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范文

2022-12-0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1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制订必须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

院前急救病历是集病案实录,救治承载,告知签字,法律凭证,统计归类、特殊情况记载等于一身的实时记录。

- 2 字时,应当用双线画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除等方法掩盖或除去原来的字迹。

- 3 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 4

(三)中途联系患者或到达现场未见患者本人,退车者可不填写院前急救病历。

- 5

3、病历中记录的时间(五项)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不使用Am、Pm记录方法。如2008年6月12日来电时间21:36或21时36分。

4、跨跃00:00之后要求在跨跃时间上标明年(未跨年份的可省略)月(未跨月份的可省略)日。如:出发时间(6月5日)23:56,到达现场时间6日00:03

5、病案书写时间填写“年、月、日”, 医护签名时间填写“年、月、日、时、分”, 患方知情告知签字时间填写“年、月、日、时、分”。

(三)其它一般和相关项目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救治地点(住址)、联系人及电话要用文字和数字书写。不能提供患者姓名时,姓名处应书写“无名氏”,如为多个无名氏患者,应书写“无名氏1”、“无名氏2”;年龄不详时需做估计,如:老年、新生儿;联系人及电话若无,该项应填写“无”。

2、身份、民族、国籍、现场地点、呼救原因、送往地点、在相应的项目上用“√”选择。选择跟有“:”的“其它”要用文字进行书写。身份、民族、国籍若不详,要在其它后注明“不详”。

3、病情选填要求,依据采集的病史、查体的结果等选择“轻、中、重、救前死亡”。“不详”只适用拒绝救治无法获取病历资料的患者;“无特殊”只适用于正常或残障弃婴(无急症)、无病或

- 6 残障流浪人员。诊断如为“心搏呼吸停止”,现场救治成功,“病情”应选择“重”。

4、患方配合选填要求,昏迷、精神疾病、婴幼儿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且暂无亲属的可不作选填,并在告知栏内注明无亲属;“不合作”适用于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较为完整,拒绝院前治疗或应回院治疗的患者;“拒绝救治”适用于不配合或拒绝提供病史资料、拒绝体格检查的患者及亲属。

5、救治结果选填要求,其中“救后死亡”要选择“现场”、“途中”,并注明救后死亡时间。如“患方配合”选填“拒绝救治”的,且病情所处状态较为稳定暂可不救治的,应选择“稳定”或“无变化”;如“病情”为“救前死亡”,现场采取救治措施后病情无改变,“救治结果”应选择“无变化”;其余根据救治结果,选择“有效”。

6、病史提供人为现场病史主要提供者。- 7 错误书写:陈旧心梗2年,昏迷10分钟。

3、主诉多个症状时,应按发生时间先后,次序列出。如头晕半天,加重伴恶心、呕吐半小时。

4、病史复杂时要进行归纳,要使用医学术语。

(二)现病史书写及要求

现病史是本次疾病从发病至救护车到达病人身边前对疾病的起始、演变、诊疗等全过程的记述,简明扼要,主要内容包括:

1、起病情况:患病时间、发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病因或诱因。

2、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

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病情是持续或间歇、缓解或加重因素,进行性加重或是逐渐好转。

4、伴随症状:各种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及演变过程。

5、诊疗经过:何处、何时就诊,做过何种检查,何种治疗,药物应用及效果。

6、一般情况:与本次主诉有关的。

7、凡意外事件或可能涉及法律责任的伤害事故等应详细客观记录,不得主观臆测。

描述记录注意要点:先记录本病的阳性症状,后记录本病的阴性症状,避免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交叉描述。现病史只需记录

- 8 本次发病的情况。

与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无关的症状不要在现病史中记录。

(三)既往史书写及要求

1、既往史必须用文字记录,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包括与本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有关的手术、外伤史、输血史,传染病史等。

(四)药敏史必须用文字记录,如“青霉素、无、不详、未发现”等。

(五)体格检查书写及要求

1、体格检查项目无法实施或患方拒绝救治,体格检查相关项目也不允许空项,应在相应项目中注明“未查”、“拒绝检查”等,患者不配合的体格检查项目需在该项目中注明“不配合”。

2、选择“未查”项目,一定不是此次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项目。如各类外伤患者,体温可填写为“未查”。

3、心电图、血糖监测结果、未列出的其它检查项目与诊断、鉴别诊断有关的,应在“其它”处记录。

4、创伤评分只适用于各类外伤患者(特别是判断为中、重度伤患者,救前死亡患者除外)。用循环、呼吸、胸腹、运动、言语5个参数分别按轻重程度记为2分、1分和0分,5项分数相加,总分9-10分为轻度、8-7分为中、重度,≤6分为极重度。

5、辅助检查心电图和简易血糖仪,凡疑有心脏系统疾病或临

- 9 床判断死亡的患者必须做心电图检查。凡昏迷、特别是有糖尿病史昏迷的患者必须使用简易血糖仪进行血糖测量。检查结果写在“辅助检查”栏内。

7、救前死亡患者检查项目要求:检查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状态、双瞳孔对光反射等情况;心电图检查;其它根据疾病类型做相应的检查。

(六)初步诊断书写及要求

1、初步诊断的疾病名称要使用中文书写全称,不能缩写、使用符号或英文(无正式译名的疾病除外)书写。如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写成慢喘支;糖尿病写成DM等。

2、初步诊断尽可能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如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心功能3级)。

3、凡不能明确初步诊断的,可书写为“××(症状或体征)原因待查”;若考虑为某种疾病的可能,在疾病名称后加“?”表示。如头晕原因待查(高血压病?颈椎病?)。

4、疾病的诊断尽可能完整,几种疾病并存时按主要疾病、并发病、伴发病排列,诊断不明时按疾病的可能性大小排列。

5、原则上不允许在未除外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轻易诊断为功能性疾病。

6、首次初步诊断某种疾病时一定要慎重,除非有明确的诊断依据。

- 10

7、各类“救前死亡”的诊断书写要求:如为救前死亡,且死亡原因不详的,描述为:“救前死亡,死亡原因待查”。如救前死亡,但有明确病史,且能排除非正常死亡的,可按病史描述死亡诊断。“宣告死亡的时间”记录在诊断后,并加括号。

(七)救治措施书写要求

1、除药物应用外,院前对患者采取的救治措施,在相应项目的文字上用“√”选择,如:“止血、包扎”等。

2、药物应用(包括在其他医疗机构携带液体):必须写明药物名称、剂量、使用途径。如:生理盐水250ml 静脉点滴 (标明带液)

3、如救治措施不在上述范围内,应在“其它:”后用文字书写注明。

4、禁止将返院后救治措施记录在院前急救病历中。

(八)医护签名及日期时间书写要求

1、医护签名,要求本人签名,不能代签,签名要求签全名,不能只签姓,不签名。如:马大夫。

2、日期时间,指院前病历书写、签名完成的日期及时间。- 11

2、如告知内容不在已有项目中,应在“其它:”后详细书写注明。

(二)责任人签字,非患者本人签字的,需注明签字人与患者的关系。责任人拒绝签字时,医师应在“责任人签字:”处用文字加以说明。

(三)告知人必须是此诊的出诊医师,签名要签全名。

(四)日期时间要求注明告知签字完成日期时间。

- 12 的特殊检查、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告知特殊检查、治疗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同意检查、治疗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特殊检查、治疗项目的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患者签名、医生签名等。特殊检查、治疗的含义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4年8月29日卫生部令- 13 第二十三条 打印病历编辑过程中应当按照权限要求进行修改,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得修改。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四条 本规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推荐第2篇:急救中心(站)院前急救病历管理规定

急救中心(站)院前急救病历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急救中心(站)病历管理,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院前急救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院前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记录。

第三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建立急救病历管理制度,在急救中心(站)和分站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本机构急救病历的保存与管理。

第四条 急救中心(站)严格管理病历,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窃取、抢夺病历。

第五条 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

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同意后查阅。阅后应当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第六条 院前急救病历应进行编号管理,标记页码。

第七条 急救医生必须在每班次结束时向急救中心(站)或急救分站上交本班次全部院前急救病历。

第八条 院前急救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复制等需要带离时,应由急救中心(站)指定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

第九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

(—)息者本人或其代理人;

(二)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

(三)保险机构;

第十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由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受理申请时,应当要求申请人按照下列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 申请人为患者本人的,应当提供其有效身份证明;

(二)申请人为患者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与患者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三)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及其近亲属的有效身份证明、申请人是死亡患者近亲属的法定证明材料;

(四)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与其近亲属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申请人与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五)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急救中心(站)应当在公安、司法机关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后予以协助。

第十二条 急救中心(站)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包括:院前急救病历、院前病情告知书、院前院内交接记录单。

第十三条 急救中心(站)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应当在医务人员按规定时限完成病历后予以提供。

第十四条 急救中心(站)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由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通知负责保管院前急救病历的部门(人员),将需要复印或复制的病历资料在规定时间内送至指定地点,并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复印或者复制。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急救中心(站)应当加盖证明印记。

第十五条 急救中心(站)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

第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急救中心(站)负者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应当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急救病历。

封存的病历由急救中心站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保管。

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第十七条 急救中心站病历档案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急救之日起不少于5年

第十八条 病历的查阅、复印或复制参照本规定执行。

推荐第3篇:院前急救死亡医学证明书书写规范

院前急救死亡医学证明书书写规范

一、死亡医学证明书与填写要求

第一条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格式

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制定,包括四个部分:

1、死者的基本情况;

2、死因诊断;

3、统计人员填写根本死因;

4、调查、访视记录(证明书背面)。

第二条死亡医学证明书种类选择要求

1、具有北京市户口的本市居民死亡填写《北京市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无本市户口的外地来京人口死亡一律填写《北京市外来人口死亡医学证明书》,包括:外省市、港澳台、外籍人员。

2、需持户口本及身份证办理,不可单凭身份证办理。军人凭军官证、士兵证办理。外籍人员凭护照办理。

3、户口丢失或集体户口的,由户籍所属派出所出具户籍证明并加盖公章。

第三条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般项目填写说明

1、字迹要清晰,不可缺项、漏项。

2、眉栏上市、区、街道派出所要准确,按照户口本第一页(盖有红章页)填写。

3、选择项目应按所列情况选出与死者情况相符的一种,并在该阿拉伯数字上划“4”,不可划“0”,只可选一种。

4、身份证号如实填写。军人填写军官号、士兵号,外籍人员填写护照号,并需注明。

5、户口地址必须按户口本上登记的住址(第一页上)填写至门牌号码。现住地址若与户口地址不同,现住址必须注明区、县,并填写至门牌号码。

6、实足年龄:计算方法

死亡时已过当年生日:年龄=死亡日期一出生日期

死亡时未过当年生日:年龄=死亡日期一出生日期一l

7、死者生前上述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是指填写在(a)栏中疾病的最高级别诊断医疗单位。凡死者生前未就诊,由我中心推断的疾病,按中心级别标准填写,即选“l.省级(市)医院”。

