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入侵论文范文

2022-11-3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

巴西龟、幸福草(又名加拿大一枝黄花)、清道夫„„这些目前正在羊城各大花卉、水产市场热卖的宠儿,竟然都是有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他们一旦从花园和水族箱里逃逸出来,遇到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大量繁殖,毫不客气地吞噬本地物种的生存环境,从而对广州本地生物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威胁。

据省农业部门专家透露,目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每年给广东省造成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专家呼吁:市民购入外来物种时,要先了解该生物是否会对本地物种造成危害。

贸易频繁气候适宜 广东成入侵脆弱区

据了解,广东省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据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目前广东的外来植物至少有150种,其中严重危害广东省农林业的外来动物约有40种,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有11种。

广东受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的原因在于广东对外交流和进出口贸易比较频繁,加上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适合生长的生物种类相对比较多,这使得广东成为我国外来植物入侵的脆弱区。

入侵:三大途径无孔不入

据省林科院森林保护所研究院研究员黄焕华介绍,目前外来物种入侵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有意引进。一些个人或团体出于经济、美化环境、观赏等目的引进外来物种,最后泛滥成灾。比如当年作为猪饲料而引进的水葫芦,后来发现它能疯狂地繁殖,造成堵塞河道、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等问题。

第二是无意引入。通常是随着人及其产品通过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作为偷渡者被引入到新的环境中。

第三种是自然飘落。比如植物的种子顺风或河流移落到别的地方,或是被鸟吃掉后带到了另一个地方。飞机草和薇甘菊就是靠自然因素侵入我国的,目前已经给云南和广东造成损失。

损失:每年吃掉广东数十亿

专家透露,保守估计,目前外来物种入侵每年给广东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而且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而且用于控制其危害的代价极大。

措施:建外来生物测报中心

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专项法规和条例,但已经有检疫的法律。但广州市即将出台的《广州市城市林业发展规划》中,计划未来五年内完成“森林灾害预警与防治工程”,其中包括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控和外来入侵生物的控制等三个方面。据悉,工程将建设广州市森林火灾、病虫害、外来入侵生物测报中心,建成较完备的市、区(县市)和乡镇三级预测预报网络。 典型外来入侵物种

清道夫:吞食珠江四大家鱼雄霸一江

入侵史:“清道夫”对于一般家里养鱼的市民来说应该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它长得颇为“敦厚”,又有进吃水族箱里的鱼粪跟垃圾的习性,能免去人们清洗鱼缸的麻烦。许多市民都喜欢将它作为观赏鱼养在鱼缸里。但后来饲养的人发现它生长速度飞快,而且会吞食同一水箱里养殖的小鱼,就失去对它的宠爱。有些人图方便将它直接投放在珠江河域里,使得它们能够在野外的环境下得以大量繁殖,并且逐渐蚕食了在珠江流域生长的四大家鱼,雄霸一江。

危害性:据广州市渔政支队支队长邹荣亚介绍,清道夫在珠江没有天敌,而它繁殖能力很强,每次能产下300~500粒卵,所有的卵几乎都可以孵化成鱼,长成后的清道夫一般能长到20~30厘米长,大概重一二斤。邹荣亚说,由于这种清道夫是杂食鱼类,什么都能吃,包括水中的垃圾和一些小鱼苗,所以繁殖非常快,它最可怕的一面就是能够大量吞食鱼卵,严重妨碍其它鱼种的繁殖。

据悉,目前清道夫在珠江流域已经大量存在,邹荣亚称,清晨的时候常常看到那些“都市渔夫”在江边钓鱼,钓上来许多头扁嘴尖尾长、丑八怪似的黑色“怪鱼”,其实都是清道夫。有时候,一些清理珠江水面的环卫队,随便一捞就

能捞到很多清道夫。现在,特别是从白鹅潭水域到黄埔港水域这一段淡水水域已经是清道夫的“天下”,四大家鱼已经被吃光光。但是,有关部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控制清道夫继续蔓延。

巴西龟:繁衍力超强加速本地龟灭绝

原产地:北美洲

入侵史:巴西龟,目前在广州几乎所有的宠物市场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然而这种在羊城热销的家庭宠物,已经是

全球性的外来入侵物种,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

日前记者在走访芳村花鸟鱼虫市场时看到,巴西龟的价格低廉,10元左右就可以交易,吸引众多市民购买。据一名摊主介绍,每天来买巴西龟的人都很多,小孩和年轻人买回去当宠物养,也有老人买回去放生用于避邪图吉利。

危害性:这种“小可爱”的威力可是一点也不能轻视。据有关专家介绍,巴西龟可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杀手”。据悉,巴西龟对食物和生存环境要求不高,环境适应能力很强,生长快,繁衍力强,捕食凶狠。如果将它随便放生到野外的江河湖泊,由于基本没有天敌,就会与本地龟抢夺食物,威胁本地龟及相关物种的生存,对原有生态链造成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巴西龟一旦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即可大量繁殖,并排斥本地的淡水龟,从而加速本地龟的灭绝过程。在台湾,作为宠物的巴西龟引进不到20年,但已经在台湾定居繁殖建立族群,成为台湾最普遍的龟类。当地野外的巴西龟会大量捕食小型鱼、贝及蛙类的卵及蝌蚪,造成了当地生态水中浩劫,如台湾的基隆河早已被巴西龟“独霸”了。专家介绍,巴西龟比本地龟更有优势,例如本土陆龟要到七八岁才开始“性成熟”,但因为巴西龟两岁就有繁衍力,这也是巴西龟价格便宜的原因之一。

幸福草:一旦花落结子周围植物消亡

原产地:加拿大,又名加拿大一枝黄花、黄茑或麒麟草

入侵史:有“植物杀手”之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花市上被称为幸福草,它花朵很小,呈蝎尾状排列,再组合成开展的大型圆锥花序,色泽亮丽,已经成为羊城的各大花店主要的配花,很受市民欢迎。

危害性:外表看起来柔弱弱的“小黄花”竟然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侵害性,能破坏其它植物的生长,素有“植物杀手”和“霸王花”之称。

据介绍,幸福草的生命力很强,一株花可形成两万多粒极小的种子,它们甚至可以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随风传播。如果人们不小心把带种子的残花遗弃到野外的荒地上,就有可能使它们扎下根来。由于缺少天敌,“小黄花”繁殖非常迅速,因此占据其生长区里的其它植物的生存空间,使之一律消亡。据介绍,花店里出售的这种花的花苞刚开始绽放,暂时没多少威胁。一旦花落结子,种子接触到土壤,就会就地生根迅速传播扩散开去,严重破坏该地区植被,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将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喜欢买回家里摆放的市民在观赏完之后,千万不要随意丢弃,因为它可能在垃圾场里就生出10多亩。

推荐第2篇: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报告

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10-1 张秋霞

100914042 暑假时看电视,由山东卫视打造的《调查》栏目中正在播放名为《调查:外来物种入侵 食人鲳咬伤市民》(http://v.iqilu.com/2012/07/25/3797000.shtml)的新闻调查,立即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开始对家里的人进行询问,再借助于网络等工具查询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代表性物种以及身边的常见物种。以至于对于一个学习生物的学生来说,听到外来物种入侵不至于说不出一句话来。

【百度名片】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

世界上最有害的十大外来入侵物种集锦

一、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

亚洲鲤鱼,又称为银鲤,可以长成重量超过100磅的大鱼,但这是以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的。最初,引进它是为了清理美国南部鲶鱼池的海藻。由于数量增多,一些鲤鱼溜进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在这里,它们迅速泛滥成灾。在暑假看《新闻联播》时也注意到,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经常上演一幕幕“人鱼大战”,过多的亚洲鲤鱼抢夺了河流中其他生物的营养以及氧气等资源,于是造成了物种趋于单一的境况。在中国,鲤鱼能够做成极其美味的佳肴,但由于过度捕捞,而几乎绝迹。所以在美国中部,有许多渔民开始捕捞银鲤,经过加工处理后卖往中国。这场水产业的灾难最终通过商业捕捞转化为经济利益。

二、食肉的蛇头鱼

因为这种鱼的头部外形和蛇非常类似,因此西方人称之为“蛇头鱼”。一旦蛇头鱼在池塘或湖泊出现,它们将吞噬掉任何它们可以找到的东西。让蛇头鱼闻名于世的还是它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极其干涸的环境中仍然可以存活很长时间。据悉,蛇头鱼呼吸一次新鲜空气可以生活4天,它们还喜欢在陆地上爬行寻找新的水体。由于生命力极强,几乎没有天敌,“不挑食”,巨大的蛇头鱼可长到3英尺长,据说是最具侵略性的动物之一。

三、疯狂的葛根

葛根是第一个被编进外来物种史册的植物,也是入侵物种之一。葛根于1876年首次在美国的费城百年博览会上出现,源自于中国南方和日本等地,当时专家把它吹捧为一种耐寒、快速增长的地被植物,可帮助抑制水土流失,帮助当地人抑制土壤侵蚀的问题。但之后因为它生长太迅速,长得遍地都是,从而获得一个新的绰号:通吃南部的藤蔓。如今,葛根遍布美国各州,甚至蔓延到新泽西州北部。可以争夺植物的养分,借其它物种为自己前进铺垫道路,所到之处生物都死在其“蹂躏”之下。由于生命力极强,又是“群体”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天敌,对南方造成极大的生态灾难。

四、野兔侵略者

1859年,一位澳大利亚农场主托马斯·奥斯汀说:“兔子的引进不会产生什么危害,既可以家养,又可以放归自然,成为狩猎的对象。”于是他将24只灰色兔子放到野外,让他们自然生长,以方便猎人寻找猎物,解决冬日生计。结果到19世纪末,澳大利亚的野兔数量多得惊人,以至于当地的原生植物、动物甚至土壤本身都到了崩溃的边缘。1937年,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尝试利用多发性粘液瘤病毒来对付野兔,政府专门在水池里投放药水来吸引兔子饮水。在1950年,该病毒被证明可以安全的运用于对付野兔,两年后,野兔由六亿降为一亿。

五、数量惊人的欧洲椋鸟

1890年,纽约市一位名为尤金·施福林的著名药品制造商是莎士比亚的崇拜者,一天,他走到中央公园,放飞了60只从外地买来的欧洲椋哥。第二年,他又放飞了40只欧洲椋鸟。因为欧洲椋鸟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提到的鸟,他想让美国人也能看到这种鸟,以至于将来在美国本土也可以见到莎士比亚提到的每一种鸟。难道这不是好事吗?但事与愿违,欧洲椋鸟繁殖得太快,导致天空中黑压压一大片,非常嘈杂,居民们被吵得烦躁不安,这是施福林始料不及的。据说,如今,欧洲椋鸟每年造成美国的农业损失高达8亿美元,还导致大量的飞鸟与飞机碰撞事件。

六、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据当局统计,有3万多条缅甸蟒蛇出没于沼泽地国家公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种外来的蟒蛇天敌很少,而且当地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时常受到它们的侵害。一只缅甸蟒蛇可以把巨大的美洲鳄鱼吞到肚子里,对濒危动物产生极大威胁。佛罗里达州的缅甸蟒有的是逃自宠物商店或动物园,有的是被宠物主人放生,还有可能是来自动物偷渡者,全球气温变暖为这种动物在美国东南部地区大批滋生并泛滥成灾提供了适宜条件。

七、体型巨大的甘蔗蟾蜍

甘蔗蟾蜍是澳大利亚环境生态的头号大患之一,它们超强的生命力不但像瘟疫般蔓延整个北部,甚至严重威胁原生物种的生存数量。甘蔗蟾蜍的引进开始是为了控制野兔的疯长,增长到一定数量,又被放进昆士兰甘蔗种植园,以控制虫害。到1937年,超过6万只年幼蟾蜍被用于捕食昆虫,但甘蔗园无法将它们圈住,它们经常跑出来伤害其它动物和植物。甘蔗蟾蜍能够从皮肤中排泄一种很强的毒素,杀死任何一种接近它们的动物。周围的任何东西它都吃,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但只有0.5%的甘蔗蟾蜍能够活到繁殖年龄。甘蔗蟾蜍是澳大利亚政府环境政策的头号错误之一,造成生态浩劫的惨重程度可与该国家野兔的引进相提并论。

八、繁殖超强的灰松鼠

灰松鼠于19世纪70年代引入英国。最初引入目的是装饰花园,然而,仅仅几十年,这种繁殖力强的动物就占领英格兰大部。与本土的红松鼠相比,北美灰松鼠要强壮许多,无论是抢夺食物还是繁殖都远胜于红松鼠。更要命的是它们身上携带着一种松鼠疱疹病毒,这是一种滤过性皮肤病,灰松鼠虽然携带病毒,但在它们身上并不发作,可是红松鼠却对这种病毒十分敏感,一旦传染上就会得病。患病后红松鼠健康状况急剧下降无法觅食,两周内就会死于饥饿。目前在英国的灰松鼠数量达到约330万只,而红松鼠的数量仅为约16万只。 查尔斯王储在致乡村土地和商业联合会的信中呼吁消灭灰松鼠以保护红松鼠。乡村土地和商业联合会支持查尔斯的提议。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却不赞成查尔斯的观点。协会发言人说,对灰松鼠实施灭绝措施残忍,而且不一定能达到控制灰松鼠数量的目的。

九、蜜蜂杀手

杀人蜂是一种食肉动物,是靠捕食害虫和其他一些蜜蜂为生的。这些杀人蜂本身,也是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有益的昆虫,由于它们往往以森林中的各种害虫为捕食对象,因此对防治森林病虫害有很大作用。“杀人蜂”是由于人类自己的偶然疏忽才产生出来的。1956年,巴西的昆虫学家为了改良当地的蜜蜂,使它们能多产蜜,就特意从非洲引进了一种野性十足、产蜜量高的野蜂,与当地的蜜蜂杂交,繁育出了这种攻击性极强的蜂。后来,因为管理人员的疏忽,一些杂交蜂从实验室逃出,迅速在野外繁殖起来,成了令人恐惧的“杀人蜂”。2007年,只在新奥尔良地区发现有这些杂交蜂,到了2009年,美国的犹他州也发现了它们的蜂巢。在美国南部,它们在不断地蔓延泛滥中。尽管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想消灭这一大祸害,可是,这些杂交蜂适应自然的能力极强,繁殖的速度很快,所以,直至今日还没能有效地遏止它们的蔓延,到今天,非洲采蜜蜂都被认为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物种,

十、鼠岛

据统计,老鼠已经入侵了世界上90%的岛屿,并造成了岛上超过60%的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灭绝。最著名的鼠岛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1780年,挪威的大量老鼠从一艘失事的日本船上窜出,跑到一个岛上。很快,由于岛上没有树木,海鸟的数量急剧下降,这里成了老鼠的乐园。鼠岛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是美国政府用于保存栖息地,抵制外来入侵物种进行的一项实验。2008年,一包一包的老鼠药洒遍了整个11平方英里的鼠岛。在2009年的6月,生物学家宣布鼠岛上的老鼠暂时得到了控制。

从以上十种入侵物种入侵的原因以及手段,我们可以将物种入侵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有意引种是指人类有意实行的引种,将某个物种有目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这类引种可以是授权的或未经授权的)。无意引种是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从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像亚洲鲤鱼、葛根、野兔、欧洲椋鸟、甘蔗蟾蜍、灰松鼠、杀人蜂等都是有意引入的,都是出于某种好的意愿引入,最后造成了不可收拾的结局。而缅甸蟒蛇和老鼠则是无意引入的,出于某种忽略的因素使其趁虚而入,最终也是同样的结局。

不仅仅是国外出现这种物种入侵的现象,从我们接触生物这一门课开始就了解了我国与水葫芦之间不曾停息的战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作为猪禽饲料而被大规模“请进来”的水葫芦,如今正在我国南方进行一场不折不扣的生态入侵战,位于闽江流域上游的福建南平无疑是主战场。历年来为清除水葫芦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成效依然不大,争夺水中的养分氧气等,导致鱼虾大量死亡,船舶被迫停止。除水葫芦外,紫茎泽兰、假高梁、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薇甘菊等一大批“毒草害虫”均已被我国政府列入外来入侵生物的“黑名单”。下面是入侵我国比较严重的物种:

一、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杂草之一。1919年前后,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已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乘风传播扩散种子是薇甘菊广泛入侵的重要原因。它可以攀附到其他植物上,抢夺阳光和场地,导致其他植物成为其“垫脚石”,最后造成了为他独尊的场面。一旦薇甘菊肆虐,当地的生态就生病了:植物首先被「绿癌」蚕食,进而令野生动物失去食物来源而离开或死亡,影响整个自然生态。薇甘菊在中美洲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其他地区因无天敌制约而造成祸害。灭薇净,是以植物源材料为主要活性物质的防除薇甘菊专用药。灭薇净以“透皮给药”途径进入植株体内,通过对薇甘菊体内的萜烯类和精油类化合物进行缔合、溶解和置换,使薇甘菊的生理、繁殖等器官受干扰,生理、生化功能失常而枯萎死亡,且难于再生。经田间试验,防效在95%以上,具有较理想的持续控制效果。该药剂是目前防治薇甘菊较为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现已在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广泛应用。

二、紫茎泽兰,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界里的“杀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在石缝里也能生长。结实能力强,每株可结种子3万~4.5万粒,多的可达10万粒。瘦果细小,顶端具冠毛,随风飘移散落,极易在裸地和稀疏植被的生境中定植生长。紫茎泽兰侵入农田、草地后,与农作物、牧草争水、争肥、争阳光、争空间,严重影响农作物、牧草的生长。在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后疯长蔓延,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

三、豚草,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在土壤中吸收很多的氮和磷,造成土壤干旱贫脊,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叶子中含有苦味物质和精油,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质量变坏,带有恶味。豚草还可传播病虫害,豚草花粉是引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症的主要病源。

四、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的危害尤甚。危害性大。虫情暴发时,黑色的幼虫爬满树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吃光所有的绿色植物叶片。喜食的树种有100多种,如果没有了喜欢吃的树叶,它将会把农作物、蔬菜、杂草等一切绿色的植物一扫而光。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防治:1.实行检疫:严禁从疫区引进苗木,防止美国白蛾扩散;2.人工防治:发现幼虫结网为害时,剪除网幕集中烧毁,杀灭幼虫;3.使用美国白蛾性诱芯:诱杀成虫,抑制产卵;4.药剂防治:在幼虫为害期,喷50%杀螟松1000倍,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或2000倍速灭杀丁加上800倍敌敌畏,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食人鲳,在山东卫视的《调查》栏目中,看到了柳州市出现的一种咬伤市民的鱼,个头不大,但被咬之后伤口血流不止,该市民将鱼带回家放到了鱼缸里,邻居观看时又被咬到,凶鱼接连伤人后,柳州市水产、渔政等部门进行了调查。水产研究所资源保护专家称这条鱼通称食人鲳,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鱼,有像剃刀一样锋利的锯形牙齿,喜爱群居,是天生的狩猎机器,猎杀河里一切可以移动的动物,并将它们顷刻间分食干净。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认为,食人鲳很可能是作为观赏鱼,通过非法渠道进入中国的。也许是饲养它的人不想再养了,就把它放生,食人鲳顺水流到柳江河。

目前有关部门正对柳江内食人鲳的数量进行评估,并将尽快采取应对措施。而在不久前,同样作为外来物种的巴西龟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六、巴西龟,巴西龟又名红耳龟,大多数种类产于巴西,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已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列为100个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将其列为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然而,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巴西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中国百姓的家庭。

大明湖是山东济南的著名景区。从小就在大明湖边长大的纪明,1987年开始从事水面垃圾清理的工作,他说,最近由于大明湖的巴西龟数量越来越多,对湖里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因此,他每天多了一项任务,就是从湖里往外捞巴西龟。一天最多的时候能逮到二三十个。巴西龟因为抢夺食物能力强,繁殖能力强,在世界上也被公认为生态杀手。巴西龟来到大明湖后,什么都能吃,鱼子、鱼苗,甚至咬伤大鱼,被咬伤的大鱼皮肤溃烂后就会因缺氧死掉。

很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巴西龟的进口和贸易,但是在大明湖,正是因为市民来放生,造成了巴西龟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市民都很支持放生,但是对于放生所导致的后果却很少有了解。大明湖的管理人员表示,来大明湖放生的人不在少数,但这个善意的举动却影响了大明湖的生态。一只很小的巴西龟能长到巴掌那么大小,有的还能长到脸盆那么大。正是这种被人当作宠物来养的龟,却被世界自然联盟组织列为最危险的100种外来物种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全儒介绍说,巴西龟放在自然界,我们看不到什么变化,只是增加了一个物种,但是当地的龟,就会受到巴西龟的排挤,就会导致当地龟的数量越来越少,以致于物种灭绝。瓶盖大小的巴西龟10元钱能买到3个,碗口大小的也只卖15元,远比市场中的本地龟便宜。由于价格便宜,易于饲养,巴西龟已经成为最畅销的宠物品种之一。但对于它入侵物种的身份,则很少有人知道。很多人都将这种看上去乖巧可爱的小动物作为宠物饲养,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龟是目前中国分布最广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巴西龟一旦出现在野生环境中,将会极大地破坏本地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在北京的花鸟虫鱼市场中,除了巴西龟之外,六角恐龙鱼、清道夫等各种漂洋过海而来的奇特物种随处可见,俨然成为市场上的热销宠物。然而,就是这些被大家当做新奇特宝贝的外来宠物,却隐藏着物种入侵风险。

七、烟粉虱,烟粉虱是同翅目粉虱科的一种很微小的昆虫,但它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定义为超级害虫的一种昆虫。它的主要危害在于它能传播植物的15种以上的植物双生病毒,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它具有寄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同时对于植物的破坏能力极强。

这些“入侵者”不仅带来生态灾难,还把灾难之火直接“烧”到了经济领域。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三峡库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植物资源库和物种基因库。而近年来,三峡库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中被逐步蚕食破坏。据初步统计,三峡库区外来入侵生物多达50余种,其中紫茎泽兰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日前在福州市参加首届生物入侵国际大会的“生物入侵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万方浩说,紫茎泽兰现在我国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广西等地呈蔓延之势,在一些地区已成重灾,给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重灾区。”万方浩告诉记者,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现有50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多达100余种;近10年来,新入侵的外来生物平均每年新增约2种。其中,有55.1%的外来入侵物种来源于美洲,21.7%来源于欧洲。据估计,这些“毒草害虫”的入侵给我国带来每年约13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这些外来物种在中国缺乏天敌,正在不受限制地疯狂生长。外来物种一旦适应了本地环境并成为优势物种,将对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并可能导致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不仅是常见的各种宠物,还有很多入侵物种平时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却知之甚少。其实不只是在中国,目前,抵御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比如美国是通过签署总统令实行国家行动计划,通过立法加以确权,让各部门各施其责,而在我国也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有效的责任机制,并且落到实处,同时需要科技手段的配合与投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我们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日前在福州市参加首届生物入侵国际大会的“生物入侵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万方浩说,解决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一方面,对已有的生物入侵造成的巨大损失,要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另一方面,亟待健全外来生物引进、监管机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有50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严重危害的多达100余种。初步估计,松材线虫等十余种主要入侵中国农林业的有害物种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74亿元。很多单位和个人对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的生态和环境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外来物种的引进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调查表明,在我国已经严重成灾的入侵生物,有39.6%是属于有意引进造成的,49.3%是属无意引进,经自然扩散等其他途径入境的仅占3.1%。其中55.1%的外来入侵物种来源于美洲,21.7%来源于欧洲。“请神容易送神难”,当前建立严格的外来生物引进制度和监管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不是所有的“借鉴”都是有益的,在文化领域我们提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在生物领域也是如此,不能只看到利益,也要考虑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问题,即便是加上了入侵因素的考虑,也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变换而引起基因和适应能力的变化,生物的问题就应当从生物的方面去考虑。物种入侵对任何领域都是巨大的挑战,没有人可以明哲保身,每个人也都不应该置身事外。在《中国青年》杂志上有这样一个自嘲的段子:在英国,大闸蟹也泛滥成灾,政府已花费3000万欧元来治理,但成效不大,有一个英国餐馆的老板想到中国人那个强大的胃可以消化,于是出售给当地的中国餐馆,大受欢迎。中国网民自嘲“大闸蟹你有本事在我家门前那条小河里泛滥试试„„”,要发展更要可持续,要经济更要保护环境,希望每一个公民都有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信这也是“造物主”所乐见的。

就在之前刚写完报告之后,去超市逛的时候竟也发现了巴西龟的踪影,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入侵物种存在,并且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发现”我们身边的“外来者”,并且有责任一起把它送回到自己的环境中。这也是每一个科研人员为之努力不止的事业。

亚洲鲤鱼

蛇头鱼

葛根

野兔

欧洲椋鸟

缅甸蟒蛇

甘蔗蟾蜍

灰松鼠

杀人蜂

老鼠

食人鲳

巴西龟

烟粉虱

紫茎泽兰

豚草

美国白蛾

薇甘菊

空心莲子草

推荐第3篇: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发生于7月7日的柳州食人鲳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警醒与行动,外来物种入侵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已经逐渐暴露出来,逐渐被人们察觉和重视。其实,不光广西柳州,在全中国,尤其是沿海城市。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加之沿海城市有利的交通条件,这里便成为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前沿阵地与港口,但由于未经过实地的生态系统考察和治理,加之一些非法的引入途径,以至于大量的引入物种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想要的地位、目的和作用,反而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不利因素与危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入侵的外来物种。那么在我们身边到底有一些怎样的外来物种呢?请看报告。

1、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8月16日

2、调查地点:××市以及全国各地重大外来物种入侵地

3、调查人:×××

4、调查方式:以捕捉物种并走访,查找图鉴、资料来确定生物种类,以此确定是否为外来物种,并同时辅以利用网络进行查找,以此来了解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影响与地位。全方面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与深度。

5、调查内容:地区本土物种数量、种类以及外来物种数量、种类和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二、调查结果

1、巴西龟——本土龟的杀手

乌龟作为宠物市场的重要交易品,每年都占据了一定比例量的销售金额与空间,而巴西龟又逐渐成为了龟市场的主导商品,但是由于每年有大量的巴西龟被放生,所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巴西龟又叫做红耳彩龟,顾名思义,这种龟的头顶后部两侧的区域上有两块红斑且其属于彩龟家族的一个亚种。巴西龟最初是因为港澳的宠物市场中巴西彩龟供不应求,又因为巴西龟的幼崽形似巴西彩龟,所以逐渐取代了港澳台市场上的巴西彩龟。

\"巴西龟\"当初引进和\"福寿螺\"一样作为食用为目的,同属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引进后在中国各地均有养殖。由于\"巴西龟\"整体繁殖力强,存活率高,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如果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将严重威胁中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而且在只要适于生存的旅游景点加上民众\"积极的放生\"基本上都可看到满塘皆是\"巴西龟\"的震撼景象!

虽然\"巴西龟\"寿命仅为二十几年,但只要达到生殖期,就能顺利交配,顺利孵化,顺利成活,近几年\"巴西龟\"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个体已呈几何状繁衍,占据了大面积属于中国本土龟种的野外生存空间!所以爱好放生的人们切记不要购买巴西龟用来放生,否则放生则会变成“杀生”。

2、水葫芦——何时重见太湖绿

凤眼莲,多年生水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我国见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84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

1901年,被引入中国,同时也拥有了一个优美的中文名字“凤眼莲”。它美丽但却绝不娇贵,不但在盆栽的花钵里,在遗弃或扩散到野外时也同样长势旺盛。粮食缺乏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葫芦的茁壮生长是引人注目的,这种南美植物的强壮生命力促成了它的再一次被推广,这一次是作为猪禽饲料。与此同时,它拥有了通俗易记并流传更广的名字——水葫芦。

治污作用:水葫芦能治污水:水葫芦的吸污能力在所有的水草中,被认为是最强的。在适宜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水葫芦还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铊、银、钴、锶等重金属元素。对As敏感,当水中含As(砷)0.06ppm,经2小时叶片即出现伤害症状,可用来监测水中是否有As(砷)存在;凤眼莲还可用来净化水体中的Zn(锌)、As(砷)、Hg(汞)、Cd(镉)、Pb(铅)等有毒物质。它的自然含Zn(锌)量较高,达115ppm左右。利用含10ppmZnSO4废水栽培,38天后体内含Zn(锌)量高达280ppm。在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的20纪80~90年代,污水中依然长势良好的水葫芦引发的是人们的惊喜,人们在赞叹之余,给出了它的最后一个被推广的理由:净化水质。1992年,冈山大学的研究者专门出版了《水葫芦拯救地球》一书,力赞其净化水质及空气、还可削减温室气体,并以水葫芦为原料开发出了面包、饼干、包子、面条等各种食品,甚至还有名为“紫美人”的畅销白酒。

虽说水葫芦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水葫芦给滇池造成损失的案例是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经典案例之一。20世纪80年代,昆明建成了大观河—滇池—西山的理想水上旅游路线,游客可以从市内乘船游览滇池、西山。但90年代初,大观河和滇池里的水葫芦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河面和部分滇池的水面,致使这条旅游路线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岸兴建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观河也改建成地下河。这些只是直接的经济损失,由水葫芦造成的生态损失却很难估量。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40(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19世纪期间引入东南亚,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严重,并已扩散到温带地区,如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

3、小龙虾——餐桌上的重金属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动物,20世纪初随国外货轮压仓水等生物入侵途径进入我国境内。所谓是日本人用来清理尸体的生物,那是不实的。另

一面,当时日本人养小龙虾,是充当牛蛙养殖的饵料(但有资料显示,它是日本人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带入我国山东一带。由于自然界里天敌在我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经几十年的扩散,已形成全国性的最常见的淡水经济虾类,广泛分布于山东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考虑到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浅滩淤泥这些容易富集重金属污染物的地方,早在1995年,上海的科研人员就对生活在上海地区部分中的小龙虾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调查。汞、铜、铅、锌、镉等重金属在小龙虾体内均有检出,但全部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而且大部分的重金属集中于虾鳃和内脏中,肌肉的含量很低

这个结果,在之后十多年陆陆续续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06年,江西农大的科研人员考察了重金属污染水体中的小龙虾的重金属富集情况,同样发现虾肌肉中有毒重金属镉和铅很少,选择性富集了锌和铜等相对危害小的重金属(锌和铜是人体必需矿质元素,但是过量摄取也有健康风险)。08年,安徽大学科研人员对合肥附近的小龙虾进行调查,同样发现几丁质外骨骼和内脏中的重金属要高于肌肉中,并猜测克氏原螯虾把重金属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上海的一个中学生,还跟科研单位一起,研究了小龙虾“吐”重金属的真实性。她发现有些商贩自己饲养一段时间的小龙虾,然后宣称体内的污染物已经“吐”清,可以放心食用。于是通过市场采样,并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考察。她的研究表明,熟制小龙虾中的重金属镉和铬的量都踩在国家标准线上,而所谓清水饲养能“吐”重金属的事情,也是子乌虚有,不可相信的事情。

小龙虾导致肌溶解事件(龙虾门)

从2010年七月份开始,南京不同医院陆续收治了因食用龙虾而入院的病人。与普通龙虾带来的食物中毒不同的是,这些患者并没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而均表现为肌肉酸痛难忍,医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情况严重的还因肾功能受损,出现了“酱油尿”。

9月7日,南京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截止到9月7日上午12:00,南京全市共收治与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溶解综合症的病例共有23人,经过初步流行病调查,23人的就餐地点高度分散,其中15名患者分布在8个家庭,为8个就餐点就餐,另有有8人分别在4个餐馆食用了小龙虾。23名患者均有全身肌肉酸痛症状,并伴有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横纹溶解综合症,经治疗,已有22人治愈出院,还有1人仍然住院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7日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南京出现的23人例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综合分析,这些病例均属于哈夫(Haff)病。

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吴永宁表示:迄今报道的HAFF病多为食用水产品在24小时之内出现的症状,应该是不明原因的横纹溶解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并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酱油色尿,大部分愈后良好,个别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衰竭。

