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国梦范文

2022-12-2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

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

——两学一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现代社会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及互联网等一些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国人失去了信仰,丢失了传统东西,转而羡慕、崇尚所谓西方文明以及生活方式,同时由于道德体系的失衡导致了信仰的缺乏以及社会的空虚浮躁。一味的崇尚的“文明”生活方式,从而导致物质生活上的泛滥以及道德准则的失衡,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正本清源,提倡发展国学,继承传统,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于国于民善莫大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的提到传统文化与国家建设的关系,提倡发展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中国梦。这给国学的复兴带来了机遇也指明了方向。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认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彰显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必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人格风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表现。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文化精神,经过长期积淀和传承,已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精神元素和因子,成为中华儿女典型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特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这些耳熟能详的箴言,激励过无数中国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烙在在中华民族魂魄中,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源泉,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为当代共产党员,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弘扬千年流传积淀的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今天,我们提及中国梦的实现,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融汇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是建立信念的力量和源泉,是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响应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亦即“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真正力量,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推荐第2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推伟大中国梦

“中国梦”,自习总书记提出以来,诸多专家、学者给予我们不同解读,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专家眼中也有一千个中国梦,但是这些专家、学者们却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梦的落脚点”!

浩瀚苍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文明和历史,中华民族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瑰宝传承给了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以强大的生命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成就了多少伟丈夫、大英雄。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胸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历史。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认为,更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在近十年的职业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努力地学习、积极地生活、深深地感恩,这类传承着中华美德的简单行为,却在学生中渐渐被忽略了。有的荒废学业、耽于玩乐,在这些孩子扭曲的价值观里,就是要及时行乐,讲究吃穿、相互攀比、超前消费,将父母的期望和辛劳抛之脑后;有的虽然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却漠视他人,甚至对父母都漠不关心,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总是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每每看到这些孩子们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总是倍感痛心地想,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他们衣食无忧、吃穿不缺,他们到底缺少了什么?

痛定思痛,我发现,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教授课本上的专业技术知识!却不曾教授过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我们教过吗?我们没有啊!今天,我们提及中国梦的实现,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呀!

自从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我们单位职工在立足本职的同时更加深入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改革,通过开设国学教育课程,我们努力培养学生应具备 “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韩信受胯下之辱的隐忍;教授学生赏析唐诗宋词的风韵、琴棋书画的艺术;提高学生宽容仁爱的修养。我们告诫学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通过单位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已经在校园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学生由原来的逼着学逐步向我要学的方向发展,全校已经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这些改变都是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旗帜指引下,开展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实践的巨大成果!我们感到无比欣慰!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万年祖德,是传承之大根大本,我们当知当学。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塑造学生的气质和修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优秀的后继力量,从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追梦人,更多更优秀的后继力量才是提高中国梦质量的根本。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人的梦!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一如既往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掘青少年蕴涵的正能量,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我确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们,将展翅飞翔,为祖国的明天,为中国梦的实现!他们将展开有力的翅膀,积极地奋发图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推荐第3篇: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

总书记洞悉历史和现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他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表达了近代以来艰辛跋涉的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是激励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旗帜。

伴随中华民族的日益富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国际上有一些人对中国梦的实现心存芥蒂和疑虑,担心中国发展强大后会对别的国家构成威胁,抛出和散布“中国威胁论”,将中国梦误解为“强权梦”“扩张梦”“霸权梦”等。实际上,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曲解,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族性格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误读。

中华民族素来推崇以“和”为导向的为人处事的观念。“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中的这句话,将和睦、和谐看作圣君明主治理国家最值得称道、最为可贵之处。《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主张“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肯定差异和不同实乃事物发展的规律。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其“和”的核心是协调不同,求同存异,寻求不同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和平共处。孔子宣扬的“和而不同”理念,体现了对差异和不同的尊重与包容,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象,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历经坎坷而跋涉前行的重要精神滋养。这种理念赓续数千年,一直受到国人的推崇,它在当代的最佳表述,就是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种理念和立场,与某些国家推行单边主义,有意或无意地实施具有精神殖民色彩的文化霸权实有霄壤之别。

10多年前我曾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和汉普舍尔学院访学半年有余,给美国及西方学生讲授中国文化时,曾谈到孔融让梨是中华传统礼仪和美德的表现。美国及英国学生都说“让梨”固然值得肯定,但“争梨”也并非不好,某种意义上还更值得提倡。美国及西方社会更多信奉“竞争哲学”乃至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华民族则更多推举“和为贵”思想与宽厚中和的“中庸之道”。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美国及西方文化基因的显著差异之处。西汉张骞两次率队出使西域、明朝郑和七次带领庞大船队远游西洋,为什么丝毫没有侵占别国土地、掠夺别国财富,而是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究其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中国人崇尚的君子人格向来鄙视和不屑于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正如xx主席今年访问蒙古国时发表演讲所说:“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和传统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居于世界强盛地位,却从未称霸,而是近睦远交,协和万邦,主张四海一家,共同发展。中华民族血液中缺少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文化基因,绝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逻辑。不论从文化传统看,还是从现实作为看,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又是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赢、携手发展的和平梦。

从历史文化传统看,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强盛梦与和平梦的统一,也是人民富裕梦与公平梦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已初步迈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在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富裕幸福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比较一下国民经济增速与居民人均收入指数会明显发现,多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较快,老百姓收入虽然也在不断提升,但后者的增长幅度远不及前者。不仅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而且城乡差距和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也长期未得到很好解决。不仅直接事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而且直接事关社会的公平公正,是实现中国梦,让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必须解决的问题。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就是说,不必担忧财富不多,而要担忧财富分配不均;不必担心人口太少,而需担心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了就见不出贫困,关系和谐了就不觉得人口少,社会安定了就不会倾覆。孔子这里所说的,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在提倡“平均主义”,而主要是强调“不均”会导致人们的“不安”,进而易于引起社会的震荡,实际上是申述公平公正对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礼记·礼运》还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建立在平等公正基础上的“大同”梦想,是古代先贤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历代中华儿女向往和追寻的目标,与今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源流相承,一脉贯通。

正是如此,中国梦的实现不仅在于做大蛋糕,使人民真正富裕起来,而且在于分好蛋糕,让人民更多享受公平正义的温暖阳光。对此,党中央明察秋毫,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有效措施。面对国民经济发展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指数存在明显落差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面对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以及市民与农民同等待遇等问题,国家目前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及一系列惠民惠农的利好政策,正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让村民与市民享受同等“国民”待遇。面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收入落差过大、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严重不平衡、少数人富与多数人富矛盾尖锐等问题,不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部署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国家还在资源配置、政策倾斜、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垄断、调整已有利益格局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深化改革,为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运行机制孜孜以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孕育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又深深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里汲取营养,领会和理解中国梦的深厚底蕴与丰富内涵,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梦包含的多方面多层次题中之义,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以锲而不舍、奋发有为的艰辛努力,逐步接近和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目标。

推荐第4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讲座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

这次的文化大讲堂的主题是:“中国梦,你我心中的追求”。这次的文化大讲堂由李教授来主持演讲。

教授把这次的演讲分成 6大部分,分别是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年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教授演讲风趣幽默,思路十分清晰,清楚的讲述每一个部分。

从第一部分我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二中国文化指的其实是传统文化。

从第二部分中让我知道,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来阐述的:例如从民族构成、历史发展阶段、学术流派、阶层属性这四个方面来说而且老师教会我们不能一元化,而应用多元化的眼光去思考,从而得到生动,灵动的体系。

第三部分中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自

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而在厚德载物里让我们知道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人和事,这个厚德载物可作为我们一个处事处人的原则,这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应宽容待人,不应斤斤计较。而其他的基本精神还有以人为本、崇德重义、贵和尚中、团结统一。

第四部分中让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传统文化是价值认同的核心。

第五部分让我们知道百年“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原来中国变强大可从这几方面描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文化机构变迁,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任人宰割到“和平崛起”,从闭关锁国到拥抱世界。

第六部分讲述了“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弘扬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这个讲座中让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与我们国家的任何一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

推荐第5篇: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

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积淀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对旅游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论是思想上,建筑上,还是管理上,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字】中华文化旅游思想建筑管理

一.儒、道、佛三家旅游思想与中国旅游文化

(一) 儒家思想与中国旅游文化

对儒家的旅游观可从近游思想、远游思想、重民传统和尚古意识四个方面认识。

1、中国人有着不喜远游崇尚近游的思想。孔子曾经要求做儿子的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内倾民族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人旅游的动机。中国人旅游的动机。

2、至于远游,孔子则把它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对当时人际交往频繁,旅游之兴盛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良性指导。所以儒家认为"志在四方"是男子汉应有的抱负和基本的形象特征。

3、在中国历史上,受"与民同乐"思想的薰陶,产生了一大批将仁政实施与旅游开发结合进行的地方官,如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等,他们把旅游看成政治的一部分,不肯脱离政治来谈旅游,在借旅游怡情的同时,又考察民情。这就是重民传统的体现。

4、中国有着好古传统,珍惜自已民族的历史,爱护先辈留下的遗迹信念传承至今。"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象中国这样富于历史责任感,这样重视旅游史料的保存。

(二)道家思想与旅游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重治世,佛重治心,道重治身。"道"是子庄建立的最高哲学概念。同时。庄子之"道"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殊形式。庄子一生酷爱自然,相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时,庄子认为道即美,无为即美,无为即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对自然之道的认识,应采取直接体验的同步方式,即庄子所说的"乘物以游心"的直觉体验方式,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天地自然与人契合的旅游。

庄子认为,"观于天地"的旅游能使人生境界"天人合一",优游自在,无挂无碍,并能领略"天地之美"的无限风光,而这也是得"道"的重要途径和最佳选择。

庄子之"道"与庄子之"游"是相融的,庄子之"道"即庄子之"游",庄子之"游"即庄子之"道"。他用来论道的游,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一种抽象的旅游思想和旅游理论之游--即顺物自然的思维方式之"游"。在抽象的"游"论"道"中,旅游的自然天放和畅神自娱的特征被作为"道"的原则贯穿于庄子"道"论的整个观念体系中。

(三)佛教与中国旅游文化

佛教哲学与道教哲学一样,都是宣扬出世的哲学,其基本精神是老庄倡导的顺应自然,返朴归真。所以游方问道在佛教界有着悠久的传统。

在自然山水中居静修行,清淡佛理的旅游一向在僧侣中十分风行。。

佛教徒通过交游,佛学与玄学,儒学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旅游文化--禅宗。它随缘而安,与世无争的思想与儒家乐天知命,安贫乐道,顺应时势的思想相联,又与道家无为不争,安时处顺的态度相通,特别与庄子避世、游世的思想相一致。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神秘、异已变成为理解、亲和,都表明人的山水意识已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都将人性美(或道德,或情感、)和山水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价值和情感价值。历代大量旅游文化作品表明,儒、佛、道这三种旅游观念事实上都在影响和促进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旅游文化

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及旅游功能。我国古建筑具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规模宏大、技术精湛等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风格,从不同方面记录了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技术、艺术发展水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功能分为宫殿、陵墓、纪念建筑(塔、碑、堂、陵园等)、工程建筑、宗教和礼制建筑等大类。宫殿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从秦代开始,宫殿规模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皇帝倾国家之财力,集域内之能工巧匠,聚稀世之珍宝,务必使其宫殿恢弘壮丽。我国历史上曾建过许多极为豪华的王宫。现在可供旅游参观的只有北京的明清故宫和沈阳的清初故宫。通过开展旅游活动,使人们不仅学习到一些建筑文化和艺术,还了解到封建的宗法礼制。

