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案例范文

2022-11-1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幼儿园观察案例分析

幼儿园观察案例分析

元疃中心幼儿园王莉莉

案例:

玩小推车

体育活动时,孩子们在玩小推车,但在玩时却发现:

1、争抢现象多。

2、小推车在推动时,轮子不滚动现象多。

3、小推车互相碰撞情况多。

分析:

1、小班幼儿模仿能力强,看到别人的玩具,他们都想同时玩一玩,但小推车数量不到人数的一半。

2、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差,在推动小推车时,避让能力还教欠缺。

3、幼儿手部控制能力发展不一,小轮子的推动需要一定的条件,许多幼儿将轮子平放而没将其放到滚动位置。

对策:

1、进行分组活动,以减少幼儿的争抢行为。

2、与幼儿共同讨论“轮子为什么转不动?”以提醒幼儿小手用力向前推,轮子才会向前跑得快的好方法。

3、在场景的设置时,用明显的记号提醒幼儿开汽车的方向。

案例:

观察:幼儿剥桔子

1、半数幼儿一听到要剥桔子,就说:“老师,我剥不来。

2、某些幼儿用手指抠桔子皮。

3、能剥桔子的幼儿只有四人。

4、有三名幼儿不愿动手剥桔子。

分析:

1、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家倍受家人的宠爱,时常包办代替,一些生活技能的学习机会。

2、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小手肌肉群还不发达,个别幼儿对这一活动有困难。

3、老师在考虑幼儿活动时,创设此类机会少。

案例:

今天,幼儿体育活动后脱下的衣服很多,而天也稍热了些。一些孩子拿着孩子拿着自己的衣服,走到衣架前挂衣服,观察后发现:

1、个别幼儿把连帽衣的帽子挂在衣架上。

2、少数幼儿将衣服挂在衣架上,

3、多数幼儿不知如何挂在衣架上或挂一次、掉一次。

分析:

1、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理能力方面的欠缺。

2、老师的包办代替过多及父母的宠爱所致。

对策:

1、以“衣服找洞洞”的形式,引导幼儿拿着衣架寻找袖管上的洞洞,口吻拟人化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加强示范,表扬与鼓励。

效果:

如今,大部分幼儿已能自己学挂衣服了,虽然还需老师一旁帮助,但“愿学”“想学”的愿望已经激发了。

案例:

撕 贴

自墙面设置了“果树”后,孩子们十分乐意投入此活动在自由活动区域游戏时,总会人满为患,争抢不断„„

分析:

1、幼儿对此活动感兴趣

2、美术活动中的撕贴是第一次开展,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事物,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3、我在创设环境时,已考虑了这一点,但估计不足,小图画纸的撕贴的投入未起到明显效果。

对策:

1、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尝试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2、更新其他区域内容(幼儿已不感兴趣的内容),对幼儿多一份观察了解孩子的需求。

推荐第2篇:幼儿园观察记录案例

旧报纸的启示

(案例1) 案 例

最近发现在阅读区中摆放的报纸很多都被被孩子们撕得破破烂烂的,报纸架上的画报很少有小朋友问津。幼儿在语言区域活动的时候,更多的是听录音机里的故事,或读小本的故事书,破烂的报纸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小朋友翻阅。

分 析

在组织幼儿听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很喜欢拿着报纸边听边说边看。但孩子的小手拿着一整张报纸,很不方便也很容易将报纸撕坏。幼儿年龄小,喜新厌旧,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的特别快,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阅读材料较单一乏味就很难吸引幼儿。这就要求选择幼儿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阅读内容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形象生动的、有童趣的、颜色鲜艳、画面清晰、图文并茂的书籍和图片。报纸纸张较薄,页幅较大,翻阅不方便,在阅读过程被撕坏是难以避免的。面对这种状况,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积极想办法,调动幼儿读报的兴趣。我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和书建立感情。教育他们,图书也是有生命的,要爱护图书,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

建 议 ◆自制小图书

面对报纸架上破烂的报纸,让幼儿自己来想办法。经过孩子们的商讨,萌发了自制小图书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及时给幼儿提供画纸、笔、蜡笔、各种几何图形还一些破烂的图书中剪出来的各种人物等,指导幼儿自制图书,让小朋友自由选择、拼图、粘贴、添画,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先将画面一幅一幅地剪下来,再一页一页地粘好。制作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把它装好,他们还拿起画笔为图书画上封面,写上页码,图书制作好以后,然后把它摆放在阅读区里,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图书,都非常自豪,看起来就更津津有味了。自制小图书活动培养孩子爱书的感情,体会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自编小故事

幼儿在制作小图书、看图书过程中往往加进了很多自己想象的内容。面对大班的幼儿,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创编故事的活动。针对一个画面,让孩子先想一想,再把所想的说出来。有的幼儿不敢说,教师就去鼓励他;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创编,教师就先编出一个开头,再让孩子接着说,就这样从一个画面到整个画面到整个故事。孩子也从最初的简单几个字到一句话到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最后幼儿终于能自己创编小故事了。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年来,我们在探索和尝试中,为幼儿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通过阅读,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走上了自我教育的道路。我们深深感到孩子成长了,孩子变了,变得爱说话了,变得有话敢说了,变得越来越爱读书了。

和书交朋友(案例2)

案 例

子杰5岁多了,刚升上大班,学什么都很快,别人都夸他聪明,但就是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他的玩具坏了,图书撕了,从没还不心疼。家长看着心里着急,今天来接孩子时对我说:“老师,为了教育好孩子,我在书店买了很多幼儿读物,还在邮局给他订阅了画报。可这孩子每次在家里看书的时候,从前往后刷刷几下翻完了就扔到一边。有时还把新书撕了折飞机。孩子这么不知道珍惜,可怎么办呢?”怎样让他爱护图书,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分 析

可以想像,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父母给与孩子优厚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尽情享受,对孩子百依百顺。可孩子呢,无形中就不懂得珍惜,形成了浪费、挑剔的坏毛病。幼儿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本书拿在手里,也就不知道怎样去读,自然也不会爱惜图书了。

措 施 采用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阅读技能,学会读书。教会幼儿阅读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

一、教会幼儿阅读技能

1、按顺序看书,掌握看书方法。

指导幼儿学习阅读活动时,要帮助幼儿掌握翻阅图书的经验,掌握一般的图书的规则方式;在幼儿看书时要求幼儿一页接着一页看,到了大班幼儿已认识 1~10 的阿拉伯数字,所以可以教使他们掌握看书方法并养成习惯。

2、学习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

在看书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是一页一页组成,故事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帮助幼儿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连起来理解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掌握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知道是在讲故事的内容;帮助幼儿掌握图书制作的经验,知道图书上说的故事是作家用文字写出来的,画家又用图画表现出来,最后印刷装订成书,自己也可以尝试做小作家、小画家,把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再订成一本图书。

3、构建文字与事物的关系,了解内涵。

我们要让幼儿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可以念出声音,可以把文字、口语与概念对应起来。如认识“苹果”两个字,知道读“苹果 ping guo ”,并知道什么是苹果。要帮助幼儿构建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如将想说的话写成文字的信,可以寄到别人手中,再转换成口头语言 , 别人就明白了写信人的具体意思。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每幅画面上人物、动物现象,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

4、帮助幼儿构建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样性经验。

认识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不同的语言文字可以互译。要帮助幼儿构建了解识字规律的经验,可通过有趣的方式,围绕课程内容开展拼字组词活动,提高幼儿对文字结构、文字组成规律的认识,如认识“火”字旁的字“灯、灭、灰、燃烧”等,帮助幼儿知道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与‘火’字组成的字有很多,把握这种内在规律,幼儿就会对识字感兴趣,也会激发他们自己探索认识一些常见的字,提升阅读能力。

5、养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和书做朋友。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生命,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养成爱护图书,不乱涂、乱画的习惯。从小爱护书,做书籍的好朋友,才能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

二、借助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同时家长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取得教育成功的必要途径。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和幼儿进行分享阅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来共同阅读一本书。起初,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的语言的熟悉性增加来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并最终过度到儿童自己阅读。平时,家长对幼儿的阅读情况多加鼓励,以培养和巩固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促进和发展幼儿早期阅读的亲子阅读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时间后,我发现子杰变了。在故事角里总能看到他整理图书的身影,在“故事大王”比赛中,子杰还拿了一等奖呢!他的妈妈说,周末子杰又到书店买了好多故事书,整整齐齐地摆在自己的书柜上。看来,子杰和书真的交上了朋友!

换种方式给“孩子”讲故事(案例

案 例

我发现在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在听童话故事的时候听得特别认真,还非常喜欢童话故事中的那些女主角。每次讲完《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故事,我问到:“小朋友喜欢故事里的谁呀?”孩子都纷纷举手回答说“喜欢白雪公主,喜欢灰姑娘。”再问他们为什么?他们都说“公主、灰姑娘漂亮。”再问公主还有什么有点?孩子们说“善良、勤劳”。看来孩子还是能分清真善美的。“那你们喜

3) 欢灰姑娘的两个姐姐吗?”我问道,“不喜欢!”小朋友齐声说。“为什么?”“因为她们丑,长得不漂亮。”“那要是灰姑娘长得和她的两个姐姐一样,你们喜欢吗?”过了很长时间才听到小朋友小声的回答“喜欢”。

分 析

原来年幼的孩子喜欢外表美丽的东西。儿童画故事书里的那些女主角,之所以能获得幸福与爱情,的确都与她们的美丽外表有直接关系。这和我们强调女性独立和智慧的社会现实显然存在矛盾。当然,童话故事中传递的人性温暖和乐观精神,也是它得以传世的魅力。怎样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学会思考,认识世界呢?

措 施

以后在讲故事的时候,我就把结尾留下来不讲了,让小朋友们自己续编故事。 在讲到灰姑娘去参加舞会没有遇到王子后,我问到:“你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灰姑娘并不美丽,又没有遇到王子,这个故事应该怎样讲下去呢?”孩子们想了一会,纷纷举手要编故事。吕雪说灰姑娘离开了继母家,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住到了一起,因为她乐于助人,小动物都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大家在一起过得很开心。我觉得她的故事编得不错,小朋友也都鼓起了掌。丽姣又接着讲起了自己续编的故事:说灰姑娘在森林里遇见了猎人,就是久了小红帽的那个好猎人,猎人专门打跑森林里的坏动物,灰姑娘专门照顾森林里的好动物,两人和许多可爱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小朋友的思维发散开来,续编了各种各样的结尾。

因为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通过讲故事,能使幼儿学习语言,能向幼儿传授知识,还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勤劳,什么是懒惰,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通过续编故事,开发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把握好教育时机,让故事陪伴孩子的童年,让幼儿在故事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让孩子快乐地读书(案例4)

案 例

最近一周,幼儿在自由区域活动的时候,更多的小朋友喜欢去“娃娃家”、建构区、美术区活动,“故事屋”里光顾的小朋友很少,只有几个小朋友到“故事屋”转一圈,连书都没有翻阅就离开去别的区角活动了。建构区、棋桌旁都是小朋友。为什么小朋友对“故事屋”没有兴趣了呢?

