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2022-12-2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硕士开题报告

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矗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范文之开题报告: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

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

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开题报告《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

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 简述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二.学术价值分析1.选题依据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

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

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

推荐第2篇:教育硕士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提出了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①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任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的和谐建设和发展,也就是和谐校园的构建,已经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亦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

教育部在 2010 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在该纲要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②高校要完成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创造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的大学的艰巨任务,就不能忽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神财富,蕴涵了大学的灵魂和精髓,是大学生存、延续、发展的支柱和根基所在,体现着大学的形象和综合实力。”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它既继承和宣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高举时代的旗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200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 号文件)》中提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指示①。2004 年 12 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重要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 年 1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②

”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本文从国内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点的对比入手,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阐述了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措施,以达到全面提升校园文化主体素质,推动高校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可以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深刻总结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大学教育,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但是这些年来,用钱学森老先生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不足和一些扭曲现

象,所以,我们要深刻总结以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对那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校园文化进行改革,对那些扭曲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加以排除,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建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可以优化高校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高校校园是有着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对学校里的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浓厚的校园文化来对大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促进其健康成长。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受到社会大众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文化。所以,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进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综合法。本文是在查阅、借鉴、吸收有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已有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高校校园进行调查研究、观察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的。

2.比较研究法。本文通过国内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比较,发现各自的优缺点,以求达到借鉴吸收国外的优秀建设经验,更好的发展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3.系统研究法。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里面包含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要将其看作是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对其进行研究。

推荐第3篇:建筑学硕士 开题报告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生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注:MG的是毕业论文;MF的是毕业设计】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时 间: MF1236006 范丹丹 冯金龙 2013.12

美术馆照明系统研究

——以爱涛美术馆为例

研究背景:

美术馆顾名思义,是用来承担展览、收藏、研究等功能的承载体,而美术事业,其实质意义上是一种探究艺术真谛和审美的学科,所以对于观赏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照明系统是整个设计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自然光源还是人工光源,首先没有光我们就没有观赏的可能;其次,它决定了一幅作品的立体感、质感和轮廓形态;最关键的是它能够给控制美术作品的基调、气氛和意境,成功地二次塑造建筑空间。

从光的物理学角度来看,它的照度是否均匀,它的色温的平衡,以及它的显色性都极大地影响着美术作品的色彩质量。采光的均匀照度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采光来决定;而人工照明就要极其注意色温和显色性,必要的时候会在构造设计上做相应的处理。

人工照明是无法和自然光相比拟的,不管是从眼睛的舒适感,最大程度地还原作品的真实面貌,甚至是能源的优化的角度,我们首选的一定是自然光,同时自然光还能将观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自然拉近,当然也有报告显示在自然光条件下, 展品颜色衰减,有机物质腐化,而且自然光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受一天中不同时间、地点、天气变化和照射环境的影响,不够稳定。

更具体地说,自然采光可以分为4种类型:天顶采光、侧顶采光、侧窗采光和高侧窗采光。天顶采光提供了均匀的照度,降低了明暗对比,同时获得了最大的展览面积,但同时又不能再墙面形成均匀的垂直照度,有时还伴有眩光和反光灯不良反应。侧顶采光照度更均匀,基本不会眩光,但是主要应用于小型顶棚,受到建筑造型的限制。侧窗采光容易引起眩光,但却和场地景色相互呼应。高侧窗采光光线充足,主要也是和造型相联系。

而人工照明系统,灵活自由、易于调整,从而创造各种照明效果,但是由于射程较短,照度和均匀性在短距离内的明显变化会造成对于作品的心理距离,同时由于太依靠电力系统,一旦电力故障,会引起很大的麻烦。

鉴于两种照明系统各自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本次设计更倾向于二者集合的集合照明系统,取长补短,以自然采光为主要光源,同时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位置)辅以人工光源照明的系统。分析自然光的组成部分,然后成功地加以控制,通过阻挡、提取、过滤等方法对自然采光二次设计,同时加上适当的人工辅助灯源。所以本次设计也将以本人在工作室参加的爱涛美术馆为实证研究对象,在此次设计中本人将通过对自然采光窗口的控制来控制自然光系统同时通过大量的计算在适当的位置加上辅助光源,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研究目的:

1 本次设计通过分析美术馆的优秀作品的光系统,结合采光分析软件,例如ecotect analysis等等,力图在美术馆的采光的角度完成一整个最适合和优化的光系统,也希望能为以后的美术馆设计的照明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研究对象: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光的原理和组成部分,结合日照分析软件,对自然照明系统的精确定位是这个设计的重点。

2.在初步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辅助系统的设计,最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美的光系统

研究方法:

1.调研法:通过对南京、上海及周边地区美术馆的调研,收集采光洞口的详细信息,包括位置、面积,方向等等,进行分析取样。

2.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的美术馆采光系统进展进行整理和总结,归纳出现有的采光系统的特点、优势及不足。

3.软件计算法:通过日照分析软件的精确控制,对整个设计进行不断调整,最大可能地实现优化。

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研读文献成果,收集资料 2013/11—2014/01 第二阶段 建立设计基本框架 2014/02 第三阶段 按框架基本完成设计内容 2014/03-05 第四阶段 修改、整理、检查、答辩 2014/06

推荐第4篇:硕士开题报告评语

篇一: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语

开题报告评语:

该生在前期通过查阅文献,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对课题《形态学可重构图像处理器的研究与设计》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已经掌握。工作安排合理,态度认真,目前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开题报告符合规范格式,准予开题。

中期报告评语:

该生在前期的工作中能充分的分析课题任务需求,熟练掌握可重构系统设计要求,完成了整个系统功能设计,对系统的整体工作机制已经较为全面的掌握,并且完成相关形态学算法的实现与测试,所做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义,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期间该生工作安排合理,学习态度认真,学术作风严谨,科研工作量较大,课题进展符合预期计划。篇二: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 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

该生研究的论文题目为《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中国化”》,从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入手,深入剖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背景、阶段、途径、表现及影响因素,旨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启示。该论文完成之后在理论上有助于完善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研究,有助于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建设;在实践上对后现代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吸收、运用、发展有指导意义,并为中国实践的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该探究将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围绕“后现代教育理论”和“中国化”两个核心,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研究:对后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概述,以全面、深刻地认识该理论;研究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背景与过程,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理解其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及发展轨迹;整理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途径及表现,以研究其渗入中国的具体方式及带来的影响;分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影响因素,探索其中国化的深层原因;分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吸取经验与教训;总结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启示,为中国引进其他国外优秀教育理论提供借鉴。

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不仅仅只是对后现代教育理论进行研究,而是针对其中国化的过程进行研究,在整理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背景、过程、途径、表现等内容,更深入分析其中国化进行的影响因素并深化得到启示,并为其他优秀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提供借鉴。

该研究的选题立意明确,技术路线可靠,研究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切实有效。该生对后现代文化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对“中国化”方面的文献做了细致的整理并得到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相信其能够顺利完成本研究并撰写出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 同意开题。篇三: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评语

开题报告评语:

该生在前期通过查阅文献,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对课题《拱桥平面内自由振动模型及特性研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已经掌握。工作安排合理,态度认真,目前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开题报告符合规范格式,准予开题。

中期考核导师意见

中期考核小组意见:

该生在前期的工作中能充分的分析课题任务需求,熟练掌握拱桥平面内自由振动模型及特性研究,完成了下承式拱桥和系杆拱桥平面内自由振动模型及特性研究所做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期间该生工作安排合理,学习态度认真,学术作风严谨,科研工作量较大,课题进展符合预期计划。

推荐第5篇:优秀硕士开题报告

2018优秀硕士开题报告模板

硕士开题报告作为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的重要支撑,是导师与评委判断硕士论文研究价值、可行性及创新性的主要途径,通过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可以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减少弯路,要写好开题报告,就需要知道开题报告的模板,下面将以开题报告范文的形式展现,文末附件可直接下载现成硕士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题目:旅游城市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

一、课题来源及选题的指导思想

旅游地产是一种复合型产业,是在我国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的前提下而衍生出来的。因此,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旅游城市的健康发展也就成为了研究旅游地产的背景。

(1)相关政策的出台加速旅游业健康发展。

(2)旅游与房地产业的融合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3)多数旅游城市的旅游地产开发具有良好态势。

(4)开封欲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二、本人与选题有关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

通过回顾文献可以发现,国外对旅游地产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实证方面的研究和相关调查分析。对于我国而言,尽管旅游地产在我国业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其对旅游地产的相关研究较为零散,同时缺乏相应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辅导老师Q :1 9 6 6 7 1 5 4 4 0

(1)缺乏对相关理论的提升。

目前我国对于旅游地产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因为我国学术界对旅游地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概念的界定、旅游地产及开发模式的分类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大多源于实践,很少有相关理论支撑。

(2)客观定量研究相对欠缺。

对国内旅游地产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多数研究均采用定性研究,客观的定量研究相对而言比较缺乏,而这也是我国在旅游地产领域的研究缺少理性化、合理化分析,并很难再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旅游地产研究中,光有大量的定性研究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型,进行定量的研究

三、前人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

3.1 国外旅游地产研究综述。

旅游地产这一概念是在我国相关学者进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度假房地产(Resort Real Estate)、度假地不动产(ResortProperty)分时度假(Timeshare)、产权式酒店(Property Hotel)和休闲房地产(Recreational Real Estate)的探讨。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于旅游地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时度假消费者行为相关研究。

(2)对于产品开发、营销方式相关研究。

(3)分时度假在宏观发展趋势方面的相关研究。

(4)分时度假相关保障体系的研究。

3.2 旅游地产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旅游地产在我国已经被一部分消费者逐渐接受,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旅游地产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法规业不够完善。因此,旅游地产在我国还属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1)旅游地产概念的相关研究。

(2)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研究。

(3)旅游地产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4)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相关对策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研究主要内容:

文章首先提出了研究背景,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旅游城市发展旅游地产的必要性及条件,又全面阐释了当前我国旅游城市旅游地产开发、经营的现状和问题,进而对旅游地产开发四种模式进行分类。接下来,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以开封市为例,建立模型,找出适合开封市旅游地产开发的模式,并提出模型对全国其他城市旅游地产开发的借鉴意义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旅游地产在中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其概念制定的统一及相关法律法规设计方面都有待加强和完善。对于旅游地产建设规划、开发运营模式等相关研究也仅仅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本文在跨学科的视角基础上,一方面就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从而探索出了一条旅游城市可以借鉴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并在核心章节建立了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模型。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学和房地产学这两门学科的发展。