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宗法礼制思想,作为伦理道德的规范,并为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和利用,起着愚民和维护统治的作用。与此相应地出现了不少的礼制建筑,如今便成了了解礼教的历史书。像坛庙、祠堂,这类建筑无论从规模、形制和建筑技术而言,都是高标准的。应该指出,除了祭天、祭地等纯粹迷信活动外,礼制建筑往往与礼制代表人物,甚至历代名人的纪念有关,这就成为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祠和庙。“祠”和“庙”是同义词,就是“纪念名人的场所”。“庙”的级别比“祠”要高,往往是十分重要的人物纪念地才能称“庙”,如岳飞庙、孔庙、关庙等。“寺”则是佛教寺院的简称。这些礼制建筑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像北京有社稷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旅游过程中,通过导游人员的介绍,让人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对于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园林是人文旅游资源系统中最能反映我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类型。皇家园林与帝王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私家园林也多于历史名人有关。慈禧发动政变于避暑山庄,陆游、唐琬洒泪于绍兴沈园,李清照与济南漱玉泉,薛涛与成都望江楼等,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子。园林之中建筑物多有匾额、楹联,山石多有题刻,表达园主志趣,启发游人思想。其文多源于名人名篇,常含典故,言辞隽永、耐人寻味。其书法艺术精湛,令人倾倒。它们对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历史文化知识,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需要补充的是,古建筑的范畴是广义的,像传统民居、古陵墓以及少数民族的古建筑都属于此类。古建筑是一门艺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建筑是发展现代旅游业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不仅起着博物馆的作用,也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所。名山胜迹、亭台楼阁、园林花圃、店堂寺庙等对游人访古探幽、欣赏艺术、考察研究、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跟旅游管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管理层面上,还体现在对新的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上。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提升我国的旅游管理水平,培养我国特有的旅游管理文化。

(一)传统文化下旅游管理所具备的特点

第一,文化旅游具有的非物质性和不可替代性。

第二,文化旅游行业本身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具备服务行业所共有的特点,服务仅仅是一种活动、是一种行为,是可以被交换的无形产品。这点体现在文化旅游当中,就表现出旅游文化产品中服务所占据的巨大比重,从某些层面上来说,服务就是文化旅游中的灵魂所在;

第三,文化旅游体现出了明显的创新性和稳定性,旅游文化资源是处于不断开发的过程中,但是一旦成为了旅游产品,基本上就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旅游市场。

(二)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管理理念中的以人为本。正是由于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旅游管理上都离不开的人的因素,因此,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上首先体现出来的必然是人。由于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作用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重视对人的尊严以及人自身价值重视和关注,因此就出现了“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而这个理念运用到旅游管理上,则必然更加的突出。近年来的旅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提出了参与式管理的全新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让每个旅游企业中的员工都能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和精神去参与到管理工作。 企业发展中的以和为贵。由于旅游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内容,一条旅游线路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休闲娱乐、门票、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上无论是哪一项出了问题,都会对整个旅游行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每个环节都能做好相互配合,为旅游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才能实现旅游行业在管理中的最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充分地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管理者的人格力量。在旅游企业中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在具体的管理内容和环节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依靠一个管理者的人格力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作风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风格,这也是管理者人格力量的体现。儒家所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就彰显出圣人的人格魅力,利用圣人的各人道德来做榜样从而去影响他人,这也就说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重视榜样的作用,其中所展示的就是人格力量。

(三)传统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

虽然传统文化同我国的旅游管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目前一些地区在旅游上缺乏管理,盲目开发,其旅游事业的发展给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中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1、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涵。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旅游活动肯定不会仅仅局限为自然景物的观光旅游,而是要朝向专门的文化旅游等高层次、高知识含量的旅游形式发展,因此在旅游过程中对精神消费以及文化感受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这种发展趋势,在相关的旅游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不断深入开发一些具有深厚传统精神文化底蕴的新产品和新项目。具体来说,我

国的广大风景旅游区首先要对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旅游者的客观需求进行及时研究,同时要充分把握自身文化资源上的特点,在不断完成创新的基础上推出各方面都让游客满意的传统文化旅游。

2、发展参与式与体验式的传统文化旅游形式。

旅游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一般都需要用心灵去感悟,需要在旅游管理过程中让旅游者对历史文化和历史事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悟,而不仅仅是浅层次上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物形态的单纯展示。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兴起,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追求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具备了极为独特的精神价值。比如在旅游中经常提到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这些红色精神不仅仅是通过旅游所能体现出来的,而是几乎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姿态展示在人们面前,让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实现对历史伟人和历史事件的敬仰和缅怀。

3、实现文化旅游地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

首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旅游管理中,需要根据居住、商贸、金融、旅游等城市功能的差异,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大文化旅游区布局调整力度。在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老城区。在古城改造和扩建中,把生态项目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在建设项目内部,区域内部和城市周边区域要按照要求留足留够并建设好生态用地,严格“绿线”管理制度,确保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率达到国家绿色园林城市标准。其次,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规划必定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区、跨年度的中长期计划,所以旅游管理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按照科学的原则合理进行。

4、做好传统文化旅游理念的基础教育工作。

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传统文化教育。今后,需要通过文化教育来普及文化传统知识,使国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文化旅游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遗产地居民和旅游者、遗产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的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知识、价值功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以期提高公众的传统文化意识,促进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有效保存和永续传承。同时,各文化旅游区需要把传统文化作为旅游宣传中的重点之一。通过举行文化旅游新闻发布会、推介会,散发精美的宣传册、制作光盘,在各旅游网站中专门开辟文化旅游栏目,策划文化旅游系列重大节事活动和传统文化主题的文艺节目,结合中秋、国庆以及党建等重大纪念活动和节假日组织好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使我国传统文化旅游深入人心。

附件:

中国传统文化旅游名城(县级)预备名单

云南——通海县、会泽县、腾冲县、盐津县、宁洱县、巍山县、沧源县、丽江市古城区、广南县、建水县、剑川县、大姚县、孟连县、祥云县、石屏县、勐海县、香格里拉县、瑞丽市贵州——平坝县、江口县、独山县、贞丰县、剑河县、德江县、三都县、织金县、雷山县、大方县、石阡县、赫章县、仁怀市、贵阳市花溪区、安顺市西秀区、福泉市

四川—— 大邑县、荣县、剑阁县、南溪县、蓬安县、名山县、康定县、广汉市、阆中市、西昌市、峨眉山市、都江堰市

福建—— 福州市鼓楼区、泰宁县、上杭县、惠安县、漳浦县、南靖县、长汀县、德化县、屏南县、武夷山市

广东—— 广州市番禺区、佛山市南海区、大埔县、遂溪县、德庆县、饶平县、始兴县、新

兴县、博罗县、梅县、龙川县、封开县、惠来县、郁南县、雷州市、开平市

广西—— 宾阳县、三江县、兴安县、忻城县、昭平县、田阳县、平乐县、苍梧县

浙江—— 嘉善县、桐庐县、湖州市南浔区、东阳市、龙游县、宁海县、永嘉县、江舟山普陀区、玉环县、景宁县、海盐县、绍兴县

江苏—— 高淳县、沛县、盱眙县、苏州市吴中区、昆山市、句容市、高邮市、宜兴市江西—— 进贤县、浮梁县、余江县、龙南县、信丰县、玉山县、万载县、吉安县、南城县、弋阳县、樟树市

安徽—— 青阳县、绩溪县、亳州市谯城区、无为县、和县、灵壁县、凤阳县、黄山市徽州区、黟县、潜山县、怀远县、蒙城县、寿县、当涂县

湖南—— 宁乡县、炎陵县、湘潭县、衡山县、隆回县、汩罗市、安化县、桂阳县、江永县、怀化市洪江区、凤凰县

湖北—— 黄梅县、监利县、长阳县、钟祥市、恩施市

河南—— 登封市、孟津县、南乐县、禹州市、灵宝市、社旗县、夏邑县、永城市、商城县、鹿邑县、上蔡县、新密市、沁阳市、浚县、

河北—— 正定县、遵化市、永年县、青龙县、磁县、安国市、易县、涿鹿县、吴桥县、内丘县

山东—— 章丘市、淄博市周村区、汶上县、滕州市、广饶县、龙口市、荣成市、曲阜市、邹城市、沂南县、聊城市东昌府区、阳谷县、东阿县、单县

山西—— 太原市晋源区、浑源县、平定县、长子县、阳城县、晋中榆次区、太谷县、祁县、灵石县、平遥县、洪洞县、寿阳县、五台县、夏县、芮城县、方山县、高平市

陕西—— 扶风县、乾县、凤翔县、户县、蒲城县、丹凤县、旬阳县、黄陵县、神木县、米脂县、佳县、宁强县、韩城市

甘肃—— 靖远县、秦安县、古浪县、清水县、静宁县、宕昌县、和政县、环县

内蒙古—— 伊金霍洛旗、巴林右旗、满洲里市、凉城县、正蓝旗

宁夏—— 隆德县、贺兰县

辽宁—— 新宾满族自治县、兴城市

吉林——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农安县

黑龙江—— 海林市、饶河县

青海—— 湟中县、同仁县

新疆—— 霍城县、鄯善县

西藏—— 乃东县、江孜县

海南—— 文昌市、定安县

重庆—— 永川区、丰都县

北京—— 通州区

天津—— 西青区

上海—— 青浦区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胜迹故事》朱一飞、汪涵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 第一版

2、《中国传统文化旅游系列推荐活动专栏》

3、中国学术研究——2007年第3期《浅谈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发展》

4、《旅游与中国文化》沈祖祥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二版

5、《儒家思想与中国旅游文化传统》

推荐第6篇: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

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

法国旅游学家弗朗索瓦·韦拉曾把亚洲的主要旅游国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航空和港口交通枢纽以及进入东南亚和中国的得天独厚的通道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另一类是工业国家,如日本;第三类是拥有特殊旅游资源的国家,如泰国。韦拉虽然没有提及中国,但很显然,中国属于其中的第三类。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古老历史记载又从未中断的国家。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记载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盛衰变化、强弱意识的曲折历程,也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创造发明以及对人类曾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似一条嵌有无数璀璨明珠的银河,泽被后人无数。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遗物。祖国各地积淀着丰厚深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充分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内涵,是历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今日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现代中国旅游业的内容,同时在旅游中也得到广泛的弘扬与传播。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以固态留存于世,如古遗址、园林、陵墓石刻等,或以动态的人文资源存在,像民族风情、宗教文化、文学艺术、书法绘画、戏曲等。它们都有着各自的旅游功能及应用。

首先是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及旅游功能。我国古建筑具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规模宏大、技术精湛等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风格,从不同方面记录了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技术、艺术发展水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功能分为宫殿、陵墓、纪念建筑(塔、碑、堂、陵园等)、工程建筑、宗教和礼制建筑等大类。宫殿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从秦代开始,宫殿规模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皇帝倾国家之财力,集域内之能工巧匠,聚稀世之珍宝,务必使其宫殿恢弘壮丽。我国历史上曾建过许多极为豪华的王宫。例如,秦咸阳的阿房宫;汉长安的未央宫、建章宫;唐长安的大明宫、兴庆宫„„据《史记》载,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进五丈旗”。汉长安先有宫,后建城,使长安成为一个以宫殿为主的城市。唐大明宫包括大朝的含元殿、日朝的宣政殿、常朝的紫宸殿以及皇帝、后妃居住、宴游的内廷;另有宴饮群臣的麟德殿,面积约为明清故宫太和殿的三倍。以上皇宫,在历史长河中均已湮没,现在可供旅游参观的只有北京的明清故宫和沈阳的清初故宫。通过开展旅游活动,使人们不仅学习到一些建筑文化和艺术,还了解到封建的宗法礼制。

