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2-11-0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的题目汇总

新闻学论文汇总

论执政能力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

负面新闻的定义及其传播效果研究 新闻-宣传异同论

论中国在信息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 论美国“新闻自由”的双重标准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新闻”的概念界定 论“三贴近” 党报改革对策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与新闻的真实性 论电视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古典文学修养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从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看当代反虚假新闻的重要性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办报思想评析 黄远生“新闻记者四能说”今解 论头条新闻的当代意义 论深度报道的当代意义 中国新闻立法历程及反思

1

“法制新闻”概念的界定

重庆都市报专题研究——以重庆任何一家都市报为例 从宋代“小报”的产生原因论大众信息需求 谈司马迁人物传记对新闻通讯的启示 论电视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新闻阅评制度的规范研究 新闻报道中法律专业用语规范化研究 古典诗词曲赋与新闻标题的关系 法制新闻教育模式探索 范长江评析 邹韬奋评析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法制新闻的发展和现状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法制新闻的发展和现状 报刊法制新闻栏目评析(以一个你熟悉的报纸为例) 电视法制新闻栏目评析(以一个你熟悉的电视台为例) 法制新闻精品研究(分析一篇或一个系列法制新闻名作)

《重庆法制报》(或《南方周末》.《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等任何一份都市报刊)2007年法制新闻报道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报纸研究:XX报史(研究一个你熟悉且容易找到资料的报纸,进行专门的史学研究;最好是西南或重庆或你家乡的本土报纸)

期刊研究:XX刊史(研究一个你熟悉且容易找到资料的期刊,进行专门的史学研究;最好是西南或重庆或你家乡的本土期刊)

2 电视台研究:XX电视台史(研究一个你熟悉且容易找到资料的电视台,进行专门的史学研究;最好是西南或重庆或你家乡的本土电视台) 陪都时期的《新华日报》研究

CCTV“新闻联播”与香港凤凰台“时事直通车”报道内容和风格比较 重庆五大都市报(晚报.晨报.商报.青年报.时报)评说

重庆电视总台4大新闻栏目(重庆新闻联播.天天630.重庆发现.直通现场)评说 论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2007年中国法制新闻报道大事综述 论法制新闻的品位和格调 法制新闻写作和制作的“分寸”把握

名记者.名编辑研究:XXX传(写一个你熟悉的记者或编辑的传记) 手机信息传播对当代传媒事业的影响 对《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解读 论“明显且即刻危险原则”的中国适用 论知情权问题

印刷媒体如何与数字挑战 论新闻职业特点与新闻道德教育 浅议新闻异化的几种表现形式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探讨

从吆喝“棒棒”到第一个“农民工日”谈农民工媒介形象变化趋势 论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应然形象 问题新闻与新闻的时代感

3 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政治 媒介真实与现实真实 论传媒与司法公正 对中国电视文化的透视 对我国新闻立法的思考 论我国媒介当前的生态环境

试论传媒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2008北京奥运会媒体怎样重塑国家形象 媒介素质与公民素质 关于新闻教育的个性化探讨

媒介资源使用与政党执政能力的关系 浅议北京奥运报道的新闻价值选择 媒介的隐性功能

传媒社会功能失调及其补救 怎样真诚地塑造社会自我 媒介文化构建人类新环境 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社会转型期大众媒介的文明追求 “碎片化”语境下的中国大众传播

是记录当代还是影响当代——论记者的社会角色 论政府新闻人发言制度的作用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人职业道德操守

4 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解读 阻碍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因分析 再论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 危机传播管理中的政府与民众的沟通 政府公关的品牌传播策略

公共关系新闻策略与媒体框架:以某某个案为例 消费意义之符号建构:以电视广告为分析文本

马帮人生活与心态的真实记录:人类学视野下的记录片《德拉姆》

女性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新女性》与《渝报》为分析文本 女性传者笔下/镜头下的女性形象

广告中的男性形象—以男性时尚产品广告为例 组织传播中的沟通原则

民主参与理论与公共新闻学实践 传播学意义上的公众与受众

选择与诠释: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行为 某类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新闻图像符号解读

《重庆晚报》与《华西都市报》文化价值呈现的比较分析 矿难议题之新闻框架分析 负面报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灾难中的大众传播功能(以媒介依赖论为分析基础)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社会认知

5 重庆报纸内容对城乡统筹议题之报导框架—以《重庆晚报》为例 关于低俗新闻的批判 党报典型报道的艺术分析 对“民生新闻”的研究 舆论监督报道尺度研究 新时期新闻人的职业精神 批评报道的量与度

记者在突发性事件中的道德取舍 正面报道与新闻公信力研究 正面报道的隐性失实 中国报纸批评报道现状研究 正面报道如何创新研究 市场经济下党报的宣传艺术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性关怀研究 突发性事件中媒体自律与他律 会议新闻与新闻发现力 新闻周刊走强探秘

新形势下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初探 隐性报道涉法研究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

我国新兴财经报纸的定位探究 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理论的挑战

6 典型报道的得与失

试析我国大众媒体新闻传播的媚俗化倾向 新闻背景升华新闻主题的作用分析

公众知情权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对体殊群体(艾滋病\同性恋\服役子女等)的报道研究 关于新闻舆论导向的研究 正面报道传播效果研究 经济报道中的平民视角 新闻工作规范缺失研究 关于连续报道研究 关于虚假新闻的批判

诱惑侦查与新闻暗访调查之比较 恶搞短片的传播与规范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人权维护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未成年人保护 论刑案报道中的善恶观 司法报道与司法审判之关系 程序正义与媒介正义之比较 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广电节目色情内容的法律规范 中美广电色情节目法律规范之比较 法制新闻的社会价值与法律价值之比较

7 新闻官司中的诉权滥用 媒体与商业诽谤之关系

产品质量负面报道与企业的公众形象 论我国电视法制节目模仿与创新 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探析 新闻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浅议《纽约时报》网络版收费制的存废 论电视版式的法律保护 论媒介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中“肖像权”与“公益使用”之冲突 宪政视野下的舆论监督

电视法制节目跟拍中的合法与合理 宪政视野下的中美表达自由 舆论监督中的“有力”与“无力”近代中日两国新闻立法之比较 欧洲人权法院判决对欧洲媒介的影响 诉权滥用与新闻自由保障之冲突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新闻侵权中“公众人物”之界定 论观察在庭审报道中的作用 论我国庭审报道的采访权 FCC与美国电视节目的规范

8 电视、广播与报纸在民意形成中的角色 电视暴力节目与未成年犯罪之关系 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与青少年行为的模仿 大众媒介与中国院士形象的塑造 张季鸾报业思想初探 中美讣闻报道的比较

法拉奇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意识 消息来源保护中的伦理困惑。 论撒贝宁的主持风格 论采写目的与手段之冲突

论西方新闻自由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

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区别以及联系 论客观报道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构建

试论社会价值观对新闻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 中西新闻传播控制的比较分析 试论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基础

试论近代报刊诞生于西方的历史必然性 试析中国近代报刊的法律控制 论新闻法制报道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简论传播与社会民主的关系 麦奎尔受众理论及其应用

9 《南方周末》市场生存的社会心理基础剖析 《南方人物周刊》的人物报道理念 政治经济变革中的《财经》杂志 重庆电视节目的方言化趋势探析 中国当代都市报的新闻价值观剖析

试论重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确立对重庆报业发展战略的冲击和影响 论“媒体娱乐”的社会后果与道德责任 论假新闻以及造假者的法律责任 试论灾害新闻的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新闻记者的生存状况及其法律保障 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中的新闻信息资源共享现象剖析 媒介生态中的新媒体及其发展前景 数字化电视与中国电视产业发展 网络传播中的博克及其发展前景 “华南虎事件”中的媒介角色与公众角色 论隐性采访中的公众隐私权 论新闻法制报道的模式及其创新

报纸摄影图片报道的创新理念及其美学追求 论都市报纸地方新闻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主流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特色剖析 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冲突和困境 西方跨国传媒集团中国市场战略的比较分析

10 新记《大公报》的办报理念对中国当代传媒变革的启示 中国新闻记者权利与责任的法律依据 中国当代新闻立法的历史和现实

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中调查性报道的法律保障

西方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发展以及对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影响 简论西方主流媒体中的中国现象构建 公共广播体制的理念和运营模式分析 中西新闻媒体政府信息来源模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当代新闻侵权的典型案例及其法理分析 中国传媒新闻策划中的宣传性现象剖析 试论广告创意与时尚观念的互动 新闻中的隐蔽拍摄与侵权的探讨 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探讨 当前新闻教育的审视与评判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 灾难报道中的事实真实与新闻原则 如何看待正面报道中的新闻价值 试论新闻媒体的监督责任与职权越位 试论媒体在广告宣传中的社会责任 如何正确评价西方媒体的“狗崽队” 灾难摄影报道中的审美倾向 如何看待负面报道中的新闻价值

11 媒体自律与监督媒体之我见

从虚假广告的猖獗看媒体责任的缺失

从重庆今夏的暴雨报道看我国舆论的导向作用 试论灾难报道中的价值取向 试论媒体在广告宣传中的法律责任 现有体制下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探讨 炒作与良知——媒体的艰难抉择 语言的规范当从新闻记者开始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创新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2 对利用征婚广告进行诈骗的法律思考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13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电视法制节目的困境及出路 对电视读书类节目发展走向的思考 对大众文化传播中低俗化现象的剖析 对新闻道德失衡与错位的原因及其分析 论新闻媒介的传播权利 对广告定位理论的再认识 试论比较广告中的法律问题 大众意识与法制电视节目的制作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研究 论违法广告的法律责任

论媒介影响力与广告经营效益互动关系 对广告低俗化问题的思考 关于街头小广告治理的法律思考

从一具体新闻事件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 新闻语言特征论

1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 新闻风格论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

15 新闻价值论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 现代传播学论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16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试析央视《百家讲坛》选题策略 试析易中天现象 浅析网络话语暴力 网络游戏依赖之原因初探 试论Web2.0的发展与困窘

试论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对广告市场的影响 关于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思考

试谈负面报道限制与记者职业操守的矛盾 主持人品格对栏目效果的影响

试论新媒体广泛使用对职业记者产生的冲击 试析编码技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试析大众传播中隐性广告的应用特点 关于网聊依赖的思考 试析我国传播制度的特点

试论互联网络中把关人特点及把关效果 试论我国组织传播的特点

试论数字电视发展与新国家干预主义 浅析大众传媒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试析我国受众媒介使用权利的实现状况

新媒体广泛使用对传统传播理论产生冲击的思考

17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浅论网络环境净化策略

关于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的对“社会责任理论”再认识的思考 从《百家讲坛》内容形式的变化看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制约 试析我国“少年作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试论传播媒介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试析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观念

试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从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试析我国同名电视剧对小说改编的特点 浅议惨遭话语暴力的“网络暴力游戏”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分子图像(——对某媒介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官员图像(——对某媒介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农民图像(——对某媒介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工人图像(——对某媒介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商人图像(——对某媒介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图像(——对某媒介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图像(——对某媒介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城市的文化品格与市民的媒介消费(——成渝两地市民媒介消费比较) 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生活影响 大众文化传播与网络媒体

18 大学生网络接触状况分析 博客传播与公共领域 浅析“恶搞”的文化语境 试析“选秀”娱乐文本 试析传媒歧视现象 试析大学生流行文化 偶像崇拜的符号学分析

青少年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资本竞争力 试析消费主义时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表现 浅析网络媒体与人的生活方式变迁 论新时期新闻失实的新特点 报纸消亡论之我见

对“杨丽娟追星事件”报道的反思 重庆最牛钉子户报道的媒体责任与立场 都市报专刊经营思路探悉 厚报时代的杂志如何做深度报道 论市场竞争力与党报生命力 新闻色情化问题思考 论新闻娱乐化的成因 论新闻娱乐化的危害 行业报的出路在哪里

19 论都市报的分化 媒体信任危机刍议 新闻广告化现象思考 媒体偷窥之我见 论媒体暴力现象 谈时政新闻的大众视角 当前新闻教育之我见 谈谈房地产报道的媒体立场 试论都市报的前景 略论党报创新

厚报时代如何有效传播 论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党报与都市报公信力比较分析 论新时期媒体新闻价值的新取向 免费报纸在中国的市场空间 农民工报道的表面化和类型化探悉 论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论经济报道的人文关怀

刍议人文关怀与当前新闻价值理念 都市报与晚报比较分析 论新媒体的市场空间 浅析报纸副刊的发展前景

20 论时政报道的创新

论新时期新闻语言的新特点 中美周末报纸比较研究 浅谈新媒体的挑战与机遇 重庆都市类报纸观察与思考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论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论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论苏东坡散文的理趣

苏轼与辛弃疾词的豪放特色比较分析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沈从文散文的艺术个性 论闻一多诗歌的思想特点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孙犁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新闻“深喉”论

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技巧

“80后”观众特点与电视节目节目的发展趋向 “百家讲坛”还能火多久-------兼论其类型与影响力

论韩剧的美食文化结构与传播理念-------以《大长今》为例

21 试论都市报的新闻娱乐化 试论新闻发言人的语言技巧

论互联网视频网站的著作权纠纷及其解决办法 二00八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地方媒体的报道策略简论 迷失红尘:谢灵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诗意飞扬:中国古代文人雅集与文学传播 大学生对国内就业信息的传播与认知

论重庆城市二元结构与都市报的农村报道策略 论二00八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手机报的体育报道模式 论近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奖标准 论新闻的公共服务理念 论多媒体时代的记者素养 论法拉奇的新闻理念 “公民记者”辨析 人物采访技巧研究

匿名消息源与新闻真实性研究

境外媒体中国报道消息来源研究(以《参考消息》第八版为研究对象) 地方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特点分析(可选重庆地区任一平面媒体) 中国经济新闻报道的转型

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 付费采访的困惑与思考 隐性采访与信息公开

22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互动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南风窗》封面故事的叙事策略 《财经》封面报道特色研究 重庆报业广告营销策略实证研究 《劳动合同法》与新闻民工 “纸箱馅包子”事件背后的传媒教训

我国时政新闻研究---以《中国新闻周刊》为例证比较研究

《南方周末》头版研究

体育传播发展策略研究---以《体坛周报》为例证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7-2007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 试析新浪网对"神舟"五号、“神州”六号、嫦娥奔月报道的议题建构 《纽约时报》体育报道实证分析

媒体信誉的自我重建--解析《纽约时报》与北京电视台假新闻治理思路与策略 论传媒的公共性

科技报道中的人文因素---以"神舟"五号、“神州”六号、嫦娥奔月报道为例证 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基于传播的视角分析 新闻发言人的法律保护研究 谣言的传播机制研究 谣言的治理研究

