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2022-12-0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生物化学转基因论文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08120326 汪彤

摘要:转基因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等领域。转基因技术首先在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82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人胰岛素商业化生产,是世界首例商业化应用的转基因产品。此后,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药物层出不穷,如重组疫苗、抑生长素、干扰素、人生长激素等。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的第二个领域在农业,包括转基因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培育,其中转基因作物发展最快,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等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品质改良、养分高效利用、抗旱耐盐碱转基因作物纷纷面世。转基因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也有长久历史,如利用转基因工程菌生产食品用酶制剂、添加剂和洗涤酶制剂等。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如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以及利用转基因生物发酵燃料酒精等。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遗传改良,基因治疗

转基因简介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

1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基因工程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

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是一种 51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1982 年美国 EliLilly 公司推出基因工程制造的人胰岛素,商品名为(Humulin)。传统的生产方法是从牛的胰脏中提取。 每 1000 磅牛胰脏,才能得到 10 克胰岛素。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编码胰岛素的基因送到大肠杆菌细胞中去,造出能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从200升发酵液就可得到10克胰岛素。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的效能,是一种治疗乙肝的有效药物,国际上批准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只有它。但是,通常情况下人体内干扰素基因处于\"睡眠\"状态,因而血中一般测不到干扰素。只有在发生病毒感染或受到干扰素诱导物的诱导时,人体内的干扰素基因才会\"苏醒\",开始产生干扰素,但其数量微乎其微。即使经过诱导,从人血中提取1mg干扰素,需要人血8000ml,其成本高得惊人。据计算:要获取1磅(453g)纯干扰素,其成本高达200亿美元。使大多数病人没有使用干扰素的能力。1980年后,干扰素与乙肝疫苗一样,采用基因工程进行生产,其基本原理及操作流程与乙肝疫苗十分类似。现在要获取1磅(453g)纯干扰素,其成本不到1亿美元。从人血中分离纯化治疗一个肝炎病人的费用高达二三万美元,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治疗一个肝炎病人大约只需二三百美元。基因工程生产出来的大量干扰素,是基因工程药物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

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基本方法是,将目的基因用DNA重组的方法连接在体载体上,然后将载体导入靶细胞(微生物,哺乳动物细胞或人体组织靶细胞),使目的基因在靶细胞中得到表达,最后将表达的目的蛋白质提纯及作成制剂,从而成为蛋白类药或疫苗。若目的基因直接在人体组织靶细胞内表达,就成为基因治疗。

目前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蛋白质药物已达数十种,许多以前本不可能大量生产的生长因子,凝血因子等蛋白质药物,现在用基因工程办法便可能大量生产。已有5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近千种处于研发状态。每年平均有3-4个新药或疫苗问世,开发成功的约五十个药品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肝炎、发育不良、糖尿病、囊纤维变性和一些遗传病上,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疑难病症上,起到了传统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

2 )基因工程用于疫苗生产

常用的制备疫苗的方法,一种是弱毒活疫苗,一种是死疫苗。两种疫苗各有自身的弱点。活疫苗隐含着感染的危险性。死疫苗免疫活性不高,需加大注射量或多次接种。利用基因工程制备重组亚基疫苗,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亚基疫苗指只含有病原物的一个或几个抗原成分,不含病原物遗传信息。重组亚基疫苗就是用基因工程方法,把编码抗原蛋白质的基因重组到载体上去,再送入细菌细胞或其他细胞中区大量生产。这样得到的亚基疫苗往往效价很高,但决无感染毒性等危险。在酵母中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产量可达每升 2.5mg ,已于 1984 年问世。

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疫苗为例,像其它蛋白质一样,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产生也受DNA调控。

长期以来,医学工作者在防治乙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曾一度陷于困境。乙肝病毒(HBV)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内部为DNA,外部有一层外壳蛋白质,称为HBSAg。把一定量的HBSAg注射入人体,就使机体产生对HBV抗衡的抗体。机体依靠这种抗体,可以清除入侵机体内的HBV。过去,乙肝疫苗的来源,主要是从HBV携带者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HBSAg,这种血液是不安全的,可能混有其他病原体[其他型的肝炎病毒,特别是艾滋病病毒(HIV)]的污染。此外,血液来源也是极有限的,使乙肝疫苗的供应犹如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需要。基因工程疫苗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基因剪切技术,用一种\"基因剪刀\"将调控HBSAg的那段DNA剪裁下来,装到一个表达载体中,所谓表达载体,是因为它可以把这段DNA的功能发挥出来;再把这种表达载体转移到受体细胞内,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最后再通过这些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的快速繁殖,生产出大量我们所需要的HBSAg(乙肝疫苗)。

3 ) 基因工程用于基因治疗

人体基因的缺失,导致一些遗传疾病,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使缺失的基因归还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已成为基因工程在医学方面应用的又一重要内容。

2植物转基因在农业中的应用

1) 抗除草剂基因

该类植物由于转入了抗除草剂基因,表现出抗不同类型除草剂的性状。目前已获得了一些抗除草剂作物,如抗草丁膦(Glufosinate)转基因作物冬油菜,抗草甘膦(农达)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向日葵、甜菜,抗磺酰脲类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大豆、棉花,抗溴苯腈转基因作物油菜、小麦、棉花、烟草,抗阿特拉津(Atrazine)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n],抗唑啉酮类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玉米、油菜、甜菜、小麦、水稻以及脱卤素酶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此外,解溴苯腈毒害的BXn基因和解2,4一D毒害的tfDA基因等也在抗除草剂作物选育中获得成功的表达。

2)抗虫基因

比利时植物遗传公司的科学家于1987年首次将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nringiensis)毒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得以表达,表现出对一龄烟草夜蛾幼虫的抗性。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并实现了大面积的商业化应用。抗虫基因有两类:一类是Bt杀虫蛋白基因,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毒性为伴孢晶体蛋白,对鳞翅目(Lepidoptera)、双翅目(Di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有毒,现已导入棉花、玉米、水稻、烟草、番茄、马铃薯、胡桃(Juglans sp.)、杨树(Populus sp.)、落叶松(Larix sp.)等;另一类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抑制蛋白酶活性,干扰害虫消化作用而导致其死亡,是植物对虫害的自卫反应,主要有丝氨酸类、半胱氨酸类、含金属类、天冬酷氨类,现已导入棉花、烟草、番茄、龙葵(Solanum nigrum)等。根据转化所使用的基因类型,大体可以将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代:第1代即以转入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为主,其产生的许多转基因作物都已进入商品化生产,如获得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烟草和番茄植株;第2代则转入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之外的高效杀虫蛋白基因,这一代转基因作物大部分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少数进入田间试验。抗虫基因在棉花作物上得到了最成功的应用,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的Bt基因已见诸报道的有CrylA(b), CrylA(c),CrylIA和CrylVA;涉及的国家有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埃及、法国、印度、原苏联、泰国等。目前已获得转化植株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KTI)、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慈菇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等几类;其中获得转 CpTI基因的植物种类最多,有苹果、油菜、水稻、番茄、向日葵、甘薯、烟草、马铃薯等10余种。我国转CpTI棉花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并先后获得了转CpTI基因和转 Bt+CpTI双价基因棉花,并开始了商业化生产。另外,外源凝集素基因(GNA)也至少在油菜、西红柿、水稻、甘薯、甘蔗、向日葵、烟草、马铃薯、大豆和葡萄等10种植物上获得了表达,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

3)抗病基因

1986年,美国Beachy研究小组首次将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基因(CP)导入烟草,培育出抗 TMV的烟草植株,开创了抗病毒育种的新途径。通过导入植物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毒能力的技术,已在多种植物病毒中进行了试验,如梁小友等将抗病毒的CMV—f户基因和抗虫的B卜一toxin基因导入番茄,获得了再生的番茄植株。目前被导入的抗病基因有:抗烟草花叶病毒蛋白基因(MP)、抗白叶枯病基因、抗棉花枯萎病基因、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基因、小麦抗赤霉病、纹枯病和根腐病基因,并进行了抗水稻白叶枯病,花生、番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柑橘溃疡病,桑树、桉树青枯病、根肿病等研究。获得转基因抗病性状的植物有:烟草、番茄、棉花、大麦、燕麦草、小麦、马铃薯、水稻等。除了外壳蛋白基因这一有效途径外,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正在摸索多种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新方法,包括卫星RNA、复制酶基因以及病毒复制抑制因子、核糖体失活蛋白、致病相关蛋白、核酸酶等。细菌病和真菌病的抗病基因工程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我国培育的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甜椒和番茄已实现商品化生产。

4)抗逆境基因

目前已分离出大量与抗逆代谢相关的基因,包括与抗(耐)寒有关的脯氨酸合成酶基因、鱼抗冻蛋白(AFP)基因、拟南芥叶绿体3一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与抗旱有关的茧蜜糖合成酶基因及一些植物去饱和酶基因等。我国在抗逆基因的分离、克隆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克隆了耐盐碱相关基因,通过遗传转化已获得了耐1%NaCl的苜蓿(Medicago sativa),耐 O.8%NaCl的草莓,耐2%NaCl的烟草,抗逆基因工程作物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刘岩等获得了耐盐性明显提高的转基因玉米植株。张荃等获得了耐盐性提高的转基因番茄。

5) 改良品质基因

品质改良主要涉及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的组成、淀粉和其它多糖化合物以及脂类化合物的组成。富含蛋氨酸的转基因烟草、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的转基因水稻、月桂酸含量高达40%的转基因油菜都相继成功,有的已进入大田试验。另外,延熟转基因番茄和改变花色转基因玫瑰也已J商品化。“金米的故事”(将水仙花的两个基因和一种细菌的一个基因一起植入一种名为T309的水稻中,获得一种水稻新品种。这样获得的新水稻富含铁元素、锌元素和可转化为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能防止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大米又呈金黄色)告诉我们转基因技术改良大米品质,解决人类营养不良已成为可能。而我国学者将玉米醇溶蛋白(Zein)基因导人马铃薯后,田间转基因植物的块茎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10%以上,而含硫氨基酸的增加尤为显著乜“。此外,富含蛋氨酸的转基因烟草、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的转基因油菜都相继成功,有的已经进入大田试验,延熟转基因番茄和改变花色转基因玫瑰也已商品化。

3.转基因技术在动物方面应用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能提高动物体组成、肉品质量、乳产量、毛的质量,提升多产性和抗病性,还包括其它重要的经济特征。下面是一些应用实例:

(1)1983 年美国将大白鼠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内,经移植和胚胎发育成功地培育出“超级鼠”其体重比一般小鼠增加2倍。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验室中。

(2)运用反转录病毒为载体携带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相继培育出快速生长的 转基因猪、羊、鸡、兔和牛等。

(3)将牛的生长激素注射到乳牛或羊羔体内,可以改善食物的转换效率,提高蛋白质与脂肪的比例,生产出更加符合人们要求的较瘦的肉类。

转基因动物的出现引导人们把转基因动物作为一种反应器生产有用的蛋白,特别是医用活性蛋白。美国一大学利用转基因技术使转基因山羊和转基因小鼠分泌出人的t PA。美国公司已成功地培育出3 头能生产人血红蛋白的转基因猪。荷兰一公司培育的一批转基因牛中携带着在奶中表达的人乳铁蛋白基因。我国科学家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注入家兔的受精卵中,获得了表达。再有,将能够控制产卵率的促卵素(booroolla)基因导入动物体内,有可能培育出具有高产卵率特性的转基因家畜。这种促卵素基因是从澳大利亚绵羊中分离出来的,它能够提高绵羊的双胞胎和三胞胎的发生率。把这个基因导入其他牛和羊体内,可提高奶牛和母羊的产仔率。 4转基因与工业 (1)生物能源

某些转基因速生树种(如杨树和桉树)可作为供电站的原料,这些树种也可以直接做燃料。这类转基因树种主要是那些能过量表达纤维素合成酶基因或能过量表达纤维素酶基因(纤维素酶能使纤维素中的生物能转化成乙醇)的树木。 (2)木质素和造纸

许多转基因植物中表达了经过修饰的木质素,在这类转基因植物的成浆加工中发现,转基因植物中CAD 的降低,对于木质素的溶解和断裂非常有利,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成浆效率。成浆过程是一种耗能过程,通过转基因技术修饰木质素能降低能耗、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3)塑料

最新报道表明,孟山都公司培育的转基因油菜发育胚的白色体内多羟基丁酸盐(P~B)的表达水平占成熟种子干重的8% 。这种聚合体也已经在棉纤维细胞中表达,可制作绝缘衣服。根据这个特征,如果把目的基因转化到橡胶树中,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从转基因橡胶树中得到任何所希望的蛋白。此外,这种树能够很容易地进行营养繁殖,这不仅保证了快速获得商业利润,并且也能阻止转化的目的基因通过种子扩散而导致不利的影响。 5转基因作物现状

目前社会上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非常激烈,有人大力抵制,也有人想要大力推广。当然中国政府的意思是想要大力推广的。下面是记者在问及转基因作物时候。农业部负责人的回答。

农业部负责人回答: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和应用。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发展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实施好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加速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但在许多国家如美国,转基因食品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遭到了民众的一致抵制,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毫无市场。因为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很大风险。下列实例就可看出:

一、作为食用的转基因土豆(NewLeaf),在2001年之后就被撤出了美国、加拿大市场,目前的转基因土豆(Amflora)是只供工业用的。

二、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欧洲的遭遇悲惨,上市时间比转基因土豆还短。到1998年为止,就被欧美消费者市场淘汰了。

三。。美国市场上所有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基本没有被转基因,只有黄色歪脖南瓜和绿皮西葫芦当中的10%左右及部分夏威夷木瓜被转基因,而这两种蔬菜和水果均不属于消费量高的大众化蔬果。

而在中国,不像美国有政府认定的“有机”标志,也就是“非转基因”,我国没有规范要求标注“非转基因”,因此,对于“非转基因”并没有标准,也没有检测要求,基本上是企业的自愿行为。所以,有许多转基因食品在民众所未知的情况下就已经流向的人们的肚子里了。虽然群众对转基因有一定的怀疑,但在价格优势和模糊不清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人都差不多已悄悄默认。

6.究竟是否有害尚且未知

对于转基因作物之所以存在安全性顾虑,主要原因之一是有些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虫的转基因品种,含有一种物质叫做BT毒蛋白。由于虫子吃了BT毒蛋白可以被毒死,因此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很难说,需要经过非常长的时间来考察„„

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尚无定论、看法不一,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不管是反对还是赞成,都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它绝对安全或并不安全。各个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规定和认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各自设置的准入门槛也各不相同。

推荐第2篇:生物化学小论文

生物化学毕业清考

论 文

专业: 环境工程 学号: 100909108 姓名: 丁朋凯

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丁朋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建学院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生物化学可以认为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生命是发展的,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等,说明生命是在发展,因而人类对生命化学的认识也在发展之中。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历程、开展生物化学研究的意义、以及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等方面阐述来表明我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生物化学;代谢;工业化

1.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1.1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现象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所以生物化学可以认为就是生命的化学。生物化学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1.2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1.2.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如维生素、激素、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及一些分解产物。

1.2.2物质代谢

生物体与其外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就称为物质代谢或新陈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物质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1.2.3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根据现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原论的观点,要想了解细胞及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必先了解构成细胞及亚细胞的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代表了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方向。

2.生物化学的研究历程

生物化学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在欧洲约在160年前开始,逐渐发展,一直到1903年才引进“生物化学”这个名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我国,其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饮食、营养、医、药等方面都有不少创造和发明,生物化学的发展可分为:叙述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及机能生物化学三个阶段。

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2.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人民已能造酒,相传夏人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作酒必用曲,故称曲为酒母,又叫做酶,与媒通,是促进谷物中主要成分的淀粉转化为酒的媒介物。现在我国生物化学工作者将促进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媒介物(即生物催化剂)统称为酶,从《周礼》的记载来推测,公元前12世纪以前,已能制饴,饴即今之麦芽糖,是大麦芽中的淀粉酶水解谷物中淀粉的产物。《周礼》称饴为五味之一。不但如此,在这同时,还能将酒发酵成醋。醋亦为五味之一。《周礼》上已有五味的描述。可见我国在上古时期,已使用生物体内一类很重要的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酶,为饮食制作及加工的一种工具。这显然是酶学的萌芽时期。

