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文稿写作范文

2022-12-2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电视写作

电 视 写 作

一、电视写作内容:电视选题报告 电视节目策划书 采访提纲 拍摄提纲 节目框架设计 编导阐述 拍摄脚本 串联词 解说词 字幕等

二、电视写作的思维特征

1、思维媒介的多样性与和谐性(要考虑 画面:图像、图表、动画、字幕等 声音: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等 画面的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要素)

2、立体思维的综合性

电视思维的3个层次:1)感性形象思维层次(对现实生活中的鲜活具体的感性材料(即生活表象)进行记录和反映):对生活进行习惯性的采访和一般性的节目制作,停留在“是什么”和“发生了什么”的层面,而不进行“为什么”的分析

2)理论思维层次:抽象思维(在众多题材中选择比较,挑出有价值的题材进行拍摄,并对采访摄取的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

形象思维中的意象思维(对感性形象思维阶段捕捉到的生活表象进行联想、想像和典型化处理)

3)灵感思维层次

3、编码方式的可操作性:进行电视写作时,要充分考虑后期制作的问题

三、电视媒介对写作者的要求

1、喉舌意识

2、法律意识

3、熟悉电视的传播特性: 视听兼备

直接感受性强

时效性强

转瞬即逝,保存性差

时序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互动性与参与性强

服务性

4、了解电视片的构成因素:叙事因素(交代事情的发生、人物的行为):包括画面、解说词、同期声、字幕等

造型因素(叙事过程的瞬间,不强调时间的推移,而强调空间的直观感受、直观冲击力):画面—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因素

抒情因素:用来烘托气氛、营造情调和抒发感情的因素(画面、声音都可抒情,尤其是音乐)

5、强化电视意识

6、把握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7、捕捉时代文化精神和审美心理的能力

8、开掘能力

9、情感真挚、表达真诚

10、想象和联系能力

11、较强的运用文字语言的能力

12、创新

13、抓取细节的能力

14、观众意识

四、电视策划文案的写作

1、电视策划的特征:目标明确、创新性、可行性、竞争是产生策划的土壤、前瞻性、程序性

政策性、时效性、综合性、动态性(区别于其他策划的特征)

2、电视策划的任务:(1)设定策划目标(2)深入调查研究(3)进行创意(4)精心编制方案(5)实施过程控制

3、电视策划的思维方式:灵感思维 想象与联想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 系统思维

4、策划文案的内容:(1)栏目设置背景(2)栏目宗旨(3)栏目的定位和设置(4)栏目的选题(5)栏目的样式和风格(6)栏目的运作和宣传

写作要求:(1)内容充实、忌空洞无物(2)通俗明白、忌堆砌辞藻(3)时代性强、忌因遁守旧(4)考虑观众、忌自娱自乐(5)导向正确,忌经济利益之上(6)可操作性强、忌华而不实(7)留有余地、忌一锤定音

5、电视谈话类节目策划文案的写作

(1) 谈话节目的分类:叙事型 辩论型 讨论型

(2) 选题与思路:a.栏目定位b.选题是否有卖点c.注意深度和广度 (3) 嘉宾的选择:权威性 直接关联性 有个性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策划文案的内容:a.主体阐述b.嘉宾和观众的介绍(几位嘉宾,嘉宾及特殊观众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有关背景以及和话题的关系,嘉宾对话题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困惑,如何介绍嘉宾出场 嘉宾的搭配与平衡 )c.谈话场的营造(节目开头设计,谈话过程设计,结束部分设计,细节的设计:物件细节 游戏细节 悬念细节 d.非语言元素的考虑:音乐的穿插,谈话背景的设计 服饰,观众参与传播,录像资料

(5) 策划文案的写作要求:a.考虑主持人的个性因素b.注意与嘉宾的及时沟通c.考虑现场的灯光、音响等其他方面的因素d.突出对象感和交流感e.凸显谈话的主题f.结构脉络清晰、有节奏感g.主持人语言要注意口语化和个性化h.考虑栏目的一贯风格及本次话题的特点i.考虑除谈话之外的多种表现形式

五、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1、写作要求:(1)符合立体化传播需要(2)和画面对应,相辅相成(3)和其他元素配合得当(4)口语化,力求简明扼要(5)即时感,尽可能用现在时态(6)节奏紧凑,每个字都言之有物(7)准确(8)增加信息量,强化信息质(9)用语把握分寸(10)语法规范,逻辑严密

2、消息类电视新闻稿的写作:(1)标题:a.作用:引人入画 揭示内容 加深印象 衔接分段 美化荧屏

b.写作要求:表述准确、避免产生歧义;传达重要信息、避免假大空;高度概括、避免拖泥带水;画龙点睛、避免鱼龙混杂

(2)导语:a.写作要求:突出最重要的新闻要素;高度浓缩、避免和主体重复;有吸引力b.导语的分类:叙述式 对比式 悬念式 提问式 评论式 描写式(具体描写开头) 引用式

(3)主体:a.结构和类型:倒金字塔结构 并列式 背景介绍式 悬念式 时间顺序结构b.主体写作要求:避免和导语重复;层次分明;材料充实 让事实说话;语言简洁 在朴实中求生动

(4)结尾:a.结尾的类型:点题式 反问式 呼吁式 抒情式b.作用:加深观众对新闻的感觉和理解;深化新闻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恰当的“旁人它事”、增强消息是信息量;为后续报道做伏笔 (5)恰当运用背景材料:a.背景材料的作用:揭示主题、深化主题、提升新闻价值;突出新闻的“新”b运用时注意的问题:背景材料应真实、简明、典型;运用灵活;围绕报道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来运作;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引起观众的兴趣

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写作:

(1)深度报道的选题要求:矛盾性 整体性 思辨性

(2)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纵向思维有利于新闻报道向深度延伸;横向思维能扩展新闻报道的空间;逆向思维能赋予新闻报道新的内涵

(3)发挥电视的优势:挖掘画面的形象性与特定性;现场的记录;情感的渗透 (4)由事入理,揭示本质

(5)缩小口子,深采细挖,用过硬的典型材料增强说服力 (6)善于运用背景材料

(7)电视新闻的策划文案的内容:报道主题 表现形式 叙述方式(聚焦法:导语—采用白描的手法,从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入手,为观众提供一个生动的情境化、具象化的个案或场景,激发观众的接受兴趣;过渡到主题—在个人的遭遇或经历与一个宏观性的社会问题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然后点出报道主旨,使报道顺畅的由个人问题的描述转换到对大问题的考察分析上去;发展主题—对大问题展开报道和分析,多层面观照和透视主题,使主题得以全方位的展开;有力的结尾—结尾要和开头连贯,若报道从某位人物写起,就一定要以这个人物收场,若报道以一个戏剧性场景开头,结尾一定要回到这段场景,使观众在对一个具体的人物或场景感受中,再次回味大问题)

4、评论类电视新闻的写作

(1) 选题的要求:典型 异常性 建设性 注重效果、讲求方法 立足自身、但不囿于自身 (2) 标题要讲究 (3) 突出旗帜意识

(4) 就事论理,可视性与哲学性相结合 (5) 寓情于理,情理交融 (6) 点评要到位,针对性要强 (7) 讲究通俗性

六、电视纪录片的写作

(1)选题:a.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真人真事真时真地真景b.选择对人们的自身思索有积极意义和永恒人文价值的题材c.选择触动自己内心,激起创作欲望的题材e.有利于电视画面表现,容易出戏的题材f.新奇g.具有接近性h.具有一定的容量(人物经历曲折 思想内容深刻 涉及面较广 较完整的事件情节) (2)开掘:分析素材 展开联想 进行想象 提炼主题 辨别选择材料

(3)电视纪录片编导阐述的写作:a.写作目的:统一思想 指导创作b.写作要求:认识深刻 思路清晰 要求明确 涉及面广 c.编导阐述的内容:拍摄作品的基本目的和构想;在作品中要阐述的观念、表达的思想;作品大体的结构框架,即片子大体的结构与思路,选择何种叙事方式,怎样架构全篇内容等;作品的风格样式,即未来片子的大致样式;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和认识;对各个电视元素的大致要求

七、电视片解说词的写作

1、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解说词离不开画面

解说词不能简单重复画面

解说词要与画面有机的结合(解说词在表达抽象的概念时,要从画面上的具体事物过渡到抽象,由画面上的内容逐步写到画面外的内容;解说词要为观众对画面的思考和关注留下时间和空间,有效的吸引观众观看画面;运用解说词介绍背景资料或讲述过去与未来时,应寻找一个与画面相宜的契合点,使解说词内容与画面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

2、解说词与其他元素的配合

3、解说词的作用:(1)补充画面背景,传达间接信息(2)挖掘画面内涵,深化主题(3)连接画面,对画面信息进行整合(4)抒情(5)增加情趣

4、解说词的语言特点:(1)解说的文字中包含一定量的潜台词(让观众感觉到包含“请看画面”这样的意思,从而把观众的注意引导到画面上)(2)多用指示性代词(吸引观众看画面;避免重复)(3)数字的形象化处理(一般只告诉观众一个概数;给数字寻找一个可比量或参照物)(4)简称要慎用(5)避免同音不同意的词(6)精准、精瘦、精致、精神(7)段落较小(8)个段落之间相对独立

5、解说词的修辞方法:比喻 对比 反复 排比 拟人 提问

6、解说词的构思与布局:

(1)构思:线索(时空线索 人、物线索 感情线索) (2)布局:开头(开门见山式 背景介绍式 描写式)

层次(随着时间推移或者以作者认识、感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层次;典型集合式:作品的内容分别具有一定内在联系,各部分互为并列,但合在一起共同表现作品的主题)

结尾:总结 余味深长 呼应开头

7、写实类电视片解说词的特点: (1) 写实类电视片的特点:真实展现生活的情状和过程;同期声强化作品的真实性;注重细节的刻画

(2) 写实类电视片解说词的特点:主要是交代背景和间接性、抽象性、概要性的信息;语言自由、流畅,尽量做到生活化、亲切化;选择一个较好的切入点;语言客观公正

8、写意类电视片解说词的特点

(1) 写意类电视片的特点:强调个性 理性色彩浓厚 画面精美、较多运用音乐 解说词少而精 (2) 写意类电视片解说词的特点:想象和连续丰富;创造意境;注重创造主体的自身的观照

八、电视的特别写作

1、电视字幕的写作:(1)字幕的作用:说明;强调;解释翻译、便于观众记忆;结构;概括;修饰;共鸣

(2)字幕的写作要求:简练直观;言之有物;不必拘泥于语法结构的完整

(3)注意的问题:字体应符合节目内容和艺术风格的要求;字幕的表现形式应符合节目类型;字幕的色彩应与背景颜色相互映衬;字幕的位置取决于其在画面中的地位和作用;字幕停留的时间应符合观众视觉的心理要求;字幕与解说、画面搭配恰当

2、电视宣传语的写作:(1)宣传语的作用:导视 宣传 解读

(2)宣传语的写作要求:突出节目的个性特点;增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认知和识别能力;提升电视节目的竞争力

推荐第2篇:电视写作

名词解释:

电视写作:1造型先行写作2注意对时空的处理3运用蒙太奇的自觉4简洁明了的表述5按照不同类型写作

拍摄大纲:拍摄提纲是对片子内容的大致安排,是构思在文案方面的初步落实,这里对内容不是进行一般的描述,

编导阐述:包括选题依据,主题阐释,拍摄方式,结构手段,片种风格,主创人员等 电视广告文案:已经定稿的电视广告作品的全部语言文字

解说词:解说词是一个广播电视节目构成因素中的一个方面,它本身不具备完整的形式特征,而是其内在因素的有机结合中建构成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表达系统。

电视纪录片写作:1.狭义纪录片是指记录现实时空中的人与事的变化、发展过程,主要采用纪实手法,以所表现事件同步拍摄的画面、同期声为构成因素的电视纪实作品。2.广义纪录片除了包含上述的纯记录片,还包括准纪录片----采用纪实手法与非纪实手法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的文献纪录片、艺术纪录片等。

电视专题片写作:

电视写作的特点?(1为银屏而写2市场价值为前提3片种类型化)与传统文字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

电视(视听语言 文字语言 )

影视文本写作与其他文字文本的区别

一部电视片的构思会涉及哪些方面?(电视片的选题、立意、高潮、结尾 )

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编导阐述?(选题依据,主题阐释,拍摄方式,结构手段,片种风格,主创人员等)

电视纪录片与主题的区别

电视广告的诉求方法(理性诉求、感性诉求、情理结合诉求)与表现形式(生活片段型、故事型、消费者证言型、名人推荐型、广告歌曲型)

电视分镜头本的形式及概念(是在电视脚本的脚本基础上,需要将内容加以分切,以镜头为基本单元,写明分场号、镜头号等各种提示,以原故事线为依据改写成的开拍前的案头规划)

主观题:电视综艺节目娱乐元素 栏目版块环节设置特点 结合一档自己喜欢的栏目分析

电视综艺晚会主持人串词的一些方法形式

推荐第3篇:吉安县电视宣传片文稿(1024版)

吉安县电视宣传片文稿

四色吉安(20091024)

【序】

【解说】

“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州城。” 吉安县,临赣江之畔,据江西之中;北扼赣鄱通道,南控粤港咽喉;东接闽浙,西通湘黔。贯看三千年,从古郡庐陵到新县吉安,胜似一幅延展开来的“四色画卷”。

【意象演绎出总片头(一部画卷)】

古色+红色+金色+绿色→四色吉安

【落幅画卷封面标题】四色吉安

【从一部画卷开启全篇各章节】

【第一篇】 古色庐陵

【第一节】古魂

【实况】文天祥纪念馆

【解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代表的庐陵“五忠一节”,为吉安树起了 “文章节义之邦”的旗帜;为中华立起了“忠贞爱国,刚正不屈”的精神丰碑。①

【第二节】古风

【实况】白鹭洲书院(书院外的中学生可以利用)

【解说】

“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三尺童子,稍知文章。”自古吉安崇文重教,盛学不衰。

白鹭洲书院,兴学于宋,文天祥少年就学于此,七百多年来,书声琅琅,墨香不绝,桃李遍古今。

从唐至清,庐陵颂传“隔河两宰相”、“一门六进士”、“百步两尚书”;明代更有“朝士半吉安”的盛况。②

【第三节】古村

【实况】一古村落

【解说】

无樟不成村,无祠不成庄。 一棵棵千年古树,守望着户户村落的传承与演进;

一座座宗族祠堂,宣示着世世代代对功德名节的崇尚与弘扬。③ 吉安县活似一个古村落的“四库全书”, 厚重而博宏。

【第四节】古窑

【实况】吉安县永和镇 中国最大的古窑遗址——吉州窑

【解说】

吉州窑,始于晚唐,盛于两宋,延至明末,几百年来,随赣江水道,入“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至今,许多国家都珍藏有宋明时期的吉州窑瓷器。

【字幕+音乐】

1976年,韩国新安海域发现一艘元代中国沉船,船内载有大量吉州彩绘瓷;2007年,国内发现的首艘古代沉船“南海Ⅰ号”重见天日,船上载有宋代吉州窑陶瓷。

【第五节】古灯彩

【解说】

吉安灯彩,“江南瑰宝”。 吉安县民间灯彩鲤鱼灯,精美绝伦,飘洒中国红,扬名在中外。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二篇】 红色浩歌

【实况】将军公园

【引用毛泽东诗句】摘自《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解说】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吉安县是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西南革命斗争中心,诞生了余秋里、肖望东等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曾山等180多位地师级以上老红军,仅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10049人,是著名的将军县。

历代贤达才俊的正气、骨气、才气,孕育着忠义刚正、创新不息的庐陵文化,传承光大,与时俱进,汇成了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的红色浩歌。

【第三篇】 金色吉安

【实况】赣江

【解说】

“自江而南,吉为富州。”

吉安县素有“金庐陵”、“江南望郡”之称。跨入新世纪,吉安县迈入了经济跨越发展的金色大道,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林化医药、冶金矿产四大支柱产业,正在成为江西中部重要电子产业基地。

吉安县先后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

强,综合竞争力正不断攀升。

【第四篇】 绿色畅想

【解说】

【实况】吉安县庐陵文化广场

【解说】

龙湖之畔的广场,是庐陵文化的“目录”, 是吉安县的“客厅”。 城与水相牵,碧水与蓝天相映。“城在公园里,楼在树林里。”诉说着吉安县城一个不断成长的绿色故事。

从城市到农村,从农业到工业,一个绿色畅想的梦正在律动;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城乡统筹、和谐共生的“四色吉安”正在交相辉映中走来!

【注① 同步字幕+画像,标明朝代和身份:文天祥、欧阳修、周必大、

胡铨、杨邦乂、杨万里】

【注② 同步字幕+画像:北宋忠烈名臣欧阳珣、南宋著名教育家欧阳

守道、宋末元初著名爱国词人刘辰翁、明代著名理财大臣周忱、明代状元萧时中】

【注③ 同步字幕+画面+音乐:

1、列举两个典型古村落;

2、南宋世家

胡忠简公祠、萧文昌公祠、刘氏总祠(刘辰翁)、大学士第】

【注④ 同步字幕+图片:1957年,周总理接见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艺

术会演的吉安演员;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

推荐第4篇:电视解说词写作

电视学系列教材

电视解说词写作

徐航州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绪论

一 电视解说词概说

电视解说词同电视其他表现手段配合起来,共同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是节目创造者传达创作意图,帮助观众理解电视节目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因素约定俗成的叫法。 “旁白”一次来源于中国戏剧,一般指剧中人物暂时脱离剧情发展,以旁观的身份点评剧情或表达人物心理活动的内心独白。是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的一种辅助性说明。 二 电视解说词的地位和作用

对解说词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两点:1 “重视派”,强调原文字在电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2 “排斥派”基本否认或轻视语言文字在电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 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和相关准备

一 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

一般我们习惯于吧那些无形而有声的语言部分作为解说词看待,而且侧重于表述创作者的意图。但是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凡是的是创作中涉及使用语言文字的地方,凡是创造者需要以文字语言形态准备的,无论有声与无声、前期与后期、有生源于无声源、是出现在节目中还是未曾出现,都应该进入解说词的考虑范围。

解说词出现的形式:1 以有声源、有画面形象方式出现。如节目主持人的串联词,新闻评论员的评论。2 以主人公的自述方式出现。 重点类型解说词:1.电视纪录片、专题节目的解说词部分的使用与安

排。2.大型系列节目,如政论片、文献纪录片的前期文字稿和后期解说词部分的加工整理。3.除电视新闻消息之外的电视新闻节目,如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通讯特写、评论综述、深度报道等稿件的案头准备工作。4.电视综艺节目的串场过渡词、电视栏目的串联词前期文字稿准备。5.电视节目各种策划方案、选题报告、拍摄采访提纲、文字脚本的写作。6.节目或栏目标题、宣传标语、频道呼号、片头题记的写作。7.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对解说词的特殊要求。

解说词创作的学习重点:1.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解说词使用。2.在节目中呈现出来的有声语言的后期配音部分。3.解说词使用介入节目的时机和表现程度。4.解说词出现的外部语言环境。 二 相关知识的必要准备

1.相应的文字基础和写作功力(丰富的语汇和修辞方法、多样的文体格式和表达方式)。2.了解电视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操作程序(了解各环节的创作思路,调整彼此的感觉,以达配合默契)。3.掌握电视的发展脉络和潮流方向(模仿,积累经验,转化经验。以专业眼光观摩优秀作品,分析,看出门道。关注最新潮流)。4.在创作实践中积累融汇广泛知识(解说词创造者要不一定是专家,但一定得是杂家)。5.始终保持新闻敏感和创新意识。 观摩作品:《毛泽东》、《邓小平》、《新中国》

