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卫生事业范文

2022-12-1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实践报告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实践(实习)报告

赵兴

本人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十五年,期间担任医院中层领导岗位,自2009年自今主管医院医疗业务,新农合,社保工作。这两年来,我参加了兰大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的学习,特别是这半年来我按照学院安排,对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实习),体会良多,收益匪浅。下面就自己在实习以来的几个重点内容做小结。

1、本人管理新农合工作两年有余,刚开始时只是在临床岗位,只是对新农合政策由感性认识,只是按照有关规定在为农村患者入院时按照病种目录填表而已;但随着自己从事管理工作后,深刻认识到新农合工作是2006年以来党和政府为减轻亿万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穷而采取的利民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意义重大,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譬如严格按照病种目录筛选患者,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单病种限价等等措施。我系统学习了中央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所学的有关管理知识,结合我院实际,对症下药,对本院中层管理科室进行了人员调整,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基本杜绝了串换病种、冒名顶替、开大处方、不合理检查等。在社保工作的管理中,涉及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面广量大,但管理和新农合工作基本一致,认真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勤监督检查,勤于和相关科室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习中使自己在管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2、本人从事的主要工作是临床医疗业务工作。实习期间重点对本院医疗质量进行了初步实践性研究。结合十几年来从事临床工作对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患纠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医疗质量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核心,是医疗安全的保障和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院医疗质量稳步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发展。究其原因本人观察和总结有以下原因(1)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患者的法律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2)因服务不到位引发纠纷。医务人员服务理念不强引发服务工作不到位。具体表现为:该医院做的医院未做,该医护人员做的让患者家属做。简单讲就是患者到门诊看病,医生问问了之,甚至患者就诊即问开什么药,不问、不看、不查;日常查房医生,不认真检查,只走形式;检查报告单误报、漏报、错报、丢失;该巡诊的不巡视;该换液体的迟迟不换液体等家属去找、去催;重症、危症该陪检的不陪检。医患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纠纷 。因熟人造成办理住院简单、诊治过程有意就简。甚至个别医护人员脱岗、怠岗、服务态度恶劣等。造成患者及家属不满意,因医院服务未到位而引发争议甚至纠纷。(3) 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导致医疗质量低下。医院制度不健全导致医疗质量低下 。如准入制度执行不规范引发纠纷,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技术人才。有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中“自以为是”,不通过医院领导和主管部门审批和备案,自行其是,在发生过失后方上报,失

去了医院在开展新技术方面的全面论证和防范,忽视了准入制度,导致医疗纠纷。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医疗质量不能有效提高主要为各层管理人员怕得罪人,该按照制度处理的不能严格处理,造成医疗质量止步不前。(4) 病历管理不当引发纠纷 病历管理不当引发纠纷表现在:由于医务人员责任心及法律意识不强,服务观念滞后,在履行保密工作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未尽到为患者保守隐私的责任和义务,造成非医护人员随意翻阅导致患者的隐私传播、泄露;或某种原因造成病历档案丢失导致工伤鉴定不能或病历复印不能等现象从而引发纠纷。因病历记录不全,管理部门监督不到位引发纠纷,病历记录及时、完整、全面、真实,是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医院的个别医师往往是因为与患者熟悉而忽视记录,工作做了而未记录;项目查了而未记录;病情交代了而未签字;不良反应告知了而未记录;临时抢救未及时记录或补记;该按时完成的病历未完成;上级医师查房意见特别是重要诊治意见未记录和执行;患者的重大病情变化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未记录等,从而发生纠纷使医院失去了司法举证的依据,导致举证不能、依据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管理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督导,病历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造成医院承担法律责任或不应该出现的经济损失。(5)因沟通不到位引发纠纷。医务人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在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患者选择医生后,医生只了解自己分管的患者病情,而不主动去了解其他患者病情,以至于单独值班时,其他患者出现症状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救治。医患之间沟通不畅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习惯,重视仪器检查、诊断、治疗,忽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不善于交代病情,忽视了患者对病情的知情权;选择药品品种特别是贵重药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贵重仪器检查的必要性和费用时未能如实地向患者及亲属说明情况征得患方的意见,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特别是对刚住院病情相对稳定但存在潜在危险因素易发生病情急剧变化的患者,因未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交代,使患者提前没有思想准备,突然病情恶化,难以接受现实和不理解引发纠纷。(6)因特殊环境引发纠纷 (7) 因诊疗、收费不规范引发纠纷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医院医疗安全与纠纷防范的对策是:(1)重视环节质量,控制医疗缺陷发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各项制度并抓好落实 ;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严防档案丢失、泄漏,保护患者隐私;重视医患沟通,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 ;建立完善的抢救设施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及收费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收费标准,避免患者不必要的开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加强医德教育,严防检查过度、处方过大、收费过高而导致医疗纠纷。(2)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岗位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中培养人 ,引导青年医师勤奋学习和善于实践,多接触患者,多操作,多看手术,当好手术助手。狠抓继续医学教育 ;“派出去,请进来”根据科室开展业务情况选好苗子,积极选送在职干部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上级医院具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退休医师来我院指导临床工作和坐诊。总之,要抓好医疗安全,防止医疗纠纷,防范是最主要的,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事,

做到医疗行为有制度,医疗操作按规程,医疗服务做到位,按章操作,依法运作。

由于本人工作需要和学习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需要,完成了自己的实习报告,在这段时间里对网上办公,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也进行了实践见习。

推荐第2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10年10月学)

第一章

概论

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对各个层次卫生行政和卫生业务管理活动的总称谓,是人们为实现卫生组织的决策目标,根据卫生事业的性质、特点,通过组织协调和控制达到最佳效能所进行的活动。

2.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管理规律②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

3.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试验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4.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卫生”

5.所谓福利性是指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投入。具体体现在①医疗保障中的福利政策②财政收入的福利政策③医疗卫生服务收费的福利性

6.所谓公益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卫生事业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②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③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④政府对卫生工作进行政策干预和法律管理

7.影响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因素①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②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的性质 8.建国以来我国先后确定过两个卫生工作方针。①1952年确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②1991年确定,并经1996年修订完善的“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9.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依靠力量、工作宗旨,同时也指明了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南。

10.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含义①以农村为重点②预防为主③中西医并重(处理中西医关系的原则)④依靠科技与教育(基本动力)⑤动员全社会参与(依靠力量和工作方法)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卫生事业的宗旨、目的和最终目标)

11.卫生政策的构成条件①要有制定主体和实施客体②要有目标性③要有行动准则④必须经过正式颁布

12.我国卫生政策的特点①鲜明的阶级性与一定共同性相结合②部门性与社会性相结合③强制性与说服性相结合④相对稳定性与持久稳定性相结合

13.卫生政策的基本职能①指导职能②控制作用(目标性控制、职责性控制、标准性控制、制裁性控制)③调节作用(调节工作关系、调节服务关系、调节利益关系) 14.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经历了两个历史阶

我国卫生改革主要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的。①第一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78年—1996年)目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防病治病,利民便民基本内容:①积极发展卫生机构②扩大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自主权③允许和鼓励在职人员有偿应聘和业余服务④改革收费制度,改善补偿机制⑤积极为农村培训人才,巩固发展三级医疗保健网,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组建多种形式村级卫生组织的不足:①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缺乏战略性政策②对医药费用上升水平的控制缺乏战略性政策③有些政策落实不够好,有些改革政策则有失误 ②第二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96年—现在)目的: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主要内容:改革卫生管理体制②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③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④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第二章 卫生组织与卫生领导

1、组织的希腊原文为和谐、协调的意思。

从管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2、组织结构的定义①复杂性②正规化③

集权化

3、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①劳动分工②统

一指挥③职权与职责④管理跨度⑤部门化

4、组织设计时既要充分利用劳动分工提

高劳动生产率,又要防止由于人员的非经济性影响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作用

5、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

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任职者可以从该职位的等级或头衔中获得这种权力。

6、管理跨度是指一位管理者能够有效指

挥的下属人数。(发展趋势:中空化、扁平化)

7、所谓职能部门化就是按履行的职能组

合工作活动,这在公共卫生事业组织中是较为普遍的部门化方式。产品部门化是指按照主要产品领域形成部门的方式(制造业和服务业)。顾客部门化是根据所针对的顾客群体的特定类型形成部门(零售业)

8、我国的卫生行政组织主要由两大块构

成①国家卫生部②地方卫生厅(局):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市(地)卫生局、县市(区)卫生局、乡(镇、街道)文卫办。

9、国家卫生部的内设机构和职责①办公

厅②人事司③规划财务司④卫生法制与监督司⑤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⑥医政司⑦卫生部疾病控制室⑧卫生部科技教育司⑨国际合同司

10、保健局

11、卫生部直属机关党委

12、离退休干部局

10、卫生事业组织①医疗康复机构②卫生

防疫机构③妇幼保健机关④医学研究

机构⑤高等医学院校⑥药品检验与生物制品生产研究机构 第三章 社会卫生策略

1、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

是没有疾病或不受伤害,而且还是心理、生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2、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WHO

和成员国的主要卫生目标是:到2000年使世界所有的人民都达到社会和经济生活两方面富有成效的那样一种健康水平,即“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3、“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几个

指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成人非文盲率。西太平洋地区的卫生状况是疾病与贫困、疾病与富裕相混杂。

4、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在1944年9月召

开的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议上,地区主任韩相泰博士提出的《健康新地平线》(此文件于1995年6月由执委会正式通过)明确指出,未来的工作方向必须将侧重点从疾病本身转移到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促进健康方面来。未来的卫生干预必须是以人为中心,以健康状况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是未来年代的两个核心概念。

5、健康保护就是在承认人类生命脆弱性

的前提下,向居民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援助,以防止各种有害因素对其健康的损害

6、健康促进是指有关能鼓励和促进人们

自己及其家庭、社区和国家共同协力改善和解决他们自己的健康问题的措施

7、中国“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总目标:

到2005年,在全国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卫生体制,使群众享有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质量比较优良、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8、主要卫生措施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②全面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为长远卫生发展提供体制保障③完善卫生经济政策④加大力度,推进卫生扶贫工作和西部卫生事业发展⑤建立健全卫生信息系统,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9、当前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继续深化

卫生改革①完善卫生防疫体制,加大投入,加强建设②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卫生改革③继续推进医疗机构体制改革④加大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力度,坚决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⑤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充实和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⑥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卫生医疗行业的新形象

10、中共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总要求是:统

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

11、2003年4月14日,国务院第四次常务

会议做出了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决定。5月7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标志着我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具备的特征①突

如其来,不易预测②在公共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③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

处理应急事件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第四章 区域卫生规划

1、规划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统筹设

计,是范围较大、规模较大的事业或工作的一种较长时限的发展战略、总方针、主要步骤和重大措施的设想蓝图,是一种战略性的全局部署方案。

2、计划是在规划的指导和规定下做出的

具体安排和落实措施。规划的目标,需通过具体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来实现。

3、区域卫生规划的定义:是区域内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4、我国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构建与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效的、经济的、公平的中国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5、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①是国家对卫生

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②是卫生事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③区域内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④充分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6、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程序①形势分析

②确定卫生问题与优先领域③制定综合目标④选择策略⑤制定实施计划⑥监测计划的实施⑦评价与计划的调整

7、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一般为5年,

8、区域卫生规划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①

加强领导②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③规划与实施调整并进④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监督评价

9、卫生资源是指用于卫生服务的各种资

源的总称,包括: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信息和知识技术等资源。卫生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卫生资源的配置手段有两种①市场配置(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②行政调节(通过政策来配置卫生资源)

10、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就是卫生服务机构

以合理的价格、优良的质量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11、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①健康是一

项基本人权,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是让全社会都能获得必要的基本卫生服务。②卫生服务质量是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命线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也会日益增大。④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对医疗质量、诊疗技术方法、服务内容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实行标准化管理⑤我国医疗工作的原则是“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⑥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

第五章 卫生服务管理

1、卫生服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机

构为一定目的,合理使用各种卫生资源(卫生人力、卫生经费、卫生技术、卫生信息),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过程

2、卫生服务系统是使用卫生资源解决某

个卫生问题,从而达到改善卫生状况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各种卫生工作系统。卫生服务系统由①卫生服务计划②人群及卫生问题③卫生资源④卫生服务⑤健康状况构成。

3、卫生服务需要是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

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消费者个体认识和医学专业人员分析认为使个人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应获得的卫生服务

4、卫生服务需求是从卫生服务提供的角

度以及经济和价值的概念出发,探讨卫生部门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卫生服务需要,是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要求。先有卫生服务需要后有卫生服务需求,只有具有购买力的卫生服务需要才能转变为卫生服务需求。

5、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①消费者医疗信

息的缺乏和需求的被动性②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③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④卫生服务需求受卫生服务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

6、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①人

口状况(数量、老年、少年人口比例、城乡人口比例)②经济发展状况③卫生服务提供方因素

7、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的提供

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卫生服务的供给必须同时具备提供者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和提供者有提供服务的能力这两个条件

8、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①同时性或及时

性②不确定性和变化性③专业性和垄断性④供给者的主导性⑤外部经济效应

9、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有①卫

生服务成本及卫生服务价格②卫生资源③卫生服务的技术水平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

10、卫生服务需求是卫生服务供给产生的

前提,卫生服务供给是卫生服务需求实现的基础

11、健康询问调查按照研究方法分为三种

①一次性横断面调查②重复性横断面调查③连续性长期调查。调查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①基本调查内容②补充调查内容

12、调查结果分析内容包括①疾病负担及

其构成②影响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③疾病构成分析(两周患病疾病构成情况、居民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各病种住院率及其构成、就诊机构分析)

13、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

之间的接触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特征:①无形②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③顾客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④一般不可存储⑤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比例较大⑥服务的一致性相对较低。

14、质量是指反映实体(产品或服务)满足

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特征:①性能②寿命③可靠性④安全性⑤经济性

15、服务质量是一种认知的质量,是消费者

对服务的满意或惊喜程度,是消费对于事物较具延续性的评价。常分为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

16、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从1979年成

立“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开始,共历经7年时间,制定出一套质量管理和保证方面的标准----“ISO—9000族”,包

括质量管理、保证术语、标准选用指南、质量保证要求、质量管理指南及技术支持等。该标准十分强调服务的全过程,十分强调“顾客”。“ISO---9000”既是一种服务业合格的认证体系,更是一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

17、中国卫生事业施行“ISO---9000”的意

义①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②健康概念已由原来单纯的去除疾病,发展为身、心、社、灵的一种平衡状态而非疾病和老弱③新模式的运作在文化驱动机制作用下得以完成

18、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是指卫生系统

以保证和提高卫生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各阶段、各环节的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立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是卫生系统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目标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19、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①质量

目标②质量监控组织③质量标准体系④质量信息反馈体系⑤质量管理网⑥质量后勤保障。

第六章 医疗保障体系及其管理

1、医疗保险制度源于欧洲。1883年,德

国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1922年,日本在亚洲首先通过了《健康保险法案》。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的颁布为标志,社会保障开始成为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成为一种基本的公民权利。

2、1944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医疗服

务建议》。明确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①医疗保险基金应由被保险人、雇主及公共资金共同筹集②凡收入不低于生存线的成员均应缴纳保险费③被保险人缴纳的最高保险费应控制在不造成其生活困难的范围内④雇主应为其雇员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⑤政府应为生存线以下的社会成员支付保险费⑥保险费支付范围以外服务费用由消费者自付。

