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利弊 范文英文

2022-11-0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科技的利弊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人类正在走进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在自身加速发展的同时,正以亘古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此呼彼应地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演进。今天,科学技术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弥漫渗透到社会肌肤的每一个毛孔和细胞。它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可是,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正面影响。那么,科学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们还是一一说起吧:科技改变历史。

如果问: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赖以劈开新世纪的一柄利剑,在新的世纪里它将成为新的焦点。而在今天,文明世界的飞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

然而,高科技的发展又是一柄双刃剑。在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种种目不暇接的好处、有力推动历史前行的同时,这柄双刃剑的另一面也在悄悄割噬着人类的文明之舟。另一方面,科技革命对于人类的影响还在于,它从各个层面上对人类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例如?(温室效应)。同样,?(环境破坏)此外,?(矿产资源快速消耗)。今天,?(战争、核武器)。这种忧虑与警惕并不是空穴来风。同时,也有人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到学会利用火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如果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因为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曾带给人类以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带给人类以灿烂的明天。人类只要将双足深扎于大地母亲的怀中,他就能从容地挥动科学技术这柄长剑,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繁荣的、和平的新纪元。科技发展有利面:促进技术进步、生活便捷、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不利面:在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对世界破坏的能力,如果失控后果严重。只要控制得当,利肯定大于弊。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

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因为法拉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为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推荐第2篇:科技利弊辩论

科技利弊辩论3辩

1.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2.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3.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4.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 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5.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

6.对方辩友高估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困难,却低估了人类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目前暂时不能解决的科技难题不等于将来也不能解决。我方认为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70年代,科学家曾经预言,由于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到21世纪初人类将面临一个能源危机,而现在,能源的开发和微太阳能源开发,使这种恐慌荡然无存 。

7.人类是可以控制科技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消极的一面。下面我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我方的观点。第一,高新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中新网消息,机器人首次在中国协助进行微创外科手术;《自然》杂志报道,细胞大小的一只纳米牛终于诞生了。以上这种种由科技带给我们的成果,把人类推向一个更加繁荣的起点。

第二,以目前的高科技来解决我们现有的问题,毋庸置疑的,许多问题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迎刃而解,小到垃圾已不再污染环境,大到能源危机已不再令人担忧。

第三,人类在若干年后的科技发展水平,相信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想象不到的,就像石器时代正在钻木取火的人类一样,他们不可能想象得到,现在我们的世界已经有了煤气和电嘛。人类不会毁于科技,反之科学只会使人类越来越进步。 8,对方辩友就是忽略了历史,我们要从历史的方面来证明科技不会毁灭人类 对方辩友一直在罗列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而且一直还在诉说基因技术的危险,完全忽略了基因技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说基因技术一无是处,那为什么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还要花十年的时间,用转基因技术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朵能发光的“胡奇花”?请你做出解释。

9.我们要追求真理,但是绝不能以个别现象为普遍,也不可能从针眼里看世界 在此我要指出对方辩友所犯的三个严重的错误:第一,以点概面。片面强调和无限夸大了科技的负面效应。

第二,断章取义,因为科技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断言科技将毁灭人类,完全忽略了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对科技起到的约束和导向作用。

第三,对方是在以停滞的眼光看事物,只指出了科技现在存在的问题,而我方则是以发展的观点指出了科技具有创新性的本质,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更新更快解决问题的方法。

10,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位置,把发展科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增大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硬软件发展环境和设施,从而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 11,人才专家王通讯说:“科技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 资源中的重要资源。国际上的科技和经济的竞争,说一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活的载体是人才,第一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

12,《信息日报》消息,我国航天技术已在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 行列。一是卫星回收技术,世界上只有美国、前苏联和我国掌握了这一技术;二是一箭多星 技术;三是卫星测空技术;四是高以低温燃料火箭技术;五是地球静止卫星发射技术。

13,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曾提供这样一个数据:根据经济部门研究的 结论,传统的手工业方式,人均年产值只有几千元;传统的工业生产,人均年产值可以达到 几万元;只有高新技术产业,人均年产值才能高达十几万乃至几十万。

14.2011年9月18日,袁隆平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也是袁隆平带领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食问题的新课题。此前,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在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推荐第3篇:科技的利弊辩论会

正方一辩:关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辨题,我方辨友一致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正方二辩:在古代,人们迷信鬼神,认为人的一生是天定的,生老病死是天来掌控的;

在现代,人们通过科技的发展,证明了迷信思想是不可取的,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在古代,许多人得了重病,大夫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痛苦地死去.可现在,通过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疑难杂症已能成功治愈,人们不用为生病而烦恼。……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科技发展为人类造福事例的冰山一角。科技发展得如此迅速是古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为什么电视上、报纸上,几乎天天说要提倡科技发展,因为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圆的?是科技的发达;通迅的便捷是什么造成的?是科技的发达;身患重病的人为什厶能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科技的发达!如果说科技的发展是错误的,那么,伽利略、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发明家、科学家,为什么要将自己宝贵的一生献给科学?为什么要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用在“错误”的事业身上?难道他们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吗?有谁认为他们的死毫无价值,又有谁认为他们为科学献身,根本没有意义?

正方四辩:可是科技的发展还有更多的好处,火箭的升空,圆了中国人民的百年飞天梦,鸟巢水立方的建成,圆了中国的奥运梦想,试问没有科技中国人怎么能圆梦呢?有何必抓住网络这个问题不放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网络问题事关重大,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靠的就是青少年,网络把少年引入歧,网络害得多少少年无法自拔,倘若祖国的下一代都沉迷与网络,那么我们的祖国还有更多的梦想又怎么实现呢?请问对方辩友.

正方一辩: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因为法拉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为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正方辩友:只要我们有利的把持住,控制住科技,地球也不会毁灭的.

正方四辩:谢谢主持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了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火车头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 科学发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素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过要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来看,科学技术可以使劳动工具得到不断改善和更新,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使劳动对象得到充分利用。总之,科技发展可以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部门和导致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才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摆脱粗放型的老路,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切实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等等一系列的科技着实给我们带来好处,所以我方坚持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与弊!

“利”: 1:自从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揭开神秘面纱后,人们便赋予了计算机光荣的使命。

事实证明,这类现代化工具的出现,不仅证明了科技迈入了一个新的平台,也证明了世界间不同地域的交往离不开它。它似乎是给社会的发展加速的动力,用一条条无形的锁链织成了一张遍布全球的网,网罗了发展,网罗了生活。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3: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4: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5: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6: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7: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8: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 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9: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

10: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1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以前的马车变成汽车,从以前的油灯变成电灯…… 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了。用电话加快通讯,用汽车、摩托车加快了生活的节奏,用电饭煲、煤气做美味可口的饭菜……

12: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 电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广泛,我们在海宁发一封信到巴西,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我们可以在英特网上和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聊天、游戏;可以在网上读新闻、看电影,听音乐;可以听老师上课,查找料,还可以足不出户购物、医疗、急救…… 总结: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地位,把发展科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增大了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而使得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推荐第4篇:科技发展的利弊

科技发展的利弊

现在发展迅速,对我们人类带来便利,可是在发展中,会伤害到许多事物。 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然而,不止这一点,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还有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 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不仅仅是如此,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 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再次我就要再次阐述一下我的观点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这个辩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列举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坏处,因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坏处的话,那么对方就很可能抓住这一点攻击你们:对方辩友,你 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你对于辩题的理解,这个理解的精髓在于:我们为什么要找出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这才是你方观点的关键,为什么呢?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这个时候我们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正是为了这把双 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

观点确立之后,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实例子很好举: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上网搜索),化学的发 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 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 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推荐第5篇:黄金周假期利弊英文

黄金周放假

Hi! Everyone.Today my topic is that whether we should cancel the golden week.During the golden week holiday, traveling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relaxation activities.The lengthy holidays have caused unexpected great travel craze and brisk economic activities.however, it also bring many problem and contradiction.so many people discu whether it should be canceled.

some people think golden week should be canceled.First, it puts a heavy burden on the traffic system, causing serious traffic jams.Second , tourist attractions is full of people,very crowed.we always standing in long line to buy tickets.And people do not enjoy the fun of travel.Third, During the golden week holiday, the fare of hetel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increases, the quality of service is lower.It just waste money.

But many people think it should not be canceled.They believe it has many advantages.first, tourism-based golden week holiday ,will

develop local economy.Then it also increases jobs.In addition, we don’t have to go to travel.We can stay at home, chat with our family and relax ourselves.It is very great time.

It is hard say whose opinion is right, but I think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golden week holiday.