吴永宁介绍说HAFF病在波罗的海地区、地中海地区、美国巴西和中国北京均有过报道,多有食用水牛鱼、银鲳鱼或小龙虾等水产品史,怀疑含有某种生物毒素。

吴永宁认为南京地区发现的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溶解综合症患者,具有与HAFF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如病前4到13小时内均有食用较多小龙虾史,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无发热和关节疼痛,无神经麻痹,仅个别出现恶心症状,临床检验发现患者肌酸激酶进行性的一过性升高。

据悉,在调查中,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疾控中心和江苏省疾控中心对来自南京市场的小龙虾及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样品进行了900多种有关化学物质的筛查,作

了6种聚醚类抗生素、10种大环内脂抗生素、23种β-受体激动剂、15种镇静剂、3种苯胺和消极苯胺类化合为因,2种重金属的检测,未发现市场采集的小龙虾中存在已知可致横纹溶解综合症的化学物质。

吴永宁表示:依据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会诊意见,综合分析认为与国际上时有报道的HAFF病基本一致。具体小龙虾对于人体生物霉素方面致病因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同时与会专家组认为:

1、本次所报告病例属于HAFF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2、病人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3、初步提出了病例定义和病例监测方案建议经卫生部批准后,在使用小龙虾地区开展主动检测,进一步探索确切病因。

4、建议其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开展相关病因排查工作,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积极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通报卫生部门。

三、调查分析

经过几日走访调查,我发现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普遍存在,且各地区的受害情况不一,这一方面表明了我们现在的入侵情况尚可治理,另一方面有加大了治理难度,加之近日我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了解,我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种入侵方式:

1、引种后就很难受到控制,很快蔓延成为入侵者。

代表物种是互米花草,1979年从美国引进,1980年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保滩护岸、改浙江和山东等地。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和改善海滩生态环境。不过很快这个物种在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大面积逸生,1990年仅福建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 一年的损失就达1000万元以上。现在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生态、渔业的一个严重问题。表现在:

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地,影响滩涂养殖,

2、堵塞航影响船只进出港;

3、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近海水域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

4、威胁原有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2、认为丧失利用价值,弃之野外自然扩散

这类情况最多,代表物种有水葫芦、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飞机草、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这些物种引进当初都发挥过一定作用,随着发展或某种原因,这些物种逐渐丧失了引进时想要发挥的作用而弃置野外。如水葫芦,自一百年前被作为花卉引入中国后,上世纪50年代又被作为猪饲料广泛推广大量种植。随着上世纪80年代新兴饲料业发展,水葫芦再作为饲料,其营养成分含量明显不足,他的使用价值也就逐渐消失,被随意丢弃在无人照管的水塘、路边。但水葫芦原产于美洲,引种后已经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这样它便获得

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很快占据了湖泊、陆地,现有方法难以控制。由于水葫芦疯长,滇池成了臭水塘,滇池草海20世纪60年代还有16种高等植物,到90年代只剩下3种,海菜花等因生存空间丧失而死亡。数据表明,我国广东、云南、浙江、福建等地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水葫芦对农业灌概、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3、自然扩散或进口其他物种、商品时无意带入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边境地区扩散进人; 二是进口、进境时未经检疫,三是经检疫 未发现人侵的代表物种主要有美国白蛾、豚草、毒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螃、强大小蠢。以美国白蛾为例,美国白蛾原产北美洲,1979年传人我国辽宁丹东一带,已经彻底

摆脱了天敌的制约,可随意发展。1981年又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人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安家落户,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1995年在天津发现。现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夭津、陕西等地。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飞翔进行进一步扩散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可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吃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植物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

4、人为放生有意放归自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种花、养宠物的越来越多,市场越发繁荣,外来的花草、宠物种类不断增加。种花养宠物的人员,一旦失去种养兴趣或能力,由于感情等方面原因,往往选择丢弃或放生,当然也有专为放生而购买的。放生是一种慈善行为无可厚非,但放生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外来物种列入其中,否则可能成为生态灾难。比如加拿大一支黄花,原产北美洲,因其花开靓丽,作为观赏植物于1935年引进至上海,上世纪80年代扩散至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一株植株能形成两万多粒种子,有极强繁殖力,丢弃一支会很快繁殖蔓延,在上述地区已经蔓延开来,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成为危害很大的典型恶性杂草。另外还有“清道夫”,它原产于亚马逊河,但已在我国一些流域繁衍开来。这种鱼常以别的鱼的粪便和藻类为食,由此得名“清道夫”。最初人们是在养热带鱼时,将这种外来鱼作为“水中清洁工”一同引进的,由于不值钱等原因,常被一些养鱼人随意丢弃或被查处非法经营而倒人河中。如今,在广西的江河、水沟中“清 道夫”已经很多了,其中,大的已重达lkg以上。繁殖能力极强的清道夫,在成长过程中吃掉其他鱼类的卵,已开始影响当地部分河流的生态平衡。

5、管理缺失造成扩散变成入侵种

一是 无 性 繁殖能力强的如修剪下的枝条、清除的小苗等随意丢弃在野外造成扩散。二是防范措施不严,被偷盗扩散到控制区以外。三是特殊人物在隔离种植期间把种苗种到隔离区以外的地方,造成管理、控制上的缺失,凡此种种都会造成外来物种的扩散,可能逐渐变成入侵种。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上,未能与其原作者联系而引用,很抱歉!

推荐第4篇:生物安全与外来物种入侵学习心得

生物安全与外来物种入侵

本以为生物安全这个词汇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我对这个词汇有些陌生。但待我回家一趟看到家乡里的河流被外来物种水葫芦堵塞一大片,致使水质变坏,这才意识到生物安全与自己有关与人们有关。本意引进外来物种是来平衡生态,但不曾想外来物种生长旺盛,以致其大范围增殖再致生态不平衡。外来物种如水葫芦其生长力旺盛,适应力强,不易被破坏,以致成为生态一害。那么外来物种入侵是怎么形成的,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旅游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增加以及全球环境的变化,生物种类在全球扩散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一国的生物多样性,改变种群结构,威胁生态安全,最终将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因此,应对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安全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这必然导致我国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外来物种是指一些物种由原生存地借助于人为作用或其他途径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并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并建立稳定种群,这些物种被称为外来物种。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物种入侵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来说,指外来物种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建立的种群,改变和危害了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外来入侵种,它造成的危害就是外来生物入侵。而生物安全则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指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威胁或潜在风险。广义生物安全则不仅针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包括了更广泛的内容,大致分为3个方面:一是指人类的健康安全;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三是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入侵的外来物种不仅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而且摧毁生态系统,还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到遗传的多样性 。

一、生物安全。从广义的生物安全分类来看,第一个与人类的健康相关得生物安全主要指食品安全和人兽共患病,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了一件让消费者很不放心的一大问题,近年来相继出现的一些案例,更是让人们谈虎色变,例如:地沟油的案例、毒豆芽事件、染色馒头以及三聚氰胺事件等等。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人们比较熟悉的人兽共患病比如说有狂犬病、口蹄疫等等,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病原体也能直接或者间接地从动物体内进入到人体,我们必需要加强防制工作和掌握科学知识。第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转基因转基因生物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转基因生物,它是通过现代生物重组DNA技术导入外源基因的生物,转基因技术所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改良品种。第二,可以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及增加营养成分。第三,通过给作物植入防虫防毒防菌基因,使作物本身产生抵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因而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第四,转基因技术及基因食物正向医疗药用方面扩展。 然而,自第一种转基因生物诞生之日起,人类有关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最大担忧还是来自对环境的影响方面,1995年,加拿大首次商业化种植了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转基因油菜。但在种植后的几年里,其农田便出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具有耐抗性的野草化的油菜植株,即超级杂草。如今,这种杂草化油菜在加拿大的草原农田里已非常普遍。第三是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例如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环境及物种的多样性所造成的破坏。

二、外来物种入侵。国务院曾颁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指出:“生物物种资源开

发利用应在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建立转基因生物活体及产品的进口管理制度,......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防止国外有害物种进入国内。”外来物种主要通过掠食、竞争、疾病和杂交等方式对本地物种驱逐和取代。外来物种繁殖能力强。植物能产生大量的种子,动物则产卵量大或产仔量大,这样不仅提高其后代存活的绝对数量,也提高了其传播的几率,在入侵的第一个阶段就占有了优势。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历史上有不少外来生物曾经为人类造过福,但是也有许多外来生物导致了农作物和牲畜的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甚至丧失。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早在公元前4世纪,外来物种入侵就出现在我国,原产非洲的酸豆通过古代著名的“蜀-身毒(即印度)道”引入;公元1世纪,原产中亚的葡萄、紫苜蓿、石榴、红花等经济植物的种子,也通过“丝绸之路”引入到我国。随着交通的发展,外来物种的方式和渠道也越来越多,许多外来物种随着交通路线进入和蔓延,加上公路和铁路周围植被通常遭到破坏而退化,因此这些地方通常是外来物种最早或经常出现的地方。如豚草多发生于铁路公路两侧,最初是随火车从朝鲜传入的;新疆的褐家鼠和黄胸鼠也是通过铁路从内地传入的。还有的外来物种携带的方式主要通过压舱水的异地排放。还有的外来物种附着在船只上被带入新的领域。这些外来生物被引入后,有的种类根本破坏或改变了原来的生态面貌,例如食肉性的红螺1947年自日本海迁移到黑海,十年后,几乎将黑海塔乌塔海滩的牡蛎完全消灭。 现在随着废弃的塑料物和其他人造垃圾漂浮的海洋生物正向南极洲和一些热带岛屿进犯,对当地的物种造成威胁。这些垃圾使向亚热带地区扩散的生物增加了1倍,在高纬度地区甚至增加了2倍多。与像椰子或木材之类的自然漂浮物相比,海洋生物更喜欢附在塑料容器等不易被降解的垃圾上漂浮,借助这些载体,它们几乎可以漂浮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同时,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正在为外来物种长距离的迁移与入侵、传播与扩散到新的生存环境中创造便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进的水葫芦(凤眼莲),在我国滇池疯长成灾,导致其他水生物大量死亡,使滇池污染治理难上加难;原产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的瓶螺,1987年被人为引入四川养殖,结果在泸州等地形成田间自然种群,危害水稻和其他水生农作物,对当地水生贝类、水生植物造成严重威胁。前几年,来自亚马孙河的被称为“水中狼族”的食人鱼在广州、南宁等地的宠物市场刚露面不久,就有专家警告:食人鱼一旦流入某一流域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它们可能会大量地“屠杀”水中其他的鱼类,给当地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和柬埔寨,人们因放生捕获的动物,特别是鸟类、鱼类、乌龟而做的善事会受到尊敬,但一项研究显示,在放生的鸟类中,有 6%是外来的;多数鱼类、龟鳖类更是在国外捕获用来圈养的物种,而这些物种有可能具有入侵性。外来物种入侵的渠道组要有两种: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在有意引种中,比如说,有的作为牧草或饲料,有的作为观赏的植物或动物,有的作为药用植物或者麻类作物,有的作为水产养殖品种、宠物和食物等方式引进。无意引种的主要方式有岁人类的交通工具带入,船只携带和海洋垃圾等。据统计,国家环保部2008年末发表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报告》,目前中国已记录的外来入侵物种达400多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中,已有一半以上入侵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高达每年1198.76亿元。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我国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每年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仅每年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我国就需4.5亿元。

三、生物安全管理。在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方面,美国于1996年颁布了《国家入侵物种法》,1999年克林顿总统签发了第13112号《入侵物种法令》,责成农业部牵头,统一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组建了国家外来入侵物种委员会,并正在构建入侵物种国家研究中心。而欧盟于1979年9月19日签署的《欧洲野生生物与自然界保护公约》则要求缔约国承担严格控制引进非原生物种的义务。《关于地中海特别保护区的巴塞罗那公约附加议定书》(1995年6月10日)规定,禁止引进可能对公约使用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生境和当地物种造成有害影响的物种。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南非等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制定了国家计划,以加强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与管理。

四、展望与建议。一是要加快立法,制定针对引进外来物种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有关外来物种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散见于我国的《渔业法》、《农业法》、《对外贸易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二是要建立生物引进风险评价制度。一个外来物种要经过合法的途径进入我国,必须经过提出申请、审批、多次隔离检疫、现场检查等多个环节。通过这种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病原体及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我国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但像食人鲳、大米草、水葫芦等这类只有放到生态环境中才会显示其危害性的物种引进时只要没有病虫害,很容易通过检验而进入国门。因此,亟待建立引入物种生态风险评价制度。外来物种的引进都应当开展风险评价,对该物种的生长、繁殖、生存环境条件、引进的数量、用途、所要进入的环境、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危害程度、控制危害的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风险评价中,危害因素的确定不仅要包括我国原来规定的各种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病原体,而且还要包括对我国农牧渔业生产、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及造成负面影响的有毒有害和生物活性物质。评价中不仅要考虑直接后果,如动物感染、发病和造成的损失等,还要考虑间接后果,如危害因素监测和控制费用、补偿费用、潜在的贸易损失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通过风险评价,采取不同的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传人,保证正常品种资源的引进。三是要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外来物种引入监管机制。我国目前尚无防范生物入侵的专门机构,相关技术措施的研究工作还很滞后。生物入侵破坏的是整个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单一的农业、渔业、林业、海洋部门难以担负起综合研究和监督管理职能。外来物种的管理应实行统一监督与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中央监督与地方管理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应建立外来物种引进专门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和早期预警,开展生物入侵防治工作。四是要加强生物安全保护意识。一些外来有害物种能够进入我国并在大范围流传,与人们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生物入侵概念、盲目引进物种有一定关系。当前城市绿化盲目引进外国草皮、树种,就存在着生物入侵的潜在威胁。如北京近年来引进外国速生树种,这些树种大量吸取地下水,对城市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长成后利用价值却很低。引进的外国草皮,养护费用极高,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 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在全社会进行有关生物入侵、生物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对于预防有害物种入侵将起到积极作用。

推荐第5篇:中方县农业局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2010年中方县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作总结

中方县农业局农环站

中方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辖22个乡镇,211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区域总面积14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35万亩。近年来,调查与铲除外来入侵物种一直是农业环境与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省、市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今年我站立足本县山区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有效杀灭清除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并积累总结了一些综合有效防治措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外来入侵生物发生情况

通过对22个乡镇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外来入侵物种有空心莲子草、凤眼莲、紫茎泽兰、假高粱、飞机草、福寿螺等六种。其中以空心莲子草、凤眼莲、福寿螺三种生物分布面积最广,危害程度最深。空心莲子草发生面积994.3公顷,主要分布在牌楼、中方、桐木、活水等乡镇。凤眼莲发生面积321.1公顷,主要分布在铜鼎、蒿吉坪、铜湾等乡镇。福寿螺发生面积582.6公顷,主要分布在铜湾、铜丁、新路河等乡镇。

二、综合防治,重点抓好福寿螺、空心莲子草的防除

㈠、福寿螺的综合防治

今年,我县在铜湾镇渡江坡村、和村村进行了福寿螺的防治示范,示范面积1050余亩,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所采取的措施:坚持“以生物防治为基础,农业防治为辅,必要时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因地制宜通过养鸭治螺,人工拾除,化学灭螺等方法进行防治。

①利用鸭子捕食。在福寿卵发生区的田块,沟渠放养鸭子,充分发挥鸭子喜良螺的习性,减少幼螺、半成螺,同时还可提高鸭子的产蛋品质。

②人工捕杀。福寿螺成螺个体大,鸭子无法捕食,需用人工拾除,在春秋两季福寿螺产卵高峰期组织摘卵拾螺。

③在稻田入水口设置网纱。在稻田主要灌溉水进出水口放一张金属丝和毛竹编织的网阻止成螺和幼螺进入,同时收集福寿螺。

④药剂防治。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稻田有螺2~3只。防治适期在成螺产卵前。在水稻移栽前7天,每亩撒石灰25千克,或2%三苯醋锡粒剂(TPTA)120克,或用3-5千克的茶籽饼经粉碎后直接撒施。在水稻移栽后,每亩用6%四聚乙醛(密达、梅塔)颗粒剂0.5-0.7千克。施用三苯醋锡、四聚乙醛后,需保持3-4厘米深水层3-7天。

㈡、空心莲子草的防治:

①结合农事操作除草,挖除空心莲子草在土壤中的根茎后集中晒干和烧毁。未发生空心莲子草的地区要加强防范,防止其无性繁殖体入侵田园或水域,控制蔓延。

②化学防除,药剂使它隆。这是一种防除阔叶杂草的苗后茎叶除草剂。使它隆不仅对空心莲子草的根系有杀灭效果,而且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茎叶的铲除速度快,从而获得一个长久的控草效果,是铲除空心莲子草的首选除草剂。使用方法:防除稻田埂空心莲子草时,用药后1天空心莲子草即开始中毒,茎叶倒伏地面;3天后叶色转黄;第7天开始枯死;15天后防效可达95%以上。旱地施药后10天,不要铲除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20天内不要耕翻土壤,有利于药液充分传导到根系和地下茎中,以提高防效;施药后30天左右,如空心莲子草再次萌发出土,则进行二次施药,可确保当年空心莲子草不再发生。一般在使它隆中加少量洗衣剂,可提高防效20%左右。也可用20%使它隆20毫升加41%农达200毫升混用。今年,我局在中方镇荆坪村实施了空心莲子草示范防治,示范面积800余亩,起到了很好效果。

三、工作措施

㈠是强化培训与宣传:对各乡镇农技站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重点讲解了“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防治方法、识别。同时制作了“11种外来入侵生物”彩图。在各乡镇对外来生物的危害进行了大力宣传,不断提高全民对外来生物的防范意识。

㈡是精心调查:由农环站牵头组织乡镇农技人员赴全县22个乡镇,下到各乡镇村组、田间地头。进行外来物种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统计,并对部分外来生物进行了拍照。

(三)根据本地区外来生物的发生情况,危害面积,分布等,积极采取有效的灭杀铲除措施,把外来生物的危害程度控制到最小范围,甚至彻底铲除。

四、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充分认识到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的重要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防治工作的落实,确保我县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现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精干高效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系统;

2、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

3、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识别、防治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措施的培训。

2010年12月2日

推荐第6篇:炎山乡外来入侵生物调查报告

炎山乡外来入侵生物调查报告

外来入侵生物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重点摸清紫茎泽兰、水花生、豚草、薇甘菊、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生物在我乡的分布和危害情况,不断提高全社会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意识,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炎山乡农科站于2008年9月2日-11日由站长亲自挂帅,组织人员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外来入侵生物情况调查。调查人员主要根据紫茎泽兰、水花生、豚草、薇甘菊、福寿螺等22种外来入侵生物的图片和生长习性进行摸底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炎山乡有紫茎泽兰一种外来入侵生物,该生物主要是通过自然引入,危害程度零星。主要分布情况是:炎山村的上、下木坪约30亩;小田村的田家营、花坪约30亩;大沱村的马鞍、甘支院子约20亩;庙湾村的良子、大田、竹林约80亩;屋角村的元宝、堰沟约20亩;全乡总面积约180亩,占全乡国土面积的0.016%。入侵阶段是种群建立期,可扩散区域主要为我乡海拔1400米以下区域。

昭阳区炎山乡农科站

报告人:姜会亮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一日

技术人员在老林边实地调查

技术人员在下木坪实地调查

在我乡炎山村发现的紫茎泽兰

在我乡大沟村发现的紫茎泽兰

推荐第7篇:不可轻视的外来宗教文化入侵

不可轻视的外来宗教文化入侵

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悬挂起“庆祝圣诞”横幅,员工们戴起“小红帽”;幼儿园孩子们围绕在“圣诞树”前载歌载舞,期盼着老师分发“圣诞礼物”;学校里大红大绿的“圣诞舞会”、“ 圣诞联欢”的海报占据了抢眼的位置;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数以万计的“圣诞贺卡”和数以亿计的“圣诞短信”满天飞舞;人们相逢互祝以“圣诞快乐”;“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与此相表里,“基督教”在中国悄然壮大乃至渐趋泛滥。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从乡村到城市,“基督教堂”高高耸立;从普通民众到社会精英,对“基督教”趋之若鹜。凡此种种,皆表明中国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准基督教国家”。

-------摘自《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基督教 文化入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

但是,我们注意到,大部分国人在不信仰“基督教”乃至对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使用“基督教”、“圣经”、“圣诞节”等只对基督教徒本身而言才具有神圣意味的称谓,甚至浑然不觉地加入到“圣诞狂欢”行列。尤可痛者,在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为孩子们集体过“圣诞节”、树“圣诞树”、发“圣诞礼物”、做“圣诞贺卡”,更是无形中把一种外来文化与异质宗教人为种植在毫无文化鉴别与宗教选择能力的孩子们的心灵之中。我们认为,这是国人的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即在对“基督教”没有任何价值认同与宗教归属的情况下,就随“基督教”之波,逐“圣诞”之流,无意中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泛滥推波助澜,为中国的“基督教化”营造了文化氛围,做了“传教士”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首先,我国对对独立自主自办宗教事业是持支持的态度的,中国的宗教事业由中国各宗教团体、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来办,中国的宗教事务和宗教团体不受外国势力支配。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中国各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中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是中国人民在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的斗争中,由中国宗教信徒自主做出的历史性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的基督教和天主教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用,充当了侵略中国的工具,一些西方传教士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参与贩卖鸦片和策划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9世纪,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和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东印度公司任职期间,参与向中国贩卖鸦片。一些传教士还竭力主张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迫清政府开放沿海口岸,声称“只有战争能开放中国给基督”,并直接参与英国侵略中国的军事活动。

——参与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一批传教士充当了联军的向导、翻译、情报官等,参与屠杀平民,掠夺钱财。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传教士“从贫困的中国农民身上榨取13倍的罚款,因此让他们、他们的妻子和无辜的孩子们势必慢慢地饿死,而可以把这样获得的杀人代价用于传播福音”。

——参与策划、起草对华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58年中美和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等,西方国家一些传教士直接参与了策划、起草。这些不平等条约先后规定,西方天主教、基督教传教士可在贸易港口租地自行建造礼拜堂,受地方官保护,“任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教堂)自便”,中国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入内地传教之人”,中国官员不得查禁中国信教之人等。

——享有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治外法权”。西方列强依照领事裁判权对本国在华传教士给予保护。在“治外法权”下,西方一些传教士以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后盾,深入中国内地建教堂,设教区,霸占田产,欺压官民。这些传教士还肆意将“治外法权”延伸至中国信徒,干涉司法。

——以“教案”为借口强化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统治。由于一些西方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为非作歹,激起民愤,引发中国民众与西方传教士的冲突与纠纷,史称“教案”。从1840年至1900年,中国各地共发生“教案”400余起。西方国家借口“教案”,向中国政府施加军事或政治压力,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强迫赔款,捕杀无辜,甚至以此为口实发动侵略战争。其中,仅1870年“天津教案”,西方列强就强迫清朝官府处死中国民众20人,流放25人。

——阻挠和反对中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和人民革命。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罗马教廷率先公开承认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派驻“宗座代表”,采取实际上支持日本侵略中国的立场。抗战胜利后,一些西方传教士煽动宗教徒仇视人民革命,甚至组织武装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敌视新中国,策划破坏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罗马教廷数次发出“通谕”,煽动教徒敌视新生的人民政权。

西方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利用来充当这些不光彩角色的同时,还操纵、控制中国教会,使中国教会变成西方修会、差会的附庸。中国籍神职、教牧人员和广大教徒处于无权地位。20世纪40年代,中国天主教20个总主教中,外国籍占17人,中国籍仅3人;在143个教区中,外国籍主教有110多人,中国籍主教只有20余人。

在这些事实的面前,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泛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和宗教问题,同时也是西洋国家“软力量”在中国的渗透与扩张。这一点,即使西洋国家内部的欧洲国家也提出了抵制“美式圣诞节”的问题,呼吁过具有欧洲特色的“圣诞节”。我们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角度深刻反思中国的“基督教”问题,从建设中国“软主权”、“软力量”、“软边界”的角度重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积极引导国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警惕和防范中国的进一步“基督教化”。

但是我们的国人却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亦即经过百余年来国人对自家历史文化传统系统而又激烈地批判和颠覆之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已经呈建制性退场和整体性崩溃,导致中国缺少主干性的价值信仰和文化形态,进而导致中国现代文化的荒漠化和混乱化,从而为“西风劲吹”和“诸神乱舞”打开了方便之门。换而言之,我们国家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是很完善的,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但是同时中国法律也明确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各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同,这决定了各国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会有不同的特点。中国在强调保护信教自由时,也强调保护不信教的自由,把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在完整意义上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更充分、更全面的保护。

中国政府认为,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而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是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和根本利益。因此,信教和不信教的人们可以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宗教要与其所处的社会相适应,这是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人民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政府倡导宗教要与之相适应。这种相适应不是要求公民放弃宗教信仰,不是改变宗教的基本教义,而是要求宗教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与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相适应。这是符合信教群众和各宗教本身的根本利益的。

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的信仰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战火的洗礼、前辈的浴血、科学的进化、而坚持下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盲目地去追逐一些外来的看似时尚先进的所谓先进文化、先进文明,西方的民主、科学也是建立在数代启蒙思想家与艰苦的流血革命之上的,宗教只起到了阻碍文明发展的作用,“基督教”在中国泛滥并不是因为其自身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也不是因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不能为国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撑,而是因为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亦即中国缺乏或没有既自信又自主、既具有一贯性又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与信仰。我们不拟苛责国人在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但我们呼吁国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重建中国人的生命世界和意义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宗教的现状和宗教管理》 范丽珠

《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刘聪等十位中国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

推荐第8篇:入侵检测技术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入侵检测技术的背景 1.2 程序设计的目的 第二章 入侵检测系统 2.1 网络入侵概述

2.2 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2.3 网络入侵与攻击的常用手段 2.4 入侵检测技术

2.4.1 误用入侵检测技术 2.4.2 异常入侵检测技术

第三章 协议分析 3.1 协议分析简介 3.2 协议分析的优势

第四章 PANIDS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4.1 PANIDS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 系统基本信息读取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4.3 网络数据包捕获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4.4 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4.4.1 数据包的分解 4.4.2 入侵检测的实现 4.5 实验结果及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参考文献

摘要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进行信息的处理。因此,网络安全就显得相当重要,随之产生的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防火墙、加密等技术,总的来说均属于静态的防御技术。如果单纯依靠这些技术,仍然难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的防御技术,它不仅能检测未经授权的对象入侵,而且也能监视授权对象对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一般都采用模式匹配技术,但由于技术本身的特点,使其具有计算量大、检测效率低等缺点,而基于协议分析的检测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其运用协议的规则性及整个会话过程的上下文相关性,不仅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速度,而且减少了漏报和误报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议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PANIDS的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Winpcap捕获数据包,并对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某种入侵模式,从而达到入侵检测的目的。

关键词: 入侵检测,协议分析, PANIDS

第一章 绪论

1.1 入侵检测技术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另外,Internet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技术实力的标志;发展网络技术是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网络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利用变得更加有效、迅速,网络带给人们的便利比比皆是。然而,网络在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问题。网络黑客可以轻松的取走你的机密文件,窃取你的银行存款,破坏你的企业帐目,公布你的隐私信函,篡改、干扰和毁坏你的数据库,甚至直接破坏你的磁盘或计算机,使你的网络瘫痪或者崩溃。因此,研究各种切实有效的安全技术来保障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有:数据加密、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防火墙、杀毒软件、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等技术。这些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对保护网络的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也存在不少缺陷。例如,防火墙技术虽然为网络服务提供了较好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但是它不能防止来自防火墙内部的攻击、不能防备最新出现的威胁、不能防止绕过防火墙的攻击,入侵者可以利用脆弱性程序或系统漏洞绕过防火墙的访问控制来进行非法攻击。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很难抵抗脆弱性口令、字典攻击、特洛伊木马、网络窥探器以及电磁辐射等攻击手段。虚拟专用网技术只能保证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并不能防御诸如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等常见的攻击。另外,这些技术都属于静态安全技术的范畴;静态安全技术的缺点是只能静态和消极地防御入侵,而不能主动检测和跟踪入侵。而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动态安全技术,它主动地收集包括系统审计数据,网络数据包以及用户活动状态等多方面的信息;然后进行安全性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各种入侵并产生响应。 1.2 程序设计的目的

在目前的计算机安全状态下,基于防火墙、加密技术等的安全防护固然重要;但是要根本改善系统的安全现状,必须要发展入侵检测技术。它已经成为计算机安全策略中的核心技术之一。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作为一种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的多层次防御角度出发,入侵检测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这从国外入侵检测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就可以看出。在国内,随着上网关键部门、关键业务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版权的入侵检测产品;但目前我国的入侵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处于发展和跟踪国外技术的阶段,所以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非常重要。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中一般采用传统的模式匹配技术,将待分析事件与入侵规则相匹配。从网络数据包的包头开始与攻击特征字符串比较。若比较结果不同,则下移一个字节再进行;若比较结果相同,那么就检测到一个可 能 的攻击。这种逐字节匹配方法具有计算负载大及探测不够灵活两个最根本的缺陷。面对近几年不断出现的ATM、千兆以太网、G比特光纤网等高速网络应用,实现实时入侵检测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适应高速网络的环境,改进检测算法以提高运行速度和效率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途径。协议分析能够智能地”理解”协议,利用网络协议的高度规则性快速探测攻击的存在,从而大大减少了模式匹配所需的运算。所以说研究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入侵检测系统

2.1 网络入侵概述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入了很多安全问题。从防卫者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1)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在需要时,网络信息服务能为授权用户提供实时有效的服务。

(2)网络信息的保密性。网络服务要求能防止敏感信息泄漏,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获取服务信息。

(3)网络信息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必须保证服务者提供的信息内容不能被非授权篡改。完整性是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4)网络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用户不能否认消息或文件的来源地,也不能否认接受了信息或文件。

(5)网络运行的可控性。也就是网络管理的可控性,包括网络运行的物理的可控性和逻辑或配置的可控性,能够有效地控制网络用户的行为及信息的传播范围。

2.2 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网络入侵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因为网络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样才使得攻击者有机可乘。导致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下面几点:

(1)软件的Bug。众所周知,各种操作系统、协议栈、服务器守护进程、各种应用程序等都存在不少漏洞。可以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个互联网上的软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安全漏洞。这些漏洞中,最常见的有缓冲区溢出、竞争条件(多个程序同时访问一段数据)等。

(2)系统配置不当。操作系统的默认配置往往照顾用户的友好性,但是容易使用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容易遭受攻击。这类常见的漏洞有:系统管理员配置不恰当、系统本身存在后门等。

(3)脆弱性口令。大部分人为了输入口令的时候方便简单,多数都使用自己或家人的名字、生日、门牌号、电话号码等作为口令。攻击者可以通过猜测口令或拿到口令文件后,利用字典攻击等手段来轻易破解口令。

(4)信息泄漏。入侵者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窃听。在广播式的局域网上,将网卡配置成”混杂”模式,就可以窃听到该局域网的所有数据包。如果在服务器上安装窃听软件就可以拿到远程用户的帐号和口令。

(5)设计的缺陷。最典型的就是TCP/IP协议,在协议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安全因素。虽然现在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TCP/IP协议已经广泛使用,因此暂时还无法被完全代替。另外,虽然操作系统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很多安全因素,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广泛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每隔几个月都要出一定数量的安全补丁,就是因为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3 网络入侵与攻击的常用手段

长期以来,黑客攻击技术没有成为系统安全研究的一个重点,一方面是攻击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经验以及攻击者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通常都是地下的,黑客有他们自己的交流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与传统的学术研究领域不相同;另一方面,研究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只有更多地了解攻击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系统的安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主要的攻击类型。 1.探测攻击

通过扫描允许连接的服务和开放端口,能迅速发现目标主机端口的分配情况以及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和服务程序的版本号。另外通过扫描还可以探测到系统的漏洞等信息。黑客找到有机可乘的服务或端口后就可以进行攻击了。常见的探测扫描程序有:SATAN、NTScan、X_Scan、Neus等。 2.网络监听

将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对已流经某个以太网段的所有数据包进行监听,以获取敏感信息,如包含了”usename”或”paword”等信息的数据包。常见的网络监听工具有:NetRay、Sniffer、Etherfind、Snoop、Tcpdump等。 3.解码类攻击