3、全民卫生服务(NHS),即由政府负责向

公民提供医疗服务,并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付。

4、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①医疗

保险费用支出的过度膨胀②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③医疗服务质量差④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过小,保险范围和保障水平也不够理想

5、20世纪80年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浪潮的措施①增加税收及医疗保险费的收入②增加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③进一步加强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④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亲自办医院⑤从后付制转向预付制⑥储蓄型保险的推广⑦美国“有管理的保健”模式的推广

6、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公费医

疗和劳保医疗制度,都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7、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不足①社

会医疗覆盖面过窄,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②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个人累积机制,职工的医疗费用无稳定来源③国家财政和单位包揽过多,缺乏对医疗机构和职工个人费用的有效制约机制

8、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历的阶段①

职工就医适当负担部分医疗费用阶段②着重改革公费医疗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阶段③试点探索“统帐结合”阶段

9、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0、医疗保险是指由特定的组织机构经办,

通过某种带强制性的规范或自愿缔结的契约的形式,在一定区域内的一定人群中筹措医疗基金,并为该人群中的每一成员公平的分担其因疾病而导致的经济风险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与办法。

11、社会医疗保险是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

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的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进

行再分配,即集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制度

12、医疗保险与其它保险的不同之处,及其

特点在于①普遍性②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③属于短期的、经常性保险④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⑤医疗保险的发生频率高,费用难控制

13、医疗保险的组成结构,医疗保险一般由

五方构成①保险机构,即提供保险服务,支付、补偿疾病风险损失的“保险人”②投保方,即需要并希望得到保障的“投保人”③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即医院等医疗服务的“供给方”④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即“被保险人”或“保险受益人”是医疗服务的“需求方”⑤政府

14、医疗保险中的被保险人享受的保障水

平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险(一定福利性和强制性)②单位(雇主)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投保的商业医疗保险

15、医疗保险的类型①根据性质可分为社

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②根据保障水平可分为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③根据保险基金的筹措方式可分为国家医疗保险(全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险、社区医疗保险

16、国家医疗保险也称为全民医疗保险,是

指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由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计划的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被保险人看病时,基本上不要支付费用

17、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

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是雇主和雇员缴费,政府适当补贴,当被保险人及其家人患病、受伤或生育而需要治疗时,由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

18、储蓄医疗保险是一种通过立法,强制雇

员或劳资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雇员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

19、商业医疗保险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

特殊的商品,按市场法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

20、医疗保险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

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疗保险的数量。

21、影响医疗保险需求的因素有①疾病发

生的概率②疾病损失的大小③医疗保险的价格④消费者的避险心态⑤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⑥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⑦消费者年龄、健康状况、性别、种族等等

22、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

据的原则是“广覆盖”“低水平”

23、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①社会保险税②

个人储蓄③财政税收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24、用人单位缴费率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

的6%,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另一部分划入本单位职工的个人账户(30%)

25、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可分为现收

先付制、积累制和混合制。

26、医疗保险管理的职能部门①劳动和社

会保障部②省级劳动保障厅(局)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7、后付制是指在提供了医疗服务之后,医

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费用的开支多少,向医疗机构或病人支付医疗费用。预付制是指在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之前,医疗保险机构就按合同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固定数额的费用。

28、医疗保险的服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减

少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速,减轻国家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内容有①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②零售药店的管理③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④强化社区服务⑤医疗保险的信息管理

29、医疗保险监督的主要对象①对参保单

位的监督②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③参保人的监督④对医疗保险机构的监督

第七章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法

1、卫生法主要调整以下三方面的社会关

系①卫生组织关系②卫生管理关系③卫生服务关系

2、卫生法的特征①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

权为根本宗旨②综合性和多样性③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④社会共同性。

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①保护公民健康的

原则②全社会参与原则③国家卫生监督原则

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以来,

为了实现其“使全世界人民活动可能的最高水平的健康”的宗旨,把提出国际卫生公约、规则和协定,制定食品、生物制品、药品的国际标准及诊断方法的国际规范和标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

5、卫生法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作用①

规范作用(禁止性义务、积极作为义务、授予权利)(指引、预测和评价作用)②社会作用

6、卫生法制管理的意义①依法治国、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②我国公共卫生行业适应WTO规则的需要③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需要

第八章 卫生经济管理

1、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它起源于社会劳动的分工与协作

2、卫生经济管理的形式与内容①卫生计

划管理②卫生预算管理③卫生机构财务管理④卫生机构的成本管理⑤卫生服务价格管理⑥卫生事业基本建设管理⑦卫生设备管理⑧卫生投资决策的管理

3、社会成本是指生产者开展某项活动、生

产某种产品、提供某项服务,也可指消费者利用某些服务与消费某些产品所要占用和消耗某些经济资源而必须付出的社会经济代价

4、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因第三者进

行的经济活动而获得无须支付报酬的收益,或者遭受无法索取补偿的损害

5、社会成本的理论基础①外部性理论②

公共产品理论③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④信息不对称

6、卫生资源的配置成本:卫生资源配置过

程中和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活动中的资源消耗。这种成本是一种资源转换为卫生资源或转换为宏观调控资源所造成的损失和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分为物质性资源成本和非物质性资源成本。

7、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是指疾病给社会

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可分为①疾病的直接社会经济负担②疾病的间接社会经济负担

8、卫生财务管理的特点①涉及面广②综

合性强③灵敏度高。内容①单位预算管理②收入管理③支出管理④卫生机构专用基金的管理⑤资产管理⑥负债管理⑦卫生机构清算的管理

9、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原则①合法性原

则②计划性原则③价值最大化原则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⑤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10、卫生服务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构成

卫生服务的价值。它包括三部分①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②医务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③医务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得

11、卫生机构实行成本核算的意义①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有利于提供卫生机构的利用效益③可为检查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④是深化卫生改革的要求⑤是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⑥为平价分析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提供了可信的信息资料。

12、卫生机构成本核算的要求①建立健全

成本核算组织体系②加强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③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办理④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办法

13、医疗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①预算补偿

②收费补偿③复合补偿

14、医疗服务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医疗

劳务收费偏低②高新仪器配置、利用过多③药品收入增长速度过快 第九章 卫生信息管理

1、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标志着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的开始

2、信息的基本属性①事实性②等级性③

可压缩性④扩散性⑤传输性⑥分享性⑦增值性⑧转换性

3、信息的生命周期是由信息的要求、获

得、服务和退出四个阶段构成。这四个阶段具体化到工作中就是六个工作环节①信息的收集②信息的传输③信息的加工④信息的存储⑤信息的维护⑥

信息的使用

4、卫生体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①保健对

象管理②卫生保健管理③卫生行政管理

5、妨碍数据质量的因素①不合适的数据

收集工具和程序②记录和报告不良③处理数据中的错误

6、提高和确保数据质量的措施①用户参

与系统设计②对程序和定义进行标准化③设计数据收集工具④建立一个合适的激励体系等

7、卫生信息管理技术①常规数据收集方

法(卫生单位数据收集、社区数据收集、人口登记)②非常规数据收集方法(快速评价程序、调查、人口学检测)

8、卫生信息系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

将卫生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信息处理过程综合成有机整体,及时而有效地为卫生事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一般分为卫生管理统计信息系统和卫生业务信息系统两大部分

9、卫生管理统计信息系统的要素①组织

机构②人员③相应的法规制度④数据统计指标⑤数据处理工具

10、管理统计改革思路卫生①完善统计法

规建设,加大依法统计的力度②改革卫生统计体制,进一步健全卫生统计信息系统③改革卫生统计制度,完善统计调查方法④加快建立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重点是建库联网和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⑤加强基础建设与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1、医学科技信息系统:在信息学及相关学

科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国内外医药科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报道、服务和分析研究,以促进医药科学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12、医学科技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①信息

收集②信息整理③信息服务④信息报道⑤信息分析研究

13、计算机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条件

及范围①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②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③具有一定的资源条件

14、计算机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①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②数值计算和数理统计③自动检测④计算机辅助教学(CAI)⑤建立个人健康档案⑥管理信息系统(MIS) 第十章 卫生文化建设

1、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及其职工在从事医

疗工作、医院经营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它具有可塑、潜移、扩散、隐形的特性。具有导向、凝聚、约束、辐射五项功能

2、医院文化的组成要素①医院文化的基

础②医院文化系统③医院文化理论和表象

3、医院文化的塑造方法①强化医院院长

或决策集团要有“做大事”,实现“最好”或“第一”的价值取向②强化医院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病人为中心”的竞争战略,建立灵活应变的经营机制③

强化医院严格的内部管理,并实施优胜

劣汰的全员优化,人才制胜的战略④强化医院文化要有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毅力

4、医德是指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义务人

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集体、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医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防病治疗、救死

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医德建设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作用①

是提高医疗卫生质量的根本条件②是执行规章制度的思想保证

7、爱国卫生运动目标①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机制,继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②坚持把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促进文明村镇的建设③进一步提高除四害的科学性④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实现爱国卫生法制管理⑥进一步抓好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对外交流工作

8、健康教育的社会作用①是一切卫生工

作最基本的工作方法②是预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③是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水平的途径④是强大的治疗因素⑤是使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

9、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①思想性②科学

性③群众性

10、中国健康教育的特点①与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相结合②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首要战略任务③有政府的直接干预④坚持群众参与,社会大联合⑤建立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⑥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⑦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第十一章卫生技术评估

1.技术评估是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

美国兴起的。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步开展了技术评估方面的研究。

2.技术评估的特点①整体性②多学科性

③客观性④批评性

3.技术评估的一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①

准备工作阶段②影响分析阶段③研究对策阶段④综合评价阶段

4.1974年,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OTA)

提交了第一份有关药物生物平衡的报告,1976年OTA卫生计划提交了第一份正式的卫生评估报告,这标志着卫生技术评估的诞生。

5.卫生技术评估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弱和

抑制医学技术在开发、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增强和发扬医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医学技术的正确发展。

6.卫生技术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①技术标准②社会标准

7.卫生评估的技术标准就是指技术上的

合理性 包括①安全性、有效性②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用和宏观经济学效应③是否有利于适宜技术的选择

8.卫生评估的社会标准就是指社会的合

意性。就是要求技术运用的后果尽可

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发展相符合,而非和这些方面的发展相悖。包括①社会的伦理标准②人的价值标准③社会政策、法律的标准

9.卫生技术评估的意义①有助于医学技

术的社会后果控制②有助于医学高新技术的正确发展③有助于卫生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10.医学技术的社会后果控制机制①应普

遍开展卫生技术评估②正确的政策导向③进一步促进社会传统伦理观念的改变④制定新的法律法规⑤进行正确的舆论宣传⑥引导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正确认识医学技术社会后果的两重性

第十二章医院管理

1.构成一所医院的基本条件是①以住院

医疗为主,具备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②配备有相应的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医务人员③拥有基本的、必要的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设备及设施④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

2.医院的类型①按任务和功能分类有一

级、二级、三级医院②按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分类有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③按收治范围分类有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④按层次分类有省医院、市医院、县医院等⑤按任务分类有军队医院、厂矿医院、教学医院、科研医院等⑥按所有制分类有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人所有制医院、股份制医院、中外合资医院等

3.医院的功能①医疗②预防、保健和社

区卫生服务③科研④教学

4.医院工作的特点①以医疗工作为中心

②整体性、协作性很强③随机性与规范性④医院工作的时间性强⑤生活服务服从于医学服务

5.医院的部门划分①诊疗部门②辅助诊

疗部门③护理部门④机关职能部门⑤后勤保障部门

6.医疗管理的基本原则①病人第一②安

全有效③首诊负责制④重点加强 7.医疗管理的职能①制定医疗管理计划

②合理组织医疗技术力量③制定各项医疗规章制度④做好医疗活动中的协调⑤检查评定医疗效果

8.门诊流程①分诊②挂号③候诊④就诊

⑤医技科室检查和治疗⑥取药⑦离院|留察|住院

9.门诊工作特点①病人多、流量大、就

诊高峰集中②诊疗时间短暂③就诊环节复杂,涉及部门繁多④门诊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⑤门诊室经济而且方便的医疗方式

10.门诊管理的要点①合理组织医疗力量

②普通门诊与专科门诊相结合③和设置门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④防止交叉感染⑤保证医疗质量

11.住院诊疗管理是指对入院接受治疗的

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所实行的

以病房管理为中心的全过程管理活动 12.住院诊疗管理的特点①以病房为中心

涉及到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②以三级医师结构为核心、医疗业务活动为重点的管理体系③医疗功能的连续性、协同性、系统性、综合性④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反馈调节作用明显 13.住院诊疗工作①检诊②查房③会诊与

病例讨论④治疗⑤病历书写⑥计划诊疗⑦早会与值班制度病人出、转院工作,死亡病人处理工作⑨随访

14.重症监护病房(ICU)或称为加强医疗

病房、加强监护病房,是把需要特别诊疗和护理的急危重病人,集中在一个专门的病区或病室,采用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仪器设备,加强医疗、护理力量,实施加强诊疗护理和监测的一种过渡性诊疗组织形式

15.ICU重症监护病房CCU冠心病监护病房

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RCU呼吸内科监护病房RR麻醉恢复室

16.重症监护病房的意义①是提高重危病

例抢救质量的先进组织形式②集中使用各种仪器有利于提供使用效益,便于维修管理,积累生物医学工程经验③开设重症监护病房标志着危重病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培养危重病专业医师、护理技术人员的阵地

17.急诊科的工作特点①急诊工作必须高

速度、高效率②急诊医护人员应有熟练的诊疗技术和一定的临床经验③急诊诊疗工作应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忙而不乱④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呼叫及应召急救组织系统⑤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好齐全⑥需维持良好的秩序 18.医院感染(HI)又称为医院内获得性

感染(HAI),凡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视为医院感染 19.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①严格掌握抗

生素的使用指征指针②使用过程中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③预防用药及联合用药需慎重

20.医疗安全是指病人在医院医疗过程中

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能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21.医疗纠纷是指在诊断、治疗、护理工

作中,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上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经济损失,必须经过行政的或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可了结的医患纠葛

22.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3.医疗事故的构成要素①主体是医疗机

构及其医务人员②行为的违反性③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④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4.医疗事故的分级①一级医疗事故:造

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②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③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④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25.医疗事故的赔偿协商原则①双方自愿

②平等、公平③合法协商内容①是否属于医疗事故②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和赔偿的具体数额,给付方式和时限等③与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有关的其他事项

26.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是医疗事故争

议发生后,对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医患双方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就医疗事故赔偿进行调解。在卫生行政部门的主持下,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促使医患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而达成协议,解决其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一种诉讼外活动

27.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的特点①是对

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的争议进行调解②医患双方共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③医患双方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的内容是医疗事故赔偿而不是所有的医疗事故争议④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行为是不可诉行为⑤经调解后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只能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履行,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28.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的原则①自愿

②合法程序①申请调解②受理调解③调解④调解成立的,医患双方当签署调解书

29.确定医疗事故具体赔偿数额的基本原

则①医疗事故等级②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③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30.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①医疗费②误工