中国古代在生物化学的发展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尊经崇儒,斥科学为异端,所以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欧洲就处于领先地位。18世纪中叶,Scheele研究生物体(植物及动物)各种组织的化学组成,一般认为这是奠定现代生物化学基础的工作。随后,Lavoisier于1785年证明,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被消耗,呼出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能,这意味着呼吸过程包含有氧化作用,这是生物氧化及能代谢研究的开端。接着,Beaumont(1833年)及Bernard(1877年)在消化基础上,Pasteur(1822~1895年)在发酵上,以及Liebig(1803~1873年)在生物物质的定量分析上,都作出显著的贡献。1828年Wohler在实验室里将氰酸铵转变成尿素,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不但为有机化学扫清了障碍,也为生物化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自此直到20世纪初叶,对生物体内的物质,如脂类、糖类及氨基酸的研究,核质及核酸的发现,多肽的合成等,而更有意义的则是在1897年Buchner制备的无细胞酵母提取液,在催化糖类发酵上获得成功,开辟了发酵过程在化学上的研究道路,奠定了酶学的基础。9年之后,Harden与Young又发现发酵辅酶的存在,使酶学的发展更向前推进一步。

以上包括我国古代及欧洲的发明创造、研究发现,均可算是生物化学的萌芽时期,虽然也有生物体内的一些化学过程的发现和研究,但总的说来,还是以分析和研究组成生物体的成分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为主,所以这一时期可以看作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2.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从20世纪开始,生物化学进入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发展时期。在营养方面,研究了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及需要量,并发现了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一些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等。在内分泌方面,发现了各种激素。许多维生素及激素不但被提纯,而且还被合成。在酶学方面Sumner于1926年分离出尿酶,并成功地将其做成结晶。这样,酶的蛋白质性质就得到了肯定,对其性质及功能才能有详尽的了解,使体内新陈代谢的研究易于推进。在这一时期,我国生物化学家吴宪等在血液分析方面创立了血滤液的制备及血糖的测定等方法,至今还为人们所采用;在蛋白质的研究中,提出了蛋白质变性学说;在免疫化学上,首先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抗原抗体反应的机制;自此以后,生物化学工作者逐渐具备了一些先进手段,如放射性核素示踪法,能够深入探讨各种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故对各种物质代谢途径及其中心环节的三羧酸循环,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从50年代开始,生物化学的进展突飞猛进;对体内各种主要物质的代谢途径均已基本搞清楚,所以,这个时期可以看作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2.3机能生物化学阶段

近20多年来,除早已在研究代谢途径时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示踪法之外,还建立了许多先进技术及·离生物大分子的超速离心法;在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时,可使用自动分析仪,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还有不少近代的物理方法和仪器(如红外、紫外、X线等各种仪器),用以测定生物分子的性质和结构。在知道生物分子的结构之后,就有可能了解其功能,还有可能用人工方法合成。1965年我国的生物化学工作者和有机化学工作者首先人工合成了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开阔了人工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除此之外,生物化学家也常常采用人工培养的细胞及繁殖迅速的细菌,作为研究材料,并用现代的先进手段,把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途径弄得更清楚,不但测出了某些有生物学活性的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包括

一、

二、三及四级结构),尤其是一些酶的活性部位,而且还测出了一些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的结构,从而确定了它们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及遗传中的作用。体内构成各种器官及组织的组成成分都有其

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特殊的功能,而功能则来源于各种组成的分子结构;有特殊机能的器官和组织,无疑是由具有特殊结构的生物分子所构成。探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正是现时期的任务。所以,可以认为生物化学已进入机能生物化学阶段。

3.开展生物化学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生物化学对其他各门生物学科的深刻影响首先反映在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领域。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生物学中一些看来与生物化学关系不大的学科,如分类学和生态学,甚至在探讨人口控制、世界食品供应、环境保护等社会性问题时都需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加以考虑和研究。

此外,生物化学作为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桥梁,将生命世界中所提出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展示在物理学面前,产生了生物物理学、量子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从而丰富了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促进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是在医学、农业、某些工业和国防部门的生产实践的推动下成长起来的,反过来,它又促进了这些部门生产实践的发展。

医学生化对一些常见病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生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如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电泳图谱用于诊断冠心病、转氨酶用于肝病诊断、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等。在治疗方面,磺胺药物的发现开辟了利用抗代谢物作为化疗药物的新领域,如5-氟尿嘧啶用于治疗肿瘤。青霉素的发现开创了抗生素化疗药物的新时代,再加上各种疫苗的普遍应用,使很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控制或基本被消灭。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产生了医学生化的许多领域,如:研究生理功能失调与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物化学,以酶的活性、激素的作用与代谢途径为中心的生化药理学,与器官移植和疫苗研制有关的免疫生化等。

农业生化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涉及大量的生化问题。如防治植物病虫害使用的各种化学和生物杀虫剂以及病原体的鉴定;筛选和培育农作物良种所进行的生化分析;家鱼人工繁殖时使用的多肽激素;喂养家畜的发酵饲料等。随着生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望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获得新的动、植物良种和实现粮食作物的固氮;而且有可能在掌握了光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使整个农业生产的面貌发生根本的改变。

工业生化生物化学在发酵、食品、纺织、制药、皮革等行业都显示了威力。例如皮革的鞣制、脱毛,蚕丝的脱胶,棉布的浆纱都用酶法代替了老工艺。近代发酵工业、生物制品及制药工业包括抗生素、有机溶剂、有机酸、氨基酸、酶制剂、激素、血液制品及疫苗等均创造了相当巨大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应用更促进了酶工业和发酵工业的发展。

4.生物化学前景展望

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相结合而形成的生物化工技术已成为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工技术为生物技术提供了高效率的反应器,新型分离介质、工艺控制技术和后处理技术,使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广阔,产品的下游技术不断更新。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而诞生的生物化工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竞争的焦点之一。可以说,生物科技时代已经来临,生物经济前途无量。

中国生物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超前意识,政府应从机制、税收、金融等方面予以扶持,创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生物化工产生正面临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现状。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在有选择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以发酵工程、酶工程和生物化学工程的开发为重点,以工程和装备及放大技术为突破口,逐步开展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基础研究,建立高效能的科研开发体系,大力培养并建立企业的开发力量,为新世纪开创生物化工产业新局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罗纪盛、张丽萍等合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徐晓利、马涧泉主编,医学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 于自然、黄泰熙,现代生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 Lehningger AL,Nelson DL,and Cox MM.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2nd ed).Worth, Publishers.Inc.1998 [5] 周爱儒、查锡良,生物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推荐第3篇:生物化学期中论文

标题

论酶在生命体研究中的作用

作者

摘要

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神经传导等生命活动都与酶的催化过程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酶的参与,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进行。因此从酶作用的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正文

近几十年来酶学研究得到很大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理念和新概念。一方面在酶的分子水平上揭示酶和生命活动的关系,阐明酶在细胞代谢调节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酶生物合成的遗传机制,酶的起源和酶的催化机制等方面取得进展。另一方面酶的应用研究得到迅速发展,酶工程已成为当代生物工程的重要支柱。如今,酶已普片用于食品、发酵、制革、纺织、日用化学及医药保健等部门,当然酶还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有待继续研究。

一、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酶是细胞所产生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酶在发生反应时,本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在可逆反应中,酶对正逆反应按同一倍数加速。酶的催化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而正因为酶由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所以酶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从而体现出几个重要特点。

1、酶易失活

当受到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都能使酶失去催化活性,因此酶所催化的反应往往都是在比较温和的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酸

碱条件下进行。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而温度在37℃左右,正适宜酶催化。

2、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反应,在没有酶的情况下,几乎是不能进行的。据报道,如果在人的消化道中没有各种酶类参与催化作用,那么,在体温37℃的情况下,要消化一餐简单午饭,大约需要50年。经过实验分析,动物吃下的肉食,在消化道内只要几小时就可完全消化分解,再如将唾液淀粉酶稀释100万倍后,仍具有催化能力。由此可见,酶的催化效率是极高的。

3、酶具有高度转移性

一种酶往往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物质。而一般催化剂没有这样严格的选择性。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糖苷键的水解,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肽键的水解,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酯键的水解,而对其他物质没有催化作用。

4、酶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

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表现了它内部化学反应历程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是受多方面因素调节控制的,一旦破坏了这种有序性,就会导致代谢紊乱,产生疾病,甚至死亡。酶活力受到调节和控制是区别于一般催化剂的重要特征。

二、酶的分类

1、氧化还原酶类

氧化还原酶类是一类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可分为氧化酶和脱氢酶两类。

(1)氧化酶类,如葡糖氧化酶的每个酶分子中含有两分子FAD作为氢受体,催化葡萄糖氧化生成葡糖酸,并产生H2O2,以血红素为辅基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催化底物脱氢,并氧化生成水。

(2)脱氢酶类,如乳酸脱氢酶以NAD+为辅酶将乳酸氧化成丙酮酸

2、转移酶类

转移酶类催化化合物某些基团的转移,即将一种分子上的某一基团转移到另一种分子上的反应。如谷并转氨酶属于转移酶类中的转氨基酸。该酶需要磷酸吡哆醛为辅基,使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到丙酮酸上,使之成为丙氨酸,而谷氨酸成为α-酮戊二酸。这一大类中还有转移碳基、醛或酮基、酰基、糖苷基、磷酸基和含硫基的酶。

3、水解酶类

水解酶类大都属于细胞外酶,在生物体内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包括水解酯键、糖苷键、醚键、肽键、酸酐键及其他C-N键共11个亚类,常见的有蛋白酶、淀粉酶、核酸酶和脂肪酶等。例如磷酸二酯酶催化磷酸酯键水解。

4、聚合酶类

聚合酶类催化从底物移去一个基团而形成双键的反应或其逆反应,这类酶包括最常见的C-C、C-O、C-N、C-S裂解酶亚类。

5、异构酶类

异构酶类催化各种同化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即分子内部基团的重新排列。这类酶包括消旋酶、差向异构酶、顺反异构酶、分子内氧化还原酶、分子内转移酶和分子内裂解酶等亚类。

6、连接酶类

连接酶类催化有腺苷三磷酸参加的合成反应,即由两种物质合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这类酶包括生成C=O,C-S,C-N,C-C和磷酸酯键的5个亚类。

三、两种特殊的酶

1、核酶

含有RNA的一类酶,可以分为自我剪接核酶和自我剪切核酶两类。自我剪切与自我剪接不同,后者包含剪切与连接两个步骤。剪切是转录后加工方式之一,是基因复制和表达所必需的。具有催化功能RNA的重大发现,表明RNA是一种既能携带遗传信息又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分子。因此很可能RNA早于蛋白质和DNA,是生命起源中首先出现的生物大分子,而一些有酶活性的内含子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残余的分子“化石”。酶活性RNA的发现,提出了生物大分子和生命起源的新概念,无疑将促进对生物进化和生命起源的研究。

2、抗体酶

本质是免疫球蛋白,但是在易变区被赋予了酶的属性。近年来,有关抗体酶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在有些情况下,抗体酶催化反应速率达到非催化速率的107倍。在医学上这种抗体酶将有可能用来专一的破坏病毒蛋白质及专一的清除心血管病人血管壁上的血液凝块。预计在接下来几年里,这种抗体酶在医学上的运用会越来越广。

四、酶在生命代谢中的作用

酶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在人体的代谢工程中,进行着许多很复杂的化学反应,人每天都要吸进氧气,喝水,吃含有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食物,从肺部排出二氧化碳,从汗腺排出水分,以及排出尿、各种不能消化的东西和细菌,这些过程都伴随各式各样的化学反应。

化学家研究人体内的代谢反应时从研究酵母怎么把糖转变成乙醇开始的,他们发现是酵母中的酶使糖变成乙醇。动物细胞中的酶使糖代谢的过程与酵母略有不同,糖不是转化为乙醇,而是转化为乳酸。在糖变成乳酸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能量,细胞就可利用这些能量。乳酸进一步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一反应中需要消耗氧气,但反应产生的能量比葡糖糖转化为乳酸的反应要多得多。

在糖的代谢工程中,还形成了某些磷酸的化合物,磷酸的化合物和其他部分连结起来的化学键里,储存这很大的能量,这种高能量的磷酸键被交给了细胞中的能量载体,例如三磷酸腺苷。当人体需要能量时,必须使磷酸键发生水解反应,并放出能量,这些能量就会转换成化学能,即用来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或者将这种能量转换成电能,用来传导神经的冲动,或者将这种能量转换成动能,用来使肌肉收缩。

脂肪的代谢作用是通过辅酶A的催化作用进行的。蛋白质的分解虽然比糖和脂肪复杂一些,但是,它也是通过某些氨基酸酶,把氨基酸分子裂解,最后产生尿素分子。

五、酶工程

酶工程是在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才得到命名的一项新技术。酶工程主要研究酶的生产、纯化、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结构的修饰和改造以及在工农业、医药卫生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现已被发现和鉴定的酶有数千种,但是目前国际上工业用和研究用的商品酶的种类也仅有数百种。

酶工程是将酶学原理和化学工程技术及基因重组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应用技术,是生物工程的支柱。根据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同将酶工程分为生物酶工程和化学酶工程。对于化学酶工程,也可称为初级酶工程,是指天然酶、化学修饰酶、固定化酶及人工模拟酶的研究和应用。生物酶工程是酶学和以DNA重组技术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化学工程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酶工程发展更为迅速,必将成为一个很大的生物技术产业。

推荐第4篇: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论文

脂类、维生素与人体健康

摘要:

本文主要从脂类和几种常见的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讨论,了解脂类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人体对脂类和维生素的摄取应该适量,不宜过少或过多,脂类和维生素的搭配也要合理才能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脂类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因此人体的正常代谢中脂类是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物质。维生素是人和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而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所以维生素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因此脂类和维生素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脂类、维生素、营养健康、过多或过少

脂类和维生素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人体的营养健康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过量或者过少的摄入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1、下面先分别给脂类与维生素进行定义: 脂类的概述:脂类是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1】

维生素的概述: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2】

2、脂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原因

1) 过多摄入脂类:

摄入过多,导致高血脂、高脂蛋白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肥胖、脂肪肝等疾病。摄入过多的脂类主要是因为平时经常大鱼大肉,而又不喜欢运动所致。

2) 过少摄入脂类:

长期摄入不足会发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影响婴幼儿的神经、智力、体格发育,易出现湿疹;成人消瘦、皮炎、伤口不愈合、胃下垂等疾病。缺乏脂类是因为不喜欢鸡鸭鱼肉,而经常以青菜为主菜。

3、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原因

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① 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 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 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

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由于维生素种类较多,缺乏或过多摄入不同维生素所造成的影响都会不同,所以下面分 别对几种常见的维生素进行讨论。

1) 维生素A——眼睛的维生素

其主要作用是防治眼部疾病,如夜盲症、干眼症等。此外,维生素A还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对幼儿的生长于骨骼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及预防癌症等。维生素A还可以抑制皮肤角化,维生素A酸也有这种功能,但它不储存与肝内,运输不需要RBP,可进入组织中,迅速代谢,很快从体内消失,毒性很少,所以可以用维生素A酸及其衍生物治疗毛囊角化和痤疮等。【3】

缺乏维生素A将导致夜盲症,骨的生长受到抑制,儿童生长缓慢;维生素A缺乏的啮齿类动物表现出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异常【4】;同时缺乏维生素A还会使呼吸系统容易感染。

维生素A在动物肝脏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其他的来源还有鱼类,蛋类,奶类,水果和蔬菜。维生素A每日的最佳摄入量为900微克~3000微克,所以每天吃些蔬菜、水果对人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2) B族维生素

1、维生素B1——脑的维生素

维生素B1它对脑神经的传递有重要作用,是刺激神经传导信息所不可缺少的;而且还 可加速疲劳因子的分解,有助于体力的恢复,因此维生素B1也被称为脑的维生素。维生素B1还与心脏和肠胃的功能有关。【5】

如果维生素B1缺乏的话就会影响心肌,骨骼等组织的能量代谢;还会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等等。

维生素B1和其他的B族维生素一样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多余的维生素B1不会贮藏于体内,而会完全排出体外。【6】所以人体必须每天补充维生素B1才能维持人体健康,维生素B1主要的食物来源是动物内脏、肉类、豆类和粮食作物中。

2、维生素B2——皮肤的维生素

维生素B2的主要作用是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皮 肤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保护皮肤毛囊粘膜及皮脂腺的功能;提高视力、减缓眼睛的疲劳;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

缺乏维生素B2有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粗糙、发炎、红肿等;嘴角和口腔也易出现溃烂现象、毛发和指甲易受损;长期缺乏会导致儿童生长迟缓,轻中度缺铁性贫血;人体缺乏维生素B2 会引起胃病及眼睛、肝脏、神经等功能障碍, 会引起某些皮炎及视力受损、疲劳以至不能工作等, 甚至会导致骨骼异常。【7】

维生素B2是水溶性维生素,容易消化和吸收,被排出的量随体内的需要以及可能随蛋白质的流失程度而有所增减;它不会蓄积在体内,所以时常要以食物或营养补品来补充。广泛存在于酵母、肝、肾、蛋、奶、大豆等中。