推荐第6篇:全球化利弊的英文辩论

周:全球化利大于弊

丁:全球化弊大于利 立论陈词:

正方:大家好我方认为全球化利大于弊全球化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就全球化的必然性而言随着当今世界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就全球化的必要性而言全球化有利于每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所以我认为全球化利大于弊

反方:大家好,对方辩友你好,对于您的观点我方完全无法同意,我方认为,全球化弊大于利,您所谓利于国家间的交流与发展,但是国家间的交流与发展本身就有一个利弊的两面性,难道您无视了全球化下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吗?难道您看不到全球化下的政治经济冲突吗?这都是全球化下存在的现实问题,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全球化弊大于利。 自由辩论:

正方:全球化带动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经济资源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自然财富是经济资源,精神财富同样也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资源。1998年夏季,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兰》,就借用中国的传说故事表现美国的文化理念。所以全球化可以加强各国文化的交流。

反方:对方辩友,第一,我觉得作为一个国人,您对于美国利用中国的文化聚敛财富一事居然如此欣赏,我实在佩服,尽管它确实有起到一些文化交流的作用,但您么觉得电影上映之后国内最激烈的反应不是欣赏而是愤恨吗?像当初的功夫熊猫一样。有一点跑题。但我想告诉您的是,我丝毫没有否定您所说的全球化的益处,但它确实弊大于利。第二,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您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全球化这个词,经济全球化只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您却将它等同于了全球化。请您作出解释! 正方:好的对方辩友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全球化使得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促进全球生产力的增长;有利于借助国际合作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利于发达国家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资源、经验求得发展。

反方:好的,既然您要讲经济全球化,我就跟您说说经济全球化的弊端,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的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另外,还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带来污染等问题,从而引发世界性的政治、社会、文化等问题。

正方:我想,您应该知道功能主义的观点,存在即合理,那既然我们的全球发展到了全球化的地步,而不是一个个保守的互不交往的国家的集合体,那必然是因为全球化比较保守主义益处更多。

反方:我觉得您的逻辑有问题,只要发展的趋势朝向哪一方就说哪一方是正确的吗?我完全无法认同。我想,我们所期盼的全球化下的状态应该是,幸福,和谐,没有冲突,但现实呢?现实是贫富的差距日益变大,由全球化导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冲突层出不穷,中东的石油冲突不就是由此引发吗? 总结陈词:

反方:各位好,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全球化的发生对于各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经济方面,贫富差距大,文化方面,文化融合导致重要文化的流失,政治方面,国家地区间冲突不断,难道不是全球化造成的吗?同时,我方重申我们的立场,我们从没有否定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只是,相比较危害而言,它仅仅只有一点点。所以说,过分的全球化一定不能起到适当的作用,我方坚持认为,全球化弊大于利!Hello, as I said before, the various aspects of globalization have brought great harm 。ineconomy, it madea bi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n cultural integration lead to the lo of important cultural, politic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between conflicts, caused by globalization do not you? At the same time, our side to reiterate our position, we do not deny the benefits of globalization, but, compared to harm, it just only a little.Therefore, globalization must not be too appropriate role to play, our insists that globalization harm than good! 正方:大家可以想一下,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哪一项不依赖于全球化,我们需要全球化的信息,各个国家的商品,并且我们已经习惯了全球文化的融合,试问一下,有谁想回到过去那种状态,nobody!全球化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远大于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我方认为全球化利大于弊,谢谢大家!

辛苦了亲~爱你~有些你改一改,我挺抱歉的~

推荐第7篇:英语学习的利弊(英文)

Is Learning English Good or Ba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are learning English, which makes much influence in on one side.Thus, is learning English is good or ba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o discu.Some people, like CPPTT deputy, think that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are “destructive” to Chinese education since schools are placing too much emphasis on English.Zhang Shuhua, the head of the Intelligence Research Committee, once said that many students with 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 have been blocked from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poor English test scores in government news report.As the survey given by China Youth Daily showed that 80% respondents polled agreed that there is a language crisis and Chinese skills are destroying and more than half blamed the emphasis on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However, other people do not support the opinion that English studies are destroying Chinese skills but beneficial to our nation.They think learning any language including English is advantageous in and of itself.If the Chinese students just learn history in Chinese or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they will only communicate with other Chinese and will remain within in China.Such doings may make them ignore the wealth of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USA, which will block our nation’s academics’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even our nations’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agree with the latter’s view that learning English is good for us.Besides the benefit to academic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encouraging Chinese people to learn English is helpful for our nation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 politic, economy, culture, technology and other field and is the requirement for our nation to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What’s more, learning English can open Chinese people’s mind, increasing their storage of knowledge and enrich their daily life in the situation of understanding western English culture and language, which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Chinese all-round national quality.Learning English is a distinct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Henc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learn English as there are many benefits for us.

推荐第8篇:网上聊天的利弊,英文作文题目

网上聊天的利弊,英文作文题目

网上聊天的正面影响。网上聊天可以提高思想互动频率,交流者可以很容易进行交谈。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等作用。 网络提供了知识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网上聊天进行交流。 网上聊天的负面影响。网上垃圾信息比较多,聊天者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污染人们的心灵,误导行为。同时网络的隐蔽性,使某些人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骗取钱财等。 我的作法,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不要沉浸于网络聊天,不浏览传播不良的信息,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人约会,注意保持自制力。多利用网上聊天进行有利的教育学习,提高知识等。

On-line chats frontage influence.On-line chats may enhance the thought interaction frequency, the exchange may be very easy to carryon the conversation.Also may on-line reach agreement, under the netgets together, promptly melts the contradiction, plays role and so on warm the will of the people.The network provided the knowledge study broad campus, the study in any time, any place has all been able through on-line to chat carries on the exchange.On-line chats negative influence.On-line trash information quite many, chat is easy to receive not the good information the influence, pollutes people\'s mind, the misleading behavior.Simultaneously the network hiding, causes certain people to use the false status to carryon the evil intention to make the friend, chats, swindles the wealth and so on.My method, fosters the good custom which accees the net, do not have to immerse to the network chats, does not glance over the diemination not good information, not easily and not once was acquainted with one another person appointment, attention maintenance self-control.Uses on-line chats carries on the advantageous education study, enhances the knowledge and so on.

推荐第9篇:出国留学利弊英文正版

利:

1.A perfect chance to broad our horizon.We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get close to different culture and different people.During our stay in other countries, we can view exotic scenery and different values of other people, which will deeply affect our future value about the world and personal life, as well as job expectation.

2.We way get rid of some bad habits, such as lazine, lacking of the concept of time.Our moral ideas and some bad habits will also be improved, for that we represent our own country when we’re abroad. 3.A good test for our courage, independence and perseverance.Going abroad can be a very good training to enhance good spirit in hardship.

4.The education system of developed country is more advanced than ours.We can get more knowledge in a better-equippe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5.Practice an authentic language.The best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well is to get involved in its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experience it by ourselves.弊:

1.It is a kind of gambling, which stakes our youth, parents’ savings, and future.We will feel a lot of preure, and have to count on ourselves.2.The foreign life can be really different than we imagine.We will have to be adapted to completely new life styles, new social environments and new people.Also, be aware of facing culture shock everywhere.3.The high consumption often makes us having financial problem. 4.We will find it hard to get truly involved into foreign society and local students’ lives.5.Foreign universities mostly hold \"wide into severe piece\" policy.We will find that it is so difficult to graduate, even sometimes we may think of giving up.6.The hardest obstacle to overcome is the deep \"homesickne\".We will know the feeling when calling mom and saying \"mom, everything is perfect.Don\'t worry,” while crying into tears! 重点翻译之弊:

1。这是一种赌博,赌注我们的青年,父母的积蓄,和未来。我们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实力。

2。国外的生活可以比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我们必须适应全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人。同时,要意识到面临的文化冲击,到处都是。 3。高消费往往使我们在财务上的问题。

4。我们会发现很难找到真正参与到国外的社会和当地学生的生活。

5。国外大学大多持“宽进严出”的政策。我们会发现很难毕业,甚至有时我们可能想放弃。

6。最难克服的是深深的“乡愁”。我们将知道的感觉时,叫妈妈说:“妈妈,一切都是完美的。别担心,”而哭成泪人! 7。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朋友已经有我们的工作和家庭的梦想。我们所拥有的,然而,仅仅是一张文凭,我们必须从头开始…无赖!

个人汗水成果仅供参考,请勿下载后上传并抄袭。请给予我尊重。做道德网民!

谢谢

推荐第10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辩论赛主持词

科技发展的利弊辩论赛主持词

(开场白)

同学们:大家好!

现如今,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看到了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给我们带来一些弊端,于是有人提出了质疑:空气被污染,河道被污染„„科技真的是在为我们造福吗?我们要怎样来看待科技发展的利和弊了,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了。 今天,我班围绕“科技的发展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展开辩论。请我们的双方辩手给我们一个精彩的答案。

请允许我在此重申规则: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保持肃静,辩手们也请注意:事实胜于雄辩!辩论,辩论,就得用事实说话,切忌不可胡搅蛮缠。

下面,我宣布:辩论开始! 首先:介绍辩论双方选手:

正方选手是: 反方选手是: 评判员是:

首先,我们请辩论双方歌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开场陈说。 反方先陈述 正方陈述

……好啊,都是有备而来,气势不小啊! …… 其次:(中间过渡)好,接下来请双方二辩陈述己方观点

再次:好,刚才双方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陈述,接下来下来双方进入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各有

分钟的时间,请好好珍惜!由正方3辩开始。

最后:刚才经过双方的激烈角逐,也应该有所总结了,现在进入总结陈词环节.正方四辩先来.

(总结词)

其实呀,科技就是一把双利刃,既有利,也有弊,但谁也无法挡住历史的进程,这场辩论会,让大家对科技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课后大家还可以自己组织辩论,这是锻炼口才的机会呢!那么,我宣布:六年级3班“科技发展的利弊”辩论赛辩论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 (鞠躬)

第11篇:科技改变生活(英文)

Technology Is Changing Our Lives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our society to develop from one era to another.Whether you are aware of it or not, every day at every time technology is greatly influencing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Computers, new technology in the 21th century, are the best examples.

