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歌欣赏范文

2022-11-1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诗歌欣赏

2008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09年高考复习总资料) 梅川酷子 2008-7-30 16:18:00 【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答案】

10.(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海南、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8、(5分)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6分)

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湖北卷】

14、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案】 14.(8分) ⑴(4分)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⑵(4分)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湖南卷】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李白在漫游和飘泊中度过一生,任侠尚义,交游天下,是极重道义和感情的人。素称“诗家天子”的王昌龄是李白的挚友,他性情豪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而不屈己志。约于天宝八年,王昌龄被贬到偏远瘴疠之地夜郎,李白闻讯后同情关注之情难以抑制,于是写下了这首一往情深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的首句以写景起兴。杨花落尽,万卉消歇,暮春时节那种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经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阵阵传来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产生一种空旷孤寂的情绪。是什么事情引起诗人的感伤呢?接下去便用叙事之笔点明,“闻道龙标过五溪”,是因为诗人听到了好友远谪的恶讯。在这里,诗人并没有赤裸裸地倾吐自己的感情,也没有将自己对友人那种纯真的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交融在一起,景语中蕴含着浓郁的情味。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与物融,情与景合。这首诗就达到了情景相融,妙合无垠的境界。

李白以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通过明净的语言,把他那种真挚的友情、焦急的关切等等予以高度的概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澄碧的蓝天,月亮是那样皎洁无暇,明净幽美,不正象征着诗人的真挚友情吗?诗人之“愁”是怀人之愁。而用一“直”字,更写出了诗人那种要急切前往抚慰友人的深婉情致。结句颇为奇特,不仅想象超人,而且写得极为开阔,余意不尽,无形中使人陶醉在诗意盎然的境界里。 【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⑴“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②【答案】

12、(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

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解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 【北京卷】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答案】A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见证。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天津卷】

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

(篇名)。(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14.1分《游褒禅山记》 15.3分 B 16.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2、(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安徽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福建卷】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推荐第2篇:诗歌欣赏

诗歌鉴赏

【复习策略】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

味 言近旨远等.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设题类型】

一、鉴赏诗歌形象

(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

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4、爱民人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二、鉴赏艺术手法

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反 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 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虚写,实写.3)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4)景物(环境)描写 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美景衬哀情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4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

5诗歌分类:(不同分类标准) 按表现手法分类: 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 按内容分: 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怀古诗:借古讽今.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羁旅诗:思乡念亲.

6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有: (1)平实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2)含蓄隽永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3)清新雅致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7运用典故 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因为诗歌要\"寓万于一\",以简括体现丰富.理解典故需要把握两点,一

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这些典故的运用,借用历史事实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内容(须结合诗句加以鉴赏)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

四、对诗歌情感的鉴赏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约略可分为以下八类:

1惜别之情 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2黍离之情 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3思乡之情 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4怀古之情 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5讽喻之情 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

6报国之情 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7咏景之情 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

8恋友之情 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五、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 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

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

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

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推荐第3篇:欣赏诗歌

文档仅供参考

欣赏诗歌《春天》

活动内容:欣赏诗歌—— 春天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课件,三本书,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1、听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进活动室。

美丽的春天在哪里?美丽的春天还在春姑娘为你们带来的这三本书里。

2、理解诗歌内容。

(1) 出示第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彩色的书)猜

猜书里有什么?

(2) 出示第二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谁在书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3) 出示第三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是谁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谁还会在春天里唱歌?

3、整体欣赏诗歌,看课件。

春姑娘真能干,还把这三本书写进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里,我们一起听听。

4、欣赏诗歌 ,感受春天的美。

诗歌里说春天是三本书,是哪三本书?你最喜欢哪一本?

(1) 欣赏第一段后提问:你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哪一句话?

(2) 春天还是一本会笑的书,我们一起看看(欣赏)。谁在

春天里笑了?还有谁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样笑的 ?

小池塘为什么笑?

(3) 播发第三段。提问:你最喜欢听书里谁唱的歌?

5、朗诵诗歌

(1) 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这首春天的诗歌(再一次欣赏一遍),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念,集体朗诵。

(2) 和老师一起边看图边念这首诗歌。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3) 春天可真美,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这首诗歌。

(4) 游戏:老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诗歌的后半句。

6、制作封面,表现春天的美。

(1) 把春姑娘带给我们的三本书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美丽的春天的书,我们一起为这本书做张好看的封面,好吗?幼儿绘画。

(2)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3) 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春天里的动物

目的:⑴ 听听音乐,想象出春天里动物们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并用绘画表现故事的情节。

⑵ 指导幼儿掌握编故事的基本方法。

准备:⑴ 知识准备:日常生活中多听、多讲有关动物的故事。

⑵ 绘画准备:掌握各种动物的基本画法。

过程:

1、引出话题: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暖和的春天又到了,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听听谁来了?

⑴ 优美、轻快的乐曲:鸟、兔子、小鱼、小猴子。

⑵ 沉重、笨拙的乐曲:鸭、大象、熊、熊猫、鹅。

⑶ 凶狠、恐怖的乐曲:狼、狮子、老虎。

2、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会用语言表述

这么多动物都来了,可真热闹呀!那他们来到哪?想干什么?

图1:有山、有水、有树。水中有荷花,是一幅夏天的图景。

图2:草地上有座小房子,有棵果树,天上有太阳。方法:由远至近,由整体到局部。拓色:将水粉用水粉笔涂在玻璃板上,然后用铅画纸覆盖在玻璃板上拓色。

3、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故事情节

⑴ 在背景图上添画上各种小动物。

⑵ 根据自己的画面编讲故事:

要点:名称、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主要活动。

4、播放音乐,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编的故事,其余幼儿听后进行评讲。

5、活动延伸

⑴ 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幼儿戴上头饰,继续自由创编并表演故事。

⑵ 利用来园活动,组织幼儿选图,添画再讲述故事。

文档仅供参考

推荐第4篇:诗歌欣赏

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注释】①尚颜,生卒年月不详,中国晚唐时期著名的诗僧,俗姓薛,字茂圣,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人。交友甚广,其中有著名的诗人陆龟蒙、方干、郑准、陈陶等人,经常相与唱和。

赏析

《唐诗纪事》卷七十七记载了一个“棋逢对手”的故事:相传尚颜非常喜欢下棋,因为同样的爱好,尚颜结识了同时期的诗人陆龟蒙。陆龟蒙过世后,尚颜非常怀念这位朋友,他写过一首著名的《怀陆龟蒙处士》诗,里边有两句是这样的:“事免伤心否,棋逢对手无。”尚颜写完这首诗后,到宋代,另一个僧人普济也写下了“棋逢对手难藏行,诗到重吟始见功”的诗句,“棋逢对手”这个成语便渐渐流传开了。到后来,明代的《三国演义》中,因为出现了“棋逢对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的诗句,所以“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又成为一句著名的口头语了。

尚颜虽是个僧人,但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绸衣”即“鹑衣、布衣”之意,是一种比较差的衣服,是当时劳动人民穿的一种衣服。“木突”犹言“呆木、憨傻”之意。“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诗歌一开头从外貌上来写这个村公,这个村公看上去显得木木突突,但木突中仍能透出其“眼未昏”的特点。“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此村公真是与众不同,他能呼酒买笑,醉酒欢歌。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此村公并非一个普通的村公,他应该是一个厌弃官场,隐居民间的高人。“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村公的村居生活自在而惬意,他虽然蜗居茅舍,但他不以为意,自食其力,反觉无拘无束,心旷神怡。“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那些在名利场中争夺的人,到头来有多少人能够逃过劫难。

全诗借写村公,塑造村公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厌恶官场、淡泊名利、旷远自得的高尚情怀。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赏析

此诗写于唐开成二年(837),当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做闲职,政治上的共同遭际,生活上的坎坷,使两位挚友的心贴得更紧了。首联二句,既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对比,也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字面上看是抒写老友聚会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共把”一联承上启下,一个“共”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的真挚心情,也暗示两人意欲借酒倾诉的强烈渴望。“相看”二字进而再现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神态。白、刘当时年均已六十七岁,亦即“七十欠三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两张皱纹满面的老脸,面面相觑,怎能不感慨万千?在这无言的凝视中,包含着多少宦海浮沉、饱经忧患的复杂感情!“闲征”一联,看似写老友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实则揶揄自己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用来作为酒桌上的谈资,借之助兴而已。丝竹之声固然美妙,却无法比拟知己的“清吟”奏出的心灵乐章,而引起的感情上的共鸣。尾联,一个“更”字开拓出更深的情味,把友情和诗意推向了高峰。此番“闲饮”,似乎意犹未尽,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这既是对友人的殷切期待,也是对未卜人生的美好祝福。这首诗写的是“闲饮”,却包蕴着极为悲怆的身世之感。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表现了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村饮【清】黎 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品读】

诗题节录首句的前两个字,点明诗所叙的主要事件。“家家醵酒钱”,明示这样的“村饮”是村民们自己凑钱聚会而饮。据说,在古代农村,一般在春秋两季都要举行这样的聚会,实质上是大家自发组织起来,祭土神谷神,祈求天赐好年成,也感谢五风十雨的天恩神佑。“竹枝篱外”和“野棠边”,点明村饮的地点和周围的环境,“竹枝”和“野棠”,增添了村饮的画意之感,也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谷丝久倍寻常价”,物价猛涨,这可能是村饮宴上大家谈论较多的话题,也是当时的一个热点问题,甚而引出他们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眷念。谈论者似乎以老者长者为多,他们在那个小圈子里谈得很热和,但是那些年轻人听不下去了,于是劝他们“休谈少壮年”,冲突就这样戏剧性地展开了。父老们的絮谈和年轻人的厌听,不同的情态,其实是反映了共同的心理:对物价飞涨的现实深表不满,由此读者也可想到当时“家家”所过的苦难日子。村饮的欢乐气氛也开始变得沉闷起来。

古人曾说“酒喝欢乐饮”,如此沉闷之宴,自然人们喝不了几杯,尽管时间都被磨蹭了进去。这不,日已西斜,本来晴朗的天气,这时也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人们匆匆而归,一路所见只是不变的芳草萋萋。走进村庄,又见耕牛酣眠,周围落花遍地。叙事之中不忘写景,写景还是为了含蓄地表现村民一路上的心情——抑郁、忧伤、苦闷。而牛酣眠的自在之态,对村民心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反衬,强化悲情的抒发。村饮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诗人写诗至此,并未结束,他巧妙地将笔宕开,将镜头对准“秧苗已长”,对准“桑芽短”,暗示农人的大忙季节就将到来,所以说“忙甚春分寒食天”。物价飞涨也好,内心有怨也罢,代沟冲突也行,春忙季节来了,一切都得放下,新的生活召唤着村民,一年的希冀感染着大家,于是生活像河流一样在那里打一个圈又继续向前流淌。

练习:

1.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牛”这一意象。 2.作诗要讲究章法,追求“片言居要”的表达策略。你认为该诗哪一句具有这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推荐第5篇:诗歌欣赏

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赏析方法:

(1)剖析技巧特征,破解含蓄诗意

诗歌语言简洁凝练,命意含蓄曲折,欣赏诗歌时就要努力寻求言外之义、文外之旨、微言大义。最重要的,诗歌多用表达技巧,这是与诗歌的文体特征和美学追求相适应的。使用技巧能够收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近显远的功效。例如,比兴手法是从《诗经》《楚词》以来形成的艺术传统,使用极为普遍,而且言在此而意在彼,于平常事物中寄托别一番深意。请看李白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玮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 摧心肝。

从字面来看,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主人公在长安的相思苦情,后半部分写的是一场梦游似的追求,似乎表现的是男女之情,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而是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2)知人论世

明了诗人所处时代、主要经历、语言风格、美学追求以及创作某一首诗的心境等因素,有助于理解诗意、把握诗情。古语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情感既有个别性,又有普遍性。李政道认为艺术和科学“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感情。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他还拿李白的《把酒问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对比,申述诗的普遍性:“在吟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和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每一首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既然如此,我们欣赏诗歌,就应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与作者的思想相合、感情相契,进而准确地领悟作者精心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妙情思。

(3)从形象切入

赏诗要善于捕捉形象,深入揣摩形象的意蕴,进而参悟作者的命意。譬如“愁”这种常见的情感,无形无色,但优秀诗人就能够使用生花妙笔塑造得有形有色,鲜活独特,意象充盈。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喻为“一江春水”。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将愁比喻为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和漫天的细雨。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形容愁多得连船也载不动。余光中《乡愁》把不同年龄阶段的乡愁分别比喻为“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

(4)借用联想和想象

朱光潜说:“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欣赏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想象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创造,没有想象也没有艺术的欣赏”。例如,欣赏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语,李思敬是这样展开想象的:“诗人欣赏过以窗为框的西山雪景之后,再把眼光投向窗外,又发现了奇观:透过他那院门口,又看到辽远的水面上飘着东去的航船。……这又是一个合乎透视学原理的描绘:他把辽远的„万里船‟和杜家院门口压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以门口为画框,则万里船竟如泊在门中。”至于读诗生发联想,司马光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5)比较

把两首诗摊开来,语言、手法、风格、思想、情调,再加上作者的身世、修养、趣味,逐一进行比较,很容易发现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从而加深对两首诗的理解。比较有两种形式,综合比较是将两个对比物多个方面甚至所以方面进行比较,单项比较仅就某个方面进行比较。清人施补华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异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是比较不同作者同一题材的作品。也可以比较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如拿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进行比较;还可以比较不同时代诗歌的总体特点,例如比较唐诗与宋诗;也可以比较不同民族的诗歌特点,例如比较中西诗歌在情趣上的差异。

推荐第6篇:诗歌欣赏

《》隐者

最初隐于父母家里,做他们的乖儿子。

后来,隐于学校,跟着老师人云亦云。

又几年,隐于煤矿,酒楼,工地,餐馆。

再几年,隐于两间小茅房,

听风,吟月,

被蜻蜓、蝴蝶们发现了,

流言蜚语满天飞。

索性大隐隐于市吧,

就这样,我去了城里。

多年来,没有人发现,也没有人看见。

我都感觉不到存在了,

就这样消失了。

《》旧欢

屋前的梨花,屋旁的李花,院子里的杏儿,

这么多年不见,

早已另结新欢了吧。

每年三月,

我总是习惯性地解开衣服,

想象着正暖和着你们冰凉的小手。

《》结局

多年前,我想象不出这片城市,

多年后,你想象不出来我的存在。

现在,每天上班,

然后,下班。

心情好的时候呼朋引伴喝二两,

上街兜风,

施舍几块钱给乞丐。

晚上一定回家,

儿子在渐渐长大,

那个美人在我的房间日益衰老。

推荐第7篇:李清照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第一单元 李清照诗歌鉴赏练习题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像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1。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挪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冯延巳《谒金门》以“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开头,简要分析其妙处。

