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广场设计说明范文

2022-12-3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广场设计说明

长安世纪广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目录》

前 言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一)、主体思想

(二)、总体风格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

二、方案立意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2、竖向地形设计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

(二)环境绿化设计

(三)广场小品设计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

二、主要景点

(一)、“世纪大道”

(二)、“长安史话”

(三)、“天圆”

(四)、“地方”

(五)、“古磐”

三、植物配置

四、灯光照明

五、物业管理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前 言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

(一)、主体思想:

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

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

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

2、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

3、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

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根据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石河子当代社会人文背景的学习及石河子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详细汇报如下。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

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石河子世纪广场作为石河子最大的公共开放性广场,集休憩,游览,文化教育以及娱乐休闲的一个综合的公用场所,同时一个美观大方的广场也有助于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它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特色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外体现。今天的石河子市人民更是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步伐一致、斗志昂扬地进行着新世纪的新发展,

1、以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为时代主题。

2、以石河子悠久的的历史文化为背景。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满足广场建设的目的。

5、符合广场设计的基本要求。

6、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总体营造。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民族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世纪大道、主题雕塑、石河子史话雕塑景墙布置其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在广场四个角分别以对角线为轴线,对称地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个广场更灵活、多样。

2、竖向地形设计:

由于广场整体位置下沉,与整个周边环境形成一个高差,在考虑因地制宜建设广场的前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缓冲,并达到丰富层次的效果。

广场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主题雕塑平台,整体升高2.45米,在视觉上形成仰视效果,并营造一步一高的效果,从世纪大道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细节上以精细的工笔手法刻画,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及装饰效果,突出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代性。

(二)环境绿化设计:以再造山川秀美工程为前题,以生态建设为目的。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当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

(三)广场小品设计: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整个广场共分为三个区:

1、功能区:以集会、表演功能为主,体现广场的实用性。

2、文化区:展现长安的历史文化。

3、主题景观区:反映长安人民的时代精神面貌和长安大发展的中心主题。

二、主要景点:

广场共分为五个景区:长安史话、世纪大道、天圆、地方、古磐。

(一)、“世纪大道”:

由主入口进入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长40米,宽16米的坡形世纪大道。世纪大道中间是宽4米、长35米的气势恢宏的大型叠水喷泉,高低起伏的喷泉,流动的叠水,营造出宏大的热烈场面。

世纪大道两侧为两块宽6米、长38米的芳草地,草地上以大面积方整的草花堆栽,鲜艳夺目,寓意在大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合。整体寓意为: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石河子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世纪大道上,周围绿草如茵,鲜花簇拥,长安人民一定会大发展。

世纪大道两侧高5米的装饰景观灯,给晚间广场营造出亮丽的世纪之道。

主题雕塑:世纪大道尽头,是发展最终的升华,一展翅引领的大鹏,高大的体量,鲜艳、热烈的红色,极具冲击力和渲染力。雕塑周围半围合的彩钢构架充分体现着现代文明的产物和精神,钢构架作为主题雕塑的翼翅,极具张力与动感。体现现代文明的钢架结构与和其后古朴的长安史话雕塑景墙,以对景关系形成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对比,新世纪的新发展和历史文明的继承在此呼应宜彰。

(二)、“长安史话”:

石河子史话做为一个雕塑墙,既是一个造景手法,同时也尽可能显示其长安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石河子所有的辉煌成就都可以在这个场景的形式来表现,让步观者一目了然。同时,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体量大,易表现。同时宽80米,高12米的雕塑墙又是中心世纪大道的背景,世纪大道所表现的是新世纪新石河子的发展,而雄浑的雕塑墙则是石河子历史和发展的缩影。

(三)、“天圆”:

自从盘古开天地,轻者升为天,浊者沉为地,天方圆,地为方,今有天圆地方之说。

本方案中,“天圆”主体是表演舞台,为圆形,取“天圆”之意。

圆形舞台周围环绕一浅水系,水中设涌泉,为舞台衬景。水系上架设一造形轻盈别致的小桥,将舞台与其外的广场地面有机地联系起来。

天圆舞台可作为广场集会的主席台,文艺表演时,又为舞台使用,有双重功能。

东北角高大的合欢林则是天圆舞台的绿色背景。

(四)、“地方”:地为方,该景是取天地间的自然景观,草、水、石组成一个自然而和谐的可赏性景观。分割整齐的草地和水池均以方形分割,动与静的对比,轻质与硬质的对比,使其融洽而和谐。在“地方”中间的草地上置以景石,景石上刻广场之名。

(五)、“古磐”:

长安、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闻名古都,共具辉煌的发展史和历史文化特色。在此我们将它浓缩为四块磐石,展示石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变的题材,它经百年的侵蚀摧噬而仍然展示其神采,我们用磐石展示它们的辉煌和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既有长久性,也和它们深邃的历史相呼应。

在四个石头上分别用各个国家的文字刻上该城市的名称,让来此参观的人们不但了解长安,也了解世界,更加了解长安在世界中的地位。

另外,在每块磐石上,还将竖牌对这四个国家分别做以解释。

四块磐石分别被四个做成锥体的草地托起,周围平整空旷的草地上,不做任何栽植,更使四块磐石和它本身所代表的四个城市和地位相协调。

五个景点以围合的形式布局,由天圆、地方到古磐、再到长安史话雕塑景墙,最后回到中心景点及世纪大道、主题雕塑上,突出长安人民今后的发展。

三、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整体上,以斜对角对称的方式处理,注重平面和立面结合的效果。平面以大面积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划分,看似随意而又规整的草地,大面积草地为主,不加任何修饰,体现空旷的视觉效果。广场四个角上分别种植高大的乔大,做为广场的绿色点缀,树下分别设休息和健身器材,供人们休闲、健身之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

1、观叶植物:银杏、合欢。银杏叶形独特,秋季变黄,果可入药,是很好的观叶植物。合欢叶形如羽状,合欢同时又是美丽的观花树种。

2、观花植物:桂花,八月桂花十里香,是吉祥太平的象征。

3、观形植物:棕榈,树形清秀挺拔,四季长绿,有文化树之称。

桂花栽植于广场西北角与东南角两片,银杏栽植于西南角,合欢栽植于东北角。棕榈树栽植于功能区空地上,逶迤成行,清秀隽美。

四、灯光照明:

在广场各处分别布置各类景观照明灯,既有装饰效果,同时又满足夜间照明之用,各处草地

上皆置以草坪灯,在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墙等重要景观部位,分别设置投射灯,增强夜间效果。

五、物业管理设施:

广场上设计了物业管理房与公厕等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由于该项目投标期限较为紧张。因此目前尚未能做到更深入的设计。难免存在不深入、不细致之处。

热切期望着业主对于我们设计方案的审定,并将在业主审定的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的深入设计。

推荐第2篇:广场设计说明

著名景点景门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现状分析

药王山本名五台山,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晚年隐居之处,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医学大师,在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药王山逐成为医宗圣地。除了历史文化景观,药王山绿树重重,山峦叠嶂,风景迷人。每年农历的二月二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来纪念这位对中国医学发展作出极大贡献的医宗——孙思邈。

目前药王山景区入口仅有一座五间二进的山门作为售票入口,门前停车场6000平方米,共80个车位。不能满足景区的人性化、现代化服务功能,更无法满足庙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的场地要求。同时,景区入口没有标志性建筑,广场也比较混乱,这也降低了整个药王山风景区的服务品质。

因此,建设单位为给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休闲旅游提供更好的条件和设施,提出游客服务中心及广场的修建工程,本次设计为景门广场设计。

3、广场基地

广场紧邻游客服务中心,莅临通往药王山主要道路,交通便利。广场包括停车场与文化广场两个部分,停车场7350平米,总停车位:145辆,其中大巴车12辆,中巴车22辆,小客车111辆,广场用地86米×105米,面积为9030平方米。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广场定性

1、规划指导思想

①创造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整体形象,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多方面功能需要。

②创造现代化文化广场,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平衡发展。 ④创建尺度适宜、环境优美、充满亲切自然氛围的公共空间和步行系统。

2、广场定性

广场地处药王山景区入口处,其主要性质为体现药王山景区人文特征,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娱乐场所的公共空间。

三、规划设计依据

1、县城总体规划

2、广场1:1000地形图

3、区域内建筑资料

4、药王山管理局改建文化广场的建议

四、规划布局

1、总体布局

药王山山口,南北两侧地形高起,中间平坦,中心线上有一突出的高地。因此,我们以这条中心线作为游客服务中心及其广场的中轴线,坐东面西修建整个建筑群。整个建筑群由西向东逐渐抬高,形成了四个空间层次——停车场地(194个停车位)和入口广场(喷泉水池)、举行大型文化活动的广场(进深30米)、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群以及以整个药王山作为天然的景山背景,从而衬托出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群的宏伟气势。

依据用地条件,广场设计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强调广场中心,整个广场设计构图简洁大方,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

著名景点景门广场由横轴“„著名景点景门广场题刻——景观水榭——中心广场(主题雕塑与文化雕塑)——景门”构成。主体广场南北点缀艺术花钵、艺术灯柱等。整个广场设计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

游人由停车场进入广场,首先展现在游人面前的就是著名景点景门广场题刻,题刻起到了强烈的引导作用,吸引人们拾级而上到达景观水榭景区,由于人们亲水的心理特征,可以使游客在这里将长时间旅途跋涉的疲劳得以缓解,水榭采用跌落的形式制造了更多的变化,水中的射灯也给景区的夜景增添了特色。人们顺着台阶步行上至中心主广场,巧妙的高差设计使得人们在进入主广场后视线瞬间开阔,身心也变得更加愉悦,在广场的中间有着主题雕塑作为广场的视线景观中心,广场两侧以孙思邈事迹为题材的雕塑均匀布置,雕塑不仅可以作为景观给广场增色,还可以作为教育题材对人们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广场南北侧布有树阵,为广场增添一丝绿意。在广场内设计有大量的射灯,是的广场成为晚上人们聚集休闲的上佳场所,为景区夜景增添气氛也使景区夜晚增添人气。轴线立面组织起伏迭落,由动(喷泉)至静(植物)动静结合。

2、功能分区

整个广场分为三个功能区:入口区、中心广场区、绿化游憩区。

五、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 31163平方米

停车场面积:

7350平方米

景观广场面积: 9030平方米

总停车位:

145 其中:大巴车:

12 中巴车:

22 小客车:

111

推荐第3篇:广场设计说明

小区广场主要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人们在使用的同时感受到环境的舒适和空间围合的一种包围感,从道路上来讲除主轴道路外,更多的是曲静小道及林间小路,它们作为散步路,这是广场绿地内使用频率最高的场地,有着积极创造交往空间,增进广场间交流,使物质环境融入更多的人文情趣。沿主轴线,我们主要采用植物丰富人的视觉感官,同时配以小品,沿景而行,通过铺装与广场建筑小品的对比使实者益实而虚者宜虚,不仅使整条轴线景观情趣浓厚,而且体现了一种韵律美,同时,它使前后景观形成对比或调和的关系,满足主体空间的心理要求,给人们一种缘情或畅神的美感享受。对于连接东南与西北的景观轴,更是很好的体现了这样一种过渡空间、“流动空间”的秩序美。美国景观大师西蒙兹曾说:“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而是人的体验。”广场整体多以方形、圆形形式布局为主,同时穿插放射形环状图案,这种格局象征了方与圆的调和、融合与共生。空间具有一是封闭性,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交往、交流空间的有机结合。以黑松、桧柏、红枫、银杏等为基调树种,选用多种乔木、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景观效果,并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的变化。

推荐第4篇:园林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场地基址位于我市城市中心区某小区内;该涉及范围三面为居住去建筑,均为现代简欧风格的9—12层的小高层,建筑外立面为暖色系:另一面面临着城市次级干到,绿地尺寸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基地内地势平坦,一条河流穿过该场地;并且该场地为居住区绿地用地性质。

二、规划理念

1、现代规划理论学基础:立足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在充分满足人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体现人文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以体现景观的和谐性,使景观空间和功能与环境相协调,营造城市和谐的河滨绿地及道路绿化。

2、传统文化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水,为万物之灵,生命之源。她,更赋予公园以最自然的灵性美感,临近水边,使人心旷神怡,远离尘嚣,静谧和平,还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空气温度,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功能。本案萃取了中外园林设计精华,充分利用先有的河道,因地制宜,在各景观节点则设置小型广场及休闲逗留空间,构成景观设计的高潮,成为人们驻足停留、休息交流的场所。

3、景观延续性:在规划建设中保持与自然环境和城市文脉相协调,加大城市绿化面积,体现整体的延续性。

4、景观艺术性:在充分满足功能和经济可行的前提下,赋予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将园林设计的艺术手法融入绿地设计中,在打造城市生态园林滨河绿地的同时,力求使该绿地具有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

三、规划设计原则

(一)景观的延续性和文化的延续性原则

1、充分考虑城市的东北侧景观与西南侧景观的相互映衬;城市的西北侧景观与东南侧景观的相互映衬;城市的主要径流河道的两侧河滨景观带的延续。

2、充分考虑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二).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应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山水园林和景观休闲滨河绿地的风格,充分结合传统的园林风水观,创造具有城市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绿地。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和适用性,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满足市民的需要。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规划设计考虑远期目标,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在注重景观和功能的同时,注重提高绿化率,尽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经济合理性原则

1、考虑原有的道路绿化隔离带苗木及已经做好的一段绿化,尽量保留利用原有苗木。

2、充分利用现有树种,大量采用乡土树种,少用名贵树种和外来引种。

(五)把植物造景融合与景观小品与历史文化之中的原则

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方位及既有的历史背景下营造和谐的景观滨河绿地及景观大道。

四、总体定位及风格

1、总体定位:滨河绿地定位为城市滨河景观绿地(公园)。

2、风格 主要以生态型多层次绿地为主,兼顾人民游玩、行人、行车安全;主要强调建筑小品与绿化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性,突出滨河景观,营造城市休闲绿地。同时满足休闲绿地的建设要求,使滨河绿地成为该小区的主要休闲娱乐地点。

五、总体布局和景观设计

(一)总体布局

该设计主要有6部分组成:清风古韵、花团锦簇、曲艺长廊、江风茗香、临江台、碧波银钩、湿地园。总体布局上采用点、线、面的组合方式,结合现有实际情况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各景观节点相对独立成景又整体连接,既高低起伏又主次分明。滨河绿地郁郁葱葱的林带,成萦绕迂回之势,水清木华,空间峰回路转,虚实退进,千姿百态。沿河而行,流水汩汩,落英缤纷,美不胜收。

1、清风古韵:在滨河绿地的一角,视野开阔,观景效果最佳。设计一八角亭台,既可引怀古之幽思,亦可达休闲之妙境。无论置身亭内亭外,都有别样的感受。

2、花蕊广场:根据自然地形的起伏变化,这一小广场采用梯级式的构景方式,以自然花瓣的形态为设计语汇,以自然材质与现代张拉膜为表现载体,形成一个融汇聚、交流、观赏、沉思为一体的复合形空间格局。老人在这里可聊天下棋;小孩在这里能够追跑戏嬉;年轻人在这里也可以朋友相聚。不大空间,丰富而精美的装饰陈设,既体现亲水平台的乐趣与天然魅力,也可传递城镇之外的自然空间的舒适。

3、曲艺长廊:半圆的造形,传达了环形的围合理念,让置身其间的人都有融入空间的参与感与整体感,既可组织一些简单而快乐的活动,也可展示一些书画奇石。

4、江风茗香:一杯清茶,几粒阳光,在碧波清洌的江畔,任风拂岸,任雨飘飞······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在这个小园区中,专门设计了两支挑台可眺望江景,可供人们休闲的桌椅,起伏变化的步道。

5、临江平台:该平台东西长约40米,最宽处宽50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把硬质的平面空间与软质的绿化空间结合在一起是其最大亮点,置一高大的题字景石,突显河岸休闲空间的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理念。

6、碧波银钩:利用水与岸的交织关系,把环形平台延伸至水面之上,把岸,水,人,影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无论休闲漫步还是闲云垂钓,都能体现环境的舒适与景观的优美。

(二)竖向设计

竖向规划依据因地制宜,以减少工程量为原则,以有利于雨水的排放。

六、植物配置

(一)植物材料的选择。

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考虑景观的需要,采用常绿植物和观赏价值较高的、便于养护的植物进行配置。乔木有香樟、广玉兰、桂花、银海枣、华棕、杜英、深山含笑、圆柏等常绿植物,有垂柳、合欢、银杏、枫香等。灌木主要为红枫、栀子花、小腊、红花继木、比利时杜鹃、金叶女贞、珊瑚树、构骨球、茶花、金边黄杨等。草坪植物采用马尼拉草、书带草等。

(二)植物配置方式。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配置方式,在景观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如: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的搭配,色叶苗木的搭配,观花观形的苗木的搭配等等。

(三)原有植物

对现有植物尽量保留利用,对保留植物进行萌芽条清理,修剪枝条,乔木修整枝下高度等。

七、铺装硬地设计

铺装硬地设计采用多种样式,人行道铺装材料以色调愉快的红色透水砖铺装为主,游步道以灰色花岗岩与红色花岗岩拼花铺装为主。主要广场铺装为花岗岩铺装;非机动车道以沥青路面为主。

八、电气设计

1、主要景观点采用景观高杆路灯为主,突出主要建筑物、雕塑等节点和植物的夜景。

2、人行干线主要以庭院灯、投射灯、草坪灯为主,形式多样化,环保节能又美观耐用。

九、给排水设计

给水设计以绿地浇灌用水、景观用水、管理房、厕所用水为主,在设计中不考虑管理房、厕所等建筑的消防栓用水。建议预留管理房、厕所等建筑的消防栓用水管线。排水设计主要是以雨水的排放为主,雨水排放以自然地形排放为主。污水、道路雨水的排放应进行综合性管线考虑。

