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致谢范文

2022-11-2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术论文致谢潜规则

学术论文致谢潜规则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作者:鬼子六 审核:喵大大

编排/制图:划船不用桨 最近忙着写毕业论文,斟酌最多的部分是致谢。 正文写了个开头我就不想写了,致谢打了几十个版本的腹稿,还在字斟句酌,不亦乐乎。

写一篇学术论文多半是正襟危坐假正经,本来没什么新材料、新观点还非要假模假样套个框架,反复论证自己在某个具体问题上推动了学术研究。写到最后,我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论文很伟大了,哈哈。

论文是写来给别人看的,致谢是留给自己抒情的。积攒了三年的苦水,发际线都上移了,该怎么样有技巧吐露出来?这么多虐与被虐的恩恩怨怨,这么多情场上的纸短情长,这么多吃鸡时的快意恩仇……

前几天跟一位博士师兄聊天后,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致谢还真不是信马由缰的地方,里面雷区多多,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

01 核心问题是感谢导师

致谢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师生关系。

一篇学术论文的致谢主要谢谁?当然不言而喻是感谢自己的导师。注意,导师要和其他老师区分开来,导师是唯一的。 根据师兄的指点,致谢里如何感谢导师非常有技巧。前些年传闻有某位师姐在论文致谢里,不经意感谢了一位与导师学术观点针锋相对的学者,还非常真诚地说从这位学者的研究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结果,她的论文差点没给通过。 致谢要突出导师的核心地位,不仅是在篇幅上突出,还要在结构中突出。

最好能点出来导师指导你论文写作、修改的细节,诸如“某某老师在大半夜还回复邮件讨论论文修改的字句”、“某某老师在去国际会议的途中还不忘分享看到的新研究”、“某某老师帮助从国外的图书馆找到了若干宝贵文献”…… “老师若崩,我必扶棺”这个如此有画面感的致谢,老师得气死了

总之,越多具体的事件、越是细节性的描述,越能显示出致谢的真情实感。

能把自己感动哭了,你也就成功了,这致谢给60分及格分就没问题了。

02 老师没空指点也要谢?

有个事儿挺尴尬的,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有一些导师每年带十几个学生,压根儿不可能每篇论文都认真指点,能有两三篇入得法眼的文章指点下修改已经是万幸。大部分文章都只是把关下结论,不说外行话,没有明显的抄袭痕迹,就放去答辩了。

如果你不幸成了未能入导师法眼的“吃瓜群众”,一篇文章写完老师都没看完过,根本感受不到导师的“指点”,致谢还要感谢导师吗?

这就too young too simple 了吧!你心里觉得不受老师重视,论文没有得到认真指导,这话憋在心里,绝对不能在致谢里写出来,也不能在致谢里流露出来。

致谢这玩意发明之初,默认的前提是每一篇论文都是导师学生通力合作完成的,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受到导师细致入微的指导,才能有最后的结晶。

你绝对不能破坏了这个大家默认的前提,这是潜规则。 如果你真的在致谢里发泄了不满、吐了苦水,有一说一打了导师的脸,那就真的证明你学问没毕业,学术圈是不会容你的。

导师能让你去答辩,就是对你最大的指点了。

更何况还有导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是对你学术论文写作的巨大鼓励,难道你的良心都感受不到吗? 明白了这个道理,老老实实写好致谢。

敲黑板!这点尤其需要注意,直接关系到论文能否去答辩。 03 要不要感谢其他老师?毫无疑问,必须要感谢其他老师。 感谢其他老师这点往往容易被“菜鸟”忽略,随便罗列几个名字就跳过去了。 其实,这里面也大有学问。感谢老师的帮助,换个角度就是在说明你有能力获得老师的帮助。这个老师的级别越高越好,江湖地位越牛越好。当有人读到你论文后记部分,发现你的一篇论文竟然能获得这么多大牛的指点,论文的身价就会倍增。

一般学者大咖才没空计较到底有没有指点过你的研究,你从网上讲座里听到他一个观点,或者看他文章里某个材料有启发,都可以在致谢里诚恳地说“从某某教授那里获益良多”。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论文经过大佬直接把关呢。传说有个往届的学长非常厉害,拿着自己一篇论文缠着近代史的一位大佬求指点,估计大佬也是在照顾他面子,虚虚地说了一句,“文章还可以,就是……”,结果这位学长完全不顾大佬后面的批评,逢人便说自己的文章获得了某某大佬的“肯定”,说的多了还真成为学院里一时的红人,引来许多师弟师妹的崇拜。

世道啊!学到了吧!

04 外围人群的感谢方法(女友除外)

致谢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你与老师们的关系,除此之外列入感谢的对象都是外围人群,谢与不谢都无伤大雅,看自己心情了。

比如你的室友同学们,就冲着不杀之恩,就该感谢两句; 比如你的父母亲人们,就冲着能请吃个大餐,就该感谢两句; 比如图书馆的值班阿姨,为了以后能方便回来看看,就该感谢两句;

比如想火,可以感谢下自己的爱豆,比如这位童鞋因为感谢爱豆都惊动《人民日报》啦!!反正感谢又不用缴税,多写几个人名怕什么。05 特殊人群:女友的感谢方法 女友/男友的感谢方式是致谢里非核心却十分棘手的问题。 不知道谁开了在致谢里秀恩爱的先例,弄得所有的校园情侣都要面对这个极为复杂的难题。

你在致谢中指名道姓感谢某某吧,万一以后分手了怎么办。被后任的女友看到了你在毕业论文里公然跟前女友秀恩爱,以后的日子还想不想好好过了?万一你出名了怎么办?以后成为某某大教授、大学者,后辈学子都来膜拜你的论文时,赫然发现一段情史的线索。

要知道胡适、顾颉刚如此隐晦的感情,都能在考据高手里现原形,你这么公开留线索,情史极有可能成为一个谈资。不公开感谢女友/男友,万一对方计较起来怎么办?连名字都不敢写,你是不是对我们的未来不抱希望?你是不是现在就想分手?

你说你该怎么解释吧。

知道论文致谢里最难下笔的是什么部分了吧! 有人问,六哥,你是怎么写的?