分 析

“故事屋”自开学以来,摆放在那儿的图书都没有变,小朋友们每天看来看去都看厌烦了,自然没有人去那儿阅读没有兴趣的图书了。要想让“故事屋”吸引小朋友,要充实阅读的材料,让丰富的图书吸引幼儿。

措 施

◆故事屋选择在班级相对安静的区域,让幼儿拥有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当、相对安静的阅读区,设置便于取放的图书架、提供大量的根据年龄特点的幼儿阅读材料,另外还提供一些舒适的软垫、轻柔的软沙围隔等等塑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幼儿能利用一日各衔接环节(如区域活动、餐点后、离园前等时间)随时可以接触图书,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坐下来阅读,来获得认同、接纳、借鉴同伴的阅读经验。

◆故事屋是开放的,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取放,教师要引导幼儿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看书,帮助幼儿克服胡乱翻书的习惯;阅读屋里的图书投放也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如具有画面形象大、图中的主要人物为一到三个的以及动物类的图书放在小、中班;而大班则要选单页多幅的、连续性、故事性、科技类的图书;教师还要留心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从阅读屋中选择一些图书读给幼儿听,在老师的有意识的影响下提高幼儿对这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故事屋里应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读物,读物每周更换一次,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让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幼儿可将家中最喜欢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投放到阅读区域中,与同伴交流,不仅丰富了阅读区域里的内容还曾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获取了更多的阅读信息。

◆在故事屋内除了书外,还要有些其他材料,如纸、笔等各种文具来支持幼儿反映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生活,让他们自己学着书的上标记、符号、文字、绘画尝试制作图书,并对幼儿有创造性的画、涂、写给予肯定和鼓励。 自从把“故事屋”调整后,到这里来读故事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孩子们爱上了阅读,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了幼儿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

推荐第3篇:幼儿园科学观察型案例

观 察 型 活 动 教 案 (范例)

小班科学活动:滑滑的海带

设计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能品尝到各种海带食品,一天中午,班上孩子的午餐就是吃的海带排骨汤,几个孩子比较喜欢喝海带汤,并从汤里捞出海带,边吃边说,这海带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怎么做的,真好吃等问题,为此设计了这一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和品尝海带,了解海带的基本特征和常吃的几种海带菜肴。

活动目标:

1、从认识海带的过程中萌发对海洋植物的兴趣。

2、用看、摸、比、模仿、品尝等方式感知海带的主要特征,学用词语“滑滑的”、“皱皱的”等来表达海带的特征。

3、知道海带的名称、主要特征及常吃的几种海带菜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吃过海带。

2、材料准备:完整的干海带若干,装了清水的盆子,凉拌海带一盘,海带生长在海里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干海带。

(1)教师提问:桌上放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皱皱的)象什么?上面白白的东西是什么(盐)?

(2)用手摸摸海带,舔一舔指头,说说感受。

2、幼儿泡海带。

(1)将海带泡入水中,观察海带的变化。 (2)幼儿观察变湿的海带,说说海带的变化。

(3)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说说感觉怎么样?找一找海带的“根”在哪?刚才上面有白色的盐哪去了?

(4)说一说几根海带有什么不同。

3、幼儿观看海带的影像资料。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海带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吗? (2)看影像资料,说一说、学一学海带在海里的样子。

4、幼儿尝海带。

(1)教师出示凉拌海带,让幼儿说说菜名。 (2)幼儿尝海带,说说味道。 (3)教师提问:海带还可以怎样吃?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有用的指纹

设计思路: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的手指被刀子划破了,不久他的伤口愈合了,他发现新长出来的指纹和原来的指纹一模一样,就问我:“手指上的皮肤为什么有一道一道的纹路,而其它地方的皮肤没有呢?”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神奇的指纹》。本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指纹的特征;观看录像了解指纹的作用;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等,充分调动每一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幼儿探究的愿望,保持了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主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指纹的过程中萌发对周围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2、能对指纹进行探索和比较观察并大胆表达和概括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

3、了解指纹的罗圈形状、数量不同,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有三种类型及具有特征记号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指纹画展

2、录像《黑猫警长》

3、放大镜、油印、白纸、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参观指纹画展,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看画展好吗?”(好)

2、幼儿观看指纹画展,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画是用指纹印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

1、教师提问:“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指纹在手指肚上)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或是用油印将指纹印到纸上进行观察。并和同伴的指纹比较一下。(教师巡场指导幼儿观察发现指纹的形状、数量不同)

(1)“你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2)“你的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

(3)“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小结:指纹的罗圈形状和数量都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指纹;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三、引导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三种类型

1、让几个幼儿将指纹印在纸上,然后把纸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类型。

2、找出三种指纹类型,分别给他们起名字。

(1)第一种叫弓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一把弯弯的弓箭一样。 (2)第二种叫蹄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马蹄子一样! (3)第三种叫涡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涡一样!

3、统计一下各类指纹的数量:有弓型纹的举手、有蹄型纹的举手,有涡型纹的举手(巩固认识指纹的三种类型)

四、观看录像《黑猫警长》,了解指纹的用途。

1、“指纹有什么用呢?请大家观看录像,看完你就明白了。

2、幼儿观看录像《黑猫警长》

3、提问:“黑猫警长是如何破案的?”(黑猫警长通过罪犯留下的指纹,找到的罪犯)

4、教师小结: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五、启发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

1、“关于指纹你们还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指纹锁、指纹门、指纹冰箱、指纹钱包、指纹手机、指纹汽车……)

2、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点子,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智慧的钥匙开启科学的大门,为人类的发明创造做出一份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延伸活动:制作幼儿指纹身份证

1、“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就像身份证,它只能代表自己,那大家一起来制作一个指纹身份证,好吗?(好)

2、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教师巡场指导。

身份证上有:幼儿姓名、性别、班级名称及幼儿指纹。

小班科学活动:一串红

设计思路:

一日晨间活动,冬冬在墙角玩耍,发现了枝头红红的花朵,产生了好奇,这是什么花呀,怎么是一串串的?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孩子的注意,都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根据《纲要》精神,从生活和游戏中来选取科学教育内容,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一串红,激发幼儿的观察和探究欲望,特设计该活动,发展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丰富幼儿的知识体验。

活动目标:

1、懂得爱护花草。

2、运用了多种感官感知一串红的外形特征。

3、知道一串红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吃过一串糖葫芦或一串葡萄的经验。

2、材料准备:4盆一串红、4盆其它种类的花。一串红花朵照片 活动过程:

1、自由观察一串红。

(1)找一找:一串串红红的花。

(2)请个别幼儿介绍一串红:谁知道这是什么花?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一串红的外形特征。(1)看一看:引导孩子有序观察一串红。 (2)闻一闻:了解一串红的气味。 (3)说一说:一串红象什么。 (4)学一学一串红的样子。

3、教育幼儿爱护花朵。

你喜欢一串红吗?为什么?幼儿园哪里还有一串红?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糖果

设计思路:

糖果是孩子们爱吃的一种食品。小班的孩子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粮果,他们对这种东西感兴趣,有好奇心。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科学教育目标也提示我们: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入手,引导孩子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我们选取此内容,在孩子日常生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其多感官参与,有目的、较系统地感知事物,培养其观察能力,并认识到观察对象的多样性。以从小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运用看、摸、闻、尝等多种感官,观察发现糖果的不同种类和不同味道。

2、愿意向同伴、老师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意愿。

3、乐意与同伴分享食物,并能大胆参与活动。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颜色、种类的糖果。

2、盘子若干个。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们好!今天贺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2、出示糖果。

指导语:今天贺老师带来的是一粒糖果,你们看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漂亮吗?

贺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糖果,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找一找,看有些什么糖果呀?(向小朋友提出不能剥开糖果的要求)。

3、观察糖果。

①对没有剥开的糖果进行观察。

指导语:糖果都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找一找糖果里有没有最大的糖果和最小的糖果?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对糖果的颜色、软硬、大小等进行小结)

②对剥开的糖果进行观察。

指导语:现在请小朋友把糖果剥开,看看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对其提出不能把剥开的糖果吃掉的要求)

你剥开的糖果是什么样子的?这两颗糖有什么不一样呀?你剥开了几颗糖?你是怎么打开糖果的?(引导幼儿大胆表达)

4、品尝糖果。

指导语:小朋友刚才吃了糖,你们都尝到了什么味道的糖果呀?

延伸活动:今天贺老师想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每天吃很多的糖?(引导幼儿了解吃多糖长蛀牙)。请小朋友去找一找、尝一尝家里有什么糖果,它们是什么味道的,明天回来跟你们的好朋友说说好吗?

推荐第4篇:幼儿园案例观察获奖文章

另一个你

XX幼儿园 XX 初见李逸涵,就被他迷人的眼睛所吸引,这个小男孩身上散发出一股阳光般的光芒,心里便很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带着我对这个幼儿的好感,我也开始了我在小三班的幼师之旅。经过以下事情,我对这个幼儿有了更多的了解。

案例一

滑滑梯活动结束后,所有的小朋友到操场边上将鞋子里的沙子倒一倒,过来排队。其他的小朋友都很听话,只有李逸涵还在滑滑梯上面,我走过去叫他下来,他看到我来了,就往滑滑梯上我看不见的地方躲起来,我往左他就往右躲,我往右他就往左躲,任凭你在下面“波涛汹涌”,他依旧在上面“风轻云淡”。和你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这种情况不仅是在活动结束后,很多次的餐后散步后进休息室时,经常躲在学校的楼梯间,各种柱子后面。让我一顿好找。

案例二

午饭时间小朋友们陆陆续续的吃完了饭,将小凳子端起来摆到一处。但总是有很多的小朋友忘记。那天我就跟另外一个老师聊天说“怎么还是有小朋友不记得把凳子摆好,真伤脑经”,或许李逸涵去放碗的时候听到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把碗放下就奔向等候区。而是重新折回了教室,把别人的凳子端起来放到了指定放凳子的地方。在他折回时我就叫了他,但他没有被我的话唬住。我看见他端凳子的时候手部动作有些抖,步伐也走得很仓促。快到放凳子的地方还因为紧张连凳子都没有层好就赶紧去了等候区。显得很急促和紧张。 幼儿分析

李逸涵小朋友经常在课堂上到处跑,带着其他的小朋友躲起来,不排队,不听老师的话,经常弄得我不知所措。但是他会在被奶奶要求叫“老师早上好”的时候像一个小女生那样害羞的躲在背后偷偷的看你一眼。喜欢帮助老师做摆凳子、擦桌子、铺被子、挂毛巾这些琐碎小事。我发现在李逸涵调皮捣蛋的背后,其实住着一只安静的小绵羊。他是张扬的,但同时也是内敛的。

解决办法及效果

针对李逸涵小朋友在集体活动时不爱排队,喜欢躲起来的现象,在每次的户外活动结束后,首先让他站在队伍的第一做火车头,且在每一次他配合后就及时鼓励他,增强他的自豪感。在午后散步环节,让他帮忙整理一下阅读区的书和操作区的雪花片等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效果不是很好,后来和家长进行了沟通,每当幼儿在校表现很好,家长在家里可以给他买他喜欢吃的菜或者零食作为奖励。通过家园共育,该幼儿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次集合的时候第一个跑到老师跟前,甚至会因为别人比他快一步到而跟老师告状说“某某某抢了我的第一名”。喜欢藏起来次数也在逐步的减少。

推荐第5篇:幼儿园大班生活案例幼儿园大班观察案例

幼儿园大班生活案例-幼儿园大班观

察案例

幼儿园大班幼儿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幼儿案例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汤阴县瓦岗乡中心幼儿园

王晓芳

我们班有一个叫李厚翔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李厚翔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

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李厚翔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李厚翔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李厚翔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李厚翔。”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李厚翔说道:“李厚翔,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李厚翔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

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李厚翔,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李厚翔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李厚翔“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李厚翔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李厚翔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

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

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教师经常当众批评李厚翔,甚至动员其他孩子“不要理李厚翔”的命令,很快被孩子接受并坚决地执行。

其二,李厚翔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李厚翔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面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李厚翔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李厚翔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