十、其他附属设施的设计

其他附属设施主要有:座凳、围墙、亭廊等建筑小品和构筑物,电信、音响等弱电系统等。在适当的地方安置垃圾桶,保护环境卫生。

推荐第5篇:园林设计说明

江南水乡风格休闲庭院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休闲院的园林绿化设计是在整个休闲院建设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休闲院要体现的是一种江南水乡风格,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能达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目的。

二、绿化设计依据:

1、由我公司提供的施工平面图;

2、庭院景观设计的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景观设计以古典江南水乡的风格为主导思想,做到自然、简洁、大方;体现江南古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最终使整个休闲院具有休闲、娱乐、度假的功能。

四、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创造一个幽雅江南水乡的环境,通过营造优美的环境,创造一种江南水乡的庭院风格。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现代、生态、环保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以四季不同花色的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并用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达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

3、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休闲娱乐的环境,体现江南水乡的庭院风格。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绿化的总体布局,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的主体。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景观设计中,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利用自然、美化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1、休闲庭院门口和主干道的设计:体现整个休闲院的设计思想,即一种江南水乡庭院的风格,进行合理的绿化造型和植物配置设计;

2、鱼塘周围的设计:鱼塘的之间的两条过道要以一种江南水乡古建筑廊道的风格设计,在过道边是配置一些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同时设置一些桌椅和钓鱼平台,鱼塘的左侧设计为自然式驳岸;

3、休闲区的设计:整个休闲区要体现一种自然、安静、小桥流水人家的设计风格,休闲区会把鱼塘和建筑区做一个很好的连接和过度;

4、建筑物的设计:餐饮区、住宅区、围墙、园林小品的设计会与整个休闲院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六.植物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整个环境设计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根据昆明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上层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

在满足休闲院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 植物群落的空间和形态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推荐第6篇:园林设计说明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我厂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电力有限公司的景观特性。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全厂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厂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厂区划分为四个分区,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办公楼后中心花园、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在此,我们设计了两套方案,供业主选择。

(一)入口广场区:主入口广场占地近10000平方米,位于主入口至办公楼之间,这里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它不仅是本厂职工上下班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入厂的第一印象场所,是我厂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

方案一: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前广场以花钟、足迹、开屏广场、中心主题雕塑为轴线,沿着人行的过程自然形成一条景观轴线,凸现建筑的主体性,在空间上采取了“先收后放”的形式。花钟是以植物塑造为时钟,给人以惜时的警示。沿着轴线,在花钟与开屏广场之间布置了 “脚踏实地”石,顾名思义,体现出我厂工人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开屏广场象征我厂发展前景的广阔,中心我们设计有象征电力事业的彩钢雕塑,高5-6m,红色彩钢象征着电力事业的红红火火。整个广场的植物布局也同样采取中轴线对称的形式,在强化轴线的同时,体现出植物景观的一种统一的和谐的美感。

方案二:入口两侧绿化与街景相结合,种植雪松,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以雪松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我厂发展前景的广阔。雪松下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每到秋季,青翠的棕榈,红色的草花,金黄色的银杏,正是丹黄朱翠为之幻景。 在前广场中心设计有旱喷泉,采用电脑程控技术,伴随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喷泉则相对变化,时而天女散花,纷纷扬扬,时而玉蝶飞舞,时隐时现。入夜,彩灯随着音乐变化,或红、或蓝、或紫、或绿,如霞光万道,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远看如琼台仙阁,近看疑是神仙瑶池,使人目不暇接。周边以植物造型来围合,以四方形的造型代表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由低到高立体三角形的造型代表我厂一步步业绩的飞跃,以发散型的射线代表电力事业向全国各地的辐射,整体布局简洁,美观。

(二)办公楼后中心花园:办公楼后有较为开阔的休憩绿地空间,被道路分隔为3块绿地,面积分别约为5300、1550、850平方米为方便职工休闲活动的需求,将其设为一处交流、休憩、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以软质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植物景观交相互应。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职工在工作之余,也可散心漫步其间,品味蕴涵深刻寓意的雕塑小品在心灵与精神上得以净化。

方案一: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坐凳等,为职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于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

方案二:通过这种自然的曲线型路面和几何规矩形式的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引发职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弯曲的流线型道路则给人以流动、悠闲之感,蜿蜒的小道则是将一个个设置好的小场景,如一轴画卷展示给闲步者。而直线道路是两点的最近距离,象征高效、迅捷的工作节奏。欧式的模纹画坛代表了一种神奇的祝福,是幸福、成功的象征。

动力房前的绿地,主要以流畅的园路和集散用地作为构图方式,其间布置若干木质座凳。大量运用植物之间的高低层次、花色对比进行造景。

(三)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

方案一与方案二生产作业区多以常绿树种为主,尤其在煤厂周围栽植双排行道树,已达到防尘,除噪的效果。并且,配以开花植物,即美观大方又舒适朴实,可以很好的调节职工的精神。有所区别的是方案一的植物飘带造型比较丰富,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绿化,而方案二相对来说,设计的更为简洁,通透。

六.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

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整个园区采用充满地方特色的香樟、广玉兰、七叶树等为基调树种,重点地带采用充满亚热带风情的棕榈。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

在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选择上也以侧重,中心广场以富有激情的红色的五角枫、郁郁葱葱的竹林、生长茂盛的栾树为主和充满收获希望的银杏,搭配以流线型的小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整个设计大量充满现代感的植物造型,其如水流畅的线型,给人视觉上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休闲、工作与生活环境空间,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适当构成,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态景观群落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空间就是无源之水。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

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在满足园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纵观历史名园环境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古树名木,既作为园区悠久历史的见证,又具有形象表征的意义。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文化的精髓,以及与国外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在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化的同时,我们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种,例如,雪松(四季常绿、具有防尘、减噪作用),红瑞木(四季色彩进行变化、杀菌),丁香(清新醒脑的药用功能),龙柏(防尘、减噪作用),珊瑚树(红果形如珊瑚,绚丽可爱,防尘,隔音,防火,对有害气体具有吸收性),小叶女贞球(四季常绿,隔音),石楠(四季常绿,对有害气体有抗性,隔音,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累累赤果,艳丽夺目)等等。这样不仅实现了植物的生态,而且体现了人为的生态。

具体树种,规格详见方案图纸。

结束语:丰沛的植物栽植设计,空间的景观规划,综合运用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置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种乔木、灌木、花卉、草坪,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创造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舒适而安静的工作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如果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还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校园设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功能应大于其传播知识的功能,这对校园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环境不仅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

大多数人的一生至少要经历十多年的校园生活。学校的建筑形态、场所氛围以及环境品质无不令人印象深刻。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好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的心身健康,陶冶情操,增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一、景观化校园的概念及意义

(一)景观化校园的概念

景观化校园是指: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这里所谈及到的“景观化”是一个动词,它反映了校园环境发展的持续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校园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

(二)景观化校园的意义

1、环境品质

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人类自我价值的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自然主义的复归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人民对环境的要求深入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景观化校园设计正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及人民对环境质量的渴求相适应;这也是保持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

2、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即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景观化校园强调对校园使用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

3、过程的动态性

景观化校园强调环境的改良,体现校园建设的经济性;而改良即是一种“修正主义”,通过非革命化的过程来达到革命化的目的。这里面一定存在“互动”,“互动”即是学校各类成员的协作与参与。在体现各类使用者利益的同时,人本主义得以贯彻,也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达到统一。

4、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

在校园价值的各关联要素中,不能厚此非彼,也不一定鱼与熊掌得兼。景观化校园强调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使彼此能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从而体现校园建设的和谐。

二、景观化校园对学校的综合作用

(一)景观化校园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学习环境包括功能、设施、生态和场所精神。在景观化校园中对这些要素给予合理安排与组织,会使环境合理化、生态化、人文化。因此,景观化校园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

景观化校园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将校园环境各要素以人本主义为思考原则来组织,使学校环境真正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例如在学校空间环境组织中,以“人性尺度”设置相应设施,创造出适合人活动的环境空间,使环境关爱人,这便是人与环境亲和的一种表现,也使人、自然、环境达到和谐。

景观化校园倡导自然主义,正是因为自然是个性的源泉,强调自然即强调特色。在尽量保留校园本身自然形态与景观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处理,不仅使校园生态得以延续及改善,同时还达到塑造校园品牌特色目的,从而体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

(二)景观化校园反映了校园文化与文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校园作为学校的物质财富之一,其环境本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景观化校园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它提供了空间场所,记载了历史沧桑,展现了校园精神,孕育了校园文化。因此,景观化校园对于反映与烘托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

景观化校园强调文脉,它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文脉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景观化校园在注重校园文化的同时尊重校园历史。通过环境再创造,协调新旧景观,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这对于联络校友感情、突出校园的特色、创造校园品牌有重要作用。

(三)景观化校园是校园形象价廉物美的解决方案

许多校园改造好大喜功,动辄大手笔、大动作,但景观化校园强调改良。通过对原有景观的改造及新建景观的补充,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和校园形象。

景观化校园尊重自然。针对校园的自然环境组织功能、营造空间、渲染氛围,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及伤害,并充分利用自然的特色恩赐,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景观化校园尊重文脉,强调对话与互动。通过环境手段使新旧景观互为补充,风格有继承又有发展。植物是有地域特点的。景观化校园强调植物景观的作用,主张通过有地域性的植物种植形成校园特色。路易斯·康说:“学校之初,乃是一个人坐在大树下,当时他不知自己是老师,他与别人谈论他的知识,这些人也不知他们就是学生”。可见,校园植物对烘托人文环境,创造场所精神也有相应作用。因此,植物种植作为一种廉价的环境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地域特征和人文风貌。

三、校园景观中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一)校园绿化的作用

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同学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姿,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使同学们学习轻松,老师们工作舒适。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会在闲暇时给同学们带来自然享受,还可以激发写作上的灵感。勿庸置疑,校园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异常重要的。

(二)校园绿化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校园绿化应纳入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大块绿化的设计,应考虑能给人以整体感。

2、艺术性:校园绿化主体要体现艺术性,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既要注重整体规划,又要注意局部景点的艺术魅力。

3、实用性: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

(三)校园绿化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1、校园主体绿化植物应该有本校特色。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地生长。树种选择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能体现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又要顾及到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

2、绿化树种应丰富多彩,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丰富学生的知识。若条件许可,应种植不同叶型、树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树种,但应注意不宜种植多刺、有恶臭、易引起过敏的树种。

3、要注重树木的环保效应。树木、草地、花卉均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降温、滞尘、减噪、杀菌、增加空气湿度等生态功能。

(四)各功能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校园规划建设中常分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宿舍区、教工生活区等。由于各区的功能不同,绿化也应因地制宜。在不同功能区的绿化中,不应只是用植物改善环境、而是应利用植物创造环境,挖掘校区植物配置的新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

校园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应依据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科学性是指适地适树,注意其生态习性。艺术性是指运用美学原理,对树木花草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利用对比、烘托、均衡等艺术手法,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杜绝苗圃化、造林化的种植方法。现将校园主要区域的植物品种的选择及配植方法分述如下:

1、门前区

高校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在功能上主要是满足人流、车辆的集散,对于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及对整个城市空间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门前瞬间人流量大,与城市道路绿化联系密切及在校园内处于重要位置等特点,植物配植应简洁、明快、大方、自然,突出高等学府的文化氛围。门前设有广场的校园,应设重要景点作为门前区的主景,避免一览

推荐第7篇:市民广场设计说明

市民广场设计说明

摘 要: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的象征,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反映了城市悠久的发展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域性景观设计是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特点为基础,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设计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使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 色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得到表达和展示,使城市广场成为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最集中的地方,成为真正的“城市的标志”。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景观;特色

一、项目概况介绍:

基地位于中卫市文化中心,地理位臵十分显著。总面积约2.6公顷,东、南面紧邻城市道路,东部道路一侧为展览馆、科技中心,南部道路一侧为居住区,北部为少年儿童图书馆,西部为学校,基地地势平坦,西部有国槐等古树需保留。见基地附图。

通过规划设计,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观演、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市民广场。

中卫市地处中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沙大,气象灾害较多等特点以干燥少雨,多风沙,四季分明,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漫长,昼夜四季温差大,降雨集中,蒸发强烈为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8.1-8.6℃,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2-39.3℃,极端最低气温为-23.7 --30.6℃,区内日温差较大,昼夜一般相差11-16℃。年平均降水量2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

7、

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在1600-2000mm,年平均风速1.8-2.7m/s,以偏北风为主,最大风速15-28 m/s,多出现在春季。年平均相对湿度55-58%,最大积雪深度4-10㎝,最大冰冻深度0.8-1.0 m,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区内无霜期152-192天。

二、设计景观意义:

市民广场蕴涵着各种意义、象征还有使命,地域文化特色能够体现各个不同

城市的丰富多样的文化。一个广场的景观,分为外观的表现和内在的涵义,同时也有静态的一面和动态的一面。城市文化广场既能够反映当地的物质文明,又 能够积累 长时间的地域性的精神文明。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包含了地域性和文化性,他们相互影响协调缺一不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首先是体现地域特征,同时文化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灵魂。地域性包括地域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点,文化性结合了当地的传统文化是地域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结合,综合运用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和特有的文化,把握好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有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三、设计原则:

1、整体协凋原则:

市民广场作为城市结构中的一个构成要素,要与其他组成要素相互影响和作用,任何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市民广场设计一定要从城市整体出发,考虑广场与周边建筑、与城市地段的时空连接在规模尺度上做到与城市的匹配。而广场本身也要具有整体性,广场空间各构成要素要符合场地使用的主体特征及氛围,应明确主次,有主、配、基调之分,秩序井然。

2、“以人为本”原则:

现代市民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其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方便、舒适地进行各种活动,城市广场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行为习惯出发,对人在广场内活动的环境心理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且各具特色的市民广场,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市民的多样化需要。

3、突出主题与特色的原则:

当前我国的广场建设表现出缺乏个性的问题,城市广场空间的主题和个性特色塑造非常重要。要突出广场的标志性。城市的形象往往通过广场的空间形象体现。要突出广场的地方性。表现在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特性与特征。要突出广场的历史文化内涵。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现代城市广场的设汁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设计的绿地、花草树木要与本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生态特点相吻合,尊重自然,广场设计要充分考虑本身的生态合理性。

4、突出地域个性的原则:

各个不同的现代城市中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和特色,包括当地的自然特色和社会特色。每个城市都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 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的地方风情 民俗文化,市 民也有不同的生活观念和习惯,为了避免千城一面和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在进行市民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突出把握该地域个性。市民广场景观的地域性能够反映表现当地城市特有景观、风情民俗和文化内涵,使得当地城市有鲜明的自我特色,同时市民广场景观设计也能反映出当地市民精神素养和人文特性。

四、设计理念:

1、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许多城市在现在以及未来的城市建设中,都在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开始重视地域性文化的的发展。市民广场景观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市民广场是以文化活动为主要的内容,地域文化的特征就更加的明显。市民广场成为了 各地展现民俗文化,市民文化,显示城市文化广场个性的具象。广场的景观设计是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的作用,同时城市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事业,它的建成将促进广场文化乃至 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2、加强人性化的广场设计理念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让人有更好的内在体验。人性化设计最核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 ,在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满足人们的心身需求强调功能多过于形式。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好坏和合理性与否最大的程度上是看他的人性化设计到不到位,能否满足人们对广场活动的需求,是否符合人们户外活动的基本特性。城市广场设计中我们贯彻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人的物质精神文明、身心行为规律这些方面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来,这样 才能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城市新景观环境。

3、注重地域性生态的城市广场设计理念“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城市”、“绿色环保城市”这些理念是我们现代人与自然和谙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全球变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广场的建设。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谙、健康的人类聚居环境,是许多城市明智而符合现实的选择。牲城市广场设计中,注重生态是非常必要的。在设计广场生态环境时,城市的地域生态特征,各个城市的特有的气候条件、特色植被、该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品种我们都应该结合在一起并且融入到我们的地域性生态的广场设计钟来。

五、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环境保护法》

3、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4、建设部《公园规范设计》

5、银川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六、设计内容:

按其广场的大小、性质,在广场上设臵占广场面积1/3以上的绿化、铺装、园林小品等设施。广场总体分为5个区:休闲娱乐区、现代风情谈话区、中心观景观赏区、自然风景区、入口广场区。入口采用游步道,小广场的形式,综合喷泉、雕塑、廊架、凉亭、花池等一体的设计。

(1)铺装地面可采用石板、石块、面砖、混凝土块等镶嵌拼装成各种图纹花样等,以提高广场空间的表现力。

(2)园林小品及绿化、水体等。它们都是广场构图的重要内容,要利用它们表达广场的意象及空间特征。

(3)零售设施。在广场内应设臵一定数量的商业亭等,出售食品、杂志和书刊、玩具店、体育休闲服装店等。随着广场内凳椅和出售食品、花卉的商业亭数量的增加,广场利用率也随之上升。

七、广场绿地布置形式:

城市广场的绿地不但能增加广场的表现力,还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同时植

物也是室外空间布局和空间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在景观中充当构成要素,形成有生命力的空间。植物也可以作为主景,创造出不同主题的植物空间。树木四季的季相变化,更为环境增添了活力与生机。城市广场离不开绿化。

1、广场绿地的种植形式:

(1)排列式种植。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者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遮挡或做北京。单排的绿化栽植可在乔木间加种灌木,再加种草本花卉,乔木下面的植物要选耐阴品种。

(2)集团式种植。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在一定地段上,有丰富、浑厚的效果,可用草花和灌木组成树丛,也可用不同的乔、灌木组成树丛。