(2)现实意义。旅游地产的出现既为房地产企业顺利实现转型提供了选择,同时为旅游业由单纯的观光到休闲度假游转变,优化旅游资源的组合奠定了基础。同时,它对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存在困难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借鉴国内旅游地产开发经典案例以及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旅游地产开发的影响因素,并以此通过 EXCEL、SPPSS、AHP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模型,找出适合开封市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进而提出我国旅游城市在开发过程中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综述法分析近些年来前人关于旅游地产开发的相关文献,在了解我国在旅游地产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的不足,从而找到本文研究的角度以及创新点。

(2)层次分析法首先通过文献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初步确定备选指标,通过对影响因素各指标进行筛选之后,确立旅游地产开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其次,利用此方法建立旅游城市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模型。

(3)模糊综合评价法由于所选取的指标之间有一定的模糊性,也就是说在数量上界限不是很明确。所以,本文运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所选取的每个评价指标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进而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六、预期的论文进展、成果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论文时间安排:

2016年11-12月: 文献搜集

2017年1-2月: 资料汇总

2017年2-3月:建立模型定性定量分析

2017年3-4月: 初稿完成

2017年4-5月: 论文修改

2017年5-6月: 终稿完成

预期成果:

1、建立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完整的指标体系,说明开封市最适合开发的是旅游住宅地产开发模式。

2、形成研究论文

论文创新

1、形成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的评价理论。

2、定性定量研究开封市旅游地产开发模式最佳方案。

七、参考文献

[1] Caron Richard.The effect of Executive Order 13324 And The Patriot Act on the Timeshare Industry [J].Real Estate Finance Journal,2003,19(1):17~26

[2] Samuel Seongseop Kin , Bruce Prideaux.Marketing implications arising from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leasure tourist motivations and other travel-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visitors to Koera[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3):347~357

[3] Moffat.The Hybrid War Model: a complex adaptive model of complex urban conflict[J].Journal of Simulation,2011,5(1):87~92

[4] Woods R.Important iues for a growing timeshare industry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stration Quarterly;Ithaca,Feb 2001(5):34~40

[5] Kim Y.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cultural adaptation [J].Thousand Oaks, CA: Sage,2001(3) :169-189

[6] UTL.Mixed-Used Development Handbook(Second Edition)[M].USA: Urban Land Institute,2003,7(6):12~14

[7] Hickman·J.Study profiles potential U·S timeshare buyers preferences , Hotel and Motel Management;Duluth,Feb1999 (1):27~36

[8] Renata Frank De Verthelyi.International students\' spouses: Invisible sojourners in the culture shock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5(3):387~411.

[9] DanielJ.Tirrell.Preliminary Mixed-Use Development Survey[J].2003(4):34~37

[10] Marianna Sigala.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tour operators on sustainable tourism,the case of TUI 2008:67~68

[11] Ansoff ,HI.Corporate Strategy: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M].Mc GrawHill,New York,NY,2001(3) :169~189

[12] Noriko Toyokawa.The func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 formed by Japanese sojourners\' w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6,30(2):185~193

[13] Jan Vider Haukeland.Non-traveles:The flip side of motiv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ch,1990,17(2):172~184

[14] Stephen clift and Simon Forrest.Gay man and tourism:destination and holiday Motivation[J].Tourism Management,1999,5(10):615~625

[15] Shin Dongjin.Tourism motivation for Korean-American elderly in New York city area[J]Diertation Absteracts Interational,2003

[16] Soocheong Jang,.Chi Mei Emily Wu.Seniors\' travel motivation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An examination of Taiwanese seniors[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2):306~316

[17] Ada S.Lo, Candy Y.S.Lee.Motivations and perceived value of volunteer tourists from Hong Kong.Tourism Managemnt,2011,32(2):326~334

[18] Svein Larsen, Wibecke Brun.Back packers and Mainstreamers realities and myth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2):690~707.

[19] 刘洪玉。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0] 蒋文品。我国发展分时度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企业研究,2012(6):148~149

[21] 邱守明。旅游地产研宄综述[J].旅游经济,2012(5):130~131.

[22] 耿松涛,刘维林。我国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及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2(35):49~53

[23] 黄亮,李刚。旅游房地产概念解析及相关问题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1(1):124~125

[24] 董欣。西安大都市与旅游地产发展互动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11(1):145~149

[25]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年

[26] 刘 在 军 .国 内 重 点 城 市 商 品 住 宅 影 响 因 素 实 证 研 究 [J].统 计 与 决 策 ,2010(14):113-114

[27](美)约瑟夫·派恩二世。詹姆斯 H.吉尔摩着。夏业良。鲁炜等译。体验经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7

[28] 刘昌雪。世界遗产地旅游推力-引力因素研究--以西递和宏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5(5):15~20

[29] 丁姗。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11

[30] 王跃伟。陈航。基于 Logistic 增长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流行度分析[J].旅游学刊,2009(04):34~40

[31] 刘会燕 .给予旅游产业机群的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J].社会科学家 , 2008(10):100~129

[32] 朱明仓,吴合镇,辜寄蓉。重庆市房价地价动态关系模型构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54~58

推荐第6篇:翻译硕士开题报告

一、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文献综述,含前人的研究成果,当前的研究动态、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见解,不少于2000字)

“汉语中的最早的修辞一词出现在《易·乾卦·文言》之中,书中提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是修饰文辞的意思(陈望道,1932)。”陈望道先生所著的《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巨著,他认为“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陈望道,1932)。”“在中国,修辞指的是文辞或修饰文辞。从狭义上讲是指文字修辞;从广义上看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杨树达, 2006)。”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衬托、用典、化用、互文等。而西方的修辞学更适合称为修辞艺术或雄辩术,更是指演说的技术。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修辞术》的第一句,他将修辞描述为辩证法的相对物,即是说辩证方法是找寻真理的要素,修辞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由此可见中西方对于“修辞”有着不同的理解。从古希腊修辞学的起源、古罗马公共论辩的兴盛,到中世纪修辞学的萎缩,修辞学研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落时期,最后在20世纪形成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相交之的新修辞学。国内也有知名学者致力于西方修辞学的研究。例如:刘亚猛(2004)出版了《追求象征的力量》,这是一部新颖、独特的研究西方修辞学的专著。作者研究了修辞传统、修辞理论和实践,以及哲学、语言、政治、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研究修辞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话语权利、说服手段、受众目标等政治、法律、教育、传媒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刘亚猛教授在2008年出版了《西方修辞学史》一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西方修辞学”这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科之发展脉络与嬗变历程,囊括了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昆提利安等西方历史上最重要、最主要的修辞思想家。作者以一名中国学人的独到视角,对他们的修辞思想和代表作进行了出色的跨文化、跨语境的原创性解读与评述。 韦恩·C.布斯(1921-2005),是美国著名的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家。1961年出版的《小说修辞学》被学术界称为“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的里程碑”。他的著作还有《反讽修辞学》(1974)、《批评的理解:多元论的力量与局限》(1979)、《我们所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1988)、《修辞的修辞学》(2004)等。布斯权威地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修辞研究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理论上取得的成就及其自我认识。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对韦恩布斯作品及其理论的研究,例如:刘亚猛(2007)研究了韦恩布斯的《关于修辞的修辞》一书,对有效修辞进行求索;汪建峰(2011)介绍了韦恩布斯修辞思想中的“一体两面”即“同意修辞”和“倾听修辞” ;李克; 王湘云(2014)对韦恩·布斯的隐喻观作了梳理与分析,主要阐析了布斯对隐喻的概念本质、评价等方面的理解,分析了布斯的隐喻观与西方修辞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等等。

虽然国内有不少学者致力于西方修辞学的研究,但有关于西方修辞学的译作却为数不多。例如有,由罗念生翻译的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修辞学》;王晓朝译的《西塞罗全集》;由颜

一、崔延强所翻译的《修辞术》;穆雷与其学生翻译的《修辞的复兴——韦恩·布斯精粹》;华明与付礼军分别译出了两个不同译版的《小说修辞说》;汪建峰的译作《《中美混合修辞的崛起——兼读中式签语饼》(Reading Chinese Fortune Cookies: The Making of Chinese American Rhetoric) 西方的修辞学译作无疑是人们学习和研究西方修辞思想的重要桥梁。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翻译在世界各国之间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的频繁交流与往来,维护世界的稳定和持久和平,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转化,是为了更好地交流与学习。要想翻译出合格的作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原文本、文化以及目标语读者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遣词造句,翻译出让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而修辞学这一类的学术型著作,有较高的理论性、系统性,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还原出原文的系统性、理论性与逻辑性。刘亚猛教授(2014)在“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的母体”一文中,阐述了翻译与修辞密切联系,他认为翻译的“信”与“忠实”本质上是一种修辞构筑

《布斯精粹》(The Eential Wayne Booth)是由韦恩·布斯的弟子在布斯逝世后,收集其文集,编撰整理的。这部文集几乎涵盖了布斯的所有重要主题:从伦理、流行文化和教学,到简·奥斯汀、莎士比亚和巴赫金,并从各个层面展现了这位举足轻重的批评家对文学、修辞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其雄辩有力的文风发人深省,振奋人心。《布斯精粹》这本书的第六章节讲的是“反讽”修辞。在这一章节中布斯将“反讽”分为“稳定反讽”和“非稳定反讽”,就反讽的本质及其功能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他也将修辞视角引入对文学作品中反讽的解读,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反讽叙事。这里的“修辞”不同于传统修辞格,它是指作者、叙述者及读者之间的修辞关系。反讽叙事即作者通过叙述技巧的控制,在文本阅读中形成表里不一暗含嘲弄谐谑的否定效果。反讽叙事是传递不同情感和价值的有力手段,是从作者控制、读者反应和文本呈现三方面展开的。他认为反讽最大的价值在于其修辞效果。

《布斯精粹》这本书是学术类领域的专著,描述对象较为抽象,且书中含有自成体系的修辞学术语,如Rhetrickery(诡辞)、Rhetorology(修辞艺术)等等。正是因为文章学术性的特点,书中每个章节都有大量的长难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翻译成中文时还要兼顾中文的表达习惯,所以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穆雷(2008)与其学生曾一起翻译过The Eential Wayne Booth一书,并把书名译为《修辞的复兴》。笔者认为书中的有些篇章段落翻译得甚好,值得翻译者们借鉴和学习,但也有少许地方不太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笔者想从《布斯精粹》(The Eential Wayne Booth)一书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第六章节“The Empire of irony”,做一份翻译实践报告,说明翻译的过程,尤其是解决难点的过程,并与穆雷的此章翻译产生对话,进行对比,提出自己的看法、译法与见解,总结此次翻译任务中的心得体会、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推荐第7篇: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评价