费③住院伙食补助费④陪护费⑤残疾生活补助费⑥残疾用具费⑦丧葬费⑧被抚养人生活费⑨交通费

10、住宿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第十三章预防保健管理

1、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任务:“疾病控制,

监督检测,卫生宣教,科研培训”。①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控制②消毒、杀虫及灭鼠③根据国家卫生法规、条例、卫生标准对辖区有关部门、行业场所经常性和预防性卫生监督监测。④卫生宣传教育⑤科研培训

2、卫生监督检测包括五个方面(“五大卫

生监督”)①劳动卫生②环境卫生③食品卫生④学校卫生⑤放射卫生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政府举办的实施

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内容①传染

病预防控制②免疫预防③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④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预防控制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⑥开展五大卫生监测,预防控制有关疾病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⑧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管理

5、传染病综合性防治措施①加强领导,当

好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参谋,通过政府制定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措施②加强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的管理③搞好卫生宣传④保护易感人群⑤强化疾病监测系统

6、卫生防疫机构在五大卫生监测中的主

要任务①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预防②放射卫生与放射病预防③营养与食品卫生及食源性疾病预防④环境卫生及环境因素所致疾病预防⑤学校卫生与学生常见病预防

7、1997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雅加

达宣言提出了21世纪健康促进的五项重点任务①强调健康的社会责任②增加发展健康的投资③扩大健康促进的多方面合作④增强社区能力以及向个体授权⑤保证健康促进的基本设施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①应急

组织的管理②应急技术、信息和物资管理③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和报告规范

9、在新的卫生监督体系中,卫生监督的重

点是保障各种社会活动中正常的卫生秩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公民的健康权益。

10、卫生监督工作内容①食品卫生监督②

传染病卫生监督③职业卫生监督④放射卫生监督⑤公共场所卫生监督⑥学校卫生监督⑦化妆品卫生监督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⑨消毒卫生监督

11、2001年6月,我国国务院总理签署308

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12、妇女保健工以法律高度规定了新形势

下的母婴保健方针,即 “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作的基本内容①普及新法接生,推广科学接生②全面加强妇女保健系统管理③开展优生优育工作,做好婚前检查、围产保健、产前诊断④与计划生育部门密切合作,提供计划生育服务

13、儿童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①加强儿童

保健系统管理②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③通过对幼儿园、托儿所儿童提供保健服务,加强对集体儿童的保健管理④加强对体弱儿童及伤残儿童的保健管理⑤对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开展监测和评价 第十四章中医药管理

1、新时期中医药工作方针①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②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③积极发展重要产业,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

2、中西医结合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将两者互相渗透、互补吸收、取长补短、融合创新的过程,取得既源于中医又高于中医,既源于西医又高于西医的治病疗效,同时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探索新的医学实践与医

学理论

3、中西医结合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我国医疗技术水平②推动中医药学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③丰富现代医学内容

4、中西医结合的方法①在疾病诊治中进行结合②研究中医诊法而结合③研究中医治则而结合④研究中医医理而结合⑤研究方药而结合

第十五章药品、器械、保健品管理 1.

特殊药品的管理包括①麻醉药品的管

理②精神药品的管理③戒毒药品的管理④放射性药品的管理 2.

新药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

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属于新药管理。我国把新药分为①中药②西药③生物制品 3.

新药临床研究的医院不得少于三个,

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三期进行。 第十六章 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1.1977年在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全球目标的根本途径。1978年9月把卫生保健作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目标的根本途径。1979年第32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始制定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策略。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供全球使用的最低标准四大类指标是:卫生政策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卫生服务指标,人群健康指标。3.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①是指应用理论上可靠有切实可行的、受社会欢迎的方法与技术、是个人和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得到的、费用也是社区和国家在各个发展世界能够负担起的一种卫生服务。②初级卫生保健是国家卫生系统和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卫生系统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第一级接触,是整个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要素。 4.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促进健康②预防保健③合理医疗④社区康复 5.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①合理布局②预防为主③综合应用

6.城市卫生服务组织有:①医疗预防组织②卫生防疫组织③妇幼保健组织④康复组织⑤计划生育组织

7.城市三级预防保健服务:①第一级机构,包括街道卫生院(医院)和街道、工厂保健站②第二级机构,区中心医院、区医院、企业医院、卫生防疫站、区妇幼保健院和区专科防治站(站)等③第三极机构,指省、市

级综合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市专业医院及市级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专科防治机构等。

8.公共卫生保健目标:①保健教育普及率②安全卫生水普及率③卫生厕所普及率④食品卫生合格率⑤儿童四秒接种率。9.社区防御使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有效途径。

10社区卫生服务的形式①问诊、急症、住院服务②出诊、家庭访视、家庭病床和家庭护理、就医指导与医疗咨询(含电话服务)③专家服务④双向专诊服务

11.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②坚持属地管理与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原则③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健康促进④坚持合理布局的原则⑤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发展相结合⑥坚

持事实求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点带面,逐步完善。 12.全科医学:又称通科医学或家庭医学 13.全科医师:又称家庭医师,是指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的主体提供者。

14.全科医疗室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社区是全科医疗服务的基地,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骨干,其主要承担社区服务中的基本医疗服务任务。

15.全科医疗的职责:①医疗服务②护理③预防保健服务④康复服务与善终服务⑤管理与教育

第十七章WTO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 1.中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①市场的挑战②人力资源的挑战③规则的挑战④创新能力的挑战

2.市场的挑战:①我国医药行业产品的质量差,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②仿冒专利期内的药品将是违法行为③在产品交流推广、促销、管理上竞争力不足3.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在入世后的机遇①将有利于我国医药出口②有利于医药行业调整③有利于中外合资发展大型精密医疗器械④利于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⑤有利于我国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中国卫生如何抓住机遇①加强对WTO规则

的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卫生事业管理经验,完善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②加入WTO后,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卫生事业的法律、法规将会进一步完善③中国加入WTO,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出口空间和巨大的国际舞台

推荐第3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公管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

结合同学们所学主干理论课和实践实习的经验,划定以下八个范围。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习实践经验以及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工作方向,在给定的大范围内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且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自拟题目,进行研究和写作。

1.卫生经济方向2.卫生法及行政管理3.医院管理4.医药企业文化建设

5.医药企业经营战略6.疾病控制与预防 7.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8.医药信息管理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推荐第4篇:卫生事业个人简历

为面试阶段所进行的简历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删除不合适人选的过程。下面是关于卫生事业个人简历的内容,欢迎阅读!

刘xx

二年以上工作经验|女|27岁

居住地:广东

电 话:186(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行 业:医疗,卫生事业

职 位:工作人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药学

学 校:广东医学院

自我评价

我是广东医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药学(药物分析)。我心思细密、办事稳重、善于思考、自学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我的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操作技能强、善于理论结合实际,是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复合知识技能的毕业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科四年,思考、书籍和社会实践使我不断走 向成熟,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人际关系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更,造就了我不断完善的专业技能和日趋成熟的思想,培养了我务实进取、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医疗,卫生事业

目标地点:广东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工作人员

工作经验

20xx /7—至今: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医疗,卫生事业

器械科 工作人员

1. 熟悉医用器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文件的分发,档案的整理等。

2. 了解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及备案表申办、变更及年度验证的受理、审批、上报流程。

3. 作为一名医学院里的药学生,既懂医也懂药。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较强,在校期间成绩优秀,通过了CET4,大三学年获得三等奖金。

4. 对工作负责,有 刻苦钻研的精神, 动手能力强,在单位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5. 在校担任年级宣传部的学生干部,参与大部分活动的宣传与海报设计。

6. 此外,本人还喜欢文体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 一些活动,如越野比赛,舍歌比赛等等,都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20xx/7—20xx /7:XX医院[1年]

所属行业: 医疗/护理/保健/卫生

药房 见习生

1. 暑假期间,在医院药房协助药师执药、发药。

2. 负责药品分配、核对,了解药房的管理制度和常用药品的调剂处方。获得带教老师的好评。

3. 实习收获:学习上的理论知识要结合到实践中去。

4. 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是爱岗敬业必须的。

教育经历

20xx/9—2010 /6 广东医学院 药学 本科

证 书

20xx/12 大学英语六级

20xx/6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 语(良好) 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推荐第5篇: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第一章

科学管理代表人物:美国人泰罗、法国人法约尔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具有二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作。

计划工作是决策过程,包括了对任务、目标和行动过程的抉择。

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

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1) 系统管理: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对待管理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及环

境适应性。

(2) 整分合原理:内容表现在管理过程的三个环节: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3) 反馈原理

(4) 封闭与开放原理

(5) 弹性管理

(6) 能级管理

(7) 主观能动原理:管理活动是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人是

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8) 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物质、精神、信息动力。

(9) 竞争原理(10)效益原理

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也就是一些为人民健康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特点:

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

2、其服务对象是整体人群;

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特有的特点。

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

WHO把成人识字率,尤其是妇女识字率作为评价卫生保健服务接受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

联合国对老龄化人口提出两个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7%。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要在有限的卫生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卫生政策、卫生组织、卫生计划与评价、卫生资源、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实态性调查研究(现况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及理论研究。

第二章

公共政策概念:国内多数学者赞同的以“行为准则”为中心内容的界定。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制定的策略,是引导个人和团体的准则,是管理部门保证社会或某一区域向正确方向发展的行动计划和方案。

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主体、客体、目标、资源和形式。

公共政策主体包括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主要包括:官方决策者如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法院;非官方决策者如政治党派、利益集团、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智囊团等。

公共政策客体:一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所要改变的状态,这种政策客体就是作为政策问题的社会公共问题;二是公共政策执行中所要直接作用的对象(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或目标团体);三是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公共政策的形式:一是实现政策的手段,如措施、方法、技术等;二是政策的表现形式,如路线、方针、计划等;三是政策的文字形式,如指示、决定、条例、章程等。

公共政策的特点:政治性、价值选择性、层次性、阶段性、功能多样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

普遍性(公共性)、稳定性。(会根据一段话选择是什么特点)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指导、协调、控制、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目标,规范方向;二是教育指导,统一观念。 公共政策的类型:元政策、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元政策是制定政策的政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农民的合作医疗属于具体政策。

新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于群众运动相结合。 199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指导方针的核心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发展中医药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

从筹资形式上看,国际上较常见的医疗保障制度筹资方式主要有四种:自费医疗筹资、政府筹资、健康保健筹资和社区筹资。

英国是典型的政府筹资的国家。社会健康保险筹资以德国为代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也采取这种形式。私人保险筹资以美国为代表。储蓄医疗保险筹资以新加坡为代表。

我国居民医疗保险费用负担方式: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医疗保险、自费。 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健制度的决定》指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第三章

组织管理的内容:目标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管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 目标价值分系统是组织的灵魂,是组织(系统)存在的前提。

管理分系统的核心是组织领导者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

卫生行政组织的表现形式是为了说明其组织的隶属关系、职权范围、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卫生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法制化原则、完整统一原则、精干合理原则、职责权一致原则、管理宽度与层次优化原则、协调一致原则、服务性原则、民主化原则。

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与管理难度成正比。管理宽度要适当,管理层次要简化。

中国卫生行政体制:中央---卫生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地市卫生局、县区级卫生局、乡镇街道办事处。

调整后国家卫生部的主要职责p41

国家卫生部的内设机构和职责p41-42 掌握各机构职能。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由国家机构与人民团体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政府组织,其常设机构为爱卫会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内,中央爱卫会办公设设子中央卫生部内。 会区分卫生专业组织与群众性卫生组织

卫生专业组织分为: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血液及血液制品生产机构、药品检验机构、基层卫生机构、医学科研机构、医学教育机构。

医疗机构仅指各级各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指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站(所),不包括计划生育指导站;基层卫生组织:乡镇卫生院、厂矿门诊部、街道卫生院、个人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等;医学科研机构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后两者是专门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的。

第四章

计划分类:按时间分:长期计划(大于10年)、中期计划(1-5年)、短期计划(小于1年)按范围分:全面工作计划、专项工作计划

按对执行的约束力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按职能分:程序、实体计划、组织计划、功能计划

常见的卫生计划:卫生项目计划、卫生机构计划、卫生发展计划

制定计划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分类指导原则、前瞻性原则、科学化原则、滚动调节原则 制定卫生计划的原则:

1、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原则

3、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的原则

4、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向结合原则

5、成本与效果相统一原则

制定卫生计划的依据:

1、国内外卫生发展的理论、相关政策及卫生发展趋势

2、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

3、当地人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水平及拥有的和现在的卫生资源状况

制定计划的程序:形势分析、确定目标和指标、制定策略和方案、确定实施具体措施、监督和评价、

编制活动预算、确定活动日程表

形势分析的内容: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卫生资源情况、卫生服务状况、人群健康状况

形势分析的基本思路:问题分析、需求分析和资源分析

需求种类:表达需求、标准需求(专家定义的需求)、认识到的需求、相对的需求;

需求分析原则:公平、高危人群

明确目标的内涵:包括5W1H:p64

常见的卫生指标:卫生政策指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服务指标、人群健康指标

活动时间图(甘特图)是最常用的活动日程表。

推荐第6篇: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①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是由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各级各类专业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城乡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类别。②卫生服务组织结构是由垂直系统和水平系统构成的。垂直系统有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专业职能分系统、给养职能分系统、财务职能分系统、人事职能分系统等。因为各自为本位目标和利益工作,所以必须很好地进行他们之间的协调。水平系统有高层、中和基三个层次,各负责本层次的水平协调和控制工作。③根据职能分工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分为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军队、企业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他卫生组织机构。按照地域不同,又可将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分为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④城市基层与综合服务两级网络

1、医学教育管理的概念:根据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以促进医学教育更加有效的满足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事业发展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目的,针对医学教育体系各相关要素和基本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

2、医学教育机构管理的概念:指对医学教育机构的招生教学规划、组织建设、运行机制、人员配置、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进行有效管理。

3、基础研究:它是指以发现自然规律和发展科学理论为目的的研究。

4、科研教育管理概念:对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的管理,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基本手段,对人、财、物、信息等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发挥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任务的过程。

5医学教育评估概念:医学教育评估作为医学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环节,是医学决策的基础,对于医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评价、指导、反馈、导向和激励作用,是增强医学教育主动适应卫生人力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公卫核心功能:公共卫生问题的应对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保障培养公众健康素养

公共卫生的基本手段:公共卫生监测与风险评估 政府主导的行动 健康促进 效果评价

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 :公众性 公用性 公益性 公平性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对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活动和社会措施的管理

医疗服务的“碎片化”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系统性的激励机制不当或协调机制缺失,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低下、医疗连续性差,应提供完整的卫生服务被分裂成诸多零块。或致使患者遭受损害,严重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并造成成本消耗过大和服务效率低下的结果。

卫生服务整合:指以人群健康需要为依据,以改变卫生资源的不公平和不均衡分布以及利用效率不高为出发点,对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的提供进行整合,构建一体化的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服务整合内容:服务提供 治理机制 组织管理 筹资支付

卫生服务整合的关键: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保险制度 卫生服务信息化 医疗机构之间良性竞争机制

卫生政策:是国家、政府或管理部门为保障人民健康和解决社会卫生问题而制定

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卫,确定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模式,规划和速度,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过程。其特征:1.针对特色区域