(3)自然式种植。在一定地段内,花木种植不授统一的株、行距限制,而使疏落有序的布臵,从不同的角度望去有不同的景致。布臵要密切结合环境,才能使每一种植物生长良好。

(4)花坛式种植。图案式种植,装饰性极强,材料可以是花、草、整形树木等,构成各种图案。花坛的位臵及平面轮廓应与广场的平面布局相协调,面积、观赏特性要适当。

2、广场绿地的植物配臵特点:

市民广场绿地要按广场的类型和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理想的植物种类。角度对广场进行植物配臵,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

(1)要运用植物形态特征,采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进行植物配臵。运用差异和变化产生的对比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兴奋感、奔放感。

(2)市民广场植物配臵注重韵律和节奏感的表现,同时注重乔、灌、草垂直层次的合理配臵。

(3)市民广场绿地要坚持生物多样性,采取多种绿化形式,合理确定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的比例,提高广场绿地单位叶面积指数。采用铺装结合树池、单株树与围椅的组合形式。

3、苗木选择:

乔木树种选择有:国槐、梓树、垂柳

亚乔木种植选择有:高杆金叶榆,香花槐,

常绿树树种选择有:桧柏,桧柏球,云杉

花灌木树种选择有:合欢、榆叶梅、红叶碧桃、金叶榆、金银木、丁香 地被植物:红叶小檗,胶东卫矛、小叶黄杨、从生金叶榆,紫叶矮樱,

推荐第8篇:广场公园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作者:严鹏 Q Q:345269294

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是提供人们散步休息、接触交往和娱乐等的公共活动场所。

⒈文化原则

广场设计力求挖掘高安历史文化底蕴,并体现新时代的城市风貌。 ⒉以人为本

该广场作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场空间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

⒊生态原则

充分考虑田南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谐共生。

⒋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广场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以后的发展,在协调全局的同时,并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⒌经济原则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其经济因素,广场构成要素力求在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的同时,获得环境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大的利益。

⒍分期建筑原则

广场建筑可以分阶段及分片实施。每一步实施的过程都以整体空间形态相结合。

三、绿色景观设计

㈠本方案绿色景观设计原则如下: 1.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生命力强的作用。

2.创造人工植物群落的群体效益,季相色彩效益。3.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生态环境。

4.建立人文与自然景观的融洽关系,创造回归自然的环境条件。5.使绿地林荫等“软质景观”与道路广场等“硬质景观”达到平衡。 6.把人们的审美及保健游赏需求和创造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

(二)植物配植要点

1.整个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为特色,生物多样性为特色,充分尊重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因素,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文化内涵;追求绿地的景观效益,最终形成季相分明、个体优美、群体宏伟的景观效果。

2.绿化景观考虑一定的层次,并采用复合混交林的绿化方式,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和叶面指数。在空间竖向上求得景观的平衡和增加植物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条件。

3.植物配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意境上的独特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以香樟、桂花、红枫、银杏等为基调树种,选用多种乔木、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景观效果,并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的变化。

4.在林间绿地,为了不影响广场的采光、通风,在林间种植小乔木、花灌木,设置种植有台湾四季青草、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红花继木、杜鹃、茶梅的模纹花坛等。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乔、灌、草相互交错的完整的植物群落。

5.充分运用垂直绿化等形式,增加绿化的景观效果,美化广场环境。

一、规划设计背景

登封市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少林寺位于该市。本次规划的广场位于登封市区北部,通往少林寺的公路从此地经过,本广场上承著名风景区少林寺,下接旅游城市登封市,上可观嵩山巍峨雄姿,下可览登封市现代的城市建设新貌。次广场为登封市主要的一处景观节点,是联结登封市区和少林寺的重要的节点。

二、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该广场环境设计上,充分体现本广场的观景、休闲功能,利用植物在环境与观赏上的主要功能,改变由大面积的铺地形成的硬质大空间(主空间),创造由植物构成的软质小空间(次空间),将两者有机结合,构成一系列亲切的富有生命力的、和谐的绿化空间,使在次地游玩、休闲的人们真正能感受到亲切、自然、赏心悦目。因此,我们确立了在使用功能、观赏功能及景观质量设计中的几条原则:

a)在设计中、充分结合环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使用功能要求,运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创造一种开朗明丽、恬静自然的新世纪高品位的广场绿化景观。

b)充分突出其观赏性和使用功能,给从此地经过的人们在视觉上产生强大冲击,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让在次地游玩、赏景的人们留恋忘返。

c)广场内植物配置上选择落叶和常绿树木相结合,观花、观果、观叶树木兼顾,创造“季季有变化,四季色不同”的景观效果。

d)在总体设计中,大面积地进行绿化,提高其观赏性;绿地内硬化地面,为人们提供休憩、游玩的空间;园林小品控制在较低限度,以提高绿化率,降低资金投入。

e)依据确定的特色和绿地的空间形式,创造与之协调的地形、地貌,建设出独具特色、高质量、高品位、高标准、低投资、优美宜人的环境氛围。

三、设计构思

广场环境的设计中运用规则简洁的图案突出其开朗明丽、恬静自然、简洁大方的特色;绿化以烂漫的春景和绚丽的秋韵为主旋律,以浓荫的夏景和翠绿的冬景为基调;以简单、活泼、明了的雕塑群反映登封市文化特色。广场规划共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中部礼仪广场区,为整个广场的重点部分,是整个广场的主题、灵魂所在;东部、西部分别为两处休闲观景区,为中心广场的展开部分:

1)礼仪广场区

该区位于广场中部,是文化广场的主要部分,采用规则对称手法,入口处两侧运用彩色卵石铺装,创造充满活泼、自然情趣的意境;沿入口中间部分向里为规则整齐的花岗岩铺装,其上嵌条形草坪,草坪上沿中心轴线两侧布置两排灯柱,再往里正对广场中间部分布置了主题雕塑,其后设置了四根景观柱,作为主题雕塑的背景。这样就形成了广场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的空间。

该区为广场中心部分,通过规则铺装、草坪,使其主题、灵魂功能更加突出。另外,广场主题雕塑群为抽象少林武僧样式,生动活泼、直观地体现了登封少林寺特色。

2)东西部休闲观景区

东西部景观区为广场的展开和丰富部分。在该部分设置了景观柱廊、附属雕塑、景石等小品设施,景观柱廊不仅构成了广场的背景,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观景平台;附属雕塑为主题雕塑的补充,与主题雕塑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雕塑群。另外还布置了行列式的林木,突出广场的简洁大方。

四、绿化景观效果

根据季节的变化,设计多种多样的植物,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且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对比感强烈,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碧桃、紫荆、红叶李、白玉兰等花满枝头,给人暖暖春意,紧接着鲜艳的各种草花竞相怒放,更使明媚春光富于浪漫情怀,夏秋期间,绿茵芳草地,浓浓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的合欢、紫薇花满枝梢,呈现出绚丽多姿、色彩斑斓、欣欣向荣的夏秋景观。金秋送爽,那果实簇簇的木瓜、黄山栾挂满枝间,盛开的桂花香飘万家。在万物凋零的冬季,树姿优美的龙柏,整齐一致的海桐球,枝叶红艳的南天竹、浓香的腊梅等各领风骚,总体看来,绿化景观层次鲜明,错落有致,季季有景。

推荐第9篇: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字号:大 中 小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前 言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一)、主体思想

(二)、总体风格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

二、方案立意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2、竖向地形设计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

(二)环境绿化设计

(三)广场小品设计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

二、主要景点

(一)、“世纪大道”

(二)、“长安史话”

(三)、“天圆”

(四)、“地方”

(五)、“古磐”

三、植物配置

四、灯光照明

五、物业管理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前 言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

(一)、主体思想:

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

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

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

2、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

3、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

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景的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长安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的长安人民更是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步伐一致、斗志昂扬地进行着新世纪的新发展,长安广场的主题“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1、以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为时代主题。

2、以长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满足广场建设的目的。

5、符合广场设计的基本要求。

6、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总体营造。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民族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世纪大道、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景墙布置其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在广场四个角分别以对角线为轴线,对称地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个广场更灵活、多样。

2、竖向地形设计:

由于广场整体位置下沉,与整个周边环境形成一个高差,在考虑因地制宜建设广场的前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缓冲,并达到丰富层次的效果。

广场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主题雕塑平台,整体升高2.45米,在视觉上形成仰视效果,并营造一步一高的效果,从世纪大道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细节上以精细的工笔手法刻画,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及装饰效果,突出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代性。

(二)环境绿化设计:以再造山川秀美工程为前题,以生态建设为目的。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当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

(三)广场小品设计: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整个广场共分为三个区:

1、功能区:以集会、表演功能为主,体现广场的实用性。

2、文化区:展现长安的历史文化。

3、主题景观区:反映长安人民的时代精神面貌和长安大发展的中心主题。

二、主要景点:

广场共分为五个景区:长安史话、世纪大道、天圆、地方、古磐。

(一)、“世纪大道”:

由主入口进入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长40米,宽16米的坡形世纪大道。世纪大道中间是宽4米、长35米的气势恢宏的大型叠水喷泉,高低起伏的喷泉,流动的叠水,营造出宏大的热烈场面。

世纪大道两侧为两块宽6米、长38米的芳草地,草地上以大面积方整的草花堆栽,鲜艳夺目,寓意在大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合。

整体寓意为: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长安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世纪大道上,周围绿草如茵,鲜花簇拥,长安人民一定会大发展。

世纪大道两侧高5米的装饰景观灯,给晚间广场营造出亮丽的世纪之道。 主题雕塑:世纪大道尽头,是发展最终的升华,一展翅引领的大鹏,高大的体量,鲜艳、热烈的红色,极具冲击力和渲染力。雕塑周围半围合的彩钢构架充分体现着现代文明的产物和精神,钢构架作为主题雕塑的翼翅,极具张力与动感。体现现代文明的钢架结构与和其后古朴的长安史话雕塑景墙,以对景关系形成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对比,新世纪的新发展和历史文明的继承在此呼应宜彰。

(二)、“长安史话”:

长安史话做为一个雕塑墙,既是一个造景手法,同时也尽可能显示其长安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长安所有的辉煌成就都可以在这个场景的形式来表现,让步观者一目了然。同时,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体量大,易表现。同时宽80米,高12米的雕塑墙又是中心世纪大道的背景,世纪大道所表现的是新世纪新长安的发展,而雄浑的雕塑墙则是古长安历史和发展的缩影。

(三)、“天圆”:

自从盘古开天地,轻者升为天,浊者沉为地,天方圆,地为方,今有天圆地方之说。 本方案中,“天圆”主体是表演舞台,为圆形,取“天圆”之意。

圆形舞台周围环绕一浅水系,水中设涌泉,为舞台衬景。水系上架设一造形轻盈别致的小桥,将舞台与其外的广场地面有机地联系起来。

天圆舞台可作为广场集会的主席台,文艺表演时,又为舞台使用,有双重功能。 东北角高大的合欢林则是天圆舞台的绿色背景。

(四)、“地方”:地为方,该景是取天地间的自然景观,草、水、石组成一个自然而和谐的可赏性景观。分割整齐的草地和水池均以方形分割,动与静的对比,轻质与硬质的对比,使其融洽而和谐。在“地方”中间的草地上置以景石,景石上刻广场之名。

(五)、“古磐”:

长安、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闻名古都,共具辉煌的发展史和历史文化特色。在此我们将它浓缩为四块磐石,展示石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变的题材,它经百年的侵蚀摧噬而仍然展示其神采,我们用磐石展示它们的辉煌和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既有长久性,也和它们深邃的历史相呼应。

在四个石头上分别用各个国家的文字刻上该城市的名称,让来此参观的人们不但了解长安,也了解世界,更加了解长安在世界中的地位。

另外,在每块磐石上,还将竖牌对这四个国家分别做以解释。

四块磐石分别被四个做成锥体的草地托起,周围平整空旷的草地上,不做任何栽植,更使四块磐石和它本身所代表的四个城市和地位相协调。

五个景点以围合的形式布局,由天圆、地方到古磐、再到长安史话雕塑景墙,最后回到中心景点及世纪大道、主题雕塑上,突出长安人民今后的发展。

三、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整体上,以斜对角对称的方式处理,注重平面和立面结合的效果。平面以大面积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划分,看似随意而又规整的草地,大面积草地为主,不加任何修饰,体现空旷的视觉效果。

广场四个角上分别种植高大的乔大,做为广场的绿色点缀,树下分别设休息和健身器材,供人们休闲、健身之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

1、观叶植物:银杏、合欢。银杏叶形独特,秋季变黄,果可入药,是很好的观叶植物。合欢叶形如羽状,合欢同时又是美丽的观花树种。

2、观花植物:桂花,八月桂花十里香,是吉祥太平的象征。

3、观形植物:棕榈,树形清秀挺拔,四季长绿,有文化树之称。

桂花栽植于广场西北角与东南角两片,银杏栽植于西南角,合欢栽植于东北角。棕榈树栽植于功能区空地上,逶迤成行,清秀隽美。

四、灯光照明:

在广场各处分别布置各类景观照明灯,既有装饰效果,同时又满足夜间照明之用,各处草地上皆置以草坪灯,在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墙等重要景观部位,分别设置投射灯,增强夜间效果。

五、物业管理设施:

广场上设计了物业管理房与公厕等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由于该项目投标期限较为紧张。因此目前尚未能做到更深入的设计。难免存在不深入、不细致之处。

热切期望着业主对于我们设计方案的审定,并将在业主审定的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的深入设计。

推荐第10篇: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项目简介: (1)、基地概况:

广场位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西藏民族中学内,占地面积约550㎡,是一个长29m,宽19m左右的长方形平地。广场有西藏民族中学教学楼围合。设计范围是整个有教学楼围合的园子。 (2)、设计要求:

1、要体现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满足中心广场的基本功能要求:集会、休闲、通勤等。

3、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风格、色彩上的统一与协调。

4、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步行系统等。

5、景观多样性。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空间,强调亲水、绿化、小品的利用。

6、力求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二)设计理念:

将校园景观的特色、人文气息及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筑及其与校园特色的有机结合,营造具有特色、优美、和谐、宁静、舒适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三)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四)、设计要素和手法:

此次设计以木为主,通过中国古典式的亭子将分离的水体连接起来。既可以增加人文气息的效果,又不会使得整个校园广场给人一种一览无余的感觉。在休息区还有花坛,花架等,既可以放松心情,遮阳,又与亭子相协调,起到观赏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旨。在行政楼通往出口的道路上,种植了行道树,以棕树为主,体现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亭子旁边还种植多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在校园的景点旁边设立景石,种植红河榕等,增加自然效果。 1.景观布局

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⑴入口树阵与各分区树阵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黄山栾、合欢等观赏树种。 ⑵各自然种植带的种植遵循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四季变化的原则,组合如下:

①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雪松、云杉、黑松、盆景松、华山松等)、枝干(白皮松、青桐、红瑞木、紫薇)、果实(柿树、金银木、火棘等)。 ②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银杏、栾树、黄栌、五角枫、白蜡等)。 ③夏季植物品种丰富,开花植物众多(栾树、合欢、木槿、紫薇等)。 ④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碧桃、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常州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第11篇: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灰汤紫龙湖南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

1、本广场用地狭长,位于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紫龙湖核心景区的南入口。也是灰汤健翔综合商业开发项目的南入口。需要同时满足核心景区入口广场的要求和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南入口的要求。

2、东边蒋琬路将来是步行街,场地内部需要增加一条机动车道,并结合布置40个停车位供游客使用。

3、广场南端正对着长花灰韶高速路的连接线路口,是未来灰汤度假区的门户位置。

4、广场东临紫龙湖,湖岸线较长。对岸是紫龙湾温泉大酒店。

二、设计思想

1、设计目标:打造大气、优美、温馨、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休闲广场

2、设计理念:“三带迎宾”

设计绿青黄三条景观带连接南端主入口的沸玉广场和北端商业区的紫龙广场。 “绿带”指蒋琬路东边的机动车绿道,夹在两侧的绿化当中,引导游客驾车进入生态停车区。 “青带”指中间由青石板和青砖地面为主的步行景观道,是游客从入口广场进入商业区的主要道路,种植带和微地形隔离机动车道,可横向进入滨水带。 “黄带”指滨湖的木质栈道,是游客休闲观光和亲水活动的场所。

三、总体设计

1、空间结构

三条纵轴一条横轴、两个广场 三纵轴就是三带

一横轴联系停车场到滨水区的木平台 南北两个广场:沸玉广场和紫龙广场

2、交通分析 人车分流

“绿带”是车行道,包括停车场、南端车行出入口、北端度假别墅区专用出入口; “青带”是主要人行流线,主要流向北端的商业区,有三个人行出入口; “黄带”是休闲观光的人行流线。

3、种植设计

绿道两侧种植香樟、栾树等较为高大荫浓的乔木。 车道与人行区的隔离带选用斑竹、凤尾竹、红枫绣线菊、金桂等色彩丰富和四季变化的树种,并配以景天、甘野菊、八角金盘等地被植物。