3、维生素B6——女性的维生素

维生素B6可以防治妊娠呕吐和术后呕吐,治疗妊娠糖尿病,还参与神经递质、糖原、神经鞘磷脂、血红素、类固醇和核酸的代谢,维生素B6还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

维生素B6 缺乏者的症状为虚弱、失眠、神经紊乱、唇干裂、舌炎、口腔炎、动脉硬化、贫血和细胞介导免疫损害等, 给予维生素B6后可以很快纠正上述症状。【8】婴幼儿缺乏维生素B6有可能出现情绪和精神异常。

富含b6的食物有金枪鱼、瘦牛排、鸡胸肉、香蕉、花生、牛肉等。 在动物性及植物性

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 儿童50mg /d, 成人100mg /d。所以维生素B6虽然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但是我们应该适量的补充。

4、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对维持神经细胞髓鞘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造血红细胞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脂肪和糖类的代谢;降低患上心脏病的几率;而且还可促进核酸的合成,维护肠胃粘膜和脊髓的正常生长。另外,摄取维生素B12还具有调节时差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B12 人还会增加心脏疾病、中风、动脉硬化症、血管疾病等的患病危险, 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因维生素B12的缺乏而增加患病几率【9】。恶性贫血症也是由缺乏维生素B12造成,严重缺乏者有可能损害肝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神经系统异常;记忆力和抵抗力下降,易患老年痴呆症;性功能障碍;运动性共济失调、痉挛、肌肉虚弱、痴呆等, 都跟人体内维生素B12的缺乏有关。【10】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B12, 动物性食品是人体获取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 尤其以动物内脏中的维生素B12含量高;植物性食品中的含量则极其微少。

3) 维生素C——万能维生素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 另外,坚持按时服用维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白皙。【11】并且有助于血液的循环,清除杂质;维生素C还有解毒、抵抗传染病的作用。

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最易患上坏血病。长期缺乏维生素C,将导致性格孤僻、情感抑郁、反应迟钝,皮肤干枯。缺乏维生素C,骨脆易折,骨骼折伤后愈合比较困难,其他外伤愈合也慢。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美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克,半杯新鲜橙汁便可满足这个最低量。所以只要我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那么我们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

4) 维生素D——钙磷维生素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此外,维生素D 还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促进怀孕及哺乳期输送钙到子体;促进钙磷的吸收,又可将钙磷从骨中动员出来,使血浆钙、磷达到正常值,促使骨的矿物化,并不断更新。此外,日本曾报道说维生素D制剂有助于治愈结核病。

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减少,影响骨钙化,造成骨骼和牙齿的矿物异常化;缺乏维生素D也容易使少儿得佝偻病成人得软骨病;老年人缺乏维生素D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每天的需求量0.0005至0.01毫克。35克鲱鱼片,60克鲑鱼片,50克鳗鱼或2个鸡蛋加150克蘑菇就可以得到这些维生素D。只有休息少的人,才需要吃些含维生素D的食品或制剂。【12】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其中鱼类是其丰富的来源。

5) 维生素E——生育维生素

维生素E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耐力,提高免疫力,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13】 能保护生物膜免于遭受过氧化物的损害;起着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增强肌肤细胞活力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成人每天的维生素E需要量尚不清楚,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每天食物中有50毫克即可满足需要,妊娠及哺乳期需要量略增。每天摄入200毫克的维生素E就会出现恶心,肌肉萎缩,头痛和乏力等症状。每天摄入的维生素E超过300毫克会导致高血压,伤口愈合延缓,甲状腺功能受到限制。缺乏维E会造成抗氧化能力降低,可出现视网膜的蜕变,溶血性贫血

和肌肉无力等。缺乏维生素E还有可能导致性功能降低、生殖机能障碍、流产、不孕不育;引发溶血性贫血症;易出现遗传性疾病等。 维生素E的缺乏很少见,4匙葵花油,100毫克橄榄油,100克花生或30克杏仁加70克核桃含有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13】维生素E的存在范围比较广泛,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中都含有维生素E。 6) 维生素K——止血维生素

维生素K能够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预防内出血及痔疮;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促 进血液正常凝固。【15】

维生素K的缺乏直接导致凝血酶原含量减少,最终会使血液无法凝固,患上出血病而死;缺乏维生素K时平滑肌张力及收缩减弱,它还可影响一些激素的代谢;肌肉注射维生素K可治疗胃痉挛、肠痉挛等引发的绞痛等。

人的肠中有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会为人体源源不断地制造维生素K,加上在猪肝、鸡蛋、绿色蔬菜中含量较丰,因此,一般人不会缺乏【16】。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植物性的食品。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的老百姓每年从年头到年尾都很少吃上几次荤菜,基本上每天都是以素为主菜,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都缺乏营养,身体素质不高;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钱包也逐渐的鼓起来了,所以大家都在追求美味佳肴,明天都是大鱼大肉,很少吃些蔬菜,所以现在许多人都患上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等。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饮食方面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不是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就是过多的摄入某种营养物质,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所以人们要想保持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就必须在摄入脂类和维生素这两类营养物质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应该合理地摄入维生素和脂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饮食,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去。

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更加强健的身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相关文献:

【1】百度百科:脂类

【2】百度百科:维生素

【3】常世敏,张智强,浅谈维生素A的代谢与生理功能,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02期

【4】张明,维生素A缺乏对神经精神系统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国知网,2009年11月

【5】宋宏新 毛跟年 薛海燕.现代食品营养与安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1

【6】安徽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维生素与人体的健康

【7】汪多仁 维生素B2的开发与应用发酵科技通讯 2008年03期

【8】肖玉梅 李楠 傅滨 维生素B6——人体的“建筑师” 大学化学2010年s1期

【9】JOOSTEN E, BERG A VAN DEN, RIEZLER R et al1 M etabol ic ev-i

dence that deficiencies of vitam in B12 ( cobalam in) , folate, and vitam in

B6 occur comm only in elderly peop le [ J]1 Am1 J1 C lin1 Nu tr1, 1993,

【10】张翠所 李昆太维生素B12的研究进展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年03期

【11】安徽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维生素与人体的健康

【12】百度百科:维生素

【13】周筱丹 董晓芳 佟建明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动物营养学报2010年04期

【14】百度百科:维生素

【15】李元生 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功能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年01期

【16】杨晓光,翟凤英,朴建华,赵文华,何宇纳,张坚.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01)

推荐第5篇: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各个专业和与生命学科相关的专业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众多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课程组立即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包括总体建设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分析、课程的不足之处、建设小组、年度建设计划、年度建设经费预算等内容。三年来,在学校和医学院的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本课程组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课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标志性成果显著,超额完成协议书规定的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教学队伍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唐冬生,教授、博士,医学院院长。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008年被评为学校“三育人”优秀奖。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 项。现为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遗传学会委员兼秘书。原湖南医科大学、现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理论教学讲解条理清晰,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技术技能指导实效实用,并且每一个重点内容都会给学生总结一些适用的记忆方法与学习技巧,这常常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深受学生好评。200

6、2007年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或优秀奖。

张晓林副教授,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现担任医学院副院长,《检验医学教育》编委,承担和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近三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学术水平较高,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深入浅出,精益求精,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2008获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2006年获学校“三育人”优秀奖。

龚道元副教授,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检验药学系副主任,《检验医学教育》编委,是学院教学督导小组成员和系教学督导小组负责人,佛山市检验学会委员,临床检验学组组长,佛山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佛山市教育科研项目评审专家成员,在全国高校检验界和广东省、佛山市医院检验界有较大的影响力。承担和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学术水平较高,主编、参编检验专业全国规划教材和专著10多部。2008年教学质评为优秀奖,教学效果好。2007年“医学检验专

推荐第6篇:生物化学

生化题目:1.糖是如何分解和合成的?

2.脂肪是如何分解和合成的?

3.何谓三羧酸循坏?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代谢的中心?

4.在氨基酸生物合成中,哪些氨基酸与三羧酸循坏中间物有关?哪些氨基酸与脂酵解有关?(必考)

5.在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三大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既不会引起某些产物的不足或过剩,也不会造成某些材料的缺乏和积累,为什么?

推荐第7篇:护理论文

摘要:总结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经验和体会。论述了结合儿科学科的发展,合理调整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既保留了传统授课在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针,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儿科护理学I临床教学不断地开拓新方法、探索新路子。

关键词: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由于dOL体质的普遍增强,近些年来上海地区儿科患者正逐年减少,大多数综合医院的儿科床位萎缩,甚至取消儿科病房,只保留门急诊。这使得儿科护理学教学工作面I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些dOL所特有的疾病在I临床上缺乏典型病例,如中——重度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中——重度脱水的腹泻病等已很难见到。大班课只能讲授儿科所特有的疾病,加上I临床见习常常缺乏典型的病例,甚至没有相关的患者,教学内容和临床疾病脱节的现象尤为突出。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好儿科护理学这门课,协调授课内容与临床见习的矛盾,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

下面是我们对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作的一些改革尝试:

1教材建设

改革前我校护理本科生使用的儿科教材与本校军医系相同,现在使用的是由我校儿科专家、教授和护士长等参与编写一本适合护理本科的儿科护理学教材。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本书从护理I临床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突出了病情判断、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有利整体护理的思想和原则贯穿其中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2教员选择

以往历届护理本科生的儿科学均有长海和长征两家儿科教研室组织,90%授课有医生承担,护士长参与一小部分。

现在我们教研室有自己的专职护理教师,并充分利用临床的护理教学力量,聘请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既解决了专职护理教师不足的问题,又较好地发挥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教学中的作用,100%承担儿科护理学的全程教学。兼职护理教师每次授课前均要进行试讲,由教学组长严格把关,保证教学质量。

3教学内容和手段更新

以往儿科的教学是以大班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课为主,偏重理论课内容和见习课分组较大,每组学生较多,效果不好。另外,使用的是医学生教材,讲授内容偏重医疗多,护理特色少,理论与实践有脱节。大班课和见习课比例约4:1,实习放在最后一年大轮转。

3.1调整授课内容,提高自学能力在精讲儿科疾病的基础上,如儿科学总论、新生儿常见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腹泻病、支气管肺炎等,增加儿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内容,并开设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等问题内容的讲座课,以补充学时数的不足。根据儿科常见的住院病例,结合内科所学的知识要求自学儿科学的有关章节,如小儿贫血和白血病、儿童肾炎和肾病、d,Jk脑炎和脑膜炎等。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较系统地了解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学科。

3、2补充见习内容,增强动手能力我们在实施“强化见习”中,首先认真制订见习计划,分细见习小组,每组6人;细化带教内容,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出发。增加儿科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症内容,老师边操作边介绍。如d,Jk监护仪、蓝光箱、保暖箱、超声雾化治疗仪等,使学生增加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为早下临床实习打好基础。结合自学内容,在见习中介绍病房各系统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对儿科一些特有的疾病,如果临床缺乏相关患者时,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疾病的VCD、录像或国内外各种典型教学图片。这种“由形象中来又回到形象中去”的教学方法加深课堂的记忆,并补充临床病例的缺乏现象,深受学生的欢迎。组织安排学生下社区幼儿园1次,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体格测量,给予初步的评价,写一份体检报告。另外安排学生外出参观1次,主要是儿童专科医院,加深学生对儿科

护理现状和发展的认识。

3.3提前进入I临床,巩固理论知识改革后我们首先开创了儿科护理学的实习安排在理论和见习课之后,直接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这样既巩固理论知识,又提前进入临床参与儿科护理工作,缩短实习时间。由专职护理老师和I临床护理老师共同实施实习带教,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一起制定带教内容,参与临床护理技术考核。

4教学方法更新

4.1多种授课形式,加强临床思维改革后我们除原有大班课外,增加床旁小班课、病例讨论课、自学课和讲座课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病情判断能力。

大班课:精心设计每堂课,及时收集教学图片,严格把握试讲关,在精讲大班课时,注重把握重点和难点。在授课形式上则采用多媒体幻灯、VCD、IC课件、模型等先进手段相结合,并进行把关。每次课后根据所学内容布置2~3题简单病例分小组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儿科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小班课:对部分临床常见疾病采用病房床旁小班授课。

课前学生做好有关内容自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问病史和老师示范做体检,使学生直接了解本病的症状和体征,然后老师针对本疾病进行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等讲授,便于学生对临床问题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运用。

病例讨论课:在整个课程中组织1~2次病例讨论课。

课前1周将病史摘要分发给同学,每组6~8人,按要求准备该病例的病史特点、初步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然后课堂集中先由各小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和判断。时间为10rain,其他同学向发言者提问,然后老师总结该病例的病史特点,介绍临床诊断思路和护理措施,最后围绕本病讲课时间1学时。通过病例讨论课,学生学会收集临床资料、寻找疾病特点、排除其他问题。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得到提高。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临床实

践。

自学课:儿科学内容很多,由于学时有限。大部分内容只能通过自学来完成。对儿科临床常见住院疾病的某些章节,我们采用“自学为主,配以辅导”,根据疾病特点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老师随时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高总结归纳水平。通过自学,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2开展第二课堂,了解学科动态为满足学有余力同学的需要,结合教研室老师专业特色,我们开设儿童保健专题讲座,讲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意外事故的预防等;儿童心理专题讲座,讲授小儿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儿童多动综合症等)。让学生了解并关注儿童健康已从单纯的躯体健康发展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全的综合因素,更好地贯

彻“身心整体”护理的主导思想。

儿科护理学讲习比例(大班理论授课、小班课、讨论课、自习、见习)共40学时,分别占42.5%、22.5%、7.5%、5%、22.5%,实习8O学时,整个儿科护理学为120学时(40+80)。

4.3改革考核方法,重视平时成绩以往儿科学考试成绩主要采用理论考试,常常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应试教育,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不能马上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工作。改革后的理论考试成绩为6o%,运用布氏理论编制考试试卷,并制定考核认知领域方面的目标层次,即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能力等,其中基础层次目标(理解+记忆占2/3),高层次目标(综合分析占1/3),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护理操作成绩为30%,包括儿科护理技术(头皮静脉注射,dxJL喂药方法、用药计算)、保暖箱和蓝光箱操作及适应证。综合素质成绩为10%,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病例讨论发言、撰写体检报告、爱伤观念和学习主动性等项目。这样的考评方法,既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又能反

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5体会

通过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尝试后,我们体会到改革和创新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受到学生好评。实践证明,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由重点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学生思维更活跃,涉及的知识更广了,提出问题也更有层次了,并对儿科疾病有一定的临床判断和分析能力。结合儿科学科的发展,合理调整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既保留了传统授课在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tL,的教学方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儿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不断地开拓新方法,探索新路子,也为即将进入临床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8篇:护理论文

子宫切除手术的护理

近年来,经阴道手术因符合微创原则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呈现出取代部分经典腹式子宫切除术和部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趋势,成为现代手术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创新。

阴式子宫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及小型子宫肌瘤的患者,此类手术对病人损伤较轻,可极大减轻术后疼痛,减少腹腔感染机会,肠蠕动恢复快,术后患者进食也快,无术后肠粘连,住院时间缩短,深受患者的欢迎。

1护理

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病人术后如期恢复,则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以保证病人以准佳身心状态经历手术全过程。

2术前护理2.1术前评估:通过评估病人的病史、经济、心理、社会情况找出要解决的护理问题,首先排除感冒与咳嗽症状,以免腹压增高影响手术效果,重点对心理、重要脏器、专科状况进行评估,并预定应急措施,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2心理护理病人人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医务人员姓名和岗位,消除她们的陌生感和不安情绪;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了解她们的

思想动态。有的患者担心子宫切除后会影响夫妻间的性生活,显得寡言少语,忧虑重重,针对这种情况,护士要及时给予解释、开导,同时要积极与家属沟通,共同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其思想顾虑,更重要的是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病人和家属有心理准备,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3术前常规检查术前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子宫附件B超检查等例行检查,同时了解病人的基本状况,掌握有无手术禁忌症等情况。术前一日抽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

2.4术前阴道准备阴道手术因术野小,距肛门近,阴道寄生菌多等,手术操作会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因此,术前严格、充分的阴道准备,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3d起用0.4%碘伏行阴道擦洗2次,对绝经期子宫脱垂患者,嘱其用 1:5000高锰酸钾坐浴,1次,再用碘伏擦洗阴道,必要时放臵乙烯雌酚片0.25mg,以增加阴道壁弹性。注意擦洗时动作要轻柔,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特别要注意润滑窥阴器,避免损伤宫颈周围黏膜。

2.5肠道准备术前3天常规进无渣半流质饮食,并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术前一天晚餐进流质饮食,晚餐后2—3小