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对李厚翔的消极

态度。

最后,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李厚翔被迫陷入与同伴交往的困境,教师没有利用集体力量中积极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让其他孩子孤立李厚翔,不仅不帮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师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在李厚翔和其他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学前期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李厚翔始终被同伴这样孤立,将会失去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对李厚翔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器,会让人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活动,明明与同伴这种敌对的状态不改变的话也会干扰他正常的探索活动,降低他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

二、解决方式

1.教师首先要清楚李厚翔的特点

从李厚翔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从明明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并且据笔者的了解,李厚翔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于自由散漫,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少,现在李厚翔所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比以前要多也要严格;另一方面,李厚翔转园之后很快升入大班,由于大班与小学的紧密衔接,教师会在平时的要求中考虑到孩子对小学环境的适应问题,为孩子顺利地入小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教学的时间加长,会提出一些与小学教学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这些对李厚翔来说,都要去适应。

2.帮助李厚翔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宜的秩序感

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李厚翔的举动,同时对于李厚翔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教师此时不适合说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对孩子要说大白话,尤其是对李厚翔来说,他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新班级一些具体要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级环境,现在班级的要求要严,这样对他来说适应就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同伴中给李厚翔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实际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

对于李厚翔时常因为好奇心而违反了纪律.一方面不妨告诉他,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应李厚翔,等老师上完课之后,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玩具,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认真听讲。在这里笔者想提及的是,玩具是给孩子玩的,

只是作为纯粹的装饰品就失去它对儿童的意义了。

教师要有耐心,李厚翔的特点使得他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对明明违规要不厌其烦,反复提醒,不能因为急躁而时常出言不慎。

对于孤立的教育方式已经产生的消极后果,即李厚翔在同伴中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教师要有勇气寻找合适的机会,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向孩子解释是自己太生气才会这么说,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不理睬李厚翔,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才对。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减少李厚翔在同伴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同时,让孩子学会去关心别人。

教师要善于将集体力量用到积极的方面,可以鼓励孩子们帮助李厚翔

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李厚翔,在李厚翔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让李厚翔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

伴的友爱,逐渐被新集体所同化。幼儿园大班家园案例

家园案例:

特别的爱给与特别的他

一、案例现象

罗成小朋友是我班这中途新来的小朋友,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黝黑的肤色,矮小的个头给人一种胆小,腼腆的感觉。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观察一:离园时,他会以冲刺的速度跑出进教室,把爸爸妈妈扔在身后;自由活动时他会在教室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有时还会装在兜里带回去;户外活动时,他总是喜欢和小朋友追逐打闹„„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他趁我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报纸乱涂乱画,有时还会画在桌子上甚至手上。

观察三:罗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

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知道”。

二、案例分析:

1、好奇心很强。由于罗成没有上过幼儿园,直接进入大班,加上对幼儿园环境的不熟悉,所以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没有的一些东西。他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积木弄坏,带回去。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2、父母对孩子管束较严,并且缺少沟通。由于罗成的父母都是个体经营者,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就将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而这种情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

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关爱他、宽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诚地对待他了。

三、措施与效果:

针对罗成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马思婷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罗成对小汽车、手枪等玩具特别感兴趣,根据他的特点,在区角活动时我准备了许多有关这样的图画,让他学着画,他十分感兴趣。每次我都将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他画得越来越好了。另外,自由幼儿园活动时,与他多交流,多讲道理,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

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罗成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

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户外活动中,把他带在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小朋友的活动,一些运动器械的名称,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很大的进步。

两个月来,罗成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能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勾画,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这些可喜的成绩离不开平时的细心与关注,更离不开家园共育。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案例

年龄:大班

发生背景:上数学课做练习后请孩子们交流答案。

案例过程:

小朋友们都认真地完成练习题,我说:“现在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答案。”大家都积极地举手。激动的孩子手举得老高,生怕老师看不见。还有的孩子边举手边把答案报了出来。于是我

请他来说说他的答案。有些孩子仍举着小手,有些孩子发现老师没请他,可惜地放下了手和边上的小朋友讨论了起来。

案例分析:

大班孩子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我看到他们积极踊跃发言时我都忍不住想给每个孩子回答的机会,但是毕竟是没有那么多的机会的,那么如何才能在不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下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地乐趣呢?

首先,我觉得老师必须明确谁能够发言。

当我看见小朋友们自己站起来把答案说出来时,我就会说:“老师喜欢举手发言的小朋友哦!”这样的话能够让孩子明白在上课时想要发言就必须得要举手,不举手就不可以发言。

其次,我觉得老师要规范举手的方式。

举手并不是随便爱怎么举就怎么

举。当我发现有孩子因为迫不及待而站起来时,我会提醒他们:“老师喜欢这样举手的孩子哦!”并且做出一个标准的举手动作,让孩子明确光举手还不行,还得好好地举。

最后,我觉得老师要让孩子学会倾听。

孩子们爱说这是好事,但需要让他们在懂得倾听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是一种基本的礼貌。我们的孩子不是小学生,自控能力还不高,一旦他们“闲”下来,那么嘴巴就管不好了,所以老师要让孩子有事可做。我会让孩子听好起来回答问题的同伴的回答,在答完后我就会问:“你们同意吗?”“做对的举手!表扬最对的小朋友”如果孩子认真听了就会给出一个反馈,这样我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孩子做对了吗?对其作出评价。幼儿园大班生活案例

五月个案

来自家长们的提醒

邱艳

案例: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早上入园时常听到有些家长说:“老师,让我们家宝贝多喝点水。”其实,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更何况现在天气热了,我们也增加了让孩子喝水的次数了。由于家长们的时常提醒,我就更仔细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我发现有的孩子每次喝水只倒一点点,一两口就喝完了;有的孩子虽然倒了大半杯,可是只喝了几口就把水全倒掉了,当然也有喝得比较好的。我发现基本上孩子们都喜欢倒水,但喝水却被他们忽略了。

反思:

这时,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虽然根据天气我们适当的增加孩子喝水的次数了,虽然我们口头上常常提醒孩子们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水资源,可是每次孩子真正喝了多少水却被我忽略了。于是,每次喝水时我都站在边上观察,尽量提醒孩子全

部喝完,并再次强调“喝多少,倒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费。”

同时,我还利用班级中的植物角,提醒孩子们自己喝水时,别忘了给小植物们也喝点水,来提高幼儿喝水的兴趣。当然,这个环节老师一定要在旁边指导,可不能让植物喝得太多了。这里也教育了孩子们要及时补充水份,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补充适量的水。

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喝水的情况好了很多。大多数幼儿都能喝多少倒多少,不爱喝水的孩子也慢慢地主动喝水了。我想发现问题后仔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推荐第6篇:《幼儿园》行为观察案例分析

《幼儿园》行为观察案例分析

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朋友陈志鹏穿衣服时屡次穿错,表现出烦躁无奈的情绪。另外也有小朋友因为不会穿衣服而满脸不开心。

幼儿园放假时,陈志鹏小朋友通常是最后被接走的孩子。他一方面通过大声哭喊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安静地坐在活动室的座位上瞻前顾后的等候妈妈的到来。望着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个一个的被他们的爸妈接走,陈志鹏觉得越来越伤心。但是当他终于等到妈妈时,他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行为分析

3-6岁的幼儿随着认知发展,已经能主动解决自己生活上的某些问题,如刷牙洗手穿衣服等。但幼儿的认知等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也有些小朋友这方面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家长老师更多关注引导。 3岁以后,儿童能够更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更好的掌握情感表达机能。情绪情感和表情不断社会化,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幼儿的情绪是暂时的外显的,情感是稳定的内隐的。陈志鹏小朋友通过哭泣和喊叫来表达自己的害怕和不满情绪。

教育建议

一方面老师要容许幼儿通过哭闹等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制。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帮助幼儿摆托焦躁不安的情绪,与幼儿说话,分散幼儿注意力。如在《幼儿园》中,当陈志鹏在焦急等候妈妈时,老师可以走过去和他说话。比如“陈志鹏,妈妈还没有来接你呀,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呀,你别急哦,妈妈可能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我们再一起等等妈妈好吗”等等。这样有利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少该事件对孩子的伤害。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和谐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情亲子情。对幼儿以肯定为主、多鼓励, 耐心听孩子说话。正确应用暗示和强化,采取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方法帮助孩子克制情绪。教会孩子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如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象法、合理宣泄法等。

推荐第7篇: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观察案例

幼儿园小班上班学期观察案例

实录一:

这一周以来,班里哭闹最厉害的孩子就数雯雯了,每天一早,只要听到底楼的哭声,准是我们的雯雯。不管是做游戏、做运动还是吃饭、睡觉,雯雯总是嘴里念叨着“我要回家,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其他的孩子都能在老师的安抚下或者抱抱的情况逐渐平复下来,而这些对他似乎都没有用。我们的学习活动常常是伴着他的哭声结束的,就连孩子们也常常会说:“你好不要哭了,吵死了。”有时在我们的耐心劝说下,他会稍微好一些,但常常过不了一会儿,他又会大声的哭起来。到了吃点心的时候,她会哭,运动做游戏的时候也会哭,睡觉的时候也要哭,这样常常影响了我们的班级的正常学习活动的开展,我们老师常常要其中一种将她带离教室,尤其的午睡的时候,全校的孩子都睡觉了,只有她一个人在那里断断续续的哭泣着,嘀咕着我要回家,由于情绪不稳定,雯雯几乎没有正常的参加过活动,因此她的各项发展比起其他幼儿显得逊色一筹。

分析与思考:

孩子刚入园换了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伴,在心理上一定是接受不了,这时老师就要给与特别的关心,我们除了经常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不让他哭闹外,还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到孩子由于从出生一直未离开过奶奶身边,平时与外界接触也不多,造成孩子特别依赖奶奶。了解情况后我们首先要求接送人换成孩子的爷爷,其次与爸爸妈妈联系,请他们在工作之余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外面的世界。家长非常配合,这几天,爷爷每天坚持接送孙子,带着孩子先在幼儿园外转转,来园前先和孩子讲好条件,就这样雯雯哭闹的行为逐渐的减少了。

推荐第8篇:幼儿观察案例

水墨画个案追踪—小班

中福会幼儿园

范子平

背景介绍:

水墨画是我们中福会幼儿园的一个传统项目。小班幼儿每逢双周的周五进行水墨画,由班上老师指导教学。水墨画,又称中国画。引导和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部力量,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情况分析:

水墨画教学在幼儿园这一个环节中相对薄弱,水墨画技法丰富,幼儿脑的功能虽然不断趋向成熟,小肌肉运动也日趋协调,但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小肌肉还不够发达,手的运动尚不灵活。萱萱是班上一个聪明活泼的女孩子,语言丰富、动手能力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希望通过老师的鼓励和指导,能让萱萱喜欢上水墨画,并能大胆、无拘无束的表现绘画的事物。

起止时间:2015年9月始 【实录1】走进水墨画 记录时间:2015年9月 幼儿表现:

来到了一楼的中国区,萱萱“哇”地发出了惊叹,“这是什么地方呀?”随着老师的安排,孩子们陆续坐了下来,“咦,这是什么?”萱萱摸了摸桌上的毛毡和边上的小伙伴互相交流着。随着老师一一介绍,孩子们认识了水墨画的基本工具:毛毡、宣纸、毛笔。“原来胖胖的叫姐姐笔,细细的叫妹妹笔,好有趣哦!”萱萱拿起两支桌上的毛笔,自言自语道。 教师反思与调整:

由于水墨画需用毛笔,它有别于其他的绘画工具,一般家庭中是不会使用到它写字或者绘画的,所以一开始就可以通过毛笔吸引幼儿的兴趣。毛笔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从大至小,从粗到细,使孩子大开眼界,它粗笔可细用、细笔可粗用,色彩浓淡可随意靠人调节,几笔便可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来。

【实录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记录时间:2015年10月 幼儿表现:

通过ppt的展示,幼儿对水墨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给幼儿的每张桌子上准备了淡墨,并在调色盘里准备了一种颜料,萱萱跟着老师的指导轻轻地拿起姐姐笔,在水桶里转了两圈,边转边嘴里说道“我来请你跳跳舞”,随后她把姐姐笔在水桶的边缘刮了一刮,又学着老师的讲解,自言自语道:“它要舔舔尖的”,最后萱萱在宣纸上开始了她的点画。她从纸的左边点到右边,时不时还抬头问我:“老师,你看,我点得整齐吗?”