开题报告评价

该同学的选题《》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选题,“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目前的中学课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已达成共识。本选题结合预设与生成理念,对物理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方面做了一些研究,能对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改变学生物理学习方式,推动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值得尝试。

该同学积极主动与导师联系,与导师充分讨论,参考了许多文献。在前期文献整理和综述中,对该论题逐步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开题报告几易其稿,反映出其认真的态度,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已经掌握,目前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开题报告符合规范格式,进度安排合理,准予开题。

推荐第8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房地产)

2015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房地产专业)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居住房问题,因为住房是人民生活的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发展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重大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因此,上至国家,地方政府,下至居民,百姓都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动向,时刻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极大地牵动着国家及时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1998年后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住房消费开始有效启动,房地产行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1998-xx年这十年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幅度,但由于xx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增长的幅度大为减弱。在经过xx年一年的调整后,房地产行业又呈现了比较好的景象,可是最近一向报道显示北京市由于房价过高,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买不起房子而纷纷离开,我们知道北京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离开势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上海亦是如此。因此,有效控制房价,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拟合优度的方法研究上海房地产价格的分布形态;利用经讳度坐标画出房地产价格等值线,从而结合距离、商圈等信息研究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收益还原法为基础,将野口悠纪雄在土地上的模型运用到房地产交易的整个过程,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把市场供需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也考虑到模型中去。采用因子分析对供需指标进行处理,进而计算出泡沫程度。这些都旨在为政府有效控制房价提供建议,使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1.2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本文分为两部分,对房地产价格分布和近几年发展走势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地,根据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把野口悠纪雄的地价泡沫模型应用于房地产市场,建立了符合上海特点的地价泡沫模型,从而计算出泡沫度。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实现为有效控制房价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是如何分布的?(2)上海市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3)影响上海市房价产价格的因素有哪些?(4)上海房地产的泡沫度到底有多大? 1.2.2 研究方法

为了保证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用到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对上海房价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时,利用经综度坐标计算出房价距离中心地带的距离,从而分析距离市中心远近对房价的影响,并且结合商业圈对其价格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在研究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势时,通过研究1994年-xx年住宅投资额、住房销售面积、存量房交易情况和住宅交易价格等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未来房价的走势时也用到了定性分析的方法。

(2)定量分析的方法。在研究房地产价格分布时,用到了幂率拟合和拟合优度检验; 在研究房地产泡沫度时,通过建立房地产泡沫模型,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土地价格、人口增长率、建筑成本、cpi增长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对于房价的波动影响,这些都用到了定量分析的方法。 1.3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如下创新点:

(1)本文的数据是一手的材料。本文的上海市房地产数据都来自各大房地产网站(安居客,搜房网等)的挂牌交易价格,其数据为自xx年5月开始到xx年7月截止的时间点数据。 (2)提出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一种新的分布形式。关于房价的幕律分布一般国外研究的比较多,国内来说相对较少,而且相对来说国外的房价大都很好的服从这一分布;本文把此种方法应用与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并研究各个区的房价是否也服从这一分布形态。

(3)本文把野口悠纪雄的地价泡沫模型应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根据上海市房地产的特点,提出了房地产泡沫模型。我们根据房地产的建造成本、人工成本等加之合理的收益来确定房地产的基础价格,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提供参考,并根据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差从而计算泡沫程度。 1.4论文结构

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与论文研究相关的背景,研究房地产市场的目的和本文中研究房地产市场时用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也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以后进一步研究时明确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哪些内容需要改善。在本章节的最后介绍了本文撰写的大致框架结构。

第二章,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综述。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研究房地产价格分布时用到了幂律分布的概念,幕律分布参数值的估计方法及其如何对其进行检验;在研究房价的空间分布时用到了一些空间经济学的知识;在研究房地产泡沫时涉及到了房地产泡沫的概念和相关检验房地产泡沫的方法,包括统计检验法,理论价格法和指标指示法。

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开始进入了实证研究部分。

第三章,对上海市房地产价格的分布进行实证研究。对上海市xx年7月的房价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上海的房价经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在某一个跳跃点之上服从幂律分布并且求出了幕律指数;我们再进一步对各个区的房价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各个区的房价也大致服从幂律分布,这也与我们的设想相一致,进一步的我们对上海市xx年5月的房价和xx年7月的房价进行比较,发现xx年各个区的均价均低于xx年的水平,说明政府对房价的调控一直没有松解,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还研究了房价的空间分布特点,大致表现为以市中心向外环房价依次降低的特点,并结合商业圈对各个区的房价进行分析。

第四章,上海房价的发展走势。因为本文主要分析房地产市场中的住宅价格,因此本部分分析了近几年上海市住宅投资在总投资比重,上海市住宅梭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以及上海市房价。分析发现自1994年-xx年上海市住宅投资额在总投资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94年-xx年的住宅梭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不断增加,自xx年后有所下降,近几年上海的房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第五章,上海房地产泡沫模型和实证分析。本部分把野口悠纪雄的地价泡沫模型应用到房地产市场,并结合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特点,提出了房地产泡沫模型。以居住房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土地价格、人口增长率、建筑成本、cpi增长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对于房价的波动影响。以收益还原法为基础,建立房地产定价模型,并且考虑市场供需因素对房价的影响,从而计算房地产泡沫。本文还根据其他学者对房地产周期的划分,进一步对泡沫程度进行分析,并给出各年份的相关政策以便验证泡沫度划分的准确性。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出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意见与建议。

推荐第9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名称:略论医疗损害赔偿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医本仁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医疗行为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根本宗旨,有着其特定的职业内涵和外延。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疗损害案件也日益复杂。目前,法院所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占民事案件的比例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对于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问题,医务界、司法界和民法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而我国目前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除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外,没有一部专门、完整的法律。并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适用范围非常的狭窄,只能适用于解决医疗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而大量的非医疗事故纠纷则没有具体法律可以依据。司法实践中对该类纠纷的处理只能依据《民法通则》中有关侵权责任和《合同法》中有关违约责任的一般条款进行处理。但是由于在该类纠纷中运用违约责任进行处理有诸多不便,例如:在多数情况下,医疗契约存在证明困难等,而《民法通则》中有关侵权责任的规定又过于笼统和简单,使得在运用侵权责任处理该类纠纷时也存在相当的困难,因此,在司法实务中,许多医疗纠纷案件中,责任的认定存在相当的困难,成为了制约损害救济的瓶颈,大量医疗纠纷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有违法之公平与正义。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之下,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医疗损害赔偿 1

纠纷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若干医疗损害赔偿案例,运用侵权法和契

约法的有关理论和借鉴日本法的相关判例和理论,对医疗损害赔偿中

的理论问题和医疗损害赔偿的责任认定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力图通过

对医疗过失理论、因果关系理论和说明同意理论的深入研究,解决医

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医师注意义务违反、因果关系证明等认定责任之难

点,以期对司法实务中该类纠纷之处理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医疗损

害事件大量涌现,医患矛盾日渐突出,大批案件接踵而至,对该类案

件中所反映出来的医疗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研

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民法上的一大热点。其中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判例和学界在医疗害赔偿问题上进行了

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以我妻荣、加藤一郎、森岛昭夫等为代表的

学者和教授们提出了若干颇具影响力的理论和法理,并被日本最高裁

判所采纳,完成了该领域内对传统侵权法理论的重构,并相对完善的

解决了司法实务中的一系列难题。

而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一矛盾被医疗、福利制度掩盖起来。

只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机构的逐步市场化,尤其是随着人们

法制观念的加强、患者权利意识的提高,由此引起的诉讼大量出现,

加之我国相关的法律尚不健全,调整医患关系的主要法规——《医疗

事故处理条例》与现实的矛盾日渐明显,才使得医疗损害赔偿领域的

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学术理论界才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和

研究。因此,我国尤其是大陆地区对医疗损害赔偿相关理论问题的研

究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状况相比,时间较短,理论上也不是很

成熟。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探讨医疗损害和医疗过失的相关问题的文章

日渐增多,但系统研究医疗损害赔偿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却并不多。大

陆近几年来系统研究医疗损害赔偿理论的学者和专著主要是龚赛红

所著的《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和夏芸所

著的《医疗事故赔偿法》(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而这两部专著在

理论上又主要是借鉴了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论研究成果。此外还

有台湾学者黄丁全所著的《医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但以上资料更多的是对于日本和台湾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对

于国内近年出现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相关案例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理

论瓶颈,并未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方案。然而由于大陆地区资料的

获取受限,笔者并未取得德国和日本在医疗损害赔偿领域的相关专著

和理论研究资料,只能根据以上几部专著中对于国外先进理论成果的

介绍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此外,损害赔偿法、侵权法等一些传统基本理论的最新发展也是

本文获取资料和信息的来源。在损害赔偿法、侵权法等领域,一些传

统基础理论如过失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证明、违法性要件等问题已经

有了新的发展,例如过失概念的客观化等,甚至在这些领域出现了许

多新的理论如因果关系证明中的间接反证理论等,这些新的理论和方

法对解决医疗纠纷中的损害赔偿问题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这方面

的资料主要有《德国债法分论》、《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详解损害赔偿法》等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对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运用相

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理论的完善,突破瓶颈,用以解决司

法实践中的具体难题。

五、论文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理论界和立法部门对加强医疗损

害赔偿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司法实

践中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

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六、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提纲)

(一)、医患法律关系之性质

1、医疗法律关系之界定

2、医疗法律关系之类型

3、医疗法律关系之性质

(二)、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之性质

本部分结合医疗法律关系对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在性质上作了侵

权责任、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等区分,并据此作以相关论述。

(三)、医疗事故之损害赔偿

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论述。

(四)、非医疗事故之医疗侵权损害赔偿

实践中无专门法律可以依据,目前只能根据《民法通则》中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本部分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对非医疗事故中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构成进行分析论述。此为本论文之重点部分。

1、侵权责任构成之要件

2、非医疗事故之医疗侵权责任中过失之构成

3、非医疗事故之医疗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之证明

七、论文研究的方法

本论文以民法学为视角,正确认识民法的价值,关注民法中的各种价值冲突与平衡,在坚持传统的概念法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吸纳创造性思维,以科学抽象思维法则作为研究方法的基础,采用行为法学方法,结合案例研究,并吸取外地研究的理论成果,采用历史、综合、比较的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引进医学和民法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等,以医学和民法学交叉的视角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研究,以全面观察和理解问题,以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