2.优化配置卫生资源3.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卫生服务整合的困境:1.分级管理的制度环境影响垂直整合(分级管理)2.公立医院单体扩张与整体规模效益存在冲突(合成谬论)3.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上存在衔接障碍(运行机制)4.患者自由流动意愿与医保自由就医政策为服务连续性带来现实挑战(自主择医)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是针对药品在流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为保证药品质量,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药品经营管理的质量保证规范,是药品经营质量的基本准则。

医疗服务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按照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的提供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卫生物力资源管理:是指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系统物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物质资料的分配,流通,供应等,内容: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卫生建筑规范管理

社会健康资源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根据社会及人们的需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社会健康资源进行规划,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充分利用,科学管理和调控监督,使其在卫生全行业中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生最大可能的健康效益过程

推荐第7篇: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题型:

一、判断:10题*2分,20分

二、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三、选择:10题*2分,20分

四、简答:5题*5分,25分

五、论述:2题*10分,20分

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1)以农村为重点(2)预防为主(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卫生投入不足(2)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

(3)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4)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合理

(5)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卫生服务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6)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7)城乡差别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原则

(1)依据“低水平”。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医疗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生查理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今天办明天的事,穷人办富人的事”。

(2)落实“广覆盖”。即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3)实施“双方负担”。即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负担。

(4)实行“统账结合”。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4、各地应该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精神,从实际出发,确定“统账结合”的具体形式,明确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各自支付范围。

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新特点

(1)在保障对象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标是:到2010年,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2)在筹资机制上,从个人、集体到政府新型合作医疗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

方筹资”,“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3)在保障内容上,新型合作医疗强调大病统筹和贫困救助。

(4)在监管机制上,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以县(市)为资金统筹单位,在新型合作医

疗制度在组织管理上,提出将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规定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

6、卫生专业组织可分为:(1)医疗机构(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妇幼保健机构(4)药品检验机构(5)医学教育机构(6)医学研究机构《具体详细分类见课本50页》

7、卫生计划:是指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卫生资源为基础

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

8、一般来说,我国的区域卫生规划是基于地(市)级行政区划。

9、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大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10、卫生总费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卫生保

健支出的货币总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部门经济状况的重

要指标。

11、卫生信息的作用:

(1)卫生事业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2)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源泉

(3)有利于监督评价卫生规划实施与进展

(4)支持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卫生资源

(5)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12、医政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包含中医、西医和中医结合医疗及其相关机

构、从业人员、医疗及相关活动、医疗技术、医疗仪器设备等实施管理

工作的总陈,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医疗纠纷:是指医院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向患者提供临床医疗服务时,医患双方出现

的争执。

14、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

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

故。

15、医疗事故构成的基本条件

(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符合国家《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执业

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其他雇员。

(2)医疗事故的发生地是在符合国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经政府卫生管理

部门批准设置的医疗机构。

(3)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

意或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后果。

(4)构成医疗事故过失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

动中违反了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5)必须是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包括为此服务提供的后勤和管理活动)。

16、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

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

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17、药品的专属性包括:

(1)处方药,必须在执业医生的检查、诊断、指导下合理使用。英文缩写:RX

(2)非处方药,根据病情,患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合理选择药品,按照药品说

明书、标签使用。英文缩写:OTC

1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FDA)

19、世界卫生组织(WHO)

20、药品监督管理的原则

(1)目的性(2)方针性(3)限制性(4)方法性

21、中医药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

(1)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并须报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2)按照中医药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实行管理。

(3)按照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4)教学大纲与教材。

(5)实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

2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目前在我国流行状况堪忧,与传染性疾病并驾齐驱突

兀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23、卫生监督的主要职责:

(1)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

品。

(2)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场所、职业、发射、学校卫生等工作。

(3)依法监督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监督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活动,

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

(4)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4、公共卫生发展面临的问题

(1)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及技术层面对应对入世的准备不足,缺乏适应全球化的技术

和管理人才,以及相应的技术设施和管理机构,应对能力有待加强。

(2)以防治传染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在我国城市尚未完成,而以防治慢

性非传染病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二卫生革命已经到来。

(3)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生活空间的缩小、

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等,使生物、环境、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4)目前我国对指定符合WTO协定原则的卫生及其他即使措施中的科学理论和方

法研究很不够,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性分析体系并在公共卫生各领域的立法指标和法律实施中予以应用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

(5)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人们希望提高生活质量,

食品卫生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6)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射型核素与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医学、科

研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7)知识产权保护涉及我国基本药物保证问题。

(8)国外一些影响公共卫生及过敏健康的不良理念、生活方式的影响将可能会继

续增加,如吸毒,不良性行为,年轻人吸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9)公共卫生发来吧法规标准制定如何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法典标准及我们

该签署的有关公约和入世承诺一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在短期内解决是不容易的。

25、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健康结果指标有三个: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

下儿童死亡率。这些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将抗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综合协调发展的敏感指标。

26、实施法制管理是实现妇幼卫生全行业管理、促进妇女儿童将抗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

妇幼卫生保健方面的政策法规集中体现“一法两纲”【指《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方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

27、根据WHO的定义,生殖健康概念主要涉及生育调节、母亲与婴幼儿将抗、生殖道

治病防治、性生活性传播疾病防治四个方面。实际是一个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层次健康的概念,主要指在各方面完好的状态下完成生殖。

28、妇女保健按照女性一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分为(1)女童保健、(2)青春期保健、(3)

经期保健、(4)孕产期保健、(5)哺乳期保健、(6)围绝经期保健、(7)老年妇女保健等若干个时期。

29、社区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1)人群。一定数量、质量的共同生活的人群是社区生活的主体,物质要素的创造

者,社区关系的承担者。

(2)地域。人群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有一定界限的地域。

(3)生活服务设施。提供社区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衡量舍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4)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这是社区人群凝为一体的纽带,使社

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有协调各种关系的作用。

30、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

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GP)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3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功能

(1) 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实施健康促进。

(2) 开展免疫接种、传染病的预防和防控工作。

(3) 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4) 提供院外急救服务。

(5) 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6) 提供双向转诊服务。

(7) 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8) 提供康复服务。

(9) 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10)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服务。

(11)提供个人与家庭的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

(12)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

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1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他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32、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

(1)预防保健服务(2)基本医疗工作

(3)农村爱国卫生宣传教育(4)妇幼卫生保健

(5)计划生育技术指导(6)农村卫生事业硬件建设

3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其他危机事件的发生过程一样,可分为三个阶段:危机前阶段、危机阶段以及危机后处理阶段,各个过程之间体现了危机发展的一个循环周期。

34、论述题: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生态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管理水平

文化背景

人口构成及状况

社会制度

经济发展

地理位置

…………………………………Best wishes !

——forest

特供

推荐第8篇: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建始县高坪镇中心卫生院

发展规划

根据建始县高坪镇高综办发《2009》53号文件《关于做好乡镇总体规划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现将高坪卫生院医疗设施状况、医疗卫生设施存在的问题、卫生防疫设施基本情况及高坪卫生院最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介绍如下:

一、高坪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高坪镇地处建始县东郊,素有恩施东大门之称。全镇有四十二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5万人。高坪镇是一个交通枢纽重要地段,四通八达,十分便利。相邻的还有巴东县的大支坪乡,本县的红岩镇、花坪乡、三里乡、龙坪乡等。服务半径之大,覆盖面之广,使得高坪卫生院的地理位置 十分重要。

二、高坪镇中心卫生院概况

高坪镇中心卫生院是集医疗、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全院有职工总数66人,离退休人员47人,在职人员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 42人,医院开设病床60 张,医务人员技术结构比例较为合理,技术力量较为雄厚。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检验科、牙科、中心药库、门诊部、放射科、心超室、以及预防保健等科室。配置有较先进的辅助设备,如:双屏双探头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200毫安X光机,全自动洗胃机,心电监护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分类21项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心电图机,婴儿辐射保暖台,麻醉机等医疗设备。辅助检查能开展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分析、血糖等生化检查、血液分析及各种常规检查;能开展彩超、B超、心电图、透视、拍片等各项检查。外科能进行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开展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肠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术、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各种内固定物取除术等腹部和骨科手术;妇产科能开展子宫切除、卵巢囊肿切除术、宫外孕手术、剖宫产、

无痛人流等手术;内儿科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各种心衰和中毒的抢救;中医科聘请了老专家坐诊,擅长治疗风湿病、骨质增生、腰腿疼痛等疾病。

预防保健设置情况:高坪卫生院设有预防保健机构防保组,现有工作人员6人,负责全镇预防保健工作任务。

村卫生室概况

高坪辖区内下设42个村,每村有本村卫生室1个,设村医1名,负责担任本村的的基本医疗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预防保健任务。

村卫生室基础条件差,设备简单,房屋紧缺。除干沟、陈家湾、小窝坑、望坪四个村卫生室有有房屋以外,尚有花园村危房一栋,其余37个村卫生室均靠租房、借房。村卫生室医疗设施除有听诊器、血压计、钳子、摄子外无其它任何医疗设施。而且人员结构不合理,绝大部分人员属于跟师学徒的老龄化人群,不能胜任现代医疗服务及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的需要,不能满足老百姓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医院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1、业务用房紧张

高坪镇辖区内人口密集,而且人口相对集中,辖区内人口达到5万5千多人,长期以来,由于医院整体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医院业务用房紧张滞后,不能满足高坪人民对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2、医疗设备陈旧老化

卫生院多年来无国家资金的投入,绝大多数医疗设备老化、陈旧。如200毫安X光机,全自动洗胃机,心电监护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分类21项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心电图机,婴儿辐射保暖台,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都是90年代初的产品,经常导致检查结果不准,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致使临床诊断准确率下降。

3、卫生院医务人员结构老化

乡镇卫生院由于基础条件差,较为优秀的专业人才不愿下基层,而卫生院大部分医务人员70年代未8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人员,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也明显落后。因此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已迫在眉睫,是将来卫生事业发展的关健所在。

4、住房问题

目前全院职工还有二十多人居住在50年代修建的石木结构的危房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急需整体搬迁。 将来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

由于高坪卫生院地理位置相当重要,高坪镇人口重多,服务半径远射巴东县的大支坪,本县的龙坪、红岩、三里、花坪等乡,加之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坪卫生院拟定在2020年以前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卫生院,具体规划如下:

一、房屋建设

1、为满足高坪镇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我院已于2009年度开始修建高坪卫生院业务综合楼,业务棕合楼总体设计8层,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但由于国家项目资金有限,卫生院本身因发展的需要,历年累计欠债较多,自筹资金能力有限,因此,业务综合楼只能修建4层2400平方米。业务用房远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因此我们规划在近几年内在新建的业务综合楼的基础上,扩建2层,使医疗业务用房能够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争取在2020年内完成业务综合楼的整体建设。

2、规划建设独立的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内门诊、病房、隔离病区、隔离观察区、隔离通道等各项设施齐全,各项消毒设施及设备齐全。

3、建立完善独立的预防保健门诊,门诊内各项相关设备齐全,以满足高坪镇人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4、建立一套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5、规划建设40套职工经济适用房,尽早让居住在危房的职工整体搬迁。

二、设备更新

1、将已陈旧的大部分基础医疗设施更新换代,同时增添CR和CT,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2、力争使病床数增加到80--100张,以满足不同疾病人群对健康环境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

1、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采用培训、进修等方式,使现有人才进一步优化提高。

2、从社会上招聘有经验、有技术的医疗工作人员。

3、从大医院聘请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整体培训。

我们坚信未来的高坪卫生院是一个集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装备的能够充分满足高坪镇人民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的现代化卫生院。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高坪卫生院全体员工将不懈的奋斗、不懈的努力,为高坪卫生院辉煌的未来而奋斗。

高坪卫生院

2009年6月

推荐第9篇:卫生院的院务公开及事业单位公共卫生事业工作总结

2011年院务公开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办事

公开工作总结

在2011年院务公开中,我院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关切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医院管理年活动契机,紧扣医院中心工作,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使病人满意放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民主管理,密切医患关系和干群关系。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注重效率,推动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化、民主化、增强医院管理的透明化。不断提高公开的层次,有效的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院内干部职工关切自身利益问题,现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结合医院活动,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工作和行风评议工作。狠杀医药回扣的不正之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作为院务公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利保证。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监督小组,由江希平院长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吴跃进专人负责日常工作,陈丽卿负责监督、反馈等工作。各小组职责清楚分工明确,使院务公开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积极稳妥推进。

三、建章立制、促进和规范院务公开

我院始终把院务公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全院干部、职工大会的形式增强院务公开的广泛性,多次召开职工大会,使医院开展工作能够得到职工理解,通过在沟通与理解中达到共识,同时利用医院院务公开栏的形式,及时向全院职工传达医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院务公开实施方案》、《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监督小组职责》全面具体地规定和明确了我院院务公开工作的各项内容、公开的形式、与公开的程序,采用滚动推进方式做到每月一期,及时更新完善充实院务公开的内容,从而推动院务公开经常化、规范化。

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在院务公开的过程中,首先将涉及全院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把群众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一年来我们向社会公开了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医德规范、卫生人员行为准则、服务用语、服务规范、服务标准、服务承诺、门诊及住院设置分布图、门诊及急诊与病房管理制度、病房护士交接班制度、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公开了关于职工职称晋升、任职公示、人员进修培训计划、先进评定、年度考核、聘用人员、财务收支等方面公开了过程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干部职工的知情权,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医院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年来,我院院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与差距,距离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们

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把院务公开的真实性、科学性、透明度不断引向深入,解决群众、全院干部职工关切的问题,不断推动医院的改革和发展。

卫生院

2011.6.30

推荐第10篇:卫生事业管理 重点

1、卫生事业 的概念、性质、影响因素

2、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我国主要卫生政策

4、卫生政策的特征

5、健康组织、卫生行政设置、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的设置

6、群众性卫生服务组织

7、我国卫生组织存在的问题

8、医疗保障制度的内容

9、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和政策

10、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代表国家

11、卫生规划的概念、特点、制定卫生规划的程序

12、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程序、内容

13、卫生法规与监督、卫生法的特征、渊源

14、卫生系统的概念、目标

15、卫生行动的概念

16、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概念、内容

17、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具体指标

18、医政管理的概念、基本职能

19、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医师准入管理

20、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

21、采供血机构

22、医疗安全管理、医疗事故、医患危机管理

23、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 概念

24、初级卫生保健 概念、策略内容

25、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概念、特征、意义

26、新医改的基本框架

27、疾病预防控制管理 概念

28、妇幼卫生工作的基本工作内容

29、药品监督与管理的概念

30、基本药物制度 概念、意义

31、医患危机

32、调查问卷

考试时间为12月17日晚上7点。地点601.记得带要写的论文 论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逾期不候。

第11篇:卫生事业管理心得体会

《卫生事业管理学》

心 得 体 会

陈雨樟 1312230101 2013级预防1班

《卫生事业管理学》学习心得

时光飞逝,学业近半。因选择了预防医学专业,所以学习了《卫生事业管理学》。在医院实习过的我,只知道医院有自己的医院管理系统,学过这门课程得以了解到,医院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部分。