“我必须要感谢我的女友,为了支持我的论文写作,25年来她始终没出现过。” 06 不要放弃自我表达

希望你在注意以上“雷区”的后,能认真写写致谢。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哪些话不该写后,你应该把握好机会写点自己的真情实感。

许多年后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的论文最有趣的部分是致谢,那篇所谓的论文多半会让你脸红,而致谢却会让你会心一笑,那里有你回不去的青春。 07 如果你真不知道该怎么写 可以参考这个

推荐第2篇:学术论文

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关系 来源:http://anylw.com

摘要:同权论认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同属于宪法上的基本权利.而制度保障说则将大学自治视为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制度保障说准确界定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对我国大学法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同权论;制度保障论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一项对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析认为,如果被法律或公共观点支持,学术自由可以在大学自治缺失的情况下存在。但是又有情况显示有些外部干预会或明或暗地侵蚀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有助于维护学术自由的精神和保护这种自由免于外部的攻击。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都是建立在“传播和创造高深学问”这一大学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的,但二者之间具有何种内在关系却一直存在争论,二者同权论和制度保障论就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本文试图在分析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澄清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渊源“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闭,大学争取自治是从建校时开始的,在中世纪产生之初,大学就产生了自治的诉求。大学具有国际性,其成员来自世界,主张普遍教学的自由,它的领域是基督教世界,而且冲破了城市的范围。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与教会、王室甚至是普通市民进行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手段是罢课和迁校,斗争的结果是大学有了自己的特权。

而学术自由概念的产生则要晚的多,作为大学探索真理的原则学术自由首先被德国大学接受,其思想奠基者是洪堡、施莱尔·马赫和费希特等人,认为大学必须将研究提升到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要开展学术研究就需要确立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这一思想逐渐形成经典大学的基本理念并被欧美大学普遍认同。学术自由在最初仅仅限于学校内部,是学校自身的行为,却无法防止来自外部力量的侵害,因此需要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到了20世纪初期,则上升为宪法基本权利,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开始明确保障学术自由。因此,从历史上看,大学自治的理念和制度先于学术自由而产生。

二、二者同权论二者同权论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基本权利.大学是学术自由的组织体,大学自治是一种团体性的学术自由,是学术自由的合理延伸和当然结果。确实,随着学术自由权内涵的发展,权利主体已经实现了从学者向普通公民、从个体向组织转化的过程,许多国家将学术自由的主体扩展到了包括大学在内的机构,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基本权利自在情理之中。同时,这种观点立足于自由主义的精神,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种自然法上的正当性,使学校在国家一社会的二元结构中能够形成一种对峙而又互动的良性格局f3],更易于直接明确的论证大学自治的合法性依据。不过,把大学自治权直接等同于宪法学术自由权,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掩盖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之间的内在关系。大学自治以实现学术自由为旨归,具有手段性价值。与学术自由权的实现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并非等同关系。相反,如果一所大学自治的主体是学校的行政系统,反而可能会带来对学术自由的伤害。事实上,学术自由并不必然产生于大学自治,大学自治也不必然以学术自由为最终目的。大学自治不包含学者个人的学术自由等权力诉求的意义,而是指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避免外界干扰而提出的属于大学整体需要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权力诉求。大学自治有可能损害学者个体的学术自由。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知识分子进入学院化的大学校园后,大学里烦琐的规定成为最麻烦的学术障碍,??大大限制了学者们的独立人格和学术自由。问因此,当大学自治行为损害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时,应该受到限制,大学自治作为手段并不是无限的。大学自治要受到国家合法性的监督,使得大学自治在保护学术自由、学习自由以及大学成员其他宪法性权利前提下展开。

其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二者的内容并非完全等同。一般认为,学术自由的内容包括学术思想自由、学术研究自由以及研究成果的传授、交流与发表自由等三个方面。而大学自治则是指大学必须由自己的机关独自负责并且不受国家之指示以完成事务之意,亦即大学之管理、运营系委诸于大学内部之自主性决定。嘲大学自治内容上则要丰富的多,从实体和程序角度来看,大学自治分为实质性自治和程序性自治;从自治权的分立和运行来看,又可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监督权;从具体内容来看,大学的自治权包括人事的自治、学生选择的自治、教育课程决定的自治、研究计划决定的自治、财源分配的自治等。

再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二者的主体不完全相同。学术自由权的主体一般适用于全体国民,但大学自治的主体却有很大差异。德国大学自治权的主体主要是教授,形成了教授治校的大学自治模式;而美国则形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大学自治模式。我国教育法规定办学自主权的主体是大学。而高等教育法中主体是大学和校长,而没有作为大学重要构成人员的教师和学生,特别忽视了学生的权利,但在大陆法系许多地区,学生一直处于大学构成主体的地位。可见,在学校这一集体之内,仍然存在着自治权主体的差别,而这一差别可能使之对学术自由的保障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三、制度保障论制度性保障理论最初由德国威玛宪法时期学者施密特将其体系化,意指在宪法规范之下,某些具有特定范畴、任务及目的的制度应为国家宪法所承认,受到宪法的特别保护,立法者不能通过立法而将其废弃。制度性保障的功能在于避免某些先存性法律制度免受立法者废弃,这是一种消极的制度性保障。制度性保障理论的内涵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制度性保障的目的在于保障特定的法律制度,而非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制度性保障是以一定法律制度的存在为前提的,其所保障的乃是一管理与评价种被形构、组织乃至被界分的具体法律制度。制度有别于自由权利本身,制度对于个人自由的保护与强化则具有补充的功能,因此制度性保障的结果可形成对某些自由权利的连接性、补充性的保障。其二,制度性保障的客体是既存的法律制度,是现行宪法制定之前即已存在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制度文明建设的结晶,运行多年,且有组织、结构上的表征,并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法律保障,其核心部分必须予以尊重。其三,制度性保障的前提是相关法律制度必须有宪法连接点。传统的法律制度只有被宪法纳入时才能获得制度性保障。“经由宪法法律的规范,特定制度可以获得特殊的保护。此种规范的目的在于使立法者无法以单纯法律的方式废除此等制度。”网其四,制度性保障的内容是立法者不能对已经纳入宪法范畴的法律制度的典型特征加以侵害。立法者在对某一法律制度进行改革时。必须尊重现存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如需废弃该法律制度,则必须启动修宪程序。