八、参考资料:

《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研究》 龚赛红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医疗事故赔偿法》夏芸著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

《医事法》黄丁全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国债法分论》梅迪库斯著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详解损害赔偿法》曾兴隆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推荐第10篇:体育硕士

竞技体育释义:体育的重要部分,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①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②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③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情绪

运动训练释义: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①一般训练理论②项群训练理论③专项训练理论

适宜负荷原则的概念: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论依据:1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3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

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①科学认识个体差异的基本特点②科学认识不同项目的基本特点③科学处理不同水平队员的关系④科学树立教练员良好的权威形象 适度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超量恢复机制+疲劳消除规律

适度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科学树立负荷与恢复统一的观念2科学判别不同性质的疲劳特征3科学识别不同强度的疲劳特征4科学安排消除不同疲劳的时间5科学运用消除不同疲劳的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1有助于顺利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2有助于有效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3有助于科学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构成运动训练方法的主要因素是1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2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3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4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5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

重复训练法的类型:依单次练习时间的长短(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中时间+长时间)

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1、短时间重复训练法适用于磷酸盐系统供能条件下的爆发力强、速度快的运动技术和运动素质的训练;

2、中时间重复训练法适用于糖酵解功能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和素质训练。

3、长时间重复训练法适用于无氧、有氧混合供能系统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素质的训练工作。

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亦可分为①全身混合性练习:A跑动跨跳B助跑掷枪C助跑扣球②局部混合性练习:A助跑起跳B助跑掷球C摆浪收腹固定组合练习手段:是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固定形式组合的身体练习。该类练习动作特点与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技术动作的特点类似,因此是上述项群主要练习手段。

变异组合练习手段:是指在多元动作结构下,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变异形式组合间歇的身体练习。练习动作特点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技、战术动作的特点类似,是上述项群的主要练习手段。变异组合练习手段主要包括完整变异组合练习和局部变异组合练习五运动员体能

动力训练法的优点:①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和力量耐力。②克服性、退让性和超等长力量训练。③超等长力量训练以肌肉的弹性收缩和牵张发射发展力量的方法。④目的是通过脊髓反射增强肌力,提高支撑力、弹跳反应力、鞭打力等。

等动力训练法的优点:肌肉长度和张力都有变化,使运动员肌肉在各个关节角度上的力量都能得到提高。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神经系统在一定时间段内产生最大冲动的能力。

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联系:1最大力量是影响快速力量发挥的基础,在向心运动中,最大力量取决于阻力的大小。2对于缩短周期快速力量的发挥来说,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之间的关联很低,取决于神经支配模式的结构和腱肌系统的训练状态,即它们的收缩能力和弹性能力。

爆发力:是速度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

爆发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1、负荷强度,以30%的强度负重练习,有时也不负重,仅以克服自身体重练习。

2、负荷数量,在安排重复次数与组数时,应注意以不降低速度为原则,要求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况,而不是练习重复次数和组数越多越好。

3、间歇时间,应以保证运动员工作能力完全恢复为原则。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不利于下一组的训练。间歇时可做以些放松的小强度练习,以有利于强化恢复过程,使必要的休息时间缩短。

相对力量: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对体操跳高等项目很重要。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大的最大力量还要求运动员体重不能过重。

相对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发展相对力量多采用提高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方法,这样既可使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得到提高,同时又能限制运动员体重的增加,从而发展相对力量。负荷强度方面,发展相对力量要求动作快,所以不管负荷重量大小,实际负荷强度都是大的,只有这样才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也可使肌纤维工作同步化的程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肌肉内协调的功能,使相对力量得到发展。负荷数量方面,发展相对力量由于负荷强度大,总负荷量少,因而产生的超量恢复就少,以使运动员的体重得到控制。力量耐力: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负荷强度:通常采用25%-40%,同时注意要符合要求,太小将影响训练质量。

运动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3、运动技术的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节奏。 直观法:指在技术训练中,借助运动员的各种感觉器官,使运动员建立起对练习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帮助运动员正确思维,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常用训练方法。

语言法:指在技术训练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运动员借助语词明确技术动作概念,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完整战术训练法:是指完整地进行战术组合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常在运动员已具备一定的战术知识和战术能力后采用

程序训练法:是近年来从科学领域引进的一种训练法,在运用程序训练法进行制胜利、训练时,除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固定到变异的一般性程序外,还应该特别注意编制不同的项群战术训练的特殊程序。

模拟训练法: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陪练人员的对练,及通过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一种针对性强的训练法。

运动员心理能力:指运动员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运动员心理能力的重要作用:1在竞技运动训练于竞赛中,运动员的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以及运动智能,都只有在其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2,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状况下,心理能力在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价值也有所不同。

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1、意念训练法2诱导训练法

3、模拟训练法。

意念训练法:是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诱导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

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诱导训练法要点:

1、所采用的诱导手段是运动员感兴趣的,能引起运动员的注意力转移。

2、诱导者是教练员、心理学家,业可以是同伴,但均应是运动员愿意接受的。

3、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副作用。

模拟训练: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极限的训练,可使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尽可能接近,使运动员在近似比赛的条件下,锻炼和提高对未来比赛的适应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等。

模拟训练法的要点:

1、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训练的模拟训练,要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各方面进行详细了解与分析,然后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训练尽可能地与面临的比赛实际相似。

2、由于各运动项目不同,训练的“模拟点”亦不同(如体操训练安排有裁判打分和喧闹观众场面的训练)。

3、模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的训练,目的在于能使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优势现象并建立合理的定型结构。

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有几种:

1、表象放松法、2自我暗示放松法、3阻断思维法、4音乐调节法、5排尿调节法。

造成运动员心理胆怯的因素:

1、运动员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对比赛缺乏信心。

2、运动员对比赛胜败计较得过多,要求自己必须取得比赛的胜利,压力过大。

3、惧怕名气大的对手。

4、参加大型比赛、重要比赛,使运动员压力过大,自觉不自觉地产生胆怯感。

5、对观众、环境不适应,会感到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气氛,心理产生胆怯。

使用情绪消极克服方法的要点:

1、激励法,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个性与客观影响,激发运动员比赛的士气,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2、转移法,采用注意力转移方法,使用一些刺激物取消除引起情绪消极的诱因,从而减缓和排除消极情绪。

3、升华法,使运动员提高认识,增加克制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4、暗示法,通过自我暗示,运用指导语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从而形成一系列反射活动,使消极情绪得到控制。

5、体验法,有消极情绪的运动员通过参加比赛去体验比赛,提高运动员对恐惧、紧张的免疫力,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

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是运动员总体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

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进行检查评价。

3、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主要前提。

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十运动训练计划

身体训练课的要求:1主要任务是发展各种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的体能,2要注意安排好不同素质训练的先后顺序及训练的负荷。3正确安排好练习顺序有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4负荷量度的把握和训练节奏的安排对身体训练课的训练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技战术训练课的要求:1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和熟练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提高技、战术质量、及时纠正技战术错误,两人及集体项目运动员要加强协调配合,提高集团竞技能力。2要注意安排好技战术训练程序,选择有效的技战术训练手段。

综合训练课的要求:1主要任务是全面地或综合地发展运动员所需要的专项竞技能力,安排时要注意不同的训练内容的合理组合。2通常在一次训练课中先进行技战术训练后安排运动素质的训练。3还要注意负荷的合理分配,以便运动员能依次完成全部训练内容,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

测试、检验和比赛课的要求:训练过程中的测试、检验和比赛是检查训练成果的手段。要主要按训练计划的要求安排相应的测试项目及测试方式,以便准确、客观地反映运动员的训练状态。

单一内容训练课的基本部分的特点:内容简单、任务明确、时间集中、内容集中,适于完成需时较长的训练任务,如基本技术训练、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等,也可施加较大的训练负荷,以促进运动员有机体产生深刻的生物学改造。

综合内容训练课的基本部分的组织要点:由于综合内容训练课由多种内容的练习组成,基本部分的变化较为丰富、安排较为复杂。

组织训练课应考虑下列问题:

1、各种练习之间的顺序;

2、改变训练内容时必须做好适应性的专项准备活动。

3、注意不同训练内容负荷的累积效应。

4、安排作用于同一机能系统的练习时,

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身体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健康。科学合理生活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育课程的特性:

1、实践性

2、整体性

3、社会性、4差异性、5非阶梯性、6复合性。体育课程的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与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体育课程内容分类:

1、体育知识与技术类,主要指间接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容体系,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运动与外界的关系、运动结构的判断标准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测量式。

2、运动参与类,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人体参与活动的基本方式、参与活动的人数、参与活动的情感可分为接触与接收、爱好与兴趣、自愿与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

3、体育活动经验类,按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体育活动过程中防病治病的效果、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氧运动。

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1、符合课程目标要求,

2、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需要

3、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使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

4、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 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

5、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

体育课程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体育课程必须要做到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世界性必须要与本国的传统和现实结合,而本国的传统与现实必须以世界性为目标。

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多因素制约性:社会经济的要求深刻滴影响着教育,制约着学校课程,相反教育也被看成是促成经济发展的最富有潜力的因素。因此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水平,是人类任何社会活动,包括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动力和决定因素。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中,体育课程都不可能超越特定的政治范畴,她不可能不体现某一时代、某一社会的政治要求,任何一个政府推行课程改革,当然都是有益于维持和改善本阶级、本政权的根本利益。体育课程的编订和实施必须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国家的需要,以及体育知识体系的关系,要以社会或国家的需要与条件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的健康为落脚点,并考虑体育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来建立相对最优化的体育课程体系。

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改革趋势:

1、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案的适应性;

2、课程的教学功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

3、开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

4、课程教材多样化;

5、课程内容组织现代化、生活化;

6、课程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三要素说,认为体育教学系统是由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四要素说,认为体育教学系统是由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手

段四个要素构成;

3、五要素说,认为是由体育教师、学生、体育器材、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物质条件。五个要素构成;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无论是几要素说,有三个共同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

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

1、激励功能

2、定向功能。

3、评价功能

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1、本层次目标的主要功能,依托各个项目学习的、依据各运动项目特性制定出的实际性的教学目标。

2、制定本层次目标的主要工作,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

3、搭载文件,各个教师的《单元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

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2、运动负荷变化规律,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的规律

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是: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2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

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

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4、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5、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和依据:指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身体活动性,还要使学生身体所承受的运动负荷要有效果、合理,以满足学生锻

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是依据体育进行的本质特点和与体育进行需要适宜的运动负荷的规律而提出的。