第二章 电视语言的合理应用

一 电视语言的结构特点

电视语言就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等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

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

其构成因素主要有;摄影、美术、解说、音乐、音响、文学、戏剧、采访、注册、同期声、字幕、特技、录用等技术手段。

特点:1.单一手段自身表现力的限制。2.电视语言整体结构对手段使用的制约。如要受节目整体风格和形态的制约,要充分考虑与其他手段的协调关系。3.编导个人创作个性的制约。如编导出身不同,其侧重语言手段不同。4.制作经费和技术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各手段没有绝对的主辅之分,只有达到最佳配合(声画配合)。

二 电视语言的综合优势

电视语言的综合优势在于其视听结合产生的综合效应。强调电视解说词创作不完全是一种传统的写作,而是一种处理和安排的理由就在于,各语言不能各行其是,电视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协调、使用、修改的过程。

其语言构成的基本规则:1.服从大局,一切从更好地表现主题出发,照顾总体结构和基本风格。2.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寻找最佳的配合方式,尽量做到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三 语言环境的影响和营造

1.语言使用的社会与文化环境(社会在进步,文化有差异)。2.外部语言环境构成的立体交叉式影响。3.内部语言环境构成的库存选择关系。总之,一个镜头以不同的镜头前后组接,镜头间不同顺序的组合,往往使同一个镜头呈现不同的意义指向。同样的画面、

同样的解说,在不同的背景音乐下,会呈现迥然不同的意义和色彩。

思考题:怎么样确定所使用语言成分的准确性? 观摩作品:《万里海疆》、《沙与海》、《二十人二十年》

第三章 电视解说的语言特点

画面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不同:画面语言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再现了事物的感性存在状态。打破了国家、地理、民族、文化程度、经验感受这一切界限。

电视解说词的特殊语言形态:由于其在电视节目中,画面与解说以双重信息形态同时出现,它既有画面形象的紧密配合,又有独立于画面,传达类概念抽象信息的能力,处于一种一出一如、若即若离的状态。

解说词的特点:把观众的想象活动和直接感受结合起来;把画面外的信息和画面内的信息结合起来;把间接信息和直接信息结合起来。忽而紧贴画面,针对性很强的感受和说明画面;忽而游离画面,传达抽象的间接信息。

观摩作品:《万里海疆》、《最后的山神》、《泰山》、《大京九》

第四章 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

电视解说的最重要配合对象——电视画面。电视解说词使用的最基本原则是: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使用解说。注重电视语言的综合优势的应用。

电视画面的特点:1.画面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2.画面又把人们

的思维局限在提供的图像上面,使人主动创造的审美情趣大大减弱。 电视画面很难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内部联系、和内在规律做出准确、深刻而完整的反应。 一 电视画面的局限

电视画面的主要局限:1.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难以完整再现。电视的形象报道比文字报道失去的机会要多。对那些曾经出现过和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未能及时拍摄到的或者为保留下来相关图像,试图用画面再现过去,再现历史,电视画面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电视编导一般采用的是方法是:用“空间”(加上解说词)表现“时间”。但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必须是在这里确实发生过,曾经出现过的事情,不能随心所欲,以免张冠李戴。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利用解说词。解说词在回顾历史,报道过去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也是它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2.画面无法预测和展望未来。在这一情况下,配合现实画面的电视解说词,就发挥了它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的优势。利用解说词的虚拟性和想象的能力,调动观众想象的未来场景。3.难以直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语言(解说)可以大显身手在任务内心刻画方面,而画面只能做肤浅的揭示。这时候就要善于“藏拙”,把不适合画面表现的地方收敛起来,让给其他手段(如解说词)发挥。是有解说的时候可以适当配合采访、人物内心独白、主人公自述、尤其是感悟心灵的音乐等。4.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5.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画面上一种模糊语言,因而具有多种解释、指向。解说语言在确定指向关系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解说词的一个

重要功能就是为多释性的画面创造一定的指向关系。起到引领、点拨、启示的作用。6.无法全部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在没有其他电视手段配合的情况下,画面是不能把全部新闻信息要素交代清楚的。 二 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

是指电视解说不去独立的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的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对人物形象的全面塑造。它补能独立存在或独立成章,这也是其区别于文学作品的重要之处。它要为看而写,注意和画面的配合关系。在文字形式上,强调指代性语言的大量使用。

电视解说词创作需要注意的五个主要问题:1.尽量用画面讲故事和叙事,不要依赖解说词和采访,一般情况下,解说词越少越好。2.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没有必要做重复的解释,避免看图示的撰写解说词,解说应该交代画面之外的更多信息。3.一般情况下,解说词应该在画面编完之后完成.4.不要追求解说自身文字形式的完美,解说在文字上的缺陷,正是它形式的特点。5.不要描绘景色、描写形象,在有画面呈现的情况下,用不着解说费力进行描写。 观摩作品:《庐山——山趣》、《望长城》、《刘焕章》

第五章 电视解说的功能与作用

画面完整的情节,常常呈现出无序状态,不具备准确的叙事功能,需要画面外的解说承担一部分叙事任务。 一 电视解说的主要功能

解说这种手段在电视节目中的主要功能是:延伸画面,扩大信息含量,补充画面不足,挖掘画面内涵,渲染烘托气氛,提炼升华主题,连接画面实现语言蒙太奇,顺利过渡转场,协调电视片的转化艺术效果。

1.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主要体现在对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总体社会环境的介绍;和对新闻事件各个要素的介绍,对人物关系和事件各方面联系的介绍,都需要用解说来完成最基本事实的陈述。再次就是通过解说调度观众的再造想象,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空间表现时间。在现有的画面上,通过解说,调动观众的积极想象,使他们在脑海中感受到有形的形象存在。但务必不能凭空杜撰,随意发挥。欣赏《让历史告诉未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民必胜》《井刚抒怀》。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为具有多种解释可能性的画面,创造一个明确的指示关系。如放大信息点,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欣赏《井刚抒怀》《半个世纪的爱》。对无序的画面信息进行整合,对多以的画面指向进行规定和引导。画面的多释性特点,屏幕前观众离场观点、水平层次、经验感受的差异,使得仅仅通过画面,就能够准确传达创作者的意图,显得十分困难。印成利用解说词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对关键的画面信息进行定向和引导是必要的。但适当而准确的利用解说,以画面的真实性为基础,对无序和散乱的画面进行必要的整合,顺利传达编导的意图,是合理利用解说词的重要原则。 3.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表现。解说词能够强有力的起到强化

感受、提升主体的作用,将形象的画面感受与深入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揭示画面组接的深刻内涵”是解说词在这方面的主要作用。 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电视解说词应该能调动观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令其结合画面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这样才能为观众的思维开拓更广阔的空间。由于创作者对主题的准确把握,对画面的深入观察和理解,对背景材料的充分占用,创作解说词时,可以结合眼前即成的画面形象,通过解说词的启发和调动能力,引起观众相应的想象和联想,获得新的形象感受。解说词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牢牢把握观众的心理趋向,给他们挖出一条想象空间的渠道,留出充分的思考的天地。“以有限(电视节目的时间)表现无限(观众的想象空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解说词也一样,可以通过有限的语言,让观众去想象画面之外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欣赏《话说长江》。

5.连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6.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

观摩作品:《失落的文明》《背景运动服装一瞥》《半个世纪的爱》

第六章 特殊类型的电视节目对解说词的要求

推荐第5篇:电视文体写作

电视言论类节目

电视言论类节目界定

界定:指就新闻事实发表议论、意见的电视新闻性节目,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代表了电视机构的舆论水平。

最早出现的电视言论类节目:“电视短评”,以“编前话”“编后话”形式出现。

1994,《焦点访谈》

特点

新闻性

《焦点访谈》定位: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议论性:片头与片尾语

形象性:论据形象化(理论性论据、事实性论据)

电视言论节目分类

电视讲话:新闻人物或有关领导通过屏幕向观众讲话的电视言论形式。(演播室讲话、报告剪辑)

本台评论:就某一重要新闻发表电视台的意见、看法并具有权威性的电视言论形式。 电视短评:在消息报道前后,对有评论价值的配上编者按语等,由播音员播念的电视言论形式。

讲稿形文字稿

电视评论、电视述评

电视评论

电视评论:用较长时间、以某一新闻事实为由、多侧面地作深入剖析的电视言论形式。 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

视听结合的评论

纪实性与思辨性统一的评论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评论

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类型

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

符号的概念

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

——古罗马·奥古斯丁

符号就是达到和传递……知识的途径。 —— 英国·洛克

所谓“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人类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而建立的。—— 张国良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郭庆光

符号的分类

人类传播活动中的符号现象,主要是人工创造的意指现象,一般称“人工符号”。人工符号分语词(语言)符号和非语词(语言)符号。 —— 张国良

电视述评

电视述评:由主持人主持的、在新闻专栏节目中播出的述评性电视言论形式。 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杂交品种在电视上的具体运用。一般来说,它既报道事实,又对事实进行深入的解释或分析。它综合运用画面、同期声、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表情达意,叙事分析,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电视评论形式,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类节目 。

电视述评符号系统的运用

示例:

《合资:引进来更要利用好》 1995年12月31日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巨额粮款化为水》 1996年12月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祁连山面临危机》 1997年12月31日甘肃电视台

《眼睛向前,谁管安全》 2001年12月黑龙江电视台《今日话题》

主持人评论的运用范围

个人评论栏目中的运用(自说自话)

专题节目中的运用(夹叙夹议)

杂志型栏目中的运用(强调补充)

现场直播节目中的运用(即席评点)

示例:

《虎年为老虎做些什么》 1998年2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

主持人评论的配发方式

借事而议式(报道为议论的引子)

据事说理式(报道为分析的对象)

补充强调式(突出报道的重点或盲点)

举一反三式(扩充报道的内涵)

示例:

《》 2000年北京电视台《第七日》

配发式主持人评论的要求

有感而发,议从事出

主题集中,线条单一

语言流畅,声情并茂

见解鲜明,点到为止

示例:

《捕鼠记》中窦文涛的主持人评论 ——2004年4月12日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电视评论的独特样式——谈话类评论

谈话类评论的概念

谈话类评论是以电视谈话的方式播出的电视评论类节目。一般以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嘉宾或现场观众参与,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的场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公众关心的话题,通过访谈、讨论等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进行,是一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节目形态 。 电视谈话类评论的形式

访谈式 :由主持人(或记者)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与谈话对象就某一事件或问题,以面对面或连线方式进行的,以了解意见性信息为主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谈话节目 。 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以访为主,以提问为主;嘉宾以谈为主,以回答问题、表明态度、发表议论为主 。

访谈的对象多为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社会知名人士或某方面的专家权威。

示例:

《与神话较量的人》

 2002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

论坛式

由主持人(或记者)邀请有关政府官员、专家权威、各方面或各种意见的代表性人士,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进行的讨论、漫谈、论辩等形式的谈话节目 。

在这类节目中,各种意见和看法相互交流、启发、论辩或补充,对论题的探讨往往较为全面和深入 。

具有更显著的交流感和互动作用,使观众在不同观点的探讨和争鸣中受到更多的启发,在多样的选择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示例:

《本·拉登“帮”谁拉选票》

2004年11月01日凤凰台《时事辩论会》

现场参与式

由主持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演播室受众直接参与,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生活中公众关心及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或争鸣的谈话节目 。

在这类节目中,现场观众直接参与、介入谈话过程,使人际交流的特点更显著,参与者范围更广泛,节目现场感与参与感更强 。

更大范围的讨论与争鸣使这类节目更轻松、更活跃,某种程度上还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因素 。 示例:

《不打不成材?》

1996年10月1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

《北大教改》

2003年中央电视台《对话》

案例:

1、《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4月1日开办的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栏目定位: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首播时间:CCTV-1 19:38

重播时间:CCTV-1 06:10 ,8:22CCTV新闻 15:30

2、《新闻调查》: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1996年5月17日创办。时长为45分钟,每周1期。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调查性报道要求:

1、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2、这种行为被掩盖;

3、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焦点访谈》的题材、《东方之子》式的采访、《生活空间》的拍摄方式。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四个特点:

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

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

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

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

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

3、《面对面》:面对面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碰撞、面对面的印证。在交流中探寻、在探寻中求证、在求证中质疑。

栏目自白: 我们相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人来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所以,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所以,我们渴望了解这些新闻中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印证。所以才有了《面对面》。

《面对面》节目特点:

1、简单的节目形态:1+1:主持人+新闻事件人;

2、鲜明的主持人风格: 咄咄逼人的质疑、追问、探寻;

3、深度呈现新闻事件:以人物访谈为核心深入事件,挖掘、呈现新闻背后的事实及其蕴含。

4、《新闻1+1》栏目简介

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新闻1+1》还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评论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电视言论节目文体写作

一题一议式:话题式,通常叫“电视谈话”

演播室形式,围绕中心话题,通过大量人物谈话、对话议论、直接参与、双向交流、引导受

众作出正确判断。

话题恰当、策划到位(选题、破题)(喉舌、系统、综合、可行、集体)、人选适合、主持人要有操控能力。

一理一议

访谈式,采用缘事以理、因理而访、夹叙夹议的方法,将画面语言拙于表现的思想、观点、通过人物访谈揭示出来,是访、谈双方地位平等、双向交流的电视语言形式,为电视谈话节目常用形态。

论述为主、画面语言为辅

访谈对象代表性

主持人点评和画面解说词要有统摄力。

一查一议

调查式,对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话题进行深入采访和调查分析的重型评论文体。 以事件为主干夹叙夹议,是其主要特点。

按照认识规律组织结构

立体调查、四面关照

注重调查过程性

一事一议

解析式、电视新闻述评,依托新闻事件,一事一议。先摆事实,后讲道理,由具象后抽象,由叙述而议论。就事说事、缘事而发;就实论需,理随事出。以述拉动,以评点睛。 普遍性

拉动性

新鲜性

贴近性

电视专题

纪实段落的特征

一、必须有相对明确的主体和主题,真实的内容和 形式

二、必须有相对完整的事件或行为,过程完整而简约

1、长镜头:不断有新的信息传递;

2、分切镜头:抓住事件的变动点。

三、必须有同期声,声音空间完整而连续。

四、镜头必须有所选择,选择表现力强的,能够满足观众需求的镜头

1、观众必须了解的.

2、意料之外且在情理之中的.

3、能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且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的镜头.

五、切不可忽略细节

六、可以用解说词压缩不必要的过程,交待需要交待的事情.

推荐第6篇:电视解说词写作

一、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

解说词是语言的一种,是一般文字说明的提炼和升华。记录片的画面为观众提供视觉感受,解说词为观众提供听觉感受,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

根据节目的具体形态而定,可以做以画面为主,也可以做以声音为主。画面的局限性,画面有多义性,令解说词对画面的意义进行合适阐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延伸画面,扩大信息含量,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

(1)对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总体社会环境的介绍。

(2)对新闻事件各个要素的介绍,对人物关系和事件各方面联系的介绍,都需要解说完成对基本事实的陈述。

(3)通过解说调动观众的再造想象,使他们从无形的画面上感受到有形东西的存在,以充实画面形象,弥补现有画面现象的不足。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解说为观众解读画面提供一个顺利的渠道,使画面传递的信息更加准确明了。

(1)放大画面的信息点,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

(2)对无序的画面信息进行整合,对多义的画面指向进行规定和引导。

3、挖掘画面内涵,渲染烘托气氛,丰富提升画面表现力,深化画面主题的作用:借助解说特有的抽象概括的能力,深入挖掘画面的内涵,帮助观众加深对画面的理解,使他们由“熟知”变为“真知”,由表面走向深入,真正领悟作者的意图。

(1)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解说语言虽然没有形象性,但可以结合画面,通过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等方式,充分调动观众的经验积累和表象记忆,唤起观众的形象感。

(2)连接画面实现语言蒙太奇,顺利过渡转场:解说语言的粘连性、双关性,特别适宜营造一种承上启下的表述方式。使观众的注意力暂时由画面转移到解说上,通过解说的引导,顺利地把观众带入下一段画面之中。

(3)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电视画面尽管可以通过强调细节、展现过程、营造气氛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可以在特定的情景下直接表达感情。解说表达感情,一直是通过对感人的动情表述感染观众

(4)电视文稿不是看图说话,而是要从具体写到抽象。解说词就是能够从描述画面的细节人手,从眼前所见的事物说开去,一步步深化和升华细节,讲述与细节有关的方面,由此慢慢向外拓展,使观众的思绪不仅局限于接收原有信息,还能够从声像画面生发开去,联想到画面之外的更深含义。

①电视解说最重要的配合对象,无疑是电视画面。它的一切写作,处理,安排的思路,首先从画面出发。它依赖画面,来自画面,补充画面。同画面的配合关系处理得当,与其他手段的配合就能迎刃而解。电视解说使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得时候用解说词。如果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并且能够充分表现的地方,应该尽量发挥画面的作用,没有必要非得用解说。

②电视画面难以再现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所以,在相关的空间画面上,我们可以通过解说,讲述过去时间在此空间发生过的事件。画面的空间造型,由于解说的回述,同样打上了过去的痕迹,振荡着历史的回响,使观众深切感受到当年情景的再现。在长江当年赤壁大战的地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言犹在耳,当年鏖战的场景也仿佛历历在目。在画面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解说在回顾历史,报道过去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也是它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③画面形象无法对尚未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物进行预测和展望。所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可以利用解说的虚拟性和想象的能力,调动观众想象未来场景。对脑海中的记忆表象和感知经验进行加工,组合成个人想象中的未来。但绝非未来情况的真实写照。再比如,假使有一天台湾分裂势力悍然宣布“台独”,我国政府必须诉诸武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台湾战役究竟是什么情况,绝非过去的军事演习可以比拟,也不像《突破重围》的电视剧那样,如同小孩子“过家家”般地小打小小闹。实际现代战争的激烈残酷场面,是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也是今天的现有的画面无法表现的。这里,配合现实画面的电视解说,就发挥了它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的优势。它的概念性,虚拟性,不可描摹性,它与现实的距离感,以及引发调动观众联想的能力,大大地弥补了画面的不足,为电视反映生活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④电视画面难以直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即便使用解说,也应该十分慎重。要注意对心理过程的具体交代及对心理环境的充分渲染营造铺垫。特别注意对心理揭示分寸感的把握,避免对于主观的臆想。它可以配合适当的采访,人物内心独白,主人公自诉,尤其是感悟心灵的音乐,恰到好处地做直接的揭示剖析,引导观众深入体验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云来雾去》这部电视片中,通过适当的解说,把一位报考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农村青年,那种既自卑又自强,既认真又惶惑,明知无望又心存侥幸的复杂心理,表现得相当成功。在阳光卫视新版的《刘焕章》中,通过主人公生活的环境说,把主人公博大深沉,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展现得相当成功。

⑤电视画面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只有通过解说词在适当的时候提炼主题,概括主题,解释主题。较画面而言,解说词对这一类比较抽象的信息,表现起来要相对简单些。 ⑥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由于画面这样一个特点,创作者的意图和观众的接受程度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距。仅仅依靠画面自身表现力的提高,很难缩小或填补这种差距。如电视片《万里海疆》中,多次出现一个身穿红肚兜的孩子在海边戏耍的画面;《沙与海》中那个欢蹦乱跳的女孩子从高高的沙岗上滑落的镜头,能引起观众多种的心理对应和不同的情感体验。有时,观众与评论家指出的画面含义,同编导的自我阐释大相径庭,常常令创作者大吃一惊。这就需要借助其他电视手段的不足,填补创作意图同观众理解之间的差距。解说语言在确定指示关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作为弥补画面欠缺的重要手段。所以,电视解说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多释性的画面创造一定的指示关系,为其定向,为观众理解画面开通一条既定的渠道。解说为多释性的画面定向,分寸感的把握极其重要。既不能让观众费解困惑,茫然无序;也不能越俎代庖,生硬强迫。在这里,解说主要起到引领,点拨,启示的作用,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意图,又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接受。

