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语文中考范文

2022-11-0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浙江省语文中考试题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200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温州市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尘封的心胸chǎng (1) 开,让狭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kuān (2) 容回归。这样, 一个多zī (3)

多彩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层层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鼻间醉人地萦rào (4) ,华丽的彩蝶就会在你的身边曼妙地起舞。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4分)

她 (1) ,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然熠熠生辉;她 (2) ,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流勇进,洗刷了百年的污浊;她

(3)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骤,挺起不屈的脊梁;她 (4) ,灼灼的光华穿透重重阴霾,熔铸了新的辉煌。 A.巍然屹立 B、蒸蒸日上 C、激流勇进 D、地大物博

3、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1)所谓伊人, ▲ 。 (《诗经﹒蒹葭》)

(2)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共看明月应垂泪, ▲ 。 (白居易《望月有感》)

(4)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咏梅》)

(5)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 ▲ ”,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6)在前不久的温州经济高峰论坛上,一位企业家在发言结束时说到:“转危为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 , ▲ ’来激励自己,勇敢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名著引领我们的人生。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 (1) 在《繁星﹒春水》中对母爱的深情歌颂引起了我们的共鸣;遇到挫折磨难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 (2) (填人名)的不屈意志激励我们去勇敢面对; 向往纯真的友谊时,鲁迅在《社戏》中所写的“我”与小伙伴们

(3)

的事情令我们羡慕不已;面对个人荣辱得失时,《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的“ (4) ”的胸怀令我们警醒。

5、家庭、家乡、国家,都是我们割舍不去的眷恋。请你参加与“家”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7分)

【温馨家庭】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A.妙手回春 B、家和万事兴 C、博古通今 D、举天地之正气

【文化家园】温州历史悠久,民俗独特。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字)。(2分) 标题: ▲

再现传统盛景的2009年温州“拦街福”开街已经十天,市民热情高涨,深深感受到了温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拦街福”是温州的传统习俗,始于宋,盛于清,流传至今。今年突出“传承文明、文化兴市”的主题,主要活动有拦街祈福、民俗文化展示、民间艺术展演等。到昨天为止,光顾“拦街福”的市民已达35万人次,现场每天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美丽祖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让我们一起创作一首小诗向祖国献礼。请仿照上下节把下面这首小诗补写完整。(3分) 寄祖国

(1) 你是一条大河,奔流不息, 在你的岸边,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 为你绽放我的心愿。

(2)你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

▲ ▲

(3)你就是我的祖国,美丽富饶, 在你的怀抱,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

为你奋斗是我的心愿。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2分) “绿色产业”完美转身 ——迅速崛起的温州森林旅游业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健康文明、绿色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到“天然氧吧”中去,共赴一场森林之约,已经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首选之一。

⑵温州公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市森林覆盖率近60%,已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2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市级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规划面积达59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 ⑶ 温州森林公园前身大都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当初,这些国有林场一方面面临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困局,另一方面却拥有良好的旅游吸引物——森林。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国有林场开始寻求变革: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1990年,全市第一个森林公园——雁荡山森林公园正式挂牌成立。

⑷近年来,温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建设和完善森林旅游设施,使森林旅游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市森林旅游游客接待量从2000年86万人次,增至2008年的300多万人次,总收入也从2000年的2600多万元,增至2008年的7.1亿元。 从“砍树卖木头”到“种树卖生态”,温州市的国有林场实现了“完美转身”,变成了喜迎四方客的森林公园。

⑸实现“完美转身”后,“ 不走寻常路”的温州人为促进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采取了许多创新措施。首先,精心打造森林旅游品牌,把森林旅游融入大旅游中去。2007年6月,在永嘉县的龙湾潭举办了温州市第一届森林旅游节。2008年5月,在苍南县玉苍山举办了温州市第二届森林旅游节,并升格为浙江省首届森林旅游节。2009年5月,在文成县举办了温州市第三届森林旅游节,规格再次提升,冠名为“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于是,温州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举办首届森林旅游节的龙湾潭森林公园,当年游客人数提高了3倍,门票收入是前一年的5倍多,一举成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

⑹不仅如此,市林业部门还组建了温州市森林旅游公司,与10家旅行社共同成立旅游“绿色联盟”。这样,加强了与市内外旅游业界的联络,实现了优势互补。

⑺与此同时,温州的森林旅游还以“体验、教育、健康”为主题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突破观光旅游的框框,相继开发了森林浴、野外探险、动植物考察、野营漂流、攀岩登高等典型森林旅游产品。 ⑻温州市正以“绿色、生态、自然”的开发理念,将生态文化融入森林旅游,把森林旅游成为全市旅游业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

(根据2009年5月15日《温州日报》有关材料改写)

6、阅读文章,说说第⑷段中加点的“完美转身”具体指什么。(3分)

7、温州市为促进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采取了哪三条具体措施?阅读⑸—⑺段作出回答。(3分)

8、文中第(3)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9、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请你就“温州森林旅游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条发现。(3分) 【链接材料】

材料一:2009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暨第五届浙江山水旅游节举行前夕,38位温州市民远离都市喧嚣来到铜铃山森林公园,并在“游客纪念林”种下了22棵金钱松,为景区增添新绿。 材料二:雁山云影,瓯水波光。五月中旬,温州市百名画家来到玉苍山、龙湾潭等森林公园采风、泼墨,将森林公园的美景尽情挥洒于纸上。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二)(18分) 老 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0、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3分)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 (1) → (2)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3)

→站在老屋门口

11、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2、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4分)

【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

13、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

14、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5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5分)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5、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16、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二)(13分)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 ▲ .(2)野芳发而幽香 ▲ .(3)朝而往,暮而归 ▲ .(4)弈者胜 ▲ .

18、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三)(10分) 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

②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③④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 (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①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 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 .(2)暇日无聊 ▲ .(3)元用素强记 ▲ .(4)取纸追书之 ▲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23、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3分)

四、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

语文参考答案

卷面书写5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1)敞 (2)宽 (3)姿 (4)绕

2、(1)D (2)C (3)A (4)B

3、(1)在水一方 (2)正是江南好风景 (3)一夜乡心五处同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4)只有香如故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1)冰心(谢婉莹、谢冰心) (2)保尔·柯察金(保尔) (3)一起看社戏(一起偷吃罗汉豆)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旷达 或:豁达乐观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或:以天下为己任)

5、B 市民热情高涨,感受文化魅力 或:再现传统,感受文化 或:“拦街福”开街十天,市民热情高涨

示例:在你的枝头,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快乐的小鸟,、为你歌唱是我的心愿。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6、温州的国有林场变成了森林公园。或:从“砍树卖木头”到“种树卖生态”。

7、(1)打造森林旅游品牌(举办森林旅游节) (2)组建森林旅游公司,成立旅游“绿色联盟” (3)开发典型的森林旅游产品(创新森林旅游产品)

8、“大都”一词是绝大部分的意思,在范围上作限制,说明温州森林公园的前身大部分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但不排除有例外,体现了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

9、温州人正以亲近森林、关爱森林等方式,与自然相亲相融。或: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温州人的青睐。 或:温州市民正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或:森林旅游影响了温州人的生态观念,促进了生态文化的形成。

10、(1)默默走近老屋 (2)抬脚跨进门槛 (3)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

11、既蕴含着作者回到老屋时涌起的亲切感,又蕴含着作者对老屋老去的惋惜之情。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12、示例一:A,“春燕衔泥”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建造新房时的不辞劳苦,满怀憧憬,读来真切感人。

示例二:B,“拍拍”、“指指”,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造好房子后的喜悦、自豪。

13、既指在我入睡后奶奶依然我唱着童谣,又指奶奶的童谣和奶奶的爱意深深地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14、示例一:我觉得作者这肃决定是对的。因为老屋虽老,却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好的居住条件,更需要有精神的家园,比如人们搬迁或远行时,总是对故园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作者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示例二: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是不妥的。虽然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使他的灵魂有了归宿,但是一味沉迷于过去,往往会牵绊住人生前进的步伐;时代在发展,拆除老屋,重建时尚的新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老屋还是应该拆的。

示例三: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不妥之处。道理在于: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不妥之处:人不能总停留在过去,拆除老屋,重建新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15、凄清(孤寂、凄凉、清冷)

16、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17、(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 (2)香花(花) (3)傍晚(黄昏、晚上) (4)下棋

18、C

19、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0、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21、(1)出使 (2)空闲(闲暇) (3)向来(一向、平时) (4)写(书写)

22、肃王看了,就拿起笔把他所缺的字全都补上,没有遗漏的。

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www.daodoc.com/zhongkao 免费下载

23、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强,而且不以此自夸。

四、写作(60分)

24、略

推荐第2篇: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8杭州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一、(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语句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suó)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 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zǎi)0

B.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 (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 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C.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 (pèi)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 漠不久就变成了绚 (xuàn)丽的花海。

D.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ch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lěi)月的执着坚守, 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十几载的航天人。 【答案】D 【解析】A选项应为追溯(sù ),因此不选;B选项应为栖(qī)息,因此不选;C选项 应为突如其来,亦不选,D选项无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当今的艺术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盛宴。舞台上寸寧寧學的灯光,3D电影院 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 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技术到底等f 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吁平、等,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 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仿佛 B.扑朔迷离 C.赋予 D.神秘莫测 【答案】B 【解析】B项“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能用 来形容灯泡,应该为“光怪陆离”,其他三项正确。 3.文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① B,② C.⑧ D.④ 【答案】A 【解析】A①处等和省略号作用重复了,其他三项无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州创业,去年海外人才 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大部 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C。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答案】C 【解析】病句题属于稍微有难度一些的题型,但是中考这几个句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 判断时,我们主要要注意抓住句子的主干成分。A选项,错误的原因就在于搭配不当,不能 够创造进程,应该改为加快进程。B选项,缺少主语,导致和受同时出现,让句子没有主语 了,删掉一个就可以。D选项,第一个分句属于句式杂糅,《报告》既作发布的宾语又做显 示的主语,要在发布后面加“的”使句子结构完整。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成语“舍生取义” “老骥伏枥” “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 “伯乐相 马” “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 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B 【解析】文学常识题,难度不大,但考试范围比较广。因此需要侧重日常的枳累。在这套

题 中,典故并不出自于伯乐相马,而出自于塞翁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崔颢《黄鹤楼》)

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失马。而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 (3)

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 ____________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 了阻止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选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5) 不管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都能泰然处之,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选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答案】(1)白云千载空悠悠

(2) 生子当如孙仲谋 (3) 枯藤老树昏鸦 (4) 醉翁之意不在酒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诗词的积累以及理解运用能力。前三题主要考察对诗词的积累、记忆 的能力,后两题在诗词记忆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理解诗词内涵。第

四、五题有 篇目要求的提示,除了要求对《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的熟练背诵的能力,更侧重对于 诗句的理解以及运用到其他方面的能力的考察。 7.名著阅读。(5分) (1) 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2分) 》: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 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 ______ 》“通过叙写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 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形象。 (2) 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 析。(3分) A.宋江 B.猪八戒 C.虎鈕

示例:尼德•兰 --- i生情暴躁,常打算逃跑;但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如当尼莫船长为

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时,他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

【答案】(1)《朝花夕拾》,《简愛》

(2)示例A:宋江: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来投奔他的人没有 不收留的,但后来主动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了青史留名竟背 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

示例B: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家,但是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

沙河,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示例C:虎妞:大胆泼辣又有心机,如她假装怀孕逼祥子结婚,但对祥子也有真 诚关愛的一面。常变着法子买些新鲜的东西给他吃。

【解析】(1)主要考察对名著内容和人物的了解程度。鲁迅的《朝花夕拾》以“温馨的回 忆和理性的批判”为主题,内容是对童年生活和青年经历的追忆,再加上“亲友(长妈妈, 父亲,范爱农)”和“师长(藤野先生)”的提示,不难判断。第二个填空,通过“女性、爱情故事、独立、自由”的提示不难判断出是指向了简•爱这一文学史上独立女性的代表人 物。

(2)主要考察对名著《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中主要人物的了解。根据所给 范例可知答题格式,要求描述人物性格并举出实例,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人物做答。

8.根据语境,完成任务。(5分)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 “666” “酱紫” “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 此,语文老师提出了 “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 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答案】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 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 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 “666”,“酱紫”的网络词语,文章 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示例二: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 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的反映现实生活,富 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贊”已经被大 家熟知和接受,收入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

示例三: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 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 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 范、健康的网络词语。

【解析】主要考察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本题除了要表明自己对“作 文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态度外,还需要说明自己所述观点的理由。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老木匠桑伯

狳惠林

在陈西村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60多岁的木匠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 刨刀,木片肢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穿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 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 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朵伯,我就信你的手艺。”同辈人陶子树递过红红的烟头。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功夫就赶不上城

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他叼着烟,继续他的活计。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 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桑伯的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 看看桑伯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愛自己的儿子。儿子大了,娘死 得早,虽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 班”。桑果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只是经营的家具可不 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 的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 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4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 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在中午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越喝 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 请我伺候。现在上八府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 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渓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 转飞快。

少顷,桑伯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 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 那朵院内的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在 雕完那朵梅花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桑伯的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查 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 水城赶了回来,隔壁郑家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 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乘车回家,桑果嘟囔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家里又不缺钱花。”水妹再次提出建议。朵果连忙摇头:“当心 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干的缺德事让爸知道了,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家具太老套,前 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低声说。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较以前 白了很多。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 他藏了 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9.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

①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功夫就赶不上城 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答案】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信任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人物心理题,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把握人物背景和性格分析人物心情。 文章中的朵伯对木匠事业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固守着木匠手艺四十年,但是现实生活中自己 的手艺却无人问津,惨遭冷落。所以当有人夸他手艺好的时候,他内心其实是非常自信的,

同时又是对那些只讲究外在的现代家具的一种嫌弃。

② 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答案】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愛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 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解析】本题考察的人物心理题,需要把握人物景以及上下文。前文中提到桑伯一个月没有 活了,斧头快生锈了,以及陶子树提到理发匠,箍桶匠的生意惨淡,都是传统手工艺的一种 没落,老张在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只能沉默不语,眼泪溢出眼眶,可以看出他内心非常的失 落和痛苦。而面对快雕刻好的梅花,他内心有一种异样的温暖,慈爱的柔情,以及手被划伤, 他忘了疼痛,陷入痴迷的状态都可以看出他内心对木匠事业的热爱和不舍。

10.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4分) 【答案】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 因为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 苦请求。

【解析】本题是理解题,侧重于对人物心理把握的考察。桑果是一个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作 为现代人,他身上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追求新事物,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出路,这 点也是他不愿意历程木匠事业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作为桑伯的儿子,他能够体会到父亲对 木工的感情,知道老一代人对传统工艺的感情。所以他阻拦父亲烧工具。 11.品味下iii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 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答案】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潮的雕花技艺;使用 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 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解析】赏析题,首先需要这句话运用的手法,从“深深浅浅” “左左右右”看出运用了叠 词,“时而……时而……”则表现出句式的整齐,富有节奏感;另外这句话还使用了对比和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朵伯不同的手法进行对比,将雕刀比作泥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桑伯 的游刃有余;最后还可以从汗水的“渗”表现出桑伯的投入。 12.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下面答案供参考。

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 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解析】这道题看似人物形象分析题,实际上又是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深层把握,从桑伯身上 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越来越缺少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是传统手艺人的形象展现,因此要从深层 次考虑,从传统手艺人的价值入手,进而能够分析到传统文化的发展则更好。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 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

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 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

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九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 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 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 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 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 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 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蝇化妆等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 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 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以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 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联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 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 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 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式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入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_”,值得我 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问题文章改编)

13.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分) 【答案】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

【解析】此题考察了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掌握。在文章开头段用汤姆克鲁斯采用人皮面具这 招,已无法躲避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这个具体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刷脸认证准确度之高, 已超过人眼。

14.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① 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的目标。 (“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入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值得我 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案】①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②“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解析】此题考察了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回答此题时要注意,应联系前后的文意来具体回答。 一般词语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不要回答原意。

15.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 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他消除顾虑。(4 分)

【答案】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 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以了。 【解析】此题考察了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这个题目需要联系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老大爷有两 个担心,第一是担心别人拿着他的照片去取钱。第二皱纹增多难以识别。针对这两个问题, 从文中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16.文章题目“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4分)

【答案】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是带你的到来是必然,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 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的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 人隐私的意识。

【解析】此题考察题目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这就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去分析,刷脸技术既有 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因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答题。好的方面是,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不好一方面是,刷脸的 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三(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印也。嘉靖间,倭f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 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檎,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之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 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也△■接.货嚴曼水.断.煎庭两.桥.亂疼惠矣羞 诱倭入? ”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 倭可檎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

饥甚。我兵穴舟窒枷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 人尽歼焉。乡人f姚长子,裹其所磔肉齑,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无主后®者,,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余为 立石清界,因作铭曰:

醢®—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 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注】①脔(luan):切割成小块。②穴舟室铷: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铷:败絮。 ⑧蹙(cu):逼近。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⑤去一锸(cha):挖走一锹土。⑥几希:很 少。⑦醢(Mih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山阴王氏也(被雇用的人) B.倭寧绍兴(盗贼) C.乡人冬姚长子(以……为义) 【答案】B 【解析】“倭寇绍兴” 一句中“寇”为动词,意为“侵犯”。 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答案】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解析】断句题主要考察两点,一是语感,二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句主要从理解的角度 去翻译。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① 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檎矣。(3分)

【答案】你们极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 抓住了。

【解析】注意“辈”表复数,“若辈”指“你们”,“即往”后省略“化人坛”,翻译时注 意省略部分要加上,“俟”翻译成“等到”。

② 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2分)

【答案】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

@@@

D.f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解析】这里“仓卒”指“仓促”,“救死不暇”前省略主语“姚长子”,翻译时注意加上, 另外“全”指“保全”,“朵梓”指“父老乡亲”。翻译时,注意句子的连贯性。 20.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 篇墓志铭的用意。(4分)

【答案】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壮举,弘扬其大义;感慨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 世人要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世代铭记像姚长子那样的义士。

【解析】在《姚长子墓志铭》中,作者为姚长子这位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计歼倭寇百三十 人,解救全乡百姓于劫难的佣仆树碑立传,赞颂其风节功绩:“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 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朵梓之乡。”焉知作者树碑立传的目的,是借姚长子 这位典型人物,赞颂抗倭义烈,赞颂抗清英雄。其中所蕴涵的爱国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 (2)两小题。(5分)

夏曰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哇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6)蝶;蝴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诗通过“梅子金黄” “杏子肥”“ ”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

高诗中“ ______ ”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2分) (2)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3分) 【答案】(1) “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

(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 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 “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 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盘然情趣。

【解析】(1)本题考察诗句分析能力,范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具体描写景色的诗句 为前两句,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因此此题填“麦花雪白”或“菜花稀”都算对;高诗是一首描写晚春时景的田园诗,但是清 晰描写暮春时节的诗句则是后两句,通过百花尽落来展现暮春时节的景象。

等(2)本题考察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 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一种表现手法。高诗中“无人”和“惟有”形成了对比,后两 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 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高诗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哇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 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 “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 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 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 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解析】见之前爱智康语文组发布的作文解析

推荐第3篇: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浙江省杭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污秽(huì)

睥睨 ( bì )

长吁短叹(xū)

...B.蓬蒿(hāo)

凛冽(lèi)

叱咤风云(zhà) ...C.驯良(xùn)

荫庇(yìn)

踉踉跄跄(liàng) ...D.扶掖(yè )

匀称(chèng)

强聒不舍(g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慰藉

沧海一粟

通谍

融会贯通 B.急躁

人情世故

慑服

枉费心机

C.宣泄

箴口不言

请帖

伸张正义

D.诺大

色厉内荏

提炼

人参鹿茸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口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人文学途径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不计其数) B.刘家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久别重逢,两人激动不已。(破....镜重圆) C.有些官员讲成绩口若悬河,洋洋洒洒;说问题吞吞吐吐,雨雾缭绕,巧于应付。(期....期艾艾)

D.在泰国,大象已经沦落为都市里乞讨的“象丐”,在马路上跟川流不息的汽车抢道,....向陌生的游客乞求施舍。(经久不息)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____。 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

①天闷热提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 ②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

③地上没一丝风尘,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窜着。 ④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8日上午宣布:原计划在今日完成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新电源管线的铺敷作业,因为核辐射量过高,铺敷作业十分困难,估计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B.温家宝总理表示,今后两年要做到“忧国不谋身”;在谈到改革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C.看着眼前蜿蜒曲折的裂缝、面目全非的坝顶,总理神情凝重,关切询问什么时候进

入汛期、汛期来水有多少?叮嘱当地干部要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修复加固工程,确保安全度汛。

D.这是一种非常名贵的兰花品种,你看这株长得多么晶莹、明丽、娇媚。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列三个短语组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我们的确可以从这次地震灾难中学习。

②地震中已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夭折,让我们每念及此都有锥心之痛。

③我们怎么努力,都没有资格去庆功。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虚拟世界的信息爆炸正悄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①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在心智尚未完全的情况下,对于信息的取舍往往缺乏切实的指导。②为青少年引导聚焦内容清新健康、精神积极向上的阅读网站,浙江图书馆推出“绿色网络——青少年的绿色阅读空间”活动。③活动中,图书馆向社会各界征集适合青少年阅读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14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将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北部地震海啸重灾区宫城县。

日本当地时间20时46分,从中国上海起飞的搭载首批近百吨援助物资的包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这批物资包括12人用帐篷、6人用帐篷、毛巾被、手提应急灯等灾区急需物资。

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使吕克俭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日中经济室室长古谷德郎在机场签字换文,完成物资交接。

10.依照示例,改写下面的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6分)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我心归去

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

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11.请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在“异乡”及“故乡”不同感受的词语。(4分)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②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13.这样的一个风雅富贵之邦,这样优裕的物质环境,是许多人求之而不得的,为什么“我心”却要偷偷“归去”呢?(3分)

14.联系全文,试着谈谈你对“故乡”一词的理解。(5分)

(二)

福岛核电危机引发核安全关注

核电是一种高效、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大规模利用核能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据预测,全球的核能发电量在今后20年内将会提高1倍。当然,核电也是一把双刃剑,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曾用“悬崖边的核能”来形容核电业的发展,核电安全无小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就是毁灭性的。

3月11日日本的9.0级地震引发其福岛第一核电站遭遇一系列事故,福岛核电危机的严重程度不断提升。与此相伴随,对全球核电安全性的争议也不断升级。人们还清晰地记得,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那次事故中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靠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而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不过,随着核电的不断发展,核电技术的演进,也不断提高着核电的安全等级。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已有约40年的历史,采用的是早期二代沸水堆核电技术。在遭遇特大地震紧急情况停堆后,在必须释放余热的情况下,外部电源丧失,应急电源又遭受海啸破坏,致使反应堆无法及时冷却导致事故发生。而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它采取的是非能动系统,是利用自然物理现象驱动流体流动,带走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余热和安全壳的热量,不需要外部能源。因此,可规避福岛第一核电站类似情况,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

数字显示,AP1000堆芯融化的频率已微乎其微,每一个堆运行一年期内出现这种事故的几率为一百万分之0.508;出现大量放射性释放到环境的几率也微乎其微,每堆每运行一年出现这种严重事故的几率为一千万分之0.592,安全性比传统技术至少高出百倍以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核电站的运行已可以高枕无忧,核电安全仍需时刻警钟长鸣。特别是在特大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有增多趋势的今天,更需强化核电站安全设施和对极大灾难的防御能力,研究并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设计基准,推动先进核电技术的应用,才是根本之策。

此次日本福岛核电事件,是一个大灾难后核电现场应急处理和善后的集中案例,我国相关部门和核电企业,都应以此为鉴,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同时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核安全快速反应和应急处臵能力,并在日常运行中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点滴实处。核电无小事,只有平时做到一万,才能防止万一的发生。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8日在东京发表了自己对日本核事故的看法:“事故对今后各国建设核电站肯定会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各国追求稳定的电力供应,建不建核电站说到底由各国自行决定。”

15.文章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4分)

①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比福岛核电站采用的二代沸水堆核电技术先进,在面对地震、海啸时完全不用担心出现安全问题。

②福岛的教训应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的动力和契机,而不应是让核电止步的“红灯”。 17.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18.据统计,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个,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在欧洲,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核能,而欧美和亚洲不少国家都调整能源政策,扩大核电比重。请结合材料,谈谈本文给你带来的启示。(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宏益。

【注】:①畋:打猎。 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④敛:收。 ⑤宜:应当。

1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 B.陛下废万机(废除) .. C.万夫敛手(收) D.诚非所宜(应当)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今因隋之侈

无案牍之劳形

..B.遂笑而释之

泉香而酒洌

..C.实谓惩其奢淫

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

苟全性命于乱世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②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22.结合文章材料,请简要谈谈苏世长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首联中“刺”字用得特别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2)这是一首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请结合

三、四两句作简要赏析。(3分)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家”是什么?家会很小很小,螺蛳壳是蜗牛的家;家会很大很大,宇宙是星星的家;家会很轻很轻,像一粒浮尘,被人一指掸掉,不留一丝痕迹;家会很重很重,是每平米几万元的钢筋水泥毛坯房,压在背上,寸步难行……家的含义极其丰富,每个人都能由“家”这个词想到很多,想得很远。

请以“家”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1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C

2.B

3.A

4..D

5.B

6.①山重水复疑无路

②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④雪上空留马行处 7.地震中已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夭折,让我们每念及此都有锥心之痛,虽然 我们的确可以从这次地震灾难中学习,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没有资格去庆功。

8.①“完全”改为“成熟”,或“完全”后加“成熟”②“青少年”和“引导”互换 ③ “阅读”后加“的网站” 9.中国首批救援物资运抵日本

10.例如:人走书别走,拐带要买单;除了知识什么也不窃取,除了自爱什么也别留下;钱还是留着自己花,书可别拿走私己看。(要求符合语境,表达合理,语言得体) 二(30分)

11.异乡—冷清、虚空、发疯;故乡—惦念、亲切、激动。(4分,两点各2分,每点答出两个词语得1分,只答出一个词语不给分。)

12.①通过比喻,把自己无聊、孤单时比作如临悬崖,形象地表现出我在异乡陷入难耐的冷清时那种真切的感受。

②通过排比、对比手法,写出故乡虽没有异乡的繁华、幽美,但在我心里仍是我永远的牵挂,抒发了作者浓烈的故土情怀。(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3.难耐冷清;确实想家,想故乡,因为那里有亲人,有他的母亲、妻子、女儿;回望过去。(3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①故乡是生命之根(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所以故乡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②故乡是奉献之所(只有在故乡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③故乡是无价财富(只要真正拥有故乡,便会拥有“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5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点明核电发展是优点与风险并存,引出核电的安全问题。(3分,第一点1分,第二点2 分。意思符合即可)

16.①错误。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确优于第二代技术,尤其是在对外部电源的依赖上。但在特大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核电站也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②正确。核电发展的确是有风险,但只要我们重视安全建设,提高核电技术,核电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4分,各2分。指出正确或错误1分,简述理由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典型例子,有力地说明了核电安全极为重要,一旦发生事故,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3分,答出两个说明方法得1分,表达作用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核电发展已经成为获取电能重要方式,这也呼吁我们要保护有限的资源;核电安全事关重大,发展核电的国家要把核电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对人类的安全、健康负责;有必要努力开发更安全、环保的发电方式,

减少甚至完全摆脱对核电的依赖。(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意思符合即可)

三(20分)

19.B(3分)

20.AD(4分,各2分)

21.①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那么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2分)

②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2分)

22.从三件事可以看出苏世长是一个能言善辩、敢于直谏、劝谏讲求方法的忠臣。(4分) 23.(1)一个“刺”字,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2分) (2)三四两句的议论,是作者借“小松”来哀叹自己,讽刺社会对人才的成长缺乏关注与培养。(3分) 四(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乏,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出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附文言文翻译: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收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

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陛下打猎,荒废了政务,不足百日,没什么值得太高兴的。”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颠了吗?”苏世长回答说:“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那么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高祖回答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 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当初在武功,有幸陪同皇上您,见到您的住所只不过能够用来摭蔽风霜,在那时您也认为那样的住所也就足够了。如今因为隋炀帝的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自己也要不忘节俭呀。现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高祖每次都给他好的脸色。苏世长前前后后多次进谏,高祖从中得到极大的好处。