As the greatest inventions of human beings, they are being used more and more extensively in the world today.Especially when their functions are amplified 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computers may even make everything convenient and poible.

You can do shopping on the net.If your family wants to buy a TV, you can see a picture of the model and find the store with the best price through your computer.

You need only to send a meage to that store and the right amount of money will be taken out of your bank account and put into the store.Like this,you can buy anything you want without going out of the room.

You can work at home through computer.The internet, the main trading tool, makes SOHO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poible.This will make the workplace more comfortable and reduce

transportation time and

hence

potentially boost actual

work hours.

You can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from internet.

Internet presents a vivid world in front of us.Sitting before your computer, only by clicking

the mouse, you can acquire the up to the minute new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politics and science and the most peculiar customs and cultures in the world.It is the acce to the 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 for traveling through cyber

Internet also shortens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s.

Owning a computer,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your relatives or friends by sending e mails no matter how far they are from you.

In summary, we have benefited a lot from the invention of computers.

However, all new technologies trigger confusion such as some technical, economic and legal problems.So when

we are enjoying the advantages new technology brings to us, we should also establish some new rules and laws to preven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bringing human beings tremendous benefits.Thank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now live comfortably and conveniently in houses furnished with air conditioners, refrigerators, washing machines and televisions etc.Thank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can eat fresh vegetables att the year round.Thank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can travel tong distances in the fraction of a second on planes, trains and cars.Thank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wear clothes with synthetic materials which can not easily be worn out.

Howev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atso brought us a tot of disasters.First, because of the many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people are now living much longer than they used to.As a result,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increasing,

causing tots of problems.Second,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ots of the wastes from factories pour into the air and rivers, causing pollution of att kinds.Third, some terrorists are u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ainst mankind.They use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unclear weapons to threaten world peace...

So it\'s urgent that we find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But we should not stop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se disasters they bring, just as we should not give up eating for fear of choking.In addition, we should make some rules to regulate our actions.As long as we u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 proper way, they may bring us even more benefits.

第12篇:英文科技论文目录

英文

科技论文

与 会 议 简 报

English Scientific Reports and Presentations

方克涛著

ii

iii 简要目录

序 ix 作者序 xi 前言 xiii 导论 3 第一章 一般论文写作建议第二章 背景资料 21 第三章 介绍研究主题 第四章 数学分析 69 第五章 方法章节 81 第六章 结果章节 98 第七章 讨论章节 117 第八章 结论章节 132

7 iv 第九章 摘要 137 第十章 会议简报 146

v

详细目录

序 ix 作者序 xi 前言 xiii 导论

3

第一章 一般论文写作建议

7 第二章 背景资料

21

2.1 基本内容及组织 21 练习2-1导论中的五个步骤 2.2 步骤一:背景资料 25 练习2-2先旧后新 27 练习2-3时态 28 练习2-4背景资料 29 2.3 步骤二:文献回顾 29 2.4 文献回顾常用句型 32

24 vi 练习2-5参考引述中的时态 41 2.5 名词字句中的动词时态 42 练习2-6 “That”名词子句中的时态 45 练习2-7 文献回顾 46

第三章 介绍研究主题

49 3.1 步骤三:指出问题

49

练习3-1步骤三种信号字眼与时态3.2 步骤四:研究目的

55

练习3-2研究导向及论文导向

59 3.3 步骤五:研究价值

60 3.4 步骤六:文章组织

63

练习3-3步骤三道步骤五

66 第四章 数学分析

69 4.1 “分析”章节的基本结构

69 4.2 时态

75

练习4-1时态

76 4.3 写作风格及常用句型

77 第五章 方法章节

81 5.1 基本内容及组织

81

练习5-1资料的顺序

84 5.2 实验程序的描述

84

练习5-2时态

86 5.3 对材料或设备的描述

88

练习5-3对材料和样本的描述

93

练习5-4方法章节

94 第六章 结果章节

98

54 vii

6.1 基本内容及结构

98 6.2 介绍研究结果

101 6.3 叙述研究结果

102 6.4 对研究结果的评论或说明

105

练习6-1评论的内容

107

练习6-2时态

112

练习6-3结果章节

115 第七章 讨论章节

117 7.1 基本内容及组织

118

练习7-1讨论章节的内容

120 7.2 常用句型与时态

122

练习7-2讨论章节常用句子

130 第八章 结论章节

132 8.1 基本内容及组织

133 8.2 时态

134 第九章 摘要

137 9.1 基本内容及组织

138

练习9-1摘要内容

139 9.2 时态

139

练习9-2时态

142

练习9-3摘要

144 第十章 会议简报

146 10.

1准备

146 10.

2练习

154 10.

3演讲

157 10.

4中国人做英文简报时注意事项

160

viii

ix

近年来国内科技研发人士以英文撰写研究论文或报告,以及在国际学术会议或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已经是很普遍的事。然而要写一篇期刊编辑愿意刊登的论文,除了论文内容要充实有创见外,写作技巧、遣词造句亦关系重大。中国人常说文章要‘信、达、雅’,对科技英文写作而言,正确、清楚、简洁是必备的条件,文句的典雅则在其次。一般的演讲要生动能吸引听众,在学术会议中发表论文或简报则略有不同,要求的是条理清楚,能在很短时间内将你的创见表达清楚。

个人在大学担任教职虽将近二十年,然而在撰写论文(及修订研究生论文)以及准备出国参加会议发表论文时,亦常还遭遇困扰。在学研究生或资浅的研发人员常将以英文撰写论文及简报论文视学畏途,能免则免。方克涛先生多年来在本校担任英文论文编辑,协助师生修改论文,同时亦在本校资讯工程研究所及电信工程研究所开课,指导研究生如何从事科技论文写作,经验丰富。不久前他将这些经验汇整起来写成《英文科技写作》一书出版,深受好评。现在他再进一步对科技专业人员在论文写作及龠议简报

x 方面需注意的原则及技巧写成专书。本书内容丰富,举例说明清晰,有条不紊,对于经常要撰写期刊论文的及在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的人士,可以说是一本可读性很高的参考书籍,特别向读者推荐之。

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咨询学院院长

魏哲和谨志

1996.06.03

xi

作者序

本书的完成得力于不少人的贡献与支持,在此深致谢意。

在撰写本书时,我曾经参考许多学者关于科技写作与演讲技巧的著作。我特别感激R.Weiberg及S.Buker,他们的著作为本书第二章到第七章所介绍的不少重点提供了基楚。我也很戚激T.Huckin、L.Olsen以及V.Booth他们的著作也使我受益良多。此外,本书第十章中的一些重点系拜Huckin、Olsen、Booth以及孔德文先生(C.Carelli)的著作所赐,尤其当初是孔先生使我开始注意会议简报及演讲技巧的重要性。关于上述作者的著作以及我在撰写本书时曾参阅的其它参考文献,在参考书目中部列出详细资料。

本书中例子及习题的内容系根据很多学者的专业著作,在此我要对这

xii 学者表示感谢。因学书中大部分的例子及习题的内容并没有直接引述原作者的写法,而都是经过修改以使文章的英文比较简单并适合教科书的用途,所以本书中的例子及习题都没有加上批注以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及出版资料。然而,每个章节的参考数据目录都列出作学该章节中例子及习题基楚的参考数据。此外,由于本书中的所有例子及习题都经本人改写,所以万一例子及习题的内容有任何错误,则全部是我个人的责任。

我再一次感谢郑光明先生的协助,他细心修改了本书的初稿并大幅改善了本书的中文。另外,我也感激桑惠敏教授、吴小婉小姐以及何志青教授关于本书初稿之许多宝贵的意见。

我还需要谢谢我内人欧柔婉小姐,她的支持使得本书之撰写能顺路完成。

最后,我非常感谢魏哲和教授所撰写的序言,还有彭松村教授所提供的评语。这两位教授的支持对本书的推广有很大的帮助。

方克涛

一九九六年写于新竹市

xiii

前言

近几年,随着台湾科技研究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生与专业学者得使用英文撰写研究报告,并在国际学术界发表自己重要的研究结果,以提升台湾的研究水平、促进国际学术交流。遗憾的是,虽然科技研究人员迫切需要英文写作的训练,然而到目前学止,大多数国内大学与专科学校的理工课程只强调专业的科技知识,而没有提供完善的语言训练。本书的目的在于以精简的方式来介绍国内科技研究人员在撰写英文研究报告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读者只要仔细研读本书所介绍的写作原则与常用句型,便能尽快掌握撰写英文科技研究报告的基本技巧。

本书以准备撰写英文论文或对英文论文有少许经验之科学、社会科学及举的专业研究人员与研究生学主要对象。不论是撰写研究报告、技术或项目报告、研究计划、硕博士论文,或是投稿于专业期刊之研究论文,本书所介绍的写作原则都应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本书也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英文会议简报的技巧。对于需要在国际讨论会议发表研究报告的研究人员而言,该章所提供的资料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xiv 本书为作者在1995年所出版的《英文科技写作》一书之姊妹篇。《英文科技写作》对于一般英文写作原则都有深入的讨论,而本书则主要讨论研究报告的结构以及常用句型,并针对研究报告不同章节里的标准段落组织、动词时态等等提供许多具体的应用原则。就许多方面而言,本书的内容和《英语科技写作》有密切的关系,就某些课题而言,《英文科技写作》已有详细的讨论,因此本书会在适当的地方建议读者参阅该书的内容。