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师必须周到地设想所有可预测的危险因素;

2、要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的教育

3、要建立运动安全的有关安全制度和配备一些安全设备;

4、在体育教学中要安排负责安全的小干部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1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2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4、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法

5、根据各种体育教法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用教学法;

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来选择教学法。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基本要求: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优动作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

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 环练习法。

4、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

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法,有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

课余体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1、是学校课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2、是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

3、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课余体育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 1是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2 是开展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基本形式3 是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

课余体育的特点: 1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阔性2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3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4组织活动的法定性和学生参与的自愿性5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课余训练的精英性6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

体液调节: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功能进行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

自身调节: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活、但有意义

肌肉收缩:在完整的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是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经神经肌肉接点传至肌膜,引起肌细胞兴奋,继而触发横桥运动,产生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的形式: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变化,可分为三种形式,缩短收缩、等长收缩和拉长收缩。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方式。进行屈肘、高抬腿跑、挥臂扣球等动作。

拉长收缩:是指肌肉积极收缩所产生的张力仍小于外力,肌肉被拉长的一种收缩形式。 等长收缩:是指肌肉积极收缩所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肌肉长度不变的一种收缩形 式。在人体运动中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某种姿势起重要作用。

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运动员的肌纤维百分比组成具有明显的运动项目特异性①短时间、大强度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快肌纤维百分比大于耐力项目运动员。②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大于非耐力运动员。③既要求速度,又要求耐力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两类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训练对通气功能的影响:

1、通气效率的提高和呼吸肌耗氧量的下降,

2、氧通气当量的下降

3、训练对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影响。

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1、减少呼吸道阻力

2、提高肺泡通气效率

3、呼吸与技术动作相适应

4、合理运用憋气。合理的憋气方法:

1、憋气前的吸气不要太深

2、结束憋气时呼出气应逐步而有节制地进行

3、憋气应用于决胜的关键时刻,不必每一个动作都运用憋气。

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钟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他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作用

2、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

3、动脉血压的影响

4、心率的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1、心输出量

2、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心力储备可分为心率储备、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

3、心脏做功量,心脏做功量是评价心脏功能的主要指标,分为搏功和每分功两类,心肌的耗氧量与心肌的做功量是平行的。

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

影响乳酸阈的因素:1 训练水平、2 运动项目、3 肌纤维类型及酶的活性、4 性别与年龄及环境条件等。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2、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3、氧化供能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1、运动时蛋白质可提供一部分能量

2、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壮大。

水的主要生理作用:

1、水是机体内各种生化物质的溶剂,能促进物质溶解、电离及分解,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水又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基质,直接参加体内的水解、氧化及还原等反应;

2、水是体内各种营养物质、激素及废物的运载工具;

3、水分在维持正常体温方面起重要作用;

4、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5、润滑作用。

闭式运动技能的特点:

1、完成动作时,基本上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

2、多属周期性重复动作

3、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本体感受器。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是人体肌肉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进行特殊专业训练的基础。

力量素质: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对抗阻力的能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力量素质也是影响和制约其他素质的重要因素,就最基本的素质。 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1、间歇训练法

2、缺氧训练法。

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心肺运氧能力

2、骨骼肌利用氧的能力

3、神经调节能力

4、能量供应的特点(①提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 ②提高各种氧化酶活性 ③机体动用脂肪酸能力)。

灵敏素质: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

第11篇:体育开题报告文档

《如何搞好小学趣味性体育游戏》的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负责的是体育课堂的研究,我们的课题是《如何搞好小学趣味性体育游戏》下面我从课题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研究的步骤、课题假设预设成果六个方面对我们的课题作以说明,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一、问题的提出的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面向广大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被突破,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并付诸实践。学生课余也有了更广阔、更自由的活动天地。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体育游戏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紧张激烈的竞争,互相协调的合作,喜闻乐见的形式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能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选择,合理安排,融洽相处,及和谐的发展。趣味体育游戏的开展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活动。

二、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来极大地丰富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并尽可能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自我娱乐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研究小学如何具体地开展趣味性体育游戏活动

1、研究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和作用。

2、研究小学开展趣味性体育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方法和通过什么途径使学生喜爱游戏,自己会玩游戏,会创编游戏,并在室内外、课内外、校内外,都能主动开展,参与体育游戏活动。

3、研究小学生进行趣味性体育游戏的改编或创编;游戏器材的制作和利用的意义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音像和光盘等资料丰富

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

2、经验总结法。发动班主任对体育课体育游戏进行总结,形成段性成果,并成为以后研究实践的经验和深化的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动态的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研究小学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五、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1)设计了学校开展体育游戏系列活动的流程。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A 调查问题,撰写研究报告

B 制定开展系列活动工作安排

C 过程中调查问卷,分析问题,各种资料汇总

D 对开展系列活动进行总结、交流

E 结论报告撰写为论文

2.实施阶段

(一)采用 “互动式”的体育游戏教学方法

进行体育游戏就必然有同伴间及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小学生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另一方面要结合他人的意愿、主张和态度,并作出回应,这类交往就出现在各种竞争与合作性的游戏中。

(二)采用“音乐式”的体育游戏教学方法

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将音乐引入其中,利用其节奏鲜明,轻快的特点,使小学生们在玩游戏时享受快乐,营造出恬静舒心的情境。

(三)采用“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教学方法

要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游戏,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较愉快的心境,克服单

一、枯燥心理,能够较自觉、积极地投入练习,也能够较自然、正常地通过游戏的练习完善其心理,掌握技术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真正达到健康和寄教于乐的效果。

六、课题假设预设成果

(一)改善全校的体育课模式,设计和构思出趣味性、安全性、多变性的体育游

戏,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营造和谐的趣味性体育游戏教学情境。

(二)撰写研究论文和结题报告

第12篇:体育舞蹈开题报告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名 称: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分析院(系):体育学院专 业 班 级:体教10902学 生 姓 名:宋 星 宇指 导 教 师:辅 导 教 师:开题报告日期:2012年 5 月 1 日

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分析

学生:宋星宇体育学院

指导教师: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一、题目来源

舞蹈训练实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一体的体育项目,它之所以能风靡世界,有其独特的功能,除了教育性、锻炼性、竞技性、自娱性之外,还可以将这几种特点组合,从而显示出体育舞蹈的多功能性。它使人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如今,体育舞蹈已经成为当代娱乐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还能增强人们的体制,由于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体育舞蹈在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体育舞蹈还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并且体育舞蹈的各个价值正好迎合了当代体育发展的脚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体育舞蹈的热爱,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舞蹈向前发展。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 杨庆国,殷恒婵.大学体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

[2] 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 吴谋,张海丽.体育舞蹈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光红.体育舞蹈读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2.

[5]宋文利,李建国,思维.浅谈体育舞蹈的作用[M].1999,35(8).

[6]张瑞林.体育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7]王珂,王家彬.体育舞蹈与流行交际舞[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8]黄邓军.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M].赤峰学院学报,2009,10,10.

[9]刘青戈.中西方舞蹈史[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

[10]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2]资华筠,刘青戈.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3]于平.中国舞蹈思想教程[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体育舞蹈传入我国以来,由于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体育舞蹈的价值与作用,就在于给人以真善美的教育,不断陶冶情操,吸收美的真谛,提高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舞蹈表演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为人所喜爱,亲切感人。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际舞交性的特点,它是人际交往,感情交流,沟通心灵的工具,而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它具有感情基础。对于舞蹈家来说,它始终是毕生追求的目的。所以,体育舞蹈之功能,就在于真,善,美的教育,它可以教育人们去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医治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

体育舞蹈是国际流行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的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兼收并蓄,由交际舞派生出来的一项新兴运动。在引入我国2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蓬勃发展,在结束的2008年奥运会上也列为表演项目。目前,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正在积极争取将体育舞蹈项目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既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从摆脱自然生产开始,人类社会就朝着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两个方向发展,并具有审美属性。在今天,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愈来愈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武术等等。而体育舞蹈是美中的佼佼者,她为人们创造大量的审美客体,其运动过程,还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相济。这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审美客体。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给别人以欣赏的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疏理和谐,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着自我

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人们改变着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共10个舞种,其中摩登舞(标准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快步舞、狐步舞、探戈;拉丁舞包括:恰恰、桑巴、伦巴、斗牛舞、牛仔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舞蹈自1987年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普及与推广,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势头很快。当前,中国拥有最大的体育舞蹈市场和消费群体,全国以此为健身手段和职业的人数已有几千万,这其中的经济利益也吸引了许多管理部门和经营者。因此,应努力培养并不断开发体育舞蹈市场,充分发掘其经济价值和市场效益,有效促进体育舞蹈的发展。

青少年由于在学校学习时间紧,一般选择在周末和假期进行学习,学习时间也不会太长。而成年人由于工作时间忙,更多的会选择在晚上和周末学习,学习时间也不是固定的。老年人则更多的在早晨和晚饭后锻炼。美国体育学者古里克指出: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经常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可以使肌肉结实线条流畅,韧带的弹性增加,身形挺拔,对培养优美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和润泽的肌肤是十分有益的。所以,体育舞蹈中的礼仪性审美倾向于体态端庄,对舞者的外观形象美、风度气质美,表现和欣赏美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体育舞蹈在表现过程中始终以塑造人体美、姿态美、精神美为主要内容,在塑造健美体形和 良好身姿的同时,也有助于消费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体育舞蹈教师是体育舞蹈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对提高体育舞蹈的技术水平,推动体育舞蹈的普及与提高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加强规定动作、套路学习外,还应加强男女反串、舞蹈编排、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教师的经验交流以及国内外信息的传播。

五、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是属于文献类研究,在总结前人对体育舞蹈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和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的分析,进行深一步了解和探析。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

2、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的分析

3、体育舞蹈在社会中的作用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1、到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上查资料

2、市场调查

3、经费投入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首先,确定论文题目,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随后,找辅导老师了解情况,并综合整理。提交文献综述。再次,提交开题报告,最后提交初稿并修订。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半年,2012年12月开题,研究进度分别为查找文献资料,阅读与理解文献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撰写开题报告,最后总结四个阶段。

2012年11月23日——2012年12月7日查找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012年12月8日——2012年12月30日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

2013年1月8日——2013年4月10日完成论文初稿。

2013年4月10日——2013年5月10日修改毕业论文并定稿,

八、指导教师意见

第13篇:体育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校体育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以考取好学校将来获得好工作好待遇为目标,“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学校体育观念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3、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小学特别是农村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许多问题。