推荐第4篇:浙江省杭州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卷 各题具体分析卷

一、基础题 题目:1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蓬蒿(hāo) 炽热(chì) 恪尽职守(gâ) B.沉淀(diàn) 校补(xiào) 擎天撼地(qíng) C.藩篱(fān) 追溯(sù) 尽态极妍(yán) D.诘责(jí) 忏悔(chàn) 深恶痛绝(wù) 1.行为目标:认识常用汉字 2.内容领域:汉字拼音 3.题型:选择题

4.分值:3分 5.答案:C【解析】(多音误读:A“恪”读“kâ”,B“校”读“jiào”,D“诘”读“jiã”。) 6.难度:0.85

题目:2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化妆 红装素裹 成就 墨守陈规 B.惯例

豁然贯通 雅座 如坐针毡 C.装潢 飞黄腾达 阻挡 锐不可挡 D.惊骇 害人听闻 宫廷 大庭广众 1.行为目标:辨识音近、形似的汉字 2.内容领域:汉字字形 3.题型:选择题

4.分值:3分

5.答案: B【解析】(A墨守陈规—墨守成规;C锐不可挡—锐不可当;D害人听闻—骇人听闻)

6.难度:0.8

题目:3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舍前有两颗梨树,等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此时尤为幽绝。..(斑斓) B.《环球时报》评论员指出,中国人不排队的现象不只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也折射出了我们文化的无序现象。他这种勇于承认不足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效仿。(效尤) .. C.有不少代表团与奖牌从来无缘,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参与比赛;很多选手明知道自己实力不济,却仍然乐此不疲地参赛。(乐不思蜀) ....1.行为目标: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2.内容领域:词语运用 3.题型:选择题 4.分值:3分

5.答案:D【解析】(A“斑驳”:色彩杂乱;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斑斓”:指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B“效尤”:仿效坏的行为。“效仿”:模仿C“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

用心

爱心

专心

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6.难度:0.70

题目:4 4.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秋节的傍晚,我从湘湖越堤那边返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啊,湘湖的夜晚,是如此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①.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 ②.船夫划动双桨,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③.皓月当空,风平浪静。

④.我躺在游船的甲板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1.行为目标: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语句组合 2.内容领域:语句连贯 3.题型:选择题 4.分值:3分

5.答案:B【解析】(统观给定的语句,应该是由外部环境到内心感受,所以③应是起首句,又因为船在“飘荡”,所以,我“身子轻轻地摇晃着”,从而想起母亲的摇篮。) 6.难度:0.65

题目:5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C.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我国养蚕、纺织、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D.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1.行为目标:运用标点符号 2.内容领域:标点符号 3.题型:选择题

4.分值:3分

5.答案:B【解析】(A句号放到引号外面, C分号改为逗号,D问号改为逗号。) 6.难度:0.65

题目:6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③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用心

爱心

专心

1.行为目标:识记古诗名句,积累经典

2.内容领域:名句补写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5.答案:①斜晖脉脉水悠悠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 6.难度:0.75

题目:7 7.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_________ 在《伤仲永》一文中对“神童”最终变成了常人深感惋惜。

②《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沙皇走狗形象。 1.行为目标:识记文学常识,积累经典 2.内容领域:文学常识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5.答案:①王安石 ②儒林外史 ③奥楚蔑洛夫 6.难度:0.65 题目:8

8、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这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身上学到了顽强的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身上学到了对道德的执着„„ ②___________________。 1.行为目标:得体地表达语言 2.内容领域:语言整合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5.答案:示例:①书会带给我们一个或绮丽或宁静的精神世界 ②阅读让我们成为智慧而高尚的人。 6.难度:0.8

题目:9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当下,金融危机的存在使人们并没有忽视环境问题。②将于3月28日晚上开展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就是人们积极保护环境。③这个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当地时间晚上8时30分熄灯一小时,目的是提醒人们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全球共同抵制气候变暖。 1.行为目标:掌握语言运用习惯 2.内容领域:语病修改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5.答案:①把“并没有”移到“使人们”前 ②在“保护环境”后加“的范例”

用心

爱心

专心

③“抵制”改为“抵御”

6.难度:0.70

题目:10 10.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比喻是哲人智慧的火花,为真理生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的比喻可绘难状之景,可状难抒之情,可议难说之理。 1.行为目标:得体地表达语言 2.内容领域:语言表达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5.答案:示例:比喻是诗人想象的翅膀,为抒情添彩;比喻是画家手中的颜料,为景色增彩。 6.难度:0.75

二、现代文阅读 题目: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

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有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豫之惑,瑟瑟缩缩的。

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熄灯睡了。 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盛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拋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慑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选自《羊城晚报》,有删节,作者迟子建)

11.“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中指的美景就是栖息在林中的月亮,它到底美在哪里呢?请简要概括。

1.行为目标:理解主要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 2.内容领域:内容理解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4分

5.答案:美在热烈燃烧,震撼人心(摄人心魄),夺人眼目。6.难度:0.80

题目:12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

②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

1.行为目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2.内容领域:语言赏析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4分

5.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月光的调皮和可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②运用比喻手法,将栖息在林中的月光比喻成“燃烧着” 的灯和篝火,借月亮表达人要不断地付出和奉献自己。 6.难度:0.70

题目:13 13.请揣摩作者第三段写“冬春之交的月光”的匠心所在? 1.行为目标:理解文章内涵,分析疑难问题 2.内容领域:问题深究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5

5.答案:.欲扬先抑,形成反差;与下文出现的月亮形成对比,从而突出热烈燃烧的月亮6.难度:0.65

题目:14 14.“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作者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1.行为目标: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2.内容领域:作品评价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5分

5.答案:人要勇于奉献,用自己的付出甚至牺牲造福他人。认同,人生因为付出而精彩,生活因为造福他人而更美妙,像月亮一样不会因为一次次的亏过,就不燃烧了。不认同,因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应该珍爱自己,只有每个人都活得精彩,世界才更精彩。 6.难度:0.70

题目:15

(二)

海洋中也有沙漠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从而被称为海洋中的“沙漠”。海洋沙漠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

③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④梦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l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

⑤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27摄氏度左右,但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的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鱼类和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用心

爱心

专心

15.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请仔细阅读选文④⑤段,分点概括。(3分) 16.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②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17.第④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8.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加点字“严重后果”是指怎样的后果。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4分)

15.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请仔细阅读选文④⑤段,分点概括

1.行为目标: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 2.内容领域:信息筛选梳理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5.答案:.①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下降。②海水升温使水层屏障现象恶化,阻止营养物质上升。③洋流的变化,加剧了海洋层化现象。 6.难度:0.75

题目:16 16.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②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1.行为目标:掌握说明语言的特点 2.内容领域:说明语言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4分

5.答案:①“马上”就是“立即”,表现出人们反应之快,说明了人们对干旱缺水的沙漠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特点留下的印象之深刻,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②“极端”一词说明了缺乏的程度严重,也说明了海水温度高、海洋的层化作用对表层海水中营养盐的影响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6.难度:0.80

题目:17 17.第④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行为目标:掌握说明方法,及其相应的作用 2.内容领域:说明方法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5.答案:用列数字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有所下降。 6.难度:0.85

用心

爱心

专心

题目:18 18.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加点字“严重后果”是指怎样的后果。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 1.行为目标:领会作品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 2.内容领域:科学领会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4分

5.答案:导致海洋生物大量减少(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需面临残酷竞争);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失去生计,无法生存。示例:大力宣传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劝说亲友购买小排量汽车;写信给相关工厂劝说减少废气排放;参与植树造林。 6.难度:075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二)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④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⑤,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③经年:一年左右。 ④干:求见。⑤甫:刚。

题目:19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咨其风土(询问) B.或颠坠崖谷(有时) .. C.会有土寇(恰好) D.如是日千百遍(日子) ..1.行为目标:了解基本语法知识 2.内容领域:文言实词 3.题型:选择题 4.分值:3分

5.答案:D【解析】(D每天) 6.难度:0.80

题目:20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醒能述以文者 .. B.考其区域 其真无马耶 .. C.自练乡兵与之角 孔子曰:何陋之有 .. D.使试于一村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用心

爱心

专心

1.行为目标:了解基本语法知识

2.内容领域:文言虚词 3.题型:选择题 4.分值:4分 5.答案:A D 【解析】(A,两个都是“用”;B,第一个代词,第二个“难道”;C,第一个代词,第二个提宾标志;D,两个都是“在”。) 6.难度:0.75

题目:21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②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1.行为目标:理解浅易文言文,并且浅近表达 2.内容领域:文言句意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4分

5.答案:①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

②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渠道灌进村子里,村里的人差点儿成了鱼(淹没了)。 6.难度:0.70

题目:22 22.顾炎武和刘羽冲都是好读书之人,但他们学成的结果截然相反。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

1.行为目标:在理解浅易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评价 2.内容领域:文言文评价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4分 5.答案:顾炎武: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走访当地人,考察当地风土区域,以修正书本上的错误,可见其书读得活,并不盲目迷信。刘羽冲:缺乏实际经验,只知道照搬书本去做事,结果自然是失败,可见其死读书,不懂得灵活运用。 6.难度:0.65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小题。(5分)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3分) 题目:23(1)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行为目标:理解简单诗句的含义 2.内容领域:诗歌内容理解 3.题型:文字表述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4.分值:2分

5.答案: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1分):远处,春风徐徐吹拂,麦浪泛起绿波;近处,沟中草根蕃孳,水草肥美,更有栖于水草中的新蛙,争相欢鸣,噪声一片

6.难度:0.70

题目:23(2)

(2)“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 1.行为目标:感悟古代诗歌中的审美情趣 2.内容领域:诗歌字句赏析 3.题型:文字表述题 4.分值:3分

5.答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或借景抒情),“烂醉’’二字,描绘出蝴蝶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鲜妍芬芳所吸引,以至于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陶醉。 6.难度:0.65

四、作文 题目:24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的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1.行为目标:多角度观察生活,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内容领域:美文创作 3.题型:写作题 4.分值:40分 5.答案: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尚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结构精巧,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以下者,降等给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推荐第5篇: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宁波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1分)

1.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4分)

夜深沉,庭宁静

鸟巢也被睡眠lǒng zhào ① 着

从踌躇的眼泪里

从沉yín ② 的微笑里

从甜柔的羞怯和痛苦里

把你心的秘密告诉我吧

(1)加点字“怯”的正确读音是( ▲ ) A.qiè B.qu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①lǒng zhào ▲ ②yín ▲ 2.古诗文名句填空和选择。(10分) (1)物是人非事事休, ▲ 。(李清照《武陵春》) (2) ▲ ,寒光照铁衣。(乐府民歌《木兰诗》)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 ▲ ”似在雪景中见春色,

《雁门太守行》中的“ ▲ , ▲ ”则在乌云中现光明。 (6)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 ) . A.少。例 陶后鲜有闻 B.新鲜。例 芳草鲜美 (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 ( ▲ ) . A.苟且。例 故不为苟得也 B.如果。例 苟富贵,无相忘 (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王阳明《寄诸弟》) ( ▲ ) . A.仔细。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谁。例 吾孰与徐公美 (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 ▲ ) . A.有人。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有时。例 或置酒而招之 4.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 ▲ )(3分)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C.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D.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三、阅读(56分)

(一)(8分)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 四 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N1B8

1

第 五 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 六 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 七 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 心 猿 归 正 六 贼 无 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5.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 五行山收孙悟空→ ▲ → ▲ →流沙河收沙悟净 6.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6分)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1)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2)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二)帽子(17分) [波兰]格罗津斯卡

(A)剧院大厅。乐队演奏序曲。

坐在十排的一位先生:对不起,女士!(更大声地)对不起,女士!

坐在九排的女士:干什么?我又不认识你。

十排的先生:您戴着帽子。

九排的女士:我知道自己戴着帽子。

十排的先生:可我一会儿就会什么也看不见了。女士,您能不能把帽子摘了?

九排的女士:很遗憾,不能。 (B)演出开始了。

十排的先生:女士,我可要忍受不了啦,买了票,却什么也看不见。

九排的女士:那你去退票好了。

十排的先生:就因为您不想摘掉这顶高帽子?

九排的女士:现在,除了偏远地区,谁还戴那种趴趴帽。

十排的先生:那么,您能不能把头稍微偏一偏?

九排的女士:好吧!

十排的另一位先生:女士,请您不要歪脑袋,您挡住我了。

九排的女士:是后边的那位先生叫我往这边偏的。他能看见,可你又看不见了,自私自利!

十排的第二位先生:怎么?是你叫这位女士往这边偏的,好让我什么也看不成?

十排的第一位先生:你看不见关我什么事,你站起来不就看见了!

后排的女士:先生,请您坐下!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十排的第二位先生:可坐在我前面的这位女士……

后排的女士:那位女士跟我有什么相干的,您坐下不就完了!

九排的女士:就是嘛!自己站起来,心满意足了,可把别人都挡住了,自私自利!

后排的女士:可不是!请您坐下。

后排的先生:请安静!台上说什么全听不见。

后排的女士:前面这位先生老是站起来,我什么也看不见。

十排的先生:都是这位女士戴着帽子。

后排的先生:请安静!不然我就叫人把你请出去。

九排的女士:就是的!他谁都妨碍,自私自利!

众人:(C)谁在捣乱?

什么也听不见!

你是第一次进剧院还是怎么的?

你喝醉了还是怎么的?

N1B8

2

安静!

请你出去!

十排的先生:可是……

九排的女士:好了,好了!如果你安静地坐着,还可以留下。(面向众人)请大家允许他留下吧!

十排的先生:谢谢您,女士!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7.阅读小说,简述“十排的先生”的遭遇。(3分)

8.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4分)

9.文中(C)处画横线的每个句子都独立成段,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有哪些妙处?(4分)

10.谁是“自私自利”者?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你的理解。(6分)

(三)“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10分) 本报记者 包凌雁 单玉紫枫 通讯员 李珏

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说一句:我觉得好热……空调就自动开启。躺在床上说一句:我要睡觉了……家里的灯光、电器会立即关闭。这不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将很快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中小企业主导的新宁波品牌,正在为这一部部“科幻大片”谱写新剧本。

“动口不动手”的未来智能家居

十年前,当时还是公务员的何金挺在装修自己的小家时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如果通过互联网把所有带电设备统一管理起来,该有多方便。说干就干,何金挺踏上了创业之路。

一晃四年,他的智轩科技首次以自主研发的“移动云物联”专利技术,开发了ThinkHome智能家居系统,一举打破了我国被海外品牌垄断的高端智能家居市场格局。去年9月,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创业英雄汇》上,何金挺向全国观众演示了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该项目最终以2亿元的估值成功获得风投,也让这个宁波本土的“网红”品牌声名鹊起。

C919首飞的“幕后英雄”

家中已是一个科幻世界,而外面的世界同样日新月异。如今,走进银行或者高铁站、机场的出发大厅,迎面走来为你服务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古灵精怪的机器人小姐姐。4月27日,宁波GQY视讯发布消息说,公司的银行机器人已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开展运营工作。而这家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就是视讯和机器人产业。

去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指挥中心的GQY高清大屏指挥系统,犹如指挥者的神经中枢和眼睛,在首飞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保证了飞行中的全天候监控,把视频图像实时传递,还将领空、气象等信息实时纳入,组成了一幅飞行综合的立体图,成了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从手机镜头到“嫦娥探月”都有新宁波品牌身影

手机镜头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的舜宇光学、让我国核磁共振费用从千元降至200多元的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宁波大成新材料,以及为“神舟飞船”“嫦娥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承担发射配套的宁波星箭航天机械……越来越多的新宁 N1B8

3

波品牌,正在颠覆着人们对传统宁波制造的印象,而中小民营企业逐渐成了创造新宁波品牌的有生力量。

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宁波于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宁波品牌的加速成长,也让我们对未来宁波产业升级充满了希望。

未来的“科幻世界”中,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新宁波品牌值得期待!

(选自《宁波日报》,2018年5月8日,有删改)

11.这则报道该编入《宁波日报》哪个版面?( ▲ )(2分) A.阅读 B.艺林 C.要闻 D.国际 12.这则报道具有时代性,请结合报道内容作出解释。(3分)

1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如果受报纸版面限制,编辑一般会用下面两种方式对稿件加以处理:(1)从各段中选取语句作出摘要;(2)保留一段。现在,这则报道需要围绕标题“‘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进行缩减,如果你是编辑,你认为哪种方式更适合?请说明理由。

(四)(16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知识连结,更懂“记”】

14.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岳阳楼记》 ②《核舟记》 ③《醉翁亭记》 ④《满井游记》 ⑤《小石潭记》 A.①③/④⑤/②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⑤/②③/① 【与篇章连结,更懂“情”】 15.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

【与材料连结,更懂“人”】

16.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9分)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材料二:夷简①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材料三:延州②诸砦③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注释】①夷简:人名。②延州:地名。③砦,同“寨”。

【任务一】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C.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D.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任务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N1B8

4

(1)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 ) A.丰富,充足 B.供给,供养 . (2)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 ▲ ) 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 B.怨恨 . 【任务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

(五)如梦令(5分)

[明]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说与小童知:“池上落红休扫。”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 17.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2分)

18.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词作。

B.全词分为三层,一层一转,逐层转出,又层层相关。 C.“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 D.本词婉曲深细,表现了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

四、写作(68分)

19.在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多元的今天,写纸质书信还有必要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左右。(8分)

20.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N1B8

5

N1B8

6

参考答案

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21分) 1.(1)A(2)①笼罩 ②吟[4分。(1)1分,直接填写拼音“qi”亦可;(2)3分,每字1分] 2.(1)欲语泪先流 (2)朔气传金柝 (3)水中藻、荇交横 (4)受任于败军之际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6)B[10分。(1)-(5)每空1分,每空有一个错别字,扣0.5分;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错别字,该空不给分;漏字、加字,该空均不给分。(6)2分] 3.(1)A(2)B(3)B(4)A(4分,各1分) 4.A(3分)

三、阅读(56分)

(一)(8分) 5.鹰愁涧收白龙马 云栈洞收猪八戒(2分,每空1分) 6.(1)【示例1】选段通过“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等语句,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示例2】选段通过孙悟空“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等语言,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2分,联系语句1分,性格1分)

(2)【示例1】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示例2】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4分。孙悟空离队时的表现2分,能与第一次离队比较说明成长变化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17分) 7.十排的先生在剧场被九排的女士的帽子挡住了视线;十排的先生被剧场其他人(十排的另一位先生、后排的女士、后排众人)指责;十排的先生陷入尴尬之时,九排的女士为他解围。(3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8.要点一: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要点二: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要点三:暗示剧场观众的“表演”即将开始。(4分,要点一1分,要点二1分,要点三2分。意思相近即可) 9.作者这样安排,能凸显当时你一言我一语,人多嘴杂的情景;一句一段,是呵斥,是指责,展现了当时群情激愤的场面。(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说明:本题6分,分层赋分。

第一层:仅从单个人角度回答,思维结构单一。(1-2分)

【示例1】九排的女士是自私自利者,因为她在剧场不摘高帽子,影响别人看戏。

【示例2】十排的先生是自私自利者,因为他让九排的女士偏头,不顾及旁人,只顾自己。

第二层:从多个人角度回答,思维结构多点,但没有形成关联。(3-4分)

【示例】九排的女士是自私自利者,因为她在剧场不摘高帽子,影响别人看戏。十排的先生也是自私自利者,因为他让九排的女士偏头,不顾及旁人,只顾自己。十排的另一位先生也是自私自利者,因为他站起来,影响了他人看戏。

第三层:从多个人角度回答,思维结构多点且关联。(5-6分)

【示例】九排的女士反复说别人自私自利,确实是实情,他们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其实九排的女士更自私自利。小说中所有的人都无名无姓,这种泛指让我们明白,小说中的所有人都是自私自利者,他们是同一类人:由看戏的观众变成了演戏的演员,演出了一幕自私自利的讽刺剧。

(三)(10分) 11.C(2分) 12.【示例1】报道写的是“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如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银行机器人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的运营工作等,这些高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是时代性的体现。【示例2】报道内容写到宁波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创新型企业的涌现是时代性的体现。(3分,意思相近即可) 13.我认为第一种更适合。因为这则报道围绕“‘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次介绍了一系列新宁波品牌,各部分内容紧扣标题且不存在主次或包含关系,所以,采用第一种方法,既能缩减文字,又能保留主要信息。如果用第二种方法缩减则会导致信息不全。(5分,选择正确1分,能围绕标题说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分,表达清晰1分)

(四)(16分) 14.A(2分) 15.(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N1B8

7

(2)【示例1】有对世人的感叹,有对朋友的感叹,也有对自己的感叹。 【示例2】当今世上志同道合的人何其少啊!老朋友啊,让我们一起努力,追寻古仁人的脚步![5分。(1)2分;(2)3分,言之成理即可] 16.【任务一】D(2分) 【任务二】(1)B(2)B(2分,各1分)

【任务三】范仲淹心系百姓,在乡族中设置义庄,赡养族人,自己及家人却过着“非宾客不重肉”,“衣食仅能自充”的俭朴生活;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计个人私怨;为了边境安宁,主动请缨,抵御外敌等;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体现。(5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相近即可)

(五)(5分) 17.“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对春天突然来到的惊喜。(2分,加点字词赏析1分,句子理解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C(3分)

四、写作(68分) 19.【示例1】在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多元的今天,提倡写纸质书信仍有必要。用笔写信,写的是温暖,写的是亲切,写的是真实。纸质书信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用纸质书信来传递情感、交流思想,也是汉字文化的回归,是礼仪文化的传承。【示例2】在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多元的今天,没必要提倡写纸质书信。书信只是传递思想情感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现代社会网络发达,传递情感和交流思想的途径多且方便,而纸质书信传递速度慢,不便于及时沟通交流。(8分,观点1分,能紧扣观点阐述理由5分,语言2分) 20.(60分)评分参考 略

N1B8 8

推荐第6篇: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推荐)

(绍兴市2009年中考题)

浙江省绍兴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

简单地生活,不是如佛家般脱离红尘,zhì 身世外,也不是如老庄般“绝圣弃智”,清静为无,而是以一种dàn 然的心境宽待生活,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yōu 然襟怀中,体会“天凉好个秋”的意境。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①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③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④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⑤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⑦人生犹如登山,上山容易下山难,正如宋人杨万里诗中所写的“ , ”那样,重峦叠嶂,很难突围。

⑧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亦臻此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

4、将下列标序号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接续在横线处(只填序号),使语意连贯。(2分)

倒了。 (选自《水浒传》) ①A处的人物是指 ,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否

②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A的另一个故事:

(乙)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处。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A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选自《简〃爱》) ①《简·爱》的作者是 ,A处的人物是指 。 ②从小说情节看,简·爱为什么会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

绍兴市2009年中考题

6、“社区文化建设”综合实践题。(9分)

“群贤社区”开展社区文化创建活动。作为社区成员的你,请参与下面的主题活动。 ①设立文化长廊

社区新建的文经长廊,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展示群贤社区在“创文明,建和谐”活动中取得的成果。现在设置了“邻里剪影”和“爱心快递”两个栏目,请你根据这一主题,仿照已有栏目名称,为文化长廊再设置两个栏目(不要与已有的栏目名称重复) 栏目一 栏目二 ②倡导文明习惯

社区文化建设从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开始,针对社区内还存在的诸如违章搭建、乱停车辆、乱倒垃圾、放养宠物、践踏草地等不文明现象,社区开展了“从我做起,净化家园”的“温馨提示”活动,请你就社区内的某一不良现象写一句温馨提示语,不超过15字。 不文明现象: 温馨提示: ③主持纳凉晚会(4分) 为进一步增进社区邻里关系,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群贤社区决定举办一场“夸夸咱的好邻居”纳凉晚会。作为晚会主持人的你,请设计一段80字左右的“开场白”。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绍兴市2009年中考题)宋朝的雨

陈富强

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我建议你去苏堤。

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跨过

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

8、标题“宋朝的雨”有怎样的味道?(6分)

9、请你写一则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语”,向你的同学推荐上面这篇文章。(15分)

(绍兴市2009年中考题)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0、诗的

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

1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二)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腰白玉之环( ) (4)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

14、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

南霁云①威武不能屈 [唐]韩愈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④,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⑤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⑥。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出,即牵头,将.斩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⑦!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释】 ①南霁云:魏州顿丘人,安禄山叛乱时,从军讨贼,后成为防守睢阳的张巡的部将。②贺兰:贺兰进明,贺兰是复姓。当时任河南节度使,拥重兵驻临淮。③远:许远,睢阳太守,安禄山攻睢阳时,与张巡共同守城。④浮图:佛塔。⑤愈:韩愈自称。⑥相语:告诉我。⑦南八:即南霁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15、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名。(3分)

云 来 时 睢 阳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虽 欲 独 食 义 不 忍!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具食与乐,延霁云坐(请) B虽食,且不下咽(即使) ..C贼以刃胁降巡(投降) D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罢了)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意思: ②此矢所以志也。

意思:

18、本文通过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顽强勇敢、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这三件事依次是:、箭射浮图、。(分别用四字短评进行概括)(2分)

四、作文(70分)

19、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 ②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参考答案

1、置、澹(淡)、悠

2、①野芳发而幽香②不求闻达于诸侯③青山独归远④日暮乡关何处是⑤黑云压城城欲摧⑥生子当如孙仲谋⑦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栏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A

4、④②③①

5、甲:①林冲: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忍辱负重)

②示例: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刺配沧州;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火并王伦 乙:①夏洛蒂·勃朗行(或:夏洛蒂);罗切斯特

②因为简·爱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却要跟别人结婚了(注:其实是简·爱不知道罗切斯特在试探她)

6、①栏目示例:文明影像、和睦佳话、邻里一家、美景扫描、好人聚集

②示例 不文明现象:车辆乱停;温馨提示;您的“方便”可能会让许多人不便 ③略。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7、①西湖是杭州的眉目,没有西湖就等于一个人没有了眉目;②整治西湖可以开发和增强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五方面的功能。

8、答案要点:①“雨”贯穿全文,首尾妙联,穿越时空,点出了苏轼、苏堤的年代,有厚重的历史感;②雨是西湖美景的极致写照,开篇、结尾以美丽的伞映衬美丽的湖;③雨也暗藏着苏轼那首“千古绝唱”;④“宋朝的雨”还让人梦回过去,深含传统和文化之味,颇具诗情画意。

9、示例

这是一朵用诗化语言编织而成的优雅伞花,这一幅再现西湖苏堤的历史真迹,这是一乎为伟大诗人吟诵的唯美长诗„„这就是陈富强的《宋朝的雨》

宋朝的雨能落千年而长久清丽,今朝的苏堤能经百世而依然迷人,那是因为苏轼,因为诗人的一项治湖工程。《宋朝的雨》,开篇撑伞,收尾沐雨,让我们生动感知到那位才气的鲜活诗人,真切感动于那段造福为民的历史佳话。不仅是故事,流泻的,还有魅力和意境:西子湖畔的雨,丝绸织就的伞,美丽串成的文字,诗意洋溢的情怀„„历史和今天,清新和厚重,生命和永恒,诗情和哲理,在《宋朝的雨》里,穿越时空,横亘古今,和谐交融,自然天成。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

10、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11、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二)

12、(1)热水(2)通“披”,穿(3)腰挂,作动词(4)破

13、(我)寄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提供两顿饭食,(我)从没享受过鲜鱼肥肉的好滋味。

14、通过对比,①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②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三)

15、云 来 时/ 睢 阳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虽 欲 独 食 /义 不 忍!