还没学习之前,我认为这门课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因为这门课程感觉十分抽象,不像如临床课程那样的形象。当我真正接触到《卫生事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卫生管理应用的领域不仅仅是医院,还有社区医疗,乡镇卫生医疗等等,对于现代卫生事业,科学技术与管理是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管理必须先行,运用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卫生管理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临床医学知识,还必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才能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卫生管理学借助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卫生事业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卫生管理活动的规律,指导卫生实践工作。《卫生管理学》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根据我国卫生工作的管理实际,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指导我们在医学卫生领域做好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拥有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看,对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具有指导功能、规范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和分配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公共管理中的一部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所对应的学科即“卫生事业管理学”,又简称为“卫生管理学”。 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我国的卫生事业做了明确的定性:“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国家干预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安定、保证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摆脱了\"政治决定一切\"的思维定势后,又陷入了\"市场万能论\"的泥潭。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导致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明显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原因在于对医疗卫生保障的特殊性缺乏认识、医疗卫生保障的理念缺失和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设计注重短期效应。由于医疗卫生市场不具备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存在着诸多市场失灵现象。因此学好《卫生事业管理学》不仅对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工作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对我们个人了解医疗卫生各种政策有极大的帮助。单就医疗保障制度一章节来说,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队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说到医疗保障制度,我曾羡慕朝鲜和英国等国的全免医疗保障制度。学习后才真正发现,全免医疗的背后实际上则是漏洞百出,千疮百孔。而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种基本医保制度都是由三方共同支付医疗费用,虽然三方有所不同。

即使在此医疗体系下,各种“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浪费医疗资源的情况常有发生;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慢性病的大量年轻化,增长各个家庭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医改仍然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发展的重中之重,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卫生事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卫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卫生事业管理水平。更揭示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

评价:两位老师的知识功底十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 在上课是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而且能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同学们广开思路,认真思考,同时也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用实践来检验所学到的理论,运用自己的广泛涉猎向我们阐明了《卫生事业管理学》这本书的基础知识及社会应用,使我们在以后在就业中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管理方法应用。

陈雨樟 2015年12月16日

第12篇:卫生事业管理习题

一、选择题

1、从特定任务的角度划分,医院可分为以下类型(B)

A城市医院B军队医院C综合医院D康复医院

2、医院组织类型中最早最简单的一种是(A)

A直线组织B矩阵组织C其他复合组织类型D直线参谋组织

3、医院管理学科体系建立是在( B )

A.20世纪20年代左右 B.20世纪30年代左右

C.20世纪40年代左右D.20世纪50年代左右

二、填空题

1、医院的基本条件包含硬件设施、______软件设施____。

2、我国目前按照医院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一定级别和等次的标准化管理,即_____医院分级管理_____。

3、现代医学模式为____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_____。

4、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人群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统筹规划,提高效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制定的卫生发展的目标和模式,即__规划区域卫生________

5、医院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决策、协调、___控制_______。

6、我国的医院可以分为_______三___个级别。

三、判断题

1、医院的功能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包含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对)

2、岗前教育的对象除了刚毕业的医、药、护、技人员外,还包括医院各部门中工作变动、职称变动的各级人员和即将走上各部门、科室领导工作岗位的人员。(对)

3、医院的发展逐渐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对 )

4、医院在区域卫生规划的需要范围以外,只要条件较好,经过申请,可以跳级。(错

5、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和职业化的管理队伍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对)

6、医院管理向职业化、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发展。(对)

第13篇:卫生事业管理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专业

2011 年 11月17日

关键字:新加坡;卫生事业管理;政府;医疗卫生

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国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其他人种占2%。新加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航运、金融和炼油中心。新加坡是实施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政府致力于维持国民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服务,确保每个国民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良好的基本医药服务。正因为新加坡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完善,所以它也获得了“卫生城市”的美誉!

新加坡之所以在卫生管理方面有如此得成就,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新加坡对卫生事业管理不仅先进,而且规范。

一方面新加坡建立公立和私立医院两种所有制医院相互竞争,因为其卫生资源丰富,400多万人口就有20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13家,综合诊所20家。私人举办的医院16家,私人诊所1900多家,还有私立医药机构。同时,医药价格借助市场机制调控,有关媒体及网上及时公布各大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单病种费用供患者自行选择。私立医院费用相对较高,但也是患者自愿选择。新加坡人每住一次院相当于1~2个月工资,而我国远远高于这个相对水平。据有关调查表示,新加坡国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岁,2004年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约为4%,低于美国的14%,瑞士、法国的12%,日本、英国的8%,中国大陆的5%。新加坡国民每月收入约为3000~4000元新币,与其收入相比,住院费用还是比较低的。一般公立医院低于私立医院,平均每次住院费用A级病房为2299~8075元新币,B1级病房为1872~7286元新币,C级病房为615~1162元新币。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一旦发现公立医院的管理弊端后,及时进行重组,国有民营,公司管理,改变拨款方式等,重新激起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医院重组是将13所政府主办的公立医院和20所综合诊所组建成两个保健服务集团,改革原有僵化的管理体制,由集团管理医院。国立健保集团下属国立大学医院、板桥医院、亚历山大、陈笃生医院及皮肤、脑神经专科医疗中心和西部的综合诊所。新加坡保健集团下属中央医院、竹脚妇幼医院、樟宜医院及眼科、心脏、癌症、牙科等专科医疗中心和东部的综合诊所。重组后集团按公司法设立公司,按市场规律管理医院,管理权从政府卫生部、财政部转移到公司和医院。医院每年必须把房屋、设备折旧资金上交集团公司。政府不再负责医院的一切开支,也不再收缴医院的收入。政府将拨付医院一切支出的经费直接补贴住院和门诊患者,医院必须从就诊病人中的政府补贴、现金支付、健保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中获取收入。院长

由董事会任命,5年为一任期。医院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收支的经营决策权,更灵活的管理,带来了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佳的运行绩效。

二、新加坡建立起完善的逐级转诊网络和制度。

新加坡从私人诊所、综合诊所、社区医院、综合医院、专科中心等医疗网络健全完善,分工明确,运转平衡良好。私人诊所和综合诊所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居民社区,居民患常见病、多发病及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性病多在个体诊所、综合诊所和社区医院内解决。遇到感冒发烧这样的“小毛小病”,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名来说,“方便看”才是最重要的。目前,新加坡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及率和人口覆盖率均达100%,“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已经建成,这对人们看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同时,如何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市民在社区能放心看病,这在新加坡已经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一体化管理”, 落实团队服务和责任医生制度,加快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示范化建设。 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功能已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团队服务,对社区居民健康实行“网格化”管理。

新加坡本着医院建设是民生工程的原则,为解决市民看病挂号排长队问题,已经正式开通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共享和服务流程优化;同时,新加坡已经正式实行手机挂号,这样,国民通过手机也可以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预约挂号我实时挂号。

新加坡作为全世界公认的“卫生城市”,起积极推进健康服务不段优化,健康环境不断改善,患者实行双向逐级转诊,既方便患者就医,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更降低了医药费用,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避免了像我国一患病不论大小轻重就往大医院挤的尴尬局面。因而新加坡的大型医院大病重病住院病人较多,而门诊病人一般不像我国那样拥挤。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这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新加坡政府明确规定对住B级病房的病人医药费进行直接补贴,减轻中低收入者的医药费用负担;三是凡国家公立医院和综合诊所,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和购置设备,不需要医院从经营利润中负担;而且,还建立了全民的医疗保险网络,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使每个国民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政府如此的大力支持也达到了这个目的。

1、政府津贴:政府津贴是政府对全体国民住院、门诊医药费用的直接补贴,门诊和住院病人最高可享受医药费用80%的补贴。政府将医院病房分为A、B、C级。A级病房1~2张床位,设施最好,政府不补贴;B1级病房3~4张床位,政府补贴20%;B2级病房5~6张病床,政府补贴50%~60%;C级病房6张以上床位,政府补贴80%。随着补贴比例

的增高,病房设施条件也相应递减,如B2级以下病房一律不设空调。在社区综合诊所和医院就诊的门诊病人也相应享受政府50%~70%的医药费用补贴。政府补助以外的费用,按相应规定自付现金、动用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支付。

2、保健储蓄:按规定可支付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所有的住院费用及乙肝、癌症、化疗、洗肾、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等特殊门诊费用的自费部分。设立于1984年,是全国性的医疗保健储蓄制度,国民必须将每月收入的6%~8%储存入个人专用户头,用于支付户头持有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住院费用和特殊的门诊费用。其中35岁及以下每月收入储存率为6%,封顶为270元;36~45岁为7%,封顶为315元;46岁及以上为8%,封顶为360元;自雇人士每月收入超过6000元新币的也必须按此比例储存。

3、健保双全:可支付本人及直系亲属全部的住院医药费用及特殊的门诊医药费用的自费部分。设立于1990年,健保双全的投保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次缴付公积金时,就自动在健保双全制度下交保,除非他们选择退出。这是一项低廉的重病保险计划,为投保人提供重病保障,万一患上重病或长期疾病需要庞大的医药开支,而保健储蓄又不足支付这些开支时,可动用健保双全资金。

4、保健基金:设立于1993年,是政府设立的一项留本基金,宗旨是为贫困病人或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不足支付医药费用的重大疾病者提供一个基本医药保障的安全网。保健基金目前已有11亿元新币,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预算盈余增加,将逐渐增加到20亿元新币,其每年利息收入用来支付需要该基金支付的患者的医药费用。

同时也强调个人责任,通过共同付费而分担责任,避免因政府付费而浪费医药资源。病人如果要求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就得付更高的费用。

新加坡是我过的邻国,而且那部分国名也是我国的华侨,面对这样一个荣获全世界公认的“卫生城市”,我国面临的压力也挺大的,并且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经验。在2008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温家宝正对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提出了《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的基本用药和医药安全,控制药价价格上涨。这样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要坚定地推进这项改革,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我个人认为除了温家宝总理提出得着四点以外,政府重视和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医院所有制多元化,用市场杠杆管理医院价格、重视对世界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和吸纳、政府举办的功力医院进行重组改革,实行国有民营且公司化管理等等方面的投入,才能进一步的将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进一步的提高,才能做到全体国民的医疗卫生得以保障!

第14篇: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2007-2010年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蓬安县卫生局 (2011年5月21日)

截止2010年底,全县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4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1个,中心卫生院8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民营医疗机构5个,村卫生室598个,个体诊所62个。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56人,其中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235人,初级职称677人,业务用房面积86702平方米,医疗设备715台(件),价值2650万元。

1、顺利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8年1月,我县正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第一年参合人数就达51.0348万人,整体参合率达90.45%,15万农民群众受益,报消补偿金额2200万元。2009年,群众参合51.4853万人,参合率为85.1%,兑现群众医疗补偿54.5万人次,补偿金额4608.16万元,基金使用率为89.51%。2010年,参合群众逐年增加、受益面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参合人数达565405人,参合率为95.05%,2011年参合率达97.91%。超额完成了市、县目标任务。

2、狠抓公共卫生服务,全民健康防线进一步筑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展开。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县2009年开始展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止2010年底,下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公卫补助资金 1

715.44万元,公卫经费使用规范,无资金分解现象。大力开展人员培训和公卫服务试点工作,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两年累计发放建档及宣传资料50余万份,建立农民健康档案222781份,占全县人口的32%,规范化健康档案数量97809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7295人份,建档率达50%,开展了13万针次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为28008名儿童实施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接种率为98.66%。

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制机制。全面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366.293/万;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明显,无霍乱疫情,狂犬病、乙脑、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发病率、治愈率、转诊率达到国家标准,成功开展艾滋病等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病人的抗病毒治疗,卫生检验室实验室通过省级计量资质认证,计划免疫工作有序开展,巩固了以乡为单位接种率三个85%以上成果,巩固了消灭脊灰成果,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普遍开展,各乡镇、企事业单位、学校均设立了健康教育专栏,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深入入心。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组织中医技术人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大力开展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增强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和中医专科建设,完成中医药科研课题5项,取得研究成果5项。县中医院眼鼻耳喉科通过南充市重点中医专科评审,李陈泉同志获“南充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

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完善了《蓬安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蓬安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应急方案,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和应急队伍培训,健全“120”急救 2

体系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应急值守工作。“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有效开展灾后防疫工作,印发防病知识传单3万余份,开展疫区消杀灭面积达8万平方米,派出了三批次防疫人员、医疗小分队奔赴映秀等重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做好了食用含三聚胫胺问题奶粉患儿的筛查和医疗救治工作;有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按照“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加强了各级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科学防控宣传,对学校、车站、广场等人群聚集场所进行消毒和疫情监测工作,有效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妇幼保健工作发展迅速。狠抓“二纲一法”的贯彻落实,延展妇幼保健服务范围和功能,大力加强产科、儿科规范化建设,严格技术资格准入,严厉打击非法接生行为。城市和农村孕产妇管理率分别达到85%、75%,住院分娩率90%,完成省专项投资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工程。2010年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2100余人,补助718671元、为3620名生育妇女补服叶酸。各乡镇卫生院、助产单位都设臵了2-3张产床,县妇幼保健院由2005年前10张病床增加至30张病床。2005年前全县有1/3的乡镇卫生院无妇幼人员,2007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人事局、县卫生局公开向社会招聘,择优录取了41名妇幼岗位人员,充实到各乡镇妇幼岗位,政府给予妇幼人员财政全额预算,保障妇幼人员的待遇,稳定队伍。确定了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为“孕产妇急救中心”,加强了“绿色通道”的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稳步发展。根据《蓬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蓬安府发[2008]62号)文件精神, 3

我县在相如镇相继设立了城南和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陆续开展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从2007年8月至今,累计为20688余人次的7岁以上儿童、60岁以上老人、残病人、孕产妇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基本医疗和计划免疫、免费建档、产后访视等公共卫生服务。

卫生监督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建立健全了监督执法内部稽查考核机制,形成了事前与许可、监督与指导、处罚与教育三足鼎立的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机制。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任务,深入开展各种卫生专项整治。转变监管模式,在我市率先推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网格化管理制度,全面组织实施了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截止2010年6月1日,全县公共场所以住宿业美容美发业为主的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98.24%,A级单位1家,B级单位5家。《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后,及时进行了《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培训,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食品卫生监管移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后,选派了3名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卫生监督员协助食品卫生监管,做到了食品卫生特别是餐饮消费环节监督不脱节。“十一五”期间,我县未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饮水污染事件、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嘉陵第一桑梓AAAA景区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和卫生人才队伍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卫生资源不足 4

的现状得到有力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逐年消弱,全县居民健康素质得到提高。

一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近年来,县卫生局高度重视卫生项目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投入资金7591万元,其中争取中央专项投资6962万元,省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专项援建投资629万元,共新、改(扩)建面积5.2万平方米,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争取中央国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1319万元,对2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增业务用房1.84万平方米。二是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4458万元,对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实施迁建,对河舒中心卫生院等1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的综合业务用房进行新建。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共分三期,国家一期投入住院部迁建工程主体已完工,已累计投入2100万元,同时

二、三期建设总体规划已通过县规委会审查,并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和工程造价预算。1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于2010年底前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是争取国家3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总投资120万元,新(改)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18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项目25个,其中15个投入使用。四是争取省红十字会援建博爱卫生院、卫生站项目8个,总投资629万元,共新建鲜店乡博爱卫生院等总面积9000余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五是争取省专项投资新建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项目2个,其中县中医院建设规模4589平方米,投资605万元,目前已进展至第五层土建施工;县妇幼保健院建设规模2900平方米,投资260万元,已完成。六是卫生监督执法大队业务用 5

