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纪录片影评范文

2022-11-0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纪录片影评

至亲至爱的伟大亲情

_____评纪录片《俺爹俺娘》 摄影师焦波用朴实无华的镜头,拍摄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片子主要记录的是几十年来,摄影机下俺爹俺娘容貌、境遇、生活的变迁。正如焦波自己所说:“这可以表现责任制以来农村生活的变化。然而,我想焦波没有说出来的是,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管儿女流落何方,父母永远牵挂,在家盼望着游子的归来。

一开始,传入耳朵中就是回荡在山村中的声声鸟鸣和鸡叫,平和安宁的氛围和浓浓的乡音使我倍感亲切。一点点看下来,不得不说影片把最普遍不过的父母与儿女之情以及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像抽丝剥茧般呈现在观众眼前,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唯有泪千行。

本片的线索很明显。表面上看是以给父母亲拍摄的照片为线索,每一张照片都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实际上,影片是以时间向前推进的,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爹娘一点点变老了,儿子越来越大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条时间轴把三十多年里爹娘的生活点滴串了起来,更以一个农村家庭为着眼点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变化。虽然凌乱但不松散。

影片中父亲背诗的场景反复出现了几次,一次是《登鹳雀楼》,一次是过年时的《元日》,还有一次是跟小孙女一起背的《静夜思》,这既刻画了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渴求知识的父亲形象,与父亲对儿子求学寄予厚望想呼应,同时也透过诗篇的内容展现出老父亲经历种种磨难,最终能感受时代新生活,安享天伦之乐。

影片在镜头处理上非常灵动,照片的选取和镜头的渲染搭配得非常得当。印象非常深刻的其中有一张母亲站在田地里的照片,母亲年纪大了总还是要上田干活,母亲觉得活着不干活就失去了意义。母亲小小的身躯站在大片空旷的田地里,那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每一个孩子的神经,让人感觉到就是这样渺小而又伟大的母亲养育儿女一生,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新生活。还有当焦波去大姐家看望母亲时,在临走时母亲渺小的身躯又站在了窗户前,对他挥手告别,身躯变得越来越小,母亲的那种对儿子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也在这镜头中被延伸到每个人心里。纪录片中也大量出现了空镜头,没有具体的人物,只有运用的照片和一些乡村的景,这种镜头的渲染反而给人一种淡淡的美感体验。

声音的处理也是不得不提的,应该说基本全程都是同期声录制,大量运用自然音响,这就把乡村生活的原貌给展现了出来,更加贴近生活,更为真实亲切,也使人物形象更易走入人的心中。影片中的旁白解说也给影片增色不少。一般性的话语却在情节发展和感情抒发 1 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平静而温和地彰显了神韵和情思。 这刻骨铭心的爱,是焦波对爹娘深深地牵挂,这种至亲至爱的情感正是伟大的亲情的体现,正如影片当中,俺爹对俺娘评价的一句话“又溜溜,又勾勾”,这一种亲情就是像俺娘的美一样又溜溜,又勾勾”。

纪录片分析

(一) 要做的记录 1.片子的开头、高潮

以及结尾的内容。 2.片中关键性镜头以及重点表现段落的内容: (塑造人物形象) 3.片中的人物特点 文化形态特点 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 历程等 4.音乐在重点段落的起落以及音乐的风格 特点等 (声画对立) 5.重要的光线影调特点, 6.重要的字幕内容。 7.片子的标题、编导名称等。 8.片中的重要细节 9.镜头的总体风格以及总体特点。 10.对于重要人物采访的重点说话内容 以及非重要人物的说话内容 11.重要的解说词语言。 12.片中空镜头的使用以及镜头内容。(没有人) 13.片中使用的特殊电视处理手法。

(二)记录的原则 1.涵盖以上所有内容、尽量详尽。 2.经过过滤,寻找重点记录(与主题 塑造人物相关的) 3.以片子播放的时间顺序逐条记录

五种低分影评 复述故事型 观后感型(泛滥抒情) 主次不分型(面面俱到) 主题不明型 专业词汇型

纪录片分析的元素 一.揭示主题 要求: 简洁 深刻 (对片子深刻理解的高度浓缩)

二、选题特点和结构特点:

1.纪录片的选题特点 关注时代变迁 关注主流人群 关注民众 弱势群体 关注自然环保

2.纪录片的结构特点: 顺序式结构: 以时间为顺序 最常见 最容易被观众接受

交叉式结构; 同一主题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对比 作用:深化主题

板块式结构: 由几个顺序式结构的板块组合到一起,但表现的都是同一主题。 l??? (《沙与海》) l??? 纪录片《沙与海》的结构表现形式上是呈交叉式的,是将生活在沙漠里的一户牧民和生活在海岛上的一户渔民的生活交叉展开描述,然而从本质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板块式的结构形态,因为两户人家并不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结,只不过是依据创作者的意图把他们整合在一起,用来展现人的生存意识的主题的。这个目的如果采用把两户人家的生活用两个板块结构加以串连同样可以实现。

2

三、人物形象 讲人还是讲故事? 孟金福是鄂伦春族最后的一位萨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朴实,坚强,善良又带着一点原始气息的老人。守护者民族文化,并在保护本族文化传承上,不断坚持,为鄂伦春文化奉献了自己的一身。

四、细节表现 包括:动作、语言、物件、环境、非重要人物的语言细节―――“人走了,不会来了。”――最后的山神

五、声音的分析: 同期声、解说词、音乐、音响。

同期声: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被记录下来的现场声。 同期声是现场事实的一部分。给片子带来无穷的真实感。 同期声的使用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同期声交代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气氛,甚至可以把某些文字难以勾勒描绘的信息原原本本地传递给观众,有助于刻画描写人物的心理,增大信息量。

解说词: (1)风格:大气 恢弘平实 自然 生活化等。

(2)作用:是解说型纪录片的结构框架,使纪录片具有完整的叙述能力,有助于电视叙事方式更加精炼集中,客服画面的局限性,揭示深层次主题,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也可以使零散的镜头形成一条主线。 音乐 作用:展现一种地域文化的特色时代特征;起到段落间的连贯链接作用(承上启下);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反应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以及内心情感。 注意: 如果有音乐一定要留意音乐内容。

音响: 1 再现时空的真实感、交待环境; (2)突破画面局限,扩大信息量;、(3)反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六、重点镜头以及重点段分析。光线、构图、景别、角度、空镜头以及其他对表现主题相关的镜头。 注意:要从镜头的外部结构分析到内部结构。 空镜头的寓意 : 昏暗的光线是落日的余晖,预示着鄂伦春民族的文化的星光点点,跳舞,表现出一种伤感。 即将消失的文化。 神秘的宗教色彩

七、总体风格特点、优缺点: 长镜头 运动镜头 摇晃镜头 相同景别 画面色彩等

八、社会价值或艺术价值。

纪录片的景别.

远景:表现广阔的场面,交待环境,展现气势。 全景:展示主体全貌,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3 中景:人物膝盖以上或者场景局部画面, 既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又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人物的外部动作,又能适当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和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近景: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画面。

特写:表现拍摄手法的某一局部,起突出强调作用。

沙与海

1.主题揭示。本片用写实主义的镜头,记录了牧民刘泽远和渔民刘丕成两个人的生活,从而说明“人这一辈子在哪活着都不容易的事”,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去命运、与自然抗争,歌颂了人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的生存意志。

二、选题特点。关注民生,紧扣坚忍不拔的人性之美,顽强的生存意志,使片子传递出人文精神。

三、结构特点.板块式结构,选取“沙”和“海”两个板块。通过对比展示共性:不屈不挠 坚韧执着 对比家庭成员以及对所处环境的看法。 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中,在让观众区分两个环境的同时,又可成强烈的冲击感,形成视觉节奏。 沙与海有不同也有相似,同样的浩瀚、广阔、无法掌控,同样具有流动感。

四、人物形象 刘丕成 刘泽远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镜头配合采访:“打死再种”的段落;近景镜头的运用,让我们看到生活给刘泽远留下的沧桑印迹,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大手,塑造出朴实勤劳的牧民形象。谈到打死再种时,脸上没有任何哀伤之情,而是一种平静来 承受大自然的肆虐,以一种顽强来与大自然抗争。这种顽强,直透刘泽远精神深处,已不仅仅是刘泽远个人的精神,而是所有在大自然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作品抓住这种精神使刘泽远这个人物有了个性,从而鲜活起来。

《龙脊》 主题的揭示.使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偏远的村落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全篇张扬了一种坚忍不拔的生存意志和赞美了一种面对贫苦却奋发向上的抗争精神,呼唤人们对贫困偏远山区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透漏出来了一种人文关怀。

二、选题特点。关注民生,刻画孩子的精神品质。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细腻记录,阐述对普通人的关怀。

三、结构与线索。顺序式结构,以传播潘能高一家人为主线展开,以静观的方式记录点滴。 副线:潘纪恩,通过他的活动来反映山村基地其他孩子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四、主题人物形象。潘爷爷:山村中开明家长的代表。 潘能高:勤劳 刻苦 懂事。 以点带面说明贫困山区求学需要比普通人付出多倍努力。 孩子们普通且平凡,但他们朴实和坚韧的品格像龙脊的山脉一样给人以坚实的力量感,透过生活状态感受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力量。

五、声音的处理。

(一)同期声的使用再现了时空的真实感。1.在开篇出现了山泉悦耳的流动之声,画面转自梯田和山林,出现了鸟鸣声,交代环境――――一个远离城市的偏远村落,开篇并没有用大气的音乐压住观众,而是自然地将观众带入了环境。 2.失学女童的童谣:唱出心声,声音干净而明亮, 编导有意将课堂孩子读书声与其对剪,没有刻意说明却隐约透露着算出。

(二)声音传递地域文化。潘妈的山歌:1.传递地域文化;2.起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时间的间隔符号;4.设置悬念。

六、重点镜头分析。1.开篇以及结尾镜头。 2.空镜头的象征意义:山坡上的反复出现的一棵树,不同景别(远 全 大远) 不同时间(清 白 黄 夜)、不同光线(顺 逆 雷电) 是编导主观情感的外化。 托物言志: 人像树一样倔强,一样的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拼搏,生存着。 孤独,与世隔绝。 3.失学女童的镜头:构图特点 意味深远。打扫卫生的孩子们为前景,倚在树旁的潘井妹为主体,形成动静强烈对比吗,动是因为快乐,快乐的原因是可以回学校读书,静是因为悲伤,悲伤的原因是因为无法回课堂上课,以乐衬托悲哀,使得悲伤更悲伤。 4.镜头中的色彩传递主观意图:

绿色为主色调(绿色梯田,绿色秧苗 绿色大树) 象征生命的希望。 * *

推荐第2篇:纪录片影评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 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 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 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 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 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 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 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 爸上学》的 4 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 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 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 《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

》从纪录片美学特 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 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 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 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 评论。试举例如下: 1.电影语言评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法赏析》。 2.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 3.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中的象征手 5.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 7.电影 4.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闪光的项链》。 9.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8.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 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 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 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 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

种 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 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 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 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 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 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 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

“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 ANGIEL 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 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 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

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

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

3、对和平和期 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

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

1、单一人物;

2、某类人物;

3、对比性人物;

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

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

2、东西方观念;

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 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 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 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 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 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

推荐第3篇:纪录片影评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电影语言评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的结构艺术》。 3.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

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

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

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

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

1、单一人物;

2、某类人物;

3、对比性人物;

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

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

2、东西方观念;

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分析记录片表现现实的方法,其实和故事片影评大同小异,因为记录片也要有悬念、剧情,所以也就有讲故事的方法,分析这个讲故事的方法就行了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 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 。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 政论性 文学性 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 环境 事件真实 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 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范例 在评价《意志的胜利》之前,我不得不先介绍这部电影的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当代艺术史上的传奇女子。莱妮·丽芬斯塔尔因为拍摄了《意志的胜利》这部宣传纳粹第三帝国的著名电影,带给她世界性的名声。作为艺术作品,《意志的胜利》无疑是成功之作,具有非凡的震撼力,但同时也带给她无穷的麻烦,为此她三次入狱。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在一次采访中,她说:“生活是美好的,要热爱生活,要投身到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永远不要放弃生活,放弃努力。”这个女人让我感动,她没有轻过这一生。她成功过、失败过、努力过、痛苦过、幸福过、精彩过,每一步都是自己的脚印。

《意志的胜利》曾获得巴黎电影展金奖,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电影讲述的是1938年的纽伦堡纳粹党党员大会,主要是歌颂希特勒、纳粹党,宣传色彩很浓厚。抛开这个事件的背景来说,导演的拍摄手法很高超,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十分精湛,后人至今都在模仿。

里芬斯塔尔以神话的视野去拍摄希特勒,一开篇是有大朵大朵的云的天空,就像当时的社会背景,坎坷又充满希望,接着就是所有人欢迎希特勒的到来,希特勒犹如“神”般从天而降,向神一样来到这里拯救德意志民族。导演从希特勒的角度去拍群众,之间穿插某些群众的特写,还有从群众角度去拍希特勒,将观众强制的拉入导演的思维中,跟随群众去崇拜元首。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仰角镜头,仰角镜头的运用能使被拍摄者显得高大,所以主要用来拍摄希特勒,这让镜头下的希特勒气宇轩昂、孔武有力,被群众围绕的他亲和力十足而又颇有威严,军队面前的他慷慨激昂而又不失儒雅稳重。

这部纪录片没有采用画外解说,而是让画面自身和从现场采集来的讲话、声音和音乐来说明问题。音乐也只有纳粹党党歌和德意志的民族歌曲,但是把整个影片定在了激昂、振奋的基调,整个片子确实渲染力很强,振奋人心。影片结构上并没有采用起承转合的方法,例如在表现六大会议时,导演把散文化的事件转化成诗的电影,把会议分成几个部分,依靠对情感的推进来完成。导演用这种独特的手法来拍摄,使一场很枯燥乏味、带有浓重政治意味的会议染上了艺术的气息。

影片中大量运用隐喻手法,例如影片中出现大量孩子的镜头,军营中孩子的笑脸,游行中争先恐后观看的孩子,儿童军乐中努力表演的孩子。。。丽芬斯塔尔拍摄孩子们对希特勒的喜欢比拍摄一个成年人的崇拜更有说服力,因为孩子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对纳粹、希特勒的支持,才是希特勒永远统治下去的重要力量。影片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无处不在的纳粹旗帜和纳粹标识,配上希特勒激昂的讲演,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宣传着纳粹。

里芬斯塔尔对纪实镜头的迷恋以及她富于激情的工作方式,使得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维尔托夫意义上的电影眼睛人,里芬斯塔尔这个天才的电影眼睛非常善于捕捉历史事件中本质性的要素,哪怕是邪恶的要素。《意志的胜利》在宣传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迷惑了许多人,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一部影片能够如此广泛地为对手所用,对希特勒持反对态度的国家也都把《意志的胜利》中的大部分内容借用到本国的反战宣传影片之中;也没有哪一部影片把希特勒恶魔般的本质和把人类自制力丧失殆尽的情况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对这种奇特现象的惟一解释是: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不撒谎,它所揭示的真相永远使人不寒而栗。

