了情的范围,我方所强调的无情,是指不添加任何的私情和私欲,而非是对方辩友的情理和道理。

A:当代法治社会,法律最根本目的是维护大多数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同样也是一种阶级意志的反映啊,不正体现了法律的有情吗?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权多大,位多重,只要触犯了法律,就的受到法律的制裁。绝不讲情,决不可原,这不是法律无情吗??对方辩友,我们在这里说的是法律不添加任何人的私欲,无论任何人触犯了法律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不管他是身居高位,还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请对方辩友注意,我们所说的法律无情和无情的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您可不能一厢情愿的偷换概念啊。

A: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应当孝敬赡养,这在我国的婚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刑法还规定了虐待和拒绝扶养父母的法律责任。

对方辩友,我们还能说法律无情吗?

B:当然能说明了,抚养和孝敬父母,是自古以来的一种道德规范,正是因为道德不具有强制力,容易被任意撕裂,所以才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实施.它的神圣权威不容任何人侵犯,即使是最人性化的法律也是铁面无私,不徇私情的.我方并非要给法律扣上一顶冷酷的帽子,只是想说明法律的真正本质,希望大家遵守法律,尊重法律.同时,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一直在坚持法律有情,那么可以告诉我\"情\"是在法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

亚里士多德说过“法律是理性的判断”这句话给予我们很大的提示:“无情”不能单独来看“无”和“情”,而是将它一块阐释:无情——理性判断!

法律无情,法律有情是相对概念,破题要找到参照物:我们的参照标准是——

A, 跟中国以前的法相比;

纵观历史,中国自古以来以礼入法,亲情重于一切,情理大于法理.而进入现代化法治国家,以法治国才是其根本,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能长治久安的标准,这就要求法律必须发挥其国家强制力的作用

B, 跟违反道德规范和违反法律规范的不同结果相比;

法律永远是维护人类社会正义的,为了保证绝大多数人的权利利益不受侵害,必须要对少数违法者实施无情的法律制裁。

虽然在立法和执法时,根据的基本意愿是阶级意志。但是任何想以“私情”代替法律的公正,来混淆“情”字的,都是在钻法律的空子,都是对法律的亵渎。

C,跟人的感情与法律理性相比.我们说的无情,不是只残酷,也不可能是带任何血腥的恶法,只是指不搀杂私情在其中,正是因为人是感性动物,私情天生存在,所以才需要法律的无情约束.

【法律有情】

我方立场中的情决不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的爱情,而是体现社会的正义,制度的人道。

法律是维护社会的工具,可是它并不是冷冰冰的。它借助文字的表现出其深刻的“情”内涵。请对方辩友别以因为是“工具”就无情。就好象犯了“杀人者,非我也,兵也”的错误

法律有情,其原因如下:

1、从法律的制定来看。制定法律的主体是有情的——不管是古代的少数人立法还是现代的多数人参与立法,都是体现本阶级的“情”。我们这里所说的情,不是指私情,而是体现阶级意志的情,即因阶级立场而表现出的态度。

2、从法律的实施的社会背景来看。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是法律所不能面面俱到的,而社会的人文化发展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法律作为反映一个社会进步标准不能无情。

3、从法律的具体操作来看。法律的遵守、执行都要求法律有情。上面讲过,这里的情是由阶级立场而衍生的态度,而法律主要是用以解决阶级内部矛盾的工具。试问,解决内部矛盾还要“无情”吗?!

“情”是体现社会的正义,就是因为我们立法有情,我们的法才会是良法,我们的法律才能体现社会正义。同时,我纠正对方辩友一个错误:我们今天探讨法律有无情而不是执法有情对法律的作用。

推荐第8篇:辩论赛法律有情无情

0法律有情的辩词/法律无情的辩词

全文(原创)

管理提醒: (?) ? (?)

辩手的自我介绍:

(正方一辩)法律之网是有情的编织,故我方认为法律有情。

(正方二辩)中国现在正在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正需要法律有情。 (正方三辩)依法治国,法律有情,社会才能更和平。 (正方四辩)一位不知名的圣曾说过:“法律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反方一辩)法律无情,是手托天平的正义。 (反方二辩)法律无情,是高举利剑的威严。 (反方三辩)法律无情,是播洒人间的正义。

(反方四辩)法律无情,是蕴涵智慧的理性。故我方认为法律无情,谢谢大家!

开篇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观点是法律有情。辞海说到: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的制定是以统治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公正的法律是为维护社会中大多数人而制定利益的。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将国家之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的本质在于永恒、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而情是指大众之情、天地之情。情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法律是人定的,不可避免的掺杂着人的感情因素,而且法律的内容符合人民的符合社会民众的普遍心理,人们在法律的保护下免受非正义的侵犯。因此,我们制定的法律是有情的。法律的根本是公平公正。他关心的是每一位公民,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他的公正公平就是博爱。这就从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每一位公民,这就是法律有情最铁的证据。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曾说过::“当人们在大会上制定一项法律时,他们让人们所提问的,并不是赞成这个提议还是反对,而是这个提议是不是公议。”这个公议就是他们自己的意志。显而易见,大哲学家传达出的就是法律是合乎情理的、仁慈的。他不是情感的发生者却饱含情感的因素是情感的载体。也许有人会问:刑法里,坐牢、死刑是不是无情的一面?但这些并不是法律的唯一的内容,法律更多的是温情脉脉的一面:如我**婴保健法、产品保障法、国家赔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从个人、经济、政治、社会角度对我国人民进行了保护和关爱。又比如说:法律规定,不满十八周岁以及在审判是怀孕的妇女不得判死刑、生病可以监外执行、离婚分财产时照顾困难一方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告诉我们法律是有情的,它展示了人文关怀的光芒。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律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它的最终目的不是惩戒罪犯,而是达到指引、评价、预测和教育的终极目标。它对罪犯的惩戒符合公平的原则、合乎情理、合乎天地之情。它查明事实,

对违法者合乎情感,合乎大众之情。在法律有序的海洋中,我们欢快的划着法律的小船,划着由法和情制成的双浆,以法为基,以情为路,驶向更加美好的地方。所以我方认为,法律有情。

双方二辩的补充陈词

(正方二辩)首先我来回答反方一辩的问题,我们所说的情当然不是私情,更不是滥情,法律是一条准绳,是一种社会准则,它所强调的情是一种公正的情,理智的情。还有刚才反方一辩的说法未免有些偏颇,我们当然不会让所有犯罪分子都逍遥法外,我们需要用法律去感化他们,去教导他们,使他们浪子回头

好,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补充陈词。第一,从法律的制定上来说,法律是有情,公正的法律是为维护社会中到达多数人利益而制定的,其内容符合社会民众的普遍心理。其中蕴涵的是公正广泛的情,法律又是人权的体现,不体现人权要求的法律就不是好的法律,西周

对刑法的规定有三千条,而隋朝的严刑科律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刑重于民的恶法无一不以灭亡为下场。而唐初制定的贞观律就对这些恶法做出很大的修改,将隋律中的死罪392条改为70多条,50多条应判绞刑的罪刑也减轻处罚。正因为这部善法的存在,才有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而我国当代法律正是这样,从1988 年到2004年我国对宪法进行了四次修订。而在2004年的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以及社会保障人身权。而这在以前在宪法中都未曾提过,而这就说明我国的法律正在朝有情的方向发展。而且根据宪法制定的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教育法,环境法,珍稀动物保护法,这些法律更是从各个方面来保护人民和人民的生活环境。难道这也是法律无情的表现吗?而且,最令老百姓望而生畏的刑法在其第二条也明确规定了它的任务,其中一项便是,用刑法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及公民私人财产,保护公民的民主权,人身权及其他权利。难道这也是法律无情的表现吗?第二从法律对有过之人的处理上,法律就是有情,法律的目的不在于惩治,而在于教育引导给犯案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我们看到,在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有犯罪终止的行为时,可以减轻处罚,在有自首立功的表现后,可以减轻处罚,我国更独创死缓制度,既在被判处死缓2年之内无故意犯罪即可改为无期徒刑。这些法律的制定都在最大限度内帮助失足的人重新做人,怎能不称之为有情?法律有严肃的一面,但针对的是那些死有余辜,罪大恶极的人。(时间到)

(反方二辩)对方一辩小桥流水,对方二辩大浪淘沙。但无论是微波还是怒浪都无法带走对方犯下的几点错误。首先,我方一辩强调,我方的情并不是指冷酷残忍,而是指无情是理性的判断。那么对方所谓的情是公正的情;理性的情。请问出自何处呢?我方在辞海中所查的情的定义可不包括这个解释啊!对方是不是在无限的扩大情的概念啊?

下面我将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法律的直接作用是确保社会的公正有序。但社会众生,纷纭复杂;文化水平不等,贫富差距迥异;富者一掷千金,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导致了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不同。所以需要法律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制度,这就决定了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公正理性无情。法律作为一种天下之规度、一种对客观实体的理性反映、一种衡量人类行为的工具,其价值就在于公正和公平。包拯铁面无私,断案公平;执法公正。所以世人称其为青天,其名流芳百世;为世人所敬仰,更是执法者的楷模。而那些导致国家灭亡的法,正是因为掺杂了人的感情,从而触怒了人民,那些的东西根本不能称其为法律。

再者,法律的初衷是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对少数违法这实施无情的法律制裁。2003年4月,吴某因自己患有胃出血便在自家的油菜地了种植罂粟,被依法追究起刑事责任。这不正体现了法律的初衷吗?虽然他并无作奸犯科之意,但他毕竟触犯了法律,依然要受到法律的惩处。法律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吗?显然不是的,它的惩罚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定安全的环境,从而保障正常的生活秩序。

最后,中国现在强调依法治国。法律是治国的根本,是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标准。这就决定了法律必须是理性的、公正的、也就是无情的。下面让我们再来看几个案例吧:邱氏夫妇于14年前收养弃婴邱玉儿,但邱玉儿于去年12月份死于交通意外。司机赔偿邱氏夫妇7万元死亡赔偿金。邱玉儿的亲生父母孙氏夫妇欲索要这笔赔偿金。法庭认为:邱氏夫妇的收养违法,死者邱玉儿的7万元死亡赔偿金予以反还孙氏夫妇。这不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在单位里,李某因升职请客喝酒。工友张某酒后架车,交通意外死亡。张某的父母将李某等人告上法庭,以其未对自己的儿子劝酒;未尽照顾之责要其赔偿8千元。法庭以其没有法律依据驳回原告请求。这不正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无情吗? 法律永远是无情理性的丰碑。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见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若有情天亦老,法若有情法无存啊!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法律无情。

盘问阶段

(正方三辩)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情理和道理,如果说法律无情的话,那么是不是说法律没有道理可讲呢? (反方二辩)我方并没有说法律没有道理,我方所说的无情是理性的判断,这不正合情理嘛,理嘛,理性的判断。

(正方三辩)请问法律在实施、执行、应用的时候的有情和无情是不是和法律的有情和无情等价呢?

(反方一辩)这怎么会等价的呢?对方辩友,请不要混淆视听。法律在实施、执行、应用的时候的有情是法外开恩。既然是法外了,怎么还能说是法律有情呢?

(正方三辩)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说对待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理的一些条款,是不是充分体现了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呢?

(反方四辩)这正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之处啊!法律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因为青少年的义务与我们成年人是不同的,那所以他享受的权利也是不同的。这正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义务和权利是对等的,这正论证了我方的观点啊,法律无情!