当然,宪法对该类制度的保障并非保障这些制度的现状,而是保障这些制度的本质内容,国家可根据立法对这些制度的周边部分进行界定和变更,但不可侵害其核心部分。

依据制度性保障理论,大学自治在作为传统制度受到宪法保护的同时,又成为宪法基本权利,从而得到宪法的双重保护:在消极层面,防御立法者创设法律侵害大学依据学术本质需要而应享有的自治制度的核心部分;在积极层面,则可以要求立法者积极创设法律对大学自治进行确认,并通过具体的制度去实现和保护大学自治。基于学术自由的制度性保障理论。德国传统的大学自治制度与作为基本权利的学术自由建立了紧密的连结。按照积极性制度保障理论,一方面要求立法机关创设的法律不得侵害大学依学术本质需要而应享有的自治权利,另一方面则要求立法机关积极创设法律对大学自治进行确认,并通过具体的制度去实现和保护大学自治。

还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制度性保障,大学自治不仅是对大学构成人员学术自由的保护,而且是对大学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学术自由的保障。学术自由为基本权之一,其权利主体除从事学术研究之个人外。还包括大学本身。倘使只有从事研究个人享有学术自由基本权,而大学并不拥有此项权利,则国家对于大学干预,例如限制大学图书馆收藏图书种类。仅能当其直接影响个人研究活动时,个人才可以主张学术自由的保护,而大学本身并不能直接、立即地援用基本权防御功能,不啻为国家提供一个间接、但是极为有效干预学术研究自由的途径,显然悖离宪法保障学术自由精神。而且由于现代学术研究工作旱已非研究者凭借自己毅力和天分所能完成。而往往必须透过研究机构各种设备与人力的支持始得进行,大学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学术研究工作得以开展实现的必要场域,国家除了应消极地不干预研究者个人学术研究活动外,更应创设制度以协助保障学术自由之实现。而大学自治,正是为达成此一目标所不可或缺的制度性保障功能。

四、对我国大学法治建设的启示意义制度保障说在德国的大学自治的法理理论中目前处于通说的地位,也得到了联邦宪法法院的认可,对大陆法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宪法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日本,二战前,大学自治制度被视为一种惯行,在战后则被视为与学术自由的宪法规定具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而受宪法的保障。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相关的法律文件中更是明确认定了制度保障说,如在380号解释理由书中明确指出,“讲学自由之规定,以保障学术自由为目的。学术自由之保障。应自大学组织及其它建制方面,加以确保,亦即为制度性之保障。

为保障大学之学术自由,应承认大学自治之制度,对于研究、教学及学习等活动,担保其不受不当之干涉,使大学享有组织经营之自治权能,个人享有学术自由。”同在大法官林永谋、杨慧英的协同意见书中也指出,“大学自治既系源自学术自由之本质,则‘宪法’第十一条关于讲学自由之规定,在实际f司题上。当系指大学讲学之自由,故就此意义言,大学自治可谓系对于学术自由之制度性保障,从而其侵害大学自治者,即为侵害‘宪法’第十一条讲学之自由;且此一制度性保障并不变更大学教师基本人权保障之意义 要属当然。‘大学法’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大学应受学术自由之保障,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治权。’即系上开宪法对讲学自由即学术自由以及由此衍生之大学自治所为保障之积极的法律性宣示。”嘲当然,对制度保障说也有不同声音。在日本,制度性保障受到严厉批判之处在于,制度性保障过分强调制度的核心内涵,反而对于不是核心内涵的制度会倾向于让法律任意更改,弱化了所想要保障的制度或基本权,另外制度性保障的概念过于模糊,有人为操作的空间。在我国台湾,有学者指出大法官引入制度性保障并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而是面对现实的结果,因为在台湾公立大学并没有独立法人地位,无法从法人基本权利保护的角度来维护大学的学术自由,只好改用制度性保障这种说理方式。制度保障说并非是对等同论的修正和发展,事实上二者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制度保障说是德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应急的功利目的,不过,制度保障说相比于等同论正确界定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之间的手段和目的关系,对于学术自由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是制度保障说虽遭非议但却没有被代替的主要原因。

我国虽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学术自由权,但在建构具体的权利保护制度方面却存在很多不足,使得学术自由权有沦为纸面权利的危险。特别是对大学学术自由的保护方面,没有建立一种制度性保障措施来实现学术自由,甚至没有提到大学自治,只在高等教育法中规定了办学自主权,自主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高等教育事业性质认识的一种延续,是政府在有限的范围内让渡给高等院校的一部分教育行政管理权,甚至只是国家默认的一种恩赐。所以,在人们的意识中,它是下放的而非大学应有的权利。更为致命的是,这种自主权并不是出于对学术自由的保障,而是为了维护学校秩序的管理权,正是办学自主权与学术自由的这种疏离,使得自主权反而可能伤害学术自由权。比如在邹柳娟诉教育部一案中,法院认为华中科技大学未评聘邹柳娟为教授属该校行使自主权的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因此,在我国大学法治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借鉴制度保障说,将办学自主权视为教师和学生学术自由的保障手段,并以此为基础来配置学校权力,并将学术自由的实现作为判断办学自主权的正当性的依据。

关于我国高校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探讨

来源:anylw.com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高校为了,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阐述了该类评价标准的现状,并对其今后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术论文;评价标准

科研是各类教育形态必须开展的重要活动.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内涵,既体现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反映高等学校的教学力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激励广大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促进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国内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学校教职员工发表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以此对其进行奖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造成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认识甚至是误区,如何把评价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学校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现状