想要加强自己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学生或研究人员其实很幸运,因学科技研究报告中所使用的英文相当标准化。在各种不同研究领域里所发表的研究论文中,常会出现相同的标准句型与论证模式。对于非以英文学母语的研究人员而言,这确实是好消息,只要掌握这些标准句型与论证模式,就能很快地提升自己的科技写作能力,并开始写出符合基本标准的英文研究论文。本书列有不少由不同研究领域的专业期刊摘录下来之科技英文的实例,以让读者有机会了解以英文学母语的专业研究人员如何应用本书所介绍的写作原则。此外,本书也提供许多习题,以帮助读者练习标准的句型及段落结构。

除了详读本书之外,学了更快、更有效地增进自己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读者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一.应多研读以英文学母语之专家所写的文章。开始阅读本书之前,应先到图书馆影印五六篇自己研究领域里以英文学母语的专家所出版的研究报告(如果你还是学生,那么可以请教授推荐几位资深专家的著作)。在阅读本书每个章节之后,读者也应参考自己所收集的文章,以比较这些文章的组织、写作风格、常用句型以及时态的用法和本书所介绍的典范之间的同异之处。如此一来,就能多方面加强自己的英文能力,例如:

■参考了更多专业研究人员所写的科技英文之后,读者便能更了解

专业研究人员应用本书所介绍的句型及论证模式的方式,并能进一步熟悉、应用这些句型及论证模式。 xv

■一般而言,本书所介绍的写作原则对各种研究领域都有效。尽管

如此,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有时还会有个别领域中约定俗成之独特的写作方式.假如一边研读本书的写作原则,一边比较自己研究领域中不同专家所写的文章,如此一来,就能很快发现自己的领域中是否有任何和本书所介绍之原则不同的特殊写作习惯。

■一般而言,文章读得越多,写作能力就会越好。不论是学生或专业研究人员,大家都应该养成时时阅读自己研究领域中资深学者所写的英文报告的习惯。只要常常阅读好的文章,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开始仿效那些文章中正确、流畅的英文。

二.练习,练习,再练习!在阅读本书时以及读完本书之后,应该常常拨出时间来练习撰写英文研究报告或报告中的不同章节,本书提供不少习题以帮助读者研习,但除了做这些习题之外,还要练习写自己的题目才是。例如,应尝试针对自己曾经进行的研究或实验或曾经参阅的研究资料写一篇简单的导论(只要写一两页即可),或针对自己熟悉的题目写一篇简短的‘研究回顾’(请记住:我们目的只是要练习,因此篇幅不必很长),然后,可以请一位教授或英文教师修改你的文章。也可以尝试学一些对自己研究领域完全不熟悉的朋友、同事或老师写一篇研究摘要。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训练方法,因学要训练自己写出清楚、结构严谨的文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尝试撰写一些连外行人都易于了解的文章(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训练自己撰写更清楚、结构更严谨的中文文章)。

请记住:要掌握任何一种技能,一定要多练习才行。如果我们要在半年或一年后参加一场一万公尺的赛跑,那么我们一定会在好几个月之前开始练习。同样地,如果我们以后打算写正式的英文研究报告,那么便应先好好地练习本书所介绍的基本写作技巧才是。

第13篇:如何写英文科技论文

英文科技论文心得体会

在完成这次作业的过程中,结合老师所讲内容,自己查阅内容以及他人的经验之谈,总结了这些体会。

无论写中文科技论文,还是写英文科技论文,最重要的是有清晰的思路,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文章的结构,然后在文章的结构中进行填充,其实就是将自己的知识整理的过程。

那英文文章是怎样布置结构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IMRaD形式(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ion),西方科技论文最通用的一种结构方式。IMRaD结构的逻辑性体现在能够让作者和读者有个清晰的思路,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    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答案就是Introduction 这个问题是怎么研究的?— 答案就是Materials and Methods 发现了什么?— 答案就是Results 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 答案就是Discuion 把这些回答完成了,文章基本就算完成了。按照这个结构整体规划论文,有一个方法值得借鉴,即剑桥大学爱希比教授提出的“概念图”。这个绘图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在一张大纸上写下文章题目,事先定好题目很重要,这是一篇文章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然后根据IMRaD的结构确定基本的段落主题,把它们写在不同的方框内。你可以记录任何你脑海中闪现的可以包括在该部分的内容,诸如段落标题、图表、需要进一步阐述的观点等等,把它们写在方框附近的圈内,并用箭头标示它们的所属方框。画概念图的阶段也是自由思考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不必拘泥于细节。哪些东西需要包括进文章?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 是找到某文献的原文?还是补画一张图表?或者需要再查找某个参考文献?当你发现自己需要再加进一个段落时那就在概念图中添一个新框。如果你发现原来的顺序需作调整,那就用箭头标示新的顺序。绘制概念图的过程看似儿童游戏,但其意义重大,它可以给你自由思考的空间,并通过图示的方式记录你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便是写论文的第一步:从整体考虑文章结构,思考各种组织文章的方法,准备好所需的资料,随时记录出现的新想法。采用这个方法,不论正式下笔时是从哪一部分写起,都能够做到大局不乱。以下对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及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逐一阐述。

题目

题目是一篇论文的高度概括,题目应该做到简单,醒目,明了和概括论文的主要目的,切忌:大,空,不符合内容,例如“XXXXX系统”,这样的题目就有些太大,论文内容是否可以做到这个系统的级别?“XXXXXXX方面的技术”,这样的表达偏模糊,一般论文中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技术的时候,才用这类题目,但是如果有多种技术的话,建议分开两篇文章写,一是保证论文的数量,而是保证每个方法有足够的篇幅论述。

摘要

摘要应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摘要中应该包括文章主题,所属领域,研究对象,文章理论,实验结果,结论及其他有意义的观点。这样的摘要才能简洁、明了的概括全文内容。其实摘要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的IMRaD结构:为什么做这个研究?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结果?结论是什么?这些问题逐一回答了,摘要就写完整了。毕竟使用英文写摘要和使用中文写摘要是不同,至少在语言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列出一些摘要常用的词汇。

1)引言部分

回顾研究背景:常用词汇有:review,summary. present,outline,describe,abstract等。

1.2阐明写作或研究目的:常用词汇有:动词seek. aim等,名词purpose,aim,objective,attempt等,另外还可以用动词不定式作表语或目的状语来表达。

对结构式摘要而言,因在Objective项下,故直接用动词不定式的一般式主动语态,如to explore„.to probe„,to study„,to investigate„等。行为的主体不再引出。

1.3 介绍研究范围:常用的词汇有:contain,cover,include,study,present,include,等。

1.3介绍重点内容:常用的词汇有:concentrate.focus,emphasize,emphasis,attention等;常用结构有:attention is concentration on...,there is a focus on„。attention is paid to„,the emphasis is on...。

2)方法部分

2.1 介绍研究或试验过程:常用词汇有:test,study,investigate,examine,experiment,discu,consider,analyze,analysis,state,develop等。

2.2说明研究或试验方法:常用词汇有:measure,estimate,calculate等。 2.3介绍应用、用途:常用词汇有:use,apply, application等.

2.4介绍观察或证明过程:常用词汇有:show, observe,find,note,demonstrate,indicate,exhibit, point out等。

2.5介绍运算和计量过程:常用词汇有:calculate, estimate,measure,determine等。

2.6介绍评估和比较过程:常用词汇有:evaluate, ae,compare,agree with等。

3)结果部分 3.1展示研究结果:常用词汇有:show,result, present等。

3.2 介绍结论:常用词汇有:summary,introduce, conclude,arrive at等。

4 )结论部分

4.1陈述论文的论点和作者的观点:常用词汇有: present,describe,report,introduce,explain,illustrate, deal with,suggest,expect等。

4.2 阐明论证与依据:常用词汇有:support, provide,indicate,identify,find,demonstrate,confirm, clarify,Be based on,based on,take as reference等。

4.3 推荐和建议:常用词汇有:suggest,suggestion, propose,neceity.expect,neceary,recommend.recommendation等。

4.3介绍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方向和关键问题:常用词汇有:need,neceity,requim,neceary, desirable,expect,important等。

引言:

引言其实全文的概述,一般介绍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综述,论文讨论问题的提出,以及论文主要要做哪些工作,国内外水平的概括,在叙述国内外研究水平的时候,要和最后的参考文献对应。

写这一部分应该尽量简炼。好的起始句非常重要,因为Introduction应该吸引读者而不是让读者生厌。有许多论文以“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 is important”开头,这样的起始让读者还没进入正文就开始打哈欠。在Introduction这一部分可以简单介绍你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也可以不介绍结论而只介绍研究方法。读者读完Introduction之后看论文的其它部分不应该再有惊奇的发现,因为读科技论文和读侦探小说不一样,读者希望在开头就知道结果。

我们可以将引言的内容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来安排。第一层由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等内容组成,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最后是引言的结尾,可以介绍一下论文的组成部分。