(正方三辩)刚才你提到法律给人民生活提供了安全的环境,这不说明法律对人民有情吗? (反方二辩)这不正体现了法律的无情啊!法律是要保障大多数人的生活安定,对少数违法者实施无情的法律制裁。如果法律有情,那么他要偏向哪个人的情呢?是你的?我的?还是我们大家的?

(反方三辩)《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法律如果有情就必然有所偏爱,那试问又怎么能保证法律的平等呢? (正方二辩)我们当然应该依法办事了。但是我们知道也公正就是一种博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说法律对每个人都公正,这对大家就是一种博爱。

(反方三辩)2004年,辽宁省共惩处违反贪污人员228人。其中不乏曾有过巨大的贡献,政绩突出的人。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是不是应该对这些违法犯罪者都网开一面呢? (正方一辩)因为他犯的罪违反了大多数的利益,所以法律必须要惩罚他啊。所以不能网开一面啊。

(反方三辩)河南省司法机关领导曾做出过重要批示,决不能一味照顾群众情绪而扭曲判决。否则群众一不满意就闹。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降低了法律的权威。请问对方,被群众情绪所扭曲的法律,它的威严何在呢?

(正方二辩)请对方辩友注意:群众之情的情并不是我方所说的情,我方所强调的情是一种理性的情,而群众的情通常具有感性。

(反方三辩)按照对方法律有情的逻辑,执法者是不是要对可怜的人网开一面;对可恨的人罪加一等呢?那样的法律在你们的眼里还是一个公正的法律吗?

(正方四辩)首先我们强调的是法律有情,而不是执法有情。对于可怜的人,我们无须网开一面;而是本着公正公平正义这种基本的法律意识。而公平、公正正如我方二辩刚才强调就是一种博爱。

双方三辩的攻辩阶段

(反方三辩)对方在一辩中提出:你们的情讲的是天地之情。可是老子说过一句话: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畜狗。请问你们这种天地有情如何解释?

(正方三辩)我们说过: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包括情理和道理。如果说法律无情,那么是不是说法律没有道理可言呢?所以,从这一方来说,法律肯定是有情的。 (反方三辩)法律讲的当然是道理,法律的道理就是无情,公正。 (正方三辩)那么公正就是公平啊,难道不是吗?

(反方三辩)对方简直就是把逻辑混乱到了极点。感性和理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正方三辩)那么我请问对方,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罪犯在犯案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这是不是情的体现呢? (反方三辩)这当然不是情的体现。人犯了法以后自首也是多多少少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平,也属于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法律根据利益对等原则给了他一定的宽容,这个宽容绝对不是情,而是他因为确实做了有利于社会的事。

(正方三辩)那法律也是在规定的时候就宽容了,如果说法律无情,怎么会如此规定呢? (反方三辩)这并不是你们所说的宽容啊,这只是因为他去自首,对社会的和平安定做了贡献,法律才减轻了对他的处罚。法律对每一个罪犯的判决都是如此,都是公正的。 (正方三辩)感谢对方辩友说法律对他减刑,难道法律对他减刑不是法律有情吗?

(反方三辩)对方用这么浅显的道理来回答我不敢苟同。如果说减刑就是有情的话,那么按对方的逻辑,是不是要把所有的罪犯都放出监狱,让他们自行裁决呢?

(正方三辩)对方才是逻辑混乱呢,法律在人想改过的时候给他机会,难道不是说明了对他的有情吗?你们所说的法律无情是不是要将一个想改过向善的人置之死地呢?

(反方三辩)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改过,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法律更多的是讲证据,你怎么知道他就向善了呢?

(正方三辩)那对方辩友的意思是说把所有的罪犯都杀掉就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了吗?

(反方三辩)我方可没有说都杀掉啊,刑罚有很多种,每个罪犯根据犯罪情节予以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这就是法律的无情。

(正方三辩)法律不将所有犯罪的人都杀掉不正说明了法律的有情吗? (反方三辩)难道我们是以杀掉为标准来讨论法律的吗? (双方时间到)

小结环节 (

(正方四辩)现在我感觉到我的慧眼十分的明亮,而我要说法律有情的事实。首先我要说人们在执法过程中绝没有偏坦任何一方,这是法律无情的一面。但是我们所说的法律无情,难道就是指在执法过程中的无情吗?不是这样的。我们说一个人无情的对待白色恐怖,但是这个人不是很有感情的吗?这就是我方对无情的理解。

其次,我方认为,法律有情的情绝不仅仅是个人私情。如果情一定要解释为自私之情的话,那么是不是一个人对他家乡的热爱也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这一点我方显然不敢苟同。 再次,我方对对方的逻辑感到相当的迷茫:首先对方一辩说道法律是有制定和实施这两个过程,但我确实不知道法律是不是只有实施和制定这两个过程的。我们谈法律有情,是说法律的核心有情。而对方提到,法律的公平、理性就是法律的无情,那么我们说老师公平的处罚了一个学生,就说老师是无情的吗?这显然是不成立的。

最后,对方又提到了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话,马克思确实说过,法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说法律是从开始就存在的。法律是由习惯衍生出的,在法的制订过程,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都证明了法律是有历史的,都证明了它们是代表着人民的习惯的。这都证明了法律是有情的。

自由辩论阶段

(反方一辩)我方从未讲过,执法无情就是法律无情。对方辩友诬陷我方把无情与残忍划上等号,我方认为的无情是理性的推理,公正的判断。以及执法者不掺杂个人情感,请对方辩友注意一下。

(正方一辩)那请问对方为什么要将无情与理性划上等号呢?

(反方一辩)我们所说的无情是理性的推理,公正的判断,不是只与理性划等号,对方听清楚了吗?

(正方一辩)那你所说的无情与无私相等吗?

(反方三辩)无私是无情的一部分,而不能完全包括与无情之中。

(正方一辩)无私是褒义词,无情是贬义词,是完全不能等同的两个概念。

(反方三辩)无情难道真的是贬义词吗?我们说法律无情,国法无情,难道是贬义词吗? (正方四辩)我想请问对方,我们说的法律无情,是法律的基准,法律的核心,还是说法律在执法过程中的无情呢?

(反方一辩)我们说的当然是法律的核心无情了,因为法律的制定是基于客观真理,法律的实施是无私的。

(正方一辩)那法律是由谁来实施的呢? (反方一辩)当然是执法者了。

(正方三辩)情难道只包括无恶不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私情吗,它不包括人民文明善良的情吗?

(反方四辩)对方将情定义为公平和公正,已经是一个错误了,所以才会认为我们定义的情是错的啊!

(正方四辩)我们说的情是群众之情,代表着广大群众的利益,难道对方认为法律不能代表群众的利益吗?而且对方辩友又怎么解释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这些有情的法律呢?

(反方三辩)首先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基于客观现实,为什么唐朝的刑法轻因为当时是盛世;为什么隋朝的刑法重因为当时是乱世。 (正方四辩)我很肯定这一点,隋朝在开国年间不是乱世。而且任何一部法律都有他的历史必然性。

(反方一辩)那我想请问对方,一个杀人狂人是一个精神病,你是不是要照顾群众的情把他处死呢?

(正方一辩)这体现了法律有情。 (反方一辩)为什么呢?

(正方一辩)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人是不一样的,不判死刑不就是对他的包容吗? (反方三辩)这样的话法律就没有照顾那些群众的情绪啊! (正方一辩)可他是精神病那有什么办法呢?既然你们说照顾群众的情绪,那是不是承认了我方观点呢? (反方一辩)我们的意思是说要照顾到大多数的利益。如果我是精神病人,我杀了你的亲人,照顾你的情绪和照顾你的利益相等吗?

(正方四辩)他是精神病人,我们给予他适当的照顾,也是合情合理的。 (反方一辩)这正是法律的公平之处啊!而公平就是我方所讲的无情啊! (正方三辩)我国法律所体现的人民的思想感情是说明法律的无情吗?

(反方四辩)我方说过,我们说的无情不是冷冰冰的无情啊,它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公平公正的道德观。

(正方二辩)感谢对方同意我方观点,法律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而制定的。那我请问对方辩友:中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不是对人民的有情吗?

(反方二辩)我方已明确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因为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少,所以他犯了罪以后受到的处罚也要小。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一个人为治病救人而去偷盗抢劫就应该逍遥法外吗?

(正方二辩)那这也不能说明法律的无情啊。 (反方一辩)这就说明了法律是无情的呀!

(正方四辩)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法律无情,一个法律他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安定,一个无情的法律怎么能把一个有情的社会管理的这么井井有条呢?

(反方三辩)对方正说到点子上,法律之所以能把一个有情的社会管理的井井有条,正是因为它的公正无情啊!

(正方三辩)那我请问对方,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和妇女儿童,如果法律无情,那么是不是破坏婚姻自由和虐待老人就是有情啊? (反方二辩)因为破坏婚姻自由和虐待老人是与客观事实相违背的的,所以法律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正方四辩)那也就是对方认为维护婚姻和谐就是无情的吗?

(反方二辩)当然是无情的啊,因为我方所说的无情是理性的推理,公正的判断。

(正方四辩)那你就是说维护婚姻是有道理可讲的,也就是为维护婚姻是有情的,也就是承认了我方的观点了。 (反方四辩)我们所说维护婚姻有情是说一种公正理性的情,也就是我方说的法律无情的无情。那我请问对方辩友,贪官污吏是不是可以因为曾经贡献巨大就无罪释放呢? (正方二辩)他既然犯了法就不能考虑他过去的贡献了啊,而且我想问对方辩友谁愿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社会里呢?正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很有请,所以大家都愿意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啊。

(反方四辩)我方一再强调我们所说的无情不是冷冰冰的。 (正方三辩)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是不是说法律如果不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话,就说明法律是与情的呢? (反方三辩)法律怎么可能不规定权利和义务呢,所以法律就是不可能有情的啊! (正方四辩)我国将于2008年实施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这部法律是以保护广大劳动人民为主的,这难道不是对广大人民的有请吗?

(反方四辩)这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公平、无情啊! (正方四辩)公正和公平体现了无情吗? (反方三辩)资本家和劳动者是一个矛盾的群体,那么如果法律要照顾劳动者就必须要读资本家无情了啊!

(正方一辩)法律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反方三辩)请问我国的统治阶级是哪个阶级? (正方一辩)资产阶级不是我国统治者。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不是自相矛盾了吗?你们刚才说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又说是体现群众的利益的。

(正方四辩)我方是强调法律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

(反方一辩)对于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案,一部人认为应该从轻处罚;另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从重处罚。情在法律面前都自相矛盾了,难道对方还要说法律有情吗? (正方二辩)我方一直强调,我方说的情并不是个人私情,而一种理智的情。 (反方三辩)对方一直没有弄明白,情到底是你们说的天地之情呢?还是大众之情呢?还是某几个人的私情呢?

(正方一辩)那请问对方法律和执法是一样的吗? (反方一辩)当然不一样。

(正方一辩)那为什么执法无情就等同于法律无情呢? (反方三辩)执法是法律的一部分。

(正方一辩)执法的无情体现了法律的有情,你们怎么能说执法的无情体现了法律的无情呢?

(反方二辩)执法有情是指执法者有情,而不是法律有情。 (正方一辩)执法有情吗? (反方二辩)执法时对一些困难的人的照顾是执法者的个人行为,不是法律要求他这样去做的。

(正方一辩)那不就是枉法了吗?