4、广大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短缺。从结构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更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5、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堪忧。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等严重地占据了我们的体育课堂,在体育课中往往会出现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和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常常是有意无意地在传递知识,强调双基之时制造无形的框框,重理论,轻过程;②在启发学生思维之时却常常在赶跑学生的灵感;③在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之时常常忽视个性的发展;④在讲规范之时却常常忘记超越,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⑤教学内容,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技术传授为主要目的,这既不符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激发不了学生参与兴趣,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应付学习状态,从而不能挖掘学生自身运动潜能去健身强体;⑥教学组织形式,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一般以教学班为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在一个教学班中,学生虽然接受同样的教育,但由于其体质状况、运动能力、社会环境、心理素质、对体育的认识程度等存在个性差异,而将他们在统一的组织形式之下学习、练习,过分强调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要求;⑦教学方法沉闷、呆板,始终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过分强调统一性,课堂气氛严肃,师生关系紧张,无法完成教学质量和达到预期效果;⑧教学角色,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目标由老师定,学生执行,组织教学由老师设计,学生机械仿效,每一个程序都是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运作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顺从角色,从而抺杀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创造;⑨学生体育成绩考核标准,农村学校大多采用竞技“达标”统一考核的标准,没有考虑学生的发育状况、体质状况等因素;⑩农村学校体育课特别是村小体育课流于形式的多,课表上有而实际无的多,马虎应付的多,能坚持两课两操的少,能坚持且不流于形式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二)、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是实现体育目标的主阵地,在学校体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改革体育课堂教学,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显得更加迫切。为此,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历史的高度,为中华民族复兴着想,尽已所能改革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育。

(三)、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体质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了贯彻落实其精神,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我县申报的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课题《农村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践与研究》,省教厅也已立项。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近百年民族体质赢弱所爱的屈辱和当今振兴中华的呼唤,是建国67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任务。

1、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较弱,加之相对隋性,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此课题的实施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

2、探索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缺乏问题的途径。

3、优化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过程,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及教学的策略,构建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起步,运动技能教育与身体全面发展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形成了主流。同时国内外有影响的体育教学思想,例如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主动体育、大众体育、发展运动能力为中心等体育教学思想,相继活跃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领域,有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初步形成了多种教学思想并存、争鸣的态势。

尽管多年来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等有所改革,但总的体系并没有根本性突破,难以适应科学素质人才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必须尽快的加强农村学校青少年体育,以增强体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预成果及形式

1、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光荣,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

2、探索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社会要求,体育教学怎样适应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3、根据农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特点,探索农村中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农村中小学实用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4、探索出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师资不足问题的途径。

六、课题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0月末,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过程,探索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缺乏问题的途径。

2、第二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末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构建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3、第三阶段:2017年4月——2017年7月末研究科学的体育成绩考核标准。

注:实施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撰写阶段性总结,第三阶段撰写出实验性结论。

第14篇:体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密山市大众排球现状的分

析与研究

学生姓名:周秀才 指导教师:张大春

所在学院:黑河学院

业:体育教育

黑 龙 江 省 黑 河 学 院

2011年3月15日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目的

排球是一项值得推广、富有潜力的新兴项目,排球的推广对改善我国排球开展现状,扩大排球人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研究本课题,旨在全面深入的了解排球在群众中的影响及地位,普及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与喜爱,为全民健身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大众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排球的健身功能、心理功能、人际交往功能等

1.2研究意义

排球运动一直是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排球课程改革也受到教育界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排球运动符合健康第

一、全员参与的需求,满足社会各界、各团体开展大众化的群众体育竞技比赛的要求,己成为学校素质教育及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开展大众排球运动,为全民健身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对身、心都有很好的锻炼。通过研究,可以从理论上帮助大众了解如何发展推动排球运动,如何培养参与排球锻炼的兴趣,如何推动排球运动社会发展途径,从而使排球运动在大众中充分发挥体育魅力。

二、研究国内外现状

排球运动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1905年传入我国,排球运动从产生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从一项游戏活动发展到有210个成员国的国际排球联合会,就足以说明这项运动的生命力和锻炼价值。它是一项以传、垫、扣、发球为基本技术,结合跑、跳、挥臂和移动为主的全身性集体体育项目。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以及娱乐性和休闲性等特点。它竞技安全,是人们欢悦、休闲的理想体育项目。排球从开始仅仅是少数人的一种游戏、娱乐的手段,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遍及世界五大洲,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排球的相关信息,证明所要研究的内容。 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分类并进行统计处理。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获得资料进行周密分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而证明课题的正确性、合理性。

四、研究内容

(一)、排球的健身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身产生活方式。生产逐渐向智能化发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多,其结果是脑力劳动负荷过重,精神压力过大,肢体劳动匮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城市居住人口的高度集中,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但使人与自然的距离愈来愈远,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发严重,通过大众排球的大力开展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既是人们的个体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大众排球运动是一项没有身体接触的集体运动项目, 不易造成伤害, 是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训练程度的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因此老少皆宜的大众排球是防治现代“文明病”、延长寿命, 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手段。经常参加排球运动,能提高运动中枢对肌肉、肢体的控制能力,在运动时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肢体的运动;加快神经传导的速度和强度,使肌肉收缩的速度更快、更有力;增加肌肉的体积、重量、力量,使肌肉中的能量物质储备增加;骨密质增厚,骨小梁的排列更有利于受力,骨的强度加大;关节囊及周围的韧带组织增厚,不易出现运动伤害;提高身体的空间感觉能力。

(二)、排球的心理功能

运动不仅能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可提高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认识能力的发展。体育运动的各个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运动或高速运动中要求运动者既能对外界物体(如球、器械等)作出迅速准确的感知与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这样长期的运动便能促进人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提高人的直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锐灵活体育运动可以调节情绪。体育运动中都有一种美, 人们在运动中就是在展示这一项目所体现的美, 生活中需要美的感染, 交往中需要美的传递, 运动中需要美的介入。在比赛的对抗中斗智、斗勇, 在同伴的配合中、在战胜自我中得到美妙的成功感和心理满足。在运动中使人产生自信、自尊, 满足人们交往、合作的需要,使过剩的精力得到宣泄, 缓解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娱乐排球运动的各种形式和特点, 使人们在活动中有不同的情绪体验, 使人的心理情绪得到调节,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代社会的发展, 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竞争加剧, 工作强度大, 造成精神压力大, 人际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每一项球类运动都有其特殊的运动方式和规则, 都能使运动者从中得到一种独特的体验, 这是由多种不固定动作进行临场组合的过程中被激发起来的竞争心理。每个人都有其不同于别人的意向竞争领域, 一旦思想自由, 兴致蜂起, 条件足具, 其竞争潜力就会得到充分发掘, 而在适量的成功体验之后, 这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宝贵品质就会产生普遍迁移效应。排球活动是有一定条件约束的社会活动, 在这活动过程中调节和约束着参与者之间的行为及彼此的关系, 对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强化作用。

(三)、排球的人际交往功能

排球运动是集体项目,室内排球每方人,气排球每方人,软式排球每方一人,沙滩排球每方一人。由于规则规定, 比赛过程中, 一个人不能连续击球两次, 所以, 参加活动的同一方队友应有协作精神和配合意识, 你垫一传我二传, 他扣球时我保护。当队友打好球时拍手祝贺,当别人失误时给予安慰比赛赢了,大家共欢呼比赛输了,互相调侃一番,重在参与。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打排球, 感情越来越亲密, 共同享受一种团队和谐融洽的快感。在学校中,团队精神作为排球运动特点的突出表现,它是由共同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是教师、学生在同一课堂规范与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协同完成教学与学习的组织形式,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不同的角色,遵守共同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有共同的信仰与一致的目标作为心灵上相互联系的纽带,也就是说团队内的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影响。作为教师要能很好的将这种精神贯彻到教学之中,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努力完成好各自所担任的学习任务,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和价值,并为整个团队利益和荣誉而努力。通过排球运动所特有的练习方法,使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改善、提高机体运动的能力是主要目标,同时还可以学习健身的方法和健身知识,加强基本技术的熟练性和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课中来调节情绪,减轻学业的压力,让情感进行宣泄,平衡心理,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此外,排球运动的娱乐和经济功能也不容忽视。娱乐性是现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有人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旋律, 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 而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娱乐时可能根本不顾及体质问题, 娱乐也无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严格区分。人类为生存而劳作, 为继续劳作而休息。无论劳作还是休息,历久必厌,更加之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烦躁郁闷是没有人能一劳永逸地得以摆脱的,因而,消烦解闷是永远为人类所需要的,这也赋予娱乐以广泛永久的存在价值。大众排球的发展使参与者在与同伴共同战胜困难、战胜自我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它可以增强人的自信、自尊、满足人们交往合作的需要, 使过剩的精力得到释放, 使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紧张和压抑得到消除, 使人的情绪得到调节, 陶冶情操,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使一种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随着排球运动大众化程度的提高, 竞赛制度的改革和规则的修定, 使排球人口以及各种类型、层次、规格的比赛日益增多, 其产生的直接的经济效益是比赛门票、广告和电视转播等的收入, 而对经济发展的延伸作用是进一步沟通商品的流通渠道, 扩大商品的需求, 从而牵动经济发展。

五、研究预期结果

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参加排球运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活、耐力,弹跳,反应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而且还能培养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心理素质。也是建设精神文明的一种良好手段。通过排球比赛和训练,可以培养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锻炼胜不骄,败不馁,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等良好作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乏排球专业教师队伍,决策部门对排球运动不够重视,排球运动竞赛制度不够完善等。体育运动的意义非常重大,而其中又以排球在我国历史较久,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因此排球运动较其他体育运动更易于在我国普及,大众排球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升温。

六、研究进度 前期: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完成《立题论证任务书》《开题报告》等相关文档的撰写工作

中期:整理分析,拟定论文,为论文撰写做好准备工作。

后期:修订论文,完成论文撰写工作,为论文答辩做好准备工作。 最后:毕业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孙立明.浅析我国大众排球的普及与推广[J].教科文汇,2007(11):126.2李并生.体育运动的启示[J].科学之友,2009(2):110-111.3张洪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7.4高松龄,陈庆熙.排球运动健身价值之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1998(2):61-64.5张洪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1- 312.6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7赖天德.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杜,2004. 8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软排球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9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排球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10 章红兰.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05,Ol 80_83 11 王大中,杜志红。陈鹏.体育传播一运动、媒介与社会.[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第15篇:体育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提出课题:

随着学校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体美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如何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和选拔特长生,是我校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从特长生入手,进行策略研究突破,形成独具农村特长生的教学模式,填补地方特色教育的空白。我们确定的研究重点为“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设想通过此课题的实验研究,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和选拔特长生,为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完善,让学校的课外活动更丰富多彩。

二、研究课题:

1、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建立我校的个性化教育机制,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探索出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使我校在音体美方面培养出大量的特殊人才。

2、研究内容: (1)、确定选拔音体美特长生的标准与途径。 (2)、构建小学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过程、方法与模式。

3、主要观点: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4、创新之处: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参与课题研究的艺术、体育专业教师掌握具有理论指导的、较为科学的小学艺术特长生培养方法,并能在教学中自觉应用,形成一种符合特长生发展规律的、符合新课程发展要求的、能有效提高艺术教学质量的教学技术。

三、实施过程:

1、研究思路:

在研究的时候,为了确保课题的全面实施,我们课题组成员先集中讨论实施方案,进行前测分析,然后进行发散研究。在实施中做到方法科学、数据科学、实施的问卷、制度等方面的科学,实施组的教师用科学的头脑,定期实施学生考评,形成良好氛围,使此课题在实践中收到实效。

2、研究方法: (1)、用文献查阅法进行理论基础的搜集和学习研究; (2)、用调查研究法对有关问题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通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孩子的音体美培养现状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看法;对学校音乐、绘画、体育兴趣队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这些经过专业培养训练过的学生对音体美的理解和感知程度,对学校培养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想法。

3、技术路线:

(1)第一阶段:研究并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确定培养目标,选拔学生

(2)第二阶段:进行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的探索与研究,构建适合相应学科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3)第三阶段:数据收集与整理,总结、反思课题研究的成败,撰写实验总结、专题论文、研究报告等,使零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总结并归纳出相应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4、实施步骤: 确立了子课题:

A、音乐特长小组(具体实施人:虞明月)

由学校喜爱音乐、舞蹈,且在这方面有点天赋的同学组建一支文艺特长小组,由音乐教师负责,利用校本和课余时间相互学习,一起练习。 第一阶段:

a、按计划进行培养训练,巩固提高特长生音乐素质和技能。 b、集体培训与逐个指导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c、创造条件,为特长生提供表现和展示的平台。 第二阶段:

a、提高特长生音乐技能素养,训练进入细节和高度的要求。

b、优秀学生范唱,创造增进彼此的艺术环境,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水平。 第三阶段:

a、继续按计划进行培养训练,更进一步促进特长生发展。 b、积极参与市、校级音乐活动,展示活动风采。 B、美术特长小组(具体实施人:彭雯)

由绘画功底特别好的同学组成一个美术特长小组,由美术教师负责,利用校本、课堂和课余时间一起练习画画,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竞赛。 第一阶段:

a、学习、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构图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完整,主题突出避免杂乱无章。

b、重视美术活动内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选择性,开展一系列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美术活动。 c、通过老师讲解、示范,学生临摹、写生的方法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

a、提高特长生美术技能素养,训练进入细节和高度的要求。

b、组织学生参加殷小教学楼走廊画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第三阶段:

a、组织特长生参加“小哥尼杯”创新大赛、常州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种绘画比赛。 C、体育特长小组(具体实施人:张传荣)

由学校喜欢乒乓球、田径的同学组建一支体育特长小组,由体育教师负责,利用校本和课余时间组队训练并指导参加比赛。 第一阶段:

a、针对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越野跑 ﹑ 游戏活动等)和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按肩部﹑胸背部﹑髋部﹑下肢﹑足等部位进行练习) b、针对各项目的运动技术训练。 第二阶段:

a、集中培训逐个指导,提高体育训练效率。

b、教师做示范,让学生理解体育的动作与技能。 第三阶段:

a、针对战术训练﹑ 心理训练﹑ 理论知识教育(着重于运动生理的一般常识和基本技术的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的培养。

b、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运动会,让特长生有展示才能的机会。 实验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求和归纳出行之有效的特长生选拔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相应的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本阶段是一个痛苦和艰难的反思、批评、总结归纳过程,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梳理和概括、总结。

四、研究基础

我校已于2009年被评为常州市优质学校,创优期间正好更新了学校的设备,并添置了一些教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好,学校整体教研氛围浓,这一切都为我们主动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且学校非常支持我们培养音体美特长生,这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2范

纯:《中小学体育教学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07年 3 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 4 晓

其: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年12月

5崔

卫: 《中国美术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2006年 6杨黎明:《小学美术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一、完成课题

二、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本课题立足于面向音体美特长生,坚持“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的原则,构建以适应儿童个性发展需求。教师通过研究能不断提升自我课堂教学素养和课题研究的水平。

三、研究能力

参与本课题的主持和研究人员都已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同时,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具备相当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水平。相信大家一定能高质量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措施

各种教学设备的齐全,充分利用图书音像资料等,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软件上,学校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观摩优秀课堂教学等。参加各项市级比赛,检验特长生的培养。

五、资料设备

我们有专门的功能室,专业教具。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启动阶段

2012年9月——2012年12月

l.课题申报和论证并撰写实施方案。

2.开题报告。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修订

课题审报表1份

研究方案1份

实践阶段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1.制定计划

2.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3.阶段性总结,进行中期评估。

阶段性计划总结 相关论文成果若干 中期评估报告1份

总结阶段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 1.整理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 3.结题鉴定。

课例案例汇总1本 论文汇总1本 课题研究报告1份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围绕本课题研究的论文若干篇。

教学质量比原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体育素养。 《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是吉林;

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结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学习生涯的开始,许多人的成功就;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小学音体美特长生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至六;

2、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培 《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是吉林省“十二五”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主动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推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论,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学有所长,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特长生的培养就是立足社会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之才、有用之才。特长教育不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学习生涯的开始,许多人的成功就是在小学阶段起步的。音体美素质是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和美术可以使人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体育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地成长。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生在接受智育的同时,应当接受美育和体育。随着我市音体美教学的蓬勃发展,一些小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艺术天赋和身体机能,在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同时,成为在音体美方面的特长生。为了继续挖掘这些人的潜能,使他们脱颖而出,早日成才,我们确定的研究重点为“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设想通过此课题的实验研究,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选拔和培养特长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完善,让学校的课外活动更丰富多彩。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音体美特长生

小学音体美特长生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在音乐、舞蹈、器乐、书画、体育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此阶段在对美的意识、美的情趣、美的价值等审美趋向逐步形成和探索过程中有突出的个性表现的学生。

2、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培养研究

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教育手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有目标的开发有音体美特长学生的潜能,观察学生在音体美教育中呈现的个性差异,积累经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三、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与背景

当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开始席卷大地时,全国各地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改实验,如“农村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与选拔研究”,研究者对音体美特长生的研究都停留在中学阶段,对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培养方面的研究太少或没有形成一手套完整的校本课程,在培养策略的研究上没有深入,没有总结出一手套探索特长生教学规律的指导措施,而我校一直以“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作为学校教改目标特色来抓的。因此,我们从特长生入手,进行策略研究突破,形成独具农村特长生的教学模式,填补地方特色教育的空白。我校的课题立足于短、快,着眼于总结出能代表广大农村小学选拔与培养音体美特长生的经验,使其具有利于操作又利于推广的价值。

我们确定的研究重点为“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设想通过此课题的实验研究,依据学生的条件、

兴趣及潜力培养和选拔特长生,为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完善,让学校的课外活动更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论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随着学校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体美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和选拔特长生,是我校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特开展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研究。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完善,让学校的课外活动更丰富多彩。

五、实验目标与内容

1、确定选拔音体美特长生的标准与途径。

2、构建小学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过程、方法与模式。通过研究,构建小学生、音体美特长生培养过程、方法与模式,包括音体美特长生培养的目标、内容、措施,促进学校音体美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凸显我校音体美教育特色。

3、积累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为本课题的后续研究打好基础。

4、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力,培养美好的艺术情操。

5、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六、实验的途径、对象、方法

途径:本课题是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实验与研究,其途径是以各年级音体美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相关教学活动。 对象:小学音体美课堂教学低、中年级段的特长生。 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动态和有效经验,开展音体美特长教育理论方法研究。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这种兴趣能持续多久等多个问题;

3、观察实验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条件、方法和成效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设置成长记录,教师观察孩子的成长变化,记录学生的艺术感知、形体变化、艺术思想发展等成长变化轨迹。

4、行动研究法。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以课题组成员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把研究和行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我们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及时总结现有经验,不断修正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调整研究方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把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培养这一课题从最初的感性认识走到每一个篇章,每一个阶段、每一处细节都被关注、凝练,形成模式。 七:实验步骤

本实验周期为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

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交流、讨论相关理论,提高认识。

(2)明确课题意义、目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进行前期调查,并制订子课题,落实具体负责人。

(3)研究并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确定培养目标,选拔 学生。

(4)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2、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8月) (1)制订子课题实验方案。

(2)分别以低、中年级阶段音体美特长生为对象,进行 课题实验,分项落实实验研究内容。 (3)进行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的探索与研究,构建适合相应学科 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4)本课题通过科学选材,不断发掘其潜质,使相应的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出类拔萃的学生,实验教师从中总结出适合相应学科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3、总结整理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1)数据收集与整理,总结、反思课题研究的成败,撰写实验总结、专题论文、研究报告等,使零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总结并归纳出相应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2)实验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求和归纳出行之有效的特长生选拔和培养途径和方法,构建设相应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本阶段是一个痛苦和艰难的反思、批评、总结归纳过程,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梳理和概括、总结。 (3)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论证。 八:预设研究成果:

(一)培养出大量的音体美特长生。

(二)大力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及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开展特长生文艺汇演,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探索出农村音体美特长生选拔的途径与方法、培养措施与模式。九:课题组分工与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分工: 课题组全体成员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4年12月

课题组组长:刘庆东;课题组成员:刘庆玲刘莉刘立婷李广洲;2.具体分工:;课题指导:刘庆东;课题研究成员:刘庆玲刘莉刘立婷李广洲档案整理:刘;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丰收小学;2011年4月18课题组组长:刘庆东

课题组成员:刘庆玲 刘莉 刘立婷 李广洲 2.具体分工: 课题指导: 刘庆东

课题研究成员:刘庆玲 刘莉 刘立婷 李广洲 档案整理:刘 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无论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

第16篇:体育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On development of E-Sport in China