教师反思与调整:

幼儿领略到毛笔的神奇,提高了幼儿学水墨画的积极性及兴趣。由于水墨画只能是一笔而过,不能复笔,更不能像涂色那样把图形涂出来。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幼儿\"大胆落笔,不要复笔,画错了也不要紧\"。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作画,再也没有拘束和顾虑,幼儿就不仅敢画而且爱画了,对其充满浓厚的兴趣。 【实录3】美丽的墨汁花 记录时间:2015年11月 幼儿表现:

活动开始,我们让幼儿欣赏水墨画的一些吹色作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作品。随后,我们给幼儿每人发了个纸盘,在纸盘中间,我们会给幼儿滴上墨汁,随后让幼儿尝试将多余的墨吹到边上,看谁能吹出一朵花。当把墨汁滴到纸盘子上的一瞬间,萱萱兴奋极了,马上就开始她的“墨汁花”创作了,她鼓着小腮帮使劲的吹啊吹,希望自己吹出的是最漂亮的!

教师反思与调整:

通过欣赏的一些水墨画作品,演示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兴趣。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这对幼儿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水墨画技法训练。幼儿开始练习时只是按照自己的能力画,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幼儿在无意之中学到中水墨画的笔墨技法。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激发起兴趣,越来越喜爱水墨画。

研究小结: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源动力,幼儿一旦对水墨画产生了兴趣,注意力往往特别集中,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和鼓励,就容易让幼儿大胆、无拘无束的表现绘画的事物。毛笔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从大至小,从粗到细,使孩子大开眼界,对于幼儿来讲,年龄越小,越没有明确的目的,他们常常把水墨画活动当作一种有趣的游戏。小班的幼儿不能期望幼儿水墨画画得多么好,多么像,幼儿能够每次活动积极的投入,教师就应该大大的给予肯定和支持。通过引导、鼓励、表扬建立幼儿的信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由于水墨画不象一般的美术活动,不可能通过

一、二次的练习就可以见效,往往需要反复的活动,而过多的反复练习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所以,练习应当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变换花样达到练习的目的,在游戏中使幼儿更好的掌握绘画技能,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推荐第9篇:《观察》教学案例

《观

察》教学案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材背景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中的第一课。观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材从本年级开始就特别注重观察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从校园中的动、植物到对各种材料和实验的观察,再到本册教材《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的单元教学,都是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个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本课是对前面学习过程中使用观察方法的整合与复习过程,因此,对观察方法的描述和应用是本节课的主要思想。鉴于此,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利用工具,直接导入。因为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频繁地使用过放大镜,所以通过出示它引入观察,从而自然而然导入课题。

二、复习旧知,认识各种感官。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看、闻、听、摸、尝等方法,所以我通过让学生回忆以前曾观察过什么,进一步认识人体的各种感官。

三、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将观察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按照教材提供的观察对象,我让学生模仿品茶小专家去进行观察活动。一是对茶叶的观察,二是品茶,这个活动中不仅有对冲泡后茶水的观察,还蕴含着浓厚的茶文化,因为鉴别茶叶是一项高雅的活动,所以品茶时应先静下心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气息。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观察,使他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运用感官,才能把物体观察的更加细致、准确,最后根据两次观察的结果,结合这四种茶叶各自的特征,让学生去鉴别茶叶的种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直接利用各种原始信息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将观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总结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只有细心、积极、习惯地进行观察,平凡中才会产生伟大。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因从本年级开始就特别注重对观察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个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以此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但是,学生往往不能把观察活动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本课就是通过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对茶叶和冲泡后的茶水进行观察,再根据前后两次观察得到的结果,结合这四种茶叶各自的特征,鉴别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茶,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把观察活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人体观察器官。

2、能运用观察器官进行观察。

3、体会到要准确认识物体必须运用多种观察器官观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 难点:描述品茶的感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放大镜。

学生准备:四种茶叶(放在贴有序号的纸袋子)、杯子(贴有序号) 水壶、托盘、抹布、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工具,直接导入

师:(出示放大镜)提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生: 放大镜。

师:你们以前用过它吗? 生:用过。

师:用它做过什么? 生:观察物体。

师:能不能详细说说你们都用它观察过什么,为什么要用它来观察,就用眼睛观察不行吗?

生:„„

师:说的真好,看来大家还知道借助工具观察可以比肉眼观察更清楚,观察的效果更全面,更有效,真聪明。(板书:借助工具)

师:以前,我们在科学的学习中,经常用到观察这个方法。那么我们常用的观察方法究竟有多少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把我们以前用到的观察方法总结一下。 (板书课题:观察)

二、复习旧知,认识各种感官

师:过去,你们曾经都观察过什么?

生:观察土壤、观察植物、观察动物、观察种子内部的构造、观察水„„ 师:你们都是用自己的什么部位观察的? (生回答师随机板书) 板书: 眼-----看

鼻-----闻

舌-----尝

手-----摸

耳-----听

师:对,生活中,除了用眼睛看的方法使用很普遍外,用耳朵听、用手摸的方法在观察中使用也很多。

师:你们看,老师在做什么? (出示课件:挑西瓜) 生:老师在挑西瓜 。 师:怎么挑?

生:用手敲一敲,用耳朵听,从声音来听西瓜熟了没有。

师:老师买棉被和钱包时,为什么要用手摸他们?(出示挑物品课件) 生 :为了看他们软不软,皮子好不好。

师:对,我们通常在观察物体,了解它的特点时,都会用到以上的方法,用到我们人体的这些部位,这些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而且往往在认识一个物体时,要想全面认识它的特点,需要综合用运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只有这样获得的信息才能更全面、更准确。

三、综合运用感官,观察茶叶

师:刚才我们回忆了许多观察的方法,现在大家想不想亲自实践一下? 生:想。

师:好。老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晚上,家长们闲暇下来,经常会一边看电视,一边或吃着水果,或品(喝)着什么?(做品茶动作)

生:茶

师:你们知道家里都有什么茶吗? 生:绿茶、花茶„

师:如果给你一点茶叶,你能判断出它是哪种茶吗? 生:„„

师:不会判断没关系,今天,我们就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来尝试对茶叶的判断。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贴有序号的四个袋子,分别装有代表性的四种茶,请大家用前面所学的方法,鉴别这四种茶不同的特征。我还有个问题问问大家,你们知道茶专家如何鉴别茶叶吗?

生:„„

师:茶专家鉴别茶叶时,往往先观察茶叶的特点,第二步还要品尝,然后结合观察到的特点鉴别它是哪种茶。下面,我们来模仿茶专家鉴别茶叶。

师:那么,我们第一步该做什么? 生:观察茶叶。

师:想一想,茶专家是如何观察茶叶的,各小组快速讨论一下,你们组又打算采用什么方法鉴别?

师:谁来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 生2: „„

师:既然同学们都知道怎么做了,请小心地打开袋子,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做吧!同时认真完成以上的观察记录表。(屏幕出示表格一)比一比哪一个组发现的最多。因为鉴别茶叶是一项高雅的活动,所以我们一定要先静下心来。(生进行观察)

师:同学们,经过观察,你们发现四种茶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告诉大家?

师:请把你们组的记录表拿到实物展台上,让大家看看你们组观察的结果,并结合实物来看看你们观察的是否准确。(生结合实物汇报,展台展示茶叶)。

师: 还有哪个组采用了和他们不同的方法?(生汇报)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观察的也很仔细,但我们的结论是否准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样判断茶叶种类的。(出示课件)

师:第二步该干什么? 生:品茶。

师:品茶前应先干什么? 生:泡茶。

师:怎么泡?是不是把茶叶都倒进去? 生:„„

师:把茶叶捏一小撮,放到对应序号的杯中。 师:倒多少水?倒满吗? 生:„„

师:为了体现实验的公平性,请同学们尽量把四杯水倒的一样多,只倒半杯

水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种礼仪:叫酒满茶半。所以,冲茶只倒半杯水。

师:茶该怎么品呢? 生:小口小口喝。

师:直接端起来就喝吗? 生:看看茶水的颜色、闻闻味儿„„

师: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品茶了,也清楚冲泡茶水的注意事项了,就请各组同学仍旧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也做以记录.(出示记录表二) 生:观察、实验。

师:哪一组来汇报一下观察到的结果?请选两名汇报员上台。(一学生用展台展示茶水和记录表,一学生做解释汇报) 师:还有哪个组采用了和他们不同的方法?(生汇报) 生:汇报。 师:同学们,他们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是否准确呢?请大家再看看专家的说法。(出示课件)

师:第三步我们该干什么了? 生:鉴别茶叶。 师:怎么鉴别? 生:„„

师:根据你们前面两次观察的结果,结合这四种茶的特征,我们来鉴别它们分别是什么茶。(课件出示茶叶特征 生鉴别)

师:谁来把鉴别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 生2:„„

师:看来,我们大家的判断基本(都很)准确,同学们个个都可以当品茶小专家了。

师:看来我们只有综合运用各种观察方法,才能把物体观察的更仔细、更具体、更准确。板书:综合运用 更加准确

师:现在大家对几种茶叶已经基本认识了,茶最早起源于我们中国,作为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茶文化,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有关茶的知识吧!(出示课件)

师:你们知道喝茶都有什么好处吗? 生:醒脑提神、减肥、保健功效„

四、总结提高认识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综合运用感觉器官和借助工具,我们的观察才能更准确、更有效! 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充分运用我们的感官,到大自然中“观察,观察,再观察。”相信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观 察

眼---看 舌---尝

鼻---闻 感 官 耳---听

手---摸 综合运用 更加准确

借助工具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评优课,之所以选择设计这节课,是因为这种课最能体现苏教版《科学》教材的特点。苏教版《科学》教材共八册,在每册的最后一个单元都设置一个科学过程技能的训练单元。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会探究,提高探究的能力,而且每个单元都凸显了一个侧重点,观察就是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一个侧重点。

观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材从本年级开始就特别注重观察方法的学习。本课是对前面学习过程中使用观察方法的整合与复习过程,因此,对观察方法的描述和应用是本节课的主要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以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亲身经历以观察为主的学习活动,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常见物体入手,将观察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按照教材提供的观察对象,让学生通过用各种感官对茶叶和冲泡后茶水进行观察,使他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运用感官,才能把物体观察的更加细致、准确。然后,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直接利用各种原始信息进行分析思考,鉴别出茶的种类,将观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做到:

1、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感官的观察过程

眼、耳、鼻、舌、手的感觉对于事物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如要全面清楚地感知新的事物或现象必须综合运用感官,对茶叶的观察只有当学生们先根据已有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充分调动眼、耳、鼻、舌、手进行初步感知后,再对茶水进

行观察,观察才有了新的、更广泛的内容,学生的各种体验也会跟着丰富起来,才能体会到综合运用感官是了解事物各种属性的需要。

2、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描述的过程。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知觉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我除了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观察外,还注重让他们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并描述出来。此外,学生在汇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时,不仅充分利用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意识,比如:让小组内一个学生用实物展台展示记录表,一个学生去汇报、交流。