(反方一辩)执法者只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应该做的事情,怎么叫枉法呢? (正方四辩)对有困难的人的照顾不就掺杂了情吗? (反方一辩)这是法律之外的事情。

(正方四辩)那法律对自首立功可以减刑又怎么样解释

(反方三辩)还是那句话,因为他对社会的安定做了贡献。法律公正的判决了他,公正就是无情。

(正方四辩)公正就是无情,那么我们说老师公正的判断了学生的对错,是不是说老师就是无情的呢?

(反方二辩)老师只是个人啊,而法律是适用于全社会的啊!

(正方四辩)对方一再说执法无情就是法律无情,那我请问法律的核心是什么? (反方三辩)有核心就必然要有外延,执法就是法律的外延。 (正方四辩)请问对方辩友,法律的核心是什么? (反方三辩)法律的核心就是公正和理性! (正方四辩)法律核心的是正义! (反方一辩)那么法律中规定司法人员与本案犯人有关的应回避,不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无情吗?

(正方四辩)刑法的精神是什么,是惩罚和教育!

(反方三辩)法律一方面是惩罚,更多的是为了规范这个社会。 (双方时间到)

全场总结阶段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因为有情的法律规定了人的权利,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难题,而如今又恰逢十七大的春风,胡锦涛主席强调:依法治国,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而这些都是通过法律精神而体现,法律任务的实施来实现的。

首先我就对方的几个错误进行纠正:第一,对方认为无情就是理性的,那么我说一个无情的杀手,那他就是一个理性的杀手了?第二,对方提到古代的法,古代的法不适用于现代,那么对方辩友是不是非要把三大法律系全部用在兵器时代呢,这一点我实在不敢苟同,和历史作对的人没有几个成功的。第三,对方又认为,减刑就是一种无情的表现,恰恰相反,我国刑法确实有规定,但是应用时都是按法官意愿执行,法官个人的意愿不能代表私情。这恰恰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的一面。最后,对方辩友还一再提到公平,认为公平加理性就等于无情。这一点我也确实不敢苟同。

下面我将就我方观点进行总结:第一,我方一辩已经提到,正义、公平、天地之情乃我方所说的情。而法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社会关系,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我方的观点。第二,我方二辩也曾提到:我们承认在刑事作用中是很无情的,但是刑法作为保护对象最广泛,最严格的法律,它的核心精神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在我国,以刑代法是一种传统,但是无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我们都可以找到法律有情的一面。以雅典为核心的古希腊法律提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核心要素”这一点体现法律对个人的维护。在我国宪法第92条明确规定 “保护资源的合理应用,保护珍惜动物。”这是对大自然有情。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不是对人民有情?其三,中华民族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不是对民族有情?最后,国家发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是对国家有情。如此之情,天地可表,日月可鉴。所以我方坚信,法律有情。 最后是正方胜,佳辩是反方二辩。

推荐第9篇:征文 地震无情,人有情

地震无情,人有情

——记“5·12”汶川地震诚信之约

第一专业科 07纺织1盛飞飞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的默默支撑;凌云高楼气势撼人,来自厚重坚硬的基石无语的支撑;那么,人,又是靠什么来支撑起无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诚信!

诚信是在一连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暖的手;诚信是为徘徊在路边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的回眸一笑;诚信是在某个地方遭遇自灾害后,全人类都为他祈祷并奉献自己的一份爱。

就拿四川“5·12”汶川地震来说吧。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撼动全世界。

四川地震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离汶川几千里之外的绍兴,这些天掀起了捐款热,大街小巷全都弥漫着捐款赈灾的爱心气息,到处都可以见到捐款活动。“你捐了吗”成为这些天熟人见面的流行语。昨天晚上,绍兴首批价值461.75万元的救灾物资已启程开赴四川。

“5·12”地震以来,灾区人民的安危,牵动着省委、省政府和千千万万浙江人民的心。连日来,我省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截至昨天下午4时,我省已累计接收捐赠款物7.5亿多元。

7.5亿元背后,是在浙江大地汹涌迸发的无限爱心和人道情怀,是一曲曲体现浙江精神的大爱之歌。

从省府大院到偏僻小山村,从省领导到普通农民,面对灾难,我们携手共渡。

7.5亿元,巴蜀大地与浙江儿女心连心。

5月13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紧急会议,迅速部署全省抗震救灾工作—— 立即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向四川受灾地区发出慰问电,捐赠1000万元慰问金,并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尽快组织四川地震灾区所急需的款项、物资和救援力量,尽早送达灾区,努力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5月13日晚,四川省政府向省政府发函请求支援抗震救灾急需物资,其中包括28种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在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协调下,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关企业积极参与,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批物资的采购和调运。目前,这些急需的物资已陆续发往灾区。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省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与灾区人民携手渡难关。

省府大院内,省领导和老同志在第一时间带头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省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

震灾发生当天,省红十字会、省慈善总会快速开通赈灾热线,接受热心单位与人士的捐款。

杭州市委、市政府捐赠500万元慰问金;宁波市县两级财政拨款1000万元捐助灾区;温州市委、市政府向灾区捐赠300万元„„

5月17日晚上,一台名为《情系汶川——浙江人民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特别晚会》在杭州举行,一场爱心总动员在浙江发起。

„„

一个个救灾动员令,一次次紧急救援行动,将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爱传递到四川灾区,传达给每一位千里之外的灾民。

7.5亿元,见证千里同心,众志成城。

浙江的消防官兵出发了,浙江的“白衣天使”出发了,浙江的公安特警出发了„„一支又一支“救灾别动队”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带着5000多万浙江人民的真情与牵挂,日夜兼程赶往四川重灾区,赶往四川灾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截至18日16时,仅全省机场累计已运送各类救援队伍14支1238人。5月13日深夜,我省5位地震专家抵达都江堰市,就赶赴当地的一片废墟连续工作,成功指导救援出一名被困的女孩。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在搜救幸存者的废墟里,在医治伤员的一线,在抢险的最前线,活跃着我省10多支1000多名援救人员,他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

在灾情严重的都江堰市、绵竹市、什邡市和震中汶川县的映秀镇、水墨镇、漩口镇,省消防总队先后派出的451名官兵,争分夺秒地开展医疗救护和人员搜救工作。

来自杭州消防支队的唐建峰、朱海平2人小组冒着余震和坍塌建筑再次坍塌的危险,手与救援工具并用,不断扩大救援通道,在狭窄空间施救近8小时,成功救出被埋压65个小时的被困人员。截至5月18日上午10时,消防官兵已搜救出生还者3人,在余震中引导疏散群众51人,救助2人,消防医疗队共救治伤病员5000余人。

7.5亿多元,折射出的是浙江人民心灵深处朴素、深厚的爱国之情、同胞手足之情和和谐图强的浙江精神。

就在四川发生强烈地震后3个小时,我省企业和各界爱心人士就已积极行动起来,自发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5月12日下午,杭州下城区慈善总会就收到首笔5万元专项地震赈灾款。5月13日,绍兴县有着35年党龄的村民祁友富向柯岩街道党工委交纳了10万元“特殊党费”,请党组织转交给四川灾区救灾之用。而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唐山大地震,祁友富曾向灾区捐了自己一年的积蓄。

杭州市近江东园社区90高龄的梁肇洲老人背了一个又大又重的麻袋,气喘吁吁地来到社区。“里面都是一些半新的衣服,希望能捐给灾区人民。”老人一边说,一边从满是汗渍的贴身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油布包,一层层翻开来,里面包着的是省吃俭用的1000元。

„„

连日来,无论在浙江的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大家心中惦念着同一件事——“抗震”,讨论着同一个话题——“救灾”。

杭州武林广场,献血车前排起长队,一双双胳膊伸出来,一管管鲜红的血液倾注着无数人的一腔爱心。最后因为献血的人太多,不得不预约。

志愿者走上街头,捧着捐款箱穿梭在街头,引起众人包围,场面令人感动。许多网站论坛上,我省网友情真意切的祈福帖子传递着对四川灾民的关爱和祝福。

“祥云”火炬在我省温州、绍兴、杭州传递的每一站,浙江的火炬手都发起支援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传递沿途,一个个爱心捐款箱满溢着人间之爱,一条

条为祖国加油、为灾区加油的横幅传递着战胜灾难的信心。浙江人民传递奥运圣火的同时,也把坚定、爱心和希望一路传递下去。

每一元捐钱都寄托着浙江人民对灾民的深深牵挂,每一份爱心都向灾民传递着战胜天灾、重建家园的力量。

坚守诚信,就是坚守气节和操守;坚守诚信,就是坚守做人的根本。诚信是驿站,给劳顿的步履以歇息;诚信是力量,给疲惫的身心以补给;诚信更是我们做人处世之根,安身立命之本,给我们生命以支撑,给我们一路跋涉以意义。诚信从你我做起!诚信从现在做起!汶川人民,我们浙江人民永远和你在一起。

推荐第10篇:管理者的“有情”与“无情”

管理者的“有情”与“无情”

“做有情的人,做无情的管理者。”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矛盾的,管理者也是人,究竟应该有情还是无情?

人是有情的,但管理是无情的,无情是为了有情。管理者就是管尺子的人,“有情”是要不得的。管理者要定规则、信规则、守规则、求规则、认死理,要做到“疾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现在,我们一些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夹带一些个人感情,甚至随心所欲、事事“留情”。一方面是变通有余、规范不足,善于投机取巧,寻求捷径,人治大于法治,情治大于法治。另一方面是推诿扯皮、“情不自禁”,只顾自扫门前雪,对于个人及小团体利益,往往会“手下留情”。

没有过剩的产业,也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管理。企业往往不缺制度和要求,缺的是执行力。要真正提高执行力,关键靠管理。管理没有下不为例,如果今天算了,明天还会重犯;如果小事算了,大事就会发生。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因而,管理者内心要热血沸腾、热情洋溢,表面要做到冰冷无情、铁面无私。管理要敢于“亮剑”,要有“一刀切”的做法,要有“不讲理”的命令,要有“不变通”的要求,要做到“手下无情”。

管理“无情”,团队“有情”。一个基本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做到“无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做到“无情”,还必须实现在“无情”到“有情”之间的转变。即在工作之外,要心怀大爱,放下“铁”的面孔,做一个有情的人,以轻松亲和的状态融入团队,关心帮助团队成员成长,营造“和谐有情”的团队氛围,从而创造“团结有力”的工作局面。

第11篇:洪水无情,人有情(版)

百年洪灾

千分情深

――北湖区月峰瑶族乡“8.7”特大洪灾抗洪抢险纪实

月峰瑶族乡位于北湖区西南边陲山区,与桂阳县交界,距市中心城区30公里,是一个瑶族乡。

月峰乡历来被誉为“民风淳朴、山川俊美”的好地方。但是8月7日至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全乡,给月峰乡带来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使全乡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从8月7日下午4:00开始,月峰乡连降特大暴雨30多个小时,降雨量达到250MM,造成全乡76处大面积滑坡,咆哮的山洪和肆虐的泥石流泛滥成灾,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这次洪灾共袭击全乡8个村,95个村民小组,1600余户、6300余人。因灾死亡21人;倒塌房屋108栋、548间、8700M2,其中住房全倒户76户,造成高危住房228户、832人失去家园,生存极为困难;死亡大牲畜168头;8个村52个村民小组交通全部中断,太阳、桃仁、黄花岭、介木山、正冲等村级公路被洪水冲得面目全非,恢复十分困难;全乡供电中断,共冲倒电杆76根,380M;农田水利设施被毁严重,全乡共冲毁渠道500余处,1800余米;冲毁小水电站4