8、死者生前上述疾病的最高诊断依据是指填写在(a)栏中疾病的最高级别诊断依据。如:尿毒症,根据临床表现、化验、8超等确诊,应选“4.临床+理化”。

9、“住院号”一栏不填写。

10、原则上由救治医师填写,如代他人填写,则在“医师签字”后注明“××代××填”。

11、填报日期为出具证明书日期,一般为死亡当日或随后几日,如间隔时间过长需附文字加以说明,与

一、二联同时上交医务部。

二、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疾病填写要求

第四条致死疾病的主要概念

(一)根本死因

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病[1]或损伤[2 ],

或造成致病损伤的那个事故-3j或暴力L4j的情况。

例一[1|:I(a)肺心病5年

(b)肺气肿10年

(c)慢性支气管炎

根本死因是(c) 30年

例二[2]:(a)肺部感染 l周

(b)长期卧床 半年

(c)右股骨颈骨折 半年

(d)房间内行走不慎摔倒

根本死因是(d)

例三[3|: I (a)重度颅脑损伤 30分钟

(b)骑车时被小汽车撞到

根本死因是(b)

例四[4]:

(a)肝破裂 30分钟

(b)被他人用刀扎伤

根本死因是(b)

(二)主要死因

是指最后导致死亡的最主要、最严重的那个疾病[1]或情况[2|。

例一[1|:

I(a)肺心病5a

(b)肺气肿10年

(c)慢性支气管炎30年

主要死因是(a)

例二[2|:

(a)不进食 3天

(b)长期卧床 3年

(C)脑出血后遗症 3年

主要死因是(a)

(三)根本死因与主要死因的关系

主要死因比较直观,医师容易根据死者临死时影响较大的疾病直接报告,而根本死因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演变过程找出最早的且能引起后面一系列疾病并最终导致其死亡的疾病或情况,这个原因也许在患者死亡前并不能成为致死原因,但确实是由于它的发生而最终发展为导致死亡的疾病,它需要根据死者死前的病史综合判断再报告。

如果死者死于原发性恶性肿瘤,此时其根本死因与主要死因完全相同。

例一:

(a)胃癌 2年

主要死因与根本死因均是(a)

第五条致死疾病诊断填写规则

(一)第1部分为主要内容,必须填写。

1、a、b、c三行的逻辑关系是c—b—a一死亡。

2、最早疾病填入第l部分的最低一行。

3、根据具体情况,不一定填满三行。

(二)第11部分是对第1部分内容的补充。

(三)填写每行报告疾病或情况从发生到死亡时大概时间间隔,(C)病最长, (b)病次之, (a)病最短。

第六条致死疾病诊断填写的要求

(一)将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系列疾病按演变顺序填写在第l部分,其严重程度依次填入第Ⅱ部分。

1、第l部分按疾病顺序填写,不能打乱或颠倒。

2、每一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诊断。

3、尽量填写时间间隔。

4、疾病名称不可用中英文缩写或使用符号。如:慢喘支,ARDS,C0中毒,肝ca。

例一:某患者20年前患乙型肝炎,6年前演变为肝硬化,3天前出现肝昏迷,后死亡,此人还患有糖尿病l0年。

正确填法:

(a)肝昏迷 3天

(b)肝硬变 6年

(c)乙型肝炎 20年

糖尿病 l0年

错误填法:

(a)肝昏迷 3天

(b)肝硬变 6年

(c)乙型肝炎,糖尿病

(二)凡损伤中毒死亡的,应填写损伤中毒的原因。

例一:20分钟前,某驾驶员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撞上隔离带,造成重度颅脑损伤,车毁人亡。

正确填法:

I(a)重度颅脑损伤 20分钟

(b)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撞上隔离带

错误填法:

I(a)重度颅脑损伤 20分钟

(b)车祸

例二:某女性家中生有煤火,因通风不良,导致煤气中毒死亡。

正确填法:

I(a)煤气中毒

(b)室内生煤火通风不良

错误填法:

I(a)煤气中毒

(三)致死主要疾病a、b、c三行不能只填写综合症状群、临死前的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报告名称,如:败血症、尿毒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昏迷、消化道出血、感染中毒性休克、电解质紊乱等,而应进一步追根填写死亡原因。 (四)不要填写死因不明、老衰、死亡、车到已死等。除非死者属于高龄人群,死前没有任何疾病,临死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例一:某老年患者85岁,无慢性疾病史,1周前卧床,3天前不进食,逐渐死亡。

正确填法:

I (a)不进食3天

(b)卧床1周

(C)原因不明

错误填法:

I (a)老衰 l周

(五)如果导致死亡的疾病为不易致死的疾病,填写时要注意。一般来说,有些疾病是不会导致死亡的,如果发生死亡则常常是由于这些疾病产生的有害反应或较严重的并发症造成,因此填报时应将这些疾病及有害反应或并发症同时报告。

例一:某人患冠心病l0年,3天来间断胸痛、胸闷未就诊,20分钟前胸痛加重,随后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正确填法:

I(a)心源性猝死 20分钟

(b)冠心病 10年

错误填法:

I(a)冠心病 10年

例二:某老年人1年前不慎摔倒造成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后一直卧床,l周前开始不进食,逐渐衰竭死亡。

正确填法:

I(a)不进食 1周

(b)长期卧床 l年

(C)左股骨颈骨折 l年 (d)白行不慎跌倒

错误填法:

I(a)左股骨颈骨折 l年

(b)自行不慎跌倒

(六)填写具有特异性的疾病诊断,包括疾病的部位、性质等情况,提高死因统计的精确性。不要只填写肿瘤、心脏病、先天异常,而未写明部位、性质等。

例一:某患儿l岁患有室问隔缺损,3天前患肺炎后心衰加重,1小时前呼吸心跳停止。

正确填法:

I(a)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心脏病 1年

Ⅱ 肺炎 3天

错误填法:

I(a)先天性心脏病 l年

Ⅱ 肺炎 3天

例二:某患者患左股骨成骨肉瘤3年,后逐渐衰竭死亡。

正确填法:

I(a)左股骨成骨肉瘤 3年

错误填法:

I(a)肉瘤 3年

(七)对于疾病的急、慢性或早、晚期,应予以报告。如果某种情况是一种疾病的“晚期效应”,则应将此晚期效明确报告。

例一:某患者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年,l周前急性恶化,未治疗死亡。

可填写为:

I(a)急性恶化 1周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5年

例二:某患者20年前患肺结核,并于2年前导致肺纤维化,逐渐恶化死亡。如果医师认为,人的肺纤维化是肺结核的晚期效应。

可填写为:

I(a)肺纤维化 2年

(b)陈旧性肺结核 20年

(八)对于孕产妇死亡,应写明死者为妊娠状态下死亡,并应明确报告从死亡距妊娠结束创时间(以天为单位)。

例一:某产妇因分娩后胎盘滞留,产后1天大出血,导致休克死亡。

可填写为:

I(a)出血性休克 1天

(b)产后l天大出血

(C)胎盘滞留

例一:某孕妇患有糖尿病,

正确填法:

I(a)酮症酸中毒3天

(b)妊娠并发糖尿病5月

错误填法:

因妊娠加重,妊娠5个月后发生酮症酸中毒3天死亡。

I(a)酮症酸中毒 3天

(b)糖尿病 5月

(九)若不能判断根本死因时,医师应该详细填写调查记录,其包括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被调查者姓名、与死者的关系、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死因推断、调查者姓名和调查日期。 例一:某老年男性,因上消化道大/tilfll.1d,时死亡,既往体健,死前无任何症状。

正确填法:

I(a)上消化道大出血 1小时

(b)详见调查记录

调查记录应记录:否认生前患有肝、胃疾病史,否认有特殊药服用史,死前无返酸、腹痛、柏油便史,无明显消瘦等症状。

例二:某老年男性,因肺纤维化l年死亡,死前未明确病因。

正确填法:

I(a)肺纤维化 l年

(b)详见调查记录

调查记录应记录:生前否认肺结核史,否认职业病接触史,l年前在××医院诊断肺纤维

化,经检查未明确病因。

第七条院前常见致死疾病诊断举例说明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例一:

(a)心源性猝死

(b)冠心病或心肌病或心肌炎或风湿性(具体受损瓣膜及类型)心脏病或先天性(具体类型)心脏病

例二: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现场明确诊断时)

(b)冠心病 (诊断心肌梗死,一定戴冠心病帽子)

例三:

(a)急性左心衰竭(死前有明显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

(b)冠心病或心肌病或心肌炎或风湿性(具体受损瓣膜及类型)心脏病或先天性(具体类型)心脏病

例四:

(a)慢性心功能不全(以慢性衰竭为主)

(b)冠心病或心肌病或心肌炎或风湿性(具体受损瓣膜及类型)心脏病或先天性(具体类型)心脏病

(二)呼吸系统疾病

例一:

I(a)肺心病

(b)肺气肿

(c)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例二:

I(a)哮喘持续状态

(b)支气管哮喘

例三:

I(a)咯血(窒息)或大咯血

(b)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

例四:

I(a)肺纤维化

(b)肺结核

例五:

I(a)肺炎或肺部感染‘(年龄较大者,可直接为主要死因。年龄较轻者,要考虑死于肺或肺部感染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如:

I(a)感染中毒性休克

(b)肺炎或肺部感染

(三)消化系统疾病

例一:

I(a)肝昏迷或上消化道出血或肝功能失代偿

(b)肝硬化

(C)慢性肝病或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嗜酒

例二:

I(a)上消化道出血

(b)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四)泌尿系统疾病

例一:

I(a)尿毒症

(b)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或隐匿型肾炎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所致

(五)内分泌系统疾病

例一:

I(a)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1型或2型糖尿病

(六)神经系统疾病

例一:

I(a)脑出血或脑梗塞

(b)高血压病(若无高血压病,可只填报(a))

例二:

I(a)癫痫大发作

(b)原因(原发或继发哪种疾病)

例三:

I(a)呼吸肌麻痹

(b)运动神经元病

(七)肿瘤

例一:I(a)肝癌或肺癌或肾癌或胃癌等(家属若能提供肿瘤的组织形态学诊断,可同时报告。如:胃腺癌、肺鳞癌等)

例二:I(a)脑恶性肿瘤(脑瘤须报告恶性、良性,若能提供组织形态学诊断,也可同时报告。) (八)损伤

例一:I(a)重度颅脑损伤

(b)下楼时不慎由楼梯上坠落

例二:I(a)胸腹内脏损伤?