目前,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仍是采用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主要看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发表刊物的等级,却忽视了对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这种制度既是自动认可学术垃圾和学术腐败的制度,也是自动缓慢降低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和鉴别力的制度,必然会导致许多科研工作者为了达到评职称、完成科研任务等目的,而尽量多做达到最低要求水平的研究和多发表达到学术刊物最低要求水平的论文.例如在评价标准中突出“SCI论文”,目的是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围同行的交流,其初衷不可谓不好,但是一旦把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做为获得学位、评职称、评院士、申请科研基金、评价学校学术成绩等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因为发表一篇SCI论文而获得数千、上万元的物质鼓励,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使得国内一大部分高校盲目追求论文的数量,许多中国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地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或一稿多发,或专门找一些被SCI收录、但是发表门槛很低的期刊投稿.甚至有些科研人员为了增加论文数量,把一篇本来可以发在高级别期刊的论文拆分为多篇,发在低档次的期刊上,这些行为必然会导致“垃圾”论文众多,水平普遍低下,其结果将影响我国在国际学术界上的声誉和地位,使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形象受损,在以王绶官等35位院士联合署名发表的文章“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一文中也明确提出“对研究论文或著作的评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问题,总体说来,首先应考虑的是质,其次才是量”。

国内对论文评价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论文评价就是期刊评价,只要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就高;相反,在低级刊物中的论文就一无是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想法,不能简单地把论文评价等同于期刊评价,虽然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指标评选出的学术质量高的期刊对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对论文本身的评价。

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研究是保证论文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但是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价工作不可能是精确无误差的,关键问题是要寻求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有权威性的评价途径,一个可量化又不僵化的评价准则,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课题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和尝试.因而建立一种合理的科研论文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2.有关学术论文评价标准改革的一些想法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长期与外界交流,人们已经对学术论文转向理性看待,不再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更看重质量,因而现有的论文评价标准亟待改革,以更好地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1)学术期刊

期刊是学术论文的载体,根据地域可将学术期刊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国内期刊又存在核心与非核心之分,所谓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刊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文摘率、引文率及利用率相对较高,代表该学科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期刊.学科性、集中性和代表性是它的三大特点,因而目前很多高校比较看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但其管理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刊物一旦被评为核心刊物后,便不思进取,到处打着核心刊物的招牌,扩大其影响力,而不是思考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刊物的质量,甚至出现大量的“人情稿”,导致其办刊水平急剧下降,最终沦落为“垃圾刊物”。由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ln.dex,SCI)收录的期刊同样也存在着良莠不齐、质量差别很大的问题。

虽然期刊评价可以建立期刊品牌,使其具有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部分作用,但是,由于各学科发展程度不同、各学科期刊的学术市场的完备性不一,因此对有些学科和有些期刊来说,完全依靠品牌期刊来评价论文的质量仍有不足.我们只能将期刊作为评价论文水平的一个指标,而不能简单地把期刊水平等同于论文水平。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Joum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该刊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即年的被引次数除以该刊在此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是国际上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高校也将其作为论文评价的硬性指标,以鼓励科研工作者能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显得略于刻板,因为针对不同学科,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必然存在差异,有些学科如:生命科学类期刊影响因子都比较高,而数学、制造工程类,IF>1.0的期刊已经算是该学科的顶级刊物了,如果只根据影响冈子的高低来作为评价指标,必然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因此改变以往不分学科单纯以影响因子大小评价科技论文的模式,制定一种科学的评价标准刻不容缓。

美国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按照不同学科将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5 000余种期刊分类、统计,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在某种学科内何种期刊的影响力最大,在学科范围内进行影响因子高低的比较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这也为我们制定新的论文评价方案提供了思路.能否根据JCR的排名,来确定不同学科高影响区的期刊?在实施论文评价的措施过程中,我们暂且规定影响因子排在学科前10%的期刊为高影响区期刊,而其他的则为一般期刊即低影响区期刊,例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共有261种刊物被JCR收录,排在前26位的期刊则是高影响区期刊,评价指标力度的差别也应当有所体现,拉大差距,鼓励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期刊的排名每年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制定的高影响区期刊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新,另外,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学科分布特点,以排在学科前10%的期刊为基数来规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高影响区期刊,从而制定出更灵活、更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合理。

(3)引用次数

一篇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如果“不幸”发表在影响力较低的期刊上(这种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就该否定这篇论文的质量吗?断定一篇学术论文是否高水平,不能只根据发表刊物的等级给予判断,制定论文评价标准的宗旨是鼓励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奖励论文质量而不是奖励学术刊名。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不能本末倒置!高水平的文章即使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上,只要质量高,其被同行引用的次数依然会很高,所以评判一篇论文水平的高低不能光从刊登在何种刊物上来判断,还应当注重其被引用的次数,当然在针对某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上,要考虑自引和他引的问题,自引就是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章,而他引则是别人引用,国内有不少学者为提高自身文章的引用率,大量的引用自己曾经发表的论文,但被别人引用的次数确很少,造成其论文水平较高的假象,这一点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有必要采取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以避免在根据评价标准制定的奖励政策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可初步设想:在限定的时段内当他引次数大与或等于自引次数时,能够获得根据引文次数设置的全额奖金;而当他引次数小于自引次数时,可以设立一个系数,该系数暂定为他引次数/自引次数,例如:一篇文章如果他引次数为0,自引次数即使在高,系数仍然为0,即该文作者获取不到根据引文次数设置的奖金.当然,具体的操作方案各个高校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使其更趋于合理化.通过论文的引用次数,希望能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体系。在2005年就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的新方法——指数,即高引用次数指数(high citations index),指一个人至多有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次,例如,某教授的指数是4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0次的论文总共有40篇,但该指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并没有考虑到自引和他引的因素,可对指数的定义稍加改变,即指一个人至多有篇论文分别被他引了至少次,希望以此避免出现通过大量自引来提高个人指数的不良现象发生,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就。

借鉴国外引文索引的统计方法,我国也逐步建立起科学引文指标体系,如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Database,中国自然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被誉为“中国的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开发的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则收录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期刊,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杏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这两种科学引文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使国内期刊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同时也为评价国内论文的学术水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这里提出两个概念: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前者是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ential Science Indicator,ESI)根据论文在相应学科领域和年代中的被引频次排在前1%以内的论文,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高校的科研影响力,后者是某学科领域发表在最近两年问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内被引次数排在0.1%以内的论文,是衡量科研创新力的指标,热门论文的产生必然说明此论文是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这是一所高校富有朝气的源动力.对于这两类论文,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在相关的评价标准中应当有所体现,这样才能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结 语