3、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节课教学中,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观察、交流,这样,学生的观察、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而学生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自己的分工,还要与组内同学讨论,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4、科学学习始终以探究为核心。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像品茶专家那样,通过观察、探究,最终鉴别出茶的种类。这样不仅把观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自由探究”还比较少。这节课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直接利用各种原始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去探究、鉴别茶叶种类时,学生的意志还或多或少受教师左右。

总之,我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以后教学中要在新的科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探究作为学习的核心,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长足的发展。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吴 莹

《观察》

点评人: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刘同华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节课教师以探究和实践活动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其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导课巧妙。利用“观察工具”直接导课,即对前面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提升,又凸显了对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引领学生开展“观察”的探究实践活动。体现了“科学探究不仅是在课堂上,更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通过教师的“引领”体现“探究”的价值——不同的感官会得到不同的信息;观察的重要性在于生活中仔细认真的态度和习惯。

3、注重学生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学生经历了一次“观察茶叶”的典型的认识过程之后,让他们自己演示操作,并联系生活发表感慨和体会,不仅是对观察活动认识上的升华,更为学生后期的学习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推荐第10篇:如何写观察案例

编者按:在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在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观念和行为脱节的现象。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关注这个问题,并试图从各个角度开展研究,以解决这个问题。由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俊英老师主持的“幼儿教师工作评价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八五”、“九五”规划研究课题),力图通过制定幼儿教师工作评价标准,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为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提供比较科学、全面、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本刊陆续刊发该课题组成员撰写的反映这项研究成果的一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观察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也是幼儿教师需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责。那么,幼儿教师应该怎样观察了解幼儿?园长与教育行政部门又该如何督导、评价教师的这项工作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位幼儿教师的几则观察日记中受到启发,寻找到思路。 实例一:A教师

观察对象:小一班 黄点点 观察记录

1997年10月24日

今天上午,我请每个小朋友说一个儿歌,点点坐在座位上哭了,问了半天也没说话,可能是不会说。

1997年10月25日

今天,中午上床午睡脱衣服时,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会脱衣服。 1997年10月26日

今天中午吃牛肉,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爱吃牛肉。 分析与措施

点点是从小班升上来的孩子,按理说,对幼儿园生活该适应了。可在班上,

一整天也听不到他讲一句话,遇到问题总是哭。向家长了解,据说,点点是奶奶带大的,三岁了才会讲话,再加上胆子小,内向,所以有了问题就会哭。

今后我要多注意他的语言培养,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进一步同家长取得联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做些努力。 实例二:B教师

观察对象:中二班 胡辛峰 观察记录

1997年10月23日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胡辛峰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天天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胡辛峰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分析与措施

胡辛峰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不能每天接送,于是就整托了。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

从以上实例中不难看出,教师观察了解幼儿,需要抓住三个基本环节: 1.现场观察 2.记录观察结果 3.分析、利用观察资料

A、B两位教师,在这三个环节中做得怎么样呢? 其一,从现场观察看

A教师抓往黄点点连续三天的异常情绪,展开追踪观察是可取的。 B教师抓住胡辛峰的分离焦虑,进行深入的观察也很有必要。

她们在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的问题上,很重视幼儿的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 提倡的。追踪观察、深入观察也是必须的。 其二,从记录观察结果看 A教师在观察记录中,仅以“又哭了”三个字记叙黄点点的消极情绪,过于简单了。因此,教师对幼儿产生该行为的原因的分析、判断,也只能是“可能是不会说话,”、“原来是不会脱衣服、”“原来是不爱吃牛肉”。这些结论,既不是黄点点告诉的,又不是教师通过对幼儿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原始记录反映出来的,难免带有教师主观推断的色彩和成份。而这样主观推测出来的结论,对于解决黄点点爱哭的情绪问题是毫无裨益的。

B教师却不同,她通过对旁听到的父子之间的对话的记录,对胡辛峰的神态、心情、语言的描写

,以及与胡直接接触的追忆,使观察记录较好地保留了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貌,客观、翔实,为进一步提示这个单亲家庭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入点。

其三,从分析、利用观察资料看

A教师对于点点为什么天天哭,未能从不会说、不会穿、不爱吃等表面现象,深入到内向、胆小、适应不良这样的性格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层面去寻找原因。小班幼儿,为难时会哭,可能是情感需要没被满足;若因为恐惧,则要分析是什么使儿童缺乏安全感;要是不习惯,就要寻找孩子对哪些环境、事物、现象不适应。也就是说,对于天天都哭的孩子,教师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调整情绪,而并非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B教师的做法比较妥当。她透过“来园时哭闹”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了家庭变异后给幼儿心灵造成的创伤。教师并不费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是真是假,而是首先给予情感上的安抚,并由此而确定了“帮助他度过情感饥荒”的教育策略。

显然,A、B两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工作,一个浮在面上,一个切入实质。那么,这项工作的特点、规律、要求是什么呢?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观察了解幼儿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 它有这样一些特点和规律。

1.教师了解幼儿主要采用观察手段。一般是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所观察到的是幼儿外显的行为表现:动作、表情、语言、行为方式等。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用来帮助教师由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幼儿的发展。 2.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如同医生透过外在症状诊断有无疾病,生的是什么病一样,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其实质是对幼儿行为的性质所作出的一种判断。

教师在对幼儿行为的性质作出判断时,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原则来加以分析,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如果判断错了,就会开出错误的或无效的“教育处方”。A、B两教师的差距正在于此。A教师没能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开出的是无效的“教育处方”。B教师则相反。

3.教师确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应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就是“理解先于教育”。理解幼儿是正确教育幼儿的前提。理解幼儿不仅仅是指教师了解幼儿的日常表现以及比较外露的情感愿望,更重要的是理解幼儿的过程,即了解幼儿发展之序、认识幼儿发展之势、掌握幼儿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改善所有幼儿的成长环境,创造适合每个 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

为使观察了解幼儿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流于形式,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这也是园长等上级部门督导、评价教师工作的要点。

1.应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现场观察。现场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大致的观察角度、线索和重点观察对象。不能今天观察这个幼儿,明天又换一个,什么撞到眼里就观察什么。在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时,可考虑每种类型的幼儿各取一个代表。例如,不同性格类型的幼儿,动作、智力、语言、社会性、美感诸方面发展正常或低常、超常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或成长经历的幼儿。

观察时,应围绕所确定的目的,捕捉有关的、典型的行为,并通过对这些幼儿的追踪,发现一般规律。

当然,如有特殊情况或意外情况发生时,则随机应变,对临时出现问题或有异常表现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注。

2.应翔实、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记录观察结果,可以采用记叙和描述的方式(即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叙和描述)。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a.记录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时间、地点。

b.记叙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幼儿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该行为。

c.记叙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方法行为方式,特别是幼儿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新行为。 d.描述幼儿对自己的行为的感觉:表情、心情、神态。 e.记录幼儿行动时所说的话。

文字记载应较好地保留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目,应客观、翔实。 这部分文字一般构成观察笔记的第一部分。

3.应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正确分析观察资料,是根据观察记录,对幼儿行为的性质做出正确判断,得出结论,并对幼儿出现某种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一般说来,可以从文化家庭背景、生理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以及 幼儿成长经历等方面寻找原因。

合理利用观察资料是指通过上述分析,确定教育观点,并拟定教育措施。实施后,连续追踪观察,对教育效果进行总结。这部分文字通常构成观察笔记的第二部分。

第11篇: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观察案例2

幼儿园小班上班学期观察案例

实录一:

安安上街去买菜了,手里还拿着“菜刀”,我走了过去,问道:“你怎么拿着菜刀上街呀?”他看了我一眼,没有回答,我说:“你的菜刀好久没用了吧?是不是想磨一磨快呀?”他马上说:“嗯!”我找来了一块积木,拿起“菜刀”在上面磨了几下,说:“这下菜刀可快啦,你要小心拿回家哟!”他点了点头,就回家去了。他在家里的地板上坐了下来,拿着“菜刀”晃来晃去,一会儿又把它放进了口袋里。我买了一条鱼去他们家里做客,我问他:“爸爸在家里干什么呀?”他马上说:“我烧饭。”我说:“送给你一条鱼。”他接过就要往锅里放,我说:“这条鱼还没有杀呢,你用什么东西杀鱼呀?”他从口袋里拿出“菜刀”,说:“我来刮一下鱼鳞。”我说:“菜刀能刮鱼鳞,还能干什么?”他说:“还可以剖鱼肚皮。”他就认真地把刀放平剖起了鱼肚皮,我说:“这刀很快的,小心你的手,用好了以后也请哥哥帮个忙把青菜切一切吧?” 安安点点头,孙适听了,说:“我去买青菜。”就飞快地买来了青菜,拿了“菜刀”切了起来。

分析与思考:

安安手里拿着“菜刀”上街,也许这是孩子无意识的举动,在此时教师还不了解孩子真实意图的情况下,及时介入,以询问安安是否去“磨刀”为话题,将孩子的这一举动引入下一个情节。在随后的游戏中又通过教师的巧妙点拨使得游戏得以顺利发展。这里值得探讨的是怎样避免教师过多或不及的引导?教师引导时过多,幼儿就缺乏一种自我独立性,往往会依赖于教师,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而教师的引导不及,幼儿在活动中就会在存在盲目现象同样也是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的。

第12篇:幼儿园观察记录

幼儿园观察记录精选 “幼儿图画书阅读”观察记录

观察地点:图书活动区

观察对象:甜甜(化名,大班)

观察目的:幼儿能否大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一、观察过程

图书区的活动开始了,甜甜自己主动来到图书区,拿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小老虎的大屁股》,坐在了教师旁边,说“王老师:,我来和您讲《小老虎的大屁股》吧,我特别喜欢小老虎,它的大屁股特别好玩。”

甜甜:“有两只小猫,它们看到一只大老虎,大老虎想吃它们。一只穿着花衣服的小兔子和青蛙在玩球。小兔子一推大老虎,大老虎就摔倒了,把皮球给压破了,把小青蛙都吓跑了。小猴子骑着自行车,后面带着一只小鹦鹉。大老虎也去骑车,把车压坏了,把小鹦鹉也压扁了。小青蛙、小猴子、小白兔都生气了,小老虎说:‘我知道自己错了。’”

教师:“那你觉得小老虎哪儿错了?”

甜甜:“老虎说下次我赔你们一辆自行车吧,小老虎‘哇哇’地哭了起来。小老虎看着地上,有点纳闷。老虎摸着自己的屁股,觉得有点瘦了,又拍拍自己的屁股,原来没有瘦。老虎躲在树后面,它生气了,小兔子和狐狸不和它一起玩,结果小兔子把老虎推在地上,老虎用自己的尾巴又把狐狸弄到水里了。大老虎在树叶子后面躲着,看到大灰狼抓住了小猴子,大灰狼想吃小猴子。大老虎把大灰狼给推倒了。

教师:“怎么推倒的?”