(b)施工中不慎铁板砸伤

例三:I(a)电击伤

(b)在家中不慎触电

例四:I(a)溺水

(b)不慎掉入河中

例五:I(a)自缢

11精神分裂症

例六:I(a)气管异物窒息

(b)进食果冻时不慎吸入

(九)中毒

例一:I(a)急性敌敌畏中毒

(b)自服

例二:I(a)急性酒精中毒

(b)酗酒

例三:I(a)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b)室内生有煤火,通风不良

(十)其他

各种非致死疾病造成长期卧床后死亡的

例一:

I(a)肺部感染(肺炎)或褥疮感染或不进食(食欲不振)

(b)长期卧床

(c)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脑血管病后遗症或老年痴呆症(脑萎缩)

例二:

I(a)肺部感染(肺炎)或褥疮感染或不进食(食欲不振)

(b)长期卧床

(c)(左或右)股骨颈骨折等损伤

(d)自行不慎跌倒或其他致伤原因

推荐第4篇:院前急救工作总结

铜川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工作总结

三年来在上级部门领导下、市120指挥中心的指导下及各兄弟急救站的的协助支持下,我院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社会效益第

一、经济效益第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时刻牢记“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就是命令”的急救原则,较好地完成了院前急救任务及上级交付的临时指令性紧急救援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基础建设,加快发展院前急救事业

加强院前急救队伍,更好的满足社会对急救服务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急救医疗工作,建立适合社会需求比较完善的急救服务体系,更好地应对日常急救任务和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实行业务院长亲自主管,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建设,及时更新救护车车辆及车载设备,2011年医院投资170万元购置两辆救护车及相关设备,急救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首诊医师负责制,每班保持足够的人员和救护车值班,每车单元保证一医一护一司一担架工四名人员,做到急救药品及装备齐全,时刻处于应急状态。急救队伍的加强,对加快院前急救反应速度,提高危急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制度建设,规范急救行为,狠抓安全管理。科室积极制定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流程、应急预案及特重大突发事故流程,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急救的各项工作制度:如急救管理制度、出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重大事件现场救护报告制度、病人家属签字制度、驾驶员工作制度等,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加强监督力度,进行专项检查,逐步规范急救工作流程。院前急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沿阵地,所面对的人群社会背景复杂,患者病情来势凶险,进展快,是高风险的地方,故此,要求我们时刻绷紧安全医疗这根弦,提高全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好全体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减少医疗差错,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急救水平。

为不断提高急救医生的业务水平,结合本地区疾病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急救业务知识学习,让大家熟练掌握急救理论与技术,通过这些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积极参加省内及国内各项急救会议,了解相关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对急救人员的技术操练,科室要求急救人员经常就心肺复苏术等十项院前急救常用技术进行演练操作。并进行逐个考核,做到“技能操作人人练,人人操作规范化,规范操作熟练化”,力争为急救患者提供更加快捷、畅通、专业的生命绿色通道。在医院进行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现场徒手心肺复苏医疗和护理分别取得了第一名。

四、加强宣传工作,普及急救知识,提升我院整体形象 科室积极组织义诊,深入到基层医院、厂矿、企业单位、学校、社区等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工作,比如我院在铜川电视台对心肺复苏、溺水、气管异物、一氧化碳中毒等疾病进行了现场宣教,为我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五、存在问题

1、院前急救可控性小,随机性强,人员不够充足。

2、科室新进人员及年轻人较多,业务能力、临床急救水平和应对突发事故处置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个别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差、责任心不强。

3、人才梯队配制不合理,缺少拔尖优秀技术骨干;加之患者在病人停留时间较短,新技术、新业务及科研开展较困难。

4、人才梯队配制不合理,尤其是医生人数短缺,既承担院前急救,还承担院内急诊病人处置与危重病人抢救,不能保证值班的正常运转,出车较多时,科室留有空挡,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科室大部分人员未经过专门的急诊专业培训且从业时间短,不能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

5、工作人员安全缺乏保证。由于急诊急救工作强度大、风险高、随机性强等性质决定,加之无理取闹、酒后滋事与日俱增,工作人员经常受到围攻、辱骂、甚至殴打,导致身体、心理及精神受到极大的挑战。同时近年来由于恶意欠费、无主病人、三无等患者较多,导致科室工作量增大。

六、2012年工作计划

1、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加强院前急救建设,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力争做到铜川最好。

2、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各种相关文件及政策。

3、继续狠抓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就医流程;强化细节与环节管理,定期考核,不断整改,持续改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4、加强急救设备的管理,及时维护及保养,使其处于最佳应急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

5、加强培训,以岗位大练兵为契机,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急救技能考核,定期进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积极开展新业务。加强继续再教育,待人员充足后陆续派人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和学习。

推荐第5篇:院前急救体会

院前急救的一点体会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病人的第一环节尤为重要,下面就所参加的院前急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体会。

1 院前急救医生素质的要求

院前急救要求医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危重病人,首先如果技术操作不过硬,不熟练,会延误抢救时机,或无法实施急救,再者,医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的现场有时是很可怕的,如果医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连自己都被吓坏了的人,何谈救人呢?最后医生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我们出诊就要搬运患者,如果身体条件较差,那搬运病人就成为困难,也会造成治疗不及时的后果。

2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2.1 出诊前要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进行抢救。例如:我们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患者的病情,我们只带常用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那么我们如果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运,所以出诊前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2.2 要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便在途中与患者联系,发现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或者接到比较特殊的病人,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病人到达之前做好那些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病人。

3 院前急救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

到达现场首先了解环境及患者情况,先确定患者最需要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再进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例如:有毒气体中毒者,首先在有良好的自我防护的条件下,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无毒气场所;外伤性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通畅,开放静脉通道,止血、骨折肢体先易后难进行固定;溺水患者首先进行心肺复苏等,总之要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有序的抢救护理措施,不能盲目行事,以保证急救工作有效。

4 在现场进行必要的处置后,将患者安全转运医院

在转运过程,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注意搬运时病人的体位,体位在搬运病人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搬运体位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颈椎骨折的患者搬运体位不当会导致意外的发生。

5 保证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的质量

院前急救的病例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 对患者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当入院后患者再次使用时会考虑使用的量的问题,病例记录会给医生提供一个参考的数据信息,病例文件也会成为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 总之,我们要将整体护理程序运用于院前急救,从出诊至病人接回医院,护士要认真按整体护理所要求的护理程序做好每一个环节,快速,安全地将病人送至相应的临床科室,进一步诊疗。这就是我对院前急救工作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龙雨峰

2011/3/3

推荐第6篇: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军店镇中心卫生院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院前援救医务人员认真作好院前援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 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 100%,并经常保持救护 车车厢内的卫生。

2、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 5 分 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3、出诊执勤时,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到达现场应立即检查 病人,动作迅速,处理果断。

4、根据病员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好转后再送医院。若病情允许 应尽快将病员护送回医院进行抢救。

5、出诊医生到达现场后,如病人已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 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 属和在场人员。出诊医师不能开具死亡证明。

6、援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 确实危急,须经科室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 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或 120 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 救护车。

7、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 遇危急情况时,可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拒 收病人。

8、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 力求完整、清楚、准确、扼要,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应作详细交接。完成援救出车任 务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返回后及时作好补充抢救药物、更换 物品等工作。

9、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 ,科领导应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及时将现场 情况报告医务科,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增援。 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

推荐第7篇:院前急救工作汇报

金乡县人民医院

院前急救运行情况汇报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各兄弟科室的配合下,我院120急救站分别增设了肖云、马庙、胡集三个急救点并于2016年1月28日正式运行。现将一个月以来,院前急救工作的基本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车辆运行情况:120急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驾驶员克服种种困难,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目前均能独立接警,并及时反馈出警信息,同时向本部调度员汇报执行任务情况。根据我院三个急救点的设置及出车次数统计,结合院内急救车辆偏少的情况下,原则上事发地点至站点、本院同等距离的情况下,尽可能从站点派车,特殊情况(产科),由院内派车。运行一个月以来,总出车次数为

858次,平均每日出车29次。其中院内

585 次,(院内三听出车次数31次)三个站点共

273次,马庙、肖云、胡集分别为 80次

101次

92次 。备用车常规排班,共运行6辆车,院内3辆,三个站点共3辆。自2月20号以来出车总数有所下降,平均每日21次。分析原因为春节高峰期已结束,患者人数总体有所下降。

二、人员配置:现有值班医生12人(其中一人休假,不包括备用车人员),出诊护士12人,驾驶员14人(班长除外)均未达到急救站建设标准1:3的配置,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三、胡集医院停车问题,医院内车辆多,停放混乱,交通阻塞,不利于出车,经与张院长积极协调,现已将急救车停放在大门一侧,夜间停放在院内。

四、经与马院长及袁院长协调,马庙及肖云急救点空调有线电

金乡县人民医院

视已维修,马庙急救点并安装一个新空调。

五、为方便管理院前人员建立了微信群。存在问题:

一、医疗人员不固定,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需招聘固定院前急救医疗人员。

二、各站点监管问题,监控定位系统不完善(现有设备已无法使用,站点无监控),希望在市120指挥中心系统升级完成后给予完善。

三、救护车不能及时维修,维修期间无备用车辆,影响出车。

四、由于院内车辆偏少,病人转院、长途接诊原则上未安排出车(特殊情况除外),有一例胸腹主动脉夹层的病人,病情危急,需紧急转往上级医院治疗,一边派急救车陪护转诊,一边向院领导汇报,使病人及时转诊,避免了纠纷发生。

五、备用车出车待遇问题,按其他院前急救人员给予待遇,并划拨给科室。

六、5月份院前急救人员部分参加中级职称考试,空岗问题?

推荐第8篇:院前急救演练

院前急救演练

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院前急诊急救意识,提高处理突发性公 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救治水平,在紧急情况下,能出诊及时、救治有力、措施得当。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黑龙江 省《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目的

(一)检验医务人员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活动,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检验医务人员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三)检验和提高我院的医疗急救水平。

(四)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立即进行整改和完善.

二、组织领导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急救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罗某

副组长:林某等

现场总指挥:罗某 成员:李某等 职责:

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流程培训(李某)

2、负责演练方案审核.修改.(罗某)

3、负责演练现场的布置和信息报告和发布(李某)

4、负责急救人员的出诊安排(张某)

7、负责现场救护的流程考核及救治工作的评估(罗某等)

8、负责现场拍照,录像及后期宣传(曹某)

9、负责演练资料的收集、汇总、总结(李某)

三、演练参加人员

1、拨打电话及接听电话各1人

2、各急救小组的医生、护士、检验、心电图检查等人员。

3、扮演病人5名、模拟人1个

4、救护车司机2人

四、后勤保障组: 成员:刘某等负责急救药品.器械的供应,保证紧急用血通道通畅,通讯 设备通畅及演练现场的安全.