评价是一种高层次的学术规范,它对学术系统的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控制和指挥的作用,论文评价是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普遍关心的课题,在此过程中能否做到公正客观是整个评价工作是否有价值的最基本的要素,它关系到广大专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学术的健康发展,如果在这方面不能使人信服,那么就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发挥评价的作用,甚至还有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我们既然要制定学术论文评价标准,就应当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公平、公正的宗旨,使其科学化、合理化,达到激励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学术地位的真正目的,任何评价都是相对的,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能为广大科技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改进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集思广益,为我国的科技管理工作做出微薄的贡献。

推荐第3篇: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 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 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基本概念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推荐第4篇:致谢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致 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师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们。同时我还要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和热切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们。

推荐第5篇:致谢

致谢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大学的三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汪敏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导师汪敏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

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推荐第6篇:致谢

实训总结

为期四周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综合实训生活弹指一挥间已经划上句号,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身为一名操作人员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体会到当一名优秀的操作工的不容易与肩负的重任。回想起12月25日当天,年轻的我们捧着一颗颗热情、兴奋而充满期盼的心来到工程训练中心,激动不安之情油然而升。一个个沉甸甸的问号,在我脑中盘旋。我不断自问:本次数字化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我能做好吗,我能给大学生活带来一点进步吗?从每天早晨7:55到下午16:30我们都在认真对待每一分钟时间,是自己每天的学习更加充实,更加有滋有味。如今,4个星期的实训已结束,通过我们的收获,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为我们的实训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在这一个月中,我感觉我经历了许多,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从开始学习理论知识的陌生到自己动手操作的熟练自如,感觉自己在一天天的长大,一步步实现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角色转化。四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实训中的点点滴滴,快乐欢笑,每时每刻在我的心头萦绕,回味!

致 谢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四个周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综合实训课程已经结束,在工程训练中心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一定要学以致用,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气馁,一定要坚持不懈。有了各位老师的悉心教诲,同学的支持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本次实训。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无私帮助和关爱的老师们,特别是姚引婧老师,陈艳丽老师、胡延东老师、张 老师、杨永丰老师、白雪玲老师、高双老师。谢谢你们这四周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从你们身上,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做人。

其次,我还要真诚地谢谢我们本组的各位同学,在这四周当中,你们给予我很多帮助,在实训过程中,和你们的合作非常愉快和顺利,从你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最后,我还要认真地感谢我身边所有的朋友和同学,你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有了你们使得本次数字化设计制造综合实训更加精彩。谢谢你们四周以来给予我的理解和鼓励,你们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永恒动力。

推荐第7篇:致谢

致谢

大学四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辽宁大学给了我在大学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经济学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四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关宇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在整个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论文题目制定时,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题目大方向,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此十分感谢李老师的细心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在此,谨向导师关宇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推荐第8篇:致谢

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高原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东经103°36′—104°36′,北纬26°31′—27°27′。平均海拔2237米,年平均气温10—12度,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目前,草海农田沟渠主要为传统的土质沟渠,沟渠主要接纳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其中杂草丛生,可以沉降泥沙,减缓流速,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局部地区沟渠两侧坍塌。

实验场地就是选在威宁草海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农田沟渠。这个研究的主要采样点的研究区域是清淤的农田沟渠在沙河职校旁,有7条独立的农田沟渠, 一条汇渠,1-7渠每五十米采一个水样,进行分析。未清淤的农田自然沟渠研究区域在中河附近的农田,全长近2km,将采样的沟渠分为三级,一级沟渠为主渠,二级渠为与一级渠交汇的渠,最终一二级沟渠的水全部汇入三级渠。采样时按各级渠及沿水流的流向采集水样,布置采样点。沟渠附近的农田种植有洋芋、白菜,菠菜,甘蓝等蔬菜,为威宁县集市的主要蔬菜产地。

对研究区域的区域示意图,做了详细的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并在研究过程中,同时也对每一段面内的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利用目测法估计覆盖面积,为分析植被对污染物持留的影响和以后分析实验数据准备。

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高原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东经103°36′—104°36′,北纬26°31′—27°27′。平均海拔2237米,年平均气温10—12度,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目前,草海农田沟渠主要为传统的土质沟渠,沟渠主要接纳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其中杂草丛生,可以沉降泥沙,减缓流速,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局部地区沟渠两侧坍塌。

实验场地就是选在威宁草海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农田沟渠。所选地乃是四周农田的汇水地,其所在区域内是由六条沟渠及其沟渠的支渠组成的农田沟渠系统,在每条沟渠及沟渠渠汇处设置三个采样点采取水样和沉积物;总共25个采样点。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胡正义研究员!周立祥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工程设计与实施到撰写论文,导师们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付出了大量的汗水与心血\"胡正义老师宽广的胸襟!严谨的作风,周立祥导师开朗的性格!渊博的知识,三年来,导师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支持,使我能够开心!顺利走过硕士生活\"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两位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两年的野外实习工作中,特别感谢南京土壤所吴永红老师!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刘蜀治工程师广泛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两位老师严厉的作风,严谨的逻辑思维都深深的影响着我,将使我终生受益\"感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陆海燕!东北农大的逢玉万!武汉大学的张亮!文成!西南林学院的贺娜!华南农大的余志敏!沈阳农大的张瑞杰以及滇池863三课题驻站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昆明滇池863工作站0的李仓洪,吴定平夫妇的照顾和关怀,他们在生活上的无微不至使我能够更加专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当中\"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感谢在我野外工作这段时间,给我很多帮助的资环院05级环工硕士班所有同学\"