时和术晨分别用0.1%肥皂水进行清洁灌肠一次,排空肠道内粪便,可减轻腹压,有利于术后术口的愈合。对年龄大、盆底组织松驰严重、控制力差的患者,灌肠时应准备好便盆,肛管要细,插管要深,少量多次,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2.6皮肤准备由于术区在会阴部,皮肤较敏感、毛发多,因此备皮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病人的不适,可用肥皂水或0.4%碘伏液擦拭外阴部及肛周皮肤至起泡沫,以起到润滑作用,再用一次性备皮刀顺势刮净此处的毛发。术区皮肤准备范围要广,腹部上界至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下至大腿上1/3的前、内、后侧,全部会阴和臀部,特别要注意脐部的清洁,指导患者术前一天晚沐浴更衣,保持术区皮肤清洁,以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

3术中护理

3.1手术护士热情接待。协助麻醉,安臵好体位,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3.2手术护士认真核对手术器械和纱布,做好手术器械的传递,记录阴道堵塞物的数量。

3.3巡回护士加强术中监测和常规护理,密切观察各指标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确保安全。

4术后护理

4.1一般护理术后回病房时,护士要向护送病人回病房的麻醉师详细了解病人的麻醉方式、术中出血情况、术中用药及输液量,检查阴道术口有无出血,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并给予妥善固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硬膜外麻醉者须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过早抬头活动,以减少头痛和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4.2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3O一60分钟测量一次,严格记录神志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量、性质、气味,术口疼痛难忍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尽可能让病人安静,得到充分休息。

4.3会阴术口护理术后常规给予会阴护理,用0.5%碘伏擦洗外阴,每日2次。禁止外阴冲洗,外阴擦洗范围要广,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擦洗时应观察阴道有无流血,如果出血较多,应及时查明是否为缝线残端结扎不牢或滑脱等原因所致(腹压的增加也会导致术口的出血),并要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4.4导尿管护理阴式子宫切除术导尿管的留臵时间要比其他手术长,所以要认真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导尿时常规使

用气囊导尿管,注意妥善固定好,防止尿管受压、扭曲,保持其通畅。导尿管近端、尿道口、外阴用0.5%碘伏擦洗,每日2次,每日更换集尿袋,注意随时倾倒尿袋的积尿,并用专用的便器接尿,集尿袋、排尿管不能与便器接触,导尿管留管48~72小时,拔除导尿管前一天应进行夹管,每2~4小时开放一次,以锻炼膀胱逼尿肌的舒缩功能,次晨拔除尿管。拔管时用注射器将气囊中水抽净,为病人放臵好便器,嘱病人自行排尿,尿管可随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以减少病人的不适及疼痛感。尿管拔除后应嘱咐患者多饮水,冲洗尿道。

4.5饮食护理术后24小时内应禁食,术后第一天开始进流质饮食2天,肛门排气后改为半流质饮食,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软食、普食。饮食应以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饮食为宜。术后34天仍未排便者应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口服,以防大便秘结。因为,大便秘结不仅影响术后切口愈合,还会因用力排便导致伤口裂开出血。

4.6术后活动指导术后应指导患者在床上多活动肢体,勤翻身,这样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导尿管拔除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还有利于阴道分泌物的排出。但不宜久站、久坐,开始活动量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

4.7出院健康知识指导病人出院时,护士应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告知病人出院后要继续加强营养,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不宜久站、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活动;禁盆浴一个月,三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出院1~3个月后来院复诊。若发现盆腔疼痛不适,或阴道有血性分泌物,应及时就诊。

5护理体会

通过对50余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医学教育搜集整理,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要对患者进行系统地、连续地、主动地、积极地身心两方面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有效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让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此外,还需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有效减少或消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手术前一天,有负责该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除以往的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并确认各项常规检查是否完善外,我院于2007年开始对患者实行术前心理舒适护理和术前行为舒适护理。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积极运用爱心和细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通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增加患者的心理安全感,嘱患者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术前12h禁食,4h禁饮,必要时术前晚给患者灌肠,以排除肠内积气和粪便,以防术后腹胀,根据手术需要术前30min给予患者术前用药,用药15min后下留臵导尿管,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增加生理舒适度,同时告知麻醉体位的配合及手术体位等配合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舒适护理组巡回护士以轻松的适中的语调、音量,亲切的接待患者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和陌生感,搬运患者时,尽量减少身体暴露,以免患者有丧失尊严之感,麻醉前,协助患者摆好体位,麻醉时先站在患者对面,轻握患者的双手,用平和的语言鼓励患者配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麻醉结束后,手术开始前,为使患者感到舒适,可以给

患者垫薄枕,摆体位时,手臂外展不超过90°,并为患者伸展的双臂垫海绵垫,以保证患者舒适,并避免臂丛神经损伤,必要时用敷料为患者覆盖身体暴露部位以保暖,防止患者因室温过低,皮肤暴露过多而引起寒战,因为手术需要,需要身体束缚时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并注意松紧适度,由于患者术前用药,腺体分泌受抑制,常会引起患者口渴、口干等不适。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并用无菌棉棒蘸生理盐水湿润口唇。需进行静脉穿刺等操作时,力求稳、准、快、动作轻柔娴熟,减少疼痛刺激带给患者的不适,若手术时间过长,患者感觉不适,协助患者排解不适,并安慰患者不要着急,耐心等待手术结束。待手术结束时,用温生理盐水擦去血迹和消毒液痕迹,为患者整理好衣物。

巡回护士送患者回疗区,指导患者家属搬运患者,注意轻搬轻放以免过度震动引起患者疼痛和不适,协助疗区护士,处理好尿管,引流管,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述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去枕平卧8h,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指导正确使用热水袋方法,以防患者烫伤等。并和疗区护士做好交接后离开,手术后第3天,手术室护士再次访视患者观察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此时,应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嘱患者家人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使身体各部位交替受压,卧位的姿势应维持良好的解剖位臵,避免过度伸展使肌肉紧张与牵拉,使患者感到舒适,对于患者术后带来的疼痛,应给予正

确的评估和处理,指导患者在翻身、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按压伤口部位以减轻疼痛,指导患者术后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泵(PCA),以减轻术后疼痛,并鼓励患者,使其对疾病恢复充满信心,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推荐第9篇:护理论文

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陈娜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12月共1120例病人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于未能解决的问题则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 给予护理干预后腕带佩戴率,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

[关键词] PDCA循环;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率

PDCA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创的全面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科学程序,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1]。患者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建立完善、规范、安全的查对系统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院是精神专科医院,由于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大部分患者行为紊乱,缺乏自知力,有些患者问话不答,有些存在夸大,有些答非所问等,而腕带作为一种身份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利于护理操作,杜绝护理差错事故,保障护理安全,还有效地保证了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因此2015年5月本院在全院推行患者佩戴腕带,但患者对佩戴的依从性不强[2],从而影响对患者身份的核对及患者就医的安全。为提高腕带佩戴的依从性,我院对全院住院病人采用PDCA的方法提高腕带佩戴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

1.1材料:采用软塑料,无毒无过敏材料。

1.2观察对象:观察组为201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照组为2015年5月1日至8月31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包括一级及二级病人,各560例。性别,年龄,学历均不限。

2、方法

2.1 计划阶段(P)

2.1.1 了解全院患者腕带佩戴率的情况 护理部自制腕带检查表,7月1-6日由护理部干事带领各科室一名质控人员对全院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腕带佩戴率

的调研。随机检查120例病人,腕带佩戴率仅为62%。鉴于此情况,计划以后各科室不定时自查,每周不得少于1次,QC小组成员每周定时检查。

2.1.2 成立院内QC小组 QC小组成员由护理部干事及各科室一名主管护师组成,并选出组长。实行随机抽查制,由组长全面负责人员分配及调查过程。由护理部干事负责统计数据,实行专人负责,落实到位。

2.1.3 制定目标 经过三个月的检查,要求全院护理人员及护工能够认识到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认真核对手腕带信息,并向患者做好解释;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完善手腕带的质量,不易被扯断。

2.2 执行阶段(D) 2.2.1 自制调查表 QC小组组长向每位小组成员发放自制腕带调查表,小组成员客观的、真实的将患者腕带佩戴率情况填于该表。

2.2.2 时间安排 QC小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连续三个月。科室质控人员随时检查,每周至少一次。

2.2.3 加强宣教 病房内设宣传栏,发放通谷易懂的材料,安全知识的讲座,同时责任护士要反复的向病人讲解腕带的作用。 2.3 检查阶段(C) 2.3.1 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 通过QC小组成员的调查发现以下问题:(1)管理部门未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2)护士对病人手腕带重视性不够及重要性认识不足。(3)佩戴人员未向患者核对姓名,佩戴人员在佩戴腕带时未向患者解释使用目的。(4)手腕带质量不过关,容易脱落。(5)患者行为乱,不与配合。 2.3.2 原因分析

2.3.2.1 管理方面问题:(1)未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未对护士进行手腕带使用方法的培训。(2)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未充分重视。(3)手腕带的质量不过关,填写的信息未统一规范。(4)对患者手腕带使用情况未及时检查。

2.3.2.2 护士本身问题:(1)对腕带重视性不够,及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执行传统的查对制度。(2)责任心不强;佩戴不及时 。(3)缺乏有效沟通,对病人或家属解释不及时、不充分。

2.3.2.3 患者问题:患者疾病原因行为乱,不配合;患者不理解手腕带的作用。 2.4 处理阶段(A) 充分发挥三级质控管理作用,落实三级质量控制检查,及时

进行效果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1)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2)规范填写腕带上的信息。(3)加强对护士的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4)认真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定时检查腕带佩戴情况。(5)做好宣教,掌握沟通技巧。如果问题未得到解决,则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使得PDCA管理持续运转。

计划进度表2015-2015-7-15至8-2015-8-15至9-2015-9-15至10-2015-10-16至2015-11-16至7-1至14141511-1512-157-14121234123412341234123

41、主题选定

2、活动计划拟定

3、现状把握

4、解析

5、目标设定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检查

9、标准化

10、检讨及改进2015-12-16至112-2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P

4、观察结果

4.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行PDCA干预后,病人满意度提高了9.1%,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5%,经X2检验(P

表1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满 意 非常满意 满意

对照组 观察组 392 485

2 不满意

合计 护理满意度(%)

109 67 χ=41.29

59 8

P

560 560

89.5 98.6

4.2 两组患者腕带佩戴率比较

实行PDCA干预后,病人腕带佩戴率提高了19.9%,观察组的腕带佩戴率为96.3%,对照组腕带佩戴率为89.5%,经X2检验(P

表2 两组患者的腕带佩戴率(例) 组别 佩戴 未佩戴 质量不过关脱落

对照组 428 观察组 539 42 3

2合计 佩戴率(%)

行为乱脱落 自行摘除 48 15

22 2

佩戴不及时 20 1

560 76.4 560 96.3 χ=93.27 P

5、总结

实施PDCA后,护理部组织每周对手腕带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腕带脱落的,未佩戴的患者,仔细询问脱落及未佩戴的原因,并做好记录,根据数据统计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检查期间没有一例身份识别差错事故发生,既保证了护理安全,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对佩戴手腕带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病人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同时手腕带质量也得到了改进。

标识是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核对部分,住院患者手腕带是标识的一种[3],佩戴手腕带能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患者身份,有效解决护理上无法核对床号、姓名的缺陷,完善了查对制度,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正确执行,有效防范护理缺陷,保障医疗安全。有研究[4]表明病人佩戴标识手腕带在临床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因为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回答个人信息,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医患关系。而手腕带在精神科病房的实施,极大的方便了护理人员的核对和执行,利于识别患者,促进护患沟通,保障患者的安全[5]。通过实行PDCA循环管理,制定了各项制度,流程,工作职责等,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督查及管理,并要求每个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手腕带的使用。实施以来,各科室都能严格遵循及落实手腕带的使用原则,佩戴率及病人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研究发现,通过反复检查及整改工作,手腕带的佩戴率取得了很大成效,所以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精神科手腕带的佩戴率。

参考文献

[1]郭芳,韩文生.PDCA循环理论在培训新招聘合同护士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与控

制,2013(10);104-105.[2]杨益兰,标识腕带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9);18-19.[3]刘脘.住院患者腕部识别带的应用[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6,41(12);69.[4]孙美芝,标识手腕带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0(8);92.[5]汪敏.手腕带在精神科病房应用的观察结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0,11(22);1474.

推荐第10篇:护理论文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

题目: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并发症的分析与对策

生: 指导老师:胡文举

2013年6月02日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临床,由于具有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尤其对少儿减轻痛苦、恐惧,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关键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封管; 问题分析;对策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在抢救危重患儿时使用留置针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非常重要。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又可降低护士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缓解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给患儿及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多的益处,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现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2013年5月-6月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婴幼儿共36例,年龄在0-1.5岁,男21例,女15例。输液期间,液体点滴通畅,其中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以3-5天为多。

1.2方法:

1.2.1静脉留置部位的选择:

小儿静脉留置针可选择留置的部位较多,有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颈外静脉、腹股沟静脉等,不同的留置部位,不同年龄,留置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经临床观察,发现婴幼儿头皮静脉和上肢静脉留置时间无差异,比下肢静脉留置时间长,所以婴幼儿首

选头皮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但有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为了减少搬动,防止出血加重,应尽量避免头皮穿刺。对于相对配合的患儿可采用颈外静脉留置。新生儿可选颈外静脉置管,颈外静脉留置时间比四肢浅静脉或头皮静脉留置时间长,并且易于固定及护理。另外,临床工作中,有些小儿头部出汗较多,油脂分泌旺盛,也会影响头部静脉的留置。

1.2.2 穿刺前准备:

①穿刺前护理人员用肥皂清洗双手;②备齐用物:一次性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敷料贴、输液器、胶布、消毒液、备皮刀、棉签等;③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5毫升注射器,0.9%生理盐水。④穿刺血管的选择:操作前对患儿的身体状况,机体的营养、病情、所用药物进行评估,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静脉血管,一般选择两侧颞浅静脉,静脉血管相对粗、直、弹性好,应避开静脉瓣,位置平稳易固定的静脉血管。⑤穿刺前护士要向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留置套管针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

1.2.3穿刺的方法:

将输液管上的针头取下,与抽好5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取出留置针与针头连接,排尽空气。转动针芯,松动外套管。选择静脉血管,将穿刺周围的毛发刮干净,严格无菌操作,消毒直径为穿刺点周围5-6cm。助手固定患儿并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操作者右手持静脉留置针针柄,以15°-30°的角度直刺静脉,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确定套管针在血管内后,操作者将原握在右手手心的注射器活塞柄顶于右手大鱼际肌上,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固定注射器的空筒,持续缓慢注射生理盐水,可

使穿刺部位的血管充盈,左手拇指、食指持Y型接口慢慢将套管送进血管,同时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翼缓慢退出针芯,待套管全部送入血管、血管未见肿胀,回抽注射器有回血,再拔出针芯。用无菌输液贴固定套管针,针尾垫以无菌药棉,再用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注明置管时间及患儿姓名,并在肝素帽附近用纸胶布稍作固定,避免小儿头部摆动,间接牵拉留置针,最后连接输液器,调节输液速度。

1.2.4封管:

封管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将0.9%氯化钠注射液3-5 ml缓慢推注,注入2 ml时,边推注封管液边慢慢推注射针头,以做到正压封管。大于12小时重复封管1次

二.问题分析

2.1 穿刺失败:

本组36例,穿刺失败11例,主要包括4种情况:(1)血管选择不当,有3例,其中1例为选择血管弯曲不直,加上送套管时动作过猛,穿破血管;2例所选血管太细,导致套管针送入困难。(2)见回血后针柄固定不当,致使针尖退出血管,此类情况有3例。(3)针尖进入血管后立即见大量回血,随即停针,此时外套管尚在血管外,此时退出钢针送外套管,导致套管在血管外卷曲而不能进入血管,此类情况有3例。(4)有2例是由于穿刺前未松动外套管,致使钢针退出时将外套管一起带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

2.2 套管针脱落:

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敷贴固定本组21例,其中8例是由于穿刺后敷贴固定不牢,被被褥撕脱;18例是患儿在烦躁哭闹中由于看护不当,患儿自行抓脱;另有5例是患儿头部大量分泌油脂汗液,使敷贴失去粘性,导致套管针脱出。

2.3 套管针阻塞:

本组10例是由于封管液注入量不足,造成回血阻塞套管;另有3例是由于封管技术不当造成套管阻塞;3例是输液后以及由套管针处直接抽血做化验时,未及时推注生理盐水,造成血液凝固而阻塞。4例是护士在使用四代留置针穿刺时因血管过细或过滑,没有把握,退针送管时送一段,看一看再送,而造成送管时间过长,加之该患儿血液为高凝状态,最终导致穿刺成功后发现套管针已被回血阻塞。