五、演练时间及地点 时间:20 年

月 曰 地点:院前事故现场

六、演练前环境准备:

1、保安人员负责清理医院正门前的一切车辆,保障120救护 车的畅通。

2、在演练现场张贴条幅等,宣传或标示正在演练,以免引起 群众的恐慌。

七、演练步骤: (一)、发现与报告:

1、演练要点:“120”接到各类事故报告后,按照相关规定和 要求电话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作好记录。

2、演练要求:

(1)收集信息及时、完整; (2)各种信息要有电话记录; (3)上报信息及时.内容完整; ⑷接到报告后的处理符合要求。 (二)、指择系统及物质保障

1、演练要点:启动应急预案,建立指挥系统机构,抽调机动队,作好物资、交通.技术准备。

2、演练要求: (1)工作程序丼然有序; (2)人员到位及时; (3)信息传递准确; ⑷物质准备要充足。 (三 >、应急处置现场

1、演练要点:抵达现场后,立即行动紧急救治工作。

2、演练要求: (2)现场处理井然有序。

七、演练内容【开始时间14: 00】 场景一:群体食物中毒院前急救

场景设置:某学校有5名学生晚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一人拨打120电话、要求医院派120前往救治.门 诊接听电话人员问清情况后,立即报告医务科,第一时间派出救 护人员,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给 予必要检查及急救后转运回我院内二科治疗.演练流程:【用时:8分钟】

(一)接听电话者详细询问并记录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告知报告者,要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泻物。立印通知救护 车驾驶员、急救医生.护士,同时报告医务科。 (二)医务科接到电话后立即组织内科系统急救小组成员.检验人员携带抢救物品,迅速前往事故现场。同时报告农场疾控 中心,开展流行病调查。

(三)现场处置:救护车抵达后、急救医生迅速询问病史.检査病人、护士测量血压、确定病情重症1人、中度2人、轻度2 人,并分别为患者佩戴红色、黄色、绿色标志卡,检验人员采取 病人标本,对红卡的重病人立即开邇静脉,给予抢救用药,优先 送救护车上送回医院治疗。黄卡和绿卡的中、轻度病人酌情给予 催吐、补液等相应治疗,联系车辆护送医院治疗。 (四)电话通知内二科有群体食物中毒病人做好抢救准备.场景二:溺水的院前急救

场景设置:某堤坝在抗洪中有人溺水.立即拨打120求救.门诊立即通知救护车司机、急救人员,第一时间派出救护队,并 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给予必要急救 后转运回我院相关科室.演练流程:【用时:6分钟】

(一)门诊接到求助电话,认真做好记录,立印通知救护车司机.急救医生、护士、心电医生前往事故现场。

(二)到达现场采集、检査病人情况.判断淹溺程度。(三)现场救护:

1、清理呼吸道:立即撬开患者口腔,迅速清除溺水者U中的 泥沙、水草及呕吐物、假牙等杂物。将患者环腰抱起或置于抢救 者的一只屈膝的大腿上,背向上,头面上半身朝下,驱使水向体 外排出。若腹部膨胀,可暂处侧卧位,挤压上腹部以促使水和气 体排出(时间不宜过长)一人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另一人松解患 者紧裹的内衣.胸罩.腰带等。

2、心肺复苏:对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未扪及大动脉博动, 皮肤湿冷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过程中要观察大动脉 搏动、神志\' 瞳孔变化、缺氧是否改善、自主呼吸是否恢复。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抢救用药,补充电解质。

4、保温:迅速测量病人生命体征,当温度低于3

5、电话联系送内一科抢救治疗。

(三)转运途中救护:对于心肺复苏有效者,给予高流量氧 气吸入。对心搏、呼吸未诙复者,继续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 压,边转送边抢救,头部设法降温,如冷敷、置冰袋等。维持静 脉通道及时用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采取应急措施, 做好观察记录,同时要注意病人身体的保暖.经过这些初步处理后,在安全保暖的情况下快速将病人送往医院.

八、演练要求

各相关科室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对处置水平、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切实提高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实战能力。

推荐第9篇: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

三、职责

1.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2.有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

3.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4.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5.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派车单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院前急救内容: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处理事故。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和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③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做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推荐第10篇: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院前急救设施配备,加强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大型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由急诊科主任负责救护车设施策划和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行车路线、病情或受伤情况,要求呼救者提供联系电话(且不要随意使用该电话)以便随时联系,并立即通知出 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或就近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有生命危险的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出诊医护人员必须守护在车厢内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不得坐在驾驶室内。

③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 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 或头低足高位。

④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继发损伤或加重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继发、加重颈髓损伤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对交通事故及其他灾害事故,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 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值守或总值班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第11篇:第二章 院前急救

第二章

院前急救

一、选择题 A1题型 1.院前急救是指

A.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护

B.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抢救 C.急危重症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

D.途中救护

E.现场自救,互救 2.关于伤员的转送,下列哪项是错误 A.对昏迷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

B.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病人应暂缓用汽车长途转送 C.途中严密观察病情 D.遇有导管脱出应立即插入 E.途中不能中断抢救

3.一般要求,市区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A.8min

B.10~15min

C.20min

D.25min

E.3~5min 4.反映急救速度的主要客观指标是

A.急救中心的面积

B.服务区域

C.平均反应时间

D.基本设施

E基本设备 5.在大批伤员中,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进行标记 A.黄色

B.绿色

C.棕色

D.红色

E.黑色 6.现场急救区域的划分,后送区主要接受的是

A.所有伤病员

B.有红色黑色标记的危重病人

C能行走,病情较轻的病人 D.死亡病人

E.需要就地抢救的病人

7.现场对危重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是,如果桡动脉触摸不清,则说明收缩压 A.

B.

C.

D.

E.

A.尽可能用颈托固定颈部

B.搬运时应固定头部,避免摇摆 C.可用海绵垫抬动

D.保持脊椎的轴线稳定 E.将病人固定在硬板担架上搬运 9.急救单元的郊区,服务半径为

A.3~5km

B.5~8km

C.8~10km

D.10~15km

E.15~20km 10.关于病人的转运,下列错误的是 A.病情不稳定者,应暂缓汽车长途转送 B.担架在行进途中,伤员应头部后,下肢前 C.脊椎受伤者,应保持脊椎轴线稳定

D.腹胀者去除胃肠减压术后在空运

E.途中要加强生命支持性措施 11.急救运输工具的配备,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原则上每5~10万人口配一辆急救车

B.车辆应集中停在急救中心,以便于管理 C.车辆性能要满足急救需要

D.每辆车配备医护人员与驾驶员各5名 E.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链”的环节

A.早期通路

B.早期心肺复苏

C.早期转送

D.早期心脏除颤

E.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X型题

13.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模式包括

A.院前院内结合型

B.单纯性院前指挥型

C.集中性院前指挥前 D.院前附属医院型

E.特服联动型 14.急救中心设置原则正确的是

A.在拥有十万人口的地区可建急救中心

B.急救中心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600m2 C.市区急救服务半径为3~5km

D.急救中心必须设在医院内 E.市区要求救护车20min赶到现场 15.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

A.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B.较高的检伤分诊技术 C.掌握常见的急症救护技术

D.熟悉急救药品的作用机制 E.坚守岗位,纪律性强

16.普通型救护车内的装备至少应有

A.供养装置

B.急救箱

C.止血包

D.血痒饱和度测定仪

E.心电监护仪 17.现场救护时病人采取的合适体位包括

A.现场需心肺复苏者应置于复苏体位

B.毒蛇咬伤时应放低患肢 C.昏迷病人仰卧位

D.咯血者向患侧卧位

E.脚扭伤应抬高患肢 18.急救中心或分站地点的选择应符合的条件是

A.在区域的中心地带或人口稠密区

B.车辆进出方便 C.设在医院内或医院外,在院外时要靠近医院内

D.市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km

E.可设多个中心,多个分站

二、名词解释

1.院前急救2.急救半径3.反应时间4.平均反应时间

三、简答题

1.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2.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3.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模式有哪些?4.院前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有那些?

第二章

院前急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1题型

1.C 2.D 3.A 4.C 5.D 6.C 7.A 8.C 9.D 10.D 11.B 12.C X型题

13.ABCDE 14.BC

15.ABCDE

16.ABC 17.ABDE

18.ABCD

二、名词解释

1.广泛的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一起的医疗急救 2.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

3.是指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受呼救电话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 4.是指区域内每次反应时间的平均值

第12篇:院前急救考试

石湾镇中心卫生院

院前急救考试

一、A1型题100题(即最佳回答题,它由一个叙述主体和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其余四个答案为干扰答案)

1、单位发现突发事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的时限为(

A.0.5小时内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3小时内 E.4小时内

2、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早期就易发生循环衰竭:( )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3、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属于应当履行的义务是( ) A.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B.尊重患者隐私权

C.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D.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 E.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4、严重创伤性休克后,首先应预防的是:(

A.感染 B.输血并发症 C.急性心力衰竭 D.肠麻痹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下列关于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发生高血压急症应迅速降压 B.血压控制满意后,可立即停药 C.单个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 D.联合用药

E.尽可能用长效制剂,减少血压波动

6、对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的人员进行行政处罚时,应当适用(

A.《医师执业法》 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D.《治安管理处罚法》 E.《刑法》

7、溃疡性结肠炎最多见的类型是(

A.初发型 B.慢性复发型 C.慢性持续型 D.急性爆发型 E.临床终末型

8、对于涂改伪造病历材料的医务人员应作出的处理是(

A.责令改正 B.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治安管理处罚 E.给与警告

9、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艾滋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疟疾

E.狂犬病

10、自动电除颤(AED)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接通电源——安放电极——分析心律——充电——电击除颤 B.安放电极——接通电源——分析心律——电击除颤

C.安放电极——接通电源——分析心律——充电——电击除颤 D.接通电源——安放电极——分析心律——电击除颤 E.安放电极——分析心律——接通电源——电击除颤

11、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伴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用利多卡因无效,应优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普鲁卡因酰胺 B普罗帕酮 C胺碘酮 D氨酰心安 E维拉帕米

12、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 A.补液“宁多勿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D.失多少补多少 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13、心力衰竭概念的主要内容是:( ) A.心排血量绝对下降 B.心排血量相对下降 C.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D.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E.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14、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是因为:( ) A.激动丘脑内侧的阿片受体

石湾镇中心卫生院

B.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二氧化碳张力的敏感性 C.激动中枢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D.激动脑干的阿片受体 E.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15、阿托品的禁忌症是:( ) A.感染性休克 B.胃肠绞痛 C.前列腺肥大 D.胆绞痛 E.心动过缓

16、心尖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位于:( ) A.左侧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 处 B.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处 C.左侧第6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处 D.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5-7cm处 E.左侧第6肋间隙,距前正中线5-7cm处

17、面对一头外伤,深度昏迷,呼吸基本终止的病人,医生应首先( ) A.脑CT检查

B.缝合头皮裂伤减少出血 C.打通气道进行呼吸支持 D.系统进行检查

E.与家属谈话发病危通知

18、动脉血压升高可导致:( ) A.心房收缩期延长 B.心室舒张期延长 C.心室射血相延长 D.等容收缩相延长 E.心室收缩期延长

19、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降低的因素是:( ) A.部分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B.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 C.阈电位绝对值增大 D.4期自动除极速度增大 E.心肌细胞直径增粗