最后,由衷的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

123

致 谢

时光荏苒,逝水流年!五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五年的硕博研究生学习生涯接近尾声,回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五年求学的时光美好而充实。掩卷追思,太多熟悉的面孔和美好的生活画面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心中充满无限感激,是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才使我的博士论文得以顺利完成。五年前,初入研究所大门的我,怀揣对未来美好期待来到美丽的北国春城,从而开启了研究生学习生涯。经历了硕博连读期间的迷茫和摸索,经历了野外生活的历练以及对科研探索的执着追求,所经历的这一切背后有无数人的帮助和提携,这是师长、亲人与朋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温暖并照耀了我前行的道路。论文即将付梓之际,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首先衷心感谢我敬爱的恩师阎百兴研究员!自入师门以来,阎老师谆谆教诲引导我走向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来,不仅锻炼我的科研能力,亦培养了我细心严谨的科研思维。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实验设计到实验开展、数据分析,以及期刊论文的写作与修改,无一不凝聚了阎老师的心血和智慧结晶。阎老师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拥有一腔热血,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并通过言传身教敦促了我对科研工作的认知。阎老师和蔼可亲的待人风格、宽广的胸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和执着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阎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下,我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培养了积极自信、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这一切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在生活上,阎老师更是一位尊敬的长辈,给予了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师恩如山,在此谨向我的导师阎百兴研究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和写作过程中,刘兴土院士、吕宪国研究员、刘景双研究员、宋长春研究员、张晓平研究员、吴东辉研究员、王国平研究员、章光新研究员、王毅勇研究员、栾兆擎研究员、佟守正副研究员等老师给予了诸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有助于我顺利完成实验以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感激之情。农田排水沟渠对氮磷的去除效应及管理措施

12

4感谢东北地理所研究生人事教育处的李秀军处长、研究生部的王玉荣老师、侯雪莹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关怀和帮助。感谢测试部张玉霞老师、张少庆老师、赵海洋老师、娄博坤实验员和王国平主任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指导。感谢所科研处、财务处、资料室、后勤部门等机构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在我硕博连读期间提供了许多帮助。感谢盛春雷老师在我资料查阅的过程中提供的便利和帮助!

感谢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实验站张光老师、杨桂生老师、赵志春老师、乔田华老师、张新厚老师、宫超老师、李铁铁先生、李贵群先生以及崔璐瑶等人,在三江野外实验过程中,给予实验过程中无私的帮助和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尤其感谢杨桂生老师在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方法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不仅如此,还指导我仪器的使用。

感谢祝惠老师(师姐)、曹会聪老师、王莉霞老师、李旭辉老师和欧洋老师给予的科研支持和精神鼓励,尤其感谢祝惠师姐,是她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和指导,是她在我科研迷茫时给予指点迷津,为我把握方向,以及在生活上给予了很多帮助和关怀,为我提供了舒适的科研环境,不仅如此,祝惠师姐还言传身教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思想逐步成长、成熟;感谢杨育红博士、潘晓峰博士、刘树元博士、徐莹莹博士、朱立禄博士,张凤英博士,感谢他们对我学习、科研和生活上的无私帮助和指导,是你们勤恳踏实的科研工作精神鼓舞着我对科研工作的追求。感谢我的同窗刘贵花博士在学习工作中提供的帮助,感谢我的师弟吕兑安博士、邓志强硕士、关久念博士,师妹王忠欣、边玉、闫丹丹对我生活的关怀和体贴,以及在我实验工作过程中提供的帮助。衷心感谢他们在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我的关怀、支持和帮助,是我能够顺利完成实验的同时保持健康与愉悦的身心。更感谢课题组内办公室里融洽的科研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争一流的奋斗精神,为我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适宜的工作环境。与他们在一起的经历将是我人生最大的精神宝藏!

感谢在三江野外台站共同工作和奋斗的宋艳宇老师,是她教会我很多高端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并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了很多帮助。感谢我的舍友兼同窗王娇月博士,是她陪我走过迷茫和灰暗时期,在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直在背后鼓励我,让我在陌生的城市不孤单。感谢侯翠翠博士和李英臣博士,在实验过程工作和生活中对我关心、帮助和支持,感谢侯翠翠博士在我抽水灌溉过程中陪我到深夜。感谢曾经在三江站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聂晓博士、苗雨青博士、朱晓艳博士。感谢他们在野外生活和工作中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与他们在三江共同经历风雨的时光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记忆。

感谢我的同窗代雪静、董李勤、徐素娟、孙崇玉、霍莉莉、毛德华、李彦生、周璇、雷小春、张亚欣、武彦清、汤旭光、史晓亮、闫长平、王远东等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五年来的相知相惜与相识,我们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共同将枯燥的科研生活赋予了精彩片段,共同分享了苦与乐,这就是我人生中宝贵而珍惜的情谊!感谢师妹李然然和王春玲,感谢她们在我生活和工作中给予的帮助和关怀!是他们给予了我感知生活的真谛,生活因为有你们而精彩!

最后,向我的家人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感谢我的父亲张庆印先生,母亲杨春亚女士的养育之恩,是你们的辛劳养育了我,并支持我走向科研的道理,感谢你们无私的奉献换来我今天的成绩。更感谢我伟大的母亲杨春亚女士默默地付出,任劳任怨,感谢您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今天的我。感谢叔叔张庆国和婶婶侯爱云对我家人和我的无私付出!感谢我的弟弟张景元、堂弟张景亮、堂妹张天慈、堂弟张景睿、外甥徐浩展,时刻陪在母亲身边!感谢我的妹妹张杰和妹夫徐召辉,是你们常年陪伴母亲左右,替我承担了许多对家庭应尽的责任,是你们勤劳和善良用孝心照顾着我们的家,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无后顾之忧,让我专心学业和工作,并得以以安心的完成学业!

最后祝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事业蒸蒸日上,桃李满天下!