推荐第4篇:编导资料__影评

借古人演今人寂寞

---析何平电影《麦田》

战乱时节,锋火不休,流血不止。当渴望回归的人本诉求遭遇到残酷的战火时所留下的是什么呢?当战争沦为一场铭心的等待时,所挥发出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简言之,是寂寞,是女人等待的寂寞,是现今人孤独的寂寞。

影片着重描写女人,与女性电影十分神似,但由于导演性别不同,所以造成的叙事视角也有别于女性电影,它不像徐敬蕾《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那样以一个女性视角去审视女性们自己的孤独,而是通过一场暴力(战争)去反应所带给女性的孤独,这场暴力也正体现了男性的视角,所以说,这是次男性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影片中范冰冰的寂寞是伴随着丈夫的出征开始的,从新婚燕尔到阵亡沙场,其中漫长时间的等待可谓是令伊人憔悴,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等待而产生的寂寞才使得她能够支撑起这个只剩女人的城池,此时的寂寞也是种希望,是对盼归的憧憬,倘若没有这催人的等待,何谈之守国?一定意义上,弱小的女人在等待中为自己寻找支撑点,让她们不至于空虚、迷茫。这一点,导演多次用俯拍的大全景来展现女人们生活和她们因得到男人们一点消息而欢呼雀跃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单独的叙事,更多的是种对渺小女人的无助展现、疼惜和关怀,再就是范冰冰自我身份的梳理,也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刻画了孤独寂寞,如同所有的女人一样,越晚越思夫,让我们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一个女人,一座空房,这是何等的清冷,此时导演将回忆的镜头穿插在影片中,使昔日与今日形成对比,让寂寞越发寂寞。然而根源于寂寞的范冰冰在白天却担负起了城主的担子,此时的她非但不寂寞,反倒更加坚强、镇定,这无论是在与土匪要孩子还是临危不惧的应对变数都得到了体现。换言之,寂寞让女人脆弱,也让女人坚强。

其次是今人的寂寞。影片看似一个古代争霸之事,但它另有寓意之所在,如同国外电影《卡萨布兰卡》或《泰坦尼克》一样,它们把战乱或灾难作为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把爱情等寓于其中,使得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真挚和催人泪下。同样地,何平导演也希望把争霸之战为现实服务,演古人寂寞,但更深一层的是,他在借古人演今人,借女人演当今社会,以寂寞论寂寞。当我们被影片浓郁的悲凉所包围时,是不是也发现自己心中那深入的空虚?当我们摒弃片中战争的纷扰时,是不是也在厌倦现实中的尔虞我诈?如同影片中女人们的等待一样,我们今人也同样因寂寞而守望着那份希望,等待着能有一个强大的依托来隐藏自己的脆弱,但是到最后我们却发现,更多的是徒劳。至此,其实影片早有分晓,女人们得知赵国战败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被秦国锐士所救的范冰冰奔向心有余悸的孩子…这无不现实出了关乎于生命的悲哀、无奈。但影片最后似乎给了我们一个未知的希望,战败的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一血前耻么?显然并不钟情于大团圆式结局的导演一行字幕把我们带回现实:“后事可想而知…20年后,秦统一天下…”至此,我们不禁反思,何为寂寞?为何寂寞?守着寂寞而又怀有希望的女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那当今的我们呢?应该何去何从?

《麦田》借古人演今人寂寞,我想这是整个人类的切肤之痛。

艺术的呈现,文明的演进

---评《再说长江》之大江巨变

作为中央电视台20年后重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不仅在《话说长江》的基础上有了更具深意的历史性、时代性和文明化的探索,与此同时,它在艺术手法上也更具表现力和张力。下面笔者就其艺术语言及主题进行浅析。

首先,是影像语言对于变迁这一主题的表现。本片作为《话说长江》的延续,可谓是意在展现,展现《话说长江》20年至今的变迁,从长江源头的冰川融水,到入海口的三角洲,从文明初始的祖先到至今人们富足的生活,长江作为一个见证者,见证了长江流域繁荣的一瞬,换言之,见证了中国20年走过的历程。在此全片多次采用俯拍镜头,从飞机上摄取长江的原貌和其流域的自然环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于环境的介绍,其更深层次的是对于文明的展现。与此同时,《话说长江》的影像资料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来与现在作为对比,以展现文明的演变与发展。正如对于重庆城市风光的俯拍,编导利用《话》的资料来加以对比,向人们展示了一幅20年的沧桑巨变图。不仅如此,编导独具创意的将变迁一词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如曾经在跨海大桥上跑步的少年,如今已成为依旧跑步的成年男子,只不过他所跑步的地点换为了另外几座新建的大桥。再有就是三峡蓄水时人们家园淹没,举家搬迁的描写,这是朴实的生活,没有任何的修饰之处,人们的生活、悲伤都融入了变迁的大环境中,换言之,工程的兴建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又迈向新的一步。所以说编导以一些普通人的视角来窥视了所处环境的变化,并以此为佐证来展现长江流域20年的沧桑巨变。

其次是音乐对影片和主体表现的推动。一般来说,解说词是对于画面影像语言的丰富与拓展。然而《再说长江》的解说词并不像其他电视艺术片诸如《唐之韵》那样借助解说来推动高潮的来临。相反,本片的解说是以一种平静的方式来叙述从而丰富内容的涵盖量。由此,本片的高潮是通过音乐来推动的。编导承接了20年前《话》中的长江之歌来作为本片的贯穿旋律,同时,为了避免单一音乐旋律带来的单调感,在原有的音乐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将史诗般宏大的音乐背景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做了改编。诸如当展现20年来的变迁时,音乐以一种庄重的形式响彻在人们耳边,更加突出了变化带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林立的高楼大厦、富足的生活环境,通过影像与音乐的结合更加彰显出一派盎然之意。不仅如此,当讲到长江地区的活力时,编导利用隐喻蒙太奇的手法将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与画面组接,配以改编后欢快节奏的长江之歌,使得影片更具张力和艺术表现力。至此,我们看到了一派繁荣的长江流域,一派阔别20年的巨变。

《话说长江》引发了20年前的万人空巷和收视热潮,这不仅仅是源于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与时代因素,更源于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与对观众的吸引力。同样,《再说长江》以其独特的背景与内涵,加之更有张力的艺术手法,必定会成为中国电视艺术片的又一里程碑。

迷茫一代,漂泊何处

---评电影《北京杂种》

如果说第六代导演都有一种共同情结的话,那么这种情结应当是面对于社会变迁而产生的自我迷茫和个体价值混淆的心理表现。从贾樟珂家乡三部曲发端,到张元电影《东宫西宫》和《北京杂种》。一种迷茫、缺失依赖感的情绪一直充斥着他们的作品之中。由此而来,我们不禁诘问:迷茫一代,漂泊何处?

空虚的心寻求满足、依赖。影片《北京杂种》不像贾樟珂电影那样有着完整的叙事和冲突,也不像他同类电影那样注重叙事,而是一种纪录性的堆砌与散文性的结合。由此,这部电影更加侧重于对个体生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摇滚青年颓废的生活状态,还是未婚先孕的青年男女,更抑或是因空虚而迷茫而对社会充满抱怨的社会底层个体。其实他们空虚迷茫的源头来自于他们自己,或者说源于社会,源于对社会大环境变革的不适应。影片中多次出现新闻联播播出国内外新闻的场景,无论是国内新政策的出台还是国外局势的更迭,这些都展现出了大环境对于个体生命影响的必然。局势不稳定,实实在在的个体只能够尴尬的与其相适应来体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同样,对于自我价值的表现最为强烈的应当是那些摇滚青年,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仅处于社会最底层,而且抱怨最深:“胸中充满怨恨,不知何时被伤害,迎风向前发泄,结束抱怨…”。由此而来,影片又深入的把自我价值跟他们的现状结合在一起。空虚、缺少依赖是自我价值受挫的结果,而这种自我价值的受挫又使空虚的心理形成了循环。这种互为因果的循环可以说是社会带给他们的伤痛,一群渴望彰显生命价值的底层,但当他们遭遇到现实,特别是处于微妙变化的局势时,怨恨似乎是只能用摇滚来表现的诉求,继而,他们不得不继续空虚,了无依靠。

其次是对于我们漂向何处的探讨与诘问。当一种秩序处于变革时,那么这种秩序下的个体必然会挣扎在新与旧的矛盾中,或者说传统与新事物的矛盾中。影片中这种矛盾导演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完成的,首先导演用声画平行的方式来表现这种矛盾。影片开始用交叉蒙太奇的方式展现摇滚乐队唱歌与男女争执的场景,此时舒缓的音乐表现出了或强劲或缓慢抒情的无奈,也表现出了男女关于人流的无奈,即,新与旧、去与留的矛盾。再就是乐队演奏歌曲《最后的抱怨》时对乐器的描述。用简单的摇镜头介绍现代乐器,却用特写镜头来突出表现古筝、排萧等传统乐器,这不是对于传统与现代上的分隔,而是突出一种影响与融合。传统无论是对于现实还是音乐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又让人们陷入了一种冲突的不伦不类中。影片至此,把矛盾推向了前端,把关于传统与现实的矛盾更置于了自我矛盾之中,一定意义上是对现实必然的写照,其深处则是迷茫一代共同的心理情

结。影片最后,摇滚青年被赶出厂库,建筑被推倒,直观又强有力的反映出“漂泊”这层含义。正如题目所写,迷茫一代,到底漂向和处呢?

与其说本片是部纪实性电影倒不如说是部纪录性与批判性相结合的散文性电影,它用真实的累积让我们在担忧中又获得了一份慰籍。总之,影片以其厚重的意蕴反映了个体意识,抒发了心理情结。感谢张元导演,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审视了自己。

谁来慰我孤独

---评电影《死囚之舞》

看罢影片终于懂得了孤独一词为何总是许多导演长久不衰的主题。从李安《断臂山》中表现的男人孤独,到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表现女人的孤独,再到《李米的猜想》中对于爱情的孤独。孤独似乎都有自己特有的温床。然而对于孤独的问题,导演们似乎都存在着无奈的尴尬。他们都发现了孤独却没有办法解决孤独。同样的,本片也试图解说孤独,但不同的是,一定意义上,导演给了孤独一个美丽的希望。

首先,影片探讨的是一种压抑的孤独。纵观影片,这种孤独并不只是体现在黑人身上,更存在于美国的白人家庭。美国黑人被白人所歧视、孤立、排斥,他们是由内而外的孤独,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心理和外部的压力让他们压抑的窒息。正如片中劳伦的儿子泰若所画的自己一样:劳伦自己一个人呆在监狱中。这本是孤寂的写照,然而这幅画却被选作泰若学校校刊的封面,让泰若获奖。这无疑是对于孤独一词的深刻刻画,同时也是美国人对自己的一次嘲弄,因为他们还未曾发现,在孤立黑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孤独着的。

其次是在父权下而产生的孤独。影片桑尼同父亲汉克服都是州立监狱的狱警,然而汉克总是认为儿子没用,总是犯错,甚至在执行死刑时因脆弱而脱逃。这时汉克并没有对儿子疏导和教育,而是一味的拳脚相加。终于,儿子爆发了,用枪来威胁父亲。但是当他得知父亲那违心的“我一直都恨你”时,桑尼又开始脆弱了,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在父权压抑这一点上,汉克也和儿子一样时常受父亲的压制,但是不同的是桑尼最终因没有战胜强大的父亲而孤独的选择自杀,汉克则是把父亲送进养老院而完成向新生活的过渡,结束了孤独。在这一点,父子二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弑父情结。试想,在一个没有女性的家庭,缺少了女权对于男权权势的擀旋势必会因不合而孤独,因孤独而爆发。影片最后,一直厌恶黑人的汉克却对黑人玛帝产生爱意,并以把同样厌恶黑人的父亲送走的方式来迎接黑人女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压抑父权的终结,对自我的肯定,对孤独的解脱。

最后是艺术语言对孤独的表现。本片节奏缓慢,多用长镜头和特写镜头来突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特征,以此来营造出一种孤立的感觉。同时缓慢的节奏也配合主题表现出一种压抑之感。再就是音乐对于主题的表现,片中桑尼和泰若的死都采用了同种音乐,这不仅是透人心脾的伤痛与悲凉,更是宿命的压抑之感。与此同时,影片用空灵的旋律来贯穿全篇,不仅对电影起到衔接作用,更加能够彰显孤独的氛围。不仅如此,片中对白也并不太多,导演用镜头来交待人物关系和情节发现,而并非是让对白来营造氛围,这样就避免了外在对于孤独、压抑这一主题的过分或不恰当的修饰。把镜头冷静的诸于银幕,让观众在冷静中体味孤独,这是导演的独特之处。

总之,《死囚之舞》一脉沿袭了许多导演的足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诠释当今人们的孤独感。用家庭的观念及态度的由始至终转变的过程来刻画主题,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视角才使该片获多次奥斯卡提名与奖项吧!总之,感谢导演,以一种独特视角让我们体味孤独。

本人编导专业

邮箱 279839747@qq.com

推荐第5篇:编导影评参考

《暮光之城》影评范文:另类吸血鬼形象

根据女作家史蒂芬·梅尔(Stephenie Meyer)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 《暮光之城》( Twilight )不同于任何以往的吸血鬼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风格都相当年轻化与时尚化。其电影配乐涵盖了包括Muse、Linkin Park和Paramore等充满活力的摇滚乐队和当红艺人,这些歌曲使得《暮光之城》这张原声大牒还未正式推出就已经雄踞亚马逊销售榜多周。《暮光之城》不仅是去年的一只票房奇兵,在上月揭晓的MTV电影奖上还以超凡人气获得了五项大奖。出色的选曲给这部吸血鬼电影披上了美妙的爱情之衣。

《暮光之城》讲述了一个吸血鬼与人类的爱情故事。好的配乐和镜头使用可能拯救一部质量一般的电影,影片的音乐选用就像独特视角一样,对吸血鬼这一题材有了新的挖掘。在音乐的烘托下,人物的内心的细碎感触骤然显现,听觉和视觉一起将吸血鬼电影那种高贵感、神秘感和时尚感融合了起来。

17岁的女主角贝拉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她敏感聪明而又长相甜美。因为母亲再婚,她从美国气候最干燥的凤超凰妮城兑搬到偏僻且终呵年阴垢雨不断申的赢福克斯,像与父亲同住。《Full Moon》是影片一开始贝拉离开凤凰城去福克斯镇时的配乐,The Black Ghosts大胆运用了Funky Electronic的节奏,丝丝入扣的电子音乐与歌词相搭配,表达了贝拉当时浓浓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不可知未来的一丝迷茫。主唱的声音穿梭于富有极强感染力的节奏之中,歌曲营造的情境就像贝拉要去的地方一样遥渺。