⑦画面无法全部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在环境相当复杂,对象的外部标志不甚明显的情况下,由于解说词的参与作用而促进了了解。词语的联系传递到第一信号系统,唤起了与之有关的种种联系,因而补充了知觉的内容,使其更加丰富,使人的认识更趋完善。

⑧对于电视节目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尽量用画面表现。要善于使用画面讲故事,提高画面自身的叙事能力,只有在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再考虑使用解说。叙述事件尽可能不要依赖解说,也不要依赖采访。

⑨电视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解说与画面的关系,不是这种肤浅的联系,而是一种深入的,内在的联系。解说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含义。它应该是画面因素的扩充,延伸,概括与升华。解说应当给观众画面之外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无形的信息,以及画面有一定内在联系,但观众又直接看不出来的信息。电视解说不去简单解释说明画面,更侧重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这种较深入的理解与感受,一方面准确传达了编导的创作意图,同时为观众的思维和联想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⑩一般情况下,解说的最后完成,应当在画面编成之后。不要追求解说词自身表面文字形式的完美,要与画面相吻合。解说不要描绘自然景色,描写人物形象。解说语言对形象的描述再准确,再生动,再传神,也远远不及一个镜头那样,能形神兼备,纤毫毕现。解说语言的画面感,主要指它的画面感觉如何,对画面内涵的理解程度怎样,对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否准确体现。要通过解说语言强化观众对画面的感受,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决不要求解说去重复描绘形象。

二、电视解说词的开头和结尾的常用方法

开头不用故作高深文字,也不需要虚张声势的嚎头,在亲切自然的娓娓道来诉说之中,吸引观众的注意。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述中,把整部作品的主旨和对象开宗明义地介绍出来。

1)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很快接触到实质性的问题。

2)提出问题,形成悬念,这种方法能扣人心弦而引人入胜。

3)安排序幕,烘托气氛。它的作用是通过鲜明的形象,向观念表达和说明问题,发人深省。

4)引入新的理论、相近学术,令人耳目一新。

5)众人瞩目的政治方面“兴奋点”。

6)以人物、事物的命运引人入胜,表露心情,注重“情”的渲染。

7)利用景物拟人手法。

结尾是全片的有机组成部分。简洁有力,发人深省,或清音袅袅、余味无穷,或刚劲有力、鼓动激情。

1)前呼后应,回答问题。

2)概括总结,得出结论,这是常见的结尾方式

3)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新的问题,让观念回忆全片内容,从而寻求答案,或逐类旁推,得出新的回答。

4)哲理性较强的警句类结尾,令人耳目一新。

5)展示成果,催人奋发上进。

6)感染力极强的号召式结尾,激励人们去思考和行动。

7)以“诗言志”、“物言志”的形式。

三 电视画面有哪些主要的局限?

1、历史上发生的时间难以完整再现

2、画面无法预测和展望未来。画面形象无法对尚未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事物进行预测和展望。画面报道最基本的特点和要求是形象、具体。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后即将出现的人或事,画面无法做出具体的呈现和描述。电视画面呈现的形象,只可能是既有的,已经存在的现实,不可能无中生有地拿出未来的幻象。

3、难以直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4、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无论画面本身具有怎样丰富的内涵,具有多少生动形象的表现能力,也难以表达那些抽象的意义和无形的概念。

5、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

6、无法全面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 画面无法满足观众了解全面信息的要求

四 电视解说词有哪些主要功能

1、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通过电视解说的补充,可以完成对报道事件基本事实的陈述,对画面传达不充分、不准确、不清楚的地方,给以必要的补充、说明和解;对画面无法传达的而又不可或缺的信息,尤其是那些间接的信息,比较抽象的问题,利用解说,

给予充分的说明,借以提高信息传递的精确度和明晰度

(1)对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总体社会环境的介绍。

(2)对新闻事件各个要素的介绍,对人物关系和事件各方面联系的介绍,都需要解说完成对基本事实的陈述。

(3)通过解说调动观众的再造想象,使他们从无形的画面上感受到有形东西的存在,以充实画面形象,弥补现有画面形象的不足。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

(1)放大画面的信息量,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

(2)对无序的画面信息进行整合,对多义的画面指向进行规定和引导。

(3)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表现力

(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5)连接画面,顺利通过转场

(6)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

解说词的开头:对于观众来说,一个电视节目开头和结尾的解说词是否精彩,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收视心理。能否引起观众的注意,开头的几句解说词显然承担者更加重要的任务。

1)选择整个节目的切入角度。解说传达信息,是从什么角度,利用什么细节、哪个故事、哪个人物展开报道的?选择的切入点是否新颖、独特,具有接近性和吸引力,是否能够带动后面的报道顺利进行?它是否具备足够的扩展领域?需要仔细的斟酌。

2)确定整个节目的基调和解说的基本风格。节目的风格基调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解说词体现出来的,甚至节目的时代感都同解说使用的语言有关。最初的解说往往起到了“定调子”的作用,调子一旦确定,后面的解说就要按照这样的一个基本的风格延续。

3)先声夺人,出手不凡,给观众以新鲜感受或强烈的冲击,展现出解说的水平与言语技巧 如:在《北京运动服装一瞥》中,开头的画面是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一组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浮雕。解说是这样的---这是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在艺术上,它是不朽的;在服装上,它是真实的。它告诉我们,那时候参加奥运会比赛是不穿衣服的。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的自然美,运动员们全涂满了橄榄油,身体在阳光下发出古铜色的光彩。通过浮雕自然引入运动服装的话题。解说的开头是全篇的基础,基础打好了,观众进入了状态,后面的展开也就顺利了,新颖,独特,自然,接近观众,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应当是对解说开头的共同要求。

解说词的结尾:结尾的解说,承担者节目是否能圆满收场的任务。如何通过最后的解说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如何避免片面,消除硬伤,少留缺憾,修补瑕疵,都是结尾的解说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结尾的解说主要有以下作用。

1)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是对作品主题的概括的升华,使观众在过程和感觉中感到彻悟。这种点题,恰如其分。不明确说出,观众感到意犹未尽,不解气,不过瘾,甚至不明确;说得过头,又可能越俎代庖,给人以说教和画蛇添足的感觉。

2)引人思考,发人深思,给观众留下回味无穷的韵味。结尾的解说,把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和空间,使他们浮想联翩,久久难忘。

1)说出观众能够感受到但表达不好,想说却说不清楚,朦朦胧胧又把握不定的意思。

4)对于多集系列节目或连续报道,最后结尾的解说经常要起到承上启下,为以后铺垫悬念的作用。

如:《中国冠军录---容国团》的结尾,则是明确的点题---在这历史的回声中,仿佛还在回响着容国团的呼喊,“人生能有几回搏”。没有这样的点题,观众会觉得积蓄的情感难以得到充分的抒发。

推荐第7篇:电视解说词写作

1、电视解说词的定义: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

2、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凡是电视创作中涉及使用语言文字的地方,凡是创作者需要以文字语言形态准备的,无论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是有声源还是无声源的,是出现在节目中的还是未曾出现的,都应该进入它的考虑范围。如果把外延限定得过于狭窄,我们就会作茧自缚,陷入概念之争的沼泽中去,无法自圆其说。

3、电视解说词的应用重点:a、电视记录片、专题节目的解说词部分的使用与安排;b、大型系类节目,如政论片、文献记录片的前期文稿和后期解说词部分的加工调整;c、除电视新闻消息之外的电视新闻节目,如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通讯特写、评论综述、深度报道等稿件的案头准备工作;d、电视综艺节目的串场过渡词、电视栏目的串联词前期文字稿准备;e、电视节目各种策划方案、选题报告、拍摄采访提纲、文字脚本的写作;f、节目或栏目标题、宣传标语、频道呼号、片头题记的写作;g、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对解说词的特殊要求。(或简答)

4、电视语言就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

5、电视语言构成的基本规则:一是服从大局,一切从更好的表现主题出发,照顾总体结构和基本风格。二是发挥各种手段优势,寻找最佳的配合方式,尽量做到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6、电视解说使用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使用解说。(如果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并且能够充分表现的地方,应该尽量发挥画面的作用,没有必要非得使用解说。)

7、电视解说的主要功能大致归纳为十种:a、补充-----充实,填补,拾遗补缺,弥补画面不足;b、引导-----定向,启发,提示,帮助理解,引导注意;c、强调-----突出,强化,捕捉细节,挖掘内涵;d、渲染-----营造气氛,烘托气氛,激发情感,提高兴趣;e、延伸-----想象,联想,扩展,散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f、过渡-----承接,转场,递进,弥合接缝,跨越流畅;g、压缩-----紧缩时间进程,迅速转移空间,省略多余的部分;h、概括-----提炼,抽象,升华,总结,点题;i、对比-----与同时出现的其他手段在内容、形式、风格、节奏上形成反差;j、整合-----通过调整、转移、伸缩、帮助、借力,综合协调各手段的关系。

8、解说与画面配合的基本状态是若即若离,有时{紧贴画面},有时又{游离画面},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9、禁止使用{假话}、{大话}、{空话}。

10、伴随画面的电视解说,尽量要把某种概念、某种意韵的表达诉诸于充实具体的形象,把解说提供的形象与画面形象叠印交融,把理念表述得生动活泼、亲切具体。【简答题、】

1、解说词在电视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 (1)无法脱离电视特定的语言环境。

(2)分门别类单独进行研究和学习。

(3)解说词写作必然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电视解说词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解说-----不仅是指对画面的解释 (2)解说的学习不是孤立的 (3)解说应具有灵活、准确的正对性 (4)解说的应用类型

3、电视(语言)手段的使用,受哪几方面的制约?

(1)单一手段自身表现力的限制。(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渲染气氛、表达感情方面有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音乐无法传达具体的信息。) (2)电视语言整体结构对手段使用的制约。 (3)编导个人创作个性的制约。(如张艺谋,他是摄影师出身的电影导演,他对于画面构图、摄影造型、色彩光线的使用特别讲究,也特别到位。) (4)制作经费和技术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4、电视语言的主要优势。

(1)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强大的传播系统,真正实现了语言的跨时空交流和传播,其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都是空前的。

(2)以逼真的图像和声音记录还原生活,成为记录人类文化的形象载体,改变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

(3)利用语言的综合分解能力,使传统艺术的融合交流更加自如频繁,再生和创新呈现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4)语言的综合优势,是它拥有丰富的表现技巧和创造能力,艺术反映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大大提高。

5、电视画面的主要局限性。

(1)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难以完整再现。

a、政论片或文献记录片中许多珍贵的场面无法再现。

b、等我们发现某个人物值得报道,或者准备报道某个人物,开始拍摄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一生中许多重要的经历已经过去了。

(2)画面无法预测和展望未来。

画面报道最基本的特点和要求就是形象、具体。事情还没有发生,事物还没有出现,画面进行展望既不可能形象,更不可能具体。 (3)难以直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很难通过他外部的动作行为,面部表情看出来。 (4)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

社会生活中和人类交往中,有许多抽象出来的问题,如带有哲理性、思辨性、政论性的话题。有一些基础理论和尖端科学的课题,比如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等等,往往超越了具体直观可视的形象,是无法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画面对这一类比较抽象的信息,表现起来是极其困难的。 (5)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

a、创作意图与观众接受程度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而画面自身难以填补这种差异。 b、观众往往根据自身的体验和需要去解释画面。

c、画面的模糊性使摄像机有了一种探索功能,他能拍出照相者本人不能理解和没有预料到的东西。

(6)无法全部回答新闻纪录的基本要素。

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如五个“W”等,在电视报道中都应该交代清楚。而对于大的时代环境背景,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各种关系和复杂联系,则难以通过画面做出完整的传达。甚至连起码的时间、地点、姓名、职务、出事原因等也无法具体说明。

6、电视解说在创作时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1)对于电视节目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尽量用画面表现。要善于使用画面讲故事,提高画面自身的叙事能力。只有在画面表现不了,或者表现不好的时候,再考虑使用解说。叙述事件尽可能不要依赖解说,也不要依赖采访。

(2)电视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解说与画面的关系,不是这种肤浅的表面的联系,而是一种深入的、内在的联系。解说应该是画面因素的扩充、延伸、概括与升华。 (3)在一般情况下,解说的最后完成,应当在画面编辑成之后。从操作的程序上,应当先编好画面,然后根据画面完成的具体情况,再考虑解说词的处理和安排。 (4)不要追求解说词自身表面文字形式的完美。解说是一种“镶嵌”。要有隐有显,有藏有露,有突出有回避。这样才能“嵌入”画面。

(5)解说不要描绘自然景色、描写人物形象。解说语言对形象的描述再准确、再生动、再传神,也远远不及画面一个镜头那样更准确、更形象。

7、电视解说的基本功能。

(1)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 (3)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的表现力。 (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5)连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 (6)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

8、解说词写作应当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1)突出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2)交代新闻事件的背景因素。

(3)突出主要新闻信息,确定报道的角度、方向与主题。 (4)帮助画面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5)根据不同的播出时段,相应调整不同手段的使用程度和比重。

9、政论片和电视记录片对于解说的特殊要求。(1)解说的语言有比较完整的表述形式。 (2)以具体的细节,具体的故事情节带论述。 (3)要善于上下勾连,纵横关照。 (4)论述带着信息进行。

(5)要有深入的思考和立意。

(6)解说要具有感染人的语言魅力。

10、节目的选题成功得益于四种情况。(1)恰当掌握节目出台的时机与火候。

(2)以题材的新颖、独特取胜。

(3)以独特的个性特色或新颖的形式美感取胜。

(4)以主题深刻、挖掘深入、报道充分、分析精辟而独到取胜。

11、好标题的主要因素。

(1)新颖,独特,有浅层吸引力。

(2)准确,具体,恰当,到位。

(3)标题的字数不宜过多,但是信息的涵盖量要大。 (4)标题要求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好听易记,便于流传

12、字幕的用法。

(1)片头题记(2)引文(3)数据排列(4)需要特别强调的内容(5)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6)利用字幕转移部分信息。

13、采访同期声的使用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1)舆论调查。

(2)突出报道的现场感。

(3)突出采访人物的个性特征。 (4)作为一种叙事因素。 (5)权威论证。

14、电视解说的形式要求是什么?

(1)电视解说词段落的划分尽量要细,要短小,不易长篇大论。 (2)解说的句式尽量使用短句。 (3)解说的针对性要强。

15、如何谨慎使用简称?

(1)不能随心所欲自己发明简称。

(2)简称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代际界限。

(3)简称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不宜用在跨地区、跨范围传播的电视解说词中。

(4)在企业或地区的简称后面加“人”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慎重。 (5)简称不能生搬硬套。

(6)使用简称要注意对象、场合。

16、电视解说无非讲四个方面的话。(1)必须要讲的话。 (2)讲令人信服的话。 (3)讲令人感兴趣的话。

(4)讲令人赞叹的话。

17、(电视解说的艺术处理)语言分寸感的准确把握。

(1)禁止使用假话、大话、空话。

(2)尽量少使用形容词或程度副词之类的虚词。

(3)解说用词一定注意不要把话说得过满,过于绝对,尽量避免直接下结论。 (4)解说应该为观众提供积极思考和补充想象的天地。

18、解说词的结尾的作用。

(1)卒章显志,点名主题,是对作品主题的概括的升华,使观众在过程和感觉中感到彻悟。 (2)引人思考,发人深思,给观众留下回味无穷的韵味。

(3)说出观众能够感觉到但表达不好,想说却说不清楚。

(4)对于多集系列节目或连续报道,最后结尾的解说经常要起到承上启下,为以后铺垫悬念的作用。

【论述题、】

电视新闻报道出现的“四少四多”的情况,应该如何避免? (1)现场直播报道太少,后期转播、录制完成的太多。

①“现场感”是电视报道的主要优势和重要特点。我们现场报道多局限于大型社会活动、体育比赛和综艺晚会上面,真正最具活力、最能体现电视优势的新闻消息,反而很少直播报道,甚至连现场报道也只占很少的比例,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电视报道的媒介优势,去主动做那些自己该做,而且能够做好的事情。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跟在报纸广播的屁股后面爬行,按照他们的样式进行报道。

(2)主动采访报道太少,被动采访报道太多。

②电视报道不仅体现在它的媒介优势上,不仅体现在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传播能力上,更应该体现在记者的新闻素质上。

电视报道需要有设备技术的保障,行动起来相对比较麻烦,比较迟缓。这就需要记者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尤其是发现那些更适合镜头表现、画面感较强的新闻事件,主动出击采访,进行独家的报道或专访。虽然我们的新闻不可能都是第一时间的独家报道,但至少有一部分新闻史自己发现,主动出击采访得来的。

因此,只有加强主动采访的力度,多一些自己的发现,多一些独家的报道,才能避免同其他媒体的雷同和撞车。

(3)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太少,常规性的报道太多。

③电视报道的及时性、同步性和现场感,是报道突发事件的最佳媒介。把突发事件的及时报道,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去努力抓好,是电视媒介义不容辞的任务。所以,电视新闻记者迅速反应、迅速行动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通讯、联络、交通、线索网点的分布、线人的素质方面都要建立快速反应和行动的机制,一旦出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突发事件,电视记者就能迅速出现在现场。

(4)有针对性的画面太少,万能的空镜头画面太多。 ④电视新闻消息报道的基本原则,应当是根据报道内容和选题的不同,根据客观条件的具备程度,选择不同的报道方式。倚重文字,还是倚重画面,都不是绝对的。二者的完美结合,当然是最佳选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或干扰。只要在我们主观努力范围内能够做到的,我们尽可能的做好,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

推荐第8篇:《美丽乡村行》电视专题片文稿

《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行》——桃源县观音寺镇

【导语】《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行》今天将要走进的是桃源县观音寺镇,让我们一起感受苗叶溪溪水的清澈见底,参观会人溪水库特色冷水鱼养殖,上山寻找高档药材铁皮石斛。【片花】观音寺镇是桃源县西部的一个边远乡镇。它与怀化市沅陵县接壤,距县城54公里,从常德市城区出发,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车程。全镇总人口2.8万人,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7.8%。

【记者 毛天锡 观音寺镇,据说以前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寺庙,寺庙的名字就叫做观音寺,观音寺也因而得名,但是这座寺庙在*时期就全部损毁了,现在的观音寺镇因风景优美而著名,在我过来的时候,就有附近的居民告诉我们,说这里的风景在湖南省甚至找不到第二处,今天我们特意请到了观音寺镇副镇长钟镇长,请他带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观音寺的风景,走吧。】

钟镇长带领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苗叶溪,刚到入口处,一个很大的潭立即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这个潭算大的还是小的?这个算小的,我看到好像有人在游泳,走,过去看看。你好,怎么样?在里面游泳舒服吗?感觉很舒服,水温刚好。这个是没有一点污染的水,从上面流下来,特别清澈。我还是忍不住把鞋子脱了,到这个水里面来感受一下,我发现这里面的石头都很圆,不是很扎脚。这个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山里的泉水汇集而成,整个流域几十公里。这上面应该没有什么污染哦?没有污染,没有住人的,这上面都没有人居住,对。我们再往前面走一下。】

苗叶溪全长34公里,每隔两公里就有一个潭,越往深处走景色越优美。 【我们现在是到哪里去?我们沿溪逆流而上,无限风光在前头。】 沿着苗叶溪一直走,又是另外一处风景。