个,3个新上电站所有基础设施也被全部毁坏;稻田和农作物损毁严重,全乡受灾稻田面积4200余亩,造成绝收面积1200余亩,完全冲毁无法恢复稻田420亩,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80亩,合计这次洪灾给我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

介木山村廖家组是全乡受灾最重的村组之一,全组共5户人家、15口人,耕地面积32亩。8月8日早上7:00左右,住地两侧山体同时出现大面积滑坡,滑坡的泥沙将整个村庄全部掩埋,5栋10间房屋被夷为平地,15人被埋,10人因灾死亡,28亩稻田被毁,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月峰村山口组和月峰圩场也是全乡的重灾区,两地位于乡政府附近,靠河而居。8月7日晚11:00左右,暴涨的河水将沿线10户人家住房冲得无影无踪,其中5家商店、饭店被冲毁,2人被洪水卷走,52亩稻田被完全冲毁,无法恢复,冲毁桥梁3座,直接经济损失220万元。

洪魔无情人有情,面对严重的灾情,我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全乡广大干群开展了抗灾救灾工作,与无情的洪魔进行了殊死地博斗。

从8月7日下午开始,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到晚上9:00时,雨越下越大,乡党委、政府敏感地预料到,一场特大洪灾可能在今晚降临我乡,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了全乡干部职

工大会,迅速布置了抗洪抢险工作,一方面除值班人员外,乡干部职工全部下到沿河两岸的5个村和正冲、介木山这两个山体滑坡易发村,组织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挨家挨户通知和疏散群众;另一方面,值班人员向各个村和农户打电话,安排布置救灾工作,通知他们尽快疏散和撤离。乡长赵国吉、副书记段小祥冒着倾盆大雨带领乡干部职工到郴仰公路沿线疏散转移群众,当车辆行到下介木山时,前方1米处突然大面积山崩,情况非常危险,但他们没有顾及这些,下车一路步行来到正冲村,由于大部分群众及时疏散到了安全地带,致使洪灾来时,没有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当天晚上11:00时,乡政府接到第一个灾情报告后,我乡立即组织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下到各地抗灾救灾。月峰圩场村民邱昌武因抢救财产没有及时转移,房屋被冲毁,夫妇俩被洪水冲走,两个未成年的小孩被困在水中,幸亏乡村干部群众及时抢救,他们才幸免于难。

当晚,全乡党员干部共紧急疏散和转移人口1000余人,月峰村开元组赵炳武夫妇被倒塌的房屋压在泥土瓦砾之中,刚刚赶到现场的乡干部职工和月峰村干部陈泽志、陈弟菊便立即展开了营救工作,被倒房压成重伤的赵炳武被营救出来,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其妻子邓久金不幸死亡。

8月8日早上8:00时许,乡长赵国吉接到电话,得知其

亲舅妈冯香古和其外孙女邓回艳因山崩房毁,不幸被压死后,也无暇顾及,仍然坚强地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指挥全乡抗灾工作。正冲村委主任赵国文,8月7日晚洪灾发生后,自家房屋被洪水彻底冲毁,自己被洪水冲出20余米,从洪水中爬出来的他没有来得及顾及自家,而是马上想到冯家组15户人家,随时面临被山体滑坡冲毁的可能,立即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赶到现场疏散群众。之后又组织疏散其他组村民,因疏散及时,在这次洪灾中,全村虽然倒房23栋,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倾盆大雨一直下个不停,8月8日早晨7:00多钟,我乡接到通知,介木山廖家组因大面积山崩,5户人家的房屋全部被夷为平地,15人被掩埋,生死不明,灾情紧急,人命关天,一晚没有合眼的乡党委书记李小春不顾疲劳冒着如注暴雨带领乡干部和医护人员火速赶到现场抢救,在乡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努力抢救下,廖水平等5个村民被抢救出来,10人不幸死亡。灾情一个接一个使来。8月8日上午11:00许,我乡接到报告,介木山谢家组又有4户人家房屋被山崩掩埋,5人被埋于其中,生死不明,乡干部又随即火速转移到谢家组,当场救出2人,死亡3人。

正冲村4组村民邓见兰一家三口,在这次洪灾中遭受了灭顶之灾,8月7日晚,住地后山大面积山崩将一家三口掩埋,

邓见兰的儿子冯昌武被乡村干部群众及时抢救出来,邓见兰和其女儿冯合九被压死。邓见兰是正冲的独房,没有任何的亲戚,年仅14岁的儿子又受了重伤在住院治疗。为寻找邓见兰的尸体和安葬死者,乡纪委书记曹明带领乡干部来到正冲现场,由于崩塌现场泥沙堆积如山,要挖尸十分困难,曹书记便亲自抡起铲镐挖尸,一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冯合九的尸体,但邓见兰的尸体仍不见踪影。这时,我乡接到同和乡政府打来电话,有一具40岁左右的女尸在同和曹家田被打涝上来,曹书记火速带领正冲主任赵国文来到同和认尸,经辩认发现不是邓见兰尸体后,曹书记和赵主任又沿河而上来到华塘、桂阳等地找寻,当到桂阳县极乐乡时接到通知,邓见兰的尸体已经在正冲村找到,曹书记才返乡,返后曹书记又不顾连日的疲惫,赶到正冲村组织安排安葬。曹书记和正冲村干部不远千里找寻尸体和亲自挖尸的举动,极大地感动了当地的乡亲,乡亲们纷纷伸出援助之后,捐款捐物,齐心协力,目前邓见兰及其女儿的尸体已经安葬,其儿子也正在接受治疗之中。

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区乡级领导在接到月峰灾情报告后,十分关心月峰的灾情,有关领导立即带队赶到灾区第一线组织抗洪救灾工作,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省委书记杨正午、省长张云川,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周伯华等各级领导,都

先后赶到现场察看灾情,慰问灾民,指挥救灾工作,北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更是连续几天坐在月峰乡与全乡广大干群一起深入一线抗洪抢险。针对月峰严重的灾情,我乡不仅组织乡村干部对重灾村进行集中抢救,而且组织全乡干群分赴各村受灾一线,组织和参与抗灾救灾,并进一步疏散危险地带群众,妥善安置灾民,全乡上下,众志成城一余心,齐心协力抗大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乡广大干群对灾民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到目前为止,全乡共收到捐款3.8万元,帐篷20顶,棉被160床,方便面16件,八宝粥10件,饼干15件,大米4500公斤,衣物2000余件,为灾民人民缓解了燃眉之急。月峰乡干部自发捐款3800元,乡党委书记李小春,人大主席胡书清等领导和干部还主动垫资7000元,用于死者的安葬和重伤人员的抢救。当地群众也自发捐款捐物支援受灾乡亲,月峰乡个私协会自发组织全乡个体工商户为灾民捐款1200元。到目前为止,我乡干部群众共为灾民捐款7000余元,现在还有很多群众找上门来或打电话询问,主动要求捐款捐物。目前,救灾款物已陆续发放到灾民手中,因灾死亡的人员全部安葬,无房户通过政府安置和投亲靠友,都有了栖身之所,受灾灾民都及时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和慰问。一些灾民饱含深情地说,党和政府真是太关

心我们了,生活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中真是太幸运了,不断地有人来看望和慰问我们,我们真是感激不尽,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乡亲们的无私帮助,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大灾,重建美好的家园。

目前,全乡灾民生产自救正在全面开展起来,部分被毁公路得到了疏通和修复,一些受灾农作物也都在组织劳力抢救,我乡党委政府和全乡群众正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立足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尽全力将灾损降低到最小限度。

中共北湖区月峰瑶族乡委员会

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人民政府

2002年8月13日

月峰瑶族乡重大灾情汇报

近日来,我乡普降暴雨,从8月7日下午4:00起,更是持续降特大暴雨30小时,月峰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洪灾袭击。肆虐的洪魔,飞行而下的泥石流给我乡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乡共死亡23人,倒塌正房108栋,548间,8700M2,倒房户家单全部被掩埋,造成高危住房228户,832人无住所,生存相当困难;共砸死耕牛12头,牲猪56头,羊260头;全乡8个村交通、供电中断,郴仰公路月峰路段被冲断12处,28米,崩塌路堪路基50余处,100余米;黄花岭村至南溪路段几乎被全部冲毁,恢复十分困难,各村级公路已是面目全非,无法通行,崩塌126处,2000余米。太阳、桃仁、黄花岭等村村级公路已是荡然无存。共冲毁渠道500余处,1800余米;乡村电站、新建电站引水渠道、栏河坝、潜水池被全部冲毁,损失十分惨重;因山洪和山体滑坡导致受灾稻田面积4200余亩,冲毁无法恢复稻田面积420亩,造成绝收面积1200余亩,估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面对千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

极组织全乡干群抗灾自救,帮助灾民共度难关,目前,全乡干群正积极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解救被困群众,走访慰问死者亲属和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妥善安置灾民。我乡干部也自发捐款3800余元,筹资7000元,用于安葬死难者。全区各单位和广大干群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送来救灾款物,全乡干群正齐心合力将我乡的灾损降到最低程度。

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人民政府

2002年8月10日

第12篇:法律有情的辩词法律无情的辩词

法律有情的辩词法律无情的辩词.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 0法律有情的辩词/法律无情的辩词 全文(原创)

管理提醒: (?) ? (?)

辩手的自我介绍:

(正方一辩)法律之网是有情的编织,故我方认为法律有情。

(正方二辩)中国现在正在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正需要法律有情。 (正方三辩)依法治国,法律有情,社会才能更和平。 (正方四辩)一位不知名的圣曾说过:“法律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反方一辩)法律无情,是手托天平的正义。 (反方二辩)法律无情,是高举利剑的威严。 (反方三辩)法律无情,是播洒人间的正义。

(反方四辩)法律无情,是蕴涵智慧的理性。故我方认为法律无情,谢谢大家!

开篇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观点是法律有情。辞海说到: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的制定是以统治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公正的法律是为维护社会中大多数人而制定利益的。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将国家之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的本质在于永恒、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而情是指大众之情、天地之情。情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法律是人定的,不可避免的掺杂着人的感情因素,而且法律的内容符合人民的符合社会民众的普遍心理,人们在法律的保护下免受非正义的侵犯。因此,我们制定的法律是有情的。法律的根本是公平公正。他关心的是每一位公民,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他的公正公平就是博爱。这就从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每一位公民,这就是法律有情最铁的证据。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曾说过::“当人们在大会上制定一项法律时,他们让人们所提问的,并不是赞成这个提议还是反对,而是这个提议是不是公议。”这个公议就是他们自己的意志。显而易见,大哲学家传达出的就是法律是合乎情理的、仁慈的。他不是情感的发生者却饱含情感的因素是情感的载体。也许有人会问:刑法里,坐牢、死刑是不是无情的一面?但这些并不是法律的唯一的内容,法律更多的是温情脉脉的一面:如我**婴保健法、产品保障法、国家赔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从个人、经济、政治、社会角度对我国人民进行了保护和关爱。又比如说:法律规定,不满十八周岁以及在审判是怀孕的妇女不得判死刑、生病可以监外执行、离婚分财产时照顾困难一方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告诉我们法律是有情的,它展示了人文关怀的光芒。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律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它的最终目的不是惩戒罪犯,而是达到指引、评价、预测和教育的终极目标。它对罪犯的惩戒符合公平的原则、合乎情理、合乎天地之情。它查明事实, 对违法者合乎情感,合乎大众之情。在法律有序的海洋中,我们欢快的划着法律的小船,划着由法和情制成的双浆,以法为基,以情为路,驶向更加美好的地方。所以我方认为,法律有情。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一辩一片赤诚未能打动我心中的重重疑惑,有几点不敢苟同之处还请教对方二辩同学:

一、概念不清。对方将情定义为大众之情,天地之情。这岂不是无限的在扩大我们的辩题吗?