贝拉在新的学校里结识了一个神秘的同班男同学爱德华·卡伦,他跟贝拉遇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在贝拉刚遇到爱德华时,爱德华对贝拉刻意避开的怪异态度,让贝拉很在意。《 Eyes On Fire》中Blue Foundation的歌词很有煽动性。这支融合异国文化的乐队组合,有着丰富的音乐创作风格,他们在气氛营造上使用更多的原声乐器,充分表达了贝拉的心境以及她内心的疑惑和不满。

当贝拉对爱德华以及其家族充满好奇地观察时,充满气势的《Supermaive Black Hole》响起,暗示着这个家族的不平凡。这只单曲的演唱者Muse是一支英国摇滚乐乐队,乐风融合了独立摇滚、前卫摇滚、重金属音乐、古典音乐与电音。主唱Bellamy的唱腔略似著名英伦乐队Radiohead吟喃的唱法,但Bellamy的宽广声域又添加了戏剧性的变化。这首歌的整体乐风是一种融合了Brit-Pop与新前卫摇滚的新样式,加上吉他手Wolstenhome暴风席卷般的扫弦气势,曲风有如谜语,又颇有气场。

流行朋克乐队Paramore为这张电影原声贡献了两首歌曲。其中,《Decode》是Paramore为《暮光之城》创作的国际预告片歌曲。从歌词看来,完全是从贝拉的心情来写的,可谓“贝拉之歌”。另外一首《I Caught Myself》出现在贝拉陪女同学在天使港购买礼服时。镜头中的贝拉根本没有心思购物,满脑子想着爱德华一家的身份。这首歌的女声主唱Hayley Williams是一个只有17岁的女孩,她的嗓音粗野而狂放不羁,有相当的震撼力和爆发力。Paramore综合了复古朋克和Emo-Punk的特质,让女主唱的声音徘徊在这两区块中,坚强而不失抒情柔弱。

爱德华不仅英俊、聪明、幽默,而且跟贝拉非常有共同语言,两人很快就陷入了爱河。爱德华来自于一个古老神秘的吸血鬼家族,这个家族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并不喝人血。他一直想叫贝拉离他远一点,他不想给她带来不幸,但这种坚持其实是多么无力。爱德华在餐厅里向贝拉坦白,他发现自己已无法再与她保持距离了。Rob Pattinson用吉他在这里随性弹奏出两人的复杂心情,就像歌名《Never Think》一样,他们不再顾虑地走到了一起。

舞会上,已经相爱的爱德华和贝拉相拥跳舞,Iron & Wine的《Flightle Bird, American Mouth》作为背景歌。这是一首温暖清新的民谣小调,配合电影画面,非常浪漫。干净的音色、简洁的编配让歌曲中的声音和歌词成为重点。主唱的声音像是收起翅膀的天使,停在你的肩头耳语;看似不经意的遣词造句实际上凝练而深刻,语句坦白、持重,摒弃了任何一点矫揉造作。

随着交往的深入,爱德华因为贝拉与自己的过分接近,必须强力控制自己嗜血的本能。这时,爱德华家族的死敌也前来挑战,于是,爱德华和贝拉的爱情需要经受层层考验。《Bella\'s Lullaby》出现在爱德华为贝拉吸毒液的那一段。奄奄一息的贝拉回想起认识爱德华的一幕幕场景,伤感的背景音乐响起。无论是在钢筋水泥中还是在潮湿的丛林中,无论族类有多么不同,爱德华和贝拉仍然可以在彼此身上寻求情感的抚慰。那一刻,音符不只是音符,还是一种缠绕心扉的忧愁。

片尾曲由著名流行乐团Linkin Park演唱,名叫《Leave Out All The Rest》。这首歌如歌名一样沉重,有一种诀别的意味。爱德华和贝拉这对苦命鸳鸯的爱情始终充满无法预知的危机,爱人之间也许只能如歌中唱到的那样“keep me in your memory, leave out all the rest”(只需要留我在你记忆里,其他一切就统统不去管了吧)。

整部电影的音乐融入了另类摇滚、噪音流行、乡谣、诡秘的电子音效、LO-FI以及其他美妙忧伤的曲调。从十足的节奏感到恬静细腻的抒情,整张OST的音乐从激烈的对抗渐渐变成富于人性化的和谐,不落俗套的编曲也显得格外流畅自然。这部由畅销小说改编的低成本电影在故事和特效上并未过于出彩,音乐为电影陡然增添了不少魅力,可以说电影的大获成功有音乐的一半功劳。

推荐第6篇: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姓名:郭筱枫学号:201010103****班级:广告学1006班

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对孩子的思考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在湖北一所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即便只是在讲述一帮小孩子的故事,却从中让我们对这些孩子产生的思考,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在这些孩子身上隐隐约约的体现出来。整部片子结构清晰、主题深刻,将纪录片最大的特色——真实,体现的淋漓尽致。影片开始时画面出现“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简单的点出了主题。结束时“袁老师孩子生下来了,三年后也会上幼儿园,”照应了开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一、对结构、画面和音乐进行分析

结构:整部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室内纪实、采访纪实和户外活动纪实。室内纪实采用实像,画面始终以绿色的墙为背景,给人以沉重的感觉,但孩子的衣服却是以鲜艳的红色、黄色为主,与绿色衬托对比,在冷色调的沉静中又多了些许温暖,同时地板、桌子和床的颜色选用了暗红色,虽是暗淡的暖色,但也可以遇绿色进行对比。绿色是希望都颜色,也许也体现着编导对孩子们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吧。采访纪实运用了复古红对画面进行处理,没有出现采访者的形象,大背景下始终只有被采访者的半身像,与室内纪实作区分,在全片中做了完美的切换。户外活动都是虚景,编导没有将活动进行记录,却让人从花花绿绿的模糊画面中产生无限的遐想,给人以更大的思考空

间。影片最成功的地方,也就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整个空间镜头的运用。镜头近景、中景配合镜头的摇、拉等手法,成功的将房间给人的压抑感和户外给人的释放感表达出来。让人们充分的感觉到了,这幼儿园真的如同牢笼,如同监狱。不仅束缚着孩子们的自由,而且束缚着孩子们的天性。

画面:开片时,一个大人带着一帮小孩向前行进着,背影用了模糊效果,把人带入了故事,接着是“幼儿园”三个字的出现,从雪花状的模糊慢慢拼成了完整的字,从雪色变成蓝色胖字体,有点调皮,又把人从虚拟带入了现实。小托班入学的第一天,一个小男孩尖叫着喊着“不要抢我”,真实体现了孩子第一次独立于家庭以外的情感世界。第一顿饭时,孩子的鼻涕流了很长却没人帮忙擦,只是邋遢的嗅了两下鼻子,看到这样的画面让我们想到自己小时候妈妈喂饭的场景,也许孩子们也在怀念吧。一个小女孩吃饭时饭泼了,却没有人帮忙打扫,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只好一遍一遍的喊着老师。第一个午觉,穿绿色衣服的孩子大声哭闹着,只是片刻间,墙角的那张床上,他安静的睡着,也许是哭累了,这时出现了他脚部的特写镜头,更突出了安静。片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夜晚两棵大树间的那个窗户。透过窗户,孩子们在熟睡,老师防止孩子们尿床,一个个的抱下床尿尿,原本老师可以很安静的睡觉,为了孩子,他们辛苦着。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小男孩算着日期“今天星期四,明天星期五”,还拉着小女孩一起笑,这是孩子对看见家人的一种兴奋,星期五他们可以回家了,也是他们对家的的一种想念。又有一个穿着桔黄色裙子的女孩扒着

门,门打开了她却不敢出去,体现了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也充满了陌生与恐惧。有一个叫陈志鹏的小男孩,他通常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活动室有两个相通的门,他焦急的等待着,拍着桌子哭着,瞻前顾后的等着妈妈,看着其他孩子都被接走,他焦急越来越体现出来。在他妈妈出现的时候,那种喜悦的眼神让观众也与他一起开心起来。此处出现了妈妈给他穿新衣服的慢镜头,是幸福,是温馨。 但有画面有一处美中不足,那就是在采访一个个小朋友时运用与记录时不同的底色。不知道是为了让人感觉与记录时不同还是为了增加访问时那种特殊的气氛。但是我认为在纯真的小朋友身上运用这种色彩本身就掩盖了他们特有的“神”。

音乐:影片在音乐上也很有特色,温馨的口琴音乐和熟悉的童声合唱《茉莉花》交替出现,没有编导的配音和介绍,给人思考空间。片中多次配以《茉莉花》,播放的时间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同,刚开始会让人觉得充满了欢乐,让人觉得孩子们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但越到后来,特别是有个小朋友苦苦等待家人来接自己时所放出来,让人心痛!并且深深的感到,对于孩子感情的漠视。而茉莉花的纯洁与访谈时的孩子们显露出大量成人化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让观看影片的人们从自身出发体味自己与纯白之间的差距。

二、对影片主题进行分析

其实影片的主题多是在采访纪实时体现出来。有这样几组让人记忆深刻的镜头:(镜头一)有这样一段采访:孩子说交警可以收很多钱,记者问孩子收到的钱给不给领导,孩子天真地回答“当然要给,

要不领导没钱”,体现了孩子的天真,也折射了社会贪污现象的严重。利禄、官阶、奴性这些词我本不应该表现在稚嫩的孩子身上,画面冷色调在此时的运用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批判。(镜头二)记者还问孩子关于爱的问题,孩子都似乎不理解这个词,当记者问道孩子有没有爱的人时,孩子却说没有,这不但是孩子身上人性的冷漠,也反映了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信任,从而产生的一道道难以打破的厚重的隔膜。(镜头三)当孩子被问到为什么被送到幼儿园全托时,答道“爸爸忙房地产妈妈要去美容院做美容没时间管我”。此时孩子眼中隐隐透出的失望我们能否理解?影片并没有华丽的场景也没有造作的台词,导演所要表达的主旨借着孩子之口让我们自己去明白。(镜头四)当被问起“钱、旅游、快乐”三个词选择一个时,孩子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快乐”,孩子是真诚的、质朴的,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简单的快乐就好。(镜头五)当被问起9.11事件时,孩子充满着同情,这是孩子善良的本性的体现。足球赛时中国的表现并不好,但孩子激动的喊着“中国加油”时,让我们的爱国热情顿时更加强烈起来。影片对上课有一个全面的记录,一直重复的训练这简单的动作,是希望孩子们进入社会后也要有秩序的做事,同时也隐隐的突出了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对孩子的束缚。

影片结尾,孩子们毕业了,袁老师的孩子也即将诞生。“可能是我们的孩子,可能是我们自己”,黑色荧幕上的这句画龙点睛的结束语警示意味十分浓厚。孩子们一代代诞生、成长,但他们的命运又是否相同?被教育扼杀了天性的孩子会有着怎样的未来?被铁丝网禁

锢在笼中的鸟儿怎么能展翅高飞?影片集中想表达的,是现代教育制度的落后以及父母对孩子爱的禁锢。伴随着这部影片的结束,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孩子们透过画面想要诉说的思想感情,感觉到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对我的灵魂的救赎,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上出去为了生计奔波,为了养家劳作之外还有那一块净土,就是孩子们的心灵。但是也深知,如果我们继续如此扼杀天性,继续将他们送进“监狱”,那么不知道最终的时间是否会有阳光。我们污浊的灵魂是否有人救赎。影片对教育现实的拷问透露出导演的深深担忧,其主题寓意如一记响雷敲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上,发人深思。

推荐第7篇: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 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 。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 政论性 文学性 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 环境 事件真实 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 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电影语言评论。《 红高梁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 的结构艺术》。

3.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 开天辟地 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的节奏艺术》

5.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中的音响》

7.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

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PS: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么?论什么?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么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么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么,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推荐第8篇: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放飞心灵

——浅评纪录片《幼儿园》

新时代的中国正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高度膨胀的当今,我们是否应放慢脚步,停下来审视一番。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一昧的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追求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成长世界。

该片以人性化的方式拉开了全篇的序幕,片头打出的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其实,孩子就是微型的成人,就是成人世界的一个缩影。而影片通过幼儿园真实的生活场景,贯穿着儿童的访谈对话,对话内容的不切实际,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巧妙的喻讽了当今大人对小孩禁锢的思想和天性。现代化的社会,深度高端顶级的优秀人才,他们的圆滑与智慧和正处幼稚,懵懂的小朋友,有着一种强烈的对比。成人化的世界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腐蚀着幼儿园这个微妙的个体,对孩子的束缚,对孩子的思想灌输,俨然让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地成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对于孩子,我们可能不能要求太多,但对于大人的以身作则,却是所必要的。幼儿园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与束缚感,从另一角度上讲,却也是对当今物欲横流,红灯酒绿,糜烂奢华的生活现实的一种暗讽。

看不见的真实—虚化

本片的外景镜头皆以虚化。孩子们的纯真烂漫,与窗外赤裸裸的世界,有着一种鲜明强烈的对比。教师窗外的大树,笔直的挺立在操场,画面中模糊的树干与树叶,透露着绿意,被曝光的现实,被虚化的外景,在创造一定意境的同时,也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越发醒目,更加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的真实。契合了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实,却又是他们眼中朦胧真实的世界,通过虚化的处理,为“幼儿园”形成了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的演绎他们的故事。更为影片深刻沉重的主体思想,起到了对比,渲染的作用。

运动的真实—镜头

空间镜头的运用,结合摇,拉镜头等手法,采用近,中景的景别。成功的将幼儿园内的房间,给人的压抑感和户外给人的释放感表现出来。到了午睡的时间,孩子们熟睡在床上,镜头从左至右的摇摄,从下往上的拉摄,在展现房间内部环境结构真实的同时,阴暗的光线与孩子们可爱,无邪的脸庞,更让人们充分的感觉到幼儿园真的如同牢笼,绑住了孩子们的天性和自由。而纵览全影片,全片的镜头节奏较缓慢,这对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创造的节奏风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体现孩子们的心里特征,也采用了大量采用的“特写镜头”。熟睡中伸展的小手,与同伴吵架后哭闹的眼睛,清澈却又不失童真,展现出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率真的一面。

说出来的真实—对话

说出来的话语,往往更让人倍感真实。尽管“童言无忌”但在其身后却是在用另一种声音在说话。影片中不时穿插着儿童的访谈,而每一个访谈的色彩皆为黑白影像,也给人一种真实感和一种悲凉的意味。而孩子们的回答,大多都是以其别人的主观色彩在回答。其中,有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收到交通罚款,我会分一半给我的领导”。如此稚幼的孩童,竟会说这样一番人情世故的话语,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孩子成人般的思想,而深沉,成熟思想的表达,是人们想象概念中单纯,简单的孩子大相径庭。从另一个层面,也折射出了成年人的童年岁月。