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宗法礼制思想,作为伦理道德的规范,并为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和利用,起着愚民和维护统治的作用。与此相应地出现了不少的礼制建筑,如今便成了了解礼教的历史书。像坛庙、祠堂,这类建筑无论从规模、形制和建筑技术而言,都是高标准的。应该指出,除了祭天、祭地等纯粹迷信活动外,礼制建筑往往与礼制代表人物,甚至历代名人的纪念有关,这就成为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祠和庙。“祠”和“庙”是同义词,就是“纪念名人的场所”。“庙”的级别比“祠”要高,往往是十分重要的人物纪念地才能称“庙”,如岳飞庙、孔庙、关庙等。“寺”则是佛教寺院的简称。这些礼制建筑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像北京有社稷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旅游过程中,通过导游人员的介绍,让人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对于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园林是人文旅游资源系统中最能反映我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类型。皇家园林与帝王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私家园林也多于历史名人有关。慈禧发动政变于避暑山庄,陆游、唐琬洒泪于绍兴沈园,李清照与济南漱玉泉,薛涛与成都望江楼等,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子。园林之中建筑物多有匾额、楹联,山石多有题刻,表达园主志趣,启发游人思想。其文多源于名人名篇,常含典故,言辞隽永、耐人寻味。其书法艺术精湛,令人倾倒。它们对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历史文化知识,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需要补充的是,古建筑的范畴是广义的,像传统民居、古陵墓以及少数民族的古建筑都属于此类。古建筑是一门艺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建筑是发展现代旅游业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不仅起着博物馆的作用,也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所。名山胜迹、亭台楼阁、园林花圃、店堂寺庙等对游人访古探幽、欣赏艺术、考察研究、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都有很好的作用。

再谈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中国是个以佛教为主的多教的国家。各种宗教不仅发展快,对社会的影响也大。魏晋以后,佛教在帝王贵族支持下得到发展,佛寺逐年增加。西晋时长安、洛阳已建寺180所,到东晋更十倍于西晋。北魏时,仅洛阳地区就有大小寺庙1367所。唐代寺庙建设达到鼎盛时代。据会昌五年统计,全国大小佛寺40,000余处,僧尼26万余人。其中,仅长安都地区就集中了僧寺81所,尼庵28所,成为全国寺院荟萃之地。清康熙六年,全国仅佛教寺院就近8万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全国尚有寺庵4万余所,僧尼50余万人。如今,它们基本上都辟为旅游景点,成为今人了解宗教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当前,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合称中国四大宗教。我国著名的宗教场所有哪些呢?现总结如下:佛教寺院——北京法源寺、洛阳白马寺、上海龙华古寺、立佛禅寺、浙江天台山国清寺、陕西西安大慈恩寺、嵩山少林寺、成都文殊院、西藏布达拉宫等;基督教堂——北京南堂、北京北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国际礼拜寺、天津老西开教堂等;伊斯兰清真寺——广州怀圣寺、浙江凤凰寺、泉州清静寺、北京牛街礼拜寺、东四清真寺、上海松江清真寺、西安化觉寺、西宁东关清真寺等;道教道观——陕西楼观台、北京白云观、辽宁沈阳太清宫、成都青年宫、福建莆田妈祖庙、苏州玄妙观、山西芮城永乐宫、河南登封中岳庙等。

宗教对游人向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宗教本身;二是宗教文化。每个宗教都有各自数量可观的信徒。教徒们出于对宗教的虔诚,到寺庙宫观去烧香拜佛、祈祷还愿或到宗教圣地去求法朝圣,形成庞大的宗教朝觐流。像我国各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几乎每天都吸引着大批香客。另外一些游客虽非出于对宗教的虔诚,而是因对宗教活动有着新奇和神秘感,而到寺庙宫观参观游览的,这可见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

宗教寺观要么处于城市之中,要么处于名山胜地,环境幽雅静谧,往往是历代旅行家和文人墨客必到之地。他们的诗词题刻、楹联匾额、书画佳作给寺庙增添了光辉。古来不少文人学士与僧侣结下了友情,留下佳话。例如,北宋苏轼与杭州龙井寺僧辩才“送客过虎溪”的故事;李白游峨眉山,留恋于万年寺,常与僧人对月歌吟;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自幼同和尚一起生活,晚年出家作了和尚;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宋濂、李贽、袁宏道等皆为居士;近代书画诗词造诣很深的李叔同后来在杭州虎跑寺出家„„这些都说明宗教文化与文人学士的思想感情有相通和共鸣之处,于是宗教与文化有了不解之缘。

宗教虽然是一种崇拜超现实的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宗教建筑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宗教建筑及雕塑、壁画等造型艺术都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游人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客观因素。

第三个方面谈谈文学的旅游意义。众所周知,中国文学史传统文化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学本身就带有旅游资源的属性,而且是一种经过作者分析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旅游资源。旅游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享受。人们借助文学的形式和艺术的感染力,把作为资源的“景”、旅游者的“情”以及客观现实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实现情与景的交融和统一,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隐形特征的的旅游文学资源。在我国古代山水诗文中,虽然也有不少纯粹是写景之作,但更多的作品融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少作者或离家远行,或遭贬谪而被流放,或因战乱而颠沛流离。有的隐居田园,遁深山林;有的浪迹江湖,登临凭吊,寻幽探胜,寄情于山水之间。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们抒发了乡关之思、乱离之感以及渴望脱离世俗丑恶、憧憬美好未来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政治情怀和思想感情。这种情感往往是触景而生,因此文章触景于情,纪实和抒情紧密结合。纪实包括时序、环境、历史、山川游踪、游趣等;抒情又分自我感受、想象、幻想等。二者有机结合而成为旅游文学。前者富有旅游色彩,具有导游和介绍景观的作用;后者富有文学色彩,可使读者浮想遐思、情绪奔放,获得优美的艺术感受。读豪迈的诗文,使人热血沸腾,豪情壮志油然而生;读清新的诗文,使人心驰神往,陶醉于美的意境之中;读悲壮的诗文,使人感慨万端,禁不住潸然泪下;读平和的诗文,使人心境舒畅,私心杂念顿消。总之,旅游文学中的抒情和议论往往能使自然山水和名胜古迹增添深层次的内涵和情趣,而旅游文学作品本身也因此成为一种具有魅力的旅游资源。

旅游文学史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描写旅游景物的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益智作用。例如,有人没有去过南京,但从旅游作品中知道中山陵、玄武湖;没有去过我国宝岛台湾,但从旅游作品中也知道日月潭、阿里山、指南宫;有些游客在西安参观唐乾陵看到“无字碑”,不解其意,但当看了介绍“无字碑”的文章后,才知道是女王武则天为了让后人评论她一生的功过而立的。因此,我们说好的旅游文学作品,不仅会激发游兴,也会使人增加很多知识。有时甚至可以“以书代游”,足不出户而游天下,这就是所谓的“卧游”。

旅游文学的内容广泛,除诗词和散文外,还有对联、匾额、碑帖、铭文、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寓言、歌谣、戏剧、小说等等。

综上所述,古建筑、宗教文化、中国旅游文学,它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种典型形式,如今已广泛深入地运用在旅游活动中。对于它们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诚然,旅游文化是一门新型文化,需要自己的特色,更需要多元化才能永保生命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世界日趋大同的今天,保存生命力的最好办法便是自己的独立性。另外,人类有开拓创新的天性,但这需要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是和传统一脉相连的。并且,人类一生并不是一直都处于清醒的意识之中或一直都理智的思维,我们的喜好、情感、决策很多时候都仅凭直觉,而这直觉依赖于我们的人格和生存的环境,依赖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即使理智的思维,选择的东西依旧很大程度上是偏好传统。传统是如此的亲切,即使只是去古人生存过的地方,即使只有那么一丁点的联系,于内心便是慰藉和力量。所以,我们选择传统文化实质上是本身的一种回归。

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旅游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假若传统文化内容从旅游中撤出,那么,令人向往的丰富多彩的旅游便瞬间便成枯燥无味、毫无情调的登山、过河了。这样我们怎么能说旅游文化是一门让人类过得更惬意的一门艺术?还有什么比亲切感、比人性的回归更令人向往呢?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具有古老东方文明的王牌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无论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还是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无疑都是具有长远积极意义的。

推荐第7篇: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

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的联系

旅游泛指旅行和游览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现象。雄、奇、秀、幽的自然景观和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可以使游览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愉悦精神,同时,旅游者在浏览中的一些文化活动,诸如吟诗作画、题写匾额楹联,建造楼台亭阁,修建寺院宫观,又进而充实了自然景观,使之成为闻名遐迩的名胜。所以,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在中国有悠久的发展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起西方学者就旅游所下的定义及阐释,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的旅游;而中国的旅游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佛教文化对我国有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佛教旅游资源历史之久,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是中外驰名的。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兵荒马乱,苦海无边。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济众生、因果报应、彰善惩恶的教义赢得了各层次人群的信仰。加之上层社会人士出于\"家弃章句,人重异术\"的文化心态,所以也乐于交游佛教徒。玄学与佛学共向交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既深且广的影响,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峨眉山就是以佛的圣地闻名于天下,成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从某种意义讲,峨眉山佛教文化已成为峨眉山文化旅游魅力所在。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藏传佛教中,峨眉山被称为“挺拔屹立的大象山”,是一座吉祥山,在四大佛教名山中,唯有金顶华藏寺普贤菩萨的坐像是面向西方。因此,在诸山中,峨眉山特别受到西藏僧众的青睐。佛教徒认为普贤菩萨将会以他无边的法力来庇佑西藏人民。

佛教哲学与道教哲学一样,都是宣扬出世的哲学,其基本精神是老庄倡导的顺应自然,返朴归真。所以游方问道在佛教界有着悠久的传统。佛教有一部流传极广的大乘经典《华严经》,该经的《入法界品》介绍了广善财童子从文殊菩萨处发心问道,继而百城烟火,前后参访请教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终于证明\"华严法界\"的生动事迹。千百年来,中国佛教徒以善财童子为榜样,通过\"西行求法\"游方问道、朝礼山胜迹的活动,促进民间旅游活动的成长和发展。中国僧侣的游方是受佛陀\"游行教化\"传教方式的启发而形成的。佛教认为:人生是\"无常\"的,充满了痛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彻底摆脱生死痛苦,进入超脱生死的境界。为了脱离苦海,不少佛教徒不远千里,到异国他乡寻找真经。早在东汉中叶,中印佛教徒就开始交往。汉明帝时期\"白马驮经\"佛教东来佛经的历史记载,生动地反映了伴随着佛教传播而兴起的旅游活动。自那以后,不断有古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大德来我国译经传教。如安世高、安玄、竺佛朔等等。他们博学多识,孤身远游,在传播佛法的同时,还带来了异国他邦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崇高的献身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僧人寻求佛法,朝礼圣迹的热情,形成了持续千年的\"西行求法\"运动。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或走陆路,或行水道,\"轻万死以涉葱河(今新疆一带),重一言而之萘苑(泛指印度)\"。其人数之多,路程之远,行旅之艰,历时之久在古代旅游史上都是罕见的。在成百上千的求法高僧中,以法显、玄奘、义净等最为著名。他们每到一地,即寻访名师,学习佛法,并了解当地的山川形势,风俗民情,学成归国时带回大量的经籍图像,并积极从事翻译工作。他们撰写的游记性专著《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和《南海寄归内法传》等,是今日研究古代印度和南亚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资料,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有四个字,叫\"千载一时\"就是说历史虽已过去,但\"已作不失\",众业所造积淀不来,成就了我们的今日。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就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有独特结构和气象的中国佛教。而峨眉山就是这样在4700多年的历史中,以包容道教、佛教、儒学三教之宗的胸襟,历经多种文化形式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形成了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并传习至今,形成了以佛教文化