二、对方思维混乱。对方辩友思维不清,有无情不能代替天地之情。接下来我将阐述我方观点。我方认为,法律无情。从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到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所有的法律。在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法律之中,有不合时代要求的,违背社会性质的恶法。既非法之法。也有符合生产力要求的良法,才是真正的法。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保证人民利益的行为准则。而何谓无情呢,无情并不是指冷酷残忍,血腥暴力,而是指理性的推理,公正的判断。以及执法者不掺杂个人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法律的制定角度讲,马克思说过:“立法这不是在创造法律,而是在叙述法律。法律是一种被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创造的产物。”法是根据社会的物质规律制定的,不是凭少数人的主观意愿凭空创造。人们只能叙述法律而不是创造法律。合理的法早已存在于客观规律之中,而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决定了法律无情。

其次,法律无处不体现公平的原则。从以前的君主与庶民同罪到现在的法制社会。几千年以来,法律是行为规范的准则。只要你触犯了法的警戒线,必然受到法律的严惩。难道对方要让那些罪犯个个逍遥法外,不受法律的惩处吗?那现在我们还能有如此和谐的社会,恐怕大家都已人心惶惶了吧。

《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难道对方四位辩友要与宪法背道而驰吗?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啊!请对方辩友拨开思想误区的迷雾,抛弃你那黑暗的理论,来到我们光明的一方吧!法律本来就是无情的啊。

最后,从法律的实施角度讲,只有法律无情,才能保证法律的公平合理;只有法律无情,才能使执法这不以个人感情的亲疏作为枉法的理由;只有法律无情,执法者才能有合理的分析,公正的判断。法律是讲证据的,因此,执法者必须排除一切对当事人主观情感的偏见。用理性用公平去执政执法。只有这样,才能用法律去惩处真凶,宏扬正义。试问一下,假如执法者都对自己的亲朋好友网开一面,那法律的公正何在?社会的安定何在?我们坚信,铁面无私,秉公无情是法律永恒的公理。正是法律的无情才使人间处处有真情;正是法律的无情,才使有情的社会正常的运行。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法律无情。

双方二辩的补充陈词

(正方二辩)首先我来回答反方一辩的问题,我们所说的情当然不是私情,更不是滥情,法律是一条准绳,是一种社会准则,它所强调的情是一种公正的情,理智的情。还有刚才反方一辩的说法未免有些偏颇,我们当然不会让所有犯罪分子都逍遥法外,我们需要用法律去感化他们,去教导他们,使他们浪子回头

好,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补充陈词。第一,从法律的制定上来说,法律是有情,公正的法律是为维护社会中到达多数人利益而制定的,其内容符合社会民众的普遍心理。其中蕴涵的是公正广泛的情,法律又是人权的体现,不体现人权要求的法律就不是好的法律,西周 对刑法的规定有三千条,而隋朝的严刑科律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刑重于民的恶法无一不以灭亡为下场。而唐初制定的贞观律就对这些恶法做出很大的修改,将隋律中的死罪392条改为70多条,50多条应判绞刑的罪刑也减轻处罚。正因为这部善法的存在,才有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而我国当代法律正是这样,从1988 年到2004年我国对宪法进行了四次修订。而在2004年的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以及社会保障人身权。而这在以前在宪法中都未曾提过,而这就说明我国的法律正在朝有情的方向发展。而且根据宪法制定的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教育法,环境法,珍稀动物保护法,这些法律更是从各个方面来保护人民和人民的生活环境。难道这也是法律无情的表现吗?而且,最令老百姓望而生畏的刑法在其第二条也明确规定了它的任务,其中一项便是,用刑法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及公民私人财产,保护公民的民主权,人身权及其他权利。难道这也是法律无情的表现吗?第二从法律对有过之人的处理上,法律就是有情,法律的目的不在于惩治,而在于教育引导给犯案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我们看到,在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有犯罪终止的行为时,可以减轻处罚,在有自首立功的表现后,可以减轻处罚,我国更独创死缓制度,既在被判处死缓2年之内无故意犯罪即可改为无期徒刑。这些法律的制定都在最大限度内帮助失足的人重新做人,怎能不称之为有情?法律有严肃的一面,但针对的是那些死有余辜,罪大恶极的人。(时间到)

(反方二辩)对方一辩小桥流水,对方二辩大浪淘沙。但无论是微波还是怒浪都无法带走对方犯下的几点错误。首先,我方一辩强调,我方的情并不是指冷酷残忍,而是指无情是理性的判断。那么对方所谓的情是公正的情;理性的情。请问出自何处呢?我方在辞海中所查的情的定义可不包括这个解释啊!对方是不是在无限的扩大情的概念啊?

下面我将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法律的直接作用是确保社会的公正有序。但社会众生,纷纭复杂;文化水平不等,贫富差距迥异;富者一掷千金,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导致了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不同。所以需要法律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制度,这就决定了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公正理性无情。法律作为一种天下之规度、一种对客观实体的理性反映、一种衡量人类行为的工具,其价值就在于公正和公平。包拯铁面无私,断案公平;执法公正。所以世人称其为青天,其名流芳百世;为世人所敬仰,更是执法者的楷模。而那些导致国家灭亡的法,正是因为掺杂了人的感情,从而触怒了人民,那些的东西根本不能称其为法律。

再者,法律的初衷是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对少数违法这实施无情的法律制裁。2003年4月,吴某因自己患有胃出血便在自家的油菜地了种植罂粟,被依法追究起刑事责任。这不正体现了法律的初衷吗?虽然他并无作奸犯科之意,但他毕竟触犯了法律,依然要受到法律的惩处。法律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吗?显然不是的,它的惩罚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定安全的环境,从而保障正常的生活秩序。

最后,中国现在强调依法治国。法律是治国的根本,是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标准。这就决定了法律必须是理性的、公正的、也就是无情的。下面让我们再来看几个案例吧:邱氏夫妇于14年前收养弃婴邱玉儿,但邱玉儿于去年12月份死于交通意外。司机赔偿邱氏夫妇7万元死亡赔偿金。邱玉儿的亲生父母孙氏夫妇欲索要这笔赔偿金。法庭认为:邱氏夫妇的收养违法,死者邱玉儿的7万元死亡赔偿金予以反还孙氏夫妇。这不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在单位里,李某因升职请客喝酒。工友张某酒后架车,交通意外死亡。张某的父母将李某等人告上法庭,以其未对自己的儿子劝酒;未尽照顾之责要其赔偿8千元。法庭以其没有法律依据驳回原告请求。这不正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无情吗?

法律永远是无情理性的丰碑。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见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若有情天亦老,法若有情法无存啊!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法律无情。

盘问阶段

(正方三辩)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情理和道理,如果说法律无情的话,那么是不是说法律没有道理可讲呢? (反方二辩)我方并没有说法律没有道理,我方所说的无情是理性的判断,这不正合情理嘛,理嘛,理性的判断。

(正方三辩)请问法律在实施、执行、应用的时候的有情和无情是不是和法律的有情和无情等价呢?

(反方一辩)这怎么会等价的呢?对方辩友,请不要混淆视听。法律在实施、执行、应用的时候的有情是法外开恩。既然是法外了,怎么还能说是法律有情呢?

(正方三辩)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说对待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理的一些条款,是不是充分体现了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呢?

(反方四辩)这正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之处啊!法律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因为青少年的义务与我们成年人是不同的,那所以他享受的权利也是不同的。这正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义务和权利是对等的,这正论证了我方的观点啊,法律无情!

(正方三辩)刚才你提到法律给人民生活提供了安全的环境,这不说明法律对人民有情吗? (反方二辩)这不正体现了法律的无情啊!法律是要保障大多数人的生活安定,对少数违法者实施无情的法律制裁。如果法律有情,那么他要偏向哪个人的情呢?是你的?我的?还是我们大家的?

(反方三辩)《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法律如果有情就必然有所偏爱,那试问又怎么能保证法律的平等呢? (正方二辩)我们当然应该依法办事了。但是我们知道也公正就是一种博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说法律对每个人都公正,这对大家就是一种博爱。

(反方三辩)2004年,辽宁省共惩处违反贪污人员228人。其中不乏曾有过巨大的贡献,政绩突出的人。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是不是应该对这些违法犯罪者都网开一面呢? (正方一辩)因为他犯的罪违反了大多数的利益,所以法律必须要惩罚他啊。所以不能网开一面啊。

(反方三辩)河南省司法机关领导曾做出过重要批示,决不能一味照顾群众情绪而扭曲判决。否则群众一不满意就闹。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降低了法律的权威。请问对方,被群众情绪所扭曲的法律,它的威严何在呢?

(正方二辩)请对方辩友注意:群众之情的情并不是我方所说的情,我方所强调的情是一种理性的情,而群众的情通常具有感性。

(反方三辩)按照对方法律有情的逻辑,执法者是不是要对可怜的人网开一面;对可恨的人罪加一等呢?那样的法律在你们的眼里还是一个公正的法律吗?

(正方四辩)首先我们强调的是法律有情,而不是执法有情。对于可怜的人,我们无须网开一面;而是本着公正公平正义这种基本的法律意识。而公平、公正正如我方二辩刚才强调就是一种博爱。

双方三辩的攻辩阶段

(反方三辩)对方在一辩中提出:你们的情讲的是天地之情。可是老子说过一句话: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畜狗。请问你们这种天地有情如何解释?

(正方三辩)我们说过: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包括情理和道理。如果说法律无情,那么是不是说法律没有道理可言呢?所以,从这一方来说,法律肯定是有情的。 (反方三辩)法律讲的当然是道理,法律的道理就是无情,公正。 (正方三辩)那么公正就是公平啊,难道不是吗?

(反方三辩)对方简直就是把逻辑混乱到了极点。感性和理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正方三辩)那么我请问对方,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罪犯在犯案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这是不是情的体现呢? (反方三辩)这当然不是情的体现。人犯了法以后自首也是多多少少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平,也属于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法律根据利益对等原则给了他一定的宽容,这个宽容绝对不是情,而是他因为确实做了有利于社会的事。

(正方三辩)那法律也是在规定的时候就宽容了,如果说法律无情,怎么会如此规定呢? (反方三辩)这并不是你们所说的宽容啊,这只是因为他去自首,对社会的和平安定做了贡献,法律才减轻了对他的处罚。法律对每一个罪犯的判决都是如此,都是公正的。 (正方三辩)感谢对方辩友说法律对他减刑,难道法律对他减刑不是法律有情吗?

(反方三辩)对方用这么浅显的道理来回答我不敢苟同。如果说减刑就是有情的话,那么按对方的逻辑,是不是要把所有的罪犯都放出监狱,让他们自行裁决呢?

(正方三辩)对方才是逻辑混乱呢,法律在人想改过的时候给他机会,难道不是说明了对他的有情吗?你们所说的法律无情是不是要将一个想改过向善的人置之死地呢?

(反方三辩)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改过,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法律更多的是讲证据,你怎么知道他就向善了呢?