现实残酷的生活会让大人们的思想压力变沉重,但请保留孩子们最后的一点童真,不要一错再错,周而复始。他们是社会未来的希望,是改变社会现实的希望。

一部充满着人性关怀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以一种极具个性的手法,对其现今的社会进行了巧妙的抨击。视听与主题的结合,都让观众有着深刻而又触动内心的震撼。孩子是最美好,幸福的,放飞他们的心灵,才能更好的使这个社会,有着一种健康,积极,和谐的状态。而《幼儿园》恰恰是这个问题的一个揭示者,一个引路人。

2011,12,18

BYWANGXUAN无修改版

推荐第9篇:纪录片大明宫影评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精选

(一):

最后在下线的前夕看了《大明宫》,由大明宫遗址公园投资金铁木导演的剧情纪录片。国庆前最后一个周末的电影院里空空荡荡,一共只有五个人。

唐朝,又是那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唐朝。虽然大明宫已经变成了一片连地基都找不到的废墟,仍然值得让人哪怕在废址上修公园评logo地把它铭记。那是中华民族在全盛时期的标记,也是一千年来再未超越的悲哀。占地五百个足球场的大明宫,花了高宗年间十五个州税赋收入和百官一月薪俸的大明宫,拥有中国到目前为止最宏大单体建筑麟德殿的大明宫,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到延英殿的大明宫,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大明宫,那一个后宫的太液池,就能比得上多少个明清故宫后花园的规格。含凉殿上的飘飞裙角,太液池中的春雾秋风,梨园舞台上的太白豪饮,明皇月宫,此刻都只但是是中华民族再未复制的完美。我们只能听听辛酸的《梦回唐朝》,想象世界中心的长安的八方宾客海容百川,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精选

(二):

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2000字幻城经典语录

大唐,这一个在国人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朝代,这一个令世人最为景仰的朝代,这一个造就了无数传奇的朝代,如今或许只能在那泛黄的纸上依稀地探寻出往日的盛世气象。

繁华落尽,一切已烟消云散。那充满着诗人慷慨情怀的唐诗,而今只能在学堂里听着稚童读诵出来,诗中那激扬的气魄已不复寻;那罗衣飘飞的曼妙舞蹈,那盛世丝竹管弦的美妙交响,却早已经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或许残留了一丝的吉光片羽;那威严宏伟的皇家建筑,那玲致精巧的宫阙楼阁,都已成断壁残垣,在风吹日晒之中铭刻着世间变迁。

大明宫,那盛世大唐所最雍容大气的皇宫,那象征着大唐气度的皇宫,如今只是在西安北部残存着过往岁月的一些遗迹。三倍于凡尔赛宫,五倍于故宫,十二倍于克里姆林宫,十三倍于卢浮宫,大明宫这座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宫殿群落,我们只能透过这些具体的数字和抽象的比较在脑海中想象那恢宏的气势,那庄严的气魄。励志短文

但是由著名导演金铁木执导的大型纪录片《大明宫》透过声色影像把我们带回了那一个美丽而奢华的朝代,那一个一去不复返的盛世帝国。

历史总是记录在那泛黄的书画之中,画纸上那滚滚烟尘的金戈铁马,那罗衣飞扬的美丽仕女,那身着奇装异服的众多使节,那轻歌曼舞、丝竹管弦齐响的热闹筵席,那满布着皎皎梨花的瑰丽春景,使世人一下子就置身于那神奇的大唐气象中。纪录片《大明宫》就在那一幅幅充满着沧桑历史气息的泛黄古画的交错展现中开始讲述了那一段盛世繁华梦。

影片精要浓缩了大唐自太宗玄武门之变到黄巢之乱近三百年的历史,也清晰地交代了大明宫从设计、建造,完工到被毁的整个过程。大明宫这座充满着大唐记忆的宫殿,这座与大唐命运细细相关的宫殿,在现实中已难觅其往昔的惊艳景象。但影片透过精良的特效技术,用一种近乎还原真实的方法,向我们展现了那一场史诗般的盛宴。《夜宴》的美术班底,《赤壁》的特技团队,来自美国好莱坞的特技专家,我国最负盛名的古建专家,把大明宫的恢弘气象展现地淋漓尽致。仿航拍做出来的特效镜头,全方位清晰地展示了大明宫的各个布景和位置,让观众从画面中形象地感受到大明宫的磅礴气势和盛世大唐的雍容气度。

大明宫以及其内的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麟德殿、三清殿、太液池等亭台楼阁和殿宇厅堂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建筑已消失,单纯地透过文字和语言描述又不直观,影片运用特效真实还原了各个宫殿的具体形象。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官员们进入那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庞大的宫门与渺小的官员构成鲜明的比较,那带着一点金色的阳光投射在丹凤门上更添一种神圣与威严。在说含元殿这个大明宫的主殿时,特效镜头运用地更是令人赞叹。虽然不是真实拍摄,但真的让人有种置身于盛世大唐的幻境之中。含元殿全景的展现,仰拍视角的特效的运用,更加烘托了含元殿的庞大和雄伟。含元殿栖凤阁画面上的移镜头、推镜头与特写镜头的交替使用,把栖凤阁的高大和造型的独特都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画面上的精彩展现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但是演员与剧情上巧妙地融合,也使影片增色不少。不一样于金铁木曾执导的《圆明园》中的演员设置,只是作为影片的陪衬,而《大明宫》里的演员主角的安排更是有血有肉。影片没有从明星中选角,但正是这样,反而保证了盛唐人物的精神风范。霸气而妩媚的武则天,睿智开明的唐太宗,精通音律乐舞的杨玉环,文采横溢的李白,片中大多数人物,大至帝王皇后,小到宫娥士兵,都能反映出盛唐的风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个性是杨贵妃这个形象的塑造,十分有突破性。导演打破了人们一贯认为的环肥燕瘦,找了苗条的白雨饰演杨玉环。她那浓郁的古典美的外表与清秀娟慧的气质让人耳目一新,美妙的舞蹈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导演突出了杨贵妃的能诗善舞的诸多方面的才艺以及聪慧伶俐、善解人意的性格。玄宗与臣子下棋时陷入困境,贵妃以猫和局,挽救了玄宗的败局。这个细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真让人拍案叫绝。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编剧对历史严谨的考证和还原,导演对真实历史的注重,使得影片讲述的资料既有了历史的依据,避开了瞎编乱诌之嫌,同时又有了鲜活生命力,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斗转星移,辉煌与荣耀总是像那一江春水般渐渐消失与远去。大明宫像一个人,从婴孩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寿终正寝,它证明了大唐最辉煌也最落魄的时候。当那影片中响起那沉闷,忧伤,哀婉的音乐声,当长安的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四处逃窜,当大明宫被残暴的农民军洗劫的时候,当看到贪婪的官军争货相攻,纵火焚烧,宫室里坊,十焚六七的时候,一种无缘由的苦涩不由地涌上心头。在昏黄的夕阳下,残破的宫殿附近杂草丛生,日落大明宫,或许也意味着大唐的国运将近。

金碧辉煌的宫殿,万国归附的气势,海纳百川的气度,百花齐放的礼貌随着大明宫的消失,大唐帝国的覆灭,这一切也俨然成了历史中那虚无缥缈的尘烟。

盛世大唐梦,梦落大明宫,回望大唐,回望大明宫,其实这份泱泱大国的情节一向萦绕着我们,这是我们历史记忆深处最绚丽的一笔。大唐,留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精选

(三):

回望盛世,展现唐朝盛况,让你看到从未见过的唐朝盛景。一部西安人不能不看的电影!导演金铁木如是说。

昨晚,大型纪录片《大明宫》在西安交大放映。整个宪梓堂座无虚席,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个个热情高涨,跟着荧屏与解说一步步走进大唐,那个让我们魂牵梦萦的时代。

金戈铁马,滚滚烟尘,玲珑宫阙,迢迢大道,罗衣飞扬,轻歌曼舞,丝竹管弦,奇珍异宝,诗词歌赋,皎皎梨花,众多使节,辽阔疆土大唐,一个美丽而奢华的朝代,一个一去不复返的盛世帝国。金铁木导演的这部《大明宫》为我们再现了大唐,那个神奇瑰丽,那个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的朝代。

这部纪录片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其中厚重的文化蕴藉。看的过程中,觉得从头到位都置身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忍不住要惊叹那个时代为我们留下的丰富的礼貌。总体上看,这部影片对所反映的文化在密度上说是很大的,让人应接不暇。从中国的封建政权到与外国的往来,从汉民族到少数民族,从文学到音乐,从瓷器到丝绸,从古代的建筑到古代的服饰置身于大唐神奇瑰丽的文化海洋,坚信每个人都甘心做它的俘虏,怀着一颗好奇心一步步走进它那博大的怀抱。

《大明宫》的另一个亮色,我觉得是它真实的反映了大唐兴衰的历史,影片整体布局严谨,情节发展尊重史实,同时又不乏想象,有较强的可观性。金铁木导演表示:其实这部片子定位确切的说就应是历史文化大片。正因影片的资料无杜撰,完全是当年历史的真实资料,能够说是透过一部电影去为300年历史做了一个形象的广告。看了电影,觉得确实如此。玄武门兵变,武后当权,玄宗登基,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有条不紊的逐步展开。围绕大明宫讲述了整个大唐的兴衰。影片所动用的人员之多,所模拟的历史场景之逼真,确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看着影片,如置身大唐,耳边是金戈铁甲碰撞的声音,是战马幽幽的嘶鸣,是盛世丝竹管弦的美妙交响,是歌女清澈婉转的歌唱;眼前是泛着寒光的盔甲,是威武严整的军队,是飞扬的尘土,是沾满鲜血的宫廷杀戮,是威严宏伟的皇家建筑,是玲玲精巧的宫阙楼阁,是罗衣飘飞的曼妙舞蹈大明宫为情节的发展带给了重要线索,围绕大明宫大唐的历史一步步展开。影片交代了大明宫兴建的原因,大明宫兴建的始末,以及大明宫所证明的大唐的兴衰。大明宫像一个人,从婴孩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寿终正寝,它证明了大唐最辉煌也最落魄的时候。正因大明宫本身就是规模宏伟结构复杂的建筑,想以

它为围绕点对历史事件进行精当而有条不紊的叙述,又不惹观众厌倦并不是太容易,而《大明宫》这部电影就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影片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令人震撼的大明宫建筑,而且也看到了生动的历史故事。金导接收采访时说他透过电影展现出来的60%是根据史料,40%是根据想象。这样一来,影片所讲述的资料既有了历史的依据,避开了瞎编乱诌之嫌,同时又有了鲜活生命力,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特技的运用能够说是《大明宫》的又一亮色。电影与纸质媒介,收音机等传播方式相比本来就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优势,特技的运用更是使电影如虎添翼。《大明宫》的制作集中了全国在此方面最好的专家顾问和古建专家,以及美国好莱坞的技术专家,因此从技术层面上,《大明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透过电脑特效展现了大明宫的宏伟气魄,把大唐博大、自容、包容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人物的塑造上,可谓是别出心裁,让人眼前一亮。比如以挽救马球比赛的败局引出李隆基的出场,塑造一个英姿飒爽胆识过人的男儿形象;又用歌舞塑造了大唐的女子。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杨贵妃这个形象的塑造。首先在外观上打破了人们一贯认为的环肥燕瘦,找了苗条的白雨饰演杨玉环。我查了白羽的相关资料甚至看了她的博客,觉得这样的女子饰演杨玉环确实很适宜。她具有浓郁的古典美的外表与清秀娟慧的气质让人耳目一新,美妙的舞蹈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我觉得她是我最喜爱的杨贵妃。导演突出了杨贵妃的能诗善舞的诸多方面的才艺以及聪慧伶俐、善解人意的性格。玄宗与臣子下棋时陷入困境,贵妃以猫和局,挽救了玄宗的败局。这个细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真让人拍案叫绝。

看过《大明宫》后心里很高兴,同时又有些失落。高兴地是我们以前有一个那么辉煌的朝代,给我们留下了那么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这部影片又生动的再现了梦般美妙的大唐;失落的是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而现代人又很少对自己目前所处的文化状态有所警觉。静下心来,觉得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走到这天失去了以前那种强大健康的发展势头了呢?政治上的教训且不论,文学艺术上,我们这天很难找到堪称优秀的作品,充斥耳目的是大众文化的滥觞,低级趣味不断抬头;建筑上,更是千篇1律的疯狂复制,使城市一天天变得丑陋不堪这样下去,民族最精粹的文化最悠久的礼貌又怎能健康的延续并发展?