通过各种方法获取paword文件,然后用口令猜测程序来破译用户帐号和密码。常见的解码工具有:Crack、LophtCrack等。

2.4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异常入侵检测技术和误用入侵检测技术。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入侵检测技术。 2.4.1 误用入侵检测技术

误用入侵检测首先对表示特定入侵的行为模式进行编码,建立误用模式库;然后对实际检测过程中得到的审计事件数据进行过滤,检查是否包含入侵特征串。误用检测的缺陷在于只能检测已知的攻击模式。常见的误用入侵检测技术有以下几种:

1.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是最常用的误用检测技术,特点是原理简单、扩展性好、检测效率高、可以实时检测;但是只能适用于比较简单的攻击方式。它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串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著名的轻量级开放源代码入侵检测系统Snort就是采用这种技术。 2.专家系统

该技术根据安全专家对可疑行为的分析经验来形成一套推理规则,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专家系统来自动对所涉及的入侵行为进行分析。该系统应当能够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利用其自学习能力进行规则的扩充和修正。专家系统方法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处理海量数据时存在效率问题,这是由于专家系统的推理和决策模块通常使用解释型语言来实现,所以执行速度比编译型语言慢;专家系统的性能完全取决于设计者的知识和技能;规则库维护非常艰巨,更改规则时必须考虑到对知识库中其他规则的影响等等。 3.状态迁移法

状态迁移图可用来描述系统所处的状态和状态之间可能的迁移。状态迁移图用于入侵检测时,表示了入侵者从合法状态迁移到最终的危害状态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在检测未知的脆弱性时,因为状态迁移法强调的是系统处于易受损的状态而不是未知入侵的审计特征,因此这种方法更具有健壮性。而它潜在的一个弱点是太拘泥于预先定义的状态迁移序列。这种模型运行在原始审计数据的抽象层次上,它利用系统状态的观念和事件的转变流;这就有可能提供了一种既能减少误警率又能检测到新的攻击的途径。另外,因为涉及了比较高层次的抽象,有希望把它的知识库移植到不同的机器、网络和应用的入侵检测上。 2.4.2 异常入侵检测技术

异常检测是通过对系统异常行为的检测来发现入侵。异常检测的关键问题在于正常使用模式的建立,以及如何利用该模式对当前系统或用户行为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与正常模式的偏离程度。”模式”(profiles)通常使用一组系统的度量(metrics)来定义。度量,就是指系统或用户行为在特定方面的衡量标准。每个度量都对应于一个门限值。常用的异常检测技术有: 1.统计分析

最早的异常检测系统采用的是统计分析技术。首先,检测器根据用户对象的动作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用户特征表,通过比较当前特征与已存储定型的以前特征,从而判断是否异常行为。统计分析的优点:有成熟的概率统计理论支持、维护方便,不需要象误用检测系统那样不断地对规则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等。统计分析的缺点:大多数统计分析系统是以批处理的方式对审计记录进行分析的,不能提供对入侵行为的实时检测、统计分析不能反映事件在时间顺序上的前后相关性,而不少入侵行为都有明显的前后相关性、门限值的确定非常棘手等。 2.神经网络

这种方法对用户行为具有学习和自适应功能,能够根据实际检测到的信息有效地加以处理并做出入侵可能性的判断。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识别、分类和归纳能力,可以使入侵检测系统适应用户行为特征的可变性。从模式识别的角度来看,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来提取用户行为的模式特征,并以此创建用户的行为特征轮廓。总之,把神经网络引入入侵检测系统,能很好地解决用户行为的动态特征以及搜索数据的不完整性、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难以精确检测的问题。利用神经网络检测入侵的基本思想是用一系列信息单元(命令)训练神经单元,这样在给定一组输入后,就可能预测输出。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攻击模式的学习,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目前主要应用于系统行为的学习,包括用户以及系统守护程序的行为。与统计理论相比,神经网络更好地表达了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能自动学习并更新。

神经网络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不少情况下,系统趋向于形成某种不稳定的网络结构,不能从训练数据中学习特定的知识,这种情况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产生的原因;另外,神经网络对判断为异常的事件不会提供任何解释或说明信息,这导致了用户无法确认入侵的责任人,也无法判断究竟是系统哪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攻击者得以成功入侵。

前面介绍了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所使用的一些常用检测手段,在近期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入侵检测技术。这些技术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误用检测或异常检测,它们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入侵检测视角的技术层次。这些新技术有:免疫系统、基因算法、数据挖掘、基于代理的检测等等,他们提供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检测技术,或者提出了新的检测系统构架,因此无论是对误用检测还是对异常检测来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第三章 协议分析

3.1 协议分析简介 1.以太帧协议分析

这是对以太网数据帧头进行协议分析,并把分析的结果记入Packet结构中。分析完以太帧头后把数据包传送到下一级协议分析程序中。数据帧的第13和14两个字节组成的字段是协议类型字段。如果用十六进制表示,那么IP协议对应0X0800、ARP对应0X080

6、RARP对应0X0835。2.ARP和RARP数据包协议分析

这是对ARP或RARP数据进行协议分析,并把协议分析后的数据送入基于ICMP协议规则集的匹配检测模块进行检测,查看是否存在ARP和RARP相关的攻击。由于基于ARP/RARP协议的攻击较少,所以把他们归入ICMP协议规则集中。 3.IP数据包协议分析

这是对IP 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并把协议分析后的数据送入基于IP协议规则集的匹配检测程序中进行检测。IP数据包首部的第一个字节的后面4个比特组成的字段标识了IP首部的长度。该字段的值乘以4就等于IP首部的长度。没有包含IP选项的普通IP首部长度为20,如果大于20就说明此IP数据包包含IP首部。第5和第6个字节是IP数据包的16位标识,每一IP数据包都有唯一的标识。该标识在IP数据包分片重组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分片就是通过检查此ID号来判别是否属于同一个IP包。第7个字节开始的前3个比特是重要的标志位:第一个标志位(最高位)为保留位(该位必须为0,否则就是一个错误的IP数据包),第二个标志位DF指示该IP数据包能否分片(该位为0则表示该IP数据包可以分片,为1则不能分片),第三个标志位MF指示该数据包是否为最后一个分片(该位为0表示此数据包是最后一个分片,为1表示不是最后一个分片)。从MF标志位开始的后面13个比特位记录了分片的偏移量。分片的IP数据包,各个分片到目的端才会重组;传输过程中每个分片可以独立选路。如何才能重组一个分片了的IP数据包呢?首先,16位分片ID(Fragment ID)标识了每个IP数据包的唯一性。数据包分片后,它的每个分片具有相同的标识。其次,通过每个分片的片偏移量可以确定每个分片的位置,再结合MF可以判断该分片是否为最后一个分片。综合上述信息,就可以顺利的重组一个数据包。 分片重组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一些攻击方法利用了操作系统协议栈中分片合并实现上的漏洞,例如著名的TearDrop攻击就是在短时间内发送若干偏移量有重叠的分片,目标机接收到这样的分片的时候就会合并分片,由于其偏移量的重叠而发生内存错误,甚至会导致协议栈的崩溃。这种攻击手段单从一个数据包上是无法辨认的,需要在协议分析中模拟操作系统的分片合并,以发现不合法的分片。另外,Tiny Fragment(极小分片)等攻击方法,将攻击信息隐藏在多个微小分片内来绕过入侵检测系统或防火墙的检测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对付这种攻击也需要在检测的过程中合并碎片,恢复数据包的真实面目。

IP包头的第10个字节开始的后面八个比特位表示了协议的类型:其中1表示ICMP协议,2表示IGMP协议,6表示TCP协议,17表示UDP协议。(这些数字是十进制的)。对IP数据包检测完毕后,如果检测到攻击就记录该数据包,然后重新开始检测一个新的原始数据包。如果没有检测到攻击,则在判断上层协议类型之后就把数据包分流到TCP、UDP等协议分析程序中进行进一步协议分析。 4.TCP数据包协议分析

这是对TCP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并把协议分析后的数据送入基于TCP协议规则集的匹配检测程序中进行检测。首先读入TCP数据包,对TCP包头进行协议分析;并检查是否有TCP选项,如果有的话就对TCP选项进行协议分析。然后,判断该TCP数据包是否发生分段,如果发生了分段就进行TCP重组。再把重组后的数据包送入基于TCP协议规则集的匹配检测程序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攻击就记录下该攻击数据包,以备攻击取证等使用。记录数据包后又返回,重新读取一个新的数据包。如果没有检测到攻击,就把该数据包送入下一级协议分析模块中,作进一步的协议分析。

5.ICMP数据包协议分析

这是对ICMP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并把协议分析后的数据送入基于ICMP协议规则集的匹配检测程序中进行检测。ICMP报文有很多类型,根据报文中的类型字段和代码字段就可以区分每一种ICMP报文类型。 6.UDP协议分析

这是对UDP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并把协议分析后的数据送入基于UDP协议规则集的匹配检测程序中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攻击就记录该数据包,然后返回并读取下一个数据包。如果没有检测到攻击,那么就把数据包送入基于应用层协议规则集的检测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分析。 应用层协议很复杂,这里不进行详细讨论。

3.2 协议分析的优势 (1)提高性能:当系统提升协议栈来解析每一层时,它用已获得的知识来消除在数据包结构中不可能出现的攻击。比如4层协议是TCP,那就不用再搜索其他第四层协议如UDP上形成的攻击。如果数据包最高层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那就不用再寻找Telnet或HTTP攻击。这样检测的范围明显缩小,而且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使得IDS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2)能够探测碎片攻击等基于协议漏洞的攻击:在基于协议分析的IDS中,各种协议都被解析。如果出现IP分片,数据包将首先被重装;然后再对整个数据包进行详细分析来检测隐藏在碎片中的潜在攻击行为。这是采用传统模式匹配技术的NIDS所无法做到的。 (3)降低误报和漏报率:协议分析能减少传统模式匹配NIDS系统中常见的误报和漏报现象。在基于协议分析的NIDS系统中误报率会明显减少,因为它们知道和每个协议有关的潜在攻击的确切位置以及该位置每个字节的真正含义。例如,针对基于协议分析的IDS不但能识别简单的路径欺骗:例如把CGI攻击”/cgi-bin/phf”变为”/cgi-bin/./phf”或”/cgi-bin\\phf”;而且也能识别复杂的HEX编码欺骗:例如”/winnt/system32/cmd.exe”,编码后变为”/winnt/system32/%2563md.exe”, 通过协议分析%25 解码后为‘%’,%63解码后为‘c’,这样就解析出了攻击串。又如针对Unicode(UTF-8)的编码欺骗(与ASCII字符相关的HEX编码一直到%7f,Unicode编码值要高于它),攻击串编码后得到”/winnt/system32%c0%afcmd.exe”,通过解码可知%c0%af在Unicode中对应/,所以解码后就能顺利还原出攻击串。 第四章 PANIDS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4.1 PANIDS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PANIDS系统 主要由系统基本信息读取模块、网络数据包捕获模块、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模块、响应模块和控制管理中心等几部分组成。 4.2 系统基本信息读取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为了更好的显示出本机的特性,在此PANIDS系统中特别增加系统基本信息读取模块。通过此模块能显示出主机名和本机的IP地址和所使用的Winsock的版本

在此模块中主要用到函数gethostname()和gethostbyname()。gethostname()函数作用是获取本地主机的主机名,其定义如下:

int PASCAL FAR gethostname(char FAR * name, int namelen); name:用于指向所获取的主机名的缓冲区的指针。 Namelen: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gethostbyname()在此模块中是一个主要函数,该函数可以从主机名数据库中得到对应的”主机”。 其定义如下:

#include struct hostent FAR *PASCAL FAR gethostbyname(const char FAR * addr) name:指向主机名的指针。

gethostbyname()返回对应于给定主机名的包含主机名字和地址信息的hostent结构指针。结构的声明与gethostaddr()中一致。如果没有错误发生,gethostbyname()返回如上所述的一个指向hostent结构的指针,否则,返回一个空指针。hostent结构的数据结构如下: struct hostent { char *h_name; //地址的正式名称

char **h_aliases;//空字节-地址的预备名称的指针 int h_addrtype;//地址类型,通常是AF_INET int h_length;//地址的比特长度

char **h_addr_list;//零字节-主机网络地址指针,网络字节顺序 }; 返回的指针指向一个由Windows Sockets实现分配的结构。应用程序不应该试图修改这个结构或者释放它的任何部分。此外,每一线程仅有一份这个结构的拷贝,所以应用程序应该在发出其他Windows Scokets API调用前,把自己所需的信息拷贝下来。

gethostbyname()实现没有必要识别传送给它的IP地址串。对于这样的请求,应该把IP地址串当作一个未知主机名同样处理。如果应用程序有IP地址串需要处理,它应该使用inet_addr()函数把地址串转换为IP地址,然后调用gethostbyaddr()来得到hostent结构。 4.3 网络数据包捕获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网络数据包捕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既可以利用原始套接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Libpcap、Jpcap和WinPcap 提供的接口函数来实现。Libpcap、Jpcap和WinPcap是世界各地的网络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为开发者提供了很多高效且与系统无关的网络数据包截获接口函数;所以在性能上一般比采用普通的套接字方法要好。LibPcap是一个优秀跨平台的网络抓包开发工具,JPcap是它的一个Java版本。WinPcap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LibPcap的一个Windows版本,因为它们的大部分接口函数以及所采用的数据结构都是一样的。另外,WinPcap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优化,还提供了发送原始数据包和统计网络通信过程中各种信息的功能(LibPcap没有统计功能),方便进行测试;所以采用WinPcap所提供的库函数来截获网络数据包。

Winpcap捕获数据包的实现

1.网络数据包捕获的主要数据结构 (1)PACKET结构

typedef struct _PACKET { HANDLE hEvent; OVERLAPPED OverLapped; PVOID Buffer; //这个buffer就是指向存放数据包的用户缓冲区 UINT Length; //buffer的长度

DWORD ulBytesReceived;//调用PacketReceivePacket()函数所读 //取的字节数,可能包含多个数据包 BOOLEAN bIoComplete; } PACKET, *LPPACKET; 其他未注释的几个成员,都是过时的成员,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与原来的兼容。此结构主要用来存放从内核中读取的数据包。 (2)pcap_file_header 结构 struct pcap_file_header{ bpf_u_int32 magic; //一个标识号,标识特定驱动器产生的dump文件 u_short version_major; //WinPcap的主版本号 u_short version_minor; //WinPcap的次版本号

bpf_int32 thiszone; //GMT时间与本地时间的校正值 bpf_u_int32 sigfigs; //精确的时间戳

bpf_u_int32 snaplen; //每个数据包需要存放到硬盘上的最大长度 bpf_u_int32 linktype; //链路层的数据类型 };//这个头部共24个字节

把截获的数据包以标准的Windump格式存放到硬盘上时,就是以这个结构 作为文件的开头。 (3)bpf_hdr结构 struct bpf_hdr { struct timeval bh_tstamp; //数据包捕获的时间戳信息 UINT bh_caplen; //数据包被捕获部分的长度 UINT bh_datalen;//数据的原始长度 USHORT bh_hdrlen; //此结构的长度 }; 从内核中读取数据包并存放在用户缓冲区中时,采用此结构来封装所截获的 数据包。其中timeval的结构如下 struct timeval { long tv_sec; //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long tv_usec; //以毫秒为单位的时间 }; (4)dump_bpf_hdr结构 struct dump_bpf_hdr{ struct timeval ts; //数据包捕获的时间戳 UINT caplen; //数据包被捕获部分的长度 UINT len; //数据包的原始长度 }; 把数据包存放到硬盘上或者向网络上发送数据包时,都使用此结构来封装每一个数据包。

2.数据包捕获的具体实现

在了解其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下面来分析其是如何具体实现网络数据包捕获的。其前期的主要过程应为:首先应找到设备列表,然后显示适配器列表和选择适配器,最后通过pcap_open_live()函数根据网卡名字将所选的网卡打开,并设置为混杂模式。

用Winpacp捕获数据包时,数据包捕获的程序流程图如图4.3所示,其中pcap_loop()是截包的关键环节,它是一个循环截包函数,分析此函数的源码可知,其内部主要处理过程如图4.4所示。在pcap_loop()的每次循环中,首先通过调用PacketReceivePacket()函数,从内核缓冲区中把一组数据包读取到用户缓冲区。然后,根据bpf_hdr结构提供的该数据包的定位信息,把用户缓冲区的多个数据包逐个的提取出来,并依次送入回调函数进行进一步处理。通过这个过程就实现了网络数据包的捕获。