16、C

17、①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发兵的意思,就骑马迅速离去。②这去箭就是用来做标记的。

18、拔刀断指、宁死不屈

四、作文(70分) 19略

推荐第7篇: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亵渎(xiè) 怂恿(cóng) 梦寐以求(mèi) B.哂笑(xī) 收敛(liǎn) 怏怏不乐(yàng) C.苋菜(xiàn) 涟漪(yī) 五行缺土(háng) D.吊唁(yàn) 畚箕(jī) 颔首低眉(hàn) 答案:考察字音,选D

A、怂恿(sǒng )意为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事,本是个中性的词,现在多用于贬义。 B、哂笑(shěn )意思有两个:①.讥笑,有嘲讽的意思 ②.微笑。 怏怏不乐(yāng)意思: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C、五行(xíng)缺土。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端详 悲怆 迫不及待 孤立无援 B.潦草 倔强 语无纶次 慷慨淋漓 C.宣泄 诓骗 戛然而止 缩手无策 D.真缔 青睐 惊慌失措 锐不可当 答案:考察字形,选A

B、语无伦次:伦次:条理。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C、束手无策:束:约束,捆绑。策:办法。好像手被束缚住了,无法解脱。后泛指对遇到的麻烦没有办法解决,一筹莫展。

D、真谛:谛,道理。意思为:①真实的道理或意义。②最佳答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将其融入到集体之中,才有可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能量。

C.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答案:考察词语的运用,选B A选项中,“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C选项中,“芸芸众生”的意思是:芸芸: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生命。在这里“芸芸众生”与“普通”重复,所以使用不恰当。

D选项中,“进退维谷”的意思是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C.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答案:考察文学常识的识记,选D

D选项中,《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是俄国19世纪作家契诃夫。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答案:考察病句的用法。选C

A选项中,成分残缺,缺失宾语,应该是“形成„„的格局”,所以,应该在“多水源供水”的后面加“的格局”。

B选项中,搭配不当,“减少人口增长速度”动宾搭配不当,速度不能减少,应该将“减少”换成“减慢”。

D选项中,“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这一句句式杂糅,修改时去掉“为积累”。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②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 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 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

昨天,市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的贵宾厅召见了来访的发过考古学家H教授,并邀请他本月16日市民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由于H教授的专业学养厚实、人生阅历丰富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因此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近年来,他考察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中国的故宫博物馆,良渚博物馆,对文物及收藏有着深入的研究。H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讲座时间为该日商务九时,地点在市文化宫报告厅。

(1)这段文字在用语得体、语言结构、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2)请用一句话将“H教授作讲座”的信息告知他人,不超过40字。(2分) 参考答案:

(1)①“召见”改为“接见”“接待”等;②“独特的研究视角”改为“研究视角独特”:③“故宫博物院”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2)法国考古学家H教授将于本月16日上午九时在市文化宫报告厅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 解析:(1)①第一句为用语不得体。“召见”的意思为:上级令下级来见。所以用在本句不合适,应该改为“接待”或“接见”。②第二句为语言结构,由于前面为”专业学养厚实、人生阅历丰富”,所以应该修改为“研究视角独特”,与前文保持一致。③第三句为标点符号有误。其中“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中国的故宫博物馆,良渚博物馆”三个国家之间属于大并列,而“故宫博物馆,良渚博物馆”属于大并列中的小并列。所以,应该将逗号改为顿号。

(2)告知别人信息一定要将人物身份、具体时间、地点、讲座内容具体信息告知。 8.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人物。(6分)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中各得出一条结论。(2分)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2分)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2分)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参考答案:

(1)①2013年较2012年,人均阅读量有所增加。或:纸质书阅读量高于电子书阅读量。②2013年较2012年,手机阅读时间增加,而纸质阅读时间减少。或:人均手机阅读时间长于纸质阅读时间。

(2)示例:认同毕淑敏的阅读观,因为阅读名著更能提升素养,启发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入的思考。认同汪曾祺的阅读观,因为阅读杂书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知识,广泛认识世界。

(3)示例:读书如登山,山登得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

解析:(1)审题“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分别陈述,将2012年与2013年的纸质图书与电子书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长做比较,写出即可。

(2)两个观点都可以。但是要紧扣毕淑敏“读名著”与汪曾祺“读杂书”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3)此题切合时代,是用跟帖的方式。在答案组织的过程中只要做到运用比喻、读书感受分享与感悟即可。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故乡红叶 凸 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文章分析:作者由赏香山红叶引出对故乡红叶的感叹,转而再写到父亲的辛勤劳作、默默坚守,最后一段点出红叶象征着山里的人们。

9.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

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3分)

解析:句段作用题;首先回归语境(见文中划线句子),再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内容上,描写了香山红叶和故乡的红叶,并用了对比的手法;结构上,先判断句子处于文章开头的位置,可以分析出是为下文作铺垫的。

参考答案: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气魄,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

10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4分)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解析:“惆怅”是作者心中的感受,重点在于联系上下文进行揣摩最后组织语言。另外问题中有具体原因,因此答题时需要具体表述。

第一句的上文说的是此时正是故乡的农忙季节,大家都忙于正经的营生,因此无暇赏红叶,结合此句城里人的表现,揣摩作者的“惆怅”是因为故乡红叶的被遗忘;

第二句的上文有提到作者要赏景还是帮父亲做农活的矛盾心理,接着到自己不“终究不忍”,再到下文中“父亲一天天的老去”,联系本句中父亲“弯曲的身影”,感受到作者为父亲的辛苦劳作和衰老而感伤。

参考答案:①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为壮美的故乡红叶,却长久地被人漠视和遗忘。(2分) ②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艰辛劳作和无暇赏景,且要天天衰老。(2分) 11.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解析:象征意义需要将故乡的红叶和作者写的故乡的像父亲一样的山里人联系起来(文章最后一句提示明显)即可;结构上的作用,联系标题的作用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象征意义:“故乡红叶”象征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默默坚守的山里人。 (2分)结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2分)

12.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5分) 解析:人物形象题+中心题,注意需要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父亲”形象: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并以此心安和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谈雄自酿,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3分)“我”的情感:因父亲辛勤劳作、不断衰老而忧伤、内疚和思念;因父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而感激。(2分)

(二) 比邻若天涯 朱铁志

如今,在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村里,由于网络、手机盛行,互通互联,只要手指一点,顷刻之间图文毕现,哪怕地球那端,也好像近在眼前。即时通讯系统改变了千百年来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业已形成的交往方式,从技术上讲,“天涯若比邻”再也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具体而微的现实。为了一个共同的诉求,全球网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貌似虚拟,其实非常实在的联盟,用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提供一份骨髓,贡献一份干细胞,捐献一笔善款。网络和手机的出现,像电灯、马桶、蒸汽机的发明一样,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毫无疑问,人类需要充分享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

然而,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现实世界疏远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说,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随意应付。方便则方便,但缺少了一点可以感知的温度,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谊。人们热衷于在虚拟空间用假名展示真实的自我,却不愿在真实的世界里本真地素面朝天。在真实和虚假之间,自觉不自觉地错把虚拟当真实。

人们发明了网络,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对网络的极度依赖,反而影响了我们中一些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每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在办公室、课堂上,甚至在行驶着的汽车的驾驶室里都忍不住摸出手机收发短信,刷新微博。这实在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在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其实,不少高档手机繁琐的功能是多余的,很多在虚拟空间飞来飞去的信息是无价值的。

我不是一个排斥网络、手机等新技术的冬烘先生,相反,对网络、手机给当代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怀敬意。我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人们:在网络、手机时代,要警惕自己被物化为机器的奴隶。在热切关注新技术的同时,要把时间、精力有意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活生生的人,不应沉迷于所谓的虚拟空间,而是扎扎实实地站在现实的土地上。

【注】冬烘先生:预付浅陋的知识分子。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4分)

①文中用“天涯若比邻”来形容网络和手机的出现能够快捷的使原本虚拟的世界变成现实的世界。

②网络的发明,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事实上却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参考答案:①“天涯若比邻”不是用来形容虚拟世界变成现实世界,而是来形容网络能不受空间限制快捷的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②不是因网络的发明而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是因一些人极度依赖网络而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解析:这种类型的题目必须回到原文中寻找答案,找到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含义。

①答案锁定第二段,第二段开头探讨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拉近人们的距离,整个第二段也在说明这种虚拟世界造成的问题。所以网络和手机的出现是通过虚拟空间拉近人们的距离,而不是把原本的虚拟世界变成现实世界。

②答案锁定第三段,作者首先通过一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肯定网络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然后谈到了我们中那一部分极度依赖网络的人,他们被网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不能以偏概全。

14、第二段中列举了一些在网络应用中的“常见的情形”,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说明了网络的应用在现实世界疏忽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缺少了一点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真实。

解析:作用题的话,首先回到原文中理解作者要表达什么,看下“常见的情形”本身在说明什么问题,再看看它在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回到原文中,锁定第二段,“常见的情形”后主要谈论的是网络应用造成人们当面冷淡的问题,在虚拟世界中的热情和现实世界中的冷漠形成对比,作用就是为了突出网络的应用使人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说明网络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15.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参考答案:要充分利用网络带给人们便捷的交往方式,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不要热衷于虚拟空间而脱离现实生活。

解析:从文章中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是持肯定与否定态度的,肯定了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同时也指出人们不应沉迷于所谓的虚拟空间,而是扎扎实实地站在现实的土地上。所以答题时就这两点组织语言就可。

16.请你对“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的现象做简要评述。

参考答案:示例(1)肯定,从实用工具的源头上杜绝沉迷于网络这一虚拟世界的行为,避免发生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现象。(2)否定,这种应用在科技上的倒退现象,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消减了网络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功能和作用。

解析:对一现象做评述,主要是赞成或反对态度,赞成的原因主要是是这一举动能够减少人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而反对的原因就是就科技的进步来讲,这一举动会减少网络的便捷与迅速。言之有理即可。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道题。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注释:赒zhōu:救济,接济;粜:tiào卖出粮食。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必以处士为法(榜样) B、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遗憾) C、以牛自归(返回) D、厚遗以遣之(送走) 答案: C.归还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以一布衣终于家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当为连公行丧 为人谋而不忠乎 答案:BD。

解析:A,第一个“于”为“在”,第二个“于”为“向”;B,“而”为转折义,“但是”C,第一个“以”为“因为”,第二个“以”为“凭借”;D,“为”、“替”。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 ①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②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答案:(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

(2)(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解析:这里省略主语,根据下文应山县人为其送丧可知,是连处士去世,弟弟将其送回。 20、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画了“连处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通过写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以及“应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和连处士死后的悲伤等言行,表现了连处士孝以事亲、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的高尚品格。

解析:文言文难度不大,但要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 译文: 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 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翻译: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 静下来。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

⑴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 解析:找出诗人出发很早的自然景物即可。

参考答案: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 ⑵“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 解析: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 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推荐第8篇: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左上角填写校名、姓名和班级、学号、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 题 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原创)

巍峨的高山,荫bì(▲)百样植被、万物生灵只是静默无言。因为他胸怀广大,谦虚在他那里才huàn(▲)发出夺目的光彩,自然纯正。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不高尚,但他一定要是个善良的人。远离了善良,你就会被自私狭ài(▲)裹挟,就会坠入嫉妒、仇恨的深渊,人生就会变得猥琐与卑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江寺公园这株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B.南京博物院的明清瓷器陈列馆集明清瓷器之大成,青花瓷鳞次栉比,尤为壮观。 ....C.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杭州市区立起了很多铜塑,金牛河岸的那头“牛”铸造得别具一格。 ....D.一部父子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明星爸爸们的舐犊情深,和萌....娃们天真可爱的俏皮模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他也是唐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B.英国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中,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C.《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原创)

A.涉事4S店展厅大门已经被塑料布遮挡,门上贴有“线路抢修中”,不少保安正在大门前维持秩序。

B.我们要深刻吸取掌握、报告情况信息不准确的教训,在改革脱困 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坦诚与广大职工交流企业困难情况,交流脱困发展的各项举措,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减少误解,增强共识。

C.也有网友表示,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容小觑,有的学生一天在学校花几十上百元是常见的现象“毫无压力”。

D.2011年3月9日,至少30余名“藏独”分子试图冲进中国驻印度使馆内,被当地警方拘捕并拦截。

5、古诗文名句默写。(只选做四小题)(6分)(原创)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 (2)只恐双溪舴艋舟, ▲ 。

(3)有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茫然,你可以用这样的古诗文热情地鼓励:“ ▲ , ▲ 。”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当我们在家里等候客人因为时间过长而失望焦躁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句子形容我们:“ ▲ , ▲ 。”

(5)当思念丈夫归来的妇人期盼落空时,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诗来体现她内心失望极深:“” 6.综合性学习。(6分)(改编)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2分)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 。 。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_______ ③ ▲_______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7、名著阅读(6分)(改编) (1)阅读下面的文字,填空。(4分)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号称 ▲__。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的授职为 ▲__。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__、▲__。

(2)“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 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题。

(一)(16分)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

(1)那一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想来的年轻人一样。既盲目乐观,又一片

茫然。

(2)那时候,我刚刚落脚在石牌村一个制衣厂做缝衣工,每天的工作简单到乏味。而回到狭窄的房子里也只能埋头大睡。这房子甚至连一丝阳光都见不到,终日得点着灯。每月纵然房租低廉,可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吃喝,我那微薄的薪水甚至不够支付我多买一件新裙子。

(3)有一天,正在埋头大睡,隔壁才空置几天的房子里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音乐声!我忍住气,听着他们在隔壁房子走来走去,很多脚步声起起伏伏,我终于忍无可忍,爬起来,一身破旧睡衣去敲对方的门!门开了,门后站着一个男人,很显然,他对我的睡衣造访吃了一惊。

(4)我声形恶气:“难道你不知道这房子的墙薄得像纸一样么?”

(5)他毫无怒气,只是笑着说:“来不来听我们的演出?”

(6)彼此串了几次门,才知道他叫阿木,和几个朋友组了个乐队,叫“木头人”,他是主唱和吉他手。那时的广州,多的是等待奇迹的场地,只要你有真材实料,就可以跳上舞台尽情地秀一把。而那时的石牌街,一间一间被分割成鸽子笼一样的狭小房间里,住的就是那些期望人生燃烧奇迹的人。

(7)更多的是,慢慢朽坏的人生。

(8)所有的乐器都已经破烂不堪,就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看出来。贝司手的贝司,甚至都掉光了漆,所有的共鸣音眼看就从那些快要破掉的角落里点滴不漏地倾泻出来。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那样,拼命地拨弄着手中那只贝司。

(9)音乐那么嘈杂,我扯着嗓子说,阿木!你说你们会红么? 他听不清,一样扯着嗓子喊回来,你——说——什——么?

(10)我突然笑了,跑到阿木面前,就着身上那件穿得泛黄的旧t恤,把背脊一个个递给他们。阿木,给我签个名吧,等你们红了,我就发财了。

(11)那件衣服还挂在窗外没有晾干,事情就一件接—件地发生了。

(12)先是他们的键盘手在村口被人飞车抢了——钱倒没多少,人却被挂到地上,拖行了好几米,手伤了不能演奏,于是整个乐队只好停止排练。

(13)接着流言传遍大街小巷,一个女孩,晚上回来晚了„„据说尸体被发现的时候,都已经是好几天后了。

(14)这样的流言让我战战兢兢。每次回来晚了,我都走得像一只被狗追得满街乱窜的鸡一样,惊慌失措。

(15)有一个晚上,我看见木头人乐队的所有成员,都蹲在村口,一看见我,就一个个从暗喑的树影底下走出来,跟在我的身后,没有人说话,但是我走着走着,眼泪流了出来。

(16)那以后我就多了四个保镖。

(17)有天晚上一起去吃烧烤,烟雾缭绕中,阿木咕咚咕咚仰脖喝完一瓶啤酒,他突然直勾勾地看着我,丁小柔,你来广州是做什么的?

(18)这句话来得太过突然,我把一块撒满粉红色辣椒粉的烤茄子,生生地咽了下去,呛出了一脸的眼泪。

(19)是啊,我来广州做什么的呢?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数百件的衣服?为了那些看不见阳光的窗子?为了那张只够容我窄窄睡下的床么?

(20)初春的夜晚还带着寒意,我停了一下,低声说,我想做服装设计师。

(21)那你就去左岸!阿木把一次性酒杯恶狠狠地摔在地上,用力地拍着我的肩,丁小柔!你行的!

(22)因为这句话,我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就去工厂辞职了,晚上再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换了一家比较大的服装厂,这一次,我应聘上了打版工。然后我再也不肯浪费时间窝

在阿木的排练室了,我一天只吃2顿饭,只为省出钱来去学习服装设计。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居然忙得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抬头,竟然是深秋了。可是这样的生活,难道不美么?叶子扑簌簌落下来,就是为了明年再一次骄傲地站在枝头。

(23)有一天晚上,阿木又来敲我的房门,一脸不满:“喂,你好久都没来看我们排练了哦!”我摇了摇手里的书。他突然冲进来一把抱住我:“丁小柔!你猜怎么着?我们今天签了唱片公司了!”

(24)那天以后,因为签了公司的缘故,他们搬走了。我因为赶去夜校上课,回来的时候,只看到门上钉着一张纸条:“丁小柔,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希望你能过得有声有色。ps:等我们红。一定不要卖掉那件t恤。”我握着字条,坐在门口,像个傻子一样又哭又笑起来。

(25)没过多久,我也搬离了石牌村。我没带走任何行李,除了那件写满他们名字的t恤。

(26)我终于学完了服装设计的全部课程,并且顺利地成为了设计室的一名员工。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

(27)如今,每次开车的时候,我都习惯把电台调到音乐台,然后从沙沙声中一个个跳过去,搜索我曾经那么熟悉的一群声音。他们在哪里?他们红了没有,还是像大多数的有梦想的人一样,在命运来临之前,就再也寻不到踪迹。可是我却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就像那些刻在石牌村的青春日子一样,永远没有打烊的时刻! 8.“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丁小柔为什么会说这句话?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文章的第11段-13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4分)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那样,拼命地拨弄着手中那只贝司。 ②我握着字条,坐在门口,像个傻子一样又哭又笑起来。 11.根据全文内容,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4分)

(二)(14分)

知识分子的“缺席”

丁帆先生的大作《因为缺少一个“知识阶层”》,是一篇颇值一读的文章。尤其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那些沾沾自喜于“如今知识分子的待遇真是大大地提高了”的文化人,读完之后不妨扪心自问——我算得上一名知识分子么?

知识分子原本是一个外来词,其本义并非是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在丁帆先生看来,“所谓‘知识分子’应该是特指有着强烈个人信仰和独立思想的人文知识分子。”这一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不过笔者稍做一点补充说明,即这里的“人文知识分子”中的“人文”,首先指的是一种精神,即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指人文科学的专业。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并非人文学者,但他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堪称无与伦比,实乃真正的知识分子,全世界知识者的楷模。结论如丁帆先生所说,“只要他具备了哲学层面的思考能力和坚定的人文信仰,他才能称得上是知识分子。”

问题在于,当今的中国究竟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或者说究竟有多少专家学者教授,称得上是这样的知识分子?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曾做出规定,凡具有中专学历,或者说,具有某种专业知识专项技能者,均可算作知识分子。在日常话语中,人们也常把“古代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挂在口头。但上述规定也好,说法也好,与前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显然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是没有“知识分子”的,“传统”如果是指五四以来的传统尚可,如果是指中国两三千年的文化传统,同样谈不上什么“传统的知识分

子”。中国古代只有读书人,或者说文人。他们读书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仕途,为了功名,与现代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相去甚远,不可以道里计。孔子说得再明白不过,“学而优则仕”嘛!一面道貌岸然地教诲,“谋道不谋食”;另一面又诱导他的弟子,“学也,禄在其中”。于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读书是为了当官,当官是为了发财,就成了金科玉律。

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还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大陆没有科学大师?”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10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其实,学术腐败并非这两年才有的事,数十亿上百亿的“课题费”,被用来做“工资福利”“吃喝玩乐”“出国考察”“买车买房”等等,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我这里想说的是,即便是这些课题费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就能出成果了?就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就能诞生人所景仰的“大师”了?恐怕也未必。读书人一旦为功名所累,权力所缚,金钱所诱,还能拥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么?陈寅恪先生之所以一再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因为它乃是学术研究与科学创新的前提。没有“自由”与“独立”,不砸碎精神枷锁,不彻底解放思想,是根本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

民国时期,尽管战乱频仍,偌大一个中国几乎找不到一张安静的书桌,但我们并不乏真正的知识分子。如今,尽管专家学者教授四处游说,名目繁多的“核心期刊”和“高峰论坛”更是他们把持话语权的高地,然而,我们又能看见几个真正知识分子的身影,听到几个真正知识分子的声音呢?人们常把丁帆先生定义的知识分子称作“公共知识分子”,然而,偏偏在公共领域里,我们的“知识分子”往往缺席。 12.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3.“知识分子”往往缺席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4.第4段中提到新华社报道的话语,有什么作用?(4分) 15.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3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 A.禹锡终易连州(交换) B.以男女质钱(抵押) .C.宗元革其乡法(革除) D.营护其丧及妻子(护送)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原创) A.请以柳州授禹锡 何以战 ..B.必为名士 自立为将军 ..

C.革其乡法 行拂乱其所为 ..D.乃出私钱赎之 乃下令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原创)

①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②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19.从文中可以看出柳宗元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原创) 2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结合颔联和颈联,说说本诗是如何体现“春寒”的。(2分)(改编)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改编) 四.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原创)

非洲草原上最高的茅草——尖毛草,有“草原之王”的美称。生长过程极其特别。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但半年后雨水一旦到来时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有一米六至二米的高度。原来在前六个月里,它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雨季前它虽然露头一寸,但却扎根地下超过28米。当储积了足够的养料和能量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几天时间里,便一下子长成了“草地之王”。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6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各3分) 1.庇 焕 隘 2.D 3.A 4.B 5.①寤寐求之 ②载不动许多愁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每句1分,有差错不给分)

6.【拟写标语】展未来豪情盈心底。(2分) 【设计活动】示例: 说一说同窗趣事;

抒一抒师生真情; 唱一唱校园民谣。(每空1分,共2分)

【探究材料】探究结果: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2分)

7.(1)齐天大圣 斗战胜佛 李逵 武松 鲁智深(写出两个即可) (2)《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

性格特点: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坚定勇敢,鲁莽直率,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6分)

8.因为丁小柔一开始带着梦想到广州,却在制衣厂做缝衣工,简单乏味,(1分)住在狭窄的房子里,见不到阳光,薪水微薄,(1分)而之后她学完了服装设计全部课程,成为了设计员工(1分),这是她喜欢的工作,最初的梦想。(1分) 9.插叙,写键盘手被抢受伤和女孩遇害(1分),突出当时“我”生活得提心吊胆(1分),为下文乐队成员默默守护“我”回家,体现他们的善良做铺垫。(2分) 10.①比喻,动作描写(1分),体现乐队的人对音乐的执着和热忱,对梦想永不放弃。(1分)

②动作描写。(1分),“我”为阿木他们的成功感到喜悦,对他们的努力予以支持和肯定。(1分)

11.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有梦想的人是不会轻言放弃的。要做一个有梦想,并且坚持不懈的人,让青春的日子,永远不会打烊。(4分)

(二)(14分)

12.(3分)第一段提到丁帆先生的文章,引出下文论题——知识分子的精神概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3.(4分)(1)我们本身对“知识分子”的概念理解有误,认为只要是具备了某样专业知识技能的都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2) 中国历来认为学知识是为了做官或者谋财,在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偏差;(3)知识分子被金钱和功名所累,失去了独立、自由的精神。

(每点2分,答出2点即4分) 14.(4分)答:举例论证,具体说明在现代知识分子已经被金钱和权力所累,失去了独立、自由的精神,导致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15.(3分)作者认为知识分子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保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16.C(3分)

17.BD(4分,各2分)

18.①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②柳宗元著述很多,在当时名声震动(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19.为友:对刘禹锡的帮助,为朋友着想,无私。(1分)

为官: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2分)

为师: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水平高,指导有方。(1分)

20.(1)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雨势之急。(2分)

(2)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环境描写;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凄苦、悲凉。(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四、作文(40分)

21.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 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 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 不成篇。

说明: ① 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 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 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 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推荐第9篇:浙江省各地中考作文题

2014年浙江省各地中考作文题

1.杭州市

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杭州下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金铃的点评是,作文题选用了带有时代气息的微博文字,通过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题目空间较大,易写但不亦工。“相互影响”“相互塑造”是题中的关键词,揭示了自身行为能影响他人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环境,最终影响自己的蝴蝶效应。所以,要净化环境,改变他人,首先要从自我提升开始。当然,写付出与回报也可以,关键是看有没有把付出与回报的含义揭示出来。

2.宁波作文题: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点评:这道题很符合新课标对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并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对学生来说,不会造成审题障碍,都有话可说,但又必须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童红霞(宁波北仑东海实验学校)

3.温州作文题:

请以“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的文章。

点评:温州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把握具体的生活,做出适合自己认知层次的解释。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但说的精彩与否,就与他(她)的思维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有关了。——吴积兴(温州二中)

4.嘉兴(舟山)作文题:

龙应台说:“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我们总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点评:该题直击心灵,拷问“信念”,引导学生辩证认识自我,思索人生,是一道能在精神层面引发思考的作文题。——王波芬(舟山第一初级中学)

5.湖州作文题:

请以“_______归来”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点评:半命题作文,对归来的主语未加限制,而是通过材料给出了具体或抽象的

思考路径,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又指引了写作的方向。——张琴英(湖州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

6.绍兴作文题: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点评:该题独特之处是将学生视角引向“自我”,这是对引导学生关注外在世界的传统教学思维的一种突破。这种思考方式带给学生形式略显陌生,内容源自熟悉的独特感觉,既能促发自省思维,又不致思维过难导致审题障碍。——孟海明(绍兴上虞区教学研究室)

7.金华(义乌)作文题:

请以“热门话题”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点评:接地气、有张力、重认知是金华中考作文题的最大特点。热门话题可大可小,考题通俗易懂,考生不易偏题。——陈晓英(金华四中教育集团)

8.衢州(丽水)作文题:

有人说:“爱鸟不养鸟。”美国某国家公园就禁止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理由是一旦喂食就把野生动物变成了乞丐,因此,他们的告示上醒目地写着:“让野生动物野!”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

点评:作文材料引发的联想与思考是多方面的,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应该不难找到写作素材,但由于材料本身对写作角度的巧妙限制,学生想要用现成的“万能作文”去套写,似乎并不容易。——钟海平(丽水市梅山中学)

9.台州作文题:

题目1:_______过得太快;题目2:_______原来还在。请在两题中选择一题进行写作。

点评:题目虽为二选一,但思维彼此交错,写任何一题都需要对二者的综合思考;同时也需要学生唤醒自身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能从具象进入抽象。该题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又能拉开档次。——江奎(台州温岭市教研室)

推荐第10篇: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目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第11篇:浙江省中考满分作文

2007年浙江省中考满分作文

类型:免费资料 加入时间:2007年9月4日8:10

[作文题目] 根据要求作文:

品读试卷所写的文章,我们看到,生活虽然艰辛,有一类人却活得从容不迫,有滋有味。以快乐心面对人生,于艰难处寻觅快乐,生命便有了亮色。小室虽陋,但有苔痕草色、素琴金经,便自有一番乐趣,何陋之有?东坡妙笔一挥,烦难案件便成了赏心乐事。而《生死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生命状态,没有一点乐观精神,又怎能灿烂如此?