房建设纳入2011年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盘子”;七是争取到巨龙、徐家中心卫生院的污水处理项目2个,争取投资200万元。

二是基层医疗单位设备落后状况得到改善。2008年争取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支持,为各中心(乡镇)卫生院配臵便携式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共16台(件),总价值150.6万元;通过争取项目资金,2009年国家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了总价值396万元的X光机、台式B超等必备设备300余台(件)。

三是大力实施卫生资源整合及管理机制、体制改革。针对我县乡镇(中心)卫生院长期分散经营,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偏弱的现状,2007年实施了卫生资源整合,将原来的地名卫生院全部撤销,由原来的58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撤销合并为39个,并清退无技术、无资格、无学历的“三无人员”。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蓬委办发[2007]24号),进一步明确了卫生院的主要职责及内部管理运行体制,重新设臵公共卫生岗位129个,基本医疗人员岗位488个。2009年9月,有效实施乡镇(中心)卫生院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规范绩效工资发放政策,成立了蓬安县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协会,统一收支凭证,实行重大资金支出报告制度,杜绝了卫生院开支无度、铺张消费、坐收坐支等不良现象。

四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卫生得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期间,通过项目培训、继续医学教育、人才引进等手段,力促卫生技术人员改善知识结构,满足群众就医需求,2007-2010年共招引医学院校毕业生212人,县卫生局送出检验、化验人员 6

及妇幼人员培训123人。参加全科医师培训100余人,参加技术培训1600余人,参加基层管理人才培训300余人次。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学习实践活动,加强卫生技术人员“三基三严”等执业行为规范的在岗培训,加强了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和医德医风评价考评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卫生工作者,其中县皮防院医生李海平先后获省、市“劳动模范”、全省“健康卫士”荣誉称号。

2007年至2010年获得的表彰奖励

1、2007年度

(1)获县委、县政府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奖; (2)获宣传文卫系统先进基层党组强称号; (3)获县政府“两案”办理先进单位奖; (4)获县委、县政府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奖; (5)获市卫生局目标考评二等奖。

2、2008年度

(1)获2008年度南充市卫生局目标考核二等奖;

(2)获2008年度蓬安县宣传文卫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奖; (3)获蓬安县2008年度新农合工作先进集体奖; (4)获蓬安县2008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奖; (5)获县委“5.12”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奖;

(6)获县委、政府2008年度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奖; (7)获县委、政府2008年度目标综合考评综合奖二等奖; (8)获县委、县政府2008年度项目推动工作先进单位奖;

7

(9)获县委、县政府2008年度八大民生工程先进单位奖; (10)获县委、县政府200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暨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奖。

3、2009年度

(1)获蓬安县委2009年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奖; (2)获县委、县政府2009年度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奖; (3)获蓬安县2009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奖; (4)获县政府2009年度“两案”办理工作先进集体奖; (5)获县政府2009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奖; (6)获南充市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先进单位奖; (7)获县委、县政府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奖;

(8)获县县、县政府“嘉陵第一桑梓”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奖。

4、2010年度

(1)获2010年度县委、县政府目标考评综合奖二等奖; (2)获2010年度县委、县政府实施民生工程先进单位奖; (3)获2010年度县委、县政府维稳、信访和群众工作先进单位奖;

(4)获2010年度县委、县政府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奖;

(5)获2010年度县委、县政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奖; (6)获2010年度南充市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奖; (7)获2010年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奖;

(8)获2010年度“两案”办理工作先进集体奖。

第15篇:县卫生事业发展计划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减少疾病对人类构成的威胁,改善生活质量,保障人们生命安全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经过努力,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已基本按2001-2005年规划逐步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为把我县卫生事业更加快速发展起来,尽早达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为根本目标,以改善我县卫生服务环境、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为出发点,依据国家卫生事业发展政策,重点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和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落实和改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让广大人民群众人人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全县生产、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水平。

二、规划目标

(一)基础建设

1、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环境、条件改造完成率达100%;

2、县、乡两级基本医疗检测中小型仪器配齐率达100%,县级医疗单位基本治疗检测所需大型设备拥有率达80%以上;

3、完成临澧县卫生监督所综合办公大楼的修建和基本执法用仪器设备的添置;

4、成立临澧县120医疗急救中心;

5、修建临澧县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二)卫生防病

1、主要慢性病管理率达50%;

2、计划免疫规范接种率达98%以上;

3、主要地方病患病率较“十·五”末期下降30%;

4、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达100%;

5、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低于100/10万。

(三)卫生监督

1、食品卫生合格率达95%;

2、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95%;

3、劳动卫生监督合格率达80%;

4、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施符合配置标准,无违法医疗卫生机构;

5、基本医疗规范管理率达98%。

(四)妇幼保健

1、婚前医学检查率达100%;

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

3、七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100%;

4、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10‰。

(五)健康教育

1、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2、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

3、人群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

(六)血吸虫病防治

1、血吸虫病人、畜接受治疗率达90%以上;

2、不出现阳性钉螺;

3、不出现新发晚血病人和急性血吸虫病人。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把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支持卫生事业发展,认真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积极推进全县卫生事业的快速向前发展。

(二)加强部门协作。

发展计划部门:将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财政部门: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调整卫生支出结构,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实现。

农村工作部门: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列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配合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和合作医疗的实施,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组织开展卫生扶贫。

卫生部门:做好卫生工作的综合管理、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加强农村卫生网络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落实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加强农村改水、改厕的规划、实施,组织新技术的交流、推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监督指导。

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监督,严格监控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水利部门:结合农村水利建设,配合做好农村改水和血防灭螺工作。

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督促乡、村企业加强劳动保护设施建设,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教育部门:结合成人扫盲进行卫生常识教育;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配备健康教育师资,并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健康教育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搞好学校卫生,改善食堂卫生及其它卫生条件。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部门:加强宣传和报道,传播卫生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能力,宣传和引导全社会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

民政、人事、劳动保障、建设、药品监管、盐业管理、计划生育等部门也要根据职责,落实有关措施,支持农村卫生工作。

(三)深化卫生改革。深化卫生院内部改革,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完善县、乡卫生机构的功能、布局,重点加强县级预防保健机构和农村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提高技术队伍素质,保证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到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改造任务,达到基本设施配置标准。

(四)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农村公共卫生基本项目规划,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各项任务。积极防治、控制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巩固、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继续搞好食盐加碘和血吸虫病疫区灭螺工作,开展慢情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健全农村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保证乡镇卫生院具备处理孕产妇顺产的能力、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中心卫生院处理孕产妇难产的能力,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促进卫生县城和卫生村、镇建设。结合农村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引导和组织农村改水、改厕,提高农村自来水、卫生厕所和沼气的普及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大对农村医药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加强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医疗服务市场、药品及其它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管。

(五)发展合作医疗。按照农民自愿参加和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的原则,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起,在全县农村有计划地逐步推开。到*年,全县全部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村人口达到80%以上,使农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六)增加卫生投入。从2006年起到2010年,各级财政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县财政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公共卫生项目安排公共卫生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负责安排政府举办的农村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与必要的医疗服务经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发展建设资金和卫生院院长、防保专干的工资及其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加大对贫困乡镇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贫困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把卫生扶贫作为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扶贫计划。

ww w.

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16篇: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1.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

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卫生事业管理目的: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的健

3.卫生事业管理性质:政府实行的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福利政策)

4.卫生事业管理奋斗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体系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5.卫生事业管理特征: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2、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3、适应

外部环境的变革

4、重视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

5、不断深化城乡卫生改革

6.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

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7.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1、逐步改善医疗条件

2、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3、为农民

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

4、加大农村卫生投入

5、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6、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7、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8.研究方法:定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法)、定性

9.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实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10.公共政策五大要素:公共政策主体、客体、价值、内容和形式

11.公共政策特征:政治性、强制性、普遍性、合法性、阶段性、层次性、价值选择性

12.公共政策功能:导向、协调、控制、分配功能

13.卫生政策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德尔菲法、投入产出分析、利益集团分析、微观政策

图解法、政策网络分析、SWOT分析

14.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问题-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价政策

15.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发展中西药;依靠科技

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6.农村工作“三大法宝”:

1、农村合作医疗

2、乡村医生

3、农村三级预防保障网络

17.卫生组织的分类:卫生行政组织、卫生事业组织、卫生非政府组织

18.医疗保障制度概念:是公民因疾病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健康损害时,国家和社会团体对

其提供医疗服务并对医疗费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19.医疗保障制度特点:普遍性、均等性、复杂性、福利性

20.医疗保障制度作用:

1、维护社会稳定

2、促进经济发展

3、调节收入分配

4、保障基

本生活

21.医疗保险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

保险模式、社会医疗救助模式

22.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免费型或福利型医疗保险)如:英国特点:国家直接举办医疗卫生

事业;通过税收筹集医疗保险基金;财政拨款维持公办医院运行;全民享受免费医疗服务优点:全体公民可享受免费的综合医疗服务;保险覆盖面比较广,体现了卫生保健的公平性;该模式落实卫生费用计划性好。缺点:医疗服务的成本较高、效率低下;医疗供需矛盾较大,病人看病、排队等候时间长。

23.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如:德国特点:国家立法强制社会成员参保缴费;非营利性保险机

构统一筹资、核算、给付,“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合同医院提供约定范围的免费医疗或收费服务;保险机构向医院结算付费或给参保患者报销垫付的费用。优点:重视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强化社保意识;实行个人收入的横向转移,具有共担风险的职

能,体现社会公平原则。缺点:现收现付的筹资方式使资金没有积累,不能应对老年化带来的卫生费用的增长;

24.医患双方缺乏费用意识,导致卫生费用的快速增长。改革:适当提高个人自付

25.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如:美国特点:社会成员自由选购保险机构与医保项目;保险机构

的合同医院提供约定医疗服务;保险机构大多为营利性; 保、患双向选择。优点:国家不承担或很少承担卫生费用,财政负担低; 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能满足人们对高水平的卫生需求。缺点:公平性差,不同收入人群的保障程度差别大;费用上涨快。

26.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如:新加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强制性医疗储蓄基金; “纵向”

自我积累,自由就医,自主付费;强制性储蓄基础上,自愿参加“横向”共济性保险。优点:.强调个人对健康责任,有效应对老年化社会的需要; 通过大病保险的模式解决互助共济的保险基金的来源,体现了社会公平;保障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需求,有效控制卫生费用的不合理上涨。

27.社会医疗救助模式 特点:1.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2.医疗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

预算; 3.对象主要是社会弱势人群 4.救助方式主要是国家举办的医疗机构直接向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 5.按照规定条件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28.我国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9.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属性:公益性、福利性、经济性、保障性、互助共济性

30.医疗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缺乏费用控制意识,造成卫生资源浪费;缺乏有力法律支持,

管理机制不够;没有稳定的医疗经费来源;医疗保险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个人负担过重。

31.改革内容:加强医疗基金、医疗服务的管理;基本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32.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社会统筹 与 个人帐户 相结合。

33.合作医疗制度恢复时期几种模式:福利型合作医疗;初级合作医疗;风险型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保险。

34.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刻不容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经济

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3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国家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与,个人、集体和政

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3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特点:1.保障对象: 农村居民2.筹资机制上,个人、集体和

政府多方筹资3.保障内容上,强调大病统筹和贫困救助4.监管机制上,以县为单位统筹。

37.农村合作医疗的四大要素 :筹资、补偿与支付的方案设计、管理、卫生服务提供

38.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措施:加大宣传;加快立法进程;加大监察管理;完善新农合

制度的筹资机制;科学管理合作医疗基金。

39.卫生规划的含义:卫生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确立一定时期内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全局性战略,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的一系列综合性活动。

40.卫生计划制定原则: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为中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综合平衡与

突出重点相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成本与效果统一。

41.卫生计划制定依据:当地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水平及卫生资源状况;当地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及卫生规划;国内外卫生发展理论及趋势。

42.卫生计划制定程序:环境分析-确立目标--制定卫生策略--确定实施具体措施--编制活动

预算--监督和评价

43.主要内容??

44.药品监督管理: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

维护人民健康,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价格、广告等各个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实质是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45.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保证药品使用的合理性;保证药品资

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药品市场的法制化、科学化

46.药品质量:指药品能满足需要和规定要求的特性、特征的总和。

47.药品的质量特征: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和经济性。

48.药品质量管理内容:新药管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物的分类管理、药品不良反应报

告制度、药品上市后的市场监督。

49.疾病控制管理内容: 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地方病管理、职业病管理等

5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特点:社会性和效益性,政策性和法制性,专业性和多学科性,计

划性和时效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51.传染病的范围:法定传染病37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甲类包括鼠疫,霍乱.

52.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总体要求: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控制、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方针,

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53.传染病的管理对策与措施: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办法及其实施办法,

依法加强监督管理②因病制宜的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③分类管理,“三早”防治④采取有主导环节的综合措施。⑤相关部门紧密协作

54.我国慢性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1慢性病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慢性病患病率呈持

续上升、快速增长趋势。3危险因素水平不断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年加重。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卫生资源配置和结构不合理)

55.慢性病控制的策略和措施: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认识。2贯彻实施预防为主的方针,

开展三级预防3建立健全机构,确保慢性病防治措施的落实4开展慢性病检测工作(死因检测、患病检测、行为检测)5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

56.地方病是指在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一类疾病。

57.地方病流行特点:1病情重、范围广、危害大2病因单一,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3防

治难度大4季节性,易反复

58.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

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

59.妇幼卫生工作的基本内容:生殖健康服务,婚姻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

和健康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60.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辅助妇幼卫生工作决策;监督评价妇幼卫生计划和项目的实施;

妇幼卫生服务评价。

61..妇幼卫生检测系统管理:孕产妇死亡检测系统、5岁以下儿童死亡检测系统、出生缺陷

检测、三网合一的妇幼卫生检测系统。

62..医政管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

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医政管理的对象:指为社会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及其执业活动。

医政管理任务:为民众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基本属性:法律强制性、社会公益性、职业人道性、和时效性

63.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应遵循公平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及性原则、分级原则、公有制

主导原则、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64.医疗卫生机构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医疗卫生技术管理,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管理

65 医疗急救特点:社会性,协调性强;随机性,应急性强;条件制约性

我国医疗急救组织模式:指挥调度型、依托型、院前急救型、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型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自救互救系统、指挥调度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医疗监护运输系统、医疗救治系统、急救信息系统。

医疗急救管理的主要任务:合理配置医疗急救资源;制定医疗急救工作规划、规程、标准;建立医疗急救组织网络;组织指挥重大医疗急救工作;调度医疗急救力量;收集医疗急救信息,控制管理医疗急救质量;组织开展教育调研工作,研究分析医疗急救运行状态及未来发展

66医疗事故争议泛指医患双方就医疗结果或导致医疗结果的原因持不同意见而发生的纠葛,在没有确定为事故或不是事故之前,均为医疗事故争议 。

医疗事故的特性: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生在诊疗活动过程中;行为的违法性;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分级: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一级甲是特指死亡一级乙指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级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主持,县地方医学会首次鉴定,省医学会再次鉴定。专家不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