致谢

,在本论文完成之际,突然感觉时光如梭,转眼已是毕业在即。回想在读的研究生三年,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在这里,把最深的感谢与最好的祝愿传达给所有教导、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段昌群教授,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定题,具体工作的开展到论文的撰写段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衷心地感谢段老师在这三年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给我的帮助和支持。段老师渊博的学术知识、严肃谨慎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幵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终生学习的目标。

我整个试验及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同样也离不开实验室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感谢付登高老师在野外工作、实验室工作及论文写作中的认真指导帮助;同时非常感谢刘嫦娥老师、和树庄老师、常学秀老师、张国盛老师、陆轶峰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的在学业及日常工作上的大力帮助。另外,还要感谢师兄何锋、熊华斌、阎凯、李博、郭震、费学海,师姐韩金宝、王春雪等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感谢同级同学王琪、王洪娇、刘保双、马莉莎对我学习和工作的帮助;感谢张岩、张龙、张亚杰、曹晶萧、王甜甜等各位师妹师弟对我实验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送上我最深的感谢!

最后,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帮助以及无私的付出,让我有机会接受进一步教育,才有了如今幸福、快乐的我。谢谢!

2013年5月

致谢

在本论文完成之际,突然感觉时光如梭,转眼已是毕业在即。回想在读大学的四年里,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在这里,把最深的最好的祝愿传达给所有教导、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

本论文是在喻理飞教授!夏品华老师、薛飞师兄、寇素珍师姐以及郑钧宁师兄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定题,具体工作的开展到论文的撰写他们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心地感谢喻老师在这四年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给我的帮助和支持。喻老师渊博的学术知识、严肃谨慎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幵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终生学习的目标。

我整个试验及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同样也离不开实验室的夏老师、薛师兄、寇师姐郑师兄的帮助与鼓励。感谢他们在野外工作、实验室工作及论文写作中的认真指导帮助; 他们严厉的作风,严谨的逻辑思维都深深的影响着我,将使我终生受益;同时非常感谢与我一起做实验的同学赵鹏与曹翔在做实验过程中给以我的帮助。

最后,衷心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帮助;让我专心学业和工作,并得以安心的完成学业!

最后祝愿帮助我的人事业蒸蒸日上,桃李满天下!

推荐第9篇:致谢

致谢

在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是一位认真负责,热情的老师,在整个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她都对我进行了认真的指导,对我的论文也进行了详细的修改。我要向指导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代课老师和辅导员,在我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他们给予了我很多的教导和很大的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还有道理,将使我受益终生。

感谢我的家人和同学,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永远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在任何时候,他们都给予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我感谢他们!

最后,向审阅我论文和负责答辩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抽出宝贵的时候参加我的论文答辩会,感谢你们对论文不当之处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推荐第10篇:致谢

致谢

我的论文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并非我一人之功劳,是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和一直关心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致谢

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庆飞老师。张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外出实习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设计较为复杂烦琐,但是张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图纸中的错误。除了敬佩俞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无私的给与我帮助。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刘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他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刘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致谢

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个月,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也终将告一段落。点击运行,也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虚荣的成就感在没人的时候也总会冒上心头。但由于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总是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是,我又会有点自恋式地安慰自己:做一件事情,不必过于在乎最终的结果,可贵的是过程中的收获。以此语言来安抚我尚没平复的心。

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想籍次机会感谢几年来给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你们的友谊是我人生的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毕业指导老师李军建老师,虽然我们是在开始毕设时才认识,但他却能以一位长辈的风范来容谅我的无知和冲动,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他道声谢谢。

致谢

时间过得好快啊,准备了一学期的毕业论文也即将上交了,写论文的时候,指导老师一直帮助我们,给我们提供帮助,让我们修改,在论文结束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谢谢老师。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第11篇:致谢

致谢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两年多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论文成稿之际,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xxx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x老师是一位在学术上博学多识,在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好老师,他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深深地震撼和感染了我。这两年多以来,在x老师的指导和培养下,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还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

在进行论文研究工作的过程中,x老师给予了我诸多的帮助和指导。每当我遇到难题、困惑不解时x老师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所在,让迷茫中的我更加明确了科研的重点和方向。x老师深厚的论文写作功底、严密严谨的思维和宽广的知识面都让我深深地佩服,同时也受益匪浅。我论文中的每一个进步和成果都离不开x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谆谆教诲!

此外,我还要感谢实验室的各位师兄、师姐和师弟,感谢xx博士、xxx士、xx硕士、xxx硕士、xxxxxx硕士、xxx硕士和我的同窗好友xxx硕士,感谢你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的建议支持和帮助!

我还要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感谢家人多年来对我默默的关心、支持、鼓励,你们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不辜负家人对我的期望。

最后,感谢在百忙之中参加本文评阅和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感谢他们给予的宝贵意见和指导!再次感谢指导老师xxx老师及实验室各位同学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第12篇:致谢

致谢

本论文是在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在设计方面的卓越工作奠定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她由潜入深,明晰简洁的点拨使我在各方面收益匪浅。导师治学严谨、务实求新、平易近人,她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丰富的经验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课题研究取得的点滴进展都是与导师的指导启发所分不开的,在此文完成之际,谨向她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第13篇:致谢

致谢词

当论文的写作接近尾声时,也说明我们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老师,同学,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支持,帮助,以及在整个大学阶段,对我自始至终的鼓励与关怀。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所有在学术道路上奋斗过的和奋斗着的同学们共勉。

还记得三月初,打开导师郝伟老师修改过的论文初稿,霎时想起一段话:“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是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句子。同样的不安和感激,让这段中学课文中的久远记忆飘至我脑海,但更多地我感到一种羞愧,羞愧于我知识上的匮乏,羞愧于我思想上的浅薄,更羞愧于我态度上的浮躁。我的导师用字斟句酌地细致修改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如果大学生活是一本书,最初的懵懂是书的扉页,毕业论文无疑是最具分量的结束语。将书一页页翻过,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课堂.我的父母,虽然不甚明白论文的写作主题,但是他们一直默默地给予我关切和鼓励,是我疲惫时的温馨港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们的安康是我执着前行的不懈动力。还有我那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同窗好友,他们不仅给我的论文写作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在生活学习方面,更是给予我莫大的关怀和帮助。他们为我的生活添彩,更让我懂得“善”的美,“真”的可贵。 掩卷而思,唯有感激,唯有自省,唯有不懈地追寻!