【各位,什么叫做清澈见底,我今天才算是真正领略,大家看,我脚下这些石头,水中的石头,颜色和形状都是清清楚楚,今天室外温度已经达到了38度,我觉得我今天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带泳裤来,要不然我一定跳进河里,游一个彻彻底底、清清凉凉的泳。钟镇长,这个水你就直接这么喝?你看,呛到了吧,这个水比矿泉水都好,那我要尝一下,帮我拿着,感觉特别的清凉,也没有任何异味,也不含重金属,我还喝一口。】

苗叶溪地处山区,溪水是由山间的泉水汇聚而成,整个苗叶溪沿线只居住了7户人家,生态环境保持得特别好。【音乐+风景】

距离苗叶溪不远处,有一个5000亩水域面积的会人溪水库,水库群山叠嶂,风景秀丽,坐在船上欣赏两岸风景,让人心旷神怡。钟镇长告诉我们,每年冬季,水库湖面还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音乐+风景】

会人溪水库处于大山深处,长期有山泉水涌入,这里的居民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搞起了特色水产养殖——冷水鱼。 【你好,怎么称呼?我姓邹,邹师傅您好。】

邹师傅介绍,所谓的冷水鱼是引进的品种,原产于北美洲,养殖这种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水深、水寒和水好。

【小心一点,又是一条大鱼。为什么叫“冷水鱼”,我还是不太清楚,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水的深度有六七十米,这个河里的水温,要比别处冷一点。】

邹亚宏养殖冷水鱼已经有3年的时间,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进行养殖,等到鱼收获时,公司会统一进行回收。目前,整个会人溪水库一共养殖了1200口网箱,已经成为湘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冷水鱼养殖、销售、加工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项目基地,产品也远销广东沿海地区。【片花】

【记者 毛天锡 在观音寺镇生长着一种特别的植物——铁皮石斛,这种植物生长在大山深处,非常难找,当地人告诉我,如果想找到这种植物,必须要先找到一个人——刘师傅,刘师傅的家就住在这里,我们一块去找找他。】

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等多种功效。【图片介绍铁皮石斛】

【观音寺镇居民 刘旭东 您好,我们今天想去山里找一下铁皮石斛,想请您帮忙带我们去找一下,我们知道这种植物非常难找,您可不可以帮忙带我们我找一下,看有没有机会目睹一下这个铁皮石斛长什么样子。这样呀,那我还要准备一下,带把刀,在山里面,行,那麻烦您了。刘师傅,我们是要到那座山上去吗?对,那个山里面,对,走吧。我们现在就要上山了。刘师傅,我还想问一下,铁皮石斛,它一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环境质量要求很高的,一般是空气好,没有污染,大山里面,湿度要比较大一点的地方,有雾的地方,基本就这个样子。】

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它生长于海拔1600米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生长周期缓慢,极难存活。 【我们刚刚爬山已经有一个多小时,刚刚刘师傅也告诉我,在前面不远处,就有可能有铁皮石斛,那我们赶紧跟上刘师傅的脚步,看看今天的运气怎么样?这个地方有小溪,有岩石,刘师傅,会不会在这个地方有可能生长了铁皮石斛?以前我在前面发现了一颗,一颗很小的,走走走,路特别不好走,大家一定要小心。过来,这里景色太美了,有瀑布,中间一个很大的潭,这里面的水非常清澈。】

也正因为这个潭的出现,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刘师傅决定自己先爬上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到铁皮石斛。半小时候,刘师傅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

【小毛,找到了,找到了,那我上来了。这里好像很难上来。】

就在这个时候,惊险的一幕发生了。

【好险啊!太危险了。我手上都是东西。观众朋友,这里就是铁皮石斛,这边有点东西,我把它拿开,形状跟小草没什么区别,我闻一下看看,闻上去也没有特别的味道,现在这个东西是很稀少的,它本来就这么小吗?没有,这个还只是幼苗,还要长高,长大以后会有多大?长大以后会有这么高?十厘米,会开花,开花以后就可以入药了?可以可以,听说铁皮石斛还很贵?按照以前的说法就是 北人参,南石斛,你的意思就是说铁皮石斛跟人参的价格差不多?对。大概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价格?这种野生的价格跟黄金的一样,黄金的价格现在是三百多一克,和黄金的价格差不多,因为这个是很珍稀的,那我们今天还是不要去破坏了,其实今天能够看到铁皮石斛的样子,我们今天已经非常开心了,我们也不要去破坏它,好好感受一下,好好欣赏一下。来,可以拍到铁皮石斛的近景,就是这样一颗小小的铁皮石斛,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医药价值。】

从山上下来,刘旭东告诉我们,已经有一家大型医药企业与他们取得联系,利用观音寺独特的自然环境,看能否实现铁皮石斛的人工繁殖,如果培育成功,将为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片花】

观音寺镇地处桃源山区,地域面积辽阔,在常德仅次于壶瓶山和龙潭乡,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今后的观音寺将加强生态保护力度,保护自然环境,把观音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生态良性循环、人民生活富裕的生态型乡镇。

推荐第9篇:领导文稿写作(推荐)

《领导文稿写作》讲授提纲

赵德强

领导文稿:是领导为实施领导、主持开展工作所作的讲话、发言、汇报、报告、致信和签发的文件、撰写的调研文章、工作文章等文稿,是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这类文稿体现组织意图,具有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鼓动性,其写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对文秘工作者既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又是一种磨炼和提升,更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一、准确领会领导意图、上级精神

(一)领会领导意图。(解决对路的问题)

1、善于抓“点”。要点和核心,讲话精华和创造性的见解。(抓住领导交代的要点)

2、善于连“线”。由点联想领导过去对同一问题的见解,找联系,发展地串起来。(领导思路的连贯性)

3、善于扩“面”。对领导意图敢于从理论、内容上进行扩展,使之更丰富和理论化。(合理的理性拓展)

4、善于构“体”。在三者基础上,围绕主题,观点与材料统一,综合分析,形成总体结构。(合理的布局)

建议:一是关键在于平时要学习研究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主要领导领导的思想、观点、意图,可通过学习会议文件、领导讲话、领导签署的文件、领导署名文

1 章和调研报告、领导修改过的文稿、听会、跟随领导调研等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努力提高把握大局、服务中心的能力。二是平时要全方位加强学习研究,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能够站在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跳出部门看全局工作,要克服依赖的思想,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四是研究领导的深层次的、真正的意图,力图抓准。

(二)吃透上级精神

1、通过参加会议、学习文件材料等途径把握上级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精神实质和工作重点。

2、要研究上级精神与本地本单位的工作的结合点和贯彻措施,并在文稿中体现。

关键是找准结合点。

(三)明了下头情况

1、领导文稿要尽量反映基层生动实践,有效指导基层工作,所以了解把握基层情况十分重要。

2、途径:调查研究、积累消化下面材料、争取参加有关会议。

关键要克服走不出去、沉不下去的现象,应该把随机调研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二、详实搜集占有材料

(一)占有材料要 “多”。一是重在平时的积累,善于

2 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积累材料要多多益善。二是要善于学习研究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如,专题学习研讨等)

(二)鉴别材料要“严”。真实、合法性。对调查、报送、网络等渠道获得材料要核实、甄别。(尤其对调查报告、上报材料等的核实十分重要)

(三)选择材料要“精”。以一当十,用典型性、代表性、新颖性强的材料。

(四)使用材料符合文体目的。要“活” 。

三、准确把握写作结构

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一)标题:画龙点睛,鲜明、响亮、新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如,“大病救助迫在眉睫”“同一起跑线上的机遇:建设世界田园城市中建设智能成都”)

1、单标题或简式标题。由会议或活动名称+文种名称,也有直接用揭示主题的关键句子作标题。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王东明同志在全省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关于小鱼洞镇农村住房重建情况的调查‛。‚着力‘三个创新’

扎实推进保密工作上新台阶”。

2、复式标题。由一个主标题和一个副标题构成。主标题揭示讲话或文章的主题,副标题与简式标题大致差不多。如,“永

3 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习近平2013年3月25日)”、“全面开发开放 推进跨越式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刘奇葆同志在凉山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强化省会城市责任

狠抓‘三个突破’ —成都市2008年《中办通讯》工作主要情况”。

(二)署名。领导姓名或单位名称、日期。公文的落款则后置。

(三)称谓:注意称谓的准确、规范、简炼和亲切。三种情况:(1)单称(各位朋友、来宾);(2)复称(同志们、朋友们);(3)短句(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朋友)。

(四)正文: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开头:开门见山、快捷入题。(1)交待背景(简要介绍情况)。(2)说明原因(常用“由于”、“因为”、“鉴于”等领起下文)。(3)说明目的(常用“为了”、“为”、“……为此”等领起下文)。(4)说明依据(常用“根据”、“遵照”、“按照”等领起下文)。(5)强调重要性(开头先提出结论性意见、阐明观点)。(6)讲话常常采用会议评价法(从对会议的评价、感受入题)、会议总结法(从总结会议情况及其他同志讲话入题)、概括说明法(把要讲的内容用几句话概括一下)、目的动因法(从会议目的入题)等。

4

2、主体:主旨鲜明、重点突出,结构明快、逻辑严谨。(1)板块式(横式)结构:以小标题分板块。(2)纵式结构:板块间由浅入深的关系。(3)以顺序号分板块。

3、结尾:结尾要干净有力,不拖泥带水。(1)发出号召、提出希望。(2)强调说明,对主体内容作必要的强调、补充、说明。(3)表祝贺、慰问。(4)祝颂,主要用于仪式典礼讲话、礼仪文书。(5)自然结尾,以专门结语如“特此报告”、“妥否,请批示”、“特此函达”。

四、准确把握语言特点

(一)准确。概念、结论、分析、判断、政策、措施要求等要准确。

(二)庄重。主要用议论、叙述、说明,一般不用抒情、描写。

(三)简明。篇幅短小精悍、用词简明显豁、多用单句短句。

(四)注意文体差异及领导个人风格差异。讲话、汇报、报告、文件、致信、致辞、研究文章的语言风格各有差异,以及领导个人风格各有不同,要有针对性,不能千篇1律。

(五)要善于总结提炼语言。要有高度、深度、厚度。

不同文稿语言主要差别如下:

领导讲话的语言:(1)更强调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鼓动性。(2)语言的严谨、准确与活力、张力、感染力要恰当使用。(3)语言要针对不同对象贴近听众心理。(4)针对不同场合语

5 言要变换,正式会议讲话则很庄重,仪式庆典致辞则喜庆、重表情。

公文的语言:(1)更强调严肃、严谨、准确、周密、简洁、平实。(2)语言的准确与模糊要恰当使用。(3)不同文种又有不同要求,上行文尊重而不阿谀讨好,下行文指挥而不失度,平行文委婉平等而不发号施令。

工作报告与汇报材料的语言: (1)更强调严谨、准确、平实、尊重。(2)工作报告则用公文的语言。 (3)汇报材料采用文件写法与书信写法相结合,既要用公文的语言又要用书信表情的语言。

工作研究文章的语言: (1)更强调客观平实、理性思考、深度研究。(2)不能用讲话的指挥、要求性语言,也不能用论文写作的纯理论思考。

领导风格:各不相同。

五、快写细磨慢推敲

(一)突出主题。

(二)订正观点。

(三)增删材料。

(四)调整结构。

(五)润色语言。得当、得体、通俗、规范、合法。

六、领导文稿撰写中的主要问题

( 一)文稿文风不实

6

1、内容空泛,文字冗长。 问题表现1 :从结构看,八股文式写法,求全求大。安排了形势任务、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组织保障等等,这样不区分情况写上这些内容,就必然无话找话说。

问题表现2 :从文字表述看,不注重语言锤炼。穿靴带帽,讲大道理;泛泛而论,空话套话多;照抄领导讲话,拉拉杂杂。

问题表现3 :夸大其词,言不由衷,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

2、照抄照搬,结合实际不够。 问题表现1:从工作思路和态度看,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不认真研究,机械照抄,在起草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中,照抄照搬上级文件的较多,甚至省市情况不分,地方没有的事项也不加区分的照抄过来。

问题表现2:从工作安排和政策措施看,操作性不强。不注重实际效果,缺少结合实际的操作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

习近平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求是杂志》2010年10期)中指出:‚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提出倡导‚短、实、新‛文风。

(二)公文文字表述不当

1、理解把握党委、政府和领导意图不准

问题表现:没有认真研究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的决策部署和主要领导的思想、观点、意图,缺乏全局观念、战略思想,文件体现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领导意图不够 。

2、提法与上级不一致

问题表现:仍在使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等提法。

3、文字表述有歧义

问题表现:文件中出现“真正使谭东同志立得起、叫得响、记得住的全国重大典型” “谭东同志在从警期间从不接受群众的礼品和礼金”,“我们迎来了‘5·12’一周年”等表述。

4、存在文字差错

问题表现:如把 “科普志愿活动”写成“科普自愿活动”,“赓即”写成“庚即”、“庚及”,“台账”写成“台帐”等。

推荐第10篇:生物科技论文写作文稿

生物科技论文写作

一、论 文 构 成 标题、作者(包括单位)、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参考文献、致谢

二、标题,要考虑到三个方面:能准确表达论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要简洁、精练,字数不超过25个汉字; 便于引证、分类。

三、摘要,1)短。就是字数要少,多了就不成为摘要了,通常以三四百字为宜;

2)精。要准确地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一般包括目的、材料方法、主要结果、结论;3)完整,一篇摘要即一篇短文,同样要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四、研究背景: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五、材料与方法:材料名称、来源、处理和保存方法;研究方法(包括主要设备介绍)

六、结果与分析:步骤一:根据题目和测定的数据例出小标题;步骤二:将数据做表或作图;步骤三对图表做必要的说明。

表格分析能力培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要重视表题和表注的认识和理解;二要解读好表格中的横标目、纵标目的意义及其逻辑关系,要注意是否存在多级标目;三是要将逐行逐纵分析和多行多纵或整个表格的分析结合起来。分析大型数据表格时,还可借助直尺等工具查找数据。

生物坐标图分析:理解各坐标轴变量含义,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图中的曲线或折线,不仅要总结生物事物的变化规律,还要区分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程度;对于单轴多线图,除了要分析各自线条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外,还要分析不同线条所表示的生物事物间的联系;多轴多线图要特别注意图中不同线条所对应的坐标轴种类,切忌张冠李戴,同样除了分析各自线条所表示的生物意义外,还必须分析不同线条表示的生物事物间的联系。

七、讨论:说明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合理性、科学性创新性;对研究多个研究结果说明的多个问题进行概括,得出结论,论证结论的科学性;对前言提出的 1

问题进行回答,对进一步研究提出设想

结果正确性论证:与文献中类似研究的比较,说明相同或不同的原因;将自己的几个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要互相支持、互相印证;

讨论中要从自己结果与他人结果的不同处说明挖掘出自己论文的创新点和意义;要回答会部分回答前言中提出的问题,指出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八、参考文献:全面性:本课题有关文献尽可能引用完整;权威性:引用权威刊物发表,权威作者的文献;新颖性:应有最新的文献(至少近2年的文献要有)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025.32GB 7714-87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要按专论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著者-出版年——参考文献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组织时,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五部分,然后按著者宇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可以按笔画、笔顺 ( “一”、“丨”、“丿”、“、”、“乛” ) 排列,也可以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 ( 参见附录 B.2)

生物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

一、作用:训练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在老师指导下学会系统的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初步学习研究生物学问题。

二、基本过程:选定大致范围(由指导老师决定);查阅文献提出研究课题;对研究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研究方案;准备研究材料学习研究技术;开展研究工作;整理研究数据;进行论文写作。

三、怎样选题:必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先进性。

四、怎样设计研究内容:针对性要强:围绕问题开展;工作量要满:至少三表(50个数据左右),三图(20个数据或者三个以上的图版);研究项目要联:相互关联、结果能互相说明和应证;研究方法要新:采用先进的方法,不用过时淘汰的方法

五、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小窍门:先将表格和图的题目拟好;做好计划:把握时间进程并留有余地;做好实验设计保证必要的重复;结果要及时处理、

及时论证其正确性;及时对补做必要的实验;爱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室良好秩序;注意在公共设施使用中与他人的合作。

如何写项目申请书

目的:获得研究或项目经费以进行科学研究或扩大生产;

意义:解决资金缺口,提升项目规格和水平。

提供项目的单位:各级发改委; 科技管理部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教育厅、农业厅、林 业厅、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局等);各种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单位内部(我校科技处、高教所

认真阅读申报指南:资助的研究范围;资助的金额大小;需要提供的申报材料(材料的格式);材料上报的途径;材料上报的时间。

申报书的基本内容:项目名称,意义,目前概况,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员及分工,研究基础,研究进度,预期结果,经费预算,其他 项目论证书特别注意事项:针对性原则:题要对路(指南),文要对题;匹配原则:题目、意义、目的、内容、技术路线、结果、人员、经费等要相互匹配;前期基础。

第11篇:公务员领导文稿写作

《领导文稿写作》讲授提纲

领导文稿:是领导为实施领导、主持开展工作所作的讲话、发言、汇报、报告、致信和签发的文件、撰写的调研文章、工作文章等文稿,是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这类文稿体现组织意图,具有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鼓动性,其写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对文秘工作者既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又是一种磨炼和提升,更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一、准确领会领导意图、上级精神

(一)领会领导意图。(解决对路的问题)

1、善于抓‚点‛。要点和核心,讲话精华和创造性的见解。(抓住领导交代的要点)

2、善于连‚线‛。由点联想领导过去对同一问题的见解,找联系,发展地串起来。(领导思路的连贯性)

3、善于扩‚面‛。对领导意图敢于从理论、内容上进行扩展,使之更丰富和理论化。(合理的理性拓展)

4、善于构‚体‛。在三者基础上,围绕主题,观点与材料统一,综合分析,形成总体结构。(合理的布局)

建议:一是关键在于平时要学习研究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主要领导领导的思想、观点、意图,可通过学习会议文件、领导讲话、领导签署的文件、领导署名文章和调研报告、领导修改过的文稿、听会、跟随领导调研等方式

进行学习研究,努力提高把握大局、服务中心的能力。二是平时要全方位加强学习研究,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能够站在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跳出部门看全局工作,要克服依赖的思想,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四是研究领导的深层次的、真正的意图,力图抓准。

(二)吃透上级精神。

把握上级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精神实质和工作重点并力争予以体现。

1、阅读范围要尽量广泛。

2、阅读内容要突出重点。

3、学习态度要严肃认真。

(三)明了下头情况。

领导文稿要尽量反映基层生动实践,有效指导基层工作,所以了解把握基层情况十分重要。

1、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2、积累消化下面材料。

3、争取参加有关会议。

4、指定撰写专题材料。

二、详实搜集占有材料

(一)占有材料要 ‚多‛。一是重在平时的积累,善于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积累材料要多多益善。二是要善于学习研究

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如,专题学习研讨等)

(二)鉴别材料要‚严‛。真实、合法性。对调查、报送、网络等渠道获得材料要核实、甄别。(尤其对调查报告、上报材料等的核实十分重要)

(三)选择材料要‚精‛。以一当十,用典型性、代表性、新颖性强的材料。

(四)使用材料符合文体目的。要‚活‛ 。

三、准确把握写作结构

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一)标题:画龙点睛,鲜明、响亮、新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如,‚大病救助迫在眉睫‛‚同一起跑线上的机遇:)

1、单标题或简式标题。由会议或活动名称+文种名称,也有直接用揭示主题的关键句子作标题。如,‚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同志在2009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关于小鱼洞镇农村住房重建情况的调查‛。‚着力‘三个创新’