“中国制造”的形象建设---基于传播的视角分析

23 奥运典礼、仪式与国家营销 《中国青年报》栏目《冰点》研究 杂志封面女郎研究

我国电视的过度娱乐化及治理研究 电影分级管理研究 电视剧吸烟镜头研究

电视、电影激情动作与传播影响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的媒体报道策略 性报道研究

《法制日报》的栏目研究(任选其中之一:“法制时空”、“消费再线”、“法眼现象”、“国际新闻”、“地方传真”、“法学视野”、“法律服务”、“读者视线”) 小广告的规范与治理研究 小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央视《法治在线》研究

公交车、出租车视频媒体的营销价值研究 我国动漫画产业现状研究 日本动漫画的创意研究

舆论主体的地位、权利研究---以米尔斯的《权力精英》为思路 李普曼的舆论观

股市与媒体-----以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为思路 股市恐慌与媒体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困境与策略

24 股市行情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公共政策制定与媒体论辩研究 “软实力”中的传播因素研究 政府行为媒介化研究 媒体形象研究 媒体责任研究 重庆城市形象研究

NGO的媒体策略---以自然之友为例 官方消息来源研究

我国城乡新闻资源配置研究---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个案研究 网络杂志的前景与策略研究 评析基恩的《媒体与民主》 埃德加·斯诺的新闻写作艺术研究

陪都时期各政治派别新闻观与新闻策略研究 上海文广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美国国家地理》和《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特色比较研究 《读者》的办刊特色研究 《南都周刊》研究

《三联生活周刊》的新闻写作风格研究 《周末画报》读者定位研究

约翰·密尔顿、马克思、约翰·密尔的出版自由与书报检查思想比较研究 “山西黑砖窑事件”中的媒介舆论引导分析

25 从“山西黑砖窑事件”看政府的危机公关策略 从“山西黑砖窑事件”看传媒舆论监督的困境 重庆自主新闻发布制度研究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中的媒介议程设置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中的媒介舆论监督 从“茶水发炎”事件看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规范 网络舆论在政治决策中的角色与功能 明星代言广告的舆论效应 公众人物代言广告问题研究

报纸法制报道与电视法制节目的比较研究 都市报法制报道的创新 电视案件报道的涵化作用分析 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

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传媒改革 明星报道与“狗仔队”现象研究 都市报法制版的版面设计研究 都市报法制报道的现状与趋势 法制报刊的舆论导向

社会新闻法制化报道与都市报的主流化 报纸的赢利模式及其创新 网络媒体的赢利模式及其创新 电子媒体的赢利模式及其创新

26 期刊的赢利模式及其创新 法制节目的舆论导向

都市报法制新闻的优化与创新 都市报法制版的定位与前景 都市报法制版现状与改革 凤凰集团的经营模式研究 现代民谣的舆论引导研究 突发事件中的流言传播 社会转型期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都市报法制版的舆论导向 论《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 论民国时期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 论《观察》与“第三条道路”

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看现代都市报的副刊革新 新闻媒体隐私问题报道的法律与伦理考察 中美电视法制节目之比较

分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 比较分析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从个案看新闻媒体报道的困境与对策 网络法制新闻的发展初探

论“电视剧立台”与“娱乐立台”的出路 从新闻失实看记者的人格缺失

27 论娱乐记者的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

“你有数了么?”——数字电视的节目发展对策 东方卫视新闻节目特色分析 如何优化电视节目声画结合的效果 论新闻性电视节目对现场纪实手法的采用 浅谈电视的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 谈法制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论媒体如何有效承担其社会责任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浅析 浅论媒体与暴力的关系 浅谈娱乐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分析央视直播报道的成败

论电视传媒在现代法制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相互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网络传播中的新闻自由问题 从受众角度试析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电视节目主持初探

谈电视直播报道及其发展趋势

新闻媒体如何增强法制舆论监督的有效性 探讨虚假新闻的法律规制 凤凰卫视节目特色分析 论如何抵制有偿新闻

28 论时代需要怎样的电视新闻法制节目 谈法制新闻及其发展前景 论新闻传播法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论新形势下需要怎样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浅论电视纪录片摄制工作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2 马恩新闻思想研究

013 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014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

015近代新闻思想研究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29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21 《都市快报》之我见

022 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023 邵飘萍研究

024 韬奋研究

025 范长江研究

026 旧中国的百科全书??《申报》研究

027 浙江新闻史研究

028 建国以来新闻史专题研究

029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研究

030 邸报、京报、小报的研究

031近代外报研究

032 维新报刊研究

033近代新闻业务研究

034 五四“四大副刊”研究

035 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研究

036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研究

037 鲁迅、邹韬奋、范长江、斯诺现象研究

038 中共各个时期新闻事业研究

039 国民党各个时期新闻政策研究

30 040 略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深远意义

041 大众化报纸研究

042 十九世纪廉价报纸成功的原因

043 美国著名报人和报纸研究

044 客观报道、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评析

045 西方著名新闻媒介研究

046 略论西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48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走向

049 西方报纸商业化(或垄断化)之我见

050 试析鲁珀特.默多克的经营特点

051 竞争中的美联社(或路透社)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31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 重视自身规律,把握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丰富性??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 32 思考

084 试探阐释性报道中动态信息的契机作用和强化方式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之一

086 专业知识、思辩能力、人情味??试论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

087 科技报道主体的受众意识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1 复合型人才、专业化文笔??对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重要成功点之理解

092 专栏记者的哲学修养和政治品位??由李普曼想到“政治家办报”

093 穆青“时代典型采写思路”给今日记者的思考和启示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5 试论评论的选题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099 报刊署名评论特色小论

100 试论评论语言的形象化

101 评论写作论证的技法

102 略论杂文的形象性

103 王韬政论的特色

104 梁启超的“时务体”风格刍议

33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6 广播电视评论专题研究

107 新闻编辑的功能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0 集纳专栏研究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一是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一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34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1 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39 爱德华.默罗与现场直播

140 BBC的体制改革对公共广播电视的意义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42 广告学原理研究

143 广告传播研究

144 广告运动研究

145 广告策划与创意

146 广告心理学研究

147 广告文案写作

148 广播电视广告制作

35 14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

150 消费行为学研究

151 市场营销与广告

152 广告效果调查与测定

153 公共关系学专题研究

154 名牌战略研究

155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56 中国广告市场法要素关系现状分析研究

157 21中国广告发展趋势研究

158 老年消费市场研究

15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制建设

160 公共汽车上的平面广告研究

161 广告中商品文化的传承研究

162 从“不买的消费者”一说看广告产品的定位

163 广告内容的编排与人们的认知规则

164 阈下广告的原理与应用

165 消费者的决策研究

166 广告人的情感体验与广告作品的情感诉求

167 广告效果测量方法之我见

168 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36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3 公益广告研究

174 媒介全员公共关系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7 报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

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

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

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

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

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

187 发行研究

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

191 产业化研究

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37 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

推动我国传媒产业化是历史的必然 我国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生态环境研究 试析我国省级卫星频道的特色化经营 频道专业化带给城市台的机遇与困惑 试析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空间 辩证看待“收视率”

《哈利·波特》营销案例专项研究 女性杂志营销策略研究

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关系 论广告的舆论引导 广告创意的道德规范 论名人广告效应

媒介:打开公共空间——论当前中国大众传媒的公共性 加入WTO之后的中国传媒改革

谁之自由?何种权利?——对新闻自由合法性的思考 对媒介集团化发展的思考 女性主义与大众传媒

国际传播条件下的“媒介帝国主义”及文化殖民问题 广告传播告知性和艺术性关系初探 省级卫视频道新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西方媒介集团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38 国外著名媒介人物研究(可选某个或某类人物就其传播观、传播活动等进行影响研究)

广播电视广告、经营活动及产业化研究

在集团化、数字化、高科技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研究 当代中国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 广告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 传媒现代化研究

农民工问题报道中媒体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 论弱势群体的媒体话语权 公共关系学专题研究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新媒体与视觉文化传播

视觉文化与传播的个案研究:透过某一类作品或某一作品,透过某一群创作者或某一创作者的深入剖析,以凸现视觉文化和视觉文化传播的新走向。 电视栏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电视广告的创意与表达 广告投放中的媒体组合 传媒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 传媒核心竞争力研究 媒体品牌价值的建构 媒体生产经营的特点研究

39 受众注意力与传媒影响力关系的研究 中国分类广告探析 广告文本中的意象 多品牌营销战略初探

中西方电视广告中的文化差异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 儒家文化下的中国广告 福建广告公司的生态环境 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假广告行为及其规制 模糊语言在广告中的运用 广告代言人使用的沟通策略研究 消费心理与广告表现手法研究 城市户外广告创新研究 广告在整合行销中的作用 DM广告发展研究 儿童广告创意研究 广告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影视广告的发展趋势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40 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

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

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

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

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

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

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发展历程探究

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41 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

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

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梁启超(或其他名报人)办报思想研究

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

中国电脑游戏产业运营前景探析

博客现象研究

42

推荐第2篇:最新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新闻专业论文选题

第一部分

1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 (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 媒介融合中的新盈利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模式(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 手机报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 我国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 当前我国传媒业投资机会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 媒介人力资本开发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 民营资本投资传媒业现状及发展模式(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 跨国传媒集团中国投资策略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二部分

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 传媒品牌与价值实现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 跨国传媒集团并购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 传媒集团化过程中的公司治理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三部分

1 跨媒介经营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 西方传媒家族企业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 新财经媒体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 新闻产品创新与媒介竞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 新传播技术与媒介管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 新闻网站的经营与管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 新时期报纸营销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武汉地区报业发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 武汉地区媒介发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 媒介竞争战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中部地区媒介发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 和谐社会与媒介发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论新闻报道失实(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四部分

1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 媒介活动策划与管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卫星电视发展战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新时期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大趋势(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五部分

1 论我国新闻传媒结构的现状与改革(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 当代中国新闻改革与新闻竞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 新闻集团化改制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 传播媒介发展趋势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媒介发展战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 城区有线电视台情况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 武汉有线电视媒体的现状与前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 21世纪广播电视发展前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电视科技发展与电视节目管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六部分

1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七部分

1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论当代中国传媒内容产品的创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 新兴财经报纸经济新闻传播差异化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 新时期中央级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 新时期地方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新时期都市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新时期党报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新时期都市报转型与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新时期专业财经媒体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新时期专业时尚生活期刊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 新时期大众时尚生活报刊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 新时期专业体育媒体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 新时期社区报纸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 新时期广播媒体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 省级卫视的差异化竞争与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 当代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 央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 央视广告招标活动营销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八部分

1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九部分

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 (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

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 传媒品牌维护与管理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 新时期新闻网站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 当代网络媒体的赢利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 当代移动新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 论数字化时代下报业内容提供商的功能定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 数字化转型与期刊发展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 新时期广播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 当代电视媒体广告营销创新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 传媒集团的资源整合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 我国报业传媒集团经营管理的组织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 中国传媒跨区域经营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十部分

1 中国传媒跨媒体经营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 中国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 当代传媒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 当代报纸发行网络的延伸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 当代报纸广告的延伸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 当代报纸印务的延伸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 中国传媒投融资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展望(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 传媒资本运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 业外资本进入我国报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十一部分

1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 当代中国弱势省级卫视的发展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节目的贸易逆差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 弱势群体缺失与传媒经营的“市场失灵”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 卫星电视媒体的重大新闻直播与品牌构建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 传媒公信力与品牌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 传媒经营的娱乐化现象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 当代中国数字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前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 中国传媒区域化发展态势、成因与发展前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 报业产业价值链的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 电视产业价值链的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 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十二部分

1 网络媒体产业价值链的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传媒融合与管理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 数字传媒的盈利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 传媒集团的资本运营战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 当前中国媒介上市公司经营绩效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 当代媒介数据库营销与管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 当前报刊媒介的精准营销与管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8 当代报媒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困境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9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0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1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2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3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4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5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6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7数字媒体与新闻“信息娱乐化”:以中国三份报纸官方微博的内容分析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8 当代报媒数字化转型的盈利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9 报纸数字化转型与报媒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0 当代中国媒介融资偏好与融资方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第十三部分

1 当代中国媒介上市公司经营绩效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2 传媒上市公司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3 数字时代新闻生产模式创新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4 传统媒体的微信营销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5 报纸版面的创新商业价值与开发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6 数字时代纸媒广告的创新运营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7 数字时代纸媒活动的创新运营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推荐第3篇:传播学

郑州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单位代码:00007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邮政编码:

450001

联系部门:新闻与传播学院电话:0371-67780087联 系 人:王广

┌─────────────┬────┬──┬────────────┬───

──┐

│专业代码、名称│ 指导 │招生│││

││││考试科目│备注│

│及研究方向│ 教师 │人数│││

├─────────────┼────┼──┼────────────┼───

──┤

│007新闻与传播学院(67780087│││││

│)│││││

│050301▲新闻学│││││

│01新闻理论│ 贾世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同等学

力及│

││ 吕文凯 ││语一③625新闻传播基础( │跨专业

加试│

│02新闻业务│ 董广安 ││含中外新闻史)④851新闻 │:①新

闻学│

││ 詹绪武 ││传播综合(含新闻业务、传│概论│

││ 李凌凌 ││播实务)│②新闻写

作│

││ 王晓宁 │││专业笔

试:│

││ 刘建龙 │││新闻综

合│

││ 杜时国 ││││

││ 王亚明 ││││

│03中西新闻比较│ 吕文凯 ││││

││李瑛│││

│04广播电视新闻│ 宋建国 ││││

││ 张兵娟 ││││

││ 周绍成 ││││

││ 周宇豪 ││││

││││││

│050302传播学│││││

│01传播理论│ 吕文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同等学

力及│

││ 李惊雷 ││语一③625新闻传播基础( │跨专业

加试│

││ 汪振军 ││含中外新闻史)④851新闻 │:│

││ 张兵娟 ││传播综合(含新闻业务、传│①传播学

概│

│02广告传播│ 颜景毅 ││播实务)│论│

││徐键│││②广告

学│

│03网络与新媒体传播│ 贾世秋 │││专业笔

试:│

││ 李凌凌 │││传播综

合│

│04影视传播与影视文化产业│ 延百亮 ││││

││ 汪振军 ││││

││ 姚小亭 ││││

││ 陈晓伟 ││││

││ 石晓兵 ││││

│05媒介经济│ 董广安 ││││

││ 杨秦予 ││││

││ 颜景毅 │││

││ 朱夏炎 ││││

││││││

│055300新闻与传播硕士│││││

│01新闻与传播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 ││

││││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

──┘

本文转自5432考研网,祝你考研成功! 原文地址:050301

新闻学:│

│①《中国新闻传播简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世界新闻传播简史》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新闻采写方略》董广安河南人民出版社│