拍摄历史纪录片有其现实的好处,《大明宫》让我们了解大唐,同时也务必对我们此刻的文化有所反思。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创造文化,利用现代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一切便利来繁荣文化。

推荐第10篇:纪录片《圆明园》影评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是我国第一部票房过千万的纪录片电影。电影不仅再现了一座遍及繁华的皇家园林,更是再现了一部近代中国盛极而衰的历史。电影中对圆明园修建的描述是巧妙地通过宫廷画师、意大利人郎士宁的视角进行讲述,展示了清皇室的私密生活,并且微妙地比较出中西方的差异。本片画面精致华美,战争场面气势磅礴,处处彰显用心。电影除复原了规模宏大、精艳绝伦的圆明园以外,还通过表现宫廷生活的宫灯、红烛、绿柳、朝云暮色等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氛围。

细细品位片中的幕幕镜头,你不禁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所折服,真可谓叹为观止。惊世骇俗的设计理念在巧匠们的雕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圆明园》是一部兼具“国产主旋律”和“大场面”拍摄的纪录片,为了获得完美的艺术效果,在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三维仿真动画技术,在影片中累计运用达35分多钟,并且第一次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艺术氛围。在特效应用上,显然已经毫无争议地站在了国内纪录片创作的前沿,而且其重新拍摄、演员扮演配合旁白、独白穿插讲述历史的方式,也非常容易被观众接受。此外,影片在动用各种高级影视设备的同时,还采用了当下比较先进的数字中间片技术,从而创造了非常独特的影象效果,保证了本片一流的制作水准。

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符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可以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特别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性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 影片巧妙地通过两个情节的凸显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为圆明园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文明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裸身的人’不能出现在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么能有阴影呢!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裸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习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

圆明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我们在缅怀圆明园的时候,纪录片拍摄者在利用现代技术还原圆明园那美轮美奂、恍如人间仙境的景观的时候,恐怕难免都会对“古代人民的智慧”充满敬意和叹服。我们似乎早就形成了一种审美习惯与思维惯性,就是历史上那些存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我们应该因为这些惊人的艺术品而凭生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尽管如此,但我们在赞叹它的美好的同时一定要铭记住这美好的代价,它是当时统治君主的意志体现,是他们私欲的实质化,这些美好的代价是无数人民流尽的血汗,以及无数血汗汇集成的税银。

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正义感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英吉利,一个叫做法兰西”,足可以令我们对雨果凭生敬意。雨果在这一历史场景中的表现之所以为人称道,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他所表现出的仗义执言的正义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说,尽管他同样是一名法兰西公民,却在法国军队犯下恶行的时候丝毫没有护短之意,反而旗帜鲜明地指责自己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们不能不深究雨果此举能够带给我们的思索。

如今,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但它曾经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最后,在各大论坛上看到很多的观后感,眼光大多锁定在“不能固步自封”,“落后就要挨打”之上,更有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气人物。能得到这样的影响,恐怕足以说明《圆明园》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达到了的。

第11篇: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心灵的微光

--------评纪录片《幼儿园》

现在的社会一切发展的都那么快,在这浮华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记不起最初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好像单纯、自由和精神的享受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但是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和渴望也越来越严重,尽管我们需要那些东西可还是不能让物质生活代替了我们对于精神的追求。导演张以庆从记录一群幼儿园孩子的成长历程的视角为我们寻找答案。

该片一开始用一行“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拉开了片子的序幕。幼儿园是每个孩童接受外界的第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说自己离开父母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和事是一个挑战。影片中多次出现幼儿园的室外景物,都是通过将画面虚化的方式来表达。将室外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玩耍的画面虚化,这与孩子们在教室的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演淡入淡出的手法不仅可以组接画面还有舒缓过渡的作用。它连接了情节段落的发展,给观众一种看几个小短片的感觉,更轻松更容易融入影片中。

该片的主要拍摄地点是幼儿园的室内。幼儿园教室里绿色的墙壁和红色的桌椅展现了孩子们在一个漂亮的地方快乐成长,也是为了突显孩子们五彩斑斓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五颜六色,红色带有花纹的小褂子、黄色带有动物图案的T恤衫,给观众一种孩子活泼可爱的感受。孩子们睡觉的床上铺着蓝色白条的床单,蓝色偏冷色调。奠定了该片淡淡的忧伤感情基调。影片中多次出现对孩子们的采访,采访时的色调是近似黑白色,暗示导演所问的问题有一种压抑感。这与幼儿园的五彩的教室颜色形成对比。

影片多采用近景、中近景和全景。一个嘴里嚼着糖的小男孩正在往自己的脸上贴胶布,他忍着疼痛把胶布又从脸上撕下来;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伸着指头数日期等都采用近景。两个小男孩在打架,老师过来后被打的孩子没有哭,反而打人的那个孩子先哭了起来。这里采用全景表现孩子打架的动作和神态,反映出孩子的调皮和天真。片子多用特写和长镜头来表现孩子的滑稽的表情和动作。如:孩子午睡的时候,有睡意朦胧时候自然伸展小指头的动作、孩子玩耍后被弄脏的小脚、睡着流着口水的脸庞、两只小手睡着后还依然牵着等等。这种特写镜头能表现出孩子们熟睡后安静、温馨的环境,显然与在上课、吃饭、玩耍时吵闹的环境形成对比。也可表现孩子们天真无邪、可爱率真的一面。画面也多次出现定格。如:马玉兰被老师点名后发愣的表情、孩子午睡醒来自己穿衣服按钮扣等。增加了影片的技术含量。

该片还采用了同期声,孩子们在教室打闹、哭喊、吃饭时勺子和碗相互碰撞的声音。这种做法给观众一种真实的感受。为了填补孩子们午睡后没有吵闹的声音,该片加入了一首由童声合唱的主题曲《茉莉花》。歌曲清新、婉约,声音清纯、响亮,表现孩子们在幼儿园是快乐与艰辛并存的。

导演在对孩子进行采访的问题逐步深入,从最开始的加法计算、才艺展示到询问家长的工作、孩子对爱的理解和对中日关系的看法。看似简单的对话,可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中成人的思想、话语和处事方式对孩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和超前。

一部真实与人性化共存的记录片,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孩子应该是单纯、天真的,他们不应该被大人不好的东西所影响。给他们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他们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希望。

第12篇:纪录片影评写作

一.评论角度 1.主题的揭示 利用背景(时代、家庭、社会) 利用情节以及整体架构(开头 矛盾点 高潮 结局 人物关系 线索) 利用片名 2.人物(角色) 主要角色 次要角色 利用矛盾(人物心理矛盾 人物的关系矛盾) 利用人物性格以及性格差异 主要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分析(根据缺陷 包括性格转变 根源 导演的塑造意图 导演的塑造方式) 3 .塑造方式(论据) 细节动作 神态动作 物体细节 环境细节 空间设计 符号 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 (人物符号 意向 动作语言符号 声音符号等) 4.镜头形式与镜头剪辑 色彩光鲜 语言 声音 电视纪录片 概念: 关注人、着重表现人的本质力量,认得生存状态,人的性格与命运。 注重揭示深层次的主题,有较为完整的过程和情感的积累,注重情感的共时性和体验性,几乎没有艺术塑造的部分,讲究真实性。并且重在传达一种情感或者引发某种社会思考,客观、普遍,不追求画面的美感。 纪录片的主题:人 纪录片的本质使命:真实 纪录片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有人的特征行为 思想的动物。 (由小及大 由局部到整体 有个体到群体)

二、纪录片的类型 解说型: 以丰富的解说词配合画面来表现主题,可适当穿插对主要人物的采访: 如《最后的山神》 《西藏的诱惑》 视听型: 完全以镜头和同期声配合简短字幕来完成对真实事件的记录和表达,也可以适当穿插对主体人物的采访。如《英与白》《幼儿园》

三、纪录片分析

(一) 要做的记录 1.片子的开头、高潮以及结尾的内容。 2.片中关键性镜头以及重点表现段落的内容: (塑造人物形象) 3.片中的人物特点 文化形态特点 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 历程等 4.音乐在重点段落的起落以及音乐的风格 特点等 (声画对立) 5.重要的光线影调特点, 6.重要的字幕内容。 7.片子的标题、编导名称等。 8.片中的重要细节 9.镜头的总体风格以及总体特点。 10.对于重要人物采访的重点说话内容 以及非重要人物的说话内容 11.重要的解说词语言。 12.片中空镜头的使用以及镜头内容。(没有人) 13.片中使用的特殊电视处理手法。

(二)记录的原则 1.涵盖以上所有内容、尽量详尽。 2.经过过滤,寻找重点记录(与主题 塑造人物相关的) 3.以片子播放的时间顺序逐条记录 五种低分影评 复述故事型 观后感型(泛滥抒情) 主次不分型(面面俱到) 主题不明型 专业词汇型 纪录片分析的元素 一.揭示主题 要求: 简洁 深刻 (对片子深刻理解的高度浓缩)

二、选题特点和结构特点: 1.纪录片的选题特点 关注时代变迁 关注主流人群 关注民众 弱势群体 关注自然环保 2.纪录片的结构特点: 顺序式结构: 以时间为顺序 最常见 最容易被观众接受 交叉式结构; 同义主体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对比 作用:深化主题 板块式结构: 由几个顺序式结构的板块组合到一起,但表现的都是同一主题。 l??? (《沙与海》) l??? 纪录片《沙与海》的结构表现形式上是呈交叉式的,是将生活在沙漠里的一户牧民和生活在海岛上的一户渔民的生活交叉展开描述,然而从本质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板块式的结构形态,因为两户人家并不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结,只不过是依据创作者的意图把他们整合在一起,用来展现人的生存意识的主题的。这个目的如果采用把两户人家的生活用两个板块结构加以串连同样可以实现。

三、人物形象 讲人还是讲故事? 孟金福是鄂伦春族最后的一位萨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朴实,坚强,善良又带着一点原始气息的老人。守护者民族文化,并在保护本族文化传承上,不断坚持,为鄂伦春文化奉献了自己的一身。

四、细节表现 包括:动作、语言、物件、环境、非重要人物的语言细节―――“人走了,不会来了。”――最后的山神

五、声音的分析: 同期声、解说词、音乐、音响。 同期声: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被记录下来的现场声。 同期声是现场事实的一部分。给片子带来无穷的真实感。 同期声的使用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同期声交代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气氛,甚至可以把某些文字难以勾勒描绘的信息原原本本地传递给观众,有助于刻画描写人物的心理,增大信息量。 解说词: (1)风格:大气 恢弘平实 自然 生活化等。 (2)作用:是解说型纪录片的结构框架,使纪录片具有完整的叙述能力,有助于电视叙事方式更加精炼集中,客服画面的局限性,揭示深层次主题,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也可以使零散的镜头形成一条主线。 音乐 作用:展现一种地域文化的特色时代特征;起到段落间的连贯链接作用(承上启下);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反应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以及内心情感。 注意: 如果有音乐一定要留意音乐内容。 音响: 1 再现时空的真实感、交待环境; (2)突破画面局限,扩大信息量;、(3)反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六、重点镜头以及重点段分析。光线、构图、景别、角度、空镜头以及其他对表现主题相关的镜头。 注意:要从镜头的外部结构分析到内部结构。 空镜头的寓意 : 昏暗的光线是落日的余晖,预示着鄂伦春民族的文化的星光点点,跳舞,表现出一种伤感。 即将消失的文化。 神秘的宗教色彩

七、总体风格特点、优缺点: 长镜头 运动镜头 摇晃镜头 相同景别 画面色彩等

八、社会价值或艺术价值。纪录片的景别.远景:表现广阔的场面,交待环境,展现气势。 全景:展示主体全貌,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人物膝盖以上或者场景局部画面, 既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又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人物的外部动作,又能适当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和人物间的情感交流。近景: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画面。 特写:表现拍摄手法的某一局部,起突出强调作用。 沙与海 1.主题揭示。 本片用写实主义的镜头,记录了牧民刘泽远和渔民刘丕成两个人的生活,从而说明“人这一辈子在哪活着都不容易的事”,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去命运、与自然抗争,歌颂了人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的生存意志。

二、选题特点。关注民生,紧扣坚忍不拔的人性之美,顽强的生存意志,使片子传递出人文精神。

三、结构特点.板块式结构,选取“沙”和“海”两个板块。通过对比展示共性:不屈不挠 坚韧执着 对比家庭成员以及对所处环境的看法。 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中,在让观众区分两个环境的同时,又可成强烈的冲击感,形成视觉节奏。 沙与海有不同也有相似,同样的浩瀚、广阔、无法掌控,同样具有流动感。

四、人物形象 刘丕成 刘泽远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镜头配合采访:“打死再种”的段落;近景镜头的运用,让我们看到生活给刘泽远留下的沧桑印迹,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大手,塑造出朴实勤劳的牧民形象。谈到打死再种时,脸上没有任何哀伤之情,而是一种平静来 承受大自然的肆虐,以一种顽强来与大自然抗争。这种顽强,直透刘泽远精神深处,已不仅仅是刘泽远个人的精神,而是所有在大自然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作品抓住这种精神使刘泽远这个人物有了个性,从而鲜活起来。 《龙脊》 主题的揭示.使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偏远的村落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全篇张扬了一种坚忍不拔的生存意志和赞美了一种面对贫苦却奋发向上的抗争精神,呼唤人们对贫困偏远山区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透漏出来了一种人文关怀。

二、选题特点。关注民生,刻画孩子的精神品质。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细腻记录,阐述对普通人的关怀。

三、结构与线索。顺序式结构,以传播潘能高一家人为主线展开,以静观的方式记录点滴。 副线:潘纪恩,通过他的活动来反映山村基地其他孩子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四、主题人物形象。潘爷爷:山村中开明家长的代表。 潘能高:勤劳 刻苦 懂事。 以点带面说明贫困山区求学需要比普通人付出多倍努力。 孩子们普通且平凡,但他们朴实和坚韧的品格像龙脊的山脉一样给人以坚实的力量感,透过生活状态感受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力量。

五、声音的处理。

(一)同期声的使用再现了时空的真实感。1.在开篇出现了山泉悦耳的流动之声,画面转自梯田和山林,出现了鸟鸣声,交代环境――――一个远离城市的偏远村落,开篇并没有用大气的音乐压住观众,而是自然地将观众带入了环境。 2.失学女童的童谣:唱出心声,声音干净而明亮, 编导有意将课堂孩子读书声与其对剪,没有刻意说明却隐约透露着算出。

(二)声音传递地域文化。潘妈的山歌:1.传递地域文化;2.起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时间的间隔符号;4.设置悬念。

六、重点镜头分析。1.开篇以及结尾镜头。 2.空镜头的象征意义:山坡上的反复出现的一棵树,不同景别(远 全 大远) 不同时间(清 白 黄 夜)、不同光线(顺 逆 雷电) 是编导主观情感的外化。 托物言志: 人像树一样倔强,一样的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拼搏,生存着。 孤独,与世隔绝。 3.失学女童的镜头:构图特点 意味深远。打扫卫生的孩子们为前景,倚在树旁的潘井妹为主体,形成动静强烈对比吗,动是因为快乐,快乐的原因是可以回学校读书,静是因为悲伤,悲伤的原因是因为无法回课堂上课,以乐衬托悲哀,使得悲伤更悲伤。 4.镜头中的色彩传递主观意图:绿色为主色调(绿色梯田,绿色秧苗 绿色大树) 象征生命的希望。 * *

第13篇:纪录片《照片》影评

发展永恒的主题

评纪录片——《照片》

影片《照相》是一部反映时代发展的纪录片。通过讲诉的是刘英青照相生活的点滴,从而更多的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各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进程。编导在影片中运用微妙的细节和不同时期的音乐背景、照片诠释影片时代发展进步的主题。

影片由照片开始。编导黑太明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用镜头将过去个个时代的照片串连在一起,使画面在荧幕上生动起来同时使影片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一组反映农业发展的照片从“1958年大丰收”到“田间地把政治”再到“科学种田”等将农业的发展进程用照片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加强人们了对农业史的了解。编导还通过“婚照”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从40年代单一的婚礼到70年代繁华的婚礼,通过这些照片的重现编导要反映的不仅是一些普通中国人的故事,还探讨了历史的发展和国家于人民命运的关系,照片的窜连再现同时也使影片更有真时性。

编导不仅运用了相片表现了时代的进步,还善于运用音乐的描绘功能结合相片展示影片的时代背景。在片子的多处编导都别具匠心的设计了反映当时年代的背景音乐,使画面更贴进现实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背景音乐为歌颂毛主席的《北京有个金太阳》,它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的社会现象。在三中全会时期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为背景音乐,反映着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时期的中国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一样失去了真确前进的方向,三中全会就是天是的太阳指引中国走向真确的希望,三中全会就是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细节的运用也是这部片子的一大亮点。编导讲述刘英青每年都会去壶口瀑布照相,从漂流到走钢丝再到骑车飞跃黄河使得壶口瀑布一年不如一年年。这样的细节不仅仅放映了刘英青对黄河和照相的热爱,还反映了在时代发展的同时引发的一系列的坏境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发展的进一步思考。时代的发展不只是使坏境发生了变化也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差异,编导将大女儿刘红英的叙述,|小伙子来相管拍照对刘英青照相技术的怀疑“这老头拍?可别把我怕坏了”这个细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矛盾,但发展带来的并不是只有矛盾。刘英青教孙女画画、学快板、一起照相编导将两个代表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的放在一个镜头里,先人们探讨着发展这个永恒的话题。