扎实推进保密工作上新台阶‛。

2、复式标题。由一个主标题和一个副标题构成。主标题揭示讲话或文章的主题,副标题与简式标题大致差不多。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贺国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上 的工作报告‛、‚全面开发开放 推进跨

越式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XX--刘同志在凉山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此外,文稿的小标题(分标题),或提示该部分所阐述问题(如,《论十大关系》每个小标题就是一种关系);或概括该部分的观点、思想。

(二)称谓:注意称谓的准确、规范、简炼和亲切。三种情况:(1)单称(各位朋友、来宾);(2)复称(同志们、朋友们);(3)短句(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朋友)。

(三)正文: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开头:开门见山、快切入题。(1)交待背景(简要介绍情况)。(2)说明原因(常用‚由于‛、‚因为‛、‚鉴于‛等领起下文)。(3)说明目的(常用‚为了‛、‚为‛、‚……为此‛等领起下文)。(4)说明依据(常用‚根据‛、‚遵照‛、‚按照‛等领起下文)。(5)强调重要性(开头先提出结论性意见、阐明观点)。(6)讲话常常采用会议评价法(从对会议的评价、感受入题)、会议总结法(从总结会议情况及其他同志讲话入题)、概括说明法(把要讲的内容用几句话概括一下)、目的动因法(从会议目的如题)等。

2、主体:主旨鲜明、重点突出,结构明快、逻辑严谨。(1)板块式(横式)结构:以小标题分板块。(2)以顺序号分板块。(3)纵式结构:板块间由浅入深的关系。

3、结尾:结尾要干净有力,不拖泥带水。(1)发出号召、

提出希望。(2)强调说明,对主体内容作必要的强调、补充、说明。(3)表祝贺、慰问。(4)自然结尾,以专门结语如‚特此报告‛、‚妥否,请批示‛、‚特此函达‛。(5)祝颂,主要用于仪式典礼讲话、礼仪文书。

四、准确把握语言特点

(一)准确。概念、结论、分析、判断、政策、措施要求等要准确。

(二)庄重。主要用议论、叙述、说明,一般不用抒情、描写。

(三)简明。篇幅短小精悍、用词简明显豁、多用单句短句。

(四)注意文体差异及领导个人风格差异。讲话、汇报、报告、文件、致信、致辞、研究文章的语言风格各有差异,以及领导个人风格各有不同,要有针对性,不能千篇1律。

领导讲话的语言:(1)更强调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鼓动性。(2)语言的严谨、准确与活力、张力、感染力要恰当使用。(3)语言要针对不同对象贴近听众心理。(4)针对不同场合语言要变换,正式会议讲话则很庄重,仪式庆典致辞则喜庆、重表情。

公文的语言:(1)更强调严肃、严谨、准确、周密、简洁、平实。(2)语言的准确与模糊要恰当使用。(3)不同文种又有不同要求,上行文尊重而不阿谀讨好,下行文指挥而不失度,平行文委婉平等而不发号施令。

工作报告与汇报材料的语言: (1)更强调严谨、准确、平实、尊重。(2)工作报告则用公文的语言。 (3)汇报材料采用文件写法与书信写法相结合,既要用公文的语言又要用书信表情的语言。

工作研究文章的语言: (1)更强调客观平实、理性思考、深度研究。(2)不能用讲话的指挥、要求性语言,也不能用论文写作的纯理论思考。

领导风格:各不相同。

五、快写细磨慢推敲

(一)突出主题。

(二)订正观点。

(三)增删材料。

(四)调整结构。

(五)润色语言。得当、得体、通俗、规范、合法。

六、领导文稿撰写中的主要问题 ( 一)文稿文风不实

1、内容空泛,文字冗长。

问题表现1 :从结构看,八股文式写法,求全求大。安排了形势任务、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组织保障等等,这样不区分情况写上这些内容,就必然无话找话说。

问题表现2 :从文字表述看,不注重语言锤炼。穿靴带帽,

讲大道理;泛泛而论,空话套话多;照抄领导讲话,拉拉杂杂。

问题表现3 :夸大其词,言不由衷,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

2、照抄照搬,结合实际不够。

问题表现1:从工作思路和态度看,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不认真研究,机械照抄,在起草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中,照抄照搬上级文件的较多,甚至省市情况不分,地方没有的事项也不加区分的照抄过来。

问题表现2:从工作安排和政策措施看,操作性不强。不注重实际效果,缺少结合实际的操作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

习近平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求是杂志》2010年10期)中指出:‚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提出倡导‚短、实、新‛文风。

(二)公文文字表述不当

1、理解把握党委、政府和领导意图不准

问题表现:没有认真研究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的决策部署和主要领导的思想、观点、意图,缺乏全局观念、战略思想,文件体现党委、政府和本部门(单位)领导意图不够 。

2、提法与上级不一致

问题表现:仍在使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等提法。

3、文字表述有歧义

问题表现:文件中出现‚真正使谭东同志立得起、叫得响、记得住的全国重大典型‛ ‚谭东同志在从警期间从不接受群众的礼品和礼金‛,‚我们迎来了‘5〃12’一周年‛等表述。

4、存在文字差错

问题表现:如把 ‚科普志愿活动‛写成‚科普自愿活动‛,‚赓即‛写成‚庚即‛、‚庚及‛,‚台账‛写成‚台帐‛等。

第12篇:文稿写作创新汇报

文稿写作创新汇报

年初以来,综合一处党支部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着力从破解影响工作的\"三个问题\"入手,坚持与时俱进,力求常写常新。

着力解决\"站位不高\"的问题。坚持把《人民日报》、《辽宁日报》头版、上级来文作为必学内容,学习写法、提炼想法、借鉴做法。坚持把中央、省市主要领导讲话作为精学内容,定期收集整理、定项分类保存、定时组织学习,确保文稿思想性与党委决策同频,时效性与工作开展同步。坚持把领导言论作为深学内容,市委主要领导活动必须跟随、讲话必须录音、录音必须整理,通过学习领导思想,提高自身思维。坚持把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作为选学内容,因人而异、因需而学,打牢工作基础,丰富知识结构。

着力解决\"内容不实\"的问题。空洞无物是文稿起草的大忌,为防止写尽千言万语,笔下空无一物,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求破解。一是注重调研求实。只有胸中有数,才能下笔有神。我们利用随同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参加市委常委会等契机,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快熟悉第一线情况,尽力把全市工作烂熟于心。二是注重情况真实。在文稿起草前,仔细研究部门上报的基础材料,多方收集与文稿相关的资料,不打无准备之战;撰写时,经常与相关部门沟通,掌握工作最新动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不搞闭门造车。三是注重作风务实。文章要想写实,作风必须务实,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三真的标准,即:\"工作肯认真,遇事敢较真、文稿能保真。\"

着力解决\"文风不新\"的问题。文无定式,有章可循;与时俱进,文风清新。一要量体裁衣。坚持把市委主要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特点、工作思路、领导魅力充分体现在文稿中,做到言如其人,字如其声。二要精益求精。大到文稿立意思想,小到标点符号,都努力做到准确、精炼、严谨、规范,意思表达准确无误,语言表述匠心独具。三要集思广益。动笔前,由主笔者深入思考,提出想法,全处共同讨论,确定写法;成稿后,集体校核,拾遗补漏,经验分享,学习方法。四要改革创新。按照《**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具体办法》要求,不断改进市委主要领导新闻报道活动,力求文字精炼、主题鲜明、画面生动。

案牍劳形亦有趣,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赞许和掌声,我们希望的是笔下文字能变成一个个项目、一张张笑脸和建设幸福美丽**的生动实践。

第13篇:电视广告文稿广告写作

电视越来越普及,不看报刊杂志的大有人在,不看电视的人却极少极少,因此, 电视广告是广告媒介中辐射性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广告类型,也是广告市场中的主角。如在香港地区广告市场中,电视广告高居第一位。据前几年的统计,电视广告占总经营额的44.1%。其它为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广播广告、影院广告等的经营额;台湾亦是如此,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广告媒介中,电视广告的广告费占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电视广告的魅力来自它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它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其构成的基本原素是画面、声音和文字三大项。其中文字是电视广告的脚本,是制做电视广告的基础。这一章称为“电视广告文稿”就是指文字这一部分的写作。下面我们从构成、创意、语言、类型、写作等几方面谈谈电视广告文稿的写作。

第14篇:先进典型文稿写作参考

做一名务实型的干部 关键在于提升执行力

---读《关键在于落实》一书的几点体会

新疆阿勒泰销售公司党委书记唐浩

根据新疆销售公司党委的安排部署,笔者认真系统的阅读了《关键在于落实》这本书,在学习中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复通读,细心琢磨,将其融于学习新疆销售公司徐会举总经理和刘战明书记的两个工作报告中,融于2007年新疆阿勒泰销售公司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之中,融于如何转变观念,推进机制改革,落实4+1管理模式的探索之中,融于创新思维、提升党建管理工作水平之中,通过近短短1个月的学习,深刻领悟其中的奥妙所在,精华所在,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归纳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以此抛砖引玉相互借鉴学习,共同探讨增强工作执行力的良策。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升领导干部管理工作水平开局之年,在全系统上下掀起“形势、目标、责任”主题教育,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和新疆销售公司工作会议精神的大好形势下,新疆销售公司党委又专门推出党政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关键在于落实》这本书,这不仅有利于从思想上提高领导干部对学习贯彻执行力的理论认识,同时也是对更深层次贯彻领悟新疆销售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可以讲,全面系统的学习《关键在于落实》是把当前推进新疆销售公司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的前奏曲,更是不断提升和丰富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一项有力举措。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在于更新观念转变作风1

《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诠释了落实的真谛,点击了落实的现实意义;揭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探寻了落实不力的根源,并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使我对落实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的体会,在我们工作中就是有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引导全体员工将企业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工作路线、战略蓝图等内容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本书从如何培养创新的落实意识,如何打造高效落实的经营管理机构等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全面科学系统地阐述了有效落实的重要理念,为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务实型领导干部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帮助。

俗话说“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企业领导干部直接面向基层、面向员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同时又是本公司的决策者。只有通过以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来提升执行力水平,以提高执行能力促进作风转变,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促进公司2007年各项目标任务又好又快的完成。

1、企业员工是提高执行力的源泉。贯彻落实新疆销售公司的方针政策,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新疆销售公司的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的改革发展方针政策贯彻于员工之中,为员工所掌握,真正动员和团结广大员工,从而增强执行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员工参与会提高执行力度。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关键在于落实》这本书为契机,把广大员工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增强广大员工参与执行各项方针政策规定的自觉性、坚定性。员工监督会促进执行力度。要对广大员工进行企业的方针政策宣传,形成由员工监督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的执行情况的氛围,尤

其是领导干部的执行力的落实情况,通过员工监督来增强执行力。

2、团结也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作为党政班子如果不能团结一心、形成合力,提高执行力就是“空中楼阁”。一是增强团结意识。坚持把团结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自觉站在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讲发展的高度,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班子团结、上下团结、干群团结。二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根据新疆销售公司的改革要求,认真对照检查,认真进行整改,务求取得实效。三是落实党政分工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积极探索党政分工负责制的运行机制,落实责任,加强沟通,科学决策,提高执行。

3、创新也是提高执行力的动力。只有把上级制定的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政策落到实处,才能给员工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徐会举总经理的讲话精神,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要增强抓机遇促发展的主动意识、执行意识、竞争意识。二是要创新方式。通过将事关公司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细化,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整合全公司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升执行水平,推进重点工作落实,以重点工作带动全局工作的开展。三是要重视人才。要提升公司党政的执行力,不仅要打造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还必须真正贯彻落实新疆销售公司选人用人的新机制,提高党员干部执行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4、简单也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很多事情

可能因为教条的制度化、搞形式主义而影响执行力的提高。一是要杜绝出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怪形象,务求简单、便捷、高效、准确地传达新疆销售公司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推动工作,提高执行。要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充分调动下属的执行主动性和积极性。

5、落实才是提高执行力的生命。抓执行就是抓落实。在抓落实中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一是要增强坚韧意识。要有无私无畏的勇气,一抓到底的工作精神。二是要增强效率意识。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不等不靠马上办,强化责任,努力增强抓落实的时效性。三是要增强发展意识。只有把执行力融入到发展之中,落实到工作之中,执行力才有意义。

三、融会贯通关键在于创新党建工作水平

当前,新疆销售公司党委制定了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引入了先进的企业党建工作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已成为与时俱进、创新党建工作、拓宽党建工作渠道、提高党建工作标准和质量,建立有序高效的党建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公司党委的高度重视。自企业上划集团公司以来,公司党建工作虽然也围绕企业改革的形势和中心工作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创新,并创出了许多新途径、新方法,使党建工作有了质的升华,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但其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基本框架,仍然是以传统管理为根本,与现代企业科技发展的变化和速度不相匹配,如不加快创新与改革,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党建工作必然将与社会发展形成反差,进而影响其战斗力和凝聚力。新疆销售公司党委2007年建立企业党建管理工作考核制度的实际意义在于:一是党政两个管理体系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党建

工作与经营销售有机融合,可以有效解决“两张皮”现象,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二是党建工作按照考核办法要求进行,可以有效地防止党建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党建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和有序,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三是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对每一项党建工作都要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和有持续改进,使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党建工作的成效,增强党组织的威信。四是党建管理考核办法在实施运行过程中,有一套自我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质量评审机构复审的科学评价体系,促使体系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有利于党建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五是不断增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党组织首先要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下功夫、做文章。这就需要公司党党委通过建立科学的落实机制,让每一个党员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追求和目标,使党员队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更需要领导干部广大党员要求新、求实、求效,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觉探索和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把完成经营销售任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才能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员工成为经营销售和各项管理中的一面旗帜,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15篇:文稿写作创新汇报

笔墨当随时代为文常思创新(综合一处党支部文稿写作创新汇报)年初以来,综合一处党支部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着力从破解影响工作的“三个问题”入手,坚持与时俱进,力求常写常新。着力解决“站位不高”的问题。坚持把《人民日报》、《辽宁日报》头版、上级来文作为必学内容,学习写法、提炼想法、借鉴做法。坚持把中央、省市主要领导讲话作为精学内容,定期收集整理、定项分类保存、定时组织学习,确保文稿思想性与党委决策同频,时效性与工作开展同步。坚持把领导言论作为深学内容,市委主要领导活动必须跟随、讲话必须录音、录音必须整理,通过学习领导思想,提高自身思维。坚持把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作为选学内容,因人而异、因需而学,打牢工作基础,丰富知识结构。着力解决“内容不实”的问题。空洞无物是文稿起草的大忌,为防止写尽千言万语,笔下空无一物,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求破解。一是注重调研求实。只有胸中有数,才能下笔有神。我们利用随同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参加市委常委会等契机,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快熟悉第一线情况,尽力把全市工作烂熟于心。二是注重情况真实。在文稿起草前,仔细研究部门上报的基础材料,多方收集与文稿相关的资料,不打无准备之战;撰写时,经常与相关部门沟通,掌握工作最新动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不搞闭门造车。三是注重作风务实。文章要想写实,作风必须务实,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三真的标准,即:“工作肯认真,遇事敢较真、文稿能保真。”着力解决“文风不新”的问题。文无定式,有章可循;与时俱进,文风清新。一要量体裁衣。坚持把市委主要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特点、工作思路、领导魅力充分体现在文稿中,做到言如其人,字如其声。二要精益求精。大到文稿立意思想,小到标点符号,都努力做到准确、精炼、严谨、规范,意思表达准确无误,语言表述匠心独具。三要集思广益。动笔前,由主笔者深入思考,提出想法,全处共同讨论,确定写法;成稿后,集体校核,拾遗补漏,经验分享,学习方法。四要改革创新。按照《**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具体办法》要求,不断改进市委主要领导新闻报道活动,力求文字精炼、主题鲜明、画面生动。案牍劳形亦有趣,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赞许和掌声,我们希望的是笔下文字能变成一个个项目、一张张笑脸和建设幸福美丽**的生动实践。

第16篇:文稿写作常用词汇

常用词汇

动词一字部:抓,搞,上,下,出,想,谋

动词二字部: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发现,提出,推进,推动,制定,出台,完善,建立,健全,加强,强化,增强,促进,加深,深化,扩大,落实,细化,突出,建设,营造,开展,发挥,发扬,创新,转变,发展,统一,提高,提升,保持,优化,召开,举行,贯彻,执行,树立,引导,规范,整顿,服务,协调,沟通,配合,合作,支持,加大,开拓,拓展,巩固,保障,保证,形成,指导 名词:体系,机制,体制,系统,规划,战略,方针,政策,措施,要点,重点,焦点,难点,热点,亮点,矛盾,问题,建设,思想,认识,作风,整治,环境,秩序,作用,地方,基层,传统,运行,监测,监控,调控,监督,工程,计划,行动,创新,增长,方式,模式,转变,质量,水平,效益,会议,文件,精神,意识,服务,协调,沟通,力度,领域,空间,成绩,成就,进展,实效,基础,前提,关键,保障,动力,条件,环节,方法,思路,设想,途径,道路,主意,办法,力气,功夫,台阶,形势,情况,意见,建议,网络,指导,指南,目录,方案

形容词一字部:多,宽,高,大,好,快,省,新

形容词二字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祥和,优良,良好,合理,稳定,平衡,均衡,稳健,平稳,统一,现代,广泛,扎实,积极 副词一字部: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

副词二字部: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 全面,必须、切实,不断 副词三字部:进一步 后缀:化,型,性 词组: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大力推动,积极引导,坚定不移,充分发挥,

第17篇:电视剧本写作要领

电视剧本写作要领

作为编剧首先应该记住,剧本是供导演和演员拍戏用的,要尽可能地给导演和演员留下创作的余地。初学剧本的写作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在剧本中尽可能地描写详细,恨不能把自己全部的构想都写进去,这时他不仅把自己作为一个编剧同时也是一个导演,这其实是费力不讨好的。因为即便你把每个镜头都设计得很周到,在技术处理上也的确很内行,导演还是不大可能按照你的意图去拍摄,只有在与导演达到默契时才有可能那样去做,否则就有越俎代庖之嫌,引入反感。

其次,写作时要有画面感,你描写的一切都是可以通过你的视觉看到的。这种镜头感完全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譬如“一辆公共汽车从街道上驶过。”这里虽然没有标明景别和机位,却能看出,这个镜头只能用远景进行拍摄,而机位也应该是在街道侧面,采用侧面拍摄的方式。又譬如“他手里拿了根树枝,沿着铁道走来。”在这里既然说是“走来”,那么机位肯定就是在人物对面,从正面进行拍摄。

下面从对景物、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来看看电视剧本写作的要领。

1、景物描写

在电视剧本中,景物描写要注意可视性,也就是说,你所描写的景物必须是可以用画面来表现的。语言尽可能简洁,绝不虚泛、抽象。请看下面这段:

从海边吹来一阵风,吹动了果实累累的树枝。真奇怪,这棵被无花果树紧紧环绕起来的苹果树上有多少个苹果成熟了啊! 累累的苹果!你看! 这面是粉红色的,那面是金黄色的,仿佛被太阳射透了似的。本可以靠近来看它们,糟糕的是,大石头叠成的围墙挡住了我们。

镜头如同我们的眼睛,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可以把我们的眼睛设想为摄像机的镜头。按照这段描写给的提示,摄像机的应该在围墙以外,既然围墙把视线都挡住了,又怎么可能看到里面的苹果园呢?所以,应该这样改:

穿过围墙, 里面是一片果园。 树枝上挂满了果实。

海风吹过,树上枝叶和果实在轻轻晃动。

走近看,树上的苹果,有的是粉红色,有的是黄色。

在小说中,经常讲究情景交融,写景时往往要融入人物自身的感觉,不是看景,而在感受景物。譬如在小说里,你可以这样写:“夜,甜蜜而温柔的夜。”可是在电视剧里这“甜蜜而温柔”无法用画面来表现。在电视剧本中,应该这样描写“甜蜜而温柔”的夜色:

街道旁的垂柳退到暮色里,街灯向路面喷洒下金红色柔美的光,一辆洒水车从街上缓缓驰过,湿湿的路面便映出灯光, 象是闪光的河。一对情侣相偎而来、飘然而去。晚风里远远传来隐约园舞曲声…… 或:

街道(夜,外景)

路边的垂柳,街灯。

一辆洒水车开过来,湿湿的路面映出灯光。

伴着远处传来的园舞曲声,一对情侣相偎走来。

再看这一段小说中的描写:

海关的钟声刚停, “筑前丸”号客轮拉响了汽笛, 其声鸣鸣,如古代军中的号角声响, 又如老牛拖长疲乏 的声调闷叫。一缕黑烟从烟囱里窜出、溶散, 然后弥漫于海面。 车船起动之际, 照例是最热闹的时候。 “筑前丸” 大客轮内,人声鼎沸,临时搭凑成一个五光十色的“小社会”。这小社会因为空间距离的骤然缩短,各色人物 只好在对方眼睛中一览无遗地展示自己。

在电视剧本里,可以改成这样:

码头(日 外) 海关大楼工的大钟。

沉闷的汽笛声。

喧闹的码头,人声鼎沸。

“筑前丸”号客轮缓缓离开岸边。

客轮上,人们挥手向岸边送别的人群挥手告别。

岸边的人群摆手,目送客轮离岸。……

2、外貌描写

在影视剧本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要尽可能简略,能给导演和编剧作出提示就够了。在小说中,可以把人物外貌写得很详细,很生动,他的脸是什么样,鼻子是什么样、眼睛是什么样写得清清楚楚,可是在电视剧本中就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你写得再好,导演也不会按照你写的那样去找演员。请看下面小说中这段描写:

黄昏时分,海水呈暗褐色,海面变得有些黯淡。浪涛不高,也不猛。但却在朦胧水汽的笼盖下,一刻不息地汹涌、鼓荡。都说大海胸怀宽阔,能容得下人间一切不平;那么,像这般不停地汹涌激荡,难以平静, 岂不也是胸中有块垒难消,在永恒的骚动中发泄那无穷的积愤吗!