│⑥《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郑州大学出版社│

│⑦《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蔡雯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⑧《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050302传播学:│

│①《中国新闻传播简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世界新闻传播简史》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新闻采写方略》董广安河南人民出版社│

│⑥《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郑州大学出版社│

│⑦《广告学》颜景毅郑州大学出版社│

│⑧《媒介管理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

│⑨《公共关系学》熊源伟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050301新闻学:│

│①《中国新闻传播简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世界新闻传播简史》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新闻采写方略》董广安河南人民出版社│

│⑥《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郑州大学出版社│

│⑦《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蔡雯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⑧《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050302传播学:│

│①《中国新闻传播简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世界新闻传播简史》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新闻采写方略》董广安河南人民出版社│

│⑥《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郑州大学出版社│

│⑦《广告学》颜景毅郑州大学出版社│

│⑧《媒介管理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

│⑨《公共关系学》熊源伟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050301新闻学:│①《中国新闻传播简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世界新闻传播简史》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新闻采写方略》董广安河南人民出版社│

│⑥《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郑州大学出版社│

│⑦《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蔡雯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⑧《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050302传播学:│

│①《中国新闻传播简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世界新闻传播简史》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新闻采写方略》董广安河南人民出版社│

│⑥《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郑州大学出版社│

│⑦《广告学》颜景毅郑州大学出版社│

│⑧《媒介管理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

│⑨《公共关系学》熊源伟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推荐第4篇:传播学

影响人际之间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曾经的“疑难杂症”被人们攻破。但在进步的途中,医生与患者却仿佛走上了对立面。在如今的社会,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可大可小的医患纠纷,小到患者的一句谩骂,大到医生的一条人命。然而,造成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根本原因在哪呢?从宏观角度来说,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从微观上说,就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良。

通过传播学知识来给医患沟通下一个定义就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以及身体恢复等相关问题,通常由医生指导并通过多种途径与患者及家属不断交换信息,最终达到维护病人健康,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健康传播视野下医患沟通研究》林中华)

作为人际传播的一种特定形态,医患沟通(或人际健康传播)有其特定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情景。(《健康传播视野下医患沟通研究》林中华)而造成医患之间沟通不良是因为医患双方对动机认知的不协调,医患之间大部分冲突来自对彼此动机的误解。很多患者主观地认为医生就是再想怎么从患者的身上赚钱,收红包,拿回扣,而不关心患者治疗效果。认为患者自己花了钱,医生就应该全心全意的服务自己。除了动机认知不协调外还有对基本价值定位的不协调。有的医院将自己定义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单位,有的医生简单地把自己和患者的关系定义为:患者花钱治病,医生治病拿工资,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患者则把医院当成福利机构。医生态度的冷漠,信息的隔离,都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医患之间缺少沟通和认可,这就很容易让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动机产生怀疑,认为医生就是利用患者捞钱,为医患纠纷埋下祸患。(《基于人际传播理论的医患纠纷分析及纠纷化解对策》颜秋雨)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医患沟通不良,医患沟通的双方中,医生是主导,医生的心理特征成为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1)认知因素。大部分医生存在人文知识欠缺的现象,他们片面强调患者的生物因素,而看不到其心理及社会因素的重要性。患者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具备的医学知识会影响沟通的广度和深度。2)情绪因素。在医疗活动中,医方工作风险高,劳动强度大,医生在诊治病人的同时还要面对各种医患纠纷。医生常常处于高度的应激中,产生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一些急性病患者和家属,常常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中,高度焦虑恐惧,极易激惹,甚至还会出现意识狭窄。3)人格特征。(医患沟通的心理学分析)王娟)

面对如此众多的沟通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转变服务理念,强化医德修养和法律意识。1)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人为本,一视同仁。2)学会换位思考,把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延伸和升华。3)改善设施和布局,简化服务流程。4)强化医德修养和大局意识。5)树立法律和安全意识。

二、强化沟通管理,规范沟通行为.1)建立医患沟通制度。2)首诊负责,权责分明。3)严格诊疗技术规范4)尊重患者权利,正确履行告知义务5)掌握沟通技巧6)加强与社会和媒体的沟通

三、严格质量控制,提高综合素质1)严格环节质量控制2)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和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3)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4)坚持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

(《医患沟通不良所致医患纠纷的防范与对策》周秀蓉)

其中提高医生沟通能力尤为重要。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要同时努力学习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在遵守真诚平等保密适度的沟通原则基础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善于倾听,主动倾听,认真倾听。

2) 用运用得体的称呼语,多用激励的语言,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3) 谈话是要表达明确,通俗易懂,多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尴尬性语言,切忌伤害性语言。

4) 适时适当地给予患者反馈信息,激励和引导医患沟通。

5) 自如运用非语言交流形式(《医患沟通过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叶莉华)

推荐第5篇:传播学

传 播 学 结 课 作 业

学号:1115020102 班级:11编导班 姓名:刘丽萍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认识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传播研究大多站在传播者的角度,就传播者如何影响受众进行研究,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把研究焦点转移到了受众身上。传统的理论认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受众,受众是被动的,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使用与满足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水岭,把该研究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时期。传统时期的研究试图了解人们为什么使用某些媒介内容。60年代后期,该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现代时期。这一阶段中,学者们在研究了人们的动机、期望及传媒作用下人的行为后,开始重点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小调查,你为什么使用网络媒体?除了你之外在调查9个人同样的问题,将你们的答案写下来,并分析其中的异同。人们使用网络媒体的共同动机有哪些,存在哪些不同?为什么会存在不同。

调查: 我使用网络媒体是因为网络媒体方便、快捷。 其他9个人的理由:

①上网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②上网可以对外交流,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③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④可以促进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畅所欲言

⑤可以拓展视野,拓宽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比如,我们足不出户,却可以了解到很多,使有限的精力得到延伸。

⑥上网学习可使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在网校上进行学习,可以毫无顾忌地发问,直到弄懂为止,有时课本上一些枯燥呆板的知识在网上变得趣味横生,从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大为增强;

⑦可以与网友间交流思想,探讨人生,以解忧愁,启迪心扉,同时可克服面对面的胆怯心理和羞忸之情,使大家乐于参与、乐于展示自我,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⑧网络的信息有很多,有很多游戏

⑨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它使网络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

共同动机:满足个人的日常以及精神文化需求 不同:不同的人使用网络媒体的目的不同 原因: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除具有三大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有:

一、即时性:即时性是网络新闻传播时效性强的形象表述。上世纪末,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就不断创造了发稿时效第一的记录。如:1999年5月8日清晨 5点50分(北京时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国内新闻网站中第一个对此作出反应的是人民网。该网站 9点25分发布了使馆被炸的第一篇报道;11点55分发布电话采访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的现场目击,报道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已殉职。中央电视台在12点的《新闻30分》中加以报道,新华社在午后才向新闻媒体发稿。近几年来,滚动快讯让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体现。随着网络图文直播、音频直播和视频直播的出现,网络新闻的即时性日臻完美。网络媒体为凸现新闻时效性,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时甚至将新闻电头的时间精确到分钟。即使是日常新闻报道,新闻内容页面一般都标注了精确到秒钟的发布时间,一些新闻列表的每个标题后也标注发布时间。

二、海量性

1998年,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克林顿性丑闻”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著名网站Yahoo!、AOL等以最快时间转载,长达 4个多小时的克林顿供证录像视频在互联网上随后播出,斯塔尔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广为传播,这一案例成为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史无前例的“第一次”。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全球性,在使一些网络媒体“走出国门”的同时,使一些目标受众为特定语种读者的网络媒体提升了全球影响力。如香港的星岛环球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等中文网站,纷纷跃入全球华人的视野范围内。

三、互动性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互动性又称交互性,包含“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

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网络论坛、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电子邮件、ICQ及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等,吸引着大量网民积极参与传播信息、评论新闻、讨论新闻话题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1999年5月9日,人民网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不久改版为“强国论坛”,截至目前,已有482004人注册为该论坛用户,同时在线浏览人数最高达到209211人。近年来,网络论坛在“刘涌案”、“孙志刚事件”、“宝马撞人案”以及“虐猫女事件”等几起社会新闻事件上,发出了强大的声音,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多媒体性

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它使网络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性是指互联网络运用数字技术,兼容报纸、广播和电视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全面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网络传播采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报道手段,使新闻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增加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冲击力。由于传统媒体只能实现单媒体传播,受众选择了什么媒体,就只能选择这个媒体所具有的传播方式,所以报纸、电视和广播一直处于一种“三分天下”的格局之中,彼此不能涵盖,而网络媒体集文本、声音、图像等传播形式于一体,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使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不再有现实生活中传统媒体三足鼎立的势力划分。

五、新媒体特性

网络媒体既具有大众传播的优势,又兼具小(窄)众化、分众化传播的特点,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正把不同的媒体形态融合,体现了媒体变革最明显的特征。近年来,互联网融合报纸运作模式产生了网络报纸。随着网络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融合电台技术产生了网络电台,融合电视技术产生了网络电视台,融合移动通讯技术产生了网络/手机短信、手机网站,变革编辑理念和模式产生了博客,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异彩纷呈。根据香港互联网交易中心的纪录显示,2006年世界杯赛事期间,网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约凌晨五点流量便急剧下降,粗略估计,每晚约有

三、四万部计算机上网看世界杯。湖南卫视节目《超级女声》连续两年不停地以P2P技术直播,上海文广传媒除了IPTV外,也广泛使用P2P技术。

3、结合具体的传媒案例,谈谈当代大众传媒的分众化趋势?

小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女性朋友倾向与感性的电视剧,男性朋友往往锁定体育频道,彩迷朋友的眼光一刻也离不开财经频道....... 在这样一个数字卫星繁盛的时代,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的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频道或听到自己需要的广播节目。这正如“专业对口”一样,我们的兴趣也对上了口。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有了这样一种随心所欲的便捷呢?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我们的大众媒介也有综合化走向了专门化、特定化。我们把这种专门化、特定化的媒体称为新媒体。它的特点是将特定的内容传送给特定的受众,而传统大众传媒的特点是将综合的内容同时送给不同性质、不定量多数的受众。

就全球现状来看,如美国的Driect TV、日本的Prefect TV、Jsky B等都在播出100-200个频道的节目,而他们大都是为满足特定受众的特定需求开设的专门频道。在我们国内,大到中央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小到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无不开设多个特定频道(例如新闻、经济、教育、体育、娱乐、交通等频道)。对于这样一种新媒体,看似乎媒体和受众都处于一种受益的状态——媒体因此获得了稳定的受众群,受众也找到了满足其自身需要的信息。

但是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例如,在一个家庭当中,小孩子通常是最有威信的,他若要看动画片,家长只能顺从或陪同其观看。可偏偏这样专门的卡通频道,几乎从早到晚播放的都是动画片。如此下来,对其它信息量的获得是少之又少。

媒体的细化、特定化导致的很大结果就是喜欢看电视剧的受众就集中在电视剧频道,痴迷于电影的人们就锁定电影频道,喜欢新闻的人们就关注新闻频道.......这种“广播”的“窄播”趋势,意味着多数人在同一时间接触同一传播内容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然而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我们需要掌握更多不同的信息量。

这就构成了一队矛盾——媒体信息的特定化与社会发展需要信息的多元化,但是此二者又不能取舍其一。

区域性新闻机构的影响日益扩大,在我国的传媒空间,正逐渐迎来一个“小传媒”的时代。 早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传媒发展较早的美国早已呈现了小传媒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竞争,迫使大量的传媒改变它的内容和形式,使他们的传播趋向单一化、受众非群体化;广播电视由“广播”变成了“窄播”。综合性电台大多数分割为全新闻电台、全音乐电台、全教育电台等专业电台。 以“窄播”、“分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小传媒”的

如今的大众传媒面对的是一个分众化传播时代。在分众的今天,大众不再是一个整体的人群,而是被分解成一个个“小众”。面对不同的“小众”,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受众,大众传媒不得不进行一系列变革:报纸在加厚,电视频道在专业化,广播走向“窄播”,网站在走向个性化。然而,这种变革只是开始。

推荐第6篇:传播学研究生

招收广告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院校

1.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系

2.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

3.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

4.北京大学传播系

5.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

6.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

7.南京师范大学广告系

8.四川大学广告系

9.苏州大学新闻传播系

10.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

11.香港浸会大学广告及公关专业

12.浙江大学广告学

1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1名词解释:

招幌

约翰逊博士的广告评论

古罗马时期商业广告中的职业书写人

内容分析法

媒介策划

品牌资产

2简答题:

简述非语言符合的含义、特点及类型。

简述四大传统广告形式的主要特点。

简述《立报》的经营策略及其在中国报业经营中的地位。

3论述题:

论述主要的受众理论类型及其内涵。

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追随者、市场补缺者的特点及在市场竞争中各自应采取的竞争策略。

创意对于广告生存及发展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结合你对“创意”及“广告创意”两个概念的理解,谈谈你对“在新传播形势下,创意对于广告业生存及发展的意义”这一问题的看法。 考研加油站 http:///

推荐第7篇:传播学重点

1, 名词解释:拉斯韦尔 卢因 霍夫兰 拉扎斯菲尔德 施拉姆 传播 环境监测功能 符号 丹斯模式 五W模式 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 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 组织传播 公共关系 大众传播 麦克卢汉 梅罗维兹 把关人 受众选择性因素 传媒接近权 个人差异论 社会类型论 社会关系论 子弹理论 有限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 第三者效果 两级传播理论 意见领袖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知沟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培养理论 上限效果假说 大众传播体制 信息主权 文化帝国主义 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 抽样调查法 内容分析法 控制实验法 2, 简述或问答题:

1、简要论述传播学五大奠基人的主要贡献。

2、传播的类型包括哪些?举例介绍。

3、什么是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包括哪些类型?举例介绍。

4、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含的要素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5、简述人类传播过程模式。

6、言语交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7、简述组织传播的功能和形式。

8、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主要信息结构。

9、简述大众传播者的权利内容。

10、大众传播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是什么?受众反馈有什么特点?

1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2、简述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

13、简述受众对媒介活动社会监督的手段。

14、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原则有哪些?

15、社会责任理论的原理原则是什么?