甜甜:“用它的尾巴给推倒了。小猴子和小白兔要推大老虎,但是它们没有推倒。小青蛙还嘲笑它们。小猴子、小兔子、大老虎、小青蛙一起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

二、观察分析

甜甜是比较喜欢阅读图书的,在读书的时候,喜欢和同伴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在阅读《小老虎的大屁股》这本书的时候,孩子的观察比较细致,能够关注到小青蛙、小鹦鹉这些体型较小的动物以及小兔子的花衣裳等,也观察到了小老虎的屁股,但是对于故事的内在联系并没有理解,对故事的发展线索也不是很清晰。所以初次阅读,只是了解到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人物的基本表情。

三、指导策略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故事画面,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重点观察人物特征及表情变化,感知人物的内心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掌握阅读方法,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尝试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例如:小猫担心大老虎吃掉它们,但是它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们还在笑呢?通过此类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

大班幼儿身体攻击行为转变策略

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和后来成年出现的不良行为、犯罪、辍学和药物滥用等问题相关,因此,改变幼儿攻击性行为势在必行。现在我国独生子女较多,于是产生了很多独生子女特有现象,娇惯幼儿,为孩子的身体攻击行为植入了土壤。平时幼儿园老师常说小班幼儿容易有攻击性行为,而实际上在中大班也时有发生。那么,如何转变幼儿的身体攻击行为?

一、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和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1、何谓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指的是当自身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权利受侵犯时,对别的幼儿进行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他人的行为。①攻击性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本文主要就转变幼儿身体功击性行为做一探讨。幼儿身体攻击行为通常是想法上先出现了问题,行动上才去攻击。

2、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与攻击行为转变策略的关系。

1)《安徽省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指出,大班幼儿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意义性,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②若幼儿在大班时期形成错误地处理矛盾冲突的观念,则势必影响入学后处理同伴之间问题的方式。大班幼儿心理活动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意义性,给大班幼儿对同类事物的概括性理解提供可能。

2)大班幼儿思维是具体的,但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②这一点对一些简单的抽象道理可以初步地接受,能对大班幼儿讲述一些具体的事情与简单的抽象道理,对转变策略的多样性提供依据。

3)大班幼儿个性开始形成,对事物有比较稳定的态度。幼儿自控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开始有了合作的意识,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而不是象小班幼儿依赖成人评价。②这一点对大班幼儿树立正确的与朋友友好相处的方式,转变幼儿形成良好自控能力,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提供可能。

二、片断观察与分析:

1、昊昊与文文都是男孩,爱动、活泼,也乐于助人,善良,语言体育都发展的较好。

片断⑴一次在活动后,小朋友放板凳准备上床入睡,文文故意从昊昊那儿走,想和他玩,走路有意地撞了他一下,昊昊很生气立刻用手打过去。事后,问原因,昊昊说,是他先撞我的,我才打他的。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别人有意或无意碰到,昊昊都会归为恶意,进行反击,而没有去问去了解别人真正的想法。

片断⑵一次玩玩具时,到了下午幼儿离园时间奶奶来接昊昊,航航在玩玩具,玩了昊昊喜欢的一种玩具,昊昊很生气,准备用手去打,奶奶在旁边发现了及时阻拦,昊昊没有打到航航;但航航在地上捡玩具时,昊昊趁奶奶不注意时立刻用脚踢了一下航航。事后问原因:昊昊认为他喜欢的玩具,就得他玩,航航拿他喜欢的玩具不对,却忘了玩具在幼儿园是大家共有的,大家都可以玩,问他下次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他回忆起了动画片里的一句话:不能用武力,要用爱等模糊观念。

2、片断分析:第⑴个片断,我们可以看到文文想和昊昊玩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他觉得撞别人一下没什么,昊昊把文文的行为理解成恶意撞他,所以要报复他。今后如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办?第⑵个片断,他在家中习惯了自己喜欢的就去做,不考虑其他的情况,昊昊由奶奶带大,爸爸妈妈离异,对孩子关心少,我喜欢的玩具我就玩,别人不许玩,侵犯了他认为的利益,他就要报复。

三、转变攻击性幼儿策略与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应综合发挥家庭、幼儿、教师几方力量,帮助昊昊转变行为。

1、针对幼儿及同伴

1)针对昊昊的情况,先帮助他建立正确的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一是纠正想法。二是建立想法。

先要分清楚,恶意还是非恶意。如果别人碰到你了,不是故意的,我们作为大班的大哥哥可以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是故意碰我,故意来打我,我可以直接问他为什么,批评他,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喜欢这样,警告他或者寻求成人,伙伴的帮助。

2)互换角色,让其体会别人的感受。让他扮演别人的角色,说一说感受,让其懂得身体攻击带来的危害。通过看类似的视频,幼儿一起讨论评价,引导昊昊理解别人。

3)游戏场景,练习正确的方法

进行几种易产生矛盾的场景练习,通过区角、角色游戏让幼儿去感受体会,让其练习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4)榜样示范,寻找榜样。建立谦让的习惯,让一让比他小一些的幼儿,这样大家在一起会更加开心。

在班里寻找会处理问题的幼儿,设置场景,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共同学习。请会解决问题的幼儿帮助他学习正确的方法。让他喜欢的同伴多关心他,帮助他改变。同伴的影响有时比老师的说教还见效。

5)强化表扬,鼓励幼儿转变的努力。

昊昊在经过改变想法,练习正确做法后,平时玩玩具游戏生活时,明显看到了进步,他和同伴在玩大型玩具,两人都想玩,他主动说让你先玩吧,我后玩;有同伴在活动时想找他玩,用手碰他,他告诉了我,我批评了另一个小朋友,做活动时要专心,不要去找昊昊玩,同时引导他能自己处理更好,可以试试自己和伙伴说一说。之后,他尝试自己去说,你为什么碰我?小朋友说:“我想跟你玩!”他说:“好吧,我们一起玩。”看到他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从心里为他的改变感到高兴,有时他会说,李老师,我让他了,我帮她做了,我和他分享了,我会及时肯定,满足他一个小愿望,如:当值日生,发小贴片等,他很高兴的不知不觉的进步了。

2、和家长沟通,共同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式

1)和家长沟通,发现家长有很多明显的怕孩子吃亏的心理,说别人总去撩你,他被撩烦了,就去打了,这样导致事情更紧张,遇到别人触犯自己,引导家长帮助幼儿建立可以用嘴巴说,用非武力方法解决的观念。

2)家长言行影响。在家中惩罚时,减少武力惩罚,避免形成不良榜样,经常用说道理说故事来帮助他认识到错误,冷处理的方式来惩罚。

3、和同班老师共同商讨

1)培养他的责任意识,经常给他任务,如做值日生,帮助老师做事情,为小朋友发东西等。和同班老师共同多肯定他,增强自信,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处理和同伴的矛盾,表扬鼓励他改变自己的进步,逐渐形成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能力。

2)知道遵守规定,不冲动,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在平时生活中培养他的忍耐力,如:在他面前放一个最喜欢的玩具,如果坚持十分钟不去摸,则可以奖励玩,如果遵守了班级的规定则可以满足他的一个愿望等方式来训练。遇到事情,先冷静,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最后,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昊昊的身体攻击行为明显减少了,逐渐形成了正确处理同伴矛盾的方法。幼儿的潜力是无穷的,需要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去爱他,去帮助他,他会变得比我们想象的还出乎意料得好。

幼儿观察记录:我是勇敢的男子

【事件记录】

烨烨小朋友一直很喜欢幼儿园,每天总是早早的来,可是最近不知怎的总是不喜欢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废了好大的劲把他送到门口,还是哭着嚷着不愿意进来。任凭老师怎么安慰,表扬,鼓励,还是没有什么好转的迹象。问他原因,他总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我们三个老师也急得要命。烨烨的妈妈也很激动,和她妈妈交流,原来是一个叫晨晨的小朋友总是欺负他,害怕不愿意上幼儿园。知道了缘由,我便开始注意观察起两个小朋友。

事件一:一次上完课,孩子们正坐在教室的小椅子上,晨晨小朋友突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围着柱子转了几圈,然后跑到烨烨小朋友的前面,拉着他的手,嘴里不清楚的喊着:“玩玩”烨烨赶快跑到我的前面,哭着嚷着:“老师,晨晨打我,我害怕”我抱起他,搂在怀里安抚起来。

事件二:

下午喝水时间,我组织幼儿分组去喝水,没过一会屋子里传来烨烨的叫声,我进去一看,晨晨抱着烨烨,烨烨哭了起来。

事件三:

今天烨烨因为长病没有来幼儿园,晨晨跑过来。

晨晨:“烨烨没来,烨烨没来”

老师:“你想烨烨了吗?”

晨晨:“嗯”

老师:“你喜欢烨烨吗?”

晨晨:“喜欢”

【事件分析】

烨烨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胆小。加上父母过分溺爱,依赖性强,使得他很少与小朋友们交流,在家更是小皇帝,家长过分保护,使得烨烨很少与同龄小朋友接触,遇到一些事情,缺乏安全感,不知怎样去应对处理,也不会跟小朋友相处,年龄较小,语言表达不完善。把打和碰混淆到一起。

晨晨小朋友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是个善良热心的孩子,因为身体的原因,晨晨的语言表达不清楚,喜欢与小朋友玩耍,但是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过多的用身体动作交流,碰,拉手,拥抱,其他小朋友会被突如其来的行为吓到。但是通过和晨晨沟通交流,他非常喜欢烨烨小朋友,在晨晨眼里的亲近友好行为,而在烨烨心里却变成了攻击行为。

【实施策略】

终于能清了实情,我先给烨烨妈妈打了电话,把这件事情的缘由和家长做了解释和说明,也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一次,我把两个小朋友叫道了跟前,跟小烨烨说遇到什么事情不要害怕,要来告诉老师,老师可以保护你,当你不喜欢小朋友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要大声的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样”因为你是个勇敢的男子汉。小晨晨很喜欢和你做朋友,想和你做游戏,你愿意和他玩吗。你不来的时候,晨晨还会想你呢。小烨烨点了点头答道,而晨晨呢我教会了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你愿意和我玩吗?我们一起玩,好吗?这件事情发生后,我没有把他们分开,而是特意的把他俩安排的很近,每次做游戏的时候,我总会让他俩一组,慢慢的我发现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一起喝水,一起吃饭,一起做游戏玩耍,每天都形影不离的,而且次小烨烨在性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在胆小,性格越来越外向,交了不少的好朋友,每次遇到事情,他没有退缩,总会大声地说:“我不怕,我是勇敢的男子汉

第13篇:幼儿园观察记录

观察笔记

观察时间:2016年10月9日 观察地点:图书区 观察对象:贾欣悦、王雅婷

观察目的: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观察实录:

贾欣悦小朋友吃完早餐后,从图书角很兴奋地拿起《古代恐龙》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几页后,她开始皱眉头。这时王雅婷小朋友也吃完了早餐,她坐到贾欣悦小朋友的旁边说:“这本书是我带来的,好看吧!”贾欣悦说:“好看,可是有些我看不懂,你带我一起看吧。”然后她们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流:“对,爸爸带我去看过这种恐龙的,在一个大公园里。”“哦,我也看见过的,很吓人的。”其他幼儿不时有人加入她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分析与措施:

我班为了丰富幼儿的区角活动,所以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一些图书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换着看。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对于幼儿而言,他会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后自然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孩子来说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第14篇:幼儿园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她能高兴的来园

观察现状:开学已经三个星期了,可是方毅飞小培养每天入园还是闹情绪,说话狠狠地:我要回家!声音非常之高。

分析:方毅飞入园后,不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没有融入集体中 措施:多鼓励她,多表扬她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哭闹现象

观察现状:刚开学,小班的小培养江宵一直哭闹,要找自己的妈妈。老师带他玩,也不玩,给东西吃,也不吃,很耐心得哄也哄不好,还把其他小朋友也给带哭了。 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害怕离开自己的亲人,在家缺少这方面的锻炼。 措施:

1、教师给予孩子亲切的关怀(如:亲亲幼儿的脸蛋)