请以“乐在其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 [思路点拨] “快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感到幸福和满意。快乐是一种很简单很单纯的心情。从题目要求看,“乐在其中”作为每个人都曾经拥有的主观体验,首先确保了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从命题角度讲,可说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题目的公平性。考生比较容易选题作文,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属于比较容易的作文题。再则,这话题给学生设置的限制性条件也极少,基本不在审题上给学生设置障碍,让考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第一段的文字是对写作思路的提示,引导学生调整心态,重新审视身边的学习生活,发现学习的乐趣、体验语文活动的快乐,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写作要求。

从材料提供的四种快乐来看,共同特征是快乐的获得,应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命状态。事实上,每一位考生在经历了十六七年的人生风雨和十一二年的学海浮沉之后,也确实经历过或听说过无数次快乐的现实。写法上可以写成寓言体,通过几个动物“乐在其中”的境况进行描写,进而折射社会状况;也可以写成电影镜头式,将生活中发生的与话题有关的事情分别写成几个片段,用一个线索联结起来,这样的文章也是较为新颖的;也可用采访的形式,写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或不同职业的人谈自己“乐在其中”的经历和感受。 [佳作展示] *

17、我活着,我快乐

浙江一考生

一阵和风拂过平静的湖面,吹起层层涟漪,漾起的波痕一圈圈散去,越散越远,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被吹得斑斑点点。我是湖边一棵小小的芦苇,在和风中摇曳着弱小的身段。我没有高大的杨柳挥洒飞絮时的离愁与缠绵;没有雪白的云彩飘动时的清逸与洒脱;也没有五彩缤纷的鲜花所散发的醉人的香味。 我是一棵小小的芦苇,看润红的太阳羞涩地将脸庞悄悄藏入地平线,听快乐的黄莺休息时的喃喃私语,感受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不因寂寞而选择逃避,因为我拥有美丽的静湖,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快乐。

一场细雨潜进安溢的树林,洗去沉积已久的尘土,留下一个全新的世界,雨珠在树叶上、花瓣上轻轻地滑过。我是树下一朵小小的野菊,在细雨中吸吮大地的甘露。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千姿百态;没有玫瑰的娇艳欲滴,沁人心脾。

我是一朵小小的野菊,看调皮的星星围着月儿眨着眼,听涓涓细流奏起的美秒心曲;享受大自然给予我的一切。不因秋寒而枯萎,不因孤独而选择春天,因为我拥有金色的秋天,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快乐。

蔚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我是天空中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没有雄鹰的长击万里,展翅高飞,没有大雁的群纷而起,群纷而落。

我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嬉戏在阳光里,白云间,黄昏来临我还有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小窝。我自由,我快乐;我活着,我快乐。

我是山间小溪里一条小小的鱼,不羡慕鲸有大海的广阔和深沉,不羡慕大河的源远流长,我爱小溪,游跃于鹅卵时间;我是树枝上一只小小的蝉,用柔弱的身躯展示生命的可贵,用嘶哑的喉咙咏叹青春的美好。我是一片小小的树叶,我是一滴小小的雨珠,我是一粒沙,一枚石,我是„„

我是大自然中一颗小小的生命,虽然微小,但我却拥有一颗博大的心。我用我的心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宽广与广阔,可以感受到高山的雄伟与瑰丽,可以感受到天空的美丽与深远。我虽然微小,却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一份,静湖有了我的存在而更加安逸,树林有了我的

点缀而更加灿烂,天空有了我的装饰而更加多姿,世界有了我的存在才更加多姿多彩。

我不是完美的,但我有我存在的价值。我有一颗不变的年轻的心,我有可贵的生命,不因种种遗憾而放弃生存。

我活着,我快乐。

成功底蕴揭示

本文以“我活着,我快乐”来立意,告诉人们要学会生存,为自己的生活添光加彩。文章巧用比喻,将自己比喻成一棵小小的芦苇、一朵小小的野菊、一条小小的鱼等,目的是为了说明“我”虽然微小,但“我”却拥有一颗博大的心。本文文笔清新优美,语言流畅、不做作,读来是一种享受。 [佳作展示二] *

18、快乐日记

浙江一考生

2005年2月5号 星期六 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也是年集,早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集市上,集市上可真热闹,首先最显眼的是卖红灯笼的和中国结的,还有卖鲜花的,到处是叫卖声,集市上虽然很拥挤,但是人们脸上都带着喜气,我想这个春节一定非常平安祥和。 2005年2月8日 星期二 小雪

今天是大年三十,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挂上大红灯笼,上午,爸爸说贴春联,我一听可高兴了,就对爸爸说:“我帮你贴吧,”爸爸同意了,我帮爸爸拿着春联,爸爸贴,不一会我们就把春联贴好了,这一天你到大街上去看看,到处是喜气盈门,真是又是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2005年3月16号 星期三 晴

今天是爷爷的七十五岁生日,一大早爸爸和妈妈就早早的起床了,他们做了很多好吃的菜,到了中午客人们都陆续来了,妈妈把菜摆到桌上,客人们都坐下来,姑姑把给爷爷买的生日蛋糕拿了出来点上蜡烛,大家都为爷爷唱起了生日歌,它们轮流给爷爷敬酒,我也给爷爷敬了一杯酒,并对爷爷说:“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其实这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全家人都希望爷爷身体健康。 2005年4月29日 星期五 小雨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早早地起来,吃完早饭就各做各的事了。妈妈忙着整理房间、洗衣服。当教师的叔叔开始备课。我也开始了我的工作———办一期小报。

我先找好材料,接着就打草稿。可当草稿快打完时,我发现正中的地方太空,而且没有把这份小报的主题表现出来。怎么办?贴图片吧?什么图片好?写文章吧?一时到哪儿找?我急得团团转,翻了这本书又翻了那本书,都找不到合适的。没办法,我干脆将满书架的书一本一本地拿出来找。报纸、书刊堆得满书桌、满床、满地。

呵!呵!呵!我们家摆书摊了。

这就是我家的一个星期天。我家的星期天总是这样充实、快乐、温馨。 [成功底蕴揭示] 本文选材多侧面,多角度,展示了一个中学生的青春朝气,文章巧用日记体来安排结构,通过截取典型生活片段,展示了“我”乐在其中的美好心情,文章简要、生动,充满激情。 [佳作展示三]

19、我的快乐梦想

浙江一考生

厌倦了单调的城市生活,多么渴望心灵的解放。

骑车在田野上,看见快乐地奔跑着的小狗,想像自己也成为一只小狗儿,在即便不能说广阔但也很大的田野上兴奋地四处乱跑;对着熊熊的火堆狂吠;用小小的爪子拼命地刨老鼠洞,把老鼠赶出来,和它们一起做游戏;为了一块食物而与其它小狗打架„„多么愉快的生活,到处充满了新鲜自由的空气。

家门前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块空地,荒芜又寂寥,只有几株不知名的植物,长得还算高大。想像自己是一只蚂蚁。哇,好大的一片沙漠!每一处都那么新奇与神秘,等待着我去探险。我要用毕生的精力走完这片广阔无边的沙漠,去寻找沙漠中的绿洲,看一看骆驼的样子,和它打个招呼。如果我口渴了,我就爬到仙人掌里面去吮吸它的汁液,如果天气太热,我就躲在仙人掌的影子里乘凉。等我快要走不动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片好大的绿洲。我用尽所有的力气向它跑去,啊,多么高大的树林,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水,简直开心得要晕了。

家里有一盆长得很大的翡翠。我又要做一回蝴蝶,在阴暗的森林里来一次历险。参天的树木一层又一层,遮挡了强烈的阳光,到处长满了色彩鲜艳的磨菇。树枝间结满了蛛网,漂亮的小鸟飞来飞去,快活地唱着歌。大蟒蛇把身子盘在树枝上,低下头贪婪地看着我,大片的荆棘后面了似乎有饥饿的眼睛在窥探我。好吓人啊,快逃啦! 我还要变作一条小小的热带鱼,跳进加勒比清澈的海水里,在珊瑚间穿梭,爬上鲸鱼的背,却不小心让它打了个喷嚏,高高的水柱把我甩到天空,又掉下来,摔得好舒服,软软的,原来是落到了海星的身上。我要去看鲨鱼们嬉戏,看寄居蟹和海葵的奇妙生活,听终生相伴的老头儿鱼咳嗽,然后我要跟着大家迁徙到别的海域去,把我这一生的经历告诉远方的伙伴。

我还想要做一只小鸟,飞到长城上去唱歌,飞到富士山去看伴着樱花点点的日出,飞到死海去游泳,飞到金字塔的顶端俯瞰尼罗河,飞到巴黎圣母院给可怜的怪老人敲钟,飞到哥本哈根的朗厄里尼港湾海滨公园,给大海边的美人鱼擦去绝望的泪水。最后,我要飞到奥林匹斯山上去找宙斯,求他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快乐地生活着,永远也不要有战争了。

我还想成为好多好多,我要我的心灵永远可以自由飞扬„„ [成功底蕴揭示] 本文主题鲜明,很好地写出了“我”的快乐梦想。选材典型,以点带面,使文章主题表达更为有力。全文以“我的快乐梦想”为线,运用联想和想象,有力地凸现了全文的中心。语言言简意丰,描写生动,情真意切。 [佳作展示四] *20、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浙江一考生

清晨,精神百倍地走下楼梯,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走出楼门才发现下起了雨,又不得不上楼去拿雨伞,满肚子不高兴,边上楼边想:“今天的体育课肯定又泡汤了,今天中午肯定又回不了家了,又得吃厨上那有盐没醋的饭菜了,一会儿打不上出租,公交也肯定很挤„„”

走出院门,一路上的几个情景却使我的心情渐渐舒畅起来———

镜头一

突然听见一阵哭声,循声望去,一个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滑倒了。早点摊前一位正喝豆浆的阿姨赶紧撂下碗跑过去扶起小男孩,又蹲下身子帮他擦掉衣服上的泥水,重新为他撑好伞,一边嘱咐着,一边送他走过马路„„

看到这一幕,我微微一笑,原来雨中更能见真情呀!

镜头二 公交车停站,车窗外,一位三十多岁的妈妈不得不跳下自行车,艰难地推着后座上的女儿在人群中穿行。雨披的帽沿下,雨滴顺着这位年轻***发梢一滴一滴地滑落,而她却只顾稳稳地推着车子。多么熟悉的情景!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我的妈妈骑着自行车接送了我六年,风雨中,妈妈发梢的雨滴也是这么一滴一滴滑落的吗?看着自行车后座上那个被雨衣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女孩,我笑了„„

这原本恼人的雨幕竟让我感受到了拥有母爱的幸福和快乐。

镜头三

座位旁边,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吩咐他对面的青年:“今儿赶紧往家打个电话,看咱那儿下了没有!一冬都没下了,春雨贵如油,多下几场这样的雨,省多少浇地的钱呢!”是呀,已经好久没有下雨了,风调雨顺才会有丰年,我有什么理由讨厌这场雨呢?我应该和农民们一起高兴,一起快乐呀!

走下公交车,心里已没了半点烦躁,体育课不能打篮球,却可以在室内看NBA了;中午回不了家,又可以和同学们侃明星了;打不上出租车,坐在公交上不也让我看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真实画面,体味到了幸福和快乐吗?换一种思维方式,幸福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成功底蕴揭示] 本文运用蒙太奇的电影手法,通过镜头与镜头的衔接,展示了“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的道理,文章结尾有力,主题鲜明、突出、深刻。

第12篇:浙江省中考英语词汇表

2017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词汇表 A

a (an) art.一(个、件……) ability n.能力; 才能

able a.能够;有能力的

about ad.大约;到处;四处 prep.关于;在各处;四处 above prep.在……上面 a.上面的 ad.在……之上 abroad ad.到(在)国外

absent a.缺席的, 不在的

accent n.口音,音调

accept vt.接受

accident n.事故,意外的事

ache vi.& n.痛,疼痛

achieve vt.达到,取得

acro prep.横过,穿过

act n.法令,条例

v.(戏)表演,扮演(角色),演出(戏);行动,做事

action n.行动

active a.积极的,主动的

activity n.活动

add vt.添加,增加

addre n.地址

advantage n.优点; 好处

advertisement n.广告

advice n.忠告,劝告,建议

advise vt.忠告,劝告,建议

afford vt.负担得起(……的费用);抽得出(时间);提供

afraid a.害怕的;担心

after ad.在后;后来 prep.在……之后;在后面 conj.在……以后 afternoon n.下午,午后

again ad.再一次;再,又

against prep.对着,反对

age n.年龄;时代

ago ad.以前

agree v.同意;应允

air n.空气;大气

airline n.航空公司;航空系统

airplane n.(美)飞机

airport n.航空站,飞机场 alive a.活着的,存在的

all ad.全部地 a.全(部);所有的;总;整 pron.全部;全体人员

allow vt.允许,准许

almost ad.几乎,差不多

alone a.单独的,孤独的

along ad.向前;和……一起;一同 prep.沿着;顺着

aloud ad.大声地

already ad.已经

also ad.也

although conj.虽然,尽管

always ad.总是;一直;永远

am v.(be 的人称形式之一) America n.美国;美洲

American a.美国的;美国人的n.美国人

among prep.在…中间;在(三个以上)之间

ancient a.古代的,古老的

and conj.和;又;而

angry a.生气的,愤怒的

animal n.动物

another a.再一;另一;别的;不同的 pron.另一个

answer n.回答,答复;回信; 答案 v.回答,答复;回信;(作出)答案

ant n.蚂蚁

any pron.(无论)哪一个;哪些 任何的;(用于疑问句、否定句)一些;什么 anybody pron.任何人,无论谁

anyone pron.任何人,无论谁

anything pron.什么事(物);任何事(物)

anyway ad.不管怎样

anywhere ad.任何地方

appear vi.出现

apple n.苹果

April n.四月

area n.面积;地域,地方,区域;范围,领域

arm n.手臂,支架 army n.军队

around ad.在周围;在附近prep.在……周围;大约

arrive vi.到达;达到

art n.艺术,美术;技艺 article n.文章;东西,物品;冠词 as ad.& conj. 像……一样;如同;因为

prep.作为,当做 Asia n.亚洲

Asian a.亚洲的,亚洲人的 n.亚洲人

ask v.问,询问;请求,要求;邀请

asleep a.睡着的,熟睡

at prep.在(几点钟);在(某处)

attend v.上学,出席,参加 attention n.注意,关心

August n.八月

aunt n.伯母;舅母;婶;姑;姨

Australia n.澳洲;澳大利亚

Australian a.澳洲的,澳大利亚人的 n.澳大利亚人

autumn n.秋天,秋季

avoid v.避免,躲开,逃避

awake (awoke, awoken) v.唤醒 醒着的

away ad.离开;远离

awful a.糟糕的,恶劣的

B

baby n.婴儿

back ad.回(原处);向后a.后面的n.背后,后部;背

background n.背景

bad (比较级worse, 最高级 worst) a.坏的;有害的,不利的;严重的

bag n.书包;提包;袋子

ball n.球

balloon n.气球

bamboo n.竹

banana n.香蕉

bank

1n.(河、海、湖的)岸,堤

bank

2n.银行

baseball n.棒球

basic a.基本的

basket n.篮子

basketball n.篮球

bathroom n.浴室,盥洗室

be v.是(原形),其人称和时态形式有am, is, are, was, were, being, been;成为

beach n.海滨,海滩

bear n.熊 beat (beat, beaten) v.敲打;跳动;打赢 n.(音乐)节拍

beautiful a.美的,美丽的,美观的

because conj.因为

become (became, become) v.变得;成为

bed n.床

bedroom n.寝室,卧室

bee n..蜜蜂

beef n.牛肉

before prep.在……以前;在……前面 ad.以前 conj.在……之前 beg v.请求,乞求,乞讨 begin(began,begun) v.开始,着手

behaviour n.行为,举止

behind prep.(表示位置)在……后面 ad.在后面;向后

believe v.相信,认为

bell n.钟,铃;钟(铃)声;钟形物

below prep.在……下面

belt n.(皮)带

beside prep.在……旁边;靠近

besides prep.除……以外(还有) ad.还有,此外

between prep.在(两者)之间;在……中间

beyond prep.(表示位置) 在……的那边

bicycle n.自行车

big a.大的

bike = bicycle n.自行车

bill n.账单;法案,议案; (美)钞票,纸币

bird n.鸟

birth n.出生; 诞生

birthday n.生日

biscuit n.饼干

bit n.一点,一些,少量的

bitter a.有苦味的;痛苦的,难过的;严酷的 black n.黑色 a.黑色的

blackboard n.黑板

blind a.瞎的

blood n.血,血液

blow (blew, blown) v.吹;刮风;吹气

blue n.蓝色 a.蓝色的

board n.木板;布告牌;委员会;(政府的)部 v.上(船、火车、飞机)

boat n.小船,小舟

body n.身体 book n.书;本子

boring a.乏味的,无聊的

born a.出生

borrow v.(向别人)借用;借

bo n.领班;老板

both a.两;双 pron.两者;双方

bottle n.瓶子

bottom n.底部;底

bowl n.碗

box n.盒子,箱子

boy n.男孩

brain n.脑(子)

brave a.勇敢的

bread n.面包

break (broke, broken) v.打破(断,碎);损坏,撕开

breakfast n.早餐

breath n.气息;呼吸

breathe vi.呼吸

bridge n.桥

bright a.明亮的;聪明的

bring (brought, brought) vt.拿来,带来,取来

brother n.兄;弟

brown n.褐色,棕色 a.褐色的,棕色的

brush v.刷;擦 n.刷子

build (built, built) v.建筑;造

building n.建筑物;房屋;大楼

burn (-ed,-ed 或 burnt, burnt) v.燃,烧,着火;使烧焦;使晒黑

bus n.公共汽车 bus stop n.公共汽车站

busine n.(本分)工作,职业;职责;生意,交易;事业

busy a.忙(碌)的 but conj.但是,可是 butter n.黄油,奶油

butterfly n.蝴蝶  buy(bought,bought)  vt.买

by prep.靠近,在……旁;在……时间;不迟于;被;用;由;乘(车)

bye int.再见

C

cafe n.咖啡馆;餐馆 cake n.蛋糕,糕点;饼

calendar n.日历;历书

call n.喊,叫;电话,通话 v.称呼;呼唤;喊,叫

camera n.照相机;摄像机

camp n.(夏令)营 vi.野营; 宿营

can (could) modal 可能;能够;可以 can't = can not v.不能

Canada n.加拿大

cancel vt.取消

cancer n.癌

candle n.蜡烛

candy n.糖果

cap n.(无檐的或仅在前面有檐的)帽子;

capital n.首都,省会;大写;资本

captain n.(海军)上校;船长,舰长;队长

car n.汽车,小卧车

care n.照料,保护;小心 v.介意……,在乎;关心

careful a.小心的,仔细的,谨慎的

carele a.粗心的,漫不经心的

carry vt.拿,搬,带,提,抬,背,抱,运等

cat n.猫

catch(caught,caught) v.接住;捉住;赶上;染上(疾病)

cause n.原因,起因 vt.促使,引起,使发生 celebrate v.庆祝

cent n.美分(100 cents = 1 dollar)

centre (美 center ) n.中心,中央

century n.世纪,百年

certain a.(未指明真实名称的)某……;确定的,无疑的;一定会…… chair n.椅子

chalk n.粉笔

chance n.机会,可能性

change v.改变,变化;更换;兑换 character 性格,品质;角色;汉字 chat n,&v.聊天,闲聊 cheap a.便宜的,贱

cheat n.& v.骗取,哄骗;作弊

check n.检查;批改 vt.校对,核对; 检查;批改

cheese n.奶酪

chemistry n.化学 che n.棋

chicken n.鸡;鸡肉

child (复children) n.孩子,儿童

China n.中国

Chinese a.中国的;中国人的;中国话的,汉语的n.中国人;中国话,汉语,中文 chocolate n.巧克力

choice n.选择;抉择

choose (chose, chosen) vt.选择

chopsticks n.筷子

Christmas n.圣诞节(12月25日)

church n.教堂;教会

cinema n.电影院;电影

circle n.圆圈 vt.将……圈起来

city n.市,城市,都市

cla n.(学校里的)班;年级;课

clamate n.同班同学

claroom n.教室

clean vt.弄干净,擦干净 a.清洁的,干净的 clear a.清晰的;明亮的;清楚的 clever a.聪明的,伶俐的

climb v.爬,爬行,攀登 clock n.钟

close

1a.亲密的;近,靠近ad.近,靠近

close

2vt.关,关闭

clothes n.衣服;各种衣物

cloud n.云;云状物;阴影

cloudy a.多云的,阴天的

club n.俱乐部;纸牌中的梅花

coach n.教练;马车;长途车

coal n.煤;煤块

coast n.海岸;海滨

coat n.外套;涂层;表皮;皮毛 vt.给……穿外套;涂上

coffee n.咖啡

coin n.硬币

Coke n.可口可乐

cold a.冷的,寒的 n.寒冷;感冒,伤风

collect vt.收集,搜集

college n.学院;专科学校

colour (美color) n.颜色 vt.给……着色,涂色 come (came, come) vi.来,来到

comfortable a.舒服的;安逸的;舒服自在的

common a.普通的,一般的;共有的

communicate v.交际;传达(感情,信息等)

communication n.交际;交往;通讯

community n.社区,社会

company n.公司

compare vt.比较,对照

competition n.比赛,竞赛

complete a.完成的 vt.完成,结束

computer n.电子计算机

concert n.音乐会;演奏会

condition n.条件,状况

connect vt.连接,把……联系起来

consider vt.考虑

continue vi.继续

control vt.& n.控制

conversation n.谈话,交谈

cook n.炊事员,厨师 v.烹调,做饭

cool a.凉的,凉爽的;酷

copy n.抄本,副本;一本(份,册……) v.抄写;复印;(计算机用语)拷(备 份盘) corn n.玉米,谷物

corner n.角;角落;拐角

correct v.改正;纠正

a.正确的,对的;恰当的

cost n.价格

cost (cost, cost) v.值(多少钱);花费

cough n.& vi.咳嗽

could modal v.(can的过去式)可以……;(表示许可或请求)可以……,行

count vt.数,点数

country n.国家;农村,乡下

countryside n.乡下,农村

couple n.夫妇,一对

courage n.勇气; 胆略

course n.过程;经过;课程

cousin n.堂(表)兄弟,堂(表)姐妹

cover n.盖子;罩 v.覆盖,遮盖;掩盖

cow n.母牛,奶牛

crayon n 蜡笔;蜡笔画

crazy a.疯狂的 create vt.创造; 造成

cro n.十字形的东西 vt.越过;穿过

cruel a.残忍的,残酷的;无情的

cry n.叫喊;哭声 v.喊叫;哭

culture n.文化 cup n.茶杯

cut (cut, cut) v.切,剪,削,割 n .伤口

D

dad = daddy n.(口语)爸爸,爹爹

daily a.每日的;日常的 ad.每天 n.日报

dance n.& vi.跳舞

danger n.危险

dangerous a.危险的

dare v.& aux.(后接不带to的不定式;主要用于疑问,否定或条件句)敢,敢于

dark n.黑暗;暗处;日暮 a.黑暗的;暗淡的;深色的

date n.日期;约会 daughter n.女儿

day n.

(一)天,

(一)日;白天

dead a.死的;无生命的

deaf a.聋的

deal v.对付,应付,处理 dear a.亲爱的;贵的

death n.死

December n.十二月

decide v.决定;下决心

decision n.决定;决心

deep a.深 ad.深;深厚

degree n.程度;度数;学位

delicious a.美味的,可口的

dentist n.牙科医生 

depend vi.依靠,依赖,指望;取决于

describe vt.描写,叙述

design vt.设计 desk n.书桌,写字台

develop v.(使)发展;(使)发达;(使)发育;开发 vt.冲洗(照片)

development n.发展,发达,发育,开发

dialogue (美 dialog) n.对话

diary n.日记;日记簿

dictionary n.词典,字典 die v.死

diet n.日常饮食

difference n.不同

different a.不同的,有差异的

difficult a.难的;艰难的;不易相处的

difficulty n.困难,费力

dig (dug, dug) v.挖(洞、沟等);掘

dinner n.正餐,宴会

direct a.直接的;直达的;直截了当的 vt.指挥;指导;管理;指挥(演奏);导演(电影)

direction n.方向;方位

director n.所长,处长,主任;董事;导演

dirty a.脏的

disadvantage n.不利;损失,损害 discover vt.发现

discovery n.发现

discu vt.讨论,议论

discuion n.讨论,辩论

disease n.病,疾病

dish n.盘,碟;盘装菜;盘形物

distance n.距离 divide vt.分,划分

do (did, done) v.& aux. 做,干(用以构成疑问句及否定句。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does) don't=do not 不做,不干 doctor n.医生,大夫;博士

dog n.狗

doll n.玩偶,玩具娃娃

dollar n.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货币单位)

door n.门

double a.两倍的;双的 n.两个;双

doubt n.& v.怀疑,疑惑

down prep.沿着,沿……而下 ad.向下

downstairs ad.在楼下;到楼下

draw (drew, drawn) v.绘画;绘制;拉,拖;提取(金钱)

dream (dreamt, dreamt 或-ed, -ed ) n.& vt.梦,梦想

dre n.女服,连衣裙;(统指)服装;童装 v.穿衣;穿着

drink n.饮料;喝酒  drink(drank,drunk) v.喝,饮 

drive(drove,driven) v.驾驶,开(车);驱赶

driver n.司机,驾驶员 drop n.滴 v.掉下,落下;投递;放弃

drug n.药,药物;毒品

drum n.鼓

dry v.使……干;弄干;擦干 a.干的;干燥的

duck n.鸭子

dull a.乏味的;阴沉的;笨的 dumpling n.饺子

during prep.在……期间;在……过程中

E

each a.& pron. 每人,每个,每件

ear n.耳朵;耳状物;听力,听觉

early a.早的 ad.早地

earth n.地球;土,泥;大地

east a.东方的;东部的;从东方来的 ad.在东方;向东方;从东方 n.东,东方;东部

easy a.容易的,不费力的

eat (ate, eaten) v.吃

education n.教育,培养

egg n.蛋;卵

eight num.八

eighteen num.十八

eighth num.第八

eighty num.八十

either a.两方任一方的;二者之一 conj.二者之一;要么……ad.(用于否定句或短语后)也

elder a.年长的

electronic a.电的;电子的

elephant n.象

eleven num.十一

else ad.别的,其他的

E-mail/e-mail n.电子邮件 v.发电子邮件

empty a.空的

encourage vt.鼓励

end n.末尾;终点;结束 v.结束,终止

enemy n.敌人;敌军

energy n.精力,能量

engineer n.工程师;技师

England n.英格兰

English a.英国的,英国人的,英语的 n.英语

enjoy vt.欣赏;享受……之乐趣;喜欢 enough n.足够;充足 a.足够的;充分的 ad.足够地;充分地

enter vt.进入

environment n.环境 eraser n.橡皮檫

especially ad.特别,尤其

Europe n.欧洲

European a.欧洲的,欧洲人的 n.欧洲人

even ad.甚至,连(……都);更

evening n.傍晚,晚上

ever ad.曾经;无论何时

every a.每一,每个的

everybody pron.每人,人人

everyday a.每日的; 日常的

everyone pron.每人,人人

everything pron.每件事,事事

everywhere ad.到处

exactly ad.精确的;确切的

exam=examination n.考试,测试;检查;审查 examine vt.检查;诊察

example n.例子;榜样

excellent a.极好的,优秀的

except prep.除……之外

excite vt.使兴奋,使激动

excuse n.借口;辩解 vt.原谅;宽恕

exercise n.锻炼,做操;练习,习题 vi.锻炼 expect vt.预料;盼望;认为 expensive a.昂贵的

experience n.经验;经历

experiment n.实验

explain vt.解释,说明

expre vt.表达;表示;表情 n.快车,特快专递

eye n.眼睛

F

face n.脸 vt.面向;面对

fact n.事实,现实

factory n.工厂

fail v.失败;不及格;衰退

fair a.公平的,合理的

fall (fell, fallen) vi.落(下),降落;倒 family n.家庭;家族;子女

famous a.著名的

fan

1n.(电影、运动等的)迷;热心的爱好者(支持者)

fan

2n.风扇

fantastic a.奇特的 (口语)极好的,美妙的,很棒的

far (比较级farther, 最高级farthest 或further,furthest) a.& ad.远的;远地

farm n.农场;农庄

farmer n.农民

fast a.快的,迅速的;紧密的 ad.快地,迅速地;紧密地 fat n.脂肪 a.胖的;肥的

father n.父亲

favourite (美 favorite) a.喜爱的 n.特别喜爱的人(或物)

fear n.害怕;恐惧; 担忧

February n.二月

feed (fed, fed) vt.喂(养);饲(养)

feel (felt, felt) v.& link 感觉,觉得;摸,触

feeling n.感情;感觉

festival a.节日的,喜庆的

fetch vt.(去)取(物)来,(去)带(人)来 fever n.发烧;发热

few pron.不多;少数 不多的;少数的

field n.田地;牧场;场地

fifteen num.十五

fifth num.第五

fifty num.五十

fight n.打仗(架),争论

fight (fought, fought) v.打仗(架),与……打仗(架) fill vt.填空,装满

film n.电影;影片;胶卷 vt.拍摄,把……拍成电影 final a.最后的;终极的

find (found, found) vt.找到,发现,感到

fine a.细的;晴朗的;美好的;(身体)健康的 finger n.手指

finish v.结束;做完

fire n.火;火炉;火灾 vi.开火,开(枪,炮等),射击

first num.第一 a.& ad.第一;首次;最初 n.开始;开端

fish n.鱼;鱼肉 vi.钓鱼;捕鱼

fisherman n.渔民;钓鱼健身者

fit a.健康的, 适合的 v.(使)适合,安装 five num.五

fix vt.修理;安装; 确定,决定

flag n.旗;标志;旗舰

flat a.平的 n.楼中一套房间;公寓(常用复数) floor n.地面,地板;(楼房的)层

flower n.花

flu n.流行性感冒

fly n.飞行;苍蝇

fly (flew, flown) vi.(鸟、飞机)飞;(人乘飞机)飞行;(旗子等)飘动 vt.空运(乘客,货物等);放(风筝、飞机模型等) follow vt.跟随;仿效;跟得上 food n.食物,食品