16、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7、我国目前的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麦克卢汉的理论的主要内容简述。20、简述大众传媒的公益性的依据。

21、大众传播社会效果包括哪几个层次?有哪几种类型?

22、霍夫兰的说服策略的主要内容简述。

23、造成“知识沟”扩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4、商业经济传播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25、政治宣传型传播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26、公共传播型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27、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28、《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9、简述内容分析法的特点和程序。30、简述控制实验的基本程序。3, 论述或分析举例题

1、分析传播学产生的主客观背景。

2、人类传播学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分析。

3、人际传播形式的主要类型分析。

4、大众传播的功能研究的主要观点分析。

5、举例分析各类媒介的功能调适和竞争趋势。

6、论述麦克卢汉的理论的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7、论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

8、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不足之处。

9、试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理论加以评价。

10、试述“知识沟”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加以评价。

11、试述“培养理论”的起源以及“文化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分析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各自特点。

2011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应掌握的知识点和专题

一、新闻学复习应该掌握的50个重点知识点:

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与基本构成(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属性。

2、新闻的定义(陆定

一、李良荣)、新闻的基本特征与新闻的要素。

3、新闻起源与新闻本原的异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起源(实践论)与本原(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第一性)观。

4、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5、新闻事业及其性质、社会功能与阶级性。

6、新闻价值的含义及其要素。作为新闻人选取新闻素材的标准,新闻价值观在当今的新闻实践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的区别。

7、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真实的前提、主观真实的努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如何看待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公正性的关系?新闻真实的含义与分类(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或者说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如何看待新闻的“本质真实”这一观点?结合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与防止新闻失实的对应措施。

8、新闻媒介的定义。新闻媒介的种类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结合实际,分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国内外著名新闻媒介机构概况。

9、结合当今全球新闻媒介发展的现实,分析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新闻媒介运行机制。

10、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与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以及两者的演变过程。

11、新闻自由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异同。

12、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及其实施方式。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在我国信息公开机制尚不前健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如何在“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下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3、9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的“公共新闻”(或称“市民新闻”)理论。如何评价这一理论及其实践?

14、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征)。

15、新闻工作的自律(行业协会、组织规章等)与他律(社会监督、法律等)机制及其关系。我国新闻业自律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新闻腐败、虚假新闻等)。

16、2005年3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行为,维护新闻界的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新闻职业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分析上述规定出台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17、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内涵及其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办报实践和新闻思想。我党三代领导核心的新闻思想。结合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和党性原则,

分析当前形势下党报的改革问题。

18、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基本流程。新闻报道的体裁及其特征。新闻写作的主要体例及其特征。新闻评论的含义、分类、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19、新闻线索与新闻敏感。如何提高对新闻线索的敏感度?

20、最近,湖南师范大学紧急叫停“新闻炒作学”这一课程。结合这一实例,运用新闻学相关原理谈谈你对“新闻策划”这一观点和做法的看法。

21、“邸报”的含义及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作为封建官报,“邸报”在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2、宋代小报出现的背景及其传播特征。

23、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及其创办者和创办背景。

24、中国近代国人创办报刊的“三次浪潮”及其历史意义。

25、王韬及其《循环日报》。王韬的办报思想和政论思想。新闻学复习应该掌握的50个重点知识点(接上):

26、康梁的办报实践及其新闻思想。梁启超的报刊思想与“时务文体”(特征和作用)。

27、《新民丛报》与《民报》的论战。如何评价这一论战?

28、《苏报案》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9、黄远生的办报实践。他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

30、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徐宝璜《新闻学》、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概况。

31、《新青年》的创办与发展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2、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实践(《向导》、《热血日报》,红中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33、中国新闻史上的三次新闻改革:(1)1942年《解放日报》改革的原因、过程、特点和意义。

(2)1956年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新闻改革的社会背景、改革过程和特征。

(3)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和成效。

34、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35、“拒检运动”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三次跨越。媒介集团化的成因、机制及其影响。

37、简述我国都市报现象的历史与现实。

38、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及各个阶段的符号特征。

39、世界范围内近代报纸产生的标志及其时代背景。

40、《星法院》的存废以及封建王权对新闻事业的钳制。

41、密尔顿(《论出版自由》)、洛克(《论自由》)等为代表的早期新闻自由思想的主要观点,杰弗逊为代表的实践过程(在报纸国家间进行选择的著名言论)和各国法律形式的确认(《人权宣言》、《权利法案》)。

42、“曾格案件”的过程、意义和启示。

43、资本主义报业的“黑暗时期”——政党报刊时期报刊的特点。

44、近代新闻通讯社(哈瓦斯、沃尔夫、路透)的产生、发展。“三社四边协定”的兴亡。当今世界的四大通讯社及其发展历程(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

45、便士报(《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等)在美国兴起及其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背景。

46、“黄色新闻”的含义和产生过程。普利策(《世界报》)和赫斯特(《新闻报》)的黄色新闻之争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47、“扒粪运动”的含义、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48、“新新闻主义”(普利策)、“新式新闻”(20世纪60年代,非虚构但是加入了文学的创作手法)、“精确新闻”的含义。

49、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结合历史与现实,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作一简要评价。

50、如何看待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现象。当代“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之争的本质和意义。

二、传播学复习的15个核心理论知识专题

1.传播学的诞生:

1、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2.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欧洲源流

2、美国源流:

3.四大先驱与施拉姆: 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威尔伯•施拉姆

4.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区别比较:

1、研究目的;

2、研究焦点;

3、研究方法

5.大众传播的功能:

1、基本功能

2、负面功能

6.施拉姆《报刊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4、苏维埃主义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7.把关理论:

1、\"把关\"的概念

2、把关的原因

3、把关的过程

4、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2、媒介即讯息

3、热媒介与冷媒介

4、地球村

5、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总体评价

9.霍夫兰与耶鲁研究:

1、传播来源

2、传播方式

3、传播对象

10.使用与满足理论:

1、介绍

2、主要观点

3、评价

11.创新与扩散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2.议程设置理论:

1、概述

2、观点

3、应用

4、评价

13.教养理论:

1、提出

2、主要内容

3、评价

14.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3、基本观点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

5、发展与改进

6、现实意义

15.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推荐第8篇:1011传播学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1、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话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2、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演化。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早期的 大众社会理论者主要是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主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并站在贵族主义的立场上队对这种现状进行批判。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这个时期的大众社会理论,主要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肆认为,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李斯曼主要从人是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恐豪瑟则强调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

3、什么是“拷贝的支配”?试分析这个观点。

随着环境的扩大和间接化是人们与大多数\"实物\"不可能保持着实际接触,要了解它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拷贝”不是“实物”本身,而人们又缺乏将之与实物对照的手段,也只能把他当做实物的代替物。

拷贝的支配不是实物本身,而是实物的代替物。它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第一条是利润原理。也就是说,拷贝的收集、制作、和提供是作为赢利活动来进行的。第二条是政治或宣传原理。宣传即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众多的人们引向某种态度或行动的活动,大众传媒的拷贝制作和提供不仅受到利润原理的驱动,而且受到政治和宣传原理的制约。因为\"拷贝原理\"具有\"利润原理\"和\"政治或宣传原理\",所以他也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

4、简析作为“大众”的受众观。

用典型的大众社会论观点看问题,大众传播的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着大众的一切特点,因此,受众在本质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这可以说是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的核心观点。不过,在说明这种被动性时,传播学者更多地从社会传播结构的变化以及大众传播的性质上来寻找因。以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的关于\"拷贝的支配\"的观点为代表。 这种分析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把受众看做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则有失于偏激。在现代社会,接触大众传播是社会成员的一项重要活动,但并不是全部活动、他们同时还参与着各种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现实社会关系,而这样一些社会关系和实践也必然会对他们接触大众传播产生能动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受众不仅不是被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能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者们在考察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对传媒活动的制约。 第二节

1、试析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如果我们把受众看做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就会发现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早在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的IPP指数分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受众个人的群体属性不同,以为着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社会话的条件,社会地位,价值和信念,对事物的立场观点和看法,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的差异,对大众传媒信息的需求,接触和反应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2、什么是\"IIP指数\",它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既“既有政治倾向的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很显然,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他们还进一步提出“选择性接触假说”

3、试析\"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的某些行为特点。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他是不完全的。,不过,对受众市场性质的看法,随着时代变迁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他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传媒把受众看做是一个未分化的“大众”市场,其有效经营方式是提供能够满足普通需求的信息产品或服务;而在媒体丰富化的今天,许多传媒则认为大众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准确进行受众定位,开拓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成了保证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4、为什么说受众是权利主体?简述受众的基本权利。

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当我们把受众看作是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基本权利:传播权: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思想、观点等等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知晓权:受众有权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

传媒接近权:受众有权利用传播媒介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第三节

1、什么是“使用与满足”?如何理解受众需求?

使用与满足,是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需求:获得外界信息消息的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息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心绪转移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2、早期“使用与满足”研究揭示的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满足有哪些类型?

答: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需求: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

3、试析受众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媒介接触行为的影响。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要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实际 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二是媒介印象;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接触行为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得到满足,二是没得到满足;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回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与他们在家庭、学校中的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制约成人媒介接触行为的社会 条件就更为复杂,这里 既有他们完成社会化过程的环境,也包括他们 的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社会的地位、价值观、群体归属关系和人际关系等众多的因素。

4、试述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内容和含义。

日本传播学家竹内郁郎在对卡兹的研究的进行补充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具有总结的意义: (1)人们接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 (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5、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1使用和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 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教浓。

2它脱离开的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的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使用和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 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1、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含义?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广义,传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发身个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 狭义,是传播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 含义:

(1)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2、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层面是什么?

外部信息的作用于人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有: (1)环境认知效果;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逆反效果。

例如,黄金时间插播太多的广告,并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反而是受众产生厌烦心理。 (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自主权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 (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这里也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的,如从中学习知识或领悟人生道理;可能是反社会的,例如接触有害的传播内容所诱发的青少年犯罪等等。 (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的是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4、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之际,应留意哪些环节和要素。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考察传播者的性质,他们在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传播者的信誉度与权威性等对效果的影响。

(2)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讯息通过语言、文字、音声、图形、画面、影象等载体的传递的。

(3)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考察内容的主体、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内在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注目、引起的他们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反映,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策略方法。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受传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5、什么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 (1)第一种是“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例如对电视节目好坏的评价等等。这种\"理论\"虽然是直观的和零碎的,但支以舆 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2)第二种是“现场理论”,也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第三种便是以传播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它既避免了“常识理论”的直观性和零碎性,又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和商业主义倾向保持了距离。 第二节

1、什么是“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它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大众传播效果观?

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片面过分强调了大众传播的效果,忽略了受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

2、试分析“有限效果理论”。(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一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克拉帕的这些观点极力强调拉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成为“有限效果理论”

3、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传播流、意见领袖与两极传播、强化效果或“补强”效果、“结晶”效果、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政治既有倾向,指的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

选择性接触,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的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 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传播流,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意见领袖,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特征: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传媒接触大

两极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着个中间环节。 强化效果,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

结晶效果,是使原来意向未明 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效果,-指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 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而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2)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3)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4)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的机制以及意见领袖的发现,揭示了传播效果产生过程存在着众多的制约因素。

4、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说服性传播”效果,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代表学者是霍夫兰 (Carl Hovland 192l—1961),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说服》。

主要贡献:揭示了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的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5、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是味意志论的观点;

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主要观点:政治既有倾向,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和两极传播。

70年代后期的宏观效果理论,主要观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编码与译码研究等。

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的 以后的宏观效果,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早期的子弹论与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都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利性,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前者主张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无中介的绝对效果,而后者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作出的重新价。 第三节

1、试述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处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1。传播者的信誉。2。专业权威性。

2、试述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联系。

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效果,两种给人一种公平的效果。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他给人一种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给人一种免疫效果 。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给人一种观点鲜明,但同时也给人一种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而另一种给人一种理解的困难性。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只有两种结果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5)警钟效果,他能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他度和行为向一定的方向发生变化。是一种说服的恐惧效果。

3、试述传播对象的属性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传播主体、内容和技巧会对效果生产影响,传播对象自身的属性也同样重要的制约作用。传播对象的属性包括: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2人际传播网;3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4人格、性格特点;5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所有这些属性都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兴趣、情感和看法,同时对传播效果发生重要的影响。

4、谈谈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特点:(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2)意见领袖的影响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在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5、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自信心假说。

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发现出来。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

“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年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

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关,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底;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这一结论,被称为“自信心假说”。

推荐第9篇:传播学复习资料

传播学复习资料 绪论: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2、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儿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而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

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广义地说,传播学包括大众传播学。

4、大众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与发展:

1922年,李普曼《舆论》。

1927年,拉斯韦尔发表《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对宣传进行研究。

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大众传播学》,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学的框架,汇集了前人有关大众传播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大众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传播学研究。

5、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拉斯韦尔程式(5 W模式):“说明传播行为的一个简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问题:

1、谁传播,

2、传播什么,

3、通过什么渠道传播,

4、向谁传播,

5、传播的效果怎样。

6、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1)、两大学派的由来和立场

自然科学:研究物质,探讨物质运动的规律运用严格的科学的方法; 人文科学:表达人生,揭示生命的意义,充满想象和自由;

社会科学:研究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背景下的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社会群体等社会现象。 (2)、两大学派比较 A研究内容不同

经验学派关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落脚点在传播效果上;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为何传播为谁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的意义上。经验学派重事实判断,而批判学派重价值判断。

B研究方法不同

经验学派强调从经验或事实出发,通过量化与统计过程,求得实证性的结论;批判学派具有思辨特征,从宏观的、联系的和总体的方面把握传播的意义。 C研究立场不同

经验学派对现状持肯定态度,把自己置身于现存体制之中,旨在帮助社会的再生产过程;批判学派对现状持否定态度,把自己超越于既定秩序之外,旨在否定社会的再生产过程。 批判学派致力于揭示——社会权力存在的结构性不平等导致媒介受到控制,而且媒介强化了不平等的社会权力结构,批判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变它,从而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平等与解放的终极关怀。

经:经验、定量、功能主义、具体实证、注重效果 批:批判、思辨、马义、广泛联系、注重控制分析

第一章:大众传播模式

1、名词解释: 传播过程:传播现象内部和外部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间的关系。 模式: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单化的形式。 5W模式(拉斯韦尔):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播→传播效果

传播者

讯息

媒介

受传者

效果 ④德福勒模式(互动过程模式):

⑤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2、传统线性模式的缺陷?