2、与家长进行交流,希望家长给予配合,鼓励孩子,给孩子自信。

3、鼓励他和其他小朋友一块交流。

4、教师带领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任性、攻击行为 观察现状:全班笑朋友都在拼插积塑,我正在给孩子们指导,突然听到:“快给我,快给我。”原来是杨义远抢林思彤从家里带来的小汽车,并还打了林思彤,老师批评他,他还强词夺理:“谁叫他不给我玩他的小汽车,不给我玩,我就打他。”

分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尽他吃玩。刚到园还没意识到那是别人的东西。想要玩需要与人商量,不能打人。 措施:

1、教师采取给幼儿讲道理,并告之其行为错在哪里。

2、多和他沟通达成协议,一天之内不再打人,便可得到一颗星星。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不爱护玩具

观察现状:早晨入园后,孩子都在教室内玩积塑,不知什么原因,张依瑄和杜大佑互相用玩具打了起来,认了满地都是。

分析:由于孩子小对爱护公共没有意识,在家也缺乏者方面的教育。 措施:

1、多对全班孩子进行爱护公共财产的教育。

2、知道玩具是幼儿园的玩具,我要爱护公物。不扔在地上,或者砸坏。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不会用勺子 观察现状:

王天一小朋友是开学三星期后才来园的,父母在上海做工,由于从小在上海,满嘴普通话,年龄更是偏小,非常可爱,就是吃饭时不会用勺子,洒满桌子地面。 分析:

由于年龄较小,在家吃饭都是家长喂。刚入园不适应。 措施:

1、开始老师喂他,并教他用勺子。

2、教育他要爱护粮食,不撒在地面上。

3、与家长进行沟通,家园配合。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娃娃家 观察现状:

小朋友不游戏,只抱着娃娃走,显得娃娃家里太乱了 分析: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年龄有关。 措施:

1、不要把所有材料一下子放进去,应该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但吸引孩子。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别挤慢慢来 观察现状:

每次排队下手,大家都是你挤我,我挤你,拥挤成一堆虽然我大声叫喊,“不要挤,一个一个来。”可是一点用都不管,没有一个人听,更有小朋友小小火车一样,冲到了第一。 分析:每个孩子都有争第一的想法,也有争第一的权利,不能一味的向孩子提要求,而要考虑要求是否合理孩子们如何感受。 措施:

1、组织孩子们讨论挤的坏处

2、引导孩子们自由决定怎么做才不挤。如:遵守纪律的做组长,组长可以站第一,每天轮换。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上课时多教幼儿说普通话 观察现状:

很多小朋友不爱说普通话

分析:从小就在家里说方言,习惯了用方言进行交流。 措施:

1、在平时要求幼儿在谈话中,学习普通话,多练习。

2、教师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交流。

3、会说普通话的小朋友多和不会的小朋友交流。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娃娃家 观察现状:

小朋友经过两个星期玩娃娃家游戏后,有一部分幼儿不爱讲话,不动手,不说。 分析:教师在每次游戏后,没有重视讲解。 措施:

1、以讲评使活动的深入化

2、让幼儿在讲评中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伴分享。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玩插积塑的时候 观察现状:

我发现孩子在玩插积塑的时候,开始不久有的孩子就不安分起来,张寒斌跑到别的小朋友面桌上拿了玩具,二林拿插好的飞机满教室跑。我提醒他玩具掉了,捡起来,不要乱跑,可是他们不听,还是偷偷摸摸下位。 分析:

为什么孩子无视我的提醒,不遵守游戏规则,到处乱跑呢?为什么一开始有兴趣,一会儿干脆放下到处乱跑呢?是玩具不够。 措施:

1、增加些新玩具

2、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制作喜欢的玩具。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午睡

观察现状:午睡一开始,小朋友总是叽叽喳喳,拖拖拉拉,不是你鞋没脱好,就是他外套没脱好,不能安静入睡。

分析:

1、小班幼儿年龄小,很多孩子不会拖鞋和外套,不能自己盖好被子。

2、个别幼儿不愿意睡觉。措施:

1、老师帮助幼儿拖鞋和外套。

2、鼓励孩子先闭眼睛数数。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他不愿意来园了

观察现状:姚通小朋友自入园以来,还比较好,最近几天早上入园总是闹。问明原因是他妈妈没有送他来园,到姥姥家去了,因为他的舅舅除了事故,去照顾舅舅了。 分析:因为妈妈离开了几天有点像妈妈了。 措施:

1、老师给予多多关怀,多与他交流。

2、帮他给妈妈打电话。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他不愿上厕所

观察现状:朱子文小朋友由于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讲话,入园开始尽管老师常常提醒孩子们上厕所,但他还是经常尿湿裤子。

分析:由于胆小,在家就是妈妈带他到没有人的地方,他才敢小便,刚入集体就更害怕了。】

又由于年龄小,小班老师说话要具体到人。 措施:

1、鼓励孩子大胆讲话,有小便要告诉老师。

2、老师在课间没有多少小朋友进厕所的情况下,把他带入厕所以后慢慢就行了。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娇惯的林思彤 观察现状:林思彤入园以来,必要家长抱着送入教室,稍不满意就哭闹不止。还影响其他孩子。

分析:由于父母年龄偏大,才得儿女,在家特别娇惯。 措施:

1、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2、通过故事“好孩子”看图讲述,好孩子,好孩子自己走的教育鼓励她自己走。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午餐的纪律

观察现状:每天午餐尽管老师多次强调,进餐要安静,不要把饭撒到桌面上,可是还是有小朋友把不愿意吃的菜扔到地面上,吃不完的饭撒到地面桌上。 分析:

1、由于有的孩子偏食、不愿吃菜。

2、有的由于饭多了,吃不完。措施:

1、鼓励幼儿要爱护粮食,保持教室内干净,小朋友才好在教室里学习,玩游戏

2、开始少给幼儿盛饭,吃玩后不饱再给添。

观察记录

观察名称:午餐的纪律 观察现状:

第15篇:幼儿园观察记录

幼儿园观察记录――小班幼儿一日生活观察记录

班级:小班

观察者:黄争艳

观察日期:2013年9月12日

观察对象:吴晓东

性别:男

年龄:3岁

观察时间:全天

观察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一日生活

一、观察记录:

1、早上来园时,有一点点舍不得妈妈,在我的热情拥抱下,他的情绪很快变好,高兴地和妈妈说“再见”。

2、早餐时,他主动帮助老师给其他同学分以碗筷,表现非常积极。

3、自由活动时,他主动地承担起“小班长”的责任,摆放凌乱的椅子,在工作过程中非常认真。

4、午饭的时候,他用餐比较安静,当吃到一半的时候,他停下来说不想吃了,当我说到“班长要给大家做出好样子。”时,他听后若有所思,然后继续开始用餐,直到把饭菜全部吃完。

5、他在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唱歌,不停地起来小便,忘记了自己是小班长。午睡结束了,他安静地躺着,不说话,静静地等待着我给他穿衣服。

6、放学时,他主动和我打招呼:“老师再见!”

二、解释:

最明显的是,他的心情好于前几天,与同伴的交往也趋向正常,对小朋友不再怀有敌意。从他当上小班长那天开始,班里由挑起的矛盾次数为零,能够很快和班上的其他同学融合到一起了。

三、评价:

吴晓东对“班长”的这块牌子是情有独钟,当我给他挂上班长牌子那刻起,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玩玩具、洗手、吃饭、与人交往都和善、斯文了许多,即使发现他有不守规则的时候,只要一说“哎呀,王佳晨表现不好,当不了班长了,‘班长’牌子要跑掉了。”他就会立刻表现得很乖。通过这样的尝试,吴晓东的表现终于有了可喜的进步。

第16篇:幼儿园观察记录

观察笔记

观察时间:2016年11月8日 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观察对象:倪豪等 观察内容:

今天户外活动的时候,两组小朋友们在兴致勃勃的拍皮球,还有两组小朋友在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突然,看见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师,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叫他们不要踩小草,可他们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来了,老师,你再不去制止的话,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来,是倪豪和几个小朋友。我就沿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他们在踢球呢,我就走过去,准备和他们去说说,可他们却无奈地说:“老师,如果我们不在这里守门,摔跤的话就要摔疼的。”“那你们能想个两全起美的办法吗?”我说道。“啊,老师,你能不能借个垫子给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怕摔跤了”“可以啊,我们一起去拿吧!”

分析与措施:

平时通过上课和活动,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记住老师的教导,在实践时,虽然有的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就很好了。平时继续加强教育幼儿的品德意识,让幼儿不仅能在幼儿园做到,平时在家时更要有意识得保护花草树木。

观察笔记

观察时间:2016年11月21日 观察地点:科学区 观察对象:皮奇信

观察目的:正确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心声。

观察实录:

一天下午,皮奇信偷偷地跑到我的面前,神秘地说:“孔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然后趴在我的耳朵边小声地说:“紫嫣是我的小公主!”呵呵,人小心眼却不小。我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我会替你保守这个秘密的!”

此后几天,我一直遵守我的诺言,替他保守着这个秘密,连他的妈妈都没有说,够义气的吧!偶尔在户外,皮奇信会跑到我的面前,问我:“老师,我的公主呢?”我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轻轻地告诉他:“在那呢!”顺着我手指的方向,他找到了自己的公主,嗬嗬,这么快就想把秘密公开了?竟然这么大声讲话!

分析与措施:

离园时,皮奇信的妈妈来接他,于是便聊了几句,皮奇信的妈妈说:“这几天真有意思,皮奇信和欣悦还有紫嫣整天一起玩,还说他是爸爸,欣悦是妈妈,紫嫣是他们的小公主!”

纯真的孩提时代里,他们学习大人,模仿社会,天真无邪地成长着。他们一定还在其他方面会受到我们这样的误解。看来,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第17篇:幼儿园观察记录

幼儿园观察记录

大二班观察记录

东桥中心幼儿园胡细玲

观察记录一:幼儿游戏行为观察记录

区域名称:美工区

时间:2011.3.1

5对象:候嘉豪

观察过程:

候嘉豪在选择了纸泥制作区后显得非常的有兴趣,他先是有耐心把报纸浸湿,然后开始撕报纸,但在撕的时候不是很仔细,有些显得太大了,胶水搅拌的过程完成的较好,在放颜料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他显得有些不开心。在最后的作品制作时兴趣不大,随便做了一个简单的图样。看了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后又开始重新制作纸泥了。看样子,候嘉豪的兴趣不在作品的制作,而是对纸泥的制作流程感。

主题确定:

此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由于幼儿在课堂中还尤意未尽,所以就放到区域中。

效果分析与反思:

材料的运用和游戏技能:该区典型的游戏行为:该区运用的材料是幼儿常见的报纸、胶水、颜料。最主要的要求是报纸要撕得很碎,难点就是胶水和颜料的搅拌。

创新与新颖:

制作的过程是流水式的工序,但制作好的纸泥可让幼儿根据大胆想象制作纸泥作品。

游戏常规执行:活动中常规好,幼儿能按纸泥的纸泥制作流程操作。但在颜色的搅拌中幼儿的手都弄得较脏。

效果分析:

整个观察过程逸飞表现出了平时少有的坚持性,特别对纸泥的制作流程始终都是一步一步的操作,显得很有耐性,存在的不足是对纸泥制作作品不是很感兴趣。

反思:

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应该提供勺子之类的东西让幼儿搅拌,不至于弄脏衣服。为了激发幼儿对纸泥创作的兴趣可以在旁边放一些老师制作好的成品。

社会参与水平与同伴合作:

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此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活动持续情况:

幼儿的活动持续情况较好,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观察记录二:

观察内容: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观察时间:2011年3月24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对象:黄萍如

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

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己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蔡冰茜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己座位较近的黄萍如、张旭琨、张莹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黄萍如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张莹两张呢!(范文网 www.daodoc.com)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老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己应对问题。这时黄萍如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蔡冰茜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

反思: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小事,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异议,觉得不平均,从而产生矛盾,她希望教师与同伴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这是本班级常见的告状行为,同时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后的告状行为,以此下去,会养成幼儿自私自利的品德。

应对措施:

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也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己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况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一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观察记录三:爱护小草

观察对象:黄伟妍等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观察内容:

晨间活动的时候,两组小朋友们在兴致勃勃的拍皮球,还有两组小朋友在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突然,看见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师,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叫他们不要踩小草,可他们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来了,老师,你再不去制止的话,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来,是黄伟妍和几个女小朋友。我就沿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他们在踢秋呢,我就走过去,准备和他们去说说,可他们却无奈地说:“老师,如果我们不在草坪上守门,摔交的话就要摔疼的。”“那你们能想个两全起美的办法吗?”我说道。“啊,老师,你能不能借个垫子给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怕摔交了”“可以啊,我们一起去拿吧!”