2.4 局部渗漏肿胀:

本组患儿16例,均为留置针使用3-5天后出现局部渗漏、肿胀均不明显,且回血较好,但患儿多诉局部疼痛,部分伴有输液速度减慢。分析认为可能与血管壁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以及某些药物造成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关。

2.5并发静脉炎:

本组患儿沿静脉方向出现发红、疼痛、肿胀、发热,其发生与血管较细,针尖贴附于血管壁或损伤血管壁(机械性静脉炎)或因输入刺激性药物时间过长所致(化学性静脉炎),无菌操作不当,反复穿刺的影响,液体的温度等许多原因有关。

三.对策

3.1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起初难度很大,无菌要求严格。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普通静脉穿刺,合理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穿刺前松动针芯,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时,速度不宜过快,用力不可过猛,以防套管针随针芯一起滑出血管外。

3.2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应合理固定:3M胶贴应均匀粘贴在针翼两侧,肝素帽部位应加强看护,避免撕脱;在头皮静脉留置时,患儿头发要剃除干净,剃除和消毒的面积以与贴膜面积相当为宜,并拭净头皮上的油脂污垢,将贴膜固定留置针后可用长形胶布环形包裹头部,以免脱落,也可给患儿带上网状小帽子,既增加美感又可以固定套管。对于四肢套管针的固定,不用硬的小夹板,把纸巾叠成约5cm×6cm×3cm的长方体,作为夹板固定,这样既可以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又可以使患儿适当的活动。对于烦躁好动的小儿需加强看护,尤其是在蓝光箱中未穿衣服的新生儿,可用纱布将手包裹成拳头并略加固定,使其不会在哭闹中抓落留置针;当发现贴膜开胶导管移位,应更换敷贴,及时调整导管位置,并再次局部消毒,重新固定留置针。注意,留置套管部分一旦脱出,不能再次送入,应及时拔除,用2%碘酒消毒针眼,局部按压,防止感染出血。

3.3 输液完毕后即刻封管,封管液要足量3-5 ml,推注速度要慢,封管时边推边退针并慢慢拔出注射针头,使血管压力和留置针趋于平衡,封管液充满整个套管腔内,防止出现回血现象,避免堵塞血管的发生。

3.4 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穿刺点必须彻底消毒,即使是头皮静脉穿刺也必须用0.5%碘伏消毒2遍。穿刺时尽量避开关节部位,牢固固定。若发现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苍白状分支,均应停止输液,拔出套管针。局部用50%的硫酸镁20 g,维生素B12 .10 ml,50%葡萄糖注射液50 ml,调匀用纱布湿敷炎症局部,一般经湿敷,24 h内症状基本都能消失。

四.结论

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我们须合理选择血管,熟练掌握头皮浅静脉穿刺技术,患儿家长合理配合,穿刺成功后留置妥善固定,还有运用正确的封管方法,重视患儿健康,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方便、即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了静脉损伤和降低了使用感染率、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便于管理患儿家长易于接受,降低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压力,护理工作中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勤于观察就可以将许多先进技术广泛用于临床,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秀年.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实用临床医学

[2] 孔秋寒.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问题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3,9(4):310-311.(田慧敏 李素香 薛文琳)

[3]舒湘兰,海新霞.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B):39

[4]胡小薇,岳签.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改进方法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13

第11篇:护理论文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护理论文写作》作业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 作业要求

1.要求所写答案均为自己有特有的东西。2.认真思考后再写答案,答案要详细、具体。 3.发现作业雷同后将雷同卷均判零分。 二. 作业内容

1.简述选题的来源。答:一般选题来源于自选课题,上级主管部门指定课题与横向联系单位委托课题(包括联合攻关课题)三种形式。无论那种形式的课题都来自两大方面:(1)解决社会实践的紧迫需要。这是一种直接性来源。例如.从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来选择课题;(2)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体育最新的成果和有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前沿中挖掘课题。这是一种间接性来源。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即从前人的理论总结基础上派生、外延与升华出来,从而选出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充实、完善甚至能填补其空白的课题。

2.简述科研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各环节的注意事项?答:1确定研究对象2设对照组3随机分组4观察指标 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护理研究对象多是病人,人的个体差异大,他们除在形态、生理等生物属性方面存在差异外,还有语言、思维、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科研的复杂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研究对象(样本)的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获得的信息更接近真实,减小误差。2测量指标的不稳定:由于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故测量指标的结果变异性大,离散度大,特别是有些指标(观

察项目)不能直接获得资料,需采用间接方法,则更加误差。所以先要通过严谨的设计,并注意进行精细的观察和测量,正确处理数据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较准确和客观的结果。3临床研究的特殊性:护理研究对象大多是病人,在病人身上进行科研工作,需特别注意到研究过程应对病人健康不会带来不良影响,没有增加病人任何痛苦,也不能延误病人的治疗或促进病情发展,同时也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等,这是临床科研道德和伦理所要求的。故对待研究工作必须持有严谨的科学的态度。

3.简述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及要求。答:论文的书写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标题;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

3、摘要;

4、关键词;

5、正文;

6、参考文献。论文的书写要求:①立意新颖、论点鲜明、内容健康积极;②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语言流畅;③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④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论据充分、结论准确;⑤突出报到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

简述科研论文的结果部分撰写注意事项?答: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二是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

5.简述期刊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注意事项。答: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的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文献、阅读型文献和推荐型文献。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 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阅读的文献信息资源文后参考文献主要指引文文献及阅读型文献,是论著的必要组成部分1) 体现科学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历史。2) 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3) 精练文字, 缩短篇幅。4) 便于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论著水平。5) 与读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6) 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做出客观评价。7) 有助于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评价平台的建设。8) 促进科技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推动学科发展。

6.自助式心脏康复作为一种新型的院外心脏康复形式已在英国开展并应用于心脏病发作后的患者,其特点是简单易行、费用低。“我国心肌梗死患者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的效果研究”旨在观察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的效果。

请提出该研究的研究问题和4个研究假设。

答:研究问题:对院外心急梗死患者进行督导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心理调试;

7.某研究题目为“被动运动对下肢骨折上石膏患者拆除石膏后肢体活动的影响”。请指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和可选用的评价被动运动效果的指标。

答:研究对象:下肢骨折上石膏患者。

干预措施:被动运动。

可选用的评价被动运动效果的指标

1、单位时间内运动内步行距离。

2、自我感觉。

第12篇:护理论文

姓 名:梁文楚学 号:专 业:护理学班 级:

职 业 规 划 书

68

13护大2班

规划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自我分析……………………………………2 第二章 环境分析……………………………………3 第三章 未来人生职业生涯规划……………………4 第四章 评估调整……………………………………6 结束语 ………………………………………………7

前言

时间与理想,可以理解为纵轴和横轴,人生的目标就在这个坐标上移动。假若想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些,首先要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理想,这个理想要达到足够的难度,也要达到足够的吸引力来引导自己前进。所以,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规划,希望对自己的系统的职业生也规划能有领航的作用,为处于迷茫中的自己指明一条路。

1

第一章、自我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

我现在在上大二,性格总体上偏外,我的兴趣是与人交往。我对人和新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喜欢有形的东西,适应能力强且随遇而安。自尊心比较强,做事力求完美。我执着,脚踏实地,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富有同情心,愿意以实际的方式去帮助别人,另一方面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细心、顺从、做事有序、有毅力,适合做各种细致同时又有些管理性质的工作,同时虚心,踏实,适合本人适合做一些动手操作性质的工作,将理论溶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工作。

2、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最看重该职业给我带来的社会价值、荣誉感与利益。

3、胜任能力——优势劣势是什么

优势:动手能力较强,胆大细心,能够完成细致的医疗工作。同时具有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能及时接受各类医疗信息的更新,不易被快节奏的知识更新所淘汰。做一名护士需要与其他医疗工作者一起合作,同时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而我擅长与人交流,可以很好的处理工作中各类型的交流活动。

劣势:平时缺乏钻研精神,并且不喜欢枯燥机械性的工作

4、自我分析小结

本人适合从事护理专业,因为我的动手能力、学习领悟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切合了护理专业的特点,同时我又兼备耐心,可以很好地与患者解释沟通。但我自己缺乏钻研的精神,在研究方面差人一筹。所以在护理工作中,我会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高自我,不断锻炼自己的钻研精神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让自己将来能够胜任管理者的岗位。

2

第二章、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本人家庭条件一般,属于农民阶级,急需我马上工作,并无有能力支持我继续考研或出国深造。

2、学校环境分析

我所就读的是韶关学院医学院于2002年11月挂牌成立,是韶关学院的校外二级学院,是粤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医学教育学府,始建于1914年,已经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创校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各层次的医疗技术人才。我所就读的护理专业就业率很高有90%左右,同时我校在部分城市设有实习点,在为大家安排了实习的同时,也为同学们寻找就业目标提供了方便。

3、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对医疗人才需求量增加,具备专业知识又有其他综合能力的护士,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但目前该专业比较普遍,层次多,有中专、大专、本科等,且护理工作应聘要求已经逐渐向高学历发展,本科护士的优势大,男护士要求也高。

4、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对人才需求量大, 男护士就业率大 2)职业分析:注重实践能力,细致严谨,强调与人交流。

3)企业分析:现在的医院需要一些高学历,综合能力强,不仅具备实践能力,还应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各医院均提供了较好的工作回报与工作条件来吸引这类人才,而一般专科院校培养的男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且月薪一般。

4) 地域分析:在大城市的医院工作条件好,工作回报高,小城市相对落后。

3

第三章、未来人生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目标的确定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和第二部分(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动手操作能力强、学习领悟能力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强。

弱势因素(W)平时缺乏耐心和钻研精神,并对自己缺乏一定的自信。 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男护理是新兴行的职业,市场人才需求量大。

威胁因素(T)毕业生多,本科护士优势大,竞争激烈,就业压力也大。

分析

结论:职业目标——医院总护士长

职业发展策略——从基层做起,在获得了许多经验后开始逐步晋升。 职业发展路径——初级护师→主管护师→护士长→总护士长

2、职业目标的分解

把职业目标分成三个规划期,即: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和远期规划,并对各个规划期及其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

A计划:短期计划(大学计划) 时间跨度:现在到大学毕业

总目标:积累专业知识,同时利用其他书籍丰富自我。积累人脉,为自己日后工作的社会关系打下基础。

分目标:在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四级,考取计算机二级证书。对专业知识掌握牢固并融会贯通,并熟练掌握护理技能操作,考取护士执照。

计划内容:大三前过英语四级,大三实习,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大学期间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策略和措施:大二努力学习英语,争取在实习前夕通过英语四级,并在这一年内多去图书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并适量的学习一些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参加学院的学生会,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及参加学校社团,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大二和大三要主动而且积极的表现自己,努力实习。

4

B计划:中期计划(毕业后五年计划) 时间跨度:22岁到27岁

总目标:在xx某综合三甲类医院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到一些管理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培养职业素质,逐步晋升。

分目标:争取进入广州市区综合三甲类医院并成为正式编制人员,在医院工作积累经验。

计划内容:应聘普通护理人员,逐步晋升。

策略和措施:在毕业后的第一年,先尽快就业,在这个岗位上除了完成每日工作外还要细心观察,思考分析,为科研创新积累经验。之后根据自身的条件不断晋升,考取新职称,成为科室护士长,争取成为总护士长。

C计划:远期计划(毕业后十年以上计划) 时间跨度:从27岁开始

总目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争取高级职称,向医院管理层发展。争取在该计划时间内结婚。

分目标:不断积累科研经验,深造管理学以及护理学相关知识。 计划内容:利用自身积累的经验和科研基础,向医院管理层发展。

策略和措施:争取成为总护士长,继续积累工作经验以及科研成果,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学历,为继续晋升,向医院管理层发展打下基础。

5

第四章、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再次选择职业。 2)职业路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改变发展方向。 3) 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改变行动策略。 4)其他因素评估。(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 a.若身体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不能继续工作,则暂时停止工作,多看一些书,不断保持学习状态,以备身体复原后继续工作;

b.若家庭出现变故或不可挽回的分裂,视情节严重考虑先把家庭的因素放在首要,工作可以先搁置一边;

c.若出现其他意外情况,酌情进行处理,总之原则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创业放在后面。

2.评估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定期(一年或半年)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1)清晰性原则: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2)变动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3)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4)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5)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考虑。

6

结束语

职业规划是人生进程的一部分,只有制定了良好的规划,才能明确自己走的方向,才能比别人少走弯路。在写这份职业规划之前,我对自己的将来到底有什么打算都只是很模糊的一个零散框架,通过规划,我理清了思路,看清了前方的道路,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哪些与我目标相差较远的,是可以放弃的。使自己能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面对竞争。

7

第13篇:复旦生物化学

复旦大学2000考研专业课试卷生物化学

一 .是非题(1/30)

1.天然蛋白质中只含19种L-型氨基酸和无L/D-型之分的甘氨酸达20种氨基酸的残基.( )

2.胶原蛋白质由三条左旋螺旋形成的右旋螺旋,其螺旋周期为67nm( ) 3.双链DNA分子中GC含量越高,Tm值就越大( )

4.a-螺旋中Glu出现的概率最高,因此poly(Glu)可以形成最稳定的a-螺旋( ) 5.同一种辅酶与酶蛋白之间可由共价和非共价两种不同类型的结合方式( ) 6.在蛋白质的分子进化中二硫键的位置的到了很好的保留( ) 7.DNA双螺旋分子的变性定义为紫外吸收的增加( )

8.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时,介电常数的增加使离子间的静电作用的减弱而致( ) 9.RNA由于比DNA多了一个羟基,因此就能自我催化发生降解( ) 10.RNA因在核苷上多一个羟基而拥有多彩的二级结构( ) 11.限制性内切酶特制核酸碱基序列专一性水解酶( )

12.pH8条件下,蛋白质与SDS充分结合后平均每个氨基酸所带电荷约为0.5个负电荷( )

1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为一级酶反应( )

14.蛋白质变性主要由于氢键的破坏这一概念是由Anfinsen提出来的( ) 15.膜蛋白的二级结构均为a-螺旋( )

16.糖对于生物体来说所起的作用就是作为能量物质和结构物质( ) 17.天然葡萄糖只能以一种构型存在,因此也只有一种旋光度( ) 18.人类的必须脂肪酸是十六碳的各级不饱和脂肪酸( ) 19.膜的脂质由甘油脂类和鞘脂类两大类脂质所组成( )

20.维生素除主要由食物摄取外,人类自身也可以合成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维生素( ) 21.激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直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类调节代谢的微量有机物( ) 22.甲状腺素能够提高BMR的机理是通过促进氧化磷酸化实现的( )

23.呼吸作用中的磷氧比(P/O)是指一个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到氧所产生ATP的个数( )

24.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糖可以转变为脂类,脂类也可以转变为糖( )

25.D-氨基酸氧化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很广,可以催化氨基酸的氧化脱氨( ) 26.人体内所有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都可以成为糖原异生的前体物质( ) 27.人体HDL的增加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由一定的作用( )

28.胆固醇结石是由于胆固醇在胆囊中含量过多而引起的结晶结石( ) 29.哺乳动物可以分解嘌呤碱为尿素排出体外( )

30.THFA所携带的一碳单位在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中只发生与全程途径( ) 二 .填空题(40分)

1.一个典型的分泌蛋白质的信号肽N端1~3个________和C端一段______________组成

2.糖蛋白中糖恋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的Cot曲线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来作图的

4.肽链中的甲硫氨酸残基被溴化氰作用后肽链就在_____________被切断,甲硫氨酸残基变成__________________ 5.Pribnow box是指______________,真核生物中的对应物为________________

6.在DNA的样品保存液中一般要加入1mM EDTA,作用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酶活性测定体系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

8.大肠杆菌基因组DNA共300万对碱基,拉成直线长度为_________cm 9.形成球蛋白的作用力按其重要程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顺相层析的移动相为________________

11.非竞争性抑制的酶反应中Vmax____________,Km______________ 12.核酸的分子杂交技术是从_____________发展而来的

13.某细胞亚器官的膜厚度为7.5nm,存在于该膜上的蛋白质的穿膜部分至少应该由_________个富疏水氨基酸构成.