(正方三辩)那对方辩友的意思是说把所有的罪犯都杀掉就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了吗?

(反方三辩)我方可没有说都杀掉啊,刑罚有很多种,每个罪犯根据犯罪情节予以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这就是法律的无情。

(正方三辩)法律不将所有犯罪的人都杀掉不正说明了法律的有情吗? (反方三辩)难道我们是以杀掉为标准来讨论法律的吗? (双方时间到)

小结环节

(反方四辩)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答辩,由于不忍心看着对方辩友在黑暗中继续迷失方向,我将擦亮你们那一双双慧眼,让你们将法律无情的事实看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首先,对方辩友概念混淆,将情与公理公正划等号。情绝非对方辩友所说的正义,而是讲个人感情,讲私情。对方辩友未免太感性化了,感情是易变的,法是冷静的,因此怎么能说法有情呢?

其次,对方辩友承认我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论证,这可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啊!法律公平、公正,不因个人地位高低而留情,这不正好承认了我方观点吗?法律的道德是理性客观的道德。正如我方提到过一些曾经作出巨大贡献的官员,只要触犯法律,法律决不留情。你方一辩也承认了这一说法。当今法律社会,执法必严;有法必依。而国家要维护法律权威性,就决不会一味的照顾群众的情绪。法律要作出的是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判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方辩友还能论证自己的观点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对方辩友都不能承认自己的观点,我方又怎敢苟同呢?我方坚持认为,法律无情。

(正方四辩)现在我感觉到我的慧眼十分的明亮,而我要说法律有情的事实。首先我要说人们在执法过程中绝没有偏坦任何一方,这是法律无情的一面。但是我们所说的法律无情,难道就是指在执法过程中的无情吗?不是这样的。我们说一个人无情的对待白色恐怖,但是这个人不是很有感情的吗?这就是我方对无情的理解。

其次,我方认为,法律有情的情绝不仅仅是个人私情。如果情一定要解释为自私之情的话,那么是不是一个人对他家乡的热爱也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这一点我方显然不敢苟同。 再次,我方对对方的逻辑感到相当的迷茫:首先对方一辩说道法律是有制定和实施这两个过程,但我确实不知道法律是不是只有实施和制定这两个过程的。我们谈法律有情,是说法律的核心有情。而对方提到,法律的公平、理性就是法律的无情,那么我们说老师公平的处罚了一个学生,就说老师是无情的吗?这显然是不成立的。

最后,对方又提到了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话,马克思确实说过,法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说法律是从开始就存在的。法律是由习惯衍生出的,在法的制订过程,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都证明了法律是有历史的,都证明了它们是代表着人民的习惯的。这都证明了法律是有情的。

自由辩论阶段

(反方一辩)我方从未讲过,执法无情就是法律无情。对方辩友诬陷我方把无情与残忍划上等号,我方认为的无情是理性的推理,公正的判断。以及执法者不掺杂个人情感,请对方辩友注意一下。

(正方一辩)那请问对方为什么要将无情与理性划上等号呢?

(反方一辩)我们所说的无情是理性的推理,公正的判断,不是只与理性划等号,对方听清楚了吗?

(正方一辩)那你所说的无情与无私相等吗?

(反方三辩)无私是无情的一部分,而不能完全包括与无情之中。

(正方一辩)无私是褒义词,无情是贬义词,是完全不能等同的两个概念。

(反方三辩)无情难道真的是贬义词吗?我们说法律无情,国法无情,难道是贬义词吗? (正方四辩)我想请问对方,我们说的法律无情,是法律的基准,法律的核心,还是说法律在执法过程中的无情呢?

(反方一辩)我们说的当然是法律的核心无情了,因为法律的制定是基于客观真理,法律的实施是无私的。

(正方一辩)那法律是由谁来实施的呢? (反方一辩)当然是执法者了。

(正方三辩)情难道只包括无恶不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私情吗,它不包括人民文明善良的情吗?

(反方四辩)对方将情定义为公平和公正,已经是一个错误了,所以才会认为我们定义的情是错的啊!

(正方四辩)我们说的情是群众之情,代表着广大群众的利益,难道对方认为法律不能代表群众的利益吗?而且对方辩友又怎么解释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这些有情的法律呢?

(反方三辩)首先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基于客观现实,为什么唐朝的刑法轻因为当时是盛世;为什么隋朝的刑法重因为当时是乱世。

(正方四辩)我很肯定这一点,隋朝在开国年间不是乱世。而且任何一部法律都有他的历史必然性。

(反方一辩)那我想请问对方,一个杀人狂人是一个精神病,你是不是要照顾群众的情把他处死呢?

(正方一辩)这体现了法律有情。 (反方一辩)为什么呢?

(正方一辩)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人是不一样的,不判死刑不就是对他的包容吗? (反方三辩)这样的话法律就没有照顾那些群众的情绪啊!

(正方一辩)可他是精神病那有什么办法呢?既然你们说照顾群众的情绪,那是不是承认了我方观点呢?

(反方一辩)我们的意思是说要照顾到大多数的利益。如果我是精神病人,我杀了你的亲人,照顾你的情绪和照顾你的利益相等吗?

(正方四辩)他是精神病人,我们给予他适当的照顾,也是合情合理的。 (反方一辩)这正是法律的公平之处啊!而公平就是我方所讲的无情啊! (正方三辩)我国法律所体现的人民的思想感情是说明法律的无情吗?

(反方四辩)我方说过,我们说的无情不是冷冰冰的无情啊,它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公平公正的道德观。

(正方二辩)感谢对方同意我方观点,法律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而制定的。那我请问对方辩友:中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不是对人民的有情吗?

(反方二辩)我方已明确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因为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少,所以他犯了罪以后受到的处罚也要小。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一个人为治病救人而去偷盗抢劫就应该逍遥法外吗?

(正方二辩)那这也不能说明法律的无情啊。 (反方一辩)这就说明了法律是无情的呀!

(正方四辩)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法律无情,一个法律他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安定,一个无情的法律怎么能把一个有情的社会管理的这么井井有条呢?

(反方三辩)对方正说到点子上,法律之所以能把一个有情的社会管理的井井有条,正是因为它的公正无情啊!

(正方三辩)那我请问对方,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和妇女儿童,如果法律无情,那么是不是破坏婚姻自由和虐待老人就是有情啊?

(反方二辩)因为破坏婚姻自由和虐待老人是与客观事实相违背的的,所以法律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正方四辩)那也就是对方认为维护婚姻和谐就是无情的吗?

(反方二辩)当然是无情的啊,因为我方所说的无情是理性的推理,公正的判断。

(正方四辩)那你就是说维护婚姻是有道理可讲的,也就是为维护婚姻是有情的,也就是承认了我方的观点了。

(反方四辩)我们所说维护婚姻有情是说一种公正理性的情,也就是我方说的法律无情的无情。那我请问对方辩友,贪官污吏是不是可以因为曾经贡献巨大就无罪释放呢?

(正方二辩)他既然犯了法就不能考虑他过去的贡献了啊,而且我想问对方辩友谁愿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社会里呢?正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很有请,所以大家都愿意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啊。

(反方四辩)我方一再强调我们所说的无情不是冷冰冰的。

(正方三辩)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是不是说法律如果不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话,就说明法律是与情的呢?

(反方三辩)法律怎么可能不规定权利和义务呢,所以法律就是不可能有情的啊! (正方四辩)我国将于2008年实施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这部法律是以保护广大劳动人民为主的,这难道不是对广大人民的有请吗? (反方四辩)这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公平、无情啊! (正方四辩)公正和公平体现了无情吗?

(反方三辩)资本家和劳动者是一个矛盾的群体,那么如果法律要照顾劳动者就必须要读资本家无情了啊!

(正方一辩)法律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反方三辩)请问我国的统治阶级是哪个阶级? (正方一辩)资产阶级不是我国统治者。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不是自相矛盾了吗?你们刚才说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又说是体现群众的利益的。

(正方四辩)我方是强调法律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

(反方一辩)对于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案,一部人认为应该从轻处罚;另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从重处罚。情在法律面前都自相矛盾了,难道对方还要说法律有情吗? (正方二辩)我方一直强调,我方说的情并不是个人私情,而一种理智的情。

(反方三辩)对方一直没有弄明白,情到底是你们说的天地之情呢?还是大众之情呢?还是某几个人的私情呢?

(正方一辩)那请问对方法律和执法是一样的吗? (反方一辩)当然不一样。

(正方一辩)那为什么执法无情就等同于法律无情呢? (反方三辩)执法是法律的一部分。 (正方一辩)执法的无情体现了法律的有情,你们怎么能说执法的无情体现了法律的无情呢? (反方二辩)执法有情是指执法者有情,而不是法律有情。 (正方一辩)执法有情吗?

(反方二辩)执法时对一些困难的人的照顾是执法者的个人行为,不是法律要求他这样去做的。

(正方一辩)那不就是枉法了吗?

(反方一辩)执法者只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应该做的事情,怎么叫枉法呢? (正方四辩)对有困难的人的照顾不就掺杂了情吗? (反方一辩)这是法律之外的事情。

(正方四辩)那法律对自首立功可以减刑又怎么样解释

(反方三辩)还是那句话,因为他对社会的安定做了贡献。法律公正的判决了他,公正就是无情。

(正方四辩)公正就是无情,那么我们说老师公正的判断了学生的对错,是不是说老师就是无情的呢?

(反方二辩)老师只是个人啊,而法律是适用于全社会的啊!

(正方四辩)对方一再说执法无情就是法律无情,那我请问法律的核心是什么? (反方三辩)有核心就必然要有外延,执法就是法律的外延。 (正方四辩)请问对方辩友,法律的核心是什么? (反方三辩)法律的核心就是公正和理性! (正方四辩)法律核心的是正义!

(反方一辩)那么法律中规定司法人员与本案犯人有关的应回避,不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无情吗?

(正方四辩)刑法的精神是什么,是惩罚和教育!