foot (复 feet) n.足,脚;英尺

football n.(英式)足球;(美式)橄榄球

for prep.为了……;向……,往……;与……交换;防备……;适合……;因为……;在……期 间;对于……;对……来说 conj.因为,由于

force vt.强迫,迫使

foreign a.外国的

foreigner n.外国人

forest n.森林

forever ad.永远;永恒的

forget (forgot, forgotten) v.忘记;忘掉

fork n.叉,餐叉

form n.表格;形式;结构

forty num.四十

forward ad.将来,今后;向前,前进 four num.四

fourteen num.十四

fourth num.第四

fox n.狐狸

free a.自由的,空闲的;免费的

fresh a.新鲜的

Friday n.星期五

fridge =refrigerator n.冰箱

friend n.朋友

friendly a.友好的

friendship n.友谊,友情

frog n.青蛙

from prep.从;从……起;距;来自

front a.前面的;前部的 n.前面;前部;前线 fruit n.水果;果实

full a.满的,充满的;完全的

fun n.有趣的事,娱乐,玩笑

funny a.有趣的,滑稽可笑的 furniture n.(总称)家具

future n.将来 vt.赢得;挣得

G

game n.游戏;运动;比赛

garden n.花园,果园,菜园

gate n.大门

general a.大体的,笼统的,总的

gentleman n.绅士,先生;有身份、有教养的人

geography n.地理学

gesture n.姿势,手势

get (got , got) vt.成为;得到;具有;到达

gift n.赠品; 礼物

giraffe n.长颈鹿

girl n.女孩

give (gave, given) vt.给;递给;付出;给予

glad a.高兴的;乐意的

gla n.玻璃杯;玻璃;(复)眼镜

glove n.手套

go (went, gone) vi.去;走;驶;通到;到达

goat n.山羊

god n.神,(大写)上帝

gold n.黄金 a.金的,黄金的

golden a.金(黄)色的

good (比较级better, 最高级best) a.好;良好

good-bye int.再见;再会

goose (复 geese) n.鹅

government n.政府

grade n.等级;(中小学的)学年;成绩,分数 grammar n.语法

grandchild n.(外)孙或孙女,孙辈

granddaughter n.(外)孙女

grandma = grandmother n.奶奶;外婆 grandpa = grandfather n.爷爷;外公

grandparents n.祖父母,外祖父母

grandson n.(外)孙子 granny n.老奶奶;祖母;外婆

grape n.葡萄 grasp v.抓住;紧握 gra n.草;草场;牧草

great a.伟大的;重要的;好极了 ad.(口语)好极了,很好

green a.绿色的;青的 n.绿色

greeting n.祝贺

ground n.地面

group n.组,群

grow (grew, grown) v.生长;发育;种植;变成 guard n.防护装置,警戒

gue vi.猜

guest n.客人,宾客

guitar n.吉他,六弦琴

gun n.枪,炮

gym =gymnasium n.体操; 体育馆; 健身房

H habit n.习惯,习性

hair n.头发

half a.& n.半,一半,半个 hall n.大厅,会堂,礼堂;过道

ham n.火腿

hamburger n.汉堡包

hand n.手;指针 v.递;给;交付 交上;交进

handbag n.女用皮包,手提包

handsome a.英俊的

handwriting n.书法

hang(hanged,hanged) v.处(人)绞刑;上吊 hang (hung, hung) v.悬挂,吊着;把……吊起

happen vi.(偶然)发生

happy a.幸福的;快乐的,高兴的

hard ad.努力地;使劲;猛烈地 a.硬的;困难的;艰难的

hardly ad.几乎不

has v.动词 have 的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式

hat n.帽子(一般指有边的);礼帽

hate vt.& n.恨,讨厌

have (had, had) vt.有;吃;喝;进行;经受

he pron.他 head n.头;头脑(像);才智;首脑;源头;标题 a.头部的;主要的;首席的 v.率领;加标题;用头顶;出发;(船等)驶向

headache n.头疼

health n.健康,卫生

healthy a.健康的,健壮的

hear (heard, heard) v.听见;听说,得知

heart n.心;心脏;纸牌中的红桃

heat n.热 vt.把……加热

heaven n.天,天空

heavy a.重的

height n.高,高度

hello int.喂;你好(表示打招呼,问候或唤起注意)

help n.& vt.帮助,帮忙

helpful a.有帮助的,有益的

hen n.母鸡

her pron.她(宾格),她的

here ad.这里,在这里;向这里

hero n.英雄,勇士,男主角

hers pron.她的(名词性物主代词)

herself pron.她自己

hide (hid, hidden) v.把……藏起来,隐藏

high a.高的;高度的 ad.高地

hill n.小山;丘陵;土堆;斜坡

him pron.他(宾格)

himself pron.他自己

his pron.他的

history n.历史,历史学

hit (hit, hit) n.& vt.打,撞,击中

hobby n.业余爱好,嗜好

hold (held, held) vt.拿;抱;握住;举行;进行 hole n.洞,坑

holiday n.假日;假期

home n.家 ad.到家;回家

hometown n.故乡

homework n.家庭作业

honest a.诚实的,正直的

hope n.& v.希望

horse n.马

hospital n.医院

hot a.热的 hotel n.旅馆,饭店,宾馆

hour n.小时

house n.房子;住宅

housework n.家务劳动

how ad.怎样,如何;多少;多么

however ad.可是 conj.然而,可是,尽管如此 huge a.巨大的,庞大的

human a.人的,人类的 human being 人

humorous a.富于幽默的

hundred num.百

hungry a.(饥)饿的

hurry vi.赶快;急忙

hurt (hurt, hurt) vt.伤害,受伤;伤人感情

husband n 丈夫

I I pron.我

ice n.冰

ice-cream n.冰淇淋

idea n.主意,意见,打算,想法

if conj.如果,假使;是否,是不是

ill a.有病的;不健康的

illne n.疾病

imagine vt.想像,设想

immediately ad.立即

important a.重要的

impoible a.不可能的

improve vt.改进,更新

in prep.在……里(内);在……;以…… ad.在家,在内,向内

inch n.英寸

include vt.包含,包括

increase v.& n.增加,繁殖

India n.印度

Indian a.(美洲)印地安人的; 印度人的 n.印地安人; 印度人

industry n.工业,产业

influence n.& v.影响

information n.信息

ink n.墨水,油墨

inside prep.在……里面 ad.在里面 insist vi.坚持;坚决认为

instead ad.代替,顶替

instruction n.说明,须知;教导

intend vt.想要,打算

interest n.兴趣,趣味;利息

interesting a.有趣的

international a.国际的

Internet n.互联网,英特网

interview n.& vt.采访,会见,面试

into prep.到……里;向内;变成

introduce vt.介绍

introduction n.引进,介绍

invent vt.发明,创造

invention n.发明,创造

invite vt.邀请,招待

iron n.铁,熨斗 vt.熨烫

island n.岛

it pron.它

its pron.它的

itself pron.它自己

J

jacket n.短上衣,夹克衫

January n.一月

Japan n.日本

Japanese a.日本的,日本人的,日语的 n.日本人,日语

jeans n.牛仔裤

job n.(一份)工作

join v.参加,加入;连接;会合

joke n.笑话

joy n.欢乐,高兴,乐趣

juice n.汁、液

July n.七月

jump n.跳跃;跳变 v.跳跃;惊起;猛扑

June n.六月

just

1ad.刚才;恰好;不过;仅 just

2a.公正的

K kangaroo n.袋鼠

keep (kept, kept) v.保持;保存;继续不断 vt.培育,饲养 key n.钥匙;答案;键;关键

keyboard n.键盘

kick v.& n.踢

kid n.小孩

kill v.杀死,弄死

kilo n.千克;千米

kilogram n.千克

kilometre n.千米(公里)

kind n.种;类 a.善良的;友好的

king n.国王

ki n.& vt.吻,亲吻

kitchen n.厨房

kite n.风筝

knee n.膝盖

knife (复 knives) n.小刀;匕首;刀片

knock n.& v.敲;打;击

know(knew,known) v.知道,了解;认识;懂得 knowledge n.知识,学问

L

lab = laboratory n.实验室

lady n.女士,夫人

lake n.湖

lamb n.羔羊

lamp n.灯,油灯;光源

land n.陆地;土地 v.登岸(陆);降落

language n.语言

large a.大的;巨大的

last1

a.最近刚过去的;最后的 ad.最近刚过去;最后地 n.最后

last2 v.持续

late a.晚的,迟的 ad.晚地,迟地

laugh n.& v.笑,大笑;嘲笑

lay (laid, laid) vt.放,搁

lazy a.懒惰的

lead (led, led) v.领导,带领

leader n.领袖,领导人

leaf (复 leaves) n.(树,菜)叶

learn (learnt, learnt;-ed -ed) vt.学,学习,学会 least n.最少,最少量

leave (left, left) v.离开;把……留下,剩下 left a.左边的 ad.向左 n.左,左边

leg n.腿;腿脚;

lemonade n.柠檬水

lend (lent, lent) vt.借(出),把……借给

leon n.课;功课;教训

let (let, let) vt.让

letter n.信;字母

level n.水平线,水平

library n.图书馆,图书室

license n.执照,许可证

lie1

n.& vi.谎言; 说谎

lie2 (lay, lain) v.躺;卧;平放;位于

life (复lives) n.生命;生涯;生活;人生;生物

lift1

v.举起,抬起;(云、烟等)消散 lift

2n.(英)电梯

light n.光,光亮;灯,灯光 vt.点(火),点燃 a.明亮的;轻的;浅色的

like

1prep.像,跟……一样 like2

vt.喜欢,喜爱

line n.绳索,线,排,行,线路 v.画线于,(使)成行

lion n.狮子

list n.一览表,清单

listen vi.听,仔细听

litter v.乱丢杂物

little (比较级le, 最高级 least) a.小的,少的 ad.很少地, 稍许 n.没有多少,一点

live1

vi.生活;居住;活着

live2

a.活的,活着的;实况,现场(直播)的

lively a.活泼的; 充满生气的

lock n.锁 vt.锁,锁上

London n.伦敦

lonely a.孤独的,寂寞的

long a.长的,远 ad.长久

look n.看,瞧 v.看,观看 v.link 看起来 lose (lost, lost) vt.失去,丢失

Lost & Found 失物招领处

lot n.许多,好些

loud a.大声的

love n.& vt.爱;热爱;很喜欢

lovely a.美好的,可爱的

low a.& ad.低;矮 luck n.运气,好运

lucky a.运气好,侥幸

lunch n.午餐,午饭

M machine n.机器

mad a.发疯的;生气的

madam/ madame n.夫人,女士

magazine n.杂志

magic a.有魔力的

mail n.邮政,邮递 v.(美)邮寄

main a.主要的

make (made,made) vt.制造,做;使得

man (复men) n.成年男人;人,人类

manage v.管理;设法对付

manager n.经理

many (比较级more, 最高级most) pron.许多人(或物)map n.地图

March n.三月

mark n.标记 vt.标明,作记号于

market n.市场,集市

marriage n.结婚,婚姻

marry v.(使)成婚,结婚

master vt.精通,掌握

match1

vt.使相配,使成对 match2

n.比赛,竞赛

match

3n.火柴

mathematics n.(通常作单数用)数学 math = mathematics (美口语)数学 maths = mathematics (英口语) 数学

may modal

v.可以;也许,可能

May n.五月

maybe ad.可能,大概,也许

me pron.我(宾格)

meal n.一餐(饭) 

mean(meant,meant) vt.意思是,意指

meaning n.意思,含意

meat n.(猪、牛、羊等的)肉

medical a.医学的,医疗的

medicine n.药

a.许多的

meet (met, met) vt.遇见,见到 n.会;集会 meeting n.会;集会;会见;汇合点

member n.成员,会员

memory n.回忆,记忆

mend v.修理,修补

mention n.提及;记载 vt.提到,说起;提名表扬

menu n.菜单

meage n.消息,音信

method n.方法,办法

metre (美meter) n.米,公尺

middle n.中间;当中;中级的

might v.aux.(may的过去式,助动词)可能,也许,或许

mile n.英里

milk n.牛奶 vt.挤奶

mind

1n.思想,想法

mind

2v.介意,关心

mine n.pron.我的〈名词性物主代词〉

minute n.分钟;一会儿,瞬间

mirror n.镜子

mi vt.失去,错过,缺

mistake (mistook, mistaken) n.错误 vt.弄错

mix vt.配制;混合 mobile a.移动的,可动的

model n.模型,原形;范例;模范

modern a.现代的 Mom =Mum n.妈妈

moment n.片刻,瞬间

Monday n.星期一

money n.钱;货币

monitor n.(班级内的)班长;监视器

monkey n.猴子

month n.月,月份

moon n.月球;月光;月状物

more(much或many 的比较级) a.另外的;附加的;较多的 ad.再;另外;而且;更n.更多的量;另外的一些 morning n.早晨,上午

Moscow n.莫斯科

most (much或many 的最高级) a.& ad.最多 n.大部分,大多数 mother n.母亲 motorcycle n.摩托车 mountain(s) n.山,山脉

mouse (复mice) n.鼠,耗子;(计算机)鼠标

mouth n.嘴,口

move v.移动,搬动,搬家

movie n.(口语)电影

Mr.(mister) n.先生(用于姓名前)

Mrs.(mistre) n.夫人,太太(称呼已婚妇女)

Ms. n.女士(用在婚姻状况不明的女子姓名前)

much(比较级more,最高级most)a.许多的,大量的 ad.非常;更加 n.许多, 大量, 非常

murder vt.谋杀

museum n.博物馆,博物院

mushroom n.蘑菇

music n.音乐,乐曲 musician n.音乐家

must modal

v.必须,应当; 必定是

my pron.我的

myself pron.我自己

N

name n.名字,姓名,名称 vt.命名,名叫

national a.国家的,全国性的,民族的

natural a.自然的

nature n.自然, 性质,种类

near a.近的 ad.附近,邻近prep.在……附近,靠近

nearly ad.将近,几乎

neceary a.必需的,必要的

neck n.颈,脖子

need n.需要,需求 aux.& v. 需要,必须

neighbour (美 neighbor) n.邻居,邻人

neighbourhood (美neighborhood)

n.四邻;邻近地区

neither a.(两者)都不;也不

nervous a.紧张不安的

never ad.决不,从来没有

new a.新的;新鲜的

news n.新闻,消息

newspaper n.报纸

next a.最近的,紧挨着的,隔壁的;下一次 ad.随后,然后,下一步 n.下一个人(东西) nice a.令人愉快的;好的,漂亮的

night n.夜;夜间 nine num.九

nineteen num.十九

ninety num.九十

ninth num.第九

no ad.不,不是 a.没有,无,不

nobody n.渺小人物 pron.没有人,谁也不 nod vi.点头

noise n.声音,噪声,喧闹声

noisy a.喧闹的,嘈杂的

none pron.无任何东西或人,无一人

noodle n.面条

noon n.中午,正午

nor conj.也不

normal n.& a.正常的(状态)

north a.北的;朝北的;从北来的 ad.向(在、从)北方 n.北;北方;北部

northern a.北方的,北部的

nose n.鼻

not ad.不,没

note n.便条,笔记,注释;钞票,纸币;音符,音调 vt.记下,记录;注意,留意

notebook n.笔记簿

nothing n.没有东西,没有什么 adv.一点也不;并不

notice n.布告,通告;注意 vt.注意,注意到

November n.十一月

now ad.现在

number n.数,数字,号码;数量

nurse n.护士;保育员

O

object n.物,物体; 宾语

ocean n.海洋

October n.十月

of prep.(表示所属,数量,其中) ……的

off prep.离开,脱离,(走)开

ad.离开;(电、自来水)停了,中断

offer n.& vt.提供; 建议

office n.办公室

officer n.军官;公务员,官员;警察,警官

often ad.经常,常常

oil n.油

OK ad.(口语)好,对,不错 old a.老的,旧的

on prep.在……上(时),关于 ad.(穿,放……)上;接通;进行下去;(电灯)开

once n.& ad.一次,一度,从前 conj.一旦

one pron.(pl.ones) 一(个,只……)num.一 oneself pron.自己; 自身

only a.惟一的,仅有的 ad.仅仅,只,才

open a.开着的,开口的 vt.开,打开

operation n.手术,操作

or conj.或;就是;否则

orange n.橘子,橙子,橘汁 a.橘色的,橙色的

order1 n.顺序

order2 vt.定购,定货;点菜

other pron.别人,别的东西 a.别的,另外的

our pron.我们的

ours pron.我们的(名词性物主代词) ourselves pron.我们自己

out ad.出外;在外,向外;熄

outside n.外面 ad.在外面;向外面

prep.在……外面

over prep.在……上方;越过;遍及 ad.翻倒;遍布;越过;结束

overcoat n.大衣

own a.自己的 v.拥有,所有

owner n.物主,所有人

P

Pacific a.太平洋的

the Pacific Ocean n.太平洋 page n.页,页码

paint n.油漆 vt.油漆,粉刷,绘画

pair n.一双,一对

palace n.宫,宫殿

pale a.苍白的,灰白的

pancake n.薄煎饼

panda n.熊猫

paper n.纸;报纸

pardon n.原谅,宽恕,对不起

parent n.父(母),双亲

park n.公园

park vt.停放(汽车)

part n.部分;成分;角色;部件;零件 a.局部的;部分的 v.分离;分开;分割 partner n.搭档,同伴 Part-time a.兼职的

party n.聚会,晚会;党派

pa vt.传,递;经过;通过

paage n.(文章等的)一节,一段;通道; 走廊

paenger n.乘客,旅客

paport n.护照

past ad.过 n.过去,昔日,往事 prep.过……,走过某处

path n.小道,小径

patient n.病人 a.耐心的

pay (paid, paid) v.付钱,给……报酬 n.工资

P.E.(缩) =physical education n.体育

P.C.(缩) =personal computer 个人电脑

peace n.和平

pear n.梨子,梨树

pen n.钢笔,笔

pencil n.铅笔

pencil-box n.铅笔盒

penfriend n.笔友

penny (英复pence) n.(英)便士;美分

people n.人,人们;人民

percent n.百分之…… perfect a.完美的,极好的

perhaps ad.可能,或

period n.时期,时代

person n.人

personal a.个人的,私人的

pet n.宠物,爱畜

phone = telephone v.打电话 n.电话,电话机

photo =photograph n.照片 photograph n.照片

physics n.物理(学)

piano n.钢琴

pick v.拾起,采集;挑选

picnic n.& v.野餐

picture n.图片,画片,照片

pie n.甜馅饼

piece n.一块(片,张,件……)

pig n.猪 pilot n.飞行员

ping-pong n.乒乓球 pink a.粉红色的

pioneer n.先锋,开拓者

pity n.怜悯,同情

place n.地方,处所 v.放置,安置,安排

plan n.& v.计划,打算

plane n.飞机

planet n.行星

plant vt.种植,播种 n.植物

plastic a.塑料的

plate n.板;片;牌;盘子;盆子

play v.玩;打(球);游戏;播放 n.玩耍,戏剧

playground n.操场,运动场

pleasant a.令人愉快的,舒适的 please v.请;使人高兴,使人满意

pleasure n.高兴,愉快

pocket n.(衣服的)口袋

poem n.诗

point v.指,指向 n.点; 分数

police n.警察,警务人员

policeman (复 men) n.警察;巡警 policewoman (复 women) 女警察 polite a.有礼貌的,有教养的

pollute v.污染. pollution n.污染

pool n.水塘,水池

poor a.贫穷的;可怜的;不好的,差的

pop = popular a.(口语) (音乐、艺术等)大众的,通俗的

popular a.流行的,大众的,受欢迎的

population n.人口,人数

pork n.猪肉

position n.位置

poible a.可能的

post n.邮政,邮寄,邮件 v.投寄; 邮寄

postcard n.明信片

postman n.邮递员

potato n.土豆,马铃薯

pound n.磅;英镑 practice n.练习

practise(美practise) v.练习,实践

praise n.& vt. 赞扬,表扬

prefer v.更喜欢

prepare vt.准备, 预备; 调制,配制

present n.礼物,赠品 president n.总统;主席

pretty a.漂亮的,俊俏的

prevent vt.防止, 预防

price n.价格,价钱

pride n.自豪,骄傲

primary a.初等的;初级的

primary school 小学

print vt.印刷

prison n.监狱

prisoner n.囚犯

private a.私人的

prize n.奖赏,奖品

probably ad.很可能,大概

problem n.问题,难题

produce vt.生产;制造

programme (美program) n.节目;项目

progre n.进步,上进 vi.进展; 进行

promise n.& vi.答应,允诺

pronounce vt.发音

pronunciation n.发音

proper a.恰当的,合适的 protect vt.保护

proud a.自豪的; 骄傲的

prove vt.证明

provide vt.提供

public a.公共的,公众的 n.公众 pull v.拉,拖 n.拉力,引力

punish v.惩罚,处罚

pupil n.(小)学生

purple a.紫色的

purpose n.目的,意图

purse n.钱包

push n.& v.推 put (put, put) vt.放,摆

Q

quarter n.四分之一,一刻钟

queen n.皇后,女王

question vt.询问 n.问题

quick a.快;敏捷的;急剧的 ad.快地;敏捷地;急剧地

quiet a.安静的;寂静的

quite ad.非常,很

R rabbit n.兔,家兔

race n.赛跑,竞赛

radio n.无线电,收音机

railway n.铁路;铁道

rain n.雨,雨水 vi.下雨

raincoat n.雨衣

rainy a.下雨的;多雨的

raise vt.使升高; 饲养

rapid a.快的,迅速的

rat n.老鼠

rather ad.相当,宁可

reach v.到达,伸手(脚等)够到

read (read, read) v.读;朗读

ready a.准备好的

real a.真实的,确实的

realise (美realize) vt.认识到,实现

really ad.真正地;到底;确实

reason vi.评理; 劝说 n.理由,原因

receive v.收到,得到

recent a.近来的,最近的

recite v.背诵

record n.记录; 唱片

record v.录制,记录

recorder n.录音机

red n.红色 a.红色的

refuse vi.拒绝,不愿

regard v.把……看作

regret n.& vt.可惜,遗憾;痛惜;哀悼

relation n.关系; 亲属

relax v.(使)放松,轻松 relaxed a.放松的

remain vt.余下,留下 vi.保持,仍是

remember v.记得,想起

repair n.& vt.修理;修补

repeat vt.重说,重做

reply n.回答,答复

report n.& v.报道,报告

reporter n.记者

require vt.需求; 要求

research n.研究,调查

rest n.休息;剩余的部分,其余的人(物) vi.休息,歇息

restaurant n.饭馆, 饭店

result n.结果,效果

retell vt.重讲,重复,复述

return v.归还

review vt.重新调查; 回顾; 复习n.复查;复习;评论

rice n.稻米;米饭

rich a.富裕的,有钱的

ride (rode, ridden) v.骑(马、自行车);乘车 n.乘车旅行

riddle n.谜语

right n.权利 a.对,正确的 ad.正确地,恰恰,完全地 a.右,右边的

ring1 (rang, rung) v.(钟、铃等)响;打电话 n.电话,铃声 ring

2n.环形物(如环、圈、戒指等)

rise (rose, risen) vi.上升,上涨

risk n.风险,

river n.江;河;水道;巨流

road n.路,道路

robot n.机器人

rock n.岩石,大石头 role n.角色

room. n.房间,室;空间; rope n.绳,索

rose n.玫瑰花

round ad.转过来 prep.环绕一周,围着 a.圆的;球形的

row v.划船

rubber n.橡胶; 合成橡胶

rubbish n.垃圾; 废物

rule n.规则,规定 ruler n.直尺 run (ran, run) vi.跑,奔跑;

rush vi.冲,奔跑

Ruia n.俄罗斯,俄国

Ruian a.俄国人的,俄语的 n.俄国人,俄语

S

sad a.(使人)悲伤的

safe a.安全的 n.保险柜

safety n.安全,保险

sail n.航行 v.航行,开航

salad n.色拉(西餐中的一种凉拌菜)

sale n.卖,出售

salt n.盐

same n.同样的事 a 同样的,同一的

sand n.沙,沙子

sandwich n.三明治(夹心面包片)

satisfy vt.满足,使满意

Saturday n.星期六

sausage n.香肠,腊肠 save vt.救,挽救,节省

say (said, said) vt.说,讲

scarf n.领巾,围巾

school n.学校

schoolbag n.书包

science n.科学,自然科学

scientist n.科学家

score n.& v.得分,分数

screen n.幕,荧光屏

sea n.海,海洋

search n.& v.搜寻,搜查

season n.季;季节

seat n.座位,座

second

1n.秒

second

2num.第二 a.第二的

secret n.秘密,内情

secretary n.秘书;书记

see (saw, seen) vt.看见,看到;领会;拜会

seem v.似乎,好像

seldom ad.很少,不常

sell (sold, sold) v.卖,售 send (sent, sent) v.打发,派遣;送,邮寄

sense n.道理,意义,合理性 sentence n.句子

separate v.使分开,使分离a.单独的,分开的

September n.九月

serious a.严肃的,严重的;认真的

servant n.仆人,佣人

serve vt.招待(顾客等),服务

service n.服务

set n.装备,设备 vt.设置(布景,背景)

set (set, set) vt.释放,安置

seven num.七

seventeen num.十七

seventh num.第七

seventy num.七十

several pron.几个,数个 a.若干

shake (shook, shaken) v.(使)动摇,震动

shall (should) v.aux.(表示将来)将要,会;……好吗 shame n.遗憾的事;羞愧

shape n.形状,外形 v.使成型,制造,塑造

share vt.分享,共同使用

she pron.她

sheep (复sheep) n.(绵)羊;羊皮;驯服者

shelf (复 shelves) n.架子;

shine (shone, shone 或 -d, -d) v.发光;照耀;杰出;擦亮

ship n.船,轮船 vi.用船装运

shirt n.男衬衫

shoe n.鞋

shop vi.买东西 n.商店,车间

short a.短的;矮的

shorts n.短裤;运动短裤

should v.mod.应当,应该,会

v.aux.会,应该(shall的过去时态)

shoulder n.肩膀;(道路的)路肩

shout n.& v.喊,高声呼喊

show n.展示,展览(会);演出

show (showed, shown 或 showed) v.给……看,出示,显示 shower n.阵雨; 淋浴

shut (shut, shut) v.n.关上,封闭;禁闭; shy a.害羞的

sick a.有病的,患病的;(想)呕吐

side n.边,旁边,面,侧面

sight n.视觉,视力;情景,风景 silence n.安静,沉默

silent a.无声的,无对话的

silk n.(蚕)丝,丝织品

silly a.傻的,愚蠢的

silver n.银

similar a.相似的,像

simple a.简单的,简易的

simple minded a.纯朴的; 头脑简单的

since ad.从那时以来 conj.从……以来,……以后,由于 prep.从……以来

sing (sang, sung) v.唱,唱歌

single a.单一的,单个的

sir n.先生;阁下

sister n.姐;妹

sit (sat, sat) vi.坐

situation n.形势,情况

six num.六

sixth num.第六

sixty num.六十

sixteen num.十六

sixteenth num.第十六

size n.尺寸,大小

skate vi.溜冰,滑冰

skill n.技能,技巧

skirt n.女裙

sky n.天;天空

sleep n.睡觉

sleep (slept, slept) vi.睡觉

sleepy a.想睡的,困倦的,瞌睡的

slow ad.慢慢地,缓慢地

small a.小的,少的

smart a.灵巧的,伶俐的;(人、服装等)时髦的,帅的

smell n.气味

smell (smelt, smelt 或 -ed, -ed) v.嗅,闻到;发气味

smile n.& v.微笑

smoke n.烟 v.冒烟;吸烟 smooth a.光滑的;平坦的

snake n.蛇 v.蛇般爬行;蜿蜒行进

snow n.雪 vi.下雪

snowy a.雪(白)的;下雪的;多(积)雪的

so ad.如此,这么;非常;同样 conj.因此,所以

soap n.肥皂

social a.社会的;社交的

society n.社会

socks n.短袜

sofa n.(长)沙发

soft a.软的,柔和的

soldier n.士兵,战士

solid a.结实的,固体的 n.固体

some a.一些,若干;有些;某一 pron.若干,一些 somebody pron.某人;有人;有名气的人

someone pron.某一个人

something pron.某事;某物

sometimes ad.有时

somewhere ad.在某处

son n.儿子

song n.歌唱;歌曲

soon ad.不久,很快,一会儿

sorry a.对不起,抱歉;难过的

sort vt.把……分类,拣选 n.种类,类别 sound vi.听起来;发出声音 n.声音 soup n.汤

south a.南(方)的;;从南来的 ad.在南方;向南方;自南方 n.南;南方;南风;南部

southern a.南部的,南方的

space n.空间

spare a.空闲的,多余的,剩余的

speak (spoke, spoken) v.说,讲;谈话;发言 speaker n.演讲人,演说家

special a.特别的,专门的

speech n.演讲

speed n.速度 v.(使)加速

spell vt.拼写

spend (spent, spent) v.度过;花费(钱、时间等) spirit n.精神 spoon n.匙, 调羹 sport n.体育运动,锻炼;(复,英)运动会