《照片》还原了许多中国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运用细节、音乐成功的向人们反映了发展中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

第14篇:影评VS纪录片

【纪录片评论】 一。叙事风格

1~纪实性:纪实性的叙事方法,首先在表现生活时尽量不加过多的修饰和强调,而是选择大量的生活细节,细致详尽的展现生活和人物。

2~丰富性:在表现生活时,也不是单纯的从事件出发,只表现光溜溜的生活,而是表现生活的丰富性。 二.叙事角度

1 心理化:很多纪录片都采用大量访谈,让拍摄者对着镜头讲出自己的感受。另一种使用大量内心独白和写意镜头来唤起观众的心理体验。 2 理性化。

三.叙事结构形式 1 单线结构:

特征;①有明显线索贯穿始终,有头有尾,段落层次分明,强调事件发展有明显因果关系。

②时空发展顺序进行,内容安排按时间的过程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直到结果。

③整体布局严谨规整,注重头尾的照应 高潮的处理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过渡。形成独立体系。 2 复线结构

概念:有两条或以上内容线索同时发展,构成影片的总体框架,几部分内容相互撞击,相互加强,在内容的队列或对比中加深影片主题的含义。 3 板块结构

概念:特征是整个影片有几大块内容串联而成,内快内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内容之间的连接线不是实物而是主题或情绪。

【电影评论】

电影评论在我看来是最简单的,也是拿高分最不容易的~ 首先要确定你要评论的方向,比如评主题,人物形象,道具,镜头语言,舞美设计等等。一般大家会选择评论主题或人物,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许多电影是多主题的,在这个时候本人建议选择评论人物形象。评人物形象是最保险的,但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得高分的可能不大(当然要是提前找过人的就无所谓啦~~)

若没有特殊要求,最好立副标题。一是让阅卷老师明白你评论的角度,二是可以多占一行格子~嘿嘿~ 比如我们看【黄河绝恋】标题可以这样写

主标题(这个你自己想)

——评影片《黄河绝恋》的主题

下面要说的是正文。大多数的评论都采用总——分——总的模式。开头点明你的总论点,后面阐述分观点,一个论点一段,最好在一段的开头就把自己的分论点提出。一定不要大篇幅的复述情节!!阅卷老师都是看过一遍那部电影的,要做到夹叙夹议。

不要用第一人称(比如:我想,我觉得,我认为,我很激动等等)。第一人称的使用会让人觉得你不是在写一篇评论,给人一种观点不明确的感觉。老师们可不喜欢模棱两可的答案。

三个分论点就差不多啦,最后一段总结性的话说一些,给你的观点一次升华,好啦~结束。

【还有还有

看电影的时候要做得记录】 导演(这个必须知道!!)故事发生的背景 地点 。 主角的名字得知道吧~ 重要的情节。 色调。音响的运用。注意一下特写镜头吧~一般的特写镜头都有一定的含义~~

差不多了吧~ 对!最后

好好写字啊!

总算打完啦~好好感谢我吧~哦哈哈

第15篇:编导影评《城南旧事》

编导影评范文《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1982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几乎是围绕着“秘密”与“谎言”来完成叙述的。英子童年生活的三个重要段落都是以离别来结束的,第一个段落是一场大雨,英子送走了母女团聚的疯女人秀贞和妞儿(她们结伴去找妞儿的父亲),自己大病了一场,然后她也搬了新家,上了小学;第二个段落,英子无意中在荒草堆里发现了被埋起来的赃物,从而她也结识了一个人——“他”,他说自己有个好弟弟,年年考第一,可他自己没能耐,为了供弟弟上学,才干了这一行,他还问英子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的回答是:“我不懂。你分得清海跟天吗?我们有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可我没看见过海,也分不清海跟天,分不清好人跟坏人。”后来,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英子看见考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下来后把奖状交给了一个人,正好就是草丛中的那个“他”。过了几天,英子听见有人喊贼被抓住了。“他”被警察带走,英子含着眼泪目送着“他”远去。影片的第三个段落,父亲去世。宋妈坐着小毛驴回家(她的儿女一个死了,一个被丈夫送了人),英子趴在马车的后座上,向那个为了带自己和弟弟,连自己的亲生孩子也顾不上的宋妈作别,也向童年作别。

(一) 80年代中国电影“诗化风格”的扛鼎之作

中国电影“诗化风格”的传统若隐若现地延续着,在激烈的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大环境中艰难地生存着。80年代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为电影艺术家们的探索提供了难得的创造空间,“诗化风格”传统也因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便是这一时期对“诗化风格”作出了最好阐释的一部经典之作。

1、影片内容

《城南旧事》表现的是小女孩英子在20年代旧北京的所见所闻,即英子童年时代的一些生活片断。影片由三个大的段落构成,这就是英子与秀贞及妞儿、英子与小偷、英子与宋妈的相聚与“离别”。

第一段落讲的是英子偶然认识了一位叫秀贞的“疯女人”,秀贞的男人是一位大学生,因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当局逮捕,从此再没回来。二人的爱情结晶小桂子一出生即被当作私生子,送到齐化门城墙底下,从此不知下落,秀贞也因此“疯”了。英子从秀贞那里还得知她一直在寻找她的小桂子。

妞儿是英子结识的一个小伙伴,被狠心的“父亲”逼着唱戏,经常被打得浑身是伤。一次妞儿告知英子自己是捡来的,她要去找她亲生父母。聪明的英子看了妞儿脖子后面的青痕,觉得与秀贞说的小桂子的特征一样,便冒雨将妞儿领到秀贞家中。激动不已的秀贞便把妞儿认作自己的小桂子,二人带着行李箱冲到夜色沉沉的大雨中,说是乘火车找小桂子她爸,在火车呼啸的烟雾中,秀贞与妞儿的身影就此消失„„

英子搬进了新帘子胡同的新家,不断听大人们说起附近闹贼的事。一次在荒草地玩耍时碰上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好奇的英子便与他交上了朋友,从他那里听到一些似懂非懂的话和故事。后来英子看到他参加他弟弟的毕业典礼。一次找他玩,顺手将他藏在荒草中的一件器物拿出,被大人发现。不久,英子便看到巡警把他抓走,人们都为这个小偷、这个“贼”被抓到而高兴。英子用惊讶的目光又送走了一个“朋友”。

宋妈是英子家的佣人,出身贫苦,靠当老妈子养活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英子家几年后,宋妈才得知自己的儿子早已病死,女儿也被丈夫卖到不知什么人家去了。

英子的父亲既严厉又慈爱,是个大学教授。他经常在家里接待从事革命活动的进步学生。由于积劳成疾,患上肺病,不幸辞世。父亲去世后,英子全家便迁离了北京。

影片最后一幕是,英子与妈妈和弟弟祭扫了英子父亲的墓,在秋风瑟瑟中,乘上一辆马车告别了北京,而宋妈和丈夫则坐上一头毛驴,朝相反的方向,回她穷苦的乡下去了。英子与宋妈泪水涟涟,一步一回首地默默对视着,在洒满了红叶的蜿蜒山路上,渐渐离去„„

2、影片风格

本片导演吴贻弓在影片风格的追求上,非常明确而自觉,他用“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来概括本片的总体基调。

“淡淡的哀愁”,体现为主人公小英子与周围人们从相识相交到离别分手的一个个故事。小英子天真单纯的童年生活中,由于相遇了这样一些“朋友”而添加了许多有趣味有意义的内涵,但这些“朋友”各自不同的悲剧性生活,也使小英子为之不解或惊讶,而一个个“朋友”在小英子不舍的目光里离她而去,却又增添了许多的伤感与心痛。同样的故事,在另外导演手下,可能被处理为具有浓烈悲剧性、强烈情感性的风格,而吴贻弓则既落在“哀愁”处,又尽可能将这些较为强烈的悲剧冲突点、情感爆发点“淡淡”的处理,使之“引而不发”,保持很强的内在艺术张力。如三个段落的结束处本可以赋予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小英子与三个“朋友”分手离别的场景),但影片却在抒缓、静默的情调中慢慢展开。

“沉沉的相思”,意味着影片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这既是基于原小说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之情,也是导演对世事沧桑、历史变迁的哲理性思考的体现。“相思”——对故土、对童年、对一个个永远逝去、不可再现的生命的追忆,通过小英子的眼睛展现给观众,同时这“相思”也不是激烈的、激奋的,而是“沉沉”的,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如三个段落中与小英子相识相交的“朋友”——“疯女人”秀贞、小偷、宋妈各自不同的生活际遇,让我们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真实的生活境况,尽管不是正面描摹革命、贫穷、人生的苦痛,但却从这些“朋友”的生活中深切地感受和把握了这些内涵,而且这些内涵又伴随着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在小英子不断追问“为什么”中得以较为深刻的表现。

导演吴贻弓曾对《城南旧事》的影片风格作了一番形象的描绘,认为它应当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有一片叶子飘零到水面上,随着流水慢慢地往下淌,碰到突出的树桩或堆积的水草,叶子被挡住了。但水流又把它带向前去,又碰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叶子在水面打起转转来,终于又淌了下去,顺水淌了下去”(见吴贻弓:《城南旧事》导演阐述,《城南旧事》资料,中国电影家协会艺术理论部编)。不论是“淡淡的哀愁”,还是“沉沉的相思”都追求着这样“行云流水”般的效果。

(二) 视听语言读解

影片《城南旧事》在电影画面“意象”的选择与创造、音乐音响的设计与运用及“艺术重复”技巧手法的采用上,均有独具匠心的探索。

1、电影画面“意象”的选择与创造

所谓电影画面“意象”,指的是那些为烘托影片气氛、表达特定思想、情感、情绪,可以引发观众的想象、联想的人、景、物等形象,这些“意象”原本可能是平常的人、景、物,但进入影片内,住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思想、情绪,有的“意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获得丰富性、多义性、多解性。

影片《城南旧事》的“意象”,丰富多姿,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作为“意象”的人。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意象”便是主人公小英子的“眼睛”。且不说这双“眼睛”在确立本片的“视角”、结构本片的段落等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单就这双“眼睛”本身所蕴积的丰富内涵,就足以令人称道。这双“眼睛”在本片中传达了小女孩的天真、纯洁;也传达了小女孩的善良、真诚;又体现了小女孩的敏锐、机智;还体现了小女孩的忧郁、多思„„总之,本片所内蕴的思想、情感、情绪,或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这双“眼睛”作为载体。影片《城南旧事》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成功地选择、创造了小英子的 “眼睛”为这一“意象”。

宋妈的“皱纹”,也在多个场景、段落中以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景别反复呈现,让人们从那“皱纹”中读出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宽厚,又读出了那个年代下层人物的辛酸、悲惨、苦难和不幸。

作为“意象”的“景”。为了体现20年代旧北京的风情,更为了营造全片“岁月流逝感”、“世事沧桑感”、“往事追忆感”,本片主创人员绞尽脑汁,搭设了井窝子、卢沟桥等场景,其中井窝子、学堂操场、小偷躲藏的荒草地、布满红叶(枫叶)的山路等,给人印象最深。

作为“意象”的“物”。与“景”的功用一样,影片中的骆驼、归鸦、小油鸡、秋千、夜雨、火车、毛驴、水车等既来自小说原着,又进行了“二度创造”,使之与场景、特别是与片中人物的活动、情感、思索、情绪等结合在一起,使观众能够借以想象、联想,唤起每个人的岁月记忆,并从中领悟、感受、品味人生的真谛。

2、音乐音响的设计与运用

影片《城南旧事》的音乐音响设计与运用取得了突出成就。

吴贻弓的父亲是着名作家、画家丰子恺的同学,皆为李叔同先生的弟子,因此当吴贻弓着手拍摄《城南旧事》时,其父为他背诵了许多首李叔同先生填词的、那个时代流行的学堂歌曲。这使吴贻弓大受启发,并因此重新创作了本片的导演台本,着名作曲家吕其明据此精心创作、设计了本片的音乐音响。

本片的主题音乐。影片选择了由李叔同先生填词的着名学堂歌曲《骊歌》作为全片主题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歌词与令人感伤、充满离情别意的旋律有机地揉在一起,在片中多次出现,一次次将“离愁”之情推向高潮,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本片的音响。影片对音响精致巧妙的设计,获得业内人士调度评价。井窝子边,哗哗滚出的水流声、归鸦的呼叫声、街头小贩的叫卖声、剃头挑担声、驼队的风铃声汇合在一起,用音响描绘出了20年代旧北京的独特风情。学堂操场上,放学的钟声、孩子们奔出学堂的欢闹声;配上《骊歌》的琴声与歌声,将一种浓郁的思念、追忆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疯女人”秀贞将妞儿认作自己的小桂子,拉上妞儿连夜冒雨赶往车站,画面上一列火车喷着浓浓的白烟呼啸而来,此时在淡淡的音乐声中,火车呼啸的声音、秀贞与妞儿的喊叫声、英子的喊叫声、雨声、雷电声交汇在一起,将这暗示着悲剧的一幕演绎得撼人心魄。

3、“艺术重复”技巧手法的采用

“艺术重复”是艺术创造中经常使用的技巧手法,它意味着构成艺术作品的某些因素――语言、旋律、音符、线条、形体动作、色彩等,在同一部艺术作品中的反复多次呈现。作为综合多种表现手段的艺术、电影的“艺术重复”运用时也许格外困难,如果不能够起到推进电影展开、强化电影艺术感染力、表现力的作用,则有可能带来节奏拖沓、进展迟缓、繁琐屑碎、使人产生观赏疲惫乃至厌烦之感。

影片《城南旧事》“艺术重复”技巧手法的采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恰恰成为它艺术探索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整体结构的“艺术重复”。影片由三个大的段落结构而成,为保持作品的完整性、整体感,本片紧紧抓住“离别”这个“魂”,每一个段落都按照“相聚→离去”的方式进行叙事、表达、展开。“疯女人”秀贞与小英子把妞儿领到秀贞家后,秀贞与妞儿(小桂子)便离她而去。小偷与小英子在残墙断壁后的荒草地不期而遇,此后二人也成了朋友,常常聚在一起,直到最后小偷被警探抓走,离小英子而去。宋妈与小英子相聚家中,几乎成了小英子家中的一员,最后也不得不含泪告别,消失在小英子的视野中。“相聚→离去”成为结构全片叙事方式的“艺术重复”,将“离别”一步步展开、深入,使全片成就了统