(反方三辩)法律一方面是惩罚,更多的是为了规范这个社会。 (双方时间到)

全场总结阶段

(反方四辩)大家好。对方辩友言辞犀利,但看似雄辩的外表下却有诸多漏洞,下面仅摘几条与大家共同分享。刚才正方二辩提到法律是理智的情,对啊,法律是理智的情,理是大于情的,我方认为,无情就是理智的,所以法律是无情的。另外,个人的感情和大众的感情是一样的吗?法律的本质在于理性的判断。

诗意的浪漫无助于价值的升华,今天我们构造了一个理性的空间,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法律无情。美丽的明珠塔千灯万盏,但亮度却参差不齐。这正和人的思想感情一样。各有千秋。如果法律要照顾情面,那该照顾谁的情面?是平民百姓的?是达官贵人的?亦或是坐在我面前的正方四位辩友的?法律必然不是符合每个人思想感情的,必有少数人与法律的感情是相违背的,因此才会有人犯罪。法律正是用来约束这一类人的。约束才能走的更远。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的法律有情,那法律的公平何在?公正又何在呢?我方一辩已经明确指出,法律是被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创造的产物,这就决定了法律的理性和客观性。对方辩友一再扭曲法律无情的事实,这不禁想让我们大声疾呼:问世间情到底为何物?实际上,冷静的思考一下,我方辩友已经给无情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无情就是理性的推理,公正的判断。当然我们知道对方辩友的出发点完全是好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能凭借个人的意愿,感性的思考问题。我想对方辩友和我们一样清楚:理性的、客观的,才是正确的。而法律的公平、公正、理性正是对大多数人的关怀,凌驾于对方辩友所说的对个人的关怀之上。

另外,对方辩友一再提到法律的源头,法律的制定,大有要提到原始社会的趋势。我们姑且不说这些法律能不能称其为法律,我们只看它的社会背景,都是脱离现代社会时代背景的。我们现在讨论这些法律,就像讨论祥林嫂应不应该去参加女权运动,麦当娜应不应该去裹三寸金莲一样滑稽可笑。退一万步讲,纵观古今中外: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到现在位居高位的贪官污吏,法律没有对任何人网开一面而都将他们绳之以法,这正是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无情。法律的理性不因个人思想感情的改变而改变;法律公正,不因个人地位高低而留情;法律无情,不因个人偏见而有所偏颇。对方辩友在我方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想必早已悟出了法律无情的真谛,那我方辩友将不计前嫌,张开双臂拥抱对方辩友。让我们一起做法律无情的拥护者。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在对方对我们方法律无情的支持下,我方坚持认为法律无情。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因为有情的法律规定了人的权利,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难题,而如今又恰逢十七大的春风,胡锦涛主席强调:依法治国,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而这些都是通过法律精神而体现,法律任务的实施来实现的。

首先我就对方的几个错误进行纠正:第一,对方认为无情就是理性的,那么我说一个无情的杀手,那他就是一个理性的杀手了?第二,对方提到古代的法,古代的法不适用于现代,那么对方辩友是不是非要把三大法律系全部用在兵器时代呢,这一点我实在不敢苟同,和历史作对的人没有几个成功的。第三,对方又认为,减刑就是一种无情的表现,恰恰相反,我国刑法确实有规定,但是应用时都是按法官意愿执行,法官个人的意愿不能代表私情。这恰恰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的一面。最后,对方辩友还一再提到公平,认为公平加理性就等于无情。这一点我也确实不敢苟同。

下面我将就我方观点进行总结:第一,我方一辩已经提到,正义、公平、天地之情乃我方所说的情。而法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社会关系,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我方的观点。第二,我方二辩也曾提到:我们承认在刑事作用中是很无情的,但是刑法作为保护对象最广泛,最严格的法律,它的核心精神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在我国,以刑代法是一种传统,但是无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我们都可以找到法律有情的一面。以雅典为核心的古希腊法律提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核心要素”这一点体现法律对个人的维护。在我国宪法第92条明确规定 “保护资源的合理应用,保护珍惜动物。”这是对大自然有情。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不是对人民有情?其三,中华民族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不是对民族有情?最后,国家发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是对国家有情。如此之情,天地可表,日月可鉴。所以我方坚信,法律有情。

最后是正方胜,佳辩是反方二辩。

第13篇:上病魔无情,师生有情

乐山四中

病魔无情,师生有情

5月24日,天依旧那么蓝,阳光依旧那么灿烂,这样一个美丽的日子,却让乐山四中师生的心情美不起来。一个不幸的消息突然降临乐山四中校园:年仅18岁的高2005级3班董德斌突患急性白血病,住进了乐山市第二中医院重症监护室,生命危在旦夕,牵动着全校师生。

董德斌同学的父母均是乐山市中区剑峰乡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学校获得这些情况后,工会、团委、学生会联合发出倡议:献上一片爱心,为不幸患白血病的董德斌同学捐款。短短半天,全校师生共捐款5340.4元。下午,学校将这笔充满爱心的捐款送到董德斌同学的父母手中。董德斌同学的父母感动不已,眼泪夺眶而出,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谢谢你们„„”

可是,更不幸的是5月25日凌晨20分,董德斌同学走了,永远的走了。但是,一道用爱心筑起的长城会永远耸立在乐山四中校园里,会让人间更美好。

乐山四中

张东海 2005年5月26日

第14篇:主题班会:地震无情人间有情

地震无情人间有情

---------12级2班纪念5.12地震主题班会

时间:2010年4月13日 地点:12级2班教室 主持人:唐朝脉 李梦雪 记录员:李佳贤

一、开场白

四月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青山绿水,人们生活的十分滋润,但是有一群人并没有享受到这些幸福——他们就是在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作为一个国人,更或者说四川人,对那场令人胆颤心惊的灾难感触是很深的。在那场灾难中,许多鲜活的生命逝去,留下一片凄凉,他们中有老人、大人、有孩子,还有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本应该和我们一样好好的活着,享受快乐的生活,可是无情的灾难夺取了他们的生命。灾难无情,可是我们人有情,为逝去灵魂的纪念,为逝去人儿的悼念,本次班会《灾难无情人有情——纪念5.12活动》现在开始。

二、介绍关于地震的信息。

三、请同学们说出地震当时自己的行动和感受。

陈秋衡: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地震时老师带领我们跑出去。

龚浩宇: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教室忽然摇晃了起来,看见墙壁上的灰往下掉,原来是地震了,我很害怕,以为自己要死了,当我们跑出教室的时候,我舒了一口气。

王鹏举:当时我正躺在几个凳子上面睡觉,忽然感觉剧烈地摇晃起来,我以为是谁在恶作剧,为此发了火,结果发现是地震,我连滚带爬的跑出了教室。

四、为同学们朗读几个故事和几首诗歌,并请同学说说感受。(1)《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 (2)《两个毫不相识的女孩,用“生死对话”战死神》

感受到两个女孩面对死亡的不畏惧,她们相互鼓励,坚强地与“死神”做抗争 (3)《废墟里她还在读书,她的坚强让老师哭泣》

感受到邓清清的坚强,同时同学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可以用看书来解压。

诗歌:《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小诗,以一个孩子稚嫩的口吻,表现对妈妈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渴望

《天堂之路》

以妈妈的口吻倾述了对孩子的不舍、留念以及伟大深沉的母爱。 《孩子别哭》

表现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眷念,以及伟大深沉的母爱。 《众志成城》

这是一首节昂振奋的诗,使人听了无不感到热血沸腾,全国人民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灾难。

五、请同学们说经过这次班会后的感受

彭琪超: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深沉伟大,我要好好孝敬我的母亲

刘旭磊:经过这次班会后,我要好好学习,改变自己以前不好的态度,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不放弃,勇于做抗争。

王小芳: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上课不说话,不开小差了。

六、结束语:

看到躺在废墟中血肉模糊的人们,看着那惊恐失魄的孩子,看着千千万万担惊受怕的群众,善良的人们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守望相助的担当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着坚强和信心。

一边是死的悲哀,让人唇亡齿寒;一边是生的进取,让人坚持不懈。看到灾难中生死两茫茫的场面、活着的亲人揪心的牵挂,一种震撼的念头就是:“活着,真好!”让我们为遇难的不幸人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灾区的老百姓们寄以最诚挚的问候,希望他们能直面灾难,坚强的生活下去!

人定胜天,相信这世间还有温馨的爱!我们有太多的道义责任,奉献至诚爱心!让我们一起见证天无情人有情的壮举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15篇:地震无情人间有情——抗震救灾思想汇报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了整整七天,正是我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的“头七”,祭奠逝者的重要日子。就让我们起立默哀,为了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戛然而止的生命!【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 .di yifanwen.com(第一 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在震前的北川县北川中学,网上热传的那组高三同学参加趣味运动会活动的照片,令人唏嘘。虽然,我们从报道中知道,北川中学高三9个班的同学幸运地无人遇难,照片里的学生们全都平安;但是,我们却不难想象,逾千名遇难或失踪的北川其他师生,以及青川县木鱼中学、德阳市东汽中学、都江堰市小学的那些遇难的中小学生,曾经洋溢的就是这样的幸福笑脸。当那些刚刚绽放的花蕊骤然凋谢,当那三万多个毫无终结迹象的生命戛然而止,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感到伤悲,怎能不为他们动容,怎能不为他们祈祷?

尊重生命,才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第16篇:地震无情人间有情——抗震救灾思想汇报

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作出决定,从今天起至5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今天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了整整七天,正是我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的“头七”,祭奠逝者的重要日子。就让我们起立默哀,为了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戛然而止的生命!【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 .Di YiFanWen.com(第一 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祭奠逝者,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昨天下午14时28分,在地震发生的标准时刻,“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也已经正式启动。对大地震中的幸存者,我们也已经承诺:不要怕,有我们和你们在一起。而生者在此时祭奠逝者,目的只有一个:尊重生命。

在目前已经公布的3万多名死难者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壮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拯救了13名学生,自己的青春也因此定格在20岁;绵竹市幼儿园21岁的女教师,用自己柔弱的背承受着水泥板的重压,身下却护卫着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自灾区现场这些令人潸然泪下的报道不胜枚举。每一个逝者,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横祸降临之后,他们成了大地震的无辜殉葬者。单凭这一点,他们的逝去就足以唤醒人们心中的真情,通过国家的和民间的祭奠形式,寄托生者的哀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在震前的北川县北川中学,网上热传的那组高三同学参加趣味运动会活动的照片,令人唏嘘。虽然,我们从报道中知道,北川中学高三9个班的同学幸运地无人遇难,照片里的学生们全都平安;但是,我们却不难想象,逾千名遇难或失踪的北川其他师生,以及青川县木鱼中学、德阳市东汽中学、都江堰市小学的那些遇难的中小学生,曾经洋溢的就是这样的幸福笑脸。当那些刚刚绽放的花蕊骤然凋谢,当那三万多个毫无终结迹象的生命戛然而止,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感到伤悲,怎能不为他们动容,怎能不为他们祈祷?

地震无情,夺去了许多无辜的生命。但在地震发生后,生命本身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5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震中汶川强调,哪些地方掩埋的群众多,就要把专业救援队伍赶紧派往那里,把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设备及时送到那里。温家宝总理从一开始就明确:救灾的核心是救人;在所谓72小时的国际公认“黄金救援”时间之后,温总理仍然要求,救人还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绝不轻言放弃。奋战在救灾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武警战士、医务工作者,为了抢救废墟中的生命,奋不顾身,乃至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接连出现。

尊重生命,才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第17篇:从“无情”教学到“有情”教育

从“无情”教学到“有情”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把教学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发展、正确人生态度培养和高尚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教材中精选的许多课文可谓情浓意厚,学生在阅读中不自觉地就可以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可惜的是,一些教师不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分割开来。即便有情感体验,也点到即止,或者让学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上看作者的情感、态度,而不能深入其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感同身受、形成共鸣。

那么,如何把“无情”教学转化成为“有情”教育?我想应该做到四个“融合”。下面以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一、阅读与体验融合

《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中,桑兰瘫痪了,当得知自己后半生要在轮椅上度过时,她微笑着面对;队友们为她痛哭时,她微笑着应对;伤病折磨、疼痛难忍时,她哼着乐曲笑对;生活不能自理时,她咬着牙关、想尽办法解决;面对关心她的人,微笑着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阅读、体验、感悟三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形式进行体验。(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了解桑兰的不幸遭遇,初步感受她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2)情感体验。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之中,体验这种境遇中的切身感受:失去自由会苦闷、病痛袭来会痛苦、不能自理想依赖、没有希望会绝望。同时,让学生感受一下身体剧痛却面带笑容,会是什么笑(带泪的笑、比哭都难看的笑);体会一下行动不便、不能自理却面带笑容,又会是什么笑(酸楚的笑、强颜欢笑);设想一下前景黯淡、毫无希望却面带笑容,还会是什么笑(苦笑干笑、无奈的笑)。可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主人公选择了微笑。老师抓住“微笑”一词,让学生去分析:在逆境甚至绝境中去微笑,桑兰是怎么想的?(与其生活在痛苦、自卑、绝望中,不如坦然面对、乐观生活、努力抗争、争取希望。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3)品评感悟。把桑兰在文中唯一的一句话:“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加以品评。此时,老师只需问一句:对这句话你会怎么看?即可引发学生心灵的碰撞和思考。