(2)试比较两首词在抒情方式上的差异。 [3][7]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注]①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这首词用精炼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答: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留。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答:

(2)词的下阕在挖掘主人公的内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有人评价说:“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述理由。

答:

【附赏析】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意不过风吹落花而已,然仔细想来,“风住”,则在此之前曾是风狂雨骤之时,词人定被风雨锁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时为下文“也拟泛轻舟”作伏笔)。“尘香”,则天已转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花已尽”既补说“尘香”的原因,又将“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一句三折,顿挫有致。“日晚倦梳头”,日高方起,又无心情梳发。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细节描写,正好写出了作者在国痛家恨的环境压力下那种不待明言,难以排遣的凄惨内心。环顾四周,丈夫遗物犹在,睹物思人,念及北国故乡;而“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来概括。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早已扑籁而下,“欲语泪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词至此收缩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暂告段落。 “闻说双溪春尚好”,语气陡然而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现在却“也拟泛轻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然“闻说”,只从傍人处听说而已,可见自己整日独处,无以为欢;照应了上片“风住”“日晚”两句。“尚”、“也拟”,说明词人萌动了游春解愁的念想。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只恐”双溪舟小,载不动那么多愁苦。那么只有闭门负忧,独自销魂了。上文“欲语泪先流”一句至此便点出缘由。总起来看,整段下片,大意是说小小春游,不足以慰藉词人天大之愁。然作者却善于通过“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吞吐盘旋,翻腾挪转,“一转一深,一深一妙”(刘熙载《艺概》),把自己在特殊环境下顷刻间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意婉绝,回肠荡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① 找出这首词中直接写作者“情怀”的一句并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②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附鉴赏】南渡之后,李清照递遭家破人亡、沦落异乡、文物遗散、恶意中伤等沉重打击,又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离乱等惨痛事实。这首《忆秦娥》就是词人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

上片写登临高阁的所见所闻。起句“临高阁”,点明词人是在高高的楼阁之上。她独伫高阁,凭栏远眺,扑入眼帘的是“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象: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叠句“烟光薄”加强了对这种荒凉、萧瑟景色的渲染,造成了使人感到凄凉、压抑的气氛,进而烘托出作者的心境。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是作者的所见所闻。乌鸦是被人们厌恶的鸟类。它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这凄苦的鸦声,悲壮的角声,加倍地渲染出自然景色的凄旷、悲凉,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受,意境开阔而悲凉。不难看出,这景物的描写中,融注着作者当时流离失所,无限忧伤的身世之感。

下片起句,作者写了在这种景色中自己抑郁孤寂的心情。“断香残酒情怀恶”,全词只有这一句直接写“情怀”,但它却是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一切都与此密切相关。“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的萧索冷落。“断香残酒”四字,暗示出词人对以往生活的深切怀恋。在那温馨的往日,词人曾燃香品酩,也曾“沉醉不知归路”。而此时却香已断,酒亦残,历历旧事皆杳然,词人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一个“恶”字,道出了词人的不尽苦衷。

“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片片落叶象无边的愁一样,打落在她的心上;阵阵风声,象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这里既有国破家亡的伤痛,又有背井离乡的哀愁,那数不尽的辛酸,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作者写到这里,已把感情推向高峰,接着全词骤然从“又还秋色”的有声,转入了“又还寂寞”的寂静之中。这“静”绝非是田园牧歌式的宁静,而是词人内心在流血流泪的孤寂。“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说明词人对秋色带来的寂寞的一种厌恶和畏惧的心理。自己不甘因秋色而寂寞,无限婉惜逝去的夏日的温暖与热闹,同时也似乎表明她失去亲人、故乡的寂寞心情。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那种种复杂难言的心情,都通过淡淡的八个字,含蓄、深沉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词的结句,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是对词人所处的环境,所见的景物以及全部心境真实、准确而又深刻的概括,景是眼前之“真景物”,情是心中之“真感情”,同时情和景又互相融合,情融注于景,景衬托出情,使全词意境蕴涵深广。

1、答案:⑴以此开头,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起兴”。初看仅是写景,细看景中又寓有人情,池水被春风吹皱的自然景象又暗含孤独女子触景生情的微妙情态。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对词的内容有所提示。⑵冯词主要是通过景物、人物动作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盼夫之情。李词多直抒胸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上心头”五句酣畅淋漓地抒写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苦和情爱之深。

2、答案: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 代指叶子,“红”代指花儿。作者精心选择这两个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形成对比,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3、答案:(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2)例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4、答案:(1)词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抒发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出处于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环境中的自我形象。(2)同意“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的观点。词的下阕以“闻说”“也拟”“只恐”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上阕词人还在留泪,“闻说”一句陡然一扬,听说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引出出游之兴;词人一刹那的喜悦心情悄悄泛起心头。“也拟”二字婉转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两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有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5、答案:① “断香残酒情怀恶”,这一句直接写词入“情怀”,该句贯串笼罩全篇的感情。 “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或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②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落叶片片,像无边的愁绪一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后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愁悉一下子涌上心头。 答案:.①下面提供两个参考答案,学生能答对其中一个即可。 其一:“断香殖酒情怀恶”,这一句直接写词入“情怀”,该句贯串笼罩全篇的感情。“乱 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或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其二:“又还寂寞”是直接抒情。突出表现了词人失去亲人和故乡长期郁积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等复杂难言的心情。。“又还”一词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使全词意蕴深广)。

②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落叶片片,像无边的愁绪一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后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愁悉一下子涌上心头。

推荐第8篇:英文诗歌欣赏

The Lamb 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 小羊羔谁创造了你

Dost thou know who made thee? 你可知道谁创造了你

Gave thee life, and bid thee feed 给你生命,哺育着你

By the stream and o\'er the mead; 在溪流旁,在青草地

Gave thee clothing of delight, 给你穿上好看的衣裳

Softest clothing, woolly, bright; 最软的衣裳毛茸茸多漂亮;

Gave thee such a tender voice, 给你这样温柔的声音,

Making all the vales rejoice? 让所有的山谷都开心;

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 小羔羊谁创造了你

Dost thou know who made thee? 你可知道谁创造了你;

Little lamb, I\'ll tell thee, 小羔羊我要告诉你,

Little lamb, I\'ll tell thee: 小羔羊我要告诉你;

He is called by thy name, 他的名字跟你的一样,

For He calls Himself a Lamb.他也称他自己是羔羊; He is meek, and He is mild; 他又温顺又和蔼,

He became a little child.他变成了一个小小孩

I a child, and thou a lamb, 我是个小孩你是羔羊

We are called by His name.咱俩的名字跟他一样。

Little lamb, God ble thee! 小羔羊上帝保佑你

Little lamb, God ble thee! 小羔羊上帝保佑你。

布莱克在《天真之歌》这部诗集里,用孩子般天真的眼光来看待人生,整部作品展示了一个充满博爱、仁慈、怜悯和欢乐的世界,选篇《羔羊》就是其中的一首。全诗短短20行,却把羔羊温柔而敦厚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不过,该诗还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对羔羊的温驯与善良的描写,旨在表达自己对生活与自然的一种感受和对宇宙和谐的领悟与向往。他赞美的不仅仅是那头温驯的羔羊,而且还是那种能缔造羔羊的神秘力量。这里上帝、耶稣和羔羊连成了一体。

sonnet 18 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休恋那丽日当空,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转眼会云雾迷蒙。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休叹那百花飘零,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 Nor lose poe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你的美貌亦毫发无损。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这诗就将不朽,永葆你的芳颜。

Sonnet 60

Like as the waves make towards the pebbled shore, 像波浪滔滔不息地滚向沙滩:

So do our minutes hasten to their end; 我们的光阴息息奔赴着终点;

Each changing place with that which goes before, 后浪和前浪不断地循环替换,

In sequent toil all forwards do contend.前推后拥,一个个在奋勇争先。

Nativity, once in the main of light, 生辰,一度涌现于光明的金海,

Crawls to maturity, wherewith being crown\'d, 爬行到壮年,然后,既登上极顶,

Crooked elipses \'gainst his glory fight, 凶冥的日蚀便遮没它的光彩,

And Time that gave doth now his gift confound.时光又撕毁了它从前的赠品。

Time doth transfix the flourish set on youth时光戳破了青春颊上的光艳,

And delves the parallels in beauty\'s brow, 在美的前额挖下深陷的战壕,

Feeds on the rarities of nature\'s truth, 自然的至珍都被它肆意狂喊,

And nothing stands but for his scythe to mow: 一切挺立的都难逃它的镰刀:

And yet to times in hope my verse shall stand, 可是我的诗未来将屹立千古,

Praising thy worth, despite his cruel hand.歌颂你的美德,不管它多残酷!

Remember Remember me when I am gone away,记着我吧

Gone far away into the silent land;记着我吧,当我离你而去

When you can no more hold me by the hand,去到遥远的地方一片寂静

Nor I half turn to go, yet turning stay.那时你再不能把我的手拉紧

Remember me when no more day by day那时你再不能把我的手拉紧

You tell me of our future that you plann\'d 我也不能转身要走却又迟疑。

Only remember me; you understand 记着我吧,当你再不能天天

It will be late to counsel then or pray告诉我你为咱俩设计的未来;

Yet if you should forget me for a while只要你还记着我;你也明白

And afterwards remember, do not grieve;那时商量或祈祷都为时已晚。

For if the darkne and corruption leave 但你若想要暂时将我忘掉,

A vestige of the thoughts that once I had, 然后再把我记起,也不必忧伤

Better by far you should forget and smile因为在那黑暗和腐朽之乡,

若尚能留下些许我过去的思绪,

我但愿你能将我忘记而微笑, 也远远胜似你伤心地把我记起。

Than that you should remember and be sad.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威斯敏斯特桥上 by William Wordsworth

Earth has not anything to show more fair: 大地再没有比这儿更美的风貌: Dull would he be of soul who could pa by若有谁,对如此壮丽动人的景物 A sight so touching in its majesty: 竟无动于衷,那才是灵魂麻木: 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瞧这座城市,像披上一领新袍, The beauty of the morning; silent, bare, 披上了明艳的晨光;环顾周遭:

Ships, towers, domes, theatres, and temples lie船舶,尖塔,剧院,教堂,华屋, Open unto the fields, and to the sky; 都寂然、坦然,向郊野、向天穹赤露, All bright and glittering in the smokele air.在烟尘未染的大气里粲然闪耀 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旭日金挥洒布于峡谷山陵,

In his first splendour, valley, rock, or hill; 也不比这片晨光更为奇丽; Ne\'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我何尝见过、感受过这深沉的宁静! 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河上徐流,由着自己的心意; 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上帝呵!千门万户都沉睡未醒,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这整个宏大的心脏仍然在歇息!

据华兹华斯本人说,这首诗写于1802年9月3日,那天他和妹妹多萝西一起动身从伦敦去法国多佛,在马车中写下了这首诗。

华兹华斯此行前往多佛,实为会见其前情人Annette Vallon 以及两人的私生女Caroline。华兹华斯最后一次见到Annette Vallon是在1791年,当时,他本已向其求婚,但是最后迫于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的形势,华兹华斯不得不回到英国,两人因此分离。1802年,英法两国签订了和平条约(Peace of Amiens),两国间的往来重新开通。但是时隔十数年,此时的华兹华斯已经爱上了儿时的好友Mary Hutchinson,并希望与其结婚。所以,他此行其实意在就其对Annette 和Caroline的责任上达成双方协议,以解脱良心上的重负。

当时,他们搭乘的马车停在了威斯敏斯特桥上,伦敦的景象使诗人惊呆了。虽然,当时的伦敦已基本失去了自然的色彩,而完全成了一个“人造”城市,虽然工业革命使得伦敦地方肮脏,穷苦人民更是水生火热,但是,这座城市在黎明时分显现的美景依然深深地震撼了诗人的心灵。多萝西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早晨5点到6点之间离开伦敦。美丽的早晨。当马车驶过威斯敏斯特桥时,城市、圣保罗大教堂和停泊着船只的泰晤士河,组成了一幅辉煌的画面。房屋绵延伸展,没有尘雾缠绕。朝阳是那么灿烂、纯净,似乎是一幅纯净的大自然的壮观。” 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我心雀跃 by William Wordsworth 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 A rainbow in the sky; 心儿就激烈地跳动

So was it when my life began; 我年幼的时候就是这样, I so is it now I am a man; 现在成人之后还是这样 So be it when I shall grow old, 但愿到年老时依然这样 Or let me die! 要不,就让我死亡!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儿童既然是成人的爸爸 And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我就能希望天然的敬爱

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把我的一生贯穿在一块。 诗歌赏析

圣经创世纪第九章记载,上帝因人类堕落败坏,以洪水灭绝人类后(独留义人诺亚),上帝与诺亚(代表人类)立下永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上帝将彩虹放在云彩中,作为立永约的记号。因此彩虹可说是美丽与信实的象征。

华兹华斯从小在秀丽的英国湖区成长,受大自然蕴育,纯净心灵很容易受大自然触动。这首短诗是他32岁作品,以彩虹为意象。第1-4行叙述从小到现在(已成年),看到彩虹时雀跃的情感;第4-6行连续以So was it、So is it、So be it的重覆语法来强调、凸显这种情感;第6行更以短促的四音节句子,作情感转折,表现希望此情能长存到老,否则宁愿死的心境;第7行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是本诗的诗眼,暗示2种含意,一是从人的童年可以预示成年后的性情,一是小孩纯真的心灵,反而是大人的父亲(小孩启示大人如何感应大自然);8-9行对未来并无把握是否能保有纯净天真的心(看到彩虹的雀跃之情),故以虔诚的祈愿作结。

小孩的纯净天真是天生的,却也容易在长大成人以至年老的过程中,受到现实、尘世的压制、污染而流失,大人经锻炼才能得二度天真(重生)即「纯真」 ,这成人后至老年的「纯真」,因为是经后天锻炼而得,是更加可贵且较不会流失。这首诗作者并未提到如何才能长保纯净天真的心灵(那不是诗人的主要任务)。或许藉由多接触大自然、文学艺术或灵修均有助益吧!