4.4 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此模块是基于协议分析入侵检测系统PANIDS的核心部分,下面我们重点讨论此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4.4.1 数据包的分解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就需要进行封装。封装的过程就是把用户数据用协议来进行封装,首先由应用层协议进行封装,如HTTP协议。而HTTP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它就被TCP协议进行封装,http包作为TCP数据段的数据部分。而TCP协议是基于IP协议的,所以TCP段就作为IP协议的数据部分,加上IP协议头,就构成了IP数据报,而IP数据报是基于以太网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被封装成了以太网帧,这个时候就可以发送数据了。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送。在这里我们所用到的是数据包的分解 。分解的过程与封装的过程恰恰相反,这个时候就需要从一个以太网帧中读出用户数据,就需要一层一层地进行分解,首先是去掉以太网头和以太网尾,在把剩下的部分传递给IP层软件进行分解,去掉IP头,然后把剩下的传递给传输层,例如TCP协议,此时就去掉TCP头,剩下应用层协议部分数据包了,例如HTTP协议,此时HTTP协议软件模块就会进一步分解,把用户数据给分解出来,例如是HTML代码。这样应用软件就可以操作用户数据了,如用浏览器来浏览HTML页面。 其具体的数据包分解如下:

ethernet = (struct sniff_ethernet*)(pkt_data); ip = (struct sniff_ip*)(pkt_data + size_ethernet); tcp = (struct sniff_tcp*)(pkt_data + size_ethernet + size_ip); udp = (struct sniff_udp*)(pkt_data + size_ethernet + size_ip); icmp = (struct sniff_icmp*)(pkt_data + size_ethernet + size_ip); 4.4.2 入侵检测的实现

通过Winpcap捕获数据包,数据包分解完以后就对其进行协议分析,判断分组是否符合某种入侵模式,如果符合,则进行入侵告警。在本系统中实现了对多种常见入侵模式的检测,采用的入侵模式包括ICMP分片、常用端口、IGMP分片、WinNuke攻击、应用层攻击。 1.ICMP分片

ICMP报文是TCP/IP协议中一种控制报文,它的长度一般都比较小,如果出现ICMP报文分片,那么说明一定出现了Ping of Death攻击。

在本系统中ip->ip_p == 0×1,这是表示ip首部的协议类型字段,0×1代表ICMP。

string str1 = inet_ntoa(in_addrIP); string str2 = inet_ntoa(ip->ip_src); 当(ip->ip_off >1) && str1 != str2时,就表认为是Ping of Death攻击。如果都符合,就报警(调用函数将受到攻击的时间、攻击名称以及攻击的IP地址显示出来)。

2.常用端口

一些攻击特洛伊木马、蠕虫病毒等都会采用一些固定端口进行通信,那么如果在分组分析过程中发现出现了某个端口的出现,则可以认为可能出现了某种攻击,这里为了减少误判,应当设置一个阈值,仅当某个端口的分组出现超过阈值后才进行报警。这就意味着检测到发往某个端口的的分组超过阈值后才认为出现了某种攻击,并进行告警。本系统定义了两种端口扫描,Trojan Horse端口扫描和代理服务器端口扫描。Trojan Horse端口扫描实现如下:首先根据if((tcp->th_flags & TH_SYN)==TH_SYN)判断其是否为TCP SYN报文,若是,并且端口为Trojan Horse的常用扫描端口时,最后判断报文数是否超过阈值TrojanThreshold,如果超过的后,就被认定为Trojan Horse端口扫描,然后报警。对代理服务器端口扫描检测的实现方法和Trojan Horse端口扫描实现方法一样,这里不再论述。

3.IGMP分片

IGMP(Internet Group Meage Protocol)是Internet中多播组管理协议,其长度也一般较小。同上ip->ip_p==0×2也是表示首部的协议类型字段,0×2代表IGMP,本系统实现了对其两种攻击模式的检测。

(1)通过if(ntohs(ip->ip_len)>1499)首先判断其是否为分片的IGMP报文,若是,并且收到的报文数超过设定的阈值IGMPThreshold,则就最终判定其为IGMP DoS攻击,然后报警。

(2)通过if(strcmp(mbf,mbuffer)==0||strcmp(mbf,”0.0.0.0″)==0)判断其是否为某种特定的源地址等于目的地址或者目的地址等于0的报文,若是,并且收到的报文数超过设定的阈值LandThreshold则被判定为land DoS攻击,然后报警。

4.WinNuke攻击 通过if((tcp->th_flags & TH_URG)==TH_URG)判断其是否为TCP URG报文,若是,则根据WinNuke的典型特征是使用TCP中的Ugrent指针,并使用1

35、1

37、1

38、139端口,因此可以利用这两个特征加以判断,同样为了减少误判,应当设置一个阈值。当阈值超过设定的WinNukeThreshold时,就被最终判定为WinNuke攻击,然后报警。 5.应用层攻击

其是分析应用层的数据特征,判断是否存在入侵。在本系统中实现了对一种较为简单的应用层攻击的检测。它也是属于TCP SYN报文中的一种。主要思想是监测报文中是否存在system32关键字,如果存在,则报警。

4.5 实验结果及结论

程序编译成功后,执行可执行文件,此时系统已被启动,然后在”设置”菜单中将网卡设为混杂模式,点击”开始”按钮,本系统开始检测。由实验结果可知,本系统能较好的检测出一些典型攻击,并能在界面上显示出攻击日期/时间、攻击的类型、攻击源的IP地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五章 总结与参考文献

入侵检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它既能检测未经授权的对象入侵系统,又能监视授权对象对系统资源的非法操作。入侵检测与防火墙、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安全技术共同构筑了一个多层次的动态安全体系。本文主要对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了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及其原理。然后,系统地阐述了入侵检测的原理。接着讲述了协议分析和模式匹配技术,最后,针对当前典型的网络入侵,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协议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PANIDS,实现了多层次的协议分析,包括基本协议的解析、协议上下文的关联分析以及应用层协议的分析,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检测效果。

[1] 戴英侠,连一峰,王航.系统安全与入侵检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聂元铭,丘平.网络信息安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3] 董玉格,金海,赵振.攻击与防护-网络安全与实用防护技术[M].北京:人民 邮电出版社 [4] 戴云,范平志.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5] 刘文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推荐第9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论文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数学教育问题

近几年,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城区的框架不断拉大,在这期间,外来务工人员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们为中国的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中国城市扩容与小城镇的建设。但外来务工人员在建设城市的时候,在盖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略了子女的基础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子女的教育日益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因为我们学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每年接受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特别多,但这些孩子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弱,再加上家庭教育问题等,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为了满足社会对和谐教育的需求,也避免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我们学校从适合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展开调查研究,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数学教育问题》确立为初一年级数学组的研究课题。

外来务工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人中,大部分学校通过通过对国内有关农民工子女现状文献资料的收集,掌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当前的受教育现状与面临的具体问题;了解全国各地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方面的有效经验;通过以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为主要调查对象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民工子女学生的个人状况、家庭状况、生活状况、学习状况、交往状况,农民工子女学生对现行教育的态度、需求、以及其对自身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的问卷调查;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日常生活、学习状况进行观察,从他们身上直接获取详细的资料,了解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对困难的应对方式;通过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家长,与他们展开深入访谈,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及家长的需求,了解其教育需求以及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校还邀请邀请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内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专家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看法及建议,进一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时利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势,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教师通过观察农民工子女学生在课堂课外的学习交往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交往过程中的特殊问题与需求,并适当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交往等活动中,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从而获得成长。

学校将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研究,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将优秀案例、经验、论文、学生成长记录进行整理,汇编成《农民工子女教育经验汇编》,为《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提供资料。

外来务工子女在心理和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习习惯差,不善学习。课前不预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于思考,胆小怕回答问题。课后作业马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不交作业,少数同学从来不做家庭作业。课后从不读书复习,根据调查,能主动读书的不多,自觉复习的几乎没有,知识无法巩固掌握,学习成绩不理想。

2、卫生习惯差。个人卫生习惯不佳,不剪指甲,不常洗澡、换衣服,甚至有几个学生还戴着“黑项圈”,影响了学生的精神风貌。果皮、纸屑乱扔,每天都在清扫,但保持不了一会儿,导致教室环境差。

3、不守纪律,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行为时有发生。班级内打人、骂人、起绰号、叫绰号,影响团结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同学不团结,班级不安宁。

二、如何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在心理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1、多爱心。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首先端正思想,“脱下有色眼镜”,努力走进民工子女的心灵世界,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当我们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同他们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时,他们自然就会消除恐惧、自卑的心理,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从而接受我们的教育。

2、多关心。

根据马斯勒的人的需要的金字塔结构理论,自我实现需要出现在一个人对爱和尊重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之后。心理学家威廉姆斯也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因此,要增强外来务工子女自我实现的信心,应该先满足他对友谊、感情的需要,使其充满活力,走出孤独。教师在这时期的教育过程中,更要毫不吝啬地将关爱、尊重撒播到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上,经常前方位了解其内心世界,了解其情绪、性格、兴趣、能力、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因为孤独是人最难以忍受的状态,他们生活在一个全新、陌生的群体之中,对于关心的需要较其他学生更为迫切。

我认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次和蔼的谈话,甚至是拍一下他的肩膀之类亲切的动作,都是体现老师关爱的形式。老师善于运用这些关爱的形式,缩短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更要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使学生能将老师当作自己的贴心人。

4、多信心。

“自信心,是自己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愿望的心理。” 外来务工子女同样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外来务工子女的自信心也是培养下一代成才的需要。“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比批评惩罚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被一个词语名称贴上标签后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肯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的现象,称为‘标签效应’。所有的孩子都会受到教师和家长给他们的标签效应的影响,好的标签会引发一个人的潜力;坏的标签,则有可能将一个人导入歧途。所以我平时注意积极使用好的标签,坚持以表扬、赞赏为主,以批评、惩罚为辅的教育原则,在批评中切忌意气用事,对孩子作出不全面的评价,以免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尤其是外来务工子女,他们中成绩差的更容易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性格孤僻的被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等。行为问题是需要感化的,应该采取‘导’的方式,而不适宜一个劲地用批评去‘堵’,我们要慎防标签效应的负面作用。我没有用带‘标签’的眼光看案例中的学生,我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细致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秀之处。

外来务工子女体现的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发展极为重要,有了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外来务工子女具备了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才能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学习主动性,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用于学习中。因此,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要共同关注民工子女的发展,三方面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共同促进外来务工子女的发展。

新课改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如何使课外作业的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有不少的学生不能完成课外作业。通过和本地学校老师的交流,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存在学生不能认真完成作业的现象,特别是课外作业。而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学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更甚。为此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许多教师对布置作业充满无奈,对学生的拖欠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苦恼不堪的现状;也听到许多学生对当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完成得有点勉强的心里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更是强调了作业的价值,将它作为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更作为记录学生成长的珍贵履历。

推荐第10篇:外来务工子女论文

浅谈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一个梦想,成千上万的打工族如候鸟般奔波在落后的家乡和繁华的城市之间,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他们背后的是一群稚弱的“小小鸟”,他们伴随着父母远离家乡,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城市,他们就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相应增多。我校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集中学习的学校,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怎样才能使这些“流动的花朵”健康茁壮的怒放,让他们积极融入、适应现有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爷爷的言语里透露着对孩子们的无限关爱。党的关爱如阳光雨露,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同等关爱。他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却成长在温暖的集体里。

一、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一) 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1.学习方面的特点:

学习基础差。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相当数量的学生是中途从原籍转学至此的。他们很少有人受过较正规的学前教育,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给了其他同龄孩子,农村的基础教育又相对比城里要差一些,所以他们学习基础差,转学后要跟上学习进度暂时比较困难。

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差。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地区间基础教育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坏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再要纠正,比较繁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学习差而导致的连锁反应。由于在学习上长期得不到肯定,没有成功感,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要取得一样的学习成果,他们往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这使他们身心疲惫,变得不愿学习。

2.心理方面的特点:

自卑心理。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存,带着孩子离乡背井来到此地谋生,他们多从事的是本地区最底层的艰苦劳动。他们普遍都还生活得比较艰难,这些孩子在与本地孩子的交往中,

由攀比而产生的失落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他们学习成绩差,而学习成绩往往是一个小学生在班里有没有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他们普遍在内心深处有自卑感。

焦虑心理。外来务工人员因为自己所受的教育少,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教育态度简单,忙于生计和孩子缺乏心理沟通。学生在学校里因成绩差家境差受到歧视和责难,倍感压抑,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和不安,存有焦虑心理。

(二)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特点。

1.成长环境因素:

外来务工子女中的一些长年随着在外打工的父母到处漂泊,生活环境差。父母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或连上夜班,往往无暇也无力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他们和在外工作的父母很少接触,因此感情上并不亲,更不用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关怀了。孩子失去应有的关爱而放任自流,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养成各种不良习惯。

在生活习惯方面,个人卫生意识差,文明礼貌差。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外来务工子女大多学习无计划,平时懒得动脑筋,不积极思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有回家做作业的习惯。个别高年级学生甚至有逃学、夜不归宿的现象。

2.家长自身因素: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使得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角色认识不足,对家庭教育看法非常狭隘,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完事大吉”了,如果遇到问题就找老师、校长质问。家长普遍存在只注重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情、人格。还有许多家长仍然抱着重男轻女的想法,使得一些学生孤独自卑,形成心理障碍。

二、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 创设环境,让其成长在温暖的集体里。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努力营造适应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设备先进、方法科学的育人校园,爱生如子亲如一家的师生家园,流连忘返终生不忘的学生乐园。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人人都重要”的精神环境

我校校长提出了“人人都重要”的办学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老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其中来。体会人人都重要,人人是主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进入校园墙壁上贴着“快乐学习,自信成长,我是学生,我很重;开心工作,自豪发展,我是老师,我很重要;乐于配合,分享成功,我是家长,我很重要。”在这理念的指引下外来务工子女倍感自身的重要,环境的优越。

2.“缔造完美教室”,创设优美,舒适,和谐的物质环境。

“缔造完美教室”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宽敞明亮的教室、整齐的课桌椅、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完善的塑胶跑道、丰富多彩的走廊、中国传统美德的篇章装扮文化中心“国学大厅”。在学生心目中学校是最美的地方,他们在这生活学习无比开心自豪。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导师。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对个别心理障碍的学生,老师会给予特别的关爱,特别是心理障碍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是特殊关爱的对象。从心理上开导,生活上指导,学习上辅导,行为上引导,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情。

(二) 以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

1.学校树旗帜,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核心任务。学校在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给予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学校德育处及少先队大队部,在校园里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好习惯伴我行”、“书香溢满校园”、“保护环境,我先行”、“低碳环保”“小班主任”等等活动,目的就是从这些活动中,指导孩子们明白好习惯的重要性。学校还充分利用晨会课、思品课、三生课、班队会、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等宣传手段,让外来务工子女在渐学渐行中学会规范,遵守规范。

2.加强班级管理,从小培养习惯。

我校推行“小班主任制”,人人参与班级日常管理。班级进行班干部民主选举,本着“人人都重要”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锻炼管理能力,从小培养良好习惯。每月评选出“优秀小班主任”、“每月之星”、“文明之星”。

3.生活上关怀,感受集体的温暖。

外来务工子女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让这些孩子尽快养成好习惯,加强班里生活管理,生活委员负责制,轮流制,管理好所有学生的在校生活。比如简单常用的生活用品班里都购买,随时提供给这些孩子们使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温暖。

4.学习上激励,落后是暂时的。

学校是学知识的地方,在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我们在平时也多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的现象,采用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又差,文化常识又缺乏的学生,老师就会在班级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在班里还组织学习“结对子”,开展“手拉手活动”,“小师徒结对”,“一帮一”这样的学习形式,目的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

奖惩分明也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扬完成作业的学生,惩罚不做作业的学生;还可以进行班级学习习惯的评比,联合家长一起给完成作业或者取得进步的学生表彰和奖励。我们班设立评比台,光荣榜,激励暂时落后的学生,促进共同进步。