14.尿素是一种蛋白质变性剂,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其作用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

15.为保护酶的活性,对以巯基为活性基团的酶应添加________________对以Asp为活性基团的应添加_____________

16.单糖的构型只与_________有关,而单糖旋光的方向和程度则由____________所决定

17.葡萄糖C1上的醛基被还原后生成_________,可引起人类的________疾病 18.维生素B6是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酶的辅酶

19.人体的尿素主要是在__________内形成的,必须有________酶的存在

20.分解代谢途径提供给一个细胞的三种主要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1.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2.异养生物合成作用的还原力是____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_____途径提供

23.氨基酸的联合脱氨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催化共同完成的

24.嘌呤核苷酸补救途径生物合成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催化实现

三 .问答题(30分)

1.简要写出一下人物在生物化学领域的贡献(6分)

1).Banting 2)Tiselius 3)E.Fisch 4)Calvin 5)Sutherland 6)Gilbert

2.从一植物的水抽提物中发现了比较理想的抗病毒活性,现欲确定属哪类生物分子,请运用已经学到的生物化学知识设计一套实验方案,并简明写出理由.(6分) 3.从代谢的角度简要分析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会引起酮血或酮尿? 4.生物体内有哪些循环属于\"无效循环\"?有什么意义?

5.两条短肽通过二硫键相连,在不进行二硫键拆封的条件下进行Edman法测序,第一个循环得到甘氨酸的信号,第二循环得到胱氨酸和谷氨酸的信号,第三个循环得到亮氨酸苯丙氨酸的信号,用肼法确定了两个氨基酸为组氨酸和脯氨酸;将二硫键拆丰厚测定氨基酸的组成,得到其中的一条为-------[谷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并在280nm处有芳香族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另一条肽链只有四个氨基酸,,请用氨基酸的三字母法写出该短肽的结构(6分)

1998考研专业课试卷生物化学

一 .是非题(1.5/27)

1.RNA为单链分子,因此受热后紫外吸收值不会增加.( ) 2.单糖都符合(CH2O)n式( ) 3.蔗糖可以用来浓缩蛋白样品.( )

4.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生长素抑制激素,内啡肽和激肽都是神经激素( ) 5.DNP的作用是抑制ATP的生长( )

6.先天缺乏APRT可导致患者的自毁容貌综合症( )

7.蛋白质与SDS充分结合后,不论分子量的大小,在溶液中的电泳速度是一样的( ) 8.DTT为强烈的蛋白质变性剂( )

9.利福平为原核RNA聚合酶的抑制剂( )

10.任何一个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的峰值都在280nm附近( ) 11.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碱基专一性的内切核酸酶( ) 12.Km值由酶和底物的相互关系决定( ) 13.双链DNA在纯水中会自动变性解链( )

14.Pseudogene指只有reading frame而没有调控元件( ) 15.分泌型蛋白质的信号肽中必须有碱性氨基酸( ) 16.Pauling提出了蛋白质变性为氢键的破坏所致( ) 17.卡那霉素的作用为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 ) 18.蛋白质中所有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 ) 二填空题 (共44分)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三级结构是由美国________用_________的变性和复性实验来证明的

2.DNA的半保留复制机理是由Meselson和Stahl用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办法,于1958年加以证明的

3.a-螺旋中,形成氢键的环内共有________个原子

4.正常生理条件下,蛋白质肽链上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侧链几乎完全带正电荷,而_______的侧链则部分带正电荷.

5.出去蛋白氧品种盐分的方法一般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从mRNA翻译到蛋白,需要一套分子转换器,即_________分子,该理论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7.Pribnow box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基因组DNA共有3x10^9个碱基,拉成一条直线长度为_______________cm

9.双链DNA受热后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增大,最多可以增加到_______倍,此现象称为____

10.酶动力学实验中Vmax由__________决定

11.酶一共可以分成___类,其中____________不需要富足因子或ATP分子的帮助

12.胰凝乳蛋白酶在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羧基端切断肽链

13.糖的旋光性是由其结构中的_________所决定的,而糖有无还原性是由其结构中的_______所决定的 14.EMP途径得以进行必须解决________问题,生物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解决这一问题

15.胞液中的一分子磷酸二羟丙酮经有氧分解最多可产生_________个ATP分子 16.构成脂肪的脂肪酸中常见的必须脂肪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7.类固醇化合物都具有________母核结构,生物体内的类固醇化合物主要包括________及其酯,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等

18.参与转移和递氢的维生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参与转酰基的维生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转移和利用一碳单位的维生素是_______和_________.

19.I型糖尿病是由于________代谢障碍引起的病变,患者先天缺乏__________.

20.人体嘌呤碱的分解产物是,过量产生会引起人类的_______,_______对______发生作用而治疗者一疾病.

21.胰岛素分泌的激素有______和_______;对糖的作用前者表现为________,后者表现为________ 二 .综合题(共29分)

1.生物体如何弥补由于TCA用于合成代谢造成的C4缺乏?(8分) 2.核酸代谢的研究有那些可用于抗癌药物的设计上?(8分)

3.已知DNA的260/280值为1.8,RNA的260/280为2.0.今有一不含蛋白等杂质的核酸纯品,其260/280值为1.9,是问一克该样品中RNA和DNA各含多少?(注:1OD260的DNA为53微克,1OD260的RNA为40微克) (8分)

4.现有五肽,在280nm处有吸收峰,中性溶液中朝阴极方向泳动;用FDNB测得与之反应的氨基酸为Pro; carboxy-peptidase进行处理,的质地一个游离出来的氨基酸为Leu; 用胰凝乳蛋白酶处理得到两个片段,分别为两肽和三肽,其中三肽在280nm处有吸收峰;用CNBr处理也得到两个片段,分别为两肽和三肽;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游离了一个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五肽中不含Arg. 试定该短肽的氨基酸序列 .(5分)

复旦大学2003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

1、PNO等电点

2、KM

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4、糖酵解

5、巴斯德效应

6、SOD

7、载脂旦白

8、R-谷氨酰基循环

9、逆转录

10、基因工程

11、内含子

12、顺式作用元件

13、NF-KB

14、抑癌基因

15、PCR

二、问答题

1、请写出三羧酸循环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产物及总反应。

2、脂肪酸B-氧化过程及乙酰COA的作用

3、PNO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以此说明酶的变构效应的结构基础

4、写出DNA复制的酶及基本过程

5、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

6、度举例说明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复旦大学2001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生物化学专业基础(原上海

医科大学)

一,名词解释(40分) 1.DNA与CDNA 2.亮AA拉链 3.限制性内切酶 4.巴斯德效应 5.肽单元 6.Ribozyme 7.酮体

8.结合型胆酸

9.内含子与外显子 10.氧化磷酸化 二,问题(60分)

1.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现 2.血氨的来源及去路

3.试述真核生物的RNA前体的加工

4.举例说明大肠杆菌可诱导操纵子如何运作? 5.什么是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

复旦大学2001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生物化学专业

一、名词解释

1、domain

2、基因家族

3、motif

4、PCR

5、Ca-gene

6、别构酶

7、ATP合成酶

8、波尔效应

9、LCAT

10、第二信使

11、基因工程

12、外显子

13、逆转录

14、DNA限制性内切酶

二、问答题

1、用基因转位解释抗体产生的多样性。

2、核蛋白循环及产生PRO的定位

3、酶的活性调节

4、肾上腺素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促进糖原分解的过程。

5、试述H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6、5-ACCUUAUGGUAG能否作起始密码,为什么?

7、用于基因无性繁殖质粒载体至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第14篇:生物化学说课稿

《生物化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生物化学这门课程,首先,我对本门课程内容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说大纲、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计划;说教法与教学手段。

1.说大纲和教材

1.1说大纲:本门课程以护理学为例子,大纲要求护理学的学习要求为掌握一定的生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应用基础生化知识解释常见的遗传疾病、能看懂简单的检验术语及缩写词等作为教学的要求,培养的是高职高专技术型专门人才。

1.2说教材的地位

本门课程现在教材存在种类繁多,版本较多,良莠不齐,教师难以选择好教材,有的教材质量差,水平低等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因此选择陈明雄主编,我校教师参编的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教学用书,以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贾宏褆主编的八年制临床教材《生物化学》等用书为教师参考的材料,作为总的用书。

1.3说教材的作用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化学组成及其代谢以及化学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所有医药类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因此地位比较突出,该课程的作用表现在:阐明人体物质组成、分子结构及其功能,为临床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提高医药卫生人才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学生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1.4说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课程内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主要的代谢过程,相关的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够解释常见的遗传病机制。

能力目标 :掌握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具有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运用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验现象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

素质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牢固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5说教材设计

《生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系我校教师参编的国家规划教材。编写思路以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为指导,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选择的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结构特点:继承并体现基本内容,具有适用性,重点难点分明,每章节增加趣味知识故事。

1.6课程时数时间分配与考核

理论教学时数为32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理论与实验比为2:1,理论考试占60%,实验占30%,平时成绩占10%。

2、说学情 2.1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3年制大专招收高中起点的学生,其中文科生缺乏化学知识,加之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欠佳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习。总体情况欠佳,学生绝大多数勤奋好学,但护理专业在课程设计时缺乏部分医学基础学科学习,导致本学科的学习难度增大。此外学科与专业的联系紧密度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2.2心理状态分析

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应激刺激不知所措,新到一所大学从各方面都不太适应,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医学本身涉及生理卫生知识,故对学生应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与引导,培养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2.2护理专业学生特点

学生以女生为主,课堂纪律好,学习积极性高,态度端正,因此整体学习氛围好

3.说教学计划

3.1生物化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关系

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2教学设计理念

紧扣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习与实践结合为切入点,设计情景学习,以职业岗位应用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3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难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分类归纳 3.4表现形式

参编教材,自制教学PPT课件,自制题库和复习资料,申报示范性课程。

4、说教学方法

4.1多媒体教学方法,案例模式教学,增加实践教学,自学方式同步进行,灵活运用。

4.2辅助教学手段

对比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方法,虚拟实验室教学方法,网络新媒体教学方法。

4.3重点难点剖析

各种大分子的代谢机制比较复杂,必须有较为扎实的化学基础,才易于理解,可采用Flash诠释DNA的复制、转录、翻译作用机制,效果比文字描述佳,讲授酶的抑制作用时,加入相关的致毒作用机制,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4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 为指导思想,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专业设计教学活动。教师为主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

4.5改进之处

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设备、考核系统需不断改进和提高。理论课内容多媒体课件还需要逐步完善,增加动画演示,增加病例分析比例,进一步体现出本课程的专业特色。 逐步完善关于核酸内容的实验课的整合。 护理程序与生物化学有机结合起来。 5.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

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15篇: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及其应用。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中文名字及英文三字编写符号;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紫外吸收、茚三酮反应等)。多肽链、肽及多肽的定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维系键、重要性。蛋白质

二、

三、四级结构的概念、维系键,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电离及等电点,胶体性质,变性、沉淀和凝固、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

• 熟悉:二十种基本氨基酸的分类。一些重要的生物活性肽( GSH、多肽类激素、神经肽)。蛋白质三种常用分类方法(按分子组成成分分类、按分子形状分类、按其主要功能分类)。 α折叠的结构要点;一级结构与功能的直接关系;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基础的实例( RNase 变性与复性)。 思考题

1.复习下列名词

肽键 蛋白质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结构域 等电点 蛋白质变性与复性 协同效应 变构效应 分子伴侣

2.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用?

3.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中,哪一种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其含量在蛋白质样品检测上有何意义?

4.试述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含义和层次?

5.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6.举例说明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7.维系蛋白质空间结构的键或作用力有哪些? 8.蛋白质为什么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 9.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分离蛋白质?

10.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什么?在医学上有何意义?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熟悉核苷酸、核酸的化学组成;掌握 DNA、RNA 的碱基组成及其紫外吸收特性及应用; • 掌握核苷酸概念、结构特点、命名与分类、各种核苷酸的英文符号;熟悉核苷酸的其他功能(辅酶、高能物质、第二信使)

• 掌握核酸主链共价键、侧链、两端的概念;掌握多核苷酸书写; • 一级结构概念( DNA 及 RNA 比较);熟悉 chargaff 规则;

• 掌握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DNA 二级结构);熟悉原核、真核细胞 DNA 的三级结构

• 掌握 DNA 的基本生物学功能;熟悉基因组的概念; • 掌握动物细胞中三种 RNA 的功能; tRNA 的

二、三级结构 • 掌握 DNA 的 Tm、增色及减色效应、变性及复性、分子杂交的概念

• 熟悉核酸酶、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概念及其在 DNA 重组技术中的应用 思考题

1、试比较两类核酸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

3、简述真核细胞的mRNA的结构特点和功用。

4、简述tRNA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5、什么是TM值?他有何生物学意义?

6、什么是核酶?他在医学发展中有何意义?

7、什么是DNA变性、复性、分子杂交和增色效应?有何实际意义?

第三章 酶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酶、酶活性中心的概念、化学本质及主要作用特点;影响酶反应的多种因素; • 熟悉:中间产物学说,酶促反应的特点,酶促反应动力学, pH、T、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了解:酶催化作用机制。 思考题

1.试述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机制。

2.试述在酶促反应中酶蛋白与辅酶(辅基)的相互关系。

3.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4.试述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及磺胺类药物抑菌的机制。

5.别构调节有何生理意义?

第四章 糖代谢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 糖酵解、糖有氧氧化及三羧酸循环的概念,关键酶及其生理意义 • 掌握 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及其生理意义 。 •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的关键酶 。 糖异生的概念、进行部位、主要反应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 掌握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要点。 • 掌握 糖酵解、糖有氧氧化反应过程及其反应的调控点

熟悉主要 英文单祠 思考题

1.一分子葡萄糖是如何分解生成乳酸的?关键酶有那些?(提示: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2.蚕豆黄的发病机理是什么?(提示;蚕豆黄患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而发生溶血性黄疸)

3.肌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为什么不能参与血糖水平的调节呢?又是如何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的呢?(提示: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并把糖原分解过程与糖酵解过程联系起来)

4.详细论述乳酸循环的反应过程?2分子乳酸异生成葡萄糖消耗几分子ATP?(提示: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反应过程及其关键酶)

5.谷氨酸是如何异生成糖的?(提示:谷氨酸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以苹果酸方式出线粒体,再异生成糖)

第五章 脂类代谢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熟悉脂类的概念、分类、熟悉甘油三酯合成的部位;合成的基本过程(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途径)。掌握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

• 掌握脂肪动员、激素敏感脂肪酶( HSL )、脂解激素、抗脂解激素的概念;掌握脂肪水解产物的去向及甘油的代谢。

• 掌握脂酸氧化的主要器官,掌握脂酸的活化及脂酰 CoA 进入线粒体的概况。掌握β-氧化的概念、部位、四步循环反应及反应的产物的代谢去向。以软脂酸为例,熟悉脂肪酸氧化产生 ATP 的计算。

• 掌握酮体的概念、部位。掌握酮体在肝中生成、在肝外利用的要点。掌握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及病理意义。

• 掌握脂肪酸合成原料的主要来源。熟悉其合成部位、丙二酰 CoA 的生成、限速酶。熟悉从乙酰 CoA 及丙二酰 CoA 合成软脂酸的概况;了解脂肪酸合成酶系(属多功能酶)的组成特点。

• 熟悉磷脂的概念,分类。

• 熟悉胆固醇的基本结构,熟悉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的来源、合成的三个阶段及限速酶。掌握胆固醇在体内转化为三个重要物质。 • 熟悉血脂的概念及组成。熟悉血脂的来源;熟悉脂蛋白的概念及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掌握各类脂蛋白的化学组成(组成特点)、来源(合成部位)及主要生理功能。熟悉载脂蛋白的概念及主要的五种类型。熟悉载脂蛋白的三大功能。了解各类血将脂蛋白的代谢要点(生成、降解或转化、最后归宿) 思考题

1.脂肪消化吸收有何特点? 2.饱和脂酸如何氧化供能?

3.计算软脂酸氧化成水和CO2时,可使多少ADP磷酸化生成ATP 4.在体内糖如何转变成脂肪?

5.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和氧化?酮体代谢有何生理意义? 6.欲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可采用哪些措施? 7.血浆脂蛋白可分为那几类?各有何生理功用? 8.何谓载脂蛋白?载脂蛋白有哪些生理功用? 9.试述VLDL和LDL代谢。

10.何谓逆向转运胆固醇?有哪些因素同逆向转运胆固醇有关?