库尔的野天鹅 威廉•巴特勒•叶芝 树木披上绚烂的秋装, 林中的小径晒得干爽。 十月的微曦朦胧, 一片静空铺水中。 一湖秋水,满池卵石, 五十九只天鹅在悠游。 自我第一次来此数天鹅, 十九个秋天已悄然逝过。 正当我数着,我看见, 天鹅突然成群冲向蓝天

然后散开,绕着残缺的围圆飞行, 喧闹地扑棱着翅膀。 看着这灿烂的生灵, 我感到痛苦忧伤。

沧桑巨变,自从我乘着日色苍茫 在湖畔第一次听到

它们在我头顶盘旋时钟摆似的飞翔, 那时我的步伐多么轻盈。

它们比翼双飞,永不厌倦, 时而荡漾于多情的湖面, 时而双翮凌空,一举千里, 活力永不衰减。

不论游往何地,激情和志向, 将伴随它们,日久天长。 如今,它们悠游于幽静的水面, 神秘而又美妍。

它们将沿着怎样的湖边, 在怎样的蒲苇中筑起家园, 让人们把喜悦写入眼帘, 当某天早晨我突然起身, 发现它们早已杳无踪痕?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雪夜林畔小驻

(文)Robert Frost (译)余光中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想来我认识这座森林,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林主的庄宅就在邻村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却不会见我在此驻马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看他林中积雪的美景。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我的小马一定颇惊讶: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四望不见有什么农家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偏是一年最暗的黄昏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寒林和冰湖之间停下 He gives his harne bells a shake, 它摇一摇身上的串铃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问我这地方该不该停。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此外只有轻风拂雪片,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再也听不见其他声音。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羡,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但我还要守一些诺言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On the surface, this poem is simplicity itself.The speaker is stopping by some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He or she takes in the lovely scene in near-silence, is tempted to stay longer, but acknowledges the pull of obligations and the considerable distance yet to be traveled before he or she can rest for the night.

Form:

The poem consists of four (almost) identically constructed stanzas.Each line is iambic, with four streed syllables:

She Walks in Beauty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by Lord Byron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 Of cloudle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皎洁无云,繁星漫天;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明与暗,最美妙的色泽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呈现在她的仪容和秋波: 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 增加或减少一份明与暗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 grace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 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上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辉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在那脸庞,恬静的思绪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 place.指明它的来处纯洁而珍贵。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 呵,那额际,那鲜艳的面颊,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如此温和,平静,而又脉脉含情,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那迷人的微笑,那容颜的光彩,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 spent, 都在说明一个善良的生命: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她的头脑安于世间的一切,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她的心充溢着真纯的爱情!

1814年6月11日拜伦首度在好友James W.Webster的引荐下,到Lady Sitwell的家中,在舞会上与其表妹霍顿夫人(Lady Wilmot Horton)相遇,当时这位寡寡的美丽夫人仍在服丧,穿着“一件金箔闪烁的黑色晨服”(a mourning dre of spangled black),她美丽的容貌,优雅的仪态,令诗人怦然心动,第二天便写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She Walks in Beauty,留下了他惊艳时的心情。 The silken

横向力量“无数爱慕和期盼的丝带”若无丝带的牵制,帐篷随风漂泊,

垂直力量“那根雪杉木”揭示了女性外秀内惠、女性和自然、人类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Digging 挖掘

Between my finger and my thumb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

The squat pen rests; as snug as a gun.一支粗壮的笔躺着,舒适自在像一支枪。

Under my window a clean rasping sound我的窗下,一个清晰而粗厉的响声 When the spade sinks into gravelly ground: 铁铲切进了砾石累累的土地: My father, digging.I look down我爹在挖土。我向下望

Till his straining rump among the flowerbeds看到花坪间他正使劲的臀部 Bends low, comes up twenty years away弯下去,伸上来,二十年来 Stooping in rhythm through potato drills穿过白薯垄有节奏地俯仰着, Where he was digging.他在挖土。 The coarse boot nestled on the lug, the shaft粗劣的靴子踩在铁铲上,长柄 Against the inside knee was levered firmly.贴着膝头的内侧有力地撬动,

He rooted out tall tops, buried the bright edge deep他把表面一层厚土连根掀起,把铁铲发亮的一边深深埋下去

To scatter new potatoes that we picked,使新薯四散,我们捡在手中, Loving their cool hardne in our hands.爱它们又凉又硬的味儿。

By God, the old man could handle a spade, 说真的,这老头子使铁铲的巧劲 Just like his old man.就像他那老头子一样。

My grandfather could cut more turf in a day我爷爷的土纳的泥沼地 Than any other man on Toner\'s bog.一天挖的泥炭比谁个都多。 Once I carried him milk in a bottle有一次我给他送去一瓶牛奶,

Corked sloppily with paper.He straightened up用纸团松松地塞住瓶口。他直起腰喝了,马上又干开了,

To drink it, then fell to right away利索地把泥炭截短,切开,把土.

Nicking and slicing neatly, heaving sods撩过肩,为找好泥炭, Over his shoulder, digging down and down一直向下,向下挖掘。 For the good turf.Digging. The cold smell of potato mold, the squelch and slap白薯地的冷气,潮湿泥炭地的

Of soggy peat, the curt cuts of an edge咯吱声、咕咕声,铁铲切进活薯根的短促声响

Through living roots awaken in my head.在我头脑中回荡。

But I\'ve no spade to follow men like them.但我可没有铁铲像他们那样去干。 Between my finger and my thumb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 The squat pen rests.那支粗壮的笔躺着。 I\'ll dig with it.我要用它去挖掘。

秋颂 To autumn

查良铮 译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 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 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 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 弥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 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 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 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 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 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 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默默咩叫;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本诗是济慈的最后一首颂诗,也是六首颂诗中最短的一首。本诗写于1821年9月19日。当时是人在温切斯特,身体状况逐渐衰竭,肺病越来越严重。由于他十分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决定终止以古代神话为题材的长诗《许佩里翁》(Hyperion)的创作,转而用其它诗歌形式来抒发他心中郁积的强烈感情。在一个晴朗而又充满梦幻的秋天,他在散步途中敏锐地感觉到冬天的临近,旋即写出这首与他当时心情十分吻合的诗歌。写完诗后,他曾给好友雷诺兹(John Reynolds)写信,信中提到秋天暗蓝色的天空和收割后的田野赋予他的难得的温暖感。在本诗中,他一改以前在创作颂诗时所惯用的10行诗段,而改用叠音重奏的11行诗段,来抒发他对秋季深深的依恋之前。

Spring and All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蓝天之下汹涌云彩 斑驳着从东北吹来 通往传染病院的路上 一阵冷风改变了视线方向 远处,大片开阔洪荒之地 褐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

到处是高大的树木 间或有一块一块死水 路上低矮树丛枝条斜横 红的紫的 叉开的直立的 许多小树下面 是枯萎的昏黄的树叶 和脱尽叶子的藤蔓

景色呆滞了无生气 然后春天却慢悠悠地来了 春天赤裸裸地进入新世界 寒冷之中义无反顾

别的早已不大在乎 依然寒冷 还有惯常的风 今天草地一片 而明天 野萝卜僵僵的幼芽会昌尖

一点儿一点儿地成形 接着迅速长好端端的叶子

他们此刻唯有进入 带着淡重的神色 深刻的变化已发生 深扎根 到时候就会觉醒

意象派诗人威廉斯描述的春天,是“从通往传染病院的路边”(《春天及一切》)开始的:“一大片开阔泥泞的荒地呈褐色,枯草立着或到下„„”残败的野外景色,冷清而毫无生气的事物——旧的已经衰亡,新的尚未诞生。

When You Are Old当你年老时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Funeral Blues葬礼蓝调 wy

Stop all the clocks, cut off the telephone, 停止所有的时钟,切断电话

Prevent the dog from barking with a juicy bone, 给狗一块浓汁的骨头,让他别叫 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黯哑了钢琴,随着低沉的鼓, Bring out the coffin, let the mourners come.抬出灵柩,让哀悼者前来。 Let aeroplanes circle moaning overhead让直升机在头顶悲旋,

Scribbling on the sky the meage He Is Dead, 在天空狂草着信息他已逝去,

Put crê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doves, 把黑纱系在信鸽的白颈, 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让交通员戴上黑色的手套。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他曾经是我的东,我的西,我的南,我的北,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我的工作天,我的休息日,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我的正午,我的夜半,我的话语,我的歌吟,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 ever: I was wrong.我以为爱可以不朽,我错了。 The stars are not wanted now: put out every one; 不再需要星星,把每一颗都摘掉, Pack up the moon and dismantle the sun; 把月亮包起,拆除太阳,

Pour away the ocean and sweep up the wood.倾泻大海,扫除森林,

For nothing now can ever come to any good.因为什么也不会,再有意味。

The chimney sweeper A little black thing among the snow: 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 Crying weep, weep, in notes of woe! “号呀,号”在那里哭哭啼啼! Where are thy father & mother? say? “你的爹娘上哪儿去了,你讲讲?” They are both gone up to the church to pray.“他们呀都去祷告了,上了教堂。 Because I was happy upon the heath,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 And smil\'d among the winters snow: 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他们就把我拿晦气的黑衣裳一罩,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s of woe.他们还叫我唱起了悲伤的曲调。 And because I am happy & dance & sing, “因为我显得快活,还唱歌,还跳舞, They think they have done me no injury: 他们就以为并没有把我害苦,

And are gone to praise God & his Priest & King, 就跑去赞美了上帝、教士和国王, Who make up a heaven of our misery.夸他们拿我们苦难造成了天堂。”

此诗选自布莱克的诗集《天真之歌》。在十八世纪,小孩,有时候甚至不到四五岁,被雇佣来爬上狭窄的烟道,去清扫烟囱,烟灰装在口袋里。这些小孩有时候是被父母卖给专营清扫烟囱的人,那些人虐待他们,很多孩子染上各種病,身体变成畸形。这首诗,是对社会容许这种惨无人道的奴役的强烈谴责。全诗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模仿孩子天真的语言,而强烈的讽刺寓于其中。小孩说的话和布莱克要表达的意思是很不相同的,从而起到一种反讽的效果。在诗的第八行,提到的白发,暗含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这些孩子很少有活到长出白头发的那一天的!中间,托姆的美梦和结尾处冰冷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最后一行“do their duty”隐含谴责那些没有对可怜的扫烟囱的小孩尽到职责的人:他们的父母,以及整个社会。全诗的基调是compaion(同情)和angry(愤怒),而后一种情绪深深的隐藏在表面冷静的文字底下。

My Last Duche 我的前公爵夫人 罗伯特•勃朗宁

墙上的这幅面是我的前公爵夫人, 看起来就像她活着一样。如今, 我称它为奇迹:潘道夫师的手笔 经一日忙碌,从此她就在此站立。 你愿坐下看看她吗?我有意提起 潘道夫,因为外来的生客(例如你) 凡是见了画中描绘的面容、那真挚的眼神的深邃和热情, 没有一个不转向我(因为除我外 再没有别人把画上的帘幕拉开), 似乎想问我可是又不大敢问; 是从哪儿来的——这样的眼神? 你并非第一个人回头这样问我。 先生,不仅仅是她丈夫的在座 使公爵夫人面带欢容,可能 潘道夫偶然说过:“夫人的披风 盖住她的手腕太多,”或者说: “隐约的红晕向颈部渐渐隐没, 这绝非任何颜料所能复制。” 这种无聊话,却被她当成好意, 也足以唤起她的欢心。她那颗心—— 怎么说好呢?——要取悦容易得很, 也太易感动。她看到什么都喜欢, 而她的目光又偏爱到处观看。 先生,她对什么都一样!她胸口上 佩戴的我的赠品,或落日的余光; 过分殷勤的傻子在园中攀折 给她的一枝樱桃,或她骑着 绕行花圃的白骡——所有这一切 都会使她同样地赞羡不绝, 或至少泛起红晕。她感激人.好的! 但她的感激(我说不上怎么搞的) 仿佛把我赐她的九百年的门第 与任何人的赠品并列。谁愿意 屈尊去谴责这种轻浮举止?即使 你有口才(我却没有)能把你的意志 给这样的人儿充分说明:“你这点 或那点令我讨厌。这儿你差得远, 而那儿你超越了界限。”即使她肯听 你这样训诫她而毫不争论, 毫不为自己辩解,——我也觉得 这会有失身份,所以我选择

绝不屈尊。哦,先生,她总是在微笑, 每逢我走过;但是谁人走过得不到 同样慷慨的微笑?发展至此, 我下了令:于是一切微笑都从此制止。 她站在那儿,像活着一样。请你起身 客人们在楼下等。我再重复一声: 你的主人——伯爵先生闻名的大方 足以充分保证:我对嫁妆 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拒绝; 当然.如我开头声明的,他美貌的小姐 才是我追求的目标。别客气,让咱们 一同下楼吧。但请看这海神尼普顿 在驯服海马,这是件珍贵的收藏, 是克劳斯为我特制的青铜铸像。

这首诗是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费拉拉公爵阿方索二世的一个真实故事创作的。诗中的叙述者是公爵,公爵夫人刚刚去世,随即有人上门提亲,媒人到来时,公爵带媒人参观自己的艺术收藏品,全诗即是此时公爵对媒人说的一番自言自语。诗中透露出,公爵夫人之死与公爵有直接关系,但杀死自己的夫人在诗中却成了公爵向别人炫耀的谈资。

这首诗采用戏剧独白的形式。受其戏剧创作的影响,布朗宁善于在诗中运用“戏剧独白”。“戏剧独白”并非布朗宁首创,但“戏剧独白”诗体却是他对英国诗歌的一大贡献。这首诗是布朗宁戏剧独白诗体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歌语言口语化,夹叙夹议,它利用戏剧反讽,通过公爵一个人自言自语的道白揭示其心理活动,入木三分地刻划了公爵的两面性:他表面上温文尔雅、爱好艺术,实际上专横霸道,冷酷自私。媒人来提亲时,公爵故作风雅,带人去欣赏艺术品,但却借机对已故前妻大加贬斥,然而读者从他的口中得到的却是友善而又开朗的公爵夫人形象,他不能容忍夫人的天真活泼恰恰暴露了自己心胸狭窄的性格;他刚说完前妻之死便对新人提出了嫁妆要求,讨价还价未毕却又夸耀起自己的艺术藏品,使他的冷酷和虚伪暴露无遗。

西风颂 1 你是秋的呼吸,啊,奔放的西风; 你无形地莅临时,残叶们逃亡, 它们像回避巫师的成群鬼魂:

黑的、惨红的、铅灰的,还有蜡黄, 患瘟疫而死掉的一大群。啊,你, 送飞翔的种籽到它们的冬床, 它们躺在那儿,又暗、又冷、又低, 一个个都像尸体埋葬于墓中, 直到明春你青空的妹妹吹起 她的号角,唤醒了大地的迷梦, 驱羊群似地驱使蕾儿吐馨, 使漫山遍野铺上了姹紫嫣红; 你周流上下四方,奔放的精灵, 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听呀听! 2 你在*的太空中掀起激流, 那上面飘浮着落叶似的云块, 掉落自天与海的错综的枝头: 它们是传送雨和闪电的神差。 你那气流之浪涛的碧蓝海面, 从朦胧的地平线到天的顶盖, 飘荡着快来的暴风雨的发辫, 像美娜德头上金黄色的乱发 随风飘动;你为这将逝的残年, 唱起挽歌;待到夜的帷幕落下, 将成为这一年的巨冢的圆顶, 你用凝聚的云雾为它作支架, 而从这浓云密雾中,将会涌迸: 电火、冰雹和黑的雨水;啊你听! 3 你也把青青的地中海水唤醒, 他原在贝宜湾的一个浮岛边, 沉醉于他夏日幻梦里的美景, 被一圈圈晶莹的涟漪所催眠, 他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荡漾于更明朗皎洁的水中天, 满披着翡翠似的苔藓和花朵, 花朵多芬芳,那气息使人醉迷; 浩瀚的大西洋本来平静无波, 随着你的脚步而裂开;在海底, 那些枝叶没有浆汁的湿树林, 还有海花,听到你来临的声息, 便突然地变色,它们大吃一惊, 瑟瑟地发抖,纷纷调谢。啊你听! 4 如果我是任你吹的落叶一片; 如果我是随着你飞翔的云块; 如果是波浪,在你威力下急喘, 享受你神力的推动,自由自在, 几乎与你一样,啊,你难制的力! 再不然,如果能回返童年时代, 常陪伴着你在太空任意飘飞, 以为要比你更神速也非幻想; 那我就不致处此窘迫境地, 向你苦苦求告:啊,快使我高扬, 像一片树叶、一朵云、一阵浪涛! 我碰上人生的荆棘,鲜血直淌! 时光的重负困着我,把我压倒, 我太像你了:难驯、迅速而骄傲。 5 把我当作你的琴,当作那树丛, 纵使我的叶子凋落又何妨? 在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中, 将有树林和我的深沉的歌唱, 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 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 就像一片片枯叶,以鼓舞新生; 请你听从我这诗篇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 犹如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 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 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背景: 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这是1819年的事情。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竟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人民正酝酿着反对封建复辟势力的革命斗争。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诗人胸中沸腾着炽热的革命激情。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含蕴深刻的写景名篇。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写了秋之生命的呼吸——狂暴的西风,创造出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的鲜明的西风形象。感情真挚磅,格调高昂激越。

雪莱自己说:“构思和基本写成这首诗,是在佛罗伦萨阿诺河岸的一个树林里,当日气温和煦,清新,而这场暴风正集聚水气,倾泻下秋雨。如我所预料,在日落时分,狂风大作,雨雹如注,伴随了西萨尔滨地区特有的那种壮观的雷电。”由此,可以知道,那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是诗人亲自感受过的,正因为如此,诗人笔下的西风才如此真实、壮观!