(三)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展示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校班级有序管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意识,从小树立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例如我校开展的少先队“三级汇报”,“红心向党”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友谊,加强理解和沟通,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增强家校联系。多种校园文化活动锻炼意志,培养个性,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1.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向学生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培养民族团结心。

2.开展感恩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3.开展亲子活动,如组织亲子游戏、开设亲子课堂、组织亲子郊游,培养孩子与父母的亲

情。

4.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孩子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之心。

5.开展班级联谊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

(四) 家校合作,为其创设心灵成长的绿色通道。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有着学校和社会难以起到的作用。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明确,正确地调适自我,提高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力是十分必要的。懂得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的,是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

4.成立家长委员会,切磋教育方法。

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是家教成功的基础。我们学校专门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开学、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三阶段,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学校来宣传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指导他们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注意挖掘其子女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家长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看到孩子明天的希望。同时鼓励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以赢得孩子的信任,并利用先天固有的亲子交往、和睦的家庭氛围,从多种角度去影响子女的心理和行为,使每一个外来务工子女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来配合学校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学校建议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学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5.举办家庭讲座,举行家长培训。

请家长谈谈自己的教子体会,在家长会上,开设家教方面的专题研讨,让家长主动介绍家教经验,交流和探讨更合理有效的家教方法,使其他家长受到启发。聘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家长培训,召开家教讲座,提高外来务工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思想觉悟。

6.开展家长开放活动,深化家校沟通。

通过家长会、教育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及时交换信息,研究对策。有些家长放学会来接孩子回家,这时就可以让家长进校和老师及时交流,了解孩子当天的学习情况,当场反馈,尽快发现问题并商量应对方法。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将错误扼杀在摇篮里。学校举行各种家校开放活动,如少先队规范仪式,少先队主题活动,班级文化展演,演讲,课本剧表演,才艺展示,亲子游园等,邀请全体家长进校参观,参与互动,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体会教师工作艰辛与无私付出,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成长过程。能增进家校沟通理解,学校教师得到家庭有力支持与帮助。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倍感幸福和满足,能在这样好的学校读书,能遇到这样负责的教师群体,他们很放心很安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骄傲和自豪。遇到问题他们都会主动与教师交流,有的因工作变动,住址变迁都舍不得走,留恋教师留恋班级学校。

让外来务工子女打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自信心。学校应该加强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素质,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快乐成长。教育对每一个孩子都应是平等的,对外来务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外来务工子女也有许多优点,如果我们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一样可以茁壮成长,绽放光彩。让我们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尊重他们,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去教育他们,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学校,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成长在温暖的集体里,让全体孩子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

参考文献:1.《中小学班级管理策略集萃》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4.《小学班主任工作》

第11篇: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新的选择》。

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选自《生物学碎锦》,著有《鸟类研究》、《生物学碎锦》等。 斑纹:周晓枫,选自《花城》,《上帝的隐语》《鸟群》。

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选自《小记十篇》,中国现代作家,《倪焕之》《稻草人》 陈情表:李密,选自梁萧统编《选文》。一名虔,字令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项脊轩志:归有光,选自《震川文集》。字熙甫,号震川,现代散文家。

长亭送别:王实甫。选自《全元戏曲·西厢记》,名德信,元大都,元代戏曲作家。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 了玉肌:此恨谁知?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 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罗密欧与茱丽叶:【英】莎士比亚,选自《莎士比亚全集》。《罗密欧与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

报任安书:司马迁,选自梁萧统《选文》,字少卿。

渔父:《楚辞》,选自《楚辞补注》。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樟寿,选自《鲁迅全集》,初发《语丝》后收入《华盖集续编》。 徘徊:就是在礼堂外走来走去,犹豫不决的样子,表现了鲁迅不忍去见刘和珍,表达了他沉痛的情感。哀痛着: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哀痛;幸福着: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真的猛士:敢于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者;庸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不思反抗,苟且偷生的人。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反动政府:残忍;走狗文人:无耻。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反动政府:武力镇压+思想控制。不在成默中爆发,就在成默中灭亡:默无声息的忍受,走向灭亡。沉默到极点便会爆发,人民会起来反抗。(号召爆发,号召反抗。物极必反,警告反动派,呼唤后死者。)大量的木材:大量的流血牺牲。其中:流血中斗争。苟活着:有一定的是非观,不忘怀烈士死难,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淡红的血色:指“三一八”中的牺牲者。微茫的希望:苟活着会从“三一八”中,看到一些改变社会的希望。更奋然而前行:完成死者的心愿,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

论厄运:【英】培根,选自《培根论人生》,何新译,《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直面苦难:周国平,选自《人生哲思语编》,上海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灵魂只能独行》

逍遥游:庄子,选自《庄子·逍遥游》兰亭集序:王羲之,选自《晋书》,字逸少,书圣 人是„„苇草:【法】帕斯卡尔,选自《思想录》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给外省人》《辩护》 我为什么而活:【英】罗素,选自《罗素自传》,思想家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意义与真理的探索》《人类的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

第12篇:物种导言

《物种起源》导言

教学目的

1.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

1.点拔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媒体设计

1.拟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2.有条件可在课前播放有关介绍达尔文的影视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把握课文的思路,筛选重要信息

一、导入

(将书打开到插图——达尔文头像)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

1.板书课题

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

(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3)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序言》。

(4)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关于“导言”。导言即绪论。书的前面有一篇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也可暂时不讲,留待概括课文内容说用) 3.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请一位学生读浅释1,教师补充。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 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达尔文发表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摘自《辞海》(1999年版)

[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得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摘自《辞海》(1999年版)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再用幻灯片打出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探讨:研究讨论。

传布:广泛散布。(也可以放到第二课时课首检查用)

2.画出文中结论性的语句。

3.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板书。

整理成书的过程(1)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

(1—3)

内容过简的原因(3)

物种由演变而来(4)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5)

(4—7)

家养变异的作用(6)

强调观点的正确(7)

(解说: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意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语用能力。) (又:可以联系“导言”体裁谈内容)

四、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完成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1.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A、物种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本题把课后练习一换了一个说法,训练学生对作者观点的把握能力。)

2.辨析选择题,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以下三种看法由幻灯片打出。)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是要证明第③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项;对于第①项,学生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 3.完成课后练习二的筛选要求。教师要明确—-

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作者的两点认识: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五、作业:

1、第5段“因此”中“此”、第6段“理由”、第7段“这些关系”指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中一些长句的分析,训练学生发现句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进而达到对句子的深入理解。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情况。1.词语解释

2.代词指代内容(上课时作业1)

(1)第五段开头的“因此”指代什么内容?

明确:指代第四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仅仅以单方面的条件来解释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是不合理的。

本题旨在训练学生对有关信息的全面把握能力,思考时必须联系上下文,还要对文中相关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输出。 (2)第六段开头,“根据上述理由”具体指什么理由?

明确:第

五、第六两段都是针对“家养变异”的问题来说的。作者把这一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原因应是“家养变异”对于研究物种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这样的合理推想后,我们就可以把“家养变异的意义”作为本题的答案了。说完整了应是:家养变异可以为处理„“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的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3)用幻灯片或电视屏幕打出下面几句话和相应问题(括号中的答案可以随讨论进程显示)。

为什么某些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然而这些关系,实在是非常重要,因为我相信,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趋向的。

“这些关系”指的是(某种生物和邻种)的关系,它决定着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命运)和(变异趋向)。

解答本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某种生物和邻种分布状态的强烈反差在句中是次要信息。而“某种生物和邻种”才是重要信息,它们构成了决定地球每一生物的“命运”和“变异趋向”的关系。

二、教师介绍长句的知识及分析长句的方法。

首先完成练习4。练习4训练学生对长句中信息的总体把握和辨析,答案是

2、

3、

4、5,而

1、6在原句中找不到相关的信息点。

长句容量大,信息丰富,也显得庄重,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多用于书面语,特别是科技语体和政论语体。 分析长句时,首先要注意寻找主干(主、谓、宾),剔除枝叶(定、状、补)或分清各分句间的层次关系(偏正、并列、转折等),以达到对句子大意的把握;其次要注意“枝叶”在句中的作用,它们往往在程序、时间、范围、条件、数量、位置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限制,从而使长句严密而周到,很多时候,“枝叶”在句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去掉它们会使句意大变。

三、从文中选出几个长句,分别运用找主干法和划分层次法进行分析2.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审人,还是不可避免的。

提问:作者既然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为什么还会有错误出现? 学生回答后归纳:句中“力求”二字不可忽视,它对后文起了限制作用,是“极力追求”的意思,它在句中一直修饰到“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所以,会有错误出现。

3.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A.以槲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 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提问:把本句中“线索”一词换成“证据”会有什么不同效果?

明确:因为本句中有“还不够完备”的话,所以作者只说“提供线索”,说明作者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换成“证据”,句意就变成了可以提供带规律性、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这句话也能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的严谨、周密。

另一方面,作者在这句话中又用“一切”“最”两个词语表现了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柳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的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正确答案:B项。解答本题需要把各选项的信息与原文中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辨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A项中“又难以解释的”在原句中找不到对应点,原句主要意思是“仅仅以……来解释……,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C项与原文的不同是把原文中的“或”变成了顿号,这一改意思大变,“或”表示选择关系,用在本句中和“仅仅”相联系,表示只选其中心,而顿号表示并列关系,用在本句中表示三个方面不可分割,那就与原意大相径庭了。D项的错误与A项同样,而程度又甚于A项,就更不对了。

4.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

提问:本句中“事实”与“证据”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 明确: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料,而“证据”是指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体现了作者的周密。

提问:“叙述”和“比较”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一个?

明确:不能。“叙述”能使人了解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比较”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作者的严谨。

5.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更因为它是雌雄异化,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用幻灯打出对本句的四种理解,选择正确的一项:

五、归纳本课所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文章中的一些长句作了相应的训练,理解长句,不能简单停留在懂得大意了,而应深入挖掘句中关键词语的丰富信息,还要注意一些修饰性词语如“必须”、“最”、“应该”、“可能”等,对于关键词语在程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作用。

六.布置作业:

1.《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加以思考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片段

第13篇:物种灭绝

Some animal species such as dinosaurs and dodos become extinct because of natural procees.So, it is not neceary to try and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re are decreasingly animal species.According to this phenomenon, some people hold the point that public sparing no efforts to prevent animals is significant as well as fundamental.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an argument that the mysterious extinction of such species as huge dinosaurs and flightle dodo birds that had been wiped out due to natural procees rather than human behaviors is put forward.In their opinion, species extinction is nothing to do with human.

As for me, I agree with the former point of view.First and foremos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even though it is inevitable that creatures die out, a series of harmful human activities to endangered animals are evitable.In the recent decades, it is common that hunting thousands of wild animals, such as elephants, lions, and south china tiger, just to name a few.As we all know, it is damage to diversity of species.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 biodiversity is eential to existence of living things.As an old saying goes,” species diversity is to our life, what water is to fish”.There is no doubt that for the sake of protecting species, government laying down laws to ban overhunting is vital as well as neceary.What is more, from the point of my view, establishing nature reserve is a wise and wisdom approach to protect animals.

Neverthele, we have to admit that plenty of species extinction remains the greatest mystery.For instance, no one knows exactly the reason why dinosaurs became extinct millions years ago.In addition, it is believed by a huge number of scientists that about 99.9% of animal species might have ceased to exist(不复存在)as a result of natural procees, which implies that human beings did not get involved in the animal species extinction.

To sum up, even if the natural procees are not avoidable, taking a wide range of related and efficient measures to slow down the speed of species extinction is of value as well as foundation.

第14篇:物种起源

自然科学简史论文

专业:

学号:

姓名:

由于我们不能对物理学的研究者使用physician一词,因此,我们便称其为physicist。同样的,我们非常需要一个一般性的名词来表述科学的研究者,于是我们便将其称为scientist——休厄尔(1794-1866)

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的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乔治·萨顿

科学史的意义在于,为科学服务、为现实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学术而学术。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1809 – 1882)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普遍接受。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达尔文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物种起源》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其他分别是:《君主论》《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心血运动论》《相对论和空间问题》《论法的精神》《国富论》《战争论》《精神分析论》。它所阐述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座最伟大的划时代的里程碑。 达尔文,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9年,在盛怒之下,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日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当时绝大部分读了《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都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进化论从此取代神创论,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即使是在当时,有关生物是否进化的辩论,也主要是在生物学家和基督教传道士之间,而不是在生物学界内部进行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当时的生物学家对接受这一点犹豫不决,因为自然选择学说在当时存在着三大困难。

遗传学的发现时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果。遗传理论最早由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奥地利人孟德尔,在1865年就已经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生物遗传并不融合,而是以基因为单位分离地传递,随机地组合。因此,只要群体足够大,在没有外来因素(比如自然选择)的影响时,一个遗传性状就不会消失(肤色的融合是几对基因作用下的表面现象)。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一个优良的基因能够增加其在群体中的频率,并逐渐扩散到整个群体。很显然,孟德尔主义正是达尔文所需要的遗传理论。可惜,孟德尔的发现被当时的科学界完全忽视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孟德尔主义在1900年被重新发现时,遗传学家们却认为它宣告了达尔文主义的死亡,在他们看来,随机的基因突变,而不是自然选择,才是生物进化的真正动力。只有一些在野外观察动植物行为的生物统计学家仍然信奉达尔文主义,因为他们所观察到的生物对环境的奇妙适应性,是无法用随机的突变来解释的。

第15篇: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管理办法

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管理办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 http://zrbh.forestry.gov.cn

2013年10月29日 来源:保护司(野保办)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打印预览 分享

【字体:大 中 小】

(2005年9月27日国家林业局令第19号 根据2015年4月30日国家林业局令第37号修改)

第一条

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管理,防止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是指自然分布在境外的陆生野生动物活体及繁殖材料。

第四条

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的防范措施,防止其逃逸、扩散,避免对自然生态造成危害。

第五条

需要从境外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报告、进出口申请表及进口目的的说明;

(二)当事人签订的合同或者协议,属于委托引进的,还应当提供委托代理合同或者协议;

(三)证明具备与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相适应的人员和技术的有效文件或者材料,以及安全措施的说明;

(四)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申请首次引进境外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证明申请人身份的有效文件和拟进行隔离引种试验的实施方案。

第六条

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家林业局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一)具备与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相适应的人员和技术;

(二)具备适宜商业性经营利用和科学研究外来物种的固定场所和必要设施;

(三)有安全可靠的防逃逸管理措施;

(四)具有相应的紧急事件处置措施。

第七条

国家林业局在收到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的申请后,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即时出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对不予受理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出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不予受理通知书》;对申请材料不齐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日内出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补正材料通知书》,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八条

国家林业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需要举行听证或者组织专家评审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出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通知书》,并将听证或者专家评审所需时间告知申请人。

听证和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内。

第九条

国家林业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出具《国家林业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或者《国家林业局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告知申请人。

在法定期限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国家林业局主管负责人批准,国家林业局应当在法定期限届满前5日办理《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延期通知书》,并告知申请人。

第十条

准予首次引进境外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进行驯养繁殖的,应当进行隔离引种试验。

隔离引种试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指定的科研机构或者专家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方可继续引进和推广。

隔离引种试验应当包含中间试验。中间试验未获成功的,评估不得通过。

在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特殊或者脆弱的区域,不得开展隔离引种试验。

第十一条

禁止开展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野外放生活动。

因科学研究、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种群结构调节等特殊情况,需要放生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经批准从境外引进的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及其繁殖后代、产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标记。

第十三条

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发生逃逸的,被许可人应当立即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由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被责令限期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而拒绝执行的,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可以代为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由被许可人承担全部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的经费;造成损害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依法查没的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应当由当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国家林业局成立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咨询科学委员会,负责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管理的科学论证、评估和咨询。

第十六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防范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入侵的预警和应急防范机制。

在野外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监测和防治措施。

第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引进本行政区域内没有天然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的,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引进的陆生野生动物属于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物种的,必须向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16篇: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协议分析论文