5W模式的缺陷:将传播过程视为单向直线运动的过程,忽视了受众的主动性和反馈作用;

过于简单,忽略了传播过程的具体背景,如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香农--韦弗模式缺陷: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忽视了反馈的作用,不能体现互动性。

3、香农--韦弗模式的主要特点?

讯息 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 讯息

信源 →→→发射器→→→噪源→→→→→→→接收器→→→信宿 A、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B、反映出了传、收过程中的信号转换现象; C、讯息变成了“发出的”和“接收到”的两个

4、赖利夫妇模式的内容和意义?

意义:揭示出了进行传播活动的社会条件和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和说明制约传播的复杂的社

会因素提供了科学的启示。

5、马莱兹克模式应该怎样理解、分析?

意义:传播结构中的要素没有改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

传播的关系进一步展开。 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B、影响和制约接收者的因素; C、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不足: 虽列举了各种影响因素,但未对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6、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意义:A、突出了反馈的机能;

B、拓展了噪音的影响;

C、表现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

不足:将影响简单地归为噪音,没有认识到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

7、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意义:A、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看作是平等的传播行为主体;

B、引申出了“传播单位”的思想,认为每一个传播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不足: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及传播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一般难以实现完全平等的传播关系。

第二章:内容研究

1、名词解释:

符号: 符号是一种用来代替其他事物或含义的东西,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也

是传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

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中包含了符号出现的方式和语境。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研究传播内容的具体方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的、有系

统的和定量的研究。 ④情境意义:传播情境,即语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

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2、符号、信号、症候的差异?

A、征候引发的是事物的自然反应及其自然联系的结果;

B、信号引发的是某事、某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存在及其条件反射(或本能性)的反应; C、符号引出的是事物的概念,是高级的信息载体,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而征候和信

号是物理世界和动物世界的一部分。

3、举例说明符号的特性?

A、任意性:能指——符号的形式

“树”

所指——符号的内容 B、约定性 C、组合性 D、传授性 E、跨越性

4、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符号?与实际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体现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语言与实际的关系:(1)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5、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和功能? 类型:(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

(2)体态服饰语言

肢体动作

(3)象征符号(例子) 功能:(1)传播态度与情绪

表达

(2)辅助语言传播

(3)代替语言

6、静态意义有哪些类别? 内涵性意指和外延性意指

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

外延: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 指称性意指和区别性意指

指称性意指:对外部世界的分类,也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以进行思考的

概念性意义。

区别性意指:通过符号间的关系从外延或内涵上赋予一些特征以形成相互区别的意义。 本意性意指和衍义性意指

本意性意指:人们给予符号的最初意义,是符号意指的核心部分。

衍义性意指:符号在使用中衍生出的原先不存在的意义,并逐渐成为符号所指的一部分。

7、什么是动态意义?分别有哪些组成部分?

含义: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除了符号本身的意指之外,还包括与其他符号组合呈现的

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以及传播语境所形成的意义。 组成:传播者的意义

A传播者通过编码活动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意义。

B传播者意义效果

受传者意义

A受传者通过译码在传播过程中获取的意义。

B受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符号意义。

8、什么是内容分析法?有何用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含义:内容分析法是研究传播内容的具体方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的、有系

统的和定量的研究。 用处:描述媒介内容。

将媒介内容(拟态现实)同现实世界进行比较。

分析传播者和传播内容的关系。

④作为研究媒介效果的出发点。

⑤评价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形象。

操作流程: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抽样分析样本、选择分析单位、对内容分类)、

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9、以一个非语言符号为例,说明它的意义是如何生成的?

第三章:控制研究

1、名词解释: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将一切信息过滤和筛选后传播给大众。

双重行动模式:传播媒体组织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联的两个阶段,即 A新闻采集,把

关人主要是记者;B、新闻加工,把关人以编辑为代表。

意见自由市场:人们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皆不受外来条件的干涉。 ④自我修正: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和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修正,并最终 战胜虚伪和错误而保存下来。

⑤知晓权: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

2、控制研究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A、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

B、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状;

C、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

3、怀特的把关模式是怎样的?采用了哪些方法?有何不足? 模式:(1)模式的提出:11,910条

——

1,297条,

1/10

选择标准

输入信息

门区

输出信息

(2)对比考察

(3)个案研究;个人角度审视 方法:

不足:夸大了编辑的权限,忽略了媒介组织的更广泛的因素,也割裂了把关活动的连续性。

4、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怎样的?

(1)模式的提出:驻外记者

分社编辑 →

总社编辑

(2)揭示了一系列的把关环节;

(3)对其作用不分主次。

5、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1)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作是把关人,但最关键的还是媒体组织。 (2)传播媒体组织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联的两个阶段,即“双重行动”:

A、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

B、新闻加工,把关人以编辑为代表。

6、报刊的四种理论是哪些?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D报刊的共产主义理论

7、集权主义理论的核心:传播权利论?

指在传播活动中,将传播者和受传者分成对立的两极,其中一小部分充任权力的主体,其他大部分作为权力的客体,即无条件服从的传播对象。

8、肯特·库柏提出“知晓权”?

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

9、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带来了哪些现实问题?

观点:(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问题:(1)资本取代政府控制了报刊;

(2)煽情新闻泛滥;

(3)自由竞争被垄断取代,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10、意见自由市场?自我修正理论?

意见自由市场:人们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皆不受外来条件的干涉。 自我修正理论: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与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修正,并最终战胜虚伪和错误而保存下来。

11、自由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出版自由口号的提出和发展,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斗争过程,它同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自由原则紧密相连,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同时也在形式上承认了人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因而推动了社会进步。

12、怎样认识自由主义理论? (1)、产生背景 (2)、发展

A从集权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过渡

1644年,约翰·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

约翰·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原则。

B从思想进入实践

孟德斯鸠从三权分立的原则出发阐述了言论自由为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性;

卢梭从舆论的角度论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容,核心是:主权在民,人民可以订约,

也可以解约,有革命权;

1789年,法国通过《人权宣言》;

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的十条修正案(“人权法案”)。

C自由主义理论的现代发展

约翰·米尔发表《论自由》(1859),为自由主义辩护和论证的集大成之作;

肯特·库柏提出的“知晓权”思想 (3)、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4)、自由主义理论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5)、自由主义理论的实质

A历史进步性:

B面临的危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面临的深刻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的私人

占有和生产社会性的矛盾,在大众传播中表现为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

利益不可调和得矛盾。

(6)、新闻自由: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采访自由、传播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

新闻自由是指公民接收新闻、发表意见的自由,即搜集、传播、收受新闻的自由,

开办、占有、使用、接触新闻媒介的自由,以及发表意见与评论的自由。

13、为什么说“窃听门事件”冲击了自由主义新闻理念?

14、社会责任论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现状? 立场: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是针对自由主义发展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对自由主义的改良、发展和完善,主张传媒在充分享有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积极主动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观点:(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全面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现状:(1)从理论上讲,比自由主义理论更为完善;

(2)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好地协调了公众、大众传播媒介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3)约束和控制是建立在媒介自律的基础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有力措施;

(4)尚未形成足以与自由主义理论相抗衡的传播体制。

15、发展传播学的基本观点? 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威廉·哈森: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

16、控制的形态? (1)、政治势力控制:法律控制、政策控制、制度控制、新闻信息源的控制 (2)、经济控制:金钱控制(广告控制、赞助控制)

组织控制

NBC

通用电力公司

CBS

西屋电气公司

ABC

迪斯尼公司

(3)受众控制: A个人的信息反馈;

B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C诉诸法律手段;

D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自我控制:A媒介组织制定出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职业道德)

B传播者按一般行为准则(道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第四章:媒介研究

1、名词解释:

媒介:媒介是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

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中的信息载体,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

组织,即传媒机构。

媒介即讯息:强调媒介的重要性,媒介所传递的是什么样的特定内容反倒无关紧要。传媒

不仅是手段、工具、载体,其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开创

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④微博: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是一个基于用

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

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⑤媒介融合: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

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

2、古登堡印刷《圣经》的意义是什么?

3、人类传播有哪些基本媒介?各有何特点? (1)书写媒介:

(2)印刷媒介:读者拥有主动权。便携性和易存性。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时效性不强。 (3)广播媒介:真实的记录、复制和控制人类的声音。及时性和跨时空性。易接受性和多功能性。较强的亲和力。

(4)影视媒介:声响并茂视听兼容。传播范围广,互动性,指向性。 (5)互动媒介:

4、请比较不同媒介的性质? (1)书写媒介: (2)印刷媒介: (3)广播媒介: (4)影视媒介: (5)互动媒介:

5、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是指那三个?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6、赖特的“四功能说”增加了哪个?

(1)、环境监视

(2)、解释与规定 (3)、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

(4)、提供娱乐

7、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是怎样的?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8、试论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 (1)、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的某一感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2)、冷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低清晰度”地延伸人的某一感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高,想象力发挥程度高。 (3)、评价:

A启示我们吧媒介放到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即媒介的出现带给人们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B对传播媒介作用的关注,激发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媒介,将媒介同人的感官心理联系研究。 C过分强调媒介作用,甚至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D论述缺乏科学性,一些基本概念没有做严格的科学划分。

9、媒介发展变化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五章:受众研究

1、名词解释:

(1)受众: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既包括大规模信息传播中的群体(报刊读者、广播听众、

电视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对话人)。 (2)反馈:受众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3)靶子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

播媒介射出的“子弹”击倒,有时,受众可能拒不接触传媒的某些内容,或

接触后丝毫不影响自己的行动。

(4)个人差异论:以心理学为依据,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各受众成员对大众

传媒的不同反应,在于个人特性的差别。

(5)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社会群体特性的差异影响社会成员如何对待媒介

信息。

分类指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收入、职业等。 (6)社会关系论:研究日常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受众成员接收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反应。

2、受众有哪些角色特征?

(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3、受众的选择性心理机制包括哪几层?如何发挥作用的? (1)选择性接触(注意):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注意力总会自然而然的趋向那些符合自己观念、态度、志趣及需求的内容,同时忽略或回避那些与自己无关和与己相对的内容

(2)选择性理解 :受众依据自身的价值体系,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以避免认知的不协调

(3)选择性记忆:受众在已经理解的信息中,将其中最有利己的部分储存与大脑中。

4、应该怎样科学的看待受众(科学的受众研究)? (1)、个人差异论: 以心理学为依据,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媒的不同反应,在于个人特性的差别。

(2)、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社会群体特性的差异影响社会成员如何对待媒介信息。

分类指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收入、职业等。

(3)、社会关系论:研究日常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受众成员接收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反应。

5、大众传播的反馈有什么特点?

延迟性、间接性、累积性、代表性、量化性

6、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什么?作出评价?

含义:指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身需求满足的基本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

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评价:意义:认识到受众的主动选择

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

问题:(1)夸大了受众的能动性

(2)把受众个人与社会系统相分离,只讲自己对媒介的使用,只谈满足个人的

需要,而忽略了受众个人与群体网络、个人意志与历史趋势的关联。

7、听众、观众调查方法有哪些?

面对面调查、电话调查、日记法、记录仪法、网络调查法、手机短信调查

第六章: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1、名词解释:

(1)传播效果: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媒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

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

潜在的。 (2)魔弹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只要讯息“命中目标”就会产生传播者预期的

效果,认为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3)两级传播:大众传播

→→

意见领袖

→→

一般受众

中介者

(4)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

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是大众传播中的评介员、转达者。

(5)沉默的螺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

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

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6)议程设置功能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通

过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调动受众的注意力,

影响受众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哪三个?

(1)从个体心理角度来看: 认知层面

心理和态度层面 →

行动层面

(2)从社会影响角度来看:A环境认知

B价值形成与维护

C社会行为示范

3、魔弹论的问题在哪?

过分夸大了大众传媒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4、意见领袖的特征是什么?微博中的意见领袖有哪些新变化?

特征:

A、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即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人,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其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

B、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和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或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

C、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在其他领域则可能是被影响者。 D、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大,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率高、接触量大。 新变化:

5、议程设置功能论的基本设想是什么?

(1)我们所接触到的媒介讯息是经过把关人筛选、安排所形成的媒介议程; (2)凡是大众传媒视为重要并在媒介报道中突出强调的问题也会得到受众重视;

(3)一个事件或一个议题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赖以评价事件或论题重要与否的主要依据,传媒是通过系统地突出传播某些问题来发挥议程设置作用的。

6、沉默的螺旋的构成命题有哪些?

(1)个人的意见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7、请概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轨迹?

(1)早期强效果论:20世纪初——30年代末

魔弹论 (2)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

A伊里调查

B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

(3)适度效果论:70年代至今

A对有限效果论的反思

B特点注重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

强调传媒的有力影响。

注重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推荐第10篇: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

广告的目的是把各户的商品或服务光广而告知,传播是广告进行的一个重要媒介主要介绍了有关传播的知识内容.

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发生相应的变化。简而言之,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他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内向传播有称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等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发传真,电子信件等。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是社会中相近或相似个体有目的的组合;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没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比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跨国传播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语言传播革命,文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从五次传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性的境界,新的时代,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众传播也不例外,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的拥有同时实现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优秀传播模式具有构造动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直观的简化功能,预示功能。一般的传播模式有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整体互动模式在社干活中显得日益重要。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对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呈现于描述。它遵循审查批判原则,服从事实原则。

传播功能不是人类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要求。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的能力对任何社会所起的作用和效能,传播学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取向,主要“聚焦于媒介的运作及其对受众所产生的效应”,探讨的是大众传播的体系和功能。从功能产生的渠道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或者须由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个人去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个人的功能。这种功能按照施拉姆的解释也叫内向型功能或社会成员自身功能。组织功能是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年呢管理和作用应该完成的任务,它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传播是一种社会需要,社会进程和社会现象,因而也必须具备社会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传播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时也遵循一定的传播原则,如可信度原则,针对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实时性原则,适量性原则。

传播学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途径,学好传播学显得非常重要。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传播学的重要组成,变革,功能及应当遵循的原则等等,总而言之,《大众传播学》是我获益匪浅。

第11篇: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教程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通畅、信息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的隔阂、组织与组织的隔阂、世代与世代的隔阂、文化与文化的隔阂等等。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识的误解,也包括有意识的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

它们会导致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根据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口语传播时代

2. 文字传播时代

3. 印刷传播时代

4. 电子传播时代

这个历史进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具体的传播内容,而是各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和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媒介的进化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使无可否认的。

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 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

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成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两个方面:主我I 和客我ME.