诗作共分五大部分。前三部分主要从正面直接描绘西风,写它给大地、天空、海洋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两部分主要抒写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情感。

第一部分,以“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领起,既为全诗定下一个激昂的调子,又以速描式的笔法几笔勾画出西风的精神风貌。接下去以四节的篇幅描写西风对大地的冲击: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希望的种子被“你”送吹到冬床上,只等春天到来,昏醒的一切从梦中惊起,漫山遍野,将是姹紫嫣红,芳香扑鼻!诗人最后以“不羁的精灵啊,你无处不行/破坏者兼保护者”总束第一部分,为西风的形象再次描上浓浓的一笔。

第二部分,诗人转换视点,转写西风吹卷下天空的变化:天空因为“你”而喧哗;流云像大地的碎叶一样被撕扯,有如狂女的头发,在“你”青色的气浪上到处垂挂,从至高的天顶一直到漠漠的天涯;“你”又把蒸气凝聚,如此坚实浩大,使夜厦的顶盖承受着“你”的全部重压,最终在厦顶轰然爆炸——黑雨、电火和冰雹一齐迸发!

第三部分,转写海洋。地中海万顷碧波,正沉醉于往日的风景如画和香气弥漫,“你”一下把它的美梦吹断;大西洋为“你”让路,劈裂成波的峡谷,浪的深渊;那海底的苔花泥藻一个个惊慌失措,吓得打颤!

诗人以豪迈奔放的激情,任想象自由地驰骋,以三大部分15节诗的篇幅,诉诸于多种感官抒写出了西风的狂暴、迅疾、无所畏惧。赞美他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残枝败叶,赞美他以磅之气驱散空中的流云,召来冰雹、大雨和闪电,为黑暗的世界唱出葬歌;赞美他把大海唤醒,掀起汹涌的海浪,震撼海底的花草树木。他是破坏者,同时又是保护者,他到处播种生命的种子,催促万紫千红春的到来。

这是自然的风暴,也是革命的风暴!诗人预言了自然的风暴,也预言了革命的风暴!由此,诗的最后两部分抒发了诗人的革命豪情,由自然之景描写转入抒发感情。

诗作的第四部分,诗人以“唉,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领起,连用几个假设,表达出诗人对现实、对自己的不满,“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这种岁月的重轭所制伏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的:骄傲、轻捷而不驯”。这脱口而出的诗句是诗人发自肺腑的心声!

第五部分在意义上延承第四部分,又有一些递进。因为对现实、对自己不满,所以诗人便祈求西风“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给予我“狂暴的精神”!“让我们合一”!吹起我枯死的思想,并把我的预言向世界传送: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诗作在诗人对革命与未来美好的展望中戛然而止,读罢令人卓立风发,倍受鼓舞!

在写作上,诗作以象征手法见长。狂暴的西风既是自然界的风,更是革命的风暴,诗人明写自然之风,本意却在呼唤、盼望革命的风暴,象征手法使西风这一意象更加饱满而意蕴深刻。此外,诗作各部分重复“哦,你听”,重章复唱,既为了引起读者的参与,又使作品表现出一种跳动的节奏感、韵律感!

Love\'s Philosophy爱的哲学 by Percy Byhe Shelley 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 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 河水又汇入海中, 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 ever天宇的轻风永远融有 With a sweet emotion; 一种甜蜜的感情;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 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 All things by a law devine万物由于自然律

In one another\'s being mingle--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 Why not I with thine? 何以你我却独异?

See the mountains ki high heaven你看高山在吻着碧空, And the waves clasp one another; 波浪也相互拥抱; No sister-flower would be forgiven谁曾见花儿彼此不容: If it disdain\'d its brother: 姊妹把兄弟轻蔑?

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 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 And the moonbeams ki the sea--月光在吻着海波: What are all these kiings worth, 但这些接吻又有何益, If thou ki not me? 要是你不肯吻我?

《爱的哲学》是雪莱于1819年发表的一首著名抒情诗。诗分为两个诗 节,每节有八个小句,排列成十六行。该诗呈隔行押韵,运用了比喻、反诘 等各种修辞手法,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雪莱的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来揭示自然界及人类共有的规律。诗人首先 以丰富的想象及朴素的文风对自然景物一小溪、河流、大海和风儿等进行描 述,归纳出万物都成双成对、互相融合的客观规律,然后把它推及人类的爱 情之上,指出爱情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感情。第二诗节诗人从对自然界的 描述过渡到人类之上,直指人类的爱情,鼓励相爱的人们不要害怕世俗的阻 力,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给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推荐第9篇:诗歌欣赏教案

诗歌欣赏教案 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 2.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人文素养。 3.了解诗歌常识。 第一课时

动静交错生意趣 目标:

了解古典诗歌动静交错产生丰富意趣的特点。 重点:

用重点字句切入的方法欣赏。 步骤:

一、引言

世界万物,有动有静,变化不尽。动和静,这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人的意识反映世界的动静,文学艺术表现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

静的艺术,如绘画,所用的物质手段是静止不动的。然而,高明的画家,却能暗示出对象的动态,给人以动感。画中之竹,静止不动,但因为画出了包孕着变化的瞬间,从这瞬间的姿态,可以想象得出那竹子正在暴风雨中摇动。

动的艺术,如音乐,所用的物质手段是连续运动的声音。但是,高明的音乐家通过那运动的声音也能暗示出对象的静态。几声鸟鸣、笛音,衬托出了山岭早晨的寂静;箫鼓数声,越发显出春江花月夜的宁静。

文学用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比起其他艺术来,有更自由的表现力,写景状物,动中见静,静中见动,动静交错,变化无穷。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典诗歌的动静交错的艺术。

二、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的欣赏

同学们,人在水中乘船行,放眼四周看动静,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看下面一首诗: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苏轼

我行日夜向江海,

枫叶芦花秋兴长。

平淮忽迷天远近,

青山久与船低昂。

这是苏轼三十六岁那年去杭州赴通判任,路过安徽,乘船出颍口,初见淮山,写下的在船上观山感受的诗。

分析作者怎样用动静交错的手法,使诗歌产生意趣的。 使诗歌产生意趣的重点字词是(久

低昂) 明确:

诗人在船上看淮山,烟雾迷濛,远近难辨。但是,那青山却象行船一样在高低起伏。这是诗人当时的真实感受。舟中看山,那山和船一起时低时昂。其实,青山并未低昂,而是船在水中起伏,人在船上也随之波动,看岸上青山似乎也在颠簸起伏。苏轼不少诗篇中都表现过类似的感受。

三、陈与义《襄邑道中》欣赏。

同一景物,诗人在不同场合去看它,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正好反映了诗人(主体)和景物(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变化。天上的云,时而飘动,时而停伫,这是客体在变动;观云之人,时而行走,时而静坐,主体也在活动,诗人的心境,更是变化多端。南北宋之交的陈与义曾几次写出观云的感受。

请看下面一首诗: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是诗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实感受。

分析作者怎样用动静交错的手法,使诗歌产生意趣的。

使诗歌产生意趣的重点字词是(飞花

云不动) 明确:

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榆堤两岸的景物,应似飞掠而过,此诗虽未写出,可由想象而得。然而,诗人注意的却是船上看云的感受:躺在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的

不同:花木在近处,看去似飞动;白云太离远,观者未觉动。可是,同一个陈与义在另一种场合下看那天上的云,却又象跟着归去的诗人在一起行走:

四、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欣赏

抓住景物之间相对运动而显示动静关系,表现诗人对动静的真实感受,这在古典诗词中甚为常见。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称赞这样的诗句乃“见道之言”,创造了“悟境”:“诗有见道之言,如梁元帝之‘不疑行舫往,惟看远树来’;庾肩吾之‘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两意相同,俱是悟境。”

把无生命的景物看作有生命,把静止不动的景物当成自动,这就是把诗人的心情移到景物本身。 请看下面一首诗: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春来。

让学生分析作者怎样用动静交错的手法,使诗歌产生意趣的。

使诗歌产生意趣的重点字词是(护田

排闼) 教师明确:

这是王安石为邻居杨德逢写的一首诗,“护田”和“排闼”生动地写出了水和山的动势:绿田被水围绕了,青山破门而入,把青翠送进了屋里。也是把无生命的静止不动的山和水写成有生命的活动的。但在古典诗词中,有更进一层的,把没有人情的景物写成富有人情,诗人把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品性移到景物,使无情者变得有情,亦有人意。

五、小结:

文学艺术中的写景状物,都是为了表情达意。写动写静,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动中见静,静中见动,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形成不同的意境。

推荐第10篇:诗歌欣赏 2

1.你是怎样理解龚自珍《咏史》诗的含义的 这是龚自珍1825年写的一首《咏史》,此诗虽名为咏史,实际上是讽议时事。龚自珍是清道光九年的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的官职,道光十九年因触犯时忌愤然辞官南归。作为杰出的思想家,龚自珍耳闻目睹了东南一带官场上的黑暗腐败,士林人物的苟安自保、良知泯灭,不禁生出无限的感慨,愤然写下了这首咏史诗。此诗以咏史为题,实则借古讽今,揭露清王朝政治的腐朽黑暗,并接触到当时社会最敏感的文字狱。尤其是最后两句,用田横及五百壮士坚持气节的精神,劝告学人士子,不要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2.分析丘逢甲《山村即目》的艺术特色。

答案: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就把山村晚秋的美景写得生动而形象。诗题“山村即目”,就是“在山村放眼观赏”的意思。可以说这是一首诗人即兴而作的咏景抒情诗。诗的

一、二两句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西边日照东边雨”的晴雨图。向西望,“一角西峰夕照中”,傍晚的斜阳笼罩着山峰一角,清新亮丽;往东看,“断云东岭雨濛濛”,乌云覆盖在东岭上空,细雨蒙蒙。西峰夕照、东岭云雨,因为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首二句诗化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的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但丘逢甲并非简单地化用或蹈袭;刘诗借景布兴,而丘诗却是即景描绘秋之美。 诗的前两句,侧重写山中的气候之奇;但“东边日出西边雨”或“西边日落东边雨”的天气夏秋两季都可能出现,故仍不能表现出这样的美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第三句诗“林枫欲老柿将熟”,诗人看到眼前火红的枫林和柿林,心胸为之一振:妙哉!

3.你是怎样理解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的思想内涵的?

答案:这是康有为第一次上书为顽固派所阻出都抒怀之作。面对国势阽危、壮志受挫的现实,他没有自馁,而以天龙为骑,万灵为仪卫,独立高山之上,抚剑长号,千山风雨都以呼啸与他呼应。在雄浑的意象中,有一个自负可以呼唤风云、旋转乾坤的高大的诗人形象在。富有现实感,充满忧国伤时之情。 康有为的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重在抒发主观感受,而在抒情写怀中,高视阔步,气魄宏伟,感情奔放,艺术上又出以雄奇的想象,瑰丽的语言,磅礴的意象,有一种雄奇壮丽的美。所以梁启超说他的诗“元气淋漓,卓然称大家”(《清代学术概论》三十一),汪国垣也说其诗“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光宣诗坛点将录》),颇有屈原、龚自珍的影响。) 前四句诗人继承屈原忧国忧民、矢志报国的传统,抒发自己志趣高远、立志报国之情。“怀抱”句写自己追求理想,“纵横”句反衬现实世界却被“雾千重”包围。诗人“独立”飞来峰,理想远大,现实却仍黑暗,怎么办呢?在这国家危亡的时刻,四海之内谁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呢?“眼中战国成争鹿”,这是“雾千里”的注解,原来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华,“争鹿”中华。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形成了“纵横宙合雾千重”的局面。诗人用“眼中”,表示自己亲眼所见,切身感受。诗人呼唤人才,慷慨救世,也暗含自己要成为诸葛亮,奋起救国之意。自己抚剑长啸,回归故里,将在千山风雨中舞宝剑,聚人才,再图变法之路。 诗人从想象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又描写眼前情景。诗人写“归去”,实是述志向;“啸青锋”是虚写,志在表达将筹划变法的实意。 诗人创造了一个乘天龙、随众神、怀芳草、求美人的境界,似有神仙之意,实是追求屈原《离骚》之境,表达了屈原般的忧患意识,为全诗定了爱国救国的基调。面对“宙合雾千重”“战国成争鹿”的国家危亡局面,自己呼唤人才,长剑怒号,在“千山风雨”中寻求救国之道。诗人想象丰富.意境深远.感情强烈,表达了忧患意识和救国之情。