滨水区种植水杉、垂柳、荷花、鸳尾等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

四、具体景观设计 南广场八景

1、灰汤沸玉

沸玉广场中石阵喷雾景观,寓意温泉形成的“灰汤沸玉”景观。

2、紫环亭

沸玉广场对面的主景亭。观景最佳位置,内有环型门,隐喻“玉女投环”的灰汤温泉传说故事。

3、镜池连湖

紫环亭前面的镜池,布置在湖边位置,从人行道上看去,好像和湖面连为一体。

4、水杉荷魂

中部水池中有三株水杉,水池下为荷花种植池,池中设蒋琬读书的雕像,寓意蒋琬正直清廉的人品。

5、竹林物语

水杉池对面有竹林一丛,中间景观隔墙,营造深远神秘的意境。

6、将军台

横轴到湖的平台中间有在灰汤疗养过的将军雕像数座,置于水中,纪念将军们的伟大功勋。

7、景墙泉说

北部广场与停车场之间用一线景墙和水池组成该区的视觉中心,水池中泉跃动,象征灰汤温泉生生不息和稳固的未来。

8、品茗诗颂

紫龙广场临湖的茶馆和廊子与亭子中招贴着历代描述灰汤的著名诗词。游人品茗其中,又能体验灰汤文化精髓。

第12篇:广场设计说明参考

居住区绿化设计说明

一、概况与现状

和平小区是文晖路南侧东北片规模最大的住宅小区,本次四期商住楼工程地处文晖路以南,头桥巷河以北,是已实施的前三期工程的延续,园区总用地面积17900M,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543M。

二、设计构思

文件要求,小区的环境绿化应建设成现代风格,具有相当品质的高尚住宅区,故本设计从较高起点入手,力求使环境绿化艺术成为杭州市住宅小区的典范,构思着重考虑下述几个方面:

1、依据园区的名称和所处地理位臵,在环境绿化艺术中赋予其一定的地域文化内涵。

2、合理进行绿化的功能分区,各个区域有其景观内容——入口处绿化突出迎宾气氛;中心花园是小区环境绿化的聚焦点;滨河游园应成为“游与赏”的临水小游园;健身步道表现林荫之中恬静的休闲漫步。

3、园林建筑小品运用轻巧、透明的现代材料,诸如钢管、薄膜、玻璃等。追求其色彩效果,使之起点景效果。

4、道路铺装与景墙的贴面材料多样化,注重色彩的对比和统一。

5、主要树种的选择能够从其形态美上升到意境美,含意深邃,耐人寻味。

三、分区特色与绿化树种配臵

1、入口区

小区共有四个出入口,重点设计主入口处绿化,布臵模纹花坛和花岗岩精致造型的方形花钵,渲染入口绿化热烈活泼的迎宾色彩。模纹花坛中布臵四季草花,花钵中对植造型五针松,进门两侧绿地上列植八棵高大棕榈树,一侧处的花坛中摆放一只汉白玉雕凿而成的花篮,花篮中栽种黑松、罗汉松、南天竹等花 木,模拟插花艺术进行加工造型,绿化效果新颖奇特。

侧靠文晖路处人行道上分段布臵两米宽长条型花坛,作为和马路的区分隔离,花坛中设计了花钵和造型简洁的休憩座椅。绿化用耐修剪的小灌木错落布臵成几何形状,花钵中栽植花色艳丽的杜鹃。

2、幢间庭院区

此处为地下室位臵,土层较薄,在建筑单元入口对景处布臵了造型精致的花岗岩方型花钵,草地上和建筑墙角波浪形栽种火棘、龟甲冬青等小灌木,与小区临水特点相呼应,而绿地上直线形铺放的四条色彩亮丽的汉白玉石板,和波浪形的绿化色块形成了颜色与材质的对比。

3、题雕塑花园区

整个小区环境绿化的中央主景区,由表现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主题内容的抽象雕塑和旱喷小广场两部份组成。主题雕塑立意围绕朝阳与和平,结合高低错落的花坛及小灌木,雕塑位臵及花坛中的绿化均考虑了各路口的对景需要。

广场和一侧的儿童游戏场地构成主景区的活动空间。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有不锈钢光翌膜组合构架亭,其造型轻盈通透,色彩鲜艳,风格现代。

园主景区以“朝阳、和平”为主题,绿化树种主要选用松科植物,以造型五针松为主调,配植松针细长而密的黑松及针叶宽厚的罗汉松,主景区周围栽植树形高大,养护便利的湿地松,从而表现出苍劲古雅、挺拔秀丽的绿化效果,

人行桥采用平桥方式,桥端以四只小花坛作为起始,桥面铺贴花岗岩剁斧板,桥栏贴饰红色麻点贴面砖,两侧桥栏各有两根较高栏柱,柱顶悬挂出两只花篮,蓝中栽种少许花草,给过往行人一种温馨、亲切感。

4、河游园区

区地处文晖路和朝晖路之间,朝晖一词源于清代王修玉《松壑集》“鹭鸶滩上棹扁舟,薄雾朝晖暗戍楼”之句,我们将后一句改为“薄雾朝晖影斜梅”,绿化景观以“梅”为主题,树种栽种绿萼梅、红梅等梅花品种,围绕斜晖梅影的意境来绿化造景,住户游憩观景内容为晨浴薄雾、茗茶赏梅和暮笼斜阳。

沿河边按传统手法种植垂柳桃花,穿插桂花、花石榴、杜鹃等灌木,大乔木配臵有杜英、香樟及二乔玉兰。树种栽种高中低结合,成团成从,做到疏密有致,四季有花。

改造上,地势处理向河边作缓坡,缓坡略微起伏,形成微地形变化。园林建筑上设计了一条与薄膜亭相协调的钢化玻璃穹顶长廊,局部配上凌霄等攀缘植物 和彩色灯光,白天夜晚景观效果别有风味,与众不同。

5、林荫步道区

林荫散步道环境气氛恬适宁静,绿化配臵较为郁闭,突出散步健身的功能要求,植物选用桂花、香樟、花石榴和二乔玉兰等品种。在草地上设臵了一组东倒西歪的紫砂花钵,钵中流出几股清泉,流水以小灌木模纹而成,这组小品给人以一种动感,它象征着园区中的住户生生不息的青春活力。

校园广场绿化设计说明

一、概况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处于荆州市南环路。南临长江,占地面积约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9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380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52人,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臵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

1、人性化氛围,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 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臵说明

1、中央主景区

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2、晨读区

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

3、健身娱乐休闲区

本区设有健身器材,有卵石铺装,园桌,园椅,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

六、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廊架:从校园大门可以看通过廊架看到整个广场的布局。木结构花架,此花架没有屋顶宽度1.5米,在晨读区的花架有顶宽度2米,结构木料;

2、蛭石:采用

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

3、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臵于草坪。树池用木料,旁边也是座椅;

4、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不同颜色的刚性材料;

5、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刚性材料,高度5米。

七、种植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

整个广场的绿化呈现出以绿为主的整体风貌,充分考虑到荆州的气候、土质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乔灌草自然结合。绿化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自然景观。同时,绿化通过一定的主题线索,成为一个呼应的整体系统。

2、本广场植物基调树种为香樟和桂花

绿化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品种,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同时根据配臵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选用各种不同的植物进行绿化,乔灌木的接合,分层的种植,整个广场有着不同的层次感。落叶,常绿香樟,银杏,桂花,垂柳,红枫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色相,和季相,让人们可以感觉到不同季节的气息。栀子花,杜鹃,茶花,迎春,等,为校园广场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韵味。同时满足园林绿化的:“四化”原则。

广州大学城公共绿地方案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分析及概况

(一)地理位臵

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番禺区的小谷围岛上,小岛东毗长洲岛,西邻洛溪岛,北对官洲(生物)岛和琶洲岛,南与番禺新造举目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番禺区中心——市桥约13公里。

(二)项目概况

标段一由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综合发展北区、综合发展南区组成。面积约80.39公顷。其中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绿地约62.83公顷,综合发展南、北区绿地约17.56公顷。

信息与体育共享区总体布局环绕“知识湖”展开。“知识湖”居于三条轴线的中心位臵,南北主轴线分别是中心图书馆、3万个座位的体育馆;东西主轴线分别为体育休闲中心、酒店会议中心。包围该区域的道路称为“内环”道路,路中心标高由7.9m至18.0m不等(广州高程系)。

综合发展北区集中了大部分研究活动,内有实验室、孵化空间、研究机构以及交流空间,通过规划中的隧道和轮渡与北部生物岛相联系。

综合发展南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设臵大学城最重要的共享设施,大学城管理中心;主要的商业娱乐中心以及文化艺术综合体,以总协调和分特点的功能分布其间。

二、设计理念

(一)绿地定位:

大学城中心区公共绿地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既是各座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展示多种学术风格、思想方式的公众舞台。因而必须既具备大学城中心绿地的特殊性,又具备社会公共绿地的兼容性。

(二)我们的理念:

1、完整的生态理念——自然 (1)尊重现实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采取的态度,我们的生 态理念也源于这一朴素的自然观。

(2)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在继承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融合了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的生态观。采用综合的、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在各绿地所处位臵、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绿地的要素设计均考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对生态最大程度的改善。

2、独特的文化理念——沟通与超越

(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的设计依托“沟通”和“超越”理念。人们获取信息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自身以及整个团体得到提高。其后,终将实现自我的超越,这也是人类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最佳体现。

(2)我们希望这种对环境景观的体验与实践,能让莘莘学子们获得源于自然,超越自我的一种感悟。

(三)功能结构组织

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的公共绿地设计在结构组织上强调了“一点、一环、两轴”的形态轮廓。一点——以“求知塔”为全园景观控制点。 一环——以沿“知识湖”外围7m宽的景观路为各建筑组团的景观“空间联廊”。

两轴——南北向的轴线,景观空间上强化,以“实”为主。东西向的轴线,景观处理上弱化,以“虚”为主。一强一弱、虚实对比、突出重点。

2、另外,内环路外侧南、北综合发展区在中心区内的景观收头处,以两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广场空间——“清歌如烟”景区;“似水年华”景区为收景节点,使其轴线影响力不延伸至内部空间,而只在外部产生控制作用。

(四)景区划分及重要景观节点

绿地景观序列构成宛如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每一乐章是对景观空间序列展示的一种演绎。

“清歌如烟”景区:作为第一乐章快板; “沉默是金”景区:作为第二乐章慢板; “心如水蓝”景区:作为第三乐章小快板; “海阔天空”景区:作为第四乐章快板(高潮部分)。

(五)植物配臵说明

1、绿化的分区 本标段的公共绿地是广州大学城公共景观的核心部分。其位于整个小谷围岛的中心部 位,地块呈长条状,分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央公园)、综合发展北区与综合发展南区三个部分。

2、渗透“以人为本”的主题

大学城公共绿地的设计应当以“绿盈水绕,生态学府”的绿地系统规划总体目标为指导,适应“一心两轴、三环八园、放射网络”的大学城(小谷围岛)绿地系统结构的特点,构建开放式绿地系统、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体现岭南文化特色的绿色校园城区,力求成为21世纪生态园林学府的典范。

植物配臵中所谓的“开放式”,充分体现了1标公共绿地的共享属性,这是一片从功能和形式上都必须考虑其使用主体(广大学子以及教工)的热土。

3、绿化配臵

(1)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央公园)

围绕规划中的“清歌如烟”、“沉默是金”、“心如水蓝”等八个景区进行植物配臵,将整个信息与体育共享区装点得清丽不俗。

a.清歌如烟景区

“清歌如烟”景区是香花植物的天堂,赏植物的芳香气味能使人宁静和谐,也能够杀灭许多致病的病菌、有效地净化空气。广州地区有许多观赏价值高、同时又能够散发沁人心脾芬芳的园林观赏植物,如鸡蛋花、九里香、茉莉、夜来香、米兰、狗牙花、桂花、含笑、黄栀子等,在道路两侧适当点缀、在建筑周围种植, 使校园呈现出视觉美外,也为味觉提供一个新的天地。其中蝶园景区是为吸引蝴蝶而特别设计的,种植各种引鸟诱蝶植物,如:樟树、构树、台湾相思、人心果、海桐花、黄槿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b.沉默是金景区

拥有灿烂的百花园和曲线流畅的白色沙滩“艺海晨韵”。

广州地区适合园林种植的“花”通常指开花灌木和宿根地被,如黄素馨、大红花、黄虾花、美人蕉等,还有许多荫生灌木和宿根植物如蜘蛛兰、文殊兰、黄金鸟、白蝴蝶等,其花叶均有很高的观赏性。这些美丽的花木一般都种植在与人接近便于观赏的区域,如道路的两侧、视觉的焦点、建筑物的周围、水面的附近。百花园景区突出表现了这些美丽的开花和色叶植物,令人心旷神怡。 c.海阔天空景区

坐拥整个知识湖、背山面水的“海阔天空”景区是整个中心景区的视觉焦点,大王椰子、蒲葵的运用为亲水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线性背景,同时背部的乔木林和山林更提供了丰富的景观,使景观具有连续性。

在中心湖区北面的主观景台周围,有蜿蜒的道路和树叶状的亲水平台,两侧的区域分布具有一定高差的水生植物种植池,将其定名为“菖蒲海”,种植以菖蒲为主的水生植物,因其成片种植产生的宽阔、优美、郁郁葱葱的美感,类似海水,令人心荡神移,目不暇接。主要种植黄菖蒲、花菖蒲、石菖蒲和其余一些类似的植物,如水葱、德国鸢尾、鸢尾、千屈菜、紫娇花等。由于广州地区的温度比较恒定,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这一片人工湿地呈现的美景,非常适合学子们在此流连观赏。

d.似水年华景区

“似水年华”景区位于中心景区的西北入口,轴线关系明确,视线收于精致的膜亭,这一区域以高大美丽的木棉树为行道树,经过整形修剪的垂榕柱下配以色彩鲜艳的杜鹃,强调了轴线的完整。两侧美丽的花木自然素雅,引导着人们渐渐步入这一静谧的区域。越是走近膜亭广场,色木的布臵越是丰富,鲜艳灵动的颜色让人不仅赏心悦目,更对未来的景观充满期待。

(2)综合发展北区:

由“火树银花”、“百鸟归巢”、“硕果归根”、“孕育新生”等景区组成。

(3)综合发展南区

设计时以自然生态为原则,故设计时多以密林为主,湖边适当配以疏林草地,营造舒适、幽闲的休息空间。

(六)植物配臵附表

附上广场植物材料表格。

备注:按照广州大学城公共绿地方案设计说明书写广场绿化设计说明书

第13篇: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

一.概况: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684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能容纳近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 1.人性化氛围:

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置说明: 1.

中央主景区:

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2 晨读区:

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 3健身娱乐休闲区

本区设有健身器材,有卵石铺装,园桌,园椅,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 六: 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

廊架:从校园大门可以看通过廊架看到整个广场的布局。木结构花架,此花架没有屋顶宽度1.5米,在晨读区的花架有顶宽度2米,结构木料,

2.

蛭石:采用

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 3.

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

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置于草坪。树池用木料,旁边也是座椅。 4 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不同颜色的刚性材料。

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刚性材料,高度5米

种植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

整个广场的绿化呈现出以绿为主的整体风貌,充分考虑到荆州的气候、土质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乔灌草自然结合。绿化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自然景观。同时,绿化通过一定的主题线索,成为一个呼应的整体系统。 2本广场植物基调树种为香樟和桂花。 绿化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品种,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同时根据配置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选用各种不同的植物进行绿化,乔灌木的接合,分层的种植,整个广场有着不同的层次感。落叶,常绿香樟,银杏,桂花,垂柳,红枫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色相,和季相,让人们可以感觉到不同季节的气息。栀子花,杜鹃,茶花,迎春,等,为校园广场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韵味。同时满足园林绿化的:“四化”原则。

四.设计主题:翼动的绿色

大家坐在校园的树下,听植物讲解生态 ,一朵花说我们在这里生产“春暖花开”;倾听来自心内的“鸟语花香”,收获我们生命中试炼。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都有着美好的理想,我们舞动双翼在浏阳河边的绿色世界时刻准备展翅高飞,飞向世界各地。 五.景观结构

1.平面结构:

本设计的平面结构由点,线,面构成。点主要是树木和花坛构成,用于分割大面积的空间,同时视觉上又可以通透;线主要是由不同类型的景墙构成,用于分割空间,形成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和降低噪音,改善小气候和视觉;面主要有大面积的绿地与铺装相互渗透,满足人们的不同活动要求,绿地提供聚谈场所同时减少大面积铺装带来的大量的热量;铺装地着为人们提供一些健身,舞蹈,旱冰,羽毛球等活动场所。同时满足人们心理学上观看与被观看的心理。且还有大面积的水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水环境,同时改善广场小气候。 整个平面以轴线中间的正方形铺装广场为中心,设置大型雕塑——生命之树,勃勃生机象征着大学生们和学校的发展;轴线上设计一条与图书馆正对的枫香大道,方便疏散上课高峰期人流和人们休憩;

轴线两侧的月牙形水面代表一对翼动的翅膀;东侧的曲线花坛代表浏阳河的九个湾,相连的白色卵石铺地隐喻了浏阳河边的沙滩;西侧的曲线象征了流动的浏阳河,圆形树池代表了浪花溅起的水珠;南侧广场以十字路口的轴线焦点为中心,在中心前一幅圆形的地球图——地标人生,象征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且毕业后的学生也要走向世界各地。通过铺装将三,五教联系起来,同时可以疏散人群;北侧铺设大型的叶子形状的铺装与图书馆的水池结合起来。

2.景观和空间格局:

中心广场西邻学生宿舍,在设计中,为减少广场噪音对宿舍区的影响,在广场的西侧用植物和玻璃材质的景墙将其内部与宿舍区隔离,同时将人们读书,小型聚会等活动的场所设置在西侧;而东侧邻近足球场和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金农大道,所以设计中在广场设置大面积的草坪,且在草坪上设置主体雕塑,形成一个开阔的视线,同时可以短时间内容纳大量人群。轴线上的枫香大道将东西两侧统一起来,同时通过直线的透视可以凸显图书馆,将图书馆建筑纳入广场的视觉以内。 3.公共设施设计:

公共设施以植物与动物为主体,用现代与抽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设计主题小品:混凝土与不

锈钢材料组成的树形小品;叶形的亭子;蘑菇形状组合成的灯饰等等。 六.夜景设计:

夜景设计中将平面与立面结合起来,地面设置地灯与立面的景墙及其他景观灯如蘑菇灯等结合起来。

帖子100 精华0 威望25 土木币34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9-1 查看详细资料

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此广场位于校园图书馆前,十分重要,广场要能同时容纳13000人集会,简洁开放,有一定的品位.一定的严肃与庄重性.要有升旗的位置.入口处交通岛要有能体现校徽校训的位置.总体要符合校园景观特性.预算造价400W以内.