情况分析:

平时通过上课和活动,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记住老师的教导,在实践时,虽然有的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就很好了。

启示:

平时继续加强教育幼儿的品德意识,让幼儿不仅能在幼儿园做到,平时在家时更要有意识得保护花草树木。

观察记录四:想要的是让还是争

案例片断一:

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案例片断二:

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做得最好。

反思:

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欲望,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最好最大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取代,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

第18篇:幼儿园观察笔记

观察笔记《唱歌》

观察对象: 周子宸(男、3岁) 观察时间:2010年9月19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者:董明敏 观察内容:

下午线上活动在介绍下午活动安排的时候,周子宸一直在旁边哼着听不懂的歌,我提醒了他两次仍然没有改变,由于是刚刚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所以没有太多的说他,但我发现他的这个习惯,已不是第一次,而是几乎每次线上活动老师在说事情的时候,不管其他小朋友多么认真他都在一旁哼着自己的歌,所以当这次活动结束时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也就想起刚开学的时候子宸的妈妈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其中提到,“……子宸对于音乐的喜爱与敏感……”,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二天晨间活动老师在与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我便一直注意着子宸,不出意料,果然他又自己哼着歌,这一次我在适当的时候将话语转到子宸的身上,对他说“子宸,能告诉董老师你唱的是什么歌吗?”他便冲着我笑没回答,我说“这样吧,你看现在董老师在跟小朋友们说点事情,而且这件事情与你也又关系,你先来听我说完,然后等咱们户外回来的时候,董老师给你弹琴伴奏,你来唱给我们听好吗?”这时也有其他的小朋友在说,“老师我也想让你帮我伴奏,我来唱……”借此我便说:那以后每天如果有小朋友想给大家唱歌了,就告诉董老师,咱们就开演唱会,子宸听了特别高兴,但只是点头。等到户外回来的时候,我请子宸来唱歌,其他小朋友当观众,而且还有一位小主持人,子宸特别的开心,但是不过来,考虑到新孩子不易过激,而且我知道他并不是真的会唱什么,所以我便请几

位大班的小朋友带着他一起来到前面唱我们学过的歌曲,这样既满足了他对音乐歌唱的兴趣与欲望,也使他的内心想被关注的希望或得了满足,同时也带给大班幼儿喜欢表演与被赞扬的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观察后来几次在线上活动的时候,子宸也还是会哼着歌,但是老师只一次的提醒,他的注意力便转了回来。

分析反思:

音乐活动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各方面例如社会性及幼儿个体本身的个性还没有形成或只是初步发展,所以对于音乐的活动颇为感兴趣,音乐中的旋律与歌唱会让孩子感到轻松与快乐,也基于前段时间我带着住宿的孩子开的钢琴演奏会,小朋友特别喜欢而且因为开演奏会要住幼儿园,我便有了这个演唱会的主意,并且受到了孩子的欢迎。后来,在与家长交流,希望回到家里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家里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在家里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帮助孩子成长,同时也能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第19篇:幼儿园观察记录

幼儿园观察记录

背景资料:搬入新园后,我们中班由原来的两个班分为了三个班。我班是一个混合班,班上大部分孩子我以前没有带过,对于他们来说,我是一个新老师,我的当务之急便是和孩子们建立起感情,让他们喜欢我.信任我。通过一个星期对孩子的接触以及向原班老师的了解,我班孩子的性格普遍内向,不擅于表现自己,在以前的班集体中往往是老师忽略的对象。这群孩子在情感上是缺失的,他们长时间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心理上很渴望老师的爱。针对这一情况,我着重于和每个孩子交流,对每个孩子进行细致观察,争取让每个孩子在我这儿找到爱,享受爱。。 “这儿!”典典用手指指自己的膝盖。我把典典的裤腿卷起来,果然和我判断的一样,只是一点白色的划痕,我便轻轻地拍了拍典典让他站起来走一走,典典顺从的走了两步,我对典典说:“不要紧的!一会儿就不疼了!”说着便在典典的膝盖上揉起来,边揉边反复和点点说一些类似于“要小心!”“是勇敢的孩子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之类的话。典典的哭声渐渐停止,两分钟后,他又在区域角高兴的玩了起来。

片段三:下午放学了,我组织孩子们参与离园活动《切西瓜》,要求孩子们牵成圆圈进行游戏,只见典典听见我的要求后,连忙从队伍的后面走到了我的跟前,紧紧的牵住了我的手,旁边的小朋友看见了议论纷纷的说:“典典,你插队了。”“老师,典典插队啦!”我微笑的看着典典,正准备要他遵守秩序,典典抬头害羞的看着我,拉着我的手更紧了。我知道了典典是想和我亲近一点,于是便没有作声,任由他牵着我的手进行游戏。游戏的玩法是我发出指令切几块西瓜,几个小朋友就抱在一起,每当我发出指令时,典典都会向我这边跑来抱紧我。不是拉拉的的手就是摸摸我的衣服,还很得意的告诉同伴:“我摸到王老师的手啦!”

分析与措施: 通过以上三个片段,我发现典典在送杯子时是故意在老师的面前出现,而在看到老师关注他摔倒的时候加大哭声是希望老师能够被自己的哭声所吸引,给自己安慰、爱抚。摸老师的衣服和手是喜欢老师,想亲近老师的表现。其实这也说明了孩子和我之间的情感正在萌芽,正在发展。

表面看来典典向教师发出的行为目的只是希望教师能够注意自己、给自己一些关爱,但就其根本而言,却是孩子内心对教师所怀有的依恋之情的一种表白。对于典典的表白我也给予着回应:当他想引起我注意时我没有指责他,给了他一个回应的眼神,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眼神,但我知道对孩子的心理来说是一个大大的安慰,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的眼睛里,是受到了老师的关注的。他也会更放心的把自己的感情交给老师。当典典摔倒后,我的“蹲”.“抱”.“查看伤口”.“安慰鼓励”这四个行动让典典深刻的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爱,这也为他后来主动亲近老师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在我们成人眼里,孩子寻求关注与安慰的行为应该是非常简单并且充满着稚气,但是对于孩子自身的发展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尽管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我们教师并不是像父母一样为哪一个孩子所专门拥有,我们的视线也不可能只集中在某一个孩子的身上,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仍然希望与教师建立起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希望被我们喜欢、希望得到我们细心的照料。我们应该重视孩子这些简单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回应。平时我们可以多利用孩子自主游戏时间和孩子进行个别的互动交流。多给予孩子微笑.关怀,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孩子建立亲密、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真诚的做孩子们的朋友。

第20篇:幼儿园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6年9月26日 观察地点:童话王国

观察目的:观察图书区投放幼儿自带图书前后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现 观察对象:马小虎 观察记录:

马小虎由于是回族小朋友,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一般,基本能运用合适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对图书阅读不感兴趣。他是今年才转到我们园,这个小朋友不太喜欢看书,从不翻阅图书。今天早上,他来的很早,书包放好之后自己搬了凳子,来到图书区。从书架上随意地拿起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的书,他翻到第一页看了看,又翻到第二页,翻到最后自言自语的说:“看完了。”接着又翻了几页后把书合上,放到书架中,又拿了另一本书同样随意翻了一下。 分析与措施:

马小虎小朋友在阅读能力强的幼儿带动下已有了初步的阅读意识,能够从第一页开始看书,知道看书的简单顺序,幼儿的角色意识加强了,能够自由安排角色进行阅读活动,可是幼儿对书中画面的理解还很单一,只局限看单页画面内容,不能把整本书的内容结合起来看;再有,幼儿有看书的兴趣,但不能持续的完整的看完一本书。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所以从小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通过幼儿的看书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培养他的兴趣。让他尝试阅读的乐趣。老师争取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取得幼儿的信任。

观察记录

今天早上马小虎小朋友主动去书架上拿了一本书《海洋巨人》他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五页之后,停了下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眉头紧紧的皱着,然后拿着书去找顾益诚说:“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这个海洋巨人是谁吗?他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动物吗?这么大的动物他吃人么?”顾益诚把自己的书收了起来,连忙坐到马小虎的旁边给他一页一页的讲解起来,这两个小朋友边讲边交谈:“哦,我想起来了,我在电视《动物世界》里面见到过这个海洋巨人,他是鲸”“没错,他是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动物。他身长30米,体重150斤,相当于22头大象的重量。他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是他可不是鱼类,他属于哺乳类。鲸属于温顺的海洋动物,他不吃人,吃海洋里面的鱼和虾”。看着他们讲的津津有味,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还不时的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这是马小虎小朋友唯一一次看这么久的图书。

分析与措施:通过这两个小朋友的对话,我根据我班的幼儿园的阅读活动进行了“家园亲子阅读合作行动”。我们的图书区半个月从新投放一次幼儿自带的有趣的图书。每位幼儿可以从家里带图书到幼儿园,因为家里的图书他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1、继续丰富图书区的数量,扩大图书的数量及范围。

2、鼓励更多的幼儿为全班小朋友讲述自己带来的图书。

3、家园合作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观察,我发现马小虎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不喜欢阅读书到喜欢上了阅读书。更主要是对书里的内容感兴趣了。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阅读是一种自由的、充满智慧的精神生活。我们应当让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阅读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宽松的氛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在日常活动中我注意观察幼儿看书的内容(幼儿自带),收集幼儿喜欢看的图书,请幼儿讲一讲书中的内容,并请同伴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请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讲出完整的故事,而有的幼儿讲不出故事呢?”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我告诉幼儿看书要把书看完整,前面和后面是连在一起的,少了哪一页都不能讲出好听的故事来。幼儿似乎理解了,看书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一页一页认真的看了起来。

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所以从小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爱护小草

观察对象:

高懿洋等

观察目的:

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观察内容:

晨间活动的时候,两组小朋友们在兴致勃勃的拍皮球,还有两组小朋友在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突然,看见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师,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叫他们不要踩小草,可他们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来了,老师,你再不去制止的话,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来,是高懿洋和几个女小朋友。我就沿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他们在踢秋呢,我就走过去,准备和他们去说说,可他们却无奈地说:“老师,如果我们不在草坪上守门,摔交的话就要摔疼的。”“那你们能想个两全起美的办法吗?”我说道。“啊,老师,你能不能借个垫子给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怕摔交了”“可以啊,我们一起去拿吧!”

情况分析:

平时通过上课和活动,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记住老师的教导,在实践时,虽然有的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就很好了。

启示:

平时继续加强教育幼儿的品德意识,让幼儿不仅能在幼儿园做到,平时在家时更要有意识得保护花草树木。

《幼儿园观察案例范文.doc》
幼儿园观察案例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