20、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 A.未经批准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

B.未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C.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 D.不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的 E.干扰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的

21、严重低钾血症患者主要死于:( ) A.心肌收缩性降低 B.心肌传导性降低 C.心肌自律性降低 D.肾功能严重障碍 E.呼吸衰竭

22、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产热等于散热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增加 E.散热障碍

23、休克患者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A.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D.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E.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24、急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 ) A.神经系统 B.造血系统 C.消化系统 D.循环系统 E呼吸系统

25、胸膜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常因为:( ) A.肋骨骨折 B.张力性气胸 C.心脏损伤 D.开放性气胸 E.血胸

26、有关阑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 B.阑尾根部是3条结肠带集中处 C.阑尾附于结肠起始部 D.经阑尾孔开口于盲肠下端 E.位于右骼窝,是腹膜间位器官

27、肝素有抗凝的作用,其主要机制是:( )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抑制因子X的激活 E.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28、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主要是:( ) A.保钠、排钾、保水 B.促进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石湾镇中心卫生院

C.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D.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E.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9、脑挫裂伤意识障碍下列哪项不正确:( ) A.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挫裂伤部位相关 B.中间清醒期是其特点

C.多在半小时以上

D.伤后立即出现 E.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挫裂伤程度相关 30、有机磷农药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导致人体中毒的主要途径是( ) A.消化道 B.皮肤 C.粘膜 D.呼吸道 E.消化道和粘膜

31、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正中神经损伤,会发生下列哪种畸形:( ) A.杵状指 B.垂腕 C.猿手畸形 D.银叉畸形 E.枪刺刀畸形

32、下列关于高血压所致靶器官并发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压急剧升高可形成脑部小动脉的微动脉瘤 B.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在血压降低后可逆转 C.高血压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之一 D.长期持久性高血压可致进行性肾硬化 E.严重高血压可并发主动脉夹层 33.禁止接种甲流疫苗的有:( )

A.3岁以下儿童 B.急性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期

C.对普通季节性流感疫苗过敏的人 D.有严重过敏史的人 E.以上都是

34、休克患者血压低,中心静脉压低提示(

A.血容量严重不足 B.严重酸中毒 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D.心功能不全 E.血容量不足

35、下列患者对氧疗效果最好的是:( ) A.氰化物中毒 B.心力衰竭 C.一氧化碳中毒 D.外呼吸功能障碍 E.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

36、体温每升高1℃,脑代谢率增加多少(

A.1% B.2% C.4% D.6% E.8%

37、淡水淹溺不会表现为(

A.溶血 B.高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血红蛋白尿 E.肺水肿

38、抑制肾小管重吸收水、钠的是:( ) A.肾素 B.血管紧张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E.心房钠尿肽

39、下列问诊内容正确的是:( ) A.你心前区痛反射到左肩吗 B.你右上腹痛反射到右肩痛吗 C.解大便有里急后重吗 D.你觉得最主要的是哪里不适 E.腰痛时反射到两大腿内侧痛吗

40、中心性发绀常具有下列哪项特点:( ) A.常出现在肢体末梢 B.伴有皮肤温度降低 C.见于右心衰时 D.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时 E.见于严重休克时

41、在下列医学伦理学任务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 A.为医学的发展导向

B.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 C.为符合医学道德的行为辩护

D.制定与预防、诊断、治疗相对应的伦理准则 E.在医患关系中,只是竭力维护患者的权益

42、胸部语颤减退或消失,不出现在下列哪项情况 :( ) A.肺气肿 B.大叶性肺炎 C.阻塞性肺不张 D.大量胸腔积液 E.胸膜增厚

43、吸气性呼吸困难时,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 A.吸气费力 B.呼气时伴有哮鸣音 C.常伴有干咳 D.高调吸气性喉鸣 E.重者出现吸气时“三凹症”

44.匀称体形正常人肝叩诊相对浊音界,哪项是错误的:( ) A.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B.右锁骨中线上下径为9-11cm C.右腋中线第8肋间 D.右肩胛线第10肋骨水平E.肝绝对浊音界比相对浊音界低1-2肋间

45.肺部比较叩诊,不正确的是:( )

石湾镇中心卫生院

A.叩诊顺序,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左右对称比较叩诊

B.叩诊时应注意音响变化 C.叩前胸与侧壁时扳指与肋间平行 D.叩肩胛间区扳指与脊柱平行 E.叩肩胛下区时扳指可任意放置

46.区别腹部肿块来自腹腔或腹壁最简易的检查方法是 :( ) A.超声检查 B.胃肠钡餐检查 C.腹部体格检查 D.腹部X线平片 E.放射性核素检查

47.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主要特点是:( ) A.有无腹水 B.有无下肢水肿 C.肝脏是否肿大 D.颈静脉是否充盈 E.有无脾脏肿大

48.腹部检查下列哪项错误:( ) A.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 B.肋下扪及肝脏提示肝大

C.脾脏正常时不能扪及 D.肠鸣音消失可见于肠麻痹 E.腹主动脉搏动正常人可触到

49.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病变在:( ) A.同侧动眼神经 B.对侧动眼神经 C.同侧视神经 D.对侧视神经 E.视交叉

50.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 ) A.脊髓反射弧的损害 B.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C.脑干网状结构损害 D.锥体束受损 E.基底节受损

51、下列哪项不是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 ) A.恢复胆碱酯酶活力 B.对抗中枢性呼吸抑制 C.拮抗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D.拮抗乙酰胆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E.对毒蕈碱样症状有效

52、左心衰时呼吸困难的特点,不包括:( ) A.活动时加重 B.休息时减轻 C.仰卧时加重 D.常伴淤血性肝大 E.常采取端坐呼吸体位

53、内脏穿孔腹痛的性质:( ) A.上腹刀割样痛伴肌紧张 B.上腹烧灼痛伴反酸 C.上腹钻顶样痛 D.右上腹绞痛 E.中上腹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剧

54、急性胰腺炎腹部压痛示:( ) A.McBurney点压痛 B.Murphy征阳性 C.中上腹压痛 D.脐周压痛 E.下腹正中压痛

55、胸部冲击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血胸 B.气胸 C.ARDS D.肺不张 E.肺破裂

56、急性肺水肿叩诊呈:( ) A.过清音 B.鼓音 C.实音 D.水泡音 E.哮鸣音

57、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 A.穿刺损伤肺组织 B.抽液过多、过快,胸膜腔内压突然下降 C.胸膜超敏反映 D.穿刺损伤肺血管 E.空气栓塞

58、有关胸腔穿刺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 A.穿刺抽液时,穿刺点取浊音明显部位,一般取肩胛线7—9肋间隙或腋中线6—7肋间 B.穿刺抽气时,穿刺点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C.穿刺时应沿肋骨下缘进针 D.抽液量每次不超过1000ml E.抽气量每次可大于1000ml

5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左侧卧位可使胃黏膜脱垂病人疼痛缓解 B、膝胸位可使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疼痛减轻 C、俯卧位可使胰体癌患者疼痛减轻

D、直立位可使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烧灼痛减轻

E、餐后痛可能由于胆胰疾病、胃部肿瘤或十二指肠溃疡所致

60、某休克患者,心率快,测中心静脉压为5cmH2O(0.49kPa),应采取:( ) A.迅速补充液体 B.控制小量输液 C.心功能不全,立即给强心利尿药

D.控制输液量,加用强心药 E.休克与血容量无关

61、气管切开术后出现广泛皮下气肿,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 ) A.抽吸气体 B.松解伤口缝线 C.更换气管套管

石湾镇中心卫生院

D.让其自行吸收 E.以上都不是

62、有关骨折急救处理,下列哪项错误:( ) A.首先应止血及包扎伤口

B.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棍(板)、步枪等作临时固定支架 C.可将伤员上肢缚于胸壁侧面,下肢两腿绑在一起固定 D.脊椎骨折患者不可采取手法复位

E.搬动脊椎骨折患者时,应采取一人抱肩,一人抬腿的方法 6

3、下列关于心房颤动发病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房颤动的自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B. 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见于正常人 C. 急性酒精中毒时可出现心房颤动 D. 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短暂发作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心房颤动 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师最常见的出现心房颤动的非心脏性疾病

6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宜采用:( ) A.低浓度给氧 B.高浓度给氧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否 E持续低浓度给氧

65、下列哪种属甲类传染病:( ) A.霍乱 B.艾滋病 C.梅毒 D.炭疽 E.麻疹

66、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B.肺小动脉炎 C.血液粘度增加 D.缺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 E.血容量增加

67、重度哮喘患者,痰黏稠咳不出,应首选哪种祛痰方法:( ) A.抽吸痰液 B.用抗生素 C.用氯化铵 D.输液纠正失水 E.纠正酸中毒

68、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在症状缓解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最可能( ) A.中间综合症 B.阿托品中毒 C.严重心律失常 D.应激性溃疡 E.急性肾衰竭 6

9、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基础不包括:(

A.重度烧伤 B.慢性胃炎 C.颅内血肿 D.重度创伤 E.脓毒血症

70、下列哪项最能反映门静脉高压特征:( ) A.脾肿大 B.腹水形成 C.食管静脉曲张 D.腹壁静脉曲张 E.痔核形成

71、下列哪项不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 A.动脉粥样硬化 B.肾脏病变 C.视网膜病 D.角膜溃疡 E.心肌病

72、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的脉搏是:( ) A.奇脉 B.水冲脉 C.脉搏短绌 D.交替脉 E.重脉 7

3、破伤风病人发生阵发性肌肉强烈痉挛,最先出现的是:( ) A.面部表情肌 B.咀嚼肌 C.颈部肌群 D.背部肌群 E.四肢肌

74、以下哪项检查为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而简便的方法:( ) A.心电图 B.心尖搏动图 C.心脏B超 D.冠状动脉造影 E.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75、抬举性心尖搏动最常见于:( ) A.肺源性心脏病 B.心肌炎 C.右心室肥大 D.高血压性心脏病 E.心包积液

76、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症状是:( ) A.咳嗽 B.咳痰 C.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D.心悸 E.咯血

77、下列哪项是临床上确定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损害最有价值的指标(

A、乳酸脱氢酶增高 B、肌钙蛋白T增高 C、血清肌红蛋白增高 D、磷酸肌酸激酶增高 E、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下移

78、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 A.输碱性溶液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改善通气 D.使用脱水剂 E.以上都不是 7

9、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首选药物是( ) A.胺碘酮 B.ACEI C.利多卡因 D.硝苯地平E.普萘洛尔

石湾镇中心卫生院

80、抑制胃酸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 A.H2受体拮抗剂 B.抗胆碱药 C.丙谷胺 D.质子泵阻滞剂 E.前列腺素E2 8