为核心峨眉山文化。峨眉山佛教属大乘佛教,僧徒多是临济宗、曹洞宗门人。峨眉山先后住僧人数以万计,其中为弘扬峨眉山佛教有过贡献的名僧有:晋代慧持、宝掌和尚;北朝东魏淡然大师;唐朝慧通禅师;宋代怀古大师、茂真和尚、密印禅师;明代广济禅师、别峰禅师、宝昙禅师、无穷禅师;现代圣钦和尚、普超和尚。

佛教徒通过交游,佛学与玄学,儒学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旅游文化--禅宗。它随缘而安,与世无争的思想与儒家乐天知命,安贫乐道,顺应时势的思想相联,又与道家无为不争,安时处顺的态度相通,特别与庄子避世、游世的思想相一致。三种思想的相容相摄,对峨眉山乃至对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和旅游活动的开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推荐第8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自序

书法本是传统文化,两者之关系为整体与部分之关系,两者并列成一文题似乎欠通。然我之本意是思考中暂将书法从传统文化中抽出,论其对其他传统文化之依赖,与其他传统文化对它的制约与助益,类似体育运动中之“综合训练与举重”这样的提法。

我在《书法研究1986年第2期所发《模糊·虚无·无限》—文中曾云:“书法家为什么特别需要学问与修养?这是多年来—直在议论的问题。”“盖书法为虚无之象,虚无境界由无限充实升华而成,而所谓修养,正谓不断地充实自己,必至一定火候,方能发展成为虚无,加以长期技法锻炼,人心营构之象于是而生。它不似文学有社会生活凭借,不似绘画有实物借鉴,它是控制一体化,完全由自己于过程中„临阵决机,将书审势‟,特别依赖于施控者自身的主观条件。书法作品没有遮盖,不得躲避,是全裸的艺术,好比一个人裸体,连身上几个小痣也看得清清楚楚。同样的东西放在屋子里显得多,放在露天更显得少,书法又好比在露天的陈列品,要特别多的„有‟。我想,这些正是特别需要学问修养的„特别‟二字的着落。”时间过去了七八年,我想把话说得更具体与深入。

在此,我先要感谢恩师陆维钊先生。是他带有指令性地教我把主要精力与时间学传统文化,后再去搞书法。此一苦心与厚望我于60岁后才深刻地体会到。

首先是作为一名书家的知识结构。主张如何,必先问自己如何,最好能亮出自己已经如何,《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为我知识结构之亮相,自是当然。但此结构是自然形成,并非为造就书家特意设计。故我之结构如此,未必别人应该如此,更未必结构愈高大,书艺水平愈高。在这里,笔者很难给出一个底线,只能以鄙人之知识结构提供一个参考而已。因为书法作为一种手工操作尚有其自身的规律,又有其特殊的天赋与功力之要求。然欲达传统技艺之最高境界,则少了传统文化之修养,必不可能。抑又有进者,夫艺术欲达最高之境,必又与全人格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聪明秀出之辈,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以自养,实乃天性使然;而此种养分又促使其人格发展之健全,至最后,文化、技艺、人格混然为一,从而成就其“全人格”。

我言“全人格”,是“人格”一词之广义。一般言“人格”,多指人之品德或德性、德行。舍己救人为高尚品德,但扑入井中救人,品德高矣,于全人格则未能称完善。又如一植物学家于悬崖采集稀有之标本,竟忘自身之安危,因未预设安全措施而丧身,其狭义之人格高尚(现称“敬业”),而全人格之未能称完善与之同理。又学者、专家之全人格中尚有学术品格,亦与称一般人之品格有异,即必具备学术之前提,没有学术,其品格再高尚,也不能以学术品格称之。今举“医德”为例言之:必先精通医术,方有医德或无医德可言。外科大夫,手术高超,然术后收受红包,则医德大亏。诊断准确,但一无遮栏与病人直言:“你是癌症晚期,最多能活三个月。”亦于医德有亏。医生捐款扶持贫困学生三名,不称医德。医生对某女子进行性骚扰,亦无关医德;但若骚扰对象为女病人,则不仅医德大亏,且将负法律之责任。我赘言如此,足有见于目前书坛对人品与书品及学问与书艺之关系纠缠不清。

书法是一“慢熟”的艺术,却碰上了一个“快吃”的时代。书法,无论如何的“热”它,还是慢熟。“热”,只是形象地显现了一种迫不及待地想“快吃”的心理。经济驱动的力量大得不可阻挡。青年朋友们碰到具体问题也实在太多。行色匆匆,正在急速地丧失细细品味的时间、耐心与能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确太厚重,它既是财富,也是一种巨大的负荷。我一方面对青年朋友期望颇殷,另—方面又不忍劝导过甚。关于“书内功”与“书外工”的关系,在我的著述中自可读到。我不希望看到的是,由于听了我的话,一位青年朋友,十年寒窗,清贫故我;而与他同辈的年轻人却凭各种识时务的活动,都成了款爷。我看到一些读书种子、业务尖子,由于缺少另一种能力,而被目为失败者。所以,近些年来,我已不再劝青年朋友要“耐得清贫”这样的话。但另一方面,我又相信那么多青年人,总有人为了这门传统的书法艺术而耐得清贫的。

推荐第9篇: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钟杨

(12级人文学院英语系3班)

摘要: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影响了上下五千年,深入到现代 礼仪教学中。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仪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体现和文化 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礼仪的发展,同时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解读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礼仪 中国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价值

中华民族素以重“礼仪”而著称。在古代,许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到这里的人民普遍接受礼仪的教化与熏陶,在言行举止上以符合礼仪的规范为美德,以至于待人谦恭温和,相互间关系融洽,心里钦羡之余,发出由衷的感叹,称中国为“礼仪之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几位大思想家: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坦布尔、德国的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都非常推崇以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说。伏尔泰认为孔子礼仪中所宣扬的都是高洁的道德,非常实际,他要求欧洲人面对中国文化一要赞美,二要自惭,三要模仿。坦布尔认为孔子学说是一部伦理学,涉及政治道德、经济道德、公众道德和私人道德。他说:“政府无道德,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老百姓无道德,政府无法安定与正常运转。”他们由于有如此鲜明的学术取向,被他们的同胞戏称为“欧洲孔子”。

孔子毕其一生制礼作乐,是着眼于社会的稳定和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他要通过礼、乐把大家往文明之路上提升。他的努力在两千多年后的欧洲得到很多外国同行的高度评价,是其思想魅力导致的结果。由此亦可令我们相信当年他们给予中国“礼仪之邦”的称誉,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对我国古代精神文明所达到的较高水平的肯定。

二、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

在我国历史上,礼仪规范出现得很早,商朝的时候就有礼仪了。当然,那时候的礼仪还比较粗疏,比较简单。但尽管如此,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萌芽,有几个特点是值得后人思考的:

一是商殷的礼仪不会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基于物质条件的丰富。《周易·序卦传》中说:“物畜然后有礼。”这里的“畜”,就是“储存”的意思。物质丰富,有了若干储存了,才有可能关注礼仪。后来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在思想上与此一脉相承。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先于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的观点也是颇近似的。

二是最早的礼仪并非某个帝王或圣人所制定,而是老百姓集体地约定俗成,它往往与民间的习俗相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以民俗为根基的行为规范。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文史专家刘师培就说过:“上古之时,礼源于俗。典礼变迁,可以考民风之异同。”(《古政原论》)学者李安宅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根据社会学的研究,一切民风都是起源于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某种应付方法显得有效,即被大伙所自然无意识地采用,变成群众现象,那就是民风。等到民风得到群众的自觉,以为那是有关全体福利的时候,就变成民仪了。直到民仪这东西再加上具体的结构和框架,它就变成制度。”(《〈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这就把俗与礼的关系以及俗如何入礼说清楚了。

三是最早的礼仪规范还不是在人际交往层面上进行规范,而是人神关系上的规范。也就是说这作为民风起源的“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中的“生活条件”,当时还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条件,而是人们精神领域中信仰生活之条件。因此,《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这对确证商殷时代就有了礼仪文化很有帮助。

三、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在上篇的句子中,“鬼”与“礼”是指当时殷人事神的两种不同方式:“鬼”是一种以神的威压使人为之震慑的方式,而“礼”则是一种较为文明的与神交流沟通的方式;“先鬼后礼”的结果就如同“先罚而后赏”一样,对神只心存敬畏却不觉得亲近。总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礼,是祭祀神灵的规范,与社会学范畴的伦理还未挂上钩。

到了周朝,“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原来周人比之他们的祖先商殷人来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把礼纳入实用的范围(“尚施”)。当然,他们还不至于先进到否定鬼神的存在,但在“事鬼神”的同时又与鬼神拉开距离(“远之”);于是这“礼”便成了人间社会之礼,这“仪”也就是人际交往实用之仪。在西周时,礼仪为社会划定等级秩序,定名分,成制度,规定好人们在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场合所必须恪守的准则等等。礼仪作为治国的手段为西周确立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比起商殷的奴隶制社会来,历史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所以生逢东周礼教衰微乱世的孔子,才满怀向往之情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根据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在周礼的基础上使整套的礼仪进一步完善,并创造性地用“乐”(音乐,也指广义的艺术)与之相配合,使理性的规范与情感的内化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由此可见,“礼仪之邦”不仅是给予我文明古国的一种美誉,也是对人类精神建构与其间蕴涵的普世性价值的认同。

推荐第10篇: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大公中学 初二(3)班 徐嘉瑶

妃色的岁月在时光的空隙中渐渐沉淀下来,一声铜质编钟浑厚而清亮的敲击,穿越中华民族五千年陈迹斑斑的记忆,响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屈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之路上屹立不倒,历经代代坎坷,最终在斑驳的老墙上静静绽放炫然的美丽。

民族舞便是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大海中的一片浪花,它用灵动轻巧的舞姿交织出一幅幅华美的乐章。

我学舞蹈的起源是因为我是女孩子,六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报了名。他们认为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女孩子可以培养气质,保持形体美。当时我很高兴,因为我从小就喜欢舞蹈,可没想到喜悦之后迎面而来的却是苦练。

刚开始,我倒是很开心。教我们舞蹈的是一位舞姿优美的老师,但教学严格。起初,我们练的是基本功压腿。我们把腿放在把杆上,用尽全身的力气把上半身往腿部“贴”。我连声叫疼,准备放松一下,可老师严厉的目光向我射来,我不敢松懈。我闭着眼,咧着嘴,紧张的浑身颤抖,努力地坚持着。老师用温柔的语言鼓励我,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我,使我不轻言放弃。我强忍着疼痛,咬紧了牙关,自己也在默默地鼓励着自己。终于,两个星期的时间,我掌握了压腿这项动作。其他基本功,我也在刻苦地练,疼了,咬一咬牙根,尽量坚持住,久而久之,也就水到渠成。

几年下来,我也有了许多收获,表演了许多节目。在柔软、含羞的傣族舞中,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的颤动,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在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蒙古族舞中,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藏族舞中,“颤”、“开”、“顺”、“左”、“绕”是藏族舞的五大要素;在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的维吾尔族舞中,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