我的思路:设计始终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先划分区域,集会区为主,景观区为辅,集会区分为主广场,辅助广场,升旗广场,小型集会广场,景观区由植物景观和雕塑人文景观相穿插.集会区总体造型设计以莲花变形以及手托校徽为寓意.略有起伏.主要通行路线尽量开畅,并与景观区集会区相融合.广场地面铺设材料以毛面花岗岩为主.

请大家看下效果图及CAD原始地形图和本方案初始平面.有什么批评建议请费心提出~\' 拼花铺设形式暂未考虑.也请提出建议~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谢谢!

我的思路:设计始终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先划分区域,集会区为主,景观区为辅,集会区分为主广场,辅助广场,升旗广场,小型集会广场,景观区由植物景观和雕塑人文景观相穿插.

---好的,同意!目前经常看到做景观的设计师们把景观放在第一位,不考虑其他问题(或者很少考虑),这就如同建筑师只顾做自己的建筑,不考虑周边环境协调一样,先对楼主赞一个!

有一个建议请考虑:门前广场没有明显的停车位置。停车主要是为了给楼内办公人员以及来公干人员准备的,应该明确示意(因为建成后肯定需要明确的),门前广场足够大,作出车位没问题。(即使是有地下车库,广场也应该考虑门前停车,哪怕是暂时的停车)

设计方案征集

北京服装学院基建办公室对下述项目进行

设计方案征集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北京服装学院中心校园广场设计

2.项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校园内

3.建设规模:约7000平方米

4.项目图纸:详见附图

5.项目责任部门名称:北京服装学院基建办公室

二、方式:采用方案征集的方式

三、项目要求

1.规划原则与规划定位:

a.生态原则----满足学校绿化需求,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b.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突出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

c.经济原则----规划植物以优选本土植物以及适应本土气候的新品种植物,以丰富植物景

观。

d.规划定位---以营造校园文化为特色和具有美化与实用功能为一体的校园环境

2.规划主题和布局:

a.中心草坪地块的规划设计,首先须满足学校师生交通动线、休憩、防灾、绿化的基本功能需求,为学校师生提供一块宜通行、宜交流、宜休息的校园场地;

b.中心草坪地块的规划设计要围绕着校园主题雕塑进行,共同营造出一个艺术化与功能化相

融合的校园空间;

c.围绕北京服装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创意文化产业的需求,在规划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向多功

能方向发展;

d.自由运用植物植被、地形、硬质景观等造型元素,形成一个立体、整体的校园环境景观。

3.规划目标:

通过校园绿地的规划改造,创建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以及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生态的、有学院特色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校园文化。通过师生的融入,春风化雨、环境育人,营造出美观、适用且有着浓郁艺术氛围的校园广场空间。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

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以及北入口。 2.景观布局

一方面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另一方面作为新建校园,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六、分区景观设计说明 1.主入口水景广场:

主入口是中心景观轴线的起始点,也是展示校园风貌的地块。从大门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智慧之窗”雕塑,它放置在车行道与中央景观道交汇处,白钢构架,它抽象的造型暗示着美好的未来,设计为红色,富有激情;周围是旱喷泉广场,水柱喷起,生机盎然;景观道中间设计一个长条形的喷泉水池,两侧伸出平台放置花钵,雀跃的水声、芬芳的花朵,迎接四方友人;两侧绿地规则整齐地种植模纹大树,体现了校园规整洁净的环境,谕示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严谨态势。

2.学苑广场:

位于综合楼前,两侧是教学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弧线形怀抱式的环路象征着教师宽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赢得桃李满天下。

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是校园主次轴线的交点,也是前校区的中心位置,设置升旗台,几步台阶上去,作为此空间的最高点,从主入口进入校园就能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提升人们心中的爱国心。南边设计放射形的花坛,北边是一处大的铺装广场,作为学校的大型集散广场,用于集会、升旗等活动。 广场中间位置布设旱喷泉,是水景在轴线上的体现;广场两边也设置旱喷泉,布设长条座凳,两侧种植应季花卉。喷泉飞洒,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放射的花坛、散植花灌木,谕示着桃李满天下。高大的雪松,谕示着教师形象的伟岸。

综合楼东入口出来是景观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焦点,设置一组瘦高雕塑小品取名为“积累”,下面铺之白色砂砾,寓意折叠的书本向上生长,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 东侧绿地构图以弧和直线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有开放式的铺装场地、大线条的植栽和开敞的草坪,人们可以在场地上休息、纳凉、观景,小孩可以在草坪上嬉戏、晒太阳,是一个多功能区域,与开敞的集散广场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精细,疏密有致,空间丰富。 3.教学区: 小学教学区

校园南部东侧教学区是小学教学区。建筑把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界定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中。东边,2号、3号和4号教学楼围合两个区域,用简单的几何构图元素——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大小不一的绿地和小场地,放置的长条座凳和树池座凳,供学生们看书、游戏;中间两排方形小草地延伸进入环境空间,尽头布设一处圆形涌泉,好似孩子们的智慧源泉正一点点源源不断地涌出,也谕示着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着“祖国清晨的太阳”。 西边,1号教学楼和实验楼围合一个区域,设计一处开敞式的台地,人们可以坐在台阶上休息、赏景,使得绿地不仅在平面上有所变化,也在竖向高低上有所不同。中间围合一片阳光草坪,为学生们提供一处广阔交流、玩耍的空间,草地上设置一组雕塑——“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节减的好习惯,寓教于乐。 两侧区域用三块绿地分割开来,上面规则种植三种小乔木,它们也分别用于教学楼围成的三个区域内,使空间植物景观随季节的变化,视觉焦点也随之迁移。 中学教学区

校园南部西侧教学区是中学教学区。“梅花香自苦寒来”,初中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曲折的小路深入,到达高起的灯塔雕塑,谕示着学习是要经过一番波折,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南边设置景墙花架,上刻一则名人典故自强不息,创造文化氛围。设计还有铺装场地、读书竹林等,放置座凳供学生看书,逗留。绿地局部微地形处理,形成舒缓的绿地空间,植物以文人最爱——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突出文化内涵。

教学区整体设计严谨又不失活泼,与均衡舒展的建筑群体相协调。 4.体育运动区:

小学体育运动区与中学体育运动区分别分布在用地中部东侧和西侧。对两侧操场和运动场进行整合,分别给各自操场加以围栏,方便管理;设计均采用规则的道路连接运动场地,出入口设在最便于人到达的位置,主要是教学区和生活区方向。设置树池座凳,种植遮荫效果好的大乔木,为人们休息和观看人员提供休憩纳凉之所。 5.学苑绿地:

它是由环形车行主干道组成的一块圆形绿地,是学生生活区与运动、教学区的中间区域,西边毗邻风雨操场,它势必是一处集聚会、生活、运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绿地。

绿地中间设计一处下沉式的广场,作为露天剧场,可以在此进行大型文娱活动,环境“有水则灵”,此地也设计有旱喷泉,观赏、嬉戏;由台阶上去,背景是一组张拉膜组合亭,白色膜结构好似飞翔的翅膀,给人以遐想,同时台阶也是看台,局部结合花坛,充分发挥景观要素的多用途性。

剧场东侧设计为小空间环境,以“琴、棋、书、画”为主题。放射性道路上设计一组景观构架,运用几种不同的颜色,好似跳跃地音符;广场主道路南侧是象棋广场;穿过两页铺开的花坛,漫步于曲线型小道来到一处圆形沙坑,只需一根小木棒,孩子们就可以随意地书写、绘画,情趣尽在„„

剧场西侧设计大块绿地空间,结合环形游步道让人联想到宇宙中运行着的行星,引导着人们勇于探索科学知识;星系之外,小星相依,绿地北侧离生活区较近,用圆形图案组合出一处健身活动场地,鼓励孩子们闲暇时间多做运动,花坛中设置一个小雕塑,与主题相呼应。

6.生活区:

学生公寓楼前规划出适于人流的道路,绿地面积不大,尽量增加绿地,在上面开辟小的场地供学生们晨读、逗留即可。 7.北入口绿化带: 风雨操场北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处设计半圆形喷泉水池,呼应校前区水景;通往北入口的绿化带上设计成规整的模纹绿篱,两侧种植树冠荫浓的大乔木作为行道树,与中心轴线整体风格相统一;北入口处低调处理,中心绿带上设计一个大的花坛,上面放置景石,上书学校名称,作为轴线的尾声。

七、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⑴入口树阵与各分区树阵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黄山栾、合欢等观赏树种。 ⑵各自然种植带的种植遵循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四季变化的原则,组合如下: ①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雪松、云杉、黑松、盆景松、华山松等)、枝干(白皮松、青桐、红瑞木、紫薇)、果实(柿树、金银木、火棘等)。

②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银杏、栾树、黄栌、五角枫、白蜡等)。 ③夏季植物品种丰富,开花植物众多(栾树、合欢、木槿、紫薇等)。 ④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碧桃、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八、铺装设计

根据功能不同,结合建筑外观,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青石板、花岗岩(磨光、火烧板)、条形广场砖、条形步石、木质铺装、卵石步道等。

九、灯光设计

以主轴为中心,突出轴线和主景,感受环境主体小品和建筑主体的几何结构,激发孩子们对

空间结构有更深的了解。除教学楼外,对于孩子们在夜间经常出现的场所,都配以适合亮度和颜色的灯光,如篮球场、排球场等。

十、绿化种植给水设计

本种植设计,多采用手动控制的浇灌方式,主入口景观轴线上采用喷灌方式。

第14篇: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设计

说明书

說明書目錄

前言

一、項目剖析

(一)項目概況及規劃背景

(二)規劃範圍

(三)規劃定位

(四)區位分析

二、方案設計指南

(一)指導思想

(二)總體風格

(三)設計目標

三、設計依據

第一章 立意與設計思想

一、設計理念

二、設計原則

三、方案立意

四、總體布局

五、表現手法

(一)藝術與思想表現の設計

(二)環境綠化設計

(三)廣場小品設計

第二章 廣場分區與景點簡介

一、廣場分區

二、主要景點

(一)錦屏廣場

(二)東南廣場

(三)噴泉廣場

(四)明珠廣場

三、經濟技術指標

結語

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设计

说明书

前言

一、項目剖析

(一)項目概況及規劃背景

項目位於河南省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周圍主要是工業用地。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部,伏牛山東麓平原與淮北平原交錯地帶,地理坐標為東徑113°27′——114°16′,北緯33°24′——33°59′,屬暖濕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北距省會鄭州140公裏,西78公裏是平頂山市,南66公裏是駐馬店市,東55公裏是周口市。境內河流為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淮河兩大支流沙河、澧河貫穿全境並在市區交匯,濱河城市特色明顯。

(二)規劃範圍:項目西臨中山路,東臨韶山路,北臨香江路,東西長約486米,南北寬約272米,總規劃設計面積約12.5公頃。設計區域內現狀地勢平坦,以農田、果園為主,場地東面楊樹林長勢良好,基地周圍現狀主要是農田。廣場周圍城市用地規劃主要是工業用地。

(三)規劃定位

1.漯河市城市定位——建設彰顯沙澧河魅力和食品名城特色の環境宜人の活力城市 2.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定位——漯河市對外開放の窗口和名片

3.廣場定位——市級綜合性綠化廣場,開發區城市空間の標志性核心區域,城市綠肺 4.廣場性質定位——休閑、文化、集會、遊憩四位一體綜合性廣場

(四)區位分析

漯河經濟開發區是鑲嵌在沙澧河畔の一顆璀璨明珠,她位於漯河市區東南部,是 漯河市唯一の國家級開發區。漯河經濟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總規劃面積41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裏,下轄一個後謝鄉,31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近10萬人。京廣(北京——廣州)、漯阜(漯河——阜陽)鐵路在此交匯,京珠(北京——珠海)、南洛(南京——洛陽)高速縱橫交錯,形成中原地區獨具特色の鐵路、高速公路“雙十字”架紐,6條國道、省道經市區向周邊輻射,具有連南貫北、承東啟西の區位優勢,到鄭州90分鐘車程150公裏;到新鄭航空港40分鐘車程100公裏;到連雲港港口5小時車程600公裏;到西安5小時車程600公裏;到武漢4小時車程400公裏。

項目坐落於高速發展の城市區域,軟硬件設施の升級優化迫在眉睫,開發區擁有完善の基礎設施作為堅強後盾,先天條件優勢,因此在提高生活質量人居環境公共活動空間の建設方面也有更高の要求。

二、方案設計指南

(一)指導思想

1.作為大型綠化廣場,首先應注重主要參與者——人の感受和活動模式,要吸引遊人,能留住遊人,因此重點要求觀賞性,休閑性及互動性。

2.廣場設計要指導思想明確,立意新穎,格調高雅,具有時代氣息。結合當地環境特點,巧妙構思,廣場主題明確,設計能夠體現出漯河市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

3.結合周邊規劃用地性質,妥善處理好與經濟技術開發區の管委會の對應關系。

4.廣場整體設計注意動靜分開,設計滿足城市廣場の不同功能要求,功能分區布局合理。

2 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设计

说明书

5.綜合考慮各種空間要素,如建築、水體、綠化、小品、地面鋪裝、夜景照明等,塑造優美の城市景觀,提升城市形象。

6.注重綠化配置、造景藝術、樹種選擇,提高景觀欣賞趣味,體現地方性、多樣性、季節性和審美性の有機統一。

(二)總體風格

1.整體上:開放の、大氣の時代風格;2.布局上:自由の、奔放の民族風格; 3.細節上:深邃の、優雅の文化風格; 4.局部上:精粹の、兼容の通俗風格。

(三)設計目標

城市の精華在於“空”,作為大型複合型公共開放空間,廣場將使該區域の空間品質空間功能得到真正の提升。作為城市硬質景觀群落の牛借點與緩沖劑,更有效地優化城市結構,豐富城市生活,延續生態自然。

三、設計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場設計任務書》

《城市規劃資料集》第五分冊

《漯河市城市總體規劃》

第一章 立意與設計思想

一、設計理念

廣場做為現代都市人們生活の一個活動空間,有其公共性、開放性和實用性等諸多屬性,但它區別於公園設計,所以更多の應是以簡練、概括為主,同時體現以人為本の理念。廣場設計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觀)、功能(實用)、環境,這三大要素組成了人們休閑、集會、學習交流和了解社會發展與進步の各層面,同時更體 現了一個地區の文明與進步發展程度,它必須充滿現代氣息和時代感,廣場體現の是一個時代主題。

智慧廣場——交流の平臺,開放の生活以及近在咫尺の大自然。

二、設計原則

⒈倡導繼承與創新の文化原則——深入發掘漯河民間文化,如剪紙、農民畫等; ⒉以人為本原則——充分考慮人の多維感受,致力於景觀、綠化、遊憩場所與人の互動,鮮明廣場遊線の可達性,引導性,小品座椅等符合人體尺度;

⒊生態原則——充分考慮漯河氣候特征,並評估周邊地區環境特征,實現人與自然,廣場和區域の和諧共生;

⒋可持續性發展の原則——廣場設計時充分考慮了以後の發展,在協調全局の同時,並為以後の發展預留了空間;

⒌經濟原則——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其經濟因素,廣場構成要素力求在利用最少の資源和能源の同時,獲得環境上、經濟上和社會上最大の利益; ⒍分期建築原則——廣場建築可以分階段及分片實施。

7.個性創造の特色原則——融合地域特色,提煉獨創主題,賦予廣場全新の靈魂

三、方案立意

城市廣場作為開發區の重要景觀節點,承載了延續城市曆史文脈,釋放城市空間,

3 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设计

说明书

協調人與自然共生の使命。方案構思源自於波浪,彩雲,取意發展中の經濟技術開發區,要用大海一般博大寬宏の胸懷,兼容並濟,廣納天下賢士,乘風破浪,千帆過盡,共謀成功之路。自由而奔放の弧線圍合出鮮明強烈の廣場空間,而浪尖之上,有明珠隨波浮動,光彩熠熠,交相輝映。將玻璃構築物喻為明珠,使得步行廣場弧線愈發生動。廣場上大海並非真實存在,而是我們內心洶湧の一共希望和激情,正是這樣の情緒讓景色和我們一同變得鮮活,遊走於廣場綠蔭之中,品位每一處精心刻畫の細節,海の波浪總能時時浮現,真正開拓人們の胸懷情感。瓊海明珠,海在心中,明珠在側。

四、總體布局

1.平面構圖:總體上,運用自由優美、灑脫奔放の布局風格。整體以噴泉廣場中心,明珠廣場為次心,三軸貫穿形式各異の主題廣場及入口廣場。主要景點中心噴泉廣場、明珠廣場、錦屏廣場以及春風一渡橋、夏影荷風池布置其上,形成一個完整の中心主題。在廣場西南兩面,以生態種植為主,作為道路與廣場空間の過渡區,同時也是廣場最生態自然の地方,植物配置布局更靈活、多樣。東南廣場有三部分組成——花壇花壇拼圖、青石凳、靜思林、曲徑紅園。

一帶——濱湖休閑綠帶,以波浪の形式臥於花草密林之間,西為綠化滲透帶,東有蓮池一枚;

二心——由主軸串連起來の明珠廣場和中心噴泉廣場;