轮船甲板上,静悄悄的。好不容易摆脱了一群俗人纠缠的少年和尚手抚船舷,静观默思。刚才,那种狂放不羁、气雄一世的气概一扫而净,代之以严肃庄重的神情。他凭栏独立,远眺海天,清癯白净的脸庞表现出一副孤傲倔强的模样,但在这背后,又分明似埋着一腔难以言说的隐痛。一双大眼睛冷凝幽深、顾盼天地,时时流露出一种嘲弄人生世界的敌意。

很显然,这里有许多东西是很难用画面直接表现的,譬如景物中包含着的抒情性语言,而主人公孤傲的表情背后隐藏着的那些 “隐痛”和“调侃人生的敌意”,也只能通过演员的细腻表演才能表现出来。若把它改为电视剧,可以这样写:

大海(黄昏 外景)

一艘客轮静静行在海面上。

海水黯淡,海面上笼罩着朦胧的水汽。

随着客轮的移动,海面也在晃动。

客轮上(黄昏 外景)

静静的甲板工, 一个身穿装裟的少年和尚凭栏而

立,手扶着船舷,远眺着海天。

暗褐色的大海,浪涛在滚动。

少年和尚冷傲的脸色,嘴角挂着冰冷的笑意,那双

冷凝幽深的眼睛却似含着难以言说的隐痛。

黑色的大海,波涛翻滚。

少年和尚忧郁的眼睛。

3、动作描写

在电视剧中,人物的动作必须通过演员的形体表现出来,因此剧作者只要把有形的动作描述下来就够了。

把电视剧本与电影剧本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在电视剧中人物动作描写比电影中少得多,有些电视剧本主要就是由人物对话构成,相反在有些电影里人物对话却很少,有的总共也就只有几十句对话,这样的情况在电视剧里是很难想象的。应该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影比电视做得更为精致,同时电影篇幅短小,有时可以将情节淡化,而着重表现某种意境。而在长篇电视剧中,这种意境的追求就不可能贯串于始终,它主要得靠情节来支撑,另外受屏幕狭小的制约,也不如电影那样注重视觉效果。

对编剧来说,设计人物动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电视剧里,每一个人物的动作都不是随意的,必须建立在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把握上,这种把握又是基于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理解。譬如要表现一个人失恋后的痛苦,不同性格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可能会孤独地坐在海边,满脸伤感,回忆着过去的时光;有的人可能会到酒馆里喝闷酒,或者自抱自弃地找个妓女进行发泄。

应该指出的是,编剧的动作设计未必会被采用,演员经常要根据自己对角色的体验重新设计动作,但即使这样,剧本中的动作设计还是会为导演和演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使他们更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

剧本中的动作描写与小说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小说中,动作描写并不注意时空的完整性,而在剧本中,人物的动作必须在可以感觉的时空中延续,就像我们在现实中感知的那样。譬如我们有同学在剧本习作中这样描写:

校园天色已经很晚,念雨和老简在路上走着, “谢谢你送我去医院,听说……你还爬了树?”老简笑了:“情势所迫嘛!”“真没想到,你还会爬树。”老简很诧异:“你没见过?”念雨摇了摇头。 “好,你等一下。”说着,老简看准了路边的一棵树,利落地爬了上去。

“其实,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脑子里就少了很多风花雪月的东西。可是念雨,我知道精神生活和现实的区别。我不希望总看到你一副雨打的样子。我知道,该爬树的时候就不能手软。”.

趁着夜色,老简吻了念雨。

这段描写,毛病很多,譬如对话不够真实自然,没有把握住人物的个性等等,就动作描写而言,则没有完整地展示动作的过程,因而破坏了时空的完整性,如:“老简看准了路边的一棵树,利落地爬了上去。”在小说里,这样写是可以的,可是在剧本里就得把老简爬树的过程写出来。此外,在老简爬完树以后,后面那段对话与前面老简爬树和后面“趁着夜色,老简吻了念雨”这个动作在时空上也衔接不上。

在同学的剧本习作中有这样写的:

在学校 ,两人开始勤奋地工作。潘国栋当兵时, 自修过房屋设计,每天早出晚归,在基建科里画图纸,在校内测地形。建设着这个光秃秃的学校。叶慧兰在体育组负责一些体育用品的借出与收回。

俩人的住房极差。是一排平房中的一个小间, 武汉每年6月是梅雨季节, 房里总是水漫金山,可夫妻二人总是苦中有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迎来了一个小生命。

很显然,作者的用意是表现岁月流转及主人公生活的变更。可这样的描写没有画面感,也缺乏时空概念,在电视剧中是无法表现的。通常,这类情况都需要用一组镜头来表现:

办公室里(夜 内)

台灯下,潘国栋正伏案画着图纸。

体育馆内(日 内)

叶慧兰从学生手里接过一网兜足球,放进筐里。

山坡上(日 外)

潘国栋与同事们边看着图纸,边指点着。

家属区(日 外)

低矮的平房前,叶慧兰把桶放在水龙头下面,拧开龙头,水哗哗流下来。叶慧兰挺起腰, 用手锤打着腰

部, 另一只手抚摸着自己的腹部。

潘国栋走过来, 见叶慧兰正弯腰提水,忙走过去, 对她笑了笑,提起水桶,往屋里走着。

叶慧兰看着潘国栋的背影,微笑着, 手不由自主地放在腹部上。

屋里(日 外)

潘国栋扶看叶慧兰走到床边,让她躺下去。

叶慧兰用手抚摸着腹部。

潘国栋俯下身去,耳朵贴在叶慧兰的身上, 细心听着,起身看着叶慧兰,微笑。

叶慧兰甜蜜地微笑。

医院(日 外)

产房外,潘国栋来回走着, 不时往产房里瞅着。

产房里传来了婴儿哇哇的哭叫声。

屋里(日 内) 孩子哇哇的哭叫声。

潘国栋抱着孩子, 不停地摇晃着, 用乎拍打着孩子的屁股。

叶慧兰坐在床上,看着潘国栋那笨拙的样子,微笑着,伸出乎去,示意潘国栋把孩子给她。

潘国栋把孩子递过去,叶慧兰接过,轻轻拍打着,孩子停止哭声。

叶慧兰给孩子喂奶。

潘国栋站在一旁看着,挠着后脑勺,无奈地笑着。 叶慧兰抬头冲他微笑。

在电视剧里,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不能只停留在人物动作的过程,还应该注意画面的视觉结构。譬如前面所说的“趁着夜色,老简吻了念雨”这句话,并不只是要把他们亲吻的过程描写出来,显示出时空上的完整,还要从视觉的美学效果上来考虑。我们可以这样写:

树底下,老简和念雨手牵着手,相互对视着。

月光朦胧, 几声蝉儿的鸣叫打破了四周的沉寂。

念雨微仰着头, 闪亮的眼睛充满着渴望。

老简低着头,看着念雨。

两人的脸越靠越近,终于凑在一起。

树梢上,悬挂着一轮圆月。

在电视剧里,人物的动作有时会融化在某种意境中,这时时空的概念似乎被画面中的意境所笼罩,造成某种特定的视觉效果。请看下面一段:

黑白画面,一朵鲜红的康乃馨似乎在随风摇动,镜头拉出, 一双美丽的眼睛,瞳孔中映着一对红色的花。

镜头再往后拉,女孩近景,长发随风飘动。

镜头拉出, 女孩全景, 黑暗中白色的身影。

女孩双手在胸前交叉,这时女孩身后一男性有力的双手抓着女孩的双手,并指挥着那双手从女孩颊部开始

抚摸,直至颈、肩、双臂……男孩的头部与女孩头部相互陶醉地亲呢着。

特写, 男孩与女孩手交插指合十,逐渐张开,一朵跳动动着的鲜红的花朵。

4、心理描写

在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方面,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都不如小说那样轻松自如。应该承认,人物许多微妙的心理感觉是很难用画面来表现的。很难设想,像《尤利西斯》、《追忆逝水年华》这样以心理描写为主的小说改成电视剧会是什么样子。

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用文字直接把人物的所思所想描写出来,在电视剧里却要借助于声音和画面。

下面是同学剧本习作中的一段描写:

石磊家(凌晨二点)

石磊坐在客厅的沙发里,浓眉深锁,抬头看到墙上的时钟已经滴答滴答地走到2点。他深吸了几口烟, 整个人都深陷入沙发中。闭上眼,就浮现出雅娴曾经俏丽活泼的影像。想她在不知道那件事之前,每天都那么充满朝气,对爱情信任热爱,可是雅娴的倾情热恋在知道蓝婷与石磊那段令人落泪的恋情之后,就已经频临全线崩溃的边缘。雅娴认为自己只是蓝婷的替代品,在石磊的内心深处爱的一直是蓝婷。

这里,作者显然是在用写小说的方式来描写人物的心理,这样的描写是没法用画面和声音来表现的。

在电视剧里,表现人物心理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以视听形象艺术地再现人物内心生活中的回忆、想象、幻觉和梦境等场面

[示例]

吴淼独自坐在网球外面的长椅上,透过铁栏网往里看着。

空荡荡的网球场,传来“叭” “叭” “叭”的击球声,声音越来越急,越来越响。

吴淼呆呆地坐着,眼前幻化出那个叫王芳的女孩纯净的脸,仿佛看见她在球场上奔跑的身影。

(幻化)

王芳那张清秀纯净的脸紧贴在窗户玻璃上,看着外面飘扬着的雪花, 那渴望的眼睛看着屋外白雪皑皑的大地……

脚步声由远而近。

女孩打开门,从屋里走出来, 看着雪地留下的脚印,眼睛在远处寻找着。

脚步声越来越远,女孩的眼光暗淡下去,两行泪水流到脸颊上。

(淡出)

空荡荡的网球场。

吴淼静静地坐着。

一双手放在他的肩上。

吴淼回过头来, 看见了白雪的脸,他伸过手去,把她的手握住,没有说话。

2、以内心独白形式揭示人物的内心动作

[示例』

蓝马坐在灵薇床边上,环顾四周:灵薇的房间并不大,却有一扇很大的窗户, 白色的窗帘直拖到地,灵薇依旧站在窗前和白色窗帘几乎融为一体。蓝马定睛在那儿。 画外音:我终于见到了我梦中的女孩,她比我想象的还要美丽,但这种美丽还有着我意想不到到的残酷

3、以声画蒙太奇手段揭示人物的思想情感

[示例]

刘婷婷手里转动着一支铅笔,面无表情。

审判长站起身,庄严地:现在宣读判决书…… 齐雪竹紧张不安的神情。

刘婷婷看着手里的铅笔,似乎很镇静。

审判长的画外音:……本院认为,起诉指控证据不充足,不能认定被告有罪。……本院判决如下:被告刘婷婷无罪…… 声音渐隐。

刘婷婷手里的铅笔停止了转动,表情复杂,有吃惊,又好像有几分落寞。

沉寂。

4、从人物的主观视点出发写所见所闻。

[示例]

吴淼笑着站起来,看着门口。

屋里光线略微有些暗淡,一个黑影缓慢地移过来。

秋燕不安地看着吴淼。

吴淼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神情变得很难看。

一个幽灵般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肩膀微微向左倾斜着,慢慢挪动着脚步,犹如一个不堪重负的五六十岁的老太太。

身影越走越近,模糊的身体变得清晰起来,那是一张年轻女人的脸,却没有血色, 目光呆滞,动作十分迟缓。

吴淼惊恐不安的脸。

第18篇: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电视新闻稿写作与电视新闻摄像

一、电视新闻写作

(一)、电视新闻的特点:实、快、新、短,声画结合,形象直观。内容真实、报道及时、事实新鲜、篇幅短小。新闻语言的特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二)、电视新闻的分类:按报道形式可分为:一般消息、新闻特写、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其中电视消息按时长不同分为:短消息(1分半钟以内)、长消息(4分钟以内)。按报道的内容分为:事件消息、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等。按报道形式分为: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等。

(三)、电视新闻的结构:通常分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几部分。有时,还包括背景材料。

标题:标题是整条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涵的概括和浓缩。题好一半文,电视新闻的标题要力求简练、准确、生动,起到提示新闻主题的作用。

如:去年夏天,国内出现了一个谣言,说今年的香蕉里面长虫子。就是这个误导信息,造成海南岛香蕉卖不出去,大量成熟的香蕉烂在地里。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消息,题为《败于信息?败于信息!》,这样的标题紧扣新闻主题,让人过目不忘;前不久,央视2套《今日观察》栏目播出了一期关注G20峰会的新闻评论节目,标题叫做《20位超级歌手,难唱同一首歌》,标题不仅提示了新闻主题,而且形象生动,意味深长。

如:“泸州历上首位奥运冠军今日诞生”,强调新闻时效。“江阳小将邹凯勇夺三金”,突出新闻人物。标题不同,报道角度也不同。标题取大了有无病呻吟之嫌,让人反感。取偏了会导致文不对题,观众看完新闻之后会有种上当的感觉。标题过于平淡(如用一般会议名称做新闻标题),很难引起观众的注意。标题太夸张又有失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比如:“泸州的士的十宗罪”,用在网络上无所谓,用在电视上就过火了。

导语:是新闻的先导,当然位于最开头。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要求有实质内容,不要空洞无物。因此,要尽量将最有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主体: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总的要求:与导语相辅相成,内容充实,材料典型,层次清楚,手法灵活,富有新意。

结尾:特指能够深化新闻主题的最后一部分。根据新闻内容或报道角度的不同,消息结尾的写法多种多样。大体分为:评论式、总结式、启发式、展望式、引用式、背景式、数字式、补充式等形式。

背景:背景是指对新闻事件产生的相关条件和有关知识、政策法规等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介绍。目的是帮助观众理解新闻内容或延伸思路,深化主题,再或者是为了丰富内容,增加趣味。

背景的写作必须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滋有味。特别强调一点,新闻写作时常常要用到一些资料,它通常是背景材料的一种,运用恰当,会为新闻增色,增加报道深度。但记者一定要咀嚼材料,吃透精神,融会贯通。切忌照搬照抄,滥用材料。

(四)、电视新闻的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后来增加了一个要素:如何(HOW),用英文字头简称“5W1H”,被人们称为新闻六要素。过去强调前面的五要素,一个都不能少。现在更为灵活了。有时,电视新闻报道中可以省略某些要素。比如一般性会议报道,不用写在哪里(几楼、几会议室等)开会。

(三)、把握新闻采写的特点:记住五句话。

敏于捕捉:新闻工作者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要增强新闻的敏感性,才能发现并抓住身边的好新闻。获取新闻的途径很多,报纸、电视、网络、会议、简报等。要当“两广总督”,广泛接触社会,广交各界朋友,以增加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要有政治敏锐性、新闻敏感性、工作责任心,不要眼睁睁看着好新闻从你身边溜走。

例:有时手里没有摄像机,或电池用完等情况,不要忘了眼睛就是最好的摄像机,写成口播新闻也可报出来。要苦练基本功,养成善于学习、长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要善于领会领导意图,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由表及里,顺藤摸瓜,找出新闻背后的新闻,用好用尽手里的新闻线索。

勤于采访:新闻是采访得来的,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不要把眼睛仅仅盯在会议室,要走到群众中去,走进生活中去,走进实际工作中去,找出鲜活的东西来。要找准采访对象,讲究采访技巧,用眼看、用心听、用手记。采访到位,新闻就成功了一半。

例:有位新闻同行曾发过这样感慨:坐在家头、捏着烟头、皱着眉头,思考了两个钟头,稿子还没开头。这是许多记者的体会,同时说明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精于构思:确立新闻主题、巧选报道角度、体现匠心独运。

例:昨天我们单位有位记者跑江北、通滩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的新闻,回来我问他收获如何?他说没什么“名堂”。因为主要是要整治街面上违章支篷搭架的问题,本来想反映政府整治力大,严格执法,强力推进些项工作的,但执法队伍去的时候,多数违规建筑群众都自己拆了,大整治行动拍起来场面就没看头了。我说这有什么啊,反过来报道不行吗?这正好说明政府的宣传动员工作做得到位,群众积极响应,主动拆除违章建筑,这机样报道不是更好吗?记者采访为什么要先入为主,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呢?

疾于运笔:采访结束,迅速成篇,又快又好。一是报道时效性的需要。二是既能写出真实感受,又不至于忘掉重要的信息。

把握细节:拍摄时不要放过细节,撰稿时也要处理好细节。新闻的亮点往往需要用细节来刻画。现代新闻报道提倡: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要能抓住细节,写出人情味来。做到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扣人心弦。

例:昨天,《江阳新闻》播出了一条流动法庭在江北镇某村开庭审理因车祸造成的经济赔偿案。这是一条好新闻,它反映了法官转变工作作风,利用流动法庭把政策法律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文稿叙述很清楚,把车祸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医疗费用多少、保险理赔金额、被告欠款情况都一一讲清了。画面拍摄也很稳定,各种景别都用到了。遗憾的是,我们在审片时,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任何反映真实情况的票据、认定书、调解书等细节内容。我想,观众可能跟我一样,也想看看这些东西吧?