舞蹈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

我在民族舞中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着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舞陶冶了我的情操,娱乐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的文化精神需求。

第11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企业文化越符合民族的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扎根久存。今天我的主题就是企业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善用中国人的特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我们针对企业文化作一个基本的认识,文化是一个特定族群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例如饮食方面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面食,穿著方面中国穿长袍马褂,西方穿西装洋装,交通方面南船北马。企业的文化则表现于大胆进取或者谨慎保守,结果导向或者过程导向,以量还是以质取胜,注重思维还是强调行动,集权领导还是民主参与,阶层明显还是上下打成一片,由此可见文化的影响力,它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更是组织成败的主要关键。

至于文化的组成要素则是价值观、英雄、典礼仪式、语言文字以及传播网络,例如客户是上帝、科技以人为本、销售挂帅、安全第

一、追求卓越等是企业的价值观;雷锋、抗洪英雄、劳模、三好学生等则是英雄的典范;迎新送旧、婚丧喜庆、酒过三巡、文艺晚会等则是典礼仪式;至于IT、知识经济、CIS、MRP等则是行业中的特殊语言;会议、公告、小道消息、报纸杂志、因特网就是传播网络的体现,这些要素综合的越好,文化就越强劲,组织的不好,文化便会混乱衰退。 既然企业文化如此重要,我们便需要来探讨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整体运作中到底扮演着一个什幺样的角色。

企业存在的本质究竟是什幺

首先我们来看企业存在的本质究竟是什幺?在高度的竞争环境中,以更有效能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的所有本质就在这三句话里面。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市场经济的特性是开放自由竞争,因此不仅只于一家提供产品与服务,唯有比竞争对手更有效能才能取得成功。比如说同样生产一定产量的产品你需要用的能耗、物耗和人耗比你的对手要高,那么,要么你的利润少,要么你的价格高。效能可以从多种方面来看,比如产量、质量、成本、周转率、人均效益、每平米营业额……等,所以企业要成功,便要比对手的效能更高,并且满足客户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主轴是为了提高效能

企业管理的效能公式=外部行销/内部行销。外部行销是指开发客户、服务客户的各项活动,内部行销是指要推动这些活动要花多少力气在内部沟通、协调、激励。例如,一个公司上班八小时,通通都在搞内部行销,没有时间搞外部行销,按照公式计算,这个公司的管理效能0/8=0。如果有四小时在搞内部行销,四小时搞外部行销,管理效能就是4/4=1。以此类推,如果八小时全放在外部行销,企业的管理效能就是无穷大。所以说一群人在一起可以完成伟大的事业,也可能什幺都搞不成。分母越大,内耗越多,效能便越低。

企业文化就是要让内部行销的能量耗损降到最低,让组织的能量集中于外部行销。有效的企业文化能使大家的价值观一致,想法统一,进一步节省内耗。例如海尔张瑞敏总裁当众打坏冰箱,便是统一对质量看法的一种仪式,此后便不用花时间争论,这台能不能出厂?好象只有一点瑕疵?应该没问题吧?要不要请示主管?这些问题不见了,只有一种共同观点,不允许任何瑕疵品离开工厂。另外一个常见的例子,当客户向公司投诉时,客户会得到什么响应?每个人四处推托,还是接手的员工会帮他处理到满意为止,杰出的公司专注于客户满意(外部行销),二流的公司,花许多时间在澄清这是谁的责任、应该找谁处理、让客户团团转(内部行销)。

因此文化如果不能产生效能,对企业是没有用的,搞企业文化会变成一种消费而不是一种投资,由于企业的资源非常有限,每一分力气都要花在刀口上,以提高效能增强竞争力。所以提倡企业文化目的要能减少内部损耗从而达到使企业外部行销更有利的效果。

企业文化的作用: 外部形象一致 内部减少内耗

企业文化,对外部来讲能产生一种特定的企业形象。有些公司亲切、有些冷漠,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死气沉沉。企业文化越一致,外部的人看到公司的形象就会越一致。如果你的公司强调效率,到你公司看到每一个人都很精神,工作紧张有序、节奏感非常快,这便是一致;如果你们公司强调创新,可是从来不作培训,不鼓励进修,不参观展览,不允许开会随意发言,便会造成矛盾。曾经有一家公司强调冒险,容许犯错,结果一个干部作出错误决策,使公司亏损1200万美金,他写一封辞职信给总经理,总经理对他说:公司刚帮你付了1200万美金的学费,你正学成归来,准备对公司作出更大贡献,怎么能离开呢?这位干部得到极大的鼓舞,后来帮公司赚了大钱,他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相信公司的价值观是真的。

对内部来讲,强劲的文化能够使内部减少损耗,减少管理的动作。比如:我们要执行文明城市的公约,不能随地吐痰,可在中国让大家做到这一点很难, 即使有许多的监督还是不容易办到,可是中国人到了新加坡就可以做到不随地吐痰,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环境、气氛让人有不同的感觉,不知不觉会受到无形的约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所以文化越强劲,管理制度越内化,管理活动可以减少,内耗越少,组织效能也越大。

企业文化的五点成功关键

我们已经了解文化的定义、要素与作用,进一步要说明塑造企业文化的五点成功关键。企业文化成功关键为:自然法则、民族特性、企业类型、经营者期望以及一致性。

什幺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就是宇宙的定律。比如,有些文化有一种概念:做好事一定有好报。这句话符合自然规律吗?一群人排队从窗口往外跳,平时一向做好事的人,就不会摔下去吗?这显然不合理。在企业里很认真干活的人就会被提拔吗?答案是不一定,还有很多因素影响,所以,错误的价值观会影响很多人,并且障碍企业的成功。因此自然法则是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古代中国人强调格物致知,便是穷究宇宙的真理,以获得真正认识的科学精神。比如高新科技采取集权制就会违背行业的自然法则,女子无才便是德或男女不平等也是不符合现代的自然法则。生命周期很短的产品,便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因此企业文化要充满弹性才能符合自然法则。从《第五项修练》来看,要了解自然法则需要突破心智模式与运用系统思考。

二要考虑民族特性。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性。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对美国人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制度就是制度。可是制度对中国人来讲,白纸黑字的制度一点没改,可是执行的时候会因人、因时、因地而改变。比如上班要准时,同样都是八点半上班,可是不同的人迟到受到不同的处分。有些人迟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人迟到就会变得很严重,有时法外开恩,有时杀鸡儆猴。又如,你到老外家去,他问你喝点什幺,你说咖啡或茶绝对没错。到中国的朋友家,他问你喝点什幺,你会说:\"随便\"。西方的管理者严格遵守指挥线,中国的老板往往喜欢跳级指挥,也经常接受部属越级报告,所以我们在执行企业制度或方案的时候,如果不了解中国人的特性,将变得很被动。不过有趣的是我们学习西方科学管理比较容易,外国人学中国文化比较难,这也许是我们的优势与未来挑战世界级企业的法宝。当然身为一个中国人不理解中国文化,将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第三企业类型。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例如在创业初期必须要有冲劲,强调行动至上,领导风格是集权式,进入二次创业期要讲求制度化、标准化,形成集团以后要注重整合与创新等。不同类型的企业也要运用不同的文化,举例来说某一家制造业原本的文化是层级分明,军事化管理的模式,由于赚钱便投资IT行业,这时如果文化不做适当修正,一味强调原有的文化,不仅无法领导高知识水平的员工,也无法因应IT行业的快速与弹性,过去的成功可能导致现在的失败。企业类型大约可分成四种,第一以行动至上,追求短期目标的行动型企业,例如生产事业,销售事业。第二以程序为主,强调按照规矩办事,不能犯错,例如银行,会计师等。第三种以创新冒险为主,可能短期致富,也可能赔大钱,例如影视公司、风险投资等。第四种以亲切面对客户,贴心服务为主,例如餐饮酒店,护士保姆等。企业必须依照自己的类型来建构文化,如果有不同事业部,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

第四经营者的期望。有些经营者喜欢大格局,有些人喜欢稳扎稳打,有的讲求排场,有的非常节俭,有些人喜欢在小地方当头头,有些人则要逐鹿中原,有的经营者讲求程序,有的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因此如果经营者不先理清自己的想法,了解自我的特质,创建文化时,一定会遇到许多矛盾,推行企业文化的建设更会遭到重重阻碍。这问题在私营企业或一把手在位时间长的企业里会特别突出。第五要具有一致性。文化是为了提高效能,增进稳定,减少内耗,越一致越有利,这包含内外一致,上下一致,表里一致。但要注意次级团体的调整,例如公司整体文化强调行动,但会计部门可能需要依照规范做事,策划部门可能要更多的思考与创意,服务部门强调亲切有礼,集团公司如果下属单位属于不同性质的企业,更需要在一致中保持个别的差异,这是中国人的求大同存小异的哲学,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中国人的基本特性

中国人有许多特性,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点,中庸、和谐以及感性。

中庸代表不偏不倚,无不过也无不及,中庸是一种平衡,是在左右两难中的兼顾,是在进退中的拿捏,是情理法的通盘考虑,是小我与大我的调节,是阴阳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建设,成长与稳定的宏观调控;中庸是中国人做人的准则,更是处事的最高指导原则,不懂的人会笑这是没原则,是迂腐,是妥协,真正理解的人,才能体会这是宇宙运作的真理,眼睛要能开能闭,手能屈能伸,车子要能进能退,信息能上能下,原子有带正电的质

子,有带负电的电子,利率要因景气好坏调节高低,企业讲求效益也要注重社会公益,因此作一个中国人要能彻底了解这种特殊的哲理,才能在众多矛盾中不断找到统一的方法。

和谐代表不冲突。是中国人对所有事物互动关系的观点,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安和乐利,和谐主要表现于\"安\"这个字,能干但会带来冲突的干部,在组织里不会受到重用,因为他令人不安,有干劲但不冷静的人也是如此,孟子对于做人的观点是\"修己以安人\",亦即通过自我超越让身边的人能安心,以企业而言,要能安股东、安干部员工、安顾客以及社会大众的心。三株集团的常德事件便是小小的不安造成对企业极大的损害,微软在中国的版权官司,虽然有理但不饶人,加上软件中客户的信息会自动回传给微软公司,造成大众的抵触情绪,也是典型不安的问题。所以作一个中国人要从自身着手,不断修炼安人的功夫,作为企业更要加强安人的功夫,才能在竞争中屹立不摇。

感性代表将心比心,重视情感,重视感觉,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亡,作生意会为一块钱讨价还价,请客时花几千元面不改色,心悦诚服时愿意视死如归,不服气时威胁利诱不为所动,平时混乱没有纪律,战时枪口一致对外,喜欢你就说你大方慷慨,讨厌你时改口说打肿脸充胖子,有诚意时礼多人不怪,没诚意时别人说你礼多必有诈,穷而有骨气人人称颂,为富不仁人人不满,但一副穷样子也可能被看不起,而有钱时人人称羡,总之中国人很感性,讲求感觉,感觉对一切好办,感觉不对没一件事办的了。所以做一个中国人要了解别人的感觉,要将心比心,要换个角色想想,当领导的要多关怀部属,当部属的要体谅主管的两难,服务客户要用心,做生意要建立感情。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许多国际上的大公司,纷纷进入中国,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帮助,给中国的企业开了眼界,同时也给中国的企业家带来迷罔,开的眼界是见识到科学化管理的威力,迷罔的是该如何走下一步?我个人的见解是快速吸收西方的管理科学与国际化经验,在硬功夫上先打好基础,将百年来的管理方法,系统化的吸收与转化,并尽快将这些知识与经验,加以深入化、本土化、普及化、生活化,让大部分的企业与百姓能有效应用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则要融合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特性,开创出新的企业生命力,我们深信学习科学较为容易,西方要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底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应藉由文化差异的优势,创造新的突破口,让中国企业更多的跃居国际舞台。