医疗事故处理的三种途径: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准确、处理恰当。

67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1使全体人民增加预期寿命的 同时提高生活质量2在国

家间和国家内部促进卫生公平程度3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使全体人民获得这一系统

提供的服务

68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保健,它靠切实、可靠而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它通过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是国家和社会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有能力担负的;初级卫生保健是国家卫生系统中心职能和主要焦点,是国家卫生系统和整个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是个人、家庭和社区与国家卫生系统保持接触的第一环。它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于人民生活和工作场所,是卫生保健持续进程的起始一级。

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社会公正、社会参与、部门协同、成本效果与效率

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康复服务

69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以家庭为基础的,能使人们产生互动的共同体,其构成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素人口\\地域\\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及认同意识\\生活服务设施、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

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础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综合性服务

社会卫生服务内容:社区预防、社区保健、社区医疗、社区康复、社区健康管理、社区计划生育

社区卫生服务方式:机构内服务,上门服务,急诊、急救服务,社区责任医师制,热线咨询服务,双向转诊服务.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70 卫生资金的来源包括政府卫生投入、社会卫生筹资、个人付费以及各类健康保险支出。 卫生总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增长;管理体制的弊端;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物价上涨;疾病谱的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和新药的应用

卫生总费用的控制

(一)控制卫生费用的意义:费用增长过快对国民经济形成较大压力,低水平医疗保障的要求;不及早控制将难以驾驭;是提高卫生服务供方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二) 控制卫生费用的措施: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制定适宜卫生经济政策;加强慢性病防

治;推行社区卫生服务

第17篇:卫生事业管理总结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总结

名解:

1卫生事业管理 2卫生政策 3社会问题 4卫生计划 5区域卫生规划 6适当性评价 7适宜度评价8过程或进度评价9影响评价 10两周患病率 11卫生服务利用 12卫生人力 13人力资源 14卫生技术人员 15信息 16卫生信息17信息系统 18卫生信息系统19卫生统计信息20办公自动化系统(OA)

21医院信息系统(HIS)22管理信息系统(MIS)23临床信息系统(CIS)

24医疗质量25公共卫生26公共卫生管理27公共卫生系统28体质 29卫生行政体系30卫生监督31婚前保健服务32社区 33社区卫生服务 34健康管理

简答:

1卫生事业的特点。

2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3公共政策主体的特征。

4简述公共政策的功能。

5政策制定科学程序。

6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7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能。

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

9简述中国卫生服务组织的类型。

10计划的分类。

11制定卫生计划的步骤。

12区域卫生规划的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13卫生需求和利用的特点。

14.卫生人力资源分类。根据卫生人力从事的专业和工作不同,可以分为几类?

15.述人力资源的特征。

16.述卫生人力规划的步骤。

17.中国卫生人力的主要构成形式有哪两大类?

18.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状况可以分为哪几种模式?

19.医学科技信息管理的内容。

20.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五大责任。

21.述公共卫生的特点。

22.公共卫生的功能。

23.公共卫生管理的内容。

24.公共卫生方面的十大法。

25.卫生行政执法的步骤或程序。

26.公共卫生监督根据其内容可划分为?

27.卫生行政处罚的种类。

28.疾病流行模式有哪三种?

29.妇幼卫生工作的意义。

30.简述我国不同时期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31.妇幼卫生工作的基本内容。

32.婚前保健的主要目的。

33.儿童时期分为哪五期?

34.妇幼卫生信息分类。

35.妇幼卫生信息的资料来源。

36.1996年我国正式实施妇幼卫生监测“三网合一”方案,”三网”是指?

37.社区的基本要素。

38.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

39.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40.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41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42.健康管理的宗旨。

43.社区卫生服务方式。

44.简述《母婴保健法》意义。

第18篇: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深化调

整,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因此,统筹谋划我县卫生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抓住重点,立足发展,确保我县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下,经过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县人民平均期望寿命69岁,婴儿死亡率为2682‰,新生儿死亡率为11.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3.79,孕产妇死亡率为154.76/十万人。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0.26‰,初步达到“十五”计划规定的目标,有的已提前完成。

2、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到2004年,全县拥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县级5个,乡镇12个;有卫生工作人员3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0.087人;开设病床305张,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0.082张;全县有合格村卫生室所,村医,私立医院1家,个诊所27家,初步健全了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3、群众的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全县卫生机构净增固定资产价值555万元,五年来,新增房屋建筑物面积11455平方米,总投资元,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县疾控中心实验大楼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还陆续添置了血液净化系统,五官设备,呼吸镇痛装置等先进医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我县的就医条件和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入。全县有12个乡镇卫生院,其中2个中心卫生院,截止2004年底,已有3个,医疗卫生单位相继新建了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新增医疗用房面积2850平方米,总投资196万元,预计2010年将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政建任务。

4、农村卫生的事业发展较快。五年来,全县共完成农村改水受益人口万人,完成农村改厕处,改厕普及率达。乡镇卫生院一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工作。逐步推进,进展顺利,预计“十一五”期间的乡镇卫生院将达到“三配套”目标。

5、积极预防工作得到的落实,全县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传染基本得到控制。2004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发病为209.23/十万,低于全市平均发病水平。全县以乡镇为单位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全县基本消失了丝虫病,连续多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十多年无自喉病例,“九亿农民健康活动”已启动,城镇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60以上。

6、卫生执法监督建设得到加强。我县自2003年8月组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以来,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全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项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效果明显。一是积极派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监督业务培训,全县卫生监督队伍的法律、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二是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和上级的总体部署,采取经常性卫生监督与专项卫生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把卫生监督的各项业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对医疗市场的依法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四是对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化妆品卫生、职业卫生、生物制品等进行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7、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实加强全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卫生局党组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通过抓理论学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风的根本好转。行业作风建设在县纠风办、监察局的指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在全县开展了卫生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群众对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满意率达84,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也在不断的解决,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正逐步展现。

8、加强医疗业务管理。2004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年业务收入1394万元,比去年增长303万元,其中县级机构861万元,同比增长147万元,乡镇卫生院533万元,同比增长56万元。县医院围绕“科技是先导,管理是保证”的指导思想,加快医院硬件建设,大力推进医疗资源重组,,全面提升了服务质量,传染科项目正按预期目标进行。中医院继续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

革,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益;全县12个乡镇均坚持以预防保健工作为龙头,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改革为动力,以满足广大群众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为目的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较大进展。

9、中医药事业进一步振兴。县中医院有中医药人员40人,中医床位25张;

县医院和多数卫生院都设立了中医科和中药房。中医机构的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医特点与优势正逐步体现。

二、存在的问题“十五”期间,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发展保障,极大地改善了我县人民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动了卫生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疾病结构的变化、医学摸式的转化以及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县卫生事业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医院的设施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太合理,急救能力仍需提高。

(二)卫生人才严重缺乏,乡镇和村级的卫生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三)卫生投入的水平与卫生发展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补偿机制尚未理顺,有效落实国家卫生经济政策的难度较大。

(四)“乡村一体化管理”进展缓慢,医疗机构缺乏创新意识,医疗服务竞争力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管理力度不大,部分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五)一些单位对上级指示贯彻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卫生院对村医的管理力度不够。

(六)防病治病任务仍十分繁重。首先,一些急性传染病虽得到基本但防治工作稍有松懈,某些传染病仍有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同时,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存在有蔓延之势。其次,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问题都将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也将呈上升趋势。这些都说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必须高度重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把握好以下原则:

1、发展卫生事业与调整和优化结构相结合,注重质量和效益。我县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县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县医疗卫生设施与政府《“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从横向上看,应注重城镇和农村卫生机构功能的发挥;从纵向上看,应注重医院特色专科建设,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扩大总量的同时,要注重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多地吸引、应用、开拓现代医学科技在果和管理技术,依靠科技进一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两大战略重点的落实,县、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急需下大力气,以逐步缩小差距。因此,必须因此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发展。

3、坚持廉政建议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发展目标从我县实际出发,我县的卫生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

1、进一步完善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包括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网络为主的三大卫生体系,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消灭或控制对公共卫生问题有危害的主要疾病。

3、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存时间。

4、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科教兴医战略。

5、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全民抗疾病风险能力。

6、加强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三)“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1、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卫生机构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县医院住院楼、县中医院住院和门诊楼、县120急救中心业务综合楼、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公楼、12个乡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59个村卫生室的建设。以上项目拟建规模合计平方米,共需投资万元。(

2、防预保健与疾病控制,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控制疾病的传播流行,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一是落实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到2010年,妇幼保健工作要达到以下指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在90以上,系统管理率在70以上,住院分娩率在50以上,新法接生率在90以上,高危孕产妇筛查率达30以上,管理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产后防视访视率达8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0/十万以内;儿童保健工作目标分别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0‰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4以内,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在70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在50以上;二是继续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和疾病控制力度。到2010年儿童计划免疫以村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0/十万以内;三是加强对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治疗;四是继续抓好疟疾,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防治;五是开展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和监测防治工作。好范文版权所有

3、卫生执法监督,强化卫生监督,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医疗健康安全,到2010年,符合办证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业经营单位和个人《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95以上,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5以上;县乡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饮食经营单位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8以上;合法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持片率达100,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合法资格持证率达100;县乡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村级医疗单位卫生监督覆盖率达80以上;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4、医疗急救,加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完成医疗急救中心120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完善抢救设备,加强急救人才培养,修订和完善各项抢救工作的流程与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农村卫生。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在2007年以前在全县推行,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强乡村一体管理体制,减轻农村居民负担,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6、社会卫生,依据《国家卫生区域标准》要求,“十一五”期间要掀起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高潮,到2010年底,全县要有五分之一的行政村达到“文明卫生村”标准;2010年农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新增受益人口万人;2010年农村改厕达标率达到,农村改炉改灶达标率达,城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以上,农村达以上。

7、无偿献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临床输血规范》,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弘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大力开展节约用血、科学合理用血、自身输血、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大力开展成份输血,五年内成份输血使用率要达到以上。

8、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村居民以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健覆盖率25以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单项保偿制度覆盖率以上。

9、中医药事业。到2010年,50的村卫生室能开展中医疗诊疗活动,乡镇卫生院有90的能开中医门诊,县中医院和县医院的中医人数有所增加,中医药医疗水平有明显提高。

10、人才培养:“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名技术骨干;县乡卫生技术人员大专文化程度达85以上,本科文化程度达25以上,村医80以上达到相当于中专文化水平。

11、到2010年,全县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增加到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现在的0.087人提高到人。

(四)“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争取加强投入力度,改善服务条件。(1)争取中央、省、市对卫生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并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保健网。改善人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使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2)农村卫生事业作为一项社会基础性工程,政府应通过完善的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切实把必需的工作经费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予以足额划拨。(3)要动员全社会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探讨利用其他领域资金发展卫生事业的新路子。

3、动员全社会参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响应“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并认真组织实施,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知识的普及率、知晓率。教育每个公民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消费,推广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镇、文明村活动。

4、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及卫生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准入制度和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力度,净化医疗市场。加强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促进公共卫生秩序的改善,保证食品、生活饮用水、生物制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卫生。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5、加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十一五期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加强与防治艾滋病各委员单位的协调配合,严格按照《昭通市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五项工程”实施意见》及《盐津县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0年)》和《盐津县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及四项艾滋病防治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措施,控制艾滋病在我县的扩散蔓延。

6、以结核病为重点,切实加强鼠疫、霍乱、疟疾、菌痢、病肝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一是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项目,加强双向管理、双向转诊及督导工作,切实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及上级有关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二是抓好鼠疫、霍乱、疟疾、菌痢、病肝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克服松劲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加强督导,严防工作走过场和敷衍了事;四是抓好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它卫生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五是化强疫情报告和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疫情漏报自查制度和疫情漏报、瞒报、缓报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传染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7、以实施第二轮“降消”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一是认真总结过去,全面贯彻“一法两纲”精神,组织实施好第二轮“降消”项目;二是做好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安排,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督导和检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甘心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地抓好项目工作的落实,把项目工作抓出成效;三是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强化孕产妇系统和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转诊与护送;四是进一步巩固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络,强化各级医护人员和保健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8、加大人才培养要求各医疗机构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观。把人才优势当作重要竞争优势,紧紧围绕培训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这个三个环节,加强卫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医疗机构要有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和用人计划,要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人才培养发展基金,要选拔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要注重培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9、加强药品监管力度,降低药品采购成本近年来,药价虚高的问题社会反响非常强烈。今后,卫生局将加大对医疗机构药品进销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进药渠道,坚决制止医疗机构在药品进销活动中收受回扣和开单提成现象。县医院、中医院临床用药要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采取跟省标的办法采购,跟标采购药品的品种必须占医保用药目录的80以上,且必须是在中标药品经营企业采购;其它医疗机构的进药渠道必须报卫生局备案。不执行招标采购或进药渠道不报卫生局备案的医疗机构,卫生局将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对收受回扣和开单提成现象要严肃查处,并追究领导责任。10.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保障工人合法的健康权益。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增强企业法人卫生法律意识,促进盐津经济健康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摸清全县基本情况,二是继续完善各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所涉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工作,三是开展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法规培训,四是与相关部门配合,力争组织开展对全县厂矿工人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11、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树立紧急救治的重要观念,认真抓好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健全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增强责任心,克服厌战情绪和松劲麻痹思想;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使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三是开展培训演练,使全体医务人员全面掌握、熟练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做好应急物资、药品的储备,以便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五是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到处置及时,措施得当,控制有效。

12、以管理体制为重点,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十一五”期间,要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益。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改革:(1).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为主线,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做到用人机制灵活,管人与管事相统一,劳务价值与个人所得相统一,强化服务质量管理,转变服务态度;(2).继续巩固住院费用清单、收费价格公示制度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3).大胆探索多种办医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卫生资源参与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卫生服务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打破行业垄断;(4).进一步理顺乡镇卫生院与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双重管理关系,确保各方面管理到位;(5).开展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选聘试点,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今年,卫生局将对各单位负责人实行量化考核管理,年终综合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下者,实行末位淘汰制;

13、切实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增强网底服务功能(1)为切实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保障农村群众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每年将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组织开展乡医生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培训,到2010年,乡村医生培训率达98以上。(2)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础调研与宣传动员,乡村一体化管理率争取提前完成市局下达指标,“新农合”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开展。

14、以开展“先教”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十一五”期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要求全体卫生工作人员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始终以人民群众放心满意为最高准则。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制度,提高服务优势,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和药品招标有关规定,坚持医疗、检查等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公开,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吃、拿、卡、要、高收费、乱收费以及医生个人利用职务之便自购自销药品等不良行为和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单位要自查自纠,抓出实效,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努力打造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对累教不改,累禁不止的单位或个人,卫生局将立案进行调查处理。

15、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内部审计制度(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卫生局将对17个卫生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一次财会法规及相关业务培训,强化财会人员法律意识和监管意识,提高业务技能;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要严格进行成本核算,完善分配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职务犯罪,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贯彻审计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今后,卫生局将重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内部审计,审计内容包括主要包括财务综合管理、药品采购、劳务分配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

第19篇:卫生事业管理提纲

卫生事业管理提纲

1、卫生事业 P1

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 P3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3、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 P4