4.分析林则徐《塞外杂咏》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答案:1840年,英军入侵天津海口,清政府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谈判,并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随后充军伊梨(今新疆)。《塞外杂咏》即林则徐充军途中,见天山风貌有感而发。诗从写景入手,天山雪峰,数以万计,笏一般陡峭,玉一般洁白,它们导我西行,一路上与我为伴、互慰寂寥。诗中所谓的“寂寥”,不仅是林则徐在充军途中的寂寞,更是他在政治立场上的孤独。空有杀敌报国的拳拳忠心,却得不到朝廷理会,其中的“寂寥”,可谓刻骨铭心。悲愤之极,又无可奈何,只有喧泄于长笑之中。“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这首诗,充分表现诗人对当时腐朽政治的痛心和不满。

5.你是怎样理解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诗的思想内涵的。

答案:这首诗在写长江之景时寄寓了一种恢阔、昂扬情调,表现出雄心勃勃的革命气派。 这是诗人于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头,到广东从事革命活动,描写沿途看到的海中壮观景色。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古人称鬼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民间一直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莲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莲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目莲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汝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倒悬之苦。”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脱离苦海。扯远了,诗中的“胥涛”典出:吴王欲杀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嘱咐儿子把他的头悬于吴门,把他的尸体投入钱塘江,以便他能乘潮来看吴国的灭亡;此处暗指清朝即将灭亡。

6. 答案: 这首诗作于道光四年(1824)

诗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7.简析梁启超《太平洋遇雨》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答案:1.揭露了腐朽的晚清政府和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抒发了流亡海外的愤慨,洋溢着激越的爱国热情;现实的严酷并不能浇灭热血青年理想的火焰。起两句便用雄健的笔力描绘了太平洋风雨的壮阔,第三笔锋一转,虽然有着惊涛骇浪,却不能淘尽自己这样的仁人志士,第四更是用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笔调,为自己的被迫流亡壮行。

2、这是梁在1903年去美国旅行时在太平洋上所作。他把戊戌变法前后自己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比作风浪对自己的淘洗磨炼。用语虽出苏轼,但命意却大不相同。

8.简析谭嗣同《有感一章》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答案:《有感一章》可以说是谭嗣同缘事感发,与万民同悲的一首小诗,在这一七绝中,充分地流露了谭嗣同热爱人民的博大胸怀,也充分地表现出中国万代爱国文人所特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此诗写于光绪二十二看(1896)春。而1895年春天,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整个中国都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民族危机。谭嗣同正是有感于这一悲惨的主权旁落、国土沦丧的事件,怀着悲愤填膺彷徨无助的心情和满腹爱国救民的忧伤,挥毫便写下了这首诗。 对于一位爱国爱民的青年志士而言,即使眼下面对的是和风万里的春天,心中亦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同样是在春天发生的国家人民所蒙受的耻辱。因而,谭嗣同在诗的首句便写道: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抵消得了春天里

产生的愁绪。当然,诗中的“春愁”并不是人们想当然的那种封建文人雅士所滥用的风花雪月之愁情,亦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强作愁的感时伤春的愁绪。而“春愁”在此处指的是诗人对国事的苦闷、忧虑。它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突破了个人情感受的忧国忧民之情,正因为诗人心中积蓄着太多太多无法排解的情绪,而如此深广的忧愤却处处受到腐朽落后的清政府的限制和压抑,故而,诗人在第二句中亦只能够向着苍天“一哭休”了。正如陈嵩岳先生所说的:“哭出了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追求真理的志向和与邪恶势力誓不两立的斗争精神。”从这两句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以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真挚地把郁积在诗人心中难 以排解的忧思和悲愤渲泄出来。

谭嗣同《有感一章》

这首诗写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时,1896年春。作者对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感到极度的愤慨,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激愤和苦闷。作者也抒发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中国主权,倾吞中国宝贵资源的强盗行为表示愤慨。作者非常担心,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中国人将成为一个亡国奴。

9.分析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答案: 内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国 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思想感情:

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⒈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不忘报国情怀,后人也常用来比喻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句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3.诗人如何写出辞官离京时的愁绪的?下笔一个“浩荡”, 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4.为什么说“吟鞭东指”“即天涯”?答:因为在诗人看来,这次离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出了城门,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前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5.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三四两句运用比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6.诗人辞官离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是怎样的? 答:既有解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不甘自弃,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0.你是怎样理解如下三首诗中“落花”意象的含义的?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墨感玉皇恩。”(《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西郊落花歌》)

答案: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

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西郊落花歌》是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龚自珍运笔有如鬼斧神工,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璀璨的画面,绚丽而斑斓的色彩,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他一反传统对落花的倾注深情、极致赞美,正是诗人对新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的个性意识的流露。而这一切,又被艺术地、诗化地表现出来,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丘逢甲《无夕无月》

这首诗写在汕头。作者在元宵月圆之夜眺望台湾、思念台湾时写下的。作者离开台湾三年,无时无刻不思念台湾,把台湾看成自己的真正的故乡,寄托真正的思乡之情。作者将台湾作为家乡,但有家不能回,非常痛恨清政府,也非常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只能在梦中回到台湾故乡,略解寄托思乡之情。作者通过寄托思乡之情,进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将台湾视为中国不可分割、侵犯的。寄托的过程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情和报国无门的遗憾心情。

何绍基《春江》

作者游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家乡之后回到家乡所写的赞美家乡美丽景色的诗。作者仔细地比较家乡与他乡的风光之后,倍感家乡的景物是无与伦比和无比亲切的。作者把自己家乡看做是自己心灵和精神的寄托。在自己的家乡美丽景色当中可找到真正的心灵安慰,能将自己所遭遇到的仕途挫折和人生苦闷一分而空,从新回到平静、优美、祥和的心理状态和人生状态。作者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描绘自己家乡的美景,以此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用听觉(歌)、视觉(烟、风)、体觉(船)、联想(春江)。

蒋智由《有感》

作者综合考察了古今中外的历史,而发出的对于祖国命运的深深忧虑。长期以来,我国受到东西方列强的残暴侵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抵抗不力,频频割地赔款,卖国求荣,使得整个国家和国民受到巨大的侮辱。清政府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反而对内施行高压政策压制广大国民的反抗,使得不愿甘当牛马的热血青年报国无门,不能为国家报仇雪恨,使得英雄赍志以殁(无用武之地)。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作者本人在国家存亡之关头阅读《陆放翁集》有感而发的诗篇。作者对于中国的现实和国际困境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认为清政府应该抵抗外侮,保卫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同时也要允许广大国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救国运动当中去。让国民英雄有用武之地。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广大爱国民众,都是积极地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当中去的。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味地压制、打击,使得他们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爱国热情,但心中游荡着爱国激情。

10.封建社会文学思想的延续与变化 宋诗派--同光体、湘乡派(桐城派)、刘熙载《艺概》

11.鸦片战争时期进步的文学思想以及走向

太平天国文学思想、以龚自珍为代表的爱国诗人的文学思想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学思想及其文学革新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领袖--梁启超,代表人物: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丘逢甲、严复、裘廷梁、李伯元、吴趼人 1899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梁启超《夏威夷游记》 新派诗、白话诗

经世致用散文、桐城派中兴和湘乡派散文、早期维新派的散文改革、新文体、早期白话文、报告文学 1902年,小说界革命,梁启超《论小说与群众之关系》

鸦片战争前后小说发展趋向:侠义公案小说、狭邪小说、讲史和言情小说

新体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洪秀全演义》、鸳鸯蝴蝶派小说、鲁迅早期小说及其他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1909年11月13日,南社成立 《二十世纪大舞台》 1840-1899年,传奇杂剧衰落、地方戏兴起,京剧 1899-1919年,戏剧改良运动,主要社团

文明戏(早期话剧)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创始人方苞,提出“义法”理论,主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集大成,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从康熙时一直绵延到清末;地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对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

乾隆1736-1795 嘉庆1796-1820 道光1821-1850 咸丰1851-1861 同治1862-1874 光绪1875-1908 宣统1909-1911

第11篇:诗歌欣赏专题

诗歌欣赏专题(一)

(一)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释】①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 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三)秋霁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1.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

2.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

(四)闻洮西捷报

苏轼 ②③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

④⑤⑥

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

⑦⑧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⑨⑩

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①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樵夫词 [清] 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 、。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六)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

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

(七)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诗文,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

(八)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 【注释】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1.从这首诗

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

节。(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九)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2分)

2.请简要赏析本诗末句中的“醉”字。(2分)

(十)(4分)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注释】①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1.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诗中“

”是“中秋”,“

”是“月”。(填入诗句中的词语)(2分)

2.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2分)

(十一)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释】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1分)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3分)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十二)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①②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小儿“侧坐莓苔”有何作用。(2分)

2.诗中“遥招手”者是谁?为何“遥招手”?(2分)

(十三)(4分)

春水生 杜甫

其 一

②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眼俱明!

其 二 ③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②汝曹:你们,指水鸟。③禁当:阻挡、拦挡。

1.诗题为“春水生”,这两首诗写出了春水什么特点?(2分)

2.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别加以分析。(2分)

(十四)崆峒 [清] 谭嗣同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拏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注释】①此诗写于1889年,当时的清政府腐败不堪,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崆峒,山名,在甘肃平凉西。②拏(ná):执持。

1.此诗想象奇特,从形、神两个方面描绘出崆峒山

、的特点。(各填一个词语)(2分)

2.尾联意蕴深刻,谈谈你的理解。(3分)

(十五)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水国:水乡。 ②离梦:离人的梦。

1.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 ”一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凄冷。(2分)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中“杳”的理解。(3分)

(十六)雨晴 [唐]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2分)

2.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2分)

(十七)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2分)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十八)岁暮道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2.“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句中诗人因什么而“愧”?

(十九)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桔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C.第

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二十)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辛夷,木兰树的花。

1.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二十一)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十二)山房春事(其二)

[唐]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二十三)点绛唇

陆游

②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③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2.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二十四)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现的画面。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十五)兰

[明] 徐 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释】①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②秉,量词。束,把。 1.①诗中的“兰”比喻

,“野香”比喻

;②兰 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二十六)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描绘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天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第12篇:舒婷诗歌欣赏

舒婷诗歌欣赏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了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赏析:《神女峰》是诗人面对神女峰时的心灵颤栗、痛苦思索和爱情宣言。

诗人从对神女峰的瞩望中想到的是神女峰所包蕴的悲剧性——中国古代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节烈思想对妇女尊严、人格和生命要求的漠视。

“各色花帕”意味着许多人人漠然的将神女峰视为风景,感受不到神女的痛苦,这使独醒的诗人心痛。正是意识到了神女峰所包蕴的这种悲剧性,她的手从“挥舞的各色花帕” 中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内心如江涛翻涌不息。

人为什么而活着? 是某种抽象的本质重要,还是生命更可贵? 代代相传的神女真的幸福吗?诗人在困惑中思考,在沉思中作了回答为了某种遥不可及的东西,神女错过了眼前的“春江月明”,错过了鲜活的人生。

诗人从对神女苦痛的真切感受与同情中,感受到了一种愤怒。在愤怒中,她开始“煽动新的背叛”,背叛漠视女性生命的各种伦理道德,向人们灌输一种新的爱情观念。

诗人以女性对生命的敏锐,感受到了千百年来神女所承受的男权文化的重压,神女无法言说的精神上、情感上的折磨,表达对真实爱情的渴望。

神女峰作为旅游景点,人们司空见惯,但诗人却能从美丽的梦读出美丽的忧伤,引发诗情。抒情方式看似柔和、委婉,实则刚毅,特别是最后的爱情宣言,显示了诗人诀别于传统道德与世俗庸而关注人性的毅然。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双桅船》可视为《致橡树》的姊妹篇,亦是书写一种以人格自由、独立为前提的理想爱情。

诗人以双桅船自喻,船的天职是航行,可船尚未真正起行便受挫,“雾打湿了我的双翼”,“雾”在这里曾经象征有过的政治气候,它“打湿”了“我”的理想的双翼,使我搁浅于岸边,这句话概括了十年浩劫对一代青年人理想的摧残。“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风可理解为时代之风或永恒的时间之风,它使诗人焦虑不安,不敢再迟疑,表现了诗人没有因挫折而消沉,她要重新启航。

“岸”永远与“我”相伴,给我以休息与慰藉,对于我来说,她是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我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岸啊,心爱的岸”。“岸”在这里转换成了“我”心爱的恋人,在“我”的由“昨天、今天、明天”所构成的人生旅途中,她永远的相随,不断地与我告别和相遇。“告别”意味着不因相爱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独立性,“相遇”表明一种情投意合,一种情感和精神的相依。

缘何不断分离、不断相遇呢?诗人认为:“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前一句的“一场风暴”,可读解为已经过去的十年浩劫,“一盏灯”则是你我之间的爱情,爱情使我们在浩劫风暴中相互支持;后一句的“一场风暴、另一盏灯”则指十年*后的思想解放和人的觉醒风暴,她象一盏明灯照亮了你、我,使我们意识到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自我独立性,意识到人格的独立与尊严是爱情的重要基础,觉醒的人还应该承担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再分东西。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是点睛之笔, 借船和岸的关系对你我独特的依存关系作了哲理性表述:不管我航行多远,你永远在我心里,像一盏灯照亮我的航程;我永远在你的视线里,感受到你的注目与呵护,彼此独立而又心心相印。这就是世人所追求的理想的现代爱情。

第13篇:外国诗歌欣赏

导语: 诗歌之美,不论国度,超越语言,不经意间就触动心房。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外国诗歌欣赏范文。欢迎阅读!

外国经典诗歌1

英雄 THE HERO

MOTHER, let us imagine we are travelling, andpaing through a strange and dangerous country.

妈妈,让我们想象我们正在旅行,经过一个陌生而危险的国土。

You are riding in a palanquin and I am trotting byyou on a red horse.

你坐在一顶轿子里,我骑着一匹红马,在你旁边跑着。

It is evening and the sun goes down.The waste of Joradighi lies wan and grey before us.Theland is desolate and barren.

是黄昏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约拉地希的荒地疲乏而灰暗地展开在我们面前,大地是凄凉而荒芜的。

You are frightened and thinking--\"I know not where we have come to.\"

你害怕了,想道——“我不知道我们到了什么地方了。”

I say to you, \"Mother, do not be afraid.\"

我对你说道:“妈妈,不要害怕。”

The meadow is prickly with spiky gra, and through it runs a narrow broken path.

草地上刺蓬蓬地长着针尖似的草,一条狭而崎岖的小道通过这块草地。

There are no cattle to be seen in the wide field; they have gone to their village stalls.

在这片广大的地面上看不见一只牛;它们已经回到它们村里的牛棚去了。

It grows dark and dim on the land and sky, and we cannot tell where we are going.

天色黑了下来,大地和天空都显得朦朦胧胧的,而我们不能说出我们正走向什么所在。

Suddenly you call me and ask me in a whisper, \"What light is that near the bank?\"

突然间,你叫我,悄悄地问我道:“靠近河岸的是什么火光呀?”

Just then there bursts out a fearful yell, and figures come running towards us.

正在那个时候,一阵可怕的呐喊声爆发了,好些人影子向我们跑过来。

You sit crouched in your palanquin and repeat the names of the gods in prayer.