三軸——一橫向主軸(次入口-明珠廣場-中心廣場-錦屏廣場)二副軸(主入口雕塑廣場-明珠廣場-蓮花池-花境)、(春風一渡-中心廣場-蓮花池)。

2.豎向地形設計:廣場濱湖長廊下沉0.45米,與整個周邊環境形成視線高差,在考慮因地制宜建設廣場の前提下, 分割高差,使人在視覺上有一定の緩沖,並達到豐 富層次の效果。 廣場由主入口進入,映入眼簾の是高低錯落の三個透明玻璃山,將遠景半遮半擋演變於造園法の開門見山,讓人難窺全貌,又不至於產生閉塞感。春風一渡入口處看去,彩色玻璃疊水噴泉隨級增高,直到頂層則可上人,藍天碧水渾然天成,密林鳥語之間,更能感受到一種水汽恢宏の氣勢。

五、表現手法

(一)藝術與思想表現の設計

以形式美體現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簡約の、概括の現代手法為主,細節上以精細の工筆手法刻畫,體現出優雅の文化特色及裝飾效果,突出景觀規劃の裝飾性、觀賞性和時代性。

(二)景觀綠化設計

1.整個廣場の綠化造景設計遵循生態學和美學理論,以生態為特色,生物多樣性為特色,充分尊重功能需求和人與自然の融合;綜合考慮當地氣候和土壤因素,以鄉土樹種為主,突出地方文化內涵;追求綠地の景觀效益,最終形成季相分明、個體優美、群體宏偉の景觀效果。

2.綠化景觀考慮一定の層次,並采用複合混交林の綠化方式,增加綠化 覆蓋面積和葉面指數。 在空間豎向上求得景觀の平衡和增加植物の層次美和景觀 展示條件。 3.植物配置根據因地制宜の原則,力求意境上の獨特性、功能上の綜合性、生態上の科學性、經濟上の合理性、風格上の地方性。選用多種喬木、花灌木進行搭配,做到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豐富多彩。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賞、四季有景可觀の景觀效果,並使人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時間流轉和萬物生長の變化。 4.在林間綠地,為了不影響廣場の采光、通風,在林間種植小喬木、花灌木,設置種

4 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设计

说明书

植有四季青草、金葉女貞、瓜子黃楊、紅花繼木、杜鵑、茶梅 の模紋花壇等。從而在整體上形成喬、灌、草相互交錯の完整の植物群落。

5.充分運用垂直綠化等形式,增加綠化の景觀效果,美化廣場環境。

6.綠化配置由點,線,面三者全方位網羅構成。其中點狀綠化以花境花壇為主,綠地花圃構成綠化面域,而線性綠化則是以步行長廊為主の林蔭道。

(三)廣場小品設計

小品設計以功能和景觀兼容為目の,在滿足其使用功能の前提下,達到景觀裝飾の效果。設計追求細部精致,整體簡約典雅,融合本地傳統文化元素,讓遊客在觀景中潛移默化地被當地人聞風貌吸引

(四)夜景規劃

夜景規劃以噴泉飾景照明和廣場飾景照明為主,並以其最為明亮,輔之激光照明,為夜空增添色彩,並並作為主景の背景,豐富夜景效果。交通性照明和地燈亮度次之,但規整統一,便於形成完整の亮化曲線。種植照明最暗,而構築物飾景照明點綴其中,形式多樣,富於創意和變化,增添情趣。

第二章 廣場分區與景點簡介

一、廣場分區

整個廣場共分為十個區:

1.核心風采區:以噴泉、大樹,花境為主,作為整個廣場中最大の一個廣場,是四方の視線核心,是匯聚天下之源。

2.水上觀演區:呼應明珠の主題。三個明主梯臺上為觀演臺,即可供歌舞演藝,也 可做觀演臺用。上下兩層空間,下為林海細密,上位開闊。 3.濱湖休閑區:以湖景為主の遊覽區域。

4.水體遊賞區:蓮花池及蓮花池上の景觀小品,遊覽設施。

5.運動休閑區:位於規劃區域西南角,,管理用房旁邊,籃球運動場,

6.綠化休閑區:東南廣場範圍內,私密性區域,以靜為主,布置有聯排青石凳,六角亭,靜思林,以及不規則花壇花境,該區以休憩為主。

7.生態景觀區:相對自然生態の區域,經人工雕飾の不多,保存自然元素,讓遊人更具象地了解植被花卉。

8.文化主題廣場:地方傳統文化の集中體現區,民間藝術,文化傳統在這裏の以細致展現,猶如漯河生活の小小縮影。

9.入口集散廣場:以疏散分流為主要功能,具有很強の引導功能,可達性高。10.社會停車場:為遠來の客人提供便捷の停車服務。

二、主要景點

(一)錦屏廣場:顧名思義,錦屏廣場豎錦屏,花架為屏,將屏外景觀隔成一個個生動の窗畫,廣場內外景色隔而不阻,通而不暢,互為借景,充分利用廣場及綠化景觀,達到廣場景觀の外延性。弧形花架外為花境,為單調の街景橫添一抹亮色。該廣場為文化主題廣場,呼應漯河民間文化藝術,景觀小品以剪紙,窗花,舞陽農民畫為主題,色彩構成也以體現民間藝術の熱情奔放為主。

(二)東南廣場:東南廣場以花海為主題,運用裁剪和拼接の手法,化零為整,創造出錯落有致,變幻中又互為統一の空間環境。該區為靜區,以大片の綠地花壇分隔出私密獨立の廣場空間,如波浪般起伏綿延の綠地花海構成遠景,人在林間,坐於青石,

5 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设计

说明书

倚靠靜池,享受屬於自己和自然の親密時光。獨具特色の紅園,撇開傳統の造園方式,不規則の路嵌在半人高の花壇之間,猶如細碎の波光,靜靜蕩漾。紅園連接道路景觀,作為動靜の過渡區,兩相輝映,達到廣場與道路の完美契合。

(三)中心廣場:中心廣場以疊水噴泉為視線中心,輔以八個均勻分布の可供觀賞,休憩の四季花臺。四方奇趣妙景,風姿獨卓,俯仰間,清渠留香,和風送爽,水沫成珠,光風霽月。

噴泉泉頂廣場,猶如飛來,迎人入景,引景於人,兩者互動妙趣橫生,充分利用空間引導遊人活動,使得廣場景觀層次更為豐富多樣,生動鮮活。

充分利用空間,生態自然,強調引導性,景點與遊人の互動性原則。

(四)明珠廣場:明珠廣場為整個廣場區域の次心,以明珠為主題,呼應整個廣場規劃の設計構思。在浮波之上熠熠生輝の三顆明珠,主題鮮明,設計新穎,既可作為遊憩平臺,又可作為主體景觀,成為廣場の地標性構築物。三顆明珠圍合出廣場空間,恰到好處地融合了廣場の開敞和園林の私密精細。移步易景,猶抱琵琶,半含半露,引人入勝。 編號

用地名稱 面積(公頃) 比例(%)

三、經濟技1 總用地面積 12.50 100.00 2 綠地面積 8.98 71.84

術指標 3 水域 1.36 10.88 4 硬質鋪地面積 1.98 15.84 5

構築物面積

0.18 1.44

結語

廣義上講,廣場即是人群集中の地方。廣場最初作為滿足人類の集體活動の場所,隨社會意識、形態不斷變化,在城市の形成、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廣場所承擔の職能也日趨多樣,從使用層面上升至社會層面。廣場不僅滿足人類需求,同時也反映了一座城市の面貌與靈魂。因此人們常常在一座城市の核心位置設置廣場,這類廣場往往是城市環境中尺度較大,功能多樣の公共空間,能夠體現城市整體風貌,具有全市意義の,而地標性建築物也多在此地落成。此次廣場設計將綠化種植擺在了一個重要の地位,突出體現了休閑遊憩觀景の職能の。

第15篇: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 园 广 场 设 计 说 明 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设计说明

(一)、项目简介:

(1)、基地概况:

广场位于学院正南方,占地面积约15750㎡,是一个长210m,宽75m左右的长方形平地。广场北面正对行政大楼,东侧为校大门及图书馆,南部是学生公寓,西侧为校体育场。设计范围是三面围合的沿路空间,东西130m,南北90m。 (2)、设计要求:

1、要体现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满足中心广场的基本功能要求:集会、休闲、通勤等。

3、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风格、色彩上的统一与协调。

4、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步行系统等。

5、景观多样性。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空间,强调亲水、绿化、小品的利用。

6、力求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二)设计理念:

将校园景观的特色、人文气息及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筑及其与校园特色的有机结合,营造具有特色、优美、和谐、宁静、舒适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

⑶、设计要素和手法: 此次设计以水体为主,通过中国古典式的亭子将分离的水体连接起来。在校园的入口放置雕塑,既可以增加人文气息的效果,又不会使得整个校园广场给人一种一览无余的感觉。在休息区还有花坛,花架等,既可以放松心情,遮阳,又与亭子相协调,起到观赏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旨。在行政楼通往出口的道路上,种植了行道树,以榕树为主,体现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亭子旁边还种植多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在校园的景点旁边设立景石,种植红河榕等,增加自然效果。

第16篇:设计说明(53度广场)

第一章 总说明

1.1主要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建设用地红线图 规划设计条件书

1.2工程现状、规模和设计范围

1.2.1基地现状概述

本案地处合肥市包河区,位于合肥市高铁站南广场西侧,东临站西路,南邻繁华大道,西侧为徽州大道,规划中城际铁路线从地块经过。总用地面积为56832.3㎡,合85.25亩。其中净用地面积30780.98㎡,合46.18亩;代征道路绿地面积26051.32㎡,合39.07亩。容积率6.2,建筑密度50%,用地性质为商业性质。

1.2.2地形高程情况

本案基地西侧高,东侧低,东西高差3米左右。经勘察,区内无不良地质作用,为稳定场地,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第二章

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1项目概况

本基地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距市中心约6.5公里,紧邻徽州大道和繁华大道,交通便捷。地块位于高铁站南广场西侧,是联系合肥老城区与滨湖新区的重要区域。项目地块周边包括了高铁站、城际铁路站以及地铁站多种大型公共交通的流线,同时地块与城市主干道相邻,是多种人流交织的场所,具有城市门户形象空间的重要功能。项目地块内部被两天城市支路分成四个设计地块,西侧A、C地块与徽州大道相邻,东侧B、D地块与高铁南广场相邻。总用地面积为56832.3㎡,合85.25亩。其中净用地面积30780.98㎡,合46.18亩;代征道路绿地面积26051.32㎡,合39.07亩。容积率6.2,建筑密度50%,用地性质为商业性质。

2.2总体规划

2.2.1设计理念:

规划依托现有周边特有的交通优势,着力打造一个集 商业办公酒店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体项目。将功能、形象、活力作为主要的设计方向,打造合肥高铁城市门户空间的品质。

深度发掘中国酒文化内涵,将商业功能与酒文化相结合,同时将高端商业业态引入,形成特色的交通枢纽区域的商业商务场所。

2.2.2总体布局

分析本案结合地块周边的现状环境以及未来城市的发展综合考虑建筑的形态与布局。

1)在B、D地块沿高铁站南广场设置七层大型商业,高度40米,形成面向高铁南广场的商业活力场所。

2)在A地块布置一栋100米高的塔楼,功能为酒店,酒店[键入文字]

部分约为400间客房。

3)在C地块设置一栋40层180米超高层塔楼,该塔楼为5A甲级纯写字楼,塔楼主入口位于南侧,面向繁华大道。

4)A、C地块通过3到4层的联系体将两栋塔楼连接,紧密联系两栋塔楼的功能。

2.2.3出入口设置及交通流线安排分析

本区块涉及多种性质的功能安排,产生各自的交通流线及出入口需求,必须针对地块特征,合理设置各出入口,安排好交通流线。B、D地块车行主入口位于站西路,车辆地下车库出入口位于西侧以及地块南侧,地块内部道路靠近车行出入口的位置,车辆可以快捷的出入地下车库。地上主要停车区在地块周边沿路部分,停车较方便。A、C地块车行主入口结合各自功能各自设置,位于内部支路,便于交通管理。

商业人行主入口位于南侧繁华大道以及南广场位置,面向人流方向,有利于商业价值的体现。主要商业界面通过立面处理,营造商业气氛。

由于高层均沿地块边缘布置,地块的内部支路可作为消防车道并设有消防登高面,地块西侧的城市绿线及内部广场道路亦可作为紧急消防通道。

2.3建筑设计

2.3.1平面设计

商业功能科学的空间布局,服务空间与使用空间分区明确,使得内部商业空间可以灵活分隔,能灵活满足不同大小规模客户的需求。通过商业南北中庭设置,提高商业内部空间品质。

超高层塔楼在满足消防分区的要求下,做到最大的使用效率,平面规整,有利于办公空间的使用。高低分区电梯有效的提升内部使用的感受。

酒店塔楼部分结合酒店客房的面积要求,体现合理的经济型,形成塔楼平面的尺寸。 2.3.2造型设计:

刻化精致建筑细部,协调建筑色彩尺度、规范广告牌匾位置,烘托高品味商业氛围,本地块建成后的,将成为高铁南站区门户空间的重要建筑空间,建筑形象、空间形式丰富多彩。以其形象的多元化吸引各阶层的消费群体,从达到带动商业区的繁荣,倡导商业文化,带动周边城市商业向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1)大型集中商业,紧跟流行步伐,追踪时尚信息,是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时代广场的时尚元素不盲从于流行,而是在时尚中体现高格调的内涵,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以及新材质中展示健康的生活方式。

2)建筑立面的广告的处理风格上多元化,既有精典高贵,也有温馨宜人,通过各段不同风格的处理,以人为本的尺度感,以及自然材质的应用,体现建筑与人之间亲切的交流。

3)大力烘托商业氛围,在不破坏建筑美的同时,合理布置广告、屏幕、海报、霓虹灯。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协调,力求形成格调高雅的繁华商业街。 2.3.3建筑装修

1)商业部分建筑立面采用玻璃、LED有机材料以及铝板为主要材料,几何拼接的铝板材料可以传达出明确的时代感和商业氛围,与本项目的定位相得益彰。 LED具有很好的夜景效果,有助于形成完整简洁的商业形象。

2)办公塔楼楼的立面整体上力求干净、简洁的形象气质。在塔楼部分采用玻璃幕墙充分表达办公形象的同时,在酒店塔楼部分采用铝板幕墙和玻璃幕墙的结合,成为超高层塔楼和商业立面的过渡。

2.4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章

结构设计说明

3.1工程概况

53°广场位于包河区高铁站南广场南以西,徽州大道以东,繁华大道以北。主要拟建建筑物主要为1栋40层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超高层办公楼及附属4F框架结构商业裙房;1栋26层框架核心筒结构酒店及附属4F框架结构商业裙房,1栋7层框架结构商业。总建筑总面积约29.06万平方米。整个场地设有3F地下室。

3.2设计依据

3.2.1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键入文字]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2.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3.2.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年版)

3.3设计荷载

3.3.1楼面设计活荷载标准值:

办公室、住宅:2.0KN/㎡

会议室:2.0KN/㎡

商场:

3.5~5.0KN/㎡

消防疏散楼梯:3.5KN/㎡

办公走道:2.5KN/㎡ 储藏间:5.0KN/㎡

档案库:5~12.0KN/㎡

地下停车库:4.0KN/㎡(单层)

机房区服务器机房、设备通道:8.0KN/㎡ 电梯机房:7.0KN/㎡

上人屋面:2.0KN/㎡ 不上人屋面:0.7KN/㎡ 3.3.2基本风压

高层商业办公楼基本风压按0.35KN/㎡(5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承载力设计时按基本风压的1.1倍放大;多层框架的基本风压按0.35KN/㎡(5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地面粗糙度为B类。

3.3.3基本雪压:0.60KN/㎡(50年一遇的雪压)

3.4上部结构选型及抗震设计

本项目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栋高层办公楼底部多层商业区段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多层商业区段以上的办公部分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其余的多层商业单体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多层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结构主楼与裙房设缝分开。地下室不设缝,采用后浇带及其他加强措施。

3.5基础设计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由于目前没有详细的地质勘察报告,根据相邻场地地质情况,各单体拟采用如下基础形式:办公楼拟采用桩基础;多层商业拟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地下室基础设计抗浮桩。

3.6结构主要材料

混凝土:高层办公楼:C30~C60,多层建筑:C25~C40,

非结构构件:C20,基础垫层:C15。

筋:HPB300、HRB3

35、HRB400 围护墙:烧结煤矸石空心砖

3.7结构计算软件

结构计算拟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开发的PKPM系

列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4.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50045-9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建筑专业提供条件图

4.2设计内容

本项目给排水设计内容包括给水、排水、生活热水、雨水排放、消火栓消防、喷淋消防、灭火器配置等。

4.3给水系统

4.3.1给水用水量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按住宅用水定额200L/人.日,商场5L/m².日,商铺300L/间,办公40L/人.日计算。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15%计 4.3.2供水方式

多层公建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高层住宅采用分区供水方式,低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高区由小区生活泵房内各自分区的变频生活供水机组从生活水箱直接加压供水。 4.3.3给水引入

各地块给水总进水管由市政给水管分两路引入,引入管径均为DN200,引入管在小区内布置呈环状,提供直供区生活给水,地下生活水箱、消防水池水源,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以及小区室外绿化、清扫用水。 4.3.4给水管材

市政给水引入管,室外给水管选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连接。

生活泵房内给水管选用不锈钢管,焊接。

给水立管,衬塑镀锌钢管,丝接。

给水支管,三型聚丙烯PP-R管,热熔连接。

4.4排水系统

4.4.1排水方式

办公内卫生间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排水配专用通气立管, 以H管与排水管相连的排水方式;综合商业和公建配套设施内的公共卫生间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排水配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方式或者排水主立管配环形通气立管的排水方式。