spread v.延伸; 展开

spring n.春天,春季

square n.广场 a.平方的;方形的,宽而结实的(体格,肩膀) stairs n.楼梯

stamp n.邮票

stand (stood, stood) v.站;立;起立; standard n.& a.标准(的)

star n.星,恒星

start v.开始,着手;出发

state n.状态; 情形;国家,(美国的)州

station n.站,所,车站;电台

stay n.& vi.停留,逗留,呆

steal (stole, stolen) vt.偷, 窃取

step n.脚步,台阶,梯级 vi.走; 跨步

stick (stuck, stuck) vi.粘住,钉住;坚持 n.木棒(棍),枝条 still ad.仍然,还

stomach n.胃,胃部

stone n.石头,石料

stop n.停;(停车)站 v.停,停止,阻止 store n.商店 vt.储藏,存储

storm n.风暴,暴(风)雨

story n.故事,小说

strange a.奇怪的,奇特的,陌生的

stranger n.陌生人,外人

strawberry n.草莓

stream n.小河; 溪流

street n.街,街道

strict a.严格的,严密的

strong a.强(壮)的;坚固的;强烈的;坚强的 student n.学生

study v.学习;研究 n.书房

stupid a.愚蠢的,笨的

subject n.题目;主题;学科

succeed vi.成功

succe n.成功

succeful a.成功的,有成就的

such ad.那么 pron.(泛指)人,事物 a.这样的,那样的

sudden a.突然的 sugar n.糖

suggest vt.建议,提议

suggestion n.建议

summer n.夏天,夏季

sun n.太阳,阳光

Sunday n.星期日

sunny a.晴朗的;阳光充足的

supermarket n.超级市场

supper n.晚餐,晚饭

supply vt.& n.供给,供应

suppose vt.猜想,假定,料想

sure a.确信,肯定 ad. (口语)的确,一定,当然 surface n.表面

surprise vt.使惊奇,使诧异 n.惊奇,诧异 sweater n.厚运动衫,毛衣  sweep(swept,swept) v.扫除,扫

sweet n.甜食;蜜饯;甜点;糖果;芳香 a.甜的;新鲜的;可爱的;亲切的

swim (swam, swum) vi.游泳,游

swimming n.游泳

swing vt.挥舞,摆动 n.秋千

T

table n.桌子,表格

table tennis n.乒乓球

tail n.(动物的)尾巴

take (took, taken) vt.拿;拿走;做;服用;乘坐;花费

tale n.故事, 传说

talk n.& v.谈话,讲话,演讲;交谈

tall a.高的

tape n.磁带;录音带

task n.任务, 工作

taste n.品尝, 尝味;味道 vt.品尝, 尝味

taxi n.出租汽车

tea n.茶;茶叶 

teach(taught,taught) v.教书,教

teacher n.教师,教员

team n.队,组

technology n.技术,科技

telephone v.打电话 n.电话

television=TV n.电视,电视机 tell (told, told) vt.告诉;讲述;吩咐

temperature n.温度

tennis n.网球

ten num.十

tenth num 第十 tent n.帐篷

term n.学期;术语;条款;项

terrible a.可怕的;糟糕的

test vt.& n.测试, 考查,试验

text n.文本,课文

than conj.比

thank vt.感谢,致谢,道谢 n.(复)感谢,谢意

that a.& pron.那,那个 conj.那,那个(引导宾语从句等)ad.那么,那样

the art.这(那)个,这(那)些(用于特定人或物,序数词,最高级,专有名词,世上独一 无二事物前)

theatre (美theater) n.剧场,戏院

their pron.他(或她、它)们的

theirs pron.他(或她、它)们的(名词性物主代词) them pron.他/她/它们(宾格)

themselves pron.他/她/它们自己

then ad.当时,那时;然后;那么(通常用于句首或句尾) there int.n.那里,那儿 ad.在那里,往那里; these a.& pron. 这些

they pron.他(她)们;它们;人们

thick a.厚的

thin a.薄的;瘦的;稀的

thing n.东西;(复)物品,用品;事情,事件

think(thought, thought) v.想;认为;考虑

third num.第三

thirteen num.十三

thirty num.三十

this a.& pron. 这,这个

those a.& pron. 那些

though conj.虽然,可是

thought n.思考,思想 ;念头

thousand num.千

thread n.线 three um.三

through prep.穿(通)过;从始至终 ad.穿(通)过;自始至终,全部

throw (threw,thrown) v.投,掷,扔 Thursday n.星期四

ticket n.票;卷

tidy a.整洁的,干净的 vt.弄整洁,弄干净

tie vt.(用绳,线)系,拴,扎 n.领带,绳子,结;关系

tiger n.老虎

till conj.& prep.直到,直到……为止

time n.时间;时期;钟点;次,回 vt.测定……的时间,记录……的时间

tiny a.极小的,微小的

tired a.疲劳的,累的

to prep.(动词不定式符号,无词义);

(表示接受动作的人或物)给;对,向,到;在……之 前 today ad.& n.今天;现在,当前

together ad.一起,共同

toilet n.厕所

tomato n.西红柿,番茄

tomorrow ad.& n. 明天

ton n.(重量单位)吨

tongue n.舌,舌头

tonight ad.& n.今晚,今夜

too ad.也,还;又;太,过分;很,非常 tool n.工具,器具

tooth (复 teeth) n.牙齿

toothache n.牙痛

toothbrush n.牙刷

toothpaste n.牙膏

top n.顶部,(物体的)上面

total a.总数的;总括的;完全的,全然的 n.合计,总计 v.合计为

touch vt.触摸,接触

tour n.参观, 观光, 旅行

tourist n.旅行者,观光者

toward(s) prep.向,朝,对于

towel n.毛巾

tower n.塔

town n.城镇,城

toy n.玩具, 玩物

trade n.贸易 vt.用……进行交换

traditional a.传统的 traffic n.交通,来往车辆

train n.火车 v.培训,训练 training n.培训

translate vt.翻译

travel n.& vi. 旅行

treasure n.金银财宝; 财富

treatment n.治疗,疗法

tree n.树

trip n.旅行,旅程

trouble vt.使苦恼,使忧虑,使麻烦 n.问题,疾病,烦恼,麻烦

trousers n.裤子,长裤

truck n.卡车, 运货车;车皮 v.装车;用货车运

true a.真的,真实的;忠诚的

trust vt.相信,信任,信赖

truth n.真理,事实,真相,实际情况

try v.试,试图,努力

T-shirt n.T恤衫

Tuesday n.星期二

turn v.旋转,翻转,转变,转弯 n.轮流,(轮流的)顺序

TV(缩) = television n.电视;电视机

twelfth num.第十二

twelve num.十二

twentieth num.第二十

twenty num.二十

two num.二

U

ugly a.丑陋的; 难看的 umbrella n.雨伞

uncle n.叔;伯;舅;姑夫;姨父

under ad.& prep.在……下面,向……下面

underground a.地下的

n.地铁

understand (understood, understood) v.懂得;明白;理解 unit n.单元,单位

university n.大学

unle conj.如果不,除非

until prep.& conj.直到……为止

up ad.向上;在上方;起来;在……以上 a.上面的,向上的,上行的 n.上升;上坡;上行;繁荣 v.举起;拿起;提高 prep.向(高处);向(在)……上(面)游

upon prep.在……上面

upstairs ad.在楼上,到楼上

us pron.我们 use n.& vt. 利用,使用,应用

used a.用过的;旧的;二手的

useful a.有用的,有益的

usual a.通常的,平常的

V

vacation n.假期,休假

value n.价值,益处

valuable a.有价值的,有钱的

vegetable n.蔬菜

very ad.很,非常

victory n. 胜利 video n.录像,视频

village n.村庄,乡村

violin n.小提琴

visit n.& vt.参观,访问,拜访

visitor n.访问者,参观者

voice n.说话声; 语态

volleyball n.排球

W wait vi.等,等候

wake (woke, woken) v.醒,醒来,叫醒

walk n.& v.步行;散步

wall n.墙

want vt.想,想要;需要,必要

war n.战争

warm a.暖和的,温暖的;热情的

warn vt.警告,预先通知

wash n.洗(涤);冲洗;洗剂;泼溅;洗的衣服 v.洗(涤);冲洗;流过;弄湿

waste n.& vt.浪费

watch vt.观看,注视;当心,注意 n.手表,表

water n.水 v.浇水

watermelon n.西瓜

way n.路,路线;方式,手段

we pron.我们

weak a.差的,弱的,淡的

wealth n.财产,财富

wear (wore, worn) v.穿,戴 weather n.天气

Wednesday n.星期三 week n.星期,周

weekday n.平日

weekend n.周末

weigh vt.称……的重量,重(若干)

weight n.重,重量

welcome int. n.& v.欢迎 a.受欢迎的

well (比较级better, 最高级best) ad.好,令人满意地,完全地 a.好的, 健康的

int.表示惊讶、同意或犹豫等,亦用于接话语;好吧,那么,哎呀 west a.(在)西的;向西的;从西来的 ad.在西方;向西方 n.西部;西方

western a.西方的,西部的

wet a.湿的,潮的,多雨的

whale n.鲸

what pron.什么,怎么样 a.多么,何等;什么

whatever conj.& pro n.无论什么,不管什么

wheat n.小麦

wheel n.轮,机轮

when conj.当……的时候 ad.什么时候,何时

whenever conj.每当,无论何时

where ad.在哪里;往哪里

whether conj.是否

which pron.那(哪)一个;那(哪)一些 a.这(哪)个;这(哪)些;无论哪个(些) while conj.在……的时候,和……同时 n.一会儿,一段时间

white a.白色的 n.白色

who pron.谁

whole a.整个的

whom pron.who 的宾格

whose pron.谁的

why ad.为什么 int.你难道不知道(表示反驳、不耐烦等) wide a.宽阔的

wife n.妻子

will (would) modal v.将,会(表示将来);愿意,要

win (won, won) n.获胜,赢得

wind n.风 

wind(wound,wound) vt.缠绕,连带;蜿蜒,弯曲

window n.窗户;计算机的窗口

windy a.有风的,多风的

wine n.酒

wing n.机翼,翅膀

winner n.获胜者 winter n.冬天,冬季

wise a.聪明的,英明的,有见识的

wish n.愿望,祝愿 vt.希望,想要,祝愿

with prep.关于;带有;以;和;用;有

without prep.没有

wolf(复wolves) n.狼

woman ( 复women) n.妇女,女人

wonder v.对……疑惑,感到惊奇,想知道 n.惊讶,惊叹;奇迹

wonderful a.美妙的,精彩的;了不起的;太好了

wood n.木头,木材;(复)树木,森林

word n.词,单词;话

work n.工作,劳动,事情 vi.工作;(机器、器官等)运转,活动

worker n.工人;工作者

world n.世界

worried a.担心的,烦恼的

worry n.& v.烦恼,担忧,发怒;困扰

worth a.有……的价值,值得……的

would modal v.(will的过去时)将会,打算, 想要,过去常常

wound vt.伤,伤害 n.创伤,伤口

write (wrote, writ ten) v.写, 书写;写作, 著述

wrong a.错误的;不正常的,有毛病的

X

X ray n.X射线; X光

Y

yard n.码; 院子;场地

year n.年

yellow a.黄色的

yes ad.是,好,同意

yesterday n.& ad.昨天 yet ad.尚,还,仍然

you pron.你;你们

young a.年轻的

your pron.你的;你们的

yours pron.你的;你们的(名词性物主代词)

yourself pron.你自己 yourselves pron.你们自己

Z

zero n.& num. 零;零度;零点 zoo n.动物园

第13篇:浙江省中考满分作文

2012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你是我的一本书

每日迎着晨曦行走在校园大道上,初夏的味道在山坡的野丛林中四溢开去,像一只高脚玻璃杯盛的薄荷酒,倾在流动的色彩中,醇厚清新,芬芳沁人,一齐汇成心底最美的风景,谱写出希望与光明的诗篇。

一日与好友同行,依旧是这条蜿蜒的公路,山坡上的小黄花漫天漫地地绽放,随风摇曳,璀璨夺目,它们是校园的五月最典型的标志。她木然而立,望着绵延的花海,久久地出神,又似在自言自语:“一朵花开的条件,除了阳光和空气,也许还包括一只偶然飞过的蝴蝶。”我怔怔地看着她,突然地,心里有一阵莫名的失落、无奈与感伤。是啊,每一朵花都必须历经一场与蝴蝶的邂逅,亦或在火一般蓬勃的夏季孤独地凋零。然而大地上的芸芸众生,或辉煌,或落寞,上帝没有时间来眷顾每个人的命运,不是吗?那么的一瞬间,我仿佛看到那本书写希望的诗集在我面前重重地关上了它的书页,我又陷入了迷惘。

因为我想起了始终在中考第一线拼搏的我们,的确,在这最后读秒的时刻里,每个人都在无畏地向前方冲刺。秋冬春夏,四季已又一轮回,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在灯影下埋头于书山题海的身影,人人都是勤奋的愚公,日夜连轴,任时日翻飞,左手执卷,右手持笔,我们用黑色的字迹来换鲜红的分数,沉沉浮浮,看着自己点滴的进步,每个人都是这场红与黑的较量中的赢家。是的,一路走来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相信梦想,用执着的信念征服未来。然而现在,当我面对金黄的无际花海,轻轻地叹了口气。沃野千里,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赢得蝴蝶的青睐,迎来属于自己的涅槃;正如初三的我们,再如何地飞奔向前,却不一定能够拥抱一个完美的结局。我不愿再继续想,生怕断了紧绷的心弦。

良久,我依然痴痴地面山而立,低头仔细欣赏着每一朵小黄花的笑靥,呆头呆脑地开,这般可爱。忽然间仿佛有什么击中了我的心房,我仿佛开始懂得这其中的奥秘。看呐!花儿之中有的早已张开了拥抱阳光的双臂,有的才初露新蕊,急不可耐地嗅着夏日的阳光,醉在清冽的晨曦里。每一朵都在努力地生长,努力地绽放,迸发着生命的正能量。我想我明白了,每一次绽放都绝非偶然,花儿正是因为曾经不畏风雨,欣欣向荣,才得到一次与蝴蝶邂逅的机会;而我们只有执着地去追梦,才能收获似锦前程。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幸运是对奋斗的奖励,而非仅仅是命运的安排,即使努力过也会有遗憾,但它至少会变成某种可能的幸运。又是那样的一瞬,谱写希望的书卷又在我的眼前翻开了它全新的一页,诠释着截然不同的奥秘。山坡上的花儿,你是我最美的一本书,教给我相信梦想的勇气与力量,让我重拾执着的信念,告诉我希望与奋斗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2012浙江嘉兴中考满分作文:那时我们

同老朋友在一起,感觉就是不一样。班上同学总给我深危感,好似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在背后捅我一刀,而老朋友的亲切令我回想起我与他们初中有过的那段清纯美好时光,便有一种幸福氤氲在怀中,甜甜的,暖暖的。谁能知道明天将是怎样的,只要膀子硬,步伐坚,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槛,行不完的路,我那些铁哥们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且歌且欢,侃侃而谈的轻松和轻微的抱怨永远都是光辉的。

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谁曾想这么地名浅显的道理后来会成为我的精神支柱。当我步入荆棘,误闯丛林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些平时沉在水底的死党各个浮出水面,你我一句如是鼓励的话便拉开帷幕,奏响着一曲“摇篮”。我怕被催眠,可我还是虚心甚至诚心地接受了,因为这份情谊令我很感动。生活大多都是这样的直接,我从来没奢望自己能够多伟大,我自知自己平凡得就像一张纸,随处可见,随处可触。

记不得年少的幼稚,怀着天马行空的荒诞梦想,痴狂地追求志意高远的读书对地。可梦想不过只是一个梦而已,作不处数,然而死党们的热情高涨,犹如汹涌的潮水,早已淹没了理智,考场,容不得作假,于是我们放下涉猎青春的酸涩,沉浸于对课本的狂轰滥炸中-----奇迹就是这样被一群疯子赚来的。老师说,奇迹之门就是翻过山头,来到s城,而这“奇迹”却只能算作人生的开始。老师将后半句隐藏在启齿的瞬间,就连他也怀疑这样是对是错,我们痴痴地听着,傻傻地点头。或许这条文人墨客的归路,行的人太多,我们便不知不觉地变成多余的游客。可是,那条路还是那么招摇,那么迷人。

我们没想过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会考来这所学校。死党们并没有在一起庆祝我们的狗屎运,因为大家都知道当初我们有多努力,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没有聚会的无声宣言荡响在各自的心中。外面的世界真大呀,那一刻我是多么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但当我计较昂贵的生活费时,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的。钱,这个低俗的名词,谈及此,我的脑袋总会身不由己的短暂性缺氧。自古有云:“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今的我们挂在嘴边的成了“有钱能使磨推鬼”,这样玩味的一变不知暗含着多少人事的心酸和无奈。

世界日新月异,我们也变得面目全非。

外面的世界太新奇,我们用这心在交流,然而有些最为吸引的东西,却是我们逃不掉的,那便是青春。高一那年我才知道青春可以萧洒。我们相继偷尝了青春的禁果,然而我们却大叫说豪爽。自那以后我们享受着青春的甜蜜,过着惬意的如诗生活,忘记了我们曾经相处的那段美好的日子,忘记了曾经许诺下的豪言壮语。

时间如流水般不舍昼夜,三年匆匆地从指间逝去,我即将毕业,我们又将面对离别,此时我们才想起那时的友情有多珍贵,又有多纯。于是我们又像从前那样聚在一起,可是那些少不更事的少年已然不在。我们被激情的青春灼伤了自我,只余下悲鸿的哀叹和心伤。谁也不愿触痛那些伤口,所以我们的聚会在默默无言的抑郁氛围中结束。

可是哦,当我们真正离别的时候,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无声地掉下泪来,狠狠的,狠狠的撇下一注注残影。 2012浙江嘉兴中考满分作文:那时我们多快乐

曾经,我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背着小巧玲珑的小书包走进美丽而宽敞的校园……那时,我是多么快乐啊!

小学,在那个充满童真的美丽的校园里,我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每年考试都名列前茅,赢得老师、同学与父母的一致认同!每天写完作业,我都有时间来听一些好听的音乐或者读一些世界名著:我在“汤姆叔叔的小屋”里徘徊,在“呼啸山庄”里散步,与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在一起寻找“绿野仙踪”。周末的时候,我可以和父母一起游览名山大川,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徜徉。在交际上,我总是得心应手,小伙伴们在一起都十分亲切;在生活、学习上跟同学发生一些矛盾,大家也都会微笑着解除……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快乐啊!

但是,时间匆匆而逝,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匆匆而过。这“匆匆”似乎也匆匆地带走了童年时的快乐。渐渐地,我开始为生活中的小事而烦恼:上中学以后,学习任务渐渐加重,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虽然努力地学了,但现如今,不说什么名列前茅,就连班上的前十,我也未必进得去。父母为此时常提醒我,总是唠叨个不停,这令我很苦恼……真想回到那快乐的时代啊!

回首从前,那时的我是多么天真而快乐啊!……

第14篇: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 2012 年中考数学试题 (2012•温州)温州享有“中国笔都”之称,其产品畅销全球,某制笔企业欲将 n 件产品运往 A,B,C 三地 销售,要求运往 C 地的件数是运往 A 地件数的 2 倍,各地的运费如图所示.设安排 x 件产品运往 A 地. (1)当 n=200 时,①根据信息填表: A地 产品件数(件) 运费(元) x 30x B地 C地 2x 合计 200 ②若运往 B 地的件数不多于运往 C 地的件数,总运费不超过 4000 元,则有哪几种运输方案? (2)若总运费为 5800 元,求 n 的最小值. 解 安排 x 件产品运往 A 地则 2x 件运往 c 地,ac 两地运费共 30x+2x*25=80x 设运往 b 地 y 件有 80x+8y=5800 xy 为整数,且 x 取最大值 得到 x=72,y=5 n=x+2x+y=221

第15篇: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卷)

语文试题

一、积累

1.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鲁迅箴言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jiàn)___踏出来的。从只有(jīng)_____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gǒu)(3)_____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zòng)(4)____。

2.2.古诗文名句积累。(1)深林人不知,______。

(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________。 (3)子曰:“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4)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洁明快靓相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质感。吴均《山中杂诗》中“______,_____”。也极具画面感。即在大处勾勒,又在细处绘景,从极远处写到眼前,又从眼前写到天空,层次丰富,意境幽远。

(6)下列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倡导的理想人格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_) 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3.瓯越文学社组织大家去江心屿采风,同学们围绕以下几句诗议论纷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孟浩然、李白、杜甫都写过有关江心屿的诗,江心屿真不愧为“诗之岛”。 B.江心屿成为诗人的书写对象是从唐朝开始的。它的诗歌文化真是历史久远。 C.谢灵运在永嘉期间写了很多山水诗。永嘉山水成就了谢灵运,使他成为山水诗鼻祖。 D.澄鲜阁名称就出自谢灵运诗句。温州还有一些古迹与他有关,如池上楼等。

二、阅读

(一)相约《小王子》 4.4.循着小王子星际之旅的足迹,可以探寻他领悟爱的历程。结合阅读积累,给下列三处分别选择相应的一项

A.这就好比花儿一样。要是你喜欢一朵花儿,而她在一颗星星上。那你夜里看着天空,就会觉得很美。所有的星星都像开满了花儿。

B.我还以为自己拥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一朵花儿呢,可我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朵玫瑰花罢了。

C.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正是我为我的玫瑰花费的时间,才使我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我必须对我的玫瑰负责„„ 跟着名家读鲁迅

阅读下面《鲁迅入门读本》的“前言”和“目录”,完成下面小题。

前 言

(1)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国民和后代。那么,中国有哪些最基本的、源泉性的民族文化经典呢?比较一致的意见,至少应有五大经典:《论语》、《庄子》、唐诗、《红楼梦》、鲁迅著作。鲁迅是和孔子、庄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并肩而立的民族文化的高峰,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经典,作为每一个中国国民精神发展的“底子”,这是一项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工程。

(2)作为集中了“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与我们又是最为贴近的,许多人读鲁迅的文章,都会感到他仿佛就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和国民,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鲁迅入门读本》

鲁迅 原著 钱理群 编选导读

(3)“鲁迅与青年”本身就是一个讲不完的话题。鲁迅无论在其生前还是去世后都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绝非偶然。这首先是因为鲁迅是一个“真的人”,【A】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鲁迅恰恰是在人们因为缺乏勇气和智慧而停止思考时,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这里所表现的,正是一种年轻人所向往的大智大勇的大丈夫气概。鲁迅追求“真”的彻底性更表现在,【B】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缺陷、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他从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绝充当“导师”,他将真实的自我袒露在青年面前,和他们一起探讨与寻路,青年人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辩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友。能够结识这样一位“真人”——本真、真诚、真率的智者,应该是人生之一大幸。

(4)鲁迅同时是一位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又融入古语、外来语、方言,将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极致,又极具个性与创造性。阅读鲁迅作品,不仅能够得到精神的启迪以至震撼,还能得到语言的熏陶与美的享受。尽管初读时会有些困难,但坚持读下去,自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而且常读常新。流连于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5)正是出于这样两大基本信念:相信鲁迅其人其作品的魅力,相信当代中国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们的心是和鲁迅相通的,我们将这本《鲁迅入门读本》奉献于诸位面前。

(6)现在,请打开本书,走进鲁迅的世界。

钱理群

2012年2月4日

目 录

第一编 感受鲁迅:人之子与人之父

一、父亲与儿子 我家的海婴 五猖会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二、儿时故乡的蛊惑 阿长与《山海经》 社戏(节选) 我的第一个师父 风筝

第二编 阅读鲁迅

(一):人•动物•鬼•神

一、人与动物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狗•猫•鼠

二、人•鬼•神 无常 补天 铸剑

三、生命元素的想象 死火 雪 秋夜 诗与画

鲁迅新诗与旧体诗选(八首)

看司徒乔君的画

第三编 阅读鲁迅

(二):睁了眼看

一、睁了眼看

论睁了眼看

夜颂

灯下漫笔(节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另一种“看”

示众

孔乙己 药 狂人日记

三、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第四编 阅读鲁迅

(三):生命的路

一、生命的路 导师 生命的路 补白(节选)

二、自己做主,说自己的话 读书杂谈 作文秘诀 无声的中国

(有删节)

5.阅读“前言”,下列不是钱理群选编《鲁迅入门读本》意图的是( ) ..A.用鲁迅作品为青年的精神发展打“底子”。 B.希望青年借助鲁迅作品更好地认识现实问题。 C.告诫青年不要把鲁迅当做人生导师。 D.引领青年走进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

6.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篇,在第(3)段【A】【B】中选择一处,结合阅读体会,参考示例,完成阅读........笔记。

A.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

B.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藏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不足和失误。 备选作品:《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

【示例】文中语句: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

7.《鲁迅入门读本》旨在引领青年走进鲁迅的世界。请阅读“目录”,根据本书的编排和选择的文章篇目,探究编者怎样来达成这一目的。

◎阅读下面的“选文”和“导读”,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 导读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

开篇道出“奴才”本质。 “似乎”二字颇耐寻味。

“那人”真的傻吗?

此句可否写成“主人听到了喊声,走了出来”?