第14篇:致谢、

致谢

经过两个多月紧张而忙碌的生活,我完成了这次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温故而知新,它不仅使我重温了旧的知识,还学习了一些新的知识,并且这次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分析能力,锻炼了我查阅、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我得到了教研组老师的亲切关怀。在我的设计的从始至终,我的指导老师始终为我做悉心的指导,并对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厌其烦的讲解、指导,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使我顺利完成设计。在此真诚的祝老师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毕业设计,是我大学学习生活的一次升华,是一次质的提升。虽然我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是我绝对是用心的完成这份设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受益匪浅的,所以我要再一次的对我的指导老师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第15篇:致谢

光阴荏在、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在大学软件学院的读书生涯已经接近尾声,走上讲台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时间已经临近眼前。回顾在三年硕士研究生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让我感动、感激、感谢,因此,在这论文的最后结尾部分,我借此小小一角,对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刘安丰教授。在我即将成为刘教授的学生之时,我的学长就曾经向我描述过他的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在真正成为他的学生,聆听他的授课之后,我更加惊异于他知识的渊博和对教学态度的严谨。特别是我进入论文答辩阶段以后,多次不分早晚的向他请教知识上的疑难问题,均得到了他耐心细致的回答和指导。于我而言,他是师、是友,更是我教师生涯中学习的楷模。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因为有了他们,让我在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不再寂寞、不再孤独。忙时的学习探讨、闲时的小酌相聚,也许只是QQ群里的一个笑脸,也许只是相聚时一个小小的玩笑,却让浓浓的同学之情满溢于我的周围,使我的求学生涯无比温馨和快乐。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大学。也许我只是她万千莘莘学子中不起眼的一个,但我在其中感受到的求实、创新、团结、进取的校风,让我历久弥新,始终难以忘怀。她经世致用的校训,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个学术研究者在入世和出世间的微妙平衡。

最后,我还想在心里默默地感谢我的家人。在这三年的时间中,我品尝了初为人父的欣喜,女儿的降生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父母养育子女的含辛茹苦,感受到了妻子生育女儿时的阵痛和欢欣。正是有他们在我身后的默默支持,我才能心无旁骛地完成我的研究生学业,实现我成为大学一员的梦想。

写了这么多,却仍有太多的感动和感谢充溢我的口中无法一一尽述,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珍惜曾经拥有,感恩诸多关怀,祝福明天更好! 李建平

第16篇:致谢

逝者如斯,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涯接近尾声。在南华大学娄底临床学院这样一个朝气蓬勃、催人奋进的环境中,我们度过了人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三年。

今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此时此刻,衷心地感谢答辩委员会主席,感谢答辩委员老师们。

感谢导师对的教诲与悉心关怀,师恩如海,衔草难报。是您赋予我们最有意义的收获;是您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我们论文的选题、内容、到整体的结构都得到了导师细致、有效的指导。恩师之情,感激涕零。

感谢娄底临床学院的老师们,学业上毫无保留地教导我们,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衷心地感谢老师们的大爱。

感谢娄底临床学院这个充满梦想的地方,这里严谨的学风、良好的的学习环境使我们三年过的充实而快乐。

感谢同门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在这几年里我们朝夕相处,峥嵘岁月,师门情深。

最后感谢我们的家人、爱人,你们的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第17篇:致谢

老师:时间如梭,转眼毕业在即。回想在大学求学的四年,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在此专心学习,陶冶情操。谨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副教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王老师不仅在学业上言传身教,而且以其高尚的品格给我以情操上的熏陶。(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本文的写作更是直接得益于他的悉心指点,从论文的选题到体系的安排,从观点推敲到字句斟酌,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大学,###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父母:另外,我必须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秉承了他们朴实、坚韧的性格,也因此我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也因为他们的日夜辛劳,我才有机会如愿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进而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大家: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第18篇:致谢

致谢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大学的列车也即将驶向终点,又是一年毕业季,我感触良多,回顾四年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快乐和感动充满了大部分光阴。首先,我要感谢身边许多亲密友好的朋友的陪伴,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陪伴我支持我;此外,我还要感谢在大学四年里为我们默默奉献的老师,是他们授予我们专业知识、社会技能,在我学习遇到瓶颈时,指引我、鼓励我,对我将来的人生起了重要作用。

在此,我还要由衷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他的专业指导帮助我完成如此长篇幅的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框架以及核心内容方面的指点,使得我对所研究课题形成了大体的认识,为我的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在之后的修改过程中,老师耐心指点,细心解惑,不断帮助我完善毕业论文,顺利度过这一繁琐、艰辛的过程。

与此同时,我还要向学术界的前辈们表示极大的敬意,没有他们以往的研究结论,单凭我自身有限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的。从获得的研究成果中,他们为我的工作做好准备提供了想法,并为成功完成我的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第19篇:致谢

致谢

从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到论文定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告一段落。 回首这四年,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友情,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构思到最终的定稿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赖于导师的悉心指导。***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

其次,我还要感谢给予我帮助的同学和朋友!在写论文期间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帮我寻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与我一起分析各类相关文献的论点,让我的论文写得更加有理有据。感谢**班的所有同学,是你们让我的大学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再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参阅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此向这些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们在这一领域中所作的研究结晶给予我许多启发,增加了我的学识,开拓了我的思路。

最后,更要提前向评审我论文的老师、专家们表示感谢!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本文所涉及的领域还留下了许多遗憾,你们的批评和建议将成为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第20篇:学术论文承诺书

附件1:

学术论文承诺书

本人已对 年拟在《》期刊发表的论文:( ) 开展了自查工作,自查结果如下(在〇上打勾):

1、由“第三方”代写论文 是〇 否〇

2、由“第三方”代投论文 是〇 否〇

3、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 是〇 否〇

4、有没有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 有〇 没有〇

5、有没有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有〇 没有〇

6、是否存在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是〇 否〇

7、科研原始数据是否可溯源性? 是〇 否〇

8、原始数据及实验记录本是否长期保存? 是〇 否〇

本人郑重承诺:该论文若将来在各类检查中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均由本人承担一切后果。

第一作者签名: 通讯作者/导师:

年 月 日

备注:已离院研究生由导师签名。

《学术论文的致谢范文.doc》
学术论文的致谢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