第一层:1) Introducing the general research area including its background, importance, previous

and research

present

in

level

of this development„„„„„„„„„„„„„„„„„„„„„„„2) Reviewing area„„„„„„„„„„„„„„„„„„„„„„„„„„第二层: Indicating the problem that has not been solved by previous research, raising a relevant question „„„„„„„„„„„„„„„„„„„„„„„„„„„„„„„„„„„„„„„„„„„„„„„„„„„„„„„„„„„„„„„„„„„„„„„第三层:Specifying the purpose of your research„„„„„„„„„„„„„„„„„„„„„„„„„„„„„„„„„„„„„„„„„„第四层:1) Announcing your major findings „„„„„„„„„„„„„„„„„„„„„„„„„„„„„„„„„„„„„„„„„2) Outlining the contents of your paper „„„„„„„„„„„„„„„„„„„„„„„„„„„„„„„„„„„„„„„„„„„„„„„„„„„„„„„„„„„„„„„„„„„

值得注意的是,引言中各个层次所占的篇幅可以有很大差别。这一点与摘要大不一样,摘要中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项内容各自所占的篇幅大体比例一样(见7.2节)。而在引言中,第一个层次往往占去大部分篇幅。对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研究目的可能会比较简短。

引言与摘要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摘要中必须把主要研究结果列出,而在引言中(如果摘要与正文一同登出)结果则可以省略不写,这是因为正文中专门有一节写结果(results),不必在引言中重复。

方法

研究方法(Method)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工作具备的基本前提或条件,如实验材料、实验场所、设备器材等。 (2)采样、实验、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技术处理的方法与过程。 (3)理论分析,包括理论依据、基本原理、公式推导、数理模型等。 采样与实验过程,要根据先后顺序或步骤进行描述。例1选自描述对千屈莱这种植物生长的采样与实验过程。

采用被动语态的过去式是描述实验方法与过程时最典型的句子结构特点。这并不是科技英语写作中的什么规定或者原则,而是因为在描述实验过程或方法时,句子中的主题或中心是实验材料、场地和方法本身,表达“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之意,而不是表达“谁做了什么”。因此,在描述方法时,常将实验材料或受试者作为主语,谓语动词自然要用被动语态。

结果

在结果部分只需要如实地汇报结果或数据即可,无需加入自己的解释 — 让结果和数据来表达研究结论。这一部分通常会包含图表。读者在阅读一篇论文时,往往看完题目和摘要后就会浏览所有图表,有进一步兴趣才会再读文章的其他部分,所以图表非常重要。它们不仅应该简明、清晰、准确,还应该完整,即每一个图表均应有详尽说明 — 读者即使不看论文的文字部分也能够理解图表所要传达的信息。图表的顺序也很重要,它们应该体现行文的逻辑。有些作者习惯于将一系列图表陈列在一起,不在表头作解释,仅在文字中简单地进行介绍,期待读者自己去研究理解各个图表 —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讨论

Discuion是论文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人普遍感到难写的部分,其内容可能包括: 提炼原理,揭示关联,进行归纳 提出分析、模型或理论解释结果(results)与作者的分析、模型或理论之间的联系 。因为掺进了作者的观点和解释,这一部分在行文时需要注意语气,不可夸张;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无关紧要或并不相关的内容。

结论

学术文章的结论部分(Conclusion)是作者对有关研究课题进行的总体性讨论。结论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它反映本研究课题的价值,同时对以后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文章中的Discuion一节已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和总结,那么Conclusion则可以比较简短。

从某种意义上说,Conclusion与Introduction遥相呼应,因为Introduction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那么Conclusion要告诉读者这些目的是否达到,在研究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结果,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价值和意义,研究过程中存在或发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建议如何解决等。

结论部分的内容与结构布局:一般来说,结论部分的具体内容及其组织框架如下。

(1) 概括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结果及其意义与价值。(2) 比较具体地说明本研究证明了什么假设或理论,得出了什么结论,研究结果有何实用价值,有何创造性成果或见解,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有何应用前景等。(3) 与他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4) 本课题的局限性、不足之处,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5)展望前景,或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上面五项内容中,第

一、二项是必不可少的。

三、

四、五项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第14篇: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动力。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有利也有弊、有益也有害。

益处:

1、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高速增长,人类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2、社会生产和分工变成世界范围内地区间的分工,人类生产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增强。

3、人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

4、人类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越来越高。

6、人类认识自我、获取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多,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7、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发展好完善。

弊端:

1、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类自我毁灭成为可能甚至成为现实,比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等)。

2、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全世界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

3、加快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加速了地球的灭亡。

4、新的生理疾病频繁出现而且难以治疗,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比如癌症、不育症等。

5、各种精神疾病患病人数大幅增加,如精神抑郁症、狂躁症、孤独症、幻想症等。

6、增强了人类对科技软硬件的依赖性,人的自然基本生存技能、感知能力、以及抵抗力降低了,有些甚至消失了。

7、人们之间关系更加冷漠了。

第15篇:中国加入东盟的利弊英文讲稿

Analysis of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China cooperation with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Members: XX

XXX

XXX

XX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ASEAN, CAFT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FTA 1,About ASEAN:It is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grouping of 10 countries located in southeast Asia, which was formed in 1967 by Thailand, Singapore, the Philippine and so on .the basic objective of ASEAN are to foster free trade between member countries and to achieve cooperation in their industrial policies.2,About CAFTA:Our primer minister zhurongji put forwar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onception in China-ASEAN leaders meeting in 2000.it has formed formally on 2010.1.1.About 1.9 billion people benefit from this organize.The china-ASEAN is now the world’s largest free trade and in the developing of the largest free trade area ,besides ,it is also the third largest trade area .It is the neceary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ts aims include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social progre, cultural development among its members, the protection of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the region, and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member countries to discu difference peacefully.3, The present situation: Bilateral trade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us both important trade partner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more than 20% of trade.For 20 years, the China and the ASEAN investment continues to expand.Lower tariffs, trade in goods is developing rapidly.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re going well

The advantage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CAFTA 1.China can attract mor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realizes the ‘going out’ strategy China is already the country to at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But the stimulation provided by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will attract more foreign investment.Start a free trade area will bring to Chinese firms a more broad and convenient regional market.We can also enjoy more preferential tariff policies, and avoid some trade barriers put forward by develop countries.2.Optimize China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On China and ASEAN, China Has huge manufacturing and advantages, and some ASEAN countries have a relatively well-developed service advantages, such as Singapore.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relatively backward cost of raw materials and human power resources.After enjoying ASEAN, China can change 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into capital or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Th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in eastern China will transfer to some relative backward countries in ASEAN.3.Helping to accelerate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SEAN, will contribute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growth and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and also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tariff and non-tariff barriers, achieved the further flows of the goods, services, labor, capital ,it can improve domestic competition, and helping to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 of China\'s market. 4.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provide a wide market for the Chinese companies ,Free trade area offers a wide range of market-based for Chinese products sold in Southeast Asia , and had a great impact on it , it can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Southeast Asia and to expand our sales market of goods

5.Conductive to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sources China and ASEAN are similar with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most of them ar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have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SEAN ,Strengthen our economic ties with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China\'s economic advantages ,Free Trade Area will enable the parties to obtain \"trade creation benefits \",\"Investment growth \",\"Economies of scale\" 6.Helping to create a stable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for our country

Improve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China and ASEAN and international voice ,Helping to Promote China-ASEAN good-neighborly partnership of mutual trust between the countries of the development.And helping to Asia, especially East Asia\'s peace and stability, creating a re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s fo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an orderly, stable environment for our country

The disadvantages of China cooperate with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these industries will be liberalized.ASEAN will enter China in competition with domestic related industries, thus causing a greater impact on domestic services industry.3.ASEAN economic fluctuations may adversely affection to Chinese economy.Sinc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has brought great opportunities to students.2.Strengthen understanding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ASEAN.Including foreign affairs knowledge, social knowledge,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human geography knowledge.3.Learn foreign languages well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ASEAN cooperation, ASEAN countries languages such as Vietnamese, Thai, Indonesian and other foreign languages will be more important.English penetration in ASEAN countries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well.In shor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here are enormous benefits for both, and we can not ignore conflicts.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China and ASEAN governments face new challenges. In order to achieve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make a great succe , They should known \"How to profit and avoid lo\" So they must promote their political wisdom, collaboration, integrity spirit .