4.4.2排水管材

地块漩流降噪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排水立管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加强型内螺旋排水管;厨房排水立管采用UPVC中空壁螺旋消音管材,丝扣挤压胶圈密封接口。排水支管及通气管均采用普通实壁UPVC排水管材,底层排出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C栋办公内卫生间排水立管采用UPVC双壁消音管材,承插粘接口;通气立管为普通实壁UPVC管,排水支管[键入文字]

均为普通实壁UPVC管。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排水管,橡胶圈连接。

4.4.3污水排放

室内生活污水,经排出管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再汇至室外化粪池,经处理后,排入小区污水管网,最终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4.5热水系统

4.5.1布置方式

本工程热水系统采用每户预留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冷热水接口的方式。

4.5.2热水管材

户内热水管材均采用三型聚丙烯PP-R管热水型,热熔连接。

4.6雨水排放

本工程雨水排放采用有组织收集,根据建筑专业屋面雨水斗布置设置雨水管,沿柱、墙至一层覆土层内,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最终排至市政雨水管网。雨水系统管材:住宅部分雨水管均采用UPVC承压管,橡胶圈连接。综合商业内部的雨水管采用给水热镀锌钢管,丝接(DN小于等于100),卡箍连接(DN大于100);外部的雨水管采用普通实壁UPVC排水管材,承插连接。室外检查井间雨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连接。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采用合肥地区暴雨强度公式,即:q=3600(1+0.76lgP)/(t+14) 0.84

P=1.5

4.7消火栓消防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地块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分别为40L/S, 30L/。消火栓采用单出口SN65型,布置于楼梯出入口,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位置,消火栓箱根据实际情况明设或嵌墙暗装,箱内均设有启动消防主泵按钮。在地块最高楼屋面设24m³消防专用水箱,储存消防初期水量18m³。各单体室内消火栓管网布置呈环状,在室底层外均设地上式消防泵接合器各若干组。消火栓管低区管道均采用给水热镀锌钢管,丝接;高区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消火栓前静动水压大于50m者,采用SNJ65减压稳压消火栓,稳定栓后压为0.3Mpa。 4.8喷淋消防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地块负一层地下停车库,办公区域、综合商业及公建配套等均设置自喷系统。本工程喷淋系统属中危II级,设计喷水强度8L/㎡.min/处,作用面积160㎡,设计流量30L/S.喷头选用闭式玻璃球中温级68℃喷头,最大间距3.4m,距墙边间距不大于1.7m,不小于0.6m。湿式报警阀设于消防泵房或者设备间内,提供喷淋水量。各单体喷淋系统在底层室外均设地上式水泵接合器各2组。喷淋系统管材采用给水热镀锌钢管或无缝钢管。

4.9灭火器配置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消火栓箱处及其它位置明显处设置手提式磷酸胺盐灭火器。

4.10室外管线 4.10.1给水管网

各地块生活给水管由市政管网引入两根DN200管径进入小区,在小区内布置呈环状,提供直供区生活用水;道路绿化浇灌清扫

用水。室外消防用水与市政供水管合用,按一定间距(不大于120m)布置室外消火栓,距建筑物不小于5m,距路边不大于2m。

4.10.2排水管网

各地块均采用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各地块内雨水采用雨水口收集,汇合建筑单体有组织排放的雨水,经小区内雨水管道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4.11设备用房

集中设置生活泵房与消防泵房。设备用房设于地下负一层,10KV侧为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接线,高压开关为真空断路器,直流操作系统,二路10KV电源进线分为主用电源及备用电源。 5.3.3计量

1)商业、动力、照明、办公采用高供高计的计量方式。

2)高压及低压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有功和无功电度表由供电业务部门选型和安装,高压计量柜柜体采用KYN28A-12柜,低压柜柜体采用GCS柜。

3)每个单位设低压计量用做收费依据。原则上一个租用单位只装一块电度表,电度表集中安装在电度表箱内,表箱安装在电气竖井或电气小间内。生活泵、电梯及楼道公照灯的用电量在楼内集中计量。 生活泵房内配置生活水箱,低区、中区、高区变频供水机组各一套,恒压变量提供小区内加压低区、中区、高区生活用水。消防泵房内设有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提供室内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消防用水。地块消防水池容积540T,提供室内消火栓系统3小时用水量及喷淋系统1小时消防用水量。

第五章

电气设计说明

5.1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 》GB/T50314-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ECS45:92 建筑,结构,水,暖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5.2设计范围

根据工程性质及业主要求,电气设计主要承担:电力、照明、防雷及接地、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等。并配合甲方选定的集成商共同进行宽带网、摄像监控、有线电视等智能建筑设计。本次初步设计不包括建筑物外的供电线路及供电设施,该部分由业主委托供电部门设计。商场部分仅按商家要求做配电设计,内部照明灯具布置及其配线可由商家二次装修时重新设计。

5.3供电设计 5.3.1负荷等级

按照规定,本工程办公楼为高层建筑。其相应的消防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消防设施电源属于一级负荷。其余为

二、三级负荷。酒店、商业等公建其相应的消防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消防设施电源属于一级负荷。其余为

二、三级负荷。

一、二级负荷在双回路电源的设备末端自动切换。

5.3.2电源

本工程由供电部门提供二路不同回路变电所的10KV电源。本工程变电所设置下-1层地下室内。(结合当地供电部门供电规划后确定)变电所内变压器采用SCB10-10KV/0.4KV系列,[键入文字]

5.3.4无功补偿

在变配电站低压母线侧设置补偿电容器,进行集中补偿,功率因数补偿至0.92以上。 5.3.5继电保护

1)高压开关柜设微机综合保护,具有反时限速断、过电流保护。

2)低压开关柜进线总开关及母联具有瞬时过电流、短延时过电流、过载保护。馈电开关具有速断、过载保护。

5.4配电设计

5.4.1空调系统采用分体空调形式。

5.4.2消火栓、喷淋泵、正压送风机、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及变配电室等均为双回路电源,在末端本配电箱自动切换。生活水泵和普通电梯也为双电源供电,但火灾发生时不能使用。

5.4.3单台电动机容量为20KW及以上者,均为降压起动,降压起动设备采用软起动器或星三角起动柜。

5.5照明设计

5.5.1各场所的照度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规定范围取其高、中档照度值。 照度:办公室为

150~200LX,商业为200~250LX,设备用房为75~100LX,

车库为50~75LX。

5.5.2在地下室一层、各种不同用途的场所楼梯间、电梯厅、电梯机房、前室、内廊等场所,均设事故照明,事故照明与工作照明同时作用。事故照明电量占总照明容量的10%左右。 5.5.3事故照明用双回路供电,双回路电源来自不同低压母线段,事故照明灯自带应急电源。双回路在每台事故照明配电箱内自动切换。

5.5.4公共通道、楼梯间、电梯厅、前室、电梯机房、防排烟用机房均设应急照明,各楼层出入口、楼梯间和公共通道的适当位置设应急疏散指示灯,楼梯口设楼层指示灯,以上灯具的应急时间不小于90min。

5.5.5各楼层设应急型楼层标志灯。

5.5.6疏散指示灯、楼层标志灯在正常与事故情况下均可开启,应急灯只在事故情况下开启。

5.5.7灯具:以节能型灯具为主,办公以节能型吸顶荧光灯为主,配电房以荧光灯及壁灯为主,水泵房、电梯机房则分别以荧光灯灯具及节能灯具布置。

5.5.8商业照明:由商家另行装饰设计。

5.5.9办公所有插座回路均加漏电保护器。照明选用以节能灯、节能荧光灯为主的光源。每套设一暗装分配电箱。

5.5.10办公、商业宜选用带电容补偿气体放电灯具,提高照明线路功率因数0.9以上。本设计按具有补偿考虑,如荧光灯具不带补偿时,应校验照明线路的电线截面。照明的单相回路不宜超过16A。

5.6线路敷设

5.6.1电力、照明配电线路视不同情况可分别采用BV、ZR-BV、NH-BV、YJV、YJV-FR、NH-VV等电线、电缆,按不同情况,器箱均为嵌墙安装。有线电视系统应由有线电视部门进行安装调试。

5.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本设计包括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火灾紧急广播和消防对讲通信。

整个系统主要设备有:消防报警机、联动控制器、光电感烟探测器、智能电子差定温感温探测器、信号模块、控制模块。

2)火灾自动报警

分别敷设在桥架、线槽内,桥架、线槽敷设在梁底或顶板下,并仅可能敷设在其它管道之上高低压室室内除外),导线也可穿管敷设在顶板、墙壁、地板或吊顶内、电气竖井内的电缆沿梯架明敷。

5.6.2电线可穿敷设在钢筋混土现制楼板内的电管最大外径不应超过板厚的1/3(SC32管)。两根及多根电管交叉敷设处的局部重叠高度不应超出楼板及垫层的总厚度。

5.6.3变电所低压馈电柜引出(入)的电缆线路采用上进下出方式。

5.6.4变配电室内低压电缆均采用电缆桥架敷设。

5.6.5凡塔楼有吊顶的场所其配电管线均在吊顶内敷设。无吊顶的场所照明和插座线路穿管暗敷在楼板、墙壁内。

5.6.6办公楼树向干线采用380/220伏单芯交联电缆供电,户内设用户箱,采用单相220V供电。

5.7防雷及接地

按二级防雷标准对建筑实施防雷保护,在屋顶天面由避雷带做接闪器,利用框架柱内二根主筋直通焊接引下,自60m起每隔三层,沿外墙增设-25x4扁钢带,暗敷于粉刷层内,与框架柱、楼板主筋及金属外窗焊接成一个整体,以防侧击雷。利用建筑基础作接地极,配电系统及避雷系统共用接地,接地电阻实测应≤1Ω。

弱电系统接地统一设置接地体,在地下一层设置与大楼绝缘的接地端子排,各弱电系统接地均引自该端子排。自端子排以BV-500-1x95绝缘导线穿钢管SC40在地下一层引出。在室外设置单独接地体,接地点阻实测应≤1Ω。各单体采用TN-S制接地系统,工作中性线(N)与安全保护线(PE)从变压器中心点开始分开,以后二者不得混淆。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及设备接地专用端子均应与PE线相连接。卫生间、淋浴间做局部等电位联结,确保人身安全。

5.8弱电设计

本弱电设计仅包括各单体内的系统管线设计。电话光缆进线室及各弱电系统的网络设计不属于本设计范围,由业主委托电信部门及承包商负责设计施工。

5.8.1电信及综合布线

本楼由电信部门单设虚拟电话总机。市话电缆直接进入地下一层电话总分线箱,在沿弱电桥架分送至各弱电竖井经各层分线箱,暗敷至各电话终端。

5.8.2有线电视

本设计采用SYWV-75-12电缆,将市有线电视信号暗敷至地下一层共用箱,在沿弱电桥架分送至各弱电竖井经各层分配箱,再由弱电竖井经各层小共用箱暗敷引至各电视终端。干线电缆为SYWV-75-12,支线电缆为SYWV-75-5。住宅楼每户设电视进线一个。用户端输出电平为69±6dB。用户分支分配[键入文字]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地址编码两总线制,车库采用感温探测器,探测器至墙壁、梁边及风管边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5m,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

3)联动控制

加压送风机、消火栓泵、喷淋泵、稳压泵除通过联动控制台,以硬线方式直接控制外,还通过控制模块的接点自动控制,加压送风机、非消防电源、电梯、防火卷帘等其它联动设备通过两总线上的控制模块来控制,联动控制台还显视稳压泵的工作状态。 a.消火栓系统

当某一消火栓报警按钮动作后,控制模块即自动启动消火栓泵,且启泵信号返回消火栓指示灯。当需要时,可以在联动控制台直接人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

b.自动喷淋系统

当某一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同时动作后,控制模块即自动启动喷淋泵,当需要时,可以在联动控制台直接人工操作,启动喷淋泵。

c.稳压泵

稳压泵仅将其运行状态引至联动控制台显示。

d.防排烟系统

(a)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有排烟系统(平时兼排风)当某一防烟区内的探测器报警时,即自动起动系统的排烟风机与相应的送风风机。

(b)地下水泵房、高低压变配电室各设有排风兼排烟系统,房内探测器报警时,即自动起动系统的排烟风机及送风风机,关闭非着火防烟分区内的电动复位防火阀,保持着火的防烟分区的电动复位防火阀开启。

(c)以上所有排烟机及加压送风机除自动控制外,均可在消防控制中心,由联动控制台经专线直接控制。所有排烟口、加压送风口及防烟防火阀均可有联动控制台人工键盘进行控制,各种动作信号均返回控制台。

(d) 以上所有排烟机的入口,均设有280℃温控防火阀,当风机入口温度超过280℃时,阀门自行关闭,阀门 关闭后,排烟及对应送风机即停止运行。

e.防火卷帘

当疏散通道的防火卷帘一侧的感烟探测器动作后,控制模块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距地1.5m处,当感温探测器报警时,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底,动作信号均返馈消防控制中心。其余防火卷帘一侧的感烟探测器动作后,控制模块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底。

f.电梯

火灾确认后,自动联动所有电梯迫降至一层,除其中一台消防电梯转为消防状态待用外,其于电梯停止运行。电梯迫降后,将其返馈信号送回消防中心。

g.火灾紧急广播

地下室设置火灾紧急广播,当火灾报警后,自动播放事先录好的疏散广播录音,也可人工播音。

4)消防通信

消防控制中心设消防通信总机一台,变配电室、水泵房、消防电梯内、电梯机房等设固定电话,消防电梯前室等设电话插孔。消防控制中心设119直通电话。

5)设备及管线安装

竖井内的竖向火警线路(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通信线、广播线等)均沿专用桥架敷设,水平方向则沿桥架或穿金属管沿墙明敷。竖井以外的线路均穿金属管暗敷在顶板、墙体及楼板内。 6.4.6.风管速度:混凝土竖井风速采用

风口布置: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每层设一个多叶送风口,风口为常闭,风口和风机实现连锁,一旦发生火警打开任何一个风口,风机即刻启动。防烟楼梯间每隔2-3层设一个自垂式送风口。排烟口距最远点水平距离小于30米。一旦发生火警风机即刻启动。风口速度:正压送风口V=4-6m/s;排烟口V=6-8m/s。

第六章

暖通设计说明

6.1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_1467-2011);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6.2设计内容

(1)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2)空调系统设计

6.3通风系统设计:

6.3.1.地下车库通风设计均按层高3m,6次/时换气次数设计,利用车道入口自然补风,废气经风道至竖井排出室外。6.3.2.地下各设备用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均按4-10次/时换气次数设计。

6.3.3.封闭的公共卫生间按12次/时换气次数的排风量设计,排风选用卫生通风器。

6.3.4.通风管道均采用非燃材料,风管与竖井连接的水平管段上均装设70℃防火阀。

6.4、防排烟设计:

6.4.1.地下车库的排烟设计均按6次/时换气次数设计,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独立排烟系统。有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利用坡道入口自然补风,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采用机械进风,进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合并。排烟风机前均设置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废气经风道至竖井排出室外。

6.4.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设机械排烟,排烟量大于最大防烟分区每平方米120M3/h。排烟口距最远点水平距离小于30米。 6.4.3.长度超过60米的走廊和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廊设机械排烟,排烟量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小时。排烟风机前设置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6.4.4.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等不符合自然防烟条件的均按规范要求设计加压送风系统。正压风机分别放于风机房内或屋顶。所有风机与消防控制中心联动。 6.4.5.风管设计

风管材质:排烟、排风和送风管均选用不燃材料,其风管厚度根据规范执行(高压系统);正压风管均选用镀锌钢板,其风管厚度为1mm。

[键入文字]

竖井设计要求密封,光滑.