第12篇:元宵节与中国传统文化

元宵节与中国传统文化

老师们同学们:新年好!按照中国传统,不出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我们刚欢度了喜庆祥和的春节,再过三天,我们又将迎来元宵节了。元宵节目前虽然还没有像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一样被确立为国家法定假期,但从古至今,元宵佳节同样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是热热闹闹中国年的“压轴戏”。 这一天,一切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然而,这里面传承的是怎样的一种传统文化呢?下面请允许我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天上明月,人间情怀,元宵节的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狂欢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用“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诗句来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把元宵节燃灯比作天上明月、流星雨一样耀眼绚烂。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更是留下了许多歌咏元宵节的优美诗篇,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佳句更是千古流传。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由于满族入侵,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写灯迷,猜灯谜的人众多。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还有吃元宵的习俗。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闹元宵的活动越来越丰富,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老百姓认为这些民俗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的华人也年年欢庆不衰。

我们松江一中这所百年名校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欢度元宵佳节已成为我校传统民俗文化校本课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去年我校就成功地举办了一次闹元宵的盛会,被《松江报》、松江电视台等一些媒体争相报道,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那欢度元宵佳节的情景大家还记忆犹新吧! 教室门上一幅幅学生自拟、自写的春联,一盏盏形态可掬、造型各异的元宵灯挂满了校园,表达了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夜幕降临时,校园内张灯结彩,璀璨的烟火更是映得校园一片火树银花、流光溢彩,顿时整个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最热闹的要属同学们猜出灯谜后参加的抽奖活动。同学们看完烟火后涌进了挂满灯谜的教室,仔细琢磨着藏在谜面背后的答案,一旦猜中谜底就立即冲向抽奖处抽取奖品,欢呼着自己的智慧和幸运,而根据这个活动拍摄的校园电视片《一中师生庆元宵》,也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校园电视评比中喜获金奖。

老师们同学们,一系列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折射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情感精髓,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而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传统节日则是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之一。

第13篇: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毕业论文 题目: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历层次:专升本 学号:209212082 姓名:张华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当今,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人们对以传统文化激烈批判者的形象即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有了新的研究和发现,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与思想传统、学术传统以及审美传统等三个重要关系方面,并且形成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对这一研究作了详细的叙述,为研究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鲁迅; 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1]。如何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各种最新先进理论与哲学思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发展之路,提升中国人民大众的新型生命力与斗争力,顺利实现旧思想到新思想的转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鲁迅根据中国当代现实社会的恶现象,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精髓,精心撰写了大量批判旧社会给劳苦大众带来的身心摧残的文章,惊醒当时一大批民众,使这些人经历一次思想的涅槃,由奴役王国到自由王国,从封建走向开放,敢于同封建主义斗争的新生力量。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当是指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这一双重关系,前者人们非常关注并成为对鲁迅研究的重点,而对后者的认识与关注则有一个发展过程[2]。20世纪后期,随着传统文化意义的不断发现,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80~90年代期间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对这20年间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可以为研究鲁迅大下坚实的基础。

80~90年代的研究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第一阶段(1976-1989):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之间关系;第二阶段(1990-2000):鲁迅与传统文化核心与深层关系,同时,这一研究也开始出现停滞。这两个阶段的研究虽然前后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就研究环境而言,随着“*”的结束和思想的解放,意识形态对学术研究的直接影响在不断减小,学术研究不断突破“左”的束缚回归自身,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的研究重新被人们所重视。思想解放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海外各种思潮的不断涌入,尤其是美国的鲁迅研究也相继传入并从

1 方法论上对国内鲁迅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使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始了跨文化的交流与研究,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调整,研究视野不断开阔,对推动这一研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研究主体而言,这两个阶段的研究主体呈现新老交替状态,两代学人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构成直接影响。老一辈学者从“*”的噩梦中走出,他们的热情再度表现出来,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并明显表现出传统文化修养深厚的优越性,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经典与学术方法的熟悉为后来年轻学者们所不及。但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高,第一阶段过去之后,许多老一辈学者相继停止他们的耕耘,从而使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新时期以来,轻一代学者不断成长起来,他们一开始就表现出自身的特点。由于思想的不断解放,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传入,以及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加宽,使他们的理论素养,表现出不同于前辈的理论思维的敏锐;同时,他们有前辈学者长久的学术研究成果积累,使得他们的研究一开始就能够在前辈的基础上走向深入;再就是,由于历史距离的不断拉开,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的研究会更加冷静,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会更加深入。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批判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年轻一代学者明显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隔膜,传统文化知识修养不足;同时,因为时代的变化,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氛围有所感受,从而与老一辈学者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仅仅从某种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论出发来研究传统文化,与从对传统文化自身的感受与理解出发来研究传统当然存在巨大甚至是无法克服的局限,不仅有传统文化背景的失落,而且有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是年轻一代学者面对传统文化时所最感困难的原因所在,也是鲁迅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很快走向停滞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第三,这两个阶段的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些明显特征:一是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的研究不断走向自觉。这表现在学术研究从政治阴影中不断走出,向鲁迅与传统文化自身回归,人们明确认识到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关系问题是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课题。1987年6月16日郭志刚在《光明日报》发表《鲁迅与传统文化》一文,从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研究的必要性问题。文章非常明确地肯定鲁迅在批判、反抗传统文化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对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部分的研究与借鉴”。这是直接从文化角度提出鲁迅与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研究的重要文章,标志着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走出此前的自发状态而走向自觉。二

2 是出现了大规模集中的研究。由于这一研究不断走向自觉,从而出现了多次大规模集中研究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关系的活动。1981年与1991年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和110周年前后,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的深入探讨,将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尤其是1991年以“鲁迅与孔子”为主题集中讨论鲁迅与儒家文化传统之间的继承关系,是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研究有史以来最为集中、意义最为重要的一次。三是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整体的研究。这就是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官方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四是研究成果丰硕,出现了大量的论文与专著。

具体研究而言,第一阶段的研究具有这样几个重要内容:

首先是海外鲁迅研究的传入。1977年,也就是思想解放刚刚开始的时候,美籍学者李欧梵出版《五四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一书,运用“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一概念来研究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鲁迅的‘反传统’的倾向与他对通俗故事、寓言、民间宗教仪式、神话社戏等‘小传统’的爱好密切相关”[3]。1979年,美籍学者林毓生在他的《中国意识的危机》 一书中说,“在面对传统文化时,鲁迅既全面否定中国传统,又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伦理道德中发现有些因素还有意义,两者都是出于理智和道德的考虑,而不是有一方面是出于感情或是其它方面的考虑。只可惜他对中国传统因素的那些积极看法尚未能引导他找到把中国的传统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反而使他陷入困扰之中,面对自己深深信仰的‘全面反传统主义’产生了负疚感。”[3]这是说鲁迅在未能找到传统文化出路的时候对自己的反传统思想有所保留,认为自己反传统的行为是一种历史过失,从而产生自责的情感反应。这实际上是没有分清“反传统”与“反封建”的关系,后者是传统文化中阻碍社会进步的负面因素,对于此,鲁迅始终反对,看不出有什么“负疚感”。1985年前后,李欧梵在《鲁迅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性》[4]一文中,全面论述鲁迅的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向现代的创造性转换。

海外研究所传入的一些概念在从思维方式上对国内鲁迅研究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国内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常常出现定势现象,其重要表现就是对他们所运用的概念。我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反思就直接沿用,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常常在这些概念的规定下重复甚至是注解而不是突破。如“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一概念[5](P123-139)在鲁迅与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研究中的

3 运用就存在着局限性。人们往往认为鲁迅对传统文化中的“大传统”即传统文化的主流与核心排斥而对“小传统”即主要是民间文化亲近,这恰恰是误解了鲁迅也误解了传统文化中主流文化的根本作用与影响。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其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所谓非主流文化的“小传统”固然有自己的独立创造,往往是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之下并且常常是作为主流文化价值的表现者而存在,因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不同表现形式,很难说谁“大”谁“小”。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对传统文化中作为主流的“大传统”更为重视,更为注意继承,对非主流文化的“小传统”的继承是在主流文化价值的影响下展开的,因为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它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只有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发生关系才是与文化之间产生真正的关系。对于鲁迅而言,无论是显性批判还是隐性继承,其主要问题都是在主流文化之中展开。因此,对这些概念我们应当有足够的理性分析,在它们面前要有所“矜持”。其次,国内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之间关系的研究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常常是文史哲不分家,即文化主体关于自然与人自身及其关系的理性认识与审美想象,以及对理性与审美发展历程的记载常常聚集在一起,习惯于对文化作整体表现,具有综合性,因而对经典的研究常常是对文化的整体而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认识,同样具有综合性。

1981年鲁迅诞辰100周年,出现了新时期鲁迅研究的第一次高潮,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作家和诗人之间关系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孙昌熙在《吉林师大学报》 1979年第2 期发表的《鲁迅与》,夏传才在《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3 期发表的《鲁迅论》,蒋祖怡、韩泉欣在《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上发表的《略谈鲁迅对刘勰的批判继承》等文章,对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之间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鲁迅与陶渊明、李贺、钱起等诗人,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小说经典之间的关系也有人研究。1989 年,郑欣淼在《人文杂志》第3期发表《鲁迅与野史》一文,对何谓野史、野史的产生与发展、野史的内容以及鲁迅注重野史特别是重视宋明野史的原因作了全面的论述。

对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典所具有的文化综合意义与价值,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之间关系的研究能够揭示他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核心与关键环节,从而为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整体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古籍整理作为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阶段有了

4 更深入的研究,不仅范围继续拓展,对鲁迅整理传统文化经典的问题尤为注意。1981年,林辰在《文学遗产》第3期发表《略谈鲁迅辑录的几种古籍》一文,在指出鲁迅整理古籍重要性的同时,将鲁迅辑录的张隐《文士传》、《众家文章记录》、谢沉《后汉书》、虞预《晋书》等的辑录情况、内容、价值等作了全面介绍和评价。1985年,孙昌熙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2期上撰文,对鲁迅整理与研究古籍的方法、如何处理考据、思想和研究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1986年,王士让在同一刊物第4期上撰写《鲁迅古籍整理研究概述》一文,对鲁迅的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历史作了全面介绍和较为深入的研究,是研究鲁迅古籍整理的重要文章。

这一阶段海外关于鲁迅古籍整理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斯坦福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王靖宇的《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的鲁迅》一文[6]( P649-663),对鲁迅整理古籍的历史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与评价,着重讨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整理与小说史撰写中的开创之功及其对后来的重要影响。

再就是,在经典研究的同时,宏观与综合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围绕鲁迅是批判还是继承的问题一直有不同看法。1982年,敏泽在《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发表《鲁迅对待民族文学传统的态度》一文,全面论述了这一问题,肯定鲁迅在对封建文化传统批判的同时,对民族文化、文学优秀传统有坚定的继承和发扬。这是对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所作的一次总结性论述。