“聪明人”“傻子”“奴才”便是鲁迅所发现的三种类型形象,是社会上某一种人的标本。 8.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 9.联系上下文,关注“导读”,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品析画线句子。

10.作家毕飞宇认为,闰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

【以下《故乡》的片段,供参考】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1.本文中,鲁迅为何要将“那人”称为“傻子”?借助“导读”,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三)走进古典诗文

12.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同州①端午 【唐】殷尧藩②

鹤发③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②殷尧藩:浙江嘉兴人。③鹤发:白发。

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 陌 [明]祁彪佳

出寓园,由南堤达豳圃①,其北堤则丰庄所从入也。介于两堤之间,有若列屏者,得张灵墟书曰“柳陌”。堤旁间植桃柳,每至春日,落英缤纷②,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绿影依依,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更不失彭泽家风耳。此主人不字桃而字柳意也。若夫一堤之外,荇藻交横⑥③

⑤,竟川含绿,涛云耸忽,烟雨霏微,拨棹临流,无不率尔休畅矣。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豳圃:与文中的“寓园”“丰庄”均为地点名称。②落英缤纷:语出《桃花源记》,意在表现桃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景象。③桡:与下文的“棹”都指船桨。 ④彭泽家风:指像陶渊明归隐后那样的生活风貌。⑤主人:作者自称。⑥荇藻交横:

1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 ) (1)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___) .A.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B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2)拨棹临流(____)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B .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14.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②,完成注释⑥。 15.结合语境,说文解字,赏析语句,选择正确的理解。 (1)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___)

A.“飔”为形声字,形旁为“风”,其意为“风”。此句生动写出了风吹雨打,花瓣纷纷飘落,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B.“飔”为形声字,音同“思”。“飔”读音轻柔,传达出柔和细腻之感。此句生动表现微风吹拂,红花如雨一般飘落,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2)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____)

A.“弄”有“演奏乐器”之义,写出了黄鹂鸣叫如乐音清脆,悦耳动听,惹人喜爱。 B.“弄”有“戏耍”之义,写出了黄鹂在枝头吵吵闹闹,声音嘈杂,让人听了心生厌烦。 16.作者为什么将种着桃柳的那条路取名“柳陌”?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三、写作

17.17.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班级要制作毕业纪念册,初步选定了两种封面设计(见下图)。请你选择其一,向同学们陈述你的理由,让大家支持你的选择。

【封面一】 【封面二】

【要求】①注意说话目的,理由合理;②条理清晰,表达得体;③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④120字左右;⑤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8.18.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是人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代。生活中,常常可见以下情景:S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点开了微信朋友圈…… 请依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 【提示】

①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人称替换S。

②你可以就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故事;也可以根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还可以针对情景中反映的现象展开论述„„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第16篇: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精粹模拟卷26

浙江省杭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6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上填涂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卡。

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防(tí) 亲昵(nì) 侃侃(kǎn)而谈 ...B.静谧(mì)

饶恕(shù)

良莠(xiù)不齐 ...C.造诣(yì) 湮(yān)没

危言耸(sǒng)听 ...D.栖(qi)息

摩挲(suō) 拈(zhān)轻怕重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余暇 名闻遐迩 重复 翻来覆去 B。建议 不可思议 精力 养经蓄锐 C.崎岖 郑重其事 急切 迫不即待 D。丑陋 金石可镂 辅导 相附相成 3.下列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时时溜达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 ..B.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陶醉下,小张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C.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是笑容可掬,这种态度让他有了很好的人缘。 ....D.中国加入WTO,将会促进两岸经贸活动,这是不值一提的。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改编)

醉翁亭坐落在滁州琅琊山的腰间,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 醉翁亭让人联想到欧阳修。所以,我们不仅要读它的精致,还要读它的人文情怀。 ①有些柱子上还挂着长短不一的楹联,书写清雅古朴。

②亭子阔大宏伟,气派富丽,四面都是挺拔的柱子,一律的红色。 ③在秋末冬初的斜阳照射下,整片建筑流光溢彩,明华端庄。

④亭内的梁上、顶间雕饰精致,简洁典雅,实不负“天下第一亭”之盛誉。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大约

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C.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谈的问题。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6.补出下列古诗文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题)

①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 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7.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的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①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只盯着对方的短处,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②宽松、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是靠我们每个人的宽容之心营造出来的。 ③人与人之间应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改编)

①旅游旺季即将来临,作为萧山母亲湖的守护者,湘湖旅游管委会提出了全新的管理。②他们将一片草地预备作为嘉年华游乐专用场地,并在山脚下的水面上搭起绚丽的立体式舞台。③正在紧张忙碌着的工作人员小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力求构建一个欢乐休闲的气氛。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中新网3月20日电 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作出处罚决定,依法给予在网上散布日本核电站爆炸污染山东海域谣言的杭州网民陈某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民币。 15日,在杭州一电脑公司工作的陈某,用网名“鱼翁”在网上散布谣言:“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该信息在网上转发后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许多网民纷纷向公安机关举报。接报后,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立即开展调查,确定散布谣言者为杭州教工路上一家电脑公司员工陈某. 根据陈某的违法事实,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依法对陈某作出了行政处罚。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中考临近了,冬冬却和以往一样,老看电视。这时妈妈过来,生气地说:“马上就要中考了,你还在看电视.”冬冬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冬冬说:“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

用心

爱心

专心

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而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选自朱自清散文集《你我》

11、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描述三幅画面的内容。(改编)

12、说说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②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13、第二自然段中写西湖晚上的景,其作用是什么?

14、文章题目叫“冬天”,而文中却无一个描写冬天的语句,根据文章内容及主旨谈谈你的看法.(改编)

(二) 海防导弹

导弹家族中,用于攻击海上舰船的导弹,统称为反舰导弹。我国习惯上将这类现代化武器称为海防导弹。海防导弹发展十分迅速,早已成为海上作战的主要武器。请看1982年英阿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的一个战斗场面。5月4日上午11时许,天气恶劣,时速达到120千米的飓风,把海浪掀起十几米高。造价高达2亿多美元,载有280名水兵的英国现代化大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在马岛以北海域执行雷达警戒任务,舰上的搜索雷达能发现距马岛460千米的空中目标。阿根廷一架“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由300千米外的“5月15日”航空母舰起飞,超低空飞行,躲过英舰的雷达搜索。12时过,飞机飞临英舰46千米处,飞行员将“超级军旗”号猛然拉起至150米高度,在30秒内迅速打开机上雷达,搜索目标,将目标指示数据输入由法国购买的“飞鱼”导弹(导弹就挂在飞机右翼下)的计算机,按下发射按钮,“飞鱼”导弹离开机身,一头向下扎去,在距海面3——4米高度向“谢菲尔德”号呼啸而去,将“谢菲尔德”号舰体中央吃水线以上打穿一个大洞,在舰体核心部分爆炸。英舰上的水兵经过5小时生死搏斗,扑救无效,舰长下令弃船。大火一直烧到次日下午,这艘现代化大型驱逐舰最终沉没。这次空舰导弹的精彩表演震惊了世界。

海防导弹能从地面车辆、水面舰艇、空中飞机、水下潜艇等多种平台上发射,既可打击固定目标,也可打击活动目标。这类导弹尺寸小、飞行弹道低,敌方对其探测、拦截都较困难。这类导弹成本低、用途广、技术更新快、命中精度高。“飞鱼”导弹的“表演”,将这些特点充分展示出来。这些特点也表明,这类导弹对于我国以中小型舰艇占多数的舰队特别适用。我国自1961年成立研制海防导弹的专门部门以来,通过走基本型系列化的道路,不断加快武器型号的发展进程,已研制并装备部队的海防导弹达20余种,其中包括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潜对舰各种类型导弹。

1970年研制成功的海鹰二号岸舰导弹,其武器系统的改进型于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最大有效射程95——100千米,全弹质量近3吨,一弹足以击沉或重创一艘3000吨级的驱逐舰。海鹰二号G型弹、A型弹、B型弹、C型弹,都是以海鹰二号为基本型的岸舰导弹系列产品。此外,我国还研制成C802岸舰导弹,射程达120千米。

用心

爱心

专心

60年代即装备于两种导弹快艇的上游一号舰舰导弹,射程8——40千米,发射质量2.1——2.5吨,在最后的自导飞行阶段,能依靠自身携带的雷达导引头自动搜索、捕捉、跟踪目标。后来又进行了多项改进,如降高飞行,换装新型雷达导引头,装备了新型导弹驱逐舰。1984年完成设计定型飞行试验的C601空舰导弹,填补了国内空白。射程25——100千米,全弹质量2.44吨,一发导弹足以击沉或重创一艘3000吨级以上的驱逐舰或万吨级的运输舰,必要时可齐发齐射。

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利用令人难以置信的少量经费,研制了各种类型的海防导弹,填补了国防建设的空白,许多型号导弹的战斗性能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导弹还在国庆阅兵式上展示,大壮国威,大振民心。

15.第一段文字中详细描述了1982年的一个战斗场面有什么作用? 16.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⑴ 作者列举“飞鱼”导弹的特点,目的是为了体现出他的优点。 ⑵作者列举各种导弹的特点,是为了说明中国科技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7.文章第三段一系列的数据展示,有什么作用?

18.请根据文意,分点简要概括海防导弹的特点。(每点不超过15个字) (改编)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 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⑤ 诮:责问。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意其犹有美者(猜测) B.使者见而怪之曰(奇怪) ..C.吾固知吴人之靳也(本来) D.颦蹙以让使者(责备) ..

用心

爱心

专心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归言于梁王 胡不见我于王 ..B.颦蹙以让使者 皆以美于徐公 ..C.而王之求弗止 何陋之有 ..D.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而山不加增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 (2)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22.结合本文内容,分析梁王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的看法。 23.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雨后池上( 宋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文注释] 檐楹:指塘边房屋的瓦檐、楹柱。 荷心:荷叶。

(1)诗歌前两句写出了雨后池塘怎样的特点?

(2)诗歌的

三、四两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改编) 四.作文(40分) 生活,如果没有温暖便是一碗清水;家庭,如果没有温暖,就没有温馨和快乐;而社会,如果没有温暖就无需存在。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肯定发生过很让你感受到温暖的事情,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600——800的文章。

2012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每题3分) C A C B D

用心

爱心

专心

6.忽如一夜春风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 奉命于危难之间 后天下之乐而乐

7.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只盯着对方的短处,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应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因为宽松、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是靠我们每个人的宽容之心营造出来的。 8.① 在“管理”后加“理念”或“方案” ② 把“预备”放到“将”的前面

③ 把“构建”改为“营造”

9.杭州网民散布日核泄漏污染中国海域谣言被拘

10.妈妈,我就看一会,调节一下,等下就去做作业了,您别生气.二.现代文阅读(30分)

11、第一幅:冬天,父子四人围坐在一起吃白水煮豆腐。第二幅:静静的冬夜,与友人泛舟西湖。

第三幅:我和妻儿在台州城里过了一个幸福的冬天。 (4分,只要能答到每一幅事件的基本要素即可给分)

12、①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虽然热气冲天,父亲依旧不停为我们夹豆腐的情景,更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爱,使作者回忆那温馨的天伦之乐。②写出了家庭的温暖,亲情的温馨包围着作者,也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爱及怀念之情。(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3、渲染了清幽宁静的气氛,映衬出友情的悠远流长。(4分)

14、(4分)①因为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冬天。②作者心中的温暖与自然界的冬天形成反差,以冬天为背景,更能衬托出亲情、友情的温馨。

15.为了引出“海防导弹”这个说明对象,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介绍我国海防导弹的性能与特点.(3分)

16.①是为了说明这类导弹对于我国以中小型舰艇占多数的舰队特别适用及制造原因。

②为了说明我国国防建设日渐完善,有一定的战斗力.(4分) 17.列数据,具体地说明各种导弹的优势及性能。(3分)

18.①打击目标范围广,灵活机动。②尺寸小,飞行弹道低,敌方难对付。

③成本低,用途广。④技术更新快,命中精度高。(每点得1分,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 (20分)

13、B(3分)

14、A D(4分,各2分)

15、(1)(梁王)就猜想吴国一定还有味道更美的水果还没有给他,就派使者去吴国问候,并在那里秘密访察。

(2)使者又没有询问,却只看香橼的外表漂亮,所得到的和所要求的不相符,是理所应当的。

(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2.梁王贪得无厌,利令智昏,结果自讨苦吃。看法:认识事物,应该看本质,只注重外表而忽略本质,必然会事与愿违。

(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有欠缺酌扣)

23.(1)体现出雨后池塘的平静和清澈,展现幽美迷人的静态美。(2分)

(2)这两句诗运用拟人手法写了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翩翩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响。反映了作者雨后静观自然的怡然心态。(3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作文(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 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 ① 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 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 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 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8

第17篇: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版)

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

语 文 试 题 卷

(解析版)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三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

1.①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酒是(cuī)生诗文书法的(jiào)母。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ɡuī lì) 诗篇与书法珍品。

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1),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2),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3),”,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4),”,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5),”,渴望重回沙场。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遒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或词语。 (cuī)____生(jiào)____母(ɡuī lì)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②--③段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④段内容,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的是(_____),属张旭草书的是(_____)

A.B.C.D.

(4)完成下列表格。

名句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壶(______)

【答案】

(1).催

(2).酵

(3).瑰丽

(4).(1)相逢意气为君饮;(2)醉翁之意不在酒;(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景,行乐须及春)(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5).D

(6).B

(7).(1)《五柳先生传》 (2)宋代 (3)罗贯中

二、阅读

(一)

1 2.名著阅读

○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

○开展专题探究,获得思考感悟

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150字以内) 【答案】(1)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他们往往是穿插出现,较难理清。集中阅读有关吴用的相关章回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梳理其发展历程,全面把握该人物形象。 (2)小说常见的是用第三人称写,《简•爱》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一方面便于作者抒发情感,使小说亲切可感,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让读者从开篇到结尾都用简•爱的眼睛看,用简•爱的感觉去感受,更易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二)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桥的事

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以老街为脊椎,两侧深深浅浅的巷子是肋骨,四家大工厂是四肢: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两根长长的象牙,一条指向小学,一条指向中学。

“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南圩、车塘、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好像小小的岛。

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个人在稻田里迷了路。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泥里。小哥哥无奈,只好背着我走。

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的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安心。远处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着急的爸妈一路寻来。那年我六岁。

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来。

只有那条小河还在。

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我出生那天,奶奶从桥顶扔下一个皮球。这是小镇的习俗,球有多大,男孩的胆.子.就有多大。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

2 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

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1302年)始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镇曾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天规被斩为七段。从前小镇的舞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

奶奶扔下的皮球,几时能到外白渡桥? 在我读初中时,桥拆了。

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洞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

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潜水员分批沉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东边两百米处,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

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子.丢了。

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 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

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这里。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

不仅是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方式离开土地。几代农民的梦想,是当个城里人。

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自己的实践活动不凡,在土地面前不值一提。土地只记得两件事: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这是江南最好的水田,生长《红楼梦》里的“绿畦香稻粳米”。今天,这里生长产值和效益。

我常常想起那座桥。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来的时间就消失了。

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奶奶去了夏驾河边。龙王庙毁于四十年前。奶奶对着庙的位置,点起两支半斤重的香烛,献上猪头和米糕。奶奶虔诚地跪倒,祈求龙王爷开恩,找回她孙子的胆子。 ..

(选自《文汇报》2018年2月26日有删改作者路明)

3.阅读文本,揣摩文中“胆子”的含义。4.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此句改为“那座桥消失了”行吗?为什么?) (2)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句中“欢天喜地”连用两次有何用意?) ........5.有人认为,本文题为“关于桥的事”,但主要写了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小镇拆迁等与桥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

6.作家王彬说,散文无非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而已。本文作者想通过“桥的事”诉说些什么?写出你的感悟思考。

【答案】3.(1)“胆子”指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的胆气、胆量;(2)奶奶想找回的是“我”童年时的纯真天性,无拘无束、率性而为的个性,勇于冒险的精神。

4.(1)不行。文中运用短句,反复强调,表达了对桥的无限怀念和被拆的无奈惋惜的强烈感情。改句无此表达效果。(2)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开发商赚取利润的满足感和失地农民获得补偿的喜悦之情。

5.例1: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从表面看,这些内容似乎与桥无关,实际上时时处处皆有桥的影子,因为文章所写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等,都是儿时家乡的美好景色,是故乡的缩影,这些景物与桥一起成为作者对家乡情感的寄托。

例2: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这些内容与桥一起成为儿时家乡的美好景色,是作者对家乡的情感寄托。主题是鲜明而集中的。另一方面,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等,丰富了散文的内容,使小镇平添了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6.第一层:能基本理解文意,但理解肤浅且只答出一点。例1: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二层,能基本理解文意,理解肤浅但能答出两点。

例2: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 第三层:能理解文意且思考较深入,能正确认识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例3: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通过对所栖居的土地变迁与桥的消失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环境、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之情。

例4:桥象征着人们在城乡发展进程当中那些熟视无睹的厚重而美好的事物(传统文化)。通过人们只顾欢天喜地发展经济,而忽视具有悠久历史的桥消失的故事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走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心存忧虑,表达了作者再找不到故乡精神归宿时的心灵挣扎。

3 第四层:理解全面,思考有深度,能认识此文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例5: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桥象征着人们在城乡发展进程当中那些熟视无睹的厚重而美好的事物(传统文化),通过对所栖居的土地变迁及桥被拆除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环境以及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同时也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土地、大自然的关系。 【解析】

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胆子”指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的胆气、胆量。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本题结合短句的表达效果和反复的修辞方法来理解句子意思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结合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的特点来阐述即可。

6.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环境以及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刊登在2018年5月18日《嘉兴日报》上的文本,回答下面小题。

7.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

) A.公共自行车网点公告 B.公共自行车服务亭招租

C.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海报

4 D.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

8.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招标成功的公司只能使用53个服务亭。

B.三年租金共计209400元,再加履约保证金2万元。 C.租金可每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前10日内支付。 D.小标题“竞租对象”表意不明,应为“竞租对象条件”。

9.仔细阅读文本,你觉得文中还遗漏哪些必备的信息?请补写出来。

10.某公司竞标成功,如果你是该公司经办人,签约前一天需做好哪些工作? 【答案】7.D

8.D

9.(1)服务亭位置及数量等信息(详细清单)。(2)(报名)竞租的具体地址。

10.(1)签约前向招租方提供2万元保证金。(2)(向领导汇报)提醒公司法人,10日内准备好需支付的首期租金。(3)准备好单位公章(公司法人章)。(4)准备好公司营业执照影印件等相关文件以备用。 【解析】

7.本题考查对文本标题的拟写。注意语言要简洁,主要内容要完整。要包括文体和主要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要求,标题可拟写为: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D项最适合。 8.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应该是65个服务亭。B:服务亭租赁费第二年起每年递增5%。C:首期租金在签约后10日内支付。

9.本题考查对招租公告内容要求情况,根据给出的内容,结合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补充所需资料即可。还应该包括服务亭位置及数量等信息(详细清单)和(报名)竞租的具体地址。

10.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签约前一天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1)签约前向招租方提供2万元保证金。(2)(向领导汇报)提醒公司法人,10日内准备好需支付的首期租金。(3)准备好单位公章(公司法人章)。(4)准备好公司营业执照影印件等相关文件以备用。

(四)古诗阅读

1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真定怀古 元·陈孚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①西来闻雁声。 主父②故宫秋草合,尉陀③荒冢莫④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释】①滹(hū)水:滹沱河。②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③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④莫:同“暮”。 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

【答案】首联描绘了一幅生气盎然的图景。颔联、颈联以自然的永恒持久来反衬人生的短暂有限。意思是说主父、尉陀等人虽然历史上也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早已被人忘记了,现在连他们的故居荒冢已难寻觅,只有刻在开元寺石头上的名字在青苔中依稀可见。而恒山、滹水等自然界事物仍生生不已。从全诗来看,采用对比手法写景,一个“犹”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沧桑之感,更暗寓了作者这样的观点:只有世世代代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历史的永恒。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犹”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沧桑之感,更暗寓了作者这样的观点:只有世世代代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历史的永恒。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衣捕盗①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

5 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此诚A.公鉴其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

厚积薄B.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 ...1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14.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答案】12.C

13.书 儿 手 夺 之/ 曲 作 三 四 /盘 揉 若 软 绵 /掷 诸 地。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4.参考示例:

《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形象(也隐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所以略写战场厮杀场面;本文详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经过,意在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塑造书儿,把书儿武功写得越是高强,越能与她虽日受鞭挞,仍能“俯首顺受 ”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 【解析】选自:《谐铎》 作者:沈起凤 年代:清

1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值得”。

1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断为:书儿手夺之/曲作 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1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的形象。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

三、作文

1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任务。

“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当下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听说后,感到紧张担忧。请你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学习体会写一篇小作文,向他们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 要求:(1)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3)字数在150—200之间。

【答案】示例:首先我们要准备一本文言文相关字典,以备碰到生词。

第一步,了解写作背景。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因而笔下的作品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来把握文章大意。第二步,通读全文。文言文不会全篇让人难以理解,一些词句的意义凭借现代人的思维还是能够略知一二的,而通读全文则是一个逐渐熟悉古文写作思路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通读时遇见生词不要停下来查阅字典,时常停顿会影响对整个文章的把握。第三步,标记生疏字词句意义。第二遍读文章时,用笔将看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或看文后注释或查阅字典,将查得释义写在原文中间。不要想着查了看了一遍就能记住,勤动笔才有助于更快记忆。第四步,归纳段意,分析文章层次。这一步在过去的语文学习中都是经常需要做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然后通读全文,接着标记生疏字词句意义,最后归纳段意,分析文章层次。小作文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表达准确,同时要注意字数要求。

6 16.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以下是小华同学写给学校“心理咨询室”信中所倾诉的烦恼:

我是一个怕羞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爱跟老师交流,不爱向老师问问题。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比较看重我,会主动问我有没有问题;到了初中,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曾经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似乎成了学渣。爸妈要我多向老师问问,但我不敢问;现在我即使想问也不知如何去问了。这该如何是好? 题目一:请你以“知心朋友”的身份,给小华同学回一封信,劝导他重新振作起来。 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题目二:小华同学的烦恼具有代表性,为此,班主任准备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类心理问题,鼓励同学们勤问好学。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答案】振作起来

人活一辈子,注定要遇上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曲折、痛苦,但当它们来临之时,我们又将如何面对?

让我们困扰的事,不一定是什么大事,相反的,能把我们困住的,几乎都是小事。就拿我来说,我是很容易被困住的人,但我始终没有退缩。

我记得那一天,好像是六年级上册的期末考吧。那天早上,我信心满满地背着书包去学校。到了教室里,我放下书包,拿出书本跟大家一起复习,因为第一场是考语文,所以我们也就在复习语文。

开始考试了,我把相关的东西都放进抽屉,拿上笔,先浏览了一遍题目,才开始动笔。那张卷子并不是特别难,所以我写得也快。写完之后,我检查了一遍,好像没什么错,就放下笔,把试卷放在身边,但我并没有再去看。第一场考完之后,我和其他人在教室门口讨论起来。过了一下子,就讨论出结果了:我有两道题目做错了。

数学开考了。卷子到手,我仍然先浏览一遍题目,才动笔写。由于吸取了上张卷子的教训,这张试卷我做的特别用心,尽管题目都挺简单。题全部答完了,我又非常细心的检查了三遍,确保没问题了,才放下笔。接下来两场也如这张试卷一样,仔仔细细的做完,认认真真的检查。全部考完之后,我松了一口气——这次的卷子都不是太难。

接下来两天,我都在家里满怀希望的等着消息,但同时也怕得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怕考试,但我不喜欢考试。因为一旦考试就会有成绩,有了成绩就会被拿来比较,我讨厌跟别人比成绩。这样充满自信的我,等来的却是叫我失望的消息。

数学并没有如我所想拿到满分,差了两分。科学也没有拿到满分。怎么会这样呢?数学我都那样仔细地检查过了呀,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还有科学,明明可以拿满分的,怎么会只有97呢?我已经完全搞不懂了。这是我唯一一次,连班里第一都没排上啊!

这件事,让我失落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是迷茫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迷茫期过去之后,我深深的反省了自己。我不再迷茫了,我找到了新的方向。因为我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对,就让我去创造一个新的未来吧!

【解析】以题目一为例,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发现小华存在的问题是不自信,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注意语言要亲切。本作文可以要求写一封信,因而要写一篇记叙文。

点睛: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而立意上,话题作文与所给的材料关系不够紧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也可以不用。而材料作文则不同,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以题目二为例,本题考查学生演讲稿的写作能力。演讲稿是演讲用的文稿,也是演讲的依据。它是为演讲服务的,是体现在书面上的讲话材料。演讲稿的基本要求:内容上的现实性;情感上的说服性;特定情景性;口语化。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第18篇: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1教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1

考试说明: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 (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圃(pǔ)

面颊(jiá)

廓然无累(kuò)

...B.粗犷(guǎng)

阔绰(chuò)

苦心孤诣(yì) ...C.扶掖(yè)

聒噪(guā) 怒不可遏(è) ...D.陨落(yǔn)

襁褓(qiǎng)

恪尽职守(g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旁骛 矫健 趋之若骛 一代天骄 B.吊唁 讴歌 黎民百姓 顾名思议 C.亵渎 寒喧 恼羞成怒 无与伦比 D.脉搏 烦躁 自知之明 弥留之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部作品的成功归咎于他多年的潜心阅读和认真思考,有人评价他是厚积薄发。 ..B.此次钱塘江大堤修缮和加固后,起到的作用可以追溯到以后的一百多年。 ..C.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见一个六岁的孩子能如此流利地用英语与在场的观众交流,大家都大惊小怪地议论起....来。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分别选自清代吴敬梓和现代作家鲁迅的《儒林外史》和《呐喊》。前者用夸张手法,深刻揭露了范进这个读书人的丑恶灵魂,反映世态炎凉;后者塑造了一个被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揭露了社会的冷酷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

C.《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小弗朗士、奥楚涅洛夫、夏洛克分别是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俄国作家契科夫《变色龙》、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据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今天上午我市举行最大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全市44所学校10万多名师生参加演练。

B.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痛苦。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体验并经历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

C.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微博已经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

1 / 10

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生活。

D.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不以物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 亲贤臣,远贤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④燕子来时新社, 。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⑤ ,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范仲淹《岳阳楼记》)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杭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宋肖锋曾公开表示,城市河道水质不容乐观,仍有50%以上的河道水质为劣五类。对此,杭州市城管委给出了一份2014年的年度“治水”目标。

在验收标准上,城管委方面表示,首先要以最为直接的视觉效果来判断,水质透明度必须大于50厘米,目测表观水清,可见多种水生动物和沉水植物。其次,需建有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专人管理专人养护,保证河道沿线无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无晴天出水现象。“当然,老百姓的意见也不能少。”现场,一名城管负责人指出,河岸设施完善、规范养护、环境整洁优美,沿河居民环境调查满意度达到90%以上,也是验收的一大标准。

(1)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用语得体、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2)根据上述文字,分点概括杭州河道“治水”目标的三条验收标准,每条不超过8个字。(2分)

8.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一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67亿元,较去年的483亿元涨幅为58.8%。

材料二

据日本《每日新闻》3月10日报道,据估算,中国人去年的海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今年春节假期,由于日元贬值等影响,访日游客大增。日本电饭锅等产品的抢购盛况被中国媒体争相报道。中国游客大肆购买在中国还不多见的带洗净功能马桶盖的“马桶盖**”也引发关注。

材料三

长春市民孙峰算了一笔账:他购买的一款高端男士剃须刀在中国的电商网站售价均在5000元以上,在亚马逊美国网站上购买后加上运费仅为1300元。“婴儿食品和用品的

2 / 10

价格比国内同款产品便宜更多。”他说。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2分)

(2)针对材料中所体现出来的现象,中国媒体最初多批评消费者的崇洋媚外。不过近日出现了“为什么中国企业不能开发同样的商品?日企也是在中国进行生产的,为什么中国厂商生产的商品不受欢迎?”等分析原因的论调。作为一名普通百姓,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可以结合材料说明理由。(4分)

二 (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父亲的烟杆(郑能新)

父亲拥有一杆如尺的旱烟杆,铜头子,玉石嘴。烟杆子是指头粗细的水竹子做成的,圆溜溜的,泛着紫红紫红的色泽,光可鉴人。

父亲吸烟的姿势很优雅,左脚跷起压住右脚,左手曲起托着烟杆,右拐子支在左腿上,目光慈祥地注视着远方,轻轻吸入一口,经肚内循环然后从鼻孔喷出,不紧不慢,犹如行云流水……

在地坪河里,羡慕父亲烟杆的人,比羡慕他儿子的人还要多。十三叔曾以五块大洋为代价,想换下这个“宝物”。父亲却说:破“四旧”那会儿,他提着篮子收“银器”,大洋、手镯子、项圈满满一篮子,白花花地耀人眼目,他都不曾动过心哩。四爹仗着长辈的份子,拿出一个铝嘴的烟杆子和一个墨黑墨黑的烟斗跟父亲周旋,好话歹话说了一箩筐,也没有夺走父亲之爱。

吸过父亲那烟杆的人都说,不管烟叶质量如何,只要从那烟杆里过过身,味道就大不一样哩!

如是,父亲握着那根烟杆就像是握着一轮太阳。

父亲晚年得子。五十岁才结了我这个“秋葫芦”。父亲前半辈子在金戈铁马中闯荡,九死一生后才幡然猛醒地跑回家里草草成了个家哩。

地坪河里的人羡慕得要死,说父亲一人两件宝。父亲也说:“祖传的烟杆晚到的崽,给个

3 / 10

金伢子也不卖。”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里无半点可吃的东西下锅,母亲就望定父亲那杆如尺的烟杆出神。

“换了吧,能填半个月的肚子哩。”母亲说。

父亲好久没有出声。临未了,狠狠地抽了一口,“噗”地喷将出来。烟窝子也不再掏了,拿到门坎上“咚咚”地磕,倒出一窝子烟灰,然后把烟杆往背后一插,扛着锄头上山了。

父亲的锄头就是“眼睛”,能在山上找到吃的。他挖出“葛根”,一捶一漂就变成白花花的粉粉。虽难以下口但毕竟保住了几条性命。光阴似箭,转眼我就初中毕业了。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跑到队上向正在挣那不值钱的工分的父亲和母亲那里及时报告了这一喜讯。可是,母亲并不为这个全村唯一的高中生高兴,相反脸色沉沉地显不出一丝快活来。我知道家里已欠下队里“缺粮款”一百多元了。那时候,一百多元就是两个劳力一年的收入啊!