一、完整的艺术品格。

画面语言的“艺术重复”。小英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的画面,从各个角度、各个位置充分地表现,小英子的“眼睛”便成了本片“艺术重复”最多、表现力也最强的画面语言。而“井窝子”井台打水、学堂操场放学这两组规模较大、内容也较丰富的画面,在本片中各重复多次。“井窝子”井台打水,是那个时代的一道独特风景,画面中缓缓流出的井水,伴着缓缓走过的骆驼队,缓缓走过的街头小贩各色人等,造就出“岁月流逝感”和“世事沧桑感”。学堂操场放学则在孩子们冲出教堂、奔向操场、嬉戏在一起的画面中,唤起人们各自亲切的童年的回忆,造就出“往事追忆感”。而“井窝子打水”、“学堂操场放学”这两组画面的多次重复,每一次都伴随着主人公生活历程一个小小的变动,或是离别了一个旧“朋友”,或是即将结识一个新“朋友”,或是告别旧居、搬到新家,或是家中出现某种变故(如父亲病故)等。这样的“重复”实际上起到了艺术表现“起承转合”的作用。

声音语言的“艺术重复”。作为主题音乐的《骊歌》,通过不同形式的变奏,在片头、片中与片尾多次出现,除了结构影片的功能,多次重复带来的更多是情感、情绪的逐渐积累,对人们情感、心理世界渐次增强的冲击。可以说,自20年作为学堂歌曲传唱一时以来,《骊歌》大规模、广泛地被传唱,就是在影片《城南旧事》上映之后。借助《骊歌》的“艺术重复”,影片《城南旧事》获得了其独特的魅力,而《城南旧事》多次“重复”出现《骊歌》,也使《骊歌》在新的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小英子朗读背诵课文《我们看海去》,在片中也多次重复出现,“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色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在船头。我们看海去„„”朗朗的童声蕴积了创作者们多少对于过去、对于童年、对于往事的遐想与追忆,这浓浓的情感记忆当会引发人们强烈的共鸣。

“节奏的艺术重复”。影片采用了不少长镜头和大停顿,当影片进展到一种情绪状态或一个故事段落之时,常常采用长镜头和大停顿,以追求“动”与“静”、“热”与“冷”、“驰”与“张”结合,带来的特有艺术张力。如小英子躺在病床上静思默想的镜头、宋妈听到孩子死后在厨房木然发呆的镜头,都是“大停顿”,同时为长镜头。尤其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小英子与其他人物“对视”的镜头,如小英子与秀贞(谈小桂子)、小英子与小偷(小偷被抓走时)、小英子与父亲(在父亲病床前)、小英子与宋妈(片尾告别各自离去时),加大了镜头长度,作了较大停顿;同时每当采用“长镜头”、“大停顿”时,镜头摇移的速度、镜头持续的时间又大致相同,形成了全片既充满变化,又整体统一的节奏,这种统一“节奏”的多次重复,造就出一唱三叹,余音不绝的艺术效果。

4、本片的“视角”及其表现

为了达到影片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本片的“视角”或“视点”归结为一个:小英子的“眼睛”。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通过小英子的“眼睛”捕捉与发现的。影片的镜头几乎全是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只要合乎小英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便可以展现在银幕上。为了使这一“视角”既符合生活逻辑又符合情感逻辑,本片在具体拍摄中多用小英子的低视角拍摄,也就是多拍小英子“眼睛”视野可及的生活,小英子看不到或不可能想到的尽量不拍。“视角”及“视角”表现的独特,也是影片《城南旧事》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16篇:高考编导影评写作技巧

影评写作技巧

一、评论视角角度

1、内容方面:主题、矛盾冲突、人物、情节、细节

2、艺术形式方面:结构、语言、镜头与画面、色彩与光影、声音、造型服饰

3、电影创作和制作:导演、编剧、演员、摄影

(鉴于我们是还是学生,且基础不够扎实,不建议用第三个角度去写影评)

二、写作阶段

1、论点部分:探讨自己将要在文章中的问题和角度,并对问题和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所有内容要围绕论点而服务。所以不要一直复述剧情,不要写成观后感,不要口语化。

2、

3、论述部分:总—分—总

结论部分:在前者基础上有所升华和提升,或者写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衍生性意义,使人获得更多的提示。与文章总论点相互呼应。

三、影评步骤

1、整理感情

在观看过程中记好记录,比如影片中出现的人、音乐和镜头……影片结束后进行取舍,整理之后排列、组合、写开头,建议题目留到最后写。

2、拟定提纲

举个例子: (1) 观点一:真实美:对纪录的深度扩展 (2) 观点二:视觉美:对艺术的当下诠释 (3) 观点三:叙事美:对娱乐的现实关照 (4) 观点四:理性美:对文本内涵的深刻审视 (5) 结论:

(ps:一般影评只写三个论点即可)

第17篇:电视纪录片编导 个人总结

第一节 纪录电影的本性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纪录电影奠基人约翰·格里尔逊在1926年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摩阿娜》时用到的,并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当时,“纪录片”用于指称一战后古典电影时期制作的各种创造性的非叙事电影。格里尔逊还为纪录片作出界定:凡是摄影机就所发生事件在现场拍摄的(不论拍的是新闻片还是特写片,集锦式趣味还是戏剧行趣味,教育影片或是科学影片,正常影片还是特殊影片)那一事实的影片,便都称为纪录片。

纪录片设计的是真实的人物、地方、事件和动作,但问题在于将真实搬上银幕的行动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真实(如摄影机和制作者的存在对事件人物的影响)。显然,真实本身是不可能原封不动地被搬演的,必须加以选择并赋予它某种形态。所以,有关纪录片的争论就集中在电影制作者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他所记录和展现的真实。一般来说,记录片制作者都试图在情绪、感觉和情景方面给给观众造成真正存在的真实感,尽管为达此目的的制作者可能会使用明显的电影技巧甚至先入之见和叙事主线。

后来关于“真实性的程度”的争论就成为了困扰纪录片发展的荆棘。一种说法是将胶片所呈现出来的影像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并作为完成品,因为这才是最直接、未经篡改的真实;另一种说法是将拍摄的原材料提炼和结构成为更具意义和更有连贯性的叙事形式,否则就不会人看它,继而它的真是元素就根本不可能对观众造成任何艺术化的影响。

在斯坦利·卡维尔的《被观看的世界:电影本体论的反思》中指出:正因为电影的物质基础是真实的投射,这一媒介才能够像描述真实一样地描述幻想和神话。真实在所有电影中都扮演着基本的角色,但没有一部电影里真实单单是扮演被记录的角色。当世界将自身展现在胶片上的时候,真实就已然被转换或变形了。这样,在人类经验中,真实本身也就被打上了幻想和神话的烙印。 第二节 《北方的纳努克》

罗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认为“纪录片之父”和第一位伟大的写实主义者,他的《北方纳努克》开创了非叙事电影的历史。

弗拉哈迪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采矿工程师家庭,并与土著印第安人结为朋友,早就了他对古朴原始生活的留恋和对奇遇冒险经历的向往。1913年,弗拉哈迪开始拍摄探险纪录片,他被爱斯基摩人在冰天雪地中面对寒冷、接合死亡所表现出的乐天和活力所感动,拍摄了大量的以爱斯基摩人为主人公的镜头,1916年他带回的长达七万尺的胶片素材因火灾被毁,只得重返北方去拍摄,成就了后来誉满全球的《北方的纳努克》。

在《北方纳努克》中,弗拉哈迪积极地鼓励纳努克和他的家人参加影片拍摄,经常告诉他们怎么做,并指导他们在摄影机前表演。银幕上展现的许多内容的确是纳努克一家的典型日常生活,但也不尽然,如弗拉哈迪在影片中表现纳努克捕猎海豹的危险方法,其实在爱斯基摩人能够用皮毛交枪支时就已经被纳努克们摒弃了,弗拉哈迪还让爱斯基摩人穿上他们不再穿着的传统服装,以抹去西方世界的影响。但《北方纳努克》却宣称它的主人公是真实人物,不是虚构人物。这是对这部影片争议最大的地方,真实人物也是叙事中的人物,真实人物也是演员,与扮演虚构人物相反,《纳努克》中的主人公以自身形象出现,其实就是自己扮演更具典型自我的自己。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在《北方纳努克》上映第二年,纳努克一家因拍摄影片而错过了最佳捕猎时期,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因《北方纳努克》一片大获成功后,弗拉哈迪后来又拍摄了许多类似题材的纪录影片,有《摩阿娜》、《亚兰岛人》、《路易斯安那的故事》等,但都没有超过《北方纳努克》的成就。从弗拉哈迪的影片基调和所宣扬的意识形态来看,有一种所谓的“新卢梭主义”,表现为浪漫的异国情调、对往昔的感念、对社会不公正的不敏感和对“淳朴原始时代”的粉饰。

第三节 英国纪录电影学派

30年代,英美纪录电影激素转向社会性题材:关注工业化国家面临经济萧条和政治*的种种问题。约翰·格里尔逊作为社会性题材纪录电影最重要的实践者,对英国以致全世界的非叙事电影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格里尔逊本人只执导过《漂网捕鱼》一部纪录片,但他却是一代纪录片运动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精神的激发和主导方面:作为理论家、老师、组织者、制片人、发行人和公关专家,他穷其一生都在用尽甜言蜜语和嬉笑怒骂促使各级政府认识到纪录片作为公众教育手段的重要性。

虽然纪录片学派在理念和制作商均有一些分歧,但他们都认同导师格里尔逊建立的纪录片基本原则:

1.纪录片是取材于真实事件、人物和环境的非虚构故事。2.普通人在真实的背景中演出他们自己的生活。3.捕捉原发性自然动作和生动的语言变化。

英国纪录片学派蔑视好莱坞的商业娱乐至上的电影观念,他们认为电影必须是有用的,它必须起到重要的公众效用。格里尔逊相信纪录片的艺术性是第二位的,他虽然赞扬高超的手法和创新的技巧,但他始终对任何为纪录电影添加美学含义的努力抱有疑虑。

从多方面来看,英国纪录片学派可以被当作是弗拉哈迪传统和苏俄维尔托夫传统两者相互妥协的产物。格里尔逊赞赏弗拉哈迪作品中的诗意化的精致、对自然场景的热爱和对身体力行的敬仰,但又对弗拉哈迪影片中渗透出的“新卢梭主义”沮丧不已。格里尔逊坚持认为,20世纪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城市和技术,它们要求集体和公众的解决办法,而弗拉哈迪的影片对这类现实问题毫不相干。

与此同时格里尔逊赞赏苏俄纪录电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却激烈地批判了苏俄纪录片的狂热成见:革命。

格里尔逊的纪录片理念倾向于实用、有效和理性,总之,他鼓励一种“解决问题式”的纪录片方法。他强调预制计划,一定程度的灵感和发挥是允许的,但他不赞成弗拉哈迪和维尔托夫的偶发性实验,二者都不使用剧本,弗拉哈迪相信纪录片本质上是摄影机的创造,而维尔托夫则认为它有赖于剪辑的创造。

但英国纪录片并不因此就必然显得沉闷和无趣,相反,某些纪录片却颇有才气、灵气和诗意。如怀特和瓦特的《夜邮》、埃尔顿和安斯特的《住房问题》等,它们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它们本质的真实和绝妙的工艺。 第四节 法国“真实电影”派

进入60年代,“真实电影”就在阿法国纪录片领域异军突起,并很快波及到欧美各国。所谓“真实电影”是指通过使用不受干扰的便携式摄录设备,避免涉及素材的先入为主的叙事线索或理念,以直接性、共时性和逼真性为目的的纪录电影。“真实电影”一词最早是法国电影制作者让·鲁什用于指称他与埃德加·莫瑞合作的影片《夏日纪事》的,《夏日纪事》也被认为是第一步“真实电影”。

代表人物:阿伦·雷乃,影片:《夜与雾》、《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让·鲁什、埃德加·莫瑞,影片:《夏日纪事》

阿伦雷乃以拍摄现代画家的传记式纪录片起家,包括《梵高》、《高更》、《格尔尼卡》。他说过:“如果一个人不会忘记,他就不能生存或正常运行,这就是我在拍摄《夜与雾》时提出的问题。它并不想建造另一个纪念碑,而是要思考现在和未来,忘却应该是建设性的。”通行观念认为,纪录电影赋予题材以历史的真实性,纪录电影的人物和事件犹如历史纪录的一样,免受感知,情感和心理的扭曲、侵犯和影响。但恰恰是这些扭曲成为了阿兰雷乃一生关注的焦点,不管那他的故事讲述的是什么,它们总是提供对事件、记忆和历史反照,以及时间、记忆和历史三者与个人和社会认同的关系。而贯穿雷乃创作这一主线的起点就是《夜与雾》。《夜与雾》拍摄于二战结束后十年,对作为纳粹政策奠基石的官方大屠杀进行了编年史式的呈现。影片中和平宁谧的场景和触目惊心的新闻纪录产生的辩证效应使得观众不但经历了大屠杀噩梦般的恐怖,也迫使它们对大屠杀进行深入的反思。就在全世界开始淡忘那些不可想象的恐怖景象时,雷乃却用电影化的方式将观众又带回到那不堪回首的经历之中。为此,雷乃在影片文本、观众和历史三个方面创造性地丰富了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1.将画面和声音放置在一种新的关系中,以对其含义做出评论而不是简单罗列(画面系统充满了多样的对比,彩色黑白、照片和活动影像、移动镜头和静止镜头以及时间和空间的交叉跨越等;声音系统中,则有旁白、缄默和音乐之间的复合式交响。2.影片成功地把观众变成了目击者,通过影片的旁白直接述诸观众,建立一种“你—我”的对话关系。3.通过将主观层面植入历史材料中,在一种模棱两可和互相矛盾之间游移,雷乃持续强调着潜意识和无意识欲望的存在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自我的反省、种族的认同、家族历史和个人记忆因此成为更宽泛的文化一体。对于拉伦雷乃来说,“形象时间”不是一种真实的反映,而是一种“形象思想”,像历史本身和时间一样,这种历史良知变成了雷乃的中心主题和结构电影的原则。这一美学准则在《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鲁什宣称:一种新的真实电影成为可能,这种纪录片能够捕捉“作为鲜活生活的逼真性”。运用这一方法,电影制作者可以变为一个积极地参与者,帮助为摄影机创造社会戏剧。客体被给予机会在电影制作者面前表演自己的生活,一种“具有心理分析真实价值、准确地说就是被隐藏的和受压制的浮出台面的”游戏 。这种在场面调度上强调心理学因素和电影制作者能动参与的做法,与几乎同时在美国产生的“直接电影”风格大相径庭。“直接电影”没有倾向性的干扰(制作者的问题和提示),客体(被拍摄者)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被拍摄和录音,通过非激发性共时的话语和行为来展现他们自己。