二、语言与情感融合

《但愿人长久》中,苏轼在中秋之夜思念手足兄弟,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吟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的语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可以紧紧围绕语言,设计以读为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情感。(1)读中品味,用抑扬顿挫打动学生。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方式,要求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诗句的语气和语调。学生在尝试如何读出感情的过程中,已经被打动。(2)读中理解,用诗情画意感染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根据诗文的描述,以中秋夜为背景,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画出此时的情境。这样,画的过程就成了概括内容、分析词句、发挥想象的过程。同时,也是体会心境和情感积淀的过程。(3)读中抒情,用心灵共鸣激发情感。在描绘情境的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把作者孤寂、思念和寄托的情感也勾勒出来。此时,配以曲调低缓的音乐,让学生诵读文章,要求读出心情,读出感受。可以抑扬顿挫、深情并茂,还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这样,就把语言和情感、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心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事例与事理融合

寓言《螳螂捕蝉》,学生解读故事情节、领会其中的道理并不难。但是,真正培养居安思危、权衡利弊的意识和能力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一个设身处地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心理内化过程,也是深挖事理、自我教育的过程。文章的寓意是: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的祸患。那么,教师可以设计学生“议”和“评”的活动,把这句话应用到故事中的每个角色去分析。(1)整体分析。学生会发现:蝉、螳螂、黄雀是用利益连贯起来的,它们既是利益的获得者,又是利益的牺牲品。而且取小利失大利,得到的是一餐食物,失去的却是生命。(2)个体剖析。每个角色失大利的原因都是:只想得到,没想失去;只看眼前,不看身后;贪图小利,忘记危机。(3)事理解析。教师以“各个角色怎样做就可以避免灾难?我们在生活中怎样看待利益?”为题,促使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的讨论过程也就成了明理的过程。

四、素养与教养融合

教学为教育服务,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应当注重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整体性。(1)针对积习,善加引导。例如,针对现在的孩子自我而不自立、任性而不自信、自私而且孤僻等特征,选择《半截蜡烛》《翻越远方的大山》《学会合作》《理想的风筝》《大江保卫战》等文章,重点进行感恩、励志、理想信念、民族情感、团队意识、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2)根据学段,确定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三个学段的情感目标做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当根据不同要求确定各学段养成教育的重点。(3)资源整合,整体推进。不同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中,应当注重各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各有侧重,但必须整体规划、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李颖.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课外语文,2014(04).

?编辑 王团兰

第18篇:地震无情,人有情——云南省鲁甸8.03地震

地震无情,人有情

——为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祈福

近年来,云南境内地震频繁,数次震级达到6级以上,今年据统计5.0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了5次,受灾各地人员伤亡惨重、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断加大,让我们永远都难以忘记新闻记者从最前线发回的那一幕幕惨痛的画面……

2014年4月5日6时4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发生5.3级地震。地震造成民房倒塌或受损4093户11977间,累计6.86万人受灾。

2014年5月30日9时20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一分钟内连续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6.1级、5.6级 ,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致多人受伤,多处房屋倒塌,受灾群众达15万人。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至少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108.84万人受灾,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2014年8月17日6时7分58秒,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发生5.0级地震,震中位于永善县务基镇,震源深度约7公里,距离永善县城21公里。此次地震造成永善县5个乡镇41个村(社区)101个村民小组2165户7589人受灾。

2014年10月07日16时30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伤亡未定。

看着这一个个数字,想必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沉重,遇难者在灾难的瞬间逝去,数以不计的人失去了至亲、无家可归。作为云南人来说,这些灾难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是

我清楚的记得,当地震的消息在新闻上发布以后,各方的支援就已经行动了起来,政府的,民间的,无论力量大小,大家都在行动。

“地震无情,人有情”,除了有各地爱心人士、志愿者们的帮助,全国各中小企业也纷纷向灾区捐物、捐款,第一时间支持受灾群众,一些学生、民众因不能到现场去参加救援,却也用独特的悼念方式,为逝者们举行了一场场烛光悼念活动,默默地为灾区的人民祈祷、祝福,祝愿他们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因为爱,我们向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们表示深深的哀悼…… 让我们,

点燃这烛火,

向地震中不幸蒙难的骨肉同胞表示沉痛的哀悼!

让我们,

共同祈祷,

祝在地震中受伤的同胞们早日康复!!

让我们,

聚集关注,

向奔赴灾区,奋不顾身抢救灾民的勇士们以及尽其所能向灾区提供帮助的各界人士致以崇 高的敬意!!!我们祈祷,

逝者安息!!

我们祈祷,

幸存者安康!我们要,悲伤不再蔓延!!!

第19篇:万物无情皆有情—记叙文写作说课稿

“万物无情皆有情”作文指导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万物无情皆有情》。(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课标

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方面的建议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我想从学生作品中选取教学的篇目,把学生作品当做习作的事例或范文,从中归纳写作的方法。力求让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记叙文有侧重写人的,侧重写事的,侧重写景状物的。

二、说教材:

(一)分析教材地位

八年级下册教材仍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第二单元体现的是语文教材三大母题中的“人与自然”,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让我们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吧。单元内容为:6《雪》 鲁迅

7《雷电颂》 郭沫若

8《日月》巴金

9《海燕》 高尔基

10《组歌》纪伯伦

学习本单元,要加强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以及新课标中对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我将本次作文指导的目标确定为:

(二)确定作文指导目标

1、选准具体事物,准确把握其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2、学会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断。

(三)确定指导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断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交流法、巡视指导点拨法、当堂评定法。学法上,依据学生写作实际能力,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互动交流法、自评互评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完成作文指导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温故知新

忆一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雪》中,作者通过(

)表明自己的孤独、倔强、绝不妥协的斗争意志。

2、《雷电颂》中,屈原借(

)暗指变革社会的力量,用(

)代表自己斗争的精神,坚定地意志。象征: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思想、精神,用(

)表明一个理想的社会。

3、《海燕》中,通过对海燕声音、动作、外形等方面的描写,展现

出(

)的形象。

4、这种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表现手法便是

设计意图: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让孩子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对象征手法的定位,为大家奠定一个知识的基础,总结写法后,试着学以致用。

(二)、出示任务,导入新课。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重在熏陶感染重塑心灵.。”根据这个思想我的这节作文课主要通过设置图片激发学生的思考,把看、听、说、读、写的方法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事物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之间是可以找到相联系的契合点的,激发孩子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写出能打动人的心灵之声。基于以上原因,我将学习目标定位如下:

1、选准具体事物,准确把握其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2、学会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断。重点是学以致用,难点是引导与启智。 设计意图: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八年级的学生记叙文写作已经比较成熟了,巩固除了写人、叙事、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之外,在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写作方面也有涉猎,要想使文字触及人心,就必须有自己的观察和见地,此两个目标的设定,既能将文章内的写法学以致用,又能让孩子的思想有所突破。

(三)、说一说:下面图片中的事物,在你心目中拥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设计意图:选取了鹰、竹、狼、莲花四个物象,让孩子直接说出他们各自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在训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可以考察孩子们的思想价值观的取向,为下文寻找事物本身与精神之间的联系进行正确的导航。

(四)、思一思:选取其中一个事物进行描写,用文字展示其精神品质。

同桌交流,写几句话表现事物的精神品质。要求:不得直 接说出,必须让事物本身“说话”

设计意图:有了上一个环节对事物精神品质的准确定位,再通过写几句话,从孩子所写的简单的文字中寻找到孩子写作当中的不足,让自己下一个环节的学一学有的放矢。也为从那些方面对孩子的习作进行指导寻找到“真凭实据”。

(五)、学一学:

(一)优秀例文选读,

思考:

1、例文中的事物,展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

2、如何描写才更能更好的展现事物的精神品质? 白杨礼赞(节选)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西风胡杨(节选)

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仙人掌之歌(节选)

仙人掌是强者,你砍掉它的茎,等于帮助它繁殖.即使你连根挖掉它,它横卧在地上,也会滋生出新体。你要试试用干旱来威胁它吗?一颗重37公斤的仙人球,6年无水仍可维持26公斤的体重。你若用火烧它,它那饱满的汁液会抵消火舌的威力;你若对它置之不理,它照样会倔强地活上百年。

无论是在孤寂中还是被遗忘,无论在蔑视中还是受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仙人掌总是保持本色:它会悄悄地在额头上顶出一朵朵花;它会热情地挂满一身酸甜的果;它会吐出片片嫩茎供人们采食;它会用自己的绿来装点穷乡僻壤.

(二)小结:

1、选取熟悉的事物,找出表象与精神的联系点,准确定位其精神品质

2、运用细节、多角度描写展现事物的独特之处

3、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

……

设计意图:从名家之作中学会将抽象的精神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中,学会通过多角度、细致描写,既体现出事物本身的风貌,又展现出事物所蕴含的内涵。名家之作与说一说、思一思环节中所选用的图片有所不同,它们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更能与孩子的思想产生共鸣,这样一来,我们进行象征手法的片段习作,可供选择的写作对象范围就宽泛了许多,也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米”,让习作更有生活的气息,更能打动人心。而写法的小结,则让孩子的习作有“法”可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秀一秀:

1、写一写: 选取你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事物,对其进行描写,从文字中展现其精神品质。

2、、议一议: 小组交流,选取组内的优秀文字进行班内分享。 设计意图:有了上一环节的生活“俗物”不俗的例文学习,让孩子将视野放宽,变得更脚踏实地一些,就从图片走入生活,培养孩子细致观察,言之有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快速成文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大家学会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的能力。

第20篇:天灾无情,人间有情【雅安芦山地震】

天灾无情 人间有爱

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特大地震。 【中考预测】

1、当灾难发生时,许多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冲锋在前,积极带领群众自救;一些受灾群众刚从废墟中爬出来,就不顾自身受伤及家人的安危,立即投入到抢救伤员中。当灾难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升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上述材料,具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②奋不顾身、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等。 2.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雅安地震的高度关注体现了什么? ①、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体现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⑤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等.

3.要想取得大灾的最后胜利,我们应发扬什么样的精神? ①、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要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④、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

4.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举国上下都在牵挂着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各族同胞,都在关心着那些在地震中受伤的各族同胞.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大营救正在展开。救灾现场,在转运途中,在医疗地点,各民族同胞手挽手,肩并肩,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请你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决不放弃生的希望;

②、他们主动救助受伤群众,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表现,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 ③、团结就是力量,他们团结互帮,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表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他们团结统一,积极履行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4.“天灾无情人有情”.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点什么? 如:向灾区捐款捐物,从我做起,奉献爱心:关心灾情发展,慰问参加抗灾的人们及其亲属等。

5.地震发生后,武警官兵,消防员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抢救伤员.从他们的事迹,我们感悟到: ①、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度难关,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我们要心系祖国,心系人民,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帮助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我们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 ④、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亲社会行为等。

6.“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一定能够夺取雅安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因为: ①、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

⑤、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⑥、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友好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援。

《道是无情却有情范文.doc》
道是无情却有情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