晚上,母亲还在长吁短叹,我睡在床上听她跟父亲商量:“让伢子学裁缝去吧,这年头有门子手艺比读书强。”

父亲默不作声,烟窝子吸得“叭叭”响。我这是第二次听他这么吸烟了。他平时吸烟是很斯文的,轻轻吸入,慢慢吐出……

“你倒是说话呀。”母亲说,“读来就是十几块哩,手伸惯了现在哪儿也借不到。”

“咚咚咚”……父亲有生以来第二次敲烟头子了。烟头子打在门框上,发出空旷而悲凉的声响。

“让伢儿读,我把这烟杆子让了!”父亲的这句话,像是憋足了劲才说出来的。

“几十年了,你都舍不得。”母亲说。

“卖吧,能换伢儿的学费就行。”父亲说。

第二天母亲就带着父亲的那根烟杆走进了保管家里,出来时,手上攥了一把十五元钱的

4 / 10

毛票子。

打那后,父亲再也没有那个优雅的吸烟姿势了,他总是找来一摞废旧的报纸,撕下一块,卷成一个喇叭筒子叼在嘴里,有时侯,那烟呛得他直咳嗽,咳得腰弯成了一把弓。吸几十年的烟,还被烟呛着,父亲一下子老了。

转眼又是十多年。我如今人模人样地混了个作家头衔,竟能写文章换钱用了。也不再像父亲那样为几十块钱发愁了。那天,我还用了三篇文章的稿费,从当年保管家的后代手中好说歹说地换回了父亲的烟杆。烟杆依旧,还是铜头子、玉石嘴,指头粗细的水竹杆子,圆溜溜的,紫红紫红的色泽,光可鉴人。可是,烟杆的主人却不在人世了。

那天,是父亲的祭日,我装好一窝烟点燃,把它轻轻地放在了父亲的坟头……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5期)

9.文中父亲两次狠狠地抽烟和敲烟杆,揣摩父亲的内心,分别说说其背后的原因。(4分) 10.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妙处。(4分) (1)吸几十年的烟,还被烟呛着,父亲一下子老了。 .(2)那天,是父亲的祭日,我装好一窝烟点燃,把它轻轻地放在了父亲的坟头…… ...11.文章的结尾再次描写了父亲的烟杆,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12.请对文中的父亲形象以及我对父亲的情感做赏析。(5分)

(二)“穹顶之下”需要更多的共识和行动

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近日又出现在公众视野,这次她带来的是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大量详实的资料,试图回答“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作品播出后备受好评,不仅柴静本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度稍显冷清的雾霾话题也很快活跃起来。

作为一名在传媒领域历练多年的记者,柴静对于时代痛感无疑有自己敏锐的目光,然而,她在纪录片中反复提到自己的母亲角色,女儿出生后的遭遇是她关注雾霾话题的主要原因,并表示“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在诠释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过程中,始终不忘突出作品背后的“私利”动机,这使得《穹顶之下》显得别具一格。

5 / 10

从记者到母亲,作者身份的转变当然不会影响作品本身,它只会对叙事产生微妙的影响。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往往注重中立强调客观,而《穹顶之下》则是在调查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一位母亲的视角来展现你我的切肤之痛。从舆论反馈看,这种处理不仅没让作品失分,反而增加了《穹顶之下》的感染力。柴静作为一位母亲凭借一己之力开展雾霾叙事,她的知识普及和情感动员工作,无疑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呼吸共同体。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政协委员、著名歌手韩红在接受采访时称,受柴静《穹顶之下》的启发,她将追加关于雾霾治理的提案。此前,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也向媒体表示自己对这部纪录片的赞赏,称柴静的行为值得敬佩。

《穹顶之下》价值在三个方面: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一次公共政策的质询,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这些价值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逐渐显现。如何实现同呼吸共命运,柴静的调查对此问题给出了初步的答案,但这毕竟只是开始,雾霾之战注定需要动员大量的社会资源,在此期间需要有相应的分工。这正是很多人面对《穹顶之下》时既惊喜又失落的原因,人们疑惑为什么是柴静?在雾霾肆虐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很多人对它已经感到麻木的今天,公众才有机会通过一部《穹顶之下》对其有相对全面的了解,而且还是公民自发自费的方式。这些工作有的本应由相关政府部门承担,柴静“抢戏”从侧面反映出政府机构在雾霾应对方面能力不足和工作低效的现实,今后应对雾霾无疑要改变这种现状。

柴静说“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这可能是一位母亲面对雾霾肆虐时的真实感受。 母亲们容易感同身受,其实,相信每一个看过《穹顶之下》的人都会因此提升个人的责任感和行动欲。《穹顶之下》可能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公民调查的范本,雾霾应对需要广泛的公民行动,需要更多的公民去感知,去讨论,去参与,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切实行动起来去承担和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私人恩怨”上升为社会共识,这就为制定公共政策创造了条件。政府部门所要做的,便是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在雾霾应对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6 / 10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4分)

①柴静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反复提到自己的母亲角色,并表示“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这样的立场主观性太强,使得作品有失公正性。

②《穹顶之下》获得广泛关注,引起轰动动效应。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公民个体完全可以取代政府职能部门,来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

14.第三段中列举了韩红、陈吉宁在收看《穹顶之下》后的言行,其作用是什么?(3分) 15.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两个主要的思想观点。(4分) 16.你认为柴静和雾霾之间仅仅只是“私人恩怨”吗?为什么?(3分) 三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①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②中,开司马门③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节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

注:①倩人:请人(代笔)。②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路。③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管,故名。

17.对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甚异之

(感到奇怪)

B、并为之说

(通“悦”,高兴) .C、几为太子者数矣 (多次)

D、公车令坐死

(判罪)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

)( )(4分) A.曹仁为关羽所围

陈涉乃立为王 ..

7 / 10

B.而植任性而行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而又袁氏之甥也

辍耕之垄上 ..D.以杨修颇有才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②.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20.结合文章材料,分析曹植为什么最终被废除太子之位。(4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晚次鄂州①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 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②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③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②(1)一二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变化?(2分) (2)第五句中的“逢”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作赏析。(3分) 四 (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马云先生为《羸在中国》108强晋36强颁布名单。

主持人请马云上台讲话,马云首先为没有进入36强的选手讲话。

马云对选手说:“对于年青人来说,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什么是激情,激情是在未来的三十年里,每一天都保持这种冲劲。”

“一次失败、失去一次竞争机会没什么关系。什么是激情,激情是在奋斗的过程中不管经历过多少打击,仍然永不言弃。”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8 / 10

一、

1、A

2、D

3、C

4、C

5、C

6、①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④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7、(1)①“水清”后的逗号改顿号②“直接”改为“直观”③“养护规范”改为“规范养护”

(2)

1、水质透明度高,

2、有专人养护管理,

3、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

8、(1)中国消费者热衷于海外购物。

(2)示例:我认为中国一部分消费者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自身的问题,去努力提高国有品牌的质量和信任度。

二、

9.第一次: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家里一贫如洗,但父亲不愿拿烟杆去换温饱,内心无奈和对家人的愧疚。(2分)第二次:父亲为了让我上学,万般无奈下决定那烟杆换钱。这是最后一次吸这个烟杆,有许多的不舍之情。(2分)

10.(1)“还”字表现出了父亲被烟呛到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从而表现出父亲对于烟杆让给别人的不舍与无奈,更体现出父爱的伟大。(2分)

(2)“轻轻地”表现出我将烟杆放在父亲坟头的轻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与爱。(2分) 11.1)点题,并且与文章的开头相照应,前后呼应。2)与之后提到的父亲不在对比,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与感恩。3)烟杆是父亲对我爱的体现,我重新要回烟杆,是对父亲的回报。(3分)

12.父亲形象:1)懂得珍惜。宁可穷也不愿意用烟杆换取温饱。2)勤劳。挖葛根以养活一家。3)对孩子的爱。用珍贵的烟杆换了钱给孩子读书。(答对两点的3分,一点得2分) 我对父亲的情感:感激、怀念、感恩的情感。(2分) 13.①《穹顶之下》在调查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一位母亲的视角来展现你我的切肤之痛。

从舆论反馈看,这种处理不仅没让作品失分,反而增加了《穹顶之下》的感染力。(尊重客观事实1分,舆论反馈好1分)

②雾霾应对需要广泛的公民行动,需要更多的公民去感知,去讨论,去参与,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切实行动起来去承担和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广泛行动1分,政府更需要承担责任1分,答“个体不能或无法取代政府职能部门”直接给2分)

14.通过名人对柴静的支持,证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获得了成功,并肯定了纪录片的价值,唤醒人们对雾霾的重视。(柴静或纪录片成功1分,纪录片很有价值2分) 15.①柴静作为一位母亲凭借一己之力开展雾霾叙事,,引起全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值得敬佩。 ②应对和解决雾霾等环保问题需要更多的共识和行动。(肯定柴静或《穹顶之下》2分,环保需要全社会努力2分)

16.不是,柴静讲“私人恩怨”,这其实只是《穹顶之下》的一种宣传视角,通过这部纪录片,反映出来的是互联网时代,包括柴静在内的很多公民对环保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3分。宣传视角、拍摄技巧,纪录片的切入点1分,反映出责任感和使命感2分。)

9 / 10

三、

17.B(3分) 18.B D(4分)

19.①当时铜雀台新建竣工,曹操率领所有儿子登台,并让他们每人写一篇登台赋。(2分)

②曹植每次拜见曹操,曹操总是故意提问诘难他,他总能从容对答,(所以)曹操特别宠爱他。(2分)

20.曹植行为放纵随意,喜欢饮酒,不检点,缺乏威严;与杨修等大臣交往慎密,受到太祖怀疑,私自从宫门进入,触怒太祖;因醉酒而导致未能受命,使得曹仁被杀,激怒太祖。(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21.(1)由远远望见汉阳城的喜悦,到还有一日路程的惆怅(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逢”是遇上、碰上的意思。诗人本来就已经因为战乱而背井离乡,忧国思乡,内心悲愁,现在又碰上令人感伤的秋日景象,使人愁上加愁。一个“逢”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悲伤(3分,各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

22、一类作文(35-40分)立意有深度,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切合作文要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简洁得体。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二类作文(30-3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较准确。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三类作文(25-29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感情较真实,不偏离作文要求。层次清楚,结构较完整。语言较通顺,有个别语病。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规范。

四类作文(20-24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卷面较凌乱,书写较潦草。

五类作文(19分以下)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偏离题意。条理不清,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卷面杂乱,字迹不清。

10 / 10

第19篇: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精粹模拟卷44

浙江省杭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4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剽悍(biāo) 蓬蒿(hāo) 恪尽职守(kè) ...B.撷取(jié) 唱和(hè) 青筋绽出(zhàn) ...C.陨落(shǔn) 黝黑(yǒu) 吹毛求疵(cī) ...D.倒坍(tān) 癖好(pǐ ) 呱呱坠地(g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侥幸 幸灾乐祸 涣散 焕然冰释 B.竣工 高山峻岭 骸骨 言简意赅 C.委屈 委曲求全 提纲 金榜提名 D.是非 共商国事 鉴别 油光可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因此觉得荣誉受损。 ..B.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C.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D.今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就要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老师苦口婆心地嘱咐我:“上了大学,....更要努力学习。”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

①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20至100个。 ②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

③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 ④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

A.③④①②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B、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个罗贯中? C、“说得好”!陈毅满意地挥了一下手,回转过身子,把手臂搭在聂卫平肩膀上。“发展围棋事业,赶超日本,要靠你们这一代喽!”

D、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 出淤泥而不染, 。(宋·周敦颐《爱莲说》) ③然后 ,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二章》)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7.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 贯通;可以增删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许多人的命运都经历了种种痛苦与磨难。

②经过磨炼的生命,才能显示出坚强的生命力,才知道生命的难得与珍贵。 ③最后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每个人的承担磨难的心境不同。

用心

爱心

专心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在市委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万名企业退休老职工参观杭城新变化”活动启动。②共计一万名企业退休老职工将走进钱江新城、西溪湿地参观,并领悟运河新貌。③市委副书记在启动仪式上宣布活动启动并致辞。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后,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作组赶赴湖南郴州,对断电原因进行了调查。据了解,郴州的最低温度是零下五摄氏度,中国北方很多地方的气温可以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形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第一湿度比较大,第二气温在零摄氏度和零下五摄氏度之间,非常适宜上冻,在一定风的作用下冰的厚度还不断地增加。

调查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在重灾区建立观冰站,在电网的设计标准上也可能将作出适当的调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王骏说,可能要根据不同的地区,根据覆冰的情况,在工程设计的标准上,在抗冰雪的能力上做一定的调整,提高输变站工程的可靠性。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

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在喝完可乐之后,顺手把空瓶子扔在了地上,旁边的乘客纷纷摇起了头。这时候,一位女售票员走了过来,义正辞言的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把空瓶扔在车厢内。”顺手把瓶子拣了起来,众人给予了肯定的眼神。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售票员顺手打开车窗,把瓶子扔到了窗外。这时候,一个老者开口了:“ 。”

听完老者说的话,售票员脸红的低下了头,显然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家

父亲去世近十年了。因为父亲病重时没有陪伴,更因为父亲临终时也不在他的身边,父亲孤寂地离去,内疚、遗憾与负罪的心结始终不能释怀。这个心结因着对父亲种种好处的回忆而愈发结实,尤其是父亲对儿所写给他的信的那番痴迷,让我常常反刍父子间的亲情,并进而更加怀念起父亲来。

我们整个村都是很穷的,有很多的小孩到了上学的时候连学费都交不起。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家里经济拮据。我们那里的田本来就少,勤劳的爸爸就自己一锄一锄地挖地,开垦出很多田。家里也没什么多的收入,爸爸就在满山开垦荒地,种上蔬菜,然后卖了换钱供我上学。难以想象父亲是怎样供我读到高中的。高中毕业时大学没有考取,看着父亲,我主动提出不再读书,为的是早些挣钱。实在难为父亲,他说还是再去补习一年吧,考不考得上无所谓,总多点知识。于是家庭经济的重担继续由父亲担着。

我清楚地记得,离开家乡的一个清晨,正是这样一副瘦弱的身躯,却佝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而又固执地扛起了我的行李,将我送上了我去大学读书的站台。那天下着细雨,初秋的雨照例不大,却沁人心脾。就在上车的那一刹,我突然发现,曾经高山仰止般挺立在我的面前的父亲,已在不知不觉中矮了我一个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苍老了„„

考上了大学,给父亲平添了许多经济压力,但带给父亲的更多是快乐。到了学校,我经常给家里写信,每月至少两封,信中跟父亲讲讲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开头的时候一切很新鲜,特别给父亲讲是教授给我们上的课——教授,爸你懂吗?我怎样洗的衣服、叠的衣裳,这是讲给母亲听的。

就这么一封平平常常的家信,居然成为父亲享之不尽的快乐源泉。收到我的信,父亲不急于拆开,而是先斟好酒,旁边放上一把罗汉豆,然后坐定,然后才拆封展纸,啜一口酒,看一行字,好像字里行间能够嚼出味来,我的信竟在成了父亲的“下酒菜”。看完了信,也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去了,母亲从田头回来,这时,父亲便会极高兴地叫母亲过去:“来信了,又来信了!”也不管母亲该洗洗脸、歇一歇,就像说大书一样摇头晃脑地读起来,那模样母亲说“有些呆笃笃”。

尤为可爱的是,信看也看了,读也读了,该放进抽屉了。然而父亲不,他还要继续看。那时父亲身体虽然还不好,但还养长毛兔,也一度成为乡里的专业户,很光荣了一阵子。割回了兔草、饲好了兔,嗨!又该享受享受了——还是酒,抓一把罗汉豆,还有那道更有滋味的“下酒菜”——儿的信。就这样,日复一日,这封信要等到收到下一封信的时候,父亲才会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

用心

爱心

专心

从母亲那里知道了父亲对儿子的信的这般痴情,我很感动,而且母亲还告诉我说,你爸也真个滑稽,天天要去晒场道地等邮递员,问一问有没有“伢屋里格信”。我知道了这些,感动之余就是更勤快地给父亲写信,这一行动显得很自觉、很真诚,也算是对父母辛劳与爱心的回报。

时代不同了,家书随着通迅手段的进步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从媒体上了解到现在的大学生要么打个电话发个“通知”,要么就寄一封“请速汇款”之类的电报式的家书;还听说有出门在外的孝顺儿子光汇款却无言,老父亲恳求他不必寄钱,寄几个字来的谈资。行笔至此,我忽然觉得父亲也曾享受过人间已经难得的幸福,心里一时也就宽慰了许多。

1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说“让我常常反刍父子间的亲情,并进而更加怀念起父亲来”,请在文中找出作者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的具体原因。(4分) 12.下列句子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4分)

(1)就在上车的那一刹,我突然发现,曾经高山仰止般挺立在我的面前的父亲,已在不知不觉中矮了我一个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苍老了„„

(2) 收到我的信,父亲不急于拆开,而是先斟好酒,旁边放上一把罗汉豆,然后坐定,然后才拆封展纸,啜一口酒,看一行字,好像字里行间能够嚼出味来,我的信竟在成了父亲的“下酒菜”。

13 作者在最后一段说“我忽然觉得父亲也曾享受过人间已经难得的幸福”, “难得的幸福”具体指什么?说“难得”的原因是什么?请分别简要回答。(4分)

14文章开头写自己对父亲有“内疚、遗憾与负罪”感,结尾却写自己心里“宽慰了许多”,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二)揭开“陆地飞行”的密码

①没有飞溅的石子,没有“咣当咣当”的噪音,车头能卷起12级大风,行车全部精密数控,车厢内温度可调、晃动趋零,设施服务堪比飞机公务舱„„今年4月1日,石太客运专线正式运营,使行车时间缩短了约5个半小时。这么快捷舒适,为它插上“隐性翅膀”的,正是先进的铁路科技。

②钻山搭桥,既缩短距离,又保证了路面的高平顺性。 “噗”的一声轻响,车窗外光线迅速暗淡,却没有以往火车进入山洞时巨大的呼啸声,8分钟后,崇山峻岭重现窗外。

③传统铁路盘山绕行,曲线多、坡度大,行驶距离长,很难提速。随着技术与施工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穿山越岭,选择最优化的直线。太行山隧道全长约27.8公里。凿如此长的隧道安全吗?隧道施工“欺硬怕软”,太行山到处是断裂带,软弱围岩约占45%,易产生....塌方。施工中遇到的膏溶角砾岩地层。这种岩石平时坚硬,但遇水后迅速软化,极易崩解,如果处理不好,再遇上高速列车的冲击,极易造成隧道坍塌或大变形。为了吞下“软钉子”,施工单位创新了施工法。初喷混凝土加固后,再用型钢支撑,打锚杆,铺钢筋网,再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这就像给隧道穿上两层钢盔铁甲。

④无缝钢轨与石板铁路。精度堪比头发丝,300多公里看不到一个钢轨接头。每隔50米就有一个接头,中间留有伸缩缝。使“咣当”声不绝于耳,这一直是火车运行的标准音。这是因为普通铁路的钢轨,在客运专线的轨道上,“咣当”声消失了。

⑤我国所有客运专线均采用500米的无缝钢轨焊接,用手触摸焊接点,平顺光滑如镜面,几乎摸不出焊点。同时还建立了三级高精度智能控制点,对钢轨的任何微小变化都能明察秋毫,一旦钢轨有微小变形,立即示警。

⑥作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示范性工程,京津城际轨道之间距离的误差均控制在0.5毫米左右,承轨槽平面精度误差不超过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拥有高精度的不仅是铁轨。由于速度高,客运专线对路基、桥梁和整个线路完工后的沉隆控制也非常严格:路基年沉降不得大于1.5厘米,桥梁不得大于2厘米,一旦超过这个指标,就意味着整个工程面临失败。我国地质复杂,一旦遭遇软土,自主研发的CFG桩技术就成为保障路基“零”沉降的金钥匙。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铁路客专线上,将全部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轨道下没有一颗石子、一块枕木,而是白净平坦的水泥轨道板。每一块水泥板表面平整度误差低于0.2毫米,且均按自己的编号“对号入座”以保证轨道平顺度。正是这一系列高精密度的系统集成,创造了不断提升的列车速度。

⑦还有关键一点是给列车“减肥”“补脑”。高速动车组自动应对灾害。如果遇到自然灾..

用心

爱心

专心

害,以及超速、火灾等突发事件,高速动车组能立即启动自我保护,高速动车组不仅跑得更快,而且更安全。为了跑得更快,动车组还要进行“减肥”。据介绍,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采用了流线型、轻量化设计,铝合金车体,每节车厢约重8.5吨;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每节车厢约重7吨,相当于四五辆轿车的重量,比起目前碳钢材料火车的重量减轻了50%多,时速最高时车头掀起的大风超过了13级台风的风速;而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车体最薄处只有1.5毫米。为了提高舒适度,动车组又配备了“聪明的大脑”。据南车四方技术中心副主任马云双介绍,由于配备了高速转向架、液压减震器等设备,所有客专上运行的动车组都能主动调节车辆平衡,过大弯或线路颠簸时,乘客几乎不会感觉到晃动和眩晕;配备的车载技术诊断系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对各种功能设备故障的检测、预报和排除;航空式餐饮设施、残疾人卫生间、轮椅存放区、婴儿护理桌等设施又让人觉得很贴心。

⑧石太客专、合武客专是第一批在地形起伏剧烈、地质条件复杂的中部地区建成的高速铁路,这将为中西部建设高速铁路提供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已经开通运营的客运专线包括石太、合武、合宁、胶济客专,以及京津城际铁路,总里程不足1114公里,而到2012年,将有1.3万公里客运专线建成投入运营。“中国高速铁路网逐步交付使用的序幕刚刚拉开,老百姓会越来越享受到高速铁路带来的便利。”

15、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文中加点的“欺硬怕软” “补脑”分别具有什么含义? (4分) ......

17、本文围绕“先进的铁路科技”这个话题,具体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点回答。(3分)

18、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①文中举太行山隧道的例子,主要说明隧道之长,施工困难之大。

②文中第六段列举的精确数据表明我国基础建设的施工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①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②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③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④,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⑥十日,不听。坦谕⑦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

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悖诏⑧进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注释】①盍:何不。 ②恣:放纵。 ③表:上奏章推荐。 ④迁:升职。⑤就:完成。 ⑥申:延期。 ⑦谕:告诉。 ⑧悖诏:违反诏令。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某家子与恶人游(交往) B.自是遇加厚(对待) ..C.河南赋限已穷(贫穷) D.朕已许原(原谅)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 虽千里不敢易也 ..B.遂下诏,乃释 乃丹书帛曰 ..C.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先帝不以臣卑鄙 ..D.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用心

爱心

专心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 (2)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

22.文章中的卢坦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文中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山中雪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①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②请对“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作简要赏析。(3分)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请以“飞翔的翅膀”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30分,每小题3分) 1.D 2.B 3.B 4.C 5.B 6.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 濯清涟而不妖 ③ 知生于忧患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每句1分,有差错不给分) 7.许多人的命运都经历了种种痛苦与磨难,(但是)最后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承担磨难的心境不同,(只有)经过磨炼的生命,才能显示出坚强的生命力,才知道生命的难得与珍贵。 (3分。句序合理,关联词运用恰当;有欠缺酌扣) 8.①“在”改为“由”。 ②“领悟”改为“领略”

③“启动并致辞”改为“致辞并启动” (每处1分,有其他合理改法也可)

9.发改委调查断电原因,可能调整电网设计标准。(3分,有欠缺酌扣。) 10.示例:年轻人,公德心并不只是体现在你这小小的公交车里,而更应该体现在整个社会啊。在批评别人的同时,首先做好自己的言行吧。(3分,只谈到个人给1分。) 二(30分)

(一)

11.①家里经济拮据,还叫我再去补习一年。

② 父亲坚持帮我扛行李送我上学。

③我的家信居然成了父亲享之不尽的快乐源泉。 ④父亲天天要去晒场等邮递员,盼我的来信。 (4分,各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2.①运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1分)写父亲的苍老来表达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流露出儿子因父亲的瘦弱而产生的伤感之情。(1分) ②通过写父亲收到信后,“斟酒”“放豆”“拆封展纸”“啜酒”“看字”等一系列动作描写,(1分)极为传神地表现了父亲阅读儿子来信的快乐和得意。(1分)

13.①能经常收到儿子寄来的谈学习、生活状况的信。 ②原因是现在很多孩子”已不愿写家信了。(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突出了子女自觉地真诚地给父母写信这一行为是对他们辛劳和爱心的回报,说明给父母以精神上的快乐和享受是对他们最大的孝敬。(4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二)

15.形象地说明了高铁客运专线运行舒适快捷的特点,引出了说明对象。(意思对即可)(只回答“引出了说明对象”,得1分,共3分) 16. “欺硬怕软”指隧道施工中不怕硬,却容易塌方的软地质状况,蛋白质含量高,含氨基酸和十种矿质元素等。

“补脑” 指的是给动车组车上配备了高速转向架、液压减震器等设备以增加舒适度。 (含义各2分,有欠缺酌扣) 17.(1)钻山搭桥,既缩短距离,又保证了路面的高平顺性。

(2) 无缝钢轨与石板铁路等一系列高精密度的系统集成,创造了不断提升的列车速度。 (3) 采用了流线型、轻量化设计,铝合金车体给列车“减肥”提速,通过“补脑”使其能自动应对灾害,增加舒适度。 (3分,各1分) 18.(1)文中第二段举太行山隧道为例,并非主要说明隧道之长,施工困难大; 而是为了说明随着高铁技术与施工水平的提高,我们可选择最优化的直线钻山 搭桥,既缩短距离,又保证路面的高平顺性。

(2)这些精确数据是为了说明列车速度的不断提升正在于这一系列铁路施工的高精密度的系统集成。 (4分,每2分,意思对即可) 三(20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9.C(3分) 20.A C (4分,各2分) 21.①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

②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感谢。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公正、廉洁 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游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柳晟,阎济美违反诏令向皇帝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说服皇帝按诏令办事,让皇帝把接受的钱财归还主管官员。

胆识过人 卢坦任郑滑节度使李复的判官,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他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此事,卢坦委婉地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们的话后很惭愧。

(4分,各2分。品质2分,材料2分) 23.(1)清晨,雨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天气寒冷的景色 。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 通过“檐流未滴”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从而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3分。结合具体诗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 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附文言文译文: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卢坦说:“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

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道歉。李复去世,卢坦因为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字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因此卢坦知名。

卢坦多次升官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赤县(县治设在京师内的移赤县,此指长安、万年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

用心

爱心

专心

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请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来告知皇帝,皇帝说:“我本来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宽恕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 \"卢坦说:\"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道德.\"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用心

爱心

专心 8

第20篇: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试题

语文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uò)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zǎi)。 . B.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 C.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pèi)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漠不久就变成了绚(xuàn)丽的花海。 . D.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ch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lěi)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几十载的航天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②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仿佛 B.扑朔迷离 C.赋予 D.神秘莫测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多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选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5)不管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都能泰然处之,“ , ”。(选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7.名著阅读。(5分)

(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2分)

①《 》,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②《 》,通过叙写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形象。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3分)

A.宋江 B.猪八戒 C.虎妞

示例:尼德·兰——性情暴躁,常打算逃跑;但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如当尼摩船长为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时,他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 8.根据语境,完成任务。(5分)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湾。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9.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

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10.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4分) 11.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12.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万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3.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分) 14.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15.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4分)

16.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饥甚。我兵穴舟窒袽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 无主后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

醢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注】①脔(luán):切割成小块。②穴舟窒袽(rú):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③蹙(cù)逼近。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⑤去一锸(chā):挖走一锹土。⑥几希:很少。⑦醢(hǎ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①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3分)

②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2分)

20.基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

⑧⑦④

⑥②

①篇基志铭的用意。(4分)

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 ”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 ”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2分)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3分)

四、(4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语文参考答案

一、(30分)

1.D 2.B 3.A 4.C 5.B 6.(1)白云千载空悠悠 (2)生子当如孙仲谋 (3)枯藤老树昏鸦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7.(1)①《朝花夕拾》 ②《筒·爱》

(2)示例A:宋江——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来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但后来主动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了青史留名竟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

示例B: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家;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示例C:虎妞——大胆泼辣又有心机,如她假装怀孕逼样子结婚;但对祥子也有真诚关爱的一面,常变着法子买些新鲜的东西给他吃。

8.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

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示例二: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

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

示例三: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词语。

二、(30分)

9.①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

②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10.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因为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

11.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12.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下面答案供参考。

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13.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

14.①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②“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15.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

16.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三、(20分)

18.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19.①你们急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抓住了。

②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

20.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壮举,弘扬其大义;感慨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世人要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世代铭记像姚长子那样的义士。 21.(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花落尽”

(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四、(40分) 22.略

《浙江省语文中考范文.doc》
浙江省语文中考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