真实电影由于需要使用快速、有效和最少的摄制人员捕捉新闻,一个十六毫米轻便式手提摄影机、便携式录音机外加摄影师和录音师(编导兼),“真实电影”开始了纪实电影美学方面的变革。

第五节 纪录电影的五种形态

西方学者根据纪录电影制作者在制作影片的过程中所实际采用的不同技术手段将纪录电影划分为五种基本形态。

(一)说明性纪录电影:一个不带有倾向性和权威性的旁白评论再加上一系列描述和传达信息为目的的图像。旁白直接向观众诉说,它提出的一系列事实和问题,而这些事实和问题又被影像加以说明。一般来说,旁白不是提供那些影像不能传达的抽象信息,就是评论那些对特定观众来说不熟悉的或者假设它们不能理解的在影像中的活动和事件。说明性纪录电影的目的就是要描述和传达信息,或者提出一个具体问题。

说明性纪录电影是一种我们今天通常大多用于电视台播放的传统纪录片模式。

(二)观察性纪录电影:电影制作者不介入影片所拍摄的事件的过程,它没有一个上帝权威评论的声音,没有片内字幕,也没有任何形式采访。观察性纪录片强调的是展现生活的片段,或直接呈现被拍摄事件。影片制作者尝试躲在荧幕之外,成为不被陷入的旁观者。它们的目标是简单地观察正在展开着的事件。因此,他们所强调的记录事件是指纪录在现实生活中正在进行着的事件。这就是为什么观察性纪录片也被称为“直接电影”的原因。技术角度上,观察性纪录片倾向于使用长镜头,声音也是直接和简单地纪录当摄影机转动起来时的现场声音。观察的模式不进建立起一种与被摄事件的亲密关系,而且通过拒绝操纵和扭曲被拍摄事件而建立起一种信念。这类纪录片对所拍摄的事件采取的立场是中立的和不作评价的。

(三)互动性纪录电影:观察性纪录片的模式是试图从观众的角度躲避制作者的存在,那么互动性纪录片则是将制作者的存在凸现于荧幕前(图像或声音上,使制作者与被拍摄对象形成某种关系。最初基于电视新闻采访。

(四)反省性纪录电影:这类纪录片被运用的比较少,主要用以向观众揭示电影是怎样被制作的,因内容和形式独特不得不单独列为一类。最著名的代表当属维尔托夫的《带摄影机的人》。

(五)搬演性纪录电影:搬演性纪录片的特征是模糊的,因为它把注意力从现实世界移开,而转向影片所表达的含义方面。搬演性纪录片像传统的故事片一样能唤起某种情绪氛围。它的目的就是以一种主观的、富有含义的、风格化的以及内藏的方式来表现它内容。因此,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一方面在表现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形象化的呈现方式,使观众有一种鲜活的、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又会使观众疑问:真实是否已经被歪曲?

第18篇:恐龙灭绝纪录片影评

生命的最后挣扎——浅谈纪录片《恐龙灭绝》

随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一直在努力为自己争取更多,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高度膨胀的社会,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角度,停下来审视一番,好好想想,我们所付诸行动的一切与大自然是否不相违背,在大自然面前,与之最亲近的动植物也显得十分微不足道,而人类,可想而知,就如一粒尘土,无关痛痒。

人类通过高技能处理技术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既逼真又发人深省的纪录片。片中,恐龙是当时世界所谓的“主宰者”,是动植物世界的“霸主”,其实恐龙生活的时代可以进一步推进,我们可以把其看作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缩影,用类比的手法,巧妙地讽刺人类的发展为自然添加的麻烦最终会让人类走向灭亡。纪录片中展现的是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灾难蔓延全球,引起十一级大地震并造成海水瞬间升温,海中生物死绝,大陆上的恐龙惊慌失措,急忙逃生,可是最终抵挡不了全球蔓延性的灾难,恐龙家族无一幸免。

《恐龙灭绝》折射出来的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将会与恐龙家族一样,无可奈何地灭绝!

运动的真实——镜头

镜头恰当的转移运用以及恰到好处地选择近景、中景等景别,加之恰当的剪辑,真实地记录了灾难的蔓延情况以及蔓延速度,成功地展现出灾难将要来临时那让人窒息的气氛,成功地展现出恐龙家族求生欲望的强烈。

纵观全影片,全片的镜头节奏紧凑,这对影片所要塑造的紧急的氛围起重要作用。为了更突出全影片的中心主题,还采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翼龙在天上飞,翅膀上全是窟窿;恐龙被毒死在水边;最后一只某个类别的恐龙,这一切都展现出灾难的严重性、恐龙等动植物的最终灭绝。

画面的真实——动作

在我看来,纪录片其实就是一个个画面连接在一起的片子,因此,画面的真实至关重要,而画面的真实其实倚靠的是画面中动作的真实。恐龙,我们都没有见过切切实实的恐龙,我们对恐龙的了解都是意念上的,自我意念的构建,所以《恐龙灭绝》中的动作画面是最具难度的,也是最能体现真实性的。而片子中的动作都是十分连贯的,在恐龙奔跑逃亡的画面中,我们总能联想,假若人类也到达灭绝的那一天,逃亡的情景有将是如何?而最终人类还是会输给大自然,生命埋葬在那一片废墟中,那将会是多让人痛心的场景!

听出来的真实——音效

常言道:说出来的话语,往往更让人倍感真实。在我看来,自己感受的、用心倾听的“声音”更让人深刻,各容易让人融入其中,所以,听出来的更加真实!全影片充斥着时而急速,时而渐缓的音乐,更易牵动观看者的心,让人更加容易感受灾难来临的迫切,更易把握全片的发展套路,为恐龙的灭绝提前进入深思。

恰到好处的音效配合刚柔并重的光效、饱和度适中的色效,让整部片子都充满真实感,而片子中的音效、光效、色效的合理运用,追求重点都不是在画面的美感上,而是画面的真实感,在片子中,要的就是纪录的质感、纪录的质量和纪录的感觉。

《恐龙灭绝》,它给予我们一个触动内心的震撼!我们应该深思,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刻,人类与恐龙都会是一样的吧?两大类恐龙为了生存,互相厮杀,难道在涉及个人利益的情境下,除了自私的选择伤害同类外就别无他法?

第19篇:纪录片《生活在别处》影评

纪录片《生活在别处》影评

去年下半年,导演张扬在人民路的九月酒吧举行了一场小型的首映会,放映他的新作《生活在别处》。在介绍这部作品时,主持人用了“纪录片”这一标签。影片十分流畅,观影过程说不上惊喜,也谈不上失望,但作为一个纪录片从业者,将此片标榜为“纪录片”的行为让我耿耿于怀。

不久后,《生活在别处》在互联网上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少年轻人都为之触动,说产生了来大理生活的冲动。诸多对大理以及《生活在别处》赞美、羡慕的声音频频出现在优酷、微博等平台上。在许多没有真正来过大理的人心中,《生活在别处》成了他们对大理生活的印象。但影片所展现的,是否就是实实在在大理生活呢?

我们从影片本身出发。首先,影片的时长很短,只有18分钟。而在这短短的18分钟里,导演张扬展现了二十几个人物。影片开场,导演把镜头对向了美

优热网youre123.com 丽的洱海和他在洱海边的豪华别墅。“我来大理十几年了,终于在洱海边有了自己的家。”张扬用旁白介绍着。画面中出现了他独自在洱海边豪华别墅里休息的背影。随后,他又用画外音为结尾埋下了一个伏笔:“为什么想把家安在大理?当然是因为这里能看到苍山的落日,能看到洱海的波光粼粼,这些东西带给我无数次的震撼。”紧接着,张扬以“游泳池”承上启下,将镜头移向了MCA客栈和MCA客栈的老板尼玛。张扬导演一边用镜头展示MCA客栈其乐融融的景象,一边亲自用旁白介绍着老板尼玛。

直到这里,影片才进行了一分多钟,已经介绍了两个人物。随后的将近二十个人物也都以不到一分钟一个的频率出现。张扬导演用编导的技巧将每个人物串连起来,非常自然地由一个带出另外一个。MCA老板尼玛正跟人介绍画家叶永青的作品,叶永青恰巧就在玻璃外头喝酒。叶永青带学生采风,采着采着就采到了台湾画家韩湘宁家。韩湘宁来到大理一中,正在一中讲课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出门迎接。奚志农在苍山拍照,那么巧就拍到了亚当夫妇在攀岩。亚当夫妇抱着孩子去了猫猫果幼儿园,遇见法国老师Pascal。Pascal骑着车去了新鸟吧,鸟吧主人荣洁早就准备好似的在二楼打招呼。荣洁让家豪去发海报,海报发到了了曼陀罗的小弟、坏猴子酒吧的英国老板、在坏猴子卖首饰的奥地利夫妇手里。家豪骑着车来到了九月酒吧门口,街头艺人正在表演。酒吧内流浪诗人汪勇在念诗,念完诗,又大半夜地赶去了双廊。汪勇刚在双廊摆摊,玉矶岛村长八旬就乘船而来,汪勇亲切地说:“诶,亲爱的八旬!”随后八旬又见去了上海艺术家沈见华„„

每一个人物的切换都那么连贯,而在一部纪录片中,这样的连贯其实更多地让人感到蹊跷。很显然,整部影片是经过精心安排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剧本的。而纪录片的意义,是纪录真实的影像,导演不应该对事件的发生加以干预。但在此片中,导演不仅仅干预了正在发生的事,并且设计了将会发生的事。纪录片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它的真实性造成的在创作方面的局限。导演在一个纪录作品中不再掌控全局,而是要为事件和人物服务。成片的流畅、故事的趣味、镜头的优美固然重要,但这要是要建立在牺牲纪录影像真实性的基础上,那么这是否

优热网youre123.com 是对纪录工作的亵渎和对职业道德玩忽。如果写一个剧本,让一群人以他们的真实身份来陪着演一场戏也能叫做纪录片,那么纪录片行业可以说危在旦夕。

再谈人物本身,其实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十分有趣并且富有个人魅力的,但对于他们的展现,导演张扬通通采用旁白加影像的公式。所有人物都由张扬口述介绍,人物几乎连自己说话的空间都没有,仅有的几句稀疏台词也只是为了转换下一个人物而设计的。仿佛张扬的寥寥数语就能准确地概括一个独立个体。要知道,片中的人物都是性格鲜明的,但在片中,导演没有展现他们的性格,只展示了他们做的事。仿佛讲那么多人,只是为了告诉观众:“看吧!我们在大理的人都很牛逼。”片中多次有意无意地提到杨丽萍,连介绍八旬的妻子时也不能好好介绍,非要冠以“杨丽萍的妹妹”,这一点更加验证了导演吹牛逼的动机。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一点在于,导演在影片7分钟时就开始进行了一个铺垫,那就是荣洁对家豪说的“双廊开海节”。在8分钟时,画面中又出现了“开海节倒数48小时”的字样。10分30秒汪勇说要去双廊后,镜头彻底从大理古城转移到了大理双廊。八旬对沈见华又提了“开海节”。13分45秒,出现第二次倒计时“开海节倒数24小时”。这样的铺垫让人预感到开海节将会是全片的一个高潮。一个黑场叠化标志着情感段落的结束,激情澎湃的音乐响起,画面中出现洱海延时摄影的镜头,高端洋气的航拍中,主角们正驾驶着越野、摩托、单车等坐骑奔向双廊开海节,紧接着几段开海节的画面,然后„„然后就没有了„„结束时,导演张扬拿着红酒杯和朋友们谈笑风生,画外音再次响起:“为什么会选择住在大理?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苍山洱海,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因为这里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朋友吧!”一段小学生作文式的首尾呼应独白在意料之中出现,主角们一一闪过,画面中出现了“KCC城建股份”、“凯悦酒店”、“苍山小院”的LOGO。在鸣谢的过程中,主角们才有了每人几秒钟的说话时间。

其实,如果张扬导演能够对公众坦诚地说:“这是一部大理的宣传广告。”那么这可以说是一部优秀且有新意的宣传片,但既然将此片冠以“纪录片”的类别,那就要对其真实性和输出的价值观负责。张扬宣扬的人物大多对物质要求淡薄,但其中也不乏揣着钱来的有头有脸的人物,穿着名牌、喝着红酒、住着洋房„„这其中就包括张扬自身。不管导演多么极力地掩饰,也难擦去片中与生俱

优热网youre123.com 来的成功学影子。这样的《生活在别处》,其实只能让身居北上广从未体验过自由生活的人惊呼羡慕,而经不起时间的积淀和生活的推敲。因为生活不仅仅是看洱海的微波粼粼和苍山的落日,也不仅仅是和朋友们开Party,更是柴米油盐、做饭洗衣和种种琐碎„„揣着钱来这里的大款,自然是不用担心这些的。艺术家们大可不必把大理描绘成一个世外桃源,事实上,这里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城镇一样充满了世俗的气息。而俗和雅一样,都是艺术,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刻意地将世俗从生活中剥离,那么这样做的动机是十分可疑的。在大理,有更多这样的故事:年轻人拿着从父母那里来的钱去到丽江,来到大理,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最终无法重回城市,又无一技之长,不知如何做活,于是问家里人要了更多的钱,开了一间客栈或者酒吧,开始了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在这过程中,年轻人除了学到了好吃懒做之外,一无所获。而更多类似故事的结局是,年轻人并没有经营好一家客栈或酒吧的能耐,大量亏损后,无奈将自己的店铺转让,拿着一笔钱,要么灰溜溜地去找父母,要么继续去下一个古镇行混。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大理是个好地方,但无论在什么样的好地方,我们依然需要为生活劳动,依然会有喜怒哀乐,依然会失去并且收获。看上去过于美好的东西,大多都存在问题。娑婆世界里,如果执着于寻找天堂,那么走进的往往会是地狱。每个人眼中都有着一个不同的大理,想要知道大理究竟是什么样子,那就来看看吧。 (来自:陈小雨)

优热网youre123.com

第20篇:纪录片《归途列车》影评

A. 从画面造型和声音造型两个方面分析本片的纪实风格是如何体现的?

画面造型:本片拍摄采用平视的拍摄角度,画面中角色的和观众处在同等心理的位置,是本片更具客观性。片中长镜头的应用排除了一切作假的可能性,使本片具有一种不可置疑的真实性。自然光线的应用也使本片显得真实自然。

声音造型:片中大量的人物对话,现场声凸显本片真实性。 B. 分析本片中矛盾冲突的作用。

《归途列车》中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张琴和她的父母之间,在张琴和她父亲的那一场打斗中,使冲突达到高潮。体现了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反应生活本质,揭示影片主题。

C.

本片中塑造人物的手段。

不同人物不同的性格

人物之间关系的确立

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编导纪录片影评范文.doc》
编导纪录片影评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