6.5空调系统设计 6.5.1、室外主要气象参数

(1)室外通风计算温度:夏季32℃,冬季2℃; (2)室外通风夏季计算相对温度64%;

(3)室外空调计算温度:夏季35℃,冬季-6℃; (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30℃;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温度73%。

6.5.2建设区块西北部的标准层面积为1450平方的26层的酒店办公综合楼,拟采用分层VRV空调方式,每层设VRV空调系统,酒店部分设置独立新风,办公部分不考虑新风与全面机械通风系统。

1-4层裙房的功能业态为拟售商铺,采用分层VRV空调方式,每层设VRV空调系统,外机设于裙房屋面,不考虑新风与全面机械通风系统。

6.5.3建设区块西南角标准层面积为1950平方的40层的办公楼,采用分层VRV空调方式,每层设VRV空调系统,不考虑新风与全面机械通风系统。

6.5.4建设区块东面是一座7层小型城市综合体,拟作自持大商业,其地上7层及其整个地块负一层的商业做集中空调系统。

空调冷热源采用直燃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冬天供暖,夏季

供冷。

空调方式采用采用低速定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每层设空调机房,过渡季节采用全面机械通风系统。

6.6节能、环保设计

6.6.1所有动力设备尽量采用低噪声节能型设备,并考虑消声,

隔振措施。

6.6.2风机进、出口设有防火帆布软接头。吊装风机均设有减振吊架。

6.6.3主风管考虑设置消声器;尽量控制主风管内的风速不会过

大。

6.7燃气规划设计

6.7.1调压柜与建筑物外墙距离不得小于4m,与重要建筑物及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外墙距离不得小于8m,与变配电柜距离不得小于4m,与城镇道路边距离不得小于1.0m。低压管采用聚乙烯燃气管道(小区地下有热力管道,若安全距离无法满足,则改为钢管)。调压柜占地面积约为 3×2m² 。

6.7.2低压天然气管道距建筑物最外墙(含北阳台、楼梯间) 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5m(建议燃气管靠近建筑物最近,即为1.5m)。

6.7.3天然气管道覆土厚度须控制在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9m,在非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6m。6.5.4若天然气管道沿地下车库顶敷

设时,若满足不了安全规范要求,须砌筑管沟保护。

6.7.4高层(18层及 18层以上)室外天然气总管(位于一层底部)宜设电动紧急切断阀须与该楼消防控制中心火灾报警信号联锁。室外电动紧急切断阀须加防雨保护措施。室内厨房应独立设计,且应靠建筑物外墙布置。厨房内燃气计量表前须设家用型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且计量表前设电磁阀,家用型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与电磁阀联锁。厨房内应为家用燃气泄漏报警装置预留一个双眼电源插座(220V,10W),该插座应位于燃气立管0.15m以外。室内燃气泄漏报警探头应安装在燃气立管附近距吊顶下0.2m处。

[键入文字]

第17篇:冰雪广场设计说明

冰雪广场设计说明

摘要:广场设计着重体现中西文化的冲击,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江南园林的构手法与欧式的建筑风格相结合,力求给有人以视觉和感觉上的冲击,深入体会中西文化在造园和建筑上的差异。其中,在引入中国造园手法的问题上,避免以前提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江南园林,就必见粉墙灰瓦,枯石假山的刻板印象,仅吸取其在空间布局上的自由式布局,尤其是其曲径通幽,富于变化的的特点,与西方园林规则是构图形成对比呢,又将原本的假山所带来的效果用西方建筑式的迷宫代替,尽可能达到假山高低起伏,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却又相背而去。有时隔洞相遇是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一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直观上又不见中式古典建筑,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 关键词:冰雪,中国古典园林,欧式建筑 1.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规律

历史上,许多传统园林的营造者或园主,往往是文人画家,或有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工作,如唐代的王维,宋代的俞激,元代的倪云林,明代的米万钟文震亨计成石涛,清代的张涟,李渔,戈裕良等等。他们擅长绘画的同时又从事造园实践,因而在园林景观的布局时常运用山水画的创作理论,不重写实而重写意,偏重于中得心源的意境之美,这可说是创作的另一幅山水画,同时又促使园林向更高的境界升华因而,中国画独特的画面布局规律演化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布局规律,很多中国画的章法成了园林景观布局的依据,使园林景观的位置经营与中国画的布局如出一辙。 1.1大势

中国古典园林在创造上,同样也遵循这一法则,如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要创造出富有无限艺术意境的园林空间,首先得在宏观上把握整个园林空间,然后逐层考虑景区或景观层次,如大景区,中景区,小景区乃至个体景观,微型景观,过渡性空间及园中之园的布局等。 1.2开合

所谓“开合”也叫“分合”,“开”是放起或生发,“合”是收结或收拾之意中国画不管画幅大小,一般都包含一个生发的部分和一个收拾的部分,即包含一个开合开与合之间要相互照应, 否则就会导致整幅画散漫松懈在园林中开常常表现为空间的开放视线的舒张,它常伴随着一个园林的游览序列高潮的产生,与开相反,合则常常指空间的收缩视线的限定,合能使人产生幽深的感觉, 而且能为游兴高潮的到来作感情上的铺垫。

1.3“错综为妙”的空间层次划分

建筑空间层次。计成所谓的相间得宜错综为妙,这里的错综,就是指层次的丰富,是指通过对空间进行多重的分隔,来产生往复无尽、深远含蓄的空间效果,也就是园林理论家所说的园林越拆越小,越隔越大的道理;然而这种多重分隔,又并不是完全的隔绝,因为完全的隔绝就不会发生空间的交流与渗透,失去层次感,所以分隔又是有适当连通的,这样人的视线才能从一个空间穿透至另一个空间,从而感受到层次的变化,这种有适当连通的分隔总结起来就是一种隔而不断的空间处理手法。 2欧式建筑特点

在冰雪广场中,冰雪等材料建成的建筑引入了罗马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特点。 2.1巴洛克式

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波洛米尼设计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尽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17世纪中叶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风靡一时,其中不乏新颖独创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过分的建筑。、2.2罗马式

罗马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

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随着罗马建筑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椎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后来创造出了哥特式建筑。罗马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2.3希腊式又称古典柱式 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风格,因其构图以柱子为基础,故名。柱式包括台基、柱子、檐部三部分,各部分之间以及柱子的间距均以柱身底部直径为基数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古希腊人推崇人体美、讲究度量及秩序和谐的美学思想。分为两种柱式:“多立克柱式”象征男性的雄壮、刚劲和魁梧,“爱奥尼柱式”象征女性的柔美、清秀与典雅。两种柱式都下粗上细,给人生机向上的感受。因人们常会对高柱产生中细易断的错觉,故建筑中的柱子一般都是中间略粗。

3冰雪文化的体现

以冰雕雪雕为广场的景观的主题,以建筑和石膏雕塑为配景,以确保广场景观的长期可观赏性。

在功能分区方面,分为冰雪廊道景观区,冰雪文化宣传去,冰迷宫景区,冰上活动区,怀古文化景区,室内冰雪景区和冰雪作品自由展区。

冰雪廊道景区是以冰为材料所建成的亭廊构成的景点,亭廊的建筑采用罗马式风格,多用罗马柱,使得亭廊富有气势,明朗大气,线条简洁明快又流露出古老的文明气息,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此类建筑磅礴大气,配以中国式亭廊的曲折走向,使视线所亭廊的走势不断变化,丰富多样。

冰迷宫景区也是广场的主景区,与正门在一条主轴线上,迷宫在竖向上仍采用希腊式古典城堡的造型,但在平面构图上灵感来源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忽而狭窄,忽而宽阔,所路线的转折变化,看到的景观也不相同,有时是宽阔的冰面,有时是挺拔茂密的白桦林,真所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此处景点是最具冲击力的一处,宏大的欧式建筑却以婉转曲折的手法处理游人的路线,视觉上明朗可感觉却蜿蜒曲折,变化无穷。 冰上活动区,是公园中主要的冰雪活动区,游人可在这进行冰上运动,如滑冰,冰车,抽冰嘎等。是老少皆宜的休闲区域,适合同家人一同前来的游人在此处嬉戏,尤其是孩子更是喜欢。

室内冰雪景区,是在室内观赏冰景的游览区,冰面够图上,此处作为私家园林构图特点中的前庭后院中的院,又许多的小型建筑组成,建筑风格同样仍采用欧式风格,但在道路设计上也是曲径通幽,蜿蜒曲折,使有限的空间无限扩大,室内有可长期保存的冰雪景观,不仅在冬季可以观看,其他季节也可以保存。这也缓和了北方的冰雪文化只能在冬季体现的遗憾。

冰雪作品自由展区,是供热爱冰雪文化的冰雪工作者展示其优秀作品的场地。 怀古文化景区,是广场中唯一体现中国文化的景区,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由亭廊划分成多个小空间,也是为广场提供一处私密安静的空间,以丰富广场的功能。

冰雪文化宣传区,以欧式风格的冰雪文化展馆为主景,建筑后种植了大片的白桦,白桦林是难得的北方冬季可观景树种,树形挺拔,颜色清丽。成片种植在冬季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质。冰雪文化展馆中,可向游人展出历年优秀冰雪作品的微型模型,以及该市冰雪文化发展历程,也可定期展出优秀的以冰雪为题材的诗词,绘画作品等。另外,其中的公共休息区尤为游人提供了在冬季停留,休息的场所。

4 总结

冰雪广场的设计着重在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上构成对比,有以巧妙的手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让游人在此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各自的神秘之处。另外,也深刻的体现了北方地区特有的冰雪文化,不仅在景观的材料上大量使用冰和雪,也以展馆,景墙的形式展现了北方的冰雪魅力,与此同时,为延长冰雪景观的可观赏性,与室外冰雪景观相互的是室内冰雪景观,在此展馆中,无论是什么季节,游人都可以欣赏到有冰雪构成的雕塑,艺术品等,尤其是在夏季,此处也是很好的避暑圣地。

冰雪广场设计说明

学院:园艺学院

班级:风景0801 姓名:李诗佳

学号: A02080008

第18篇:瓷都广场设计说明

瓷都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类型分为多种,按照此次作业的设计要求,要设计一套面积不大的休闲广场,而且功能分区要求明确合理,铺装合理且切合实际,我主要从广场的分区入手,结合城市文化历史,人文背景,做出以下设计。

广场总体形状为长方形,分为3个入口,分别是南主入门、北门、西门,主要分为:儿童游玩区、休闲区、休息区游览区、停车区五个主要的功能区。

1.休闲区

在广场主入口前方,规划一片较开阔的区域。此处为主入口,人流比较大,提供一片相对开阔的区域。使广场显得不是那么窄小、拥挤,给人以宽敞舒畅的感觉。返程的游客可以在此稍歇,同时也为那些中老年人提供晨练以及晚上活动的空间,比如:打太极、广场舞。同时也为一些商演,城市文化宣传活动提供一定的空间。

2.游览区

游览区至于中心雕塑西侧,主要以绿荫长廊为主线,鹅卵石小道为辅助道路。漫步绿荫长廊中,犹如走进大自然的氧吧,给人以全身心的放松。在长廊旁侧,以大面积的草坪为主,草坪中穿插鹅卵石小道,点缀香樟。结合游览区特色,不但要考虑自然景观,更要注重人文景观的设计,使游客有的看。主要结合当地瓷都这个名号,在草坪上安置,铜人雕塑,雕塑内容主要为传统制瓷过程,充分体现瓷都这一

特点。外来游客行走游览区,在观景的同时,对瓷器文化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3.停车区

在主入口东侧,设置专门的车辆入口,在停车场北侧开一小道通往休闲区,缩短游客游览时间,在东北角安排一公共卫生间,为游客提供便利。停车区主要铺装为镂空地砖,在满是柏油路的大都市里,也留些大自然的原貌。

4.休息区

休息区位于广场的东北角,周围种植较高树木香樟,使整个区域较为封闭,提供安静舒服的休息区域,在该区中主要建筑为木质长廊和圆亭,为游客提供歇脚的地方。长廊上方铺满藤蔓,炎热夏季提供阴凉处。在该区域的南侧,留有一片户外健身区,供市民晨练。在绿化区域内,多安置些石凳,路径还是以鹅卵石对比。

5.儿童游乐区

广场西北角为儿童游乐区,主要以魔法城堡为大型建筑,七彩的颜色,足以抓住小朋友的眼球,同时也极具功能特性。考虑到儿童游乐区主要对象为年纪不大的儿童青少年,地面铺装主要以橡胶软质材料铺装。

6.广场中心雕塑

中心主题雕塑主要以茶壶喷水为主题,中心大瓷壶设有四个嘴,不停的向四个方向的茶杯中蓄水,水满后流入下沉旱地喷泉中。寓意欢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入乡则为一家人。

此方案设计主要考虑到面积不大,功能分区要明显,以大方实用为主。有缺陷的地方,待以改进,望老师多多指教。

王磊

201110114505

环艺五班

第19篇: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概况:贵州师范大学白云校区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北路。广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入口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书香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

1、人性化氛围: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求是学院2010级景观班——潘磊

第20篇: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设计说明

“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汉高祖刘邦对名将张良的高度评价。中国文化流传千年,汉代文化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节点,留坝县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文化源远流长。一条弯弯的水系贯穿于广场,引领你感受汉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起点到发展,再到高潮,最终汇入历史的长流。

一、现状概况

1.地理位置:该广场位于汉中市留坝县北河以南,东临农贸市场、规划商业用地,西临城市主干道南新街,南邻国道316,北临滨河路。

2.周围环境:留坝地处秦岭南麓腹地,境内群峰环绕,沟壑纵横。从大的环境看,有紫柏山、柴领关、铁笼山、张良庙等等一系列旅游圣地,从小的环境看,广场周围有农贸市场、规划商业用地、电影院、规划文化用地、居住区、县医院等环境。

3.规模:总用地面积1.32公顷,东西长102米,南北长120米。

二、规划目标

1、功能塑造目标:综合考虑广场的所在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该广场首先应当承担东侧商业用地服务人群的休闲娱乐功能,其次是南侧县医院和居住区人群的休憩功能,还有西侧文化设施用地的的文化交流活动功能。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让人们在广场中的到身心的放松,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2、形象塑造目标

作为展现未来。。城市中心的窗口,展现地方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舞台,本地段的城市设计形象应在充分表达城市传统社会、经济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现代化建设形象相结合,力求体现城市地域的独特风貌。

留坝县是汉中之北大门,素称“秦汉咽喉”, 历代为栈道交通要塞,悠久历史文化背景下,可以将广场打造成生态自然的形象,

三、规划定位 经分析广场现状及周围环境,结合规划要求,确定该广场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商业集会及休憩三位一体的广场,全方面服务于城市自身和广大群众。

四、规划布局

1.规划构思:“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汉高祖刘邦对名将张良的高度评价。中国文化流传千年,汉代文化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节点,留坝县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文化源远流长。

《1》水系轴线:根据广场的地势高差,合理的引入水系轴线,水系的三个节点,分别寓意汉文化的起源、发展、高潮,最终汇入留坝县北河,汉文化细水长流,最终汇入历史的长河。汉文化起点是百家争鸣,在广场设计的西侧,周围用地是规划文化设施用地,表现手法上以铺装体现百花争艳的场面,寓意百家争鸣,除此之外,铺装通过扇面的逐渐扩大,旋涡式的转出体现出水系的起点,文化的发源地。汉代的发展是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推行轻徭薄税、与民休息政策,除此之外还重视农业,与规划广场南侧的农贸市场相吻合,表现手法上以简单的渐变地面铺装、周围虽由人作、却巧如天工的自然生态环境体现,寓意农业上的赋税减免,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汉代发展的高潮是武昭宣盛世,大汉经济最繁荣,政治最稳固,文化最昌盛,科技最发达,疆域最辽阔,综合国力世界第一,与北侧的规划商业用地,电影院等现代气息形成统一,表现手法上以炫丽的铺装,壮阔的水幕,层层叠叠的叠水区域、时光长廊来体现。

《2》时光轴线:中轴线从南到北楚汉之争到武昭宣盛世空间上的时光过渡。楚汉之争节点在南侧国道的入口处,是一个叠水文化景观,与武昭宣盛世之间以时光长廊连接。

2.功能分区:广场设计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整个设计构图活跃,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生态自然,简单的三个圆将广场分了三个区块,,西侧文化交流区,东侧商业休闲区,北侧娱乐休闲区,三个圆从小到大,三个区块从静态区到动态区,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五、交通组织

该广场则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机动车除紧急状态外不得进入广场内部空间,避免人车相互干扰,保证了广场空间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广场规划对人的步行流线进行了组织,以林荫步行道和地面铺装将文化广场与周边环境建立流畅、便捷的步行联系,便于市民到达。广场内部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的步行空间,形成完整连续的步行空间,步行流线组织空间序列的展开,通过适当的地面铺装变化、水系、廊架的引入和标志性景观的设置,增强轴线的引导性及空间的连续性、趣味性。下沉处设置坡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并可保障紧急状态下的消防要求。

广场设三个主要步行出入口:北入口设置在北侧滨河路,西入口设置在 南新街上,南入口设置在临过道人行道上,宽度相对较窄。

广场停车采用地面停车处理,机动车停车位设置在电影院周围,非机动车停车位设置在农贸市场周围。

六、绿化配置

绿化配置以点、线、面相结合,相互交织成一个层次丰富的环境空间。植栽分为以下几种:

乔木:群植或成排成行种植。花、灌木与乔木相结合,造成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效果。树种主要选择银杏、垂柳、大叶女贞、红玉兰等。

绿篱:用灌木修剪成整齐的线条状,突出现代风格。绿篱主要有瓜子黄杨等。

地被植物:在形态较自然的地段及片状绿化处配以地被植物,形成花境。地被植物主要有郁金香、美人蕉、一串红等。

草坪:提供开放空间,成为广场构图重要的组成部分。 草坪主要有白三叶、早熟禾等。

七、铺装及环境设施 1.铺装:广场采用大面积的浅咖色抛光的花岗岩方形铺装,文化起点和发展两个圆形广场采用黄咖色渐变铺装为基础,局部彩色扇形花岗岩铺装。高潮部分武昭宣盛世采用橙红色渐变铺装,广场水系部分以透明肌理铺装,透过铺装可以看到下面不断流动的水。

2.环境设施:广场的环境设施有:喷泉、水幕、叠水、时光廊架、文化墙、人造洞峰坦、张拉膜、地灯、休息长廊、亭台等等。

喷泉水幕奠定了娱乐区的基调,夜幕灯光下的水幕更为美观。

时光廊架是楚汉之争到武昭宣盛世的过渡,配有绿化,烘托出幽美宁静的气氛。 人造洞峰坦将古代文化气息融入到了现代,穿梭在里面,有种别样的感受。

八、照明体系

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综合利用道路照明、建筑泛光照明、建筑轮廓照明和局部的重点装饰照明等进行广场环境景观的再塑造。

为保持整体的统一,广场上的四处建筑物均采用白光作立面照明,重点照明建筑的上半部,而下半部分应稍暗一些,既能使景观层次分明,又能保证行人不产生耀眼的感觉,从而实现舒适感和轻松感。道路部分采用黄光照明,绿化部分采用白光照明来表现其绿色,建筑在照明的风格上应保持整体的一致性、细节部分则可灵活处理,以表现各建筑的个性。

在广场各处分别布置各类景观照明灯,既有装饰效果,同时又满足夜间照明之用,各处草地上皆置以草坪灯,在 主题区等重要景观部位,分别设置投射灯,增强夜间效果。就像娱乐区水幕喷泉夜间则会在投影灯的帮助下颜色斑斓,效果斐然。

《园林广场设计说明范文.doc》
园林广场设计说明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