你蹲坐在你的轿子里,嘴里反复地祷念着神的名字。

The bearers, shaking in terror, hide themselves in the thorny bush.

轿夫们,怕得发抖,躲藏在荆棘丛中。

I shout to you, \"Don\'t be afraid, mother.I am here.\"

我向你喊道:“不要害怕,妈妈,有我在这里。”

With long sticks in their hands and hair all wild about their heads, they come nearer and nearer.

他们手里执着长棒,头发披散着,越走越近了。

I shout, \"Have a care! you villains! One step more and you are dead men.\"

我喊道:“要当心!你们这些坏蛋!再向前走一步,你们就要送命了。”

They give another terrible yell and rush forward.

他们又发出一阵可怕的呐喊声,向前冲过来。

You clutch my hand and say, \"Dear boy, for heaven\'s sake, keep away from them.\"

你抓住我的手,说道:“好孩子,看在上天面上,躲开他们罢。”

I say, \"Mother, just you watch me.\"

我说道:“妈妈,你瞧我的。”

Then I spur my horse for a wild gallop, and my sword and buckler clash against each other.

于是我刺策着我的马匹,猛奔过去,我的剑和盾彼此碰着作响。

The fight becomes so fearful, mother, that it would give you a cold shudder could you see itfrom your palanquin.

这一场战斗是那么激烈,妈妈,如果你从轿子里看得见的话,你一定会发冷战的。

Many of them fly, and a great number are cut to pieces.

他们之中,许多人逃走了,还有好些人被砍杀了。

I know you are thinking, sitting all by yourself, that your boy must be dead by this time.

我知道你那时独自坐在那里,心里正在想着,你的孩子这时候一定已经死了。

But I come to you all stained with blood, and say, \"Mother, the fight is over now.\"

但是我跑到你的跟前,浑身溅满了鲜血,说道:“妈妈,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

You come out and ki me, preing me to your heart, and you say to yourself,

你从轿子里走出来,吻着我,把我搂在你的心头,你自言自语地说道:

\"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if I hadn\'t my boy to escort me.\"

“如果我没有我的孩子护送我,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A thousand usele things happen day after day, and why couldn\'t such a thing come true bychance?

一千件无聊的事天天在发生,为什么这样一件事不能够偶然实现呢?

It would be like a story in a book.

这很像一本书里的一个故事。

My brother would say, \"Is it poible? I always thought he was so delicate!\"

我的哥哥要说道:“这是可能的事么?我老是在想,他是那么嫩弱呢!”

Our village people would all say in amazement, \"Was it not lucky that the boy was with hismother?\"

我们村里的人们都要惊讶地说道:“这孩子正和他妈妈在一起,这不是很幸运么?”

外国经典诗歌2

告别 THE END

IT is time for me to go, mother; I am going.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When in the paling darkne of the lonely dawn youstretch out your arms for your baby in the bed, Ishall say, \"Baby is not there!\"--mother, I am going.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I shall become a delicate draught of air and care you; and I shall be ripples in the waterwhen you bathe, and ki you and ki you again.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In the gusty night when the rain patters on the leaves you will hear my whisper in your bed,and my laughter will flash with the lightning through the open window into your room.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If you lie awake, thinking of your baby till late into the night, I shall sing to you from the stars, \"Sleep mother, sleep.\"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On the straying moonbeams I shall steal over your bed, and lie upon your bosom while yousleep.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I shall become a dream, and through the little opening of your eyelids I shall slip into thedepths of your sleep; and when you wake up and look round startled, like a twinkling firefly Ishall flit out into the darkne.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地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When, on the great festival of puja, the neighbours\' children come and play about the house, Ishall melt into the music of the flute and throb in your heart all day.

当普耶节日,邻舍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价在你心头震荡。

Dear auntie will come with puja-presents and will ask, \"Where is our baby, sister? Mother, youwill tell her softly, \"He is in the pupils of my eyes, he is in my body and in my soul.\"

亲爱的阿姨带了普耶礼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要 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第14篇:远方诗歌欣赏

背上行李,在父母、老婆和孩子的泪花中缓缓离去

为了生活,只好把亲情寄托在远去的脚步中带走

我们读懂了当下的社会,同时也弄清楚了自己

在大城市的人流与车流中,我们像狗一样四处流浪

我们住在城乡结合部的潮房里

没有阳光,没有像样的床,更没有娱乐的电器

只有一个灯影,伴着刺鼻的霉味若隐若现

我们如同生活在山洞里面的兽

我们的菜

一碗清汤半碗盐,偶尔飘着几片青菜叶

平常,找不到几滴油花,更不要说是肉

走过饭馆,总有一股飘香,那是我们最美的奢求

我们也深爱着名车、名表与名媛

可是,那些奢华的追求过于遥远,权当是个安慰罢了

现实说,沙子、水泥与砖头才是我们的最爱

站在城市的立交桥上,我们的目光消失在路的远方

年复一年,我们重复着沉重的劳作

我们将劳动转化成楼房、地铁、高速路……

只有到了年底,并且老板没有跑路,我们才可以拿到一点微薄的收入

而后,踏上回家的路。一代又一代。

第15篇:桃花庵诗歌欣赏

展转难眠的夜牵动我的思念,

那河畔边洗衣的姑娘浮现我的眼前,

当我策马扬鞭走过她身边,

那风中美丽的青丝如瀑布在飞溅,

我瞬间的好奇驻了马奔腾的蹄。

牵马到河边饮水是为了搭讪,

“姑娘,这是那里?”

她那杏仁的眼在桃花中璀璨,

羞涩的低着头:“这是桃花庵”

“桃花庵?咋不见桃花现。”

犹豫里斜我一眼弯腰把活干,

就这一眼似万箭都穿在我心间,

全身电击的颤如醉酒了三年,

我记下这时刻天天来寻见。

“其实你就如桃花的粉艳!”

温馨的笑脸里我们把手牵,

扶她上马去骑练还帮她提衣篮,

从此河水没清过洒的都是我们的笑艳,

从此绿阴不再孤独种的都是爱的甘甜。

那天去她家提亲大黄狗把我嫌,

“家里没楼房,地里缺粮仓。”

“是呀,一亩三分地刚能饱肚皮,

三间破瓦房还是爷爷修建的啦。”

她说“她不嫌”,却难过父毌关,

这个我理解农村都这样,

立下五年约,我出外闯天下,

挣下彩礼钱再把楼房建。

己出外两年半微信里互问安。

早披晨辉夜穿霓裳只为把钱赚,

心里有姑娘再苦也情愿,

工地上的泥和砖都亲似我的娘。

“多一份付出就多一份收获,”

这付出是给我未来的新娘,

只盼早一天完成梦想,

牵着亲爱的姑娘欢欢乐乐入洞房。

第16篇:《选择》诗歌欣赏

《选择》诗歌欣赏

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会放弃高高在上,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会放弃奔流到海,

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听听农民伯伯喜悦的笑声,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株灵芝,

我会放弃长命百岁,

我选择化为一滴滴药汤灌入人口中。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位康复病人的笑脸,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块矿石,

我会放弃平静安逸,

我选择熔入炉中化为滚烫的钢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一座座的高楼大厦,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只白鸽,

我会放弃自由嬉戏,

我选择永不停息地把橄榄枝衔到

战争的国度。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饱受战争痛苦的儿童

正在快乐地玩耍,

那,就是我的答案。

人生,是一篇做不完的选择题,

向前?向后?往左?往右?

如果你已迷失方向,瞧瞧你心灵中

的真、善、美吧,

那,就是你的答案。

第17篇:生日诗歌欣赏

生日诗歌欣赏

一、六月

我从远方赶来撒下十九朵花瓣

点燃十九根蜡烛顺流而去十九只小船满载星辰与霞光 向你走去!

二、今日

月华衣你以华裳光衬你以光泽一渠芙蓉 轻笑如你的眼眸

如你的肌肤如你清澈的心灵拾万点诗句 截万点鸟鸣在今夜

零辰零点我祝福恰好抵达的时刻。

三、

也许是甜蜜浪漫也许会呼朋引伴你的身边不需要我陪伴

心情是比黑夜还黑的暗想象远方的你穿一身温柔的蓝静静的唱起那首祝福的歌努力让声音不要颤

但愿你会笑的灿烂但愿幸福不会变淡你的快乐就是我要的最好答案

四、

淡淡的粉色的蔷薇 深红的芬芳的玫瑰

每一枝花都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远方的你还好吗? 在这个特别是日子 祝你生日快乐!

五、

请原谅我的一路沉默

我只想把祝福修剪成X月X日黎明时的第一缕曙光不管你有没有醒来都暖暖的挂在你的窗口

六、我知道

有很多朋友的祝福伴随了今晨的朝阳 我要以迟到的方式 把愿许给今晚的星光 让流星

传达给你一句话 “君君,生日快乐”

七、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 燃起一根蜡烛 让祝福, 飘进你的耳畔

让美丽, 留驻你的心间 让笑靥, 挂在你的脸上 让幸福, 在你眉眼里漫延 让喜悦, 涌向你的窗前

八、

今天是你的生日 在遥远的地方祝福你 问候, 是最动听的语言 牵挂, 是最真挚的心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内心和你一样的欢悦 友情的背景, 永远是春天

九、

今天是你的生日 叶儿轻轻地摇曳 唱一曲, 不老的生日歌 愿平安快乐, 刻刻跟随着你 愿吉祥如意, 时时萦绕着你 愿健康幸福, 日日陪伴着你 祝你生日快乐, 幸福永远......

第18篇:醒悟诗歌欣赏

用生命解读一生

学着用禅心看空一切!

/

记不得哪人说过

人,走着走着

就淡了、就忘了、就结束了

也许真是这样

人生总在有和没有之间

矛盾着、演化着、归一着

其实,六字真言才是镜子

/

花开了是美色

心开了才是蓝天

风吹走的是飘荡

人带走的是流年

/

月亮弯的时候,思念就圆了

花开花落都是缘分

生活就是变脸的小丑 ,千变万化

而眼泪永远是纳木错的湖水

是咸的

/

明媚在春光下睁开眼睛

绽放的花开也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美丽

有谁知道

藏在纷落的花瓣下的脚印

述说着怎样的悲欢离合

/

爱会伴随承诺

但兑现的往往是谎言

大悲之后,不一定会坠入深渊

幸运有时真会在地狱里重生

/

相守就一定像一对鹦鹉

致死一生

能白头偕老的是心灵的相通

绿红误情感

草木皆有情

当结伴为的是占有的时候

一定会缘去楼空

/

一树菩提,开一季花梦

采一朵莲花

洗净世俗的心境

该来的一定会来

要走的谁也留不住

何必在意人生的纷纷落落

有和没有皆是空

第19篇:诗歌欣赏领悟

故乡的木樨花开得正艳,

乡愁在没有你的夜晚也如火如荼,

那么多人看不懂。

你的隐遁,

我的缄默,

带上书本,在春暖的日子与你去流浪,

如果没有一室灯火可温暖潮湿的爱情。

如果相忘于江湖是最后的结局,

请你告诉我,

你早已不爱我,

反复纠缠的记忆。

在睁眼闭眼间木然流逝,

而从冰封挣脱的悲伤,

吞噬着奄奄一息的倔强,

我再看不见你心疼的眼神,

你也听不见我心碎的落地声,

请不要让我崩溃。

我不想清醒数着回忆从前的你我,

我只想岁月可待回首,

待白雪纷飞,

你我也能携手共白头。

离开我,我只想知道,

缘起缘落,你是否早已看透,

世间烦忧,你是否抛之脑后。

夜风冷冷,

发出的呜呜,

仿佛也是可怜我这一夜的心颤,

没有实现的重逢,

没有归期的远方,

你说,没有你,哪里是天长地久。

我们是否都领悟得太迟,,

爱与被爱 ,我们同样恐惧

得到与失去,你我都还在掂量,

都想掏尽彼此仅存的一点慰藉。

都想防御某天突然而降的破碎,

我想是我错了,

我忽略了爱情的本性,

我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后来,我一遍一遍听领悟。

听到月光漫上窗台,

听到乡愁如水凉,

请你告诉我,

你是否早已不爱我。

第20篇:英文诗歌欣赏

The Lamb 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 小羊羔谁创造了你

Dost thou know who made thee? 你可知道谁创造了你

Gave thee life, and bid thee feed 给你生命,哺育着你

By the stream and o\'er the mead; 在溪流旁,在青草地

Gave thee clothing of delight, 给你穿上好看的衣裳

Softest clothing, woolly, bright; 最软的衣裳毛茸茸多漂亮;

Gave thee such a tender voice, 给你这样温柔的声音,

Making all the vales rejoice? 让所有的山谷都开心;

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 小羔羊谁创造了你

Dost thou know who made thee? 你可知道谁创造了你;

Little lamb, I\'ll tell thee, 小羔羊我要告诉你,

Little lamb, I\'ll tell thee: 小羔羊我要告诉你;

He is called by thy name, 他的名字跟你的一样,

For He calls Himself a Lamb.他也称他自己是羔羊; He is meek, and He is mild; 他又温顺又和蔼,

He became a little child.他变成了一个小小孩

I a child, and thou a lamb, 我是个小孩你是羔羊

We are called by His name.咱俩的名字跟他一样。

Little lamb, God ble thee! 小羔羊上帝保佑你

Little lamb, God ble thee! 小羔羊上帝保佑你。

布莱克在《天真之歌》这部诗集里,用孩子般天真的眼光来看待人生,整部作品展示了一个充满博爱、仁慈、怜悯和欢乐的世界,选篇《羔羊》就是其中的一首。全诗短短20行,却把羔羊温柔而敦厚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不过,该诗还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对羔羊的温驯与善良的描写,旨在表达自己对生活与自然的一种感受和对宇宙和谐的领悟与向往。他赞美的不仅仅是那头温驯的羔羊,而且还是那种能缔造羔羊的神秘力量。这里上帝、耶稣和羔羊连成了一体。 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休恋那丽日当空,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转眼会云雾迷蒙。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休叹那百花飘零,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 Nor lose poe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你的美貌亦毫发无损。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这诗就将不朽,永葆你的芳颜。 Sonnet 60 Like as the waves make towards the pebbled shore, 像波浪滔滔不息地滚向沙滩:

So do our minutes hasten to their end; 我们的光阴息息奔赴着终点;

Each changing place with that which goes before, 后浪和前浪不断地循环替换, In sequent toil all forwards do contend.前推后拥,一个个在奋勇争先。 Nativity, once in the main of light, 生辰,一度涌现于光明的金海,

Crawls to maturity, wherewith being crown\'d, 爬行到壮年,然后,既登上极顶, Crooked elipses \'gainst his glory fight, 凶冥的日蚀便遮没它的光彩,

And Time that gave doth now his gift confound.时光又撕毁了它从前的赠品。 Time doth transfix the flourish set on youth时光戳破了青春颊上的光艳, And delves the parallels in beauty\'s brow, 在美的前额挖下深陷的战壕, Feeds on the rarities of nature\'s truth, 自然的至珍都被它肆意狂喊,

And nothing stands but for his scythe to mow: 一切挺立的都难逃它的镰刀: And yet to times in hope my verse shall stand, 可是我的诗未来将屹立千古, Praising thy worth, despite his cruel hand.歌颂你的美德,不管它多残酷!