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 自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无线局域网以来,由于WLAN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令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无线局域网蓬勃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先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特点、IEEE802.11系列协议标准以及无线局域网中的固有漏洞,然后又介绍了常见的入侵方式,其次系统的介绍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分类及发展趋势,并阐述了各种局域网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系统在设计上有别于有线入侵检测系统。本文在深入分析了无线局域网技术以及常见入侵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无线局域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将协议分析和模式匹配相结合的无线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模式匹配算法具有快速简单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广泛,但计算量大,检测准确性低,通过改进模式匹配算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协议分析技术可以利用网络协议的高度规则性快速探测攻击的存在,通过层次化、格式化的无线网络报文逐层分析,可提高检测效率,并有效控制漏报率和误报率。最后提出了该系统的框架和主要的流程步骤,对其中的关键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该系统利用Winpcap函数库对无线传输数据进行捕获,然后利用解码模块对捕获到...更多还原

【Abstract】 Wirele local area network has developed very rapidly since the 1990s for it’s many advantag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urity probl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remarkable.This paper firstly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LAN, protocol standards of IEEE802.11 series and the inherent vulnerability in the WLAN, then presents the common intrusion method, and at la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trusion detection, basic principles, work patterns, claification and trends, systematically.At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入侵检测; 协议分析;

【Key words】 wirele LAN; intrusion detection; protocol analysis;

【索购全文】Q联系Q:138113721 Q联系Q: 139938848付费即发

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8-11

1.1 研究背景 8

1.2 无线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8-10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0-11 第二章 WLAN概述 11-18

2.1 WLAN标准 11-13

2.1.1 IEEE 802.11 11

2.1.2 IEEE 802.11b 11-12

2.1.3 IEEE 802.11a 12

2.1.4 IEEE 802.11g 12

2.1.5 IEEE 802.11i 12

2.1.6 IEEE 802.11n 12-13

2.2 WLAN的组成 13-14

2.3 WLAN组网方式 14-15

2.4 IEEE802.11协议分析 15-17

2.5 本章小结 17-18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系统 18-28

3.1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18-19

3.1.1 MAC地址过滤和服务区标识符(SSID)匹配 18

3.1.2 WEP协议 18

3.1.3 WPA技术 18-19

3.1.4 802.11i协议 19

3.2 WLAN常见的入侵方式 19-21

3.2.1 网络窃听 19

3.2.2 假冒身份 19-20

3.2.3 拒绝服务攻击 20

3.2.4 SSID猜解与诱骗 20

3.2.5 中间人攻击 20-21

3.2.6 异常报文攻击 21

3.2.7 重放攻击 21

3.3 入侵检测的概念 21-22

3.4 入侵检测技术 22-27

3.4.1 入侵检测的发展 22

3.4.2 入侵检测的分类 22-27

3.5 本章小结 27-28

第四章 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 28-52

4.1 模式匹配与协议分析结合的入侵检测方法 28-29

4.2 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检测过程 29-31

4.2.1 协议分析树的构建 30-31

4.3 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入侵检测体系结构 31-32

4.4 检测代理关键模块设计 32-49

4.4.1 数据捕获模块 33-37

4.4.2 预检测模块 37-38

4.4.3 解码模块 38-42

4.4.4 规则解析模块 42-43

4.4.5 协议分析模块 43-44

4.4.6 模式匹配算法 44-47

4.4.7 改进的BM算法 47-49

4.5 对常见攻击的检测效果分析 49-51

4.5.1 IP 攻击 49-50

4.5.2 ICMP 攻击 50

4.5.3 其他攻击 50-51

4.6 本章小结 51-52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第17篇:网络信息理入侵检测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计算机进行全面信息的管理,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外部木马等的介入会对于企业的数据储存进而造成信息泄露等,所以说针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网络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大前提下,企业如何处理网络信息管理中的入侵检测技术变得非常重要。本文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带来帮助。

关键词:网络信息;管理;入侵检测技术

在现代之中,一些非法分子利用木马进行相应的隐藏,然后通过对于计算机植入木马,进行一些信息的窃取。现代企业在面临网络非法分子进行信息盗取过程之中,首先应该对于入侵行为有着明确的认识,这就需要现代的入侵检测技术了,对于入侵行为有着明确的判定,才能真正的展开后续行动,这对现代网络信息管理而言十分重要。

1网络信息管理中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1)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信息管理之中的作用。如果说现代计算机作为系统,那么入侵检测技术就相当于保安系统,对于关键信息的储存位置进行定期检查和扫描,一旦发现外来不明用户杜宇关键信息进行查询,便对使用用户进行警告,帮助用户进行入侵行为的相关处理,保障关键的信息系统和数据信息不会收到损坏和盗窃。入侵检测技术同样会对系统之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检查和通报,对于系统之中的漏洞而言,往往便是入侵行为发生的位置,所以针对于这些位置进行处理,更为良好的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对于现代企业网络系统而言,入侵检测技术便是保障的第二道铁闸。

(2)现阶段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流程。通常情况下,入侵检测技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便是信息采集,主要便是对于用户的各种信息使用行为和重要信息进行收集,这些信息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对于重点信息部位的使用信息进行查询得出的,所以说在现代应用之中,入侵检测技术一方面应用了现代的检测技术,另外一方面也对于多种信息都进行了收集行为,保证了收集信息的准确性;第二个阶段便是处理相关信息,通过将收集的信息和过往的信息进行有效对比,然后如果对比出相关错误便进行判断,判断使用行为是否违背了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那么便可以认定其属于入侵行为,对于使用用户进行提醒,帮助用户对于入侵行为进行清除。

2现阶段入侵检测技术的使用现状

(1)网络信息管理中入侵检测系统的问题。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网络辅助软件去,其本身在现阶段并不是完善的,自身也存在漏洞。所以说很多非法分子的入侵不仅仅是面对系统的,很多先通过入侵技术的漏洞来进行。针对现阶段的使用过程而言,入侵检测技术仍然存在自身的漏洞危险,也存在主要使用风险。在现阶段存在危险的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便是由于入侵检测系统存在漏洞;另外一方面便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相关的检测系统亦或是相关病毒,都是现代编程人员利用C语言进行编程,伴随着相关编程水平的不断提高,两种技术同样得到了自我发展,所以说很多hacker高手在现代的入侵行为之中,已经不能以旧有的眼光来进行相关分析。所以说新的时期,入侵检测技术也应该得到自我的发展,同样针对于应用网络的相关企业做好安全保证,保证信息技术在现代之中的发展。

(2)现阶段网络信息管理之中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网络信息管理之中的入侵检测技术在现代之中仍然存在问题,同样是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入侵技术自身存在漏洞,在现阶段很多入侵检测技术是通过对于入侵行为进行有效的提取,将行为进行归纳,对于行为是否符合现代网络安全规范,然后判断结果是否为入侵。很多时候,入侵行为往往较为隐秘,所以说这就导致了相关的入侵检测技术不能对于入侵行为进行提取,更无从谈起其是否符合网络安全规范。另外一方面的问题便是检测速度明显小于入侵速度,这也是在现阶段常见的问题。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速度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自我发展,很多入侵检测过程之中,很多时候检测速度小于网络检测速度,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行为尚未进行阻拦,便已经达成入侵的目的了,进而导致了信息的丢失,所以说这方面的问题同样应该得到改善。企业在应用之中,也应该注意这种速度的问题,防止因为速度进而造成自身信息丢失等。

3网络信息管理之中入侵检测技术的具体分类

(1)异常检测,异常检测顾名思义,便是对于入侵行为进行检测,但是由于入侵的性质未定,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无用功。现阶段往往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建立一个行为轮廓来进行限定,如果入侵行为已经超过了这个行为轮廓,便确定其为入侵行为。这种模式大大简化了行为判定的过程,但是由于过于简单的相应行为也容易出现相关漏洞。在实际工作之中,往往非入侵行为但是在行为轮廓行为之外的网络访问行为,但是在入侵检测技术之中被判断为入侵行为,造成了工作的重复。所以说在进行行为轮廓的确定时,同样应该由一些特征量来确定,减少检测工作可能出现的失误,进而可以提升检测工作的效率;另外一方面可以设置参考数值,通过参考数值的评定来进行评判,在入侵检测技术之中,参考数值非常重要。

(2)误用检测,其应用前提便是所有的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并且进行标记。在一般情况下,误用检测便是通过攻击方法来进行攻击签名,然后再通过定义已经完成的攻击签名对于入侵行为进行相关判断。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漏洞来进行,所以误用检测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相应入侵行为,不仅预防了入侵行为,还可以对于其他入侵行为进行警示作用。这种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之中,提升了入侵检测数的效率和准确。

4结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于网络安全而言,其自身往往具有一些技术之中的漏洞,所以同样容易引发入侵行为。针对于入侵行为,现代之中有着入侵检测技术,本文对于入侵检测技术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带来相关思考。

参考文献

[1]张丽.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第16期:12-12.

[2]陈莹莹.网络信息管理中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3,06期:99-99.

[3]张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入侵检测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1期:168-169.

第18篇: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思路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病毒、攻客入侵等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生频率的逐渐增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已成为当前计算机网络领域所面临的一个最为主要的问题。入侵检测系统作为时下IT领域内网络信息安全的一门新型热门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入侵检测有关内容,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以及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研究;设计

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不仅改变了人类具体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它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和威胁。一旦计算机网络发生安全问题,势必会造成信息泄露,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企业内部重要的信息,且情况严重时将很可能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崩溃。因此,为避免病毒等入侵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入侵检测方法,设计出相应的入侵检测系统。

1入侵检测相关概述

所谓入侵,指的是一切试图对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等产生危害行为的统称。它既包括发起恶意攻击行为的人(恶意攻客),也包括对计算机网络与系统造成危害的各种行为(计算机病毒、木马等)。而入侵检测则指对所有入侵行为的识别与诊断。其具体操作是对计算机网络等中的若干关键点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通过该分析结果对网络中是否存在攻击对象或违反网络安全行为的迹象进行判断。入侵检测所使用的软件与硬件组成了入侵检测系统。它具有必须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安全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果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的功能,比其他网络安全工具具有更多的智能[1]。

2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2.1异常检测法

异常检测法主要用于检测用户的异常行为及其对计算机资源的异常使用。使用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建立相应的目标系统和用户活动模型,以便通过该模型对系统与用户的实际行为进行检测,从而对用户行为是否对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具有攻击性进行判断。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检测未知攻击模式的能力,但误报率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差,使得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2]。此外,必须对计算机网络与系统中合法授权用户的行为等正常特征进行精确的定义、对非法与合法代码与数据之间的界限进行精确的划分,是当前异常检测技术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

2.2混合检测法

混合检测法是对异常检测法与滥用检测法两者优点的综合利用。由于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互补关系,因而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弥补的检测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入侵检测的性能与效率[3]。

3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3.1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装在被保护的计算机网络中,将原始网络报文作为数据源对入侵对象进行分析。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当中,对于所有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通常采用一个网络适配器即可;对于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需要配备有过滤器、探测器、网络接口引擎等元器件。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是,按照一定网络协议从网络上获取与入侵事件有关的全部数据信息,获取后将其传送至入侵检测系统分析引擎模块,对其安全性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以判断其是否存在攻击性。入侵分析引擎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库,对从数据采集模块传送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送至配置与管理模块。配置与管理模块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对其他功能模块的配置工作进行管理,并将从入侵分析引擎模块传送来的安全分析结果以有效的方式向网络管理员告知,从而为网络管理员及时做出入侵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当网络入侵系统检测到攻击时,相应的功能模块会立刻以报警、广播、中断连接等方式来对入侵者做出反应,向人们发出提示信息。

3.2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通常包括应用程序日志、系统日志等。其入侵检测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这些审计记录文件所记录的内容与攻击内容进行匹配。若不匹配说明该入侵对象不具有攻击性,若匹配则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向网络管理员发出警报,同时做出相应的保护行为。审计数据记录的是系统用户行为信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不会被修改或泄露。然而当系统遭受攻击时,这些数据很可能发生修改或泄露,因此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必须要具备一项功能,即检测系统在完全被攻击者控制之前,完成对审计数据的分析,并及时发出警报采取一定防护手段。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具有精确判断入侵事件、针对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准确判断出计算机网络应用层的入侵事件等优点。

4总结

总之,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一个性能良好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弥补防火墙存在的不足,可以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是现代网络安全措施中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护技术。虽然,现阶段入侵检测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社会各界对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的越来越高度重视,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检测性能必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唐静.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8:21~22.

[2]库宇.高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8.

[3]郑关胜,李含光.基于动态网络安全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S1):160~161+185.

作者:吴卉男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第19篇: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

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

因为雨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所以除非你是一个植物学家,不然命名指定物种是非常困难的。当然,许多植物组织达到了它们多样性的最大极限,但挑选某种特别的物种是会有点困难的。我已经把巧克力树当做这边最简单的代表植物,因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巧克力。巧克力是从你看到的这些豆荚中收获的,豆荚是由生长在树干上的花朵成长而来的。这就给了一个好的标准来判断哪些豆荚是长得好的。巧克力源于新大陆热带雨林地区,但已经被移植到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

虽然很难选择指示植物物种有一些,许多热带植物分享。这是一个滴提示两端的树叶(下图)。这个尖端促进排水表面的叶,从而有助于保持叶表面清洁的附生植物和真菌在潮湿的森林。多样化是雨林如何?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一公顷可能有多达30种树木;在热带地区一系列40到100是常见和超过300个物种不是未知的。整个拉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网站有超过1600种植物在1500公顷;一个站在亚马逊流域有超过1800种。像许多青蛙已经收集了从一个网站在热带雨林作为有整个北美洲。一个估计的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是大约3000万种﹐分布于热带森林。阅读更多关于这些估计在这本书。

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在生物学里解释了多样性的热带雨林。当然,高生产力所允许的便捷水结合暖和的温度是一个因素。大规模的大小的许多树木提供了许多新的栖息地的动物利用。极端的专门化来避免竞争是另一个因素。一些科学家提出,人类的干扰,假借清理小区域农业,可能发挥关键作用。还有时间,热带雨林的地区已经影响相对较小的高潮转移相关的冰期结束于10000年前。而这些因素是最重要的?所有的都能起到作用?这些科学家仍然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由苗源通(http://.cn)-----全国苗木基地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20篇:物种怎么造句

物种拼音

【注音】: wu zhong

物种解释

【意思】: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不同物种的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物种是由共同的祖先演变发展而来的,也是生物继续进化的基础。在一般条件下,一个物种的个体不和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即使交配也不易产生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简称种。

物种造句

1、所有的生物均起源于物种。

2、达尔文阐明了物种的起源。

3、许多物种由于我们破坏了它们的自然环境,现在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4、物种起源

5、没有其他的物种会像蚂蚁那么做。

6、如果我们希望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下去,就必须扩张到太阳系之中或超越太阳系。

7、他说,未来的研究应该看看这些蠕虫的行为与生态学,以了解新物种的出现是由什么造成的。

8、不仅仅是因为六大情绪在我们作为一个幸存下来的物种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六大情绪的深入研究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

9、我相信他们是人类的一个亚种,而不是什么不同的物种。

10、他们还通过“基因移植”,把一个物种的细菌转变为另一种。

11、其结果就是,二者之中有一个晋级到物种的下一轮,另一个则永远躺进了失败者的坟墓。

12、因为能够访问我们的任何物种,其技术水平都远远地超过我们,遇到他们可能是个坏消息。

13、研究人员认为,有一天这些细胞可以转变为精子和卵细胞,从而可以将这个物种从灭绝边缘解救出来。

14、但是,将丈夫作为外来物种给了我空间,我需要这种空间来客观地考虑我们之间的差异。

15、之后他们计算了铱层上的物种。

16、所以围绕着拥有一系列特性的不同物种是怎么进化的谜团开始变得清晰。

17、这个物种中雌性是非常好斗的。

18、这些甲虫喜食的食物因物种的不同而异。

19、但,正是在厄瓜多尔海岸之外的加拉帕哥斯群岛,达尔文发现了一些生物,这使他想到了物种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

20、如果我们确实希望与其它物种共存,我们必须给予他们领土。

21、由于所有的本能行为都有进化优势,否则就不会被留传下来了达百万年之久,很可能吃些脏东西也能帮助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下来。

22、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不只是留下一半的物种在这呢。

23、这意味着,这里的许多物种可能会在被发现之前就消失了。

24、我可以给你举出很多例子,在这些例子中一个物种的一员拥有与另一成员不同的基因。

《外来物种入侵论文范文.doc》
外来物种入侵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