鲁迅与审美传统之间的继承关系,周作人、苏雪林等人曾有研究但未能深入。1982年,许怀中出版《鲁迅与中国古典小说》一书,对鲁迅与中国古典小说之间从整理考据到审美继承与革新的关系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1985年王敬文在《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发表的《鲁迅的小说与我国古典小说》,对鲁迅与古典小说之间的本质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对此前鲁迅与小说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一些犹豫的看法作了肯定,认为“鲁迅的小说,虽然广泛吸取了外国小说,尤其是俄国文学及欧洲被压迫民族文学的营养,但它的根基却深深扎在我国古典小说优良传统的土壤中。在题材、人物、艺术表现上,它同我国古典小说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他具体论述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小说对鲁迅的影响,对鲁迅小说艺术与传统之间存在的联系作了毫不含糊的肯定,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很有启发。

1986年,金宏达出版了《鲁迅文化思想探索》一书,对鲁迅与中外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了全面研究。作者特别在“代结语”中从文化接受的角度,论述了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他说:“鲁迅早年所受的文化教育,使他与本

5 国文化传统建立了多方面的联系,对他以后的思想与事业具有相当长远的影响。”他具体分析了传统中“正统”和“非正统”文化对鲁迅的影响,认为鲁迅处理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成熟的,即使在“五四”时期也是这样,“前期他固然发出一些‘偏激的声音’,但并不能说对传统作简单的全盘否定。他在理论上针对的是封建主义传统,而实践上则对传统是有抛弃,有择取的”。金宏达在这里实际上是从发生学和接受史的角度来探讨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很有价值,直启下一阶段的研究。

从鲁迅与传统文化经典继承关系研究到对鲁迅与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的宏观把握,表明鲁迅与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的研究探讨向更高阶段发展,它预示着这一研究整体突破时期的到来,这一突破在第二阶段明显表现出来。

第二阶段的研究表现出明显不同于第一研究阶段的特点: 首先,这一阶段研究者更为关注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文化思想源头与核心的接受,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并出现了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对认识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这一作用不仅在于他们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为这一问题探讨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林非于1990年出版“迅和中国文化”一书,从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的角度出发立论,全面、系统论述了鲁迅与传统文化中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论述了鲁迅所受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以及鲁迅对主流文化思想的反思与批判。林非的研究是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文化之间关系最为集中的探讨。

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事件是1991年鲁迅诞辰110周年时,在曲阜召开的“鲁迅与孔子”学术研讨会,这是鲁迅研究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集中研究鲁迅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儒家文化之间的继承关系。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在以往的研究中对鲁迅与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及儒家文化思想的继承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正视,因此,“鲁迅与孔子”学术研讨会的首要意义在于它突破这一长久存在并阻碍人们探讨鲁迅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的思维定势,明确指出这一关系的存在,促使人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被认为是反儒家思想的鲁迅与儒家思想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从而表明对鲁迅复杂思想认识的全面自觉、深化与突破,也标志着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真正走向深入。只有当鲁迅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关系理清之后,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最终得到合理

6 的解释。

对鲁迅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是对鲁迅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认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表明鲁迅与自己的传统之间的关系具有多重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则表明传统自身的生命力。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那些看似有些矛盾的地方实则是个体与传统之间必然具有的关系,其原因在于文化传统自身意义的丰富性以及个体面对传统时选择的多重性。

这次研讨会围绕鲁迅对孔子评价的本质、内容及意义,孔子及儒家思想对鲁迅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从建设新文化的角度论述“鲁迅与孔子”这一命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会者普遍认为鲁迅对孔子儒学中代表民族文化心理的优点有直接的肯定,并受积极方面的影响,如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精神等”。这是对此前关于鲁迅与儒家文化之间继承关系认识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是对鲁迅与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所形成的“鲁迅形象”的极大改变,这一认识的出现才使得对鲁迅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接近鲁迅自身。

其次,对于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调整,重要标志就是人们已经开始注意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个体的接受状态来研究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就是注意运用文化传播学与文化接受学的方法,开始努力消除此前形成的鲁迅是反封建、反传统“斗士”这一思维定势,重在探讨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思维方式的变化是已有研究推动的结果,也是这一研究走向深入的极为重要的表现,它表明人们在通过不同途径为不断接近对象的本质而努力。

1990年《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发表沈光明、陈方竞两人撰写的《在断裂的深层—论鲁迅、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较为深入地论述了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及具体表现。文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从家族史和儒家文化地域传播的角度探求鲁迅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鲁迅“在开始自己的人生里程时,儒家文化因子已经深深地铸入他的深层心理结构了”。该文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深层即隐性关系的研究具有开启意义。

1991年,高远东在《鲁迅研究月刊》第

10、11期发表《道德与事功:鲁迅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与承担—与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批判研究之一》一文,通过对《故事新编》的解读发现,“在《故事新编》中隐含着一个轮廓清晰的文化批判的思想图式,除了《补天》„„《奔月》„„其余小说则都与对所谓周季三大显学儒、墨、道的思想和价值的处理有关,鲁迅对它们

7 既有拒绝又有所承担。„„差不多可以说,《故事新编》小说人物与史籍原型的符合程度与鲁迅对传统思想和价值的承担度大致是成正比例的。”1995年王骏骥出版的《鲁迅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和1999年高远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 期发表的《论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等论著,对鲁迅与传统文化中的儒、道、墨之间的本质关系作了深层研究。这些研究从鲁迅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关系的整体出发,探讨鲁迅对主流文化的继承,也就是探讨鲁迅所受传统主流文化的影响。1999年底,冯光廉在《鲁迅研究月刊》第11期发表《“鲁迅全面彻底反传统”论质疑》一文,对鲁迅与传统主流文化之间关系问题进行辨析。应该说,关于“鲁迅全面彻底反传统”这一问题至此已不再是问题,但临近世纪末的这一研究不仅仅是鲁迅与传统文化问题的讨论,而是隐含着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

20世纪的最后一年,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研究的文章屈指可数, 且主要集中在鲁迅与思想传统和学术传统关系问题的研究上。鲁迅与思想传统继承关系的研究主要有郑家建的《传统的影响:在误读与契合之间:从文学史角度重识鲁迅与庄子之关系》[7],尹康庄的《鲁迅与魏晋》[8],刘彦顺的《论鲁

[9]迅周作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袁盛勇的《论鲁迅留日时期的复古倾向》(上、下)[10]等,然在鲁迅与思想传统关系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上展开讨论。鲁迅与学术传统之间的关系则主要集中在鲁迅古籍整理尤其是小说古籍整理问题上,如周楞伽遗著、周允中整理的《试读鲁迅整理的及其不足》[11]一文认为,“鲁迅对所辑录的古小说只是做了初步的整理工作,还来不及精细校勘„„所辑录的几种整本的古小说„„其中讹误未订正,空格未补缺的地方实在不少。”王国良的《鲁迅辑录整理中国古典小说之成绩》[12],对鲁迅整理的中国古典小说如《古小说钩沉》、《小说备校》、《谈薮》等的具体情况、后人的评价等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重在“彰显鲁迅在校辑整治我国古典小说资料的功绩”。张杰的《鲁迅与刘师培的学术联系》[13]全面论述鲁迅与刘师培之间关系的发生及《中国中古文学史》对鲁迅的影响。鲁迅与审美传统之间关系的研究此时鲜有人问津, 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关系问题的研究走向停滞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与视野空前活跃、开阔,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使人们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从而使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所形成的“鲁迅形象”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是面对传统文化时,鲁迅在反思与批判的同时,受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远比我

8 们所想象的要复杂广泛得多而不仅仅是批判这一单纯的关系,在与传统文化保持距离并使其成为反思与批判对象的同时,与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亲和关系,这一关系从他的童年时代开始贯穿他的整个人生历程。这是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关系研究对认识鲁迅心灵世界的重要贡献,从而在改变我们此前所形成的鲁迅面对传统文化时的那种单一的批判者形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不仅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在五四之后消失,相反,它的核心价值与思维方式依然在对现代社会构成影响,只有深深地意识到这些影响才能对其中的负面因素进行有效的回避与革除,从而才能真正理解鲁迅批判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使人们真正从传统中走出,走向现代。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2]李城希.鲁迅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3(30):88-98.[3]乐黛云.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李欧梵.鲁迅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性[A].乐黛云.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海外中国研究丛书)[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1996.[7]郑家建.传统的影响:在误读与契合之间:从文学史角度重识鲁迅与庄子之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2000(1).[8]尹康庄.鲁迅与魏晋[J].鲁迅研究月刊,2000(2).[9]刘彦顺.论鲁迅周作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10]袁盛勇.论鲁迅留日时期的复古倾向[J].鲁迅研究月刊,2000(10).[11]周楞伽遗著,周允中整理.试读鲁迅整理的《古小说钩沉》及其不足[J].鲁迅研究月刊,2000(6).[12]王国良.鲁迅辑录整理中国古典小说之成绩[J].鲁迅研究月刊,2000(10).[13张杰.鲁迅与刘师培的学术联系[J].鲁迅研究月刊,2000(6).

第14篇: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 易 经 与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10级财务管理2班 姓名:张书慧

学号:1103245041

指导老师:庞颜林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内容摘要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二、关键字

易经、中国文化、精神、周易、卜筮

三、正文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 它早于老子、孔子而成书,成为老子、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易经》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不仅包含着西方现代哲学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西方哲学一直未重视的终始观。

《易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然界这些发展变化规律渗透到自己的预测理论体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臵于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指导之下,为其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溯《易经》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对《易经》的理解,准确的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有助于我们驳开《易经》的神秘面纱,纠正唯心主义的不全面、不客观认识。

《易经》通过卦名、爻名立论,通过卦辞、爻辞论述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断辞指导人们吉凶趋僻。哲学原理就包含在卦序、爻序、卦名、爻名、卦变、爻变之中。

《易经》中包含终始观。终始观是中国道德哲学对哲学原理的巨大贡献,其深刻程度、影响广度和对立统一一样可以称之为规律。

自然界的万物从那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生以后,无一不是无条件的走向死亡,西方哲学偏重于论述从生到死的过程,没有注意从死到生的过程。

终始观和发展观相比较终始观居于其上,终始是发展的终始,发展是在终始的总原则下的发展。

《易经》中包含唯物观。 世界是物质的,这是西方哲学唯物论的最基本观点。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道生成的、组成的,二者同质而异名。《易经》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方法独特而且实用,全面而且深刻。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太阳和火,坎代表月亮和水,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义虽然不完全显示具体物质,但其所代表的内容离不开物质现象。

另外,中国的文字属象形组合文字,每一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质的笔划或部首组成,所以每一卦都带有物质的烙印。如乾有日,坤有土、解有刀、困有木、等等,六十四卦全部立足于唯物论。

有人怀疑,文字本身就是物质及其现象的代名词,这样分析还有什么价值,其实这正说明《易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是立足于唯物论的。

《易经》包含发展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遵循“道非常道”的发展观。《易经》对物质的发展变化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

六十四卦的编排顺序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如上经三十卦,始于天(乾)地(坤),终于日(离)月(坎)。

把事物的变化寓于其中,屯代表初生,蒙代表幼稚,需代表饮食、讼代表争执,师代表示抢夺,比代表和平,小畜代表积蓄力量,履代表从前慎后……,剥代表消落,复代表回归,颐代表舒坦…….大过代表过分强大,其本未己弱,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己”《道德经》。

《易经》中包含联系观。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论从那一卦那一爻开始变起,都可变出所有六十四卦。

通过这种联系,把本爻所代表的事物,和天(乾)地(坤)日(离)月(坎)、山(艮)泽(兑)、风(巽)、雷(震),及其它各卦爻所代表的事物普遍联系在一起。《易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自然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和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不过我认为这倒不需要我去重点了解,由于专业的缘故,我觉得周易中蕴含的管理思想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周易》的核心讲究“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如今中国企业管理理论是朝着简单管理的方向发展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普及化,走的是“简易”的路径。只有了解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结构、基因代谢规律、基因进化规律,才有可能实现“简单化”。而《易经》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模型可供借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产生、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构成其有机生命的基因密码DNA基本规律是相对不变的。也就是说探索社会基本成员和组织系统,是当代管理学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易学的“阴阳、太极、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六十四卦”等准数学模型,为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的普适性规律。

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易”是易经研究的主要内容,《易经》以“全息”、“系统”、“变易”的哲学观和独特的符号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变易”的类数学模型。

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易学的自然法则、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在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我所学过的现代管理学元素在易学思想中也均有体现。我们坚信并预言,易学将会从历史的失忆中醒来,以其丰富的自然哲学和辩证哲学的元素和宇宙全息属性,能够为中国和谐哲学的建构提供战略平台,也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重塑和崛起提供精神理念和价值指导。

它并不只是译本占卜之书这么简单,它的精髓,或者说,它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哲理性的思考,它赋予人们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说是影响中国人最深最广的一本哲学著作,是它成就了我们整个的中华民族,唯它,能装下我们整个的中华民族。

今天在我们手上的这本书,是千年前的智慧。它古老,却依旧富有美丽,依旧闪烁着耀眼的智慧之光。与千年前不同的是,它,显得更伟大,更神秘。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对我们的祖先表达一下由衷的钦佩。我以身为炎黄子孙为荣!