1、抢救霍乱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B.使用抗生素 C.使用抑制肠黏膜分泌药 D.利尿防治肾功能衰竭 E.使用血管活性物质

82、形成肾病性水肿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C.低蛋白血症 D.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E.静脉压增高

83、糖尿病饮食治疗不包括哪项:( ) A.总热卡的确定 B.营养成分的搭配 C.三餐热量分配 D.微量元素的分配 E.忌食单糖类食品

84、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选用:( ) A.胰岛素 B.磺脲类 C.硫脲类 D.放射性131Ⅰ碘 E.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85、判断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 ) A.触及颈动脉 B.触及桡动脉 C.观察尿量变化 D.观察瞳孔 E.观察神志 8

6、纵膈偏向健侧的疾病不包括(

A.血胸

B.开放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 D.慢性脓胸

E.急性脓胸

87、电复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除外:( ) A.皮肤灼伤 B.心律失常 C.心肌损伤 D.动脉栓塞 E.心室壁穿孔

88、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法定时限内进行尸检。其法定时限是( )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36小时内 D.48小时内 E.60小时内

89、细菌性痢疾临床分型中哪项属急性:( ) A.慢性迁延型 B.急性发作型 C.慢性隐匿型 D.中毒型 E.静止型 90、低钾血症错误的临床表现是:( )

A.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 B.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C.常与镁缺乏同时存在 D.严重时可发生多尿 E.发生碱中毒时尿呈酸性

91、洋地黄的主要适应证不包括哪项:( ) A.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房室传导阻滞 D.心房扑动 E.快速性心房颤动

92、下列哪种临床类型不属毒蕈中毒类型:( ) A.胃肠炎型 B.神经型 C.精神异常型 D.溶血型 E.肾坏死型

9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措施中哪项有错误:( ) A.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

B.根据失水程度补液

C.pH

94、吗啡用于治疗的适应证为(

A.颅脑外伤疼痛 B.诊断未明急腹症疼痛 C.哺乳期妇女止痛 D.分娩止痛 E.急性严重创伤、烧伤所致疼痛

95、大叶性肺炎叩诊可呈:( ) A.过清音 B.鼓音 C.实音 D.水泡音 E.哮鸣音

96、哮喘时可闻及:( ) A.过清音 B.鼓音 C.实音 D.水泡音 E.哮鸣音

97、发热、头疼,下肢先麻木后瘫痪,2周前接种过狂犬病疫苗:( ) A.破伤风 B.狂犬病 C.类狂犬病性癔病 D.疫苗接种后反应 E.脊髓灰质炎

98、下列那一项不符合院前急救的特点(

A.社会性及随机性强 B.急救环境差 C.紧急性和流动性大

石湾镇中心卫生院

D.先明确诊断后再开始治疗 E.病种多样且复杂 9

9、下列疾病脉压减小的是:( ) A.主动脉瓣狭窄 B.老年动脉硬化 C.动静脉瘘 D.多发性大动脉炎 E.甲状腺功能亢进 100、CPR后因缺氧最易引起的并发症是:( )

A.肺水肿 B.脑水肿 C.心力衰竭 D.肾衰竭 E.肝衰竭

第13篇: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服从120指挥大厅的指挥调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急救站工作人员按分工严格执行各项交接班制度;

3、实行24小时值班制,急救站按要求安排充足的值班急救 人员和急救车辆,不得出现因人员、车辆、急救设备物品等空缺而影响院前出诊工作。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车辆、车载急救单元的急救设施、物品和药品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经常保持急救车辆整洁、卫生,符合感染质控要求,时刻处于待命出发状态;

5、接到出诊指令后,出诊医生、护士、急救员和司机必须 在3分钟内出诊;

6、出诊途中必须与报诊方取得联系,进一步确定接车地址,急救医师给出进一步的现场自救、互救指导;

7、到达现场,以出诊医师为组长的急救医疗小组应立即展 开救治,动作迅速,处理果断。严格执行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对病人及家属态度适度,文明礼貌,用语规范;

8、出诊医生到达现场后,对病人的生命指征立即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如病人确已救治前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告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留取证据。未经抢救者,不能出具死亡证明。疑似非正常死亡的经抢救患者,迅速报警110,由公安部门出具验尸证明后方能出具死亡证明;

9、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下达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重复无误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凡经抢救的病人,应有详细病案及抢救记录;

10、现场救治结束,急救人员必须将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等认真检查核对,整理归位带回,将所有的医用废弃物(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用过药物空安瓿、液体空瓶、消毒用的敷料等)要集中带回进行处理,不得遗留救治现场;

10、病情紧急时应就地抢救,病情允许后方可搬运。若病情许可应尽快将病人安全转送院内进行救治,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随时采取救治措施;

11、对出诊不需要来院或拒绝来院的伤(病)者,要求有完 整的签字凭证,现场将院前急救病历患者持有联交付对方并有记录凭证;

12、出诊现场与出诊命令单内容有出入时(地址、伤病情、人数等),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反馈,不得隐瞒或擅自处理;

13、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有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120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交通堵塞、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使时,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辆;

14、转送病人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遇危急情况时,应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救治病人;

15、将病人转送本院或他院急诊科后应按照院前与院内病人交接班工作制度作详细交接,并认真填写院前急救交接记录单;

16、详细书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病历要完整、清楚、准确、扼要,签字完善;

17、返回后及时补充抢救药物、更换急救物品、清洁消毒车辆等。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可站内待命时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操作车载GPS或电话回馈;

18、院前工作严格执行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和标准预防措施、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等;

19、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其他灾害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120指挥中心,听从统一指挥,不得擅自处理。接到通知的相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院、科领导应迅速组织足够力量并组织抢救或请求现场增援。与公安、消防和防疫等部门进行联动,保证完成院外救护任务;

20、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救治工作,在积极抢救伤(病)者的同时,要做好各种记录、登记,包括详细地址、家属及陪同人员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病人发病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及人证、物证、旁证等,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14篇: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要做好院前急救准备工作,检查急救车辆、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达100%,保证急诊出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畅通。

二、接听电话时应问清患者姓名、年龄、简要病情、地址及联系方式,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登记本上。如遇病情凶险者,应电话指导病人家属现场施救或急送当地医院抢救。

三、接到出诊电话后,白天一分钟内、晚上三分钟内出车,急救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报科室主任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四、接诊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作简单的体格检查及病史采集,掌握第一手资料,酌情作急救处理。

五、现场急救时,护士执行医生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并将安瓿保留,与医生共同查对后方可丢弃。如抢救30分钟后无效死亡则当场向家属宣布死亡,无家属者由司机负责联系联系家属到场。

六、根据病情向病人家属简要说明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病情危重者必须征得家属同意并填写危重病人转运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方可转运。

七、病情危重复杂者,在转运途中及时通知医院总值班和相应专科做好抢救准备,请他们调度好相关科室(包括放射、CT、B超、心电及各专科人员),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八、转运病人回院途中,医护人员不得坐在驾驶室内,必须守护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病历本上。注意运送

1 途中车内人员安全,包括固定好担架,提醒患者家属坐稳扶好,不靠车门等。

九、病人在当地医院救治需转运者,必须征得当地医院值班人员同意。

十、回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必须护送病人到相应科室,与值班医师交接后才能离开,必要时协同科室抢救。

十一、院前急救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或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和口罩,如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如考虑为传染性疾病,须穿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

十二、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院前急救科领导要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通知有关科室做好接诊、抢救准备,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十三、遇全部出诊又有急救任务时,白天报医务科,夜间报院总值班安排有关科室医护人员增援。

第15篇:院前急救流程

院 前 急 救 流 程

(一)现场急救

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改变所谓现场急救是迅速把病人送到医院去进行治疗的陈旧观念。实践证明,一些原有希望救活的病人失去抢救机会,其关键是忽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采用先“送”后“救”,而不是坚持先“救”后“送”的重要原则。例如外伤大出血病人必须先进行止血处理后再运送,可减少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休克程度;又如对骨折病人必须先进行初步固定并正确地搬运和护送,才能减轻病人痛苦,并预防骨折加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又如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必须进行心肺复苏才能使病人有得救的希望。因此,对院前急救的新概念应扩展到对急诊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要求能在其发病和呼救时,及时将医疗措施送到他的身边,立即开始有效处理,然后安全护送到就近合适的医院作进一步诊断和处理。院前现场急救包括在家庭、工厂、农村、街道以及交通事故现场等所有出事地点对病人的初步救护,这是我国当前医疗救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其关键问题是要大力进行急救知识普及训练以及提高广大群众初步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和效果;对医务人员也同样有普及急救知识的问题,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过于专门化带来的问题是对急诊伤病人缺乏有效的急救技能,一位心内科医师可能对外伤止血、骨折固定的急救技能缺乏足够的掌握,外科医师可能不懂得常见内科急诊的初步急救,因此要求医务人员都能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才能满足各类急救病人的需要。尤其是急救五项技术:进行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这些现场急救技术的特点是:基本上徒手进行,很少依赖器械设备;操作简单易行,容易掌握;效果强调确实可靠,要求程序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不但医务人员,而且一般群众都能掌握;对医务人员来说,现场急救的要求提高,即通常强调的ABCD复苏程序:抢救A(airway)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要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法;抢救B(breathing)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C(cardiac maage)是扣击胸部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必要时行开胸心脏按摩;抢救D(drug)是心内或静脉内注射药物。

(二)搬运

经过初步现场处理后,必须把伤病人及时转送到合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急救处理。在这个转送过程中,搬运做得及时正确不但可减少伤病人的痛苦,还可有利于防止造成新的损伤而招致残疾或死亡。搬运方法有多种,可因地、因时、因人而宜选择合适的,最常用的方法有担架搬运法、徒手搬运法等。对颈、腰椎骨折病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托住头颈、胸腰、臀部脚腿,切忌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

(三)监护运送

现代急救医学的新概念,已摒弃过去把运送急诊病人看成是交通部门或医务人员只是协调运输部门进行,导致在运送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医疗救护的保证的陈旧概念,而是认为医疗急救运送是院外(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结急救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链”,要把单纯的病人运载工具改造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流动医院”、“活动急救站”,成为医务人员院前抢救的场所,即“浓缩急诊室”,甚至 发展到“集装箱急救车”(实际上是一种微型医院)。