第六章 生物氧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呼吸链的概念,组成以及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ATP 概论、胞液中 NADH 的氧化;

• 熟悉:熟悉呼吸链的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其它氧化体系; ATP 的生成和利用。

• 了解:体内呼吸链递氢递电子的原理。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了解腺苷酸载体的转运。线粒体外其它氧化酶系的催化特点和功能。 思考题

1.何为生物氧化?有何特点? 2.试述呼吸链的定义,体内有哪两条呼吸链? 3.试写出两条呼吸链组分的排列次序和ATP的生成部位。 4.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举例说明。 5.试述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

6.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 举例说明。

7.胞浆中生成的NADH必须经哪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氧化,各生成几分子ATP?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熟悉蛋白质的生理作用、氮平衡的三种情况、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其中掌握营养必需氨基酸及半必需氨基酸)。熟悉蛋白质腐败的概念及主要腐败产物(胺、NH2 及其它)。 • 掌握氨基酸的几种脱氨基方式

• 掌握α - 酮酸的代谢去向、氨的来源、转运和代谢去路 • 掌握三大物质代谢联系的整体情况

• 掌握一碳单位的概念及种类及生理功能 思考题

1.何为氮平衡? 正氮平衡? 负氮平衡? 举例说明。 2.何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4.试述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方式。5.试述嘌呤核苷酸循环的主要过程。

6.丙氨酸是如何异生成葡萄糖的? 写出主要过程和关键酶。 7.谷氨酸是如何彻底氧化的? 产生多少ATP? 8.试述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的过程和生理意义。 9.试述鸟氨酸循环的过程和生理意义。 10.试述肝昏迷氨中毒学说的主要内容。 11.试述一碳单位的生理功用。

12.试述甲硫氨酸循环的过程和生理意义。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核苷酸的生物学功用。掌握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部位,关键酶,关键调节,及抗代谢物的主要种类和作用机制。掌握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参加的关键酶,主要终产物。掌握嘧啶从头合成的原料,主要酶,抗代谢物。掌握嘧啶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 熟悉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步骤及调节。熟悉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几种反应及参与的酶。

• 了解核酸消化概况,根据所学知识 , 评价 ” 珍奥核酸 ” 的功用。了解核苷酸的分布情况。了解嘧啶从头合成反应过程,了解嘧啶补救合成过程。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 2.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 3.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4.痛风症

(二)简答题: 1.核苷酸的生理功用

2.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

(三)论述题:

试比较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经的异同点以6-巯基嘌呤为例说明抗代谢物的作用机制

第九章 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代谢途径、关键酶(调节酶)的概念;关键酶(调节酶)所催化反应的特点;变构调节、变构酶、变构效应剂、调节亚基、催化亚基的概念;变构调节的生理意义;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概念及主要方式。

• 熟悉:,三大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一般规律和相互关系;糖、脂、蛋白质、核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三大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一般规律和相互关系;细胞内酶隔离分布的意义;代谢调节的三种方式;酶活性调节的方式;变构调节的机制;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特点;酶量调节的方式 ; 激素种类及其调节物质代谢的特点

• 了解:物质代谢的六大特点;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 ; 物质代谢整体调节的两种方式。饥饿和应激状态下的代谢改变。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变构调节酶的化学修饰调节诱导剂阻遏剂限速酶变构效应剂催化亚基调节亚基

2、简答题:

简述物质代谢的特点

简述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特点

简述酶的别构调节的机制和生理意义 简述物质代谢调节的方式及其关系 简述应激时血糖升高的机制

3、论述题:

举例说明美的隔离分布在细胞代谢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试述短期饥饿时机体代谢发生的主要变化

第十章 DNA 的生物合成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DNA 复制系统的组成(底物,聚合酶,模板,引物,其他酶和蛋白质因子),逆转录的概念。

• 熟悉: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DNA 生物合成过程; DNA 损伤概念;逆转录酶的作用及应用。

• 了解: DNA 突变时 DNA 分子改变的类型,四种修复途径的概况,逆转录现象,逆转录病毒。 思考题

1.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所需的物质包括有哪些? 2.DNA复制为什么能准确的将遗传信息转递给下一代,其机制是什么? 3.DNA复制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4.DNA半保留复制中,两条新合成的链为什么是半不连续性合成? 5.遗传的中心法则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6.引起DNA损伤的因素是什么?损伤的修复方式有哪些? 7.逆转录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第十一章 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 转录全过程概况,真核生物转录后修饰特点 • 熟悉 转录起始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转录加工的一般方式

• 了解 转录因子的作用,其它元件在转录起始过程中的作用 思考题

1.转录与复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如何解释不对称转录?

3.RNA转录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4.真核生物中三种RNA聚合酶的转录产物是什么? 5.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如何进行加工?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 翻译、遗传密码、核糖体循环的概念, mRNA ,核蛋白体, tRNA 在翻译中的作用 • 熟悉 氨基酰 -tRNA 合成酶,保证翻译准确的两大环节,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 了解 原核生物翻译起始概况,合成终止概况,能量消耗 思考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需要什么物质参与?各起什么作用? 2.简述氨基酰-tRNA合成酶在氨基酸活化中的作用。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有何异同?

4.简述核糖体循环中起始、肽链延长及终止的重要步骤。 5.简述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方式?

6.举例说明生物活性物质和抗生素干扰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

7.蛋白质合成后靶向输送的主要类型?分泌性蛋白质是如何实现靶向输送的?

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 (原核)乳糖操纵子结构、(真核)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反式作用因子

• 熟悉 阻遏蛋白、负性调节、正性调节、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 了解 原核、真核基因转录调节的特点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阻遏、诱导、启动子、操纵子、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 2.基因转录调节的基本原理。

3.简述乳糖操纵子基因表达的正、负调控。4.转录调节因子的分类。

5.转录调节因子的结构特征有哪些? 6.真核RNA pol II转录终止的调节。 7.真核生物翻译后的调节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 基因重组、DNA 克隆、基因工程、目的基因、基因载体的概念 • 熟悉 工具酶,特别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特点, DNA 克隆的一般步骤

• 了解 基因重组的几种方式,重组 DNA 技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及意义 思考题

1、自然界有哪几种常见的DNA重组方式?重组机制如何?

2、细菌基因组的转移方式有哪几种?

3、试述限制酶的作用特点。

4、制备目的基因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5、连接DNA片段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6、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在结构及应用上有何异同点?

7、连接DNA片段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8、试述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第十五章 细胞信号传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 (细胞信息)受体,信息分子,第二信使的概念

• 熟悉 受体与配体作用的特点,信息传递进入细胞内的两种方式,细胞膜受体介导的 5 条信息传递途径的大致过程

• 了解 受体活性的调节作用,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信息传递异常与疾病的关 系 思考题

1.何谓细胞转导?有几种方式? 2.受体的种类基结构特点。 3.G蛋白的活化过程。

4.G蛋白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哪几条途径 5.PDGF-R介导的信号转导有哪几条重要途径及其反应过程? 6.举例说明JAK-STAT途径反应过程。 7.何谓信号途径交会和信号转导网络? 8.信号转导专一性决定于哪些因素?

9.举例说明信号转导缺陷与疾病的关系。

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血液中各成分所占比例;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 血液固体成分的组成及功能;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和功能;红细胞糖代谢的特点及其几种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血红素合成特点、合成调节。

• 熟悉:血红素合成步骤。

• 了解:白细胞代谢的特点。 思考题

1.简述血液的组成。

2.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及共同特点有哪些?

3.红细胞中ATP的来源和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4.简述2,3-BPG旁路,并说明2,3-BPG是如何调节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的。

第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生物转化概念 ; 胆色素的代谢(包括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 熟悉: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包括肝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代谢中的作用。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及生理意义。各种胆汁酸的名称和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三种黄疸时血 , 尿和粪的改变

• 了解: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包括胆汁酸的生成、排泄及生理功能。 思考题

1.概述肝脏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2.比较两种不同的胆红素 3.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4.胆汁酸的生理功能及其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

第十八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几种常见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及作用;

.了解各维生素缺乏导致的疾病。 思考题

1、维生素A、D的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2、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3、在氨基酸代谢中参与的B族维生素

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癌基因的概念,并能正确的区分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关系。掌握原癌基因的四大特点,五大癌基因家族的名称、编码产物的性质和功能。原癌基因的活化机制、产物种类和功能。抑癌基因的概念。掌握生长因子的概念。

• 熟悉:两种抑癌基因 Rb 和 P53 的定位,结构、转录产物性质及其作用机制。生长因子的分类、产生及作用的三种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熟悉细胞凋亡的概念。

• 了解: Sis 基因表达产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联系。 Rb 蛋白的磷酸化形式与细胞周期及其作用机制的关系, Rb 蛋白如何与转录因子 E -2F 作用。 P53 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了解生长因子与疾病的关系。 思考题

1.什么是癌基因,癌基因活化的机制? 2.阐述原癌基因产物与功能。

3.什么是抑癌基因?举例说明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4.什么是生长因子?阐述生长因子的作用方式及机制。

第二十一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基因诊断的概念; • 了解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 • 掌握基因治疗的概念; • 熟悉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 思考题

1.什么是基因诊断?介绍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2.简单介绍基因诊断的应用。

3.什么是基因治疗?简述基因治疗的方法。

4.基因灭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简述灭活的原理。5.简述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

第二十二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核酸分子杂交、探针的概念; • 掌握 PCR 的概念、原理及基本反应步骤; • 熟悉印迹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熟悉 PCR 的主要用途以及核酸序列分析的两种方法;

• 了解斑点印迹、原位杂交、DNA 点阵、DNA 芯片;核酸序列分析的两种方法的原理; • 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了解疾病相关基因克隆的两种主要策略

• 了解转基因技术、核转移技术与基因剔除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分子杂交 PCR 基因文库 基因芯片 2.试述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3.试述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4.cDNA克隆与基因组克隆有何不同?

第16篇:生物化学复习题

蛋白质化学

一、名词解释:

1、基本氨基酸;

2、α—碳原子;

3、两性电解质;

4、氨基酸的等电点;

5、肽(peptide);

6、肽键(peptide bond);

7、二肽(dipeptide);

8、多肽(polypeptide);

9、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10、蛋白质的等电点;

11、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12、盐析;

13、盐溶;

14、蛋白质的变性;

15、蛋白质的复性,

16、二面角

二、简答和论述

1、酸碱性质氨基酸可分为哪几大类?分别包括哪些氨基酸?

2、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模型。其要点是什么?

3、β—折叠(β—pleated sheet)与α—螺旋比较有何特点?

4、写出基本氨基酸的三字符、一字符。

5、试述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并说明其原理。

6、在pH4的溶液中,二十种基本氨基酸的带电情况及在直流电场中的泳动方向。

核酸化学

一、解释名词

DNA的变性 复性 增色(减色)效应 Tm 分子杂交

二、简答和论述题

1、简述核酸的组成成分。

2、简述核苷的种类及碱基在核苷中的排布方式。

3、简述你所知道的在核酸分子组成中修饰成分(modified component)或稀有成分。

4、简述RNA的类别和分布。

5、tRNA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有何特点?

6、tRNA在形成三级结构中的共性是什么?

7、试述Watson & Crick 在1953年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酶学

一、解释名词

1、绝对专一性(absolute specificity);

2、族专一性(group specificity);

3、键专一性(bond specificity);

4、光学专一性(optical specificity);

5、几何专一性(geometrical specificity);

6、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

7、转移酶类(transferases);

8、水解酶类(hydrolases);

9、裂合酶类(lyases);

10、异构酶类(isomerases);

11、合成酶类(synthetases);

12、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s);

13、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s);

14、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

15、单纯酶(simple enzyme)和结合酶(conjugated enzyme)

16、辅因子(cofactor);

17、全酶(holoenzyme);

18、辅酶(coenzyme)和辅基(prosthetic group);

19、酶的激活剂(activator);20、必需基团(eential goup);

21、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22、催化中心(catalytic center);结合中心(binding center);

23、酶原(zymogen)和酶原的激活(zymogen activation)

24、激活剂(activator);

25、酶的最适温度(optimum temperature);

26、酶的最适pH(optimum pH);

27、失活作用(inactivation);

28、抑制作用(inhibition);

29、不可逆抑制(irreversible inhibition);30、可逆抑制(reversible inhibition);

31、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32、非竞争性抑制(non competitive inhibition);

33、酶的活力和活力单位(activity);

34、调节酶(regulatory enzyme);

35、共价修饰酶(covalent modification enzyme);

36、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

37、同工酶(isoenzyme or isozyme)

二、简答和论述

1、酶作为一种特殊催化剂其催化作用比一般催化剂更为显著的特点有哪些?

2、酶的专一性或特异性(specificity)可以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别?

3、按照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由酶学委员会规定的系统分类法,将酶分为哪几大类?

4、按照酶学委员会规定的系统分类法,酶的系统编号中的阿拉伯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5、激活剂与辅因子的区别是什么?

6、辅酶(coenzyme)和辅基(prosthetic group)有何区别?

7、酶的活性中心中结合中心和催化中心有何区别?

8、酶活性中心的一级结构有何特点?

9、简述酶催化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学说。

10、试述决定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

11、试述决定酶作用专一性的机制。

12、何谓米氏方程?试述酶的km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13、如何求酶的km值?

14、简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几个主要因素。

15、测酶反应速度时,为什么要测初速度?为什么说一般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比测定底物的减少量准确?

三、计算

25mg蛋白酶溶解于25ml缓冲液中,取0.1ml酶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定酶活力,测得其活力为每小时产生1500ug酪氨酸。另取2ml酶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含量为0.2mg。如以每分钟产生1ug酪氨酸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计算,根据以上数据求:

(1) 1ml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和酶活力单位; (2) 比活力是多少(U/mg蛋白质);

(3)

1克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总活力。

生物氧化

一、解释名词

1、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2、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

3、递氢体(hydrogencarrier)和递电子体(electroncarrier);

4、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5、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6、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7、氧化磷酸化作用或偶联磷酸化作用(coupled phosphorylation);

8、呼吸链磷酸化(respiration chain phosphorylation);

9、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10、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uncoupling);

11、解偶联剂(uncoupler);

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何将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简称为生物氧化?

2、试简要叙述构成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大体上分为哪几类?

3、试简要叙述NADH氧化呼吸链各组成成分的排列顺序;

4、试简要叙述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各组成成分的排列顺序;

5、试述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化学渗透学说;

糖代谢

一、解释名词

1、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2、、发酵(fermentation);

3、EMP(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途径或糖酵解途径;

4、限速酶或关键酶(limiting enzyme);

5、限速反应或关键反应(limiting reaction);

6、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7、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PPP);

8、还原力(reducing power);

9、糖原生成作用(glycogenesis)

10、糖原异生作用(glyconeogenesis)

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2、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4、何谓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

5、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6、糖代谢与脂肪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联系起来的?

7、试述糖无氧分解的意义。

8、三羧酸循环中有哪几个限速酶,是怎样调节三羧酸循环的。

9、简述糖需氧分解的生理意义。

10、简述己糖磷酸支路中葡萄糖氧化脱羧的过程。

三、是非判断题

1、糖酵解途径是人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

2、人体内能使葡萄糖磷酸化的酶有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

3、6—磷酸葡萄糖是糖代谢中各个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4、醛缩酶是糖酵解关键酶,催化单向反应。

5、3—磷酸甘油的其中一个去路是首先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再进入糖酵解代谢。

6、一摩尔葡萄搪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需经1次脱氢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最终净生成2摩尔ATP分子。

7、糖酵解过程无需O2参加。

8、1,6—二磷酸果糖和1,3—二磷酸甘油酸中共有四个磷酸根,它们与果糖或甘油酸的结合方式均是相同的。

9、若没氧存在时,糖酵解途径中脱氢反应产生的NADH+H+交给丙酮酸生成乳酸,若有氧存在下,则NADH+H+进入线粒体氧化。

10、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底物脱下的氢,最终是交给FAD生成FADH2的。

脂类代谢

一、解释名词

β—氧化(β-oxidation);脂肪酸的活化;

二、回答问题

1、详述甘油的分解代谢途径。

2、简述脂肪酸分解代谢的全过程。写出10碳饱和脂肪酸β—氧化的综合反应式。

3、简述脂肪酸合成代谢的全过程。写出由乙酰CoA合成10碳饱和脂肪酸的综合反应式。

4、何谓酮体?简述酮体合成和分解的历程。何谓酮症?

5、讨论乙酰CoA各个可能的去路。

三、选择题

1、脂肪酸的β—氧化不需要:

(1)NAD+

(2)FAD (3)NADP+

(4)HSCoA

2、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1)不用乙酰CoA;(2)只产生少于10个碳原子的脂肪酸;(3)需要中间产物丙二酰coA ;(4)主要在线粒体中发生;(5)用NAD+作氧化剂

3、脂肪酸生物合成时,将乙酰基团从线粒体转移到细胞质的是下面的哪种化合物?

(1)乙酰CoA (2) 乙酰肉毒碱

(3)乙酰磷酸

(4)柠檬酸

(5)上述化合物外的物质。

4、3—磷酸甘油和2分子RCOSCoA合成三酰甘油时、生成的中间产物是:

(1)2—单酰甘油

(2)1,2—二酰甘油

(3)溶血磷脂酸

(5)酰基肉毒碱

5、下列脂肪酸哪种是人体营养所必需的?