第15篇:《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所谓易占,六爻八卦推算未来,是易学中充满魅力的领域,很多人习易动机就在于此,其实甲骨文当中的“学”字,就是小孩子双手玩六爻之象,说明了启蒙要从易经开始。其实六爻占卜,是学习易经最基本的一个游戏,不停的玩摆出不同的卦象,加深对卦象的印象。真正根据卦象推断未来,要根据卦象的变化和变化的象辞爻辞以及前因后果等等客观因素来判断,解卦者的学行修为相当重要。所以起卦容易,其实就是一个提高学易兴趣的游戏,但是断卦难,事实上,易经所有的预测,只是教人看清形势,看准未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提供建言,至于能否做到,还在个人的修为。卦爻中充满了但书,必须把眼前做到了,才会有以后的结果,如果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怎会有善终?三分看天意,七分靠打拼,事在人为,易经绝对不是宿命论。不过,既然还有三分天意,就表示人生奋斗必须要重视客观形势的存在及影响,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得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道德经说,大道无亲,常与善人。说得就很透彻,人,只能在本份上尽力,成败利钝,不完全由我们决定,但是,解卦自然有神机妙算之处,但不宜执迷沉溺,失去做人的本分。

第16篇: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听了连中国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的讲座之后,我时时会为他所说的“用敏感、高贵的心灵感悟世界”、“赋予人生的高贵:人有多高贵就会赋予世界多高贵!”、“脑际有星河宇宙,笔里有万里波涛”、“拥有人文情怀,建立崇高状态”而感到一阵阵莫名的激动,也许是他的心声正是我的追求吧!

我认为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比其他学科的教师多一份敏感、多一份多情、多一份清高,看到风霜雨雪会联想到飘落的花朵、摇摆的树木、皑皑的雪山;听到电闪雷鸣会联想到奔腾的江水、辽阔的草原、屹立的山峰;看到月缺月圆会联想到遥远的故乡、远方的朋友、柔弱的小草„„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份敏感、多情、清高,我会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命、走近心灵,我坚信:教师走多远学生就会跟你走多远!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对于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而言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愿意多多地与学生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的古老民族。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

因此,我愿意单取古诗文这一古老而又悠久的传统文化来与我的学生共塑高尚灵魂!

第17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一个日趋发展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时,中国文化也面临着一个历史抉择,即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流派,这些思想历经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其内涵体现在:

一、重视中庸之道,以调和折中的方法处世;

二、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三纲五常;

三、重视农耕文化,轻视商业;

四、专制集权,皇权至上的社会意识。这些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

什么又是现代化呢?从洋务运动开始之初,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模式以振兴衰败的清廷。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便提出要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工作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时至今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扬时代精神,共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

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正不断流失,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既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西化,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另外,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这样才可以增强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要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其实,我们并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例如,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充分发挥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越来越快地把人类推向了不可救药的死亡边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现代化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这不正好为现代化建设指导了一条明路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及反功利主义精神也对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问题提供了一盏明灯。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对传统文化要作全面而科学的分析,既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厚古薄今。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重在创造性转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而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把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起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18篇:中国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中国哲学始于先秦,历史悠久,与同时期世界其它地区的哲学相比,属于少数达到较高水平的哲学形态之一。因其多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中国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其也深深的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中。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以儒家、道家、佛教思想为主,又融合了墨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融会贯通,兼容并包,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容,围绕这些范畴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哲学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基本特质:

一、伦理本位;

二、积极入世;

三、辩证思维;

四、兼容并包;

五、天人合一。下面我将以这几个特质为切入点,对中国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开讨论:

一、伦理本位

伦理本位,即始于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涵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这一传统自夏朝就有,典型的有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至孔子,在伦理本位的思想下,继承并发展了仁的学说。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而言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为先,而修身又以修德为先。而仁是道德的总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并对礼加了定义,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曰:“恭,宽,信,敏,慧。”曰:“居处恭,孰事敬,与人忠。”以仁达到“修齐平治”。

如此久而久之,深入人心,伦理便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封建时期,三纲五常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道德及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提倡“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妇女需遵三纲五常。而如今的中国,仁义孝悌依然提倡,注重家庭关系也是受了伦理本位的影响。

二、积极入世

孔子曾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深刻地体现出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决心,以及积极入世的心态。孟子也曾说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佛道二教多存出世之心,但久而久之也受其影响。佛教出现了菩萨精神、人间佛教、生活禅。道教出现了全真教、净明道,以普世济人为宗旨。可见其影响至深。

延伸至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宗教神学虽比较活跃,但未能占据统治地位。中华民

1 族更着眼于现实社会,而不注重彼岸世界。对于学问,提倡学以致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受积极入世的影响,读圣贤书,登科入仕,成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首选。

三、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一特点几乎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周易》中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了矛盾,变易,创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强调了质变源于量变。道教经典《道德经》中也有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说明了矛盾与双方相互依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说明了矛盾与双方相互转化。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不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此外,“白马非马”;在不同的环境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短浅眼光与长远眼光的区别等等都体现了辩证思维。

四、兼容并包

兼容并包,简而言之即一“和”字。

《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兼容并包,要求人有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的精神,高尚的品格,与人和善,与天地敬重。故中国古人对天地常怀敬重之心。因为兼容并包,春秋时期百家虽相互争鸣,却也相互吸纳,相传孔子也曾问礼于老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虽儒家独大,但其后的儒学、理学也吸纳融合了法家、道家等的学说。因为兼容并包,中华民族五十六个名族亲如一家,和睦共处。因为兼容并包,中国人注重“家和万事兴”,继而国家太平。

五、天人合一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这里的“天”分为:自然天、主宰天、义理天和境界天。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儒家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2 禅宗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季羡林曾说过:“‘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它使人超脱,人平和,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回归自然。

由于本人对中国哲学了解不深,对中国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分析也不是很深入。但中国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深刻,不言而喻,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体现。

第19篇: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

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 20 题

1、“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在( )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4年

2、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

3、在现代社会,由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和内涵极其丰富多样,其中,有人认为,权利是行动的资格、占有的资格或享受的资格。权利意味着“可以”,义务则意味着“不可以”。该见解属于(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主张说

B、自由说

C、利益说

D、资格说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5、“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这句话是( )说的。(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6、“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出自于(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十八大报告》

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7、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

8、“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出自(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诗·小雅·大东》

B、《荀子·正名》

C、《论语·述而》

D、《孟子·尽心下》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话为( )所云。(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10、“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此话是( )说的。(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周文王

B、周公

C、孔子

D、韩非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 )的名言。(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13、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已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4、“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此观点的提出人是(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邓小平

B、陈云

C、彭真

D、习近平

15、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十项

B、十五项

C、二十项

D、三十项

16、“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此见解出自(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C、法国哲学家波普尔

D、英国哲学家培根

17、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愚

B、绞

C、贼

D、狂

18、没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则是“一把不燃烧的火,一缕不发亮的光”。此话出自( )之口。(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法学家耶林

C、中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

D、英国哲学家培根

19、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道德原则

B、道德规范

C、道德范畴

D、道德概念

20、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审讯结案后在录问时、或宣判时、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提出申诉的,案件必须要重新审理。这项专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设计的复审制度始于(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周朝

B、汉朝

C、三国

D、唐朝

二、多选题(多选题) 共 5 题

21、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B、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C、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2、以下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B、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C、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D、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最高层次

23、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对“法治”概念作了最经典描述的当属(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洛克

D、卢梭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点的是(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已成立的法律应当获得普遍的服从

B、“良好的法律”是治的前提

C、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要普遍服从善法

25、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贪

B、欲 C、爱

D、恨

三、判断题(填空题) 共 20 题

26、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同步性和平衡性。(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27、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28、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29、我国现行宪法所倡导和认可的“五爱”是典型的社会公德。(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0、是否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2、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3、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外控式的评价机制。(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4、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5、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6、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7、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8、社会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9、社会主义道德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道德。(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0、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1、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只强调义而不涉及利。(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2、对应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社会领域,道德可分为公德和私德。(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3、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有关问题做出的规范性决议或决定,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5、专家的伦理义务高于普通百姓。(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第20篇:修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班号:10021121学号:1002112121姓名:张福强成绩:

修身养心

———同意匿名分享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理当中,尤其对修身养心方面对我的影响最为深。在学习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之前,我从未去寻找过修身的定义。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修身是根本,我从弟子规中找到了原型,弟子规开篇就教育我们修身总的准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这是我学完弟子规后的的些感悟,这对我今后的人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让我从各个方面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也让我明白了人生做人的一些准则。

但从我的内心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做人的伦理大道理,而是弟子规告诉我如何孝敬父母,我以前认为孝敬父母就是现在好好的努力,将来有更好的经济基础,让他们在晚年能够幸福的度过,而完全忽视了其他的方面。在弟子规告诉我孝敬父母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孝敬,更在乎于精神上的孝敬。我在学弟子规以前是这样的:从高中开始到大一结束我都是住校,我是从来不主动打电话给我的父母,除非到要生活费才迫不得已的打个电话,打电话的时间也是很短的,也许含有一些因素在里面,就是我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相对别人来说比较独立,为此我父母既感到不解又有一点后悔。学完弟子规后让我彻底明白了,父母那样做是有他们的苦衷的,其实在他们的内心里何尝不想和自己的子女在一起呢,但是由于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孩子,漂泊他乡。我在学弟子规的时候又了解到在外漂泊的人都很不容易,尤其像我父母他们从90年代就在外面漂的人就更不容易了。

所以在我从弟子规中学到了这些的时候,我是完全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我决定坚持每个星期都跟我父母打一个电话,这对别人来说也许有点太少,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进步了,在以后我会提高我的电话频率,让他们在心灵上也不会那么孤单,感到他们的子女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他们,感到他们这一生的付出不是白费的。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它也就显得尤其必要。我真的很感谢弟子规,我想我会将它永远传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继续受到它的熏陶,将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任课教师:李山梅日期: 2012年 12月 10日

《传统文化与中国梦范文.doc》
传统文化与中国梦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