第16篇:支教利弊

支教的利于弊

实习支教活动已进行了三个多月,对于支教的利于弊自己多少有一点点感悟,又结合了其他同学的一些观点,反映给老师。

先谈一下有利的地方。

首先,支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锻炼。从对课堂的把控,上课的感觉,与别人交流的能力经过了这三个月的自我学习和培养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他们明显感觉到我的语言能力变强了。还有与语言不通的人的交流方式和方法也学到了很多。还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了新疆,认识了维吾尔族同胞。也增强了我们的警惕性,让我们更加坚强。 以前我对路的记忆不好,来到了陌生的环境我开始强迫自己认路、记路,我们点的人一起出去,大家都增强了警惕性,比以前更加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环境。支教还锻炼了我们与人相处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点的人来自两个不同的专业,有文有理,有男有女,大家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如果大家有矛盾,互相挑剔就寸步难行。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们从有点陌生的同学变成了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大家都想平安顺利的度过支教生活,所以有些小摩擦大家都相互忍让、自我控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关于独立生活,以前虽然大家都住校,都有离开家的经历,但都没有感受过自己打水,自己买菜,自己做饭的生活,而且在南疆这个特殊的地方更是锻炼了我们把自己照顾好的能力。以前,我们大部分同学在家做饭的次数都比较少,来到这以后,大家出于强迫和无奈不得不动起手来自己下厨做饭,经过不断的尝试,从最初连米都煮不好,到最后抓饭、拉面、烙饼无所不会,我们真的长大了,都想着回家为父母做一些拿手菜。最开始买菜大家都不好意思讲价,不知道怎么讲价,买的菜也不是特别好,现在我们个个都成了砍价的高手,不仅讲了价,还总能让卖家多送几根黄瓜、葱之类的。以前在家里享受优等的待遇,吃饭等问题多少有一点挑剔,现在自己做,菜的种类也少,慢慢就不挑了,有什么吃什么,吃饱才是硬道理。关于住宿环境只能听从学校安排,蚊虫多,每天都是一身包,慢慢也不在意了。对吃住的要求低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高了,也更加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

其次,支教对我们这种农村维族中学的维族学生是有意义的。我不敢说对南疆的学生有意义,因为有的学校大部分是汉人,支教生也不怎么上课。但对于我们这种农村中学,整个镇都没有几个汉族人,学校没有一个汉族老师,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用汉语和汉族人交流过。我们的到来让他们先是感到新鲜,慢慢的感到喜欢。我们给他们带来的东西是其他老师给不了的,是无可替代的。我们的到来改变了他们对其他民族的看法,消除了对汉族的恐惧。增进了民族之间的感情。我们在上课过程中还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教他们简单的英语,听外国的歌曲,给他们讲大学的事,看其他地方的照片,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认识,有了向往。我们还经常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提升汉语,纠正口音,提高成绩。在平时我们经常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疯,教他们唱歌,让他们更放得开。我们的种种努力不仅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还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

还有支教对于农村中学的学校是有益的。我们支教的学校比较缺少老师,到现在全校还有大概20几名老师的空缺。我们的到来,减轻了一点教师的工作压力,促进了学校的汉语教学。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我们多次参与评委和参加表演,不管是汉语歌曲还是太极拳表演都让学生耳目一新,为学校活动增光添彩。我们还为学校的双语组布置了办公室,是双语组的装扮焕然一新,充满了文化氛围。陈向南和童丹的多幅字画更是成为全校的焦点。

支教活动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所以它一定有很多有益的地方,关于支教的利,我就只从以上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现在讲一下我眼中支教的弊。

首先,也是最主要我们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在新疆呆了三年,对恐怖分子的罪行早已是深恶痛绝,从比较安全的北疆来到南疆大家都感到缺少一种安全感,几次震惊全国的暴恐事件让自己和家人都十分担心,提心吊胆。前段时间突然全市放假和封校更是让我们不知所措,也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不敢出去买东西使我们的生活用品和蔬菜极度匮乏,甚至几周都不能出去洗澡。部分地区断网,平民遭到袭击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我们是莎车县唯一的村中学支教生,学校没有报警系统,周围找不到警察局,学校的防卫力量薄弱让我们人心惶惶。

其次,指教条件差异明显。有很多被分到农三师的同学他们生活较为悠闲,课程少,甚至几乎没课,宿舍有网络,有独立卫浴、液晶电视、汉餐食堂、室内体育馆,学校大部分是汉族学生、汉族老师,吃得好住得好有相对比较安全。他们的条件太过突出让其他同学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有可能成为以后支教生拼命争抢的地方,是一个“安全隐患”。

关于支教的利于弊我只能用自己比较浅薄片面的观点来尽量阐述自己这三个多月的见闻和感悟。望老师谅解,给予批评指正。

第17篇:高考制度利弊

外国校长谈中国高考制度的利弊

前些时候陪着一位国外著名大学校长吃饭,随后参观了清华的医学生物学院。 中间聊到各国的教育及考试制度,特别是有关高考方面的问题。

国外校长对中国教育现状相当熟悉。他说,马上中国要高考了,很多年轻的孩子们又要在夏天的炎热中忍受煎熬了。历史地看,这一制度有利也有弊,但从现实的角度去观察,似乎弊大于利。

先谈有利的方面。

世界的本源是四本经书,所有当代人的文化心态、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无不由此而生。欧美是圣经,中东是古兰经,远东是佛经,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与世界观来源于易经。易经,有两个特点,一是破坏了人类对规律性的认识,二是是摧毁了关于公正的理念。由此,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文化上看,轻视规律与法律,长久地无从建立科学与法制的社会;二是忽视公平与公正的意识,易经的本质是一种以投机取巧为手段,追求效率至上不计公平的变通学。中国人可能是这人世界上最热衷于变通的民族,也是人类中一支原则性不足,灵活性有余的人种。办事喜欢找熟人,排队喜欢加塞,公事私办,穿越制度,缺少公益意识,缺乏公平观念,所有这一切,都与易经有关。千年来,由于社会文化不重公平与公正,而各朝各代的政府为了加强对大一统国家的控制,又必须建立强大的官僚体系,这当中存在矛盾。如何选拔优秀的人才成为合格的官僚,开始为所有家天下之中的皇室所关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们中国人发明了科举制度。事实上,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易经社会所形成的诸多不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制度也是你们这个民族千年来惟一比较公平与公正的制度。从当年的科举,到今天的高考,中华民族只是在这一点上,延续与维持着特定但范围很狭窄的公平。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人连这一制度也破坏掉的话,那么中国社会将走向何处,很难知晓。

再说高考的弊端

这位外国大学校长以一种自豪的口气谈到,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目前拥有十三亿多的人口,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专家数量甚至超过了我们国家的总人口。我们国家,人口2200万不到,和北京及周边的人口数量差不多,可从1915年以来,我们国家已经有了8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遗憾的是,你们的教育体制至今仍未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来。中国在体育与经济等方面,很多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惟独在科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这里的教授与科学家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的距离。初想起来,这一切都很奇怪。事实上,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中国家庭一向把教育看得最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为世人所公认,为什么从鲁迅的年代开始,直到今天,这么努力的中国就拿不到诺贝尔奖金呢?相关的答案很多。而我们的答案是,你们的高考制度有问题,这个制度阻碍了你们国家出现具有创造性的学术人才。

根据诺贝尔先生的遗嘱,其奖金是颁发给那些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而学术成就主要来自于人类的创造性,来自于相对宽松的研究体制与环境。我们国家的Adelaide大学出了4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前些时候,我曾和该校的校长见面,也聊到了,为什么中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始终无缘诺贝尔奖金。后来我们的共识是,那里的高考制度断送了有关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一切希望。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正,中国人维系了当年的科举,也就是目前的高考制度,但这个制度的一个特点是,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有关答案的体系。这意味着,在中国学习与研究,一切都必须是有答案的。如果不按照答案去考试的话,你不会有成绩。我们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知识是有答案的呢?学问与学术进入到了高端之后,很多问题是多解,甚至是无解的。以自然科学为例,高端的知识,50%是没有答案的,人文科学

领域里,有答案的知识恐怕不会超过70%,至于说到社会科学,那就更加缥缈虚无了,几乎没有一个问题是有答案的,能有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已属不错了。

高考制度的一个最大的害处在于,将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给固化了,考试中,所有的问题都只能有一个答案。在这方面,我们国外教育者深有体会,凡是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凡是那些具有答案的考试,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能够比得上你们中国的。比如那些奥林匹克式的知识竞赛,你们中国年轻人可以包揽所有的奖章。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进入到一种更高端更自由的学术环境时,你们中国考试制度所产生的后遗症立刻显现了。你们的学者通常不会研究,因为这些人的思想定式仍然停留在寻找答案的阶段。

最后,那个海外的大学校长做了一个预言,什么时候,你们中国消灭了高考制度,什么时候你们国家就有望冲击诺贝尔奖金,并最终赢得全球学术界发自内心的认可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环球网论坛(http://bbs.huanqiu.com)

相信,那一天快到了,他说。

第18篇:全球化利弊

全球化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竞争舞台。然而, 经济全球化衬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带来的利弊, 这样有助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进程中把握机遇、避开风险, 从而才能健康地发展 。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福还是祸, 是利还是弊?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作出不尽相同的回答。对于“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学术界的观点不尽一致。国际上基本认可的“ 经济全球化” , 是指生产要素不断走向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经济利益相互交错和各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日益走向一致的一种趋势。其总体特征是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就全球传播范围来说,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一是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二是世界性的分工已经形成, 生产活动已经全球化。三是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 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四是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 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五是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六是世界经济体系不断扩大,全球经济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论坛前主席施瓦布的一番话很有指导性。他说,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现实,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既然经济全球化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都必须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 以兴利除弊, 达到既能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又能够尽量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益

一、发展中国家的一朵血玫瑰

国内现在有一种观点, 经济全球化只会对发达国家有利, 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似乎可以看作“悲观论” 他们更关注的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效应。这个问题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话来回答, 也不合适衡量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与得失, 关键是经济全球化究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哪些机遇滞来了哪些风险或者说冲击。事实上, 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不失时机地快速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资金和技术, 并得到生产和管理上的帮助和协作, 从而提高了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中国和东南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而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发展。因此, 从总体说,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因此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 ( 2850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成本在6年间增加了6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 国际私人资本构成中, 国际私人资本已占85%。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快更多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今天, 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某种程度上会加速或延缓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且是倍增或倍减的关系。谁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 谁就拥有主导权。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后, 发展中国家能花较小的代价获取更多更好的技术, 这种技术, 是他们目前国内无法研究出来的, 或者即使研究出来, 也要过上好几年。管理经验的有效获得也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经营的道路。这是发展中国家无法拒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第三, 经济全球化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矛盾。世界上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是令政府十分头痛的问题, 而且, 就业问题一旦解决不好, 还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经济全球化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有资料显示, 由于上述经济地区的发展,近1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提高了14%以上。