主我,是行为的主体,通过个人的行为和反映具体的表现出来。

客我,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代表物,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

人能够与自我进行互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部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互动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具有独特性的。

互动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着传播,而且与自身进行传播。

内省式思考

是一种短期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当个人面临新问题,反应滞后、行为停滞时,内省式思考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做出如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决策。

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环境、周围的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过程,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群体意识

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

1. 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共识

2. 群体感情

3. 群体归属意识

其中,群体规范是核心内容。

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也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群体压力

所谓群体压力,是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的态度。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人数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人的意见会保持较信任的态度。

趋同心理:也叫作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当然,多数意见的支配地位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适用,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可能对多数派的意见产生有力的影响。

分析电视的媒介特性

1. 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的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

2. 它不仅能提供给人们外界的新闻和信息,而且还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娱乐活动。

3. 电视的出现使人们每天接触传媒的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钟变成了几个小时,看电视成了人们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4. 电视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

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电视的发展经历了黑白到彩色、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信号模拟到数字化的变化过程。在21世纪的今天,电视媒介的发展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数字压缩技术使电视进入多频道时代,电视媒体的内容更丰富,选择性更强。

2. 多媒体技术使电视的表现手段更加多彩,传输的信号质量更高。

3. 电脑和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电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4. 卫星传输技术的普遍采用使电视传播进入了一个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的时代。

媒介依存症

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主要有几个特点:

1. 过度沉溺于媒介不能自拔

2. 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找寻依据

3. 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回避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4. 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电视人”、“容器人”、“网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新媒介的发展趋势(技术特点)及意义

新媒介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双向渠道,更快的反馈机制。

(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

2.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3. 媒介资源的丰富化。这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

4.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意义:

1. 传播过程的双向化将大大改善传统大众传播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强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2. 多媒体技术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3. 传媒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的垄断,为更多的社会成员、全体的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基础条件。

4. 全球传播技术的发展把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总之,新的媒介技术和工具,正是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

新闻价值

即对一个事件是否能成为新闻所作的价值判断。

新闻价值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把“交换价值”作为衡量新闻的标准。这是由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所决定的。

受众的基本权利

受众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在传播过程中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 传播权(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

受众有权利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 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2. 知晓权

社会成员(受众)有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的权利。对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活动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

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义务。

3. 传媒接近权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传媒有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1. 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信息作于人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

2. 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信息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

3. 行动层面的效果

心理、态度层面的效果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效果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传播流

传播流,指的是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等。

伊里县调查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研究。成书《人民的选择》。

在对600名对象的7次追踪调查后发现,在整个竞选宣传期间,大部分的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大众传播没有直接左右选名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不是主要因素。

提出了一系列对整个传播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假说,如两级传播、舆论领袖等。

大众传播的中介因素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的中介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1. 选择性机制

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

这个机制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有回避倾向。

2. 媒介本身的特点

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不同。

3. 讯息内容

包括语言和表达等,其方法、技巧不同,产生的心理反应也不同。

4. 受众本身的特性

受众既有的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产播的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国际传播和国际传播的主体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是古已有之,自从国家出现以后就存在的传播方式。是国家进行外交决策和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与国际政治有密切的关系。

现代,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国际传播的主体:

基本主体是国家,除此以外还有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如欧盟)、同盟或地区集团(如北约)、跨国组织或运动(奥委会、红十字会)、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政党、工会)、个人(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学者)。

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它既包括了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1.全球传播与科技发展和信息全球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2.全球传播的传播主体多元化,除跨国活动团体外,还有企业和个人。

3.全球传播依靠的主要媒介出大众媒介外,还有个人媒介(国际电话、传真、个人电脑等)。 4.全球传播关注的问题的焦点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如资源、环境、和平发展等)。 5.全球传播在具有政治性的同时,跨国界、跨文化的交往更加频繁。

“新世界信息秩序”的论争

背景: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从殖民统治中获得解放,但由于长期殖民体制的影响,发展中国

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巨大。而且, 发达国家对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依然顽固的控制着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

提出: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要真正改变受压、受控制的局面,必须改变现行的不平等的信息

传播体制。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尔召开,通过《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开端。

自此,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主要舞台,在各种国际机构和国际场合,展开了一场以英美等发达国家为一方,以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的两大阵营的积累论争。

阶段:

1.第一阶段:以1973年《阿尔及尔宣言》为起点,到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播宣言》。不结盟国家对现行的世界信息秩序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提出了“消除信息领域的殖

民化”和“创造新型国际传播秩序”的口号。

2.第二阶段:从1978年教科文组织的《大众传播宣言》的发布,到1980年《多种声音,一个

世界》报告的发表。这是争论不断走向激化的时期。

报告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观点和要求,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

序”之争中的重大胜利。西方国家对此反对激烈,退出了教科文科组织。

3.第三阶段:从英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现在。

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基本原则,一直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国家的坚定支持。但是,跨国传播技术尤其是卫星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主权”、“文化冲突”等问

题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文化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

是“新帝国主义”的一部分。

它指的是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或观点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 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

1.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通过市场进行扩张。

2.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

3.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实现的。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最有力的制度化手段,因此,不少学者也把文化帝国主义称为“媒介帝国主义”。

媒介帝国主义更关注两个问题:跨国传播媒介的高度集中和垄断、由这种垄断体制所形成的信息单项流通所产生的文化后果。

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

1.政治经济学派:

该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支配与控制的状况。

政治经济学派关心的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以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 政治经济学派学者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2.文化研究:

该学派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

文化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受众调查。

文化研究的主要观点有:

1.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3.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大众传播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务“赋予意义”。

4.受众对符号的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理解。

第12篇:传播学习题

《传播学概论》习题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传播学

4、信息

5、组织传播

二、简答题

1、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2、简述人类传播的基本特点

3、如何理解传播的定义

4、传播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

1.试论研究传播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关系

2.从北京蓝急速网吧纵火案及此后的政府相关政策,谈一谈大众传媒与青少年问题。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市场引导下的传播业发展的利弊观。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简答题

1.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 2.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 3.谈谈你对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的理解。 4.报纸会消亡吗,谈谈你的看法。

二、论述题

1.论述“全球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2.雪村的《东北人》绕过被音乐工业垄断的发行渠道,通过互联网和私人传播获得巨大的成功。请从传播主体多样化的角度谈谈这一现象所揭示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工业体制造成的冲击。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编码和解码

二、简答

1.请以当代消费文化为例,谈谈社会象征文化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共通的意义空间

三、论述 1.论传媒与文化

2.谈谈你对易中天现象的看法

第四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3、线性传播模式

二、简答

1.你怎样理解媒介环境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它的提出者是谁?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在哪里?

三、论述

1.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传播、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2.米德

二、简答

1.人际传播有那些基本功能 2.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传播

2、群体压力

3、流言

二、简答题

1、什么是CIS战略?

2、流言及其传播特点是什么?

3、简述言语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有那些长处何短处?

三、论述

1、组织进行对外宣传时,可利用的传播手段技巧有那些?

2、组织和公关人员应如何建立健全的媒体关系。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2、社会雷达

3、信息环境

4、信息过载

5、拟态环境

6、麻醉理论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

2、大众传播的四项基本功能

3、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

4、简述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5、为什么说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

6、大众传播的“大众”和网络传播的“网民”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怎样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3、什么是大众传播的“窄众化”?这一趋势是对“大众”这一概念的有效批评和实践上的更正吗?

4、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功能失调产生的社会不良后果。

5、你认为当今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那些新的变化?

6、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7、谈谈网络媒体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观念的自由市场

2、哈钦斯委员会

二、简答题

1、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2、简述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3、试析“报刊的四种理论”

4、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历史性

5、分析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

三、论述题

1.试论资本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背景。 2.试述我国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3.从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及其运作机制出发,结合我国传媒发展现状,阐述你对下面这则报道中所述事件的看法。 题目:论《东周刊》事件 聚焦:香港女星裸赵**

综述: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封面刊登女星刘嘉玲多年前被疟裸照,震惊了香港文艺界,香港演艺界举行抗议集会,成龙等大牌明星接而起。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东周刊向刘嘉玲及香港市民道歉并停刊,3名主观引咎辞职。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把关人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3.媒介即讯息 4.热媒介和冷媒介 5.新闻传媒的公共性 6.流媒体

二、简答题

1.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什么是“媒介依存症”? 4.试析“恶搞”

5.什么叫“媒介事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6.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对社会的真实建构。 7.从传播学角度,谈谈你对“博客”的看法。 8.简述web2.0对传播学的意义。

三、论述

1.超女娱乐火爆,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你认为因特网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传生了哪些影响? 3.如何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构建永州在外形象

4.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媒体?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一个负责的媒体。负责任的媒体一定没有市场,不负责任的媒体就有市场。那么不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有市场,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没有市场吗?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2.传播权 3.大众社会理论 4.知晓权

二、简答题

1.谈谈“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特点及缺陷 2.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那些基本权利? 3.“受众即市场”的理论的基础和缺陷 4.如何创办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电视节目

三、论述题

1.何谓受众的细分?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介该如何应对受众的分层化趋向? 2.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 3.分析评价新闻娱乐化倾向。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子弹论 2.意见领袖 3.两级传播 4.免疫效果 5.伊犁县研究 6.群体压力

二、简答

1.谈谈意见领袖及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制约与影响 2.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3.举例说明说服有哪些技巧。

4.辨析:单面的大众传播消息能够强烈地改变受众已有的态度。

三、论述

1.论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为什么过去效果研究一直占据着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位置?

2.归纳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各方面因素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 3培养理论

二、简答

1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要点及意义

2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舆论导向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3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问题的看法。 4简述电视的“教养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效果分析理论变迁的社会条件和学术条件。 2谈谈你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看法。

3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中哈韩现象与韩国影视剧的流行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帝国主义 2信息主权 3阿尔及尔宣言 4软实力

二、简答题

1国际传播新秩序论争的背景、焦点和实质是什么?

2你认为日益扩大的跨文化传播将对民族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三、论述

1试论“全球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冲击。 2试论文化全球化与我国新闻传播的策略。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流派

一、名词解释 1卢因

2传播学研究中的批派学派 3法来克福学派 4文化工业 5公共领域 6阿多诺 7麦克卢汉

二、简答题

1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关系

2传播学产生在美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及其侧重方向。 4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5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是什么?它和批判学派有什么差异?

6什么是文化研究学派?其主要人物有哪些?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

1批派学派主要有哪些流派?它与经验学派有哪些区别?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文本分析 2内容分析 3抽样调查 4田野调查法 5民族志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问题设计的原则 2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3简述传播学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三、论述(操作)题

1某农村社会机构委托你在一个贫困山村(住户约200户左右,人口约1000人)做一个小范围的关于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查。 (1) 你认为本次调查要了解的主要情况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 你将采取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请陈述。 (3) 你的调查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列举。

2从大众传播或网络传播领域中设计一个研究课题,简单地说说问题提出的由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

3以红网某一阶段的新闻报道为例分析其所塑造的永州媒介形象。

第13篇:传播学介绍

传播学专业共设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

1.传播理论研究方向,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传播效果研究、传播体制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等课题领域。责任教授郭庆光是国务院新闻学科评议组成员,也是本学科第一部国家级重点教材《传播学教程》的作者;责任教授陈力丹横跨新闻学、传播学两大领域,其代表性成果《精神交往论》和《舆论学》是国内传播研究中的经典之作。

2.视觉传播研究方向,包括电视传播和摄影传播。视觉传播是新闻学院的优势学科领域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我国摄影界和广电行业培养了包括“荷赛”摄影大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目前,新闻学院作“211”和“985”重点建设项目的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为视觉传播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国内一流的设备和条件。本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盛希贵教授,是我国视觉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

3.新媒体研究方向。新闻学院自1997年起开设网络新闻传播课程,2000年在硕士层次设立网络传播方向。目前,新媒体研究以“大传播、全媒体”理念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使学科建设不断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本方向博士生导师彭兰教授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并获得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

4.策略传播研究方向。策略传播是西方应用传播近年兴起的重要分支,也是传播学科的国际前沿地带,研究方向包括了公关、广告、营销传播、品牌构建等多个具体学科领域。该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是国家形象传播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倪宁教授是广告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厚实的理论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传媒管理、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传播学专业目前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3 人,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富于学术创新精神。目前,我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北卡莱罗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东京大学信息学环等众多国际著名大学有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定期聘请著名学者来院讲学,并为在校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第14篇: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位“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近3~5年内,中国政府对新闻传媒将继续奉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传媒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对新闻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

为了缓和专业点发展过猛带来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教育部多次提出,新闻学类专业属于长线专业,要适度控制发展规模,应在现有专业点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因此海文教育集团教育信息中心经过深入地了解与新闻传播学息息相关的各种专业,为广大有意于新闻传播学的学员提供指导性建议:

一、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为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它又下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传统的二级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又增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传媒经济学、国际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传媒教育学、传媒政策与法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等。

(一)研究方向

新闻学: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报刊理论与实践

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传播学研究方法、电视文化传播、媒介与女性、国际传播

(二)考试科目(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新闻学: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7新闻学基础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

传播学: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

(三)职称资格考试

1.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2.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综合知识是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公共科目,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三、重点院校推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

四、就业方向

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主要到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

职业发展资格认证: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认证目的: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

五、就业前景

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看好的。在美国,报刊、广播电视、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新媒体领域,都更愿意雇用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毕业生随处可得、人工费用相对低廉而且还经过了必要的训练。

随着媒体的逐步开放,媒体对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毕业后主要去向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也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任职,还有的到政府机构任职。

六、就业分布最多的城市

主要分布在湖北、广东、北京、上海、湖南等城市。

七、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

学科基础课:

语言文化哲学、新闻理论研究、西方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大众文化传播研究;

专业主干课:

新闻传播与舆论研究、中外报纸编辑比较研究、新闻传播思想史; 专业方向课:

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传播研究、平面媒体传播研究、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研究、文学传播研究、新闻传播业务研究。

第15篇:传播学读书笔记

广告的目的是把各户的商品或服务光广而告知,传播是广告进行的一个重要媒介主要介绍了有关传播的知识内容.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播学读书笔记。简而言之,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他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内向传播有称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等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发传真,电子信件等。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是社会中相近或相似个体有目的的组合;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没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比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跨国传播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语言传播革命,文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从五次传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性的境界,新的时代,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众传播也不例外,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的拥有同时实现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优秀传播模式具有构造动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直观的简化功能,预示功能。一般的传播模式有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整体互动模式在社干活中显得日益重要。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对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呈现于描述。它遵循审查批判原则,服从事实原则。