(四)、电视新闻写作技巧

第一、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用事实说话,经得起推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新闻的原则。让观点从报道中自然流露,而不是“指点”出来。这里讲的真实客观是相当的,绝对的真实客观无法做到。 例:不说绝对的话,不讲过头的话。如:有人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地面干净,显然就言过其实了。

2、精选事实,以小见大。在纷繁的事件中精选出最有价值的事实(未必就是大事)。有时,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

3、正反并举,对比衬托。这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手法。将今昔、正反不同的事实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比,让人一目了然。

例:去年8月,《江阳新闻》报道了一条新闻,说的是黄岗实验学校把几十名灾区学生接到学校,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和补习条件。文稿开头这样写道:“记者刚走进黄冈学校,只听见空荡荡的校园里传来了朗朗的读声。” 这个对比手法的运用显然没处理好,咋一听有种灵异的感觉。后来,编辑给改成了“眼下正值暑期,正是各学校都在放暑假的时候,黄岗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却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一起去看看。”这一改,有对比了,而且通过设问的方式,还给人留下了悬念,吸引人想看下去。

4、集点成面,点面结合。这既是写作原则,也是表现技巧。选取一个“点”,把这说细、说透,具体客观。再结合到面上去深化主题。这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综合性、经验性的新闻报道比较适用。

5、目击实录,再现场景。这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常采用的手法之一,也最能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好处有三,一是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是记者或被采访者的现身说法。内容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因此真实可信。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央视记者张泉灵在映秀等灾害现场所做的几个感人肺腑的报道。我觉得,象这样的报道应该写进新北广的闻教科书。二是事件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展开,因此时效性较强。三是形象生动,现场感强,能吸引观众眼球。

6、言简意赅,画龙点睛。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中的议论而言的。值得注意的是,议论必须是从新闻事实中自然而然引发出来的,而不是硬塞进去的。

7、适时引语,借口说话。发挥电视的优势,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别人的嘴说出来。使报道更加客观,真实可性。引语必须准确,不得歪曲原话,不得断章取义。

第二、新闻要追求精练。要尽量把新闻写短,因为短才能快,而且容易让新闻信息饱满,这样才能留住观众。方法有四:

1、一事一报,笔无旁涉。文稿不蔓不枝,短小精悍;

2、提炼精华,巧取一隅。突出重点,发现亮点,体现特点;

例1:反映蔬菜大王艾应全这个人物。重点要反映他的致富带头作用,亮点在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很强的市场意识,特点在他少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一门心思念好种菜致富这本经。这就叫提炼精华。

例2:近期我们对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做了一组系列报道。企业几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市场变化莫测,产品销售受阻,资金周转困难。在应对措施方面,沉着冷静、树立信心、调研市场、找出对策,这些都是共性的东西。如何反映出他们的不同之处,让别的企业看了可从中到些启示呢?这恐怕就要巧取一隅才行了。对一桶天下,我讲了一个故事:一年的迷茫

让老总如坐针毡,临近年关,企业工资都发不出来,通过市场调查,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确定了调整产品结构的思路,一个星期时间开发出一款新产品投放市场,春节前的二十多天时间,销售了11万箱酒,收入600多万元。凭着一个点子,让企业找到了过冬的棉袄。而对川油钻采公司应对危机的报道,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使得自身肌体强健,抗风险能力增强。立足产品特点和自身优势,在别人回港靠岸之时,他却转身向海,走出国门,今年一季度就拿到了1千多万元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0%。这就是亮点所在。

3、选材典型,举一反三。用典型的事例让报道变得生动。

例:去年春夏之交,我到华阳水中坝采访,村民反映黄瓜卖不出去,每斤一角多钱都没人要。仔细了解才知道是因年初低温灾害使江阳区的早菜普遍受到影响,于菜农们大面积补种黄瓜。因成熟期推迟失去了泸州早菜的优势,加之产量斗争,从而导致华阳、邻玉、弥沱等菜蔬基地都出现了黄瓜好货贱卖的情况。然而,我到先锋村采访时了解到菜农艾应全却没有众多菜农的烦恼。因为他看到各地都在补种黄瓜的时候,就预料到市场可能出现黄瓜饱和的情况,从而改种青花菜,一斤就卖到几块钱。不但收入没有因灾受损,反而大大增加。后来,我以菜农不光要钻研技术,也要研究市场为新闻主题,及时写了这篇报道。

4、以小见大,视角新颖。大题小做,生动具体,一叶知秋。

例如:通过一个灾区孩子在江阳的学习生活来表现“江阳爸妈”活动的成功开展,进而反映江阳人援助灾区的无私大爱。

第三、新闻要有鲜活性。新鲜的东西好卖,没有谁爱看冷冰冰的面孔,也没有人喜欢呆板枯燥的报道,所以,新闻要讲故事。除了讲究事实新鲜、角度新颖而外,电视新闻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要学会用画面语言来表现,让报道显得更直观。要让观众如临其境。要把新闻事实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它的新闻价值,从而提炼出富于时代气息的新闻主题。这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功。

(五)、会议新闻报道应注意的问题。除了党代会、党委扩大会、人代会、政协委等高规格的会议报道,要注意会议的议题、议程等形式外,一般会议报道应淡化形式,注重内容。做到跳出会议报会议,有的甚至可以不提会议。只要把会议精神准确传达出来,能够深入进支做延伸性的报道当然更好。千万不要把会议新闻搞成新闻会议,观众不会买账的,一般观众谁会想看你在电视上开会,想看的人早就参加了会议。而我们作报道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更多不了解会议内容的人知晓。因此,我们宣传的目的又怎么能实现呢?

例:比如报道农业生产方面的会议,就可以跳出会议去写,再加上些反映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图像,就会使新闻更生动。

(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忌讳:

一忌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二忌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三忌添枝加叶,夸大事实;四忌关注表象,忽略本质;报道浮在上面,容易误导观众;五忌材料堆砌,思路混乱;六忌形式重于内容;在会议报道中最容易犯这个错误,把时间、地点、会议名称、参加人员说完就占了一半多的篇幅,真正该报道的内容却一笔带过了。要知道,会议精神及其延深的东西才是观众所关心的。七忌抄总结、抄简报,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如:报道统计数据,经济指标等。只报综合排名第几,指标多高。对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问题却只字未提。新闻报道不是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报道的目的不仅要让大家了解令人鼓舞的成绩,还要让观众从创造辉煌业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八忌声画两张皮。文字解说与画面

根本不是同一回事,让人看着就别扭。

(七)、上送新闻稿应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媒体的视角。对同一件事情,媒体不同,报道角度也有区别,我们在写上送稿时,应考虑到媒体的不同视角。

2007年“八一”前夕,川台有个约稿:主题是“区委书记重视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由泸州台新闻部和区广电站联合采访,并分别在各自的栏目做了报道。《泸州新闻联播》的用标题是《江阳区积极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江阳新闻》用的标题是《陈文调研我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而上送川台的新闻标题是:《爱军精武好书记,细微之处见精神》。仅从标题上看,就能看出两级媒体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角度各有不同。

2、为方便联系,上送新闻的稿件上要注明来稿单位、通讯员姓名、联系方式、撰稿日期、磁带编号,以便于工作衔接。

3、除了自采稿件上送外,可以采取推荐选题上送,待双方沟通之后进行联合采访报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19篇:电视专题片脚本写作

电视专题片脚本写作

电视专题片是变化着的画面艺术和音响艺术或者说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二者的融合,是单位向社会宣传推介自己的良好媒体。一部完整的电视专题片通过解说、画面、字幕、配乐、特技等多种手段,声像并茂地向观众传达节目的深刻内容。拍摄一部电视专题片,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一部优秀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下面,郑州影视制作向大家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诞生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

一、撰写一个好的角本

当某一单位确定拍摄一部电视专题片之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撰写电视脚本,因为电视脚本是电视专题片拍摄的依据。如果没有脚本就开机拍摄,容易造成工作的盲动性,多走弯路,工作效率降低。所以,拍摄电视专题片,撰写脚本应该是工作的第一步。而电视专题片脚本的写作不同于写一般的文章。

电视专题角本包含着专题片的解说词,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就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又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如果在解说词中讲到乌云突变、大风骤起时,这边电视画面就不可能出现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场景;而如果画面中是人潮涌动的铁路春运的场面,可解说词却用上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词句,这就使人很费解了。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但解说词的作用仍不可忽略。在某些情况下,解说词还占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画面与角本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必然影响节目的整体表现效果,即使再优美的画面也弥补不了“文不对画”的缺憾。当然,有些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即使角本中没有多少解说词,也没有影响观众对节目内容主题的理解,那是因为仅有的一点儿解说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的是指点迷津的效果,而再多用上些解说词倒显得画蛇添足了。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多么好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作用如此,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使其真正担当起“绿叶”的作用呢?郑州影视制作总结了以下三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努力做起:

1、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比电视记者没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的。现在,有些电视记者采访,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只注意画面质量,不去深入采访,解说词是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更有甚者,干脆将报刊上发表过的文字拿来,“造就”了一篇解说词。这样的解说词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任何深度和广度,这样的电视节目又怎能赢得观众呢?

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的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人的解说词。这就像作家、画家为创作必须去体验生活一样。没有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某种生活的经历,而只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2、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而在你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首先要充分思考,围绕专题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你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必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可以相信,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解说词也定会打动观众的心。相反,同样是在作一部电视专题片,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如果没有打动你的心或能够引起你的兴趣的地方,你肯定不会写出打动观众心灵的解说词。只有你对采访对象、镜头中所表现的内容或你想说明的事物怀有真挚的感情、兴趣十足、关心专注,这样你才会写出感染观众的解说词。

3、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有人说,前期采访我也很认真,坐下来开始写解说词我也很投入,可写出来的解说词就是不能打动人。我想主要原因那就是文字功底欠缺了。头脑里没东西,肯定倒不出“货”来。如果知识面广、文字能力强,那语言的组合就会很顺畅,文字的表述就如同泉涌般溢出。因此,要写好一篇电视专题解说词,必须有文学“细胞”,善于用文字语言表述、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现在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很少讲究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而更多的是些公式化、简单化、不生动、干巴巴的文字罗列或一些数据排序充斥整篇文章。有的就是一篇工作报告或总结报表,就连播音员配音时读起这样的解说词来都感受乏味得很。这样的专题片有谁还喜欢看呢?

一篇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不一定是运用了多少排比句、多少古文诗句、多少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但它首先应当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很有味道,集语言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专题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细读起来让人振奋、引发思考、唤起遐想、回味无穷。

深入采访、融入真情、文字功夫是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重要三步。要在做好深入采访,融入真情这两步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在提高文字功底上,多学多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虚心向书本学习,善于积累,广泛涉猎各类报刊,多读一些文字优美的散文作品,多注意收看各级电视台播出的各类专题片,用心揣摩。只有这样,自己的文字功底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写出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也才能声情并茂,打动观众,再配上优美、对应的画面,便会是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了。

撰写电视脚本实际是撰稿人对整个专题片的总体设计,什么地方应该是画面加解说,什么地方用采访同期声,什么地方展开抒情用优美的画面配音乐,什么地方为了突出重点,画面上叠字幕等等„„,单看电视脚本的解说词,好象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当同画、音、字幕融合在一起时,它就成为一部优美而完整的电视文章了。电视解说词不是对画面的解释,它是对画面背后意义的引深,如果有些画面人家一看就明白,你非要写上一段文字来解说一下,这样就是画蛇添足。

二、拍摄美丽的画面

有了电视脚本也就有了总体设计,但还应该对脚本改写成分镜头脚本。所谓分镜头脚本,就是对整个专题片分成多少个镜头,每个镜头对应表现哪段文字。画面拍摄作为专业摄像员是非常讲究的,资深摄像员每到一地,不马上拍摄而是踩出多个点,确定最佳机位。拍摄中要特别注重色彩的还原,调整好白平衡。在处理画面的色彩上,根据片子的要求和人们的喜爱确定色调。一般我们中国人和亚洲地区的人民常喜欢冷色调,即偏蓝色,欧州西方的人民喜欢暖色调,即偏黄色,拍摄高水准的电视专题片,要求画面要稳,一般离不开三角架。在镜头的推、拉、摇、移中要稳,避免晃来晃去。为了让观众看清画面的内容,画面必须有起幅落幅,也就是说让观众在看画面时,感到有开始、有过程、有结束。不管是拍人物还是拍风景,要特别注意画面的构图,要按黄金分割法构图,景别的处理也要得当,前期的拍摄要为后期编辑打下基础。

三、要有良好的解说

电视专题片的配音解说,在整个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播音员各自都有自己的风格,做新闻播音久了,配专题片就感到不太适应。有些感情色彩很浓的片子,就必须找感情把握比较准的播音员。电台播音,由于是以声夺人,播音员非常注重感情的运用与把握,其次是电台播音速度较慢,比较适宜为专题片配音。一般说来,十分钟以内的短片一位播音员就可以了。如果片子在二十分钟以上,最好男女对播,这样会调活片子的气氛。特殊片子还需有特殊风格的播音员解说,如动画片、少儿教育片或动物世界等。

四、要有和谐的配乐

一部优秀电视专题片,配乐工序犹如锦上添花。专题片配乐要抓好片头、片尾、中间叙述、激情之处四个环节:片头是专题片的开始,往往是先出画面,不解说,要选择有气势的音乐,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片中。片头音乐很多,不同剧情的片头应选择不同的音乐。专题片的中间叙述部分应选择舒缓、优美、动听的音乐,让观众在配乐气氛中了解片中之事。随着专题片剧情的发展出现大喜、大悲、激动人心的场面,要选择合适的音乐配合观众抒发心中的情感。片尾音乐的选择要注意片中的要求,是把情绪提起来,还是把情绪压下去,必须选择合适。其次是长度也要合适,画面结束音乐也随之结束,也可以音乐随片尾字幕结束。音乐稍长3-5秒,且音乐由高到低达到完美的结束。

专题片音乐的选择是一件较难的事情,要全面了解专题片的内容及制作情况,又要从众多的音乐中筛选出适宜的音乐,配制中还要反复修改,优中选优,以求完美。一部高品位的电影或电视剧一般是根据剧情,由专业人员根据要求作曲,这些都不是非专业人员能完成的。

五、字幕配合要得当

电视专题片的字幕是制作程序的一部分,它是用字幕符号提醒观众引起注意、加深印象的手段。片中字幕一般有片头、片尾、大小题目、重点提示内容、工作人员名单、制作单位及制作时间等。字幕的多少应适宜,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字幕的制作中有两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根据内容选好字型,比较严肃的电视片字幕要选择庄重大方的宋体、黑体或正楷,如果是生动活泼内容的电视片字幕就应选择隶书或者美术体。总之,字幕要以清晰大方并与画面内容和谐为要求。二是根据内容选好字幕的色彩。字幕色彩不可千篇1律。如果是庄重、严肃的题目可以选择金黄色的宋体字,如中央新闻联播就选择了金黄色。如果是文艺类题材或反映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专题片,片中字幕可以根据需要选红色、蓝色或绿色或白色。如果是字幕叠加在画面上,还要看画面的颜色(色调)而定,尽量避免顺色,造成字幕不醒目,起不到加重提示的作用。所以,字幕在片中什么地方出现,用什么样的字体,选择什么颜色,用什么方式进入,定多长时间都是有要求的,都要在制片时加以研究。

六、特技手段要用活

电视专题片在制作过程中,画面组接中可以穿插一些特技画面,以活跃画面内容。在没有非线性编辑机之前,特技制作比较麻烦,专题片中的画面间大部分是硬切,转场过渡都比较生硬,自有了非线编之后,特技制作就容易多了。画面之间、内容之间的转场可以采用淡入淡出或黑场转换的特技。一个问题的结束与另一个问题的开始之间,可以用卷页或拉帘式特技过渡。在具体操作中用什么方式过渡,应以感观舒适、画面优美为基本要求。

以上从六个方面剖析了电视专题片的写作、拍摄、制作过程,一部电视专题片工序比较复杂,包括标题拟制、画面剪辑、音响合成、字幕设计以及所有构成这些要素的子要素。在制作过程中,要本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宗旨,在“以视为主,以听为辅”的原则指导下,协调和处理好画面、同期声、字幕,解说词等方面的关系,使电视专题片诸要素及构成诸要素的子要素之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为突出主题服务。拍摄之前,策划或编导人员要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适时调度,提前写出工作程序,要想把片子做出彩,就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写脚本,要熟悉摄像机功能且有良好的摄像技术,还要熟悉后期的配乐、解说、字幕、特技的编辑制作等技术。只有电视专题片构思精巧、制作精良,才能制作出内容、形式俱佳的电视专题片,才能诞生出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

第20篇:电视脚本写作(优秀)

什么是脚本?怎么写脚本?

从表现形式看,影像解说词与一般的文章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文章其语言是唯一的表现手段,而处于立体交叉的语言环境中的解说词,与之发生关系的不仅是语言,它更多地和画面发生关系。解说词是否写得好,要看它是否很好地与画面紧密配合。电视节目解说词往往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从文字上看,它断断续续,段落与段落之间似乎缺少语言和形式逻辑上的连贯性,既不适合于朗读,又不适合于单独作为报道发表。一般来说,解说词只是影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存在。

一、影视表现的基本手段: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是电视表达的基本方法,电视声音的构成可以用以下的模型来表示:

(一)、声音:解说词 + 同期声 + 后期音乐音响…

脚本创作不是指解说词的创作。而是包含声音的画面在内的整个节目的架构。

1、文字语言基本作用

影像解说就是把观众的想象活动与画面上呈现出的直接感受结合起来,把间接信息和直接信息结合起来,通过画面形象和有声语言的碰撞和交流,产生新的效果,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外延,深化画面内涵,使画面表现力大大扩张。 (1)串场:叙述情节 (2)转场

画面:晨曦的大海、上海外滩、浦西公寓巷口、浦西公寓楼下 解说:

张达伍把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大海,献给了事业。那么,他在事业和家庭的关系

上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张达伍的家在繁华的大上海。 我匆匆赶到这里,寻找浦西公寓72号 以上这段解说词将节目的场景从大海转到家庭。 (3)补充画面

画面:人群、列车在桥上飞驰、列车仪表特写、司机聚精会神地驾驶 解说:

广深准高速铁路全长147公里,投入运行的机车和车辆是我国最新研制的。机车采用大功率东风1型内燃机车,装有机车监控系统和速度分级控制系统,能确保行

车安全,并配有无线电话供旅客使用。准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带动我国铁路、通信、信号、机车车辆制造和运营管理技术的全面进步和重大改革。 请大家注意看这段片子的解说词,光从画面上是看不出这些信息的。

2、文字语言的局限性和主动性

文字语言在电视节目中的位置,相对在其他的传媒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在电视节目中,画面语言永远是载体,离开了画面(哪怕这画面只是一个黑场),任何文字语言都不可能存在。所以,几乎任何一位电视专家都会告诫你:文字语言要少写。 文字语言的少有两方面的对比:

一是文字语言永远比画面少。在电视节目中,画面是载体,文字是附载体,文字只能比画面少。过去,一分钟的画面只能录210~230字,现在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了,电视节目的录音速度也在提高,但一分钟的画面也只能录250—270字的文字语言,再快,观众就听不清,或者是顾了听,没法看。所以,几乎在每一本谈及电视文字语言的书里,都会告诫读者:文字语言要少写,因为电视是看的,不是读的。

在电视节目中,画面是永远的主体。画面有的内容、画面能够表达的意念,文字语言都不必写。单位时间内,文字语言不能多写,但可以少写。在这方面用得最多的是现场声的过渡,有经验的剪辑者往往会在一个场景的头尾留出几秒的现场声,让文字语言有一个淡进淡出的过程。 二是旁白要少写,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其他的声音语言,譬如:人物自白、对白,现场的解说、现场采录的嘈杂人声甚至现场的鸟鸣兽语,机器和其他物体的声响。突出电视写实、多维、多层次的立体空间感。“没有画面的声音是活的声音,没有声音的画面是死的画面”。即使在默片时代,人们也要在影片播放现场安排一支乐队,使声音充满观影的过程,这足以证明听觉元素在人们接受影片时的重要性。