“电子竞技”是一项区别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的特殊体育赛事,在电子竞技运动中,一切都是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这是电子竞技运动有别于传统体育的根本不同。但是这项运动又和传统体育有着很大的相同点那就是对抗性和高技术性。对于这项赛事的竞赛规则和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并无很大的出入,都需要在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大环境下进行。伴随着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竞技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且逐步摆脱了单纯的游戏属性。有些人会把电子竞技和普通的网络游戏弄混淆,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从性质、方式、项目等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电子竞技已经摆脱的游戏的属性并且被赋予了在专业运动竞技中的技巧性和专业性。简单的来说他已经不是游戏而是真正的运动项目。

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艰辛不断,在中国刚刚与世界接轨之初电子竞技被广学生家长扣上了耽误孩子健康成长的帽子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被国人所接受。广大青少年也将其视为课后的一种娱乐首段鲜有人将电子竞技视为一种职业。伴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加快,放眼发达国家我们看到的是在电子竞技以及和其相关的个大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与我们的万马齐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社会是在不断的处于进步当中,当人们认识到电子竞技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毅力,以及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时,电子竞技的负面影响终于开始减弱。2003年11月18日,在中国北京首都中国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数字体育平台正式开通的仪式,参加会议的包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中国体育总局、中国体委,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领导以及中信泰富的有关领导到场并发表讲话。

在本次会议上对于游戏行业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由中国体育总局正式宣布:电子竞技成为中国体育总局承认的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由此,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政府以及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会更加有利的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从此在知名的世界三大电子竞技赛事中频繁出现中国人和中国战队的身影,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冠军的王冠带在了中国人的头上,和中国的传统优势与体育项目一样,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的飘扬在举办赛事的场馆。好的成绩刺激了国内电竞界的蓬勃发展,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这不到十年的短短时间里,中国电子竞技有了自己的大纪实

2005年三月中旬 《鲁豫有约》为电子竞技世界冠军制作专题节目。

2005年9月13日晚10点50,wNv.xiaOt将做客CCTV10的《人物》栏目。这次访谈的主题是“中国电子竞技的希望之星-孙立伟”。

2005年4月,Team World Elite 战队(简称WE)成立, 是由原华人世界最大且最具专业性质的电子竞技网站 Replays NET组建而成的中国首家职业电子竞技俱乐部。 2005年底和06年中,wNv先后两次问鼎CS世界冠军(2005年WEG第三赛季CS项目世界冠军、2006年WEG Master大师杯赛CS项目世界冠军。这是中国CS战队第一次问鼎世界。

2005年6月19日第一届StarsWar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举行,当时刚成立的WE中国和韩国队员全部到场,吸引4000观众到场观看,比赛从中午1点进行到凌晨1点,现场仍有大量观众坚持到最后。

2006年1月21日-22日,第二届Stars War在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举行,两天的比赛有一万人次的观众到现场观看,25万独立IP的网络直播,预计有300万人收看,创下中国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记录,并掀起了明星邀请赛网络直播的新热潮。

2006年6月17日-18日,第三届Stars War在西安交通大学思源活动中心进行,现场8000人次的观看和网络28万独立IP播放的记录,让Stars War成功完成跨区域举办,让很多电子竞技偶像第一次进入中国内陆地区,与爱好者近距离接触。

2005-2006年 WCG war3项目 李晓峰(Sky)蝉联冠军

2006年12月,蝉联WCG2005,2006魔兽项目冠军的电竞选手李晓峰入选中央电视台2006体坛十大风云人物评选

2006年12月11日 WEG大师杯赛上中国的wNv在决赛中以2比1的比分战胜韩国战队最终获得cs的冠军

2007年10月8日,WCG世界总决赛,中国选手沙俊春(PJ)获得星际项目亚军。这是我国首次打破韩国在这一项目上的垄断。

优异的竞技成绩进一步刺激了电竞事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电竞界的世界冠军和传统的体育的世界冠军一样被人们所追捧。优异的成绩同样受到了体育总局的重视。电子竞技在运动项目中的地位被逐步提高。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整合合并我国现有的体育项目,并将电子竞技重新定义为我国的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为电子竞技的开展开创了新纪元,从此电子竞技开始飞速发展,成绩也是稳中有生。

2009年11月15日,WCG2009 世界总决赛 来自中国的WE.Pepsi.Infi与MouZ.Fly100%会师魔兽争霸三项目的最终决赛,这也是WCG历史上首次在魔兽争霸项目中有来自同一个国家的选手同时进入决赛。

2009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宣布:体育信息中心成式成为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管理机构,这标志着组建于2001年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将由原来的体育后勤和赛事的信息保障机构转变为类式于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专业运动管理机构,其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也标志着中国电子竞技由民间主导转变为类似于足球,游泳的归口管理。与此同时,中国电子竞技国家集训队的选拔以及建设国内首个大型电子竞技专业场馆两项工作将由国家体育总局旗下大型企业——中体产业集团承担。而中国电子竞技超级联赛、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官网与商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组织培训以及电子竞技运动相关的官方商业运营活动则由亚博控股传媒公司负责。从此电子竞技开始了更为规范的职业化和市场化。

虽说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们和国外电子竞技的职业水平依旧有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应多多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拿职业联赛较为成熟的韩国STAR LEAGUE 来说,高水平的选手和高额的奖金永远是收视率的保障,每一年会有三季的比赛,如果哪位选手可以在这一年的比赛里三次称雄就可以获得韩国电子竞技最高之荣誉-金鼠标,联赛中的升降级制度也很强的卖点,给比赛带来了很强的观赏性。相较于市场运营和赛事组织都较为成熟的韩国电子竞技联赛,中国的G联赛依然相对稚嫩,没有稳定的赞助商和高额的奖金在国际上影响力也逊色不少。但令人可喜的是G联赛2011第一赛季的比赛以超强的选手阵容和有史以来最高的奖金额度在电子竞技届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届赛事,为发展中国自己的电子竞技联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毫无疑问,电子竞技是非常有潜力的体育项目,随着国际电子的技术和网络传媒技术的广泛发展电子竞技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韩国正在努力争取将电子竞技纳入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足以看出这项赛事的影响力并不比国际主流赛事差。所以我相信电子竞技在未来中国的体育领域定将处于举足轻重的项目

第17篇: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导读:]=一. 简述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

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第18篇:某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格式

统一编号:

大 学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报告人:XXX

学号:XXXXXXXXXX

论文主题:XXXXXXXXXXXXXXXXXX

专业:XXXXXXX

研究方向:XXXXXXXX

指导教师:

报告时间:XXXX年X月X日

报告地点:XXXXXXXXXXXXXX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主题的形成及研究现状(宋体小四加粗)

(内容宋体小四号缩进2字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应列示毕业设计的题目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题目理论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应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资料,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论述中应列示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二、论文的研究目的及预期创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

三、论文的结构体系及基本内容

本文的题目是《XXXXXXXXXXXXXXXXXXX》,全文分为X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部分集中论述XXXXXXXXXXXXXX。这部分从X个角度进行论述。 首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其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四,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部分集中分析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四部分集中分析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文的结构如下:

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XXXX

(二)XXXXXXXXX

二、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

(二)XXXXX

(三)XXXXX

(四)XXXXX

三、XXXXXXXXXXXXXXXXXX

(一)XXXXXXXXXXX

(二)XXXXXXXXXXX

四、XXXXXXXXXXXXXX

(二)XXXXXXXXXXXXXX

(三)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对于毕业论文,应列出使用的论述方法。)

五、论文写作计划和方案

1、开题阶段:XXXX年2月——XXXX年4月,完成对相关资料的收集、阅读、分析、整理,确定写作的主题和基本思路,形成开题报告。

2、调研阶段:XXXX年4月——XXXX年6月,收集个案第一手材料及关注相关课题最新动向。

3、写作大纲形成阶段:XXXX年6月——XXXX年8月,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与导师协商,形成写作大纲和详细纲目。

4、论文初稿形成阶段:XXXX年8月——XXXX年12月,在写作大纲的基础上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指导批评。

5、论文修改阶段:XXXX年12月——XXXX年2月,对论文初稿进行全面修改,形成修改稿,提交导师组,征求意见。

6、论文定稿阶段:XXXX年2月——XXXX年4月,依据导师组的意见,对修改稿进补充和完善,形成提交答辩的最终定稿。

(应根据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写明的建议进度计划安排,制定个人具体的时间计划。)

六、导师意见

七、导师组意见

附录:资料清单(宋体五号加粗)

著作类(内容宋体五号)

中文著作:

1、XXX编:《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2、X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4、XXX 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5、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7、XXX:《XXXXXXXXXX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外文著作:

1、[X] XXXX:《XXXXXXXXXXX》,XXXX译,X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2、[X] XXXXX:《XXXXXXX》,XXX XXX译,XXXXXX出版社。

3、[X]XXXX:《XXXXXXX》,XXX等译,XXXX出版社XXXX年版。

4、[X]XXX:《XXXXXXXXX》,XX、XXX译,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5、[X]XXXXX:《XXXXX》,XXXX译,XX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6、[X]XX:《XXXXXX》,XXX译,XXXXX出版社XXXX年版。

论文类

中文论文: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第X卷。

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第X期。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X辑。

4、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第X期。

5、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第X期。

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研究中心,XXXX年。

7、XXX:《XXXXX》,XX大学博士学位,XXXX年。

(应列出开题阶段所用到的参考资料,并写明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第19篇:医学硕士开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写一份合格的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能为接下来的论文写作提供写作思路。那么,开题报告究竟怎么写呢?

一、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二、开题报告写作步骤

第一步:研究背景(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找几篇类似的论文摘抄一部分。

第二步: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第三步: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

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第四步: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第五步: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结题报告来展示。 医学硕士开题报告怎么写?

除此之外,写开题报告一切都是从题目出发,围绕这个题目进行讨论研究。所以你要让看到你题目的人看到你的开题报告就能明白,你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你如何去通过实验或实践去证明你想要证明的观点。

三、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第20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指导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指导

颖雪灵

今天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一天,埋头写开题报告,可是怎么都下不了笔,感觉很困惑,郁闷呀,于是乎上网查了很多的信息,发现有下面几条比较有价值:

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Description)”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

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

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博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自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

以上内容转载于互联网

~~~~~~~~~~~~~~~~~~~~~~~~~~~~~~~~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我们老师说至少10篇文献,当然越多越好,但是不要多余20篇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ft=,+0,]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二、结论

1、

2、

3、

三、

1、

2、

3、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

以下是一篇范文~我觉得不全面,大家可以根据上述这种格式适当删减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我个人觉得也可以加上这些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09月25日—2004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

2005年03月01日—2004年05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

2005年05月02日—2004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2005年06月01日—2004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

2005年06月08日—2004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

2005年06月15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体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doc》
体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