(1)棕榈酸

(2)硬脂酸

(3)油酸

(4)亚麻油酸

四、填空题

1、哺乳动物不能合成必需脂肪酸________和________。

2、从乙酰辅酶A和CO2,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需要消耗______个高能磷酸键,并需捕因子________参加

3、脂肪酸的合成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_____________、其酶系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其酶系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

4、一分子软脂酸,经过_____________次β氧化,共生成_____________分子乙酰辅酶A和_____________对氢原于。它完全氧化为CO2和H 20,净获得_____________分子ATP。

氨基酸代谢

一、解释名词

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2、氮总平衡、氮正平衡和氮负平衡;

3、必需氨基酸(eential amino acid)、非必需氨基酸(non-eential amino acid)和半必需氨基酸(semi-eential amino acid);

4、脱氨基作用;

5、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

6、联合脱氨基作用;

7、生糖氨基酸;

8、生酮氨基酸;

9、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二、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高等动物脱氨基作用的方式?体内主要的脱氨基的方式是哪种方式?

2、简述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脱氨基作用;

3、试述动物和人体内的氨主要来源;

4、人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什么?试述尿素合成的部位及反应过程。

核酸代谢

一、解释名词

1、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

2、半保留复制

3、先导链(leading strand)和随从链

6、冈崎片段

8、引物酶

9、DNA的损伤;

10、转录的不对称性;

11、单顺反子和多顺反子

12、启动子(promoter);

13、有意义链(模板链)和反意义链(编码链);;

14、hnRNA

二、回答问题

1、人体是否可以利用食物中的核酸或核苷酸?要说明原因。

2、嘌呤碱中

1、

2、

3、

4、

5、

6、

7、

8、9位N(或C)元素在其合成过程中分别由哪个化合物提供?

3、嘧啶碱中

1、

2、

3、

4、

5、6位N(或C)元素在其合成过程中分别由哪个化合物提供?

4、简述DNA复制的特点。

5、简述DNA聚合酶的种类和生理功能。

6、DNA复制时的保真性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8、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从什么方向聚合子代DNA链?

7、简述DNA损伤的修复方式。

8、简述RNA转录合成的特点。

9、简述真核生物RNA转录后的加工修饰。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解释名词

1、翻译(translation);

2、密码子的不重叠性(nonoverlapping);

3、遗传密码的连续性(commale);

4、遗传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

5、遗传密码的通用性(universal);

6、遗传密码的方向性(direction);

7、遗传密码的摆动性(wobble);

8、反密码子(anticoden);

9、密码子(codon);

10、启动tRNA;

11、多核糖体

二、回答问题:

1、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由哪些因素构成蛋白质合成体系?

2、遗传密码具有哪些特点?

3、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各是什么?

4、反密码对密码的识别,通常是根据什么原则?何谓不稳定配对?

5、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启动tRNA有何区别?与携带蛋氨酸的tRNA相同吗?

6、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分别有何不同的功能?

7、缩合一分子氨基酸残基(或形成一个肽键)需消耗几分子高能磷酸键?

8、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哪几大步骤?

9、核蛋白体循环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10、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实验

每个实验的原理和注意要点是什么?

第17篇: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化学

徐立红

性别 女

联系电话 88208265

E-mail地址 xulihong@zjuem.zju.edu.cn

学院 医学院

系(所) 基础医学系

学历 研究生毕业

职称 教授

学科方向 生化毒理学,环境毒理学预修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学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1.生物化学周爱儒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

预修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自编实验教材

内容简介:生物化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它的发展对于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发展关系密切,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生物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及物质代谢的调节方式和机理;掌握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调控。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预防和治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它的发展对于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发展关系密切,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对于未来将从事医学领域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的学生来说,学好生物化学的知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生物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及物质代谢的调节方式和机理;掌握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调控。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预防和治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四学时,共16周,共计64学时

主要内容:

绪论1学时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学时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 学时

1、核酸的化学组成

2、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3、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4、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第三章、酶

1、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2、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3、酶促反应动力学

4、酶的调节

第四章、糖代谢

1、概述

2、糖的无氧分解

3、糖的有氧氧化

4、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5、糖异生

6、血糖及其调节

第五章、脂类代谢

1、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4 学时 5学时5学时

2、甘油三酯代谢

3、磷脂的代谢

4、胆固醇的代谢

5、血浆脂蛋白代谢

第六章、生物氧化3 学时

1、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2、其他氧化体系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4、氨的代谢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1、嘌呤核苷酸代谢

2、嘧啶核苷酸代谢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1、物质代谢的特点

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3、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

4、代谢调节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1、半保留复制

4 学时2学时 3 学时5学时

2、DNA复制的酶学

3、DNA生物合成过程

4、DNA损伤(突变)与修复

5、逆转录现象和逆转录酶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转录)4学时

1、模板和酶

2、转录过程

3、真核生物的转录后修饰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1、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3、翻译后加工

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第十三章、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与原理

2、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3、原核基因表达调节

4、真核基因表达调节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

1、DNA的重组

2、重组DNA技术

3、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

3学时 4学时 4学时

第十五章、细胞信号转导4学时

1、信息物质

2、受体

3、信息的转导途径

4、信息的转导途径的相互交互联系

5、信息转导与疾病

第十六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1、血浆蛋白

2、血细胞的代谢

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

1、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2、胆汁与胆汁酸的作用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第二十章、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1、癌基因

2、抑癌基因

3、生长因子

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方式。

四、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课件采用FTP服务器上传下载。

五、考试方式及要求:

2学时 2学时 4学时

以闭卷方式进行考试。

六、推荐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

第18篇:生物化学学习心得

学习生化的感想

大二上学期,我们动医专业开设了动物生物化学这门课,巧的是,我们生化老师主编的新书也出版了,而且还成了我们这一届学生们的教材(我们都是很自豪的)。我以前不知道会换书,所以就提前买了一本胡兰主编的《动物生物生化》,是那种旧的教材,自己以为内容不会相差太大,后来生化老师也说到了这一点:用谁的书并不影响对生化课的学习。 记得很清楚,上第一节生化课,讲的绪论,印象很深的是生化老师所说的记笔记的事情:要让我们自己“喂”自己。几乎每门新课一开始,便是讲绪论,任课老师也会讲到记笔记的,可是该怎样记,记些啥,还是不清不楚。我们这些大学生们,走过了高中三年,迈过了高考这道坎,笔记不知记了多少,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学习的方式,记笔记当然也是一样啦,用什么方法,记些什么内容,他们应该是很清楚的。说实话,当时特别赞同生化老师的观点,觉得他说的都是些大实话。可是,这好多年来早已养成的记笔记的习惯,还真是不容易改的,我有自己的习惯,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自己也是顺其自然的,有时候会记些老师的ppt上面的知识点(我没有向老师要课件的习惯),有时候就只是在那听老师讲课,我和生化老师的想法其实挺像的:只要学到知识就行,其他的都是手段而已,无所谓。 任何一门新课一开始上,大概都会有新的老师来上课,学生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一般是全到的,免不了一阵的好奇与兴奋,或许只是为了认识认识新老师,摸摸老师的脾气性格什么的,新知识一般是学不到多少的,这对于生化课也不例外。最一开始的几节生化课,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那么认真地听讲,看书,记笔记,又加上一开始学的部分是蛋白质、核酸,这些又是在我高中时喜欢的生物课中学过的,于是就更放心了:就这样学呗,也没啥难度啊。上了几节课后,对于生化课和生化老师的新鲜感没有了,老师的上课方式也有了了解,虽然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两个重要环节,课上没有问题,课后没有温故知新,但这好像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自己也早就听学长学姐们说过,生化挺难的,甚至流行“生理生化,必有一挂”这样的说法,可是我却不以为意,有种看轻的心态。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新名词多了,老师的ppt上又有很多的英文和英文符号简写,加上讲了好几个循环,不断积累,终于,慢慢地,开始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了,至于后面的糖代谢,脂代谢,就几乎是天书了,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真心这样认为的。于是老师上课前对于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提问,理所当然的成了我的担惊受怕,虽然老师问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上节课都讲过了,但是不会的人仍然是大有人在,我也很是心虚,很是担心老师会点到我的名字,整个教室有一两百学生,若是站起来啥也答不出来那可就丢人丢大了。当然也有很认真学习的,想必课后也是做好了复习,课上提问人家回答的就是好,此时我除了为侥幸没被点到名而长吁一口气外,心里对于这样的好学生也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当即告诉自己往后再奋起直追,课后就又忘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老师讲的课听不懂了,上课就开始走神,犯困,至于老师都讲了些什么,我只能说是:不知所云。但我在听,只是不知道讲的是什么而已,所以一节课下来,脑子中没能装下多少东西,可是不知怎么的,自己却没有一丁点儿着急的感觉或者说是干脆放弃不学了的念头。

哎,那段日子上的生化课,真是“轻松愉快”。

就这样,上课该听听,该不会还是不会,自己却并不着急,学完了糖、脂代谢,直到到了含氮小分子物质的代谢这一部分,没办法了,再不学整本书就学完了,再也不能告诉自己我还有时间奋起直追了,于是才开始自己逼着自己弄明白老师所讲的。重要的是休息好,上课不再犯困,集中精力,尽量靠前些坐,也便于拍些照片(我没有老师上课的课件),课后复习看看,省下记笔记的时间看看书,把知识串成串,尽量加快节奏,以便跟上老师的速度,以这样的方式,直到结课。

为了考试不至于像学长学姐们说得那样“生理生化,必有一挂”,落下的糖、脂代谢部

分,只能靠自己了。我的书上,糖代谢这一章一共有三十来页,我就每天看十页,于是,三个晚上,看完了糖代谢,结果一回想,想起来的寥寥,emp tca还是不太清楚,并且看了就忘,记不住。没办法,再来,又两个晚上,看了一遍,再回想一下,感觉这次好多了。脂代谢这部分也有三十来页,我也是以这样的方法看过来的,连着两个星期的晚上时间(每天一两个小时),我几乎都给了生化,确切的说,是分给了糖、脂代谢两章。那几个晚上,安静而又专注,几乎和自学没啥两样,好在两周后弄懂的差不多了,直到考试前的那段时间,我还会隔几天就看看这两部分,重新回顾一下,当然其他章节也在复习,没敢大意,备考我就以教材为主,加上老师网络课程上的练习题,足够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考题过于简单了,考试时就在想:就这样的题,考个

八、九十分应该没啥大问题的,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挂科。成绩出来,虽然没过九十,可也算是在意料之中的。可好像还是有人挂科了,从自己的经历来看,表示理解。

是不是我们这一届的学生们太幸运了,考题都简单了,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这样的考题,可能会使那些在生化上付出很多的学生感到不值,可又一想这生化学习的目的不在考试,而是在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只要你是真正付出了,学到的知识就是你自己的,别人谁也抢不走,考题难易也就无所谓了。

回想一下,真的很感谢自己的坚持,没有放弃、否定自己。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老师怎么说,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只要你自己不否定自己,那你就一定可以做到。 一页琴棋

2014-01篇二:学习生物化学有感

学习生物化学有感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它无时无刻地不再进行着各种化学反应,学习了生化以后,我们更加的了解了自己,一旦身体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就可能得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次我就生有体会。

杨老师的课堂十分有趣,在听课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也由于我自己的身体原因请假回家一个月没有上课,也深刻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期中考试之前就听了两节杨老师的课,虽然只是生化原理的开头部分,也就是蛋白质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但已经了解到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肽链,再由肽链组成蛋白质,还有组成的蛋白质的不同的结构和在机体内不同的作用和分布。

作为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都会涉及的到,就如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而极少数是rna,,机体在不同的酶的催化功能下可以更好的运转,不同的酶在机体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效用。

学习了生物化学原理这门课程之后,让我们知道了了解简单的生物化学知识后就可以使我们少受很多广告商和经销商的欺骗,能够做到一个明智的消费者!也让我们了解到学好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生活的更加happy!篇三: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心得

基础生化课程心得

生物化学,顾名思义,就是生物学科里面的化学知识。基础生化,说明我们要学的东西,就是这些物质的的化学本质、结构、功能等等一些基本概念。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刚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的人来说,确实还是比较难学的。

一本厚厚的书,密密麻麻的字,n多复杂的公式和反应图示。看起来都头疼,却要怎么才能学完,怎样学好呢?记得小x老师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告诉我们说,他考研之前将这本书读了很多遍,我们达不到老师的高度,毕竟我们不是化学专业的,但至少我们该以此为鉴,好好学习。

再复杂,再混乱的东西,都有其逻辑,就像我们的生化书。看起来比词典还复杂,但很庆幸老师将的时候条理很清晰,将所有的内容归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把每一个章节讲解成一个框架的结构,再将重点添加进去。生化确实很复杂,因为它的内容特别细致,而且连贯性很强,必须理解性记忆,联想型记忆,否则简单的死记硬背必定是徒劳无功。小x老师将内容架成体系,将有助于我们的理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至于课后,小x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些思考题和一份读书报告。至于作业,数量不多,却很典型,督促我们进行课后思考与总结,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虽偶尔会抱怨作业不太好做,但我们知道,做作业是回顾课堂所学,熟悉课本,梳理改章节内容的好途径。至于读书报告,无非是想让我们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生化,生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助于我理解,也让我们明白学习生化的意义,有助于我们端正学习心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生化,去了解生化的用途。也侧面督促我们学习生化,只有达到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才有可能用其来分析实际问题。

关于建议,我只想说一点,生物化学学习起来确实有一点点枯燥,希望老师以后可以多举一些实例,帮助同学们理解,或者多一点简洁的动画,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那些生理过程。

在此,也谢谢小x老师这一学期以来对我们的教导和帮助。

第19篇: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原理及方法研究生命活动化学变化的学科,是很多专业学科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当今的教育主张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生物化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顺序的调整

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是生物化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传统的教材上,学习的顺序是先从蛋白质的结构开始学习,进入到课程中期才会学习核酸的结构。这种教学顺序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核苷酸代谢的内容,但由于核酸结构与蛋白质结构学习的思路一样,都是讲其组成的化学元素,然后是基本组成单位及其结构,如果将这两个章节进行调整,先讲蛋白质再讲核酸,不但可很快掌握核酸的结构也可以让学生对刚刚学习的蛋白质结构进行一个很好的复习。合理地调整教学顺序,可让学生更加合理地接受知识。

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生物化学课程要具有系统性。如在讲解糖、脂类以及蛋白质代谢这个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三大物质代谢图,将糖、脂类以及蛋白质这三大物质利用三羧酸循环联系起来,通过三羧酸循环,三大物质相互转化。教师在课堂上可将人的体内代谢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繁琐的化学公式中走出来,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代谢功能来了解一些复杂的生物化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简单化

生物化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识点,学生在开始学习时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造成学习的恐惧,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身边一些事例进行比喻,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突出教学要点,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1.适当运用启发性教学思维

由于生物化学中的很多内容过于抽象,如物质代谢这一章节,让很多学生摸不到头脑,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困扰。教师可以通过对启发性思维教学对学生加以辅导,通过启发式教学既能把知识点拓展开,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2.自学自讲

在生物化学进行到维生素与激素这两部分内容时,由于这两个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可通过分组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由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与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在讨论时对各组加以辅导,讨论后,由各个小组上台讲解本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由老师进行评定和讲解知识要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增加了生物化学课堂的生动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老师一人主导,学生进行机械式学习的教学。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计算机的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学科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复杂抽象的生物化学内容更加地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三 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可以将教学质量带上一个新台阶。由于条件有限,传统的实验教学仅仅立足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 结束语

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随着生物化学这门科学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深入。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动手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钻研。

第20篇:生物化学实验室

生物化学实验室

1、基本情况

生物化学实验室建于2005年9月,建筑面积194.54平方米,包括实验准备室(J-A104)、学生实验室(J-A105)、仪器室(J-A306)。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准备以及学生课外兴趣实验提供场所。

2、仪器设备:设备价值30.000万元。

主要设备包括显微镜、电光分析天平和生物解剖器材、生物模型、生物挂图、通风橱等生物、化学实践实验的常用仪器,可支持50位学生进行生物、化学课程的实践实训,以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素质。

3、培养目标

生物、化学实验的宗旨是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进对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生物、化学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自学成才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以利于将来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

4、实训项目

化学:(1)碱金属的性质、(2)卤素的性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4)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5)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6)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性质

生物:生物学实验依据生物学实验大纲的实验内容安排学生实验。

5、实训模式

实验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融合理论知识的讲授,生物科学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护理生物化学论文范文.doc》
护理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