Remember Remember me when I am gone away,记着我吧

Gone far away into the silent land;记着我吧,当我离你而去

When you can no more hold me by the hand,去到遥远的地方一片寂静

Nor I half turn to go, yet turning stay.那时你再不能把我的手拉紧

Remember me when no more day by day那时你再不能把我的手拉紧

You tell me of our future that you plann\'d 我也不能转身要走却又迟疑。

Only remember me; you understand 记着我吧,当你再不能天天

It will be late to counsel then or pray告诉我你为咱俩设计的未来;

Yet if you should forget me for a while只要你还记着我;你也明白

And afterwards remember, do not grieve;那时商量或祈祷都为时已晚。

For if the darkne and corruption leave 但你若想要暂时将我忘掉,

A vestige of the thoughts that once I had, 然后再把我记起,也不必忧伤

Better by far you should forget and smile因为在那黑暗和腐朽之乡,

若尚能留下些许我过去的思绪,

我但愿你能将我忘记而微笑, 也远远胜似你伤心地把我记起。

Than that you should remember and be sad.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威斯敏斯特桥上

by William Wordsworth

Earth has not anything to show more fair: 大地再没有比这儿更美的风貌: Dull would he be of soul who could pa by若有谁,对如此壮丽动人的景物 A sight so touching in its majesty: 竟无动于衷,那才是灵魂麻木:

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瞧这座城市,像披上一领新袍, The beauty of the morning; silent, bare, 披上了明艳的晨光;环顾周遭:

Ships, towers, domes, theatres, and temples lie船舶,尖塔,剧院,教堂,华屋, Open unto the fields, and to the sky; 都寂然、坦然,向郊野、向天穹赤露, All bright and glittering in the smokele air.在烟尘未染的大气里粲然闪耀 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旭日金挥洒布于峡谷山陵,

In his first splendour, valley, rock, or hill; 也不比这片晨光更为奇丽; Ne\'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我何尝见过、感受过这深沉的宁静! 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河上徐流,由着自己的心意; 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上帝呵!千门万户都沉睡未醒,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这整个宏大的心脏仍然在歇息! 据华兹华斯本人说,这首诗写于1802年9月3日,那天他和妹妹多萝西一起动身从伦敦去法国多佛,在马车中写下了这首诗。

华兹华斯此行前往多佛,实为会见其前情人Annette Vallon 以及两人的私生女Caroline。华兹华斯最后一次见到Annette Vallon是在1791年,当时,他本已向其求婚,但是最后迫于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的形势,华兹华斯不得不回到英国,两人因此分离。1802年,英法两国签订了和平条约(Peace of Amiens),两国间的往来重新开通。但是时隔十数年,此时的华兹华斯已经爱上了儿时的好友Mary Hutchinson,并希望与其结婚。所以,他此行其实意在就其对Annette 和Caroline的责任上达成双方协议,以解脱良心上的重负。

当时,他们搭乘的马车停在了威斯敏斯特桥上,伦敦的景象使诗人惊呆了。虽然,当时的伦敦已基本失去了自然的色彩,而完全成了一个“人造”城市,虽然工业革命使得伦敦地方肮脏,穷苦人民更是水生火热,但是,这座城市在黎明时分显现的美景依然深深地震撼了诗人的心灵。多萝西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早晨5点到6点之间离开伦敦。美丽的早晨。当马车驶过威斯敏斯特桥时,城市、圣保罗大教堂和停泊着船只的泰晤士河,组成了一幅辉煌的画面。房屋绵延伸展,没有尘雾缠绕。朝阳是那么灿烂、纯净,似乎是一幅纯净的大自然的壮观。” 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我心雀跃

by William Wordsworth 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 A rainbow in the sky; 心儿就激烈地跳动

So was it when my life began; 我年幼的时候就是这样, I so is it now I am a man; 现在成人之后还是这样

So be it when I shall grow old, 但愿到年老时依然这样 Or let me die! 要不,就让我死亡!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儿童既然是成人的爸爸 And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我就能希望天然的敬爱

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把我的一生贯穿在一块。 诗歌赏析

3 圣经创世纪第九章记载,上帝因人类堕落败坏,以洪水灭绝人类后(独留义人诺亚),上帝与诺亚(代表人类)立下永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上帝将彩虹放在云彩中,作为立永约的记号。因此彩虹可说是美丽与信实的象征。

华兹华斯从小在秀丽的英国湖区成长,受大自然蕴育,纯净心灵很容易受大自然触动。这首短诗是他32岁作品,以彩虹为意象。第1-4行叙述从小到现在(已成年),看到彩虹时雀跃的情感;第4-6行连续以So was it、So is it、So be it的重覆语法来强调、凸显这种情感;第6行更以短促的四音节句子,作情感转折,表现希望此情能长存到老,否则宁愿死的心境;第7行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是本诗的诗眼,暗示2种含意,一是从人的童年可以预示成年后的性情,一是小孩纯真的心灵,反而是大人的父亲(小孩启示大人如何感应大自然);8-9行对未来并无把握是否能保有纯净天真的心(看到彩虹的雀跃之情),故以虔诚的祈愿作结。

小孩的纯净天真是天生的,却也容易在长大成人以至年老的过程中,受到现实、尘世的压制、污染而流失,大人经锻炼才能得二度天真(重生)即「纯真」 ,这成人后至老年的「纯真」,因为是经后天锻炼而得,是更加可贵且较不会流失。这首诗作者并未提到如何才能长保纯净天真的心灵(那不是诗人的主要任务)。或许藉由多接触大自然、文学艺术或灵修均有助益吧!

库尔的野天鹅

威廉•巴特勒•叶芝 树木披上绚烂的秋装, 林中的小径晒得干爽。 十月的微曦朦胧, 一片静空铺水中。 一湖秋水,满池卵石, 五十九只天鹅在悠游。 自我第一次来此数天鹅, 十九个秋天已悄然逝过。 正当我数着,我看见, 天鹅突然成群冲向蓝天

然后散开,绕着残缺的围圆飞行, 喧闹地扑棱着翅膀。 看着这灿烂的生灵, 我感到痛苦忧伤。

沧桑巨变,自从我乘着日色苍茫 在湖畔第一次听到

它们在我头顶盘旋时钟摆似的飞翔, 那时我的步伐多么轻盈。

它们比翼双飞,永不厌倦, 时而荡漾于多情的湖面, 时而双翮凌空,一举千里, 活力永不衰减。

不论游往何地,激情和志向, 将伴随它们,日久天长。

如今,它们悠游于幽静的水面, 神秘而又美妍。

它们将沿着怎样的湖边, 在怎样的蒲苇中筑起家园, 让人们把喜悦写入眼帘,

4 当某天早晨我突然起身, 发现它们早已杳无踪痕?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雪夜林畔小驻

(文)Robert Frost (译)余光中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想来我认识这座森林,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林主的庄宅就在邻村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却不会见我在此驻马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看他林中积雪的美景。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我的小马一定颇惊讶: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四望不见有什么农家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偏是一年最暗的黄昏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寒林和冰湖之间停下 He gives his harne bells a shake, 它摇一摇身上的串铃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问我这地方该不该停。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此外只有轻风拂雪片,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再也听不见其他声音。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羡,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但我还要守一些诺言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On the surface, this poem is simplicity itself.The speaker is stopping by some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He or she takes in the lovely scene in near-silence, is tempted to stay longer, but acknowledges the pull of obligations and the considerable distance yet to be traveled before he or she can rest for the night.

Form:

The poem consists of four (almost) identically constructed stanzas.Each line is iambic, with four streed syllables:

She Walks in Beauty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by Lord Byron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 Of cloudle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皎洁无云,繁星漫天;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明与暗,最美妙的色泽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呈现在她的仪容和秋波: 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 增加或减少一份明与暗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 grace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 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上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辉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在那脸庞,恬静的思绪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 place.指明它的来处纯洁而珍贵。

5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 呵,那额际,那鲜艳的面颊,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如此温和,平静,而又脉脉含情,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那迷人的微笑,那容颜的光彩,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 spent, 都在说明一个善良的生命: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她的头脑安于世间的一切,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她的心充溢着真纯的爱情!

1814年6月11日拜伦首度在好友James W.Webster的引荐下,到Lady Sitwell的家中,在舞会上与其表妹霍顿夫人(Lady Wilmot Horton)相遇,当时这位寡寡的美丽夫人仍在服丧,穿着“一件金箔闪烁的黑色晨服”(a mourning dre of spangled black),她美丽的容貌,优雅的仪态,令诗人怦然心动,第二天便写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She Walks in Beauty,留下了他惊艳时的心情。 The silken

横向力量“无数爱慕和期盼的丝带”若无丝带的牵制,帐篷随风漂泊,

垂直力量“那根雪杉木”揭示了女性外秀内惠、女性和自然、人类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Digging 挖掘

Between my finger and my thumb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

The squat pen rests; as snug as a gun.一支粗壮的笔躺着,舒适自在像一支枪。 Under my window a clean rasping sound我的窗下,一个清晰而粗厉的响声 When the spade sinks into gravelly ground: 铁铲切进了砾石累累的土地: My father, digging.I look down我爹在挖土。我向下望

Till his straining rump among the flowerbeds看到花坪间他正使劲的臀部 Bends low, comes up twenty years away弯下去,伸上来,二十年来

6 Stooping in rhythm through potato drills穿过白薯垄有节奏地俯仰着, Where he was digging.他在挖土。

The coarse boot nestled on the lug, the shaft粗劣的靴子踩在铁铲上,长柄 Against the inside knee was levered firmly.贴着膝头的内侧有力地撬动,

He rooted out tall tops, buried the bright edge deep他把表面一层厚土连根掀起,把铁铲发亮的一边深深埋下去

To scatter new potatoes that we picked,使新薯四散,我们捡在手中, Loving their cool hardne in our hands.爱它们又凉又硬的味儿。 By God, the old man could handle a spade, 说真的,这老头子使铁铲的巧劲 Just like his old man.就像他那老头子一样。

My grandfather could cut more turf in a day我爷爷的土纳的泥沼地 Than any other man on Toner\'s bog.一天挖的泥炭比谁个都多。 Once I carried him milk in a bottle有一次我给他送去一瓶牛奶,

Corked sloppily with paper.He straightened up用纸团松松地塞住瓶口。他直起腰喝了,马上又干开了,

To drink it, then fell to right away利索地把泥炭截短,切开,把土. Nicking and slicing neatly, heaving sods撩过肩,为找好泥炭, Over his shoulder, digging down and down一直向下,向下挖掘。 For the good turf.Digging. The cold smell of potato mold, the squelch and slap白薯地的冷气,潮湿泥炭地的

Of soggy peat, the curt cuts of an edge咯吱声、咕咕声,铁铲切进活薯根的短促声响

Through living roots awaken in my head.在我头脑中回荡。

But I\'ve no spade to follow men like them.但我可没有铁铲像他们那样去干。

7 Between my finger and my thumb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 The squat pen rests.那支粗壮的笔躺着。 I\'ll dig with it.我要用它去挖掘。

秋颂 To autumn

查良铮 译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 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 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 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 弥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 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 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 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 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 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

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默默咩叫;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本诗是济慈的最后一首颂诗,也是六首颂诗中最短的一首。本诗写于1821年9月19日。当时是人在温切斯特,身体状况逐渐衰竭,肺病越来越严重。由于他十分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决定终止以古代神话为题材的长诗《许佩里翁》(Hyperion)的创作,转而用其它诗歌形式来抒发他心中郁积的强烈感情。在一个晴朗而又充满梦幻的秋天,他在散步途中敏锐地感觉到冬天的临近,旋即写出这首与他当时心情十分吻合的诗歌。写完诗后,他曾给好友雷诺兹(John Reynolds)写信,信中提到秋天暗蓝色的天空和收割后的田野赋予他的难得的温暖感。在本诗中,他一改以前在创作颂诗时所惯用的10行诗段,而改用叠音重奏的11行诗段,来抒发他对秋季深深的依恋之前。

Spring and All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蓝天之下汹涌云彩 斑驳着从东北吹来 通往传染病院的路上 一阵冷风改变了视线方向 远处,大片开阔洪荒之地 褐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

到处是高大的树木 间或有一块一块死水

路上低矮树丛枝条斜横 红的紫的 叉开的直立的 许多小树下面

是枯萎的昏黄的树叶 和脱尽叶子的藤蔓

景色呆滞了无生气

然后春天却慢悠悠地来了 春天赤裸裸地进入新世界 寒冷之中义无反顾

别的早已不大在乎

依然寒冷 还有惯常的风 今天草地一片 而明天 野萝卜僵僵的幼芽会昌尖

一点儿一点儿地成形 接着迅速长好端端的叶子

他们此刻唯有进入 带着淡重的神色 深刻的变化已发生

深扎根 到时候就会觉醒

意象派诗人威廉斯描述的春天,是“从通往传染病院的路边”(《春天及一切》)开始的:“一大片开阔泥泞的荒地呈褐色,枯草立着或到下„„”残败的野外景色,冷清而毫无生气的事物——旧的已经衰亡,新的尚未诞生。 When You Are Old当你年老时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9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Funeral Blues葬礼蓝调 wy

Stop all the clocks, cut off the telephone, 停止所有的时钟,切断电话

Prevent the dog from barking with a juicy bone, 给狗一块浓汁的骨头,让他别叫 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黯哑了钢琴,随着低沉的鼓, Bring out the coffin, let the mourners come.抬出灵柩,让哀悼者前来。 Let aeroplanes circle moaning overhead让直升机在头顶悲旋,

Scribbling on the sky the meage He Is Dead, 在天空狂草着信息他已逝去,

Put crê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doves, 把黑纱系在信鸽的白颈, 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让交通员戴上黑色的手套。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他曾经是我的东,我的西,我的南,我的北,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我的工作天,我的休息日,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我的正午,我的夜半,我的话语,我的歌吟,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 ever: I was wrong.我以为爱可以不朽,我错了。 The stars are not wanted now: put out every one; 不再需要星星,把每一颗都摘掉, Pack up the moon and dismantle the sun; 把月亮包起,拆除太阳, Pour away the ocean and sweep up the wood.倾泻大海,扫除森林,

For nothing now can ever come to any good.因为什么也不会,再有意味。

The chimney sweeper A little black thing among the snow: 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 Crying weep, weep, in notes of woe! “号呀,号”在那里哭哭啼啼! Where are thy father & mother? say? “你的爹娘上哪儿去了,你讲讲?”