第四,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起步较晚, 目前发展水平较低, 普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从发展趋势看, 由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更积极地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时代指日可待。

第五, 经济全球化优化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太完善, 主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 第二产业不发达, 第三产业发展又不快。同时, 基础产业的瓶颈现象也十分严重。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 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本国, 这仍不失为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高速和优化的捷径。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还有不可低估的风险, 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一场灾难。从泰国发端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即为例证。1997年7月2日, 泰国央行在汇市抛售泰株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利, 泰株一日之间贬值15%。由此开始, 货币贬值如风暴般席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各国, 使整个地区经济陷人衰退。从这金融领域便可将负面影响窥见一斑。金融领域某一方面的崩溃往往会带来多末诺骨牌式的金融和经济“陷落”。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可归结如下。

首先,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威胁是国家主权受到了冲击和削弱。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内市场力量的加强, 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大公司的不断扩张,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这种情况显然与国家主权观念相悖。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一些国家专有的政治权力,比如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领土完整等最为敏感的可题就有了被国际共同体特别是一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干预的可能。这种干预时有发生, 从根本上冲击了主权的绝对性。

其次,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由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 所以它们往往遭到不公正对待,甚至被伤害, 成为经济全球化代价的主要承担者。在世界市场的全面竞争中, 由于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作用相对下降, 科学技术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 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另外, 在国际社会中起重大协调作用的国际组织, 大都为发达国家所控制, 它们制订的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往往客观上有利于发达国家,有利于巩固发达国家左右国际事务的权力和地位。当代贸易、金融、环境、人权等领域都反映了这一特点,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才会感到压抑、不满, 从而引发更多的矛盾和磨擦, 导致国际社会不稳定。

最后, 还有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两极分化, 而且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这就是说, 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经济全球化是一朵血玫瑰,为了得到它, 付出代价在所难免。

二、发达国家的一只掺了黄沙的香摸模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 显然十分有利。这是因为当代世界经济是由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发达国家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直接推动者, 更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享受到的好处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有利于发达国家谋取和维护全球经济霸权。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优势, 增强在新兴领域的实力, 进一步拉大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将其遏制在“ 边缘地带” 。而且, 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 使它们凭借各自的经济实力, 积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扩大经济势力范围, 在全球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 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发达国家在谋取和维护全球经济霸权是别有用心的, 主要目的是要获得对发展中国家甚至其他不太发达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全球化只是发达国家对外扩张的手段, 丝毫不意味着它们完全打开了国门。因此, 伴随着全球化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其手段之一, 就是对“ 违反”发达国家所谓的贸易保护法的国家和企业进行制裁。他们把本国法律国际化, 使之成为各国必须遵守的贸易规范。同时还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设置重重障碍和苛刻条件, 直接控制和干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巩固其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

其次, 有利于发达国家成为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 而且也成为国际贸易的垄断者。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 使国际贸易增长迅速, 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然而, 发达国家从中捞到的好处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一方面, 贸易自由化会极大地促进发达国家出口的增长。美、日、欧三方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高达50%以上, 全球贸易实际上主要为这三方垄断。因为除了一般贸易外, 上述发达国家的科技开发和应用更加直接地促进了自身以及全球贸易的发展。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 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地区经贸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从而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拓展。

再次,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扩张, 并使其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用越来越大, 始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

最后, 经济全球化促使发达国家经济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在高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 研究开发和生产出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新产品, 并及时推向市场,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然, 经济全球化在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同时, 难免也会有一些不利影响,但这些不利因素相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是发达国家的就业问题。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尖刻地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失业人数激增。比如,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可能使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量下降。此外, 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冲击, 可能会对发达国家的工资和收入水平有一些负面影响。

不过总的来说,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投资, 其带给发达国家的巨大经济利益远远超过对发达国家就业和工资水平所带来的微不足道的冲击。用带有黄沙的香膜膜来比喻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是再贴切不过了。香膜摸虽然十分诱人, 利益十分可观, 可总感觉掺了黄沙一样, 有那么一点不如意, 让人吃了还要刷牙。

但是正如前面所述, 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处境和地位是很不相同的,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要遭遇比发达国家更多的风险。所以,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规则和机制, 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19篇:全球化利弊

526 508 532

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我国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体系转型、和谐世界建设与人类文明进步。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一)促进发展模式创新。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二)促进国际利益融合。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谋霸权、搞对抗,坚持集团政治和冷战思维越来越不得人心。

(三)促进安全内涵扩展。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

(四)促进国家主权转移。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仅1990至1998年,国际组织就从26656个增至4835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5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WTO在其《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全面规定了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决执行与监督以及救济办法等,并专门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SB)。

(五)推进国际体系转型。现行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主导、国家间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国际组织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和“问题国家”得不到有效制约。现行国际体系在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方面日渐乏力,其调整、完善和转型乃大势所趋。

(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超越。

我们在看到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逐渐积累的负面作用也不能忽视。

(一)经济危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长484 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终会威胁全球与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大量外移,失业问题突显,社会风潮增多。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大。

(三)大国对抗。有的国家背离全球化的演进方向、背离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没有放弃搞霸权主义,没有放弃搞战略扩张,没有放弃搞军备竞赛,没有放弃遏制其他新兴大国。特别是它还将在一二十年内保持战略优势,一旦摆脱当前的战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国对抗的可能,那将对国际体系的转型、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严重危害。

(四)地区动荡。全球化中边缘化的国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可能使用21世纪头20年内地区热点不是随全球化深入逐步减少而是继续增多,使地区热点对全球安全形势的牵动作用增大,使国际形势在总体和平状态下局部动荡继续加剧。

完善国家发展观、利益观、安全观、主权观与国际秩序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化发展间良性互动。摒弃绝对排外的国家利益观,远离霸权主义那种维护一己私利的国家利益观,把更多的全球利益和地区利益纳入国家利益视野,在推进与外部世界互利共赢中发展并延伸国家利益。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互动增强,要善于利用全球化机遇促进国内发展,善于利用全球化压力推进国内制度创新,善于规避全球化风险

第20篇:跨国公司利弊

一、对跨国公司地位的最新认识

1、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主体

新世纪的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异常活跃,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是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荦荦大者,不仅在幕后推动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准则的发展,还直接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跨国公司500强企业的领导人(包括董事长和总经理们),出访各国时大多能直接与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对话。各国首脑外交的主要随行人员是其国内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领导人。跨国公司富可敌国。全球前100大经济实体中,跨国公司企业一共占了29席。埃克森美孚公司在2001年的增加值超过了当年巴基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主题是:“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该报告认为: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长,在国际化生产、销售、出口、就业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约有6.5万家,共拥有约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2001年,跨国公司外国分支机构的雇员约5400万,而1990年只有2400万。2001年,跨国公司的全球销售额约为19万亿美元,是同期全球出口额的两倍多。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分别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0和全球出口总量的1/3。如果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包、生产许可证发放、合同制造商等活动都考虑在内,那么,跨国公司占全球gdp的份额就会更高。在向外国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及加强国际市场联系方面,外国直接投资已经超过贸易,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

跨国公司不仅推动经济全球化规则(如wto规则体系)的制定,而且对这些规则的执行、运用和监督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一国如违背wto原则或开放承诺,跨国公司往往是初级原告。

3、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影响全球商业文化

虽有企业腐败和造假帐的现象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跨国公司是市场经济400年培育出来的精英组织。决策民主和管理科学是其主流。现代企业制度能最好体现在跨国公司身上。各国企业的管理、培训和发展,无不效仿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之间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和借鉴。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对现代生活伦理、商业模式、工作节奏、教育和科技和法制建设都有直接的影响。

4、中小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增大

目前人们的视线主要集中在6.5万家有一定规模的跨国公司身上。而近10年来,中小跨国公司同样在投资、贸易、科技、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其业务的世界性,一开始就是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的发展中壮大。跨国公司中生与死、大与小的转化每天都在发生。

5、跨国公司的购并能力越来越强

跨国公司在产业、金融、贸易、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垄断能力越来越强。全球直接投资(fdi)和跨国并购(m&a)主要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跨国公司的购并力有时超过了经济的范畴。它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各国财政、选举、改革、研发、情报和武器的进步。

二、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发展趋势

1、跨国公司越来越看好的中国市场

2002年,中国fdi总额和fdi信心指数均位列世界第一。未来5年,中国利用外资的优势地位不会发生太大变化。5年以后也不会逆转。主要原因是中国入世后法律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回报率很高和中国政局及对外关系的稳定。

中国服务市场、资本市场、西部大市场、农业市场、教育市场等新型市场的扩大开放会制造新的投资“亮点”。中国承诺开放的产业或地域,跨国公司要进入;中国限制开放或暂不准进入的,跨国公司灵活变通也要力争进入。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美日欧三大经济区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内需求下降,连续两年全球外资流量锐减。彼消我长,国际资本有不请自来的苗头。