四、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我们城市的院前急救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广州模式,这是由市急救指挥中心负责高度,以若干个医院急诊科成为一区域中心,实行分区域分科负责急救工作的模式。该市急救指挥中心成立于1990年,以120为统一急救电话,全市划分为25个片,指挥中心与各片医院无直接行政隶属关系,但负责进行调度指挥,并负责与其他系统如公安、消防等的联络协作,以应付重大突发事件,负责急救情报收集研究,负责群众性急救知识培养。医院接指挥中心通知后派车并配备医护人员赴现场急救后将病人运送回本院继续救治。二是重庆模式,这是依托医院的一种模式,市救护中心站1987年与市四院合并成市医疗急救中心,这种模式占我国大多数,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中心医院一般都兼急救中心。三是上海模式,这是由医疗急救中心站及其所属分站与市内一些医院紧密协助的模式,即分站设在区、县中心医院,通过中心站调度后由分站派车到现场急救,将病人送到分站所在医院或到病人特约劳保医院继续救护。上述模式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纳,可进行修改变革,但其根本原则是:①要满足最短的反应时间,即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到合适医院,就是要考虑到城市交通道路、急救半径、医务人员配备快速行动等问题;②要保证最佳的院前救护,主要是随车医务人员的专业性质和技术水平程度;③要结合适应突发事件的应急,保证在统一调度下医院有很强的接收急诊病人的能力;④要有利于合理利用急诊资源取得最佳效益,减少人员资源浪费,提高急救设备的充分利用。

创伤的现场急救

【定义及概述】

创伤——机械性损伤,即机械性致伤因子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一般是外界机械性物质接触人体所造成。随着现代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的迅速发展,严重创伤发生率日益增多,多发伤的比例也明显上升。创伤现场急救是指对伤员在送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 包括在受伤现场的救护及保健站、急救站的救护。分为:自救、互救和医务人员的初次救护三类。

【创伤一般情况的处置】

(一)抢救出伤员

抢救要及时,争取尽快将伤员抢救到安全地带。据统计,半小时内抢救成功者,成活率为99.3%;第1天抢救成功者,成活率为81%;第5天抢救成功者,成活率仅为7.4%。会隐蔽自己及伤员。

(二)止血

判断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常用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三)包扎

包扎伤口需用无菌敷料,缺少敷料时应选用清洁的白布或餐巾纸等。 包扎要松紧适宜和稳固,以免移位、脱落或阻碍血循环。

(四)固定(创伤部位的制动)

可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损伤。肢体制动可用夹板,躯干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应注意搬动伤员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

(五)严重创伤伤员(大出血、多发性创伤、断肢等)从现场处理后直接送入医院急诊抢救室应送医德医风好、外科技术力量强的大医院。

【创伤现场急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锐器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器拔出。应将纱布绷带等将锐器四周固定后包扎好后送医院急救。如在现场将锐器拔出将导致出血不止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颅脑损伤禁止冲洗和填塞脑脊液流出道,应将其侧向一边,任其流出,并不断用干净的干的消毒棉花或纱布将血液和脑脊液揩干净。颈部伤不能用绷带缠绕颈项。胸部伤应注意有无开放性气胸。如有开放性气胸急救时应将伤口封住使其不再漏气。可用一张大的塑料纸压住伤口,再用一个大的裹伤包或两个急救包紧紧包扎,外面加用宽绷带缠绕。腹部受伤,有肠子或大网膜自伤口流出,包扎时不可回纳。四肢伤应注意有无骨折。如有骨折,在运送之前,用夹板或木棍将伤肢固定。遇有脊柱伤伤员应把硬木板垫在担架上再将伤员搬运走。最好用铲式担架,可避免脊柱伤伤员再次损伤脊神经。 离断的肢体部分应收回。用无菌或清洁布包扎包裹;尽可能保存在低温(4~10°c)条件下送至手术室。保存时防避浸湿,更禁用液体浸泡。遇昏迷伤员应保持气道通畅;取侧卧或半俯卧位。遇心跳呼吸骤停者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遇外伤伤员怀疑有胸腹腔闭合性损伤可能者应密切注意心跳、呼吸、脉搏、血压。应向医院急诊科医师详细介绍伤员受伤情况及途中情况,以便医院及时作正确处理。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

院部、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总务科、保卫科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四、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五、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及严肃性。

六、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组织无关人员进人救治区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七、按照统一要求,主治科室负责在患者左胸前分别挂上相应色带(死亡为黑色;轻、中、重伤为红、黄、蓝色色带)。

八、对于需手术治序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大手术室进行,并根据需要开放门诊科室手术室。

九、血库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保证血液供应。积极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减少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的患者。

一、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第一部分 总则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反应和救护处臵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江苏省省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预案》的规定,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明确在面临突发事件发生时医院各有关科室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和衔接,提高应急处臵和医疗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二、工作任务

组建队伍,完善设臵;平战结合,规范流程;强化培训,模拟演练;有效应急,科学救治;督查落实,依法管理。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院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职工、病人或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第二部分 应急准备

一、健全组织

为了强化危机意识,积极应对医院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组,由院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院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院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医院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下设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和心理危机干预组,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一)应急处理指挥组 组 长:院长

副组长:党委书记(副书记)、副院长

成 员:院办、党办、医务科、护理部、科教科、人事科、财务科、总务科、抢救小组负责人

下设办公室,设在院办。 职 责:

(1)发生突发事件时,由组长发布应急处理指令,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各类应急处理行动,调用救治物品、设备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报告事件情况以及紧急处理工作情况; (2)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研究制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方案,落实病人诊治、预防和控制等各项任务。

(3)各相关部门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针对本科室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及时排查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4)组织全院医疗力量,合理安排抢救与各项日常医疗工作 (5)现场指挥抢救,协调各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保障部的配合。 (6)根据抢救需要,与其他各行政部门保持密切联络,增加后勤、保卫等部门的支持。

(二)医疗救治组 组 长:分管临床副院长

成 员: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门办主任、抢救小组成员、各大科主任、大科室护士长、医技科主任

职 责:组织安排医疗救治工作,协调有关专家会诊,确定落实救治方案。

(1)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各种相关法规,服从医院领导,努力完成上级布臵的各项任务。

(2)各成员必须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外出要向医务科、护理部请假。

(3)平时坚持学习与各类突发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及时将抢救过程向医院领导汇报。

(5)对突发情况处臵完毕后进行总结,不断改进应急抢救预案。 (6)学习和掌握《杭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三)心理危机干预组 组 长:分管副院长 成 员:心理危机干预机动队

职 责:根据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预案进行

(四)后勤保障组成员名单 组 长:分管副院长

成 员:总务科长、药剂科室主任、膳食科长、后勤服务公司负责人、设备负责人、仓库管理员等

职 责:做好各类水、电、气供应与物资保障,车辆协调安排,及时疏导人群、维护治安、保护事故现场等

(1)平常与公用事业、公安、消防等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这些单位的联系方法在院内公示,以便在自身无力抢险时,能及时得到外援支持;

(2)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安全 (3)做好各类物资保障工作; (4)做好救护车辆的维护工作。

二、监测与预警

(一)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医院内突发事件可分为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两类,医务科负责对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重大医疗事故等)的管理;总务科负责对环境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恐怖事件等)的管理。

(二)分类管理不是分开管理,各部门要注重信息互通、互相支持、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做好应急事件的管理工作。

(三) 医院所属各科、部门均为突发事件的监测单元,每个职工均有监测的责任及报告的义务。

三、报告与信息发布

(一)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医院职工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二)职能部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将情况报告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同时通知相关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做好应急准备;

(三)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组接到报告后,应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自突发事件发生时计算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报告。同时根据事件性质与需要向属地派出所、街道汇报。

(四) 任何科室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五) 医院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由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指定医院发言人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各类信息,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六)凡有下列情况,医院的每一位职工都有义务在第一时间逐级向科室及院领导报告。

医院范围内突然发生3人(含)以上重伤(车祸、爆炸、食物中毒等)等突发事件。包括 :暴力或恐怖事件;火灾、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各种建筑物倒塌和各类滑坡事件;遇有严重工伤、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丢失或损坏贵重器材、药品和剧毒药品;发现成批药品失效或变质;发生病人逃跑、自杀或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接上级部门要求医院进行院外抢救或心理危机干预任务;其他对公众生命或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各类突发事件。

四、应急程序

(一)院内急救

1、个体突发事件: 医疗线:

(1)当医院内任何一处发生或接受单个抢救病人时,立即实行就地抢救或尽快将病人移到离意外发生地最近的有救护和通讯条件的地方,实施紧急抢救。

(2)相关专业的专家到位后实施进一步抢救,如发现病情需其他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时,该医师应及时向总值班报告病情。

(3)对危重、疑难病例,总值班或医务科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紧急会诊,制定抢救方案和步骤。 行政管理线:

(1)医务科、总值班接到急救信息后,即向分管院长或院长汇报情况,同时赴急救地点。

(2)如病情复杂和紧急,需其他相关专业专家协助时,由院长、分管院长或医务科长、总值班下令①呼叫相关科室主任;②开启院内呼救系统;③通知院抢救领导小组成员。

(3)医务科或总值班,分管院长或院长接到上述紧急情况后,须赶到事发地点进行现场指挥、组织、协调。

2、群体突发事件: 医疗线:

(1)当急诊室接受了同一事件(或活动)有三人以上的急救病人时,除必要的抢救外,视病情轻重决定呼叫步骤:病情轻,先直接呼叫医院总值班,后电话呼叫有关科室值班医师:病情重,立即开启院内呼救系统,后呼叫医院总值班。

(2)值班医生接到急救信号后,必须立刻赶赴急救室协助抢救,临时指挥由已到场中的相关科室职称职务最高的医师担任。 行政管理线:

(1)医院总值班接到急救信号后,应一边赶赴急诊室,一边通知业务院长和医务科,及时组织抢救小组成员到位抢救。

(2)院长、业务院长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等相关职能科室和临床医技科室人员积极配合抢救。 (3)预防保健科视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立即报告区、市、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二)院内急救

1、信息接收窗:

医院急诊科和/或事发地点→医院总值班→院办、医务科→分管院长→院长。

2、一般救治流程:

(1)当信息接收窗口接到院外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救治信息时,立即向医院总值班汇报情况,总值班应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并根据急救情况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设备科等相关性质职能科室下达急救指令。

(2)各行政职能科室接到指令后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和人员,确定急救人员名单,准备抢救仪器和设备、药品、车辆及后勤物资,院级抢救小组必须在接到指令后5-10分钟内出发赶赴急救点,并及时将情况反馈至院长和/或业务院长。

3、特殊救治流程:

当接收到的信息情况紧急、责任或任务重大,院长和/或业务院长直接向有关人员和科室发出特别指令,下达急救方案。

4、病人入院后,按院内急救流程图执行。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职能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二)启动医院应急预案,需经医院领导批准,由应急指挥组长发布启动指令。

(三)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为医院最高领导,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相关设施、设备等;必要时对人员疏散或隔离,并可依法对传染病疫区进行封锁。所有科室及个人应当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精诚协作,各司其职,集中力量保证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四)应急预案启动后,后勤保障组要尽一切努力充分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物资包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药房要保证药品的供应。

五、保障措施

(一)通讯保障

医院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及应急医疗救治专家小组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应保证通讯工具的通常。医院各科室值班手机保持通畅,医院在急诊科设臵急救呼叫系统。