They are both gone up to the church to pray.“他们呀都去祷告了,上了教堂。 Because I was happy upon the heath,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 And smil\'d among the winters snow: 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他们就把我拿晦气的黑衣裳一罩,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s of woe.他们还叫我唱起了悲伤的曲调。

And because I am happy & dance & sing, “因为我显得快活,还唱歌,还跳舞, They think they have done me no injury: 他们就以为并没有把我害苦,

And are gone to praise God & his Priest & King, 就跑去赞美了上帝、教士和国王, Who make up a heaven of our misery.夸他们拿我们苦难造成了天堂。” 此诗选自布莱克的诗集《天真之歌》。在十八世纪,小孩,有时候甚至不到四五岁,被雇佣来爬上狭窄的烟道,去清扫烟囱,烟灰装在口袋里。这些小孩有时候是被父母卖给专营清扫烟囱的人,那些人虐待他们,很多孩子染上各種病,身体变成畸形。这首诗,是对社会容许这种惨无人道的奴役的强烈谴责。全诗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模仿孩子天真的语言,而强烈的讽刺寓于其中。小孩说的话和布莱克要表达的意思是很不相同的,从而起到一种反讽的效果。在诗的第八行,提到的白发,暗含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这些孩子很少有活到长出白头发的那一天的!中间,托姆的美梦和结尾处冰冷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最后一行“do their duty”隐含谴责那些没有对可怜的扫烟囱的小孩尽到职责的人:他们的父母,以及整个社会。全诗的基调是compaion(同情)和angry(愤怒),而后一种情绪深深

10 的隐藏在表面冷静的文字底下。

My Last Duche 我的前公爵夫人

罗伯特•勃朗宁

墙上的这幅面是我的前公爵夫人, 看起来就像她活着一样。如今, 我称它为奇迹:潘道夫师的手笔 经一日忙碌,从此她就在此站立。 你愿坐下看看她吗?我有意提起 潘道夫,因为外来的生客(例如你) 凡是见了画中描绘的面容、那真挚的眼神的深邃和热情, 没有一个不转向我(因为除我外 再没有别人把画上的帘幕拉开), 似乎想问我可是又不大敢问; 是从哪儿来的——这样的眼神? 你并非第一个人回头这样问我。 先生,不仅仅是她丈夫的在座 使公爵夫人面带欢容,可能

潘道夫偶然说过:“夫人的披风 盖住她的手腕太多,”或者说: “隐约的红晕向颈部渐渐隐没, 这绝非任何颜料所能复制。” 这种无聊话,却被她当成好意, 也足以唤起她的欢心。她那颗心—— 怎么说好呢?——要取悦容易得很, 也太易感动。她看到什么都喜欢, 而她的目光又偏爱到处观看。 先生,她对什么都一样!她胸口上 佩戴的我的赠品,或落日的余光; 过分殷勤的傻子在园中攀折 给她的一枝樱桃,或她骑着

绕行花圃的白骡——所有这一切 都会使她同样地赞羡不绝,

或至少泛起红晕。她感激人.好的! 但她的感激(我说不上怎么搞的) 仿佛把我赐她的九百年的门第 与任何人的赠品并列。谁愿意 屈尊去谴责这种轻浮举止?即使 你有口才(我却没有)能把你的意志 给这样的人儿充分说明:“你这点 或那点令我讨厌。这儿你差得远, 而那儿你超越了界限。”即使她肯听 你这样训诫她而毫不争论,

毫不为自己辩解,——我也觉得 这会有失身份,所以我选择

绝不屈尊。哦,先生,她总是在微笑,

每逢我走过;但是谁人走过得不到 同样慷慨的微笑?发展至此,

我下了令:于是一切微笑都从此制止。 她站在那儿,像活着一样。请你起身 客人们在楼下等。我再重复一声: 你的主人——伯爵先生闻名的大方 足以充分保证:我对嫁妆

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拒绝; 当然.如我开头声明的,他美貌的小姐 才是我追求的目标。别客气,让咱们 一同下楼吧。但请看这海神尼普顿 在驯服海马,这是件珍贵的收藏, 是克劳斯为我特制的青铜铸像。

这首诗是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费拉拉公爵阿方索二世的一个真实故事创作的。诗中的叙述者是公爵,公爵夫人刚刚去世,随即有人上门提亲,媒人到来时,公爵带媒人参观自己的艺术收藏品,全诗即是此时公爵对媒人说的一番自言自语。诗中透露出,公爵夫人之死与公爵有直接关系,但杀死自己的夫人在诗中却成了公爵向别人炫耀的谈资。

这首诗采用戏剧独白的形式。受其戏剧创作的影响,布朗宁善于在诗中运用“戏剧独白”。“戏剧独白”并非布朗宁首创,但“戏剧独白”诗体却是他对英国诗歌的一大贡献。这首诗是布朗宁戏剧独白诗体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歌语言口语化,夹叙夹议,它利用戏剧反讽,通过公爵一个人自言自语的道白揭示其心理活动,入木三分地刻划了公爵的两面性:他表面上温文尔雅、爱好艺术,实际上专横霸道,冷酷自私。媒人来提亲时,公爵故作风雅,带人去欣赏艺术品,但却借机对已故前妻大加贬斥,然而读者从他的口中得到的却是友善而又开朗的公爵夫人形象,他不能容忍夫人的天真活泼恰恰暴露了自己心胸狭窄的性格;他刚说完前妻之死便对新人提出了嫁妆要求,讨价还价未毕却又夸耀起自己的艺术藏品,使他的冷酷和虚伪暴露无遗。

西风颂 1

你是秋的呼吸,啊,奔放的西风; 你无形地莅临时,残叶们逃亡, 它们像回避巫师的成群鬼魂:

黑的、惨红的、铅灰的,还有蜡黄, 患瘟疫而死掉的一大群。啊,你, 送飞翔的种籽到它们的冬床,

它们躺在那儿,又暗、又冷、又低, 一个个都像尸体埋葬于墓中, 直到明春你青空的妹妹吹起

她的号角,唤醒了大地的迷梦, 驱羊群似地驱使蕾儿吐馨, 使漫山遍野铺上了姹紫嫣红; 你周流上下四方,奔放的精灵, 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听呀听! 2 你在*的太空中掀起激流, 那上面飘浮着落叶似的云块, 掉落自天与海的错综的枝头:

12 它们是传送雨和闪电的神差。 你那气流之浪涛的碧蓝海面, 从朦胧的地平线到天的顶盖, 飘荡着快来的暴风雨的发辫, 像美娜德头上金黄色的乱发

随风飘动;你为这将逝的残年, 唱起挽歌;待到夜的帷幕落下, 将成为这一年的巨冢的圆顶, 你用凝聚的云雾为它作支架, 而从这浓云密雾中,将会涌迸: 电火、冰雹和黑的雨水;啊你听! 3 你也把青青的地中海水唤醒, 他原在贝宜湾的一个浮岛边, 沉醉于他夏日幻梦里的美景, 被一圈圈晶莹的涟漪所催眠, 他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荡漾于更明朗皎洁的水中天, 满披着翡翠似的苔藓和花朵, 花朵多芬芳,那气息使人醉迷; 浩瀚的大西洋本来平静无波, 随着你的脚步而裂开;在海底, 那些枝叶没有浆汁的湿树林, 还有海花,听到你来临的声息, 便突然地变色,它们大吃一惊, 瑟瑟地发抖,纷纷调谢。啊你听! 4

如果我是任你吹的落叶一片; 如果我是随着你飞翔的云块; 如果是波浪,在你威力下急喘, 享受你神力的推动,自由自在, 几乎与你一样,啊,你难制的力! 再不然,如果能回返童年时代, 常陪伴着你在太空任意飘飞, 以为要比你更神速也非幻想; 那我就不致处此窘迫境地,

向你苦苦求告:啊,快使我高扬, 像一片树叶、一朵云、一阵浪涛! 我碰上人生的荆棘,鲜血直淌! 时光的重负困着我,把我压倒, 我太像你了:难驯、迅速而骄傲。 5

把我当作你的琴,当作那树丛, 纵使我的叶子凋落又何妨? 在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中, 将有树林和我的深沉的歌唱, 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 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

13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 就像一片片枯叶,以鼓舞新生; 请你听从我这诗篇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 犹如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 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 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背景:

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这是1819年的事情。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竟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人民正酝酿着反对封建复辟势力的革命斗争。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诗人胸中沸腾着炽热的革命激情。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含蕴深刻的写景名篇。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写了秋之生命的呼吸——狂暴的西风,创造出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的鲜明的西风形象。感情真挚磅,格调高昂激越。

雪莱自己说:“构思和基本写成这首诗,是在佛罗伦萨阿诺河岸的一个树林里,当日气温和煦,清新,而这场暴风正集聚水气,倾泻下秋雨。如我所预料,在日落时分,狂风大作,雨雹如注,伴随了西萨尔滨地区特有的那种壮观的雷电。”由此,可以知道,那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是诗人亲自感受过的,正因为如此,诗人笔下的西风才如此真实、壮观!

诗作共分五大部分。前三部分主要从正面直接描绘西风,写它给大地、天空、海洋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两部分主要抒写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情感。

第一部分,以“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领起,既为全诗定下一个激昂的调子,又以速描式的笔法几笔勾画出西风的精神风貌。接下去以四节的篇幅描写西风对大地的冲击: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希望的种子被“你”送吹到冬床上,只等春天到来,昏醒的一切从梦中惊起,漫山遍野,将是姹紫嫣红,芳香扑鼻!诗人最后以“不羁的精灵啊,你无处不行/破坏者兼保护者”总束第一部分,为西风的形象再次描上浓浓的一笔。

第二部分,诗人转换视点,转写西风吹卷下天空的变化:天空因为“你”而喧哗;流云像大地的碎叶一样被撕扯,有如狂女的头发,在“你”青色的气浪上到处垂挂,从至高的天顶一直到漠漠的天涯;“你”又把蒸气凝聚,如此坚实浩大,使夜厦的顶盖承受着“你”的全部重压,最终在厦顶轰然爆炸——黑雨、电火和冰雹一齐迸发!

第三部分,转写海洋。地中海万顷碧波,正沉醉于往日的风景如画和香气弥漫,“你”一下把它的美梦吹断;大西洋为“你”让路,劈裂成波的峡谷,浪的深渊;那海底的苔花泥藻一个个惊慌失措,吓得打颤!

诗人以豪迈奔放的激情,任想象自由地驰骋,以三大部分15节诗的篇幅,诉诸于多种感官抒写出了西风的狂暴、迅疾、无所畏惧。赞美他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残枝败叶,赞美他以磅之气驱散空中的流云,召来冰雹、大雨和闪电,为黑暗的世界唱出葬歌;赞美他把大海唤醒,掀起汹涌的海浪,震撼海底的花草树木。他是破坏者,同时又是保护者,他到处播种生命的种子,催促万紫千红春的到来。

14 这是自然的风暴,也是革命的风暴!诗人预言了自然的风暴,也预言了革命的风暴!由此,诗的最后两部分抒发了诗人的革命豪情,由自然之景描写转入抒发感情。

诗作的第四部分,诗人以“唉,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领起,连用几个假设,表达出诗人对现实、对自己的不满,“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这种岁月的重轭所制伏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的:骄傲、轻捷而不驯”。这脱口而出的诗句是诗人发自肺腑的心声!

第五部分在意义上延承第四部分,又有一些递进。因为对现实、对自己不满,所以诗人便祈求西风“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给予我“狂暴的精神”!“让我们合一”!吹起我枯死的思想,并把我的预言向世界传送: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诗作在诗人对革命与未来美好的展望中戛然而止,读罢令人卓立风发,倍受鼓舞!

在写作上,诗作以象征手法见长。狂暴的西风既是自然界的风,更是革命的风暴,诗人明写自然之风,本意却在呼唤、盼望革命的风暴,象征手法使西风这一意象更加饱满而意蕴深刻。此外,诗作各部分重复“哦,你听”,重章复唱,既为了引起读者的参与,又使作品表现出一种跳动的节奏感、韵律感!

Love\'s Philosophy爱的哲学

by Percy Byhe Shelley

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 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 河水又汇入海中, 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 ever天宇的轻风永远融有 With a sweet emotion; 一种甜蜜的感情;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 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 All things by a law devine万物由于自然律

In one another\'s being mingle--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 Why not I with thine? 何以你我却独异?

See the mountains ki high heaven你看高山在吻着碧空, And the waves clasp one another; 波浪也相互拥抱;

No sister-flower would be forgiven谁曾见花儿彼此不容: If it disdain\'d its brother: 姊妹把兄弟轻蔑?

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 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 And the moonbeams ki the sea--月光在吻着海波:

What are all these kiings worth, 但这些接吻又有何益, If thou ki not me? 要是你不肯吻我?

《爱的哲学》是雪莱于1819年发表的一首著名抒情诗。诗分为两个诗

节,每节有八个小句,排列成十六行。该诗呈隔行押韵,运用了比喻、反诘 等各种修辞手法,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雪莱的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来揭示自然界及人类共有的规律。诗人首先 以丰富的想象及朴素的文风对自然景物一小溪、河流、大海和风儿等进行描 述,归纳出万物都成双成对、互相融合的客观规律,然后把它推及人类的爱 情之上,指出爱情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感情。第二诗节诗人从对自然界的 描述过渡到人类之上,直指人类的爱情,鼓励相爱的人们不要害怕世俗的阻 力,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给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When You Are Old 》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15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当你老了 (叶芝)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思昏沉, 在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的时候

出于假意或真心地爱慕你的美貌,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老去的容颜的痛苦的皱纹。

躬身在红光闪耀的炉火旁, 凄然地低语,爱为何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将脸隐没在群星之中。

-------------------- 世事沧桑话鸣鸟

作者:〔美国〕罗伯特·潘·沃伦

那只是一只鸟在晚上鸣叫,认不出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

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

而是鸟鸣时那种宁静。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16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17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way from birth to the end.it is when i sit near you that you don\'t understand i love u.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at you\'re not sure i love u.It is when my love is bewildering the soul but i can\'t speak it out.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at i can\'t say i love u.it is after looking into my heart i can\'t change my love.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at i\'m loving u.it is in our love we are keeping between the distance.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distance acro us.it is when we\'re breaking through the way we deny the existance of love.

So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in two distant trees.it is the same rooted branches can\'t enjoy the co-existance.

So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in the being sepearated branches.it is in the blinking stars they can\'t burn the light.

So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burning stars.

18 it is after the light they can\'t be seen from afar.

So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light that is fading away.it is the coincidence of us is not supposed for the love.

So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the love between the fish and bird.one is flying at the sky, the other is looking upon into the sea.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 却还得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 却还得装作毫不在意 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 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19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空 一个却深潜海底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plainly can 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n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pretn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sig an uncro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李清照诗歌欣赏范文.doc》
李清照诗歌欣赏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