系列片《中国农民》用一个长镜头记述了一个农民的一句话。记者在采访一个文化传统浓郁的村子时,问一个在田间劳动的年轻妇女,有没有经商?有没有摆摊?妇女都笑着说不,再问为什么,妇女笑而不答,良久,才不无自豪地说:我爱人是个教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如果不是现场采访,没有画面表现出来妇女的羞赧神情,用旁白去描述,很难表现。 文字附载于画面,文字永远被动? 不,恰恰相反,文字在电视节目中必须是积极的,主动地与其他元素相配合。因为他心中有目标,这就是节目的主题。按照节目主题这个目标,节目的作者从节目的策划开始, 就会有目的地寻找素材,拍摄节目时就会有意识地涉猎画面。 当然,在整理素材,撰写文字语言的时候,记者或作者的主题意识已经明确,他将依据他的主题思想写作文字语言,这时, 文字语言就会表现出它的主动性。

3、文字语言写作要注意和避免的情况:

注意:A、写实性。因此文字语言要以画面为基础。 B、文字具有跳跃性。因为有现场声加入。

C、形象性。画中有话,话里有画。画面要有思想逻辑,文字要有形象。 D、时间性。时间上的不可重复性。 E、口语化。能读,好读。 需要避免:

1、两张皮 声音画面没有必然联系。万能画面

2、满堂灌 宣传工具,过份重视解说

3、一锅粥 大量采用纪实方法

(二)、画面:主播+被摄对象(被采访者+被摄现场)+字幕或特效…

在以上模型中,各声画元素并非并列出现而是交叉出现的,即每种声画元素都可能与其他元素出现在相同的电视时空中。画面的局限性 一般表现进行进态 照相是瞬间。电视是过程。 表意具有模糊性,容易产生歧义。举个例子来说:

1999年9月14日,***主席访问新西兰,电视新闻上看到当地的毛利族手持长矛、摇旗呐喊,气氛十分紧张。只见***小心翼翼地与一个毛利族人周旋,并从地上拣起一个矛头递给那个毛利人,这时全场的毛利人又是一阵鼓噪。听到新闻的解说才知道,这是当地毛利人欢迎来宾的一种传统仪式,古代的毛利人通过来客拣起和传递矛头的方向,判断对方是敌人还是朋友。

二、解说与画面的基本关系:

(一)、历史流变 除了电视剧的台词、文艺节目的串词,电视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的画外声音语言被很多人叫做解说词。电视节目的文字语言为什么叫解说词?其实,电视节目解说词是沿袭电影解说词的名称。

早期的电影摄影机用胶片拍摄,录音不能同步进行,所以要靠画外音解说画面。后来有了录音胶片,但同步录音的工艺技术复杂,成本很高,难以普及,电影纪录片解说词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电影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格里逊式

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打破了“默片”的沉闷局面。这是纪录片录音技术发展的结果。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但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纪录片成了“长篇说教”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等国的独裁者利用纪录片灌输法西斯主义,更败坏了纪录片的名声。到了50年代,格里逊式的纪录片失去观众的宠爱。 2.“真实电影”

格里逊式纪录片之后,电影界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影片通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对被访者的谈话都尽量避免。导演捕捉日常生活未经修饰的事件场面,拍成纪录片,“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美国的苏珊、阿兰•雪曼拍的《警察局录影带》就是范例。

苏联导演兼电影理论家齐加•维尔托夫在报上撰文,他认为:一切场面的调度、电影剧本、演员、摄影棚,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应该一律抛弃,形成“电影眼睛派”。其实质是看到什么就拍摄什么。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出现,维尔托夫和他的兄弟米恰依•考夫曼又鼓吹“生活即景”,把“电影眼睛”与“无线电耳朵”结合起来,形成声画对位的蒙太奇。

二战后,便携式摄影机和录音机的发明,同期录音技术的普及,“真实电影”流行一时。 3.访谈式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像”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4.个人追述式

个人追述式是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 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个人追述式影片工作起来像个自主的整体,影片将各部分组织结构起来。一是吸收进来的人声、背景音响和画面;二是电影片整体的风格讲出的“声音”,以及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综观纪录片从无声到有声的过程,除了“真实电影”时期,解说词都在逐步发展,而且是向着广义的、由多元素组成的音响效果发展。

最早的电视新闻和专题片都是用电影摄像机拍摄的。20世纪50年代,电视开始传人中国,但直到六七十年代,中国仍有不少的电视台使用电影器材拍摄节目。

电视诞生后,解说词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现在,专业的电视拍摄起码有两个声道。一声道录现场声,二声道用来配解说或配音乐。而电视剧的拍摄录制甚至多达八个声道,以便进行多个声道的录制和混响。在这其中,文字语言占有主要的地位。

(二)声画之间什么关系?根据节目的具体形态而定,可以做以画面为主,也可以做以声音为主。

三、“蒙太奇”表现手段

影视文学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莫过于蒙太奇的表现手段。

(一)蒙太奇的含义

蒙太奇,法文原义指建筑的结构和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有剪接、组合之意。蒙太奇的完整含义,至少应当包括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作为影视剪辑的技巧和方法,蒙太奇将影视艺术的各种元素如声音、表演、造型、摄影等组合、联系在一起,形成连续不断、完整统一的视觉形象。最初,蒙太奇只是画面和画面的组接,目前发展到包括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的组合关系。 第二,蒙太奇是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一组镜头可以组成蒙太奇句子,若干蒙太奇句子或场面可以组合蒙太奇段落,从而形成整部影片。同时,蒙太奇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 分切与组接,又可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并且创造出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形成不同的节奏,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形式:

第三,作为影视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即蒙太奇思维;蒙太奇思维是影视独特的思维方法,是其他艺术所没有的,影视编剧在进行创作构思时,应遵循蒙太奇思维方法。

(二)蒙太奇的艺术功能

爱森斯坦曾经说过,两个镜头的组接产生的效果并不是两者之和,而是两者之积。这说明了蒙太奇这一表现手段的巨大效用。

关于它的艺术功能,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1.蒙太奇可以把镜头有机地组织成一部刻划人物,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又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影视作品。

2.蒙太奇可以按照艺术的需要,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压缩与延伸,既增加作品的容量,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和概括,又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3.蒙太奇可以发展平行剧情,平行动作以加强影片的悬念。它还可以造成或激烈、或舒缓、或紧张的节奏。影视创作者可以通过不同长度、不同类别、不同方位的镜头的组接,使影片的节奏丰富多变、。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蒙太奇可以通过声画分立和声画对位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声画分立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互相离异,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声音是以画外形式出现的。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与统一,使声音从依附于形象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元素.加强了声音同画面形象的内在联系,使之更加富于感染力,从而奉富了影视的表现手段。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内在节奏独立发展,分头并进而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表明同一内涵。声画对位的结果,产生某种它们自身原来并不具备的新的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新闻专题策划怎么做?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机构对一个时期或一项专题的报道所进行的有创意的设计、指挥和调控。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新闻策划从实施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7个步骤:

(一)市场分析

要做一个新闻策划,必须先对策划对象所在行业及相关情况有个深入的了解,比如行业的历史,行业的现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相关的法律配套等。了解得越详细,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点。

(二)确定宣传目标

对新闻策划来说,主要需要确定的是宣传的范围和宣传的目标人群。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宣传目标影响着后面新闻点的策划、媒体的选择和预算的编制等步骤。 比如宣传范围只是地域性的,那么就不一定非策划出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了,媒体也只需选择地方性媒体就可以了,预算也会比做全国性宣传低得多。

再比如宣传是针对年轻白领的,那么策划的新闻事件必须能吸引他们的关注,媒体也应针对性地选择白领媒体。

(三)策划“新闻点”

这一步,需要策划出能达到宣传目标的“新闻点”。

如何找到“新闻点”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下面将会介绍寻找“新闻点”的基本模式和“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

(四)选择媒体

新闻策划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完成的,因此媒体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宣传目标来选择媒体,比如大众产品,应选择大众媒体;如果客户目标是女性,则应选择女性媒体;专业化的产品,应选择专业化的媒体,像计算机产品,最好选择计算机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中的计算机版面;而市场在全国的,则应选择全国性媒体。

(五)编制预算

做一次宣传,当然要衡量投入产出比,对预算做到心中有数。

广告投放通常采用两种预算方法,

1、销售百分比法:以销售额的某个百分比,比如3%,作为广告宣传费用;

2、竞争对比法:以主要竞争对手的大致费用来决定自己的广告预算。但新闻策划和广告投放在费用上很不同,广告费用主要包括广告制作和媒体投放的费用,而新闻策划则主要是新闻事件的实施费用,优秀的新闻策划只需要少量的甚至不需要媒体费用。 因此,新闻策划费用很难像广告投放那样在今年就可以计划好明年的投放量。新闻策划不同个案的实施费用往往会根据具体的策划而有所不同,因此应采用“目标任务法”来预算。

所谓“目标任务法”,就是先确定一个新闻策划的目标,然后估算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所需的费用,包括新闻事件实施费用和新闻发布费用,这两项费用相加就是一次新闻策划的总费用。

(六)策划的实施和控制

这是新闻策划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再精妙的策划,也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传达。如果媒体不配合,新闻策划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还有,现在不少媒体已出现“排他性”倾向,就是一条新闻如果其他媒体(尤其是竞争媒体)已经刊播了,就不再采用。这为新闻策划所需要达到的“大规模轰炸”效果制造了难度。 这一情况下,需要策划人有很强的媒体运作和控制能力。

在美国,有一个与此相关的“守门人”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现已得到美国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认同。学者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的作用。拿新闻来说,通讯社决定发布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重要新闻的百分之一,而读者最后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又只占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的百分之

一、二。主管这种过滤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守门人。企业发出的信息,只有顺利通过守门人这一关,才能经媒介流向公众。

因此如何通过媒体“守门人”这一关,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课题。

早在1997年,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赢海威在内部刊物《瀛海威人》上,刊载一篇题为《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短文:

“……与媒体记者打交道应当尽量了解各个媒体的特点、每个记者的脾气禀性、他们的需求和特长。报纸和杂志有区别,电台与电视台不同,大众报刊与专业媒体又不同,专业媒体中信息类与电脑类又特点各异,中央级媒体与一般类媒体更要有所侧重。针对各种类的记者也要有不同的策略,年轻与年长、有版和无版、科技类、文化类、教育类、社会新闻类等等都要有针对性地打交道。善于写评论的与善于写长篇报道的,在我们提供资料及公关活动时要使其各尽其长,各得其所。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结交—些记者朋友,记者中也有噱头,记者朋友面可以宽泛,各种媒体都可以,但要选择对公司最能发挥作用,愿意理解瀛海威思想和阐发思想的人……” 还有一家大公司在进驻上海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出了一篇《上海媒体概述与公关策略》的调查报告,在对上海媒体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媒体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后,提出了进行新闻策划的“具体对策和机会”:“首先,大局上抓住关节点。恰恰因为上海媒体管的死,所以宣传主管部门的权力非常大。抓住这个节点,所有工作相应会顺利很多。平时注意和宣传主管部门实力官员建立关系,多多交流,对于企业危机公关有决定意义。上海媒体领导相当听话,只要主管部门打招呼,毫无折扣执行。另外,企业大的宣传活动,可以考虑请宣传主管部门参与,事半功倍。其次,研究不同媒体特点,分别对待。比如对于申江这样的周报,主要提供的就是产品特别是时尚产品类信息。其他几张周报和周刊,侧重人物性的新闻。公关公司统一式新闻稿肯定是不行的。再次,研究公司新闻中的„上海因素‟。发掘公司新闻中,与上海有关的,可能对上海造成影响的新闻要素。……”

除了像赢海威和这家大公司倡导的“公关”模式外,现在还有一种更高明的“新闻诱惑”办法,就是不是企业去找媒体,而是想办法让媒体主动来求企业。

比如有家企业急于放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消息,但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往往并不急于找某一个媒体,而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蛛丝马迹,使目标媒体的目标记者(一般是比较勤奋的知名记者)主动找他,然后做出千分不高兴、万分不情愿的样子,遮遮掩掩、欲语还休,并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这个事件太敏感,最好不要写”,“这句话可能会引起业内震动,无论如何不要指明是我说的”等等……

这样做,反而更容易引起媒体的重视,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七)策划效果衡量

对策划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判断整个策划成功与否,也能对下一次策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现在,广告的效果评估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大学课堂上也出现了专门的《广告效果评估》课程。但由于新闻策划至今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也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估方法。 一般来说,新闻策划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a、刊登播出数量 在策划实施后统计媒体刊登播出的新闻数量,看是否达到原先设定的目标。 b、刊登播出质量 主要指篇幅、字数、播出时间长度、刊登的版面(是否头版或其他重要版面)、播出的时间段(是否黄金时段、知名栏目)、企业和产品的名称是否出现、产品性能是否介绍等。 c、市场反应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销售业绩,只需对策划实施前后实际的市场销售情况作出比较,就可以分析出策划是否推动了销售。二是看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是否提高,这需要在策划前后各做一次问卷调查。

比如要了解某品牌的知名度可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表:

1、从未听说过

2、仅仅听说过

3、知道一点点

4、知道相当数量

5、非常熟悉。

如果策划前大多数消费者回答时1和2,而策划实施后则主要回答3和4,说明策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d、还可采用“比较法” 就是与其他竞争产品的市场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对新闻策划的效果作出评估。 另一角度来说:

一般来说,新闻策划大体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主题 主题的选择是整个新闻策划的灵魂,是统率整个活动的思想纽带和思想核心。主题的确立往往建立在掌握种种资料和整合种种资源的基础上。一个新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重点,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方案,所以一般在讨论后都要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并确定一个主题而不是多个。而确定这个主题的标准即是新闻价值的大小,即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这里所形成的主题往往比较宽泛并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必须说明的是,在最初的讨论时期,主题的宽泛有利于从多个层次展开新闻采访活动。

2、体裁与风格 体裁关系到报道的性质。可以选择解释性报道或是预测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的新闻体裁,也可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性很强的研究报告,也可能策划为整合报道或是连续报道、组合报道。 风格问题,关乎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产生独特的叙事修辞。通常,风格的策划背后,多少会存在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摹本——它或是本媒体的典范作品、或是一个存在于新闻人心灵深处的经典范例。在风格策划的细致之处,甚至会涉及到像是否采用倒叙写法,要不要“编者按”等等,如何对待日常用语、科学用语,重视讲故事还是重视说服力这一类微观问题。

3、单元结构 通常是指内在结构。结构必须坚实而稳固,与此同时,它应该由多个结构单元组合而成。往往每个结构单元代表了一个次主题。为了寻找到尽可能理想的单元组合,在策划的这一阶段,我们往往采取穷举法进行无限制列举,然后再通过筛选和归纳的方法得到一个真正科学、高效、具有阅读价值的内在结构。

4、任务描述 这是一个对文章结构总体和每一个单元的任务作进一步细化的过程——使用一个长句子,具体可感的描述出:每一单元将会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采访什么?难点和重点是什么?成稿后的面貌如何?等等。 对于职业新闻记者而言,任务的描述无异于是对于相关文本的工作量的描述。

5、分工与计时 具体分工包括:基于文本单元,或者采访工作的不同侧面,把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分配到每一个相关人员,提出注意事项。分工的策划将会最终形成两张表:任务人表和日程表,交与主持者和每个相关人员共享、掌握。 任务人表便于使参与者有章可循,主持者通过对任务人作必要的讲解、认真的督促,为新闻活动保驾护航。日程表主要用于时间的控制,一般以时间进度表(倒计时)的方式来表现。时间的安排要合理,在考虑新闻同业竞争的同时也要留有余地,一般来说:日程表上前面的时间进度较紧凑,后面可以留有时间余地来调整。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结构该怎样写? 在拍摄及制作上: 1 镜头运动最忌乱

电视与动画、照片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镜头的运动。对镜头运动的主要要求就是平、稳、匀和定位,通过镜头的运动构成新的画面,表达新的信息。 2 色彩还原要真

在电视专题片中,彩色还原的好坏是衡量电视专题片质量的标准之一。在拍摄过程中,影响彩色还原的因素很多,室内、室外,清晨、黄昏,日光、灯光频繁变化,这就要求摄制人员工作细心,这里只说几种基本作法:

(1)标准寻像监视器与摄像机的外部调整(2)混合光源情况下、保证彩色还原的措施(3)电视片的基调要符合科学需要 3 特技效果忌过滥

如今,非线形编辑在电视制作上的广泛应用,但是,特技如果运用得当,独具匠心,无疑可以激发观众的欣赏情趣,增强观众的记忆。如果过多的滥用特技效果,不按需要,只图新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随意加上特技,其结果只会使观众对电视片产生厌恶感和不信任感。 4 后期编辑忌“跳” 5 音乐效果声要有新意

(1)音乐的选择如无特别需要,应尽量避免使用流行歌曲的音乐(2)电视片背景音乐不要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3)背景音乐的音量选择。 在题材的选取上要注意

一、要注意选取典型所谓典型就是所选取的人或事在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具有普遍性、现实性、代表性和时代性。雷锋、孔繁森等先进人物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它们之所以能成为改革中的先进典型,不仅因为他们具有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更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发展需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出鲜明的时代风采。这样的典型让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将这些典型人物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就会收到很好的社会收益。因此,地方电视台在创作专题片时就应注意选取这样的典型。

二、要注意解说词写作电视解说词应叙事干净利落,语言晓畅明白,词句短小简洁,语言力求口语化、形象化。解说词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而是画面及同期声的概括、评价、补充、延伸和深化,以传达画面及同其声没有传达或无法传达的信息。电视解说词像一根链条,把电视画面与同期声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写作电视解说词时应尽量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来解释现象、阐明道理。在论述时应透彻、深刻、富有思辩色彩和哲理。解说词切忌空话。

三、要注意表现细节电视专题片所记录的人和事,只有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才能达到表现情、蕴含理的效果,如果一部电视专题片没有激情,通篇是干巴巴的说教,就不会吸引观众的视线,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要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就需要注意表现细节。因为细节是表现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单位,典型的细节能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要注意表现背景背景,又称为环境,是电视专题片的基本构成因素,也是电视专题片所反映的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事件赖以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据和基穿一般来说,电视专题片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自然背景。在一部具体的电视专题片中,由于所反映和表现的题材、主题等因素的不同,其所处理的背景也就有所不同、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创意、题材、主题来选择不同的背景。

五、要注意真实性目前,县级台自己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多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然后确定题材主题,构思情节,安排同期声拍摄。电视专题片在表现或保留生活真实面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真实性不只是指外部形象的真实再现,还严格要求人物内心的真实和现实生活的真实。一部成功的电视专题片,它是形象真实和内在情感真实的完整统一。因此,在拍摄电视专题片时,一定避免一些人为的摆布和虚假的东西,力保专题片的真实性。因为,真实的专题片才有魅力,真实的专题片才能吸引观众、打动观众。

六、要注意构思电视专题片的构思一要完整,二要新颖,三要科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工序比较复杂,包括标题拟制、画面剪辑、音响合成、字幕设计以及所有构成这些要素的子要素。在制作过程中,要本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宗旨,在“以视为主,以听为辅”的原则指导下,协调和处理好画面、同期声、字幕,解说词等方面的关系,使电视专题片诸要素及构成诸要素的子要素之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为突出主题服务。只有电视专题片构思精巧、制作精良,才能制作出内容、形式俱佳的电视专题片。

《电视专题文稿写作范文.doc》
电视专题文稿写作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