传播功能不是人类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要求。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的能力对任何社会所起的作用和效能,传播学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取向,主要“聚焦于媒介的运作及其对受众所产生的效应”,探讨的是大众传播的体系和功能。从功能产生的渠道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或者须由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个人去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个人的功能。这种功能按照施拉姆的解释也叫内向型功能或社会成员自身功能。组织功能是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年呢管理和作用应该完成的任务,它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传播是一种社会需要,社会进程和社会现象,因而也必须具备社会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传播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时也遵循一定的传播原则,如可信度原则,针对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实时性原则,适量性原则。

传播学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途径,学好传播学显得非常重要。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传播学的重要组成,变革,功能及应当遵循的原则等等,总而言之,《大众传播学》是我获益匪浅。

尼克\"史蒂文森(Nick Stevenson),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等课程。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1999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 :

《认识媒介文化》一书较全面地对20世纪中叶以来本领域内的各相关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关于媒介文化的理论及核心观念,进行了细致精深的梳理和表述,并对各学派内的研究视点进行了分析整理,提出了别树一帜的观点,而且不乏深中肯綮之见,读书笔记大全《传播学读书笔记》。 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也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本书有两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书中有些地方存在着明显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二是本书介绍的诸种理论流派仅集中于欧洲各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对世界其他各国的理论探索则几乎未曾提及,这对于全面研究媒介文化理论显然是有其局限性的。其中以史蒂文森对马歇尔\"麦克卢汉思想的批判意见为精彩部分。

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中的阶级偏见的研究。

从书中对威廉斯的介绍可以概括出史蒂文森对威廉斯的观点进行了4个方面的商榷。

(1)威廉斯忽视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2)威廉斯高估了霸权的凝聚力,忽视了现代社会中价值观的离散。

(3)威廉斯没有注意到现代文化的多元性,他的“民主现实主义”脱离了现代社会的语境,过于理想化。一方面,威廉斯更多地把言论自由看作权利而不是义务,错误地以为只要强调撰稿人的权利就可以实现民主的媒介。另一方面,威廉斯希望用激进的民族文化反抗美国的全球文化,没有看到两者都必须在跨国资本主义的体系下运作。

(4)威廉斯的文化理论过分关心艺术,以文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文化,但电视观众看电视的方式并不同于学者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其次是霍尔的研究。史蒂文森对霍尔的解码模式也提出了4点商榷意见。

(1)霍尔太强调受众和文本的关系,而没有认真评价经济和国家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2)霍尔沉湎于符号学的研究,不可能展开媒介民主化方式的分析。

(3)霍尔太注重话语在建立霸权方面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能指的狂妄自大”而忽视了其他因素。

(4)霍尔把主导性话语形式和“意识形态”概念混为一谈。当然,史蒂文森还是肯定了霍尔理论的建设性,话语和意义之间终于出现了张力。

最后是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电视新闻中的偏见问题所进行的了研究。史蒂文森认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客观性、公正性的要求,是和受众多义性的阐释实践不相干的。

与文化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

加拿大的麦克卢汉认为,关注媒介的意识形态建构和符号意义建构,是不得要领。技术媒介对时间、空间和人类感知方式的影响,才是要素性的。麦克卢汉的这一思想起源于他的同胞英尼斯。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有利于维护历史传统、中央集权、宗教和道德,偏倚空间的媒介有利于世俗制度、非集权化政治、现在和未来。麦克卢汉则认为,印刷文化的兴起培植了理性的、个人主义的文化,而电子文化使得时间和空间都不复存在,形成了一种与口语文化相似的、共同的全球文化。

书中史蒂文森首先回顾了对麦克卢汉的常见批判——媒介分析是非社会化的,麦克卢汉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他的技术决定论是在为主导性的社会关系寻找意识形态的借口;然后指出,这些批判总的说来是正确的,但决不能因此否认麦克卢汉的意义。史蒂文森认为,虽然媒介技术不能决定文化意义,但它确实重塑了生活世界。他还认为在书写现代性历史的时候,既要避免马克思主义或功\\能主义的还原论,又要避免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

史蒂文森具体指出了对麦克卢汉的4个批判层面,可概括为:(1)麦克卢汉认为有意义构建的时间和空间已经被全球化的媒介所瓦解,是一种极度的夸张.(2)技术不仅如麦克卢汉所言创造了各个领域的一体化,也在促进着各个领域和文化等级的离散化。(3)媒介技术不仅可能迎来更为民主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国家能够监视民众的行为;通俗报刊也常常使用类似于福柯所说的“惩戒性权力”的技巧,将规范的行为准则强加给大众。(4)麦克卢汉认为电子传播消除了反思性的公共领域的观点是误入歧途的。

书中还描写了史蒂文森对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博德里亚的理论分析。他被史蒂文森称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史蒂文森在全书的最后一章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3种范式,并且以海湾战争为例进行了说明。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史蒂文森认为,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虽然史蒂文森说他无意整合这3种范式或者给出一种大众传播的社会理论,他还是阐发了自己的思想。不过,史蒂文森认为,他关于人类需要、公民权利和义务等等视点,是对上述3种范式的补充,而不是第4种范式。史蒂文森希望未来的媒介文化研究能够尊重媒介文化的特殊性,同时又将各种媒介文化与广泛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第16篇:乡村传播学

传说中的论文

专 业: 会 计 地 市: 邯 郸 市 工作单位:武安市佰汇达投资有限公司 论文题目:论留守儿童不定因素影响 作 者: 王晶 指导教师: 轩辕沐风

完成日期: 2014 年 3 月 XX 日

摘要...............................................................................................2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2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X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X

四、关于解决处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法和意见..............................X

五、结论........................................................................................X

六、参考文献.................................................................................X

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摘要:

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得不进入城市另谋生计,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导致他们的个性存在一系列缺陷。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试图从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呈现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教育方案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一)学习成绩较差。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墓地里不明确。具体表现有迟到、早退、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中途辍学的现象,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的成绩较班级平均水平低,较自己遗忘成绩低。

(二)行为习惯不良。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说谎现象,在家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在校骗老师;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的现象;在家里好吃懒做;对监护人不礼貌,时有夜不归家的现象发生。生活习惯较差,有的形成了早上不洗脸、不濑口,晚上不洗脚,长年不理发的坏习惯。易于沉迷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易于模仿,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模仿武侠小说拉帮结派,结拜师兄师弟;易于被利用,和一些不良青年厮混,偷鸡摸狗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个别自制力差的还误入了歧途。

(三)基本道德缺失。留守儿童的年龄刚好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在行动上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霸道,不能尊敬老师和长辈,不能团结同学。

(四)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生活缺乏亲情;学习令人堪忧;心理存在缺陷,主要会产生不良性格倾向或者道德意志薄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偏低。

第17篇:传播学读书笔记

从以上摘抄不难看出,波兹曼认为,童年不同于婴儿期,它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而是一种社会产物。而童年的概念,来源于中世纪以来的成人与孩子之间那道“秘密”的墙,如今电视媒体的兴起将这座墙推到了,所以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童年也就逐渐消逝了。作者借用哈罗德•英尼斯的学说,指出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地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符号的类型(人用以思维的工具),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 所以,作者在此所表达的“童年的消逝”应该指的就是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作为90后的我们,就是在电视的环境中成长的,代表的是“电视时代”。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的“电视人”概念就深刻的发映出伴随电视的普及成长的一代人的特点:在相对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下形成的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为薄弱。这与父辈所代表的“文字时代”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确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我们的很多启蒙教育来自各种影视作品,而非来自传统的父辈的“面授机宜”;

记得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在纪录片《请投我一票》中,参与民主选举班长的两个小男孩,竞选时唱的歌竟然是《童话》和《北半球的孤单》,还模仿了电视中歌星一样,走下“台”去,和“歌迷”一一握手。这无不讽刺着现在的儿童成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儿童已经在失去本属于他们的纯真和魅力。周国平说,中国当今的现实是,不但是电视文化,而且印刷文化,二者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而且消逝的更为彻底。

其实影响这些“小大人”的不仅仅是电视,然而电视节目却提供了最易模仿的案例。成人的世界,通过这些媒介活动越来越暴露在儿童面前。电视的传播需求是要求我们将“事件典型化”“人物故事化”。对此波兹曼一针见血的指出:“电视以视觉形象的形式而不是语言来表达大多数的内容,所以,它势必放弃文字阐述,而使用叙事的模式。„„电视上播放的一切都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不需要论点和一连串的想法。政治变成了故事;新闻是故事,商业和宗教也是故事,就连科学也变成了故事。”

我们从生活中不难发现,在新闻传播的领域中,对“眼球效应”和形式主义的过度追求,很可能让一个有理想、负责的新闻记者在发现了真相之时,在他企图为观众带去如何的启蒙之时,却发现他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淹没在美女主播、美好时代的电视广告、歌功颂德的晚会等等这些迅速滚动的、处于“12岁儿童的心智”的洪流之中。于是这让务实、负责的新闻工作者沮丧地发现:真相、真理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也许有人露出思考的意愿,但立即将被节目结束之后的广告、电视剧拉扯而至娱乐至死的领域。因此消逝的不仅是童年,还有我们被打断的思维,还有我们曾经追求的新闻理念。

不论是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还是《童年的消逝》都可以看出,波兹曼对于电视媒介相当排斥,而对于它的批判则显得过于片面和苛责。他把电视称作一种“毫无保留的媒介”,一种除了“图画和故事”之外别无其他内容的媒介。“电视基本上是24个小时不停地播映,它的外在形式和符号形式都使它没有必要、其实也不可能将观众加以区分,它要求不断有新鲜而有趣的信息来吸引观众。因此,电视必须发掘利用文化中每一个现存的禁忌。”他在分析媒介对于儿童的影响时似乎夸大了这些媒介本身的作用,忽视了还有新闻传播把关模式和“把关人”的存在。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视也毫无疑问的具有其应有的积极效应。而且,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些更加理性、富有深度的电视节目、专业频道已形成自己稳定的收视群体,电视生态有所改善。当然,波兹曼的分析是基于美国商业广播体制而言的。面对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媒介体制,相关分析也会产生不小的差异,还需要因时因地而异。不过,“因地制宜”的来看,不知道现在重庆电视台“西红柿”(熙红市)模式,究竟能不能改变“娱乐至死”的局面,能不能给孩子们重新找回“童年”。

第18篇:传播学考研

2012年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 考研经验贴 (初试&复试)

(2012-04-11 10:11:10)

我是2012年以应届生的身份跨考新媒体,初试专业课成绩史论110,业务122。对于公共课的复习没有多少发言权,专业课倒是有很多经验和大家分享。

首先大致介绍下我的情况,我的本科是普通的211,本科专业是文学类,2011年5月才开始考取清华传播学研究生,从这个时候开始入门看专业课的书,并做笔记。暑假7,8月有实习,所以基本都是晚上看两个小时,也没多大效率。真正的复习时间从八月二十五号开始,持续到考研那一天。 仅我的经验: 必读的书目:

新闻: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新闻学应试精要》

《当代新闻学原理》的精华本就是大家看的《新闻学概论》,但是更加全面具体。大二的时候看过一遍,后来结合真题细细的总结了笔记。大家看到06,07等几年的新闻史论名解,会有“受阅叛变率”等,全部出自于此书。

我同时对比刘爷爷的《概论》《精要》做了全面详实的笔记,以防止遗漏。跨考是个摸索的过程,俗话说隔行隔山,并且我有点儿强迫症,总是挺踌躇别人的笔记会有什么疏漏,于是每天晚上蒙头翻着三本书,一门心思的做笔记。此外,刘爷爷的《新闻学前沿11个关注的问题》这本书比较深,但是其中几章,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很深入,利于理解。对于这些很值得在笔记中扩展。刘爷爷的《马克思新闻观读本》的蓝色小书也很值得一看,其中“报刊的有机运动”“舆论纸币”等有着详细的阐释。当然,复习时间很有限,应当截取其中重要章节加以补充。

《中外广电史》郭镇之老师的书我就抱着娱乐的态度看看,因为理论的书太枯燥了,⊙﹏⊙b汗,这些史论可以消遣···有的比较零碎,做笔记倒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以前的“四级办电台”等均出自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两层次,一是外国广电史,一是中国广电史,后者是重点,但是对于英国,美国,日本必须认真复习,以前有道真题是涉及到英国广电体制和中央电视台体制的区分问题。但今年没涉及到什么,也有学长不建议读。

方汉奇爷爷的《中国新闻史》当然必须拜读,不过,首先大致的读一遍,方爷爷写的太细了,我推荐大家用一本书替代它的后期记忆工作,就是这本书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结构与脉络》。真心不错的一本书。同时李彬的《中国社会新闻史》我是认真的看了遍,跟看故事书一样,他用的是宏大的新史观,而不是方爷爷的革命范式,另有新意,重点突出。我自己觉得,基本清华的新闻史都是跟着李彬的书走的。新闻史论的复习我是在方书的指导下重点研究李书。并补充了些方书上没有涉及的东西,比如3S,四大副刊等特别具有考试象的词(ˇˍˇ)~。 外新史我看李彬的《全球史》入门,也跟看故事书一样,笔记是参考以前学姐的笔记,没时间做笔记啦,所以走了捷径,不过李彬的书不大适合应试,我个人看了郑超然程曼丽的外新史,对于英国,美国,苏联,日本以及比较突出地方的闻事业作了补充,比如以前清华考过半岛电视台,精确新闻,等,李彬的书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这些书蛮好的解释了下渊源。表打我,我也看了下李良荣的研究生读本《西方新闻事业》对于其中的一些思想源流,演变做了归纳,比如今年考得美国新闻两种变化,在这本书中有比较清晰的论述。

传播学 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和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典型的搭配。 李彬的书适合理解,郭书则是适合应试,两本书的笔记要相互结合。我的研友有一个考人大新闻,一个考中国传媒大学,我很幸运的可以接触到更多学者的著作,胡正荣老师的《传播学总论》是比较新的,也蛮适合应试,不过没时间看。嘿嘿。

两本教辅书

圣才教育的郭庆光书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和中传的传播学精编。后期主要结合笔记和这两本书的记忆理解复习的。刚才提到的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就是这本书的蓝本我觉得。

麦奎尔可以不看,我没看。书后面的名解也没看,因为以上的书看了就完全涵盖了这些概念,后期记忆的时候我结合他人的《麦奎尔》笔记,将重点全部挑出,编入笔记。人类传播理论我倒是很认真的全书做了笔记并划取重点,但是貌似没用到,诶。