①优化卫生政策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③科学地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④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4、新时期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P5

①以农村为重点②预防为主③中西医并重④依靠科技与教育

⑤动员全社会参与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我国卫生组织体系变革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做法 P81

原则:①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②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③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领域

做法:卫生行政组织变革做法:①移交部分职能②委托部分职能

③强化对卫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④进一步确立卫生监督体系

卫生服务组织变革做法:①建立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提供体系②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③赋予群众性卫生组织越来越多的权力

6、定性研究 P45

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然后根据主观经验判断,相应地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整体的宏观把握与哲学思辨的观念。

7、访谈法 P49

访问者通过训练有素的调查人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题目、内容,有序地以口头交谈等方式,利用面对面地交互刺激的作用,向被访谈者了解其行为、特征、动机以及相关的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法主要用于调查研究的主体比较复杂或很敏感、被访谈的居住地点很分散、存在“伙伴压力”等情况。

8、访谈法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 P49

种类:非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问、全结构式访问

非结构式访谈:一般不事先拟定表格、问卷或定向的标准程序,只制定粗略的调查提纲,是一种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之间就某些问题自由的交谈。其形式是非正式的、自由的,既没有要询问的特殊问题,也没有已有的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收集人们的感情、态度、价值观、信念等方面的资料,能使受访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半结构式访谈:要求调查员就目的相关的一些关键性要点形成问题,及时发问被访问者。讨论由那些研究者特别感兴趣和被调查者希望进行交流的内容来确定。

结构式访谈:即问卷访谈、标准化访谈、导向性访谈或者控制式访谈,是调查者事先准备好调查提纲或问卷,逐项有序地向被调查者提问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并且这种访谈问题多是开放性问题。在研究者事先对研究人群的观点和认识具备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列答案法,归类法,打分法,排序法等方法,对回答者的观点进行描述以及其文化

和行为进行分析。

9、定量研究 P58

定量研究就是运用概率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10、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哪些?P47

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调查、选题小组调查、文献阅读、德尔菲法

11、专题小组讨论法的优缺点 P50

专题小组讨论在搜集有关事物本质、特征方面的资料,对数量没有太大的要求等资料时具备一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在座谈进行时可以对当时的情况进行观察,收集一些行为等信息,为在讨论过程中,启发与引导成员打下一定的基础;可以将整个过程录制下来事后分析。但由于参加者不具有代表性,在发言时容易受其他人的影响,所说的话不一定代表每个参加者自己的意见,致使所获得的资料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

12、文献分析法的特点 P51

①文献分析法没有时空的限制,它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②文献分析法只是收集和分析那些已存在的资料和信息,无需直接与人打交道,因此也就不会发生因研究者的出现而使研究对象的行动受到限制或者影响;

③文献分析法所需的资料均无需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消耗,具备费用低,省时省钱的特点,通过文献分析法,可使得研究成功的几率相对较大;

④一些重要的必需文献是非公开的、不易获得的,难以保证文献的质量和真实性,文献资料缺乏标准化形式,难以编码和分析。

13、常规卫生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哪些 P59

一般常用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试验结果数据以及评价结果数据等

14、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P64

①卫生管理研究主题的确定性、研究内容的广泛性②卫生管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因素的多样性 ③卫生管理研究中应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以及多种方法的联合运用④卫生管理研究既要研究总体,也要研究个案 ⑤卫生管理研究结果的实践和时代意义⑥卫生管理研究必须探究事实真相

15、健康组织体系 P68

广义的健康组织体系,包括健康管理体系、健康提供体系,以及其他一切与健康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即健康行政、健康服务和健康第三方组织。

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指卫生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16、卫生服务组织 P69

是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地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服务机构等。

17、卫生第三方组织 P79

卫生第三方组织是相对于卫生行政组织和卫生服务组织以外的,由各种非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自发组建的非政权性质的社会团体。主要包括与卫生相关的学会、协会等。

18、医疗保障制度 P89

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19、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P96)

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没有体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集资金的原则,医疗制度覆盖面窄,管理和社会化程度低,公费医疗给国家带来很大的负担,而劳保医疗的费用没有保障。

农村合作医疗: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严重不足。筹资难度大,资金不易到位。保障水平低,有限的政府投入和农民收入水平跟医疗需求之间差距大。(来自PPT)

20、如何改革我国农村卫生保健制度。P99

①发展地区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合理的配置财政资源,拓宽农民对公共行政决策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②一旦条件成熟,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对其社会保险性质加以确认,对政府的职责、农民的权利义务、村集体的责任等都应该明确规定

③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各方面管理体系,加强对资金筹资水平的测算和监管力度,实行民主监督,以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行,完善管理办法。

④逐步调整和完善补偿机制,适当调低住院医疗 补助的起补线,对一些慢性疾病进行补偿,并且简化补偿方式,以方便农民的报账,采用积极的态度解决基金沉淀的问题。

21、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及意义参考P99和P123

22、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

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健康状况、供给状况、医疗保健制度、时间、攻击者的双重身份

23、卫生服务规划工作 P127

卫生服务规划是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的过程。

24、卫生服务营销 P144

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物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25、卫生服务社会营销 P156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是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比如滥用毒品、吸烟、艾滋病、肥胖、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常见慢性疾病等,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术,使得目标群体改变旧有观念,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同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方式提供相应的产品来支持巩固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从而达到增强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目的。

26、社会营销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P157 (看书)

27、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几种常见模式 P173

①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②客户需求导向的管理模式③供求互动导向的管理模式④整体质量管理模式

28、卫生服务质量 P177

卫生服务质量就是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

29、卫生系统的绩效评价 P227 (此乃第十二章大标题也!)

30、卫生筹资公平性评价指标是? P231/242资公平性和抗风险能力

31、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含义 P275

世界上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卫生保障服务,并且通过消除和控制妨碍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人们都能达到与他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相适应的健康水平,达到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性上的完好状态,使之能有效地工作,积极参加社区的社会生活。

32、社务(区?)卫生服务 P294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普遍的服务,是由全科医生为主要卫生人力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

33、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P298

①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②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③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④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

⑤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34、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功能 P300 (看书)

35、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另一份

36、医政管理 P311

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37、医疗事故防范的措施及你的建议 P335

①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自觉依法执业意识

②加强质量管理意识,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

③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防范医疗事故的责任感

④制定预案,完善制度,提高诊疗水平

⑤加强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

38、疾病控制管理 P339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组织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

39、妇幼卫生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P363

①妇女保健②儿童保健③婚前保健④生殖保健服务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40、新药管理 P390

新药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处理。新药管理是国家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对药品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

研制新药,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如实报送研制方法、质量指标、药理及毒理实验结果等有关资料和样品,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完成临床试验并通过审批的新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给新药证书。

第20篇: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共中央、xx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深化调整,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因此,统筹谋划我县卫生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抓住重点,立足发展,确保我县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下,经过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年全县人民平均期望寿命69岁,婴儿死亡率为2682‰,新生儿死亡率为11.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3.79%,孕产妇死亡率为154.76/十万人。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0.26‰,初步达到“十五”计划规定的目标,有的已提前完成。

2、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到~年,全县拥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县级5个,乡镇12个;有卫生工作人员3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0.087人;开设病床305张,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0.082张;全县有合格村卫生室所,村医,私立医院1家,个诊所27家,初步健全了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3、群众的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全县卫生机构净增固定资产价值555万元,五年来,新增房屋建筑物面积11455平方米,总投资元,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县疾控中心实验大楼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还陆续添置了血液净化系统,五官设备,呼吸镇痛装置等先进医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我县的就医条件和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入。全县有12个乡镇卫生院,其中2个中心卫生院,截止~年底,已有3个,医疗卫生单位相继新建了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新增医疗用房面积2850平方米,总投资196万元,预计2010年将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政建任务。

4、农村卫生的事业发展较快。

五年来,全县共完成农村改水受益人口万人,完成农村改厕处,改厕普及率达%。乡镇卫生院一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工作。逐步推进,进展顺利,预计“十一五”期间%的乡镇卫生院将达到“三配套”目标。

5、积极预防工作得到的落实,全县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传染基本得到控制。~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发病为209.23/十万,低于全市平均发病水平。全县以乡镇为单位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全县基本消失了丝虫病,连续多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十多年无自喉病例,“九亿农民健康活动”已启动,城镇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60%以上。

6、卫生执法监督建设得到加强。

我县自~年8月组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以来,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全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项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效果明显。一是积极派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监督业务培训,全县卫生监督队伍的法律、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二是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和上级的总体部署,采取经常性卫生监督与专项卫生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把卫生监督的各项业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对医疗市场的依法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四是对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化妆品卫生、职业卫生、生物制品等进行监督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7、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实加强全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卫生局党组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通过抓理论学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风的根本好转。行业作风建设在县纠风办、监察局的指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在全县开展了卫生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群众对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满意率达84%,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也在不断的解决,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正逐步展现。

8、加强医疗业务管理。~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年业务收入1394万元,比去年增长303万元,其中县级机构861万元,同比增长147万元,乡镇卫生院533万元,同比增长56万元。县医院围绕“科技是先导,管理是保证”的指导思想,加快医院硬件建设,大力推进医疗资源重组,,全面提升了服务质量,传染科项目正按预期目标进行。中医院继续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益;全县12个乡镇均坚持以预防保健工作为龙头,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改革为动力,以满足广大群众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为目的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较大进展。

9、中医药事业进一步振兴。

县中医院有中医药人员40人,中医床位25张;县医院和多数卫生院都设立了中医科和中药房。中医机构的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医特点与优势正逐步体现。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发展保障,极大地改善了我县人民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动了卫生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疾病结构的变化、医学摸式的转化以及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县卫生事业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医院的设施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太合理,急救能力仍需提高。

(二)卫生人

才严重缺乏,乡镇和村级的卫生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三)卫生投入的水平与卫生发展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补偿机制尚未理顺,有效落实国家卫生经济政策的难度较大。

(四)“乡村一体化管理”进展缓慢,医疗机构缺乏创新意识,医疗服务竞争力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管理力度不大,部分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五)一些单位对上级指示贯彻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卫生院对村医的管理力度不够。

(六)防病治病任务仍十分繁重。

首先,一些急性传染病虽得到基本但防治工作稍有松懈,某些传染病仍有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同时,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存在有蔓延之势。其次,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问题都将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也将呈上升趋势。这些都说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必须高度重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把握好以下原则:

1、发展卫生事业与调整和优化结构相结合,注重质量和效益。我县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县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县医疗卫生设施与政府《“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从横向上看,应注重城镇和农村卫生机构功能的发挥;从纵向上看,应注重医院特色专科建设,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扩大总量的同时,要注重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多地吸引、应用、开拓现代医学科技在果和管理技术,依靠科技进一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两大战略重点的落实,县、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急需下大力气,以逐步缩小差距。因此,必须因此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发展。

3、坚持廉政建议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发展目标

从我县实际出发,我县的卫生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

1、进一步完善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包括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网络为主的三大卫生体系,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消灭或控制对公共卫生问题有危害的主要疾玻

3、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存时间。

4、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科教兴医战略。

5、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全民抗疾病风险能力。

6、加强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三)“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1、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卫生机构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县医院住院楼、县中医院住院和门诊楼、县120急救中心业务综合楼、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公楼、12个乡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59个村卫生室的建设。以上项目拟建规模合计平方米,共需投资万元。(

2、防预保健与疾病控制,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控制疾病的传播流行,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一是落实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到2010年,妇幼保健工作要达到以下指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在90%以上,系统管理率在70%以上,住院分娩率在50%以上,新法接生率在90%以上,高危孕产妇筛查率达30%以上,管理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产后防视访视率达8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0/十万以内;儿童保健工作目标分别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0‰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4%以内,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在70%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在50%以上;二是继续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和疾病控制力度。到2010年儿童计划免疫以村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0/十万以内;三是加强对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治疗;四是继续抓好疟疾,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防治;五是开展艾滋并性病的宣传教育和监测防治工作。

3、卫生执法监督,强化卫生监督,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医疗健康安全,到2010年,符合办证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业经营单位和个人《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95%以上,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5%以上;县乡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饮食经营单位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8%以上;合法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持片率达100%,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合法资格持证率达100%;县乡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村级医疗单位卫生监督覆盖率达80%以上;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4、医疗急救,加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完成医疗急救中心120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完善抢救设备,加强急救人才培养,修订和完

善各项抢救工作的流程与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农村卫生。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在~年以前在全县推行,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强乡村一体管理体制,减轻农村居民负担,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6、社会卫生,依据《国家卫生区域标准》要求,“十一五”期间要掀起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高潮,到2010年底,全县要有五分之一的行政村达到“文明卫生村”标准;2010年农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新增受益人口万人;2010年农村改厕达标率达到%,农村改炉改灶达标率达%,城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以上,农村达%以上。

7、无偿献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临床输血规范》,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弘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大力开展节约用血、科学合理用血、自身输血、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大力开展成份输血,五年内成份输血使用率要达到%以上。

8、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村居民以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健覆盖率25%以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单项保偿制度覆盖率%以上。

9、中医药事业。到2010年,50%的村卫生室能开展中医疗诊疗活动,乡镇卫生院有90%的能开中医门诊,县中医院和县医院的中医人数有所增加,中医药医疗水平有明显提高。

10、人才培养:“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名技术骨干;县乡卫生技术人员大专文化程度达85%以上,本科文化程度达25%以上,村医80%以上达到相当于中专文化水平。

11、到2010年,全县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增加到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现在的0.087人提高到人。

(四)“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争取加强投入力度,改善服务条件。

(1)争取中央、盛市对卫生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并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保健网。改善人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使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农村卫生事业作为一项社会基础性工程,政府应通过完善的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切实把必需的工作经费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予以足额划拨。

(3)要动员全社会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探讨利用其他领域资金发展卫生事业的新路子。

3、动员全社会参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响应“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并认真组织实施,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知识的普及率、知晓率。教育每个公民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消费,推广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镇、文明村活动。

4、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及卫生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准入制度和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力度,净化医疗市常加强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促进公共卫生秩序的改善,保证食品、生活饮用水、生物制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卫生。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5、加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十一五期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加强与防治艾滋病各委员单位的协调配合,严格按照《昭通市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五项工程”实施意见》及《盐津县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10年)》和《盐津县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及四项艾滋病防治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措施,控制艾滋病在我县的扩散蔓延。

6、以结核病为重点,切实加强鼠疫、霍乱、疟疾、菌立病肝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项目,加强双向管理、双向转诊及督导工作,切实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及上级有关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二是抓好鼠疫、霍乱、疟疾、菌立病肝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克服松劲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加强督导,严防工作走过场和敷衍了事;四是抓好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它卫生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五是化强疫情报告和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疫情漏报自查制度和疫情漏报、瞒报、缓报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传染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7、以实施第二轮“降消”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一是认真总结过去,全面贯彻“一法两纲”精神,组织实施好第二轮“降消”项目;二是做好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安排,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督导和检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甘心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地抓好项目工作的落实,把项目工作抓出成效;三是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强化孕产妇系统和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转诊与护送;四是进一步巩固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络,强化各级医护人员和保健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8、加大人才培养

《关于公共卫生事业范文.doc》
关于公共卫生事业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