(二)队伍保障

大力加强医疗救治人才资源储备,积极培养结构合理、训练有素、德才兼备的各类医疗急救人才,重点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实践经验、高素质的高级医疗救治人才,特别需要加强复合型高素质现场应急医疗救治人才的培养。确保救治相关疾病的人员配备、专业培训、病种管理及设备到位。人才的选拔、培训要程序化、制度化。要创新医疗救治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并切实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待遇,解决后顾之忧,稳定专业队伍。

(三)药械保障

要建立健全医院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药品器械等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要建立健全药品、救护设备、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和应急设施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制度,平战结合,确保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所需的医药器械等物资的应急供应。

(四)救治演练

配合盐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的模拟演练,确保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演练内容包括:疫情报告、应急指挥、现场处臵、医疗救治、个人防护等,以不断提高我院应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治的总体应急能力和水平。同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医疗救治演练。

六、督查落实

医院各职能部门应不定期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状况进行督查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七、善后总结

突发情况一经处臵完毕,应及时地进行善后总结,组织参与应急处臵的人员总结工作的得失,对不足之处做出调整改进,形成新的预案。

第16篇: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职责

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职责

1、在急救站护士长带领下,认真执行院前急救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医师完成急救护理工作。

2、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中心调度指挥,按时随车出诊

3、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急救意识,对伤病员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工作,熟练掌握现场急救各项护理技术,掌握仪器设备、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4、配合医师抢救伤病员,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做到“三清一复核”(听清、问清、看清,与医生复核)。抢救后迅速清理现场,一切用弃药械及包装物经核对后带回,不得遗弃于现场,并及时做好记录。

5、协助搬运伤病员,做好转运途中伤病员的固定及急救护理工作,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协助医师采取有效急救措施。

6、突发公共事件或遇大批受伤或中毒者时,服从现场领导指挥,协助医师做好检伤分类工作和对危重伤病员进行抢救。

7、抢救结束后,负责统计所有医疗物品消耗,并做好收费相关工作。

8、负责本车组急救药品、仪器、设备、氧气等的保管、领取、查对、交接,负责车上毒麻药品管理;保证车载仪器设备性能良好、电量充足、氧气足量,药品齐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车内各种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定期消毒。

9、爱护医疗急救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按规定报修,并及时补充更换出诊所用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10、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以伤病员为中心,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总结抢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供优质服务。

第17篇:院前急救部工作总结

院前急救部工作总结

2010年院前急救部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在院前急救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我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取得了多方面的好评。

二、2009年工作主要开展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我科实行24小时值班,每天有固定的医师、护士和司机负责出诊,加强对救护车辆的管理,现规定救护车停在医院内,司机每天检查车辆状况,打扫车内外卫生,让救护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重新树立“120”急救新形象,改变了老百姓对“120”的看法,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综合以上因素,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院前急救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就诊病人逐日增多,使我们科全年共接诊人数6888人次(平均每天就诊人数78人次),住院人次5371人次,

(二)制定了制度并上墙,具体如下:

1、首诊负责制、各级医师职责、传染病报告制度、医疗安全制度等;

2、完善了几种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程图: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左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有机磷中毒等;

3、制定急危重症病院内抢救的绿色通道制度和抢救流程图;

4、制定了“120”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和制度;

5、制作了院前急救部的健康宣教宣传栏和院前急救部的基本情况及医护人员的简介;

6、建立“120”急救中心的网络医院,明确网络医院职责;

7、建立各种转诊知情协议书,完善转诊制度,防范医疗纠纷

(三)抓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医疗安全氛围;

全科人员在理论上认真学习十七报告精神,深刻理解“十七大”精神实质,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法、传染病法制法、输血法等)。同时让全科成员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捐赠活动,使全科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院内院外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在诊疗过程中按照医疗规则操作,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四)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院前急救部是诊治和抢救病人的场所,所以,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相互交流,及时了解先进的急救技术,以便提高急救能力。

(五)加强管理,协助环保科做好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近年来,新的传染病时有发生,旧的传染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每位医务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院前急救部首当其中。所以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认真细致诊治每个病人,尤其是发热病人,才能确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并详细做好记录。所以科室多次学习传染病防治法。

(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效益:

我科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医疗服务的准则,切实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始终把病人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病人对服务便捷性,人性化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开展“亲情化”、“人性化”服务,做到“六心、七声”的微笑服务。护士给病人打输液前,先给病人和家属作健康宣教、介绍医院的环境(如厕所、安全通道、饮水机的位置等)、在输液过程中如果有事请按铃、热天开空调制冷、冬天开空调和开电热毯取暖。经环境改善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后,病人对院前急救部的服务比较满意,现我们科每天来输液的病人不断增多,说明我们的服务得到全县人民的认可,才使院前急救部的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七)规范医疗文件书写,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们规范了转诊知情同意书和院前急救部病历,做到转病人前要有家属签转诊同意书,移交病人时,要有接病人的病房医师签字,病历和转诊书都归案保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制观念,以免发生医患纠纷,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三、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1、“120”车的管理不到位,车内卫生不够理想,“120”车有事无事开上街影响不好。加强对司机的管理,实行惩罚制度;

3、医师对门诊疾病治疗用药不规范,时有个别医师对病人试验性用药,今后必须加强对常见病的规范治疗,确保医疗安全;

4、时有医师的处方书写不规范和门诊目志漏登;

5、抢救室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6、急诊室医师经后要轮转到病房上班,特别是年青医师,因为院前急救部面对的疾病面广而杂,需要有一定的急救技术;

7、急诊室护士太年轻化,应急急救经验不足,难以完成紧急救护任务,经后一定分批分次去学习培训,加强队伍的业务训练,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XX医院XX年上半年院前急救工作总结

XX医院急诊科占地约1000平米,共有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14名,护理人员28名,急救车4辆,司机6名;急救车共配备急救箱8个、心电监护除颤仪2台、多功能监护仪2台、人工气道设备及人工呼吸器4套、车载氧气设备4套、吸引器2台、便携呼吸机1台等。作为市急救中心的一个急救分站,可保证24小时同一时间段内连续出诊2车次以上,较好的配合市急救指挥系统完成了院前急救工作。现总结如下: XX年1-6月份共接到呼救电话1306个,派出急救车完成出诊任务1253车次,其中平均日出诊量为7车次,最高日出诊量为15车次;院前急救中危重病人为450人次,占出诊量的35﹪,县区以上长途出诊76车次,成批伤出诊10车次。

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医护人员配比不足,急救人才梯队断层,不利于院前救护的长远发展。

2.没有配备急救车担架员,对需要搬运服务的病患无法满足其需求,造成搬运困难,延长急救时间,容易引发医患矛盾。

3.4.出诊空车率较高,占出诊总量的19﹪,造成公共医疗资源浪费。出诊病人中“三无人员”占出诊总量的1﹪,无人为病人医疗费用买单,由急诊科垫付,造成科室经济负担。

5.急救车没有配备GPRS,较偏僻地区到达速度受到影响。

对存在的问题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正在进行医护人员、调度员、担架员等相关人员的招聘培训,建立健全院前急救指挥系统及设备,不断提高急救质量和急救服务水平。

第18篇: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医院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出车前:

(1)救护车为医疗救护专用,实行24小时院内值班,由院办公室统一安排(夜间由行政值班,特殊情况下医务科可直接调用)。 (2)救护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保持车辆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接到电话10分钟内必须出车。并填写有出车登记,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车人员等。

(3)急救车应按规定停放在指定位置,定人、定车、责任到人。车上的设备、附件不得私自拆卸,如需变动,需经院办公室批准后由专业人员拆卸。

(4)急诊护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班交接。当日出诊前必须对照《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对抢救物资进行检查。护士长每周一次检查药品、器材、物品,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

二、出车中:

(1)院办公室或行班值班接到120电话,并简单询问病情及联系方式后,立即通知驾驶员及值班医生、护士,告之简要病情和联系方式,医务人员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10分钟内出发(用物见《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出发前出诊医生必须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再次询问病情。 (2)当班驾驶员严禁饮酒,不得酒后驾车。驾驶车辆时不得抽烟,不得与人闲谈,驾驶室内不得私自带人,病人及陪护人员上车后应关好车门后再启动车辆。 (3)救护车司机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认真执行操作规范。确保行车安全。完成救护任务后及时返回医院,不得路途中办私事和单独出车,私自出车。

(4)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在出车救护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佩戴工作牌,对病人及家属在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5)出诊人员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对危重病人必须向病人家属交待病情并签署《120出诊、转诊、转院知情同意书》,取得家属签字。

(6)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医疗急救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对待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7)使用担架搬运病人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将病人固定于担架上。 (8)接送过程中医护人员至少应有一人在病人身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系危急重症病菌,医护人员均须在病人身旁密切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严禁医护人员坐在驾驶室内。如遇危急情况,可第一时间报告院办公室或行政值班,取得院办公室或行政值班的同意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发生。 (9)加强查对制度,不管是在现场还是在路途中救护,护士所执行的口头医嘱及所有操作,包括时间、药名、剂量、给药方法,要及时记入抢救记录,所有药品安瓿及包装均要核对后带回医院。 (10)接诊病人返回医院后,出诊医师要立即对接诊医师交接出诊情况。如系危急重症患者或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须提前向行政值班或院办公室汇报,告之相关科室提前做好准备。 (11)车辆在外出执行急救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或机械事故,驾驶员应第一时间及时报告院办公室,等候院办公室的指示和安排。

三、出车后

(1)为防止传染病交叉感染,救护车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如遇外伤血液、呕吐物污染等需及时清洗消毒。车辆清洗消毒由救护车驾驶员负责,车内抢救设施的清洗消毒由出诊护士负责。

(2)药品、器材、物品用后均由出诊护士及时补充、清理、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并做好登记。发现抢救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报告护士长,由护士长报后勤维修人员及时维修。

第19篇:院前急救培训方案

2017年院前急救培训

一、培训计划

1、制定科室培训计划,使院前急救医师、护士、驾驶员接受专业培训,以便熟练地抢救危重患者和熟练地进行院前急救工作。

2、该培训计划应在本年内完成。

3、培训计划应包括基本的院前急救技能,院前急救常见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感染性疾病、普外科疾病及多发性复合伤等急救流程,各项工作制度与规范。

二、教师基本组成

1、教师由本科室主任及高年专业医师组成。

2、护理技能培训由护士长及高年护师组成。

3、聘请有关科室专家。

第20篇:院前急救业务学习总结

绥阳县人民医院 院前急救业务学习小结

2013年8月10日我科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及全体120驾驶人员学习院前急救业务流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通过本次学习让急诊科医护人员及驾驶人员对院前急救业务流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本次业务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科室成员的学习,不断提高我科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广大病患提供优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

绥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2013-8-12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范文.doc》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