※ 特别推荐彭兰的《网络传播学》(不是《网络传播教程》)这本书值得细细做笔记理解并形成自己系统的。收益匪浅啊。无论传播哪个方向的人都值得一看。

※ 喻国明老师的《传媒经济学》很值得一看,我答题基本都会引用到其中的观点与原理。答题时会略显博学,(*^__^*)„„

期刊: 《国际新闻界》比较深,捡能看懂的看吧,对于热点可以在知网上搜索相关的论文,对比之后形成自己观点。

《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我只是用来寻求热点的,呵呵

※ 特别推荐《新闻与传播》,是人大的复印资料,一般学校图书馆有。论文热点多,深度可以接受,而且培养了学术思考能力。 ※ 陈力丹《中国新闻年度解析2011》,每年一期,估计13届的可以看《解析2012 》了,很简单的书,基本一天可以对全年的新闻事件与热点做出精准的分析。 时间安排:

我个人觉得效率和坚持是一切,早上八点进教室,晚上十点回宿舍,雷打不动的应当坚持下来,中午必须午休,哪怕在桌子上打个盹,也要保持半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下午打好基础。下午对我而言复习效率不高,我就看看XX史,边看边记,基本2点到5点。上午效率蛮高,可以理解理论类的书。这样的插花复习不会让自己觉得枯燥无味。晚上是一大块完整的时间,我倾向于看看论文和人民网的传媒专题,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热点,像今年的电视评估体系,我九月份的时候已经做了相关的一些观点的整理工作,后期的经济学,新闻理论学习,让我又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作为跨考考生,不会显示出你的外行。

说说新媒体的复试:复试时候笔记做了很多,看的书有《数字媒体概论》,《2011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彭兰的《2010年新媒体研究前沿》,清华金兼斌老师主编的《2009年度论文报告》。建议考取新媒体的同学可以抽空看看任一本,可以高屋建瓴的了解到你所学到的东西。

所以笔试的时候我的论点比较多,思路也较为宽广。

笔试第一个题目是北京微薄管理方案的实施,第二个看上去可能会比较陌生,是 “社会化计算”。这个在我准备复试的书目中有所涉及到的,所以一点儿也没慌乱。我从它的技术基础,特点,应用,以及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影响分条论述。

也许会觉得书目很多,但是复习这样的复习让我心里很踏实。从初试结束那天,我就觉得自己能进复试,并且过完年在没有出成绩的时候就来到清华准备复试,每天混迹于国图,迎接新的一天。结果也在预料之中,不过因为复试时应届跨考,没见过世面的怯场,从学硕调到专硕,但也免去了我一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和重新二战的忙碌。传媒本来是实践性强的学科,我欣然接受安排,也愿意在清华的平台上继续更进一步。

一直有句话激励着我,《3 idiot》中的神棍说过,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上门来。复习也是这样,对我而言。准备的尽量充分,自己也要掌控全局,拔高自己的水准,最终的结果总会高于你现在的处境。内心的踏实自信还是用汗水换取而来的,此刻努力,不负韶华。

之前有过好多学弟学妹加我人人和QQ要买笔记,之前我所说的书目(包括复试书目)我基本都亲手做了详细的笔记,还有很多相关书籍。所以如果有需要笔记的同学可以QQ联系我 。QQ:764931381。请写明是清华新闻考研笔记咨询。重点期刊论文我都有详细的笔记和整理。

P.S.考取清华大家仍然三思而后行。因为改革的趋势下,清华的学硕将会以推免和保送为主,名额将会越来越少,按照人民大学新传专硕的发展趋势,清华的专硕将在未来几年分数线水涨船高,和学硕差不了几分。所以如果坚定了学硕的梦想,那么就付出百倍努力,即使爬也要爬到自己的终点。如果考取专硕,也要认真准备,不需懈怠。过程是扎实的,结果是必然的。祝福未来的学弟学妹们(*^__^*)„„

第19篇:传播学史

霍夫兰和说服研究

霍夫兰1912年出生于芝加哥,在西北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34年获得硕士学位。然后他在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学习博士学位课程。霍夫兰与拉扎斯菲尔德、勒温、拉斯韦尔的人生差不多,都是在早年期间从事心理学或者是社会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转折点,各种巧合使他们逐渐从事了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而且都侧重于大众传播效果领域。

霍夫兰在美国开创了有关个人态度变化的微观层次研究的学术传统,由此引出了说服方面的为数众多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的数量还在继续增长。霍夫兰辗转于大学任教与人类关系研究所研究。在这里他开展了美国士兵的研究,进行了说服实验,从而不断有学术成果出现。“效果等级”就是其中之一,即个人认识方面的变化超出了其态度方面的变化,这个发现在有关传播介入的评价中是一个常见的发现,在通常的情况下,比起其态度来,个人的明显行为的改造程度要小。随后又进行了信源的可信度和说服方面的研究。可信度实验或许是霍夫兰的许多传播实验中的最著名的实验,它为后来岁月中的各种学者的数以千计的说服实验构建了模型研究设计。恐怖呼吁实验也是霍夫兰众多成果中的一个。除此等等,霍夫兰在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都致力于大众传播效果中的说服研究,为大众传播效果开启了一个新的分支。在态度、认知、行动的三个层面上霍夫兰继续将其运用到说服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高可信度的信源在传播行为之后会立刻导致较多的态度变化,但是某种潜伏

的效果也会发生,在这里,信源在一段时间后会被遗忘。

2、比起强烈的恐怖呼吁,温和的恐怖呼吁会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宣传者经常

使用恐怖呼吁。霍夫兰关于诸如此类的呼吁的效果的证据表明,一个信源在

使用恐怖呼吁方面,应该谨慎,因为强烈的恐怖信息可能干扰意图中的说服

尝试。

3、对于教育程度和智商低的受众来说,一面理的信息可能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

而对于教育程度高和智商高的受众来说,两面理的信息会引起更多的态度变

4、在一个信息中陈述一个结论,这比起让结论含而不露的做法来,导致更多的

态度变化。这里,对于一个信息的要点的澄清似乎增加了他的说服力。

5、在社会上感到不适应和自我评价不高的人,比起干扰性的和在社会上离群索

居的人来,经历了更多的态度变化,一种强烈的自我评价能够提供对于说服

信息的抵制。

6、积极参与说服过程的人比起更加消极的参与者来,具有更多的态度变化

7、在一个与群体标准相反的问题上,受群体强烈吸引的个人具有极少的态度变

化,这个发现类似于来自群体动力学研究的概括,即群体的内聚力鼓舞群体

的个体成员遵守这个群体的规范。

第20篇:传播学论文

从“窃听门”事件看媒介传播的责任本位

1004班

常雪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的投资主体逐步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收视率、发行率、点击率成为衡量媒介成功与否的指标,从而引发的新闻低俗、虚假广告、有偿新闻等媒介问题日益突出。前段时间,“窃听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默多克旗下的百年大报—《世界新闻报》也因此而走完它最后的历程,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再一次受到质疑。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媒体是不是应该努力反思,明确自身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媒体才能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大众传播才会循着一条健康、良性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市场化、竞争、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责任

前不久,英国媒体曝出一系列“窃听事件”。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以媒体的知情权为借口,打着新闻自由的幌子,不遵守法律、违背社会道德、大肆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让人们见识了丧失最起码的新闻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西方新闻自由,又一次暴露出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而“窃听门”事件迫使默多克本人放弃了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计划,也给它的新闻帝国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震撼。在不远处的十字路口上,新闻媒体应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人类新闻活动自诞生之日来,责任便伴随左右。特别是新闻传播活动独立以后,新闻传播以专业组织机构的形式经行活动并拥有一定权利,责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徐宝璜先生所说“新闻记者,对于社会,负有重大之责任。彼以颠倒是非,博官猎贿,或专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产生起就在客观上体现了人类自身对“人文关怀”的内在要求,对人负责,把以人为本内化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道德责任理应成为新闻传播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认为,责任是自然和社会要求的客观负担。他说:“作为确定的人,应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是无所谓的”新闻传播也不例外。传播学作为人类学科,不可能回避人类的价值判断。新闻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为谁传播应注入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把新闻传播置于人的价值背景来考察。新闻传播的人本责任要求传播主体在分析思考和解决媒介问题时要从人的伦理需求出发, 确立起伦理的尺度, 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工具,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到各方面分为:新闻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狭义)、文化责任和经济责任。 (1)新闻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在新闻活动中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为所报道的每一条新闻和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禁止夸大、片面、偏激、主观;

(2)政治责任是指媒体掌握着话语权,负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义务,要对报道内容的政治导向负责;

(3)社会责任是指媒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广泛,重大和深刻,必须对新闻行为的社会效果负责;

(4)文化责任是指媒体报道的内容本身就纪录着历史和时代的进程,它既要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又要引导新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5)新闻媒介经济责任是多元的,包括依法经营,建构企业文明,将自身做大做强等。 狭义的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针对新闻媒介的道德责任而言的,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既要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又绝对不能忽视其道德责任,实质也就是要求新闻媒介必须讲究伦理道德,既要真实可观的进行报道,同时还要保证程序上的公平公正,将建立和提升受众对于新闻媒介的信用当作媒介伦理实践的首要目标。

而近年来,媒体自身并没有很好的履行它自身的人本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有关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报道中,人们看到的是各种有利于美国的假新闻横行、反战的报道被禁止、媒体受到严格管控的自由。在西藏“3.14”事件和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的相关报道中,西方媒体或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或捕风捉影、任意编造,或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前段时间发生的“窃听门”事件更是暴露了新闻媒体的失德行为。除了这些现象, 当今新闻媒介在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收视(听)率、订阅率、发行量、点击率成为新闻工作单位追求的指标,新闻媒介管理中事业化与商业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从而引发的媒体泛娱化现象日趋严重,新闻低俗化、虚假广告、有偿新闻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提升发行量、提高收视率、点击率,不惜刊登、报道或者协作或者直接制造的假新闻,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对受众不负责任。更有甚者,新闻媒介演变成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策划者”。那么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些失德行为的产生呢?

(一) 媒体行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新闻媒体的数量急剧增加。由于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媒体间的同质竞争、同城竞争也日趋加大。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受众,新闻媒体想尽方法。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作者们乐此不彼地制作耸人听闻的消息、揭发个人隐私、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

(二) 经济利益和沽名钓誉的驱使

一方面为了追求轰动性、娱乐性不惜为本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原则,无中生有,制作虚假新闻或是将一些小事炒作的沸沸扬扬。另一方面,现在每年各种组织都会举办优秀新闻的评选活动。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获取相应的荣誉和地位,不惜制作虚假新闻来欺骗读者。

(三) 媒体素质和行业管理缺乏

首先,由于新闻工作的需要,各大媒体每年都会招收很多新闻记者。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基本的新闻道德感,他们在工作中会犯很多错误。其次,经年来,由于传媒行业竞争激烈,许多媒体对员工都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巨大的压力使得许多记者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保住自己的工作。最后,新闻媒体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制造虚假消息的惩处力度不够重视,造成这一形势愈演愈烈,媒体的公信力也日益降低。

(四) 受众自身缺乏判断力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我们每天要接受海量的信息,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媒体上。面对它们,受众习惯于依赖大众传媒,他们往往不加判断或者失去了判断力,不能决定应该获取什么信息、怎样判断信息的真假、如何去选择对自身有用的信息。2003年“非典”期间,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晓虹主持的“五大城市非典舆情调查”显示:有近两成的市民对于“非典”流行时期的官方正规报道和小道消息“不知道信谁的”。

而对于西方新闻媒体来说,他们自身能够获取更多的新闻自由。西方国家一贯标榜自己是民主、自由、人权的国家,新闻自由更是被宣扬成其民主、自由、人权的标志。“窃听事件”在给西方国家引以为自豪的新闻自由观和制度优越感带来重大冲击的同时,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反思:在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究竟是谁的自由?事实上,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主要被两种力量所控制:一种力量是拥有雄厚资本的大财团,一种力量是政府。这两种力量因为其所拥有的资本和权力而成为西方新闻自由的真正主体。

其一,拥有雄厚资本的大财团是西方新闻自由的主要控制者。西方媒体大都属于私有,被一些大的财团所操纵。根据商业运转的原则,新闻自由的主体只会是媒体的老板,在媒体中工作的人,就算是总编辑,都是为媒体老板打工的,都必须遵循媒体老板的意志。例如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的时候,澳大利亚记者艾里克·埃利斯撰写了有关默多克现任妻子邓文迪的报道:《邓文迪·默多克:帝国背后的女人》。可能是因为当事人不愿一些细节为世人所知,这篇报道完成后即被封杀,后来好不容易在几家网站上露面,但也迅速销声匿迹。显然,默多克的资本力量有效地控制了该报道的发表和流向。大财团办媒体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其所控制的媒体无论如何无法摆脱利益的束缚和制约,它实践和追逐的只会是资本的新闻自由。

其次,西方国家政府利用各种手段控制新闻自由。媒体只是西方社会复杂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西方国家媒体和政府之间是一种利益共生、相互博弈、相互利用的关系。鉴于媒体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西方国家政府从来都不会放松对新闻舆论的利用和控制。以美国为例,政府设立有专门的机构,聘请了大量专业工作人员处理媒体事务。为了维护自己“新闻自由”的面貌,在多数情况下,西方国家政府并不直接控制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而主要是通过政策倾斜、利益交换、政治压力等影响媒体的幕后老板,通过媒体老板左右新闻记者和新闻报道。比如,布什政府就积极支持默多克旗下媒体的扩张和垄断,作为回报,默多克的媒体几乎无条件地为布什政府摇旗呐喊。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新闻媒体都暴露出了许多弊端,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审慎地对待。首先,我们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加强对其的新闻专业素质教育。新闻工作者要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忠实于党,服务于民。其次,要建立起新闻界的新闻批评体系,利用此组织来监督新闻媒体,促进其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建立起惩处和制约机制,我们要制订出相关的新闻法规,约束不合理获取新闻的途径,惩处制造假新闻、不遵守职业道德等行为,使新闻事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窃听门”事件给广大媒体机构敲响了一个警钟:媒体要想吸引更多的受众、建立起自己的公信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对受众负责。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他们应该恪守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为受众提供出更多有用的、真实的信息,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于媒体机构来说,媒体自身应该明确自身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对于受众来说,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充实自己,不要为错误信息所惑,认真地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肩负起监督媒体的角色;而国家也应该发挥作用,加强立法监督,使新闻媒体合理、透明化的运转。

在大众传媒中,媒体扮演的是传播者、意见输送者的角色,而不是参与者、策划者的角色。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所希望看到的都是这样。用新闻工作者的眼睛或镜头记录生活的原生态,“内容为王”是判断媒体工作质量的有效依据。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人本主义,这才是媒体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期刊网(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

新华网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doc》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