2、跨国公司将大量并购中国企业

2001年,我国以跨国并购形式吸引的外资不足引资总额的5%。但2002年,中国启动了资本市场, 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新法规,外国并购资本大量进入,占fdi的15%。随着国内生产能力的过剩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跨国并购将是中国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

跨国公司不仅关注中国市场的“热点”和“亮点”,还从中长期目标出发参与处置中国的“冷门”行业和“不良”资产。这一过程既可根据国际市场的差异盘活大量假不良资产,又可借机打破限制,抢先进入中国一部分尚未全部开放的领域。到2002年9月,外资参与处置我国不良资产超过230亿人民币。

3、跨国公司将进一步主导中国的出口

从1985年到2001年,中国的出口额由260亿美元上升到2662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48%。这一比重今后还有可能加大。

跨国公司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出口结构的改变。出口制成品分为四类:资源密集型产品、高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中国在出口产品的结构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口竞争力在高、中技术产品方面提高的速度尤其可观。这要归功于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跨国公司的市场导向。1985年,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9%。至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2%,而非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上升到87%。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也从1985年的3%提高到2000年的22%,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2000年中国出口的10种主要产品都是当今世界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产品。其中三种高技术产品——通信设备、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计算机零部件的出口比例占高技术产品总出口量的13%。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比例的提升速度标志着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从1996年的59%,上升到2000年的81%。以移动电话为例,过去5年中,该产品出口增加了6倍,2000年外资公司的产品出口所占份额达到96%。

4、跨国公司加速投资扩张,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中国

2001年以来,跨国公司不断在中国追加投资,战略重点向中国转移,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德国巴斯夫公司与扬子石化的石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德方投资近30亿美元。壳牌石油公司在广东的项目投资总额也将达到41亿美元。近期,摩托罗拉关闭了在欧美的工厂,却增资近20亿美元,在天津建立半导体集成生产中心和亚洲通信产品生产基地,并在北京成立了北亚中心总部。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初公布的调查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地区总部。跨国公司为何如此垂青中国?通用公司总裁瓦格纳说:“没有坚定的中国战略,就无法实现全球化。”

5、独资和控股企业增加产业垄断加强

入世以来,新合资浪潮以外资控股为多。独资企业总数在一年内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独资或合资控股不仅可使跨国公司保守其技术秘密,规避中外企业在制度、文化、经营理念等诸多方面差异导致的摩擦和矛盾,而且可使其在华投资更好地融入其全球战略。还可以通过对合资企业的增资扩股,乘中方企业追加资金不足而逼抢中方股份的手段,完成了对行业主导企业的控股合资,确立其产业内的垄断地位。无合资经验的跨国公司则通过兼并收购,实施股权控股。这在新开放的产业尤其如此。

6、投资趋向系统化,加强在华研发投入

大量投资性控股公司在华确立,表明跨国公司已转向全方位的系统化投资。投资公司可以统一协调其在华企业,使产品、服务、研发各环节得以协调,使产业辅射性控制功能明显增强。已有60余家跨国公司的高科技研究中心在中国设立。

7、扩大与非国有经济的合作

新开放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领域外商来华投资,越来越多地选择非国有企业作为伙伴。民营经济与国际资本结合的趋势还在加快发展。

8、投资重点产业仍在制造业,重点区域仍在东部

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的项目数量占全部外资项目的73%,2002年约占71%。近两年,外商在西部投资虽有所增加,但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在全国的比重中仍只有5%左右。

三、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要实现年均7.18%的gdp增幅至2020年翻两番,没有外资的参与是很难实现的。过去23年,外资对中国gdp的年均增长年均贡献率达1.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12%左右,今后仍将需要外资拉动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

在竞争和合作中,我国公司不断学习境外跨国公司的经验,积极调整,积极走出去,积极发展壮大,也成为后起的跨国经营企业。过去3年,“三资”企业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先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2002年投资报告,2001年,我国12家最大的国有企业向海外投资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拉丁美洲的对外投资。没有“引进来”的促进,“走出去”是难以想象的。

3、有利于国内各项体制改革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法律的制定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改革还因为参照了跨国公司带来的经验而少走了不少弯路。跨国公司还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了我国法治的建设和运行。

4、有利于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靠自身的力量已到了相对极限。国际市场可以帮助我们继续调整。而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一靠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和贸易,二靠我国公司“走出去”。

5、有利于促进研发和人才的培养

跨国公司的科研开发实力虽不能直接为我国服务,但其研发计划、管理模式和新成果的部分转让会使我们受到压力和启发。跨国公司已在我国建立了数十家高科技研究中心进行工程和软件开发。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还使其在华企业逐渐“本土化”,这不仅直接锻炼了我国2千多万不同层次的员工,而且促进了我国人才市场和人事制度的进步。跨国公司虽造成了人才的外流,但同时也为我国间接培养了各类人才。

6、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

跨国公司在全球雇佣了约5400万员工,其中2300万在中国。我国十分之一的就业是由“三资”企业解决的。“三资”企业上缴税收已占我国财政收入的17%。

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不利影响

1、享受优惠过多,利润外流,国内企业深感不公平

我国入世后在给予外商企业全面国民待遇的同时,又继续给予外商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许多省市区在实际工作还继续放宽优惠以扩大招商实绩。所以外资来华的回报率为世界最高。一方面造成了利税的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了国内企业竞争起点低,生产成本相对增加,引起了内资企业的不满。内资企业以不正当方式表示其不满,又造成了国内市场种种扭曲的竞争。外资高额回报最终还可能导致我国国际收支逆差。

2、可能造成新的结构性矛盾

跨国公司长期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将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新的不合理变化。并且到目前,跨国公司来华主要在制造业领域。由于绝大多数跨国公司不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所以所谓“世界工厂”只是“世界加工厂”。外资的进入并未直接地带动我国自主研发能力。

3、经济安全受损

一、跨国公司虽有不少研发机构设在中国,但这不能使其科研成果为中国服务。相反,服务于这些研发中心的中国雇员多为中国企事业单位转岗人员,他们还把原来的成果知识带到了外企。

二、跨国公司的在华信息部门和调查机构为国外情报机关提供了方便。中国各种商业机密和其他秘密对国外防范难度大大增加。

第三、外资在中国经济结构各项比重不断增加,使国外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加强。

4、金融抗**能力受到新考验

服务业的开放,尤其是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的开放,使中国抗击金融**冲击能力受到挑战。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拉美风暴没有严重影响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基本不接轨。但随着人民币逐渐国际化,金融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启动,安全问题随之而来,不是说开放就不安全,而是开放中防范意识、预警系统和保障措施应随之相应加强。

5、人才争夺更加激烈

跨国公司的人事制度无疑有很大的优越性和诱惑力。中国的人才流失为入世一年多来最大损失。金融、信息、管理、营销四大类专业人才大量“跳槽”的现象日趋恶化。由于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有规模竞争的实力,一些跨国公司在人才猎头方面还使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6、跨国公司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多

一些跨国公司造假,使我国利用外资的数字在外经贸部、工商局和税务局三个部门逐级“缩水”。实际的“实际利用外资”要比我们已知的少很多。不少跨国公司还在实物、技术上作假折价,又一次使我国引资数字大大缩水。

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经常实行垄断竞争手段,使广大中国中小企业生存困难。

一些跨国公司利用中国法制不全和官场腐败把大量不利环境的行业转移至中国,造成了大量洋污染和洋垃圾。跨国公司的行贿还增加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难度。一些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工会制度的落后,残酷剥削压迫员工,侵害中国公民人权。外来妹150余人被烧死,广东一省有2000余工人被非法搜身,许多员工被迫向老板下跪磕头。

总之,一些跨国公司没有给中国的商业文明、人权进步和法制健全带来积极的促进。

五、制定新的跨国公司对策的几个思考依据

1、处理好“利用外资”和“被外资利用”的关系

跨国公司绝无一个仅为帮助中国现代化而来。资本自产生之时,就是为利而来而往的。我们利用外资,也为外资所利用。只要有双赢,或多赢,放心“利用”无妨。

2、不开放是最大的不安全

古今中外,因开放而繁荣者不可胜数,因封闭而保全者闻所未闻。大国应有开放的气度和胸怀。我国过去因封闭而侥幸避开金融风暴的打击,不能作为拒绝开放的先例。

3、“放”与“防”的适度

我国有产业政策、产业指导目录和外资企业法律。主动在我,因时因事因地制宜,避短于前,扬长于后。

4、中国市场仍有很大的“容资”度

2001年,全球fdi总额为7351亿美元,中国利用fdi总额为468亿美元。2002年,全球约为7000亿,中国约为500亿。我国在全球利用外资速度的上升,引起了各国对外资优惠政策的增加,今后几年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地位不会突升,也不会突降。

无论从产业结构改造还是扩大出口,无论是开发落后地区还是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我国都必须扩大利用外资。同时,对国内民间资本应采取同样的优惠政策,启动一个巨大的国内资本市场以平衡国际资本。

5、依法管理

外资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也有我国原因。一是长期对国际竞争规则不熟,不知如何趋利弊害,二是我国体制自身的弊端给管理带来了漏洞。只要提高法治水平,改革人事制度,中国利用外资完全可以健康地、顺利地、可预见地和可持续地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科技利弊 范文英文.doc》
科技利弊 范文英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